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6 新聞.用藥停看聽
搜尋
血脂
共找到
1636
筆 文章
-
-
2020-01-05 新聞.科普好健康
為什麼耳鳴同時會偏頭痛?醫師:引起耳鳴有4個原因
在門診實務中,大約有十分之一耳鳴患者,會同時罹患偏頭痛。這些患者,有的耳鳴是出現在頭痛發作前,有的是在頭痛發作後,有的會消失,有的卻持續不減,甚至愈來愈嚴重。根據流行病學研究,很多耳鳴病因跟偏頭痛有關,這是為什麼呢?偏頭痛發作時的機轉主因為中樞神經細胞膜上的鈣離子通道發生了障礙,一旦有壓力、感冒、睡眠周期改變或身體激素變化(例如月經來潮時),腦幹中某條神經元出現電位波動,就像平靜水面起了漣漪,開始向四周神經元傳遞。依序向上通過橋腦、中腦和大腦,最後某一邊的大腦動脈會因神經性發炎而擴張,出現疼痛。在這過程中,若影響到聽覺神經系統,就會出現耳鳴。原因一:干擾聽覺神經路徑當電位波動影響到腦幹中的聽覺神經路徑時,患者不僅會聽覺過敏,還會聽見彷如身處密閉地下室時,所聽見的環境聲響。這種耳鳴沒有固定頻率或方位,頂多持續幾個小時,最多一日,大多隨著頭痛緩解而消失,原因二:造成耳咽管功能不良或中耳炎倘若電位波動影響到舌咽神經核及三叉神經核,干擾這些神經核對於耳咽管開關(提顎張肌和顎環張肌)的控制,衍生耳咽管功能不良,中耳負壓,續發中耳積液。或者,電位波動順著舌咽神經或迷走神經,傳進中耳腔,神經炎性反應使黏膜和耳膜的微血管擴張,分泌增加,引起傳導性聽力障礙。這種耳鳴較為低頻,會持續好幾天。原因三:間接引起耳蝸水腫偏頭痛發作到巔峰時,腦部會釋放出一種炎性物質-降血鈣素基因相關胜肽(CGRP),倘若循環到內耳,造成耳蝸水腫,傷害聽毛細胞群,特別是高頻處,使它們無法一起隨著聲響、柔順且整齊劃一地擺動,所啟動的聲音訊號就無法同時傳進大腦,就會被解讀成「迴音陣陣」,這種耳鳴會持續好幾周。原因四:直接使耳蝸動脈痙攣倘若電位波動順著神經,直接影響耳蝸動脈,引起痙攣,造成耳蝸及聽神經缺血,儼然「耳中風」。這種「缺血性耳鳴」往往會合併嚴重的聽障,會持續數周、數月或數年,甚至永遠無法緩解;偏頭痛每發作一次,耳鳴及聽障就加重一次。偏頭痛所引起耳鳴其實不算少見,治療時,一定要先設法讓偏頭痛發作減少,甚至不要發作。最好能在頭痛即將發作時,即時服用神經傳導物質受器調節劑,使頭痛發作稍停,再搭配口服抗組織胺或副腎皮質素,預防中耳炎或耳蝸水腫,保住聽覺。但若是「耳蝸動脈痙攣」者,就要搭配抗血小板劑,還要好好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規律用藥,避免永久性或嚴重的耳聾。最後,奉勸病患若是偏頭痛發作又有耳鳴,宜正確就醫找出病因。
-
2020-01-05 養生.聰明飲食
地瓜才排第7名!營養師心中最佳「腰瘦」早餐是它
【文/選自橡實文化《腰瘦早餐》,作者大衛・辛振可】腰瘦早餐蔬果排行榜我們依據纖維和糖分的含量,給富含纖維的農產品加分,給糖分比纖維多的農產品扣分,為每種蔬菜和水果排出高下。第 12 名 蘋果一顆中等大小的蘋果糖分含量:19 公克一顆中等大小的蘋果纖維含量:4.4 公克談到黑豆時,我說過纖維是打擊腹部脂肪之鑰,而以水果來講,蘋果正是一個攝取纖維的絕佳來源。連同能量棒和低糖優格一起,裝一顆蘋果到你的包包裡吧!趕著出門的你,就可以在路上享用一頓簡單又營養的早餐了。第 11 名 香蕉每根香蕉的糖分含量:14 公克每根香蕉的纖維含量:3 公克擁有營養學碩士學位的註冊營養師兼飲食治療師伊莉莎.贊德(Elisa Zied)說:「香蕉不僅是含鉀量高的超級水果,也能為人體提供纖維和水分。」她建議把這種黃色水果切片,加到無糖燕麥粥裡。另一個值得一試的甩肉吃法,則是把香蕉和堅果醬一起抹到吐司上。第 10 名 葡萄柚半杯的糖分含量:8 公克半杯的纖維含量:1 公克把絕佳減肥水果之一的葡萄柚,想成你的早餐開胃菜。「即使你的飲食毫無改變,只要在每一餐之前吃半顆葡萄柚,就有可能幫助你一週減掉一磅之多。」營養學碩士兼註冊營養師派翠西雅.芭南(Patricia Bannan)說:「研究人員發現,當肥胖症患者每餐飯前吃半顆葡萄柚,他們的體重便在十二週間平均減掉1.5公斤。」葡萄柚是怎麼發揮減重作用的?芭南解釋道,胰島素是一種囤脂荷爾蒙,而這種香氣清新的水果可幫助人體降低胰島素。此外,它也含有90%的水分,所以會帶給你飽足感,進而讓你吃得比較少。第 9 名 莓果每半杯的糖分含量:3 ~ 7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2 ~ 4 公克莓果絕對是早餐良伴。註冊營養師兼美國飲食協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發言人多莉.艾默爾(Torey Armul)說:「莓果不僅富含有益心臟健康的抗氧化物,也能為人體提供大量帶來飽足感的纖維,以及維生素C和維生素K。」莓果也富含多酚(polyphenol)這種自然產生的化學物質,有助於減重和防止脂肪形成。你可以把莓果加進營養穀片、燕麥粥、腰瘦蔬果蛋白飲和乳清蛋白飲品裡面。你也可以把莓果抹到花生醬吐司上,或者就單吃原味莓果。第 8 名 酸櫻桃每半杯的糖分含量:6.5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1.25 公克一項以胖老鼠做的研究已經顯示,酸櫻桃對心臟健康和體重控制皆有好處。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進行了為期十二週的實驗,發現以富含抗氧化物的酸櫻桃餵食的老鼠,比「吃西餐」❸的老鼠減少了9%的腹部脂肪。更有甚者,研究人員注意到,吃櫻桃具有改變肥胖基因表現的效果。第 7 名 地瓜每半杯的糖分含量:7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2 公克這種能量滿點的根莖類食物,有很好的理由被奉為超級食物:地瓜富含養分,又能幫助人體燃燒脂肪。高纖、低糖的特性意味著吸收速度緩慢,能讓你維持更久的飽足感。營養師蘿蘭.明澄(Lauren Minchen)喜歡用地瓜代替馬鈴薯,做成薯塊料理(詳見本書第五章地瓜相關食譜)。她說:「我喜歡這道料理的任何一種變化版,因為它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來自地瓜的所有纖維,吃起來非常飽足,有助於控制接下來一整天的胃口和飲食分量。」第 6 名 彩椒每半杯的糖分含量:1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0.8 公克不管是青椒、紅椒或黃椒,不管是新鮮或冷凍,彩椒和雞蛋都是最佳拍檔。多虧了這種蔬菜豐富的維生素C,吃彩椒有助於燃燒囤積在體內的脂肪,並有助於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能量。研究也顯示,維生素C有助於肌肉消化一種叫作肉鹼(carnitine)的脂肪酸,而對肌肉的生長和修復來講,肉鹼是不可或缺的成分。光是四分之一杯的彩椒丁(大約是你會加在歐姆蛋捲裡的量),就能提供每日建議攝取量一.五倍的維生素C。第 5 名 墨西哥辣椒每根的糖分含量:0.6 公克每根的纖維含量:0.4 公克註冊營養師伊莎貝爾.史密斯(Isabel Smith)喜歡給她的早餐加點辣,這麼做的背後有很好的理由。史密斯解釋道:「多虧了辣椒素的成分,辣椒可促進新陳代謝,並有助於帶來飽足感。」她進而提議:「不妨嘗試為雞蛋料理或酪梨吐司加一根墨西哥辣椒,或其他種類的辣椒也可以。」第 4 名 綠花椰菜每半杯的糖分含量:少於1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1 公克不管是煮熟或生吃,從蔬菜開始一天是吃進足量養分的好辦法,而且這些養分不容易消耗掉。營養學碩士、註冊營養師、有照營養師兼美國飲食協會會士莉比.米爾斯(Libby Mills)說:「不管是打成蔬果飲、加進歐姆蛋、或是做成水煮蔬菜低脂乳酪開面三明治,綠花椰菜、蘑菇、番茄和洋蔥等蔬菜都富含纖維,而纖維是一種帶來飽足感的養分,能讓你忙一整個上午都不餓。」第 3 名 西瓜每半杯的糖分含量:5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5 公克西瓜有時因為糖分高,名聲不太好,但這種水果有一些益處,對健康好得不得了。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吃西瓜有助於改善血脂數值及減少脂肪累積。第 2 名 菠菜每半杯的糖分含量:少於1 公克每半杯的纖維含量:2 公克多莉.艾默爾說:「菠菜的熱量低,但纖維含量高,有助於填飽你的肚子。」菠菜也是植物性omega-3脂肪酸和葉酸的豐富來源,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臟病、中風和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不妨用它來為你的歐姆蛋、蔬果飲和雞蛋三明治增添養分吧!榮登早餐農產品冠軍寶座的是⋯⋯酪梨每四分之一顆的糖分含量:0.33 公克每四分之一顆的纖維含量:3.5 公克麥奇翠克說,身為地球上最佳減重食物的一分子,每一份酪梨含有將近二十種維生素與礦物質,包括已有研究顯示可減少腹部脂肪的「油酸」(oleic fatty acids)在內。酪梨是良好的纖維和脂肪來源。麥奇翠克建議:「用這種綠色水果來做酪梨吐司,或是把蛋打進切半的酪梨當中,做成酪梨烤蛋。」瞧,並不是所有脂肪都不好唷!【廚房小祕密】巧克力布丁果!被稱為「巧克力布丁果」的黑柿,嚐起來就像⋯⋯巧克力布丁。難怪它榮登「吃這網:我的最愛」榜單。看似甜膩又綿密的黑柿,每100公克含有130卡路里和191毫克的維生素C,或相當於一顆柳丁兩倍的維生素C(大勝真正的巧克力布丁!)。發表在《食物研究國際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黑柿是類胡蘿蔔素和兒茶素的好來源,可刺激脂肪細胞釋放脂肪,並有助於肝臟將脂肪轉化為能量。黑柿怎麼吃 源自南美洲的黑柿,在佛羅里達和夏威夷也看得到,有些農家在網路上販售,可運送至美國境內各地。擁護者發誓:用黑柿做的派和蔬果飲保證熱量低。
-
2020-01-03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飲食忌口就能控制?發作時吃止痛藥就好?破除痛風2大迷思!
