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確診
共找到
8966
筆 文章
-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擴大採檢1117人 PCR皆陰性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1月16日曾有確診者到訪,東吳大學校方今天表示,21日共採檢1117人,PCR檢測顯示皆為陰性。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公布2名桃園市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個案在台北市的公共場所足跡,其中案18116曾在1月16日搭捷運到東吳大學城中校區上課。東吳大學校方新聞稿指出,台北市衛生局連2天派遣行動採檢巴士到城中校區,針對城中校區師生進行採檢,20日共採檢662人,PCR檢測全數陰性,21日再擴大採檢1117人,PCR檢測也皆為陰性。東吳大學校方提到,遵照教育部防疫指引指示,城中校區已於21日至30日停課,請學生勿到校;學校也呼籲1月16日到19日間曾出入城中校區的師生到學校採檢,已返鄉的師生也建議就近到衛生局或醫院採檢。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83確診大爆發 遠雄自貿港區深夜+60
疫情失控?國內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八三例,確診人數大爆發,其中桃園遠雄自貿港區內的亞旭電腦廠擴大篩檢千人,到深夜又增加六十人確診;高雄增加十例,且找不到源頭。昨天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發布新增本土病例還僅廿三例,但社區多點爆發,晚間暴增為八十三例。對於疫情何時可控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應該要到春節之後」。昨天西堤餐廳出現二名用餐移工確診,但之前未被匡列,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昨天一早前往現場,針對公司進行千人篩檢,下午指揮中心公布移工任職的桃園亞旭電腦廠接觸者四人染疫,晚間指揮中心再發布,採檢一千零五人,其中六十人陽性,全日累積六十六例;另六七五人陰性,檢驗中二七○人,採檢疫調連夜進行。王必勝表示,晚間新確診六十例多數為移工,也有本國籍員工,初判是被西堤用餐移工感染,但因未採實聯制、且無隔離,加上距一月九日用餐日已超過十天,感染範圍仍待調查。目前從桃園、新竹到高雄及北市,相繼有案例現蹤,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表示,「我們努力清零、但也不能排除,未來必須與病毒共存」,強調目前都在可控範圍。指揮中心也未有升至三級警戒的計畫,陳時中表示,建議大家過年正常生活,口罩戴好,勤洗手,太擁擠的地方就避一避。指揮中心日前將四條傳播鏈列為重點,分別是亞東醫院護理師、新竹一家四口、高雄暴增個案及大湳市場買菜母女。昨天宣布亞東醫院護理師被境外確診病患感染、新竹一家四口染疫與聯邦銀行確診者有關,皆已找出感染源頭,但高雄暴增案例及大湳市場買菜母女感染源仍未明。西堤餐廳另延伸新增四名案例,分別為顧客小孩及一位北部患者,因與用餐顧客同診所就醫確診。另外有一名東吳進修班學生,曾與西堤餐廳個案同班而確診,還有西堤確診工讀生的同校老師確診。但陳時中說,沒有證據顯示,東吳大學和中壢高商是風險區域。桃機清潔員增一例清潔員確診,在檢疫期滿陰轉陽而發現,研判對社區影響小。另外桃園增一例因陪病檢驗陽性,且二採複驗Ct值高,可能為舊案。另一例為北市女性,因照顧一位自加拿大入境的小孩染疫,列入本土案例,且染Omicron可能性高。昨天高雄新增十名病例,加上最先染疫的一家三口,初步判斷均感染Omicron,但定序未出爐。陳時中指出,初步認為幼童父親疑為指標病例,昨天新增七例為工作相關人員,另三人則是診所接觸者。幼童父親曾至外籍船舶工作,可能因此染疫,船隻已前往韓國,將透過IHR(國際衛生條例窗口)通知,盼釐清源頭。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失控!桃園工廠廣篩1500人 晚間暴增60例確診
西堤餐廳今天出現二名用餐移工確診,因之前未被匡列,由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一早就前往現場,針對公司進行千人篩檢,今天下午指揮中心發布有移工任職的經貿公司接觸者四人染疫,總計六人。晚間傳出有更多案例因篩檢而確認,據了解,確診人數超過四十人。指揮中心表示,有關今日晚間桃園工廠新增檢出新冠肺炎陽性個案乙事,已採檢1005人,其中60人陽性,加上今日下午記者會已公布6人,累積66人,另675人陰性,檢驗中270人。相關疫調資料持續進行中,將於明(22)日下午記者會統一說明。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壢高商老師確診 桃衛生局:可能是首位雙感染源
桃園今天新增10例本土個案,其中,案18184是中壢高商的老師,疑似搭乘防疫計程車時被司機感染。對此,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表示,案18184有中壢高商、防疫計程車兩個可能感染源,「可能是台灣首例」,仍須基因定序才能確定。中壢西堤餐廳群聚案持續延燒,王文彥表示,在中壢高商學生(案17935)16日確診後,案18184被列入居隔名單,這名老師17日搭乘防疫計程車到南部的集中檢疫所,事後司機(案18020)確診,案18184經採檢也是陽性,實際感染源等基因定序完成後會再公告。市長鄭文燦表示,無論老師感染途徑為何,其子女就讀的復旦高中和慈文國中今天都預防性停課一天。
-
2022-01-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建仁:追求零確診不切實際 要準備與病毒共存
