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5 養生.營養食譜
搜尋
酪梨
共找到
335
筆 文章
-
-
2023-08-11 養生.聰明飲食
吃對水果助減重!低熱量、高纖維…減肥可以吃的10種水果推薦
天天五蔬果,國健署建議18歲以上成人,每天至少要吃三份蔬菜與兩份水果。而如果能在增加纖維攝入量的同時也幫助減肥,那就太好了!《元氣網》整理10項有助減重的水果,想要減肥的人,可以選擇以下這些水果來維持均衡飲食兼體重控制。1.蘋果營養師劉怡里表示,蘋果的熱量低、維生素含量豐富,膳食纖維含量也不低,因此蘋果被視為「減肥聖果」。蘋果的果皮營養價值高,吃蘋果時建議連皮一起吃,對健康最有益。蘋果是屬於低GI水果,適合糖尿病人、減肥的人、有三高問題的人食用,但如果是腸胃炎發作的人,則去皮後再吃即可。2.奇異果奇異果維生素C含量高,也是低GI值水果,研究發現其具備緩減血糖上升的效果。它還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可刺激腸道蠕動、加快脂肪分解速度使排便順暢,有助減輕體重。有人早上會以奇異果取代早餐,不過營養師提醒,若以奇異果取代早餐來瘦身,應同時配顆茶葉蛋,以免蛋白質攝取不足。3.香蕉香蕉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清除宿便;抗性澱粉會產生飽足感,可減少正餐及點心攝取,同時也有助於腸道保健、血糖、體重控制。但營養師指出,抗性澱粉存在於青色未成熟的香蕉裡,隨著香蕉熟成抗性澱粉變少、糖份變高,所以想要減重的朋友要選擇未成熟的青色香蕉,才有這樣功效。且雖抗性澱粉有助體重控制,仍需注意熱量攝取,香蕉每根約90大卡,大量食用反而會攝取過多熱量,造成肥胖及腸胃不適。4.芭樂芭樂含有豐富的纖維、維生素、蛋白質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而且不含膽固醇。相較於蘋果、橘子和葡萄,這種水果含有的糖分更少。它是協助減重並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的絕佳水果之一。5.番茄番茄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減少保留的水分並抑制瘦體素阻抗性(leptin resistance)。瘦體素是一種蛋白質,具有抑制食慾、控制體重的作用。番茄熱量低;大番茄一顆熱量約29大卡;小蕃茄10顆(重量約133公克),熱量僅44大卡。膳食纖維含量高,相當於一碗煮熟高麗菜,維他命C相當於一顆橘子,是點心的好選擇。6.芒果芒果的糖分高,一般人認為芒果吃吃會容易胖。但芒果纖維也高,適合減重飲食。芒果還能降血壓並有助於血糖調節,這兩者都在新陳代謝中發揮作用。橋新陳代謝好,對於體重控制有直接幫助。7.檸檬富含維生素C的檸檬,許多人會把它視為美白的聖品。但其實檸檬中含有營養的物質也許多,最主要促進新陳代謝。多吃檸檬不但可以美白,還能瘦身,可說是一舉多得的一種水果,但在吃這種比較酸的水果時,記得絕不能空腹吃。8.葡萄柚葡萄柚是水果中,對減肥非常好的一種。葡萄柚的卡路里含量比較低,即便多吃了,也不會影響到瘦身。重點是葡萄柚中的鉀元素含量高,可以減少堆積在下半身的脂肪及水分,想要擺脫酪梨型的人不可錯過。9.漿果類漿果(藍莓、覆盆子、桑葚、黑醋栗、草莓等)熱量低、纖維含量高,一項研究顯示,與吃65大卡含糖零食的人相比,吃65大卡漿果的人,在晚餐時少吃了133卡路里。另一項追蹤20年、調查超過13萬名成年人飲食模式的研究,發現漿果是維持健康體重的最佳水果之一。10.柑橘類一顆中等橘子約含60大卡和3克纖維,而葡萄柚約含100大卡、4克纖維。柑橘類因高含水量和高纖維,被列為低升糖指數的水果,可穩定血糖、維持飽足感更久。最後要提醒大家,水果甜度高,拼命吃水果不可能變瘦,還會吃出「脂肪肝」。均衡的飲食,才是能讓身體健康新陳代謝的正解。【資料來源】.《EVERYDAY HEALTH》7 Top Fruits to Support Weight Loss.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8-09 養生.運動健身
懶人包/你有上班久坐時常腰酸背痛、肩頸僵硬的困擾嗎? 簡單三招舒緩腰部、肩頸疼痛
現代上班族生活總是充滿緊張和壓力,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工作,容易導致腰部和肩頸的疲勞和僵硬。不適當的姿勢和缺乏運動也可能造成這些問題。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些可以放鬆腰部、舒緩肩頸疲勞的幾個小秘訣。編輯推薦早C晚A用喝的!美白有感夏日飲品:番茄蘋果火龍果汁&藍莓香蕉優格快樂減脂早餐!開放式貝果三明治食譜分享:酪梨鮮蝦+蟹肉蛋口味9歲罹甲狀腺癌、12歲復發、32歲標靶治療 她選擇微笑:謝謝我還活著,還來得及說愛腰部酸痛舒緩除了上述提到的久坐辦公、缺乏運動之外,若是骨盆有偏移的人或是長短腳的人,可能造成走路時兩側腰部肌肉使用不平均,而常常有一側的腰特別痠痛。舒緩方法:(1)準備一顆筋膜球,沿著腰椎兩側的肌肉,約距離脊椎到兩到三指幅,切記! 不要直接按壓在腰椎的骨頭上。(2)雙膝彎曲躺在瑜珈墊上,放鬆腰椎兩側的肌肉,單點放鬆15秒,往上換個點。肩頸痠痛舒緩 方法一肩頸痠痛除了按摩,也可以試試這招! (1)準備好瑜珈墊,趴在墊子上,雙手放胸兩側,雙手推 地起身呈蛇式。(2)屁股往後坐腳跟,雙手往前延伸,身體向前,回到蛇式,重覆做15組。深層拉深柔軟脊柱,也適合睡前伸展,背部不易再痠痛。肩頸痠痛舒緩 方法二所謂YTWL運動,透過模仿英文字母YTWL,往各個方向均勻地訓練肩胛骨周圍的肌群。(1)準備一條160-180公分的彈力帶,目測大概彈力帶的一半並採在它中間,(2)接著依序模仿Y英文字母動作慢慢往上拉,拉到最高並停留,保持呼吸停留三秒,控制速度,放下時務必慢慢地放下來,(3)以上動作重覆10組,並依字母Y、T、W、L順序完成。上述方法不僅適用於上班族,任何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都可以受益。放鬆腰部和肩頸,保持良好的姿勢,希望大家在工作中也能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想知道更多運動健康知識嗎,趕快訂閱關注女子漾吧!編輯推薦早C晚A用喝的!美白有感夏日飲品:番茄蘋果火龍果汁&藍莓香蕉優格快樂減脂早餐!開放式貝果三明治食譜分享:酪梨鮮蝦+蟹肉蛋口味9歲罹甲狀腺癌、12歲復發、32歲標靶治療 她選擇微笑:謝謝我還活著,還來得及說愛「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
2023-08-05 養生.聰明飲食
爸爸的健康不能等!營養師告訴你最能照顧爸爸健康的「3種營養素」
父親節即將來臨,許多人會選擇在父親節當天送上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也有人會選擇帶爸爸去高檔的餐廳,吃頓好吃的料理來感謝爸爸對家庭的辛勞與付出。不過相信還有一些人仍然在煩惱著父親節該準備些什麼來送給爸爸,【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也來幫大家出個小小的建議,向大家推薦3個對爸爸最有益處的營養素來照顧爸爸的健康,一家人的幸福就是最好的禮物! 最適合爸爸的3個營養素相信有許多家庭裡的爸爸都是辛勤的上班族,究竟該補充哪些營養才能讓爸爸活力滿分且思緒清晰不當機呢?以下就讓Sean來一一為大家介紹3個超有效的營養素吧!一、維他命B群維他命B群是數種水溶性維他命的總稱,它們在人體內負責多種重要的代謝反應。例如:維他命B1、B2、B3能幫助人體產生能量,是每天充滿活力、消除疲勞感的關鍵;維他命B6、B9、B12具有幫助紅血球的生成、構建腦中神經傳導物、保護神經系統等功能,它們可以為人體帶來紅潤的氣色以及思緒清晰的頭腦。由此可知,維他命B群就像一顆有著超高能量的電池,提供爸爸們一整天的奮鬥能量!另外,有許多業務性質的工作性質常需要交際應酬,Sean要在這裡提醒這類族群,酒精會加快維他命B群的消耗速度,所以更要記得多補充喔!飲食中如糙米、牛奶、納豆、酪梨…等食物,都含有維他命B群。二、維他命C維他命C的功能,除了媽媽們最熟知的幫助合成膠原蛋白、打造緊緻肌膚外,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抗氧化。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氧化,例如:呼吸、運動…等很多行為,都會產生氧化。尤其當有作息不正常、熬夜、吸菸、喝酒等行為,更會使氧化加劇,當體內的氧化壓力增大時,就會破壞身體中的細胞,產生皮膚老化出現皺紋、發炎、免疫力低下等現象。所以要讓爸爸們能夠常保青春、健康活力永駐,就需要維他命C來幫忙對付身體中大大小小的氧化反應。而維他命C較常出現在蔬果當中,例如甜椒、花椰菜、紅心芭樂…等。 三、Omega-3脂肪酸Omega-3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以下簡稱Omega-3),其中又以EPA、DHA兩種脂肪酸最為知名。EPA具有降血脂、降血壓、抗血栓的功能,因此被譽為血管清道夫,針對心血管健康方面有許多助益;EPA也能維護免疫系統、減少促發炎物質的生成,避免過激反應而達到抗發炎、減少身體不適感的效果,所以對於常常需要陪客戶吃飯喝酒應酬的爸爸們來說,Omega-3是保養身體絕佳的營養素。至於DHA的功能可以幫助維護視網膜健康、減少細胞受損。同時DHA也是大腦皮質、神經突觸的重要組成,具有幫助腦部發育、提升認知能力、專注力與記憶力等功效,所以對於需要長時間盯著電腦銀幕寫程式,需大量用腦的工程師爸爸們特別有幫助。而鯖魚、奇亞籽、核桃都含有Omega-3。 【健康知識Plus劃重點】- 保健食品聰明吃,一家健康營養全除了靠飲食方面獲取營養外,也可以透過選擇信賴的保健食品來為爸爸補充喔!但市面上的保健食品眾多,要如何找到優質的產品就成了關鍵,接下來讓Sean來告訴大家上述的三種營養素該怎麼去挑選相對應的保健食品吧!一、維他命B群選購原則:建議可以選擇優質天然來源所製成的維他命B群,除了對身體有良好的吸收利用率外,成分也較為溫和、不刺激,且不會有人工合成維他命的刺鼻氣味。二、維他命C選購原則:與維他命B群類似,選購上一樣建議選擇天然來源萃取製成的維他命C,而常被用來萃取維他命C的天然食物來源有西印度櫻桃、余甘子…等。選擇這些天然來源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攝取許多對身體有益的植化素。三、Omega-3選購原則:目前市面上以補充Omega-3為訴求的保健食品非魚油莫屬了!但市面上魚油產品眾多,選購的技巧也是很重要的!Sean會建議大家用以下這四點原則來挑選:1. 選擇Omega-3濃度>80%的魚油 2. 選擇好吸收的rTG形式魚油 3. 選擇先進的專利超臨界萃取及淨化技術的魚油 4. 選擇具國際標章驗證的魚油。 看完今天的文章後,如果還沒想好要準備什麼父親節禮物來送給爸爸,選擇一款安全、放心、有效的保健食品送給父親也是非常有誠意的喔!【PrimePlus健康設計家】祝福全天下的爸爸們父親節快樂~ 延伸閱讀:.高血壓是沉默殺手!把握得舒飲食5原則+居家量測722法則.「彩虹飲食法」怎麼吃?遠離癌症、心血管疾病 5色蔬果神奇功效.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01 醫療.骨科.復健
為什麼會小腿抽筋?可以吃什麼?一次搞懂5種小腿抽筋警訊,12招緩解及預防
許多人都有過小腿抽筋的經驗。據統計,臺灣50歲以上的長者,有一半以上都曾發生過小腿抽筋。很多人可能都有過小腿抽筋的經驗,尤其在半夜睡覺突然間感覺小腿肌肉緊縮、痙攣且疼痛,雖然抽筋只持續幾分鐘但是抽筋過後的肌肉不適和觸痛感,可能持續數小時甚至影響睡眠。但你知道嗎?小腿抽筋可能是疾病引起的,究竟小腿抽筋代表著什麼身體警訊?小腿抽筋可以看哪一科?小腿抽筋如何緩解及預防?本篇一次搞懂。小腿抽筋8種常見原因小腿抽筋是什麼原因?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嚴可瀚醫師和吳彬源醫師指出,腿部抽筋是指小腿運動神經單位過度活動,而造成肌肉能量(ATP)消耗,使細胞累積過多鈣離子,導致肌肉無法放鬆而不自主收縮且疼痛,較常發生在小腿後側最外層的腓腸肌以及小腿後側第二層的比目魚肌。據統計,台灣50歲以上的民眾,超過一半的人曾有夜間小腿抽筋的經驗,且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可能與服用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的藥物有關。此外,女性發生小腿抽筋的機率為男性的1.5倍,約有五成以上的孕婦在懷孕後期三個月,都曾經發生過小腿抽筋。嚴可瀚醫師和吳彬源醫師表示,小腿抽筋常見原因有以下8種:1.夜間性循常性抽筋為最常發生的抽筋種類,目前確切機轉仍不明。一般認為睡覺時,因小腿長時間放在床上,造成足部不對等地持續做屈曲動作,引起疼痛性抽筋。2.姿勢不正確或腿部肌肉的結構問題,例如:久坐時腿姿不當或扁平足等。3.身體代謝性問題,包括體液流失、電解質不平衡。如:過度流汗,但未適當補充水份和鹽份、利尿劑使用不當、洗腎時過度脫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4.腿部肌肉運動量過大或用力過度,造成腿部肌肉過度疲勞。由於夜間休息時,肌肉沒有放鬆完全,加上乳酸等代謝產物沒有及時排除,也可能引起小腿抽筋。5.血液循環不良。如:環境溫度偏低,使血管收縮,影響血流循環而導致抽筋。6.藥物引起。如:鈣離子阻斷劑和Beta 乙型致效劑等藥物。7.下運動神經元疾病,例如:周邊神經損傷、神經根壓迫、巴金森氏症、恢復期小兒麻痺症等疾病。8.低血鈣、低血鉀、低血鎂,呼吸鹼中毒等造成肌肉強直,經常伴隨感覺異常,且好發於臉部、足部與腕部。運動後,造成腿部肌肉過度疲勞加上乳酸堆積,若沒有適當放鬆緊繃的肌肉,可能引起小腿抽筋。小腿抽筋警訊可能與5種疾病有關根據2017年美國哈佛醫學院、亞利桑那大學共同研究指出,發現夜間腿抽筋與心臟病、糖尿病、憂鬱症、關節炎、呼吸系統問題有高度相關,且抽筋次數越多,得到這5種疾病的機率就越高,若一個月夜間腿抽筋次數超過3次以上就要提高警覺。1.心臟病等相關疾病:當心臟的冠狀動脈出現剝離、堵塞,有可能造成下肢的動脈栓塞。高血壓、靜脈曲張、水腫、心臟衰竭和心絞痛都有可能造成下肢頻繁抽筋。2.糖尿病:由於高血糖會造成周邊神經病變,導致神經不正常放電、收縮,繼而引起小腿抽筋疼痛。服藥控制後,若藥物用量不當,也可能產生低血糖,造成因缺乏營養而產生的肌肉收縮。3.憂鬱症半夜腿抽筋造成睡眠品質不佳,對於憂鬱疾病患者,可能導致病情加重;憂鬱症也可能因自律神經失調,使腿更容易抽筋。4.關節炎由於發生抽筋時,腳會往上縮,可能造成腳踝和膝蓋等關節磨損;然而,關節損壞也可能傷及神經,引起抽筋和疼痛。5.呼吸系統問題研究中也提到,頻繁抽筋的人可能也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問題。由於呼吸中止,身體的自然反應以抽蓄來打斷睡眠。小腿抽筋緩解6方法小腿抽筋緩解方式依成因而有所不同,一般常見的小腿抽筋可用以下6種方法舒緩:1.電解質不平衡:可經由飲食補充足夠水分及礦物質,讓體內電解質恢復平衡。2.肌肉使用過度:做靜態伸展拉筋運動舒緩頻繁使用的肌肉,多休息或以按摩、熱敷放鬆肌肉。3.血液循環不良:睡前以溫熱水泡腳、小腿按摩,睡覺注意足部保暖。4.藥物影響:使用藥物而導致抽筋,可與醫師討論來調整藥物。5.穴道按壓:發生抽筋時,可按壓位於小腿後側正中、用力伸直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呈現人字紋處的「承山」穴位。6.自律神經失調:若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小腿抽筋,日本醫師筒井重行建議可做「嘴巴開合操」來改善。預防小腿抽筋6方法想要預防小腿抽筋,則可採用以下6種方式:1.被子不要蓋太重,以免加重腳掌向下的姿勢。2.喜歡趴睡者,建議將腳伸出床墊外,或用墊子、枕頭放在腳底位置,使腳揚向腳背方向。3.睡前預防性的體操:面向牆壁距離約一米,腳不離地且身體貼向牆壁, 維持十秒鐘,回復站立的姿勢,休息五秒鐘後,再重覆上述動作數次。4.使用藥物:經醫師診斷評估開立,使用肌肉鬆弛劑、quinidine sulfate等。5.穴道按壓:按壓位於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的「陽陵泉」,為筋會穴,主治筋病。6.熱敷泡腳:熱敷經常抽筋部位,或以約40度溫熱水泡腳。溫熱水泡腳有助於血液循環,可降低半夜抽筋機率,也能幫助睡眠。晚上睡前以溫熱水泡腳有助於血液循環,可降低半夜抽筋機率,也能幫助睡眠。小腿抽筋看哪一科若經上述方式緩解及預防,還是沒有改善小腿抽筋情況,可至家醫科或神經科就醫,找出病因。若為疾病引起的小腿抽筋,應盡速治療。小腿抽筋吃什麼預防或改善小腿抽筋,主要還是依成因而用不同方式處理。若是缺鈣、缺鎂、缺鉀或缺鈉而引起抽筋,可透過日常飲食來補充。.鈣:黑芝麻、小魚乾、乳酪、髮菜、杏仁果、紫菜、黑豆、牡蠣、牛奶、地瓜葉、海帶等。.鉀:雞肉、豬肉、牛奶、空心菜、菠菜、莧菜、木瓜、香瓜、芭樂等。.鎂:腰果、南瓜籽、黑豆、黑巧克力、鯖魚、菠菜、豆腐、糙米、酪梨、香蕉等。 缺鈉情況常見於運動員,因大量運動後造成體液流失,若只補充水分會稀釋體內的鈉含量,造成低血鈉。可適量補充運動飲料或電解質補充液。參考資料Nocturnal leg cramps: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s with demographics, sleep disturbance symptoms, medical conditions,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淺談腿部抽筋時常半夜腳抽筋,小心背後大問題晚上腿抽筋延伸閱讀:.不只運動員會斷腳筋!醫:尤其運動時易抽筋的人.避免運動到一半小腿抽筋 醫師教你事前熱身外的小撇步.腳抽筋是在長高?其實身體5反應才是真正主因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9 養生.抗老養生
