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 新聞.長期照護
搜尋
長壽
共找到
925
筆 文章
-
-
2021-11-15 新聞.健康知識+
人原來在「50歲」左右最聰明!大腦健康關鍵在血流量,專家教超簡單4招養出健全大腦
任何年齡都能生成新的腦細胞先來點實話:我們每天喪失幾千個腦細胞,這是年齡增長的自然現象。有些人因為壓力太大,或接觸過多環境、飲水和食物裡的重金屬、農藥之類的毒性物質,比其他人折損更多腦細胞。當然,藥物或酒精成癮,大腦輕度傷害、中風、帕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症等認知疾病,都可能造成腦細胞消亡。再來點好消息:我們大腦有大約1千億個神經元,也就是腦細胞,而腦細胞是人體最長壽的細胞之一。我們從娘胎裡帶來與兒童時期發展出來的神經元,絕大多數都會陪伴我們走到生命盡頭,所以神經的健康對長期的認知功能至關緊要。最後是天大的好消息:過去科學家認為成年人無法生成新的腦細胞,事實證明他們錯了。隨著年齡增長,腦細胞也會持續增生,不管你是60、70或80多歲。神經新生不只對急於開啟大腦最佳功能的運動員或年輕人有用。近年的研究顯示,即使是70、80甚至90多歲的高齡者,也能透過運動、飲食、壓力調節、睡眠與營養補充,刺激腦細胞新生。研究人員甚至發現,高齡者能增生的新神經元數量不輸年輕人,就連阿茲海默症患者也一樣。健康的新細胞一旦製造出來,神經的功能就能提升,可以活化、連結並回應大腦處理與接收的所有資訊。健康細胞越多, 我們就能更迅速、更有效地做出明智決策,更能專注、記憶力更好,也能保有各個面向的執行功能。「執行功能」是一個包山包海的用詞,泛指控制我們各種行為的高層次認知技能。神經元的死亡等於大腦的老化,所以你越能生成新細胞來延緩或對抗老化,你的大腦就會越年輕。研究進一步顯示,神經新生能夠增加海馬迴的體積與功能,因此有助於保存記憶、促進學習。新細胞的增生也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對抗壓力,並且減輕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情緒病症。儘管這方面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得到的數據卻相當樂觀,顯示海馬迴的細胞新生也有助於延緩,甚至逆轉諸如阿茲海默症等認知疾病的進展。神經新生與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都告訴我們,不管到了幾歲,大腦都可以改變。神經可塑性是指透過新的學習改變神經的連結。我們可以藉由生成新的神經元來重塑大腦,在生命中全程掌握改善認知功能的能力。在這本書裡,會學到如何運用經過科學驗證的特殊方法刺激新神經元的生成。這些方法包括特定形式的運動、食物、營養素補充與如何調適壓力。有些方法有其特殊性,比方說,不是所有類型的運動都能刺激神經元新生。就像汽車保養,你對這些新習慣的堅持與否,決定你的大腦只能勉強運作,或氣象一新。親愛的,血流量決定一切聽起來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神經科學,不過實證研究告訴我們,增加大腦的血液流量正是提升認知健康與功能的要件。如果你覺得這未免太簡單,確實如此。但簡單不代表普遍通行:大多數人大腦的血液循環都有進步空間。要了解人們大腦的血液循環為什麼普遍不佳,就得先認識大腦健康的兩大要素。首先,我們的大腦需要充足穩定的血流, 才能正常運作。第二,現代人的很多生活習慣對大腦血液循環有不利影響,等到出現症狀或發生問題,往往為時以晚。我們的腦組織的重量只占體重的2%,需要的血流量卻占全身血液供應的15%到20%。有時候身體為了將富含氧氣與營養素的血液送到大腦,甚至會暫停將血液輸往其他器官。大腦需要的氧氣也是肌肉的3倍。氧氣可以確保腦細胞有效運作、活化、發出信號。要將氧氣送進腦細胞,只能靠血液。一旦血流量不足,腦細胞就會開始死亡。血液也是腦細胞取得葡萄糖的唯一管道,而葡萄糖是腦細胞的燃料。肌肉能儲存葡萄糖,大腦卻不能,所以,如果你的大腦血流量不足,腦組織就會挨餓。偏偏我們的腦子很容易餓,它需要消耗身體40%到60%的血糖。另外,血液還會把其他必需營養素送到大腦,包括維生素、礦物質、脂肪、胺基酸和電解質。大腦需要的營養素和氧氣就算只減少一丁點,它也會沒辦法全力活化支配情緒與認知功能的區域,那麼我們集中注意力、記住細節、想出新點子、做出明智決策與多工處理等能力都會降低。大腦血流還扮演另一個關鍵角色:清除新陳代謝的廢物。其中一種廢物是β類澱粉蛋白,這種蛋白質一旦在大腦堆積,就會產生毒性,據說與阿茲海默症的進程快慢有關。如果你有腦霧、注意力不集中或記憶問題,你可能會先找出一大堆原因,比如睡不好、壓力大、飲食不正常,甚至甲狀腺功能低下,卻不會想到大腦血流量。大多數病人或醫療人員都不會考慮到這個面向。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大腦血流狀況欠佳?很多現代生活習慣都是禍首,比如飲食、睡眠、運動和日常生活的壓力。雖然原因不及備載,但只要改變幾個習慣,就能大幅提升大腦健康。沒錯,你這個年齡也可以改變大腦關於改變大腦的最後一點提醒:不管你年紀多大,都能辦得到。如果你現在20多歲,覺得自己不需要擔心認知功能退化,可能有點太過自信了。人類的大腦到25歲才完全成熟,有些神經科學家甚至認為我們的大腦會發展到30多歲。這代表你目前的飲食、睡眠、運動方式、飲酒量和整體生活型態,都會影響大腦的發展。到了30多歲,大腦已經成熟,自然老化的過程於是展開。這時我們每天大約會失去8萬5千個神經元,也開始出現可測量的認知功能衰退跡象。妥善照顧大腦,可以延緩老化進程,打造更健康、更幸福、更靈活的中年。到了40歲,大腦的體積開始縮小,每10年平均縮小5%。不過請記住,這只是平均值。只要養成我在這本書裡建議的新習慣,就可以減緩大腦體積縮小的幅度。40多歲的人也可能發生短期記憶、推理與口語流暢等方面的失誤。不過,這時大腦控制情緒與同理他人的能力會更細膩。研究顯示,專注力與持續性注意力也在40多歲達到頂點。到了50多歲,我們的綜合知識邁向高峰,也比其他年齡階段更能理解並學習新資訊。這就是為什麼研究人員發現,中年人的認知測驗表現比年輕時更優秀。你在50多歲時最聰明,但你的字彙能力要到60多歲或70歲出頭達到高峰。研究也發現,60多歲的飛行員儘管需要更多時間檢視駕駛艙儀器,卻因為擁有更多專業知識,駕駛飛機的能力比年輕機師更優越。如果幸運活到80多歲或更高齡,更需要持續提升認知健康與功能。只要好好照顧大腦,它就能讓你保持靈敏,方便你繼續跟親友互動、閱讀、看電影,追求你的喜好。我在診所甚至看過80多歲的患者改善了大腦血液循環,提升大腦功能。別忘了,大腦隨時可以改變。我喜歡跟求診者分享這句話:不讓任何大腦被拋下。不管你幾歲,我們都可以讓你的大腦更健全。就從以下的方法開始。讓大腦更健全4招1、快走。研究顯示,短時間激烈運動可以增加大腦血液流量、提升創造力、產生新點子,增進綜合執行能力。如果工作中腦袋卡住,或準備參加大型會議,不妨在辦公室快走一圈,為大腦和工作盡點力。2、吃點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富含礦物質,含有大量類黃酮(flavonoids)。類黃酮是一種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合物,可以消除自由基,增加大腦血液循環與氧氣的輸送。有些研究顯示,出席活動前2小時吃黑巧克力,記憶力會增強,反應也更敏捷。切記只能吃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或白巧克力都沒有大量類黃酮。3、挺胸坐直。挺直背脊,肩胛骨往後、頸部拉長, 大腦血流量會立刻增加。研究顯示,挺胸坐直可以改變別人對你的觀感,也能增強自信。4、用非慣用那隻手寫字。這個小動作會讓大腦跳出舒適圈,強化神經連結,刺激神經新生。對某些人而言,光是用手寫字就足以讓大腦感到新奇,因為他們習慣用手機收發簡訊或鍵盤打字。書籍介紹大腦逆齡指南:頂尖神經科學家教你改變生活習慣,修復再生大腦細胞,長保健康活力、思緒清晰,遠離失智威脅!作者: 克莉絲汀.威勒米爾博士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1/06作者簡介克莉絲汀.威勒米爾博士Kristen Willeumier, Ph.D.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生理學實驗室、西德斯西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神經遺傳學實驗室,完成碩博士研究,取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理學與神經生物學雙碩士,以及神經生物學博士。於西德斯西奈醫學中心完成博士後研究,之後續留研究神經退化性疾病。曾於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獎學金,在國際上發表研究成果。目前定居加州洛杉磯。延伸閱讀: BNT保護力只有6個月?AZ比BNT兩劑保護力更好?打不到第二劑莫德納怎麼辦?解析3大疑問
-
2021-11-14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長壽論壇/顛覆觀念!肌少症攝取蛋白質這個量剛好
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於世界數一數二,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本報系今舉辦「次世代大未來論壇」,從長壽、健康兩方面探討,人口高齡化可能帶來的衝擊及應如何因應。專家表示,為遠離肌少症,已形成運動打底及營養介入的亞洲共識,為增加肌肉量攝取蛋白質不是越多越好,健康長者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不低於1.2克最佳。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今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包括教導民眾如何吃蛋白質增加肌肉量,另有關渡醫院長陳亮恭的重要研究,將在醫院實踐結合AI技術及社區參與,打造宜居、宜住的新環境,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北榮總從國際研究及臨床門診分享經驗,與從加強社會連結提高腦力、智力,降低失智症風險等議題,本報會持續關注及推廣健康議題,促進國人健康。與會的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說,人體若要健康,肌肉健康格外重要,主要建立在肌肉量、肌力及活動力,一旦肌肉量不足又合併肌力、活動力不足,就是肌少症。依統計,65歲以上長者約1成有肌少症,75歲以上即高達3成,影響因素有年齡、營養不良、活動量不足、肥胖等,進而出現走路沒力、容易跌倒、骨折及失能風險高,並容易導致死亡風險增加。彭莉甯表示,人體肌肉量於30歲到達高峰,往後以每10年平均下降6%,但60歲後肌肉量流失速度,卻加速為每年平均下降1.4%至2.5%,因此70歲時約有近4成肌肉量流失,因此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感覺追公車、追捷運會追不上,這就是肌肉流失的結果。此外,不論男女握力在30歲後開始下降,而男性於50至60歲下降更快。因此,要遠離肌少症、增加肌肉量,現已形成藉由運動打底及營養介入的亞洲共識。首運動方面應包括無氧運動,如利用舉啞鈴、水瓶或彈力帶等阻抗力運動,達到刺激肌肉幹細胞促進生長、對抗肌肉老化,還可以穩定血糖、血壓,提升免疫力。彭莉甯說。此外,營養也不可或缺,其中以蛋白質最重要,其用途為增加肌肉量,如需攝取動物、植物蛋白質,但攝取蛋白質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攝取適量蛋白質,也就是健康長者每天每公斤體重不低於1.2克,且蛋白質攝取量則不超過每天總熱量20%。至於,長者如要測試肌肉健康可採用下列方式,首先可用雙手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圍成一個圈,測量小腿最粗的部位,如果留有空隙,代表肌肉流失量高,或是用皮尺測量高齡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就要特別小心。活動力測量部分為坐在椅子上,起身坐下5次,不論男女如果時間大於12秒,或是走路速度每秒小於1公尺,即代表活動力差需要提高警覺。彭莉甯參與研究發現,補充營養補充品也可增加肌肉量,如以白胺酸為基礎的營養補充品研究發現,白胺酸為負責肌肉生長的氨基酸,於人體試驗可看到增加肌肉量的情形。而長者也可透過奶、蛋、魚肉、豆類、優格、蘑菇等食物或營養補品補充維生素D,有助增加大腿肌肉量,降低跌倒風險。彭莉甯指出,抗氧化物質對肌肉有好的影響,因年長者肌肉流失可能與體內發炎有關,如抗氧化物質-寡酚具抗氧化、抗發炎功效,可以阻止肌肉流失,增加肌肉生長及肌耐力,同時也可使肌肉脂肪降低。與會的桂冠實業副總經理王振宇表示,民眾吃的營養多從食物或營養保健品獲得,而如何攝取好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為全球食品趨勢,且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攝取的營養素多有不同。因此,如何從餐食中獲得營養,讓民眾健康長壽十分關鍵。王振宇說,桂冠因此研發許多湯品,如今年旗下健力湯產品將搭配運動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也為進行湯品GI值(升糖指數)進行研究,同時從醫學、營養等方面進行產品設計,為民眾健康長壽把關。
-
2021-11-14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長壽論壇/台研究登國際期刊 關渡醫院創宜居社區
