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耳鼻喉

無喉患者/人生像被拆掉喇叭 「無喉人」辛酸

使用氣動式人工發聲器,需口含管子,一手壓氣切口,才能發聲。記者王昭月/攝影
使用氣動式人工發聲器,需口含管子,一手壓氣切口,才能發聲。記者王昭月/攝影

全台每年約一百多名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須切除整個喉嚨,成為所謂「無喉人」。多數人正值中壯年,是家中支柱,但因術後無法正常言語,呼吸、吞嚥及味覺也出現問題,甚至影響工作、遭鄰居歧視,許多人感嘆「無語問蒼天」。

衛福部統計,國內喉癌及下咽癌患者約占頭頸癌患者人數的百分之十五,是全喉切除手術的主要族群;另外,食道癌甲狀腺癌患者也會全喉切除,目前全台約二千多名無喉患者。

這群「無喉人」術後無法發聲,有人感嘆人生像被拆掉喇叭的壞電視,若不靠手語或紙筆溝通,就得花錢買人工發聲器並重學發音說話;不過,人工聲調像鴨嗓或機器人,讓許多人不適應。

「失語的無喉人是滿腹辛酸。」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主任朱本元說,他有個患者開計程車,每次用發聲器問客人要去哪,許多乘客會馬上跳車不坐。也是無喉者的復聲協會前理事長黃東源有次到市府洽公,警衛問他搭電梯到幾樓,伸手掏發聲器卻被誤為掏槍,一度被制伏在地。另有患者術後因嗅覺失靈,吃下整盤發餿飯菜而不自知。

朱本元指出,病友切除喉嚨後改由氣切口呼吸,因無法過濾空氣而造成痰多,因不自鼻腔呼吸而嗅覺變鈍,每次吃熱食、辣食會不停流鼻水,吞嚥困難。另外,怕氣切口進水,不能下水游泳,除了生理不適,無法與外界溝通是最大困擾。

六十五歲的復聲協會副祕書長張其忠,廿年前是貿易公司業務經理,抽菸喝酒應酬是日常,後來聲音沙啞半年沒能痊癒,就醫查出下咽癌末期,切除喉嚨保命。他術後因無法言語,工作停擺,全家陷入愁雲慘霧。

七十八歲食道語老師鄭麗珠,四十多歲時痰中帶血,確診甲狀腺癌切除喉嚨,術後最讓她難過的不是無法說話,而是被鄰居嘲笑「變啞巴」。

醫師張庭碩說,利用氣動式人工發聲器的病友需口含塑膠管,再持發聲器按壓氣切口發音,常引來異樣眼光。患者因失去溝通能力而自我封閉,更別說重返職場。

下咽癌 食道癌 喉癌 甲狀腺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