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1 醫療.腦部.神經
搜尋
症狀
共找到
12737
筆 文章
-
-
2024-05-01 養生.聰明飲食
韭菜功效有哪些?吃韭菜能壯陽嗎?一次搞懂韭菜禁忌與推薦吃法
你喜歡吃韭菜嗎?韭菜跟蔥、蒜、香菜一樣,是被很多人排斥食物,但也有人愛得要死!韭菜最好吃的時候是「冬春之際」,吃起來口感脆嫩,香氣濃郁!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韭菜」的相關知識,包括韭菜功效、禁忌、挑選、保存與推薦吃法,不論你愛不愛韭菜都要了解一下!韭菜功效有哪些?韭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硫化丙烯、鈣、鋅、磷等營養素。營養師李婉萍於個人部落格指出,韭菜有降低血脂、預防腸癌、預防便祕的功效,其中所含硫化合物能殺菌、抗氧化和提振食慾;維生素C與鐵質還能增強抵抗力。不少人好奇,吃韭菜可以壯陽嗎?營養師林冠良於臉書粉絲頁指出,韭菜的鋅含量比較多,同時又有豐富的硫化丙烯,有刺激血液循環的作用,韭菜也含有其他種類的硫化物,具有擴張血管的效果,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雄風。韭菜禁忌有哪些?韭菜的營養素很多,但適度攝取即可。若韭菜吃多了會怎樣?中醫理論來說,韭菜屬於偏熱性的食物,多吃容易上火。尤其,以下兩類人食用韭菜,可能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火氣大者:韭菜有溫補特性,因此燥熱體質的人,可能會有便秘、口舌乾燥等症狀。腸胃功能低下者:韭菜裡面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有利於促進胃的蠕動,若腸胃不好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韭菜加牛肉會導致失眠、便秘?中醫師羅明宇表示,韭菜與牛肉都屬於過熱、過補的食物,兩者加乘成「熱進補」,也都具有易發的特性,容易讓人睡不好、排便困難,因此建議別一起吃。韭菜如何挑選韭菜要如何挑選?韭菜要以選莖葉粗大;葉片顏色鮮豔翠綠,質感柔軟;葉片尾端無枯黃、軟爛為主。《優活健康網》整理「韭菜挑選4招」,但也有人喜愛嗆辣的老韭菜,民眾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種類來判斷:韭菜葉:通常韭菜葉有分成細小與寬薄的模樣,建議選擇細小的韭菜葉,味道比較鮮嫩。韭菜根:韭菜根部有紅根、白根之分別,一般而言紅根韭菜的葉子會比較細小,想吃鮮嫩的就挑紅色根。注意含水量:韭菜含水量越高,口感會比較鮮嫩。民眾可以把韭菜豎立起來,若可以直立不往一旁彎曲,代表含水量高。比較根部大小:韭菜根部若細又長,就是比較鮮嫩的韭菜,根部又粗又短則反之。韭菜如何保存韭菜一不小心就會切太多,該如何保存?許多人會直接韭菜放入冰箱,這樣很容易變乾而腐爛,同時也會讓營養流失。教你「超神1招」延長韭菜保存時間,可以將韭菜放入保鮮盒,再注水,就可以保持濕潤、防乾枯,還能延長韭菜的保質期。若不得已一定要放冰箱,建議韭菜用保鮮膜包裹起來,最好多包裹幾層,然後再套上一層塑料袋,將韭菜隔絕空氣,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一般可以放7~10天。韭菜推薦吃法韭菜多作為調味劑,只要加一點就能讓口感提升,常見的韭菜料理有韭菜炒肉絲、韭菜水餃、韭菜餡餅、韭菜豬血湯等。除了這些常見的吃法外,炒韭菜也能搭配「酪梨」一起吃,不僅增進更多營養素,還有助於美肌。不過,韭菜的味道很重,想要去除臭味,可以在洗淨韭菜後,下鍋炒之前先淋熱水,能提升韭菜香甜兼除臭。【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3190.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5-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天然災害後的創傷與復原:發展心理社會環境的韌性與信任感
【編者按】:自從4月3日花蓮發生大地震以來,除了生命的損失、建築的崩塌、交通的阻斷之外,全國民眾飽受驚慌,尤其最近餘震不絕,更是令人難以忍受。我們非常感謝一向關心國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即時答應分享他對地震驚恐創傷後的精神困擾現象的看法,同時並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們的專家意見。→胡海國教授文章希望這些難得的醫學知識分享可以幫忙台灣社會大眾順利度過這段嚴厲天災的考驗。發生天然災害後,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一種需要被關切的精神健康問題。PTSD的核心特徵包括對創傷事件的持續強烈令人痛苦和恐懼的迴避反應,反覆地噩夢或白天歷歷在目的創傷經驗再體驗,情緒和認知的改變,持續的威脅感、睡眠障礙和過度警覺。天災及人禍都有可能引發PTSD,但過去研究顯示:人禍比天災更容易誘發PTSD;超過80%以上曾經遭逢各種天災或意外事件的民眾,日後不會罹患PTSD,然而將近一半的兒虐或強暴受害者都有可能發展成PTSD。在災害發生後,立即實施無差別的心理疏導(psychological debriefing),過去曾被認為能有效預防PTSD,然而近年科學研究並不支持這種做法。研究顯示:這種單次無差別的心理疏導可能無助於預防PTSD,甚至可能帶來副作用。相反地,針對受災民眾實際面臨的生活難題,實施問題導向的「支持性照護」(problem-based supportive care)在創傷後初期能有效減輕PTSD症狀,並有助於將已發展為PTSD或是為其他情緒行為障礙而苦的患者,有效轉介至更進一步治療。針對PTSD的治療,精神藥物特別是一部分抗憂鬱藥物,被證明可以有效緩解PTSD症狀,而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則是目前眾多心理治療當中,最具實證支持的方法。就目前可得的心理與藥物治療比較研究,針對PTSD而言,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藥物或是心理治療哪一個特別有效,還是要個別化地依據病患的狀況來選擇。在身心疾病的防治工作當中,我們經常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對於天災也需要有類似的概念。天然災害本身,或許難以準確預測與預防,然而從天災對於社會建構的可能衝擊出發,自承平時期,就開始系統性地增進社區的韌性,以減少萬一災害發生後包括心理層面的衝擊,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做法。「降低災害風險」(Disaster Risk Reduction, DRR)就是一種綜合性策略,強調針對災害的「社會性預防作為」。DRR的目的在減少自然和人為災害的風險,以增強社會韌性和支持可持續發展。DRR的實踐甚至需要立法工作的投入,隨著國際間對災害法律框架的關注增加,這些法律架結正在被用來保護人權並要求國家採取適當行動以預防未來災害的傷害。減災相關法律的發展幫助確定了災害管理的規範和責任,強調國家和地方政府在災害預防和應對中的角色。在這個框架之下,如何促進社區從過去的災害中學習並改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種從經驗中學習並轉化為具體行動的過程被稱為「轉型學習」(transformative learning)。透過轉型學習,人們可以根本性地改變對待災害的方式,從而提高對未來可能災害的應對能力。未來的DRR策略應該著重於如何在社區層面上建立共識,並通過衝突解決和情景規劃技術,整合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觀點和資源。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協調社區成員和政府的行動,共同開發出更適合當地社區的災害預防和應對策略,從而提高整體社會的韌性和應對災害的能力。在DRR的背景中,信任(trust)是促進社區合作與災害應對能力增強的關鍵因素。信任能夠促進社區成員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協作,使他們能夠共同面對和應對災害。當社區內部彼此的信任感較高時,成員更有可能參與到災害預防和應對計劃中,從而提高整個社區的應對能力。信任的重要性不僅表現在社區成員之間,還存在於社區與地方以及國家政府機構之間的互動中。當社區成員信任這些機構,能有效管理和分配資源來應對災害時,他們更有可能遵守災害應對計劃和措施。此外,信任可以增強社區對災害恢復過程中外來援助和資源的接受度,這對於災後重建和恢復至關重要。然而,建立和維護這種信任需要時間和努力,尤其是在多次災害經歷後。透過透明的溝通、積極的社區參與以及公正和高效的資源管理,可以逐步建立信任。社區領袖和政府官員應該努力展示其在災害管理中的能力和誠意,這樣可以進一步鞏固公眾的信任感。信任是降低災害風險的關鍵要素。它在增強社區韌性、提升災害應對能力以及促進有效的災後恢復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社區與政府機構都需要認識到作為災害風險管理策略一部分的建立與維護信任的重要性。參考文獻1. Yehuda R, Hoge CW, McFarlane AC,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5;1:15057.2. Shalev A, Liberzon I, Marmar C.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N Engl J Med 2017;376:2459-69.3. Ficara F, Wheeler M. A paradigm shift in disaster management: Incorporating a human rights-based approach to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J Emerg Manag 2023;21:557-76.4. Bonfanti RC, Oberti B, Ravazzoli E, Rinaldi A, Ruggieri S, Schimmenti A. The Role of Trust i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 Critical Review.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3;21:29. doi: 10.3390/ijerph21010029.延伸閱讀:4/28 讓震災的驚恐快快過去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01 養生.聰明飲食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抗老、防癌...5功效益健康 烹飪加上「這個」茄紅素多更多
茄紅素(Lycopene)屬於一種植物特有的植化素,是類胡蘿蔔素的一員,普遍存在於番茄、西瓜、紅心芭樂、紅色葡萄柚、石榴、木瓜等紅色系水果及其相關製品中,顏色愈紅、茄紅素含量愈高。雖然茄紅素是類胡蘿蔔素家族成員,但因為其不具有維生素A活性,因此,早期並未受到營養學界的重視,但經研究分析後發現,茄紅素的抗氧化能力是β-胡蘿蔔素的2倍,甚至是維生素E的10倍,高居所有類胡蘿蔔素中抗氧化能力的翹楚。營養博士吳映蓉表示,茄紅素因為有出色的抗氧化作用,所以受到學術界、營養學界的重視,近幾年也陸續發表許多相關的研究論文。目前有許多研究已經證實,茄紅素的確在身體保健上占有一席之地。功效作用多樣化1.預防癌症:根據流行病學研究指出,茄紅素不只可抑制癌細胞作用,減少癌症發作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可以達到預防的功用,尤其在乳癌、卵巢癌、肺癌、胃癌、胰臟癌等有顯著的預防效果。2.保護心血管:當壞的膽固醇(LDL)氧化卡在血管壁時,會造成血管壁失去彈性,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茄紅素的高抗氧化能力,則可抑制壞的膽固醇氧化合成,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3.改善攝護腺肥大:台大醫院研究發現,每天給予攝護腺肥大患者30 mg的茄紅素,12週後惱人的頻尿、排尿困難等排尿障礙症狀皆有明顯改善。而根據歐美流行病學研究報告也指出,茄紅素可抑制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升高,降低攝護腺癌風險。4.美白護膚:具抑制皮膚黑色素細胞的生成,攝取足夠的茄紅素,可達到美白效果。此外,其抵抗紫外線的能力比beta-胡蘿蔔素好,因此,能避免皮膚光傷害、減少皺紋和黑斑生成。5.抗老化:自由基是人體老化的關鍵,因茄紅素的高抗氧化能力,可去除體內因飲食、作息不正常等而滋生的過量自由基,就可延緩身體老化現象。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01 名人.好食課
陰雨總讓你憂愁?一圖看懂如何用2類食材緩解季節性情感障礙
最近雨一直下,心情感覺也好轉不起來,到底為什麼下雨容易使人憂愁,飲食上又可以怎麼吃幫助我們解憂,就讓好食課Titan林世航營養師來為你解惑,教教你怎麼吃才對!陰雨總讓你憂愁嗎?那你有可能有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簡稱SAD,於100個人當中,大約就有1.5人有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秋冬及雨季陽光照射時間短,體內血清素含量下降,造成憂鬱、情緒不穩的問題。SAD患者常見症狀1.情緒低落、不穩定,容易生氣或哭泣2.對於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甜食需求大增,有暴飲暴食跡象,也導致體重容易增加3.常常感到疲倦、容易昏昏欲睡4.遠離社交,減少出席社交場合的機會SAD患者飲食建議1.補充碳水化合物可以多吃南瓜、糙米、玉米、地瓜、栗子等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食材,促進血清素合成,並建議減少精製糖的攝取,因為甜食容易使血糖波動起伏大,容易有情緒不穩的問題2.維生素D食材可吃雞蛋、乾香菇、鮭魚、鰻魚、強化牛奶等高維生素D食材,因為研究發現缺乏日照,體內維生素D含量低,就容易有憂鬱傾向,而增加維生素D的攝取,有助於改善症狀!也建議多利用天氣好的時後出出門曬曬太陽,幫助自己透透氣,舒緩身心壓力,也可增加體內維生素D合成【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別再『為雨愁眸』,讓這些食材趕走你的憂愁!】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01 醫療.眼部
幾歲開始會有白內障?高金素梅緊急手術 執刀眼科醫:遇4症狀快就醫
58歲的立委高金素梅日前在立法院質詢時,戴著黃色透明護目鏡問政,她在臉書上分享「獨眼照」,並說最近視力愈來愈模糊,眼科醫師排了開刀,一切平安。高金素梅的眼睛怎麼了?為她動手術的奧斯卡眼科診所院長張正忠揭曉,原來她因白內障合併乾眼症,接受人工水晶體置換術及相關治療。負責執刀的張正忠指出,高金素梅半年前回診時,被診斷出患有輕微白內障,當下她很驚訝:「這不是老年人才會有的眼疾嗎?」後來忙於2024大選,疏於追蹤檢查視力,以為是老花眼的度數加深,但戴上新的眼鏡也沒有改善視力模糊、視野失焦,不自覺用力瞇眼想看清東西,甚至導致偏頭痛。白內障提早出現的原因張正忠指出,白內障不是老年人專利,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用眼過度、熬夜晚睡,再加上高度近視、忽略眼睛防曬,加速白內障產生。高金素梅平時喜歡戶外活動,但因工作需要大量閱讀文件資料,且時常盯著螢幕,屬於白內障高風險族群。檢查後發現,高金素梅白內障惡化,水晶體混濁且已有過熟跡象,建議接受進行人工水晶體置換。困擾高金素梅許久的問題還有乾眼症,她經常會感覺到眼睛乾澀、疲勞、畏光、有異物感,有時候會因搔癢而忍不住用手揉,造成更嚴重的角膜破皮。白內障、乾眼症部分症狀相似 遇4症狀快就醫張正忠說,白內障與乾眼症部分症狀相似,例如視力模糊、容易畏光,且皆有年輕化趨勢,也有些人會同時罹患這二種眼疾。張正忠提醒,白內障與乾眼症嚴重時危及視力健康,如果覺得視力模糊、眼睛發癢、乾澀不適,出現異物感,需就醫鑑別診斷,千萬別自行點眼藥水。白內障VS.乾眼症 症狀比一比白內障:水晶體變得混濁,不論遠近都看不清楚,東西看起來有疊層、殘影,眼睛容易疲勞、容易畏光。乾眼症:視力模糊,症狀時好時壞,早上起床時視力模糊、張不開眼睛;有些人感覺晚上視力比較差,偶爾有刺痛感、異物感和乾癢等症狀。張正忠表示,經討論後,高金素梅接受微創白內障手術,結合3D立體手術影像及導航系統,讓人工水晶體植入位置及散光度數調整更精準;也考量她日常用眼習慣,植入三焦人工水晶體,符合看清楚遠、中、近距離的視力要求,術後也不用再戴老花眼鏡;也同步使用自體血清生長修復受損角膜,並透過「眼科脈衝光」治療乾眼症。「三多三少」消除眼睛疲勞張正忠強調,鑑別診斷眼睛問題後,依自身狀況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除了用藥、手術,要讓眼睛多休息,日常掌握「三多與三少」原則,多看遠、多看綠、多閉眼;少看3C、少看電視、少熬夜,適度熱敷眼睛,對消除眼睛疲勞有幫助。
-
2024-04-30 醫療.腦部.神經
天氣熱脫水易引發急性腦中風 醫警告「三種人」注意!
