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搜尋
計步器
共找到
31
筆 文章
-
-
2024-10-10 焦點.健康知識+
每天睡8小時和走1萬步能長保健康嗎?哈佛教授破解養生七大謊言
生活中許多健康或養生知識長期遭到誤解,美國人類學家暨哈佛大學生物學教授丹尼爾·利伯曼(Daniel E. Lieberman)在訪談中解析關於運動、睡眠、跑步、癌症和糖等七大謊言,讓人重新審視那些根深蒂固的健康觀念。謊言1:每天都要8小時睡眠和1萬步嗎?睡眠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7小時睡眠可能是最佳選擇,而不是傳統的8小時,睡眠不足或過多都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運動也對健康有巨大影響,每周運動150分鐘可降低患乳腺癌風險。關於睡眠,八小時睡眠的觀念自工業革命以來就存在,但現代生活中的電視、燈光、手機等電子設備干擾了睡眠。愛迪生發明電燈改變了睡眠模式。研究表明, 沒有這些電子設備的人群中,他們每晚平均睡眠六到七個小時,且不午睡。因此,認為人類每晚需要睡八小時的想法並不科學。研究數據顯示,每晚睡眠七小時左右的人,健康狀況往往最佳。當然,實際情況更複雜,生病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睡眠,而且青少年和老年人的睡眠需求也不同。至於每天走一萬步的說法,其實源自日本計步器的營銷策略。在20世紀60年代東京奧運會期間,計步器被發明出來,選擇「一萬步」作為目標,更多是因為這個數字聽起來吉祥,而非科學依據。研究顯示,每天走7000到8000步時,健康效益最大,超過這個數字,額外的步數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所以每天走一萬步並非最佳,但不失為一個合理的目標。謊言2:重訓是「金剛芭比」才需要的嗎?體育活動種類多樣,包括耐力運動和力量訓練,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延緩衰老過程維持身體各系統功能,預防疾病,保持健康。利伯曼教授表示現在更加注重進行力量訓練。他一直喜歡散步和跑步,但對耐力型活動並不感興趣。利伯曼教授坦言,他並非一個特別有毅力的人,更傾向於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然而,隨著對力量訓練重要性認識的加深,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在這一方面的懶惰,並開始每周至少進行兩次力量訓練,以更認真的態度對待它。他特別強調,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質量的流失可能會導致人們變得非常虛弱。這種狀況在醫學上被稱為「肌少症」,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往往會逐漸失去肌肉,導致身體變得虛弱,功能能力下降。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利伯曼教授提醒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流失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通過定期進行力量訓練,我們可以減緩肌肉流失的速度,保持身體的活力和功能能力。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眾,即使不是天生有毅力的人,也可以通過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逐漸改變習慣,開始認真對待力量訓練。謊言3:「退休」會讓你更健康嗎?退休後「閒著」並不利於健康,年紀越長,運動對健康的影響越重要。體育活動對延緩衰老至關重要,適當的身體活動可以開啟維修和維護程序,保持肌肉強壯,防止DNA突變、細胞堆積垃圾、老年失智症。人類無法抗拒歲月的流逝,衰老是自然規律,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退化。然而,體力活動卻能有效地減緩這一過程。無論是耐力運動如跑步、步行、遊泳,還是力量訓練或阻力訓練,它們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對抗衰老,維持身體機能。過去人們認為隨著年齡增長,活動量減少是正常現象,但現在知道這並非不可避免。身體活動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體力活動能激發一系列神奇生理反應,它不僅能幫助修復和維護身體,保持肌肉強壯,還能防止DNA突變,維持線粒體數量,清理大腦中的有害物質,從而預防阿茲海默症和其他類型的失智症。簡而言之,體育活動對全身各個系統都有延緩衰老的益處,一旦停止運動,衰老的過程就會加速。退休是現代社會特有的現象。在過去,人們不會退休,他們會一直工作,直到生命終結或疾病纏身。退休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因此,退休後應該尋找一些具有挑戰性、有益、有趣的活動來替代工作,重要的是不要停止運動身體。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育活動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大。對於20多歲、30多歲和40多歲的校友來說,每周運動四到五次,可以降低約20%的死亡率。而對於60多歲和70多歲的校友,經常運動的人死亡率要低50%。這一發現再次證明,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對於維持健康變得更加重要,而不是相反。謊言4:聽從輕鬆舒服的本能 真的對身體好嗎?舒適和便利的生活方式可能導致我們變得懶惰,而長期缺乏運動可能增加患病風險。有些人可能攜帶著某些遺傳傾向,無疑增加了患上某些疾病的風險。然而,相較於遺傳,環境因素對我們的健康影響更為顯著。我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環境,通過積極的運動和生活方式,可以顯著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能大幅度減少這些疾病的可能性。追求舒適是人的本能,現代社會充斥著電梯、汽車等便利設施,大家總是下意識就去搭電扶梯或搭乘交通運輸工具,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然而,為了健康,我們必須克服這種追求舒適的本能,積極地參與身體活動。謊言5:花了太多錢在治療疾病 而不是預防通過適當的運動、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這些簡單的措施,可以有效預防許多疾病。常聽到一種觀點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自然會上升。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在西方世界,由於缺乏運動和飲食不當,血壓升高的情況確實比較普遍。然而,也有很多人即便年歲增長,血壓依然保持正常。我們常常將年齡增長與衰老相關的疾病混為一談,但事實上其中一些疾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問題在於,我們的社會並沒有給予預防足夠的重視,預防措施往往只是偶爾被提及。在美國,醫療保健系統的投入並不合理,只有大約3%的醫療預算用於疾病的預防,而根據疾病控制中心的數據,走進醫生辦公室的人中,有高達75%已經患有某種疾病。我們幾乎沒有投入資源去預防那些嚴重影響我們生活品質的疾病。但值得慶幸的是,預防並不複雜,它需要個人的意志力、教育以及獲取健康食物的機會。他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行動來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況,預防那些隨著年齡增長而可能出現的疾病。謊言6:癌症是「貧窮病」還是「富人病」?癌症與能量過剩有直接的關係,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與癌症等疾病的發病率密切相關。癌症與財富有很強的聯繫,因為癌症本質上是一種與能量過剩相關的疾病。利伯曼解釋,癌症的發生是因為體內的自然選擇過程出現了錯誤。當細胞開始生長,它們通過競爭獲取能量,如果能量過剩,比如攝入過多而運動量減少,就會為這些細胞提供養分。因此,高水平的胰島素與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體內過高的胰島素水平會導致女性體內雌激素和黃體酮的增加,男性體內睪酮的增加。雖然這些激素對生殖有利,但它們同樣會增加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風險。利伯曼教授提醒,活躍的人體內的雌激素、孕激素、睪酮和胰島素水平較低,血糖水平也較低,這些因素都有助降低癌症的發病率。每周進行150分鐘的體力活動,如步行,可以使女性終生患乳腺癌的風險比久坐的人低30至50倍。盡管有充分的流行病學和機制數據支持這一點,但預防癌症的重要性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我們更多地關注癌症的治療,而忽視了預防。謊言7:糖是發炎反應的兇手少吃易引起發炎的食物,例如任何含大量糖的東西;運動是人體進化出的抗炎活動;高血糖食物會導致胰島素水平上升,過多脂肪儲存會引發全身性發炎。運動可降低發炎,肌肉產生抗炎分子,有助於控制發炎。身體活動對健康至關重要,可延長壽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關心健康,首要的三件事很簡單:戒煙、加強運動、減少高糖和低纖維食物的攝取。這些健康準則幾乎人盡皆知,無需多言。很多人會忽略糖對健康的危害,我們常說的高血糖食物,會導致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升高。胰島素是一種合成代謝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將葡萄糖和脂肪儲存起來。當你進食時,胰島素水平上升,幫助儲能;而當你運動時,胰島素水平下降,因為你正在消耗這些能量。當細胞獲得過多能量時可能會失控,「發炎」往往是因為細胞中脂肪積累過多引起的。脂肪細胞膨脹、破裂,進而損害身體,激發免疫系統的反應,導致發炎。肥胖和過多脂肪是全身發炎的主要原因,而發炎就像身體內部的緩慢燃燒,可能對幾乎所有器官造成損害。
-
2024-06-09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給獎勵,會讓你認真「動起來」?
如果遊戲程式鼓勵每天多動一點,甚至有金錢獎勵時,我們真的會多動一點嗎?今年4月美國心臟學會年會發表的一篇研究,告訴了我們部分答案。《天生不愛動》書中說跑步機早期並不是用來運動的,羅馬人發明跑步機是為了帶動絞盤抬升貨物;1818年威廉科比特改良跑步機,被用來處罰囚犯,有超過一百年的時間,包括王爾德在內的英國囚犯,每天必須在階梯型跑步機上走好幾個小時;曾幾何時,跑步機變成了現代人追求健康的工具。如果沒有足夠誘因,人的本能或許會跟大猩猩或獅子一樣,整天都坐著或躺著不動,當個「舒服不過倒著」的躺平族,絕不會浪費一點力氣在「運動」上。但是以前「運動」沒那麼重要,現在就不一樣了,1960年代美國約有一半的工作需要中度以上的身體活動,到今天只剩下不到20%的工作需要輕度以上的活動。醫學研究顯示,「沙發馬鈴薯」的生活型態對健康非常不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也會減少壽命,2008年開始,美國心臟學會就建議每周至少要150分鐘中強度的運動,或是超過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中強度運動指的是時速大於5公里的快走、時速慢於16公里的自行車、水中有氧、網球雙打、社交舞、一般園藝;高強度運動指的是慢跑、游泳、時速大於16公里的自行車、網球單打、有氧、跳繩、爬山、繁重園藝。如果做不到也沒關係,有動比不動好,但如果能達到標準,會更理想。今年4月發表、由美國賓州大學醫療體系進行的「BE ACTIVE RCT(動起來)」的研究,看用什麼方法,可以讓人多走點路。它把1062位18歲以上10年心臟病風險大於7.5%的人,以1:2:2:2的比例分成4組,第一組控制組、第二組遊戲組、第三組獎勵組、第四組是遊戲加獎勵雙管齊下組,看看用遊戲、獎勵、雙管齊下三種不同方式,能讓人多走幾步?它讓參與者自己訂定目標,看要比原先每天步數增加33%、40%、還是50%,或是每天多走1500步,做到了就算達標。包括控制組在內,每天都會接到簡訊通知前一天步數是否達標。遊戲組的設計是每周給70分,一天沒達到目標就扣10分,每周最多得70分、最少0分;獎勵組呢,是每周給14美元,一天沒到目標扣2美元,連續一年每周可賺0到14美元;雙管齊下組就是沒達目標每天扣10分跟2美元。參與者平均67歲,實驗前每天平均走5030步;到12個月後實驗終止時,控制組每天增加了1418步,雙管齊下組增加2297步(比控制組多868步),至於遊戲跟獎勵哪個比較有效呢?結果是……差不多,但遊戲組略勝一籌,每天增加1954步(比控制組多538步),獎勵組增加1915步(比控制組多492步)。包括控制組在內,4組平均運動時間比實驗前每周多了40分鐘,養成的步數習慣至少維持到研究結束6個月;作者的結論是,不管遊戲或獎勵兩者都有幫助,雙管齊下效果更佳。「動起來」是一篇有趣的美國研究,很驚訝遊戲竟然比金錢獎勵還有效一些(我已經想到如把計步器綁在狗狗身上,多種對不起研究人員的賺美金作弊方式,但這些都太不道德也已離題);重點還是在於,我們要如何努力,才能增加自己的運動量跟養成運動習慣?您……今天運動了嗎?本周達標了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30 名人.劉秀枝
寧得癌症也不願是阿茲海默症?權威醫授預防失智症簡易3處方
預防失智症的簡易處方──郊山健行讀醫學院時,我對細胞的「不正常增生」(即癌症)與「凋亡」(即退化)特別好奇,很想探究這兩種生命極端的奧祕。半世紀後,銀髮族的我看著癌症的治療突飛猛進,從手術、放射線治療、化療、標靶療法與免疫治療等,不斷推陳出新,讓不少癌症能被治癒或控制。相反地,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發雖然蓬勃,常以為會有突破,結果療效卻不如預期,因此目前仍僅止於症狀治療。曾有位朋友感嘆:「我寧願得癌症,即使不能治癒,但有明確的努力目標,而且親友會因我的奮鬥而鼓勵我。然而,得了阿茲海默症,心智慢慢流失,不知如何圍堵,親友看了既難過又無奈。」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因此,「預防是最好的治療」,對阿茲海默症尤其重要。我們無法改變高齡、基因與家族史等先天的罹病因子,但可以從後天的危險因子著手,也就是要受教育、多動腦、治療三高、常運動、多活動、維繫人際互動與睡眠充足等。「走路」是最溫和、可行的運動「走路」是最溫和、可行的運動,一般建議每天至少要走四十分鐘。近年來,手腕計步器流行,可記錄每日累積的步數,簡單實用。《美國神經醫學期刊》(JAMA Neurology)於二○二二年九月,刊登一篇來自「英國生物資料庫」的論文:讓七萬八千四百三十位四十~七十九歲的無失智症者,連續戴腕計步器七天,在追蹤六.九年後,有八百六十六位罹患失智症。經統計分析,發現每天走九千八百步者,患失智症的機率減少了51%;但超過一萬步,機率不降反升。而每天走三千八百步者,失智症也能減少25%。當然,這只是參考值,每個人還需量力而為。每天走三千八百步並不難,但若能達到九千八百步,就要讚賞自己了。遠離空氣汙染,降低失智症發生機率空氣中的汙染物如細懸浮微粒(PM2.5),被二○二○年《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的「刺胳針報告」,列入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眾多研究也有同樣的結論。二○二二年一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登的一篇論文:「美國女性健康促進記憶研究」(WHIMS-ECHO)追蹤兩千兩百三十九位七十四~九十二歲的社區婦女,平均追蹤六.一年,發現空氣汙染的情況改善後,她們失智症的發生率也跟著降低(PM2.5每減少一.七八微克/立方公尺,失智症便減少20%),顯示這兩者可能有因果關係。郊山森林浴,適合高齡族群大部分銀髮族的生命力仍很旺盛,距離台灣的平均餘命(男七十六.六三歲,女八十三.二八歲)還有好幾年,因此得好好預防失智症,才能享受健康的老年。銀髮族不若年輕人活蹦亂跳,也不時興上健身房,「走路」是最方便且不花錢的運動。因此,我想到一項適合高齡族群、簡單易行的預防失智處方:「走入山林」。走入山林,尤其是城巿近郊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郊山,步道設施和指示牌較為完備,北部如軍艦岩、草嶺古道和陽明山的許多步道等。郊山健行,除了欣賞風景、遠離空汙、走路運動、認識生態,沿途如有人文典故或歷史遺跡,更可動腦。最好有同行夥伴,萬一發生意外有人幫忙,更可增加人際互動,交換心得,或健行後聚餐同樂。回家後,整理相片、做筆記或寫個簡單遊記,以加深記憶,如此把預防失智的元素幾乎都囊括了。郊山健行的地點何處尋?最好與三五好友,固定每個星期、走不同的景點。社區大學和不少民間團體也有許多走入山林或健走的課程,只要有心,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當然,如果時間與體力不允許,不見得要走郊山,每天在住家附近的公園或綠地走走,也有預防失智的效果。※ 本文摘自《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作者:劉秀枝 出版社:寶瓶文化出版日期:2023/10/03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26 養生.運動健身
