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搜尋
醫療資源
共找到
680
筆 文章
-
-
2020-11-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海外國人確診染疫 適當防護下可專案申請返台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海外確診武漢肺炎的國人,如不符合返國條件,但因當地醫療資源匱乏,可在有適當防護前提下,專案申請返國就醫。為降低國人海外確診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入境後發生社區疫情的風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6月17日公布海外確診國人的返國條件,包括發病日至登機日逾2個月,且症狀已緩解;或距發病日達10天,且取得2次呼吸道檢體檢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陰性證明,須間隔至少24小時採檢。陳時中今天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表示,海外國人如確診,返國仍以上述條件為原則,如不符返國條件,又因當地醫療資源匱乏,有返國就醫需求時,考量人道因素,且於返國航程有適當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可委請國際醫療轉送機構、航空公司或國內收治醫院向指揮中心提出專案申請返國就醫。陳時中指出,如果由醫院提出申請,可提供病患情況和初期判斷,指揮中心核准速度也會加快;基於民航客機同機旅客的防疫安全考量,確診國人專案申請返國就醫使用的航空器,以採專機形式為原則。陳時中也表示,疫情變化多,加上各國政策和管制都不同,指揮中心會根據情況滾動調整,以符合法律和人民健康需要,也提醒民眾確實評估出境必要性和所赴國家或地區的風險,否則若發生確診等情況,國家很難全面補助或補償,因為這牽涉經費運用上的公平性。
-
2020-11-16 該看哪科.婦產科
早產不是誰的錯 醫:再怎麼小心翼翼還是可能難以避免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台灣早產發生比率大約是一成,每年大約有一萬多名早產兒出生,寶寶提早報到,通常媽媽最自責。不過專精於高危險妊娠及早產兒照護的醫師都強調,大部分早產都是不明原因,就學理來講,再怎麼小心都還是有一定比例的早產會發生,媽媽不要太過自責。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副部長朱世明表示,台灣雖然少子化,但早產兒總量沒有下降,與其他已開發國家類似,發生機率都接近10%。就算再積極安胎,在完善的產前教育,還是有一部分的產婦不可避免會早產。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陳治平表示,足月的定義是37周,但如果在35到36周有早產的跡象,就算安胎也不會安太久。雖然醫療照護品質很高,這個周數出生的寶寶也可以活得很好,只是還是可能有些呼吸還不順暢的問題,需要住院幾天,這對於媽媽來說是心理負擔,也會耗用醫療資源。畢竟對胎兒來說,在媽媽體內多待一天,勝過在體外待好幾天,所以一般還是會希望安胎到37周再生。朱世明表示,不論醫療再怎麼進步,安胎藥怎麼用,就算周數還不足,有時候如果子宮頸都全開了,還能怎麼辦呢?只能盡量維持氧氣溫度穩定、給予各器官最好的支持、幫助順產、減少後遺症,這些台灣的醫療團隊都可以做得到,早產兒存活率已經很高。未來更努力的重點,是幫助家長照顧得更好、早產兒活得好,盡量與足月寶寶相當,這樣的早產兒醫療就沒有遺憾了。既然早產有時難以避免,使用安胎藥的主要目的,其實是為寶寶爭取關鍵的48小時來用藥或轉診。陳治平表示,台灣現有的安胎藥物療效各有不同,在對於預防早產,都有其局限性。安胎藥的使用目的不是一定要把寶寶安到多大,重要的是延長至少48小時,爭取時間使用一些藥物,例如幫助胎兒肺泡成熟。爭取時間也能用於轉診。陳治平表示,高危險的產婦到有充足醫療資源可以照顧早產兒的醫療院所再生產,就是現在相關政府單位及醫療專業團體都在推廣的「胎內轉診」。因為如果等寶寶出生後才轉診,轉診過程要考量的風險會更多。陳治平表示,多胞胎、內科疾病、營養不良、體重過重、高齡等,都是隨著時代變遷、晚婚晚育之下,較容易出現的早產風險因子,所以媽媽先把自己照顧好最重要。然而,大多數早產是找不出原因或同時有多重原因,媽媽也不要過於苛責自己。陳治平提醒,早產的預警徵兆很多,基本上因人而異。如果懷孕過程感覺到子宮收縮頻率明顯增加、類似於白帶分泌物的明顯增加,或是忽然腰痠、下腹出現類似生理痛,如果稍微休息卻沒有改善,都建議要趕緊就醫檢查。
-
2020-11-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高醫演講 楊泮池預言:新冠病毒每年都會來
中研院院士、台灣大學前校長楊泮池受邀到高醫演講,他預言「新冠病毒每年都會來,防疫和社交距離將成為常態!」他也感慨台灣醫學教育大都承襲西方,應該發展出一套適合台灣社會的醫學教育制度,培養醫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楊泮池表示,新冠病毒造成全球5千多萬人感染、至少126萬人死亡,受創程度遠遠超過SARS,新冠肺炎不易消失,可能走向流感化,改變整個社會樣態,人類生活與經濟將發生巨大改變。但危機也是轉機,疫情加速台灣發展精準健康生醫產業的契機,減少接觸是降低感染的不二法則,疫情期間帶動可監控使用者生理參數的穿戴裝置發展,未來更可以透過非穿戴式裝置,像是8K影像監測等設備來協助隔離病人的生理監測與治療,改變觀念與新冠病毒共存。楊也以「我的學思歷程」為題,與高醫大師生分享成長及醫學教育經驗。楊曾獲選第31屆十大傑出青年,專長是胸腔重症醫學、肺癌基因體學、分子生物學及轉譯醫學,是國際肺癌權威。他表示,肺癌是國人癌症十大死因之首,早期教科書告訴大家抽菸是肺癌主因,但國內半數以上肺癌患者不吸菸,他研究團隊發現,不吸菸肺癌患者在腫瘤發生和癌症進程上,有人種、地域上獨特性,西方人幾乎都是抽菸的人罹患肺癌,華人患者不抽菸比率高於抽菸者。研究結果發現華人罹患肺癌原因可能與基因及致癌物的暴露有關,這對肺癌預防和治療有很大的影響及幫助。楊泮池也勉勵大家「上醫應醫未病之病」,強調早期診斷、預防的重要性,經風險評估屬高風險的患者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避免疾病的發生,減少醫療資源負擔。楊指出,現代醫學以西方族群疾病研究為主流,以解決西方人癌症問題為優先,他希望國內能針對華人好發的癌症,找出發病原因並發展有效預防、治療方法,推動以華人為主的生醫、健康相關產業,讓台灣醫療找出自己特色及社會影響力。「為良醫,不為名醫」楊泮池以前台大醫院院長、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第二任院長魏火曜教授的名言勉勵學生,期許大家凡事以利他、助人為出發點。他也期勉學生要做自己,凡事盡其在我,努力扮演好自己角色,展現熱忱、使命感,也要勇於挑戰權威。
-
2020-1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學者估首批新冠疫苗還要四個月 東南亞分配量敬陪末座
全世界已經爆發多次新流感大流行,也經歷過緊急研發疫苗,之後各國都有所反省和準備。但在這次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仍然面臨防備不足、疫苗不夠、疫苗分配不均等問題。學者預估,以最順利的情況推估,距離第一批疫苗被批准大量製造接種,還要等四個月,而根據過去經驗,東南亞被分配到的疫苗是敬陪末座,僅高於非洲。值得慶幸的是,台灣的大流行防範計畫已堪稱是東南亞國家當中最充分的。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多位公衛學者,今於科學防疫說明會分析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後,對於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多項流行病防備指標、疫苗接種部署指引、大流行準備評估指標等,各國達成情況,並分析疫苗供應的可能時程以及分配上的區域落差。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根據「流行病防備指標」,防備能力需包括公共衛生基礎建設、公衛調查和醫療資源應用、水、道路、網路、衛生等基礎建設、政治穩定性和武力衝突等制度能力、GDP和健康花費等經濟資源、公共衛生教育及溝通。林庭瑀表示,依上述指標,非洲及東南亞因應能力較差。歐洲及北美因應能力較佳。至於南美國家,因為醫療資源缺乏,更需要防患未然,但公衛學者彭思敏根據世衛組織的檢核項目去看15個拉美國家,結果顯示拉美國家有執行能力及公衛介入雙雙偏低的問題。公衛學者鄭雅中表示,參照過去疫苗的研發和準備經驗,要研發成功到第一批大規模製造並接種,至少需要花費一年時間。這次疫情從病毒被基因定序以來,已經走了八個月,距離第一批被批准大量製造可以接種的疫苗,大約還要等四個月左右。鄭雅中提醒,在此之前,政府應先建立接種優先權分級,擬定接種策略計劃,製造商和主管機關也要共同推演採購、配送的流程。公衛學者彭思敏指出,現在新冠疫苗已被預訂超過114億劑,已知COVAX被預定了約35億劑最高,其次是賽諾菲/葛蘭素史克被預訂約20億劑、其他廠牌約18億劑、輝瑞/BNT疫苗約16億劑,嬌生約15億劑,美國Moderna約10億劑。但疫苗分配仍是個大難題。彭思敏指出,過去研究已發現,流感疫苗開發緩慢,主要因素是來自「政治經濟因素」,而不是疫苗開發本身的問題。疫苗準備不足很可能造成大流行、住院及死亡人數升高,但疫苗生產能力都集中在工業化國家,季節性流感疫苗也集中於這些國家。彭思敏以2015年流感疫苗分配為例,總劑數是5億劑,最多每千人口分配數量最高的是美國,遠高於居次的歐洲;歐洲又遠高於西太平洋,西太平洋也遠高於地中海東部;至於東南亞和非洲,則是敬陪末座。東南亞沒疫苗,非疫苗的防疫準備工作相形更重要。公衛學者蕭國惠根據2010年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之公共衛生》的一篇報告,比較印尼、越南、柬埔寨、寮國、台灣的流感大流行準備計畫,結果顯示,台灣已經是準備程度最高、資源最豐沛的國家。報告顯示,上述國家中只有越南和台灣已有大流行期間醫護人員量能緊急增加計畫,唯有台灣的準備不需要外部金融資源支持,而且台灣抗病毒藥物和個人防護設備庫存量是達到人口數的一成,遠高於其他國家。台灣也有能力在大流行爆發前預先經由實證推估預先備至需要的疫苗,並且事先有計畫的提升產能。
-
2020-11-10 新聞.杏林.診間
返鄉服務不見一張精神病床 丁碩彥成彰化精神病床推手
「20多年前,彰化一張精神病床都沒有」草屯療養院副院長丁碩彥今獲得衛福部頒發的資深典範醫師獎,當年因公費生返鄉於部立彰化醫院服務,全縣竟連一張精神病床都沒有,患者一旦被緊急安置,就只能轉車再轉車跨縣市探視家人,只是想讓患者別離鄉背景的念頭,讓彰化的精神病床從無到近簽床的規格,他期盼未來於社區安置的病患,更積極推動急性發作時醫療人員能更盡速可以到場。丁碩彥今從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手中接下資深典範醫師獎時,頻頻向次長致謝,不過薛瑞元於台上致詞時表示,部立醫院無論在基層或是這次防疫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幾次的武漢包機、邊境檢驗、疑似案例採檢、收治疑似或是確診案例,其中部立醫院累計收治的確診患者就多達187人,占整體的三分之一。丁碩彥表示,在部立彰化醫院服務多年,近二年才轉任到草屯療養院擔任副院長,今年剛好碰上新冠肺炎疫情,被指派為草屯檢疫所得指揮官,也是全台唯一是由精神療養院擔任指揮官的檢疫所,他們也發揮長才,針對檢疫期間可能會碰上的焦躁不安等問題,替衛福部撰寫SOP,錄製14段放鬆方式提供給各檢疫所自行播放。丁碩彥說,精神疾病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領域,20多年前選擇走這條路時,沒有什麼人看好,但人的精神、心理變化與一般疾病相比更吸引他,接觸過這麼多精神疾病患者,曾在急診時挨過打,時常被辱罵,他說「其實精神疾病患者很真性情」,也因為這一點,跟他們相處更為自在,不必有過多的假惺惺,也是他執著在精神領域的原因之一。丁碩彥表示,當初從學校返回彰化,看見精神病床連一張都沒有,錯愕之餘,更想著如何拓展彰化的精神病床「精神疾病沒有分縣市的,盛行率都一樣」,但彰化的患者卻必須要離鄉背井,實在很不公平,因此從部立彰化醫院先做起,先開設50床的慢性精神病床,再到150床,急性、日間也陸續開設,當部彰開始拓展精神病床後,也連帶帶動周邊醫院得設置,讓彰化目前已經有接近一千床的床位可供使用。近期國內不斷出現精神疾病患者回歸社區後,卻發生暴力事件等憾事,他表示,其實精神疾病患者發作時,幾乎沒辦法自我控制,特別是強制就醫後,安置醫院離家遠,家屬容易心軟,讓未能接受完整安置的患者提前返家,造成憾事發生。他認為在人權與醫療之中,若要讓社區的病患可以更穩定生活,社區的精神醫療資源必須要擴增,一旦出現需要緊急安置的狀況,醫療人員就能到場,避免憾事發生。
-
2020-11-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0/屏東牙醫公會熱血醫療團 穿梭山林20多年為原住民、植物人護牙
