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7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長壽
共找到
925
筆 文章
-
-
2021-03-16 癌症.抗癌新知
全癌解碼 癌症高峰論壇重磅登場
為了從精準醫療走向精準健康,國家級抗癌戰略型計畫已經展開。「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將於3月27日、28日進行直播論壇,國內22位癌症領域權威,將從國家級抗癌計畫、健保給付、癌症根除計畫,到臨床端最新的基因檢測、標靶、免疫、疫苗、細胞、消融療法,以及刊登於國際期刊的本土肺癌大數據風險預測模型,結合十大病友團體共同直播,一起邁入精準治療時代。「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由聯合報與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共同舉辦,兩天論壇中,國家衛生研究院長梁賡義將楬櫫國家級「從精準醫療到精準健康」計畫,健保署長李伯璋主講「健保給付策略大公開」、國健署說明「癌症防治國家政策」、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熊昭報告「癌症風險及預後預測—健康大數據之應用」,期以國家政策的力量,共同抗癌。精準醫療 暢談4大主題精準醫療的四大主題,分別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提出「消化道癌治療現況與給付建議」、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暨內科部副部長王金洲談「肺癌治療策略解密,精準治療續命關鍵」、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強談「晚期癌友噬骨痛 精準打擊骨轉移惡性循環」、和信醫院副院長陳啟明談「要切除?化療嗎?乳癌的基因檢測與精準治療 」,從臨床端提供治癌策略。抗癌新希望 通盤解析近年癌症治療工具大躍進,國內腦瘤暨幹細胞權威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將通盤解析「免疫、標靶、疫苗,抗癌新希望」、國衛院癌研所研究員奇美醫學中心醫研部長李健逢「解構基因,築構希望: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敲開機會的門」、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癌科醫師周宏學說明「基因檢測配合精準醫療延緩癌症復發機率」、成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林建中詳述「聽懂醫師說的第一線治療,肺癌標靶治療新趨勢」、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兼一般醫學科主任徐培菘主講「免疫療法里程碑,三期肺癌挑戰根治」、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血液腫瘤部兼任主治醫師林建廷首度公布「治癌未來式 CART免疫療法」、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黃俊耀談「肺癌整體治療策略,精準超前部署」。疫苗、飲食等 做好防癌「癌症真的可以預防」,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賴瓊慧主講「透過預防醫學消除HPV相關癌症」、台大醫院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主任黃凱文說明「台灣肝癌戰役教我們的一堂課:早期診斷與微創治療」、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報告「防癌自我掌握,日行蔬果彩虹579」、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中心兼任護理師譚敦慈傳授「輕鬆防癌這樣做」,透過飲食、生活方式、疫苗,以及早期診斷,做好防癌工作。抗癌的病患如何與癌共存好生活?5% Design Action創辦人楊振甫主講「健康領域導入數位工具,提升癌症照護品質」、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詳述「癌症慢病,心理治療助你走長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吳益銘說明「完成癌症治療的關鍵營養」,全方位陪伴癌友。病友團體 直播抗癌訊息論壇也讓國內病友團體大集結,計有十個病友團體參與將於粉絲團直播,包括我們都有病、中華民國癌病腫瘤患者扶助協會、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癌症希望基金會、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乳癌防治基金會、肺長壽社團、抗癌戰友會,及聯合報系元氣網粉絲團、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共同將最新的抗癌訊息送到民眾眼前。朱俐靜、邰肇玫 抗癌經驗知名歌手朱俐靜將首度完整分享「罹癌是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教我放鬆跟身體對話」,以「如果」紅遍大街小巷的民歌手邰肇玫將以「癌後愛上自己的每一面,才能幫人打氣」分享漂亮抗癌的心路歷程。論壇開放民眾提問,鎖定您關注的講者,於播出時留言提問。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15 醫聲.數位健康
健保給付/楊志良:想要「好好說再見」 不能只靠健保
現代醫學突飛猛進,新科技及藥物不斷的創新研發,例如抗排斥藥物及基因配對,使得器官移植成功率大為增加;達文西手臂的微創手術、遠距醫療及AI技術,甚至可達到越洋開刀,精準到完整的切除病灶而不傷及正常組織。基因檢測 客製化精準醫療醫師不再只是檢視整個系統、器官、組織,而是可審視細胞內某個染色體的某段基因,甚至基因內某幾個分子。基因檢測甚至修補,可用以客製精準醫療,同樣是乳癌患者,依型態決定是全切除或局部摘除,或給予不同的藥物。免疫療法可透過各種方式,增強、活化患者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在影像醫學上,X光是百年前的老科技了,CT、 MRI、PET直把人體層層穿透,呈現在醫師面前。新藥物有效治癒以往的絕症,一如C肝的新藥,幾乎可以把患者100%治癒。健康平均餘命 台灣後段班台灣對於新藥、新科技引進不遺餘力,醫療科技水準被認為是全球第三,亞洲第一,然而以最重要的健康指標「平均餘命」,在40個先進國家中,台灣只落在26位;如果進一步比較「健康的平均餘命」,台灣名次更在後段班。國衛院研究顯示,台灣平均餘命延長,但失能的平均餘命擴張了,原因是只著重微觀的疾病醫學,忽略宏觀的健康照護。病友們一再強調及爭取,能夠獲得先進醫療延長壽命,社會整體卻忽略了如何讓大家不進入罹患疾病及衰弱的狀態。影響健康 逾7成社會因素多項研究顯示,影響人類健康因素,醫藥占10到15% ,遺傳也僅是如此,7成以上是「社會決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哈佛大學一項對哈佛學生及同年齡波士頓青年的追蹤研究,延續70年,歷經4位主持人,發現影響健康及幸福的因素,是家庭及社會人際互動。另有多項研究顯示,相互扶持多的社區,和有機會就要占你便宜的社區,居民健康有很大差距。進一步探討,因兩地居民腎上腺素分泌程度不同,不安全社區的民眾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三高、癌症、精神疾病及暴力死亡明顯較高,至於社區飲水、排水、空氣、噪音,均影響民眾健康。世衛組織一再倡議,政治人物需負責建立健康都市。自覺可活多久 影響生活型態更有趣的是一項對中老年人的研究發現,在控制其他生理因素後,預測存活年數的最佳預測因子,居然是「自己覺得還可以活多久」,因為這會影響他的生活型態,如運動、均衡飲食、解除不良生活習慣、經常研究如何健康長壽等。健康固然是個人責任,更是社會責任。如果你生在美國,在川普治理下,罹患新冠肺炎及死亡的機率,遠大於參加一次大戰、二次大戰及越戰。生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人,或在抗日戰爭、國共戰爭,一直到文革年代的人們,罹患疾病及死亡機率,就比1950後生活在台灣的人不知高出多少。更高的層次如地球暖化、海洋汙染、物種的加速滅絕,更廣泛的影響全人類的健康,健康長壽,絕不僅是醫學的發展,或某一項治療的突破而已。有醫保沒健保 應整體興革台灣有亞洲最先進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及「病人自主權利法」,讓病人有權選擇不再延長無意義的痛苦生命,此有待健康照護體系的強力推動。台灣只有「醫保」而沒有「健保」,應從事整體的興革,讓國人健康快樂直到好好說再見。
-
2021-03-15 新聞.健康知識+
每天洗澡反而不利健康? 專家說法顛覆你的觀念
關於洗澡,大家從小到大、根深蒂固的的觀念是:應該天天洗。但老人家是否適合天天洗澡呢?會帶來哪些問題跟風險呢?專家告訴你! 每天都要洗澡的常識 在我任職的醫院裡,有不少患者不喜歡洗澡,尤其以男性患者居多。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如果可以自己一個人慢慢洗,那倒是無妨,但對那些行動不便的患者來說,洗澡勢必得有旁人協助。其次,對這些患者來說,洗澡其實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只有自己一個人光著身體的羞恥和尷尬,或是必須配合他人的動作而變換姿勢,在心理不適的情況下,即使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被人清洗乾淨,也無法感到舒爽。加上對於老年人來說,洗澡這件事情比想像中還要來得費力許多,似乎有許多人會因此感到疲勞。 也許有人會說,難道不會在意身上的老人味嗎?其實不會,畢竟自己身上的老人味,本人是聞不出來的。 說到底,也有些患者會說,把外表弄得乾淨整潔是要做什麼? 一聽見這樣的想法,就不禁令人產生疑問:洗澡真的要每天都洗才行嗎? 而且,洗澡對老年人來說還會造成一個問題,那就是皮膚乾燥。 實際上,若是洗澡洗得太頻繁,或是過度使用肥皂和毛巾擦拭,可能會導致各種皮膚症狀。從這一點來說,如果是為了去除氣味,只要洗10分鐘就夠了。 在我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裡,並沒有每天洗澡的習慣。所以我到現在還是不太喜歡洗澡。 不過,就像我當初成立醫院時一樣,如果要把自己的父母送進醫院接受治療,我會想讓父母在固定的時間起床,三餐正常,每天洗澡,讓身體保持乾淨整潔。 現在回想起來,我也曾經被世間的一般常識束縛過。然而,在我過了75歲之後,我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覺得「洗澡很麻煩,非常不想洗澡」。 同時,我也開始覺得「早上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一天不想吃到三頓飯,只想吃自己喜歡的東西」。 每天洗澡所帶來的風險 實際上,洗澡1個禮拜洗1到2次就夠了。說到底,不會有人因為不洗澡而引發生命危險,反倒是每年有將近兩萬人因洗澡而導致死亡。因為上了年紀以後,只要不像年輕時那樣出汗,皮膚就不會分泌油脂。 當你成為生活起居需要旁人照顧的老年人之後,對幫忙洗澡和被洗澡的人來說,洗澡都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所以,每3天左右洗1次澡就好。照這樣的頻率來看,對本人和照顧者而言,是不是都會感到輕鬆多了?(本文出處/摘錄自高寶書版出版《這樣過日子剛剛好:醫師建議的長壽時代隨心所欲生活指南》)
-
2021-03-14 名人.李偉文
李偉文/餓一下,更健康長壽
如果全面檢視現代人的健康,會發現問題其實出在「太多」。除了身體之外,包括精神與心靈的毛病,絕大多來自吃太多、坐得太久、工時太長、煩惱太多、壓力太大、情緒太複雜、不良生活習慣太多。樣樣都少一點,生活也單純一點,對身心靈會有很大好處。其中最簡單也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就是吃少一點,哦,精確一點來說,應該是偶爾讓自己餓一下,也就是現在很流行的間歇性斷食。其實「不要吃太飽」自古以來就是養生的祕訣。數十年來,眾多動物實驗中,唯一較確定可以延長壽命的方法,就是減少熱量的攝取,意思是長期處在吃不飽的狀態下,會比正常進食的動物壽命增加許多。2016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日本的大隅良典教授提出的「細胞自噬機制」,他發現細胞能夠把老舊的細胞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然後利用這些分子建構出全新的細胞。換句話說,有點像現在的資源回收循環再利用,更重要的是,這個機制不只是節省資源,它對於清理身體裡的汙染物,組織的再生與修復都扮演重要角色。而細胞自噬機制的啟動,主要在餓肚子的時候,也就是沒有東西吃,細胞欠缺平常代謝時,第一優先使用的葡萄糖及肝醣,必須動用到脂肪甚至蛋白質當作能量使用時,身體會產生大量的酮體,來啟動自噬機制。最新的研究發現,細胞自噬作用會增加胰島素敏感度(對糖尿病的改善有幫助),減重、降脂、降血壓、抑制發炎反應、增加抗壓能力等等。餓一下,啟動細胞自噬機制,可以激活人的新陳代謝與排毒淨化功能,其實這也是動物為了求生存,透過長期演化所形成的自我保護機制。因為人類享有豐盛食物的歷史也不過數十年,在漫長數十萬年裡,通常都是有一餐、沒一餐,若幸運捕獵到動物或採集到食物就大吃一頓(沒有冰箱可以儲存),然後也許又要餓上好一陣子才又能找到大餐可吃。間歇性斷食的意思,並不是指限制卡路里的攝取,因為就算是東西吃得不多,但還是平均分配到一天的三餐或四餐來吃,雖可達到減重的效果,但是無法有間歇性斷食的其他好處。目前最多人採用「168斷食法」,也就是早餐不吃,晚餐早點吃完,從晚上8點到隔天12點,16小時不吃東西,也就是一整天的進食集中在中午12點到晚上8點的8個小時內。這個方法對大多數人來說很容易做到,因為現在原本就有不少人早餐沒有吃,所以只要晚餐早一點吃,做到168斷食並不難。也有人採「204」方式,也就是禁食20小時,一天只集中在四個小時內吃。不過這個方法難度有點高,168相對來說容易多了,因為早餐不吃很容易,通常早上起床肚子不會太餓,拖到中午才吃是沒問題的,而晚上早一點吃,其實也很簡單。若是在該禁食的時間肚子餓,可以喝水或喝沒有任何熱量的美式咖啡降低飢餓感。其實飢餓感只會維持15到20分鐘就會消失,也有人說,習慣之後,也不太會覺得餓。輕斷食好處多,難怪168間歇性斷食那麼夯。
-
2021-03-14 科別.心臟血管
血管凍齡有方法!逆轉三高 吃少不如做對一件事
相較於台灣,日本人更是超時工作、長期處在高壓環境的族群,外食應酬、拉麵燒肉等高油鹽食物也是日本人最愛,但另一方面,日本又以長壽大國聞名。現代人如何在高壓環境下顧好健康,醫師提醒「提早保養」的意識非常重要。血管如身體的交通要道,一旦癱瘓,器官就壞掉。「如果把人體比喻成一座大城市,血管就像串聯每個地方的運輸要道,一旦癱瘓或塞車,養分不但無法送達,器官產生的廢物也無法排除,久了一定會生病。」桃園敏盛經國總院副院長、哈佛大安健檢中心院長江坤俊表示,提早為血管做好保養,更是掌握健康、預防各種疾病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明明才三十幾歲,三高指數卻嚴重超標,體內的「血管年齡」已像五、六十歲。江坤俊說,以大腦來說,正常的腦細胞用久了會退化萎縮,但若是處於高血壓狀態,血管會提早變硬,供應到腦的養分自然不夠,便提早退化。當血管愈來愈狹隘,一旦堵塞就會造成腦中風,顯示血管主宰著人體各器官的要道,唯有暢行無阻,才能常保健康。三高可逆轉,怎麼吃是關鍵因素。倘若被確診為三高患者,就得像被判刑般,一輩子與藥共處嗎?答案是否定的,江坤俊說,「除部分先天特殊的體質,血壓、血脂、血糖過高是有機會逆轉的。」以高血脂造成的血管堵塞為例,通常是因為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而導致,吃對食物、配合穩定規律的運動,可以降低低密度膽固醇。血壓、血糖也是如此,「當然,三高指數超標,一開始難免要用藥物降低對身體的危害,但不代表藥物永遠得跟著你。」既然藥物並非三高的解方,想從根本遠離威脅,就得從生活飲食習慣下手。一般來說,血壓、血糖、血脂過高的原因,脫離不了「飲食」。例如血壓高,除了天生體質問題,後天多半是因為吃太鹹、身體鈉離子長期偏高,進而導致高血壓;而人體膽固醇雖然70%由體內製造,仍有30%是攝取而來,倘若長期飲食來源多油膩高脂,不好的脂肪吃多了,就會引發高血脂。值得注意的是高血糖,江坤俊提醒,許多糖尿病患者並不見得愛吃糖,而是因為「肥胖」造成。過胖的人身體容易產生胰島素阻抗,本來一單位胰島素可減少15單位的血糖,因為阻抗而變成只能降低10單位的血糖,時間久了,吃一樣的東西,體內要分泌更多胰島素,胰臟一定疲乏,糖尿病就出現了。吃少不代表吃對,一小塊甜點就可能讓血糖飆升。吃對飲食與體重控制,是對抗三高最好的方法。江坤俊表示,現代人普遍外食,如何挑對食物健康吃,真的是一大學問,大原則除了避開油炸、油煎類,肉類盡量以白肉、魚肉為主,並提醒自己多攝取青菜,「裡面的纖維素多少可把膽固醇吸收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為了控制體重吃很少,三高卻不見改善,江坤俊提醒,「吃少,不代表吃對。」一旦吃錯食物,即使量不多,也可能讓血糖飆升,例如下午茶的甜點,一小塊蛋糕就讓體內熱量大爆棚;吃個炸醬麵,麵本身還好,恐怖的是醬料;燙青菜也是,青菜本身好健康,但拌青菜的醬料一下肚,已讓身體隱藏三高危機。保持血管通暢,DHA與EPA不可或缺。由於現代人生活忙碌,江坤俊認為,除非自己擁有「極專業營養師+極專業廚師」兩大特長,否則一般人鮮少能精密控管血管健康。他建議,除了飲食控制,適度補充有助血管血液循環的保健食品,可作為忙碌現代人保養血管的輔助。其中,要讓血管順暢流動不濃稠,魚油類保健食品為首選,因為魚油的EPA不但可以降低血液的低密度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裡面也有人體不可或缺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最好能夠加上抗氧化的芝麻素,防止魚油DHA與EPA氧化,才能充分發揮魚油清掃血管的作用。運動對抗壓力荷爾蒙 減少想吃的欲望「運動能對抗壓力荷爾蒙的產生。」江坤俊表示,壓力一來,體內會分泌壓力荷爾蒙,當壓力荷爾蒙一升高,容易引起脂肪堆積;其次,壓力荷爾蒙還會讓你想吃東西「紓壓」。多數人的工作型態屬於久坐,也會讓脂肪代謝功能變差,透過運動,可以對抗壓力荷爾蒙,達到協助三高控制與預防,建立規律穩定的運動量,也能提高基礎代謝率,讓血管運作效率提升。
