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8 該看哪科.耳鼻喉
搜尋
耳朵
共找到
475
筆 文章
-
-
2021-11-28 該看哪科.耳鼻喉
健保大數據/65歲以上長者 每3人就有1人聽力損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3.6億人聽力損傷,特別是65歲以上的長者,大約每三人就有一人聽力損傷。根據健保署109年的統計,國內60歲以上被診斷為聽力損傷的人數,就達6萬1,256人。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深入了解國內聽損人口的治療狀況,作為就醫與預防聽損的參考。聽損的型態大致可粗分為四種,傳導性聽損、感音性聽損、混合型聽損、突發性聽損。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聽力損傷將成為未來超高齡化社會需要被關注的問題。後天聽力損傷像「溫水煮青蛙」,患者常不自覺。健保資料顯示,國內聽損年齡分為兩大區塊,0到19歲以及60歲以上。李伯璋表示,新生兒的先天性聽力損傷,發生率大約是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高齡者出現聽損,則是因為老化、感染等因素,只是相較於新生兒,長輩面對聽損,常常會自認「老了就是聽不見」,等到嚴重影響社交才就醫。李伯璋表示,後天的聽力損傷就像是「溫水煮青蛙」,慢慢發生,患者常不自覺。一旦發現電視音量愈開愈大,別人講話愈來愈聽不到,就得注意聽力是否出現問題,及早就醫。這類因為老化所導致的聽損,需要及早使用助聽器或是治療,才能降低失智或是意外等風險。聽損患者以無業(退休)、榮民、低收入戶最多。根據健保署資料,分析109年聽損患者投保的行業別,以「地區人口、榮民、低收入戶」最多。李伯璋表示,地區人口是指沒有職業、已退休、投保單位在地方公所等,是健保投保人數最多的行業別。地區人口的年齡層也相對其他行業別高,因此聽損的機率也增加。聽損確診需靠聽力檢查,大醫院設備較充足。109年各層級醫院診斷聽損人數排名,以醫學中心最多,區域醫院次之,地區醫院位居第三,基層診所排在第四。李伯璋表示,並不是基層診所沒有能力診斷聽力損傷,而是聽力損傷的確診,大多需要搭配聽力檢查、耳朵功能檢查等,加上後續配戴助聽器也需要聽語師協助,診所大多沒有資源聘請這些專業人力。至於聽損患者人數變化,根據健保署統計,107年至109年0到19歲被診斷為聽損的人數,依序為7,346人、8,085人、7,146人,人數於109年減少,推測與疫情不敢就醫或少子化有關。人工電子耳目前給付未滿18歲單耳,雙耳給付將列評估。李伯璋表示,聽力對於小朋友而言,是刺激腦部發展的重要關鍵之一。健保署從103年開始討論,106年納入給付,訂定提供給未滿18歲聽損的孩子,可植入單耳的人工電子耳植入體以及聲音處理器,每一組支付點數為58萬左右。每人終生只能申報一組。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特材支付科科長張淑雅表示,過去曾討論過要擴及每一個年齡層,但費用太龐大,光是提供未滿18歲聽損孩子單耳的人工電子耳,106年估算就達到1.65億,每年約280組,因此僅提供給18歲以下民眾。張淑雅表示,108年有專科醫學會提出,健保署應給付雙耳,近期委由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協助進行HTA科技醫療評估,最快今年下半年會重啟討論。李伯璋表示,健保署的財政一直是需要被考量的議題,但他也多次表態,人工電子耳的給付應該雙耳最完整,雖然支付費用很高,但提供給民眾最需要的醫療,是健保署最主要的責任。
-
2021-11-26 養生.人生智慧
林芳郁不開名車、穿破內衣,台大紅包文化從他終結!兒子林之晨:老爸靦腆害羞,卻會對妻兒說愛
擔任亞東醫院6年院長的心臟外科名醫林芳郁於7月29日卸下重擔,交棒給同為心臟外科專家的邱冠明。林芳郁曾任衛生署長、台大醫院與台北榮總院長,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致詞時特別將林芳郁對後輩的提拔形容為「走在巨人的肩膀上」,林芳郁卸任院長一職後,將轉任董事長特別顧問。林芳郁的兒子,同時也是創投經營者、現任台灣大哥大集團總經理的林之晨之前也在臉書上有感而發地寫下他眼中的父親。 面對林芳郁終於卸下重擔,兒子林之晨在臉書上透露父親私底下的一面,他說父親在羅東出生長大,高中才來台北念建中,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後,順利成為畢生嚮往的心臟外科醫生,即使在台北定居、當了醫生,他一直維持著羅東人簡樸的生活。 林芳郁在家時總是穿著破內衣,皮夾、皮帶一用就是幾10年,不開名車,一台Toyota Premio開了10幾年,直到無法維修才勉強換掉,林之晨這麼說著。 林之晨提及,父親非常好學,在家時手上永遠拿著書與筆,一邊研讀、一邊畫重點。而且,「他非常愛國,1995年潤八月時,許多醫生忙著帶家人移民,母親問他我們家要不要考慮,他說我們身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鬼。」 林之晨形容,林芳郁本身沒有物質慾望,但對於貢獻國家、人類、社會極度熱忱。 在心臟外科醫生任內做出全球領先的不整脈研究,推動相關領域的進展;在台大急診主任任內,更開創救護車 EMT(緊急救護技術員)體系,如今遍佈全台,造福無數患者。 林芳郁有多愛國?林之晨表示,他前後擔任台大、榮總、亞東三家醫學中心院長,帶領團隊做出許多巨大突破。 更重要的是,林芳郁做這些事,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收穫,唯一在想的就是解決病人、醫院,乃至於社會、國家、人類的問題。林芳郁的妻子總是說他很傻,自己過得那麼辛苦,但成天想著家國社會。 林芳郁一生從未收過紅包 一路當上院長杜絕「紅包文化」 林芳郁有著羅東人的耿直,堅持做對的事。 他加入台大醫院時,當時「紅包文化」正盛行。林芳郁認為這麼做對弱勢病人不公,堅持不收紅包。許多病人於是送到家裡來,林之晨表示,家人還要幫忙拒絕。最後他一路當到院長,從此台大不再有此文化。 話鋒一轉,談到對兒女的教育,林之晨說,父親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周末上午6點就要他們起床,叮嚀兒女「一日之計在於晨」。 倘若做出不孝、不道德的事,一定會被父親賞巴掌「打完耳朵還會嗡嗡響」,加上罰跪、關禁閉。儘管是位嚴格的父親,但他對孩子的想法非常包容,無論想做什麼一定全力支持,甚至省吃儉用將儲蓄存下,全部幫助孩子也在所不惜。 林之晨更透露,父親非常靦腆害羞,但唯獨不會吝嗇對妻子,對孩子表達他的愛。 「即使到現在,看到我時,還是會跟我說爸比愛你。」林之晨感念道,雖然自己的父親不是完美的,但是他見過最接近的完人。 林芳郁的親身示範,深深影響林之晨的價值觀、人生選擇。 「我爸媽在大學時,我爸會從台大走到永康街去接我媽,他們兩個再一起走中山北路到兒童樂園,他們那時候沒什麼零用錢,就只能走路約會。而他們現在最幸福的,也就是兩個人常常一起走路。」 林芳郁結束了忙碌的醫師職涯,來到人生新階段,林之晨也期待父親退休後的歲月,能卸下壓力,享受人生。 「爸比,我也愛你。謝謝你對我的教養、支持,更謝謝你為醫界、為台灣做出的所有貢獻。」 「希望你退休後,能稍微享受一下人生,you earned it, dad!」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萬能媽媽突倒下,精彩老後頓成黑白…姊妹兩地連線找解方:讓我們來當「支柱的支柱」.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姐弟抗壓性都很高,只有我…在比較中長大的她也想堅強:你們說的我都懂,但我做不到
-
2021-11-24 新聞.元氣新聞
將萊劑比喻保健食品 陳時中:真正的意思還是要問主委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接受民進黨Podcast節目「耳朵出遊不出油」訪問表示,「給豬吃萊克多巴胺,好比是人平常吃三餐外,還是會吃一些保健食品」引發爭議。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今天到立法院參與會議前,被外界詢問對陳吉仲說法是否恰當。陳時中表示,有看了一下相關的報導,陳吉仲應該是比喻「豬吃這個(萊劑多巴胺) 和人吃這個(維他命)」做一個類比,但還是要問一下主委,「他(陳吉仲)真正的意思是怎樣」。陳吉仲將萊劑比喻為保健食品,引發外界譁然。陳吉仲昨天深夜也在臉書貼出訪問逐字稿,解釋他沒有說過萊劑是人類的保健食品,以避免後續相關類比造成誤解,未來也會在進行政策說明時力求表達更加精確。
-
2021-11-22 新聞.元氣新聞
娃娃音始祖切20顆腫瘤 「比10年前強」近況超驚人
66歲「娃娃音始祖」、資深演員林美照自3年前拍完偶像劇「種菜女神」,歷經急性肺炎、聲帶受損、白內障手術,又切除腸道20顆腫瘤後,足足停工3年將過去用「身體換財富」 所耗損的健康一一養護回來,如今再度亮相的她,不但氣色佳、膚況好,連體能狀態也比10年前的自己強,更令人意外的是,她還成了經紀人的救命恩人。林美照自8歲就開始幫忙扛家計,跟著大姐林夢梅四處演唱,勞碌奔波近一甲子,但賺了錢,身體卻出狀況,去年不但患急性肺炎,還發現腸道長了20顆腫瘤,其中還有一顆是原位癌,在動過腸道手術後,終於恢復健康,她說,「這3年雖然花費了不少錢,但換回身體健康,投資報酬率值得」,為了養生,她遵照擔任營養師的乾女兒指示,進行飲食控制,不再日食一餐、不偏食,加上肌耐力訓練,不僅解決小腹微凸困擾,體重也維持在45到48公斤之間,體能更是呈現逆齡狀態。找回健康的林美照,享受身體神清氣爽的感覺,但也對於情同家人的經紀人越發看不順眼,經常逼迫有三高、身形穩重的經紀人減重,不僅時時耳提面命還索命連環call,最後經紀人受不了耳朵轟炸才接受安排減重,3個月內成功減了12公斤,日前經紀人連續數日發生胸悶、絞痛現象,後經醫治症狀緩解,這也證明林美照強迫減重有效,事後,經紀人一家都對林美照感恩不已。林美照說,之所以如此在乎經紀人的身體健康,是因為對方曾承諾要與她一起努力奪金馬、金鐘、亞太三大獎座,作為紀念彼此合作的里程碑,「 所以,在沒有還清金馬、亞太 債務前,我可得盯緊她,把自己的身體健康給顧好。」
-
2021-11-22 該看哪科.皮膚
增加洗頭次數改善頭皮癢?醫:沒事千萬別多洗頭
頭皮屑、頭皮癢常讓人不適又尷尬,改善方式有些人會常是增加洗頭的次數,有人會用去屑洗髮精,也有人會用生薑洗髮精等各式產品改善,不過效果往往差強人意。美麗信義皮膚科診所曾奕騰醫師表示,頭皮屑、頭皮癢也有種類之分,改善方式不盡相同,不良的方式也可能使得情況加劇,民眾應當留意。 頭皮屑、頭皮癢4問題,防範重點各不同! 曾奕騰醫師指出,頭皮屑、頭皮癢的問題最常見的原因出自於「脂漏性皮膚炎」,約佔90%,其他包括頭癬、乾癬等各種原因造成的頭皮濕疹及發炎性疾病。 脂漏性皮膚炎主要與皮膚表面上皮屑芽孢菌以及人體免疫反應的平衡有關,好發於臉部、頭皮、耳朵、上胸及上背等皮脂腺分布較為密集之處,天冷、天氣轉變、或生活習慣及作息不佳都可能影響發作嚴重度,若反應在頭皮,患者就容易出現頭皮癢、頭皮屑等問題,更為嚴重的脂漏性皮膚炎,也可能出現皮膚泛紅甚至流組織滲液。改善建議調整生活型態、正常作息、均衡飲食,治療上會雙管齊下,以抗黴菌凝膠、外用藥物搭配外用或短期口服類固醇等控制皮屑芽孢菌及皮膚發炎反應,有時可合併服用特定種類口服抗生素藥物,降低發炎反應。 另有一疾病「缺脂性皮膚炎」名稱與脂漏性皮膚炎相似,民眾容易混淆,顧名思義因缺少油脂而起,又稱「乾燥性皮膚炎」,是民眾所說的「冬季癢」常見問題,天冷之際可能使得患部乾燥,進而發癢,甚至乾裂、脫屑,較常發生在手臂外側、小腿前側、大腿、背部,且中老年人較好發。雖較少發生在頭皮,但有時民眾誤以為頭皮癢就是頭皮沒洗乾淨,過度清潔頭皮或皮膚,不斷的洗頭,造成頭皮油脂缺乏,也可能會造成頭皮發癢加劇,甚至刺激發炎。 至於頭癬,主要與黴菌有關,與皮屑芽孢菌不同之處,在於這類黴菌本不該生長於人體,皮屑芽孢菌則為人體皮膚本來就有的菌叢。患者受到黴菌感染後,也容易有頭皮癢、頭皮屑的情況,也可能出現落髮、化膿等症狀,改善重點主要在於治療黴菌感染。而乾癬是屬於較特殊的皮膚發炎性的疾病,頭皮也是好發的位置,患者除了皮膚乾癢、脫屑,也容易看得出境界分明的斑塊,和正常皮膚常有明顯的邊界區隔,改善重點在於控制疾病本身,並減緩症狀。頭皮屑、癢洗頭也沒用?醫:除非太油否則別多洗! 有頭皮屑、頭皮癢問題的民眾,常會以去屑洗髮精,一般而言效果不錯,但有時又不見效果,對此曾奕騰醫師表示,因為該產品並非治療藥物,平時使用有保養及減少脂漏性皮膚炎復發的效果,主要輔助控制頭皮狀況,但若已經發生脂漏性皮膚炎,或是原因是出自於如上述其他疾病、感染,效果自然不彰。在沒有掌控原因,又以加強洗頭次數、使用各種配方洗髮精等不良方式改善,便容易更進一步刺激頭皮,甚至如前述出現缺脂性皮膚炎,使得頭皮癢、頭皮屑的情況加劇。因此即便去屑洗髮乳有所幫助,但除非病人因工作或運動有大量出汗出油等情況,否則不宜多洗,一般而言一至三天洗一次屬正常範圍,一天洗兩次以上則相對不適合。 頭皮屑、癢洗頭怎麼辦?醫:掌握頭皮健康4觀念! 曾奕騰醫師建議,有頭皮屑、頭皮癢的民眾,日常可用去屑洗髮乳控制保養,並留意自身的生活習慣及生活型態,若情況較為嚴重或洗髮乳已經無法控制,建議前往皮膚科檢查了解原因,並針對皮膚疾病改善,但千萬避免因頭皮屑、頭皮癢而貿然增加洗頭次數、加強力道等,以免沒有找出病因,甚至造成惡化的情況發生。 《延伸閱讀》 .冬季癢別亂沖水!他痛到開不了口。醫教4招助改善,常見NG別再犯! .冬季癢非冬天限定,醫教5招改善冬季乾癢、冬季濕疹!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1-1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睡覺時肩膀痛可能是肩膀旋轉肌撕裂!會自己好嗎?復健科醫師教判斷何時該治療