台灣夏天高溫炎熱,容易出現水分流失狀況,一旦脫水嚴重,恐引發腦中風危機!一森診所院長、家醫科醫師林錦龍特別提醒,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應注意飲食控制、水分攝取和留意氣溫變化,以確保健康不受影響。三高患者適當補充水分維持血管健康林錦龍強調,三高患者應適當補充水分,降低因血壓上升、血液黏稠度增加而發生急性腦中風風險。此外,適度控制室內空調溫度,以避免急劇溫度變化,也有助於維持血管健康。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慢性病患者中,約5成同時患有多重共病,往往會增加急重症的風險,尤其神經科的病人常有多重共病,常見的是三高問題。一森診所神經學暨記憶健腦門診總監王培寧強調,這些慢性共病必須好好控制,神經科疾病的症狀才能被穩定住。血糖控制不佳恐二次中風一位80多歲典型三高患者,中風後到一森接受治療,患者和家人注意力只在中風後肢體的恢復,但血糖控制不佳,過年期間飯前血糖更一度飆到400mg/dL,肢體更無力了,令人擔憂二次中風發生的可能性。針對這名患者的治療,一森診所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柏儒表示,經由醫療團隊和營養師積極介入,為患者規畫個人化的治療照護方案,在專業指導與陪伴下,順利地控制了患者的血糖,睡眠及其他三高問題也在正確用藥下逐漸改善,病人的復健也進行的更順利。
-
2024-04-30 養生.家庭婚姻
為什麼男人外遇時會覺得「只要不被發現就好」?心理師解密男人感情出軌11大原因
透過諮商經驗中發現,多數男性認為情感出軌的時候,多半會認為只要不被發現就好,在心理上,有些男性會覺得純粹是個意外,或只是一次性的紓解,加上自己並沒有投入太多感情,所以是可以被原諒的。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其新書《從外遇洞察人心:療癒創傷與重建信任》中, 男性情感出軌的時候,無論是在工作或生活上受到的干擾都比較低,他們可以公私分明、性愛分開,這就是許多男性雖然跟伴侶的關係很好,卻會有外遇的原因。男性外遇會開始出現煩惱,原因多半是因為第三者對他們的要求越來越多,對方渴望親密與承諾的壓力越來越大,對方想要改變彼此互動的遊戲規則,這個時候,男性就被迫要跟對方溝通,不能單純地享受快樂的關係。男性感情出軌的11大原因就像到不同的城市觀光,可以欣賞不同的情調景緻,攀爬不同的山岳,可以領略不同的自然風光,追求不同的女人,可以得到不同的人生樂趣,喜歡征服各種難度的情人,不只感受自己的存在價值,更能體會多樣化的經驗與快樂。看多了男性各種情感出軌的行為後,大略可以歸納出下面幾種類型。1.用「性征服」來提升「自我觀感」的人許多人透過挑戰更高難度的工作或幫助他人解決問題來提升自我觀感,完成任務或看到他人克服困難後,會感到自豪。然而,有些人選擇透過「性征服」來增強自我形象,他們通過性愛展現自己的男子氣概,並努力讓情人深陷愛河。一旦確認對方已經完全臣服,他們可能會殘忍地提出分手,從對方的痛苦中感受到自己的強大。這類男性享受征服的感覺,喜愛展示自己的戰利品,並在他人的羨慕和忌妒中找到滿足感。2.外遇重建男性雄風國外曾有研究調查發現,賺的錢比伴侶少,或是在經濟上依靠伴侶支助的男性外遇比例最高,機率高達百分之十五,原因是跟另一半拿錢,會威脅到潛在的「男性形象」,為了重振男性雄風,外遇就是其中一個方法。3.把情人當玩具的人把情人當玩具的人最大的特徵是,只要有新玩具出現,就要想辦法弄一個來玩玩看,好玩的話,就玩久一點,不好玩的話,就換另一個遊戲玩。對他們來說,情人既然是玩具,當然類型越多種越好,玩法越刺激越好。抱著玩物或購物的心態與情人交往,反映在行為上,自然就會喜新厭舊,見一個愛一個,很難期望他們會珍惜別人的感情,顧慮別人的感受。4.罹患「性愛成癮症」的人「成癮症」通常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症狀:不斷地想著成癮的事物、隱瞞家人朋友、感受到強迫性的需求、以及隨著時間耐受性的增加,類似於吸毒或酗酒者需逐漸增加劑量。這些症狀會對個人的人際關係產生嚴重影響,並在試圖戒除時帶來極大的痛苦。許多患有「性愛成癮症」的人甚至不自知,更不明白自己為何會形成這樣的行為模式。5.處於中年危機、心理叛逆的人不少男性感情出軌都發生在心理危機的時候,突然在人生某個時刻,受到某個事件的刺激或啟發,覺得自己前半輩子為別人而活,現在自己該盡的責任都盡了,決定追求自己的渴望與慾望,中年叛逆的能量是很強大的,往往會摧毀家庭,甚至拋下一切過去的努力。6.習慣分散「感情風險」的人對於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來說,他們在交友和戀愛上總是傾向於分散風險,避免將所有的依賴放在同一個人身上。例如,我有一位朋友,在入伍前,他同時交往了六位女朋友,以此來確保即便其中一位變心,他依然有其他的情人可以依靠。他的想法是,六個女朋友不太可能在同一時間都改變心意。然而,當他退伍後,這六個穩定的關係讓他感到壓力倍增,因為他需要同時維持與這些女朋友的關係,這使他感到緊張和困擾。7.不懂拒絕的人還有一種人不是故意要花心,只因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的感情,使得情人越積越多,最後不曉得該怎麼處理。有個朋友的處境就是這樣,開頭只是有個女生跟他告白,受寵若驚之餘,他決定先跟對方做個朋友再慢慢想辦法。不料對方越陷越深,而他也覺得和對方很談得來,可是原來的女友對他也非常溫柔體貼,實在沒有藉口提分手,成天苦思該如何處理才好,他曾經因為不敢拒絕別人的感情,最高紀錄同時收留九個女朋友,讓他幾乎瀕臨崩潰的邊緣。8.報復對方的人另一半不配合或不願意發生親密關係,有些人會選擇用感情出軌來平衡自己的慾望與需求。也有些人是因為另一半做錯事情,企圖用外遇出軌來懲罰對方。9.經常交際應酬的人一開始或許是因為頻繁交際應酬、逢場作戲,但慢慢的假戲真做,跟交際場合的對象發展出感情。10.有「戀母情結」或「肛門期過度縱慾」的人佛洛伊德認為,我們每個人的「性態度」都與童年時期的肛門期發展有關。如果在這個階段,父母的教養方式過於放縱,孩子日後很容易陷入過度縱慾的困境。此外,個人在幼年階段與父母的三角關係中所產生的「戀母情結」也會影響他們日後的「性態度」。這種無法被滿足的潛意識情結,可能導致男性日後產生外遇行為。認識的女性朋友曾經歷一段摧毀心靈的外遇事件,在沒有做好準備的狀況下,無意間發現自己的母親與先生外遇,先生還很得意的表示,自己是幫她滿足媽媽的性需求,要是先生不滿足媽媽的性慾望,媽媽一樣會外遇。11.極度渴望受人歡迎的人自戀型男性常認為所有女性都會不由自主地愛上他們,因此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打扮自己以吸引異性注意。他們的焦點主要放在「自我表現」和「被愛慕」上,很少考慮他人的感受,不會體恤他人。因此,在他們腳踏多條船時,不會覺得這會對他人造成傷害;在他們看來,男女交往本是自然的吸引過程,一但吸引了對方,便可隨時結束關係。表面上看似熱情親切,實則只愛自己。他們需要他人的接納和喜愛來確認自我價值,只有在受到他人歡迎和喝采時,才能感到自我肯定。本文節錄:《從外遇洞察人心:療癒創傷與重建信任》一書延伸閱讀:.婚姻幸福男比女易出軌!比利時兩性專家:我們對外遇誤解,遠比想像的多.《淚之女王》糖衣包裹的殘酷婚姻真相:為什麼相愛的人結婚後反而不愛了?.妻婚後默默付出,卻換來夫外遇找小三!專家點出婚姻手原因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30 癌症.其他癌症
不必遠赴德國,《淚之女王》洪海仁罹「膠質細胞瘤」台灣就可治療!女主角頭痛、失憶…都是腦瘤常見症狀
話題韓劇《淚之女王》劇中女主角因罹患「雲狀細胞瘤」,最後結局與男主角遠赴德國治療。醫師指出,這個病應是「膠質細胞瘤」,而且台灣就可以治療,不用遠赴德國。洪海仁得的「雲狀細胞瘤」應是「膠質細胞瘤」由金秀賢、金智媛主演的韓劇《淚之女王》日前播出大結局,劇中女主角洪海仁(金智媛飾)因罹患罕病「雲狀細胞瘤」,最後與白賢祐(金秀賢飾)遠赴德國治療。土城長庚醫院副院長魏國珍表示,雲狀細胞瘤的正式醫學名稱應稱為「膠質細胞瘤」,以雲狀為名形容應是戲劇效果,要形容腫瘤飄渺、沒有界線的特質;膠質細胞瘤是最常見的腦瘤,每十萬人中約有三、四人罹病,人數不多,但並非罕見疾病,劇中所稱罕見是指其治療困難,因為腫瘤很廣泛,難以透過外科手術切除,「我看了劇中的片子,腫瘤樣態確實很困難、廣泛。」「膠質細胞瘤與正常腦組織不易區分,手術不易清除乾淨,若切太乾淨又會導致神經功能後遺症。」魏國珍表示,人體具有「血腦屏障」,藥物不易進入腦部,膠質細胞瘤不易藉由手術清除的前提下,以超音波加微氣泡方式,可打開血腦屏障,讓藥物進入腦部作用,有效控制腫瘤,讓患者不必手術。魏國珍表示,長庚醫院正進行相關臨床試驗,已進入第三期,待未來通過成為常規治療後,外國民眾也能來台治療,台灣病人也不用到外國尋求治療。腦瘤分型多 常見症狀頭痛、噁心、情緒及人格變化腦瘤分型相當多,大致可分「原發性」及「轉移性/續發性」,原發性腦瘤又有良性與惡性之分。根據魏國珍撰寫的長庚醫院「腦瘤」衛教資訊指出,原發性惡性腦瘤中將近80%為膠質瘤,源自膠細胞。一般性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第六對腦神經麻痺(造成複視),這些症狀主要反映出腦瘤造成的顱內壓上升。若腫瘤阻礙腦脊髓液循環,將造成水腦症,使顱內壓上升。患者心智狀態亦可能改變,出現如失語症、記憶力減退、注意力變差、情緒或人格變化等症狀。劇中女主角洪海仁亦有出現上述多種症狀。於去年3月病逝的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也是罹患其一種腦部惡性膠質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惡性膠質瘤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當發現時,腫瘤已經有相當程度大小。此疾病發生率雖較其他腫瘤來得低,但以現有治療方式如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不易根除且容易復發,相當棘手。花蓮慈濟醫院也致力從當歸萃取物中尋求治療腦瘤的契機十多年來,花蓮慈濟新藥創新研究團隊,希望能夠幫助腦瘤病患,改善生活品質,延長病患的存活時間,致力於新藥開發研究。先是發現當歸萃取物中的成分,有助於治療惡性腦瘤;進而於2014年,以細胞的壽命記時器「端粒酶」為標靶,從中草藥篩選出HK-001,能夠高度抑制「端粒酶」活性,並讓癌細胞快速老化。經多年努力,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當歸萃取物EF-001,可以抑制癌症免疫檢查點PD-L1,增強惡性膠質母細胞瘤免疫治療效果,也就是說EF-001可以去除PD-L1關掉T細胞的「觸手」,T細胞就可以辨認出腫瘤,進而殺死腫瘤細胞,提升免疫治療的效果。再將EF-001與生物材料聚酸酐結合,貼在病患的手術切除部位。因為手術部位還會有殘存肉眼看不見的腫瘤細胞,貼片貼在手術部位,達到局部藥物高濃度、高滲透、長時效的特性,在手術處,緩緩地釋放藥性,用以抑制腦瘤細胞的生長,且對正常細胞毒性很低,降低對其他正常腦細胞的傷害。【延伸閱讀】.「殯葬天王」龍巖集團李世聰神經膠質細胞瘤逝!醫:幾乎是惡性,8症狀要懷疑腦瘤可能.淚之女王海仁可來台治雲狀腦瘤?長庚醫師這樣說.開腦植當歸貼片 抗惡性腦膠質瘤.疾病百科/腦瘤【參考資料】.長庚紀念醫院.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4-30 醫療.泌尿腎臟
心情差又沒性致?當心可能睪固酮低下!症狀及補充療法一次看
您是否有性欲降低、勃起功能不滿意,伴隨體力變差、心情沮喪、運動能力下降,甚至晚餐後打瞌睡和工作表現不佳等問題?男性朋友遇到這些狀況,可能是性腺功能低下,千萬別羞於求醫。睪固酮是男性荷爾蒙主要成分,體內濃度在20至30歲達最高峰,之後隨年齡增長而慢慢下降;睪固酮濃度也會受到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謝症候群相關異常影響。此外,曾被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的男性,睪丸細胞可能受到病毒破壞,而影響睪固酮生成、勃起功能及造精能力。檢測血中睪固酮濃度,可以診斷是否性腺功能低下,由於荷爾蒙濃度在體內受到生理時鐘影響,建議在早上7至11點檢驗的數據較具參考價值。根據每名患者的實驗數據不同,也可能一併檢測攝護腺抗原指數、血紅素與血比容與其他性相關的荷爾蒙。門診時,會進行腰圍、身體質量指數(BMI)、攝護腺肛門指診和外生殖器理學檢查等。若確診為睪固酮低下,建議進行生活習慣改變,並與醫師討論睪固酮補充的形式,但補充前務必要確認沒有補充睪固酮的禁忌症,例如攝護腺癌、男性乳癌、生育需求、血比容過高及嚴重心衰竭等,再討論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而生活習慣與飲食的調整,對合併有代謝症候群的男性患者有加乘效果。睪固酮補充療法,包含針劑、外用凝膠、口服藥物與鼻噴劑,用藥後須定期監測攝護腺抗原指數、睪固酮濃度與血比容。患者接受睪固酮補充後,對於性功能表現與滿意度、生活機能、心理健康、增加肌肉量等,都會有明顯改善。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30 醫療.新陳代謝
喉嚨痛、脖子腫是感冒嗎?竟是「甲狀腺炎」惹禍!女比男風險高的甲狀腺炎QA一次看
一位30歲新手媽媽,在生產後約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心悸、手抖與體重減輕等症狀,本以為只是因為照顧小孩太累,因而不以為意;但在分娩後約6個月,這位媽媽開始感覺到體力越來越差且很容易怕冷,體重也漸漸增加,甚至出現2周胖快6公斤的狀況。驚覺不對之下,急至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求診,才發現自己原來有甲狀腺賀爾蒙不足(甲狀腺低下)的問題,醫師診斷她為「產後甲狀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在接受甲狀腺賀爾蒙的初步補充與治療1個月後,她的疲憊感已大幅解除,體重也開始下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舜禾說,「產後甲狀腺炎」屬於「自體免疫甲狀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家族,又稱「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發病原因常常是因為病人以前本來就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的體質」,生產後因免疫反彈被誘發並且加重。不過除了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甲狀腺炎」還可以分成哪些?症狀都一樣嗎?甲狀腺炎會自癒嗎?飲食上是否有什麼禁忌?甲狀腺炎是什麼?甲狀腺位在頸部喉結下方,正好在男生打領結的位置,大小、形狀也類似,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掌管體內新陳代謝、生長以及發育的功能,較常見的甲狀腺炎為「亞急性甲狀腺炎」以及「橋本氏甲狀腺炎」,兩者都好發於中年女性。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大部分是在感冒後發生,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患者的症狀包括心悸、盜汗、喉嚨痛、手抖等甲狀腺機能亢進(甲亢)症狀。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可能與遺傳以及部分環境因子(碘攝取過多或是吸菸),患者體內會產生抗甲狀腺抗體,會破壞自己的甲狀腺組織,如果沒有調整飲食妥善治療,有可能會發展成甲狀腺癌。