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花蓮
共找到
1071
筆 文章
-
-
2024-05-29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林憶君組「小蜜蜂」當最強後勤 藥師偏鄉送藥到深夜卻滿滿成就感
藥師小檔案姓名:林憶君年齡:54歲執業地點:承祐藥局(花蓮縣花蓮市)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把自己照顧好,從前端預防開始防患未然,為健康打底。當過兵的人都知道,軍方最強的後勤就是「小蜜蜂」,宛如內建GPS的補給單位,總是比部隊還早到達任務地點,提供各種餐車美食。新冠疫情期間,立法委員、藥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林憶君整合花蓮縣內29家健保藥局,組成「小蜜蜂特攻隊」協助送藥到府,民眾揪甘心。對抗新冠第一線 不只賣口罩、發試劑林憶君說,這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感染,社區藥師扮演防疫第一線的角色,不只是口罩實名制購買,還要發放快篩試劑、協助藥品調度,每天要面對民眾殷殷盼望的眼神。甚至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不畏辛苦協助送藥到府,每天服務送藥約100多戶,解決民眾確診在家的用藥問題。疫情初期,許多人早起到藥局排隊領取口罩,人流帶來散播病毒的群聚危機。林憶君回憶,每日新增確診者愈來愈多,雖然心裡也很害怕,但看到長輩們焦慮的眼神,一方面加強做好自我保護,一方面宣導正確的防疫觀念,安撫民眾情緒。送藥送到半夜 跨越狹長南北距離藥師的角色愈來愈多元,肩負「照顧鄰里健康」的責任,林憶君提到,有些藥師主動花時間到據點、里民活動中心做衛教宣導。以這次疫情來說,送藥到府服務採自願性質,縣內的藥師都非常願意加入,晚上9、10點下班後,親自送到部落或偏鄉,回到家都已經半夜。有些家屬擔心另一半的安危,打電話到花蓮縣藥師公會「關心」,讓同仁很不好意思。「花蓮地形狹長,南北相距137.5公里,有些鄉鎮無社區藥局,在送藥上確實有些困難。」林憶君說,藥局主要分布於市區和吉安鄉,秀林、卓溪、萬榮及最南的富里都沒有健保藥局,有些鄉鎮則是一人藥局,只能北南奔波送藥,跨越山線、海線,光是一趟路程就花了1個半小時。遇到各種突發狀況 一輩子難忘林憶君曾經在開車送藥時,遇到滂沱大雨、找不到門牌號碼,下車步行時還看到百步蛇,冒出一身冷汗。她說,各種問題五花八門,有些部落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發達,連Google地圖也標示不出路線,感覺好像快找到了,竟出現跳號、跳巷,不斷兜圈子,只能想方設法問村民、求助當地的教堂、派出所員警。即便知道送藥到府的執行不容易,林憶君感謝29家藥局挺身而出,加入「小蜜蜂特攻隊」的藥師們,成立群組協調人力、回覆遇到的困難,互相支援與合作,在同一艘船上作戰。曾經有藥師行經鮮少人跡的產業道路時,被巡邏員警攔下盤查:「這麼晚了還在外面晃?」結果造成送藥延誤。上山下海使命必達 送上救命藥有時候遇到山路太窄,車開不進去的狀況,藥師還會折返回家換摩托車,「阿嬤,我幫您送藥來了。」使命必達親自送藥到患者家中,再電話指導如何用藥。離開時,患者在樓上揮手致謝,當下滿滿的成就感,覺得藥師工作是一件開心又有意義的事情。雖然送藥過程宛如外送員,卻是送上救命的藥,村民的健康狀況掌握在手中。藥師一接到任務,犧牲下班休息、吃飯的時間,盡速把藥品送到府上,因為內容物關係到民眾生命安全。林憶君說,確診已經很害怕了,居家隔離無法出門拿藥更讓人提心吊膽,這又是新興傳染疾病,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一定想趕快拿到藥解除病痛。自己也確診 同理心民眾驚慌新冠病毒傳染力強,藥師也陸續「中鏢」,看到群組傳來的災情,不免擔心焦慮。疫情持續延燒,該來的還是遇到,林憶君在第一波疫情時於花蓮確診,跟「天選之人」無緣,出現喉嚨如刀割的劇痛,遵循防疫步驟吃藥、隔離,第三天症狀減緩,過程像歷劫歸來,但也感同身受民眾的恐慌不安。在這場似乎「看不見終點」的防疫戰,林憶君認為,身為藥師,絕不只是整理口罩、發放防疫用品,思索「藥師在公衛的角色」,還可以做的更多、更廣,更是前端健康照護的一員。東部的就醫可近性或醫療量能遠不及都會地區,藥師的專業和熱忱打破距離藩籬,這些都是不可以替代的價值。隨著疫情趨緩,藥師的工作漸漸回歸日常,林憶君繼續推廣防疫衛教,利用布袋戲到廟宇演出時傳達健康訊息,呼籲民眾多運動、均衡攝取營養,提升免疫力,並確保民眾用藥安全。藥師是一群在醫療分工內默默工作的人,對藥理專精,也樂意站上前線,在這波疫情被看見,被譽為「社區好朋友」。
-
2024-05-29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第一線的防疫英雄!張文靜:疫情讓社會大眾看到藥師的專業,給予肯定
藥師小檔案姓名:張文靜職稱: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年齡:57歲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感謝國人在疫情期間對於藥師的信任及肯定,藥師將持續守護社區健康1000多個日子 藥局藥師接棒口罩實名制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全台人心惶惶,搶購防疫物資,頓時口罩洛陽紙貴,一開始超商店員戴起手套,分裝並販售口罩,引發不少爭議,2月6日實施口罩實名制,由6336家社區健保特約藥局藥師接棒,直到2023年疫情趨緩,5月1日降級,口罩實名制系統隨之退場,期間長達1000多個日子,當時擔任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張文靜回想起辛苦過往,對於身為藥師,有幸參與防疫,感到榮幸。2020年2020年初,新冠疫情開始席捲全球,台灣處於風雨前的寧靜,張文靜表示,當時就嗅到了不尋常,因為不少藥師會員回報,第一波春節返家的台商狂掃口罩,幾乎是有多少、買多少,全都帶回大陸。1月28日大年初四,張文靜接到通知,緊急至經濟部開會,希望短時間回報社區健保藥局的民眾口罩需求,初步統計後,藥師公會全聯會代表社區健保藥局被分配每日30萬片口罩,但當時所有銷售通路積極搶口罩,30日被告知每天只能分配到18萬片,根本供不應求,當時台北市的藥局一天只能分到2盒(100片)。指揮中心宣布2月6日實施口罩實名制,張文靜表示,販售口罩,看似簡單,但對社區藥局藥師來說可是一大挑戰,還沒開門營業,外面即有排隊人潮,但一開始7天只能買2片,引發不少抱怨,第一線藥師成為民怨宣洩的出口,經常無端被罵。再者,指揮中心於網站公布參與口罩實名制販售的藥局電話號碼,每天從早到晚接不完的電話,這讓藥師疲於奔命。除了無辜挨罵,台中市甚至出現暴力事件,一名買不到口罩的婦人氣憤不已,手持安全帽重擊藥師,消息傳出後,藥師人人自危,在網路社群平台裡相互打氣,而張文靜則代表全聯會,至台中慰問該名藥師。為了加速口罩販售速度,當時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呼籲「至藥局買口罩、至醫院領藥」,這讓藥局幾乎炸鍋,群情激奮,已忙到不行,有些人竟連「處方箋」賺錢權益也遭到剝奪。口罩實名制實施後,張文靜每天忙著開會、調度口罩、回報第一線發放資訊,天天都像是在打戰,早上7、8點就得趕到辦公室、每天中午到食藥署開口罩會議,凌晨一兩點才下班回家。她表示,回想起來,不知自己是如何撐過來。2022年2022年5月,台灣疫情進入高峰,指揮中心實施視訊看診,而部分藥師送藥到府,張文靜表示,曾在花蓮陪著當地藥師送藥,記得當天只送了2份藥物,分別在山線、海線,路程居然長達100多公里,且下著大雨,到了部落,還被狗追,相當狼狽。另有台北某藥師送藥到府,意外來到一棟著名的鬼屋大樓,搭電梯時,還發生靈異事件,膽顫心驚,但為了讓患者及時用藥,還是硬著頭皮,使命必達。實際上,送一份藥物,指揮中心僅提供200元補貼,吃力不討好,但全國仍有上千名藥師自告奮勇,參與國內首次大規模送藥任務。張文靜表示,剛開始送藥到府,大都為退燒、止痛等緩解症狀的藥物,等到指揮中心放寬抗病毒藥物時,因為該藥昂貴,一盒就要一兩萬元,當時全國各地的核心藥局負責收貨、配發,以台北市4家核心藥局為例,疾管署每次配送5000盒,價格超過千萬元,壓力沉重,就怕發生意外,根本賠不起。張文靜第一次確診是在2022年7月,因參加活動多人確診雖然無症狀仍然做了快篩,結果兩條紅線,在家隔離, 透過視訊看診,此時,從第一線提供醫療服務的藥師,變成在家休養的病人,此時更能感受到送藥到府對於患者的重要性。2020年疫情之初,張文靜時任藥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當年9月,擔任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責任更為重大,多次參與台北市政府防疫會議,她表示,經過從上到下個單位的溝通協調,因所擔任職務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樣,學到很多東西,視野更為寬廣,自己身為藥師的一份子,可以跟所有醫事人員共同參與防疫工作,相當驕傲,覺得非常光榮。第一線的防疫英雄:上萬名藥師協同防疫作戰張文靜指出,新冠疫情期間,上萬名藥師協同防疫作戰,身處高傳染風險場域,藥師確診機率高於一般民眾,但無人退縮,許多同業於快篩陰性、症狀解除後,旋即回到第一線繼續貢獻所學。「疫情期間藥師盡管辛苦,但也讓社會大眾看到藥師的專業,給予肯定。」張文靜說,許多同業表示,平常都是個人被稱讚,生平第一次被民眾讚許「藥師很好值得信任」,除了是社區好鄰居、健康小幫手,藥師在防疫作戰時,貢獻與付出,超出一般人所能想像。
-
2024-05-27 醫聲.醫聲要聞
為生命畫下完美句點 父捐眼角膜 盼「讓別人代替我繼續看世界」
那一天,許賢德在工作途中發高燒,緊急送醫後,被診斷出壺腹癌,生命從此開始轉變。隨著病情逐漸惡化,他決定捐贈器官,去年5月15日他完成了這個願望,捐出眼角膜。在台中慈濟醫院擔任醫務社工師的女兒許秀瑜說,父親曾提:「既然我不能繼續使用這些器官,不如就讓別人代替我繼續看這世界!」許秀瑜回憶,爸爸在第一次手術後,因化療副作用,走路都需要旁人攙扶,讓一向堅強的他感到挫敗,總覺麻煩家人。「化療療程結束後,沒想到爸爸的病情又復發,我們開始坦然地談論後事的準備。」許秀瑜提到,「爸爸不希望因為他的病情,帶給我們困擾,對於後事也選擇簡單的植葬。」這一切只為減輕家人的負擔。隨著病情的反覆,許賢德在最後階段,選擇不積極治療,他提道,「遲早有天會走,與其痛苦的經歷副作用,還不如快快樂樂地離開。」在生命最後階段,他簽署了「器官捐贈同意書」,希望離世後,能捐贈眼角膜,幫助他人重見光明。面對生死,爸爸始終保持著那份坦然,但媽媽卻難以承受,甚至一度無法和他人說起丈夫的離世,後來母女倆靠著摺蓮花、誦經,在告別式上道別,做完這一切,似乎真的好好地送別了爸爸。儀式過後,媽媽對她說:「對不起,忘記你也會難過。」這句話讓許秀瑜瞬間淚崩,壓抑已久的情緒,讓母女倆相擁而泣。許秀瑜回憶,收到受贈者家屬感謝信時的感動,她提到「儘管面對自己的親人離世是那麼痛苦,但看到父親的捐贈能夠改變他人的生命,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強調,其實工作時,情緒再怎麼抽離,偶而還是會投射太多情感。曾遇過30歲的年輕人,和爸爸一樣將眼角膜捐出,年輕人的媽媽最後確認兒子「依舊帥氣」,握著她的手向她道謝,甚至對她說「我兒子原本想要出國,希望獲得捐贈的人,能代替他繼續探索這美麗的世界。」這段話讓她明瞭,冥冥之中早有注定,也得到很大安慰。爸爸離世後,許秀瑜開車載母親去了花蓮旅行。她回憶「我記得爸爸手把手教我開車,這是他留給我的禮物。」耳邊似乎還能聽見爸爸叮囑她「停車要小心」的貼心話語,「雖然爸爸不在了,但他好像還是坐在副駕上,跟我們一起出遊,陪伴著我們。」
-
2024-05-23 焦點.健康知識+
又地震?你可能有地震後頭暈綜合症 10穴位緩解症狀 ,緊急避難包「6大必備指南」一次看
4月3日花蓮發生7.2地震後,月餘以來發生過若干次大小餘震,使得許多人出現一種常見的地震後遺症,總覺得似乎地面在搖晃,也因此網路上出現一張地震迷因圖,一個裝半杯水的杯子,樂觀的人說:「這杯水還有半杯。」,悲觀的人說:「這杯水只剩半杯。」,結果台灣人看到卻說:「這杯水在搖。」「地震後頭暈綜合症」好發對象雖然迷因圖只為搞笑,卻也道出許多人的心聲,義大癌治療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陳冠佐表示,地震後頭暈綜合症(Post-Earthquake Dizziness Syndrome, PEDS)是一種常見於地震後的症狀,有三大特徵,包括頭暈、定向障礙和失衡感。讓人感覺地面持續震動或搖晃,即使在地震停止後,這種感覺仍然存在,日本稱這種現象為「jishin-yoi」或「地震醉」,強調其迷失方向和令人不安的特性。陳冠佐表示,地震後頭暈綜合症的症狀在強度和持續時間上各異,這些症狀短則持續數小時,長則可能數月不等,發生原因通常與不平衡及頭暈有關。研究顯示,地震後頭暈綜合症經常發生在具有以下特徵的人身上,年齡在21 歲以上、女性、地震期間處於3 樓以上的較高樓層,或是曾有耳鳴、耳脹、焦慮、以及自律神經功能障礙等病史等。在中醫治療上,穴位按摩對於緩解焦慮有效,陳冠佐提供10個推薦穴位,以大拇指按壓,也可以搭配市售的含薄荷的精油使用,例如白花油、萬金油、小護士等,進而促進氣機的流通,疏通絡脈,有助於舒緩頭暈的感覺。10大指壓穴位緩解焦慮症狀1.神門 (HT7) - 位於手腕上,這個穴位能有效緩解焦慮、失眠和心悸。建議在感到壓力時或睡前按摩一分鐘。2.印堂 (EX-HN3) - 位於眉毛之間,這個穴位能緩解一般焦慮及相關症狀,如頭痛和失眠。以緩慢的圓圈方式按摩最多5分鐘。3.合谷 (LI4) - 位於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網狀區域,這個穴位能減少壓力、頭痛和頸部疼痛。建議在兩隻手上施加4-5秒的堅實壓力。4.太淵 (LU9) - 位於靠近拇指的手腕側,這個穴位能幫助緩解焦慮、失眠和胸痛。建議在每隻手腕上輕輕按摩約一分鐘。5.手三里 (LI10) - 位於肘部下方兩指寬的地方,這個穴位能改善大腸的氣流,並緩解一般焦慮、頸部緊繃、肩膀疼痛和腹瀉。6.內關 (P6) - 位於內前臂,距離手腕上方約5公分,這個穴位能減少焦慮和噁心。建議按摩4-5秒。7.印堂 (EX-HN3) - 位於眉毛之間的中點,這個穴位能緩解焦慮、失眠和頭痛。以圓圈方式按摩最多5分鐘。8.安眠 (EX-HN22) - 位於耳垂後方,這個穴位能促進睡眠和減少焦慮。建議按摩2-3分鐘。9.三陰交 (SP6) - 位於腳踝內側骨頭上方三指寬處,這個穴位能幫助緩解焦慮、失眠和經痛。建議施加堅實壓力1-2分鐘。10.百會 (GV20) - 位於頭頂,這個穴位能減少焦慮、頭暈、頭痛和磨牙。建議輕輕按摩幾秒鐘,逐漸增加時間。但陳冠佐提醒,若狀況沒有緩解,建議仍應盡速就醫,由醫師進行評估及治療。地震緊急避難包該準備什麼?4月3日花蓮地震後,網路上許多人開始討論應自備一個緊急避難包,當情況緊急時,才能立刻取得逃生所需的相關物品,但是,地震緊急避難包該怎麼準備?該放進哪些物品?建議可使用家裡舊的後背包,避難時就能夠空出雙手,此外,緊急避難包應放置於大門口或玄關附近,隨手可取得之處,以免情急之下找不到。緊急避難包裡的物品,建議從延續生命、緊急醫療、避難求援三大思維,著手準備六大類物品。避難的首要條件是「延續生命」,切記333原則,人的極限是3小時失溫、3天不飲水、3周不進食,以此為原則,應準備以下三大類:一、避免失溫-禦寒保暖衣物輕便外套、內衣、襪子、毛巾、手套(橡膠手套)、雨衣、小毛毯、暖暖包等,市面上有販售鋁箔救生毯,或如果有小型睡袋,在可背負範圍內(男性約15公斤,女性約10公斤),也可一併帶出。有嬰兒的家庭要記得嬰兒背帶最好也放在出門可隨手拿得到的地方。另外如果有輕便的鞋子,甚至具備防水功能,也建議放入一雙,避免避難時因地面碎石、玻璃刺傷。二、補充水分-緊急糧食飲水最好準備3天份的水,每人每天1加侖水=3.78公升,建議購買瓶裝水,要喝時再打開,考量體積重量,可以小包裝飲用水為原則進行準備。三、防災食品以不需要烹調,單手可食用為原則,例如市面上已有許多快速補充能量的穀物棒、蛋白棒、堅果棒等,另外許多人會準備的罐頭食品,建議不要選擇太過鹹的種類,避免越吃越渴。如果家中有寵物,寵物的飲食需求也需要另外考量,放入緊急避難包中。第四類應考慮「緊急醫療與清潔」,建議如下:四、急救醫療及清潔護理用品急救醫療以外傷與個人必要藥物為優先,優碘、棉花棒、紗布等急救用品、溫度計、醫藥(每日服用藥及常用藥等,要注意藥品保存時效及保存方式)等。清潔護理用品則包括口罩、乾洗手、面紙、濕紙巾、衛生棉,有嬰兒的家庭要記得帶尿布。最後兩類物品以「避難求援」為原則。五、重要證件影本身分證、健保卡及存摺影本,其他合法證明重要證件影本、另需要少許現金,最好準備些零錢,因為可能會使用到公共電話或自動販賣機。可準備家人照片,作為精神支持與尋人之用。六、求救物品哨子、警示閃光燈,防災地圖(可至內政部消防署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網站下載)、可攜式收音機、手電筒、電池、螢光棒、打火機、瑞士刀、行動電源、充電器材,為防止暈眩或蚊蟲咬傷,也可準備薄荷精油備品,自帶光源之手錶,以及備用眼鏡。備妥地震緊急避難包之後,記得半年檢查一次,尤其應確認藥品和食品效期,敷料醫材是否受潮,以及更換飲用水。可登入內政部消防署建置【全民防災e點通】個人化防災系統(https://bear.emic.gov.tw),在「防災準備」/「準備避難包」,檢核物品準備情形,系統也會自動在半年後提醒再次檢查避難包。並記得定期每半年檢查避難包內容物,以確保物品有無損壞、使用期限,是否需要更新替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20 焦點.元氣新聞
花壽司竟有活蛞蝓爬過!吃下污染的食材恐引起「這疾病」,引發腦膜炎等問題!
