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 失智.失智專題
搜尋
神經內科
共找到
596
筆 文章
-
-
2024-12-04 失智.失智專題
2024失智永續論壇/新診斷新治療 2025將是失智症照護元年
「明年是失智症照護元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於今日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辦的「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以阿茲海默症新藥問世、早期精準診斷,定調明年將是失智症照護充滿希望的一年。「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由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富邦人壽、嘉義縣衛生局、奇美食品、元氣網、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若晨室內裝修有限公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失智共照中心、創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在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之際,邀請各領域專家分享失智症早期診斷到照護的最新趨勢。衛福部長照司專門委員王玲玲表示,據國衛院調查,113年65歲以上失智症者高達35萬人,因應失智症人口增加,衛福部正在修訂「失智症政策綱領3.0」,及早規畫失智社區照護方案,減輕家屬照顧負荷。王玲玲說,她本身是失智症家屬,歷經十多年的照顧漫漫長路,對失智照顧議題的推動感同身受,感謝社會對於接受失智症者付出很多努力,包括臨床專家、台灣失智症協會等,為打造延緩失能的社區而努力,希望民眾認識失智症,每個人只要多關心社區長者,對營造失智友善社區就是很大的助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表示,明年在阿茲海默症新藥上有更多選擇,也更重視早期篩檢診斷,包括阿茲海默症期別以及基因檢測等,賴清德總統的健康台灣也提出精準照護失智,針對各種歷程提供更多精準的治療與照護。因此,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將明年定調為失智症照護元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吳貞瑩表示,做為媒體,除了將艱深的醫學知識轉譯為一般大眾可以理解的訊息傳播出去,明年「元氣網」將有AI小幫手提供個人化問答與方案,及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的新書《這樣生活不失智》等,陪伴大家共同防治失智症。此次論壇邀請曾出版《失智母親眼中的世界》的東京都立松澤醫院齋藤正彥名譽院長,線上分享如何透過失智症母親齋藤玲子,來理解失智症者的精神行為及需求,並以醫師與兒子的雙重視角,讓每位照顧者、子女在面對父母失智時,都能同理、應對。論壇中,嘉義縣衛生局局長趙紋華分享地方推動失智照護與資源整合的經驗;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與顧問曾清芳探討失智者的日常生活與家庭照顧計畫;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北榮神經內科醫師王培寧介紹早期診斷與治療的最新進展;富邦人壽法律事務部律師陳明賢則解析實用的財產安全策略。今年論壇的報名踴躍,現場座無虛席,感受到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民眾對於老後相關議題的關心與重視。除了論壇講座以外,現場還設置以失智預防到照護為主題的攤位,提供極早期失智症篩檢、友善室內環境設計諮詢、健腦遊戲及銀髮友善食品試吃等互動體驗。
-
2024-11-30 焦點.健康你我他
如何照護老寶貝/失智母愛聽好話 手機設吃藥鬧鐘
任性的媽媽不顧家人反對,18歲時執意嫁給長她19歲的外省老兵,爸爸回報她的是一輩子衣食無虞、呵護寵愛,沒有公婆的調教,媽媽一路做自己,任性到底。現年80歲的媽媽依然傲嬌,聽不得女兒催她吃藥、看病、運動,但三高得按時服藥,近來卻常忘記吃藥,還自認為已吃過了,為什麼還要再吃藥;每周六的老人會不去了,因為會長說她常遲到,因此火大退會;早晨菜市場聊天的聚會也不去了,因為有人說她貪小便宜,這踩到她的雷。神經內科一檢查,她罹患初期失智,難怪媽媽脾氣變得古怪,原來是大腦生病了。不能跟失智老人認真,一認真就輸了,還會得內傷。她不要我提醒吃藥,要將她的手機設定吃藥鬧鐘:上午8點、10點吃保健品,午飯後吃三高及失智藥物,下午4點去公園運動,我在旁邊默默觀察半個月,手機鬧鈴提醒真是盡責的小幫手。媽媽就是愛聽好話,「媽,今天煎的白帶魚金黃赤赤,好好吃!」「媽,這鍋麻油雞湯真是冬天的暖暖包!」「媽,今天的沙漠玫瑰開得好繽紛,妳有用感情照顧喔,看得我心情都變美麗了。」親愛的老爸,我將你的老婆照顧得極好。
-
2024-11-20 醫療.心臟血管
一起身眼前發黑、眩暈 姿勢性低血壓作怪!5招預防
如果常出現眼前發黑,甚至感到眩暈,尤其是每天早上起床時最常發生這些症狀,小心可能是「姿勢性低血壓」在作怪。自主神經失衡 年長者好發姿勢性低血壓又稱「直立性低血壓」,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姿勢性低血壓是一種自主神經系統失衡,常發生在坐下或躺下後,再起立時感到一陣天旋地轉。通常症狀一下子就會改善,容易被忽略,好發在年長者身上。據統計,65歲以上年長者,姿勢性低血壓盛行率高達20%。姿勢性低血壓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有心房顫動者、服用降血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或是有頸動脈阻塞、糖尿病、長期臥床、喝酒過量等情形者。蘇彥伯指出,發生姿勢性低血壓,主要與循環血液量不足、神經系統功能受損、服用特定藥物有關,這些情況可能會讓身體的調節功能出現障礙,進而發生頭昏、頭暈、眼前發黑或暫時性視覺消失等症狀。心血管疾病徵兆 潛藏危險不過,有些人出現姿勢性低血壓時並無自覺症狀,所以不容易診斷。蘇彥伯說,有些嚴重的患者會因眩暈、昏厥被送醫急診但找不出原因,檢查過程中患者醒來且無後續不適,就直接出院回家了,建議患者應該再經由心臟科、神經內科、耳鼻喉科做更詳細的檢查。姿勢性低血壓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徵兆,血壓過低則潛藏休克的危險。姿勢性低血壓3大類型蘇彥伯表示,姿勢性低血壓的成因,可分為藥物型、神經疾病型、心血管疾病型三大類型。1.藥物型姿勢性低血壓有些中高齡長者控制慢性病常服藥的藥物,例如血管擴張劑、利尿劑、降血壓藥物、鎮靜安眠藥等,可能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建議患者要定期請醫師檢視使用劑量、有沒有重複用藥,如果用法不恰當,血壓忽高忽低,就容易傷害心血管。2.神經疾病型姿勢性低血壓糖尿病引發的神經病變、神經退化引起的巴金森病,常會導致神經疾病型的姿勢性低血壓發生,機轉為自主神經功能失調。3.心血管疾病型的姿勢性低血壓急性脫水、出血及慢性的貧血、血液循環差等因素,則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型姿勢性低血壓。常見夏日高溫水分攝取不足,導致血液體積變少,更容易發生低血壓。另外,酒精會讓體內脫水,咖啡及濃茶有利尿作用,都會加劇低血壓。物理方式緩解症狀姿勢性低血壓該如何預防及治療?蘇彥伯說,如果排除藥物、神經受損、心血管疾病等因素,只能靠物理方式緩解,例如放慢動作、調整沐浴水溫、攝取足夠水分、穿著彈性襪等。飲食是否該多攝取鹽分改善?蘇彥伯指出,要評估是否有其他慢性病問題,請營養師規畫菜單,但飲食不需要刻意太清淡,且少量多餐較佳,避免吃太飽讓血液都往消化系統集中,飯後容易頭昏。如何判定姿勢性低血壓一般低血壓的判定標準是收縮壓低於90mmHg、舒張壓低於60mmHg。若在姿勢變換的3分鐘內,收縮壓下降超過20mmHg、舒張壓下降超過10mmHg,則可判斷是「姿勢性低血壓」。5招防姿勢性低血壓1.放慢動作:變換姿勢時放慢速度,尤其是剛起床時,不要突然起身。2.注意水溫:不宜泡溫泉、洗熱水澡,容易讓血管擴張,引起相對性的血量降低。3.足夠水分:水喝不夠會身體脫水而致血液體積變少,易發生低血壓。4.穿彈性襪:讓血液由腳踝有效壓迫至大腿,增加靜脈血液回流。5.規律運動:訓練核心肌群,可增加血管彈性、降低動脈壓力。
-
2024-11-02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彭家勛行醫30多年 難忘病人手寫卡片
台北榮總桃園分院院長彭家勛今年7月底走馬上任,他承諾,桃榮將向醫學中心看齊,為醫院勾勒出新藍圖,做桃園市民最強的後盾,顧好市民的健康。專精神經醫學 作基因研究彭家勛是神經醫學的權威,專精於神經學研究,包括基因與酒癮、腦中風疾病及巴金森氏症。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的他,就學期間就對神經解剖學有興趣,發現神經內科疾病的應用發展空間很廣,因此畢業後投入神經內科醫學領域,並先後獲得尹士俊、胡漢華、洪昭雄三位教授指導提攜。尹士俊是國際知名學者、國防醫學院生化所教授,在基因及酒癮的研究相當出色;胡漢華則是台灣腦血管超音波血流動力檢查的先驅研究者。彭家勛結合兩位教授的研究,進一步探索與中風之間的關聯,在國際腦中風知名期刊發表研究結果,顯示酒精代謝基因差異與腦中風發生有關。彭家勛2003年赴美進修,接受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洪昭雄教授指導,以巴金森症老鼠模型探討神經保護藥物的作用,進而將神經保護概念應用在急性腦中風及慢性神經退化性病人的治療上,對病人有相當程度的幫助。自美返台後,彭家勛在全國積極推動急性梗塞性腦中風治療,在擔任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任內,與健保署溝通改善神經科醫師進行血栓溶解治療時的各種困境,包括提高執行給付和延長治療黃金時間,讓急性腦血栓溶解治療成為標準治療,幫助許多急性中風病患免於終生殘障臥床之苦。推取血栓聯盟 搶治療時間「今年腦中風治療工作重點,是爭取有效黃金治療時間,推動區域整合取血栓聯盟」,彭家勛說,桃榮是北榮在大桃園地區唯一的區域級醫院,他上任後即和鄰近有取血栓技術的醫院,如林口長庚醫院等聯盟,讓在地中風病人都能獲得最及時完整的治療。上任三個月的彭家勛,為桃榮擘畫未來的發展方向。首要是戮力讓桃榮成為桃園在地重要區域醫院,分擔北部地區榮民醫療體系的照護重任,結合桃園榮服處與4所榮家(桃園、八德、台北、板橋),以智能化醫療管理系統,提升榮醫體系醫養合一,長期照護榮民與在地鄉親的健康。重視智慧醫療 北榮當標竿其次,以Digital Health為規畫藍圖,以北榮總院為標竿,導入相關智能化醫療服務系統,讓桃榮成為在地榮醫體系的急、重、難症治療中心,因此急診室將擴建更新,並建立癌症治療中心,初期以肺癌、乳癌、腸胃道相關癌症治療為主,也逐步引進高階檢查與治療設備,網羅與培訓相關人才,落實醫療在地化與國際化的發展目標。行醫30多年的彭家勛,有一位女性中風病人最令他難忘。她中風接受治療後,每年都會寄親手繪製的卡片賀節,卡片上的構圖用色,讓他感受到病人滿滿的正能量,也使他更有信心去幫助中風的病人。彭家勛是基督徒,聖經對他的幫助很大,例如在照顧失智老人時,會想到「不可嚴責老年人,只要勸他如同父親;勸老年婦女如同母親」的經句,提醒自己對老人家的態度要溫和包容。飲食作息規律 讀聖經紓壓他的養生要領很簡單,每日規律生活作息、均衡飲食,休閒活動以跑步、爬山為主。面對壓力時,則以禱告、讀聖經進行紓壓,他很感謝心靈導師李敏椿牧師,每天傳給他聖經的話與教導,讓他能保持身心平安,面對每天的挑戰。在院長室牆上,掛著一幅建院以來書法家朱振南的墨寶─范仲淹「岳陽樓記」,彭家勛說,似乎欲引用文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期勉桃榮同仁要有胸懷天下憐憫蒼生的志向與抱負。彭家勛● 年齡:61歲● 專長:神經醫學、腦中風疾病、巴金森氏症、失智症、神經退化性相關疾病、酒精性相關神經疾病、各式神經痠痛等疾病● 現職:台北榮總桃園分院院長、國防醫學院神經學科教授●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 經歷:三總基隆分院院長、三總神經科部部主任、三總副院長、國防醫學院教育長、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台灣神經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新竹分院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期望每位病人都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珍惜健保資源。
-
2024-11-01 失智.名人專家
失智症早發現早治療 可延緩退化5至8年
● 全世界每年約990萬人罹患失智,平均3秒有1人● 較新診斷方式有兩種,正子斷層掃描、血液檢測● 最新研究提到視力、聽力退化會提高失智症風險2017-202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指出,全世界每年約有990萬人罹患失智症,平均每3秒就有1人。明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與年齡密切相關的失智症者人數也逐年增加,隨著阿茲海默症新藥的問世,更凸顯失智症早期診斷及介入治療的重要性,至少可以延緩失智症退化5至8年。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王培寧表示,近幾年失智症在診斷工具和治療上都有新的突破,失智症如果能提早發現,並且在病程早期就服藥,加上其他非藥物的治療,可以停留在早期階段大約5到8年,對於病人的生活品質以及減輕家人的照顧負擔有很大幫助。正子掃描 具有高準確性目前較新的診斷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類澱粉斑的「正子斷層掃描」(PET),因為類澱粉斑是屬於阿茲海默症早期的病理變化,會在大腦產生特殊病變,如果自覺已經有症狀,而且大腦影像檢查發現有類澱粉斑,後續認知功能持續退化的機率高,速度也較快,因此正子斷層掃描具有高準確性;另一種則是「血液檢測」,透過檢測血液中的類澱粉以及濤蛋白的濃度,也可診斷阿茲海默症。不只是阿茲海默症,其他類型失智症的診斷也在發展當中,主要也是利用腦部造影和血液檢測的方式來進行。新藥問世 輕度失智福音王培寧指出,以前會覺得被診斷出早期失智症,卻沒有任何有效的藥物可治療,只能提醒患者調整生活或是運用非藥物處方箋來延緩失智症退化,但近兩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經通過兩種去除類澱粉斑的藥物,這兩種藥都是針對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失智症做治療,也就是趁著症狀還很輕微時服藥,如果病程已是中期或晚期,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很明顯,例如神經細胞死亡比例太高或是發炎反應已經太嚴重,此時給藥就起不了作用。「早期篩檢、早期診斷非常重要。」王培寧強調,有些患者例如高學歷背景的病患,會想辦法掩蓋自己的失智症狀,反而錯過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期,所以還是要勇敢循著正規管道就醫。遠離失智 多動腦多活動 要遠離失智症威脅,許多失智症徵兆必須注意。王培寧說,從走路姿勢可判斷失智症風險,大腦的疾病會影響動作的功能和速度,造成步態上有些變化;最新研究也提到視力、聽力退化會提高失智症風險,因為該有的聲音或視覺的刺激不夠,而加速大腦退化,尤其中老年人常發生視力和聽力問題,過去沒有特別重視,現在應該正視,其實很容易改善,民眾不要輕忽。如何預防失智症上身?王培寧強調,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留意慢性病的控制、多動腦、多活動等。在運動方面,要結合有氧運動跟肌力運動;飲食方面,可採行地中海型飲食、麥得飲食;多參與適合自己的社交活動,趨吉避凶,遠離失智症風險。
-
2024-10-24 活動.活動最前線
【已額滿】2024國際失智論壇:日本齋藤正彥醫師、失智者及各領域專家分享真實經驗、最新趨勢!