Omicron變異株成各國主要傳染變異株,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今天說,在有快篩、疫苗、口服抗病毒藥物下,追求零確診已不切實際,應要有「與病毒共存」心理準備。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延燒,近日出現多起感染Omicron變異株的確診個案,讓外界憂心疫情再起,陳建仁今天在臉書粉絲專頁貼文,籲應繼續提升完全接種覆蓋率,也提醒民眾不要害怕與病毒共存。陳建仁指出,他過去曾提出「冠狀病毒流感化的醫藥產業因應對策」的觀點,提到冠狀病毒可能漸漸演變成為流感一樣的病毒、可能成為持續存在且有週期循環的傳染病,因此必須加強相關防治藥物的研發與量產,包括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等。「兩年後的現在,COVID-19的演化果真朝著『傳染力越來越強、毒力越來越弱』的方向來演化。」陳建仁說,Omicron變異株從去年12月起,迅速成為各國的主要變異株,占所有定序病毒變異株的百分比超過90%,而Omicron傳染很快、重症很少,更令人慶幸的是「快篩、疫苗、口服抗病毒藥物」等防疫三寶,都已獲得緊急使用授權,正在被廣泛使用中。陳建仁指出,在疫苗與抗病毒藥物尚未上市前,當時COVID-19的平均致死率高達2%,零確診成為第1階段防疫的目標,而疫苗上市後,就進入COVID-19防疫的第2階段,主要目標是快速提升疫苗覆蓋率。陳建仁說,接種第1劑疫苗經過一段時間後,中和抗體濃度會自然逐漸下降,必須藉著接種第2、3劑疫苗來繼續提升中和抗體濃度至高原值、增加疫苗的保護力,而中和抗體濃度偏低的人,在暴露於Omicron變異株後,會產生突破性感染,但是絕大多數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重症與死亡比例相當低。他也舉數據指出,曾經被感染過或打過2劑疫苗(累計確診感染率加上完全接種覆蓋率)的人口百分比,分別以法國98%最高、其次為英國93%、新加坡92%、以色列87%、加拿大85%、挪威83%、美國83%、台灣71%,由於9成以上的人民已經具有保護力,英國、新加坡等國家已經採行「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新對策。陳建仁指出,COVID-19已演變出傳染力高而輕症或無症狀占多數的新變異株,人類很難完全撲滅它,COVID-19很可能會轉變成地方性疾病,而目前已經有快篩、疫苗、口服抗病毒藥物,追求「零確診」已經不切實際,而要有「與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陳建仁說,由於台灣防疫很成功,累計確診感染率是全球最低的少數國家之一,因此必須比其他國家更加努力,繼續提升完全接種覆蓋率,才能確實保護全民健康。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Omicron不再只有輕症個案 境外移入已有兩例感染肺炎
指揮中心今公布上周境外移入病毒基因定序檢驗結果。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於今年1月14日至20日,境外移入確診者病毒基因定序結果,感染Omicron人數為87人,去年到現在國內共篩檢278例Omicron。至於Delta境外移入,只有兩人,均是從越南入境。顯示Omicron疫情仍是處於壓倒性的勝利,預期感染Delta個案會愈來愈少。羅一鈞說,值得注意的是,Omicron的來源國除歐美、澳洲外,從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已有7例,與最近在機場邊境加強採檢自東南亞及南亞入境旅客,兩者是互相符合的,雖然有些國家疫情已從高峰逐漸下降,但台灣周邊鄰近國家的疫情需要特別注意。目前境外移入感染Omicron個案總計有461人,包括本土個案97人、境外移入364人,已超過Delta的300多例。指揮中心整理364例Omicron特徵,個案年齡分布於20至60歲,這與可以長途飛行及有返鄉過年需求的年齡層有關,但其中有一名患者年齡為80歲以上。染疫者中以突破性感染最多,高達338例,無症狀、輕症占多數,但有兩例為中、重度個案,細看病程應該是輕到中度肺炎。羅一鈞說,第一位是20多歲本國籍男性,沒有慢性病史,接種三劑疫苗,一劑AZ疫苗、兩劑BNT疫苗,他於12月中旬入境時,第一次檢驗為陰性,但檢疫第二天出現咳嗽、腹瀉、味覺異常,經採檢為Ct值14,到醫院急診就醫時血氧濃度為94%偏低,胸部X檢查,兩側肺部有輕微肺炎,立即隔離,經藥物治療,病情恢復快速,住院兩周就康復,符合解隔離條件出院,他沒有住進加護病房,雖然符合中重度分類,但沒有嚴重病症。另一名是30多歲外國籍懷孕女性,沒有慢性病史,打過兩劑AZ疫苗,她於12月下旬入境檢驗為陰性,但檢疫第四天出現不舒服,後續採檢Ct20,有兩側肺炎,但不需要氧氣治療,後續住院兩周也是康復出院,沒有住進加護病房。羅一鈞說,這兩名確診個案都是住在一般隔離病房,不需要住進加護病房,雖然境外移入364例有兩例,雖然病情為中重度,但屬於輕、中度肺炎,不算是重症情況。至於入境多久會驗到病毒,羅一鈞說,還是以入境當天最多,其餘大部分7天內驗到,超過7天還是在檢疫場所驗到,所以現在檢疫Omicron還在防火牆內,還沒到家裡或是到社區才被檢驗出來。
-
2022-01-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是否升三級?蘇貞昌:不排除必須與病毒共存
國內疫情不斷升溫,針對是否要升三級?標準為何?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下午受訪時重申,目前國內確診者都有軌跡可尋,「我們努力清零、但也不能排除,未來必須與病毒共存」,但他強調目前都還在可控範圍內。國內疫情持續升溫。蘇貞昌今天下午出席公平交易委員會成立30周年慶祝茶會,媒體詢問,春節將至,是否會有更嚴格的防疫措施,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也公開分享與病毒共存觀念,針對中央是否不再追求清零?以及柯文哲打算推動疫苗護照卻評價不一等。蘇貞昌回應,國際疫情嚴峻,每天有420萬人確診,不過在台灣,目前對相關確診者,都還軌跡可尋。他強調,「我們努力清零、但也不能排除,未來也必須跟病毒共存。」不過,蘇貞昌表示,但目前我們都還在可控範圍內,還請所有國人同胞,能打疫苗盡量讓疫苗覆蓋率能愈來愈提高,大家打疫苗避免重症和死亡,也請注意防疫規範,希望我們都能正常生活、平安。至於其他相關疫苗或其他作業,都依指揮中心規範進行。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染疫人數暴增10例足跡曝光 陳其邁證實是Omicron