一名女網友昨(18日)在「爆料公社」以「這壽司真的新鮮過頭了」為題發文表示,晚間到知名連鎖壽司店用餐,吃到一半竟發現壽司上有一隻「活蛞蝓」,先前曾有人生吃蛞蝓喪命,讓誤食「蛞蝓壽司」的網友老公擔心直言,「不知道會怎樣」。對此,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將派員前往稽查。專家表示,食用含有廣東住血線蟲蛞蝓、蝸牛黏液污染的食材,恐引發腦膜炎,並可能出現影響肢體動作、智商等副作用。花壽司上竟有活蛞蝓!衛生局稽查:22日前需改善2缺失台北市某連鎖壽司店有民眾爆料,點了一份花壽司,吃了一顆,卻發現一條活生生的「蛞蝓」就出現在還沒吃壽司上,當場向店家反映,卻遭「冷處理」僅獲店家招待一份甜點。衛生局今前往餐廳稽查,發現產品標示不明確、送餐軌道衛生不佳,要求限期改善。店家也發聲明道歉,並下架相關產品。店家表示,目前已先下架相關產品,對於旗下各店也會採取更加嚴格的方式監督、控管餐點品質避免造成類似事件再發生,同時也向受害人致歉,強調後續會持續關心當事人身心狀況。衛生局稍早也前往餐廳稽查,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表示,稽查發現甜醬未標示名稱及效期、送餐軌道衛生不潔等事項,已要求店家於2024年5月22日前改善完畢,屆時將不定期前往稽查,如果未能如期改善完成,依法可處店家6萬至2億元罰緩。什麼是廣東住血線蟲?廣東住血線蟲感染引起的症狀有哪些?根據疾管署的資料指出,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的致病原是廣東住血線蟲,1933年由陳心陶先生在中國大陸廣東省調查玄鼠(Rattus rattus)和褐鼠(Rattus norvegicus)的寄生蟲時,首先於鼠肺(肺動脈)中發現此蟲,1937年日本人松本(Matsumoto)也在台灣東岸花蓮之野鼠內亦發現此蟲。感染的大鼠透過糞便排出未成熟的幼蟲(第一期幼蟲),蝸牛和蛞蝓吃下含有幼蟲的大鼠糞便而感染,幼蟲在蝸牛和蛞蝓體內發育,但不會變為成蟲(第三期幼蟲),只有當大鼠吃下感染的蝸牛、蛞蝓或受其黏液污染的食物時,廣東住血線蟲最終在鼠體內發育為成蟲,雌雄交配產卵,進入下一個生活史循環。人類雖不是廣東住血線蟲適合的終宿主(鼠類才是),為意外宿主,其幼蟲誤入人體後,無法於人體發育為成蟲,僅可發育至第五期幼蟲(又稱為幼成蟲)。幼蟲在人體移行的過程,有機會對人體產生重大的傷害,尤其是當蟲體進入腦膜處,就會有引起腦膜炎相關症狀的風險,有機會引起死亡。根據疾管署的衛教文件指出:兒童相較成人有較高比例的腦炎病例報告,台灣兒童病例報告中腦炎佔30.5%。除腦炎外,蟲體如果侵犯到眼球,可能會導致視力受損、眼球疼痛、角膜周圍充血、角膜炎等問題;偶爾可見活的蟲體出現在眼中,需要手術移除。廣東住血線蟲的中間宿主隨著福壽螺的引進,已從非洲大鍋牛轉成福壽螺。疾管署的衛教文件中指出台灣曾報告的中間宿主有福壽螺、非洲大蝸牛、薄殼蝸牛、田螺及二種蛞蝓類。大雨季過後特別容易發生。廣東住血線蟲感染途徑:生食或食入未煮熟且感染這種寄生蟲的蝸牛、蛞蝓、蝦、蟹、蛙類或食入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沾染受感染螺類之黏液,可能含有第三期幼蟲)是人類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主要途徑。但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不會人傳人。人類通常是在偶然的情況下感染,如僅食入少量寄生蟲,患者可能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而自行痊癒,如果食入寄生蟲數量較多,將有危及生命的風險。專家提醒生食食材尤其要特別注意來源與清潔國內廣東住血線蟲研究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如果直接吃下未經煮熟的蛞蝓、蝸牛,或是沾有蛞蝓、蝸牛黏液汙染的食材時,就有機會感染廣東住血線蟲,而該寄生蟲常侵入腦部、脊髓等神經組織,並會出現腦膜炎,症狀為發燒、噁心、嘔吐、頸部僵硬,更有可能合併意識障礙。黃高彬指出此類個案在國內已十分少見,臨床上曾有外籍移工自行烹烤鍋牛食用,但往往沒有烤熟,就待配生菜一起吃,有如國人常吃的生菜蝦鬆,容易增加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機會,一旦感染後,除容易引發腦膜炎,幼蟲還可能侵犯眼睛前房,導致視力將至0.3。目前廣東住血線蟲可以服用抗寄生蟲藥物「Albendazole(中文譯名:阿苯達唑)」治療,雖然感染後致死率不到1%,引發腦膜炎後,可能會影響肢體動作、智商等副作用。黃高彬指出,日本料理店主要提供許多生食食材,蛞蝓最有可能的來源是隨著生菜等一起帶進餐廳,建議餐廳環境經整體清潔消毒,而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潛伏期,短約為十幾天,平均約2至3周,長則至一個月,呼籲曾到該家日本料理店用餐的消費者提高警覺,一旦出現發燒、頭痛、頸部僵硬等症狀,應速就醫,並呼籲民眾盡量不要生食。廣東住血線蟲著名的新聞事件整理:1985年 金蘭醬油第二代誤信蝸牛生吃補身,和家人生吃自養的非洲大蝸牛,因此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症,導致一家5人身亡,僅剩一名在國外的兒子逃過一劫,生吃蝸牛,差點滅門。2014年 花蓮地區日前出現一名54歲婦女因為頭痛、盜汗,以為是更年期,不料就醫後未見改善,反而更嚴重;經花蓮慈濟醫院檢查,發現她因誤食蝸牛爬過的食物,感染「廣東住血線蟲」,導致嗜酸性腦膜炎。2018年 澳洲有一名當時19歲、在親朋好友眼中「無敵」的橄欖球球員,有天在派對上,接受朋友的挑戰,生吞活蛞蝓(slug)後,沒想到卻導致自己終身癱瘓,從此需要他人全天候的照顧。參考資料疾管署: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疾管署:第六十二章 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 Angiostrongyliasis聯合新聞網:花壽司有活蛞蝓!店家認疏失致歉 衛生局稽查:22日前需改善2缺失聯合新聞網:連鎖壽司店竟有蛞蝓 專家指誤食恐出現兩大副作用元氣周報:熱炒店螺肉竟是非洲大蝸牛 不能生吃的蝸肉其實高蛋白低脂肪元氣網:蝸牛爬過食物 婦感染寄生蟲元氣網:比膽生吞活蛞蝓 19歲橄欖球球員遭感染終身癱瘓
-
2024-05-11 醫療.感染科
地球升溫會改變登革熱傳播?聽聽專家解釋升溫影響與不同蚊子族群競爭情況!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散的可能,一旦氣溫持續升高,最令人擔心的埃及斑蚊恐跨越北回歸線「北漂」到台中、南投、苗栗、花蓮等縣市;專家指出,除應持續監測,要做好環境管理,不能讓埃及斑蚊有北上立足的機會。埃及斑蚊 台中、新北零星捕獲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接受環境部委託,在全台監測、記錄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的分布情形。該中心技術助研究員黃旌集指出,埃及斑蚊目前以嘉義縣布袋鎮或台南市新營區為北界,始終無法跨越北回歸線,但2022年在雲林北港、新北板橋車站各捕獲一隻埃及斑蚊,去年也在嘉義縣中埔鄉與台中新烏日車站內各捕獲一隻埃及斑蚊,當時有點擔心,所幸持續監測後均未再發現。黃旌集說,這顯示埃及斑蚊可能藉由火車、高鐵等人為活動遷移,但應該還無法在這些發現點存活及繁衍。白線斑蚊 逾1500公尺抓到不過,黃旌集帶領的研究團隊每季以誘卵桶與誘殺桶進行斑蚊調查,發現過去白線斑蚊全台都有分布,且大致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近兩年已有數十個捕獲點都超過1500公尺;推估埃及斑蚊可能適合在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與嘉義市存活,過去發現的海拔低於1000公尺,但依據未來升溫走勢推估,可能往北擴散。黃旌集說,團隊依照升溫不同情境推估,未來氣溫升高攝氏1.5度,埃及斑蚊最北界可能會到台中市太平區與花蓮縣瑞穗鄉;如果升溫2度,北界可能擴及台中市北屯區與花蓮縣花蓮市,可能分布區面積約占台灣總面積25.5%;升溫2.5度時,北界可能再擴及台中市潭子區與花蓮縣花蓮市,分布面積增至28.4%;萬一升溫至4.4度最極端的情況,埃及斑蚊分布北界可能會到苗栗縣竹南鎮及花蓮縣秀林鄉,分布區面積將增至43.3%。棲地移轉 埃及斑蚊叮咬更多人黃旌集表示,會特別留意埃及斑蚊的棲地移轉動向,是因牠雖與白線斑蚊都能帶有登革熱病毒,但牠的警覺性較高,通常白線斑蚊會一次吸飽血才飛走,埃及斑蚊對周遭動靜較敏感,常吸數次血才會吸飽、產卵,相較之下,埃及斑蚊會叮咬更多人,傳播疫病的機率與風險比白線斑蚊高出數倍。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表示,這項科學性的調查及推估,有助於因應氣候變遷提高疫病風險的調適作為,目前埃及斑蚊尚無法傳宗接代、建立族群,監測應持續進行。環境部表示,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作為,這項監測會持續執行。專家解疑 爭輸地盤 埃及斑蚊難北擴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中心首席防疫顧問、長榮大學名譽教授陳錦生指出,追蹤研究顯示,過去也曾在北部發現埃及斑蚊蹤跡,但目前在中北部都無法長時間生存,更別說落地生根、繁衍出穩定族群。陳錦生表示,病媒蚊其實跟人類一樣,要有適合環境才能生存繁衍,埃及斑蚊雖出現中北部,但多年來都無法長期生存繁衍、造成疫情,推測埃及斑蚊屬於境外移入,大多從南部高雄等港區進入。雖然地球暖化、北台灣也常高溫多雨,埃及斑蚊可能可以適應,卻沒辦法成功往北擴展族群,除溫度問題,一定還有其他環境因素使然。他說,目前研究找到可能原因之一,是埃及斑蚊必須與本土白線斑蚊相互競爭,證據是兩者體內各有共生的「簇蟲」,研究發現這兩種蚊子如果同時產卵在同範圍的水中,白線斑紋共生的簇蟲會殺死埃及斑紋共生的簇蟲,間接造成埃及斑蚊沒有辦法存活,但埃及斑蚊共生簇蟲無法對抗,造成埃及斑蚊在台灣相對弱勢,但埃及斑蚊無法往北擴散,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雖還沒有發現,因為散播能力沒有特別突出,中北部民眾毋需擔心。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10 醫療.中醫
按虎口好處竟那麼多!中醫教「3手法」有效緩解頭痛、軀幹、下肢痛
人身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穴道,其中「合谷穴」位置是在手部虎口,大拇指與食指掌骨間靠近食指處,因其功效多也被稱為萬能穴,不論身體不舒服、感覺疲勞、鬱悶、皮膚發癢,透過按壓穴道都能減緩不適。以下由中醫師解析合谷穴的功能、保養與禁忌,讓民眾更了解萬能穴道的功用。中醫的萬能穴之一不舒服的時候可以按一按虎口,其實人手上的虎口位置,就是中醫理論中的「合谷穴」。花蓮慈濟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郭昕典表示,合谷穴位在人體十二正經中的手陽明大腸經上,是該經之原穴,也是臟腑精氣經過和停留的地方,因此在調整內在氣血上是非常重要的穴道。按虎口好處有多少?郭昕典表示,合谷穴被稱之為中醫的萬能穴之一,可以調理許多症狀:五官疾病:舒緩眼、耳、鼻、口、舌的相關症狀止痛效果:降低人體對痛覺的敏感性,提升對疼痛的耐受力腸胃消化:舒緩便祕、拉肚子感冒調養:舒緩畏寒、頭痛、流鼻水、鼻塞或身體發燒症狀皮膚問題:改善起疹子、蕁麻疹、皮蛇的症狀婦女疾病:舒緩月經遲來或經痛等症狀能量補給:調整內在氣血補充能量,改善身體疲勞急救:按壓人中改善中暑、中風、虛脫合谷穴的保養原則如何按摩合谷穴?郭昕典指出,合谷穴常用的保養則分為「按摩保健法」與「艾灸保健法」。民眾可以用拇指持續按住合谷穴約5秒後鬆開,或者在按住內關穴後輕輕旋轉,此時會感覺到局部有痠脹感。至於艾灸保健法居家操作有一定的風險,建議使用吹風機在穴位上吹,吹到皮膚感覺熱熱的時候就關掉,反覆操作3次,也能起到保健的功效。若想要利用合谷穴止痛,可嘗試以下3手法:●靠近頭部的疼痛:可以在按壓穴位的同時,用理上的手法將力道往手指方向帶。●位於軀幹中的疼痛:用理中的方式直接按壓穴位。●靠近下肢的疼痛:用理下手法,在按壓同時將力道往手腕方向帶。如果痛的地方在左側就按左手,在右側按右手就可以了。郭昕典強調,如果是懷孕的女性朋友,千萬不要自行按壓此穴道,因為穴道刺激感強烈且操作不當的話,是有流產風險的。人體身上有許多穴道,如果刺激某個穴道對身體有不適反應的話,請到合格的醫療院所,找尋中醫師的幫助,日常也可以改用其他穴道做保養。【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3418.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5-04 焦點.元氣新聞
112年度報稅6大變動重點!「2方式」申報繳退稅可抽獎,最大獎20萬
