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搜尋
腦血管
共找到
631
筆 文章
-
-
2021-11-0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高血壓初期難察覺!醫:20人中有19人沒明顯症狀
高血壓被視為國民病,雖可控制,但一開始往往不易察覺,患者往往長期處於危及生命的健康風險當中。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指出,高血壓患者約20人有19人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等有症狀出現,往往問題已相當嚴重。 高血壓初期難察覺,出現症狀多已相當嚴重! 王威傑醫師表示,血壓平時會可透過腎臟、交感神經調節,即便升高往往也少有明顯的症狀,但此時身體正處於逐漸耗損狀態。以血管來說,長期處於高血壓狀態,動脈血管內皮細胞容易出現異常,將使得血管不易放鬆,也讓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容易卡在管壁,經年累月使得全身血管健康狀況下降,等到一定程度便可能引起相關併發症。 三高對人體的損傷大致相仿,高血壓可能出現如大血管病變的主動脈剝離,以及中風、缺氧性中風等腦血管病變,或是心衰竭、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變。小血管病變如眼動脈狹窄、視網膜出血等眼部病變,以及出現尿蛋白、腎功能耗損的腎臟病變等。 風險族群留意血壓暴衝,高血壓初期也可能有症狀! 少部分的高血壓患者,還是有可能出現症狀,為因故血壓突然飆高出現的「高血壓危象」。一般情況下,血壓值約為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該族群血壓值可能直接來到收縮壓180mmHg或舒張壓120mmHg以上,雖然機率不高,但仍需注意。例如血壓控制不良,原本有穩定治療高血壓,但突然自行停藥,就可能使得血壓突然升高。也包括因甲狀腺亢進、睡眠呼吸中止症、腎上腺腫瘤等其他問題所引起的續發性高血壓,將可能使得血壓突然升高。 這些族群就可能突然出現如高血壓腦病變,患者會有嘔吐、意識改變、嚴重頭痛、視覺障礙等情況。急性肺水腫,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咳血等。若出現主動脈剝離則會有嚴重的撕裂性胸痛及背痛,也常見伴隨昏厥、腸胃道出血、腹痛。急性腎損傷則會突然無尿、寡尿,以及下肢水腫、呼吸困難。 33歲胸悶、易喘,竟是高血壓引心衰竭! 王威傑醫師表示,診間曾遇過約60歲上下的阿伯,因單側上肢無力就診,檢查為缺血性中風,更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因高血壓所引起,而他先前並不知情,自然也沒有控制。另外也曾遇過33歲的民眾,因易喘、胸悶前來就診,檢查發現是因為高血壓不自知、未改善,已影響到心臟,出現心臟衰竭的情況。提醒民眾,高血壓難以從症狀察覺,相關風險族群平時應定期量測血壓,萬不可等到症狀出現才提高警覺,且不論年長與否都需留意。 高血壓8大風險族群,醫:平時應定期測量血壓! 由於絕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是無症狀、不自覺的,未避免有症狀才發現,王威傑醫師建議可檢視自己是否為風險族群,主要包括了年長者、肥胖者、有高血壓家族史者、運動不足者、飲食過鹹或口味偏重導致納攝取過多者、過量菸酒者、有其他三高族群、以及腎功能不佳者,這些都是平時就需定期測量血壓的族群,不限年齡,風險越多越要留意。 量血壓「722守則」,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 若自覺為高血壓的風險族群,王威傑醫師建議,在測量血壓上可遵循「722守則」,原因在於血壓會有所起伏及波動,因此監控血壓並非隨自己高興一周量個一兩次即可,而是以722的方式取得平均值,也就是連續測量7天,每天起床後1小時內及就寢前1小時共測量2次,每次測量2遍各間隔1分鐘,在就醫檢查時也將7日的測量數值提供給醫師參考評估。 其他在測量血壓時需注意的,也包括前半小時內不可抽菸、喝酒、喝咖啡、運動,前10分鐘先坐下休息,測量時手臂與心臟同高,脈壓套在手肘以上約間隔兩個指節處。另外,血壓機視廠牌,也需定期約每三個月作校正,脈壓套約兩年更換一次,以確保精準,確切校正及更換時間可先與購買的醫藥器材行了解。也再次呼籲並提醒,高血壓風險族群定期測量血壓,以保身體健康。《延伸閱讀》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年輕高血壓破2成5!恐影響腦心腎 正確量血壓掌握「722原則」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1-07 新聞.長期照護
長者不方便出門就醫? 中醫推到府把脈、針灸
政府積極推動長照,中醫也成為長期照護的一環。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中醫近年也培育具居家醫療認證的中醫師,到府進行居家醫療的業務,也成立中醫長期照顧服務資訊網,不方便出門就醫的民眾,可上網透過「中醫地圖」尋找離家最近的中醫診所,或利用專線申請相關服務。柯富揚表示,人口老化所帶來不少醫療衝擊,包括龐大醫療支出、不當用藥和住院風險增高等風險。我國高齡者門診醫療使用年平均就診次數為26.7次,且有多重使用藥物上的問題。而近年統計高齡人口年平均住院次數為0.38次,為65歲以下民眾住院風險之三倍,而常見住院診斷病症計有肺炎、癌症相關治療、泌尿道感染、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柯富揚說,中醫在長照方面可透過中藥、針灸、拔罐、推拿等介入,改善中重度失能者的症狀,包括失智症行為改善、中風病患的行動、褥瘡傷口癒合等。而中醫近年積極參與長照的照護,除過去到長照機構義診,或是在長照C據點(巷弄長照站)運用中醫給予衛教、辦理預防講座外,也培育具居家醫療認證的中醫師,到府進行居家醫療的業務。中國附醫副院長、中醫師賴榮年表示,以中區為例,2020年中醫居家醫療已服務超過2000人次 ;東區居冠,服務7200人次,全國已服務超過一萬人次。不過目前仍然很多民眾並不知道中醫有居家醫療服務,2020年服務人數僅700多人,因此希望有更多民眾了解。賴榮年表示,中醫居家醫療服務的申請資格,除了原先符合西醫居家診療者外,病患出院時如有需求,也可透過出院準備中心或各縣市衛生局、居服中心轉介。另外,不方便出門就醫的長者,只要透過中醫師公會各分區專線或使用「中醫長期照顧服務資訊網」( https://cmmap.wezoomtek.com/front/map ),也都可以申請居家服務,由醫師評估後即可到宅服務。
-
2021-11-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BNT第一劑出現心肌炎 第二劑怎麼辦?醫師給解答
衛福部109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雖為第一名,然而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加總起來高於癌症死亡人數,躍升國人主要死因。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可能引發重症或死亡,在病情控制穩定及醫師許可下,呼籲心血管疾病患者盡量接種疫苗。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舉行COVID-19疫苗與心血管疾病臨床處置研討會,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洪大川會中就「各類心血管疾病病人接種COVID-19疫苗的建議與注意事項」題目演講。洪大川表示,以國人十大死因排名,109年統計中,心臟疾病較往年增加3%,糖尿病增加3.2% 高血壓增加7.2%。排名中第二名為心臟病、第四名腦血管疾病、第五名糖尿病、第七名高血壓性疾病、第九名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國內死亡率以心血管疾病為主。洪大川舉國外研究分析,美國紐約2019年針對5279位病人分析,確診新冠肺炎重症、住院機率,結果發現年齡75歲以上者住院機率高達37.8倍、男性2.7倍、BMI大於30是2.45倍、慢性腎臟病2.6倍、心衰竭4.43倍、高血壓1.78倍、糖尿病2.24倍,顯現多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美國心臟協會因此建議,長者及心臟病、周邊血管狹窄、冠狀動脈狹窄、病態肥胖、血糖血壓控制不佳、先天性心臟病、心衰竭等病患,優先施打疫苗。另美國疾管署也建議,完整接種兩劑疫苗後六個月,長者、慢性病或BMI高於30者可施打第三劑疫苗。目前我國尚未有施打第三劑規畫。國內目前有AZ、莫德納、BNT及高端疫苗,有民眾施打mRNA(莫德納、BNT)後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問題,憂心是否應打第二劑?對此,洪大川說,若已排除其他原因,疑似是打疫苗引起的心肌炎/心包膜炎,治療改善後與醫師充分討論下,可考慮其他病毒載體疫苗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做第二劑接種。但他說,目前尚未有混打其他疫苗風險資訊。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接種mRNA疫苗是否增加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洪大川指出,目前沒有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史者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高於一般人群,建議民眾施打當下,若心臟仍在發炎,應暫緩接種mRNA疫苗,考慮其他種類疫苗。洪大川另建議高血壓患者,施打疫苗前一週,可透過「722」口訣居家量測血壓,「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即睡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間隔一分鐘取平均值。並與醫師討論評估是否施打疫苗。
-
2021-11-0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高血脂不是胖的人才會有 醫教4點觀察防範中風、心肌梗塞
高血脂是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最顯而易見的症狀就是肥胖,但是,這並不代表只有肥胖者才會有高血脂症,瘦的人也可能會有。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建議,民眾平時也可以從少數的症狀等4點作觀察,以防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 高血脂可分2類型,影響層面各不同! 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指出,高血脂主要可分為高膽固醇血症和高三酸甘油脂血症。民眾常提及的膽固醇,在醫學上有好、壞之分,並非全然不好,高密度膽固醇就是所謂的好的膽固醇,可作為血管的清道夫;低密度膽固醇就是民眾平常所需要擔心的壞的膽固醇,容易附著在血管上不斷堆積,形成心血管等疾病。三酸甘油脂則可作為能量,但過多就會對人體有害。 當壞的膽固醇過高,形成高膽固醇血症時,就有可能引起心肌梗塞、狹心症、冠心症等心血管疾病,或是腦中風、腸中風,以及可能引起黑濛、短暫失去意識的頸動脈狹窄,又或是使腎臟功能逐漸衰退的慢性腎臟病、使下肢行走時會疼痛的周邊動脈疾病,可說是血管塞到哪,身體就壞到哪。而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則容易引起胰臟發炎,甚至住院,而胰臟又被稱為「沉默器官」,出問題時往往難以察覺,需特別留意。高血脂有哪些症狀?醫:真的不好觀察。 防範高血脂,多數人都會以症狀來看,最常被認定的就是肥胖。對此王威傑醫師表示,確實除了肥胖以外高血脂會出現的症狀並不多,但還是可從細部作觀察,包括了高膽固醇血症可能在眼瞼部位出現黃斑瘤,又或者在角膜附近出現角膜白環等。而三酸甘油脂血症,則幾乎可說是沒有其他症狀可從日常觀察,最多就是在許多人空腹抽血或捐血的時候發現「乳糜血」的狀況才需適度懷疑。 但是,王威傑醫師也提醒,上述這些肥胖以外的症狀,也未必就會出現,若沒有出現這些症狀也不代表沒有高血脂,再加上高血脂並非只有胖的人才有,診間也不乏有瘦的人有高血脂問題。因此建議從病史及家族史來看會更為妥當,而肥胖者自然要更特別注意。我有高血脂嗎?4點觀察,有疑慮早檢查! 王威傑醫師指出,觀察自己有無高血脂問題,除了檢視自己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是否都是大魚大肉、一堆垃圾食物,以及前述提到可觀察肥胖、黃色脂肪瘤、角膜白環等症狀以外,自身的病史及家族史也很重要。包括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史,兩者皆為高血脂的高風險疾病,而三高常形影不離,有高血糖、高血壓者也要注意。至於家族史則指的是一等親是否有高血脂相關的病史,例如低密度膽固醇大於160,或18歲前有低密度膽固醇大於130,又或者有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男45歲前,女性55歲前),或是一等親被告知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等。 在檢視、觀察生活型態、症狀、自身相關病史、家族史後,如有疑慮、無法確定或是高度懷疑就盡早抽血檢查,現在健保也有補助4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三年一次成人健檢,當中就包含膽固醇等相關檢查,若是公司體檢有發現異常也可以盡早就診與醫師討論。 4招防範高血脂,有利防範心腦血管疾病! 王威傑醫師也提醒,防範高血脂症,除了適度檢視、定期檢查外,也建議建議飲食上多以好的油為主,例如橄欖油,並盡量避免用油炸方式烹調食物、避免食用反式脂肪如人工奶油,減少食入飽和脂肪的比例,如動物油、棕梠油、椰子油,以免形成壞的膽固醇。而魚油EPA、DHA有助下降三酸甘油脂,但膽固醇則不明顯。除此之外也培養運動的好習慣,可降三酸甘油脂血,提升好的膽固醇,降低壞的膽固醇,將其送至肝臟分解。民眾可從這幾點作防範,如此更有助身體健康。《延伸閱讀》 .腦中風來的又猛又快!FAST把握黃金治療期!醫師:持續治療防復發 .秋冬是腦血管疾病好發季節!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必看!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1-0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糖尿病三高長者「腳麻」別輕忽 延遲就醫恐截肢