屏東縣幅員遼闊,33個鄉鎮市包括離島琉球鄉,資源缺乏。許多鄉鎮沒有牙醫師,偏鄉居民有的「忍痛」放棄就醫。還好有一群熱血、肩負社會使命的牙醫師,22年前成立山地偏遠巡迴醫療團,14年前成立身障醫療團,這群牙醫師的身影,上山下海,背著看診器械、診療椅,穿梭在山林水澗之間,交織成最美麗的風景。屏東縣牙醫師公會理事長江紘宇說:「這是我們的天命,有使命要完成!」屏東縣牙醫師公會有220名會員,民國87年至今投入山地偏遠巡迴醫療與身障醫療服務團共有69人,平均每個月有近50名牙醫師到巡迴定點看診。除了周日 每天有牙醫巡診20多年來,近一萬個日子,百萬公里串連,這群牙醫師的身影來來回回。山地偏遠巡迴醫療,走入屏東縣國中小學68所學校、六個衛生所、成立四個醫療站;身障醫療團到縣內八家機構。江紘宇說,每周牙醫師開車的路程,可以繞行台灣四周半,除了周日,每天都有牙醫師在路上巡迴看診。江紘宇是第一批上山的熱血牙醫師之一。他說,原鄉看診方式克難,戶外、走廊就地看診,沒有診療椅,常將學校課桌椅合併,或現場組裝仰臥起坐運動器材充當診療椅,檯燈就是光源。醫療團隊從三地門鄉開始逐漸拓點,霧台鄉、瑪家鄉、滿州鄉,偏鄉民眾不再舟車勞頓。夫妻檔到校 幫童護牙齒恆春鎮第一家牙醫診所由李瓊英、魏丕勇夫妻檔開業,至今30年,負責牡丹鄉、滿州鄉巡迴據點。李瓊英說,偏鄉大多是隔代教養,長輩沒有交通工具,大眾運輸少,出來一趟不方便,交通費是很大負擔,於是「我們主動走進去」。常須自備行動診療椅,帶著笨重行動式牙科器械前往看診,光是馬達就重達10幾公斤。李瓊英與丈夫分工,一周有三到四天巡迴醫療,從恆春出發到牡丹國小,早已習以為常,風雨無阻。排灣族牙醫 用母語溝通徐志宏牙醫師是排灣族人,回到家鄉來義鄉開業13年,也加入偏鄉醫療巡迴團,負責泰武鄉、來義鄉與春日鄉。回到原鄉,是他身為原住民的使命,遇到部落長者,他也耐心用母語跟長輩說明,增加親近性。公會為了讓愛延續擴大,在90年以義診方式,為腦性麻痺、智能障礙與多重障礙者提供口腔檢查,95年成立身障醫療團,在伯大尼之家、勝利之家、屏安醫院、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南區老人之家、迦南身心障礙養護院、椰子園老人養護之家、創世基金會屏東分院設置巡迴點,彌補身心障礙者就醫資源的缺乏。牙醫父子檔 幫植物人清牙麟洛牙醫診所的牙醫師「大邱」邱廷上帶著大兒子「小邱」邱筠太,父子倆加入偏鄉巡迴、身心障礙醫療,固定在創世基金會屏東分院,每個月兩次幫植物人清潔口腔。邱廷上指出,植物人的牙齒整理乾淨後,照護員比較好照顧。設社區醫療站 「春天」來了98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公會投入災區短中長期的重建工作,災後成立佳冬醫療站,解決災民牙痛之苦。後來陸續在崁頂鄉、鹽埔鄉設立社區醫療站,今年二月在春日鄉掛牌成立「春天牙科醫療站」,對春日鄉民來說是「春天來了」。屏東縣牙醫師公會常務監事莊世豪說,未來會繼續在無牙醫鄉推動現代化設備醫療站,希望不再有人因為就醫困難而放棄照護牙齒。第30屆醫療奉獻獎團體獎屏東縣牙醫師公會山地偏遠巡迴醫療及身心障礙醫療服務團成立:民國40年1月屏東縣牙醫師公會成立;87年成立山地偏遠巡迴醫療團;95年成立身障醫療團。 服務事項:山地醫療服務團號召熱血牙醫師下鄉,深入無牙醫的偏遠山區看診;推展身障者口腔衛生計畫,在全縣8個身障巡迴醫療點服務;提供身障居家到宅醫療服務;推動兒童口腔衛生;挹注偏鄉醫療資源,全縣設置四個醫療站。得獎紀錄:94年5月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特殊貢獻獎-山地巡迴醫療團隊獎;95年5月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特殊貢獻獎-銅質獎章;102年12月佳冬醫療站-全民健康保險牙醫門診總額醫療資源不足地區改善方案醫療站評比優等。
-
2020-11-06 科別.精神.身心
性癖好精神病都列管也沒用!專家說這樣做才能預防犯罪
長榮大學女大生發生不幸,台南市政府日前召開擴大校園安全會報,決議將警察、衛生單位接獲校園通報特殊性癖好個案資料相互連結。對此,不但衛福部心口司已認定不妥,部立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表示,性癖好者並非都會犯罪,也只有達到某些狀態才需要治療。把性癖好者及精神疾患者都視為潛在罪犯,不但無助於犯罪防治,更會失去能風險分流和預防治療的機會,犯罪隱憂更大。李俊宏分析,人類性行為多元,在亞洲國家談性較隱晦,有特殊性癖的人口比例不明,但有歐美調查顯示,具特殊性癖好者可達一、兩成。其中牽涉及嚴重暴力型犯罪或是人身財產侵犯的,通常是特殊性癖好又合併反社會人格違常者,非單純特殊性癖好者,不能說有特殊性癖就會犯罪。李俊宏表示,特殊性癖好不見得需要治療,除非引起個案本身的顯著痛苦和後悔,或造成他人受傷、導致工作就業等社會功能受到影響,才需要治療。不是有性癖好就代表需要醫療,同理,需要醫療的特殊性癖者也不一定會犯罪。面對潛在的犯罪可能性,李俊宏建議參考國外作法,先進行風險分流。知道自己有特殊性癖好但是沒犯罪行為的人屬於低風險,應他們諮商瞭解自己的狀況,從中也能積極發現症狀達到需要治療程度的人,及早轉介醫療資源。曾經犯罪的中高風險個案,比如曾經偷內衣,在司法端就要裁處,以專業評估、完成治療和再犯風險評估,作為銷案的必要條件。李俊宏表示,如果政府要列管的是上述中高風險個案,那還說得過去。但如果是將所有特殊性癖好者,甚至是其他精神疾患者全部列管,恐怕會衍生出許多非預期的不良效應。例如民眾不敢看精神科、學生不敢找輔導老師,長期孤立、自行面對壓力的結果,最後反而會以犯罪行為爆發出來。李俊宏表示,可以理解台南市政府面對輿論的壓力很大,但是應該要把這股壓力用在對的努力方向,而且要在中央層級,不能只在地方,否則也會發生「外溢效應」,即不合理的監控列管迫使人移動到其他縣市。正確的努力方向,是中央及地方基於科學進行有策略、有步驟的推動分級分流政策規劃,從法治、體制、資源配置,達成治療、監控、更生的目的。
-
2020-11-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0/有三金為什麼沒有表揚醫生的獎項?堅持初心..送愛到天涯海角
30年前,看著金曲、金鐘、金馬頒獎典禮上星光璀璨,「為何苦苦耕耘的醫師沒有專屬的獎項?」一念之間種下一顆小種子。回首醫療奉獻獎30年來,得獎者動人事蹟不計其數,每一屆評選時刻都讓人糾結猶豫,巴不得讓每位的經歷都被看見,激勵更多年輕醫師願意赴偏鄉貢獻所長。轉眼間2020年已近尾聲,如今世界許多地方仍飽受新冠病毒摧殘。在天災面前,人們總是束手無策,台灣有幸迅速控制局勢,最不可或缺的是無數醫護人員、醫學研究者、公共衛生團隊,在關鍵時刻不畏風險站在第一線,以專業守護著人民,使我們的生活維持著一如往常的平靜。除災難當前犧牲奉獻的醫護人員,還有許多長期、一輩子堅守醫療崗位默默奉獻的醫者。醫奉獎迎接第一個30年,領獎最多的醫院就包下12個獎項:由屏東基督教醫院、天主教若瑟醫院並列第一,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也拿了11次,緊追在後。不忘初衷 醫奉獎不為錦上添花其實更多的是自謙而不願報名的仁醫,一直在自己單位盡忠職守、堅持初心。30年以來,醫奉獎也不忘初衷,堅持為「去沒人想去的地方、治沒人想治的病」的「邊緣人」醫師而存在,讓更多人知道台灣默默耕耘的醫師,民眾自發性樂捐又能幫助更多病患,形成善的循環。我總堅持,「醫奉獎不為錦上添花」,研發新興科技的醫者,在當代社會如同往未知天空向陽飛翔的雛鳥,是眾所矚目的焦點,成功振翅高飛,就能得到無數讚許。但事實上,我們的社會更多的是不被人注意的巨石前鑿光者,日復一日努力,在角落長成希望之光,同樣值得掌聲。莎士比亞說:「玫瑰即使換成別的名字,依然甜美芬芳。」所有因著愛而散發出正向光芒的人們,都是造福人群且帶來盼望的偉大存在,不論在照護服務、臨床醫療,還是醫學研究、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偏鄉醫療資源救助等等不同領域。追尋前人腳步 送愛天涯海角如同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醫師所言,「台灣到美國很近,但到花蓮卻很遠。」在醫療、健保資源豐沛的台灣,偏鄉仍長期存在缺乏醫師的困境。南投至今能做心臟支架醫院僅僅一家,偏鄉地區住民彷彿活在醫療視線死角,面對疾病只能赤手空拳應戰,任憑健康一點一點被剝奪。「人生第一桶金」終究是身外物,「人生的第一桶愛心」卻會被留下,讓後人思念。我無法預言醫奉獎在下個30年會走向何處,我只知道下個30年的台灣仍然會有偏鄉、仍然會有無人問津的冷門疾病,醫奉獎會堅持初心,由衷期盼下個30年仍有年輕人追尋前人腳步,送愛到天涯海角。透過醫奉獎得主親身故事,他們所作的每一件善工,都值得感恩,而醫奉獎是一個媒介,由每一位支持者發揮力量,合力共組為放大鏡、傳聲筒,把真、善、美傳揚到更多的角落。醫奉獎的下個30年,期許除了繼續發現台灣更多默默奉獻的醫者故事,更能放眼國際。過去台灣醫療是在傅德蘭傳教士、松喬神父、呂道南神父等異鄉人醫師的幫助下茁壯;如今是台灣反饋地球村最好的時機,希望讓遠赴海外偏鄉送愛的醫師也能得到掌聲。面對銀髮海嘯來襲,願醫奉獎將目光轉向默默耕耘的長照人員,讓世人看見長照奉獻也是醫療功不可沒的一環。☞ 點我進入《第30屆醫療奉獻獎 永晝的奉獻》專題
-
2020-11-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0/病患看到他,心臟病好一半…林永哲86歲退而不休 支援離島19年
民國67年元月28日,學成歸國的高雄醫學院外科學教授林永哲,成功完成中南部首例肺動脈狹窄手術,開啟南台灣開心手術首例。投身醫界逾半世紀,迄今86歲仍退而不休,他追隨高醫創辦人杜聰明「終結無醫村」、「關懷社會弱勢」的精神,每月飛澎湖離島支援醫療長達19年不間斷,他說:「只要還能動,就會一直堅持下去。」素有「南台灣開心之父」稱譽的林永哲是台南麻豆人,畢業於高雄醫學院,日本九州大學醫學博士,也在美國做過短期研究。行醫以來專攻心臟外科,當過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教授、名譽教授等職,是首位擔任母校附設醫院院長的高醫校友。孝順走上行醫路 完成五千例開心手術林永哲自台南一中畢業後,原考取台大醫學院藥學系,但從醫的父親林火因希望他繼承衣缽,直接幫他報考恩師杜聰明博士剛創設的高雄醫學院,孝順的他遵從父命到高雄應考,錄取第一屆醫學系。憶及這段過往,他笑說,父親當年帶他從台南搭火車到高雄,再轉搭三輪車一路顛簸到高醫校區,沿途就經過三民區的「孝順街」,他當下覺得自己順從父親的意志讀高醫,像天注定的「孝順之旅」,而父親果斷的安排,也深刻影響他日後的人生。林永哲是高醫第一批外派台大等醫院的實習生,畢業後應聘為高醫外科住院醫師,隨外科開山祖師郭宗波教授參與心臟外科基礎研究,三年後再赴日本、美國進修。海外學成歸國,眼界開闊,他一回任高醫當外科學教授,便籌備開心手術,同時提振心包膜、開放性動脈導管、下行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節律器裝置等心臟外科技術,67年偕團隊完成南台灣首例開心手術,成為台灣第五家具備開心技術能力的醫院,評等躍前一大步。30多年來,他的團隊含心臟移植共完成超過五千例開心手術、三萬例以上心臟血管手術,奠立高醫心臟外科地位。澎湖病患見到他 「心臟病就好一半」「我自認是高醫創辦人杜聰明及陳啟川的好學生。」林永哲說,他追隨杜聰明院長關懷社會弱勢的精神,自高醫屆退後,參與阮綜合醫院及高醫的IDS計畫,到台東、澎湖署立醫院協助偏鄉醫療,每月定期飛往澎湖縣七美、將軍、望安、吉貝、鳥嶼等離島看診,讓居民不必再渡海求醫,19年來不間斷。長期送愛的義行,獲澎湖縣長賴峰偉頒發「澎湖縣榮譽縣民獎」。他說,杜院長當年常以發揮「切膚之愛」的蘭大衛醫師,及深入非洲行醫的史懷哲等先輩為醫療典範,傳承後學,並致力培育山地醫療人才,關懷社會底層醫療需求。「杜聰明的精神,就是醫療奉獻的精神,也是我一生奉守的圭臬。」因此退休後,他用自己擅長「開心」的雙手及40多年的臨床經驗,希望為偏鄉居民解除病痛。他說,澎湖老人多,很多老輩飽受心血管宿疾所苦,卻因醫療資源不足而延誤就醫,有老人家看到他無懼風浪渡船來看診,用聽筒傾聽心音也和他們談心,常說「看到你,心臟病就好一半。」19年來回澎湖 交通危險置之度外在高雄與澎湖間的天空飛了19年,雖是退休人生的日常,也不免冒險犯難。去年6月13日晚間,林永哲自澎湖搭機返回高雄時,即因機具故障,一夜驚魂。當時飛機改飛台中降落不成,又飛台北嘗試,平安落地時已深夜11點,再搭遊覽車回高雄,抵達家門已是凌晨四點,後來朋友還笑他一張半票飛全台灣。除冒險在空中飛,到澎湖鳥嶼等離島巡迴醫療僅能搭交通船,天候欠佳時浪比船高,行李東倒西歪,若非心臟夠強,恐怕難以適應這種搏命生涯。朋友看他長年往台東、澎湖跑,問他有無泡溫泉、吃海產,以為他去度假享受,他總是笑笑「有喔!」點滴在心頭。不管到台東或澎湖,他除了看診、替民眾衛教外,也協助當地醫護人員精進,馬公一名康姓醫師經他轉介高醫進修白內障手術,讓許多澎湖民眾受惠。受過嚴謹的醫學淬煉,林永哲醫術佳,行政及教學經歷也豐富,蓄養一生的能量,在退休後挹注到偏鄉離島。他傳承經驗,也提供醫療機構許多政策建議,帶動提升。他說,自己原本是心臟專科,但大家什麼疑難雜症都找他諮詢,幾乎成了「全科通」。澎湖三個病例 讓他覺得責無旁貸為什麼到澎湖看診,持續20年不放棄?他舉出三例表白心境。他說,民國55年赴日留學的前兩個月,到澎湖替友人代診,當時有名病人腹痛難耐,他研判是腹膜炎,正興奮將有機會替病人開刀,一展身手,術前卻查不出病患腸胃哪裡破孔。後來詳問追蹤,發現病患收花生時可能被蟲咬傷,他徹夜查考毒物學,懷疑是被黑寡婦蜘蛛咬到,據醫學指引施藥,12小時後病人即恢復元氣。之後澎湖另一家醫院也出現雷同個案,即根據他的經驗治癒。林永哲說,這類個案當時教科書根本沒教過,若沒能追根究柢而誤診動刀,可能他「也不必出國留學啦。」民國79年間,澎湖一名病患跨海到高醫就診,他一看診斷書就建議開刀,對方沒放心上,之後再來求治,心臟已肥大到血流不通,經他手術後,多活上30年。林永哲說,此例也曝露澎湖當年的診斷水準不足,病患心臟已鈣化,診斷書卻寫錯,他要求修改,寫來還是錯,極易誤人生命。這名病患的妻子是民代,見丈夫治癒,在澎湖為他四處宣傳。91年他再到澎湖看診,瞥見另個診間一張少女病患的X光,直覺是罹患先天性心臟病,不救不行,當下建議她父母趕快帶到醫學院檢查,果真查出孩子心臟有破洞,動手術治療。少女父親感激地說,女兒自幼體弱多病,連爬樓梯都沒力氣,因此讓她住一樓,結果心臟開完刀,一溜煙就跑到三樓,驚嘆「怎麼差那麼多。」這三起病例,燃起林永哲的悲憫之心,也加深他投身澎湖離島醫療的使命感。他說,早年澎湖醫療人力不夠,醫療技術也不足,他治癒的這三起病例,獲澎湖鄉親很大的肯定,更覺得責無旁貸。教學傳承經驗 能動一天就做一天在高醫醫療體系,首屆畢業的林永哲是「大師兄」,自認更應克盡全力,以身作則。事實上,這十多年來,林永哲妻子的健康每況愈下,近五年已經臥床,他一方面照顧病妻,仍未放棄對於澎湖的醫療使命。有時候到離島看診,回程飛機沒飛,他擔心妻子乏人照顧,冒險改搭交通船破浪前行,趕著回來,「我知道天有不測風雲,但就是放不下澎湖鄉親。」十多年來,林永哲接連參與阮綜合醫院及高醫在澎湖推動的IDS(全民健康保險澎湖縣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也全力推動與湖醫院建教合作。高齡86歲的他,至今每周二仍在高醫母校教學,向醫學實習生及PGY第一、二年學生傳承經驗,周六在高醫看門診,雙周的周四則前往澎湖,他豪氣地說,只要還能動,就會繼續做。行醫以來對南台灣重症醫療貢獻良多的他,不僅引領中南部開心手術前進,更整合雲林以南17家醫院,定期研討交流。面對開心手術的複雜度和高風險,他願意承擔並設法超越,「開心」人生豐富又精采。第30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個人獎之7 姓名 林永哲年齡 86歲出生地 台南麻豆現職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 日本九州大學醫學博士 心臟外科研究員 美國南加州大學心臟外科研究員 學歷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 日本九州大學醫學博士 心臟外科研究員 美國南加州大學心臟外科研究員經歷 高雄醫學院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第六屆院長 高雄醫學院副校長 高雄醫學院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心臟外科主任 高醫外科教授暨中和紀念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主要事蹟 民國67年1月28日首創台灣中南部開心手術 南區心臟外科暨體外循環研討會創始人 高醫領導者類第十一屆傑出校友 台灣醫療典範獎103年得主☞ 點我進入《第30屆醫療奉獻獎 永晝的奉獻》專題