慢性病長輩除了醫療照護,透過生活環境調整,健康狀況也能同步提升。台北市關渡醫院推行「次世代健康長壽 宜居新關渡」計畫,針對本身有3種以上慢性病患者,整合醫療、生活品質改變,發現慢性病長者腦力、體力明顯提升,成為創新的健康模式,該計畫命名為「Tiger」研究論文近期更發表國際知名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的「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今天上午舉行,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如何運用AI科技,幫助長者安心走出社區,結合關渡在地藝術文化、地貌景致,讓青壯世代提早規畫適切的長壽生活。陳亮恭表示,國人平均餘命逐年增加,每10年平均會多2、3歲,但不健康餘命也伴隨增加,從2018年的8.4歲,到2019年增加到8.5歲,未來一定會活得更久,但要活得健康,不失能、不失智、不需被人照顧的狀態。此外,全球每年票選宜居城市,除了自然環境、人文、空氣品質等,健康醫療也是重要因素。陳亮恭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到,健康長壽要整合多元層次,包括身心運動、優質飲食、社會心理、健康生活、慢病管理等,並依照個人的功能狀況,導入適當的醫療或長照資源。他直言,應以個人狀態、需求組裝不同服務,而不是用服務體系切割每個人的需求,應打破現行服務提供者所畫定的界線。陳亮恭表示,WHO更指出,一個社區級的醫院就能做到幫助民眾健康長壽,包括提供醫療、長照、社區健康促進及改造。他說,若關渡醫院做得到,台灣任何社區都可以成功,於是展開計畫,並與法國、日本合作,盼「關渡」成為長壽代名詞。過去芬蘭著名研究「Finger」,社區長輩每周運動5天、2至3天重訓,研究結果成效非常好,全球更掀起「Finger」網絡,台灣先前也曾做類似研究,收案1千多名、平均75歲的健康長輩,導入運動認知、營養衛教、人際關係連結等,發現結果相當好,體力、腦力明顯進步。雖然因訓練頻率前密集、後下降,6個月後運動效果遞減,但腦力仍遞增,表示訓練仍可改變長輩思考邏輯,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繼芬蘭「Finger」、新加坡「Singer」研究後,陳亮恭以台灣來命名「Tiger」研究,是延續先前研究的進階版,於門診中篩選有3種以上慢性病患者,且身心功能衰退者,結合少數人有研究的慢性病管理,結果比原本研究更好,尤其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有慢性疾病,因此整合慢性病管理更是關鍵。該篇論文更刊登國際知名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是多年來台灣本土設計、執行計畫,唯六刊登的論文之一,整篇論文沒有抽血報告,全是透過體力、腦力及生活品質改變等,創新健康模式,這將影響未來世界照護模式的發展。陳亮恭新創名詞「關渡學(Gandaulogy)」,延續「Tiger」在台灣高齡整合研究中代表的五種精神,包括「強化Training」、「智慧Intelligence」、「連結Gathering」、「快樂Enjoyment」、「回春Rejuvenation」,並成立關渡學苑,提供民眾遊戲化訓練,相較一般社區據點提供更多元更有強度的活動及運動,預計12月招募第一批學員開課。陳亮恭表示,關渡醫院除升級軟硬體成「智慧醫院」,推行整合門診,減少醫療費用支出及兼顧品質,減少失能機率,也融入病患體驗導向,讓「客戶回饋」減少醫療資源不當使用,除了高齡醫學,也整合神經內科等其他專科,並落實「Tiger」研究,疾病急性治療後,也創造適合運動的環境,真正打造宜居社區。
-
2021-11-13 新聞.長期照護
健康長壽論壇/「光吃藥就吃飽了」 高齡醫療照護正夯
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於世界數一數二,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聯合報系今舉辦「次世代大未來論壇」,從長壽、健康兩方面探討,人可高齡化可能帶來的衝擊及應如何因應。專家表示,為促進高齡者健康,應藉由醫院開設的高齡醫學門診照顧身體健康、延緩失能,。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現代人健康、長壽是兩個重要關鍵詞,許多民眾會祝福長輩長命百歲,但長壽、健康應要連在一起,尤其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以長壽來說,國人年齡越來越高,於2020年平均餘命達81.3歲,女性更高達84.7歲。雖然國人往長壽方向邁進,但健康卻無法與長壽同步。據統計,國人不健康身體年數於2019年創下新高已達8.5年,且趨勢還會持續往上。游美月說,如何透過有效方法縮短不健康年數非常重要,本報會持續關注及推廣健康議題,促進國人健康。今參與論壇的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說,台灣高齡化速度在全球數一數二,若依65歲以上人口比率逾總人口7%,稱為高齡化社會,當增加至14%時則為高齡社會,而歐洲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花費近百年時間,鄰國日本花費了26年,但台灣卻僅花費25年,因此對社會文化產生巨大挑戰。林明憲表示,隨著醫療進步,國人平均餘命增加,高齡者面臨醫療費用上升、失智風險增加等影響,甚至在用藥方面,高齡者因常有多重疾病,曾有報導指出,有高齡者每天吃18顆藥物,「光吃藥就吃飽了」,因此該院推動以「終」為始的照護模式,從預防醫學、急性醫療、長照體系,從個人觀點及醫療服務提供高齡者醫療應對方法。林明憲說,2006年起北榮開設高齡醫學門診,收治患有任何疾病的80歲以上長者,以及65歲以上有多重複雜性疾病、急性功能衰退等患者,多年來患者逐步增加,2016年至2020年每年平均1.5萬多人次就醫,解決多重共病、多重用藥問題。其次,北榮建立高齡友善病房,提供個人化復健服務等,每年收治患者有800多人次,平均年齡87.5歲,住院時間平均為兩周,經對虛弱年老患者持續追蹤照顧,均改善行走及疼痛、憂鬱等症狀。北榮更整合長照資源、日照中心,延緩高齡者失能。與會民眾關心,新聞報導有年長者每天吃18種藥物,多元體系照顧是否可以介入。林明憲說,高齡者每天吃18顆藥物,原因是高齡者與很多種疾病共存,如高血壓、氣喘等,因此可透過高齡醫學門診檢視用藥,並重新整合,減少重複用藥問題。
-
2021-11-13 癌症.其他癌症
壺腹癌預後不佳 北榮副院長侯明志提醒這個症狀別輕忽
駐泰國前代表李應元11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68歲,之前傳出他罹患胰臟癌,但後來證實為「壺腹癌」。國內消化醫學權威、台北榮總副院長侯明志指出,壺腹癌是壺腹周圍癌,是指壺腹及其周圍產生的癌,由於不容易發現和治療,通常患者就醫時已屬晚期,一般來說,最常見的症狀是黃疸。侯明志說明,壺腹位於膽道和胰管交會之處,附近還有十二指腸,腫瘤長在壺腹, 若早期發現,還是有機會可以手術治療,可惜通常較難被早期發現。不過,一般來說,胰臟腫瘤若長在胰頭位置的胰頭癌,通常不太會有症狀,相較之下,壺腹癌患者比較容易出現黃疸,主要是這個部位發生腫瘤,很容易擋住膽道出口,引起黃疸。除了黃疸,壺腹癌的其他症狀包括體重減輕、上腹疼痛、厭食、倦怠等。侯明志家中即有長輩罹患壺腹癌,這位長輩原以為自己有血尿,但侯明志認為不能輕忽,緊急請長輩立刻就醫。他一看到長輩,就發現長輩已經出現黃疸現象,他立即為長輩做腹部超音波,竟是壺腹癌,後續緊急為長輩安排相關治療。壺腹癌的發生機率相對其他癌症低,但預後不佳,侯明志指出,主要是通常發現已是晚期,其實治療方式與一般的癌症相同,若早期發現,可以接受手術治療,若無法手術,則接受化療等全身性治療。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今天舉辦「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侯明志參與論壇指出,高齡化是全球重要議題,隨著年齡增長,生理及心理等逐漸衰退,不能只有長壽,更重要的是如何過得健康,高齡醫學如何落實「健康長壽」,進而推廣到全國每一個角落。
-
2021-11-13 新聞.長期照護
健康長壽論壇/長輩和你想的不一樣 竟與陌生人最親密
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於世界數一數二,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本報系今舉辦「次世代大未來論壇」,從長壽、健康兩方面探討,人可高齡化可能帶來的衝擊及應如何因應。與會專家表示,高齡者生活範圍越來越小,進而更依賴周邊的人,甚至是周邊的陌生人,因此為促進腦健康,應多參與社會連結,除可降低失智及心理憂鬱風險,更可以降低被詐騙風險。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現代人健康、長壽是兩個重要關鍵詞,許多民眾會祝福長輩長命百歲,但長壽、健康應要連在一起,尤其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以長壽來說,國人年齡越來越高,於2020年平均餘命達81.3歲,女性更高達84.7歲。雖然國人往長壽方向邁進,但健康卻無法與長壽同步。據統計,國人不健康身體年數於2019年創下新高已達8.5年,且趨勢還會持續往上。游美月說,如何透過有效方法縮短不健康年數非常重要,今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包括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北榮總從國際研究及臨床門診分享經驗,以及如何從加強社會連結提高腦力、智力,降低失智症風險。游美月表示,與會專家也將教導民眾如何吃蛋白質增加肌肉量,更重要的是關渡醫院長陳亮恭的重要研究,將在醫院實踐結合AI技術及社區參與,打造宜居、宜住的新環境,本報會持續關注及推廣健康議題,促進國人健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社中心助理教授張立鴻說,台灣步入高齡社會,但社會上高齡者被詐騙案件屢見不鮮,更是被詐騙的高風險族群,但從高齡者心理層面、大腦健康及社會互動影響發現,原來是高齡者身邊可聊天、知心的朋友越來越少,生活範圍也越來越小,進而更依賴周邊的人,甚至是周邊的陌生人。張立鴻說,香港曾有研究發現,年輕人與高齡者對家人、朋友、鄰居及陌生人的親密度分析發現,年輕人與高齡者對家人、朋友的親密度差不多,但高齡者對鄰居及陌生人的親密度卻高於年輕人。此外,雖然家人常常告誡高齡者不要相信陌生人,但高齡者常想要被人認同與接受,不想去拖累別人的心理,也讓高齡者容易相信陌生人。張立鴻表示,年長者隨著身邊家人離家、離世多會產生社會孤離感,進而引發憂鬱、焦慮情緒,甚至引發嚴重憂鬱症,也大幅降低大腦健康,建議年輕人應多關心長輩要多參與社交互動,注意社會連結及社會孤離感,進而促進大腦健康,但高齡者應要有清楚認知,了解自己可能容易相信陌生人,隨時與周邊的人正常互動。因此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創辦銀髮助教,讓年輕學生多與高齡者互動,而有些歐洲國家鼓勵年輕人與高齡者同住,也建議高齡者透過網路增加社交互動,維持大腦及心理健康。今與會的長者也關心,現在年紀大了喜歡獨處,這樣正常嗎?張立鴻說,喜歡獨處是老化過程的正常現象,但除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牽掛太多外,應多增加與他人互動,尤其和他人互動是屬於讓大腦很累的活動,對大腦健康越有幫助。
-
2021-11-13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長壽論壇/2025年超高齡社會來臨 「長壽且健康」成趨勢
台灣2025年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過去祝福老人家「健康長壽」代表長命百歲,但長壽不一定健康,高齡醫學專家提倡,從40、50歲青壯年就要開始關注健康餘命,想追求晚年的安適,應在人生不同階段,從身心靈、多元有效的方法介入,不應只是單純地追求長壽。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的「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今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並同步於線上直播,邀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張立鴻、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醫師彭莉甯等專家,帶民眾在日常中做到健康又長壽。台北榮總副院長侯明志表示,高齡化是全球化重要議題,而台灣高齡化速度居於世界前端,在短短10幾年間,高齡人口比例從7增至14個百分比,至2020年已到達20個百分比,甚至2050年時,有三分之一人口是高齡者,無法避免高齡世代到來。侯明志指出,隨著高齡進展,生理及心理等會逐漸衰退、失智,生活可能需要依賴,因此不能只有長壽,更重要的是如何過得健康,因此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跨領域配合、建置相當重要,高齡醫學如何落實「健康長壽」,進而推廣到全國每一個角落。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這2年常聽到「百歲世代」的社會趨勢,也常會與身旁長輩說「祝福長命百歲」,但如果和歐美相比,台灣人的不健康時間是延長的。根據統計,2018年平均餘命是80.96歲,不健康生存年數為8.41歲,2019年不健康生存年數增加到8.5年,創下歷史新高,如何透過有效方法,讓大家能縮短不健康天數,用「日」取代「年」,也就是大家想知道的訊息。游美月指出,論壇除了北榮和陽明交大團隊帶來國際研究以及門診經驗,還從社會腦(社會連結)怎麼促進腦力認知不失智,一天攝取多少蛋白質會增肌等,這些都是每天都用得上的知識。游美月說,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領導研究團隊,近期將發表刊登在國際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的頂尖研究,融合AI科技、社區參與等元素,打造宜居新模式,未來將在關渡醫院落實。她預告,次世代的健康長壽,聯合報也必定參與其中,透過醫學科學及媒體參與,陪伴民眾都能為自己營造美好的健康人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表示,這2年因新興傳染病出現,許多專家預測,新興傳染病提醒人類,健康醫療才是公共政策的主軸。就高齡疾病領域中,透過醫學結合科技,近年實證醫學也逐漸在社區中實踐。相較過去,生病了才會到醫院,但一個健康的人,不可能一瞬間就失智,因此如何預防失能歷程,現在醫院要穿透進社區、家戶,醫療型態轉變為「預防醫學」。林奇宏指出,近年發展智慧醫療,結合電子及醫療領域,推展出可預測性、去集中化、連結體三面向。透過大數據分析,讓疾病可預測性提高,民眾得知健康資訊後,如何將預防體系串接。像科技時代中常應用數據彙整,延伸出「數位分身」、「數位孿生」概念,從人身上測量的數據成為「虛擬的我」,想介入醫療可先透過「虛擬的我」,再進到「真實的我」,將服務遞送到個人身上。林奇宏表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年2月1日正式揭牌,結合交大科技及陽明的醫療,體現「科技源自人性」,讓健康有照護也有溫度,也期待培育「π」型人才,包括管理科技法律、金融科技、產學共創等,整合「科技、醫療、人文」跨領域人才。被問及陽明交大是否會成為台灣第二個「護國神山」,林奇宏說,學校的目標是培育人才,透過尖端研究,以高教教育視角洞悉未來趨勢,的確有這樣的期許,會以這方向做未來努力目標。