50歲的林先生,近日肩膀疼痛已經將近半年之久。鄰居說:可能是五十肩,表示之前有自己做復健運動改善很多,因此建議他跟著每天做運動。因為疼痛許久,林先生決定至家裡周邊的民俗療法接受治療。本來肩膀有點卡,手法治療後改善一些,但仍感覺無法完全恢復。近日感覺肩膀疼痛變嚴重:現在是 睡覺壓到肩膀就會痛,甚至不動時,肩膀就感覺隱隱作痛。手有無力感,抬高時疼痛特別明顯。稍稍拿個東西,肩膀就會疼痛起來。吃藥效果不甚佳。骨科診所X光檢查後,無看見骨折、骨刺等情形,於是林先生決定去復健科就診做超音波檢查。林先生的問題很常見,肩膀痛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不是五十肩?然而肩膀疼痛的原因,我歸類為四大類:1.肩夾擠症候群—手抬高就痛 不動不太痛2.五十肩—最有名的肩膀痛3.肩旋轉肌撕裂—常被忽略的肩膀問題4.肩鈣化性肌腱炎—肩膀長小石頭 許多的肩膀旋轉肌破裂的問題,最大主因來自於長期的 肩夾擠症候群。肩夾擠問題可以參照其他文章,本篇將專注於肩旋轉肌撕裂。 肩旋轉肌是什麼?肩膀是人體自由度最高的一個關節而無例外。因為肩膀關節自由度最高,所以穩定性特別重要。肩膀由:外層肌肉—移動型肌肉—前三角肌、中三角肌、後三角肌構成。內層肌肉—穩定型肌肉—由四條旋轉肌群:肩胛下肌、脊上肌、脊下肌、小圓肌構成。內層的穩定肌群—旋轉肌—因為靠近關節骨頭,過度使用之下容易摩擦損傷,長久之下造成肌腱破裂。 肩旋轉肌撕裂疼痛特色A. 做過頭的動作時,肩膀會疼痛疼痛區域在三角肌的地方(激痛點在三角肌)B. 晚上特別痛,睡覺壓到會痛不動也會疼痛,因為撕裂產生的發炎現象。(不同於肩夾擠症:夾擠症通常不動是不會痛的)C. 手會突然無力手主動側舉時,會感到疼痛或無法完成,感到無力。 肩旋轉肌撕裂原因1.長期的肩夾擠症候群:就像繩子(肌腱)磨久了 就斷裂破掉了。2.車禍外傷:很常見於 車禍後肩膀拉傷,手抬不起來,原來是旋轉肌破裂斷裂了。3.過度使用:物流業大哥、常搬家者,家庭主婦常常拿東西到高處,手抬高做家事。4.運動傷害:打排球、羽球、游泳等 常常需要 手舉高過肩膀並且出力。很常發生長期肩夾擠症進而撕裂。 肩旋轉肌撕裂分型旋轉肌撕裂嚴重程度,使用超音波檢查可分嚴重程度:第一級 部分撕裂—SS partial thickness tearGr.I50%)第四級 全部斷裂- 旋轉肌腱整個斷掉了—SS totally rupture超音波檢查可進一步分辨撕裂部位。治療難度及癒後不同。詳細可諮詢臨床醫師。 旋轉肌撕裂部位 LocationA. 靠近關節處 Articular sideB. 靠近滑囊處 Bursal Side 也就是靠近體表層處C. 肌腱內撕裂 Intratendinous撕裂靠近關節處,治療的預後最差;撕裂靠近滑囊處,治療預後較好。另外臨床上發現:靠近肱骨頭上的肌腱撕裂,預後也較差。 肩旋轉肌撕裂自我檢查以下提供自我檢查方式可當作參考。醫療上建議,還是請復健科醫師照個肩膀超音波最準確。 Test A- 成站立姿勢,手不拿東西,手臂向側邊舉起到耳朵旁。Test B-成站立姿勢,拿一公斤的物體,手臂向側邊舉起到耳朵旁。如果 B 疼痛的嚴重程度>>>A 並且過程中有手臂無力的現象,應該就是肩旋轉肌撕裂。 肩旋轉肌撕裂—非手術最佳治療方式初階治療—熱敷、電療、超音波、微波、雷射治療等等一般復健治療。進階治療—高能量雷射治療、震波治療—撕裂傷範圍不大時可以考慮更進階治療—注射治療:羊膜注射、HAPRP注射。效果較直接。建議注射次數 1-3次。 注射間隔 2-4週一次。患者可以建議由初階治療、非侵入方式為主。治療2-4週若恢復狀況不如預期,考慮進階治療。注射治療一定要搭配超音波導引注射。因為肩關節極精密且空隙狹小,需由超音波導引以免傷害其他正常組織。建議找復健科醫師執行為佳。 Q:常見問題:肩旋轉肌撕裂 會自己修復嗎?遺憾的是,以筆者醫療經驗不太會。若是經過一個月的初階治療沒有自我修復,後續自我修復機會不大。超過40歲以上的人,肩旋轉肌自我修復的機率隨著年齡而越來越低。 主因是:肩旋轉肌的血液循環極差,因此自我修復能力不佳。通常需要醫療端的幫忙。而且許多人並不清楚自己的肩膀痛是「肩旋轉肌撕裂」,反而還過度使用,過度鍛鍊。反覆刺激之下,就會很難自我修復。 肩旋轉肌撕裂—手術時機目前許多近期文獻指出:肩旋轉肌手術患者以:職業運動員,肌腱嚴重撕裂傷。復健6個月無效者可考慮開刀。年齡>65歲以上者,旋轉肌撕裂傷甚至斷裂,不要考慮開刀。開刀預後極不佳。其他一般民眾皆建議:不開刀的治療,恢復的會比開刀好。 許多民眾聽到肌腱斷裂、韌帶斷裂,直覺是想要去開刀把它修補回來。這是過往的觀念。因為開刀也會造成局部傷口,或是皮膚會產生疤痕,關節沾粘等問題。手術後還需要持續復健治療等。而且會破壞周邊筋膜的整體張力,日後造成其他關節的痠痛不癒。 現代復健及運動治療的觀念,應該以侵入性最小的方式先治療修補。真的無效或是範圍過大時,再考慮手術治療。 肩旋轉肌撕裂 自我復健動作原則是:在不痛範圍內訓練旋轉肌加強。旋轉肌復健目標-積極訓練肩旋轉肌群肩胛穩定肌 三角肌。 首先:肩關節活動度:每日5分鐘,手指爬牆2-3次 至 全關節角度 避免肩膀沾黏。不需要練過多。這個動作只是要避免五十肩沾黏而已。 駝背矯正動作:胸椎滾筒放鬆。胸大肌、胸小肌放鬆。滾筒放胸椎,做投降姿勢。 肩胛穩定動作:划船動作、肩部外旋、滑輪下拉(不痛範圍)、前鋸肌訓練。 肩旋轉肌強化:徒手重量 或是 啞鈴0.5—1公斤側舉訓練(不太痛範圍 疼痛指數VAS
-
2021-11-06 養生.人生智慧
裝13支支架的深刻體悟!施振榮談「退休力」:努力縮短不健康生存天數
「我從工作退休,但沒有從社會退休。」宏碁創辦人施振榮雖然不再擔任集團董事長,但依然忙碌,常在臉書上看到他活躍的身影,除了和妻子葉紫華到處走走,也經常受邀演講、參加論壇,熱中工作的他說,還是要找一個事情做,讓自己有價值。但施振榮也說,人生真正的工作應是「活得快樂」,必須要在身心健康、家庭、工作間取得平衡,愈早開始準備愈好,即使一時做不到,也要內建正確觀念,隨時啟動,當然,最好及早準備退休力。●中風裝13支支架 深刻體悟曾經中風、心肌梗塞,體內有13支血管支架,施振榮坦承,年輕時工作為重,家庭為輔,健康放一邊。他在50歲之後領悟健康的重要,發現壓力是可怕的殺手,開始運動並調整心情。現在每天走路運動,並時時動腦,目標是要縮短自己的「不健康生存天數」,以「天」取代「年」,提升健康。為了讓自己健康,施振榮一開始試過各種方法,他跟多數人一樣,直覺地馬上想到「運動」,於是每周開始打網球,但好幾次為了救球,加速急衝,累得喘不過氣,一開始以為是太久沒運動,後來才發現是血管阻塞,導致氧氣供應不足。前後就醫裝了13支血管支架,他笑稱:「我也是另類的台灣紀錄。」●每天睡滿8小時 從不熬夜 同時他慢慢體悟,工作帶來的長期壓力,猶如殺手,他開始嘗試排除工作壓力,盡可能將工作外包,但「工作可以外包,責任不能外包。」他印象很深刻,聽到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中風過世的消息時,他正在開車,聽到廣播,他久久才回神,心裡好悶,此時是感受到死亡威脅逼近,超過工作帶來的壓力。施振榮說,有太多的人跟他年輕時一樣,專注事業,夜以繼日打拚,即使身心都已亮紅燈,都先擺在一邊不管。 等到狀況嚴重,甚至發展成疾病時,再來調整,格外辛苦,甚至可能已經來不及了。健康的習慣要成為「基本分數」,他說自己每天工作24小時,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睡眠,需要8小時完成,且從不熬夜。●日走至少6千步 看戲減壓 健康、家庭、工作必須維持平衡,要找到最適合的方式,把這鐵三角維持得穩穩當當。施振榮現在每天走路,一天至少6千步,風雨無阻、疫情無阻。也常和太太一起看戲,他說,坐在現場,把自己眼睛、耳朵張開,完全專注在另外一個世界裡。施振榮說,以前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70歲行動才開始變得緩慢,很多人退休後才發現自己還有很長的人生要往前走,但離開工作後頓失重心。他強調,世界已經與以往不同,不能再用過往的方式經營人生。如果退休後就失去健康、失去自我,等於要拖累家人。現代人都該知道「人沒有退休的那一天」,直到踏進棺材那一刻,都該維持著快樂的人生,維持健康、工作以及家庭的平衡。●好奇又好學 斜槓防老愛動腦 人人都知道「活到老、學到老」,但很多人將這句話供奉在心裡,難以力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不僅徹底落實,還深度學習到可以發展成「斜槓」。每天努力動腦,讓他在陽明大學的遊戲防老研究中,測出他是擁有60歲大腦年齡的76歲老人。最近「宏碁智醫」登錄興櫃戰略新板,一登場股價就大漲6成。宏碁智醫聚焦研發人工智慧輔助診斷軟體、智慧醫療平台,協助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智視康」,已獲國內第一張人工智慧眼科醫療器材許可證。施振榮認為,醫療和資通訊是台灣的優勢,整合兩者就能找到新價值,宏碁智醫是最好的實踐場域。大膽嘗試,集合大數據、生醫人才並結合醫療臨床、AI輔助醫療後,許多看似不可能的事,都正在發生。施振榮說,自己也沒想過怎麼會從電腦走到醫療,但他一直以來都有個好奇的心,有興趣的事就會積極接觸,他對於自我學習的期許更高,希望每個領域都能更深入一點,他笑說「我學到都已經可以斜槓了」,發展宏碁智醫就是最好的例子。施振榮說,大腦長期運轉才不會失智、平時也讓自己有活力。他參加陽明大學的遊戲防老研究,其中一項測驗是走迷宮,在平板電腦上探索不同的道路,找到寶物。他說:「我不是亂走的,我有攻略的」,走迷宮,絕對不要重複走同一條路,才能擴展版圖與視野。研究團隊在試驗結束後告訴施振榮,很多年輕人參與迷宮測驗時,一直陷入死胡同,同一條路徑一直跑來跑去,不像他走出更大的領域,探索更多的道路。施振榮說,走迷宮也像是人生,如果有一張台灣的藏寶圖,一直在雙北尋找,足跡和眼光未到中部、南部、東部,就失去找到更多寶物的機會,腦袋要動,人生要探索,人生才有趣,既豐富又不會失智。●「疫變下的退休力應變沙龍」直播走過疫情,回到日常,如何為退休力提早部署?由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與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旅居波蘭作家葉士愷一起討論,重新布局,面對疫變新日常。時間:11月22日(一)上午8時至9時直播請看: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疫情下的退休應變力調查「退休力大調查」即將推出,疫情對您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歡迎填寫問卷告訴我們。完成問卷即可參加抽獎,總金額超過1萬元!載入中…
-
2021-10-31 新聞.長期照護
動不動就頭暈 該看心臟科還是耳鼻喉科?