名人養生/84歲彭淮南長壽秘訣大公開!規律運動、多吃素、保持好心情
84歲的中央銀行前總裁彭淮南身體健康仍如一條活龍,讓許多人好奇他是怎樣照顧身體的。對此,他憶起二十幾年前一度體重過胖,也讓他注意到健康的重要,開始謹慎飲食,再加上適當的運動,減重將近20公斤,才回到現在的標準體態。重視養生他,每天都會早起在公園晨走運動,十年如一日的好習慣讓他看起來仍十分硬朗。前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自1998年2月25日起擔任央行總裁,其任期經歷過四位總統、15個內閣,長達20年,是中華民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央行總裁。在退休交接典禮上說:「我在銀行業服務長達51年5個月之久,第一個工作是銀行員,最後一個工作也是銀行員。」美國《全球金融雜誌》從2000年第一次給予時任央行總裁彭淮南A級評等,再加上從2005年至2017年,共累積14度蟬聯A級的成績,為全球唯一的「14A總裁」。 「退而不休 心繫國事」 彭淮南獲頒清大經濟學博士2018年2月退休後許久未見的中彭淮南近期終於公開露面,去年2021年4月29日彭淮南獲頒國立清華大學名譽經濟學博士,在致詞時說出多年來驅動他一往直前的動力,是「使命感與國人的鼓勵」。即使卸下央行總裁大任,仍然不斷求知,關心國事與各種經濟問題,包括曾積極投入非本業的離岸風電售價議題。想將最好的政策分析及時呈現,供政府參考,彭淮南認為這是他一生的志業。默默行善,關心同仁健康 柔情讓人感念根據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報導,彭淮南雖外表嚴肅、工作上是財金鐵漢,但私底下卻是充滿愛心、關懷弱勢的長者。2006年5月,彭淮南看到媒體報導,約有12萬名小學生没有營養午餐可吃,他即找了四家文教基金會,總共捐了400萬元給教育部專款専用於學生午餐。當時的教育部長杜正勝向媒體表示:「彭淮南對國家的貢獻很大,但大家都不知道!」不只如此,他非常關心同仁的健康;在他任內開始,央行每年定期安排醫療機構來行為同仁做超音波等檢查。如果同仁生病情況較為嚴重,他也會主動為同仁尋求醫療機構的協助。曾聽一位直屬長官提及,十多年前他因視網膜剝離在台大醫院治療,據說每天早上一定會接到彭前總裁託夫人代打電話詢問病情,多年來一想到這件事就讓他熱淚盈眶。退休生活:秉持終身學習精神,保持運動習慣每日晨走退休後的彭淮南轉擔任央行無給職的榮譽顧問,每天8點半到央行、5點半離開。秉持終身學習精神,退休後每天總要找出時間閱讀,從閱讀中經常會獲得滿足感;他曾說,越讀書越覺得自己所知有限,正好印證「學然後知不足」的道理。重視養生他,退休後仍維持每天早起運動在公園晨走的習慣;以快走、體操為主要運動,跑步容易傷膝蓋要盡量避免。過去的他習慣在清晨赴大安森林公園快走,如今搬了新家,好天氣時仍會到大安森林公園散步,適逢雨天就會選擇中正紀念堂、在有屋頂的迴廊裡伸展筋骨,十年如一日的好習慣讓高齡84歲的他,看起來仍十分硬朗。飲食控制 多色蔬果健康吃出身一貫道家庭,彭淮南自幼憑藉一貫道觀念為人處事,不畏批評謹守目標,贏得人民信任。也因為信奉一貫道,彭總裁除了每天快走運動之外,平時多為素食。根據聯合報記者吳雯雯報導,彭淮南強調「健康是最重要的」,平日他的飲食及運動都以健康為前提,而且已經達到「專業級」的水準。他說,每天應該要吃5~6種蔬果,強調多吃多色蔬果比較健康,因為營養素不同,然後再喝上一大杯綠茶。美國前總統布希最不愛吃的綠花椰菜,更獲得彭淮南大力推薦,因為具有「抗癌」功效,對健康很好。而不僅是花椰菜,彭淮南對其他蔬果也有所研究,例如紅葡萄比白葡萄好,且要連皮一起吃下去,才不會浪費營養素,而紅酒也比白酒還得好;蕃茄的茄紅素對健康也很好,但「煮過的蕃茄比生吃來得更營養」,其中以色列品種蕃茄的茄紅素高出一般蕃茄兩倍以上,台大醫院福利社買得到。不過,彭淮南也非完全吃素,喜歡吃牛排的他,偶爾還是會找時間到台北某老字號飯店大快朵頤一番,但絕不過量。他對於自身的飲食也有所控制,早餐是每日最為豐盛的一餐,半顆酪梨、蔬菜沙拉加兩片鮭魚、少許納豆、純度100%的黑巧克力,再加上9粒堅果。他透露持盈保泰的祕訣,強調人的身體狀況好壞,一半是天生,另一半則是靠正常的生活作息、飲食以及平靜的心態,尤其像他這樣的公務員,「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都滿意你,總會面對很多的批評,心態調整很重要」。參考資料:彭淮南養生術 每天至少5種蔬果一大杯綠茶標竿人物/彭淮南 財金鐵漢 關懷弱勢彭淮南換屋 新屋坪價近150萬(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3-07-24 養生.聰明飲食
烹調「10個NG習慣」恐食物中毒!在廚房檯面解凍或醃製食物也是地雷
有時候可能在處理和準備食材時,稍稍不甚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疾病。像是沙門氏菌等致病菌,在沒有確實煮熟的食物中,只要少量就能引起食物中毒!而含有肉毒桿菌毒素的食物,則只需一點點就能導致癱瘓甚至死亡。下廚要掌握哪些重點,美國CDC列出10個錯誤方式及解決方法: 錯誤一:洗肉、雞肉或火雞錯誤原因:清洗生肉、雞肉、火雞或雞蛋會將細菌傳播到水槽、檯面和廚房的其他表面。這些細菌可以藉由附著其他食物,如沙拉或水果。解決方法:不要洗肉、雞肉、火雞或雞蛋。徹底煮熟就可以殺死有害菌。 錯誤二:吃生麵糊或生麵團,包括餅乾麵團,以及其他含有生雞蛋或生麵粉的食物錯誤原因:未煮過的麵粉和雞蛋可能含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或其他有害細菌。解決方法:徹底煮熟或烘烤麵粉和雞蛋。不吃含生雞蛋或未煮熟雞蛋的食物,例如半熟蛋、自製蛋黃醬、蛋酒。不吃含有麵粉或雞蛋的生(未煮過的)麵團或麵糊。 錯誤三:在廚房檯面上解凍或醃製食物錯誤原因:有害菌在室溫下會迅速繁殖。解決方法:安全解凍食物,包括在冰箱裡、在冷水中、使用微波爐;在冰箱中醃製食物。 錯誤四:沒有徹底煮熟肉類、雞肉、火雞、海鮮或雞蛋錯誤原因:未煮熟的食物可能含有致病菌。解決方式:使用食物溫度計,確保食物煮熟且安全的溫度。 錯誤五:剝水果和蔬菜時,不先清洗錯誤原因:水果和蔬菜的果皮可能有細菌。切或剝皮時,細菌很容易就附著水果和蔬菜裡面。解決方式:即便要剝皮水果和蔬菜,也要用流動水流沖洗過。用乾淨的蔬菜刷刷洗堅硬的水果和蔬菜,如瓜類、酪梨和黃瓜。不建議使用肥皂、洗滌劑或商業產品清洗劑清洗水果和蔬菜。更不要在水果和蔬菜上使用漂白劑或其他消毒產品。 錯誤六:不洗手錯誤原因:手上的細菌會污染到食物。解決方式:用正確的方式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2 秒。在準備食物之前、期間和之後洗手;食用前、如廁、幫孩子換尿布後。 錯誤七:如果為食物中毒高風險族群,就盡量避免有風險的食物錯誤原因:任何人都可能食物中毒。但有些人更容易生病並患上嚴重的疾病,包括:6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5歲以下的兒童、有健康問題或服用降低身體抵抗細菌和疾病能力的藥物(免疫系統減弱)的人、孕婦解決方式:容易食物中毒的人不宜吃,包括:未煮熟或生的動物性食物(如肉、雞肉、火雞、雞蛋或海鮮)、生的或稍微煮熟的豆芽、未經滅菌的(生)牛奶和果汁。 錯誤八:把已經煮熟的肉放到裝有生肉的盤子錯誤原因:生肉中的細菌會傳播到熟肉。解決方式:生肉和熟肉要用不同盤子,雞肉、火雞和海鮮也一樣。 錯誤九:直接品嚐或聞食物,確認是否還可以食用錯誤原因:不建議用嚐來確認食物的品質,因為只要吃進少量就會致病。解決方法:最佳方式就是檢視包裝的保存期限,如果效期已過,記得不要再食用。 錯誤十:食物放在室溫太久錯誤原因:將易腐爛的食物(包括肉類、雞肉、火雞、海鮮、雞蛋、切好的水果、米飯和剩菜)放在冰箱以外超過2小時或更長時間,有害細菌會生長。解決方法:2小時內將易腐爛的食物放入冰箱、若是放在超過 90°F(32.22°C)的溫度下,則在1小時內。將熱的食物放入冰箱是可以的,只要分裝到小容量,就可以快速冷卻。 【延伸閱讀】·「4個習慣」都會讓冰箱不保鮮!不少人每天默默做 食物退冰又放回也錯爆 ·吃不完的食物加蓋、保鮮膜密封都錯了! 專家親授「正確做法」防變質、延長保存期
-
2023-07-23 養生.聰明飲食
對抗身體發炎該吃什麼維生素?一次看懂6種維生素功效及食物來源
多年來的研究證實,某些維生素含有對抗發炎的化合物,這些維生素可以透過補充劑獲得,當然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更好。以下是六種具有抗發炎特性的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A可以防止免疫系統過度活躍而引起發炎。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前驅物,會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它是一種抗氧化劑,可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傷害。富含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的飲食,有助減少炎症發生。食物來源:胡蘿蔔等橘黃色蔬果,菠菜、羽衣甘藍等各種深綠色蔬菜。維生素B6身體缺乏維生素B6的人,通常有較高的C-反應蛋白,這是一種與發炎相關的化合物,尤其出現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中。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每天短時間補充低劑量的葉酸(維生素B群的一員),也可減輕炎症。食物來源:甜椒、蘑菇、鮪魚、哈密瓜、家禽、蘆筍、肝臟、深綠色蔬菜維生素C維生素C是最知名的抗發炎營養素,有助維持免疫系統健康和正常運作。此外,研究顯示維生素C可清除導致炎症的自由基。和維生素B群一樣,維生素C可能有助降低C-反應蛋白。食物來源:各種蔬果如芭樂、木瓜、奇異果、彩椒、花椰菜、苦瓜等維生素D根據調查,國人最缺乏的營養素是維生素D。研究已證實,維生素D缺乏與多種發炎性疾病相關,改善體內維生素D含量有助減少體內發炎。獲取維生素D最直接的方式是曬太陽,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藉此獲得足夠含量,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補充劑。食物來源:魚、蛋黃、內臟、牛奶維生素E維生素E是一種抗氧化維生素,歐洲臨床營養學報導,一項2015年的研究分析,維生素E具抗發炎特性,補充維生素E對患有發炎性疾病的人有幫助。食物來源:杏仁和葵花籽等堅果種子,許多蔬菜和水果也富含維生素E,包括酪梨和菠菜。維生素K刊登在《新陳代謝》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維生素K可以減少炎症標記,幫助血液凝固,並保護骨骼健康。維生素K是骨骼健康必須營養素,但多數人在飲食中攝取不足。食物來源:維生素K有兩種類型:K1和K2。K1存在菠菜、羽衣甘藍、綠花椰菜和高麗菜。K2則存在肌肉、肝臟和雞蛋中。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22 養生.健康瘦身
不吃早餐無法有效減重!控體重、穩血糖的早餐菜單建議
現在許多人不吃早餐,改吃早午餐,一來減重,二來可省一餐的餐食費。不過有醫師引用國外期刊研究指出,吃對早餐,每天反而能減少卡路里的攝取量,降低體脂肪。吃早餐比不吃早餐還能穩定血糖!吃早餐比不吃早餐更能穩定血糖不吃早餐到底能不能有效減重?減重醫師蕭捷健日前在其臉書粉絲專頁談「吃早餐」,他引用密蘇里大學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研究指出,跳過早餐並不能帶來減重效果。該研究找了28位20多歲、體重超標、不吃早餐的青少年參與,研究分為以下2種組別:1.高蛋白低碳水組:早餐包含雞蛋和瘦肉,總共攝取35克蛋白質2.低蛋白高碳水組:早餐包含牛奶、穀類和麥片,總共攝取13克蛋白質在經過12週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1.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開始吃高蛋白早餐後,平均血糖降低了5.6 mg/dl。2.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開始吃低蛋白早餐後,平均血糖降低了0.5 mg/dl。(資料來源:減重醫師蕭捷健臉書粉絲專頁)蕭捷健指出,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也進行過類似的實驗,結果也顯示吃高蛋白早餐的人飢餓素(Ghrelin)最低,飽足感酵素YY最高,一整天攝取的卡路里最少,且最不容易感到飢餓。不僅要吃早餐,還得吃對早餐但不僅要養成吃早餐的習慣,還得吃對早餐,才能有效控制體重、調節血糖。幾年前賀寶芙曾針對「亞太地區健康早餐」做過調查,台灣竟是亞太區,早餐吃得最油膩的國家。台灣人常吃的早餐如漢堡、三明治、麵包、飯糰、水煎包、蛋餅、蘿蔔糕等,多是用高油高鹽烹調,內容多為澱粉與少量蛋白質的組合,不僅含有過量油脂、熱量、鹽、糖,蛋白質與纖維量也不足。高脂肪和高熱量並不等於高營養,建議將早餐主食的一半換成低升糖指數(低GI)、膳食纖維含量高的新鮮水果,例如奇異果、芭樂、蘋果等,可避免飯後血糖飆高,同時提高營養素攝取量,如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此外還要有優質蛋白質、纖維素、碳水化合物才是均衡、理想的早餐。也有許多人為了趕上班,常沒時間買早餐。蕭捷健建議,如果要快又能有高蛋白的攝取,便利商店的無糖高纖豆漿就是方便的選擇,一瓶豆漿就能輕鬆攝取15克蛋白質和9克膳食纖維。控制體重、調節血糖的理想早餐最佳進食時機:起床後的一小時左右需補充的營養:優質蛋白質、纖維素、少量碳水化合物、優質油脂實際內容建議:雞蛋、新鮮水果、優格、燕麥片、雜糧吐司、生菜沙拉、酪梨、黑咖啡、無糖高纖豆漿…精神科名醫方俊凱曾在8個月內甩肉19公斤,他也在之前出版的《類生酮+宅運動 方式瘦身法:精神科名醫方俊凱8個月甩肉19公斤健康祕笈》書中提過他的瘦身早餐菜單,指出優質蛋白質與油脂很重要,因此他的早餐菜單中有幾樣必備的食材常出現,最常看到的就是以下6種食材及調味料。名醫的減肥早餐食材3種食材:水煮鮪魚罐頭、水煮蛋或茶葉蛋、香蕉3種調味料:是辣椒、胡椒粉、馬告國內外許多專家及研究均指出,不吃早餐會讓人早上的學習力和記憶力較差,下午更容易頭暈和想睡覺。也容易造成情緒低落,甚至在午、晚餐時「報復性進食」,反倒吃下更多食物,想減重更難。吃早餐則能讓早上精神變好,一整天的血糖也更穩定而且較低,重點是不容易餓和嘴饞,不算熱量也能降低卡路里攝取。開始吃早餐吧,並且不管再忙,也一定要吃早餐!【資料來源】.減重醫師蕭捷健臉書粉絲專頁 .早餐吃蛋餅、蘿蔔糕、三明治?營養師說太油膩,建議這樣吃.資深營養師林若君《聯合報》受訪資料.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類生酮+宅運動 方式瘦身法:精神科名醫方俊凱8個月甩肉19公斤健康祕笈》.Health.com
-
2023-07-19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什麼水果不能吃?一天能吃多少?糖尿病吃水果5大注意事項,一表看GI值選對水果!