高雄昨天新增一家三口本土確診病例,高雄港引擎維修員(案18156)、 CT值11.5病毒量高,高雄港34號碼頭快篩站昨天下午設快篩站,並事後匡列當時與他接觸人回溯採檢,今天新增10人確診、7人是高雄港群聚。市長陳其邁證實高雄累計個案已達13人,病毒初判為Omicron,潛伏期非常短,一天就發病。高雄市昨天出現今年首例本土案例,幼兒園一家三口確診。案18156是50幾歲的高雄港船舶引擎維修員,1月10日到高雄港43號碼頭麥拉倫輪船工作,1月10日至19日搭新光輪船到高雄港32號碼頭工作,1月16日曾去前鎮區保泰路北平京廚北方麵食館用餐,15日出現頭痛、咳嗽症狀。高雄市政府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陳其邁指出,今天高雄增加10例,分成新光輪7例、其他3例是在19 日耳鼻喉科門診看病,前後30分鐘內病患,全沒有症狀,從感染到確診,時間都非常短,尤其耳鼻喉科部份,隔天陽性確診,潛伏期非常短,一天就發病。陳其邁說,中央通知這次基金定序初步判定為 Omicron感染,這批病毒在歐美成為流行主流, 從個案來看,傳播非常快,要加快腳步擴大匡列。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昨天8點第一人確診, 中午左右2、3確診,主要區分為新光輪直接或間接感染7人,另3人是來自耳鼻喉科確診。新光輪部份,船上有3位鐵工確診及1位日用品雜貨商,都是屬於同一職場的接觸者,另3位沒有直接登上新光輪但也確診,傳播力相當強,。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3又創新高! 境外45例 經貿公司6人確診
國內新增6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3例本土個案及4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表示,今天確定病例本土23例,是今年來最多例。此外經貿特區有新增2名移工,曾到西堤用餐,但沒有出來採檢,其他4位職場相關人員也確診,整個公司有6人確診,上午已經檢驗千人員工,等待結果出爐。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0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20例男性、24例女性及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17例)、菲律賓(4例)、越南及以色列(各3例)、加拿大(2例)、波蘭、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瑞典、俄羅斯、英國及愛爾蘭(各1例)移入;另8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5日至1月2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394,04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375,246例排除),其中18,109例確診,分別為3,283例境外移入,14,77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1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21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四肢皮膚癢宛如「螞蟻在爬」!泌尿科醫師骨髓纖維化 女兒捐髓讓他落淚
約莫10年前出現頭痛、頭暈症狀,檢查罹患「血小板過多症」,這些年持續吃藥、每三個月抽血追蹤,直到二、三年前四肢皮膚開始發癢,宛如「螞蟻在爬」,抽血報告發現血球細胞異常,比對各項研究文獻,研判自身症狀與「骨髓纖維化」典型症狀雷同,進一步檢查即確診「骨髓纖維化」。轉為白血病 治療難度高無論是骨髓纖維化或血小板過多症,發生率都是萬分之一,在台灣屬於罕見疾病,每年僅200多名患者。骨髓纖維化患者人數少,臨床上常見年長者出現衰弱症狀,容易誤以為是老化問題而未再進一步檢查。骨髓纖維化若已轉為白血病,治療難度比一般白血病更高,若不治療,壽命可能「剩半年到一年」,因此必須趕緊接受骨髓移植,但國外骨髓移植成功率不到五成,以致治療與否令我相當猶豫。很感謝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林建嶔仔細分析,愈早治療愈快改善病況,讓我做好接受移植的心理準備。骨髓移植 最好勿逾55歲「骨髓移植不要超過55歲」的說法,也是我決定接受骨髓移植的一大關鍵因素。我自行分析解讀,若在55歲以下接受移植,成功率或許較高,「當時54歲的我,想說乾脆跟它拚了,別再想東想西!」於是決定做骨髓移植,花半年時間交接診所業務給學弟,半退休狀態展開療程。要做骨髓移植,需看HLA基因配對,但台灣屬於多種族基因,與自己完全相符的基因「全台一筆都沒有」,內心衝擊很大。找不到全合基因,改用半合基因也能移植,在多位親友比對下,醫師評估女兒的配對機率較高,骨髓反應也較好,因此由女兒捐骨髓給我。生這個病,我掉過兩次淚,第一次是得知骨髓纖維化可能轉白血病時,第二次則是看著女兒進開刀房捐周邊血,推進去的瞬間,「跟她視訊講講話,眼淚就無法控制地掉,想到小孩要為自己的疾病而受苦,相當不捨。」急輸血小板 感謝捐血人住院治療期間,多次遇到緊急狀況,急輸血小板,等了4到6小時終於盼到一袋血,「很感謝捐血人,真的是救命血。」雖因接受骨髓移植,我再也不能捐血也不能捐器官,但已規畫身後將捐大體,盡可能回饋社會。因為熱愛畫畫,時常在我的「怪醫鳥博士 Dr.Bird」臉書粉絲團繪畫衛教泌尿科知識。接受骨髓移植期間,自我要求「每天寫日記」,用畫畫來抽離、轉移肉體的不舒服,減輕焦慮或害怕感,正向態度有助於改善病情,每天發文也讓親友安心。「骨髓移植漫畫日記」引起不少病友共鳴,是繼泌尿科衛教書後的第二本著作。曾有一位網友私訊各類骨髓移植問題,原以為是患者本人,一問才知是家屬,原來他的家人先前做骨髓移植,住院兩個月完全與外界斷聯,不知道裡面發生何事,家屬後來看了我的移植日記,才知道家人在醫院內經歷了這些事,因此釋懷了。醫師變病人 理性看待治療同時是醫師又是病人,可以理性看待治療,減少對疾病的恐懼,也能了解病人的感受,移植日記融合理性與感性,對醫病雙方都很有幫助,也期盼正在對抗病魔的病人,哪怕治癒機會只有0.01%也要接受治療,才有成功的希望。醫學辭典/骨髓纖維化骨髓纖維化為骨髓過度增生疾病,骨髓造血幹細胞中造血母細胞不正常增生,使骨髓原本的造血功能轉嫁至脾臟或肝臟,造成脾臟腫大,正常人脾臟約5、6公分大,嚴重時可能擴增到20、30公分。