-
2021-11-10 性愛.性福教戰
活到老做到老!壯世代樂活關鍵,愛愛1周1次的8大好處
知名YouTube頻道「技安CHI AN」與「那對爸媽」在近期皆以「壯世代性生活」為話題進行街訪,從內容不難發現許多壯世代對於「性生活」是「腦袋有想法,身體沒辦法」;另外,「年齡實驗室」針對台灣50歲以上民眾進行「壯世代性需求大調查」,結果顯示其平均性生活(包含自慰)頻率約為一個月1.3次,且頻率隨年齡遞增而下降。次數太少 僅達建議次數一半「年齡實驗室」針對全台22縣市,共1,256位50歲以上的壯世代進行調查,發現50至59歲一個月性行為平均僅1.9次、60至69歲約1.1次、70至79歲0.6次,隨年齡增高而遞減,整體平均僅約一個月1.3次。對此,「年齡實驗室」執行長莊雅萌指出,若以台灣男性學醫學會提出的「性生活建議次數」為標準,台灣壯世代實際性生活頻率只達平均標準值一個月2.36次的一半。1週1次 就能享有8大好處宜蘊生殖醫學中心院長陳菁徽日前於Podcast頻道「壯聲勢」受訪,針對壯世代如何持續保有性生活提出專業意見,並提出壯世代性生活的8大好處!陳菁徽表示,英國倫敦大學一項針對婦女的調查發現,每週至少1次親密行為的女性,比起同齡每月不到1次的女性,進入更年期的機率少了28%。而相關研究也顯示,保有和諧性生活的人,能擁有以下幾項益處:1.有助舒緩壓力:性行為有助釋放腦內啡,可使人感到放鬆愉悅,消除緊張、釋放壓力。2.幫助睡眠:肌肉在興奮緊張過後會備感放鬆,也有助精神穩定而產生睡意。3.幫助燃燒脂肪:性行為有如一場運動,一次約等於爬一棟五層樓的體力消耗。4.有益心血管健康:性生活可提高心跳率和血壓、增加血流速、促進代謝率。5.有助抑制食欲:性行為可刺激體內產生腦內啡,有效節制口欲。6.增加親密感:融洽的性行為與兩性關係的互動上存在正向相關,是良好的溝通工具,可讓彼此更恩愛。7.抗老養顏:性生活可提高個人自信,也可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並轉化為女性荷爾蒙,使人肌膚豐腴,保持青春活力。8.延長壽命:性生活可以帶來生理與心理的滿足,有助延緩老化、延長壽命,維持年老生活品質。針對壯世代在生理上的困境,陳菁徽強調,性行為的範圍不只是插入式性交,口交、愛撫、自慰皆包含在內,即使沒有伴侶,也能靠自己享受性愉悅。身體若有障礙,可多選擇自己舒適的體位,也不妨尋求醫師或是適度服用藥物。活到老做到老 也沒有什麼不行針對壯世代性生活頻率,陳菁徽建議,以雙方都能接受的頻率與意願為原則,若太多或太少可能反而造成雙方心理上的壓力。只要雙方都可以很自然地一直經營性生活,生理上的狀態也都是OK的話,活到老做到老,也沒有什麼不行!對此,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執行長吳庭宇進一步呼籲,壯世代應該對性抱持更寬闊及包容的態度,有益身心的性生活絕對是樂活的關鍵!★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11-07 養生.運動天地
冬天如何安全運動、防心血管疾病?醫:注意3重點
時序入冬,運動觀念也要換季。許多人念念不忘的減肥,從春談到夏、又從秋邁進冬,吃多吃少要看管不管得了口腹之欲,但運動一定要堅持永遠不輟。Q:天冷運動能消耗更多熱量嗎?有人說冬天運動減肥效果更好?醫師解讀:冬天基礎代謝率雖較高,但怕冷窩著不動恐會更胖。實踐大學副教授方信淵表示,「基礎代謝率」指的是在自然温度環境中,人體在非劇烈活動狀態下,維持生命所需消耗的最低能量。而冬天的基礎代謝率比較高,是因為要在體內產生熱以維持體溫的關係。冬天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管的彈性,體內含氧量增加,消耗更多卡路里。運動會分泌腦內啡,讓心情愉悅,心情好也可增加基礎代謝率,所以還等什麼?冬天,更要動起來!69歲的小兒科醫師吳國民,從年輕時就運動,創辦高雄市澄清湖友緣慢跑協會。他表示,冬天基礎代謝率雖較高,但消耗的能量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冬天不出門,一直懶懶窩在溫暖的家裡,身體更容易堆積脂肪。Q:冬天運動幾點起床運動較好?還是改成下午或傍晚運動?醫師建議:早上下午運動都好,但要注意空氣品質。方信淵認為,現代人忙碌,運動時間不一,但不管是早上、下午、傍晚運動,重點在維持一個星期三至四次的運動習慣。吳國民表示,一天中最適合的運動時間要視個人的工作狀況和習慣,再來就看一天之間空氣品質細懸浮微粒PM2.5的數值變化。有人覺得清晨車輛較少、工廠還沒運作,空品會比較好,不過空品跟季節、氣候型態也有關係,空品不好時,還是盡量避免戶外活動。Q:冬天有沒有特別建議的運動類型?醫師建議:心血管患者選輕中度運動,心跳控制在每分鐘90至110下。吳國民說,以預防醫學的角度,運動不要只偏向單一項目,可以有些替代運動。有研究顯示,在多項運動中,對延長壽命最有利的運動是球類,而不是慢跑,因球類是團隊活動,與人互動會讓心情更好,所以運動時與三五同好相約,可增加持久性與安全性。方信淵表示,冬天冷,會讓血管收縮、血壓波動較大,在運動項目的選擇,要注意運動強度,選擇輕中度運動。每分鐘的心跳數不要超過每分鐘130以上。不過對於有心血管疾病、以藥物控制交感神經的人就要注意,運動心跳應控制在每分鐘90至110下。Q:溫度低時如何安全運動、防心血管疾病突發?醫師提醒:冷天安全運動,保暖、熱身、補充水分為三大要件。預防低溫運動時心血管疾病突發,方信淵說,第一要保暖,第二要熱身,第三注意補充水分。他說,體溫在低於35度時,會劇烈發抖、說話不清楚、肢體不協調等,此時就要注意是否失溫。至於心血管疾病的徵兆,包括:胸悶、左前胸上腹壓迫感、呼吸困難、心悸、冒冷汗、手麻、背部輻射性疼痛等,有這樣的感覺就要先停止運動。吳國民也建議,冷天運動一定要注意熱身、暖身,大概5至10分鐘,讓體溫提升、肌肉動起來。年長者或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建議清晨5、6點就急著運動,冬天可以稍晚出門。「跟著身體感覺走!」因為自己的狀況自己最清楚,只要覺得狀況不好,就趕快停下來。Q:冷天運動時如何保暖,應注意什麼?醫師提醒:頭部保暖很重要,運動過程中流汗要立刻擦掉。在冬日運動穿搭方面,方信淵建議,運動頭巾、排汗帽是基本配備,運動過程中要不停擦汗。血液循環不好的人,可以穿較厚的襪子包覆保暖。不管晨跑、夜跑,記得要穿亮色衣較安全。吳國民表示,冷天運動重要的是保暖,頭頸部、四肢末梢保暖很重要。有人習慣穿著短褲、吊嘎背心跑步,即使在冬天也一樣,近來研發的機能衣有不同功能,運動者可以依需要選擇,但記得要隨時擦汗,跑完要盡快將外套穿起來。
-
2021-11-05 新聞.活動快訊
如何健康長壽 13日聽名醫怎麼說
傳統祝福老人家「健康長壽」代表長命百歲,但長壽不一定健康,專家提倡從40、50歲青壯年就要開始關注健康餘命。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國際有健康長壽新觀念,想追求晚年的安適,應在人生不同階段,從身心靈、多元有效的方法介入,不應只是單純地追求長壽。如何在日常中做到健康又長壽?走路足夠運動量嗎?一天吃下多少營養才夠?交朋友對大腦健康有多少幫助?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的「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中,將一一揭祕具體方法。此論壇將於13日舉辦且線上同步進行,邀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帶大家想像「健康長壽跨域創新大未來」;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將從豐富的門診經驗,帶領大家走一趟「健康長壽的北榮經驗:以終為始的旅程」;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張立鴻,將告訴大家社會連結對於腦力影響和介入為何。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提醒民眾,應該將不健康時間以「年」為計算的想法,縮減為以「天」計算,臥床時間愈短愈好,如何從年輕時就累積資本?除了運動,透過營養增肌是一大亮點。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醫師彭莉甯將詳述「運動與營養雙管齊下」亞洲新共識的多項具體作法,例如一天要吃到每人每天每公斤不低於1.2克的蛋白質攝取量,即可增加肌耐力,並降低肌肉內脂肪。陳亮恭補充說明,近期與國際藥廠、食品大廠針對營養補充品,以及運用新成分例如白胺酸及其衍生物、荔枝萃取物等進行長期研究,研究發現,對於進食狀況和吸收能力不好的長者,建議可補充營養補充品。會中將邀請桂冠實業副總王振宇分享為長者設計的營養餐食。陳亮恭將在論壇描述「次世代健康長壽宜居新社區大未來」,如何運用AI科技等幫助長者更安心走出社區,並結合關渡在地藝術文化、地貌景致,讓青壯世代提早規畫適切的長壽生活。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名額有限,即日起免費報名。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時間:11月13日(周六)9:00-12:30地點: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1國際會議廳免費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zpekzn3AXRWZH1Bf8線上觀看:請搜尋聯合報粉絲團、元氣網粉絲團
-
2021-10-31 名人.劉秀枝
跑錯餐廳、記錯日期是失智前兆?名醫揭關鍵症狀
最近在幾個社團演講,發現中壯年族群很關心失智症議題,不僅是為父母長輩著想,也關係到自身的長壽未來,一位男士問:「有次餐敘,我跑錯餐廳,還有一次記錯了日期,這是不是失智的前兆?」人類的記憶很神奇,首先要專注地接收訊息,傳到腦部的海馬區成為近期記憶,之後貯存在大腦皮質成為長期記憶,以便存取。任何一個環節鬆了,都會影響記憶,但不見得是失智症,要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健忘:如果一開始就心不在焉,沒好好接收,更沒貯存,當然想不起來或記錯。例子不勝枚舉,如念書不專心,當然記不牢;工作繁瑣,難免顧此失彼;心情不佳、焦慮不安或一心好幾用,別人講的話根本沒聽進去,當然不記得。因此「正念減壓」的專注力練習近年頗受歡迎。正常老化:人體的器官與功能會隨著年齡逐漸退化,記性也不例外,尤其以近期記憶最顯著,但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與失智症的差別在於:不會經常發生或愈來愈嚴重,只忘記部份細節而不是全盤忘掉,過後自己或經人提醒可以想起來,而且其他認知功能正常。過度擔心:有些人非常關心健康,總覺得記性大不如前,把偶而忘記的小事都嚴重看待,卻可以把自己認為忘記的事的前因後果描述得非常清楚,且神經心理測驗的結果都正常。舌尖現象:有時要講一個人名,此人的形象在腦海中非常鮮明,但就是講不出來,這時如果有人起個頭,就會脫口而出;或幾分鐘、甚至幾天後,自己也會想起來,稱之為「舌尖現象」。可能是因大腦老化,腦中負責名詞意義與名詞語音的神經連結變得較弱之故,並非失智。失語症:失語症主要有表達性(無法言語)和接受性(不能理解別人的話)兩種,兩者都有命名困難,即說不出人事物的名字。失語症是左側大腦的額顳葉受損(最常見的是腦中風)所造成的語言障礙,它與舌尖現象最大的差別是不僅人、地與國家等專有名詞,連一般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名詞都有困難。輕度認知障礙:這是正常認知與失智症之間的過渡期,自覺近期記憶或認知功能變差,神經心理測驗也顯示其結果比同年齡者差,但整體認知功能的衰退不大,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因為每年有10%至15%者轉變為失智症,需定期追蹤。失智症是記憶和認知功能減退,且嚴重度足以影響其工作或生活,造成失智症的疾病有六成是退化型的阿茲海默症。因此診斷的第一步是根據病人的敘述與家屬的觀察,在日常生活中有那些記憶或認知功能減退的事件,其次是客觀的神經心理測驗,確定是失智症後,再接受進一步檢查以找出是哪種疾病造成的失智症。因此,我回答這位先生:「您可能事業大,太忙了,只要不常發生,且經提醒能想起來就安啦。」不過,有所掛慮時,最好還是到神經內科或記憶門診讓醫師詳細問診判斷。
-
2021-10-31 養生.聰明飲食
為何家中長輩突然胃口差、不愛吃飯? 專家揪「愈老吃愈少真相」
老人厭食症是指晚年食慾下降和或食物攝取減少,是導致銀髮族營養不良和不健康狀況的主因,許多銀髮族都有不同程度的厭食現象。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於2018年發表於《惡病質、肌少症和肌肉》期刊的研究,發現有老人厭食症的人,未來衰弱的機率比沒有的人高出2.5倍,失能的風險也顯著增加40%;顯示銀髮族一旦開始有厭食現象,未來有更高的比例會衰弱甚至失能。老人厭食症 與3因素有關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老人厭食症是導致營養不均衡的原因之一,隨著年齡增長,老人厭食症在國人晚年發生率高,可能原因如下:1. 生理性‧口腔衰弱:包含咀嚼吞嚥功能下降、牙齒數量及功能下降、假牙不合 。‧嗅覺、味覺下降:味蕾數量減少、不敏銳 。‧消化能力下降:胃酸分泌、胃血流量減少,胃腸蠕動慢,胃排空時間延遲,使餐後飽足感持續,影響下一餐的食慾。2.社會性獨居、缺乏互動 運動、活動變少。3. 病理性‧相關急慢性疾病:如腸胃道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慢性感染及發炎、憂鬱症等。‧用藥:藥物副作用、交互作用等,導致吸收不良、腸胃不適及食慾不振,而影響食慾和進食。分辨是否有老人厭食症 進食狀況、體重是警訊許惠玉進一步說明,要分辨長輩是否有老人厭食症,除了觀察進食狀況外,非計畫性的體重降低也是重要警訊。依據2019年澳洲多倫斯大學發表於《臨床營養與代謝照護的最新觀點》期刊的文獻,針對老人厭食,預防比治療更重要也更有效;因一旦銀髮族因為進食量變少而導致體重顯著下降,就算後續有積極的營養介入和治療,改善的效果也有限。長期喝流質食物 恐加速退化功能銀髮族一旦出現咀嚼吞嚥功能下降的情況,在飲食上常會避免一些比較難咬的食物,如生鮮蔬菜水果、煮太老的肉類、太乾的麵包等,進而傾向選擇較軟、易咀嚼的食物。但通常這些食物的醣類及脂肪量也比較高,蛋白質和纖維也較易不足,這樣的飲食改變也因此會增加特定併發症的風險,如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等。許惠玉提醒,有些家人因為擔心長輩嗆咳,而讓其長期灌食或是只喝流質食物,這將使得長輩的咀嚼吞嚥能力加速退化,造成惡性循環。延伸閱讀: ·「老老照顧」悲劇頻傳!有誰能幫忙? 精神科醫籲做3事紓解情緒 ·年紀大粗茶淡飯才健康? 錯誤觀念!太清淡反而容易營養不良