又到了五月報稅季,今年報稅有6大變動重點,包括調高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金額、18歲即算成年可單獨申報等。《元氣網》以下整理關於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的實用資訊,利用網路、手機的e化方式申報、繳(退)稅,還可以參加好康抽獎,最大獎項20萬。還沒報稅的人趕快來看!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間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間為113年5月1日至5月31日止。報稅網址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申報方式網路申報6種登入方式1.已註冊健保卡2.自然人憑證3.電子憑證4.行動電話認證5.戶號+查詢碼6.行動自然人認證手機報稅3種登入方式1.行動電話認證2.戶號+查詢碼3.行動自然人認證手機報稅5步驟1.驗證身分:提供行動電話認證、戶號+查詢碼與行動自然人憑證。2.填寫資料:確認納稅義務人基本資料,新增配偶、扶養親屬資料。3.確認稅額:查看綜合所得稅總額及扣繳稅額資料。4.繳退稅款:提供6種繳稅方式,包含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帳戶、委託取款轉帳繳稅、ATM繳稅、信用卡繳稅、活期(儲蓄)存款帳戶繳稅及現金或票據。提供2種退稅方式,包含直撥轉帳退稅、憑單退稅。5.完成申報:下載收執聯妥善收存。人工申報至國稅局填寫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申報,攜帶文件如下:1.個人身份證件2.薪資扣繳憑單3.所得收入憑單4.列舉扣除額證明文件6大變動重點1.調高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金額:11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金額為20.2萬元,相較111年度的19.6萬元,增加6,000元。2.112年度滿18歲即為成年者。除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得由其他納稅義務人列報為受扶養親屬外,應自行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3.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適用資格放寬。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今年放寬3大適用條件:.自112年10月15日起「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效期由60天放寬為1年內有效;112年10月14日以前開立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只要開立日起1年內期間含括課稅年度,就屬有效文件。.新增入住社區式長照機構團體家屋具有住宿事實之適用機構。.入住適格機構期間死亡,倘係前一年度已入住達90日且持續入住至課稅年度死亡者,課稅年度不受須入住達90日之限制。4.個人受控外國企業(CFC)營利所得須申報配合國際反避稅趨勢,防杜個人藉於低稅負國家或地區設立外國企業(CFC)作海外投資並保留盈餘不分配,規避我國稅負,並經行政院核定自112年1月1日施行,今年5月首次申報,CFC當年度依規定計算CFC營利所得後計入個人同年度基本所得額課稅。5.網路申報新增下載「查調資料稅額估算表」服務。中區國稅局說,今年只要透過手機報稅或網路申報系統-線上版,進入申報系統後點擊「查調資料稅額估算表」即可開啟PDF檔,該稅額估算表包含所得、列舉扣除額資料及稅額計算式。6.提供網路申報附件上傳服務,提高上傳容量及延長上傳時間。網路申報附件上傳容量每申報戶由10MB提高至15MB。7項特別扣除額7項特別扣除額,符合條件即可適用。其中:.薪資所得、儲蓄投資、幼兒學前:申報時直接扣除,免附證明文件。.身心障礙、長期照顧、財產交易損失、教育學費:須附證明文件,但如果依稽徵機關提供查詢的資料申報,可以免附。另,長照特別扣除額今年放寬3大適用條件;還有花蓮震災也可以減免,詳細如下:長照特別扣除額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符合衛福部公告課稅年度「須長期照顧之身心失能者」,於今(113)年辦理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時,每人可扣除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12萬元,但適用稅率在20%以上、股利及盈餘按28%分開計稅或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者,不得扣除。放寬3大適用條件:1.自112年10月15日起「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效期由60天放寬為1年內有效;112年10月14日以前開立之「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只要開立日起1年內期間含括課稅年度,就屬有效文件。2.新增入住社區式長照機構團體家屋具有住宿事實之適用機構。3.入住適格機構期間死亡,倘係前一年度已入住達90日且持續入住至課稅年度死亡者,課稅年度不受須入住達90日之限制。0403花蓮震災租稅協助受天災影響,個人或營利事業如有發生財產或營業損失,可依規定申請減免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房屋稅、地價稅、娛樂稅及使用牌照稅。另外,如無法於法定期間內繳清稅捐,可於規定繳納期間內,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延期最長1年,分期最長3年(36期)。災損減稅3步驟 1.拍照存證:第一時間先拍照存證,後清理現場2.檢附文件:損失清單及相關證明文件(受災財物照片、原始取得憑證、維修估價單、受損財物修復取得發票或收據等)3.申請減免:依規定時限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可線上申請)何時退稅如果想要最快拿到退稅款,務必注意申報方式及時間。最快的方式是選擇網路申報,5/31前手機電腦都能上網報,再搭配直撥退稅,時間到了自動入帳,省時又安全。第一批退稅113/7/31(三).網路(含手機)申報.稅額試算線上登錄或電話語音回復.5/10前稅額試算紙本回復至戶籍地國稅局第二批退稅113/10/31(四).5/10前稅額試算紙本回復至非戶籍地國稅局.5/11後稅額試算紙本回復至各地區國稅局.人工或二維條碼申報第三批退稅114/1/20(一).逾期申報.申報繳稅及不繳不退,經國稅局核定為退稅案件e化報稅抽獎納稅義務人以手機、或在國稅局以外的處所使用網路,或以線上或語音回復確認稅額試算,完成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並透過e化方式繳(退)稅,就可以參加好康抽獎活動。共有「網路報稅獎」、「手機報稅加碼獎」及「e化繳退稅加碼獎」等3種獎項,總獎金465萬元,中獎名額高達1萬1,836名,最大獎現金20萬元。中獎獎項會以簡訊發送中獎通知,請特別留意於報稅時務必填載手機號碼,並確認完成申報上傳,才能參加抽獎。【參考資料】.財政部稅務入口網.中華民國財政部臉書粉絲專頁
-
2024-05-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大地震帶來焦慮與悲慟——需要生命的韌性與智慧
【編者按】:自從四月三日花蓮發生大地震以來,除了生命的損失、建築的崩塌、交通的阻斷之外,全國民眾飽受驚慌,尤其最近餘震不絕,更是令人難以忍受。我們非常感謝一向關心國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即時答應分享他對地震驚恐創傷後的精神困擾現象的看法,同時並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們的專家意見。→胡海國教授看法→資深精神科醫師意見希望這些難得的醫學知識分享可以幫忙台灣社會大眾順利度過這段嚴厲天災的考驗。花蓮這一次大地震,全省都明顯感受到持續很久的劇烈搖晃,尤其之後的大大小小不斷的餘震更是讓人害怕。雖然這次地震的震央不是在陸地,帶來人員的傷亡,跟建築物的毀混,並沒有921地震那麼的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餘悸猶存。我有幾個焦慮症的病人,原來病情都好多了,甚至幾個月都沒用藥,這一次地震又讓他們極度擔心、緊張、心悸、睡不好,趕快回來就診。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這一類的病人族群,本來就容易對壓力事件過度反應,也最容易受地震影響。甚至天天都覺得地面在搖晃,不時暈暈的;也有病人出現強迫思考、畏懼症,害怕路上被磁磚砸到,乾脆不出門。原則一:地震是可預期的,事先在心理上、生活上做好準備,會大幅降低過度焦慮,也有助應付災變很多時候,我們事後的慌張、害怕,是來自大家的「居安不思危」。台灣及其四周臨海,都有許多的板塊跟斷層,又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大型地震不管在地質學上、歷史上來看,都是早晚的問題,其機率應該遠高過百年一遇的大流感,只是不知發生的確切時間與地點。這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明瞭,但是有多少人放在心上,事先做一些準備呢?根據心理學研究,人性往往偏向過度樂觀,只有在輕微至中度憂鬱時,反而判斷才跟現實一致。以自己做例子,在幾年前我就思考過大地震的應對方法,因為很清楚有生之年很高機率會遇到。我檢查了家裡的手電筒,發現電池都壞了,裡面的溶液外洩甚至把手電筒也弄壞。當機立斷,全部改成LED充電式的手電筒,而且可以有收音機,還附有作為手機備用電源的功能。家裡除了兩個30公升,裝滿水的塑膠桶子,也有卡式瓦斯爐,被困在家中1個禮拜,吃喝應該也沒有問題。還有就是身邊放點現金,斷電時所有電子支付、信用卡都是沒用的。那天地震來時我正要起床,心裡並不感覺驚惶,因為知道自己有所準備,只是伸手扶住旁邊的架子,避免被物體掉落擊中。「有備」不只可以「減災」,更以減少事發當下與過後的過度焦慮,對焦慮性疾患的病人來說,過度焦慮的結果可以讓病情惡化、複雜化,慢性化。原則二:情緒的「心理韌性」很重要「心理韌性」英文是resilience,這個字最近常常在兩岸地緣政治,中美貿易科技對峙中經常被提及。根據美國心理師學會的網頁,「心理韌性」是指 - 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困難或挑戰的時候,可以成功的調適、回復的過程與結果。而這個成功主要是經過心智(理性思考)的、情緒的,以及行動上的彈性作為,可以好好地對應外在及內在的需求。當然社會資源的提供是這其中重要的環節,其實受災戶很多人都會過度悲傷跟擔心,忽略了這一塊。另外是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比如說人生本來就是無常,擔心生命的終結(貪生)並沒有甚麼意義,平常的安全準則更重要。像「危地不居」,等紅綠燈時站在柱子後面,而不是馬路邊;門的旁邊不要堆東西,以免地震火災阻礙通路。這些危機意識,進而轉化成對生命更有積極意義的追求,是「心理韌性」的來源。原則三:及時的藥物與心理治療很重要 最常見的急性創傷後症候群不可等閒視之,很多人忍很久才來就醫,但是這樣徒增腦部的傷害跟治療的難度。臨床經驗中,第一要睡得好,很多急性創傷後症候群經常會做惡夢,那應該是創傷太嚴重,在睡眠中依然在影響腦部,所以適當藥物的選擇很重要。另外是反覆地想起當下的內容,焦慮害怕,這時除了抗焦慮藥物之外,抗憂鬱藥物往往也是必須的。比較後期的、可以持續很久的是「病態悲慟」Pathological Grief,哀傷長達一年,經常活在思念中、難以處理遺物,難以正常過生活,快樂不起來。其實真的等到一年才來診斷跟治療太慢了,假如持續三個月有憂鬱的症狀,沒有好轉甚至更惡化,或持續伴隨輕生的意念,就應該尋求幫忙了。抗憂鬱藥物之外,心理治療往往是必要的,甚至比藥物更重要。沉溺於哀傷,要體會那不僅只是個人的問題,周遭愛你、關心你的人也會活在你的地獄裡。延伸閱讀:4/29 讓震災的驚恐快快過去5/1 天然災害後的創傷與復原:發展心理社會環境的韌性與信任感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02 焦點.元氣新聞
關渡學vs.皇后鎮 健康長壽社區台星高峰論壇相互交流
全球人口結構變化,各國關注高齡健康長壽,國內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領導「台灣高齡整合照護研究」,將研究落實在台北市關渡社區,讓居民在健康長壽獲得成效,這是「台灣之光」,更吸引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重視,特別派代表團來台參訪,並參加台北榮總一連兩天舉辦的「台灣新加坡健康長壽高峰論壇」,希望台灣與新加坡經驗充分交流。高齡照護 打造宜居關渡台灣整合高齡照護研究(TIGER,Taiwan Integrated Geriatric Care Study),以整合疾病管理與失能、失智預防為服務基礎,證明可以改善生活品質、預防失能、失智、提升慢病管理品質及健康服務價值成效,並逐步形成「關渡學人」的生活型態,逐步邁向健康長壽的宜居關渡。率領新加坡國立大學代表團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前任副校長、現任人口健康中心執行主任John WONG教授說,新加坡與台灣都面臨人口老化的挑戰,健康是多項綜合的結果,包括心理、生理、社會,新加坡正推動「皇后鎮」健康社區計畫,期盼民眾健康老化,這必須由政府及全社會共同參與。新加坡因應未來人口老化結構,規畫居民有10萬人的「皇后鎮」社區,以介入醫療、科技、社會參與等,從中設計、了解未來的需要。這個計畫與台灣正進行的「關渡學」十分相似,因此來台交流,其中「關渡學」的兩大特色令新加坡代表團驚豔。實證基礎 連結醫療服務陳亮恭指出,特色一是在關渡社區實行的「關渡學」,全面導入過去10年的相關研究,有實證基礎,並連結醫療服務;特色二則是「關渡學」與科技結合,導入學校、醫院、產業等資源,並進入實用端,企業可以依照需求,重新設計服務體系及產品,目前也選出五家企業合作,希望能發展出好的科技方案,也期盼國內廠商可以與新加坡團隊合作。成功經驗 吸引國際注意「關渡學」在人口約5.5萬人的關渡社區推動,初步改變社區的氛圍,也升級了社區醫院的角色。北榮體系在台北 榮總院長陳威明的支持下,將在新竹、桃園、宜蘭、花蓮、台東等分院逐步開展,讓北榮的分院都成為當地社區的「塔台醫院」。昨天論壇中John WONG也指出,新加坡、台灣、日本都是東亞地區重要的意見領袖,應該要彼此合作。「關渡學」計畫架構與成果也吸引了台北市衛生局的注意,期望能藉由人工智慧(AI)提供台北市民完善的數位服務。陳亮恭說,感激北市衛生局看見關渡醫院的努力,也感激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國家計畫的眼光與台灣合作,希望透過國內外各單位合作,從社區去逐步推展,讓健康長壽成為全民共享的未來,「關渡學」最新成果將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對外公布。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陳亮恭院長所帶領的台北榮總、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團隊,專注於最前瞻的高齡醫學領域,現在新加坡人口也面臨快速高齡化,期盼透過兩國的互相交流、學習,學習到更多的政策及經驗。
-
2024-05-02 焦點.健康知識+
白米放常溫,小心吃進「黃麴毒素」!顏宗海點名易產生黃麴毒素的「4大類食物」