你都何時吃水果,飯前或飯後?一般人可能可以比較隨性,但糖尿病飲食如果沒有節制,血糖控制一定變差。一般建議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水果,一天最多吃2份水果,盡量1餐吃1份,以避免血糖升高幅度過大。糖尿病什麼水果不能吃?糖尿病患經常在診間問醫生的問題就是,「我可以吃水果嗎?」「什麼水果不能吃?」「我該何時吃水果?」簡單來說,糖尿病只要掌握一個原則,即控制每日總醣量攝取,挑選低升糖指數(GI)的水果,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升糖指數(GI):與糖分、纖維質有關。糖分越高,纖維質越低,GI值就越高。但也有許多民眾和糖尿病患者以為,盡量不要吃很甜的水果就好。其實一般人對「甜」的感覺來自於味覺,水果的升糖指數也並非取決甜度及含糖量,甜度高的水果並非GI值就一定高,例如奇異果口感雖甜,但GI值僅38、39。影響升糖反應的原因,包含澱粉組成、含醣總量、加工和烹調方式,與膳食纖維質及種類等,無法單從食物決定。糖尿病患的口味偏重,不能只依自覺的甜度做為挑選水果的依據。如果不小心吃多了含糖量較高的水果讓血糖升高,建議可多喝水、多休息,血糖就會逐漸下降,如果仍覺不適請立即就醫。水果GI值.低GI組(GI值55以下):奇異果、聖女小番茄、芭樂、蘋果、柳橙、葡萄柚、櫻桃、藍莓.中GI組(GI值55-70):葡萄、木瓜、草莓、香蕉、芒果、鳳梨、桃子、西洋梨.高GI組(GI值70以上):西瓜、荔枝、龍眼、鳳梨、榴槤(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水果含糖量高低高糖量水果.芒果:一個芒果含高達 46 克的糖分。(約=9顆方糖).葡萄:一杯葡萄約有 23 克。(約=4.6顆方糖).櫻桃:一杯有 18 克。(約=4.6顆方糖).梨子:一個中等大小的梨含 17 克糖。(約=3.4顆方糖).西瓜:一片中等大小的西瓜含 17 克糖。(約=3.4顆方糖).香蕉: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含 14 克糖。(約=2.8顆方糖)低糖量水果.酪梨:1個酪梨約 1.33 克糖。不過雖然它們含糖量低,卡路里含量卻高。.芭樂:每個含有 5 克糖和大約 3 克纖維。(約=1顆方糖).哈密瓜:5 克糖,且只有 23 卡路里。(約=1顆方糖).木瓜:小的木瓜切半含 6 克糖。(約=1.2顆方糖).草莓:一杯草莓約有 7 克糖。(約=1.4顆方糖)【註1】不同水果計算大致等量,如一個三角形切片,或一杯份量。一杯約為一個拳頭大小份量。【註2】一顆方糖=約5克的糖。【註3】此為外國水果測量,台灣水果可能更甜。糖尿病吃水果的分量限制台灣水果越來越甜,不利於糖友血糖控制,因此在分量上也要有所限制。一般人每天應吃水果二到三份(每份如女生拳頭大小或柳丁大小),糖友每天不能超過2份。1份水果約為女生拳頭大小;若是將水果切成塊狀,以一般大小的碗裝約8分滿量為1份水果。如5顆荔枝為1份、8分之1片的鳳梨為1份、一根小香蕉為1份。水果當作餐與餐之間點心建議將2份水果避免在同一餐吃,應分成2-3餐不同時間點吃,1餐最多吃1份水果,避免血糖升高幅度過大。1份水果約女生拳頭大小如蘋果1顆橘子1顆或芭樂半顆,若是將水果切塊或是小顆粒狀,以一般大小的碗裝約8分滿量為1份水果。糖尿病患吃水果時機?水果該飯前或飯後吃也是常見的問題,一般人什麼時間吃水果都可以,但對於糖尿病患而言,要注意避免影響血糖波動,建議吃水果掌握如下的時機,不僅可以避免低血糖的情況,也不會造成血糖急速上升:1. 飯後約1-2小時,盡量避免空腹吃。2. 二份水果避免在同一餐吃,盡量1餐吃1份水果。3. 最好是兩餐間吃水果,可將水果當作餐與餐之間的點心。總之,糖尿病患者只要在血糖獲得穩定控制的狀況下,以低GI、含糖量較低的水果為主,注意份量限制,還是可以跟正常人一樣每天開心吃水果。糖尿病吃水果5大注意事項1.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水果。2.避免將水果打成果汁,易因濾渣而過濾掉纖維質,造成血糖快速上升。3.二份水果避免在同一餐吃,盡量1餐吃1份水果,避免血糖升高幅度過大。4.可將水果當作餐與餐之間的點心。5.最好跟蔬菜及蛋白質的食物一起吃讓血糖波動更小。【資料來源】.國泰醫院營養師陳明玉《聯合報》受訪資料.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聯合報》受訪資料.仁愛醫院衛教資料.營養師程涵宇
-
2023-07-17 名人.好食課
夏天曬黑、曬傷怎麼辦?營養師教如何靠飲食防曬及白回來秘訣
酷暑即將來襲,一個不注意,被太陽酷曬一下就可能有曬傷問題!除了擦防曬乳、遮陽傘外,其實飲食也有很大的幫助,讓營養師分析飲食中的營養素,與防曬乳一起幫助你預防酷夏帶來的曬傷與曬黑!問題一》為什麼會曬黑和曬傷?原因是?有什麼症狀解答一》曬黑是皮膚產生具抗氧化作用的黑色素當皮膚細胞被紫外線曝曬時會產生自由基,進而造成皮膚傷害,而人體為了減少自由基傷害,由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來對抗自由基,但因為其帶黑色和深褐色,所以皮膚在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時,黑色素累積就導致皮膚變黑。解答二》曬傷則因為紫外光破壞了皮膚細胞主要是由陽光中的紫外線引起,太陽的紫外線主要可分為紫外線A(UVA)、紫外線B(UVB)與紫外線C(UVC)。其中 UVB 能夠穿透皮膚的外層,並直接損害皮膚細胞中的DNA,造成細胞死亡,且伴隨著皮膚細胞的自由基增加造成發炎反應,導致紅腫、搔癢與疼痛。解答三》曬傷可能出現的症狀1. 紅腫:曬傷後,皮膚通常會變得紅腫,可能會伴隨著疼痛和灼熱感。2. 脫皮:曬傷後,皮膚可能會開始脫皮,表現為薄片或小片的皮屑脫落。3. 刺痛:曬傷的區域可能會感到痛楚,尤其是在觸摸或受到壓力時。4. 瘙癢:受損的皮膚可能會引起瘙癢感,使人有撓抓的衝動。5. 水泡:在嚴重的曬傷情況下,皮膚可能會出現水泡或水疱。問題二》怎麼吃能幫助防曬?秘訣一》維生素A 幫助皮膚保水維生素A 能幫助維護皮膚及黏膜健康,幫助保水,並促進皮膚角質代謝,防止皮膚乾燥粗糙,富含的食材:胡蘿蔔、地瓜、南瓜、肝臟、芒果、木瓜。秘訣二》維生素C 助抗氧化維生素C可幫助身體抗氧化,減少紫外線對於皮膚的傷害,並可抑制黑色素生成,防止皮膚曬黑,富含的食材:芭樂、奇異果、小蕃茄、苦瓜、甜椒。秘訣三》維生素E 助減少皮膚黑斑維生素E 可幫助身體抵抗自由基的傷害,減少肌膚受損,並能抑制黑色素沈澱,減少黑斑暗沈生成,富含的食材:杏仁、大豆、酪梨、花生、核桃。秘訣四》ω-3脂肪酸幫助降低發炎ω-3脂肪酸具抗發炎及保水特性,有助於減輕曬傷嚴重程度,富含的食材:鮭魚、鯖魚、魚油、亞麻籽油。問題三》有什麼食材能減緩曬傷症狀嗎?食材一》胡蘿蔔胡蘿蔔素有助於肌膚的維護,可促進角質代謝,加速受損肌膚恢復,也可幫助身體保濕。食材二》乳酸菌飲研究發現,以乳酸菌發酵的牛奶可增強DNA修復,並可提升因紫外線受損的肌膚免疫力,讓其抵抗力上升,幫助減緩曬傷情形。食材三》番茄茄紅素具抗氧化功效,可幫助維持肌膚健康,改善皮膚曬紅情形,建議可入菜搭配油拌炒,增加茄紅素吸收。食材三》石榴汁富含多酚類物質,研究發現石榴及石榴汁的抗發炎作用,可幫助減緩曬傷嚴重度。食材四》日曬乾香菇維生素D可減緩曬傷引起的發炎反應,可多補充富含維生素D食材,如乾香菇、鮭魚、蛋黃。食材五》其他建議1. 多吃蔬果:蔬果富含多種抗氧化劑,也含有水分,可幫助減緩皮膚發炎情形,也避免肌膚過於乾燥。2. 補充水分:皮膚曬傷後一定要記得保濕補水,避免皮膚過於乾燥。3. 多吃未精製食物:未精製食物富含維生素B群及膳食纖維,可促進新陳代謝,也能幫助身體保水,防止皮膚乾癢。結語》 夏天的陽光炙熱,預防曬傷問題除了擦防曬乳、遮陽傘外,飲食也是我們內外兼顧的良伴。維生素A、C、E 以及 ω-3脂肪酸等食材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幫助皮膚保濕、抗氧化、降低發炎,讓我們的皮膚更健康。享受夏日活動的同時,別忘了選擇這些食材來保護你的皮膚。飲食也能幫助你內外兼顧,營養師一次分享幾項好食材及飲食建議給你聽,一同對抗曬傷,也幫助你快速白回來。【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2023】營養師最新分享》夏天曬黑曬傷怎麼辦嗎?飲食防曬、白回來秘訣!】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13 癌症.飲食與癌症
預防癌症到底該怎麼吃?針對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的防癌食材一次看
擔心癌症上身嗎?台灣十大死因中,癌症已連續超過40年名列頭號殺手,若想遠離癌症,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可或缺,但我們可以吃些什麼來預防癌症?而針對前幾大癌症的高風險族群,如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等,又可以怎麼挑選適合的「防癌食物」?想預防肺癌請吃...一般會認為白色食物像是糖、鹽、麵粉等吃多容易有害健康。然而,白色水果、蔬菜這類的白色食物對於患有肺部或支氣管等疾病的人,則是有很大的益處。1.白色蔬果白色食物中所含的花黃素(anthoxanthine)具有溫熱性質,可緩解咳嗽、去痰。白色蔬果包括桔梗、蘿蔔、洋蔥、黃豆芽、梨子等,但因花黃素易溶解於水中,快速清洗後,最好在短時間內做好料理,避免浸泡在水中過久。2.優格《美國醫學會腫瘤期刊(JAMA Oncology)》中的一項研究發現,常吃優格或喝優酪乳和沒有攝食的人相比,罹患肺癌風險比較低。3.綠茶發表在美國癌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Cancer)的研究發現,每天喝5杯以上綠茶的人,可以降低肺癌的風險。4.全穀類、糙米維生素B可降低肺癌的風險,B群存在於全穀類、魚、瘦肉、雞蛋裡。糙米富含礦物質硒和維生素E ,可以增進肺部健康。5.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和其他十字花科的蔬菜可以預防肺癌和改善阻塞性肺炎和氣喘的症狀。6.胡蘿蔔、紅紫色蔬菜富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可以預防肺癌,包括胡蘿蔔、各式紅紫色的蔬菜如紫色高麗菜、茄子等。想預防肝癌請吃...肝病最主要的原因來自肝炎,當肝臟負擔過荷導致發炎,B型肝炎、C型肝炎持續超過半年,可能造成肝臟纖維化、壞死、肝功能異常,甚至肝硬化,有極高可能導致肝癌。另外高風險群也包括家族史、抽菸飲酒、糖尿病患者、肥胖以及生活作息不佳者。另外除了肝炎,近幾年也有一個危險因子逐年上升,那就是「脂肪肝」。脂肪肝其實不是油或脂肪吃太多才會有,愛喝酒、愛吃甜食或喝含糖飲料、減肥不當的人,也會使得身體營養不良、不均衡,讓脂肪在肝臟堆積。目前醫學上雖然沒有研究證明哪些食物可以預防肝癌,但以下列舉對保護肝臟有幫助的食物:1.優質脂肪健康的脂肪攝取可以支持細胞生長和保護器官,包括橄欖油、芥花籽油、酪梨、堅果類、瓜子類、魚類等。2.燕麥燕麥是增加膳食纖維的好方法,膳食纖維對維持良好消化至為重要。此外,燕麥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β - 葡聚醣可以對抗發炎、幫助調節免疫系統,在針對小白鼠所做的實驗,燕麥中的 β - 葡聚醣可以幫助減少肝臟所儲存的脂肪,也對保護肝臟有所幫助。3.大蒜有研究發現,蒜素目前已被證實可以防止腫瘤增生、抑制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與代謝。但要注意,加熱之後會降低蒜中的抗癌有效成分,最好能將生蒜切薄片或拍碎後,放置常溫中10分鐘,讓空氣與之接觸,能讓蒜中的蒜胺酸、蒜酶轉化為蒜素,提高抗癌效用。4.葡萄和莓果類食物葡萄和莓果類食物是白藜蘆醇的理想來源,白藜蘆醇在細胞和動物研究中,證實具有抗胰臟癌的效果,可以壓抑癌細胞的生長、加速癌細胞死亡,另外莓果類食物也含有抗氧化劑和膳食纖維,有助預防癌症。5.咖啡咖啡之所以能減輕肝病惡化,據推論可能是喝咖啡較不會罹患糖尿病,而糖尿病與肝病,如脂肪肝息息相關;也有推論是咖啡能夠減輕人體內的發炎反應,和緩肝臟發炎,因此能夠減少肝臟纖維化及肝硬化的發生。第3種推論則是咖啡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減輕對肝臟的損害。想預防大腸癌請吃...大腸癌發生的原因之一,有不良的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建議可從改善飲食著手,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果,促進排便,幫助腸道蠕動,減少食物停留腸道過久,而引發不好的變質機率。推薦以下幾種防癌食物:1.富含 Omega-3 的魚類營養師劉怡里指出,「魚類」如秋刀魚、鯖魚、虱目魚,皆含有豐富Omega-3脂肪酸,有抑制發炎的功效,其中秋刀魚的Omega-3含量高且價格便宜,加上此魚種屬於小型的深海魚,食用起來也很安全。不過秋刀魚內臟油脂含量高,建議避免攝取。2.番茄含有豐富β胡蘿蔔素的「番茄」,可以降低發炎反應,尤其煮熟、加了油進去的番茄,β胡蘿蔔素吸收更高。若不敢吃番茄的人也可以用地瓜葉、南瓜替代。3.燕麥或薏仁燕麥和薏仁都有黏黏滑滑的口感,具有水溶性膳食纖維,可幫助排便。4.豆類食物豆類食物中含有葉酸,具有修復的功能,若大腸癌病人痊癒,在事後預防也可以多攝取豆腐或豆干、豆皮(非油炸)等食物,補充葉酸。5.綠茶、薑黃「薑黃」有抑制發炎的功效,若不喜歡薑黃,也可以選擇以「綠茶」取代,咖啡因沒那麼高,一天可喝2杯。另外,想預防大腸癌要盡量避免這兩類食物:1.加工重組的食物加工重組的食物缺乏自然養分,雖然可以充飢,但長久攝取下來,身體的營養會變得不均衡。過多的紅肉攝取,會代謝出許多硫化物,破壞大腸中的生態,造成壞菌繁殖較快、益生菌不足。而非天然成分的奶茶、人造奶油等食物,會累積許多壞油脂在血管內,造成病變,同時破壞腸道修復,導致黏膜被破壞,長期發炎的腸道就有癌化、長瘜肉的可能。2.太過冰冷的食物冰冷的食物易影響血液循環,造成風險、病變,影響消化,不利於油脂的吸收,雖然身體會自行調節體溫,但太常吃冰冷的食物還是會影響消化的能力,建議不要太常吃。想預防乳癌請吃...有許多因素會導致乳癌,其中一個常見因素就是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健康的飲食雖然無法神奇地治癒乳癌,但根據研究,還是有些食物能有助降低罹患乳癌發生的機率。1.海藻類食物哈佛大學公衛研究人員指出,餵食海帶的老鼠比不吃者,產生乳癌的比率較低。同樣的,日本婦女罹患乳癌的比率是美國的1/3,也可能是因海帶吃得多的關係。海帶、綠藻含葉綠素,具抗癌作用,而它所含的維生素C及類胡蘿蔔素也可對抗自由基。2.大豆食物多吃如豆腐、味噌等大豆食物,大豆含genistein,為一種天然的植物性動情激素,能和乳房接受器結合,而減少乳房細胞接受器和致癌型式的動情激素結合。另外素食者也比一般人罹患乳癌的機率低,這可能與她們體內「脫氫異雄固酮(DHEA)」的值較高有關。DHEA全名為「脫氫異雄固酮」(dyhydroe-piandrosterone),是人體內最多的固醇類荷爾蒙,能夠轉換為男、女性五十種以上的荷爾蒙,因此也被稱為「超級荷爾蒙」。3.菇類多吃如香菇、舞茸、松菇、靈芝等菇類食物,舞茸能刺激免疫機能及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舞茸的D-fraction,為舞茸中的活性成份,雖不能直接殺癌細胞,但可以活化免疫系統,來對抗乳癌。香菇含多醣類稱為lentinan,能活化免疫系統。靈芝的有效成份也為多醣體。4.十字花科蔬菜多吃如高麗菜、孢子甘藍、花椰菜、綠花菜、甘藍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生吃、川燙或蒸煮方式,是保留抗癌營養素最佳的烹調方法。十字花科蔬菜含硫化合物,稱為吲哚(indole),能經由減少身體的動情激素來避免誘發乳癌的生長。有研究指出,十字花科蔬菜能將身體中的動情激素由癌症誘發型轉成抗乳癌型,indole中的indole-3-carbinol具有抑制乳房癌細胞產生的功能。5.深海魚類每週至少吃3次深海魚,如鮪魚、鮭魚、鱈魚、沙丁魚。深海魚含Omega-3脂肪酸,會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前列腺素會引起發炎反應,抑制免疫系統對癌細胞辨識的能力。在英國有針對24個歐洲國家之乳癌和結腸癌死亡率之研究,發現多吃動物性脂肪者容易得癌症,而魚消耗多的國家則癌症發生率較低。例如芬蘭,發現比起良性纖維瘤的患者,乳癌患者乳房組織的EPA、DHA含量較低。而在愛斯基摩,常吃高量的Omega-3脂肪酸者也較無乳癌發生。參考資料台灣癌症基金會網站資料延伸閱讀: 原來黑木耳加兩種料,就是最強的「血管清道夫」!16種食物清血排毒防中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07 焦點.元氣新聞