-
2021-03-11 癌症.癌友加油站
全癌解碼 精準治療的癌症精準治療時代來臨
為了達到從精準醫療到精準健康,國家級的抗癌戰略型計畫已經展開。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即將於3月27日、28日進行兩天的直播論壇,國內重磅的二十二位癌症領域權威,從國家級抗癌計畫、健保給付、癌症根除計畫,到臨床端的最新的基因檢測、標靶、免疫、疫苗、細胞、消融療法,以及刊登於國際期刊的本土資料肺癌大數據風險預測模型,結合國內十大病友團體共同直播,一同邁進精準治療時代。2021全國首場癌症論壇直播 絕對不能錯過 由聯合報與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共同舉辦的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從國家衛生研究院長梁賡義揭櫫國家級計畫「從由精準醫療到精準健康」、健保署長李伯璋「健保給付策略大公開」、國民健康署的「癌症防治國家政策」,到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熊昭的「癌症風險及預後預測—健康大數據之應用」,用國家政策的力量,共同抗癌。癌症治療里程碑 最新治癌趨勢權威告訴你精準醫療的四大主題,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的「消化道癌治療現況與給付建議」、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暨內科部副部長王金洲「肺癌治療策略解密,精準治療續命關鍵」、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強的「晚期癌友噬骨痛 精準打擊骨轉移惡性循環」、和信醫院副院長陳啟明的「要切除?化療嗎?乳癌的基因檢測與精準治療 」,從臨床端,提供治癌策略。治癌趨勢新希望 一次了解精準治癌工具癌症治療工具的大躍進,由國內腦瘤暨幹細胞權威、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通盤解析癌友新希望的「免疫、標靶、疫苗,抗癌新希望」、國衛院癌研所研究員、奇美醫學中心醫研部部長李健逢「解構基因,築構希望: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敲開機會的門」、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癌科醫師周宏學「基因檢測配合精準醫療 延緩癌症復發機率」、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醫師林建中「聽懂醫師說的第一線治療,肺癌標靶治療新趨勢」、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兼一般醫學科主任徐培菘「免疫療法里程碑,三期肺癌挑戰根治」、國內具有CAR-T治療經驗的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癌醫中心醫院血液腫瘤部兼任主治醫師林建廷首度公布「治癌未來式 CART免疫療法」、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黃俊耀「肺癌整體治療策略,精準超前佈署」。防癌策略計畫書 你不可不知的預防資訊專家們呼籲,癌症真的可以預防,在論壇的第二天,HPV疫苗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賴瓊慧的「透過預防醫學消除HPV相關癌症」、結合影像人工智慧與消融手術的臺大醫院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主任黃凱文「台灣肝癌戰役教我們的一堂課 早期診斷 微創治療」、提倡防癌不遺餘力的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防癌自我掌握,日行蔬果彩虹579」,到最貼近民眾防毒生活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中心兼任護理師譚敦慈「輕鬆防癌這樣做」,透過飲食、生活方式、疫苗,以及早期診斷,做好防癌工作。與癌共存好生活 重拾彩色人生一點都不難對於正在進行抗癌工作的病患,不要擔心,專家們告訴你,要如何與癌共存好生活。5% Design Action創辦人楊振甫的「健康領域導入數位工具,提升癌症照護品質」、癌症心理治療先驅者的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的「癌症慢病,心理治療助你走長路」、真真切切陪伴癌友營養照顧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吳益銘「完成癌症治療的關鍵營養」,全方位陪伴癌友。直播論壇集結國內12大病友團體此次的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也讓國內病友團體大集結,包括十個病友團體及聯合報系二個粉絲團加入,並於粉絲團直播,包括,.我們都有病.中華民國癌病腫瘤患者扶助協會.台灣癌症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肺長壽社團.抗癌戰友會.聯合報系元氣網粉絲團.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將共同將最新的抗癌訊息送到眼前。論壇彩蛋 朱俐靜 邰肇玫 分享最動人的罹癌故事知名歌手朱俐靜首度完整分享「罹癌是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教我放鬆跟身體對話」,以「如果」紅遍大街小巷的民歌手傳奇邰肇玫,罹癌後,積極投入病友服務,在論壇將以「癌後愛上自己的每一面,才能幫人打氣」分享漂亮抗癌的心路歷程。看元氣網直播 還有機會獲得電子禮券 論壇中,特別開放民眾網路提問,鎖定您關注的講者,並於播出時留言提問,不僅有機會得到權威講者的親自回答,還有機會參與總金額高達2萬元電子禮券抽獎。 更多訊息請點活動專區3/27(六)、3/28(日)當天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直播節目表
-
2021-03-01 養生.抗老養生
多老算是老到無法擁有性愛?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
「對女人而言,老就是最醜的樣態」這是辛西亞.利奇說的話。她雖是女同性戀者,但並沒有使她免於接受異性戀霸權的女性審美標準。她的伴侶芭芭拉.麥當勞指出,年輕女性疏外於年長女性以及害怕變得像她們,是社會力造成的結果。「你身為年輕女性的力量取決於你與熟齡女性保持的距離。」她寫道,其坦白令人不快卻又無可否認。經濟學家有個名詞─「吸引力懲罰」(attractiveness penalty)─用以說明在「看上去顯老」這點女人比男人受到更嚴厲的品評。讓美麗與年輕劃上等號,女性不僅首當其衝,每當我們染髮來掩飾白頭髮或謊報年齡,遑論動整形手術來掩飾變老的跡象,都使之無法破除。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著名論點「老化的雙重標準」,將之定義為提升男人價值,但逐漸摧毀女人的社會慣例。「女人用她們的自滿、她們的苦惱、她們的謊言,大力強化了這個社會慣例。」她寫道:「在保護身為女人的自己時,她們背叛了身為成年人的自己。」哎喲,女人得有勇氣才有辦法遵從桑塔格的建議,「讓她們的臉展露她們活過的人生」。連男人也無法全身而退。當滾石樂團的米克.傑格(Mick Jagger)告訴音樂家喬治.梅利(George Melly)他的皺紋是「笑紋」時,梅利誇張地回答:「沒聽過這麼好笑的事。」女人被認為遠比男人看起來老得快,於是競相保持青春。我沒有批評的意思,我發誓。但這個帶有懲罰性質且代價高昂的任務,強化了桑塔格所說的雙重標準(遑論年齡歧視、性別歧視、父權制度),使我們彼此對抗,給我們設下失敗的圈套。讀到此有沒有任何女人真的相信她不如以前的自己─變得比較無趣、在床上比較不開心、比較沒有價值。如果是這樣,這個訊息來自何處,它有何目的?什麼是終極的春藥?自信。違反慣例要付出相當高的代價。翻開任何一本女性雜誌和底下數以百計的廣告,「如果你疏於打理自己,如何期待為人喜愛?」廣告和社論大力兜售每種可能的手段─ Spanx 內衣!個人教練!抽脂手術!─來維持無皺紋的臉蛋,雕塑能擠進緊身時裝的身材。評論家卡麗娜.丘卡諾(Carina Chocano)問,除生育力之外,我們到底為何將特權賦予「這個悲慘、可笑、全然不公平,但無爭論餘地的所謂女人的全盛時期……而不顧任何相反的證據?我們期待女性靜默、羞恥地屈服於無疑的事實,而期待男性對此感到豁達,並設法不要洋洋自得。」丘卡諾現年四十多歲,她了解將青春等同於價值是多麼有害,並納悶為何我們不反擊。「如今我回顧此事,想起剛滿二十九歲時自己感覺多麼不舒服和羞恥,我不敢相信我曾將大把的春青浪費在感覺變老這件事情上。」由安潔拉.蘭斯伯里(Angela Lansbury)領銜主演的《推理女神探》(Murder, She Wrote)被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下檔時,曾是收視率第八高的電視影集,原因是其收視群「往過老偏斜」(在受青睞的十八至四十九歲年齡層中沒有足夠的收視人口)。將近四十年後,蘭斯伯里在八十八歲時首度返回倫敦舞台,她說這個轉變並不太困難,有鑑於「我從年輕時就一直扮演熟齡角色,因為我不是螢幕大美女。」這類選角的決定不僅著重於美麗等於年輕,還有不美麗便是老。我們多麼常聽到「她從前是個美女」,彷彿年齡與美麗相互排斥?皺紋提醒我們的殘酷意義,莫過於當我們打量房間那頭某個有吸引力的男人時,他甚至沒有望向我們。這種轉變對於習慣運用其美貌和傳統魅力的女性來說尤其痛苦。受矚目本身可能就會引發有問題的反應。舉例來說,不久之前在某舞蹈俱樂部,有個可愛的年輕小伙子走到我面前,說我看起來像蘇珊.莎蘭登(Susan Sarandon)。接下來他突然臉色一變慌忙補充,「我這麼說是一種恭維。」他的意思不是說我長得像蘇珊.莎蘭登,而是表示「妳看起來又老又性感」─在這個文化中如此罕見的訊息,如此明顯地矛盾,被比作一個年齡六十好幾、聰明、引人注目的電影明星,要冒著像是侮辱的風險。難怪如此多熟齡女性完全放棄對新認識的人坦露身體和內心這種麻煩事。拒絕退出需要勇氣和自信,尤其是在性愛和娛樂領域,而為那些不曾受人注意之人騰出空間尤為重要。人們不曾停止性愛活動性愛的確一度是年輕人的領域。但當舊石器時代迎來較長的壽命時,情況改變了,二十世紀期間人類壽命史無前例地大幅增加,情況更進一步產生變化。大多數人很容易就能拋棄性愛只是為了繁衍後代的概念。該是時候了,我們應該擱置與之相伴的想法,也就是認為性愛只屬於年輕人,並仔細檢視促成這種想法的狹窄視野。年輕的成年人擁有性愛,中年的成年人也擁有性愛。猜猜怎麼著?中年時性活躍的女性會繼續擁有性愛,她們的伴侶也是!熟齡男性的性活動次數還可能等幅增加。美國退休人士協會詢問離婚的六十多歲男性,單身最大的好處是什麼,百分之二十二回答「更多的性愛」。只有百分之一同齡離婚女性同意這個說法。分析這個差異背後的因素會非常有趣,包括關係狀態和文化期待,因為女性在停經後不會停止想要性愛。其性愛品質不會衰退。兩者皆為年齡歧視與性別歧視的迷思。性愛對我們有益,而且我們的功夫已經變得更好。「多老算是老到無法擁有性愛?」是二○一三年時我所參加的《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線上討論的標題。這個問題本身便含有極深的年齡歧視。我們不會問人們到了什麼年齡無法唱歌,或者停止吃冰淇淋,但到底我們為何會停止做愛?我們當然不會,不過性活動確實隨著年齡衰減。儘管有皺紋和喀嘎作響的關節,但熟齡美國人是網路約會服務成長最快速的使用者。現在的男性愈來愈長壽,主要得歸功於更有效治療某些疾病的方法,例如過度影響男性的心臟病和癌症。威而鋼(Viagra)和犀力士(Cialis)之類的藥物幫忙促進勃起。這個世代的熟齡者在財務上比上個世代的更優渥。加上網路使找尋伴侶的事變得更私密和成功率更高。道德觀也正在改變。以往會為了同居而趕走孫子的相同世代,現在同住的數量空前未有,而且黃昏之戀不再那麼礙眼。這個情況反映在熟齡者之間的性傳播疾病,例如披衣菌、淋病、梅毒的發生率。年逾五十的人據估計占確診有愛滋病毒的美國人的百分之四十五,而且其數量正快速增加。他們比較不會意識到自己得到愛滋病毒的風險,也比較不可能得到早期診斷。熟齡異性戀女性的風險尤其高,她們因為陰道壁變薄,而更容易感染各種性病。如果你是性活躍的人,最好使用保險套、接受檢測並要求伴侶做相同的事。如果你的醫師無法照顧你的性健康,那麼就開除他。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所做的一項調查,在最年長的年齡層中(七十五至八十五歲),百分之二十五的受訪者有性活動,許多人每月進行數次,其中三分之一的人也進行口交。即使在安養院那種性表達通常不被鼓勵,而表達兩廂情願可能有困難的地方,性活動還是可能很熱鬧。住進機構意味著放棄家的舒適,以及可能的大量獨立性和隱私,但不應該代表也要放棄基本的人權。這個群體的後代,亦即戰後世代,肯定不會溫順地走進那良夜,感謝老天!從出生到死亡,無論我們住在哪裡或活多久,人的碰觸依舊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摘自《年齡歧視:為何人人怕老,我們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又如何形成》。《年齡歧視:為何人人怕老,我們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又如何形成》作者:艾希頓‧亞普懷特 譯者:林金源出版社:木馬文化出版日期:2021/01/13《年齡歧視:為何人人怕老,我們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又如何形成》書封。圖/木馬文化提供
-
2021-02-27 養生.聰明飲食
吃對食物能抗老!6色蔬果添活力,10大食物助逆齡
很多人怕老,想延緩老化,可先從體內抗老、「吃」對食物做起。我們吃的每一口食物,都會影響老化速度,營養師建議,從平常吃的食物開始抗老化,多吃抗氧化的蔬果食物,能讓人愈活愈年輕。對抗老化,主要就是清除體內的自由基,讓細胞健康正常,可延長壽命,並能青春永駐。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說,現今很多人的細胞提前老化,體內產生大量的自由基,也就是疾病、老化的起源。因此吃富含抗氧化的酵素、維生素A、C、E等營養素及植化素的抗老食物,並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相當重要。抗氧化是對抗老化的重要關鍵,像番茄裡的茄紅素、綠茶中的兒茶素、紅蘿蔔中的胡蘿蔔素、大蒜裡的蒜素、藍莓裡的花青素等,都屬植化素,國外研究發現,植化素具有增強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疾病、延緩老化等作用。黃淑惠指出,現在流行吃不同顏色新鮮蔬果,蔬果中含有各種不同的植化素與特殊營養素,民眾只要每天攝取綠、黃、紅、藍紫、白、黑等6種不同顏色蔬果,就可以讓自己更健康有活力。白色食物主要是調控血壓及膽固醇;綠色食物主要維持健康視力、強壯骨骼;黑色食物可提高免疫系統、潤澤肌膚美容;橙黃色食物可以保護眼睛、血管;藍紫色食物可延緩老化;紅色食物可保護心臟、預防記憶退化。
-
2021-02-15 新聞.健康知識+
「等死了再睡」不再成立 你該知道的長壽最佳睡眠時間