甲狀腺炎症狀有哪些?亞急性甲狀腺炎根據雲林基督教醫院衛教資料,亞急性甲狀腺炎最常見的症狀是在頸部甲狀腺的部位感覺疼痛,且可能併有發燒,頸部疼痛可延伸至耳朵、下巴或喉嚨,其他症狀包括聲音沙啞、吞嚥疼痛、倦怠、肌肉或關節酸痛。在發炎初期,因甲狀腺組織受破壞,可能釋放出甲狀腺荷爾蒙,而產生短期的甲狀腺亢進。病患因此出現心悸、怕熱、緊張等甲狀腺亢進的症狀。然而,之後卻又可能演變成暫時性的甲狀腺功能低下。絕大部份病人的甲狀腺機能最後會回復到正常。橋本氏甲狀腺炎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林安琪表示,橋本氏甲狀腺炎多見於40~60歲的女性,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5~10倍。發病初期常無特殊症狀,常見症狀為硬且有多發性結節的甲狀腺腫。此外,亦可能合併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症狀。病人可能一開始只有甲狀腺腫,後來慢慢出現甲狀腺低下的症狀 (疲累、無力、怕冷、便祕、浮腫、皮膚及頭髮變乾變粗等) 。少數會出現甲狀腺亢進的症狀,如手抖、體重減輕、緊張、心悸、大便次數稱加,甚至凸眼等。甲狀腺炎的飲食禁忌?飲食禁忌主要針對橋本氏甲狀腺炎。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吳婉禎指出,橋本氏甲狀腺炎的治療以吃「低碘飲食」最重要,即避免多吃海中植物及海鮮,如海苔、海藻、海帶、紫菜、昆布等,包括昆布湯或昆布熬煮的火鍋湯底和拉麵湯;也可以考慮買無碘鹽,並減少外食機會;服用保健品時也要留意其含碘量。吳婉禎表示,透過飲食可降低病人甲狀腺腫、防止病程進展造成機能低下。若發生「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則需給予甲狀腺素補充治療,大部份人需終生服用甲狀腺素,每天約100~200微克,建議飯前服用,服用劑量的調整需請教醫師,切勿自行調藥。甲狀腺炎如何診斷?王舜禾醫師表示,橋本氏甲狀腺炎(自體免疫甲狀腺炎)可以藉由抽血與超音波診斷。依過去的研究顯示,此類患者有9成以上有抗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Anti-TPO Ab),因此可透過抽血來判斷是否有相關體質。因為甲狀腺可能曾經經歷反覆發炎,所以超音波下可見甲狀腺呈現不均勻回音(heterogeneous echogenicity),可以此來診斷。甲狀腺炎如何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根據雲林基督教醫院衛教資料,多數病人需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症狀。若症狀較嚴重,也可能需服用皮質類固醇。一般而言,服用類固醇1天之內,就可大大改善症狀。1週後便可逐漸減少類固醇劑量,但少數較嚴重的病人可能需使用類固醇長達3個月或更久。除消炎藥物外,若病患進入甲狀腺機能低下期,也必須暫時服用甲狀腺素補充。若有甲狀腺亢進通常不需要治療,因為症狀常是短暫且輕微的。橋本氏甲狀腺炎治療方式同上述,飲食上改採低碘飲食,如果有出現甲狀腺機能低下,則需補充甲狀腺素。為什麼產後會發生甲狀腺炎?王舜禾醫師表示,在正常生理中,因為胎兒有一半基因來自於父親,為了防止母親的免疫細胞認為胎兒是外來物而導致攻擊胎兒,母體會在懷孕期間下調自體免疫力,形成免疫「容忍期」,但在分娩後母體免疫力會「大幅反彈」,因此有許多自體免疫疾病都容易在產後2~6個月內發生,而「產後甲狀腺炎」就是自體免疫疾病的其中一種。「產後甲狀腺炎」屬於自體免疫甲狀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家族,發病原因常常是因為病人以前本來就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炎的體質」,生產後因免疫反彈被誘發並且加重。延伸閱讀: 手上冒出一粒粒小水泡,奇癢無比?皮膚科醫師:「汗皰疹」別擠破!水泡破掉會...
-
2024-04-30 醫療.眼部
人工淚液、眼藥水可改善乾眼症症狀嗎?4大治療迷思一次看
中老年人好發乾眼症,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褚庭雯指出,淚液分泌隨年齡增長而減少,尤其更年期婦女因荷爾蒙改變,淚水分泌較不足,容易出現乾眼症症狀。現今隨著3C產品使用普及、長期配戴隱形眼鏡、飲食上維生素A及Omega-3攝取不足,加上空氣汙染或長期暴露在戶外強風、冷氣房,乾眼症已有年輕化趨勢。常見乾眼症症狀,褚庭雯指出,除眼睛乾澀外,也容易感到眼睛疲勞、視力模糊,甚至有灼燒感,患者容易對環境中的光、風敏感,還會流眼淚。臨床上,除了民眾自述症狀外,也會透過理學檢查等確認眼表狀況。淚液膜分泌不穩是主因褚庭雯表示,乾眼症主要是因為眼睛表面淚液膜分泌不穩定,淚膜分三層,分別為眼瞼瞼板腺分泌的脂質層、淚腺分泌的水液層,以及杯狀細胞分泌的黏液層,三者缺一不可,只要其中一層分泌不足,就會引起乾眼症。乾眼症的治療也因成因不同而略有差異,褚庭雯說,像卸妝沒有確實清潔,可能造成眼瞼阻塞,可以透過熱敷眼睛達到舒緩,以40至45度的熱毛巾,每次約10分鐘左右進行熱敷;也可以透過脈衝光、熱動脈治療;還可以補充淚液、增加淚液品質,更嚴重者則要使用自體血清的眼藥水。戴隱形眼鏡注意透氧量預防乾眼症發生,日常眼睛保養相當重要。褚庭雯建議,飲食可多食用鮭魚、比目魚、沙丁魚等,素食者可以攝取亞麻仁油、核桃等;更要注意環境濕度,用眼時要記得眨眼,避免風直吹眼睛等,有助於遠離乾眼症。褚庭雯提醒,長期配戴隱形眼鏡者,可以選擇「透氧量」高的隱形眼鏡,但建議一天不要戴超過6至8小時,同時可以適當補充單支型未含保存劑人工淚液。4個QA了解乾眼症治療Q:點人工淚液有用嗎?A:適當補充人工淚液,可以改善乾眼症狀,但建議民眾有症狀應先就診,確診為乾眼症後,再視情況選擇合適人工淚液。乾眼症略分為缺水型及缺油型,醫師可以協助判斷應該補水還是補油,以及是否有其他症狀需要藥水輔助。Q:眼藥水可緩解眼睛不適?A:市面上有很多功能型眼藥水,但有些含薄荷醇或血管收縮劑等成分,短期使用雖然不適獲得舒緩,但長期使用可能加劇乾眼症狀。Q:蒸氣眼罩或熱毛巾敷眼睛,能讓眼睛不乾澀?A:乾眼症若為缺油型,油脂分泌不足影響淚膜的油脂層會造成乾眼症。以蒸氣眼罩或熱毛巾熱敷眼睛,可以軟化堵塞的瞼板腺的油脂分泌、促進血液循環,搭配眼瞼清潔,可以改善油脂分泌狀況,進而改善乾眼症。Q:眼睛冰敷也能改善乾眼症?A:冰敷是讓血管收縮,減少組織易釋放,具消腫、消瘀作用,可以降低過敏細胞活性、止痛止癢,但不建議使用冰敷消除乾眼症狀。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9 醫療.中醫
地震後易驚慌?「柴胡桂枝乾薑湯」助緩解心悸、胸悶、失眠
403花蓮地震後,陸續發生好幾起大規模地震,且都在半夜時段,許多人被震到驚醒。重大災難引起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會讓人產生心悸、失眠、變得敏感、易受驚嚇、情緒不穩等症狀,從中醫觀點來看,這些症狀屬於驚悸、怔忡、不寐,可以用中藥複方調節五臟氣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地震後的創傷後症候群,常見肝氣鬱結,主要是情緒起伏不斷,易合併胸悶、心悸、失眠,「柴胡桂枝乾薑湯」有助於緩解心悸亢進、不眠症。林舜穀表示,一項日本的隨機對照試驗,針對2011東日本大地震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受害者,持續服用柴胡桂枝乾薑湯二星期,創傷事件影響測量表分數顯著下降,也較少有過度警覺的表現,地震當下的驚嚇畫面比較不會在腦中盤旋不去。若是被最近頻繁的餘震嚇到,或是大地震陰影久久未去,可以諮詢中醫師緩解心理煎熬。柴胡桂枝乾薑湯材料:柴胡24克(8兩)桂枝去皮9克(3兩)乾薑6克(2兩)黃芩9克(3兩)栝蔞根12克(4兩)牡蠣熬6克(2兩)炙甘草6克(2兩)另一項針對2008年四川地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的對照試驗,以中藥消痰解鬱方治療後,明顯改善焦慮、憂鬱以及睡眠品質。消痰解鬱方以兩個著名的方劑:逍遙散與二陳湯為核心,再加入石菖蒲芳香開竅而寧心神,大黃與黃連苦寒清熱而瀉心火、龍骨與牡蠣潛降陽氣而鎮心神。逍遙散的成分有柴胡、薄荷、白芍、白朮、茯苓、甘草等,疏肝解鬱加上調理脾胃的功效,是中醫常用來減輕焦慮的處方;二陳湯有半夏、陳皮、茯苓等藥材組合,可理氣、燥濕。林舜穀提醒,中醫治療可以改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生理與心理過度反應,幫助患者恢復生活,其劑量應遵守醫師指示服用,建議可先就診諮詢,依據體質診斷後調劑給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9 名人.好食課
一換季過敏性鼻炎就跟著來?一圖看懂如何從飲食改善換季過敏
一換季過敏性鼻炎有跟著來,到底要如何改善或緩解這些過敏症狀,好食課Lexie張宜臻營養師整理9項抗過敏營養+2大保健食品報你知!9大抗過敏營養根據《Nutrients》期刊2023年一篇文獻指出,飲食與過敏有著極大的關係,其中高熱量、高飽和脂肪酸、n-6脂肪酸、低蔬果攝取、高加工食品及低維生素ADE與鋅鐵會增加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風險,而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及一些微量營養素則可減經症狀或降低風險!.維生素A:可維持皮膚、黏膜完整性,幫助減少外來物入侵,也可刺激調節T細胞,幫助維持身體對過敏原的免疫耐受性。飲食可吃:豬肝、南瓜、地瓜、胡蘿蔔。.維生素D:具有調節免疫的作用,充足的維生素D可降低過敏性鼻炎風險及異味性皮膚炎的嚴重度。飲食可吃:雞蛋、鮭魚、鰻魚、強化牛奶、日曬乾香菇。.維生素E:具有抗發炎的功效,於動物實驗發現給予維生素E可降低組織胺78%,並減輕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症狀。飲食可吃:堅果種子(葵瓜子、黑芝麻、花生、杏仁)、酪梨、全穀雜糧。.鋅:補充鋅可幫助降低身體發炎情形,並幫助調節型T細胞分化,缺乏鋅則會增加過敏疾病的風險。飲食可吃:牡蠣、牛肉、南瓜籽。.鐵:鐵除了與造血有關外,免疫細胞中也需要鐵來維持其活化狀態。飲食可吃:豬血、蛤蜊、紅莧菜、豬肝。.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透過被腸道細菌代謝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如:丁酸)來預防過敏性氣喘及異味性皮膚炎等過敏問題。飲食可吃:黑木耳、菠菜、地瓜葉、香菇、海帶、青椒。.ω-3脂肪酸:ω-3脂肪酸對於過敏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補充ω-3脂肪酸可幫助改善皮膚屏障功能,減輕過敏性鼻炎症狀,也可減輕一些皮膚搔癢問題。飲食可吃:鯖魚、秋刀魚、亞麻籽油、核桃。.柚皮素:柚皮素主要存在於柑橘皮中,可抑制TSLP(一種細胞激素,會去誘導過敏性發炎),進而預防過敏性疾病。飲食可吃:柳丁、橘子、葡萄柚。.槲皮素:可降低發炎反應,減少血清中IgE和Th2相關細胞激素,降低發炎浸潤情形與過敏性鼻炎症狀。飲食可吃:洋蔥、青椒、蘆筍、莓果(蔓越莓、藍莓)。保健食品1.魚油:富含ω-3脂肪酸,其中這些脂肪在體內會代謝成具有特定抗發炎、減少過敏作用的前列腺素與白三烯素等,幫助我們改善過敏症狀!2.益生菌:好的腸道菌也能造就好體質,有些菌株具有過敏調節的功效,除了目前食藥署審核通過具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的特定益生菌、優酪乳(總乳酸菌)等,也可觀察一下一些日常保健用的益生菌是否有副乾酪乳酸桿菌等調整體質功效!【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改善換季過敏!飲食+保健這樣吃】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9 焦點.用藥停看聽
不敢吃正露丸了,拉肚子能吃什麼?5食物建議,「烤焦吐司」竟有助止瀉
部分民眾會吃「正露丸」,改善腸胃不適或腹瀉等症狀,近期日本「極東」生產的品項,遭控檢測報告長年造假,引發討論。醫師指出,正露丸比較像是在拉肚子的時候,用來緩解症狀,和每天吃的保健食品不同;另外,如果發生腹瀉情形,烤焦的吐司、鹽水、不要太濃的茶等都有幫助,也可以吃清淡的粥、白飯等補充養份、吃蘋果泥修護腸胃粘膜,但如果持續超過3天,且合併嘔吐、發燒等全身性症狀,就要盡快就醫。拉肚子超過3天不單純,該警覺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說,拉肚子的時候腸胃會快速蠕動,民眾會吃正露丸的時間點,一般是出現腹瀉症狀時,用以減緩相關症狀,通常在病況改善、排便次數減少就不會吃,和先前傳出多起腎臟不良反應通報、民眾長年天天吃的保健食品不同。朱光恩表示,如果拉肚子超過3天、每天拉6至8次,又合併合併嘔吐、發燒等全身性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可能就不是單純拉肚子,而是細菌性感染,最近很多食安事件,如果拉肚子好天沒緩解,又出現高燒不退、嘔吐的情形,就要趕快就診。運動飲料可加點鹽巴嘔吐的時候,很多電解質會被吐出來,一旦全身性電解質不平衡,會出現心律不整、抽筋、全身肌肉酸痛等情形,朱光恩提醒,尤其部分免疫功能有問題的族群,如小孩、慢性病、糖尿病換、腎功能不佳、癌症治療等慢性疾病族群,一旦出現發燒、拉肚子等,可能會更迅速惡化。許多民眾會在拉肚子的時候喝運動飲料,朱光恩表示,這是可以的選擇,但當中的糖粉,也可能會加速腸子蠕動、脫水會更快,建議可以用白開水加一小撮鹽巴,藉由鹽分中的鈉離子和鉀離子改善,不過也不要加太多,只要有鹹味即可。朱光恩指出,拉肚子的時候要盡量清淡,如少許粥或白飯補充養份,蘋果泥也是不錯的選擇;飲品方面,可以喝茶湯緩解,不過只要把茶包放置2分鐘左右即可,避免泡太久、太濃,因為太濃可能導致過多咖啡因對胃部造成刺激。焦黑吐司竟是止瀉幫手另外,大眾印象中要「敬而遠之」的焦黑吐司也能成為止瀉幫手,朱光恩表示,由於腹瀉時腸子會持續分泌水分,導致出現水瀉的情形,建議可將白土司、麵包「烤得焦一點」,因為黑黑焦焦的吐司反而有助吸水、幫助糞便較為成形、不那麼水瀉,當然也不可以天天吃,只要症狀緩解就可恢復正常飲食。針對有日本「極東」公司生產的知名腸胃藥「正露丸」遭控檢測報告長年造假,已遭當局勒令30日起停賣22天、停產23天,不過,日本有數間製藥公司各自生產製造正露丸,但極東以及德佑等2家,有過藥品特定成分(東莨菪、Scopolia Extract)含量偏離規格的業者,因未能提出調查報告等文件,自去年2月1日起不得輸入。5食物有助緩解拉肚子1.運動飲料加鹽巴2.少許粥或白飯3.蘋果泥4.可喝點茶湯,茶不可太濃5.焦黑吐司日本極東正露丸檢測報告造假 高市衛生局:核准輸入的不是這一牌【聯合報/ 記者王勇超/高雄即時報導】不少民眾家中的常備藥會有日本正露丸,但日本富山縣富山市製藥商「Kyokuto」(極東)公司生產的正露丸,被查出檢測報告造假!高市衛生局今天下午表示,目前國內核准輸入的「喇叭牌正露丸(衛署藥輸字第022263號)」,並非該製藥商所屬藥品,請民眾放心。高市衛生局藥政科長蔡智仁說,在日本有數間製藥公司各自生產製造正露丸,極東公司生產的正露丸,最近被查出檢測報告造假,高市衛生局為了避免民眾恐慌,主動查察,發現目前台灣核准輸入的「喇叭牌正露丸(衛署藥輸字第022263號)」,並非該藥商所屬藥品。根據日本媒體報導,富山縣政府表示,極東公司的主要商品正露丸,從2021年12月開始就多次造假檢測結果,目前已自主召回,確認不存在健康危害,且未收到消費者身體健康受損的通報;極東的正露丸被查出檢測報告造假,被當局勒令從本月30日起停產23天、停止銷售22天。衛生局說,民眾倘對使用之藥品有任何疑慮,可洽鄰近藥局或回診諮詢醫師,選用其他適當藥品,以確保健康權益。(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29 醫療.心臟血管
