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病房
共找到
2479
筆 文章
-
-
2024-12-01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休息是一種技能
某天假日查房,在醫院走廊遇一位同事。他原本應該在南部休假,卻神色焦急趕回醫院。原來,他所照顧的一名病人病情急轉直下,被送進加護病房。他放心不下,特地奔回探視。他額頭上的皺紋加深,他的臉如槁木死灰。我說:不是有值班的醫師嗎?交代一下就好,何必大老遠跑回來?這同事極有責任感:病人不好,他愁眉不展。病人好了,他便如中獎券一樣快樂。他凡事親力親為。即使是難得的假期,他也忙著遠端撰寫病歷,緊盯病人的生命徵象與化驗報告。他的手機彷彿一條無形的鎖鏈,24小時將他與醫院拴在一起。他信奉終身學習,哪怕是假日也不忘參加各種醫學會議,風塵僕僕,不辭辛勞。他總是最早到,最晚走。醫院的規定像無上的命令,他沒有一刻放鬆。他永遠知道下一步是什麼,再下一步又是什麼。不要問為什麼。一切都已經安排好。他的內疚感強烈:萬一錯過了病人的重要訊息怎麼辦?萬一人在國外時發生緊急狀況怎麼辦?這些念頭無時無刻在折磨著他,揮之不去。可怕的疲憊不是來自身體,而是心靈。無論他多麽努力,那些疑慮和擔憂依然不斷翻騰。他不快樂,他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冷落了家人的需求,他築起一座看不見的監獄,把自己囚禁其中。醫師在培訓過程常被灌輸一個信念:「永不示弱」。疲倦了,忍住;壓力大,吞下;需要幫助,不要開口。我們花一輩子治癒別人的病痛,習慣把患者的需求放在自己之上,從不停下來檢視自己的傷口。工作與休息是一體兩面,就像波浪的高峰和低谷起伏,自然循環的流動。不能等所有工作完成才想到休息。接受自己的極限,承認你不是全能的神。有時候按下暫停鍵才是有智慧的選擇。如果你累了,就先躺一下,再回來工作。別讓病人瞪著你說:「醫師,你怎麼看起來比我還累?」不要讓醫師的角色吃掉你所有的身分,別忘了你也是人子、父母、朋友或任何你想要成為的角色。你再重要也只是醫療體系的一個小齒輪,隨時可以被替換,但你在家人的心中無可取代。當你覺得再也受不了,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下去,早晨不想起床……請放下一切,休個假吧。學會設立界限,接受不完美,對不合理的要求「選擇性耳聾」,甚至厚臉皮一點尋求幫助,這不是懦弱,而是保護自己不被耗盡的良方。醫師也是血肉之軀,有責任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適當卸下沉重的工作角色,重新找到自我,是恢復力量的重要步驟。休息是一種技能,不是奢侈品。休息必需預先被排定並認真執行,休假時間必需全然完整不受干擾。勇敢登出,關掉一切雜訊,當你覺得除了工作生活沒別的,就是你最需要休息的時候。所以醫師們,拜託好好照顧自己,把時間分一點給自己,給那些珍惜你、愛你的人吧。記住,你的生命、健康與快樂和病人的福祉一樣重要。唯有懂得照顧自己,才能真正照顧好別人。不要讓成為醫師的初衷和願望之火熄滅。
-
2024-12-01 焦點.元氣新聞
行動醫療APP翻轉醫護效率 為醫護減壓、讓病患安心
醫護是高壓工作,疫情後護理人員出走潮導致嚴重缺工,如何改善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及提升工作效率,減少超時工作,是各大醫院面臨的重大課題。任職嘉義大林慈濟醫院8B病房的男護理師丁俊峰說,自從院內行動醫療APP上線,就像有個「工作伴侶」陪在身邊,加速了工作效率,更重視病人隱私,讓繁忙的工作裡多了一份貼心,更展現了醫療的責任與愛心。大林慈濟開發四款醫療APP,為了讓醫護「早點下班」。「開發醫療APP的初衷,是為了讓醫護人員能早點下班。」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主任、醫務秘書林庭光說,在行動醫療數位化浪潮下,大林慈濟投入自主研發的行動醫療APP,開發出「單手一指」的便捷操作,大幅提升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因為收到醫護人員「好用」的實質回饋,APP陸續開發了四款,透過「行動醫療」、「行動急診」、「行動護理」和「行動紀錄」,等四款生成式AI醫療APP,翻轉了醫療護理的臨床工作模式。自行研發更能靈活回應臨床需求,院內超過90%醫護給好評。不同於與外部廠商合作開發的模式,大林慈濟醫院選擇自行開發,從「幫助使用者」角度出發,深入掌握醫療需求,確保APP功能能夠靈活地回應臨床變化,好用高效的使用介面,獲院內超過90%的護理人員好評。林庭光強調,自行開發的策略讓醫院不僅能自主增添功能,避免外部廠商在商業考量上的技術限制,還節省了開發成本,並確保系統升級更加可控。此外,這款APP具備良好的兼容性,能橋接到其他慈濟醫療系統,具備成為跨醫院智慧醫療平台的潛力。行動性與便捷性有效減壓,為臨床工作帶來效率。隨著智慧型手機功能的增強,醫療APP充分發揮了「行動優勢」,讓醫護人員無需依賴桌機即可隨時隨地完成各項工作。「行動護理」APP結合了ChatGPT生成式AI技術,護理人員可用語音輸入護理紀錄,系統在5秒內自動轉換成標準格式。林庭光表示,這大大簡化了護理工作流程,並有效降低工作壓力。「行動查房」提升醫療決策速度,即時處理病患狀況。針對醫師查房需求設計的「行動查房」APP,醫師在進入病房前即可快速查閱病人數據,並可在診療過程中同步輸入診斷意見。這項功能不僅提高了臨床決策速度,還能確保病患病情得到即時處理。此外,APP也讓醫護人員在院內的任何地方都可隨時查閱病歷、監控病人狀況,並完成醫療紀錄,且具備檢視X光片、心電圖及給藥程序等功能,保障「三讀五對」的安全操作,降低人為錯誤的風險。林庭光表示,隨著醫療數據標準化的推動,行動醫療APP未來將更著重於即時數據的運用和AI輔助診斷功能,使醫療決策更加精確並降低診療錯誤。隨著APP持續優化,希望在智慧醫療應用的浪潮中推動新的醫療護理模式,成為醫護人員的得力助手,也為病患提供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行動醫療APP如何提升民眾就醫體驗?許多民眾好奇,醫院開發行動醫療APP,除了幫醫護人員減壓、提升醫療效率,究竟對自己就醫有什麼影響?林庭光指出,三款行動醫療APP能全方位提升民眾更透明、便捷的醫療流程就醫體驗,包括:1. 降低人為錯誤,增強用藥與診療安全。2. 即時資訊共享,提升醫療透明度。3. 提升整體醫療品質,全面且即時監控病情。4. 保護病患隱私,增強數據安全性。
-
2024-12-01 焦點.元氣新聞
大林慈濟力推智慧醫療 院長賴寧生:來自守護病患初心
在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無論病患在病房、診間,醫護人員只要點開平板電腦、手機中的「行動醫療系統APP」或即時「定位系統」APP,病患的就診、用藥與健康狀況一目瞭然;若病患突然在如廁時昏倒、跌倒,醫護人員也可以馬上察覺,立刻展開追蹤、救治。而這樣的病患安全網運作,背後有著四百多項智慧醫療系統在互相支援、搭配,這一切的源起,正來自該院院長賴寧生與全院團隊「守護病患、提升病患安全」的初心。簡化工作流程,醫護有更多時間與病患互動。「有了智慧醫療系統的協助,醫護人員就有更多時間接觸病人、關心病人。」賴寧生深耕自體免疫疾病臨床領域三十餘年,身為全國第二位免疫醫學博士、雲嘉地區首位免疫風濕專科醫師,並獲得立法院厚生會第25屆醫療奉獻獎肯定的他,對於醫界趨勢的瞬息萬變與智慧醫療的嶄新變革,有很深刻的觀察與體悟。賴寧生分享,過去醫師和病患的互動模式多為「父權式溝通」,也就是醫師一下指令,病患通常就無條件接受,現在著重於「醫病共享決策」(SDM),以外科手術為例,一種手術往往有不同開法、治療策略,在醫病共享決策的過程中,醫療團隊必須花時間與病患討論、共同做出決定。此外,像醫療品質的監控,如開刀前的抗生素劑量控制等,也是關鍵環節,而上述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心力,為了簡化工作流程,幫助醫護人員提升工作效率、減少疲勞、因忘記而造成的出錯風險,智慧醫療的設計、運用與導入,便顯得至關重要。人手一個「智慧小特助」,讓病房管理更有效率。在大林慈濟醫院,幾乎所有智慧醫療系統都是由院內團隊自行研發,對此,賴寧生表示,該院智慧醫療的推動,是「由下而上」,主要目的是在提升病患安全、醫療品質,由於系統開發是為醫護人員量身打造,每位醫護只要有手機、平板電腦,便相當於身邊配有一名「智慧小特助」,協助提醒住院病患導尿管放置時間長短、生理數據變化等資訊,因此醫護的使用意願極高,也都有很不錯的評價。談到智慧醫療運用、推展所面臨的挑戰,賴寧生分析,對於智慧醫療系統分析、歸納所呈現出的結果,醫護必須抱持嚴謹態度進行審視、確認,以確保資訊正確無誤。針對智慧醫療系統的管理,也是一大學問,當多項智慧醫療系統同時運作,需要有效管理、整合,才能事半功倍,進一步提升效益。病患多重器官問題,智慧醫療能跨科整合資訊。在臨床上,身為自體免疫疾病診治權威的賴寧生也觀察到,由於自體免疫疾病為全身性、系統性疾病,病患常合併多重器官問題,也牽涉到跨科合作,智慧醫療的運用更能幫助醫師迅速掌握整體狀況。事實上,除了醫師診斷、處方,不少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也需進行生活、飲食上的調整,像紅斑性狼瘡病患,通常會建議少曬太陽,醫師也會給予一些其他衛教資訊;賴寧生認為,未來若能透過互動智慧醫療方式確認病患是否照醫囑、建議執行,更為理想,期待在智慧醫療的推展上,往後可朝這方向推進、努力。隨著智慧醫療的推陳出新,賴寧生也期待這樣的趨勢可與遠距、居家醫療領域結合,對於達到總統賴清德所提「健康台灣」願景與醫療平權的提升,也可產生更多助力。
-
2024-12-01 焦點.元氣新聞
醫療奉獻獎得主大林慈濟賴寧生 力推「智慧醫療」,來自「守護病患」初心
在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無論病患在病房、診間,醫護人員只要點開平板電腦、手機中的「行動醫療系統App」或即時「定位系統」App,病患的就診、用藥與健康狀況一目瞭然,若病患突然在如廁時昏倒、跌倒,醫護人員也可以馬上察覺,立刻展開追蹤、救治。而這樣的病患安全網運作,背後有著四百多項智慧醫療系統在互相支援、搭配,這一切的源起,正來自該院院長賴寧生與全院團隊「守護病患、提升病患安全」的初心。「有了智慧醫療系統的協助,醫護人員就有更多時間接觸病人、關心病人。」賴寧生深耕自體免疫疾病臨床領域三十餘年,身為全國第二位免疫醫學博士、雲嘉地區首位免疫風濕專科醫師,並獲得立法院厚生會第25屆醫療奉獻獎肯定的他,對於醫界趨勢的瞬息萬變與智慧醫療的嶄新變革,有很深刻的觀察與體悟。有效節省時間,便可多與病患互動賴寧生分享道,過去,醫師和病患的互動模式多為「父權式溝通」,也就是醫師一下指令,病患通常就無條件接受,現在著重於「醫病共享決策」(SDM),以外科手術為例,一種手術往往有不同開法、治療策略,在醫病共享決策的過程中,醫療團隊必須花時間與病患討論、共同做出決定。此外,像醫療品質的監控,如開刀前的抗生素劑量控制等,也是關鍵環節,而上述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心力,為了簡化工作流程,幫助醫護人員提升工作效率、減少疲勞、忘記所造成的出錯風險,智慧醫療的設計、運用與導入,便得至關重要。智慧小特助,讓病房管理更有效率在大林慈濟醫院,幾乎所有智慧醫療系統都是由院內團隊自行研發,對此,賴寧生表示,該院智慧醫療的推動,是「由下而上」,主要目的是在提升病患安全、醫療品質,由於系統開發是為醫護人員量身打造,每位醫護只要有手機、平板電腦,便相當於身邊配有一名「智慧小特助」,協助提醒住院病患導尿管放置時間長短、生理數據變化等資訊,因此醫護的使用意願極高,也都有很不錯的評價。談到智慧醫療運用、推展所面臨的挑戰,賴寧生分析,對於智慧醫療系統分析、歸納所呈現出的結果,醫護必須抱持嚴謹態度進行審視、確認,以確保資訊正確無誤,針對智慧醫療系統的管理,也是一大學問,當多項智慧醫療系統同時運作,需要有效管理、整合,才能事半功倍、效益進一步提升。多重器官問題,更需跨科資訊整合在臨床上,身為自體免疫疾病診治權威的賴寧生也觀察到,由於自體免疫疾病為全身性、系統性疾病,病患常合併多重器官問題,也牽涉到跨科合作,智慧醫療的運用,更能幫助醫師迅速掌握整體狀況。事實上,除了醫師診斷、處方,不少自體免疫疾病病患也需進行生活、飲食上的調整,像紅斑性狼瘡病患,通常會建議少曬太陽,或醫師也會給予一些其他衛教資訊,賴寧生認為,未來若能透過互動智慧醫療方式確認病患是否照醫囑、建議執行,更為理想,期待在智慧醫療的推展上,往後可朝這方向推進、努力。期待智慧醫療的運用,更無遠弗屆隨著智慧醫療的推陳出新,賴寧生也期待這樣的趨勢可與遠距、居家醫療領域結合,對於達到總統賴清德所提「健康台灣」願景與醫療平權的提升,也可產生更多助力。
-
2024-11-30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 引進AI智能管理 推動預防醫學與ESG
