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醫療.精神.身心
搜尋
蔡佳芬
共找到
37
筆 文章
-
-
2024-10-19 焦點.元氣新聞
橘世代/【啃老啟示錄】及早預防 別當兒孫提款機
啃老族要如何預防?除了家庭從小應給予理財教育、鼓勵孩子自立,並給予探索和犯錯的空間外,整個社會應該更正視青少年的繭居與拒學問題。在日本經驗裡,繭居拒學者因為在第一時間未得到適切的資源及協助,年紀大之後更難踏出家門。二○二二年,日本有一百四十六萬個繭居族,其中超過一半年紀大於四十五歲,當初那些拒學、繭居的孩子長大了,一直沒有離家,變成中老年人,在日本形成「八○五○」的社會問題,亦即,八十歲老父母還要照顧五十歲的中年兒女。家有啃老兒 父母長期焦慮台灣沒有相關數據,但是在實務現場都有類似觀察。鈺璽診所副院長、振興醫院精神科特約醫師蔡佳芬發現,近年因為子女啃老來看診的病人變多。這些人自己沒有精神疾病,卻長時間焦慮失眠,聊過之後才知道,病人有個啃老兒,其實困擾已久,因孩子不願就診,都未求助,或是有求助但是未被解決,所以一直擱著,隨著自己的老化,對此情況的擔憂加深了。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也指出,老盟在處理勞保、中高齡就業、困難長照個案,以及獨居老人議題時,都在現場看見相同的現象。但是台灣不像日本,有協助繭居或啃老的機構,而是分散在各單位,例如涉及高齡照顧議題時,就會用到家庭照顧據點的資源,有經濟衝突時,或許能啟動社安網的脆弱家庭協助,但如果沒有照顧議題,需要的是情緒支持或是其他,就幫不上忙。受暴力對待 一定要懂求助張淑卿呼籲,啃老不是一個家庭內的事,深受社會價值影響,改變也不是個人的責任,需要國家系統的支援。目前的困難是,國內對此沒有相關統計,很難清楚掌握問題全貌及嚴重性,更遑論思考對策。她呼籲社政系統必須正視這個問題。無論是繭居,或是啃老,成因都非常多元,樣態也各異,處理時的大原則是,不要獨自面對。蔡佳芬鼓勵覺得有困難的父母,雖然孩子拒絕出門,但父母可以先跟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討論,只要有機會就不要放棄。尤其是孩子已經出現傷人與自傷行為的,更應該要求助。也可以向里長求助,該報警就報警,留下通報紀錄,讓社會網絡各種資源進來,當意外發生時,才有機會救到老父母,搞不好就改變了整個局面。她看到許多老父母就算被孩子打也不敢講,覺得丟臉,親如手足、摯友都不知道。她提醒,孩子的異常有時也是求救訊號,表示他無法控制自己了,如果報警得以強制治療,讓他因此有機會去看醫生,或許會是改變契機。數位版看這裡 如何幫家人留資產理財規劃顧問廖一聰有個思覺失調的雙胞胎弟弟,母親希望自己可以照顧弟弟餘生,也不希望弟弟拖累廖一聰。廖一聰知道自己必須把弟弟照顧好,但是又深感沉重,不想承擔。於是他就以自己的財富傳承專業,幫媽媽做了一些安排,讓媽媽可以留住資產,確保晚年生活的安全感,並放大有限資產,身後也能照顧牽掛的病兒。進數位版看廖一聰的家庭故事。
-
2024-10-15 養生.抗老養生
中年過後更要看!想要健康呷百二,70歲是關鍵!醫:及早做到3件事不怕急速衰老
由於醫學的進步,現在我們已經克服了許多疾病,使壽命延長。在這個健康壽命趕不上平均壽命的時代,老後如何過生活至關重要,而70歲正是與老化奮戰的最後機會,也是「百歲人生」向上或向下的轉捩點。要一口氣衰老?還是繼續保持年輕?給邁進80歲「幸齡者」的生活提案,由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告訴你。 在當今社會,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我們必須重新評估年齡的標準和觀念。年紀已不再是衡量一個人活力和生命力的唯一標準,因此現在有了一個新名詞:「壯年」。根據這一概念,50歲至70歲之間的人可以被歸類為壯年。而在這之後,70歲可能是另一個分水嶺。 日本作為全球長壽的代表,其65歲以上人口已接近一億,其中九萬多人甚至已經年逾百歲。而在台灣,平均壽命也在不斷延長,給人們更長的「第二人生」。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必須重新定義年齡的概念,例如60多歲的人仍可以視為年輕人,而80歲的人可以被視為中年級。 在醫療保健方面,有些醫院已經實行了年齡大的人可以優先看診的政策,但這一標準也在不斷調整,如以前的標準是75歲,但現在已提高到85歲,因為現在門診中已經有許多超過100歲的病人。因此,年齡只是一個數字,真正重要的是如何活出有意義的第二人生。3招打造優雅後半段人生但不僅要活得久,更要活得健康,這就是所謂的健康餘命。幸齡時代,除了保持健康,還要有以下生活方式, 一、伴侶陪伴的對象許多人在老年時沒有伴侶,導致孤獨感,因此找到一個陪伴者或培養興趣愛好就顯得格外重要。現在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人們在老年時保持活力,如參加社交活動、結交新朋友,而女性更傾向於接受這些建議。 但是伴侶離世對於個人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衝擊,這種事件可能引發失智症等問題。從精神科的角度來看,配偶的離世常常被列為人生中最令人感到孤獨和失落的事件之一。通常情況下,女性更容易適應並尋求幫助、並積極應對新生活,而男性則可能因為社會角色的期待而不願表現出自己的情緒,這種差異在老年群體中尤其明顯。 二、退休退休並不意味著從「生活中退休」,而是從繁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轉而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進入中年後可能就可以檢討,自己要如何擴大休閒嗜好;熱愛工作者,退休後可以選擇第二職業,做到工作退休,但生活不退休的狀態。 三、三動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我們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人們在孤獨時感到更有連結,但人生的三大要素其實是「運動、活動和互動」。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長者可能會感到懶洋洋,這種情況可能導致意願降低,甚至是失智症的前兆。雖然一些老化現象是天然的,如大腦額葉的老化和荷爾蒙水平的下降,但當出現明顯的症狀時,我們應該警惕是否存在失智的可能性。判斷失智症的「ABC」3大關鍵失智症的辨別不容易,有時候可能與其他因素、疾病混淆,如更年期的性格改變。因此,除了專業醫療機構的幫助外,家人也可以通過觀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來提早警覺失智症的可能性。失智症的三大症狀可以作為家人關心的警訊,這三大症狀分別是「ABC」。 「A」: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日常生活功能的衰退。主要指的是失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例如穿衣、洗澡、煮飯等活動,當這些活動需要他人協助時,可能是ADL受損的表現。 「B」:behavior problem情緒行為的異常。症狀包括出現幻覺、妄想等,而認知功能的下降則表現為記憶力衰退、算數能力下降等。 「C」:cognition impairement認知功能的下降。雖然對於認知功能的檢測需要專業醫療機構的幫助,但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一些變化,例如對事物價值的判斷能力下降、煮飯時的細節考慮不周等,也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 延伸閱讀: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
2024-10-12 焦點.元氣新聞
橘世代/近七成年輕父母擔心養出啃老兒 醫師:家長先問問自己
聯合報橘世代、元氣網攜手推出「別養出啃老族」線上調查中,近七成還在養育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擔心養出啃老兒。是什麼原因,讓還在養育未成年孩子的家長,不但無法享受和孩子間的互信與親密,反而讓未見的恐懼侵門踏戶?鈺璽診所副院長、振興醫院精神科特約醫師蔡佳芬指出,當孩子年紀還小,父母就無端憂慮他將來會不會啃老,多數是父母生命裡某些議題沒處理,可能是上一代的影響、可能來自手足,例如你的哥哥啃老,致使爸媽晚年不好過,你什麼也做不了,於是看到同為老大的兒子只是用零用錢買了一些非生活必需品,就想著兒子將來會不會啃老。蔡佳芬建議父母,有此擔心時停下來,覺察這份憂心所為何來?合理嗎?是否用「擔心孩子」來展現自此沒處理的問題?就算孩子已大學畢業,但仍在摸索職涯階段,家長仍不易拿捏:要繼續支持考第三年國考的孩子嗎?孩子職場受挫回家,要馬上督促他找下個工作嗎?思索這些問題時,也憂慮處理不好,未來孩子會啃老。蔡佳芬指出,父母不妨先問問自己,你擔心的,是他的人生?還你老後被啃?若是後者,孩子成年後,父母責任已了,財富的守護可以就事論事;但若是前者,你期待幫助孩子自立,那麼要不要給予金錢、資源就是協助其自立計畫的一部分,而非答案。重點是,在這個生命階段,你想如何協助他?「身為父母,我們會想,人生不會一帆風順,你也想成為他受挫時的避風港。」蔡佳芬說,「避風港這意象很棒,就是你進來避一避,之後就有辦法出去,不是永遠躲著。」養出自立的孩子,是父母的目的。蔡佳芬強調,焦慮是人類避險的本能、擔心也是來自愛,都是正常的,但是父母必須多一點停頓,釐清自己擔心的本質,才不會被不必要的焦慮響親子間互動,抹殺他對世界的嘗試。
-
2024-09-17 焦點.健康知識+
40歲以上免費健檢省千元,不同年齡層補助次數不一樣!搭「一量表」自測緩失能
這幾年名人罹癌、過世的消息頻傳,傷心的同時,也可能可以讓一般民眾理解生活、飲食作息的正常,以及「健康檢查」的重要性。現在,台灣正在步入超高齡化社會,不僅平時自我的健檢重要,家中長輩的健康也要隨時掌握!到底什麼樣的檢查項目適合?由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醫師解析。 根據國健署提供的基本健康檢查建議,40歲以上、未滿65歲者為每三年做一次;年滿55歲以上且身份別為原住民者等。對於特殊族群,因風險恐因年齡增長而增加,因此建議可提前健康檢查。 一般來說,老年健康檢查是指65歲以上者,建議每年至少做一次健檢。雖然免費的健康檢查項目為基本套餐,如果考慮是否要做其他檢查的話,可根據不同年齡的疾病風險,或自己的危險因素、家族史來檢查。 能做免費健檢的對象(具健保身分者).年滿40歲以上至64歲者每3年1次。.年滿65歲以上者,每年補助1次。.年滿35歲以上罹患小兒麻痺患者,每年補助1次。.年滿55歲以上且身份別為原住民者,每年補助1次。.年滿45歲以上至79歲者及年滿40歲以上至79歲原住民者得終身補助1次B、C型肝炎篩檢。健檢項目有哪些?心理健康也能檢查!1. 身體檢查:個人及家族病史、身高、體重、視力、口腔檢查、血壓、腰圍、BMI、憂鬱檢測及醫師理學檢查。 2. 血液檢查:SGOT、SGPT、肌酸酐、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低密度脂蛋白。年滿45歲以上至79歲者及年滿40歲以上至79歲原住民者得終身補助乙次B、C型肝炎篩檢。 3. 尿液檢查:尿蛋白質。 另外,「心理健康檢查」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在這方面,面臨著如何提供有效的檢查和幫助的挑戰。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在便利商店提供自填的心理量表,讓人們可以在隱私的情況下自行測試,雖然這些量表不太準確,但仍然提供了一個機會給那些可能有心理問題的人。一些地方政府的老年健康檢查中也包括了心理和失智篩檢,這樣的做法有助於早期發現問題並提供幫助。此外,「腦波檢測」等新技術也正在被應用於偵測情緒問題和失智症。這些技術的應用起源於一些高風險行業,但現在已擴展到一般的健康領域,這表明了對於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和尋求解決方案的努力。長輩身體狀況也能自我檢測除此之外,想判斷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可以利用「健康量六力」的自評量表,了解自我功能的狀況,及早介入處理,進而延緩失能。 什麼是「健康量六力」?它包含六個方向,其中包括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和情緒狀態。這些都是與健康密切相關的要素,如營養問題,許多長者常常存在營養過剩或不良的問題;視力和聽力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領域,因為它們與許多疾病有關聯,包括與失智風險的關聯。因此,這個計畫旨在發現問題並在疾病形成之前進行矯正或預防。 題目 是/否 1.您是否覺得長輩近一年來有記憶減退現象? 2.椅子起身測試:長輩雙手抱胸,完成連續起立坐下5次,是否大於12秒? 3.詢問長輩在非刻意減重的情況下,過去三個月,體重是否減輕3公斤或以上? 4.詢問長輩過去三個月,是否曾經食慾不好? 5.詢問長輩眼睛看遠、看近或閱讀是否有困難?(此題回答「是」,請答題目5-1.;此題回答「否」,請跳答題目6.) 5-1.詢問長輩過去1年是否"曾"接受眼睛檢查? 6.詢問長輩聽力是否出現以下"任一種"情況?• 電話或手機交談時聽不清楚,或因為沒聽到鈴聲常漏接電話?• 看電視/聽收音機時,常被家人或朋友說音量開太大聲?• 與人交談時,常需要對方提高說話音量或再說一次?• 因為聽力問題而不想去參加朋友聚會或活動? 7.詢問長輩過去兩週,是否常感到厭煩(心煩或「阿雜」),或覺得生活沒有希望? 8.詢問長輩過去兩週,是否減少很多的活動和原本感興趣的事? 延伸閱讀: 長輩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本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擔心爸媽有「憂鬱症」,「連哄帶騙」5套劇本,北榮精神科主任傳授「帶長輩看病」法
