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蘇怡寧
的結果:共找到 43 筆 約 0.296秒蘇怡寧/一場寧靜革命--北榮高危險妊娠事件省思
作為一個從事高危險妊娠的醫師,我有很多話想告訴你。高危險妊娠很重要,重點是,誰來告訴你,你是高危險?如果你不知道你有風險,那,你的麻煩就真的大了。什麼是高危險妊娠?所謂高危險妊娠是指在懷孕期中,母親...
蘇怡寧/一次破解 這些年,在門診不斷被追殺的問題
對產科醫師來說,孕媽咪是一個非常多愁善感的特殊族群。現在網路實在太發達,準媽媽們都做了很多功課。譬如說,早期應該會有害喜,吐得不夠多,就擔心寶寶是不是不夠健康;吐得太兇,又擔心到底是哪裡不對勁兒。孕...
蘇怡寧/肚子裡的寶寶有問題,沒辦法治療嗎?
現今的防衛性醫療氛圍之下,在母胎兒醫學的領域,面對許多複雜的問題,但卻又是最簡單的答案,就是請您把孩子拿掉。你同意嗎?至少,在很多情形之下,我不是這麼認為的。我今天不打算討論,到底誰才有權力,或是權...
對抗少子化 日本補助凍卵,台灣呢?
外電報導日本千葉縣浦安市計畫今年4月實施補助20到30歲健康女性冷凍卵子費用,盼解決少子化問題。台灣也面臨少子化問題,國內不孕症醫師表示,愈年輕凍卵,日後進行試管成功率與使用新鮮卵子差不多,但最好是...
預防性防癌/基因檢測 醫:有時不知較好
美國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兩年前切除乳房,近日又在醫師建議下摘除卵巢與輸卵管;隨著基因醫學發展,愈來愈多疾病可透過基因檢測來預防,但台大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所長陳信孚認為:「有時不要知道(基因)...
蘇怡寧/唐氏症:13周與20周的距離
「醫師,我之後要做羊膜穿刺,那我應該不需要做早期唐氏症篩檢了吧?」聽起來似乎有道理,畢竟現代媽媽都認真爬文,也得到一些資訊。但事實上,我的答案都會是說,「還是應該要做早期唐氏症篩檢。」為什麼呢?就請...
蘇怡寧/與子癲前症奮戰的日子
當謝小姐與她先生走進門診時,我的眉頭一皺,發覺案情不單純。如果是正常懷孕,喜悅,是藏不住的。果然,問了病史。謝小姐已經是第三次懷孕了,前兩次很不幸地因為早發性胎盤剝離及胎兒胎死腹中,分別於23周及2...
蘇怡寧/照超音波,胎兒易得自閉症?五大問一次解答
前陣子有條新聞,標題就大剌剌寫著「4D超音波夯,自閉兒變多」搞得人心惶惶,我最近在門診看診時,常常就會被孕婦憂慮的詢問,「蘇醫師,我這樣會不會太常照超音波啊?」「到底照超音波會不會對胎兒怎麼樣啊?」...
自費產檢好賺 醫師不願接生
自費產檢項目商機大,越來越多醫療院所投入產前診斷;婦產科醫學會表示,健保給付十次產檢才兩、三千元,但自費高層次超音波一次就三、四千元,唐氏症的母血篩檢一次兩萬多元,使得願意做產前診斷的醫師越來越多,...
親子鑑定/外遇懷雙胞胎 還好…是老公的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社會觀念日益開放,依靠親子鑑定的個案增加,案例反映社會百態,結果有悲有喜。台北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蘇怡寧說曾接獲一名求助個案,因長輩有嚴重的傳宗接代觀念,男子離婚後娶了...
DNA親子鑑定 有時候…只能參考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知名上市公司老闆日前提出法律訴訟,否認自己是名媛女兒的生父,傳出親子鑑定報告指向另一金融業聞人;無獨有偶,歌手傳出未婚生子疑雲,經法庭強制親子鑑定,證實孩子與歌手無血...
受限法令 國內目前只做抽換細胞質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彭宣雅╱台北報導】為預防粒線體疾病,英國擬同意進行基因治療,改造粒線體缺陷婦女的後代基因。國內醫師表示,國內相關技術仍在起步,且受限法令無法用在人體。但有醫師透露,近幾年有醫...
有癌症基因 在台灣切卵巢比切乳多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對BRCA基因研究多年的台北醫學大學婦產科副教授蘇怡寧指出,他曾找到一百多個乳癌及卵巢癌家族,但多數人選擇預防性切除卵巢,而非乳房。一是因為切除乳房會影響外觀,二是接...
台灣乳癌患者 僅5%與基因突變有關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醫師:不建議基因檢測好萊塢知名女星安潔莉娜裘莉檢出BRCA1基因突變,為預防乳癌毅然切除雙峰。國內醫師說,亞洲人對乳癌基因的關聯性不強,不建議做基因檢測。但國內乳癌...
對付「產科殺手」 子癲前症可早篩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子癲前症被視為產科頭號殺手,估計全台每年至少有8000名孕婦為此提心吊膽。目前利用母血生化值檢測,搭配超音波掃描子宮動脈血流,可在懷孕12周時檢出有無子癲前症跡象,進...
妊娠高血壓 早期篩檢防中風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日前一名懷孕九個月的產婦突然中風,寶寶雖緊急剖腹保住一命,但媽媽卻因為嚴重腦出血死亡,徒留遺憾。醫師表示,現代人生得少也生得晚,台灣妊娠高血壓得發生率有5%,建議年...
懷孕13周 完整產檢揪疾病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國內婦產科醫界昨提出「倒三角式產前照護」,孕婦最好在懷孕第十一至十三周接受完整產檢,可篩檢九成胎兒異常,避免日後母子出現高風險疾病。台大醫院前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蘇怡寧...
不幸流產 不能只怪孕婦!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台大染色體新醫技 造福流產婦女 流產是準媽媽準爸爸的惡夢,許多人以為這是孕婦問題,但臨床顯示,如果先生染色體第6對及14對異常,也可能導致太太流產。台大醫院生殖醫學...
小兒有聽損基因?一滴血分曉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台大醫院發表聽損基因篩檢方法,採新生兒腳跟血,滴在特殊試紙寄回,就能以郵寄方式檢測是否有聽損基因,及早偵測輕度及晚發性聽損,彌補現行新生兒聽力篩檢不足。台大醫院耳鼻喉...
書寫病歷家譜 為健康預警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報導】「爸爸與爺爺都有高血脂,這會遺傳嗎?下一個是我嗎?」醫院診間,最常聽見病患有此疑問,疾病與遺傳,兩者也許不盡然有密切關係,但若能學習畫出屬於自己家族的「病歷家譜」,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