補腦保健食品怎麼挑?醫籲補充完整營養素 美研究:綜合維他命減緩認知衰退
「奇怪!我的鑰匙呢?剛剛不是拿在手上嗎…」「他不是那個誰嗎?好眼熟…可是忘記名字…」「我剛剛明明要跟你說什麼…忘記了…」上述情境很似曾相識嗎?上年紀後,總是忘記東西放在哪裡,或記不得生活上發生的小事,說話也不比以前流暢,情緒變得更加暴躁,沒辦法控制爆走失控的行為。驚覺這些是大腦退化的警告,因此想追求補腦保健食品的協助。然而,有許多民眾卻不知該從何挑起。本文整理出5大補腦保健食品&補腦保健食物清單,和想防止腦部急速退化的民眾分享,該如何搭配正確補腦飲食遠離腦部退化風險。大腦退化有跡可循!選補腦保健食品前,要先了解這4大腦退化原因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曾在2015年全球失智症報告預告,世界上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對應台灣2022年底統計,65歲以上長輩中每4位就有1位有大腦認知障礙。事實上,「正常老化」和「大腦退化」的表現只有一線之隔。「老化」的確可能也容易忘記某些事,但會在事後某個時間點想起來;大腦退化卻會「完全遺忘」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常見的大腦健康退化原因有以下4種:●大腦退化原因1:長期壓力當身體長時間處在壓力環境,會分泌壓力賀爾蒙來應付壓力,一旦時間久了,會影響大腦細胞之間的聯繫,就容易引發認知功能退化。●大腦退化原因2:年紀增加年紀增長,負責複雜心智活動的區塊交流會變緩,再加上身體負擔累積,容易增加大腦退化風險。●大腦退化原因3:睡眠不足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導致腦退化的原因之一。睡眠不足會影響腦部海馬迴運作,且讓大腦沒休息時間代謝β-澱粉樣蛋白,當體內代謝廢物累積,可能削弱大腦形成長久記憶力,間接提高罹患失智疾病風險。●大腦退化原因4:心血管危險因子長期心血管風險因子存在,或是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恐會影響腦部血管供血,當大腦血管系統出狀況,血液循環不佳,便可能損傷神經細胞運作,造成認知能力下降。由於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腦部時時刻刻處於高壓力、疲勞狀態,長時間處在不利思緒健康的生活環境,甚至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神經相關疾病,腦齡容易「超齡」衰老,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一旦發生「認知改變」,恐怕就要擔心,是腦齡衰老、思緒退化的前兆。有哪些補腦保健食品?5大綜合補給 研究證實照顧大腦需完整營養為強健大腦健康,遠離腦部疾病風險,現代人四處探詢「補腦保健食品」,想盡方法活化腦細胞,改善記憶力。常見的補腦保健食品有以下5種:●補腦保健食品1:綜合維他命綜合維他命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而在研究中被證實這些維生素與礦物質會透過特殊管道機制穿越屏障、進入大腦,能各別參與腦部神經元運作代謝、化學合成的過程,有助於促進大腦功能運作。※補腦保健食品中的微量營養元素各司其職,照護大腦健康★B1:維持細胞基本代謝營養能量,維持大腦神經健康活躍。★B2:幫助細胞產生能量,分解代謝老廢物質。★B3:菸鹼酸的衍生物參與大腦細胞各種運作細節,包括抗氧化、代謝修復、以及訊息傳遞。★泛酸:是維持大腦健康的重要蛋白質成分,參與大腦脂肪代謝。★B6:有助於體內化學反應,促進大腦發育健康。★生物素:可轉換身體即大腦所需的能量,強化神經細胞傳遞。★葉酸:可以支持大腦神經健康,活絡神經傳遞。★B12:幫助健全發展神經系統,並可分解容易造成大腦負擔的蛋白質半胱胺酸。●補腦保健食品2:卵磷脂此外,有研究也支持卵磷脂經由消化過程,轉換成乙醯膽鹼後,就是神經傳導物質的重要原料;適量補充卵磷脂有助於神經傳導、預防老年失智。●補腦保健食品3:薑黃薑黃當中的有效成分「薑黃素」,在《美國老年精神病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一份研究裡已經證實,成分可以抗發炎,並減少大腦運作區塊的澱粉樣蛋白堆積,長期補充可以改善記憶專注力。●補腦保健食品4:咖啡因存在咖啡、可可裡頭的咖啡因,其實就是一種生物鹼,可以刺激大腦皮質醒腦。●補腦保健食品5:魚油研究普遍認為,魚油富含的DHA可活化大腦細胞、改善記憶,特別在2021年一份西班牙醫學研究指出,DHA 與大腦皮質厚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而有阿茲海默症遺傳風險的中年人攝取充足DHA,可以保護腦血管並有益大腦認知運作。保健菜單大公開!研究顯示這6種食物顧腦、減緩認知能力退化由於大腦認知結構複雜,思緒運作是靠著腦神經元互相傳遞訊息,才能進行一連串的思考、記憶與推理,其中龐大的神經系統需要B1、B2、B6、生物素、葉酸、B12維持機能健康運作,而麩胺酸、酪胺酸等營養則被用來當作神經傳導物質的前驅物,尤其麩胺酸常常被稱為「腦細胞食物」,身體補充富含這些微量元素的食物,可以改善情緒與記憶力。台灣失智症協會蒐集臨床個案經驗,發現應該透過改善飲食習慣,像是補充維他命B12、葉酸等營養素,才能避免大腦營養失調。美國研究發現,可以補充含有20種以上關鍵營養素的綜合維他命,來幫助減緩認知衰退。補腦食物清單統整!這6種食物富含營養,照顧大腦健康!●補腦食物1:深綠色蔬菜》巨量維生素深綠色蔬菜如:羽衣甘藍、菠菜、芥藍、花椰菜等,富含茄紅素、花青素、黃酮類、多酚類,可以滿足腦部所需營養,幫助大腦維持運作機能,減緩認知能力下降。●補腦食物2:綜合莓果》維生素C及多種植化素綜合莓果當中,豐富的維生素C及多種植化素,可以抗氧化,減少自由基對大腦神經元的傷害。●補腦食物3:堅果》B群核桃、腰果、胡桃杏仁等堅果,是優質B群維生素及油脂來源,有利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合成。●補腦食物4:深海魚類》Omega-3至於鮪魚、鮭魚、鯖魚、秋刀魚含有豐富Omega-3,當中的DHA和EPA可以幫助健腦,促進腦部活化、情報傳遞與幫助記憶。●補腦食物5:雞蛋》卵磷脂雞蛋中的蛋黃含有豐富卵磷脂,可以活絡腦部,幫助思緒清晰。●補腦食物6:燕麥穀物》麩胺酸尤其是燕麥,富含了麩胺酸、維生素B群、維生素E、鉀、磷、鎂、亞麻油酸等微量礦物質營養,堪稱「大腦糧食擔當」,可以提升腦部神經活力。上述補腦食物清單顯示,想要補腦必須靠多元完整的複方營養守護。而食物中的關鍵補腦營養—B群微量營養元素,各司其職,更是維持大腦機能運作的關鍵。有益大腦健康 解密「2大飲食術」的精準營養●飲食術1》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是最常被提到預防失智症的方法之一,這補腦邏輯其來有自。最主要的保健核心就是,多攝取蔬果、豆類、堅果、未精製穀類,並且使用橄欖油等未飽和油脂來烹調或調拌沙拉。此外,也建議多攝取海鮮魚類,尤其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哈佛醫學院更深入證明「地中海飲食」有益大腦的原因,表示在這種日常飲食習慣裡,可以幫助身體多元攝取重要胺基酸成分,以及維生素C、E及 B群,已經被證實對大腦有益。●飲食術2》APDQS飲食法現在衍生更新潮、從生活習慣改善起的「補腦」保健飲食法,大力推崇「APDQS飲食建議」(A Priori Diet Quality Score)。透過飲食營養質與量評分,建議增加水果、蔬菜、豆類,與低脂肪乳製品,以及堅果、魚類、適量酒精,同時減少油炸食品、甜點零食、高脂肪乳製品和含糖飲料。補腦時代來臨!透過補腦保健食品「綜合維他命」全方位照顧大腦健康而至於哪一種食物對大腦認知健康最有幫助?醫學臨床研究並沒辦法單一佐證,只強調是「完整飲食習慣共同發揮作用」。因此,比起瘋狂攝取、補充特定營養,醫學專家更建議「攝取完整營養」。綜合維他命因含有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證實對腦部健康有益。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Wake Fores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執行的COSMOS-Mind Study1臨床研究蒐集2,262名受試者回饋,證實每日固定補充「綜合維他命」,可以延緩老年人腦部認知退化。且這習慣持續3年後,估計可減緩認知衰退6成,該研究結果也被發表在《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雜誌》(Alzheimer's & Dementia)。而《Neurology》2期刊一篇研究長期追蹤營養對於大腦健康的影響,發現從25歲開始「吃得正確」,其大腦認知功能表現更穩定,連帶地記憶、專注、思考理解和表達能力都會更好。這些健康補腦觀念,在腦年齡提早衰老的現代更顯重要。世界衞生組織(WHO)認為「降低失智症風險」將是未來重要課題,因此在2019年出版「降低認知功能減退和失智症風險指南」(Risk reduction of cognitive decline and dementia: WHO guidelines),極力建議在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尤其,指南強調均衡營養,多攝取堅果和未加工的全穀物,像是玉米、小米、燕麥、小麥、糙米,每天至少400克的蔬菜水果,並從深海魚類、堅果、酪梨攝取不飽和脂肪酸營養,研究證實可促進腦部分泌營養因子,加強腦部神經的鏈結,有助於減少大腦退化。●補腦不腦補!尋求補腦保健食品時,需打破「以形補形」的大腦迷思由於思緒退化的原因很複雜,坊間總是開玩笑地說,「大腦老囉!要多補充銀杏、豬腦、核桃補腦!以形補形!」。當然,沒有研究實證這些有助於減緩認知功能退化,可見得「以形補形」的補腦保健觀念早已經落伍。特別是市面盛傳的「吃銀杏補腦力」一說,一般人常誤認「銀杏果」是補腦保健食品的極選,可以補腦、刺激活躍腦部神經。但其實銀杏果只是一般食品,目前為止還沒有臨床研究能證實銀杏果和大腦健康之間的關聯,頂多銀杏葉萃取有些槲皮素(quercetin)成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註1:COSMOS-Mind Studyhttps://alz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lz.12767註2:《Neurology》期刊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448450/PM-TW-CNT-23-00276
-
2023-07-06 養生.聰明飲食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差別在哪?一張圖看懂
多數人認為飽和脂肪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相關死亡率,飲食用油應以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代替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油才健康。然而,此說法並不全然正確。愈來愈多研究發現,飲食中搭配優質的飽和脂肪酸,反而更健康。到底飽和脂肪對人體有多重要?1.合成細胞膜重要原料: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酸共同建造細胞膜。飽和脂肪提供細胞膜的強度及穩定性,可隔絕有害物質;不飽和脂肪提供彈性及流動性,可進行物質交換。2.幫助合成荷爾蒙:飽和脂肪進到體內,會刺激身體合成膽固醇,膽固醇則是荷爾蒙生成的前驅原料,包含性激素、腎上腺素等荷爾蒙。因此有些女性飽和脂肪攝取過少,容易發生經期不順、更年期症候群等問題。3.特定飽和脂肪易消化:脂肪可提供熱量,但攝取過量會被身體儲存起來;然而,特定的飽和脂肪,如優質的草飼奶油或冷壓初榨椰子油,可以直接被身體用來產生能量,而不是儲存脂肪。尤其椰子油的月桂酸,可幫助身體代謝,在腸道還有對抗細菌及病毒的好處。4.幫助營養素吸收更好:脂溶性維生素A、D、E、K都需要適量的飽和脂肪,才能吸收更好;鈣質及其他礦物質的吸收,也有賴飽和脂肪的幫忙,才能完整吸收。飲食中如果搭配飽和脂肪的攝取,比較能留住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如Omega-3或Omega-6。該怎麼正確攝取飽和脂肪?脂質的攝取有「黃金比例」,也就是飽和脂肪酸(如椰子油、奶油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酪梨油、苦茶油等),以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魚油、亞麻仁油、紫蘇油等),每日攝取量的比例應為1:1:1,按照此比例攝取,便可攝取到身體維持細胞正常所需的各種脂肪酸。飽和脂肪的選擇來源眾多,建議民眾應選擇高品質、純天然、少加工的飽和脂肪,如冷壓初榨椰子油或草飼奶油,而不是經過高溫烹調過的豬油、牛油、棕櫚油等加工食品,如油炸物、糕餅、點心、洋芋片等。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04 名人.好食課