現代人對吃毫不忌口,餐餐大魚大肉,致使痛風患者有增多趨勢。國外研究發現,季節轉換期間,氣溫驟變會造成尿酸飽和點往下降,可能會加速誘發痛風發生,而且常發生於夜深人靜的好眠時間。所謂「痛風」,是一種身體內普林(Purine,或稱嘌呤)代謝異常的疾病。當體內普林代謝異常,使體內過多的尿酸沉澱堆積而導致疾病發生,若沉積在關節就會導致關節炎,如果沉積在腎臟就有腎臟疾病等。發生痛風的原因是血中尿酸過高,但尿酸過高不一定會得到痛風!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只要超過7.0mg/dL都叫做「高尿酸血症」,而尿酸過高者,只有10~20%最後會成為痛風患者,其餘80~90%則為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林口長庚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表示,一般而言,痛風高危險族群為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疾病、遺傳基因、飲食不忌口、部分藥物及其他疾病等。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蔡文展指出,痛風已是常見文明病之一,但有許多患者對於痛風的病識感薄弱,對於疾病控制存有眾多迷思,而採用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治療,反而加速病程進展,得不償失。迷思1:飲食忌口就能控制?A:余光輝提醒,多數痛風患者以為單靠飲食就能有效控制痛風,事實上,有研究指出,尿酸生成受飲食影響,遠不及體內細胞自行合成來的重要。飲食控制僅能影響20%尿酸值,其餘80%則是身體自行合成。因此,痛風治療仍以藥物為主、飲食控制為輔。他建議,應長期接受痛風石口服降尿酸藥物治療,積極將血尿酸值維持於6mg/dL以下,而已產生痛風石者則應將血尿酸值降於5mg/dL以下,才能有效減少痛風不適,改善生活品質。此外,也應注意生活習慣和飲食的調整。飲食上,並非不能吃魚吃肉,而是要避免暴飲暴食,並小心高普林的食材,如肉類、海鮮等;冬天吃鍋、進補,則小心火鍋湯、魚湯、海鮮濃湯等,都要適量攝取。而舉凡啤酒、紅酒、高粱酒、威士忌等,不管哪一種酒都該避免。Q2:發作時吃止痛藥就好?A:蔡文展表示,利用冰敷、止痛藥只能短暫減緩急性疼痛但並非為長久之計!而且,一味的吃消炎止痛藥雖然舒緩疼痛,但卻治標不至本,疾病本身對於身體的危害仍存在。沒有從根本解決尿酸過高的問題,長久下來,尿酸結晶體可能沉積在耳朵、手部、腿部等,形成「痛風石」。痛風石會導致關節嚴重變形,甚至還會侵蝕骨頭 ,若未治療,會侵害關節,造成關節變形,導致行動不便;若痛風石結晶堆積於腎臟,則會造成腎臟病變或腎結石,恐發生腎臟萎縮、功能喪失等問題。蔡文展呼籲,痛風患者別再自行購買消炎止痛藥止痛,應積極接受控制尿酸值治療,而今年12月1日起健保已通過一線給付的痛風石口服降尿酸藥物,只要按時服藥即可降低血尿酸值,且一年可減少83%痛風石體積。(諮詢專家/林口長庚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暨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 余光輝、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蔡文展)
-
2020-01-02 科別.心臟血管
心衰竭 比癌症可怕
53歲心臟衰竭了「從來沒想過原來我的心臟衰竭了!」53歲的林先生自認健康,他是小吃攤老闆,每天五點起床備料,福相的他近一個月卻感到呼吸愈來愈喘,就醫發現心臟功能僅剩正常人三分之一,已出現心臟衰竭。隨著人口老化及平均壽命延長,心臟衰竭患者日益增加。流感、腺病毒等感染導致的心肌炎,或酒精、毒品等都可能造成心臟衰竭。其他危險因子包含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瓣膜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腎臟疾病、過度肥胖、心肌梗塞、心臟病末期等,都有可能演變為心臟衰竭,心臟衰竭並非只有老人,年輕人也不少。五年死亡率近50%一旦診斷心臟衰竭,五年死亡率近50%,比起多數癌症死亡率還高。在台灣,心臟疾病亦是十大死因第二位,根據統計,台灣因心衰竭住院病人,有高達32%半年內會再次住院,一年後死亡率更近16%。如此的高死亡率及高住院率,比起癌症可說是更加可怕,2017年7月衛福部開始實施心臟衰竭急性後期整合性照護(Heart Failure Post-acute Care,HF-PAC),期望透過全人醫療照護,協助病人及家屬擁有足夠的自我照顧能力,減少症狀惡化及不必要再住院。參與HF-APC監控近兩年,台中榮總共194位病人參與HF-APC,由於需要病人積極配合「回家功課」,並配合功課指導老師,也就是專業團隊中的藥師、營養師、復健師等,再由個案管理師串連導師(主治醫師)。「回家功課」不是傳統的紙本作業,甚至可利用手機App智慧化連結病人血壓、心跳、體重等,進行及時回饋。透過手機App,林先生每日將血壓、脈搏、體重輸入,養成習慣,而App智能警示需注意或是異常狀況,讓林先生不再手足無措。開始正視生病事實,依「課表」,如心肺復健運動、營養師的少鹽、體重控制的飲食計畫、用藥遵從性等。「剛開始覺得很麻煩,每天還要打開手機記錄,習慣後就快多了。」裝心律調節器幫助收縮林先生在醫師治療下,放置「雙腔再同步心律調節器」,幫助左右心室同步收縮,提高心臟收縮效率,搭配自我每日「課表」保養,讓原本的心臟的左搏出分率從22%進步至33%,正常人心臟左搏出分率約為50%至70%,過程中症狀控制良好。目前林先生已回小吃攤工作,開發健康小吃,繼續快樂人生。
-
2020-01-01 養生.聰明飲食
吃對了才能甩脂肪、穩血糖!專家教3族群如何吃蘋果
40歲之前你什麼時候吃都行,但40歲之後,我們開始步入中年時就需要格外多注意了,吃水果要考慮一些身體的反應,吃對了會幫助你預防慢性病,吃錯了會增加不少麻煩。糖尿病人吃蘋果血糖高的人也可以吃水果,應該選擇血糖指數低、含糖量少、膳食纖維多的水果,蘋果沒問題。但是,糖尿病人吃水果並不建議和正餐一起吃,以免累加了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而作為半上午或半下午的加餐沒問題,每次吃100克大約半個蘋果。血脂高的人吃蘋果蘋果中含有豐富的果膠和多酚類抗氧化物以及較多的鉀,對保護心血管、減少食物中的膽固醇吸收和促進體內膽汁酸代謝是有幫助的,所以高血脂的患者如果血糖不高的話可以蘋果放在正餐裡面吃,還可以減少進食,降低膽固醇吸收,清除體內自由基。減肥的人吃蘋果減肥瘦身的人可以拿蘋果代餐,比如每週不相鄰的2天選擇輕斷食,每天500大卡的熱量(是平時大約1/4的熱量)每百克紅富士熱量是205大卡,也就是說輕斷食時每天大約可以吃兩個大紅富士。在每天最餓的時候吃蘋果想想還是挺幸福的,最主要是可以更好的清除體內“垃圾”。腸胃不好的人不要晚餐後吃蘋果,以免反酸噯氣燒心不舒服。本文摘自營養老爸聊配餐
-
2019-12-30 橘世代.健康橘
打破吃藥傷腎的迷思! 醫師表示:三高控制不好,才是腎臟最大殺手
許多有「三高」的民眾,擔心吃藥傷腎,未規律服用控制三高的藥物,或自行減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哲銘表示,這是錯誤觀念,三高控制不好,才是腎臟最大殺手。腎臟疾病雖然可能因遺傳或免疫疾病導致,根據2018年腎病年報統計,透析病人有46.1%來自糖尿病併發症。張哲銘表示,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好,腎臟為了過濾高糖分的血液,長期下來就會使得腎臟負擔過重,導致腎臟病;高血壓則會造成腎臟血管壁承受巨大壓力;高血脂則可能使腎臟血管狹窄、阻塞和硬化,也加重腎臟負擔。有些民眾擔心吃藥傷腎,因此未規律服用控制三高的藥物或自行減藥。張哲銘表示,高血壓吃藥不規律,使血壓忽高忽低,對腎臟傷害更大。因此按時回診、定時量測血壓血糖、規律服藥才是護腎好方法。另外,若是服用不同科別的多種藥物,更應重視腎臟受損風險。張哲銘說,不同院所、不同科別使用的藥物,可能會有重複處方或是交互作用的問題,導致藥效降低或不良反應增加,而加重腎臟負擔。張哲銘建議,病人最好可以記下自己吃什麼藥,就醫時告訴醫師,或是將藥袋帶去給醫師看。若有其他病史,就醫時也要主動說明,讓醫師在開立處方時,可以評估考量。藥害基金會也提醒,有許多人會吃保健食品來「控制三高」,但其成分和檢驗過程不如藥品嚴謹,甚至可能和藥品產生交互作用,且坊間保健食品常誇飾效果,對腎臟的負擔卻被忽略,因此建議民眾食用前最好先諮詢醫療人員。顧腎小撇步:1.穩定控制三高2.保健食品別亂吃3.詳述病史避免多重用藥4.定期健檢,檢測血液肌酸酐和尿蛋白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30 新聞.健康知識+
多吃燕麥降膽固醇?破除降膽固醇的飲食迷思
近年來膽固醇的角色一直被挑戰,除了美國農業部取消食物膽固醇攝取上限,也有人質疑控制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無關,但臨床上有一群家族性高膽固醇患者,若不積極控制膽固醇,罹患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將會大增。 醫界多認為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有相關性,源自流行病學的證據顯示低密度膽固醇(LDL-C)愈高、心血管疾病就會增加。 比如美國最長期的研究是1972年起在弗雷明翰(Framingham)小鎮,持續30年對居民定期檢驗膽固醇並追蹤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看到類似現象;還有個日本的研究,比對住在日本本土、移居到夏威夷、移居到舊金山的日本人,發現他們的膽固醇值數,隨著移居到美國而增加,心血管疾病也跟著增加,這是針對同一民族的流行病學研究。 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有相關性是無庸置疑的,只是什麼程度需要積極用藥去治療?除了藥物,是否還要控制其他危險因子?醫界也在努力找出對不同患者最好的治療建議。 持平而言,會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很多,膽固醇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但若以在高血脂特別門診中所看到的病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簡稱FH)患者的總膽固醇(TC)往往超過300mg/dL以上,這麼高的總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就非常強,就不能不控制。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易早發心肌梗塞 最應積極用藥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因為遺傳了基因變異,導致低密度膽固醇接受體有缺陷,影響了膽固醇的代謝,這樣的人就必須積極用藥控制膽固醇,否則研究顯示,40歲以前就有心肌梗塞的風險。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體染色體的顯性遺傳,有1/2機會遺傳給下一代,若父母都只帶有一條基因變異,那麼有1/4機率的孩子得到父母正常的基因,免受高膽固醇血症之苦。不過若父母其中有一人是兩條基因都變異,那麼孩子至少會遺傳到一條,其膽固醇高的程度,端看接受的基因變異情形。 這是複雜的基因變異,因此孩子的膽固醇嚴重程度不盡相同:比如父母的總膽固醇都超過300mg/dL,孩子若分別遺傳到不同段的外接子(Exon)有變異的基因,導致膽固醇比父母更高、或甚至是父母的總和;或者是一條基因不只一段外接子有問題,而是整個基因片段的外接子都有問題,也會造成孩子的膽固醇超高。 每160人 就有1人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台灣有多少這樣家族呢?若用有家族史,加上15歲以上、其膽固醇符合高膽固醇血症等條件來看,台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比例將近百分之0.62,約莫每160多人就1個,比起國外約500人才1個來得高。 這樣的患者由於膽固醇代謝從出生就出問題,應該接受治療,否則他的動脈硬化程度就會比別人提早20年,因此常常在40~50歲前就發生心肌梗塞,若有抽菸習慣則可能30~40歲就提早發病,但臨床上發現高達8成的FH病人因為沒有症狀,也沒有接受治療。 還有些家族性患者未被找出,是因為患者已經接受治療,用藥後總膽固醇數值看起來約200mg/dL出頭,事實上未用藥前本來是300mg/dL以上,且不只是他個人,應該連其他家族病患也都要來治療,否則理論上家族中有半數的人,可能也會增加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 要找出這樣的家族,必須進行一等親的基因篩檢(Cascade screening),檢視患者的父母親、兄弟姊妹、孩子,必要時連配偶一起,才知道基因是怎麼遺傳下來。其中,男性是高危險群,因為有較多的危險因子。因為本身已經是高膽固醇,加上更容易有抽菸、高許壓、糖尿病等其他危險因子加成,動脈硬化風險比別人更快,因此除了控制膽固醇,還要加上衛教,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很多人自認吃得很素,膽固醇怎麼會高?事實上膽固醇僅20%~30%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高達70~80%來自基因影響,民眾應認清高膽固醇血症是基因缺陷造成的問題,而且比起其他罕見疾病的基因缺陷,這是有藥可治的,連總膽固醇高達500、600mg/dL的患者都可以降到200mg/dL左右。 