-
2021-10-28 性愛.愛情診療室
壯世代一個月只「做」1.3次?頻率隨年齡遞增而下降
知名YouTube頻道「技安CHI AN」與「那對爸媽」在近期皆以「壯世代性生活」為話題進行街訪,從內容不難發現許多壯世代對於「性生活」是「腦袋有想法,身體沒辦法」。事實上,年齡實驗室針對台灣50歲以上民眾進行「壯世代性需求大調查」,結果顯示其平均性生活(包含自慰)頻率約為一個月1.3次,且頻率隨年齡遞增而下降。「宜蘊生殖醫學中心」院長陳菁徽日前於Podcast頻道「壯聲勢」受訪,針對壯世代如何持續保有性生活提出專業意見,並提出壯世代性生活的八大好處!年齡實驗室針對全台22縣市,共1,256位50歲以上的壯世代進行調查。發現50-59歲一個月性行為平均僅1.9次、60-69歲約1.1次、70-79歲0.6次,隨年齡增高而遞減,整體平均僅約一個月1.3次。對此,年齡實驗室執行長莊雅萌指出,若以台灣男性學醫學會提出的「性生活建議次數」為標準,台灣壯世代實際性生活頻率只達平均標準值一個月2.36次的一半。陳菁徽於節目中表示,英國倫敦大學一項針對婦女的調查發現,每週至少1次親密行為的女性,比起同齡每月不到1次的女性,進入更年期的機率少了28%。而相關研究也顯示,保有和諧性生活的人,能擁有以下幾項益處:包括可以舒緩壓力、幫助睡眠、幫助燃燒脂肪、有助抑制食欲、增加親密感、抗老養顏、延長壽命。針對壯世代性生活「頻率」,宜蘊生殖醫學中心院長陳菁徽建議,以雙方都能接受的頻率與意願為原則,若太多或太少可能反而造成雙方心理上的壓力。只要雙方都可以很自然地一直經營性生活,生理上的狀態也都是OK的話,活到老做到老,也沒有什麼不行。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執行長吳庭宇進一步呼籲,壯世代應該對性抱持更寬闊及包容的態度,有益身心的性生活絕對是樂活的關鍵。
-
2021-10-27 新聞.長期照護
推動健康長壽研究 中榮院長陳適安:榮民節最佳禮物
10月31日是榮民節,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今天特別到高齡醫學病房慰問住院長者榮民,並送給榮民們健康養蔘飲禮盒和祝福卡片,和他們一起歡度屬於他們的特殊節日。百歲的楊姓榮民看到陳適安走進病房,又收到養生飲品,緊握陳適安的手,展現笑顏表示感謝。陳適安說,台灣進入超高齡時代,廣納社會多元的力量,讓醫療與社會體系更完善,才是高齡者之福。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與陽明交通大學、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團隊共同合作,結合高齡醫學、基因研究、心臟醫學與轉譯醫學等專家,組成中榮長壽研究團隊,推動台灣首創的健康長壽研究。他相信,未來必然可以從台中發展出國際級研究,促成台灣的健康長壽推動。該院也為台灣社會建立長壽研究資料庫,不僅照顧榮民,也為豐碩的醫學基礎扎根,這也正是在榮民節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院方說,這些年住院榮民幾乎有一半超過80歲,他們是一群用生命寫歷史的英雄;年輕時經歷戰爭,保家衛國,將生命和青春奉獻給國家;解甲歸田後,更將全部的心力奉獻給社會。也因此,對於高齡榮民,台中榮總在惠康社會福利基金會的贊助下,主動為他們申請看護補助,讓單身、年邁、體弱的榮民伯伯住院期間得以獲得妥適的關懷照顧。
-
2021-10-19 新聞.元氣新聞
探索長壽與生死 點將家董座陳景松助陽明交大高齡研究
「點將家」伴許多人度過歡樂的歌唱時光,點將家企業董事長陳景松的母親高齡101歲,他除了協助母親日常生活起居,更經常透過說笑或歌唱讓母親擁有快樂心情,更關心人類長壽的奧秘。有感於國內需要優質精準的長壽研究,在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聯絡下,陳景松慷慨允諾捐諾捐助陽明交通大學,與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團隊合作,邀請中榮家庭醫學部許碧珊主任,結合高齡醫學、基因研究、心臟醫學與轉譯醫學等專家組成中榮長壽研究團隊,推動台灣首創的健康長壽研究。陳景松是中部地區知名企業家、台灣區電信工程工業同業公會創會理事長,對自然科學也有高度興趣,不但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基金會董事,也極具冒險精神,他是全台第六位搭乘核能破冰船到北極的人,更是首位跳到北極冰層游泳的人。他從人們生活小地方的不便超前部署,成功壯大企業展。由於母親高齡101歲,他關心人類長壽的議題,在偶然的機會下,與陳適安分享,並提及對陳亮恭發表的相關研究有高度興趣,陳適安介紹兩人碰面後,陳景松決定以六年為期,每年預算八百萬,捐贈近五千萬元至陽明交通大學,決定開啟以中部為基地的健康長壽研究。為了表達感謝,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陳適安、陳亮恭與許碧珊共同拜訪陳景松,在逢甲大學教授陳貴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翁國昌陪同下,並由林奇宏長代表致贈感謝牌。林奇宏表示,在企業捐助的基礎上,陽明交大將透過高齡研究中心投入更多能量,例如國內長壽基因研究權威教授蔡亭芬及腦影像研究林慶波,加上專精血管老化研究的醫學院長陳震寰及護理系主任童恒新。陽明交大推動的「一樹百穫」計畫,結合高齡中心與資訊學院,在院長陳志成、副院長施仁忠帶領下,以5G行動科技、3D VR/AR、醫療影像以及巨量資料人工智慧團隊,以強大的學術量能回應陳景松回饋社會及對健康長壽研究的熱誠。陳適安也表示,陳景松為人熱情誠懇,多次表達對於長壽研究的關心,他積極協助連結雙方,也感謝陳景松與陳亮恭落實研究合作,更將研究場域帶回中部,中榮團隊也將精銳盡出,他本人親自擔任計畫的共同主持人,將以全院力量推進,以過去北榮研究成果加上陽明交大的深厚學術實力,必然可以從台中發展出國際級研究,促成台灣的健康長壽推動。陳景松則謙虛表示,回饋社會與自然科學是他一直的心願與興趣,感謝多方專家協助促成,經費捐贈先以六年為期,但只要研究有需要,持續第二個、第三個六年都不是問題,希望能對科學研究與社會做出貢獻。陳景松從照顧母親的經驗出發,對於生老病死有很多體會與想法,但個人的想法還是需要科學驗證,感謝陽明交大、北榮與中榮組成如此強大的團隊來推動研究,他個人深受感動,也允諾只要研究需要也有對應成果,他願意投入更多經費,讓台灣更能優雅的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為有效推動研究,中榮轉譯醫學科主任陳一銘已整合院內既有資源,結合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時逸、心衰科主任林維文針對中部地區八十歲以上健康長者進行研究,預估收案一千人,由基因、心血管老化、身心活動與自覺餘命的評估等多面向切入,追蹤研究健康長壽人生奧秘,追求不失能、不失智且視聽力正常的人生,更能從容面對大限的到來。陳亮恭指出,我國人口高齡化速度高居全球領先群,衍生許多經濟社會發展挑戰,這些挑戰雖非台灣所特有,但也有許多獨特議題需要克服。由近代人類歷史觀之,每隔十年,人類的平均餘命增加兩歲,所以,歷史經驗無法精準推估人生與社會的未來,唯有超前部署的研究發展方有可能因應人口結構轉變。世界衛生組織倡議推動「健康老化」,進而達成「健康長壽」的社會,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開創「長壽科學」(Geroscience)新策略,破除單一疾病研究眼光,整合老化科學與各器官系統疾病發展進行研究,希望一舉達成免於疾病、失能、失智影響的終極目標,此研究策略創新需大量研究資源投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以過去高齡研究的經驗,在長達十年的社區老化研究過程中,建立在宜蘭、雙北後的第三個老化世代研究,三個世代研究主題與對象均有差異,彼此間能相輔相成,過去數年,北榮與陽明交大將系列老化研究成果建立成國際知名研究平台,除了豐碩的研究發表外,更與世界各國合作,由亞洲走向世界的老化研究重鎮。
-
2021-10-09 新聞.長期照護
人人都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成為「身心障礙者」 安心變老,身心障朋友還要奮戰多久?
每個健康的人都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成為「身心障礙者」。根據衛福部統計,2021年第一季,台灣領有身心障礙者手冊人數近120萬人,平均每20人就有1名。造成身心障礙的原因,「後天」比率大於「先天」,以「後天疾病或老年退化」占58.8%最多,除了智能障礙、自閉症和少數罕見疾病,其他障礙都發生在成年之後,年齡的平均中位數是40歲。這120萬人中,45歲以上者占75%。人人都是身心障礙者候選人另一組數據是,當長壽高齡成為必然,我們延長的是「不健康餘命」,很多人可能在生命的最後一哩路失能失智,成為身心障礙者。我們的社會怎麼照顧這群人?某個程度也說明社會要如何回應我們充滿各種可能的老後。現任監察委員,也是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的紀惠容強調,在各國際公約裡,居住權都是基本人權,無論身分為何、人數比例多寡,都應受到保障。目前國內對身心障礙者老後居住的想像單一,除了「個人責任」(自家照顧)或是「社會福利」(機構養護)外,應該開創更多形式,例如強化合作式住宅,讓政府、民間的資源可以協力,共同協商、創造更多關於「住」的可能。發揮社區力量 努力同村共養監察委員王幼玲身為自閉青年的家長,也曾任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參訪過許多國家對身心障礙者「去機構化」的做法,「我不贊成24小時都同一個空間,比較好的形式是,白天進到社區工作、活動,傍晚回到『社區家園』共住,但是配以足夠的人力照顧,類家人模式。功能不佳者,允許個人助理進去協助生活起居。」心路基金會實踐已久的「社區家園」就是這樣的模式——智能障礙者同住公寓,白天各自去作業所或庇護工場工作,傍晚回到家園有人照顧生活起居。王幼玲認為,要讓身心障礙者也能有選擇地在社區裡生活,除了政策的完善和配套外,還必須努力找回「同村共養」的社區力量,讓每個人都能安心在社區生活。渴望理想老後 他們也有夢想為何身心障礙者也能正常居住在社區這麼重要?「我想問,為何不重要呢?他們就和你我一樣是人,有夢想、有想要做的事…,但他們都老了。」社工楊淑齡服務對象是思覺失調患者,她會在服務對象病情穩定後和他們討論「理想老後」,有人期待回鄉與家人同住、有人規畫和朋友一起租屋共老並開始存錢。如同多數人,他們對於未來有擔心也有期待、願意為理想的生活努力,渴望生命能自主。讓身心障礙者的老後居住有更多的選擇,不僅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身心障礙候選人,更因為這本是生而為人的基本權利。
-
2021-10-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歹活或是好死,值得深思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拜讀了八月蔡教授的文章談到進入高齡化社會,衰、老、死是不可避免的過程,以及台灣現況是平均餘命增加之外,「不健康餘命」也增加近一個月,代表部分長壽者不一定生活品質好。因此社會大眾與醫學界更需如何對年長者達到「善終」有更多的討論,期待能有依照個人與各個家庭的共識及想法。賴教授分享了照顧高齡父親的親身經歷,做為人子的為難與掙扎,令人十分動容。二位教授的文章讓我想分享一些在臨床的經驗與想法,斗膽狗尾續貂一下。記得被會診過一位年長的女士,雖然數年前罹患癌症,在經過治療後癌症已然痊癒,並沒有轉移復發。反倒是出現失智的症狀已經有兩年以上,在失智症門診規則追蹤治療。近半年行動能力、吞嚥、語言等都明顯退化,因為反覆的尿道感染或是吸入性肺炎一直進進出出醫院。因為住院時經常有譫妄的症狀,所以會診我去協助處理躁動及睡眠障礙的問題。初次看阿嬤時,她的精神還不錯,很客氣地請我坐下,感謝我去看她。她的先生,一位忠厚寡言的老先生,在一旁微笑陪伴著。我試著幫阿嬤評估她的精神狀態以及認知功能,確認她確實在夜間因譫妄而無法有好的睡眠,記憶力及判斷力也明顯有障礙。結束會談時,我感謝阿嬤的配合,願意花一些時間讓我完成評估。她笑著稱讚我很好,特別來探望她,要我代她向我爸媽問好(原來她把我錯認是她鄰居的兒子),然後說下次我再來時要親自下廚,請我吃她做的雞肉(她錯把病房認為是她家了)。跟阿嬤道別後,我請在旁邊露出尷尬笑容的阿公到病房外,阿公連忙道歉,說她太太近年常把人認錯,希望我不要見怪。我安慰阿公,說明這些是失智症的症狀,阿公說他知道,神經內科的醫師跟他說明過。接下來我請教他是否了解阿嬤頻繁進出醫院的原因,以及他對於治療的想法。阿公又露出不好意思但是又有些憂愁的表情說,他們夫妻倆都沒讀什麼書,這些事情都是兒子跟醫師一起討論決定的,不過他也知道老伴的病情會逐漸地惡化,這幾次住院時,主治醫師都有說明,至於細節還是兒子比較清楚。後來阿嬤再接下來的幾個月住院的頻率越來越頻繁,意識狀況也越來越差,清醒的時間很短。照顧的團隊開始跟阿嬤的家人討論轉向緩和安寧照顧的可能性,只不過阿嬤的兒子說什麼都不願意,終於在一次敗血性休克而轉入加護病房之後,他同意轉入緩和安寧病房照顧。不過問題來了,他除了同意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其他的部分,如後線抗生素的使用,鼻胃管、導尿管、靜脈營養等,他都要安寧緩和團隊做到最足。緩和安寧團隊很為難,因為隨著阿嬤整體狀況日漸惡化,已經無法自行翻身,身體也開始出現壓瘡。倒不是嫌棄阿嬤難照顧,而是用盡人工的方法讓阿嬤的身體活著,實在跟緩和安寧照顧希望保持病人最佳生命品質的目標有出入。阿嬤的兒子在醫師想跟他約時間討論治療計畫時,常常因工作關係無法出席,只在電話中要求所有可以讓阿嬤延長生命的治療都要繼續。