2017-2025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摘要指出,全球每年約有990萬人罹患失智症,平均每3秒就多1人。2025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與年齡密切相關的失智症者數量也逐年增加,而阿茲海默症新藥的問世更提醒著我們,早期診斷及介入的重要性。為此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富邦人壽、嘉義縣衛生局、奇美食品、元氣網、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若晨室內裝修有限公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失智共照中心,將攜手合作舉辦「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分享失智症早期診斷到照護的最新趨勢。此次論壇特別邀請曾出版《失智母親眼中的世界》的東京都立松澤醫院齋藤正彥名譽院長,線上分享如何透過失智症母親齋藤玲子,來理解失智症者的精神行為及需求,並以醫師與兒子的雙重視角,讓每位照顧者、子女在面對父母失智時,都能同理、應對。論壇中,嘉義縣衛生局局長趙紋華將分享地方推動失智照護與資源整合的經驗;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與顧問曾清芳探討失智者的日常生活與家庭照顧計劃;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及臺北榮總神經內科王培寧醫師介紹早期診斷與治療的最新進展;富邦人壽律師陳明賢則會解析實用的財產安全策略。此外,論壇現場還設置以失智預防到照護為主題的攤位,提供極早期失智症篩檢、友善室內環境設計諮詢、健腦遊戲及銀髮友善食品試吃等互動體驗。論壇結束後,還將抽出10本東京都立松澤醫院名譽院長齋藤正彥的著作《失智母親眼中的世界》贈送參與民眾,名額有限,歡迎免費報名參加。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時間:2024.11.30(六) 13:30(12:30開放報到)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2F 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已額滿)免費線上報名:https://event-health.udn.com/campaign/2024dementia-162
-
2024-10-18 醫療.精神.身心
近80歲退休師「忘東忘西」非失智 醫:及早診斷有機會逆轉
近80歲王姓退休教師原本生活充實,隨記性衰退變得不愛出門,罹患輕微憂鬱症,孫女出生帶來新動力,症狀竟好轉。醫師提醒,認知障礙不等於失智症,及早診斷有助控制甚至逆轉。台灣正邁入超高齡社會,與認知功能相關的健康議題受關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民眾常把「認知障礙」與「失智症」畫等號,實際上認知障礙症(Cognitive Impairment)的範疇遠遠不止於失智症,而是一系列影響思維、記憶、學習及判斷的病症,這些症狀可以源於多種不同原因,並不局限於老年人。劉建良解釋,認知障礙的表現形式多樣,失智症只是其中一類,許多非失智症患者可能也會面臨不同程度的認知挑戰,可能來自於憂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營養不良、藥物副作用、中風或頭部外傷等因素。他以1名年近80歲王姓教師為例說明,個案原本過著規律充實的退休生活,這2年來感到記憶力衰退,忘東忘西影響生活,漸漸提不起勁出門,家人擔心他狀況陪同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生理正常,卻因社交減少、體能活動缺乏,導致了輕微憂鬱症。家人用心陪伴又加上孫女出生,這名個案找回生活重心,每天沉浸在和孫女玩耍的喜悅中,心情好轉、記憶力問題也跟著減輕,幾個月後再檢查,認知功能已經恢復正常。劉建良表示,從這名個案身上可以看到,在早期,許多導致認知障礙的病症是可治療的,因此及早診斷和妥善治療至關重要,患者如果能在初期發現認知功能減退的跡象,通過適當的醫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將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甚至逆轉某些症狀的進展。他提醒及早診斷的好處,某些可逆性認知障礙症,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維生素B12缺乏、憂鬱症、水腦症、藥物副作用等,通過適當的介入治療能夠顯著改善,即便早期確診退化型阿茲海默症,也能幫助患者和家屬更好地應對生活變化,包括財務規劃跟心理健康支持等,籲社會大眾共同創造友善環境。
-
2024-10-14 醫療.感染科
頭痛、走路不穩不是中風…隱球菌感染引發腦膜炎!公園、機車看到牠別亂碰
一位72歲的男性清潔人員,平常會在公園打掃,從去年年底開始,斷續出現右前額頭部鈍痛,還伴隨頭暈及走路不穩的現象,吃了3個月止痛藥後症狀雖然緩解,但始終沒斷根,今年初他的頭痛突然加劇,更發生複視、意識不清、全身無力等症狀,從椅子上滑下,緊急送醫懷疑中風安排住院,進一步檢查發現是感染隱球菌造成的腦膜炎。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珮昀表示,中樞神經感染是指腦部或脊髓受到病原體的入侵,而導致的發炎現象。正常來說,腦和脊髓受到外層顱骨、脊柱以及其下三層腦膜(硬腦膜、蜘蛛網膜、軟腦膜)的保護,病原體不易入侵,但若因外傷或手術植入物、周邊組織(鼻竇炎、中耳炎、骨髓炎等)的感染,或病原體直接血行性入侵,就有可能引起中樞神經感染。隱球菌腦膜炎誤認中風陳珮昀說明,腦炎或腦膜炎在臨床上可能會表現出頭痛、頸部僵硬、意識改變甚至發燒現象,導致部分患者可能誤認為腦中風初期症狀;但也有一部分的病人並不會出現以上特徵,導致早期診斷有所困難。以上述清潔工為例,神經學檢查發現病人步態不穩、意識不清,左眼球視野局部受限,肌腱反射減弱,肢體協調性差等症狀。腦部核磁共振並無發現急性腦梗塞,生理檢查排除重症肌無力,最後在他的腦脊髓液和血液的黴菌培養長出新型隱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立即給予抗黴菌藥物,並置放暫時性的腰椎引流管降低腦壓,病人意識逐漸恢復清醒。醫師為病人安排住院經引流管、定期做腰椎穿刺釋放腦脊髓液,以控制其腦壓過高的情形。經過數周治療,病人的頭痛、頭暈、複視和體力也逐漸改善,目前病人持續服用口服抗黴菌藥物,預計要服用至少半年,並出院返家回到神經內科門診追蹤。隱球菌腦膜炎好發這類人陳珮昀指出,隱球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伺機性感染病原體,常存在於鴿子或鳥類的糞便中,主要感染途徑為經由呼吸道吸入帶有菌體的塵埃,或經由皮膚傷口接觸或食入病原體,再經由血行性感染其他器官(肺、中樞神經、骨骼、泌尿系統、眼睛⋯⋯等)。隱球菌腦膜炎好發於免疫力低下者,如愛滋病患、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器官移植後的患者等。臨床上表現出亞急性或慢性的病程,起初症狀並不典型,容易被以為是感冒而輕忽,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發燒等症狀,嚴重甚至會意識不清、癲癇、黴菌血症且有生命危險。避免接觸戶外公園禽鳥糞尿陳珮昀建議,預防隱球菌感染的方法為注意環境衛生,定期清理並消毒鴿舍,妥善處理鴿糞,注意傷口清潔,避免食入不潔食物;本身若為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則要盡量避免接觸戶外公園禽鳥類及受鳥糞汙染的土壤、植物或腐爛的有機物、食物等環境。陳珮昀提醒,頭痛和頭暈為神經內科常見症狀,但若症狀反覆或持續未癒,甚至出現複視、肢體無力、平衡感失調、意識改變、口齒不清等神經功能異常,一定要立刻就醫,並告知過去病史及職業、接觸、旅遊、群聚史,由醫師進一步鑑別可能的病因並盡早對症治療。【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758.html】
-
2024-10-12 焦點.元氣新聞
張友驊跌倒後離世 醫分析常見跌倒7種原因:嚴重會腦出血導致死亡
名嘴張友驊日前走路時滑倒,頭部重創,昨(11)天宣告不治,消息一出,各界遺憾。跌倒是老年人常見死因,也是部分疾病的警訊,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醫師謝向堯分析,造成跌倒的原因很多,常見有7類,包括虛弱、骨頭關節退化、腦缺血、周邊神經或肌肉病變、步態協調不穩、周邊血管病變,以及藥物。謝向堯在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網站以「足不可失 — 談銀髮族的跌倒」發表文章,他指出:跌倒這事,可大可小。小孩子跌倒大多是皮肉傷,哭哭擦藥就沒事;銀髮族跌倒,稍不留神則會骨折、腦出血,甚至導致死亡,不可不慎。他也說,銀髮族跌倒勿輕忽。銀髮族的跌倒,常常存在不只一種原因,需要依求診者跌倒時發生的狀況與既有疾病來做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避免憾事發生。如果常莫名其妙跌倒,可先徵詢神經內科。以下是衛教文章全文:跌倒這事,可大可小。小孩子跌倒大多是皮肉傷,哭哭擦藥就沒事;銀髮族跌倒,稍不留神則會骨折、腦出血,甚至導致死亡,不可不慎。常見跌倒原因會造成跌倒的原因很多,涉及不同疾病,需根據病史與臨床症狀,抽絲剝繭。以下為常見7大類原因:1. 虛弱:通常表現全身無力。常見於營養不良、貧血、內分泌代謝失調(如肝腎功能不佳、甲狀腺機能低下),或罹患心肺疾病,如心臟衰竭等族群。另一類人是表面健康,但平日太少走動,或肌少症導致核心肌群和腿部肌力差。2. 骨頭關節退化:最常見是髖、膝關節退化,導致下肢無法受力且關節卡卡。這類人除了無力之外還會合併關節疼痛,常因支撐不住體重而跌倒。3. 頭暈、暈厥、或腦缺血:無論是內耳不平衡導致頭暈,或血管狹窄導致腦部暫時性缺血,會誘發四肢無力而跌倒。此類跌倒通常在突然改變姿勢時較易出現。4. 周邊神經或肌肉病變:常見於糖尿病、洗腎、或做過化療等患者。因四肢末梢神經退化,或慢性肌肉發炎,導致肌肉無力,容易腰痠腿軟。5. 步態協調不穩:這類通常與神經科疾病相關,例如多次腦中風、帕金森氏症候群、小腦退化、水腦症等。患者其實有力氣,但無法精確的控制肢體,容易因失去平衡而跌倒。例如:帕金森氏症候群患者,常常身體重心向前,腳步跟不上而撲倒;小腦退化患者行走則像七爺八爺般搖晃,在不平整的路面就容易跌倒。6. 周邊血管病變:常出現於慢性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因末梢血管硬化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剛開始行走時正常,走一段路後會因血液供應不良、容易足部痠痛或不靈活而必須休息,又稱「間歇性跛行」。7. 藥物:許多藥物副作用為疲倦、頭暈。如:鎮定劑、感冒藥、過量的血壓藥及血糖藥等。銀髮族跌倒勿輕忽銀髮族的跌倒,常常存在不只一種原因,需要依求診者跌倒時發生的狀況與既有疾病來做鑑別診斷,才能對症下藥,避免憾事發生。如果常莫名其妙跌倒,可先徵詢神經內科。
-
2024-10-04 焦點.元氣新聞
張友驊滑倒地重創頭部 醫提醒老人跌倒「千萬不要做兩件事」
山陀兒颱風來襲,69歲名嘴張友驊3日晚間傳出在信義區滑倒,頭部重創,一度沒有呼吸心跳,目前仍在醫院搶救觀察中。成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簡立建表示,跌倒是老人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旁人幫忙通報119送醫,建議不要搖晃頸部或是捏壓人中。簡立建說,跌倒是長者十大死因之一,活動力半,因此平常應該多小心移動時不要求快。特別是起床時要注意,不要一下子站起來,可以在床上做深呼吸5分鐘後,再慢慢扶著桌椅起身。為避免跌倒受傷,平常身上可以準備手機或是求救起,爬不起來時可以緊急呼救求助。若出現外傷出血、骨折等緊急醫療需求,旁人可以協助通報119送醫;若有出血,可以用毛巾或是紙巾直接加壓傷口止血。若是有意識改變、劇烈頭痛、一手一腳無力、昏睡不醒應該立即送醫。簡立建表示,千萬不要搖晃頸部或是捏壓人中,不只沒有效果,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大部分老人跌倒, 都是輕微外傷或是頭皮撕裂傷。簡立建表示,可能需要傷口縫合。若有瘀青、血腫,可以透過冰敷緩解,一天5至8次,一次5到10分鐘;血腫瘀青要10天至15天才會消除。若是有服用抗凝劑(通血路)的藥物者則需亦特別注意。另外,血壓突然改變也可能釀成跌倒,簡立建表示可留意患者是否有心血管疾病或是心律不整。他提醒, 如果平常就有暈眩的問題應該至神經內科門診追蹤;如果有心律不整也要找心臟內科檢查。69歲名嘴張友驊3日晚間6點半滑倒,頭部重創,消防人員獲報趕抵,檢查已無呼吸心跳,實施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及心肺復甦術(CPR),現場恢復生命跡象,但仍無意識,目前仍在醫院搶救觀察中。
