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癌症.肺癌
搜尋
重返職場
共找到
55
筆 文章
-
-
2021-08-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耍廢、不想工作 4招找回生活步調
本土疫情趨緩,許多居家辦公者面臨重返職場的心理壓力。19歲吳先生有社交焦慮傾向,防疫三級警戒後,長時間退縮在家上網2個月,作息不規律,還頻頻與家人發生衝突。如今微解封,對於再度出門與人互動、回到較快速的生活步調,吳先生備感焦慮。於是他透過心理諮商門診,尋求調整作息、適應人際互動方法。台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潘奕瑄指出,對於居家上班者來說,解封後仍須持續的防疫工作、生活步調回到以往的規律與緊湊、人際互動的增加,以及彌補防疫期間累積的工作,這是之前在家上班的民眾可能的壓力源。但要返回公司辦公,很多人都不想上班,因此心情調適非常重要。潘奕瑄提供適應人際互動4招,協助民眾逐步找回生活步調。1.允許過渡期:不必要求自己一步到位,立刻回到疫情前的高強度工作狀態,試著逐步增加工作量與緊湊度,以免因高度期待造成更多挫折和壓力。2.訂定適應計畫:孩子開學要做收心操,成人同樣需要準備。除穩定作息外,工作或生活時間要預留彈性,並善用筆記自我提醒,預先知曉幾天後的排程,以做足心理準備。3.找回過去上班的樂趣:在家工作輕鬆又便利,返回公司和校園同樣也有好處,可試著找回疫情前的上班樂趣,如跟同事團購、聊天等。4.適時放鬆:隨時觀察自己的心理狀態,壓力太大時要適時減壓,安排能讓自己放鬆的活動,如冥想、聽音樂、閱讀、禱告、照顧植物等。緊張、焦慮是生活步調改變時的正常情緒反應,一般能在1、2周內適應,但潘奕瑄提醒,若超過數周仍存高度焦慮與擔憂,甚至出現疲勞、腸胃不適、頭痛、肌肉痠痛等,嚴重影響生活,應尋求專業協助,調整身心與步調,迎向後疫情時代的健康防疫新生活。
-
2021-08-11 癌症.肺癌
肺部2公分腫瘤拖成3期癌末 醫師用3種治療讓他戰勝癌症
台中市1名51歲男子5年前即檢查發現左下肺有兩公分的腫瘤,醫師要他就醫,他卻以工作忙碌,經常要出國為由而拖了下來,直到3年前因咳嗽等症狀嚴重了,才再找上當初為曾提醒他應及即治療的胸腔內科醫師許人文;許人文發現該男子的肺部腫瘤已由第一期惡化成第三期末,所幸經過化療、開刀和光子刀放射治療等3種治療方式接續治療,才讓這名男子終於順利控制癌症;目前已追蹤超過1年,腫瘤未再復發。長安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許人文指出,一般人若發現肺部有陰影,就會十分緊張,當初發現這名患者左下肺已有兩公分腫瘤時,患者卻仍說還要出國工作而顯得似乎仍以工作為重,他為此還特別在病歷上註記,表示自己的確曾醒患者注意應趕緊治療。但是,患者過了兩年才又回來,原本的兩公分腫瘤已變成7、8公分大,且還有轉移,已演變成第三期末的肺癌,無法開刀治療,於是他先用了10次化療讓腫瘤縮小,接著再把左下肺葉切除,將腫瘤與縱膈腔淋巴腺清除乾淨。但是,因患者後來又面臨左上肺葉腫瘤轉移,於是再用光子刀將癌細胞殺死,1年前替患者申請標靶藥物治療,最後終於順利控制癌症。許人文說,患者未把握第一時間治療,讓他頗傷腦筋,也讓療程變得更為複雜,所幸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治療肺癌的手段也因而增多,因此他可以針對患者的個人特殊情況量身訂做最適合的治療計畫,很高興見到這名患者又重返職場,並出國工作。他提醒,肺癌一直是國內十大死因榜首,抽菸並是罹患肺癌的最大主因,萬一咳嗽超過2個禮拜,或是有胸悶,甚至咳血、胸痛的現象,千萬不要等,一定要趕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
2021-08-07 養生.人生智慧
「人生第二階段的父親節」歡樂阿公小野珍惜陪伴時光
父親節將至,對於每個「阿公」來說,「人生第二階段的父親節」的滋味鐵定和當爸爸時不同。擁有4個孫子的「資深阿公」小野,今年將度過第9個以「阿公」身分過的父親節。小野近期臉書貼文都是和孫子相處的趣事,有時鬥智有時鬥勇,在疫情延燒的日子,祖孫日記深受喜愛,「歡樂阿公」的形象深植人心。但小野說,這不是他意料中的生活。小野的人生里程和一般人不太相同,37歲就從中影退休回家陪小孩,大量時間和青少年兒女相處,那個時期創作出許多童話和親子散文。50歲重返職場的小野,有好多想做的事,希望啟航到全世界,和許多人想要退休含飴弄孫的心情大不相同。收心當阿公 帶孫玩樂更瘋狂60歲的小野更忙了,大孫子和大外孫出生時他正在美國郵輪上旅行,接到當阿公的消息,「好像在作夢,好不真實。」當阿公的前兩年,他依舊投入重要議題、參與運動,「我兒子覺得我很好笑,他的小孩都見不到阿公。」一直到小孫女報到,他才驚覺:「我有4個孫子了!」那時太太協助照顧孫子們也需要幫手,曾經遠颺流浪的他,終於「回家」成為真正的阿公。生物學背景的小野相信大自然,喜歡帶孫子到大自然裡散步、遊戲;他為孫子說自編的故事,寫、畫日記;他玩起來比孫子更瘋狂。孫子會在玩了一整天要回家前問他:「阿公,明天我們從早玩到下午好不好?太好玩了。」孫女曾在日記上寫:「今天我好幸福,阿公和我們玩打打殺殺的遊戲。我好開心。」看孫像自己 但又完全不相同生命第二次陪伴孩子,阿公身分更從容、有更多觀察。例如同樣的對待方式,但4個孩子的反應卻大不同,讓他更相信人出生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帶著某些本性而來。聊起孫子經,小野總說大孫子熱情、好奇又衝動,個性和他最像,但又補充,「小外孫也像我,像另一個我,敏感卻愛哭」。成為阿公的小野,同時也在面對自己的老去,對人生的了解愈來愈深刻,更清楚看見人生的道路、自己的模樣,所以會在孫子身上看見不同的自己,那個未經雕琢的、沒有社會化的本性。「你會在他身上看見一點點自己,但他又完全和你不同,這對阿公來說是很奇特的經驗。」昔醉心工作 今享受爺孫互動好久以前,太太鄭麗貞曾提醒為人父的小野:「你再不陪兒子女兒,他們就再也不需要你了。他們會長大,你的人生會錯過。」後來他選擇在家工作,陪伴兒子最困難的青少年階段、女兒想休學的高中時光,為彼此生命寫下許多故事。幾年前,鄭麗貞對著還在雲遊四海、醉心工作的小野說:「你會錯過最好的時光。」鄭麗貞認為,為人爺奶,能和孫子親密互動、提供生活照顧的時光只有短短幾年。這次,小野同樣選擇了陪伴。
-
2021-04-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生成病人 動刀等開刀 皮膚整形名醫運動傷害恢復歷程
身為一名皮膚整形外科醫生,幫患者注射動刀是工作的日常,然而,可能很多醫師自己從來沒有自己親身體會過這些麻醉、手術、縫合、恢復的過程。也是位快刀手的皮膚科醫師趙彥宇也一樣,從小到大,沒經歷過什麼手術和麻醉,卻在今年初,一次戶外運動發生的意外,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恐懼和要不要手術的抉擇,面對醫生專業解說越是詳細,當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醫生一樣逃不過人性,「本來已經排定的手術,竟然把它取消了」。若不是因為疫情,趙彥宇每一年幾乎有三個月都在國外各國旅行演講教學,那些教學內容不外乎是美容注射、各種美容手術和治療項目。因為疫情,所有行程和會議都取消了,一下多出了好多時間,趙彥宇也開始了自行車的運動,愛上了這種直接和大自然接觸充滿汗水和速度的活動,有時一趟騎乘五、六個小時,繞行整個北台灣,爬行下滑好幾個山頭,公路車的速度其實相當快,尤其是下坡時,重力的牽引常比機車和汽車還要快。自己是醫生,趙彥宇對自行車的運動也相當重視安全,主要選擇陽明山山區,因為這個環境對自行車友相當友善,平常也會把車載到定點才開始騎乘以避開車流和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大部分的時候也會選擇和車隊一起,好有個照應。但熟悉難免變成輕忽,對速度的掌握無形中也放得越來越寬,下坡時,路面的標線、濕滑和腐葉都可能變成隱形的危險,在一次和車隊下坡行經仰德大道時,因為不熟悉新車,速度快加上地滑煞車而車子連人朝路邊摔了出去。「幸運的是當時的路邊不是山壁或山谷,而是覆滿落葉的泥土地,下滑的公路車隨便都有40、50公里,那撞擊的力道就跟摩托車一樣,傷害的等級自然也一樣嚴重。「其實撞擊的當下,真的不感覺痛,是摸到肩膀那邊的骨頭會動,才驚覺事情不對,還好同行的隊友幫我叫了救護車,把我的腳踏車載了回去。」趙彥宇表示,當骨折斷裂處逐漸出血增加、組織腫脹開始了以後,受傷部位的疼痛才越趨明顯。「一般來說,受傷的當下和得知骨折發生的那一刻,病人是恐懼無助的,誰也沒想到前一秒還帥得很,接下來的幾個月生活和工作要怎麼辦?」他坦承,雖然自己也是醫生,以前學過鎖骨斷裂有些可以保守治療待其自行癒合,但當病人的理智被恐懼占據時,人們會傾向逃避,自我解釋,期待運氣和神奇力量。