安寧照顧團隊終於在一次阿嬤超長期住院後約到她的兒子來討論,醫師先解釋了目前的治療恐怕除了維持住阿嬤的呼吸血壓心跳之外,也造成了阿嬤水腫,身上多處褥瘡,也感染了抗藥性的細菌,更重要的是,阿嬤恐怕再也不會清醒與家人互動。我清楚記得那一幕,阿嬤的兒子涕淚縱橫的說:「我知道你們要說什麼,可是我寧願每天還是可以看到媽媽,即使她不會跟我說話,也不要一個死掉的媽媽!」安寧緩和團隊了解這是一位十分悲傷的兒子,對於母親的生命即將逝去無法接受。因此醫師向他說明,並不是現在就要把維持母親生命的治療全部停下來,醫療團隊也能同理他即將失去至親的痛,只是如果未來一、二週的治療,沒有辦法讓他的媽媽比現在更好,或許是必須好好思考調整治療策略,轉向以減少痛苦為目標的照顧了。在團隊溫暖同理的支持安慰下,二週後兒子同意讓媽媽減少激烈的治療手段,改為溫和的支持治療,阿嬤也在一週後安詳離世。其實阿嬤的例子天天在各醫療機構、養護機構上演,家屬當然不是故意要病人白白受苦,只是出於割捨不下的親情,或是礙於其他家屬不同意見(特別是不負責照顧的親戚最容易隨便扣上的「不孝」的帽子),所帶來的壓力。使得一些長者,因為身體功能逐漸惡化,必須使用現代醫療一切手段,讓呼吸、血壓、心跳維持住,卻不一定是有品質的活著。曾經問過一些家屬如果是他們自己遇到這種狀況他們會如何選擇,他們的答案相當耐人尋味。他們通常會說:「如果是我自己遇到,我不想這樣的活著,我會告訴醫師停止那些無效的醫療;可是我的父母親,我沒辦法幫他們做這樣的決定。」在2019年正式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預先為自己在生命末期預先做好醫療決定,以自己希望的方式接受醫療照顧,而不要把這樣的難題丟給我們的家人。又或是如預立醫療決定的選項之一,可以選擇「維持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再行決定。這個選項可以讓家人有時間思考與情緒緩衝,以便做最適切的決定。只是現行病人自主權利法所規範的適用時機相當嚴格,例如賴教授提到他的父親,意識清楚,也沒有重大身體系統的衰竭,恐怕仍無法適用。希望未來修法時能把適用時機,考慮到現在國民平均餘命延長,蔡教授提到的衰老死的事實考慮進去。由於病人自主權利法中沒有罰則,醫界中有個很無奈的笑話「死人不會告醫師,活人會」。因此在醫療現場的實務上,醫療團隊即使知道病人已經簽屬預立醫療決定,萬一病人意識不清病情也到了疾病末期,還是會與家屬再次討論與決定醫療方針,以避免後續的醫療糾紛。個人認為比較理想的做法是修改醫療法與醫師法,把病人自主權利法與安寧緩和條例修進去,避免疊床架屋互相矛盾,醫學教育也要把相關領域列為必修,如此全民都能受益。希望未來的修法能更臻完善,能落實病人自主的核心精神。
-
2021-09-29 新聞.長期照護
老化特殊指標!身智衰退症PCDS及早預測「不健康老化」
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達8.47年,再創新高,逆轉「晚年不健康」成重要課題。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榮陽團隊及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合作,歷時六年,透過十餘篇論文,發現「身智衰退症(PCDS)」可及早預測「不健康老化」。陳亮恭發表老化特殊表徵 這是首度由台灣本土研究啟動,結合日本國家資料所定義的創新疾病表徵,已引領日本、新加坡與英國等地開啟全球研究。「PCDS(Physio-Cognitive Decline Syndrome)」稱為「身智衰退症」,研究發現,社區中有一至二成的老年人具有這個現象,早期適時介入,有助於避免後續失智與失能。陳亮恭日前在英國三一學院發表線上演說,這一系列與「PCDS」有關的老化過程特殊表徵研究,引起全球腦健康研究中心(Global Brain Health Institute)關注,也獲國際老年醫學會(IAGG)官方期刊「營養健康與老化(JNHA)」主編邀請,彙整團隊系列研究回顧,以專文形式對全球介紹。一至二成的人 腦部漸萎縮 陳亮恭說,健康老化與長壽,追求老年不要失能和失智是普世價值,醫療以疾病防治為主要目標,失智、失能的定義卻以功能為考量,兩者高度相關,但疾病導向的策略使醫療體系較難早期介入。榮陽團隊以世衛組織「全球老化與健康報告」架構切入,若能及早發現不健康老化的指標,就有機會及早逆轉。台北榮總、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與日本合作,分析台日四個大型資料庫,發現一至二成的人有PCDS,且PCDS顯著增加失能、失智與死亡風險,再進一步分析個案腦部磁振造影,發現其小腦、海馬迴和杏仁核在失能或失智前就出現萎縮現象,雖然在中年期尚不明顯,適當介入或可預防65歲後的萎縮現象。小腦、海馬迴和杏仁核分別掌管動作與認知的協調、記憶和情緒,結構上看似沒有相連,但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林慶波、副研究員周坤賢分析,這三個部位具有一條神經迴路如同隱形電路串起,相互牽動。個性、情緒改變 失智前兆陳亮恭指出,這也說明為何個性和情緒改變是失智症早期症狀之一,因為情緒調節等,的確與記憶連動相關,這些表現也與行動能力衰退有關。同系列研究發現,人類肌肉細胞萎縮後將製造「miR-29b-3p」微小RNA,透過血液循環到腦部,中研院院士龔行健與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蔡亭芬發現,腦細胞接收此訊號後,會造成凋亡。這改變了過去腦與肌肉系統運作的認識。陳亮恭說,過去認為肌肉動作由腦部調控,腦部下指令使肌肉運動,但如今證實腦部與肌肉雙向相互影響,肌肉釋出的調控訊息也影響腦部健康。四肢發達 頭腦才能不簡單我們常說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根據榮陽團隊發現上述生物機轉,證實四肢必須發達,頭腦才能夠不簡單。這可能可以說明透過運動訓練肌力的重要,強健的肌力有助維持腦細胞健康,同時避免失能和失智。這系列研究透過跨國流行病學比較、本土老化世代調查、配合腦影像及基礎生物學證據建立,並透過隨機分配試驗證明PCDS的可回復性,提早介入,能真實達成世衛組織提倡的健康長壽。PCDS已建完整知識體系陳亮恭說明,PCDS已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少見地由台灣主導定義的亞洲經驗,且逐步獲得全球認同,期待更多國家依此模式展開研究。這些研究成果也讓陳亮恭團隊接獲世衛組織邀請,將參與歐盟啟動的社區活躍老化研究,結合資通訊科技發展,推動全球健康長壽。
-
2021-09-29 新聞.長期照護
避免晚年失能、失智 名醫教你一招逆轉身智衰退症
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榮陽團隊發現,「身智衰退症(PCDS)」可作為早期偵測不健康老化的指標,如何避免走向晚年失能、失智?陳亮恭認為並不困難,研究發現,平日無暇運動,假日可以「補運動課」,建議50歲後應養成「平均」日行7千步習慣的基本目標,但只要開始,就算已高齡75歲,也不嫌遲。聽到可偵測不健康老化徵兆,許多人想要知道應接受那些檢查。陳亮恭請大家不要著急,較簡易與可行的診斷方法尚待建立,但避免老化,有些經研究證實有效的措施可先落實於生活,只要開始,腦細胞便可盡量維持健康,愈早投資,「CP值」愈高。研究針對全國各地千餘位平均年齡約75歲有PCDS徵兆者,透過高強度多元運動、認知訓練、營養教育與慢病管理等策略積極介入,持續一年後,長者運動能力與認知功能明顯進步,甚至憂鬱情緒與營養狀況都顯著改善。陳亮恭強調,這些介入活動,除了強度也強調多元性,運動涵蓋有氧、肌力和平衡等訓練,只要願意出來活動與互動,就值得鼓勵,但為了有效達成健康長壽的目的,一旦開始就要逐步提升強度與複雜度,這些生活習慣的介入,愈年輕開始,效果愈好。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群,平時忙於工作與家庭,假日才能擠出時間。陳亮恭指出,根據針對青壯年使用穿戴裝置進行研究,證實「假日補課」有很好效果,只要做到平均日行7千步,就有預防未來活動功能衰退的效果,雖然是計算步數,連上肢的握力也可以改善。反過來說,平日忙碌缺少運動者,若假日都拿來補眠休息,是未來身心功能衰退的高風險群。他建議,凡事起頭難,但養成習慣便有機會持之以恆,即使因為生活限制無法天天運動,先從假日補運動課開始,也是CP值很高的做法。
-
2021-09-29 養生.運動天地
逆轉不健康老化原來並不難 名醫建議從日均七千步做起
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榮陽團隊發現,「身智衰退症(PCDS)」可做為早期偵測不健康老化的指標,如何避免走向晚年失能、失智一途?陳亮恭表示,其實並不困難,研究發現,平日無暇運動,假日可以「補運動課」,建議五十歲後應養成「平均」日行七千步習慣的基本目標,但只要開始,就算已經高齡七十五歲,也不嫌遲。聽到可偵測不健康老化徵兆,許多人想要知道應該接受那些檢查,陳亮恭請大家不要著急,較簡易與可行的診斷方法尚待建立,但避免老化,有些經研究證實有效的措施可先落實於生活,只要開始,腦細胞便可盡量維持健康,愈早投資,「CP值」愈高。研究針對全國各地千餘位平均年齡約七十五歲有PCDS徵兆者,透過高強度的多元運動、認知訓練、營養教育與慢病管理等策略積極介入,持續一年後,長者的運動能力與認知功能有明顯進步,甚至憂鬱情緒與營養狀況都顯著改善。陳亮恭強調,這些介入活動除了強度也強調多元性,運動涵蓋有氧、肌力和平衡等訓練,只要開始,永不嫌晚,只要願意出來活動與互動,就值得鼓勵,但為了追求有效達成健康長壽的目的,一旦開始就要逐步提升強度與複雜度,而這些生活習慣的介入愈年輕開始效果愈好。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群,平時忙於工作與家庭,假日才能擠出時間運動,陳亮恭指出,根據針對青壯年使用穿戴裝置進行研究,證實「假日補課」有很好效果,整體而言,只要做到平均日行七千步就有預防未來活動功能衰退的效果,雖然是計算步數,連上肢的握力也可以改善。反過來說,平日忙碌缺少運動者,若假日時間都拿來補眠休息,是未來身心功能衰退的高風險群,他建議,凡事起頭難,但養成習慣便有機會持之以恆,若平日不運動,假日又是沙發馬鈴薯,不僅體能活動會退步,認知功能的衰退也會加速,即使因為生活限制無法天天運動,先從假日補運動課開始也是CP值很高的做法。PCDS有那些早期徵兆?陳亮恭指出,目前要建立精確診斷還不甚方便,但有幾個重要的表徵:一、是活動力減退,例如原本走路速度和同事差不多,最近跟不上同事腳步;原本扭開瓶蓋不成問題,現在有困難。二、高階認知功能退步,對原本擅長的事務力不從心,抽象思考能力下降,多工處理事務容易混亂。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容易算錯錢、走錯路等。陳亮恭指出,出現上述警訊,必須開始從事兼顧體力與腦力的鍛鍊,持續衰退者應考慮就醫。
-
2021-09-20 養生.人生智慧
活到300歲,你要不要?曾寶儀:安樂死是讓人重新思考「如何活著」
編按:知名主持人曾寶儀在2018年遠赴世界各地,拍攝了一系列名為《明天之前》的紀錄片節目,探討包括安樂死、AI性愛機器人、美墨邊境和永生不死等深刻議題。共通性就是反思:「生命是什麼?」她認為,40歲以前旅行是向外看,在乎遇見了誰?看到了什麼?但40歲後的旅行是向內看,看自己改變了什麼。提起曾寶儀,不少人會想起她是香港知名藝人曾志偉和「寶媽」王美華的女兒,頂著高學歷和星二代的光環,過去除了是許多綜藝節目中的熟面孔,更多次擔任重要頒獎典禮的主持人。然而,近年她漸少在這些光鮮亮麗的場合出現,主持類型也逐漸轉為藝文人物專訪、紀實性節目,去年她更和一群好友一同拍攝《我們回家吧》旅遊節目,不少人都發現,她比過去給人的感覺更成熟,卻也更自然不造作。今(2021)年48歲的曾寶儀,2018年曾應騰訊新聞邀請,拍攝了一系列紀錄片《明天之前》。她接觸的受訪對象包括大力推動安樂死的「死亡醫生」菲利普.尼奇克、擁有AI人工智慧的性愛機器人、美墨邊境NGO,以及追求無限延長壽命的「永生」支持者。對她來說,這趟旅程別具意義,除了拍攝主題都與人性、社會核心的思考有關:生與死、性與愛、邊境與移民⋯⋯她在踏上這段旅程之前,曾有好一段時間,因為和她最親的祖父過世,陷入深沉的悲傷,以及對於「生死」產生了疑問。她曾在專訪中提到,爺爺的過世對她而言並非不能接受,「但一個和妳這麼親密的人離開了,心裡就是空了一大塊,你會感覺有些事物就是再也回不去了。對我來說,這件事很像一個鬧鐘,提醒我該停下腳步,去想那些過去還沒有答案的問題。」認識安樂死 讓她體會該如何活著對曾寶儀而言,拍攝過程的挑戰除了訪談必須要用全英文進行,更在於要在短時間內,就必須觸及受訪者內心最私密、柔軟的部分。「另一個層面而言,也像是驗證過去自己對這些議題的看法,是否會因此受到挑戰?」曾寶儀說,在探討這些人生大哉問的時候,重點其實並不是「答案是什麼」,「這些問題甚至可能沒有標準答案,但最重要的是在追尋答案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什麼。」儘管有事前諸多準備,在採訪安樂死議題的旅程中,曾寶儀仍然受到不小衝擊。例如,「死亡醫生」菲利普發明了一種可在死前用VR觀看虛擬影像的太空膠囊狀棺材,他說:「為什麼死亡不能是一場有型與優雅的盛宴?」而從澳洲遠赴瑞士接受安樂死的104歲人瑞大衛.古道爾則告訴她:「當我不能自由旅行、閱讀想讀的書,我就覺得差不多該離開這個世界了。」她發現,與其說安樂死是討論「如何死亡」,但最終卻是讓人對於「如何活著」,有了更深層的思考。「如果沒有對死亡本身經歷一番深刻的思辨,可能也不會感受到『活著』這件事真正的意義所在。」而相對於安樂死,落在光譜另一極端的,則是一群亟欲無限延續生命、追求「永生」的人們。有人將瀕死的家人冷凍保存,盼望有一天科技進步時能再重逢;致力於研究抗老基因的學者則說:人們所要的並非長生不死,而是逆轉衰老。有意思的是,當曾寶儀詢問身邊的朋友:如果有天可以選擇健康無病地活到300歲,你想不想要?大多數人的回答是:只有我一個人嗎?還是我所愛的人也能和我一起活下去?「比起生命的長短,我認為如何度過更具意義。」無論是有意識地選擇終結生命、或是對於長生不老的追求,「最重要的思考在於,我們是否能因為生命的侷限性,進而珍惜活著的每一天,我認為這才是最有意義的。」直面價值觀的衝突 不急著判定是非黑白除了關於生死的正反方思辯,另一個也讓曾寶儀在這幾趟旅程中獲得的體會,則是「尊重不同的價值與立場。」在美墨邊境議題的拍攝行程中,她先後訪談了提供難民人道援助的NGO團體,以及防止非法移民偷渡的民兵組織。「兩方人馬看起來是站在完全相反的立場,但難道就一定有一邊是錯誤的嗎?以我看到的來說,他們都是善良、誠實的人,只是恰巧彼此選擇捍衛的價值,就結果而言是互相衝突的。」「在我看來,強迫別人遵從自己的價值觀,或是單方面認為自己所相信的事物才是唯一正確,都是一種狂妄。」曾寶儀說。而用性愛娃娃取代真人伴侶,看似驚世駭俗,「但你也不能否認,這些娃娃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某些曾經在感情或關係中受傷的心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歷程,從而導向了不同的選擇,我覺得經歷這些體驗之後,對我而言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就是先不急著批判、選邊站,而是抱持著更開放、同理的心情,去面對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想法。」不急著打勾勾完成清單 生命會水到渠成在這趟旅程之後,曾寶儀更體會到,當自己「卡住」的時候,不妨適時轉個方向思考、凡事往後退一步。過去經常到世界各處旅行、主持的曾寶儀,去年也受到疫情影響,大部分時間都留在台灣。「過去的我,可能會因為工作減少而焦慮,但現在我可以換個角度想,如果不是突然空出這些時間,我大概也不會有機會在一年中接連完成兩本書,整理自己的心路歷程,在台灣拍了旅遊節目,也不會有這麼多時間可以陪伴伴侶、家人。」曾寶儀笑說,過去自己的人生很像是超商集點,「我會很急著要完成更多事情,或是拚命想自己還可以做什麼。但我現在比較學會放鬆、順其自然,專注在當下來到生命中的事物就好。」例如她也沒有想到,當初單純為了興趣而認真學英文,最後讓她獲得了《明天之前》這個難得的跨國節目製作邀約。她也有感而發地說:「40歲以前的旅行,大多是往外看,在乎的是自己去了什麼地方、見到了誰,40歲以後,眼中所見的一切,反而更讓我懂得如何向內與自己對照。如果我早20年接到這個邀約,或許不會有這麼深刻的感受。」如今她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更敞開的心,珍惜生命中每一次相遇的風景。「我覺得人生沒有冤枉路,所有的生命歷程最後都會成為積累,現在的我或許臉上多了幾條皺紋,但我過得更自由、無所畏懼,並且心中充滿了愛。」曾寶儀笑說。原文:活到300歲,你要不要?曾寶儀:一趟接觸安樂死者與「求長生不老者」的跨國旅行體悟