老人家容易腳酸、腳麻,大多人以為是正常退化常忽視。醫師提醒,民眾行走後腿部肌肉發生缺血、疼痛,休息後又恢復正常,可能是「間歇性跛行」,是周邊動脈阻塞所造成,容易誤認是退化性疾病,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腿部缺血發黑、肌肉溶解,嚴重恐截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在台盛行率約15.6至32%,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沂名表示,周邊動脈阻塞與許多心血管疾病相同,都是由不良的生活習慣或三高慢性病所引發的血管病變,好發於50至60歲的民眾。他表示,多數慢性病民眾會注意心血管疾病,卻忽略下肢可能出現周邊動脈阻塞。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顏旭霆表示,周邊動脈血管疾病有四、五成的病人無症狀,初期的症狀輕微,常被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認為走路腳麻了,休息一下就恢復,若從間歇性跛行演變到缺血病變時,末梢組織可能已壞死,像是剪指甲時傷口持續好不了。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分為四級,顏旭霆表示,第一級患者症狀輕微,多為腳部冰冷或出現腳麻,但有些患者完全沒有症狀出現;第二級患者腿部動脈阻塞,開始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症狀;第三級患者阻塞嚴重,腿部即使在休息狀態下仍會疼痛;第四級動脈幾乎完全阻塞,腿部出現壞死或壞疽的現象。顏旭霆說,周邊動脈血管疾病患者男性佔多數,長期抽菸、交際應酬等,不僅是動脈粥狀硬化惡化指標,也增加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建議民眾應早期篩檢,發現罹病應儘早治療,減少併發症及恢復生活品質。顏旭霆表示,治療周邊動脈阻塞手術目前以外科繞道手術為主,屬於健保給付,傷口較大且須耗費較長時間復原;另有周邊氣球導管手術,透過局部麻醉,從鼠蹊部或手腕等處動脈穿刺進入周邊血管,撐開血管增加血流量的方式,或可放入支架或搭配斑塊旋切術刮除斑塊,傷口較小對病人利大於弊,不過手術效果也有限,且為自費手術單價偏高。一名60多歲男性患者居住金門,腳痛多年不良於行,疫情期間症狀加劇,躺著或坐著都疼痛,因擔心疫情不敢就醫,忍痛三個月後,兒子驚訝發現父親腳步發黑、失去知覺,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搶救。醫院協助轉往北榮診治,經過手術後幸運保住雙腿。陳沂名表示,若6小時黃金時間內若沒有打通血管,有很高的機率必須截肢,若發現腿腳麻痛的症狀就應該警覺,拖到動脈完全阻塞才到醫院尋求協助,往往錯過黃金搶救期。平時亦摸「腳脈搏」自我檢查,若血管疏通則正常,若摸不到或無脈搏,應該就醫檢查。顏旭霆表示,會先評估民眾症狀嚴重程度,給予不同醫療建議,若只是間歇性跛行,可以先用運動或藥物改善,或持續疼痛或傷口不會好,要趕快打通血管,否則可能進展到截肢。更提醒民眾應調整飲食及作息,避免術後仍有機會復發。
-
2021-11-04 新聞.健康知識+
你有「辦公室症候群」嗎? 常頭痛、眼睛乾紅、鼻塞要當心
一進辦公室就鼻塞、走到會議室就不由的噴嚏連連、坐在辦公桌前總是哈欠連連……這些景象你可能一點都不陌生。由於上班族長時間待在辦公室,加上密閉空間的冷氣空調系統,這些「辦公室症候群」隨時都可能發生在你身上!所謂的「辦公室症候群」,是指上班族處在密閉空間裡,因為環境中的高濃度二氧化碳、甲醛、甲苯等有毒氣體,而產生頭痛、頭暈、眼睛乾澀發紅、鼻塞過敏、皮膚乾癢等症狀,更甚者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等傳染病,都有可能在密閉大樓內迅速傳播開來。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周碩渠表示,國外會採用問卷方式來進行評量,藉由勾選上述症狀,在無法找出這些症狀發生的明確因子時,就從「病態建築症候群」的角度來進行評估。通常容易發生病態建築症候群的地方除了辦公大樓,醫院、學校等場所也常發生。周碩渠提醒,不管是「辦公室症候群」或是「病態建築症候群」,避免讓它找上的根本方法就是將「汙染源」排除,如果已出現不適症狀就盡快就醫,依據症狀進行治療,如果還是沒辦法好轉或痊癒,就減少身處在這些環境的時間,更甚者可能要離開。【危機1】冷氣低溫空調與潛藏的細菌根據研究,理想的室內溫度是22度,也有研究顯示,在25度的環境下錯誤率僅10%,溫度每下降5度,除了效率減半,錯誤率還會增加1倍。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可能造成員工身體不適、降低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冷氣空調出風口的濾網堆積大量灰塵和細菌,也是造成上班族皮膚或呼吸道系統的致病原因。再者,由於女性代謝率比男性慢,比男生容易覺得冷,長時間處在溫度低的辦公環境,容易有腹痛、痛經等症狀。特別是夏天時從炎熱的戶外進入辦公室,由熱入冷的情況可能造成腦血管收縮,出現頭痛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引發心臟病或腦中風。★解除危機這樣做1.一早進辦公室先將窗戶打開,讓空氣保持流通;定期清洗冷氣濾網,避免鼻塞過敏、咳嗽等症狀。2.進冷氣房採分段式,先進冷氣房待幾分鐘,再至室外陰涼處待幾分鐘,然後再步入室內,反覆數次讓身體漸漸適應室內低溫。3.久待冷氣房容易造成鼻腔和黏膜過乾,可多補充水分;或是桌上放一杯水,並定時的擦乳液保濕,避免皮膚乾癢。4.使用電腦1小時休息5分鐘,眼睛容易乾澀的人,可適度滴人工淚液,或用溫毛巾或搓熱雙手敷眼。【危機2】辦公家具和事務機看不見的毒物由於辦公大樓多採中央空調系統,加上通風不良,導致二氧化碳濃度高;便宜建材所釋放的甲醛,容易誘發氣喘、疲倦、皮膚癢、噁心等症狀;影印機碳粉、印表機、電腦等辦公用品產生的臭氧,長期吸入可能提高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炎的風險。★解除危機這樣做1.電腦不用時關閉螢幕或關機,省電又可避免產生臭氧;影印機、印表機等事務機應另闢房間放置,並保持通風。2.辦公室可擺設黃金葛、常春藤、腎蕨、菊花等植物,降低二氧化碳、甲醛等汙染氣體。【危機3】久坐少動肩頸痠痛渾身不舒服習慣在辦公時低頭工作,讓頸椎長期處在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位置,造成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也讓頸後部肌肉和韌帶易受拉扯,容易發生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偏高的電腦桌和不靈活的滑鼠,更加重頸部和肩部的疲勞,且頻繁使用的手腕和手指更容易造成肌腱炎或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解除危機這樣做1.座椅調至適當高度,坐著時要有足夠空間伸展雙腿;背部挺直緊靠椅背,且不要交叉雙腳,以免影響血液循環。2.工作一段時間就轉動頭部,舒緩肩頸壓力;或起身走動,改變姿勢,讓下半身放鬆舒展;休息時可以做握拳、捏指、轉動手腕等放鬆手部的動作。3.電腦桌上的鍵盤和滑鼠高度,最好低於坐著時的肘部高度,使用滑鼠時,手臂不要懸空。盡量靠臂力移動鼠標;手腕部能墊起,避免懸腕操作滑鼠。【危機4】長期工時壓力大造成情緒病對上班族來說,壓力固然是不可避免的,且多數人也都能自我排解,但一旦壓力過大,身心無法應付,就會出現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緊張、失控,甚至造成慢性疲勞、抑鬱症等問題。★解除危機這樣做1.定期運動有助降低近4倍罹患情緒病的風險,身心運動又比帶氧運動效果好,其中以太極、氣功及瑜伽等對減低情緒病風險效果最佳;建議每周最少運動2天,每次半小時。2.情緒失控時應離開工作現場,去一下洗手間、喝個水、出去走走放鬆一下,冷靜之後再回到工作環境。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一碰到雨天、天氣漸涼心情就鬱卒? 常有6大現象小心是季節性情緒疾病 ·上班族男比女更不健康! 醫師揭「3習慣」小心身體完蛋...你中幾項?
-
2021-11-03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成人每4人有1人恐患糖尿病 國健署籲3招降低五成風險
金鐘影帝龍劭華患10多年糖尿病,日前心臟不適驟世,引發國內高度關注。國健署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前期盛行率約25%,等於每4人就有1人處於糖尿病發生的高風險中,透過定期健檢檢測血糖、天天量腰圍及體重,可以降低五成以上糖尿病的發生風險。糖尿病長居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根據國健署調查,全國將近220萬名糖尿病患,每年以16萬名速度增加,且初期糖尿病患沒有症狀,多數人往往等到出現多吃、多喝、多尿或體重減輕的症狀時,才驚覺自己有糖尿病,已錯失早期改善甚至逆轉糖尿病的機會。依據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盛行率約25%,也就是每4人就有1人處於糖尿病發生的高風險中。此外調查亦發現,高風險族群中有66%腰圍超標、65%有過重或肥胖情形,有5至10%肥胖族會發展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腎臟病發生風險同時也增加。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率為一般患者的8.11倍,心衰竭、腎功能低下等疾病患者,肺炎重症及死亡率都相對高。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張恬君指出,糖尿病最怕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嚴重危害自身健康。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逆轉的,研究證實,改善不良的生活型態,可以降低五成以上糖尿病的發生風險,做好體重和腰圍控制,定期檢查自身的血糖值是否超標(空腹血糖標準值為70-99mg/dL),才能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吳昭軍也透露,糖尿病為百年老病,卻沒有特定科別診治,將透過訓練更多科別醫師,讓糖尿病共照網更完整。國際糖尿病聯盟訂定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2021至2023年主題定為「可近的糖尿病照護」。國健署呼應世界糖尿病日主題,呼籲民眾定期監測血糖,天天量腰圍和秤體重,配合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三少一高」飲食原則,及每天30分鐘、每周達150分鐘的身體活動,來逆轉糖尿病前期症狀,阻斷糖尿病發生的機會。國健署健康小叮嚀:1.定期健檢監測血糖:40歲以上民眾可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定期了解自身的空腹血糖值,做好血糖控制,避免糖尿病找上門。2.天天量腰圍及體重:建議民眾天天測量腰圍和體重,成年男性腰圍保持在90公分以下,女性腰圍保持在80公分以下,及維持健康體重,一旦發現腰圍或體重有上升的情形,應自我檢視最近的飲食狀況及身體活動量,適時加以調整,才能解除糖尿病風險警報。響應2021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國民健康署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新竹市政府衛生局等,共同辦理「2021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 園遊會暨點燈活動」,11月6日在新竹孔廟以及迎曦門舉辦,透過寓教於樂的活動拉近民眾與疾病的距離,呼籲民眾關心糖尿病照護。
-
2021-10-31 新聞.長期照護
動不動就頭暈 該看心臟科還是耳鼻喉科?