雖然要執行手術醫生超級好,解釋了很多手術會發生的狀況和過程,但他仍越想越怕,刀子劃下去、疼痛、插管、傷口,「這有些不是我每天在執行的程序嗎?」鎖骨斷裂若發生在中斷而位移不大,可以選擇保守固定療法,但近年來也越來越多以手術固定的方式讓患者提早恢復手部功能和活動範圍,趙彥宇說,雖然醫生也同意先取消手術,觀察斷裂癒合狀況,但才剛出院他就後悔了。因為越來越難耐的疼痛,隨時都要固定妥當,生活需要人照顧,品質也大受影響,同時因為平常有肌力訓練,胸大肌太強導致斷裂遠端被拉扯,要自行癒合的機會更低。「還好我學長當時在另一家醫學中心,幫忙安排了急診和手術」,否則連續兩天的禁食和禁水,加上隨便一動就痛確實是相當折磨,「我還記得麻醉醫師說『學長!等下要幫你插管囉!』,他回想整個到手術檯上的過程,其實一直想到如果自己是缺乏醫學知識的民眾、住得很偏遠、沒有家人,會不會更茫然無助」。「還好,我的醫生很專業,手術很快完成,手術和恢復都相當順利,我也很快地恢復了日常的活動和工作,慶幸自己最終做了正確的決定,術後第三天,雖然人還有些虛弱,我還上台主持了醫學會,醫生朋友們都很驚訝我的恢復。」此外,暫停了心愛的戶外運動,他有更多的時間重拾很久沒碰的鋼琴和水彩,和精細的美容治療一樣,利用手術固定,這些不需要負重的靈巧手部運動幾乎不受影響,甚至拍了好幾部實際操作美容注射的教學影片,對於一般人運動受傷後重返職場,手術確實提供了相當大的幫助。手術後很快就重新恢復看診的趙彥宇,最常聽到關心的朋友問:「怎麼不在家多休息?」他表示,對於外固定保守治療的患者,休息和固定相當重要,不要亂動才能幫助骨頭癒合,但若透過手術內固定的患者,術後適度的恢復活動反而讓關節活動和肌力提早恢復。一般運動受傷也常合併外傷,他也談到外傷傷口與手術傷口照顧的不同。手術傷口屬於乾淨的傷口,通時與內部相通,醫生通常會叮囑不要碰水,但一般皮膚外傷只深及表面皮膚,而且是汙染的傷口,第一步的傷口清潔非常重要,清洗、清潔、乾燥才不會造成傷口感染,常看到患者只用食鹽水或消毒水擦擦還覆蓋人工皮,反而容易把髒東西包在裡面,造成更嚴重的感染。人工皮使用的目的是提供密閉濕潤的環境,同時可以防水防外界髒汙,他提醒,人工皮內禁止再敷外用藥物,以免對傷口產生新的刺激,遵循以上這些原則,傷口就能及早癒合,也能減少持久發炎引起的疤痕增生和色素沉澱問題。只要是運動,都可能產生不同形式的運動傷害,運動的速度和強度越大,傷害的程度也可能越大,趙彥宇呼籲,選擇符合標準足夠的防護裝備,同時結伴同行,才能在意外發生時,有最大的保護和即時的幫助。
-
2021-03-31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母親肝硬化吐血 護理師活肝移植盡孝心
一名68歲的范姓婦人長年患有C型肝炎,去年回診檢查時發現肝硬化,醫師建議肝臟移植,經過比對臟移植人選,由身為護理師的41歲大女兒張淑明切除65%的肝臟,捐獻給摯愛的媽媽。張淑明說,平時幫助素昧平生的病人,現在是自己媽媽生病了,當然更要自己救。張淑明目前任職於東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已有16年的護理職涯年資。她回想當天值早班看到媽媽傳訊息「好像發燒了,覺得人不對勁。」沒想到下班趕回家,就看到母親竟吐血,緊急送往急診住院。經檢查,范姓婦人吐血、排血便、門靜脈堵塞,胃和食道靜脈曲張,隨時會二度破裂吐血,甚至肝性腦病變昏迷、肝硬化轉變成肝癌,醫師建議盡快執行肝臟移植。張淑明說,媽媽從去年11月底開始到林口長庚醫院評估肝臟移植,從子女中篩選出適合肝臟移植的人選,結果是她和妹妹符合資格,但不忍心讓妹妹承擔手術的痛,堅持由她來捐,因與媽媽血型不同,須執行血漿置換,而她患有缺鐵性貧血,為了符合捐肝資格,每天補充鐵劑、補打鐵劑針,使血色素上升,力拚手術成功。「20公分的疤痕,是我與媽媽的生命印記,我很驕傲。」張淑明說,媽媽很疼愛子女,從來沒有開口要求他們捐肝,但她知道媽媽很想和家人一起生活,雖然這次活肝移植,她心中難免害怕,但是失去至親可能會後悔一輩子,對媽媽的孝心就是她堅強的理由,而術後看到媽媽努力熬過插管、血漿置換等復原療程,不曾抱怨過疼痛,氣色逐漸不再暗沉泛黃,「當下覺得一切都值得了!」「我們的肝臟現在是姊妹了!」范姓婦人感謝女兒的勇敢,新肝是女兒用生命換的,一定會好好珍惜,也感謝醫療團隊讓她走出「肝」苦的陰霾,呼籲大家要愛惜自己的身體。術後休養,2人的身體已恢復穩定,張淑明也重返職場,腎臟內科團隊熱烈歡迎、給予高度敬佩,也送上蘋果禮盒,象徵平平安安。
-
2021-02-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男返台再外派美前確診 莊人祥2數據指傳染風險低
一名自美國返台男子完成居家檢疫後,1月底重返職場,近日自費採檢確診。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表示,這名個案檢驗結果時陰時陽、抗體為陽性,傳染風險很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中宣布新增1例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個案是40多歲本國籍男性,去年10月外派至美國期間曾接觸確診者,回台均無症狀,直到完成居家檢疫後1月底重返職場,因近期將再次赴美工作,於2月4日至醫院自費採檢,並於今日確診。有媒體詢問,這例個案完成居家檢疫後為何不須採檢,如何研判在美國感染,而非在台灣期間遭感染。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並未要求美國返台者居家檢疫期滿後採檢。莊人祥進一步指出,這名個案Ct值33,病毒量偏低,直到昨天再驗一次,PCR結果又變為陰性,但血清抗體方面,無論是代表近期感染的IgM或代表感染時間較久的IgG均為陽性,研判這名個案應該在美國期間就已經感染。莊人祥說,目前看來這名個案傳染風險很低,但為了保險起見,仍然針對個案工作上接觸的同事和親友進行隔離。
-
2020-12-30 癌症.頭頸癌
頭頸癌晚期患者藥物二擇一 醫病陷兩難
頭頸癌被認為是最複雜又治療困難的癌症,轉移性及復發性患者,藥物選擇更少,自從標靶藥物問世後,過了十年,今年免疫藥物可用於第一線治療,因此改變治療指引,獲得第十七屆國家新創獎。但實際上,健保對於免疫藥物給付於二線治療,患者必須從標靶及免疫藥物二擇一,由於不少患者經濟相對弱勢,醫界希望放寬給付標準,讓患者治療後重返職場賺錢養家。目前針對轉移性及復發性頭頸癌治療,陽明大學副校長、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指出,目前健保給付標靶藥物加化學治療;免疫藥物則是二線使用,且標靶藥物及免疫藥物只能二擇一,讓醫師感到為難,沒有臨床治療指引是這麼規定的。目前使用免疫藥物,需視PD-L1生物標記表現量而定,不同的腫瘤細胞有不同的表現,也有不同的評分方式。以轉移性及復發性頭頸癌為例,健保規定TPS要大於等於百分之五十或TC大於等於百分之十,楊慕華無奈地說,「符合的患者大概兩成,但他們得先用化療藥物,無效之後才能使用,此時病人狀況可能更不好了,治療效果就不如預期。」楊慕華認為,去年美國癌症治療指引(NCCN)已將免疫藥物列為頭頸癌第一線治療,若單用免疫藥物,只要CPS生物標記大於等於一,合併化療使用則不須生物標記檢驗。台灣頭頸癌治療晚國際治療指引好幾年了,由於免疫藥物不像標靶藥物,需有對應的突變基因才有效果,它是漸進式效果,只要有PD-L1表現量都可能有效,這就是國際治療指引的原則。依國際臨床試驗,復發或轉移頭頸癌患者,一線使用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相比過往常見標靶合併化療的治療方式,可延長近四個月的存活期。彰化基督教醫院放射腫瘤部主任林進清指出,很多治療都必須合併使用才能帶來最好效果,患者新診斷時就需要完整治療,減少復發,若不幸轉移或復發,要用最好的治療方式把癌細胞「壓」下來,之後才有辦法繼續維持穩定。林進清表示,近年藥物不斷進步,晚期病人存活期大大提升,但新藥給付多數患者還是用不到,且頭頸癌患者多為勞工,自費能力有限,臨床上還是會依病人經濟狀況,選擇不同藥物組合提高治癒率。經濟狀況確實影響用藥情形,楊慕華指出,停藥有兩種狀況,一種是病況穩定,曾經有位女患者,花費數十萬接受免疫藥物治療,半年後腫瘤消失,就先停藥觀察;另一種就真的沒錢而停藥,也有人因此病情惡化,因此希望健保放寬給付條件,讓他們有機會重返職場,也等於拯救了一個家庭。(企畫專題)
-
2020-12-17 科別.耳鼻喉
無喉患者/人生像被拆掉喇叭 「無喉人」辛酸
