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2 養生.運動天地
搜尋
運動傷害
共找到
368
筆 文章
-
-
2020-05-01 橘世代.健康橘
教練在線/一面牆+3個動作 在家練肌力的有效方法
其實只要一面牆,就能夠健身!以下介紹的3個動作,無論在家或去公園都能做,不僅能強化膝蓋,還能預防跌倒。教練小提醒【誰適合這套動作】從未踏入健身房或剛開始健身的初學者。【誰不適合這套動作】若膝蓋疼痛、踮腳時小腿會不舒服、肩膀已有不適者,建議先看醫生,待該部位不痛後再進行訓練。【練習前的準備】運動前務必暖身,才能降低運動傷害發生,如原地小跑步、開合跳和抬腳等動作,讓肌肉和關節活動開來。暖身要做到身體微微出汗,讓身心狀態都做好運動的準備。【練習後的身體反應】若運動過程中覺得膝蓋、小腿或肩膀不舒服,就馬上停止。【課程建議】每個動作一次做10到15下,10到15下為1組,建議每天做3到5組。相關課程圖解教學/每天給自己10分鐘 3個動作練出退休好體力加入【健 康 橘】社團接收最新資訊 │ 了解更多【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
-
2020-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宅在家 醫師籲這兩大習慣可能傷了身體
雖然宅在家很放鬆,但有些生活習慣不知不覺會傷了你的身體!這次醫師們特別整理居家要留意的兩大要點,大家快來看看。1. 長時間滑手機和朋友少了外出聚會,改揪團連線打手遊嗎? 王咨翔中醫師說明,根據歐洲脊椎協會指出,低頭30度看手機時,頸部就要承受25公斤以上的重量!長時間的低頭不只會加速頸椎退化速度,也可能冒出「富貴包」。中醫在治療上主要以針灸、拔罐和整脊為主,促進肩頸氣血循環、疏經通絡。另外如果使用不正確的姿勢拿手機,也容易傷了手腕而導致「媽媽手」,醫師建議使用3C產品時,除了定時休息外,手腕和手掌也最好成一平面,坐姿如果可以維持背部緊靠椅背,也是很好的頸椎減壓方式。2. 把家裡當健身房很多人因為不能到健身房訓練,就會轉移陣地到家中,想說上網找重訓、瑜珈的教學影片一起跟著做。何昱樺中醫師分享,在家運動其實要特別小心,像是最近門診就有遇到因為在家運動不小心扭傷腰的病患,幸好經過脊椎調整手法 、針灸和小針刀治療後,多有明顯改善。何昱樺醫師提醒,進行較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或是運用平時較少活動到的部位,都很容易造成運動傷害,一定要量力而為。如果是要在家裡跳繩或是跳有氧操,也應該要穿上運動鞋,千萬別赤腳,不然足底足踝的筋膜很容易損傷。來源出處:扶原中醫診所台中院區
-
2020-04-28 橘世代.健康橘
圖解教學/每天給自己10分鐘 3個動作練出退休好體力
退休後時間變多,沒時間運動再也不是藉口!以下這3個動作,即使在家也能做,每天只要花10分鐘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維持健康和行動力,活出自己理想的退休生活。接下來讓專業教練Jack一邊解說一邊帶大家操作!動作一、屈蹲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秘書長李毅涵Jack教練表示,下肢肌群夠強健,走路或跑步才不容易累,還可提高身體代謝,避免發胖,而屈蹲主要訓練大腿和臀部兩大下肢肌群。步驟一:準備一張穩固的椅子,人站在椅子前,接著雙手在胸前交疊,雙腳平行與肩膀同寬。步驟二:將臀部慢慢向後推,也就是往椅子的方向,想像自己正慢慢坐下。步驟三:當臀部碰到椅子後,再慢慢回到站姿、反覆操作;10到15下為1組,每天執行3到5組便可預防肌力退化。【教練提醒】1. 雙腳應與肩膀同寬且保持平行。2. 膝蓋方向要與腳尖一致。3. 往後坐的過程中注意不要撲空而摔倒。動作二、舉物向上Jack教練觀察,不少人退休後可能有更多的時間整理家裡或下廚,常會遇到把東西放到高處,或出門採買、手提重物的情形。對此,他建議可練習舉物向上,幫助身體更穩定,更能從容面對退休後的生活大小事。步驟一:準備1個裝滿水的2公升水瓶,若覺得太重,可將水倒掉一些,重量可依自身能力或當天身體狀態調整。步驟二:把水瓶放在地上,然後蹲下,蹲下時注意膝蓋方向與腳尖一致,但寬度要比肩膀再寬一點。步驟三:雙手持水瓶,將水瓶拿到胸前後再慢慢起身,再將雙手向上延伸,把水瓶盡量往上帶,建議高過頭部再停止。步驟四:接著再緩慢下降、水瓶放至胸前後再蹲下,將水瓶放回地上,來回算1次;每組做10到15次,每天做3到5組便可達到訓練目的。【教練提醒】1. 上來時,腳先動、手再動;下放時,手先下、腳再蹲2. 過程中記得保持呼吸順暢,切記不要憋氣。動作三、硬舉有鑒於現代人長期久坐的生活型態,長期下來不但容易變胖,更容易引發下背痛,影響行動力。Jack教練建議可透過硬舉訓練下背,讓下背更穩定、強壯,同時鍛鍊核心肌群,退休生活才不會被身體痠痛所苦。步驟一:雙手各持1個裝滿水的600毫升水瓶、放在大腿前方,若覺得太重,可倒掉一些水。步驟二:慢慢將臀部往後推,類似行鞠躬禮,同時把水瓶沿著大腿往下放到小腿的位置。步驟三:放到小腿後再將身體上拉,來回算一次;每組做10到15次,每天做3到5組。【教練提醒】1. 過程中背要打直。2. 留意彎腰的高度,若能將背部與地面保持平行是最好的,盡力即可。課程提醒【誰不適合這套動作】關節、下背已有疼痛者。【練習前的準備】運動前務必充分暖身,才能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例如原地小跑步、開合跳和抬腳等動作,讓肌肉和關節活動開來。暖身要做到身體微微出汗,讓身心狀態都做好運動的準備。【練習後的身體反應】倘若運動過程中,感覺關節或下背不舒服,就要馬上停止。不僅如此,也要注意呼吸流暢,不要憋氣。另外,做舉物上提和硬舉時,水瓶的重量可依自身能力調整,即便先從徒手也無妨,循序漸進增加重量,才能讓運動持之以恆。相關課程圖解教學/挑戰人生第一座百岳 在家練體力的三個準備加入【健 康 橘】社團接收最新資訊 │ 了解更多【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
-
2020-04-28 科別.泌尿腎臟
洗腎,由我作主/轉換心態腎病非絕症!腎友活出自信
提到洗腎患者,多數人直覺他們是「病懨懨的」,其實不然,壽險公司經理張先生及田中精米所所長黃士倫兩人形象就很陽光,因持續在職場上發揮專業,訪談間能感受到他們的自信。黃士倫坦言,他過去會刻意隱瞞洗腎事實,「但愈是逃避,壓力愈大,接納自己才能活出新人生。」高中洗腎 留下男兒淚29歲的黃士倫洗腎11年多,發現時還是高中排球校隊的一員。他說,當初症狀僅大腳趾腫脹,原以為是運動傷害,就醫才知是尿酸太高所致,進一步檢查才確認主因是腎萎縮。因已無法挽救,必須洗腎,「當下我真的哭了出來。」在醫師建議下,黃士倫選用腹膜透析(PD),在白天空檔時於居家更換透析液,後來嘗試併用健保給付的機器自動洗腎(APD),盡量不影響學業。但正逢青春期,他很在意親友同情的眼光,除了自卑,也勉強表現沒有生病的模樣。轉換心態 腎病非絕症幸好父母時時提醒他,末期腎病非絕症,要面對並接受事實,而從大學開始交往的女友也鼓勵他不要放棄。經時間淬鍊,他才轉換心態。黃士倫說,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他要面對的就是末期腎病,「若不強大自己就會畫地自限。」於是他開車載著透析藥水完成環島旅遊,去年赴日參加稻米鑑定賽,並與女友完成終身大事,不再因洗腎處處侷限自己。腹膜透析 不影響上班在壽險業工作30多年的張先生,看遍客戶面對各式疾病,理解人生無常,7年前體檢發現腎臟出了毛病,雖致病原因不明,但能心情平穩地持續就醫控制,撐到去年才接受腹膜透析。「生病要吃藥,腎壞了就是要洗腎。」張先生說,慶幸健檢讓他及早為洗腎生活作準備,自然能與之共處,並更認真對待每一天。他在辦公室放點滴架,上班時抽空換液,腹膜透析不影響工作,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相對安全。「只是耗力的工作會累,不方便出差與應酬罷了。」張先生說,幸好有一群好同事不只體諒他,還集資買太空椅給他午休小憩。老婆也沒因他洗腎而特別煩惱,但他不敢告訴母親他洗腎,怕媽媽擔憂他。張先生說,他的工作是幫助每個家庭不因病而窮,工作成就感讓他很有自信,所以沒提起是看不出他有在洗腎。他知道很多腎友因洗腎而求職不順,「非常歡迎找我洽談工作!」健保給付 在台很幸福張先生和黃士倫都提到,我國醫療品質優異,且洗腎均有健保給付,反觀國外洗腎非常昂貴,生在台灣很幸福。他們站出來響應腎友的尊嚴倡議,也呼籲腎友選擇適合自己的透析治療、珍惜醫療資源,並積極看待生命,活出新人生。