112年2月24日,三軍總醫院院長由新陳代謝科醫師洪乙仁接下重任。三總是國內軍醫院的龍頭,台北市南港、內湖、新北市汐止區的唯一醫學中心,在洪乙仁執掌下,積極推動預防醫學、「永續」ESG、社區衛教與營造。他強調,軍醫院照顧軍人以外,大部分的病人還是一般民眾,三總照顧居民的健康責無旁貸。友善員工 院內設幼兒園洪乙仁接任三總院長21個月後,將於明天(12月1日)榮陞國防部軍醫局副局長。即將卸任院長的洪乙仁認為,三總身為醫學中心,不僅須兼顧臨床服務和研究發展,更應培育醫師、護理師等各種職類人才,是醫學中心相當重要的任務。113年是三總ESG元年,洪乙仁說,三總逾30個醫療、行政單位,跨領域地分門別類成立5個小組推動ESG相關工作,落實醫學中心社會責任,也積極進行碳盤查、永續報告書撰擬、減碳工程、創新AI智能管理等專案。在企業永續指標中,洪乙仁認為,友善員工非常重要,避免職場霸凌、注意性別平等是基本,三總對員工照顧更是不餘遺力,包括員工宿舍和停車位不收費,爭取預算興建護理人員宿舍,且一樓將開設幼兒園,提供托育服務,讓員工安心上班,院方共同照顧國家未來主人翁。彈性管理 放護理人員長假面對新時代的年輕人,管理要有更多彈性。洪乙仁說,現在大家都希望有長假,但醫院受限於人力,請長假並不容易,他和護理部溝通:「該給人家長假就要給」,只要病房護理人員不要一次全部請假就好,大家輪流出國。不符合護病比?「就關病床啊!」護理人員放假回來,人力充足了,再把病床打開就好了。人才是醫院最重要的資產,近年醫事人力短缺,三總希望能打造具有韌性、值得同仁信賴的優質工作環境。同時也創建新的醫療系統,資訊部門與台灣微軟研發生成式AI,減少重複、繁雜的文書記錄作業,節省工作時間,讓醫護專心照護病人。搶救糖友 拚減少併發症身為新陳代謝科醫師,洪乙仁認為,「如果可以搶救一個病人,不讓他變成糖尿病患,或避免糖尿病患洗腎,其實就對ESG很有貢獻。」避免糖尿病患因血糖、血壓、血脂控制不佳,後續出現腎臟、心血管問題,不但影響生活品質,醫療費用也增加,所以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避免患者出現更多併發症。洪乙仁說,國健署長期宣導防治代謝症候群,強調注意體重控制、血糖監測等,避免成為慢性病患。但許多人沒有定期檢查,也不知道自己血糖高,大多是因體重減輕或尿量變多、老是口渴來看診,有人血糖數值已高達300、400mg/dl,糖化血色素都10%以上了。他呼籲,一般人定期監測血糖也很重要。積極義診 照顧偏鄉離島「糖尿病是不可逆的沉默殺手,但好好控制血糖,可避免併發症。」洪乙仁指出,有些人意識到健康必須自己努力,有些人則是有家屬鼓勵,所以動機很重要,必須自律控制飲食,若肥胖就慢慢減少體重,有人持續三個月到半年,血糖就趨近正常,甚至不需要用藥。有人經過努力後改善,就有信心繼續下去。照顧病人往前推,就是預防醫學,洪乙仁說,三總積極投入社區衛教與營造,例如去偏鄉、離島義診、教導健康行為。糖尿病照護也會給一些衛教費用,包括營養師、部分醫師費用。洪乙仁專長: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高血脂症、腦下垂體或腎上腺腫瘤、甲狀腺、庫欣氏症等內分泌疾病現職:三軍總醫院院長、內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台灣醫院協會理事、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學歷:美國加州洛杉磯西奈山醫學中心進修、國防醫學院醫學士經歷:國軍馬祖醫院內科主治醫師、三總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內科學科教授、國防部軍醫局醫務計劃處副處長、三總松山分院院長、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給病人的一句話:健康靠自己,預防勝於治療。
-
2024-11-29 醫聲.癌症防治
婦癌之首卵巢癌要小心,腸胃出現「這症狀」趕快就醫,精準醫療增存活期
總統賴清德宣誓二○三○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卵巢癌為三大婦癌之首,每年新增患者一千八百名,近五成是晚期,多位婦癌專家指出,精準醫療用於晚期卵巢癌可延長無疾病存活期,但健保限縮給付加上基因檢驗須自費,導致這群媽媽病人成為弱勢病患,希望藥物給付接軌國際治療指引,提升患者疾病控制。日前網紅江老師罹患卵巢癌,引起外界注意,卵巢癌第三期五年存活率不到五成,第四期下降到三成,即使化療,部分病患一年半內復發。近年卵巢癌診治有所進展,台灣癌症基金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展望治療新希望,卵巢癌精準醫療」圓桌會議,婦癌權威與會,希望提升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療效果。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王鵬惠、馬偕癌症中心主任張志隆都指出,隨著精準醫學發展,發現卵巢癌病患中,有五成HRD陽性,而在HRD陽性族群中,四成屬於BRCA基因突變;其餘六成HRD陽性但無BRCA基因突變。目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可幫助HRD陽性病患減少復發、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但健保給付只限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使用標靶藥物 已列國際指引「如果可以延長生命,為什麼不做?」林口長庚副院長賴瓊慧指出,最新研究顯示,手術仍是卵巢癌治療首選,不過術後維持療法已有大型臨床試驗證實,若是HRD陽性,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加上PARP抑制劑,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從五十七點三個月延長至七十五點二個月,降低死亡風險達三成八,已被列為國際治療指引重要選項。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副主任呂建興指出,一名婦人七年前罹患卵巢癌第三期,兩年前五十歲的女兒也罹病,基因檢測發現是非BRCA突變基因的HRD陽性患者,後來自費使用PARP抑制劑,控制良好,婦人的另一位女兒也同時被驗出,因此,建議她進行預防性卵巢切除,可減少九成罹癌機會;HRD檢測對卵巢癌患者很重要,但現在檢測及藥物都得自費。台灣藥物給付 不及歐美日韓「在醫院婦科病房,八成都是卵巢癌病患。」張志隆觀察到,不少患者是媽媽、職業婦女,病情不斷復發,來回住院化療,影響整個家庭。目前癌症藥物給付依據基因檢測結果,但健保給付NGS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大套組,很多尚無對應藥物,HRD陽性患者可使用PARP抑制劑,卻未給付,台灣的藥物給付與美、歐及日、韓等有落差。台灣癌症基金會從兩年前針對卵巢癌患者進HRD檢測,發現一千多名接受補助檢測的患者中,有五成一是HRD陽性患者,另也調查,患者最關心基因檢測及藥物健保給付,對於「基因檢測項目」、「檢測報告內容」、「治療後復發風險、藥物副作用」等,充滿疑惑。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及副執行長蔡麗娟呼籲,醫界及政府應協助病患獲得更多疾病知識,也須讓病人了解檢測結果與治療的相關性,更期盼衛福部優先通過已有癌症相關計畫獲核准的實驗室,以增加HRD檢測的可近性,治療也應接軌國際指引。高雄榮總婦女醫學部主任劉文雄提醒,卵巢癌第一時間的診治影響預後,民眾若有非典型的腸胃症狀,赴腸胃科就醫後仍反覆出現,記得可到婦科就診。王鵬惠也認同,其他科別醫師發現疑似卵巢癌患者,應協助轉診,調查發現,在婦科接受手術及治療,存活率增加一倍。
-
2024-11-28 醫聲.疫苗世代
連歌神都受害 RSV也威脅嬰幼兒! 醫籲:放寬單株抗體給付
對嬰幼兒威脅極大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這兩年因免疫負債感染人數持續上升,據衛福部調查,每年約有千名嬰幼兒因感染RSV住院。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指出,現在每個月都有嬰幼兒,因RSV感染導致呼吸急促被送進加護病房,尤其早產兒免疫力不全,約有七成會住進加護病房、更有五成須使用呼吸器輔助治療,目前健保僅給付三十三週以下的早產兒施打RSV單株抗體,希望未來有機會放寬照顧到三十三週至三十五週的早產兒,與鄰近日韓的保護政策同步。抗體可直接獲得保護力對付病毒的入侵,最好的方式就是預防,包含施打疫苗或是單株抗體,彭純芝指出,疫苗與單株抗體的差別在於,前者接種的是抗原,打進體內後產生抗體,而單株抗體是直接把抗體打進體內,對於免疫力較低的早產兒來說,可直接獲得保護,目前一歲以前都可以施打,每個月一劑,最多六劑,用來保護嬰幼兒的健康。不過,彭純芝也提及,由於RSV單株抗體的施打不在預防接種的黃卡(常規接種疫苗時程表)裡,臨床上早產兒常常需要在前六個月每月回診監測生長狀況,建議家長要記得RSV單株抗體的每月接種時程,定期監控追蹤。另外,經過新冠防疫經驗,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疫情,醫師也呼籲政府能儲備多種的預防武器,以維持防疫藥品供貨穩定及量能。RSV就連成人都難抵威脅,日前歌神張學友就因感染RSV導致演唱會延期,何況是肺部發育不全的早產兒,彭純芝指出,感染後會造成發燒、咳嗽等感冒症狀,很多家長可能都聽得出「咻咻咻」的聲音,容易引發成細支氣管炎,即使痊癒,也容易種下氣喘的病根,若肺部感染較為嚴重,造成「大白肺」這時就須提供較高氧氣濃度或呼吸器治療。籲比照日韓保護早產兒RSV的傳染方式與流感相同,都是飛沫傳染,因此,有小小孩的家庭,大人若有感冒症狀要避免接觸新生兒,若孩子出現發燒及呼吸急促每分鐘六十次以上、喘鳴聲等,都須要立即送醫。彭純芝呼籲面臨少子化衝擊的台灣應做長遠規畫,比照同為面臨少子化的日韓兩國,讓未滿卅六週的早產兒都能施打單株抗體獲得保護,為台灣的早產兒築起完整的防護牆。
-
2024-11-2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家庭醫學」五十年
編者按:「醫病平台」休息了一段時間,終於又開始了。本週的兩篇文章都是出自七老八十的資深醫師,一篇是行醫多年的醫師在本身生過大病之後的「頓悟」,分享如何跨過醫病鴻溝,對醫病關係有更深入的心得。一篇是退休後的醫師,由多年勤於閱讀筆耕之後,由醫學史的觀點,提出醫學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的並重、結合,應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迫切的課題。隱約記得1970年在台大當實習醫師時,我有六個星期的時間輪到皮膚科。這可以說是在忙亂的那一年裡少數比較輕鬆的時段。每天早上,我們幾個菜鳥圍著老教授「陪診」,探頭探腦,又儘量不要干擾診間的運作,躲開教授的視線,以免被「電」而出洋相。那時記憶最深刻的,倒還不是令人大開眼界的種種皮膚病變,也不是經常能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就看出病因、做出診斷的教授,而是一位笑容可掬的內科總住院醫師。他總是聚精會神觀看,又不時作筆記。有一天有機會與他閒聊,才知道他不久就要回鄉開業,打算用最後幾個月的時間,到其他主要科系去補足他在其本科四年不見得有機會接觸到的經驗、知識。我當時完全沒有「家庭醫師」或「全科醫師」的概念,但是直覺他是個有心人,在接受多年精深的教育、訓練後,不但毅然決定回鄉奉獻,還細心設想未來病人的需求,而先做充分的準備。真正接觸到「家庭醫學」這行業是在1980年初。那時我們在洛杉磯南灣的醫學中心為了因應全國趨勢及社區需求,開始籌設家醫科及其「住院醫師」訓練、養成計畫,卻遲遲不見動靜。聽說我們那幅員廣大,還有不少空地的院區,竟找不到一個可以讓他們容身的地方。後來他們在醫院正對面找到了一排兩層樓的店面,稍事裝潢之後,辦得有聲有色,為鄰近低收入、沒有保險的居民帶來高素質的醫療照護。從這樣簡單的開始,「家庭醫師」及「全科醫師」的概念日漸普及,目前已經成為不分貧富,多數人求醫就診重要的一環。的確,我們的健康是一體的,本來就不應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是既然這整體的概念這麼重要,為什麼比起其他科系,家庭醫學的源起會晚這麼多呢?這個疑問,我多年都不得其解。直到最近重讀「劍橋插圖醫學史」及「瘋狂簡史」作者Roy Porter的經典之作,,以及哈佛醫學史教授Charles E. Rosenberg 的「 Our Present Complaint: American Medicine, Then and Now」(Rosenberg的晚年力作;一本別具特色的醫學史),才恍然大悟。原來奠基於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由內科的威廉·奥斯勒 (William Osler)及其同僚病理學科的William Henry Welch、外科的William Stewart Halsted、婦產科的Howard Atwood Kelly「四大師」(The Big Four)在1890-1905年間主導創立,經由1910年的Flexner Report而定型的現代醫學教育、訓練制度,從來都是以醫院為基礎,著重的是培養年輕醫師凡事尋根究底,解決種種疑難雜症的能力與擔當。為了專精,自然需要分科,而且百年來隨著知識、科技的日新月異,分科越來越細。這樣的制度讓學生及「學徒」(實習與住院醫師)有機會接觸和處理嚴重、罕見、「有趣」的病人。但是不管奥斯勒及其他醫學教育先驅如何強調人文觀懷的重要性,他們念茲在茲的是引進歐洲以病理學、生理學為基礎,注重研究及科學證據,用機械化約論(mechanical reductionism)來取代生機論(vitalism)的取向,以此來徹底改革前此師徒相承、經驗重於學歷(那時他們多半只有幾個月的「私人醫學院」的教育),與販賣狗皮膏藥(snake oil)的江湖郎中相去無幾的一般開業醫師。問題是在我們這樣嚴格管控、階級分明的新制度下薰陶、培育出來的醫師,滿腦子充滿的是日新月異、「生物學」屬性的科學新知,日夜勤讀專業期刊,唯恐落於人後。面對病人,我們專注的是尋求「真正的」(通常也就是單一的)疾病診斷以及根除或控制疾病的方法。就這個角度來看,好的醫師就像是好的偵探。他們找兇手,我們找病因。孔子說「苟得其情,則哀衿而勿喜」,是多麽困難的事啊!就如偵探為了辦案,需要與事主有效溝通,我們為求診斷正確,也需要建立、維持醫病關係及溝通。這正是奧斯勒那一代先哲為什麼堅持要走出(或出入於)實驗室,走入病房的一大原由。但是醫病關係的重要性,並不只限於狹義的臨床應用(確保診斷所需的資料的收集,鼓勵病者接受治療)。「關係」本身常常比我們浸淫學校、醫院多年得到的「十八般武藝」還要有效力。這最清楚呈現在多數臨床試驗所謂的「安慰劑」比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法更有效的事實。這樣的效力或許在多為重症、急症的住院病人間比較隱而不顯,到了社區、診所,關係的重要性就無從遁形。我們當代多數的年輕醫師,接受了多年以醫院為主、科技領先的分科教育之後,回到社區,日常接觸、處理的不是種種通常無需高科技的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就是傷風感冒,以及無可勝數的慢性疲勞、慢性疼痛等未見得能以科技來理解、解決的問題 (所謂的MUC; medically unexplained conditions;約佔就診病人25%-60%)。這些問題與社經、家庭、心理、文化、信仰、生活型態等非科技面向的因素有千絲萬縷的牽連。它們的處理、治療,端賴成功的、雙向的醫病關係與溝通,而這正是現代醫學教育所最欠缺的部分。家庭與全科醫學的浮現與推動,正是為了因應這醫療體系裡應是最基本,但也最常被忽略的環節。但是現代醫學卻繼續是科技掛帥的行業(其實我們社會的各行各業不也都是如此嗎?),我們說到醫學的進步及前景,講的幾乎都是基因、影像、儀器、藥物、換心換肺。關係、溝通、觀懷、照護,被視為理所當然。家庭醫學於是繼續被忽視(類似小兒科及精神醫學)。他們的保險給付,與其他有「一技在身」的科系,常是天差地別。給付既少,只好以量取勝。在美、英的醫療體系裡,每位基礎照護醫師(primary care physician)通常需照顧或被分配兩千到三千受保者,他們平常與醫師接觸的時間,被壓縮到一年一次,每次十五分鐘。在這樣短促的時間裡,他們又如何去認識病人、營建關係?儘管如此,許多年輕醫師還是前撲後繼,選擇進入這吃力不討好的行業。但是我們不應也不能把他們的奉獻視為理所當然。他們的存在,彰顯醫學兩大傳承的結合。一方面是百多年來以「機械化約論」為基礎,著重於科技、實證,致力於治病的現代醫學(因源自西方文明,也常被稱為「西醫」),另一方面則是淵遠流長,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互動、關懷為基礎的醫療傳統。如果說醫者的理想是兼具「仁術」與「仁心」,現代醫學教育幾乎完全偏重於前者,而把後者簡化、歸類於道德的範疇。仁心與仁術的並重、結合,應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迫切的課題。
