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6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迷思
共找到
943
筆 文章
-
-
2022-07-02 寵物.照顧指南
貓咪亂尿尿怎麼辦?別再說是在報復主人了!貓行為諮商師:貓亂尿原因、解決方法指南一次看
我第一次見識到貓尿的厲害是在小學時。有一天,同班同學約我到她家玩,但她忘了跟我說她家有6隻金吉拉,而且貓會亂尿。當天我一踏進她家客廳,第一件注意到的事就是撲鼻而來的貓尿味,雖然那時我還沒養貓,可是那股濃郁的味道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後來,我在大學時又領教了一次,有一年,我到師大某間著名的貓咖啡廳為自己慶生(貓奴的樂趣不就是離開自己的貓去玩別人的貓嗎?),一打開大門,迎面而來的又是小時候那股永生難忘的味道,但我臉皮薄、不好意思馬上轉頭離開,勉強點了一杯咖啡打算喝完就走,沒想到即使是短短一杯咖啡的時光,貓尿味還是殘留在我的鼻腔一整天,陪我度過剩下的「刺鼻」生日。後來在做研究時我才知道,貓尿裡的化學成分會隨著時間濃縮,留得越久、味道就越濃烈,而且新鮮的貓尿通常無色,人類非常難在事發當下就發現,也難怪養到亂尿貓的爸媽會超級困擾,長期致力尋找解決辦法。這幾年,網路上出現很多對付貓咪亂尿的妙招,「防水墊」就是其中一個熱賣商品。隨著養貓文化越來越盛行,各式各樣的防水墊也推陳出新:有枕頭專用款、雙人床款、單人床款、甚至有特製沙發套……但從行為改善的角度來看,我不得不老實告訴你:大部分妙招都只是在「應付亂尿」,並不是「解決亂尿」。【延伸閱讀:貓咪動不動就咬人怎麼辦?貓行為諮商師:4招方法有效改善貓咪愛咬人行為】亂尿尿的小不點不過,說到「應付亂尿」這件事,我一定得先分享一個高手的故事。小不點是媽媽從朋友手中接養的貓咪,聽說小不點從小就會亂尿尿,所以長期被前飼主關在籠子裡飼養(關籠也是另一個大家以為很好用的「防尿祕招」,當然也是治標不治本的迷思)。原本不點媽以為小不點換環境後,亂尿的行為就會不藥而癒,沒想到接手後,小不點不只沒有停止亂尿,還一發不可收拾!在小不點亂尿的「全盛時期」,她平均一天要清理大約20處亂尿:地板、桌面、腳踏墊、牆角、廚房流理檯……到處都是,幸好床上沒有,不過,那是因為她根本不敢讓貓進入主臥室;還有她心愛的皮沙發,她每天都提心吊膽,就怕小不點會毀了她昂貴的皮沙發!更慘的是,不點媽的同居人有潔癖,完全無法接受家裡有灰塵,更不用說是排泄物了!隨著小不點的亂尿行為越來越誇張,不點媽越來越擔心皮沙發,男友也越來越常抗議,於是,她想到一個很好的「應付妙招」。她買了一張超大的塑膠墊鋪在沙發上(當時市面上還沒出現防水墊這個產品),塑膠墊上再鋪滿寵物尿布,同時在家中小不點亂尿過的地方,全都鋪上寵物尿布。每天凌晨3點半,不點媽會先起床換掉所有髒汙的尿布,然後花好幾個小時在屋子裡「尋寶」,因為小不點亂尿的新地點越來越多,她必須先清潔亂尿,接著吸地、拖地後,才能出門上班。她心想,這樣男友起床時就能看到一塵不染的環境了。晚上不點媽會比男友早下班,所以她會趕緊回家再花幾小時重複清晨的清潔工作,等家裡恢復乾淨後,才會坐在地上吃自己的晚餐(因為昂貴皮沙發上鋪滿了尿布,小不點來了後她根本沒有坐過),就這樣日復一日,她每天都辛苦「應付」著小不點的亂尿行為。如果你從來沒養過會亂尿的貓,一定會覺得不點媽的生活聽起來很瘋狂吧?不過老實說,在我做諮商的經歷中,亂尿家庭大多都過著這麼瘋狂的生活!這些受害爸媽每天都會害怕衣服或包包被貓亂尿;或在外辛苦工作一整天,直到睡前才發現溫暖的被窩已成災區,只好在半夜拖著疲憊的身子到自助洗衣店洗被子,很多爸媽都說,如果是夏天還算可以忍受,但在冬天陰雨綿綿的夜晚,這樣的生活真的會讓人厭世滿點。爸媽的枕頭也常會不停淪陷,有些人甚至會放棄清潔,就睡有尿的枕頭;更別說家裡常會瀰漫著揮之不去的刺鼻尿味,朋友到家裡作客最尷尬,有些朋友在經歷過一次尿味洗禮後,甚至會對邀約敬謝不敏。這些爸媽的生活品質根本蕩然無存,苦不堪言。但其實解決亂尿是有方法的,如果你發現家中有貓亂尿,可以先做自我檢測與改善,就有機會解決亂尿。通常,我會把貓亂尿的原因分為「疾病」、「貓砂盆」和「壓力」三個面向來討論。常見亂尿原因一:疾病影響許多泌尿道疾病或腫瘤都會引起亂尿問題,因此,如果家中有貓亂尿,一定要先看醫生排除所有醫療問題。另外,發情的貓也會亂尿,無論是公貓母貓都會噴尿,因此,如果你的貓還沒結紮,要盡早找醫生安排手術,才有辦法解決亂尿問題。當不點媽聯繫我時,她很確定前飼主已經幫小不點結紮了,所以我們只要先排除其他疾病就能做行為改善,於是我請她先帶小不點去看醫生。但是小不點的就醫過程困難重重,不點媽連續找了兩間不同的動物醫院,醫生都沒有做任何檢查,就依照小不點的年紀(當時2歲)判定他不可能生病。只要有一點點科學精神的人都知道,任何人都沒有神力可以肯定小貓不會生病,所以不點媽沒放棄,她再找了第三間動物醫院,醫生終於願意幫小不點做詳細檢查,沒想到檢查結果有驚人發現:小不點有隱睪症!換句話說,前飼主和當時的動物醫院都以為他們已經替小不點結紮了,但只拿掉一顆睪丸,所以小不點長年都在反覆發情、噴尿;更糟糕的是,小不點可能因為環境刺激、以及飼主長年疏忽他的隱睪症,造成膀胱慢性發炎。不點媽既心疼又自責,馬上請醫生幫小不點動手術處理隱睪,並搭配藥物治療膀胱炎。常見亂尿原因二:貓砂盆有問題在醫生處理完小不點的生理狀況後,他的亂尿行為已經減少至少7成了!接著,我帶媽媽檢視家裡的環境,排除第二個最常見的亂尿原因──貓砂盆的問題。貓對砂盆非常講究,2017年5月,《應用動物行為科學》期刊曾發表過一篇研究報告,研究顯示貓在使用砂盆時,有高達39種不同的行為表現,有些貓甚至在不滿意砂盆的情況下,還是會壓抑情緒使用砂盆。因此,提供良好的砂盆與如廁環境,對貓的身心靈健康格外重要。如果家中已經有貓亂尿,砂盆也是最需要檢視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在改善貓砂盆時,我們可以分成4個檢視重點:檢視重點1:砂盆數量標準貓砂盆數量是「貓數+1」,也就是說,單貓家庭需要2個砂盆,雙貓家庭需要3個砂盆……以此類推。多加1個的用意是讓貓有安全感。在多貓家庭,貓需要使用貓砂盆時,可以避開同伴保有隱私;而且,貓喜歡便尿分盆,所以單貓家庭有2個砂盆,也能讓他們更喜歡使用砂盆。檢視重點2:砂盆款式理想的貓砂盆款式,應該包含以下特性:1.寬敞砂盆大小對貓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胖貓。標準砂盆應該要讓貓在裡面轉圈挖砂時,還有剩餘空間可以活動。我在貓砂盆的零壓力擺設法中曾提過相同的概念。2.無蓋貓喜歡無蓋砂盆,這跟他們在野外的逃生本能有關,無蓋廁所能讓他們在如廁時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只要覺得苗頭不對,就能快速逃跑。尤其是多貓家庭,無蓋砂盆能讓個性敏感的貓安心如廁。3.入口低砂盆入口對貓來說就像人類的馬桶高度,或男生的小便斗高度。如果太高,不會有貓想要費盡千辛萬苦爬上去如廁,當然會找舒適的地方解決。尤其,上了年紀的貓常患關節炎,或是肌肉萎縮無力,貓砂盆入口必須越低越好,盡量減輕關節負擔,也能降低疼痛感,變相鼓勵貓正常如廁,也能有效預防泌尿系統疾病。4.無襯底國外流行懶人塑膠襯底,可以讓爸媽快速抽換,不需要用鏟子清砂。但是貓不喜歡襯底的觸感,很容易因此引起亂尿,嚴重更可能誘發喜歡塑膠袋的貓出現異食行為。5.不要用自動貓砂盆自動貓砂盆對人類來說算是一大福音,對貓來說卻是危險重重。自動貓砂盆可能會因故障誤傷貓,清砂時發出的聲響也會嚇到貓,而且,觀察貓咪便尿是非常重要的養貓功課,奉勸大家還是乖乖手動清潔比較保險。檢視重點3:貓砂近年來,市面上有許多新款貓砂,號稱具有各式各樣的神奇功效,可惜,這些都只符合人類喜好。如果要滿足貓的需求,挑選貓砂時要謹記以下要點。1.理想的貓砂種類貓喜歡的砂種只有礦砂,沒有第二。很不幸地,方便爸媽丟棄的木屑砂、環保的豆腐砂、輕盈的紙砂、或看起來很高級的水晶砂,貓全都不喜歡。2.理想的貓砂粗細貓在踏入砂盆時,首當其衝的觸感衝擊就是砂的粗細,踩到粗砂就像在走健康步道上,甚至是天堂路,誰不覺得痛?想像一下到海邊時,你喜歡赤腳走上細沙灘,還是粗礫灘呢?3.理想的貓砂味道無論是豆腐味、松木味、清香味、草莓味、蜜桃味、綠茶味、薰衣草味,或任何神奇香味,貓都不喜歡,他們只喜歡無味。為什麼?如果走進一間香氛店,上百根香氛蠟燭百香齊放,你卻得在店裡待一整天,你覺得那種近距離的體驗會是什麼感覺呢?4.理想的貓砂深度根據統計,貓最喜歡的貓砂深度為3~5公分,太淺不好挖,太深又像走在沙漠中難以活動,要恰到好處才能深得貓心。5.理想的貓砂清潔度和凝結力清潔度和凝結力會影響砂盆的味道,也會影響貓使用砂盆的意願。凝結力好的砂不易散開、容易清理,可以降低砂盆臭味;時常清潔也能提升貓對砂盆的喜好,爸媽每天至少要清理1~2次砂盆,這在第1章也提醒過大家。6.不要輕易改變找到貓喜歡的貓砂後,無論是品牌或砂種都不要輕易改變,更不要因為某牌貓砂大特價就手軟換貓砂,也別因為懶得清理,就挑選可以久久才清一次的砂種。檢視重點4:砂盆擺放位置1.有兩個以上的逃生方向擺放砂盆時,請把自己想像成一隻貓。如果你在如廁,有幾個方向可以逃跑?砂盆的擺放位置至少要有兩個逃生動向,如果四面八方都能逃跑更理想。也就是說,如果家中砂盆全都有蓋,或擺在死角、只有一個逃生出入口,你的貓就可能會選在床上如廁。因為蹲在床上既可以居高臨下,看到房裡所有動靜,又能從四面八方快速逃跑,是不是最完美的位置呢?2.位置要隱密貓砂盆不能擺在家中人來人往、貓來貓去的「主要幹道」上,沒有貓喜歡表演上廁所給大家看。也不能擺在家中偏僻遙遠的地方,讓貓在尿急時要千里跋涉才能到達。這些擺放位置都會大大降低貓去使用砂盆的意願。3.砂盆不能擺在一起如果你走進公廁,發現有兩個馬桶排在一起,而且其中一個有人正在上,你會坐下來一起上嗎?貓不會。他們會選擇到別的地方上。對貓來說,排在一起的砂盆是「一個位置」,也就算「一個砂盆」。小不點當時是家裡的獨生子,所以我們為他設了2個沒有蓋子的大砂盆,分開放在家裡的兩個角落,不點媽也把原本使用的木屑砂換成礦砂。第一天換砂時,小不點因為太過興奮,把砂子抓得到處都是,媽媽看到他這麼開心也非常欣慰。到了這個改善階段,不點媽已經可以把沙發上的「擺陣」撤除了,每天的打掃時間也急速縮短,她開始嘗試讓小不點自由進出主臥室,也很少發現亂尿。但偶爾還是有些零星的意外,所以我們必須再做更深入的調整。常見亂尿原因三:壓力或焦慮貓是靠氣味接收、傳遞訊息的動物,如果生活環境發生變化:舉凡搬家、養新寵物、家中成員改變、有同伴過世等,都可能讓貓覺得有必要留下強烈的味道、鞏固他們的領域;其次,在多貓家庭中,如果貓與貓之間相處不睦,或貓與人之間相處不愉快,也常會成為貓的壓力和焦慮來源,引發自發性膀胱炎,出現亂尿或其他問題。這時爸媽如果調整環境,讓貓用健康的方式留下氣味,就能有效改善亂尿或噴尿。於是,我們開始在小不點還會亂尿的地點布置貓玩具、貓床、貓抓板等物品,讓他可以藉著抓、玩或趴著休息留下氣味,慢慢地,小不點開始明顯放鬆,會在半夜跳上床陪媽媽睡覺。後來,媽媽又收養了另一隻貓,她沒忘了運用自我檢測的方式添加砂盆、選擇適合的擺放位置。從此,她跟男友都不曾再看見小不點亂尿,而且每天都能跟雙貓一起坐在昂貴的皮沙發上享用晚餐。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養出零壓力貓咪:臺灣首位零恐懼訓練貓咪行為諮商師,教你輕鬆養貓不崩潰!》
-
2022-06-27 失智.新手照顧
飲食照護/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
許多失智症患者的家屬、照顧者應該都遇過失智者不吃東西、每次只吃一點點,或是把食物含在嘴裡不吞下去的狀況,而這些進食問題,很可能是因「吞嚥困難」所引起的。如果沒有多加留意,長期下來失智者可能出現營養不良、體重下降、脫水等狀況,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連帶著讓失智、失能的情形更加嚴重、惡化。這裡就帶你來看看「吞嚥困難」的常見問答,讓你了解症狀、學習照顧技巧。Q:失智症患者為什麼會出現吞嚥困難?A:其實並不是只有失智症患者會出現吞嚥困難,即使沒有任何疾病的長者也可能有這種狀況。隨著年齡增長,人的喉頭結構會因老化鬆弛,咽部肌肉力量不夠、食道蠕動協調功能變差就會影響吞嚥,長期下來更常發生嗆到、食不下嚥的情形。而失智症患者因為病情的關係,也會發生忘記怎麼咀嚼與吞嚥的狀況,需要照顧者在餵食時加以引導,拆解進食動作,才能順利吞嚥。Q:隨著失智症病情進入不同階段,吞嚥困難的狀況也會跟著惡化?A:隨著失智症病程進展、長輩年齡增加,失智長者最常見的進餐問題,分別是吃太多、拒食以及吞嚥困難,這些會因素影響長輩吃東西,久了之後,長輩容易營養不良,使得失智、失能的情形更加嚴重。吞嚥困難的狀況確實可能隨著病情發展逐漸惡化,到了後期吃得東西太少、一直反覆嗆到,或是完全無法自行進食,就得評估靠鼻胃管、胃造口等外力改善。Q:吞嚥困難有什麼跡象?A:吞嚥困難有6項指標,可以觀察家中長輩,是否為高風險族群。1.吃飽後有輕咳現象:一般人嗆到後,會用力咳嗽將食物咳出,但長輩肌力退化、力量不夠只能輕咳。2.吃完食物後分泌痰:有些人以為長者輕咳、有痰的現象,是年輕抽菸所致,其實可能是吞嚥障礙導致。3.飲食完畢後口腔還有食物殘渣:咀嚼或吞嚥有困難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含食物的狀況,口腔內就容易有殘留的食物渣。4.體重莫名減輕:吞嚥困難初期難以察覺,但可以從患者體重減輕發現端倪。5.疾病因素:有失智症、中風、腦疾病、巴金森氏症、頭頸癌等疾病史。6.年齡因素:以現代人來說,75歲以上者需要注意。Q:失智者常將食物含在嘴巴,或咬一咬就吐掉,是因為吞嚥困難嗎?A: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因為失智症患者忘記如何咀嚼與吞嚥,此時照顧者應該減少周圍環境刺激,並拆解進食動作,引導失智者吞嚥,並給予開水或湯輔助。另外,也可能是因為失智者口腔內有傷口或配戴不合適的假牙,而使得咀嚼功能受限。或是覺得食物不合胃口吃不下、對特定人事有其它需求,才會用含著食物不吞、咬一咬吐掉等行為來表達情緒。Q:吞嚥困難的患者吃東西時要注意什麼?A:吞嚥困難的患者吃東西時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部分是用餐時的姿勢以及餵食過程,照顧者應該讓患者盡可能採用坐姿進食,上半身挺直、下巴後收、頭微微往前傾,以避免嗆傷,並提醒患者吃東西時絕對不要仰頭。進食過程要提醒長輩咀嚼,吞嚥前可以含在嘴裡一秒鐘做預備,再進行吞的動作,可以有效降低噎到的狀況。另一部分是食物的選擇,記得避開一些不易咀嚼的食物,像太黏的食物,例如年糕、湯圓等,或是有骨頭的食物,都容易造成吞嚥困難,肉類太老或過度烹調影響食物風味的,建議也要避免,也不要固態、液體同時吃,才能避免嗆咳。照顧者在幫吞嚥困難患者準備、製作食物的時候,都要考慮到這些因素。而在照顧有吞嚥困難的失智者時,更需要加倍的耐心,因為他們用餐時需要陪伴,花費的時間也比一般人更長。應該減少環境中會造成分心的事物,讓他們專注於吃飯,並給予簡短明確的進食指令,如「吃一口」、「咬一咬」、「吞下去」等,避免同時下多個指令,做完一個動作再給下個指令,也有助於預防嗆咳。Q:該如何幫吞嚥困難的患者準備食物?A:臨床照顧者若想居家調製安全食物,建議依「3步驟」讓有吞嚥障礙的長輩或病患方便進食:1.可先至醫院復健科進行吞嚥困難評估,瞭解自己適合的食物質地與液體稠度。2.再利用簡易工具如:餐叉、湯匙、筷子、手指或針筒等,來測試食物質地的硬度、液體流速、黏附度、彈性等,藉由常見工具來協助自製的居家餐食質地一致化。3.最後再進而嘗試是否符合可吞嚥程度,增加被照顧者的進食安全。而照顧者在幫吞嚥困難的患者進行飲食製備過程中,經常出現「2大迷思」:1.吞嚥困難把食物剁碎或打成泥就好?不是什麼食物都只要切成小塊就能易於吞嚥,其實需考慮食物的軟硬度、食物與液體分布均不均勻的離散性,以及泥餐的黏度、食物離水等問題。2.使用液體增稠劑一定安全?液體太稀或太稠都可能有危險,若食物太稀太水恐會引發嗆咳或吸入性肺炎,太稠恐會卡在食道難以吞下;且當食物質地調整後,雖看似量有增加,卻常常忽略營養密度被減少的問題。為了讓營養師或病患家屬可以依據病患的個別吞嚥能力,調製安全且美味的食物,讓病患能早日經口進食,建議參考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IDDSI)來製備飲食,依吞嚥與咀嚼能力訂出7種不同等級的食物質地與液體稠度,以符合個體差異,促進吞嚥安全。吞嚥困難7種飲食標準▶固體食物分為 3~7級:分別是流質3級、糊狀4級、細碎及濕軟5級、軟質及一口量6級、容易咀嚼7-EC級、食物原狀7級。▶流質食物飲品分為 0~4 級:分別為稀薄0級、極微稠1級、低度稠2級、中度稠3級、高度稠4 級。Q:改善吞嚥困難的方法有哪些?A:吞嚥困難的問題放著不管,長期下來會對健康出現危害,所以照顧者應該試著用一些技巧,來改善患者情形。針對有吞嚥困難的失智者,常用的照顧技巧有以下幾種,但還是要依患者實際情況做個別化的調整。1.根據專注力與情緒狀況作調整:失智症患者的吃飯的時間不應限定在我們習慣的三餐時間,而可以根據患者清醒以及想吃的時間,來調整為吃飯的時間。如有躁動或焦慮情況,應嘗試找出刺激造成焦慮以及躁動的原因,並將刺激因子去除,避免因躁動或情緒影響吃飯進食。2.環境的調整:調整用餐環境為較為安靜舒適的環境、光線明亮充足、播放輕音樂、減少餐前的等候時間,均有助於失智症患者的進食。此外,選擇色彩繽紛相較餐桌對比性強的餐具,以及同一時間餐盤上只有兩種食物,可讓失智症患者較為聚焦食物避免分心。3.姿勢及飲食調控:藉由藉由下巴下壓使用增稠劑,可以減少嗆咳及吸入性肺炎發生的風險。4.營養品的補充:過去研究顯示使用營養品在短期對體重及營養狀況上是有幫助,因此在進食不足導致營養缺乏的時候,家屬不妨試試給予失智症患者營養品來補充營養。5.輔具及肢體復健介入:針對有肢體障礙而影響吞嚥進食的患者,可以進行肢體復健,並提供適當的輔具,像是可彎曲湯匙、叉子、握筷輔助器、弧形盤、雙把手杯、防滑墊等,以降低因肢體障礙導致的進食困難。Q:吞嚥困難嚴重到什麼程度,才建議裝鼻胃管?A:除非失智長者有合併中風或其他疾病所導致的吞嚥困難,否則針對單純的嚴重失智症患者,其實不建議放鼻胃管。使用鼻胃管並無法增加嚴重失智症患者的存活率,且使用鼻胃管對於存活時間、生活品質、營養狀況、身體功能上均無幫助。並可能會造成躁動、避免拔管而使用約束限制住失智症患者活動、產生管路導致的壓瘡等問題及不適。如果真的已經無法自行進食,就還是得倚靠外力供給營養,否則可能會危害生命安全。使用鼻胃管雖然費用較低,但放置過程痛苦,長期置放或重複插入會造成喉嚨黏膜受傷,或增加食道發炎、胃食道逆流、胃壁出血等風險。因此也可以考慮胃造口手術,降低鼻胃管灌食導致吸入性肺炎的機率,患者也不再因管線黏貼在臉上的「大象鼻」而感到自卑。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6-23 養生.聰明飲食