-
2020-11-03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0/唐氏症兒讓他感同身受!其他牙醫「懼收」的特殊族群,黃明裕都看
很多被其他牙醫「懼收」的特殊需求族群,例如唐氏症、自閉症、身心障礙、罕見疾病、失智症、在家或機構而很難出門的長者,都是牙醫師黃明裕長期照顧的個案兼老友。黃明裕之所以能做到別人所不能,關鍵在於他的獨生子黃于軒,也是一個特殊的孩子,「我的初心就是因為他。」「破天荒的美好治療經驗,讓我開始固定在陽光牙醫就診,黃醫師不僅照顧我的牙齒,還挑戰矯正我的大暴牙,證明了他的超高技術以及過人的膽識。這麼多年過去,我與黃醫師早已化敵為友,他總是有辦法安撫我的抗拒和衝動行為,懂得如何與我對話、相處。更重要的是,他有身心障礙家長的同理心,少了醫師高高在上的壓迫感,也沒有對特殊病患的嫌惡表現,這些都讓家長及病患安心、放心。 」這是一位從不開口說話的自閉症青年阿哲,透過文字回憶五歲起在陽光牙醫診所看牙的經過和感想。這位黃醫師,就是陽光牙醫診所院長、第30屆醫療奉獻獎得主黃明裕。當黃明裕首次窺見這位沉默病人心裡對自己的想法,內心很激動,原來他什麼都知道、什麼都記得。更加確認自己在面對每一位病人時,不論對方有無反應,都誠心誠意好好對他說話,是多麼正確的決定。唐氏症兒子 讓他更能感同身受黃明裕說,33年前從牙醫系畢業後,他本與大部分牙醫一樣投入植牙和矯正。直到民國83年患有唐氏症的兒子出生,黃明裕與同為牙醫的妻子積極投入孩子早期療育、校園生活、支持團體,夫妻倆的牙醫專業生涯也開始逐漸轉向。民國91年開始,黃明裕在住家附近的早療機構,提供學齡前幼兒口腔衛教和義診。他發覺自己跟一般牙醫最大的不同,是他很能「感同身受」。「因為我本身就是家長,看到他們每個人,就像是在看我自己的小孩一樣;我跟那些爸爸媽媽的不同,也只在於我是牙醫,他們不是。」民國94年,黃明裕發現台灣特殊族群牙醫的學習資源很少,這時候上天安排了林鴻津、蔡鵬飛這兩位志同道合的學長跟他一起找資源,另一位學長黃世英介紹他們認識東京齒科大學校長金子讓,帶來全新契機。黃明裕雖不會日文, 民國97年仍毅然動身前往日本攻讀齒科麻醉博士,因為日本正是亞洲發展身心障礙牙醫最早、最完善的國家。黃明裕在日本四年期間,不放過任何學習機會,齒科麻醉醫學會年會、身心障礙者齒科學會、老年齒科學會的研習活動,他都參加。47歲畢業口試隔天發生311震災,黃明裕與其他在日本的台灣牙醫還二度組團去當地義診,才帶著博士學位回台。回到台灣,黃明裕繼續走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條人煙罕至的特殊牙醫之路上,這句話直到今天仍是他的座右銘。臥床口腔照顧 推動照服員認證黃明裕發現,照顧服務員在口腔照顧的教育訓練不足,照顧者也常誤以為放鼻胃管的人,口腔不需要清潔。其實不論是身心障礙者或失能、失智長者,即使放鼻胃管的人嘴巴也會有因溢奶而來的奶垢,且唾液本來就有礦物質, 久了一樣會有牙結石。於是黃明裕推動一套36小時課程,幫助照服員取得「特殊需求口腔指導員」資格認證,以及牙菌斑指數、牙齦發炎指數等兩個品質指標。他希望長照能將需要特殊技巧的「口腔清潔」,從身體清潔項目中獨立出來,機構評鑑也能夠要求一定的口腔指導員比率,如此才能確實幫助特殊族群口腔清潔有正確頻率和好品質,照服員也能因此多得到一筆收入。揣摩孩子心情 院生最愛的溫柔牙醫長照項目和機構評鑑雖然還沒改變,黃明裕服務超過十年的陽明教養院,卻因院方的重視和自我要求,率先展現成效。黃明裕回想,民國98年教養院剛成立醫療團時,院生牙菌斑和口臭都很嚴重,後來他固定每周造訪,培養多位口腔衛教指導員、改掉院生睡前吃點心的習慣,要求餐後潔牙,現在院生口腔問題已經大大改善,幾乎沒有問題。教養院的一位自閉症青少年阿德,因為曾經被洗牙的水嗆過,所以很怕水。過去有些牙醫師為了達成洗牙任務,覺得應該要約束他的手腳,結果就是一場醫病大戰,根本無法幫阿德洗牙。黃明裕用心揣摩孩子的心情,如果一個人已經很怕水了,還被綁起手腳丟到水中,豈不是要嚇死了?於是,黃明裕把洗牙的流程拆到最細,從練習漱口、吐水、吞水,慢慢培養阿德的安全感,牙齒是一顆、一顆慢慢洗,終於完成洗牙任務,黃明裕也成為阿德唯一指定願意洗牙的醫師。「很多人說我是俠客,其實我只是一個比較雞婆的獅子座,路見不平而已。」黃明裕說,現在念茲在茲的就是「醫療平權」,因為現在在家或在較具規模機構的長者,健保給付牙醫去長者居住地服務,但在一些小型機構安養的長者,卻只能自費,或得先出院回家才能申請「在宅醫療」的牙醫治療,看完牙再回機構。在宅醫療資源不足 需求卻很大黃明裕強調,老人一但失能,要在哪裡照護,已經不是他自己能決定的,所以在日本,老人住的地方無論是自家或是機構都算「宅」,都可以申請在宅醫療。但在台灣,很多機構都不算,「我去到那邊要收錢的時候,都覺得手發軟,因為這個錢應該是政府要出的,拿這個錢我就好像是幫凶。」為什麼要倡議醫療平權?黃明裕以台北市為例,醫療資源那麼豐富,但就是有醫療資源到不了的地方,例如老公寓,「動輒五、六十公斤的一個活生生的人,要怎麼扛下來?」現在全台灣做身障牙醫不超過兩、三百人,台北市做到宅牙醫的不超過十個人,需求很大,能夠服務的人很少。「一般人看牙、洗牙,運氣好可能當天就排到了,但是特殊族群得經過審核、訪視、申請,等上數周甚至一、兩個月這麼久。」黃明裕希望有一天,在宅服務的範圍將所有真正需要的人做好分級,能做在宅的牙醫都接受過完善的訓練,有需要的民眾只要上網就能找到家附近可到宅的牙醫,特殊族群都能像一般人一樣預約看牙。制度的改革牛步,黃明裕可等不了。他每天只開診半天,另外半天就開車到處跑,載著重達37公斤的移動式器械、馬達等大包小包,再一階一階扛上四樓、五樓。病人或躺或坐,黃明裕診療時就配合著彎腰或單膝跪地,他也不以為意。載著器械到處跑 病人是他珍貴資產支持黃明裕的,不只是跟他跑遍機構和公寓的妻子和兒子,還有一位照顧植物人兒子16年的老父身影。年近90歲老父日復一日用毛巾拉起五十多歲、僵直性脊椎炎臥床兒子的膀臂,堅持不肯放棄;練習用粗吸管喝水的漸凍病人、裝上全口假牙的失智長者吃著芭樂的燦笑,還有躺在床上的寶島歌王文夏老師說:「你們來,我很方便,如果是我去,要一大隊人。」黃明裕有優異的技術、亮眼的學歷,當牙醫卻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做賺不了錢的事或做義工。他在電腦裡為病人細心建立檔案夾,存著珍貴照片影片,就算病人過世,他還保留著。沮喪的時候,黃明裕就會拿出藏在辦公室櫃子上,漸凍病人與妻子合寫的小卡片「每每想到您,總是不由自主流下幸福的眼淚!」心情就能重新振奮起來。黃明裕做小學生校園塗氟,專門接收陽明山上距離遠、人數少的八所小校,而不是去搶一般牙醫偏好人多、交通方便的大校。但談起這事,黃明裕卻是眼神閃閃發亮地細數,這間小學有好多百年樟樹、那間小學是古蹟別墅改建,是多美的學校、多美的山。在沒有人願意去的地方,欣賞最美的風景;在看似沒有回報的地方,得到無可取代的喜悅。這似乎就是黃明裕行醫33年的寫照。第30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個人獎之6 姓名 黃明裕年齡 59歲出生地 台北市現職  陽光牙醫診所院長、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口腔衛生委員會主委、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校友總會會長、台灣口腔顎顏面麻醉醫學會理事長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東京齒科大學齒科麻醉學博士經歷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台灣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學會理事長主要事蹟 建立身心障礙機構牙科診療機制、提供多元特殊族群口腔照護服務、提升特殊需求者口腔保健及照護專業人員知能、發起北市學童窩溝封填防齲計畫、推動國小學童含氟漱口水防齲計畫、協助越南及蒙古兒童推動口腔健康促進。☞ 點我進入《第30屆醫療奉獻獎 永晝的奉獻》專題
-
2020-10-31 新聞.長期照護
長輩該看哪一科? 不同科醫師開的好多藥都要吃完嗎? 「整合門診」幫解決多重就醫、多重用藥的困擾
「醫生啊,每個月要帶媽媽出門看診好幾次,星期一看這一科、星期三還要看那一科、星期五還要來抽血…。雖然知道媽媽的健康重要,活動力也還算可以,但是這樣子常跑醫院,實在也是大工程…。」吳小姐陪病時,對媽媽已經就診多年、最信任的醫師,忍不住開始吐起苦水.....。吳小姐幾年前從職場上退休後,立刻一肩扛起照顧年過八旬的母親的重責大任,陪病看診一手包辦,家裡聘請的移工看護雖然細心,讓吳媽媽多年來吃藥的規律程度,是模範生等級,但吳小姐最近卻發現,媽媽並不如他想像的那樣「健康」,胃口沒有以前好、體力慢慢在變差、晚上睡眠的問題也愈來愈困擾,但最讓吳小姐無法忽視的,是不知從何時開始,每當媽媽到了吃藥時間,吃完藥、放下水杯後,就會固定嘆的一口氣…。醫療科技進步,人們的平均壽命變長,許多人在中年階段,努力維持健康、配合醫師的建議,調整生活作息,搭配藥物控制慢性病,於是健健康康的活到八九十歲,卻發現身體各個地方陸續開始有症狀。找了許多專科醫師檢查,大問題沒有,小狀況卻不斷。在詳細做完檢查、聽了醫師說明過後,心理踏實許多,但這一科拿了3種藥、那一科看完檢查報告後,又再加上第5種藥,於是,年紀一歲一歲變老、牙齒一顆一顆變少,吃的藥卻一顆一顆變多,直到最後,每次到醫院都「滿載而歸」,但怎麼也高興不起來。而每位專科醫師各司其職,努力用盡自己畢生所學,捍衛每位患者的身體健康,確保患者不會因為該器官系統的問題而受苦,但卻也可能因為多重用藥、藥物彼此之間產生了交互作用,而無法讓手中的處方藥物,效果發揮到最佳狀態。「多重用藥」成了現今年長者常見的健康議題之一藥物的顏色再怎麼五彩繽紛,卻沒辦法為老年生活增添什麼色彩,有些長輩很聽從醫師的指示,回診時常常換來醫師的嘉許,但其實每天規則服用多種藥物,也對長輩造成了心理壓力,深怕漏吃了哪個藥,身體會不會就出狀況了。有些長輩看到藥物這麼多,心灰意冷之餘,索性自己當起醫生調藥:隨機吃、只有早上吃、只吃特定的藥、又或者,根本通通沒吃。孝順的子女為了父母的健康,總是細心安排一次又一次的回診,但就醫的頻繁與不便,不僅耗費時間又傷了荷包,也可能過度使用了醫療資源。「藥物整合」為「多重用藥」患者帶來不同面貌這天看完診,吳小姐一面向醫師道謝、一面攙扶著媽媽離開診間,門診護理師的流程說明,吳小姐早已熟門熟路,不聽也不會搞錯了,反而是護理師遞過來的資料中,其中一張紙條吸引了他的注意,紙條上面提醒著,吳媽媽是多重就醫、多重用藥的患者,如有藥物整合的需要,可向整合門診諮詢。在美食街簡單用完午餐,又到了吃藥時間,吳小姐打開剛領的一大袋藥,努力地一顆一顆剝著藥,媽媽在吃完藥之後,又重重的嘆了一口氣,於是吳小姐心裡一橫,就幫媽媽預約了整合門診。「整合門診」不只提供藥物整合整合門診的診間裡,醫師點開吳媽媽的就診資料,開始逐一確認每個藥物,並與吳媽媽確認各種身體症狀的變化,經過幾次調整後,吳媽媽順利的少了幾種藥物,其中不乏已經吃了許多年、吳媽媽對於停藥也充滿擔憂的藥物。在與醫師充分溝通討論後,吳小姐理解了一個道理,同樣的慢性病,隨著媽媽年歲增長,藥物需要隨著生理機能的變化,不斷重新檢視與調整,於是鼓勵媽媽,相信醫師。經過整合藥物後,吳媽媽對於吃藥這件事,心裡少了些負擔,也開始願意與醫師傾訴她心中的擔憂…。醫師發現了吳媽媽的情況後,於是幫吳媽媽安排了「周全性老年評估」。經過評估後發現,吳媽媽的情緒問題、認知功能,以及營養狀態,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於是再個別針對這些面向,與吳小姐討論後續的治療與照顧方向。透過整合門診,不只可以進行藥物整合,讓就診化繁為簡、也節省了醫療的開銷,還能藉由周全性老年評估,讓醫師、患者,以及家屬都能更清楚了解,有哪些身心健康的問題,偷偷地躲藏在長輩的白髮與皺紋後面,便可以擬定照顧計畫,嘗試因應與調整。
-
2020-10-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0/「只想著救人,從不思考害怕」山路因颱風阻斷 周玉英永遠衝出第一線
