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退休生活
的結果:共找到 391 筆 約 0秒醫病平台/賀台大醫學院神經科及台大醫院神經部40周年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邁入老年的醫師做什麼想什麼」。一位剛屆齡退休的放射科醫師分享他第一年的退休生活,促成了我們邀請兩位年過八十的前輩醫師回顧他們的精彩人生,一位精神科教授退休後,改而投身宗教與...
醫病平台/退休精神科教授的「退而不休」生活 2019超前部署充實人生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邁入老年的醫師做什麼想什麼」。一位剛屆齡退休的放射科醫師分享他第一年的退休生活,促成了我們邀請兩位年過八十的前輩醫師回顧他們的精彩人生,一位精神科教授退休後,改而投身宗教與...
我的退休準備分數/每天運動30分鐘 投資身體健康
填寫「退休準備指標」得到71分,讓我又驚又喜,驚的是退休生活有潛在的風險,喜的是屬於勉強可以過安穩的退休生活的「安老族」。其實退休已十幾年了,目前退休生活尚屬無憂無慮。年輕時勇於投資自己,現在才有不...
醫病平台/邁入老年的醫師在想什麼 放射科醫師回顧他2020的退休生活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邁入老年的醫師做什麼想什麼」。一位剛屆齡退休的放射科醫師分享他第一年的退休生活,促成了我們邀請兩位年過八十的前輩醫師回顧他們的精彩人生,一位精神科教授退休後,改而投身宗教與...
「我們都沒有老過」…初老6現象,認識它、面對它、提防它!
網路有一篇小文章,叮嚀著「要好好地享受生活」,尤其是退休生活,怎麼做?令人逗笑的文章:他說名人有「兩會」—發布會和記者會;有錢人有「兩會」—董事會和招商會;普通人的「兩會」—約會和聚會;失敗的人也有...
我的退休準備分數/旅行、寫作當志工 開創退休第三人生
填寫「退休準備指標」測退休力,測出72分,有潛在風險,勉強可過安穩退休生活的安老族,自認退休後重視營養,生活豐富精彩,結果令我驚訝,也有點懷疑測驗數據。退休後喜歡學習,參加英文、日文、西班牙語、鋼琴...
我的退休準備分數/再度投入職場 不與社會脫節
透過填寫「退休力大調查」,檢視退休準備能力,我的分數65分,被歸類「安老族」。看到這個結果,我有些驚訝,原以為已為退休生活作了最佳安排,但分數竟然只稍高於整體平均分數,有待努力的空間還很大。再次檢視...
我的退休準備分數/活躍好學不足 提醒填補缺角
我一摯友,年方70,以略顯疲態的語氣說:「60歲體力尚可活動自如,那知70到來,靈活不再,骨鬆筋疲,真是一年不如一年。」「老」隨著年歲增長,如影隨行的伴行左右,揮之不去,只能以歡喜心對待了。近來總有...
我的退休準備分數/健康指標不及格 趁此時加強保健
我是私立高中的英文老師,由於對制度不夠了解,之前一直以為要再做五年才能領退休金。在去年六月滿六十歲後不久,我從人事室得知,年滿六十歲、公保年資滿二十年,就可以申請退休時,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
我的退休準備分數/月薪撥2至3成 陸續買儲蓄險
看了測驗過後的分數與雷達圖,讓我深感「震撼」,因為測出來的各項數據分析,真的就是我身體與心理的寫照,那怕現在平均退休的年齡,還有一段差距。幼年罹患癲癇,需長期服藥,多少影響到我的EQ與IQ,發病初期...
我的退休準備分數/社會連結不足 考慮投入社會服務
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2020年超高齡(85歲以上)人口占老年人口10.3%,2070年將增至27.4%。面對退休,雖然只是個夢想,然而,及早檢視自己的「退休力」是必要的,才能為退休生活超...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退休後不想過得比現在差?中信銀專家有解
聯合報系退休力大調查引發全民熱潮自我檢視退休準備,趁年輕應全方位存本,長期關注退休議題的中信銀率先回響願景工程報導,針對各世代退休力不及格提出對策。台灣在二○一八年就進入高齡化社會,預估二○二五年進...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以前還在醫院工作時,每年會參加國際醫學會,在大會前後一兩天於異國城市自行逛逛或參加當地一日遊,這樣蜻蜓點水式的旅遊,對於專心工作的我就很滿足了。退休後開始參加旅行團,探訪不同國家的風景名勝和風土民情...
我的退休準備分數/退休準備83分 欣慰當優老族
聯合報推出「2020退休力大調查」,上網填寫「退休準備指標」,經分析評估,我的退休準備分數為83分,屬於放心享受優質退休生活的「優老族」,令我欣慰。自小保送士校,在部隊學會許多技能,退休後持續工作,...
我的退休準備分數/退休準備83分 欣慰當優老族
聯合報推出「2020退休力大調查」,上網填寫「退休準備指標」,經分析評估,我的退休準備分數為83分,屬於放心享受優質退休生活的「優老族」,令我欣慰。自小保送士校,在部隊學會許多技能,退休後持續工作,...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腦科學專家張立鴻:為心靈力加分 高齡者三種表現完勝年輕人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退休力大調查,報告指出人愈老,心靈力愈差,腦科學專家、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張立鴻表示,人的年紀愈大,確實在反應速度、短期工作記憶會相較年輕時退步,但反之,知識、經驗以及...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王儷玲長照經驗談 應作預防式退休準備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政大教授王儷玲,這兩年也成為照顧三明治世代,母親因病導致失能需全天候照護,王儷玲與兄弟共同撐起照顧長輩的經濟責任與陪伴,但她堅持孝順是不可背棄的倫理,也分出時間南北奔波照...
醫病平台/我曾罹患暫時性的全面失憶症
【編者按】這星期的內容比較特殊。一位「短暫性全面失憶症」的病人寄來發自內心的感激,文中提到她的醫師介紹給她一篇2012年記者訪問某位神經科醫師之後撰寫的有關這種病的醫學資訊,曾帶給她很大的心安。因此...
退休後最好的工作!簡文仁:練好下半身就可以樂活下半生
3C數位科技發展迅速,現代人的生活作息不正常,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影響,各種身體痠痛逐一浮現。聯合報健康版與聯合新聞網元氣網聯手出擊,合作推出「元氣健康操」專欄,邀請專家以輕鬆方式傳授簡易的保健運動,...
重訓增肌75歲前都有機會!看影片自學?專家提醒一事
30多歲、在藥廠工作的王怡心最近練起重訓,因為70幾歲父親因病住院,臥床一個月,原本雙腿粗壯,後來竟變成「鳥仔腳」,肌肉萎縮,必須倚賴輪椅。王怡心說,之前總認為只要流汗、有動就好,在健身房只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