【文、圖/選自奇光出版《免疫解碼》,作者麥特.瑞克托】「你應該等死了再睡」這句傳唱很久的俗諺應該從你的字典裡刪去。睡眠占據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生,這是有充分理由的。我們對於睡眠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儘管當前的理論認為,睡眠的好處包括身體利用睡眠清除大腦毒素。這也是說,睡眠用自己的方法清除生命慶典中的殘渣,這是一種更廣義的免疫系統功能。睡眠還有許多健康上的好處,可以改善記憶、認知和情緒;減少發炎,你現在應該知道這件事影響有多大。或者,從另一面向來看,睡眠不足的人可能會使自身健康面臨巨大風險。睡眠問題預示著死亡將至。長期有睡眠障礙的人比沒有睡眠障礙的人更容易死,而且更早死。厄文博士說:「與其他已知的危險因素如久坐、過重、憂鬱症相比,睡眠障礙的影響程度不相上下。」睡眠的動物實驗讓睡眠與健康間的關係更加清晰,因為大鼠被剝奪睡眠後注定死亡。正如厄文博士最近的一篇論文所述,人類的睡眠問題十分猖獗。大約二十五%的美國人有睡眠問題,「失眠是精神疾患中最普遍的不適症狀」,至少這個研究告訴你,你並不孤單。在二○一○年間大概進行了十六項睡眠實驗,總共研究了一百三十萬名受試者,現在可自信滿滿地說失眠有早死的風險。在這些研究中,一項研究發現,長壽的最佳睡眠時間為七小時,而睡眠時間少於四.五小時的人死亡風險特別高。(但少睡的行為十分盛行。二○○八年公布的民意調查發現,有四十四%的成年人睡眠時間少於需要的七小時,而十六%的成年人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奇怪的是,二○一○年的同一項研究還發現,自述睡眠時間超過八.五小時的人死亡風險也是增加的。我請教厄文博士這個數字的意義,他說目前還不很清楚,「但確實辯論了很長一段時間。」理論上一直認為如果人們睡得較長,就表示最後是身體潛藏的病因讓他早死。但厄文博士說,若仔細推敲這些實驗就發現它們並不能證明這一點。想得到答案,厄文博士正持續進行實驗,他確實有個假設。他認為,實驗中自述睡眠時間比較長的人其實並沒有睡得較長,只是躺在床上的時間較長,真正入睡時間並不長。厄文博士認為,這些人基本上有「維持睡眠」的問題,狀況更像睡眠不足,因此他們雖然躺在床上卻花了很多時間過度補償。更大的問題是失眠。厄文博士等人的研究顯示,只要提到失眠的危險,所有危險道路都貫穿免疫系統。「睡眠對免疫系統有影響,它是啟動風險的關鍵環節。」我之前提到的是「交感神經反應」(sympathetic responsive),就是「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它對心跳、血壓、消化液的流量以及其他核心自律功能有強大影響。當我們睡覺,系統明顯減慢,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關閉。厄文博士說:「若我們不睡覺,系統會持續白天的活躍程度。」他的研究還顯示,人被剝奪睡眠後,他的自然殺手細胞活性會下降到「與沮喪或遭受壓力的人相同水平。」因此,睡眠問題可引發並加劇腎上腺素,削弱免疫系統。其他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導致至少十種介白素發生特定變化,並伴隨出現其他發炎症狀;研究顯示,睡眠不足的人對疫苗的反應也較弱,意思是當我們處於疲累狀態時,免疫系統也不會學。不睡覺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臟病、癌症和憂鬱症。最近一份論文顯示:「我們現在有了令人信服的證據,除了認知障礙外,睡眠不足還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有害後果,並給公共衛生帶來巨大影響。」還有一篇探討老鼠被剝奪睡眠時會如何的論文,我個人較喜歡這篇論文使用的直白敘述:「無法根除入侵的細菌和毒素。」說來可能不足為奇,健康的免疫系統有助促進睡眠或調節睡眠。多項研究顯示,幾種關鍵細胞激素(免疫系統的信號因子)可以促進睡眠。健康時如此,但當你生病、或正要生病,你的免疫系統會發出引發疲勞的更強信號,告訴你身體該休息了,才能創造更多資源抵抗感染。以上種種都表示睡眠與免疫系統間的緊密且循環的關係。而且簡單的說,睡眠不足通常是由壓力造成的,並導致更多壓力。你感到有壓力,不睡覺,交感神經一直反應,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然後惡性循環,壓力更大,睡得更少,就在死胡同裡一直打轉。獨自一人是關鍵,但厄文博士提供一個值得玩味的細微差別。厄文博士相信只有一部分免疫系統會被這種循環削弱。他認為,壓力和睡眠不足會讓身體更難抵抗病毒,但抵抗細菌卻更容易,或至少不那麼困難。從歷史和進化的觀點看,他的理論完全合理。想像一下,大難一下臨頭—例如,獅子或熊迎面襲來,或有人丟長矛攻擊你,或者僅是跌倒受傷,或被岩石灌木刮傷;眼下立即要處理的是刺傷或咬傷,以及可能藉著傷口轉移陣地的細菌。因此很有理由認為,免疫系統較想把有限資源借去給身體對付細菌而不是去對付病毒。很明確的是,皮質醇的釋放可以減弱兩種免疫反應,讓我們面對急性威脅時保持警覺,但是厄文博士認為這種減弱在對付病毒的問題上衝擊較大。無論面對病毒還是細菌,這些原始反應出現在現代就有些不合時宜。畢竟,這些原始系統無時不切入,好像身體還需要對獅子或熊的攻擊做出反應,但時至今日,真正的威脅已大不相同,而且危險程度通常要低得多。「當你陷入人際交往困境,或在工作中與老闆發生爭執,同樣一套警備威脅系統仍可在社交場上啟動起來。」厄文博士說:「交感神經系統被劫持,仍然像我們在尼安德塔人時代一樣,做出急難來臨快要受傷的反應。」厄文博士說,通常文化會加一層壓力,推動我們前進,而不是讓系統藉著退縮或睡覺而停頓不前。「這是光榮的徽章,看自己能睡得多少還能保持清醒,如果你睡得少卻能維持工作,就是更好的專業人員,就是更好的人,這種瘋狂的邏輯導致一個睡眠被剝奪的社會,對健康造成重大影響。」焦點回到自體免疫,還沒有大型研究明確測試壓力、睡眠和免疫過度活躍之間的關係,但厄文博士說:「有很好的理由可證明」失眠與自體免疫間存在聯繫。至少有間接關係可說明一切:缺乏睡眠會導致壓力,反之亦然,如此就形成破壞免疫系統規律的惡性循環。在丹佛治療梅瑞迪斯的連蒙醫生堅信衛生假說,她說,對於那些擔心自己免疫系統的患者她會說:「你要做的事不是保持房子一塵不染,你應該去睡覺,睡到不再疲倦。睡眠是最容易調節的藥物,一夜飽眠改變免疫系統,一個晚上就能把歪掉的事全吹正了。」她說,她絕不是在怪那些得到自體免疫疾病或癌症的人是因為壓力或失眠。有時候人要生病就生病了。
-
2021-02-09 養生.健康瘦身
微胖的人比瘦子更長壽?BMI當健康指標真的可靠嗎
我在2020-10-27發表94歲的婆婆,105歲的爺爺,兩極的養生,目的是希望大家能思考什麼才是健康的生活習慣。上禮拜(2021-2-3)讀者Shuan在這篇文章的回應欄留言:「請教林教授 最近又看到某位日本的營養專家說"微胖較長壽"聽起來不是很可靠 請問您的意見?謝謝您。」上面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2015-12-23發表在元氣網的文章,標題是:顛覆想像!日專家:微胖較長壽、粗茶淡飯加速老化。它的第一和第二段是:「…日本公共衛生及老年醫學權威新開省二提出,微胖的人會比瘦子更長壽,…新開省二指出日本一項調查,…發現BMI值最低(
-
2021-02-08 養生.抗老養生
想健康長壽,減脂好還是增肌好?40萬人調查揭曉
想要健康長壽,減脂不如增肌肌肉的減少與肥胖,都會提高死亡風險。根據調查,在40∼80歲之間,男性肌肉量會減少10.8%,女性會減少6.4%;男性的內臟脂肪會增加42.9%,女性則會增加65.3%。醫學雜誌《Lancet》進行了400萬人的大規模調查,結果顯示,過度肥胖將使死亡率增加171%。下圖是肌肉量與脂肪量的矩陣圖。圖中顯示,死亡率最低的是肌肉量多、脂肪量少的區域(D)。而死亡率最高的是肌肉量少、脂肪量多的區域(A)。由此可知,想要健康長壽,就必須進行肌力訓練,增加肌肉量;同時也必須減重,以減少脂肪量。不過,肌力訓練與減重要雙管齊下,是非常困難的事。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或高齡者,可能一聽到就決定放棄。這時候你可以想一想,肌肉與脂肪皆多者和肌肉與脂肪皆少者,哪一類的死亡率比較低呢?英國進行了一項40萬人的調查,結果顯示,死亡率較低的是肌肉與脂肪皆多者。也就是說,與其減重,不如做肌力訓練。想要健康長壽,比起減少脂肪,還是先鍛鍊肌肉吧!※ 本文摘自《7秒深蹲.降血糖》。《7秒深蹲.降血糖》作者:宇佐見啓治譯者:林雯出版社:漫遊者文化出版日期:2021/02/01
-
2021-02-04 養生.家庭婚姻
英國最長壽婚姻!100歲阿公跟「一見鍾情」阿嬤歡慶結婚80年
英國一對夫妻一月歡慶80週年結婚紀念日,成為全國婚姻最長壽的夫妻之一。 英國媒體《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現年100歲的戈萊特利(Ron Golightly)16歲時遇到當年14歲的貝麗(Beryl),戈萊特利的朋友當時對著正在過馬路的貝麗及其友人吹口哨。貝麗轉頭看到戈萊特利,立刻被他的「捲髮及燦笑」煞到,之後相戀至今從不分離。 2人交往4年後結婚,當時在二次世界大戰服役的戈萊特利還得申請「結婚證」才能趕回來辦婚禮。由於婚禮舉辦得倉促,沒來得及找攝影師為他們拍照,他們甚至還得從街上找路人擔任戈萊特利的伴郎。 現年98歲的貝麗說當時沒有浪漫的求婚,「戈萊特利肯定沒有屈膝求婚,2人只是很順勢的討論結婚時間。」 2人膝下有2個女兒、6個孫子女,10個曾孫子女和1個曾曾孫子。一月初歡慶結婚紀念日時還收到英國女皇寄來的賀卡,這張卡是皇室寄給他們的第4張卡。之前在他們70年、75年結婚紀念日以及戈萊特利100歲生日時都寄了卡片給他們。 貝麗認為婚姻長壽的秘訣在於溝通:「我們會試著透過交流跟交談解決問題,我認為這是關鍵。現代人常缺少足夠的交談。」貝麗表示他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墜入愛河,「現在仍愛著彼此。」 貝麗同時透露長壽的秘訣:「我們年輕時很常運動。之前會帶著狗到各處散步。我們也總是吃得很健康。」 2人75歲的女兒喬森(Sue Johnson)笑說爸媽相遇的經過,換到現在的時空結局可能完全不同:「人們可能會害怕在街上吹口哨造成的後果。搞不好會因此被關起來。」
-
2021-02-03 養生.抗老養生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營養不足有失智症風險在失智症檢查中,會測試病患的判斷力、短期記憶、計算、手做、圖形摹寫等。判斷力是有關時間地點的認知機能,例如「今年是哪一年」、「這裡是哪個縣」等。 短期記憶是請對方記住「櫻花」、「貓」、「電車」等物品的名字,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再請他重述一次,看他記不記得。 像這種認知機能低下、在平日生活上出現障礙的狀態就是失智症。 若從與營養指標的關係來看,紅血球太少、總膽固醇和白蛋白數值低的人容易得到失智症。另外走路步伐小和很少出門的人,也是失智症的高風險族群(圖表18、19)。 也就是說,營養不足的人,得到失智症的機率比較高。營養不足會降低腦部功能,身體機能變差後足不出戶也是很大的問題。一直待在家,接收不到外界刺激,更會提升得到失智症的機率。若得到失智症後,對飲食的關心程度下降,就會陷入更加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狀態。 一般說法認為如果營養過剩,會加速腦動脈硬化,容易得失智症。但是從日本人的實態調查中可以得知,比起營養過剩的人,營養不足的人更容易得失智症。 營養過剩造成的動脈硬化,屬於阻塞血管的動脈硬化,而營養不足造成的動脈硬化,屬於血管壁變脆弱的動脈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塞是歐美人很常見的腦梗塞疾病。膽固醇蓄積在血管內,成為動脈粥樣硬化這種粥狀的物質,阻塞血管。當覆蓋在腦部表面較粗的血管(皮質支)變窄之後,就會影響血液流通,造成腦梗塞。 相較於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塞的是小洞性腦梗塞。是腦內較細的血管(穿透支)被阻塞。血管壁脆弱壞死後,小動脈瘤在該處產生,造成血管阻塞,引起腦梗塞。小洞性腦梗塞是日本人(尤其是高齡者)常見的腦梗塞。 2003年時,我研究了在研究中心看診的兩百名腦中風患者。雖然想要嚴謹的分類成因是很困難的事,但是我發現血管脆弱造成的小洞性腦梗塞占了腦梗塞者約一半左右。腦溢血指的是腦部的細小血管破裂出血。血管壁脆弱的話,也很容易造成腦溢血。 小洞性腦梗塞和腦溢血是血管壁脆弱造成的,跟營養不良有很大的關係。一般的健康教育只會強調膽固醇阻塞血管,很少人會注意到營養不足也會讓血管壁變脆弱。中年人雖然要留意膽固醇阻塞血管的問題,但老年人更要注意營養不足會使血管壁變脆弱一事。想讓蛋白質更有效? 須結合維生素與礦物質研究顯示,微量營養素也許可以改善合成阻抗。所謂的微量營養素就是指維生素和礦物質。研究學者的觀點是攝取蛋白質時,若同時攝取微量營養素,胺基酸就能更有效率地附著在肌肉上。 我們為了確認這一點,跟廠商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我們的假設是同時攝取微量營養素跟蛋白質時,肌肉量會比較高,因此我們將維生素和礦物質搭配在一起做了實驗。 我們請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65到80歲東京都板橋區居民協力進行這個研究。我們讓這些人去運動教室上課,等十二週之後再看結果。 這個研究分成「運動+營養」及「只有運動」兩組。在營養補充上,實驗對象要喝廠商販賣的富含蛋白質的牛奶,以及含微量營養素的飲料。牛奶一次需喝兩百毫升(ml),約含蛋白質十公克。微量營養素則是一百二十五毫升,含有維生素D、E、B12、葉酸和鋅。實驗對象每天早上喝微量營養素飲料,中午喝高蛋白質的牛奶。 另外還會請他們每週來研究所二次,每次做一小時運動。內容有柔軟操、拿毛巾高舉兩手的上肢運動、以俯躺狀態進行的健身訓練等。此外還搭配計步器請他們多走路。 在開始運動的前三天,我們先對他們做了飲食調查,確認大家的營養狀態。在營養素的攝取上,除了飲料之外,兩組並沒有顯著差異。 三個月之後,無論是「運動+營養」組或「只有運動」組,在肌肉的表現上都增加了。最大步行速度上升,從椅子上站起來的速度減少了三十秒,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次數增加到五次。 兩組相比,「運動+營養」組結果稍微優異一點,但並沒有太顯著的差異。也就是說,在肌肉的表現上,「運動+營養」及「只有運動」都差不多,兩者都是上升的。 但是在肌肉量上,兩組就有很明顯的差別了。在無脂肪軟組織質量(肌肉量)上,「運動+營養」組增加了,但是「只有運動」的組卻減少了。尤其是全身的無脂肪軟組織質量減少非常多。也就是說光運動的話,全身的肌肉很有可能會減少(圖表23)。 此研究調查了肌肉量的增加與血液中各種成分的關係,我們發現在血液中若維生素B12、葉酸和維生素D濃度愈高的人,肌肉量增加得愈多。 在合成阻抗的學說中,老年人若攝取十克的蛋白質仍然不會增加肌肉量,但在我們的研究中,就算只攝取了十公克的蛋白質,老年人的肌肉量仍然會增加。這個結果被認為是因為同時攝取了微量營養素的關係。 從研究結果來說,想要防止肌少症跟老年衰弱期或癱瘓,在運動的同時也要攝取蛋白質。另外也要攝取能讓蛋白質在體內良好運作的微量營養素。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不需要採取什麼特別措施,只要每天都吃富含多種食材的料理,就可以攝取到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了。 在飲食無法補足的部分,也可以選擇健康食品或營養輔助品。現在食品廠商紛紛瞄準了商機大餅,開發出各種健康產品,另外市面也有販售強化蛋白質的湯品或餅乾,建議自己找適合的產品靈活使用。書籍介紹書名:日本醫學博士教你飲食新革命:提早打擊肌少症、骨質疏鬆、腦力流失作者:新開省二出版社:出色文化 出版日期:2020/06/11作者簡介/新開省二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副所長。醫師及醫學博士。1984年愛媛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曾任愛媛大學醫學部助理教授(公眾衛生學),1998年起任職東京都老人綜合研究所(現為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並於2015年起擔任現職。1990~1991年以舊文部省在外研究員身分留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部。歷任日本老年醫學會、日本老年社會科學會、日本應用老年學會、日本體力醫學會等的理事、評議員及厚生勞動省「健康日本21(第二次)策定專門委員會」委員、JST-RISTEX研究開發事業主任研究者。曾獲日本公眾衛生學會獎勵賞(2006年)、都知事賞(2007年研究、發明暨發現部門)等獎項。延伸閱讀: 「我只能開轉診單、開藥膏,就連小小闌尾炎手術也不能做」醫師下鄉10年的第一手告白:你無法想像的偏鄉醫療困境
-
2021-01-30 養生.抗老養生
擁有面對「孤獨」的能力!中年就要開始準備二件事,讓年老也能很幸福
隨著壽命愈來愈長,女性又活得比男性更久,獨自生活的那一天到來之前,該怎麼學會一個人也很快樂?內政部日前公布「107年簡易生命表」,國人107年的平均壽命為80.69歲,比106年增加0.3歲,再創新高。就性別來看,107年男性平均壽命為77.55歲,比前一年增加0.26歲;女性平均壽命則為84.05歲,增加了0.35歲。 隨著醫療水準提升、運動風氣盛行、食品安全意識抬頭等因素,國人平均壽命呈現上升趨勢,且長期以來,女性都比男性更長壽。以最新數據來看,女性平均比男性多活了6.5年。 受到高齡化、少子化等社會變遷影響,許多女性年老後都必須面臨獨自一人生活的情況。想要活得快樂,勢必得擁有面對「孤獨」的能力。問題是,該怎麼化解孤獨? 人本來就是孤獨的,一個人也能很快樂! 諮商心理師林靜君接受採訪時表示,老化並非一夕之間發生,而是一個歷程,某種程度上甚至是一種「失落的過程」。想要老後過得好,中年就要開始準備! 首先,必須接受自己正在經歷老化的事實,接受之後,就能敞開心扉學習因應的方式,即使年齡增長,也可以正面以對。 從本質來看,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人本來就是孤獨的。例如,面對死亡時,沒有任何他人可以代替我們,每一個人都只能獨自面對,這便是一種孤獨。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害怕孤單,仰賴工作、維持人際關係等方式讓自己不孤獨,但這些都是對他人、對外在環境的一種依賴。既然人的本質是孤獨,學會與自己相處,靠自己就能享受生命的豐富,才是真正的不孤單! 林靜君建議,中年就要開始「一個人的練習」,一個人散步、閱讀、喝咖啡、看電影也不覺得孤單、難受,反而樂在其中,這樣才是靠自己的力量不孤單,靠自己就能陪伴自己,自己就有能力過得很快樂。 有自己陪伴自己,獨處也很幸福! 具體的做法是,有意識地去感受每次的「一個人」,並且刻意安排時間練習,例如每周撥出1~2小時單獨活動。若真的沒時間,利用下班的通勤時間也可以,並在過程中細細品嘗「此時此刻,我是一個人」的感受,看待外界人事物的感覺就會開始有所不同,相當奇妙。 多練習幾次,將會逐漸發覺一個人的樂趣,獨自一人,卻不孤單! 當然,想要打造健康快樂的熟齡生活,多交朋友仍然十分重要,但林靜君提醒,身處人群之中時,不見得就不孤單,有時,孤獨的感受甚至可能更強烈。 而且,當我們與他人在一起時,就會對別人有所期待,例如期待身旁的人與我們聊天、對我們說的話有反應,只要對方沒有按照我們期待的方式,強烈的失落感就會襲來。 學會獨處之後將會發現,獨處的我們並非孤單,因為總是有一個「自己」在陪伴我們自己,即使沒有他人的陪伴,自己也能很滿足。 因此,以下這兩件事應及早準備,最晚從中年就要開始,讓年老也能很幸福。 1. 練習一個人,感受自己的生命豐盛2. 培養興趣,享受一個人也很快樂 身心都健康,熟齡生活很美好! 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長壽現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種進步。若是生活品質良好,長壽不失為一樁好事,但若健康狀況不理想,長壽便成了一種折磨。 隨著壽命延長,民眾也愈來愈重視養生,但普遍以身體健康狀況為主,忽略了心理層面的健康,尤其是面對孤獨的能力。 所謂的「健康」應包含身心健康,身體強健之外,心靈豐富、精神獨立,才能達到真正的快樂,並且讓老化不再可怕,反而「老」得很有希望!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別人看不見的成長,都在獨處時!傾聽自己,釐清什麼該放下、什麼該繼續提起前進.50歲後累積感恩時光!15個值得收藏的金句,讓人生過得更輕鬆、被幸福感填滿.嫁個好老公就能得到一切?精神科醫師9句話告訴你,依附男人等於慢性自殺!