-
2024-10-02 醫療.巴金森病
超慢跑新風潮 巴金森病易跌倒也能跑嗎? 專家:「這時期」的巴友反而更適合
近日在長者圈燒起了超慢跑的風潮,慢節奏、低強度,甚至能輕鬆與朋友聊天的運動特色,吸引了許多高齡者嘗試。事實上,這個運動也非常適合以走不穩、平衡不佳等動作障礙症狀為主的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澄清醫院中港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映倫分享,一位63歲的陳小姐,是一名自我要求嚴格的職場女強人,三年前因顫抖、僵硬確診巴金森病,邱映倫卻發現她的病程惡化超乎預期地快速,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原來因不願被他人發現生病,她不僅提早離開工作崗位,更對身體失去信心,捨棄原本喜愛的爬山運動,足不出戶,情緒也出了問題。直到接觸超慢跑後,每日由家人陪伴運動,不僅體能變好、步伐變穩,情緒、睡眠、食慾都獲明顯的改善,走出身心遭到禁錮的陰影。巴金森病適合運動多 不同期別考量重點不一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是臺灣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常見的腦神經退化疾病,國際研究指出,巴金森病人多於55至60歲間發病。依據症狀表現共分為五期。邱映倫表示,因巴金森病主要症狀為顫抖、緩慢、不平衡以及步態不穩等動作障礙,常會導致病友因運動困難與挫折感而不願外出,進而影響疾病控制的狀況。她說,運動是除了吃藥以外,幫助巴金森病人控制病情、預防跌倒失能的一大利器,病友可視時間、症狀等個人情況,決定運動種類。邱映倫表示,原則上,健走、慢跑等有氧運動,或是太極、瑜珈、跳舞都適合巴金森病友。可依據不同病程,選擇適合、安全的運動方式。●第一、二期的早期病友:可維持既有的運動習慣,並穿插可鍛鍊多個部位肌肉的運動。●第三、四期的中期病友:適合中低強度有氧運動,能透過鍛鍊核心力量,增加心肺功能、肌肉的柔韌性和強度,協助步態平穩。超慢跑速度慢 怕跌倒的中期巴金森病人可嘗試邱映倫分享,而時下流行的超慢跑因強度低、步伐小、速度非常慢,過程中可以保持微笑、輕鬆聊天,也正好非常適合巴金森病中期病友進行。上述的陳小姐經過醫師建議後,開始一天10分鐘的超慢跑,接著增加時間與頻率,漸漸達到一週五天、一天30分鐘,並將過程寫成日記,清楚看到自己的進步。短短半年後,她的動作障礙與情緒等皆有所改善,甚至開始出門採買,到公園散步,參加短期旅遊活動,家中氣氛也重新熱絡起來。減緩症狀惡化與副作用 運動與醫病溝通是關鍵「運動不是一個口號,是巴金森病友真的要付諸行動的事。」邱映倫舉例,當巴金森病進入中期,動作障礙症狀會更劇烈地影響生活,可能出現行走不平衡,經常容易跌倒,日常活動需輔具或他人協助等狀況;也易因治療時間久出現藥效波動,當藥物濃度過高將造成異動症,病友手腳或身體會不自主抖動、扭動;當藥物濃度不足時,病友又會忽然覺得動作變得很卡,像斷電一樣,干擾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安全,這些困境常使許多病友不願再外出活動。因此,面對巴金森病症狀與副作用隨病程愈來愈複雜的狀況,病友除了需要紀錄用藥日記,於回診時與醫師討論,藉由調整治療方式協助改善不適症狀外。邱映倫表示,運動已被證實能協助改善巴金森病症狀,更是不可忽略,若有擔心跌倒等安全疑慮,可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她也呼籲,日常家屬可和病友一起運動,讓病友不孤單,或是根據喜好,加上音樂或影片,讓運動過程不枯燥乏味,維持規律運動習慣,幫助穩定病程發展。延伸閱讀📍【新治療、藥物、症狀延緩一次看】📍【巴金森病友疑難雜症大補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9-29 失智.像極了失智
健保大數據/失智症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高雄長庚醫院/失智症治療原則 讓長者在地幸福老化截至113年4月底,高雄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530,569人,健保署資料統計,高雄長庚112年治療失智症病人41,343人,居醫學中心之冠。高雄長庚醫院腦神經內科副教授張雅婷觀察,步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攀升,呼籲民眾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高雄長庚是大高雄首個成立失智共照中心的醫院,神經內科部組成「智能與老化中心團隊」,提供失智症門診照護諮詢服務,並定期與社區結合辦理失智症衛教講座、失智症病友會。就診諮詢認知障礙的病人多元,從最年輕的16歲到最年長的103歲,主要年齡層為65歲以上長者。張雅婷表示,就醫的長輩遍及高雄各行政區,最遠至茂林區、那瑪夏區和桃源區等,也有跨區域的台南、屏東及台東縣市。失智症中心的原則是讓病人回到家鄉「在地幸福老化」,在治療方面,著重跨團隊合作,包括神經內科、精神科、復健科以及牙口團隊、營養團隊、護理團隊等。在高雄長庚用藥的失智症患者約2,000人,除了藥物,還安排職能、語言和物理復健等。非藥物介入的部分,將發展園藝、健口操等,致力於維護其生活功能的獨立性,減少照護者以及家庭負擔。區域醫院No.1台北市聯醫/民眾識能、警覺性增加 診斷極輕度失智者變多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112年治療失智症患者3萬3,961人,是區域醫院第一名。聯醫2017年成立失智症中心,各院區配備醫師、個案管理師、心理師、營養師、社工師等團隊,提供失智症照護。除了藥物治療,2019年首創社會處方箋納入醫囑創新作法,跨界台博館、故宮、中研院、市立美術館等18個文化、藝術單位,幫助患者透過參與社會延緩病情,累計近800個家庭參與、服務超過5千人次。北市聯醫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指出,聯醫女性失智者占比62.57%、男性37.43%,由於女性壽命長,比率高於男性屬正常。85歲以上最多有50.72%,其次65至84歲約45%、64歲以下為3.77%,失智症從75歲後發病比率上升,隨著年齡增加,發病率提高。劉建良臨床觀察,近五年診斷極輕度症狀者增加,原因之一在於民眾識能增加,若親友出現不同日常表現,就會求診;二為家中曾有失智症病人,再出現第二人有疑似狀況,家人警覺性提高。劉建良認為,及早就醫確診固然重要,但更應該把重心放在透過多元治療介入,管控危險因子,藥物和非藥物治療雙管齊下,預防失智症發病或延緩惡化。地區醫院No.1桃園長庚醫院/跨領域團隊照護 患者以女性居多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桃園長庚112年治療失智症患者共計13,810人,為地區醫院第一名。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主任陳怡君表示,就診民眾逾65%為75歲以上的老人,大多為退休人士,性別比以女性居多。陳怡君說,長庚醫院於2009年10月成立失智症中心,以「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為核心,提供病人及家屬全方位的服務,減緩罹病的照護壓力。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因地處於桃園市、新北市交界,個案來自桃園市約65%、新北市30%、其他縣市5%。桃園長庚的診療服務多元,包括腦部磁振造影與腦部正子造影檢查、腦部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以及研究使用的Tau蛋白正子腦部掃描。陳怡君提到,失智症的診斷非常重要,這些儀器能協助疾病的判讀正確性,包含腦部是否有病理變化,這些檢查對於診斷及後續治療都有莫大幫助。桃園長庚於2017年成立「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一旦就醫民眾確診,跨領域團隊可及時介入,除了藥物與非藥物協助,並透過個案管理及追蹤來串連失智症病患個別照護。另依需求轉介跨科別診療、營養、復健、社會資源等。基層診所No.1新北市清福診所/醫師與照護團隊協力 多樣輔療協助復能三峽清福診所定期由神經內科醫師駐診,提供失智症的診斷及照護,112年治療失智症患者共計4,126人,為基層診所第一名。總治療長林淑敏表示,除了藥物治療,這裡最大的特色是「復能」,藉由多樣輔療課程幫助長輩延緩失能失智。林淑敏說,診所集結跨領域的照護團隊,醫師看完診後,評估長輩的身體狀況、能力,開立量身訂作的「運動處方箋」,再由職能治療師、復健治療人員進行日常生活功能訓練,以及結合感覺統合訓練。看診的長輩多為輕度、中度的失智症患者,又以中度居多,常合併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照護團隊會依他們過去的生活經驗、興趣設計療程。例如:因黃昏症候群吵著要回家的阿嬤,職能治療師會買菜請他們幫忙整理、洗菜,甚至真的下廚,提供認知刺激,屬於懷舊治療的一種。醫師仔細問診、閒話家常,一位患者平均花45-60分鐘,開立用藥及運動處方箋後,也會實際到復健空間看長輩的執行進度,鼓勵把訓練課程做完。醫護人員、照護團隊的角色更像家人陪伴,與長輩緊密互動,有助於建立長久關係,讓追蹤與治療更有效益。 112年失智症患者就醫10大院所失智症早期症狀1.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一般人偶而會忘記開會時間、朋友電話,但是過一會兒或經過提醒會再想起來。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較高,而且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該事件。2.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例如依照一個熟悉的食譜做菜或處理每個月的帳單時出現問題。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對於原本熟悉的事務常會忘記或遺漏既定步驟,而無法順利完成,例如數學老師對於加減算數常出錯、銀行行員數鈔票有困難等。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一般人偶而會忘記今天是幾號,在不熟的地方可能會迷路。但失智患者會搞不清楚年月、白天或晚上,不知道自己身在哪裡或如何來到這裡。5.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有困難失智患者可能在閱讀、判斷距離遠近、決定顏色或對比上會出現困難。可能會誤認鏡子中的自己是另外一個人。6.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一般人偶而會想不起某個字眼,但失智患者想不起來的機會更頻繁,甚至會用其他的說法來替代簡單的用詞,例如:「送信的人(郵差)」「用來寫字的(筆)」等,部份患者語言理解出現困難。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一般人偶而會任意放置物品,但失智患者卻更頻繁及誇張,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或不恰當的位置,例如水果放在衣櫥裡、拖鞋放在被子裡等,東西搞丟後,無法回頭尋找。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一般人偶而會做不好的抉擇,但失智症患者更頻繁或偏差更大,如聽信成藥等推銷廣告而付出大量金錢,或者買不新鮮的食物,借錢給陌生人,穿著打扮可能不適合天候、場合。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一般人偶而會不想上班或參與社交活動,但失智患者的生活嗜好、運動、社交活動、工作等都逐步減少,變得被動,且避免掉許多互動場合。常在電視機前坐好幾個小時,睡眠量比過去多。10.情緒和個性的改變一般人年紀大了,情緒及性格可能會有些許改變,但失智患者較明顯,例如:疑心病重、憂鬱、焦慮、易怒、口不擇言、隨地吐痰、過度外向、失去自我克制或沉默寡言、特別畏懼或依賴某個家庭成員等。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
2024-09-24 失智.像極了失智
有家庭要養,罹病了該怎麼辦?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如何保住工作?