很多長輩常會抱怨頭暈,擔心是中風的前兆。有人經年累月的暈,卻檢查不出什麼毛病;有人感覺天旋地轉站不起來,趕緊求助醫師。暈和眩有什麼不同?什麼情況該求助心臟科、神經內科?什麼情況該找耳鼻喉科?年邁的父母常嚷著頭暈嗎?可別將這些話當耳邊風,或輕忽頭暈只是正常老化,醫師提醒,頭暈有時是中風前兆。眩暈可能是內耳微血管些微阻塞所引起,所以當眩暈發作,很可能表示人體微血管已經出現問題,漸漸人體內中大型血管也可能出現血液循環不良反應,甚至演變成中風。案例故事:75歲陳奶奶身體健康,某天在家突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伴隨惡心、想吐的感覺,連忙跑到廁所去吐,但是吐完之後天旋地轉的感覺仍然強烈,幾乎無法站起來。家人帶她去醫院急診,在耳鼻喉科門診確診為「梅尼爾氏症」。陳奶奶暈眩的症狀並非時常發作,有時一年才發作一次,但每次發作就只能躺在床上、緊閉雙眼,才能避免暈眩及想吐的感覺。常見眩暈 低血壓、貧血造成通常一般人頭暈不舒服,會用「暈眩」(醫學上稱作「眩暈」)這個詞,但「暈」和「眩」其實是兩種不同種類的感覺。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眩暈的原因很多,這是醫學中最常見的名詞,卻是最難診斷的疾病。最常見眩暈的原因是姿勢性低血壓、缺血性貧血所造成頭暈的感覺,當血壓過低時加上姿勢變化,往往造成患者蹲下去再站起來時,特別容易暈,甚至會出現眼前一片黑、幾乎站不住的感覺。頭暈耳鳴 竟肇因姿勢不良另外,包括內耳不平衡,或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也會造成眩暈感,而感冒引起的頭暈,只要感冒好了就不會持續下去,但不少人在頭暈時還會伴隨嚴重耳鳴。陳欣湄曾收治一位患者,長期耳鳴,檢查後才發現該患者是長期使用電腦的上班族,由於姿勢不良、頸部肌肉長期緊繃,讓耳朵附近肌肉僵硬,不但造成時常頭暈,也伴隨耳鳴。暈有昏沉感 眩則天旋地轉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表示,「暈」通常都是有昏沉感覺,有時會讓人感到頭重腳輕;但「眩」的感覺就非常嚴重,會有天旋地轉的感覺,輕則覺得四周物品會有移動感,重則會覺得四周物品都在轉圈圈,甚至伴隨惡心、想吐之感。造成眩暈的原因有很多,王培寧舉例,像是掌管平衡的半規管疾病、血壓過高或過低、貧血、營養不良等,都可能造成頭暈不舒服的感覺,其他像是腦血管疾病、血管狹窄造成血流不足,腦中風、腦幹中風等,也都會造成眩暈感。此外,會造成嚴重眩暈感的「梅尼爾氏症」,以及長在腦幹上的腫瘤,都會造成眩暈。發生急性眩暈 應立即就醫王培寧表示,若發生急性眩暈狀況,最擔心的就是中風,因此不論幾歲的患者,如果出現急性眩暈,第一個就是要檢查是否有中風的問題。中風造成的眩暈不會好轉,症狀也比較嚴重,有時會持續幾天甚至幾周,尤其腦幹或是小腦梗塞出血,都會影響小腦平衡而造成嚴重眩暈感。通常中風型眩暈患者,還會伴隨手腳麻木無力、講話不清楚等症狀。而要避免中風,最主要就是要控制三高、避免抽菸、酗酒等危險因子。梅尼爾氏症 發作動彈不得至於耳內半規管問題造成不平衡而眩暈,儀器不見得檢查得出來,但半規管不平衡主要的症狀就是眩暈,躺著或靜止不動,症狀就會改善。而梅尼爾氏症發作時的症狀有時會非常嚴重,天旋地轉的眩暈感有時會持續幾個小時或是一、兩天,症狀就會好轉,不過梅尼爾氏症發作時,會讓人暈到無法走路,需躺著休息才能改善。
-
2021-10-26 該看哪科.兒科
嬰兒拍照常歪著頭 醫:及早就醫復健避免影響成長
一名6個月大男嬰拍照時,頭卻經常向左稍微傾斜,起初家長以為只是慣性動作,直到狀況越來越明顯且臉型左右不對稱,就醫查出是「先天肌肉性斜頸」,所幸積極透過復健運動治療,一個半月後頸部就恢復到正常角度,讓家長放下心中大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醫師吳欣頤表示,排除腦部損傷導致的斜頸外,大多數先天性斜頸是良性的胸鎖乳突肌肉緊張造成,成因包括生產過程中寶寶頸部軟組織遭壓迫,肌肉靜脈回流受阻,導致肌肉的變化或纖維化,造成患側緊縮,或是胎兒在母親肚子中的姿勢,以及雙胞胎長期子宮內擁擠環境,都可能造成原發性的肌肉緊張變短。她說,流行病學分布男性比例高一點,其中右側斜頸比例較高,診察時會以超音波檢查胸鎖乳突肌鎖骨端、胸骨端下端肌肉是否增厚或纖維化等病變,若確診會安排小兒復健療程或教導居家復健,如未改善,則可用護頸矯正。若復健一年後,肌肉仍明顯緊繃、兩側角度明顯差異(患側頭部轉動小於30度)、臉部明顯不對稱、明顯摸到硬塊等,則會轉介外科進行手術治療。吳欣頤說,根據文獻,先天性斜頸嬰兒在一個月大內,建議開始接受復健治療,約98%在1個月半即可恢復正常角度;一個月後開始復健,則需要接受至少6個月復健時間;6個月後才開始復健,則需要長達9到10個月的復健,故及早發現就醫,並接受治療,就能盡快讓寶寶的成長回到正軌。她建議,若家中有斜頸嬰兒,可利用寶寶吃飯前空檔,進行牽拉居家復健作法。以右斜頸為例:一、仰姿:寶寶仰躺,家長一手固定寶寶右肩,一手放置頭後,讓右邊的耳朵離開右邊肩膀,或是讓寶寶仰躺於床上,頭轉向右側、右耳貼床,用聲音或色彩鮮艷的玩具在右側誘導寶寶,維持10秒再放鬆休息,重複10次。二、趴姿:當寶寶可用手肘微微撐床的時候,家長在右側放置玩具或聲音,主動誘導寶寶視線朝右側看;寶寶趴睡時往左側趴睡,讓右耳朵朝上,側轉90度拉長右邊肌肉。三、抱姿:將寶寶抱起時可讓患側朝下,順勢牽拉縮短的肌肉。吳欣頤提醒家長,先天性斜頸可能合併神經、肌肉骨骼等相關問題,若發現新生兒頭部有點歪斜,或常常朝向同一方向看時,建議帶至小兒復健科進行評估,至於在家時,可用溫熱毛巾放鬆患部肌肉,降低不適感,若觸摸到小硬塊,則可垂直肌肉的走向按摩深層肌肉,並持續回診追蹤病情變化。
-
2021-10-22 該看哪科.耳鼻喉
感冒合併眩暈小心耳中風! 資深耳鼻喉科醫告訴你原因
秋老虎的天氣艷陽刺眼又炎熱,許多人都想要趕緊躲到冷氣房避暑,但在一冷一熱交替之間,往往容易引起感冒症狀,有不少患者甚至因為感冒併發眩暈症狀,突然之間站都站不穩,還感覺頭暈想吐。對此,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感冒引發的眩暈屬於急性症狀,並不會隨著感冒緩解而好轉,必須針對眩暈症耐心治療,才能避免日後經常復發,或引起更嚴重的眩暈。 感冒合併眩暈症狀 恐是內耳前庭神經炎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但如果合併眩暈症狀,就更應該多加留意,即便感冒好得差不多了,眩暈的問題仍可能存在。感冒引發的眩暈主要是因為感冒病毒侵犯內耳的迷路神經造成發炎的結果,又稱為「內耳前庭神經炎」。李宏信醫師表示,如果當作一般感冒治療,很容易忽略內耳發炎的潛在因素,隨著眩暈時間愈長,恐導致內耳組織病變、神經萎縮而造成不可逆的轉變,嚴重還會併發耳鳴或影響聽力功能,必須就醫在黃金治療期2周至1個月內使用抗眩暈藥物和內耳神經及生理功能改善的治療,才能治療並抑制症狀。內耳是由主司聽覺的蝸牛體及掌管平衡的三半規管所構成,李宏信醫師指出,內耳迷路神經一旦受到病毒攻擊,內耳平衡就會受到影響,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眩暈症狀。當眩暈來襲,患者常出現噁心、嘔吐、失去平衡感等症狀,常是陣發性的,發作時會感覺四周景物都在移動、旋轉,無法站穩走路,嚴重甚至必須躺床休息。 擅自停藥易復發 嚴重可能引發耳中風眩暈根據不同發作時期,有不同治療方式。首先,急診期時症狀最嚴重,幾乎無法起身,建議到醫院掛急診,打止暈針和點滴,能及時改善症狀,但有些患者可能返家幾天後又發作,表示根本問題未獲解決;其次是眩暈急性期,治療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多餘的鹽分和水分,用以降低內耳壓力,待病情穩定下來,再透過血液循環藥物,來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促進內耳神經血流及神經復活再生;長期治療則以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臨床上有些患者服藥到一半就沒耐心,加上症狀很快消失而不願繼續服藥治療,因此就很容易復發,造成病情反覆不見好轉。李宏信醫師強調,因為內耳神經位於耳朵骨骼內深處,藥劑和養分不易達到,眩暈症患者至少需服用3至6個月以上才能改善症狀,避免日後反覆發作。因為感冒病毒感染內耳神經的病例不少見,嚴重還可能引發耳中風,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若想避免感冒病毒侵襲應從提高自身免疫力做起,包括飲食均衡、維持良好的作息,減少高油、高鹽、高膽固醇飲食,適量運動及舒解身心壓力,就能降低疾病上身的機率。(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感冒耳朵抽痛是中耳炎? 符合3點就中鏢!太晚發現恐害聽力受損 ·感冒咳嗽不止小心是支氣管炎!喉嚨有痰要咳出來嗎? 醫解答「正確做法」
-
2021-10-21 醫療.百病漫談
頭痛怎麼辦?何時該就醫?秒懂頭痛原因、位置及症狀
頭痛是民眾日常常見的症狀之一,不過每個人痛起來的位置、特徵、時間等皆有所不同,起因也不盡相同。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指出頭痛的主要類型,並提醒如有異狀盡早檢查,也分享如何預防頭痛。頭痛可分2大類,原因、位置不盡相同。 盧泰潤醫師表示,頭痛主要可分成「原發性頭痛」和「續發性頭痛」兩大類,原發性頭痛指的就是非因病而起的頭痛,續發性頭痛則因疾病而起,問題可大可小。 原發性頭痛: .張力性頭痛 - 常見後頸部開始原發性頭痛可分張力性頭痛、偏頭痛、叢發性頭痛三種。張力性頭痛常見從後頸部開始延伸至後腦勺,嚴重時也可能痛到頭頂、太陽穴等處。患者常見形容緊繃感,下午時段往往會更明顯些,此類型頭痛多與情緒緊張、肌肉緊繃有關,如長期低頭滑手機,女性略高於男性,青少年時期就可能開始發作。 .偏頭痛 - 常見單邊陣陣抽痛偏頭痛主要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導致腦部血管收縮有關。因此患者常見形容為一陣陣抽痛、有搏動性的疼痛,且常伴隨怕光、怕吵、噁心、想吐等。值得一提的是,偏頭痛雖然是常被提到的名詞,但並非頭痛就是偏頭痛,或者並非一邊頭痛就是偏頭痛,需經醫師診斷。其位置不大固定,大多出現於太陽穴,也會出現在前額、頭頂、後腦勺、眼眶後方等處,頭部前後左右皆有可能。和張力性頭痛一樣也是女性居多,特別經期前更為常見,青少年時期就可能開始發作。 .叢發性頭痛 - 常見從眼窩開始叢發性頭痛較為少見,症狀常見為從單側眼窩的位置發作的急遽疼痛,接著轉移到顳側(頭部側面)。患者常見同時伴隨眼睛紅腫、流鼻水、眼瞼水腫等症狀。叢發性頭痛引起的原因不明,推估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影響三叉神經有關,這類型的頭痛以男性居多,特別是抽菸的男性。 續發性頭痛 - 各處皆有可能發生: 至於因病而起的續發性頭痛,又稱次發性頭痛不少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問題可大可小,許多疾病民眾也耳熟能詳。例如青光眼,常見痛於眼窩或顳側。鼻竇炎隨位置不同,可能出現於眼窩、山根、額頭、頭頂等。中耳炎痛在耳朵附近、太陽穴或顳側。而牙痛若是前方的牙齒,常見牽引到眼睛下方或鼻翼,若痛在後方牙齒,則較容易牽引到太陽穴。當然,也可能和腦部疾病有關,如腦膜炎、腦瘤等,其疼痛位置則會因發病位置而有所不同。這些都需治療根本原因,而非單單止住症狀。 提醒民眾,雖然前述的原發性頭痛,可約略從位置、症狀等初步判斷,但續發性頭痛各處皆有可能發生,症狀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建議先檢查排除病理原因為佳。 頭痛何時該就醫?醫指4情況別再拖! 民眾在發生頭痛時,最常見的解決方式就是吃止痛藥、頭痛藥等,對此盧泰潤醫師,若有頭痛問題建議最好先進行檢查,除了排除病理原因,也可評估是否開立預防性藥物,避免止痛劑濫用,形成傷腎、傷胃、成癮的疑慮,患者不使用止痛藥時就會頭痛的問題。 醫師表示,若是單純的頭痛、偶爾發作一個月不到4次、吃止痛藥就會好等情況,可在用藥後觀察即可。但若是頭痛一個月超過4次、吃藥沒有辦法改善、有別於以往的疼痛,如痛到醒、劇烈疼痛、合併發燒、手腳無力等,就應盡早就醫檢查,特別是有癌症、凝血功能異常等族群要留意,以防是疾病引起的續發性頭痛,若沒有治療根本,恐怕惡化或衍伸出其他問題。 醫教4招預防頭痛,頭痛日記有助觀察起因! 在頭痛的預防上,盧泰潤醫師建議,患者平時可多放鬆心情、規律作息,並適度的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有助於降低頭痛的發生率,例如游泳、健走、慢跑等。平時也建議寫「頭痛日記」,記錄時間、性質、位置、伴隨症狀等,這對於觀察起因相當有幫助,有助避開風險因素,或評估時間使用預防性藥物。在飲食方面則建議避開3C食物,例如柑橘類、巧克力類、起司類的食物,據研究這三種都是容易誘發頭痛的食物。 《延伸閱讀》 .偏頭痛狂吃止痛藥好不了?醫:不只傷肝傷腎!更會讓頭痛惡化 .沒病卻老是頭痛?腰酸背痛?醫指4不良姿勢,2招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0-21 該看哪科.耳鼻喉
最常見的異物是棉花 醫師:常是清潔耳道過後造成