高血壓要靠日常保健與飲食控制!中醫師授4穴道2茶飲控血壓
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心臟收縮時的壓力稱為「收縮壓」,心臟舒張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正常血壓值應≦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代表有高血壓,可再分為「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兩種,各有不同的高血壓致病原因。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高血壓根據血壓量測的數值,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當舒張壓或收縮壓其中一項超過標準值時,即可能被判定為高血壓。(單位:mmHg)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容易被忽視,我們更應時時注意血壓變化。高血壓辨證4分型中醫治療高血壓採用辨證論治,基本的辨證分型如下:1、肝火亢盛症狀:頭痛眩暈,面紅目赤,口苦咽乾,急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2、痰濁上擾症狀:頭暈頭痛,胸脘痞滿,嘔惡痰涎,納呆心悸,肢體困重,舌苔白膩,脈弦滑。3、陰虛陽亢症狀:頭痛頭暈,耳鳴目眩,頭重腳輕,急躁易怒,心煩失眠,腰膝酸軟,肢體麻木或手足顫抖。舌質正常或偏紅,苔少或薄白,脈弦細。4、陰陽兩虛症狀:頭暈目花,心悸耳鳴,腰腿酸軟,失眠多夢,夜間多尿。若偏陰虛者,有五心煩熱,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少津,脈細弦數;若偏陽虛者,有畏寒肢冷,尿清便溏,下肢浮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常用穴位按摩1、百會(督脈): 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處,約當兩耳尖直上頭頂中央。是人體陽氣匯聚處,可安神定志、醒腦益智。2、風池(膽經): 位在後頸部腦髮際線上與枕骨下的交界處,兩手拇指分別按住左右兩側風池穴處,其餘四指固定在後枕部抓按。可祛風、解表、清頭目、利五官七竅。3、內關(心包經): 手腕橫紋正中,沿著兩條筋的中間往上2寸(約三手指寬)處。可寧心安神、和胃寬胸、降逆止嘔。4、太衝(肝經): 位於第一二腳趾骨交接的凹陷處。可平肝熄風、清熱利膽、明目。 高血壓患者飲食5原則1、均衡的飲食。2、多攝取含高纖維質的食物,預防便秘。3、少攝取含高鈉質的食品。4、避免攝取過多高膽固醇食物。5、三餐定時、定量,維持理想體重。 高血壓預防保健原則1、按時服藥,遵照醫師處方記載的藥物,不可以根據自己感覺血壓高或低來增減藥物,即使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也不可以擅自停藥。2、減重,保持適當體重,防止體重過重,而增加心臟負荷。3、運動,保持每天適宜運動或散步習慣。4、戒菸,菸中含有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使末稍阻力增加,血壓升高。5、預防便秘,保持大便通暢,排便時過度用力會使血壓升高。6、冬天應適當保暖,外出時應戴帽子、手套。7、每天睡眠充足,生活規律。8、減少壓力,保持情緒平穩。 最後提醒大家,有問題就看醫生,不要吃成分不明的藥物,才能常保身體健康!食療養生 中醫推薦山楂茶、決明子茶春季氣溫由寒轉暖,空氣中的濕度增加,身體容易積累濕氣,感到沉重和疲倦。若脾胃功能不佳,導致體內濕氣無法正常排出,進而會出現濕痰、肝陽上亢、腎陰虛等症狀。而現代醫學所稱的高血壓,與中醫所稱的「眩暈」或「肝陽上亢」相似,指的是氣血上衝至腦部而引起的症狀。這時候就可以透過「山楂茶」與「決明子茶」來進行身體保養。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擴張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壓。經常飲用山楂茶,對於高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決明子中醫傳統功效具有清熱明目、利水消腫、通便等。經現代研究,決明子也預防高血壓、降血糖的作用;同時一些研究也證明決明子具有抗氧化、抗發炎、抗菌和抗腫瘤的作用。山楂茶準備食材:山楂果1至2枚。 料理方式:山楂果1至2枚泡茶飲用。食材介紹: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食用說明:需注意份量;份量過多,容易引起腸胃問題。另外,建議不要空腹飲用山楂茶,否則會增加胃酸,刺激胃黏膜;胃炎及胃潰瘍等這類患者,飲用過多山楂,反而會加重病情。決明子茶準備食材:決明子3錢。料理方式:決明子3錢,以熱水沖泡飲用。食材介紹:決明子-甘、苦、鹹,微寒。歸肝、腎、大腸經。食用說明:低血壓、易腹瀉的人不宜食用。
-
2024-04-28 醫療.精神.身心
健保大數據/睡眠呼吸中止症有3種類型 診斷與治療方式一次看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時常被枕邊人抱怨打呼很吵,且打呼聲時而大、時而無聲,恐怕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大致上分有「阻塞型」、「中樞型」、「混合型」,且涉及耳鼻喉科、胸腔科以及神經內科,患者通常無法自覺,若沒有枕邊人提醒,現在市售許多穿戴式裝置,能夠監測身體數據,透過血氧、血壓變化也可以自我警覺。肥胖、過敏兒組織增生,造成呼吸道狹窄。睡眠呼吸中止症是睡眠過程中,因為身體組織、大腦神經病變造成呼吸道不暢通,或是呼吸系統無法正常作用。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致顯表示,人體睡眠時肌肉會放鬆,上呼吸道肌肉也會有一定程度塌陷,若沒有阻塞呼吸道等結構問題,就不會造成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但若是肥胖、過敏兒等族群,會造成組織增生,連帶呼吸道狹窄,一旦空氣流經組織因此震動,就會發出打呼聲響。會造成腦部缺氧、白天精神不濟,加重三高等慢性病。「有打呼聲代表患者還有空氣可以呼吸。」劉致顯指出,若組織太過腫脹,呼吸道整個塌陷、沒有氣流經過,就成為睡眠呼吸中止症。一般人身體疲憊時,睡眠時呼吸道肌肉太放鬆,也會造成塌陷、打呼,只要沒有阻塞到造成呼吸中止,打呼都算正常生理現象,沒有干擾到生活就無需醫療介入;但大多數患者都是枕邊人反應「打呼聲很大,又會突然沒有聲音」,這時就會高度懷疑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劉顯致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腦部缺氧,若不治療,白天常會精神不濟,若合併有三高等慢性病,可能連帶影響病況。三種類型最常見「阻塞型」,主要是上呼吸道空間狹窄。1.阻塞型劉致顯表示,大多數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屬於「阻塞型」,主要是上呼吸道空間狹窄導致的呼吸中止,可能是鼻腔、軟顎、舌根位置異常,屬於耳鼻喉科專業;有時則是下呼吸道、胸腔出現問題,屬於肺部、胸腔科領域。2.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是身體組織導致的疾病,可能也和「腦疾」有關。部立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一宏指出,人體大腦有一套控制呼吸的系統,平時24小時無須思考即可運作,但部分患者因為腦損傷、腦腫瘤、基因或自體免疫疾病因素,呼吸系統受損,就會導致「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中風患者若發作腦區在下視丘或是大面積腦中風,皆可能有影響。劉一宏表示,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白天透過肌肉張力還可以維持呼吸系統運作,但睡覺時一旦放鬆,隨時都可能發作。但目前相關案例相對少,僅佔整體睡眠呼吸中止症的5%。3.混合型同時患有阻塞型與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如何察覺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1.至醫院睡眠中心檢查若要確認自己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目前需經由各大醫院的睡眠中心診斷,得在醫院睡一整晚,以監測睡眠情形。但國人睡眠問題嚴重,要在醫院睡這一覺,通常得排隊數月甚至半年、一年。劉顯致說,監測睡眠狀況是為了判斷嚴重程度,若平均下來一小時內呼吸中止5次,就會確診為睡眠呼吸中止症,超過15次屬於中度、超過30次即為重度患者。另外,也可用睡眠內視鏡,透過藥物誘導模擬患者睡眠時的狀況,但主要是監測組織震動狀況。2.居家睡眠檢查裝置民眾若排不到睡眠中心,部分呼吸器廠商也有提供居家睡眠檢查裝置,可以當做初步篩檢。3.智能手錶協助察覺現在許多科技廠研發出智能手錶等穿戴式裝置,其實也可以幫助民眾自我警覺。劉顯致說,若民眾的穿戴式裝置可確實監測生理數據,也可以輔助民眾自我判斷。由於睡眠呼吸中止會造成缺氧,體內氧氣濃度下降,身體就會開始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若發現這些數據變化,可懷疑是否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相關。但不論是使用呼吸器居家檢查,還是穿戴式裝置,最終還是得夠過睡眠中心的詳盡檢查,才能確認睡眠呼吸中止的實際嚴重度、發生情形等等。側睡、戴呼吸器病因多樣,治療方式個人化。長期睡眠呼吸中止,大腦缺氧、休息不足,白天昏昏沉沉精神不濟,但睡眠呼吸中止症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睡眠品質。醫師表示,近年臨床發現,慢性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之間相互影響,更容易造成三高等慢性病患者病況難以控制。若疾病已經影響到生活,特別是高危險工作者如司機、建築工人等,一定要趕緊接受治療。胸腔科、耳鼻喉科、神經內科,都可能收治相關患者。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致顯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可能在胸腔科、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部分患者是因為感覺吸不到氣、胸悶等症狀出現後,先到胸腔科就診;但部分過敏、肥胖患者,也會因為呼吸不順到耳鼻喉科求醫;有些民眾發現自己睡眠品質不佳,也可能直接到醫院睡眠中心掛號。「即使是輕微的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建議治療。」劉致顯指出,主要得看患者的生活型態,有些人是司機、工地工人,若白天嗜睡、精神不濟,很容易造成生命危險,建議一定要接受治療;但也有中重度患者,因為是退休族或是自覺生活影響程度不高,因此覺得無需接受治療。睡眠呼吸中止合併三高,慢性病控制更困難。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有合併症狀,也建議要接受治療。劉致顯說,醫界近期發現慢性疾病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關聯,統計發現患者的三高問題,特別是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慢性病控制更加困難;因此建議有心臟、代謝、腦部等慢性疾病患者,務必接受治療。劉致顯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相當客製化,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若在耳鼻喉科領域,發現患者上呼吸道組織增生造成狹窄,例如鼻息肉、軟顎肥厚,若相當嚴重就會透過手術介入治療;部分則是患者天生短下巴、舌頭肥厚,或是睡覺時舌根後倒所致,通常透過睡眠時戴「正壓呼吸器」控制。治療個人化,包括減重、側睡、口咽肌肉訓練、戴呼吸器等。患者若不想配戴呼吸器,也有其他方式可替代。劉致顯說,若民眾睡眠呼吸中止症合併肥胖問題,會建議進行減重。也有人在睡眠檢查後發現,患者平躺時才會舌根後倒,就會建議睡覺姿勢改為側睡。國外則流行「口咽肌肉訓練」,透過口腔肌群訓練,讓舌根有力,睡覺時就不容易後倒。但要先確定自己的病因,經由醫師、復健師、語言治療師評估後,才能決定治療方式,且仰賴病患自主配合。中樞型以呼吸器治療為主,另有酸鹼刺激治療法等。若是中樞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部立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一宏表示,由於腦神經的睡眠呼吸中止隨時都可能發生,白天可以肌肉控制,但晚上發作就無法控制,第一線治療還是以呼吸器為主。其餘則有酸鹼刺激治療法,由於血液二氧化碳濃度較高,身體會透過呼吸速率來調節,加快呼吸排出二氧化碳,以降低血液酸度,若讓血液酸一點,就可以刺激腦神經,改善中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後則是膈神經刺激法,橫膈膜是負責呼吸的肌肉,透過控制橫膈膜縮放也可改善。使用止鼾牙套、鼻貼、鼻噴劑……改善打呼,更要找出病因。若要預防睡眠呼吸中止症纏身,日常生活要養成好習慣。劉致顯表示,組織結構性的問題無法預防,許多纖瘦的患者睡覺也會打呼,但若是肥胖導致的組織肥厚,就得控制好體重;同時,血壓、血糖、血脂及其他慢性病也要控制好,依照醫囑服藥,避免相互影響。市售的許多產品都說可以改善打呼,是否真的有效?劉致顯建議,只要沒有副作用,民眾其實都可以嘗試看看,但大多數來到診間的患者,通常都嘗試過止鼾牙套、鼻貼、鼻噴劑等各式各樣產品,但還是會打呼、睡不好;他說,若是鼻中隔彎曲導致打呼,卻戴止鼾牙套,沒有對症下藥,還是沒辦法解決。建議經過確切的檢查,才有辦法確認阻塞位置、病因。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8 醫療.精神.身心