「我還有家庭要養,罹病了,該怎麼辦?」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文俊表示,失智症人口增加,有些屬於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患者,正值中壯年,為家中主要經濟支柱,確診時,幾乎難以置信,無法接受,焦急問著「該怎麼保住工作?」徐文俊表示,因發病年紀較早,年輕型失智患者面臨生活困境複雜且多元,包含就業問題、家庭照顧支持、子女教養等,面對工作、家庭與疾病,簡直蠟燭三頭燒。罹病後最大衝擊為就業困境,這群人未達退休年齡,甚至在職場上擔任主管,為此,台灣失智症協會多年前提出「職務再設計」,希望能有所幫助。年輕型失智患者擔心無法勝任工作,而遭資遣,丟了飯碗,大都選擇隱瞞病情,等到症狀嚴重,旁人同事發覺異狀時,大多已經錯失黃金治療期。徐文俊表示,失智症支持資源多,千萬別怕診斷、治療,若能在輕度認知障礙階段調整生活習慣,補充營養,是可以阻止病情惡化。目前政府針對失智者所提供就業服務,輕度失智患者可申請「職務再設計」,透過個管師、職能治療師評估,調整工作職務,讓患者延續職場生活。徐文俊說,「要看見還有的能力,而不是執著失去的能力。」失智不代表失能,不用馬上離開職場,有些人只要經過認知功能治療或訓練,就可繼續發揮所長。如果病情惡化,在工作表現逐漸出現問題,無法勝任原職場,徐文俊表示,經過專業「職務再設計」服務,調整工作內容、操作方式或是輔具的支援,失智患者仍可繼續工作。以協會的咖啡坊為例,輕度患者可手工沖泡咖啡,將工作變成一種復健,另可建立自我價值的自信。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目前全台失智症病患逾37萬人,徐文俊觀察,發病年齡有提早趨勢,發生原因多元,包括常見的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等,以及腦傷、中風、三高及慢性病的因素。年輕型失智症症狀並不典型,常被誤認為是其他生理或心理因素所致,如果患者當發現自身問題行為時,一定要及早就醫診斷。不要害怕求助,由專業團隊介入輔導,保住工作,延緩病程退化。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24 醫療.骨科.復健
打噴嚏腰背痛?小心椎間盤突出!醫建議多做一動作可預防疼痛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常發生腰痠背痛,現代上班族因久坐久站,有時也會出現下背痛、臀部疼痛,甚至一路往下延伸痛到大腿、小腿。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這些惱人的疼痛問題,可能是「椎間盤突出」惹的禍,若壓迫到神經,還會引發坐骨神經痛。坐姿不正確 痛感延伸大腿「長期姿勢不良」是椎間盤突出的最大主因,武俊傑強調,民眾上班沒有正確靠著椅背、下班回家躺臥在沙發上,這些錯誤的動作累積會造成腰椎傷害。他以診間一名57歲中年男子為例,該患者身體兩邊的大腿外側、接近臀部上方位置疼痛了數個月,狀況時好時壞,嚴重時連睡覺都會被痛醒。患者陸續求診神經外科、骨科、神經內科,也做過徒手治療,有時候站久一點或打噴嚏,又引起腰部及背部的疼痛,無法徹底改善。經X光檢查,顯示第五腰椎及第一薦椎間隙狹窄,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經過復健治療三個月後,疼痛症狀明顯改善,武俊傑鼓勵患者持續復健。誤以為拉傷 拖到下背麻木除了長期姿勢不良,武俊傑提醒,經常彎腰搬重物、受外力撞擊,均有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當這些壓力持續累積對腰椎造成負擔時,會慢慢出現局部不適感,民眾常忽略腰背疼痛,以為是疲勞或拉傷所致,直到下背部麻木、無力、肢體僵硬以及經常性的疼痛,才發現事情大條了。罹患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常因疼痛而坐立難安、夜不成眠、不良於行;有些人症狀反反覆覆數年,也有人瞬間發作就非常嚴重。武俊傑表示,當神經被壓迫嚴重,會從腰部、臀部、一直到腿部出現痠、痛、麻、無力,即造成坐骨神經痛,可能會感覺到尖銳的刺痛,令人非常難受。椎間盤突出 多做伸展動作如何預防椎間盤突出?武俊傑強調,要多注意工作型態及日常生活習慣,避開對腰椎負荷過大的NG行為。尤其要多「運動」,包括伸展動作、強化背部和核心肌肉的運動,讓肢體更有力。大部分的椎間盤突出,經問診、理學及影像檢查,都可以診斷出來。武俊傑指出,經確診後,一定要針對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原因徹底改善,可利用腰椎牽引治療加強復健,再配合日常生活的姿勢調整,以及強化核心肌群運動,可以改善腰部椎間盤突出的問題。熱敷或泡澡 放鬆緊繃肌肉痠痛藥布或藥膏含有消炎止痛藥的成分,對輕微的腰痠背痛或肩頸痠痛有減緩症狀效果,但治療效果有限。平常自我保健,武俊傑建議,可使用熱敷或泡澡等方式,放鬆緊繃的肌肉;另外,中醫針灸治療對疼痛的改善亦有幫助。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22 名人.劉秀枝
預防是最好的治療!名醫揭失智症危險因子:中年就該開始努力
我應邀對一家企業30至50歲的員工演講,對方希望我在90分鐘內講失智症、迎向銀閃閃生活需知,和退休後活出豐富人生。聽眾是否太年輕了?其實,佔失智症六成的阿茲海默症,其大腦的主要病變類澱粉斑塊在失智前30年就開始漸漸沉積,所以從中年就要開始預防;又因無法預知何人會罹患阿茲海默症,所以人人都要預防。很高興看到青壯年忙著成家立業之餘,對長輩與自己的老年能未雨綢繆,降低對老年的焦慮。回想我30至50歲時在做什麼?那是個人學習、成長並走向事業顛峰的階段。心中只有醫院、病人、教學、研究與撰寫論文,不僅要對社會盡一份責任,也要有足夠儲蓄養老,獨立自主,活得有尊嚴。小時候經歷外祖母往生,中年後看著健壯能幹的雙親逐漸衰老、失智,在90多歲時往生,讓我體會到老、病、死是自然也是必然。平常診治的神經內科病人多高齡,常罹患腦中風及退化性疾病如失智症等。疾病不論身分地位與經濟狀況,只有輕重之分,而且人人都有機會。成年人最擔心的疾病是癌症、失智症與心臟病。癌症與心臟病的診治突飛猛進,大部分的癌症都可控制或治癒,很多人裝了冠狀動脈支架後生活如常。但失智症,尤其是阿茲海默症的治療相對落後,即使美國從2023年開始有兩種抗類澱粉的抗體針劑治療,但效果有限,只讓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阿茲海默症者,治療18個月後的認知退化延緩約27%至35%,且費用非常昂貴,因此最好的治療仍是預防。《刺胳針》委員會(The Lancet Commission)分析大量最新醫學文獻,於2024年8月發表失智症14個可控危險因子的「人群可歸因比例」(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s),也就是依此危險因子在人群中的盛行率以及風險性,計算出有多少比率的失智症是因為此危險因子而發生。而且,不同的年齡層各有其需預防或控制的危險因子,18歲以前是低教育(5%);18-65歲時是聽力喪失(7%)、低密度膽固醇高(7%)、憂鬱(3%)、腦外傷(3%)、少活動(2%)、糖尿病(2%)、抽菸(2%)、高血壓(2%)、肥胖(1%)、飲酒過量(1%);大於65歲是社交隔離(5%)、空氣污染(3%)和視力喪失(2%),加總共45%。如果這14個因子都消除了,就可減少45%的失智人口。為何聽力喪失的比例高達7%?聽力喪失的失智症相對風險只有1.4倍,但因聽力喪失的人口多(59%),所以可歸因比例就跟著提高。雖然沒有大數據佐證,但醫學文獻也顯示地中海式飲食、充足睡眠、壓力管理等也是有效的失智症預防因子。人類健康受到基因、個人體質、環境、生活型態、心態和機遇的影響,除了基因無法選擇及機遇可遇不可求外,其他都是可調適的。也就是如有高血壓、糖尿病、憂鬱症等要治療,並以健康、活躍的生活方式與正面心態來預防失智;且在退休後,追求以前的興趣或培養新嗜好,聯絡老朋友,結交新朋友,擴大視野,豐富的退休人生自然水到渠成。FB粉絲團請搜尋:劉秀枝joy筆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16 醫療.腦部.神經
喝水時水從嘴角流出來是中風還顏面神經麻痺?醫教最簡單判斷方式
一名70多歲有三高的阿嬤,早上起來喝水時水從嘴角流出來,家人擔心可能是中風了,緊急送醫急診,經檢查發現是帶狀疱疹引起了「顏面神經麻痺」。馬偕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勇評指出,病毒感染容易引發顏面神經麻痺,容易跟中風混淆,最簡單的判斷是:顏面神經麻痺並不會影響到手跟腳。常見因病毒感染 好發於春秋黃勇評表示,顏面神經麻痺症狀局限於臉部,包含眼皮下垂、眼淚一直流、法令紋消失、水會從患者側嘴角流出、舌頭麻不適等,有的人還會出現耳朵後面疼痛的前驅症狀;腦中風則有「臨微不亂」的判斷準則,「臨」時手腳軟、「微」笑也困難、講話「不」清楚、別「亂」快送醫。兩者最大差異,就是顏面神經麻痺不會影響到手跟腳。顏面神經麻痺好發於春、秋兩季,常因為病毒感染導致,如疱疹病毒、帶狀疱疹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等,同時與免疫力低下或疫苗接種等有關。黃勇評說,通常患者容易在一早發現,尤其是刷牙、洗臉等照鏡子時,會注意到單側臉部出現眼歪嘴斜等狀況。每10萬人約有25人會發生顏面神經麻痺問題,好發族群為免疫力差者、懷孕婦女、年長者等。「顏面神經不治療也可自行恢復,但需要8到12周才會痊癒。」黃勇評說,治療可以加速復元,年輕人復元較快,4周就會復元得差不多。黃勇評說,該名70多歲阿嬤因有出現耳朵後疼痛的前驅症狀,加上免疫力較差,治療時間比較久,耗時4周以上、回診2次,給予抗病毒藥物、類固醇治療才痊癒。針灸、電流刺激 可加速復元另有一名做房地產仲介的壯年男子,交際應酬壓力大,平常菸酒不離手,早上起來出門前發現自己眼歪嘴斜,趕快上網查資料,一到診間就跟醫師說自己「顏面神經麻痺」,經過檢查確診,後來給予類固醇治療,一、兩周之後就痊癒了。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黃勇評說,通常第一周會使用低劑量類固醇,對抗顏面神經發炎、加速復元。然而,顏面神經麻痺會伴隨其他帶狀疱疹病毒感染,必須同步處理感染問題,否則顏面神經也很難單獨治好。此外,針灸、復健電流刺激等,也會加快顏面神經麻痺的恢復。雖然顏面神經麻痺不能百分百預防,但可以透過加強免疫力的方式來減少發生機率,黃勇評強調,日常生活應維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同時補充維他命,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適量攝取咖啡、茶,戒菸戒酒。也提醒出入人潮擁擠公共場所,可配戴口罩,減少感染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15 養生.營養食譜
健康吃素 可以預防失智
【研究論文】臺灣素食者與降低失智症罹患率的關連性作者群:蔡瑞修(大林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黃慶峰(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名男(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張巧兒(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張嘉珍(時任醫療法人統計諮詢師)、林俊龍(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登載期刊/Nutrients《營養素》/2022 年論文摘要全球失智症患者人數迅速增加,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飲食模式是影響失智症發生和進展的一項重要危險因子。我們以世代資料庫進行這項研究,來了解臺灣中年素食者是否會影響晚年失智症發生率。我們追蹤「慈濟素食研究資料庫(TCVS)」中平均年齡低於60歲的5,710位參與者,我們從2005年開始招募,一直到2014年底,資料庫代碼從ICD-9-CM改為ICD-10-CM。失智症的發生率是透過與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連結而取得。我們採用Cox比例風險迴歸來估算素食者與非素食者的失智風險比率。結果有121例失智症(37名素食者和84名非素食者),經校正性別、年齡、吸菸、飲酒、教育水平、婚姻、規律運動和合併症等因素,相較於非素食者(風險比= 0.671,信賴區間:0.4520.996,p < 0.05),素食者失智的風險明顯較低。牛蒡紅棗枸杞湯牛蒡中含有多種多酚類化合物,有助於抗氧化,搭配玉米、枸杞與紅棗等有天然甜味的食材經過熬煮後能吃出食物本身的甜味,還能補充膳食纖維,且牛蒡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有助於調節腦內細胞及酵素,可改善腦部萎縮的狀況,進而提升認知能力,綜合以上可減少失智的風險。材料:牛蒡26克、玉米168克、紅棗9克、枸杞4克、水700毫升調味料:鹽2克作法:1.將牛蒡洗淨,刨成絲;玉米洗淨,切段。2.全部的食材放入湯鍋中,倒入水700毫升,煮大火燉煮至沸騰,轉小火續煮20分鐘。3.加入鹽調味,盛入湯碗中,即可食用。松露野菇燉飯菇類含有許多有助於抗氧化的因子,分別為麥角硫因、硒、維生素D2和榖胱甘肽,人體在正常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會導致人體內的氧化壓力上升,菇類中的抗氧化因子能使自由基減少。除了抗氧化因子以外菇類的多醣體和多酚類化合物在延緩老化上也扮演重要角色,此道菜加入了松露菌菇醬與新鮮的鴻喜菇,讓主食類中充滿菇類以達攝取抗氧化因子的目的。材料:生米50克、鴻喜菇38克、起司7克、熱水150毫升調味料:橄欖油5克、松露菌菇醬5克、鹽1.5克作法:1.將橄欖油倒入平底鍋熱鍋,加入剝好的鴻喜菇,以中火炒至有些微焦香味。2.再加入生米50克至鍋中翻炒,炒至米粒都被充分加熱後,再翻炒6∼10分鐘。3.翻炒完畢後,分三次加入150毫升的熱水(或素高湯),每次加入高湯後使用中火炒至湯汁完全收乾(烹煮過程中會將米粒完全煮熟),依個人喜好決定米的軟硬度。4加入起司、松露菌菇醬、鹽攪拌均勻,即可起鍋食用。紅莓黑巧克力黑巧克力裡的可可含有最高含量的多酚和類黃酮,選擇低糖且可可含量高的黑巧克力,有助於抗氧化。選用85%的黑巧克力,有效抗氧化的同時不會攝取過量糖分,且加入富含維生素E的多種堅果,吃點心的同時也沒有太大的負擔。材料:核桃5克、夏威夷果8克、腰果5克、冷凍乾燥草莓5克、85%黑巧克力25克作法:1.將黑巧克力隔水加熱至60℃,再將其降溫至27℃冷卻,再將其隔水加熱至31℃,將黑巧克力調溫完成。2.將所有的堅果類敲碎,放入烤箱中,以150℃烤5分鐘。3.最後將堅果拌入巧克力中(可用模型做變化),再以草莓乾裝飾,移入冰箱冷藏至凝固,取出,即可食用。