-
2024-11-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變成病人後的醫師
編者按:「醫病平台」休息了一段時間,終於又開始了。本週的兩篇文章都是出自七老八十的資深醫師,一篇是行醫多年的醫師在本身生過大病之後的「頓悟」,分享如何跨過醫病鴻溝,對醫病關係有更深入的心得。一篇是退休後的醫師,由多年勤於閱讀筆耕之後,由醫學史的觀點,提出醫學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的並重、結合,應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迫切的課題。三十幾年前我還在美國大學醫院當神經科教授時,有一次因為心律不整感到不適,在家醫科同事的堅持下,我住進了醫院內科加護病房,透過許多「第一次」的體驗,深深感受到當醫師變為病人時,才能真正體會到病人與家屬的感受。在出院後,我以一篇以「生過病的醫生可能更會照顧病人」為題的文章,在美國台灣人中文報紙「太平洋時報」刊出。在那文章裡我提到了過去自己的就醫經驗,包括首次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才有機會真正體會到病人置身於閉塞空間以及噪音刺激的恐懼與難受,而引起不少迴響。記得還在美國定居時,我因為健康保險的體檢,在毫無症狀的情形之下,血液生化檢查發現肝指數有些不正常,而回國探親時,曾經請教一位我非常佩服的慢我幾屆的台大醫院肝病專家,當時因為還沒有有效的對抗肝炎病毒的藥,而當時唯有的Interferon(干擾素)又有許多副作用,可能對我的忙碌工作會有影響,而我又沒有任何肝炎的症狀,所以也決定先不要治療。後來回台定居幾年以後,才確定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而開始在肝炎專家的學長指導下接受抗病毒治療一段時間,而肝功能得以恢復正常。後來在專家指導下,成功地停用長期抗病毒治療,而得以繼續維持肝功能正常,並且抗原轉為陰性多年。但在這位肝炎專科醫師的指導下,幾年來每六個月都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以防B肝病人日後發現肝腫瘤的可能。想不到今年八月底,腹部超音波檢赫然發現肝臟有異常,接著馬上做了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證明了肝右葉長了一個腫瘤。我與也有醫師背景的內人一起聆聽肝腫瘤外科同事,說明他對所有檢查結果的看法以及對治療的建議。他以電腦程式綜合這些影像所描繪出來的彩色立體圖像,對這顆座落於肝臟右葉深處2.1 公分小腫瘤做了非常詳盡的說明。他說,要完全切除這深藏的腫瘤,可能需要犧牲不少正常的肝臟,而我的肝功能種種數據顯示我可以承受「甚至整個右葉都拿掉」的大開刀。好處是我們可以從切除的組織在顯微鏡下確定病理診斷,但我可能需要住院至少一星期,之後還需在家靜養兩星期。另外,他也提出可以考慮非開刀治療,由放射科血管專家醫師,執行「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TACE)」,將水溶性抗癌化療藥物與油性物質(Lipiodol)混合,加上「微粒球」注射到主要提供腫瘤養分的肝動脈分支,以阻斷腫瘤的生機。這種治療對對身體的傷害遠比開刀小,做完以後如果沒有意外,隔天就可以出院。但問題是這樣做,我們就無法像開刀取出腫瘤一樣,做出確切的病理診斷。回家後,我與內人平心靜氣地再三討論。家母在診斷B 型肝炎多年後,1983發現肝癌,當時台大醫院一位放射科年輕主治醫師赴日本學習這種栓塞治療法剛學成歸國,記得家母是台灣早期接受這種治療的幸運者之一,她前後在台大醫院經過幾次栓塞,而享有非常理想的生活品質,最後到1992肝癌復發,發生多處轉移而過世。許多從來沒有想過的往事在這幾天陸續浮上心頭。猛然想起1997年當我還在美國大學醫院服務時,因為體重銳減,而做了全身健康檢查,意外地發現兩側聲帶有明顯的運動障礙,經過耳鼻喉科教授仔細檢查才發現這是「先天性聲帶麻痺」,這也解釋了我從小呼吸聲音比較明顯,常被問及是否有氣喘,而且從小就無法參加劇烈運動。我非常感謝這位耳鼻喉科同事發現了我五十幾年「宿疾」的原因。他很親切地告訴我,我的身體已經老早就習慣於這與生俱來的毛病,說話與一般運動也都沒有問題。但他一再叮嚀,將來如果我需要做全身麻醉的檢查或開刀時,一定要記得向麻醉科、外科醫師告知自己的先天性聲帶異常,因為像我這種病人在術後拔管時,有時會有氣道不暢而發生缺氧的嚴重後果。這再三叮嚀的「忠言」促使我馬上與外科、耳鼻喉科、麻醉科同事進一步請教。種種因素更使我傾向不考慮開刀的治療。我在星期日中午住院,接待的同事親切地解釋了住院病人須知,並告訴我不久將會接到「重大傷病卡」,可以幫忙減少醫療負擔。他大概看到我面色凝重,趕忙解釋健保的政策下,癌症是屬於「重大傷病」。孰不知我之所以如此「過度反應」,是因為我一時無法接受自己在癌症醫院任職多年,今天竟會對「癌症」的診斷有這種不應該有的反應。住進病房以後,我回到「教研大樓」的辦公室,拿自己慣用的漱口杯及一些文具。當我走回醫院病房的通道時,突然有種說不出的孤寂淒涼之感。這條常走的路,今天只是因為走進醫院時,不再是「醫師」,而是「病人」的身份,竟然會有天淵之別的感受。不覺想起過去帶著醫學生做床邊教學,碰到無法接受自己有「癌症」的病人時,我常會與病人及學生分享一篇很好的文章,「感謝上帝,我得了癌症」。這是一位醫師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A Piece of My Mind專欄的好文章,台灣也有很好的中文翻譯。還記得一位女病人在看了這篇文章後,要求我給他英文的原文。原來她本身是高中英文老師,她深受這篇文章所感動,而希望能與學生分享這「課外讀物」,讓學生體會多學外文,才能品嚐好文章的原汁原味。此時重讀這文章更能領會其中的深奧。 我住院隔天就在局部麻醉下,接受了由鼠蹊部的「股動脈」穿入導管成功到達腫瘤部位的動脈,做了應該做的治療。我是在意識完全清醒下經歷十分順利的療程,但坦白說,我當時並不擔心自己,只是惦念內人因為前晚在病房陪我而沒睡好,在我進去接受療程之前,她被帶到急診應變中心發現血壓升高並有微燒……回到病房以後,見到了內人,看她沒事,我也安下了心。當晚唯一的不方便是因為股動脈穿刺的關係,有段時間右腿不敢動而稍感不適,但比起全身麻醉、剖腹摘瘤的驚心動魄,我真的躲過了一劫。隔天我就出院了。百感交集,我決定把箇中感受以「由癌症醫院『醫師』轉為『病人』」為題,寫出心中的諸多雜感,發表於我已經寫了二十幾年的經典雜誌的「杏林筆記」專欄。同時,我也才想起來,最近因為身體出了些狀況而停了一段時間的「醫病平台」。這是我們幾年前與一群關心台灣醫病關係的文藝醫界人士共同發起的電子報,希望能使「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有個平起平坐的園地,共享醫界、病人、家屬在治病、生病的親身體驗,希望透過醫病彼此的了解,可以改善台灣社會的醫病關係。坦白說,透過這次個人所經歷的親身體驗,才發現醫師本身生病後,更能了解跨越醫病鴻溝的困難。更重要的是,癌症比起其他疾病有更多的未知數,而這句我們醫師常掛在口邊勸告病人「要定期追蹤」的出自好意的叮嚀,更使「醫病籓籬」另一邊的癌症病人,加深他們的隱憂。這次的親身體驗,使我深感這種罹癌病人與家屬應該得到更多的支持。這幾個月來「醫病平台」之所以暫時停刊與我個人的健康有關,也因此決定改寫了個人已發表的「由癌症醫院的『醫師』轉為『病人』」,來做「復刊」的首篇文章,也希望我們能夠繼續在「醫病平台」追求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分享彼此的經驗心得。同時這幾年來,關心醫學教育的有心人也發覺在這專欄過去所發表的醫學生分享他們習醫的赤子之心,以及醫學院老師在培育良醫的用心良苦,感動了不少社會大眾、病人、家屬。這是我們當初所未曾預料到的。我衷心地希望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使我們的醫療環境更勝一層樓。
-
2024-11-24 醫療.耳鼻喉
健保大數據/聽力損失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亞東醫院/突發性聽損需盡快確診 及時治療才能恢復聽力去年度亞東醫院收治6,445名聽損患者,位居全國醫療院所之冠。亞東醫院臨床副教授、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張智銘表示,該院治療聽損的醫療團隊員額超過30人,且擁有最新檢查儀器,患者就診當天就可接受完整檢查,盡快找出病因,給予治療。張智銘指出,對於突發性聽損患者來說,必須掌握治療黃金時間,如能在當天確診,就能提高治療效果,盡可能恢復原有聽力。又如梅尼爾氏症患者,如果不能在發作第一時間確診病因,過了幾天內耳水腫消退再做檢查,就很難做出正確診斷,日後勢必再度復發。在治療聽損上,亞東醫院擁有14名耳鼻喉專任主治醫師、10名住院醫師、5名聽力師、5名助聽器選配師,還有語言治療中心近10人的編制,整個團隊約30多人,陣容之完整,在其他醫學中心也是少見。張智銘表示,門診聽損患者中,男略多於女,原因應是男性工作較常暴露於高分貝噪音環境,加上菸酒機率較高,長期損害末梢血液循環。張智銘提醒,年輕人長期使用塞入式耳機勢必損及內耳聽覺神經,步入中年後聽損風險增加,建議使用耳罩式耳機,所需音量較低,且可隔離背景噪音。醫學中心No.2台北榮總/耳科獨立有專屬病房 專精各類耳疾治療台北榮總去年收治聽損患者6,114人,在醫學中心排名第二。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治醫師丁冠中表示,該院耳鼻喉頭頸醫學部特色是分科高度專業化,耳科、鼻科、喉科各自獨立,其中耳科專門處理耳科疾病,並有專屬耳科病房,吸引許多聽損患者到北榮就醫。丁冠中舉例,針對慢性中耳炎、中耳膽脂瘤(又稱珍珠瘤)等患者,採取微創中耳手術治療,此手術有別於其他醫院,為顯微鏡及內視鏡雙系統手術。聽神經瘤治療方面,由於屬於顱底腫瘤,需採用側顱底手術,因此與神經外科醫師共同合作,從耳後骨頭(乳突)位置進入內耳迷路途徑,以切除腫瘤。耳科患者進行診斷時,除專科醫師看診,同時有聽力師協助聽力、眩暈、內耳前庭功能、聽性腦幹、腦波等檢查,以加速患者檢查速度,避免錯過治療時機。臨床上,民眾最常出現的耳科疾病為突發性聽力障礙、急性眩暈、急性耳鳴等,建議應盡速診斷治療。台灣已步入高齡社會,明年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達20%,而年長者常有高頻缺損問題,應盡速就醫,緩解聽損問題。區域醫院No.1台北市聯醫/配合聽覺復健計畫 改善長者生活品質健保數據顯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去年收治3,737名聽損患者,位居區域醫院之冠,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徐欣健表示,這歸功於北市衛生局實施「老年聽覺復健計畫」,醫師、個管師、聽力師組成團隊,採取一條龍模式,提供聽損長者最佳醫療服務。徐欣健表示,年齡是造成聽力障礙的最大因素,臨床顯示,65歲以上近三分之一有聽損困擾;年逾70之後,聽力障礙比率可能超過五成。為此,北市衛生局於四年前推動「老年聽覺復健計畫」,研究分析年長者聽損情況,並提供改善方法,成效顯著,上千名年長聽障者在使用了適合助聽器後,大幅提高生活品質。徐欣建表示,該計畫以和平婦幼院區為主要據點,研究團隊包括耳鼻喉科醫師、聽力師、個管師,醫師先確認聽損原因,聽力師檢測聽損狀況,而院區內約四至五家助聽器廠商駐點,就近提供服務。長者返家後,則由個管師電話關懷長者配戴狀況。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年輕人習慣戴耳機,應該選擇具有良好降噪功能的耳機,以過濾外在環境的噪音,並多讓耳朵休息,否則年老時將大幅增加聽損機率。基層診所No.1桃園吳家淦耳鼻喉科/耳科常見主訴頭暈 耳石脫落每月上百人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桃園市中壢區吳家淦耳鼻喉科診所去年聽損就診人數1,198人,為基層診所第一名。醫師吳家淦表示,聽力障礙的人相當多,其中診所又以主訴頭暈的病人最多,其中每個月至少有120位病患來治療耳石脫落復位。吳家淦表示,雖然診所是耳鼻喉科,但他專攻耳科,加上耳科相當複雜,耳鳴、頭暈、中耳炎、外耳炎、耳石脫落等,每個月慕名而來的耳疾病患眾多。吳家淦說,診所專攻頭暈這個項目,頭暈分為暈跟眩,暈的症狀為頭重重、腫脹的感覺,而眩則是會有天旋地轉的症狀。若暈一下就停,或是頭轉到某個角度就暈,很高的機率是耳石脫落,要檢查雙耳各3條的半規管,看是哪邊的耳石脫落造成。吳家淦表示,耳石脫落症吃藥無法根治,必須讓石頭復位,曾經有個車禍病患頭暈了半年,看醫生吃藥都好不了,後來向他求診,治療兩次後,就完全根治。吳家淦說,耳石脫落的症狀,診所有床可以訓練病患,讓耳石回到它該有的位置。不過耳石脫落主要還是看個人的體質,一般治療完後,建議患者不要有劇烈運動,讓耳石穩定就可以根治。112年聽損患者就醫5大院所
-
2024-11-22 醫聲.Podcast
🎧|急診大塞車怎麼辦?醫師告訴你「這方法」能解套