久坐不動傷身!每日增加活動1小時,可減少關節炎疼痛、增強肌力
長時間坐著會對於各個年齡層的人而言,都可能帶來健康問題。1項最新研究發現,只要能減少久坐的生活方式,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僅做慢走這項身體活動,也能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進而提高整體生活品質。老年人每日增加1小時活動量 生活品質有顯著改善英國研究人員針對1,400多名60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了追蹤研究,以評估久坐的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達拉尼·耶拉卡爾瓦(Dharani Yerrakalva)表示,開始研究的目的是想了解那些在晚年減少身體活動或增加久坐時間的人,是否會在往後的生活中有較差的生活品質。研究團隊在2006年至2011年間評估了受試者的生活品質,包括行動能力、自理能力、疼痛感和情緒狀況,其中活動能力是透過受試者佩戴的計步器所測量的,研究人員在這6年間重複對受試者進行研究,並記錄了數據。研究結果發現,減少身體活動與生活品質下降、住院風險增加和提前死亡有關。此外,該研究表明,每減少15分鐘的身體活動時間,生活品質就會減少將近一半,相反地,提高身體活動時間的受試者每天只要增加1小時的活動時間,其生活品質就會出現顯著的改善。減少久坐好處多!包括可減少關節炎帶來的疼痛感根據食品和營養顧問、前美國營養學會主席康妮·迪克曼(Connie Diekman)的說法,這些結果證實了保持身體活動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因規律的身體活動可為人們帶來活力,並有持續享受生活的渴望。另外,研究人員達拉尼.耶拉卡爾瓦(Dharani Yerrakalva)也指出,參與身體活動可以多種方式來改善生活品質,例如可減少關節炎等常見疾病帶來的疼痛感,還能增強肌力,讓老年人能夠繼續自理生活上的大小事。不只有久坐,憂鬱和焦慮的情緒也會影響生活品質建議可透過增加活動量、減少久坐的時間,改善這些負面情緒。延伸閱讀:.晚上睡覺膝蓋痛醒怎麼辦?3解方助你擊退「痛風」,3類食物要慎選.痛風的人不能吃什麼?能不能吃海鮮、豆腐?低普林的這食物反而不能碰.痛風發作時該怎麼做?營養師建議做這5件事、避免4類食物★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20 養生.聰明飲食
吃澱粉不是原罪!醫曝不吃澱粉後遺症有哪些:重點在如何吃對
吃了會變胖、血糖會飆高……加上近年生酮飲食流行,「澱粉」成為人人喊「禁」的小惡魔。曾幾何時,餐桌上重要的澱粉類主食,成為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食物。事實上,澱粉是人體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吃澱粉本身不是原罪,重點在於民眾多半吃錯澱粉。健身、減重風氣盛行,不少民眾為了減重、塑身而不吃澱粉,只吃肉類及蔬菜。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治元指出,以蛋白質取代澱粉雖能減輕體重,但人體長久缺乏葡萄糖,將難以應付急性血糖變化需求,不吃澱粉類食物也會造成體內微量元素失衡。營養師表示,澱粉攝取過少恐造成情緒低落、女性停經等問題。為什麼澱粉類對身體有影響?勞動量太少、澱粉吃得多,就可能出現肥胖、血糖問題。王治元表示,攝入蛋白質能提高人體肌肉質量,但肌肉中的肝醣只能在肌肉中使用;澱粉經分解後形成葡萄糖,累積在肝臟中,則可提供全身使用。人體面對壓力時分泌的激素如腎上腺素、可體松,能提升血糖、支應人體所需能量,若澱粉攝取過少,難以應付短期升糖需求。故早年營養學建議,每日熱量來源應有五成來自澱粉。他也說,現今社會型態轉變,針對勞動力密集度低的白領階級,若攝取太多澱粉而無法消耗,就會助長血糖變化,造成糖尿病等疾病發生。但減少澱粉攝取量的同時,也不宜將澱粉攝取歸零,除了因應短期升糖所需,也因澱粉是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如鈣、鐵、錳的重要來源,尤其糙米等含有米糠的穀類,微量元素含量高,若長時間只吃白米飯,或不吃澱粉類,也會造成體內微量元素失衡。澱粉類該吃多少才恰當?攝取量應與活動量平衡,40歲後減少澱粉攝取量。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澱粉攝取量多寡應與活動量取得平衡,若攝入過多又沒有消耗,囤積在體內會形成脂肪肝、三酸甘油脂過高、肥胖等狀況。現代人活動量少,自己攜帶計步器,在主動留意活動量的前提下,一天才走了3000步;若恰逢外出工作、乘坐計程車等情況,活動量可能更少,澱粉的攝取量就要減少。此外,年齡愈長活動量也愈少,年過40歲的民眾也應減少澱粉攝取。不過,李婉萍說,澱粉能被人體分解為葡萄糖,進而產生能量,且葡萄糖能通過腦血管,提供腦部營養,若攝取的澱粉量不足,人體恐會進入「休眠狀態」,除了精神不濟,甚至會主動停經。澱粉進入體內也會轉換為「色胺酸」,帶來快樂情緒,澱粉攝取不足時,會導致焦躁不安、情緒低落。澱粉和精緻澱粉有何區別?糙米、芋頭等非精緻澱粉營養多,優於麵包、麵條等精緻澱粉。澱粉可分為「精緻澱粉」與「非精緻澱粉」。李婉萍說,前者不具其他營養素,單由澱粉組成,如麵包、麵條等;後者則包括纖維、維生素等其他成分,即時常被誤認為蔬菜的澱粉類,包括玉米、南瓜、紅藜麥等。糙米、胚芽等穀類具有外殼,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E;芋頭則含有纖維、維生素B群,還有鉀、鎂等礦物質,也屬於非精緻澱粉。建議民眾選擇非精緻澱粉,其中纖維素能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排便,提升腸胃健康,久坐容易便祕的上班族能夠受益。澱粉類除了飯還有哪些食物?同樣是豆子,吃起來「鬆鬆、綿綿的」就是澱粉。李婉萍表示,正常體重的人一天至少應攝取「一碗飯」,即200公克澱粉類食物,低醣飲食的標準則是每日攝取50克醣類。除了白飯以外,也可加入其他澱粉類食物一起食用,包括地瓜、菱角等。部分蔬果類其實是澱粉,如芋頭、山藥、南瓜、地瓜、三色豆中的玉米及青豆等,民眾選擇時應多加注意,避免誤判攝取量。李婉萍也說,民眾選擇食物時,能藉由「口感」初步區分澱粉類食物與非澱粉類食物,前者吃起來「鬆鬆、綿綿的」,後者則相對「結實、Q彈」。例如同屬豆類,鷹嘴豆口感較為鬆軟,屬於澱粉類;屬於蛋白質成分的毛豆、黃豆則吃起來較為紮實。有人認為,在早餐時多吃澱粉類,能幫助提升整天精神。李婉萍表示,早餐吃不吃澱粉並無太大差別,台灣常見早餐選項如豆漿等食物,幾乎都有醣類,即使食物本身不含糖,也能在人體中轉換為醣類。建議早餐選擇以健康飲食為主,如果是「麵包配奶茶」,組成成分只有油脂、澱粉、糖,還不如不要吃的好。她也提醒,一般上班族早上9點工作、12點休息,期間幾乎都坐在位置上,若早餐攝取太多熱量、無法消耗,反而容易囤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11 醫療.新陳代謝
糖腎共照/減少糖友共病發生率 認證衛教師扮演重要角色
台灣糖尿病患者人數突破250萬人,且年輕化趨勢導致併發症出現時間提早,不健康餘命延長。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糖尿病防治目標是延緩年輕族群的糖尿病發生,並減少多重共病發生機率,為達目標需要更健全完善的衛教網絡。他指出,推動糖尿病衛教是國際共識,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也強調衛教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一環,提出「以衛教守護明天」口號。認證衛教師三分之二不在線上工作,政府應增加財務誘因。健保署去年三月啟動「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整合照護方案」,目前加入方案患者的衛教任務由糖尿病衛教師負責。王治元說,糖尿病衛教學會根據一項針對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的調查發現,患者加入糖腎共照網以後,生活習慣獲得改變,更規律的用藥治療。他表示,糖尿病衛教師經過學會長達兩年的訓練,能夠在第一線協助醫師及患者,但目前卻因為缺乏誘因,三分之二完成訓練的衛教師不在線上工作,呼籲未來透過健保給付,增加財務誘因。王治元強調,跨科別、跨院際的照護是必然趨勢,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及台灣腎臟醫學會已達成初步共識,未來衛教師訓練將會強化糖腎共照能力提升共識,透過彼此取得認證,將合作強化共同照護網絡。此外,王治元指出,基層診所負擔很大比例的糖尿病照護任務,卻並非每位醫師都是糖尿病醫師背景,更需要衛教師協助介入。建立共照點值分配機制,發展不分疾病別的慢性病衛教師。「糖尿病照護面臨的問題之一,是糖尿病衛教師照護複雜度正逐漸增加。」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如何確保薪酬制度能夠反映職務範圍擴大,以及糖尿病衛教師擔負糖腎共照患者衛教任務後,其人力配套、養成機制,與位階定位,都需要更明確規範。他也指出,應建立衛教師共照點值分配機制,以避免目前因各醫院自行分配,部分衛教師無法確實獲得獎勵的問題。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則指出,面對糖腎共照趨勢,科別已經不是重點,「對基層診所而言,重點是有沒有辦法組成團隊、取得整合照護方案的認證。」他表示,糖尿病衛教師角色對基層診所相當重要,建議政府把糖尿病衛教師納入國家證照,並逐漸發展成為不分疾病別的「慢性病衛教師」。共照模式的必要配備,基層診所須重視衛教師。「我常對基層診所醫師說明,一定要善待衛教師。」有部分診所醫師擔心聘用糖尿病衛教師會增加支出,陳宏麟表示,每多收治300位糖尿病共照網患者,診所可以增加61.5萬健保點數,「是不是就夠你聘一位衛教師?」他表示,每位醫師都應將衛教師視為共照模式的必要配備。此外,黃建寧表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也持續更新臨床最新糖尿病及心腎共病治療指引,以接軌國際照護趨勢;並推出治療決策輔助工具,以及「控糖321請問糖三臟」衛教活動,增進患者疾病識能與自我照護能力。糖腎教室/衛教師介入改變生活習慣在整合照護門診初診時,糖尿病衛教師就會介入,除了應有檢查檢驗數據外,也會依照WHO-5幸福指標量表等,評估病人身心狀況。若患者出現病情控制不佳、併發症、健康變化等情況時,糖尿病衛教師將依據個案狀況提供衛教建議。此外,隨著科技裝置進步與需求,在糖尿病控制、併發症預防,甚至初級預防上,糖尿病衛教師也能協助患者進行健康數值監測,例如熟悉及判讀血糖自主管理APP,結合血糖監測、血壓、計步器、睡眠品質、日記、量表等大數據,促進患者健康、改善生活品質。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糖尿病衛教白皮書糖尿病衛教師之個人化服務」糖腎共照推一把王治元/中華民國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糖尿病防治目標是延緩年輕族群的糖尿病發生,並減少多重共病發生機率,需要更健全完善的衛教網絡。陳宏麟/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衛教師是基層診所推展糖腎共照模式的必要配備,應納入國家證照。
-
2023-05-19 焦點.健康知識+
吃紅肉真的比較不好?每天需要睡足8小時?5大健康信念背後的真相
【本文重點】新近的研究顯示,吃未加工的紅肉可能不會增加患心臟病或癌症的風險。人們每天應該吃多達10份水果和蔬菜,這可以降低認知能力下降、失智症、糖尿病等風險,而且種類越多越好。對於睡眠時間,每天七到八小時的睡眠可提高認知表現,睡眠不足會增加全因死亡率的風險。步行萬步為最佳步行量,超過這步數後效益會遞減,但步伐比步數重要。每天喝兩公升水並不基於科學建議,大部分的水份是從食物中攝取的,一般成年人飲水量在1公升到6公升之間。--by ChatGPT一般人為了保持健康付出許多努力,像是對紅肉避之唯恐之不及,斤斤計較每天的睡眠時間或是日常的飲水量等,然而這些建議真的都有科學依據嗎?以下為幾個常見問題的解答。吃紅肉對身體不好?一般認為紅肉含有大量飽和脂肪較不健康,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幾項研究表明,吃更多的紅肉與增加患前列腺癌和心臟病的風險之間存在關聯,但現在人們普遍認為,紅肉與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可能會混淆,因為許多研究並未區分加工(培根、香腸、漢堡和熟肉)和未加工紅肉攝取量之間的差異。營養和補充劑研究數據庫Examine.com的研究員Brady Holmer告訴《衛報》,近期幾項研究發現,食用未經加工的紅肉實際上可能不會增加患心臟病或癌症的風險,而且主要的健康組織都建議人們可以繼續食用未經加工的紅肉。每天吃五份水果和蔬菜?如果你還沒有這樣做,那麼壞消息是:五份實際上可能是最少的。Holmer表示,許多研究發現,大致上這個數量與改善健康有關,但也有證據表明,每天食用多達10份這些食物可能是有益的。一般來說,吃更多水果和蔬菜的人,認知能力下降和患失智症以及糖尿病的風險較低,甚至可能會減輕壓力。Holmer指出,對於長期健康而言,每天兩份水果和三份蔬菜的益處最大,而且種類越多越好。此外,不同類型的蔬菜與水果的營養成分並不一致,深色綠葉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例如青花菜、球芽甘藍和高麗菜是營養素含量較豐富的蔬菜,而漿果類往往比香蕉富含抗氧化劑。你需要八小時的睡眠?2017年發起一項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睡眠研究中,報告稱睡眠時間為七到八小時的參與者,其認知表現優於睡眠時間多於或少於此時間的參與者,無論年齡大小。而那些只睡四小時或更短時間的人,其認知表現比他們實際年齡大了將近九歲。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發表的一項回顧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增加全因死亡率的風險。你應該每天走一萬步?日行萬步首次出現於1960年代,當時概念的推出其實和計步器行銷有關,但已成為廣為人知的都市傳說。不過,2022年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步行可以降低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而過早死亡的風險,而步行萬步為最佳步行量,超過這步數後效益會遞減。另一項針對失智症的研究發現了類似的結果,證明每天只需走3800步就有效。但研究也發現步伐可能比步數更重要,因為在失智症的研究發現,健行者較快步伐顯示的好處遠遠超過步行的步數。整體而言,步行的效益可能在萬步附近開始遞減,但若體力可以負荷的話可以做得更多,並且步伐也能稍微快一點。你每天需要喝兩公升的水?保持補充水份很重要,但每天飲用兩公升的水並非基於科學的建議,純粹是合理的建議而已。1945年,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曾寫道:「對大多數成年人來說,適當的水份攝取量為每日2.5公升……其中大部分是在食物中攝取到的。」而1974年,美國營養學家Frederick J Stare博士的一本書指出:「每天應攝取多少水?這通常由各種生理機制很好地控制,但對於一般成年人來說,約為24小時內六至八杯水,可以是咖啡、茶、牛奶、汽水、啤酒等。水果和蔬菜也是良好的水份來源。」另外,2022年一項研究揭示人們在其一生中飲水量存在很大差異,實際上每人每日平均飲水量在1公升到6公升之間。【資料來源】.‘Eight hours’ sleep! And you must eat breakfast!’ The truth behind 10 of the biggest health beliefs
-
2023-04-06 醫療.新陳代謝
一年內糖化血色素從10%降到5% 醫曝3大關鍵有助控制血糖