-
2021-01-29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長期手腳冰冷如何改善? 中醫教2招驅寒保暖
寒流頻頻報到,各地氣溫溜滑梯!冬至過後,代表嚴冬來臨,可預見一波波冷氣團將持續來襲,這時,必須為自己與家人擬定良好保暖策略,維持身體氣血暢通,才能面對凜冽氣候,也能遠離疾病。面對持續下探的低溫,連暖暖包都大缺貨的時候,該如何為自己保暖呢? 衣著保暖重點 背宜常暖、胸宜常護 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王嘉涵以養生十六宜的「背宜常暖」、「胸宜常護」,來建議大家衣著保暖重點。王嘉涵指出,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行走於背部,是固護人體、防範風寒入侵的第一道防線;任脈行走於胸前,是一身之氣運送輸佈的要點,且貫通心脈,是維持呼吸暢通、心跳有力的關鍵。除了外套外,不防在外套內多加件背心,以溫暖經絡、強化抵抗力。此外,任督二脈亦行走於脖子與頭部,抗寒時不可忽略。王嘉涵強調,帽子與圍巾搭配使用,對體弱的長輩更顯重要。除了胸背之外,他進一步說明,位在足底的腎經湧泉穴,又稱長壽穴,所以,外出時應注意足部保暖,務必穿襪、穿包鞋;在家時也可使用溫水泡腳、按摩足底,或搭配中藥足浴包泡腳。藥師胡仁珍表示,中藥足浴包製作很簡單,可在家自己做。熬煮足浴藥湯後,再把藥汁用溫水調和至40度左右、手可接受溫度,再裝入水桶或足浴機泡至小腿肚之上,只要15分鐘,就可以溫熱下肢穴道,活絡氣血,溫暖全身。胡仁珍進一步提醒,足浴過程中如果有頭暈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完成足浴也要趕緊擦乾雙足,穿上襪子保暖,才不會受風寒。 中醫足浴包輕鬆做藥材:艾葉3錢、桂枝3錢、乾薑2錢、紅花2錢、巴掌大生薑熬煮:以棉布袋裝入中藥材,包好綁緊;生薑拍打後備用;將藥包與生薑放入鍋中,加入1500~2000水,熬煮20分鐘,即完成足浴藥湯。 進補後出現這些症狀 當心補過頭 除此之外,在飲食上,王嘉涵建議,多數人喜歡天冷進補,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藥膳補養,如果正在感冒、喉嚨乾痛、傷口發炎、血糖血壓不穩定,還有兒童,都建議暫時不要進補。排除不能進補的人,如果進補後出現口乾舌燥、大便秘結、冒痘痘、夜難眠的情況,就表示溫補太過應立即停止。而正在坐月子的產婦,進補時要特別注意酒的使用,建議不加酒烹煮,避免乳汁中含酒精,影響到新生兒腦部發育。王嘉涵呼籲,小兒與年長者是身體較脆弱的族群,冬日照護必須更加小心!小孩保暖不需要過多厚重衣物,長輩與糖尿病人泡腳時,要特別注意溫度掌控,避免燙傷。(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 王嘉涵、臺中慈濟醫院中醫藥師 胡仁珍)  延伸閱讀: ·氣溫暴跌!手腳冰冷泡湯取暖 「6種NG行為」做了會出事 ·霸王級寒流來襲!怎麼穿? 超實用抗寒「穿搭公式」一次看
-
2021-01-18 焦點.健康知識+
糖尿病老藥成抗老神藥?教授:一件事比吃藥有效
長期關注我網站的馬博士(Vincent Ma)在2020-12-30用臉書簡訊寄來兩篇文章,而它們都是關於《糖尿病老藥可能會變成抗老神藥》。這個糖尿病老藥的英文是metformin,中文是二甲雙胍(翻譯自化學名稱Dimethylbiguanide)。第一篇文章是2020-2-1發表在《康健雜誌》,作者是台北榮總醫師劉秀枝,標題是糖尿病老藥華麗轉身抗老?。它的第二段是:10多年來,動物實驗發現服用二甲雙胍不僅可延長線蟲與小鼠的生命、且較健康,但對果蠅與大鼠則無同樣作用。陸續的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比起服用其他降血糖藥物者,甚至沒有糖尿病的對照組,得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低、存活率較高,因此掀起二甲雙胍的抗老化研究風潮。這篇文章也有提到一項即將要在美國進行的大型臨床試驗床試驗(Targeting Aging with Metformin,TAME),而這項試驗的目標是要探討二甲雙胍是否能預防與老化相關的各種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等。第二篇文章是2020-12-30馬博士用Evernote軟體發表的筆記,標題是抗衰老藥:長壽只是副產品,而裡面記錄的是北京大學醫師薄世寧的言論。這個標題的意思是,抗衰老藥的主要作用是能避免老化相關的疾病(如癌症、失智、心血管疾病),而延長壽命就只是副產品。這篇文章除了也有提到那個叫做TAME的臨床試驗之外,也指出(1)越來越多的動物實驗表明二甲雙胍能夠推遲衰老進程、延長壽命,(2)患了糖尿病堅持服用二甲雙胍的人,壽命比沒有糖尿病的人還長。首先,TAME臨床試驗是在2014年開始籌備,並且預定在2018年正式啟動,但是直至今日它還沒在官方的臨床試驗網站註冊,也還沒開始招募志願者(請看TAME官方網站)。至於為什麼會延宕到如此地步,目前沒有合理的解釋。不管如何,由於它的預定試驗期是6年,所以要看到結果至少還要等7年。可是,有人因為聽到這個消息就開始非法地吃這個需要醫師處方的藥,儼然把它當成保健品,殊不知這是具有危險性的(請看下面討論)。劉秀枝和薄世寧兩位醫師都有說《很多動物實驗表明二甲雙胍能夠延長壽命》,但事實是如此嗎?有一篇2019-9-13發表的綜述論文非常詳盡地回顧了關於二甲雙胍是否能延長壽命的動物實驗,請看Metformin and Aging: A Review(二甲雙胍與衰老:綜述)。它的引言是:「作為TAME試驗的支持證據,該研究的人員指出“二甲雙胍調節模型生物的衰老和健康期的生物機制”。 但是令我們感到沮喪的是,對於這樣的聲稱我們非但找不到太多的證據,反而是恰恰相反」。它接著說,關於線蟲模型,二甲雙胍是能延長壽命,但那是通過改變線蟲的食物(活體細菌),而不是線蟲本身;關於果蠅模型,二甲雙胍是有毒性,並且會減短壽命;關於小鼠模型,只有薄弱的證據顯示二甲雙胍能延長壽命。劉秀枝和薄世寧兩位醫師也都有說《糖尿病患服用二甲雙胍,壽命比沒有糖尿病的人還長。》。有關這一點我們來看一篇2019-2-12發表的綜述論文Taming expectations of metformin as a treatment to extend healthspan(削弱二甲雙胍作為延長健康期的療法的期望)。這篇論文的標題是語帶雙關:由於那個籌備了7年的臨床試驗是叫做Targeting Aging with Metformin(縮寫TAME),而TAME這個字的意思是《馴服》或《削弱》,所以這篇論文就是要勸告大家不要一廂情願地以為TAME這個臨床試驗會帶來什麼好消息。這篇論文說,被發現二甲雙胍會延長壽命的人都是患有糖尿病或是其他疾病。也就是說,二甲雙胍也許真的能延長患病的人的壽命,但是它卻不見得也能延長無病的人的壽命。事實上,很多研究發現,二甲雙胍對較重的病情較有作用,而對較輕的病情則幾乎沒有作用。更諷刺的是,早就有研究發現,生活形態的改變比二甲雙胍還更有效果。例如2002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Reduc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with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r metformin(通過生活形態干預或二甲雙胍來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這項研究發現生活形態干預可以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58%,而二甲雙胍只能降低31%。另一例子是2015年發表在柳葉刀的Long-term effects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r metformin on diabetes development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ver 15-year follow-up: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Outcomes Study(在15年的隨訪中,生活形態干預或二甲雙胍對糖尿病發展和微血管併發症的長期影響:糖尿病預防計劃結果研究)。這項研究發現,在15年的追踪期間,生活形態干預可以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27%,而二甲雙胍只能降低18%。更令人擔憂的是,早就有研究發現,二甲雙胍會干擾運動對健康的好處。例如:2013年:Metformin modifies the exercise training effects on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t adults(二甲雙胍改變運動訓練對糖耐量受損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影響)。結論:二甲雙胍可能會削弱運動對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和代謝綜合徵嚴重程度的正面效果。2017年:Effect of metformin on exercise capacity in metabolic syndrome(二甲雙胍對代謝綜合徵運動能力的影響)。結論:二甲雙胍治療六週會顯著降低新診斷的代謝綜合徵患者的運動能力。2019年:Metformin blunts muscle hypertrophy in response to 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 in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 The MASTERS trial(二甲雙胍會妨礙老年人進行性阻力訓練造成的肌肉肥大: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試驗:MASTERS試驗)。2020年:Long-term metformin treatment and risk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older Veterans(長期接受二甲雙胍治療和老年退伍軍人周圍神經病變的風險)。2020年:Risk of Anemia With Metformin Use in Type 2 Diabetes: A MASTERMIND Study(2型糖尿病患使用二甲雙胍引起的貧血風險:一項MASTERMIND研究)。綜上所述,(1)有關二甲雙胍能延長壽命的動物實驗證據是非常薄弱,(2)二甲雙胍對輕症患者的療效是非常有限,(3)二甲雙胍預防糖尿病的效果是遠不如生活形態干預,(4)二甲雙胍會削弱運動對健康的好處,(5)二甲雙胍有引發貧血和神經病變的風險。所以,總總資料顯示,就延長壽命或健康期而言,良好的生活習慣非但不會有不良副作用,而且一定會比二甲雙胍來得有效。折騰了個老半天,到頭來,真正的抗老神藥還是不抽煙,不酗酒,均衡飲食,有恆運動。原文:糖尿病老藥→抗老神藥?
-
2021-01-1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寒流來也不怕!中醫師傳授低溫保暖秘訣,還能調整體質遠離疾病
寒流頻頻報到,各地氣溫溜滑梯!冬至過後,代表嚴冬來臨,可預見一波波冷氣團將持續來襲,這時,必須為自己與家人擬定良好保暖策略,維持身體氣血暢通,才能面對凜冽氣候,也能遠離疾病。面對持續下探的低溫,連暖暖包都大缺貨的時候,該如何為自己保暖呢?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王嘉涵以養生十六宜的「背宜常暖」、「胸宜常護」,來建議大家衣著保暖重點。王嘉涵指出,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行走於背部,是固護人體、防範風寒入侵的第一道防線;任脈行走於胸前,是一身之氣運送輸佈的要點,且貫通心脈,是維持呼吸暢通、心跳有力的關鍵。除了外套外,不防在外套內多加件背心,以溫暖經絡、強化抵抗力。此外,任督二脈亦行走於脖子與頭部,抗寒時不可忽略。王嘉涵強調,帽子與圍巾搭配使用,對體弱的長輩更顯重要。除了胸背之外,他進一步說明,位在足底的腎經湧泉穴,又稱長壽穴,所以,外出時應注意足部保暖,務必穿襪、穿包鞋;在家時也可使用溫水泡腳、按摩足底,或搭配中藥足浴包泡腳。藥師胡仁珍表示,中藥足浴包製作很簡單,可在家自己做。中藥足浴包熬煮足浴藥湯後,再把藥汁用溫水調和至40度左右、手可接受溫度,再裝入水桶或足浴機泡至小腿肚之上,只要15分鐘,就可以溫熱下肢穴道,活絡氣血,溫暖全身。胡仁珍進一步提醒,足浴過程中如果有頭暈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完成足浴也要趕緊擦乾雙足,穿上襪子保暖,才不會受風寒。中醫足浴包藥材:艾葉3錢、桂枝3錢、乾薑2錢、紅花2錢、巴掌大生薑熬煮:以棉布袋裝入中藥材,包好綁緊;生薑拍打後備用;將藥包與生薑放入鍋中,加入1500~2000水,熬煮20分鐘,即完成足浴藥湯。除此之外,在飲食上,王嘉涵建議,多數人喜歡天冷進補,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藥膳補養,如果正在感冒、喉嚨乾痛、傷口發炎、血糖血壓不穩定,還有兒童,都建議暫時不要進補。排除不能進補的人,如果進補後出現口乾舌燥、大便秘結、冒痘痘、夜難眠的情況,就表示溫補太過應立即停止。而正在坐月子的產婦,進補時要特別注意酒的使用,建議不加酒烹煮,避免乳汁中含酒精,影響到新生兒腦部發育。王嘉涵呼籲,小兒與年長者是身體較脆弱的族群,冬日照護必須更加小心!小孩保暖不需要過多厚重衣物,長輩與糖尿病人泡腳時,要特別注意溫度掌控,避免燙傷。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 王嘉涵、臺中慈濟醫院中醫藥師 胡仁珍
-
2021-01-11 科別.新陳代謝
矯正代謝力該怎麼做? 醫:恢復粗糙主食,多攝取低GI、低GL飲食!