在豔陽高照的夏季,許多人喜歡喝一碗蓮子銀耳湯消消暑氣。但之前衛福部食藥署曾稽查發現有一批從中國出口、近6000公斤的乾蓮子,被檢驗出致癌物黃麴毒素(Aflatoxin)超標近10倍。這些違規產品將全數退運銷毀,不會流到市面。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指出,黃麴毒素容易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如果食用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長久下來將影響肝功能,增加肝癌風險。除了蓮子外,一般的花生、堅果、米、中藥材如果保存不當,也可能產生黃麴毒素。 顏宗海建議,民眾在購買這類食品時,建議優先選擇真空包裝的食品,不要一次買太多,開封後可放在密封的盒子裡,或放在冰箱冷藏。許多民眾習慣家裡有米缸,在室溫下囤放大量的米,但其實不建議這種保存方式,米最好還是放冰箱,抑制黴菌滋生,降低黃麴毒素污染的風險。食藥署於2022年8月10日公布的邊境稽查結果,有一批從中國出口的乾蓮子被檢驗出致癌物黃麴毒素(Aflatoxin)超標近10倍(照片由食藥署提供)。黃麴毒素是什麼?黃麴毒素是由曲霉屬(Aspergillus spp.)及青霉屬(Penicillium spp.)中某些菌種所產生的一系列代謝物質,這種代謝物質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東西,用肉眼無法辨認,必須利用化學分析或紫外線視察。黃麴毒素有很多種,主要有B1、B2、G1、G2四種,並以B1的毒性最強。 黃麴毒素主要污染花生及相關製品,容易在潮濕、溫暖的環境產生。而且黃麴毒素一旦產生,就不易受到烹調高溫分解而破壞。污染花生及花生製品的黃麴毒素,可能對人類及動物的健康產生威脅。黃麴毒素對人體的影響?如果長期吃入低劑量的黃麴毒素,容易導致肝細胞突變,增加罹患肝癌機率,特別會使B型、C型肝炎患者及帶原者罹癌的風險增高。 長期食用含過量黃麴毒素之乳製品,包括牛乳、乾酪、加工乳酪等,會造成肝臟損傷而影響對營養之吸收和代謝。黃麴毒素的另一毒性作用會影響免疫系統,使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感染,且不易殺死腫瘤細胞。哪些食物會有黃麴毒素?雖然黃麴毒素會污染的食品非常多,包括: 花生及相關製品:包括花生粉、花生糖、花生醬 五穀雜糧 堅果類 豆類 南北乾貨類 辛香料 醃漬類食品 古法釀造製品 地瓜粉及麵粉 咖啡豆而且,如果以受黃麴毒素污染的玉米、五穀雜糧作為飼料,餵食雞、鴨、魚、牛、豬。其內臟尤其是肝臟及牛乳、蛋,也含有黃麴毒素。 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可以從外觀或味道來判斷嗎?有時候可以,有時候不行。如果食物有明顯的發霉、出現怪味,可能遭受黃麴毒素或其他黴菌污染,就要丟掉。但有時食物發霉外表看不出來,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也可能長菌絲,無法從外觀辨認食物是否受黃麴毒素污染。吃到黃麴毒素會有什麼症狀?黃麴毒素列為一級致癌物,如果長期吃到黃麴毒素,會增加肝癌風險。 攝食過量被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會導致慢性及急性病變,主要的病徵如下: 一、慢性病變:導致細胞受損、畸胎及突變甚至致癌反應。 二、急性病變: 嘔吐 腹痛 肺水腫 痙攣 昏迷 胰臟充血 肝、腎、心衰竭 腦水腫 死亡吃到黃麴毒素怎麼辦?如果不慎吃到黃麴毒素而有不適症狀,應盡快就醫治療。但顏宗海指出,最好的方式還是避免食入含有黃麴毒素的食品。如何避免吃到黃麴毒素?一、挑選新鮮的魚、肉、蔬果,剩餘的食物放冰箱冰箱,如果食物發霉、過期,應立即丟棄。 二、儘量少吃內臟類、醃漬類、乾貨式食物。三、少吃易受污染的食物及其製品。 四、 注意農作物的收成、運輸、貯藏程序,避免黃麴毒素的發生。 五、購買新鮮、真空包裝的米、豆、麥、五穀雜糧及其製品,並從外觀觀察是否長黴。包裝若有破損或色澤改變,不可購買。 六、食品打開後,最好以乾燥的密封罐貯存在低溫、乾燥處,並在有效期限內吃完。 參考資料:台灣癌症基金會花蓮區農業推廣簡訊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 延伸閱讀: 她靠「走路」7個月重度脂肪肝痊癒還瘦8公斤!達人教你這個時間走路,治病效果最佳
-
2024-05-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天然災害後的創傷與復原:發展心理社會環境的韌性與信任感
【編者按】:自從4月3日花蓮發生大地震以來,除了生命的損失、建築的崩塌、交通的阻斷之外,全國民眾飽受驚慌,尤其最近餘震不絕,更是令人難以忍受。我們非常感謝一向關心國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即時答應分享他對地震驚恐創傷後的精神困擾現象的看法,同時並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們的專家意見。→胡海國教授文章希望這些難得的醫學知識分享可以幫忙台灣社會大眾順利度過這段嚴厲天災的考驗。發生天然災害後,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一種需要被關切的精神健康問題。PTSD的核心特徵包括對創傷事件的持續強烈令人痛苦和恐懼的迴避反應,反覆地噩夢或白天歷歷在目的創傷經驗再體驗,情緒和認知的改變,持續的威脅感、睡眠障礙和過度警覺。天災及人禍都有可能引發PTSD,但過去研究顯示:人禍比天災更容易誘發PTSD;超過80%以上曾經遭逢各種天災或意外事件的民眾,日後不會罹患PTSD,然而將近一半的兒虐或強暴受害者都有可能發展成PTSD。在災害發生後,立即實施無差別的心理疏導(psychological debriefing),過去曾被認為能有效預防PTSD,然而近年科學研究並不支持這種做法。研究顯示:這種單次無差別的心理疏導可能無助於預防PTSD,甚至可能帶來副作用。相反地,針對受災民眾實際面臨的生活難題,實施問題導向的「支持性照護」(problem-based supportive care)在創傷後初期能有效減輕PTSD症狀,並有助於將已發展為PTSD或是為其他情緒行為障礙而苦的患者,有效轉介至更進一步治療。針對PTSD的治療,精神藥物特別是一部分抗憂鬱藥物,被證明可以有效緩解PTSD症狀,而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則是目前眾多心理治療當中,最具實證支持的方法。就目前可得的心理與藥物治療比較研究,針對PTSD而言,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藥物或是心理治療哪一個特別有效,還是要個別化地依據病患的狀況來選擇。在身心疾病的防治工作當中,我們經常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對於天災也需要有類似的概念。天然災害本身,或許難以準確預測與預防,然而從天災對於社會建構的可能衝擊出發,自承平時期,就開始系統性地增進社區的韌性,以減少萬一災害發生後包括心理層面的衝擊,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做法。「降低災害風險」(Disaster Risk Reduction, DRR)就是一種綜合性策略,強調針對災害的「社會性預防作為」。DRR的目的在減少自然和人為災害的風險,以增強社會韌性和支持可持續發展。DRR的實踐甚至需要立法工作的投入,隨著國際間對災害法律框架的關注增加,這些法律架結正在被用來保護人權並要求國家採取適當行動以預防未來災害的傷害。減災相關法律的發展幫助確定了災害管理的規範和責任,強調國家和地方政府在災害預防和應對中的角色。在這個框架之下,如何促進社區從過去的災害中學習並改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種從經驗中學習並轉化為具體行動的過程被稱為「轉型學習」(transformative learning)。透過轉型學習,人們可以根本性地改變對待災害的方式,從而提高對未來可能災害的應對能力。未來的DRR策略應該著重於如何在社區層面上建立共識,並通過衝突解決和情景規劃技術,整合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觀點和資源。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協調社區成員和政府的行動,共同開發出更適合當地社區的災害預防和應對策略,從而提高整體社會的韌性和應對災害的能力。在DRR的背景中,信任(trust)是促進社區合作與災害應對能力增強的關鍵因素。信任能夠促進社區成員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協作,使他們能夠共同面對和應對災害。當社區內部彼此的信任感較高時,成員更有可能參與到災害預防和應對計劃中,從而提高整個社區的應對能力。信任的重要性不僅表現在社區成員之間,還存在於社區與地方以及國家政府機構之間的互動中。當社區成員信任這些機構,能有效管理和分配資源來應對災害時,他們更有可能遵守災害應對計劃和措施。此外,信任可以增強社區對災害恢復過程中外來援助和資源的接受度,這對於災後重建和恢復至關重要。然而,建立和維護這種信任需要時間和努力,尤其是在多次災害經歷後。透過透明的溝通、積極的社區參與以及公正和高效的資源管理,可以逐步建立信任。社區領袖和政府官員應該努力展示其在災害管理中的能力和誠意,這樣可以進一步鞏固公眾的信任感。信任是降低災害風險的關鍵要素。它在增強社區韌性、提升災害應對能力以及促進有效的災後恢復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社區與政府機構都需要認識到作為災害風險管理策略一部分的建立與維護信任的重要性。參考文獻1. Yehuda R, Hoge CW, McFarlane AC,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5;1:15057.2. Shalev A, Liberzon I, Marmar C.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N Engl J Med 2017;376:2459-69.3. Ficara F, Wheeler M. A paradigm shift in disaster management: Incorporating a human rights-based approach to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J Emerg Manag 2023;21:557-76.4. Bonfanti RC, Oberti B, Ravazzoli E, Rinaldi A, Ruggieri S, Schimmenti A. The Role of Trust i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 Critical Review.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3;21:29. doi: 10.3390/ijerph21010029.延伸閱讀:4/28 讓震災的驚恐快快過去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30 癌症.其他癌症
不必遠赴德國,《淚之女王》洪海仁罹「膠質細胞瘤」台灣就可治療!女主角頭痛、失憶…都是腦瘤常見症狀
話題韓劇《淚之女王》劇中女主角因罹患「雲狀細胞瘤」,最後結局與男主角遠赴德國治療。醫師指出,這個病應是「膠質細胞瘤」,而且台灣就可以治療,不用遠赴德國。洪海仁得的「雲狀細胞瘤」應是「膠質細胞瘤」由金秀賢、金智媛主演的韓劇《淚之女王》日前播出大結局,劇中女主角洪海仁(金智媛飾)因罹患罕病「雲狀細胞瘤」,最後與白賢祐(金秀賢飾)遠赴德國治療。土城長庚醫院副院長魏國珍表示,雲狀細胞瘤的正式醫學名稱應稱為「膠質細胞瘤」,以雲狀為名形容應是戲劇效果,要形容腫瘤飄渺、沒有界線的特質;膠質細胞瘤是最常見的腦瘤,每十萬人中約有三、四人罹病,人數不多,但並非罕見疾病,劇中所稱罕見是指其治療困難,因為腫瘤很廣泛,難以透過外科手術切除,「我看了劇中的片子,腫瘤樣態確實很困難、廣泛。」「膠質細胞瘤與正常腦組織不易區分,手術不易清除乾淨,若切太乾淨又會導致神經功能後遺症。」魏國珍表示,人體具有「血腦屏障」,藥物不易進入腦部,膠質細胞瘤不易藉由手術清除的前提下,以超音波加微氣泡方式,可打開血腦屏障,讓藥物進入腦部作用,有效控制腫瘤,讓患者不必手術。魏國珍表示,長庚醫院正進行相關臨床試驗,已進入第三期,待未來通過成為常規治療後,外國民眾也能來台治療,台灣病人也不用到外國尋求治療。腦瘤分型多 常見症狀頭痛、噁心、情緒及人格變化腦瘤分型相當多,大致可分「原發性」及「轉移性/續發性」,原發性腦瘤又有良性與惡性之分。根據魏國珍撰寫的長庚醫院「腦瘤」衛教資訊指出,原發性惡性腦瘤中將近80%為膠質瘤,源自膠細胞。一般性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第六對腦神經麻痺(造成複視),這些症狀主要反映出腦瘤造成的顱內壓上升。若腫瘤阻礙腦脊髓液循環,將造成水腦症,使顱內壓上升。患者心智狀態亦可能改變,出現如失語症、記憶力減退、注意力變差、情緒或人格變化等症狀。劇中女主角洪海仁亦有出現上述多種症狀。於去年3月病逝的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也是罹患其一種腦部惡性膠質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惡性膠質瘤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當發現時,腫瘤已經有相當程度大小。此疾病發生率雖較其他腫瘤來得低,但以現有治療方式如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不易根除且容易復發,相當棘手。花蓮慈濟醫院也致力從當歸萃取物中尋求治療腦瘤的契機十多年來,花蓮慈濟新藥創新研究團隊,希望能夠幫助腦瘤病患,改善生活品質,延長病患的存活時間,致力於新藥開發研究。先是發現當歸萃取物中的成分,有助於治療惡性腦瘤;進而於2014年,以細胞的壽命記時器「端粒酶」為標靶,從中草藥篩選出HK-001,能夠高度抑制「端粒酶」活性,並讓癌細胞快速老化。經多年努力,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當歸萃取物EF-001,可以抑制癌症免疫檢查點PD-L1,增強惡性膠質母細胞瘤免疫治療效果,也就是說EF-001可以去除PD-L1關掉T細胞的「觸手」,T細胞就可以辨認出腫瘤,進而殺死腫瘤細胞,提升免疫治療的效果。再將EF-001與生物材料聚酸酐結合,貼在病患的手術切除部位。因為手術部位還會有殘存肉眼看不見的腫瘤細胞,貼片貼在手術部位,達到局部藥物高濃度、高滲透、長時效的特性,在手術處,緩緩地釋放藥性,用以抑制腦瘤細胞的生長,且對正常細胞毒性很低,降低對其他正常腦細胞的傷害。【延伸閱讀】.「殯葬天王」龍巖集團李世聰神經膠質細胞瘤逝!醫:幾乎是惡性,8症狀要懷疑腦瘤可能.淚之女王海仁可來台治雲狀腦瘤?長庚醫師這樣說.開腦植當歸貼片 抗惡性腦膠質瘤.疾病百科/腦瘤【參考資料】.長庚紀念醫院.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4-29 醫療.中醫
地震後易驚慌?「柴胡桂枝乾薑湯」助緩解心悸、胸悶、失眠