治療藥物除了口服的史他汀類(statins),現在還有一種針劑的PCSK9抑制劑。PCSK9是肝臟內合成的蛋白質,會提早移除掉「低密度膽固醇」這個接受體,影響膽固醇的正常代謝,這個藥物就是抑制PCSK9蛋白質的作用,避免膽固醇接受體被提早報廢。 不同風險患者的用藥治療時機膽固醇偏高一定要積極治療的患者,首推有高膽固醇血症且已經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減少再次復發的機會,這是很清楚的科學證據。若已知是家族高膽固醇血症,即使還沒有症狀,可透過頸動脈超音波這種非侵入性的檢查,得到客觀的動脈硬化指標;若年紀才30多歲、動脈硬化程度卻如同50歲的人,就建議應接受治療,避免提早發生心血管疾病。 國外甚至建議8歲以上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孩童,就應開始接受治療,因為他們一出生膽固醇就比別人高,提早用藥可把動脈硬化時間延後到和一般人一樣。不過還是要看膽固醇的數值高低,若8歲孩童總膽固醇就350mg/dL以上,當然應早點治療;如果總膽固醇僅250mg/dL,且高密度膽固醇(HDL-C)又高,建議可以再觀察一下。 用藥與否還要看患者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數值,若超過200mg/dL仍建議用藥,同時還要視患者的年齡以及是否有其他危險因子而定,因此用藥與否不是只看數字,要多重角度去考慮。 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 仍可輔助降膽固醇自從美國農業部2015年新版的《美國民眾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不再限制民眾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後,許多人就認為飲食與膽固醇高低無關。 其實,應該這麼說,決定一個人體內的膽固醇高低,7~8成是自己的體質或基因決定,另外2~3成才是由飲食決定。例如總膽固醇220mg/dL的人,其中180mg/dL是基因決定的,另外40mg/dL就是可以從飲食去控制的,如果控制得當,也許就可以降到180mg/dL,就不見得需要用藥。 若要避免飲食增加膽固醇,主餐飯前半小時前可先吃一些含酵素的天然蔬果,比如餐前先吃生菜沙拉、根莖類、蘿蔔等涼菜,或是瓜藤類蔬菜、水果,多攝取蔬菜水果的天然酵素,主餐吃的肉類比較容易消化,膽固醇就不會太高。 其他非藥物治療方式,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不要抽菸、早點入睡。因為熬夜通常會連帶想吃宵夜,但晚上其實是心臟準備要休息的時候,心跳、血壓都會慢下來,若晚餐晚吃還大吃大喝,熱量和膽固醇都不容易代謝,也會增加糖尿病及高血脂的風險,且熬夜也會讓血管一直緊縮而升高血壓,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曾有一項全國營養調查研究發現,若在晚上8點半到凌晨5點攝取較高熱量,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比較高。若把早上應該攝取的脂肪挪到晚上才吃,則每增加100大卡脂肪,低密度膽固醇會高3~6mg/dL;若晚上降低100大卡總熱量攝取,移到早上、中午時段吃,低密度膽固醇顯著降低1.14~1.46mg/dL,總膽固醇也有類似的結果。 破除降膽固醇的飲食迷思迷思一:紅肉對身體比較「毒」,應該只吃白肉?說明:很多人認為紅肉(牛肉、豬肉、羊肉等)是高膽固醇食物,對身體比較「毒」,所以只吃魚或雞這些白肉。雖然紅肉含有較多的膽固醇,然而不同肉類有不同的營養素,比如紅肉可提供鐵質,因此若完全不吃紅肉,可能導致貧血。其實由於環境中有不同汙染源,魚肉、雞肉也難以確保完全無毒,最好是不同肉類平均攝取,除了各種營養都能攝取到之外,也能分散風險。 迷思二:多吃燕麥降膽固醇?說明:燕麥具有可溶性纖維,在小腸內不會被吸收,因此可帶走膽固醇,因為這個特點一直被推廣為降膽固醇的利器。然而重點在於「量」,燕麥若每次只吃1、2湯匙,確實對身體有好處;然而若吃到一大碗,帶走的不只是多餘的膽固醇,連體內很多好營養素如鐵、鈣和蛋白質也吸附帶走。此外,當腸道內太多東西被燕麥的纖維吸附著,通道受阻礙,除了容易感覺腸胃悶悶的,還容易產生胃食道逆流,這是高血脂特別門診常見的主訴之一。高血脂症病患多吃糙米也是值得注意,糙米不好消化,許多中老年人及腹部開過刀的人,消化功能不好者,多吃糙米常引起胃食道逆流。 迷思三:吃五穀米或十穀米比較好?說明:五穀米或十穀米屬於五穀雜糧類,纖維質較多。不過要注意五穀雜糧比較不好消化,有些人不適合吃太多,例如消化功能不良、腎功能不好或貧血者。此外,已經包裝好的五穀米或十穀米,有時摻雜的種類太多了,也無法確定新鮮與否,民眾不妨自己去市場買黑米、薏仁、小米、蓮子、紅豆、綠豆等雜糧,一次買一點,一次一、兩種,少量的搭配在白米飯內;而且這些五穀類應該是「配角」,吃的飯80%仍應是白米。【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42期(2017-10-15出版),原文連結】
-
2019-12-29 科別.心臟血管
腦中風十大死因 前3名篩檢能預防
「覺得不對勁的話,打119先送醫院吧,把握黃金3小時。」三總神經外科主任馬辛一29日在首屆未來醫學論壇表示,台灣每年死於腦中風人數超過1萬3,000人,長年位居10大死因前3名。想要達到健康極大化、罹病極小化,對頸動脈、心電圖的預防篩檢,是國人都應具備的養生意識。頸動脈超音波篩檢「為什麼頸動脈的篩檢重要?因為它能及早發現中風徵兆。」台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湯頌君表示,腦中風最重要的決定因子是年齡,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則是氣候變化,腦中風病患的一等親家屬,腦中風機會較一般人增加2倍。高血壓、糖尿病都是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預防上要改變生活習慣,且按時服藥。湯頌君指出,臨床上導致頸動脈病變的原因,最常見的是粥狀動脈硬化,或相對少見的動脈剝離、放射治療後血管病變及動脈發炎等。粥狀動脈硬化過程漫長漸進,從一開始的血管內膜增厚,血管壁出現動脈硬化斑塊,血管內徑狹窄,到最後血管完全阻塞。這些都可藉由頸動脈超音波篩檢,與核磁掃描、電腦斷層等方式確診。篩檢技術預防中風「篩選中風高危險群,利用神經學檢查、心電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從高危險群中找出可能發病者。」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高明見表示,根據篩檢結果,對於血壓、血糖、血脂及心律不整等,其他如體重、戒菸等危險因子控制,使中風防治線往前移,可減少致殘或致死的發生率。高明見說,長照病患100個裡面有70個跟中風後遺症有關,心房顫動跟頸動脈狹窄病變,在10個病患裡可能各佔2個,但都是可以預防篩檢治療的。中風分為短暫性缺血(小中風)、缺血性及出血性中風,其中缺血性的治療近年有突破性發展,包括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術的普及,新型口服抗凝血劑(NOAC)療效更備受肯定。中風復健可客製化「第1次罹患腦中風並接受完整復健治療後,70%以上可以恢復居家生活功能,約5~10%完全恢復可以回職場工作。」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陳信穎表示,復健治療分為急性期、急性後期及慢性期3階段,針對可能產生的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視覺、吞嚥機能、溝通及運動功能等障礙。外骨骼動力服是有效的復健輔助新科技之一。陳信穎介紹,急性期除了靜脈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術外,還有小分子胜肽治療,及自由基清除劑治療等方式。急性後期可使用功能性電刺激、小分子胜肽治療、復健機器人、人工智慧虛擬實境訓練、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顱外磁刺激術及功能性輔具等。慢性期有幹細胞治療、螺旋氣功儀替代治療等,並可遠距追蹤預防復發。【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19-12-29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天氣濕冷當心中風 中醫建議起床時可先做這件事
天氣好冷!連日來降溫明顯外,據中央氣象局統計,今明兩天全台都是容易下雨的天氣,更針對台南等11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中醫師說,近日天氣驟降又濕冷,亦使血管收縮,民眾出門時需加厚衣物外,應小心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發生。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近年台灣冬天雖偏暖冬,但仍偶有寒流;而濕冷天氣是中風、心肌梗塞、過敏及手腳冰冷等疾病的好發期。一旦低溫或溫度驟降,易使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而增加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陳潮宗說,晨間通常是溫度最低時,他建議民眾尤其年長者,起床時可小「賴床」,即翻身、伸伸懶腰、活動四肢後,再掀開棉被讓身體逐漸適應室溫,約五至十分鐘後再下床,以免起身時血壓瞬間升高而導致頭暈、手腳無力、視覺偏差等中風前兆。而心肌梗塞部分,陳潮宗說,民眾平時應掌握自身的膽固醇、血脂數據,若近期突然出現胸悶、心悸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可能就是心肌梗塞前兆,應趕緊就醫檢查。冬天在出入公共場合與飲食上,陳潮宗建議,頭頸部也是人體散熱的重要部位,因此出門時圍巾、帽子保暖搭配不可少;且可補充蔥、蒜、韭菜等溫性食物,可喝些熱薑茶並可加砂糖或黑糖來調味,來暖胃健脾、趕走體內寒氣。此外,若有高血壓、血糖、血脂等三高患者,務必配合醫師醫囑,並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來降低疾病風險。
-
2019-12-29 科別.泌尿腎臟
中年男「性」致缺缺 恐睪固酮過低所致
對男性來說,中年後若出現性表現下降或「性」致缺缺,普遍不敢說出口,其實可能是睪固酮低下所致。泌尿科醫師表示,中年男性若性需求或表現明顯下降,可能跟三高、過胖等有關外,最大因素是睪固酮過低而導致。台灣男性醫學會今舉辦男性健康研討會,討論睪固酮與男性健康間的相關議題。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維恭,講述睾丸激素治療和代謝綜合症,他表示,男性睪固酮濃度和三高降低有相關性,改善過低的睪固酮濃度,可使三高、代謝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控制得更好,進而能降低死亡風險。蔡維恭說,睪固酮即是男性荷爾蒙,通常男性進入40歲之後,睪丸開始老化,會使分泌減少、血中睪固酮濃度下降,一旦過低導致睪固酮不足時,就會出現老化、性功能低下等症狀。睪固酮低下時,會出現許多負面症狀,如體力變差、疲憊感、肌肉力下降外;以國外研究也發現,甚至會影響男性高血壓、血脂等三高,同時如果本身過胖男性,也普遍有睪固酮低下的現象。蔡維恭也說,若男性睪固酮低下,會使陰莖海綿體構造退化,影響勃起和性慾,使晨間勃起減少,進而影響性生活、床笫間力不從心,甚至出現早洩、射精障礙等問題。而在相關治療上,蔡維恭說,可根據醫師診斷,透過補充睪固酮來改善,包括藥物、塗抹凝膠、針劑等選擇,補充前需要醫師專業評估,若本身有攝護腺癌、攝護腺抗原指數(PSA)過高等情形則不建議;補充後加上運動及改變生活型態,對於身體健康跟肌耐力有助益外,亦建議過胖男性同時減重,也會讓治療狀況更好。
-
2019-12-29 養生.聰明飲食
喝大骨湯補鈣防骨質疏鬆?營養師:大部份的鈣都在這
許多人認為豆漿的營養與牛奶相似,兩者都富含鈣質,但真是這樣嗎?以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兼任助理教授吳映蓉為首的三位營養專家,出版《天然植物營養素》(臉譜出版)告訴你,其實一杯豆漿的鈣質含量僅相當1/10杯鮮奶的鈣質含量。書中比較豆漿與牛奶,指《本草綱目》記載,「豆漿利水下氣、制諸風熱、解諸毒」。根據現代醫學的觀點,豆漿所含的「大豆蛋白」,雖然為植物性來源,但營養價值與動物性蛋白相同,並且可以調節血壓、抑制壞的膽固醇被氧化。身體中壞的膽固醇太多時會堆積在血管,當膽固醇被氧化,有如生鏽的斑塊,更容易卡在血管壁上,而大豆蛋白可以延緩這種「生鏽」狀態的發生。然而豆漿雖好,真要比鈣質多寡,根據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以100毫升的全脂牛奶與無糖豆漿為例,全脂牛奶含鈣量高,1毫升約含1毫升鈣;無糖豆漿的鈣就比較低,僅等於1/10杯鮮奶的鈣質含量。因此,豆漿並不能算是較好的鈣質食物來源。不過,無糖豆漿含有植物性蛋白質、大豆卵磷脂,也富含大豆異黃酮素,對於心血管保護有很好的效果,仍是很好的營養。如果喝牛奶容易拉肚子,不妨把富含鈣質的芝麻和豆漿打成芝麻豆漿,或是多選擇鈣質含量較高的小魚乾、傅統豆腐、地瓜葉、空心菜等食材,仍可補充鈣質。此外,喝牛奶也並非越多越好,以國民健康署公告的每日飲食指南來看,每日一至兩杯(每杯240毫升)的乳品,就可以滿足每日25至50%的鈣質需求。該書也破解另個關於鈣的迷思「喝大骨湯可以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書中指出,許多人認為大骨湯熬煮的時間越長,越能把骨頭和肉裡的營養熬出來,也就是湯裡越多鈣。但其實大部分的營養如蛋白質,仍在肉裡,大部分的鈣離子,仍在骨頭裡。根據研究顯示,一公斤重的豬大骨以 3.5公升沸水熬煮4小時,湯中所含的鈣質量微乎其微,100cc豬大骨濃縮高湯也僅含4毫克的鈣質,看似白濁的湯頭,還有大量的動物性油脂,對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造成更多不良影響。