-
2021-09-08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5運動助長壽 東奧隊醫教你避免肌少症上身
多運動可避免肌少症上身。甫結束東京奧運任務的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副主席林瀛洲在元氣網粉絲團直播時,詳解羽球、游泳、瑜伽、跑步等長壽運動,並傳授如何預防運動傷害、自我肌力檢測、居家肌力訓練的方法,以緩解身體痠痛。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發布一項持續做了15年的調查,列出前五名最有助於長壽的運動,分別為:持拍運動、游泳、瑜伽、跑步、球類運動。林瀛洲說明這些運動對健康的好處,以及其降低的死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第一名:持拍運動羽球、網球、桌球都是此類運動,可訓練眼手的協調。其中羽球是非常好的間歇性運動,老少咸宜,運動強度可以自己決定,讓心跳提升,達到心肺耐力訓練的效果,而腳步的移動可達到肌力平衡,揮拍的動作需要手眼協調跟神經反射,因此,打羽球能運動全身,具長壽養生的效果。第二名:游泳游泳是全身性的運動,對肌力訓練有很大的幫助。游泳對關節的衝擊比較小,水可以帶給身體一些阻力訓練,達到有氧燃脂的功效,游泳的運動傷害比較小。適合中高齡的人選擇這項運動。第三名:瑜伽瑜伽結合肌力訓練與伸展運動,是相當好的運動,在運動緊繃肌肉的同時,也可達到舒展的效果。第四名:跑步跑步是現在很風行的運動,路跑、線上路跑都有許多人響應,但跑步運動最常遇到膝蓋痛問題,但跑步不一定會傷膝蓋,建議在運動前要想辦法提升肌耐力,讓身體的結構夠強壯,才能與運動達到平衡,比較不容易發生運動傷害。第五名:球類運動年長者適合高爾夫球、槌球、木球等較緩和的球類運動。有規律運動的人較不易受傷。年紀漸長後,會擔心有「肌少症」,林瀛洲指出,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老年人的行為,若有走路愈來愈慢、無法轉開寶特瓶蓋的情況發生,這些是有肌少症的徵兆,要特別留心。建議可在家做簡單的肌力測試,找一張椅子測試是否有肌少症潛在的危險。預防肌少症,林瀛洲建議,平常在家可做「滑牆」運動,年輕人則可做深蹲運動,多多訓練肌力。但在家裡做運動,也要穿上室內運動鞋,不要穿拖鞋做運動,才可止滑並防止運動傷害的發生。
-
2021-09-07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照護/看見失智者的可能 照顧者的經驗甘苦談
「自從媽媽罹患了失智症,家人更常創造讓媽媽參與討論的機會,而且在聊天過程中,我們得知媽媽在學生時代竟然還是短跑選手,實在很感恩有這段彼此陪伴、共創記憶的日子。」當失智照顧者林宜瑾走出「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失智症照護影片,現身「110年臺北市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暨嘉年華」,分享五年來的失智照護歷程以及如何聰明運用照護資源,現場參與民眾感同身受,各共照中心攤位也相應提供進一步認識失智症以及專業諮詢等資源,迴響熱絡。國際失智症月 看見失智者的可能根據統計,國人平均壽命為81.3歲,其中臺北市名列最長壽的城市,而面對高齡所帶來的失智症風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部署失智照護資源,於本月國際失智症月舉辦「110年臺北市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暨嘉年華」,以資源大彙整的形式讓民眾一次掌握失智照護資訊,並且現場首映「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影片,故事中的兩位主角分別是早發型的阿茲海默症患者高大哥,以及五年來維持輕度失智症的楊女士,照顧者分享如何運用共照中心資源與據點特色課程,維持失智者的能力,自立生活。其中楊女士女兒林宜瑾現身失智症照護成果發表會,分享在家人陪伴下,母親可以發揮裁縫技藝,自製服裝贏得據點同學的讚美,也讓母親更有動力參與烹飪、種花等家事。她強調讓失智者多參與決定,得到成就感,是「智立生活」很重要的關鍵。六十歲確診失智症的高大哥是中重度失智症個案,高太太在影片中分享,先生在家有能力自行穿脫衣服、繫鞋帶,平時還可以跳跳繩,這些能力都是在失智據點接受體適能課程,維持肢體功能帶來的效果。粉絲專頁留言分享心得 送好禮兩位失智照顧者在影片中還秀出不少照片,讓人看見失智者因取得適切照護資源,帶來生活的改變。如果您也願意不藏私貢獻失智照護經驗,幫助更多失智症家庭,110年9月26日起至10月8日,歡迎您上網搜尋觀看「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影片後,於「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留言分享心得至少100字,就有機會獲得《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及電子咖啡券好禮。觀看完整版「看見失智者的可能」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embed/QxwUP1m7xso?rel=0 各區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聯絡方式,請洽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失智症服務網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Line官方帳號 市民如有關失智照護需求,可以手機、市話直撥1966,將有照顧管理中心專人提供申請長照相關服務或轉介資源。
-
2021-08-28 養生.運動天地
【肌少症日常預防1】運動需不需要戴護膝?肌少症能預防嗎?護國神醫林瀛洲直播教解方
東京奧運剛結束,你有沒有發現東奧賽場上,除了拼搏的選手及教練還有一群人?這群人是運動員需要跨領域專業的協助,在場上觀察著選手一舉一動,想著選手的身體狀況,在腦中沙盤推演可能需要的醫療措施,他們是「運動醫學團隊」,包括隊醫、防護員、治療師、營養心理專長、科技相關人員,這些人是奧運選手最重要的後盾。元氣網粉絲團本月請到剛結束東京奧運任務,完成隔離的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副主席林瀛洲,跟大家傳授避免運動傷害及處置方法;分析常見運動傷害發生原因,說明如何自我肌力檢測、避免肌少症,同時示範居家復健運動,讓護國神醫教您如何緩解惱人的腰痠背痛。【延伸閱讀:連王子維都好奇「落枕」該怎麼辦?護國神醫教你在家做謢頸運動】醫師眼中的五項長壽運動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發布一項持續做了15年的調查,列出前五名最有助於長壽的運動,以及其降低的死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前5名分為:持拍運動、游泳、瑜珈、跑步、球類運動。第一名:持拍運動羽球、網球、桌球、壁球都是此類運動,可以訓練眼手的協調。林瀛洲醫師讚揚羽球是非常好的運動,除了老少咸宜之外,運動強度可以自己決定,間歇性的運動讓心跳可以提升,達到心肺耐力訓練的效果,腳步的移動可達到肌力平衡,而揮拍的動作需要手眼協調跟神經反射;這些加起來可以讓運動得到全面的發展,達到長壽養生的效果。第二名:游泳游泳是全身性的運動,對肌力訓練有很大的幫助。林瀛洲醫師說,游泳對關節的衝擊比較小,水可以帶給身體一些阻力的訓練,也可以達到有氧燃脂的功效,游泳相較其他運動的運動傷害比較小。適合中高齡的人選擇這項運動。第三名:瑜珈許多運動無法肌力訓練跟伸展兼顧,但瑜珈能把肌力訓練跟伸展整合在一起,是相當好的運動,在運動緊繃肌肉的同時,也可同時達到舒展的效果。第四名:跑步跑步是現在大家最風行的運動,路跑、線上路跑都有許多人響應,但跑步運動最常遇到膝蓋的問題,林瀛洲醫師說,跑步不一定會傷膝蓋,但運動都有受傷的風險,他建議在運動之前要做的是想辦法提升自我的肌耐力,讓身體的結構夠強壯,身體的結構跟從事的運動要達到平衡,才可以比較不容易產生運動傷害。第五名:球類運動球類運動有很多種,林瀛洲醫師建議年長者者適合高爾夫球、槌球、木球...等較緩和的運動。他也提到,最怕的是「假日運動」,因為一周七天,身體一直處於休息狀態,身體的機能或運動能力在減退,若只有在假日運動,偶爾才運動一下的人最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相較之下,規律運動的人反而較不容易受傷。運動需不需要戴護膝?林瀛洲醫師說,護膝是被動的保護跟外力的支撐,可以達到一點保謢效果;但由於運動於是多方向的施力,護膝還是很難全面的保謢關節。他建議,最好的保謢是「把大腿的肌力鍛鍊起來」;若膝關節有受過傷跟對關節的施力比較沒有把握者,短時間去戴護膝是可以保護膝蓋;但長期的話,把膝蓋的肌力訓練起來,對膝蓋的關節才會是最好的保謢。【延伸閱讀:練重訓預防肌少症?專家建議日常生活這樣吃、這樣動】一表幫你評估是否有「肌少症」:SARC-F肌少症風險評估表Q1. 拿起或搬動5公斤重的物品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0分;有點困難,1分;非常困難,2分Q2. 走過一個房子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0分;有點困難,1分;非常困難,2分Q3. 從床或從椅子上起身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0分;有點困難,1分;非常困難,2分Q4. 走上10個臺階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0分;有點困難,1分;非常困難,2分Q5. 過去一年中跌倒過幾次?沒有跌倒,0分;1-3次,1分;4次以上,2分評估完後若總得分為4分以上(包含4分),則有可能罹患肌少症。年長者用保特瓶、椅子 在家簡單自行測試肌力年紀漸長後,會擔心有「肌少症」,林瀛洲說明,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老人的行為,若有走路越來越慢、無法轉開保特瓶蓋的情況發生,都要特別留心,這些都是肌少症的線索。對此,林瀛洲醫師教大家做肌力測試,家裡有長輩的話,可以在家找一張簡單的椅子,用椅子來測試是否有「肌少症」潛在的危險。步驟一:先找一張坐起來與膝蓋同高度的椅子。步驟二:手不要去扶椅子,靠身體的力量撐起來;計時「連續從坐到站5次」的時間。→若12妙內可完成的話,就達標過關;若超過12秒,則要當心有「肌少症」的警訊出現。(小提醒:詳細步驟及正確姿勢請參照直播的影片(影片時間13:20),照著影片教的姿勢做較不會受傷!)肌少症有辦法解決嗎?以現在醫學觀點來講,肌少症跟骨質疏鬆幾乎是同一件事情,常聽人家說,預防骨質疏鬆在年輕的時候要累積骨本,多做一些阻力訓練;阻力訓練可以刺激骨頭裡面的長骨細胞,讓骨頭變得更強壯,讓骨頭不容易骨質疏鬆。同樣地,肌肉在年輕時也要累積肌肉的本錢,透過年輕時做一些阻力訓練,例如重訓,讓肌肉量比較高,變得更結實,這樣年紀大後會比較有本錢去流失,年輕時先存起來放。但這樣的運動,年紀大後再來做會太遲嗎?林瀛洲醫師說,其實也不會,至少有預防的功效;可以維持肌力,讓肌力不要一直流失。逆齡在家靠自己 防疫在家也可以訓練肌力平常在家肌力該如何鍛鍊?林瀛洲醫師建議在家可以做「滑牆」的運動。靠牆壁的原因是因為牆壁有摩擦力,若年長者本身肌肉沒有那麼有力,可以靠牆壁的支撐不容易滑倒,也可靠自己的力量來決定運動的強度。步驟一:把身體往牆壁靠。步驟二:腳張開與肩同寬,且腳跟要距離牆壁30公分左右。步驟三:慢慢往下蹲,蹲到有點吃力的地方就可以停止一下。步驟四:身體再慢慢往上移動。→若完成二十下後剛好有點累,身體有一點痠痠的,就可以停止。林醫師提醒,即使在家裡做運動,也要在室內穿上室內運動鞋,不要穿拖鞋做運動,才可止滑並防止運動傷害的發生。(小提醒:詳細步驟及正確姿勢請參照直播的影片(影片時間16:25),照著影片教的姿勢做較不會受傷!)年輕人深蹲撇步大公開非長輩的年輕人的深蹲運動該怎麼做?林瀛洲醫師說,深蹲要特別注意的重點動作是,蹲下去時「膝關節不要超過你的腳尖」,腰的核心不能垮掉,肚子要ㄍㄧㄥ住,手伸直往上蹲,腿部的正確姿勢是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即可;若沒有把握能直接深蹲的人,可在身後放張椅子,若撐不住時就坐在椅子上。林醫師建議,平日在家防疫就可做深蹲運動,多多訓練肌力,趁年輕時多做深蹲把肌力存起來放。(小提醒:詳細步驟及正確姿勢請參照直播的影片(影片時間20:32),照著影片教的姿勢做較不會受傷!)