50歲女性,因左側耳朵有耳鳴的聲音,時有時無,同時有明顯耳道搔癢感,但無劇烈耳痛,進一步就醫,經鏡檢查發現,一隻活蹦亂跳的小蟲子,醫師初步以昆蟲趨光性的特性,以內視鏡光源吸引昆蟲自然爬出耳道,但大概此昆蟲太喜愛陰暗潮濕的耳道環境,並沒有成功讓其爬出耳道,故以耳吸引器才移除此蟲。外耳道異物 成人常見掉落棉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徐欣健表示,外耳道異物經常發生於兒童,常見的異物為圓珠類小玩具,而成人最常見的外耳道異物,則為棉花棒末端掉落的棉花,常是清潔耳道過後造成。(推薦閱讀:耳屎愈挖愈多? 原因出在你「太常清了」)外耳道異物可簡單分為非動物性跟動物性,非動物異物常見還有小橡皮擦、衛生紙屑、BB彈、紗條、鈕扣型電池、小石塊、木屑及植物種子等;動物性異物最常見的則是體型較小的昆蟲類,像是蚊子、蟑螂、飛蛾、螞蟻等。急性外耳炎 耳悶脹感、耳鳴、咳嗽為常見症狀外耳道異物的臨床表現差異大,體積小無刺激性的異物,可能無任何症狀,經常於看診時醫師無意間發現,像是棉花棒末端掉落的棉花或衛生紙屑。體積較大的異物會擠壓耳道,則可能造成急性外耳炎,會有耳悶脹感、耳鳴、反射性咳嗽及耳痛;而活體異物如昆蟲,則可能感受到耳內間接性的耳鳴,或昆蟲在耳內走動的摩擦聲及翅膀拍動的轟鳴聲,同時可引起劇烈耳道疼痛,更甚者造成鼓膜及中耳受損。(推薦閱讀:感冒耳朵抽痛是中耳炎? 符合3點就中鏢!太晚發現恐害聽力受損)移除異物 傾斜、光源照射解除危機徐欣健指出,外耳道異物的治療,首要在於移除異物,患者初步可自行將頭朝向有異物的一側傾斜,利用重力讓異物掉落,若異物是昆蟲類,則可在昏暗的空間,使用手電筒的光源照射外耳道異物的那一側,利用趨光性引導昆蟲離開耳道,若仍無法解決則須就醫,由耳鼻喉頭經外科醫師使用專業合適器具處理,通常在門診即可完成異物移除;若遇兒童外耳道異物且不能配合的患者,則宜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推薦閱讀:螞蟻跑進耳朵怎麼辦? 別拿棉花棒壓!耳鼻喉科醫師教1緊急處置方式)對於動物性異物如昆蟲類,在確定耳膜無破損的情形下,可將生理食鹽水、沙拉油或甘油倒入耳道內,浸泡約10分鐘將其溺斃,再由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取出異物,避免直接夾取造成昆蟲更往內鑽,造成耳道及耳膜受損。患者若有耳道不適感,徐欣健提醒,不宜貿然自行清潔或掏取,應就近前往耳鼻喉頭頸外科門診,由專業的醫師診治。 延伸閱讀: ·用棉花棒挖耳垢超母湯? 耳燭也NG!醫師提供2妙招 ·暈眩、常耳鳴小心是耳聾前兆? 秋冬是發病高峰!把握「黃金治療期」就有救
-
2021-10-18 新聞.健康知識+
在外過夜第一晚總會認床?專家教一招化解:耳塞塞右耳
第一夜效應如果你跟我同病相憐,那麼你每到一個新地點的第一個晚上就會認床。這真是我的一大苦惱,因為我經常一星期出門幾天,天南地北到處去「演講」,至少疫情爆發以前是如此。儘管我住的是豪華飯店,睡的是舒適床鋪,但陌生環境裡總有某些因素無情地剝奪我的睡意。這其實是一種相當有名的現象,叫做第一夜效應(first night effect)。大約50年前研究人員首度發現這個現象,直到近年才慢慢找出背後的原因。根據睡眠科學家的說法,我們在陌生環境睡覺時,大腦會有半邊像夜間守衛般徹夜保持警戒。在這方面我們很像海洋哺乳動物和鳥類,比如海豚和鴨子,這些動物有時候也只用半邊腦子睡覺。比方說綠頭鴨,如果感受到被掠食的風險升高,睡覺時就可能會睜著一隻眼睛,只讓另一邊大腦睡覺。不管時差多麼嚴重,只要第一次入住新旅館,或借住朋友家,我們都躲不過認床的命運。這種演化而來的根深柢固反應如今顯然已經失去意義,畢竟,不管你住的是平價的旅客之家或高檔的香格里拉飯店,衣櫃裡都不太可能躲著掠食者。但謎團還沒解開,我們的大腦究竟根據哪些感官線索,認定某個地方是陌生環境?是氣味嗎?或者不尋常的聲響、關門聲、管線哐噹聲之類的?這裡有個可用的感官攻略,那就是盡量複製自己家的感官信號。比方說,如果你家裡使用空氣清新劑或寢具香氛,出遠門時不妨帶點。你可能會發現那些東西能幫助你攻略你的感官,讓你的「夜間守衛」放鬆一點警覺性。如果你經常去同一個地點,可以選擇入住同一家飯店,最好是同一個房間。如果房間牆壁漆成淡藍色就更好了,因為根據英國2千家旅客之家的調查,房客在淡藍色房間裡睡得最好。有個感官攻略已經相當普遍,那就是戴耳塞隔絕背景噪音。關於這點,我的建議是將耳塞緊密地塞進右耳。為什麼?因為我們睡著以後,守夜的通常是大腦的左半邊,右腦則安然入睡,至少剛入睡時是這樣。因此,如果要感官攻略你的睡眠,就得將守夜的那半邊受到的感官干擾降到最低,免得它頻頻吵醒你。那麼你可能會納悶,明明守夜的是你的左腦,我為什麼建議你把耳塞緊密塞在右耳?原因在於,我們大多數感官都是對側投射。你身體某一邊碰觸到的,或某一隻耳朵聽見的,都在你大腦的另一邊處理,至少一開始是。唯一一個不投射到對側的感官,是演化歷程久遠得多的嗅覺。左側鼻孔接收的訊息,直接投射回同一側的左腦。這下你弄懂了!下回你住進陌生環境,萬一耳塞和空氣清新劑都沒辦法讓你睡個好覺也別擔心。這種現象的名稱給了提示,第一夜效應名符其實,只持續一個晚上。之後除非時差問題,否則睡眠會恢復正常。※ 本文摘自《感官攻略:世界頂尖實驗心理學家教你如何用五感打造更愉快健康的生活》。《感官攻略:世界頂尖實驗心理學家教你如何用五感打造更愉快健康的生活》作者:查爾斯.史賓斯譯者:陳錦慧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07/31
-
2021-10-17 養生.營養食譜
吐司小熊 陪你吃早餐
泡湯熊×暖心南瓜湯有時早上想吃點熱的料理暖胃,黃澄澄的南瓜湯製作容易、營養滿分,讓吐司小熊陪你吃早餐!材料:南瓜200g、洋蔥1/4顆、高湯200g、吐司1片、牛奶150g、鹽少許、胡椒少許事前準備:將巧克力醬填入小袋中,並剪掉一小角作法:1. 南瓜剖半放入電鍋,在外鍋倒一杯水,蒸熟。用筷子戳一下,若能穿透就是夠軟了。2. 挖除南瓜籽。3. 洋蔥切丁,入鍋炒熟至透明狀。4. 把南瓜、洋蔥、牛奶一起放入果汁機或食物處理機,加少許鹽和胡椒調味,打成濃湯。5. 用擀麵棍擀一下吐司,再用熊熊餅乾模將吐司壓出形狀。6. 用烤箱或平底鍋,將熊熊吐司烤到表面上色成淺咖啡色,再用事前準備好的巧克力醬擠出小熊的五官與耳朵。7. 將小熊擺入南瓜湯裡面,讓上半身斜靠湯碗側邊,好像是在泡湯的感覺,超療癒的!吃的時候可以用吐司麵包沾南瓜湯。● 南瓜濃湯濃度可依照個人喜好,調整牛奶和高湯的份量。古早味蛋餅自己做蛋餅簡單迅速,比跑一趟早餐店更快完成!而且可以變化自己喜歡的口味,夾各種料,例如:玉米蛋餅、肉鬆蛋餅、起司蛋餅等。材料:中筋麵粉50g、水120g、雞蛋1顆、鹽適量作法:1. 中筋麵粉、水120g放入碗中,攪拌均勻至無粉粒。2. 取一個平底不沾鍋,放入少許油預熱。3. 倒入一半的麵糊,同時快速轉動鍋子讓麵糊攤平。4. 等麵糊稍微定型,打入1顆蛋,加點鹽。5. 快速用鍋鏟把蛋液和鹽均勻攪散,等麵糊邊緣稍微翹起,就可以捲起成蛋餅。(蛋液攪散後,此時可以放各種喜愛的食材。)6. 用鍋鏟將蛋餅切小段,繼續把兩面煎熟就完成啦!香蕉吐司捲香蕉、花生醬和吐司,真的是好朋友。捲一捲再切小段,懶人早餐快速完成啦!材料:吐司1片、香蕉1條、花生醬少許作法:1. 用擀麵棍擀壓吐司,等一下比較好捲起來。2. 在吐司表面均勻抹上花生醬。3. 擺上一條香蕉。4. 把吐司捲起,收口朝下,捲的時候稍微用力捲緊定型。5. 將吐司切小段,比較好入口。6. 可用小叉子幫助固定。
-
2021-10-1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徵召日記4/馬達聲轟隆響起 啊,那是確診的聲音
安靜的時候,耳朵能聽見的聲音格外豐富多樣。六月中旬的上午七點,三級警戒的台北市區,非常安靜。從重慶南路的總統府、西門町一路步行到醫院的篩檢站,車輛稀少,反而顯得腳踩落葉的沙沙聲,特別響亮。竊竊私語、煩躁不安……走進篩檢站,瞬間開啟靜音。用聲音記錄的防疫現場,有時更能感受情緒流動。「在這裡領號碼牌嗎?」「什麼時候會開始?」「我可以代家人拿號碼牌?」……上午八點不到,篩檢站外排了長長人龍。竊竊私語、煩躁、不安,所有的喧嘩嘈雜,以掛號處為分水嶺,掛了號走進篩檢站等候區,聲音嘎然而止,像按下了手機上的靜音符號,瞬間無聲。坐在等候區約莫20張排列整齊、保持安全距離的白色塑膠椅,大家小心翼翼不敢放聲說話,接電話時也會刻意壓低音量,有種進入寺廟的肅穆。當我叫他們的名字並核對健保卡時,隔著口罩就能感受到緊張:額頭冒汗、眉心緊皺,或慌張找剛剛才拿出來的健保卡。若多問一句,怎麼會想來篩檢?通常大家好像鬆了一口氣,在短短1分鐘步入篩檢區的空擋,滔滔不絕說著心裡的憂慮:多半是鄰居、家人或同事確診,有些是解隔離,有些則是出現感冒、咳嗽症狀,每個都擔心自己會不會確診?可惜誰也沒有標準答案。「放輕鬆忍耐一下就好,不要動喔!」一天要聽(說)上百次。進到篩檢區,要被戳鼻子接近喉嚨深處才能採到檢體,很不舒服,因此我們護理師最常說的就是:「放輕鬆忍耐一下就好,不要動喔!」一天要說上百次,剛開始上班,我連晚上睡覺耳邊也不停迴盪著這句話。偶爾也會出現「咚」的一聲,原來是民眾採檢時很害怕,一直往後退,醫師透過隔板的手就要一直往前伸、人也往前傾,幾次差點把隔板撞倒,我只好一個弓箭步,右手拿著要接檢體的試管,左手稍抵住民眾背後,再一聲「忍耐一下下,快好了!」讓醫師可以順利地戳鼻子採檢。對,就是穿著那令人手腳不靈光的防護衣,協助做完採檢,我都可以聽得見自己的喘氣聲。一有確診個案,化學兵立刻啟動,馬達聲轟然響起。有時,等候及採檢區會出現巨大響聲,是馬達發動機的轟隆轟隆聲。第一次聽到時,醫師輕聲說了句:「啊,這是有確診者的聲音。」確診者來自篩檢及院外轉入。譬如快篩30分鐘可得知檢驗結果,若是確診陽性個案,會從篩檢區右邊的小門進入專屬隔離病房等候;若是從檢疫旅館送來的確診患者(通常是出現咳嗽、發燒等不舒服症狀),則從右後方的專門通道進入隔離病房。有時他們會進入篩檢站左邊的X光室照片子,觀察肺部狀況。不論如何,一有確診個案,化學兵就會背上重達20多公斤的消毒桶,沿著確診者走過的路徑噴灑漂白水消毒,從左邊的X光室、中間的篩檢區、及右邊隔離病房外的廊道,包括等候區,全部消毒一遍。馬達聲也很像田裡種稻的聲音。有次去花蓮長濱採訪,當地婦女告訴我,這裡很常聽到直升機的聲音,這是悲傷的聲音,因為表示有人落海需要救援,她的大伯及好友,都在捕魚時不幸被浪捲走,失去性命。比起來,或許確診的聲音沒那麽可怕。7月確診者逐漸減少,終於聽見夏天的聲音。6月中旬,一天都要聽到好多次馬達聲,篩檢確診的人、接獲外面確診的患者整天沒有間斷,譬如有天60個篩檢的人裡就有10個確診,說實話,醫護人員心裡也不好受。幸好到了7月初,白班篩檢100個以上也沒有出現確診,「今天零確診!」醫護人員交班時常為此小小歡呼。有時我們也會安慰民眾說,放心啦,現在確診的人已經很少很少了,現在除了定時消毒外,已經很少聽到轟隆轟隆的馬達聲。7月的篩檢站,偶然傍晚還能聽到輕音樂流洩,氣氛輕鬆許多。我喜歡午後下雨的聲音,聽著雨滴打在屋頂遮陽板,帶著重低音的叮咚聲,讓人想起日本的紫陽花(繡球花)祭,一球一球飽滿鮮豔、藍色、綠色、粉色、白色的繡球花,看著都覺得心花怒放,搭配百貨公司促銷一把把漂亮的雨傘,真是雨季裡的美好回憶。疫情趨緩,雨季初歇,午後唧唧蟬鳴聲如雷雨般壯麗,正式宣告夏天來臨。(待續)
-
2021-10-14 新聞.健康知識+
拷貝是創新之路?生物學家:人類基因幾乎都源自於複製
到處都有複製事件基因組在各個階層上都類似於樂譜,相同的樂句以不同的方式變化而重複出現,讓樂曲多采多姿。事實上,如果大自然是作曲家,那麼將是史上侵害版權次數最多的傢伙;從DNA序列、整個基因到蛋白質,全都是拷貝之後再修改而成的。觀察基因組中的複製,就像是戴上新眼鏡,整個世界看起來都不一樣了。只要看到基因組中的複製,就會發現基因組中處處都有複製結果。新的遺傳物質看起來像是舊材料拷貝之後有了新用途。這種富含創意的演化力量,就像是數十億年來複製並改造古老的DNA、蛋白質,甚至打造器官藍圖的模仿犯一樣。祖克康德與鮑林等最早研究蛋白質序列的人,剛好見到了這種複製現象:在血液中運送氧氣的蛋白質血紅素,就有多種類型,每種都對應到不同的生命狀態。胎兒所需的血紅素和成年人不同。在子宮中,氧氣來自於母親血液;在成人時,氧氣則來自於肺臟。生命中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血紅素,這些不同的血紅素是拷貝產生的。同一類蛋白質的不同版本在胺基酸序列上有一些變化,你可以在每個組織與器官中找到這種現象,皮膚、血液和鼻子都只是一些例子。角質蛋白賦予了指甲、皮膚和頭髮特殊的物理性質,每種組織中所含的角質蛋白不同,有些柔軟,有些堅硬。角質蛋白基因家族源自某一個古老的角質蛋白基因,這個基因複製之後,製造出每個組織專屬的角質蛋白。彩色視覺需要有視蛋白(opsin)才能夠產生。人類能夠看到許多種顏色,是因為人類有三種視蛋白,分別感應不同波長的光:紅光、綠光與藍光。這些視蛋白來自於某一個視蛋白基因,複製之後成為三種,使得視覺敏銳程度增加。幫助嗅覺的分子也有這樣的模式。動物能夠聞到多少味道,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嗅覺受器基因的多寡。人類大約有五百個嗅覺受器基因,但是比不上狗和大鼠。狗有上千個嗅覺基因,大鼠有一千五百個(魚類約有一百五十個)。動物的視覺、嗅覺、呼吸,到幾乎所有功能,都有複製的基因才能夠執行。身體中幾乎每種蛋白質,都是從古代的蛋白質複製之後修改而來,改變用途而有了新功能。一如路易斯和其他跟隨他研究方向的研究人員所發現,打造出身體的基因往往是從其他基因拷貝修改之後而來。路易斯的雙胸突變基因,以及小鼠中的Hox 基因都是拷貝而來的。Hox 基因與身體架構的關係密切,是一個巨大的家族基因,數量會隨著時間增加。人類和小鼠一樣,有三十八個Hox 基因, 果蠅只有八個。在另一種打造動物身體的基因家族中也是如此;Pax 基因對於眼睛、耳朵、脊椎和內臟的形成很重要,共有九種。Pax 6 參與了眼睛的發育,Pax 4 參與了胰臟的發育,缺乏這些基因的胚胎將不會產生那些器官。這些基因的老祖宗是單一個Pax 基因,經過複製之後,新的拷貝在不同的組織與器官中得到了新功能。我們現在知道,基因組中的基因屬於基因家族的成員,其中充滿了拷貝,都具備相同的重要序列。一個基因家族可能有數個基因,或甚至數千個基因,每個都有不同的功能。顯然在演化的過程中,拷貝是種力量十分強大的程序。如同大野的看法,拷貝是創新之路。我在芝加哥大學的同事龍漫遠(Manyuan Long)研究果蠅,估計在不同種類的果蠅中,新基因是如何產生的。他利用了各種果蠅的基因組序列資料,發現各種果蠅之間有多到五百多種不同的新基因,約占了基因組的4%,其中某些新基因的產生方式,我們目前還不知道,但是大部分都是由舊基因拷貝而來。如果能夠拷貝,何必要做新的呢? 基因複製甚至和人類的關係也很密切。大腦袋人類的特徵之一,是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相較起來,腦部對身體的占比大多了。