很多長輩常會抱怨頭暈,擔心是中風的前兆。有人經年累月的暈,卻檢查不出什麼毛病;有人感覺天旋地轉站不起來,趕緊求助醫師。暈和眩有什麼不同?什麼情況該求助心臟科、神經內科?什麼情況該找耳鼻喉科?年邁的父母常嚷著頭暈嗎?可別將這些話當耳邊風,或輕忽頭暈只是正常老化,醫師提醒,頭暈有時是中風前兆。眩暈可能是內耳微血管些微阻塞所引起,所以當眩暈發作,很可能表示人體微血管已經出現問題,漸漸人體內中大型血管也可能出現血液循環不良反應,甚至演變成中風。案例故事:75歲陳奶奶身體健康,某天在家突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伴隨惡心、想吐的感覺,連忙跑到廁所去吐,但是吐完之後天旋地轉的感覺仍然強烈,幾乎無法站起來。家人帶她去醫院急診,在耳鼻喉科門診確診為「梅尼爾氏症」。陳奶奶暈眩的症狀並非時常發作,有時一年才發作一次,但每次發作就只能躺在床上、緊閉雙眼,才能避免暈眩及想吐的感覺。常見眩暈 低血壓、貧血造成通常一般人頭暈不舒服,會用「暈眩」(醫學上稱作「眩暈」)這個詞,但「暈」和「眩」其實是兩種不同種類的感覺。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眩暈的原因很多,這是醫學中最常見的名詞,卻是最難診斷的疾病。最常見眩暈的原因是姿勢性低血壓、缺血性貧血所造成頭暈的感覺,當血壓過低時加上姿勢變化,往往造成患者蹲下去再站起來時,特別容易暈,甚至會出現眼前一片黑、幾乎站不住的感覺。頭暈耳鳴 竟肇因姿勢不良另外,包括內耳不平衡,或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也會造成眩暈感,而感冒引起的頭暈,只要感冒好了就不會持續下去,但不少人在頭暈時還會伴隨嚴重耳鳴。陳欣湄曾收治一位患者,長期耳鳴,檢查後才發現該患者是長期使用電腦的上班族,由於姿勢不良、頸部肌肉長期緊繃,讓耳朵附近肌肉僵硬,不但造成時常頭暈,也伴隨耳鳴。暈有昏沉感 眩則天旋地轉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表示,「暈」通常都是有昏沉感覺,有時會讓人感到頭重腳輕;但「眩」的感覺就非常嚴重,會有天旋地轉的感覺,輕則覺得四周物品會有移動感,重則會覺得四周物品都在轉圈圈,甚至伴隨惡心、想吐之感。造成眩暈的原因有很多,王培寧舉例,像是掌管平衡的半規管疾病、血壓過高或過低、貧血、營養不良等,都可能造成頭暈不舒服的感覺,其他像是腦血管疾病、血管狹窄造成血流不足,腦中風、腦幹中風等,也都會造成眩暈感。此外,會造成嚴重眩暈感的「梅尼爾氏症」,以及長在腦幹上的腫瘤,都會造成眩暈。發生急性眩暈 應立即就醫王培寧表示,若發生急性眩暈狀況,最擔心的就是中風,因此不論幾歲的患者,如果出現急性眩暈,第一個就是要檢查是否有中風的問題。中風造成的眩暈不會好轉,症狀也比較嚴重,有時會持續幾天甚至幾周,尤其腦幹或是小腦梗塞出血,都會影響小腦平衡而造成嚴重眩暈感。通常中風型眩暈患者,還會伴隨手腳麻木無力、講話不清楚等症狀。而要避免中風,最主要就是要控制三高、避免抽菸、酗酒等危險因子。梅尼爾氏症 發作動彈不得至於耳內半規管問題造成不平衡而眩暈,儀器不見得檢查得出來,但半規管不平衡主要的症狀就是眩暈,躺著或靜止不動,症狀就會改善。而梅尼爾氏症發作時的症狀有時會非常嚴重,天旋地轉的眩暈感有時會持續幾個小時或是一、兩天,症狀就會好轉,不過梅尼爾氏症發作時,會讓人暈到無法走路,需躺著休息才能改善。
-
2021-10-24 新聞.元氣新聞
排除惡性腫瘤 國人均壽85.34歲
內政部昨天公布去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十大死因如排除位居首位的惡性腫瘤,國人平均壽命為八十五點三四歲,較一般平均壽命八十一點三二歲增加四點○二歲,影響最大;排除第二位的心臟疾病,平均壽命可增加一點六一歲;排除第三位的肺炎,平均壽命將增加一點○六歲。內政部表示,為解各類死因對國人平均壽命影響程度,特別運用衛福部統計的去年國人前十大死因死亡人數,編算我國各特定死因除外的國人平均壽命,與一般國人平均壽命比較差距,兩者間壽命差距愈大,代表該類死因減損壽命愈嚴重。內政部指出,居十大死因首位的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已連續卅九年居國人死因首位,去年死亡人數為五萬一六一人,且近四年來,其死亡人數占全體死亡人數的比率也逐年攀升,皆在二成七以上。編算結果發現,排除特定死因為惡性腫瘤的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近四年呈緩增現象,值得重視。另肺炎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死亡人數及占全體死亡人數比率,自二○一四年來首次呈現減少。經統計,排除死因為肺炎的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差距,由二○一九年一點一三歲,略減為二○一○年一點○六歲。內政部表示,從性別觀察,各特定死因除外,平均壽命與一般平均壽命的差距,男性高於女性的死因包括惡性腫瘤、肺炎、腦血管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女性高於男性包括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與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顯示各類死因對兩性平均壽命的影響有所不同。
-
2021-10-23 醫療.腦部.神經
秋冬是腦血管疾病好發季節!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必看
腦中風紅色警報 有3項應立即就醫 腦血管疾病自2016年起於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為第四名,雖較前一年下降一名,但依據衛福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平均每年仍奪走1萬多條寶貴性命。呼籲國人重視腦中風防治重要性,可參考美國國家中風協會推廣之「腦中風紅色警報」評估表,民眾可自行評估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包含血壓、膽固醇、糖尿病史、心房顫動、吸菸史、體重、運動習慣、腦中風家族病史,只要任何3項有異常情形,即屬於腦中風高危險群,應立即就醫尋求協助,此外,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三高控制、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習慣及定期健康檢查,降低腦中風的風險。 三高控制不佳腦中風增1.7倍!呼籲民眾積極改善危險因子 根據國健署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18歲以上國人三高盛行率,每4人有1人為高血壓(26.76%)、每4人有1人為高血脂(25.6%)、每10人有1人為高血糖(11.05%)。根據臺灣地區三高追蹤調查分析計畫結果顯示,2002至2017年有三高的民眾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4倍至1.7倍。國外研究顯示,有三高且合併不健康生活行為族群,罹患腦中風的風險倍增,其中有高血壓且同時有吸菸習慣,腦中風機率高達一般人的6倍!台灣腦中風學會李俊泰理事長指出,國人中風後失能所需照顧費用一年恐超過100萬元,對家庭經濟是一大負擔,呼籲民眾應積極改善危險因子預防腦中風發生。 腦中風評估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 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 秋冬日夜溫差漸大,容易促發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為了讓民眾更容易理解腦中風症狀辨識方法,國健署與台灣腦中風學會合作推出「微笑、舉手、說你好」衛教素材,當無法輕易完成任何1項動作時應盡快就醫,提供在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https://health99.hpa.gov.tw)供民眾搜尋取得。 一名教授雖然沒有三高或吸菸習慣,但有心律不整、家族中風病史,因忙於工作缺乏運動且忽略定期回診,某天演講時突然發現左臉歪斜、說話不清,症狀發生不到1分鐘就恢復正常,但有位觀眾擔心是腦中風症狀,立即撥打119緊急送醫。經診斷確認為右側中大腦動脈阻塞,造成急性缺血性腦梗塞中風,治療出院後也持續追蹤,4年來不曾再發生中風情形。 台灣腦中風學會周中興秘書長說明,成功救治腦中風的關鍵在於「及早辨識出腦中風症狀」,切勿因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林永煬理事長提醒民眾,防疫期間勿因擔心疫情不敢就醫,當發現腦中風徵兆時,應由專業救護人員提供緊急送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 《延伸閱讀》 .眼皮一直跳?留意腦中風徵兆!中醫院長:6情況速就醫。 .心房顫動極易腦中風!醫:三高族等注意脈搏早檢查。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0-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中驚傳5人打疫苗後死亡!2女無病史 打完AZ第1劑後過世
台中市驚傳有5例打完新冠肺炎疫苗後疑似不良反應死亡個案。台中市衛生局說明,截至今天上午8時,台中疫苗不良反應通報疑注射疫苗後死亡131人,新增5例死亡通報個案,分別為61歲女、49歲男打完AZ第二劑後死亡、55歲女和23歲女無疾病史,打完第一劑AZ後死亡,以及54歲女打完BNT第一劑後死亡。台中市政府說明,對於疑似疫苗接種後死亡個案,市府都會主動關懷並發放慰問金,尊重家屬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意願,協助蒐集相關病歷資料送中央審查,以釐清死因與疫苗相關性。台中市衛生局說明,截至今天上午8時,台中新冠疫苗第一劑接種人數為186萬5684人,全人口涵蓋率為66.24%,完成第二劑接種人數為68萬9717人,第二劑涵蓋率為24.49%,總計接種人次為255萬5401人次。台中市衛生局統計,截至今天上午8時,台中疫苗不良反應通報,接種AZ疫苗不良反應通報數計689案,其中含住院中38案及死亡案104案;莫德納疫苗不良反應通報數計166案,其中含住院中24案及死亡案23案;高端疫苗不良反應通報數計44案,其中含住院2案、死亡案2案;BNT疫苗不良反應通報數計143案,住院10案,死亡2案。衛生局說明,新增疑接種疫苗死亡5案,包括AZ疫苗4案、BNT疫苗1案。第一例為61歲女,疾病史調查中,10月7日接種AZ疫苗第2劑,10月11日家屬發現早上叫喚不醒送醫診治,經檢查疑似膽囊炎,10月14日診斷疑似腦膜炎,10月19日死亡,死因調查中。衛生局說,第二案55歲女,無疾病史,7月16日接種AZ疫苗第1劑,接種後出現眩暈、疲倦等針對症狀分別就醫治療,9月2日嚴重頭痛就醫,經住院檢查診斷為急性骨隨性白血病,10月3日死亡,死因為急性骨隨性白血病。第三案為49歲男,有糖尿病、洗腎病史,9月25日施打AZ第2劑,有發燒情形,10月10日發現個案在家死亡,10月12日經法醫解剖,可能死因右側基底核出血、心臟肥大。第四案為23歲女,無疾病史,9月10日施打第1劑AZ疫苗,9月29日被發現無呼吸心跳,經法醫10月7日解剖,死因為兩肺水腫、右心室擴張。第四案為54歲女,有腦血管畸形病史,家屬主訴個案於10月15日施打BNT疫苗第1劑,18日發現叫喚不醒,送醫無效宣告死亡,死因調查中。
-
2021-10-21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常見症狀、8個危險因子、如何診斷治療一次看懂!