「在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病,不過產後血糖回穩,也就沒多注意。」50歲的張女士說,「因為平時跟小孩去騎腳踏車,常常會感到頭暈不舒服,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糖尿病造成,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10.6%!」「還好遇見了陳醫師,指導我怎麼用藥、飲食、運動,才發現原來現在糖尿病治療相當便利,只要好好與醫師配合,控糖也能很簡單。」張女士說,「我也聽從陳醫師的指示,每天規律運動30-60分鐘,但會避免空腹運動,也隨身準備黑巧克力,必要時可以補充能量。經過半年的治療,糖化血色素(HbA1c)順利降至5.5%,運動時也不再頭暈!」「身邊也有很多糖友會說,都已經到這個年紀,還要飲食控制,活著有什麼意義?」張女士說,「我都會告訴他們,糖尿病其實什麼都可以吃,關鍵是”適量”的吃,配合用藥、運動,控糖都可以有不錯的成績。如果對於糖尿病有任何問題,除了可以請教醫師,也推薦大家加入『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衛教機器人,裡面的資訊簡單清楚,提出問題可以收到及時回覆,不要隨便相信網路上的介紹,而亂買偏方吃。」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幫助提升代謝力運動的目的是要提升身體代謝的能力,對糖友而言相當重要。陳宏麟診所院長陳宏麟醫師指出,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代謝能力會逐漸下降,因此吃進去的東西,容易堆積在體內,當胰臟功能較差的時候,血糖便會升高,進而造成全身大、小血管的傷害,例如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藉由規律運動,能夠讓身體保持在代謝較佳的狀況,使餐後血糖的波動不會太大。陳宏麟醫師說,糖友在運動前要注意血糖,避免過低或過高的狀況,若有疑慮可以先測量血糖。在血糖不穩定的狀況下,就不建議進行很費力的高強度運動,如快跑、快速騎車、舉重等,可以選擇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跑步、快走、游泳等,不僅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也不會對心血管造成太大的負擔。運動量的規律性很重要,盡量不要有時候做2小時,有時候只做5分鐘,陳宏麟醫師說,運動量波動太大,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一般會建議每天運動時間達到30分鐘以上,一週累計運動時間至少達到150分鐘。運動搭配飲食和藥物,才能穩定血糖規律運動對控糖有幫助,但是沒有辦法單靠運動就讓血糖穩定。陳宏麟醫師說,由於糖友的胰臟功能較差,雖然運動提高了新陳代謝,但是在進食之後,血糖可能就升得很高,所以必須做好飲食控制,並按時服藥才能穩定血糖。在控制糖尿病時,飲食、運動、藥物必須互相搭配。近年來糖尿病的藥物持續發展,除了避免低血糖,也可以選擇不易造成肝腎負擔的種類。陳宏麟醫師說,「我們都持續告訴糖友,必須要有固定的運動,再搭配比較不會造成低血糖,而且有額外保護的藥物,一起達到控糖的目標。」經過一段時間的規律運動,身體的新陳代謝改變之後,醫師會協助調整搭配的藥物,陳宏麟醫師說,根據糖友生活習慣進行調整,能夠避免高血糖、預防低血糖,盡量「消峰去谷」穩定血糖,希望讓將血糖維持在70 mg/dL至180 mg/dL之間,糖化血色素(HbA1c)可以落在7%左右。「雖然大多數糖友都曉得運動的重要性,但也常會遇到糖友反應,每天上班、工作已經很疲累,要如何運動?」陳宏麟醫師說,「我們都會建議,如果可以的話,吃完飯就去散步或快走,利用計步器紀錄運動量,對於身體也會有好處。」糖尿病衛教學會有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衛教機器人,內容皆經過專業人士審核,裡面也有需多運動的建議與注意事項,糖友如果遇到問題都可以向糖尿病智慧好幫手提問,獲得正確的資訊。貼心小提醒規律運動有助於穩定血糖,不過還是要搭配飲食控制與按時服藥,才能避免高血糖、預防低血糖,達到「消峰去谷」的穩定控糖成果。用藥的選擇亦相當重要,在對的時間、用對的藥物、在對的患者身上,能夠發揮較好的成效。糖尿病的藥物持續進步,也有較不會造成低血糖與肝腎負擔的藥物,糖友可以主動和醫師討論,依照醫師的指示進行,享受運動,自在控糖!原文:
-
2023-03-18 養生.運動健身
「日行萬步」沒比較健康?減脂、維持肌力怎麼走才對?物理治療師:這樣走讓CP值更高
你今天走了幾步呢?說到計算步數,大多健康追蹤 app 或裝置的預設目標都是 10000 步,你有好奇過原因嗎?「每日一萬步」的起源要說回 1964 年的東京奧運。當時,有鐘錶商希望憑藉大眾對健身的興趣,加上九州健康福祉大學研究發現,若每日步數從 4000 增加到一萬,可以多燃燒熱量約 500 卡,一天一萬步因而成為「萬步計」這款計步器的宣傳文案,也隨之深入大眾意識,逐漸變成琅琅上口的健康宣言。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現國健署)也在 2002 年開始推廣「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呼籲民眾每天利用生活空檔,有空就走,積少成多,並依體能適時適量調整速度。除了日常生活步數之外,每次持續健走 10 分鐘,每天累計達 30 分鐘,不難達到每日一萬步的目標。而被國健局邀請擔任活動代言人的「飛躍羚羊」紀政,也正是親自從日行萬步找回健康的見證者。因為紀政從選手退役後加上生產,50 多歲時曾胖到 78 公斤,後來每天在跑步機上慢跑 10 分鐘,再用時速 7 公里快走 50 分鐘,半年就瘦下 20 公斤,更意外治好產後困擾她 20 多年的尿失禁。所以紀政除了提倡「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2004 年她更發起「百萬聚樂步」運動,希望達成「百萬國人日行萬步」的目標,背後還有一層意義是,當百萬人目標達成時,每天可為國家節省百萬元醫療健保支出。原來走路學問這麼多!保護脊椎的走路四步驟長庚兒科急診重症醫師吳昌騰分享,《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發表最新研究指出,與每天走 4000 步相比,每天走 8000 步的死亡率降低 51%,包括心臟病和癌症導致的死亡,且每天步行 12000 步死亡率甚至降低 65%。他也提醒,凡事過猶不及,每天走 8000~12000 步就足夠了。每天走路確實是最適合現代人的運動,也是延緩體力和肌力萎縮的關鍵之一。不過,物理治療師詹珞瑤提到,走路是極為複雜的一連串生物力學組成,由於現代人長期久坐不動,髖關節跟脊椎變得很僵硬,原本驅動我們往前的助力反而變成阻力,走路就得更費力,所以平常要多活動髖關節保持驅動力。她進一步說明正確走路的四個步驟,幫助你矯正姿勢:1.從腳跟踩到足弓,力量從大拇指跟二拇指的中間順出去。不能外八或像鴨子一樣拖著腳掌走路。2.用大腿後側和屁股的肌肉往前帶動,產生推進力。因此,久坐族一定要伸展大腿前側,避免肌肉過度緊繃導致後側無法發力,長久下來走路就會失能。3.微收小腹,穩定核心,讓脊椎呈現最自然的弧度。重心不要往後,才能減輕脊椎壓力,也降低下肢疲勞。4.手臂要記得隨著走路而擺動。「健走」更能減脂!專家告訴你:怎麼走路運動效率更高?根據調查,走路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但運動強度太低,對於已經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而言健康效益可能有限,而慢跑對關節不好或體重較重的人來說又有些門檻,這時候不妨嘗試「健走」,除了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升骨密度、提振精神,且進行至少 30 分鐘也能發揮減肥燃脂的效果。以下是正確健走姿勢的五大檢核清單:1.眼睛直視前方2.將背挺直、肩膀放鬆、腹部收緊3.手臂前後大幅度揮動4.步伐比平常略大5.維持每分鐘 120~140 步的速度物理治療師陳子敬表示,健走速度依每個人不同,在健走時還能夠「講話」是最好的健走速度,假使在健走時稍微講點話就氣喘吁吁,代表健走的強度太高;相反的,假使健走時還能夠唱歌,則代表強度太低。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也補充,沒有運動基礎和膝蓋退化的長者就適合以健走為入門,走到「有點喘但不會喘不過氣」、「可以講話不能唱歌」,就代表達到中等運動強度。起初可以嘗試有氧 15 分鐘、休息 5 分鐘、再運動 15 分鐘的作法,體力較能負荷。
-
2023-03-09 養生.運動健身
快走可降低中風風險…運動對停經婦女的8項好處
坐得越多,對健康影響就越大。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長期久坐本身就會對健康產生危害。在一項研究中針對停經婦女,年齡落在50-79 歲,結果發現每天久坐不動超過 11 小時的女性比每天不活動 4 小時女性早死的風險高出12%。不運動的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 13%,死冠心病的風險增加27%,死於癌症的風險增加21%。坐著、久坐對身體影響目前雖然還不清楚為什麼坐著會帶來健康風險,但推測可能因為:1、長期久坐,身體沒有適當活動,久而久之背部、腹部肌肉不常訓練使用,肌肉會漸漸退化2、久坐身體能量消耗減少,易造成囤積多脂肪3、體內好膽固醇 (HDL)下降4、血液循環不佳,會增加血液濃稠度小改變對身體有大幫助盡可能多離開座位,透過以下方式做到:.打電話時站起來.在你的辦公室裡走來走去.看電視出現廣告時都,站起來動一動或是倒杯水.在螢幕上設置提醒,告訴自己該適時休息一下.走樓梯取代搭電梯.配戴計步器來監測活動量減少坐姿時間很重要,運動對更年期女性健康8好處:1、有氧運動可以提高記憶力和思緒,並增加大腦血流量。2、適度的活動,像快走可降低罹患中風風險,有助抵消荷爾蒙治療增加的健康風險。3、中等強度的運動可能不會減少潮熱,但有助於解決其與更年期相關的問題,包括睡眠、抑鬱和焦慮。4、運動對心臟有益處。每天鍛煉 30 分鐘可使女性患冠心病的機率降低 30-40%。5、負重運動,如快走、慢跑或跑步可以增強停經期前後的骨骼密度。對於 75歲及以上的女性,肌肉強化和平衡性鍛煉,可以降低跌倒和跌倒相關傷害風險75%。6、經常鍛煉有助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40%。7、對於乳癌患者和倖存者而言,運動可以減少化療藥物的副作用,提高生存機會,並且降低癌症復發風險。8、患有結腸癌並且每週運動 150 分鐘,像是快走,可以降低死亡風險約 40%,效果比大多數化療藥物還要好。【推薦閱讀】.坐式生活是萬病之源,久坐對身體的危害,4招讓上班族也能動起來!.為何會腰痛?腰痛除了脊椎關節炎、受傷、椎間盤突出!生活作息也會引發腰痛 >>查看原始文章(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8 養生.運動健身
不用再日行萬步!研究稱每天這樣走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能降14%
【本文重點】一項新研究顯示,7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天只要多走500步,患心臟病、中風和心臟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就會降低14%。該研究對行動不便或其他慢性病而可能無法每天走萬步的成年人顯得格外重要。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可以預防或延緩許多似乎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健康問題。--by ChatGPT日行萬步是不少人為了保持健康的運動目標,但是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有體力或時間達成,幸好一項新研究顯示,只要每天多走500步,就可以顯著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心血管風險可以靠運動降低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會議上公佈的研究結果,7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天只要走500步,患心臟病、中風和心臟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就會降低14%。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發表完整結果之前,這些發現被認為是初步的研究成果。【延伸閱讀:「日行萬步」來自日商行銷騙局?BBC實測結果告訴你】該研究作者之一、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School)公衛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Erin Dooley博士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保持身體活動很重要,而步數是衡量身體活動的一種簡單方法。研究結果顯示,即便每天小幅度增加步數,對我們的心臟也非常有益。該項研究人員分析452名平均年齡為78歲的成年人數據,參與者在臀部佩戴一種類似計步器的裝置,測量他們連續三天或更長時間的步數。根據分析3.5年的隨訪數據,研究人員發現與每天步行少於2000步的人相比,每天步行約4500步的人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低77%。更重要的是,每天每增加500步,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下降14%。然而,該項研究並沒有進一步探討採取額外措施是否能預防或延緩心血管疾病,或者採取較少措施是否為潛在疾病的一個指標。不過,有鑑於過往大多數關於每日步數的研究主要針對年輕人,該研究對行動不便或其他慢性病而可能無法每天走萬步的成年人顯得格外重要。【延伸閱讀:怎麼選擇合適運動?詳解有氧運動、核心及肌力訓練項目及原則】如何靠運動對抗衰老的危害?根據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NIA)的資料,衰老會導致心臟和血管發生變化,而65歲以上的人比年輕人更容易患心臟病、中風或患冠心病和心臟衰竭。所幸,目前已知一些干預措施可減緩心臟和動脈的衰老速度,包括健康飲食、運動、減輕壓力和戒菸。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建議,規律運動是你能為健康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它可以預防或延緩許多似乎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健康問題,還可以讓肌肉變得更強壯,這樣可以讓你保持日常活動而無須依賴他人。以下為具體建議:.每周至少150分鐘(例如每周5天,每天30分鐘)進行中等強度的活動,例如快走。或者,他們需要每周75分鐘的高強度活動,如遠足、慢跑或跑步。.每周至少運動2天,以增強肌肉。.改善平衡的活動,例如每周約3次單腳站立。【延伸閱讀:比晨練更佳的運動時間出爐 研究揭何時運動最能提高健康益處】然而CDC也指出,對於有健康問題、無法實現這些目標的族群也不必勉強,重要的是在你能力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進行身體活動。【資料來源】.Older adults could lower the risks to their heart and brain 500 steps at a time.Just 500 Extra Steps a Day Can Lower Heart Disease Risk in Seniors, Study Suggests
-
2023-03-01 養生.心理學解密
一個人如何從完全不運動到輕鬆運動?循序漸進5階段做到