全台每年約一百多名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須切除整個喉嚨,成為所謂「無喉人」。多數人正值中壯年,是家中支柱,但因術後無法正常言語,呼吸、吞嚥及味覺也出現問題,甚至影響工作、遭鄰居歧視,許多人感嘆「無語問蒼天」。衛福部統計,國內喉癌及下咽癌患者約占頭頸癌患者人數的百分之十五,是全喉切除手術的主要族群;另外,食道癌及甲狀腺癌患者也會全喉切除,目前全台約二千多名無喉患者。這群「無喉人」術後無法發聲,有人感嘆人生像被拆掉喇叭的壞電視,若不靠手語或紙筆溝通,就得花錢買人工發聲器並重學發音說話;不過,人工聲調像鴨嗓或機器人,讓許多人不適應。「失語的無喉人是滿腹辛酸。」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主任朱本元說,他有個患者開計程車,每次用發聲器問客人要去哪,許多乘客會馬上跳車不坐。也是無喉者的復聲協會前理事長黃東源有次到市府洽公,警衛問他搭電梯到幾樓,伸手掏發聲器卻被誤為掏槍,一度被制伏在地。另有患者術後因嗅覺失靈,吃下整盤發餿飯菜而不自知。朱本元指出,病友切除喉嚨後改由氣切口呼吸,因無法過濾空氣而造成痰多,因不自鼻腔呼吸而嗅覺變鈍,每次吃熱食、辣食會不停流鼻水,吞嚥困難。另外,怕氣切口進水,不能下水游泳,除了生理不適,無法與外界溝通是最大困擾。六十五歲的復聲協會副祕書長張其忠,廿年前是貿易公司業務經理,抽菸喝酒應酬是日常,後來聲音沙啞半年沒能痊癒,就醫查出下咽癌末期,切除喉嚨保命。他術後因無法言語,工作停擺,全家陷入愁雲慘霧。七十八歲食道語老師鄭麗珠,四十多歲時痰中帶血,確診甲狀腺癌切除喉嚨,術後最讓她難過的不是無法說話,而是被鄰居嘲笑「變啞巴」。醫師張庭碩說,利用氣動式人工發聲器的病友需口含塑膠管,再持發聲器按壓氣切口發音,常引來異樣眼光。患者因失去溝通能力而自我封閉,更別說重返職場。
-
2020-11-09 科別.泌尿腎臟
年長男性最好發!預防疝氣,你可以這樣做
● 台灣每年約4萬多人接受疝氣手術● 男性有疝氣的比率是女性十倍● 術後三個月內負重不超過15公斤台灣每年約4萬多人接受疝氣手術治療,但術後要休養多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蒐集12年腹腔鏡疝氣手術案例,發現術後一周內重返職場的患者較少慢性疼痛,且有利於傷口癒合,若是重度勞力者無法避免負重,建議三個月後再重返職場。北醫泌尿科主任蔡曜州表示,疝氣是指腹腔內的臟器受到腹部壓力影響,位移至腹股溝或陰囊,造成疝氣的危險因子包含年紀、家族史、長期負重等不良習慣,少部分是先天引起,大多為早產兒,原因為腹股溝的腹膜鞘突未生長完全。80歲到90歲發生疝氣最多調查顯示,疝氣多發生在成年人,50歲到60歲開始發生,80歲到90歲最多,主要是人老化後腹壁組織退化、肌肉組織流失等,突然用力咳嗽、搬重物,腹腔內的大腸小腸、大網膜、腎臟等任何組織都可能往下掉到腹股溝或其餘任何位置。男性有疝氣的比率是女性十倍,原因為男性的下腹結構比女性複雜,隨年紀增長,組織退化引發故障的機率比女性高;手術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為家庭經濟支柱,術後何時能重返職場,往往是患者最想得知的事,也有人想知道術後得休息多久,才不會增加復發風險。疝氣手術後宜及早活動為此,蔡曜州分析2008年到2019年506例腹腔鏡疝氣手術案例,患者分兩組,一為術後一周內返回職場、一為術後一周後再返回職場,發現一周內恢復正常工作,並不會增加腹股溝疝氣的復發機率。蔡曜州解釋,接受腹腔鏡疝氣手術並提早返回職場的民眾,較少發生慢性疼痛,應與術後及早活動,加速傷口血液循環和血管新生成,有利癒合,且早期活動也可刺激組織再生,並進一步防止人工網膜對神經的刺激,從而減輕慢性疼痛。搬運者術後三個月別負重病人若是建築工、搬運工、賣場粗工及重機械工等「重度勞動力」者,則不建議一周內返回職場,蔡曜州表示,過度負重仍有導致疝氣復發的疑慮,建議術後三個月內不要負重超過15公斤,三個月後才可以恢復正常負重工作。一般從事輕度至中度體能勞動工作的患者,如廚師、電子作業員、清潔工、農場工作及負重不超過 15公斤的勞動者,術後約一周即可恢復正常工作。
-
2020-10-30 科別.泌尿腎臟
疝氣術後別躺太久 北醫附醫研究找出返回職場時間點
台灣每年約有4萬多名患者,接受疝氣手術治療,但術後到底要休養多久,是臨床醫師常被詢問的問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蒐集12年,執行腹腔鏡疝氣手術的案例,發現術後一周內重返職場的患者,較少發生慢性疼痛,且更有利於傷口癒合;不過,工作性質屬於「重度勞力」者,仍建議三個月後再重返職場。疝氣係指腹腔內的臟器受到腹部壓力的影響,位移至不正常的位置,多數患者需要透過手術改善,不過術後常會有患者擔心休息不夠,會不會增加復發風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蔡曜州分析2008年到2019年,總計506例施行腹腔鏡疝氣手術的案例,將患者分為兩組比對,一組為術後一周返回職場、一組為術後一周後返回職場,發現提早於一周內恢復正常工作並不會增加腹股溝疝氣的復發機率。蔡曜州說,接受腹腔鏡疝氣手術並提早返回職場的民眾,較少發生慢性疼痛,應與術後及早活動可刺激傷口血液循環和血管新生成,有利傷口癒合,且早期活動也可刺激組織再生,並進一步防止人工網膜對神經的刺激,從而減輕慢性疼痛。不過,患者從事的職業若是「重度勞動力」者,則不建議一周內返回職場,如從事建築工、搬運工、賣場粗工及重機械工等,蔡曜州表示,過度負重仍有導致疝氣復發的疑慮,建議術後三個月內不要負重超過15公斤,三個月後才可以恢復正常負重工作。一般從事輕度至中度體能勞動工作的患者,如廚師、電子作業員、清潔工、農場工作及負重不超過 15公斤的勞動者,術後約一周即可恢復正常工作。
-
2020-10-29 科別.腦部.神經
藥效一旦沒了…中晚期帕金森病友 斷電慘如木頭人
電影「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用手一揮,施展法力,就能冰封一切,在現實生活中,中晚期帕金森氏症病友也常遭到冰封,體內藥物難以保持穩定,一旦沒了藥效,整個人像是被凍僵,場景有如「一二三木頭人」,四肢僵硬,患者尷尬萬分。台灣帕金森之父、神經內科教授陸清松表示,帕金森氏症好發在50歲以上,因腦部組織黑質細胞數量下降,多巴胺濃度不足,以致引發肢體障礙,例如,靜止時,手卻不自主抖動,必須服用藥物補充多巴胺。隨著病情惡化,藥物濃度無法維持穩定,若濃度太高,患者容易出現異動症,身體不自主顫動。藥物濃度過低,則會出現斷電現象,想動卻動不了,意識清醒,卻無法控制動作,身陷人間最悲慘的噩夢。陸清松指出,傳統藥物一天需服用三至四次,每次藥效維持三至四小時,許多病友在接受傳統藥物治療五、六年後,若沒了藥效,會陷入「木頭人」窘境,就像是中了艾莎公主的魔法,頓時僵住,動彈不得。病人易在公共場所斷電,尤其是人車多的地方,就有病人走路突然「凍住」,變成木頭人,看到機車直衝而來,無法閃身,場面驚險。「如何讓帕金森氏症患者腦中多巴胺濃度維持在穩定狀態,是重要治療目標。」陸清松說,建議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考慮植入腦部晶片,改善腦部不正常電波,搭配用藥,以減少斷電、異動症等頻率,不過,植入晶片費用昂貴,健保補助80萬元,病患仍須自付20萬元。陸清松強調,多巴胺是治療帕金森氏症最好的藥物,如能在血中維持穩定濃度,病友就能正常生活,甚至重返職場。國內引進新劑型藥物,短效、長效成分進入體,能夠減少藥效波動,讓電力不中斷,找回身體主控權。
-
2020-10-27 科別.精神.身心
在這幾個月分出生 居然精神疾患風險較高
流感季節即將到來,許多民眾搶打流感疫苗,不過,向來孕婦接種率都不高,國外研究證實,第二孕期如剛好在秋冬流感季節,如遭病毒感染,胎兒神經發育恐受影響,未來罹患雙極性情感疾患、思覺失調症等風險較高,提醒孕婦務必接種疫苗,並做好防護措施。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兼臨床醫學系副主任李朝雄指出,與其他月分出生的人相較,如果在五六月出生,則比較憂鬱、躁鬱等雙極性情緒障礙,甚至是思覺失調症。往前推算,應在八、九月懷孕,則第二孕期剛好在十一月至隔年的二月,而這幾個月份又是流感病毒以及其他病毒活躍的季節,李朝雄解釋,第二孕期為胎兒腦部發展的重要階段,一旦孕婦感染病毒,恐影響免疫荷爾蒙分泌,進而干擾胎兒神經系統發育,提高日後罹患精神喚疾等風險。在治療方面,相較於雙極性情感疾患,治療思覺失調更為棘手,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退化,且因缺乏病識感,以致於服用順從度不高,常認為自己好得很,根本不用吃藥,要想每天用藥,難度相當高。許多研究證實,追蹤一年後,能夠規律用藥的思覺失調症病友不到一半,嚴重影響治療效果,令人擔憂的是,病人每復發一次,對於腦部組織的傷害就愈大,退化情況更為嚴重,即使用藥,治療效果也變差。李朝雄強調,思覺失調是一種預後不錯的精神疾病,就是大腦生病了,如果能在確診後,規律用藥,持續穩定治療,大部分患者在認知功能及工作表現上,均能恢復到原先的九成。隨著藥物的研發進展,最近幾年,國內醫界引進長效型針劑,思覺失調症只需一個月施打一針,大幅提升了用藥意願,李朝雄指出,就有患者改打針劑後,認知功能逐漸恢復,可自己照顧自己,減輕家人負擔。李朝雄說,如果思覺失調症病友能夠積極治療,規律用藥,許多患者都有機會重返職場。李朝雄表示,重度憂鬱症、雙極性情感疾患、思覺失調症都為腦部疾病,以致於行為及認知功能異常,如果未能好好用藥控制,無法與人相處。提醒病人及家屬,謹記「提早治療、避免復發」等原則,就能過著跟一般人無異的生活。