急診壅塞已是台灣醫療沉痾,健保署統計,最嚴重的檢傷一級民眾暫留醫學中心急診的時間長達15.43小時,遠超8小時健保品質建議上限,尤其當前國際情勢緊張、天災頻繁、冬季病毒齊發及心腦血管病人激增,壅塞情形恐雪上加霜。對此,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許建清表示,除了須為急診減壓外,醫學會也正規劃延長野外照護(Prolonged Field Care, PFC)指引,盼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下,為病患做最有利的初步處置,以銜接後續治療。🎧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複合型災害頻傳 延長醫療照護助患者銜接正式處置 台灣急診壅塞成因複雜,許建清說,現在台灣急診前、中端檢傷及處置無虞,問題出在照護人力短缺,急診病床不似住院或加護病房有數量限制,有些急性問題無法在家處理等,導致後端住院病床壅塞。再加上近年常見複合型災害,例如地震衍生火災、海嘯,或颱風衍生水災、土石流,許建清表示,日本也預測附近的海溝20年內將發生芮氏規模8.0的強震,因此如何使用有限資源,讓患者在送達適宜的照護單位前,接受基礎照護,是台灣急診的燃眉之急。起源自戰爭的延長野外照護(又可稱延長醫療照護)正是解方之一,先在災害現場、救護車、中繼站醫院等處,初步判斷患者傷勢並處置,最後再銜接最適宜的醫療照護單位。許建清以重大外傷患為例,救護人員會先將患者送至較近的地區醫院,接受插管、止血、輸血等措施,狀況稍微穩定後,再轉送至較遠的醫學中心。或是某工廠員工的手被攪拌機捲入,大量失血有休克死亡風險卻動彈不得,此時由麻醉科、外科、骨科、急診科醫師組成的外展急救小組趕赴現場,為其插管、麻醉,進行截肢手術,再後送到醫院接受完整醫療照護,「小組就像搭建一座橋,讓患者能從事發現場順利連接至合適的地方。」許建清指出,國內正積極準備重大緊急災害的因應措施,像是醫學會到各國觀摩救難演習,確認關鍵基礎設施及緊急救護設備,並研擬延長醫療照護指引,辦理教育訓練,制定照護標準流程,實際演練,再藉由回饋修訂指引。醫中急診壅塞嚴重 各界創造「社區醫院」因應急診室即使在壅塞的情況下,也可使用PFC的概念。回看國內急診現況,健保署重度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訊息顯示,多數負責醫院急診均有人等待住院,尤以醫學中心最為嚴重,截至11月20日,全台前三名分別為林口長庚醫院80人、台大醫院73人、永康奇美醫院64人。同為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長的許建清表示,患者滯留於急診,不僅病家無法好好休養,醫療人員也得在看診及留觀間疲於奔命。為減輕急診壓力,尚有行動能力的感染患者可接受「非住院靜脈注射抗病箘藥物(OPAT)」;奇美醫院則提供「急診出院-居家照護」,讓急診患者經適當處置或待床期間病況好轉後返家,必要時再轉回急診。健保署七月也推動在宅急症照護(HaH)試辦計畫,讓肺炎、尿路感染或軟組織感染患者,搭配遠距醫療設備,於家中或照護機構內接受治療,許建清指出,新加坡預估能降低10-20%的病床量,使醫療更具彈性與韌性,「急診室不只在醫院,只要有設備與人力,任何地方都可以是急診室。」許建清小檔案現職: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部長教育部部定教授經歷: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副主任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博士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鄭友寧特別感謝:台灣急診醫學會、奇美醫院
-
2024-11-21 醫療.新陳代謝
75歲糖尿病嬤腳趾發黑險截肢 細胞治療重塑壞死組織
一名75歲糖尿病患者,末期腎病變需血液透析,因急性右下肢血管阻塞、右腳趾多處壞死而就醫。三軍總醫院為這名患者執行感染控制右足第二趾截肢手術,再施以細胞治療,重塑部分壞死的大腳趾及周邊足部傷口,經過4個多月治療,患者已逐步恢復。三總整形外科病房主任喬浩禹表示,感染性傷口、燒燙傷、自體免疫傷口、壓瘡、糖尿病傷口與放射性潰瘍等,超過四周未明顯改善,就屬於「困難傷口」,對於這類患者,可考慮細胞療法。以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為例,喬浩禹說,延遲癒合起因於巨噬細胞失衡,使用細胞療法可將幹細胞置放在慢性傷口表面上,搭配進階傷口敷料,屬於個別化治療。喬浩禹指出,這名糖尿病患者須洗腎,因急性右下肢血管阻塞,導致腳趾在一周內迅速壞死發黑,因此執行右足第二趾截肢手術,傷口感染穩定後,使用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PRP)促進組織活化,後續以細胞治療連續六周,重塑部分壞死的大腳趾及周邊足部傷口,達成最大程度復原狀態。喬浩禹解釋,過去這類傷口壞死的患者,往往只能選擇截肢,可能會接連截去腳掌、小腿等,對生活產生極大影響。細胞治療有可能幫助患者保留身體組織,維持行走或抓握的能力。但喬浩禹指出,治療效果取決於傷口狀況,細胞培養的同時,需要先把傷口「養好」,不能放任傷口化膿。衛福部2018年頒布特管法,正式開放六大項細胞治療技術,細胞治療可運用在抗癌及再生醫療領域,目前細胞治療僅能使用自體細胞,以糖尿病傷口相關治療為例,一個療程需數十萬元。喬浩禹說,未來如放寬至異體細胞治療等,有望降低成本,減少患者負擔。
-
2024-11-13 醫療.感染科
肺炎鏈球菌感染創5年新高 醫籲3高風險族群快打疫苗
秋、冬來臨,病毒侵襲,肺炎病例增加,若合併細菌感染,死亡風險增加近3.4倍,「肺炎鏈球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疾管署統計,截至10月,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診病例近200例,達5年來新高,65歲民眾感染個案逾六成。醫師提醒,19到64歲高風險族群未在公費肺炎鏈球菌接種對象之列,建議自費接種降低風險。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是第四類法定傳染疾病,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嘉興指出,肺炎造成每年死亡人數超過1萬人,長年高居台灣人10大死因第三名。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肺炎鏈球菌無所不在,可能導致括鼻竇炎、中耳炎、支氣管炎、侵襲性肺炎、腦膜炎、骨髓炎、菌血症,嚴重可能導致死亡。張嘉興指出,未在政府公費補助施打範圍中的19至64歲風險慢性族群,包括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慢性心臟病、高飲酒量、吸菸、慢性肝病、慢性肺病、氣喘、感染HIV或其他免疫功能不全病症,及65歲含以上健康成人,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風險最高可達17倍,若有多重共病,感染風險增9倍,更應保持警覺。張嘉興指出,台灣約有250萬名糖尿病患,由於免疫系統較弱,加上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肺功能損傷風險是健康成人1.6倍,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增加將近4倍,可能加重氣喘症狀,並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如敗血症、腦膜炎等,甚至可能引發急性氣喘發作併發肺炎,死亡風險增3.71倍。另外,張嘉興說,台灣約有200萬名氣喘病患,致死案例達700例,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除了加重症狀,也會引發多重嚴重併發症,包括敗血症、腦膜炎等,引發急性氣喘病發肺炎,死亡風險增3.71倍。至於每年造成約超過5000人死亡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盛行率約為6.1%,張嘉興提到,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除了加重肺功能衰退、疾病進程,也增加再次惡化、住院或死亡的風險。台灣腎臟醫學會祕書長、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副院長許永和指出,台灣超過200名慢性腎臟病患者,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約17.5%,其中40%末期腎病患者出院後約1個月內死亡,死因包括心因性死亡、終止透析、感染。李秉穎說,我國現行核准可供民眾選擇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3種,包括最新型15價結合型疫苗(PCV15)、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以及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19歲以上至未滿65歲的成人慢性疾病族群,建議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遠離肺炎威脅。肺炎鏈球菌抗藥性高 對常見治療藥物高達六成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政洵指出,新冠疫情時,民眾遵守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呼吸道感染病例減少,但在2023年解封後再度回升,其中肺炎鏈球菌感染案例大幅增加,重回30年前,甚至更高。肺炎鏈球菌對於常見治療藥物抗藥性高達六成,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民眾接種疫苗,盡量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邱政洵表示,肺炎鏈球菌的血清型,據外層莢膜上多醣體差異可分為92種以上,約30種會造成人類感染,常見的侵襲性感染血清型超過10種,最具威脅的是「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因其堅硬的外殼讓免疫系統難以察覺並抵禦,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成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前5大血清型。 慢性病患感染「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之後,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嘉興表示,成人糖尿病患者感染後,出現併發症機率56.5%、接受插管與手術43.5%、住進加護病房39.1%、死亡率26.1%;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20歲以下糖尿病發生率7年內快速成長40%,這群年輕人若感染「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也易使病況加重。張嘉興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感染血清型3,除了加速肺功能衰退和疾病進程,也增加再次惡化、住院或死亡的風險。至於慢性腎病,台灣腎臟醫學會祕書長、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副院長許永和說,患者感染「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85.7%出現併發症、71.4%住進加護病房、42.9%插管或手術、14.3%死亡,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說,我國現行核准可供民眾選擇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3種,包括最新型15價結合型疫苗(PCV15)、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以及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所謂價數指的就是疫苗能預防多少種血清型,如15價可以預防15種血清型。邱政洵表示,台灣2013年提供部分兒童公費接種PCV13、2015年將其納入國家預防接種計畫,感染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比率仍維持10%,目前對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感染的臨床特徵、共病與預後仍未明。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指出,肺炎鏈球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點名,是為當前最需要被關注的15種超級細菌之一 ,台灣微生物抗藥性監測計畫顯示,超過10%肺炎鏈球菌對第一線抗生素(如盤尼西林)具高度抗藥性,而60%肺炎鏈球菌對於常見治療藥物(如克林黴素、紅黴素)具高度抗藥性,導致臨床上肺炎治療困難,預防勝於治療,鼓勵民眾打疫苗建立保護效果。張峰義也說,抗生素引發抗藥性也出現在社區,台灣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全台有超過400萬名65歲以上老人,長照機構也有潛在風險。接種疫苗可預防感染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及相關併發症,「預防一定是上策,治療就要靠運氣,即使最後順利出院,也不代表恢復健康,而是疾病受到控制,但身體變差,恢復不到以往狀態,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加劇老化與失能,死亡率因此上升。」
-
2024-11-13 焦點.健康你我他
如何照護老寶貝/茹素老爸注意營養 媽媽三高按時服藥