長時間待冷氣房當心冷氣病 一張圖看懂冷氣病4症狀及改善方法
夏日炎炎,走在路上沒幾步就會到有冷氣的地方躲躲,而上班也是吹冷氣吹到飽,但在冷氣房待久,小心,可能會有冷氣病的問題喔!到底什麼是冷氣病?又該如何預防或緩解,就讓 好食課 Christina 楊婷貽 營養師告訴你!冷氣病是什麼?當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急速進出溫差大的地方,而會有頭痛、流鼻水、手腳冰冷等綜合性問題發生,而此現象即被稱為冷氣病。冷氣病常見症狀&因應對策頭痛:身體從戶外太快進冷氣房,或是人於吹風口附近待太久,就容易因血管收縮,而導致血壓升高,引發頭痛問題 .這樣吃:鎂可幫助調節神經功能,舒緩神經焦慮,維生素D則可降低頭痛時間及頻率,可多吃南瓜籽、綠葉蔬菜、雞蛋、香菇、鮭魚等食材獲得 .這樣做:盡量不久坐於冷氣出風口附近,可以電風扇弱風代替冷氣手腳冰冷:血管收縮,末梢血液不循環就容易有手腳冰冷問題 .這樣吃:此時可多補充維生素B1、B3等富含B群的食物,以幫助身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可多選擇全穀即未精製雜糧(如糙米、南瓜)、瘦肉、雞胸肉及黑豆.這樣做:除了可多準備一件保暖衣物於辦公室或學校外,也記得要不定時起身走走,伸展活動一下筋骨皮膚乾癢:冷氣房常常因空間乾燥,容易有眼睛乾澀及皮膚乾癢問題 .這樣吃:可多吃維生素A維護皮膚粘膜健康,也可多補充維生素E,減少自由基的傷害,減緩皮膚發炎問題,可吃豬肝、地瓜、南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材及酪梨、堅果.這樣做:每工作25-30分鐘,除了起身多動動以外,也不要忘記喝水,補充充足的水分,也較能減少皮膚乾癢問題,如果真的需要,也可塗抹乳液或保水用品鼻過敏:空氣不流通,加上灰塵等過敏原在空間中到處飄散,容易引起過敏問題.這樣吃:充足的維生素C可提升人體免疫力,增強我們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而ω-3脂肪酸則可幫助降低身體發炎情形,可多吃芭樂、奇異果、鮭魚、亞麻籽油.這樣做:減少灰塵堆積及保持空氣流通是一大關鍵,所以一大早開冷氣前,可先開窗幫室內換換氣,並定期用酒精擦拭周邊環境,減少灰塵或病菌殘留【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冷氣吹久也有事?這樣吃+做擺脫冷氣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28 醫療.新陳代謝
對糖尿病最好與最糟的食物一覽!糖尿病飲食5重點,有效控血糖
糖尿病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排行,糖尿病所引發的併發症多又複雜,如果沒有控制好,後期可能併發心血管、腦中風、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諸多問題,是相當棘手的疾病。糖尿病無法被治癒,但有機會可以緩解。緩解是指糖尿病有機會回復到不需吃藥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病人只需要靠飲食及生活型態的控制,不需要使用任何藥物將血糖控制在正常人的範圍裡。【延伸閱讀】疾病百科/糖尿病糖尿病患的飲食相當重要,了解哪些食物容易影響血糖,吃東西時才能避開及減量。雖然你可能覺得糖尿病患飲食限制很多,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但其實如果細心選擇,也可以說沒有什麼食物是完全禁止的。根據外媒《WebMD》整理對糖尿病最好和最差的食物,一般人或糖尿病患,都可做為飲食血糖控制參考。對糖尿病最好與最糟的食物澱粉類最佳選擇:.全穀物,例如糙米、燕麥片、藜麥、小米或莧菜.烤地瓜.用全穀物製成的物品,沒有或只添加很少的糖最糟選擇:.加工穀物,如白米、白麵包、白麵粉.含少量全麥和大量糖分的穀物.炸薯條蔬菜類最佳選擇:.綠色蔬菜:羽衣甘藍、菠菜和芝麻菜等都是很好的蔬菜。.多色蔬菜:深綠色、紅色或橙色(彩椒)、白色(洋蔥)、紫色(茄子)等。.新鮮蔬菜:生吃或輕蒸、烤或烤.原味冷凍蔬菜:輕蒸最糟選擇:.加入大量奶油、起司或醬汁烹調的蔬菜。.泡菜:含高鈉,要少吃。.酸菜:含高鈉,要少吃。如有高血壓更需限制。水果類最佳選擇:.新鮮的水果.原味冷凍水果或不加糖的水果罐頭.無糖或低糖果醬或蜜餞最糟選擇:.高糖漿水果罐頭.普通果醬、果凍和蜜餞:若份量很少則無妨.水果酒、果汁飲料蛋白質包括牛肉、雞肉、魚肉、豬肉、火雞、海鮮、豆類、奶酪、雞蛋、堅果和豆腐,都是蛋白質來源。最佳選擇:.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堅果、種子或豆腐,富含營養素和纖維。.魚和海鮮.雞肉和其他家禽(胸肉尤佳),去皮吃.雞蛋和低脂奶製品最糟選擇:.炒肉.高脂肪的肉塊,例如排骨.豬肉培根.帶皮家禽.炸製品,如炸魚、炸排骨、炸豆腐奶製品最佳選擇:.低脂或脫脂奶製品最糟選擇:.全脂奶製品.冰淇淋油脂類最佳選擇:.植物脂肪的天然來源,如堅果、種子或酪梨(熱量高,要少吃)。.含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如鮭魚、金槍魚或鯖魚。.植物油,如菜籽油、葡萄籽油或橄欖油。最糟選擇:.任何含有反式脂肪的東西。.大部分飽和脂肪主要來自動物產品,但也存在於椰子油和棕櫚油中,應限制攝入量。飲料類最佳選擇:.無味水或調味蘇打水.無糖茶.淡啤酒、少量葡萄酒或非水果味混合飲料.咖啡,黑咖啡或添加低脂牛奶和糖替代品最糟選擇:.汽水.啤酒、水果味混合飲料、甜酒.甜茶.加糖和奶油的咖啡.風味咖啡和巧克力飲品.能量飲品「我的餐盤」六大類飲食調整根據國健署「我的餐盤」飲食指南,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全榖雜糧類二至四碗,豆魚蛋肉類三至八份,蔬菜類三至五份,水果類二至四份,乳品類約三至七茶匙,堅果種子類一份等。然而對於糖尿病患而言,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吳映蓉提醒,全榖雜糧與水果這二類糖分相對高,會直接影響血糖變化,應適量攝取。你可能想問,「全榖」不是很好嗎?但國健署的「全榖雜糧類」包含了一般認為較健康的全榖類,及一般人常吃的米飯、麵包等精緻穀類,番薯、芋頭、馬鈴薯等根莖類,都富含澱粉。糖尿病飲食5重點● 紅豆、綠豆、花豆、薏仁、豌豆含澱粉,屬全榖雜糧類。● 玉米、南瓜是全榖雜糧類,屬於主食,會影響血糖。● 口感綿密的番薯、芋頭、馬鈴薯等是根莖植物,但富含澱粉,也屬全榖雜糧主食;胡蘿蔔、白蘿蔔、洋蔥等雖是根莖,但屬蔬菜類。● 稀爛、切碎或重複烹煮的食物,因糊化後吸收佳,GI值相對高,如稀飯的GI值較白飯高。● 建議先吃不含醣類型,如蔬菜 蛋白質,再吃含醣類,如全榖雜糧類,減緩腸胃吸收速度。糖尿病飲食順序:肉→菜→飯→水果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特約主任醫師洪建德則建議,每餐富含蛋白質類食物先吃,如:肉、魚、蛋類,素食者則是豆仁、大豆製品。再吃菜類,如菇菌類、葉菜類、豆莢類、海苔類,不含根莖類。最後再吃米飯或混有根莖類或核果的米飯,例如番薯飯,栗飯、蒟蒻飯等。水果放餐後且量少,每餐限一種。吳映蓉也指出,這樣的進食順序可減緩腸胃吸收,更有國外文獻顯示,可有效降低血糖。早餐、午餐、晚餐吃什麼?糖尿病菜單建議如果你還是苦惱三餐不知道吃什麼好,其實可參考一些醫院的糖尿病飲食計畫,不但可省去想適合食材的時間,照著醫院公開的糖尿病菜單建議,照表操課,吃的飽足之餘,也比較不用擔心血糖失控。【延伸閱讀】糖尿病什麼水果不能吃?一天能吃多少?糖尿病吃水果5大注意事項,一表看GI值選對水果!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糖尿病菜單範例(1600卡)衛福部新營醫院糖尿病示範菜單(1500卡)【資料來源】.《WebMD》Best and Worst Foods for Diabetes.控制血糖不困難!營養師:這2大類食物直接影響血糖.「糖尿病前期」快幫血糖踩剎車 醫師公認降血糖最佳飲食方式.先吃飯還是先吃菜?控血糖,吃對順序很重要.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衛福部新營醫院
-
2023-06-08 養生.營養食譜
「酪梨」含6大營養素,每天四分之一顆就足夠!最推薦的食用方式這樣吃
酪梨富含油脂,熱量非常高,100公克就有73到80大卡,大家可以從熱量來斟酌每天吃多少酪梨的份量,建議一天半顆或四分之一顆就足夠。酪梨富含營養又有飽足感,不僅被奉為「超級食物」,還被許多人當作「減肥聖品」。但FiTLO營養師何埻安提醒,酪梨熱量非常高,100公克就有73到80大卡。吃過量的酪梨反而容易胖。有些人每天早、中、晚餐各吃一顆酪梨,一天吃三顆就過量了。事實上,減肥需要各種營養素做搭配。每種食物食物都有它的營養價值,應該均衡攝取各種顏色的蔬果、優質蛋白質、全穀雜糧類和好的油脂。如果迷信單一「超級食物」,誤以為每天大量得吃就會健康,反而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所以酪梨雖然營養,但也不能吃太多!酪梨的營養成分與功效有哪些?何埻安指出,酪梨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群,以及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多種植化素。特別的是,酪梨高含量的油脂屬於Omega-9,這是比較好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酪梨對健康的益處主要在於抗氧化、幫助排出不好的膽固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一、Omega-9:酪梨的脂肪含量很高。它所含有的脂肪屬於Omega-9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很好的油脂型態,可以幫助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而且它不像動物性來源的脂肪會卡在血管壁上,增加動脈硬化、高膽固醇血症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二、膳食纖維:酪梨同時含有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的膳食纖維。水溶性纖維可以幫助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非水溶性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三、維生素A:酪梨含有的維生素A包含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有助於皮膚和眼睛的健康,讓皮膚比較漂亮。尤其玉米黃素、葉黃素可以預防眼睛的黃斑部氧化。四、維生素E:酪梨的維生素E在和屬於Omega-9的油脂作用下,可防止血管氧化,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五、維生素B群:酪梨中的維生素B群以葉酸(維生素B9)最多,不但是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對孕婦來說,葉酸可預防胎兒神經血管病變。六、植化素:酪梨含有多酚類、類黃酮類等植化素,包括葉黃素、玉米黃素,可幫助抗氧化、消除人體內不好的自由基,也可以防止壞膽固醇的產生。酪梨牛奶是很推薦的食用方式,可以同時攝取到蛋白質、糖分和脂肪三大營養素,而且有飽足感。酪梨怎麼吃最健康?新鮮的酪梨可以每天吃,要注意的是控制熱量,因為酪梨富含油脂,熱量非常高,100公克就有73到80大卡,大家可以從熱量來斟酌每天吃多少酪梨的份量,建議一天半顆或四分之一顆就足夠。酪梨牛奶是很推薦的食用方式,不只是因為酪梨和牛奶很搭配,在營養的角度來看,喝酪梨牛奶可以同時攝取到蛋白質、醣分和脂肪三大營養素,而且酪梨牛奶有飽足感,大概一天喝一杯,可使用四分之一顆酪梨,製作成400c.c.的酪梨牛奶。酪梨的禁忌酪梨是富含營養的食物,但不建議對乳膠過敏或有腸躁症的人吃酪梨。一、對乳膠過敏的人:酪梨含有乳膠蛋白,對乳膠過敏的人吃酪梨會產生急性過敏症狀。二、腸躁症患者:酪梨含有豐富的纖維,容易產氣。而腸躁症患者容易脹氣,建議先避開容易產氣的食物。酪梨該怎麼挑選?何埻安說,可以挑選新鮮綠皮的酪梨,這種酪梨是剛摘下來的,可以買回家後在室溫放個三、四天,等它熟了再吃。當酪梨的蒂頭可以輕輕拔起,表示酪梨已經熟成。如果挑選比較熟的酪梨,整顆紫紫軟軟的,買回家就要盡快吃完。農委會的農業主題館網站則建議,酪梨接近熟成時會有這三個徵兆:.果柄會由綠轉黃。.果實外皮會由光滑變得粗糙,比較沒有光澤。.有些品種的酪梨熟成後,果皮會出現紫色或黑色斑紋。要提醒的是,如果酪梨果皮呈現黑色,表示酪梨過熟,不適合購買食用。市售酪梨通常分後熟(軟的)和未熟(硬的)兩種,如果要馬上吃,可以買軟的,如果希望買回去能多放幾天,可以買硬的。酪梨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群,以及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多種植化素。特別的是,酪梨的油脂屬於Omega-9。推薦的酪梨料理除了酪梨牛奶之外,酪梨還可以怎麼吃?農委會《鄉間小路》雜誌介紹了幾道夏日輕爽的酪梨冷食料理:一、酪香拼盤材料:嫩豆腐1盒、皮蛋4個、酪梨1個。調味料:柴魚片2大匙、醬油1大匙、冷開水4大匙、糖2大匙、蔥末2大匙作法: 嫩豆腐置於盤中央 皮蛋去殼,對半切分,備用。 酪梨洗淨、切為兩半,取出果核、剝去外皮,再切成半圓形塊狀,與皮蛋置於盤中。 淋上調味料即可食用二、麻豆沙拉材料:酪梨1個、蝦仁2兩。調味料:鹽1小匙、酒1大匙、胡椒粉1/4小匙、沙拉醬3大匙。作法: 酪梨對半切,取出果核、剝去外皮,再切成半圓形片狀,備用。 蝦仁以鹽略撮、用水洗淨後瀝乾,加上鹽、酒、胡椒粉浸泡20分鐘,放入滾水燙熟撈起。 燙熟的蝦仁放置於盤中,旁邊圍上酪梨片,淋上沙拉醬即可食用。參考資料:農委會農業主題館-酪梨選購要訣農委會農業知識入口網-鄉村食譜:酪梨延伸閱讀: 夏天浴室潮濕發霉?「咖啡渣」就可解決!達人教你在家自製天然「浴廁殺菌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06 名人.好食課