-
2020-10-14 癌症.乳癌
二寶媽勇抗乳癌轉移 名醫籲:正確治療乳癌就像慢性病
今年41歲的波麗露露個性開朗,外形俏麗,看不出她過去四年經歷生死關頭。2016年她第二個寶寶剛滿一歲,重返職場才未滿一年,6月摸到右乳有硬塊,她以為是哺餵母乳的塞奶現象,加上工作育兒兩頭忙,拖了兩個月才去檢查,不料竟是乳癌第二期,原本順利安逸的家庭和工作,從此風雲變色。好不容易捱過標靶治療和手術,去年波麗露露因為背痛就醫,醫師發現某指數異常高,疑似轉移或復發,要求全面檢查。露露說,「當場好像五雷轟頂,那天怎麼帶兒子回家都想不起來了。」後來確認癌轉移到肋骨、脊椎、肺部和腦部,腦瘤讓她連走路都不穩,幸好透過藥物度過難關,回歸正常生活,她決心要陪伴兩個寶貝走更長遠的路。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北榮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表示,以前乳癌病人能存活多久,連醫師都不敢說,但現在治療很進步,都會請病人要堅強面對,就算轉移復發,只要保持好的體態、按照醫囑接受治療,乳癌很有可能變成和平共存的慢性病。曾令民表示,年輕乳癌患者因乳房組織比較緻密,警覺性比較低,發現期別通常比較晚,初診斷為晚期的比例大約有7%。據北榮統計,七成乳癌患者年齡介於40到65歲,23.7%大於65歲,小於40歲患者雖僅佔6.5%,但有20.3%已經是晚期,以難治的管腔B1型佔35%為最多,29.6%診斷時腫瘤細胞已經高度分化,治療難度較高。曾令民表示,卅多歲乳癌患者高達七成是荷爾蒙陽性,後續還要十年的荷爾蒙治療,治療完40多歲,生育困難,影響伴侶相處和生涯規畫,也會長期擔心復發。第一期確診者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如果第三期確診,長期來看有二至三成機會復發,不過現在的病友比較幸運,不過隨著醫學進步,復發已不再可怕。曾令民表示,現在有很多藥物,例如CDK4/6抑制劑可終止癌細胞分裂周期,無惡化存活期可從12個月延長到27到30個月;PARP抑制劑可以阻斷癌細胞進行DNA修復,達到抑癌效果,最近健保也納入給付;免疫療法也對大約四成三陰性乳癌患者有不錯的效果。曾令民呼籲,癌友千萬別太快放棄希望,積極與主治醫師保持良好溝通,討論各項療法與藥物搭配的可能,才能有最高的機會達成適合自己的治療成果。曾令民曾經治療一位年約32歲、懷孕31周的乳癌病人,確診就是第四期乳癌合併肝、骨轉移。病人在第32周剖腹產,然後接受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罹病至今逾七年,目前仍持續服用標靶藥物、定期追蹤,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皆維持良好,繼續陪伴孩子度過每個人生重要階段。39歲就確診、復發後已12年的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說,年輕乳癌患者多是新婚或年輕媽媽,也是事業正起步的家庭經濟支柱,有先生、孩子、工作多頭燒,需要面對的因素比年長患者還複雜,確診隨之而來的就是擔心家庭破碎、經濟壓力、失去青春體態等多重壓力。年輕乳癌社團「花樣女孩GoGoGo」創辦人潘怡伶說,年輕乳癌患者通常剛出社會或剛結婚,面臨很多艱難抉擇:乳房要不要重建?要不要交男友?要不要生小孩?心事重重卻感覺沒有人了解自己,因為身邊朋友都在衝刺事業,進入一個又一個人生新階段。潘怡伶成立社團,希望讓病友感覺不孤單,看到全台灣到處都一起對抗乳癌的年輕人,一起面對治療後數十年內復發轉移的壓力。2001年確診乳癌二期、同樣屬於「年輕型乳癌」的名導演王小棣,也經歷過這些心情。抗癌成功的王小棣與乳癌病友協會合作拍攝「小豬撲滿計畫」,改編自年輕癌友真實心聲,呈現出癌友面對失而復得的人生,慢慢體悟人生資產中最珍貴的事物其實很平凡,就是「健康、有愛的每一天」。
-
2020-10-14 癌症.乳癌
年輕女性別輕忽 未滿40歲乳癌患者年增逾千人
全台每年新增1.3萬名乳癌患者,其中10%是不到40歲的年輕女性。醫師表示,年輕乳癌普遍腫瘤較大、惡性度高且易轉移,但年輕女性因乳房密實、缺乏警覺,確診時期別往往較晚。乳癌長年盤踞台灣女性好發癌症首位,根據近5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新確診的乳癌患者攀升20%,每年有多達1.3萬人罹患乳癌,其中年齡低於40歲的年輕女性就占約10%。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今天表示,年輕女性因乳房組織較密實,且大多缺乏警覺,確診時期別較晚,臨床研究也顯示,年輕乳癌普遍腫瘤較大、惡性度高、增生力活躍且易轉移,治療效果也不如40歲以上族群。根據北榮統計,年輕乳癌患者確診時約30%為第一期、30%第二期、12%第三期;相較40至65歲族群約37%第一期、25.3%第二期、僅9.3%第三期。曾令民指出,隨醫學進步,近年乳癌治療藥物愈來愈多元,第一期乳癌患者5年存活率已高達90%以上,不過若是第三期的癌友,則有20至30%患者可能復發。然而,這些年輕乳癌患者有些才剛出社會、有些剛結婚生子,罹癌後必須面臨來自家庭、工作、外觀、人際關係、心理狀態等衝擊。41歲的波麗露露4年前剛生完第二胎,重返職場不到1年,就在右側乳房摸到一個大腫塊,當時正在哺乳的她,一度以為是塞奶不以為意,加上在工作、家庭間兩頭燒,拖了2個多月才就醫,確診乳癌第二期,歷經多次標靶藥物治療,準備進行局部切除手術時,曾有乳癌病史的媽媽竟同時發現乳癌復發,母女二人被安排在同一天開刀、入住同一間病房。歷經1年半療程,正當波麗露露以為人生將從乳癌「畢業」之際,去年11月回診卻意外發現癌細胞出現骨頭、肺臟、腦部轉移,令她深受打擊,重回抗癌道路。年輕乳癌社團「花漾女孩GOGOGO」創辦人潘怡伶說,很多年輕乳癌患者確診時才剛出社會不久,正當身旁朋友都在衝事業時,這群病友就得面臨到底該不該交男友、是否切除乳房與重建,以及未來還能不能生孩子等重大人生選擇題,治療過後,原以為找回平靜生活,卻又要面臨復發恐懼,箇中辛酸和失落憂鬱絕非外人能想像,也需要家人、朋友、團體更多支持與陪伴。因應10月乳癌關懷月,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年輕乳癌社團今天發布首支乳癌關懷微電影「小豬撲滿計畫」,闡述年輕乳癌患者面對罹癌以及轉移、復發後的真實感受與衝擊。參與此部微電影的導演王小棣說,2001年她確診乳癌、同樣屬於年輕型乳癌,當時彷彿被世界孤立,陷入罹癌低潮,所幸在家人鼓勵與陪伴下,才積極接受治療並改善生活習慣,終於從乳癌畢業、找回健康,她也向癌友喊話,呼籲勇敢面對乳癌。
-
2020-10-04 失智.照顧喘息
失智故事/40多歲失智 不想拖累公司…拚當烘焙王
四十多歲的汽車原料銷售員小華(化名),勤快加上記憶力超好,月薪十幾萬,但去年某一天,他竟忘了許多零件的價格,講話也顛三倒四,家人陪同就醫,確診為年輕型失智症,在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輔導下,他仍繼續在原本公司上班,休假時學習麵包烘焙技術,計畫日後開麵包店,成為「烘焙王」。桃園長庚醫院失智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失智症分為血管型、額顳葉退化型兩大類,後者為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最常見的型態,初期症狀為語言障礙、行為異常、飲食口味改變,容易情緒失控等,病程發展比老年型還快;但年紀還輕,希望企業給予關懷,透過調整職務內容,讓患者得以持續工作。台大醫院職能治療師毛慧芬表示,輕度年輕型失智症患者仍具有不錯的體力及部分認知能力,仍可繼續工作。以小華為例,遇到好老闆,共照中心協助溝通後,公司調整職務,協助汽車零件編碼;不過小華不想拖累公司,積極存錢,並學習烘焙技術,希望開烘焙坊。「誰說失智症患者沒辦法再工作」徐文俊說,二O一七年起,桃園長庚成立失智共照中心,失智就業協助為重點,已協助十多名年輕型失智症患者重返職場;毛慧芬表示,協助年輕型失智症患者重返職場有一定難度,因大部分企業認為失智就等於失能,呼籲政府多關心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提供就業協助。
-
2020-10-04 失智.失智資源
日照中心/全國首間…年輕型失智日照中心 年底開幕