骨髓纖維化初期,白血球、血小板異常增高,亦引發疲倦、皮膚癢、食欲差等不特定症狀,因症狀不明確較難確診,若未及早控制可能持續惡化,甚至引發急性白血病,治癒率恐不到一成。(諮詢/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林建嶔)詹皓凱小檔案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經歷:●中華民國泌尿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前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著作:●怪醫鳥博士的泌尿醫學院●怪醫鳥博士骨髓移植(漫畫)手記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新增2確診者 聯醫和平院區成立「東吳專案」採檢
疫情延燒!台北市昨新增兩名確診者,一名是北投區石牌國中學生家長、另一名則有國家音樂聽及春水堂足跡,北市府緊急通知校方並預計今大清消;國家音樂廳及春水堂則也先暫停營業環境消毒。北市教育局表示,國中學生家長因與大同區耳鼻喉科足跡重疊,採檢確診,匡列該校約400人,詳細人數將持續追蹤造冊。至於有國家音樂廳、春水堂足跡的確診個案,則由今天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另外案18116在1月16日到東吳大學城中校區5211教室上課,北市衛生局匡列65人居家隔離,昨晚校方再獲通知一名校外人士確診。由於東吳大學城中校區昨再新增1名校外確診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成立「東吳專案」,成中校區師生最慢要在1月25日前完成篩檢,並上網填寫採檢調查表,如有異常,北市衛生局會在24小時內主動通知受檢者。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一家三口群聚案 111名接觸者全採陰
高雄市發生一家三口家庭群聚案,緊急匡列362人進行採檢,高市衛生局深夜表示,4歲男童案18155就讀的保進松青幼兒園,接觸的80人經PCR採檢全數陰性。擔任緊急救護勤務的31名相關人員,檢驗結果也全數陰性。這起家庭群聚案,讓已五個月沒有本土確診個案的高雄市「破蛋」,因感染源不明,備受關注。確診者為父母及4歲男童一家三口,高市衛生局昨天火速匡列三人的密切接觸者採檢,部分PCR結果昨天深夜已出爐。衛生局表示,確診個案18155(4歲童)保進松青幼兒園接觸者共80人,PCR採檢全數陰性;另擔任緊急救護勤務的相關人員共31人,檢驗結果也全數陰性。一家三口近期的足跡除幼兒園、水療館、麥拉倫船、新光輪及好市多中華店外,1月16日下午5點30分到晚間7點30分,曾至「北平京廚北方麵食館-保泰店」用餐;至目前為止,採檢站仍持續對相關接觸者匡列採檢中。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燒到高雄3確診 4傳播鏈感染源不明
本土疫情燒至高雄,昨本土案例新增十三例、境外廿四例,目前已掌握的傳播鏈有六條,不明感染源傳播鏈昨再新增兩條,累計達四條不明感染源,含高雄確診的一家三口、桃園大湳市場確診母女、新竹一家四口及亞東醫院護理師染疫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這四條不明感染源列入疫情是否升溫的觀察重點。北市2例 有國家音樂廳足跡北市昨晚又傳出兩名新確診者,一例為石牌國中學生家人、另一例曾有國家音樂廳、春水堂足跡。台北市衛生局表示,該足跡是中央尚未公布案號的新個案,目前仍在疫調中。昨天新增的十三例本土案例,包含四例西堤餐廳相關個案(案一八一三六、一八一三七、一八一五二、一八一五三)、二例金嗓歌友會相關計程車乘客確診(案一八一三八、一八一三九)、一例亞東確診護理師次子(案一八一四○)、一例機場保全確診(案一八一五一),其餘五例個案感染源不明,分別為高雄一家三口確診(案一八一五五、一八一五六、一八一五七)及桃園大湳市場一對母女確診(一八一三五、一八一五四)。本土+13 大湳市場母女染疫陳時中表示,大湳市場染疫母女,女兒在科技廠上班,因有症狀就醫採檢確診,感染源不明;高雄染疫一家三口是因小孩(案一八一五五)住院採檢陽性,後續採檢父母也確診,根據疫調,小孩父親曾有北部足跡,但高市府調查後續排除,父母的工作與高雄港有關,感染源亦不明。而案一八一五五就讀的幼兒園已緊急篩檢。今起指揮中心開放「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供國內申請使用,要求進出部分娛樂場所,如歌廳、舞廳、夜總會、酒吧、夜店等十二類娛樂場所,需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打滿二劑且滿十四天,否則將開罰。短程落地篩檢 陽性率6趴至於桃機爆發疫情二周來累積衍生本土個案已經破百例,昨起針對印度、東南亞航班旅客進行短程落地篩檢。桃機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共檢驗十七個航班,針對航班檢驗陽性率為六點一三%。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落地採檢後陽性確診者,部分分流送至劍潭安心檢疫所。國內自一月十五日至廿日已轉送五十八位落地採檢陽性確診旅客前往,同時段落地採檢陽性共計一一四位,分流占五十點八,一月廿四日將再加入新北市泰山集中檢疫中心及桃園龜山集中檢疫所,共有三間量能達四四九間。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證實兩廳院春水堂晚間增確診者 指揮中心回應了
桃園群聚確診不斷延燒,台北市晚間傳出國家音樂廳及兩廳院春水堂、信義區百貨有確診足跡,北市衛生局證實,該案尚未列入案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晚間九點表示,尚未收到北市衛生局通報,仍在確認中。衛生局晚間公布確診的大湳市場買菜母女(案18135),曾於1月10日發病前7天在台北公共場域的確診足跡,包含統一時代百貨、微風信義、饗饗信義店,均已在今日通知有確診足跡,要求業者即刻閉店清消後次日恢復營業。除了信義區百貨有確診足跡外,國家音樂廳也傳有確診足跡,兩廳院因應疫情變化,配合政府疫調作業,國家音樂廳明日閉館一天,進行全棟清消,而位於該棟一樓的春水堂餐廳將自1月21日至23日暫停營業3天,預計1月24日恢復營業。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頻傳確診足跡!繼統一時代百貨、饗饗信義店 國家音樂廳也入列