-
2020-04-27 橘世代.健康橘
教練在線/爬郊山、登百岳 3個動作學起來!在家練出好體力
登百岳是許多人喜歡從事的休閒運動之一,但對平常沒有固定運動習慣的50歲族群來說,長達3、4小時的登山運動,若是平常沒有完善的體力準備,可能登一次百岳,會為身體帶來不必要的運動傷害。由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秘書長李毅涵Jack教練精準教授3個動作,包括弓箭步走路、側棒推髖、四足跪姿穩定訓練,不需要運動器材,只要找個空曠處,或是鋪一片瑜珈墊,就可在家獲得一定的運動量,並有效伸展身體。這3個動作持續練習完後,就能具備基本體能去登百岳。Jack教練也提醒,在登百岳之前,除了做肌力訓練,先從近山爬爬看,因為要挑戰百岳除了身體肌力,還有氧氣濃度的問題,事先練習要做好準備,若有專業嚮導隨行最好。教練小提醒【誰適合這套動作】從未踏入健身房,或剛開始健身的45+初學者。【誰不適合這套動作】若是脊椎側彎或腰有受過傷的人群不建議做這套動作。【練習前的準備】1.運動前應適度讓關節活動一下,五分鐘快速的擺手、擺腳、原地踏步、蹲,讓關節暖和,肌肉比較不容易拉傷。2.找一小塊空曠的場地,若是覺得地板冰涼,可使用瑜珈墊。【練習後的身體反應】1.若是做了上述動作後,關節與骨頭會痛,有可能是關節施力不當或是骨質無法支撐肌力訓練的重力,需馬上停下。2.注意不要憋氣,因憋氣可能造成胸壓過大,血管壓力飆高,若有心血管疾病的族群憋氣會增加發作的風險,若是發現有面紅耳赤、頭暈的現象,應視個人身體狀況休息。【課程建議】不要每天做同一套動作,可做一天、休息一天,讓肌肉適度休息。相關課程想練肌力│增強核心│輕鬆伸展加入【健 康 橘】社團接收最新資訊 │ 了解更多【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
-
2020-04-27 養生.運動天地
假日運動反而不健康? 當心這些傷害悄上身
30歲陳小姐平日忙於工作,幾乎不太運動,但擔心自己身材走樣,又希望運動增強免疫力,來對抗新冠病毒入侵,而假日至游泳池瘋狂運動,沒想到,隔天起床,右膝蓋疼痛腫脹,無法走路。緊急就醫超音波檢查膝關節發現,她髕骨上方有異,用空針抽出30毫升的積水,確診為關節使用過度造成的運動傷害,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張瓊玟提醒,運動健身應當循序漸進,避免當「假日運動員」。張瓊玟表示,陳小姐平時沒有運動,一到假日卻超量游泳運動,加上暖身不足或運動姿勢等問題,導致膝關節發炎積水,而類似情況也常見於跑步運動,或是假日登山。平常缺乏運動,肌力不足,一旦過度運動,運動量過大,就可能導致肌肉或肌腱受傷,這就是俗稱的「假日運動員」,為運動傷害的高危險群。醫師提醒,平時就應建立固定運動習慣,不要全部集中在假日,周一至周五也可抽出時間運動。國民健康署建議「531」原則,每周平均運動5天,每天平均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10次以上,只要運動程度達到微喘,但還能說話的強度。張瓊玟指出,想要減少運動傷害達到減重目的,還必須均衡飲食,適當補充蛋白質,供給身體肌肉所需基礎,此時,配合運動鍛鍊肌力,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就能事半功倍。凡是萬事起頭難,建議想運動,卻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先找到適合樂趣的運動,然後呼朋引伴,找些朋友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運動,提升運動樂趣。此外,應該避免重複單一運動,才能減少運動傷害,可以安排不同運動方式,例如:有氧運動、肌力重量訓練、伸展活動等,對體能表現有加乘效果。(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健身房運動最好不要戴口罩? 疫情期間教你幾招自我保護 腳一踩就痛! 放鬆足底筋膜每天6動作有做有差
-
2020-04-23 科別.骨科.復健
運動後膝蓋打不直 醫:可能半月板受傷了
一名20歲大學生跟朋友在海水裡玩摔角遊戲,回來後只覺右側膝蓋怪怪的不太舒服,經醫師診斷是右腳膝蓋半月板撕裂,後來透過「膝關節內視鏡手術」治療,才恢復正常行走。長安醫院骨科醫師邱宗恆指出,半月板是一片有彈形的C形盤狀物,可以做為膝蓋的緩衝墊。每個膝蓋都有兩片半月板,一片在膝蓋外側,另一片在內側,可以將重量平均分布於膝蓋,保持膝蓋的平衡。若是半月板撕裂,會讓膝蓋的功能無法正常運作。他說,經核磁共振檢查,這名大學生膝蓋外側半月板後角明顯撕裂,因撕裂的位置很靠近後面的軟組織關節囊部位,因此必須做適當的縫合。膝關節內視鏡手術和傳統開放性手術相較,醫師不必為了看清傷勢把關節完全打開,而造成對肌肉的損害;只需要兩個小切口,一個用於關節鏡,另一個切口放入手術器械。由於傷口小、破壞少、恢復快,住院時間明顯縮短,患者恢復情況也更為良好。他說,經常需要急煞、扭轉方向、變換方向的運動,如籃球、排球、羽毛球、甚至網球,都很有可能發生半月板破裂的情形。若運動後發現膝蓋打不直,關節部位有異物卡住的感覺,就應該就醫檢查。此外,要避免半月軟骨受傷,平常運動時就要做好膝蓋保護。如果覺得自己肌耐力不夠,從事運動前,務必穿戴上膝關節護具,甚至挑選服貼性佳的護膝來戴。運動前也要充分暖身,一般需要至少12~15分鐘,且運動切勿過量及過於逞強。出現急性運動傷害,應立刻依保護受傷部位、休息、冰敷、固定患部、抬高患部減緩血液循環原則進行治療,才能讓運動有最好的功效,並降低傷害的發生。
-
2020-04-21 橘世代.健康橘
挑戰人生第一座百岳 在家練體力的三個準備
登百岳是許多人喜歡從事的休閒運動之一,但對平常沒有固定運動習慣的50歲族群來說,長達3、4小時的登山運動,若是平常沒有完善的體力準備,可能登一次百岳,會為身體帶來不必要的運動傷害。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秘書長李毅涵Jack教練教授3個動作,不需要運動器材,只要找個空曠處,或是鋪一片瑜珈墊,就可在家獲得一定的運動量,並有效伸展身體。這3個動作持續練習完後,就能具備基本體能去登百岳。Jack教練也提醒,在登百岳之前,除了做肌力訓練,先從近山爬爬看,因為要挑戰百岳除了身體肌力,還有氧氣濃度的問題,事先練習要做好準備,若有專業嚮導隨行最好。動作一:弓步走路Jack教練:弓箭步是以單腳來支撐這個身體,正與我們爬山的動作相似,因為大腿、小腿、髖關節在應付不同高低落差的山路要很大的力氣,因此練習弓箭步走路會比屈蹲來得更有效。步驟一:先測試原地往前跨的弓箭步動作,是否做得到。步驟二:往前弓箭步走三步,可視肌肉痠的程度,來回走幾趟。動作二:側棒推髖Jack教練表示,因為爬山要揹重物、揹行李走山路,身體要應付很多不穩定的路況,核心肌群就特別容易疲勞與痠痛,因為山路都是崎嶇不平,可能左晃右晃、在行進的途中、身體需要側屈,因此以側棒推髖這個動作來訓練左右方向核心的穩定動作。步驟一:髖關節靠在地板上或墊子上,手肘撐,膝蓋屈膝九十度。步驟二:把臀部往上推。步驟三:換邊再做一次。動作三:四足跪姿Jack教練指出,四足跪姿的穩定訓練要舉單手和單腳,如果同時把手和腳抬起來離開地面,對個人來說很難完成的話,不妨先從單手離開地面或是單腳離開地面;若是連單手、單腳離開地面身體都很不穩定,可以選擇用棒式來取代,將手撐在地板上,類似伏地挺身的動作,這樣靜止的訓練,訓練到核心有一定的強度後,再來挑戰四足跪姿的穩定訓練。步驟一:四足跪姿,手腕撐的位置在肩膀正下方,膝蓋支撐的位置在髖關節正下方,背打平。步驟二:右腳跟左手往前延伸,並保持身體穩定,換邊再做一次。教練小提醒【誰不適合這套動作】若是脊椎側彎或腰有受過傷的人群不建議做這套動作。【練習前的準備】1.運動前應適度讓關節活動一下,五分鐘快速的擺手、擺腳、原地踏步、蹲,讓關節暖和,肌肉比較不容易拉傷。2.找一小塊空曠的場地,若是覺得地板冰涼,可使用瑜珈墊。【練習後的身體反應】1.若是做了上述動作後,關節與骨頭會痛,有可能是關節施力不當或是骨質無法支撐肌力訓練的重力,需馬上停下。2.注意不要憋氣,因憋氣可能造成胸壓過大,血管壓力飆高,若有心血管疾病的族群憋氣會增加發作的風險,當發現有面紅耳赤、頭暈的現象,應視個人身體狀況休息。【課程建議】不要每天做同一套動作,可做一天、休息一天,讓肌肉適度休息。【相關課程】想練肌力│增強核心│輕鬆伸展加入【健 康 橘】社團接收最新資訊 │ 了解更多【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