爸媽牽手56年,很感謝他們把自己照顧的很好。媽媽雖有三高,但謹遵醫囑,按時服藥,控制得不錯,她也不忌口,很有口福,爸爸則是茹素,飲食簡單,卻只吃媽媽做的料理,有幾次媽媽無法下廚,買自助餐的素便當回家,被他叨唸了半天。看到70多歲的人往生,心中頗感慨。我的爸媽都年逾80,住在沒有電梯的老公寓四樓,媽媽還能拉著菜籃子去菜市場,回來拖著滿籃子的菜,緩緩爬上樓。爸爸很了不起,包辦很多家事,晨起便開始幹活,他深知健康很重要,素食限制多,盡力攝取各類蔬果、堅果、五穀粉,怕有閃失會帶給女兒麻煩。兩位老菩薩互相叮嚀,把健康擺第一,身為女兒耳濡目染,年逾50的我,也愈來愈重視健康。爸爸手術住院,那段日子全家作息大亂,但他堅持媽媽親自照顧,兩老在病房裡共餐,畫面欣慰也辛酸;媽媽膝蓋數次開刀住院,也是我們姊妹輪流陪病。老人家覺得還是由家人親自陪伴,會比較自在。媽媽告訴我們姊妹,未來他們百年後,未婚的人都要住在一起,相互扶持。有事一起商量,尤其有病痛,一定要互相照顧。媽媽生了五個孩子,從小就教導要彼此依靠、互相關懷,我們謹記教誨。只是未來會如何猶不可知,此時此刻,還是好好陪伴年邁的爸媽,安度晚年。
-
2024-11-08 焦點.杏林.診間
如何告訴家屬,6歲孩可能一輩子臥床?病情告知先考量2件事
6歲的小莉,因為先天性心臟病和氣管狹窄來我們醫院進行氣管手術,處理氣管問題後,卻意外發生了急性肺高壓和心臟衰竭,我趕緊推著超音波儀器來到病床旁,看見小莉的心臟因急性肺高壓極度脹大。不久後她的心跳停止了,團隊立刻進行胸部按壓並放置葉克膜。這是我和小莉的第一次相遇。6歲小莉放葉克膜後腦中風 可能一輩子臥床葉克膜置放後,小莉被轉送到心血管外科加護病房繼續照護。團隊為小莉進行開心手術,幸運的是手術結束後她可以直接脫離葉克膜,然而當我們逐步減少鎮靜劑劑量,卻發現她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非常微弱,經過電腦斷層檢查,我們確診她發生了大面積腦中風,立即會診神經科醫師。神經科醫師檢查後,對我說:「根據我的經驗,她可能一輩子臥床,生活無法自理。」他搖搖頭並嘆了口氣:「要我幫你們跟家屬解釋嗎?」我婉拒了他的好意,我想還是由我來向家屬統一解釋。這週來小莉的媽媽每天都準時來看她,握著她的手,唱歌給她聽:「妳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樣,把所有煩惱、所有憂愁通通都吹散。」我們知道小莉的情況不佳,因此常讓媽媽多留一會兒。午飯過後,媽媽依然守在旁邊,並且手上多了數張拭淚的衛生紙。當我們奮力地從死亡深淵中爬起並抓住懸崖邊緣。此時我們希望看到的是陽光呢?還是一道暴雷又將我們擊落?我想著腦海中的這畫面,對媽媽說:「雖然孩子的大腦右半部因急救而損傷,但孩子還年輕,成長和可塑性都很大,我們仍然有希望。」媽媽流著淚,但擦乾眼淚後她依然堅強地和我們一起,努力幫助小莉找到她的陽光:小莉在加護病房住了半年,我們見證了她清醒後的大哭、她第一次自己拿湯匙吃飯,甚至重新站立和走路的過程。多年過去了,媽媽還是時常發來小莉的照片和影片,甚至在我生日當天送上第一個生日祝福:小莉唱的生日快樂歌!每次看到孩子的笑容,我總會想起那首歌:「妳笑起來真好看」。這段經歷讓我反思,醫護不是全知全能,即便拚盡全力也無法保證所有的疾病都是完美結局。告知病情的藝術在此時更加重要,是維持醫病關係和讓醫病一同攜手努力的關鍵。然而到底如何告知病情才是好方式呢?告知病情優先考量病人及家屬感受依照《病人自主權利法》,醫師應在適當時機及方式下告知病人病情,但並未具體規範何為「適當」。《生物醫學倫理原則》提到,醫護人員有責任妥善「管理資訊」(manage information responsibly),有時需要分階段地告知。在這種情況下,美德可能比單純依循責任或權利更為合適(virtues may guide professional conduct better than obligations or rights)。因此,我建議在告知壞消息時,應先考量病人及家屬的背景、知識、情緒負荷以及韌性。並且醫護人員也可以通過深入的自我省察(Self-reflexiveness)反思自己在乎什麼?有無懼怕?同理心的剩餘狀態。再決定採取全盤、分段或限制性的告知方式,這樣才能讓醫病關係更加彈性並充滿溫度。
-
2024-11-05 焦點.用藥停看聽
2050年超級細菌「3秒殺1人」!年輕人也有抗藥性 就醫勿做1事
全球面臨超級細菌威脅,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傅郁螢指出,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只有細菌性的發炎,或懷疑是細菌感染時,才須要使用抗生素。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邱俊翔指出,具抗藥性的細菌可見於各年齡層民眾、門診,因此不主動服用抗生素、勿隨便停藥或減少劑量,都是幫助預防抗藥性問題的好習慣。台灣抗藥性問題已擴及各年齡層邱俊翔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已將抗藥性列為全球性的醫療緊急危機,臨床上過去也以為,抗藥性問題多見於醫療院所加護病房的患者身上,由於疾病而過度使用抗生素產生,後來發現並非全然如此,具抗藥性的細菌也可能因為畜牧業、農業所使用的抗生素而產生並存活在環境中,一旦人類在受傷時,就很容易遭受感染、危及生命。他提到,台灣的抗藥性問題影響範圍廣,且不侷限於過往認知的長輩、重病族群,在各年齡層、門診都可見到,顯示整個醫療體系都面臨抗藥性的挑戰,在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中,除了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其他具抗藥性細菌比例較10年前持續攀升,比例最高增加至3倍。邱俊翔指出,據研究估計,每年有495萬人遭具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到了2025年除了將影響全球2至3.5%的GDP,若以2%計算,台灣損失將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而在2035年前全球平均壽命縮短1.8年,且2050年每3秒更有1人死於具抗藥性細菌感染,因此「對抗抗藥性,你我有責」。抗生素只該用於「細菌性」發炎感染 秉持「四不一要」守則傅郁螢指出,抗生素常用於拔牙手術、感染性肺炎、泌尿道發炎、婦科疾病,但民眾常以為抗生素是消炎藥,其實只有細菌性的發炎,或懷疑是細菌感染時,才須要使用抗生素,因此病毒引發的新冠肺炎、流感等疾病,需要服用的是抗病毒藥物,而抗生素也不適用於黴菌引起的香港腳。不過具抗藥性細菌其實也存在於人體內,民眾又該如何面對?他強調,時刻警惕「四不一要」守則,包括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來吃、不吃別人或給別人吃抗生素、不要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就醫不主動要求抗生素 「診間三問」預防抗藥性細菌邱俊翔也表示,常有民眾在感冒就醫時主動要求以抗生素治療,或去藥局主動選購藥物服用,「如果醫師臨床上判斷有細菌感染的可能,就能服用抗生素,但民眾的感冒普遍是單純的病毒感染,就不需要抗生素,若不當使用後可在口、鼻、腸道、皮膚等器官,篩選出具抗藥性的細菌,而當人體少了不具抗藥性的細菌與其競爭,身上就會只帶有具抗藥性的共生細菌。」他提醒,民眾若被醫師囑咐服藥1周,若在此期間內因症狀改善而擅自停藥,或害怕副作用而擅自減少劑量,原本還未被抗生素清除的細菌就會具抗藥性,增生後則再度導致宿主生病,原先的藥物也隨之無效,進一步導致可用於治療的藥物減少,或影響身體既有的細菌,並傳播給他人。邱俊翔強調,民眾就診時應確認自己所使用的藥物與準則,拋出「診間三問」,包括「有沒有」、「吃多久」、「小心什麼」,也就是要確認藥物是否有抗生素、若有則應服用幾天與該注意何事,幫助預防具抗藥性細菌在體內產生。2050年超級細菌「3秒殺1人」 產官學籲重視抗藥性危機抗生素濫用,導致全球面臨抗藥性問題,若不積極採取行動,2050年時每3秒就有1人因遭具抗藥性的細菌感染死亡。三軍總醫院攜手衛福部疾管署、醫療品質策進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感染管制學會,今天起共同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期盼藉此提升全民對抗生素正確使用的認知,喚起對抗藥性問題的警覺。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由於具抗藥性細菌傳播,導致病人住院天數、醫療費用增加,也因可使用的抗生素數目減少而威脅生命,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已將抗藥性列為全球性的醫療緊急危機,政府各部門也響應每年11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抗生素認知周,有11家醫療院所同步舉辦衛教巴士展,幫助民眾深入了解抗藥性的知識、各類抗藥性細菌的危害。莊人祥指出,據研究估計,每年約有500萬人遭具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若此危機不解決,到了2025年除了將影響全球2至3.5%的GDP,若以2%計算,台灣損失將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而在2035年前全球平均壽命縮短1.8年,且2050年每3秒更有1人死於具抗藥性細菌感染。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認為,抗藥性是全球沉默的疫情,特別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具抗藥性細菌的盛行率更嚴峻,若以臨床數據說明,雖然5歲以下兒童遭具抗藥性細菌感染的死亡率下降50%,但70歲以上老年人死亡率上升80%,隨著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此問題在長照機構將變得嚴峻。張峰義說,醫療機構的加護病房的重症患者,由於具抗藥性細菌感染,往往需要使用第二、三線的藥物,甚至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最終導致死亡,而門診開出的抗生素,占總體抗生素使用量的80%至90%,這與患者對抗生素治療的期待、醫師的診療壓力及工作量有關。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表示,當他還是住院醫師時,發現大家對抗藥性的認知普遍不足,且不論醫療端、病人端,只要身體一有小病或不舒服,就想尋求抗生素治療,直到如今醫療院所許多病人的出現抗藥性後,因無藥可醫而死於感染症,嚴峻的情況才喚起各界關注。洪乙仁強調「抗藥性細菌的防範,沒有人能置身事外」,而為了響應每年11月的世界抗生素認知周,三軍總醫院攜手衛福部疾管署、醫療品質策進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感染管制協會,共同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以「對抗抗藥性,你我有責,快上車!」為主題,透過衛教展板、互動小遊戲及影片播放,幫助民眾深入了解正確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及抗藥性危機的嚴重性。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衛福部健保署今年投入2.25億元用於感染控制提升計畫,透過對醫療的獎勵機制,改善抗生素使用和感染控制,期望降低具抗藥性細菌傳播的比例,且行政院也將於2025年啟動防疫一體抗藥性管理計畫,全力阻止抗藥性問題。
-
2024-10-26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退休?「退出江湖,拿起尿壺?」
手機傳來老友簡訊,他住院了。我去病房探視他,他手裡提著尿壺起立相迎。我與他拍照留念,他手提著尿壺,一手拉著我的手。「想不到,剛退休退出江湖沒多久,要提著尿壺與老友相見!」感嘆萬千,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原來,這位老兄是突然尿尿解不出來,去急診就醫,發現是攝護腺肥大,堵住尿尿出口,只好入院處置,做了攝護腺摘除手術。上帝的傑作,雖然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上面的頭—腦筋是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有智慧,但下面的攝護腺卻跟著愈來愈肥大,興風作浪,不僅站在馬桶前的時間愈來愈長,甚至有時有尿解不出來。攝護腺肥大的現象大約在退休之前慢慢開始浮現,晚上夜尿的次數愈來愈多,剛開始可能1、2次,慢慢變成一夜3、4次,最後變成大野狼,一夜七次郎。頻尿的結果,不僅擾人清夢,也影響枕邊人,也影響自己腦袋休眠時間,腦袋得不到充分休息,輕則白天打瞌睡,重則記憶力慢慢減退,甚至失智。輕微的肥大可用藥對抗,若太嚴重了,藥物效果有限,可能就要大動干戈,以手術切除攝護腺了!傳統攝護腺手術,流血多,也痛苦,近年來使用雷射清除手術,流血少、復原也快,只是要自費,健保不給付。但花錢事小,對男人而言,切除攝護腺也是對自尊心的一大打擊,代表「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時代的來臨!攝護腺除了肥大的困擾外,最可怕的是攝護腺會長癌症,而攝護腺長了癌症就好像女性的乳腺長了癌症一樣,除了肉身的折磨之外,心裡受傷更大。在退休年齡將近,攝護腺就開始肥大,抽血PSA指數也會慢慢變高,但除了肥大之外,攝護腺也會長癌症,PSA指數也會高,有時難以區別,必須做切片才能區別,但太歲爺頭上動土,傳統的切片像亂槍打鳥,無法精準瞄準腫瘤之處,近年來利用核磁共振檢查,除了能精準標出腫瘤位置,也能在它指引下做切片就精準多了。退休代表個人老化的開始,也是人生的重要分水嶺,在江湖上打滾多年之後,退休是一個新生活的開始,也是晚上要常常光顧尿壺的開始。如何面對這個殘酷的事實,面對夕陽西下的人生,把握落日餘暉,做好檢查及防護,才不會與老友在病房中提著尿壺相對兩無言,也是人生另一種智慧。●欲知正確肝病新知,請追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好心肝.好健康」Facebook粉絲專頁。肝基會出版會刊及肝病治療手冊,歡迎來電索閱。若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相關資訊。
-
2024-10-24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母親臨終的指示:就算生病也不要多做什麼