減醣這樣做才對,飲食策略穩妥當! 矯正代謝力的「代謝技術」,裡頭有兩大主要作用――降低胰島素,以及調整血糖,最終目的都是要「逆轉」或「消除」胰島素風暴。胰島素風暴跟血糖的調控,兩者關係密不可分,所以,代謝技術也朝著降低血中胰島素與調控血糖兩大目標設計,不僅可以用於矯正代謝,也是非常優秀的糖尿病輔助治療配方。你還在「糖」、「醣」不分嗎?但是我們可能還搞不清楚如何真正控制血糖,加上經常還「糖」、「醣」傻傻分不清!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患者要注意「ㄊㄤ」類的攝取,才可以控制血糖,但到底是「醣」還是「糖」,只會得到一張茫然的臉。簡單來說,醣類就是碳水化合物,血糖是大腦的主要能量來源,依照分子結構可以分為單醣、雙醣、寡醣和多醣。分子結構簡單的單醣(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雙醣(蔗糖、乳糖、麥芽糖)就是我們熟知的「精緻糖」,舌頭一接觸就會感受到甜味,除了可以提供熱量之外,幾乎不含任何營養,甚至會引起蛀牙、肥胖等問題;而寡醣與多醣則嚐起來不一定具有甜味,例如飯、麵等主食。許多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醣」類的攝取,才可以穩定血糖,所以會避免去吃含有「醣」的食物,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營養不均衡,反而造成血糖過低的危險。雖然醣類是身體必須的營養素,但攝取過量的醣類,卻會造成反效果,身體產生大量的胰島素,久而久之,就會轉變成「容易累積脂肪」的體質,增加肥胖、慢性病,以及蛀牙的風險。醣的分類:血糖狂飆?這樣做就對了!近幾年來,經常出現「減醣」、「控醣」、「低醣」等關鍵字,但這三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對於身體來說,真的有比較好嗎?我們平常吃的食物――麵食、飯類、水果,以及奶類都含有「醣」類,這些食物在體內經過一段消化過程後,會產生大量的葡萄糖,因此血糖也會隨之上升,若是沒有特別注意「醣」類的攝取,就會導致肥胖。「減醣」絕對是這幾年最熱門的減重關鍵字,所謂的減醣並不是不吃澱粉,而是減少精緻糖,以及加工去除麩皮、種皮的精緻澱粉攝取量。精緻糖和精緻澱粉對身體沒有任何幫助,因為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而造成血糖飆升,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促使脂肪代謝力變差,造成容易發胖的體質,還會增加老化速度、蛀牙等負面影響,對我們來說,精緻糖跟澱粉根本百害無一利,快遠離它吧!「蕭院長,若是糖尿病的病人想要控制好血糖,可以怎麼做呢?」改變主食的類型,多吃低升糖的食物,像是利用全穀類、糙米取代白飯、用蕎麥麵條取代白麵條、用全麥麵包取代白麵包等,都是可以讓你吃得健康的方式。同時,也要多吃低澱粉的蔬菜,具有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獲取天然抗氧化劑的重要來源,低澱粉蔬菜有花椰菜、菠菜、高麗菜、蘆筍、菇類、萵苣等,都是可以攝取的蔬菜類別!如果你是想要利用減醣來減重的話,蛋白質就非常重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可以增添我們的飽足感,就不會一直想要吃東西了。可以選擇魚類、雞肉、奶類、蛋類、無糖優格、豆類等優質蛋白質。恢復粗糙主食,多攝取低GI、低GL飲食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是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引發血糖值上升程度的指標。升糖指數越高,代表這類的食物吃進人體後,會快速釋放葡萄糖,導致血糖瞬間飆升。當血糖一高,胰島素就必須跟著大量分泌,長期攝取這類食物,就會讓血中的胰島素經常維持很高,進而引發高胰島素現象,啟動胰島素風暴!相反地,升糖指數越低,代表這類的食物吃進人體後,葡萄糖會緩慢釋放,血糖就不容易瞬間飆升,胰島素就不會大量分泌,血中的胰島素含量會很低;許多的健康書籍都已經建議多攝取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一般來說,精緻的碳水化合物或稱為精緻澱粉(或簡單醣),例如:白米飯、糯米飯、白糖都屬於精緻的碳水化合物,這類食物的升糖指數經常都高於七十;相對的,複合式碳水化合物的升糖指數較低,因為它們含有纖維,會讓葡萄糖釋放較為緩慢,血糖較不容易飆升。現代人的主食多為精緻澱粉,由於缺乏纖維,人體會快速吸收這些糖分,導致飯後血糖過高,間接也造成血中胰島素越來越高!所以如果要調降胰島素,首要建議就是「恢復粗糙主食」,把白米飯改成糙米飯或五穀飯,白麵粉做的麵包、包子、饅頭,改用全麥來製作,這是調降胰島素的第一步。選擇低升糖負荷食物,留意烹煮方式哈佛大學提出另一個理論稱為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 GL),升糖負荷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糖分密度的指標,糖分密度越高的食物會讓血糖持續性升高,影響更大。許多水果的升糖指數(GI值)雖然很高,但是升糖負荷(GL值)卻很低,幾乎都在十以下,代表糖分密度不高(水果含很多水分),不至於對血糖造成長時間的影響。相反地,蛋糕等甜點升糖負荷(GL值)高達二十,會造成血糖長時間居高不下,胰島素當然也居高不下。同樣食物採用不同烹調方式,升糖負荷(GL值)也會截然不同,例如:水煮的馬鈴薯升糖負荷(GL值)只有三,因為飽含水分的緣故,烤馬鈴薯的升糖負荷(GL值)則高達十三!升糖指數(GI)與升糖負荷指數(GL)參考表:如果希望降低血中胰島素,改善「高胰島素」現象,建議選擇升糖指數(GI值)五十五以下,升糖負荷( GL 值)十以下的食物最好,並且多以豆類、蔬菜、水果為主,這是調降胰島素的第二步。養成低卡飲食與有氧運動除了選擇低升糖指數(GI值)與低升糖負荷(GL值)飲食外,代謝疾病的專家都一致同意「低卡飲食與運動」,是改善胰島素阻抗與「高胰島素」現象最有效的辦法!其實低卡飲食的食物,相當於低升糖指數(GI值)與低升糖負荷(GL值)食物,避免高脂肪食物、大塊肉類。另外,建議早餐最好增加水果的份量,來取代早餐店的食物,下午茶、宵夜、零食也要避免。除了飲食調控之外,平常也該起身動一動,這是調降胰島素的臨門一腳。別老是坐在電腦前面,運動可以改善代謝,有助於調降胰島素,提升腦內啡,增加好的膽固醇,並降低血壓等。因此,有氧運動,慢跑、快走、爬山都是很好的選擇,把運動變成一種生活型態,肥胖的人運動最好循序漸進,否則心臟受不了,膝蓋也受不了!絕對不要勉強,否則會很容易受傷;難度太高的運動也會讓你很快放棄,一切都前功盡棄!有氧運動除了可以改善「高胰島素」現象,還可以燃燒熱量,增加心肺功能,對於身體的柔軟度、肌肉強度也都有所助益。於此之外,增加了身體的含氧量,就能避免慢性缺氧,當身體氧氣足夠,可以顯著提升組織修復能力,不僅可以讓身體的能量生成順暢,引導全身細胞的活化,對於延緩老化與種種慢性病的預防至關重要。增加身體的含氧量,是現代人處在缺氧環境下,非常重要的長壽養生之道!運動熱量消耗表:(本文摘自博思智庫《矯正代謝力:遠離三高、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書籍簡介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是慢性病爆發的前兆,罹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7倍,罹患腦心血管疾病是一般人的3倍!原來代謝失衡,是致病元凶!許多國內外的研究都顯示,肥胖者罹患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還高,為何過重或肥胖者很容易產生健康問題?因為慢性病正是「胰島素風暴」一路不停傷害的結果。蕭院長認為,若是能夠找出代謝疾病的真正病因,也可以對於現今的醫療體系做出一點貢獻,讓大眾找回真正健康。希望藉由《矯正代謝力:遠離三高、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一書,作為民眾日常飲食與健康管理的提醒,讓有胰島素風暴的人們回到「健康的生活型態」,活出健康和美麗。
-
2021-01-08 養生.無退休時代
熱愛毛小孩、結緣守護導盲犬!余湘第二人生「利他」擺第一,目標做到90歲
「哇!你們來了啊!你們都好乖喔……」。還沒進屋,就聽到一陣雀躍的聲音,再往前一看,原來智邦投資董事長余湘已經坐在地上,緊抱著導盲犬們笑得燦爛。「我從小在台東就養狗啊,會這麼喜歡拉布拉多,是有次我們去英國坐捷運,看到一隻導盲犬正在工作,牠領著視障朋友坐車、找到座位後,把下巴放在主人大腿上,認真工作又暖心,而且牠們還會自主去繞過障礙物,不只是聽指令而已,讓我感覺導盲犬真的很厲害、很偉大」。余湘難忘的那一幕,正是她與導盲犬的第一次邂逅,也牽起了10多年來的濃厚情緣。 這些年,余湘如願陸續養了三隻拉布拉多,第一隻她視為家人的「弟弟」,就像那隻英國導盲犬,用一生守護著余湘。 2008年余湘腦血管動脈瘤破裂,在鬼門關繞一圈後救了回來,她住院3個多月回家休養,余湘的先生「吳哥哥」,深怕自己打呼會影響太太,提議讓「弟弟」陪著余湘睡覺。40多公斤的「弟弟」漢草好、聰明又貼心,每天繞著她轉、給了余湘滿滿安全感。 「有次我好像是耳石脫落,不誇張,整個天旋地轉,然後弟弟聽到我驚呼,就把牠的兩隻前腳放在床頭、看著我,好像在對我說不要怕,有我守護你……」。弟弟真的一路守護著余湘,直到14歲離世前一天都沒有懈怠過,牠將余湘視為本命,余湘也十足寵溺牠,「毛小孩真的就像家人啊!」 不會因離別就不再養狗 之後,余湘再養了黑拉拉「安安」,卻因為腫瘤7歲就走了。「安安本來可能就沒這麼健康,眼睛有點病變、有時候跑步會歪歪的,但牠很黏人,每次都把全身最大面積靠在我身上……,就算牠有點小缺陷,但我還是很愛牠」。余湘說,比起弟弟高壽離開,安安更讓她揪心。 養狗的人,最怕狗狗離開自己,余湘雖然難過,但卻坦然面對。「弟弟、安安走,很多人會問說要不要繼續養,我說會、一定會,而且一定要,當然會怕離別,但不會因為離別就不再養狗。」 現在家裡的另一隻「弟弟」,上個月意外因牽繩的金屬環脫落、被公車撞到,至今還住在狗醫院。余湘說自己一向理性、不容易動情,但有幾個夜深人靜的晚上,想到弟弟就忍不住心疼落淚。 「我想說我已經很會照顧狗狗,沒想到讓牠被撞」。還好遇到名人維東尼動物醫院的貴人蔡坤龍醫師,讓弟弟能撿回一命,雖然尾巴被迫剪得短短的,但雙腿保住、現在也能站起來了。 把愛投放到導盲犬身上 不只愛自家的狗,余湘也將愛,投放到導盲犬身上。 聊起和台灣導盲犬協會的緣分,余湘說是星星王子牽線,介紹了協會秘書長陳長青(William)給她認識。「William放棄進入法律領域,卻跑去紐西蘭導盲犬學校取得指導員證照、投入導盲犬培育訓練,讓我很感動。」余湘出錢出力,也是導盲犬守護天使。 「每次去協會都覺得這些狗狗好窩心、好想好好照顧牠們,牠們療癒我很多,而視障朋友真的很需要導盲犬,牠們的意義不只是陪伴、提供安全感,更是能讓視障朋友的生活過得更好、更自在」。 儲備訓練師鄭宇恩說,目前協會導盲犬有37隻,培訓1隻合格導盲犬至少要花2年,每隻成本約100萬。在2個多月到1歲半時,於寄養家庭進行社會化訓練,後續再交由訓練師24小時貼身訓練,到了2.5-3歲,開始進行導盲犬與視障朋友的配對過程。 視障者免費申請導盲犬 鄭宇恩提到,只要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法定視障朋友,都可以免費來協會申請,但要能通過第一關「心靈地圖」,也就是由定向老師對申請者進行定向訓練,必須能自己在外面,拿著白手杖行走、不會迷失方向,清楚知道自己走到哪裡去。另外,協會還會評估申請者與狗狗間的個性、步調能否一致,比如說女生牽狗,如果狗顯得比較頑皮,那就要配給男生,才能相輔相成。 配對通過後,就會展開為期1-3個月時間的共同生活,這階段主要是教導怎麼照顧狗狗、如何互動,以及指令訓練等,協會才能安心將合格導盲犬,交給視障朋友帶回去一起生活。 在導盲犬訓練過程中,也會遇到有不合適當導盲犬的。鄭宇恩說,台灣導盲犬協會已取得國際導盲犬聯盟,以及國際輔助犬組織正式會員資格,是台灣第1個擁有雙國際認證的工作犬培訓機構,所以如果狗狗個性太溫和、工作不夠積極,就會讓牠去轉當輔助犬(陪伴犬),如果個性很活潑、急躁,就會轉去保三,當緝毒犬或海關犬。 60後貢獻己力轉向「利他」 余湘近年創立2家新公司,一家是請來業界前輩,傳授產業經驗的「知行者」;另一家則是行銷顧問公司「領航者」。她轉向投入教育工作,余湘的先生大讚她做得好:「妳以前做的都是利己,現在是利他,所以要給妳按個讚!」 「我想跟《空中英文教室》創辦人彭蒙惠老師一樣,做到90幾歲才退休,不管是什麼型態,就是不能讓自己閒下來,搞不好哪天當導盲犬志工也說不定……」。 余湘曾說,年過60了,賺錢已經不是最主要考量,覺得應該要對社會做出一些回饋。現在她把「利他」,放在第二人生中的第一順位。 一路以來,她支持培訓導盲犬、與亞都麗緻前董事長嚴長壽在自己的故鄉台東,合作「余水知歡」民宿,提供原住民返鄉就業的舞台;還有長期關懷弱勢、協助罕見疾病基金會,甚至2014年信主後,她頻做見證,又成立了學院進行教育傳承。 余湘相信,老天讓她大病後重生,給了人生第二次機會,這一定有祂的旨意,她會貢獻己力、一路做到不能做為止。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不當下流老人!45歲前一定要做對5件事,才能好命過日子.更年期睡眠障礙、婦科問題多,白雁教你3動作促進出汗排濕氣,重拾優雅生活.人際關係的矛盾都是從「我以為」來的!要讓自己變得更可愛,多些體貼、少點自以為
-
2021-01-08 科別.新陳代謝
你以為的餓只是大腦覺得餓!「假性飢餓」 當心掉進越吃越多的陷阱