-
2021-08-23 名人.陳亮恭
陳亮恭/國人不健康壽命延長 預防失能失智要趁早
內政部統計國人平均壽命再創新高,平均餘命延長代表台灣整體社會的穩定發展。柏林圍牆倒塌前,東西德人民同文同種且居住環境類似,唯一差異是社會制度,兩德統一前,東德人民壽命比西德少10歲,而兩德統一後的20年間,東德人民壽命快速跟上西德,顯見國民平均壽命與國家整體社會及經濟發展的密切關聯。而台灣持續的長壽現象與社會的成就有關,是相當令人欣慰的現象。國人長壽 並未伴隨健康然而,先前政府公布國人不健康壽命時間持續延長,顯見國人的長壽並不是伴隨著健康前行,國人持續擴大的失能與國際趨勢走向相反,我國健康照護體系有多重困境與轉型挑戰,但國民自我健康意識與預防失能、失智的作為需要更積極。雖然每個人都有各自關注的健康議題,從已開發國家的宏觀思維,壓縮失能與失智對人生的困擾是絕對必要,且必須從每日生活習慣做起。平日沒運動 假日可補上運動除了活動筋骨的概念之外,必須顧及強度、頻率與複雜度,我們對於老後生活的目標愈積極,運動時這三項就缺一不可。但上班族如何有效運動?我們新近透過穿戴裝置研究發現,每天持續穩定運動當然最好,但若平日工作忙碌而無暇運動,假日補運動的效果很好,可以大幅拉近與每日運動族的差距,反之,假日若只拿來補眠,未來衰退程度更為明顯。多元挑戰與持續學習的腦力訓練很重要,生活必須不斷的學習,研究發現持續上班有助減少失智風險,推測是與上班期間持續因應各種挑戰與人際互動有關,所以,從年輕時養成持續學習的心態,即使退休也不能耍廢,反而要更積極為自己補上多元學習的人生功課。人際關係 從年輕時培養就整體而言,健檢、疫苗、避免危險行為等預防保健作為具有高度效益,人生總有難以預見的旦夕禍福,這些預防保健行為能預防或早期發現疾病,早期介入也能免於後續長期的病痛困擾,更是必須定期執行的功課。人生晚年最大的支持系統可能不是家人,而是朋友與社會支持體系,而這樣的人際關係需要從年輕時培養,與不同年齡層與背景的人交友,在社會互動中建立面對老化的心理韌性,及正向樂觀的心態,也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兼顧所有疾病 做健康管理中年過後不免或多或少有各種慢性病,慢性病的重點在於控制,慢性病的數量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此時需要兼顧所有疾病的觀點,建立一個整合式的管理策略,畢竟老後生活需要各種器官系統良好的協同運作,不是僅靠單一器官就能擁有生活品質,必須與醫師建立良好夥伴關係,以全人觀點從事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
2021-08-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守護「看、聽、動、食、樂、智」六大內在能力,預約健康的老年生活
【編者按】繼三對幸福的「老夫老婦」與我們分享老年快樂的家庭生活,這星期我們把主題拉到「老」與「死」之間的「無奈」。一位內科資深醫師呼籲台灣社會大眾與醫學界正視高齡族群的「衰」、「弱」;老人醫學專家介紹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提出的「以高齡者為中心的整合式照護模式」,並分享在台灣守護老人「看、聽、動、食、樂、智」六大內在能力的努力;最後,一位曾經陪伴高齡老父走完人生最後旅途的資深醫師,反省思考如何幫助老人擁有健康、獨立與尊嚴,呼籲老人應該主動與子女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才能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在門診我常常聽見高齡民眾們說:「人老了,不中用了,全身都是病痛,醫師啊!麻煩您開些藥,讓我吃了身體變健康啊!」這幾句看似日常而簡單的對話,卻反應出我國高齡民眾對於老化所秉持的負面態度,以及他們對運用現代醫療介入,特別是藥物治療,來改善其健康狀態的期待。老化與老年人的健康照護重點老化,是一個自然且不可逆的過程,將原本成年人的生理系統,逐漸被改變成健康儲留力降低的老年人。因此,老年人在面對各種疾病,特別是慢性病、感染、癌症、認知功能退化等等,都相較成年人更為脆弱。由此可知,老年人的健康特質與照護重點,與成年人具有根本上的差異,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老年人的健康照護,不能僅限縮在疾病本身,而是必須同時兼顧多重慢性病管理,並且盡可能預防及延緩生理、心智與社會功能喪失,以及降低如藥物等醫療處置所造成醫源性傷害之危險性。然而,傳統的醫療服務系統高度重視專科化,並以單一疾病治療為導向,缺乏幫助功能最佳化的介入,導致高齡民眾常接受片段式的照護,但卻獲得不甚理想的結果,包含有高失能風險、較差生活品質、高醫療利用與花費、較多重複與不適當用藥。有鑑於此,醫學界開始重視為老年人特殊健康需求進行照護服務體系設計,其中,老年醫學是一個相對新興的學科,其服務目標並非僅是延長高齡民眾的平均壽命,而是在增進個案步入老年時期的功能與生活品質。因為維持高齡者的獨立性,將有助於改善其生活品質;也就是說,具備良好的功能狀態,是維持高齡者獨立性與生活品質的基礎。台灣長輩雖長壽但晚年需經歷長時間失能台灣隨著醫學與公共衛生的進步,以及整體經濟環境改善,國人的平均壽命以提升至80.9歲,其中男性77.7歲、女性84.2歲,皆創下歷年新高。根據健保資料庫的研究,65歲以上的高齡民眾每年平均門診就診次數超過28次,在領有慢性病用藥的長者中,有一成的長者會長期服用超過九種以上的慢性用藥,且每年將近65%的人服用到至少一種「潛在不適當用藥」,這個比率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但是,高齡民眾的頻繁就醫與多重用藥,並未能有效地預防及延緩其失能發生,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高齡者晚年時平均歷經8.8年的失能與依賴,必須仰賴他人照護。由此可見,台灣民眾雖然很長壽,也擁有引以為傲全民健保普及性醫療的照護,但多數人的老年生活,卻必須長時間與失能共處,無法擁有健康與獨立。 世界衛生組織倡議健康老化與以高齡者為中心的整合式照護模式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在世界老化與健康報告中,提出健康老化的概念,其定義為創造環境與機會,使高齡者能去做生命中他們覺得有價值的事,是一個發展與維持功能的過程,使老年生活能獲得幸福感。這包含了高齡者的基本生理需求被滿足、能學習成長與做決定、能夠活動、能建立關係,以及能對社會有貢獻。此定義當中最強調的是,要盡力維持高齡者的內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與外在功能發揮(functional ability)。世界衛生組織並接續在2017年提出「以高齡者為中心的整合式照護模式」(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ICOPE),以便協助醫療體系提供符合老年人特殊健康需求的醫療服務,此模式強調應該定期評估高齡者的視力(看)、聽力(聽)、活動能力(動)、營養(食)、憂鬱(樂),與認知功能(智)等六大內在能力,以便早期發現功能退化,積極地進行介入,來維護高齡者的內在健康力,減緩外在功能衰退,如此一來,便能幫助高齡者擁有健康、獨立與尊嚴。至於應該如何幫助高齡者維護視力、聽力、活動能力、營養、憂鬱,與認知功能等六大內在能力呢? 世界衛生組織結合了臨床實證研究結果,以及老年醫學與公共衛生專家的意見,總結出簡要的臨床指引。首先,在改善視力與聽力等感官能力上,建議定期對高齡者進行視力與聽力的篩檢,若發現異常,應盡快提供處置;因為視力與聽力的退化,會間接影響高齡者的行動、社會參與,甚至增加跌倒的風險。在改善活動功能的部分,建議高齡者要進行包含阻力、平衡、柔軟度訓練與有氧運動等多模式運動(multimodal exercise);因為肌力、平衡與伸展能力皆會年齡增加而逐漸下降,導致走路變慢、平衡不佳或跌倒。針對營養狀況不佳的高齡者,建議應提供由口進食的營養補充品與飲食建議;因為營養不良也會導致長輩衰弱、行動能力下降,甚至功能退化。在憂鬱部分,若發現高齡者表現出憂鬱情緒時,建議轉介專業人員進行結構化的心理介入,以改善其情緒問題。在認知功能部分,無論高齡者是否有認知功能退化或失智症,都建議提供涵蓋刺激思考力與記憶力的各種認知刺激活動,例如懷舊治療、討論有興趣的主題、單字遊戲、拼圖、音樂、烘焙、室內園藝…等等不同主題的活動。因為情緒問題與認知功能退化會影響高齡者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造成無法購物、計算金錢,或是社交退縮,因此積極評估早期介入,有助於幫助預防高齡者後續因心智功能喪失而需要被照顧。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八大項目」世界衛生組織的整合式照護模式,是提醒所有的醫療專業人員,在常規服務中,除了疾病治療以外,同時還要多關注高齡者的六大內在能力現況,以便早期偵測到內在能力的下降,積極提供介入措施,以便能成功預防及延緩外在功能的衰退,守護高齡者的健康。在2020年10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推出「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八大項目」,其內容除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六大內在能力外,再額外加上用藥問題與高齡者的生活目標,鼓勵衛生所與基層診所對於平日所服務的長輩進行評估,2021年更將「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八大項目」推廣到各醫療院所,希望有效率地對更多評估後早期發現問題的高齡者進行介入。若此政策未來能夠逐漸融入醫療系統對高齡者的常規服務流程中,實應是台灣高齡者之福。醫病共同學習守護六大內在能力一起健康變老所以,每當在門診遇到高齡民眾對我說:「醫師啊!麻煩您開些藥,讓我吃了身體變健康啊!」時,我會回答說:「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喔!除了吃藥控制疾病以外,還要進行看、聽、動、食、樂、智這六大內在能力的保養,這樣可以讓我們雖然變老,但是可以老得很健康,請您跟著我一起來學習怎麼做,好嗎?」
-
2021-08-1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老衰死」老人醫學該上的課
【編者按】繼三對幸福的「老夫老婦」與我們分享老年快樂的家庭生活,這星期我們把主題拉到「老」與「死」之間的「無奈」。一位內科資深醫師呼籲台灣社會大眾與醫學界正視高齡族群的「衰」、「弱」;老人醫學專家介紹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提出的「以高齡者為中心的整合式照護模式」,並分享在台灣守護老人「看、聽、動、食、樂、智」六大內在能力的努力;最後,一位曾經陪伴高齡老父走完人生最後旅途的資深醫師,反省思考如何幫助老人擁有健康、獨立與尊嚴,呼籲老人應該主動與子女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才能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人生難免要面對死亡,醫師在處理人的「生命」中有被給予的特權,可以開「出生證明」及「死亡證書」來證明個人的生命的開始及終結。產科醫師接新生兒可說是喜事一樁。所以開「出生證明」是喜事,但是面對一位病人的死亡須開出「死亡證書」,可說是一件傷感的事。出生證書登記新生兒的性別及時辰。但死亡證明書除了往生者的年齡性別外,還要加註死亡時間及原因。因為死亡就是等於心肺功能終止,心肺功能功能停止就會死亡,因此記述死亡的原因時往往在往生者「心肺功能停止」的診斷再加上一些疾病的名詞,來説明引發心肺功能停止的原因。人生長壽是一種福氣,社會的環境及生活品質的改善,加上飲食注重營養及衞生,「生命」的質有很大的改善,也因此延年益壽。人生過程中也許會有種種身體上的病痛及身心不適,但現代社會的平均壽命還是比過去長壽。台灣的平均壽命近年來都超過七十。很多「疾病」是長壽的後果,也可能是身體功能的退化,年老力衰或許也引發了許多身心障礙,所以年齢愈大愈有體力及功能性障礙的現象。慢慢不能照顧自己而使原本的肌肉更萎縮、功能更衰退,使身體「健康」狀況更不佳。所以高齢因體能及身心障礙症而往生的通病,應歸屬爲「老、衰、死」。一般民眾都避免、忌諱,甚至拒絕接受以這種診斷名詞來說「長者」往生,來保持「體面」。在過去多子多孫的家庭,如果年長者是子孫們輪值奉養的狀況 ,被怪罪是「奉侍」不好而引發「老衰」致死,進而有爭議、誤會而引起兄弟鬩牆的社會新聞不是少見。這種診斷證明、很多醫師目前也不會引用、因為要避開不必要被捲入往生家屬的「醫病紛擾」。怕被告為不能作出診斷的無能醫者。更何況這個名詞是在目前的社會一般是不被接受為致命原因。老人醫學都注重如何由醫學上好好研究及老化的身心現象以及如何改善年長者的身心及生理功能。雖然這目標在醫護研究、社會福利領域上投入工作的同仁的心目中都有相同的表示,但是都很少有實質的目標。對如何發展及「達標」、很難有共識。因為如何對年長者達到「善終」、在每個人及不同的家庭都不見得有共同的目標及想法。如果老化是自然的過程、如何把「老」的題材在醫護人員外也在社會大眾中、好好的討論及經驗分享促成共識。如此、大家會對「死」有更正面的認知。8月6日自由時報以頭版新聞發表內政部公布的最新國人健康數據:「2020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1.3歲,其中男性78.1歲、女性84.7歲,皆創歷年新高,且與全球平均壽命比較,我國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7.9歲及9.7歲。」而隔天又對這議題寫出「國人更長壽了,但再比對衛福部釋出國人2019年『不健康餘命』8.47年,較前一年增加近一個月,部份長壽者不一定代表生活品質好。」這些數據更讓我們不能不重視「老」與「死」之間的「衰」。
-
2021-08-16 養生.人生智慧
忙著健康美,沒空理會老!楊秀慧54歲從王品華麗轉身:如果不下山,怎麼看得到另一座山的美景?