「聽說」吃米飯容易胖、燕麥可以降膽固醇?營養師一次破解4大穀物迷思
你或許因「聽說」吃米飯容易胖,所以為了減肥而硬生生把米飯或澱粉類食物列為拒絕往來戶;或是「聽說」小麥吃了會過敏、引起發炎,是現代很多慢性病的罪魁禍首,所以不能吃小麥;或因「聽說」燕麥很健康、可降低膽固醇,所以勉強自己每天早餐都吃燕麥片… 一大堆的「聽說」,讓人不禁覺得米和小麥好像是萬惡之物,只有燕麥才是好東西。但真的是這樣嗎?到底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這些平日常見的主食類食物呢?今天就讓我們先來簡單認識一下米、小麥、大麥、燕麥等穀類的營養吧! 淺談米、小麥、大麥、燕麥等常見穀類講到穀類,大部分人會聯想到東方的主食~大米,或西方的主食~小麥,但顯少有人知道,玉米和米、小麥並列全球穀物三大巨頭,三者產量佔全球穀物總產量近九成。排行第四的是大麥,而近幾年台灣炒得很夯的燕麥則排行第七(佔0.08%)。 但由於大部分的玉米都是用來飼養動物,或用於生產工業化學物質,如製成玉米澱粉、玉米糖漿等,反倒是稻米幾乎全部都是為人類所食用。由於玉米之前我們已經介紹過了,再加上這次我們主要要討論的是平日會做為一餐主食來吃的穀物,所以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是米、小麥,以及大麥和燕麥這兩個對健康不錯的穀類。 註:由於今天主要談的是會用來做為一餐主食的穀物,所以本文所提到的米指的是一般平日所吃米,也就是白米(包括在來米,或稱秈米;及蓬萊米,或稱梗米),而非較營養的糙米或胚芽米喔。 穀物家族營養比一比比蛋白質:小麥>燕麥>大麥>白米一般講到某食物的蛋白質好不好,我們主要會看它們的質(品質)和量(含量)。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些常見穀物中,小麥的蛋白質含量最高,約佔14%,每100公克含14.1公克蛋白質;米最低,約只有小麥的一半多一點(7~8公克);燕麥和大麥則介於其中,分別是10.9公克和9.3公克。所以從蛋白質含量來看,小麥最高、燕麥和大麥居次、米最低。 正也因為小麥的蛋白質含量很高,所以素食者主要的蛋白質食物之一~麵筋,就是製自於小麥。麵筋的做法是將麵粉揉成糰後,把麵糰放在水裡沖洗,當所有可溶於水的物質被沖走後,剩下不溶於水的部分就是麵筋。麵筋主要是由小麥中的兩種不溶於水蛋白質~麥穀蛋白(Glutenin)和醇溶蛋白(Gliadin)所構成。這些麵筋再切成小塊油炸,就是素食料理或麵筋罐頭中常見、中空球狀的乾麵筋了。 另外,小麥(麵粉)之所以能做成麵包,也跟上述兩種蛋白質有關。當麵包師傅加水到麵粉中開始揉麵團時,麥穀蛋白和醇溶蛋白(有時會被翻譯成穀膠蛋白)就會改變形狀、相互結合在一起,形成具彈性的結構,賦予麵糰伸展性和彈性,讓麵包師傅能做出多種花樣的麵包,並讓烤過的麵包具有彈性和嚼勁。 那麼,從蛋白質的品質來看呢?誰比較好?答案是差不多!因為不管是米、小麥、大麥還是燕麥,它們的第一限制胺基酸都是離胺酸(Lysine),第二限制胺基酸都是羥丁胺酸(Threonine)。而若從PDCAAS(蛋白質消化率校正後的胺基酸評分)來看,穀類的評分為0.58,遠低於奶和蛋類蛋白質(PDCAAS為1)及動物性蛋白質(PDCAAS介於0.8~0.9),所以這些常見穀類的蛋白質品質是差不多的。 既然蛋白質品質大家差不多,但蛋白質含量高低有差,故講到蛋白質的話,就會從量來比,也就是小麥>燕麥>大麥>米。但因為小麥、大麥、黑麥等均含有麵筋(即所謂的麩質),所以對需要限制麩質攝取者來說,米和燕麥則會是較好的選擇,故若比這兩個主食的話,蛋白質含量高低排序則是燕麥>米。 比維生素:大麥>小麥和燕麥>白米穀類如果是以全穀攝取的話,營養價值是相當高的,並不需要擔心穀類屬於澱粉類食物,吃了會胖這個問題。但由於美味、方便食用或儲存考量等因素,大部分穀類或多或少都會經過加工。由於加工過程會導致營養素的流失,故加工程序越多(即食物越精緻),食物所含營養就會越低,我們平日所吃的白米就是最好的範例。 在米、麥等常見穀物中,白米營養價值之所以最差,主要是因為白米在加工時除碾除了米糠和大半胚芽(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會以細刷「拋光」,磨掉澱粉層和所含油脂、酵素以利儲存,故白米保留的營養相當有限。故若希望能從每日所吃的米飯中獲得較多營養的話,建議可以改吃胚芽米或糙米。 燕麥營養價值之所以比較佳,主要是因為它比小麥和玉米柔軟,且胚乳、胚芽和麩皮無法俐落分開,因此一般僅進行脫殼處理,所以我們吃到的燕麥多半還是全榖。大麥由於麩皮很脆,故經去殼處理後會喪失部分組成,但因仍保有胚芽和部分麩皮,故營養及風味都還不錯。 小麥雖然營養也不差,但由於小麥很少直接食用,而是先加工成麵粉再製成麵包或餅乾等其他食物。儘管麵粉的加工方式是僅將小麥的皮層刮掉,就直接製粉,但由於小麥中營養成分較高的胚芽,及纖維含量較高的麩皮會取下來另外販售,因此若以麵粉型式來攝取小麥的話,它的營養價值事實上和精白米是差不多的。 如果我們直接比較米、小麥、大麥和燕麥的話。在維生素方面,燕麥維生素B1含量較高(0.5毫克),其次是大麥和小麥(0.4毫克);菸鹼酸則是大麥和小麥較高,其次是米,燕麥最低;維生素B6和葉酸的話,也是小麥和大麥較高。 若從維生素的角度來看,大麥營養最好,其次是小麥和燕麥,白米最差。(別忘記,若你的小麥攝取自麵粉的話,因麵粉營養和白米差不多,所以就會變成大麥>燕麥>麵粉、白米喔) 來源:dreamstime 比礦物質:鉀鎂以大麥和小麥為優;鐵鋅以燕麥和小麥為優從礦物質含量來看,鉀含量是大麥和小麥較高(376毫克vs 364毫克),燕麥其次(297毫克);鎂則是小麥最高,大麥和燕麥其次。鈣由於每日飲食建議攝取量高達1200毫克,不管是米或麥的鈣含量都太低了(介於18~33毫克),故無實質上比較的意義。 反而鐵和鋅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燕麥和小麥每100公克分別含3.8毫克和3.2毫克的鐵(佔每日所需21~25%),大麥也有2.4毫克,含量頗豐;鋅方面,小麥含量為3毫克,燕麥也有2毫克,大麥和米則較低(1.2~1.6毫克),含量也不低,故選對合適的穀類的確有助補充身體所需的鐵和鋅。 總結來說,如果你的目的是補充鉀和鎂的話,選擇大麥和小麥會比燕麥好;若為了補充鐵和鋅的話燕麥和小麥較佳,其次是大麥。當然,如果你的小麥攝取也是來自白麵粉的話,就會變成補充鉀和鎂的話,以大麥為優、燕麥其次;補充鐵和鋅的話,以燕麥為優、大麥居次。 比纖維:大麥>小麥>燕麥>白米從纖維含量來看,圖中我們可發現大麥含量最高,有15.3毫克,其次是小麥(11.3毫克)、燕麥(8.5毫克),最後則是米。當然,若你的小麥同樣是來自麵粉的話,就會變成大麥>燕麥>麵粉(小麥)>白米。 最後,講到纖維,我們不免要提到燕麥鼎鼎有名的降膽固醇保健成份~β-聚葡萄糖(β-Glucans)。很多人之所以特別去吃燕麥就是因為「聽」它能夠降膽固醇,但鮮少有人知道大麥也含有這個成份(哈,因為燕麥有某大牌為它頻打廣告,可憐的大麥沒有啊>_<)。 相信吃過大麥的人都應該對大麥濃稠的湯汁及Q彈的麥粒印象很深刻。這是因為大麥的胚乳細胞壁和麩皮部位含有兩種很特別的醣(各佔總重5%),一個是聚戊醣(黑麥也含這個醣,黑麥麵糰的黏性就得自於它),另一個就是β-聚葡萄糖(燕麥降膽固醇的關鍵成份)。因為β-聚葡萄糖的存在讓大麥煮熟後能呈凝膠狀態,另外因大麥含不溶於水的蛋白質,所以煮熟後特別有彈性。 若從β-聚葡萄糖的角度來看,燕麥此成份約佔總乾重2~8%,大麥為5%左右,而β-聚葡萄糖相關研究也指出不管是來自燕麥或大麥,它的降膽固醇能力是相同的。因此,若你想要降低膽固醇的話,除了選擇被廣告炒得相當昂貴的燕麥外,大麥也不失為一個平價美味的好選擇。 【健康小百科】小麥蛋白質與麩質過敏 或許你曾聽過麩質過敏,或曾經在食物上看到「gluten free」的字眼。到底這是什麼意思,吃小麥真的會過敏而讓我們生病嗎?答案當然不是! 所謂的麩質,指的就是麵筋(gluten),也就是我們之前介紹小麥時所提到的那兩種不溶於水的蛋白質~麥穀蛋白(glutenin)和醇溶蛋白(gliadin,或翻譯成穀膠蛋白)。由於它不只存在於小麥,大麥、黑麥、裸麥等食物都可找到;另外,因為它是賦予麵糰彈性,讓麵糰能脹大,保持形狀及成品麵包嚼勁的關鍵成份,所以幾乎所有Q彈好吃的麵包都含有麩質。 事實上只有少數人(約1%)因為會對麩質過敏,若吃了含麩質的食物會產生乳糜瀉,症狀是出現嚴重腹瀉,長期會導致腸道發炎,影響營養吸收,進而影響健康。另外也有部分人具有麩質不耐症,因身體對麩質耐受力較差,故大量食用含麩質食物可能會出現肚脹或容易腹瀉等問題。具有乳糜瀉的人需要採無麩質飲食(gluten free diet),而對麩質不耐的人可以吃低麩質飲食(low gluten diet)。除了這兩種人外,一般健康成年人是可以吃小麥等含麩質食物,而不會影響健康的。 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必看》接觸「確診者」何時該快篩?●天內快篩最準!你該知道,關於「快篩、PCR」5大疑問
-
2022-06-19 養生.聰明飲食
雞蛋的品質真能從等級標章看出來嗎?專家這麼說
▌您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雞蛋嗎?現今的雞蛋區產品精良,在冷藏區域占據極大空間。過去買蛋的選擇很簡單:白色、棕色、大的或小的、以及多年來農業部標章以某種方式賦予雞蛋價值的分級。雞蛋的等級單純與蛋殼外觀有關,僅表示蛋黃和蛋白外觀良好,標章與安全性、無汙染或雞的品質並無關聯。您買過B級蛋嗎?我個人從未見過B級標章,但它確實存在,而且水準不在A級之下。真是可憐了那些高於平均水準的B 級雞卵!只因為得了個B,而永遠不會被頂級雞蛋學院錄取。但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烏比岡湖效應(Lake Wobegon effect)分級制已不再是重點,因為我們現在還能選擇那些產卵的雞(在將未出世的後代捐給我們之前)如何受到對待。我們從雞蛋的來源(大型養雞場新鮮直送的雞蛋、自由放養的雞生產的雞蛋、吃了您才剛買的有機食品的雞所產的雞蛋、還是純天然雞蛋),就可知道產卵的雞受到的待遇如何。儘管晝夜不停的新聞會播報真實的農場生活景象,但我們許多生活在城市或郊區的人,仍耽溺於農場的田園生活形象:一大清早,公雞報曉,雞隻咯咯叫,同時傳來烤餅乾的香氣,人們刻板印象中的農夫(總是男性)戴著草帽早早出門,一一問候每隻動物,還一邊撒些飼料到雞舍,將昨晚的廚餘倒到豬圈,然後餵他最愛的牛吃草。農夫的妻子穿著圍裙,總是看上去身形圓潤、笑容滿面、且臉頰紅潤,鎮日烘焙,並照料總在裙邊嬉鬧亂竄的孩子。抹去這個印象吧!現代農場生活差得可遠了。農業是地球食物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但可不像1950年代的童書《農夫約翰和妻子珍妮》所描繪的那般,這些「農場」雖然生產新鮮直送雞蛋和自由放養(free-range)的雞,但雞蛋既不如您所想的新鮮,雞也沒那麼自由。養雞場飼養的雞隻生活在籠裡,雞籠一個挨著一個。直到最近,每隻雞的生活空間大約為四百平方公分,等於二十公分乘二十公分,約莫是您最小的烤盤大小。現在有些養雞場將空間擴大到七百三十平方公分,讓我替您省點算術時間:每隻雞大約擁有二十七公分乘二十七公分的空間。所謂「農場新鮮直送」根本毫無意義。即便是聲稱「非籠飼」(cage-free)的雞隻,其實也生活在擁擠不堪的大穀倉裡,裡面裝滿了成千上萬隻雞。每隻雞的活動空間僅三十公分見方。自由放養的雞幸運一些,每天有幾分鐘時間,可以外出伸伸腿。但即便如此,這些雞也是飼養在難以置信的狹小空間裡,由於生活空間如此窄小,又無籠子隔離,牠們死於疾病或互啄至死的機率,比起羽翼完好的籠飼雞高出一倍。由此可知,這些生活空間狹隘的自由放養、非籠飼、大型養雞場飼育的新鮮雞隻,產下了您那自由放養、非籠飼、農場新鮮直送的雞蛋,而且還號稱有機!看到雞蛋上有「不含激素」(hormone-free)或「不含抗生素」(antibiotic-free)的標籤時,千萬別上當。根據法規,為雞隻注射激素是違法的,但是牠們確實會與一同飼養的牛,一起施打抗生素。不過,即使雞隻真的施打了激素,在被人體消化後,也不具有活性。(若激素能維持活性,那糖尿病人就無需自行注射胰島素了,只要吃藥即可。)另一方面,抗生素則持續對食品業造成嚴重破壞,不僅是雞肉,我們食用的農牧場飼育肉類多半亦是。正如人類濫用抗生素而產生抗藥性和更嚴重的感染,致使將來可能無法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我們的禽類朋友也是如此。當雞蛋注射了抗生素後(正是如此,甚至在孵化前就已逐一注射了抗生素),生命力較強的微生物會存活下來,導致家禽普遍產生抗生素抗藥性。即使貼上「不含激素」或「不含抗生素」的標示,也只是讓您的雞蛋看起來像無麩質咖啡一樣健康而已。還有,這些不是那麼歡樂的雞,平常究竟吃些什麼呢?許多蛋盒或雞肉產品會聲稱自己的雞隻吃素。這可不太妙,因為雞是雜食性動物,仰賴野生的蟲子和穀物維生。現代養雞場餵養他們的素食食品,很可能是當中充滿了氨基酸的玉米飼料。※ 本文摘自《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醫師教您如何分辨虛與實》。《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醫師教您如何分辨虛與實》作者:妮娜‧夏皮羅 , 克莉絲汀‧羅伯格 譯者:張嘉倫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3/31
-
2022-06-15 癌症.飲食與癌症
營養狀況是抗癌關鍵!營養師:治療期補熱量 恢復期均衡吃
72歲王先生罹患肺癌第四期,兩個月體重掉了9公斤,原來是他罹癌後,家人大幅改變其飲食內容所致。為落實生機飲食原則,他的三餐必有生菜;食物攝取順序為先吃一盆青菜,但飯和肉類就吃不下了;白飯改以五穀飯替代,搭配一杯蔬果與堅果組成的綠拿鐵。如此豐富的「健康飲食」,使得正接受治療的王先生暴瘦,甚至營養不良。「病人的營養狀況」是抗癌治療過程重要關鍵之一。透過營養評估與診斷,提供個人化的飲食計畫,可減少抗癌治療計畫被改變或中斷的風險。一般而言,癌症居家營養可分為「治療期間飲食」與「恢復休養期飲食」兩階段。癌症治療期間的飲食計畫,應著重在高蛋白與足夠熱量補充,維持病人的體力、提升免疫力。建議蛋白質來源,一半以上須來自「優質蛋白質」,即豆、魚、蛋、肉類食物或料理,可提供高生物價的蛋白質,但高蛋白質飲食之前,更要攝取足夠的熱量,蛋白質才能有效被身體利用,米飯、麵食、麵包等澱粉類食物,以及烹調用的油脂,都是熱量的最佳來源。「吃得進去」也是癌症飲食治療的重要觀念,生病治療期間難免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欲不佳及進食困難等副作用,這時最重要的是讓病人吃得下,建議可從病人平時喜歡吃的食物中,選擇具優質蛋白質與熱量的食物,調整烹調方式與質地,讓病人好入口,切勿大幅改變病人的飲食習慣。完成癌症療程後,病人的病情緩解,發炎反應與不適症狀和緩,飲食計畫則改以均衡飲食、養成健康飲食習慣、維持理想體重為主。建議均衡攝取全榖雜糧類、蔬菜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另外,維持規律的飲食、避免過多含糖飲料、醃漬、燒烤等烹調食品、節制飲酒等都非常重要。像王先生案例,家人心急想在飲食上力求「健康」,以蔬菜為重點,導致病人吃不下其他類食物,進而在熱量與蛋白質嚴重攝取不足、體重驟降、處於營養不良的風險中。再來,王先生原本愛吃白飯、蝦子、冰淇淋等食物,也因家人鼓勵多吃五穀飯,少吃海鮮和甜點。其實蝦子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偶爾將冰淇淋當作點心也可以適時提供熱量。經由營養師的飲食訪視、營養評估與診斷後,協助家屬釐清飲食上的迷思,王先生又可以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而感到如釋重負,也再有好體力與好心情,正面迎戰癌症。