-
2019-12-28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吃地瓜跟雞蛋容易消化不良?營養師來分析
早餐是全天中的第一餐,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從營養學的角度上來看,早餐佔三餐的比例為30%,補充適量的穀薯類、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奶製品,有利於一個上午的營養攝入。可為什麼有的人說早餐不能吃地瓜跟雞蛋呢?知情的人表示,地瓜跟雞蛋一起吃容易消化不良,引發腹痛等不良的情況。其實在不知道這個事情之前,可能很多人都親自實驗過,兩者一起食用並沒有出現不好的反應,到現在有時候還會這樣吃。對於個別人來說,如果你是屬於天生就不能吃地瓜或者是雞蛋,每當在吃完其中一種食物後, 立馬就有腹痛、腹瀉的反應。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你對這種食物不耐受,單獨找出來過敏的食物,就大可以幫你避免這種情況。或者是你可以到正規的醫院做下過敏原的篩查,有利於幫你找到難受的病因。除了這種情況,地瓜跟雞蛋的搭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並不存在不科學的理由。在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每天每人吃穀薯類的量要在50g~150g,而地瓜則是其中的一員,每天適量食用有利於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地瓜比較突出的特點,還是膳食纖維、維生素A、胡蘿蔔素、維生素C比較突出,對人們美容養顏、清除體內自由基、護眼、提高晚上的暗視力都有很好的幫助作用。並且,人們把地瓜當成早餐的主食來吃,它的飽腹感非常強, 更有利於我們一天的精力滿滿。那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呢?從食物成分表中可以查出,地瓜的血糖生成指數為77,屬於高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雖然如此,糖尿病患者適量吃也是沒有問題的,況且它跟別的主食相比,特別是愛吃精白米麵主食的人,人體所吸收的熱量更低,更適合人們食用。而雞蛋的好處,大家應該都知道,它所含有的優質蛋白跟氨基酸成分,可以說都是最接近人體的。即便是血脂高,或者是高血脂的人,每天吃一顆雞蛋對身體也是百利而無一害,最好的吃法則是水煮,並不建議的吃法則是煎雞蛋、炸雞蛋、烤雞蛋,容易讓機體額外吸收大量熱量, 反而讓雞蛋的整體營養價值下降。所以,大家適量吃雞蛋、地瓜即可。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2-25 養生.聰明飲食
枸杞真的能控血糖、抗氧化?每天別吃超過這個數量
到了一定的年紀以後,大家都開始注重對身體的保護,近些年,枸杞已經成了養生的代表,年輕人常說“保溫杯裡泡枸杞”,但是枸杞到底有多大的養生益處呢?每天喝枸杞泡水會怎麼樣?枸杞,又叫“苟起子”、“枸杞紅實”等,是大家心目中的養生佳品,100g枸杞含鉀元素434mg,磷元素209mg,其他礦物質元素含量也很高,比如枸杞中的硒元素特別豐富,硒元素是一種抗氧化成分,能抵抗自由基,提高抗病能力。除此之外,枸杞也含有不少維生素成分,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A等,維生素A含量尤其豐富,所以又說枸杞能清肝明目。枸杞中含有一種獨特的成分叫“枸杞多醣”,枸杞多醣的研究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視。在很多動物性試驗中,枸杞多醣對血脂和血糖的調節都有潛在的功效。而且枸杞多醣還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它能抵抗自由基,預防血管或其他臟器的衰老,有保護血管的效果。此外在很多動物研究中,枸杞多醣能抵抗腫瘤細胞的快速生長,破壞腫瘤細胞DNA,還有助抵抗輻射,保護生殖、神經系統,並提高身體免疫能力,從而增加抗病能力。不過,大家要知道,研究中僅僅是動物實驗,離人體實驗甚至應用到臨床上是很遙遠的。此外,這些物質能不能經過口服達到類似的效果也並不能確定,畢竟食物都要經過腸胃的消化吸收才能隨著血液運送到身體各個部位,這個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各種變化,導致這些活性物質失效。而且光泡枸杞不喝水的話,其實枸杞中的營養物質也泡不出來多少,不如直接吃能夠更好地獲取枸杞中的營養物質。所以說,枸杞的確是一種藥食同源的保健食物,但大家也不能期望吃多少枸杞或者天天喝枸杞泡水就起到治病的效果,日常食用的時候,枸杞只是食物,最多起到補充營養物質的作用。而且枸杞中的含糖量較高,100g含碳水化合物47.2g,推薦大家每天吃枸杞不要超過20顆,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以免攝入糖分較高造成血糖失控。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2-22 科別.心臟血管
誤以為正常老化而忽視 這病是所有心臟疾病的最終結局
50歲王姓男子從事貿易商中階主管,近年經常至中國出差外,並常需應酬,雖每年健檢,血糖血壓不正常也不在意;直到去年冬天時雖覺得心臟部位出現疼痛、無力、喘不過氣感,但拖了半個月後才在當地就醫,發現是心臟衰竭,心室射出率僅剩25%,經緊急置放心臟支架後仍覺得喘,今年初返台接受醫師進一步治療。收治王姓患者的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心臟衰竭是所有心臟疾病的最終結局,部分患者在初期時症狀並不明顯,常會有容易喘、咳嗽、疲累,較為嚴重時則出現上氣不接下氣、呼吸困難、水腫、心悸等問題,但多數患者在出現上述症狀時,因仍可活動,因此不易察覺;特別是年長者,常誤以為是正常老化而忽視,以致病況惡化而耽誤黃金就醫時間。心臟如同身體內的幫浦馬達,負責打出足夠的血液量供各器官使用,以維持身體功能。而心臟衰竭即為心臟幫浦馬達因某些因素,導致功能下降,沒有能力打出足夠血液量來供應身體需求,導致身體產生不適。吳彥雯說,心臟衰竭的好發族群上,以65歲以上老年族群為主,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據統計,年齡55歲以下族群約有4%的機率會罹患心臟衰竭,像她的門診中心臟衰竭患者青壯年反而較多;而除了家族史外,若患者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長期抽菸、喝酒等,都是心臟衰竭高危險群。在相關檢查上,吳彥雯說可透過心電圖、胸部X光、心室射出率等檢測。心室射出率代表左心室打出多少血液,射出率60%代表每次心跳會有左心室血液總量的60%被打出,一般民眾正常值應在60%間,若低於40%則過低,可能出現心臟衰竭。而像王男是冠心症引起的心臟衰竭,且過了快半個月才就醫,已錯失治療黃金期,致血管堵塞嚴重,使心室射出率僅25%,當然會身體不適、喘不過氣。吳彥雯說,王男今年初回台來亞東就醫時,在她與心衰竭中心團隊給予防血栓、降血壓藥物,加上復健、戒菸、正常作息等三個月後,心室射出率從25%升至40%外,透過定期回診追蹤,喘與疲累的部分改善,王男也重拾工作。吳彥雯說,心臟衰竭雖無法完全治癒,但可藉由早期發現治療,加上生活方式改變、藥物控制、手術等,仍可以維持好的生活品質。
-
2019-12-21 養生.聰明飲食
每天能吃幾個雞蛋?這次來看看美心臟協會的建議
膽固醇對心血管的危害眾所周知,但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一日三餐的膽固醇要控製到什麼程度,其實不乏爭議。例如,一天吃幾個雞蛋,蛋黃要不要吃,總是不乏討論,很多飲食科學研究也在不斷嘗試回答。為了解答日常飲食中的困惑,並客觀探討科學研究中的爭議,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日發表了飲食膽固醇和心血管風險的科學建議。吃完高膽固醇食物,血脂會高多少?除了飲食來源,機體自身也會合成膽固醇,膽固醇是細胞膜、類固醇、膽酸和信號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成分。然而,如果攝入過多的全脂乳製品、紅肉和加工肉類等食物,可能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的積累,日積月累引發動脈粥樣硬化,這是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因素。但食物中膽固醇多少才合適,吃多了血液膽固醇會升高多少,很難得出具體的數字。AHA專家組系統回顧了這方面的關鍵人體研究,發現各項研究設計不同,結果也存在差異,而且大多觀察性研究主要根據調查問卷來收集食物數據,或多或少影響準確度。進一步薈萃分析隨機對照試驗發現,當飲食膽固醇攝入量超出正常範圍後,吃得越多,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水平越高。但這些嚴格的飲食試驗通常由於難度大、成本高而導致規模普遍很小,研究人員也難以充分比較血液中“好”膽固醇等成分的影響。到底怎麼吃,先看幾項核心建議整體而言,膽固醇攝入量越高,LDL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也通常越高,而且含膽固醇的食物通常也富含飽和脂肪,同樣不利於LDL膽固醇水平的控制。AHA專家組給出原則性的核心建議包括:●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模式應當富含蔬菜、水果、全穀類、低脂乳製品、家禽、魚、豆類、植物油和堅果,同時限制鹽、紅肉和加工肉類、精製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飲食中的膽固醇相對較低,有助於將LDL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保持在健康水平。●為了降低心臟病風險而控制膽固醇飲食水平,重點應當關注增加多不飽和脂肪攝入量(玉米,菜籽油或大豆油),減少飽和脂肪攝入量(常見於動物產品)。●考慮到多種多樣的食物同時構成了我們的飲食,通常難以準確估算膽固醇的攝入量,因此目前科學研究並不支持膽固醇的具體數值限制。但少吃膽固醇和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仍然是一種好習慣。大眾關心的雞蛋和乳製品對於人們日常糾結的雞蛋和乳製品等食物,這份科學建議也給出了參考:●在專家組回顧的研究中,整體而言雞蛋攝入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沒有顯著相關性。但考慮到蛋黃膽固醇含量較高,仍然建議健康人群每天最多吃一個完整的雞蛋,或膽固醇等量的食物,比如約85g蝦。●蝦或貝類可以與瘦肉或植物來源的蛋白質相互搭配。特殊人群注意事項:●在符合建議原則的範圍內,素食主義者可以在飲食中適當增加乳製品和雞蛋含量。●血脂異常的患者,特別是同時患有糖尿病或有心力衰竭風險的患者,應謹慎食用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對於年齡較大的膽固醇水平正常人群,考慮到雞蛋的營養益處和方便性,在整體飲食方式對心臟有益的大前提下,每天最多可以吃2個雞蛋。 本文摘自藥明康德傳媒
-
2019-12-20 科別.骨科.復健
中年只顧防三高? 忽略「這項」健康威脅恐少活好幾年
國發會推估2026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你準備好因應隨之而來的慢性病危機嗎?面對人口快速老化,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50歲以上民眾逾七成至少罹患一種慢性疾病,許多長者天天量血壓、測血糖,就是為了避免成為「三高族群」;但除了隨之而來的慢性疾病外,在台灣,50歲以上的人,每4位就有1位正面臨骨鬆威脅!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榮邦理事長分析,從各項慢性病的盛行率來看,與三高相比,台灣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症盛行率約25%,僅次於高血壓27%,更高於高血脂17%、高血糖7%,等於每4位就有一位有骨鬆問題;且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針對台灣地區流行病學資料估計,台灣骨鬆患者預計2025年增為42%,2050年增加至57%,不可不慎。對此,陳榮邦說明,中年以後骨質每年減少0.3%~0.5%,且停經婦女、年長者及長期菸酒、缺鈣都是骨鬆危險因子,且因骨質流失沒有顯著症狀,因此多數人對骨鬆警覺性低;加上骨密度檢測未納入健保給付,更容易輕忽預防的重要性。而因骨鬆性骨折導致住院的患者中有半數是髖骨骨折,髖骨骨折直接影響患者的行動力,導致患者長期臥床,甚至容易發生嚴重併發症,有兩成患者在一年內死亡,更有八成患者無法單獨進行至少一項日常活動。根據國外研究發現,骨鬆是造成健康餘命縮短的第二名,僅次於肺癌,更勝大眾熟知的大腸癌與乳癌,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已經到83歲,但活得久不代表活得好,假如活到80歲,但骨鬆患者可能最後十年時間是躺在病床上度過,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面對骨鬆危機,過往許多長者往往是骨折後才發現自己罹患骨質疏鬆,但目前已經可以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精準測出長者的骨密度標準,以及預測骨折風險,建議50歲以上的熟齡民眾定期接受篩檢,以及早發現骨質疏鬆,及早治療!延伸閱讀: 年紀輕輕就「三高」 3原則+5食材幫你管好 低脂飲食比較健康? 「這裡」錯了肥胖、三高照樣找上門