我曾是一個能搭車絕不走路的人。可能是不喜歡走路帶來的身體濕黏感,汗水淋漓不只不能讓我覺得舒壓,反而讓我有些煩躁,直到有天身體微恙就診,醫生告訴我:「你看起來很瘦削,但是你的體脂偏高,再不運動,不久後可能內臟脂肪數值也會過高,最後可能會連帶影響健康。」醫生的話猶如晴天一響雷的警訊,我開始觀察我的BMI值、基礎代謝率,從客觀數字來推論自己的「健康」真相。或許,運動的初衷不是為了愛美,而是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如果我失去健康,人生許多想做的事、要實踐的理想,可能都會變成泡影。但是,我要怎麼和運動親近,和它成為朋友?處於躊躇期,剛好遇到《原子習慣》上市,我對於習慣四階段模型——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不只深感興趣,同時,也懷著好奇與探索的精神,想要從細微的改變看見習慣前後巨大的差異。循序漸進,建立「運動者」身分想要得到健康,可以使用《原子習慣》的習慣系統。透過建立微小的慣常行為,互相堆疊激發效益,而效益又會彼此相乘,最終遠遠超過你的預期。以我而言,運動就像是改變身分。當我進行認同的具體化行為,如每天都走路(跑步)鍛鍊身體,這代表我認同自己是運動者;當我每天重複不斷地運動,就強化了我是「運動者」的身分。透過習慣漸進式的演化,每天在一點點地轉變,同時在一個習慣與一個習慣之間,持續經歷自我的內外調整。身分認同:運動者過程:每天走路上下班結果:每日走路超過萬步上面是我認同運動者的身分,透過每日增加走路強度,最後完成每日萬步的經過。但是,初始不運動的我因無法立刻看到這個習慣改變的結果,發現要完成「每日萬步」真的很困難。因此我運用《原子習慣》提到的策略,就是先設定目標,再依照五種難度的步驟來執行。‧第一階段強度:非常容易/做法:穿上舒服的鞋走路/花費時間:一週‧第二階段強度:容易/做法:每天走路上班/花費時間:一個月‧第三階段強度:中等/做法:每天走一萬步/花費時間:三個月‧第四階段強度:困難/做法:每天走+跑一萬步/花費時間:半年‧第五階段強度:非常困難/做法:每週至少夜跑兩次,每次至少三公里/花費時間:一年目標設定後,我讓這件事變簡單,不急著一定要按表操課,但我決心讓運動這個行為,每天都要出現在生活中。運動的時間盡量綑綁喜歡的事,不讓自己聚焦在運動,反而是著重在喜歡的事情上,如聽音樂。我為大腦按下「重新整理」鍵,讓運動和聽音樂變成一個自動化的行為。例如出門前,我會先喝杯咖啡,進行短暫的冥想,至少心情保持清空狀態,刺激走路的時候能夠有愉悅的心情,讓走路上班變成一件快樂的事。同時,認識大腦運作模式。大腦喜歡游移在專注和發散之間,走路上班和聽音樂,剛好能讓自己覺得放鬆,順便有種開機上班的儀式感,適切地切換家裡和工作場域不同的模式,讓大腦知道:當走路這個動作結束,就要進入上班模式。上班需要專注,可能情緒要比較緊繃,透過走路上班,連結專注上班的提示,當大腦進入自動化之後,居家與工作模式的切換也就不容易錯置或打結。當然,要每天走路上班,認同自己是運動者,並且相信自己可以改變,都得回到習慣四階段模型——提示、渴望、回應、獎賞——的練習。我的做法如下。 提示:運用習慣記分卡的概念 渴望:利用誘惑綑綁策略 回應:最小努力原則 獎賞:達標的有形/無形獎勵當我運用習慣記分卡的概念,下載計步器APP,彷彿提醒我要注意計步器的數字。我從數字的提示,覺察自己的運動習慣。看到每天累積的步數,我開始相信自己是可以輕鬆運動的人了。還有,我很喜歡邊做事邊聽音樂,沉浸在音樂的氛圍裡,反而會讓我更加專注。因此,我利用誘惑綑綁策略,出門就打開手機下載的音樂,戴上耳機,邊走路邊聽音樂,音樂播完,我應該也就走到學校了。偶爾在偷懶之心興起時,我會邀請住在附近的同事一起走路上、下班。對一個不運動的人來說,我必須先讓動起來這件事變簡單。所以剛開始,我會先搭幾站的公車,讓走路上班變得簡單,縮短走路距離,減少心裡的排斥感;接著慢慢讓搭乘站數變少,最後終於可以不再搭公車。而當我對走路上班不感到吃力的時候,再加入夜跑的習慣,讓運動變得和呼吸一樣自然,跑步這個行為開始變得不會太困難。最後,我會記錄每日的運動量,數字不斷攀升,彷彿也是在鼓舞自己的達標行為。同時,我發現自己的腿部出現肌肉,有了漂亮的線條,這種身體曲線的改變,彷彿是對健康身體的實質獎勵。初始,我也會用迴紋針作為獎賞機制,每累積一個迴紋針,就投入五十元硬幣,日積月累之後,就能買一件喜歡的東西,犒賞自己。 (本文摘錄自方智出版《怡慧老師的原子習慣實踐之旅》)
-
2022-08-15 癌症.肺癌
氣吐不出來恐代表身體長期缺氧 肺癌權威教你如何增強肺功能
▌增益肺功能的保健運動肺的體積大,但氣吐不出來也沒用,像是抽菸者或氣喘病人等,他們的氣道狹窄,瞬間可以用的氣很少,若緊縮到無法換氣,就會有生命危險。而一般人也必須要有通暢的呼吸道,才能有充足的氧氣供身體使用,否則長期血氧不足,會影響身體機能,產生疾病。吐氣量顯示呼吸道是否暢通,也代表一個人的咳嗽能力。在進行肺功能檢測時,會以用力呼氣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和尖峰呼氣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R)為指標,來瞭解呼吸時進出肺部的氣體量及其流速。連同肺活量合併評估,當一個人的肺容積與呼吸流速都正常時,通氣功能大致是正常的。進行肺臟手術前,也會以肺量計做肺功能檢查,主要參考指標是用力呼氣一秒量(FEV1),因為一般人用力吐完氣的時間約需三秒鐘,其中大部分空氣都會在第一秒呼出,檢測FEV1較精確,可藉此推估咳嗽能力及手術安全性、病人術後存活率及對日後生活的影響等,而若是較複雜的手術還需加上心臟超音波及運動肺功能檢查。肺臟的氧合能力指的是氣體交換能力。如同腸胃道除了構造健全外,也需要有好的吸收能力;當氧氣進入肺臟,會經由擴散,完成氧合作用,但若肺泡膜因病變或吸菸導致纖維化,即使有吸入空氣達到肺泡,氧氣也無法穿透肺泡膜提供身體運用,形同虛設。除上所述,肺功能也和胸壁的肌肉及橫膈膜的力量有關。我們的胸腔在呼吸時就像是一個幫浦,吸氣時,肋骨向外、橫膈膜往下沉,使胸腔擴張、腹腔變小;呼氣時,橫膈膜上升、胸壁向內收縮,順勢將肺臟裡的二氧化碳擠出。因此,吸氣時要能讓胸壁擴增到最大、橫膈膜下壓到最低,如此才能讓肺活量上升。現代人久坐或習慣駝背,都可能壓迫肺部,影響肺活量,而缺乏較高強度的運動,也會導致相關肌肉無法大力運動,使吐出的氣體量小而弱,因此,想要增強呼吸功能、增加肺活量,多做一些胸壁肌肉及橫膈膜的肌力訓練是必要的。自我檢測肺功能的方法一分鐘登階測試: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的「一分鐘登階測試」,是依據一般人一秒鐘約可爬一個階梯的速度,來檢測肺功能及肺阻塞風險。五十到八十階以上:一分鐘之內可登階五十階以上,表示肺功能相當不錯,屬於低風險族群。三十到五十階:一分鐘之內登階三十到五十階,屬於中度風險族群,需檢視是否有吸菸史或喘、咳、有痰等症狀,應多留意肺功能狀態。○到三十階:一分鐘之內只能登階○到三十階,便屬於高風險族群,代表肺功能很差,要盡速就醫。六分鐘行走測試:由美國胸腔醫學會(ATS)開發的六分鐘行走測試(6MWT,The 6-minute Walk Test),是用來衡量一個人步行六分鐘的最大距離,以評估其心肺運動能力。測試時可選擇在三十公尺長度的走廊,或利用居家室內空間(建議至少十五公尺長),以舒適但稍快的速度於固定距離中來回行走,同時搭配指尖血氧機及計步器,測量六分鐘內之血氧濃度及總共走多少距離(以公尺計)。一般健康人之血氧飽和濃度約為百分之九十五至一百,至於六分鐘行走總長度會依年齡、身高、體重、性別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大致而言應落在四百至七百公尺間,且是輕鬆、不費力的,否則就得注意是否心肺功能不足。生活中有益肺功能的簡易運動強化肌肉力量、提升呼吸效率是鍛鍊肺活量的方法。可以透過訓練胸壁肌肉及橫膈肌來提升肺活量。像是練習用腹式呼吸,或是進行能加強上臂肌力的各式運動,以及平時多做深呼吸和擴胸運動等,持之以恆,都對維持呼吸功能、增加胸壁彈性有很大的幫助。以下介紹幾個可以增益肺功能的日常保健運動。擴胸運動:胸腔和四肢關節一樣需要經常固定伸展鍛鍊,擴胸運動是以抬手外展幫助我們張開胸腔吸進更多空氣。曾有研究指出,人類在一小時之內約有三至四次不自覺的深呼吸,就是在幫胸廓拉筋,打開胸腔(參考圖2)。要留意的是這個動作不是在練手,而是在練胸廓,必須把胸腔伸展開來才有用。許多臺灣中生代在學生時期做的國民健康操,就有雙手外展、挺胸的動作,可以回想一下做看看。建議每坐半小時,就起身活動一下,做些擴胸運動,同時搭配深呼吸,平時也應盡量抬頭挺胸,減少滑手機、避免駝背,提供肺臟呼吸時的足夠空間。腹式呼吸:呼吸要有效率和品質,如果呼吸得太淺,氣體只在上肺葉交換,其實並無法完全滿足身體的需求。採取腹式呼吸能促進橫膈膜的功能、減低呼吸速率,及增加胸廓活動度(參考圖3)。做法是先吐完氣後、用鼻子深吸氣,吸氣時將手放在腹部,要感覺到腹部有漸漸鼓起,想像一顆吸飽氣的氣球;等吸到極限時,再噘起嘴來慢慢吐氣,此時應感到腹部回縮,逐漸恢復平坦。吸氣同時亦可讓肩部向後外展,以利肺部擴張,吐氣時肩部再慢慢回復原位。吸、吐氣的時間長度建議為一比二或一比三,可每日做三回,每回一百次,來增加肺活量,但若在進行時有感到頭暈或不適就先暫停,這可能是因為吐掉太多二氧化碳造成的。圓唇呼吸:這是一種訓練吐氣的方法。好處是能使呼吸道保持一定的壓力,降低肺內肺泡塌陷,同時訓練呼吸肌肉的力量,增加肺部氣體交換功能,此外,這種呼吸法也能讓人感到放鬆、減輕焦慮,使呼吸次數降低。練習時,選擇一個自己覺得舒適的位置,放鬆肩膀、身體坐直、頭向前傾,雙手則撐著大腿或桌面。吸氣時,使用鼻子吸氣,心中默數一、二,此時須將嘴巴閉上,避免口乾及嘴巴漏氣。吐氣時,再以噘嘴方式(像在吹蠟燭),將空氣經由口腔緩緩吐出。吐氣的長度約是吸氣時的兩倍,所以吐氣時要在心中默數一、二、三、四(參考圖4)。圓唇呼吸有助維持氣道通暢,每天可練習十分鐘,於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各做一次。幾次練習後,會慢慢覺得呼吸變得輕鬆或順暢。擴胸運動、腹式呼吸及圓唇呼吸,可參見臺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的「新冠肺炎病患出院前後的呼吸運動」示範影片,雖是提供給新冠肺炎病患的呼吸運動示範,但做法相同。唱歌或吹奏樂器:通常胖的人比較容易喘,是因為肚子大,橫膈膜降不下去,呼吸空間小,只得增加呼吸次數;相對來說,練過聲樂、很會唱歌的人,呼吸就比較有效率,因為不論是唱歌或吹奏樂器,在一呼、一吸過程中,能訓練到「丹田」,讓橫膈膜與胸腹部肌肉相互配合運作,增強肺功能,不僅可以幫助紓壓,讓心情愉快,還是非常好的增進肺功能運動,一舉兩得。若不愛唱歌,也可用吹氣球的方式來鍛鍊肺功能;先深吸一口氣,再對著氣球慢慢吐氣,直到氣吹完為止,每回重複做至少十五次,每天練習三回合,也會有很好的效果。其他增強肺活量的運動:任何運動只要執行時間和強度足夠,都可以強化心肺功能,特別是游泳,因為在水中可以對肺部產生壓力,進而提升呼吸肌肉功能、強化肺活量,是訓練肺活量最有效的運動。此外,慢跑、健走、騎自行車、跳繩、伏地挺身等,亦可訓練心肺耐力。至於年紀大、體力不好的人則可練習太極拳或氣功,在做動作時搭配吸氣,手回復身側時搭配吐氣,雖較緩和,但可搭配呼吸韻律,對肺活量的提升也有幫助。測量最大呼吸量1.先用測量尺沿肋骨最下緣繞胸廓一圈,雙手交疊固定住測量尺。2.深吸一口氣,記錄此時的胸圍(最大胸圍)。3.接著慢慢把氣吐完,再記錄此時的胸圍(最小胸圍)。將步驟2及3所測得的數字相減,所得到的「呼吸差」,正常來說,應該要在五公分以上;如果小於三公分,就算是呼吸太淺。※ 本文摘自《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作者:陳晉興, 梁惠雯 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7/29
-
2022-07-26 養生.運動健身
助減肥、改善睡眠品質!專家認證 每天持續健走5個絕佳理由
起來走一走,讓你精力充沛!現在有大量研究表明,健走對身體非常好,不僅幫助人們減肥、增強心臟和新陳代謝,還可以減少對含糖零食的渴望,實現減重的願望。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健康專家醫學博士羅伊森(Michael Roizen)提出五個理由,告訴你持續健走的好處。持續健走好處多 健走的5個絕佳理由 1.減輕壓力,振作精神研究證實,健走會釋放體內天然的快樂物質腦內啡,這是一種會讓人覺得愉悅的神經傳導素,如果你曾經在壓力過大、情緒不佳時外出走走,回來你會發現情緒較平靜,藉由步行過程釋放正在面對的壓力。不僅如此,Roizen博士提到,健走可以提高心臟力量,並減少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2.減肥不難,每天三十分鐘開始健走也是減肥絕佳方法之一,持續做會慢慢發現效果。Roizen說,設定每天30分鐘的目標,假如30分鐘一開始太多,不妨嘗試先從每日步行20分鐘開始,之後再逐步增加,將目標提高至每天10,000步。3.睡眠質量高,增強免疫力Roizen博士說,規律步行改善睡眠質量,保持精力充沛。而已被證明,有規律步行者相對沒有運動者能夠減少心臟疾病、中風等疾病風險,同步改善免疫功能。4.善用計步器,揪好友更有趣為了使鍛煉變得更容易執行,邀請好友陪伴一起參加有社交距離的步行活動,一起走能夠提升集體的心理健康。Roizen博士補充,使用具有計步器來計算步行數也是成功的關鍵。步行結束時,你會為實現製定的目標感到自豪。5.持續步行,對零食的渴望大幅下降 對想要減重的人來說,美味的含糖零食令人難以抗拒,但好消息是,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發現,步行15分鐘以後可以減少人們對巧克力等含糖零食的渴望,通過步行,不僅增強心臟力量和新陳代謝,最終實現減肥的願望。(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健走會讓小腿變粗? 醫揪「常見錯誤」:走來走去不算運動 ·走路是防記憶力下降最簡單的有氧運動! 研究揭「建議頻率」
-
2022-04-2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久坐中風、心臟病風險增147%!醫教6習慣有助逆轉
文/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 郭志東醫師 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的生活時間都被困在辦公室的桌子下或家裡的沙發上,由於科技的便利和現代生活方式,大部份人越來越喜歡久坐而變得不愛運動。 美國研究:每天久坐13小時,死亡風險高出200%! 據美國心臟協會的研究指出,自1950年以來,久坐不動的工作增加了83%。現在,靠體力活動的工作佔美國勞動力的比例不到20%,而台灣也存在相類似的趨勢。很多人認為,每週規律運動就可以長保心臟健康,但2017年底美國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久坐是早逝的一個風險因子。根據研究,坐的時間越長,早逝的風險就越大。以下是該研究的一些數據: 每天坐著超過13個小時的參與者的死亡風險比每天坐著少於11個小時的參與者高出200%。每次坐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比超過30分鐘的人患病風險低55%。而超過90分鐘者患病風險更是高出兩倍。 英國研究:久坐與少坐相比,心臟病、中風、死亡率增高! 英國拉夫堡大學和萊斯特大學2011共同開展的研究也表明,與坐得最少的人相比,坐得最多的人患病和死亡的機率有所增加,具體如下: .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12%。.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機率增加147%。.死於心血管事件機率增加90%。.死亡率增加49%。 當你長時間坐著時,身體便會產生以下變化。首先是血液流動會減慢,這會導致脂肪酸在血管中堆積而導致心臟病。第二是身體處理脂肪的能力減少了,脂蛋白脂肪酶是身體一種十分重要的酵素,它能分解血液中的脂肪。但當久坐時,身體產生的脂蛋白脂肪酶會下降約90%,這使得身體很難利用脂肪,當身體不再使用脂肪時,脂肪就會被儲存起來,造成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第三是久坐會導致胰島素抗性,進而導致第2型糖尿病和肥胖,這是心臟病的兩個極為主要風險因子。即使你每天規律完成30分鐘的運動,一天當中其他23個小時做什麼也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可能每天早上都會去健身房慢跑30分鐘,但現在某些智慧型手機都會隨身記錄每天的步行數,而一天過去除了慢跑之外,剩下的時間其實都沒怎麼動。以通勤上班族來說,上下班的路程有時候很長,坐在車裏可能接近1小時,回到辦公室就在電腦前坐上8個小時。雖然經常運動的人,對心血管疾病的保護力仍然比沒有規律運動的人低很多,但研究顯示,久坐10個小時以上似乎也是一個門檻,超過10個小時的久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要改變久坐帶來的壞處,建議每隔一小時就站起來走動走動。可利用手機或電腦上的應用程式來提醒你走動是一個不錯的做法,它能提醒你應該適時活動一下,舒展筋骨。在工作的習慣中,創造一些起身活動的機會,例如,使用站立式辦公桌或可以調整高度的辦公桌,會讓你更有意願四處走動。利用通訊軟體交待事項或傳遞訊息固然很方便,但如果每天有一兩次直接走去辦公室與對方面對面交流,不僅能引起對方的重視,更讓自己遠離久坐的風險中。除此之外,天氣好的時候,利用午休時間,到附近的公園綠地走走,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提高創造力。若你必須一整天坐在電腦前,在辦公室做一些輕微的運動是有好處的,例如每坐20分鐘,試著站8分鐘,伸伸懶腰,走動2分鐘,去喝杯水或去個洗手間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利用智慧型手機或簡單的計步器記錄自己的步數,通常建議目標是每天走一萬步。但如果你久坐不動,任何「一小步」的改善都是有益的。當你一天只走2000步時,那就爭取達到4000步,慢慢達到預設的目標。如果對工作習慣引起的不良影響有許多疑問,建議向家庭醫學或一般內科醫師諮詢,他們可提供許多慢性病預防的意見。而心臟科醫師也可讓你了解更多預防心臟病和其相關的醫療處置。營養師、復健科醫師和物理治療師,則可以提供你飲食及運動方面最正確的資訊。 《延伸閱讀》 .久坐屁股痛是哪裡出問題?物理治療師指3大可能,4招助改善! .上班常頭痛、肩頸痠痛?醫指常見關鍵,簡單3伸展有助改善!