-
2024-08-25 退休力.社會連結
重男輕女家庭沒人能健康長大!心理師建議:建立邊界不必硬當好女兒
七十歲的秀菊(化名)多年未和原生家庭聯繫。她和媽媽住得近,曾經一手打理老人家的所有事—大至報稅、小至剪指甲,只要媽媽一通電話就回家。重男輕女的母親把房子和財產都給哥哥弟弟,疼愛老么的母親有事情先找妹妹商量;但所有勞務都歸她。重男輕女家庭 沒人能健康長大秀菊在某次騎機車回娘家的途中車禍住院,媽媽沒有來看她,只是叨念著事情都沒人處理,問她何時會出院回家幫忙。一直為娘家付出的秀菊,覺得自己在那個家裡只是工具人,不平、怒恨,就再也沒有回去了。現在她不只和母親斷絕往來,和手足也形同陌路。鈺璽診所副院長蔡佳芬指出,傳統重男輕女的文化,使許多女性在傷痛成長,但她提醒,在扭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沒有人夠毫髮無傷,只是每個人的傷不相同。例如被溺愛的兒子,可能人生的自我、獨立自主的能力因此被抹煞,一輩子都無法成為他自己,溺愛從來都不是愛,而是傷害。而和媽媽關係比較好的妹妹,也很可能是從小學習到,迴避衝突、照顧哥哥弟弟、討好媽媽,是女兒在這個家唯一的生存策略。拿父母的錯誤行為恨手足,這不合理。更多的故事是,這樣家庭下的姊姊,因為不被重視、沒有資源,因此很努力,反而為自己掙得好的人生。「但也不能用結局來看待重男輕女這件事。」蔡佳芬強調,被忽視的女兒無論後來的人生如何,的確都被傷害了,若生命中沒有遇到其他的挫折,這個傷被藏得很好,可能就平安無事,一旦生命某一刻,不管是婚姻、工作、財務或其他面向,遇到了打擊,就會暴露出內在創傷。她會安慰個案,把創傷視為生命給的挑戰,雖然很苦,但仍值得努力面對,這是機會,處理深藏的困境,讓生命有所跨越。母親角色錯置 女兒成了假想敵小時候你塗鴉,媽媽說:「畫這什麼東西?我隨便畫都比你好。」青少女時對自己的外表沒自信,媽媽說:「怎麼有人長那麼醜!」在無人可以倚靠的家好不容易長大,成年後找到不錯的工作,替自己買了車,媽媽說:「我都沒買過這麼貴的東西。」找到好的伴侶,媽媽患得患失,覺得自己比女兒好,為什麼嫁得比女兒差?有些女性的成長過程裡,不但是女兒,也是媽媽的假想敵。母親角色不總是如傳頌中的慈愛包容充滿愛,媽媽嫉妒女兒,女兒不敢幸福,彷彿擁有幸福人生是對母親的背叛。「那些母親不只嫉妒女兒,」長期關注女性心理議題的臨床心理師黃惠萱指出,這樣的母親本身就有嫉妒的議題,內在的匱乏感,讓她覺得自己總是少了什麼,讓她看見別人的好會感到不公平,嫉妒的情緒會出現在各種人際關係裡,其中,需要母親呵護照顧的孩子最為脆弱,無力回擊也無法逃走,在親子關係裡會吸收承擔最多。黃惠萱補充,嫉妒女兒的母親把自己放錯位置,已經是成人的她,還用小孩子的位置跟女兒較勁。這樣的位置錯置不限於母親,也有父親會在和年幼兒子遊戲時很認真爭個輸贏。他們沒有過渡到大人的位置,卻成為了父母。她說,每個人都會有嫉妒的情緒、競爭的議題,人生早期如何看待競爭、以什麼方式回應並生存,會形成一個人對應各種人際關係的藍圖。而母女又加上性別議題,不成熟的母親會把女兒視為自己的延伸,或是競爭對象。女兒因母親的嫉妒受苦,有的從嬰幼兒就開始、有的是青春期,有的是前面都很好,到了成年期才有,純粹是看母親自己生命是哪一關過不去。這樣的母親多數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因為她只是用被母親對待的方式,來對待她的女兒。心理師建議 建立邊界 不必硬當好女兒母親是我們在世界第一個建立關係的人,女性受母親影響至深,對於成長過程因母親而傷痕累累的女兒,臨床心理師黃惠萱第一人稱建議如下:請想像你和母親的是兩個圓,母女關係就是兩個圓的重疊處。重疊面積多大、內涵是什麼,是兩個人共同決定的。成人親子的關係裡,常常是女兒想重疊的,和母親不同,每個人對關係的期待不一樣。如果你已努力但是關係沒有改善,我建議,人生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重疊處,不要一直用媽媽認可的方式,企圖做個「好女兒」。我認識一些長者,決心拉開和母親的距離,不要讓自己因為不健康的關係而受傷,這樣已經很棒了。更積極的做法是,看重和母親沒有交集的其他部分,了解人生不只有媽媽給的這張考卷,不需要以畢生之力想在母女關係拿高分,去開展更多可能、發展更多關係。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4 退休力.社會連結
母女情仇未解影響三代人!等不到母親道歉遷怒女兒,年過7旬「允許自己恨媽媽」
與母親的關係深深影響女性生命,但它不總是愛與支持。理應是你避風港的母親,卻是人生沒有自信、價值低落的原因,是生命一直隱隱作痛的源頭。母女關係,比我們理解得更複雜難懂。「你好像搞錯生氣的對象了。你最大的困擾是,無法好好表達你恨媽媽。」當鈺璽診所副院長、振興醫院特約醫師蔡佳芬對A這樣說時,年逾七十的A大哭,哭得像個無助的小孩:「可是我媽媽死了,永遠不會跟我道歉了。」A成長於重男輕女的家,她從年輕時就很努力,憑己力買了房結了婚,有兩個女兒,家庭幸福。幾年前,哥哥經商失敗,她數次拿錢幫哥哥,最後一次是癌末的媽媽在她面前跪下,求她一定要救哥哥,否則她死也不會瞑目。A答應了,瞞著家人,抵押了房子,幫哥哥還債。背負沉重房貸的A邀請女兒同住,一起付貸款,女兒在多年之後才知道,A早就把房子拿去抵押了,她們覺得被欺騙。每次母女衝突,女兒怪A把一切都給了別人,沒有顧慮她們。A怪女兒無情:「我辛苦一輩子,你們這樣對我!」甚至說:「我就是沒有兒子,今天才會這個下場。」在A自組的家庭中,看似沒有重男輕女的議題,卻因為她內化了這個價值,每有親子衝突,就常常拿投射出來的、不存在的兒子,來打擊女兒。複製重男輕女 傷害下一代重男輕女釀的痛,幾乎嬰兒潮世代女性的集體創傷。蔡佳芬觀察,許多人到了六、七十歲才第一次到精神科報導到,處理的卻是親子議題,其中很大部分是重男輕女創傷的世襲—承受重男輕女創傷的母親,將這樣的創傷帶給女兒。在A的故事中,憑自己的努力掙下的房子,是她的自信來源,當房子被抵押,她再度感覺自己一無所有、沒有價值,從兒時就累積的內在創傷再度顯現,逐漸引爆家庭的戰爭。不是媽媽最愛 學習接受它治療末了,A在好好述說自己的故事後,內心有過梳理,情緒也得釋放,她知道,天底下就是存在著不那麼愛子女的父母,而她就是遇到了,這不是她的錯。她也體認到,不要用母親犯的錯來處罰自己,甚至處罰女兒。面對再也不能罵媽媽、恨媽媽的不甘心,蔡佳芬說:「你可以恨你的母親,就算她死了。」怎麼恨?或許寫封信,燒給她;也可以仰天罵她。總之,在接納「媽媽這麼糟我還渴望她的愛」的自己之後,也放過自己,允許自己恨媽媽,透過一些儀式感的行動,表達這些情緒。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18 退休力.自在獨立
長女的代價!故事到我這一代應該有所不同 彭蕙仙過來人建議:3大關鍵改善母女關係
作家彭蕙仙的女兒羅晴是長女也是獨生女,羅晴曾跟媽媽說,她很訝異,媽媽在高壓嚴厲打罵教育下長大,成為母親後,竟然用尊重孩子身心、自由發展的蒙特梭利教育法對待她。彭蕙仙在中年之後開始閱讀與母女關係有關的書,在讀到「長女情結」時,有被理解、不孤單的感覺,心想著,如果早一點讀到就好了!以前的她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倒楣的人,在和母親的糾葛中痛苦不堪,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世上有許多女性因為長女身分,上演著相仿的人生,她並不是唯一因此受苦的人。媽媽對待方式帶來的痛苦,讓她有意識地在對女兒時不要重蹈覆轍。因為她相信,「故事到我這一代應該有所不同」。這個信念來自於一本北歐的小說。故事的原型是作家及她的媽媽、外婆三代的故事,在這部三代女人的故事裡,彭蕙仙看到作者擁有很多與她類似的情結。小說的主角,也就是身為三代的孫女,是個大學生,她說:「可是,故事到了我這一代,應該有所不同了。因為我是一個有知識,而且有能力改變的人。」這段話成了彭蕙仙思想的啟蒙—她的媽媽因為生命經驗的局限,成為和母親相似的媽媽,但她是受過教育、有能力的世代,故事應該從她開始不同。改變並沒有像是揮舞魔法棒瞬間發生,但卻讓她從被逼迫的、受害者的設定中解放,轉換成為一個有能力扭轉局勢的角色。爾後人生在每個可以改變的微時刻,她沒有馬上拒絕,願意停頓、思考,做一些不一樣的事。和媽媽和好並不表示認同媽媽做法,母親造成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但她已經長出能量面對這些傷痛,甚至能夠超越,不再被捆綁。療癒長女情結 多愛自己一點心理學的研究中,長女是所有孩子中最容易過度認同母親,忘記自己的需求和發展的孩子,也比較容易焦慮、得到憂鬱症,而且長女情結會世代遺傳,對此沒有意識的長女,成為母親之後,也會用同樣到方式對待孩子,造成長女情結的世襲。鈺璽診所副院長、振興醫院特約醫師蔡佳芬,專長是老人精神醫學。她觀察,許多沒有兒子,卻重男輕女的家庭,媽媽會對長女說:「我把你當兒子栽培。」但卻沒有把長女當兒子愛,甚至把沒有生兒子的失落,與對兒子的期待,加諸長女身上,造成母女間的糾葛。她建議為此所苦的長女們,不要過度付出,多留點餘裕愛自己。同時不要期待父母改變,唯一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她提醒,不控訴父母加諸身上的苦、不為此掙扎,並不表示同意這些是對的,而是我們已經大到足以明白,無論原生家庭給的是對是錯,我們都已經不是得仰賴父母才得以存活的孩子,我們已經長大,有能力為自己努力,走上新的人生。過來人建議 3大關鍵改善母女關係彭蕙仙身邊有許多長女朋友,每次聚會,都免不了吐槽起自己的媽媽,相互取暖。前幾年,朋友們發現彭蕙仙不太一樣了,有時好奇,彭蕙仙就會分享自己做了哪些事,但她深知,母女關係如何解只有自己知道,每個人的故事與處境不同,人際關係並不存在「有為者亦若是」的道理。對她來說,做到以下三件事,才讓她有機會和母親和好:拉開物理空間:彭蕙仙建議不要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即便母親生活無法自理,也要想辦法找人來照顧,在外面租個小套房,用最少的代價,換取每日自己的時間與空間,撐出空間給自己,才有空間對媽媽。拉開心理空間:心理上告訴自己,媽媽只是你所有人際關係「之一」,不是全部。若遇到掌控欲很強的媽媽,你也有很大決定權,從她的掌控感中逃出,有意識去調整自己的人際關係。換個框架看媽媽:其實人是很立體的,如果媽媽只是方法不好,不是打從心裡不愛這個孩子,換個框架之後會發現,媽媽其實做了許多愛你的事,只是方法拙劣。彭蕙仙分享,她在改變看媽媽的框架後,發現媽媽喜歡潑冷水不是針對她,比較不會敏感於媽媽的冷言冷語,還願意讚美媽媽、牽媽媽手、抱媽媽、嘗試跟媽媽聊天。自己先改變,就有機會改變兩人的關係。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4-02-04 養生.人生智慧
老了怕老伴或自己先走!面對死亡恐懼,專家建議「提早做好1件事」
我們小時候以「長命百歲」作為祝壽語送給長輩,以為百歲是祝福。等到我們成為「長輩」,活在人人可能「長命百歲」的時代,發現百歲不僅不是祝福,還帶來許多焦慮。「焦慮世代」系列報導將探討長壽社會裡的新焦慮,以及大家透過哪些方式來面對這些焦慮。延伸閱讀/長命百歲是祝福,還是焦慮?「4本好書」 教你面對自己,提升心靈正能量面對死亡焦慮 怕老伴或自己先走近百歲的老奶奶坐在輪椅上,被比她更老、身體更差、走路不穩的老爺爺推進來。老奶奶身體多處不舒服,做了各科檢查都正常,醫生將她轉診至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的診間。蔡佳芬診斷她有恐慌症狀,奶奶否認:「我有錢有房子,先生也對我很好,沒有什麼好焦慮的。」蔡佳芬問:「妳說妳會突然很害怕到身體撐不住,妳怕什麼呢?」「我怕我先生比我先死掉,」奶奶幽幽地説:「或者,我比我先生先死掉。」蔡佳芬有許多百歲病人的狀態與老奶奶很像,既不符合任何診斷,也沒有相關病名,更無法靠吃藥治癒,頂多稱之焦慮症,但是背後是對死亡的焦慮。死亡的惱人之處在於,它一定會發生,而且無法預期何時發生。蔡佳芬說,這是這個世代老人的生存焦慮,在壽命沒麼長的過去,人們總是忙到生命最後一刻才倒下,無暇憂慮死亡。現代還有全球化競爭、資訊爆炸,以及疫情、大地震等災難使無常變時常,打擊了過去理所當然的世界觀,飄搖、無法掌握的感受更加深了焦慮。面對死亡恐懼 專家建議「提早做好1件事」多變的世界挑戰著正統醫學的極限,近年各種輔助療癒大紅,例如能量醫學、芳香療法、園藝治療,甚至各派別的靈魂療癒。蔡佳芬認為,治療不需拘泥於工具,再好的療法都有人無效,被認為效果不彰的療法也有病人特別埋單,只要有用就是好療法。她說明,許多輔助醫療,像是芳療、針灸、能量醫學等,其治療效果都是有實證的。但這其中也摻雜許多不僅無法治癒身心,還會要你人要你錢的邪教。她呼籲,能尋求正統醫療精神科或諮商最好,若是求助於輔助醫療也要確認是否合法,執行者有無國家認證資格。她說明,好的生命品質在「身心靈」達到平衡,「身體」健康在現代醫學的進步下,有長足進展;「心理」則因大環境動盪,衍生許多問題,各年齡層的諮商需求都大增;而「靈性」的需求,來自於面對死亡的焦慮、存在的意義追尋,需要時間,多數人總是等到死亡臨在眼前才面對,時間短,只能處理表層,她認為,靈性的追求,不一定要等到老,中年產生存在焦慮時,就要開始。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24 失智.名人專家
