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腸造口
的結果:共找到 43 筆 約 0.064秒幫癌末先生辦生前告別式!尹亞蘭:珍惜每個當下,人生很多事沒辦法「等一下」
編按:當生命走到盡頭,該如何面對?前高雄民生醫院院長蘇健裕,48歲那年確診第4期大腸癌。積極抗癌4年,仍無法完全治癒。太太尹亞蘭決定幫他辦一場生前告別式,在人生最後的時光,向這輩子最重要的親朋好友道...
男罹下咽腫瘤不治療 腫瘤塞滿咽喉無法進食呼吸險致命
50多歲黃姓男子因下咽腫瘤遲遲不治療,腫瘤擠滿喉部到無法呼吸被送急診。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頭頸外科主任周一帆,在病況穩定後與病人討論治療方式,決定先採用「引導式化療」處理,3個月後黃男咽喉腫瘤竟全數...
醫病平台/醫病溝通!化解病人負面情緒的教戰守則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生的臨床學習心得」,由三位剛走入醫院接觸病人與家屬不到半年的醫學生,由不同角度寫出他們的學習心得:一位關心病人而竭盡所能勸服病人與家屬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找出病因,但卻因為...
嚴重胸背疼痛竟主動脈剝離 大千醫院完成開胸支架手術
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今年4月通過衛生主管機關審核通過,取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資格,成為苗栗縣第1家具備施行這項手術能力的醫院,6月初且成功執行全縣首例主動脈剝離支架手術,術後病人狀況穩定。院方昨天...
大千醫院成功救治主動脈剝離患者 苗栗縣首例
苗栗縣大千綜合醫院4月間取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資格,6月初成功執行縣內首例主動脈剝離支架手術,患者術後穩定,今天開心出院,象徵縣內急重症醫療邁入新里程。大千綜合醫院今天舉辦記者會,發表縣內首起執...
長照給付支付惹議 造口照護納給付待凝共識
衛福部公告新版長照給付支付基準,明訂氣切造口照護、尿管、鼻胃管清潔給付;但實務常執行的腸、胃造廔口、簡易傷口照護則被排除,引起爭議。衛福部將邀集專業團體凝聚共識。衛生福利部5月20日在官網公告「長期...
他10年來2癌輪流復發 因定期追蹤治療安然度過
宜蘭一名男子罹癌10年,甲狀腺癌、直腸癌多次復發,頻繁進出醫院,經歷超過50次的化療、25次的放療,至今仍與癌共處,還是安然度過他,意志力外,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余盈輝分析,重點在於定期追蹤...
中年創業:林憲廷打造建築夢 重拾健康與時間
台中市元謙建設總經理林憲廷年輕時為事業拚搏,花光健康老本,53歲罹癌,經歷手術、化療,他把「逛街」當癌後復健,一場大病,讓他重新思考人生,把時間留給家人、朋友,他從化療開始透過走路復健、強化肌肉,後...
管灌病人用藥有限制 需注意劑型
最近總會看到對於醫療上病人是否用鼻胃管一事不同觀點的討論,或許有人會好奇裝了這些管後該如何飲食、服藥?如何飲食交由營養專家處理,今天和大家聊聊管餵藥品。當病人無法一般進食,使用管灌方式攝取適當營養,...
咳血發現罹肺腺癌「遺言都交代好」他靠免疫療法活過來
53歲的林先生從事資訊工作,成天在密閉冷氣房內抽菸,2年前咳血就醫,發現已罹肺腺癌3期,化療半年不僅未好轉,肺部3分之2都遭腫瘤占據,癌細胞還轉移到大腸、甚至破裂出血,做了腸造口,他吃不下,走2、3...
大腸癌三期也別放棄!開腹、腹腔鏡誰優?醫師這麼說
在大腸癌治療方面,除非發現時已是第四期,一般多以手術為首選。手術目的是切除腫瘤與鄰近的腸繫膜和淋巴結,並重建腸道的完整性。許多人問,該選擇腹腔鏡還是傳統開腹手術?達文西手臂手術可以開大腸癌嗎?醫師表...
大腸癌治療/中國附醫:保肛率95% 提供專業造口護理
有些大腸直腸癌患者擔心術後肛門保不住、必須做人工肛門(腸造口)而諱疾忌醫。全國腸造口手術最多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說,腸造口多數是暫時性,中國附醫直腸癌治療團隊平均一年為約2...
大腸癌腫瘤最可能發生在這位置!醫師教你怎麼選醫院
全台醫療院所於107年進行大腸癌相關手術量達9901件,以台北榮總663件最多,林口長庚594件次之,第三至第十名分別是高雄長庚464件、中國附醫440件、台大醫院422件、彰基醫院326件、台北馬...
造口妥善處理 生活可如常
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膀胱癌患者增加,部分患者必須接受「腸造口手術」,排泄出口從肛門、尿道移至肚皮,影響患者甚鉅,老一輩甚至因此足不出戶。專家表示,台灣傷造口照顧發展成熟,訓練...
逾百名傷造口師照料患者 專家籲病友別再悶在家中了
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膀胱癌的比例增加,多數手術患者無法避免「腸造口手術」,排泄出口從原本的肛門、尿道移至肚皮,使患者心理存在著莫大的恐慌,老一輩的患者甚至因此足不出戶,進而出...
醫病平台/信願行盡人事聽天命
【編者按】雖然人生都會面臨終點,但除非夫妻兩人同時死於意外,不然總會有一人將面臨心愛的人病痛纏身,甚至面臨死亡的煎熬,也因此醫療團隊非常珍惜幸運的家屬願意與大眾分享照顧愛人、戰勝病魔的親身經歷。最近...
男嬰出生發現「低位無肛」 直腸外拉、重建2周出院
日前一名在婦產科診所出生的黃姓男嬰,檢查時被發現無肛門,診所醫師趕緊送到台北慈濟醫院,醫療團隊發現他除了低位無肛症外,還有隱睪症、左邊腎臟缺失等情況,診斷為「VACTERL聯合畸型」,緊急由小兒外科...
腸癌友大方掀肚皮 破解患者對人工肛門迷思
腸癌連續11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之首,病友手術治療後對於是否裝設人工肛門總是忐忑不安甚至打退堂鼓,擔心要隨身帶著排泄物趴趴走,影響生活品質。家住平鎮的陳先生自有一套照顧模式,每天固定時間灌腸,放鬆心...
吳佳璇/比醫療選擇更重要的事
十多年前,一位乳房外科醫師問我,有什麼方法幫助病人自己做決定?見我露出疑惑的眼神,友人補充說明,現在的乳癌治療,從乳房全切除或保留,到化療、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該怎麼搭配,有很多選擇;治療指引還...
大腸癌配合化療 治癒率高別放棄
藝人賀一航罹患大腸癌第三期,雖有手術但拒絕化療,前天病逝。醫師表示,大腸癌為國人癌症發生第一名的癌症,早期發現治癒率很高,即便到了第三期,只要配合化療,五年存活率仍有六成,千萬別太早放棄。國健署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