-
2022-04-16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每天運動30分鐘保護心臟?專家提醒:「1件事」逆轉這個優勢
當今社會大部分人的生活時間,都被困在辦公室的桌子下或家裡的沙發上,由於科技的便利和現代的生活方式,大部份人越來越喜歡久坐,而變得不愛運動。據美國心臟協會的研究指出,自1950年以來,久坐不動的工作增加了83%。現在,靠體力活動的工作佔美國勞動力的比例不到20%,而台灣也存在相類似的趨勢。 久坐是早逝風險因子很多人認為,每週規律運動就可以長保心臟健康,但2017年底美國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久坐是早逝的一個風險因子;根據研究,坐的時間越長,早逝的風險就越大,以下是該研究的一些數據:每天坐著超過13個小時的參與者的死亡風險,比每天坐著少於11個小時的參與者高出200%。每次坐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的人,比坐著的時間超過30分鐘的人患病風險低55%,而坐著超過90分鐘者的患病風險,更是高出2倍。 久坐增死亡風險倍增英國拉夫堡大學和萊斯特大學2011年共同開展的研究也表明,與坐得最少的人相比,坐得最多的人患病和死亡的機率有所增加,具體如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12%。◎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機率增加147%。◎死於心血管事件機率增加90%。◎死亡率增加49%。 當你長時間坐著時,身體便會產生以下變化。首先是血液流動會減慢,這會導致脂肪酸在血管中堆積而導致心臟病;第二是身體處理脂肪的能力減少了,脂蛋白脂肪酶是身體一種十分重要的酵素,它能分解血液中的脂肪,但當久坐時,身體產生的脂蛋白脂肪酶會下降約90%,這會使得身體很難利用脂肪,當身體不再使用脂肪時,脂肪就會被儲存起來,造成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第三是久坐會導致胰島素抗性,進而導致第2型糖尿病和肥胖,這是心臟病的兩個極為主要風險因子。 別以為每天運動30分鐘就足夠即使你每天規律完成30分鐘的運動,一天當中其他23個小時做什麼也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可能每天早上都會去健身房慢跑30分鐘,但現在某些智慧型手機都會隨身記錄每天的步行數,而一天過去除了慢跑之外,剩下的時間其實都沒怎麼動。以通勤上班族來說,上下班的路程有時候很長,坐在車裏可能接近1小時,回到辦公室就在電腦前坐上8個小時。雖然經常運動的人,對心血管疾病的保護力仍然比沒有規律運動的人低很多,但研究顯示,久坐10個小時以上,似乎也是一個門檻,超過10個小時的久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每隔一小時就要動一動要改變久坐帶來的壞處,建議每隔一小時就站起來走動走動。可利用手機或電腦上的應用程式來提醒你走動是一個不錯的做法,它能提醒你應該適時活動一下,舒展筋骨。另外,在工作的習慣中,創造一些起身活動的機會,例如,使用站立式辦公桌或可以調整高度的辦公桌,會讓你更有意願四處走動。利用通訊軟體交待事項或傳遞訊息固然很方便,但如果每天有一、兩次直接走去辦公室與對方面對面交流,不僅能引起對方的重視,更能讓自己遠離久坐的風險。 除此之外,天氣好的時候,利用午休時間,到附近的公園綠地走走,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提高創造力。若你必須一整天坐在電腦前,在辦公室做一些輕微的運動是有好處的,例如每坐20分鐘,試著站8分鐘,伸伸懶腰,走動2分鐘,去喝杯水或去個洗手間也是不錯的選擇。 任何「一小步」的改善都是有益的利用智慧型手機或簡單的計步器記錄自己的步數,通常建議目標是每天走一萬步。但如果你久坐不動,任何「一小步」的改善都是有益的。當你一天只走2000步時,那就爭取達到4000步,慢慢達到預設的目標。如果對工作習慣引起的不良影響有許多疑問,建議向家庭醫學或一般內科醫師諮詢,他們可提供許多慢性病預防的意見。而心臟科醫師也可讓你了解更多預防心臟病和其相關的醫療處置。營養師、復健科醫師和物理治療師,則可以提供你飲食及運動方面最正確的資訊。延伸閱讀: 。久坐、久站、彎腰恐讓椎間盤突出! 醫揭「最傷腰姿勢」:像不定時炸彈 。久坐沙發腰痠背痛? 專家曝「超虐腰椎姿勢」:幾乎每天都在做
-
2022-01-1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比心電圖更快速 醫療級App一分鐘可偵測心房顫動
送禮,也需送健康。近幾年來,許多子女送長輩禮物時,常會挑選健康手環、智慧手表,除了可以當計步器,還可統計消耗多少熱量,測量血壓、心跳,甚至製成心電圖,瞭解心房顫動風險。穿戴裝置要緊貼脈搏 數據才準新竹台大醫院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林廷澤表示,使用這類穿戴式裝備量測生理跡象時,一定要讓手環、手表的背面緊貼著手腕肌膚、脈搏,處於良好接觸下,相關數據才會精準可信。林廷澤說,曾有一名使用智慧手環的長者進入診間後,神情焦慮,拿出各種監測數據,焦急地問著「我心臟是不是出了問題?」仔細問診後,才知他智慧手環並未緊貼著手腕,中間還有空隙,難怪心跳血壓等數值超乎異常。除了智慧型穿戴式裝置之外,台大醫院與敦捷光電合作,推出亞洲第一個通過食藥署核可的醫療級心房顫動偵測App「愛心鏡」,只要食指按在手機鏡頭上,只需一分鐘,就可以得知結果。心房顫動早治療 降低中風風險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陳文鍾表示,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提高中風、心臟衰竭和死亡等風險,若能及早用藥治療,可降低64%中風風險、減少21%心臟衰竭和死亡的機率。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林亮宇說,「心房就像是引擎」,如果心房組織異常、電流亂竄,就無法做出正常的同步收縮,心臟收縮效率變差,血流不順暢,增加血栓、腦中風等機率。臨床顯示,相較一般人,心房顫動患者死亡風險高出兩到三倍,心臟衰竭及中風風險則為五到八倍。林亮宇指出,想要確診心房顫動,常需接受24小時心電圖,必須在醫院住上一晚。相較之下,「愛心鏡」App方便許多,只要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機下載App,不需額外花錢購買其他穿戴裝置。林廷澤表示,這項技術是經由照光偵測血液體積的變化,一個波形周期就代表一次心跳,監測時,先將手機放在桌上,再把手指放在鏡頭上,平放靜置一分鐘,就可得知「規律」或「不規律」,如果手指好好按壓在鏡頭上,則會顯示「訊號不佳」,需再重測。臨床試驗顯示,250到300名受試者使用「愛心鏡」App,對照心電圖驗證,具有高達95%的敏感度及特異性,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食藥署核可的醫療級心房顫動偵測App。愛心鏡檢測 發現心跳不規律林廷澤說,一名68歲男性高血壓患者去年自覺常有心悸,以為太累或貧血,但就醫時檢查結果卻顯示正常。透過「愛心鏡」App規律檢測,終於發現在某些時間心跳確實不規律,進一步安排24小時貼片檢查,確診心房顫動,須持續服用抗凝血劑。林廷澤說,以往心臟疾病患者必須至醫院接受檢查,才能確診,現在智慧手機、穿戴式裝備普及,進入每一個人生活中,建議中老年人學習如何正確使用這類3C科技產品,不用進醫院,就可掌握自身呼吸、心跳、心電圖、睡眠品質等數值,進而提早發現罹病徵兆。
-
2021-07-25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WFH to MFH 自我監測的潮流
大學同學送我一支電動牙刷,看起來高貴實用,我沒看說明書就用起了這支電動牙刷,但用著用著,卻發現這支牙刷跟以前的電動牙刷不太一樣,它沒多久就會震動一下,嘴巴裡還滿是牙膏時,我研究了起來,發現它每30秒就會激動一次,到兩分鐘時會用力震動,還傳個笑臉……突然間我明白了,這是支智慧牙刷,它要我刷牙時上下左右四個象限各刷30秒,到兩分鐘時就會給我拍拍手,給個笑臉鼓勵。用了沒幾次,我就發現自己刷牙總是虎頭蛇尾,最先的30秒還沒刷完時間就到了,可是到最後30秒總覺怎麼刷了那麼久牙刷還沒給我鼓掌。要是沒這個牙刷,我還真不知道自己刷牙的壞習慣是前認真、後敷衍,總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非常聽從牙醫的指示。人實在很奇怪,總是渴望別人的掌聲,在改正之後,就連被牙刷的罐頭式笑臉稱讚,也覺得很高興。在Netflix「教宗的承繼」電影中,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的本篤十六世,為了滿足計步器步數的要求,常常邊走邊談正事;許多類型智慧型手機手錶或手環,也總是提醒我們每天走路步數是否達到要求,活動、站立、運動的時間是否足夠,深層睡眠是否充足;讀書軟體也會提醒今天讀書時間是否達到……當達到要求時,機器就會給個鼓勵的話語,要我們再接再厲;沒達到要求時就好言相勸,從不會疾言厲色酸言酸語,給我們難堪;當連續目標達成,還會發個也不知道有什麼作用的徽章勳章,說些好話,讓我們得意一下。也許這些指標就像是管理學上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吧,當儀器幫助我們控制好指標,就能讓我們管理好生活,讓自己更健康。疫情嚴重時怕交互感染,醫院大廳的血壓計收了起來,其實在醫療器材普及的今日台灣,家中血壓遠比醫院門診的血壓重要。因為有人清晨血壓高,有人下午高;有人睡前高,有人平日高、假日低;有人冬天高、夏天低;也有人一頭痛就血壓高,有人血壓一高就頭痛;有人頭暈不舒服引起血壓高,有人血壓高引起頭暈不舒服;有人吃了豆腐乳、羊肉爐、喝了湯就血壓高,有人吃了止痛藥就血壓高……這些都靠自我量測才能理出頭緒。也有原本控制良好的血壓突然降低,立即就醫才發現是胃出血引起的,或是敗血症讓血壓下降,甚至是無痛性心肌梗塞引起的血壓降低。血壓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要是光依據醫院三個月測量一次的血壓就調整藥物,未免決定得太過草率武斷,台灣高血壓學會跟心臟學會在2020年提出了一個家中測量血壓的共識,建議722法則,一周連續7天,早晚各兩次平均,一般人家中血壓應小於135/85,還有許多疾病的病人建議要小於130/80。血糖的監測也是一樣,除了家中血糖監測外,還有皮下植入的持續監測。家中血氧監測,更能告訴我們許多隱藏的狀態,避免無症狀缺氧發生的憾事。還有些家用的心律監測,告訴我們是否有心律不整的發生。疫情來襲後,在家工作WFH成了世界的趨勢;但從身體照顧的角度,許多家中的醫療器材可以幫助我們,甚至於督促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做更好的監控。我認為只需要把WFH的W翻轉過來變成M,monitor from home,MFH,就能代表這個未來健康方面的自我監測潮流。
-
2021-06-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研院疫情地圖新功能 秒懂各縣市疫苗接種進度
疫苗議題備受關注,國研院國網中心的全球即時疫情地圖新增疫苗接種頁面,貼心整理疾管署數據,用簡易的電池電量百分比方式,讓民眾一眼就能看懂各縣市疫苗接種進度。科技部轄下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串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台灣衛福部資料,去年3月自發建置「COVID-19全球即時疫情地圖」。疫情地圖一方面讓民眾了解疫情最新發展,另一方面也透過網站彙整原始資料,讓有興趣的研究人員再為資料加值,幕後推手就是國研院國網中心物聯生醫組研究員莊朝鈞與工程師楊嘉麗。本土疫情5月後明顯升溫,網站瀏覽數也反映使用者的關切程度,從去年每天3000至4000次不重複IP瀏覽量,5月中旬後,每天不重複IP瀏覽量約有5萬筆紀錄,最高也曾達到1天15萬筆。國研院國網中心物聯生醫組組長王聿泰代表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年初跟莊朝鈞就曾討論到,隨著疫情發展,關注重點可能會從確診數漸漸轉到疫苗接種進度上,團隊也開始留意各方的疫苗資訊。王聿泰指出,隨著近期疫情升溫,團隊發現有些爭議源自指揮中心跟縣市政府提出來的庫存數據有落差,團隊猜想,可能是疫苗分配施打過程中,不同階段時間差所造成的差異。王聿泰指出,團隊透過API(應用程式介面)方式串接衛福部疾管署的資料,也就是說當原始資料更新時,網站讀取後也會自動更新數字,成員費時整整1天,完成疫苗網頁,並標註數據來源,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讓大家用科學客觀的方式討論,讓數據可進一步驗證。網站也透過視覺設計讓資料更清楚易懂。在疫苗頁面可以依序看到各縣市的人口數、新增接種人數、累計配送疫苗劑數等,網頁巧妙運用電池電量百分比的圖示方式,讓人一眼明瞭疫苗接種率的進度。事實上,網站的設立來自研究人員的自發熱情,早在去年3月底網站就已上線,中間也不時更新功能。例如,團隊曾觀察到民眾關切能否出國,參考台大公衛學院提出各國解封指數,製作出「國際社交距離計步器」,用紅綠燈概念表現「出國停看聽」,讓民眾簡單看懂各國恢復交流的門檻。團隊持續收到一些使用者回饋,也有人在臉書留言稱讚網站做得很好,太晚發現這個資源。王聿泰指出,這些回饋令開發人員非常鼓舞,網站也提供資料下載功能,讓國內研究者可以快速找到原始資料。疫情、疫苗相關資料都在持續變化中,後續還可能新增哪些功能。王聿泰表示,原始資料已經開始收整為縣市鄉鎮的疫情資訊,網站預計後續會用地理方式呈現,讓使用者更細緻觀察到自己所在鄉鎮的變化。
-
2021-05-05 養生.運動天地
急診科醫師的「沒時間健康法」!醫師公開適合上班族效率最好前5名運動