-
2019-12-20 科別.新陳代謝
治痛風不能光靠飲食 有患者脊椎結石癱瘓
據統計,台灣成人每百人有3人痛風,40歲以下病人不少。醫師提醒,民眾對痛風治療有迷思,以為發作再止痛或光靠控制飲食治療,但痛風可能致身體器官結石,甚至有人因此癱瘓。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今天舉行衛教記者會,推出由藝人邰智源主演的痛風衛教影片,點出民眾對痛風迷思,包含以為只要控制飲食就不會痛風、發作再吃止痛藥就好等錯誤觀念。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文展下午在記者會表示,台灣成人的痛風盛行率不低,統計發現,約每百人就有3人有痛風問題,尤其40歲以下病人不在少數,也有17、18歲就痛風發作的個案。痛風並不是單純「關節痛」的問題,若缺乏治療,還會引起其他器官疾病,如心血管、腎臟病變,甚至會引起勃起功能惡化因子,導致「不性福」。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余光輝說,痛風是體內過多的尿酸沉澱堆積導致的疾病,如果沉積在關節,就會導致關節炎;沉積在腎臟,就會導致腎臟疾病。肥胖、高血壓、藥物影響、基因、飲食、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疾病等,都可能導致尿酸過高及痛風。痛風發作時會造成患部紅腫熱痛,蔡文展說,痛風的取名相當傳神,有兩個特色,其一是痛風的痛非常的劇烈,患者可能會痛到坐立難安、不良於行,甚至是微風吹過都會刺痛;另一個意涵,痛風的痛「來去如風」,患者發作後會在24小時內痛到頂點,但就算不治療,3到7天內也會好。只是,蔡文展說,約有15%人在首次痛風發作後,此生不會再發作;但有85%的人會再度發作,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視尿酸高低而定。余光輝表示,身體的尿酸過高是警訊,如果長期忽視,尿酸可能持續累積在關節,形成痛風石。痛風石可能出現在手指關節、耳朵、皮下、軟骨,嚴重會導致關節變形、侵蝕骨頭。台灣甚至有些病人的痛風石出現在脊椎,導致四肢癱瘓而就醫。不過,蔡文展也坦言,有些病人很奇怪,一聽到罹患痛風,就只想用飲食或運動來改善,但這是錯誤觀念,飲食只能改善約2成的尿酸值,有些人整天吃東西像在吃草,結果尿酸只下降1mg/dL,幫助非常有限,還是得靠藥物治療才能真正控制。蔡文展表示,多數痛風病人可能在發病後還會再度發作,需要長期服藥控制,但有些病人很可能自以為尿酸降了就不需再服藥,就可能再復發。也有一些民眾是無症狀的高尿酸者,因健檢被發現,目前台灣的治療指引是建議,尿酸超過10mg/dL就應進行治療。余光輝表示,傳統治療高尿酸藥物可能有藥物過敏問題,造成患者的壓力,但新的藥物降低相關風險,且今年12月1日起,健保也有新的給付標準,患者只要按時服藥,就可降低尿酸值,且大幅減少痛風石面積。蔡文展提醒,過去治療痛風石只能開刀拿掉,但這是不對的,因看到的結石只是冰山一角,不只出現在關節,也可能出現在體內器官。患者可依醫師建議接受藥物治療,也有助改善生活品質。
-
2019-12-19 科別.心臟血管
不是所有膽固醇數值越低越好 這樣看懂血脂肪檢查報告
每年的健康檢查報告、醫院就診的檢查數據單,常常讓你有看沒有懂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聽見你的聲音了,將陸續彙整檢查報告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導致異常的可能情況或原因,讓你看懂你的檢查報告寫什麼?!血脂肪檢查報告LIST一、總膽固醇(CHOLESTEROL):正常數值2.5時,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上升,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比值可預測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六、超低密度膽固醇(VLDL):正常數值
-
2019-12-19 養生.聰明飲食
高血脂不適合吃什麼魚?什麼部位不能吃?專家解析
作為有20多年臨床膳食營養管理經驗的營養師,可以明確告訴高血脂的患者,當然可以吃魚,但並不是所有的魚都適合吃,也不是魚身的所有部位都可以吃,吃錯了反而會有大麻煩。什麼魚不能吃?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尤其不適合吃的魚就是鹹魚、臘魚、燻魚。這類魚首先不是新鮮的魚,在醃漬、燻臘的過程中不僅添加了大量的食鹽,而且會產生較多的亞硝基化合物,比如致癌的亞硝胺;而過多的鈉攝入也會影響體內鉀鈉平衡和血管彈性,容易誘發高血壓、動脈硬化等併發症。而且在醃漬、燻臘過程中,也會導致魚中多不飽和脂肪酸氧化,使具有保健作用的DHA、EPA明顯損失。魚的什麼部位不能吃?即使是鮮魚,也不是所有的部位都適合高血脂患者吃的,尤其是總膽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的患者,不宜吃魚腦、魚籽、魚肝等膽固醇過高的內臟,以免加重高血脂。哪些魚可以多吃?高血脂、腦卒中患者應常吃魚,首選的魚是新鮮魚,最好常吃海魚。魚肉除了富含優質蛋白,還是磷、鉀、鋅、硒等營養物質富集的食物。魚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對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 魚怎麼吃最好?在2018年,有研究機構對中國20個一二線城市、32萬人、300多萬條調查數據進行了統計,發現水產品攝入量達到推薦要求的人只佔17%,是所有類別食物中攝入比例最低的。其實,即使是只有17%的人水產品攝入量達標,也不見得都是正確的吃法。常見的海魚如大黃花魚、小黃花魚、帶魚、鯧魚,最多見的做法就是紅燒,乾炸、乾燒。這些做法多需要高溫油炸,或油炸後再繼續烹製成菜。這些高溫烹調的方式,不僅會讓蛋白質產生雜環胺而對健康有害,並且會導致DHA 、EPA氧化損失。魚類最適合的吃法是以水或蒸汽作為傳熱介質的蒸、煮、燜、燉、涮、汆或者做餡等方式,比如清蒸魚、燜鮁魚、鰩魚燉豆腐、涮魚片、汆魚丸等等。對於喜歡重口味的人,可以偶爾將魚低溫煎製一下,然後放調料和湯來燒製,而應可能的避免高溫油炸。高血脂的人不僅需要關注魚的攝入量,也更加需要注重蔬菜、菌藻類、水果、薯類雜糧等食物的攝入量,這樣才會更好的預防腦卒中、急性胰腺炎、下肢靜脈栓塞等容易出現的併發症。本文摘自營養老爸聊配餐
-
2019-12-19 養生.聰明飲食
苦茶油通便、護髮還可驅蟲 品油師教你如何挑好油
先釐清坊間常提到苦茶油的分辨法。首先,晃動瓶身泡泡的多寡,其實不能完全證明苦茶油的真假與優劣,因為天然未精緻過的油品都含些許蠟質,是蠟質讓油品產生泡泡。其次,顏色代表不同溫度的製程,顏色愈深屬於焙炒或榨油溫度較高的特徵。一般來說,未經焙炒,僅以陽光曝曬、並採重力式機器壓榨製成的苦茶油,油色呈淡雅的透黃或微微的綠色,味道清爽不壓舌,品油時鼻腔略感果樹清香。若低溫焙炒過的種子、經螺桿式製程榨出的苦茶油,顏色則呈亮黃色,口感較為厚實;愈高溫焙炒種子或壓榨時溫度愈高的苦茶油,顏色就會愈接近褐色,味道就更加濃郁厚重,入口時,在味蕾上的重量感就愈明顯。那麼如何分辨苦茶油好壞?第一,先滴一兩滴苦茶油在手背上,用手指推開,透過手的溫度及皮膚毛孔的吸收,會使苦茶油脂中的醇類揮發。此時嗅聞,應該只有苦茶油的味道,如果聞到其他油類的味道,可能不是純苦茶油;如果聞到霉味或怪味等,表示品質不佳。此外,苦茶油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人體非常容易吸收,在手背上推開很快就沒有油膩感。若經皮膚測試時的油膩感很重,或很久才被吸收,不是純苦茶油的機率很大。第二,取一個耐熱的小透明玻璃杯(不建議用紙杯,紙杯有味道,會干擾嗅覺的判斷),容量大約超過一百五十毫升即可。接著滴一兩滴苦茶油在杯子裡,隨後沖入熱水,再用杯蓋蓋住約五秒鐘,然後掀蓋嗅聞看看。如果有霉味或怪味,表示受測油品品質不佳,或存放太久。接著待冷卻後品嚐,如果還有苦茶油的味道,表示成分愈純;如果有沙拉油或其他油味,代表混合其他油類的可能性極大,不是純苦茶油。以上這兩個方法原理相同,但沖熱水的效果更好,更能充分將苦茶油的醇類揮發,剩下的物質很容易就被嗅覺或味覺偵測出來。※苦茶油主要成效特色苦茶油含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總膽固醇與壞膽固醇,其比例(百分之八十二點五)甚至比橄欖油(百分之七十二點八)還高。苦茶油也含茶多酚、葉綠素、維生素A、E,以及角鯊烯,被營養學界稱為「植物黃金」,不但可消炎殺菌、修復細胞,還有促進大腦認知功能,並且能防止皮膚老化。*苦茶油怎麼使用?苦茶油的發煙點高達二百五十二度,屬於耐高溫的油類,又具養生療效,因此運用在食物的料理上,可適用於涼拌、煎、煮、炒、炸等全方位的烹調!不過純台灣本土苦茶油的生產量極少,非常珍貴,如果您幸運擁有一瓶道地台灣淺透色的苦茶油,建議讓她發揮最大功效,還是以涼拌、冷淋或直接飲用最好。採直接飲用方式的朋友,一天約五至十毫升即可。‧可代替芝麻油使用傳統上,坐月子餐或拌麵線,通常會使用芝麻油;不過,對於體質較燥熱,或有剖腹傷口的媽咪而言,芝麻油容易上火。苦茶油性溫,正好可以改用苦茶油拌麵線、料理月子餐,是不錯的油類替換選擇。‧消化性潰瘍長輩常說,苦茶油「顧胃」,因此胃不好的人若常食用苦茶油,可改善胃部不適症狀,甚至少犯或不再犯惱人的胃痛。在國科會《苦茶油抗菌因素研究》實驗中發現,苦茶油及苦茶粕萃取或純化物,對幽門桿菌具有抗菌作用。由於幽門桿菌是胃潰瘍的元兇,苦茶油可能對造成胃潰瘍的幽門桿菌有抑制效果,但未來仍需進一步人體臨床研究證實。‧保護心血管苦茶油屬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減少血管栓塞的機率、調節血脂、血糖,適合高血脂症的人食用。實驗也證實,長期食用苦茶油可降低血清三酸甘油酯含量,並減少低密度脂蛋白,推論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潤腸通便苦茶油有良好的潤腸通便效果,為便秘所苦的朋友,早上不妨先喝一杯溫開水,然後直接飲用5~10cc苦茶油,便秘情況可獲得改善。‧天然的護髮聖品在老祖母的時代,她們會用木梳沾點苦茶油,在梳理長髮後結一個髮髻,使髮色看來烏黑明亮。現代人更幸福,因為可以調入各種喜歡的精油應用上述方法。日本非常有名的「椿油洗髮精」就是運用這個古老的配方,椿油指的就是茶油。如果有掉髮、髮尾分叉或乾燥、白頭髮或頭皮屑的困擾,不妨試試以苦茶油護髮。洗頭時,可在沖洗乾淨洗髮精後、潤絲之前,以一水瓢溫水加數滴苦茶油潤澤髮尾;也可用茶油徹底按摩頭部後停留數分鐘,使頭髮和頭皮吸收養分,促進頭皮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再沖洗乾淨,以達到防止脫髮的效果。‧天然驅蟲劑在農業社會,醫療不發達時,苦茶油常被拿來當作驅蟲藥使用。古早時候,小朋友體內若有寄生蟲,傳統自力救濟就是喝苦茶油。現代則有更可口的良方,就是利用無基改豆漿或椰奶,發酵成植物性酸奶,淋上苦茶油並攪拌給小朋友吃,可以放些果醬或甜菜根糖蜜增加口感。這個安全的美食,既補充媽咪愛心手作的天然益生菌,又可以防治寄生蟲,且大人小孩一樣適用哦!還有不起眼的苦茶油粕(就是榨完油的渣渣),因含有高濃度的皂素,可作為天然無毒的植物蟲害防治劑。直接把油粕灑在植物周圍讓蟲蟲迴避,或將溫水與苦茶粕以四比一的比例混合攪拌,浸泡半小時後過濾雜質(不然會堵塞噴嘴),再倒入與溫水等比例的冷水稀釋,就可噴灑在果樹及植栽上。關於作者/王甯(小毛老師)是一位自然醫學實踐家、品油師、油品職人,也是熱衷環保和動物權益的倡導者。 認證 ‧義大利官方認證品油師(CLUBalogue IOEA Oil Expert) ‧中國公共營養師二級認證 ‧中國健康管理師二級認證 學歷 ‧美國Metropolitan State University MBA 畢 ‧聯合國世界自然醫學大學博士 經歷 ‧台灣藥廠副總 ‧外商藥廠總監 ‧中國科技大學休管系業師 ‧中華民國健康促進管理師 ‧經絡儀檢測健康管理師 ‧英國能量花精學會諮詢師 ‧擴大療癒一、二階講師 ‧印度合一大學Mukthi Deeksha 傳導師 ‧澤承生醫有限公司負責人 ‧油豐創辦人 會員資歷 ‧台灣品油專家協會會員 ‧美國自然醫學會會員 ‧國際虹膜醫學會會員 ‧能量醫學會會員 ‧國際催眠學會會員
-
2019-12-18 科別.新陳代謝
血糖超標沒罹糖尿病別僥倖!「糖前期」仍危機重重