-
2020-04-21 橘世代.好學橘
運動一輩子!62歲每周帶友爬山 征服谷關七雄
62歲陳信仲是運動好手,原本打高爾夫球30多年表現得相當出色,近年因享受跑步時團體的歡樂氣氛,每年都參加2、30場馬拉松,最自豪的是不曾有運動傷害,他在鹿港跑團「二鹿夜跑」帶領跑者運動,即便今年因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團友相邀爬山,3個月從就征服了谷關七雄。陳信仲首場馬拉松是參加2014年田中馬拉松,為了第一次「全馬」就完賽,有計畫性的練跑2個月,從早晚各5公里加碼到各10公里,一個月就累計跑了400公里,他說,跑步當天前半段一度受氣氛影響衝太快,幸好有跑友提醒,讓他恢復正常配速,順利挺過兩段爬坡後,順利完賽。此後,陳信仲熱中馬拉松,也依規劃在2018年完成10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累積上百場賽事經驗,甚至出國「跑旅」,陳信仲說,每年大約有1個月時間在日本邊跑步邊自助旅行,參加過富士山、北海道、德島、青森等多場馬拉松,對當地居民自發準備的補給印象深刻,「一碗簡單味增湯就充滿滿滿人情味。」陳信仲從念書時期就熱愛運動,打羽毛球、籃球、排球,但時常受傷,曾因撞傷頭縫了9針,也因此出社會運動格外注意身體狀況,「運動用的是頭腦策略」陳信仲說,即便是跑步,也要研究路線、高度表,考量當天的天氣、體力,有規劃的配速,才可不受傷的完賽。現在本該是馬拉松旺季,卻因疫情全都停擺,從今年2月開始,陳信仲每周帶著團友爬山,4月初挑戰完谷關七雄,他說,這裡的步道每500公尺就有一個木樁,跑友體力不一,他會告訴同伴在下一處木樁相等,鼓舞大家依序完成,「下山有時比上山艱難」,山路石路需要眼睛頭腦並用,一不踩穩就會摔傷。陳信仲說,運動讓他獲得許多樂趣,也賺得友誼與尊敬,最重要的是身體維持健康,他鼓勵每個人依自己的體能運動,最重要的是秉持不與人較勁的態度,才能走得長久。【更多精彩人生2.0↘↘↘】。退休老師未忘網球情 14年投身教學培養更多小國手。退休校長熱愛體育40年 盼帶給學生終生運動習慣。不要求每場贏!「奧運銀腕」郭李建夫帶隊,練韌性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4-10 科別.骨科.復健
中老年人登山 暖身拉筋不可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日許多人喜歡往山林走,登山健行更是許多退休族的日常休閒,省錢又健身。衛服部旗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書樊提醒,登山前要做暖身運動,拉筋不可少,善用護具、登山輔具,若要攀爬3千公尺百岳,也要加強肌力與肺活量。台灣有200多座3千公尺以上高山,近年政府推「山林解禁」,進入管制區無須再申請入山證。無論是3千公尺高山或中級山,各地熱門登山路線常見中高齡人士,帶著小背包與三五好友相約運動。醫師提醒善用護具、輔具 若要攀爬3千公尺高山 要加強肌力與肺活量林書樊建議,出發前暖身運動與結束後收操拉筋可避免運動傷害,郊山路線通常有階梯,腳跟在步道階梯往上提,可伸展小腿後方肌群,或雙手支撐在牆壁伸展膝蓋後方,充分熱身後再啟程。在山徑中,常看見山友雙手各拿一把登山杖輔助行進,最怕膝蓋不聽使喚。林書樊說,中高齡登山族常受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兩大疾病所苦,若有退化性膝關節炎者,可能出現膝蓋內側疼痛與後膝窩緊繃感。許多山友有相同感受「上山容易、下山難」,有人因下山膝蓋疼痛,習慣「倒退嚕」下山,藉此減輕膝蓋負擔,可能會因視線不良導致摔倒,林書樊不建議這樣做。林書樊說,膝蓋兩邊側韌帶與中間十字韌帶建構出膝蓋整體穩定度,多數老年人十字韌帶較鬆、膝蓋不穩定,退化的痛加上膝蓋鬆脫的痛。因為爬山是緩慢上升過程,可靠肌耐力來彌補關節穩定度,下山時全身重量往前擠壓,疼痛感加劇。林書樊建議,運動族要對症下藥,先釐清是膝蓋或腳踝有問題,選用適合護具來輔助。以醫療用護膝來說,它會產生擠壓作用,上下坡卡到膝蓋情形降低,可舒緩疼痛,搭配使用登山杖,對需要跨大步的山徑也有幫助。此外,運動後別馬上喝冰涼飲品,慢慢讓筋放鬆。若要挑戰大山,肌力與肺活量要加強。林書樊說,隨著海拔攀升,氧氣濃度下降,身體容易堆積乳酸,乳酸代謝需要時間,若肌肉量少的話,爬升到1、2千公尺時,乳酸堆積得差不多,就難再堅持下去。想親近高山者可嘗試加強肌肉重訓,登山時可準備威而剛,或適度補充人體無法合成的氨基酸(BCAA)因應高海拔登山行程。看橘世代 更多新聞
-
2020-04-06 科別.骨科.復健
公園常見的運動器材安全嗎?物理治療師這麼說
Q:公園常見的運動器材,一定安全嗎?A:公園綠地空氣流通且常設有簡單的運動器材,多走走、多活動有益健康,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等單位曾針對近2萬5000名長者進行病例對照研究,研究顯示,居住在遊樂場和運動場人均面積較高的鄉鎮,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顯著減少3%。不過,即便是普設的簡易運動器材,長者仍需注意使用安全。使用一項運動器材前,除了要閱讀說明書、看看是否適用於自己的年齡與體況之外,還需碰碰、拉拉器材,確認是否有故障、鬆脫、生鏽、繩子脆裂等情形。適當暖身後,應依照說明書圖示漸進式地使用器材,否則可能造成運動傷害。舉例來說,滑步機使用時需兩手抓穩,左右腳一前、一後交錯滑動,如果錯誤讓雙腳同步向前、同步向後滑動,容易因不平衡而發生跌倒風險;再如,使用有兩條手拉繩的上肢牽引器時,應雙腳站穩,左右手各拉一條繩子、交錯拉動,如果誤讓腳離地或是誤讓身體左右搖擺晃動,可能不慎造成拉傷。如果長輩體況不適合使用運動設施也無妨,世界衛生組織點出,多走路,其實就有助預防與改善慢性疾病、紓解壓力,是經濟又環保的運動選擇之一。每日依自己的身體狀況出門走走,藉由足夠的活動量來維持體力,並增強抵禦疾病的能力。諮詢專家/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整理/記者羅真
-
2020-03-29 橘世代.健康橘
50+登山客要注意! 登山前、中、後都有「保健守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日許多人常往戶外跑,登山健行是許多退休族的日常休閒,省錢又健身。衛服部旗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書樊說,登山之前要做暖身運動,收操拉筋不可少,另善用護具與登山輔具,若要攀爬3千公尺百岳,記得要加強肌力與肺活量。台灣有200多座3千公尺以上高山,近年政府高喊「山林解禁」,進入管制區無須再申請入山證。無論是3千公尺高山或者中級山,各地熱門登山路線常見中高齡人士身影,只要帶上小背包隨時可與三、五好友相約運動。旗山醫院骨科醫師林書樊建議,出發前的暖身運動與結束後的收操拉筋可避免運動傷害,郊山路線通常有階梯,可以腳跟在步道階梯往上提,這樣可以伸展小腿後面肌群,或雙手支撐在牆壁伸展膝蓋後方,充分熱身之後再啟程。在山徑中,常看見山友雙手各拿一隻登山杖輔助行進,山友最怕膝蓋不聽使喚。林書樊說,中高齡登山族常被骨質疏鬆與退化性關節炎兩大疾病所苦,尤其年逾50歲熟女停經後更容易受骨鬆困擾,若有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人,可能出現膝蓋內側疼痛與後膝窩緊繃感。山友都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難」,有些人因下山膝蓋疼痛,所以習慣「倒退嚕」下山,藉此減輕膝蓋負擔,不過這樣反而會有視線不良導致摔倒,林書樊不建議這樣做。