真的沒時間?科學建議最有效的運動要人整日不帶手機,不看電腦,是強人所難。我們有太多工作其實就是在這些3C用品上一面進行。好在醫學研究也開始發現,的確是有一些運動非常省時有效,相當適合忙碌的上班族。一般來說,增進健康為主要目地的運動,具備以下幾個特徵:一次會運動多組肌肉、隨時可以做、接近日常生活會用到的動作功能,以及高強度。以下我就跟大家列舉能讓你在最短時間得到最大健康效益的幾種運動。❶走路:每天走七五〇〇步,可以得到最大健康效益別懷疑,走路仍然是最適合大忙人的運動,不但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而且負擔不大,相當適合男女老少,如果可以搭配好空氣跟好風景就好了。在辦公室坐久了,起身去茶水間晃晃或是找同事講講話,經常是上班族唯一的選擇。依據一份2019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學》的研究報告,高齡女性走越多步,死亡率跟著下降,更好的消息是,當一日總步數大過七五〇〇步,死亡風險其實就不太降了,代表能夠每天走七五〇〇步,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健康效益。❷深蹲:做一次深蹲,可以運動到大部分肌肉深蹲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極大健康效益的運動,而且還符合上述的四個條件。深蹲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做一次深蹲幾乎可以運動到全身的肌肉。而肌肉量的維持跟壽命息息相關,在老年人尤其重要。此外,類似深蹲能夠同時運動到很多肌群的運動,例如弓箭步跟伏地挺身,都有類似的效果。❸核心肌運動:預防跌倒、降低臥床和運動傷害機率核心肌包括了腹部、背部跟骨盆大部分的肌肉群,是維持身體姿勢,也是保護脊椎最重要的幾大肌群。發達的核心肌可以預防跌倒,對於降低老人家臥床甚至是死亡,非常重要。常見的核心肌訓練動作,包括:仰臥起坐、棒式(或稱平板式)、挺背,以及這些運動衍生的變化。做對這些動作,帶來的運動效果比你預期的大!因為核心肌往往躲在身體的深層, 常常被忽略。尤其, 如果希望降低運動傷害的機率, 好的核心肌也是不可或缺的。❹高強度間歇運動:減脂、降血糖、穩定情緒如果在Google搜尋「最省時的運動」或是「best exercise for busy people」,高強度間歇運動(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簡稱HIIT)肯定占了搜尋結果的一半以上。所謂高強度間歇訓練,例如跳繩、波比跳(英文為Burpee,可同時訓練肌耐力、心肺、燃脂以及核心肌的全身性訓練)、戰繩(英文為Battling Rope,透過一條對折一半的繩子,由雙手握住兩個端點以不同動作創造出來的全身性運動)等等是利用需要爆發力的動作,讓心率至少到達最大心跳率的80%,接著休息讓心率降回最大心率的65%,如此反覆大約四至六次。的確,太忙是現代人不運動最常見的理由,HIIT跟著就應運而生。HIIT相關的研究也不少。相較於連續性的有氧運動,HIIT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類似的運動效果,例如改善間歇性跛行、減脂、降血糖、穩定精神疾病、改善冠心病、人的心臟功能等等。值得注意的是,HIIT在許多種慢性病以及癌症病人身上看起來都是安全的。事實上,現在運動醫學界正在進行不少相關研究,在不同慢性病以及身體狀況族群身上,測試HIIT的安全性,因為HIIT是很多人能夠抽出時間做的一種運動。❺打網球或羽球:降低近50%死亡率近年連續有兩個研究發現,需要球拍的運動對長壽最有幫助,裡面又以網球最明顯。一個是在英國進行了十四年的研究,發現經常打球拍運動(網球、羽毛球等等)的50歲左右成年人,死亡率可以下降47%。另一個則是丹麥連續二十五年的研究,發現網球可以延長九.七年的平均餘命。由此可見,除了心肺跟肌肉的鍛鍊,運動裡面另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人際間的互動,以及相互支持,這是獨自跑跑步機無法獲得的。給不同忙碌程度現代人的運動建議首先跟大家說一個好消息,就算你一個禮拜只有時間慢跑一次,壽命一樣可以延長。近期研究者彙整了十四份報告,發現有慢跑比起不慢跑降低了27%的死亡率,而且有慢跑的這一組人,不管跑得多勤快,從每天跑到一個禮拜只能跑一次,死亡率都無法再進一步改善。可見,比起不運動,偶爾動一下其實也很有益!但如果你希望放下手機,好好在工作之餘規劃自己的運動型態,以下是針對不同忙碌程度我為你推薦的運動處方。❶工作生活還算平衡、游刃有餘型:做五休二交替做不同運動大部分跟我諮詢運動問題的朋友都是屬於這一型。一般來說如果你工作型態是朝九晚五,在上班前或是下班後都還可以至少撥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運動,那你可以在運動計畫中放入上述五種運動。建議你一個禮拜各做一到兩次多肌肉群的重量訓練、核心肌訓練,以及高強度間歇運動。然後,帶起計步器,每天都讓自己走滿七五〇〇步。這類型的朋友反而要留意多撥出一些時間來休息,讓身體恢復,例如每周運動五天、休息兩天。❷馬不停蹄、社會中堅型:一周二次全身肌力訓練或高強度間歇運動這類朋友在作運動計畫時會面對較大的時間壓力,在我的門診中也不少見。通常他們都是家庭中的經濟支柱。雖然時間會剝奪不少可用來運動的時間,但這類的朋友通常也是最願意投資時間跟金錢在運動的人(或是完全反過來,根本不運動)。建議這類朋友一周最好可以抽出至少兩個一小時的時段,各做一次全身的肌力訓練跟有氧(或高強度間歇)運動。記得在運動前要有充足的睡眠,這樣不但避免運動傷害,也可以最大化運動的效果。❸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型:每天十分鐘高強度間歇運動30歲以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常常是這個類型。在這個日漸競爭的社會,超長的工時正逐步的侵蝕我們運動跟休閒娛樂的時間。在我的診間,偶爾會出現在竹科工作的年輕人,由於年輕,他們身體的問題通常不多,但看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安排,不禁要令人擔心他們的年輕本錢究竟可以撐到什麼時候。通常我給這類年輕朋友的運動建議會是:能夠站就不要坐、能夠動就不要靜。如果每天能夠有十分鐘運動,準備一條跳繩,或者是好好的作波比跳吧。通常這類的朋友心血管狀態也比較健康,所以做起高強度間歇運動安全的疑慮也比較低。高強度間歇運動,是當你只能作一種運動時最好的選擇。❹空中飛人型:隨時做重量訓練或高強度間歇運動我覺得特別提出這一類是有必要的。隨著商業活動步入全球化,我們身邊真的不乏這一類型的人。常常要到國外,代表你得花許多時間在旅途上以及旅館裡。這時請你多學會一些徒手就可以作的重量訓練以及高強度間歇運動(例如波比跳)。別忘了,你自身的重量就是最好的啞鈴喔。書籍介紹書名:急診科醫師的沒時間健康法:忙碌跟養生不衝突,給每個沒時間的你!作者:張適恆出版社:新自然主義出版日期:2020/08/24作者簡介/張適恆我專長生活型態醫學、慢性病治療、以及急重症的處理。以上三者,恰好就是一個人由完全健康,逐漸進展到亞健康,以及疾病的三部曲。我的熱情,在於幫助每個追求健康人生的你,不但讓疾病遠離你,更能夠脫離亞健康。延伸閱讀: 馬偕院長告白:20多年來,我一直在想那個因我誤診而出生的重症寶寶,現在好嗎
-
2021-02-03 養生.抗老養生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營養不足有失智症風險在失智症檢查中,會測試病患的判斷力、短期記憶、計算、手做、圖形摹寫等。判斷力是有關時間地點的認知機能,例如「今年是哪一年」、「這裡是哪個縣」等。 短期記憶是請對方記住「櫻花」、「貓」、「電車」等物品的名字,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再請他重述一次,看他記不記得。 像這種認知機能低下、在平日生活上出現障礙的狀態就是失智症。 若從與營養指標的關係來看,紅血球太少、總膽固醇和白蛋白數值低的人容易得到失智症。另外走路步伐小和很少出門的人,也是失智症的高風險族群(圖表18、19)。 也就是說,營養不足的人,得到失智症的機率比較高。營養不足會降低腦部功能,身體機能變差後足不出戶也是很大的問題。一直待在家,接收不到外界刺激,更會提升得到失智症的機率。若得到失智症後,對飲食的關心程度下降,就會陷入更加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狀態。 一般說法認為如果營養過剩,會加速腦動脈硬化,容易得失智症。但是從日本人的實態調查中可以得知,比起營養過剩的人,營養不足的人更容易得失智症。 營養過剩造成的動脈硬化,屬於阻塞血管的動脈硬化,而營養不足造成的動脈硬化,屬於血管壁變脆弱的動脈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塞是歐美人很常見的腦梗塞疾病。膽固醇蓄積在血管內,成為動脈粥樣硬化這種粥狀的物質,阻塞血管。當覆蓋在腦部表面較粗的血管(皮質支)變窄之後,就會影響血液流通,造成腦梗塞。 相較於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塞的是小洞性腦梗塞。是腦內較細的血管(穿透支)被阻塞。血管壁脆弱壞死後,小動脈瘤在該處產生,造成血管阻塞,引起腦梗塞。小洞性腦梗塞是日本人(尤其是高齡者)常見的腦梗塞。 2003年時,我研究了在研究中心看診的兩百名腦中風患者。雖然想要嚴謹的分類成因是很困難的事,但是我發現血管脆弱造成的小洞性腦梗塞占了腦梗塞者約一半左右。腦溢血指的是腦部的細小血管破裂出血。血管壁脆弱的話,也很容易造成腦溢血。 小洞性腦梗塞和腦溢血是血管壁脆弱造成的,跟營養不良有很大的關係。一般的健康教育只會強調膽固醇阻塞血管,很少人會注意到營養不足也會讓血管壁變脆弱。中年人雖然要留意膽固醇阻塞血管的問題,但老年人更要注意營養不足會使血管壁變脆弱一事。想讓蛋白質更有效? 須結合維生素與礦物質研究顯示,微量營養素也許可以改善合成阻抗。所謂的微量營養素就是指維生素和礦物質。研究學者的觀點是攝取蛋白質時,若同時攝取微量營養素,胺基酸就能更有效率地附著在肌肉上。 我們為了確認這一點,跟廠商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我們的假設是同時攝取微量營養素跟蛋白質時,肌肉量會比較高,因此我們將維生素和礦物質搭配在一起做了實驗。 我們請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65到80歲東京都板橋區居民協力進行這個研究。我們讓這些人去運動教室上課,等十二週之後再看結果。 這個研究分成「運動+營養」及「只有運動」兩組。在營養補充上,實驗對象要喝廠商販賣的富含蛋白質的牛奶,以及含微量營養素的飲料。牛奶一次需喝兩百毫升(ml),約含蛋白質十公克。微量營養素則是一百二十五毫升,含有維生素D、E、B12、葉酸和鋅。實驗對象每天早上喝微量營養素飲料,中午喝高蛋白質的牛奶。 另外還會請他們每週來研究所二次,每次做一小時運動。內容有柔軟操、拿毛巾高舉兩手的上肢運動、以俯躺狀態進行的健身訓練等。此外還搭配計步器請他們多走路。 在開始運動的前三天,我們先對他們做了飲食調查,確認大家的營養狀態。在營養素的攝取上,除了飲料之外,兩組並沒有顯著差異。 三個月之後,無論是「運動+營養」組或「只有運動」組,在肌肉的表現上都增加了。最大步行速度上升,從椅子上站起來的速度減少了三十秒,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次數增加到五次。 兩組相比,「運動+營養」組結果稍微優異一點,但並沒有太顯著的差異。也就是說,在肌肉的表現上,「運動+營養」及「只有運動」都差不多,兩者都是上升的。 但是在肌肉量上,兩組就有很明顯的差別了。在無脂肪軟組織質量(肌肉量)上,「運動+營養」組增加了,但是「只有運動」的組卻減少了。尤其是全身的無脂肪軟組織質量減少非常多。也就是說光運動的話,全身的肌肉很有可能會減少(圖表23)。 此研究調查了肌肉量的增加與血液中各種成分的關係,我們發現在血液中若維生素B12、葉酸和維生素D濃度愈高的人,肌肉量增加得愈多。 在合成阻抗的學說中,老年人若攝取十克的蛋白質仍然不會增加肌肉量,但在我們的研究中,就算只攝取了十公克的蛋白質,老年人的肌肉量仍然會增加。這個結果被認為是因為同時攝取了微量營養素的關係。 從研究結果來說,想要防止肌少症跟老年衰弱期或癱瘓,在運動的同時也要攝取蛋白質。另外也要攝取能讓蛋白質在體內良好運作的微量營養素。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不需要採取什麼特別措施,只要每天都吃富含多種食材的料理,就可以攝取到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了。 在飲食無法補足的部分,也可以選擇健康食品或營養輔助品。現在食品廠商紛紛瞄準了商機大餅,開發出各種健康產品,另外市面也有販售強化蛋白質的湯品或餅乾,建議自己找適合的產品靈活使用。書籍介紹書名:日本醫學博士教你飲食新革命:提早打擊肌少症、骨質疏鬆、腦力流失作者:新開省二出版社:出色文化 出版日期:2020/06/11作者簡介/新開省二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副所長。醫師及醫學博士。1984年愛媛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曾任愛媛大學醫學部助理教授(公眾衛生學),1998年起任職東京都老人綜合研究所(現為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並於2015年起擔任現職。1990~1991年以舊文部省在外研究員身分留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部。歷任日本老年醫學會、日本老年社會科學會、日本應用老年學會、日本體力醫學會等的理事、評議員及厚生勞動省「健康日本21(第二次)策定專門委員會」委員、JST-RISTEX研究開發事業主任研究者。曾獲日本公眾衛生學會獎勵賞(2006年)、都知事賞(2007年研究、發明暨發現部門)等獎項。延伸閱讀: 「我只能開轉診單、開藥膏,就連小小闌尾炎手術也不能做」醫師下鄉10年的第一手告白:你無法想像的偏鄉醫療困境
-
2021-01-23 癌症.攝護腺癌
醫院辦21場攝護腺癌篩檢 2000人揪出100人PSA指數異常