顯然瞭解到腦部形成的遺傳基礎,能讓我們知道思考、語言,以及其他人類獨有的能力是如何出現的。從化石紀錄來看,人類現在的腦部大小是三百萬年前南猿祖先的將近三倍。腦的某些部位增大了,特別是前腦的皮質,這個部位和思考、策劃及學習有關。化石紀錄顯示,腦部增大還伴隨著其他改變,最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祖先所打造與使用的工具種類變得更為複雜了。現在有了基因組技術,帶來的新問題是:瞭解讓人類成為人類的基因。其中一種研究方式是比較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組,找出一些人類有而黑猩猩沒有的基因。這些基因清單中可能含有一些資訊,但也可能無法指出哪個基因對於人腦的起源是重要的。其中的差異可能和任何人類與其他靈長類不同的特徵有關,也可能一點關聯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方式聽起來像是科幻故事中的情節—在培養皿中培養腦。這樣培養出來的器官甚至已經有個名字了,叫做「類器官」(organoid)。其中的概念是取出發育中動物的腦細胞,放在培養皿中,看在什麼狀況下能讓腦部結構生長出來。在培養皿中研究組織要比在胚胎中研究容易多了,特別是哺乳動物,因為哺乳動物的胚胎在子宮中發育。加州的一個團隊比較了人類與恆河猴的腦類器官,把兩者的差異羅列了出來。在培養皿中,人腦的類器官長出了一種人類獨有的皮質,是猴腦的類器官所沒有的。研究人員找尋這個組織形成時哪些基因開啟了,結果發現有個基因在每個人腦細胞中都活躍,但在猴子組織中沒有。這個基因是NOTCH2NL,名字念起來拗口,但與腦部發育息息相關。在此同時,一個遠在萬里外的荷蘭實驗室,不尋常地得到了因為治療而需要進行人工流產的胎兒腦部組織。這個組織的特殊之處,在於胎兒正處於腦部形成的階段。研究人員偵查這時腦部活躍的基因,發現了少數符合腦部形成狀況的相關基因;它們在發育過程中的適當時機開啟,而且會製造蛋白質。其中一種基因便是在培養皿研究中找到的NOTCH2NL 基因。之後科幻味道變得更重了。荷蘭研究團隊把人類的NOTCH2NL 植入小鼠,製造出人類與小鼠的嵌合動物(chimera)。結果小鼠的皮質細胞數量增加了,這點和人類一樣。美國加州的團隊接著研究了基因組,比較人類、尼安德塔人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發現NOTCH2NL 只是人類腦部三種活躍基因中的一種,另外還有兩種,這三種全都類似於NOTCH 基因,而後者從果蠅到靈長類體內都有,參與了許多器官的發育過程。那人類腦部那三個專門的基因是怎麼來的?是從遠古靈長類祖先中的NOTCH 基因拷貝後產生的。一旦有了拷貝,多出的基因就能得到新功能。基因複製不只能解釋過去發生的事情,到現在也在發揮影響力。在人類基因組中,這三個NOTCH拷貝基因排列在一起,這樣的排列方式讓基因組中的這段區域不大穩定,在細胞分裂、基因組複製時容易斷裂,這種斷裂處就是染色體容易損傷的地方,而這種變化會影響基因和腦部的功能。細胞分裂時,這段區域可以複製或是被刪除。如果成功複製,個體會有比較大的腦。如果失去了那段區域,腦就會比較小。發生這些遺傳變化的人中,雖然有些腦部依然維持正常功能,但大部分會出現思覺失調和自閉症狀。當然NOTCH2NL 不是唯一讓腦部比較大的基因,但是就如這個基因的運作所顯示出的,人類基因組中塞滿了重複的基因、各種基因家族,以及其他形式的拷貝,這些複製出來的序列可以作為創新與改變的原料。複製變得瘋狂時羅伊.布列頓(Roy Britten)生來就有科學才能。他在1912 年出生,雙親在不同科學領域中工作。他長大後研讀物理,在二次大戰期間加入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隨著年紀增長,他越來越趨向和平主義,便想要換其他的工作,最後如願以償地在華盛頓特區的一個地球物理實驗室中找到工作。1953 年,DNA的結構揭露了,總是追求新學術冒險的布列頓,在紐約的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上了短期的病毒課程後,具備了這些知識。他認為DNA 是新的領域,便開始研究基因組的結構。縈繞在布列頓心頭的問題是瞭解基因組中有多少基因,以及這些基因的組織方式。當時還沒有辦法定序基因組,基因組的組織方式仍是一團迷霧。布列頓和之前的大野一樣,在沒有基因定序儀器的狀況下,想出一些巧妙的實驗方式。追隨大野的腳步,布列頓也認為基因組中有重複的部位。他設計了一個聰明的實驗,用來估計基因組中重複的部位有多少。他把DNA 從細胞中取出,加熱後把DNA 切成數千段小片,接著改變環境狀況,讓因為加熱而分開的雙股DNA 重新合併回去。這個實驗的目標是測量單股片段彼此重合的速度有多快。他的看法是:從DNA 重合的速度,可以推算出基因組中有多少個重複片段。其中的原理在於DNA分子的化學特性,「相似的片段與相似的片段重合」的速度,要比不相似的快多了。一個基因組中重複的片段多,重合的速度自然比重複片段少的基因組更快。布列頓一開始比較了小牛和鮭魚的DNA,然後拓展到其他物種。雖然他預料到基因組中會有許多重複片段,但結果還是讓他嚇一跳。據他估計,小牛基因組中有四成是重複序列,而鮭魚有將近五成。讓人驚訝的除了所占比例之高,還在於不同物種中普遍都有這種現象。幾乎每一種DNA 被打破再重合的動物中,都含有大量的重複片段。他利用當時可行的粗糙技術,估計出有些片段在基因組中重複的數量超過百萬次。基因組計畫的進展,代表我們發現基因組中有特殊的複製序列,而且對於細節瞭解的程度遠勝於當年的布里奇斯、大野與布列頓。所有的靈長類動物中都有大約三百個鹼基長的ALU 片段。在人類基因組中,約有13% 是重複的ALU。另一個更短的片段LINE1 則有幾十萬個,占了人類基因組的17%。總的來說,人類基因組中有三分之二由成串的重複序列所組成,功能不明。基因組中的複製情況真是有夠瘋狂。布列頓到持續發表論文,直到2012 年死於胰臟癌之前。他去世前一年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新發現的論文標題,大野看了一定會微笑:〈人類基因幾乎都源自於複製〉。※ 本文摘自《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我們身體裡的生命演化史》作者:尼爾・蘇賓 譯者:鄧子衿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07/28
-
2021-10-13 性愛.性病防治
「連結」對象不固定 小心菜花朵朵開
25歲小陳,前不久透過社交軟體和前女友重逢,久別勝新婚,很快就相約「連結」了。不料幾周之後發現生殖器長了好幾顆像花椰菜的東西,像極了一支花束,雖不會痛但愈來愈大,他緊急就醫,褲子一脫,就「花」現了,是「菜花」無誤,馬上安排手術燒除。菜花如延誤治療,有可能病變成陰莖癌,女性則會提高子宮頸癌風險。俗稱菜花的尖形濕疣,是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導致,主要是藉由性接觸感染,或經由被患者分泌物汙染的器物(如三溫暖、游泳池、泡溫泉的共用毛巾、馬桶坐墊)而間接傳染。這些贅肉可能單獨長或叢生聚在一起,就像小朵花椰菜長在皮膚或黏膜上,男女都有機會發生。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可能接觸到病毒的任何部位,包括肛門、耳朵、嘴角甚至口腔內,都有可能長菜花。很多病患說他們都有戴套,為什麼還會感染?其實只要是和患者親密接觸就是高風險的行為,因為性行為的前戲大都不會使用保險套,且保險套也只能保護陰莖部位,陰囊及其他會陰部也是感染風險區。也有病人說他結婚後單一性伴侶、沒在外捻花惹草,但為何還是中標?別忘了病人本身或是另一半,婚前的生活有可能「相當精彩」。據統計,80%的50歲成人都曾感染HPV,但都沒有症狀且能藉由人體免疫系統自行清除病毒。但若發病,潛伏期依病毒量與被感染者的免疫能力有所差異,大約三周到八、九個月,平均約三個月,而且潛伏期時即有傳染力。菜花的診斷,主要是肉眼先看到,手術檢體的病理診斷最為可靠。一旦確診,可用藥物治療、手術、電燒、冷凍、雷射療法等,但治療後常復發,所以病人也常需接受多次或多種的治療。想要預防感染菜花,可考慮施打HPV疫苗,有研究指出,已感染者確實清除菜花病灶之後施打疫苗,仍約有50%的保護力。避免「連結」對象不固定,建議單一性伴侶並全程使用保險套,才是預防性傳染病的不二法門。如果一方已罹病,性伴侶也應接受檢查和治療,以免反覆傳染。
-
2021-10-07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損未就醫失智風險大 醫建議及早配戴助聽器
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長者失聰攀升,聽力退化是緩慢過程,會漸漸聽不到很多細微的聲音,如果沒有及早介入,會忘記聲音的表現,選配助聽器便顯得相當重要。台北榮總耳科科主任黃啟原表示,選配助聽器需要經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的評估後使用,才能真正彌補受損的聽力。隨著年齡老化,聽力會逐漸退化受損。黃啟原指出,許多長者以為自己是「一夕之間」就忽然聽不見,事實上可能很早期就聽不清楚,通常會先從高音頻、小分貝聲音開始聽不清楚,但仍可聽到中音頻和超過40分貝的談話聲。因此一旦聽不清楚交談聲音,代表聽損已經非常嚴重。早期聽損若未能及早介入,神經刺激愈少,罹患失智症風險愈大,若能及早配戴助聽器,有助於延緩聽覺神經細胞凋零。黃啟原說,若發現家中長輩聽不到燒水、門鈴等高音頻聲,或是電視聲音愈開愈大聲,就要注意可能已有聽損的疑慮,應到醫院進行詳細評估,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黃啟原指出,聽力損失不是「大聲」就可以了,還牽涉到聽覺感受或是大腦反應快慢,因此需要評估究竟是「聽不到」、「聽不清楚」或是「聽不懂」,才能確認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並依據需求和耳朵結構選擇適當的器材,例如耳內式或耳廓式助聽器。黃啟原提醒,剛配戴助聽器時,因與預期的聲音略有不同,因此通常會有二至三個月的適應期,因此需要由專業的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來協助調整。許多聽損者常反應,「戴上助聽器後覺得環境嘈雜,只有與人交談時才會戴上,或只戴單耳。」黃啟原表示,研究顯示「雙耳配戴可提升訊噪比,字詞辨識可提升5至10分貝」,因此建議最好是長時間、雙耳配戴助聽器,但要採漸進式配戴策略,先從安靜環境開始配戴再到戶外。食藥署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助聽器時,應謹記「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認」識助聽器是醫療器材、「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或登錄字號及其標示,「正確使用」醫療器材,以確保買到合法安心的醫療器材。
-
2021-10-06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不見燒水聲? 醫:恐有聽損疑慮 快就醫評估
台灣已面臨高齡社會,長者失聰攀升,而聽力退化是緩慢過程,但過程中已漸漸聽不到很多細微的聲音,如果沒有及早介入,就會忘記聲音的表現,因此選配助聽器便顯得重要。台北榮總耳科科主任黃啟原表示,選配助聽器和選配眼鏡一樣,需要經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的評估後使用,才真能彌補受損的聽力。黃啟原表示,隨著年齡老化,聽力也逐漸受損。但許多長者以為自己是「一夕之間」就忽然聽不見,但事實上可能很早期就開始聽不清楚,通常會先從高音頻、小分貝聲音開始聽不清楚,但仍可聽到中音頻和超過40分貝的談話聲。因此一但聽不清楚交談聲音,代表聽損已經非常嚴重。但早期聽損若未能及早介入,神經刺激越少,罹患失智症風險也就愈大,而及早配戴助聽器有助於延緩聽覺神經細胞凋零。因此,若發現家中長輩聽不到燒水、門鈴等高音頻聲,或是電視聲音越開越大,就要注意可能已有聽損的疑慮,需要到醫院進行詳細評估,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黃啟原指出,由於聽力損失不是「大聲」就可以了,還牽涉聽覺感受細胞間少或是大腦反應快慢,因此需要評估究竟是「聽不到」、「聽不清楚」還是「聽不懂」,才能確認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並依據需求和耳朵結構選擇適當的器材,例如耳內式或耳廓式助聽器。他也提醒,剛配戴助聽器時,因與預期的聲音略有不同,因此通常會有二至三個月的適應期,因此需要由專業的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來協助調整。尤其許多聽損者常常表示,戴上助聽器後覺得環境嘈雜,因此只有與人交談時才會戴上,或只戴單耳。黃啟原表示, 為了能有完整的聲音接收環境,對周圍環境能有更好的感知,且根據研究雙耳配戴可提升訊噪比,字詞辨識可提升5至10分貝,因此最好是長時間、雙耳配戴。另外,也要採漸進式配戴策略,先從安靜環境開始配戴再到戶外。食藥署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助聽器時,應謹記「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認」識助聽器是醫療器材、「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或登錄字號及其標示,「正確使用」醫療器材,以確保買到合法安心的醫療器材。
-
2021-10-04 新聞.長期照護
兩年回來一次,像作客一樣...花了大把鈔票送孩子去國外,一個養老院裡的孤單心聲:我很後悔