拿到體檢報告時,你可能會暗自慶幸:血糖雖然超出正常值,但並沒有診斷為糖尿病,說明我很健康。你也許不知道的是,這時你已經處在糖尿病前期(以下簡稱“糖前期”),距離糖尿病只有一小段距離了。《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糖前期有哪些症狀,並教你科學控制血糖。中國約5億人處於糖前期作為慢性病,糖尿病會引起各臟器組織功能的損害,但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如果合併高血壓、血脂異常或肥胖,其危害不亞於糖尿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王臨虹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胡永華教授團隊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了中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最新流行病學數據。數據顯示,2013年, 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0.9%,糖尿病前期流行率為35.7%,也就是說,中國約有5億人正處於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偏高,但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一種糖代謝紊亂狀態,是糖尿病的早期預警信號。但由於其還未到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常常被人忽略。糖前期一般分為兩種,一是空腹血糖偏高(IFG),其血糖介於6.1~7毫摩爾/升之間;二是糖耐量異常(IGT),是指空腹及餐後血糖均偏高。在中國,70%左右的糖尿病前期屬於合併IGT食物患者,特點是以餐後血糖增高為主。臨床上經常會發現有些人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但餐後兩小時血糖是異常的。所以,體檢時的空腹血糖測試,是不足以明確患者是否處於糖前期的。當心糖前期的5個信號只有抓住一些蛛絲馬跡,才能及早對糖尿病進行檢查以及治療。以下這些症狀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糖尿病信號。1.吃飽就睏偶爾的一次不必擔心,但如果經常這樣,則可能是身體報警,表明現在的飲食結構有缺陷,如飲食中精製麵粉和含糖食物等簡單碳水化合物比重太大。2.垃圾食品上癮三天不吃爆米花、洋芋片就難受,表明你已經上癮了。當人體攝取含大量糖、鹽和脂肪的食物時,消化道會分泌出內生性大麻鹼,這種物質刺激人們的進食中樞,就會讓人感到飢餓,有暴飲暴食的衝動。此類食物進入體內消化速度快,容易導致血糖紊亂,長期食用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3.體重超標超重的定義是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10%~20%,若超過20%以上,那就是肥胖了。多餘的體重可能來自於肌肉、骨骼、脂肪或者身體內的水分。肥胖是產生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多數糖尿病前期患者都有體重超標,特別是單純減少熱量攝入後,體重依然不減的人,更應提高警惕。4.大腹便便有些人腰腹部過胖,細胳膊細腿大肚子,又稱腹型肥胖、向心型肥胖或內臟型肥胖,這種人脂肪主要沉積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內臟。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即為腹型肥胖。另外,內臟肥胖還會加快動脈硬化的進程,增加患老年癡呆症的機率,同時增加高血壓、心髒病、腦卒中等危險,這些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5.血壓偏高臨床上許多高血壓病人都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較多地伴有高血壓,兩者被稱為同源性疾病。有研究顯示,病史超過6年的高血壓患者,約有四成會患上糖尿病。由於二者都和血脂高、生活習慣不良、缺乏運動等有關係,因此,注意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十分關鍵。如果發現自己出現瞭如上情況,應及時向醫生尋求幫助,儘早對糖尿病進行篩查以及治療。給不同人群的防治建議糖尿病帶來的不僅是血糖升高的表象,還可能是全身的代謝異常。因此,學會預防格外重要。以下是給不同人群的控糖建議:血糖暫時正常的人 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對50萬中國中老年人群隨訪7年發現,只要堅持這幾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預防近80%的2型糖尿病。保持正常體重肥胖是糖尿病發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體重指數在18.5~23.9比較健康。腰臀比一般女性比值在0.85以下,男性0.9以下,都屬於健康範圍。當此比值大於1時,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調節飲食習慣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克。增加全穀物、果蔬、魚、禽肉等膳食攝入,同時減少紅肉、加工食品、甜飲料及澱粉質食品的攝入,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堅持每週運動要達到預防2型糖尿病的效果,每天需要中等強度身體活動至少半小時,每週累計150分鐘以上。 戒菸與不吸煙人群相比,主動吸煙人群的糖尿病風險要高出37%;在不吸煙人群中,那些長期吸入二手煙的人,糖尿病患病風險比不吸入二手煙的人高22%。定期體檢45歲以上是糖尿病高發人群,特別是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血脂、血壓高的人,更應及時排查。“糖前期”的人屬於糖前期的人應採取飲食干預+運動干預,管理血糖。飲食干預每日所需熱量45%~60%來自碳水化合物,25%~35%來自脂肪,15%~20%來自蛋白質;烹飪時要盡量採用植物油,保證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適當進食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注意限鹽限酒,如果飲酒,就要計入總熱量,每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熱量。運動干預超重或肥胖者要將BMI(體重指數)調整到24左右,或體重至少下降7%,並使體重長期維持在健康水平。有氧和抗阻運動的聯合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續運動20~60 分鐘或不少於10 分鐘。抗阻運動,如舉啞鈴和槓鈴等,每次2~3組,每組8~10次,組間休息2~3 分鐘;每周至少2次抗阻運動,之間應間隔1~2 天。糖尿病患者患了糖尿病的人,也不必過於悲觀。只要減少糖分攝入、規範治療、密切監測血糖水平,保持體內血糖始終維持在較低水平,就能控制病情,避免嚴重的併發症。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2-18 新聞.用藥停看聽
號稱中醫秘傳的黃連素能「通血路」?專家說這3招才有效
常被網路廣告「種草」的民眾注意,近期網上常出現號稱史上最強黃連素「通血路」藥能同時治療高血壓跟糖尿病,誇張形容是中醫秘傳的大寶藏。這樣的廣告用語,總讓想擺脫三高威脅的民眾好心動,但衛福部國健署強調,想要「通血路」,首先應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控制等層面下手。據衛福部最新國人十大死因報告,台灣10大死因中,有五種疾病與三高相關。有三高問題的民眾黃小姐在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中的「疑問醫答」專區中問到,聽聞黃連素能加強心肌的收縮力,可用其製成的通血路藥治療高血壓跟糖尿病。國健署強調,從西醫觀點來看,沒有名為「通血路」的藥。國健署進一步說明,血路不通的原因是當動脈血管粥狀硬化發生時,會形成一種類似脂肪沉積的瘢塊,當已形成的瘢塊撕裂或破裂後會造成血液凝集,並形成血塊阻塞冠狀動脈造成心臟缺氧,這種情況稱為冠狀動脈栓塞或冠狀動脈阻塞。國健署說,坊間常聽到「通血路」,是較通俗的說法,是為了讓民眾了解降低膽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可以預防血管被硬化的斑塊阻塞形成動脈硬化。提醒民眾想要「通血路」降低血脂,千萬不要隨便購買來路不明的成藥。想遠離三高問題,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從小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平時注意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戒菸、少酒、多運動。應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控制等層面下手,若仍無法達成降低膽固醇之目標,需在醫師診治下,安全使用降血脂藥物及控制生活形態兩者並行,才是正確做法。
-
2019-12-18 新聞.健康知識+
喝茶真的能控制血糖!降血糖還有5件事更重要
現在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也逐漸呈年輕化趨勢。糖尿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健康問題以及沉重的經濟負擔。“喝茶”就能控制血糖!中國科學家Science子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前段時間,有個來自學術界的新聞給糖尿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中國華東師範大學的葉海峰團隊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發表了一篇文章,表明了他們成功開發出綠茶代謝物原兒茶酸(PCA)調控的基因表達精準控制裝置。而且實驗研究證明,在小鼠和猴子體內植入這種定制化的細胞後,只需要“喝茶”,就能控制患有1型和2型糖尿病的猴子和小鼠的血糖。 喝茶可控血糖?其實從醫學角度,還真可以中國人喝茶已有4600多年的歷史,茶已成為我國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茶葉中含有多種有益成分,比如茶多酚、茶色素、茶多醣、Y-氨基丁酸等。其中作為含量最高的可溶性成分,茶多酚具有消除氧自由基、抗炎、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降血脂、抗菌等多種功效。葉海峰團隊巧妙地利用綠茶中的次級代謝產物原兒茶酸(PCA) ,設計合成了原兒茶酸調控的轉基因表達控制系統,並在細胞中安裝,應用於可控的表觀遺傳重塑、基因編輯、生物計算機和精準藥物遞送。根據此原兒茶酸調控系統的高度可控性,研究人員構建了原兒茶酸調控的用於糖尿病治療的藥物精準釋放遞送系統。為了通過“喝茶”治療糖尿病,研究人員構建了PCA調控胰島素(用於1型糖尿病治療)或GLP-1(用於2型糖尿病治療)表達的基因線路,並把基因線路穩定上傳到人底盤細胞HEK-293中,以獲得PCA調控降血糖藥物表達釋放的人工定制化細胞。在研究實驗中,研究人員把這些可控的細胞進行微膠囊包裹,移植到患有糖尿病的小鼠體內,通過口服PCA或定制的濃縮綠茶調控降血糖藥物的表達釋放,發現可以維持小鼠體內的血糖穩定。這種方法,在糖尿病猴體內也有同樣的效果。所以,“喝茶”這種方式可作為控製手段干預或者調控治療藥物的可控表達釋放,推動了可控人工定制化細胞治療進入臨床應用階段。未來,我們很可能可以通過“喝茶”來穩定血糖!為了降血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如果想要通過“喝茶”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可能還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才可以實現。但是,我們現在也有一些能夠控制血糖的措施,那具體是哪些方法呢?第一,睡好覺有調查研究表明,睡眠質量可以控制血糖,如果能夠保證每天7-8小時高質量的睡眠,就能過有效控制血糖。比如那些經常失眠的人,血糖水平一般都無法穩定在正常範圍內。第二,控血壓如果把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話,就能夠保護血管、減少高血壓和高血糖對血管的損傷,從而大大降低糖尿病並發症的機率,也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所以如果有糖尿病患者還伴有高血壓的話,不僅要遵守醫囑服藥,還應當養成少鹽等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這樣控制血壓的同時也能控制住血糖。第三,降血脂高血脂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而且常伴隨著高血壓、高血糖。所以控制住血脂,一定程度上也能控制血糖。所以在日常飲食中,最好少吃精米細麵,多食用雜糧、薯類,適量吃堅果和低脂奶製品,不吃葷油,以及不吃油炸、肥肉等高脂食品。第四,不抽煙抽煙對身體危害可是涉及各個方面,與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的並發症也息息相關。有相關研究表明:戒菸有助於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不僅可以減輕胰島素的抵抗,同時還有助於控制血壓。最後一條,就是減肥如果將BMI控制在24以下,對控制血糖有一定好處。對於肥胖的糖友來說,應當通過適量的運動和均衡的飲食達到此目標。對於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最好每週進行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2-3次無氧運動。只要保持以上良好的習慣,對血糖的控制都會起到一定的效果。本文摘自搜狐網《漫說健康》