「我喜歡爬山,如果不下山,怎麼看得到另一座山的美景?」王品集團前執行長楊秀慧如此形容人生與職場。2年前,她從職場高峰華麗轉身,退休時才54歲,外界詫異、惋惜,她卻認為是時候交棒,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 她為自己設定目標:學畫、運動、登山…,「每年都要做一些自己覺得可以紀念或挑戰的事。」去年完成百岳挑戰,今年將22年王品經驗寫成新書《我這樣管理,解決90%問題!》,並計畫國境解封後攀登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我忙著健康與美麗,就沒有時間去理會『老』這件事情。」 聊起這次的採訪主題,楊秀慧笑了,「以前約訪都是談管理,最近談的卻是樂活、熟齡,啊~原來我已經50好幾!」 退休後,把多數時間留給自己 不知老之將至,是因為她心態、體態皆維持年輕,不但月跑100公里、年攀2座百岳高山,即使近來疫情升級無法出門,她仍在家裡做瑜珈、跳有氧舞蹈。 2019年退休後,楊秀慧就把多數時間留給自己,一周至多花2天演講、擔任顧問,將多年管理經驗傳承。 「現在人越來越長壽,每10年平均壽命在拉長,後面還有更多的日子可以走,說實在那些職位、抬頭都是一時,最終要回歸到自我。」她笑道:「有一天位置總是要給年輕人,那到時我要做什麼?應該趁著現在去學一些、做一些我想做的事。」 學習素描,目標5年後開畫展 會計師出身的她,32歲進入王品,先是擔任財務長,一路歷練稽核、人資、營運長等職務,也曾參與內部創業,創辦夏慕尼鐵板燒。2015年王品因食安風暴重創形象與業績,她臨危受命接任執行長,帶領集團走出低潮,卻在2019年選擇功成身退。 「我喜歡嘗試很多東西,現在也不算退休,只是放慢腳步、做傳承的工作,又有時間可以多愛自己。」像她小時候嚮往畫畫,退休後便為自己報名素描班,更設定5年後要開畫展。 極其自律的她笑說,自己還是會排目標與計畫:1年爬2座百岳、跑3場馬拉松、參加2次單車活動,「目標不是挑戰體能極限或個人成績,我就是在玩,但還是習慣有紀錄,因為我覺得人要動,動才會有活力。」 陪女兒追劇,不將職場抬頭帶回家 疫情爆發前,她每年安排旅行,「老了有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到了某個年齡一定要走出去、有不同群的朋友。」她透過登山、瑜伽課認識新朋友,「每年跟姊妹淘出國旅遊,姊妹淘又會形成姊妹淘,就會多一些朋友圈。」 但這些活動,並不強要家人參與,「我最幸運是老公體諒我很多,女兒也理解我很多。」楊秀慧回憶,女兒曾寫過一篇作文:「我的媽媽不像媽媽,百年難得一見地煮菜,半夜常偷抓我的零食吃光,還有在家常常講電話。」 所以她從不將職場抬頭帶回家,「只要可以跟她們在一起,我就會努力以她們為中心。」像是周末盡量排除行程,陪女兒追劇,看一些好笑、無厘頭的網紅影片,「把這些可以做好的事做好,互動的量也許不多,但質可以更好。」 和先生彼此給空間、尊重雙方興趣 與先生的相處,則是維持舒服的相處距離。過去公司辦旅遊聚餐,常要求另一半出席,但先生參加幾次就討饒:「主管都男的,帶的都是女生,我跟那些太太沒話聊,可以不要配合嗎?」 她反思,自己也很少陪老公參加活動,不該強加壓力在對方身上,兩人溝通後以1年參加1~2次為限,但每年安排家庭旅遊,一家人仍有共遊時間。「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事,需要陪伴時就在一起,我尊重他的生活,他尊重我的興趣,彼此有空間。」 生活有所羈絆又各自獨立,她的日常過得有滋有味,「我也會聽Podcast、音樂,去一些網紅推薦的民宿、美食,讓自己接收新資訊。」楊秀慧調侃自己愛玩,卻也藉此不與時代脫節,笑稱:「年輕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她認為,進入熟齡一定要有目標與興趣,無論是學做菜、彈琴、畫畫或爬山,「認真地跟自己對話,想想做些什麼,可以讓自己全神貫注或覺得快樂。」 自律自主、自修自省,都靠自己 另一個必修學分,則是養成運動習慣。楊秀慧建議,可以從一些小動作養成自律的習慣,像她每天起床梳洗完便套上運動服,自然有了想動的情緒,晴天出去跑步,下雨在家裡做瑜伽,「那就是一個『開關』,你就會去做這件事情。」 又如她常在公園遇到一位打扮入時的92歲阿嬤,人喚「美美阿姨」,「她看起來只有70多歲,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公園拍一張照片,再搭公車到處跑,她的開關就是每天照相。」 「自律、自主、自修、自省,都是靠自己。」說到底,這些追求美好和快樂的慾念都是隨心所欲,楊秀慧說:「多一點時間與心靈對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幸福開關。●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她13年不想性愛、夫提分居才配合!他被當「提款機」當然不公平,妳用心才能真挽回.預防癌症、血栓、更年期症狀!50後飲用5種香草,輕鬆安度熟齡人生.50後放過自己,好好享受生活!這樣嘗試「極簡生活」,讓心靈更加放鬆、樂觀
-
2021-08-09 養生.抗老養生
丹麥老年研究中心:臉看起來年輕,真的較長壽!怎麼做才能逆轉老化?
編譯:長壽與否,看臉就知道!一項由丹麥老年研究中心發起的研究顯示,雙胞胎中看起來年紀較長的那人,7年後死亡率較高。視覺年齡的確是預測剩餘壽命的指標之一。原因在於,人體染色體末端的端粒長短,影響了人老化的速度、罹患特定疾病的機率,也決定了一個人的外貌看起來年輕與否。怎麼做,才能逆轉老化?醫師之間流傳著一種說法:經驗豐富的醫師,一看患者的臉,就知道他大概還能活多久!人的外貌,是否真的和壽命長短相關?為了驗證這項經驗法則的可信度,一項由丹麥老年研究中心和美國、荷蘭等跨國學術團隊所進行的研究〈視覺年齡作為臨床有效之老化生物標記:世代研究〉(Perceived age as clinically useful biomarker of ageing: cohort study),請41位受試者看913對70歲以上的丹麥雙胞胎照片,判斷他們的年紀。研究的追蹤時間長達7年,結果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經過長時間的追蹤,研究團隊的結論是:人的視覺年齡,確實可以預測其剩餘壽命。健康好壞寫在臉上!視覺年齡較高,認知、體能狀況較差在這項研究中,除了請受試者根據照片判斷影中人的年齡以外,研究團隊也為這1826位雙胞胎做了體能測試、握力測試、認知測試,並且透過抽血做了端粒(telomere)檢測。什麼是端粒?由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伊莉莎白.布雷克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精神科學系教授伊麗莎.艾波的共同著作《端粒效應》中提到,位於染色體末端的端粒,就像是染色體的保護套。它的作用在於保持染色體完整、讓細胞複製、生長。然而,老化會使端粒愈來愈短,最終失去保護染色體的作用,細胞也就停止生長、開始凋亡。可以說,端粒的長短,決定了人類的壽命。理論上,雙胞胎有著高度相似的基因以及成長環境。但研究團隊發現,排除了性別、生理年齡、社經地位等因素後,在受試者眼中視覺年齡較老的組別,其體能測試、握力測試、認知測試的分數都較低,甚至平均端粒長度更短。在經過了7年的追蹤後,這些人的死亡率也更高。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對70歲以上的人而言,視覺年齡的確是預測剩餘壽命的有效指標。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研究人員認為,可能的原因在於端粒長短不只影響了人老化的速度、罹患特定疾病的機率,也決定了一個人的外貌看起來年輕與否。視覺年齡老不老,並非只是受試者主觀的判斷。一個人是否抽菸、曝曬在紫外線下的時間、BMI高低、憂鬱與否,甚至是生活環境的好壞,都會影響我們的長相。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加速端粒縮短、細胞凋亡。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Kaare Christensen指出,生活較為艱困的人,較有可能先一步離開人世。一個人的臉就像一面鏡子,反映了他的生活與健康狀態。端粒可以延長!怎麼吃與動,才能逆轉老化?所幸,我們無需悲觀。布雷克與艾波的研究團隊發現,端粒可以延長,老化是可以逆轉的。一篇刊登於《營養學》期刊的文章〈運動和營養:兩項保護端粒的有效措施?〉(Physical Activity and Nutrition: Two Promising Strategies for Telomere Maintenance?),回顧了多篇近年和端粒相關的研究。文中對於保護端粒的建議可分為兩大方向:1. 飲食:高纖低糖,油類選擇不飽和脂肪酸飲食中攝取高纖維食物、脂肪選擇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抗氧化、抗發炎,進而保護端粒。研究發現,豆類、堅果、海藻、水果、100%純鮮果汁、奶類、咖啡等食物的攝取量,都和端粒長度正相關。相反的,高糖分、高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型態,則可能加速端粒耗損。酒精、紅肉、精緻肉品,皆會導致端粒縮短。此外,多份研究都建議人們減少飲用含糖飲料,才能保護端粒。2. 運動:中度、規律運動能降低氧化壓力不少研究都指出,中強度的規律運動習慣,可降低人體的氧化壓力,進而達到保護端粒的效果。但要說哪種運動最有利於延長端粒,學界則尚未有定論。例如,有研究顯示跑步等有氧運動和白血球端粒長度呈正相關,也有研究指出肌耐力訓練對延長骨骼肌細胞端粒有正面影響。《端粒效應》一書則提到身心技巧如冥想、氣功、太極和瑜珈等身心技巧的練習,可增加免疫細胞的端粒酶或使端粒增長。大方向來看,攝取均衡營養以及規律運動等老生常談,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認真照顧自己,外表與身體都會凍齡!資料來源/Nutrients、The bmj、BBC原文:丹麥老年研究中心:臉看起來年輕,真的較長壽!怎麼做才能逆轉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