悔不當初養老院裡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善良的、有霸道的、有一聲不吭的、有好長篇大論以訓人為樂的。張爺爺屬於善良型,他的好心腸寫在臉上,一見到人就笑吟吟,讓人都喜歡親近他;同時,他也不是喜歡喋喋不休的人,他含著笑容到他的樓層,說了再見就回房了,下一回見他,就是下一餐的時候了。我固定每週三要搭小巴外出,8點30分就會到候車亭去等車,好幾次都遇到張爺爺。「妳要出去? 去哪兒?」他問我。「我到圖書館,你呢?」「我就到街上,買點水果。」他晃了晃手邊的袋子。「不是可以託櫃台幫忙買嗎?」我問。院裡有一項服務,是每週四替老人家買東西,無論是肥皂、洗衣粉、水果,或其他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在採購日當天,或前一天打電話到櫃台登記,星期四的下午就會收到所需要的東西,這時才需要繳款。這是很方便老人的服務, 張爺爺也可以託買, 不需要自己跑一趟呀。「沒事嘛!」他笑笑:「我順便出去走走,不要整天待在院裡頭, 也算是一種運動嘛!」這倒是實話,可以動的老人家,院裡都鼓勵大家動一動,所以才有每天下午的體操,目的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整天坐著不動,以致血液不流通。張爺爺的想法讓我佩服。其實有很多人都可以動,但是人就是有惰性,舒服地坐著,比外出買東西總是輕鬆些,而且我們都老了,關節都不太靈光了,上下小巴,絕不是輕易的舉動,那一上一下就要稍費力氣了,何況還要提東西回來。如果不是自己要求自己,大多數人都會窩在大廳看電視,而懶得起來走動,更不會大費周章地等車、上車、下車、買東西、提袋子,做你可以不做的事情。想到這個,我不由得更佩服張爺爺了,看他至少有85歲以上了,還能自己下山買水果,真是不容易。後來,我們常在候車的地方見到面,我總向他豎起大拇指,表示我的佩服。雖然大家都是老人,但還是有些區別:65到70歲的,屬於年輕的老人;其次是70到75歲的中堅份子;75到80歲,可以算老人;80到85歲,算真正的老人了;85到90歲,肯運動、肯走動的,都是讓人敬佩的「老」字號老人家了。張爺爺已超過85歲,當然算是老而彌堅的模範了。某個星期二,我又在候車亭旁的綠樹下遇到他,他照樣拎著個袋子,打算去買水果。車還沒來,我們閒聊著,突然張爺爺說了一句: 「我很後悔。」一起等車的我和另一位奶奶都豎起了耳朵。後悔? 他做了什麼事現在後悔了?「我的兒子都在美國,我看妳們常常有兒女來看望,好羨慕。」另外一位奶奶不以為然地說了:「那你可以去國外,跟他們住在一起啊。」爺爺搖搖頭:「我去過了,住不慣啊。每次出門都要開車,哪像我們這樣可以隨便走。我住不慣才搬回來,住到養老院來的。」那麼,這是最好的選擇了。這裡,語言通、公車方便、飯食有人料理,「爺爺,你選對了啊。」「可是,」張爺爺嘆了口氣,「現在我還可以自理,年紀再大,身體總是會退化的。所以,我很後悔讓他們去國外念書,那時候是美金1元抵我們40塊的時候耶。」花了那麼多錢送孩子去國外,現在自己卻孤單一人,難怪他會後悔當初的決定。不然,週末總會有兒孫來看他、陪他,或者用車載他出外走走。「我兒子他們也當阿公了,他們已經習慣那邊的生活,沒辦法回來長住。」另一位奶奶說了:「那當然,我們不習慣他們的生活,他們也不習慣我們的生活了,不過,他們常會回來看您吧!」張爺爺無奈地笑了笑:「會啊,2年回來1次,住1、2個星期,像作客一樣……」當年以為讓兒子受更好的教育, 大把大把的鈔票花掉了, 那時候, 誰會想到自己年紀會老, 誰會想到老人出國居住會有那麼多不便,以致現在夜深孤單時會怨恨自己當年的決定呢?車來了,我們都上了車,車子向山下駛去。我想起一句怨婦詩: 「悔教夫婿覓封侯」。夫婿不在,的確是深閨寂寞、後悔莫及,子女留學, 是當年自己對他們的期許, 誰又知道自己會老, 妻子會先離去,爾後遇到的不只是孤單,更有老病的折磨呢?想到這裡,不禁阿Q式的欣慰:當年無力措籌美金給女兒留學, 其實還真是好事一樁了。書籍簡介書名:還不錯的老後:他們這樣過生活:一群人的老後3作者:黃育清出版社:四塊玉文創出版日期:2019/03/07作者簡介黃育清福建省閩清縣人,1940年出生,台北市立女子師範學校、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夜間部畢業。曾任教南港國小舊莊分校一年,後轉任台北市啟聰學校教師。年輕時喜歡寫小說,40歲才改寫散文,散見於各大報副刊,並曾在中華日報副刊寫專欄《醫生朋友》結集成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並曾以筆名水天出版小說、散文集與童書等。2007年,因先生健康決定選擇一同入住養老院,而得以與百來名長者共同生活,觀察到老人社會的種種樣貌,起初偶然記錄所見所聞,不知不覺已累積近百篇隨筆,出版有《老後的心聲:其實長輩們是這麼想,一群人的老後2》、《一群人的老後:我在台北銀髮村的三千個日子》。
-
2021-10-03 新聞.元氣新聞
你從沒注意到的另類工作犬,呵護忠心夥伴5要點
每天陪伴在你身旁、討你開心的狗狗,都是另類的「工作犬」。毛小孩照護五要點可參考內文:1.安全舒適的環境2.新鮮均衡的飲食3.定期健身檢查4.充分運動與陪伴5.定期注射疫苗及驅蟲本篇文章你可以學習如何寵愛毛孩:・給牠安全舒適環境,在愛與信任中互相陪伴。・新鮮均衡飲食,牠才能健康伴你日常。・當牠身體退化,更應定期健檢與驅蟲。・陪伴牠適當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品質。・關注牠身心狀態,完整健康守護網。理應成為雄赳赳氣昂昂的威武警犬,但一隻比利時狼犬娃娃卻因太愛跟人撒嬌,兇不起來,無法通過訓練及考核,成不了警犬,但一名警員將牠收編,變成另一種工作犬,一生陪伴主人。這一段狗狗溫馨感人影片,毛小孩可愛、逗趣的模樣,贏得千萬人的點擊,也融化了許多人的心。事實上,每隻愛撒嬌及討摸摸的毛小孩,守候家門,在主人打開門的瞬間,開心地往上跳竄,猛轉圈圈,不管飼主貧賤富貴,狗狗終其一生的工作就是「忠心陪伴」,而「討你開心」就是一項超高難度的工作,也是另類的「工作犬」。 對於狗狗來說,主人就是天、就是地,就是牠的全部,一輩子努力地討好、示好。因此,飼主更應該守護狗狗的健康,提供舒適居家環境,給予均衡飲食,每天陪著散步、運動、玩耍。最重要的是,應該定期安排毛小孩做健康檢查,按時用藥驅蟲,施打預防針,並在獸醫師評估下,完成節育手術。在其年老、身體退化,行動不便時,仍給予滿滿的愛,陪牠走完「狗」生最後一段路。【陪伴,是一輩子的工作】另類工作犬在我家】給狗狗的真心話中年幸福爸:我是視障者,很幸運和狗狗配對成功。一路走來,我們的默契愈來愈好,即使我看不見你,卻能用撫觸和你親密溝通。謝謝你,我人生的「開路天使」。第一點:給牠安全舒適環境,在愛與信任中互相陪伴你知道「心輔犬」嗎?不同於其他工作犬,心輔犬培訓浪浪為專業的互動陪伴犬,研究證實,可以降低患者消極負面情緒,促進特殊族群的人際互動社交。「人與狗之間是互相療癒」,大部分的心輔犬來自浪浪,以前常被欺負、虐待,被捕捉時的回憶也容易造成創傷。承受許多悲慘經歷,不少浪浪容易焦慮、緊張、吠叫、攻擊,連成為家犬都有困難,更何況是心輔犬。在跟狗老師相處的過程中,心理諮商師教導小朋友如何理解各種情緒與環境,例如,當狗老師出現眼睛飄向別處、肌肉緊繃、想要逃跑等緊張焦慮的反應,讓孩童也能了解自己的情緒、學會同理心,「從理解到覺察,再到行動」等過程,有助於同儕間的相處,學習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人類和狗狗的互動過程中,安全的環境更能幫助牠們建立與人類的信任關係。給狗狗的真心話農夫張大哥:狗狗總愛陪我一邊耕田,種出新鮮蔬果。不只人類,狗狗也需要新鮮均衡的飲食,才能健康陪我生活、農作。第二點:牠也需要新鮮均衡飲食,才能健康伴你日常工作犬訓練多以品種犬為主,那麼米克斯犬也有機會成為專業的工作犬嗎?是否能解決收容所流浪犬暴增的問題?農委會公布109年全國流浪犬隻數量調查報告,推估全國流浪犬數為15萬5869隻,每百人流浪犬數則為0.66,與10年調查結果相較,流浪犬數不減反增。曾經歷流浪生活的浪浪,每隻個性、穩定度都不同,需要更多專業評估。雖然動物團體有不同看法,但以領養代替購買,不離不棄照顧牠們一輩子,是共同的信念。動保意識逐漸抬頭,劉偉萍表示,除了餵食與處理便溺等生理需求,提供均衡的飲食、日常醫療照顧等均為重要義務,最重要的是,無論生病或衰老,都不應該棄養。給狗狗的真心話國中生陳同學:一起長大到現在,我在長高但你在變老,我會好好開始照顧你的身體,陪著你去檢查打針,就像我的小時候你一直守護在我身邊一樣。第三點:當牠身體退化,更應定期健檢與驅蟲工作犬退休後,因多半是老齡犬,「就像人老一樣,狗狗老了也會有慢性病。」姚勝隆指出,骨骼關節退化、心臟病或腫瘤問題百百種,超過八歲以上建議每年做X光檢查,包括心臟、腹腔超音波,查看有無腫瘤或是心臟衰竭,若有慢性心臟病,得終身服藥,若有腫瘤則必須切除或化療。不論是生理或心理,狗狗都需要完整照護,姚勝隆說,工作犬多半會節育,每年注射預防針,包括四合一、萊姆病、狂犬病、內外寄生蟲等,定期投驅蟲藥、心絲蟲預防藥,還有例行抽血健康檢查。給狗狗的真心話上班族陳小姐:親愛的狗狗,分享我每天的喜怒哀樂,我也想為你做點什麼。原來,陪你散步、陪你運動,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也是守護你一生健康最好的方式之一。第四點:陪伴牠適當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品質許多人對於導盲犬與人類深刻情感的印象,來自電影「再見了,可魯!」。可魯在退役之後,回到小時候的寄養家庭終老,電影完整呈現導盲犬的一生。現實中的導盲犬退役後的生活,也同樣需要主人充分的陪伴,適當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品質。養狗經驗豐富的李昆霖建議,民眾在收養退休導盲犬或到動物之家領養狗狗前,都必須謹慎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養狗,包括自身經濟狀況、家人能否接受、居家環境適不適合,以及是否有足夠時間陪伴狗狗。他也提醒,因為黃金獵犬、拉布拉多都屬於大狗,老化之後髖關節容易退化,行動不便,除了醫療費用,還可能還得抱上抱下,自己要有足夠體能。不管大型犬或小型犬,每天都需要適當的運動散步,尤其大型犬髖關節容易出問題,如果缺乏足夠運動,容易讓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給狗狗的真心話中年幸福爸:我是視障者,很幸運和狗狗配對成功。一路走來,我們的默契愈來愈好,即使我看不見你,卻能用撫觸和你親密溝通。謝謝你,我人生的「開路天使」。第五點:關注牠身心狀態,完整健康守護網法定的「職業」工作犬,與人組成「最佳拍檔」,認真工作的帥氣身影,讓人印象深刻。有些工作犬出入的環境,容易造成職業傷害或心理壓力,領犬員必須隨時關注狗狗的身心狀態。姚勝隆指出,獸醫師透過動物行為學,可觀察狗狗有無焦慮現象,並進行藥物或物理治療。像是狗狗無法專注、眼神飄移,或是打哈欠、不自覺咀嚼,耳朵呈現水平的「飛機耳」,都有可能是恐懼、害怕的表現,若狗狗有這類情況,會透過行為治療師協助治療,獸醫師也會定期到犬隊講習,教領犬員行為學基本常識。這些使命必達的狗狗,無論執勤期間或退休之後,都需要完整的健康與心理守護。為人們辛勤工作的狗狗都是廣義的工作犬,其實還有許多受過特殊訓練的狗狗們,也在台灣各角落守護著我們。衷心感謝受過特殊訓練的狗狗們,警犬、軍犬、緝毒犬、搜救犬、檢疫犬,堅守崗位、衝鋒陷陣、不畏危險保護人類安全。還有一群無私忠誠的狗狗們,導盲犬、導聾犬、肢體障礙輔助犬,如影相隨、分秒守護,給予人類陪伴依靠,幫助身障朋友,擁有安全便利的生活品質。>毛孩子五大呵護要點,專家知識分享與暖心故事看更多【陪伴,是一輩子的工作】另類工作犬在我家。【收養退休導盲犬】是我們生最棒的決定之一。【浪浪變身工作犬】家才是他們最期盼的地方。【心輔犬狗老師出馬】腦性麻痺女孩站起來。【工作犬值勤中】預防職業傷 更要紓解壓力。不管是使命必達的工作犬、等待領養的浪浪,或已成為家中一分子的狗狗,都需要呵護、疼愛,提供友善完備的身心照護,是我們該回饋給這些忠心工作夥伴的基本義務。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別忘了跟身邊的夥伴說聲謝謝。
-
2021-10-03 寵物.寵物故事
解除心理壓力/工作犬值勤中防職業傷害 更要紓解壓力
給狗狗的真心話中年幸福爸:我是視障者,很幸運和狗狗配對成功。一路走來,我們的默契愈來愈好,即使我看不見你,卻能用撫觸和你親密溝通。謝謝你,我人生的「開路天使」。法定的「職業」工作犬,與人組成「最佳拍檔」,認真工作的帥氣身影,讓人印象深刻。有些工作犬出入的環境,容易造成職業傷害或心理壓力,領犬員必須隨時關注狗狗的身心狀態。這些使命必達的狗狗,無論執勤期間或退休之後,都需要完整的健康守護。每隻狗狗,都是伴你一生的工作犬,如何好好照顧牠?工作傷害:搜救犬工作環境最危險,可能導致嚴重傷害。「工作犬在不同環境執勤,會碰到不同狀況。」目前擔任海巡偵搜犬區隊醫療教官的隆安動物醫院院長、資深獸醫師姚勝隆表示,搜救犬、偵搜犬工作時容易受傷,搜救犬常跟著消防隊出勤搜尋生還者,地點多半是火災、地震、火車出軌等重大災難現場,因地面不平整,搜救犬的腳容易割傷、刮傷,或是掉落深處、被火燒燙傷。偵搜犬多半在港口、漁港,可能被漁網鐵鉤刺傷外,先前曾有新聞報導,偵搜犬在漁船上查毒品,因漁船地板潮濕,沒踩好竟落海,所幸及時救起。若中大型犬滑倒,也會導致骨骼關節嚴重傷害。於機場工作的緝毒犬,雖然環境不錯,但姚勝隆提醒,機場有行李轉盤,米格魯身手矯健,常跳到轉盤上嗅聞有無毒品或肉品等違禁品,要注意狗狗的腳別被轉盤攪進去。導盲犬陪視障朋友外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國內現行法規並無禁止導盲犬搭手扶梯,導盲犬的腳有可能被夾傷,也必須格外注意。心理壓力:災難現場造成狗狗焦慮,領犬員須隨時觀察。姚勝隆表示,工作犬除了執勤受傷,也可能產生心理壓力,又以搜救犬壓力最大。他解釋,搜救犬工作都是災難現場,這類現場不可能事先模擬,狗狗一旦到陌生環境,像是燒焦、血跡等特殊味道,還有爆炸聲響等,都可能引起狗狗心理壓力與障礙,導致搜救能力變差,領犬員須隨時觀察搜救犬狀況,若壓力太大時,應先把狗帶離現場,陪狗玩平復心情,壓力緩解後再上場。姚勝隆指出,獸醫師透過動物行為學,可觀察狗狗有無焦慮現象,並進行藥物或物理治療。像是狗狗無法專注、眼神飄移,或是打哈欠、不自覺咀嚼,耳朵呈現水平的「飛機耳」,都有可能是恐懼、害怕的表現,若狗狗有這類情況,會透過行為治療師協助治療,獸醫師也會定期到犬隊講習,教領犬員行為學基本常識。挑選品種犬服役,是為善用狗狗特性,各展其長。工作犬有品種限制,姚勝隆說,像機場海關多用米格魯,警犬以拉布拉多、德國狼犬、比利時狼犬等為主,導盲犬則多是拉布拉多。工作犬需要特別挑選品種犬,其來有自。姚勝隆表示,品種犬有其特性,像是拉布拉多個性穩定,適合訓練當警犬、導盲犬;而米格魯體型嬌小,個性活潑又貪吃,服從力佳,適合訓練作為搜救犬、檢疫犬。不過即使是品種犬,仍要依照狗狗本身個性,安排適合的工作場所,像是米格魯若太兇、本身有攻擊性,則不適合在機場工作,而太活潑的拉布拉多無法揹導盲鞍,也不適合當導盲犬。姚勝隆表示,工作犬選拔多在狗狗一歲前進行,約有二成機率獲選,由領犬員進行評估,包括狗狗個性、有無意願,以及身體狀況,像拉布拉多等大型犬,容易有髖關節疾病,即便服從力、能力再高,身體狀況仍是最重要的評估項目。此外,狗狗與領犬員「投緣」也很重要,若互相排斥,無法順利搭配,不論是工作犬或領犬員,都可能被「淘汰」。