改善失眠睡前不能吃什麼?吃什麼食物可助眠?一次看懂如何能睡得好
自從COVID-19肆虐,壓力造成失眠、睡不好等睡眠障礙問題更加嚴重,2022年調查指出全台約有20%有失眠問題,且每年吃掉9億顆安眠藥,顯示睡眠問題非常嚴重。睡眠與健康十分相關,有好的睡眠才有好精神與情慾脾氣面對工作,甚至也有研究發現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體重過重的比例高於睡超過10小時的人,代表睡眠也會影響新陳代謝!但要怎麼才能睡得好?飲食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今天就由營養師一次告訴您。問題一⟫改善失眠,睡前不能吃什麼?睡前吃東西會使得腸胃夜間仍在消化食物,影響睡眠品質,所以一般建議睡前3小時就把晚餐給吃完,但如果你是肚子餓會徹夜難眠的人,以下這些食物應盡量避免!回答一⟫咖啡因咖啡因的結構跟「睡眠啟動」物質(adenosine)很接近,因此兩者會互相競爭,抑制了adenosine的生理作用,讓我們無法好好啟動腦內的「睡眠反應」,因此就會讓人睡不著!雖然每個人對咖啡因的耐受性也隨基因不同而有差異,但如果你想要一個好的睡眠,建議傍晚後不要喝咖啡。提醒您:咖啡因除了存在於咖啡、茶飲料當中之外,其實巧克力、可樂、能量飲料當中都有喔!回答二⟫辣味食物不少人在週末會和朋友吃熱炒、火鍋聚餐,因此辣味的下酒菜、麻辣火鍋都是常見的料理!但其實睡前不適合吃辣味食物,辣的食物會讓食道、胃部產生灼熱感,反而不好入眠!所以如果是太晚聚餐或者是吃宵夜,要避免辣味食物,或者吃完後休息2-3個小時再躺下吧。回答三⟫高升糖指數食物高升糖指數食物(例如:精緻甜食、部分水果等),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刺激血清素的分泌,讓人產生放鬆、想睡覺的感覺。所以如果「偶爾」在睡前攝取這類食物,是可以幫助入睡。然而,這些食物吃多了會有肥胖、慢性發炎,甚至影響身體賀爾蒙的問題,進而干擾睡眠品質,因此平常的飲食習慣,要減少高升糖指數食物,把體質調好就可以更好入睡。回答五⟫產氣食物油炸、辣味、高升糖都是在睡前盡量要避免的食物,而產氣食物也是!富含膳食纖維的地瓜、糯米、汽水等,都容易讓腸道產氣,產生脹氣感而有不舒服、不好入睡的現象。回答六⟫酒精飲品酒精就跟高升糖指數食物一樣,一開始微醺會讓人想睡,但等到體內酒精濃度下降,伴隨脫水和續存的乙醛毒性等等問題,會有頭痛、口乾舌燥等狀況,反而會使睡眠時間與品質雙雙下降。問題二⟫吃什麼食物,可以助眠與改善失眠?回答一⟫色胺酸食物色胺酸是胺基酸的一種,亦是血清素的原料之一,具有調控舒服、放鬆感覺的物質。另外,色胺酸也能進一步合成褪黑激素,是控制人體睡眠、生理時鐘很重要的激素。因此攝取足夠的色胺酸食物,像是瘦肉、黃豆製品(如:黃豆、豆腐、毛豆)、奶類、未精製的全榖雜糧(如:大紅豆、麥片、小麥胚芽等)等,可以幫助我們調節神經作用,幫助睡眠品質。回答二⟫維生素B6「維生素B6」則是5-羥色胺酸轉變為血清素的輔助因子之一,能幫助血清素的合成,維生素B6可從瘦肉、鮭魚、香蕉、酪梨、未精製的全榖雜糧(例如:馬鈴薯、地瓜等)中獲取。回答三⟫牛奶很多人說睡前喝牛奶可以助眠,這是真的嗎?雖然,有學者認為晚上喝溫熱的牛奶,可以讓人連結嬰兒時期被抱在母親懷中舒適的感覺,而有幫助入睡效果,但目前並確切研究直接證明夜間喝牛奶可改善睡眠。不過,因為牛奶含有鈣質,幫助肌肉放鬆,舒緩焦慮,並且牛奶也富含色胺酸,可幫助褪黑激素的合成,所以有許多研究發現,平日牛奶的攝取與睡眠品質呈正相關。問題三⟫晚上、睡前吃維他命B群,會睡不著嗎B群主要是幫助身體新陳代謝,但是對於沒缺乏B群問題的人來說,補充B群並不會有提神的效果!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缺乏B群反而會增加失眠的風險!因此,均衡飲食格外重要!選擇天然食材如全穀類、未精製雜糧、豆類、魚類、蛋類、肉類和奶類等,這些食物都是良好的B群來源。有趣的是,以機制來說補充B群是不會有提神,或者影響睡眠的狀況,但卻有研究觀察到受試者晚上攝取綜合B群維生素,睡眠品質有降低現象,且在醒來後易感到疲勞!因此,如果是有睡眠問題,或者吃B群後影響睡眠品質的人,可以改在其他時段吃,避免敏感的身體出現反應而睡不好!其他睡眠常見迷思,就看營養師整理的這張圖囉!結語⟫不過失眠理由千千萬,改善睡眠品質實在是一個複雜且困難的挑戰,今天營養師提供您預防失眠的飲食小妙招,與其在床上數羊,不妨調整平常飲食試試看,另外,建議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以及適度的運動,也是幫助入睡的好方法喔!【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2023】營養師最新分析⟫失眠、睡不好怎麼辦?吃什麼食物?】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03 焦點.健康知識+
高血壓是沉默殺手!把握得舒飲食5原則+居家量測722法則,遠離死亡風險
依據108年衛生福利部國人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而死亡者,分別位居十大死因的第2位、第4位及第6位!而這些疾病的成因,都可能與高血壓有著高度的關聯。根據另一項由國健署公布的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的盛行率接近26%,到了40歲以上時更是來到了38%,而且這個數字還會繼續隨著年齡增加而繼續上升!所以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會來告訴大家怎麼監控自己的健康狀況,並用飲食來幫助自己的血壓維持在健康的範圍!高血壓的成因與診斷高血壓常常是由很多種因素交互作用下而生的結果,其中可以大致分為生理方面的因素如遺傳、肥胖等;至於飲食及生活方面如熱量攝取過多、鈉攝取過量、鉀鈣鎂攝取不足、缺乏運動、吸菸、酒精過量等則可歸類為環境因素。這些危險因子都會對血壓造成不良的影響,包括血管壁的損傷、血管緊縮、水分過度再吸收等。目前台灣針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依據台灣高血壓學會及心臟學會發布的「2022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中,將高血壓判定為收縮壓13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若檢查出來的血壓超過這個數值,飲食生活習慣就要開始做出改變囉!居家血壓量測722法則高血壓初期卻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所以很常被人們忽視,無形中增加了疾病惡化的風險。因此平時就做好血壓的監測才能時刻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並及早應對。根據「2022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建議,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也就是連續7天量血壓、早晚量血壓共2回、每回量2次取平均值,如此一來就可以得到相對準確的數據,進而判斷自己是否有罹患高血壓的可能。【PrimePlus小學堂劃重點】「得」到健康,「舒」緩血壓,正確「飲食」除了時刻關注自己的血壓狀況外,透過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無疑是個簡單又有效率的一種方式。目前國內外最推崇的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 diet)便是專門針對改善高血壓情況而設計的,這種飲食方針有著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及控制飽和脂肪酸的特色。接下來讓Sean和大家一起學習怎麼從市面上挑選這些得舒食物!‧高鉀食物:鈉與鉀的平衡是身體調控血壓很重要的一個因素。現代人飲食口味偏重鹹,常常在無意之中吃下過量的鈉。過量的鈉會刺激血管收縮及增加身體水分滯留的能力,使血管張力增加而血壓升高。因此可以攝取黃豆、山藥、香蕉等含有豐富鉀的食物,鉀能幫助身體把多餘的鈉與水分排出及使血管平滑肌放鬆,有利於降低血壓。根據國健署發布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指示,每日應攝取鉀達2500~2800豪克。‧高鎂食物:腰果、菠菜、酪梨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好取得的高鎂食物,血漿中鎂的濃度與血壓呈現負相關,可能的原因是鎂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縮,扮演著類似血管擴張劑的角色。依據國健署建議,我們每天應攝取320~380毫克的鎂。‧高鈣食物:高鈣食物包含小魚干、黑芝麻、牛奶等,鈣能維持心血管健康、保持肌肉正常收縮與舒張,雖然目前並沒有明顯的證據表明高鈣飲食有助於降低血壓,但高血壓的出現卻有很大的機率會與鈣質缺乏有關,所以對於較易缺乏鈣質的族群來說要特別注意鈣質的補充,避免讓自己落入缺鈣危機中。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中提到,我們每日應攝取的鈣質應達1000毫克,但在106-109年的國民營養調查中發現,國人對鈣的攝取量仍遠遠不夠!若平時的飲食習慣中無法攝取到足量的鈣質,適量以保健食品補充也是一種有效率的選擇。‧高膳食纖維食物:燕麥、黑木耳、百香果都含有許多膳食纖維,它可以延緩醣類在腸道的吸收,調節血液中胰島素的濃度在正常範圍。若胰島素濃度過高,就會刺激身體保留鈉鹽及水分滯留的情形,造成血管張力增加,血壓變高。國健署建議每天應攝取膳食纖維量達25-35公克。‧挑選好油脂:在攝取等量油脂的前提下,增加魚油、堅果、橄欖油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比例有助於降血壓、幫助身體對抗發炎、促進血液流動、增加血纖維蛋白的溶解等保護心血管的益處。 高血壓常在沒有徵兆的情況下悄悄形成,等到身體開始產生不適時已經非常嚴重。【PrimePlus健康設計家】的使命與願景,就是幫助大家提升對健康與疾病防治的認知,打造美好生活。在年輕時就照顧好自己的健康,無疑是最好的投資。若你是屬於高血壓的族群,只要在飲食上遵守得舒飲食的五大精神:選擇全榖根莖類、每日五蔬五果、每日兩份低脂乳品、白肉取代紅肉、適量攝取好油脂,再搭配醫師的指示服藥、適度的運動與維持理想體重,就可以快樂地享受人生囉!貼心提醒:若您是屬於有腎臟方面疾病、糖尿病、腸胃敏感或對堅果乳品類過敏的族群,在採用得舒飲食之前,請先向專科醫師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再作決定。 延伸閱讀:.5大易缺鈣族群當心「骨質疏鬆」!不只牛奶,6種高鈣食物也能幫你補鈣.魚油不只護心,還可抗發炎!但這4種族群食用前要注意.維生素B群有哪些?營養師曝富含B群8種食物及8大功效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31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他命發泡錠致腎結石?醫師:關鍵在劑量
新一波本土COVID-19疫情升溫,根據疾管署公布資料,過去數周中重症確診病例比較前一周增加約30%,面對持續波動的疫情風險,不少民眾會選擇維他命C增強保護力,但是有名人表示過量服用維他命C發泡錠導致腎結石,腎臟科醫師指出,維他命C發泡錠是否導致腎結石的關鍵在於所服用的劑量!台灣腎結石盛行率約10%,聽到攝取維他命C發泡錠會導致結石增加的說法,民眾當然會擔憂。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顏宗海醫師表示,「民眾只要從飲食習慣著手,除了提醒自己多喝水,少吃重口味,避免高鈉飲食就可以降低腎結石產生的風險。」維他命C很重要顏宗海醫師說明,一般飲食當中會攝取到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其中維他命C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素,可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建議足量攝取,而最好的維他命C補充來源是攝取新鮮天然的蔬果。但是都會區忙碌上班族往往新鮮蔬果攝食不夠,會選擇營養食品來補充。顏宗海醫師:「無論是錠劑或是發泡錠的維他命都要注意劑量,不是補充越多越好。以維他命C為例,國健署所訂定的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為2,000 mg,食藥署所訂立的保健食品每天補充量的上限為1,000 mg,因此民眾除了天然蔬果的攝取量外,若要額外補充,須注意每日不可超過1,000 mg。」 適合選擇發泡錠的族群有些人吞嚥困難,或是喜歡有點兒微量碳酸營造出來的氣泡口感,就會選擇發泡錠來補充維他命C。相較於錠劑型的補充,維他命C發泡錠先行溶解在水中,分布均勻,除了好吞嚥之外,也可以藉此多喝一點水。至於保健食品該在飯前還是飯後使用?顏宗海醫師指出,一般補充營養素維生素B、C、D和鈣質、鐵劑等建議飯前使用,避免食物對營養素吸收的干擾。少數人因為腸胃敏感,飯後服用也是沒有問題。值得留意的是,「用保健食品來補充維他命,要特別注意每日攝取量上限,包裝上的建議攝取量,以及保存期限。」 遠離腎結石成因台灣腎結石盛行率高,顏宗海醫師希望大家從生活習慣上遠離結石困擾。坊間傳言,吃菠菜豆腐會有腎結石,其實就是誤解!菠菜雖然是高草酸食物,但菠菜的草酸跟豆腐中的鈣在腸胃道中結合後會隨糞便排掉,並沒有機會到達腎臟形成腎結石,因此波菜和豆腐的搭配是不會增加結石風險的。腎結石依成分可分為四類:鈣結石(草酸鈣、磷酸鈣)、尿酸結石、感染性結石、胱胺酸結石。顏宗海醫師提醒,多喝水是避免腎結石最好的方法,成人建議每天要喝水達2500 cc。因高鈉飲食會增加尿液中的鈣含量,而尿中的鈣分別會和草酸及磷酸結合,形成草酸鈣及磷酸鈣結石,因此民眾若不愛喝水,偏好重口味飲食,容易腎結石上身。此外,多攝取魚油、高檸檬酸飲食如檸檬、青檸、柳橙等,可以減少腎結石的發生,增加維生素B6的攝取,如香蕉、酪梨、芒果等,則可有效降低尿液中的草酸含量。哲人有云「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的態度也適用在保健當中。疼惜腎防結石,均衡飲食、水分充足,維他命給身體打底,健康自然走遠路。
-
2023-05-26 醫療.泌尿腎臟
洗腎腎衰竭的病人可吃水果?遵守兩原則,楊桃不能吃!