有一篇非常有價值的回溯性論文,二○○二年發表在美國醫學雜誌(JAMA May 8, 2002-Vol 287, No.18),這篇標題為「The glycemic index」的論文是由大衛.路德維希醫師(Dr. David S. Ludwig)所發表,他統計了六十幾篇自己的研究數據,加上其他研究者的相關研究結果,作出一項回溯性討論。他發現,攝取高GI飲食會引發「慢性飢餓效應」,前面提過攝取高GI飲食會導致飯後血糖迅速飆升,如此一來,迫使胰臟分泌大量胰島素來因應,造成血中胰島素過高;問題就出在人體的血糖調控,並非我們所想像得那麼精準。過高的胰島素,往往會把血糖壓過頭,導致通常在進食後的二至三小時,便會出現「生理性低血糖」現象,而且經常會比空腹的血糖值還要低。你以為的餓,只是大腦覺得餓!由於人體的大腦只能使用血糖作為燃料來源,一旦發生血糖過低的現象,大腦便會立即發出「飢餓指令」,於是命令身體趕快進食,讓血糖恢復以維護大腦的正常運作。這種明明吃飽了,卻又覺得餓的現象,不自覺吃進更多食物,也讓人們的體重暴增。隨著每日的三餐,加上甜點以及甜飲料,無形中導致一天的血糖如同雲霄飛車一般,忽高忽低,同時造成身體經常處在一種莫名的飢餓狀態,就稱為「慢性飢餓效應」。從慢性飢餓效應可以充分解釋,為何血中胰島素過高,會引發食癮效應,加上胰島素屬於「儲存能量」的荷爾蒙,胰島素過高,本身就會驅動身體拼命攝取熱量。慢性飢餓效應,也同時可以解釋,為何胰島素過高,會傾向喜好高糖飲食?因身體經常處在低血糖狀態,身體自然會拼命補充糖分。另外,胰島素會加速身體的脂肪合成,胰島素會活化脂肪合成生化反應的每一個步驟。當身體脂肪合成反應旺盛,身體會自然傾向攝取高脂飲食,以補充脂肪合成所需的原料,例如:游離脂肪酸。歸納結論就是:當血中的胰島素過高,身體就會引發食癮效應,不僅喜歡暴飲暴食,還會傾向喜愛高糖、高脂、高熱量的三高飲食。這類型飲食通常也被營養師歸類為「最不健康的飲食」,這群受測者的胰島素值幾乎都在十以上,肥胖者的胰島素值甚至越高,經常高於二十以上,中年肥胖者(代謝症候群)的胰島素更高,甚至高到三十以上。由此得知,肥胖的人食慾,普遍比非肥胖者來得高。該研究的另一大發現是,胰島素只要降到五.○以下,食慾就會明顯下降,完全不容易有飢餓感覺。於此同時,也會自動轉而喜歡清淡的飲食,青菜、水果變成首選,吃得非常健康;對於那些油炸食物、甜食、甜飲料、點心、下午茶、宵夜、吃到飽餐廳,則開始敬謝不敏,一概拒絕!這類受測者大多有著削瘦的外型,身體沒有多餘脂肪,且喜好運動的族群,健康、長壽者多屬這種類型,但這類族群畢竟是少數。根據自身體驗,我的胰島素原本高達十二.八,當時體重高達八十公斤,食慾非常好,飲食習慣與一般民眾無異,但食量很大,也很喜歡「吃到飽餐廳」享受那股吃撐的滿足感。後來,當我覺察到健康危機,體重慢慢地減到六十八公斤,胰島素也跟著降到四.六,整體飲食習慣來個大逆轉,食量變得很小,吃一點就有飽足感,非常喜愛清淡飲食。其實,這樣的轉變根本不用營養師教導,當胰島素降下來,飲食機制就會自動轉變了!後來終於明瞭,自己原本的胰島素高達十二.八時,同時染患食癮現象,降到四.六以後,食癮現象自然消失無蹤。食癮社會,每個人都是高胰島素血症!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議題,而且影響非常深遠!大衛.路德維希醫師(Dr. David S. Ludwig)所發表的文獻,另外還討論到一項議題,他發現攝取高GI飲食後,飯後兩至三小時會引發「生理性低血糖」的失調現象,普遍發生在每個受測者的身上。於是,他給出了一個評語:這個現象看起來似乎是「正常狀態」,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而且根據之前的結論,代表著高胰島素血症的情況,幾乎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這項議題曾經也困擾自身許久,因為經合理推斷:現在有哪一位民眾不吃白米飯?或是不吃白麵粉做成的麵點、包子、饅頭、麵包、蛋糕?不喝奶茶?或是其他手搖飲、甜飲料?(相信有,但非常非常少數)這些食物根本就是標準的「國民飲食」,大家都是這樣吃的啊!當我自己的胰島素高達十二.八,這樣的飲食習慣與其他大眾根本沒有什麼差別。對照研究收集的胰島素數據,一般民眾(非明顯肥胖者)的胰島素值,大約落在十至二十之間,我所使用的檢驗方法,所標示的胰島素的正常值是二十五以下,所以,大家看起來似乎都處於「正常的」範圍。雖然在研究過程,當時的我已經警覺到民眾的胰島素值都太高了,導致普遍性的代謝失調,但在當時的時空下,要如何提出「每個人的代謝都失調了!」這麼大膽的議題?最後,終於有幸找到大衛.路德維希醫師(Dr. David S. Ludwig)所發表的文獻,終於才能有所印證並確認「自己是對的!」為何要特別指出,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議題?試想,當絕大部分的民眾都患有高胰島素血症,最新的研究報告已經一致認同:高胰島素血症是年輕肥胖、代謝症候群(中年腹部肥胖加三高)、第二型糖尿病、腦心血管疾病的巨大危險因子。正因這類病患的血中胰島素數值都相當高,加上對於現在代謝疾病的發生率與致死率大幅提升,無疑地更加坐實了這項研究報告,最後得到這樣可怕的結果,相信讀者也就不覺得奇怪了!此外,高胰島素血症所引發的食癮現象,大家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了,現代人不需要做過分粗重的勞動,但每個人的普遍食量都很大,而且偏好高糖、高脂、高熱量。試想:如果你是餐廳或小吃攤的老闆,你要賣哪種飲食?於是,我們也可以理解到,為何一些速食品牌和汽水飲料公司可以創造出天文數字的營業額?為何(珍珠)奶茶會成為台灣國飲,為何吃到飽餐廳老是人滿為患?為何健康飲食餐廳依然乏人問津?(所幸目前已有一群人開始改變飲食方式)放眼望去,當整個飲食環境幾乎全面朝三高飲食環境發展,就成為名符其實的「食癮社會」,代謝問題自然成了一種普遍現象,更遑論即將相繼而來的症狀與疾病,實在不可不慎。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矯正代謝力:遠離三高、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書籍簡介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是慢性病爆發的前兆,罹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7倍,罹患腦心血管疾病是一般人的3倍!原來代謝失衡,是致病元凶!許多國內外的研究都顯示,肥胖者罹患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還高,為何過重或肥胖者很容易產生健康問題?因為慢性病正是「胰島素風暴」一路不停傷害的結果。蕭院長認為,若是能夠找出代謝疾病的真正病因,也可以對於現今的醫療體系做出一點貢獻,讓大眾找回真正健康。希望藉由《矯正代謝力:遠離三高、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一書,作為民眾日常飲食與健康管理的提醒,讓有胰島素風暴的人們回到「健康的生活型態」,活出健康和美麗。
-
2021-01-07 癌症.肺癌
早期發現治癒率9成 5天5千人連署肺癌篩檢普及化
●低劑量電腦斷層是唯一可以有效檢出早期肺癌並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工具●應將CT篩檢車開到偏遠地區,方便民眾檢查肺癌位居國內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位,每年死亡人數高達九千多人,多數病人確診時已多是末期,醫治困難。研究顯示,低劑量電腦斷層是當前唯一可以有效檢出早期肺癌並降低死亡率的工具,早期發現治癒率可達90%以上,為搶救肺癌病患,癌友社群團體發起「肺癌篩檢普及化」連署活動,短短5天已獲得5千多人連署。癌團建議試辦 視成效制度化發起連署的「FB肺長壽社團&抗癌戰友會」指出,低劑量電腦斷層可以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檢查出來,早期發現並治療,治癒率可以高達九成以上。此次連署活動主要訴求為:希望能鬆綁不合宜法規,不限制CT、MRI一定要設置於醫院內,讓CT、MRI設置普及化,以提供民眾省時、便利又快速的癌症篩檢診斷工具。例如日本十多年前即發展移動型CT,將CT篩檢車開到偏遠地區,方便民眾檢查。癌友社群團體建議,初期可採試辦方式,由幾家基層醫療機構如健檢診所、大型診所等設置自費的CT及MRI,視其執行成效,再予制度化規範。別只針對高危險群篩檢此次發起連署的社團內有許多肺癌病友都不是肺癌高危險族群,不抽菸也沒有家族史,但一確診就是肺癌四期,因此若只注重高危險族群的篩檢,很難進一步降低肺癌死亡率,無法照顧許多無辜的民眾;若能讓篩檢設備普及化,提高檢查便利性,相信有更多病患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升成功治癒的機會。
-
2021-01-05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退休後不想過得比現在差?中信銀專家有解
聯合報系退休力大調查引發全民熱潮自我檢視退休準備,趁年輕應全方位存本,長期關注退休議題的中信銀率先回響願景工程報導,針對各世代退休力不及格提出對策。台灣在二○一八年就進入高齡化社會,預估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長期關注退休議題的中信銀個金副執行長楊淑惠認為,老年人口過多、少子化未解決,財政負擔加重之下,社會將呈現低成長、低利率,不管是三十、四十、五十歲民眾,都必須有及早、長期退休規劃的準備,且掌握基本的資產配置觀念。楊淑惠表示,台灣民眾雖關注高齡長壽議題,但對於退休準備的進度落後,普遍民眾在退休準備上有四大迷思:第一,低估老後所需,許多民眾認為退休後月生活費三萬就夠,但依據主計總處的統計,六十五歲以上家庭每月開銷是六到十一萬元;第二,理財工具保守,許多民眾目前理財工具只有儲蓄或定存,低利率時代光仰賴定存配息易被通膨吃掉。第三,過於仰賴政府年金,繳多、少領、延退已成未來的趨勢;第四,忽略高齡照護所需費用,台灣擁有健全的健保制度,但很多民眾忽略老年後的長照與醫療費用,失智、慢性病或重大疾病伴隨的醫療費用將是退休後一大負擔。楊淑惠指出,退休前著重在資產累積,退休後是要著重在管理金流與長壽風險,但不管哪個世代,國人面對退休準備須擁有三大基本觀念:第一,退休金帳戶專款專用,依據每人的資產狀況與退休後想要的生活目標進行規畫,可運用銀行的退休金試算網站,輸入自己的應備、已備後計算出缺口,就能知道每月或每年該挪多少錢在退休準備,並要定期追蹤是否達成目標。第二,資產配置且長期投資,並掌握基本股債配置,距離退休越近債比重拉高降低風險。股票標的要選擇長期穩定、穩定配息、體質健全、具有未來成長性的產業或公司,以近兩年來說,可選擇AI、5G、防疫相關標的;債券則是要抵禦波動性高的股票資產,除留意債息外,也要留意債券品質,可直接買債券或透過債券型基金投資,例如全球債、高評等投資等級債券,若是高收債最好避免高收益、低信評的債券。另針對手上有一大筆金錢可準備退休者,楊淑惠提醒,除掌握上述的股債配置,最好挪一成資金進行避險,可投入黃金、美元。第三,醫療準備,如果挪不出一筆錢做為醫療準備金者,可透過保險轉嫁風險,在體況還可以或年輕時及早規劃。接著,才是針對不同世代選擇不同工具。三十歲年輕世代普遍面臨低起薪、高物價的困境,對年輕族群來說因人生階段還有更迫切的目標,例如存第一桶金、購屋、結婚,很少年輕人會把退休排入最優先目標,普遍患有「退休準備拖延症」。但楊淑惠認為,年輕世代有兩大優勢,第一,大部分年輕人身體狀況良好,建議趁此時補強重大疾病或意外失能保障,此時保費較便宜,不只及早建構老年的「病本」,也能避免當身體有狀況時無法投保;第二,距離退休還有三、四十年,可及早累積並善用複利效果,若晚十年才開始準備,之後每月提存壓力將增加一點八倍。楊淑惠建議,年輕世代首先如果想擺脫薪資困境,可從開源節流做起,透過升遷加薪、跨足副業或投資股滾錢來開源,並建立儲蓄與長期理財習慣來節流。建議至少每月領到薪水可存兩成下來,而理財前要先存到一筆緊急預備金,可設定兩個月的生活開銷,之後的錢才進行投資理財。在退休準備上,年輕人可善用勞退自提,最高可提撥百分之六,除加快退休儲蓄,也能省稅;自己理財部分,股債配置可設定為七比三,並善用定期定額來累積資產。到了四十歲,大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薪資雖然比年輕時期高,但開銷也較大,這時容易因子女教育或奉養父母,就忽略自己的退休準備。楊淑惠建議,三明治世代家庭責任重,可透過保險將家庭責任轉嫁出去。例如:善用投資型保單,除有壽險保障效果也能投資持續累積退休金;或是利變型壽險,投保初期用壽險保障轉嫁家庭責任風險,保單價值則每年複利滾存。如果是想保險與投資分開者,可適度增加定期壽險轉嫁家庭責任,投資上股債建議六比四,較保守者可採五比五。選擇配息型基金,息收可用來支應保費,或持續滾進去達到複利效果。到了五十五歲以上橘世代,距離退休剩五至十年,打造多元被動式收入成為重點。楊淑惠指出,越接近退休時點,被動收入越顯重要,建議適度增加固定收益標的,例如債券型基金、海外債、貨幣型基金、年金險等,股債比可設定為三比七。同時,要開始留意財富安全,失智或高齡者常成為歹徒的詐騙對象,除詐騙外,年長者也常面臨子女爭產、推卸照顧責任的問題,橘世代可趁意識清楚時,善用安養信託,由專人管理財務,包含給付費用給專業醫療機構、安養機構,並事先做好財產分配,透過信託把錢分配給繼承的子女。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1-01-05 癌症.攝護腺癌
活得夠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喜劇演員比利•康納利(Billy Connolly)曾戲稱,他已經來到醫師不在意他的睪丸、而是對他的直腸更感興趣的年紀。睪丸癌的中位數年齡約莫是三十四歲,而攝護腺癌差不多是七十二歲。接受攝護腺指診時,你得側躺,將雙膝抬至胸部,讓醫師用戴上手套的手指伸進你的肛門,透過薄薄的腸壁評估攝護腺的大小和硬度。攝護腺癌相當常見:在我人數將近四千的當地病人中,每年都會出現幾個新診斷。艾利克斯•辛克萊正是其中之一。他是六十二歲的建築工,個性堅毅、肌肉發達、禿頭,鬍鬚又濃又黑,遮去他的下半張臉。他說他已離婚,也暗示他的性生活相當活躍,子女早已長大離家。他穿著連身工作服來就診。「以前我晚上要起來一兩次去尿尿,但現在多達五、六次。早上起床時累得要命。」他發現自己有時得在馬桶前站上整整一分鐘,尿液才開始細細流淌。「我寧可不看醫生,可是情況已經不能再拖延了。」我們填完一份名為「國際攝護腺症狀量表」的問卷調查,以一到五分的程度回答一連串問題,從你多常感覺膀胱沒有清空,到你多常得用力讓尿液排出。艾利克斯拿到讓人印象深刻的二十二分。我從他的手臂抽血取樣,檢查攝護腺特有物質的濃度,這種「攝護腺特異抗原檢驗」的結果大致會隨攝護腺大小而異,有時能檢驗出癌症。我問他能否進行直腸檢查。「我聽說過,」他順從地說道,起身拉開工作服拉鍊,「如果你非做不可的話。」艾利克斯的攝護腺相當肥大,從膀胱下方向後凸出,壓擠到了直腸。我在腺體中央下方某側的皺褶處摸到一顆比較硬的個別團塊,就像塞在柏油路面的一顆小卵石。「那就是你排尿辛苦的原因。」我告訴他,「你的攝護腺肥大得很嚴重,使得尿液幾乎無法通過。」艾利克斯起身拉上工作服拉鍊。我說,「你要去找這領域的專家,」我讓他注意聽著,「他們會用顯微鏡檢查你的攝護腺切片。」一聽到這個訊息,他的動作慢了下來,接著小心地詢問:「他們如何取出切片?」「他們會用非常細的針,從你的肛門穿過腸壁。」我希望讓他放心,但不知這是否反而讓他更為焦慮。「攝護腺暴露在體內的睪固酮當中,時間越久會變得越大,所以你活得越久,攝護腺就會越大。你不是唯一的案例,攝護腺在大約你這個年紀開始出問題是相當常見的。」「這和癌症是同一回事嗎?」他同時拉上外衣拉鍊和伸手拿帽子。我等候片刻,直到他的目光又轉回我身上。「男人活得越久,攝護腺就會長得越大,只要活得夠久,每個男人都會得攝護腺癌。但大多數男人的攝護腺癌生長緩慢,所以不會造成麻煩。」「我要怎麼知道它會不會對我造成麻煩?」一九八○年代期間,《紐約時報》的編輯安托利•布洛亞(Anatole Broyard)寫了一系列短小精煉的隨筆,描述他確診罹患攝護腺癌和接受治療的經過。這些隨筆在布洛亞死於該疾病後由他的遺孀收集出版。