-
2021-10-02 醫療.耳鼻喉
耳鳴怎麼辦?3招可改善!單側耳鳴等4狀況儘速就醫
耳鳴是民眾日常相當常見的症狀之一,但往往並非耳朵出現問題,不少生理或心理疾病都有可能造成。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提醒,民眾出現耳鳴情況時可多留意相關症狀,若出現單邊耳鳴等情況時,建議盡早就醫檢查,因為其也有可能是較嚴重的問題,不可忽視。 為什麼會耳鳴?雙側、單側差很大! 洪暐傑醫師表示,大多數的耳鳴會是以雙側同時出現呈現,其可能因心情、壓力、自律神經失調等情緒相關原因所引起,也可能因聽力退化、長期鼻塞的過敏族群、胃酸倒流至耳咽管等所致。因此若常受到耳鳴所苦的民眾,可以檢視是否有壓力過大及上述其他問題,或透過檢查找出原因。 但若是出現單邊的耳鳴就應提高警覺,其問題可大可小,例如鼻竇炎、感冒就有可能造成單邊耳鳴,嚴重的情況也包括了血液循環不佳、血管阻塞造成的耳中風,或是耳膜感染、穿孔,或是聽神經瘤,甚至是鼻咽癌等,這些都有可能因為鼻咽等處單邊出現問題形成阻塞,使得耳鳴的現象以單邊呈現。 耳鳴問題可大可小,4大情況盡早檢查! 除了單邊的耳鳴,洪暐傑醫師也提醒其他需盡早就醫的情況,包括了耳鳴的聲音越來越大、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但近一兩年經常出現、又或者是合併出現疼痛等,這些都有可能是背後有較嚴重的問題所產生,應盡早就醫檢查,以避免誤判,例如將鼻咽癌誤認成感冒而延誤治療。 耳鳴怎麼辦?醫教3招有助改善! 洪暐傑醫師表示,面對耳鳴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先進行檢查,在經過檢查之後,若有發現相關問題,針對問題的原因進行改善、治療即可,並避免相關的風險因子。例如因過敏所引起的耳鳴,經過藥物治療後,也應改善日常生活環境,避免塵螨等過敏原接觸。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患者就醫檢查後,會發現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這常讓患者感到納悶。洪暐傑醫師指出,這種情況多的是因情緒、壓力等因素所引起,這類原因相當常見,且壓力、情緒往往像溫水煮青蛙一般,當事人往往沒有發現。另外,也可能未必是身上有什麼特別的壓力,而是因為人格特質所致,例如情緒較敏感的族群。 洪暐傑醫師建議,若是在檢查之後沒有特殊原因,可試著從放鬆心情、調整情緒、適度紓壓的方向著手,與耳鳴和平共處,避免太糾結於此事反而讓神經更加緊繃,反而可能讓耳鳴的情況加劇。例如像是腹式呼吸、深呼吸等就有助放鬆心情,平時也調整良好的生活作息,並且培養運動習慣以利舒緩情緒,飲食上避免重口味食物降低身體發炎的機會,讓自己「吃得好、睡得飽、快樂沒煩惱」,如此一來便有助於改善耳鳴的問題。 《延伸閱讀》 .無來由耳鳴、胸悶、胸痛?當心自律神經失調找上門! .用呼吸改善耳鳴!醫:未必是耳問題,單側等情況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26 慢病好日子.慢病預防
慢病主題館【三高】牙痛、耳朵痛竟是心肌梗塞前兆 醫:疼痛點未必在心臟病灶處
鄭先生多年前患有高血糖,因菸、酒、熬夜等不良習慣,42歲就突發心肌梗塞,初次發病時他只覺得耳朵痛,一度以為中耳炎,沒想到竟是心血管問題。日後,鄭先生生活習慣未改,心梗兩度復發,甚至需要接受「換心」手術。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醫師提醒,留意心梗發病徵兆,同時戒菸酒、控制三高,才能護心保健康。心臟神經屬迷走神經,心梗發作時疼痛點可能在周邊。土城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楊嘉浤表示,心臟是由三條血管構成,其中提供心臟養分的冠狀動脈如果發生粥狀硬化及阻塞,就會形成心梗。尤其膽固醇偏高、有抽菸習慣者,都是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的高危險群。而心梗患者,除了常以胸痛為主訴外,後背痛、牙痛、耳朵痛也都可能是心梗症狀。楊嘉浤解釋,心臟神經屬於「迷走神經」,故患者心梗發作時,疼痛點未必在心臟病灶處,反而可能出現在周邊不同位置。除了背痛、耳痛外,許多人甚至是牙痛就醫,結果發現是心臟出問題。三高患者泡湯要注意,最怕水分散失、血液變濃稠。不少民眾認為,泡湯有助促進新陳代謝,緩解三高病情,楊嘉浤提醒,「泡湯其實不如想像中安全。」尤其慢性疾病患者,泡湯時反而更要注意,因為溫泉水水溫高,泡湯會讓人體水分因流汗而快速散失,血液因此變得濃稠且流速變慢,最終可能堵塞血管。他建議三高患者,一定要補充足夠水分再泡湯,泡湯時間也不宜過久,才不會發生心梗憾事。而急性心梗發病時,即使症狀輕微、立刻緩解,也不宜自行就醫,應搭救護車。楊嘉浤說,這是因為急性心梗常伴隨併發症,患者可能突然休克或心律不整,搭救護車可以在第一時間電擊。「急性症狀若能及早處理,對患者預後很好。」楊嘉浤提醒,高血脂、抽菸、糖尿病和高血壓,都是造成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高血壓患者應定期量血壓,提供醫師作為調整藥物依據,才能避免後續風險。心梗復發機率高 務必積極控制新冠肺炎影響心肌梗塞病患回診意願,台北國泰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嘉修指出,國內染疫的機率不到萬分之一,反觀心肌梗塞發生後,頭一年再發生心肌梗塞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比率高達5%-20%,「所以一定要積極控制病情,否則會再復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些心梗後的患者,因擔心染疫、擅自減少回診次數,甚至連服藥都有一搭沒一搭;張嘉修表示,他就曾遇到心梗患者因擔心感染新冠肺炎,減少回診次數,但比起感染病毒,三高及心梗患者,反而更需要擔心再次心梗的風險。而很多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三高患者也因在家時間變多、減少外出運動,多吃少動導致體重增加,讓三高控制更困難,臨床發現,因病情控制變差,出現心臟衰竭和心梗就醫的患者有增加趨勢。此外,高血脂是最容易造成心梗的元凶;而三高都有的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常人多一倍,必須靠飲食、運動、藥物三管齊下,才能降低心梗和腦中風的風險。張嘉修強調把握「健康飲食」、「向菸說不」、「規律運動」、「定期健檢」四大護心原則,是降低心梗的不二法門。門診常聽到患者抱怨藥開得太多,平日卻照三餐吃補品,其實魚油、銀杏、紅麴等,可能影響藥物效用,「規律服用藥物,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不要吃太多保健品,病情才能得到控制。」此外,中秋前後,民眾好食柚子,張嘉修提醒,柚子、葡萄柚都會影響降血壓藥物的效用,三高患者不宜過量食用,以每日一顆為上限,且要與服藥時間錯開至少四個小時。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提醒三高患者,日常飲食應把握少糖、少油、少鹽、高纖維「三少一高」原則,常見的蔬菜、全穀類、地瓜等,都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控制三高;防疫宅在家時,也可以煮「花椰菜米」,其獨特香氣加上花椰菜的高纖含量,可取代米飯。花椰菜米健康油飯食材:香菇、油蔥、蒜頭、麻油、櫻花蝦、豬瘦肉絲、白米、花椰菜米作法:1. 豬肉絲與蠔油、白胡椒、米酒抓醃。2. 鵝油蔥酥與乾香菇、薑片爆香。3. 加入解凍後花椰菜米。4. 將食材1倒入鍋中拌炒。5. 熄火加麻油,將白飯入鍋拌至均勻上色。花椰菜米3大好處● 取代白飯,減少醣份攝取。● 富含膳食纖維,可降低血脂及膽固醇。● 具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食譜設計╱營養師徐佳靖、製表╱林琮恩)MAT-TW-2101127-1.0-09/2021【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9-24 寵物.照顧指南
寵物知識+/當在貓咪身旁坐下 幾個動作顯示你該識趣離開
貓咪是很有個性的動物,能不能親近牠很看心情,在牠不爽的時候接近,會造成牠的不快和壓力。其實從牠的肢體語言可以判斷是不是好時機,日本帝京科學大學的小野寺教授從貓的動作解析牠的心聲。※OK的情況當在貓咪的身邊坐下時,貓咪伸展四肢、眼睛閉上瞇成一條線,鬍鬚下垂,呈現放鬆的姿態,以上皆是「開綠燈」的動作,顯示貓允許人類親近牠。如果貓把前腳或下巴伸過來靠在人身上,代表歡迎的程度更強烈。※NG的情況當貓咪不歡迎人類,在牠身邊坐下時,牠伸出的四肢會著地,眼睛睜開,耳朵向後張、尾巴搖擺或敲地,全身呈緊張的狀態。看到這些動作,建議最好靜靜地離開牠身邊。小野寺教授表示,貓咪這些表達心情的動作,也會對同類使用。當人能夠洞悉貓咪「開綠燈」的心聲,就能在適當的時機和貓咪親近,一起度過放鬆幸福的時光。
-
2021-09-22 該看哪科.牙科
缺牙不處理會怎樣?牙醫師解析植牙與做牙橋分別
「醫師,我下巴的關節會痛,咬東西很吃力。」王小姐蹙起眉頭抱怨,「這幾天連頭都跟著痛。」「請張開嘴讓我看看。」醫師仔細檢查過後問,「你的小臼齒掉多久了?」「好像兩…三年了吧。」王小姐努力回想,「那時候蛀牙比較厲害,只好整顆拔掉,本來有打算要後續處理,但是工作一忙就耽擱了。」一般成年人有32顆恆齒,可能因為蛀牙或外力撞擊而導致缺牙,很多人會認為少顆牙也能吃東西,所以就放任不處理,但是缺牙不處理其實可能導致一連串的麻煩。缺牙的影響主要會區分成兩個部分,「口內」及「口外」,泉玥牙醫診所院長郭光哲解釋,「口內」指的是口腔內環境的變化,「口外」則是口腔外,如臉形、外觀的變化。假設缺牙的數目較少,僅缺少一、二顆牙齒,「口外」的部分,也就是外觀上不會有太明顯的變化。但在「口內」的部分就可以觀察到,前後牙齒會產生部份位移,甚至有傾倒的狀況。郭光哲牙醫師指出,「患者經常覺得,反正還有其他牙齒可以咀嚼,所以便沒有積極處理缺牙,但是鄰近牙齒傾倒或位移的狀況,常常導致齒縫大小的變化,或是更容易塞東西,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牙周病、或蛀牙的問題。」前後牙齒傾倒後,也會對原本咬合的平面造成干擾,郭光哲牙醫師表示,我們的嘴巴在咀嚼的時候,並非單純的上下移動,而是有著更複雜的前後、左右咬合模式。當咬合受到干擾,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一些顳顎關節障礙(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顳顎關節障礙的症狀包括顳顎關節痛、咀嚼疼痛、耳朵周遭疼痛等,這些都是日積月累下來的問題。如果缺失的牙齒較多,「口外」的部分就會產生變化,例如很多老年人的臉頰凹陷。另外,由於多數患者缺少的牙齒會從後側開始,郭光哲牙醫師分析,為了咬東西,他們常常會把下顎骨往前移動,試圖用更多的前牙來咬東西,所以會看到漸漸呈現出類似「戽斗」的外觀。「口內」的部分,因為缺失的牙齒越來越多,會喪失一些咀嚼的功能,吃東西越來越不方便,因為嚼不爛、嚼不碎,可能連腸胃都不舒服,甚至無法攝取足夠營養。郭光哲牙醫師說,隨著口內環境越來越複雜,容易產生牙周病、滋生更多細菌,倘若這些細菌進到腸胃道或血液循環,會造成更多更多的併發症。植牙、做牙橋,缺牙治療比一比所謂的牙橋,就像是在缺牙的位置架一座橋,需要前後牙齒來擔任橋墩,提供固定與支撐,郭光哲牙醫師分析,想製作牙橋得符合一些條件,首先必須具備穩固的前後牙,假設缺少的牙齒是整個象限的最後一顆牙齒,後面只剩下牙齦的時候,便無法做牙橋。接下來,要評估當做橋墩的兩個支柱牙的健康狀態,它的牙周必須非常健康,沒有任何動搖,才不會使原本的問題惡化。因為很多患者都是已經缺牙很久了,才想要處理缺牙的問題,所以鄰近牙齒可能會有移位、傾倒的狀況。倘若牙齒因為長時間的磨耗,長度變短、牙冠高度不足,也沒辦法做牙橋。一般而言,製作牙橋需要的時間比較短,郭光哲牙醫師解釋,通常拔完牙大約8週後,牙齦會達成基礎的成熟,可以開始介入治療。從拔牙開始計算,大概12周以內就可以完成牙橋。牙橋的缺點是需要修磨前後牙齒,目前牙科的觀念會認為牙齒能不修就不修,修得越少越好,希望盡量保存原來的齒質。另一個缺點是牙橋比較不容易清潔,因為是連成一組的裝置,橋墩下方的清潔便比較困難,再蛀牙的風險較高,必須靠牙間刷或沖牙機來清潔。第三個缺點是當牙橋出問題時,必須要整組拆掉再重新治療,因為之前已經磨掉一些齒質,如果又出現蛀牙的話,這些支柱牙的齒質狀況就會變得非常不好,甚至面臨拔掉的命運。