-
2024-09-13 醫療.腦部.神經
藥物難治型癲癇有救 男大生術後沒再發作
19歲張姓男大生從2歲起就飽受癲癇之苦,曾一天發作5次,出現嚴重抽搐、四肢僵直、眼神往上吊、不斷吐口水等症狀,屬於「藥物難治型癲癇」,所幸在三軍總醫院接受癲癇手術,合併以術中腦電圖定位切除病灶治療,術後至今2個月沒有發作,大幅改善生活品質。癲癇症是一種腦神經元反覆自發性異常放電的疾病,盛行率大約千分之五至千分之十,粗估全台約有20萬至30萬名患者,但癲癇的表現嚇人,動輒口吐白沫、手腳抽搐,也常遭到汙名化,被貼上標籤,甚至被誤認為被鬼神附身,送至宗教場所驅邪,因為對疾病的誤解,病患及家人對於就診的意願並不高。張同學屬於「藥物難治型癲癇」,2歲時發病,張媽媽說,當時孩子站著、雙眼突然呆滯並出現擤鼻涕的聲音,以及嘴角抽搐、抽筋等,整個人都不能動,還會呈現類似電影「大法師」的動作,若出現擤鼻涕的聲音就是發病的前兆,發作症狀包括嚴重抽搐、四肢僵直、大量吐口水、眼神上吊等,最嚴重時一天會發作5次。張同學使用多種藥物治療仍無效,今年7月在三總接受癲癇手術,三總神經科部主治醫師蔡明真說,約2至3成癲癇患者會被誤診為動作障礙等,尤其很多民眾都選擇先到住家附近小型的醫療院所就醫,確診時往往已延誤10年,建議一出現疑似癲癇症狀時,應到醫學中心等級醫院就醫診斷,確診後再就近就醫。蔡明真表示,癲癇症第一線治療仍為藥物治療,約3成是藥物難治型癲癇,其餘7成左右患者的癲癇發作,經由適當診斷及藥物處方可獲得良好控制,患者如有陣發性的動作或症狀,可至神經內科門診評估,若確定是癲癇症,醫師會針對癲癇種類、癲癇病因、性別、年紀等因素選定適合的藥物來治療。
-
2024-09-11 失智.大腦健康
只是正常老化?預防失智 腦齡檢測提早揪出輕度知能障礙
衛福部最新公布台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失智盛行率7.99%,推估至2025年底,失智人口將破35萬人。近年阿茲海默症新藥問世,台灣預計明年引進,但該款藥物主要針對早發性失智患者。據推估,台灣約有70萬名輕度知能障礙者多數未被診斷,因應需求,不少醫療院所推出自費做「腦齡檢測」,但需定期篩檢才能達到預測效果。MRI檢測+ADNI指標 揪出輕度知能障礙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葉篤學表示,隨著年紀增長,腦部會逐步萎縮,有一種為大多數人認可的腦齡檢測,是透過核磁造影(MRI),不需施打顯影劑,即可了解腦部結構與血管,分析腦部認知功能區域的構造,包含語言、情緒、記憶、運動等區域,與正常人相比是否提前萎縮,如果提前萎縮,經醫師判斷與評估,釐清是否有早期的輕度知能障礙。引發認知功能障礙的疾病,不是只有「阿茲海默症」,還包含中風引起的「血管型失智症」、運動神經疾病「巴金森氏症」。據統計,失智症類型分布前三名,分別為阿茲海默症占57%、血管型失智症占23%、巴金森氏症引起的失智症占7%。葉篤學指出,透過MRI檢測,可以從腦部構造的變化和血管的狀況,推測是哪些類型的疾病引起認知功能障礙。目前阿茲海默症是引起認知功能障礙最大宗的疾病,65歲以上長者約6%到10%機率罹患此病,患者從症狀出現到被診斷安置,平均時間為5到7年,通常出現症狀時,多會被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常疏忽早期介入的機會。現行診斷方法,初步皆採取「量表」做認知功能檢查,如認知功能障礙篩檢量表(CASI)、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簡易心智量表(MMSE)等,再加上MRI或正子攝影(PET)。葉篤學表示,最近則會採取阿茲海默症神經學影像研究倡議(ADNI)指標,包括結構、功能和分子腦部造影、生物流體生物標記、認知評估、遺傳數據和人口統計資訊。其中腦部MRI的變化是一項重要指標。健腦最有效方式 就是學習即使臨床診斷方式愈來愈精細,若不能及早就醫診斷,會讓後續投藥或控制效果有限。近年才會興起自費做MRI,監測腦齡的風潮。由於有個體的差異,如果想提早預知是否有進行性腦部萎縮,葉篤學說,或許可以從60歲就開始做腦齡檢測,每5年做一次,比對自己腦部變化,在腦部出現稍微萎縮的情況下,及早做「健腦」運動,降低演變為失智症的風險,通常腦齡比實際年齡高5歲,就是認知功能障礙的高危險群。坊間的健腦運動非常多,葉篤學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是「學習」,但學習方式不是只是人去上課,而是吸收後輸出,如學語言,吸收單字後要立刻會使用,或是讀完一本書後撰寫讀書心得,這些方式能大量活化腦區,維持腦齡不老化。除了有監測腦齡的意識外,預防更為重要,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據研究顯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未來失智風險是一般人的2到3倍;長期熬夜或生活作息不正常者,也是失智的高風險群,經動物實驗顯示,在進入深度睡眠,沉澱在腦部的類澱粉蛋白會被代謝清除,如果長期沒有排除,就會增加失智風險。葉篤學說,面對超高齡化社會,誰也沒辦法預料到失智症何時會找上門,而且失智症患者一旦失去認知功能,難以決定自身的照顧方式,失智家庭也因為家中有失智患者,大幅增加照顧負擔,民眾應該提高意識,面對失智症。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10 名人.謝向堯
謝向堯/同情心與同理心 醫病譜出交集與共鳴
從前我在醫學中心服務。那裡總是人滿為患,常遇到來自各地的疑難雜症。患者行動再怎麼不便,泰半的家屬也會想辦法掛到號,設法將他們帶來門診,只為尋求「最好的醫療」。直到我轉任地區醫院,才發現不同地區的風土民情有很大的差異,而患者的期望也不同。有位六十多歲的男子,體型中廣,講話慢慢的,撐四腳拐杖走進門診。他初次掛號時,主訴「近一年來常常跌倒」。他並沒吃什麼可能引起精神不好或頭暈的藥物;問他跌倒前有沒有頭暈目眩、視力模糊、腳軟等等症狀?他也說沒有。不過我注意到他的舊傷遍布在身體很多地方,如頭部、腿部、臀部……表示跌倒不是偶發事件。造成跌倒的鑑別診斷很多。從視力不好、膝蓋或下肢關節退化;到全身性疾病如貧血、新陳代謝問題導致頭暈或全身體力退化都有可能。而神經科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候群、水腦症、脊髓病變、周邊神經或肌肉病變等等都需要考慮,要一一排除得費一番功夫。最直覺的判斷是,如果一般重心不穩向前撲倒,傷口會在前額或臉部;如果是癲癇發作時抽搐則常往後仰,傷口通常在後腦勺或背部;至於血液循環不好或其他原因昏厥、中暑等等,則得看患者發生當下站姿而定,可能側倒、也可能偏任何方向,比較難猜。患者這次傷口是在頭頂,這點我想不明白。他當時並非下樓梯,難不成前空翻而頭頂朝下跌倒?細問之後才知道,他這次其實還是向前倒,只不過正前方剛好有個矮櫃,頭不偏不倚撞在矮櫃側邊的直角。想來一定很痛!我先找了外科醫師,幫他頭頂傷口縫了幾針,然後收他住院檢查。他目前獨居,所有的資訊只能問本人。儘管兩天後有朋友來探視他,但感覺也不算熟。原來大家都叫他阿七,因為他上頭有五個兄姊,父母還另外收養了一個乾姊姊。這些兄姊們有的還在、有的過世了。但據說,有兩位哥哥生前也曾經如同他一樣,常常跌倒。倘若消息屬實,那麼他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可能性就大增了。阿七平時眼神呆滯,回答問題得想較久,認知功能應該有些許問題。肌肉力量其實並不差,但是手腳和軀幹有輕微僵硬,並非典型的帕金森氏病。他從床上要站起來會顯得吃力,就算撐著四腳拐杖,站起瞬間仍會稍微晃動且前傾。我研判他平日核心肌群就無力,於是叮嚀護理人員注意他的活動狀況。數天後來了一位女性訪客,短髮、不多話,竟然是他前妻,名喚阿雲。他們離婚已兩年,但阿雲聽見鄰居轉達消息後,還是來照顧他。或許阿雲是他現在唯一能依靠的人了吧?阿七住院後的抽血檢查沒甚麼大問題。不過他有姿態性低血壓,這可以解釋為何改變姿勢時容易搖搖晃晃而跌倒 — 除了重心不穩,也不排除因為腦部暫時缺血而導致肢體無力。此外由阿雲口中得知,他的記憶力比起兩年前更衰退些,有些詞也要想一下才能講出來。其他症狀還包括吞嚥不好,眼神看往上下左右時很不靈活。他的腦部MRI影像則顯示,腦幹與腦皮質比同年齡者更加萎縮,及相對擴張的腦室。住院近一星期,阿七並沒辦法完全符合我從前遇過的任何一種典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所以我寫在病歷上的鑑別診斷還是有好幾項。然而疾病總是這樣,尤其是神經退化疾病,臨床表現能如教科書範本的相對少數;百位患者往往有數十種樣貌,醫者只能大抵選出最接近的診斷。我向阿雲解釋,綜合阿七目前所有的症狀,比較近似於一種多重系統退化的「進行性核上肌群麻痺(progressive suprabulbar palsy;PSP)」。這類疾病有的可以問出家族遺傳史,但較多是個體基因的異常;診斷上主要還是得靠臨床症狀和影像。退化疾病 無藥物可根治我緩緩說,如果阿七真的是我所推測的疾病,那麼和絕大多數神經科退化疾病一樣,都沒有藥物可以根治。比方說傳統帕金森氏病的病程較為良性,可以撐到十至二十年才逐漸不良於行;諸如阿七這類退化疾病比較不樂觀,常常發病一至三年內就得臥床了。阿雲靜靜地望著坐在床沿的阿七,眼神異常的平和。在我看來那可能是淡定?或是早就熄滅的希望?我不確定。沉吟之後,我還是決定挑明說清楚現實的預後。這類患者最後會危及生命的原因,通常是反覆的跌倒造成顱內出血或骨折、或是被食物嗆到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少數則因為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突發性休克或心臟停止,進而猝死。我說明,會先開立一些帕金森氏症的藥物,看阿七的肌肉協調能力能不能改善、並減少跌倒機率。但足夠的復健訓練、小心進食,還是很重要的。阿雲淡淡地說:「那就多麻煩醫師了!」語調聽不出一絲憂慮。聽見她的道謝,我心裡嘆了口氣。不僅同情阿七,更覺得有些慚愧。因為我心知肚明,以後能幫的忙將會很有限。觀察幾天,我覺得阿雲挺牢靠的。她幫阿七刮了鬍子、陪他去復健、餵他進食;我交代的事都有確實做到。復健幾天之後,阿雲告訴我,阿七初站起來的晃動有減少。或許因為感慨自己在這領域的經驗不足,我自顧自地眼神飄向牆角,念著:「假使你們願意,出院後我可以介紹你們到我原來服務的醫學中心去評估。那裏前輩們經驗較豐富,可用的藥物也更多,也許能夠讓阿七的狀況更改善。」阿雲客氣的說:「不用了!醫師已經很幫忙了。目前這樣就很足夠了。」每天查房,我問起阿七站立時頭暈的情況,阿雲總是淡淡笑說:「他復健之後,好很多了!」法律上不是伴侶,相對的不必負擔那麼多責任,我也無法強求阿雲做多少。然而阿七如果沒人照顧,是鐵定不行的。雖然我不知道阿雲是否仍舊單身?能照顧阿七多久?卻很替阿七欣慰。他們家在舊公寓五樓,沒電梯,日後出入會是很大問題。這幾乎是醫院附近住民的普遍環境。我請社工聯繫台北市的長照資源,看看能否在經濟上提供補助;心下更是祈禱阿雲有辦法多幫阿七一些。出院之後,阿雲第一次帶阿七回門診,我試著叫他站起來。儘管他由輪椅起身仍有些費力,不過已經不會剛站起來就往前傾倒。阿雲表示阿七平時難以下樓,都是在家裡練習坐與站。有次看診,閒聊之間氣氛良好。我語意深遠的向阿雲提出,應該帶阿七去作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預立醫療決定(AD)」。萬一以後他身體出狀況,可以預先打算,而不至於手忙腳亂。阿雲仍然惜話如金:「我們會考慮的。謝謝醫師總是替我們著想。」彷彿這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就算泰山崩於前,仍然可以面不改色。我當下想,自己是否心急了些?費盡心思想幫她們忙,卻好似作了煞風景的事?哪壺不開提哪壺?不禁擔心他們因此對我有成見。家屬送自家菜 令我感動但次回門診,上次的陰霾馬上煙消雲散。阿雲居然提了一袋空心菜與茄子來送我。她對我說:「這是我家自己種的蔬菜,醫師請務必收下,不要嫌棄才好。」我訝異之餘連忙道謝。感動都來不及了,怎麼會嫌棄呢?這對夫婦的態度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重新思索,甚麼叫做「最好的醫療」?醫療的理念就算再神聖,終究不是慈善事業。我得依賴自己專長來扛起一家生計,用既有資源來救治病患。何謂最好醫療 陷入長考在地區醫院,我遭遇了一些以前在醫學中心可以眾人通力完成、但在這裡卻不能做的事。有時我感到有心無力,覺得可用武器太少。於是給患者更多的建議,提供我信任的後援。例如因中風而住院的患者,除了急性期盡力處理腦損傷之外,我診斷出患者的顱內血管有狹窄,建議他出院以後可以去其他醫院評估是否能做血管支架,「一定」可以減少再度中風機會。又譬如癲癇的患者,除了藥物控制,我建議轉醫學中心做更進一步腦部檢查或長時間腦波記錄癲癇型態,「搞不好」有機會用外科手術治療?「一定」可以改善她的生活品質。這類念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我的心裡糾結。但是患者或家屬的反饋,卻常常不是我想像的。我開了轉診單,有些人卻沒去;我鼓吹他們進一步治療,有些人卻說:「醫生,現在這樣治療就很好了。」不是用我心目中最好的藥物與技術,細心的治療,才算得上仁心仁術嗎?或許對某些患者及家屬來講,就醫便利、經濟許可、生活品質(病情)有改善而沒大病痛,就算是良好的醫療吧?二十幾年前,在我剛升任主治醫師時,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當醫師遇見SIKI』。緣由是我在住院醫師時期拜讀過神經科界的醫學人文前輩賴其萬教授的書。而『SIKI』的原意是原住民話「你關心我、我關心你」。那時我憑著一股熱誠,還有自己罹病後一路跌跌撞撞的經驗,發願要幫助所有經手過的患者們。儘管不能盡如人意,行醫多年卻也問心無愧。現在我變成中生代醫師,並且換了行醫環境。我維持信念與經驗,奈何有許多受限於人力、設備之處,得適度妥協。反之如阿雲,或許仍有她的期待,但也不企求更多,只要阿七有進步、活在當下就夠了。我們各自依存本性「做自己」。做自己需要很多勇氣,但也容易被諸多外在條件影響。我以長年的思維來診治,有時仍感嘆現下做得不夠理想;不過她們的反映卻真摯且滿足。未曾想過,同情心與同理心能夠以這種方式產生交集與共鳴。沒有抱怨與質疑,只有體貼與感謝。我還有一些隱約的鴻溝需要慢慢跨越,但這將會是我往後行醫路上得持續學習的課題。