-
2022-06-14 醫療.心臟血管
常見「膽固醇迷思」你中幾個?醫破解:太低也非好事
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已有不少人在出社會之初或是年滿三十之際,開始為自己安排人生第一次健康檢查,也由於年紀還算年輕,大多數還不需擔心重大疾病的危機,常見的項目有:身高體重、抽血檢查、胸腔X光等,其中,「抽血檢查」是最基礎、快速、簡易的一種檢查。不論老少胖瘦 膽固醇易超標營養師潘富子指出,抽血檢查結果報告中有一項不論老少胖瘦,最容易發生紅字警告就屬「膽固醇」。而膽固醇又是觀看體內血脂狀況的重要指標,若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過高,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內層造成硬化或血管阻塞,後續若不加以控制改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罹患中風的風險。血脂肪 4大指標數值現代人飲食精緻、較不注重飲食均衡,膽固醇項目總是看到滿江紅的狀況;不過也會出現總膽固醇數值在標準值內,但低密度膽固醇卻出現紅字,這樣的結果總是讓民眾看的霧煞煞。潘富子說明,體檢報告上的總膽固醇數值,則是由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粒(Chylomicron)所計算而成。膽固醇到底怎麼看,還有膽固醇其實沒有分好壞,帶您來瞭解各數值所代表意義:1、總膽固醇(CHOLESTEROL):指的是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含量,正常數值<200 mg/dl,但不能只單看總膽固醇的數值,需要由不同的脂蛋白及血脂肪指標來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且總膽固醇過低也不好,膽固醇是製造荷爾蒙的原料,包括性荷爾蒙和抗壓荷爾蒙等。2、高密度脂蛋白(HDL-C):正常數值為男>40 mg/d,女>50 mg/d;有血管清道夫的稱呼,可幫助運送血管內的膽固醇回到肝臟,進而避免血管阻塞,因此又被稱為好的膽固醇。數值越高,對血管保護作用越大;數值越低,則可能增加心肌梗塞、動脈硬化、腦中風、高血脂等風險。3、低密度脂蛋白(LDL-C):正常數值<130 mg/dl,俗稱壞的膽固醇,事實上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中扮演將肝臟製造的膽固醇帶出肝臟給其他需要的細胞及組織利用,但一旦低密度脂蛋白過多,就很容易沉積在血管內壁中,使血管內壁越來越狹窄或血管發生硬化,引發冠狀動脈硬化及心臟疾病的機率就會相對提升。(推薦閱讀:身體無不適,就醫發現高血脂? 醫曝「1吃飯習慣」害肥油狂囤)值得一提的是,若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族群,低密度脂蛋白的標準會較嚴格。4、三酸甘油脂(TG):人體攝取油脂、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後所產生的熱量,未被消耗掉的部份會轉變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當體內熱量過多時則會增加三酸甘油酯的產生,則會形成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導致肥胖、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正常數值應<150 mg/dl,也做為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指標之一。(推薦閱讀:三酸甘油酯太高怎麼辦?搞清楚這些事就會降下來)三低一高飲食法 維持好的膽固醇潘富子提醒,膽固醇不能只看總膽固醇數,當總膽固醇正常或低密度膽固醇偏低,還是有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原因就出在三酸甘油脂過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要維持好的膽固醇水準,建議採取三低一高的飲食方式(低脂、低糖、低鹽、高纖維);並在攝取油脂時挑選好的油脂(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芥花油、橄欖油等)。延伸閱讀: ·愛吃蛋會害膽固醇飆高? 營養師曝「真正高膽固醇食物」...全脂奶也是陷阱 ·降膽固醇怎麼吃? 醫曝「最佳飲食法」:常吃麵包、炸雞腿便當要注意
-
2022-05-30 養生.聰明飲食
多量少餐較好還是少量多餐較佳?教授揭最健康的飲食法
讀者Rick 2022-4-23在限時飲食減肥法的最新研究,有效嗎?的回應欄裡留言:「我一直有一個限時飲食與胰島素阻抗關係的迷思,希望教授能指點一下。一些研究顯示限時飲食能縮短身體分泌胰島素時間,從而改善血糖。但主流醫生建議血糖高或有胰島素阻抗人士應該少食多餐,避免因進食大餐導致血糖飆升。我的迷思是少食多餐是否會令身體整天無間斷分泌胰島素,更不利控制血糖。有胰島素阻抗或前期糖尿病人士,究竟應該限時飲食還是少食多餐(當然假設是整天相同食量)?還是兩者並沒有抵觸?煩請教授指點」這位讀者可能有點誤會,所以我需要先解釋一下「限時飲食」和「少食多餐」。「限時飲食」的意思是,限定在每天的某一段時間裡完成當天的食物攝取,而最通常的時段是早上8點到下午4點之間。在這段時間裡,食物攝取的次數並沒有受到限制。也就是說,同量的食物,你可以在幾分鐘裡一次全部吃完,也可以在8小時裡一直吃個不停,直到全部吃完為止。「少食多餐」也叫做「少量多餐」,而意思是,把一天要攝取的同量食物分成多次來完成。例如把通常的每天三餐改成四餐、五餐、六餐等等等(食物種類和總量不變)。最常被科學研究採納的是每天六餐(跟每天兩餐做比較)。從讀者Rick對於血糖及胰島素的描述可以看得出,他是把「限時飲食」誤以為是「多量少餐」,所以才會想跟「少量多餐」做比較。(註:雖然「限時飲食」的確有可能是「多量少餐」)關於「多量少餐」和「少量多餐」對健康的影響,研究論文其實還算是蠻多的。但問題是,不同的研究會有不同的設計,例如接受檢測的人可能是胖的、瘦的、老的、年輕的、糖尿病的等等等,而檢測的項目可能是體重、腰圍、血糖、胰島素、脂肪酸等等等。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研究的結論是曾經被重複驗證過的。而也就因為這樣,到底是「多量少餐」較好,還是「少量多餐」較佳,目前的情況是公說有理,婆說也有理。我們來看在PubMed裡最新的三篇相關論文:2021-12-13:Hypocaloric diet with lower meal frequency did not affect weight loss, body composition and insulin responsiveness, but improved lipid profil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低進餐頻率的低熱量飲食不影響體重減輕、身體成分和胰島素反應,但改善了血脂:一項隨機臨床試驗)。結論:每天不同進餐頻率的低熱量飲食不會改變體重減輕、身體成分或胰島素反應。2019-9-6:Effect of Short-Term Increase in Meal Frequency on Glucose Metabolism in Individuals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or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A Randomized Crossover Clinical Trial(短期增加進餐頻率對葡萄糖耐量正常或空腹葡萄糖受損個體的葡萄糖代謝的影響:一項隨機交叉臨床試驗)。結論:較高的進餐頻率可能會增加胰高血糖素樣肽 1 的分泌並改善胰島素的分泌。2017-4-3:The effect of meal frequency in a reduced-energy regimen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and appetite hormon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sed crossover study(減少能量方案中進餐頻率對 2 型糖尿病患者胃腸道和食慾激素的影響:一項隨機交叉研究)。結論:對於低熱量飲食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早餐和午餐吃得更多可能比白天吃六頓小餐更有效率。從這三篇論文的結論就可看出,少量多餐對健康的影響,可以是中性的(沒有影響),也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美國心臟協會在2017年發表Meal Timing and Frequency: Implication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進餐時間和頻率:對心血管疾病預防的影響:美國心臟協會的科學聲明)。它的文摘的最後幾句是:「不規律的飲食似乎不利於心臟健康。有意識地進食並注意進食時間和頻率,可能會導致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臟代謝風險因素管理」。至於「多量少餐」或「少量多餐」,它認為並無好壞之分,而是應該根據個人的情況(例如工作時間)來做選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2018-3-13發表Ask the Doctors – Are 6 small meals a day better than 3 big ones?(問醫生 – 每天 6 小餐比 3 大餐好嗎?)。它說:「重要的是總卡洛里和營養質量,而不是進餐次數。無論您決定每天吃多少餐,請務必將卡洛里限制在健康水平。加工食品、精製糖和含糖軟飲料是空的,甚至是危險的卡洛里,所以要避開。瘦肉蛋白、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和新鮮水果是健康飲食的基石。我們知道你以前聽過,但我們再說一遍:為了保持身體健康的最佳機會,記得要運動。」所以,還是那句老話:均衡飲食,有恆運動。原文:少量多餐較健康嗎
-
2022-05-30 養生.保健食品瘋
即便知道毫無益處仍會吃 知名醫師揭自身服用營養補充劑原因
▌維生素多多益善?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說法,這筆錢最好花在維生素的真實來源上,如水果、蔬菜、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和乳製品等。2013年國際期刊《內科醫學年鑑》發表了一篇社論,標題為〈適可而止:別再浪費錢購買維生素和礦物質補給品〉,文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回顧了三項特定研究的驚人數據。首先,研究人員針對一項涉及四十五萬人的研究進行分析,發現綜合維生素無助於降低罹患癌症或心臟病的風險。另一項研究追蹤了五千九百四十七名男性,在十二年間使用綜合維生素的情況及其心智功能,結果發現綜合維生素並未減低思考緩慢或記憶力衰退等心智衰弱的風險。第三項研究主要針對一千七百零八名心臟病發的倖存者,他們被隨機分為兩組,長達五年期間,一組服用高劑量的綜合維生素和礦物質,另一組則服用安慰劑。(病人、負責照護的醫師及研究人員,皆不曉得服用安慰劑或綜合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病人是哪些人。)後來發現,兩組人在心臟病發、心臟手術和死亡的發生率結果類似。此外,另有兩項1995年完成的著名研究,橫跨十多年追蹤了數十萬人,結果顯示:補充β- 胡蘿蔔素和維生素E對人體尤其有害,會大幅提高罹癌風險。其中的研究引發了後來深具里程碑意義的美國「佛明罕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該研究原先以為補充β-胡蘿蔔素有助於防癌,後來研究人員發現:服用過多的β-胡蘿蔔素,與癌症相關的死亡人數大幅增加有關,因而必須提早結束。上述所有研究在媒體報導上時有所聞,但似乎並未改變大眾服用營養補品的習慣,甚至連我都動搖不了。我每天服用綜合維生素和維生素C。如果感冒了,還會狂吞兩顆維生素C;心情好時,我還會多補充維生素D和鈣片。我丈夫既是醫師又是研究人員,同樣也會服用營養補給品;還有,我的孩子每天早上都會吃兒童綜合維生素軟糖,直到牙醫懇請我們停止為止。我之所以服用維生素,主要原因在於安慰劑作用。正如第9章〈輔助性另類療法〉中會進一步解釋,若人認為某項事物有所幫助,便確實會產生助益。服用維生素讓我感覺「更健康」;若我的孩子某天吃了口味很重的炸物而沒吃青豆,我感覺他們可能得從維生素補充一些必須的營養。但是,我從不服用任何特大劑量的營養補給品(雙倍劑量、三倍劑量、或甚至高達一千毫克的維生素C,統統毫無用處,但若不常服用,就無安全疑慮),而且我從不仰賴維生素補給品來提供真正的營養和健康。加在飲料中的強化維生素粉,其實是浪費時間和金錢,但有危險嗎?或許不會。是否有證據顯示它們有助於改善健康狀況?並沒有!我與科學界及醫學界一群受過高等教育、且十分注重健康的護理師和醫師共事,他們定期運動,並經常在鍛煉後,補充高劑量的蛋白質奶昔和富含維生素強化的果汁。這些飲品有助於肌肉增長嗎?不會。這些強化飲料會危害他們的健康嗎?也不會。他們的肌肉之所以壯大,是因為做重訓、游泳或跑步。但是,我又再次吃了這一套。身為一名忙碌不堪的外科醫師,我的當月主打午餐經常就是蛋白棒。我常定期對醫務人員(包括外科醫師、護理師、住院醫師和醫師助理)進行完全未經科學驗證、但是趣味十足的民意測驗,調查大家的維生素攝取情況。我的問題很簡單:「您有在補充維生素嗎?」結果獲得了各異奇趣且截然不同的答案:「我沒有,但應該要。」「沒有,我該這麼做嗎?」「沒有,但我母親是藥師,經常從亞馬遜會員網站訂購鈣片寄給我。」「我吃完了,所以就停止服用綜合維生素了。」「我會經常補充維生素E、C、D、B12、綜合維生素、葡萄糖胺、鈣片和魚油。」「不太會,為什麼問我?好吧,不,我沒有。」「每天都吃。」「沒有,但我的孩子有。」關於維生素和其他營養補給品的使用,爭辯永無休止,通常話題還會延伸至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強化食品和飲品。冰沙加入高劑量維生素C等免疫強化營養品,是否有任何科學根據?上飛機前能否服用什麼補品,以避免在機上髒汙且重複循環的空氣中感冒?鋸棕櫚(saw palmetto)真的有益前列腺健康嗎?回答這些問題時,涉及了服用維生素和營養補給品的心理。本人便是絕佳範例:我知道所有科學研究都說這些營養補給品並無益處,但我依然會服用。原因為何?為什麼比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的藥物,一般人更信賴維生素公司呢?無論是傳統維生素、還是順勢療法的草本補給品,關於營養含量的規定極少,因此難以確定內容物的實際含量。2012年,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建議食品藥物管理局新增更多關於營養補給品含量的規定。儘管如此,食品藥物管理局依舊未做控管。2015年一項針對連鎖藥局沃爾格林(Walgreens)和塔吉特(Target)等幾家大型零售商店的調查發現,銀杏和鋸棕櫚等草本補給品的內容物根本不含這些成分。大約同一期間,消費者實驗室(ConsumerLabs.com)網路公司分析了數種主要維生素的實際維生素含量,發現每種維生素的實際含量與標示所聲稱相比,差距甚遠。因此,我們除了煩惱是否該補充維生素、礦物質或順勢療法草本補品外,還必須質疑吃下肚的營養補給品是否真如所想的那般營養?※ 本文摘自《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醫師教您如何分辨虛與實》。《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醫師教您如何分辨虛與實》作者:妮娜‧夏皮羅 , 克莉絲汀‧羅伯格 譯者:張嘉倫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3/31