403花蓮地震後,陸續發生好幾起大規模地震,且都在半夜時段,許多人被震到驚醒。重大災難引起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會讓人產生心悸、失眠、變得敏感、易受驚嚇、情緒不穩等症狀,從中醫觀點來看,這些症狀屬於驚悸、怔忡、不寐,可以用中藥複方調節五臟氣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地震後的創傷後症候群,常見肝氣鬱結,主要是情緒起伏不斷,易合併胸悶、心悸、失眠,「柴胡桂枝乾薑湯」有助於緩解心悸亢進、不眠症。林舜穀表示,一項日本的隨機對照試驗,針對2011東日本大地震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受害者,持續服用柴胡桂枝乾薑湯二星期,創傷事件影響測量表分數顯著下降,也較少有過度警覺的表現,地震當下的驚嚇畫面比較不會在腦中盤旋不去。若是被最近頻繁的餘震嚇到,或是大地震陰影久久未去,可以諮詢中醫師緩解心理煎熬。柴胡桂枝乾薑湯材料:柴胡24克(8兩)桂枝去皮9克(3兩)乾薑6克(2兩)黃芩9克(3兩)栝蔞根12克(4兩)牡蠣熬6克(2兩)炙甘草6克(2兩)另一項針對2008年四川地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的對照試驗,以中藥消痰解鬱方治療後,明顯改善焦慮、憂鬱以及睡眠品質。消痰解鬱方以兩個著名的方劑:逍遙散與二陳湯為核心,再加入石菖蒲芳香開竅而寧心神,大黃與黃連苦寒清熱而瀉心火、龍骨與牡蠣潛降陽氣而鎮心神。逍遙散的成分有柴胡、薄荷、白芍、白朮、茯苓、甘草等,疏肝解鬱加上調理脾胃的功效,是中醫常用來減輕焦慮的處方;二陳湯有半夏、陳皮、茯苓等藥材組合,可理氣、燥濕。林舜穀提醒,中醫治療可以改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生理與心理過度反應,幫助患者恢復生活,其劑量應遵守醫師指示服用,建議可先就診諮詢,依據體質診斷後調劑給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讓震災的驚恐快快過去
【編者按】:自從四月三日花蓮發生大地震以來,除了生命的損失、建築的崩塌、交通的阻斷之外,全國民眾飽受驚慌,尤其最近餘震不絕,更是令人難以忍受。我們非常感謝一向關心國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即時答應分享他對地震驚恐創傷後的精神困擾現象的看法,同時並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們的專家意見。希望這些難得的醫學知識分享可以幫忙台灣社會大眾順利度過這段嚴厲天災的考驗。「醫師,我自從四三花蓮大地震後,每天心慌慌、失眠、感覺身體搖晃,手腳發抖、精神不集中、擔心地震又來、事事不能好好做、真的不知怎麼辦?」這是精神科門診所見,堪稱地震驚恐創傷後「地震症候群」的精神困擾現象。如何讓這種震災驚恐現象,快快過去,快快恢復正常生活,是值得重視的精神健康課題。台灣處地震帶,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地質板塊的互相碰撞、擠壓,導致地殼運動頻繁,地震頻傳。此次,2024四三花蓮大地震正是這種地理命運的事件。科學家們苦於探索任何預測地震的方法,目前科學家們仍無法即時預測地震來襲。正是因為這種不可預測性、無法掌握性及可能造成的重大傷害如山崩地裂、生命財產的損失、房屋倒塌等等重大傷害事件。因此,使人處在一種面對地震莫名恐懼中,尤其大地震之後,餘震連連的情況下,莫名恐懼更形嚴重且持續。此次四三花蓮大地震,餘震連連,就在20天後的4月23日仍有規模6以上的餘震,其間有不少房屋受損倒塌,更有不少人受傷或失去生命,使受傷民眾及其家屬,落入傷愁悲慟與失落之中,這需要政府急速政策之推動以完成務實的救助與紓困。需要鄰里間相互的長期關懷與溫暖支持,逐步完成震災後的社區重建,經由電視新聞畫面的傳播,令人怵目驚心,尤其花蓮雄偉壯闊山谷的落石震憾,山坡崩塌掩蓋道路,連救難人員的救災工作,不只辛苦,更要面臨落石山崩的生命威脅。連日來這這些驚悚的場景,甚至救難隊在落石堆中,在倒塌瓦礫堆中,探索不幸罹難者的鏡頭畫面和故事,也都透過媒體生動的報導而歷歷在目,生動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人們也因為好奇或者為了追求新聞報導的新鮮感,天天盯著細看電視新聞台的災難動態報導,而且大部分驚悚的畫面都重複的播放在觀眾的眼前。因此每天災難消息的衝擊不斷,雖然地震中最嚴重生命財產的損失,已經造成了,但是驚恐害怕的情緒卻是與時俱進,無法緩和。這正是我在精神科門診所聽到個案的苦訴了。他們每天生活在驚恐之中,生活失序,失去常軌。就精神健壯之道(精健道)的自我療癒觀點,我有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希望能有助早日脫離此次四三花蓮大地震所引起的精神困擾,脫離震災的連續恐懼狀態: 其一、要能了解歷經大地震時,內在心情有恐懼感,也連帶有身體的種種不舒服。這是人之常情,是可以了解,要懂得接納,不要過度擔心。能接受自己面對大地震的脆弱性,而懂得防護,並力求快快脫離這恐懼狀態。其二、了解情緒感受不是只有主觀的害怕感受,經由腦、神經廻路的連結會連帶發生身體不舒服的感受,亦即引發自律神經系統和肌肉緊張反應。因此在地震後的驚恐中,也還會感受受到身體搖晃、頭暈、心跳快;另外也會使睡眠品質受影響,精神不集中、做事效率受影響等等的精神生活困擾。有如此的了解,只要情緒穩定了,這些身體不舒服,就會跟著減輕了。不要過度擔心自己身體是不是有什麼疾病了,避免情緒困擾的惡性循環,才可以即時穩住害怕情緒和減輕身體不舒服的感受。其三、為能有效緩和驚恐和過強心身壓力反應,需要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做「足定氣靜」的心腦操練,以放鬆身心狀態。所謂足定氣靜的操練是要把意念拉回,放在身體的放鬆感覺上,重複依下列(1)到(4)的四個步驟移動意念:(1)用意念專注在背部和肩膀、肩膀輕輕向下拉,感受放鬆的感覺,(2)用意念去感受深呼吸(最好是腹式深呼吸)的舒適感,(3)用意念去感受10個腳趾伸展的輕鬆舒適感覺,(4)把意念放在鼻孔,感覺吸氣與吐氣的輕鬆與平穩感覺。 如此重複四個步驟可以連續做3分鐘,深深去感受身心放鬆與舒適的安定安靜感受。我也建議日常生活中,每兩個小時就做一次。如此的定靜操練,不只有效緩和驚恐的身體-生理的不舒服反應,更可以把心思停放在放鬆的身體上,以免一直放在期待的、可能的地震餘震的來臨。如此雙管齊下,有效緩和「地震症候群」的餘威。其四、切忌重複看有關震災場景或救災場面的電視畫面或you tube報導。一般電視畫面均會強化視覺上的驚悚效果,來吸引觀眾的注意,而且重複播放這些驚悚畫面。若對震災明顯處在恐懼與害怕狀態,要能避開這些生動驚悚畫面,避免二次、三次的情緒受創。否則重複看這些具有創傷性的電視畫面,最後可能造成嚴重驚恐的腦-神經迴路的僵化或烙印狀態,易於產生震災的驚恐的情緒記憶,形成固著的震災驚恐反應。因此,切忌重複看電視有關震災驚悚畫面的播放,才能夠使驚恐情緒有恢復的可能,使自己的理智性思考更有效率,更能安頓自己日常生活,快快消除持續的驚恐反應。其五、要多參加活動和家人聚餐和朋友聚會聊天,或者出去外面散步,看看戶外風光,把心思放寬放廣。也可欣賞喜歡的音樂、電影或者看一段小說。如果能出外逛逛鄰近山裡的小徑或欣賞田園風光,那就更好。這些都可以拓展腦內世界的豐富性與多元化,增長精神靱性,可以有效緩和地震帶來的驚恐情緒,強化腦-精神功能的穩定力道。有助快快化解地震驚恐情緒。經由,上面所說五項自我療癒的精神健壯的處方,逐步迅速地化解地震災害後的不安與害怕情緒,重新獲得平安與舒坦。如果,經由這種自我療瘉的五種方法,內在對地(餘)震的不安、驚恐仍然明顯,也連帶發生的種種身體不舒服的感覺,我建議就要去就診精神科的門診,尋求精神科醫師的治療。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6 醫聲.Podcast
🎧|花蓮器捐率居全台之冠經驗帶回中央 李明哲:盼生命末期臨終關懷被重視
救護車在台9線上疾駛,一部接著一部呼嘯而過,震耳欲聾的鳴笛聲,帶來無數令人心碎的故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簡稱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談到,令他難以忘懷的個案,她是一位18歲的少女,因術後進食不幸嗆到而離世,原以為器捐是提高她的生存率,沒想到意外縮短她性命,他坦承「這是非常難以承受之重!」曾以為會走不出來,沒想到家屬暖心的大愛,竟拯救了他,讓他可以繼續走在器官捐贈移植這條路上。🎧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談起這位年僅18歲的少女,原是器官受贈者之一,接受腎臟移植成功後,幾天後卻因為進食時嗆到不幸逝世,當時他無法置信,少女的母親不僅沒責怪他,還溫柔地對他說:「李醫師,雖然我失去了我的女兒,但另個受贈者還需要你啊!」這位母親的話語,如同一道光,提醒他即使身在痛苦中,仍有希望和責任需要他去承擔,當時他覺得這位媽媽真的很偉大,對於生命,她不是只想到自身,還會顧及到別人;這也反射出所有的器官捐贈者,願意在死亡之際,貢獻出生命最後的力量,抱持著就是對生命的熱愛。「死亡公路」就醫需一小時 李明哲深耕花慈25年救命、續命李明哲提到,有「死亡公路」之稱的台九線花東縱谷路段,可以說是最致命的路段,因沿線車禍送至最近的醫院搶救,都需要花上一小時,許多病患因長時間沒有醫療照護,而錯過黃金治療期,這也造就花蓮醫療的特殊性。他常在與死神搏命的期間,因遇到確定搶救無效的病患,下一刻就處於天人交戰的難題,如何開口和家屬說明做出「以命續命,器官遺愛」的艱難決定,但為了能造福更多病患,他也只好投入徘徊在器官與生死之間的續命事業。充滿使命感的他,當年憑著一股「熱血」決定至偏鄉行醫,求學時參加醫療服務隊到花蓮義診的經驗,讓花蓮成為他人生佇足半輩子所在,他稱讚花蓮「好山、好水、到處是美景」,但也是真「偏僻」,一度懷疑在花蓮能受到系統化的訓練嗎?但在花蓮慈濟醫院(簡稱花慈)執業的25年期間,從擔任花慈一般外科主任開始,他不僅跟著花慈一起成立器官移植中心,並接下中心主任之職,更以一把刀搶救了無數生命。李明哲強調,「在花東地區,如果你不做的話,這件事情也沒人要做了!」曾擔任器捐病主中心12年董事的李明哲,被稱為東台灣器官移植醫學的重要推手。在花慈執業的25年間,不僅推動器官移植醫學,更培育移植照護團隊,112年花蓮的器官移植率,提升至每百萬人口有37.79人,相比全國捐贈率為每百萬人口17.77人,顯見深耕於花蓮的成效,足足是全台灣的兩倍。器捐供不應求 仍須積極教育、引導三年前,他將醫療服務和生活重心遷回台北,但李明哲也直言,台北的醫師相對花蓮來說都「太冷漠!」他語重心長地說:「回歸醫師初心,才是醫師應該做的。」他的初心去年12月被衛福部長薛瑞元看見,邀請他擔任器捐病主中心的董事長。提到此事,他微笑道,「或許是對器官移植的努力跟貢獻被看到。」由於器捐病主中心在兩年半前,已整合器官捐贈與病人自主權及安寧緩和醫療的推廣。李明哲強調,全台灣每年捐贈第一類器官(心、肺、肝、腎、胰、小腸)的捐贈者數量約在百餘人左右,最高紀錄曾到達141人,經過多年的努力與推廣,每年捐贈人數也僅增加10至20位,對比每年上萬名等待救治的病患來說,仍呈現僧多粥少的現況,未來仍須深入地教育與引導,讓社會大眾理解器官捐贈的重要性與意義。接下董事長的重責大任後,他期盼,未來器捐病主中心能協助民眾及家屬,在生命末期的過程,得到應有的照護,並支援病人醫療自主權的伸張;病人能事先與家人進行開放的討論,選擇有尊嚴的死亡方式,或表達自己的捐贈意願。醫療人員也能參與病人逝去後的家屬關懷,確保家屬們能從哀傷過程當中走出,回歸正常生活,達到真正的生命末期臨終關懷。李明哲小檔案現職: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醫務副院長經歷:花蓮慈濟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癌症副院長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理事長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韋麗文、許凱婷音訊剪輯:Shiro腳本撰寫:許凱婷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
-
2024-04-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的偏鄉醫療嘗試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醫療服務與醫者的愛心」。一位在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回顧自己在初入醫學院時,在同學的互相鼓勵與人文老師的啟發下,發起「與病人為友」的學生暑期活動,成功地激發醫學生的愛心,並繼續傳承成為該校具有特色的醫學生服務活動。→想看本文一位小兒科醫師分享自己如何以「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為心願,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而努力,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想看本文一位醫學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分享他同時也在兩所偏鄉醫院為理想奮鬥,他的一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道出了他們期待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醫病平台」衷心希望這些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醫學生、醫師、社會大眾,多多關懷偏鄉醫療。緣起偏鄉醫療最常遭遇的困擾,便是醫療人力與資源缺乏。而台灣的小兒外科除了有醫師平均年齡逐年老化與新血後進減少的問題,在偏鄉環境更是不容易有小兒外科醫師的生存空間,因為醫師在選擇服務的地點時,往往有許多的考量,例如經濟收入、生活環境、或孩子教育需求等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北醫附醫)鄰近繁華現代的信義計畫區,無論大眾交通或是國道交通都相當方便,因此平時便肩負大臺北東區民眾的醫療需要,甚至涵蓋基隆市、新北市汐止區等地的後送醫療。然而,大學附設醫院有教育的責任,雖然業務量沒有其他醫學中心多,仍需要維持小兒外科服務。 根據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的統計,有130萬兒童少年人口的大台北地區約有30名在職的小兒外科醫師,相較於偏鄉地區,人力資源相對豐富很多。以每百萬人口計,大台北地區的小兒外科醫師人數不僅超過美國,更是全國之最。於是「如何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就成了縈繞在我心的牽掛。蘭陽的呼喚羅東聖母醫院是隸屬於天主教靈醫會,於1952年由從中國大陸來台的修士與修女們創立,自始至終致力於照護蘭陽地區那些經濟困窘、身處弱勢的民眾,逐漸成為許多當地人健康的依託。近年來,宜蘭縣每年約有三千名新生兒誕生,而聖母醫院大抵上承擔了其中三分之一的嬰兒醫療服務,顯見其在兒科照護的重要性。