如同一開始所述,母親在5歲和12歲時失去雙親,由兩名就讀帝國大學的哥哥,和就讀女子大學的姐姐們撫養長大。母親在家中沒有大人為榜樣的環境下長大,某種程度一直都活得很像少女。閱讀母親這段時期的日記,我覺得就像個孩子。不過,自從認知能力明顯衰退,這樣的生活方式卻變成母親很大的桎梏。如果生活可以悠閒一點,便不至於每天都被迫意識到自己能力衰退。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時間:2024.11.30(六) 13:30(12:30開放報到)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2F 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免費線上報名:https://event-health.udn.com/campaign/2024dementia-162免費報名電話:(02)8692-5588 分機5616及58711998年,這段時期的尾聲,母親不知為何開始寫臨終筆記,彷彿預測自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所以開始做準備。當然,這段時期,母親還沒有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自覺。應該是她決定,或是希望盡情挑戰一直以來想做的事,在獲得相當程度的成就感後,再按照自己的意思邁向老後吧!不過,母親卻沒能如願。2000年開始到2003年為止的第二期,估計是失智症開始的時期,症狀也越來越明顯。前兩年,母親還想努力維持以往的生活模式,到了後兩年,她就慢慢放棄一直以來所做的事,更常在日記裡質疑自己是不是失智,以及提醒自己失智就糟糕了。2002年以後,表示不順利、擔心、後悔的語彙急速增加,超過以往抵抗時期的感動、幸福和感謝。面對母親越來越明顯的生活障礙,周圍的我們越來越不安,她也同樣緊張,不斷把自己的恐懼和痛苦寫在日記裡。來到2004年至2008年的第三期,母親的交友關係,以及社交活動幾乎完全停止,完全只能承受著認知能力衰退所造成的生活困難,偶爾才會抵抗一點。失智症相關的日記記載,在2006年來到高峰,之後轉為下降。如同先前所述,這是因為2007年以後,日記缺失的天數急遽增加所致。2009年,母親的日記難得有記載的天數裡,大概64.3%都在講認知能力衰退的相關挫折。到了這個階段,母親只有與妹妹,或是信任的幫傭兩人在家裡安靜的待著,內心才能獲得平靜。母親原本一直期待與弟弟一家去旅行,卻因為不習慣電車往返,還有弟弟一家費心安排的旅館房間太大,讓母親覺得不安。即使我與母親兩人相處,也無法像妹妹那樣令她心裡平和。唯有一次我陪著母親在庭院除草,那天她平穩的表情,我至今都難以忘懷。2008年到2011年期間,母親幾乎無法按照自主意願過生活。雖說如此,她也無法放任自己都讓別人照顧、悠閒過日子。母親日記中的話語充滿不安,片段的記述更顯示她腦中的混亂和困惑。這樣的狀況,直到2008年入住老人安養院也沒有改變。每次讀到母親在半夜醒來,無法掌握周圍狀況而變得不安,我就不禁流下眼淚。母親與家人一對一相處,什麼都不做就會覺得安心,如果家人離開眼前,只會讓她不安和混亂,母親的心情長期得不到平靜。最後的那段日子,我們沒讓母親吸氧氣,也沒從末梢血管補充水分,等母親無法進食,呼吸能力變差後,就只剩下時間問題。和光醫院的醫護人員讓母親的身體保持舒適,用冰沾溼乾燥的嘴脣,且經過病房時都會來慰問鼓勵。母親過世的前一天,傍晚我去探訪,深夜妹妹也來,最後一天早上則是弟弟夫妻探視,我們叫喚母親時,她都有微微張開眼睛。母親在安穩狀態下,嚥下最後一口氣。這樣的送別方式,我也不是那麼果斷、有自信。我把母親接來自己醫院,直到離世為止,一直心懷不安和罪惡感,如果更早、更積極採取醫療照護,母親是否可以活得更久?我是不是覺得照顧母親很累,所以選了最輕鬆的處置方式?母親在臨終筆記留下指示「就算生病也不要多做什麼」,把我從不安中拯救出來。我一直都是不可靠的兒子,但是母親到死都還牽掛、袒護著我,原諒我的不孝。
-
2024-10-1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安寧照顧基金會 推廣安寧觀念34年 教你我好好說再見
「八○年代開始推動『安寧療護』時,連醫護人員都不知道怎麼做,民眾更不了解,辦宣導活動才剛進入主題,許多覺得忌諱的人聽見『安寧』兩個字立刻起身離開。」安寧照顧基金會前執行長林怡吟說,經過基金會30多年提倡安寧觀念後,「現在,社會不但普遍了解『安寧療護』是生死議題,甚至主動邀請基金會辦理講座。」台灣的安寧療護緣起於馬偕醫院鍾昌宏醫師等幾位醫療人員在美進修時接觸到「安寧療護」(hospice),回國後在各自的領域推廣。1990年馬偕醫院在淡水分院設置全國首個安寧病房,於12月成立安寧照顧基金會,向全國推行。不只隸屬基督教長老教會的馬偕醫院,其他醫院及非營利組織,例如「安寧之母」趙可式教授於天主教康泰基金會及耕莘醫院;「安寧推手」陳榮基教授在台大醫院和佛教蓮花基金會,都為安寧療護奔走。早期推安寧 民眾常誤會林怡吟將基金會34年歷程,以10年為界分三個階段。第一個10年第一道障礙在「名稱」,有民眾誤會安寧是指納骨塔,或以為安寧等於死亡。因此基金會早期辦活動時,盡量拿「美好的未來」等說詞模糊帶過,努力讓社會認識安寧療護,也邀請醫界到國外取經,學習開設安寧病房,從照顧癌末病人起步。第二個10年,安寧療護出現進展,包括「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公布施行、安寧療護納入健保及收案對象從癌症病人、漸凍人擴大至八大非癌的末期病人。林怡吟表示,醫療人員的養成教育,大多側重新技術及新藥物,未必關注安寧療護這一塊,加上醫療進步、台灣就醫可近性高,民眾更難放手。但是,死亡為自然的過程,醫療有其極限,末期病人應在意識清楚時,先認識並接觸安寧療護資訊,否則當生命終點來臨時,家屬在慌亂中無法了解病人心意,往往只能做出艱難的決定,使病人陷入不必要的痛苦。30年努力 談生死成顯學第三個10年,社會對安寧的看法有極大轉變,多數人不再避談生死。林怡吟說,以前基金會發函詢問機關行號,是否需要安排安寧相關的免費講座,回應不踴躍。現在卻是企業及機構主動邀請,還希望安排系列講座,以瞭解安寧療護的全部內容。「民眾對安寧療護的認同,也推著醫療端往前走,有時候民眾觀念跑得比醫療人員還快。」林怡吟指出,據統計,加護病房中的醫療處置17%是無效的,因此在生命抵達最後關頭時,第一線醫療是否應跳脫常規框架,看到病人及家屬曾經的期待與需求。救不救 醫病溝通不簡單林怡吟說,急診室醫護常脫口而出問家屬「救不救?」但醫病的溝通並非那麼簡單,在極短且慌亂的時間內,家屬若不知道完整的資訊,很難有合適的回答。基金會為此辦理多場專業課程,幫助醫護人員學習在面對不同情境與家庭背景的病人時,如何進行有效的醫病溝通及換位思考。基金會近年更關切照護者的需要,設立線上諮詢室,照護者隨時可以諮詢醫療決策、照護技巧、社會資源,也可獲得悲傷撫慰。林怡吟舉例,有一位諮商申請者的爸媽在三個月內相繼離世,作為女兒的她無法走出自責和悲傷,經過基金會線上諮詢室三次專業的諮詢與輔導後,她的情緒才歸於平靜。生命教育 自在面對死亡每年10月第二個周六是「世界安寧日」,安寧照顧基金會也推出各式活動,2016年的世界安寧日,基金會和導演吳念真的綠光劇團合作,演出以美國小說改編的《當妳轉身之後》,用劇場來傳達醫病如何溝通、臨終病人身心靈的痛苦等。林怡吟說,安寧不只是拔不拔管、急不急救,而是「更自在地面對死亡,才能好好活著」的生命教育。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小檔案成立1990年12月,馬偕基金會與台灣基督教長老雙連教會共同發起成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2007年更名為「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服務事項●積極對社會大眾推動安寧療護及生命教育之理念,辦理各式宣導活動與社群經營。●結合安寧理念,對社會大眾進行生命教育,強化生命尊嚴及預立醫療自主的觀念。●製作並提供各式文宣、手冊、繪本、練習冊、影片、桌遊等生命教育教材。●辦理安寧療護繼續教育課程、預立醫療自主繼續教育課程及工作坊。●針對不同病家需求提供醫療費用補助、住院及居家看護費、安寧居家交通費、急難救助及悲傷撫慰費用等補助。●與醫療院所及長期照顧機構合作,提供必要支援,協助更多需要安寧療護的病人獲得適當之照護及關懷。
-
2024-10-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莫那.瓦旦 用原民的思考邏輯推動衛教 讓少年戒酒找回自己的「影子」
花蓮縣吉安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莫那.瓦旦,在地方服務近40年,身為原住民醫師的他,抓住求學習醫的機會,改變了自己生涯的軌跡,也立下公費原民醫師回到偏鄉服務的典範。不僅幫助阿美族少年戒酒找回自己的「影子」,還帶著原民醫師們一起踏上國際醫學舞台,推動訂定「原住民族健康法」。他的故事也是台灣近半世紀原民醫療的縮影。挺身提升原民健康賽德克族的莫那.瓦旦說,他其實是「都市原住民」,從小住在嘉義市,台南讀高中後,以公費生考上台北醫學院,畢業後選擇到花蓮門諾醫院實習。他觀察到原民的健康未受到重視,意外事故、飲酒、自殺是當時三大原住民的死因,深感原民的健康需要有人推動,因此他希望能以一名醫師的身分,致力於提升原住民的健康水平。40年前公費醫師制度不夠完善,缺乏住院醫師的訓練,原住民醫師畢業就直接被分配到鄉下服務,「有種沒有武器就上戰場的感覺」,因此他報考台大公衛所,且專攻肺結核防治、自殺防治、意外事故防制的相關研究,對準原民族人的需求,精進「改善原住民族人健康問題」的能力。後來他又順利考上博士班,增加原住民醫師的生涯可能性。要為病人生活著想莫那.瓦旦1985年台北醫學院畢業,1987年服完兵役後,先後在花蓮及屏東等衛生所擔任醫師,在花蓮總共服務35年,2004年起在吉安鄉衛生所服務至今。近40年行醫生涯中,有兩件事對莫那.瓦旦影響深遠。1985年,他在門諾醫院跟著小兒科醫師楊義明實習時,有一名國中二年級的血癌病童,因為住院治療而無法上學,楊醫師不希望病人因病耽誤課業,請社工師找家教來病房輔導病童功課,但後來由幾名實習醫師分配教學任務。這時他才體會到,醫師不是只負責治病,更要為病人的生活甚至未來著想,照顧病人的心情與需求。尊重原民思考邏輯衛教另一件事則要從莫那.瓦旦的妻子說起,他的妻子巴奈.母路是吉安鄉的阿美族人,長年鑽研阿美族的祭司儀式,包含戲劇、音樂、舞蹈及醫療等。他基於好奇心與醫師的身分,曾與妻子合作田野調查,當時遇到一名阿美族少年有酒精濫用問題,他嘗試用西方醫學角度,跟少年說明喝酒會影響健康,但少年似乎無法理解。妻子建議莫那.瓦旦換位思考,嘗試用阿美族語說,這樣喝酒會讓自己「沒有Adingu(影子)」,Adingu在阿美族語裡也代表著「靈魂」,這段勸說立刻讓少年如同當頭棒喝,才把醫師的建議聽進去。這件事深深震撼莫那.瓦旦,原住民有自己的思考邏輯,不僅應予尊重,如能適當加入現代醫療的知識,善加轉譯,且從病患的角度做衛教,才會更有效果。各國原民醫師交流在偏鄉行醫之外,莫那.瓦旦也嘗試走向國際醫學的舞台,16年前,他遠赴夏威夷參加泛太平洋地區原住民醫師會議,當時台灣的原住民醫師只有6人,最大的感受莫過於見識到國際級頂尖學者專家對同胞族群的深切關懷,他因此開始省思還有哪些領域可再精進,也拓展了視野、開啟了國際交流的機會。泛太平洋地區原住民醫師會議兩年舉辦一次,2014年在花蓮舉辦,當時有來自美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與夏威夷等地超過300名原住民醫師參與。莫那.瓦旦不斷鼓勵其他原民醫師參加,有位原民醫師對他說:「學長謝謝你叫我去。」原來該名醫師從事原民醫療多年,對職涯發展陷入茫然,參加會議後得到許多啟發與鼓舞。幫助病人成座右銘莫那.瓦旦發表的研究不多,他期許,要盡力扮演好各種角色,例如關心病人、與病人親切互動,關注政策發展等。所以,他進修時側重醫者人文關懷,在國際參與則著重不斷求取進步,帶領台灣醫療往前走,跟上國際的腳步,設立新的價值跟標準。在行醫之餘,莫那.瓦旦與其他原住民專家學者成功推動「原住民族健康法」的立法,於2023年5月立法通過,台灣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訂定原住民健康專法的國家。他也出任衛福部衛生政策委員會委員,持續在法案制訂上貢獻專業。「成功不在於你擁有多少,在於你幫助過多少人。」是莫那.瓦旦珍藏的座右銘。他認為,替病人、原住民同胞與居民服務,是他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對於服務奉獻,才能始終樂此不疲。莫那.瓦旦小檔案年 齡:64歲出生地:嘉義市學 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現 職:花蓮縣吉安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經 歷:屏東縣三地門鄉衛生所醫師屏東縣春日鄉衛生所醫師花蓮縣秀林鄉衛生所醫師花蓮縣光復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主要事蹟:擔任40年地方衛生所醫師參與「原住民族健康法」制定負責籌備「山地鄉居民飲酒問題」研討會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4-10-12 焦點.元氣新聞
搶救8天!名嘴張友驊頭部重創救不回 妻忍痛移掉維生器
資深名嘴張友驊本月3日跌倒重創頭部,當場失去意識緊急送到北醫救治,在醫院搶救8天後,昨日傳出病逝消息,享壽69歲。許多媒體人陸續在臉書公開合照緬懷,也感嘆歲數逢九變數大,他沒能撐過去。山陀兒颱風來襲,台北市風雨一陣一陣,張友驊3日晚間6點半,與妻子在信義區吳興街散步時不慎滑倒,頭部重創、無呼吸心跳。消防人員抵達現場時,趕緊進行心肺復甦術及AED急救,現場恢復生命跡象,但仍無意識,緊急送到附近的北醫急救。接著轉進醫院加護病房觀察,並使用葉克膜搶救,經過8天與死神拔河,始終沒有清醒過來。昨日傳出院方進行檢查時,發現腦部有病變,他的太太忍痛決定移掉維生器。張友驊的好友、同時也是資深媒體人陳琴富在臉書發文,「送友驊兄弟走好,秋風和煦麗日晴空,國慶日去見你最後一面,聽著老哥的呼喚,你只是不住的流淚,許是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不捨,都該放下了。」陳琴富也透露,目前僅知張友驊的告別式訂於10月30日,其他細節尚待家屬討論決定。
-
2024-10-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侯明鋒南台灣乳癌第一刀 打破「醫不叩門」 主動出擊