全球糖尿病的盛行率持續攀升,台灣也不例外,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糖病人口約有200多萬人,且每年以 25,000 名的速度持續增加。根據衛福部統計,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位居第五名。糖尿病及高血糖不但增加死亡風險,相關的併發症如:血管及腦血管疾病、腎病變、眼病變引起的失明,周邊神經病變、周邊動脈疾病導致的截肢等,對個人及國家社會帶來極大的影響。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和體內胰島素的分泌息息相關,胰島素就像一把鑰匙,讓血糖進入我們身體的細胞,用作能量。當身體缺乏胰島素或胰島素功能不佳時,無法將血液裡的葡萄糖送到細胞,使得體內血糖升高,隨著時間推移,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 糖尿病的分類:第一型、第二型、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第一型糖尿病:又稱幼年型或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因自體免疫疾病,自發性破壞了分泌胰島素之胰島細胞所致,發病後,終身需要胰島素治療。此型糖尿患者較少見,約佔所有糖尿病患者的5-10%。大多數1型糖尿病患者會在 30 歲之前發病,但也可能在晚年發病。◎第二型糖尿病:俗稱成年型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大部份是40歲以後發病,佔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主要原因是體內的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佳(這也稱為胰島素阻抗)所致,是一個緩慢進展的病程,一開始發病症狀不明顯。目前認為和家族遺傳、生活習慣及肥胖息息相關。◎妊娠糖尿病:顧名思義就是懷孕期間發現糖尿病,發生率約1-3%。◎其他:因胰臟發炎、內分泌疾病、藥物、感染、長期服用類固醇、自體免疫疾病、基因異常等原因引起的糖尿病。糖尿病的八個危險因子根據目前研究所知,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體質有相當程度的關連,環境因素如肥胖、攝取過多營養、缺乏運動、藥物、情緒壓力、懷孕等,也都會促使糖尿病的發生。那些人比較容易得糖尿病?其危險因子包括以下八項:1、40歲以上2、缺乏運動3、高血壓4、妊娠糖尿病5、葡萄糖失耐6、血脂異常7、BMI超過248、家族史備註:葡萄糖失耐症(IGT) 的診斷,在口服75公克葡萄糖耐性檢查,兩小時後的血糖值介於140-200 mg/dL之間即稱之。糖尿病會有什麼症狀?◎一般症狀包括:尿頻、過度口渴、體重減輕、飢餓感增加、極度疲勞、視力模糊、傷口癒合緩慢、腳或腳趾刺痛或麻木◎男性可能有:性慾減退、勃起功能障礙、肌肉力量不足◎女性可能有:尿路感染、黴菌感染、皮膚乾燥、發癢糖尿病如何診斷?糖尿病診斷標準:其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糖化血色素(HbA1c)≧6.5%◎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糖尿病該怎麼治療? 糖尿病治療的三大要素:◎飲食控制 (控制體重)◎規律運動 ◎藥物治療當血糖值略為偏高時,可以先以積極飲食控制與運動;若無法有效控制時,則應給予藥物治療。醫師叮嚀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疾病,雖然無根治,但病情可藉由積極飲食控制、運動和配合藥物治療,自我血糖監測,定期回診追蹤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唯有積極把血糖控制好是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的不二法門。
-
2021-10-18 養生.聰明飲食
醋的營養含量低,為何卻人人推崇?營養師:降膽固醇、減肥外,還有你不知的3大好處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裡,醋是用來料理、調味。儘管近年來醋飲相當盛行,但多數人對它的印象還是停留在消除疲勞、幫助消化或體重管理上。前陣子在臉書看到某位營養師介紹了一款獲得健字號降膽固醇認證的蔓越莓醋飲,由於生產的公司是Stella小時候蠻愛喝的釀醋老牌字號,所以引起了我對醋的好奇,為什麼醋能降低膽固醇?到底吃醋對健康又有什麼好處?比你想像還有用處~淺談醋的藥用歷史!當翻到醋的食用歷史,你會發現在我們觀念裏用來調味的醋其實已有數千年的使用歷史,且不同於現代主要是把醋當成調味品,古代還會把醋用於醫療上。例如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使用蜜醋(Oxymel,由醋和蜂蜜製成)來治療咳嗽,這個古方還延用至今;早年美國的醫生也會用醋來治療毒葛、胃痛、高燒和浮腫;而在中國,「本草綱目」就已指出醋的效能,在「敦煌遺書古醫方」及「長沙馬王堆竹簡古醫方」中也分別有18和21首處方用醋。到了近代,透過科學性研究發現許多醋,特別是傳統發酵的醋,如山西老醋、日本黑醋、義大利巴薩米可醋,及水果醋等具有功能性成分,能促進健康、預防慢性病。而這也是近年來為什麼會有很多水果醋或醋飲以機能性飲料的角度來販售的原因。釀醋,兩次發酵為食材帶來蛻變!其實若檢視食品營養資料庫中醋的營養資料,會發現不管是米醋、高粱醋、果汁醋飲、米醋飲,還是烏醋、香醋,除了碳水化合物外,醋的其他營養素含量都很低:大部分的醋,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均為0,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也多半可忽略(鈉例外)….那麼醋到底在吃什麼的?喝醋的好處來自哪裡?答案是來自醋中的多酚類植化素(沒食子酸、綠原酸、兒茶素、阿魏酸等)、有機酸(如醋酸、酒石酸、蘋果酸、檸檬酸等)、蛋白黑素(Melanoidins)、川芎嗪(Ligustrazine)、二氫阿魏酸(dihydroferulic acid)和二氫芥子酸(dihydrosinapic acid)等機能性成份。這些成分中除多酚及部分有機酸外,大部分都是來自發酵或發酵過程的化學反應。所以,醋就像納豆、泡菜、乳酪等發酵食物,對健康的好處主要是來自發酵所帶來的特殊營養價值。而和其他發酵食物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醋是經過兩次發酵而製得的(參考附圖)。傳統釀醋是以糖或碳水化合物(如水果、穀物)為原料,加入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將原料中的糖轉化為酒精;接著再進行醋酸發酵,加入醋酸菌讓酒酸化來獲得醋。最後的成品經過濾、調味、裝瓶即為我們日常所吃的醋。而平日常聽到的「釀造醋」指的就是用上述傳統方法釀造的醋;而「合成醋」則是將食品級的醋酸或冰醋酸進行稀釋,之後再加入糖、酸味劑、調味料等調配而成。由於醋的功能性成分不是來自水果或穀類等釀醋原料,就是來自發酵,故沒有使用天然原料、也未經發酵的「合成醋」除了醋酸外,幾乎沒什麼健康效能,故「釀造醋」可視為機能性飲品,但「合成醋」則比較偏像酸味調味品。認識醋的健康好處!講到醋時常會提到有機酸這個字眼,這是因為它是醋的主要功能性原料,也是讓醋呈現不同風味的原因。醋中的有機酸部分來自釀醋原料,其他則是來自釀醋過程,例如乳酸主要在第一階段發酵過程產生,醋酸則在第二階段產生,發酵過程的條件與技術會直接影響醋中有機酸的含量。除有機酸外,醋的功能性成份還包括多酚、川芎嗪、色醇、蛋白黑素、二氫阿魏酸和二氫芥子酸等,就是透過這些成份為醋帶來抗氧化、抗菌、調解血糖、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心血管健康等功能。一.抗菌、抗感染醋的殺菌力主要來自有機酸,其他諸如多酚、蛋白黑素也有抗菌效果。醋中的有機酸(主要是醋酸)可通過微生物的細胞膜,藉由破壞其細胞膜、抑制細菌合成、增加細胞內滲透壓等多重機轉來殺死微生物,而達到抗菌、抗感染的效果。現代研究顯示,含0.1%醋酸的果醋可有效抑制腸炎沙門氏菌、沙門氏桿菌、腸炎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仙人掌桿菌等常見食物中毒細菌,故醋相當適合用於做海鮮沾料,拌生菜等涼拌菜,或做生菜沙拉的醬汁來預防食物中毒。二.抗氧化醋的抗氧化能力主要來自多酚,可透過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屬離子、降低氧化物等機轉來達到抗氧化的效果。另外,蛋白黑素也有類似的清除自由基功能。多酚中的酚酸類物質還可以和蛋白黑素聚合成大分子增加抗氧化效果。抗氧化意味著可保護細胞免於自由基傷,這也是喝醋被認為可以美容養顏、延緩老化的原因。三.幫助血糖控制不管是老鼠實驗或人體實驗都顯示醋有抗糖尿病的效果。醋中的醋酸能透過加速胃排空,或增加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避免複合性醣被完全消化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對高胰島素飲食(高GI飲食)所做的實驗,發現喝蘋果醋可明顯降低飯後血糖濃度、胰島素反應並增加飽食感。而日本一項針對健康者所做的研究也證實額外的醋或用醋浸泡食物搭配米飯(如壽司) 可降低米飯20~35%的升醣指數(GI值)。另一項對胰島素阻抗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所做的安慰劑對照組實驗,發現在攝取含87公克碳水化合物的混合飲食前,先食用測試用醋飲(含20公克醋、40公克水和1茶匙的糖)可降低飯後血糖並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相較於安慰劑組,喝醋的胰島素抗性組餐後血糖降低了64%,且胰島素敏感性改善了34%;糖尿病組餐後血糖則降低17%,飯後胰島素敏感性改善19%。所以有胰島素阻抗或糖尿病患者非常適合將醋納入平日烹調飲食中,透過多食含醋料理、使用含醋醬汁等來輔助血糖的管理,或於餐前飲用醋飲來減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四.體重管理許多研究都發現食用醋可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增加飽食感,減少食物攝取量而幫助體重管理。一項針對健康者所做的實驗發現只要10公克 (約兩茶匙)的醋,就可有效降低飯後(澱粉類的複合性醣)血糖值多達20%左右;另一份飽食感研究也發現相較於對照組,實驗組在攝取醋(含1公克醋酸)和花生(約1盎司)後,隨後所攝取的食物量較低,估算約減少200~275大卡熱量。此外,人類實驗也證實健康的肥胖者和高血壓的肥胖者,長期攝取水果醋可明顯降低體重,身體質量指數、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由於飽食感的程度和醋酸攝取量成正比,故想減肥的人可將醋納入減重飲食計畫中,例如用醋做沙拉醬、水餃沾醬、低糖水果醋凍,或直接做糖醋、醋溜等含醋料理,或吃飯時搭配醋飲來協助增加飽食感,降低食物的攝取量。五.心血管健康醋可透過降低膽固醇、調節血壓及促進血液循環來促進心血管健康。很多動物實驗都顯示長期攝取特定量的醋酸、穀類醋和水果醋可明顯降低總膽固醇(TC)、三酸甘油脂(TG)和壞膽固醇(LDL),並增加好膽固醇(HDL)。而對人類所做的8周實驗也顯示每天兩次、每次攝取30毫升蘋果醋可明顯降低高血脂患者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和壞膽固醇。針對自發性高血壓(SHR)老鼠所做的實驗發現,飲食添加醋酸溶液或醋(每天約 0.86 mmol 醋酸,為期6周),明顯可降低收縮壓(約20 mm Hg );其他研究也報告了服用醋(約 0.57 mmol醋酸)會抑制非高血壓老鼠的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降低血壓。另外,釀醋過程所產生的功能性成分~川芎嗪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及血管收縮,故可改善血液循環,且因可通過腦血管障壁,故也有益腦血管健康。總結來說,喝好醋(釀造醋)可帶給我們抗氧化、抗菌、調解血糖、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心血管健康等健康益處。且和其他發酵食物相比,醋具有使用廣泛、生活化的優勢 :不僅可以喝、可做醬料,還可用於中西式料理,或做點心,非常適合每日保養使用。但在使用時也需牢記,醋是食物而非仙丹妙藥,想要減肥,或幫助血糖、血脂控制,除了喝醋外,飲食還是要配合。另外,由於醋為酸性(PH值約3),直接飲醋可能會酸蝕牙齒表面的琺瑯質,造成牙齒脫鈣,故醋宜稀釋飲用(或喝已稀釋好的醋飲);且莫忘任何食物都有熱量,包括醋,故每日適量使用即可,千萬別把醋當水喝。唯有正確用醋,才能為身體帶來好處喔^_^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打完BNT怕副作用,「第2、14、28天」要注意,醫師教你分辦:症狀只是副作用?或是有心肌炎風險?