健保大數據/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前10大中國附醫/到醫院睡不著 可帶機器回家檢測「到睡眠中心就醫的病人,以睡眠呼吸中止症為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杭良文表示,患者多主訴「打呼聲干擾同住者」或「同住者看到呼吸停止」覺得很可怕。杭良文指出,患者以40至50歲為最高峰,因為這個階段會碰到年紀漸長、大肌肉變得無力、體重增加等相關因子。但近年也觀察到國人因體重增加等因素,睡眠呼吸中止症出現年輕化趨勢,10幾到20歲患者變多,「這是更麻煩的族群,這群人即使做完檢查都不覺得自己生病。」睡眠中心針對肥胖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不只偵測睡眠的氧氣變化,還偵測二氧化碳變化,這些病人往往是發生「開車開到睡著」等狀況才到醫院報到。雖然醫療成本增加,但卻能找出這類呼吸中止症狀不嚴重,但二氧化碳堆積嚴重的患者。杭良文表示,有些病人在家睡不好,到醫院更睡不好,隨人工智慧發展,現在已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與睡眠品質檢測系統,患者把儀器帶回家、貼在胸前測一晚,隔天回醫院由醫師判讀;如果沒有打呼等症狀,卻又強烈懷疑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則可透過健康檢查,用超音波檢視相關風險。區域醫院前10大台北附醫/到醫院睡一晚 需要多科別協助診斷推估台灣約有40多萬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實際就醫的人數恐僅有五分之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判斷是否有「打呼、肥胖、睡不飽」三大典型症狀以外,還得到醫院睡一晚,經多頻道睡眠診斷才能確診。李信謙表示,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背後有多重因素,因此治療得結合多科別的醫療團隊協助。北醫附醫於2005年成立睡眠呼吸門診,結合多科別提供對應的治療方式。像舌頭沒有擺對位置的阻塞型,就得透過職能治療逐步復健,調整舌頭擺放位置,如果找錯科別就無法對症下藥。台灣睡眠醫學會曾計算,如果把全台醫院提供可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床位加總,診斷全數可能罹病的患者,大約需要10年才能做完,如果碰上類似新冠疫情,診斷的效益也會跟著下降。李信謙表示,過去5到10年全球都在推動「居家睡眠診斷」,透過居家睡眠數據與醫院多頻道睡眠診斷的「金標準」做比對,達到輔助診斷的效果。目前北醫附醫也導入非侵入式居家睡眠檢測,幫助不適應在醫院睡一晚,或移動困難的民眾,達到同樣診斷效果。地區醫院前10大土城醫院/藥物引導支氣管鏡 適用特定族群病況評估土城醫院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人數多,胸腔內科科主任鍾福財表示,該院有藥物引導支氣管鏡等特色治療,加上跨科治療有助及早發現病人、設備較新且等候時間較短,受病人青睞。鍾福財說,除胸腔科主要治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外,新陳代謝科也會合併減重治療因過重導致呼吸悶喘的肺動脈高壓患者,耳鼻喉科則治療鼻息肉引起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整形外科治療氣道受影響的患者。跨科合作利用睡眠中心等資源檢查,幫助患者及早發現病情。鍾福財表示,有一群病人適用內視鏡進行診斷,在以手術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之前,先確認開刀效果,若經醫師評估治療效果不佳,則可以使用近年陸續開發上市的生物製劑,對於嚴重氣喘、鼻息肉患者,不論單獨使用或合併使用,均有療效。土城醫院的呼吸中止症治療特色之一,是藥物引導的支氣管鏡。醫院由長庚醫療體系經營,近10年來,以鎮靜藥物誘導進行內視鏡、胸腔鏡檢查,讓病人在睡著情況下,同時監測血壓、血氧等數值,進行生理結構呼吸中止症評估的輔助工具,用以尋求最佳診斷及治療方式。基層診所前10大樂田耳鼻喉科診所/內視鏡、睡眠檢測 協助患者做初步診斷新北市樂田耳鼻喉科診所收治不少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院長陳佳弘說,因過去在台大醫院4年、亞東醫院16年,一直投入呼吸道領域,近5年開設診所,口耳相傳下,很多病患會先到診所初步診斷,若患者決定開刀,他也能在亞東醫院幫忙做手術。陳佳弘說,睡眠時呼吸,從鼻子吸氣進來,經喉嚨進到肺部再吐出來,排出過程遇到阻塞,致咽喉部震動就會發出打呼聲。而阻塞原因很多,包括睡覺時咽喉較鬆弛、下巴構造較短或過敏、扁桃腺發炎等,都會使呼氣不順。一小時5次呼吸中斷,便可判定為呼吸中止症。樂田跟其他耳鼻喉科診所不同之處,在於專注睡眠呼吸中止症領域,診所透過內視鏡檢查、居家睡眠檢測,了解患者一小時呼吸中斷幾次、血氧量數據等,判斷屬輕、中、重度,從而建議不同治療方式。陳佳弘說,呼吸中止症治療方式百百種,輕症患者可透過小手術,如開鼻子、喉嚨、懸壅垂改善問題,他在亞東醫院還有診,可以為患者開刀;部分中重度患者開刀也無法根治,則可搭配正壓呼吸器改善睡眠氧氣不足,避免睡了一整晚、白天還是精神不濟。睡眠呼吸中止症門診及住院人數10大院所
-
2024-04-28 醫療.精神.身心
健保大數據/白天嗜睡、精神不濟 輕忽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危害心血管健康
枕邊人時而鼾聲如雷,時而安靜無聲,除了擾人清夢,更是健康警訊。睡眠呼吸中止症顧名思義,就是在睡眠期間暫時停止呼吸,患者無法獲得一夜好眠,長久下來更會造成全身性疾病。此疾病近年漸受國人重視,除了民眾較有病識感,也與肥胖盛行相關。今天的健保大數據,分析患者年齡層與就醫概況,提醒您重視疾病徵兆,盡早就醫。睡眠呼吸中止症每年新增病例約1萬多人,其實有更多的患者尚未被診斷,形成黑數。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說,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影響睡眠,更造成白天嗜睡,對於從事精密工作、大貨車司機等需要專注力的職業,將增加執業意外風險,病情嚴重者還可能引發高血壓等三高問題,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共病。健保署目前於藥物、手術等治療均有給付,希望給予患者更好的生活品質。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肥胖相關,肥胖防治是重點。睡眠呼吸中止症致病原因,除了身體結構因素外,也與肥胖有關。石崇良說,健保不再是以治療疾病為主,還希望推展至前端的疾病預防、促進健康,因此去年開始與國健署積極合作,致力於慢性病、肥胖等防治工作,期盼國人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準總統賴清德提倡「健康台灣」,也就是生活型態醫學的介入,包括運動、營養、避免有害物質(如菸、酒、檳榔等)、睡眠、壓力管理、正常社交活動共六大要素。石崇良指出,「睡眠」排名第四,因為睡眠品質好壞對健康至關重要。輪值工作影響睡眠,打亂生理時鐘。石崇良指出,他在台大醫院服務時是急診醫師,常需要輪值大夜班,但接下來又要值白班,所以非常重視調整生理時鐘,這與健康關係密切。他甚至也曾投入相關研究,如護理人員常被安排「花花班」,也就是一下大夜班、一下白班或小夜班,會讓生理時鐘無法調整,增加健康風險,因此,護理人員反對「花花班」,有其道理。根據醫學研究發現,護理人員排班時,應從值大夜班後,經休息接白班,再接小夜班的輪值方式,而不應大夜班後接小夜班,再接白班,如此會打亂生理時鐘。保持睡眠環境無光,能增加睡眠品質。「輪值大夜班後,就會特別重視睡眠品質,以恢復精神、體力繼續工作。」石崇良說,依他的經驗,輪值大夜班後,如果沒有好好睡覺,多需要兩天時間,才有可能恢復原先的精神。如果在白天休息、睡覺,他一定會把窗簾拉上,晚上睡覺時,也是關掉所有的燈,保持睡眠環境的黑暗、安靜。有人喜歡睡覺時開夜燈,但他個人不太建議,研究也發現「無光」的環境對睡眠最好,如此才能獲得充份的休息。他說現在健保署公務繁忙,常感覺睡眠時數不足,品質就顯得更重要。加強民眾對疾病的認知,及早就醫檢測。健保署往後會透過衛教與專業學會合作,加強民眾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認知。石崇良說,許多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往往是枕邊人被打鼾聲吵得無法入睡,而要求另一半就醫,進而發現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可治療的疾病,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如睡覺打鼾,或是即便睡覺時數足夠,但白天還是感覺精神不濟,應懷疑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盡速就醫。規律運動、控制體重,良好習慣有助預防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仍是使用正壓呼吸器,但健保尚未給付。石崇良說,健保財務有限,給付了很多醫療項目,當考慮給付新項目時,須評估醫療目的及必要性,再依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採取暫時性支付或長期給付,若是長期給付項目,一定是患者已使用其他方式治療無效時,才會予以給付,若要納入給付,需經專家會議討論及醫療科技評估(HTA)。石崇良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除使用藥物、呼吸器、手術外,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十分重要,包括規律運動、多吃有營養的食物、控制體重,並適時紓解壓力,均有助於降低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發生機會。肥胖致病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症近5年初診人數占65%。38歲男星山豬(陳俊甫)日前因敗血性休克離世,震驚演藝圈。他曾在社群平台透露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常被說打鼾太大聲,晚上睡覺1小時內中斷呼吸高達19次,相當於一晚睡8小時、斷氣超過100次,讓睡眠呼吸中止症引起社會關注。去年診斷人數達10萬人,男性遠多於女性。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民國108至111年診斷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每年約落在8萬至9萬人之間,去年新冠疫情逐漸降溫後,民眾就醫人數增加,診斷人數高達10萬人,其中男性多於女性,近5年初診人數約占整體就醫人數65%。由此可見,大家對此疾病愈來愈熟悉及重視。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周昆達說,正常呼吸,氣流是從鼻腔到嘴巴,再到舌頭後方,進入氣管,只要氣流通道被堵住,就會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主因是呼吸道結構狹窄、鬆弛,或是舌頭肥厚、扁桃腺較大、下巴短小、肥胖等,當睡覺正躺時,造成呼吸道塌陷,而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呼吸道組織隨年齡鬆弛,中壯年族群最多。依健保資料庫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好發年齡為30歲以上中壯年族群,以去年就醫患者年齡層分析,40至44歲最多達10,970人,其次45至49歲10,890人,第三為50至54歲達10,530人。周昆達說,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多為中壯年族群,可能原因有二,第一是呼吸道組織隨著年齡增長鬆弛,或是到了中壯年後才被診斷。值得注意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容易合併其他疾病,以健保資料庫108至112年分析,最常合併阻塞型、非特異型等睡眠呼吸中止,占比達五成;其餘有鼻中隔彎曲、慢性鼻竇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原發性高血壓等。近3年患者合併過敏性鼻炎的排名,從過去第四名,上升至第三名,打鼾排名也有上升;過去4年排在10名外的「起因於熱量過多的病態性肥胖」,去年升至第七名,顯見國人肥胖問題嚴重。常合併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肥胖者尤須注意。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莊立邦說,從打鼾聲可判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程度,且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將高出2.6倍,若枕邊人出現打鼾等症狀,應勸導就醫。周昆達說,國人肥胖問題確實嚴重,相關統計指出,國人應是東亞第一胖,且國健署108年統計,約五成國人體重過重,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至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常合併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等,周昆達則說,因鼻子問題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症比率約5%,因此兩者的因果關係很難評估,但仍建議一旦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狀,應速就醫。區域醫院就醫人數最多,未治療易致全身性疾病。據健保署統計,112年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於門診就醫人數達到10萬人,其中至區域醫院就醫占比最高為39.07%,其次為醫學中心占35.5%、地區醫院16.61%、基層診所8.82%。住院患者人數約1.1萬人,區域醫院占比為45.05%、醫學中心占43.95%。健保署表示,這應是為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常需要進行睡眠檢查,此類儀器多在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因此民眾多前往此兩層級醫院就醫。「如果睡眠呼吸中止症沒有妥善治療,將會引發全身性疾病,以心血管疾病最具影響力。」周昆達說,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晚上睡覺時,可能因呼吸中止,身體感覺有如「怒海求生」,導致血壓上升,久而久之,就會引起高血壓,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機率,甚至造成免疫力下降,並容易感染肺炎,或是引起白天嗜睡問題,更可能增加車禍的機會。藥物僅能輔助,正壓呼吸器效果最好。「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睡覺時戴上正壓呼吸器,協助呼吸道保持暢通。」周昆達說,睡眠時一小時內呼吸中止5至15次屬於輕度、15至30次屬於中度、超過30次屬於重度,若是症狀輕微的患者,可以藉由側躺緩解症狀,若中重度患者則需使用正壓呼吸器。周昆達說,目前此項治療健保並不給付,患者需自費治療;健保給付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治療,多為使用鼻部用藥、阻塞性氣道疾病用藥、抗組織胺等藥物。他說,這些藥物治療都是「擦邊球」,無法真正緩解睡眠呼吸中止症。他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死亡的人數雖然不多,但長期影響健康甚鉅,呼籲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狀時,務必盡速就醫檢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8 養生.聰明飲食
不再堅持只吃肉!為何全肉食醫師和生酮飲食教父皆開始吃碳水化合物?