有「南台灣乳癌第一刀」之稱的高雄醫學大學教授侯明鋒,打破「醫不叩門」的傳統,主動出擊找病人,開疆闢土。從切病灶做研究、寫論文,到帶領乳癌團隊參與新藥臨床試驗,讓乳癌防治成為一門專科,病患得以早就醫、早治療,提高存活率。近50年行醫生涯,相當於台灣乳癌專科發展史的縮影。侯明鋒在嘉義朴子農村長大,從小父母親教導助人救人,促使他選擇行醫這條路幫助更多人。高雄醫學院畢業後,經一般外科住院醫師訓練,隨即赴美進修乳房外科。完整乳癌治療 赴美學習第1人當年的台灣,一年沒多少乳癌病人,美國乳癌的病例數一直攀升。侯明鋒看出乳房外科大有發展,從診斷、影像、手術甚至化療放療、病理學,整套都學會了帶回台灣,是台灣首位赴美學習完整乳癌治療的外科醫師。返台後,侯明鋒在高醫附設醫院建置乳癌防治模式。為了推廣乳癌防治觀念,他帶著一台超音波上山下海,挨鄉挨戶做乳房篩檢,把不敢看病的婦女找出來。原本高醫一年20個乳癌病人,他走出醫院,可能一天就篩檢了兩百多人,每個鄉鎮都出現3、4例病情嚴重患者。因為觸診、超音波訓練扎實,加上細心探查,侯明鋒常能找到機器查不出來的腫瘤,尤其超音波助攻能力特強。侯明鋒為此寫了一篇論文,指出東方女性、特別台灣女性乳房較小,用超音波好好篩檢,並不輸給乳房攝影。因為這篇論文,本來畏懼乳房攝影疼痛的婦女放下心來,政府也願意負擔超音波檢查,上門求診的人漸漸「絡繹不絕」。台灣家族乳癌遺傳 首位發表學者「BRCA1和BRCA2兩個遺傳基因,是造成台灣家族性乳癌遺傳的元凶」,第一個發表此學術成果的學者即是侯明鋒。讓「部分乳癌的確具有家族性遺傳基因」的理論有了實證,並且發現當BRCA1和BRCA2發生遺傳上的突變時,就算女性年紀還輕,罹患乳癌的風險大增。過去台灣基礎醫學難在蒐集檢體。熱衷蒐集資料的侯明鋒說:「以前醫師沒做研究的觀念,覺得開刀時剪檢體太麻煩,可是我堅持要剪,一定要把檢體蒐集起來。我已經蒐集上萬個檢體,到現在還在蒐集。」連中研院都要跟他調資料做研究。說他擁有「南台灣最大乳癌檢體資料庫」並不為過。串聯高屏地區醫護 每月開讀書會即使當上高醫附設醫院院長,侯明鋒仍持續寫論文。大學醫院還是要做研究,「我習慣隨身帶著一本筆記本,每個資料都寫下來,隨時醫學會要發表論文,一拿就有資料。」如今發表在SCI論文已有406篇。以乳癌論文升到教授,侯明鋒是全台灣第一人。「台灣小,大家要合作」,侯明鋒格外注重分享、合作和醫病共同成長。他發起串聯高屏地區醫護成立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每個月開讀書會,希望藥師、小兒科醫師都變成乳房專家。臨床試驗開啟侯明鋒另一個乳癌研究境界。50歲那年,他考取兩張臨床試驗的國際證照,數月後,國外臨床試驗就找上門來,在侯明鋒領軍下,高醫乳癌臨床研究團隊近年參與新藥臨床試驗的成果豐碩,被遴選為新藥臨床試驗中心,「四期乳癌存活率因為試用新藥而提高了。」催生俱樂部 數百座談幫助病友為了鼓勵病友,侯明鋒一手催生「木棉花關懷俱樂部」。這個由乳癌病友組成的團體,會員突破1500人,成立28年來辦過數百場座談,病友互相打氣重新展開生活。侯明鋒採走動式管理、言傳身教的帶人哲學。他任院長時,高醫進駐台東大武衛生所建立醫學中心級的專科門診,目前已卸下院長職務的他,仍每月定期到大武衛生所看診。有了台東大武成功經驗,侯明鋒把這套模式復刻到澎湖離島。澎湖每年有300人次到高醫求診,搭飛機或渡船都辛苦。「不如醫師動、病人不動」,包括侯明鋒也到澎湖看診。偏鄉醫療支援,就像一場接力賽,他期待一棒接一棒傳承下去。「有心就能做得到」 日睡6小時侯明鋒一天只睡6小時,早上5點就起床。每天騎著腳踏車去醫院,中午不休息。當天的刀開完,晚上8點必到病房巡房。數十年都是如此,「以身作則」也成為高醫最美的風景。從醫近50載,問他怎麼保持對醫學的熱情和堅定,侯明鋒吐了兩個字「有心」,只要有心,什麼都做得到。侯明鋒小檔案年齡:70歲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現職: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乳房外科名譽教授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第三屆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癌症醫學會理事美國水牛城婦女醫院乳房科醫師中華民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監事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理監事主要事蹟:●高醫建置乳癌防治模式●高醫團隊前進台東、蘭嶼、澎湖,甚至索羅門群島●成立高醫木棉花關懷俱樂部●成立台東大武鄉衛生所暨南迴緊急醫療照護中心
-
2024-10-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放棄台大醫頭銜高薪!謝仲思治腦傷、天災救援 建構台灣尾醫療網
屏東那條「戰備跑道」,指引了謝仲思實踐「救世」理想的人生方向,在1996年36歲時他攜家帶眷,從台北移居到屏東縣偏鄉枋寮展開新生活。他放棄了「台大醫師」的頭銜與高薪,成為枋寮醫院醫師,也成為東港以南、台東以西唯一的神經外科醫師,把自己奉獻給醫療資源不足的屏南地區。行醫救世 台北囝仔南遷謝仲思是台北囝仔,年幼時則在雲林莿桐由大伯照顧,大伯家中有簡易醫藥箱,常免費幫人換藥,他耳濡目染,幼小心靈埋下立志行醫的種子,「想做可以救世的事。」報考成大後醫系時,他發現赴偏遠地區行醫,可以救世。終於在將自己的條件準備充分後,從台灣頭南遷至台灣尾,落地屏東枋寮醫院。屏東縣台一線的戰備跑道長4.28公里,又直又寬,成為當時許多飆車族最愛的賽道,那時未立法強制騎機車戴安全帽,因車禍造成腦部重創的患者非常多,離戰備跑道最近的就是枋寮醫院,在院長蘇宜輝盛情邀約下,謝仲思決定至枋寮醫院任職。初到枋寮時,謝仲思每個月平均要執行15件腦部外科手術,其中13件發生在深夜,「深夜正是飆車族聚集的時刻,很多人送到醫院時已彌留,甚至在車禍現場就去世了」,「那時深夜的戰備跑道上最多的就是飆車的機車,另外還有三種車多,救護車、接大體的車、辦法事的法師專車,來來去去。」搶救生命 常常全天待命除了飆車族,也有許多被車輛撞傷的行人或老農腦部受到重創,一定要搶在第一時間開刀才可能救回。但是東港以南只有謝仲思一位腦神經外科醫師,他常大半個月每日全天候待命,一有狀況即刻出動,不斷從死神手中搶救寶貴生命。謝仲思還替枋寮醫院帶來北部先進的設備與觀念,讓醫院立刻升級。他引進與台大醫院同款的呼吸器,以及加護病房、開刀房多種儀器、設備,創立台灣最南端的乙級加護病房,又複製台大醫院同型病房,為屏南地區急重症病患提供最佳醫療,病患死亡率降低,疾病預後也大幅改善。2010年,當時衛生署規畫枋寮醫院為屏東縣急診救護中心,在謝仲思帶領下進行枋寮醫院五年期醫療品質提升計畫,增購高階診斷儀器,招聘急診醫學科醫師,提高醫療診斷的準確性與及時性;成立腦中風醫療團隊,統籌緊急傷病患、大量傷患事故時的調度工作等,使枋寮醫院於2013年通過醫院緊急醫療能力中度級認證。搶進災區 設醫療救護站在屏南地區行醫近30年,有兩大事件最讓謝仲思難忘。一是南迴鐵路火車脫軌案,二是八八風災。台鐵南迴線2004至2006年間密集發生鐵路遭破壞導致列車翻覆和人員傷亡事件,幾次事故謝仲思都在場,動員相關醫療人員合力搶救,是執業生涯中最驚心動魄的經歷。2009年八月莫拉克颱風帶來八八風災,林邊、佳冬兩鄉成為重災區,謝仲思率領醫護團隊搶進第一線災區。他記得洪水淹到一層樓高,要等水退去,將廟宇清洗乾淨,才有空間成立醫療救護站,也成為災民生存下去的燈塔。2021年COVID-19疫情延燒,也是難忘的大事。疫情期間謝仲思每天穿著防護衣為病患看診、開刀,一次不巧接觸到帶有Delta病毒的枋山果農,住進防疫旅館隔離,雖然暫時無法直接醫治病人,他還是每天跟同仁視訊打氣。動腦專家 心專注手精細謝仲思是「動腦專家」。他形容大腦手術就是「抽絲剝繭」,必須在一堆混雜的腦血管與腦神經中理出頭緒,仔細分辨哪些是要剪的、哪些是不能剪的,「心要專注、手要精細」,更要配上極佳的體力,有時開到手軟,他只能在內心深處呼求宗教的力量,幫助他更加沉穩,提高手術成功率。謝仲思剛到枋寮醫院時,全院只有49床,現已擴展到228床;醫師一開始只有4位,現在增加到40多位。他與醫院同仁們一步一腳印,逐步健全枋寮醫院的照護網。回顧當年告別台北來到枋寮,有如驟然把絢爛化為平淡。今年64歲的謝仲思很慶幸年輕時的正確決定,將繼續初衷,在偏鄉奉獻,直到做不動為止。謝仲思小檔案年齡:64歲學歷:●成功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台北市立建國中學現職:●枋寮醫院醫療副院長●枋寮醫院腦神經暨脊椎外科主治醫師經歷:●台大醫院腦神經暨脊椎外科總醫師●屏東縣醫師公會理事●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神經脊椎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專科醫師主要事蹟:● 飆車盛行年代,救援無數車禍腦部重創患者●創立台灣最南端乙級加護病房,為屏南地區急重症病患提供最佳醫療● 支援南迴鐵路火車脫軌案,莫拉克颱風八八風災成立醫療救護站
-
2024-10-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建置南投山城醫療 張常勝坐輪椅也堅持看診「我只是走路慢一點,不是到不了」
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醫事部主任醫師張常勝罹患小兒麻痺,深刻體會弱勢、病人與身障的種種艱難,台大醫學系畢業後,即遠赴南投偏遠的山城行醫。為縮小城鄉醫療差距,張常勝率先建立肺結核病房、職業傷病診療與安寧居家療護等,守護大埔里地區居民健康長達31年。一歲染小兒麻痺症 從此跛行1950至1970年代,小兒麻痺症在台灣盛行。張常勝出生於基隆,一歲多時遭病毒感染,從此只能跛行。他認知「體能不如人,那就做好能力所及之事」,用功讀書,1980年考進台大醫學系,寒暑假期間常去偏鄉服務,醫院實習時多次照顧遠從山地鄉到台北住院的病人,投入偏鄉醫療的念頭開始在心頭萌生。1987年,張常勝考進台大公衛所,鑽研職業傷病領域,1989年取得碩士學位後,進入台大醫院與台灣省慢性病防治局,參與照顧肺結核與塵肺症等病人。不料1992年被傳染肺結核,也成了患者的張常勝選擇繼續醫治病人,接受當時最新療法「短程治療」,半年後順利痊癒。考進台大 看見偏鄉人力匱乏防治局期間,張常勝再次感受偏鄉資源匱乏的衝擊。肺結核病人診治後需住院數周,曾有感染肺結核的婦人,從桃園山地鄉下山就醫,還拖上三、四個孩子。婦人說,小孩不能幾個禮拜沒人顧,只得帶來陪媽媽住院。這觸動張常勝學生時期的回憶,感慨就醫對偏鄉人仍然是大事,下定決心前往偏鄉。1993年,張常勝得知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沒有內科醫師,他的專長之一的肺結核在埔里極為猖獗,他斷然起而行,從台大醫院轉往埔里小山城實踐初衷。張常勝成為埔基唯一的內科醫師,負責發展加護病房和內科照護。兩年後埔基派張常勝去高雄醫學大學接受腎臟內科訓練,返院後在埔基建立慢性腎病照護,也支援山地巡迴醫療去仁愛鄉部落看診。90年代,埔基每年仍會發現一百名以上的肺結核患者,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件新個案。張常勝深入山地部落後發現,有些部落的居民最大死因是肺結核。肺結核痊癒的關鍵在於完整的治療,需規律吃藥半年,但山地醫療人力不足,衛教宣導不易,有些病人藥吃了一兩個月,就中斷或不規律用藥,導致未能痊癒,甚至產生多重抗藥性,最終死亡。建立南投第一個肺結核病房有鑑於肺結核需要住院的重病病人很多,南投縣內卻無肺結核病房,張常勝著手規畫在埔基設置專責病房,1998年建立南投縣內第一個肺結核病房。921地震時結核病房嚴重毀損,一處小兒科病房重建為呼吸隔離病房;2003年SARS大流行,病房又再改建為可以收治SARS病人的病房。從肺結核到SARS,張常勝看顧多是高傳染性的病人。1994年,一位肺癌末期的老婦人從美國返回,想要在埔里老家善終,但是她已虛弱得無法就醫,希望埔基派醫師出診。當時台灣還沒有安寧療護的觀念,張常勝挺身而出,直到老婦人去世。後來安寧照顧基金會開課推廣安寧療護觀念,他鑽研精進,1998年組建南投縣內首個安寧居家療護團隊,2017年建立埔基安寧病房,構成完整連續的安寧療護系統。張常勝還是南投縣職業傷病診治的重要推手。2003年他開始第一個職業醫學與傷病診療門診,2023年埔基設立職災職能復健中心,獲勞動部認可,成為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31年駐守偏鄉 感謝妻子力挺從醫34年,有31年駐守偏鄉,張常勝最感謝的是妻子周純玟。妻子帶著三個年幼的孩子跟著他住進埔基宿舍,操持家務、教養孩子,是他最堅強的後盾。孩子漸漸長大後,為了升學,妻小搬遷至台中,張常勝當時曾考慮是否該轉換跑道,但他終究心繫偏鄉,並沒有離開。偏鄉醫療人力至今依舊普遍不足,張常勝負責的安寧療護、職業傷病等科別的醫師缺口更難補足。他期望有更多醫師投入,扭轉醫院裡多數專科仍是「一個科一個人」的醫療困境。「我只是走路慢一點,不是到不了。」他說,從小到大沒想過行動不便會是問題。雖然工作時常跌倒,甚至摔斷腿,但就算打上石膏,仍能坐著輪椅看門診、值班查房、居家訪視。只要力所能及,張常勝將持續如此,盡心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張常勝小檔案年 齡:64歲出生地:基隆市學 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公衛碩士成功大學公衛博士肄業現 職:埔里基督教醫院安寧照護科及醫事部主任醫師經 歷:台大醫院內科住院醫師奇美醫院胸腔內科臨床研究員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秘書長及理事高雄醫學大學腎臟內科臨床研究員埔里基督教醫院內科部主任埔里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中心主任埔里基督教醫院慢性醫學部主任主要事蹟:埔基2019年至2023年病人滿意度第一名保安宮第6屆保生醫療奉獻獎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服務貢獻獎
-
2024-10-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療奉獻獎/人生最美好的歲月都在台灣 輔大醫院副院長石台華每天到加護病房關懷病人
