搜尋結果
關節置換
的結果:共找到 223 筆 約 0.075秒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還能當「勇腳」上山踏青
接受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還能當「勇腳」上山踏青!彰化秀傳醫院膝關節醫療中心醫護人員今天上午帶領了50多名動過膝關節手術的病友及家屬,到彰化日月山景休閒農場舉辦踏青活動,住埔鹽鄉的80歲黃奶奶說,去年...
膝蓋痛打針就好? 錯誤觀念恐害你得不償失
一位60幾歲的婦人,長期膝蓋疼痛,除服用消炎止痛藥以外,嚴重疼痛的時候就去小診所打一針,便可撐過一段時間,但在某次注射後,膝蓋竟腫得跟排球一樣大,並且紅腫發燙,同時也跟著發燒,經送醫診治,從膝蓋中抽...
七旬婦換膝怕痛 醫師一招讓她術後當天就下床走
南投縣七旬宋姓婦人雙膝疼痛多年,近半年痠軟無力,無法久站,還出現喀喀聲,經診因退化性關節炎致膝蓋變形,膝關節軟骨也磨損殆盡,但她憂術後疼痛抗拒動刀,醫師因此以微創關節置換手術搭配雞尾酒療法,術後當日...
醫病天地/跌跌撞撞35年 置換髖關節 恢復行走
一名35歲女性有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全問題,因為除了走路有點搖晃,並不影響日常活動,所以一直未積極治療。不料兩個月前,因煮飯不慎跌倒撞到髖部,導致嚴重脫臼變形,造成急性疼痛一周,骨科醫師為她進行雙側「...
別以為30歲還年輕!這幾種症狀不解決,困擾一輩子
你知道嗎,關節每天所承受的壓力有多重?其實除了平躺時,其他時候膝蓋都在負重。有研究指出,走路時膝蓋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1~2倍,上樓梯時則變成3倍,跑步時,要承受4倍重量,實在令人難以想像!關節在長...
疫情讓門診減量 1周達5年目標
加強分級醫療,衛福部健保署前年起要求區域級以上醫院每年門診減量百分之二,五年減量百分之十,但民眾喜歡往大醫院跑,許多醫院因無法達標被扣款。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民眾不敢去醫療院所,春節後一周首見...
門診減量五年目標 新冠肺炎讓醫院一周就達標
健保2018年起要求區域級以上醫院每年門診減量2%,今年首季已減到3.96%,目標5年減10%,醫院早已叫苦連天,狀況頻傳。沒想到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民眾不敢去醫療院所,春節後一周首見門、急、住...
本土研究:置換人工關節 濕疹發生風險高出近四成
台灣的人工關節置換需求隨著人口老化快速增加,近來有醫師在臨床上觀察到,部分不明原因濕疹的患者曾經置換人工關節,因而懷疑人工關節可能引起濕疹。中國醫藥大學近日發表的統計性研究的確顯示,裝有人工關節的民...
盤腿坐是疾病摧毀者 還是膝蓋摧毀者?
讀者Shaun提問:林教授您好,日前看到一篇文章談到盤坐對身體的壞處。因為最近在考慮到底要不要去學習打坐 (單盤、雙盤、散盤…etc),可以麻煩您針對打坐這件事情comment一下嗎?感恩您!! 我...
桃園新國民醫院走過52年 北醫今起接手
桃園新國民醫院由台北醫學大學接手經營,於今天上午正式開幕。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桃園市市長鄭文燦、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台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等皆出席與會,共同留下手印,象徵一起守護國民健康。新國民...
過度運動愛飲酒要小心!德國男忽視疼痛造成關節壞死
61歲德國籍的K先生,在台工作定居數十年,雖熱愛各式運動,但十多年前忽視疼痛,不願積極就醫尋求治療,今年情況越來越惡化,連走路都非常疼痛與困難,就醫後才發現兩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經童綜合醫院安排進行...
強健骨質也護心 醫師推薦跑走運動
在資訊、知識普及下,現代人對於常見的三高疾病雖有較多認識,但骨質疏鬆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之一。據國健署調查顯示,骨鬆症是65歲以上長者常見慢性病的第四名,全台近700萬人有骨鬆問題,且近半數民眾有...
換人工關節可一勞永逸?退化性關節炎三大迷思!
隨著運動姿勢不正確、體重超標,退化性關節炎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15%,全台灣大約有350萬人深陷膝關節疼痛之苦,等於每6.5個人中就有1人有膝關節退化...
關節手術成功和傷口大小沒關係 醫:該擔心的是這些事
忙碌的門診時間,我一邊檢查著病患兩個星期前膝關節置換的傷口,一邊聽著這位80歲的老太太眉飛色舞地分享她的英勇事蹟:手術後兩個小時就下床行走,完全不需要打止痛針,隔天出院回家就能自己爬上三樓,三天後到...
我還想打球 髖關節發育不良小鮮肉微創手術再續籃球夢
一名20多歲男性近日只要稍微動一下鼠蹊部就會感受到疼痛,甚至有時會痛到屁股,讓愛打籃球的他根本無法繼續叱吒球場,不願斷送籃球夢的他,趕緊到三總醫院求助,檢查發現是先天髖關節發育不良惹禍,但透過傳統手...
重陽保健禮/顧長輩健康 就是真敬老
提到老人,可能會聯想一些詞,例如孤獨、衰老、病痛。其實,隨著科學技術與醫療水平的進步,近幾年問題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決。帶我長大的外婆,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長期關節疼痛,就像一把刀,在她身上扎出一個...
靜脈曲張導致慢性膝部腫痛 可微創雷射手術治療
桃園中壢鍾姓人,年輕時入選田徑國手辛苦操練,結婚持家後更勤奮打拚相夫教子。幾10年來雖婦人事業有成,歲月卻也留下跡痕,她的雙腿,浮現嚴重靜脈曲張血管現象。近一年多來,鍾婦雙側膝蓋浮腫脹痛,甚至無法抬...
承受壓力較走路和跑步小 換人工關節適合騎單車嗎?
讀者詢問:林教授好,我現年26歲,由於疾病因素,右膝已裝置全人工膝關節,為了延長使用年限,便想以騎腳踏車鍛鍊肌肉的方式,來強化肌力進而降低膝關節負擔,但在查閱相關報導時,發現「置換全人工膝關節後適合...
醫病平台/可以怎樣幫助提升偏遠地區的醫療?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遠地區的醫療問題。一位定居台東多年的學者,來稿關心偏鄉地區的醫療品質,接著我們也收到一位在當地服務多年之醫師的心聲。我們非常幸運地能得到衛福部官員對這兩篇文章的即時回應。希望...
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 幹細胞治療重燃「膝望 」
衛生福利部去年9月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簡稱特管辦法),隨著法規開放,有愈來愈多廠商投入細胞治療領域,包括過去只能進行手術、安裝人工關節來治療的退化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