失智症是一種病,不是罪!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25周年出版「解鎖失智密碼」 提供最實用照護心法
在25年前,台灣出現第一個以「失智症」為名的非營利組織,也就是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從無到有,開始推動失智防治宣導及服務,幫助過的人難以計數。基金會今天發表「解鎖失智密碼」新書,集結國內權威專家建議及累計超過25萬個小時的服務經驗,提供最在地的失智照顧寶典。 失智老人基金會成立25周年 服務擴及各年齡層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今天慶祝成立25周年,當年它更曾獲羅馬教廷選為千禧年呈獻給教宗的世界100個具時代意義的計畫。天主教總主教鍾安住回憶說,當年是天主光照讓修會知道要做這件事。主教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修女葛永勉和永和耕莘醫院等單位一起攜手,基金會和養護中心陸續成立。 除了倡議失智照護的四大目標:「認識它、找到它、關懷它、照顧它」,後來更著力推動社會教育及包括設置日照中心、據點、送餐等各種社區服務。鍾安住還有感而發說,當年基金會雖以「老人」為名,但隨著年輕失智者增加,服務早就擴及到各年齡層。行政院長陳建仁也以影片對基金會致上祝福及謝意,他說,基金會做的事就是實踐德蕾莎修女說的:「 愛,就是在別人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並關心長者和最弱小的弟兄姊妹,堅持愛與承諾,也盡心協助政府盼能達成2025年失智友善777目標。當年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失智老人」 現在已有很多「失智中年人」總統府張博雅資政也在致詞中說,因著失智老人基金會的努力,多年來台灣社會已受到很好的啟發。當年有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失智老人」,現在則已有很多失智中年人。很多失智者被認為是不懂事、亂鬧,但他們確實是需要照顧。25年前基金會便有此眼光和愛心,實屬難能可貴。輔大醫學院院長葉炳強說,失智老人基金會除了以照顧協助失智家庭,還拍了很多紀錄片、影像成為教育社會很重要的教材。新店耕莘醫院院長鄒繼群說,即使在疫情期間,基金會很多人員都為了失智者及家屬堅守崗位,越做越好,讓台灣民眾更認識失智症。 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說,回顧25年來,台灣能從失智症的荒漠,到如今連蔡英文總統都願意在基金會出版的「失智怎麼伴」書中,分享如何照顧陪伴失智家人,真是非常大的進展。除了各界的一起努力外,他特別感謝失智者 家屬,因辛苦的家屬們也是最重要的照顧團隊。鄧世雄說,基金會成立後,接著從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落成,台灣開始有專為失智老人設置的家園,醫院也開始有失智門診;如今連同送餐服務等等,受惠照顧的長者難以計數。他說,即使有很多恩人捐款,但很多服務都虧損,尤其是疫情之後愈虧愈嚴重。但高齡社會來了,需要照顧的失智長輩卻越來越多,明年只好咬牙要增設廣智及東湖社區兩處長照機構。 「解鎖失智密碼」出版 最實用最在地的失智者照護心法如今國人比以前理解失智症,但家中有人失智或逐漸退化,仍有很多難以應付的情況,或不知如何善用周邊資源幫助記憶。鄧世雄說,因此基金會和聯合報合作, 共同出版「解鎖失智密碼」一書。將第一線照護人員累積25萬個小時的照護經驗,整理成25個暖心的照護故事,整理成最實用最在地的失智者照護心法。還邀請了失智症的頂尖學者專家,包括毛慧芬、王培寧、徐文俊、郭慈安、陳乃菁、陳亮恭、葉炳強、劉秀枝及蔡佳芬等人,從各角度分析失智議題的現況、隱憂、治療發展及照護趨勢,並收錄基金會成立至今的點滴。 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強調,基金會這幾年努力推動慢性病自我管理,因為歐美的經驗已發現,如果能從減少慢性病做起,不但失智症者的症狀得以逆轉,國家的失智症盛行率甚至可望降低。今天就有一位在10年前確診為血管性失智症的牧師劉仁海出席作見證說,血管型的失智是有機會痊癒的,像他就是在失智後依然天天工作、為原民社區忙碌,忙得沒時間想失智的事,直到新冠確診住院檢查,才被醫師確認早已沒了失智。今天基金會的25周年慶非常溫馨,陳俊佑就透露說,人稱「郎叔」的老藝人郎雄年老後,仍常常協助基金會,後來郎叔病了,他前去探視,郎叔已非常消瘦,但毫不掛記自己,只擔心著基金會將來的發展。基金會今天發表的紀錄片也講述了了許多篳路藍縷的歷史,包括當年有很多外籍和本國修女推動,她們也在今天以紀錄影片等方式送上祝福和期待。已然白髮蒼蒼的天主教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的修女何華珍就說:「25年快樂,但要一直走一直走到50年才快樂,因為老天一定需要你們」期勉基金會步履不要停。而紀錄片也披露了「失智症」一名的來源。陳俊佑說,是當年天主教總主教狄剛認為,被稱為「老年癡呆症」的長者對家庭和社會都貢獻一輩子,實在不該以這樣的病名來汙名化他們;所以才倡議改成「失智症」。 狄剛總主教說,這不是讓我們羞愧的事,它是一種病,不是罪。
-
2023-09-23 醫療.精神.身心
爸爸過世後,媽媽變得很奇怪!是老年憂鬱症?還是失智?
「醫生,我媽媽變得很奇怪,可能失智了。」女兒述說著媽媽最近的改變,自兩個月前爸爸過世後,媽媽愈來愈不對勁,吃很少、睡不著,跟她講什麼都不記得,無法一個人生活。老年憂鬱難察覺 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的診間,常有類似求助個案,以為失智來看診,後來發現是憂鬱症,蔡佳芬指出,失智是漸進的退化過程,需要時間推移,突然間記憶力變差、生活大改變,通常失智的可能性低。老年憂鬱症除了和失智症症狀高度重疊外,也常以身體病痛的方式呈現,許多長輩因為反胃、心臟不舒服、胸悶發抖,什麼身體檢查都做了仍找不出原因,直到轉到精神科才發現是憂鬱症。蔡佳芬指出,憂鬱症的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電刺激療法。相較於年輕人,老年人治療效果會比較差,因為身體的退化,藥物要比較大劑量、心理治療和電刺激療法也要比較多次才能達到效果,服用藥物的同時,還要考慮他已經在服用慢性病藥物。但是只要好好治療,效果依然看得見。老人精神疾病的相關資源不足她認為,目前比較大的問題是老人精神疾病的相關資源不足,在初級、中度及重度的治療上,都有努力空間。在初步篩選出需要幫助的長者部分,若家醫科及社區醫師可以扮演守門員角色,找到輕度或疑似憂鬱症長輩,即時做一些協助或治療,對於避免發展成中、重症的憂鬱症有正面意義。但是可提供中重度憂鬱症治療的老人精神專科並不多,就算有,也很難掛號。若進到重症、需要安養階段,年老的精神病患(包括憂鬱症)是找不到安養機構的,因為目前收治慢性精神病人的護理之家不收老年人,而老人安養機構不收精神病者。蔡佳芬就有病人因一直找不到安養機構,雖然已不需要住院治療,但家人也無力照顧,就長年在各醫院間流浪。她認為,老年心理健康這件事,需要社會更多關注,也要系統思考,投入對的資源去處理。求助資源●衛福部安心專線:一九二五(廿四小時免付費心理諮詢服務專線,手機或市話均可)●全台設有卅七處心理衛生中心,可提供免費一次的心理諮商服務。●老朋友專線:○八○○─二二八五八五●生命線協談專線:一九九五(手機或市話直撥四個號碼,可與當地生命線服務專線聯繫)●張老師專線:一九八○數位版看這裡不想孤老悔恨 也有積極做法年輕時努力打拚的長輩坐在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面前,訴說他們的後悔,不應該在孩子那麼小就將他送出國念書,現在小孩都在國外工作、成家,留下年老且孤獨無依的自己。蔡佳芬說:「你們在年輕做這個選擇時,有些事情並沒有想清楚。」但局勢已定,悔恨無用,蔡佳芬認為更積極的做法是……。百歲孤寂/老伴過世、孩子忙工作...老年孤獨是必然 想克服得學會不怕死
-
2023-09-23 醫療.精神.身心
長輩有憂鬱症?「1方法」篩檢長輩是否憂鬱 未來透過AI介入心理諮商
衛福部心健司心理健康促進及自殺防治科科長王芃宣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健康定義為生理、心理及社會,因應即將到來的超高齡化社會,衛福部重新盤點資源,並將心理健康於一一○年九月納入「高齡社會白皮書」中。長者量六力 篩檢長輩是否憂鬱症王芃宣表示,每年監測老年憂鬱症與自殺率高齡者占比皆偏高,但早在一一○年之前,衛福部積極推動「自殺守門人」制度,搭配長照送餐員、村里長、巡守隊等,提高他們察覺長者憂鬱或是否有輕生意圖,即時通報轉介。國健署近年推行的「量六力」(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憂鬱),其中有二力與心理健康相關,特別是憂鬱,國健署協助透過量表,篩檢社區長輩有疑似憂鬱症的個案,一旦被認定有憂鬱,則會轉介資源協助。去年篩檢卅六萬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其中有二九七七人轉介精神科、一二六五人轉介心理諮商、七八八人轉介其他資源,如長照或是中低收入戶等福利資源介入。今年一到七月已經篩檢卅多萬人,目標年底達到卅六萬人。篩到有憂鬱傾向 透過AI介入王芃宣表示,只要篩到有憂鬱傾向,就會轉介資源,但是長輩大多排斥就醫或是諮商資源介入,也使他們近年一直在思考,可以使用什麼樣的系統,增加政府可以介入的措施。這一、二年正在討論可以透過AI等措施,強化介入強度,預計一一三年提出研究方案,一一四年開始試辦。她說,目前亞洲的長者對於心靈的需求,仍不太願意說出口,現階段仍在提高長輩對於心理健康的適能著手,心健司整理不少衛教資訊,如「心快活」平台,先提高長者察覺心理健康的需求後,再透過強化布建社區的心理衛生中心,提供服務。目前全台設有卅七處心理衛生中心,可提供心理諮商服務,部分縣市有提供免費諮商次數。依照目標是每卅三萬人口,需布建一處心理衛生中心,目前正持續布建中。求助資源●衛福部安心專線:一九二五(廿四小時免付費心理諮詢服務專線,手機或市話均可)●全台設有卅七處心理衛生中心,可提供心理諮商服務。●老朋友專線:○八○○─二二八五八五●生命線協談專線:一九九五(手機或市話直撥四個號碼,可與當地生命線服務專線聯繫)●張老師專線:一九八○數位版看這裡不想孤老悔恨 也有積極做法年輕時努力打拚的長輩坐在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面前,訴說他們的後悔,不應該在孩子那麼小就將他送出國念書,現在小孩都在國外工作、成家,留下年老且孤獨無依的自己。蔡佳芬說:「你們在年輕做這個選擇時,有些事情並沒有想清楚。」但局勢已定,悔恨無用,蔡佳芬認為更積極的做法是……。百歲孤寂/老伴過世、孩子忙工作...老年孤獨是必然 想克服得學會不怕死
-
2023-09-23 醫療.精神.身心
每年有千位65歲以上輕生!老年憂鬱症就醫率低,常誤解為老化、失智、防衛心重