據統計,全台年輕型失智症患者超過一點二萬人,但現行日照中心課程設計均以「老年型失智症」為主,有五十幾歲失智醫師被送至日照中心,跟著失智老人一起唱歌、畫畫,自覺遭羞辱,不願再去。為了讓年輕型失智症病人有機會重返職場,士林靈糧堂社福協會承接營運奇岩日照中心,規畫全國第一間年輕型失智日照中心,預計年底開幕。士林靈糧堂社福協會發展處長倪頌惠說,將規畫年輕型失智症收治專區,名額十五人,以極輕度與輕度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為主,依照不同的失智等級,給予客製化的課程訓練,並提供家屬心理諮商,減輕身心負擔。士林靈糧堂社福協會服務處長李梅英說,傳統日照中心也收治年輕型失智症患者,但年輕型與老年型失智症患者的退化速度、心理狀態截然不同,照顧方式當然也不應該一樣。目前全台六百多家日照中心失智照護課程,多以懷舊的帶動唱、畫畫等活動為主,這對年輕型失智症患者來說,毫無吸引力,難以參與其中。李梅英說,許多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正值職業生涯巔峰,自認還能對家庭及社會有貢獻,置身於日照中心,常覺受辱、難堪,而不願再去。倪頌惠說,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確診後,對家庭經濟衝擊更大,很多男性個案確診後,從未進入職場的太太必須同時面對經濟壓力與照顧負擔,幾乎快得憂鬱症。因此,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更需透過職能重建等專業課程來延緩退化,進而有機會重新踏入職場,分擔家計。不過,目前除了Young失智會館提供職能重建的服務,幾乎沒有共照中心關注年輕型失智症患者。至於課程安排,倪頌惠說,「課程還在摸索中,但這一步很重要」,這次踏出台灣的第一步,希望能協助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庭,回到正常生活。
-
2020-08-22 橘世代.好學橘
詐騙血淚史 劉慧芳10年追討耗盡心力
遭受詐騙,毀掉的不只是一個人的人生,後來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的案例不在少數。如何察覺家人受騙?如何求助?如何尋求資源重新站起來?或許你可以在劉慧芳的故事裡得到答案。劉慧芳的先生吳運生經營進出口貿易,同年的劉慧芳自己是化妝品品牌的講師,夫妻倆有各自的事業,經濟寬裕,吳運生對劉慧芳疼愛且尊重,讓她成為親友眼中「命好的女人」。15年前,55歲的吳運生開始出現奇怪行徑,脾氣暴躁,不時會用過去生活30幾年從未出現的不入流字眼罵劉慧芳。吳運生的母親過世後,他的怪異行為變本加厲,會半夜獨自在客廳喃喃自語,劉慧芳問他為何一個人坐在客廳,他便生氣:「妳不要吵!我在跟媽媽討論事情。」或是隔天睡醒問劉慧芳:「妳昨天跟我媽媽和那個先生在那裡討論什麼?」丈夫行徑怪異 大家卻說她有病另一半的性格反覆、隨意謾罵讓劉慧芳不好過,怪異的行為更令她心裡發毛,劉慧芳跟幾位親友討論吳運生的改變,大家好心想幫忙,於是有人到家裡拜訪,也有好友打電話跟吳運生聊天,想知道發生什麼事。但短時間的接觸吳運生都「表現良好」、對談如常,大家反而轉向擔心是劉慧芳產生幻覺:「妳是不是太累了?」「慧芳,妳要不要去看精神科?」那陣子,劉慧芳照顧臨終的婆婆,也照護吳運生的高血壓、糖尿病、營養不均等等疾病,身體的確有些疲累。全世界都覺得有問題的是她,劉慧芳也開始自我懷疑:「是我病了嗎?」傷心伴侶外遇 確診才知是失智直到2008年,吳運生說要搬出去住,劉慧芳怎麼擋都擋不住,吳運生有幾次回家,劉慧芳想要跟他好好談,吳運生不但罵人,還動手打她。那時,劉慧芳在夜裡接過幾次電話,有時只有深深的喘息聲,有時傳來陌生女子的恐嚇:「妳不能管先生的錢,妳所有行為我都知道!」劉慧芳害怕、傷心又不解,認定吳運生外遇了。在一次電話中跟吳運生的妹妹談起這些傷心事,說起曾經對她呵護備至的先生彷彿變了一個人,她想要離婚,小姑對她說:「以我當醫生的直覺,哥哥應該是生病了,或是腦長了腫瘤。」於是,他們將吳運生哄騙到醫院就診,從家醫科轉診精神科,被確診失智症,而且已經是中度失智。過去幾年的異常行為於是有了解釋,失智導致吳運生行為能力退化、性格大變,已經難以回復正常生活。詐騙集團盯上 頻跑醫院及法院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確診失智的那段時間,劉慧芳和吳運生住了30幾年的房子被查封了!原來詐騙集團比劉慧芳更早知道吳運生生病了,也更懂得失智者要如何哄騙,在吳運生搬出去住的那兩個月,他們房子被過戶、存款被提領、首飾黃金被拿走,前後共被騙走1億多元。劉慧芳於是從好命的女人變成苦命的女人。上億資產瞬間化為烏有,還背了不少債務,只能靠借錢度日。而且一開始,她連續找了19個律師,都沒有人願意接下這個詐騙案。起初律師說:「他很正常,只是外遇了。」後來的理由是,吳運生所有資產移轉的行為,都是在還未確診失智,也還未做宣告禁治產(現為監護宣告)前,證據不足,難以舉證他處分財產時已喪失行為能力。從那時起,劉慧芳一邊照顧重病的伴侶,一邊寫訴狀、開庭,她因此停掉原來的工作,跑醫院和法院變成日常。失智症協會幫忙 不再孤立無援剛開始那幾年,劉慧芳好幾次覺得自己撐不下去,她常常因為失眠憂鬱需要看精神科,疲憊到和人面對面時只看見對方嘴巴在動卻聽不見聲音。她好想自殺,但每次萌生念頭時,很奇妙的就會有些善意進到生活裡,給出活下去的力量。例如小姑有段時間,每天下班後從彰化坐火車到台北陪劉慧芳,後來見劉慧芳狀況很差,甚至停掉工作陪伴了她很長的時間。又例如有次社工家訪看著身心狀態都不好的劉慧芳,慎重地說:「妳也需要幫忙,再這樣下去,你們兩個都會死掉。」幫她引進資源、要她去上課、帶她認識失智症協會,劉慧芳在失智症協會認識了其他因為失智症而遭詐騙的家屬,發現原來自己不是最慘的,她一點也不孤單。細心照顧多年 珍惜可愛老來伴雖然生活沒有因此雨過天青,劉慧芳撐著撐著竟也把日子過下去了。被詐騙後的第7年,被醫生認定情況只會愈來愈糟的吳運生因為受到細心的照顧,病情漸趨於穩定。同年,民事損害賠償的官司贏了,拿回了1500萬,幾年後,又打贏另一個官司,拿回約500多萬元。也是那一年,劉慧芳終於重返職場工作,有了穩定收入。現在的劉慧芳已經70歲了,無論是家庭聚餐、朋友聚會,還是到附近公園散步,她去哪裡都帶著吳運生。過去那個把她捧在手心疼愛的男人,腦部受傷後成了倚賴她、愛撒嬌的男孩。吳運生懶得出門時會狡辯「家裡的太陽和公園的是同一顆,幹嘛去公園曬太陽?」也像小孩一樣會趁著劉慧芳不注意抓起路邊螞蟻嘗味道,她描述吳運生的行為時泛起疼愛的微笑:「很可愛啦,也是一種老來伴。」受騙多年,官司纏訟長達10年,劉慧芳是受騙家屬中少數願意分享慘痛經驗的。對她來說,這段身陷深淵的痛苦日子,若非許多善意的光,她難以走到今日,她盼望自身的經歷可以成為受詐騙的當事人及家屬的「光」,讓每個家庭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多一點方法和資源。抗詐騙3心得1.資產分散在不同銀行。當年他們將資金存放同一間銀行,後來銀行外洩個資,詐騙找上門。不要讓單一銀行、單一理專對你家的財務狀況太清楚。2.知道家人彼此財務狀況。財務狀況要常常討論、商量,真的發生狀況才能馬上接應。3.就算全世界都誤會你,還是要求助,不要放棄、不要孤單,也不要離開人群,你總會得到需要的幫忙。迎老後3準備1.保持身心健康:在死亡面前徘徊過幾次,經歷過痛苦磨難,對生死看得開,連墓地都買好了,雖然無法確保自己晚年不失能,但吃得均衡、睡得好、閱讀健腦、養成運動習慣、和社會保持連結、過健康生活,努力「讓這段身不由己的時間愈短愈好」。2.為自己人生最後一哩路作主:預立遺囑並每年修改,接著要做資產信託,也規畫近年要去簽訂預立醫療同意書。3.懂理財、財務自主:晚年要過乾淨不狼狽的生活,一定要有錢。她建議每個人都要懂得理財投資。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延伸閱讀】怕晚年淪詐騙肥羊? 4個法律動作 守住養老錢老人被騙都是失智惹的禍?專家:「走不出去」才是真正禍首!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26 癌症.頭頸癌
頭頸癌專題/顏面毀損、溝通困難 頭頸癌患者難返職場