從馬偕醫院來的周桔源醫師,在這裡提供小兒外科的服務,但一年一年的過去,這裡需要有年輕醫師來接棒。因為看到這樣的需求,我鼓起勇氣,挺身而出,接下這個偏鄉支援計畫。在北醫附醫的長官支持與聖母醫院長官的幫助下,雙方合作的計畫得以順利推展,自2022年4月起,我便開始每週四至聖母醫院進行手術與看診。在支援期間,我在聖母醫院進行了一系列的小兒外科常規手術,如腹股溝疝氣修補(引進腹腔鏡手術)、耳前瘻管切除、舌繫帶鬆弛及板機指鬆弛手術等。此外,我也實施了需要短期住院的手術,包括嬰兒腹股溝疝氣修補、淋巴管瘤切除、隱睪症矯治、多指(趾)重建及肛門瘻管手術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許多原本需前往遠地醫院長期就醫的孩子,現在可以在聖母醫院就近接受追蹤與治療。比如,一位需要長期胃造瘻管的罕病兒童,在過去經常往返於台大兒童醫院與急診室更換造瘻管,而今卻能在我的聖母醫院門診安排更換與追蹤。若聖母醫院收治了需矯治先天畸形的孩童,我也能即時與兒科醫師進行討論,並協調轉院手術。期間有位近週歲的女童,自兩個月大開始就間歇性嘔吐,經由我們的互助機制轉介至北醫附醫進行檢查,發現她患有先天十二指腸蹼膜所導致的阻塞,最終通過手術得以康復。這樣的轉介案例越來越多,也使得北醫附醫在2023年順利取得小兒外科專科訓練醫院的資格。透過這次合作,我深刻體會到,若無願意合作的專業小兒科醫師、專精且樂於照護兒童的麻醉科醫師,以及一個願意學習並成長的手術室團隊,要在短時間內建立一個能照顧兒童的外科團隊是相當困難的。幸運的是,聖母醫院在院方的支持下早已具備這些條件,順理成章成為合作成功的基石。 飛越山海,支援台東隨著我在聖母醫院的支援步入一週年之際,過去一年的支援成效顯著,鼓舞了我,進一步想要推廣這種合作模式,但這樣的支援模式,是否真能在其他地方複製呢?作為一位花蓮女婿,我一直密切關注東部地區的醫療需求。花蓮擁有慈濟醫院的資源,小兒外科醫療服務相對完善,但台東的情況卻大不相同。過去,台東的小兒外科服務大多依靠台北馬偕醫院的醫師們輪流支援,每隔三、四個月集中一天時間處理所有手術。這樣的漫長等待中,孩子們的病情有可能會惡化,或家屬可能遺忘孩子需要及應該接受的手術治療。在這種迫切情況下,家屬常常不得不帶著孩子跋涉至花蓮或高雄尋求治療,而這樣的距離,對於西半部的家庭而言,就如同從屏東到台中一般遙遠。於是我開始考慮是否能將與聖母醫院合作的模式,搬到台東來實施,至少每月提供一次的小兒外科門診與手術服務。雖然這對西部許多城市來說可能只是杯水車薪,但至少能夠讓需要的孩子能盡早接受手術,預防嚴重的併發症。衛福部的研究報告也指出,疝氣和腸阻塞是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部分原因。社群媒體上經常可見台東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東基)的鄭弋醫師為孩子們的醫療需求發聲,於是我鼓起勇氣聯絡她,探詢兒童外科醫療的需求及合作可能性。感謝上帝,當時的東基院長陳志成醫師對完善醫院照護體系充滿熱忱,我們的初次會談後,就達成共識,要一起合作為台東的孩子們服務。台東的支援計畫遂於2023年7月順利啟動,儘管首次的門診因颱風而不得不取消。有一名因包莖併發反覆的包皮龜頭炎以及嚴重的泌尿道感染的孩子原本計畫來門診安排手術,卻因颱風延誤了診治。在這緊急關頭,我與陳院長透過視訊討論病情,並由陳醫師親自安排手術前的檢驗、檢查及麻醉諮詢。8月,我乘坐最早的班機前往台東,在著陸後直接前往醫院,再次訪視病人並詳細解釋手術過程。幸運的是,我過往在彰化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彰基)接受過外科訓練,而東基所使用的電腦系統正是彰基的,彰基外科也曾對東基提供過支援。在這樣的完美配合下,我順利完成了首次手術和門診支援。最讓我意外的是,在台東的首次門診中,接連診治了超過十位需要手術的孩子,包含疝氣、多指、隱睪症、尿道下裂、甲狀舌骨囊腫、鰓裂遺跡等病症。由於每次支援只有一整天,我必須在上午安排四至五台手術,並在下午進行門診,因此首次門診的病人需求竟花了兩個月才得以滿足。後來,我開始於週四處理完台北的公務後,趕搭晚間的班機前往台東,以便隔天一早開始手術,努力爭取更多時間來為孩子們完成手術,減少他們的等待時間。週六一早巡視完手術後的病人,我便搭班機返回台北。支援期間的住院病人照護工作,都得依靠兒科醫師的幫忙;手術後的傷口照護則交由一般外科的李柏慶醫師在門診中追蹤,這樣也彌補了我只能每月支援一次的遺憾。在此過程中,得到了前任院長陳志成醫師以及繼任的馬堅毅院長的全力支持,手術室及麻醉科同仁的協助,使我得以在台東為這些孩子們提供及時的醫療服務。團結前行:共同為偏鄉醫療邁進的心願景「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這句話道出了團隊合作的力量。若我們的支援模式能夠更加成熟與流暢,我期待能夠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必須承認,要為孩子們提供及時的小兒外科急症照護,最理想的情況是有專業的小兒外科醫師能常駐宜花東地區。但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這不僅需要小兒外科醫師,同時也依賴於兒科、麻醉科以及兒童重症科醫師的密切合作。這些條件要能具足著實不易,除了靠政府建立相關配套措施外,也有賴醫界與政府合作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而在這個環境成形之前,我要感謝北醫附醫的長官給予的支持與理解,讓我能以此為基地,延伸醫療服務的觸角至那些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延伸閱讀:4/23 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4/25 守護洄瀾山海間青少年的醫師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守護洄瀾山海間青少年的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醫療服務與醫者的愛心」。一位在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回顧自己在初入醫學院時,在同學的互相鼓勵與人文老師的啟發下,發起「與病人為友」的學生寒假活動,成功地激發醫學生的愛心,並繼續傳承成為該校具有特色的醫學生服務活動。→想看本文一位小兒科醫師分享自己如何以「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為心願,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而努力,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一位醫學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分享他同時也在兩所偏鄉醫院為理想奮鬥,他的一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道出了他們期待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醫病平台」衷心希望這些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醫學生、醫師、社會大眾,多多關懷偏鄉醫療。花東縱谷的美景是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也因為地廣人稀、南北狹長的特性,讓醫療的可近性成為在地醫療提供者的重大挑戰與使命從2008年開始在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受訓及服務,對我來說最重要的轉折點,莫過於在2013年時有機會接待從美國威斯康辛兒童醫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Wisconsin)來訪的青少年醫學科教授Professor Susan Jay。在跟她互動的幾天中,深刻了解到青少年醫學的核心服務架構,需要有多專業的團隊:青少年醫學醫師、婦產科醫師、兒心醫師、心理師及社工師,互相補位一起撐住有需要的青少年朋友,這正是台灣在青少年醫療照顧中不足的一塊拼圖;而協助青少年族群的臨床工作,也再次喚醒自己在學生時期對於人際互動、心理與精神健康的興趣。然而當時台灣並未有此次專科訓練,於是大膽地向Dr. Jay提出到威斯康辛兒童醫院,接受青少年醫學次專科臨床與研究訓練的請求,也受到她的支持與歡迎。在那一年半的訓練過程中,深深體會到雖然東西方有著不同社會價值觀與文化差異,然而青少年朋友眾多的醫療照護議題,都是跟他們所處的家庭、學校、社區、社會文化與大環境的變動習習相關。當2017年初回到台灣,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在台灣推動屬於我們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很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這是我們在建構「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時,首先要回應的問題。花蓮慈濟醫院位處於東台灣,以往我們在醫院兒科門診所接觸到的青少年,大多數就醫的原因是急性身體不適,如感染性疾病、頭痛、胸悶/胸痛、腹痛、睡眠問題、外傷等,這些生理上的病痛,是家長及青少年本身認為需要就醫的主要因素。然而,一般青少年在成長中會經歷的議題,包括:青少年生理發展、生殖健康、心理健康、人際互動和同儕關係,高健康風險的行為如菸、酒、藥物濫用與不安全性行為所衍伸的健康危害,都不是家長優先帶青少年到醫療院所就醫的重要因素。期待身為兒科醫師的我們,在醫療上能提供青少年需要的協助並回答他們的疑問,協助評估與轉介適當的醫療資源。這樣的觀察就此埋下了走出醫院、進入社區的動機:青少年來不了醫院,醫療就走向他們。在因緣際會下,接續老師林俊松醫師的棒子,到秀林衛生所提供偏鄉巡迴醫療,每週二的嬰幼兒預防保健及疫苗接種服務,以兒科醫師的角度來分享兒童常見疾病的處理、兒童生長發育、親職教養、兒童青少年體位改善等議題。在門診中能遇到許多年輕媽媽帶著嬰幼兒來打疫苗,藉著這樣的機會提供他們育兒觀念的指導、了解家庭中照顧孩子的支持系統、年輕媽媽的避孕指導、協助連結社會資源,希望讓她們的育兒道路走的更穩健。除了提供必要的藥物與檢查外,更重要的是給與照顧者適當的疾病衛教,讓家長可以在家安心處理孩子們的身體不適:如何退燒?如何補充水份和食物?如何判斷危險徵狀而必須提早帶回就醫,這些服務模式,明顯的降低家長的焦慮與困擾,也降低了不必要的就醫奔波。這樣的服務據點除了提高就醫可近性外,也更進一步連結醫學中心的資源進入社區,讓秀林衛生所成為鄉內兒童青少年健康評估與轉介的樞紐,讓鄰近的秀林國小、秀林國中與原住民兒童少年之家的學童們及家長們,得到更便利的整合性醫療服務。在此想分享這幾年社區服務中印象深刻的個案,來呈現花蓮慈濟醫院與秀林衛生所,大家串在一起動起來後,對孩子們及家庭的改變!因為有一群人正努力的讓偏鄉不再是偏鄉。從2022年七月開始,藉由花蓮慈濟醫院承辦的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山地離島地區全人整合照護計畫」,開始在秀林鄉崇德村和佳民村衛生室開設「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由筆者帶著兒童腸胃科及青少年醫學科的專業知能,走進社區、走進部落;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在參與花蓮縣學童健檢這十幾年來,包括崇德村在內的偏遠地區中,有一定比例學童呈現的體位異常是兩極化:過輕體位約有7-9%;在小學四年級以後,體位過重或肥胖加起來約為25-30%。這些學童的生長發育是需要花時間評估,也需要讓照顧者意識到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的必要,尤其飲食習慣可造成營養不良或肥胖問題,更是需要從小重視的。因此,藉由衛生室的地段護理師或校護,將這些孩子從學校轉介到衛生室的門診,透過照顧者協助改變家中飲食、運動、睡眠等習慣,在幫助孩子的同時也讓家長受益。印象很深的是一名十歲本應進入青春期的女童,經由校護和地段護理師的多次訪視和評估,被轉介到「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在崇德衛生室初次與小女生及母親聊天時,發現孩子其實從小就略嫌瘦小,家長雖然在意也找不到好的策略。評估起來主要是每日營養熱量不足、再加上活動量大及晚睡,漸漸的就比同年齡的玩伴瘦小,當時四年級的她身高僅有118公分、體重14.5公斤,看起來就像六、七歲的瘦小女孩;在衛生室跟母親及女孩詳細說明,並衛教每日的飲食攝取策略及營養品補充,並建議轉介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做生長賀爾蒙及骨齡等相關檢查以確認狀況,於是當場與院內小兒內分泌周威志醫師通電話,並開立檢查單及回慈濟醫院就醫的轉診單,而崇德衛生室的護理師也隨即跟家長約定空腹抽血的日期,讓孩子下次到醫院回診時,已有需要的檢驗結果,減少就醫的奔波。回診時周醫師評估發現這位十歲女童的骨齡只有7.5歲,身體評估也尚未進入青春期的乳房發育,所幸相關內分泌及營養指標都在正常範圍的低標內,只要好好的追蹤營養攝取、睡眠與活動,應該就能慢慢追上應有的生長狀況。接下來一年多的追蹤過程,看到了媽媽的積極配合與孩子為了長高而主動參與,在六個月內體重增加了3.3公斤、身高增加4.5公分,至少已與該年紀正常生長曲線的下限相當;在12個月內身高已達正常值的下限、體重亦接近正常值、性徵也開始發育,伴隨而來的是更有自信的孩子、笑容也變得更燦爛。雖然這個「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看似只派出醫師到衛生室的單兵作戰模式,但要把小兒專科門診從醫院搬到社區,其實背後是需要多個團隊的跨領域合作,其中特別感謝花蓮慈院醫事室團隊居中協調聯繫把每個環節串好、秀林鄉衛生所田惠文主任站在孩子與家庭的需求上全力支持、崇德衛生室筱君護理師的積極協助,透過這樣的方式一起找出適合的服務及轉介模式,讓我們能為守護偏遠地區孩童與家庭的健康更往前邁進一步。在筆者築夢踏實的過程中,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當一個能幫兒童與青少年「轉譯及代言的實務工作者」,讓他們及身邊的重要他人能看見彼此,增進關係融洽,讓他們在生活中找到「自我與歸屬感」。在回到台灣七年後的現在,腦海中已有清晰屬於我們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期待自己持續站在青少年健康照護的崗位上,走出花蓮並連結有志於成為青少年重要他人的專業人士,共同投入這個領域,將持續推動「進校諮詢醫師」服務:提供青少年健康評估與諮詢,並與學輔資源分工提供互補性的醫療服務,啟動必要的轉介來銜接後續醫療服務,提高醫療可近性並滿足青少年族群的需求,形成在「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延伸閱讀:4/22 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24 養生.生活智慧王