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挑戰與任務,在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論點裡,晚年期的任務在於整合生命、找到生命的意義感,若做不到,則會帶來悲觀絕望的感受。然而老年人的心理議題以及需求,是各生命階段中最被忽略的一段,許多憂鬱長者身心困在疾病中,最後選擇自我了斷、寂寞離世。面對比率高、人數也一直攀升的老年自殺,社會該如何因應?高齡憂鬱就醫率低「退休」讓你想到什麼樣的畫面?已經卸下人生重責、含飴弄孫享清福?據衛福部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自殺死亡人數,在民國一百年是八○七人,一一一年時攀升到一一三八人。服用抗憂鬱藥物的長者,民國一○一年時是廿七萬人,一一○年攀升到四十八萬人。年老後比年輕時更容易出現社會關係孤立、經濟貧窮、配偶離世、身體病痛等問題,這使得國內六十五歲以上族群的自殺死亡率一直居各年齡層之冠,服用抗憂鬱藥的人數,在這十年間也明顯攀升。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認為,雖然老年人口的自殺率及自殺死亡率一直很高,但關注度卻遠不如青少年自殺,彰顯了社會對老年人心理議題的不夠重視。蔡佳芬分析,老年人的自殺死亡率高,一來因為老年人身體較衰弱,同樣的方法,可能年輕人會被救活,但老年人就離世了;另一方面,老年自殺通常選擇致命性高、不可挽回的方法。老年人的憂鬱症難發現老年人的憂鬱症部分,雖然比率不是最高,但必須被重視的是低診斷率。相較於成人及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老年人更難發現。一來,老年憂鬱會出現失眠、沒有活力、心情低落、記憶力變差等現象,常被認為是老化表現、身體病痛所致,或是罹患失智症。蔡佳芬的失智門診中,大約有二、三成民眾以為是失智來就診,診斷後發現其實是憂鬱症。二來,老年人對於心理疾病的求助意願低。同樣是精神科的疾病,長輩疑似失智症都不一定願意就診,憂鬱症的汙名化比失智更為嚴重,防衛就更深。蔡佳芬強調,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但前提是要找出需要幫忙的長輩。最近她協助國健署拍攝了老年憂鬱症衛教影片,對象是家醫科及基層診所醫生,因為長輩不一定願意看精神科,卻常因為慢性病、身體病痛去家醫科或附近診所就診,若在回診時,醫師能夠對老年憂鬱症有些敏感度,鼓勵疑似者做檢測,並給予初期的處理或是轉介,會更精準地找出需要幫助的長者。除了基層醫師,社區工作者也是老年憂鬱症及自殺預防的守門員。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指出,老盟這兩年關心獨居老人處境時發現,許多走不出來的獨老多有類似憂鬱症等心理健康議題,失去社會連結會讓孤獨感加深,也會讓原有心理問題更嚴重。她建議政府應該有系統地做預防性的訪視,而分布綿密、且了解社區長輩狀況的社區關懷據點很適合扮演這個角色。她認為,據點除了舉辦長者的健康促進課程,還要走進社區,找到因為身體或心理狀況無法出門的長輩,為這些長輩創造人際連結。※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24 醫療.精神.身心
國寶雕塑家朱銘疑久病厭世輕生 四大方向觀察老人憂鬱
台灣知名雕塑家朱銘驚傳被妻子發現在家身亡,疑似因久病厭世尋短,享壽85歲;檢方相驗後認定現場無外力介入,排除他殺可能。家屬對死因無意見,遺體發還處理後事。針對老年人可能因久病出現憂鬱情形,北榮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可從語言、行為、睡眠和胃口四大方向觀察是否有憂鬱傾向,如果嚴重就建議帶老人家就醫、介入治療。根據董氏基金會2016年調查,71至80歲老年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占12.4%,包括活越久對生活健康沒信心、環境不佳等,越顯憂鬱。老年憂鬱4大觀察方向蔡佳芬表示,老年人憂鬱症狀可能比較沒那麼外顯,但可從四大方向觀察:一、語言:如果常常說出「再活也沒有多久了」等負面、消極的話語,或是甚至出現尋死的想法,就必須注意。二、行為:有些老年人不願意說出自的想法,則可從行為觀察。當想法低落,行為也會跟著低落,因此可以觀察,若過去常常出門變得不愛出門,或在家時常常將窗簾拉上,不願接觸外面世界;變得不愛社交,行為退縮,也可能是憂鬱的前兆。三、睡眠:出現失眠或是整天在睡等兩種極端情形,有可能出現憂鬱症狀。四、胃口:老人家食欲下降且愈來愈瘦,應該特別留意。 蔡佳芬說,語言和行為表示是憂鬱症狀的核心情緒,但不易察覺,睡眠和胃口是生理兩大觀察面向,也值得留意。老人家出現憂鬱症狀,可以先移除身邊的危險物品,避免一轉眼不在身邊時就發生憾事。另外,也要帶老人家就醫,尋求專業協助。老人家不願就醫 可趁慢性病回診時一併諮詢「很多老人家是從其他科轉介來的」,蔡佳芬說,如果老人家不願意就醫,可以趁老人家慢性病回診時,先向主治的內、外科醫師說明,由醫師先開立輕微的抗憂鬱藥劑,再試圖規勸就醫。蔡佳芬提醒,自殺防治守門的「一問二應三轉介」是非常重要且有用的步驟。一開始可以有技巧的詢問發現警訊,一但發現警訊就算非專業人員,只要能夠陪伴、傾聽,就是非常好的回應。發現問題超過可處理的程度範圍,找到適當資源轉介,就能降低自殺的可能性。★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03-16 養生.家庭婚姻
在婚姻中陷入「不對等關係」又有孩子該不該掙脫?三角度幫妳重新審視自己!
在愛情中,一段不對等關係,即使付出再多也沒用;但若是已經步入婚姻,情況就更複雜了。「一輩子很長,要怎麼繼續愛著一個,永遠不會回頭看她、甚至把她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的男人?」不對等關係令人失去自我這是蔡佳芬醫師曾於臉書粉專分享的真實故事。L跟學生時期仰慕的白馬王子交往,但在交往的過程中,卻很少感受到男友對她的重視和關懷。深愛男友的她,總是以對方專注於理想與工作為由,說服自己去接受多年的淡漠;甚至,認為對方不在意自己,是因為自己還做得不夠多。今年情人節,L在為彼此精心準備一頓燭光晚餐的時刻,和交往多年的男友提出了分手。雖然的父母很不解她的決定,認為兩人交往得穩定,為何不是進一步結婚而是分手?甚至覺得L的決定很荒唐。但L卻很清楚,這段為愛不斷犧牲奉獻的道路,對她來說已經夠了,告別這段不對等的愛戀,重新擁有自己的人生了。而在這篇文章發佈後,有些女孩問:「如果身在一個不對等關係裡,但卻在婚後甚至是有了孩子之後,才真的意識到這件事,該怎麼辦呢?」該不該告別?三角度審視自己蔡佳芬表示,婚姻關係,遠比戀人關係還要複雜;有了孩子之後,要考慮的又比戀愛時更多。所以她才會不斷強調:「審慎考慮婚姻」這件事(並非「否定婚姻」)!人生也沒法總是有先見之明,很多事情要經歷後才知道其中甘苦;即使是她自己,也曾經在一段不對等的婚姻關係中掙扎,最終好不容易掙脫。為此,她提出三點由衷建議,給正陷入不對等婚姻關係、苦思無果的女性:一、先釐清「妳要的是什麼」蔡佳芬前陣子在網路看到一篇貼文,女孩抱怨自己想住一天一萬的月子中心,但老公覺得真的太貴,於是希望她住20天就好,回家後再請月嫂坐20天。但女孩認為自己生小孩辛苦,連坐滿30天月中都不願意,老公的行為讓她很心寒。從這個例子裡面,雖然不清楚家裡經濟條件如何,但先生的想法坐20天每天一萬的月中、20天在家請月嫂,大概就要花費25萬左右(原PO是想直接花30萬住月中),從經濟考量上,對一般小家庭來說的確是一種負擔。從務實的層面來說,先生的考慮已經算周延,但如果先生在表達這件事時,態度是一種輕視、隨便的態度,也許就會讓太太覺得失望。所以,在婚姻關係遇到問題時,我們要釐清的是:女孩,妳想在關係裡獲得什麼?妳要的是對方用金錢來表達他的珍惜,或是其實妳在意的並不是他的花費,而是他有沒有看重這件事?如果妳知道在意的是什麼,不妨讓他知道妳介意的是他的態度。如果他能夠體恤生孩子的辛勞,並且捲起袖子一起去陪伴和照顧孩子,是不是花30萬住在月中,也許就不是一件值得爭吵的事情。二、劃清妳的底線如果已清楚自己要什麼,但是跟對方溝通卻沒有效果呢?假設妳在產後憂鬱中,極度渴望他的關懷,他卻在回家後埋首於電玩或手機,對妳的心情置之不理,那麼妳恐怕需要為自己設定一個底線。蔡佳芬分享,自己兩胎懷孕時身體臃腫、生產後各種不適,讓產後憂鬱相當嚴重;也是在那時她慢慢去認清,跟孩子的父親並沒有走在同一條道路上。「所以,認清現實的我,為自己設立了停損點。雖然當時的處理並不算成熟,反反覆覆猶豫不決,給了他很多次機會,也承受了很重的苦果。但在那個分分合合過程中,我也慢慢堅定自己的底線,認清自己在婚姻當中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最終,我確定自己必須離開這段不對等的關係,才能獲得重生。後來跟大叔在一起,我的底線就很明確。我明確讓他知道:有些事情如果充分溝通,我都可以包容;但有些涉及我底線的事情,如果伴侶一再踩線,那麼我寧可捨棄這段關係。因為我把底線確定得很明確,而大叔又是一個很尊重伴侶的人,所以我們後來的相處,多少也會吵架也會爭執,但不會衍生什麼大問題,更沒有誰一再忍讓的情況發生。後來,跟大叔誕育老三的時候,我很訝異的是,身體上雖然沒有生老大老二時年輕,但整個孕期狀態極佳,產後也完全沒有出現產後憂鬱。那時我才發現,在適合的人身邊,用對的相處方式互動,身心都可以保持在最好的狀態。」三、保持一定的生存能力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女性產後回歸家庭,並沒有什麼不妥,也不是要否定家庭主婦的價值。蔡佳芬強調,即使女性回歸家庭,也不要停止學習;可以利用帶孩子的空檔,透過網路或各種方式,增進自己的能力。「我知道帶孩子、做家務很疲倦,但若因為這個理由停止成長,那麼一旦婚姻遭遇問題,走不下去的時候,妳就失去了離開的底氣。」「生存能力,能讓妳在遇到不適合的人時,可以灑脫的放手。」蔡佳芬指出,自己當時醒悟並勇敢跟前夫分開,乃至後來爭取到孩子監護權,除了心智堅定、對孩子用心之外,不能否認的是,擁有養育孩子的經濟基礎,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妳不需要家財萬貫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但妳需要有基本謀生的能力,才能在有朝一日,決定離開的時候,能有養活自己和孩子的信心。蔡佳芬表示,如果妳在婚姻中,陷入不對等的關係中,又找不到脫離的方法,建議可以把這三點放在心上。一方面釐清自己要什麼,一方面把底線找出來、劃清楚,接著,慢慢重拾學習、成長的習慣,不要放棄一點跟世界接軌的機會!等一切都準備好了,我相信妳的眼界會有所不同;到時候的妳,或許就不再是一個,甘願在不對等關係中掙扎的女人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11-23 失智.新手照顧
「候選人匯來買票錢」失智者選前陷混亂 醫提2招預防
2022九合一選舉11月26日登場,候選人頻透過實體、電話拜票爭取選民認同,不過對國內近30萬名失智者來說,外來刺激過多可能會增加混亂、不安情況。醫師提醒,家屬可協助減少收看政論節目頻率,改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但仍鼓勵失智者參與投票,因投票是基本公民權益。近期有失智者家屬反應,選舉前夕氣氛濃厚,家中的失智長輩變得混亂,甚至高齡媽媽還稱,「打電話拜票的候選人,已匯買票的錢到我帳戶,叫我幫他刷簿子確認。」讓他相當困擾。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不同程度的失智者的思考力差異大,中後期的失智者基本上無法語言表達、也無法做出決定,例如不能問他「要不要吃飯」,只能以命令句說「現在要吃飯囉」。因此會受選舉氛圍影響的,多半是有思考力的極早期、早期失智者。甄瑞興指出,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0.5分的極早期失智者,仍有部分思考能力,也可以上班、執行事務,不過短期記憶不佳,而近期若接到候選人拜票電話,極早期失智者可能會產生混亂、無法判斷;若以阿茲海默症患者而言,並不會增加幻覺,但會讓他不知所措。甄瑞興表示,並非每個失智長輩都會出現混亂,以臨床上統計,約30至40%的個案會伴隨妄想、急躁行為,而多數個案個性溫馴、沈默。若出現混亂時,會協助家屬以行為治療方式來改善,若無法改善時,才會考慮以藥物控制的方式,減少混亂情況發生。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會出現混亂、無中生有、劇情不對的對話,例如有候選人電話拜票、或僅由官方語音拜票,對失智者是外來刺激,無法判斷,同時讓他聯想到過去經驗,誤認「候選人買票」,要家人幫忙刷存摺確認款項。蔡佳芬建議,家屬遇到這類情況,避免質問或與其衝突、罵他「亂講」,可改用委婉、較有創意的說法,例如告訴失智長者,現在規定不可以買票,或告訴他現在行情不好,帳面上匯個小錢給長者,假裝「有收到」,盡量安撫失智長者,避免與其爭論。蔡佳芬指出,若失智長者本身熱衷政治,若選情不如預期,少數失智長者出現負向情緒,可能表現過於激烈,建議家屬別讓失智長者看太多政論節目、減少新聞報導刺激,可以增加其他戶外活動。台灣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候選人到家裡按電鈴、問候拜票,對失智長者來說很陌生,即使候選人已離開,失智長者還是會認為「有外人在家」、「東西被拿走」等,容易處在不安、混亂當中。甚至拜票電話、詐騙電話也分不清楚,不小心就把銀行帳戶外洩。陳筠靜指出,對政治狂熱的失智長者,選舉期間容易亢奮,不管在家裡或外面,只要一想起政治話題就激動、跟著電視罵,建議家屬技巧性地降低失智者看政治新聞的頻率,或轉移話題,改聊其他生活事情,不要聚焦在選舉,若出現精神症狀、行為問題影響睡眠,應找醫師諮詢。甄瑞興建議,若情況允許,希望家屬盡量鼓勵失智長者參與投票,讓他參與社會活動,從踏進投票所、蓋章、投票等一系列動作都順利完成時,對失智長輩來說會感覺成功、快樂,彷彿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失智老人不是植物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不記得什麼事」。蔡佳芬提醒,投票是基本人權及公民權,失智者只要沒有被褫奪公權,仍然有權利參與投票,即使失智者蓋錯也無妨。陳筠靜表示,考量選舉程序、資訊多,中央選舉委員會也提供「公民投票易讀版指南」,讓家屬可以帶著失智長者、身心障礙者閱讀,此外投開票所現場都會提供無障礙規劃,若失智者有身障證明也可出示,現場可優先進行投票。