-
2022-05-23 養生.保健食品瘋
口服玻尿酸能治關節炎、護膚抗老?教授揭一關鍵
華夏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的林宗寬副教授在2022-5-11用電郵和我聯絡。他說:【台灣市面上仍有許多誤導消費者的資訊與產品,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簡稱消基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社團法人機構,本人以服務性質無償兼任消基會檢驗委員會委員,協助消基會在消費產品的檢驗與宣導。……拜讀林教授在網路上[科學的養生保健 ~ 避免謠傳 防止誤導]相關系列文章具有很高參考價值,不知林教授是否同意本人在協助消基會撰寫「美顏飲」的文章中,授權引用您的文章?以避免因為不實資訊與謠傳誤導,來維護保障更多台灣消費者的權益。最後,感謝您撥冗閱讀此信,也期待您在網路上的[科學的養生保健 ~ 避免謠傳 防止誤導]相關文章能造福更多消費者。】三天後林宗寬副教授又寄來電郵:林教授您好:目前台灣市面上有很多口服的玻尿酸(Hyaluronan、Hyaluronic acid)保健品,主要功效訴求是以保護膝關節、皮膚保濕抗老、保養眼睛。面對台灣玻尿酸保健品市場的亂象,在協助消基會準備撰寫關於口服玻尿酸保健品,不知是否可向林教授請教對於口服玻尿酸保健品的一些看法?其實,早就有讀者來問我口服玻尿酸是否真的有效,例如Gary在2021-3-24在最有效的膠原蛋白?這篇文章的回應欄裡的留言。所以,今天我就在這裡做個總回覆。玻尿酸和膠原蛋白都是巨大的分子(前者是醣類,後者是蛋白質),都不可能穿過腸壁,進入血液循環。所以,在正規醫療上,它們的應用通常是以注射的方式來進行,例如皮下或關節注射。但是,保健品業者卻聲稱口服玻尿酸和膠原蛋白也能達到跟注射一樣的效果。保健品業者當然知道玻尿酸和膠原蛋白不可能穿過腸壁,所以他們就別出心裁創造出所謂的小分子玻尿酸或膠原蛋白。可是,小分子就能穿過腸壁嗎?蔗糖是雙醣,在小腸裡會被分解成兩個單醣(葡萄糖和果糖),而也只有單醣才能穿過腸壁,進入血液循環。可是,玻尿酸是由大約4萬個單醣組成的,而縱然是所謂的小分子玻尿酸也還是由好幾千個單醣組成的,怎麼有可能穿過腸壁?保健品業者當然也知道所謂的小分子玻尿酸還是一樣無法穿過腸壁,所以他們就出錢請一些研究員來發表一些似是而非的論文,提出種種解釋來「證明」小分子玻尿酸是如何能進入血液循環,例如什麼穿過細胞間隙,經由盲腸吸收等等詭異的理論。這些怪論對懂得生理學的人來說,當然就只是硬拗硬掰,但是對普羅大眾而言,就宛如鐵證如山。要知道,口服玻尿酸的研究全都是由保健品業者資助的。可是,研究人員卻沒有在論文裡坦白交代這樣的利益衝突,而之所以能躲避規範,是因為這些論文都是發表在那些急需爭取投稿的低水準期刊。美國風濕病學院和美國骨科醫師學會都有在它們的指引裡提到用注射玻尿酸來治療關節炎,但是卻完全沒有提到用口服玻尿酸來治療關節炎。美國皮膚科醫學會也是一樣有提到用注射玻尿酸來消除皺紋以及用塗抹玻尿酸來保養皮膚,但就是完全沒有提起口服玻尿酸。WebMD有發表一篇玻尿酸的文章,它說:「人們通常還用口服玻尿酸來治療尿路感染、胃酸逆流、眼睛乾澀、傷口癒合、皮膚老化和許多其他情況,但沒有良好的科學證據來支持這些用途。」Medicinenet也有發表一篇玻尿酸的文章,它說:「有很多人想用玻尿酸來防止老化。 事實上,玻尿酸一直被宣傳為“青春之泉”。 然而,沒有證據支持這樣的說法,即口服或塗抹在皮膚上可以防止與衰老相關的變化。」哈佛大學也有發表By the way, doctor: Is there any drawback to hyaluronic acid capsules?(順便問一下醫生:玻尿酸膠囊有什麼缺點嗎?)。作者Donald Reilly醫生說:「就我們所知,如果口服的話,幾乎沒有任何玻尿酸會到達膝蓋,所以很難看出膠囊如何產生很大的效果。 但許多人發誓說有效,就像對葡萄糖胺一樣。 由於口服玻尿酸唯一可能傷害的是錢包,所以我不會浪費精力去跟他們爭論說口服沒有用。」也就是說,反正相信口服玻尿酸有效的人是花他們自己的錢,做為一個醫生,又何必浪費時間和精力去跟他們爭辯。很不幸的是,就是因為正規醫學界懶得花時間和精力去糾正,才會姑息養奸,造成口服玻尿酸迷思的氾濫成災。原文:口服玻尿酸能治療關節炎,護膚抗老?
-
2022-05-19 活動.健康聚樂部
【元氣一日課】健康的人每天都會做8件事!有效運動、注重飲食,照著做就能改善生活型態
走路、飲食、睡眠⋯是每天的例行公事,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自己在這些行為中其實有很多錯誤的習慣?而這些壞習慣長期累積下來,就會影響到身體健康。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應該從日常這些小地方下手,改善錯誤方式,養成正確習慣,才能建立起健康、良好的生活型態。📢想要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可以來學習如何有效運動|訓練心肺|均衡飲食|預防三高|補足睡眠|養成健康習慣!快跟著元氣網一起登入學會。你注重健康嗎?還是你有健康意識,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元氣網一日課程】聚集最豐富的專家群,告訴你生活健康大小事,並透過一日健康學習表,按照自己的步調輕鬆學,發掘自己不一樣的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快來元氣網,體驗獨家免費一日健康課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主題簡介】健康的人每天都會做的8件事!想成為健康的人,卻不知道怎麼做?這裡就教你健康的人每天都會做的8件事!跟著做就能養成健康生活型態。有專家傳授訓練心肺的運動、排解壓力的瑜珈,讓你建立規律運動習慣,也有正確的飲食法,可以預防三高、吃得均衡營養,還會告訴你各種知識,讓你有效運動、戰勝失眠等等,全部套用在生活中,就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專屬你的健康學習表】元氣網提供主題式影音課程、內容,可參考健康學習表自主分配個人生活作息時間,並陸續完成目標,無觀看時間與次數限制。📝目標Get:✅ 完成 2 個自主運動(訓練心肺,瑜珈舒壓)。✅ 學會 1 個生活技巧(教你從飲食著手,預防三高)。✅ 進行 1個健腦活動(讀好書放鬆一下)。✅ 閱讀 4 篇健康知識(解答運動迷思,改善生活型態)。★完成學習目標後,元氣網還會不定期寄送客製化學習包、優惠訊息電子報給你!★【立即開啟你的一日學習】●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 10:00-12:00【閱讀】居家活動● 12:00-13:00【技巧】食在美好●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 15:00-16:00 下午茶時光● 16:00-18:00【活動】放鬆活動● 18:00-19:00【閱讀】食在美好●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 21:00 準備就寢⏰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抗疫運動 心肺有氧訓練:運動專家 許貴婷👉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0:00-12:00【閱讀】居家活動做家事能算運動量嗎? 銀髮族運動迷思 醫師替你解答體育署曾調查,銀髮族是最愛運動的一群人,肌少症問題卻依然嚴重。不少人好奇,為何每周維持動習慣,卻一直沒有變瘦?這樣運動有達到效果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劉晟昊指出,雖然運動會消耗熱量,但若不能高於飲食攝取的熱量,體重就無法下降。部分民眾以為運動就會瘦,這個觀念不一定正確。比如很多運動員、健美人士雖然每天運動,體重卻維持在很高的標準,就是因為他們也同時攝取很多的蛋白質或熱量來維持肌肉的成長。👉《點此看全文》每天從早到晚忙家務,也能算運動量嗎?⏰ 12:00-13:00【技巧】食在美好三高不要來!營養師教「酪梨莎莎醬料理」,從飲食預防👉課程來源:元氣網⏰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居家運動,哈哈大笑瑜珈最舒壓:運動專家 何宏胤👉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5:00-16:00 下午茶時間⏰ 16:00-18:00【活動】讀一本好書⏰ 18:00-19:00【閱讀】食在美好吃對食材戰勝失眠!睡前四小時別吃東西,營養師開好眠晚餐菜單半夜兩點,怎麼躺就是睡不著,好不容易有點入眠的感覺,過沒多久鬧鐘聲就響起,無奈地準備上班,但因為精神不繼,工作效率受到影響。睡眠障礙問題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接受殘酷事實:「真的失眠了!」專家表示,除了靠運動或藥物改善,還可以透過均衡飲食補充助眠營養素,調養出好睡體質。現代人壓力大、生活作息紊亂,全台民眾的慢性失眠症盛行率達11%,許多人為睡眠障礙所苦。WaCare專家、營養師徐佳靖指出,可從最基本的日常飲食調理進行改善,多攝取富含「色胺酸」的食材,幫助身體分泌褪黑激素有助睡眠。👉《點此看全文》除了用天然食療,還有哪些方法能戰勝失眠?⏰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疫情間刷不到兩次牙 牙周病風險增確診死亡率高8倍疫情打亂潔牙好習慣,有五成以上民眾中斷口腔健康檢查、洗牙,三成五的兒童每天刷不到兩次牙,使齲齒及牙周病風險大增,據國外研究調查,患牙周病且確診新冠肺炎者,死亡率高八倍。醫師呼籲民眾善用含氟1000ppm以上牙膏、含氟食鹽、牙線、漱口水定期潔牙,可有效降低六成蛀牙率。👉《點此看全文》疫情期間民眾不敢去看牙、洗牙,除了提高蛀牙機率,還有哪些可怕後果?⏰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舌頭無力會致睡眠呼吸中止症 專家教你訓練口咽肌根據推估,我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盛行率約3%,粗估全台至少有近70萬的患者,以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為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檢查室主任徐上富指出,近年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大幅度的增加,症狀不再是只有「打鼾」而已,其他如夜尿、嗆咳、口乾舌燥、頭暈等,都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除了打鼾以外的症狀,睡眠呼吸中止症可依照白天與夜晚的症狀粗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白天起床後,如果感到容易口乾舌燥,或是明明睡飽七小時仍頭暈頭痛,都屬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另一類的夜晚症狀,除了打鼾,還有是否會因為被口水嗆到咳醒、夜尿等。👉《點此看全文》該怎麼找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因,並進行治療和改善?⏰ 21:00 ~準備就寢————本課程規劃參考————※運動時間點:根據《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掌握完美時機的科學祕密》一書提及,於在早上運動,可以藉此達到,減重、提振心情、保持習慣、增加力量的效果;而下午到晚上運動,則可避免受傷、發揮最佳表現、略為提高運動快感,因為此時肌肉有彈性,不易受傷,心肺機能也較佳。※居家活動安排: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中心社工主任陳俊佑指出,2013年法國有大型老人世代研究,追蹤3675位健康長者20年,結果發現,相較於不玩桌遊組,每周至少玩一次桌遊、棋類、牌類等遊戲的玩桌遊組,20年後認知測驗表現較佳、罹患憂鬱症機率較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15%。還有更多健康主題粉絲專頁,歡迎加入了解更多!📍 元氣網📍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全銀運動 | 銀髮族遠距健康
-
2022-05-1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追求窈窕體態是每個女生一生都在追求的,所以體重的管理就相當重要了!減重時到底是要計算卡路里還是維持體內荷爾蒙平衡呢?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其實計算卡路里是有誤差,但這不代表計算卡路里是錯的!而計算卡路里和荷爾蒙問題並不違背,快看蕭醫師為大家釐清幾個迷思吧!卡路里計算、體內荷爾蒙兩者與減重關係卡路里的理論說起來很直觀:熱力學定律,攝取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多,體重就會增加;攝取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少,體重就會下降。如果體重沒有下降,原因很簡單:吃太多,或是運動不夠。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卡路里計算的觀念已經被打破。認為:卡路里計算沒有考慮荷爾蒙、胰島素阻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新陳代謝的問題,光是少吃多動沒有用。減少特定食物攝取(或完全不吃),就能讓你減輕體重,不需要計算卡路里。蕭醫師認為:這兩種觀點其實並不違背,各自有對的地方和迷思。荷爾蒙的變化的確會讓你更餓更想吃,或代謝變差,但不代表熱量計算是錯誤的。計算熱量的問題,會有誤差產生,4面向,包括:計算標示不準確、吃進去的未必會吸收、食物產熱效應不同、進食時間點1.卡路里計算標示不準確:不管是在美國或台灣,卡路里標示的誤差容許範圍高達20%。就算錙銖必較卡路里,只吃便利商店的食物,還是有可能多或少攝取100到300卡。2.吃下去的不一定會吸收:吃下去的東西不一定會全部吸收。抗性澱粉的吸收率可能只有精緻澱粉的八成;我們往往都低估了堅果和蔬菜的熱量。除此之外,吸收仰賴腸道的細菌,由於每個人腸道菌相不同,吸收率也不同。3.食物產熱效應不同:消化吸收食物本身也需要能量,消化蛋白質需要的能量要比消化精緻澱粉高得多。可以想像,吃下600卡的澱粉或瘦肉,身體的反應會完全不一樣。4.進食時間點差很大:一樣的食物早上吃,食物的產熱效應比較高,血糖比較平穩,身體也比較容易利用這些能量,比較不會儲存成肥肉。一樣的東西晚上吃,身體會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去平衡血糖,久了造成胰島素阻抗。這也是為什麼進行168斷食,太晚吃會很難瘦的原因。減重路上,不需要計算卡路里嗎?蕭醫師說還是要計算!熱量計算會雖然有誤差,不代表卡路里計算是錯的,不代表我們就不需要去紀錄飲食。蕭醫師經驗談,其實光是紀錄飲食就很有效果了!當體重都沒有變化,根據日常所做飲食紀錄,才知道要如何去修正。其次,由於身體會自動平衡能量,跑步完一小時,身體會要你把消耗的400卡吃回來,不然我們會感到飢餓。如果沒有紀錄飲食的話,很容易不知不覺吃了一堆東西。添加『糖』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只有糖果、蛋糕、手搖飲這種顯而易見的糖,更多的是隱藏在食物中的高『糖』......https://bit.ly/3EHeL3E
-
2022-05-11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葡萄皮白白的是農藥嗎?營養師教你吃甚麼顏色的葡萄最健康