國內本土疫情升溫,桃園群聚確診不斷延燒,台北市今晚再傳出有確診足跡,信義區統一時代百貨驚傳有確診足跡,北市衛生局證實,有桃園大湳市場買菜女(案18135)的足跡,除了統一時代百貨外,還有微風信義、饗饗信義店,足跡正在疫調中。衛生局晚間公布案18135於1月10日發病前7天在台北公共場域的確診足跡,包含統一時代百貨、微風信義、饗饗信義店,均已在今日通知有確診足跡,要求業者即刻閉店清消後次日恢復營業。除了信義區百貨有確診足跡外,國家音樂廳也傳有確診足跡,兩廳院公布,因應疫情變化,配合政府疫調作業,國家音樂廳明日閉館一天,進行全棟清消,而位於該棟一樓的春水堂餐廳將自1月21日至23日暫停營業3天,預計1月24日恢復營業。衛生局表示,國家音樂廳及春水堂的確診個案,中央尚未公布,目前北市正在做相關疫調及匡列。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東吳大學稱確診者無接觸師生 學生爆:很多人到校溫書
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2確診足跡個案,還涵蓋東吳大學內。東吳大學第一時間公告,稱師生均無直接接觸;不過傍晚就有學生收到訊息,助教要求16日以後曾到校的學生務必進行PCR篩檢,16時30分開始校園內就大排長龍。東吳的學生就爆料,因為這2周有期末考,就算是周末也有不少人待在學校看書。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東吳大學城中校區昨日驚傳有確診者足跡,台北市衛生局表示該確診者為案18116,因為職場在新北市,活動足跡橫跨雙北,曾在東吳大學上了一整天課程,對此校方表示,今日將啟動「擴大篩檢」,針對1月16日至1月20日,曾出入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的師生進行採檢,預估將採檢5000人左右。東吳大學昨日才發公告,指確診者曾在16日當天使用5211教室,也提到沒有師生和確診者有直接接觸。有企管系的學生說,上周雖然是期末考,但這周是彈性上課,有不少老師把期末考安排在這周,所以上周末其實有不少同學在學校讀書,而且還有不少人已經返鄉,根本不在台北,若萬一有確診者也篩不到。企管系學生提到,除了今天16時30分開始採檢外,由於人數太多,明日9時到12時還有安排篩檢、下周24日、25日也可以自行前往和平醫院透過「東吳專案」篩檢,助教還強調不能使用居家快篩取代PCR。有部分學生在群組內指出,將返鄉的學生召回恐怕會增加傳播風險,或說自己已經在台中,若還要回台北篩檢,「萬一我有得的話這樣高鐵的乘客會很刺激欸」。助教只能無奈地說,可以在大醫院篩檢,還強調「我只是負責轉達,不是訂定政策的人」。對此,北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已經安排了2輛行動篩檢巴士進駐東吳校園內,預計到明天12時會撤離。【中央社台北20日電】1名桃園市個案曾在東吳大學城中校區上課,台北市政府今天派遣行動篩檢隊協助師生擴大篩檢,約近700人已完成篩檢,其中有1人確診,明天將再派5台篩檢車前往協助。東吳大學城中校區16日曾有桃園市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者(案18116)足跡,校方已要求使用同教室的百餘名師生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台北市政府今天責成聯合醫院組成行動篩檢隊,下午4時30分開始到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籃球場旁擴大篩檢,因為師生人數眾多,篩檢勤務一直進行到晚間,近700人已完成篩檢。市府表示,由於東吳大學是發出簡訊通知16日到19日曾出入城中校區的師生返校篩檢,目前難以確認總人數,明天上午9時將再派出5台篩檢車到現場支援篩檢作業。台北市衛生局晚間表示,有1名尚未有案號的確診者曾到國家音樂廳內的春水堂消費;據指出,這名個案因與案18116足跡重疊而在今天採檢確診。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接受電訪強調,相關採檢結果將在明天下午防疫記者會上公布,醫護人員真的相當辛苦,穿著3級防護衣物要3到4個小時都無法飲水、進食、如廁,但仍堅守崗位,撐到最後真的受不了才交接,希望儘速協助師生採檢,安心返家。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不只東吳大學!西堤群聚案 還去信義區全家、世貿大樓
國內本土疫情燒進校園,北市衛生局昨晚證實,桃園個案18116曾到東吳大學城中校區,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其個案台北足跡,衛生局專門委員歐佳齡表示,個案所到場域環境均已清消完畢,已匡列65人,還在研議是否要擴大採檢,目前還在做防治作業。歐佳齡說明,案18116在北市的公共場域足跡,1月15日搭乘高鐵自桃園站自台北站、搭捷運自台北車站至象山站,以及自象山站至板橋站,曾去信義區全家松仁店、信義區環球世貿大樓;1月16日搭乘捷運往返板橋站至西門站,並在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待超過10個小時。東吳大學校方指出,昨傍晚接獲衛生局通知,1月16日在東吳城中校區有確診足跡,由於當天是周日,學校將某場地外借給校外人士辦活動,當天出席者都是校外人士,初步研判跟學校師生沒有直接互動,但當天活動結束後,有1名工友負責紫外線殺菌消毒,已請該校友至醫院做PCR採檢。有關該校學生透露,上課到一半被通知有確診足跡,要求100多名師生回家自主健康管理,歐佳齡表示,會做更詳細調查,目前只有匡列65人做居家隔離,但會討論是否擴大採檢,目前還在做防治工作。案18116是本國籍的40多歲男性,而他的小孩案18114,就是西堤牛排館確診學童案18053的同學。
-
2022-01-2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癲癇竟然是心律不整引發 老翁發作還好醫師發現不一樣