布洛亞長年評論文藝,旁徵博引為文章注入幾許幽默感和非凡才智,文筆有如弧光燈般明亮而清晰。「當你全身充滿核染料,躺在巨大的機器下方,讓它掃描你全身骨頭,找尋背叛的證據,你心中有何感想?」他寫到某次接受掃描、查看癌細胞是否已侵入他的骨骼,「這部機器具備恐怖電影的感染力,在它下方,你變成暴露於電子風暴中的科學怪人。」布洛亞體驗到自己的確診既是焦慮和恐懼的大爆發,吊詭地卻也是解放——生命變得多采多姿,有如「垂掛在平台鋼琴上的彩色渦紋披巾」。身為批評家,他求助於書本,藉此與癌症和平共存,但抱怨有太多回憶錄都缺乏幽默感,過度嚴肅,沉溺於浪漫主義,「它們聽起來如此虔誠,彷彿是用腳趾尖寫成。」他承認這個診斷讓部分的他相當得意,彷彿聽見任何人所能聽見最糟糕的消息——末期疾病的診斷,就像獲得宇宙至大的祝福。布洛亞對自身疾病的某些層面抱有一絲感激,疾病使他更深刻、更貼近地欣賞活著的光采,以及允許他放縱長期以來被壓抑、想要更加衝動的欲望。在篇名為〈病人檢驗醫師〉的隨筆中,他詳細說明了自己偏愛的醫師類型——「擁有想對抗命運的強烈欲望……熱情或倔強到足以凌駕如惡魔般強大的事物,例如疾病。」布洛亞時常覺得自己得在慶幸他還算勇敢的朋友面前故作堅強,但他知道,好醫師會看穿他的虛張聲勢,識破他的孤單,甚至引導他穿越癌症治療的煉獄。他不想依賴誇誇其談或詐騙欺瞞的醫師;他理想中的醫師應當受過詩歌訓練,或至少熟悉隱喻的可能性:我想要的醫師,不僅是有才能的醫者,而且有點像玄學家。他能照顧身體和靈魂……我的醫師若要瞭解我的身體,也必須懂得我的性格。他必須穿進我的靈魂,而不光只是穿進我的肛門。布洛亞拒絕了第一位醫師提議的閹割(「我的泌尿科醫師相當知名,他想切除我的睪丸,但我認為這麼做等於一開始就輸掉了這場戰役。」),但他同意大多數治療攝護腺癌的方式都會讓他性無能,或影響到性慾。他建議莫將性視為只關乎肉體,而是一種親密想像的擴展,並接受性生活的減少是合理的交易,希望藉此多換取幾年的壽命。「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他寫道,「在與死亡發生小衝突後,我覺得光是活著就是持久的性高潮。」泌尿科醫師證實了艾利克斯罹患攝護腺癌。更糟糕的是已經擴散,因此移除攝護腺以消滅腫瘤已非選項。改善他生活品質的第一步是拓寬通過攝護腺的尿道,或者如同艾利克斯說的「給它鑽孔」(建築工在思考身體及其缺陷時,有一堆好用的比喻)。我還在擔任初級醫師時,曾協助過進行這類手術――病人躺著接受麻醉,雙腿擱在鐙具上,一個內附攝影機的細小儀器穿入陰莖,推進膀胱。觀看這個過程總讓人感到驚奇,攝影機探索未曾被看見、幾乎難以置信的粉紅色隧道和堤岸的世界,裡面分布著脈紋和渦漩的精美輪廓線。一進入攝護腺,儀器會伸出金屬圈,透過電流加熱後,能同時削去和燒灼阻礙尿液流動的組織。這得花上幾天時間讓出血止定——這期間艾利克斯得待在醫院,用寬口徑的導尿管排出膀胱的尿液。手術後,艾利克斯的尿液順利流動,但他的癌症已處在過於後期的階段,無法消滅。我讓他開始接受注射,讓睪丸停止製造睪固酮,還有使用荷爾蒙阻斷劑。我們計劃在當地醫院進行放射治療。第一次注射的兩週後,我重新為艾利克斯檢查。他的性致已蕩然無存,皮膚感覺又熱又乾燥。「我從來沒有這麼煩惱過,」他告訴我,「可是最近這幾天,我對所有事情都緊張不安。還有我看電影時竟然忍不住像嬰兒一樣啜泣。」他想繼續工作,卻發現肌肉只要稍微活動就會疼痛,而且喪失了大部分的力氣。這些都可歸因於缺乏睪固酮所引起的症狀,而非癌症。「以前我輕輕鬆鬆就能抬起四片石膏板,但我想現在要是能應付兩片就算好運了。」隨後幾週,他的睪丸萎縮,儘管鬍鬚濃密依舊,但皮膚開始呈現細緻的粉紅光澤,彷彿逐漸變得更加脆弱。「你受夠了嗎?」某天我在他詳述讓他苦惱的所有副作用之後這麼問他,「你想不想停止治療?」「要是治療對我有好處,我就不會想停下。」他答道,「如果能繼續抑制住癌症,對我來說這些至少是值得的。」艾利克斯每隔十二週還是會來診所接受注射,雖然這造成他的睪丸萎縮,卻也減緩了腫瘤的成長。他生性務實,將這種交換視為合理的妥協。「我很幸運來到這裡。」他邊說邊解開腰帶打針,考慮到針頭尺寸,必須扎進身體最大塊的肌肉——臀部。歷經治療的初期衝擊後,他的性慾慢慢回來了。有一天,他告訴我他交了新女友。「她雙眼大張,」他說,「知道我可能沒辦法一直陪伴她。」我告訴他,若是想嘗試針對性無能的藥物,就跟我說一聲,但他只使了個眼色:「不需要。」他說,「我已經學會比以前多發揮一點想像力。」有些男人視睪固酮喪失為折磨的羞辱。閹割自古以來都被當成一種懲罰手段,大約刻寫於西元前一五○○至一四○○年的中國商朝甲骨文,就將閹割列為對戰俘的刑罰,而兩個世紀後的某位埃及法老,也誇稱閹割了六千多名來犯的利比亞軍隊士兵。更近代,蘇丹的武裝民兵也對囚犯做出相同的事。現今某些西方司法機關會用化學閹割,作為對已判決的性犯罪者的處罰和「治療」,引發了爭議。有鑑於文化落後地區以閹割作為懲罰手段,難解的是縱觀歷史,為何有許多年輕男子和男孩自願接受如此折磨。在全面檢視這個現象的《閹人歌手》(The Castrato)一書當中,歷史學家瑪莎•費爾德曼(Martha Feldman)探討了這些人為何這麼做的理由。她建議我們將之視為不只是一種交易,而是犧牲,某種意義上令人感到滿足或神聖的變形。閹人歌手奉獻珍貴事物作為獻禮,以頌揚更偉大的上帝榮光,但也希望獲得珍貴的回報。費爾德曼說,閹人歌手是「神聖化的生物」,某種程度上能與國王相提並論。在崇尚儒教的中國,這種犧牲是為了國家,而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則是教會。它被視為一種復活,很像布洛亞在得知末期診斷時,感覺自己重獲了生命。湯瑪斯•布朗注意到,閹割過的男性長壽的機會似乎會提高,這部分是因為豁免罹患攝護腺疾病。羅馬詩人盧克萊修(Lucretius)在《物性論》(The Nature of Things)中就曾描述瘟疫受害者犧牲自己的睪丸,希望藉此免於此一禍患。〈馬太福音〉寫道: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而自閹的。還有人是希望延長壽命而選擇閹割。※ 本文摘自《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作者:蓋文・法蘭西斯 譯者:林金源出版社:木馬文化出版日期:2020/10/07
-
2021-01-04 養生.抗老養生
人的一生總心跳數是固定的,心跳越慢壽命就會越長?
讀者Jones Wen在2020-12-20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讀完您的三本著作,收益良多,糾正了我一些先前錯誤的認知,非常感謝。在下有一問題懇請林教授解惑,常看到哺乳類動物心跳若快,則壽命較短的論述,所以人類是否也是如此,有科學依據嗎?謝謝您。其實,我真該謝謝這位讀者的提問,因為我對心率跟壽命之間的關係一直很感興趣,但由於之前沒人提問,也就沒想到要發表文章來討論。我之所以會對「心率與壽命」感興趣,原因之一是網路上看到「十億心跳理論」(Billion Heartbeat Theory)。這個理論,比較鬆散地講,是所有的動物在一生中的總心跳數都是在十億左右。但是,「所有的動物」畢竟是太過籠統,所以,比較嚴謹的說法是,所有的哺乳類動物一生中的總心跳數都是在十億左右。既然所有的哺乳類動物,包括人,一生的總心跳數都差不多,那,心跳較慢的人就會活得較久。所以,有人就說,那我才不要運動,因為運動會使心跳加速,而心跳加速就會使壽命變短。還有人說,這個說法是太空人阿姆斯壯的名言,但事實上他從未說過這樣的話。請看維基百科。不管如何,這個理論的源頭可以追朔到一篇1997年發表的論文。它的作者是心臟科醫生Herbert Levine,而標題是Rest heart rate and life expectancy(靜息心率和預期壽命)。這篇論文的第一個圖表是常被拷貝和引用來“證實”「十億心跳理論」,而它共列舉了15種哺乳類動物,從最小的小鼠,到最大的鯨魚。除了人類之外,這些動物的心率和壽命呈現出一個「逆半對數關係」(inverse semilogarithmic relation)。簡單地說就是,心率越高的動物種類,壽命就越短。既然知道每一種動物的心率和壽命,就可以算出每一種動物一生的總心跳數。所以,Herbert Levine醫生就將那15種動物一生的總心跳數陳列在這篇論文的第二個圖表。除了人類之外,這些動物一生的總心跳數都是在7.3億左右。7.3億當然不是10億,所以「十億心跳理論」並沒有出現在Herbert Levine醫生這篇論文裡。但是,我在網路上看到的資料都是說動物一生的總心跳數是10億左右,包括一些學術界的網站,例如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聖荷西州立大學。在我看到的所有資料中,一般讀者最容易看得懂的應該是The Heartbeat Hypothesis。這篇文章把上面那篇論文的第一個圖表重新製作,而我個人認為這個新圖表比較好看,所以就採納它做為本文的插圖。這篇文章也有提供下面這六種動物的心率,壽命,和一生總心跳數:侏儒尖鼠:每分鐘心跳1300,壽命1.5年,一生心跳10.2億次。小鼠:每分鐘心跳500,壽命5年,一生心跳13.1億次。貓:每分鐘心跳150,壽命15年,一生心跳11.8億次。人類:每分鐘心跳60,壽命71年,一生心跳22.4億次。馬:每分鐘心跳44,壽命40年,一生心跳9.3億次。大象:每分鐘心跳28,壽命70年,一生心跳10.3億次。從上面這六種動物就可看出,人類是「十億心跳理論」的唯一例外(一生總心跳數高達20多億)。沒有人知道原因,但目前最好的解釋是「先進的醫療照顧」和「先進的社會結構」。(註:這六種動物的壽命和心率和圖表上所顯示的數據並不完全吻合。我個人認為那是因為Herbert Levine醫生所採用的數據不夠精確。還有,新圖表的製作也將那條直線拉得太平了。請看下面Herbert Levine醫生的原圖表)好,談完「不同動物心率與壽命之間的關係」,我們現在來談「不同個人心率與壽命之間的關係」。先來看一篇2009年發表的綜述論文Heart rate, lifespan, and mortality risk.(心率,壽命和死亡風險)。它的摘要的前兩句是:「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和觀察證據表明,靜息心率與恆溫哺乳動物之間以及單個物種內的壽命成反比。在很多人體研究中,靜息心律的升高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靜息心律與壽命之間的相關性似乎是由於基礎代謝率和與心血管相關死亡風險。」再來,我們看一篇2013年發表的研究論文Elevated resting heart rate, physical fitnes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16-year follow-up in the Copenhagen Male Study(升高的靜息心率,體魄健全和全因死亡率:在哥本哈根男性研究中進行的16年隨訪)。這項研究共追踪調查5200男性16年,最後收集到其中2800位的完整資料。這些資料顯示(1)體魄越健全,靜息心率就越低,(2)靜息心率越高,死亡風險就越高,(3)靜息心率每增加10,死亡風險就增加16%。從這兩篇論文可以看出,體魄越健全,靜息心率就越低,而壽命也就越長。我在文章的開始有提到,有人認為運動會使心跳加速,而心跳越快壽命就越短,所以想長壽就不要運動。這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只不過……。請看下面解釋。張三從不運動,而他的靜息心跳是每分鐘75下,所以他每天心跳次數是108,000下。李四每天做運動,所以他的靜息心跳是每分鐘50下。在他每天一小時的運動中,心跳是每分鐘150下,所以一小時下來,他的心跳次數是9,000下。可是,他不做運動的那23小時的心跳次數是69,000下,所以,他運動時的9,000下和他不運動時的69,000下加起來,得到他每天心跳次數是78,000下。也就是說,李四每天的心跳次數是比張三整整少了三萬。那,是運動會比較長壽,還是不運動?當然,長壽有很多因素。張三李四的例子只是從心率和壽命之間的關係來指出運動是比不運動好。不管如何,整體而言,心率越低的人,壽命就越長。原文:心跳越慢,壽命越長
-
2021-01-04 名人.陳亮恭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我從資深住院醫師時便開始探索高齡醫學,那時懵懵懂懂,只覺高齡病患真難處理,即使照著疾病照護指引也難達到治療效果,病人狀況常難如預期恢復,總是抓破頭想著怎麼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成效。高齡醫治 需考慮複雜因素隨著時間與知識累積,我發現這些病患最大的困難不是疾病治療,而是更多複雜的因素,例如功能、營養、家庭與社會資源等,醫師靠檢驗與處方有時是反效果,家人更不知所措,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是我踏上高齡醫學的起點。解鎖無齡 集20年觀察研究2021年1月6日即將出版的「解鎖無齡」,整理我對高齡醫學與老化科學的思辨,「解鎖無齡」並非一般健康知識傳播的書籍,而是彙集我廿年來對台灣社會面臨人口高齡化的觀察,探討大家琅琅上口卻未見得理解的詞彙,更想強調超高齡社會中「無齡」觀念的重要。重「心」定位 重設人生目標從心態上為自己定位,並由生活上具體落實,也盤點國內外重要研究發現支持我的論點,希望能從根本上為無法回頭的人口高齡化提供解決之道,不要落入十九世紀俾斯麥定義的窠臼,現代人的狀態無須被年齡局限,廿一世紀的我們需重新設定人生目標並具體實踐。「解鎖無齡」回顧我與團隊過去的研究成果。第一個五年著重於建立台灣高齡照護創新模式,醫療體系建置的思維與人口高齡化速度常未能完全配搭,醫療與照顧服務模式未見得契合現在及未來高齡者的需求,然而,改變需要實證,不能擷取部分國外經驗就全盤導入台灣,我們花了許多努力提出系列的實證,也得到政府的正面回應,逐步建置台灣的高齡照護模式。台日領導 亞洲高齡醫學發展第二個五年,我們以堅實的社區長期追蹤老化研究資料,把台灣高齡民眾衰弱、肌少症與認知衰退的現象做完整的探討,並建立亞洲的研究合作機制,推出亞洲專屬的肌少症診斷標準,並獲歐美的重視與支持,在一個疾病概念發展的初期就由台灣帶領亞洲建立診斷標準,這是前所未有的成果,並建立台灣與日本共同領導亞洲高齡醫學發展的地位。第三個五年,我們的研究能量大躍進,以台灣本土發現的快速衰老現象,結合台日合作確認衰老的差別樣貌,找出快速衰老的「身智衰退症」特殊病生理以及腦神經迴路的表現,也發現肌肉萎縮對於腦細胞傷害的實證,同時發展社區化的防老介入實證,以建立健康長壽的社會為整體目標。研發分享 共創未來無齡台灣學生至歐洲最大的高齡研究中心研讀,被介紹為「來自高齡醫學研究非常好的台灣」,這是對過去努力的肯定,十幾年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迴旋起伏不輸雲霄飛車,藉由「解鎖無齡」分享這些年來的旅程與台灣本土關鍵研發成果,希望從個人的無齡走向國人的無齡,共創未來的無齡台灣。
-
2021-01-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面對病人罹患短暫性全面失憶症 什麼才是醫護人員應該做的事?