植牙的好處是不需要修磨前後牙,比較容易清潔,且咬合力量趨近真實牙齒,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植牙。郭光哲牙醫師提醒,骨質疏鬆患者若接受雙磷酸鹽藥物治療,短時間之內不能接受任何牙科手術。罹患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若是沒有好好控制,可能增加手術風險、感染風險、影響手術傷口癒合、甚至骨頭不會生長,也不適合植牙。另外,存在嚴重牙周疾病的患者,傷口感染的風險較高,亦不建議植牙。假牙材質要知道假牙的材質主要有全金屬、金屬燒瓷、全瓷等幾類,郭光哲牙醫師說,現在因為大家都很注重牙齒的美觀,能夠接受全金屬牙冠的人相對比較少,所以大多會選擇全瓷材料,或是裡面是金屬,外面燒上一層牙齒顏色的瓷。金屬燒瓷是兩種材料的結合,製作時需要先修出金屬的厚度,再修出陶瓷的厚度,所以牙齒的修磨量相對比較大。長期使用後,如果患者的牙齦有些萎縮、退縮的現象,邊緣可能露出黑色細線。另外,金屬燒瓷可能會遇到瓷崩的狀況,表面的瓷崩落了,裡面的金屬就會露出來,除了影響美觀之外,咬合高度也會受到影響,無法緊密地咬在一起,郭光哲牙醫師說,崩落的表面通常會比較粗糙,比較難清潔、容易讓牙菌斑附著,而導致後續的問題。全瓷材料可製作出擬真度高的牙齒,已廣泛應用於牙科領域,郭光哲牙醫師說,目前經常用來製作全瓷牙冠的材料是二氧化鋯,二氧化鋯的生物相容性佳,具有較高硬度。藉由立方體晶像結構,可以減少光線散射,增加二氧化鋯的透明度。全瓷牙是在電腦上設計,並由電腦進行切削,能夠提升製作效率及精準度。牙齒的顏色相當複雜,每個人皆不相同,需要仔細比對鄰牙,才能做出逼真的假牙,郭光哲牙醫師說,過去的瓷牙需由人工上色,再進行燒結,現在有預染二氧化鋯,可先挑選顏色後再進行切削,不必再經由人工上色,亦具有螢光效果。若在安裝假牙時稍作修磨調整,也能維持假牙的顏色。貼心小提醒放任缺牙不處理,會在口內及口外衍生一系列的問題,諸如鄰牙位移、傾倒、顳顎關節障礙、影響咀嚼功能、導致外觀改變等。郭光哲牙醫師提醒,究竟該植牙或做牙橋,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應該與牙醫師詳細討論,及早處理!原文:
-
2021-09-21 養生.抗老養生
睡前也要有「儀式感」!雙腿泡熱水、看小說...名作家的「安眠10大撇步」,讓你一夜好眠
很多睡眠品質不好的人,關鍵都在於躺在床上時,腦袋的負面思緒就一個個跑出來了。「第一隻綿羊跳過去,第二隻綿羊跳過去、第三隻綿羊跳過去……第兩百零一隻綿羊跳過去……」我的腦海中一直有綿羊從柵欄跳過去的畫面,可是睡不著就是睡不著,都已經幾百隻了還睡不著,這時,我往往從棉被裡跳出來,然後就是煩燥和憤怒。我氣惱夜深人靜了,大家都放鬆地好好睡覺,怎麼只有我還思緒紛擾、心情受挫。這種失眠的經驗相信大家都有過,後來我是怎麼調整回來的呢?安枕無憂的十大撇步目前為了和「失眠」說再見,我已從自身多年經驗找到如下十大撇步並且認真執行,果然逐漸享受一覺到天亮的美好感覺。神奇的兩個技巧,讓你一夜好眠多年和睡眠學經驗的過程,終於讓我弄清楚一件事,原來很多睡眠品質不好的人,關鍵都在於躺在床上時,腦袋的負面思緒就一個個跑出來了,例如,「糟了,今晚我準定睡不好」、「奇怪,為什麼一直沒辦法睡著」、「都是你們吵得我沒辦法睡」、「唉!我就是睡不著」,各位除了從以上十大撇步去改善,或尋求專業醫師的治療之外,還可以透過如下的兩個技巧改善睡眠。⑴自我放鬆技巧當我工作到太晚才回家時,常會人躺在床上,但思緒仍紛飛,此時我會透過深層呼吸的方法,讓自己的身體沈澱下來。同時,心中默默唸著:「頭頂的部份放輕鬆了,頭顱裡面放輕鬆了,耳朵放輕鬆了,額頭放輕鬆了,眉毛放輕鬆了,眼球放輕鬆了,鼻子放輕鬆了,臉頰放輕鬆了,嘴巴放輕鬆了,牙齒放輕鬆了,下巴放輕鬆了,脖子放輕鬆了,肩膀放輕鬆了……」就是這樣定下心,從頭到腳,一個部位一個部位默唸下去。很神奇地,通常我心中默唸到頸肩就睡著了,隔天早上醒來問自己:「昨天晚上我唸到哪裡就睡著了呢?」回想一下,就想起了是在「頸肩」部位進入了夢鄉。當然每個人的感覺和需求是不太一樣,但是這樣用慢速度,心中默默地往下唸,不知不覺也讓自己放輕鬆了,而專注力也從「擔心睡不著」轉向「我可以讓身心更放鬆」了。⑵「我喜歡我自己」技巧這真是很神奇的一句話,記得當初我開始學習唸這句話時,心裡其實一點也不喜歡自己,總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盡如意的地方。所以,往往口中一邊唸「我喜歡我自己」,還隨著業務團隊越唸越大聲之際,我心中跳出的句子都是「我根本不喜歡我自己」、「我討厭我自己」。如今,多年來的成長,從矛盾走向和諧,從厭惡自己走向喜歡自己,唸這句話時再也沒有心中的抵觸和排斥。各位可以試試看,在躺到床上時,發現自己心神未定,也可以在室內僅留一點燈光的放心感覺中,心中默唸:「我喜歡我自己、我喜歡我自己、我喜歡我自己、我喜歡我自己、我喜歡我自己……」能默唸多久就默唸多久吧!往往在隔天醒來時會發現自己─哇!昨天晚上真的在「我喜歡我自己」的自我暗示、自我祝福中睡著了。曾經有位多年為失眠所苦的職業婦女,她每天在家庭和工作中打轉,早已經忘了什麼叫做「一覺到天亮」的感覺。直到進入我的課室,學到這個簡單的技巧,她開心地和我以及所有學員分享,她說:「我就專心地、默默地唸─我喜歡我自己,真的很放鬆就睡著了。」看到她睡飽飽紅潤的臉龐,真替她高興,也很欣喜自己曾經在失眠的經驗中,不經意「苦中作樂」找到這句話來自我調適,竟然也可以幫助到學員,這是多麼棒的一件事啊!當然,這種話語也有人用其他字句來自我放鬆,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或「感謝老天爺讓我睡飽飽」,或「開心地睡、放鬆地睡」,任何簡單、重覆的字句皆可,只要是正面的、平靜的,皆可。書籍介紹想法一改變,壓力就不見:化解九大壓力源,重獲幸福情緒作者:吳娟瑜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12/22作者簡介吳娟瑜:國際演說家,演說場次已超過6000場。在台灣被喻為「成長之母」的吳娟瑜老師,重視自我成長,也注重帶動周遭的人共同成長,這也是為什麼她樂意到華人世界各地巡迴演說的原因。學歷: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大學應用社會學碩士。經歷:馬來西亞星洲日報2011年讀者票選華人十大最受歡迎好書作家。1975年,創辦台灣第一個女性成長團體「知音園地」。1986年「栽培妳自己」入選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1997年,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大學應用社會學碩士畢業。泰山文化基金會董事。著作:《毒親教養》、《藍天會在牆外等著你──愛與不愛,你最後都是一個人》、《情緒化也沒關係》、《酷老樂活》等30餘本暢銷書。 如何緩解疫苗副作用、何時該吃普拿疼?接種前後要吃什麼?「疫苗接種前後」9大須知一次看
-
2021-09-16 新聞.健康知識+
網球運動員為何在揮拍時吼叫?其實是一種跨感官策略
網球運動員為什麼吼叫?你曾不曾納悶過網球運動員為什麼在球場上大聲吼叫?隨便列舉幾個例子,比如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威廉絲姐妹(Williams sisters)、納達爾(Rafael Nadal)、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等,都是這方面「惡名」昭彰的人物。莎拉波娃鬧出藥檢未過的醜聞以前,比賽時的尖叫聲可以超過100分貝。英國網球名將格雷格.魯塞斯基(Greg Rusedski)說她「比747噴射機還吵」(不過我覺得這取決於你與那架噴射機的距離)。這種吼聲可能不只是球員賣力揮拍的結果,而是一種策略,目的在防止對手聽見他們擊球的聲音。我跟德國耶拿大學的同儕做過一項研究,我們在電視上播放網球比賽,並且在球凌空飛起時停住畫面,結果顯示看球賽的人是依據他們所聽見的聲音來預測網球的落點。當球拍接觸網球的聲音被放大,受試者認為球的落點會比聲音較小時更深入對手的區域。請注意,受試者可以清楚看見球被擊中,他們要做的只是在球場示意圖上標出他們預測的落點。換句話說,球接觸球拍的聲音實際上與他們的任務無關。然而,正如我們在前面反覆討論過的,我們的大腦會不由自主地結合我們看見的影像與聽見的聲音,尤其當這兩種感官信號屬於同一個來源時。在這個研究裡,視聽信號被結合在一起,方便人們對網球的飛行軌道做出判斷。這種多感官判斷依靠來自眼睛與耳朵的訊息,通常比只依靠視覺或聽覺所做出的判斷準確得多。在大多數情況下,兩種感官確實比一種好。我們只是在實驗裡刻意改變聲音,製造眼睛與耳朵之間的衝突。這是科學家研究感官與感官之間的互動時,最喜歡使用的技巧。到目前為止網球運動員還無法改變球拍擊球的聲音,只能在擊球時大聲叫嚷。只要時機掌控得宜,這個叫聲就能阻撓對手聽見擊球聲,影響他們對網球落點的判斷,自己就能得到有欠公道的優勢。我在耶拿大學的同儕在後續研究中發現,球員的叫聲有時會干擾對手對落點遠近的判斷,卻無法影響對手對角度的判斷。顯示關鍵因素在於感官的結合,而非干擾。難怪有些球評聊起喜歡大吼大叫的運動員時,都暗罵他們搞小動作。曾經登上世界球后寶座的娜拉提諾娃(Martina Navratilova)說得更不客氣,強調吼叫是「作弊,應該禁止」。換句話說,噪音比大多數人想像中更有影響力。網壇傳奇阿格西(Andre Agassi)2009年在溫布頓中央球場全新伸縮屋頂底下打開幕賽時說,「這實在太神奇了,在這裡面的擊球聲能讓球員覺得比賽激烈得多。」不過,聲音不只在網球場上扮演重要角色。老練的籃球運動員如果能聽見對方在球場上移動的聲音,就更能預測他們的下一步行動。打高爾夫球的人也知道,完美開球後金屬球桿發出的清脆聲響多麼悅耳。聽見那個聲音就知道球會落在好位置(只要沙坑不攪局),連看都不需要看。然而,高爾夫的競爭方式跟網球不一樣,掩飾擊球聲不讓對手聽見並不能創造優勢。所以說,你覺得職業高爾夫球運動員從來不大吼大叫,只是巧合嗎?※ 本文摘自《感官攻略:世界頂尖實驗心理學家教你如何用五感打造更愉快健康的生活》。《感官攻略:世界頂尖實驗心理學家教你如何用五感打造更愉快健康的生活》作者:查爾斯.史賓斯譯者:陳錦慧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07/31
-
2021-09-08 該看哪科.耳鼻喉
棉花棒挖耳垢不小心戳破耳膜 耳膜穿孔需要修補嗎?
造成耳膜穿孔的原因很多,在急性方面有可能是家暴、潛水或不當使用耳用棉棒,抑或是中耳通氣管術後自然排出後遺留之穿孔,在慢性方面則多半是慢性中耳炎所造成。單純耳膜穿孔多半合併有輕度的傳導性聽力障礙,但慢性中耳炎拖久了,也可能合併有膽脂瘤以及中重度傳導性或混合性的聽力障礙。在急性耳膜穿孔這一部份,通常不需立刻手術,可至少觀察一個月。若穿孔面積小於 50%,多數耳膜會自行痊癒,亦可在耳膜上貼一小紙片加速耳膜的癒合。若耳膜穿孔過大或一個月後耳膜未自行癒合,則需施行耳膜修補手術。至於慢性中耳炎的穿孔則較複雜些,小於約 25% 的穿孔,宜先評估其耳咽管功能,若耳咽管功能不佳,貿然將穿孔補起來,病人可能反而會有悶塞感。此時可用一小紙片將病人的耳膜穿孔貼住(paper test)先測試其感受,若反應良好,則可考慮進行耳膜修補。慢性中耳炎的起因,包括:重覆急性中耳炎的後遺症、耳咽管通氣不良、顱顏異常(例如:唇顎裂等)、鼻咽癌放射線治療後、抑或是慢性耳膜發炎,例如:長期黴菌感染等。耳膜穿孔又有二種狀況,一為流膿耳,一為非流膿耳。流膿耳表示中耳腔有持續發炎的狀況,應先給予抗生素,包括口服及耳滴劑。根據統計,慢性中耳炎最常見的為綠膿桿菌,抗生素應以涵蓋此菌為主。分泌物之實驗室細菌培養也很重要,在給予抗生素一週後若症狀沒有改善,則應做高解析度顳骨斷層檢查,看看中耳或乳突是否有肉芽、膽脂瘤或慢性中耳炎的狀況。頑固性耳漏可能的原因很多,包括(1)多重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2)非結核分枝桿菌 (NTM)感染、(3)嗜伊紅性中耳炎 (Eosinophilic otitis media)、(4)IgG4 免疫球蛋白缺少症、(5)壞死性外耳道炎併中耳及乳突侵犯。若為非流膿耳,且純音聽力檢查氣骨導差在 30 分貝以內,不必做電腦斷層檢查;若氣骨導差大於 30 分貝或病史超過五年,還是建議做電腦斷層,評估一下中耳聽小骨鏈之結構及乳突發炎的狀況。耳膜穿孔修補的目的,最重要是改善慢性發炎的狀況,第二才是改善聽力,特別是慢性發炎病史過久,聽小骨鏈發生硬化現象,此時聽力改善就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了。當然重建聽小骨鏈改善聽力也是耳科醫師追求的目標,耳膜本身有放大音聲及緩和噪音的功能,一旦耳膜穿孔,常年受噪音影響,聽覺會較正常人退化地快,特別是高頻的部份,耳鳴也常常伴隨而生。因此耳膜的修補有其必要性;除改善聽力,減少耳漏的困擾,在生活上不必擔心洗頭耳朵進水,游泳或潛水也不再有煩惱。耳膜修補的方法如下:一、若耳膜穿孔小於 50%,且耳道沒有狹窄的問題,可在局部麻醉下取耳後軟組織,經耳道進行耳膜修補。可利用顯微鏡或內視鏡來進行手術,其成效類似。二、若耳膜穿孔較大且耳道狹窄,聽力檢查氣骨導差大於 30 分貝,或再次性手術,最好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除了修補耳膜外,同時做耳道拓寬及中耳探查,檢視聽小骨鏈是否需要重建。手術進行的方式可從耳前或耳後切入,耳前切入傷口較小,在切口下取一片顳骨肌膜做為修補耳膜之用。麻醉部分,若為局部麻醉經耳道手術,一般術後不用做繃帶包紥;全身麻醉手術則要做頭部繃帶包紥二天。通常外耳道內會放置止血棉及抗生素藥棉,三週才取出,以確保耳膜及耳道皮層完整復原。在有經驗的手術醫師執行下,通常可有超過九成之成功率,術後三個月聽力才會達到一個穏定的狀態。術後可能的併發症包括:術後感染、眩暈、味覺障礙;偶見面神經麻痺、或者聽力更差等等。耳膜穿孔有時就像蛀牙一樣,不及早處理會引起更大的麻煩,盡可能及早修補才能解除慢性耳漏困擾,提升生活品質,恢復良好聽力,以避免未來無法挽救之神經性聽力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