70歲男子沒有癲癇病史,最近因肺炎住院,卻突然抽搐昏迷,轉急診後有兩次發作,醫師發現患者短暫昏迷醒來之後意識馬上恢復正常,與一般癲癇醒來後仍會有意識混亂的情況不一樣,經過心電圖檢查,確定是因為心律不整而引發的癲癇,經過裝置心臟節律器後,目前已經沒有再發作。心律不整也會引發癲癇?!台南新樓醫院急診科醫師林士豪表示,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往往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一旦被當成一般的癲癇治療,可能會延誤病情,最嚴重可能猝死,還是要多注意。患者平日有高血壓病史,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最近住院後,突然意識不清合併四肢抽搐,轉到新樓醫院急診,又再發生兩次癲癇,經醫師診斷為病竇症候群引起的亞當斯-斯托克斯症候群(Adams-Stokes syndrome)。林士豪表示,亞當斯-斯托克斯症候群是指嚴重心律不整引起的暈厥症狀,當心搏過速或過緩時,由於心室輸出的血量下降,輸送到全身的血流量不足,導致大腦暫時性缺血,可能會突然出現心悸、胸悶、眩暈、抽搐或暈厥等症狀,一開始持續時間很短,病患可能不以為意,但若沒正確診斷及治療,嚴重者甚至會猝死。他表示,許多心律不整的患者,有時也會出現抽搐、昏倒等情況,乍看很像癲癇;所以遇有不明原因的癲癇,經檢查後腦波並無異常時,醫師和家屬都應提高警覺,及早做各種心電圖判定。林士豪説,心律不整有些是心搏過速,可能為心房顫動或心室頻脈等造成;而心搏過緩則可能是高度房室傳導阻斷或病竇症候群等。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也可能造成心跳變慢,通常停藥之後狀況會變好。該症候群臨床診斷不易,患者求診當下也不一定會發現,有時須透過24小時心電圖診斷。最近智慧型穿戴裝置流行,也可利用這些裝置偵測而提醒就診。心律不整依類型有不同治療方式,如藥物控制、心導管電燒、心臟節律器或是體內自動去顫器等。林醫師再次提醒,若自身或親友偶有心悸、胸悶、眩暈、抽搐或暈厥等症狀,或是測量心跳超過每分鐘150下或低於每分鐘50下,建議盡速就醫。
-
2022-01-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一家三口確診 職場、碼頭、幼兒園匡列362人採檢
高雄今有一家三口確診個案,高市緊急開疫調記者會,目前案18155幼童就讀的幼兒園快篩結果出爐,應採79人,因兩人請假,目前採檢的77人結果為陰性,PCR結果晚間出爐。案18157母親為第一線作業員,工作與水產、海產相關,接觸者高達200人。目前個案是職場感染還是家庭群聚仍須疫調確認。目前推測三例都是新感染個案,衛局三小時內動用四家醫院匡列362人進行採檢。根據高市衛生局疫調,初步已案18156父親排除北部旅遊史,但感染源還在查,朝兩艘船查察中,初步回報,船上沒有有症狀的個案,個案感染源是通勤途中或職場,還需要進行確認,先目前查二船,入港後將全面採檢,現正逐步釐清中。高市長陳其邁表示,三個案檢體待長庚判斷分析,都有做抗體檢查,確認誰先感染,另外檢體也做昆陽實驗室做RNA定序。包括職場、幼兒園,或男童就醫場所,也安排聯合醫院進駐松青幼兒園採檢,已設篩檢站。幼兒園部分由一位家屬同步住到旅館,共匡列79人,有9人員教職員。高港部分,高雄榮總下午一點半就進駐港區進行相關接觸的PCR採檢,另案18157母的部分,由民生醫院協助採檢。警局與疫調中心目前針對足步比對,父親除上下班,照顧小朋友等到過的地方都在疫調足跡中,陳其邁也強調,要拜託診所一二二三原則,為社區把關。近期送檢件數增加,不能掉以輕心。診所篩檢務必落實,也會行文各醫師公會。
-
2022-01-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市一家三口確診公布足跡 遍布好市多、碼頭、水療館
新冠疫情本土病例延燒至南部,今天全台本土案例增14人,其中高雄一家三口確診,目前感染源不明,就讀鳳山某幼兒園的孩子(案18155)因住院採檢為陽性,父(案18156)母(案18157)也為陽性確診。根據疫調父親工作與高雄港相關,三人足跡遍布好市多中華店、高港43碼頭、32碼頭、允利養生水療館、松青幼兒園等。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幼兒園目前採檢到77人,初步快篩為陰性,PCR檢驗需晚一點才有結果。目前幼兒園都由一名家長陪同小孩有專車送至專職旅館隔離。幼童在1月8日下午4點至5點間至允利養生水療館、3日至19日至保進松青幼兒園。父親則在1月10日在高雄港43碼頭、1月10日至19日到過高港32碼頭。而母親在15日至好市多中華店。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教授林孟志指出,幼童今早到長庚急診求診,有神經學症狀,因以前有舊病史,對長庚來說不是新病人,孩童因抽搐需住院檢查,依常規PCR,得知CT值近20,重複確認後,展開隔離措施。因母帶童來,針對父母採檢,都確診,第一時間將幼童入院接觸的檢查室等空間,人員都予匡列,對診室病患亦匡列,需治療的轉到負壓病房,長耕員工則依接觸者匡列處置。因孩童呼吸道症狀不明顯,未進到病房,感染源還在清查中,長庚醫療運轉如常。林孟東指出,幼童父母輕微呼吸道症狀,也查到父母亦染疫,但三人無明顯確旅遊史。呼籲民眾有輕微症狀即需就醫檢查,重要的是要打好疫苗,父母已打過兩劑,但仍突破性感染,民眾時間一到就要施打疫苗,追加劑一定也要盡快施打。只要有症狀,無明確接觸史旅遊史但有懷疑,就去診所採檢。
-
2022-01-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實聯制+1如同虛設? 陳時中:配合越多疫情控制越快
Omicron變異株傳播快速,桃機衍伸社區群聚案中,光是西堤餐廳中壢中山店就導致50名員工、顧客以及周圍親友染疫。有醫師認為,只要內用限制升級,這波Omicron疫情可望清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幾個傳播途徑都不排除,指揮中心現在也是朝清零方向努力,這也是一線人員最辛苦的地方。陳時中表示,Omicron傳播途徑的講法很多,有人認為可能空氣和物品傳播,因此指揮中心才會做一些場域的病毒監測。不過目前仍認為人與人接觸風險最高,第一線人員也很辛苦,用時間換取空間,希望能對Omicron的特性多一些了解,將有助於下一階段政策擬定。而政府推行的實聯制,但有民眾認為常常有一人代表掃QR Code,再以「+1、+2」的方式疊加同行人數,但等疫調時反而忘記和誰同行,等同虛設。陳時中則表示,沒有疫情時,大家就覺得實聯制很囉唆,但當疫情起來時又覺得重要;很難強制大家執行。只能希望民眾互相幫忙,萬一有確診可以及早被通知、及早檢測,配合越多,控制疫情就越快,請大家多多運用。
