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9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血管
共找到
6275
筆 文章
-
-
2019-11-19 橘世代.健康橘
泡湯季到了!三類型人不建議泡湯
天氣轉涼,泡湯季節來臨。台灣因為地質的關係,有得天獨厚的溫泉資源,觀光局也推出溫泉美食嘉年華,串聯了全台17處溫泉勝地,舉辦許多特色溫泉及美食活動。但醫師提醒,體表有傷口、靜脈曲張及血管疾病的民眾,應先衡量狀況。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表示,溫泉依據不同泉質,確實對皮膚有不同功效。他舉例,硫磺泉有助殺菌,能抗菌、去垢;碳酸氫鹽泉可能含鋅、鐵等礦物質,可以讓皮膚生成的保護屏障更加穩定,協助皮膚修護。曾德朋表示,溫泉促進血液循環,讓毛孔擴張,可加速代謝皮膚的老廢角質和尿素。有些人認為,泡湯增進血液循環,改善靜脈曲張,但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提醒,靜脈曲張患者若泡湯,可能使症狀惡化。靜脈曲張是因為腿部血液難以回流到心臟,出現水腫、蜘蛛網等症狀。若是泡湯,使血管擴張,但血液又無法回流,反而會讓靜脈曲張的部位血管破裂、出血。黃建龍也提醒,有心臟血管疾病,尤其是有在吃降血壓藥的民眾,泡湯時不要超過5分鐘,且泡湯後千萬不要馬上起身。否則可能因為泡湯使周邊血管充血,導致心臟缺血而昏倒。曾德朋也表示,若是有開放性傷口則不宜泡湯,避免傷口感染。另外,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為對冷熱不敏感,泡湯時也要注意溫度,避免燙傷。若要健康泡湯,建議遵行以下事項: 1.泡湯最適宜的溫度介於攝氏39度至41度2.泡完後記得以清水沖洗,避免硫磺等殘留皮膚,造成接觸性皮膚炎3.泡完湯後記得擦上乳液,以免皮膚油脂被帶走4.體表有傷口、靜脈曲張及血管疾病的民眾,不建議泡湯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
2019-11-19 科別.精神.身心
「疲勞債」別亂還 假日補眠恐傷身
不少民眾工作忙碌、睡眠不足,常利用假日償還「睡眠債」,但研究顯示,補眠危及健康,長期恐增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專家說,長期熬夜,睡眠不足,很難用補眠的方式補回來。偶爾熬夜,可透過午休,以及提早入睡、延後起床,補回睡眠,至於補眠原則是不要睡超過中午。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煜軒醫師表示,長期處於「平日睡得少、假日睡得多」,就是所謂的社交時差,也就是例假日的補眠,近年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補眠等不規律的睡眠作息帶來的負面影響更為明顯。以心血管疾病為例,平日與假日睡眠時間每落差一小時,就提高一成一罹病風險;國際科學期刊《當代生物學》今年刊登一篇研究指,睡眠不足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容易導致血糖過高,罹患糖尿病,而周六周日補眠風險更大,會使胰島素敏感性更差,血糖更不易控制。前一天熬夜,該怎麼補回來?林煜軒建議,隔日最好午休小睡,但不超過卅分鐘,如果仍舊精神不濟,就必須拉長夜間睡眠時間,建議以正常睡眠時段的中間點為基準,提早入睡、延後起床。例如,平常十二點睡覺,早上七點起床,就可提早至十一點入睡,早上則是延後至七點半或八點起床。平日熬夜而利用假日補眠,這是許多上班族例常生活型態,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可以偶爾少睡一點,但至少要達到正常睡眠時間的三分之二。短期熬夜像是拚期末考,只要回歸正常睡眠,還有可能「補回來」。若是長期熬夜、延後睡眠,繼而造成睡眠不足,很難用補眠方式補回來。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短期熬夜,確實可以「補回來」,但補眠原則是不要睡超過中午。中午過後若是覺得疲累,可以小睡片刻,但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以免身體產生錯覺,日夜顛倒。
-
2019-11-19 科別.心臟血管
入冬溫差大要當「心」醫師:健檢有紅字要留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都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台南市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蔡忠紘今天說,目前時序已進入秋冬季節,秋分後早晚溫差可高達10℃,導致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急性發作的機會。蔡忠紘說,最近就有民眾平日有三高慢性疾病未控制良好,結果天氣轉冷後,清晨就發生胸悶喘不過氣,送到急診發現為急性心肌梗塞,幸好在急診與心臟內科團隊的積極處置之下,才救回寶貴生命。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除了包括缺乏規律運動及不健康飲食所導致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嚼食檳榔及過量飲酒之外,近年來受氣候異常影響,極熱極冷的氣候型態也是心臟病發作的誘發因子,高危險族群要多加留意。蔡忠紘說,許多民眾都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不管是政府補助的成人健康檢查、公司補助的年度健康檢查、或自費到健檢中心做高階健康檢查,大多都會涵蓋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三高疾病檢查,但是民眾往往對於報告的紅字「有看沒有懂」,或是根本不了解檢查數據代表的意義,結果花了大錢健檢也確實檢查出問題,但卻無進一步去改善健康。為了提升民眾的健康識能,蔡忠紘表示,安南醫院周一至周五的上下午時段開設「健檢報告諮詢特別門診」,如健檢報告有紅字的民眾,都可以多多利用門診來與醫師好好討論自身健康情形,避免憾事發生悔恨都來不及了。
-
2019-11-18 科別.腦部.神經
臉歪嘴斜就是中風?顏面神經失調和中風症狀怎麼區分
基隆長庚外科部副部長陳品元今天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好發於季節交替、天氣變化大等易感冒時期,患者平均比平時增1到2成,太勞累、抵抗力較弱者是危險族群。行政院長蘇貞昌因過度疲勞導致顏面神經失調,行政院幕僚說,蘇貞昌配合醫囑休息,健康沒其他問題,公務暫由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代理。陳品元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顏面神經麻痺是病毒類感冒後遺症,患者可能遍及各年齡層,確切成因不明,僅知有6到7成患者發病前都曾有感冒症狀,可能是病毒侵犯到神經元導致發炎而暫時喪失功能。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腦血管科主治醫師林浚仁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和睡眠、壓力息息相關,只要身體太累,抵抗力下降就可能發生,常見症狀包括眼睛閉不緊、嘴角歪斜、流口水或額頭兩側皺紋不對稱等;臨床上患者多是常熬夜趕工的上班族,以類固醇治療約一週就會好轉。此外,林浚仁說,一旦確診顏面神經麻痺,可同時注意耳朵是否冒小水泡,可能是感染帶狀皰疹病毒,除以類固醇治療,可同時以抗病毒藥物治療,避免後遺症。隨選舉逼近,陳品元提醒,太勞累可能使身體各種毛病紛紛冒出來,尤其有慢性病患者務必按時用藥,他曾遇過有慢性病史的里長因選舉期間過勞、沒好好用藥,剛確定當選、正在慶功宴時就因腦部動脈瘤破裂送醫,參選人忙跑攤拜票時,也別忘留意自身健康。不過,顏面神經麻痺雖可能造成「臉歪嘴斜」,但與「中風」仍有相當程度差異;林浚仁說,中風主要影響下半臉、以嘴角為主,而顏面神經麻痺則是整臉、包括眼睛和嘴角,最簡單分辨方法就是請病人用力閉眼,如果眼睛閉不緊,很可能是顏面神經麻痺;如果眼睛閉得緊,中風機會較大,務必儘速到大醫院就醫。
共
21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