早年尖石鄉因交通不便,居民只能就近就醫,衛生所是唯一的醫療依靠。尤其是俗稱「後山」一帶的尖石山區,距離最近的竹東市區超過70公里、車程2小時以上的玉峰村衛生室,就是當地唯一的救命希望。護校「特別教育」安排特殊助產訓練周玉英回憶起剛從台中護校畢業時,因為公費身分必須回鄉服務,第一站就是在尖石鄉衛生所,而這裡也成為她往後近40年都不曾離開的單位。她說,40年前尖石鄉的交通不比現在,許多道路還是碎石子路,人力也十分不足,往往派駐衛生室的人員只有一位,因此她除了助產士的身分,很早就因當地嚴苛的條件,練就一身超越同齡護理師的醫療專業。周玉英說,從小在山上生活窮困,除了種香菇勉強維持家計,身為家中長女,在國中年紀就得做家庭代工的工作,才能繼續讀書。但家人鼓勵她去台中護校念書,不僅不用學費,還能習得一技之長。身為泰雅族的她,因為原住民身分,在念護校期間還被「特別教育」,因為原住民多數住在醫療資源不豐富的山區,當時的老師為了讓她更有處理緊急情況的經驗,還安排助產站的特殊助產訓練,這對她往後在衛生所的工作影響深刻。孕婦難產、嬰兒缺氧她一把拉出希望1989年一個周六的午後,周玉英正準備從玉峰衛生室下班返家,突然接到村民通報有個孕婦快生了、情況危急。「我一到現場時看了差點暈倒,小朋友的腳都出來了,我只能馬上向孕婦喊話,一定要跟我配合。」周玉英眼看孕婦胎位不正,小孩已經一隻腳先出生導致難產,她毫不猶豫徒手伸進產道,試圖將孩子的雙腳、身軀順著產道拉出。周玉英回憶,當下不僅孕婦痛得尖叫直呼不要生了,連在場的其他人都嚇得奪門而出。但她仍臨危不亂,順利將孩子接生出來,因為她知道再不處理,母子都有危險。孩子生出來了,危急情況還沒結束,孩子出生時因卡在產道過久缺氧,沒有哭聲,更糟糕的是孩子有嚴重的唇顎裂,當下手邊根本沒有醫療器具可以疏通孩子的呼吸道,周玉英直接就用嘴覆蓋孩子的口鼻,吸出呼吸道中的黏液,順利救回脆弱的小生命。她說:「遇到每個緊急狀況,我只想著救人,從來不會思考什麼叫害怕。」學會縫合、處理外傷緊急救援成功除了替孕婦接生,周玉英更在衛生所主任的指導下學習縫合。37年前剛分派尖石時,就被告誡一定要學會如何處理外科傷勢。為了練習,還藉由帶皮豬肉模擬人體,一針一線學會在面對病患傷口時,應該如何處理。也因為這樣的強迫成長,讓周玉英30幾年來救了許多在山上受傷的居民。有一次,一名工人來到衛生所時已經全身都是鮮血,一問才知道是在山上工作時不慎遭鏈鋸砍周玉英時常前往部落宣導「飲酒過量傷身」的觀念,近年來酗酒人口逐漸下降。風災路斷 救援衝第一線每每到了颱風季節,周玉英就會擔心住在山上的病患,因為當中有些是重症病患,或是慢性病患者,更可能是孕婦,如果颱風的大雨造成山區道路中斷,很有可能讓病患無法及時獲得醫療援助。或許是將每個病患都當成自己的家人看待,周玉英永遠都衝第一線。有一次因為颱風造成山區處處是孤島,衛生局人員召集人力上山救援,當下竟然沒有醫護敢挺身而出,周玉英毫不猶豫站了出來,搭上直升機就往山區趕去。回想起那次經驗,她笑說:「後來想到才會怕,因為聽說飛機駕駛是新手上路,在機上被甩來甩去,差點就被甩出飛機外了。」許多病患也對於周玉英有種莫名的信任,「甚至有住在桃園、新竹市的病人,都堅持要在我們衛生所看病。」周玉英會到病患家中定期訪問追蹤,而且會說泰雅語,不知不覺中更拉近與原鄉病患之間的距離。時間久了,建立起信任關係,許多固定看診的病人即便從尖石搬到市區後,都認為只有尖石鄉衛生所才能夠治好病,而為了這份情誼連繫,周玉英也會不厭其煩親自到市區進行家訪。體貼夥伴、親力親為期待新手接力在同事眼中,周玉英更是位體貼的夥伴。從2005年接任護理長職務以來,周玉英一直秉持以身作則、以和為貴的處事原則。雖然現在除了她,衛生所還有10名護理師,但周玉英堅持自己的工作排班要跟其他護理同仁一樣公平,並不是因為她是護理長的身分,就不用親自替病患服務,或有特權不做基層護理工作。周玉英說,衛生所的同仁都是她的夥伴,在尖石鄉衛生所的37年,她從來沒有後悔,還會繼續做下去。面對超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她想提前做好準備,為解決偏鄉醫療資源的缺乏,她在巡迴醫療及老人長照都花了很多心力,哪裡沒資源就去找資源贊助,哪邊不夠完善,就去向政府單位爭取人力、經費改善。她希望能在最少的資源情況下,為居民提供健康檢查、衛生教育及預防推廣教育,「可能再做2、3年也會被要求退休了,只期盼有更多醫護人員願意來偏鄉服務。」第30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個人獎之2 姓名 周玉英年齡 58歲出生地 新竹縣五峰鄉現職 尖石鄉衛生所護理長學歷 元培科學技術學院護理系、省立台中護理助產職業學校經歷 尖石鄉衛生所護理師主要事蹟  2019年獲台灣傑出護理人員獎、制定尖石鄉颱風災害救護、救難分工模式、尖石鄉山地部落衛生健康管理、衛生教育、遊說民間團體自2013年開始挹注醫療、資金資源、制定符合在地原鄉部落需求的居家護理服務流程☞ 點我進入《第30屆醫療奉獻獎 永晝的奉獻》專題
-
2020-10-29 科別.消化系統
提升肝炎篩檢率利器有哪些?白米、衛生紙
白米、衛生紙等日常用品居然是提升偏遠地區肝炎篩檢率的利器?苗栗縣衛生局長張蕊仙在「台灣肝淨未來論壇」時分享苗栗防治經驗,她說,贈品不貴,卻能吸引許多民眾前來篩檢。一旦篩檢結果為陽性就由衛生所持續追蹤,個管師則家訪困難個案,積極提醒就醫並接受治療。張蕊仙說,苗栗縣自民85年開始與肝基會合作B、C肝篩檢,但近8年篩檢人數才攀升,民國96年篩檢人數99人,今年卻有7656人接受篩檢,並找出92名肝炎感染者。其中C肝篩檢成效最顯著,治療率達九成七。台南市衛生局長許以霖說,台南近年推出社區整合性篩檢,以40歲以上市民戶籍檔為篩檢基礎,共有105萬筆資料,積極找出未曾受檢及受檢結果陽性,卻未治療等兩大族群。為提升治療可近性,許以霖表示,台南於醫療資源缺乏地區及洗腎院所開設C肝外展特別門診,另於高盛行率的大內區和將軍區執行巡迴醫療,監獄受刑者提供治療服務。這讓偏鄉篩檢率高於市區,但口服藥治療率為五成八,有待加強。嘉義縣衛生局代理局長趙紋華說,全國平均C肝盛行率為4%,但嘉義縣C肝盛行率達14.4%,18個鄉鎮就有13個被列高風險地區,以六腳鄉盛行率30.8%為最高。趙紋華說,嘉義縣推「十年C肝減半計畫」,整合肝基會、健保署、國健署及轄區內醫療院所的資料,規畫專屬C肝資料庫,找出30至79歲的在籍未篩名單,鼓勵篩檢,並配合外展門診,成效不錯。以阿里山鄉為例,就讓30歲以上的上在籍在戶者篩檢率和治療率達九成六,使得十年計畫在3年半就達標。雲林縣也屬C肝高風險地區。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說,為了讓40至79歲民眾接受篩檢,縣長親自錄音宣導篩檢,垃圾車、活動中心及廟口不斷放送宣傳,而村里也設篩檢服務站,民眾收到通知單後可就近篩檢,2次不到就改到宅抽血服務。
-
2020-10-28 癌症.抗癌新知
胰臟癌AI偵測 揪出1公分腫瘤
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因早期無症狀,確診時多半已經不能積極治療,五年存活率僅7.7%,去年共有2497人死於胰臟癌。若能在腫瘤小於兩公分時動手術切除,五年存活率可提升到80%,但這麼小的腫瘤,電腦斷層影像卻有四成機率是看不到或被遺漏的。健保署昨舉行「健保資料人工智慧應用研討會」,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廖偉智團隊發表全球首創「胰臟癌人工智慧偵測模型」,最小一公分的胰臟腫瘤都偵測得到,以超過700筆健保全國胰臟癌影像進行驗證,正確率、敏感度、特異度都有超過九成的優異成果。廖偉智表示,有些醫師當看到模糊的影子,無法百分百確定,但胰臟癌開刀是大手術,要有相當把握才開,人工智慧系統可作為第二意見,幫助醫師更有信心,加速病人獲得適當的醫療處置。另外,目前判斷精確度會因醫師經驗、醫療資源的落差而有不同,這個系統未來若能發展為一個軟體,安裝在全台灣各個醫院的系統,將可有效彌補落差。現在肺癌已經可以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達到早期診斷、治癒的目的。胰臟癌是否也有機會?廖偉智說,確實有可能,但還需要更多努力和研究、評估成本效益。因為健檢的影像資料更龐大,人工智慧可以分擔醫師沉重的影像判讀工作,也有機會找到更多以往會遺漏的病人。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署累積高價值的巨量醫療數據資料庫,透過研討會初步呈現健保資料庫開放應用,透過與產業界合作,發揮產、官、學協力的成果。健保署未來仍將秉持開放態度,在符合各項法規及相關規範的前提下,鼓勵各界有承作意願的團隊,進行資料庫的加值應用,促進國家發展及增進國民的健康與福祉,並將成果回饋全體國民。
-
2020-10-11 新聞.杏林.診間
偏鄉醫師出頭天 林耕民獲選美國心臟學會院士
多年奉獻花蓮偏鄉的醫師林耕民,在資源匱乏環境中致力學術研究,屢次登上國際知名期刊,希望以一己之力促進偏鄉發展,9月更以全台最年輕之姿獲選美國心臟學會國際院士。今年43歲的林耕民出生花蓮,長大後隨父母到台北生活,擔任醫師後又重回故鄉花蓮深耕偏鄉10餘年,年紀輕輕的他,已是國軍花蓮總醫院內科部主任。回想起從醫這條路,除了家學淵源,更多的是「隨緣」。林耕民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他的父親是藥學系教授、媽媽是護理師,父母認為當醫師可以幫助別人,鼓勵他從醫,高中考大學時他聽從父母建議選了醫科,第一次考上南部大學的牙醫系,他心想在外地工作太花錢,為了不增加家裡負擔,再次重考考取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林耕民說,當了醫師,才發現在第一線和病人互動的感覺很好,透過幫助病人重拾健康,也帶給他莫大成就感,畢業後他決定回到熟悉的花蓮,到國軍花蓮總醫院擔任心臟科醫師。從都市的醫學中心到偏鄉醫院,讓他深深感受到偏鄉資源的匱乏及不便,他回憶,台北大醫院的門診總是很多人,一個門診經常得看超過100名患者,到了花蓮,「一個診有10個病人就算多了」,檢查設備更是陽春,但病人就像醫師的生命,當醫生卻沒有病人,彷彿失去存在價值。林耕民說,醫事人員流動率高是花蓮醫療面臨最大的問題,醫病關係必須花時間培養,患者才能漸漸建立起好的就醫習慣,但花蓮的醫事人員幾乎一年就換一輪,病人才剛剛熟悉一批醫師,沒過多久又換了一批新面孔,林耕民感嘆,不少原住民寧願花錢喝酒,也不願花錢看病。花蓮的醫療現況、社會問題不斷衝擊林耕民的內心,也讓他在心中暗下決定,希望以一己之力讓故鄉變得更好。既然沒有病人可看,林耕民轉而從學術角度著力,無奈花蓮受外界關注少、資源和設備也不夠,對於研究的投資自然也相當匱乏,在完全沒有資源的狀況下,他靠著網路大量閱讀國際頂尖雜誌、期刊,並加入各國專家討論、撰寫評論文章,要證明自己深耕偏鄉也能登上世界舞台,才有力量影響花蓮。民國102年,他在因緣際會下遠赴美國西北大學、流行病學研究重鎮就讀碩士,專攻心血管流行病學,專注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研究範疇,也促成一項睡眠呼吸中止症和心房顫動全球調查專案,在和各國專家合作研究的過程中,學習嚴謹的研究態度。回台後,他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軍醫身分,心想若要同時貢獻花蓮和軍人,不妨從軍人的健康著手,透過「台灣東部職業軍人體適能研究計畫」發現東部軍人約6000多人、年齡層主要集中於18至40歲,軍人運動量大,身體看似健康,實際上有代謝症候群的比例高達20%,進一步研究發現,軍人可能因工作性質高壓、體能耗費高,飲食上比較沒有顧忌,高鹽、高油狀況較明顯,未來將持續透過了解軍人族群的健康問題,進而找出解決之道。行醫之餘,他致力本土及跨國研究,至今已發表148篇國際論文,多篇刊登在世界權威期刊,如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Internal Medicine)等,同時他也擔任4本與心血管研究相關且具有世界指引的國際期刊編輯委員。默默深耕花蓮10多年的他,今年9月獲選「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國際院士,是美國心臟學會表彰和獎勵卓越、創新和持續貢獻的傑出會員的最高專業榮譽之一,全台獲此榮耀者僅不到10人,林耕民更是全台最年輕的院士。林耕民說,在花蓮從醫這些年,他漸漸獲得老病人的認可,建立起醫病關係,病人一句感謝、一句「醫師,我會永遠記得你」,都是他持續在故鄉付出的動力,如今他靠實力證明,即便身處偏鄉也能闖出一片天,除了提高民眾對他的信任,也希望將研究能量帶進花蓮,提升花東地區醫療資源及服務能量,盼各大醫院攜手努力,好好照顧10多萬名花蓮人,將花蓮打造成醫療模範縣市。
-
2020-10-10 新聞.生命智慧
簽DNR就是不孝?媒體請別再說這句話