我在2022-9-28發表肉食密碼:救命飲食的另一極端,讀者chiaseeyan在2024-4-9留言:教授好。作者去年已經脫離純肉飲食了,現在每天攝取300g碳水,受訪影片。留言裡的影片是2023-9-24發布的Why Paul Saladino Quit Carnivore & Now Eats 300g of Carbs Per Day(為什麼 Paul Saladino 放棄全肉食並現在每天吃 300 克碳水化合物)。Paul Saladino有醫師文憑,但卻不在醫院或診所工作,也從未發表過任何醫學論文。他的全職工作是行銷全肉食飲食(Carnivore diet)和營養品。他在2020-2-18發行新書The Carnivore Code: Unlocking the Secrets to Optimal Health by Returning to Our Ancestral Diet。這本書在台灣是翻譯成《肉食密碼》,而發行日期是2022-8-12。譯者是黃亭蓉,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就讀英國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舞台與廣播媒體編劇研究所。(註:我在她的臉書看到她手上拿著一大塊扭結麵包,還說她超喜歡吃這種麵包。我也高度懷疑這本書的發行人真的是奉行全肉食飲食)《肉食密碼》的內容簡介是:「改善自體免疫疾病,減輕發炎症狀,破解植物性飲食益處的迷思,用全肉食找回身體健康!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狼瘡、甲狀腺疾病、牛皮癬、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濕性關節炎、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許多病症都將獲得改善。保羅‧薩拉迪諾醫師在這本開創性的書中,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那些我們以為對健康至關重要的食物,如全穀物、植物和綠葉蔬菜對身體並不如你想的有益處!薩拉迪諾醫師結合了科學、歷史以及自己身體力行驗,破解了植物性飲食益處的迷思,並揭示了全肉飲食的治癒潛力,提出這才是最符合我們的身體的飲食方式。」Paul Saladino在訪問影片裡說:「這令人謙卑。……我現在了解到,在飲食中加入碳水化合物可以改善我的健康。」這部影片發表之後3個月(2023-12-27),健康資訊網站The Hone Health發表Why Dr. Carnivore Changed His Mind About Meat-Only Diets(為什麼全肉食醫生改變了對全肉飲食的看法)。我把重點翻譯如下(紅色字):功能醫學醫生Paul Saladino(又名全肉食醫生)以其嚴格的飲食信仰在生物黑客界引起了轟動。 但到了 2023 年,他的健康發生了變化,促使他放棄了塑造他職業生涯的飲食習慣。(註:台灣也有很多所謂的功能醫學醫生,騙吃騙喝,請看功能醫學:真功能,假醫學)自 2018 年以來,Saladino一直致力於全肉飲食,向那些對極端無碳水化合物養生法所謂的健康益處感興趣的人出售書籍和飲食計劃。 但在最近接受播客Thomas DeLauer採訪時,Saladino表示,經過五年的全肉食飲食,他的睪固酮水平下降了。他也認為全肉飲食是導致他睡眠問題以及關節和肌肉疼痛的原因。註冊營養師 Sydney Greene 表示,Saladino可能缺乏負責產生睪固酮和褪黑激素等重要荷爾蒙的營養素,而低血糖水平會導致心悸。Greene又說,由於飲食缺乏多樣性,那些遵循肉食飲食的人更容易缺乏維他命和礦物質,也面臨便秘和胃酸倒流等胃腸道問題的風險。她也說,肉食飲食不含纖維,所以會導致腸道內的有益細菌挨餓,從而損害腸道微生物群。Saladino並不是唯一一個放棄肉食飲食的大牌生物駭客。 Dave Asprey被譽為「生物黑客之父」,也是《聰明而不是更難》(Smarter Not Harder)一書的作者,(註:他是生酮飲食教父,防彈咖啡的發明人)他表示,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的缺乏破壞了他的腸道健康,並降低了他的睡眠品質。他說:「每天早上我都筋疲力盡。根據我的睡眠監測腦電圖設備顯示,我每晚會在不知不覺中醒來 10 到 12 次。」營養師 Greene說:「我絕不會向任何人推薦這種飲食。一位醫生推行這種飲食是非常不道德的。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取決於多樣化的飲食。所有食物類別對於身心健康都很重要。」沒錯,一位醫生推行這種飲食是非常不道德的,但是,一位所謂的名醫卻在台灣極力推行這種飲食,請看LMHR:玩命遊戲。還有,儘管Asprey已經放棄生酮飲食,但他仍惡性難改:他最近(2024-3-29)發表影片聲稱「尿液注射」可以治百病,請看https://youtu.be/NMszKzd0UrQ。原文:全肉飲食教父,生酮飲食教父,雙雙投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7 性愛.性福教戰
夫妻床頭吵床尾和!當男人遇到3種狀況時,真的不要勉強做愛
俗話說「夫妻床頭吵、床尾合」,原因就是在於性愛潤滑,讓夫妻感情更密切,不過,泌尿科醫師提出,3個不宜性愛的時間點,如果勉強做愛,恐怕會出問題。義大大昌醫院男性健康中心主任王起杰指出,每個人都有生理需求,在經營婚姻生活時,如能滿足另一半的需求,不管是性慾或是食慾,相信可以讓感情變得更好。男人遇到3種狀況時真的不要硬上不過,有些時候真的不適合做愛,首先就是生殖器手術之後,一般建議,不管是割包皮或是陰莖矯正,術後都需休養生息,至少禁慾4至6周,最好是6周,期間不可發生性行為,也不可自慰。王起杰表示,曾收治過1名陰莖流血的個案,在割完包皮之後2周,實在忍不住,認為小弟弟已經可以衝鋒陷陣,沒想到,才一上場,因為勃起而導致手術傷口裂開,當場血流如注,緊急就醫。第2個禁欲時間點為,出現感染症狀,例如,男生罹患尿道炎、攝護腺炎,如果硬要做,感染情況勢必惡化。至於女生陰道炎、膀胱炎,也不宜與人發生性行為。第3個禁欲時間點為喝醉酒,王起杰說,小酌可以助「性」,例如,1小杯葡萄酒(150cc)酒精含量約21公克,這可以擴充血管。但如果喝了烈酒,就會導致血管收縮,男生可能硬不起來。王起杰提醒,三高等慢性疾病患者務必規律用藥,以高血壓為例,若處於亢奮狀態,血壓變高,使得心臟負荷較大,如果血壓不穩,就較容易引發中風或心梗疾病,務必謹慎。延伸閱讀:.性學專家傳授「2招性愛秘技」,餵飽伴侶不再讓她欲求不滿.如何挑逗伴侶?專家傳授「陰道敏感帶愛撫密技」, 圖解實用手指技巧.愛愛如何更持久?專家授「1分鐘速解法」延長時間,1類人不建議嘗試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27 醫療.呼吸胸腔
熟齡婦女天天咳、支氣管塞滿痰,原來是「1疾病」所致!清痰及呼吸復健才改善
58歲簡阿姨幾個月前突然久咳不停,痰液濃稠偏黃且帶有血絲,吃藥未見明顯改善,近日合併發燒,沒有食欲,就醫檢查發現左肺下方的支氣管變粗大,全被痰液塞滿,確診「支氣管擴張症」惹禍,透過藥物及呼吸復健,症狀獲得改善,才擺脫「酷酷嗽」的日子。什麼是支氣管擴張症?亞洲大學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謝逸安表示,造成慢性咳嗽原因很多,包括黴漿菌等急性感染、氣喘、肺阻塞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是肺部以外器官如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等,甚至非感染性的全身性發炎疾病如「支氣管擴張症」,都可能引起久咳不癒。什麼是支氣管擴張症?謝逸安指出,此病症主要是肺部支氣管壁因為先天(基因)或後天的原因導致結構破壞,小支氣管失去彈性彎曲及擴張,形成永久不可逆性的擴張,導致痰液容易堆積,而支氣管壁上負責執行痰液清潔的纖毛,也因反覆發炎遭到破壞而雪上加霜。「咳嗽不止」是這類病人最常見的症狀,謝逸安說,患者不僅早晨會咳出又髒又濃的黃痰,甚至出現血痰、呼吸困難及胸痛等併發症,呼吸道感染頻率隨之增加,如果長期未治療,還會導致食欲減退、容易疲倦等症狀,呼吸衰竭風險增加。若能適當清除痰液,可有效避免症狀惡化支氣管擴張症是一種慢性病,目前尚未有可恢復已破壞支氣管健康的治療方式,若能適當的清除痰液,則可有效避免症狀持續惡化。謝逸安表示,目前治療重點以非藥物的痰液清除方法為主,藉由適當的姿勢引流、拍背、學習呼吸控制及氣道清除技術,再搭配化痰藥及排痰劑、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多半能改善症狀。簡阿姨接受治療一個多月後,咳嗽濃痰情況大幅改善,未再有咳血情形,生活品質也逐漸變好,謝逸安提醒,慢性咳嗽原因多,民眾若久咳不癒超過半個月,應就醫尋求胸腔科醫師檢查診斷,確診後耐心配合醫師進行治療,有機會可以把慢性咳嗽治好。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27 醫療.消化系統
滿肚子氣卻放不出來怎麼辦?小心「這幾種脹氣」恐是疾病警訊
阿平最近的胃腸也有點不對勁,好像消化不良一樣,總感覺吃進去的食物都堆在肚子裡,即使一段時間不吃東西,但是餓的時候,肚子似乎仍然鼓鼓脹脹的,食慾也跟著變差,就連以往喜歡吃的菜色都提不起興趣,到醫院檢查之後才發現,居然是胰臟癌。很多人以為脹氣只是小毛病,時間過去就好了,但它卻可能是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的警訊,如果改變飲食習慣仍無法改善,建議最好讓專業醫師做進一步的診斷治療。「氣」是怎麼來的?到底為什麼會脹氣,這些氣體又是從何而來?中醫師黃裕昌指出,脹氣是一般人最常見的症狀,大部分的氣體是從外而來,可能在說話、吃東西、喝飲料時進入體內。如果狼吞虎嚥、邊吃東西邊說話,這時吃進的空氣可能比食物還多,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因為食物在體內異常發酵所產生的額外氣體。由於吃下食物之後,經過消化系統內的各種消化酵素的分解,有近9成的食物會被消化完成,在小腸內被吸收,而其他未被小腸吸收的食物,進入大腸後會被腸內的細菌分解利用,當細菌分解食物時,就會產生氣體,這些氣體包括氮氣、氫氣、二氧化碳及甲烷等。這些氣體,部分會由血液吸收後經由肺部排放,其餘的會以放屁、打嗝的方式排出體外。而正常人滯留在腸胃道的氣體約有100~150毫升左右,大部分都集中在胃與腸道之中,但形成的原因卻不太一樣。【胃脹氣】黃裕昌說,胃脹氣比較侷限於胃的位置,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胃就像一個袋子,是有進出口的,食物進入胃中應該要往下,但當輸送功能出現問題,產生的氣就會往上跑,或者上下出口過於狹窄或堵塞,讓其無法向上或向下通氣時,也會造成脹氣,更會讓附近器官出現疼痛現象。【腸脹氣】小腸則比較少脹氣,大多數的脹氣都出現在大腸,可能的原因是長了壞東西、蠕動不良、氣體過多,或者是因為受到其他器官的壓迫等種種原因,而出現脹氣問題。而當進入體內的氣體總量超過腸胃道所吸收與排出的氣體總量時,肚子就會出現鼓脹的感覺,往上,就會打嗝,往下,就是排氣(放屁)了。不尋常的脹氣,重病前兆雖然脹氣是人體常見的現象,卻也可能是許多嚴重疾病的前兆。黃裕昌提醒,許多胃腸道的疾病如急性慢性胃炎、潰瘍、胃下垂、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胃酸缺乏、胃癌等,都有可能出現脹氣。此外,肝炎、肝硬化、膽結石、胰腺炎、肝癌等,與肝、膽、胰腺等疾病也要特別注意,甚至某些心血管疾病、感染或腹膜疾病,也會出現類似腹脹的症狀。因此,如果有脹氣又同時出現異常現象時,就千萬不能輕忽。黃裕昌解釋,脹氣歸屬於脾胃肝膽的問題,但除了肝膽本身的問題之外,其他如肝硬化、肝腫大、膽發炎等都會造成脹氣,這是因為肝本主疏泄,疏泄不通自然出現脹氣,且神經系統出現問題時,也會反映在腸胃、脾胃上,這些表現都可能只是單純的脹氣。甚至連心臟出現問題時也是,另外,子宮卵巢等所造成的壓迫,也會脹氣,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懷孕。脹氣有時非常主觀,甚至有些人特別感覺容易脹氣,即使只是小小的脹氣都不舒服,但也有人總覺得腹部脹脹的,卻不是單純的脹氣問題,而是上述疾病在作祟。如果脹氣情形連續出現3天以上,長期且反覆發作,若消除了食物因素之外,仍持續發生時,或者伴隨嚴重的腹部疼痛、腹瀉、血便、胸悶等,最好找專業醫師做進一步診斷治療。黃裕昌從中醫的觀點指出,腹脹也有虛實之分,治療上也會從肝膽方面著手,通常會以運脾化痰濕、加疏肝理氣、降氣、消導等藥物著手,例如溫膽湯、柴胡疏肝湯等,但器質性病變,則必須仍從治療主因為主。單純的脹氣大部分來自於飲食、情緒壓力,所以,會以消脹氣、理氣的藥物下手。他也提醒,如果飲食習慣開始改變,經常吃不下飯,或者一吃就吐、持續脹氣不舒服,或有胃部持續上頂的問題,都要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26 醫療.皮膚