林書樊說,膝蓋兩邊的側韌帶與中間十字韌帶建構出膝蓋整體穩定度,大部分老年人十字韌帶比較鬆、膝蓋不穩定,退化的痛加上膝蓋鬆脫的痛,會讓上年紀的人爬山時不舒服,甚至下山時感覺更痛,因為爬山是緩慢上升過程,可靠肌耐力來彌補關節的穩定度,下山時全身重量往前擠壓膝關節軟組織導致疼痛感出現。林書樊建議,運動族要對症下藥,先知道自己是膝蓋還是腳踝有問題,之後選用適合的護具來使用。以醫療用護膝來說,它會產生擠壓作用,上下坡卡到膝蓋的情形降低,可以舒緩疼痛,另搭配使用登山杖,對需要跨大步的山徑也很有幫助。此外,運動完不要馬上喝冰涼飲品,要慢慢讓筋放鬆。若要挑戰大山的話,肌力與肺活量都要加強。林書樊說,隨著海拔攀升,氧氣濃度下降,身體愈容易堆積乳酸,乳酸代謝需要時間,若肌肉量少的話,1、2千公尺乳酸就堆積差不多,後面就沒辦法繼續堅持下去。前十年國人宣導骨質疏鬆,後十年開始重視肌少症問題,骨頭猶如摩天大樓地基,肌肉則是大樓鋼筋,兩者相輔相成,就可以承受高難度挑戰。要爬高山的人可嘗試加強肌肉重訓,考慮攜帶威爾剛或適度補充人體無法合成的氨基酸(BCAA)來因應高海拔登山行程。【健康橘精選延伸特輯↘↘↘】。熟齡族要自由 這個關鍵力絕不可少。聽過「肌少症」嗎? 愛窩沙發追劇的人要注意了。看懂退化性關節炎 6法寶護膝蓋「保持軟Q」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3-23 科別.腦部.神經
搬家工人肩胛骨突出像長翅膀 醫師:注意嚴重神經傷害
一位40歲的搬家工人,長年來雙肩背負重物,雖練就一身壯碩肌肉,卻也使得背上的肩胛骨突出,好像長出「雙翼」。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神經內科醫師鄧浩文表示,這不是好事,是「翼狀肩胛症」患者因從頸椎穿出來的長胸神經受損,致前鋸肌萎縮,出現雙臂無力舉高,是較嚴重的神經傷害,需接受治療,以免造成神經與肌肉永久的損害。患者表示,他的雙臂漸進性無力舉高已數年,只能到平舉的角度,再往上舉就有困難;除了舉起上臂時略微酸痛,並沒有麻木感,肩關節也沒有很嚴重的疼痛。鄧浩文請患者脫掉上衣,做舉起雙上臂以及雙臂推牆壁的動作時,赫然發現其背後兩側肩胛骨都明顯向後突出,像在背上長出了雙翼,判斷該患者可能因為兩側的長胸神經受損致前鋸肌無力,進而造成上臂在肩關節的活動受限。經進一步做了神經傳導與肌電圖檢查,及胸部電腦斷層,證實患者胸壁兩側的前鋸肌都呈現嚴重萎縮的情形。鄧浩文說,長胸神經從脖子到胸壁,而肩胛骨是靠前鋸肌、斜方肌、菱形肌支撐,其中前鋸肌是受長胸神經支配,一旦長胸神經受損,連結肩胛骨的前鋸肌就會乏力,無法將肩胛靠攏在胸壁上,造成肩胛骨會往後突出,導致翼狀肩胛症;進而因為肩胛骨無法固定,而導致上臂舉起的活動範圍受限。他說,常見的長胸神經受損原因包括了外傷、手術、或其他長期反覆性的拉扯或壓迫,如肩頸負重、重度須甩動手臂的運動、重量訓練等,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在慣用的右手發生神經麻痺。一般,這類患者經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後,雙臂抬舉的角度有機會獲得改善,除非病況十分嚴重才會建議進行手術神經減壓治療。從事重訓、健身、各種需要反覆大幅度擺動上臂的運動員、或者需要長期肩臂負重的人,若有發現上臂舉不高合併推牆時背上會有「翅膀」跑出來的情形時,需盡早就醫,評估是否有長胸神經受損的狀況並接受治療,以免造成神經與肌肉永久的損害。
-
2020-03-19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假日運動員 運動傷害高危險群
對抗新冠肺炎疫情,衛福部鼓勵大家多運動提高免疫力,30歲上班族的陳小姐卻因運動過量受傷,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張瓊玟提醒,運動健身應循序漸進,避免當「假日運動員」,免疫力還沒提高就先受傷。陳小姐是上班族,平常沒空運動,假日到游泳池瘋狂練游,隔天右膝疼痛腫脹無法走路;台中慈濟醫復健科醫師張瓊玟以超音波檢查,發現她膝關節髕骨上方有異,用空針抽出30毫升積水,是關節使用過度造成運動傷害。張瓊玟表示,平時沒運動者,只在假日超量運動,加上暖身不足或運動姿勢不對,易導致膝關節發炎積水;類似情況也常見於跑步,因肌力不足使肌肉或肌腱受傷;俗稱「假日運動員」的病人,都屬運動傷害的高危險群。張瓊玟提醒運動要循序漸進,建立運動習慣,不要全部集中假日;成人可採國健署建議的「531」原則,每周平均運動5天,每日平均30分鐘,心跳達每分鐘110次以上,做到些微喘、還能說話的運動強度即可。她也養成運動習慣,可找有樂趣的運動,或與朋友一起,並且避免只做同一種運動,大量、重複單項動作易產生傷害。
-
2020-03-08 科別.婦科
身體明顯變化的分水嶺 醫師提醒這年紀女性提前做準備
40歲對女性來說,是身體出現明顯變化的分水嶺,身心可能陷入不穩定狀態。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婦產科主任許鈞碩建議,民眾如有更年期相關症狀,可在醫師診斷下,考慮補充荷爾蒙,或以運動等方式減緩不適。是否補充荷爾蒙 請醫師診斷許鈞碩表示,45至46歲婦女會開始出現更年期症狀,例如熱潮紅、心悸、四肢關節痠痛、骨質疏鬆、睡不好、陰道乾澀、頻尿等。平均大約在48至50歲停經,許鈞碩建議,停經前四年有更年期症狀的婦女,就可至婦產科諮詢是否適合補充荷爾蒙。更年期的症狀有很多面向,許鈞碩說,更年期婦女因較敏感,性格上會焦慮、脾氣變壞。但有部分症狀雖也被認為是更年期,事實上卻未必是,例如憂鬱症、暈眩、血壓上升等,在經過一個月的荷爾蒙治療後,如果還是沒有改善,醫師就會建議轉其他科檢查。許鈞碩建議,家人面對更年期的婦女,可多陪伴她們爬山、做瑜伽、追劇等,保持身心放鬆,較不會想東想西。政府目前提供不少免費健檢,例如30歲以上女性可進行子宮抹片篩檢、40歲以上每兩年可做一次成人健康檢查、45歲以上進行乳房攝影及大腸糞便篩檢等。除此之外,許鈞碩建議,因大腸癌是台灣三大癌症之一,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可自費多做大腸鏡及胃鏡篩檢較為安心。山藥、黃豆製品 天然荷爾蒙除了藥物補充,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雅芳建議,民眾也可食用低熱量、低脂肪和均衡營養的食材,例如天然新鮮的山藥、黃豆製品、蔬菜和海帶等食材,藉由良好且均衡的飲食,補充這段時期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也能回歸更正常健康的生活。張雅芳表示,山藥是女性食補很好的選擇,含有澱粉質、蛋白質、維生素B群、磷、鉀以及豐富的鐵質等,山藥富含的黏液還能改善內分泌、養顏美容,其中的皂苷成分,更是合成女性激素的前驅物,也稱作「天然荷爾蒙」。但也提醒,有子宮肌瘤的女性,不宜多食。張雅芳提供一道適合更年期調養的「山藥養生鍋」,以山藥為主要食材,加入具抗氧化作用的番茄、富含大豆異黃酮的豆腐、具有防癌功能的香菇和金針菇等,火鍋湯底則由香菇、海帶、黃豆芽、高麗菜、白蘿蔔、玉米等新鮮食材熬製而成。溫和瑜伽動作 同時照顧身心靈嘉義市恬屋瑜伽中心負責人暨中正大學瑜伽教室老師鄭梅花表示,近幾年正統印度瑜伽盛行,是因瑜伽著重身心靈放鬆,且較不會有運動傷害,可改善更年期婦女困擾,增強免疫細胞、活絡新陳代謝等。很多有更年期障礙的婦女,在上過第一堂瑜伽課後,都說大大改善睡眠品質。鄭梅花建議,雖然大部分學生每天練習,約一個月就會有感覺,但她建議,一個禮拜三次、每天20分鐘、持續三個月,效果最好。如果時間上許可,能到瑜伽教室上課,經專業教師指導,較不會有運動傷害,且事半功倍。鄭梅花推薦更年期婦女在家做兩組瑜伽動作:1.單腿站立變化式(見圖)可改善睡眠障礙、舒緩情緒及工作壓力。先將脊椎拉直,挺胸、腹部縮、肛門夾緊、後腳跟靠在一起,雙手平伸、把左腳抬高停留5秒,後左手抓左腳膝蓋吸吐之後將左腳往外打開停留5秒,眼睛看右手,停留5秒後放下,休息一下換邊,循環10分鐘,建議練習時專注看一個點,多次練習能改善平衡。2.蝗蟲變化式(見圖)可改善便祕、頻尿問題。平趴地面,額頭貼地、雙腳合併,大拇指在裡面握成拳頭並放在髖骨下。吸吐時將夾緊的雙腿抬起,停3秒後慢慢放下,每天做6次,如果症狀較嚴重,建議早晚各12次。結束後進行兒童式,調整脊椎避免運動傷害,平躺於地墊上,雙手抱腳下壓,停留10秒後進行攤屍式全身放鬆,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放身側,平躺休息放鬆。熟女健康表單穩定身心菜單● 選擇低熱量、低脂肪和營養均衡的食材,例如山藥、黃豆製品、蔬菜和海帶等。● 山藥富含的黏液能改善內分泌、養顏美容,其中的皂苷成分,更是合成女性激素的前驅物,也稱作「天然荷爾蒙」。小心相關病症● 更年期不適症狀,如熱潮紅、心悸、四肢關節痠痛、失眠、陰道乾澀、頻尿● 骨質疏鬆建議健檢項目● 子宮頸抹片篩檢● 45~69歲的女性或40~44歲二親等有乳癌病史的女性,政府提供每二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 政府提供每二年一次成人健康檢查● 糞便潛血檢查● 建議可自費做大腸鏡及胃鏡篩檢