-
2021-10-15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壞膽固醇控制不佳有3原因 影響血脂的這些食物少吃
●高血脂易導致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服藥不要見效就停藥 降幅難達標●有患心血管疾病 壞膽固醇應降四、五成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台灣成年人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高血脂,可能是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超標,其中以LDL超標最嚴重,易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大增,這些都是十大死因榜上有名的健康殺手。壞膽固醇 控制不佳三原因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分析,常見LDL控制不佳有三大原因,包括:誤以為飲食和運動就可以控制、對疾病關聯性的了解不足、把其他問題混淆為藥物副作用。王宗道表示,即便非常努力調整飲食運動,頂多影響10到20%的LDL數值,現在藥物效果都很好,很快就可以看到LDL降低三成以上,但有些人看到效果就想停藥,其實降幅還不夠,維持期也不夠久。LDL降幅要夠 須半年以上王宗道提醒,LDL降幅要夠,還要維持半年以上,血管斑塊才會穩住,才能夠對血管形成保護,此時才能跟醫師討論要不要減藥。沒有心血管病史,單純只是LDL比較高的人,或許降低三成是夠的,但發生過心臟病或中風的人,建議LDL降幅應降低四、五成,數值不能高於70mg/dL,才比較安全;如果合併糖尿病要更低,LDL不能高於55mg/dL。「LDL數值每降低1mg/dL,可以降低0.5%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王宗道舉例說,一個人LDL原本高達140mg/dL,若能降到70mg/dL以下,就可以降低35%疾病風險,愈早控制下來愈好。三酸甘油脂 影響好膽固醇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超標也會影響血脂?王宗道表示,高密度膽固醇(HDL,俗稱好膽固醇)對心血管有保護效果,如果總膽固醇除以HDL結果在4以下,而且LDL不超標,代表總膽固醇高主要來自HDL,就不需要太擔心;但三酸甘油脂高會讓HDL下降,屬於間接危害,所以高血脂治療目標仍是要看LDL。耐心服藥物、妥善調整飲食、培養運動習慣,能讓心血管健康控制加分。王宗道指出,血脂高患者除了持續服用降血脂藥,飲食上沒有絕對禁忌,但必須注意酌量和營養均衡,如果過量偏食特定食材,反而可能衍生其他健康問題如痛風等。
-
2021-10-10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最愛問【腦中風】頭暈、手腳無力是低血糖還是中風?2招辨識急性中風症狀
Q:一名七旬老翁,某天早上起床突然單側手腳無力,說話正常但口水會不自主流下來,女兒心想可能是沒吃早餐有點低血糖,囑咐老翁趕快吃點早餐回房間躺一下,孫子卻說阿公和平常不一樣,應該要去看醫生,他們該怎麼做?醫師開講崔源生/臺中榮總神經外科血管科主任呼應即將到來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腦中風學會共同推動腦中風教育課程,與苗栗縣政府消防局合作,安排急性腦中風到院前救護處置課程,邀請臺中榮總神經外科血管科主任崔源生、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廖年晨及苗栗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奕夫授課,分享快速辨識祕訣。中風位置不同、症狀複雜,容易與低血糖混淆。「脖子好緊、頭有點暈眩、手腳有點無力,我是不是中風了?」你知道以上哪些可能是中風的症狀,或只是相似疾病呢?崔源生表示,中風症狀會因為大腦裡中風的發生位置不同,對應出的症狀就會不同,右側大腦中風會影響肢體行動;左側大腦中風會造成語言和認知的症狀,造成無法看字或寫字;而腦幹或小腦受損,會有頭暈、複視、眼球顫動等情況,以上有許多症狀是非典型的中風症狀,容易被忽略或誤認是低血糖、高血壓等相關疾病。崔源生說,如何辨識是不是中風症狀,或只是相似疾病,可以記住以下兩點,第一,急性腦中風症狀普遍是急性發生,症狀通常是瞬間出現,從短短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從無到有,不會是漸進式的發生。第二點是,因為中風是腦血管病變引起,症狀和腦部神經功能損傷有關。他呼籲,當察覺自己或是家人有突發的身體不對勁或行為與平日異常,任何相似急性腦中風的症狀,就應當有警覺性,不要猶豫,第一時間立即送醫,由醫療團隊給予適當處置。廖年晨於課堂中說明,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若能快速辨識急性腦中風症狀並就醫,掌握黃金治療時間,能大大降低死亡與失能風險。急性腦中風的患者,約八成為缺血性、兩成為出血性;若能在發生3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預後有大幅的進步。要特別注意,血栓溶解劑於中風症狀發生後3小時內使用效果最佳,因此愈快到醫院接受治療,愈有機會搶救。中風失能全家重擔,保持警覺搶救腦細胞。林奕夫表示,大腦結構非常複雜,需要血液輸送氧氣與能量,一旦發生急性腦中風,無論是腦血管阻塞或破裂,都會在短時間之內造成腦細胞受損或死亡,進而失能影響日常生活,不僅病人痛苦絕望,家屬也承受沉重的照顧重擔。預防腦中風固然重要,但若不幸發生,後續治療處置關係著患者的恢復程度,把握「黃金時間」搶救腦細胞,能將傷害降到最低,透過本次課程交流,救護端的快速辨識可以更減少時間損耗,救回一位中風患者,無形中就是救了一個家庭。教官小叮嚀劉旻昌/苗栗縣政府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劉旻昌說,有些中風症狀容易與低血糖、貧血、高血壓等其他疾病混淆,其中血糖過低會有四肢無力甚至昏迷的情況,少數也會有半邊肢體無力現象,最容易和急性中風的症狀混淆,也不容易發現。因此通常救護員接到緊急救護通報,抵達現場時都會先量測血糖,再進行急性中風評估(FAST)。今年疫情期間,民眾常會為了避免出入醫院,忍耐或拖延症狀不適,若因疏忽了輕微症狀,而造成腦中風危機,甚至錯過第一時間搶救,可能造成嚴重後果。他呼籲大眾,有任何與平常不同症狀發生的情形,都該更有警覺性,若有任何疑似症狀千萬別輕忽,透過第一線消防救護員的迅速判斷,快速辨識出中風並正確送醫,可有效降低中風造成的傷害。【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10-09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鑽研顱底手術,成為腦腫瘤手術權威!亞大醫院院長許永信以病人為中心,樹立業界典範
國內腦腫瘤手術權威許永信,五年前接掌全新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院長,以「外科醫師」身分帶領醫院,讓亞大醫院從甘蔗田蛻變為收治急重症患者的醫學重鎮,至今已完成600多例腦部手術、2800多例脊椎手術、治療逾5500多例癌症病患,達國內醫學中心醫療處置水準。挑戰高難度 鑽研顱底手術 許永信從就讀醫學院開始,就決定要當外科醫師,且對顱㡳手術特別感到興趣。腦部的構造分為大腦、小腦及腦幹,就腦腫瘤生長位置而言,顱底是相當特殊的,因為位置深,靠近腦幹,有重要顱神經及腦血管,手術有相當困難度及危險。不論是腦腫瘤手術、腦血管手術,隨時都可能面臨患者突發狀況,可訓練醫師面對病患危急時克服壓力沉著應戰,也養成他長期面對壓力,投注心力研究出一些特殊的手術方法。至今仍執刀的他,救治病患逾千例,強調「許氏出品,品質保證,樹立業界典範」。從爬山啟發 給自己訂目標許永信大學時代常背40公斤行囊爬山,從中獲得啟發,「人必須給自己訂定目標」,他習慣在登山前帶上一顆橘子,登頂吃橘享受眼前美景,當做給自己的獎賞。因此成功完成手術,病患恢復良好時,他心中會有極大的成就感與喜悅。看著亞大醫院從無到有,接掌首任院長的許永信說,過去台中屯區、南投偏遠地區急重症病患都要到台中市區、台北的醫院救治,亞大醫院成立後,以「救急、救腦、救心、救命」為宗旨,免除了急重症患者舟車勞頓之苦。期許自己「繼續當外科醫師,繼續成長」的許永信,以身作則,樹立典範,讓所有醫師有所遵循。同時建立一個平台,讓病人能夠找到稱職的醫師,也讓所有醫師能保有對臨床醫學的熱情,表現醫者該有的責任感。建合作機制 團隊互相補位「醫院運作的思維,要以病人為中心。」許永信認為,病人在短時間內得到最佳的治療與照護,有賴於醫療團隊的有效運作。團隊成員建立合作機制,通權達變,互相補位就很重要。他期許亞大醫院未來透過床數增加、專科化與跨科團隊化,達到準醫學中心級的規模。許永信養生祕訣:登山潛水、寒流游泳 喜歡冒險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許永信喜愛旅遊,常從事登山、潛水、球類運動,也愛聽音樂、閱讀,對生活充滿熱情。院務繁忙的他,仍會善用時間多活動,強調「運動是人生的一部分」,也鼓勵員工一起來運動,享受動靜皆宜的百樣人生。「人生在世,除了與親人愛人互動外,最重要是能實踐自己的目標,與體驗世界的美好。」許永信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應有個小園地,去感受生命的美好與人生的趣味,人活著才會有價值感,面對困境時會有更大的勇氣。許永信還特別喜歡在寒流來襲時在室外泳池游泳,體驗萬物寂靜,腦中會浮起「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他愛開車馳騁樂趣,音響來一段帕華洛帝(Pavarotti)唱「Caruso」,是速度感與美感的最佳組合。也喜歡具冒險性與挑戰性的活動,完攀國內70多座百岳,到馬來西亞、印尼孤島潛水。許永信愛旅行,且習慣在清晨五時早起跑步,跑遍世界知名景點如羅馬競技場、舊金山大橋、北京故宮紫禁城、上海灘等,用不一樣角度認識城市面貌。除了愛聽音樂,他每周會利用時間閲讀手機中的小說,是非常有趣的體驗,腦袋中有小說的世界,也有現實的生活,在時間的軸線上交叉融入融出,好玩的是,人物從未搞混過。近年許永信多從事跑步、游泳等運動,尤其推崇跑步,不但自己跑,也鼓勵員工跑。因為運動有助於思考,他甚至從中思考出開刀新方法、人生大道理。許永信小檔案年齡:62歲專長:腦腫瘤手術、腦血管手術、神經軸突生長研究、腦部矩陣電極研究現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學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經歷:台灣顱底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腦部神經外科主任、華盛頓州立大學醫院研究員給病人的一句話健康的身體來自清淡的飲食、規律的生活、經常的運動。
-