頭皮長痘痘是毛囊炎嗎?會自己好嗎?毛囊炎原因及改善方法一次看
泡溫泉、刮鬍子...害你毛囊發炎的7種原因!毛囊炎與青春痘有何不同?一表看差異,教你7招預防毛囊炎(Folliculitis)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由毛髮生長處的毛囊發炎和感染所引起,細菌/黴菌感染、刮鬍子、除毛、保養品使用不當等等都有可能是引發毛囊炎原因之一。頭皮長痘痘是毛囊炎嗎?毛囊炎會自己好嗎?多久會好?毛囊炎原因與症狀、治療毛囊炎藥膏及預防毛囊炎方法,一次整理。毛囊炎是什麼?7大毛囊炎原因毛囊炎顧名思義就是毛囊發炎,頭皮長痘痘大多是頭皮出油導致毛囊堵塞,所造成的發炎反應,而糖尿病、肥胖、長期使用口服抗生素、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低下或經常刮鬍子者皆有可能增加毛囊炎之機率。依毛囊發炎原因,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細菌性毛囊炎:為毛囊炎最常見的類型,依張英睿皮膚專科診所衛教說明,細菌性毛囊炎會發生在任何有毛髮的部位,以臉部、頸部、腋窩和臀部等易出油出汗、受摩擦及阻塞的皮膚區域較為常見,多是因流汗造成細菌滋生、摩擦或搔抓、油脂類保養品阻塞毛囊,或是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而引起。·黴菌性毛囊炎:好發於前胸、後背、上臂、頸部及臉部等皮脂腺豐富之部位,因皮膚悶熱導致皮屑芽孢菌過度繁殖有關。·溫泉性毛囊炎:遭綠膿桿菌感染而引起,多發生於皮膚長時間潮濕環境時,如泡溫泉泡太久、游泳後。皮膚科醫師林政賢指出,綠膿桿菌毛囊炎主要是患者先前接觸過遭病菌污染的水、沐浴用品,使病菌經由毛囊開口或是微小傷口進入皮膚造成感染,常見於洗很熱的水、酸鹼值偏鹼性的水及未加氯氣殺菌的水,或是浴池不常清洗、泡湯的人較多時。·假性鬚部毛囊炎:好發臉部及頸部,與剃除毛髮、刮鬍子有關,因除毛時造成斷裂的毛髮刺入真皮層所引起的發炎反應。·革蘭氏陰性菌毛囊炎: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說明,革蘭氏陰性菌毛囊炎多發生在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青春痘之患者。·嗜酸性毛囊炎:通常發生於免疫系統異常反應的患者以及嬰兒,嗜酸性毛囊炎不具傳染性,發癢的膿皰及好發肩膀、上臂、頸部和前額為其特徵。·其他原因:如施打雷射,皮膚受到雷射的光熱刺激,也有可能誘發毛囊炎。毛囊炎症狀有哪些?毛囊炎症狀表現為帶有癢感的紅疹,周圍皮膚會有點敏感刺激。據皮膚科醫師陳昱璁指出,毛囊炎為單一個毛囊受感染,初期病灶表現為沒有膿皰的紅色突起狀;若好幾個相鄰毛囊一起受感染,就會形成「癤」,也就是俗稱的「疔子」;而數個癤聚集便會形成「癰」,指的是多個毛囊同時發炎結成一大顆,並可能有紅腫、膿液及疼痛,容易因輕微外傷或摩擦而破裂,若不加以治療,就有可能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等嚴重皮膚感染。毛囊炎與青春痘如何分辨?毛囊炎外觀有點類似青春痘,有些人會稱臉部的痘痘就是毛囊炎的一種型態。不過,兩者的成因、好發位置還是有些不同: 毛囊炎 青春痘 成因 肌膚潮濕悶熱導致細菌滋生或是摩擦而引起 油脂分泌旺盛造成角質堆積,導致痤瘡桿菌過度繁殖所致 好發位置 多發生於易摩擦、悶熱之皮膚區域,如頭皮、頸部。 臉部、後背及前胸等部位 毛囊炎多久會好?基本上,免疫功能正常,毛囊炎問題通常會自己痊癒,以細菌性毛囊炎為例,若細菌性毛囊炎不治療大多會在7~10天內消退,不過若相鄰的毛囊同時受感染而形成癤、癰,使皮膚出現含膿的病灶表現,就需要進一步治療,甚至有可能需要切開引流讓膿液排出。依恩主公醫院藥劑科藥師郭美淨表示,細菌性毛囊炎治療方式以fusidic acid、clindamycin等抗生素藥膏,並搭配使用抑制厭氧菌生長的藥膏,以及A酸或水楊酸製劑;黴菌性毛囊炎則可用fluconazole或 itraconazole等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以外用的ketoconazole洗劑作為起始治療。7招預防毛囊炎多數情況下,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或控制毛囊炎。提供以下幾要點預防及緩解毛囊炎: 除毛或刮鬍子時,沿著毛髮生長方向剔除。 避免穿著緊身衣服,尤其是緊身牛仔褲或粗糙材質的衣物。 避免使用過度滋潤或過量使用油脂類保養品,以免堵塞毛孔,導致毛囊發炎及青春痘生成。 避免與他人共用刮鬍刀和毛巾等物品。 運動及大量出汗後,應以淋浴清洗身體,尤其是頭皮。 毛囊炎出現發癢或疼痛時,可適當使用熱敷方式增加血液循環,緩解不適。 定期清洗毛巾,以免細菌滋生,感染毛囊。【延伸閱讀】「毛囊炎」可能讓你掉髮、禿頭!頭皮、前胸、屁股都會出現...「這3種衣物材質」竟讓你皮膚發炎頭皮長痘痘該怎麼辦?消除頭皮毛囊炎6關鍵大公開!醫師教你看懂洗髮精成分,小心選錯,油頭又過敏參考資料:Cleveland Clinic、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Healthline、張英睿皮膚專科診所、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陳昱璁皮膚科醫師、恩主公醫訊責任編輯:林勻熙核稿編輯:曾耀儀延伸閱讀: 男人勃起不夠硬怎麼辦?勃起硬度分5級,泌尿科醫師教你靠「3種食物、2類運動」來改善 不吃肉=清淡?吃素=健康?營養師揭「吃素5地雷」:你以為的蛋白質,其實都是「澱粉」
-
2024-04-26 醫療.心臟血管
常覺胸悶氣喘?「肺動脈高壓」惡化可能右心衰竭致死
一位68歲阿姨,有紅斑性狼瘡及氣喘病史,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控制,但氣喘、咳嗽、下肢水腫反覆發作,她曾至心臟內科檢查被診斷為心臟衰竭,治療後未見顯著改善,再到醫學中心接受詳細檢查,發現竟是「肺動脈高壓(CTD-PAH)」疾病作祟,經藥物調整後,病況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大幅提升。肺高壓惡化會造成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占1%,常見胸悶、喘、咳血、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症狀,若症狀持續惡化,則會造成右心衰竭、低血壓休克及缺氧發紺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死亡。肺高壓依據不同成因大致分5大類型:肺高壓5大類型1.肺動脈高壓:因遺傳、風濕免疫結締組織疾病、特殊藥物、肝硬化門脈高壓、愛滋病、血吸蟲病或不明原因等,造成肺動脈管壁異常增厚、阻力上升。2.左心衰竭:因左心室收縮或舒張異常或瓣膜病變等引起。3.慢性肺部病變:因肺部或換氣異常引起,常見於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限制性肺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或高海拔缺氧。4.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常見於肺栓塞所殘留的併發症,慢性血栓造成肺動脈阻塞或硬化導致阻力及壓力上升,另有其他肺血管腫瘤、動脈炎或寄生蟲感染等可能。5.其他多重因素:包括鐮刀型血球貧血症、類肉瘤、甲狀腺亢進、腎衰竭等問題所造成。這5型中,以第2型及第3型最常見,也最容易診斷,其他3種型態則較少,必須仰賴有相關照護經驗的專科醫師,才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診斷率以及精準治療。據台灣資料統計,紅斑性狼瘡所引起的肺動脈高壓5年內死亡率為20%,因此須謹慎面對。心臟超音波發現右心擴大等異常需警覺診斷肺動脈高壓必須使用合適的檢查工具,依據不同病況安排相關的檢查,而肺功能、心臟超音波、核醫掃描和右心導管檢查為重要的診斷工具。2022年歐洲心臟及胸腔學會下修將平均肺動脈壓力大於20毫米汞柱,即定義為肺動脈高壓;並建議若心臟超音波檢測發現右心擴大、三尖瓣膜逆流流速每秒大於2.8米或右心室收縮力下降等,須進一步判斷是否有肺動脈高壓等疾病。一旦確診肺高壓,須判斷其種類成因對應治療,且須做疾病風險分級,檢視治療前後之療效。(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26 醫療.皮膚
蟹足腫是什麼?怎麼消除?蟹足腫體質判斷、治療5方法及預防一次整理
癢到像螞蟻在咬傷口?疤痕凸起+3症狀,當心是「蟹足腫」!一表看懂蟹足腫治療5方式、5招預防蟹足腫(keloid)是因為皮膚受傷後,在修復過程中,細胞及組織過度增生而形成的增生性疤痕組織,不僅會影響外觀,還可能引起紅、腫、癢和疼痛。女星關穎就曾在社群透露自己有蟹足腫體質,剖腹產兩胎後留下的疤痕形成蟹足腫,她表示不舒服到可以感覺有很多隻螞蟻在肚皮裡咬著傷口,因此在剖腹生第三胎前,醫師先幫她切除疤痕再進行剖腹,生完小孩縫合後直接施打類固醇,持續以類固醇治療1年才逐漸恢復。蟹足腫會好嗎?怎麼判斷是否有蟹足腫體質?蟹足腫消除方法有哪些?怎麼治療?本文一次整理。蟹足腫是什麼?常見的疤痕類型可分為表淺性、萎縮性、肥厚性以及蟹足腫。蟹足腫(keloid)是一種疤痕組織,外觀呈紅色或粉紅色的肉質腫塊,與肥厚性疤痕相似,兩者的差異點在於,肥厚性疤痕的疤痕增生只會在原本傷口範圍內;而蟹足腫則是因皮膚傷口在修復過程中,纖維母細胞增生,產生過量的膠原蛋白而形成的疤痕組織增生,會侵犯到周圍正常的皮膚組織且有擴大現象,如同螃蟹的腳往外伸長的樣子。亞東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游彥辰表示,疤痕組織在傷口癒合後,會有半年至一年的疤痕成熟期,正常的成熟疤痕應是柔軟、顏色接近膚色或是比膚色淡、無特別凸起且無明顯搔癢或疼痛感,若疤痕凸起並伴有紅、癢、痛等疤痕增生現象,就有可能是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蟹足腫體質判斷根據健保資料庫數據分析,台灣蟹足腫年發生率約為0.15%,男女發生比率相當,以女性略多於男性,比例為 1.33。研究指出,蟹足腫常見於10~30歲、A型血、有色人種,與家族遺傳、體質及受傷部位有關,若父母有蟹足腫體質,其子女發生蟹足腫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大約5%~10%患者其家族有此病史。游彥辰表示,有蟹足腫體質者,傷口疤痕增生並不會立即出現,有時會事隔數週、數個月或數年才會發生,好發於前胸、腹部、肩膀、上背部、頭頸處、耳朵等皮膚張力較大的部位,若是蟹足腫體質者,可能長青春痘處、穿耳洞處、蚊子叮咬處甚至是打疫苗處都會發生疤痕增生。至於,要如何判斷蟹足腫體質?嘉義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葉亘耕說明,判斷蟹足腫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卡介苗注射處或是其他受過傷的部位,若沒有出現疤痕增生就可以初步排除掉蟹足腫體質。蟹足腫怎麼消除?5治療方式治療蟹足腫以改善痛癢、讓難以活動的關節提高活動度、改善外觀及減少疤痕體積為目標。目前消除蟹足腫的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冷凍治療、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及壓迫法,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謝忱希表示,蟹足腫手術及放射治療皆有健保給付,建議治療後搭配自費的矽膠貼片,有助於疤痕成熟。 蟹足腫治療方式 說明 藥物治療 適用範圍較小的蟹足腫,以注射類固醇和其他局部應用藥物,減來疤痕增生。 冷凍治療 用於範圍較小的蟹足腫,體積較大的蟹足腫不適用。