在台灣,頭頸癌患者以男性為主,多為中壯年、藍領階級等身分,他們往往是家庭中的經濟支柱。根據研究,一旦罹病,頭頸癌患者因為外觀毀損、嘴巴張不開及頭部轉動受限,重返職場路遙遙,造成病患的經濟危機。即使回到職場,平均薪資也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急需社會支持系統的介入,幫助頭頸癌患者回到社會。七成無法復工 平均薪資大減當頭頸癌患者治療結束後,患者復健及重返職場之路,目前面臨哪些挑戰呢?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頭頸癌中,口腔癌患者約七成無法復工,即使復工,待遇薪資仍比罹癌前少,平均薪資僅剩7481元。長年關注頭頸癌患者、並發表多篇相關論文於國際期刊的台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教授賴裕和指出,頭頸癌的治療策略多以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為主,進而造成骨骼肌肉、顏面外觀、飲食、溝通吞嚥的損傷,抗癌成功之後,還要面對回歸社會的困難。三成憂鬱焦慮 影響疾病預後賴裕和指出,經過多份調查發現,患者生病後,有四成到六成五的頭頸癌病患無法回到職場,除了跟教育程度有關,症狀越多的病患也較容易失業,其中,張口能力與頭部轉動能力的受損,是未來就業的最大困難。另外,曾經有份5年的研究,針對頭頸癌患者治療6個月後的調查,追蹤270位病人,有32%的病人有焦慮及憂鬱問題,持續使用菸酒檳榔者及腫瘤分期較晚、症狀較嚴重者,憂鬱及焦慮風險更高,顯示存活者受到相當程度的心理困擾,甚至影響到疾病預後,因此,心理輔導及轉介也需適時介入。頭頸癌患者 鮮少向外求援有誰聽見頭頸癌患者的無聲話語呢?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分析,一年平均五萬多通的癌友求助諮詢電話中,僅不到3%是頭頸癌患者發出的求援。癌症希望基金會呼籲,癌病治療之後,病患需要回歸社會,除了病患自身要主動求援,與雇主協調,維護自身權益之外,也需要社會企業提供友善的工作環境。男性多隱忍 病後更退縮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在「無聲話語頭頸部癌 醫護相挺專家共識會」指出,癌症希望基金會服務全癌別的病患,卻鮮少接到頭頸癌患者的電話。不是頭頸癌病患沒有需求,而是本身較退縮,相較其他癌別病患,更不懂得維護自身權利與爭取協助,相關單位需要主動關懷頭頸癌患者出院後的社會銜接。頭頸癌患者多數是男性,傳統上「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心態,讓他們不懂得向外求援。而顏面損傷的治療副作用,也讓他們心態變得憂鬱、退縮,還要擔負家中經濟支柱的角色,處境更為艱難。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也補充,頭頸癌患者多是藍領階級,癌後因為無法再負擔勞力工作,因此不容易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而治療後的顏面損傷、說話不清的副作用,又不容易尋得內勤工作,使得頭頸癌患者回歸社會,格外困難。友善職場 應保障癌友就業王正旭呼籲,目前企業中有保障殘障人士就業的規範,應該將癌症病患也納入,打造癌友友善工作環境,保障癌友的就業權利。此外,頭頸癌患者是很有能量的一群人,也應加以訓練,令其納入頭頸癌防治工作,參與宣導工作,以同理心和現身說法將讓防治工作推展更為順利。根據研究,治療後副作用的嚴重度與收入的減少有相關。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指出,許多頭頸癌病患諱疾忌醫,國內頭頸癌早期治療療效非常好,依目前醫療技術,對於外表與語言並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病人應及早就醫。
-
2020-06-13 橘世代.好學橘
音樂人開咖啡館 啟動熟齡續航力
職人淬咖啡館自2018年8、9月籌辦至今一年餘,創辦人呂協翰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做這些能賺錢嗎?」還好過去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工作經驗,讓阿翰懂得靈活運用資源,職人淬咖啡館也做出租場地的生意,是不少廣告片的熱門拍攝「景點」,加上每個月舉辦中高齡講座等收費活動,收支還能勉強打平。除了創始店之外,林口分店近期也開張,結合職能治療的複合功能,提供在地中高齡族服務。就這樣,溫溫緩緩的,一杯杯的手沖咖啡將繼續運轉著職人們的第三人生, 傳遞百工的人生況味。想取得職人們的智慧,職人淬粉絲頁每周三公布職人們下一周的班表,只要點杯咖啡,不用預約,便可以親近職人、聊聊天,若想要和某一項領域職人一對一諮詢,每次500元含一杯咖啡,可至104高年級網站預約。原本從事音樂創作的呂協翰,職涯大轉彎經營咖啡館,只是有別於時下流行 的網美打卡店,這間咖啡館多的是象徵智慧、白灰髮中高齡者,阿翰表示,職人淬在創辦之初便是以社會企業營運, 訴求「中高齡再就業」以及鼓吹企業應該為「中高齡職務再設計」。「提早退休=好命」,這是台灣傳統的觀念,主計總處依據勞保請領年齡呈現勞工退休年齡,結果顯示,近二年平均請領勞保年金年齡約61.3歲,意即退休年齡已突破60大關。但相較已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高年齡者雇用安定法 」正討論延遲退休年齡至70歲,兩者仍有一大段距離。台灣「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 」去年三讀通過,開放雇主以定期契約雇用65歲以上勞工,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延後上路。呂協翰表示,中高齡者擁有豐富的工作資歷,退休後好不容易不為工作綁架,若重返職場多數不為金錢, 也因此對企業主來說,當「金錢」無法驅動中高齡者,且可能必須包容其脾性 ,反而讓企業因嫌麻煩而卻步,這也是為什麼中高齡職務再設計喊了很久,卻未見落實的障礙。他舉職人淬聘雇高年級實習生的經驗為例,因這群5、60歲的中高齡者的工時是採時計,且考量他們的生活型態,因此工作班表是一周前才排定,以便他們調配自己的工作時間,但很多企業的人資是難做到「彈性」這項工作條件。【延伸閱讀↘↘↘】。退休更好玩 咖啡職人也是人生導師。退休警夫婦山林開咖啡廳 「喝1杯,還能做法律諮商」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03 橘世代.好學橘
高年級上班去!3個政府免費資源「幫忙找工作」
退休後想重返職場,哪裡可以找到工作?善用政府資源,由勞動力發展署成立的「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主要是服務55歲以上有就業需求者,以及未滿55歲但已領到退休金的族群,目前台北永和與高雄鳳山各有一個銀髮中心,不但提供工作媒合,還有諮詢與教育功能。 「我們採專人一案到底服務。」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主任余璦君表示,民眾來找工作都會有一位服務人員先對談,了解求職者的狀況、想找的工作和專長能力後,擬定一個就業行動計畫。萬一這次沒有媒合成功,下次再來也會是同一個人服務,如此才能最貼近每一位求職者真正需求。此外,銀髮人才資源中心還有三大服務:1.一對一 職涯諮詢如果想重新找工作,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者思考上有些卡住,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便會啟動專業的「職涯諮詢」服務。余璦君表示,經過評估過後,確認求職者確實有職涯諮詢的需求,便會安排老師一對一諮詢,這在市面上一般是計時付費的服務,在這裡則完全免費。2.三到六人 團體督導中高齡者想重新找工作,可能遇到求職技巧不足的問題,銀髮人才資源中心針對一些共同困難,提供「團體督導」課程協助。余璦君指出,有些求職者能力很好卻沒被錄用,在互動過程中發現可能只是履歷寫得不夠好、面試技巧不好或不了解自己能力,因此會透過舉辦3-6人的小型團體輔導課程,針對有共同困難的求職者,提供互動式諮詢與實際演練,來提升求職者找工作的技巧,也同樣完全免費。3.一站到底 職前訓練中高齡者再就業很可能需要轉換跑道,如何面對一個全新陌生的領域?一般而言,許多人會去參加職業訓練課程,「如果課程中發現自己其實並沒有這麼喜歡,可能造成資源浪費。」余璦君表示,銀髮人才資源中心開辦了短期職前訓練,而且從課程、體驗到面試,提供一套完整就業機制。短期職前訓練課程在4天內完成,並且直接找企業主管來上課,分成4個階段:第一階段「心態調整」:讓求職者了解重返職場需要將身段放軟。第二階段「職業課程」:讓求職者知道這份工作需要具備哪些特質與能力、工作實際內容等。第三階段「職場體驗」:課程最後一天直接到公司現場實際操作,將理論和實務結合。第四階段「當場面試」:工作體驗完後直接現場面試。「透過這模式發現錄取率提高很多。」余璦君指出,通常會留到課程最後的人都是對這份工作有興趣的,大幅提升面試的錄取率。此外,就業穩定度也提高很多,一般企業面試頂多20分鐘就決定是否錄用,不一定可以看對人;另一方面許多求職者上班後才發現工作內容和想像有落差,於是做沒幾天就離職,對雙方來說都是損失。而透過這樣的訓練模式,求職者和企業有4天時間可以互相了解,確認彼此是否合適,帶來更務實的再就業協助。【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勇敢追夢不會晚!60歲,移居金門「開間書店」送自己。做回收是因為有願景!「辛苦中覺得快樂」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5-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思覺失調症」輿論翻騰 常見誤解有哪些?