慢性腎臟病引起腎衰竭的洗腎病人飲食應「限鉀」,該怎麼挑水果?振興醫院營養師陳韻婷建議,應該要選擇多吃「低鉀」水果,避免少吃「高鉀」水果,控制「份量」及「頻率」,可以淺嘗一些。洗腎病人唯一不能吃的水果是──「楊桃」,因為具神經毒性,千萬不可食用。洗腎病人需留心「血鉀」數值,才能挑出適合的水果!洗腎病人每個月必須抽血檢驗血鉀數值,陳韻婷指出,正常血鉀濃度是3.5-5.1mmol/L,如果血鉀過高(超過5.1mmol/L)時,則完全不可吃鉀含量高的水果;如果血鉀正常,一周控制攝取頻率2至3次,每次不超過半碗的份量。所謂「高鉀水果」,指的是每100公克水果鉀含量超過300毫克,包括香蕉、奇異果、釋迦、棗子、黑棗、紅棗、果乾等,像一根香蕉的鉀含量大多在300毫克以上;一顆奇異果的鉀含量雖然不到300毫克,吃下兩顆也是超標。至於「低鉀水果」,則是每100公克水果鉀含量在200毫克以下。哪些水果屬於高鉀水果?.香蕉:每100公克中,鉀含量368毫克.奇異果:每100公克中,鉀含量291毫克.釋迦:每100公克中,鉀含量390毫克.棗子:每100公克中,鉀含量248毫克.紅棗:每100公克中,鉀含量324毫克.紅棗乾:每100公克中,鉀含量597毫克.黑棗乾:每100公克中,鉀含量600毫克(資料來源/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洗腎病人多吃富含鐵質和維生素C的水果,「這5種低鉀水果」最適合!慢性腎臟病病人不僅有鉀離子代謝問題,還會伴隨出現貧血,因此吃的水果要低鉀,也要富含鐵質及維生素C,同時應依據血鉀數值做調整。陳韻婷認為,在日常飲食中,補鐵可從攝取肉類食物補充,水果則建議吃木瓜、芭樂、香吉士、柳橙、聖女小番茄等5種低鉀水果,而且都是維生素C及鐵含量頗高的水果。5種低鉀水果報你知.木瓜:每100公克中,鉀含量186毫克、維生素C 58.3毫克、鐵0.3毫克.芭樂:每100公克中,鉀含量166毫克,卻是維生素含量最高的水果,一顆紅心芭樂的維生素C含量超過214.4毫克,比檸檬30毫克高七倍之多,鐵0.2毫克.香吉士:每100公克中,鉀含量144毫克、維生素C74.8毫克、鐵0.1毫克.柳橙:每100公克中,鉀含量145毫克、維生素C 41.2毫克、鐵0.3毫克.聖女小番茄:每100公克中,鉀含量200毫克、維生素C49.9毫克、鐵0.5毫克(資料來源/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洗腎病人吃肉可以補充蛋白質,有助於血紅素的攝取,陳韻婷建議,在三餐飯後一小時內,可適量吃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幫助增加鐵的吸收率。洗腎的人可以吃酪梨嗎?酪梨常被誤以為是水果,其實,它屬於油脂類,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日常用油可以搭配使用酪梨油。陳韻婷建議,腎功能不好、血脂過高的人,三餐用油應以植物油為主,其中一餐用油可以1/4顆大小的酪梨油脂取代。值得注意的是,堅果油是好油,卻是高磷食物,如果有代謝問題或腎功能不好的人,不建議吃堅果,可以食用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酪梨油。洗腎病人如果合併高血糖,該如何挑水果?如果洗腎病患合併高血糖時,更要小心吃水果的份量。陳韻婷強調,事實上,糖尿病患最常見的併發症就是洗腎。建議一天只能攝取兩碗八分滿的中低升糖指數(中低GI)水果,可以選擇午餐及晚餐後食用,想了解更多腎友水果等飲食的建議:「水果、雞精都不能吃?」腎臟病人怎麼吃好苦惱!讓專業營養師告訴你想要了解更多洗腎大小事,請看元氣網洗腎專題策展(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25 養生.聰明飲食
吃蔬菜跟運動「多多益善」? 專家曝這幾點是健康誤區
許多人為了身體健康,總是努力遵循各種飲食規定,不過近期英文專家受訪時表示,其實有許多健康習慣不見得「多多益善」,民眾遵循這些建議時,也得衡量一下自身情況。運動或飲食 其實都是過猶不及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英國生技公司Bio-Kult 的專業顧問柏頓(Andrea Burton)近期接受訪問,提出民眾在維持健康時其實有幾大誤區,不論是運動或飲食其實都是過猶不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至少要吃400克蔬果,藉此降低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不過柏頓表示,有許多患有腸躁症的人其實沒有辦法吃花椰菜和高麗菜等蔬菜,甚至吃完後還會有脹氣、腹瀉等情況。柏頓建議,有這類困擾的民眾可以選擇低FODMAP(在腸道發酵的短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藉此避免類似症狀發生。另外,優格、果乾和酪梨等「健康食物」其實含有高組織胺,攝取過多組織胺可能會破壞身體的控制機制,導致腹瀉、經痛、頭痛、呼吸困難和血壓問題。在吃保健食品時,也應該要適量選擇產品,如果維他命C過度攝取,也會造成噁心、胃痙攣或消化道問題。專家建議,在服用保健食品時,務必參照包裝上的攝取數量,避免自己多吃。另外,近年流行的低脂飲食其實也是「適當就好」,雖然脂肪的熱量比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更多,不過身體仍需要一定的脂肪來維持身體機能,因此民眾可以選擇健康的油脂來源,像是堅果、種子、橄欖油等。「適當就好」才是維持健康的小撇步除此之外她也提到其他幾點,像是過度刷牙會造成牙齒磨損;用過多洗手乳洗手會造成手部微生物群失衡,反而增加感染風險;過度運動會降低免疫力,甚至導致骨質疏鬆等,都是民眾在維持健康時必須小心的誤區。延伸閱讀:.「大王具足蟲拉麵」敢嘗試?近親是海蟑螂 醫提醒:這類人吃有休克風險.高麗菜也入列!「這些蔬菜」別包隔天便當 中醫:反覆加熱恐致癌.地瓜葉不是一般地瓜的葉! 醫曝4大好處「可改善便秘、月經不適」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24 養生.運動健身
兩個月內瘦下7公斤!運動其實不是最重要的 簡單「一招」絕不復胖
如何在兩個月內瘦下7公斤?大多數人可能認為就是要進行大量運動,RiRi老師在影片中提到,運動並非最重要的因素。在減重過程中,搭配飲食習慣、運動、按摩和心態的改變才是關鍵。首先,飲食習慣是減重的基礎。RiRi老師建議,一開始要控制熱量攝取雖然很難,但可以先從找自己喜歡吃的健康食物開始,如地瓜取代澱粉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高纖食物的攝入。此外,許多正在減肥的女性應該都會有的困擾,要怎麼減肥才不會瘦到胸部?RiRi老師提到,可以食用健康的油酯,如堅果、酪梨、椰子油等,健康的油酯對胸部重要之外,肌膚也能保持彈性。其次,適度的運動是瘦身的關鍵之一。選擇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進行3-4次,每次30分鐘以上。有助於加速代謝、燃燒脂肪並塑造身材。另外,可以進行重量訓練或者做一些增強力量的運動,以促進肌肉的發展和身體的塑形。此外,按摩也可以幫助減重。通過按摩可以刺激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脂肪的代謝和消散。可以使用按摩工具或者尋求專業按摩師的幫助,按摩腰部、腹部和大腿等容易積聚脂肪的部位。最後RiRi老師也提醒大家,心態的改變也是成功減重的關鍵。為了自己喜歡的體態而努力,不追求快速的結果,注重持久的健康變化,建立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減重成為一個長期的目標。「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延伸閱讀】你有小腿水腫的困擾嗎? 10分鐘告訴你消水腫妙招!【延伸閱讀】第一次上健身房要怎麼練?想要增肌減脂練什麼?健身小白必看懶人包
-
2023-05-24 養生.聰明飲食
葡萄籽油不適合炒,沙拉油別用來油炸!營養師教你依烹調方式選油
不管是涼拌、煎、炒、油炸都用同一種油?一瓶油用到底雖然方便,但不同的油品都有它的優缺點,若誤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沙拉油拿來油炸,可是會產生不利健康的致癌物質。不妨將「烹調方式」以及「油品特性」當作選油依據,讓你吃得健康又美味。1、涼拌適合使用發煙點低、易變質、富含營養價值的各種冷壓初榨植物油,特別是Omega-3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品,如亞麻仁油、紫蘇油、印加果油等,有助平衡現代人Omega-6脂肪酸攝取過量問題,Omega-3脂肪酸在45℃會開始裂解,涼拌或生飲最適合。其他發煙點較高的苦茶油、酪梨油、芝麻油等日常炒菜用油,也可以涼拌。2、炒菜、香煎一般家庭炒菜、香煎或爆香,宜挑選結構相對穩定、發煙點高的油品。建議使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9含量較高的油品,這類油品發煙點高,也比較穩定,如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芥花油等,適合200℃以內小火煎煮;若購買冷壓初榨高品質的用油,儘管發煙點高,仍建議生飲或用於沙拉,減少高溫影響油脂的營養價值。3、低溫水炒常見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葡萄籽油,發煙點可達200℃,但不適合拿來煎炒或爆香,因為它們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6含量超過六成,在高溫下容易變質。若要使用這些油品炒菜,建議可加水變成低溫「水炒法」,降低油脂裂變機會。4、高溫油炸用來油炸的油,必須選擇穩定性高、耐高溫的油脂,建議選擇動物性油脂如豬油、牛油,或植物性椰子油或棕櫚油。但不能使用像沙拉油、玉米油、葵花油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否則會造成油品劣變。(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14 養生.聰明飲食
想降膽固醇,但燕麥難吃?其實是你不會煮!教授教最簡單料理方式
昨天(2023-5-9)我發表燕麥越食越多病?美國心臟協會強力推薦,今天看到已經有將近兩萬個點擊,而《關鍵評論》也來要求轉載。這篇文章其實是下面這幾篇文章的後續:2018-8-19:桂格麥片含除草劑,但是(六天來有將近四千點擊)2021-11-25:燕麥會升高三酸甘油酯?(目前有將近三萬點擊)2023-5-4:燕麥會越食越多病?(目前有將近五萬點擊)2023-5-6:柏格“醫生”被事實核查(目前有將近一萬點擊)這麼高的點擊率,可真的是要拜謝那幾位創造(捏造)「燕麥有害論」的網紅。不管如何,有讀者來說,雖然相信燕麥是有益健康,但不願意再吃,因為實在是很難吃。也有讀者來問是那個牌子,怎麼煮,等等。所以,我就用這篇文章來回答。在回答之前,我先聲明,我從沒有接受過任何金錢上的贊助,也會拒絕任何金錢上的贊助,所以,當我提到我用某某品牌時,純粹就只是事實陳述,而沒有推銷或代言的意圖。請看讀者想要斗內支持本網站,以及林慶順教授獎學金。在台灣,「燕麥片」有可能會跟「麥片」搞混。「燕麥片」的英文是oatmeal,而它是把燕麥(oat)去殼、蒸煮、輾壓而成,其成分為100%燕麥。「燕麥片」通常需要煮過才可以吃。「麥片」的英文是cereal,而它大多是使用玉米、小麥、大麥、稻米等各類穀物混合(可能根本不含燕麥),經熟化、烘烤、塑型,再加上糖粉、香料、色素等,使其香脆可口,色彩繽紛。「麥片」通常不需要煮就可以吃(通常是放在牛奶裡)。燕麥片通常分成四大類型:(1)Steel-cut oats 燕麥粒(所以其實不是燕麥片),(2)Rolled oats/ old-fashioned oats 傳統燕麥片,(3)Quick-cooking oats 快熟燕麥片,(4)Instant oats 即食燕麥片。從1到4,烹煮的時間是從半小時到零,而口感則是從厚實 Q 彈到黏糊沒咬感。我們家都是用第2類。(1)Steel-cut oats 燕麥粒:將燕麥顆粒去殼,再使用鋼刀切割而成。需要用文火煮 30-40 分鐘。口感厚實 Q 彈。(2)Rolled oats/ old-fashioned oats 傳統燕麥片:將燕麥顆粒烘烤、去殼、蒸軟,並碾壓成片狀。需要煮5-10分鐘。(3)Quick-cooking oats 快熟燕麥片:將燕麥顆粒切成碎粒,然後烘烤、去殼、蒸軟,並碾壓成片狀。需要煮1分鐘。(4)Instant oats 即食燕麥片:將燕麥顆粒切得更細(幾乎成粉狀),然後烘烤、去殼、蒸軟,並碾壓成片狀。熱開水一沖,即可食用。我們家都是用桂格的傳統燕麥片。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它煮軟後,加入牛奶即可食用。也可以煮滾後放置隔夜,加入牛奶再煮滾,熄火後大約5分鐘即可食用。原則上是煮得越久就越軟爛,而浸泡(放置)越久就越粘稠。至於燕麥片、水、和牛奶的比例,是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來調整。(註:我們家都是用全脂牛奶)我們家大多是吃「小米綠豆仁燕麥粥」(我太太的私房菜),而這也是我最愛吃的。做法大約是:把2茶匙(teaspoon)小米和6茶匙綠豆仁加入4米杯的水,煮滾後加入8大匙(tablespoon)桂格傳統燕麥片,然後熄火放隔夜。隔天早上,再煮滾(可加水稀釋),然後加入大約一杯牛奶,再煮滾,熄火後大約5分鐘即可食用。(註:多次煮滾是因為綠豆仁需要煮開花才會好吃)因為這樣做出來的「燕麥粥」或「小米綠豆仁燕麥粥」是沒加鹽或糖,所以可以把它當作是「美國稀飯」,也就是說,可以任君搭配各種水果(香蕉、酪梨)、堅果、餅乾和菜餚(蛋、肉、青菜)。早上急著要上班的人,可以煮一鍋還沒加牛奶的「燕麥粥」或「小米綠豆仁燕麥粥」,放在冰箱裡。要吃的時候,盛一碗,加入牛奶,微波加熱即可食用。原文:燕麥難吃?因為你不會煮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8 養生.聰明飲食
重視健康天天自己煮,全家人卻都膽固醇超標!原來是「1烹調方式」惹禍
廖太太偕同家人至醫院健康檢查,當日檢查結果出爐,一家子5個人竟意外地很有默契在血液報告中的總膽固醇項目顯示全數超標,甚至是平日就相當注意自己體態BMI指數為17(體重過輕)且今年才剛滿30歲的小兒子也不例外。 血脂異常原因多 飲食佔多數 就在醫師與廖太太一家解說健檢報告時,廖太太表示全家人的總膽固醇全數超標,這樣的結果讓她十分震驚;對此,醫師解釋血脂發生異常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家族遺傳、老化、飲食、抽菸、其他疾病造成等,而飲食的部分,大部份的原因還是來自於現代人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等。 而依照廖太太一家檢前諮詢中得知,家中並無相關遺傳病史,排除遺傳、老化、抽菸、不良生活習慣及其他疾病等因素,最可能的原因來自於飲食出了問題。後續營養師加入健康諮詢,意外得知重視健康的廖太太,都會自行到市場購買豬板油與豬背油來自製豬油當作日常烹調料理用油,她認為自製油乾淨、無其它添加物,也較新鮮健康,不管煎、煮、炒、炸、涼拌等任何烹調方式都使用自製豬油,而且使用豬油炒出來的菜又香又好吃。 自製豬油當料理用油 當心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聽到這樣的烹調方式直搖頭,並說明自製豬油雖乾淨新鮮,但不等於適用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及可無限量的使用豬油來料理飲食。因豬油(動物油)含較多飽和脂肪,食用過多易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異常增加,而長期高膽固醇的狀態下,易使低密度脂蛋白沉積在血管壁,導致血管內壁增厚、血管彈性降低,並使血壓上升,恐增加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使用植物油 避免這些狀況減少癌物質 在油品的選擇上,潘富子說明,一般常見的植物油,如芥花油、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等,屬於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研究發現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取代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及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在使用植物油時應避免高溫起鍋,可用於涼拌、低溫油水炒等料理方式,以減少自由基及致癌物質的生成。 動物油較適合高溫油炸 適量使用勿過量 不過,這也不表示豬油就等於是不好的油,部分飽和脂肪含量(34%以上)較高的油品,動物油如牛油、豬油、雞油等,熔點高,氧化安定性佳,較適合作為高溫油炸油使用。 根據美國最新發布的「2015-2020飲食指南」建議健康飲食應限制飽和脂肪的攝取不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0%。潘富子強調,烹調選適用油、油脂攝取勿過量,烹調方式盡量以清蒸、水煮、川燙、清燉與涼拌等可減少攝取過多油脂的機會。 避免高血脂 日常飲食+定期檢查很重要 國民健康署指出,脂肪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是男性70g與女性55g,飽和脂肪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是男性23g、女性18g(男、女性分別以體重70、55公斤之靜態工作者估計)。 潘富子提醒,「高血脂」已成為現代國人流行的文明病之一,從簡單快速的血液檢查就可初步檢視是否發生異常,血液報告裡的血脂肪狀態除了注重總膽固醇之外,也要注意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值,若前三者的濃度長期過高而後者過低且未加控制改善,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就會增高。延伸閱讀: ·拌麵、炒菜加「油蔥酥提味」恐害高膽固醇、心臟病! 營養師授「2吃法」有救了 ·亞麻仁油、紫蘇油、橄欖油,保存方法別弄錯!營養師提示4方法,以免好油變壞油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07 養生.抗老養生
營養師推「八二法則」防衰老又滿足口欲 還能減少自由基產生