大家都懂得食物均衡才健康,但你真的暸解你碗裡的食物嗎?葡萄外的白霜是農藥?將葡萄籽吃下肚子會長出葡萄樹?今天「營養師高敏敏」來為大家破解迷思,也教教觀眾朋友一些關於葡萄的小知識,看完這集的內容,媽媽們再也不用擔心我將農藥吃下肚!營養師高敏敏來為大家破除一些關於葡萄的迷思,你在清洗葡萄前會先將葡萄上的蒂頭剝下來嗎?其實葡萄的外皮上會殘留些許的農藥,如果在清洗前就把蒂頭剝下,在清洗的同時就會使殘留的農藥洗進葡萄內.。而葡萄外層總是有一層白白的粉霜,那其實不是農藥,而是.葡萄生長過程中,自然產生用來抵禦外來微生物和防止水分散失的果霜。以前都不知道葡萄原來還有這麼多學問,大家肯定也想知道哪種葡萄的營養價值最豐富對吧?不用擔心,你想知道的葡萄知識今天全部為你解惑!快點打開影片一起跟著營養師學習葡萄小知識。想了解更多關於如何挑選健康水果的知識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一起選對水果,負擔沒有!原始影片營養師高敏敏YT營養師高敏敏FB延伸閱讀別再當低頭族了!醫師:椎間盤突出都來自日常壞習慣有喝「奶」字就是有喝到奶?專家告訴你植物奶真面目「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5-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疫苗過世的人比確診過世的還多?教授破解疫苗常見迷思
MyGoPen事實查核昨天(2022-5-8)用電郵問我:「林教授您好:最近敝單位收到一則在網路上大量流傳的影片,是有生技醫療背景的江晃榮先生對於 COVID-19 疫苗的一些主張,不知道是否能請您協助解答相關問題,以下連結為流言影片與提問內容。」MyGoPen寄來的連結是林蕙蓉在5月3日的臉書貼文,而裡面的文字是:【江黃榮教授的真心剖析:打「疫苗」過世的人要比「確診」過世的人還要多?!欲珍惜自我生命的人,仔細傾聽此位生物化學博士的專業學術觀點。】。貼文裡的影片就是「江黃榮教授的真心剖析」,長度5分鐘。我用「江晃榮」做搜索,確定影片裡面的人是「江晃榮」,而非「江黃榮」。但是我卻搜不到有任何資料顯示他有教授的頭銜。例如中時新聞網在2021-6-15發表的違法幫人寫訴狀 「飛碟專家」江晃榮判刑4月就只說「江晃榮是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現改為生化科技學系)畢業,生化博士、日本京都大學博士後研究所」,但卻沒說「教授」。在影片的2分54秒江先生說:「前美國總統川普選舉的時候曾經感染COVD-19,當時三天就好。大家都覺得很奇怪。他的醫生最近接受訪問講,川普不是打疫苗好的。他用兩種藥物,一種是伊維菌素,一種是奎寧。……伊維菌素對於COVID-19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奎寧和伊維菌素的確是有效的。我講的有效是有理論根據的,是有學術報告。」這段話有四個問題:第一、川普總統是在2020-10-2公開說他確診新冠病毒,可是美國FDA是在2020-12-11才給予第一款新冠疫苗緊急授權,而通過授權的第一針新冠疫苗是在2020-12-14才施打。也就是說,在正式開打新冠疫苗之前兩個月,川普總統就已經感染新冠病毒,所以川普的醫生不可能會說「川普不是打疫苗好的」這樣的話。第二、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疫苗是用來預防感染的,而不是用來治療感染的。所以,川普的醫生怎麼有可能說「川普不是打疫苗好的」這樣的話?第三、美國FDA在2020-4-24就發布警告,說臨床試驗顯示奎寧非但無效,反而是會增加死亡率。所以,川普的醫生怎麼有可能說奎寧是治好川普的一種藥?第四、所有雙盲、隨機、安慰劑控制的臨床試驗都顯示伊維菌素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功效。所以,江先生所說的「伊維菌素對於COVID-19是有非常好的效果」是與事實相左。好,現在來回答MyGoPen的提問。Q1:流傳影片聲稱「現在有問題的是 1960 年代有生物科技發展之後所生產的疫苗,包括現在高中女生、大學女生在打的子宮頸癌疫苗,這些都有問題」的說法是否正確?回答:有關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學術報告是多不勝數,所以我就只引用世界衛生組織和台灣衛福部。世界衛生組織有發表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疫苗和疫苗接種)。它的第一和第二段是(合併):「疫苗接種是全球健康和發展的成功故事,每年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疫苗通過與您身體的自然防禦一起建立保護來降低患病的風險。當您接種疫苗時,您的免疫系統會做出反應。我們現在擁有預防 20 多種危及生命的疾病的疫苗,幫助各個年齡段的人活得更久、更健康。目前,疫苗接種每年可防止 35-500 萬人死於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流感和麻疹等疾病。」台灣衛福部在子宮頸癌疫苗裡說,子宮頸癌疫苗可以預防60-90%子宮頸癌病毒感染。整體而言,現有醫學實證的確顯示子宮頸癌疫苗是具有相當安全性的。Q2:影片中表示,COVID-19 病毒是 RNA,會一直突變,用第一代病毒製造的疫苗沒有效果,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回答:RNA病毒的確是比DNA病毒容易突變,所以針對RNA病毒而研發出來的疫苗也就比較容易失效。但是,疫苗科技是一直在進步的,請看Viral Genetics and Immune Evasion: Implications for Vaccine Development(病毒遺傳學和免疫逃避:對疫苗開發的影響)。Q3:打疫苗過世的人要比確診過世的人還要多的說法是否正確?回答:美國CDC每天都會發表新冠確診和死亡的最新數據,而今天(2022-5-9)的數據顯示美國有將近一百萬人(995,023)死於新冠肺炎。美國CDC也會更新新冠疫苗不良事件的的數據。在2022-5-4更新的數據裡有這麼一段話:「FDA 要求醫療保健人員提供COVID-19 疫苗接種後的任何死亡,即使尚不清楚疫苗是否是死因。接種疫苗後的不良事件(包括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疫苗會導致健康問題。從 2020 年 12 月 14 日到 2022 年 5 月 2 日,美國接種了超過 5.76 億劑 COVID-19 疫苗。在此期間共收到了 14,468 份接受 COVID-19 疫苗接種的人的初步死亡報告(0.0025%)。 」也就是說,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美國人共有將近一百萬,而可能因接種新冠疫苗而死亡的美國人是共有將近一萬五千。所以,打疫苗過世的人要比確診過世的人還要多的說法,很明顯是錯誤。有關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可以進一步參考2022-3-7發表的Safety of mRNA vaccines administered during the initial 6 months of the US COVID-19 vaccination programme: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reports to the 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and v-safe(在美國 COVID-19 疫苗接種計劃的最初 6 個月內施用的 mRNA 疫苗的安全性:對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和 v-safe 報告的觀察性研究)。原文:江晃榮疫苗影片的問題
-
2022-05-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新型菸品的危害——如何察覺孩子使用電子煙?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戒菸與保健」。非常感謝楊醫師的來稿提醒讀者菸害的程度無遠弗屆,影響身體各器官的健康。接著,透過長年關心國民保健的前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游麗惠的安排,邀請到關心菸害的另一位資深醫師提醒我們紙菸固然可怕,但目前「加熱菸」之類的新型菸品所隱藏的問題更不容忽視。接著民間推動戒煙運動多年的董氏基金會,深入地探討半世紀以來全球反菸團體都為「終結紙菸」而努力,但菸商為了挽救日益衰退的菸品市場,接連推出的新型菸品(電子煙、加熱菸)所帶來的災害,更需要全民提高警覺。這是「醫病平台」首次探討「預防醫學」有關的議題,這也正是醫療團隊以及社會大眾都需要彼此提醒的重要議題,是醫病雙方不容忽視的領域。半世紀以來全球反菸團體都為「終結紙菸」而努力,當逐步展現成效時,菸商接連推出新型菸品-電子煙及加熱菸,以挽救日益衰退的菸品市場。美國政府過去十年對電子煙一直抱持「成年人選擇,青少年勿用」的鴕鳥態度,最終導致網路平台的廣告行銷鋪天蓋地,實體店面林立,2019年全美竟多達530萬名青少年使用電子煙。更不幸的是,同年8月開始一連串的「電子煙相關肺傷害EVALI(electronic cigarette or vaping product use associated lung injury)」通報事件,直至隔(2020)年2月止,美國官方共通報2807位住院確診病例,半數以上住進加護病房,其中逾八成為35歲以下年輕人,最終68人死亡。後因美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而停止EVALI的公開通報。儘管2019年失控的EVALI疫病,讓美國政府亟思亡羊補牢,但卻陷入更大的迷思,僅禁止八成年輕人偏好的加味電子煙。其實,電子煙不只藉口味吸引年輕人,其用法、科技時尚感及包裝都是誘惑,禁止加味電子煙不過是讓年輕人改變口味喜好而已。無獨有偶,台灣也面臨新菸草戰爭,我們正結合從南到北的家長團體設法為孩子健康與菸商對抗,也與打算對新型菸品「從『雙禁』轉為『一禁一開』」的政策展開周旋。美國血淋淋的教訓歷歷在目,我們應引以為鑑,一旦如菸商所願開放規管,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不斷地「誤用」,讓人徒呼奈何。台灣政府未曾開放新型菸品,以主管機關的「函釋」禁止所有新型菸品,但亦尚未修法明文禁止下,108年已有5.7萬青少年使用電子煙、1.6萬青少年使用加熱菸,計有7.3萬名青少年身陷新型菸品癮害!孩子們在學校(與同儕交流)、在網路(購物平台與社群媒體)、在社區(實體店面林立)隨處都可接觸到電子煙、加熱菸使用與買賣的訊息,甚至從國中生到大學生,只要開始使用新型菸品,很快地就會被吸收成為賣家下線!世界衛生組織於2021年發表的「全球菸草流行報告」中指出:「當紙菸銷售下降的時候,菸草公司強力推銷新產品,例如電子煙及加熱菸,並遊說政府放寬相關的規定。菸草公司的目標很簡單:『就是使我們的下一代繼續對尼古丁成癮』,我們不能讓菸草公司得逞」。家長如何及時察覺孩子有沒有使用電子煙,美國衛生部門列11點跡象,請父母們密切注意:1.家裡、車上或孩子身上偶而出現無法解釋的甜味或水果味;2.孩子經常感覺到頭痛或噁心;3.孩子的情緒變化大、喜怒無常、經常感到焦慮,或有無法克制的衝動行為;4.家裡有來路不明的電池、充電器、USB隨身碟等;5.用過的煙彈或拋棄式的電子煙裝置;6.類似插入式電玩的裝置;7.孩子的電子煙容易藏匿在床墊下及床頭櫃縫隙間;8.學校課業或運動成績突然退步;9.飲食習慣變得重口味,要求吃更辣的食物;10.容易氣喘吁吁;11.有頭暈的狀況。同時也進一步提醒家長們,如果孩子發生以下情況,代表他們已經電子煙成癮:1.沒有電子煙就不肯出門;2.電子煙不在身邊時會感到焦慮;3.情緒難以控制,需要吸一口才能恢復平靜;4.想吸電子煙的慾望出現而容易分心;5.半夜醒來使用電子煙;6.不吸食電子煙就會感到煩躁、不適、噁心、頭痛等。目前雖還沒有戒電子煙的方法,但臺大醫院家醫部郭斐然醫師提出建議,如果已經開始吸電子煙,只能用戒紙菸的「3不3要」原則:「不要留菸、不要買菸、不要伸手菸;要吃口香糖、要多喝水、要多運動」來戒除。2011年菸草公司跨足產銷電子煙,2015年菸草公司推出加熱菸,到2020年兩大跨國菸草公司正式聯手推出「複合式」加熱菸,就是加熱菸內藏電子煙的混合型新型菸品,為的就是突破「一開(加熱菸)一禁(電子煙)」的政策,加上電子煙與加熱菸的行銷通路多數重疊,若不「雙禁」將難防菸商掛羊頭賣狗肉的行徑。菸草公司行銷新型菸品的策略,與過去行銷淡菸的手法如出一轍。1964年美國發表第一份菸害白皮書後,全球菸害研究實證接連不斷,菸商於1970年推出淡菸,當時數以千計的醫藥公衛專業人士為其背書,認同「淡菸是減害的菸品」;直至1990年代,研究接連發現吸食淡菸者尼古丁代謝物甚至更高,美國司法部門亦認定菸商「説謊、 誤導與欺騙」,才讓大家認清菸商「淡菸減害」的伎倆!菸商的「淡菸減害」行銷,讓全球菸害防制停滯二十年,如今菸商再推新型菸品亦如法炮製。台灣《菸害防制法》整整15年未修訂,面對菸商的新型菸品攻勢更是束手無策。維護國人健康,避免孩子淪為新癮害世代的關鍵,請老師家長們都要提高警覺,共同關注,監督政府,透過政策的制定與確實的執法,加上揭露菸商的本質與積極的教育宣導,讓我們的年輕世代都能遠離新型菸品的掌控。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5-04 失智.長期照護
飲食照護/長輩吞嚥困難易嗆咳怎麼辦?台大專家教「3步驟」增加患者進食安全
78歲吳女士在去年中風癒後假牙不合,因而有吞嚥障礙問題,進食過程長且容易咳嗽,3個月體重減輕了3公斤。女兒擔心母親營養不良,用心購買媽媽愛吃的排骨便當,更費心地把食物剪碎。但吳女士仍因吸入性肺炎反覆住院。經過醫療團隊評估後吳女士可吃糊狀或濕潤細軟的食物(IDDSI 4~5),液體稠度(IDDSI 2~4),病患的進食與健康情況才大獲改善。另48歲王先生3年前罹患鼻咽癌已經痊癒,但最近進食時發現只能喝流質,有些流質會嗆到,有些流質吞不下,且體重減輕。王先生擔心癌症復發,經檢查後發現是因為放射性治療後肌肉纖維化導致吞嚥困難。經過醫療團隊評估後建議王先生調整液體濃稠度為低中度稠(IDDSI 1~2)。吞嚥困難飲食2大迷思台大醫院營養師鄭千惠指出,一般民眾或病患家屬對於吞嚥困難而進行飲食製備過程中,常出現2大迷思:1.吞嚥困難把食物剁碎或打成泥就好?不是什麼食物都只要切成小塊就能易於吞嚥,其實需考慮食物的軟硬度、食物與液體分布均不均勻的離散性,以及泥餐的黏度、食物離水等問題。2.使用液體增稠劑一定安全?液體太稀或太稠都可能有危險,若食物太稀太水恐會引發嗆咳或吸入性肺炎,太稠恐會卡在食道難以吞下;且當食物質地調整後,雖看似量有增加,卻常常忽略營養密度被減少的問題。吞嚥困難有7種飲食標準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陳珮蓉表示,為了讓營養師或病患家屬可以依據病患的個別吞嚥能力,調製安全且美味的食物,讓病患能早日經口進食,建議參考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IDDSI)來製備飲食,依吞嚥與咀嚼能力訂出7種不同等級的食物質地與液體稠度,以符合個體差異,促進吞嚥安全。▶固體食物分為 3~7級:分別是流質3級、糊狀4級、細碎及濕軟5 級、軟質及一口量6級、容易咀嚼7-EC級、食物原狀7級。▶流質食物飲品分為 0~4 級:分別為稀薄0級、極微稠1級、低度稠2級、中度稠3級、高度稠4 級。 臨床照顧者若想居家調製安全食物,陳珮蓉建議「3步驟」讓有吞嚥障礙的長輩或病患方便進食:1、可先至醫院復健科進行吞嚥困難評估,瞭解自己適合的食物質地與液體稠度。2、再利用簡易工具如:餐叉、湯匙、筷子、手指或針筒等,來測試食物質地的硬度、液體流速、黏附度、彈性等,藉由常見工具來協助自製的居家餐食質地一致化。3、最後再進而嘗試是否符合可吞嚥程度,增加被照顧者的進食安全。【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3960】
-
2022-05-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清冠一號確診沒症狀能服用嗎?可做預防性用?中醫師破解常見迷思