-
2020-03-07 橘世代.健康橘
筋肉媽媽:「123」三步驟正確運動 健康才能常保如新
這裡有個有趣的數字:「歐洲老人去世前平均臥床時間為14天,日本人3年以上。台灣人呢?答案竟然為7年以上。」我想說,「運動」本身就是一種「預防醫學」。有動都是好的,但不一定「真正效率好」!慢跑、拍手功、元極舞這些運動都是以低強度的心肺訓練為主,不容易達到肌力、柔軟度、心肺能力、平衡的均衡發展。想要有健康的身體,運動時要盡可能包含以下要素:柔軟度訓練:讓身體關節活動度變好,避免日常與運動傷害發生。心肺能力:藉此鍛鍊你的心臟與血管,擺脫高膽固醇,讓代謝循環變好。肌力訓練:有助增加骨本和控制血糖的能力,生活中關節不再卡卡痛痛。加強平衡與核心訓練:有效預防跌倒。不用把運動想得很困難,你只是需要學習如何正確使用身體,隨時隨地的使用它,讓身體常保如新。首先,用正確的方式,多一點使用臀部與腿後肌群,去走路或是爬樓梯,或是站起來與坐下。接著,每天用15分鐘學習新運動。目標設定,關係到能否實踐運動人生,現在請你拿出紙筆,寫下3件事:1.1到3個月期間可以達成的目標。像是:減少點體脂,或者膝蓋不要再發出喀拉喀拉聲響。2.半年之後可以達成的目標。譬如說:參加第1場馬拉松路跑,或是能夠單手抱起孫子,甚至可以讓體檢數字,一片綠油油都合格。3.持續運動下想達到的終極目標。舉例:醫生說我的老毛病康復了、想和老伴手牽手去環遊世界啦,或是可以參加健美壯年組的比賽!把目標放在明顯看到的地方,好比在冰箱上貼著、床旁邊掛著,或是貼在馬桶旁,時刻提醒自己,達到有效的督促。由簡單運動開始,一起動起來吧!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
2020-03-06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骨折、五十肩… 復健科醫師自己也走上復健路
我是復健科醫師,六年前的一次追跑跌倒意外,我的左肩鎖骨骨折了,後來還出現了五十肩的症頭,萬萬沒想到,我也會走上復健之路,真實的體驗了病人飽受疼痛折磨與復健的艱辛。鎖骨斷了術後手舉不起來事發當時,我是去追在操場裡跑的女兒,不慎跌倒撞到磚頭,左肩鎖骨立即鼓了起來,很痛。我還以為是脫臼了,一照X光才發現,鎖骨竟然骨折斷了,必須開刀,並以三角巾包著左肩左手固定。術後一個半月,拆除了三角巾,左手稍微能動了,卻發現手舉不起來、不能動,有了五十肩的症狀,造成生活起居上相當大的痛苦與困擾。直到現在,我仍然忘不了當時骨折的疼痛、手抬不起來的傷痛。穿衣、洗澡都很辛苦,左手無法勾到身體的後方;睡覺更痛苦,一平躺就會痛,必須半斜躺方式才能入睡。我的睡眠、體力因此都變得很差。拆掉骨釘每逢變天還是痛在骨折手術時左肩鎖骨有打上骨釘,開刀後一個半月能動時,我的左肩老是「卡卡的」、牽扯的痛,很多事都沒辦法做,懷疑是骨釘卡住了,希望能早日將骨釘取出,骨科醫師說至少半年後才能取出,但因為我的堅持,四個月後就將骨釘取出了。拆掉骨釘後,為避免肩關節肌肉沾黏會限制活動,我積極的復健一個月,即便復健過程難免疼痛,但仍持續的密集復健,每天雙手必做「往上、往後、外展、內收、外旋、內旋」六個復健動作,「關關難過關關過」,很快地,受傷部位恢復了活動度及功能。目前唯有在做左手平衡動作時仍會感到些許疼痛;當天氣變化下雨時,左肩就像氣象台般會隱隱作痛。將心比心鼓勵病人早復健走過骨折復健之路,在門診中,若看到有膝關節、肩關節骨折的病人,我都會建議開刀半年後就應該將骨板、骨釘拿掉,以免關節活動受限,肌肉會沾黏,並且應早點開始做復健治療,才不會骨質流失造成骨質疏鬆症問題。我更常以自身骨折、五十肩的復健經歷,鼓勵看診的病人要有信心,積極做復健治療,也示範標準的復健動作,讓病人學會回家跟著做。最近三年我愛上打羽毛球的運動,每周打二次羽毛球,讓我更有體力與活力,保持著年輕狀態,身材也維持得不錯,但卻有網球肘、足底肌膜炎的運動傷害發生,還好我是復健科醫師,懂得如何保養與復健治療。除了是復健科醫師外,我也是減重門診的醫師,對復健治療的病人來說,「吃對食物很重要」,必須好好控制體重、不能變胖,因此,「練肉」很重要,務必要吃足夠的蛋白質食物,同時也要做肌力運動。我現在的飲食是「吃菜配飯」,只吃少量的白米飯,並以吃清淡的菜色為主,肉類更要吃得夠;我每天早晚還會各做五十下「深蹲」肌力運動。此外,建議復健治療病人可多從事戶外運動,多曬太陽,可以增強肌力,並且預防骨質疏鬆。醫學辭典/五十肩五十肩又稱「冰凍肩」,是肩關節沾黏,以致活動範圍受到限制,患者會有疼痛感,但並不是非常疼痛。五十肩發生時,視肩關節沾粘的程度,肩膀活動範圍也因此受到限制。由於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患者身上,所以稱為五十肩。當肩頸肌腱發炎、受傷後,如果處理不當,或未加注意治療,未來就很可能會嚴重到變成五十肩。劉燦宏小檔案現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兼醫學系主任、復健學科教授●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年齡:54歲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專長:●腦中風、頭部外傷●脊髓損傷運動傷害復健治療●肥胖症診斷預防及治療經歷:●台北醫學大學代謝與肥胖科學研究所教授●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肥胖防治中心主任、復健醫學部主任
-
2020-02-19 養生.健康瘦身
狂踩飛輪減重沒效? 想要燃脂這運動更有用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飛輪課已經成為健身房及各縣市運動中心最夯的運動課程,雖然1堂課只有40分鐘,但在教練口令帶動下,雙腳用力踩著飛輪一下就爆汗、大量燃燒卡路里,許多人認為,這類高強度間歇運動可以有效減重,因此,飛輪課大受歡迎。 國民健康署指出,高強度間歇運動(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是指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較長時間低強度運動兩者交叉進行,以飛輪為例,突然爬坡、增加阻力或速度變快等。 研究顯示,經常踩飛輪,可以減少脂肪堆積、降低身體脂肪組成,特別是腹部與內臟脂肪,相當適合希望雕塑體態,讓線條變好看的人。至於體重過重者,只要持之以恒,長期(12周以上)接受高強度間歇運動訓練,也能改善最大攝氧量、腰圍、體脂率、休息時心跳與血壓,有助於身體健康。 不過,目前研究尚未證實,踩飛輪等高強度間歇運動,可以顯著地減重。也就是短期高強度間歇運動的減脂效果,並未優於中強度有氧運動。 國民健康署表示,如果從時間觀點來看,高強度間歇運動時間較短,消耗同樣的卡路里,則要比中強度有氧運動少花將近40%的時間,屬於比較有效率的運動方式。 國健署建議,不管從事哪一種運動,都應循序漸進,注意場地安全,並事先動態暖身、運動後緩和拉伸。一開始,最好先請經驗豐富的教練指導,此外,第1次做高強度間歇運動時,應該量力而為,不用跟其他學員做比較,一步一步來,才能避免運動傷害風險。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瘦小腹不是少吃就有用! 6個懶人必學的小秘訣 脂肪頑固難消? 營養師激推2食物讓你邊吃邊瘦 
-
2020-02-07 橘世代.健康橘
2020熟齡單車潮 這樣騎才愈騎愈年輕!