【本文重點】母親節前夕,營養師分享了幾個凍齡的方法:抗氧化飲食可延緩衰老,高鈣飲食可以留住骨質,維持腦力可以增加思維敏捷度。她建議在日常飲食中減少油炸、加工食品、糖和澱粉的攝取量,飲食中多攝取蔬菜,並維持「八二法則」,即健康食物占八成。她還建議多攝取維生素A、C、E等抗氧化成分和Omega-3等好油,避免高溫烹煮的食物,多選涼拌或蒸煮食材。--by ChatGPT「妳們看起來像姊妹一樣!」現代媽媽懂得保養,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除了外貌,內在年輕也要兼顧,看不見的骨質和營養流失,正悄悄偷走健康。抗氧化飲食可減緩衰老,有效率的高鈣飲食留住骨質,多學習維持腦力。母親節前夕,陪媽媽一起學習凍齡。全天下女性都想永保青春,透過日常飲食也能做到抗氧化,讓身體機能維持最佳狀態。「自由基」是老化、疾病元凶,營養師建議減少油炸、加工品及糖、澱粉份量,並提高蔬菜量,最重要是維持「八二法則」,健康食材占飲食的八成。新光醫院營養課股長許為捷表示,自然界中的物質由原子、分子、化合物組成,物質周遭皆有電子圍繞,一旦失去電子後,將會變成自由基,處於活性極強、不穩定狀態,會急著想掠奪其他物質的電子。以人體來說,呼吸、新陳代謝、免疫反應等皆會產生自由基,會破壞細胞、產生疾病及老化。維生素A、C、E、微量營養素如硒,抗氧化能力強。許為捷表示,在一般狀態下,人體的自由基處於平衡狀態,當人體受到病毒攻擊,自由基會協助抵抗,但當體內有過多自由基時,會造成身體發炎,也會引發連鎖反應,使得細胞、DNA、脂質遭破壞,進而使身體細胞老化、功能受損,甚至引發疾病。以運動員為例,因長期運動導致體內自由基過多,外表較同齡來得成熟;而不良習慣如愛吃油炸、加工品,或壓力、熬夜、焦慮也會產生自由基。攝取維生素A、C、E等,或補充微量營養素都有助抗氧化。許為捷指出,「硒」是穀胱甘肽過氧化酶(GSHPx)的輔因子,可避免細胞受到氧化破壞,可透過堅果、海產、瘦肉或保健食品補充;硫化物亦可抗氧化,可攝取十字花科、洋蔥、蒜、韭菜;茄紅素也擁有高抗氧化能力,有助心血管健康。低溫烹煮減少自由基產生,Omega-3不能少。許為捷表示,20至40歲女性若有懷孕規畫,可補充葉酸、鐵質;40至60歲女性則需著重保護心血管,補充魚油Omega-3、維生素D3及鈣質,B群有助維持造血功能,讓免疫系統運作正常;50至60歲女性為避免肌少症,除了鈣質,亦可多補充鎂,可安定神經、幫助睡眠。許為捷提醒,無論任何年齡層,應降低糖類攝取,也應避開高溫烹煮的食物,包括炸物、滷味等,近年日本流行低溫烹煮(sous vide),維持美味又能降低體內產生自由基機會。而民眾可採取地中海飲食,包括大量蔬菜及魚肉,尤其魚肉脂肪中含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人體抗氧化。更年期女性穩定荷爾蒙,需攝取足量蛋白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營養師莊譓馨表示,更年期導致女性荷爾蒙減少,穩定荷爾蒙可延緩老化,也能預防骨質疏鬆、心血管問題。蛋白質、好油是構成荷爾蒙的重要原料,許多女性怕膽固醇過高,不敢補充蛋白質,反而會引發肌少症,建議每天應攝取足量蛋白質,每10公斤需要一份,60公斤的成年人一天需要6至8份蛋白質,例如每餐至少要吃一個手掌心大、1公分厚度的魚、肉或豆製品。莊譓馨指出,黃豆、山藥及亞麻仁籽富含雌激素,亦可提升荷爾蒙分泌;而晚睡影響荷爾蒙分泌,使負責修復功能的生長激素及褪黑激素不足,加速老化,建議在晚間11點至凌晨4點間進入熟睡狀態。若採168斷食,建議早餐要吃、晚餐跳過。近年許多民眾瘋168間歇性斷食,莊譓馨表示,間歇性斷食原理是當人體留有12至16小時空腹時間,身體會啟動荷爾蒙進行細胞修復,包括改善胰島素阻抗及心血管等問題。有些民眾選擇不吃早餐做168斷食,但減肥效果不顯著,她建議可以改為晚餐斷食,早餐是一天能量的重要來源,建議自製養生飲品,例如豆漿搭配亞麻仁籽、黑芝麻或卵磷脂,補充維生素E、鈣質、鐵質,營養又顧腦。而現代人壓力大,會想吃甜食紓壓、照顧大腦情緒,她建議民眾採取「八二法則」,健康食物占八成、兩成留著「放縱」,維持健康也能讓心情愉快。外食族蔬果量攝取不足,也常面臨高油、高糖及精緻澱粉問題,長期下來增加身體發炎機率,不僅是老化元凶,還會造成心血管、慢性疾病、癌症發生。莊譓馨建議,民眾多攝取五色蔬果,增加抗氧化來源,並減少高溫烹煮、油炸食物,可多選涼拌、蒸煮食材。莊譓馨建議多攝取含Omega-3、Omega-9的好油,例如橄欖油、苦茶油、亞麻仁油等,以及葵瓜子、杏仁、松子、芝麻等堅果類,皆有助於抗發炎及保護心血管。肝臟代謝排毒蔬食沙拉材料:甜椒、酪梨、番茄、蘆筍、奇異果、水煮蛋(2顆)、巴西堅果(2顆)、紅洋蔥、香菜。作法:將材料加入後,用檸檬汁、橄欖油、鹽、黑胡椒調味。營養價值:1. 酪梨、蘆筍:富含穀胱甘肽,能幫助肝臟代謝排毒。2. 巴西堅果:硒是榖胱甘肽抗氧化機轉的重要營養素。3. 番茄、紅洋蔥和香菜能增強抗氧化、修復細胞。富含抗氧化維生素食物:1. 維生素A:豬肝、奶油、起司、蛋、牛奶。2. 維生素C:芭樂、彩椒、奇異果、檸檬。3. 維生素E:葵瓜子、玄米油、杏仁、松子、黑芝麻。資料來源╱營養師莊譓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9 醫療.新陳代謝
為何糖尿病患該注意高血壓?詳解2者相似風險因子及預防方式
一、介紹糖尿病共病—高血壓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的疾病,定義是收縮壓大於130mmHg、舒張壓大於80mmHg,收縮壓、舒張壓分別代表的是心臟收縮和舒張時血管的壓力。而高血壓最主要的成因就是心輸出量或周邊血管阻力上升,因此高血壓的藥物是針對此兩大因素來控制血壓。體內還有另一個系統負責血壓的調控,稱為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腎臟負責體內水分的控制,當腎臟偵測到體液過多、血壓過高時,腎臟會啟動此系統,增加體液的排出,進而降低血壓。當這個血壓的體內自動調節機制失靈,就容易形成高血壓。長期的血壓高會對血管內皮造成過多的壓力,並且影響到不同器官的功能。高血壓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心血管疾病。為了抵抗高壓力把血液打出心臟,心臟容易產生肥厚的情形,嚴重者可能還會發展成心臟衰竭;腦中血管壓力如果過高,也有機會會破裂或形成血塊塞住腦血管,造成所謂出血性或栓塞性腦中風。二、高血壓與糖尿病關係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壓是很常見的共病症,根據統計資料約有74%糖尿病患者同時也患有高血壓[1]。而為什麼高血壓與糖尿病是很常見的共病症呢?目前有幾種解釋,一是持續性的高血糖容易傷害血管,造成大血管或小血管的病變,因此容易發展成高血壓;二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有胰島素阻抗,體內胰島素過多無法作用,會導致血管重新塑形、刺激交感活化,增加體內水份滯留,周邊血管阻力升高,進而形成高血壓[2]。高血壓和糖尿病有很多相同的風險因子,比如說肥胖、高血脂、動脈粥狀硬化、內皮細胞功能不佳等,這些相同的風險因子也會導致相同的併發症,主要是傷害到大血管及小血管,所以兩者常見的併發症都是心血管疾病,例如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衰竭。要如何降低上述的風險呢?有幾篇研究提出「DASH」飲食原則可以有效降低血壓並改善高血糖。DASH全名為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意思就是改善高血壓的飲食方式,概念上是要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瘦肉,並減少高糖份、高鈉、飽和脂肪酸多的食物。DASH飲食的效果,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改善高血脂、肥胖情形,改善這些風險因子,就可以改善高血糖及高血壓的問題。一天建議的吃法如下[3]:1.四到五份蔬菜2.四到五份水果3.六到八份全穀物4.兩到三份乳製品5.六份或更少的瘦肉、家禽或魚6.兩到三份脂肪和油脂:健康的脂肪選擇包括酪梨、低脂起司和優格、黑巧克力、堅果、橄欖油三、高血壓診斷標準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診斷標準與一般高血壓患者的診斷標準相同,在兩種情境下、使用兩種儀器,量測收縮壓大於130mmHg或舒張壓大於80mmHg,就可被診斷為高血壓。若單次於診間測得收縮壓大於180mmHg或舒張壓大於110mmHg,也被視為高血壓。正常情況下會希望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在懷孕且有糖尿病及慢性高血壓的患者中,允許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至於什麼時候要開始高血壓的藥物治療呢?視病人是否為高風險族群決定,低心血管風險的患者在130/80mmHg~140/90mmHg的區間內還不需進行藥物治療,但是高心血管風險患者的血壓一旦高於130/80mmHg就要開始藥物治療,高心血管風險族群包含年齡大於65歲、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已知的心血管疾病等[4]。四、診間測量vs. 居家測量一般來說,民眾發現自己血壓高的情境通常都是在醫療場所,因為家裡不一定有常備血壓計。然而,在診間量出來的血壓可能不是最準確的數值,病人看到醫療人員或是處在醫療場域時,往往會比平時緊張,而量出比平時更高的血壓,此現象稱為「白袍高血壓」。因此,為了改善診間血壓容易不準確的情況,不論是國內或國外的最新指引都強調要使用「居家血壓」代替「診間血壓」作為高血壓診斷標準。居家血壓測量的方式有個重要的口訣「722原則」(諧音:請量量)7:連續量測7天2:每天早晚共2次,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一小時內各量測1次2:每次量2遍,兩遍之間間隔1分鐘,兩個數值取平均值量測血壓前,不抽煙喝酒、不喝咖啡或濃茶、不憋尿,量測時要坐在背部有支撐的椅子上、雙腳自然著地、手臂與心臟同高並放在桌面上,平靜休息5分鐘後量測,會測量到更準確的血壓值。居家血壓量測的優點是可以避免白袍高血壓造成血壓值不準確的情況,並讓病患更了解控制血壓的重要性,缺點是家裡的血壓計若沒經過校正的話會比較不準確,一直量測血壓也可能讓病患更焦慮[5]。診間血壓量測的優點是由經過訓練的醫療人員操作會更準確、比起居家血壓計也更容易取得,缺點則是容易出現白袍高血壓的現象,或是只有單次測量抓不到平常的高血壓。五、結語高血壓是糖尿病很常見的共病症。兩者的風險因子十分相似,包含內皮細胞功能不佳、血管發炎、動脈粥狀硬化、高血脂、肥胖等。形成高血壓及糖尿病背後的機轉也類似,兩者也都會造成心血管併發症。因此,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治療也有一些共同之處,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生活型態的改善,也有一些藥物同時有降血壓及控制血糖的效果。高血壓可能會增加糖尿病造成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故控制血壓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果家裡有血壓計,可以採取「722原則」量測血壓,監控自己血壓的變化。如果平均而言血壓大於130/80mmHg,就要更小心注意自己的生活型態控制,另外也可以通知長期追蹤看病的醫師,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開始服用降血壓藥物。糖尿病患者要如何遠離高血壓?如同前面提到的,最重要的是生活型態的改善,包含DASH飲食、SABCDE生活型態改變。SABCDE分別代表的意思如下:S(Sodium restriction):限制鹽份攝取A(Alcohol limitation):限制酒類攝取B(Body weight reduction):控制體重在理想BMI之間C(Cigarette smoking cessation):戒煙D(Diet adaptation):調整飲食,採取DASH飲食原則E(Exercise):維持良好運動習慣想要降低心血管風險,可以從生活型態改變起,改變生活習慣,對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控制及預防非常有幫助。參考資料:1.Pasquale Passarella, Tatiana A. Kiseleva, Farida V. Valeeva, Aidar R. Gosmanov;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in Diabetes: 2018 Update. Diabetes Spectr. 2018;31 (3):218–224.2.Colussi G, Da Porto A, Cavarape A. Hypertension and type 2 diabetes: lights and shadows about causality. J Hum Hypertens. 2020;34(2):91-93.THE DASH DIET FOR TYPE 2 DIABETES4.Flack JM, Adekola B. Blood pressure and the new ACC/AHA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Trends Cardiovasc Med. 2020;30(3):160-164.5.European Cardiology Review 2015;10(2):95–101【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為什麼糖尿病患該注意血壓—病患必讀風險併發症與診斷標準】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4 養生.聰明飲食
8成人這種顏色蔬果吃太少 不同顏色蔬果營養成分及功效一次看
蔬果顏色超繽紛,藍紫色、白色、黃橙色、紅色、綠色全都有!你平常吃哪些顏色的蔬果?哪些顏色的蔬果最少吃到的呢?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根據2022研究調查發現,8成的成人飲食中,每種顏色的植物營養素均不足,其中又以藍紫色蔬果吃最少!植化素是重要的營養素每個顏色攝取量不足比例為紫色/藍色88%、白色86%、黃色/橙色 79%、紅色78%、綠色69%。蔬菜、水果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膳食纖維,是維持生理機能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營養,尤其近年來發現蔬果中獨一無二而且超級重要的就是植化素。植化素能夠幫助身體抵抗外在環境威脅,抗氧化、抗發炎、抗菌、抗過敏、保護神經健康、降血脂和降血壓,還能幫助我們更健康,所以,蔬果要吃足,也要吃的多樣,才能補充到多種植化素。哪種顏色的蔬果最營養?食物中存在成千上萬種植化素,不同顏色的蔬果都含有獨特對人體有益的營養,而且植化素具有多效性,也就是只要有攝取,就對身體細胞能夠一起影響,特別是幫助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改善胰島素敏感度、抗氧化、提升身體保護力等!跟著彩虹飲食法吃進營養素如果不知道蔬果份量怎麼吃,直接用顏色來吃也可以的彩虹飲食法,一天吃好吃滿6種顏色蔬果,減脂抗發炎讓身體健健康康:紅色食物/減重抗發炎,調節免疫系統茄紅素、花青素、類胡蘿蔔素、鞣花酸、槲皮素食物來源:番茄、草莓、甜菜、蘋果、西瓜橙色食物/生育健康,調節內分泌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生物類黃酮、薑黃素食物來源:胡蘿蔔、橘子、木瓜、芒果、百香果、薑黃黃色食物/生物類黃酮、葉黃素、玉米黃質護腸胃、促進健康腸道微生物健康食物來源:甜椒 鳳梨 玉米*白色食物/黃酮護肝護心食物來源:大蒜、火龍果、白花菜藍紫色食物/花青素減脂、降血壓、神經健康、認知健康食物來源:藍莓、葡萄、茄子、黑莓、紫高麗、紫花椰菜綠色食物/葉綠素、芥子油苷、兒茶素護心、抗過敏食物來源:酪梨**、奇異果、蘆筍、羽衣甘藍、菠菜、綠茶ReferenceBlumfield, Michelle, et al. "Should We ‘Eat a Rainbow’? An Umbrella Review of the Health Effects of Colorful Bioactive Pigment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Molecules 27.13 (2022): 4061.Minich, Deanna M. "A review of the science of colorful, plant-based food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eating the rainbow”." Journal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2019 (2019).*為全穀雜糧類**為油脂類本文資料來源:程涵宇營養師臉書粉絲團延伸閱讀: 。香蕉用1方法保存在冰箱,1周都不會變黑;香蕉吃多了會傷腎? 。表皮、果點、蒂頭,選購水梨3關鍵!放冰箱前做1動作更保鮮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19 養生.聰明飲食
馬鈴薯是「土豆」?「樹葡萄」不是葡萄!有趣的蔬果別名整理
康軒國一下冊生物課本將馬鈴薯稱之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在網路引發熱議。先別管這些政治口水,許多蔬果的名字來源其實很有趣,依其外形或產地來源,也有很多不同的別名。《元氣網》以下整理一些有趣的蔬果別名及由來,讓大家在吃水果補充營養之餘,也了解他們的身世。釋迦釋迦大部份人都知道是因其外形而命名。釋迦剛傳入臺灣時,因大家沒看過這樣的果子,外表一顆顆凸起的造型相當奇特一顆顆的凸起,就像釋迦摩尼佛的頭,因此稱為釋迦果或佛陀果。臍橙臍橙則是因在果實頂部之內著生一小果,常開裂呈現類似肚臍狀故而得名,又稱肚臍柑。閩南語肚臍的「臍tsâi」跟發財的「財tsâi」發音很像,因此又有財丁之稱。樹葡萄來自南美洲巴西的「樹葡萄」其實不是葡萄。它的原名是Caboticaba,引進台灣後,取前面兩個音,翻譯成「嘉寶」果。一顆顆紫黑色長在樹幹上的果實看起來就像是葡萄,也因長相跟成熟的巨峰葡萄難辨彼此,所以普遍被稱為「樹葡萄」。龍眼龍眼因果核圓亮,根據《本草綱目》裡的形容,因果實極像龍的眼睛,因此稱為龍眼,在大陸又被稱為「桂圓」。葡萄柚葡萄柚則是因果實在枝上成串簇生如同葡萄,且各個果實又如同柚子一般,所以稱之為葡萄柚。酪梨金氏世界紀錄記載最營養的水果之一的酪梨,大陸稱為牛油果、黃油梨、油梨,日本人稱為鱷梨。因形狀如梨,果肉如乳酪,台灣稱之為酪梨。【延伸閱讀】每天最多吃半顆!營養師教你怎麼吃酪梨降膽固醇馬鈴薯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馬鈴薯的名稱由來是長相如古代用的馬鈴。中國東北、天津稱土豆,華北稱山藥蛋,中國西北、雲南、兩湖稱洋芋…。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稱為馬鈴薯(華語、客語、閩南語)或荷蘭薯(閩南語),台灣有時也稱洋芋(國語)。其它還有過的稱呼有爪哇薯、白薯、土芋、地豆、土蛋、土生、香芋、洋山藥、山藥豆、陽(洋、楊)芋、荷蘭薯等。馬鈴薯的纖維質含量豐富,兼具蔬菜、主食雙重特性,維生素C含量也不低,而且,維生素B群、礦物質等也都有,還有少量蛋白質,幾乎接近全營養,唯一含量較少的只有脂肪。【延伸閱讀】馬鈴薯/有B有C有纖維 接近全營養番薯番薯原產中南美洲,一些從西洋傳入中國的作物,都用「番」字開頭,如番茄、番石榴、番麥(玉米)等。常聽到的別名有地瓜、甘薯、山芋、紅薯等。含豐富膳食纖維和維生素A、β-胡蘿蔔素及鉀離子等,是台灣人心中平價國民美食、養生聖品。【延伸閱讀】想要飽足感還是抗氧化?地瓜不同顏色營養略不同,專家教你挑番茄番茄同樣也是從西洋傳入中國的作物,原產於南美洲安地斯山區。番茄依其顏色、大小、形狀等有許多不同品種,名字也各有不同,如小果(聖女)番茄、玉女番茄、牛番茄、黑柿番茄或粉柿番茄等。【延伸閱讀】圖表/番茄怎麼吃 營養最到位?鳳梨根據《農業知識入口網》資料記載,鳳梨俗稱菠蘿、黃梨、旺萊…等,因其果皮似波羅蜜而色黃,味甘微酸,形似鳳尾而得名。鳳梨富含多種維生素及鈣、鎂、鉀等礦物質與纖維質,最近鳳梨盛產,價格便宜,臉書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也教大家3招快速辨別鳳梨狀況,先「看果型」,再「看果目」,最後「聽聲音」,照著做就能讓你挑到滿意的鳳梨。【參考資料】.臉書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番茄從哪裡來?又有哪些常見迷思?.《農業知識入口網》認識鳳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