這段時間確診人數暴增,前來門診詢問清冠一號的民眾明顯增加,也有很多民眾想先屯著清冠一號以防不時之需,或者是拿來保養以預防染疫,有幾個門診常常遇到的問題,專業的周宗翰中醫師來幫您解答。1.當PCR陽性的病友如果沒有症狀,是否可服用清冠一號?答:絕對是可以的,「臺灣清冠一號」核准的適應症為「外感時疫」,當PCR陽性代表體內病毒潛伏在身體裡,隨著每個人的免疫功能不同反應出來的症狀也大不相同,除了咳嗽,打噴嚏,流鼻水外,也常伴隨腸胃道症狀,或是更有大部分的人是無症狀,中醫認為在感染初期,就要以「透邪外出、截斷病勢」的方式來治療患者,防止發病,專業的中醫師也可針會不同體質在清冠一號的處方上酌量增減,更能發揮清冠一號的效用,加速pcr陽性轉陰性的時間,也可減少中重症的可能,保護台灣的醫療量能。2.服用清冠一號是否也可配合服用西藥,如退燒藥,卻痰藥,抗病毒藥?答:由於新冠肺炎的傳染力非常強,一旦感染之後,對於免疫低下以及老人與幼童症狀變化和病情發展相當快速,極少數的人會突然轉成中重症,擁有專業藥師資格的周宗翰中醫師建議,對於這類族群積極主動的「預防性投藥」有其必要。清冠一號對於中重症有明顯減輕感染症狀的效果,搭配西藥有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很多民眾很愛買日本的成藥,對於日本的成藥效果讚譽有加,其實日本很多成藥裡面都含中藥與西藥共組成分,臨床上中藥加西藥產生藥物不良反應的可能性非常低,一般建議兩種用藥間隔一個小時即安全,因為中藥對於腸胃的負擔較小,使用藥物的時機中藥可飯前,西藥宜飯後,所有用藥的目的在於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3.「臺灣清冠一號」可以做為「預防」性質隨時來使用嗎?答:不可以,清冠一號是荊防敗毒散的變方,主要成分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栝樓實、荊芥、薄荷、桑葉、厚朴、炙甘草及防風等10種中藥材,而清冠2號則是針對中重症,是清冠一號的加強版,裡面的中藥材以清肺熱,宣肺化痰為主,藥材是偏寒涼,對於肺炎產生的呼吸道症狀有寬胸利氣的功效。但是平時並無肺熱的症狀,也沒有感染的跡象,就不適合隨時來補充清冠一號來增強免疫,相反的,因為處方屬性偏寒涼容易造成肺氣虛的可能,就像民眾沒事不會隨便服用荊防敗毒散當保養,同樣的也不該拿臺灣清冠一號當保健用品,清冠一號是屬於積極「治療」處方,而非「保健」茶飲,對身體體質偏虛寒的兒童、老年,或腸胃比較敏感的人,也有可能出現輕度胃悶、腹瀉、乏力的現象,使用任何中藥前須經由專業中醫師診斷為佳。4.打完疫苗後,預防感染,我還能怎麼做?答: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提升免疫力從調理腸胃做起,《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如果有足夠的免疫力對抗病毒,就不容易感染或是感染後症狀較為輕微,中醫的方劑玉屏風散與桑菊飲有調節肺部免疫功能的效果,許多中藥例如西洋參、黃耆、茯苓、大棗、枸杞、當歸、人參等對人體免疫力有提升的作用,中藥不僅可以「扶正」,中藥成分例如魚腥草,連翹,金銀花,大青葉也可以有抑制病毒的「祛邪」作用,但是所有的中藥也必須經由中醫師診斷來使用,而小孩及老人在以中藥增強免疫前,務必確定不是在急性發炎的過敏期,因為補益藥會使發炎的免疫系統變得更嚴重。正所謂病從口入,調節免疫的關鍵不是在於你必須吃什麼,而是在於你避免吃什麼,腸胃保健攸關免疫調節,減少加工與醃製食品,飲食建議採低脂、高蛋白質、適度纖維質,減少過酸、甜、油或辛辣食物。周宗翰中醫師建議,避免睡前進食或吃宵夜,勿暴飲暴食,盡量少量多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有助於您安全度過疫情。
-
2022-04-28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氣喘患者病情始終控制不佳 專家曝用藥常見3大迷思
國內氣喘患者約200多萬人,醫師臨床發現,患者用藥常有三大迷思,造成錯誤用藥,病情不容易穩定控制。醫師表示,氣喘患者三大迷思,包括不想用藥治療、不想用類固醇藥物進行保養,以及只有出現不舒服時,才想用藥控制病情,但如此未規律用藥控制,或有「類固醇恐懼症」,當一年使用3支以上急救用的支氣管擴張劑,容易引起氣管進一步的傷害。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表示,許多氣喘患者認為,只要不舒服時,再治療就好,但當出現症狀時,往往是氣喘病情變得較為厲害,氣管縮小了,造成呼吸喘等不舒服,如果這時使用屬於急救藥物的緩解型吸入劑,也就是支氣管擴張劑,患者不適症狀雖可以立即緩解,但因症狀已經好了、不喘了,患者下次就會繼續使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說,當天氣變化、過敏等因素影響,造成氣管慢性發炎,病情嚴重時進而引發氣喘,而氣喘藥物分為控制型及緩解型,控制型藥物主要用途為保養,如吸入性類固醇藥物;緩解型藥物則屬於急救藥物,此為支氣管擴張劑,但若過度使用,氣管容易引發反覆發炎,造成氣管損傷,並增加急診住院及死亡風險。依國內相關醫學研究統計,氣喘患者約200多萬人,近16%為使用緩解用的支氣管擴張劑,已屬於過度依賴,甚至有3成患者每年使用3支以上,如此恐增加急診住院風險72%,以及9成的死亡風險。王鶴健說,氣喘患者不想用類固醇藥物進行保養,這在全世界都是相同的,此為「類固醇恐懼症」,大家都只想到月亮臉、水牛肩的藥物副作用,但用於治療氣喘時為精準使用,副作用低,且吸入性類固醇藥物是從根本抗發炎反應,不同於緩解用的支氣管擴張劑為治標不治本,所有年齡層患者應了解兩種吸入劑的配置方式,遠離急診住院及死亡風險。亞東醫院為此建置氣喘治療「緩解用吸入劑(急救)」警示系統,若遇到支氣管擴張劑使用過量患者,將出現給要提醒機制,並追蹤治療成效,降低氣喘急診住院風險。鄭世隆說,臨床曾收治42歲謝先生,他長期氣喘控制不佳,為緩解症狀,每年使用超過3支以上支氣管擴張劑,反而造成氣喘發作頻率愈來愈頻繁,且即便使用藥物也逐漸無法緩解症狀,而經警示系統提醒,給予正確用藥後已穩定控制病情。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說,診所照顧氣喘患者是以病患為中心,遵守氣喘診療指引,並加強追蹤管理、衛教,提供完整及連續性的氣喘照護模式。疫情期間,近9個月來,氣喘照護診所已增加228家,總數達到1864家。氣喘患者依醫囑使用吸入性類固醇藥物,可以達到長期抗發炎、減少氣喘惡化。台灣臨床藥學會榮譽理事長簡素玉說,患者應及時修正「類固醇副作用大」、「盲目追求快速緩解」、「缺乏長期保養觀念」等錯誤用藥觀念,提醒要有效治療氣喘,患者應配合正確用藥。
-
2022-04-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只有輕症是迷思 醫點名2類民眾要警覺
別再認為Omicron只會引起輕症,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感染管制學會今天聯手打破迷思,強調沒打過疫苗、具高風險因子的民眾仍有重症死亡風險,呼籲落實「三防三擊」自保。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嚴峻,根據衛福部今天提出的最新簡報,4月30日單日確診數最高恐達1.8萬例,5月5日單日確診數最高可能來到3.7萬例。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感染管制學會今天上午發布新聞稿,呼籲民眾面對疫情不可大意。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北榮感染科醫師王復德表示,根據國際統計,Omicron變異株確診個案的住院率、重症率及死亡率都很低,但這些國家大多是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後已產生血清抗體高的國家。王復德說,台灣過去從未發生過大規模COVID-19疫情,對於沒接種疫苗、有重症風險因子的民眾而言,染疫後仍然可能演變成重症,切勿對疫情過度樂觀。王復德指出,重症高風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高齡族群,或是有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結核病、慢性肝病、肥胖或懷孕民眾,另像是長期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的民眾,也是危險族群之一。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表示,這些危險族群一旦染疫,務必在症狀出現的頭5天黃金治療期使用口服藥物,可大幅降低併發重症或死亡風險。陳宜君強調,民眾若有接觸史或出現症狀,務必以「三防三擊」行動換取時間跟機會,「三防」是指3大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三擊」則是3大主動出擊,疫苗打好打滿、主動接受篩檢、及時治療。陳宜君指出,Omicron變異株傳播力強,潛伏期只有1到3天,一旦確診數大量攀升,就算重症率再低,還是可能造成一定的重症及死亡個案,千萬別陷入Omicron只會引起輕症的迷思,延誤治療時機。
-
2022-04-20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血友病也可做運動 預防性治療助男童開心騎腳踏車
高雄一名4歲男童Vic(化名)在6個月大施打預防針時,因注射部位出現異常瘀青腫脹,經醫師診斷為重度血友病,3歲時又莫名出現抽搐、發燒、嘔吐、嗜睡等異常症狀,一度被誤診為腦膜炎,經高雄長庚血友病中心腦部斷層,發現Vic可能是騎腳踏車時碰撞造成腦內出血,緊急手術移除腦中血塊後,改以長效型凝血因子搭配預防性治療,現在只要每周固定回醫院打針即可。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友病中心主任蕭志誠表示,血友病是罕見的遺傳性基因缺陷疾病,分為A型與B型,根據健保署最新年度統計,台灣血友病患者人數將近2000人,其中九成為男性,因血液中凝血因子濃度不足,造成凝血功能異常,病人常在受傷、拔牙或手術後時發生血流不止,甚至因自發性出血而關節腫脹、變形等,因此在日常活動受到侷限。蕭志誠表示,過去凝血因子時效性可能只有12小時,近年血友病的治療技術大幅進步,其中A型患者只要每7天回醫院施打長效型凝血因子,B型患者也只要每14天回診一次,治療觀念從傳統的需求性治療轉變為預防性治療,再搭配科技輔助即時掌握自身狀況,高雄長庚透過個人化醫療輔助工具與病友溝通,整合專業資源為病友量身打造專屬治療計畫,病友今年起也可透過Line官方帳號獲取最新治療資訊。Vic母親表示,知道Vic是血友病時家人都很擔心,但並不會特別限制他不能玩什麼,只是會要求他戴上頭套、護膝,幸好Vic是很乖的孩子都配合醫生治療,目前Vic每周都固定到社區醫院打凝血因子,平時他最喜歡騎腳踏車,因良好的預防性治療,現在即使跌倒受傷,也像一般孩子一樣只會有輕微瘀青,家人不必再擔心傷口會血流不止。高雄長庚醫院指出,世界血友病聯盟將每年4月17日訂為「世界血友病日」,2022年主題為「全民可及Access for All」,高雄長庚醫院攜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林口長庚醫院與協辦單位台灣武田藥品,共同規畫巡迴衛教互動展覽「PK Station全面啟動尬電戰」,帶民眾體驗從事高強度運動的樂趣,改變血友病友對運動的迷思,即日起至4月22日於高雄長庚醫院兒童醫院大樓設展。
-
2022-04-20 失智.失智資源
照護資源╱失智症資源地圖 減輕照顧壓力
台灣失智症人口逾31萬人,65歲以上老人約每13人即有一人是失智者。根據「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指出,失智者獲得診斷及服務比率為54.1%,約超過13萬人尚未被確診,而無法得到妥善照護,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因此進行「台灣失智症資源地圖」問卷調查,期望能幫助失智症家庭獲得更多使用資源及服務。認識社區失智症窗口失智症平均病程約8至10年,甚至超過15年,對家屬來說,照顧之路艱辛且漫長。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我國自2017年推動「失智照護服務計畫」,全國有超過95處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逾494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協助民眾取得社區中的長照資源。未來「台灣失智症資源地圖」可凸顯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的角色,引導民眾認識社區裡失智症的第一個窗口,並銜接後續長照資源。周道君指出,當有失智疑慮或疑似確診階段,應先找到住家附近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做進一步諮詢與安排轉介;家中有失智患者,則可利用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參加多元課程減緩症狀。藉問卷認知失智症 高齡化社會帶來長照相關需求與挑戰,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面對這一波失智海嘯,政府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凝聚各地安老能量。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進一步舉辦「台灣失智症資源地圖」問卷調查,蒐集失智症資源使用現況,包括失智症是否為正常老化現象、十大警訊、預防方法,藉由基礎題了解失智症識能的提升與友善認知。問卷也針對資源使用調查,包括目前布建的資源與實際使用狀況有沒有落差?資源夠用嗎?好用嗎?長輩行為異常應求診周道君提到,部分民眾對失智症仍有癡呆、無能等刻板印象,政府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期以打破迷思與歧視。例如有些個案走失未在第一時間被民眾發現,若能了解失智症況、及時伸出援手,就能防止迷路及誤闖國道等憾事。衛福部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胡朝榮說,民眾應加強失智症識能及敏感度,若家中長輩出現行為異常、經常遺忘事情,一定要求診神經內科或老年精神科。若是確診,院方可以協助患者、家屬預做準備;若是正常老化,日常生活則要降低失智症危險因子。各縣市政府正努力提升這部分,包括舉辦標準化課程、訓練師資,判斷社區的失智者進而轉介共照尋求資源協助。年底公布調查結果失智症對家庭、社會衝擊非常大,「台灣失智症資源地圖」問卷調查結果,預計於今年底公布,希望能針對失智症照顧提供許多解決方案,提高民眾對失智的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協助連結資源延緩失智退化。
-
2022-04-18 養生.抗老養生
走路散步可以當運動嗎?想預防肌少症,醫建議勤做「3件事」
日行萬步是許多人當成運動的方式之一,但若誤把走路散步當運動、或是走路速度1秒低於1公尺,甚至覺得走路常常被路人超越,可能就是健康警訊。醫師提醒,除了追求步數,走路的「速度」才是最大關鍵。走路散步可以當運動嗎?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王凱平破解一般民眾迷思:「其實走路僅能維護心肺功能,但對於肌力的維持及訓練可說是遠遠不夠。」他指出,肌肉流失其實從25歲之後就開始,台灣「肌少症」盛行率在60歲有25%,80歲以上就來到60%,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肌肉質量減少.肌肉強度降低.生理表現變差,如走路速度變慢、常跌倒「走路速度」怎判斷?根據台北市醫師公會資料指出,正常狀態下,步行速度1秒應大於1公尺,建議民眾可試著走6公尺並計算秒數來粗估自己的步速。台灣研究也顯示,高齡長輩若1秒約走0.8~0.9公尺,可能有體力不足的現象,因此走路「速度」是測試體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可輕忽。王凱平表示,想自我判斷肌肉流失有3方式:走路速度、起身速度、握力大小。過往多數民眾不認為肌肉會生病,因此忽略提供身體肌肉足夠的養分或訓練,他說:「肌肉流失引發跌倒並在2年內引發死亡的風險,其實比癌症還高,而走路速度就是檢測肌肉流失的最簡單方式。」除了平時就要觀察長輩的走路速度外,王凱平表示,肌力訓練才是銀髮族的運動重點,可透過正確及規律的重訓、訓練核心肌力來增強身體的穩定性。至於運動的效果,若沒有維持一定速率、心跳120次/分鐘、流汗,那麼可能沒有達到真正運動的標準。民眾可從3個標準來自我檢視:.是否有流汗.是否有微喘.是否有感覺到疲累?長輩增強肌力3方法,更要補充蛋白質為了搭配運動有更好效果,補充營養素也是增強肌力的一大關鍵。若挑選營養品,王凱平也提醒,在飲食上要著重攝取優質蛋白質並補充支鏈胺基酸(BCAA),「成人蛋白質的攝取標準是,體重每公斤每天應補充1.2克。不僅好消化吸收,更可幫助促進肌肉生長。」而其他多數台灣民眾缺乏的營養素如:鈣質、維生素D等,適當補充也有助維持骨骼和肌肉健康。王凱平總結,年紀自然老化想預防體力流失,不僅要避免長期久坐不動、營養攝取不均衡2大因素,更要透過落實肌力訓練並正確補充營養素,來保持好體力。以下建議「補、測、動」3方法:1. 補充足夠營養含優質蛋白質並有效補充BCAA的營養品,挑選應注意是否含有「優質3蛋白」(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 PDCAAS=1)才好消化好吸收,又能幫助肌肉生長,增強體力。2. 自我檢測步行速度有益身體健康的步行速度,只要能在1秒鐘內走1公尺,都是合格的。舉例而言,只要6公尺步行速度為1公尺/秒,或是能在15秒內走完四線道(約12~15公尺)的斑馬線,甚至更快的速度,就能代表身體體能在平均水準之上。3. 多運動健走以4公里/小時的速度快走10分鐘(約1千步),取代散步來累積日行萬步,健走步行約6公里,只要90分鐘,就可以消耗約300大卡熱量,鼓勵民眾養成健走生活習慣,一起走向健康。【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散步不等於運動!想預防肌少症,醫建議勤做「3件事」】