以零下196度的液態氮,讓蟹足腫內的微血管被凍傷、壞死,使病灶萎縮,治療時會有刺痛感。 手術治療 大多在保守治療無效後才會進行手術切除,但手術治療會造成細胞損傷,所以可能會引起蟹足腫再次形成。 放射線治療 以高能量的電子射束,破壞異常生長的細胞並阻止疤痕組織生成的一種局部治療。單獨使用放射線治療對於體積較大的蟹足腫的效果有效,通常在手術後使用,以防止蟹足腫再次形成,術後24~48小時內接受放射線治療,可降低22%復發率。 壓迫法 線性或小型的蟹足腫,可考慮使用矽膠凝膠、矽膠貼片,利用壓迫降低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疤痕養分供給,有助減少膠原蛋白的合成,對傷口也有保濕和防曬的作用;手術後使用壓力墊或彈性繃,也可減少疤痕組織生成。 (表格參考資料:新北市仁愛醫院、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預防蟹足腫5要點想要預防蟹足腫形成,傷口照護相當重要。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李秉勳提醒,預防蟹足腫應保持傷口清潔和濕潤、避免過度拉扯傷口、正確使用疤痕治療產品以及避免陽光暴曬。以下整理預防蟹足腫5要點 : 保持傷口清潔和濕潤 :使用溫水和溫和清潔劑清洗傷口,並輕輕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以及使用膠帶、凝膠或膏狀產品等適合的傷口護理產品,以保持傷口適當濕潤。 避免過度拉扯和壓力 :避免過度拉扯傷口,或對傷口及周圍皮膚施加壓力,建議避免激烈或過度運動、提重物及穿著緊身衣物。 正確使用疤痕治療產品 : 適當使用除疤藥膏、矽膠貼、保濕霜等,建議使用前,先諮詢醫師。(推薦閱讀:不想留疤,「矽膠凝膠」vs.「矽膠貼片」哪個好?藥師:「除疤產品」迷思大解析) 避免陽光暴曬 : 陽光暴曬可能會使疤痕更明顯,並增加色素沉澱風險,建議傷口完全癒合前,應避免陽光直射、戴帽子或穿著寬鬆長袖長褲衣物讓傷口周圍的皮膚遠離紫外線 。 避免非必要手術:有蟹足腫體質者,應避免刺青、打耳洞、霧眉及割雙眼皮等醫美整型手術。Q1、蟹足腫不能吃什麼?預防疤痕增生的關鍵就是照護好傷口,建議在傷口未痊癒之前,應避免菸、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血管擴張,刺激疤痕組織增生。【延伸閱讀】蟹足腫醜疤癢 這樣做可避免復發受傷如何不留疤?擦傷、燙傷...5種傷口的照顧方式,除疤凝膠和凡士林哪個效果好?外科醫師一次解析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李秉勳醫師、長庚診所、新北市仁愛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亞東紀念醫院、彭賢禮皮膚科診所責任編輯:林勻熙核稿編輯:陳宛欣延伸閱讀: 3月星座運勢排行》天蠍有偏財運、牡羊投資「2產業」有收穫!12星座「財運、職場、戀愛運勢」前3名是... 肝受傷,低頭看手就知道!中醫師吳明珠教你:發現肝的求救訊號
-
2024-04-26 養生.營養食譜
杏鮑菇高纖約一般蔬菜3倍!營養師指養生好處,但這樣吃太NG
夜市小吃、鹹水雞、許多料理當中常見的杏鮑菇,口感扎實、別具風味,是台灣常見的食材之一。不過雖然常見,但其營養價值不容小覷。嫚嫚營養師指出其營養、好處,也提醒養生的關鍵之道! 杏鮑菇營養豐富,養生好處多!營養師:纖維約一般蔬菜3倍。 低熱量、蛋白質:嫚嫚營養師表示,杏鮑菇熱量低,100公克僅有40大卡。含有蛋白質2.7-3克,有助維持肌肉量,有利增肌減脂對於素食者而言是相當不錯的植物性蛋白質選擇。也因為口感有嚼勁的關係,杏鮑菇常被做為素肉,也被封上「素食界的牛肉」之稱。當然,若要補足還是以黃豆等豆類攝取最佳。 膳食纖維、β-葡聚醣:100公克的杏鮑菇膳食纖維可達3克,約為一般蔬菜類2-3倍,有助促進排便、維持腸道健康、幫助調控血糖。而且當中還有「β-葡聚醣」的多醣體,雖然同樣腸道無法被吸收,但有利活化免疫系統,對於調節免疫相當有幫助。 鉀離子、減重好處:杏鮑菇也含有非常豐富的鉀離子,100公克可達272毫克,有助鈉鉀平衡、消水腫、防範高血壓。也因為能降水腫、熱量低、膳食纖維高、又有嚼勁,對減重相當有幫助。多咀嚼可延長進食時間,已有相當多研究指出有助減重。 杏鮑菇部分族群酌量或避免,提醒:菇類過敏者也要留意! 杏鮑菇雖然有利身體健康,不過還是有少部分的人要酌量或避免。嫚嫚營養師表示,杏鮑菇畢竟是膳食纖維和鉀離子都非常豐富的食材,腸道狀態較不佳、容易脹氣、腹瀉等等的人,或是限鉀的腎友等族群自然得少吃,尤其限鉀者在吃之前還是應詢問醫師或營養師。也有一些人本身就會對菇類過敏,若有發現過敏症狀也得停下。 網傳杏鮑菇禁忌營養師解說,這種吃法才是真的要注意的! 不能配「鵪鶉」?生吃會中毒?至於網路上有些討論杏鮑菇的禁忌,例如不能與「鵪鶉」的蛋或肉一起吃,會容易長痔瘡、長黑痣;不能生吃,以免中毒等。對此嫚嫚營養師表示,杏鮑菇以一般食用而言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禁忌,並不用擔心。不過營養師提醒,日常少見的禽肉類本就不建議食用,可能會有許多未知的病菌。而杏鮑菇不具有毒性,但本就鮮少生吃,生吃對人的影響還是在於食材不潔,各種食材多是如此。 這樣吃可以,但要注意一件事:杏鮑菇的料理也常見炸物,對此嫚嫚營養師提醒,雖講究身心平衡下偶爾吃炸物是沒問題的,不過若是認為吃炸物多點一些蔬菜就可以較常吃,這般想法恐怕得失望。營養師解釋,不論是杏鮑菇或任何蔬菜,在經過油炸之後營養多會大幅流失,幾乎可以說是「純炸物」,像是炸薯條其實前身也是相當具營養價值的馬鈴薯。因此偶爾吃個心靈健康是不錯,但可別因為多點蔬菜就覺得多吃沒問題。 了解杏鮑菇的特性,部分族群酌量,一般日常可嘗試看看不同的吃法,並注意良好的飲食模式,營養多元且均衡的狀態下更有助養生! 《延伸閱讀》 .香菇助補維生素D利養骨!醫教4招補好補滿。 .養骨如蓋房,別只補鈣!維生素D等7大營養也很重要。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4-04-26 醫療.中醫
當眾放屁、打嗝好糗!中醫師盤點舒緩脹氣4妙招
經常坐著辦公的上班族,也很容易出現脹氣,這通常是因為體內的器官受到擠壓所造成,紓解的方式就是要經常起身活動,讓體內的肝氣可以抒發,把交感與副交感做好調節,腸胃蠕動才會變好。 中醫師盤點舒緩脹氣4妙招中醫師黃裕昌說,長期處在交感神經亢奮下,我們的胃是縮起來的,這時腸子的蠕動會變慢,消化液減少,而大腸又是最大的免疫器官,當壓力造成腸道酸鹼值改變時,或者飲食油膩、亂服藥物等,都會讓腸道內的菌種生態及酸鹼度出現變化。而平日要舒緩脹氣,可以從下列方式先做改善。1.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某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或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汽水、玉米、馬鈴薯、地瓜、芋頭、香蕉、青椒、茄子、洋蔥、包心菜、麵包、甜食及柑橘類水果、油炸類食物,甚至牛奶(含乳糖食食物)等,都容易造成脹氣。但哪些食物、吃多少會導致脹氣?卻是因人而異的,黃裕昌說,最好的方式就是記錄每天吃進的東西與數量,留意腹脹情形,再從中找出疑似會讓自己脹氣的食物,避免食用。Tips:減少豆類食物產氣的烹煮方式可將豆子煮久一點,約半小時以上,就能減少氣體的產生。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在煮豆類或蔬菜時,若能適度加入一些薑、大蒜等辛香料,也能有效抑制氣體的產生。2.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要在匆忙之中吃喝東西,更要避免邊吃東西、邊說話,尤其要改掉狼吞虎嚥的飲食壞習慣,這些都會產氣而導致腹脹。黃裕昌同時提醒,隨時緊閉雙唇,也比較不容易誤食過多的空氣。甚至,某些愛嚼口香糖的人,也要少嚼一些,同時更要少用吸管喝飲料。吃東西時,咀嚼方式也很重要,最好要多咬幾口,讓分子變小後再吞入。3.盡量避免不良情緒焦躁、憂慮、悲傷、沮喪、鬱悶等情緒反應,會讓消化功能減弱,刺激胃部造成更多的氣體,使得腹脹加劇。因此,適時懂得放鬆情緒、保持心情愉快,迅速排解壓力等,也都是預防脹氣的好方法。4.保持適量的運動運動不但能促進腸胃蠕動,也有助於消化,能讓體內氣體順利排出,又能鍛練身體、舒緩壓力與情緒,的確是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式。一旦腸胃機能出現問題,就等於為健康埋下了隨時出現問題的隱憂,因此,可別小看脹氣問題,一旦無法自行緩解,或者長期打嗝、放屁不止,或有腹痛等情形,就必須及早就醫診治。難為情的放屁與打嗝!在大庭廣眾下放屁與打嗝,的確不雅,但這卻是人體不可少的生理現象,如果一直不放屁,反而是腸阻塞的前兆。不過,黃裕昌提醒,臭屁大部分是因為吃了太多的高油脂、高蛋白的食物;而屁量明顯增多,則多半是因為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所引起,或者是吃了太多的澱粉類與蛋白質類食物造成。至於打嗝,雖然飲食習慣與飲食內容為主要關鍵,但有時也可能是一種痙攣現象,造成習慣性,因此,當打嗝不止時,有些小習慣可加以改善,如嘗試短暫的憋氣、吹紙袋、冰敷在橫膈膜附近,都可以舒緩症狀。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25 焦點.用藥停看聽
香港腳擦藥膏別迷信多合一 藥師告訴你何時該更換為單方成分
Q:夏天是香港腳好發時期,濕熱氣候加上腳部出汗,容易黴菌滋長,腳趾縫間紅腫且冒出小水泡。擦藥後症狀反覆,香港腳該怎麼用藥?擦藥好像無法根治?A:香港腳又稱「足癬」,是一種黴菌感染的皮膚疾病,常見脫皮、搔癢、紅疹、起水泡、龜裂等症狀,但也有些人一點都不癢,只出現脫皮或落屑。治療香港腳,可分為外用塗抹藥膏及口服殺黴菌藥物。不過,很多人購買市售藥膏時,常以為「多合一」的效果比較好,一條藥膏擦到底,結果時癢時不癢,沒有根治的跡象。有些人以「會不會癢」作為判斷感染香港腳的標準,其實典型的發癢症狀要使用含類固醇、抗黴菌的複方藥膏,若擦藥膏3至5天無改善,建議應就診請醫師評估用藥。雖然含類固醇的藥膏用途廣泛,可止癢、抗發炎、殺黴菌,但勿長期使用,會導致皮膚變薄或毛囊發炎。不太會癢的香港腳,適合單方成分的藥膏,需連續進行7天到4周療程。而使用含類固醇的複方藥膏至不會癢時,也要改為含單一殺黴菌成分的藥膏,正確用藥改善狀況。諮詢/藥師沈采穎
-
2024-04-25 醫療.泌尿腎臟
白天排尿超過X次、晚上起床上廁所超過X次,小心「膀胱過動症」!如何治療與改善?
什麼是膀胱過動症?膀胱過動是指膀胱內尿液尚未儲存到生理正常容量時,就開始傳遞神經訊號,使大腦產生尿意,或膀胱肌肉自行不正常收縮的症狀,在台灣的盛行率為17%至28%,女性略多於男性,季節交替時會加劇,如有急尿感、急迫性尿失禁、白天排尿超過8次、晚上起床排尿超過2次等,要特別注意。34歲金融從業人員許小姐,從學生時期就比別人常跑廁所,才剛解完尿不到半小時,就覺得膀胱又漲滿而緊繃,最近半夜被尿意驚醒高達2至3次,連帶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態,檢查發現是間質性膀胱炎合併膀胱過動症。71歲李先生有攝護腺肥大病史,為改善排尿無力、餘尿不盡,服用藥物治療數年,但近1至2個月發現尿意來得又急又猛,好幾次趕到廁所都險些漏出尿來,一查才發現是攝護腺肥大合併膀胱過動症。膀胱過動症狀有哪些?該如何治療或改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張雲筑表示,常見膀胱過動症狀,包含急迫性尿失禁,白天排尿超過8次,晚上起床排尿超過2次等。近期門診患者增加2成,因為氣溫忽冷忽熱,會造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難以穩定運作,血管、膀胱、骨盆底肌肉收縮等,都可能會加重頻尿或急尿等膀胱過動的症狀。膀胱過動症可能是單獨存在的下泌尿道刺激性症狀,但也常合併出現於有尿路感染、攝護腺肥大、尿路結石、糖尿病、間質性膀胱炎、神經病變等患者身上,生活習慣的調整相當重要,建議減少咖啡、茶、辛辣食物等刺激性飲食,並戒菸、適量攝取水分等;正規治療則包含藥物,物理治療或手術治療等。那些人容易得到膀胱過動症?●40歲以上的女性。●自然產生過2胎以上的婦女。●肥胖者。●患有泌尿道感染的人。●糖尿病患●攝護腺肥大患者。●飲酒習慣的人。資料來源:元氣百科 膀胱過動症責任編輯:吳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