-
2024-09-02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不只手腳麻⋯自律神經病變當心「4類器官」功能異常!日常保健4要點
糖尿病不僅只影響血糖,還要小心神經病變併發症!55歲的阿明因手腳麻痺、刺痛影響睡眠,有時感覺腳像有螞蟻在咬,仔細看看卻什麼都沒有,到奇美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糖尿病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病變,經控制血糖和使用治療藥物才獲得改善。醫師提醒,糖友若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糖尿病足」,恐怕面臨截肢風險。根據衛生福利部2023年資料,國人的糖尿病盛行率約為10至12%,平均每10人就有1到2人罹患糖尿病,換算台灣約有218萬人患有糖尿病及其多樣性的併發症,隨著人口老化和生活方式改變而逐年增加。其中,糖尿病神經病變儼然成為致命隱患。手腳麻當心糖尿病神經病變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至誠表示,糖尿病會導致多種併發症,其中以神經病變最常見且危害極大,亦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殘障及多樣不適症狀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些病變通常因長期高血糖未有效控制,導致周邊神經受損,進而引發手腳麻木、刺痛、燒灼感及肌肉無力等症狀。黃至誠說明,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危險性在於其症狀初期不明顯,容易被忽視,但隨著病情進展超過10年以上,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例如足部潰瘍、感染甚至需要截肢。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至關重要。自律神經病變恐4類器官功能異常除了周邊神經病變,糖尿病還可能引發自律神經病變。黃至誠指出,可能導致心臟、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和其他器官的功能異常。自律神經病變的症狀可能包括:.心血管系統問題:如心率變異性減少、姿態性低血壓等,這些症狀會增加心臟病發作、昏厥、甚至猝死的風險。.消化系統問題:如胃輕癱,導致食物在胃中的排空速度減慢,進而引起噁心、嘔吐和腹脹等症狀。.泌尿系統問題:如膀胱功能障礙,導致尿滯留或尿失禁。.性功能問題:男性可能出現勃起障礙,女性也可能出現性功能障礙。他強調,自律神經病變較周邊神經病變更常被忽略,但其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同樣深遠,若置之不理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而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關鍵在於「控制血糖」,並定期進行神經學檢查,穩定的血糖水平可以顯著減少神經受損的風險,而定期檢查有助早期發現問題並由醫療早期介入並加以控制。糖友自我保健注意4點黃至誠建議,糖尿病病友應注意以下幾點:.定期檢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神經檢查,包括感覺、反射和肌力等功能的評估。.血糖控制:遵循醫師指導,保持血糖在正常範圍內,並避免血糖過度的高低波動。.健康的生活型態:保持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和健康的體重管理,有助於減少神經病變的風險。.足部護理:每天檢查足部,保持清潔和乾燥,避免穿不合腳的鞋子,以防潰瘍和感染。黃至誠提醒,除了提高公眾對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認識外,也鼓勵糖尿病病人積極自我健康管理。早期發現和介入,調整生活型態,可以大大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降低併發症風險。若有相關病變問題應積極諮詢專業醫師,制定並遵循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以確保最佳健康狀況。【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207.html】
-
2024-09-02 失智.大腦健康
國際失智症月防失智 國民阿嬤陳淑芳分享保健法門
「忘記了沒關係,讓我們陪著你!」台北市長蔣萬安及國民阿嬤陳淑芳於8月31日出席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微笑樂智號」胖卡車快閃活動,兩人化身失智友善天使,一起體驗健腦遊戲、寫下對失智症者的祝福,號召大家用友善行動守護失智症者。蔣萬安致詞時表示,每年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今年國際倡議主軸「Time to Act on Dementia,Time to Act on Alzheimers」,意即「為失智症行動的最佳時刻」,籲增加大眾對失智症的關注,並促進對失智症者及家屬之支持與友善包容。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每年運用創新手法向市民宣導,今年結合外型活潑的「微笑樂智號」胖卡車,穿梭在台北市人潮聚集地和結合台北市大型活動,透過有趣的活動分享失智症正確觀念。常動腦多運動 保持健康飲食活動當天蔣萬安及陳淑芳現場體驗健腦遊戲,動動腦測試反應力,蔣萬安談到平常公務繁忙,但仍會在工作之餘抽空運動,「多運動」也是預防失智症的方法之一,他很喜歡打籃球,用全身出汗來減壓。此外,也很注重日常的飲食,以魚類替代排骨、雞腿等油炸類主菜,少碰高熱量、油炸、甜、辣、冰等食物,晚上若須應酬也以蔬菜為主,盡量減少飯、麵、銀絲卷等澱粉類主食。今年85歲的國民阿嬤陳淑芳曾在電視劇「你好,我是誰」飾演失智症者,透過觀察揣摩失智症者的心境,播出後受到廣大回響。陳淑芳經常被稱讚記憶力好,她大方分享保健之道,閒暇時也經常與三五好友相約出遊,呼籲大家平時多從事喜歡的活動,與人多互動就是預防失智症的不二法門。認識失智警訊 掌握診斷時機蔣萬安表示,台北市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人口也逐年增加,市府支持失智症家庭勇敢前行,持續跨局處、連結12行政區資源營造失智友善社區,建構支持性環境,也強化失智症照護及服務資源,邀請市民朋友一起認識失智症、同理失智症者,「友善臺北愛在一起」讓守護失智的力量無限放大。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建華說,及早認識失智症警訊徵兆,掌握及時就醫診斷的時機,例如:「記憶力減退而影響生活」、「判斷力變差或減弱」、「情緒和個性改變」等,當發現身邊家人、親友有相關徵兆,盡速至台北市11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神經內科或記憶門診就醫診斷。「微笑樂智號」宣導活動至9月底,相關訊息可至活動網頁(https://reurl.cc/RqaVL6)查詢。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微笑樂智號」胖卡車巡迴場次9/7 (六) 12:00-20:00臺北流行音樂中心9/8 (日) 14:00-20:00信義區 ATT 門口前 (松智路上)9/14 (六) 13:00-19:00內湖大潤發門口9/22 (日) 10:00-18:00大安森林公園兒童小舞台旁臺北市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4-08-14 醫療.腦部.神經
成大車禍,駕駛癲癇發作釀1死!癲癇是遺傳?生活習慣不佳也可能發病
台南12日下午發生一起重大車禍,54歲成大女職員從成功校區內行駛而出,突然高速連撞7車,事故造成1死4傷,一名準備接小孩回家的機車女騎士當場死亡。車輛暴衝的疑似為「癲癇發作」,肇事的女駕駛事後自述是因癲癇釀禍,發病時無法控制身體,腳踩油門直直往前撞。癲癇是遺傳?生活習慣不佳也可能發病癲癇最常見的發作型態是全身抽搐、四肢僵硬、雙眼上翻、失去意識等,症狀會依發作的腦部區域不同而異。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腦功能暨癲癇科主任鄭美雲表示,癲癇是一種常見、但不易察覺的神經疾病,如果生活習慣不佳,例如經常熬夜、過度壓力、過量喝酒、睡眠不足等,長期累積易讓大腦的神經元異常放電。鄭美雲說,大部分民眾以為癲癇是遺傳,出生即有癲癇的患者約10%,90%為後天因素,除了上述生活習慣,另一個罹患癲癇的原因是嚴重頭部外傷,也會產生異常放電。癲癇發作時該怎麼辦?癲癇又分為小發作、大發作,前者可能身體局部顫抖,但意識清楚;後者會全身抽搐、失去意識。鄭美雲提到,要診斷為癲癇,症狀為2次發作,發作時間間隔24小時以上,另加上腦波檢查是否不正常放電。確診後,需要長期服藥穩定病情,預防突然發作危及自己其他人生命安全。癲癇發作時該怎麼辦?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黃彥翔表示,患者當下其實無法自己處置、控制僵硬或顫抖的四肢,旁人可協助移開會撞到頭部的物品,避免造成二次傷害。另外,要保持呼吸道暢通,將硬物塞到嘴巴內防咬到舌頭的錯誤迷思,可能會造成窒息。黃彥翔提醒,患者發作結束時,保持安靜休息即可慢慢恢復,通常持續約數十秒至3分鐘,很少超過5分鐘以及連續發作。若發作時間超過3分鐘,或是全身性大發作,有昏厥、失禁等症狀,應立即送醫治療,避免腦部嚴重傷害。除了服藥控制,黃彥翔提到,患者要避免日常開車、爬高等行為,癲癇發作時,會者本身不會有危險,但開車會傷及他人、爬高會從高處墜落。因發作大多是不可預期,應避免從事有危險性的活動。關於癲癇患者的開車權益,交通部修法於2020年9月開放輕症或可控制型癲癇症患者可以考取駕照。黃彥翔認為,這項規定立意良善,可促使患者良好控制病情,也改善日常生活習慣,癲癇症狀可以穩定控制、降低發作機會。醫:病人能不能開車是複雜問題【記者沈能元/台北即時報導】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治醫師尤香玉說,每當發生此類事件都滿嚴重的,「真的十分不幸」,往往也造成其他癲癇患者擔心自己病情,不知何時復發,醫師也會擔心開車、騎車的病人,是否會發生類似事件,但癲癇病人能不能開車是個複雜的問題,畢竟有病人將病情控制良好,也有開車、騎車的需要,不能一網打盡,要求所有病人不能開車。尤香玉說,她不是肇事駕駛的主治醫師,並不清楚當事人的病情,依國內現行規定,癲癇患者只要二年內病情沒有發作,可以經由醫師開立診斷書,讓患者考取駕照,該規定與日、韓相同,而美國因國土幅員遼闊,依各州不同規定,約6個月至1年沒有發作,就可以開車。每位癲癇患者病情不同,尤香玉說,該門診中也有人按時服藥控制病情,長達5、10年都沒有發作,但癲癇何時發作是無法預測的,且病情可能會起伏不定,患者應隨時注意自己的狀況,但如果領取駕照期間,癲癇發作了,就不應該再開車。尤香玉提醒,癲癇患者遇有三大情境,包括熬夜多天、很多天沒有按時吃藥、或是女性患者生理期時,為癲癇發作的危險時刻,呼籲此時應提高警覺,避免開車、騎車,以保護自己及他人的安全。【疾病百科】癲癇症(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08 醫療.巴金森病
說話小聲 吃飯卡卡 巴金森病吞嚥障礙藏致命危機 專家建議2練習防肌肉退化