農曆年才剛過完,從現在起奮發向上執行今年的新目標還不算太晚!不論你的目標是要看起來更年輕、維持健康,還是要去各式各樣的地方旅行,「騎單車」絕對是一兼數得的方式,就讓專業單車教練告訴熟齡族,單車能帶來的種種美好。騎健康或極限任君選經營LAGA六角運動教室的單車教練吳佳珮觀察指出,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熟齡族投入單車運動,這群人工作相對穩定,更有意識地規劃自己的休閒、退休生活,而單車相較跑步來說,對膝蓋衝擊較低,而且可以到達更遠的地方,短則20公里,長則如一日北高,動輒380公里,進可攻、退可守,不論為了健康而騎車,或是有意挑戰自己極限的人來說,都很適合。運動+旅遊 單車遊正夯吳佳珮補充,騎的距離長,也意味著能到達更多地方、欣賞更多風景,因此結合「旅遊」性質也是單車運動的特點之一,因此也吸引許多人相約單車環島遊,甚至是出國來趟單車壯遊,用雙輪拼成世界地圖。相揪騎得更遠騎車除了兼顧高年級生注重健康及愛玩的需求,吳佳珮也說,通常單車都是成群結隊行動的,剛開始接觸單車的人,都是親朋好友邀進來一起騎車,因此也滿足了熟齡族想積極拓展人際關係的需求。對於有意用單車為自己開展出燦爛的人生下半場的熟齡族,吳佳珮也有以下3點建議:能阻礙你運動的永遠是自己騎車對下肢負擔較輕,對關節不好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單車運動可有效增加心肺耐力,對於預防心血管相關疾病及減重等,都有一定的幫助,他也鼓勵熟齡族不要因舊傷、舊疾而害怕運動,只要經醫生專業評估後,循序漸進養成運動習慣,對身體一定是有利的。此外,吳佳珮也說,心理上的障礙往往才是阻撓人運動的最大門檻,這時候就有賴周邊親朋好友的力量,跟著親友或同好一起出發,你將會發現更不一樣的自己。從地形決定裝備吳佳珮也提醒初學者,在選購車及裝備時,首要考量的是自己最常騎的環境是什麼,例如公路、登山還是城市代步,再來是預算考量,最好選擇離家近的且信賴的車行購買。以公路車為例,路線多為平坦的柏油路面,有上、下坡,路邊常有樹枝,因此貼身的車衣不僅能減少風阻,也能盡量避免被樹枝勾到等,而安全帽也是必備的裝備;若為城市路線,則以輕鬆休閒為主,不需太緊繃,現在市面上也有非連身,兼具日常穿搭及旅行移動功能的單車用運動長褲可供挑選。暖身、緩和絕不能省許多熟齡族抗拒運動,是擔心運動恐帶來更多的運動傷害,但吳佳珮指出,其實運動傷害往往非單一因素造成,而是生活型態不佳及運動習慣等綜合因素導致。要盡可能降低運動傷害發生,運動前的暖身及運動後的緩和收操就要確實。以騎車來說,暖身通常是要以有點喘、但還能說話的速度騎個10分鐘,提升體溫。騎車過程中也要留意自身狀況,騎不動也不要勉強,下來牽車漫步欣賞沿途美景也能留下美好回憶。緩和收操則是單車族最容易忽略的細節,千萬不要到家下車後就休息,包括頸部、手臂、腰部、大腿及小腿等部位的伸展都要確實,才能活到老動到老。【熟齡運動特輯】。熟齡健身風潮正夯!存肌力讓體力自由 運動不怕老。用跑步讓自己更年輕! 專家建議這樣做。6個小技巧每天只要10分鐘 讓你擁有「謎齡肌」!。不用拚命、不用意志力 「慢健身」讓你每天都想動起來!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2 橘世代.時尚橘
不老男星修杰楷:養生秘訣從「戒糖」開始
修杰楷和賈靜雯與女兒咘咘、Bo妞一家人的互動受到許多粉絲關注,為了維持這份幸福、陪伴孩子們更長久,夫妻倆都很注重養生,過去是肌肉型男的修杰楷,成為奶爸後笑稱,現在做的運動都比較像在「復健」,不會刻意做重訓,雖然肌肉線條不如以往,體脂也變比較高,但好處是比較不怕冷了。修杰楷提到,以前沉迷健身,幾乎天天上健身房,體脂很低,所以也很怕冷;且這兩年身體出現一些毛病,包括膝蓋積水、肩膀抬不起來,可能都是過去的運動傷害造成,因此也不適合做太激烈的運動,現在開始較常做伸展、筋膜放鬆的動作,並找教練一對一針對問題上課。對於飲食方面,修杰楷說自己一直都有早起喝溫水的習慣,最近更會和賈靜雯一起煮薑茶喝,上市場買竹薑後回家自己煮,且完全不加糖。喝薑茶好處多,包括祛寒、健胃、活血、養顏、解毒等,修杰楷則聽說薑茶能護肝,因此開始飲用。此外,修杰楷本來就不太吃糖,覺得戒糖也是很重要的養生,因糖是很多癌細胞的養分,更不會喝手搖杯。但他認為戒任何飲食也都不能太激烈,例如他有段時間都不吃澱粉,結果心情變很差、容易暴怒。。延伸/關於人生2.0—沈文程:我不是變老,只是繼續長大。延伸/蝴蝶姐姐童顏秘訣大公開:一直在演藝圈,到80歲都沒問題!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26 橘世代.健康橘
「沒本錢受傷」 給高年級重訓新生入門3提醒
近年來運動風潮盛行,愈來愈多人進健身房訓練自己的體態,不只年輕人,中年人更急需重訓,因為已經中年人已經沒有本錢受傷,以下是50+健身薈健身教練陳少偉給想入門重訓的高年級生三個提醒:身體痠痛只做物理治療 治標不治本熟齡族群身體痠痛,大多會去尋求物理治療,但健身教練陳少偉說,因肌肉量不足導致的身體痠痛,若是僅做物理治療治標不治本。陳少偉說,4、50歲以上族群,已經沒有本錢受傷,他們不像年輕人受傷,自主恢復能力快,4、50歲以上族群,例如腰受傷,待身體自主恢復需要2至3周,因此更需要練正確的肌肉量,去保護你的腰。陳少偉說,當熟齡族的右腳膝蓋痛,人體會啟動保護機制,會刻意不用右腳去踩地,而開始使用左腳,但當左腳使用過多,容易造成骨盆歪斜,當骨盆歪斜,肩膀也歪斜,最後導致腰也受傷。陳少偉說,或許有人會認為,右腳膝蓋痛,就去做物理治療,但那只是暫時性的治療,因為身體的肌力不足,會再受傷僅是時間與機率的問題。不要只做器材 徒手訓練也很重要陳少偉說,中年以上的族群,不是為了要練多漂亮的肌肉而進健身房,大多是為了改善生活品質而來,因此做重訓,不一定要純粹只做器材。熟齡族群最常有的困擾是因為肌力不足,一些功能性的動作做不到,例如,躺在床上想要用手把身體撐起來可能很吃力,或是彎腰撿東西容易受傷,因此若是只進健身房練固定器材,只會訓練到單一肌肉群,無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在陳少偉教授的重訓課,入門的課程不一定會使用到器材。陳少偉會為他的高年級學員設計深蹲、伏地挺身、捲腹、棒式等徒手訓練的課程,之後再針對個人肌肉較弱的地方,以器材訓練,例如有的學員臀大肌較沒力,會用器材加強訓練他的臀部。大約需練習重訓多久可以看得出效果?陳少偉說,他的高年級學員1個月上4堂課,他會請學員們回家練習,等於一周運動8次,3個月開始身體就會有感覺。高年級生練重訓最忌姿勢不正確陳少偉說,從來沒有運動習慣的熟齡族群,盡量避免自己看著影片練重量訓練,因為很容易姿勢不正確,造成運動傷害,最好的方式是請專業的健身教練教你一次,再回家自己練習。例如膝蓋的受傷周期大約2至3個月,若是用不正確的姿勢深蹲好幾下,膝蓋不會立即感覺疼痛,但若用不正確的姿勢,持續深蹲、磨損膝蓋,磨到第101次就會受傷。陳少偉說,在教練專業的帶領下做重量訓練導致受傷的可能性較小,因許多熟齡族在做動作時,會腰桿打不直,無法挺胸,這樣長期下來容易傷害腰部,嚴重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因此熟齡族群要注意,在做每個重訓動作時,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彎腰駝背。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15 養生.運動天地
棒式運動夯 姿勢不正確反傷關節
健身已蔚為風潮,不少民眾透過網路學習,其中棒式運動(Plank)在家就能做,大受歡迎,但衛福部南投醫院發現,有些健身姿勢不正確恐適得其反,尤其棒式不是撐著就有效果,姿勢有誤,或手肘、肩膀、關節原本就受傷者進行棒式運動,對關節更造成負擔。南投醫院指出,現代人吃得好、運動時間少,很多人腹肌無力、腹橫肌被拉長、力量部分丟失,肌肉鬆弛變成大、小肚楠;但重新健身,多數從網路學習運動資訊、在家自主訓練,有時反因姿勢不當,易引發運動傷害。醫師就發現「棒式運動」最近很夯,這是藉由前臂和腳尖接觸地面將身體撐起,像一塊板子的基礎訓練動作,又可稱為肘撐、平板撐等,透過持續且循環進行能增強核心肌群,也降低韌帶和關節受傷風險,改善身體平衡感、駝背等外觀姿勢,且因在家就能自我練習,很多人每天做。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吳政軒說,棒式看似簡單,但對關節有一定負擔,因此手肘或肩膀關節受傷者,不適合做棒式。此外棒式自主訓練雖方便,卻也易犯錯而不自知;吳政軒表示,正確棒式姿勢是頭部在脊椎延伸線上,但民眾容易過度抬頭或低頭,手臂過度用力導致上背部往上拱起,誤把全身力量放腰後,出現下背腰後下凹情形,不僅讓訓練做白工,也易傷害腰部或關節。醫師提醒運動要注意正確姿勢,可在鏡子前調整,像椿式手撐地板垂直剛好90度,腹部出力、夾緊臀部、骨盆後傾,注意力放在腰、腹,腳尖併攏與肩同寬,不憋氣且自然呼吸,感受全身肌肉緊繃狀態就對了。