-
2022-01-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升三級?蘇貞昌:確診有軌跡可循 沒升級計畫
疫情升溫,針對是否考慮升三級,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下午出席活動時表示,雖然有確診個案,但都還有軌跡可循,「目前沒有升級計畫」。但他強調,仍應更嚴格地請大家遵守防疫規範,並呼籲民眾盡快打疫苗。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下午出席內政部營建數「馬路好行」頒獎典禮,針對疫情升溫,蘇貞昌說,國外疫情嚴峻,Omicron傳染力確實超強,也令人憂心。但因為國人一起合作努力,重視政府用的方法也非常有效,第一線防疫工作人員、清潔人員、司機等各方面都非常辛苦,使疫情都還在控制範圍內。蘇貞昌說,雖然有確診個案,但都還有軌跡可循,「所以目前並沒有升級的計畫」。但他強調,還是要更嚴格地請大家遵守防疫規範,並拜託盡快施打疫苗。蘇貞昌呼籲,若能打第三劑疫苗的盡快打,才能增加防疫,同時從Omicron傳染的結果可見,只要有注射疫苗,沒有重症或死亡的情形,顯然相對有效。
-
2022-01-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再增2條不明感染鏈! 曾有高雄港工作及北部足跡
國內本土新增13例個案,其中疑似又新增2條可能傳播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西堤餐廳個案等皆在匡列範圍內,要特別注意的是高雄一家三口確診及一對母女確診,需要特別注意。目前已知的個案有西堤餐廳相關有4例,為1月9日用餐的客人及衍伸個案。西堤餐廳的新增確診者(案18136、案18137)皆為1月9用餐客人,已在居家隔離中採減為陽性,目前一位無症狀、一位前幾天有咳嗽症狀,仍要持續觀察。另外原本確診的案17903客人,他的公公及婆婆沒到餐廳用餐也確診,列為(案18152、案18153),同樣對於社區的影響相對很小,皆在居家隔離期間就採檢陰性。但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一條來源不明的傳染鏈為(案18135、案18154)為一對母子,孩子為案18135在科技廠上班。另一條不明案例則發生在高雄為一家三口,孩子因住院採檢為陽性,父母也為陽性確診,列為(案18155、案18156、案18157),根據疫調父親案18156與高雄港相關,也曾有北部足跡。另外國內其他個案還包含歌友會相關個案,過去有一位確診者案17368為歌友會成員,也是計程車司機,他曾經載過二位洗腎患者及家屬,二人在醫院由陰轉陽確診,列為(案18138、案18139),判斷對社區影響較小。還有新增一位是機場保全確診,列為 (案18151),同時也是之前確診保全案17371的同住室友,當時已經在集中檢疫所隔離,現在期滿檢驗陽性,已到醫院治療。此外,昨天亞東醫院的確診護理師案17967,昨天被驗出長子確診,今日再新增次子由陰轉陽確診,列為(案18140),家中的父親、長子、次子等人都在醫院隔離,屬於家庭密切接觸者陽性,對社區威脅較少。西提4案例(2例)1月9日2位用餐顧客(2例)案17903,西堤顧客的家人(公公跟婆婆)其他9例(2例)科技廠上班員工與媽媽,感染源不明(3例)一家三口,兒子就醫驗出陽性,父母後也驗出陽性,父親工作與高雄港有關,也有北部足跡(2例)舊案17368歌友會計程車司機載送的2乘客(1例)機場保全,舊案機場保全的室友(1例)亞東醫院護理師的3歲次子‧另原案18119大湳市場工作人員,複驗原檢體陰性,再驗也呈現陰性,此案排除。
-
2022-01-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13! 境外24例 高雄一家三口染疫
國內新增3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3例本土個案及2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有13例本土個案,西堤中壢餐廳案有4例個案。此外歌友會的計程車司機衍伸2名載客確診,亞東確診護理師的次子、機場保全室友及高雄一家三口個案染疫。另外大湳市場菜販複驗為陰性,列為空號移除,但也新增一對母女染疫,總共13例個案。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5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3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分別自美國(10例)、越南(3例)、法國及澳大利亞(各2例)、巴拉圭及沙烏地阿拉伯(各1例)移入;另5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5日至1月1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363,20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344,301例排除),其中18,041例確診,分別為3,238例境外移入,14,74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1例空號病例(案18119,再次採檢為陰性,改判排除),累計11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20 癌症.胃癌
癌變1年成晚期胃竟破洞 醫師提醒3點保胃健康