伯伯離開已經 1 個月了。端午節這一天,伯伯的女兒回到 8AI 加護病房來,跟所有醫護人員表達感謝,感謝每一位曾經照顧她父親的人。她告訴我們,她爸爸的後事都處理好了,而且現在兄弟姐妹和媽媽都過的很好,要我們不必擔心。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家庭,即使父親長期臥病在床,幾個子女仍然非常孝順,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對於醫療同仁的付出,始終心存感激。最後,他們家人共同決定讓患者善終,不再讓自己的爸爸辛苦地活著。在醫護的引導與協助之下,完成了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的四道人生,了無遺憾。對比現今動不動就提告、上媒體爆料的社會氛圍裡,這一段良好的醫病關係與互動,讓人感動,也格外珍貴。一般人對加護病房的印象都不太好,覺得加護病房冷冰冰的,二十四小時燈火通明、氣氛緊張。裡頭有著各種高科技的機器與設備,隨時都有讓人心驚膽戰的警示聲,經常都在進行CPR(心肺復甦術)……。不只是一般人,連非加護病房的醫療工作者,大多數也有著同樣的感覺。加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專為需要高度密集醫療照護的重病患者所設置的病房,裡頭住的是命懸一線、處境危急的病人。好死,真的那麼困難嗎?危急時刻,這些重症患者身上往往插著大大小小的管子,可能是呼吸器,可能正在洗腎,可能得施打升壓劑與強心劑,甚至嚴重到裝上葉克膜(ECMO,體外循環維生系統),最後再經過 30 分鐘的「壓胸」與「電擊」才能宣布死亡。臺灣第一個急診與重症加護專職醫師就曾感慨的說:「這些病人和我們無怨無仇,為什麼我們要讓他們『不得好死』呢?」對於明知救活機率極低的人,為什麼醫師還是要給予急救措施(CPR)。有些時候,這是因為病人家屬與醫療人員之間缺乏互信的關係。「這就是救給你看的,因為不救怕會被告。」醫護人員只差沒把這句話直接說出來吧!Q:什麼是『葉克膜』?A:葉克膜(ECMO,體外循環維生系統)是一種醫療急救設備,除了能暫時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減輕患者心肺負擔外,也為醫療人員爭取更多救治時間。主要是在心肺手術(如重度心肺衰竭、心臟移植等手術)時,為患者進行體外的呼吸與循環。近年來,隨著醫學進步,技術愈來愈純熟,使用葉克膜的併發症(如腎衰竭、血栓等)逐漸能被克服,於是應用範圍開始變大變廣,甚至被做為重度昏迷、腦死患者的維生設備。不過,卻也因此面臨無效醫療的爭議與倫理問題。有些醫師認為必須壓到最後一分鐘,才能讓家屬知道「我們盡力了!」才能交待、才不會被挑剔。有些醫師是無法承受病人在自己手中往生的挫敗感(覺得病人死在自己手上,就代表醫術不精),因此情願讓病人「賴活」,也不讓他「好死」。在這樣的情況下,醫療人員害怕家屬誤以為醫院不願進行積極作為,忌諱提出 DNR(即不進行心肺復甦術等任何延命措施)的建議與說明,家屬則怕被人說不孝不應該,即使理解卻不敢主動提出DNR 的請求。結果就是大家都在逃避,於是只好「順其自然」完成 CPR,救到最後一刻。不要再說:家屬決定拔管,放棄治療!新聞媒體經常下的標題「家屬決定拔管,放棄治療!」這樣的說法不只不符合臨床實際情況,還會加深家屬的內疚感。尤其是「放棄」這個字眼,不僅增加家屬的心理負擔,更加深他們的「內疚感」與「自責感」,對承諾「盡全力搶救到最後一刻」的醫療人員來說,也很不公平。在心跳停止以前,任何醫療團隊都不會放棄患者。然而,在心跳停止時不進行 CPR,也不代表醫療團隊就是放棄了。全力以赴卻無法攔截死亡的發生時,醫護的唯一選擇是和家屬一起面對,並試著讓病人好走。有時,醫師(尤其外科醫師)反而比家屬更放不下,總覺得「還可以再多一點努力!」只是心裡也了解,接下來的努力恐怕只是在讓不可避免的死亡晚一點發生罷了。面對無法救治、心跳停止的病人,不實施CPR(包含壓胸和電擊),其實只是讓病人自然的走(allow natural death),絕對不是「放棄治療!」而是「治療無效!」改用以下幾個說法,不僅符合臨床實際情況,也是站在同理家屬的立場,減少對他們的傷害,同時協助家屬與醫療團隊真正放下。「治療無效,家屬決定讓他好走。」「選擇不進行 CPR,家屬讓他好走。」「醫療團隊盡力了,家屬選擇不再讓他痛苦。」「感謝醫療團隊搶救,家屬選擇安寧善終。」不要被「病人於幾點幾分拔管後,宣告不治!」的報導干擾了,一般都是宣告不治之後,再移除管子的。除非是在心跳沒停止之前就「撤除維生系統」的程序中拔管(以目前的現況來說,要走這個程序,心理的負擔更高),否則「拔管」都是在心跳停止以後才會進行,也就是「死亡」後拔管。急救簡單,決定不急救反而困難其實,對醫師來說,替病人進行插管等急救措施,是簡單的事。然而,要決定「不進行 CPR」,無論對於家屬或是醫師,都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為了要減少病人的痛苦,為了要讓病人更有尊嚴的往生,我們還是得要花時間好好的討論。有人覺得在臺灣過去的醫學教育裡,沒有教醫生有關生命的哲學,也不知道該如何跟病人家屬溝通,於是學成之後,只知「醫生」,不知「醫死」。所以,最放不下的,常常是醫療人員。進行不必要的 CPR,迎來的是「四輸」的局面,患者本身、患者家屬、醫護人員與其他患者等四方,全盤皆輸。明明知道是救不活的人(指傷病嚴重者,經醫師診斷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卻施予 CPR,不論是對病人或對家屬而言,都是折騰,此外,醫護同仁也會因為忙亂而無暇顧及其他重症病人,因而增加其他病人病況惡化的風險。當然,也無法有效運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安寧善終,始於關懷。身為重症醫師應以關懷為出發點,不厭其煩地向家屬說明病人病情及預後,若是病情屬於無法救治的,也應該坦白告知,以進一步說明急救與否的結果,雙方共同討論出對病人最好(受苦最少)及符合家屬期待的治療方式。我期許自己能成為他們親人生命末期的領航者,同時也要成為他們在做出困難決定後的最大支持者。即使決定 DNR(拒絕臨終急救),在醫療上,並不是代表改採消極作為或無所作為,反而是應該更積極的減少病人痛苦(著重止痛、止喘、消腫等),增加家屬陪伴時間、鼓勵家屬與病人接觸,並引導家屬完成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的四道人生。病人得以善終後,也要進行家屬的哀傷輔導,讓家屬可以走出悲傷。同時,醫護同仁也必須進行「團體療傷」。這是個不容易的使命,需要醫護人員、社工師、患者、患者家屬等各方協力合作才能達成。身為經常性面對生離死別的第一線醫護人員,這幾年來,我與團隊成員不斷學習,與病人家屬一起成長。如今能看到病人家屬對我們的回饋與感謝,我們就知道「這是對的事情!」阿金醫師在說,你有沒有在聽!別讓你以為的急救,成為最殘忍的折磨。透過重症安寧醫療的推廣,讓無法救治的病人,都能善終。從旁協助與輔導,讓家屬了無遺憾,讓醫療人員學會放下。良好的生命末期照顧,始於對生命的尊重,對家屬與病人的真誠。良好的溝通不僅可以改善醫病關係,減少醫療糾紛發生也讓病人得以善終。※本文摘自《ICU重症醫療現場:熱血暖醫陳志金 勇敢而發真心話》/出版社:原水/作者:陳志金
-
2020-10-08 癌症.血癌
跨國異體骨髓移植 台大癌醫中心救老翁一命
「謝謝台灣救我一命,我重生了。」來自香港的70歲曾先生去年確診血癌,急需骨髓移植,但香港因相關醫療資源不足,不允許60歲以上患者做骨髓移植,醫師推薦他出國求醫,卻又遭逢新冠肺炎疫情,出入境關卡重重。經過多方奔走,曾先生終於完成檢疫流程,於慈濟骨髓庫找到全合捐贈者,成為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跨國異體骨髓移植首例,談起這連串幸運,他忍不住哽咽落淚。台大癌醫血液腫瘤部病房主任柯博升表示,想來台灣做骨髓移植的病人很多,特別在2018年發表於醫學期刊《刺胳針》對全球195個國家的評比,台灣的血癌在照護品質及醫療可近性得到唯一滿分的殊榮。台大癌醫國際醫療中心護理師吳玫儀說,目前洽詢申請醫療簽證的幾乎都是骨髓移植,但因為各國出入境相關規定變嚴格,大部分都還得等上三、四個月,病人也很焦急。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劉家豪表示,異體移植就是靠捐贈者的免疫細胞來終身抗癌,捐贈者的免疫系統像巡邏的警車,終生在身體內巡邏,一看到癌細胞就殺掉。台灣過去20多年做了七千多例,台大就占了42%,人數遠高於其他醫院,移植成績也媲美國際,非親屬幹細胞移植5年存活率有六成。劉家豪指出,血癌發生率隨年齡增加,年長移植者愈來愈多,70歲以上的移植台大已做33例。50歲以上患者可用劑量減半的化療進行所謂「迷你移植」,技術純熟,5年無惡化存活率有七、八成。早年患者常在等配對,但近10年醫學已進步到「配對不合也能移植」,只要看準化療後病情緩解的時機進行移植,3年整體存活率將近六成。劉家豪說,國際醫療病人來台進行骨髓移植整個需要兩、三百萬元,移植後需要至少在台住半年,每周回診一次,台灣民眾因為有健保給付大部分費用,只需11萬到22萬元,就能享有國外病人求之不得的尖端醫療。柯博升表示,台大癌醫移植床數預計將於年底達到12床,超越台大總院,未來將達到30床。目前台大癌醫也在進行血癌的免疫恩慈療法,期待為病人帶來更多治療希望。
-
2020-10-08 癌症.血癌
台大癌醫跨國骨髓移植首例 七旬港翁哽咽感謝台灣
「謝謝台灣救我一命,我重生了。」來自香港的七十歲曾先生去年確診血癌,急需骨髓移植,但香港因相關醫療資源不足,不允許60歲以上患者做骨髓移植,醫師推薦他出國求醫,卻又遭逢新冠肺炎疫情,出入境關卡重重。經過多方奔走,曾先生終於完成檢疫流程,於慈濟骨髓庫找到全合捐贈者,成為台大癌醫跨國異體骨髓移植首例,整體費用僅新加坡國際醫療的三分之一,談起這連串幸運,他忍不住哽咽落淚。台大癌醫血液腫瘤部病房主任柯博升表示,想來台灣做骨髓移植的病人很多,特別在2018年發表於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對全球195個國家的評比,台灣的血癌在照護品質及醫療可近性得到唯一滿分的殊榮。台大癌醫國際醫療中心護理師吳玫儀說,目前洽詢申請醫療簽證的幾乎都是骨髓移植,但因為各國出入境相關規定都變嚴格,大部分都還得等上三、四個月,病人也很焦急。曾先生的主治醫師、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劉家豪表示,異體移植就是靠捐贈者的免疫細胞來終身抗癌,捐贈者的免疫系統像巡邏的警車,終生在身體內巡邏,一看到癌細胞就殺掉。台灣過去20多年做了七千多例,台大就佔42%,人數遠高於其他醫院,移植成績也媲美國際,非親屬幹細胞移植五年存活率達六成。劉家豪表示,血癌發生率隨年齡增加,年長移植者越來越多,70歲以上的移植台大已做33例。50歲以上患者可用劑量減半的化療進行所謂「迷你移植」,技術純熟,五年無惡化存活率有七、八成。早年患者常常在等配對,但近十年醫學已進步到「配對不合也能移植」,只要看準化療後病情緩解的時機進行移植,三年整體存活率將近六成,成效媲美國際。劉家豪表示,國際醫療病人來台進行骨髓移植整個需要兩、三百萬,移植後需要至少在台住半年,每周回診一次,台灣民眾因為有健保給付大部分費用,只需十一萬到二十二萬,就能享有國外病人求之不得的尖端醫療。劉家豪表示,台大癌醫有郭台病捐贈之台成血液腫瘤實驗室,精確診斷和治療所需的最新設備,都已經不惜成本補齊了。柯博升表示,台大癌醫移植床數也預計將於年底達到12床,超越台大總院,未來將達到30床。目前台大癌醫也在進行血癌的免疫恩慈療法,期待為病人帶來更多治療希望。
-
2020-09-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人工智慧解析新冠感染謎團 10天前就能精準預測死亡
全世界新冠肺炎確診已逼近3300萬人,世界各國累積了可觀的大數據,加上現在人工智慧正是顯學,世界各國透過機器學習發展新冠肺炎的分類因子、預測模型,得到不少可觀的成果。包括,新冠病毒打開細胞的鑰匙ACE2有種族差異、新冠肺炎感染若三種免疫反應都持續活化就會重症、人工智慧可在10天前就能預測患者死亡,準確度高達九成的。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今持續召開防疫說明會直播,邀集多位台大公衛學院博士,以及專長於生物統計的北醫口腔衛生學系教授嚴明芳,接力上陣,完整報告新冠肺炎人工智慧相關研究的各個面向,時間長達兩個半小時,為召開防疫說明會直播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陳秀熙表示,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反應、臨床症狀到現在都還有很多需要釐清之處,人工智慧大資料的優勢就是速度,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對於科學家和臨床醫學家追求即時的成效,是很重要的助力,特別是全球疫情快速新增,透過人工智慧準確辨識重症相關風險因子、歸納適當的治療,甚至也有助於疫苗和檢驗技術的突破。台大公衛博士古玫生表示,新冠肺炎感染後之免疫反應,在在不同嚴重度的病人可以看到差異,耶魯大學團隊追蹤後發現,其免疫反應可以分為三類,在不嚴重個案,第一、三型免疫反應會下降,但在嚴重個案,這三種免疫反應皆持續高度反應。另外,有中國研究發現,利用三種免疫反應因子發展預測模型,可精確區辨無症狀個案,準度接近百分百,這項技術將有助於解決無症狀者成為傳染源的問題。台大公衛博士蕭國惠表示,新冠病毒藉由ACE2這個蛋白質進入細胞、造成感染,有研究利用基因資料庫分析,發限不同種族擁有不同的ACE2,且已有32個相關的基因變異,近一步分析發現,想了解ACE2在東亞族群有較多的等位基因數量,歐洲則較少,所以不同族群對於新冠肺炎的感染或免疫反應可能有所不同。另有研究經由機器學習,用蛋白質體及代謝質體資料來辨識疾病嚴重度,成功辨識的機率高達70%以上。嚴明芳表示,大流行時有大量病患,若能儘早分類,就可以將醫療資源及早投入較嚴重的病人。嚴明芳的學生王威淳表示,英國利用人工類神經網絡創建「入院死亡評分系統」,納入人口學、共病症、抽菸史、入院症狀等因素,找出增加死亡的風險因子及降低風險因子,預測病情惡化準確度達到90.12%。機器學習485名中國武漢患者的血液樣本,所發展的模型預測準確度也很高,十天前預測患者的死亡率有九成準確度。
-
2020-09-29 科別.消化系統
一家三口都得C肝 原來早期找密醫打針
嘉義市吳姓男子因父親確診C型肝炎,擔心自己及其他家族成員也有罹患C肝可能,紛紛到衛福部嘉義醫院肝膽腸胃科、副院長陳詩典就診,才發現全家5名成員有3名都被檢查出C肝,原來是感冒生病找密醫打針,因針頭消毒不完全造成感染,所幸在陳治療後,全家都已康復。院方指出,吳男早期住在偏鄉,因公衛醫療資源不足,家族成員感冒生病總會找密醫「打一針」,陸續罹病,幸好及早發現和控制,配合口服藥物療程治療。嘉義醫院配合衛福部政策,近期配合嘉義市衛生局及熱心里長推動補篩C肝外,更加碼擴大與公司行號合作,在勞工檢查項目中增加C肝篩檢。下半年度更將於嘉義縣開辦第二波「外展門診」,由陳詩典領軍駐診。陳團隊提供已知為C型肝炎的民眾,問診、衛教、抽血檢測、腹部超音波檢查等,協助C肝患者方便就醫,讓患者就近領藥,來降低治療中斷發生。陳詩典表示,C型肝炎是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染,容易造成肝硬化及肝癌,要立即接受篩檢治療,只要抽血檢查出血液中有病毒,就可使用健保口服新藥治療C肝,一個療程約3個月,由中央健保全額給付,病人配合按時服藥治癒率更高達98%以上。陳說,C肝易合併脂肪肝、糖尿病、腎臟病,這些慢性病族群病人建議也主動篩檢C肝,定期追蹤,以確保身體健康。其實C肝不是絕症,患者若能積極就醫追蹤治療,不但可以大幅降低罹患肝硬化及肝癌的病患人數,更能減少國民間的互相傳染。