-
2020-01-13 橘世代.健康橘
用跑步讓自己更年輕! 專家建議這樣做
你今年的新年新希望是什麼呢?是希望看起來更年輕、健康嗎?想看起來不顯老,運動是治本良方之一,無論是為了健康還是安排退休後的生活,維持跑步習慣對熟齡族來說應該是相對容易執行的事情,針對跑步新手,專業的跑步教練有以下5點建議提醒熟齡族群。一、勿跟風 只有最適合的、沒有最好的裝備兼具醫護、教練研究所學歷,現為正修科技大學休閒與運動管理系副教授吳志銘建議,初學者應選擇適合自己能力及所需功能的鞋款,而非一味追求潮流或品牌,更不要穿著拖鞋、涼鞋,甚至打赤腳。以剛開始接觸跑步者來說,鞋底較厚的慢跑鞋較能保護雙腳,盡可能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二、PU跑道是最好的練習場在場地的選擇上,對初學者而言,建議以專業PU跑道鋪面為主的田徑場地為佳,像是學校操場,但吳志銘也提醒,要留意路面是否凹凸不平,除非有訓練上的需求,例如準備路跑賽事,才會到河濱的柏油路面或山路地形跑步。另外,吳志銘也提醒跑前的熱身及跑後的收操不能省略,才能減少運動傷害發生的機會。三、做到「7333」 才能維持健康關於跑步的頻率及強度,一直是許多初學者的疑惑,吳志銘認為,應先以培養興趣為主,每周1~3次,若為了健康,至少要達到目前體育署規行的「7333規律運動指標」。所謂「7333」定義,即每週運動3次以上;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運動時會流汗也會喘。四、要跑更久更長 揪一群人跑而許多熟齡族重拾運動習慣,剛開始可能有感自己體能的衰退而信心受挫,吳志銘建議,可在平時跑步的場地、社群媒體或參加跑班,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吳志銘說,根據許多運動動機相關研究指出,同儕夥伴支持所帶來的力量,遠比任何裝備或補給品來得有效,透過跑友鼓勵,可以互相學習,進而養成規律長期的運動習慣。五、高血壓、糖尿病想跑步 先請醫師評估若已有慢性疾病,想要以跑步促進健康的熟齡族,吳志銘建議,近一年內有骨骼關節疾病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熟齡族,在從事跑步前應先諮詢醫師,確認是否可跑步甚至是訓練。血管疾病患者若有進一步需要,則需到醫院心血管專科進行運動心肺壓力測驗。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應注意運動前血糖與血壓狀況是否允許。。單車族看這篇:2020熟齡單車潮 這樣騎才愈騎愈年輕!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12 橘世代.健康橘
2020想增肌?從打破5種重訓迷思開始
「以前可以走路走很久,現在出國走沒幾步就累了」、「以前爬樓梯都不會喘,現在爬沒幾階就開始喘」當你身體開始有這些感覺,就是身體肌肉量不足的警訊,許多人想走進健身房,卻受限於刻板印象遲遲不敢行動。「50+健身薈」是全台第一間50歲以上大人專屬的健身教室,健身教練陳少偉說,為了更有品質的熟齡生活,練肌力愈早開始愈好,他為橘世代破除5大迷思,讓橘世代勇敢走進健身房。迷思一.重訓是給想練肌肉的人練的,熟齡族群需要嗎? 陳少偉認為,許多待退休或是退休的熟齡族群,身體開始產生很多痠痛,例如頸痠、腰痠等,這都是因為從25歲開始,肌肉骨密度流失,而過了40後,肌肉骨密度會更快速減少,因此熟齡族群會有明顯體力不好的感受。「為什麼熟齡族群年輕時爬樓梯不會喘,現在就會喘?」陳少偉解釋,這是因為肌肉量不夠無法用力,當在爬樓梯時,需要更多氧氣進入體內讓肌肉運作,就容易喘;其實練肌肉的好處很多,肌肉量可增加基礎代謝率,持之以恆增肌,可延緩老化,也可避免罹患肌少症及骨質疏鬆症。迷思二.練重訓感覺好累喔,我都有在上有氧舞蹈班,都有在動,那我還需要重訓嗎? 陳少偉說,疲勞指數與酸痛指數不同,其實練重訓的疲勞指數並不高,例如做10下深蹲,才需要30秒的時間,但因為肌肉刺激度高,做完回家後痠痛指數會很高。「台灣人常認為累等於有效」有些高年級族群最常參加跳舞班,跳完的當下很累,但對增加肌肉沒幫助,只是徒增疲勞指數。 迷思三.練重訓會變成筋肉人或金剛芭比嗎?陳少偉說,1公斤肌肉的體積等同於1支鉛筆,而1公斤脂肪的體積等同於1.5顆蘋果,而1公斤肌肉與1公斤脂肪的體積相差3倍以上。有在練重訓的人就知道,要增加1公斤的肌肉,並不容易。以陳少偉教的熟齡健身班為例,大多熟齡族群要練1年才有1公斤的肌肉;若增加了5公斤肌肉,也才增加5支鉛筆的體積。迷思四.運動是減重最好的方式嗎?陳少偉說,若是運動、進健身房重訓純粹為了減肥,那熟齡族群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控制體重,飲食與睡眠占7成,運動僅占3成因素,因此若是想減肥,每天11點上床睡覺,睡滿8小時的功用比運動大,運動僅是輔助,讓身體更有線條。迷思五.重訓會容易運動傷害、肌肉受傷嗎?陳少偉說,做重訓的運動傷害程度要看與哪個運動相比,若是跟跑步相比,重訓的安全度高很多,若是跟游泳相比,游泳則因為在水中有浮力,相對安全很多。為什麼普遍最多人做的運動「跑步」反而容易造成運動傷害?陳少偉說,因為跑步時,腳會有衝擊加踏地動作,受傷機率較高,而做重訓腳不離地,在教練的正確指導之下,運動傷害的機率很低。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12 橘世代.健康橘
2020跑起來!專業教練破迷思 跑步並不傷膝蓋
又是嶄新的一年,許多熟齡族為了健康、興趣,或是退休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安排,而重拾運動習慣,但坊間流傳「跑步傷膝蓋」讓許多熟齡族打退堂鼓。事實上,跑步是相對起來容易執行的運動,也較不受時、地的限制,只要找到對的方法、養成習慣,相信你一定能看到跑步對你的健康、外型及心態上的正面影響。針對熟齡族常會有「跑步傷膝蓋」的迷思,兼具醫護、教練研究所學歷,現為正修科技大學休閒與運動管理系副教授吳志銘表示,其實與「肌力不足」有關,隨年歲增長,會因為賀爾蒙改變造成骨骼肌比例下降,再加上缺乏肌力訓練,對關節軟組織造成衝擊。因此,若運動強度與運動量未經評量調整的話,很容易會產生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發炎現象。吳志銘建議,初學者一開始還是循序漸進,例如先從快走目標30分鐘開始,也可以每10分鐘一趟,緩和累積至半小時,過一陣子覺得身體適應了,再往上加到每周3天,慢慢來、勿躁進,才跑得長久。吳志銘提醒,許多人靠跑步來維持健康、減重,但務必適量為主,而且最好是搭配肌力訓練,甚至是針對跑步的肌力訓練,才不易發生運動傷害,運動才能長久。要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吳志銘提醒,運動前後的暖身與收操絕對不能少。跑前暖身,是為了要肌肉「暖機」,否則很容易造成拉傷,尤其天冷;許多人跑完步沒收操就趕著回家,其實是很容易累積疲勞,甚至造成運動傷害,無法維持規律的跑步,讓跑步對促進健康的效果大打折扣。。單車族看這篇:2020熟齡單車潮 這樣騎才愈騎愈年輕!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10 科別.骨科.復健
腳踝扭傷嚴重恐需手術 醫教緊急處理五原則,七成可自行癒合
20多歲小藍,熱愛籃球運動。某天練球時,發現右腳只要踩地,腳踝外側好像被電到一樣非常疼痛,完全無法打球,連走路都不便,立即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骨科王禎麒醫師檢查發現她的腳踝韌帶斷裂,考量年輕人活動力的重要,不用自體韌帶,改以器捐者的異體韌帶,透過關節鏡微創手術,為她重建韌帶。經過半年的術後調養與復健,小藍恢復腳力,再和一群同好馳騁球場。足踝運動傷害分三級 高達八成外踝韌帶受傷 王禎麒醫師指出,在足踝的運動傷害中,高達80%是外踝韌帶受傷。依受傷程度分為三級,若關節受到拉扯或活動時有疼痛感,但外觀並無明顯改變,屬於輕度;韌帶大部分斷裂,合併關節腫大和劇痛發炎症狀,則為中度;韌帶完全斷裂,關節無支撐力,造成不穩現象,常合併嚴重血腫狀況,則是重度腳踝扭傷。王禎麒醫師表示,腳踝扭傷者,應遵循「急性運動傷害的PRICE原則」,之後儘快就醫,做詳細診察治療。而「急性運動傷害的PRICE原則」指的是P(Protection)保護、R(Rest)休息、I(Ice packing)冰敷、C(Compression)壓迫和E(Elevation)患肢抬高。若不慎腳踝扭傷,掌握上述處理原則,然後至少兩個月減少受傷部位使用,輔以物理復健治療,七成以上的患者,其韌帶多會自行癒合。若休息後仍無法復原且踝關節仍不穩定者,則須評估手術治療的可能性。腳踝內傾角度逾8度 持續疼痛則考慮手術王禎麒醫師說明,透過X光壓力測試,評估病患腳踝內傾角度若超過8度,或往前拉移距離超過1公分時,就表示是外踝韌帶受傷導致明顯的不穩定,即可手術治療;若角度與位移不大,但接受一段時間保守療法,仍持續疼痛或有足踝不穩定感時,也可考慮手術。一般而言,傳統韌帶修補手術傷口大約4到5公分,較易感染且復原慢;但現今技術與器械發展進步,有「內視鏡縫合」與「韌帶移植」兩種手術,醫師會視病患嚴重程度與日常活動度來決定治療方式。較輕微者可以透過關節鏡微創手術縫合、重建韌帶,術後僅有2至3個約0.3到0.5公分的小傷口,復原較快,是目前治療韌帶斷裂的新趨勢。腳踝疼痛、關節腫脹 切勿自行推揉求偏方至於平時走路時的扭傷,或是熱愛運動者長期高強度使用,都可能讓韌帶鬆弛,甚至造成韌帶受損。王禎麒醫師提醒,一旦腳踝疼痛或是關節有腫脹情況,務必儘快找專科醫師診治,切勿自行推揉、尋求偏方,以免讓韌帶斷裂更嚴重,增加治療困難度。