2021-10-0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阿嬤走路歪一邊、說話口齒不清 一查右側頸動脈幾阻塞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72歲的阿嬤搭團到南部廟宇進香走路偏一邊,回家後出現說話口齒不清,經家人協助就醫查出右側頸動脈幾乎完全阻塞,差點引發大範圍腦中風,經置放頸動脈支架後已痊癒。阿嬤回診時,感謝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張耿豪醫治,並說還好有拜有保庇,揀回老命。張耿豪建議,年滿50歲以上的民眾,若突然出現視力不清楚、手腳麻痺無力或講話突然大舌頭等症狀,千萬要提高警覺及時就醫,以免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機。阿嬤表示,她口罩戴好戴滿隨著進香團到南部廟宇進香,有團員提醒她好像走路會稍微偏一邊,她不以為意,沒想到進香返家幾天後,說話說一半突然口齒不清,還會頭暈頭痛,家人趕帶她就醫。張耿豪說,這名患者經血管攝影,發現右側內頸動脈嚴重狹窄超過90%,因考慮患者年邁,傳統的外科手術風險偏高,與家屬詳細討論後,接受微創頸動脈支架置放術,從患者鼠蹊部放入導管,先置入過濾網導絲預防術中血栓流進腦血管,再置放頸動脈支架,順暢血管通道。患者術後兩天出院,幾個月下來,沒有口齒不清與走路不穩的情形。張耿豪說明,經導管頸動脈支架置放術,治療時間短、不需要麻醉、傷口小恢復快,對年紀大的長輩來說較能負荷。國外研究也顯示,支架置放術與外科手術有同等的療效,對病患來說為另一種有效又安全的選擇。
-
2021-10-07 養生.聰明飲食
「糖上癮」不只增加體重 營養師揭4大健康問題
●吃甜食,讓人感到幸福愉悅●糖吃過量,恐「糖上癮」●當心血管阻塞、認知功能受損吃餅乾總是一塊接著一塊?吃下糖後,人的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及血清素,讓人感到愉悅,但是這種短暫的幸福感並不是好事,因為身體會漸漸習慣,要求更多的糖分,才能得到更多的愉悅感,讓人不知不覺會愈吃愈多,出現「糖上癮」。吃太多糖,除了體重增加外,身體還易發生4大健康問題,因此平常飲食應該避免過量攝取精緻糖。1.加速皮膚老化、冒痘痘「糖吃過量」會讓人皮膚老化,出現臉色黯淡、毛孔粗大、長痘痘、頭皮出油、髮量減少問題。攝取過量的精緻糖,會使血液中的糖附著在蛋白質,產生糖化終産物(AGEs),不僅破壞維持肌膚緊緻的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讓人提早出現皺紋,皮膚易出油、長痘痘、防護力下降,招架不住紫外線等的外部侵害。2.增加血管壓力附著在血管的糖化終産物,會使血管發炎、生成斑塊阻塞血管壁,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當血管愈來愈窄,心臟需要更大的力氣才可以推動血流,於是血壓跟著高起來,形成高血壓;更讓人擔心的是,一旦斑塊堆積狹窄的血管,還可能造成心腦血管問題,引起中風、猝死的可能。3.讓人沒精神甜食雖然可以讓人感到幸福,但研究發現,這種愉悅感只能維持30分鐘,高糖飲食卻會造成氧化傷害,誘發身體產生多種細胞激素,引起慢性發炎。尤其人在消化醣類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維生素B群幫忙,而B群是掌管能量產生、維持精神的重要營養素,因此,當身體大量耗用B群、又得加班忙著代謝發炎物質,人就容易攝糖過量,進而常會感到倦怠、無力。4.影響認知與情緒研究發現,汽水喝越多的孩童,越易出現攻擊行為、注意力不集中;另一份研究則發現,每天都吃甜食的孩子,在34歲時成為暴力犯的機率是其他人的三倍;且大量的游離糖,也會抑制大腦神經的突觸發展,造成認知功能的受損,尤其是海馬迴,進而妨礙學習和記憶能力,甚至進展成失智症。
-
2021-10-05 該看哪科.耳鼻喉
鼻塞是過敏、鼻竇炎還是鼻咽癌?醫:單側鼻塞2周盡速就醫
鼻塞在台灣相當常見,不少人習以為常,這看似事小的問題卻也可能藏有重大隱憂。賴耳鼻喉科診所賴盈達醫師就提醒,鼻塞若遲遲沒有改善,日久各項慢性病恐找上門,又或者其實是癌症警訊卻沒自覺而延誤就醫,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鼻塞是因為過敏?醫:單側達兩周盡早就醫 賴盈達醫師表示,鼻塞最常見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感冒、過敏、鼻竇炎等,當中又以過敏為台灣常見鼻塞原因,也就是民眾常聽到的過敏性鼻炎。 台灣氣候多為濕熱,容易孳生塵螨等過敏原,引起身體的過敏反應。過敏性鼻炎常見特徵包括了兩邊同時鼻塞、也可能左右兩邊輪流鼻塞,常合併鼻癢、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皮膚癢等。 鼻竇炎和過敏性鼻炎相似,常會讓人混淆,有別於過敏性鼻炎起於對過敏原的過敏,鼻竇炎主要發生原因是因為感染,也就是位於鼻腔內的鼻竇,因感冒等原因造成的細菌感染或黴菌感染等,所形成的發炎情況。 單側鼻塞等兩周早就醫,可能為鼻竇炎或鼻咽癌! 鼻塞即便看似小問題,但也可能是疾病警訊,應留意相關細節,例如前述的鼻竇炎,又或者是鼻咽癌等癌症問題,一樣都可能造成鼻塞,但常見為單側鼻塞。 賴盈達醫師解釋,一般而言感冒或過敏所引起的鼻塞,因是全身性的免疫反應,鼻塞時會多以兩側出現或輪流呈現。但特定鼻竇炎、鼻咽癌等等的腫瘤疾病引起的鼻塞則非如此,因此常常多以單側呈現為主,且也可能因為神經壓迫的原因形成上述這類不尋常症狀,包括了單側鼻塞、頭痛或頭暈、視力模糊、膿鼻涕、臉部脹痛、脹麻、流鼻血、味覺喪失等。若以上這些症狀,時間超過兩個星期,宜盡速就醫。 婦單側鼻塞不見好轉,檢查驚見大塊黑影! 賴盈達醫師舉例,近日診間來了一位年約60歲婦人,告知左側鼻塞已有一段時間不見好轉,且隨時間漸漸出現臉部脹脹的感覺,還有黃色濃痰、視力模糊等,經內視鏡檢查竟見在鼻竇開口有一個體積相當大的黑影,原來是左側鼻竇嚴重發炎化膿,更進一步檢查發現是因黴菌感染所致,因此出現這些異常症狀。值得慶幸的是並非癌症,否則依症狀來看恐怕拖延已久,再次提醒民眾特別留意單側鼻塞等症狀。 遲未改善恐釀慢性病,醫籲過敏性鼻炎早治療! 即便是雙側鼻塞、確定是過敏性鼻炎,賴盈達醫師也提醒應盡早治療,因為過敏性鼻炎雖然通常並不嚴重,但很有可能在身體形成一連串的影響,進而造成各種疾病、慢性疾病。 賴盈達醫師舉例,情節較輕者像是過敏性鼻炎就常因為鼻涕倒流,進而引起過敏性聲帶炎,造成喉嚨搔癢、沙啞、卡痰等。但常見過敏性鼻炎患者以嘴巴呼吸,嘴巴呼吸不僅容易造成口乾舌燥,也容易因此孳生細菌,進而形成口臭、牙周病、蛀牙等。除此之外不少研究也認為,過敏和失智症、心腦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有所關聯,提醒民眾盡早就醫治療。 鼻塞的治療上,自然是以改善根本問題為主,以最常見的過敏性鼻炎來說,普遍會先以口服藥物或噴劑進行,視情況調整。也建議患者調整作息,避免菸酒,多運動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為過敏和免疫有關,免疫力的好壞則看日常生活。並且也建議檢視生活環境,控制濕度、定期清掃房間,以避免灰塵、塵螨等隨電風扇、冷氣等在房間內到處飄散。在進行生活改善後,若還是有不舒服,則可考慮進行手術,方式繁多,包括傳統切除手術、新型的雷射手術等,將腫脹的鼻黏膜組織縮小。 不論如何,還是再次提醒,鼻塞事小,但也有可能是嚴重問題,應盡早檢查確認原因,並加以改善及治療,以免後續產生更多不必要的健康問題。《延伸閱讀》 .噴鼻劑改善過敏有副作用嗎?專家祥解! .嘴巴呼吸易生病、口臭、牙亂,醫教4招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3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運將高速公路上突腦中風偏癱 台中榮總緊急取栓救命
45歲陳姓貨車司機今年3月北上送貨途經高速公路台中段時,突然左腳踩離合器使不上力,左手抬不起來,車停路肩求救時已口齒不清,就醫檢查懷疑是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轉送台中榮總發現右側中大腦動脈阻塞,由於其兩側頸部下方的頸總動脈完全阻塞,緊急改由穿刺頸動脈,成功腦血管動脈取栓,術後患者左手、左腳肌力明顯恢復,生活可自理。陳姓貨車司機今天現身說法,並感謝台中榮總醫療團隊救治。他表示,他沒有高血壓等三高病史,以前上班時工時長,從凌晨2時30出車,有時候到晚上,平時沒有時間運動,也抽菸、飲料當水喝,體重飆到90公斤,發病後,他戒喝飲料、戒菸,每天走路當運動,也勤於復健,體重降到77公斤,他希望早日回到職場。台中榮總神經放射線科主任陳文賢說,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指腦血管突然被血栓阻塞,常會突然半邊肢體無力、說話不清、口歪眼斜或意識不清,若無法在黃金時間有效治療,面臨無法生活自理、甚至癱瘓或死亡。研究顯示,若能在中風發作6到8小時內使用機械取栓器打通阻塞的血管,會大幅提升三個月的良好預後。陳文賢說明,陳姓病患因兩側頸部下方的頸總動脈完全阻塞,經判斷為罕見的高安氏動脈炎導致大動脈血管慢性阻塞,無法從鼠蹊部穿刺股動脈置入導管,取栓小組立即改以超音波影像導引穿刺病患頸部上方頸動脈置入導管,再將取栓支架置入右側中大腦動脈,成功將血栓取出,中風嚴重指數(NIHSS)也由12分夅為6分。陳文賢指出,台中榮總腦中風團隊整合急診、神經內外科、神經放射科等多科專業經驗,提供中部地區全年無休急性腦中風緊急處置及腦血管動脈取栓術,對於常規由鼠蹊部股動脈穿刺執行腦血管取栓術經驗豐富,甚至特定狀況無法以鼠蹊部股動脈穿刺執行腦血管取栓術的病患,也能由穿刺頸動脈執行腦血管動脈取栓,及時打通腦血管,將腦細胞傷害降到最低。
-
2021-09-28 養生.聰明飲食
世界最營養食物第二名 營養師:淺嚐釋迦有5大好處
2020 年榮獲 BBC 世界上最有營養食材第二名的釋迦,同時也是台灣2020年外銷產值第一名的另類台灣之光,究竟釋迦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呢?讓 Heho 營養師宜庭來為您介紹。釋迦幼果長得像荔枝,又叫做「番荔枝」,又因為形似釋迦牟尼佛的頭像,因此大家更習慣叫它「釋迦」。原產於熱帶美洲的釋迦最早由荷蘭人引進台灣,最常見的品種是軟枝釋迦、大目釋迦及鳳梨釋迦,產季為秋冬季,目前在台灣最大的產地為台東。甜美多汁的釋迦在今年被 BBC 評選為最有營養食物第二名,以下來介紹釋迦的營養價值:好處 1:保護心血管、調節血壓每百克的釋迦含有 390 毫克的鉀離子,屬於高鉀水果。飲食中攝取足夠鉀離子有助於調節血壓,降低腦血管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依據國民營養大調查,國人青壯年族群的鉀離子攝取不足,再加上鈉攝取超標,不平衡的狀態對心血管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而釋迦、香蕉等高鉀水果就是很好的鉀離子來源。同理,若是排鉀功能不佳的腎臟病患者,就不能吃太多。好處 2:抗氧化、抗發炎,保持好氣色釋迦維生素 C 含量每百克高達 99 毫克,在水果中算是名列前茅的,不過鳳梨釋迦的維生素 C 就較少,每百克只有 27 毫克。維生素 C 在體內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幫忙消滅自由基抗氧化、提升免疫力抗發炎之外,還能幫助提升體內鐵質的吸收率與膠原蛋白的形成。好處 3:營養密度高、熱量豐富釋迦及鳳梨釋迦的熱量每百克都超過一百大卡,約為蘋果的五倍、芭樂的三倍。熱量及營養密度高,加上釋迦在中醫屬於偏溫性的水果,對於營養不足或是體虛者,可以吃釋迦補充能量及熱量。不過相對的,營養過剩、想減肥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就要控制食用的量,或適量取代食物了。好處 4:養顏美容釋迦的維生素 B2 與其他水果比起來更豐富,維生素 B2 又稱核黃素,作為能量代謝的輔酶,支援體內的抗氧化酵素系統,維護皮膚健康及組織修復,加上豐富的維生素 C 含量促進膠原蛋白形成,幫助皮膚維持水嫩漂亮!好處 5:安定心神釋迦中的維生素 B2 、B3 及 B6 含量豐富,這些維生素參與體內營養素的代謝,維持大腦及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缺乏時與腦功能及情緒都有很大的關係,下次覺得心情鬱悶的時候,不妨多吃幾口世家或香蕉,補充天然的維生素吧!