【編者按】這星期的內容比較特殊。一位「短暫性全面失憶症」的病人寄來發自內心的感激,文中提到她的醫師介紹給她一篇2012年記者訪問某位神經科醫師之後撰寫的有關這種病的醫學資訊,曾帶給她很大的心安。因此醫病平台主動聯絡到這位醫師,而他邀請學生就這疾病的最近文獻,整理出一篇圖文並茂的介紹。同時我們也利用這機會邀請一位醫界前輩發表他對醫病之間的看法。希望本週的討論既能夠介紹正確醫學知識,又能促進醫病雙方的暸解、溝通以及醫界本身的自省。應醫病平台要求,我以醫師的立場,回應這篇來自病人的「我曾罹患暫時性的全面失憶症」,以促成醫病平台一直希望做到的醫病對談。這一篇文章是出自一位因為突發性失去記憶而很幸運的短時間內就完全恢復的病人。她以非常順暢的文筆寫出發病的前後、家人對這突發事件的反應,以及對她先生的醫師朋友及時給她的幫忙發自內心的感謝。這真誠的「第一手報導」,讓我十分感動。這病人首先寫出她對時下社會普遍對「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的恐懼,她所引用的書、電影的確是時下大家最擔心的老人癡呆,而她娓娓道來家人都長壽而且沒有失智的現象來自我安慰,是十分動人的病人對這突發的「失憶」自我安慰的瞬間反應。接著,她以非常寫實的文筆詳述自己突然「腦袋空白,沒有記憶」的經過,以及先生在氣急敗壞下打電話給在海外的子女的反應,也反映了時下台灣許多子女滯留國外的老人驟然生病的心情寫照,而當時家人的憂心「瓦斯中毒」、「中風」等猜測也是都是十分合理的反應。但最讓我感動的是她所敘述的這一段話:「……但先生疑慮未解,立即打電話請教多年來曾悉心照顧他的神經內科醫師,醫師聽了外子的敘述後,初步認為我是短暫的失憶症,安慰說:『一般的短暫性失憶,恢復記憶後,是不會復發的。』」醫師還特別傳送2012-06-04 自由時報的自由健康網的文章「暫時性全面失憶症小檔案」。由她的轉述,這是一篇對這不常見的神經科疾病,由記者採訪一位神經科醫師之後,用一般人都看得懂的話所寫出來的大眾醫學常識的文章。這位病人在來稿中,忠實地轉載這文章的內容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很顯然地,這篇文章對當時驚慌失措的病人與家屬是有如「及時雨」,而她的「醫師朋友」居然在這種病人或家屬無法真正瞭解或相信醫師說「這病應該是會好的」的關頭,會想到這種現有的大眾醫學常識,可能是這種突發的症狀帶給全家人不安時最有效的「定心丸」。我不覺捫心自問,如果我是這位醫師,我會想到這樣做嗎? 也許,我們一般醫師在接到病人或家屬驚慌萬分求救時,我們很可能都會在電話中解釋安慰,並安排如何到醫院看病,或甚至判斷病人的情形是否需要即時到急診處,甚或打電話119 尋求送醫。但有多少醫護人員會有心去想找些「一般人都看得懂的」醫學資訊來安病人與家屬的心。坦白說,我們醫護人員在這種時刻,常會因為我們看慣了各種讓病人或家屬驚慌的情景,不知不覺會無法了解病人與家屬為什麼如此「大驚小怪」,換句話說我們的經驗帶給我們能力與信心,但相對的我們卻對當事者的感受失去「敏感度」。很顯然地,他們的這位「醫師朋友」能夠以「同理心」了解他們當時的感受,而找到這篇大眾醫學的文章,帶給他們最大的「定心丸」。其實,我最初的反應是我哪有那麼多時間還幫病人找這種大眾醫療資訊,但再一想,我相信這位醫師在掛斷電話後,順手到google 打進這醫學診斷,用不到幾分鐘就可找出這種比什麼都更有效的使病人與家屬安心的妙方。所以只要有那分「同理心」與「敏感度」,真正動手找資料只是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達到病人與家屬花了許多時間、金錢都沒有辦法找到的「安心」。這位病人的幾句話,「由於文中的病徵和我相仿,由於記憶回復,看了上文,讓我放心許多。」見證了這種對病人及時的幫忙絕對不比醫師後來在門診的身體診察、腦血管照影、超音波檢查遜色。最後,容我「野人獻曝」,這位醫師多花了幾分鐘,但帶給病人與家屬在等到醫院看門診做檢查之前,少了多少天的擔心,這難道不是我們醫護人員應該做的事嗎?如果我們醫療團隊都能有這種「同理心」,也許我們的門診、急診處不會有那麼多氣急敗壞「濫用醫療資源」的病人。
-
2020-12-2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女人保養關鍵在「這年紀」!吳明珠教你:把握「3抗老關鍵」鎖住腎氣,做對就不怕更年期
女人養好腎, 安度更年期更年期不可怕,在中醫理論來說,就是因為先天腎氣衰退所造成,而形成的腎虛不同的情況的體質反應,如火熱、痰濕、寒毒、血瘀、氣瘀等等,所以才會有諸多症狀出現。運用中醫的調理,其實是希望讓自己的更年期過的更好,不必忍受不舒服的過程,也能迎來美好的更年期喔。腎對於人的成長非常重要,《黃帝內經》當中的《素問・上古天真論》把女人從小到老,依天地循環升起降落,寫在經文之中,每一個年歲都有其成長重點,而腎是主導方,由此可見,腎對人的一生多麼重要。「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脈衝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墜。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文中所到的「天癸」是一種腎所產生的真精,能夠生育後代,但當沒用上時,就會排出來,就是每個月的月經,而到了七七,四十九歲的階段時,天癸竭,也就進入更年期。每七年,女人的生理會起大變化,七歲時,女孩的腎精轉成腎氣,開始啟動,所以,小女孩都會在六歲開始換牙,比男生換得早,同時頭髮也會開始變長變黑,這都是因為腎開始啟動。這時候要注意孩子的發展狀況,養好腎氣,才會有好的開始,腎氣足,女孩就能變成漂亮女人。二七是十四歲的女孩變少女,這時候體內開始雌激素的滋養,生理和心理開始有了變化,任脈及太沖派也開始運行,也就朝向女人前進,也就是月經。女人月事是非常重要階段,但二七是剛開始運行,腎經所產生的腎氣,帶領著經脈去運行轉變,胸部會開始發育,身體會出現陰性特質,這時候補腎很重要,助一臂之力,可以讓女孩長得更美更好。不過,這個階段正在打底,建立孕育根基,未成熟的個體不適合生育與性生活,早期的婦女習慣早婚,在未成熟時去生小孩,讓腎超支工作,容易埋下病根。三七,二十一歲的女人,生理發育達極限,腎精平均分在到身體各個部位,這時候的女人,身體內外都會呈現最佳狀況,觀察二十多歲的女孩,皮膚緊實、胸挺屁股翹,臉色紅潤,唇紅齒白,髮長黑亮等。這時候女孩不化妝都漂亮,不說話都能吸引男人多看一眼。這個時候的女人,最適合生養下一代,當女人開始有月經後,要好好的保養,尤其是每次月經的前後,做好補腎調理,避免喝冰水及傷腎行徑,最後受惠的還是自己。做好月經前後的保養調理,可讓自己變美變漂亮,受孕容易,懷孕時期也輕鬆,最重要的是,更年期會來得更晚,保存更久的青春年限。四七階段的女人,處於最成熟階段,停止長高換牙,所有的腎氣會進到身體的各個階段,這時候體力最佳,腦袋最清楚,反應最靈敏,膽識與自信心也最強大,很多女人的事業開始走高峰,都會在這個階段。五七、六七的階段,女人開始走下坡,也就是大約從三十五歲開始,到四十九歲前,這時候若能把胃經和大腸調理好,就能留住青春,衰老不會出現在臉上。不過,這段時間,正是許多女人為了工作、丈夫、小孩多頭蠟燭燒的勞累階段,若是沒有好好養護,就會老得更快,傷得更重。哪些狀況的出現代表正在邁向衰老狀態呢?掉頭髮、臉上長皺紋、斑點、白髮、肥胖、腳無力、胸變小,皮膚變差又變黑等等。這些症狀都在告訴女人,你的腎氣一直在流失。特別是喜歡吃冰,或喝了太多冷飲及糖水,使得身上的經絡運行受到影響,加上腎氣不足,經絡只好停擺,例如便祕是很多女人年紀大都有的毛病,依中醫看法,這就是腎虛讓陽明大腸經停止運行,所造成的毛病。中醫認為這些階段都是息息相關的,一個環節影響下一個環節,有前因才有後果,所以,家裡有女兒的,一定要從小帶著她好好養腎,好好度過每個七的階段,就能養出一個如花般美麗的女兒。七七是四十九歲,是開始閉經,也就是停經的時間,這個時候因為腎精不足,漸漸無法把元氣升華到身體各個部位,產生天癸。腎精愈來愈少,月經就從每個月一次,開始亂經,三個月一次,甚至是半年來一次,到最後終於停止,這是合乎人體的自然現象。而更年期就是指這個期間不舒服的種種狀態。《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七七(四十九歲)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中醫認為天癸是指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生殖功能等,以維持婦女月經和胎孕所必需的物質。主要來源於腎精,並受後天水穀精微(飲食營養)的滋養。更年期後腎氣衰弱,腎精不能充盈衝任二脈,會導致衝任失調,身體出現陰陽失衡,進而使臟腑功能不和,所以會發生耳鳴、心悸、失眠、煩躁、易怒、烘熱、汗出、臉潮紅等症狀。可以透過中醫的調理衝任,除了能使失序的臟腑功能重新達到平衡,讓更年期的不適獲得有效緩解外,更能獲得好的生活品質及延長壽命。女人就該好好運用更年期過後的自己,畢竟擺脫懷孕生子,哺乳的壓力負擔,是時候為自己而活了,只要懂得這一點,女人在度過更年期後,會活得比男人還久。走路走大步,動出好腎拉筋《黃帝內經》提到:「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筋長一寸、壽延十年。」意思是說,拉筋能使骨頭復原歸位、筋脈柔軟,氣血自然流暢;筋絡每長一寸,壽命就會延長十年。由此可見,拉筋對身體保健非常的好,而養腎的拉筋方,簡單又易做,只要天天去執行一定能夠感受到拉筋的好處。作法:1.找一處平地坐下,雙腿伸直後,左右分開,依自己身體的狀態去調整距離。2.坐定後腳尖上勾,身體向前,雙手去抓腳趾,身體再慢慢向下壓。3.停留10 ∼ 30秒後,慢慢起身放鬆。休息10秒,再進行一次。4.拉筋過程呼吸不要停,要持續的呼吸,可以用腹式呼吸更佳。次數:每週3次以上,每次約12次。注意:身體下壓時,應可應受到腿部內後側的腎經、膀胱經的痠痛感,每個人要量力而為,循序漸進,天天練習,可以感覺到筋愈軟彎得愈下去,腎經也就更強勁。說明:大腿內側的筋絡走的是肝、腎、膀胱經,腎藏精,先天之本,精髓之源,腎強陽氣足,則精力旺盛,健康延壽。大步走人在四十歲之後,肌力不停的減退,尤其是到了六十歲的老人,肌力下降得更快,因此,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所以,年紀愈大就愈要運動;而腎經起點在腳底,經過小腿大腿,這就表示,保養腎經就愈要動,所以走路是非常好的運動。走路,若再加上大步走,把步伐跨得比平常走路還要大,可以鍛練肌肉的力量,還能利用跨步時,去拉到腿後面的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經絡通暢時,身體的毒及廢物都能及時排出,就能維持身體乾淨運作。尤其現在上班族,一天坐下來八個小時,最好常常利用大步走的方式,來拉拉腿部經絡,活化下半身的血液循環。作法:大步走,步伐比走路時大,也比較快一些,每天持續走30分鐘,等於天天拉筋半小時。注意:步伐順暢、腿後有拉筋感覺即可,勿影響行走,避免跌倒或步伐過大,反而拉傷筋骨。敲帶脈帶脈位在腰部,就是跟肚臍平行圍繞腰部一圈,繫腰帶的地方,故名「帶脈」。這是人體唯一一條橫向的經脈,彷彿是用來把所有經脈繫在一起。所以,一旦出現上下的氣流不順、阻塞時,就會積在帶脈,這時候腰會變粗,小腹會變大。天天敲帶脈,可以通暢經絡,使上下的氣流得以順暢流通,當全身經絡打通時,毛病就不見,就連肥胖的鮪魚肚,天天敲,也能敲出小蠻腰。作法:手握拳頭,敲打或揉按帶脈,從肋骨下方區間開始,到肚臍下方周邊,再延伸至腰部二側,天天持續敲打,至少三百下。注意:敲打力道以自身的耐痛力可接受為主,以不受傷為最佳原則。書籍介紹吳明珠教你養好腎,不畏更年期:髮量豐盈、皮膚細嫩、性福滿意、好眠好脾氣,60歲就像40歲!作者:吳明珠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11/24作者簡介吳明珠醫師學歷:台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結業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中醫師特考及格經歷: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長青中醫醫院中醫師聯合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台北市立婦幼醫院特約中醫師文化大學中醫講座講師育兒生活中醫顧問嬰兒與母親中醫顧問現任:吳明珠中醫診所院長中醫婦科醫學會理事中醫臨床醫學會監事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中華經絡美容醫學會榮譽理事長世界中醫藥學會經方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出版作品:《吳明珠教你養好脾,35歲就像25歲》《吳明珠教你養好肝》《吳明珠教你養好肺》延伸閱讀: 每天空腹12小時,不易老!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9招私房抗衰老秘訣
-
2020-12-20 退休力.健康準備
緞鍊退休力/退休後的健康能量 儲備好了嗎?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上周一(14日)推出「退休準備指標」,回響熱烈,不到三天,接受調查人數已經破萬。高齡社會,以工作和年齡為界線的退休觀念受到挑戰;面對比想像中還要長的人生下半場,退休更要及早準備,「退休準備指標」是聯合報送給台灣社會的禮物,提醒大家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退休準備指標」在專家及典通公司的協助下,經一年籌畫與執行,多次專家會議及討論修正,以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及自在獨立為五個核心能力,發展出20個子題,提供自我檢視。元氣周報將為您分析「退休準備指標」的題目設計及計分方式,說明攸關人生安老的基本KPI如何訂定。本期以「健康準備」為主題,未來將繼續說明財務準備、社會心靈退休力,敬請期待。健康指標設計╱專家的話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 英國經濟事務研究院報告,平均退休兩年後,生病、憂鬱、失能等風險上升;法國研究發現,與同年齡的人相較,每晚一年退休,失智風險下降3%。我們面對衰老、失能等風險,必須有準備行為及意識。社會進步加上經濟及醫藥衛生發展,平均餘命延長是全球共同現象,我們對於健康的關注焦點,應跳脫傳統治療疾病的思維,轉移到不失能與不失智的健康長壽。世衛組織提出以「生命歷程觀點」處理健康議題,健康指標部份主軸便依此設計。高齡者最關鍵的健康風險是衰弱、失能與失智,而非單一疾病,但疾病常是造成失能的主因。健康老化以活動能力作為主軸,慢性病管理的長期目標是老後生活功能。在「退休準備指標」中,健康準備列出延緩失能和失智最需要的努力,如運動、營養、慢性病控制、鍛鍊腦力,並考量健康能力包括人生最後的自主尊嚴,加入接受是否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立下「預立醫療決定」。檢測你的退休準備分數「退休準備指標」,其實也是人生準備指標,在浮光掠影的忙碌人生中,或可稍停,為自己想一想,接下來,要怎麼過生活。這個評量不是考試,而是一次自我審視,邀請你,每年都跟著聯合報一起重新審視自己的退休指標。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7 名人.毛琪瑛
洗腎就不能做運動? 醫師建議二類運動 有個瑜伽球就可輕鬆做
健康版X元氣網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更長壽,高齡長者罹患慢性病情形相當普遍,聯合報健康版與元氣網、健康事業部合作推出「慢病好日子」主題電子報與直播,提供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專欄,分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常見話題。每月邀請知名專家直播分享實用技巧,和大家一起過慢病好日子。首場直播已於11月12日開播,以「腎友不要怕運動,專家撇步大公開」為題邀請專家以及病友,吸引七百多位元氣網粉絲同時在線觀看,不少腎友互動熱烈,並且為自身困擾發問,獲得復健科醫師毛琪瑛的回應。台灣洗腎人口眾多,部分病人合併骨關節退化、疼痛等問題到復健科就醫。每星期三天接受洗腎治療,他們大多明顯疲憊、胃口不好、蛋白質吸收量不足,常有肌少症問題。骨骼中鈣質逐步流失,更加重了疼痛無力、關節僵硬,導致生活功能明顯受限,情緒憂鬱不展。有個瑜伽球就可輕鬆做代謝性疾病往往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因,透過規則性的運動,可以讓血糖、血壓及血脂獲得改善控制,對腎友也一樣重要。建議可做增加心肺耐力的有氧性運動,最好的方式是健行及腳踏車,在病人的非洗腎日進行,以「自覺運動強度」中度(運動時還可以講話,有點喘又不會太喘)進行。如果家中空間夠,放置固定式腳踏車運動是很好的選擇,可以不受時間、天氣的限制。洗腎日雖然精神體力比較不好,還是可以做運動。可以床上卧姿和坐姿從事簡單的伸展,甚至輕度核心運動。只要簡單的裝備,甚至有個瑜伽球,就可以讓自己享受身體延展和放鬆的喜悅。運動時注意足部保護高達五成的洗腎患者合併糖尿病問題,運動時足部保護非常重要,建議選擇保護性佳、穩定度好的運動鞋。有些病人希望到健身房用啞鈴或握舉來做阻力運動,若有動靜脈廔管的患者,特別注意。洗腎對每一個病人、家屬來講都是漫漫長日。但是心念一改,把每一天都好好的善用,腎友一樣可以享受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