-
2022-04-19 活動.健康聚樂部
【元氣一日課】讓你神經不再大條!專家教你活化腦部,預防腦退化從現在開始
只要是人,都會有變老的時候,手腳不再靈活、膝蓋總是隱隱作痛,皮膚粗糙、下垂,頭髮變白、變少等等老化現象,這些老化現象可透過保健品、保養品的補充改善,但是,民眾卻經常忽略大腦的老化,大腦的退化不像皮膚、骨骼,容易在生活中被察覺,一旦錯過保養大腦的好時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喪失記憶力與專注力!除可透過「三動」來預防,所謂三動讓身體持續動維持體能、常用腦讓大腦持續轉動、維持與人互動社交連結📢再教你 6 招,攝取均衡營養|活絡筋骨|增強人體心肺功能!快跟著元氣網一起登入學會。你注重健康嗎?還是你有健康意識,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元氣網一日課程】聚集最豐富的專家群,告訴你生活健康大小事,並透過一日健康學習表,按照自己的步調輕鬆學,發掘自己不一樣的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快來元氣網,體驗獨家免費一日健康課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主題簡介】培養生活好習慣 避免養出不健康的大腦老了就會不靈光?如何到老都能健康有活力、獨立不依賴他人、有清晰的頭腦?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袁瑋說明,研究證實若持續堅持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可以預防、延緩或改善已經退化的身體或頭腦功能。(資料來源:振興醫訊第298期)【專屬你的健康學習表】元氣網提供主題式影音課程、內容,可參考健康學習表自主分配個人生活作息時間,並陸續完成目標,無觀看時間與次數限制。📝目標Get:✅ 完成 2 個自主運動(促進手眼協調,增強心肺功能)。✅ 學會 1 個生活技巧(攝取均衡營養,促進腸胃蠕動)。✅ 進行 1 個健腦活動(活絡筋骨、腦袋清楚)。✅ 閱讀 3 篇健康知識(教你如何預防憂鬱、延緩失智)。★完成學習目標後,元氣網還會不定期寄送客製化學習包、優惠訊息電子報給你!★【立即開啟你的一日學習】●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 10:00-12:00【閱讀】居家活動● 12:00-13:00【技巧】食在美好●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 15:00-16:00 下午茶時光● 16:00-18:00【活動】放鬆活動● 18:00-19:00【技巧】食在美好●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 21:00 準備就寢⏰ 09:00-10:00【運動】活力晨操居家運動,羽球有氧運動:運動專家 何宏胤👉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2:00-13:00【閱讀】食在美好老年防憂鬱失智 做好身動、腦動、互動據統計,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及失智症所苦,憂鬱和失智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呼籲,透過「三力」、「三空」、「三好」照顧自己身心。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可透過身動、腦動、互動「三動」,來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身動是活動身體維持體能與肌耐力,腦動是轉動大腦維持腦力並轉換情緒,互動則是與人維持連結互動避免孤獨,可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也有助改善患者的憂鬱症狀,延緩失智程度。👉《點此看全文》老年憂鬱和失智恐加速其他疾病惡化,醫提醒「三動」不能少,樂享老後生活⏰ 12:00-13:00【技巧】食在美好腸胃保健,飲食消化問題:醫師 謝名宗👉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3:00-14:00 午休時光⏰ 14:00-15:00【運動】醒腦運動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我家也是健身房(故事篇)👉課程來源:健康九九網站⏰ 15:00-16:00 下午茶時間⏰ 16:00-18:00【活動】練習才藝⏰ 18:00-19:00【技巧】食在美好吞嚥機能強化訓練:專家楊光榮嗓音耳鼻喉科診所 語言治療師 蕭麗君👉課程來源:WaCare遠距健康⏰ 19:00-20:00【閱讀】洗澡沐浴洗澡竟變成酷刑? 原來有一種痛是「洗澡頭痛」「醫生,你有遇到洗澡竟然會變成酷刑的例子嗎?」「所以你洗澡時發生什麼事情?」 聽起來是不尋常的症狀,腦神經內科 林志豪醫師開始發揮追根究柢的精神。聽著患者說明,「大約十天前,有一次很疲累的時候要去洗澡,但當水往我身上沖時,瞬間覺得那水好像化成一個巨大的榔頭往我頭狠狠的敲下去,當下覺得腦快爆裂了。由於來得太突然,以前從來也沒有這樣過,就馬上到醫院急診。急診醫師當下擔心我是腦出血,馬上排了腦部掃描,甚至還做了腦脊隨液的化驗,結果都是正常的。由於後來我頭再也沒有痛了,休息一陣子後,就先回家。本來覺得可能是那天太累了,再來回到家後也都沒有頭痛,於是鬆了一口氣。沒想到隔天晚上,我在洗澡的時候,那惡魔又降臨了,我頭痛欲裂,所以趕快離開浴室。因為昨天才去急診,我決定先在家裡休息看看,頭痛真的就緩解下來了。隔天早上人也都覺得好好的。後來發現,我的頭痛只有洗澡的時候才會發作。因此接下來好幾天,我幾乎不敢洗澡。」聽完之後,醫師心中大概已經有些可能的診斷,馬上請她做進一步的腦部以及血管攝影,果然,血管攝影顯示她有幾段血管痙攣的現象,於是給她一些緩解血管痙攣的藥物。經過一段時間回診時,洗澡時會誘發頭痛的現象好了許多,她終於又可以享受洗澡時的放鬆時光。誘發頭痛的原因很多,醫揭背後原因有這些。👉《點此看全文》洗澡也誘發「頭痛」發生? 神經內科醫師:這類女性要小心⏰ 20:00-21:00【閱讀】一夜好眠睡不好是失眠還是睡眠不足?專家:2者不是同件事失眠是最主要也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都睡不好,十分之一左右的成人患有慢性失眠,以致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白天還會出現疲勞、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和缺乏動力等情況。然而,失眠不只是一種身體病況,也是一種症狀,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特定藥物治療都會引發失眠。此外,失眠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特徵,比方說焦慮症、憂鬱症或躁鬱症等。失眠有很多種,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不是每個失眠患者都有睡眠不足的困擾。失眠和睡眠不足經常被混為一談。目前已有很多資料詳述睡眠不足對健康的危害,以及不好好睡覺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例如死亡率較高、體重增加、高血壓、糖尿病……不及備載。幾十年來都睡不好一定會打亂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對吧?事實上,失眠與睡眠不足完全是兩回事。👉《點此看全文》失眠睡不著?快來了解你是哪種失眠類型?⏰ 21:00 ~準備就寢————本課程規劃參考————※運動時間點:根據《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掌握完美時機的科學祕密》一書提及,於在早上運動,可以藉此達到,減重、提振心情、保持習慣、增加力量的效果;而下午到晚上運動,則可避免受傷、發揮最佳表現、略為提高運動快感,因為此時肌肉有彈性,不易受傷,心肺機能也較佳。※居家活動安排: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中心社工主任陳俊佑指出,2013年法國有大型老人世代研究,追蹤3675位健康長者20年,結果發現,相較於不玩桌遊組,每周至少玩一次桌遊、棋類、牌類等遊戲的玩桌遊組,20年後認知測驗表現較佳、罹患憂鬱症機率較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15%。還有更多健康主題粉絲專頁,歡迎加入了解更多!📍 元氣網📍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全銀運動 | 銀髮族遠距健康
-
2021-12-02 新聞.食安拉警報
買年貨注意 常見農藥殘留
因疫情悶了一整年,終於要迎來喜氣洋洋的春節。不過,衛福部食藥署提醒,選購年貨、食材時,要注意包裝是否完整、顏色不過於鮮豔等,蔬果買回家時,須充分清洗再烹煮。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蔡佳芬表示,去年初稽查年貨大街販售食品,以農藥殘留不合格的食品最多,分別是竹笙、花椒和葉菜類,提醒民眾購買時要留意。明年1月31日是除夕夜,食藥署於11月中旬啟動「111年度春節複合式專案」至12月底,針對食品製造端、年貨販售端和年菜餐廳,稽查是否確實做好食品業者登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食品添加物使用和產品標示;尤其在豬肉選用,不論是台灣豬還是荷蘭豬等一定要如實標示。蔡佳芬指出,購買年貨、食材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店,購買有完整包裝標示的產品,也要注意是否顏色過於鮮豔或有怪異的味道,例如金針菇若太白或有酸味,恐使用過量漂白劑,香腸出油嚴重,可能因為保色劑使用過量。蔡佳芬也提醒,購賣蔬果回家後,應以流動清水先浸泡再沖洗、截切;水果則以水沖洗後,再去皮食用。
-
2021-12-01 新聞.食安拉警報
年節將至 食藥署提醒「這三樣」食材最容易農藥超標
因為疫情悶了一整年,終於要迎來喜氣洋洋的春節。不過,衛福部食藥署提醒,選購年貨、食材時要注意包裝是否完整、顏色不過於鮮豔等,且蔬果回家時須充分清洗再烹煮。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蔡佳芬舉今年初稽查為例,年貨大街等販售端以農藥殘留不合格的食品最多,前三名分別是竹笙、花椒和葉菜類,民眾購買時要特別留意。因應明年1月31日就是除夕夜,食藥署於11月中旬啟動「111年度春節複合式專案」至12月底,針對食品製造端、年貨販售端和年菜餐廳,稽查是否確實做好食品業者登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食品添加物使用和產品標示;尤其在豬肉選用,不論是台灣豬還是荷蘭豬等一定要如實標示。南區管理中心科長呂昀儒表示,除了相關食品登錄情形,也將針對蔬果的農藥殘留、重金屬以及動物用藥殘留等,以及餐廳的年菜食材效期、食材來源進行抽查,並加強防疫宣導。不過,由於各地食材不同,將由地方衛生局評估當季容易違規的食品訂定高風險產品,加強抽查。蔡佳芬則表示,今年初針對販售端,如年貨大街、食品商行的稽查,抽驗1780件,共有42件不合格、裁罰共166萬元。她表示,年貨大街和食品商行等產品販售項目多,其中以蔬果農藥殘留不合格24件最多、裁罰129萬元,前三名分別為竹笙、花椒、葉菜類;重金屬殘留超標11件居次,其中以菇類最多。蔡佳芬提醒,購買年貨、食材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店,並選擇有完整包裝標示的產品購買。另外,也要注意是否顏色過於鮮艷或是有奇異的味道,例如金針菇若太白或有酸味,恐使用過量漂白劑,香腸出油嚴重也可能因為保色劑使用過量。她也提醒,購賣蔬果回家後,建議以流動清水先浸泡再沖洗、截切;水果則以水沖洗後,再去皮食用。
-
2021-11-17 失智.非藥物治療
預防方法/老年防憂鬱失智 做好身動、腦動、互動