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排名第5名,童綜合醫院去年8月起進行為期5個月的「守護爸爸的健康 攝護腺免費篩檢活動」,公益服務遍及台中、彰化、苗栗與嘉義等地區,進行21場次的篩檢服務,共近2千名男性符合篩檢資格,篩檢後發現PSA有異常指數約100多位,通知指數異常的民眾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以利即早治療。21場次的篩檢服務中,其中苗栗縣卓蘭鎮衛生所進行的PSA免費篩檢,由當地婦女會號召舉辦,用以太太愛護先生的角度來鼓勵男性民眾進行篩檢,因此半天的篩檢數就有約200人到場進行篩檢服務,是年度篩檢場次中人數最多的一場。卓蘭衛生所主任吳昀貞說,考量山城男性攝護腺健康問題,得知童綜合醫院提供符合資格的男性民眾進行免費攝護腺篩檢PSA抽血檢查,特別結合卓蘭鎮婦女會共同舉辦活動,在婦女會理事長徐儷育大力支持下,還贈送每位到場接受篩檢的民眾餐盒與計步器。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表示,攝護腺癌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早期攝護腺癌病人絕大部分沒有任何症狀,只有儘早檢查儘早治療,才能夠獲得較好的預後效果;呼籲50歲以上的男性,或有攝護腺家族史的40歲以上男性需每年進行一次PSA檢查。
-
2020-11-07 醫聲.院長講堂
養生祕訣/每天晨泳行萬步 飲食三少一多
許惠恒擔任台中榮總院長五年半以來,從醫、擔任教職、帶領醫療團隊衝衝衝,登上國際舞台,工作繁忙的他,仍維持每天晨泳、日行萬步的好習慣,也常衛教病患要飲食控制、常規運動,和他一樣過健康生活。通常他每天不到六點就起床,約花半小時晨泳1000公尺後,再去上班;每天走路以1萬步為目標,除非當天有特別的事,原則上白天盡量走路,例如利用開會前空檔多走路、爬樓梯,並且使用手機App計步器功能計算走了多少步。許惠恒估計,白天上班時段,他約可走5、6千步,剩下的走路步數,就會在晚飯後花半小時到一小時走完。他也鼓勵病患以「一天一萬步」為目標,有恆心、毅力來做,運動量就夠了。在飲食部分,許惠恒是採用糖尿病衛教健康飲食,一定飲食均衡,並掌握少糖、少油、少鹽、多纖維「三少一多」原則。如果前一天有應酬吃多了,隔天就少吃一點,隔天一早五點半到六點起床晨泳,幾乎不吃消夜,晚間十一時就寢,規律作息、規律運動。閱讀是他的嗜好,大量涉獵包括醫療專業、管理書籍,看到好的文章會與台中榮總醫療團隊分享,平時沒有時間看影集、影片休閒,都會選擇在比較長假期欣賞。
-
2020-07-18 橘世代.健康橘
「我是醫師我得癌症」 名醫林肇堂抗癌7年 學會正面看世界
被視為超級人生勝利組的消化道名醫林肇堂,時任台大醫院副院長,因為健康檢查發現極為罕見的胸腺癌,從此被撞離原本的生命軌道。「當我從雲端掉下來,我再也不是你看到的醫師。」醫師也是人,我也是病人,我也會恐懼,我也會不知道怎麼辦。抗癌7年,如今,我學會正面看待世界。「我是醫師我得癌症」一書深度採訪了12位名醫與公衛權威,他們或在臨床照顧病人,或在海外醫療團服務,或在深山海濱小鎮裡義診,或在擘畫國內醫療政策,或在致力提升全民公共衛生,在醫界的領域各有擅場。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局創局總經理葉金川。良性變惡性 台大群醫也驚訝林肇堂罹患極為罕見的胸腺癌,初發現時,連台大群醫都認定為良性腫瘤,卻發現是混合兩種癌細胞的惡性腫瘤,一邊有神經內分泌癌細胞,另一邊是鱗狀上皮癌細胞,預後極差。他不放棄地尋訪海外醫師意見,二周內連動兩次手術,除癌務盡。然而,短時間之內的衝擊力道,讓他幾乎承受不住。信科學實證 每年做全身健檢如今癌後7年,他沒有猶疑地答說,人生永遠是一條單行道,只能選擇當機立斷。但不是草率地做出決定,要相信科學證據,信任專家,把握現有的知識,然後就順其自然,等待結果。如今,他每年接受一次全身健康檢查,每半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如果有一天回診,發現癌症復發或是已經轉移,我會很難過,但是不會驚訝,因為我已經準備好了。」原本醫師說只剩下半年,不僅度過5年存活期,如今到了第7年,女兒成家、又有了3個孫子,一切已經安排妥當。自喻自己是「生性多疑」的醫師,林肇堂提供獨門的抗癌方法,包括藥物抗癌、飲食法、運動法。根據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低劑量阿斯匹林(Aspirin)、Metformin、他汀類降血脂藥(Statin)、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都是有科學證據的日常抗癌保養藥。吃豐富早餐 每日萬步不偷懶身為國際消化道權威,林肇堂的防癌飲食策略是,降低蛋白質攝取,增加蔬果攝取。早餐吃得豐富,必然會準備優酪乳、優格、麥片丶麵包等;午餐通常不吃便當,多吃自己準備的饅頭、水果等簡單食物。此外,應酬前他會先吃一盤燙蔬菜,餐敘中面對美食,通常只吃到7分飽,剩下的重磅料理打包回家。林肇堂並維持每日萬步的運動,隨身帶著計步器,常在台北地下街走路。如果一天沒有走到足夠運動量,晚上會再出門走一走。他說,最新研究證實,有固定走路習慣比沒有走路習慣的人健康,最佳數字是一天走7500步就夠了,多走也不會更健康。不是走得愈快愈好,因為老年人走太快容易發生意外。書名:我是醫師我得癌症,290元定價哪裡買?:udn買東西、博客來|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妹妹還沒退休就罹癌去世 江育誠:「愛要及時,遺憾有什麼意義?只是永遠的痛」。日本國民媽媽離世前的最後採訪:我不記得自己曾對抗病魔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6-22 新聞.健康知識+
長者每天逾3500步延緩認知衰退 最愛走路國家是它
新研究發現,相較於每日步行少於3500步,平均75歲的台灣長者日步行3500到6999步,2年後認知功能衰退比例少43%、憂鬱比例少16%;每日行走超過7000步,認知功能衰退比例減少57%、憂鬱比例減少29%。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健康研究所教授古博文表示,台灣民眾日行步數在世界排名並不理想,建議成年人或老人每天至少走4000步,若能日行7000步以上更佳。彰師大與台灣體大、台北市立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等團隊合作,分析285位平均75歲台灣老年人連續七天計步器資料,並追蹤他們兩年後的健康狀況,得到上述顯著結果,並且分別獲得兩份國際期刊的接受和刊登。古博文表示,美國大型全國研究已發現每日步行7500步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另有日本和英國研究也看到每天步行約7000步以上,可降低死亡風險達五成到九成。這次台灣研究則進一步證實長者日行3500步以上,有助於延緩認知衰退、預防憂鬱,若能日行逾7000步效果更好。古博文表示,其實最近美國大型研究已發現,成年人步行的健康效益與年長者類似,不過台灣民眾的整體生活型態,仍是偏向靜態,令人擔心。2017年發表於權威期刊《Nature》的研究,以蘋果手機內建加速規資料,分析橫跨五大洲111國、高達71萬7527位15歲以上民眾超過一年的步數,結果發現,全世界步數最高為香港人(日行6880步),第二名為中國(6180步)、第三名烏克蘭(6107步),台灣排名第26(5000步),一般定義「靜態生活」就是小於每日5000。古博文表示,如果整天待在家裡或辦公室從事靜態工作,通常一天下來不會超過3000步;常需要走動的服務業,或每天通勤過程累計走路達30分鐘,才有可能走到7500以上。台灣民眾生活型態仍偏靜態,需要更努力養成規律的身體活動習慣,每日步數很容易取得,可以透過穿戴科技產品監測,很適合作為自我健康管理參考。古博文提醒,以上研究所得建議是針對健康成年人,步數不一定要達到萬步,就有助保健,但若是有減重或血糖控制等其他需求者,需要另評估其目的及其所需運動量。另外,走得多比走得快重要,根據美國成人與老人的研究發現,不論是中高強度或輕度的步速,都有助於降低死亡風險。
-
2020-06-18 癌症.癌友加油站
陪太太健檢,自己卻檢出罕見惡性胸腺癌!名醫林肇堂也慌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立即購書》.udn買東西:https://bit.ly/2YNNdW2.博客來:https://bit.ly/3fzwnRw 林肇堂是人生超級勝利組,顯赫的經歷,少人能及。二○一二年三月,因為陪太太健康檢查,林肇堂也「順便」進行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太太健康無事,人生的炸彈卻在林肇堂這一邊爆開,將天之驕子的生命震離了原本的軌道,從此改變了林肇堂一生的方向。「當我從雲端掉下來,我再也不是你看到的醫師。醫師也是人,我也是病人,我也會恐懼,我也會不知道怎麼辦。抗癌八年,如今,我學會正面看待世界。」良性變罕見惡性,台大群醫束手「老師,你胸部那邊有點問題,有一塊小小的結節。」林肇堂的學生,也是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看了健康檢查後的影像,憂心地提醒老師。林肇堂很快就去找台大醫院的影像醫學部張允中教授。經驗豐富的他,看了電腦斷層掃描的影像很是輕鬆,「看起來像是胸腺的腫瘤,一顆,圓圓小小的,大約直徑二公分,沒有向外侵犯的跡象,不像是惡性。」一顆小小的胸腺瘤埋在胸口,卻是林肇堂心中沉重的石頭。林肇堂左思右想就是覺得不妥,進一步追問該怎麼辦?「你都沒有症狀,就不用理他,放鬆心情出國去,三個月後再回來檢查一次,如果沒有變大,未來每年追蹤一次就好了。」於是林肇堂就放心地到美國去參加消化醫學會,到了五月下旬才回台大醫院再作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跟第一次檢查結果一樣,腫瘤沒有變化。張教授建議再等等,追蹤吧!不行、不行,總是覺得不放心。林肇堂果斷決定,「這樣好了,如果開刀會不會很困難?」他找上了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他爽快地說,「這個手術很簡單,用胸腔鏡進去,一丶兩個小時就可以搞定。」手術確實簡單,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第三天就準備出院。切下來的腫瘤只有直徑約兩公分大小,邊緣完整,看起來像是良性的腫瘤。正當他收拾衣物準備出院的時候,病理科主任卻來了,說:「好像有點問題。」事實上,問題大了!病理報告顯示,腫瘤是惡性的!更糟的是,裡面的細胞混合兩種不一樣的癌細胞,一邊有神經內分泌癌細胞,另一邊是鱗狀上皮癌細胞。癌細胞又沒有莢膜,也就是說,有莢膜的癌細胞會被包裹起來,而沒有莢膜的癌細胞則比較不乖,具有侵略性。「我們也是第一次看到,胸腺裡面有兩種混合細胞癌。」林肇堂的情況棘手到連見多識廣的台大群醫都傻眼。「我們再來開會看看該怎麼辦!」病理科主任說。「怎麼辦,我也沒開過這種看起來是良性,結果是惡性的。」陳晉興教授也說。從準備出院到跌落谷底,從良性變成惡性。「我真的是慌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身為台大名醫的林肇堂坦然述說當時慌張的心情。美國缺乏經驗 日本專家:再開刀清乾淨!命運就掌握在不放棄的人手上。林肇堂想起在美國匹茲堡的學長關世藩醫師,他的老闆是美國胸腔病理學會的理事長。林肇堂聯繫後,立即將病理切片快遞到美國去,試著尋訪海外名醫的意見。經過再度確認,沒有期待中的翻轉消息,美國的病理專家也確定是混合瘤,而且預後不好,建議找腫瘤科與放射科,進行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由於美國的健康檢查費用很昂貴,因此並不普及,幾乎不曾發現過這樣早期的胸腺癌。美國經驗裡,等到出現症狀的胸腺惡性瘤病患,往往都只剩下半年到一年的生命。不過,美國專家卻點出了一條道路。因為日本的健康檢查很盛行,臨床上,碰到意外發現早期胸腺惡性癌的機會大一點,建議往日本去找,日本德島大學的胸腔外科主任近滕和也(Kondo Kazuya)教授,可能曾經手術過這樣的病人。林肇堂尋尋覓覓,兩人火速建立了e-mail聯絡管道。近滕教授問了幾個問題「開刀之前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開刀時,有沒有把整個腫瘤及周邊的縱膈腔清除乾淨?」「周圍的淋巴腺有沒有清除乾淨?」當然沒有啊!當時判斷是良性,只把那惱人的二公分腫瘤拿掉而已。近滕教授強烈建議,在兩周內,立即再度手術,不僅要把縱膈腔全部打開,可能剩餘的胸腺組織全部拿掉,淋巴腺清乾淨,甚至是心包膜外的東西都要拿掉,「全部弄乾淨!」手術之前,把全身總掃描一次,核磁共振、正子掃描統統來,務必確認身體其他的部位有無轉移,有轉移就一起開掉。如果錯過兩周黃金期,原本開刀的傷口會沾黏,導致再次手術的困難度,林肇堂毅然決定請陳晉興醫師二度執刀。陳晉興問,要用兩側胸腔鏡的微創手術,還是要鋸開胸骨進行開胸手術?林肇堂爽快回說:「我認命了,你卡打拚點,用開胸手術!」鋸開胸骨,三十公分刀疤畫過胸口第二次開刀住院,可就久了。林太太替他照了一張手術後的相片,胸前一條長長的紗布下面,正是鋸開胸骨以後,長達三十公分的手術傷口。如今,林肇堂打開衣襟,一條疤痕直直地畫過胸口。他說,開胸的傷口很大,那時候當然很痛苦,現在卻成了勳章。每天洗澡的時候,都再再地提醒著自己:「我生過病,留下這麼大的傷口,這個傷口改變了我的一生。」對林肇堂來說,開刀的傷口固然疼痛,更疼的是,從雲端掉下來成為病人的痛苦。「我一直是個健康寶寶,就這樣莫名得到一個癌症,莫名其妙地開了一次刀,莫名其妙地又開了第二次刀。未免也太倒楣了吧!然後呢?再來是什麼?」分析了第二次手術切下來的病理組織,確定沒有發現轉移的跡象。接下來改由台大醫院兩大腫瘤科權威醫師鄭安理教授與楊志新教授接棒治療。林肇堂感嘆說,平常是合作愉快的同事,怎麼我現在「掉下來」,變成他們的病人了。肺癌權威楊志新教授主張積極治療,接下來半年,林肇堂應取消所有演講與出國行程,每兩周做一次化學治療,以及六次的放射治療,胸腔、食道都在照射範圍。鄭安理教授則持反對意見,因為只是一個很早期的癌症,雖然擴散性很強,但是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之後,胸腔發生併發症與纖維化的風險更高,不如復發時,再治療也不遲。如何抉擇,他說:「我當然喜歡鄭安理教授的建議啊!我打死也不要現在就開始那麼複雜又辛苦的治療,所以我選了鄭安理教授。」反而鄭安理還提醒,楊志新才是胸腔腫瘤科專家喔!實情是短短不到一個月,雲霄飛車般的急劇變化,連林肇堂都快要撐不住了,他忍不住回嘴,「算了、算了,我應該不會那麼倒楣,到頭來,麻煩的事情怎麼補都補不完,我只是來作一個健康檢查而已耶,我就是很衰啦!」