餘震頻頻,地震後該做8件事!3步驟檢查房屋,樑柱出現這樣的裂縫快修復
繼0403花蓮大地震後,這二天又是地震餘震頻頻,23日凌晨更有芮氏規模6.0、6.3地震,之後大小餘震仍陸續發生。每次地震,大部份的人都是待在原地等到震完再繼續活動。其實地震後有些事應察看一下,例如檢查水、電、瓦斯開關,大致看察一下家具位移及房子有無裂痕等情況。《元氣網》整理地震後該做的一些事,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過最近這危險的頻繁地震期。地震後你該注意的8件事1.先把附近門窗打開,以免變形不易逃生,及避免後續餘震發生而受困。2.如果當下穿著很輕便,情況允許可先換上長褲、長袖衣服、堅硬鞋子、手套等,才不會被破掉的東西割傷。3.察看大型家具是否位移,避免傾倒造成財物損失與二次受傷。4.檢查玻璃是否破損,並且避開玻璃碎片。5.檢查瓦斯、水、電等開關,如有瓦斯洩漏,應輕輕打開窗戶,立即離開;若無法確定瓦斯管線有無漏氣,則先不要打開電器、甚至是點燃打火機嘗試照明。需要照明應使用手電筒或緊急照明燈。6.若需逃到空曠處,應遠離招牌、樹木、建築物、電線桿。7.隨時收聽電視台或電台掌握震災消息。但地震過後資訊龐大且混亂,很容易以訛傳訛,建議從官方的公告管道,如中央氣象署,內政部消防署獲得正確的資訊與情報,8.短期內避免爬山等山區活動,以免坍方落石危害自身安全,也增加救難人員負擔。(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3步驟檢查房屋受損狀況如果地震之後房子已經受損,如聽到房子發出怪聲、漏氣聲、牆壁或天花板出現裂縫、或原有裂縫持續擴大等,為確保自身安全,在關閉爐火或電源後,馬上帶著緊急避難包及必要物品等,前往震前與家人約定的緊急集合地點避難,例如附近的公園、廣場、空地或避難收容處所。 如果房子沒有明顯損壞,在較安全時可到處檢察一下房屋各處是否出現裂縫。根據台北市政府彙整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共同撰寫的.《震災後住家房屋自我檢查手冊》,提供3步驟檢查方法,地震後建築物如果有這些情形,應請專業人員評估修復補強,以免下次地震來臨發生更嚴重毀損。1.首先查看整棟大樓詢問左鄰右舍、樓上樓下是否也有損害,共同查看整棟大樓是否有異常傾斜、沉陷現象,檢查門窗是否有擠壓變形,牆壁有無龜裂,柱、梁、樓板有無裂損。2.從一樓開始檢查注意柱子是否有嚴重裂縫或是混凝土被壓碎剝落、鋼筋外露等現象,尤其1樓為開放空間的挑高挑空大樓,或1樓原為老舊住宅被改變成超商、餐廳或大賣場的建築物,應特別檢查。3.檢查各樓層柱、梁、剪力牆、樓板。柱:查看梁柱接合處、柱子的頂端或底部、門窗邊的柱子,注意柱子在門窗開口的部位,是否有近似45度或交叉的斜向裂縫,甚至混凝土剝裂、鋼筋外露現象。柱子頂端或底部若有明顯的水平裂縫或錯位也應注意。樑:特別注意梁端(梁靠近柱子的地方)或靠近牆的地方,是否有近似45度或交叉斜向裂縫,甚至混凝土剝落、鋼筋外露。若柱與柱間距較大,下面無隔間牆的長梁,中央部位有垂直向裂紋,只要無明顯的下垂變形,於震後妥為修復即可。剪力牆:一般大樓不一定會設計有剪力牆,民眾也不容易分辨何者為剪力牆。若厚度超過20公分的鋼筋混凝土牆,周圍有梁柱框架起來,無門窗等開口,很可能是剪力牆。應檢查牆面是否有近似45度一道或多道裂縫或交叉裂縫,甚至上下錯位、混凝土剝落、鋼筋外露等現象。由於剪力牆是抗震的重要結構元件,若有上述情形,應盡速補強。樓板:檢查是否有混凝土嚴重剝落、鋼筋外露情形。【參考資料】.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 .內政部消防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4-23 養生.生活智慧王
睡夢中被搖醒,趕快躲到桌下?防災專家建議做一動作
全台昨起地震不斷,今日凌晨2點更發生2次規模破6的大規模地震,許多民眾「被搖醒」,餘震不斷也讓人不知道該逃還是該睡。專家表示,若在睡覺時被地震震醒,千萬不要起來找桌子躲,摸黑加上不清醒狀況下,反而可能產生碰撞危險,先躺在床上「用枕頭保護頭部」,並且確保天花板、床頭沒有可能砸落的物品;專家更針對「防災包」提出4點建議,平時備妥以防患未然。睡夢中被搖醒,該逃還是該睡?全台從昨日傍晚到現在已有數十起地震,花蓮地區更是劇烈搖晃,兩棟大樓因此傾倒,當地民眾警報響不停,根本無法睡。中央氣象署統計,今天凌晨截至上午6點總計已有83起地震,其中,規模6以上共2起、規模5到6也有10起,不少人一夜難眠。不少民眾睡夢中感受到地震,選擇直接逃出家門。地震發生的時間可能在一天24小時中隨時發生,難以預估到底會身在何處,做好各種災害應變相當重要。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秘書長柳育漢表示,若深夜發生地震,許多民眾都在睡覺,這時「不要動」在床上待著,先用枕頭保護好自己,並且確保天花板、床頭沒有可能砸落的物品;白天地震可以躲在桌子底下,但睡到一半起來找桌子,摸黑又頭腦不清楚,反而更危險。「緊急避難包」準備4原則因應各種災害,甚或是地震防護,家庭中的「緊急避難包」也得做好維護。柳育漢提醒4項原則,食物優先、清潔醫療用品第二、保暖衣物第三,其餘個人物品依需求放入,並且依照家庭成員人數,準備相對數量的避難包,一人一包。1.食物:乾糧與飲水一定要準備好,市面有許多真空包裝食品,或是加水即可食用的食品都可以選擇,乾糧可選擇高熱量的餅乾,2.清潔、醫療用品:個人藥品、家庭常備藥品、外傷藥物、包紮用品,止血帶、濕紙巾以及衛生棉等等。3.保暖衣物:至少準備3天的緊急衣物。4.其餘物品:存摺、現金、證件影本、手電筒、電池、打火機、行動電源等,部分市售避難包多會備妥,民眾可自行選擇適合的產品。「每半年更新一次避難包,過年、普渡是相當好的時間。」柳育漢建議,乾糧、泡麵很容易一放就過期,因此他固定每半年更新一次包包內的物品,像是過年、中元普渡,都是國人大拜拜的時候,會買很多乾糧、泡麵,此時就可以把舊的避難包乾糧取出吃完,在放入新的備品,既能定期維持避難包性能,又能不浪費糧食。災難發生時,民眾不一定得等到救難人員,自救也相當重要。柳育漢也說,每個人在災害時都可能面臨程度不一的傷勢,緊急應變的措施各不相同,坊間有很多NGO(非營利組織)舉辦防災訓練課程,甚或是第一線人員的培訓,民眾都可以依照自我的需求,替自己準備好生存、急救技巧。
-
2024-04-19 醫療.中醫
中醫止咳專方! 「新冠止咳一號」有效對治新冠後遺症
不少人確診新冠一號康復後,仍持續咳嗽,甚至長達數周,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研擬咳嗽專方「新冠止咳一號」,由麻黃、杏仁、紫蘇葉10餘種藥材組成,治療新冠肺炎確診者轉陰起算1個月內,適用於乾咳、咽喉不適、胸悶、鼻塞、流涕等症狀與倦怠感者,治療一周即對新冠肺炎後期病患的症狀展現療效,提供治療的另一個選擇。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王健豪昨指出,咳嗽是一種呼吸道常見的突發性症狀,由氣管、支氣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異物、物理或化學性刺激所引起,具有清除呼吸道異物和分泌物的保護性作用。「新冠止咳一號」有效對治新冠後遺症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精準醫療建構小組主任委員林展弘表示,許多康復的病患仍受咳嗽後遺症困擾,因此小組研擬由麻黃、杏仁、紫蘇葉、麥門冬、桑葉、枇杷葉、石膏、黨參、紅棗、甘草、浙貝母等藥材,組成咳嗽專方「新冠止咳一號」,治療新冠肺炎確診者轉陰起算1個月內,適用乾咳、咽喉不適、胸悶、鼻塞、流涕等症狀與倦怠感者。林展弘說,「新冠止咳一號」的臨床應用,能夠消炎、排痰,緩解氣管平滑肌痙攣,促進肺泡血循環,增強肺換氣功能,主治感冒、流感、氣管炎、支氣管炎、聲音沙啞、百日咳等疾病。執行上是至少每周1診次的中醫門診,不過病毒感染引發咳嗽的急性期實證、胃食道逆流、藥物引起等,以及服藥後出現心悸或小便困難者並不適用。林展弘表示,2023年4月1日研擬咳嗽專方「新冠止咳一號」,即進入臨床驗證階段,截至10月6日,共有19位醫師參與臨床治療,共治療428人次,在一周內即對新冠肺炎後期病患的症狀,展現顯著治療效果。按壓穴位保健止咳除了止咳專方「新冠止咳一號」外,也可以按壓穴位保健,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陳博淵建議,可按壓3個穴道:「尺澤-魚際」,可宣暢肺氣、降低支氣管發炎程度;「天突-膻中」,可平息喘促、增加胸部氧氣灌流量;「大椎-肺俞」,可退肺熱、也是三伏貼穴位之一,可增加免疫力。每組穴位按壓30秒,重複三次的頻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中西醫合併 全基因檢測下的癌症精準治療
中醫注重體質特性與西醫精準治療相輔相成,花蓮慈濟醫院顧問指出,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模式在癌症治療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全基因檢測深入了解癌友的基因變異,制定合適的治療。對於難治型腎臟癌、腦癌等疾病,更可搭配中醫藥整合治療,不僅能夠精準治療,更能有效預防復發。張建國表示,人出生起基因一直累積突變,細胞可能受先天核基因體、粒線體變異、全身微生物體變化及個人生活型態、周邊環境變化交互作用而癌化,且不同癌症可能對應多種變異基因,若只做單一基因檢測、採用單一治療,恐怕只對部分敏感癌細胞有效,不敏感的癌細胞可藉機產生抗藥性,增加癌症復發機率,因此建議癌友接受全基因檢測,讓醫療團隊掌握癌細胞整體的動態變化,及時調整治療策略。對於難治型癌友也可加入中醫整合治療,張建國說,中草藥使用幾千年,基本安全無虞,正逐步分析每項中草藥作用機制與位置,依美國癌基因體圖譜資料,可知蟲草素或由黃芩、大黃、黃連組成的三黃瀉心湯對腎臟癌效果特別好;多種中草藥能延緩TP53基因突變產生腦癌,待中醫藥資料庫完備,可預見中醫藥將在癌症治療扮演重要角色。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19 醫療.皮膚
以為是疝氣...手搖飲老闆黑色素瘤大如雞蛋!健保標靶3年抗癌
年近60歲的楊先生是飲料店老闆,4年前以為腹部硬塊是疝氣,術後被告知是雞蛋大小的黑色素瘤,深入追查基因變異,所幸可健保標靶治療,3年抗癌,今年一償赴日本看櫻花的宿願。手搖飲老闆黑色素瘤大如雞蛋在花蓮開飲料店的楊先生,4年前接受膽囊切除手術,3個月後幫女兒搬大學宿舍當晚,發現下腹有硬塊,按壓後竟痛到無法走路,以為是術後提重物導致疝氣,沒想到卻被醫師告知腹部硬塊,其實是長在鼠蹊部內側、一顆雞蛋大小的黑色素瘤。對平時有運動習慣、身體健康的楊先生而言,罹癌的消息無疑是晴天霹靂,沮喪到盼著這一切都是醫師誤診。幸好因為家人鼓勵及陪同,他很快就打起精神,四處求醫,卻遲遲找不到病灶,他特地從花蓮開車到台北求救,走進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的診間。透過健保標靶3年抗癌吳教恩今天告訴媒體,經過外科與腫瘤科醫師的追查,終於透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楊先生骨盆腔內還有兩顆黑色素瘤,確診為轉移性黑色素瘤,甚至在基因檢測發現是BRAF突變類型。這種突變基因,不僅可能發生在黑色素瘤,也可能出現在肺癌、甲狀腺癌與腦瘤等癌症。吳教恩說,因為楊先生確診的黑色素瘤是BRAF基因突變,健保已有對應的標靶藥物,與醫師討論後申請用藥至今已治療3年,病況控制良好。今年第1次帶著高齡80歲的母親及女兒在母親節前一起去日本賞櫻,與家人共度抗癌後的幸福時光。對於透過基因檢測找出特定基因對症下藥的新觀念,需要透過醫師的專業觀察及病人的積極面對,才有機會共同創造良好的預後。吳教恩呼籲,隨著醫療進步,確診癌症晚期的患者千萬別放棄,透過基因檢測,找出跨癌別特定基因,還有可能有療效不錯的藥物可作為選項。據台灣癌症防治網介紹「黑色素瘤」,是發生人數最多的前10大癌症名單裡的常客「皮膚癌」之一,黑色素瘤惡性度最高,雖然發生率不高,但容易轉移、很難治療,一般的皮膚癌以老年人居多,但黑色素瘤的年齡分布從小寶寶到老年人都有可能。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7 醫療.精神.身心
地震後容易緊張、不想說話…1量表自我評估是否創傷症候群
花蓮大地震造成17人不幸喪生,醫師提醒,地震帶來的創傷,如果未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恐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容易出現不想說話、做惡夢、受驚嚇等症狀。據統計,對於經歷過創傷事件的高危險族群,PTSD終生盛行率從5%至75%不等。建議用PTSS-10自我評估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董事長、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表示,地震帶來的創傷,可能引發不少人出現了焦慮和憂鬱等症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可能演變成PTSD。建議可使用「PTSS-10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檢測量表」自我評估,回答10個問題,檢視是否符合自身狀況,如有5個以上「是」,建議尋求醫師協助。此外,也應留意事件之後才出現的症狀,例如過去不會失眠,但事件之後出現失眠症狀,就需要特別注意這個狀況是否有逐漸改善,或持續影響。王浩威說,自我評估可以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若發現PTSS-10分數有增加趨勢,應尋求專業的身心科醫療幫助,因為分數的增加,可能代表是需要更深入專業治療和幫助的「中重度」情況;若評估結果分數隨時間下降,則為「輕中度」,建議可採取多種策略以促進心理復原。快走、睡眠、與親友聯繫王浩威指出,想促進心理復原,可分3種方式,一是積極快走、瑜伽等身體活動,以幫助減少壓力荷爾蒙,改善情緒並減輕焦慮;二是建立固定的睡眠時間表,盡量確保睡眠充足;三是與親友保持聯繫,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歷。「PTSS-10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檢測量表」10問題●您有睡眠困難嗎?●您會感到憂鬱(如傷心、難過)嗎?●您對突然的聲音或未預期的動作會感到驚嚇嗎?●您變得較容易生氣嗎?●當回到突發事件的地方,會不會感到害怕?●您的情緒會不會經常容易波動?●您會感到身體易緊張嗎?●您會感到不願跟其他人談話嗎?●您會出現與意外事件相關的噩夢嗎?●您會有良心不安,對自己責難或感到愧疚嗎?