「許多巴金森病友等到發生吸入性肺炎送醫後,才發現其實早有吞嚥障礙的症狀。」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黃瑄湄表示,巴金森病的動作障礙不只影響身體肌肉動作,也會導致說話、呼吸及吞嚥功能退化,輕則講話小聲、含糊不清,重則進食嗆咳,造成吸入性肺炎釀致命風險;建議出現症狀時及早向神經內科醫師反應,轉介復健科醫師和語言治療師評估,安排臨床吞嚥評估和吞嚥攝影檢查,藉由提早積極訓練肌肉,幫助延緩退化的速度。同時,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避免細菌因為嗆咳到肺造成嚴重吸入性肺炎。不只影響肢體動作 說話吃飯困境加速退化巴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大腦神經退化疾病,國際研究指出,病友多於55至60歲間發病。典型的動作障礙常見手抖、小碎步與走路不平衡等,但隨病程發展,語言、呼吸及吞嚥功能也可能開始退化。黃瑄湄分享,口腔肌肉與控制說話的發聲系統有關,也會同步影響肺活量、喉嚨肌肉和聲帶動作。一旦退化,病患就會出現說話小聲、難調整語速、感覺話堵在嘴裡或字擠在一起等狀況。然而,更大的危機是口腔與喉嚨肌肉退化引起的吞嚥障礙。吞嚥功能退化時可能使巴金森病友容易流口水,進食速度慢,喝水、進食易嗆到,食物卡在喉嚨或有異物感,也無力咳出,這些不僅減少病患喝水、進食意願,長久下來也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甚至罹患肌少症。後期,病友們可能會因為反覆的嗆咳,而將液體、食物以及口咽部的致病菌帶入肺部,抵抗力降低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嚴重便會造成死亡。睡不好嗆咳更危險 坐姿與口腔清潔要到位黃瑄湄說,部分巴金森病友會合併有睡眠障礙症狀,因此,若病友已出現吞嚥困難的狀況,再加上睡眠品質不佳導致日夜顛倒,在用餐時一半睡著,都會增加嗆咳風險,另外分心吃飯配電視也應要避免。建議巴友在用餐時姿勢應要穩正,精神要好,若有意識到異物,才能及時咳出。她也補充,口腔不潔也是巴金森病友可能發生肺炎的原因之一。因口腔與腸胃道一樣有分好、壞菌,巴金森病友可能因口腔、喉部肌肉退化造成食物殘留仔在口腔和咽部,病友們往往不易察覺殘留在口腔、喉嚨的食物,時間久了這些殘留就容易滋生細菌。若平時少注意口腔清潔,形成牙菌斑或造成蛀牙疼痛,此時嗆咳將使壞菌進入肺部,引發吸入性肺炎,增加死亡風險。自我觀察變化 還可提早開始練習肌肉強度「大部分病患不容易判斷自己的病況,一旦有相關症狀,就應及時向醫師反應。」黃瑄湄表示,出現吞嚥障礙的巴金森病友經由神經內科醫師轉介至復健科後,語言治療師會進行臨床吞嚥評估以及吞嚥影像檢查,又分螢光吞嚥攝影檢查(VFSS)或吞嚥內視鏡檢查(FEES),觀察吞嚥過程是哪部分有異狀,再交由語言治療師針對困難進行客製化訓練。黃瑄湄分享,曾在一場巴金森病友會中透過「紅綠燈」方式,請巴金森病友自評吞嚥功能的狀況,透過後續檢查,發現大部分病友都高估自身狀況,甚至沒有察覺自己已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她建議,病友與家屬可以透過觀察日常中的細微變化,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一旦出現說話變小聲、吞嚥問題,提早與主治醫師反應進行後續治療與控制。也鼓勵在還未出現症狀時,病友平時可在家可以透過幾式簡單的日常練習,鍛鍊口腔與喉嚨肌肉的強度,延緩肌肉退化的速度:●吞嚥練習:第一式:「微笑」練習:把嘴角向兩旁拉開,拉得愈開愈好,維持 5 秒鐘。第二式:「吐舌」練習:把舌頭往前伸,伸得愈遠愈好,維持 5 秒鐘。 第三式:「123 喝水」練習:喝水時頭保持直立,先喝一口水,用力含著,數到 3 用力吞。●發聲練習第一式:張大嘴型念出「妹密賣摸姆」,每個音都誇大嘴形,拉高音調,想像自己的聲音可以投射到非常遠的地方,總共練習 5次。第二式:張大嘴型發出「阿」的聲音,並拉長聲音5秒,同樣想像自己的聲音傳得很遠,總共練習 5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8-08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如何避免快速退化?新治療、藥物、症狀延緩一次看
罹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數年,已持續吃藥這麼久,行動卻不見起色,除了綁垃圾袋、繫鞋帶穿襪等日常生活愈來愈困難,還常因腿軟等症狀站不穩跌倒,家人嘮叨「要活就要動」,其實對罹病多年的病友來說,他們並非不想走動,而是動不了,既擔心病情惡化,又氣自己,好沮喪……巴金森病最新治療建議有哪些?擔心副作用怎麼辦?有哪些招式可以幫助症狀延緩,改善腳無力?病友三大困境一次看。在這篇文章你可以看到📍巴金森病吃什麼能有效改善症狀?有什麼最新治療建議?📍巴金森病吃藥擔心副作用,不能停藥嗎?📍巴金森病腳無力、走路不穩,可以改善嗎?📍回想罹病前,自身有哪些症狀,其實是巴金森病的前兆(前驅症狀)?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社群與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姐妹社團合作,發起全台第一份巴金森病友生活經驗大調查,並邀請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等病友團體推廣。本次調查以線上填答的方式進行,總計回收1057份有效樣本,其中約七成五為巴金森病友、家屬或主要照顧者。受個資法保護與尊重病友隱私,或因巴金森病友行動不便等因素影響,調查以自願填答之巴金森病友與家屬為對象,且回覆對象偏向活躍於數位行為之病友及家屬。此外,本次調查結果,病友罹病期別多以早、中期為主,協助指導該調查的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推測,可能與中晚期病友對於線上調查的數位應用落差有關。吳瑞美表示,不同病程及罹病年份的巴金森病友,會出現的症狀及所需的治療都有所差異。每位病友對於藥物或手術治療的反應也不同,因此,在治療上需要配合病人的年紀、罹病期別與症狀表現、以及是否有其他共病等狀況全方位考量,量身打造治療方針。根據調查結果,吳瑞美期待以巴金森病友及照顧者常面對的疑問與困擾,提供大方向、原則性的參考指引,然而,不同期別的病友困擾各異,並非每個病友都會遇到一樣的狀況,透過規律回診,與醫師一同找出最適合的治療與照護方式,是延緩疾病退化最重要的觀念。本次調查反映巴金森病友常有外出行走障礙、藥物副作用、藥效減退等三大困擾,聯合報慢病好日子綜合整理元氣網過去之相關報導,將巴金森病各專家分享重點一次看:【困擾一】巴金森病吃什麼能有效改善症狀?有什麼最新治療建議?有三成五的病友出現藥效時好時壞的情形,且僅有兩成病友做過「藥效減退自評表」巴金森病友可能曾在症狀相當輕微時,使用B型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B Inhibitors);隨著病情進展,腦內自體分泌的多巴胺會減少,藥效需求也就增加,多數病友使用的藥物,大致可分為兩類:以直接補充多巴胺的左旋多巴(Levodopa, L-dopa)及刺激多巴胺接收體的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 DA)。根據2023最新發表的《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巴金森病治療建議》,早期巴金森病患者的用藥,在大於60歲至70歲以上病患因對副作用的耐受程度較低,建議優先使用左旋多巴;而在60歲(含)至70歲以下病患,則建議使用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台北神經醫學中心教學副院長葉篤學表示,雖然因應患者體質不一,部分患者使用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可能出現姿勢性低血壓、異常衝動等副作用,但也能避免過早出現如異動症等會為病友生活品質帶來影響的運動併發症。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神經內科首席主任巫錫霖表示,若藥效減退、波動或藥物副作用太強烈,影響病人行動能力或生活品質,就須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巴金森病的手術治療包含:深腦刺激術(DBS)及經顱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又稱神波刀、醫薩刀,目前只核准本態性震顫以及以震顫為主的巴金森症)目前手術以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為主,透過植入細長的電極導線,產生電流調控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藉以改善動作障礙症狀,降低巴金森病用藥量,減少高劑量藥物使用下容易產生的副作用。但他補充,並不是所有巴金森病人都適合接受手術,需要接受醫師深入的評估,如非典型巴金森病、巴金森病合併失智或憂鬱症病人就不適合進行這類手術。「如何讓帕金森氏症患者腦中多巴胺濃度維持在穩定狀態,是重要治療目標。」陸教授神經科診所院長陸清松以「巴金森病管理策略」圖示說明,多巴胺如能在血中維持穩定濃度,病友就能正常生活,甚至重返職場。如國內引進新劑型左多巴合併速效和緩釋效果,短效、長效成分進入體內,有助於穩定血中濃度,減少藥效波動,讓電力不中斷,找回身體主控權。 【早期巴友點這裡了解更多】>>>確診了巴金森病 我會失能嗎!早期巴友注意「這些事」停下退化的腳步 【中期巴友點這裡了解更多】>>>副作用、合併症通通來!巴金森病中期病況複雜,與醫師並肩作戰更關鍵【困擾二】巴金森病吃藥擔心副作用,不能停藥嗎?三成病友曾自行停藥或加減藥,這些病友中,超過六成自行調藥的原因是出現副作用導致身體不適。葉篤學表示,病友用藥幾年、經過蜜月期後,可能出現運動方面的併發症,如藥效減退或因多巴胺不足而「斷電」無法控制肢體,行動固僵。他也補充,若年輕發病的病友使用藥效較強劑量較高的左旋多巴,約五成患者在五年內會出現異動症,即服藥後的半小時到一小時間,身體會因瞬間獲得大量「電力」而突然不自主地全身扭動。陸清松指出,傳統藥物一天需服用三至四次,每次藥效維持三至四小時,許多病友在接受傳統藥物治療五、六年後,若沒了藥效,會陷入「木頭人」窘境,就像是中了迪士尼艾莎公主的魔法,頓時僵住,動彈不得。不少中期巴金森病人受藥物副作用或是藥物反應的不穩定性所苦,甚至因此出現放棄用藥的念頭,巫錫霖說,面對以上類似狀況的病人,可透過記錄吃藥時間、藥效時長、用藥反應等,回診時可以提供醫師當作參考,更利於調整用藥,尋找最適合的用藥策略。葉篤學補充,醫師也會視病患作息、職業與生活作息需求調整用藥,「治療過程若有特殊的用藥需求,都可以提出與醫師討論」他有位在職場中擔任主管的病患,回診時反應開會時被同事或客戶看見症狀,十分尷尬,於是他透過調整藥物協助病友在工作期間能更好地控制症狀表現。他鼓勵病友,多與醫師討論、依照醫囑用藥,配合規律運動,延長蜜月期超過十年並非不可能。高雄長庚醫院神經肌肉疾病科教授級主治醫師林祖功也形容,「一百位巴金森氏症病友,治療藥物搭配就有一百零一種方式。」當患者需長期用藥,有時藥物劑量不足或太強,而出現藥效波動,此時就要重新調整用藥。「部分巴金森病病友常因服藥後,感覺治療效果不佳而到處就醫,如此一來成了藥物白老鼠。」林祖功曾收治一名70多歲巴金森病女患者,始終感覺藥物治療沒有效果而到處就醫,每位醫師都在嘗試最佳用藥,而病人就是一直使用不同的藥物,不斷受苦。他建議轉換醫師時,應要有前一位醫師的轉診資料,並找尋神經內科醫師追蹤,避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困擾三】巴金森病腳無力、走路不穩,可以改善嗎?病友及家屬最困擾的情境:第一名為出門怕跌倒有近五成、第二名為身體失去平衡後,漸漸哪兒也不想去則占四成。巴金森病雖無法治癒,但可以靠運動延緩疾病惡化,並避免身體肌肉過於僵硬導致跌倒受傷,物理治療師池悅表示,曾有巴友反應,身體僵硬動不了,沒有信心,或長期沒運動,一動就會累,因此建議先從居家運動開始,以安全、不痛為首要,躺姿、坐姿、站姿各分享3招簡易居家運動: 許多巴金森病友反映腳無力的現象,肌力體能教練鄧浩翔表示,病友可透過訓練提升肌肉量、骨質、運動協調與反應能力,有助於預防跌倒、提升生活品質。他提醒,巴友的訓練動作要能讓自己大力呼吸,甚至有點短促,才能算是訓練,但「先求有,再求好」,不須一步到位。【醫起運動巴!更多內容點這裡】>>>巴友如何運動?專家推薦8招減緩僵硬、提升神經功能此外,巴金森病牽涉到神經、肌肉控制等,為延緩病程進入中晚期,病人應配合醫囑服藥及規律運動,並從罹病初期就要開始訓練吞嚥功能。林祖功說,巴金森氏症患者用餐時,有可能出現吞嚥困難,家人須多給予時間、耐心,尤其病友吞嚥功能不佳,喝水、吃流質食物容易嗆咳,建議在流質食物中適時添加增稠劑。且病友進食時一定要專心,原因是大腦退化後,無法一心多用,此時家人不要和病友說話,避免嗆咳感染肺炎。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黃瑄湄分享,巴友若出現吞嚥困難狀況,還可能減少病患喝水、進食意願,長久下來也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甚至罹患肌少症。後期,病友們可能會因為反覆的嗆咳,而將液體、食物以及口咽部的致病菌帶入肺部,抵抗力降低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嚴重便會造成死亡。因此除了身體四肢等運動,日常也可透過吞嚥練習,避免吞嚥困難的狀況發生。 另口腔肌肉也與控制說話的發聲系統有關,也會同步影響呼吸系統的肺活量與喉嚨聲帶震動。一旦退化,病患就會出現說話小聲、難調整語速、感覺話堵在嘴裡或字擠在一起等狀況。也可透過發聲練習提早鍛鍊。【醫起運動巴!更多內容點這裡】>>>說話小聲 吃飯卡卡 巴金森病吞嚥障礙藏致命危機 專家建議2練習防肌肉退化【想解惑】回想罹病前,自身有哪些症狀,其實是巴金森病的前兆(前驅症狀)?近五成病友在確診前都曾看錯科:其中,第一名為骨科約佔四成五、第二名為復健科占三成五。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典型的症狀是動作障礙,部分民眾想到手抖就會與巴金森病連結,事實上,仍有三成巴金森病人不會產生顫抖的症狀,尤其是較年輕的病人。有時他們出現的症狀可能是酸痛,僵硬,動作略為遲緩會被誤以為因壓力大、作息不正常才出現的問題。這些看似要掛骨科、復健科、精神科等的症狀,其實都可能是巴金森病的症狀表現。根據台灣臨床統計,巴金森病人常發生的非動作障礙症狀中,逾50%會出現頻尿等泌尿系統障礙;30%的病人有睡眠障礙、記憶障礙、憂鬱焦慮等;約25%會出現消化系統、性功能障礙或心血管疾病;甚至有10%的病人,會出現幻覺或妄想。然而以上的非動作障礙並不一定在確診巴金森病後才會出現,許多巴金森病友回想罹病前幾年,就曾有上述情形,吳瑞美解釋,快速動眼期是睡眠中的做夢階段,此時四肢應該呈現無力狀態,而部分有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RBD)症狀的病人,會真實表現在夢中的狀況,常拳打腳踢或大聲吼叫,一旦出現此症狀,有20%-30%會在5年內轉變為巴金森病,她補充,若出現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也要同時留意非典型巴金森病及阿茲海默症等可能。這些前兆回想起來,當時並不容易發現,吳瑞美表示,由於巴金森病是神經退化引起的疾病,反映出的前兆也常因人而異,患者通常是發現關節僵硬、動作比以前緩慢、散步時的步伐總是落後同伴,才自覺異常,最後於神經內科確診。【原來這些都是巴金森病惹的禍】>>>半夜拳打腳踢 夢話講不停 當心5年內巴金森病找上門!除了大調查的主要困境,聯合報慢病好日子亦邀請巴金森病友留言分享自身困擾,並由全台各縣市11位神經內科醫師為巴友及家庭解惑:【巴金森病友疑難雜症大補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8-02 醫療.腦部.神經
常常偏頭痛,止痛藥可以一直吃嗎?頭痛到什麼程度需就醫?