據統計,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及失智症所苦,憂鬱和失智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呼籲,透過「三力」、「三空」、「三好」照顧自己身心。總統府資政、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張博雅表示,目前國人平均年齡81.2歲,因科學進步、醫學發展,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年齡增長不代表每個人都活得快樂。國健署統計,八成65歲以上長者有一種以上慢性病,近期北榮、國衛院及陽明交大合作研究發現,九成65歲以上長者有一種慢性病。張博雅說,根據基金會調查,台灣71至80歲老年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占12.4%,因此基金會開始推動老年憂鬱防治宣導,提升民眾對「老年憂鬱非老化」的認知,及早發現及早尋求協助。前衛生署副長賴進祥表示,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390萬人,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2015年資料,老人人口罹患憂鬱症比率約7%,推估台灣約有27萬名長者罹患程度不一的老人憂鬱症。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10人就有一人患有憂鬱症,失智症則是每12至13人就有一人,憂鬱和失智患者常見的共同症狀,包含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情緒不佳,一般可從「日常」、「情緒」、「認知」三面向來觀察。蔡佳芬指出,日常包括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不洗澡、穿衣功能改變;情緒包括情緒低落、常常想哭、多疑、焦躁跟以往不同;認知包括時常有負面想法、強烈罪惡感、找錯錢、搭錯車。年長者罹患憂鬱或失智症,除了影響自身的生活品質和內在幸福感、加速身體其他疾病的惡化,也會對身邊的照顧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壓力。蔡佳芬提醒,照顧是漫長的過程,不要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要勇於對外求助,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避免成為下一個罹病者。蔡佳芬說,可透過身動、腦動、互動「三動」,來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身動是活動身體維持體能與肌耐力,腦動是轉動大腦維持腦力並轉換情緒,互動則是與人維持連結互動避免孤獨,可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也有助改善患者的憂鬱症狀,延緩失智程度。董氏基金會推動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計畫,強調「三好」箴言,包括有錢真好、有閒真好、有健康才是寶;「三空」自處之道,包括腦子空、肚子空、屋子空,常外出走動;建立「三力」腦力、體力、社會力,培養施比受更有福、珍惜當下、自得其樂能力,讓老年生活更自得。
-
2021-11-16 新聞.長期照護
老年生活擺脫憂鬱失智!「三力、三空、三好」顧身心
根據統計,憂鬱和失智是影響老年身心健康的兩大威脅,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及失智症所苦,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更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呼籲,透過「三力」、「三空」、「三好」照顧自己身心。總統府資政、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張博雅表示,根據內政部報告國人平均年齡,從民國99年平均年齡79.2歲,民國109年增加到81.2歲,因科學進步、醫學發展,注重個人生活、環境改善等,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年齡增長不代表每個人都活得快樂,國健署統計,65歲以上有八成長者有1種以上慢性病,近期北榮、國衛院及陽明交大合作研究,發現65歲以上長者,有九成以上有1種慢性病。張博雅表示,根據董氏基金會2016年調查,71至80歲老年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佔12.4%,包括活越久對生活健康沒信心、環境不佳等,越顯憂鬱,董氏基金會便開始推動老年憂鬱防治宣導,提升民眾對「老年憂鬱非老化」的認知,及早發現及早尋求協助,也推動老化體驗課程,讓小學生學習如何陪伴長輩及進行溝通。前衛生署副長賴進祥表示,內政部統計,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390萬多人,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2015年資料,老人人口罹患憂鬱症比例約7%,台灣則有27多萬名長者,罹患程度不一的老人憂鬱症,4年前寶佳基金會結合董氏基金會推動老人憂鬱防治,4年內出版9本專書,教導老人快樂過每一天。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10人就有一人患有憂鬱症,失智症則是每12至13人就有一人,憂鬱和失智患者常見的共同症狀,包含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情緒不佳,一般可從「日常」「情緒」「認知」三面向來觀察。蔡佳芬指出,「日常」包括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洗澡、穿衣功能改變;「情緒」包括情緒低落、常常想哭/多疑、焦躁跟以往不同;「認知」包括時常有負面想法、強烈罪惡感/找錯錢、搭錯車(前者為憂鬱,後者為失智)。年長者罹患憂鬱或失智症,除了影響自身的生活品質和內在幸福感、加速身體其他疾病的惡化,也會對身邊的照顧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壓力。蔡佳芬提醒,照顧是漫長的過程,不要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要勇於對外求助,儘管只有一小時,也要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避免成為下一個罹病者。蔡佳芬說,可透過身動、腦動、互動「三動」,來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身動」活動身體維持體能與肌耐力,「腦動」轉動大腦維持腦力並轉換情緒,「互動」與人維持連結互動避免孤獨,不但讓自己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同時有助改善患者的憂鬱症狀,延緩失智程度。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計畫,邀請國民阿嬤譚艾珍、飛躍羚羊紀政、時尚老人林經甫、整形教母林靜芸、小李飛刀衛子雲、不老頑童王小棣、退休老總江育誠、生活實踐家丁菱娟、以及品味私塾創辦人王文靜,拍攝全新系列短片「樂齡夢X享實踐」及「獨享的快樂」音樂短片,並發表《給照顧憂鬱和失智長者的你》書籍。影片中紀政、衛子雲分享「三好」箴言,包括有錢真好、有閒真好、有健康才是寶,以「三空」自處之道,包括腦子空:不要想太多、肚子空;不要吃太多、屋子裡空:要常常出去走動,鼓勵大家每日健走一萬步、早晚練習有氧氣功來照顧自己的身心。江育誠、丁菱娟則分享,建議中高齡者及早培養自己的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並持之以恆。林經甫、林靜芸建議年長者,建立「三力」腦力、體力、社會力,培養「施比受更有福」「珍惜當下」「自得其樂」能力,讓老年生活更自得。
-
2021-09-02 養生.聰明飲食
4款手搖杯糖量 1杯逾日攝取量
手搖杯幾乎是國民飲料,但熱量及糖含量卻也讓不少人卻步。行政院消保處與衛福部食藥署合作,於各縣市實體店面採樣六十一件現場調製飲料,有七件「總糖量及總熱量」標示不符規定;還發現有四件一杯就超過衛福部建議成人一天攝取的含糖量。消保處說,總糖量及總熱量標示有七件不符合規定,其中五件標示不實,包括老虎堂桃園ATT店、一芳水果茶台中秀泰文心店等,多為檢測結果高於標示。還有四家原產地標示不實或未標示原產地,包括老虎堂桃園ATT店、肯德基屏東逢甲店等。食藥署南區中心副主任蔡佳芬說,此次依食安法共開罰卅六萬。消保處簡任消保官王德明說,衛福部建議製作手搖杯加糖不宜超過一五○到一八○大卡,換算糖量約卅七點五到四十五公克。此次抽樣卻有四件一杯就超過四十五公克糖量。事實上,國人嗜喝含糖飲也加重健保財務壓力。成功大學公衛所特聘教授李中一今年發表研究就指出,含糖飲提高第二型糖尿病、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痛風、骨質疏鬆、齲齒的疾病風險,最高可達兩倍。糖飲疾病 年花健保233億元根據上述風險、國人各年齡含糖飲攝取率、相關主次診斷的健保資料,可估算可歸因於含糖飲的健保花費,每年平均高達二三三億元,相當於四年的罕病藥物支出、九年的癌症新藥預算,其中以第二型糖尿病可歸因於含糖飲的醫療花費最高,將近一一三億元。李中一建議,應積極研議開徵「糖稅/捐」;目前有卅多國開徵,以墨西哥為例,含糖比率高於百分之六就加收百分之十一的費用,糖愈多就愈貴,成功將罐裝飲料銷量大減兩成。不過,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研究員林真夙說,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已送行政院,但內容不包括「糖稅/捐」,目前透過建議產業減糖、要求標示含糖量、推廣每日飲食指南、限定校園不得販售含糖飲等多管齊下達到效果。
-
2021-08-19 失智.像極了失智
講到錢就精明 不像失智?醫:症狀不一
一名年近90歲的爺爺與子女談話時,常雞同鴨講,甚至對話到一半,就陷入自己的世界,家屬反映,「爺爺只要一講到錢就好像什麼都聽得到,變得異常精明,他到底有沒有失智?」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指出,失智症無法從單一事件或面向判斷,家屬應觀察長者有無「生活功能變化」,只要有所懷疑,即應及早至醫院篩檢。蔡佳芬說,腦部掌管眾多功能,如視覺空間、注意力、社交情境判斷等,因此判斷有無失智症的面向有很多,症狀也千奇百怪,且患者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表現,使一般民眾難以判斷。許多家屬往往憑藉一個現象,就判斷長輩有沒有失智,如單純記憶力不好、算數不好,或是當長輩出現找不到路、走路會踩空、喪失生活禮儀等變化,蔡佳芬指出,這時需要進行全體評估,才能判斷有無失智。有的長輩即使失智了,還是很會算數、算錢,蔡佳芬解釋,在功能退化的過程中,最擅長的事務會退化的比較慢、不明顯,有的失智症患者記憶力很好,即使失智,記憶力的測驗結果都還是高於一般人,因此家人並未覺得長輩失智。蔡佳芬建議,要先觀察長輩生活功能有無變化,再注意變化的「程度」,釐清以前與現在的記憶力有何差別、差多少,只要有些許不同,應就醫篩檢,並由身邊親近者陪同,以協助醫師診斷。
-
2021-06-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大醫療量能吃緊 醫美診所力挺捐呼吸器
日前北市聯醫工會、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接連發出求救信,坦言人力、資源面臨高度考驗。現在醫護相挺,有醫美診所1日主動捐贈三台呼吸支持器,提供台大醫院使用,希望拋磚引玉,協助病患和醫療體系度過難關。國內疫情未見趨緩,日均本土確診數仍維持三位數,累計死亡人數逾百人,多數集中在雙北市,重症病患增加讓雙北市醫療量能吃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新冠肺炎患者中,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人重症伴隨嚴重呼吸困難症狀,加重醫療體系照護人力和設備負擔。疫情嚴峻,第一線醫護警消壓力倍增,醫美診所院長蔡佳芬身為台大校友、皮膚專科醫師,拋磚引玉,捐贈三台呼吸支持器,提供母校台大醫院,希望為醫療第一線添補設備需求,協助染疫病患和醫療體系挺過這波疫情。
-
2021-05-17 退休力.社會連結
鍛鍊退休力/當志工能學習、利他 成就感多 孤獨感少