-
2020-09-27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病發作都有這些徵兆! 冒冷汗、強忍胸悶痛,再拖恐沒命
一名近70歲婦人,居住在南投信義鄉,近期常感覺胸口悶痛,不適感持續3個月,近兩日覺得胸口特別疼痛,絞痛到難以承受,他的先生趕緊驅車前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急診,經醫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隨即安排心導管手術,過程順利,保住生命。 心血管疾病常居十大死因之中 拖延恐至生命危險因為人口結構老化,飲食習慣與生活模式改變,心臟血管疾病是台灣最主要的慢性疾病,每年公布的全國十大死因心臟血管疾病也總是榜上有名。心臟科黃祺耀醫師表示,患者是急性左主冠狀動脈狹窄,左主冠狀動脈為心臟最主要供應血液的位置,當發生狹窄的情況,隨時可能發生猝死,相當危急,風險也較高,再拖延恐造成生命威脅。 控制慢性病+規律作息遠離心臟病 出現胸悶、喘快就醫心臟疾病發作總是來得快又急,往往一個瞬間,生命就這樣消失了。國軍台中總醫院心臟科賴昭宏主任(支援南投醫院)提醒,民眾應穩定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適當安排有氧運動,注意均衡飲食,正常生活作息,戒除抽菸等危險因子,預防心肌梗塞再次發生。此外,胸悶、胸口緊繃、重物壓迫感、心悸、氣促等都是心臟疾病的徵兆,不容小覷,應盡早就醫安排相關檢查;而民眾如果出現胸痛或胸悶合併喘、冒冷汗等症狀時,應趕緊就醫,不要逞強忍痛,把握住黃金救援時間,守住寶貴生命。 醫療資源再生級 縮短偏鄉就醫時間為改善當地醫療資源,南投醫院與各層級的醫療院所合作,今年醫療再升級,於八月成立心導管中心,藉由新型數位平板血管攝影機,提供急性冠狀動脈心臟病、急慢性周邊血管疾病及洗腎患者血液透析婁管等心臟血管相關手術,減少民眾需為了就醫而在外地奔波,把握住黃金治療時間。 (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心臟病發作不僅會胸悶 2非典型症狀更要注意 防中風、降心臟病風險 5種清血管食物現在起要常吃
-
2020-09-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身體診察」必也正名乎?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討論醫師「病史詢問」、「身體診察」的重要。這幾年來台灣全民健保普及、醫療企業化、民眾迷信於高科技檢查,而導致醫師「病史詢問」以及「身體診察」逐漸不被重視,結果是醫療品質沒有改善,卻嚴重濫用醫療資源。我們藉由一位病人分享她的親身體驗,說出「醫師的傾聽、身體檢察遠比開藥、高科技檢查令病人安心」;一位資深醫師分享自己生病以後,感慨當年醫學生時代老師如何注重「問病史與做身體診察」,而今他所看的醫師竟然都不注重這些「基本功」,只是安排他做各種高科技檢查,最後還是透過一位醫師的身體診察才得到診斷與治療。我們利用這機會,由醫學教育立場除了探討physical examination 的重要性,並建議過去沿用多年的中文翻譯「理學檢查」全面改為更達義的「身體診察」,並呼籲社會大眾能更瞭解看醫師並不是一定要做高科技昂貴的「檢查」,更重要的是能夠對醫師陳述自己的病史以及耐心接受身體診察。希望政府與醫院思考,到底健保給付制度與醫院經營者扭曲了多少醫者的行為,而增加了多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賴:我第一次聽到有人建議將醫學教育非常重要的「physical examination」翻譯成「身體診察」是來自韓良誠醫師。我非常高興今天能得到韓醫師的首肯,兩人一起合作把這中文譯名的始末做一番清楚地交代,並希望能藉著這星期的兩篇由病人以及生病的醫生不約而同寄給「醫病平台」的文章,來談「身體診察」的正名運動。韓:我是在2011 年在成大白袍典禮時,強調醫師的任務是要能好好詢問病史,以及做好對病人的身體檢查。當時我第一次使用了「身體診察」這字眼,這是靠視診、聽診、叩診、觸診來對病人的身體不同部位做詳細檢查,如果發現在身體的特定部位有某些不正常「徵象」,再參考病人的病史所呈現的「症狀」而得到可能的疾病診斷,然後再安排各種實驗室生化檢驗或放射線科等的進一步檢查,來確證病人的診斷,決定有效的內科或外科治療。我以為「理學檢查」這術語並不正確,因為字面上這個詞很少人能夠看出它的意思。我實在查不出當年如何開始使用這中文的術語。我認為如果用「身體檢查」反而能夠讓大家明白,但是今天台灣的社會大眾「檢查」這個字都會聯想到實驗室檢查,如抽血、照X光等,而我記得先父韓石泉醫師在他的診所就有一間「診察室」,在那裡他可以要求病人寬衣解帶,做視診、聽診、叩診、觸診等身體不同部位的詳細檢查,而由此做出「診斷」,先父認為在診間,醫師透過「檢查」得到「診斷」,所以他將診間稱之「診察室」是非常有道理的。因此我建議我們應該把physical examination 在中文方面譯為「身體診察」,以別於一般人所說的「身體檢查」或台灣教科書所用的「理學檢查」。記得在美國聖路易斯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朱真一教授是第一位響應我使用「身體診察」的學者,而後陳定信教授、賴其萬教授以及林其和教授也都表示贊同,開始於他們的寫作或演講中使用這術語。賴:當我第一次聽到學長韓良誠醫師使用「身體診察」這名詞時,我覺得他的說法非常正確,同時我也很想知道當年我們為什麼都使用「理學檢查」,因而就教於當時同在和信治癌中心工作的老師宋瑞樓教授。想不到醫學教育無所不知的宋教授居然笑說,他也不知道,但好像也沒有人問過他這問題。我問他這是不是日文使用「漢字」時,physical examination 就是用「理學檢查」,他說不是。我再請教他,是不是因為我們在看完病人以後,安排他們再去做的實驗室抽血檢驗都是「化學檢查」,而physical是源自於「物理(physics)」,所以相對地,我們就以「理學檢查」稱之,想不到宋教授微笑搖頭,充分展現「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學者風度。我對宋教授說,既然「理學檢察」確知並非來自日本,而且我們也不清楚這是因為「物理」「化學」的對照,我說其實最有可能的是,英文physical 事實上就是「身體」,如physical education 就是我們所說的「體育」,physical well-being就是「身體健康」,所以physical examination指的就是「身體檢查」。既然「身體檢查」這詞已經廣用於時下一般人接受定期的包括一大堆實驗室檢查的「健康檢察」、而且「檢查」又使人聯想到抽血等實驗室檢查,我們應該不要把physical examination 扯到「檢查」。所以我深深覺得韓良誠醫師所提議的「身體診察」最為恰當,因為我們做physical examination時,事實上,我們一邊檢查,一邊思考如何得到「診斷」,所以「診察」一詞最是恰當,而宋教授也非常同意。從那以後,我除了在自己的演講與寫作都持恆地使用「身體診察」,而不再使用「理學檢查」,同時也在我所主編的「醫病平台」除了韓明榮醫師原文題目就使用「注重詢問病史、身體診察和專業知識」以外,我都在作者的同意下,一律將「理學檢查」改為「身體診察」。最近我因為與韓良誠院長討論到共同撰寫這篇呼籲時,他提及曾當過衛生署副署長的小兒感染科的大老黃富源醫師也是對這議題很有熱誠的人。黃教授早我一屆是與我非常佩服的學長,今早與他聯絡上,他還是「對做對的事總是古道熱腸」的老樣子,我非常欣慰地聽他在電話中興奮地告訴我,他每次參加衛福部的開會時,一有機會就要求他們將「理學檢查」一詞都改為「身體診察」,他相信衛服部應該已經沒有人還使用「理學檢查」的字了。我也告訴他,我們也會與台灣醫學教育的夥伴好好努力做好這「正名」的運動。為慎重起見,我也與幾位熱心醫學教育的朋友分別探究亞洲幾個使用中文或夾雜使用「漢字」的國家,他們對physical examination 的翻譯是什麼,我們所發現的答案如下:中國「體格檢查」(簡稱「體檢」),少數人稱之「物理檢查」;新加坡「身體檢查」,沒有使用「理學檢查」一詞;日本一直就是用漢字「身體診察」(日文旁註為 しんたいしんさつ)。韓國這幾十年來已很少用漢字,過去有使用「理學的檢查」或「理學的診察」,但多數使用「診察」。最後我們想針對本週的兩篇文章,說幾句話。在醫學上,自古以來醫師就是要透過詢問病史,為病人做身體的檢查,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中醫所注重的望、聞、問、切也同樣地標示這方面的重要,但曾幾何時,現在竟有不少醫師已經不再重視這醫師的「基本功」,而淪為篩檢病人需要做哪種昂貴的高科技檢查的守門人,這實在令人感傷。希望政府與醫院也應該反省,到底健保給付制度與醫院經營者扭曲了多少醫者的行為,而增加了多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
-
2020-09-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對病人做「身體診察」的重要性!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討論醫師「病史詢問」、「身體診察」的重要。這幾年來台灣全民健保普及、醫療企業化、民眾迷信於高科技檢查,而導致醫師「病史詢問」以及「身體診察」逐漸不被重視,結果是醫療品質沒有改善,卻嚴重濫用醫療資源。我們藉由一位病人分享她的親身體驗,說出「醫師的傾聽、身體檢察遠比開藥、高科技檢查令病人安心」;一位資深醫師分享自己生病以後,感慨當年醫學生時代老師如何注重「問病史與做身體診察」,而今他所看的醫師竟然都不注重這些「基本功」,只是安排他做各種高科技檢查,最後還是透過一位醫師的身體診察才得到診斷與治療。我們利用這機會,由醫學教育立場除了探討physical examination 的重要性,並建議過去沿用多年的中文翻譯「理學檢查」全面改為更達義的「身體診察」,並呼籲社會大眾能更瞭解看醫師並不是一定要做高科技昂貴的「檢查」,更重要的是能夠對醫師陳述自己的病史以及耐心接受身體診察。希望政府與醫院思考,到底健保給付制度與醫院經營者扭曲了多少醫者的行為,而增加了多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我很慶幸活到八十二歲,只患過敗血症住院一次,但是中年時期就開始患有三高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這些毛病照常服藥,也都在掌控之中。四年前有一天去羅東夜市買潤餅,走路回家途中,突然雙腳無力,僅僅二公里路程休息了三次才走回家。抵家門後馬上告訴內人,她要我隔天去看醫生。我隔天去醫院掛號,看復健科的朋友,他摸模我的膝蓋,開了一張醫囑要我去放射科照射膝蓋,報告出來的診斷是退化性關節炎。要我做復健,也替我打二次玻尿酸,六個月過後一點也沒改善。那時剛好內人和我要回美國休假,我請放射科醫師,複製我膝蓋的影像拿回去美國給兒子看,他是放射科醫師。兒子看完我的膝蓋的影像,跟我說我絕對沒有退化性關節炎。隨後,我打電話給一位在美國開業的同班同學,他在美東開業內科。我沒時間去看他給他檢查,在電話中他問了我不少問題,他要我用手機照我走路的姿態寄給他看,看完後給我三個鑑別診斷:吃降膽固醇(Statin) 藥引起的肌肉發炎(myositis)、脊椎神經被壓迫、早期的巴金森氏症(Early Parkinson’s disease)。建議我回台後做脊椎核磁共振(MRI)。最簡單而容易的事是把降膽因醇藥停掉,休假完畢回台再去做MRI。回台後我馬上去看神經科醫師。讓我驚訝的是,我告訴他在美國同學的建議,他檢查也省了,就讓我去做MRI。在MRI申請單上的診斷竟然寫「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回診時我問他為什麽檢查也沒做,為何下那樣「新奇的診斷」。他說那樣寫才不會被健保删掉。我有點生氣就走出診間。好在我可以去放射科,請放射科醫師朋友告訴我檢查的結果。「好家在」,檢查結果正常。話說回來,降膽固醇藥也停三、四個月了,二腿肌肉的毛病依然存在,我想應該不是吃降膽固醇藥(statin) 引起的,我又去看醫院另外一位神經科醫師,問診時我告訴他我得糖尿病已四十多年了,他也是不做一般的神經檢查,直接做神經傳導速度檢查,不出乎意料,他鐵口直斷我神經傳導速度比正常慢,說我肌肉無力是糖尿病引起的,開了一個月的維他命B12,說長期服用維他命B12,慢慢會有改善。三個月後,二腳無力依舊存在,走路似乎會狼狽摔倒下去,所以走路時就常要拿拐扙。那時聽說醫院新聘一位神經內科醫師,是美國受訓回來的,我就掛號去看他。我告訴他我的問題是雙腳無力,看過兩位醫師,症狀沒改善, 脊柱MRI正常,神經傳導有點慢。他捨不得用放在桌上的錘子做肌腱反射, 就要我做肌電圖(EMG),結果也是正常。他就下了一個診斷: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y, 簡稱CIDP),對我來講又是一個奇特的名詞。我上網去尋找CIDP是什麼東東?結果才知道它是自身免疫病的一種( autoimmune disease)。 這種病如果用錘子做反射檢查,膝蓋及腳跟的反射應該都會消失,還要抽血及抽脊椎液作好幾種檢查,才能確定診斷,但這位醫師這些檢查都沒做,就下了這樣的診斷,真是匪夷所思。我自己的醫院,三位神經科醫生有三種不同的診斷,內人就建議我去找舊同事看看,我就掛號去看他。初診時除問些病史外,單做神經方面的檢查大概就花了三十分鐘。譬如:來回走路給他看、用左手畫圓圈,再用右手畫圓圈等等很多項的檢查。做完了檢查,他說我醫院神經科醫師的三種診斷都不像。他要我做小腦的核磁共振,看結果後再討論可能的診斷。做完小腦核磁共振後再去看他,他第一件事告訴我小腦核磁共振檢查結果正常。我問他到底我患了什麼毛病?他的回答很老實,他說他不知道。他又補充說,檢查結果要說是早期巴金森氏症,又不完全符合它的準則(criteria)。他建議做核子醫學(nuclear medicine)的多巴胺掃描(Trodat)以確診,或開始使用抗巴金森藥物治療。我同意後者,他就給我開Carbidop/levodopa(25mg/100mg),一天吃三次,每次吃一顆。三個月後回診。他警告我要注意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的可能副作用。三個月主觀上覺得雙腳沒那麼緊,走路有點進步,沒有副作用發生。回診時他又花了將近三十分鐘,做神經檢查,也叫我來回走路給他看,又不預警推我,測試我的平衡感。檢查結果,他很滿意,確定我是早期巴金森疾病,建議我增加藥量,每天四顆。兩天後每天早上血壓升高至200mmHg/80mmHg,白天也都在170-180mmHg/70-80mmHg之間,兩、三個星期心臟科醫師換藥,調劑量都無效。老實說,我沒告訴他我在服用Carbidopa/levodopa,好在我記得levodopa在人體內分解為dopamine,是治療低血壓的藥。我把Carbidopa/levodopa停止服用,一星期內血壓恢復正常,我才慢慢恢復Carbidopa/levodopa 每日三顆,現在己不影響我的血壓了。記得學生時代,老師上身體診察(Physical Examination)第一堂課時說,「做詳細的體檢及病史的詢問」,幾乎70%已經知道病人得什麼病了。難道「身體診察」隨科技的進步已被淘汰了嗎?我醫院的神經科醫師似乎不用醫學最基本的身體檢查就可能做出奇特的診斷,眞是天才!我的老朋友每次花三十分鐘,最後做出正確的診斷是食古不化?我知道多花時間做身體診查,就少看病人,不知少賺多少錢?我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要提醒醫生們身體診察的重要性。另外一點是「醫生當病人的錯誤」,我沒告訴心臟科醫師我服用levodopa,讓我的心臟科醫師不知所措。其實也可怪我的老朋友神經科醫師。我告訴他此事,他也自責有經驗(seasoned)的醫師有時也會忘記提醒病人藥品的交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 最後我要向在美國東岸開業的同學致敬,他從我寄給他的錄影帶,看我走路的姿態,就把早期巴金森氏病考慮為鑑別診斷。
