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窮人的燕窩」木耳防癌抗老降三高 但吃過量會產生一問題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為何髖部骨折死亡率高?髖部骨折如何復健?專家教3運動在家做加速復原

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傷者會感覺患部劇痛無法動彈、不良於行、無法負重等症狀。示意圖/123RF
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傷者會感覺患部劇痛無法動彈、不良於行、無法負重等症狀。示意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髖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類型,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傷者會感覺患部劇痛無法動彈、不良於行。髖關節骨折若沒妥善治療將造成下半身行動困難,最後須長期臥床導致更多嚴重併發症,死亡風險是所有骨折類型裡最高的,因此治療術後的復健相當重要,是之後能否正常生活的關鍵。

什麼是髖部骨折?

骨質疏鬆症是台灣常見的年長者慢性病,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資料顯示,高達近四成50歲以上女性有骨鬆問題,但大多因沒有症狀而毫無警覺,一不小心就發生骨鬆性骨折,常見發生在髖關節、脊椎和手腕等三部位,一旦發生髖關節骨折,傷者會感覺患部劇痛無法動彈、不良於行、無法負重等症狀。

髖部骨折後,約60%患者往後一年無法自理,需要接受幫助,20%患者則可能需要接受長期護理。

【延伸資訊】》疾病百科/髖部骨折

【註】一旦骨質密度測出的T值小於-2.5,即為骨鬆。

女性自35歲開始,每年有0.5%~1%的骨質流失,在停經5至7年後骨質流失的速度加快至每年2%;男性45歲開始也以每年0.5%的下降。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股骨、脊椎骨和前臂骨,但多數人不自知,才會發生擁抱、跌倒、搬重物就導致骨折的情形。》疾病百科/骨質疏鬆症

為何髖部骨折會死亡?

髖關節骨折容易造成下半身行動困難,活動量降低,最後須長期臥床,臥床7天後肌肉減少可高達35%,隨後更易引起如肺炎、褥瘡、泌尿道感染、下肢靜脈栓塞等嚴重併發症,嚴重時會威脅生命,死亡風險是所有骨折類型裡最高的。台灣女性髖部骨折病患在一年內的死亡率為15% ,男性更高達22%。

髖部骨折復原時間多久?

髖部骨折最好的治療方式仍是盡早手術,讓病人盡早下床活動和訓練肌力以避免併發症的發生。髖部骨折多半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腫瘤及關節重建科主任王大翊曾受訪指出,根據國際文獻記載,股骨頸骨折不接受治療,一年內因併發症造成死亡的機率大約為四分之一,基於降低日後併發症發生的機會,股骨頸骨折的患者更需要接受治療。

手術後除了要按照醫囑定期回診,更重要的是患者本身的復健,才能盡快恢復正常生活。髖關節附近的肌力訓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除了正常生活的行走以外,還要加強抬腿運動,可以縮短復健的時間。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吳瀚庭曾受訪指出,置換人工髖關節後,1至2天就應從事簡單的運動和下床行走,以預防關節攣縮與肌力退化;術後3個月內須以助行器或拐杖行走,也要注意髖關節不得彎曲超過90度,例如,坐下時椅子高度要夠高,上廁所則要讓開刀的腳向前伸直,避免下肢交叉,另也要避免內旋,以免造成人工關節脫位。一般在3至6個月後可恢復日常工作與活動,完全康復約需6個月。

髖部骨折該如何復健?

由於術後恢復期較長,他建議在家可躺著做三項運動,加速復原。運動時注意髖關節不要超過90度,每個招式每回做15到20次,每天做3到5回,術後一至兩天就可練習。

第一招:踝關節幫浦運動

踝關節上翹、下壓各維持2秒,以增加下肢循環,減少腫脹。

髖部骨折術後復健運動,第一招踝關節幫浦運動。記者王昭月/攝影
髖部骨折術後復健運動,第一招踝關節幫浦運動。記者王昭月/攝影

第二招:直膝抬腿運動

讓患肢膝蓋打直,往上抬到最大的忍受度,停滯10至15秒,以增加大腿前側股四頭肌的肌力。

髖部骨折術後復健運動,第二招直膝抬腿運動。記者王昭月/攝影
髖部骨折術後復健運動,第二招直膝抬腿運動。記者王昭月/攝影

第三招:下肢滑行運動

可維持下肢活動度與大腿後側膕旁肌肌力。

髖部骨折術後復健運動,第三招的下肢滑行運動。記者王昭月/攝影
髖部骨折術後復健運動,第三招的下肢滑行運動。記者王昭月/攝影

【資料來源】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髖部骨折 骨質疏鬆症 髖關節骨折 肌力訓練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