-
2022-04-17 養生.人生智慧
安葬之地自己做主,體貼子孫生前交代怎安葬!5種環保葬方式,回歸大自然環抱
罹癌的小陳在安寧病房進出長達半年多,看清自己時日不多,他在臨終前選擇樹葬,妻子小玲非常尊重這決定,但小陳父母卻無法接受,認為樹葬沒立碑、不像塔位有「家」能永留存……,面對這類安葬的問題,應該如何選擇呢?《橘世代理財攻略小組》特別整理常見的安葬方式,帶你一次了解眉角,提前規畫讓子女不操心!體貼子孫 生前交代怎安葬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分享上述真實故事,並點出「這是目前台灣社會對環保葬最大的迷思」,對多數老一輩來說,抱持著「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要接受各類環保葬的安置,心態上轉變著實不易。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臨終前若能夠清楚交代安葬方式,對後代子孫不啻是一種體貼,也不需為安葬方式吵翻天。知名導演李安的父親李昇,生前交代死後希望骨灰能撒至海中,完成遙望大陸故鄉,守護台南的心願,想念父親時,李安會到海邊走走緬懷。事實上,目前台灣除了傳統的土葬、火葬入塔,隨著時代改變,民眾對多元環保葬的接受度也愈來愈高。墓地有限 納骨塔也難維護殯葬業者郭憲鴻(小冬瓜)也道出長年觀察,「多數長輩具強烈的傳承及祭祀文化保留意識,年輕世代卻不然,因此重點在於『世代間的深度溝通』,以及思考祭祀文化的本質為何?」他分析,這並無標準答案,僅有適不適合,畢竟每個家族擁有其信仰、價值觀等考量。不過,從政策面觀察,隨著環境改變以及高齡化社會來臨,郭憲鴻表示,冰櫃、禮堂數量有限,蓋新殯儀館、火葬場時民眾抗議聲浪不斷,跨縣市火葬案例屢見不鮮。郭慧娟分析,台灣地狹人稠,早期到處是墓地,嚴重影響土地利用,加上地價漸昂貴,從傳統的土葬改為火葬進塔,當時大家也無法接受,但現在火化率九成以上,漸漸地連納骨塔都難維護,常是納骨塔滿了或年久失修,還得花錢進行塔位管理。而建築物壽命大約50年,因此也是推廣環保葬的原因。根據台北市殯葬管理處指出,自104年至110年2月,台北市多元環保葬累計人數達2萬4千人,相較過去92年至103年間累積人數7587人,成長幅度超過3倍,顯見推動環保葬政策逐漸獲得民眾認同,願意選擇回歸自然,但火化進塔仍是主流,環保自然葬接受度則以都會區最高。友善環境 5種環保葬方式據內政部定義,環保自然葬指的是對環境更友善的安葬方式,「當人死亡後,將遺骸火化成骨灰,骨灰經再研磨處理後,於政府劃定之區域內進行樹葬或骨灰拋撒,之後不做永久的設施、不入塔、不立碑、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事實上,環保葬又分為花葬、樹葬、海葬、植存、灑葬。‧花葬和樹葬:將骨灰埋入公墓內的穴中,於上種植花苗或樹苗,差別在於生長出來的是樹或是花。‧海葬:將火化的骨灰經再研磨處理後,盛裝於可分解棉紙袋內,置於安息盒中,於追思會後出海,將安息盒拋撒入海,是最環保且節省土地資源的殯葬方式。‧植存:遺體火化後,骨灰研磨再處理,裝入無毒易分解環保容器,如種植般,於專區內挖洞埋藏覆蓋,並不作任何記號或立碑,數月後自然融入大地,土地可循環使用。‧灑葬:灑葬是在公墓內,將處理後的骨灰拋撒,讓骨灰歸為土地的一部分,永續循環於世上。郭慧娟表示,環保自然葬不影響慎終追遠,安葬後變成花樹養分,化為春泥更護花,骨灰回歸大自然,想緬懷可在家中設立牌位,追思紀念靈魂與精神,同樣達到效果。雙北免費 回歸大自然環抱內政部官網指出,目前公立納骨塔位單價約5~10萬元,私立納骨塔位單價由數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不等,為鼓勵民眾採環保葬,目前雙北的環保葬免費,其他縣市費用上千元至萬元不等。北市殯葬管理處指出,往生前可提前申請環保葬,填好申請書可預選安葬園區,但區內位置則無法挑選;家屬亦可火化當天前往園區報到、選區選位。為鼓勵環保葬,只要設籍北市火葬費可減免。管理流程會視園區是否滿位,滿位就封區,安置半年後依骨灰溶解程度、翻土後,重新使用。郭憲鴻強調,環保葬與火葬最大的差別是燒成骨灰後的安置方式,其他則都相同,同樣有冰櫃需求、可舉行告別式等流程。環保葬最終目的在解決「土地跟殯葬設施使用不足」的問題。安葬方式隨著時代流動轉移,郭憲鴻認為,環保葬不會完全取代火化靈骨塔,但逐漸淘汰是必然,傳統殯葬業的轉型儼然成為下一個課題,未來10年、20年環保葬非常可能變成主流。
-
2022-04-11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癌友補足全營養 低脂好油適量醣
全人治療已成為治癌未來趨勢,其中癌症營養是重要一環,因為在化放療過程中,有超過8成的患者會產生副作用,其中又與營養不良有關,新光醫院研究部暨精準醫學中心主任賴泓誌指出,癌友的營養補充與一般患者不同,需要低脂好油、適量的醣類及高蛋白質。癌症治療最怕沒有體力,但治療過程中最大副作用就是食慾不佳造成營養不良,會造成肌肉流失、化療毒性增加、增加併發症風險及感染機率、增加住院時間及死亡率。有研究認為癌友體重減輕者,相較於正常體重者有高達八成二的比例化療會被中斷。賴泓誌在「2022癌症高峰論壇」指出,癌症造成營養不良的原因很多,除了年齡及治療本身造成,腫瘤本身也會造成全身發炎,代謝變快後會造成體重流失、厭食、體重流失、憂鬱沮喪、疲憊等,這些問題都有可能讓治療計畫被中斷,且發炎越嚴重存活率越短。癌友也認為營養補充很重要,但很多人的觀念並不正確,光吃輔助品就把胃塞滿了,反而正餐吃不下。賴泓誌表示,選擇營養品時,要特別注意癌症營養品的配方與一般營養品並不同,癌症營養品會有抗發炎所需的魚油EPA,建議量是每天2公克。至於很多人認為癌細胞喜歡吃糖其實是錯誤的迷思,最新研究發現反而是免疫細胞最會優先使用葡萄糖,所以當葡萄糖不夠時,是否有可能影響免疫細胞發揮作用呢?因此碳水化合物得適量攝取,建議每日攝取量要達到總熱量的50~65%,此外,要避免精緻澱粉的攝取,另外,脂肪攝取的多寡會影響食慾,建議每日攝取量佔總熱量的20~35%即可,特別注意要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避免造成身體發炎。,以上除了日常飲食建議參考上述建議外,在選擇營養品時也要學會查閱營養標示。總結來說,癌症營養的正確攝取觀念為:建議低脂好油適醣高蛋白質,根據一篇針對92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的醫學研究,研究方式為在兩次化療期間,雖機將癌友分配於每天使用2罐魚油EPA的癌症專用營養品組或是同熱量蛋白質飲食組,結果發現補充魚油EPA的癌症專用營養品組,可緩解多種副作用及降低發炎指數。最後,賴泓誌主任建議,營養品的挑選重點,需要重視有醫學實證的產品,要有營養四面觀,能否幫助自身吃足、吃巧、滿足基本的營養均衡及幫助調節發炎狀態。#div-gpt-ad-1503996040247-0,#eyeDiv,.inline-ad { display: none !important; }
-
2022-04-1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比食補更重要!專家曝退化性關節炎元凶:愈省壞愈快
一名30幾歲男性,每天使用電腦長達10幾個小時,荒廢原本的運動習慣,結果在短短一個月後,膝蓋就開始痠軟疼痛,更不用說現在50歲的青壯年世代,坐辦公室的比例相當高,當膝關節長時間彎曲,裡面的軟骨受到壓迫,造成軟骨軟化,最後就會出現關節退化的現象老年人半數有退化性膝關節炎 常見症狀有這些以國人最常見的退化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為例,物理治療師鄭融表示,65歲以上的人有一半有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症狀是起床時關節僵硬卡卡,活動後狀況好轉,但隨著壓力不斷累積,關節出現痠軟無力的症狀,下樓梯時尤其明顯,在氣候變化時,也會因為氣壓變化、關節中的微小氣泡擴張,產生脹痛痠軟的症狀,長期慢性發炎造成軟組織增生,也會使關節呈現肉眼可見的腫脹變形,不過因為變化緩慢,自己不易察覺,很多人會到軟骨磨損疼痛才發現自己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女性、肥胖者易好發 少動反而傷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族群以女性跟肥胖者居多,除了先天結構差異,過去女性的運動比例普遍比男性來的低,連帶使得關節再生速率比較差。鄭融說,這其實是很多人都有的迷思,以為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就必須防止軟骨磨損,因此要盡量少動、省著點用,事實上卻是愈省著用,壞得愈快。為什麼少動反而傷關節?關鍵在於關節補充營養、新陳代謝的方式,鄭融指出,關節裡的血管相對較少,養分交換是靠壓力差來進行,因此關節軟骨需要被擠壓,協助裡面的代謝廢物完成比較強力的新陳代謝,如果運動少,關節受到的擠壓撞擊也比較少,養分交換的速率就會跟著變慢。預防勝於治療 「動起來」比吃更重要鄭融也引述近年一項研究表示,這項長達20年追蹤研究,針對有運動習慣的人和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較兩個群體的膝關節軟骨厚度,結果發現有運動的人的膝關節軟骨厚度,比沒運動的人多出30%。對於很多人熱衷以食補的方式保養關節,鄭融提醒,營養品可以提高血液中適合關節生長的營養素濃度,讓關節在恢復過程有源源不絕的原料,但要將這些原料送進關節裡,最核心的做法還是要運動,讓關節需要的養分可以從血液進入關節裡面,吃下肚的營養品才有意義。延伸閱讀: ·膝蓋卡卡、疼痛...是骨質疏鬆or退化性關節炎? 醫授「自測方式」:最好先減肥 ·失眠、憂鬱=缺鈣警訊! 「NG食物組合」恐加速骨質流失:巧克力牛奶也在內
-
2022-04-10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生物相似藥替代率達二成 可促新藥納入健保給付
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暨健保署共擬會專家張明志今天在「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的事」,以「有捨才有得-健保給付制度的困境與挑戰,以生物相似藥為例」為題,鼓勵醫院、民眾使用相對便宜的生物相似藥,節省的藥費可作為引進新藥的健保財源。張明志指出,生物相似藥品是一個法規用語,表示這類藥品經過嚴謹的科學審核機制。在台灣,生物相似藥品是生物技術衍生的生物藥品,在品質、安全及療效,與我國核准的原廠及開發藥廠的生物藥品無臨床效益的顯著差異。由於原廠藥經過研發與臨床實驗,研製的成本與時間多,因此費用較高,經過專利期後,以化學實驗方法製成的生物相似藥,可以省去研發費用,因此可以用較低的費用出現在市面上。張明志說,經過科學驗證,生物相似藥與生物製劑是相同的,但是在民眾與醫師的心中仍有不同,這個迷思需要被打破。許多國家提出鼓勵使用生物相似藥的鐵腕政策,張明志說,當替代率越高,就可以省下越多費用。用鄰近的日本為例,生物相似藥的替代率可以達40%,這是因為日本民眾需自付三成費用,因此使用生物相似藥的意願很高。在2012年,生物相似藥品面世,至今已有十年。反觀國內,2018年才開始有申報資料出現。對於國內生物相似藥的使用率低,張明志直言,國內醫師對於生物相似藥的信心不夠,民眾對原廠藥的迷思之外,醫院端則仰賴藥價差作為收入來源之一,「醫師說病人不想用生物相似藥,其實是醫院根本沒引進」。張明志說,事實上,在一場病友團體座談會中,其中一半病友代表表示「生物相似藥可以用在新病人」,另外一半則表示「用在新、舊病人都可以」,也就是說與會的病友團體代表,沒有人表示不願意使用生物相似藥。生物製劑在國內健保申報金額約370億元,若生物相似藥換算率達兩成,就可以省下60到70億元,而目前健保一年的新藥預算也不過是20到30億元,因此當替代率足夠時,可以讓新的藥物進入健保。張明志認為,生物相似藥對健保可能產生的影響包括,減少財務負擔、減少藥費支出促進市場競爭、活絡財務分配改善合理點值、增進病人用藥可近性、增加治療療程加速引進新藥,以及提高存活壽命。同時參與論壇的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文宏也認為,生物相似藥的藥效甚至可能優於原廠藥,不過,國內的生物相似藥費用仍然太高,費用沒辦法回饋到病患身上,藥價必須打到五折以上,才真正有機會被使用。
-
2022-04-09 養生.聰明飲食
全麥麵包比較健康?恐害你變胖、沒精神 營養師曝「隱藏陷阱」
全麥麵包比較健康?小心看似健康的褐色外表可能是假全麥,這樣到底要怎麼分辨真假全穀麵包?全麥麵包 這樣才屬真全麥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別為了「感覺更健康」不小心吃下更多油、鹽、糖、添加物,要知道真正「符合全麥比例」的全麥麵包,口感是比較粗、不細緻軟綿的,其實不少市售全麥麵包不是真正的全麥(全粒粉)製作的,而是用白麵粉再回添麩皮製成。(推薦閱讀:空腹吃「5類食物」會胖、傷腸胃、血糖失控! 吐司、豆漿、香蕉都上榜) 三招破解 假全穀胚乳佔85%:一般白麵粉主成份麩皮佔12.5%:在小麥最外層,纖維最多的部分胚芽佔2.5%:維生素、礦物質,營養最高的部分(推薦閱讀:前三名不是花生、巧克力!「9款抹醬吐司熱量」曝光 營養師:一片厚片等於一碗飯) 高敏敏說明,全穀麵包全部依此比例要佔整個麵包配方總重量51% (含)以上 才能叫「全麥」,至於市面上的假全麥是用一般白麵粉+麩皮做「成看起來健康」的麵包,進而少了最珍貴的胚芽,更可能多了焦糖色素、糖漿、添加物等,要看清楚真正的全麥原料分為2種,有用這兩個原料製作的全麥麵包,才是真的全麥麵包: ‧全粒粉用真正小麥原粒磨成的,台灣較少見、價格高、保存期短。‧全麥粉把胚乳+麩皮+胚芽,仿照天然比例混合還原的,目前較常見此原料。(推薦閱讀:燕麥取代白飯降膽固醇、防糖尿病! 營養師揪「健康迷思」:這些人吃了很負擔) 分享3招 全麥這樣吃更健康1、買有成分標示全麥麵包的原料要有「全麥粉」,若是小麥麩皮、麥粉或麵粉居多,可合理懷疑全麥比例不高。2、全麥口感較粗、不細緻不要想追求軟嫩好吃又要全麥。3、每天至少有一餐吃全穀飯不一定要執著全麥麵包,糙米飯、燕麥飯、十穀米都是健康穀物。 (推薦閱讀:白飯熱量高?糙米、紫米助減肥? 營養師公布「5種米真實熱量」:答案超吃驚) 麵包含大量碳水化合物 變胖也會沒精神高敏敏提醒,其實麵包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量力而為的吃,比方說正餐都吃得很「規矩」,均衡不油膩,那下午嘴饞來一顆麵包,晚餐少吃飯、多吃菜這樣是可以的,但若早餐吃麵包、下午吃麵包、每天都要吃一兩顆麵包,甚至麵包當正餐 那就不太行,因為麵包含大量碳水化合物,除了可能導致變胖,也更會更沒精神。(推薦閱讀:愛吃麵包、土司、烏龍麵小心糖尿病! 專家曝飲食「犯1忌」所致) 如果真的想吃麵包,高敏敏建議,可以搭配鮮乳、優酪乳、豆漿一起享用,獲取更全面的營養。延伸閱讀: ·可頌還不是最胖!營養師揭「暴肥款麵包排行」 前3名不少人天天吃 ·饅頭加甜精、麵條加防腐劑,吃了會怎樣? 專家曝「嚴重下場」 
-
2022-04-07 該看哪科.兒科
疫情居家工作「別常抱著孩子」 醫點3迷思影響幼兒發展