如蒙大赦的林肇堂,提著行李高高興興地「逃」出院了。當林肇堂在台大醫院掛號窗口等著領取重大傷病證明時,病人疑惑的問他,「林教授,你在這裡幹嘛?」「領重大傷病啊!」「嗄,醫師也會生病喔!」林肇堂從沒想過,人生如此戲劇化轉折,他一輩子以光耀台大醫院為志業,整天構思要如何在醫術精進,卻從一個醫界精銳突然變病人,這樣的摔落著實痛苦。出院後,林肇堂提出辭呈,當時他五十九歲。如今他釋然大笑、自我消遣說;「那時候好多人好高興喔!」因為他曾當過台大醫院副院長及內科主任,多少優秀後進等著往上爬,如果他繼續留在台大,後面的人機會渺茫。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說,若不是早點離開台大醫院,怎會開啟在輔仁大學的另一個人生?林肇堂從台大退休後,到輔大擔任客座教授,初期只答應開一堂課,準備好好對抗這個意外的癌症。但在江漢聲校長力邀下,在二○一二年,同意擔任輔大醫學院院長,一路陪著輔大醫學系成長。林肇堂網羅許多醫界精英加入,二○一八年,輔大附醫也開始營運,得到在地居民信任,醫院運轉愈趨成熟。此時,中國醫藥大學蔡長海董事長向林肇堂招手,盛情難卻下,他答應轉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致力提高中台灣腸胃醫學水準,也希望促成中國醫大與台大、輔大的交流,期待醫藥大學與綜合大學互相激盪出精采的火花。追溯罹病原因,恐長期造影檢查造成他回頭追尋自己罹患極罕見的惡性胸腺瘤原因。所有文獻報告都指出,胸腺瘤與暴露於放射線照射有關。他猜想,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四年間,擔任腸胃科總醫師時,連續兩年執行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ERCP)檢查,那是消化系醫師施行最困難的檢查,醫師必須在X光指引下,用胃腸內視鏡一直插到病人的十二指腸,再將造影劑注射到膽管、胰管內,以觀察膽管或胰管的構造。雖然當時都有穿很簡單的防護鉛衣,但脖子、胸口可能都暴露在放射線下而不自知。如今癌後七年,問林肇堂,回首當時作的醫療決定,是正確的嗎?會不會做得太多?會不會做得太少?他沒有猶疑地答說,因為人生永遠是一條單行道,只能選擇當機立斷。但不是草率地做出決定,要相信科學證據,信任專家,把握現有的知識,「Do my best」,然後就順其自然,等待結果,「Let it be」。如今,他每年接受一次全身健康檢查,每半年作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如果有一天回診,發現癌症復發或是已經轉移,我會很難過,但是不會驚訝,因為我已經準備好了。」原本醫師說只剩下半年,不僅度過五年存活期,如今到了第七年,女兒成家、又有了三個孫子,一切已經安排妥當。「我就像當年莫札特被黑衣人委託譜寫『安魂曲』。當有一天,那位黑衣人來敲門時,就是我該走的時候了,因為安魂曲是為自己譜的。我隨時等著黑衣人來敲門,因為我的人生很豐富丶很幸福。我會說:『原本我N年前就要死去的,又讓我多活了N年。啊,它終於來了。』」【抗癌力1】相信科學實證 服用四種藥物防癌林肇堂相信科學證據,使用「化學預防」策略,防堵癌威脅。他說,臨床上經常使用的四種常見藥物,就有預防癌症的效果。1.低劑量阿斯匹林(Aspirin):阿斯匹林是常用止痛藥,具有對抗血小板凝血功能的效果,常被用來降低心臟病和二度中風,也被證實有預防癌症的功效。防癌範圍包括食道癌、胰臟炎、腦癌、肺癌、胃癌、大腸癌及攝護腺癌等。如用於防癌需長期使用低劑量阿斯匹林,林肇堂也提醒,阿斯匹林靈有致胃潰瘍、胃出血風險。2.Metformin:是一種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老藥,已有文獻指出,癌細胞喜歡缺氧的微環境,此藥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可降低癌細胞耗氧,使免疫T細胞恢復活力,因此被認為是防癌的老藥新用。林肇堂說,糖尿病病患用來預防癌症倒是一舉兩得。3.他汀類降血脂藥(Statin):Statin是一種降血脂的老藥,臨床上使用非常多,甚至曾經一度是史上最暢銷的處方用藥,Statin跟阿斯匹林一樣,似乎有「萬靈丹」的傾向,因為用的人多,交叉分析後發現,吃Statin的人,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都有明顯降低趨勢。林肇堂說,因為他自己的血脂肪偏高,因此也吃Statin降血脂兼具防癌,一兼二顧。4.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具消炎、止痛作用,一般民眾可能在跌打損傷後會用到這類藥物,關節炎病患則可能長期使用。已有多篇報導說NSAIDs可用來預防胃癌丶大腸直腸癌、食道癌。它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胃痛、胃出血,如果出現解黑便,就要停止使用,他自己就未長期使用NSAIDs來防癌。除了以上四種藥物,防癌新寵「薑黃素(curcumin)」也是林肇堂很感興趣的成分,薑黃素就是咖哩中的黃色成分,到東南亞一帶吃的黃色飯,就是添加了薑黃素。二十多年前,林肇堂就曾經參加薑黃素的相關研究,當時很多基礎研究確實證明,薑黃素具有預防癌症的功效。現在市面上已有許多薑黃素的健康食品,如果買不到薑黃粉,也可以多吃咖哩來防癌。【抗癌力2】早餐豐盛、應酬打包先吃蔬菜再吃飯肉罹癌後,林肇堂書桌放滿各種抗癌書,《十種抗癌食物》、《How I cure cancer》、《治好癌症的十種方法》……兒女想到就買一本,遠方的友人則寄來英文抗癌書,貼心的舉動讓林肇堂覺得溫暖。一度還出現各式果汁機,剛開始的三個月,每天都灌下不少生機飲食丶十穀米麥。現在那些榨汁機呢?他笑,都快生鏽了。親友分享民俗偏方時,好像都忘了他還是個「生性多疑」的醫師呢!醫師治病是要講求科學實證的,他坦言,跳脫原本生活太多的養生方法,根本沒辦法持續。林肇堂的防癌飲食策略是,降低蛋白質攝取,增加蔬果攝取。早餐吃得豐富,必然會準備優酪乳、優格、麥片丶麵包等;午餐通常不吃便當,多吃自己準備的饅頭、水果等簡單食物。此外,應酬前他會先吃一盤燙蔬菜,餐敘中面對美食,通常只吃到七分飽,剩下的重磅料理打包回家。林肇堂很明白,目前他對抗胸腺癌還算成功,但不代表不會再罹患其他癌症。身為腸胃科醫師,他格外注重預防大腸癌,吃飯的攝取順序是先吃很多蔬菜,再吃些飯丶麵,最後再吃點肉類。如此才能攝取足夠蔬菜,減少過多的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攝取。運動部分,林肇堂選擇走路與游泳,雖然有些醫師打高爾夫健身,但他覺得自己沒時間打小白球。他隨身帶著計步器,常在台北地下街走路。如果一天沒有走到一萬步,晚上會再出門走一走。最新研究證實,有固定走路習慣比沒有走路習慣的人健康,最佳數字是一天走七千五百步就夠了,多走也不會更健康。不是走得愈快愈好,因為老年人走太快容易發生意外。林肇堂的游泳習慣數十年如一日,開刀之後,他自嘲胸前的刀疤讓他看起來比黑道大哥還凶猛,救生員常用「擔心」的眼神望著他,似乎希望這位開過大刀的老頭子不要在他的泳池內出事。林肇堂小檔案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義大醫院副院長、義大醫學院院長、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美國國家衛生院副研究員。他更是國內消化道科權威,致力於胃幽門螺旋桿菌及胃癌研究及治療,因此獲得二○一五年亞太消化醫學會馬歇爾及華倫胃腸學獎章。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書籍簡介書中深度採訪了12位名醫與公衛權威,他們或在臨床照顧病人,或在海外醫療團服務,或在深山海濱小鎮裡義診,或在擘畫國內醫療政策,或在致力提升全民公共衛生。在醫界的領域各有擅場。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 、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創局總經理葉金川。當有一天,他們罹患癌症,當醫師變成了病人,為了鼓舞癌症病患,願意展現他們在生病過程中的驚愕、掙扎、脆弱與釋然。並無私的分享私房抗癌方法,用自身的抗癌歷程,殷切叮嚀也曾在泥沼中的癌症病患。用自身的抗癌歷程,展示遭遇逆境也能溫柔微笑以對的生命的教育。
-
2020-06-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哪國疫情趨緩可去玩?「社交距離計步器」即時推算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且暑假將至,不少國人開始期待出國旅遊。國研院國網中心製作「台灣與國際社交距離計步器」,按各國疫情程度區分為紅、黃、綠三種燈號,協助推估重啟交流的可能性。以6月1日午夜的即時數據為例,香港為綠燈,和台灣只差20步,將來若解禁,適合赴港旅遊。美國疫情仍嚴峻,被列為紅燈,和台灣距離還有17萬4148步。 國網中心近日在臉書官方粉絲專頁上表示,這項「台灣與國際社交距離計步器」結合台灣與各國復航評估平台FLY2數據,並將數據簡化成紅、黃、綠三個燈號,紅燈表示最不適合重啟交流,其次為黃燈,再次為綠燈。這項平台以平均七天的情形評估恢復交流的可能性,使用者可自選想看的國家及其疫情狀況。國網中心建立的「COVID-19全球疫情地圖」網頁上,除新增上述的社交距離計步器,另外也使用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提出的各國解封指數公式,將公式轉化為圖表,即時更新各國最新的資訊和解封指數。從6月1日午夜的即時數據來看,台灣的解封指數為0.062,數值高於香港、紐西蘭,不過低於疫情仍嚴峻的日本和美國。
-
2020-03-13 橘世代.健康橘
走越多真能越長壽? 萬人參加4年實驗,有答案了!
如題所示,不曉得你家中的長輩,是否也為了「個人健康」,開始購買計算步數的電子裝置,究竟「多走路、更長壽」是真有道理還是只是系許多假消息一般,空穴來風呢?哈佛大學校刊《Harvard Gazette》指出,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此項研究共有18,289名女性自願參與,研究結束時有16,741名女性滿足研究條件!更長壽也更健康。每位自願受測者平均身上配戴著可穿戴研究級裝置至少長達4年,這些人的平均年齡為72歲,其中有504人在研究期間逝世。我們可以精確地推算出:「每天走更多的步數,與降低死亡率呈現正相關」。大眾普遍認為一天走路超過一萬步對身體最健康,但是這個數據的科學根據有限,甚至不知道走更多步數,是不是會更健康?讓我們更深入、精確地了解此研究內容與結果研究條件內容如下:18,289名身體健康的美國女性,她們同意在2011-2015年間,於醒著的時間內,穿著計步器。17,708名女性穿戴並返還了她們的設備17,466台設備成功下載數據16,741名女性有配合穿戴(≥4天內≥10小時/天的穿著),此研究包含在2018-2019年之間的統計分析中調整初始模型一:年齡估計死亡率的風險比(HR),調整年齡 調整混合因素二:健康背景吸煙(從不,過去,現在)喝酒(很少,每月,每週,每天)飽和脂肪,纖維,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每個的五分位數)停經後激素治療(從未,過去,現在)自我評價的健康(優秀,非常好,良好,普通/差)CVD; 癌症; 癌症篩查;父母60歲以前的心肌梗死病史;癌症的家族史(每個都沒有或是) 調整模型三:參數進一步針對樣本進行調整,以影響死亡率體重指數(體重指數;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計算;連續)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史(每個都沒有或是)。因為每天累積更多步數的女性也可能以更高的強度走路我們還在第四個模型中調整了走路強度調整模型四針對模型2變量加上峰值1分鐘節奏調整研究結果符合標準的16,741名女性中,平均年齡為72歲。平均步數為每天5,499步,3年期間,有504名婦女死亡。從低到高的四分位數中的中位數步數分別為2718,4363,5905和8442。與死亡率相關的相應四分位數風險比(HRs)和潛在混合因素的調整為00(參考),0.59(95%CI,0.47-0.75),0.54(95%CI,0.41-0.72)和0.42(95%CI) ,分別為0.30-0.60)(P
-
2020-02-02 養生.運動天地
日行萬步保健?醫師:比平常步數多2000步即可
日行萬步是維持身材的良好基礎,但並非適用各種情況的法則。智慧型手表品牌Fitbit等健身追蹤器將此數字設定為健身目標,但健身專家建議根據個人健康而設定不同的步數目標。研究人員表示,1萬步的目標是1960年代的行銷花招,但並非每人走這麼多步都能獲益。哈佛醫學院醫學教授李宜敏(I-Min Lee)領導的研究指出,日行1萬步的建議當年由日本計步器廠商帶起,被稱作1965年代的「1萬步計量」,但沒有科學數據支持這個數字,只是因為好記。與Fitbit合作的知名個人健身教練巴斯特納克(Harley Pasternak)說,他給客戶設定1萬步的目標,包括30分鐘的中度運動,符合聯邦疾病防治中心的運動建議,每周150分鐘的中度運動。他說:「我建議,如果要減重,可以努力達成每天1萬4000步的目標。」但步行目標因為生活方式而異,對某些人來說,走少些更理想。哈佛研究調查1萬7000名66歲到78歲的女性發現,每天走7500步以上者,死亡率最低;就算每天只走4400步的女性,死亡率也低於每天走不到2000步的人。但走超過7500步,不會更有益健康。究竟要走多少步才能保健,李宜敏建議比每天正常行走的步數再加2000步。美國人平均日行4000到5000步。若是年輕人或有健身經驗者,把日行1萬步作為健康指標並非壞建議。但是老年人及較不常運動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數字令人氣餒,目標訂太高反而會讓他們放棄運動。李宜敏說:「如果不常運動,制定更常運動的合理目標即可。」儘管聯邦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列出每周150分鐘的清單,但也明確寫道,無論做什麼運動,有動總比沒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