社會參與有助於老後心靈健康,當志工是社會參與的好方法之一。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從事志工讓生活較規律、有重心,也能增進社交生活、保持年輕心態、不與社會脫節,延緩失智,還能預防憂鬱症。志工工作多元,還能結合專長興趣,感覺自己被需要。調查顯示,有從事志工的經驗或門路、管道者僅有三成。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認為,比率偏低可能與部分民眾認為很空閒的人才去當志工有關,其實志工的工作具多樣性,還可以跟專長、興趣結合,有助社會參與。再者,擔任志工需要接受訓練,學習的內容本身就是收穫,蔡佳芬說,有的志工學習CPR,傳遞所學,感受到助人的歡悅,增加成就感,也感覺到自己被他人需要,降低孤獨感。蔡佳芬說,當志工能夠活動身體或腦力、促進社會人際互動,有抗憂鬱、提升幸福感之用,當志工就能有效降低10%的失智症危險因子,相當可觀。疫情嚴峻、志工停擺,可選擇遠距工作,對高齡更友善。這一年多來努力防疫,蔡佳芬在臨床看到一位80多歲老先生,之前一周有五天都當志工,有規律的生活步調及生活重心,但疫情爆發後,因為工作的單位屬於高風險區域,請老先生暫停志工活動,老先生居然體重暴瘦,心情鬱悶、總是感覺沒精神,看了腸胃科、精神科後,均未好轉,轉診至老年精神科門診,才發現已罹患憂鬱症。然如今疫情嚴峻,擔任志工的機會減少,蔡佳芬說,可以選擇「遠距」性質的志工服務,如提供接電話諮詢或陪伴聊天等,一來可避免染疫風險,二來工作內容超越距離、時間及體力,對高齡長者更友善,較不會有門檻限制,「就算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人,但有感受到被需要,就有降低孤獨感的作用。」當志工管道多,可找政府認證單位,專業也安全。另外,當志工的管道很多,蔡佳芬建議可選擇有被認證的志工服務單位,除了會提供完整志工管理與教育外,也會有訓練時數證明。她舉例,「政府立案的社會福利團體」、「縣市政府社會局」就是很好尋找志工服務的管道,有專業度,也有安全保障,讓家人可以放心。袁瑋則指出,不同年齡面對不同的任務與使命,而調查發現,75歲以上只有20.5%從事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事,這可能受到「成就感的定義」影響,許多長者幫子女帶小孩,生活有重心,能幫助子女,卻不覺得這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因此影響填答的判斷。鼓勵長者再就業,青銀共居也是利他好選擇。蔡佳芬說,除了當志工,也鼓勵長者再就業及青銀共居,人有利他的天性,幫助他人、被他人需要,能抵抗孤獨感。她指出,再就業不一定是為了錢,而是與社會連結、對他人有貢獻,還可以彌補部分勞動力不足,政府應擬定更加完善的政策來鼓勵。另外,國外已有許多長者出租家庭空間給年輕人,打造青銀共居的生活模式,雙方住在一起,互相關心,國內也可以多多鼓勵。調查分析從事有成就感的事 占比43%社會參與有助於自我認同、自尊建立與歸屬感。「退休準備指標」主張,社會參與的能力包括「持續累積某項知識、能力或技能」、「從事能讓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擔任某個領域的專家、顧問,分享自身經驗」或是「有從事志工的經驗或門路、管道。」「2020退休力大調查」顯示,「有從事能讓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比率最高,達43%;「擔任某個領域的專家、顧問,分享自身經驗」的比率最低,僅有15%;「持續累積某項知識、能力或技能」的比率僅有33%;「有從事志工的經驗或門路、管道」為31%。另外,接近四成認為自己沒有累積特定的知識及能力,沒有什麼事讓自己有成就感,也沒有專業經驗可和他人分享。調查也顯示,年齡愈大,上述社會參與的比率愈低。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1-05-17 退休力.社會連結
鍛鍊退休力/被需要感隨年齡降低 關係營造 別等退休後
「調查結果相當符合目前社會實情。」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說,對一般人來說,「被需要的關係」建立在「工作」或「家庭」,以60歲為界,愈年長的人愈認為自己不再被需要,主要還是與生命歷程有關,現在60歲以上多已退休,卸下職務,於是覺得自己不再被需要。研究證實,孤獨感與老人憂鬱、失智有關。此外,在家庭關係裡,孩子漸漸長大,不再需要父母殷殷照顧,再加上現在家庭規模變小、少子化,60歲以上的民眾「帶孫子」的機會也變少,在在被剝奪許多「被需要感」。蔡佳芬說,近年老年精神醫學熱門題目是「孤獨」,許多研究證實,孤獨與老人罹患憂鬱症、失智症有關,若希望老年人健康、有幸福感,就要促進長者社交互動,減少孤獨。而新冠肺炎爆發一年多,長者與他人接觸次數大幅減少,蔡佳芬預估,此時長者擁有「被需要的關係」比率恐再下降。家人是親密伙伴,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銀光學苑主任袁瑋指出,退休後與親朋好友的關係是之前的延伸,若希望退休後能有良好的支持系統,「營造關係不能等退休才做。」老夫老妻相伴需要智慧,最好各自保有社交圈。許多夫妻平時相處沒有大問題,但退休後兩個人相處時間拉長,成為關係的考驗。袁瑋說,很多男性或許在外工作職位高,妻子也有工作,但家務主要由妻子負責,不但將家裡打理得好、生活獨立,與老公相處也沒有問題。但退休之後,夫妻相處時間變長,若先生將之前在外工作的狀態帶回家中,矛盾可能一觸即發。「夫妻老了要相伴,很需要智慧。」袁瑋說,除了雙方相處要放鬆,也不能太堅持自己的想法,最好保有自己的社交圈。袁瑋說,女性的社交互動普遍多於男性,老年生活的豐富程度與幸福感也較高,她鼓勵男性適度調整自己,多與他人交朋友,離開職場後的生活品質有機會因此提升。手足相處關鍵在「尊重」,不比較不抱怨,做好照護分工。至於手足,能否相互扶持,關鍵在「尊重」,不要比較收入、職業,也不要比較彼此的小孩或抱怨對方的伴侶等,這樣的關係才會是舒服的;而年齡漸長之後,會遇到照護年邁父母的責任分攤問題,兄弟姊妹間經常會面臨衝突。袁瑋說明,每個家庭狀況不同,出力和出錢,彼此可以協調,若平日無法協助照顧父母起居,假日便可讓平日不方便者輪替照顧,或是以協助事項區分,有的人可以協助帶長者看病,有的可以帶家人外出遊玩等,手足間照護分工應明確並早點定案,才能營造良性家庭氛圍。常聽到人說「老頑固」,指人愈老愈難相處,袁瑋說;有同理心、不堅持己見是與人相處的基石,雖然每個人個性不同,但應該讓自己有調整的空間。建議在退休之前發展多元人際關係,多多與他人相處,了解不同的觀點,也可以透過閱讀、聽演講等,開闊自己的視野。調查分析退休五力中 「社會連結」得分最低根據「2020退休力大調查」,國人社會連結僅51.7分,在退休五力中得分最低。在「退休準備指標」中,社會連結分為社會關係與社會參與,社會關係包括與相互扶持、緊密社交和彼此需要的關係,發展關係的對象可以是家人、朋友甚至寵物。但調查發現,各項關係的建立以60歲為分水嶺,60歲之後普遍下降。在相互扶持的關係方面,20歲30有八成認為自己擁有可相互扶持的對象,但到了60歲降至六成五;社交關係幫助我們獲得支持,建立自信,60歲以下認為自己有緊密的社交關係者達七成,但70歲以上僅有六成。至於被需要的關係,在各年齡層回答的比率普遍都較低,但50歲下回答有被需要的關係者達成五成以上,到了75歲卻僅有二成,顯示年紀愈大,認為自己被需要的比率愈低。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1 失智.新手照顧
精神行為/陰雨日照少、失智易激躁 醫師建議照顧者這些雨天備案
進入陰雨綿綿的冬天,北台灣十一月至今,有長達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下雨,台北榮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失智症患者長時間缺乏日照,易誘發夜間激躁行為,增加照顧者不少困擾,建議啟動雨天備案,包括白天在室內讓患者大聲朗讀故事書、玩紙牌或拼圖等益智遊戲、三餐定時進食,多刺激大腦,可穩定腦內分泌,生理時間盡可能獲得正常的生活節奏。蔡佳芬指出,劍橋大學曾針對日照長度、陰天雲量研究失智者夜間的激躁行為,發現失智者在夜間激躁,不但跟陰天有關,甚至與陰天的長短有關,造成患者晚上很難安穩睡超過五個小時。「晚上不睡覺,還出現激躁,對失智症照顧者來說,相當痛苦。」有些患者還有黃昏症候群,傍晚就會焦慮不安,「一直想出門」,碰到日照少的冬天或陰天,黃昏提早到來,症狀更明顯。蔡佳芬分析,失智症患者大腦已經退化,腦內的生理時間已不容易透過天然的季節氣候鞏固節奏,倘若遇到長時間的陰雨天,外在也亂,體內就更容易大亂。要保持失智症患者生理節奏的平衡,降低激躁行為的發生,蔡佳芬建議,照顧者可啟動雨天備案,包括大聲讀詩、說故事,一起玩紙牌、拼圖等動腦遊戲取代外出,三餐定時進食,「最好讓他們一起參與料理」,可以增加腦內分泌的刺激與穩定。雨天也要盡量維持一定的社交活動,蔡佳芬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有研究指出義大利封城第一個月,約有超過25%的接受隔離失智者出現了「淡漠(Apathy)」症狀。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陰雨造成出入活動不便,天氣灰暗,白天黑夜分不清進而影響睡眠,都是失智症患者惡化的風險因子。建議此時更需維持社交活動與正常作息,以免退縮、退化的更嚴重,尤其雨天濕滑,老人最怕跌倒,照顧者務必帶出帶入要更注意保持乾燥,室內光線維持明亮。
-
2020-06-16 橘世代.健康橘
「對愛的質疑」老大人們被遺棄的焦慮
將安全體驗建立在「錢」上的父母,當他們逐漸老去的時候,他們被「人」拋棄的恐懼,也會更加強烈,所以他們會努力讓孩子看到:我一直把我最好的東西「錢」交給你,你一定不要拋棄我。此時,他們早年在與父母關係中被拋棄的恐懼,再度被喚醒,只是此時他們的身分更加複雜:在潛意識中,與子女的關係既處於父母的位置,也處於子女的位置。當他們處於子女位置時,他們就會努力做些什麼,來保障自己不被拋棄,例如用給孩子錢的方式,吸引子女的注意力,就像當年面對父母時,努力做個「好孩子」來保證父母不討厭自己。當他們處在父母的位置時,又可以感受到給予的優越感,從而補償被拋棄的恐懼,但這又會把子女推到當年自己所恐懼的那個位置:一個沒有能力的、不能養活自己的孩子。相信物質,不相信被愛對於成長中缺少安全體驗的父母,他們的內心其實也會缺少對於關係、對於愛的感受和信任能力,因為他們無法相信自己可以作為一個愛的對象而被愛著,而不是作為一個交換的對象而被愛(因為我有能力、有錢、漂亮……才被愛)。所以,他們在與子女的關係中也會延續這種交換的愛,即他們必須讓自己對孩子有用,才能感覺自己有資格讓孩子愛自己。而他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這樣對待他們的孩子,於是孩子就真的可能學會「你對我有用,我才接受你」。因此,這兩代人的關係中,就會缺乏真實的愛的關係,取而代之的,是對愛的遲疑和無法信任。當內心無法相信真實的愛存在於彼此的關係中時,就會對對方的行為、情感等產生質疑,即便對方真的是出於愛,才對自己好,也會懷疑那個好背後,不過是為了得到某些東西而已。對愛的質疑,使雙方都無法信任關係的安全,也就無法真實的將自己開放,也無法將真實的自己交付給對方,於是雙方的關係就像隔著一層什麼。看起來很親近,內心其實很遙遠。所以,兩代人常常都感覺自己很委屈:我對他那麼好,為什麼他對我那麼糟?這些對於關係,對於人內心的情感需要,都是非常具有破壞性的。沒有被愛的經驗,難以給他人愛當一個人的內心有太多情感匱乏體驗的時候,是很難真正地給予別人,能量守衡原則在人內心依然適用。當一個人內心非常充盈時,他的付出是帶有滿足和喜悅的,這時,他是可以給出愛的能量的,因為他內心已經儲存了豐富的被愛的體驗,所以給出去並不會讓他感覺匱乏。而當一個人內心非常匱乏時,每付出一些,他的匱乏感就會增加一些。為了保持內在的平衡,他就只能從其他的地方,以其他的方式再收回來,譬如剝奪對方的自戀、控制對方的情感等等,而這樣的給予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困難,因為父母的愛裡摻雜了傷害,讓孩子無法清晰地分辨愛與傷害的界限在哪裡,使孩子在成年後,人際關係中會有諸多的困惑,不知該如何與人建立健康的關係。父母讓自己生活得好,才能給子女真實的愛那麼,父母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盡量避免這些傷害的發生呢?父母要有能力讓自己生活得好,要讓自己能夠充分獲得愛的滿足,才有可能給予子女真實的愛。父母如果有能力「自私」一點,將關注點從孩子身上收回到自己身上來,讓自己生活得舒適,就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努力創造美好生活的榜樣,同時這種放手也向孩子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過好生活,是需要自己做出努力的事情,而不是來自他人的給予。而且這也可以釋放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自由地發展。只有父母內心足夠滿足時,孩子才能得到真實的愛,而不是夾雜著傷害的愛。這也是為什麼心理學家一直強調,父母相愛是對孩子最好的養育。如果伴侶關係中不能給予相互的滿足,子女就會成為替代性的滿足者;有時候,這個替代性的滿足就是以給予的方式呈現的,但是這背後卻不乏對自己內部情感缺損的補償,也就是為了維持家庭的關係,會犧牲掉某些真實的情感需要。所以,對子女最好的愛,是父母自己的成長、有能力愛自己、有能力愛彼此。因為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有能力給予孩子真實的愛。本文摘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寶瓶文化 2020/04/09 出版【更多精選延伸閱讀↘↘↘】。上有老,下有小!最好的「大家族旅遊」有2技巧!。孝親,不再有憾…讓媽媽高雅老去也高雅再見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6-15 橘世代.健康橘