-
2020-09-21 新聞.生命智慧
「人生就是不斷砍掉重練」…921大震毀家園,災戶重生回「嘉」服務
1999年9月21日凌晨的天搖地動,瞬間造成台灣最重大的傷亡,這場大地震摧毀成千上萬的家園。21年過去了,當年的出生的孩子現在都是大學生了,有位當年僅是小學生的孩子,因為這場地震改變人生觀以當醫師為目標,如今在嘉義診所服務,憶起當年滿是感動。家一夜倒塌 常思考「以後這個家和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時光拉回21年前,家住南投縣草屯鎮的林郁凱醫師,當時只是國小五年級的孩子,原本五樓的公寓倒塌,一夜之間流失住所,對於之後住在組合屋兩年半的日子印象深刻。面對當時的困境,父母奔走於房屋的重建過程,許多人生的決策和計畫被迫改變,家庭也處在一種不斷調適與磨合的狀態中,身為長子的他,對環境的驟變與家庭成員互動關係相當敏感。當時他心中最常思考的問題,是「以後這個家和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感謝無名英雄!因921醫療服務隊萌生行醫的念頭「會萌生行醫的念頭,可能與當時接觸醫療服務隊在組合屋社區義診或許有些關係。」林郁凱說,隨著就學環境一路成長,背後考量因素也逐漸增多。由於他的學業成績不錯,且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抱持相當大的興趣,因此他選擇從醫之路,以從事這份職業為樂為榮。他特別感謝震災中協助自己一家人的許多無名英雄。也對於當時家人在同一個屋簷下作為彼此最重要的支柱情境,相當感懷。一路念書拚到台大家醫科 最後選在嘉義服務台灣大學、台大醫院是林郁凱的母校及最早服務的醫院,但最後他選擇在嘉義診所服務。他認為,就制度面和現實面而言,「基層需要更多醫療資源的投入與付出。」過去林郁凱都在醫學中心接受訓練,對於基層醫療環境並不熟悉,因此找尋同為台大體系出身的同儕師友磨練學習,在某次機緣下認識現在的老闆兼台大醫院家醫科出身的學長,經過幾次會談,彼此的想法相同,最後選擇在嘉義服務。在嘉義服務了多年,面對環境的改變,覺得自己與人相處及看待事情的態度轉變不少,在投入基層醫療服務的過程,確實驗證了921地震時所想的,現在也能過著不錯的生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背後得力於許多人,還有無名英雄的默默付出,深深感激。地震後心境上的轉折「人生就是不斷地砍掉重練」「人生就是不斷地砍掉重練。」是林郁凱的座右銘,這句話來自於地震當時的感受。只是當時年紀小,無法體會,曾經一些以為「世界就是這樣」的觀念,因為接觸了不一樣的想法,也使原先的觀念不斷調整甚至崩解,卻在重新建構新觀念的過程中,發現人生有更多可能,一些曾經難以解決的人生課題,竟然豁然開朗。林郁凱認為,若沒有當初這場地震,真的不曉得自己的人生故事會如何寫。如今自己學業完成,既取之於社會,對這個社會理當有一份責任,這份兼具感恩與責任的心,依舊印證了當年初衷。「人生就是不斷砍掉重練」、「常懷感激善盡責任」這兩句話是921地震帶給他最珍貴的禮物。
-
2020-09-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的「傾聽」、「身體診察」遠比「開藥」、「高科技檢查」令病人安心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討論醫師「病史詢問」、「身體診察」的重要。這幾年來台灣全民健保普及、醫療企業化、民眾迷信於高科技檢查,而導致醫師「病史詢問」以及「身體診察」逐漸不被重視,結果是醫療品質沒有改善,卻嚴重濫用醫療資源。我們藉由一位病人分享她的親身體驗,說出「醫師的傾聽、身體檢察遠比開藥、高科技檢查令病人安心」;一位資深醫師分享自己生病以後,感慨當年醫學生時代老師如何注重「問病史與做身體診察」,而今他所看的醫師竟然都不注重這些「基本功」,只是安排他做各種高科技檢查,最後還是透過一位醫師的身體診察才得到診斷與治療。我們利用這機會,由醫學教育立場除了探討physical examination 的重要性,並建議過去沿用多年的中文翻譯「理學檢查」全面改為更達義的「身體診察」,並呼籲社會大眾能更瞭解看醫師並不是一定要做高科技昂貴的「檢查」,更重要的是能夠對醫師陳述自己的病史以及耐心接受身體診察。希望政府與醫院思考,到底健保給付制度與醫院經營者扭曲了多少醫者的行為,而增加了多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約莫三年前,我患了不知名的頭痛,當時曾經找遍中西醫,從各式儀器的檢查到事後的作息調養,雖沒有完全痊癒,但有得到稍緩的紓解。直至今年初,我又因情緒關係,頭痛再啟,痛到痛不欲生,失眠,焦躁不安……所有負面情緒全湧上來,一向排斥服用藥物的我,雖然痛楚仍堅持這個原則。2020年是打我出生以來,遇到最為棘手的疫病,不僅在台灣,全球已大肆漫延的新冠肺炎,不是急的症,儘量不往醫院,我是乳癌的後續追蹤患者,因為疫情之故,原定的就診也全取消了。只是,這頭痛已讓我懐疑自己腦部是否長了不好的東西,才乖乖地掛號就醫。我找了一位從來沒看過他診的醫生,三月初看診這一天,我抱著希望,可以藉由醫院的精密儀器幫我檢查出我頭痛的真正原因。進入診間,醫生笑瞇瞇又親切地問我為何就診?告知狀況後,醫生要我依他的指示做動作,包括蹲下、站起、金雞獨立、左右腳單腳彈跳……等等,我全一一無礙地做到。結果,醫生給我的評論是:「妳很健康,沒有病。」我問須要安排檢查嗎?答案是:「沒必要。」他像是無厘頭地問我:「妳有宗教信仰嗎?有運動習慣嗎?」我回有。最終的醫囑建議:「回去依自己的宗教信仰做功課,每天定期運動,依例每週至少爬山走步道一次,三個月後,再回診。」很奇怪的是,我沒有質疑醫生的看診醫囑,反倒是我的朋友,第一時間生氣的說,哪有這樣的醫生?沒經科學檢測就妄下斷言,沒作相關檢查也罷,竟然連藥都沒開。回來後,我每天進行我的宗教功課,每天健走或瑜珈儘量不中斷,不到一個月,頭痛從劇痛,漸漸緩解到微痛,心情和情緒也漸漸平和和自我脫困。後兩個月,奇蹟似地,頭不痛了,失眠也得到極大的改善。六月初,我原想取消回診的預約,想想,認為自己應該有責任去向這位醫生回報我的況。回到診間,報告我的情況,醫生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我們就像朋友一般對談醫病經驗。我是乳房原位癌的追蹤患者,算是常跑醫院的常客,由於我對動不動就吃藥的排斥,除了家族性高血壓,定期服微量血壓藥之外,如果醫生要開藥常會被我要求不要開,我不吃,開了就是浪費醫療資源。他聽到我這席話,像是遇到知音一般,希望我這樣的觀念可以由我以病人的角色來述說,能推廣給普羅大眾。我東拉西扯了這篇心得,不外乎希望藉由我的經驗,可以分享給就醫的民眾,外顯生理的病痛,不是一定非經由藥物才能得到改善,或許先從自己心理層面的自我療癒就可以獲得改善,也讓自己不必服用過多藥物增加肝臟的負擔,更能節省醫療資源,為我們台灣完善的健保制度永續經營盡一點心力。
-
2020-09-18 醫療.一般外科
一張圖看懂蜂窩組織炎與破傷風,傷口消毒照護4步驟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受傷的情況,例如跌倒被石頭磨傷、碰到尖銳的物品刮傷、甚至有的時候被紙割傷等。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民眾會自認倒楣,有些民眾特別是男性常會認為是小傷,後續便未好好照顧傷口,這樣的行為容易讓自己陷入破傷風或蜂窩性組織炎的威脅之中,嚴重可能面臨截肢、甚至死亡的風險。塑膠也可能引起破傷風?醫:關鍵不在金屬家醫科何松穎醫師表示,破傷風主要是因為破傷風桿菌所致,較常出現在踩到釘子、被刀劃傷等情況,因此也讓大多數民眾認為主要關鍵在於金屬,不過對此何松穎醫師則表示,破傷風桿菌主要是常見於土壤之中,金屬等物品之所以會有風險,是因為或多或少有相關接觸,因此防範破傷風不應只有金屬器具,若傷口是因接觸過土壤的塑膠物品等器物形成也要小心。破傷風桿菌會從患者傷口進入,潛伏期約為數日至數週不等,通常約經過一週從神經系統到中樞神經,患者便會出現癲癇、頭痛、牙齒緊咬、肌肉僵直、呼吸抑制等症狀,嚴重甚至死亡。慢性病等免疫力低下者,留意蜂窩性組織炎症狀蜂窩性組織炎則如其名,患者傷口外表會有如蜂窩一般,是一種因為使傷口形成的器物不淨或後續傷口後續照顧不佳所造成的細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常見出現於開放性傷口上,如日前就曾有新聞報導婦人因鈔票刮傷手為做好妥善處理,後續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另外像是香港腳、跌倒所形成的外傷等也都有可能形成。蜂窩性組織炎因個人免疫力不同,進展速度、程度也會有些許不同,患者傷口通常會在三日左右出現紅、腫、熱、痛相關症狀,換句話說這也意味著若有癌症、糖尿病、三高、慢性病等免疫力不足的民眾更應提高警覺。海上、海邊等形成的傷口,更要留意蜂窩性組織炎何松穎醫師也特別提醒衝浪、浮潛、釣魚、捕魚等在海邊、海上活動的民眾,更要小心在相關環境中所形成的傷口。形成蜂窩性組織炎的細菌當中最具威脅性的其中一種就是海洋弧菌,這種細菌顧名思義常見於海洋等相關環境之中,其形成蜂窩性組織炎進展速度相當快、致死率高,在治療案利當中少數讓醫師別無他法,進而需要截肢、甚至死亡的,常見就是因海洋弧菌所感染的蜂窩性組織炎。因此在海域一帶所受的傷口,不論大小都應特別注意。蜂窩性組織炎、破傷風,留意兩者可能同時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蜂窩性組織炎和破傷風雖為兩種不同的情況,但患者也有可能同時受到這兩種感染。何松穎醫師提醒,因醫療進步的關係,蜂窩性組織炎截肢或死亡的案例並不常見,但若置之不理就有可能進展到此地步;破傷風因有疫苗、預防注射的關係,近年來死亡機率也非常低,民眾不必恐慌但也不能輕忽。醫師提醒民眾,不論是多小的傷口,在傷口形成最初階段就應做好妥善處理,若有發現症狀就應盡速前往就醫治療。傷口消毒處理 醫師建議4步驟在傷口處理方面,民眾在處理傷口時除了會以清水沖洗,也常見會用雙氧水、碘酒、酒精、小護士、萬金油等消毒傷口。對此何松穎醫師表示,小護士、萬精油等對於傷口消毒等較無益處,不過這類型主要含有薄荷等成分,若想減緩不適可適當的塗抹在周圍;而雙氧水、碘酒、酒精等雖有利於消毒,但同時也會阻礙細胞生長及復原,優碘和碘酒兩者相似,差異在於碘酒還含有酒精成分,對於傷口復原稍較為不利。何松穎醫師建議,一般在手邊醫療資源較為充足的情況下,民眾在處理傷口時,建議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其後以優碘進行初步消毒,以棉花棒由內向外擦抹,再擦上對於殺菌更為有利的抗生素藥物,最後再貼上紗布。包裹紗布時可適當塗抹一些凡士林等潤滑,可避免傷口黏著紗布。若資源較為有限,則建議在初步處理好傷口後應盡快前往醫院處理。而不論是何種情況,都應隨時觀察傷口復原進展及相關症狀,藥物也應和醫師、藥師等專業人士先進行討論、確認後再使用為佳。(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9-17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健康高齡友善城市 台北市中山區失智友善社區 I Can Help