-
2024-04-16 養生.營養食譜
減重聖品箭筍,季節限定的山產美味!營養師教如何煮出不苦的筍子
外型細長的箭筍,是季節限定的山產美味,清明節前後為採收期,受到春雨的滋潤,口感細嫩鮮美,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鉀等,熱量非常低,100克約22大卡,被喻為減重聖品。減重聖品箭筍 膳食纖維高、脂肪含量低箭筍是台灣的特有種,別名「雲筍」、「孤竹仔筍」,主要產地在花蓮縣光復鄉及台北陽明山地區,全靠野外採收,箭筍的外殼十分堅硬,大多人工剝殼處理。因生長期短,沒有病蟲害,不論野生或人工栽種都無需施肥、使用農藥,可安心食用。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箭筍與其他竹筍種類不同,個頭較小、去殼後可以整根吃,味甘脆嫩且纖維細緻。以營養價值來看,箭筍的膳食纖維高,可促進腸道蠕動;脂肪含量低,有飽足感又低熱量,是減重的好幫手。如何煮出不苦的筍子?徐佳靖提醒,一定要先整支帶殼水煮,燙熟可以破壞苦味、鎖住筍肉的水分與甘甜,並溶掉部分鉀離子,有助於調控血壓。筍類煮愈久愈能帶出甜味,徐佳靖說,不管是冷水先下鍋或熱水再下鍋,最少煮30分鐘;燙過之後,冷藏1至2天就要吃完。市售剝好的真空包箭筍也要注意保存期限,拆封後盡快食用完畢,避免變質。箭筍常加入肉絲、豆瓣醬拌炒,非常鹹香下飯,但容易攝取過多的鈉,要多留意。徐佳靖推薦「箭筍排骨湯」,品嘗清甜原味,同時補充水分,健康更加分。箭筍排骨湯食譜材料:箭筍1包、豬肩骨1盒、青蔥或香菜 1小把作法:1.先汆燙排骨,沖冷水後瀝乾備用。2.將箭筍切段,與洗淨的排骨一起放入鍋中。3.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4.燉煮30分鐘左右,起鍋前加入一小匙鹽調味。5.灑上蔥花或香菜即完成。(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14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基因檢測提升存活率 整合治療多管齊下
癌症治療朝向精準醫療發展,藉由檢測癌友突變的基因型態,制定個人化治療對策,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中西醫整合治療等,不僅提高多種癌別的存活率,也能避免傷及正常細胞,降低副作用,帶來好的生活品質。但專家提醒,針對基因突變的癌症精準治療須經大型臨床試驗,才可保證療效,也期待盡快解決「特管辦法」審核延滯問題,讓今年5月納保的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充分發揮作用,幫助更多癌患獲得合適治療。聯合報已連續六年與國衛院攜手舉行癌症論壇活動,今年論壇主題是「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於4月13、14日於在政大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廳隆重登場,兩天活動中,超過20位重磅級專家、學者登台分享最新癌症相關政策、治療趨勢等最新資訊,現場三百多位民眾也熱情參與。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查岱龍指出,所謂的精準醫療,主要是透過基因檢測,有效區別適合病人,並在適當時間使用適合藥物,像BRCA基因突變不僅發生於乳癌、卵巢癌病患,攝護腺癌也可能有這類基因突變,死亡風險會比一般人多2.5倍,目前已有標靶藥物針對這類基因突變進行治療,病患接受標靶藥物的治療,存活機會就會比較提升。至於甲狀腺癌的治療,高雄榮民總醫院核醫科主任諶鴻遠指出,如果是早期分化的甲狀腺癌,相對較溫和,治療效果多半也都很不錯;不過大約有10%-30%的病患可能沒那麼幸運,特別是分化不良、未分化型,惡性度較高,以復發病患來說,常帶有特殊基因變異,像BRAF V600E、RET、RAS、NTRK等,此時經過異常腫瘤DNA檢測、分析,選擇精準標靶治療,可減少傳統標靶藥物血管抑制劑相關副作用,但費用較為昂貴。諶鴻遠表示,目前不少研究顯示,若針對基因變異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腫瘤再分化的機會就會升高,這樣的變化有利於結合碘-131治療,進而殺死癌細胞,更讓人振奮的是,病患用藥一、兩年內,或許可以停藥,現在的研究成果十分樂觀,期待未來可以為病患帶來更多治療希望。近年治癌趨勢除了標靶、免疫治療,放射治療也有新進展。林口長庚質子中心已成立9年,治療個案已超過5千人,肝癌患者最多已超過1000例,佔4分之1,其次為頭頸癌,腦癌及乳癌。肝癌是台灣癌症死因的第二位,常因為沒有症狀發現時為時已晚,甚至患者的肝功能已變差,傳統放射線治療會穿透腫瘤照射,周遭組織會受影響,甚至治療完會導致肝衰竭。林口長庚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承恩表示,質子治療因為劑量集中不傷及周遭組織,像是不見血的手術,對於肝癌的控制率可以達成九成,尤其是大於5公分腫瘤效果最好,相較於傳統的控制率三到四成好很多,也可降低八成副作用;目前也進行質子與免疫藥物質子合併療法,合併療法可以提升全身免疫力,存活率比單用免疫藥物大幅提升。另依據長庚與德州大學研究,只要肝臟保留五成,就比較不會導致肝臟受損的併發症。台北榮總醫院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任劉裕明表示,放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DNA,治療過程就像射擊遊戲,不論是質子、光子或重力子放射治療,都要先把患者固定好,在電腦斷層協助向劃定照射範圍,以影像導引精準摧毀癌細胞,而質子、重力子治療因心肺暴露輻射劑量較少,安全性較高。劉裕明說,北榮經衛福部核可,去年5月啟用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至今已治療約200位患者,這是全球第14座重粒子治中心,北榮把重點放在光子、中子放射治療難以處理的困難癌別,包括脊索瘤、攝護腺癌、胰臟癌及頭頸部腫瘤等。一位罹患薦脊索瘤合併骨骼侵犯的患者,初至診間時疼痛至無法坐下,經16次重粒子治療後,恢復情況良好,已能重拾駕駛計程車的工作。針對難治型癌症,也可考慮加入中醫藥進行整合治療,花蓮慈濟醫院顧問張建國表示,中草藥使用幾千年,基本上安全無虞,目前正逐步分析每項中草藥的作用機制與位置,依據美國癌基因體圖譜資料,可知蟲草素或由黃芩、大黃、黃連組成的三黃瀉心湯對腎臟癌效果特別好,多種中草藥能延緩TP53基因突變產生腦癌。未來如果中草藥資料庫建構完成,可預見中醫藥未來將在癌症治療扮演重要角色,「合適的中西醫整合治療將達到精準治療、精準防止復發的效果。」但張建國提醒,細胞可能受多項因素影響而癌化,若只做單一基因檢測、採用單一治療,恐怕只對部分敏感癌細胞有效,不敏感的癌細胞可藉機產生抗藥性,影響治療預後,因此建議癌友接受全基因定序,讓醫療團隊掌握癌細胞整體的動態變化,及時調整治療策略。查岱龍也表示,針對基因突變所進行的癌症精準治療,其療效必須經過大型臨床試驗的驗證,才能真正對癌友產生幫助,如果治療沒有經過大型臨床試驗驗證,不但可能沒有效果,病患還可能承受副作用傷害。另外,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即將在今年五月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不過因「特管辦法」審核延滯,可能影響NGS健保給付,期待更多病患可以因NGS納入健保給付而受惠,並獲得適合治療。
-
2024-04-12 醫療.巴金森病
411世界巴金森日 痛並快樂的活著 百位巴友熱推每周做這運動
4月11日是國際世界巴金森日,為鼓勵巴金森病友持續動起來,鼓勵巴友們走出家門,互相交流支持,與疾病共好,巴友團體聯合共同舉辦第一屆台灣巴金森桌球錦標賽「巴友接力動起來,作伙來帕球」,讓運動陪伴巴友與家屬踏出開心的每一步。根據日本Ken-ichi Inoue醫師2020年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第72屆年會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每周打1次桌球,持續3至6個月後,巴友不只身體靈活度提高,性格、心情也因人際互動變得開朗,不再經常陷入焦慮、憂鬱,自我照顧能力及生活品質也獲得提升。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理事長黃千秀女士說,「世界巴金森日是病友與家屬對世界、對自己重要的發聲,2024年我們以桌球化身成為挑戰生命的鬥士,為自己與彼此打出一場漂亮球賽。」與先生報名參加雙人賽的巴友家屬曾太太分享,先生原本因病不愛出門,但最近有巴友相約士林活動中心打桌球,先生也積極參與,有巴友做球給他打,先生居然站起來揮拍,甚至追球移動,他開心,我跟著開心。」巴友潘中道也表示,「每次約病友打球,揮汗如雨,盡情運用四肢揮動球拍、奔跑撿球,雖然隔日全身痠痛,但這樣痛並快樂的體驗告訴我,我依然可以快樂且有活力的活著。」本次桌球賽共吸引80多位巴金森病友報名,加上家屬與團隊已有超過150人共襄盛舉,板橋捷運桌球場擠滿參加比賽的巴友與親屬。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台灣帕金森病友權益促進會、花蓮慈濟醫院巴金森研究中心、R基金會攜手推動「Move up Parkinson's 巴金森接力動起來」系列活動,未來還有線上的靜心瑜珈及音樂和語言治療工作坊,歡迎追蹤R基金會、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粉絲專頁或搜尋#巴金森接力動起來。📌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粉絲專頁📌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粉絲專頁
-
2024-04-11 退休力.理財準備
花蓮大地震後房屋毀損,我買的地震險能理賠嗎?4種地震險看你可以獲得多少補償
4/3上午花蓮近海發生規模7.2地震,全台搖晃,災情頻傳,但仍以花蓮地區災情最為慘重。不過不止花蓮,各地建物都有或多或少的毀損情況傳出,不少民眾在問:這次的地震損失,我買的地震險可以理賠嗎?房屋有毀損,我買的地震險可以理賠嗎?住宅地震險分以下四種:只要有房貸就會有1.地震基本保險「地震基本保險」是保障地震造成建築物(房屋)損害發生時,保障民眾的基本權益,不分地區、屋齡,都可以投保,但不承保商業大樓,僅承保住宅。不管豪宅或是老屋,建築物(房屋)重建費用保額最高 150 萬元及臨時住宿費用 20 萬元。 「地震基本保險」理賠條件:只針對建築物全損(即全倒或半倒)時才有理賠,但理賠不包含房屋牆壁龜裂損毀、裝潢或屋內動產的損失。 一般民眾購屋時,向銀行申請房貸,會被銀行強制要求先投保住宅火險,此時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就會附加在住宅火險下面一併投保,如果沒有辦理住宅火災保險與地震基本保險,銀行是不會同意撥款的。所以只要有房貸的民眾,就會有地震基本保險的保障,此次地震花蓮地區有房屋倒塌,若有投保地震基本保險就有150萬的保障。150萬的房屋重建費怎麼夠用?2.超額地震險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是政策性保險,只能提供民眾基本的保障,對於造價較高的房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50 萬元的理賠金,顯然是不足以補償損失的。這時就需要加保「超額地震險」來提高理賠額度,例如:理賠金額從 150 萬拉高至 500 萬。 「超額地震險」的理賠條件:與地震基本保險一樣,只針對房屋全損(即全倒或半倒),理賠房屋重建成本超過150萬的部分,但理賠不包含房屋牆壁龜裂損毀、裝潢或屋內動產的損失。 我家摔壞的電視、魚缸,外牆剝落的磁磚有保障嗎?3.輕損地震險 當房屋沒有出現全損(即全倒或半倒)的狀況,僅有房屋部分受損,或屋內的物品、裝潢及家具受損時,需要加保「輕損地震險」,損失才會涵蓋在理賠範圍內。 「輕損地震險」主要理賠範圍包含: 1.不動產損失:房屋部分損毀、牆壁龜裂、磁磚破裂、玻璃震碎、裝潢受損。 2.動產損失:電器傾倒摔壞、傢俱受損。有沒有全都有保障的?4.擴大地震險 「擴大地震險」結合輕損地震險與超額地震險的優點,理賠條件不受建築物半倒或全倒的限制,且動產、不動產毀損都理賠。保費會根據地區、樓層、建築工法、建物耐震程度而有所不同,所以擴大地震險的保費是地震基本保險的數倍起跳。 要投保以上的地震險,一定要先投保住宅火險附加地震基本保險後,才能再加買超額、輕損或擴大地震險。全台逾6成民眾未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大多數民眾投保住宅火險,都是因為在申辦房貸時因應銀行的要求而投保,所以大多數人沒有另外加保超額地震險。若地震發生造成房屋倒塌,以目前建築成本高漲的環境,重建費用卻只能補償150萬,對受災民眾來說,一方面要負擔房貸壓力,另一方面還要籌措房屋重建的高額價差,絕對會是沉重的經濟壓力。更遑論民眾等到房貸清償後,就不再續保住宅火險及地震基本保險,此時一旦風險發生,就會無法得到保障,房屋倒塌的損失就必須獨力承擔,對財務的衝擊更是不可小覷。雖目前而言,地震造成整棟房子倒塌的情況仍算少數,最常見民眾的損失,仍以屋內物品毀損,牆壁龜裂,外牆磁磚剝落等,但這一類的損失,仍必須是有投保輕損地震險或擴大地震險,才能將損失轉嫁給保險公司,降低自身的風險。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跟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發生地震的機率相當高,所以台灣民眾對地震並不陌生。但依據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揭露截至今年3月底止,若以全台戶數929萬戶為基礎計算,台灣住宅地震基本險投保率僅38.01%,顯示仍有超過6成民眾未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可見得大多數民眾風險意識仍然不足。雖然買保險不能保障意外不會發生,但買對保險,輕則可以在意外發生時彌補經濟損失,重則可以避免嚴重災損時自己畢生積蓄剎那間化為烏有。因此建議民眾應重新檢視評估自身的住宅火險及地震險的保障內容,以防範隨時可能發生的萬一,為家庭財務安全撐起一把保護傘。作者:陳瑀莘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大專盃財富管理競賽輔導顧問暨專案講師榮獲2013保險信望愛獎優選最佳專業顧問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11 焦點.元氣新聞
東部器官捐贈率全國之冠!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分享國內器捐現況
「每一個人都是向死而生!」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簡稱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說,國內施行善終三法的目的,是對生命末期者,在應有的醫療人權照顧中,尊嚴的邁向死亡。李明哲長期於花蓮慈濟醫院深耕器官移植臨床工作、搶救人命,奔波於死亡台九線上,他於去年12月接任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依據統計,由於國內器捐風氣不盛,民國112年全國捐贈率為每百萬人口17.77人,花東卻可達到每百萬人口37.79人,也就是說,花東的捐贈率是全國的2倍,推廣成效不錯。獨特現象!台灣活體捐贈者遠大於屍體器官捐贈台灣的活體捐贈人數多於死亡捐贈者是一個獨特現象。李明哲表示,不是國內醫界技術太厲害,而是屍體器官捐贈不足,所以為了要挽救器官衰竭,或是需要器官移植來改善生活品質的人,不得已的做法就是採取找尋活體器官捐贈者。他認為,家屬在捐贈者生命結束時,不知該如何做出決定,呼籲民眾簽署器捐卡意願之外,也要對家人表達願意捐贈的想法。生命最後階段的自主權 李明哲談「善終三法」「善終三法」上路已經多年,包括器官捐贈、病人自主權、安寧緩和醫療。李明哲認為,國內施行善終三法的目的,是讓生命末期者,有尊嚴的邁向死亡。李明哲強調,讓生命末期的病人,能夠得到應有的醫療照護,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醫療方式,並且擁有身體的自主權,像是可以決定有尊嚴的死亡方式,或病人能與家人進行開放的討論,表達自己的捐贈意願,更該讓醫療人員參與病人死亡後的家屬關懷,協助家屬們從哀傷的過程走出,回歸正常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生命末期臨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