注意!4個特質,容易患上老年憂鬱症
什麼樣的狀況,容易罹患老年憂鬱症呢?過去的研究,整理出許多可能會促發老年憂鬱症的因素,可以提供給大家作為參考。針對有這些因子的高危險群,給予適當的關懷與協助,消滅可能的危險因子,或許能減少老年憂鬱症的發生。一、年輕時要求完美、自我要求高,習慣控制一切的人,在年老時,反倒是憂鬱症的危險群。年輕時擁有不錯的地位,當老化時,發現身體不再受自己控制,或退休、失去工作,感覺自我價值下降。倘若調適不當,無法接受,就容易出現憂鬱情緒。二、家族病史中有憂鬱症,也會有比較高的比例罹病。但相較於年輕的憂鬱症患者,老人憂鬱症的遺傳性比較低。無論是成人,還是老人,女性得到憂鬱症的比率都比男性高。對於長輩,影響情緒最多的,就是「鰥,寡,孤,獨,老,病,久,衰」。當生命進入銀髮期,除了身體的自然老化之外,難以避免地會面臨許多失落,伴侶離世、獨居、退休、久病、失能等,都有可能成為老人憂鬱症的危險因子。過去研究發現,一個人若喪偶,七到十二個月之間,是憂鬱症病發的高危險期,病發率高達百分之二十四。三、亞洲人普遍重視工作,年輕時沒有規劃退休生活的概念,退休後,生活重心突然被抽走,也容易感到不適應四、老化、身體逐漸失去功能,甚至出現疾病,也是一大挑戰。身體疾病可能會造成憂鬱、疼痛,而憂鬱又會加重身體疾病的痛苦,這種痛苦又讓疾病變得更加嚴重,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舉例來說,一個老人原本有退化性脊椎疾病,若憂鬱症病發,他對疼痛的敏感度就會上升。原本可能感受到的疼痛是五分,但病發後,病人感受到的痛可能達到十分。當越來越痛,最後家人只能讓他吃止痛藥,但卻不知道其實病人痛是因為憂鬱,所以即使吃了止痛藥,心情也不會好,反而常造成藥物過度使用。又痛又憂鬱,老人會誤以為自己的病治不好了,甚至可能出現結束生命的想法。要小心的是,某些對中樞神經有影響力的藥物,容易導致憂鬱症病發,例如,部分抗高血壓藥、類固醇藥、嗎啡類止痛藥、抗帕金森氏症藥、毛地黃類藥、干擾素、癌症化療藥物等,但若得病,這些藥物又非吃不可。因此,若家中老人有服用這些藥物,一定要與醫師保持良好溝通,隨時注意病人情緒。必要時,須更換藥物種類,或是改用非藥物方式,治療憂鬱症。治療憂鬱症的藥物,不會讓人上癮目前治療老人憂鬱症的藥物療法是使用抗憂鬱劑。抗憂鬱劑有很多種,經過許多大型研究證實,療效是確實的。很多人誤以為治療憂鬱症的藥物會上癮,或誤以為服藥會壓抑情緒,讓人變得呆呆的,這可能是將鎮靜劑、安眠藥及抗憂鬱劑混為一談的誤解。所謂的抗憂鬱劑,是作用於腦部,調整腦內的分泌物質,提升腦內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物質的濃度,達到治療憂鬱焦慮症狀的效果。抗憂鬱劑並不含鎮靜、安眠的成分,雖然藥物的副作用,仍可能會造成嗜睡,但並無上癮的風險。倘若有相關疑問,建議詢問精神專科醫師。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是何種抗憂鬱藥物,都不會立即見效,必須耐心連續服用超過六至八週,才會開始出現效用。許多病患或家屬對於藥物治療的期待超乎現實,結果在這之前就以為無效,中斷或是放棄了治療,實在非常可惜。憂鬱症患者不願意出門,怎麼辦? 許多家屬會問,除了聽從醫生指示按時吃藥,定期回診,我們還可以帶憂鬱的長輩做些什麼。其實治療憂鬱症不只有藥物有效,多運動、多曬太陽、多接觸音樂等藝術活動,也是很有效果的。道理雖然簡單,但家屬最常反問我的問題就是:「帶不出去,該怎麼辦?」許多親友們看到憂鬱長者整日唉聲嘆氣,家人、朋友也想幫忙,於是打電話邀約長者一起出門活動,或是安排旅行遊覽,但卻遭遇長輩百般推託、拒絕,甚至長輩還碎念、找碴。有些家屬因此感到自己的付出不被接受,容易轉而憤怒、生氣,可能會對長輩出現指責的語氣。責備他們不聽勸、不遵照醫囑,或是怪他們不努力。我建議在協助憂鬱長輩之前,要先調整自己的想法,必須先了解到「憂鬱症患者並非故意的」。憂鬱長輩在理性面上或許可以接受勸告,但是活力與行動力都受到憂鬱症的影響,才會需要我們拉他們一把。可以試著找出能增強長者動機的誘因,想想有什麼是他們看重或喜愛的。應用他們所在意的人事物,以協助長者對抗憂鬱,抒解心情。譬如他平日最喜愛打牌,但生病後都不去了,就可以拜託牌搭親友,聲稱缺一不可,甚至可嘗試先將打牌的地點改在家中,製造陪伴的機會。又或者是病患最疼寶貝金孫,我建議多找理由聚餐,諸如慶生、慶功等,半哄半拖地,帶著長輩出門去接送孫子女。憂鬱症患者容易營養失調在健康飲食方面,憂鬱者常會出現食欲減退,進食量下降的情形,這在長輩身上,就容易因此而出現營養失調的結果。若考慮補充營養品,可以選擇補充維生素B群、葉酸、魚油,或是益生菌等。透過神經免疫的調節,腦腸菌軸的機轉,而且這些健康食品在新近的研究中,被認為可以減少憂鬱症復發,或者是改善情緒症狀。電視廣告盛行以巧克力、蛋糕或飲料等高糖分、高不飽和脂肪的食物療癒心情,雖然可能暫時有提振心情的功效,但是效果短暫,而且有惡化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所以對於罹患三高的老年憂鬱族群,並不建議這麼做。本文摘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寶瓶文化 2020/04/09 出版【更多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帕金森爺爺跟孫出門逛新北!山林秘境陶冶身心。長輩堅持不看精神科,怎麼辦?醫師提6訣竅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6-14 橘世代.健康橘
別把老年生命窄化了,「好老伴」不一定就是配偶
一般人常認為,老伴,老伴,就是老了一起作伴,但根據許多社會現象的分析,這個想法說不定是個迷思,與事實相去甚遠。配偶不見得是最好的人生伴侶,老伴不是只有「另外一半」,一旦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對方「完全照自己的意思」陪伴度過晚年生活,可能是過度理想化的想法,也把老年生命的可能窄化了,這反而對彼此形成沉重的壓力。更別說,萬一其中一方先走了,留下的一方,恐怕不知如何承受。所以,如果一廂情願把配偶當成理想的老伴,恐怕會失望。很多性格不相投的夫妻,越老越不肯妥協。貌合神離,相敬如冰,退休後分床、分房、分居、分手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這裡指的老伴,並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有許多人不能把私密心事告訴配偶,卻能對好朋友暢所欲言。風靡日本的吉澤久子女士在《一個人不老的生活方式》書裡,分享許多老年生活的觀念。她雖然獨居,身邊卻圍繞著許多朋友,有不少人來探訪她。相對的,她也積極地接觸人群。她說:「只有朋友能夠為生活增加色彩。我有許許多多的朋友。與朋友接觸,可以受到刺激,讓人的精神和頭腦保持活力。人際關係也是一種財產,心理健康的泉源。只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獨自一個人不見得會寂寞,生活同樣可以既充實又愉快。」此會非彼會,快來跟個會吉澤女士會和朋友交換食物,享受彼此口味不同的樂趣,也會和朋友一道去看各種電影或是舞蹈表演。她也和朋友們組成了讀書會,剛開始是邀請各種不同領域的專家來家裡講述專門學識,逐漸演變成有年輕人參加。有些人的年紀甚至比吉澤女士還小個三、四十歲。讀書會事先定好諸如歷史或外國文化等主題,然後各自發表心得。每個月都有十多人來聚會。開完讀書會,緊接著就是聚餐時間。每次由不同人輪值,使用自家帶來的食材,在聚會地點的廚房裡做飯。吉澤女士表示,能夠和志同道合的夥伴一邊聊天,一邊吃飯,度過時光,真的很愉快。考量銀髮讀書會成員的年紀越來越大,也會視情況,偶爾請外燴,或是去買外帶的好吃便當。除了讀書會,吉澤女士也參加許多不同類型的團體,例如「改善高齡社會的女性之會」,並在「高齡者或身障人士供餐的組織中」擔任理事。她抱持著希望貢獻所能的心情,加入團體,把想要傳達的理念傳達出去,同時藉著參加這些團體來服務他人。現在有許多不同的社團,適合長輩參加。例如,銀髮族旅遊團興起,長輩們多了一起去旅行的選擇。退休後,時間增多,但是體力可能不如從前,建議可以先從距離比較近的地區旅遊,或是時間比較短的一日遊開始,輕鬆、無負擔地享受出門走走,有時還會有和朋友的朋友結為好友的樂趣。有些長輩玩出心得來了,就會開始揪團,規劃喜愛的路線。如果是愛好品嘗美食的長輩們,就不妨組成「銀髮老饕會」,一起搜尋適合老年人的健康美食,交流情報,或是相約前往那種必須多幾個人一起來,才能享受到多種菜色的大餐。我時常鼓勵來看診的銀髮長輩,多多參與各式的活動。我發現社區中最受歡迎的節目,可能是「卡拉OK歌唱班」。有時聘請專業的老師來教導,學習丹田發聲等各種技巧,或是練習雙人對唱,增加趣味。老年交友的祕訣:三不一要祕訣一:要心態放開朋友是一種無形的財富,有人說「沒有朋友的人,最貧窮」。許多人在成年期為了追求事業,忽略友誼,這通常是以男性居多。朋友不會從天上自動掉下來,也是需要用心經營,建議越早開始認識人越好。中年就可以開始考慮累積下一階段的人際資源,千萬不要隨緣。有許多長輩對於交友,顧慮太多。一會兒擔心自己沒有特殊嗜好、才藝,跟人聊天缺話題,又或擔心自己年華老去,不好看,甚至認為參加活動,是浪費金錢。在還沒有嘗試交友之前,就裹足不前。建議應該要用平時、開放的態度,嘗試認識朋友。老年期所交的朋友,跟年輕時不同。並不強調一定要是能夠深交的知己,反而是應該多培養清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彼此不過度依賴,不要造成太多內外在的負擔及罣礙,做一個銀髮好朋友。祕訣二:不要設限只要價值觀相同,無論幾歲都能做朋友。上了年紀之後,找朋友的訣竅,不在於身家、背景、性別,也並非年齡相仿,而是在於是否有相近的價值觀,或是相近的喜好、興趣。這樣的朋友,相處起來比較融洽。這些相當重要。當人與人的價值觀相左時,相處起來,經常就會因為幾句話而發生衝突或誤會,例如使用金錢的觀念差異太大,或是政治立場不同。當有事情需要找人商量時,我們通常會考慮找鄰近或熟悉的親朋好友談談。價值觀相同的人,提供的建議值得參考,但如果是價值觀不同的人,就會讓人感到困擾。歐洲國家甚至推動青銀互助、青銀共居。跨越世代與年齡的距離,只要理念相通,長輩與青年人來做彼此的好朋友。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創造新同居時代。祕訣三:不要比較雖然我常常鼓勵長輩多多參加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享受休閒嗜好帶來的快樂,不過也曾經遇過被長輩抱怨的情況。潘奶奶一坐下來就開始抱怨,表示以後再也不要去參加讀經班了。「怎麼了呢?」我問。「您上次不是還告訴我,去參加讀經班之後,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一起讀聖經,一起分享小點心,吃吃喝喝,又唱詩歌,非常快樂。」奶奶只是搖頭,不肯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在旁陪伴的女兒忍不住對我洩漏了真正的原因。她說:「原本都好好的。每個禮拜去,也都很開心,甚至時間還沒到,就開心地準備待會兒要穿的衣服,催促我趕快開車接送她。沒想到前幾個禮拜,讀經班的班長一時興起,發起了一個活動,要來比賽背經節,說是鼓勵性質,只要有參加,就有獎品。背得越多,獎品越多。還熱心地自掏腰包,說要發給前三名的得主紅包。」原本是想要炒熱氣氛的活動,但沒想到班主任這麼一說,奶奶回家後,就表示下次不去了。女兒旁敲側擊才發現,奶奶很在乎自己的表現。奶奶認為自己現在的記憶力不好,可是說到年紀,在班上又不是最老的。奶奶又認為自己是讀過大學的,萬一表現比別人差,實在是太沒面子了。不管女兒怎麼安慰、勸說,老奶奶就是不肯去。不要以為長輩上了年紀,就會沒有得失心。相反的,團體互動的挫折感,會成為他們繼續參與的阻礙。建議團體的倡導者,要有智慧地避免這種情形發生。祕訣四:不要說教黃爺爺是個攝影高手,退休之後,也參加了攝影同好會。平日會分享彼此拍攝的美照,互相指導拍照的技術,甚至相約到著名的風景地點,拍攝照片。有次,同好會中的某人生日,邀約黃爺爺參加難得的慶生宴會。黃爺爺很看重,把多年前訂做的整套黑色西裝熨燙整齊,還準備了禮物,高高興興地赴會,豈知到了現場,另一名同好會成員,居然當眾指責黃爺爺,不該穿得全身黑,說是不吉利、不喜氣。黃爺爺氣極了,不願意再見到那位仁兄,也氣到不再參加攝影聚會。朋友圈裡,的確也有這樣的人,不會去想到別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總是愛七嘴八舌,評論別人。後來,大家也都沒有和那個人來往了。要當銀髮好朋友,記得戒為人師。這樣人氣必定上升,處處受歡迎。本文摘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寶瓶文化 2020/04/09 出版【熟齡選延伸閱讀↘↘↘】。最資深志工 楊滿時:「歌劇院就像我家!」實踐退休夢。夫妻情感不合最大元兇?專家:彼此過多期待和幻想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