-
2019-12-29 橘世代.健康橘
正視肌耐力退化!醫師:退休族重拾運動別硬撐!
LINE突然跳出久違老友的邀約,原來高中時期的班長,主動要辦睽違20年的同學會,訊息中還提醒「酒足飯飽後要來一場籃球聯誼會」,60歲的阿勇興奮地買了整套運動服,連續好幾個晚上到球場「暖機」,沒想到同學會那天,為了閃避老同學抄球,瞬間軟腳當場跪地,就醫後確認前十字韌帶破裂。「人千萬要服老」,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科達很感慨,因為他正是「不服老」的受害者之一,分析起來,運動傷害男性又比女性還要嚴重。阿勇醫學院畢業後,他全心投入工作,大學時期熱愛的羽球幾乎停擺,前2年開始有時間運動,重拾球拍時,步伐明顯不再年輕,不但容易累,每次打完都會嚴重肌肉痠痛,當下不是身體的痛,是聽見自己內心滿滿的心碎,「不得不承認自己真的老了」。陳科達說,民眾都知道運動很重要,重拾運動常以自己過去接觸過的運動為首選,特別年紀稍長眾,要重新學新的運動,常常會拉不下臉,不願接受他人的指導,加上不願服老,直接憑藉著年輕時在運動場上最常玩的運動項目,重新回到運動場上,往往忽略身體已經跟不上了,上場時硬撐,反而造成運動傷害。陳科達表示,學生時期後就再也沒運動的民眾,核心肌群、肌力、關節耐力都退化,以男學生最常接觸的籃球為例,需高度肌力、爆發力,籃球有很多閃躲、跳躍、停頓的動作,特別是突然「煞車」,大腿股四頭肌撐不住體重,加上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因扭轉出現「啵」的聲音,前十字韌帶破裂,嚴重者連半月板都裂開。除了籃球,排球、羽球、騎腳踏車等,都需要核心及強健的股四頭肌協助。陳科達說,想要重拾年輕時熱愛的運動不是不可能,但得先給自己至少3個月的準備期,重新訓練核心肌群,特別是腹部核心、背部及腿部的肌群。陳科達說,訓練腿部肌群,建議不要練習深蹲,雖然深蹲是訓練大腿核心的好運動,但是深蹲會讓膝蓋承受很大的壓力,可能肌肉還沒訓練出來,膝蓋先磨損。想安全訓練肌群,可以做抬腳運動,平躺在地,雙腿向上抬,腳掌往身體壓,讓小腿肚緊繃,撐10秒再讓腳掌恢復原來位置為一個循環,每天可做400個循環;大腿訓練則是一樣躺著抬腳但屈膝朝身體,同樣10秒,連續做400個循環,若想加強強度,可在小腿掛沙袋等增加重量。3個月的運動處方,建議可以1天做有氧運動,如跑步、跳舞等,隔天做無氧運動,如肌力訓練等。秉持國健署建議的333原則,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運動30分鐘,且每次運動後的心跳速率需達到每分鐘130次以上,接著就能開始嘗試年輕時的運動,進而避免運動傷害。近年常會有運動場猝死的訊息,他呼籲許久沒有運動者,且伴隨有抽菸習慣、A型人格、年紀大、BMI值過重、男性,突然想回廠運動,千萬要注意,容易會有心肌梗塞、中風等風險,要做劇烈運動之前,一定要讓身體準備後之後再上場才能避免嚴重運動傷害。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26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膝關節痛腫2周以上 當心類風濕性關節炎
一名年約50歲的眼鏡行老闆,數月前膝蓋關節腫痛,四處求醫未找出病因,持續服用止痛藥,症狀卻惡化,痛到不良於行,得依靠輪椅代步。最後轉診至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透過藥物及生物製劑治療,病情才獲得控制。成大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翁孟玉說,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中老年女性,由於免疫系統失控,攻擊自身關節滑膜造成關節紅、腫、熱、痛。若延誤就醫,關節會嚴重變形導致失能,甚至引發心血管、肺部病變等致命併發症。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症狀與其它關節炎、運動傷害、痛風類似,容易延誤就醫。翁孟玉表示,若有關節對稱發炎、早上起床特別僵便、疼痛的「晨僵」現象,且持續兩三周以上,最好到免疫風濕科就診釐清病因。在治療上,翁孟玉說,第一線藥物為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及抗風濕藥物等,若效果不彰則考慮生物製劑治療。生物製劑眾多,可單獨使用、不需搭配口服藥物的生物製劑,依患者個別情況用藥。翁孟玉以「從木棒變原子彈」比喻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藥物的進步,療效顯著、副作用低。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生物製劑,依照醫囑治療,有機會達到「幾乎感覺不到疾病存在」的目標。翁孟玉說,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停經後婦女,正好是骨鬆症高危險群,長期服用類固醇會加速骨質流失,骨折機率大增,一旦發生髖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20%,不可不慎。
-
2019-12-26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關節紅腫熱痛持續兩周以上 小心得了這個棘手疾病
一名年約50歲的眼鏡行老闆,幾個月前膝蓋關節腫痛,四處求醫未找出病因,持續服用止痛藥,症狀卻惡化,痛到不良於行,得依靠輪椅代步。最後轉診至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透過藥物及生物製劑治療,病情才獲得控制。成大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翁孟玉說,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中老年女性。由於免疫系統失控,攻擊自身關節滑膜造成關節紅、腫、熱、痛。若延誤就醫,關節嚴重變形,導致失能,甚至引發心血管、肺部病變等致命併發症。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症狀與其它關節炎、運動傷害、痛風類似,容易延誤就醫。翁孟玉提醒,若有關節對稱發炎、以及早上起床特別僵便、疼痛的「晨僵」現象,持續兩三周以上,最好到免疫風濕科就診,釐清病因。在治療上,翁孟玉說,第一線藥物為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以及抗風濕藥物等。若效果不彰或疾病來勢凶猛,則考慮生物製劑治療。目前生物製劑眾多,例如可以單獨使用、不需搭配口服藥物的生物製劑,醫師依照患者個別情況選擇用藥。翁孟玉以「從木棒變原子彈」來比喻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藥物的進步,療效顯著,且副作用低。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生物製劑,患者「達標治療」不是夢,只要依照醫囑治療,都有機會達到「幾乎感覺不到疾病存在」的目標。翁孟玉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停經後婦女,正好是骨鬆症高危險群,長期服用類固醇會加速骨質流失,骨折機率大增,一旦發生髖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