-
2019-12-18 新聞.科普好健康
每天2顆蘋果有助降膽固醇?英學者的試驗證實了
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除了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在水果貨架上、實惠好吃,蘋果在大眾心裡還常常是健康的代名詞,有益血脂也是其中的說法之一。確實,蘋果富含多酚和膳食纖維,這些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有益心血管健康,但吃蘋果對生理指標究竟能起到多少實際的影響?為了科學求證,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一群較真的學者們做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結果最新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 這項研究納入了40名健康的輕度高膽固醇血症受試者(23名女性,17名男性),平均51歲,普遍偏胖(平均體重指數25.3,根據世衛組織定義,≥25即為超重)。受試者在試驗正式開始前,接受了2週飲食調整期,主要是停止食用益生菌、益生元以及任何含蘋果成分的食物。試驗開始後,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每天食用2個蘋果(去核淨重340g),或糖分能量匹配的對照飲料,為期8週。兩組飲食的差別在於,蘋果中的多酚(990mg vs 2.5mg)和膳食纖維(8.5g vs <0.5g)含量遠遠更高。隨後經歷4週間隔期(避免前一種飲食的殘留影響),兩組交叉對調飲食方案。除此之外,受試者還需要詳細記錄日常其他飲食記錄。 每週飲食方案的前後,研究人員都對他們進行了空腹抽血,檢測他們的血脂、血糖、胰島素等生化指標和血管功能、炎症相關的生物標記物。結果顯示,試驗為期20週內,他們在蘋果或對照食物以外,日常飲食的碳水、糖分、脂肪和蛋白質等組成基本沒有變化,食物干預也沒有影響他們的體重、腰圍、體脂。但在吃蘋果期間,受試者的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甘油三酯都有所降低,微血管擴張反應更明顯,血壓則變化不大。研究團隊認為,這些試驗數據支持輕度高膽固醇血症的人群吃蘋果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改善血管功能。 對蘋果愛好者,以及常常念叨年輕人多吃蘋果的長輩們,這一結論可謂“喜大普奔”。正如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代謝醫學教授Naveed Sattar博士所言:“結果令人感興趣,任何有助於降低膽固醇的簡單飲食變化都將受到歡迎,即使降低幅度只有4%左右。”包括Sattar博士在內的多位專家提醒,這符合鼓勵人們適當多吃水果的健康建議,不過,這一改善益處遠遠不足以替代降血脂的藥物治療;此外,作為一項短期、小型試驗,結論還有待在更大規模的研究中確認。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心血管專家Tim Chico教授指出,“與他汀類藥物治療相比,蘋果的作用很小,但任何益處都可能隨著堅持健康飲食習慣而終生累積,吃高纖維、完整的食物可以降低包括癌症和心臟病在內的多種疾風險。正在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並不是吃了蘋果就能停藥,但為了預防心臟疾病,所有人都應多吃蔬果、保持鍛煉、不吸煙、保持健康的體重。”原文摘自藥明康德傳媒
-
2019-12-18 養生.聰明飲食
蔥、薑、蒜,吃哪個對身體最好?營養師揭各自功效
生薑、大蒜、大蔥,都是廚房中常見的調味品。有的人對其中某一樣或者是多樣情有獨鍾,每天都會食用。可這3種調味品,吃哪個對身體健康最好呢?大蔥有哪些營養?在民間有對大蔥的描述,其中說到“一根大蔥三味藥”。在《傷寒雜病論》中還有大蔥相關的配方,蔥白加上甘草等成分,有助於手腳冰涼、寒氣入侵的人群。除了蔥白以外,蔥須、蔥葉也都可以食用。從大蔥的營養成分上來看,每百克大蔥裡面,有2.4g的蛋白質、1.3g的膳食纖維、53mg的磷、329mg的鉀成分等等。冬天適量吃點,還有祛風散寒、提昇陽氣等好處。大家在做湯、炒菜、燉肉、吃火鍋等美食時都可以放上一點,有利於冬天的養生。大蒜有哪些營養?很多人可能認為大蒜要比大蔥營養價值高,從營養成分上比較來看,每百克新鮮的大蒜中,有4.5g的蛋白質、1.1g的膳食纖維、117mg的磷、302mg的鉀成分。由此看出,它們各有各的優勢,並非大蔥全佔優勢。大家在日常食用的時候,大蔥跟大蒜可以一起放。另外,關於大蒜可以致癌的說法,很多人也聽說大蒜被傳言為“保健品”,甚至可以達到治百病的目。也有的研究上發現,吃大蒜可以預防胃癌,降低胃癌的死亡危險。但這些都是沒有得到驗證的實驗,而它本身就是一種調味品而已。除了起到補充營養的目的, 剩下比較大的作用,則是其中的含硫化合物、揮發性成分,有去腥調味的好處。在食用的量上,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天食用2g~5g的大蒜為宜,不適合過量食用。生薑有哪些營養?生薑跟大蒜、大蔥都有去腥的作用,日常燉肉、燉魚少不了它。跟他們相比,生薑有一個好處,在之前的一項人體研究上發現,在吃完生薑提取物之後,有部分女性痛經的情況改善了。如果你有這種情況,就不妨試試吃生薑。但如果你用生薑泡腳的話,要想起到預防腳氣、感冒、呼吸系統疾病等等,那麼要想生薑中的成分發揮有效的作用, 生薑是不管用的。所以,對於以上的食物,大家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至於特殊的功效,如抗癌、降血脂、降血壓等等,都沒有這樣的作用。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2-17 醫療.呼吸胸腔
一張表了解身體缺氧12種症狀,慢性缺氧原因大小事分享
胸悶、氣短、心慌,經常性頭暈頭痛,要麼睡不著、要麼睡不醒……有沒有一款症狀特別“適合”你?偶爾休個假、散散心,暫時逃離繁忙的工作,人一下子又變得精神起來。如果你對此感同身受,那麼請注意:你的大腦可能已經處於慢性缺氧狀態了。沒有食物,人可以堅持十幾天甚至幾十天;沒有水,人能活7天;但若一個人完全斷氧,只要3分鐘就會腦死亡。相較於極度缺氧,人體慢性缺氧的危害不容小覷,卻被大多數人忽視了。《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解讀慢性缺氧的危害及防範措施。很多慢病與缺氧相關美國分子生物學家萊文博士曾說過:“缺氧是造成許多疾病的主因之一。”如果人體慢性缺氧,那麼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都會受到影響。人體是由50萬億~75萬億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都是一台小型機器,可使氧氣和燃料(葡萄糖)在發電機(線粒體)中轉換成能量,用於運動、思考等活動。雖然細胞在無氧條件下也能產生能量,但其效率比有氧條件下要低得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高壓氧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高壓氧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楊晶介紹說,慢性缺氧會加速細胞衰老進程,導致多種慢性疾病;反過來,人體細胞老化又會直接造成攝氧量、運送或利用氧的能力降低,使各組織處於慢性缺氧狀態,形成惡性循環。而由於大腦是人體中對氧需求量最大的器官,往往它最先受到傷害。正常人腦的重量只佔身體總重量的2%~3%,耗氧量卻佔人體總耗氧量的20%~30%以上,佔心臟輸出血液中含氧量的1/6,身體其他部位的氧氣全部利用起來也只能供應大腦使用不超過4分鐘;再加上腦組織不能儲存氧氣和葡萄糖,完全依靠血液攜帶的氧氣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大腦對缺氧的反應極為敏感。而腦缺氧導致的損傷程度與缺氧持續時間密切相關。◆剛開始缺氧時,人體會做出代償性的保護反應,如呼吸加深、加快等,此階段若能有效補充氧氣,即可避免或減少損傷;◆倘若代償性反應不能滿足機體需要,腦細胞損傷便難以恢復,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會相繼出現一系列病變。但對一些“壞細胞”來說,慢性缺氧會為它們的肆虐提供良好機會,例如腫瘤細胞。近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在適應低氧水平時會變得更具侵略性,令人驚訝的是,即使重新供氧,原發性腫瘤中暴露於低氧的細胞仍能保持侵襲性。事實上,早在1930年,德國生物化學家奧托·沃伯格就發現了缺氧與癌症間的關係:大多數腫瘤細胞通過糖酵解作用供能,不需要氧氣和線粒體參與;惡性、生長速度快的腫瘤細胞糖酵解率比正常組織高200倍。由於腫瘤細胞“霸占”大量葡萄糖,人體的正常運轉受阻礙,導致病情蔓延。自測:身體缺氧的12個症狀很多人可能認為,呼吸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缺氧了多喘幾口氣就可以。事實上,氧氣從呼吸道進入肺部,到與血紅蛋白緊密結合,再到被血液運送到各組織器官,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都可能造成慢性缺氧。缺氧按照誘因可分為三大類:1. 環境性缺氧即空氣含氧量不足等造成的攝氧量不足,進而導致缺氧,多數人的慢性缺氧由環境造成。比如,海拔高、霧霾天氣、 睡覺時緊閉門窗、屋內人多又不注意通風等情況,都會導致空氣氧含量降低。2. 生理性缺氧隨著年齡增長,組織器官退行性改變導致機體供氧能力不足,這類缺氧是不可抗拒的。3. 病理性缺氧因心肺疾病導致吸入氧氣、攜氧能力不足造成缺氧。◆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對血管影響非常大,如不重視,即使吃藥控制相關指標,只要誘發因素持續存在,仍會傷害血管,導致血流量或血氧含量降低,滿足不了各組織器官的氧氣需求;◆ 長期緊張、壓力大、熬夜、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的人,也易慢性缺氧。 楊晶表示,偶爾輕微缺氧不可怕,但頻繁缺氧就要提高警惕。可根據12 項症狀判斷身體是否缺氧:判斷身體缺氧的12項症狀其中,每項包含多種症狀,若只有1~2 種症狀積0.5 分,多於2種積1 分。總分為1~4 分錶示體內含氧量有不足跡象;5~8 分為輕度缺氧;9 分以上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缺氧症候。慢性缺氧風險較高的患者一定要儘早到醫院檢查,若是器質性病變、心理問題等導致缺氧,應先解決問題根源,症狀會得到改善;若是單純慢性缺氧,早期給予常壓氧療或高壓氧療等,症狀完全可逆。但患者最好不要盲目使用市場上的製氧機、氧氣呼吸機等補氧產品。一些慢阻肺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肺交換氣體能力差,的確需要持續吸氧,用這類產品可能有一定保健作用,但並不能起治療效果,建議先到醫院糾正缺氧情況至一定程度後,再依靠這類產品維持。4招讓身體補足“氧”氧氣既廉價,又昂貴。人從降生後的第一聲啼哭開始,肺組織首次打開,空氣進入體內開始進行交換,一直到生命結束,氧氣都時刻相伴,不用交一分錢。可一旦遇到猝死、一氧化碳中毒等突發情況需要緊急吸氧,或是慢性缺氧導致組織器官受損無法挽回時,其代價就是昂貴的。因此,預防慢性缺氧十分重要。工作間歇深呼吸在緊張、忙碌、長時間工作學習等狀態下,大腦耗氧量加大,很容易出現供氧不足。建議至少每兩個小時休息10分鐘,可以活動頭頸、聳聳肩、扭扭腰、抬抬腿,或在窗邊眺望,做做深呼吸。同時,日常也可適量加強運動次數,如慢跑、游泳、快步走、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都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三類食物助補氧很多人節食減肥或因為患病長期營養不良,也會影響機體的攝氧能力。可以適當吃些改善肺功能、提高血紅蛋白或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食物。例如:◆梨、銀耳、山藥、百合、枇杷等有清肺潤肺功效,有助改善肺功能而加大氧的吸入;◆動物肝臟、瘦肉、雞蛋等富含鐵,新鮮蔬果含葉酸和維生素B12 ,有助血紅蛋白生成,可增強運氧能力;◆番茄、綠茶、蒜等含有SOD,能清除氧自由基防止細胞受損,保證氧的代謝能力。定期檢查肺功能上了年紀後,生理功能衰退,肺、支氣管等常會出現病變,因此要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測,及時了解機體變化,早診早治有助減少慢性缺氧現象。 此外,去高原地區前要進行全面檢查並做預處理,避免發生智力下降、腦水腫等缺氧性腦損害。睡覺打鼾要注意睡覺時是缺氧高峰期,尤其是睡覺打鼾者,自身氣道通氣出現障礙,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暫停,引起反復發作的夜間低氧,建議高度重視,儘早到醫院檢查。多數打鼾情況與睡姿有關,建議這類人保持正常體重,減少脂肪在咽部軟組織間的堆積;同時改為側臥睡,可在背後放個網球,有助強制性保持側臥睡姿。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2-15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該放支架嗎?