-
2021-09-27 失智.像極了失智
行為3大改變恐患失智症 神經內科醫授日常健腦守則
74歲楊女士在5年前開始出現記性變差的狀況,家人都以為只是正常的老化過程不以為意,直到近半年越來越嚴重,常會忘記吃藥、容易迷路、情緒不穩、也曾經發生過被詐騙,因而被家屬帶來長安醫院神經內科就醫。經檢查診斷懷疑楊女士患了混合型失智症,除了有神經退化性失智症,還合併血管性失智症,經藥物治療配合生活型態調養、營養介入後,症狀有慢慢穩定下來。神經退化性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最大宗陳惠萱醫師解釋,引起失智症有眾多原因,最常見的為神經退化性失智症,其中最大宗為阿茲海默症,大約占所有失智症的6成,另外還有額顳葉型失智症等。其他有腦血管病變引起的血管性失智症,或是包含2種以上病因的混合型失智症。腦部腫瘤、中樞神經感染、代謝性問題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營養素如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等,都可能引起失智的症狀。出現這些改變 盡早就醫檢查若家中長輩出現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力變差、性格改變等症狀,要懷疑可能罹患失智症,建議盡早就醫檢查,因為只有透過確定診斷,評估是屬於哪一類型失智症,病患才能得到適當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來改善或緩解症狀,也能維持失智症患者及其照顧者的生活品質。陳惠萱醫師表示,日常生活中多運動、多動腦、有生活目標或學習新事物、良好的社交生活圈及親友支持、採地中海飲食、控制三高、充足睡眠、舒壓、保持心情愉快等,這些都是對腦部良好的保健方式,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及延緩病情的惡化。呼籲家屬若有發現異狀,應就醫檢查、治療。(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生活中「這些習慣」都是阿茲海默症元凶! 睡太少、愛大聲聽音樂NG ·你吃的藥會引發失智風險? 專家曝「1成分、7款藥」需注意
-
2021-09-25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瘦體素控制佳助減重、防三高! 醫指2關鍵:並非越多越好
平時重視體態、減肥者,相信對「瘦體素」這荷爾蒙並不陌生,不少研究認為其對控制體重相當有利,許多人會竭盡所能地試圖增加,不過此荷爾蒙雖名為瘦體素,但卻並非越多越好。全人健康診所副院長王德生醫師指出,瘦體素濃度適中確實有助減重,不過太多卻對減重無益。建議民眾可從日常促進及維持,但避免過度追求。 瘦體素控制佳不只助減重 也有助防三高促健康! 王德生醫師表示,瘦體素又稱瘦素,是一種可從人體分泌的荷爾蒙,經由大腦判斷現況是否需要囤積脂肪等因素進而分泌。其刺激下視丘後,可增進飽足感、降低食慾、促進肌肉代謝、燃燒脂肪,因此可達減肥目的。 除了減肥、控制體重之外,也有不少研究發現,瘦體素濃度正常,有助血糖穩定、血脂代謝、血壓控制,有助預防三高等各項慢性病、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對人體健康而言好處其實相當多,不單只有在減重。 瘦體素並非越多越好!醫:分泌並維持才是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瘦體素並非越多越好,許多研究就發現,肥胖者身上的瘦體素其實濃度往往比一般人還要高出許多。 王德生醫師解釋,瘦體素主要是從人體的白色脂肪細胞分泌,其他也包括腸胃道上皮細胞、胎盤組織等,雖確實有助減重,但瘦體素似於胰島素,濃度提高的同時,也發現阻抗性相對提升。一般民眾若僅是透過大量的補充相關食品、保健品等試圖促進分泌,可能起初會有效果,但日久漸漸失效。而脂肪量過高的肥胖者,雖會分泌更多、甚至過多的瘦體素,但阻抗性也隨著濃度提升,因此從肥胖者身上鮮少看到瘦體素的正面影響。 王德生醫師表示,瘦體素對健康的關鍵不在濃度,而是在人體耐受度、敏感度,分泌和維持才是重點。瘦體素一詞常會讓人有「越多越瘦」的誤解,在命名上或許可以有其他更中性的選擇。因其為近代被發現的荷爾蒙,被稱為瘦體素是因為在肥胖相關研究當中被發現,但如前述,不少研究發現瘦體素並非越多越好,合理推測亦有可能其實瘦體素對人體最主要的影響並不是在於減肥、減重等,而是有其他的作用,只是剛好影響到體態,現階段研究於此,因此命名。 4招維持、分泌瘦體素,邊睡邊瘦還能防三高! 適當的提升並維持瘦體素的濃度,有助於減重、維持身體健康,王德生醫師建議可從分泌、維持兩點著手。對於瘦體素的分泌,最主要的關鍵在於睡眠,分泌濃度最高的時間點,通常落在00:00-03:00之間,因此在這段時間內進入深層睡眠是分泌瘦激素主要的關鍵,需長期培養。反之熬夜、作息不正常者會有所影響,也因此常見有肥胖情況,而抽菸、酗酒等也可能影響。 至於維持一定的濃度,因瘦體素是由167個胺基酸組成,像是雞蛋、牛奶等富有胺基酸的優質蛋白質食材,有助增加瘦體素濃度並維持敏感度、耐受度,而苦瓜當中則有名為清脂素的成分,可降低瘦體素阻抗,這些都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除此之外,王德生醫師也提醒,不只是瘦體素,許多人會透過保健食品、營養品等補充各類荷爾蒙,不論是何種荷爾蒙都應先與醫師、藥師等專家討論過後適度補充,不宜過量,任何荷爾蒙補充過多都是過猶不及,不僅無助於健康,反而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另外也得注意產品來源及相關合格標章,避免從不明管道、通路上取得,以避免傷錢傷身。 《延伸閱讀》 .真實案例!從118公斤到46公斤,減重營養師分享成功4原則。 .激瘦飲食&常見20種激瘦食物。減重又健康,女星半年狂降19公斤!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23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最愛問【腦中風】突然不識字竟是腦中風 醫師:快速辨識是關鍵
兩年前一名消防隊員一如往常地進行演習工作,但他不知道,這是改變他人生的一天。「早上演習的時候,頭有點脹痛,以為只是早起太累了,中午休息時,同事說我飯粒黏在臉上也不知道,口水還會不由自主地流下,直到下午需要送公文,突然發現公文上的字,我一個都看不懂,拿筆想寫字,卻一個字都寫不出來。」這時他才驚覺,身體出狀況了,立刻騎車去醫院急診,經檢查後判斷為腦中風,需要馬上住院。為什麼是我?曾封閉自我「我怎麼可能會中風?」當時38歲的台北市消防局民權分隊消防隊員王泰翔回憶,住院44天後出院,這期間他曾憂鬱封閉自我,重複自問「為什麼是我?」復健初期因為右側無力,無法拿筷子吃飯,原本簡單的事情,對他來說好像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從風中重生 兩年後重返職場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經歷一段非常低潮的時期,他原本樂觀的個性,變得暴躁、容易遷怒旁人,甚至情緒憂鬱。在親友的幫助下學著接納自己,「我真的中風了,但一定要站起來,從風中重生。」他積極復健,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更找回樂觀的心態,在中風兩年後成功重返職場。從風中重生是許多病患與家屬的目標,如何減少中風造成的傷害,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台北市永吉分隊高級救護員EMTP賴志垚說,搶救中風的關鍵,在於中風發生後的黃金治療時間,民眾愈早發覺症狀,就可以搶下愈多治療時間,當發生任何一種疑似中風症狀時,應立刻撥打119,切勿自行就醫或替患者做處置。若能快速的在黃金時間內將病患送至醫院,可以將傷害降到最低。醫師告訴你中風搶救 快速辨識是關鍵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一般神經科主任周中興指出,民眾能快速辨識中風症狀十分重要,包括微笑、舉手、說你好,觀察這三點是否異常,例如微笑左右顏面不對稱、任一側手臂無力而無法正常舉高、咬字發音模糊或答非所問,並記下症狀發作的時刻。而中風症狀多樣複雜,頭痛、頭暈、認知異常皆可能是中風症狀,飯粒黏在臉上而不自知,口水不自主流出,若都是某一側臉部的症狀,真要請人觀察或照鏡子檢查微笑是否異常不對稱,若延誤黃金治療時間將使腦組織傷害增大,修復的機會低且造成永久性受損。周中興說明,中風是腦血管發生急性病變,常常是腦血管梗塞缺血或腦血管破裂出血,要搶時間救腦,辨識急性中風症狀、打119求救、儘速送醫、到院檢查等流程,每一步驟都是一刻不能拖延,才能減少腦細胞壞死。第一線消防救護員的迅速辨識是民眾強大的後盾,能快速辨識出中風並正確送醫,可有效降低中風造成的傷害。周中興呼籲,透過民眾、救護系統、醫院鐵三角緊密配合,縮短腦中風黃金治療時間,在時限內提供正確的醫療決策,及早辨識與反應,是降低突發疾病後失能風險的關鍵。【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9-1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腦中風後最怕復發!二度發生的嚴重程度將遠勝於第一次
●疫情期間,腦中風回診率降三成●恐增復發風險,甚至引發失智●三高患者應該控制好三高,避免發生腦中風新冠肺炎疫情讓國人不敢進出醫院,台大醫院腦中風中心加護病房主任、神經部主治醫師鄭建興表示,疫情爆發期間腦中風患者回診率減少三成,恐增復發風險。腦中風後最怕「復發」,二度中風增加傷害認知、語言功能的機會,甚至引發失智,增加照顧負擔以及醫療支出,鄭建興呼籲患者,疫情期間,一定要依照醫囑服藥、定時回診,做好三高的控制,避免病情惡化。「疫情期間,給予中風患者積極治療的比例並沒有減少,但今年5、6月回診的患者明顯少了三成。」鄭建興說,國內急性腦中風的發生率,未因疫情嚴峻而減少,但是需要規律看診的患者,多因為害怕而沒有回診。可以預期的是,有些患者會因此停藥,或是出現復發的輕微症狀,都無法及時讓醫療介入。腦中風 五年內復發機率35%導致腦中風最大的因素與三高有關,腦血管疾病位居我國109年十大死因第四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性命。根據研究顯示,腦中風五年內復發的機率約為35%、10年內為51%。發生第一次腦中風,通常就會留下不同程度神經功能障礙、失能等後遺症。二度發生腦中風,嚴重程度將遠勝於第一次發生,甚至死亡。鄭建興表示,腦中風發生時,無論是第一次或是復發,多取決於同住家人或朋友即時發現。新冠病毒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遠了,許多長者身邊沒有子女陪在身旁,疫情更是減少與長輩見面的機會,又或者是長輩只有外籍看護陪伴,即使發生症狀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求助。疫情期間 多關心觀察三高長輩鄭建興呼籲,為人子女在疫情期間要多觀察長輩,特別是有三高的長者,最簡單辨識中風的方法,就是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若是中風,會臉歪嘴斜、雙手沒辦法舉起、講話大舌頭,此時要立即盡速就醫。「只要發現,愈快送醫愈好」,即使超過黃金3小時,以現在的醫療技術還是有機會可以救回來,只是時間拉得愈長,對腦部的傷害愈大。國內缺血性腦中風發生率,相較於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率高。如果是缺血性腦中風,可即時給予血栓溶解藥物或經導管血栓移除術,即時改善腦中風;若為出血性腦中風,則透過手術引流,清除血塊、降低腦壓。
-
2021-09-1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69歲金鐘視帝唐川腦中風住院插管! 專家示警:做不出3動作速就醫