57歲許先生2年多前檢出0期胃癌,但怕開刀未治療,1年後因腹痛就醫,竟是晚期胃癌,甚至胃還破洞。醫師提醒,注意飲食、留意腸胃不適症狀,並定期健檢,是保胃健康之道。收治病患的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今天在晚期胃癌治療新選擇記者會表示,胃癌長居十大癌症排行榜,每年約有3700至3900人新確診,雖好發於50至70歲族群,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陳明晃說,亞洲人胃癌好發於胃與小腸交界處,即胃的遠端,與幽門桿菌感染、吃醃漬物或燒烤等習慣有關;但近年發生在胃與食道交接處,即胃的近端者比例增加,與肥胖、糖尿病、胃食道逆流、飲酒等因素相關。陳明晃提到,胃癌症狀常與胃潰瘍、胃食道逆流混淆,如許先生先前雖曾檢查出0期胃癌,但怕開刀選擇追蹤,不久後出現腹部悶痛症狀,起初還以為是吃壞肚子,但進一步檢查卻已是胃癌晚期合併肝轉移,甚至胃還破個洞,期間僅隔短短1年。在胃癌治療上,陳明晃說,包含手術切除、化療、放療、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通常會先手術後,再選擇不同療法合併治療,是胃癌治療的新趨勢。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立宗也提到,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單用化療或手術,晚期胃癌並出現轉移的患者存活率不佳,合併使用不同療法,可提升治療成果。陳立宗也建議,飲食多吃蔬果,少吃煙燻醃漬食物,並留意持續的胃脹痛、消化不良、食慾差甚至消瘦等不適症狀,要儘早就醫;陳明晃也建議,一般人50歲以上者最好照胃鏡檢查,有胃癌家族史者則建議更早開始,且每隔1至2年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病灶並治療。
-
2022-01-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亞東護理師傳染鏈再+1!3歲兒居隔轉陽性確診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日前確診亞東護理師(案17967)的5歲兒子(案18081),在居隔中轉陽性確診。今日又爆另外一名居隔者也轉陽性確診。新北市衛生局今證實,亞東護理師的3歲小兒子也在居隔中確診,列為今天公布個案。指揮中心昨日說明,案17967基因定序和其他本土Omicron序列都不一樣,詳細感染源還在調查中。目前亞東護理師傳播鏈又再新增一名確診,新北市衛生局說明,是亞東護理師的3歲小兒子在居隔中轉陽確診,並列為今天公布個案,詳細個案訊息待中央疫情中心公布。
-
2022-01-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居家檢疫「縮短成10日」2條件不足 春節恐難實施
本土疫情累計破百例個案,加上春節境外返鄉人數多,Omicron變異株傳播速度快、潛伏期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會觀察世界趨勢,朝縮短檢疫期方向走。知情人士表示,原會議擬縮短為十天,但目前關於十天傳播力及病毒量等證據尚未充足,專家意見分歧仍未定案,且不會那麼快實施。陳時中日前於記者會表示,會請專家來討論是否要縮短檢期日期,將持續觀察世界趨勢,朝向縮短檢疫的方向前進。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因Omicron感染者多為輕症,隔離天數勢必縮短,就待指揮中心宣布。黃立民說,「即使被確診隔離,也是一下下就過去了。」如果是單身獨居,出現感冒症狀建議自我居家隔離10天,確保身邊的人不被感染。而知情人士透露,討論會議原提出要從14日縮短是為十日,但因為證據不夠充足,不敢驟下結論,就算確認要縮短檢疫期,也未必會在春節實施,要考量到本土疫情趨緩、關於檢疫期的病毒量和傳染力也要有科學證據才能判斷。面對本土疫情累計破百例確診,如何才算是「疫情趨緩」?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有兩個條件包含近期出現的本土個案,多找的到感染鏈,第二是確診數字有減少或持平,若是倍數成長就要小心有延燒的跡象。
-
2022-01-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2成沒打疫苗難病毒共存! 李秉穎憂Omicron侵社區釀重症亡
本土疫情延燒至今,已有超過百例個案確診。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指出,目前Omicron本土疫情仍持續,但狀況不如去年5月嚴重,但最怕擴及社區,使剩餘20%未打過任一劑疫苗的人感染,恐會造成醫療量能崩潰。自去年12月起,發生桃機人員染疫後,衍伸至社區確診,包含聚餐、銀行員、照服員等多起職場接觸及家戶感染。李秉穎上午8點至周玉蔻《新聞放鞭炮》節目受訪表示,「只要台灣有20%人口沒打疫苗,就無法放心與病毒共存。」他列舉,目前Omicron病毒感染不如去年5月嚴重,過去5月傳播鏈在社區擴散卻沒有被發現,因此只要「漏掉一個case」,每天就會增加好幾百例病例,但目前台灣有零星不明感染源和個案,都還能找到傳播鏈。不過面對本土疫情處境,「打疫苗與否」仍是存在的隱憂。李秉穎說,現在看到的確診個案多是第一線如桃機、計程車司機、醫護人員先感染,這些人有打過疫苗多是輕症,但現在仍有20%人口沒打疫苗,若受到感染,等於有五分之一導致重症及死亡出現,「目前準備很多專責病房,就怕這種狀況發生。」對於春節即將到來,醫師提醒,民眾有些防疫疲乏,人潮擁擠處仍多,務必要督促身邊人打疫苗,避免病毒擴散到社區,同時也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等自我防護措施。
-
2022-01-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居隔破3000可能再增加 鄭文燦:重要的公衛手段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上午主持地方防疫會議,宣布學校、社區關懷據點和親子館活動暫停,強調目的是為了降低農曆春節前的活動頻率,讓這波疫情不要擴散。他也呼籲距離春節還有一段時間,疫苗接種站還有BNT疫苗,鼓勵民眾接種。鄭文燦指出,目前居家隔離人數有一千多人,集中檢疫所也有兩千多人,目前總計共有3215人,隨著疫調匡列也會略增加。這段時間,因為學校疫情關係,有些幼童和學生必須隔離,家長必須陪伴,然每個家庭面對疫情挑戰,都展現親情跟任性。鄭文燦強調,現在很多個案是居隔期間和解隔前確診,這也代表社區的風險降低,居隔仍是非常重要的公衛手段,「要特別謝謝因為防疫而被居隔的家庭」。鄭表示,現在因為疫情有很多限制,學校、社區關懷據點的活動都暫停,原因是要降低過年前活動的頻率,減少群聚和聚餐的機會,讓這一波疫情不要擴散。我們如果要朝向疫情可控、可收斂的方向,仍要戒慎恐懼。他也說,距離除夕圍爐還有10天,要特別拜託民眾預約疫苗就去施打,如果民眾是要打BNT疫苗,不論第一劑、第二劑或第三劑,都可以隨到隨打,歡迎大家趕快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