臺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於109年9月16日(星期三)上午10時,假臺北市中山區行政中心10樓大禮堂,舉辦「中山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109年度成果發表會-我支持失智友善社區 I Can Help」,邀請產、官、學、民、媒,跨界參與共同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活動融合中山區在地婚紗街特色,舉辦「真愛永恆 浪漫憶生」儀式,邀請3對長輩及稻江護家學生共同參與懷舊系列婚紗走秀、失智友善組織宣示儀式,共同打造青銀共融的失智友善社區。此外,現場也有健康城市成果海報靜態展覽,及提供多元體驗內容的攤位活動。公私部門齊合作 成功與國際接軌交流臺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林柳吟主任表示,中山區為推動健康城市與國際接軌,於99年透過中山健康促進協會,順利以非營利組織的名義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健康城市聯盟(AFHC)」副會員,藉此提升社區組織間合作,拓展至國際健康城市交流。因應人口的高齡化,中山區65歲以上人口占率達18.94%,老化指數達155.22,占12區第3名,於2012年以健康城市平台加入推動高齡友善城市,並透過跨領域及跨部門合作,共同營造支持性的健康環境,建構健康悠活在中山。產官學民媒 共創失智友善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李碧慧副局長表示,研究調查發現,失智症盛行率為8%,推估臺灣失智人口數超過28萬人,本市推估失智人口約為3萬8,464人,目前中山區65歲以上人口為4萬3,074人,推估失智人口為3,445人,隨著高齡伴隨而來的失智、失能議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臺北市近年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包含失智友善天使的培訓、招募社區中商家成為失智友善組織,透過跨領域合作共同營造失智友善社區,中山區有著多元又豐富的社區網絡,職場登記數為北市12區之冠,廣邀產、官、學、民、媒及五大產業加入失智友善組織的行列,共創失智友善圈。失智友善照護一條龍 特色亮點在中山林柳吟主任表示,中山區在地醫療資源豐富,推動一站式服務模式,結合篩檢、轉介、諮詢、鑑定、個管服務及資源聯結,提供暖心轉介服務,由專人安排友善預約,協助病人做進一步檢查及診斷,打造「失智友善照護一條龍」。中山區資源網絡豐富又多元,結合失智議題發展在地特色,中山區復華里的復華公園是全國唯一一座以咖啡為主題的特色公園,失智者可以在復華公園進行咖啡生態體驗,透過接觸不同的人、事、物,有助於刺激大腦延緩惡化,復華里黃展輝里長表示:「很高興有這個機會,結合在地的復華咖啡公園,共同推動失智議題,打造一里一特色,服務更多社區長輩」。中山區3處慈悲關懷社區(中庄仔福德宮、文昌宮、恆安里辦公處),除了原有的關懷議題也加入失智議題一起推動,讓居民了解如何面對及協助失智者,將失智的正確認知深入社區,共同營造失智友善生活圈。失智懷舊婚紗 幸福浪漫憶生聞名全國的中山北路婚紗街,座落在中山區,是臺北特有的幸福文化,藉由懷舊及婚紗結合的元素,帶入失智症的主題,讓今天參加活動的失智長輩,可以有組織的回想,並分享過往歷程,期許懷舊婚紗系列,能喚起大眾對失智症議題的重視。「真愛永恆 浪漫憶生」懷舊婚紗系列活動,由臺北市婚紗攝影商業公會高志榮理事長提供美麗白紗,對於社區公益活動總是不遺餘力的高理事長表示:「推動失智友善組織是個有意義的活動,家父生前也是失智症患者,所以更能體會失智症家屬的心情,知道自己經營的婚紗業可以為延緩失智盡一份心力,所以一定是全力支持,讓我們的社區更美好」,婚紗中的造型由稻江護家的時尚造型科提供「彩妝」、「妝髮」服務及「走秀」指導,讓學生藉由技術服務與長者相處,促進青銀共融。「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是在婚姻中對彼此的承諾,穿著婚紗的相愛記憶,更是讓人回想起當年的甜蜜,87歲的賴仁爺爺夫婦是我們今天失智活動的代言人,和另一半攜手相伴走過60年的溫馨歲月,今天對他們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妻子滿汝奶奶表示,「爺爺在幾年前開始有走失情形,在107年被診斷為輕度失智症,這幾年家人總是細心陪伴在身邊,很怕他走失,知道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在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真的是我們需要的,今天真的很高興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給我們這樣的機會可以參加這樣的活動,我們今年剛好結婚滿60年,全家人都非常的開心能留下一個溫馨的回憶」!臺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為打造健康及失智友善的幸福社區,期望藉由此次活動展現公私部門合作推動健康活力、產業文化、福利安全、環境生態、繁榮便捷五大面向及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之豐碩成果,期望更多夥伴共同響應推動,營造共好、資源共享、合作扶持之健康城市,齊手打造高齡友善中山健康城。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9-17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臺北市失智友善:12區12個失智症資源特色
士林區──文物戲曲融入延緩課程在資源整合與特色發展方面,自士林區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台灣戲曲中心辦理ㄧ系列延緩失智活動及課程。故宮博物院課程採「動靜合ㄧ」模式,串接故宮8項古文物,如翠玉白菜入課程,除靜態導覽與手做仿真品入課程外,今年更與愛迪樂物理治療師合作,導入動態「文物操」,透過運動訓練長輩肌力。台灣戲曲中心部份,則是結合課程與表演,並串接共餐之據點,於課程中融入失智延緩及訓練外,亦加強營養與飲食之相關衛教宣傳。在家庭照顧者關懷方面,則與北區家庭照顧者中心合作,辦理心靈舒壓及喘息相關課程。另外亦與特力屋合作,針對失智及高齡居家安全議題,透過課程方式串接商場現場示範,提供民眾相關資訊。在失智友善社區佈建方面,目前以失智友善天使及志工之招募為主,並加強鄰里長加入擔任「守門員」,挖掘社區中隱藏之個案,強化確診率並提供相關的資源協助。內湖區──深入職場打造友善氛圍內湖區因有內湖科學園區,盤據許多公司行號,因此健康服務中心利用健康職場推動之便,鏈結健康促進課程,推動職場失智友善相關內容,並特別強化「看、問、留、撥」失智友善公共識能,以期能友善失智個案,提供友善協助。目前合作之大型職場失智友善之行號,如和泰興業(大金空調)、世晞工程等,後續拜訪推動之企業如大都會公車。在失智友善組織的串接上,除透過鄰里長資源於地方辦理失智友善系列講座外,亦透過商店、教會等組織的串聯,期待可逐步推動失智友善環境。另外,在失智照護網絡之資源整合上,則號召友善天使及鄰里長等挖掘社區疑似或確診個案,並串接轄區內醫院如三總、松德院區等醫療資源,提供個案確診及個案管理服務,讓失智症者能獲得妥善的照護服務。信義區──笑義笑宣傳失智識能信義區在失智友善資源網絡的佈建,主要有以下特色:在社區及鄰里資源的串聯上,以培育失智友善社區種子人員為目標,招募志工擔任「笑義笑行動劇團」巡演,並於里上針對失智症狀、家庭照顧者負荷等主題進行相關公共識能宣導。辦理「記憶餐盒」失智延緩課程,並串聯賣場、烹飪課程等,以及護理相關實習生參與,除推動「代間融合」元素外,更讓失智個案及家屬可透過課程延緩症狀外,也讓家屬與個案間有更多的理解與良性互動。另規劃針對家庭照顧者辦理「咖啡講座」,透過心理課程的調適,讓家庭照顧者可獲得喘息。南港區──廣邀里民任友善貴人自108年起,便針對社區內高齡友善資源進行盤點,並率先其他區向中央申請長者健康促進計畫(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透過課程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多參與社區活動;另亦針對失智病患及其照顧者辦理「憶起陪伴‧享舒壓」計畫,除提供失智照護相關課程訓練外,亦舒緩其照顧負荷。課程介入後,照顧者照顧負荷程度平均降幅40.68%、憂鬱程度平均降幅74.83%,具有顯著的差異。本年度更進一步針對在地失智友善社區進行相關的資源整合,運用地方在地特色,邀請轄區內里長擔任「失智友善桂(貴)人」,於所轄里段進行失智症防治宣傳,並發放「失智友善錦囊」(資料包),深化社區民眾社區失智友善概念及相關識能。另外,亦於志工培訓課程中,將失智友善及相關識能整合,加強失智友善天使募集。萬華區──聯結社區資源投入照護107年起,萬華區便針對轄區內商家全面性宣傳「看、問、留、撥」失智友善宣傳,希望透過社區鄰里商家的失智友善及警察單位之串聯,提供失智症者友善環境及相關支援,降低失智症者走失風險。其次,加強分眾宣傳,如透過里民工作會報,融入失智友善相關公共識能;或針對校園,如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透過實習課程等結合失智症照護主題,強化各個不同受眾的資訊需要。另外,為持續結合鄰近學校資源,辦理老幼共融之代間融合課程,強化跨世代間的理解與認同。文山區──憶起智齡列車巡迴失智友善系列資源佈建及串接,乃架接在「高齡友善」之框架下推動,除整合文山區內特色資源,如指南宮、動物園等周邊之登山步道,媒合中國文化大學運動學系資源,於健康步道導入健康安全科技,另與社區發展協會,開發明星賞螢生態步道等,鼓勵長者多走出戶外運動,社會參與,達到失智預防的目標。在教育資源的整合上,於區內學校合作,導入失智預防健康識能於課程中,透過遊戲化機制,如桌遊、大地遊戲、社團遊戲等方式,鼓勵學生多方瞭解失智預防資訊,並透過學生識能的提升,達到代間融合之目標。在失智延緩及預防課程開設方面,與資生堂合作開設化妝療法課程,透過化妝技術訓練長輩肌力及手眼協調等能力;另亦開設園藝治療課程,期待可讓長輩透過不同模式的課程,延緩症狀。在失智友善天使、組織之招募方面,全力推動「認同卡」認證,透過友善天使培訓,擴大民眾瞭解「看、問、留、撥」之重要性,進而促使店家成為社區中之友善組織,提供失智友善環境。北投區──全人健康All in one在課程規劃上,過去以高齡長者需求為核心,從營養、運動、口腔等實務性課程為主,透過系列的課程預防及延緩失智狀況,自109年開始,推出「全人健康All in one多元串聯自主行」方案,進一步擴大服務族群至全人照護,除提供個別化評估之個人處方及相應之套餐服務外,更串接後續自主性服務,如智慧APP等串接,讓民眾可在家自主進行、動手做。在友善天使的招募方面,除了從最貼近社區的里鄰長、里幹事納為失智守門員外,更從健康服務中心志工等訓練課程中納入失智相關宣導,並招募天使提供相關服務。友善組織的鏈結方面,除與臺北市溫泉協會合作,於新北投觀光商圈、石牌商圈成立友善組織,亦鼓勵失智友善社區服務──「看、問、留、撥」。松山區──社區資源促進代間融合自108年起串接地方首長(如區長、議員等)、社區學校等,於祖父母節宣示以高齡友善為核心,營造友善失智社區,並與轄區內社區發展協會等,簽訂合作備忘錄,成為臺北市首創特色。在友善天使招募方面,主要鏈結志工、民防大隊、國小導護隊等志工群,實行「看、問、留、撥」,給予失智症者關懷及協助,目前已有38個個案在這防護網上安全返家。另亦與渣打銀行合作,以保護個案權益為主,導入失智相關公共識能,以期保障失智症者相關權益。結合轄區內友善賣場辦理失智樂齡活動,透過食材的選擇及處理,讓失智症者及其照顧者、家屬等可多接觸人群,並接收營養相關資訊,紓解照護壓力。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9-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副作用:人種恐滅絕、油田關閉、富國搶光疫苗
人口剩不到百人的少數民族因疫情威脅,瀕臨滅族。外國傭兵帶來病毒,導致油田員工死亡、原油公司關閉。少數富有大國已將首批疫苗產量幾乎預購一空,原本可望提供中低收國家保障劑量的英國疫苗研發,昨天宣布停止臨床試驗,疫苗貧富落差雪上加霜。這些都是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今於「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直播演說中,對於國際疫情的最新整理。國際間因疫情持續導致的問題,已經擴及人種存亡、國家經濟命脈,也有嚴重的國際貧富不均,台灣雖成功阻絕新冠肺炎疫情於境外,也不可能不受影響。陳秀熙指出。印度疫情上升,是目前全球確診及死亡人數雙冠的國家。安達曼群島的大安達曼部落群體,其祖先大約在6萬5000年前從非洲移民到了安達曼群島上,堪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文化遺民之一。目前部落僅存59位與世隔絕的大安達曼人,已知至少10人染疫,由於印度及當地醫療資源相當不足,大安達曼人已因新冠肺炎面臨滅絕危機,處境非常堪慮。另外非洲疫情持續延燒,利比亞首都黎波里已封鎖兩次,但是疫情還是持續上升。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利比亞最大油田沙拉拉最近宣佈關閉,因疑似有境外移入的確診外國傭兵,引起感染事件爆發,病毒散播至油田區,導致一名員工確診而死。利比亞則擁有非洲最大原油礦藏,沙拉拉油田過去一直受到武裝團體與外國傭兵聯手控制,屢次因內戰關閉,衝擊歐美能源市場,現除了內戰,又多了一重疫情的威脅。疫苗貧富差距也是嚴重隱憂。陳秀熙指出,目前看來,歐洲、美國、日本、英國、巴西這幾個富有大國,已預購超過二十億劑新冠肺炎疫苗,疫苗分配不均的情形與2009年H1N1疫情時相當類似,恐怕因此造成流行期更長、更多人死亡。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CEPI) 共同領導COVAX,COVAX預估,2021年全球可生產20到40億劑疫苗。COVAX正在進行募資計畫,希望為92個中低收入國家保住20億劑疫苗,他們也號召富有大國加入,以保障疫苗的取得。未來最有可能供應疫苗給中低收入國家的英國,原本疫苗研發腳步最快,卻在今天宣布受挫。歐洲知名藥廠昨宣布暫停與英國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臨床實驗。該公司表示,由於有一起臨床試驗中的病患出現無法解釋的疾病症狀,該公司已展開調查,並停止全球性的臨床試驗,窮國疫苗來源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