【編者按】最近嘉義鐵路殺警案的一審宣判,引起台灣社會的震撼以及各方人士的異議紛紛,也凸顯了司法精神醫學的專業判斷要讓社會大眾了解,仍有很長的艱辛路要走。我們即時登載三位精神科醫師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精神科醫師第一時間來稿,表達他對這事件可能加深社會對精神病人誤解的隱憂,而指出矯正錯誤的觀念、歧視、汙名化是台灣社會應該努力的方向。我們接著邀請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學者:一位資深精神科醫師介紹早期如何發展台灣精神鑑定工作的拓荒史,並語重心長地呼籲,提升精神醫療的門診、住院及社區醫療的完整性,可以降低此傷害;一位中生代參與司法精神鑑定工作多年的精神科醫師提出其呼籲:要達到社會安全網之理想,需要多層次與多部門之防制觀點,而不是只有精神醫療系統之努力就可以做到。希望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提升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消除因不了解引起的恐懼與偏見,也幫忙台灣社會大眾以及非專長於這方面的醫護人員更了解這錯綜複雜的專業問題。我們多從新聞社會事件、戲劇認識思覺失調症,看到的往往是片面的資訊,因此對疾病常充斥著誤解,對多數正在努力治療的病友而言是一大衝擊。其實思覺失調症透過治療,有機會幫助病友回到原本的生活,但首先需要對疾病有正確的態度,看看以下常見的迷思你中了幾個? ●從新聞報導中覺得思覺失調症病友都具有危險性?●路上看到自言自語、行為怪異的人,都沒辦法治療了?●不願意服藥的病友就醫也沒辦法醫治?●病人不想看病,只能選擇關在家裡?減少疾病汙名 是大眾幫助病友的第一步期發生的隨機殺人案,兇嫌稱自己有多個人格、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同時辯護律師也以精神障礙為由,認為兇嫌並非故意殺人。雖然兇嫌已遭羈押等待偵查以及後續的司法判決,然而此事件再度引起社會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擔憂,例如是不是如同新聞中兇嫌所述,會無法控制自己、會傷害別人等。事實上,思覺失調症與暴力攻擊或是犯罪間的關聯性並不是如此。過往許多重要研究,如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中瑞典1973至2006年國家醫療及法律追蹤資料顯示,沒有合併物質濫用的思覺失調症與一般人相較僅微幅增加暴力的可能,而與患者自身的手足相比則沒有顯著增加暴力風險。在另一篇統合分析研究中,結論也提及物質濫用是在思覺失調症中明顯增加暴力的危險因子,應著重於防範或治療合併的物質濫用上,如酒癮或是毒癮等。但即使如此,思覺失調症患者在一些被渲染的社會事件中,還是容易被冠上不定時炸彈、具有不穩定性等汙名化的說詞。不論藥物再好 不願穩定用藥 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回到疾病本身,「思覺失調症」是一個大腦的疾病,主要的症狀有幻覺及妄想等。症狀嚴重時患者會認為有人要加害於自己,感覺被跟蹤監視,或持續受到視或聽幻覺的干擾,自言自語、莫名傻笑等。但疾病的表現也可能有許多其他的症狀,如患者開始變得畏懼社交、關在自己房間、過度執著於非邏輯性的思考、學業或是工作的能力變差、顯得多疑防備、舉止打扮怪異或是日常生活喪失動力等等。近年醫療的進步,抗精神病藥物能夠改善許多症狀,並減少過往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有非常多患者在固定治療下可以回歸社會、重返職場或是校園。但不管是效果多好的藥物,如果患者抗拒,不願意接受持續的治療協助,恢復穩定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折扣。臨床上常會看到患者因無法盡早診斷或治療,錯失較佳的重拾正常生活的機會,或是中斷治療後因為症狀復發而失去工作或是喪失原本好不容易的重新建立的人際互動。而有些情況則是家屬太過害怕與患者起衝突,不敢勸說患者治療或是叮嚀服藥,只好看著患者症狀漸漸變得嚴重,再次發病。協助病友有方法 認識治療選擇、建立互信關係研究資料顯示,讓患者「充分了解藥物資訊」及「良好的醫病關係」是規律治療的關鍵。例如藥物有許多種選擇,從一日需要服用多次的口服藥、一日服用一次的口服藥物、兩周一次、一個月一次到三個月一次的長效針劑都是可以使用的治療選項,治療目標是讓患者在藥物協助下維持腦部神經傳導的穩定及改善認知功能。由於思覺失調症治療是一個長遠的過程,正如許多慢性疾病,醫師與病友及家屬間的互信關係在治療上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曾經遇到有年輕的患者,經過半年的治療症狀仍然起伏不定,患者在診間很少說話,常常都是家屬代為發言,有幾次家人也提到患者都忘記服藥。但在一次患者單獨前來的機會下,才發現家屬常認為病患本身很懶散,對事情都不願用心,患者被責備後就更不願意配合治療。之後經過幾次與家屬溝通,告知缺乏動力其實是症狀的一種,鼓勵患者多與家屬對談,也設立一些生活目標讓家屬感受到患者有努力達標。家人關係間漸漸支持性變多,而患者改接受長效針治療也明顯減少忘了服藥的狀況,症狀獲得相當改善。困難就醫者 可與醫師討論居家治療目前在幫助思覺失調症病患康復的就醫部分,除了急性發病或是危急狀況下,考量急性病房住院治療以外,其他包含精神科門診治療,讓患者回診時讓醫師了解病情變化,透過敘述日常生活的情況來評估恢復的狀態,是否需要調整治療等;若是患者抗拒到醫院或是常無法規律治療而復發,也可與醫師討論居家治療的可能性。居家治療是藉由醫師直接到社區中訪視患者,討論治療方案,促進穩定服藥或是固定施打長效針劑,以達到降低復發及減少精神症狀之影響;若是病症已經大幅進步,但日常生活、人際互動或是工作能力尚未恢復,日間留院或是社區復健中心的安排,可協助患者練習生活技巧、團體互動能力、調整生活型態,患者作為學員固定參加精神復健活動,練習漸進融入社區或工作職位。思覺失調症治療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及造成失能的腦部疾病,而治療則是一條蜿蜒的漫漫長路,家庭間互相的協助與關懷,患者的治療意願及主動配合,增加協助的社會資源,支持團體,在這條治療的路上都是重要的角色,也期待未來透過越來越多的復原病友,能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疾病本身並不可怕,進而減少錯誤的觀念、歧視或是汙名化。
-
2020-03-08 新聞.長期照護
張慶光/「老人」是答案,不是問題
最近「生不如死」這個成語很夯,不過新的解釋是指在今(2020)年台灣的出生人數將會小於死亡人數,亦即在今年台灣的人口要正式邁入負成長。也因為這樣,高齡化議題便經常被拿出來討論,不過,大家在討論這個議題時,通常都是以負面的角度切入,例如:勞動力不足、消費減少所引起的經濟衰退或老人照護需求升高,扶養老人的支出及人力不足將拖垮家庭與社會等。看起來,高齡社會的問題真大,不過,我想講的是「高齡化」不是問題,「少子化」才是問題。聽起來高齡化與少子化像一體的兩面,事實上,「高齡化」是果,真正的因是「少子化」。所謂高齡社會指的是,65歲以上的人口超過總人口數14%的社會。但是,分子的數目在65年前便已決定,現在唯一能做的是讓分母增大,這個比例才會下降。所以政府應該做的是盡一切努力鼓勵生育,降低養育小孩的負擔,未來才有足夠的勞動力去養活這個社會。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善用高齡人力,給予適當的保母訓練,以年長者對於小朋友的愛心與耐心,應該可以降低育兒成本及減少虐兒案件,讓年輕的夫妻比較願意生兒育女。事實上,放學時去國小校門口看一下,會發現許多小朋友是阿公阿嬤來接。北歐一些國家讓年長者在幼兒園裡照顧陪伴小朋友,不僅節省了照護人力,同時也讓老人家覺得有所貢獻,而生活得更有尊嚴。在陪伴小朋友的過程中,老人家更因此而感受到生命活力,反而激起其注重健康的意識。老人,對於少子化,是答案,不是問題!針對高齡者退出職場而產生的勞動力不足問題,解鈴還需繫鈴人,如何引導中高齡人力重回職場應該是一個要努力推動的選項。台灣勞工平均退休年齡為61.3歲,無論在經驗或體力上應該都還可勝任工作,讓這些退休人士在正值顛峰時離開職場,真的太可惜。我一直認為老人家是「資產」,只是長久以來社會缺乏比較好的管道來「活化」這些資產,我們的思維都是老有所「養」而非老有所「為」,我們將資產閒置而不好好利用。相對於日韓等鄰近國家,台灣高齡者的勞參率偏低。不過,現在「中高齡就業法」已通過,希望能讓中高齡者順利重返職場,以填補因少子化產生的人力缺口。