2019年11月發表的研究顯示,慢性穩定性冠心症的心臟病病人,就算已經中到大面積(>10%)缺血,也可以不急著裝支架或繞道手術。這研究是在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年會時,由紐約大學霍克曼醫師Judith Hochman在大會中發表的,它是美國官方(美國國家健康署NIH跟國家心臟肺臟血液學會NHLBI)用超過十年的時間,花了一億美金所做的研究,有37個國家的5179個病人、320個導管中心參與。研究將病人分為兩組,兩組都使用非常正規的藥物治療(幾乎每個病人都使用他汀的降血脂藥物,其中三分之二使用高劑量),一組只用藥物,另一組除了用藥,還安裝血管支架或是開刀,病人平均追蹤超過四年。主要的結論,就是在這些中大面積缺血的穩定性冠心症病人,放支架或開刀不能讓人活更久,不能預防心臟病發作,但可以減少症狀。這裡說的穩定性冠心症,指的是兩個月內症狀都很穩定,如果是最近才開始的胸悶胸痛氣喘,或是最近開始運動耐力變差的病人,屬於急性冠心症,就跟這篇研究無關,需要立即就醫。在急性冠心症時,放支架是救命的必要措施,可以減少死亡率,提升生活品質,減少日後心臟衰竭的可能性。對急性心臟病發作的人來說,支架不但要放,而且要愈快愈好。這篇研究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支架或開刀組在第一年時心臟病的機會稍高,但是到了四年時,心臟病的機會就稍低,兩者都沒有到達統計學的意義,也許時間更久以後會有所差異,但目前還看不出有何不同。其實2007年COURAGE的研究就發現,穩定性冠心症的病人只要按時吃藥、嚴格控管生活作息,效果與裝設血管支架無異。但十二年前那篇研究結果出來時,許多人攻擊它說參與研究病人的病情不夠嚴重,所以參考價值不大。這次的這一篇,把中到大面積缺血的病人都列進來了,還是類似的結論,就是穩定性冠心症的病人,不管缺血區域的大小,都還可以先用藥物治療,不需急著裝支架或是血管繞道。心肌梗塞有五種類型,少數屬於跟猝死、介入治療跟心臟繞道相關的後三型;1/4的人屬於第二型,是在需求增加(像敗血症、大出血…)時發生;七成以上的心肌梗塞屬於第一型,與血管壁有關,而跟血管狹窄程度無關。我喜歡用「土石流」來解釋這一型的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土石流,血管是公路,心肌梗塞時是血管壁出問題,產生的血栓塞住血管內徑,就像土石流是山壁坍塌堵住道路,兩者都不是中間的路不通引起的。放支架,是修公路,單單靠修公路,是不能預防土石流的,預防土石流靠的是水土保持,反覆的研究都告訴我們,預防心肌梗塞,主要靠的是控制三高、抽煙……這些危險因素,而不是靠放支架。在美國每年有三十到五十萬個支架手術(台灣約三萬多),在美國放支架的病人,大部分屬於急性心臟病,只有1/5是屬於慢性穩定性冠心症的病人。在這些穩定性冠心症的病人中,以前大家覺得小面積缺血時先吃藥,只有當症狀無法用藥物控制時才考慮裝支架,中大面積就要處理。但這篇新的研究告訴我們,在這些慢性穩定性冠心症的病人中,就算已經中到大面積(>10%)的缺血時,也可以不急著裝支架或繞道手術。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預防大腸癌上身 醫師:這個季節糞便潛血檢查最準確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16年癌症登記,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盤踞十大癌症之首,每年約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平均每天約41人罹患大腸癌,全年死亡人數約5700多人。篩檢發現患者 占三分之一其實,大腸癌可以預防,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若出現大便帶血或體重減輕等,多數已非早期。不過,大腸癌與年齡、人口老化、生活環境、飲食西化、家族史、缺少運動、吸菸等因素有關,可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邱瀚模說,台灣每年新發生1萬5千名大腸癌患者中,透過篩檢發現占三分之一,呼籲50歲至75歲民眾把握機會,每兩年接受定期篩檢。定期篩檢率若年提升到五成甚至七成,大腸癌死亡率可望降到更低。若檢出疑似大腸癌,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治療並定期追蹤,存活率相當高。50-85歲好發 有家族史傾向邱瀚模說,大腸癌成因很多,男女發生率差不多,雖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好發50至85歲,年齡愈大,瘜肉愈容易在大腸各處生長,增加癌變風險。若以完全沒做過篩檢的年長者來說,每15人就有1人可能有大腸癌。民眾若有家族史,如一、二親等中的父母、兄弟姊妹中有人罹患大腸癌,罹癌機率會增加;長期吸菸者,罹患大腸癌機率也比非吸菸者高。若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也增加大腸癌風險。高危險群 肥胖不運動、愛吃紅肉邱瀚模說,肥胖與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危險因子。過去研究發現,肥胖、慢性發炎與大腸癌形成有密切關係。國人飲食西化又愛吃夜市食物,外食、速食吃進過多紅肉,夜市中熱狗、雞排多為高脂及高溫油炸物,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又久坐、缺乏運動、晚睡等,腸道蠕動慢、排便不順,增加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研究顯示,紅肉如豬、牛、羊攝取過多,容易罹患大腸癌,建議紅肉一天攝取量不宜超過16克,若吃牛排餐,則一周最好不要超過兩次。加工品多 吃素未必能防腸癌那麼吃素是否可預防大腸癌?糠榮誠表示,多吃蔬菜有助腸道健康,降低罹癌的可能性,但不代表「吃素」可以預防大腸癌。他表示,素食多使用植物油,這類油品不耐高溫,反而可能因烹調方式有致癌風險。另外,許多素食是豆製加工品,建議以原形食物為宜。糠榮誠和邱瀚模皆表示,預防大腸癌,應保持規律作息、飲食均衡,少吃油炸物、紅肉或煙燻、鹽漬加工肉品,並養成定期運動習慣,注意體重控制。最重要的便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目前成人健檢提供50至74歲民眾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兩大檢查 揪出腸癌1.糞便潛血檢查夏季高溫 檢體陽性率下降時序已入冬,研究顯示,冬天是做糞便潛血檢查最合適的季節。邱瀚模表示,韓國今年七月分析三萬五千多名民眾的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當環境溫度高於24度、濕度高於80%,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率及敏感度顯著下降,這表示發現癌前病變機會降低,導致民眾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機率上升。邱瀚模說明,並不是夏天不能做糞便潛血檢查,只是高溫高濕讓檢體容易變質,破壞血紅素,降低陽性率。建議民眾一定要把檢體盒放冰箱,冷藏可以保存一周都沒問題。但很多民眾很難接受冰箱有糞便檢體,都放在室溫環境,如果夏天放一個晚上就立刻送驗,可能影響不大,如果幾天後才送驗,檢體品質就會打折扣。2.大腸鏡檢查完整檢查一定要做「全大腸鏡」現行糞便潛血檢查相當精準,若檢查結果是陽性,一定要接受大腸鏡檢查。邱瀚模表示,陽性個案未作大腸鏡,未來死於大腸癌風險增加64%。不過,大腸鏡的執行效果,受到盲腸到達率、腺瘤偵測率、清腸程度影響。邱瀚模建議,如果大腸鏡沒有完整檢查到盲腸,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風險增加76%,所以建議偵測大腸癌一定要做完整全程的大腸鏡,不宜只做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如果在腺瘤偵測率小於15%的院所做大腸鏡,下次篩檢前發生癌症的風險增為2.4倍。至於清腸程度,建議確實執行低渣飲食,並在檢查前五到八小時喝清腸藥,太晚或太早喝都會影響清腸率。
-
2019-12-13 科別.心臟血管
天冷不運動易生突發惡性高血壓 記四招保健康
最近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日夜溫差大。高雄一名中年男性,平時血壓控制良好,這次定期回診卻發現血壓飆高,內科醫師李宇力表示,近日因血壓上升的患者人數明顯增加達五成,他提醒,有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患者,在這種天氣容易有突發的惡性高血壓,他介紹四招預防之道,避免高血壓引起的高風險。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醫師李宇力表示,這患者雖未出現頭暈、胸悶等不適症狀,但定期回診時卻發現收縮壓164 mmHg、舒張壓111 mmHg,平時他則都能控制在收縮壓120~130 mmHg、舒張壓80~90 mmHg,屬正常範圍內。李宇力說,天氣冷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容易上升。而合併有高血糖、高血脂的病患,在冬天由於喝熱湯、吃火鍋,加上天氣冷不喜歡運動,吃飽飯容易躺在沙發上,也會造成血糖血脂上升。而血糖、血脂上升,會進一步的推升血壓。因此三高患者在這種天氣,容易有突發的惡性高血壓,甚至造成中風、心肌梗塞等危險情況,不得不防。通常當血壓升高時,有些患者會有頭暈、頭痛、胸悶及胸痛等症狀,但也有些人症狀不明顯,但血壓已經悄悄上升,造成血管破裂的風險。李宇力建議4個預防方式,避免受到高血壓威脅。一、早晚監測血壓。二、按時服藥。三、定時回診。四、一旦發現血壓異常,如果血壓超過150 mmHg(收縮壓)、100 mmHg(舒張壓),不分年齡都應提高警覺,盡速找醫師討論,才能確保遠離高血壓的威脅。不要誤信偏方,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