頭痛,是許多人生活日常的一部分,睡不好、壓力大、緊張、過勞、天氣變化等,都會引起偏頭痛,影響心情及工作表現。台灣頭痛學會今天公布偏頭痛帶來的巨大影響,這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是全球導致50歲以下民眾失能的主要原因,而且會造成經濟產值損失。女性比男性更易偏頭痛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楊鈞百表示,台灣目前約有200萬人受偏頭痛所苦,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有偏頭痛。許多人剛開始發病時,以為忍過去就好,或是直接服用止痛藥,國人尤其喜愛服用日本暢銷的止痛藥系列。但市面上的止痛藥成分大多是針對所有身體的疼痛,很容易服藥過量,反而傷肝傷腎。女性因為荷爾蒙波動,更容易誘發偏頭痛發作,台灣的女性患者是男性的三倍,又以18至50歲的青壯年族群最常見。統計所有因疾病請假或工作效率不佳的數字分析,偏頭痛患者平均每個月因病失能達3.6天,台灣頭痛學會推出全台第一個「偏頭痛友善職場指南」,呼籲企業為病友打造更友善的辦公環境。楊鈞百提到,頭痛是很主觀的症狀,但有客觀的診斷標準,民眾如果頭痛持續發作4至72小時,伴隨噁心、嘔吐、畏光或怕吵等症狀,建議就診神經內科或疼痛專科,過於頻繁服用止痛藥會造成肝、腎負擔,甚至可能產生藥物過度使用的慢性頭痛。每周頭痛超過1次需就醫偏頭痛雖然不會致命,但痛起來要人命,楊鈞百提到,如果每周頭痛超過1次就要尋求醫師協助,每周止痛藥吃超過2次,頭痛可能惡化,可透過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減少發作頻率。運動可以釋放多巴胺,有助於放鬆身心、減輕壓力,呼應「偏頭痛友善職場指南」,除了理解疾病,企業也應鼓勵員工參與健康活動。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吳致緯指出,依據台灣「偏頭痛病友生活調查」,大多數病人最初都先到一般診所就診,僅一成患者選擇神經內科,平均花費約3.3年才能診斷出偏頭痛。有病友分享,以為偏頭痛是常態,吃止痛藥或多休息就會改善,結果自行亂服藥,許多患者未被妥善診斷與治療。止痛藥過量反而會讓頭更痛吳致緯強調,止痛藥過量反而會讓頭更痛,若每周吃止痛藥的天數超過3天以上,或一個月使用藥物超過10至15天以上,就表示藥物使用量過多,肝臟可能無法正常代謝。止痛藥只是治標,要從預防性著手治本,調整生活方式、規律治療和回診才能預防偏頭痛發作時「痛不欲生」。
-
2024-07-26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新冠已經好了,為何咳嗽還不好?不單純的呼吸道問題怎麼解決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四:新冠肺炎【建議掛號科別】胸腔內科新冠的咳嗽 平均時間為19天新冠後咳嗽是相對於疲勞和喘比較輕微的症狀,但也十分惱人。大約六七成的病患得到新冠肺炎時會咳嗽,平均咳嗽時間為19天,但就是有人會咳好幾個月。跟所有感冒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一樣,大部分的人三個禮拜內會好,但就是會有人超過三周還在咳。門診很多過去並沒有氣喘或過敏病史的年輕人,新冠後咳嗽好幾個月都不會好,在這咳嗽大家就很害怕的時節,咳不好常引人側目,令人十分困擾。新冠病毒急性感染時導致黏膜發炎物質釋放,持續咳嗽很好理解,但痊癒後為什麼還會持續咳嗽的原因其實並不明確。過去呼吸道病毒研究指出,呼吸道病毒感染後,可以改變呼吸道上皮神經物質的傳導,甚至直接調節迷走神經,使感覺神經敏感性和活動性大增,導致氣管非常敏感,任何輕微風吹草動就很容以咳嗽。這種狀況下,只要吹到冷風,吃到辣椒,或是胃酸一點點逆流,可能就會咳嗽不止。當然,新冠不會只有導致咳嗽,同一篇研究提及病毒感染也會增強迷走神經對支氣管收縮的調控,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很多新冠後持續咳嗽的患者,我們去做氣喘肺功能測試,都有陽性的反應。臨床觀察有一些過去沒有氣喘的個案,感染新冠後被誘發咳嗽變異性氣喘的表現,這群個案對氣喘藥物治療的反應很好,持續治療後症狀就明顯緩解,後續追蹤肺功能也回到正常。長新冠咳嗽 不是單純的呼吸道問題因此,長新冠的咳嗽,並不是單純的呼吸道問題,可能包含了新冠病毒導致的後續神經炎症狀,因為神經發炎與調控過敏的現象,導致咳嗽很難改善。這種狀況下,單純呼吸道的藥物,不太容易看到很好的療效,目前建議的止咳藥多半是有神經調控成分的藥物會比較有效,其他輔助的做法就是使用抗過敏藥物,減少過度敏感的反應。但如果神經還是持續發炎和過敏,這些藥物其實就只是症狀治療,還是要適當的休息讓身體復原,以及避免接觸致敏物質導致咳嗽的發生。當然,有一些止痛的神經調節劑可能對咳嗽有效,但這些神經內科的藥物可能會影響認知功能,目前我還沒有使用在咳嗽的患者身上過。對於具有支氣管敏感性的咳嗽病人,用氣喘的方式治療,咳嗽可以明顯改善。還有許多研究進行中,這也代表目前長新冠的咳嗽治療並沒有很好的藥物和方案,但仍可釐清除了呼吸道黏膜的問題,還有神經發炎敏感的機轉,是未來研究新藥的大重點!參考文獻網址:1. https://doi.org/10.1016/S2213-2600(21)00125-9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678280/3.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08-020-00406-6(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7-25 焦點.元氣新聞
亞太醫院專科排名 我兒科表現佳
美國「新聞周刊」近期公布亞太地區醫院專科排名,在九大科別中,台灣以血液腫瘤科表現最強,共八家醫院擠入百大;排名最佳科別為兒科領域,台大兒醫排名第十六名;綜觀分析,台大位居台灣醫界龍頭,在九大科別評比中,均擠進百大排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台灣醫療體系優質,在艱困的健保體制下,仍持續提升病人安全、醫療品質,並投入醫療技術研究創新,實力應受肯定,醫院評比雖值得參考,但專家意見占比高,難免會有主觀成分,尤其對國際專家而言,「印象分數很重要」,台灣醫療水準絕對不輸南韓,但排名卻落後,這與國家形象、國際交流有關。吳明賢說,台大醫院在服務、教學、研究等實力上,絕不比東京大學差,但欠缺國際宣傳;他常鼓勵院內同仁,「對內」持續強化教學服務創新,「對外」應積極參與國際會議,憑實力站上國際舞台,將有助提升國家形象、醫療體系能見度,這就會反映在國際評比排名。這分亞太地區醫院九大專科排行榜,分別為心臟外科(台大三十四名)、心臟內科(台大廿七名)、神經內科(台大十八名)、神經外科(台大三十六名)、血液腫瘤科(台大十九名)、骨科(台大十八名)、胸腔科(台大六十四名)、兒科(台大兒童醫院十六名)、內分泌科(台大四十八名)。在九大專科中,台灣醫院在血液腫瘤科領域表現最為突出,共有八家擠進百大,分別為台大醫院(十九名)、林口長庚(四十五名)、和信醫院(四十九名)、台北榮總(五十五名)、高雄長庚(七十七名)、台中榮總(八十名)、成大醫院(九十名)、台大癌醫(九十一名)等。至於胸腔科,則表現較不理想,僅台大擠進百大醫院,名列六十四,而前三名依次為三星醫學中心(南韓)、亞洲醫學中心(南韓)、東大附醫(日本)。新聞周刊這分調查報告中,分別評比了澳洲、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南韓、台灣、泰國等。因亞太地區將邁入高齡化社會,希望這分醫院評比結果,成為民眾選擇醫院時的重要參考資訊。對於這項結果,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表示,心臟內科、神經外科為該院長久以來的強項,但排名卻不盡理想,心內科六十三名、神經外科四十九名。原因應該在參與這分線上調查的受訪者,以南韓、日本人居多,對台灣各醫院專科熟悉度有待商榷。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行政中心執行長游進邦表示,美國新聞周刊的排名,其評比的專家以及計分的項目等,皆未明確公布,各國專家的人數恐是決定此次排名的關鍵,因此這次排名結果,內部會納入參考,也會討論與台灣幾家醫院在次專科上的差距。名列台灣最佳專科排名 台大兒科醫嘆:人力嚴重斷層美國「新聞周刊」公布亞太醫院專科排名,台灣在九大科別中,排名最佳的為兒科,台大兒醫位居第十六名,台大小兒科特聘教授黃立民說,「我們排名前面是預期當中,也是不錯的一件事」。「現在反映的是舊日時光,因兒科醫師人力出現斷層,等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逐漸離開第一線,恐後繼無人。黃立民表示,台灣在小兒心臟科、小兒感染科、小兒風濕免疫等兒科領域上,國際競爭力超強,而神經科、血液腫瘤、遺傳學等科別,也能跟得上國際腳步,有待加強的是遺傳科,次專科醫師人數仍不多。整體來說,兒科醫師人力、素質與產出的教學研究及成果等,均處於領先地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小兒科教授黃高彬點出台灣兒科排名表現優異的三大原因,分別為「孩子生得少,父母相當重視幼兒健康」、「家長對於幼兒疫苗的接受度很高,即使費用相對高的自費疫苗,也願意花錢接種」、「台灣的健保制度涵蓋大部分小兒醫療」。「兒科醫師人力嚴重斷層,挑戰相當大。」黃立民說,目前經驗豐富的兒科醫師約五十至六十歲,卅到四十歲中壯年醫師已經不多,卅歲以下的兒科住院醫師人更少,憂心十年、廿年後台灣兒科可能青黃不接。針對政府對兒科醫師祭出諸多獎勵措施,黃立民認為成效不彰,因醫師花很多時間診治「重難罕」等病童,但沒能獲得應有的加給,平均薪水遜於其他科別醫師。黃高彬表示,孩子生得少,讓許多家長容易緊張,寶寶半夜發燒、拉肚子,常直奔急診,讓兒科醫師工作沉重,較難吸引新世代醫師。醫策會:台灣醫院評鑑 可納病人回饋「新聞周刊」最新亞太專科醫院排名報告首次將PROMs(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實施調查」列入評比項目中,醫策會新任執行長方震中表示,其中包括「病人自我報告評量調查」,這很可能成為日後國內醫院評鑑的重要參考,讓醫院了解病人看診治療後的整體滿意度、是否推薦該醫院,以及對醫療護理的回饋。方震中強調,台灣某些醫院專科照護護得患者肯定,具有很高知名度,其手術及照護水準在國內排名數一數二,希望未來台灣醫院評鑑項目也能增加疾病別的指標認證。國內未有一家醫院專科能進入亞太醫院專科排名前十,方震中認為,原因在於台灣醫院醫療資訊的公開透明化尚待加強,如果公開資訊不夠多,就無法讓人做出客觀的評比。這次亞太地區最佳專科醫院排名的評分標準眾多,包括同儕調查、病人滿意度、醫院品質指標等數據,健保署前署長李伯璋表示,台灣的醫療可近性很高,水準也不輸先進國家,患者對醫療的滿意度高達九成。但在專科領域上,整體來看,確實弱了一點,而這也是健保改革為何非做不可的原因,調整各科支付標準,讓各專科醫師可以發揮所長,致力於臨床研究或是手術技巧。
-
2024-07-24 醫療.腦部.神經
控制不了的顫抖,是巴金森病還是顫抖症?醫師教分辨二者抖動的差異
你有手抖的困擾嗎?當飢餓、緊張、寒冷時,常會不由自主抖動,但若是寫字、飲食、刷牙、手拿物品等進行手部動作時,還是抖個不停,小心是「原發性顫抖症」。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立楷表示,顫抖症容易與巴金森病搞混,不過還是可以從特徵症狀判別。手抖是巴金森病還是顫抖症?黃立楷說,巴金森病會出現行動緩慢、肌肉關節僵硬,當身體處於靜止休息狀態時,顫抖現象愈加明顯。顫抖症則是做事用力時雙手發抖,常有著規律的振動頻率,屬於常見的神經疾病之一,好發於高齡族群,老年人的盛行率高達20%,是巴金森病的5倍之多。「原發性顫抖症」的成因非常複雜,除了基因,還包括常喝咖啡及燒烤食物、抽菸等環境因素,至今還找不到致病原因。台大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副教授潘明楷發現顫抖症的核心機轉,找出「神經運算數學」機制,是緩解病患顫抖症狀的新契機。「原發性顫抖症」找不到致病因 治療陷困境潘明楷表示,原發性顫抖症目前在臨床治療上的困境,只有美國FDA核准的唯二藥物,且對於50%的病患無效。手術治療則以磁振導引超音波燒灼術(神波刀)進行腦部電刺激或破壞,但是效果幾年後就會慢慢減退。潘明楷的團隊透過數學、光電科技結合生物學,鑽研顫抖症的核心機轉,從「顫抖的本質」推算出頻率是如何產生,進而研究大腦和小腦之間神經迴路的動態變化,接著進行頻率調控研究。透過周期電刺激術干擾顫抖的頻率,可緩解病患顫抖症狀,成果於今年5月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潘明楷表示,顫抖症患者都有4到12秒間的抖動頻率,為追蹤高速頻率變化,研究團隊開發一系列光電技術,找出小腦內的共振迴路,打破過往「大腦跟小腦間的共振」觀念,直攻小腦的不正常神經元共振。令人束手無策的顫抖症,透過生醫與光電科技的跨領域結合,有了治療新曙光,未來有機會運用在小腦萎縮症及其他腦部退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