老人,對於勞動力不足,是答案,不是問題。日本在過去幾十年因為高齡化的消費緊縮造成經濟停滯現象,有可能會在台灣複製。事實上,相對於年輕族群,高齡者掌握了許多資產,只是擔心坐吃山空因此節儉度日。政府應思考如何鼓勵高齡者消費來活絡經濟。而要讓高齡者安心消費,有些配套措施要綜合考量規畫。如前段所提,高齡者如能順利重回職場有固定收入,比較不會擔心現金快速流失的問題。另外,針對有房產的高齡者,積極推動「以房養老」也能活化資產,讓老人家有錢可以消費。高齡者若擔心未來長照支出準備不足,因此不敢消費,則可以推動民間長照保險來化解。如何讓老人家安心花錢,是應該思索的課題,若能找到解方,則對於經濟發展,老人是答案,不是問題。不過,在發展銀光經濟時,現在的主流論述常將老人當成問題,設計出來的產品常設定在老人失能問題的解決上,如:可以感應臥床者心跳或偵測離床的「智慧床墊」、可以讓失智者被找到的「GPS定位器」,或者讓牙口不好的長者可以輕易進食的泥狀食品……這些商品不是不好,但是市場的回應有限,尤其對於未來20年的銀光經濟主體––嬰兒潮世代而言,這些可能都是他們避之唯恐不及的產品。若要打動他們,請開始思考把他們當成答案,而不是問題,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更有想像力的創意老齡生活,而不是悲慘的臥床失能生活。
-
2020-02-02 橘世代.好學橘
阿吉船長捨棄自尊 65歲重拾陸地生活
年逾70歲的阿吉在高雄一間水產公司當夜間保全已兩年多,每天下午4點從住處步行約10分鐘到公司,掃地、掃廁所、燒開水,接著在守衛室值班,隔天早上7點下班回家。阿吉原本是位擁有30多年資歷的船長,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但「我年紀大了,大錢也賺過了」,現在生活簡單自在,他覺得快樂、踏實。幾年前還是船長的阿吉,因船公司業務緊縮失業了,大半輩子都在船上生活,人生首次回到陸地找工作,卻因年紀已超過65歲,只有國小學歷的他求職四處碰壁。阿吉多年來因跑船與家人關係疏離,不僅離婚了,子女不在身邊,沒多少存款又舉目無親;面對生命重大改變,他難以放下身段,甚至一度想以自殺了結生命。在里長協助下,阿吉輾轉由勞工局前鎮就業服務站安排到大樓擔任保全工作,但因無法放下當船長的自尊,2個月後就離職,期間有船公司以月薪8萬多元聘他回去當船長,阿吉開心上任,然而8個月後又再度失業,經濟上的困境更讓他心情跌入谷底,只好再回到就服站求助,在個管員金美珠積極媒合下,終於找到一個「事少、離家近」的工作,阿吉也欣然上工。阿吉回憶,他30歲就當上船長,當時沒衛星定位技術,看星象、海圖都靠自己,還會說4、5國語言,每個月賺很多錢,但也花得快,「我愛賭,錢都輸光光」,沒存什麼錢,老婆也抱怨他,最後離婚收場。當船長要管船、還要管船員打架,壓力很大,到工廠當保全後,有船公司又來找他當船長,他想想現在生活也很好,乾脆拒絕,不再戀棧船上生活。金美珠表示,阿吉因過去當過船長的歷練,應對談吐佳,對人也謙和有禮,雇主認為他負責任、穩定度高,足以勝任這個工作,阿吉也因此重新找回了自信心,「老闆很喜歡我,今年還說要給我2個月年終獎金!」金美珠說,65歲以上長輩脫離職場有段時間,或受限於體力與技能,能選擇的工作機會不多,她輔導的個案中,高齡者約占兩成,但僅有一%最後順利找到工作。「比起年輕人,中高齡者得付出更多努力才能獲得肯定」,金美珠觀察,近年來許多長輩因經濟問題,被迫找工作養活自己,但一下腰痛、一下腳走不動,實在不忍心媒合基層清潔或服務工作給他們。「身體沒顧好,想賺錢也沒機會」,金美珠認為,現代年輕人自顧不暇,多數無力奉養長輩晚年,65歲以上的求職者未來只會愈來愈多,放下身段才能有更多適合的工作機會,更要認清現實,除及早培養技能,也要維持良好作息和運動習慣,才有足夠體力在銀髮職涯中游刃有餘。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何啟聖表示,國發會推估台灣2026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超過20%。銀髮族中健康、有經驗,可以工作的人力,如無法重返職場,的確形成一種人力資源的浪費。政府除以法令提高中高齡人士勞動參與率外,更建議仿效日本,設計出適合銀髮族的工作機會,才能真正治本。何啟聖認為,因應銀髮浪潮,日本早在20年前,就著手開發適合銀髮族的職務,如民宿房務人員多數晉用媽媽桑,另也發展出失憶餐廳,晉用失憶症長者當服務員,即使他們接受點餐時送錯餐,都成為一種溫情的幽默。何啟聖說,晉用中高齡者主要是敬重其經驗,在職場中成為「價值」,日本已經做了20年,但台灣尚未起步。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1-09 橘世代.好野橘
橘世代揮別職場 自由定義屬於你的退休
和普遍觀點不同的是,退休年齡其實沒有「絕對」。雖然我們覺得65 歲是正確的退休年齡,但這是首創社會福利法案時,經濟學家和精算師為達財政平衡而武斷得出的數字,並不是65 歲真的有什麼特別之處。3 事實上,如果從長久趨勢來看,現代人退休的年紀比以前要早。1900 年,65 歲以上的男性中,有60%的人仍在工作,到了1950 年,這個數字下降至40%。4 到了2002 年,65 歲的就業男性比例降低至17%,女性則是10%。目前的平均退休年齡是62 歲,6 但近四分之三的現任勞工卻說,他們預期會工作到65 歲之後,三分之二的人則說之後打算進入半退休狀態,繼續兼職工作。7 所以我們為退休制定的年齡毫無特別之處,不管是59.5 歲、62 歲、65 歲、67 歲、70.5 歲,這些都不過是功能性的里程碑。當然也有不分年齡的投資可為你籌到退休資金,只要把這些方法加入理財計畫,不用等到這些象徵里程碑的年紀,你就能拍拍屁股走人。最重要的是:退休仍是一種新發明的概念,而且絕對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退休制度也當然不是以勞工(也就是我們啦!)的利益為出發。對許多人來說,退休不表示不用工作。退休的真正意思是,我們不需要非得按照傳統形式規劃一生,依照別人制定的時間軸,朝九晚五工作到65 歲。社會學家羅伯特.S.韋斯(Robert S. Weiss)運用三大層面定義退休:(1) 經濟層面:再也不用為五斗米折腰;(2) 心理層面:個人內心認定已經退休;(3) 社會層面:根據社會觀點決定你是否退休。8 不幸的是,我們都太在乎社會觀點,覺得應該讓他人決定自己是否合乎退休標準。如果你是自行選擇離開職場,無論是永遠、暫時或轉兼職,只要你覺得自己真的已經揮別職場,就能大聲說你已經退休。但有一種錯誤觀點,那就是已退休的人不該再賺一毛錢。一旦跳脫65 歲退休的武斷數字,不再受限於既定觀點,你就能從不同角度看待人生。我們不必遵照標準腳本、不必花錢犒賞自己,再回過頭來面對工作壓力,我們大可利用這筆錢,完全跳出傳統工作制度。你可以改寫金錢觀和思想,用其他人都意想不到的速度,實現不被工作綁住的夢想,削弱強制工作的比重、增加個人時間,從事最能讓你感到滿足的工作,不管是旅遊、嗜好、服務他人、與家人朋友相處都好。最棒的是,你不用一毛不拔或拮据度日,讓自己過著悲慘生活,畢竟,退休真正的用意是過你最想要的生活,意思是暫且不管你還在存錢,還是已經達到目標,都能夠好好享受。無論你的夢想是什麼,在你塑造目標之時,以下是幾種不被固有工作型態綁住的人生模型,供你參考:完全提早退休─ 享有財務獨立再也不需要賺錢工作。只要錢已經存夠,你的投資能持續增長,讓你接下來的人生都不愁吃穿,在日後的生活裡,工作更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存在。如果你有回去工作的想法,也沒有規定你再也不能重返職場,但要是你的退休屬於這一類型,就代表你可以永遠都不必回去工作。你享有財務獨立。半退休─ 享有財務安穩這類工作屬於兼職、季節性、抑或壓力不大的職位。你已經存到傳統退休所需的生活費,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基本日常開銷,因此工作可完全按照個人意願和需求安排。半退休可以是維持原本的工作,只是從全職轉換成兼職,或是低風險的創業模式,你可以開一間自己的公司,只是你不會有多半企業家一開業就非得成功的壓力。你享有財務安穩。事業中斷─ 享有財務靈活你可以一段時間不工作,之後再重返職場。只要存夠足以讓你休息一陣子的經費,加上緩衝金,你就能讓自己喘一口氣,同時不危及後面幾年的財務安穩。你也可以把這當作一種自我資助的長假,工作生涯中可能有幾段這一類的中場休息。你享有財務靈活。本文摘自《不被工作綁住的防彈理財計畫:告別傳統職場的多型態退休,讓你經濟獨立,擁有理想生活的選擇權》,采實文化 2019/8/29 出版 好野橘 社團來囉! 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