國內新冠疫情延燒,每日確診數百例以上,也讓許多企業、學校改為居家上班、上課。兒科醫師呼籲,孩子在7歲前發育很重要,建議父母在疫情期間,在家不要一直抱著孩子追劇,可多陪小孩玩玩具、念故事書,按照兒童健康手冊訓練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不僅刺激孩子發育,也能促進親子關係。國民健康署提供7歲以下兒童7次健康檢查,並搭配兒童健康手冊紀錄,讓新手爸媽確認孩童每階段發育完全。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指出,除了疾病外,照顧方法也會影響孩子發展,像放在嬰兒車內難以爬行、家長抱在身上太久、身上衣服包太多無法翻身、或讓孩子坐在螃蟹車內無法訓練大腿等,不僅可能出意外,也影響動作發展,家長應按時帶孩子健檢、請兒科醫師評估,避免孩子遲緩發育但不自知。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兒童健康手冊中「家長紀錄事項」,提供兒童發展警訊題項,提醒家長若孩子無法做到警訊發展項目,應儘早轉介專科醫師評估或確診,包括孩子4個月大時,會不會持續注視人臉而表現出興趣、6個月時,會不會翻身、9個月時,叫孩子的名字會不會朝聲音方向轉頭、1歲半時,會不會說5個以上有意義的單子、3歲時會不會自己解釦子、脫衣服等,檢視孩子發展是否落後、並記錄孩子成長狀況。彭純芝表示,兒童在4個月時頸部張力已要穩定,頭必須能平穩支撐著,如果張力低下的孩童,抱著時頭一直會垂下來,醫師會透過肌肉張力測試,確認是否肌肉張力低下。由於每個動作發育時間不同,像是6個月到1歲半前要把關軀幹張力、肢體動作發展,1歲半到2歲則是語言,後續是社會行為等,4個面向皆有發育里程碑,若發現發育遲緩,應及早透過早期療育介入。彭純芝提醒,有些家長照顧模式,恐難以辨別孩子是否發育遲緩,例如孩子放在嬰兒車內,沒有經歷「爬」的過程,直接變成「站」,若正常發展孩子無妨,但若等到孩子不會站、不會走,才驚覺發展遲緩,恐時間較落後。另外,孩子若想拿杯子,發出「嗯嗯」聲音時,爸媽別急著拿,而是等到孩子明確講出「杯杯」再拿給他。彭純芝表示,家長如果覺得孩子某些動作慢,也無需緊張,可經過專業醫師把關確認,若有疾病提早確診,另外可做更多評估、介入性引導,讓孩子跟上不同階段發育。且孩子發展也包括後天刺激,越刺激能讓腦部發育更為發達。國民健康署提供兒童健檢3撇步:1.勤作筆記:確定已完成兒童健康手冊上「家長紀錄事項」及「衛教紀錄表」。2.攜帶證件:出門前確認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卡。3.聆聽結果:聽取健檢結果,主動詢問醫師,充分掌握孩子的健康狀況。國民健康署製作「寶貝成長路 檢前先紀錄」分齡影片,相關內容可至國民健康署網站查詢( https://reurl.cc/pWj2ve )。另目前全國約3469家醫療院所提供兒童健檢服務,家長可上國民健康署網站查詢( http://ez2o.com/85wPL ),就近就醫。
-
2022-04-04 養生.人生智慧
退休不想當下流老人?政大教授周冠男教如何累積足夠的退休金
編按:你是否想過,自己的老後生活,收入要從哪裡來?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長期關注退休財務安全議題。他指出,國人退休金準備不足,是足以拖垮台灣經濟的國安問題。考量養兒防老觀念式微、勞退基金操作績效不佳,民眾應盡早自行投資,才能累積足夠的退休金。平均壽命愈來愈長、通膨壓力愈來愈大的時代,你的退休金準備,足夠確保你擁有安穩的老年生活嗎?「退休金準備不足,是會拖垮台灣經濟的國安問題。如果不正視,將來我們會看到很多靠社福補助度日的下流老人。」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教授周冠男語重心長地說。身為行為財務學家的周冠男,也曾擔任勞動基金委外操作審查委員。他指出,過往國人老後的生活費有2大來源:子女奉養,以及勞工退休金。然而,在少子化的今日,養兒防老的觀念已日漸式微。另一方面,由公務機關主導的勞退基金操作極為保守,投資組合半數集中於現金、固定收益證券。據統計,新制勞工退休基金的歷史績效一年僅4.21%,還曾發生基金經理人挪用公款、炒股等弊案。「不能指望小孩,勞退績效又這麼差,大家的退休金還是要靠自己。」周冠男說。他認為,還在職場上的工作者應有危機意識。停止自願提繳勞退基金,盡快開始自行投資,才能在離開職場時累積足夠的退休金。退休理財這樣做!買0050、006208,年平均報酬率勝過勞退、房地產退休金的投資組合,該怎麼配置?周冠男的建議很簡單:投資市場指數型ETF或基金,並且長期持有,需要用錢時才賣掉。以台股市場來說,長期投資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2檔ETF,年平均報酬率接近9%。不用費心挑選個股,甚至不必在低點入場,就能獲得比勞退基金豐厚的報酬。台股有逾千家上市櫃公司、100多檔ETF商品可供挑選,為什麼只推薦前述2檔ETF?周冠男解釋,不論短期漲跌,股市長期上漲的趨勢不變。而0050、006208,是走勢最貼近大盤的ETF。以0050為例,從成立到2020年4月,總報酬率為294.90%,換算成年報酬率約為8.62%。「它的長期優越收益,幾乎是可以確定的。」這樣的投資報酬率,甚至超過台灣飛漲的房價。周冠男舉例,日前媒體報導,文湖線通車25年後,大安站的房價從一坪30多萬上漲到約84萬。數字聽起來相當驚人,其實換算下來,年平均報酬率僅約4%左右。就算加上租金收入,報酬率也不過6%。在同一時間,台股的年平均報酬率接近10%。「同樣是30多萬,投資0050或006208不要賣,漲幅會是房子的2~3倍。」除了0050、006208以外,周冠男提到,若不想將全部資產放在台灣股市,也可考慮美股的市場指數型ETF。例如,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包含全球49個國家、9000多檔股票,風險分散更為徹底。此外,他特別提醒,ETF商品的原始概念,是讓投資人以較低金額投資多檔股票,降低投資風險。台灣近年來流行的策略型ETF,不少都有手續費高、檔數過少的問題,難以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他舉例,有某檔高科技股策略型ETF,僅投資10檔標的。他反問,「我為何不自己買10檔股票就好,還要付給投信一年1.31%的管理費?」不用預測漲跌的投資法!買市場指數型ETF,時間是投資人最好的朋友周冠男指出,長期投資指數型ETF還有一個好處:輕鬆。不用看短期漲跌、高點照樣可以進場買。時間就是投資最好的朋友。為什麼指數型ETF買了不賣,獲利會優於買低賣高?周冠男指出,行為財務學上有個概念叫「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 effect)──投資人認為自己的判斷比其他人更為正確,因此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透過短期交易獲利。但許多學術研究都顯示,愈是頻繁買入、賣出股票的投資人,長期投資績效更差。以當天買、當天賣的當沖交易為例,99%的當沖投資人都是賠錢出場。周冠男指出,股市每日上漲或下跌,當然都有其原因。但一般人往往不知其所以然,多數的分析都是事後歸因,更遑論成功預測。他舉例,「就連《華爾街日報》同一天的報導,對於當日股市漲跌的分析觀點都會自相矛盾。」因此,散戶要精準的掌握時機低買高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預測股市走向極為困難,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無論台股、美股或全球股市,長期股價趨勢都是上漲的。周冠男引用統計數據指出,1925年在美國股市投資100美元的人,到了2010年會擁有40多萬美元的資產。他開玩笑說,「我曾祖父要是當年在美國股市投資100美元,我現在就不用工作了。」他認為,被動式投資的精神,就是盡可能延長錢在市場上增值的時間。持續投入,需要用錢時才賣出持股。「總有一天你回頭看,會被自己累積的資產嚇一跳。」定期定額或單筆投入買股,哪個好?2種投資法利弊一次看懂手上有一筆資金可投資股票,單筆投入或定期定額,哪個報酬率較高?多數人或許會認為是後者,但真正的答案卻出人意料。周冠男指出,既有研究已顯示,單筆投入的資金在市場上可增值的時間較長,長期獲利會優於定期定額。例如,年初投入12萬買指數型ETF,或者1個月定期定額投資1萬元買指數型ETF,前者的長期報酬率會高於後者。若投入單筆資金的時機剛好是市場高點,還能獲利嗎?知名投資人、美國麥哲倫基金前總經理彼得‧林區(Peter Lynch)曾做過試算,30年間每年投入一筆錢投資股市,每年都買在股市最高點的投資者和買在最低點的投資者,最終2者的年化投資報酬率約只相差1%。只要投資時間夠長,自然能分散風險。不過,周冠男也指出,單筆投入大額資金雖然獲利較佳,但違反人性。多數人不敢在高點進場,也怕低點是崩盤的前兆。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幫投資人「把手腳綁起來」,建立投資的紀律。雖然損失一點獲利,但至少不會錯過長期的貨幣時間價值。配息型商品買愈多愈好?小心錢只是從左手轉到右手周冠男觀察,台灣投資人除了偏愛短線交易外,另一迷思是「熱愛配息」。舉凡高股息ETF、高收益債券,都是近年來的熱門商品。然而,許多投資人在開心領息的同時,卻忽略了這些錢可能來自先前自己投入的本金。他指出,行為財務學稱這種心態為「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的謬論。投資人看似定期領到一筆現金,其實總資產並沒有增加。他以高股息ETF為例,原本11元的ETF,每股配息1元,股價就會下跌為10元。「金錢不滅,你的錢只是從左手轉到右手,而且你領了1元還要繳稅給政府。」此外,他也勸投資人在規劃退休理財時,最好別碰高收益債。高收益債俗稱「垃圾債」(Junk bond),指的是信用評等較低的公司,因為違約風險高、借貸不易,因此以高額利息吸引投資人購買。這種商品風險極高,並不適合熟齡族群。他認為,比起賺快錢,買指數型ETF、長期持有,就是最簡單的退休理財心法。不用努力看盤,無須費心買低賣高,退休金反而更加豐厚!原文:退休不想當下流老人?政大教授周冠男:寄望孩子或政府,不如長期投資0050、006208
-
2022-03-29 癌症.大腸直腸癌
為什麼沒症狀也要做大腸癌篩檢?醫曝篩檢與診斷的區別
新聞報導:「大腸癌蟬聯14年癌王!醫曝六症狀,這七種人要小心」、「大腸癌成新癌王!五大類食物是元兇,增4倍罹癌風險」大腸癌很顯然是個重要的議題,攻佔各大媒體篇幅。任何有關癌症的一切,包括流行病學、高風險群、症狀、診斷、治療,都在這幾年成了討論的焦點。關於大腸癌,最有效的防治,例如避免吃油炸類食物、多運動…等涉及生活習慣,往往不如想像中容易。此外,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不經會問:「沒有什麼症狀,卻可能罹患大腸癌!那該做什麼,才能讓自己安心?」「篩檢」便是不容忽視的第一步!為什麼沒症狀也要做篩檢?什麼病都可以篩檢嗎?首先,我們得先分清楚兩個名詞,「篩檢」與「診斷」。篩檢是在「沒有症狀」的個體當中,透過特殊的方式找出有特定疾病的人,診斷則是在已經有症狀的個體身上,利用各種方式找出病因。而判斷一個疾病是否需要篩檢,「沒有症狀」時的「病情嚴重度」是相當重要的因素。接下來會把疾病大致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始輕終輕」,第二種是「始輕終重」,第三種是「始重終重」。第一種疾病,「始輕終輕」,沒有症狀的時候不嚴重,但就算出現了症狀,還是不嚴重,顯而易見的,這類疾病並沒有篩檢的必要。但第二種疾病,「始輕終重」,沒有症狀的時候是不太嚴重,但疾病本身會在體內偷偷發展,等到症狀出現,往往已經過一陣子、變嚴重、病情相對不樂觀,這樣的疾病就有篩檢的必要。因為如果在「沒有症狀」、「不太嚴重」的時候就抓到,不僅後續治療便宜許多,死亡率也降低許多。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大腸癌,若得到四期大腸癌,包含反覆急診、反覆住院、工作損失、以及高價的標靶藥物,每年的額外花費可能高達一期大腸癌的五至六倍,至於存活率,一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高達91%,然而進展到四期,五年存活率僅剩下15%。(參考資訊1、2)不過,還有一些更兇惡的疾病,也就是第三類疾病,「始重終重」,例如胰臟癌。只要有了這個疾病,無論一期還四期,病情一律不樂觀。這樣的疾病就也沒有篩檢的必要,尤其在許多特定的狀況下,「做檢查」本身也會增加病人的痛苦,自然而然,針對這些疾病做的篩檢就不會成為主流。許多疾病在沒有症狀的時候就會建議篩檢,得要符合至少兩個條件。首先,這個疾病產生的後果夠嚴重,再來是一旦發現,現有的科學能有好的處置方法。就像我們平時會去汽車保養場檢查輪胎一樣,一方面是知道輪胎在雨天打滑的後果將有多嚴重,另一方面是如果真的發現輪胎磨平,也能立即更換。大腸癌篩檢工具有哪些? 優缺點各是什麼?目前台灣對於大腸癌的篩檢工具分為兩類,糞便類以及結構類。糞便類是針對病人糞便,比如觀察糞便潛血、血紅蛋白等,間接推測篩檢者的大腸內是否有息肉、腫瘤組織等可能造成輕微出血的原因;結構類則是用各種方法,包含以前的灌鋇劑(台語俗稱灌石膏)、或是現在的乙狀結腸鏡、大腸鏡,直接觀察大腸的結構,試圖找尋病灶。糞便類的優點是方便、不具侵入性,缺點則是敏感度較低,畢竟真的長大腸息肉或癌症的人不見得會出血,或是出血的量太少,也不一定能被機器監測到。結構類則相反,優點是敏感度高,有長大腸息肉或腫瘤會直接可見,但缺點就是具侵入性,做檢查時相對不舒服。另外事前要吃清腸藥,手術過程中也有穿腸的風險。糞便潛血檢查分成哪幾種?原理是什麼?為什麼可以篩檢出大腸癌的潛在患者?糞便潛血檢查,顧名思義就是檢查糞便裡面有沒有潛在的、不該出現的血,大致又分成兩種方式,化學法以及免疫法。化學法糞便潛血檢查(guaiac-based fecal occult blood test)的原理是把一種名為guaiac的酵素,抹在試紙上面與檢體接觸,如果檢體當中有血液,紅血球內的其餘酵素就會與guaiac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改變試紙的顏色。但這個方法的缺點是,「紅血球內的其餘酵素」並不只會出現在紅血球裡面,儘管是糞便當中並沒有血液的正常人,也可能因為剛吃完含其他動物血液、鐵、高維生素C、抗凝血劑,如豬鴨血、菠菜、葡萄、阿斯匹靈的食物或藥物,而含有「能與guaiac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酵素,進而產生偽陽性,所謂「檢查結果說你的糞便裡面有血液,但其實沒有」的狀況。(參考資料)幸虧台灣目前多數採用的是第二種方法,免疫法,偵測的目標從「紅血球內的其餘酵素」變成「只出現在人類紅血球表面的一種蛋白質」,偽陽性的比率相較化學法就大大降低,畢竟一個人攝取再怎麼多其他動物的血液,也不會突然跑出原本沒有的蛋白質。如此一來,當一個人做檢測的結果為陽性,我們就有比較高的信心認為,這個人的糞便裡真的有「人類的紅血球」,就可以進一步執行大腸鏡檢,確認是否有影像上的證據發現諸如潰瘍、發炎、息肉、腫瘤等病灶。關於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癌,該以什麼態度面對?最常見的迷思是,篩檢只要做一次就好。實際上,身體的狀況不停的在變化的,很有可能換了一個環境、換了一種生活習慣,經過時間慢慢累積,就有了不同的病徵。做一次檢查沒看出異常,絕對不代表未來不會有異常。根據瑞士起司理論,每片瑞士起司都有一些小孔洞,只有一片的話,照下去很容易透光,但如果把很多片疊在一起,光線就透不過了。糞便類的檢查如果定期做、做許多次,儘管敏感度相對低,但每一次都「剛好」沒檢查到的機率,就會小很多,如果真的都沒有異常的話,大致上就能放心。這也是政府積極宣導大腸癌篩檢的原因,除了要大家都來做,還要穩定的做,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當然,真的想要避免得到癌症,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抽煙、運動量少、體重過重、三高、愛吃燒肉的人,大腸癌的風險就是高出許多。(參考資料)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50-74歲的民眾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年齡符合資格,別忘了去醫院檢查唷!【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盧柏文醫師】大腸癌躍十大癌症之首!了解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