過去,台中客運司機因腦中風連撞9車而不自知、知名演員吳朋奉猝死才被判定為腦中風致死。接二連三的腦中風事件,讓大家開始關注腦中風的議題,而今又驚傳69歲的資深演員唐川中風消息,目前仍在呼吸照護病房治療中。腦中風 「突然間」身體單側無力最常見其實,腦中風的發生並不是都像大家所想像如戲劇性地昏迷倒地,更常出現的是「突然間」身體單側無力,手無法高舉、腳無法抬,或是臉歪嘴斜、講話不清楚,一旦輕忽這些症狀背後隱藏的危機,更會增加腦中風的致死威脅。據統計,因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自97年10,663位上升至107年11,520位,相當於全台平均每47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中風。腦中風多半好發於60-70歲的熟齡族,但隨著飲食、生活型態的改變,患者中近2成為年輕型患者。腦中風分2類型 及時送醫影響預後腦中風是腦血管阻塞或自發性破裂,分成阻塞性及出血性腦中風,有超過75%因頭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造成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為動脈供應腦部血液突然阻塞,使腦部對應部位的細胞突然短暫缺氧,一旦栓塞移除或溶解,供血恢復正常,腦部功能也會恢復。 然而,腦中風的治療方式包含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術,而靜脈血栓溶解劑為目前臨床上具即時性和可行性高的治療選擇,只要及時治療,患者恢復正常率高達4成,因此「及時送醫」直接影響患者日後的復原狀況。夏天發生腦中風 機率不亞於冬天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逾3萬人發生腦中風,近1/3患者為此喪命,逾半數因而失能,更為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在過去很多人都以為腦中風常發生在冬天,但其實夏天發生腦中風的機率並不會比冬天少,夏季炎熱使身體流失過多水分,造成血液濃稠而易阻塞,吹冷氣室溫溫差大導致血管異常收縮,也容易腦中風。依照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於症狀發生後最慢應於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然而,台灣平均送醫時間高出標準1倍,甚至偏遠地區最高更耗時34小時;一旦出現突然單手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的症狀時,可運用「臨微不亂」四字訣進行判斷:「臨微不亂」 腦中風判斷口訣‧臨: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微: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不: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亂:別亂快送醫-立刻記下發作時間撥打119,於4.5小時內緊急送醫 「腦中風送醫時間」是救治的關鍵,腦中風搶救分秒必爭,一旦出現疑似腦中風症狀,可透過「舉手、微笑、說您好」等動作辨別,當無法完成動作,應快打119送醫。「舉手、微笑、說您好」 腦中風生活評估指標簡易3動作檢測「舉手」:左右手皆能舉高打招呼「微笑」:微笑時左右嘴角都能上提「說您好」:口齒清晰且清楚的說出「您好」延伸閱讀: ·腦中風瞬間致殘! 急救應把握黃金180分鐘,「1機警動作」人人都會 ·拍照臉部表情僵小心是中風前兆! 醫揪「10個腦損傷線索」:常暈眩也中槍
-
2021-09-0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疫情期間「怕染疫」 腦中風回診率降3成、恐增復發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讓國人不敢進出醫院,身體不舒服先「忍」再說。台大醫院腦中風中心加護病房主任、神經部主治醫師鄭建興表示,疫情爆發期間腦中風患者足足減少三成,與民眾恐懼有絕大關係。腦中風後最怕「復發」,二度中風增加傷害認知、語言功能的機會,甚至引發失智,增加照顧負擔以及醫療支出,呼籲患者疫情期間,一定要依照醫囑服藥、定時回診,做好三高的控制,避免病情惡化。「疫情期間,給予中風患者積極治療的比例並沒有減少」但去年2、3月以及今年5、6月,回診的患者明顯少了三成。鄭建興說,顯示國內急性腦中風的發生率,並沒有因為疫情少送到急診,但是需要規律看診的患者,多因為害怕,而沒有到醫院。他可以預期的是,有些患者會因此停藥,或是出現復發的輕微症狀都沒有及時讓醫療介入。導致腦中風最大的因素與三高有關,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腦血管疾病位居我國109年十大死因第四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性命。根據研究顯示,腦中風五年內復發的機率約為35%、10年內約為51%。發生第一次腦中風,通常就會留下不同程度神經功能障礙、失能等後遺症。二度發生腦中風,嚴重程度將遠勝於第一次發生,甚至死亡。鄭建興表示,疫情期間,讓就醫變得不這麼單純、容易。腦中風發生時,無論是第一次或是復發,多取決於同住家人或朋友的即時發現,很少是患者靠自己發現而即時就醫。新冠病毒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遠了,許多長者身邊沒有子女陪在身旁,疫情更是減少與長輩見面的機會,又或者是長輩只有外籍看護陪伴,即使發生症狀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求助。鄭建興呼籲,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要多觀察長輩,特別是有三高的長者,最簡單辨識中風的方法就是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鄭建興表示,若是中風,會臉歪嘴斜、雙手沒辦法舉起、講話大舌頭。此時就要立即盡速就醫。過去倡議把握「黃金3小時」,但現在改倡議「只要發現愈快送來愈好」,別算有沒有符合3小時以內,即使超過3小時,以現在的醫療技術還是有機會可以救回來,只是時間拉得愈長,對腦部的傷害愈大。如果是缺血性腦中風,可即時給予血栓溶解藥物,或是經導管血栓移除術,即時改善腦中風;若為出血性腦中風則是透過手術引流,清除血塊、降低腦壓。國內缺血性腦中風發生率相較於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率高。鄭建興呼籲長輩在疫情期間要多加注意自身的身體狀況,特別是三高患者,更應該控制好三高;已經發生過一次腦中風患者,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要定期回診,避免腦中風再次發生。
-
2021-09-02 癌症.頭頸癌
影/電療後…他1天暈3次倒垃圾人也倒 中榮推健康護照
60歲黃姓男子今天現身說法,他三年前因口咽癌接受放療及化療,不菸不酒且勤於血糖控制,但頸動脈狹窄卻悄悄找上他,去年底開始出現暈眩情形,甚至一天三次,連倒垃圾昏倒在路上,嚇得不敢出門,妻子更是隨時注意他的動靜,提心吊膽,就醫發現是頸動脈70%中高度狹窄,且斑塊增厚速度較其他患者還快,在今年8月頸動脈裝支架,後他恢復良好。黃姓病患說,他現在定期追蹤,夫妻倆終於可以放輕鬆過日子。台中榮總介入性腦血管外科主任崔源生分享,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是常見的頭頸癌治療方式,頭頸癌電療患者面對不易被察覺、十分嚴重的併發症為頸動脈狹窄,接受支架手術;另有5%患者嚴重到腦中風,就醫發現頸動脈100%阻塞,無法裝支架,僅能靠藥物治療,台中榮總推動「頭頸癌整合治療健康護照」,定期門診追蹤、預防。崔源生說明,電療副作用包括唾液腺分泌減少口乾感,頸部肌肉纖維化緊繃感等,另外一項併發症為電療引起血管病變導致動脈硬化,隨著電療時間拉長,三至五年後頸動脈狹窄發生率大幅提高,可能出現腦部供血不足,甚至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崔源生指出,台中榮總過去十年600例頸動脈支架案例中,約50例為頭頸癌電療患者,較心血管危險因子罹頸動脈狹窄的族群要年輕許多。另外,頭頸癌電療患者也有較高比例在發生第一次腦中風症狀時,頸動脈已經100%完全阻塞,也沒有辦法再施行支架手術了。崔源生說明,台中榮總醫師團隊整合癌症中心、放射腫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及腦血管科的醫師,擬好頭頸癌電療後的定期門診追蹤計畫,推動「頭頸癌整合治療健康護照」,提醒病友追蹤時間與項目,方便隨時記錄與查詢個人的健康資料,也提供衛教資訊連結。
-
2021-09-01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年薪百萬不可及, 腰圍破百卻大有人在!醫師告訴你代謝症候群的5大危險因子,4個自我健康管理絕招
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中,約有一半與代謝症候群有關最近威力彩開出大獎1人獨得27億,讓全台灣人都羨慕這位幸運兒,許多上班族只能努力提高自己的年薪比較實在。不過,年過半百的老謝在職場打滾多年,期待年薪百萬尚未如願達成,看看自己的腰圍、體重竟雙雙破百,身材肥胖,儘管太太一直提醒他減重、控制飲食,但他總說「還好、不急」,直到健診報告滿江紅,血壓、血糖及血脂均超標,且有心血管疾病跡象,這才驚覺事態嚴重,必須有所作為。202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中,約有一半與代謝症候群有關,肥胖者容易罹患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代謝症候群5大危險因子台灣家庭醫學會副秘書長、糖尿病治療權威陳宏麟表示,代謝症候群5大危險因子包括:(1)腰圍過粗、(22)血壓、(3)飯前血糖偏高、(4)血脂異常、(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腰圍是判定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指標,也是最容易超標的項目,成年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就代表腰圍過粗、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陳宏麟說,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因此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增加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急重症危機。前述老謝就是典型代謝症候個案,因工作繁忙,三餐不固定,常暴飲暴食,又缺乏運動,越來越胖,BMI≧27,腰圍達100公分,血液報告幾乎都是紅字。自我健康管理4絕招,遠離代謝症候群如何遠離代謝症候群?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應從自我健康管理做起,尤其是三高、腰圍過粗、體重過重的族群務必提高警覺,透過運動、均衡飲食、良好生活作息等方式,降低罹病風險。同時也提出以下自我健康管理4絕招,遠離代謝症候群:1.晨起10分鐘量血壓、腰圍及體重,掌握健康狀況。2.力求健康飲食,適量攝取6大類食物,盡量自炊及外食均應掌握每天早晚1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1掌心、堅果種子1茶匙的原則,以達各項營養素需求。3.少坐多動30分,每周至少運動5次,每次達30分鐘。4.拒絕菸酒不熬夜,維持正常作息等良好生活型態,以遠離代謝症候群。步入中壯年後,身體開始走下坡,吳昭軍提醒,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健康檢查,注意健康檢查報告紅字,並了解自我血壓、體重、腰圍數值,及早進行健康管理,避免慢性疾病上身。★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