來自波蘭的天主教輔大醫院使命副院長石台華,是一位靈性關懷師,27年前抱持想為華人世界奉獻的熱忱,毅然選擇來台,一開始一句中文都不會,從頭學注音符號,到今天講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她看到台灣人心靈的空缺與需求,如今已62歲,仍每天到加護病房關懷病人,把人生最美好的歲月奉獻給台灣。習慣大家喚她「石修女」的石台華,19歲進入波蘭醫學大學護理系後,便踏上了修道之路。畢業後,她先到烏克蘭醫院加護病房當護理師,同時傳教。石台華說,當時在烏克蘭工作及居住環境都很簡陋,當地人排斥宗教,難以用宗教語言傳教,但她透過護理師身分來關心病人,經過6年的磨練,學會了寬容和接納,努力讓病人感受到被愛。石修女35歲到台灣在烏克蘭醫院加護病房當了6年護理師後,石台華回到波蘭準備發終身願,即把自己的餘生奉獻為天主及教會服務。她一心嚮往到華人世界傳教,在發終身願當天,石台華如願以償被派到台灣傳教。當時石台華已35歲,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土地。石台華初到台灣被安排到新竹曙光小學,與一年級孩子一起學中文,從ㄅㄆㄇㄈ學起。在班上跟讀兩周後,她還是完全聽不懂中文,這讓她感到非常挫折,但她撐下來了。由於她是家中長女,自幼便肩負照顧兩個年幼弟弟的責任,對於童年印象一直很模糊,然而,在曙光小學的時光,「天主還給我豐富的童年」,慶幸自己有堅持下來。開啟靈性關懷使命在學了兩年中文後,石台華「跳級」到輔仁大學研讀神學,雖然她想繼續在醫院工作,但無法在台灣任護理師,於是她聽從建議於2003年到耕莘醫院擔任牧靈工作。石台華說,當時靈性關懷服務的對象有限,且有濃厚宗教意味,但她發現台灣人普遍缺乏內在力量,因而啟發了她開展靈性關懷的使命,在念研究所時開始推動這一理念,「宗教跟靈性並不完全相同。」石台華解釋,每個人都有靈性但不一定有宗教信仰,現代社會許多人更注重自身心靈的安定,在生命遭遇不如意或病痛時,若能反思生命的意義,就較能忍耐痛苦。在萌生推動靈性關懷的想法後,她進一步赴美攻讀博士學位,並在2011年返回台灣籌備靈性關懷專業人員協會,著手推動靈性關懷師的發展。靈性關懷專業人員協會涵蓋各種宗教,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但要成為關懷師的標準是一致的。石台華指出,協會設有一套課程,通過400小時培訓,學員可成為關懷員,累積實務經驗後,經過考試方能成為關懷師。目前全台僅有167位關懷師,石台華說,希望能培育更多關懷師,也期盼關懷師能如同社工和護理師一樣,獲得證照認可。更進一步擴及長照石台華觀察到,台灣人雖然物質豐裕,醫療水準高,心靈卻很空虛,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如今協會活動遍及不同體系醫院,也進到長照,擴及到社區,尤其台灣高齡長者漸多,如何幫助他們面對身心靈轉變,是協會未來工作目標。現在台灣每個醫院都在推崇全人照顧,就不應該只重視身體,卻輕忽靈性,希望靈性關懷不再侷限在基督教和天主教的醫院,也能擴及到其他體系醫院。照護西非非法移工最難忘的關懷病人經歷,石台華印象最深刻的是來自西非的非法移工艾寶。2020年疫情剛起,艾寶因多日高燒,又害怕被通報遣返,冒用友人健保卡就醫,病情非常嚴重。石台華為了鼓勵艾寶,每天到負壓隔離病房為他加油打氣,許多艾寶在台的移工朋友是虔誠伊斯蘭教徒,也每天到醫院為他禱告。最終艾寶完全康復出院。不過,艾寶因結核病造成胸膿瘍,歷經兩次心肺復甦術(CPR)和3次手術,住院長達半年,需支付鉅額醫療費用,讓艾寶很擔憂。石台華要他別擔心,大家會想辦法募款籌錢。沒想到事情傳開後,最終募集到300萬元,不僅夠償付醫療費,連艾寶返家的旅費都籌到了。石台華小檔案年齡:62歲出生地:波蘭學歷:Gdańsk醫學大學護理學士台灣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學士、碩士美國天主教聯合神學院牧靈神學博士現職: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使命副院長經歷:波蘭州立教學醫院護理師天主教耕莘醫院理事、靈性關懷師、組長主要事蹟:耕莘醫院服務期間,對病人靈性關懷,除隨醫療團至原住民部落、臨床照護,也規畫全台天主教靈性關懷師檢定制度,舉辦課程及研討會。為台灣奉獻專業與壯年,深耕超過25年。對靈性關懷的奉獻,隨時為臨終病人on call,身心社靈都是全人照護的一部分,在台灣有系統地推動靈性關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06 醫聲.醫聲要聞
金門男大生車禍休克 林口長庚團隊接力救命
「我們看到他的時候,全身插滿管線,全身都是血,叫他也沒反應……」2022年4月某一天,住在台灣本島的呂爸爸、呂媽媽接獲電話,得知兒子在金門出了嚴重車禍,不僅腹腔大出血,也已休克,正在離島的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簡稱金門醫院)與死神拔河。看到兒子從醫療專機上被抬了下來,他們一度以為自己要失去心愛的兒子,所幸在林口長庚醫院團隊的接力搶救中,呂爸爸、呂媽媽終於盼到了奇蹟。在這場救命接力賽當中,第一眼看到呂同學的是當時正輪值、派駐於金門醫院的林口長庚外傷急症外科科主任外傷醫學會常務理事康世晴。他回憶道,當時患者的肝臟、右腎都有撕裂傷,出血也很嚴重,情況十分危急,所以當下以救命、保命為第一優先,除了先止血,也要趕緊先切除患者右邊嚴重破損的腎臟,以控制受損範圍,避免傷害擴大。此時,康世晴也當機立斷,馬上與林口長庚醫院的醫療團隊討論,並決定讓呂同學回台接受治療。團隊展現神默契,治療、溝通一氣呵成。「當康主任在金門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狀況。」患者一下飛機,馬上接手治療的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傷急症外科教授級主治醫師暨外傷醫學會常務理事傅志遠,他回憶當時一聽到消息,醫療團隊就趕快協調放射科等科別,預估可能要進行栓塞治療,也要趕快準備加護病房病床,所有治療、溝通都是一氣呵成,醫療團隊彼此都了解往後的治療方向、原則,做好充分準備,並嚴陣以待。呂同學到達台灣本島,傅志遠立刻執行急救手術,讓生命跡象更穩定,再進行後續的修復、重建工作。傅志遠分析,醫治嚴重車禍傷患,往往需要很強大的團隊,治療也不是一次手術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因為傷患可能同時有腦出血、腹腔出血、手腳骨折等多重傷勢,治療無法一步到位,有時需要歷經多次治療、手術,才能真正復原。加護病房監測,後續修復重建,患者重回大學生活。以呂同學來說,歷經大出血的他,即使接受初步止血、急救,還是很不穩定,因此傅志遠讓他轉入加護病房,等狀況穩定再進行後續治療,此時由鎮守加護病房的林口長庚外傷急症外科主治醫師汪家正接下治療、穩定病情的重責大任。在加護病房,汪家正運用血液動力學監測儀器,監測呂同學的血管收縮狀態、血壓與心跳等循環指標與生理數值,一發現問題,便趕快介入、處理。汪家正說,當全身血液動力學出現異常,代表傷患體內有潛在問題需排除,這也讓醫療團隊在最短時間察覺異常、確認是否為水分不足或過多、血管收縮能力不好、心臟的血液輸出能力欠佳等潛在問題造成,並盡早展開救治。在過去,這些檢查需耗費很多時間,現在關鍵數據一目了然,節省了許多的時間。當呂同學轉趨穩定,傅志遠立刻進行後續修復、重建手術,手術後,在醫療團隊的照護之下,呂同學逐漸康復,也順利重回大學生活。對於呂同學的死裡逃生,呂爸爸、呂媽媽對林口長庚醫院團隊深表感激。制度健全、醫療進步,守護每一條珍貴生命。事實上,從過去到現在,由於衛生福利部「醫學中心或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支援離島及醫療資源不足地區醫院緊急醫療照護服務獎勵計畫」(簡稱醫中計畫)與許多進階醫療儀器,例如血液動力學的即時監測等,納入健保給付政策的支持,讓不少像呂同學這樣的嚴重病患得到更多活命的資源與機會。汪家正表示,隨著政策、制度的健全與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過往可能留不住的病患,也有機會獲得生機,當看到病人被救回來,擁有正常生活,就會讓人感受到這份工作的價值所在。康世晴與傅志遠也認為,爭取更多寶貴時間、救治更多生命,正是身為外傷急症外科團隊重要使命感所在,未來也期待離島、偏鄉民眾可以擁有更好的醫療、照護品質。
-
2024-10-06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高纖、加水、多營養 少量多餐克服吞嚥障礙
媽媽因急性感染,送往鄰近教學醫院急診,我們在急診等待病房期間,遇見一位因吞嚥不慎而造成窒息的長者。您父親自從失智後,類似情況發生過幾次?」醫師做完緊急處置後詢問家屬,家屬顯然未察覺父親早已有吞嚥障礙。雞肉彩蔬&山藥豆漿味噌湯(3~4人份)● 加水、高纖,增強營養密度。IDDSl分類:第5級-細碎及濕軟吞嚥困難者喝水時易發生嗆咳,在飲食中適時的加水,同時添加天然增稠劑,不僅使口感滑順有利吞嚥,也同時能增添風味變化與色澤,且提升營養密度。山藥營養豐富,還能擔任稠化劑的任務,且高纖可解決便祕問題。食材:里肌肉300克、南瓜250克、山藥250克、櫛瓜1條、胡蘿蔔1條、無糖豆漿600c.c.、醬油1小匙、味噌2大匙作法:1. 里肌肉切小塊、南瓜切小塊、櫛瓜切小丁、胡蘿蔔切小丁。2. 山藥煮熟並與豆漿混合,以果汁機打成泥狀混合。3. 鍋中倒入少許的橄欖油,開中火並放入胡蘿蔔及南瓜。稍微拌炒後,先將以上食材放置鍋中一旁,放入雞肉煎至表面微熟。加醬油增添香氣後,再放入櫛瓜續炒。4. 加入作法2,轉小火煮至南瓜及胡蘿蔔變軟。5. 放入味噌稍煮滾一下即可熄火。●以上的食材尺寸,均切成小於0.4×0.4公分。海鮮&番茄奶醬貝殼麵(2人份) ● 高蛋白、營養及足夠熱量。IDDSI分類:第6級-軟質及一口量吞嚥困難者因進食的過程受到阻礙。往往會造成進食量下降而導致營養素攝取不足。這是一道改變食物質地與大小、合乎營養均衡的飲食料理。不僅海鮮提供優質蛋白,白醬中的牛奶也是蛋白質來源,而小巧的貝殼麵也能提供足夠熱量。 食材:蝦子8隻、透抽1隻、迷你貝殼麵120克、鴻喜菇80克、敏豆150克、洋蔥1/2個、蒜頭4瓣、無添加罐裝番茄泥300克、牛奶150cc、起士粉1大匙、白酒1大匙、鹽和黑胡椒適量作法:1. 蝦子去殼及泥腸並切小丁,透抽切花,貝殼麵煮熟,鴻喜菇切小段,敏豆切小段後氽燙,洋蔥切小丁,蒜頭切薄片。2. 鍋中倒入少許橄欖油,開中火先放入蒜頭煎至香味溢出,再放入洋蔥,炒到半透明,接著放入鴻禧菇續炒。3. 放入蝦肉及透抽炒到變色,再倒入白酒悶一下,夾出備用。4. 同一鍋放入番茄泥及牛奶,並以小火續煮。接著放入貝殼麵,並加入起士粉即可熄火。5. 加入海鮮及敏豆混合,以鹽和黑胡椒調味。● 以上的食材尺寸,均切成小於1.5×1.5公分。 紫薯奶酪佐水果蛋黃醬(4人份)● 少量多餐,增強飲食動機。IDDSl分類-第4級(糊狀)吞嚥困難的患者建議少量多餐,或在餐與餐之間供應高熱量密度的點心。讓進食不再充滿挫折,而是充滿期待的美食饗宴,且冰涼的飲食可刺激吞嚥反應。食材:紫薯奶酪:牛奶400c.c.(或牛奶200c.c.+鮮奶油200c.c.)、紫薯100克、砂糖50克、吉利丁10克水果蛋黃醬:牛奶250cc、薑1片、蛋黃2個、砂糖30克、草莓和藍莓適量、玉米粉5克作法:紫薯奶酪1. 吉利丁片放入冰水中泡軟。紫薯用電鍋煮熟,並趁熱壓成泥。2. 鍋子開小火,放入牛奶、紫薯、鮮奶油及砂糖,待煮滾後就熄火。3. 鍋子放入泡軟的吉利丁並充分攪拌。4. 稍冷卻後分裝至喜愛的容器。接著放入冰箱冷藏,待凝固後即可。水果蛋黃醬1. 將蛋黃、砂糖及玉米粉混合並充分攪拌。2. 鍋中放入牛奶及薑片,開中小火,煮至邊緣有泡泡即熄火。接著將作法1的食材,徐徐倒入鍋中,並攪拌均勻。接著開小火煮至濃稠即可熄火,放置冷卻。3. 紫薯奶酪及水果蛋黃醬分別裝盤,同時擺上切成小塊的草莓和藍莓,即大功告成。● 藍莓與草莓可視患者病程及狀況,磨成泥狀或切小丁。
-
2024-10-04 醫聲.醫聲要聞
國產抗生素3/恐面臨「無藥可用」窘境 張峰義:應鼓勵國產抗生素
「台灣抗藥性細菌即將陷入無藥可用的窘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表示,台灣抗生素自行開發能力有限,國內藥廠多數僅能生產學名藥,無法開發新抗生素,加上健保對新藥核價過低,讓台灣在這場「沉默的疫情」中陷入困境。他建議,政府應加強支持台灣新抗生素藥物製造,並提供健保核價獎勵及調價緩衝,吸引國內廠商投入本土生產,應對全球藥物短缺及政治不穩帶來的風險。抗生素研發陷入瓶頸張峰義進一步指出,抗生素的研發現況相對嚴峻,全球願意投入新抗生素研發的藥廠越來越少。大型藥廠更傾向於開發長期使用的慢性病藥物,因為這類藥物的研發回報遠高於抗生素,即使有些小型藥廠進行抗生素的研發,但多數只完成初步階段便尋求出售,近年成功研發到第三期臨床試驗並上市的抗生素少之又少。此外,台灣健保對於抗生素新藥的核價也成為一大問題。張峰義強調,即使有新的抗生素上市,健保的核價程序繁瑣且價格過低,導致許多外國藥廠不願將新藥引進台灣市場,限縮臨床上的抗生素多樣性。張峰義表示,自俄烏戰爭爆發後,抗生素成為戰時重要的醫療物資,國際需求暴增,而台灣抗生素供應高度依賴進口,使得台灣恐面臨供應短缺風險。政府應有更多激勵政策,借鏡國際經驗促抗生素研發 張峰義呼籲,政府應更多激勵政策,促進本土抗生素的研發與製造,例如對國內在地產製之抗生素,給予健保核價的加成獎勵,並減緩未來健保調價幅度與時間等,以吸引國內廠商投入抗生素在地開發生產的供應鏈,以減少對國外進口的依賴,應對全球藥物短缺和政治不穩的風險。張峰義建議,可借鏡英國的「抗生素訂閱制」策略,透過每年固定支付費用來確保抗生素的穩定供應,同時鼓勵藥廠進行新藥製造,這種模式值得台灣借鑒,既能確保抗生素的穩定供應,也能促進新藥研發及市場發展。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外,張峰義還建議,醫院內部應加強感染管制,從管路消毒到病房清潔,都要落實標準流程,由專業的感染管制人員仔細監控,以降低院內感染風險,並確保內部遵循嚴格的流程來防止細菌交叉感染。而合理使用及管理抗生素同樣至關重要,應在正確情況下使用,減少不必要的濫用,這樣才能有效降低抗藥性細菌的蔓延,並減少醫療費用負擔。
-
2024-10-01 焦點.元氣新聞
花蓮慈院中西醫合療 逆轉重難罕疾病
第一屆全球中醫藥醫學會聯合會學術大會日前舉行,花蓮慈濟院長林欣榮與副院長何宗融於中醫內科論壇中,以「精準AI醫療—癌症、罕病、癌症的的最後希望,沒藥找藥醫」為題,分享花蓮慈院經驗,透過中西醫精準醫療團隊,以病人的DNA、RNA去尋求合適的中草藥,中西合併解決病人問題。林欣榮表示,目前全球還沒有人以DNA、RNA去尋找精準的中草藥,這是慈濟醫療團隊目前正在推動的方向。自年初以來,到醫院尋求中西醫精準醫療的罕病病人愈來愈多,分析出疾病的性質,再從傳統中藥中尋找精準藥材,中西醫團隊合作,逆轉改善病人症狀。林欣榮指出,慈濟研發團隊自中藥當歸萃取出小分子z-BP,技轉開發的惡性腦瘤新藥,在臨床實驗上已用於治療20例腦癌患者,當歸貼片植入大腦後,藥物會釋放進入腦組織殺死癌細胞,一個月後就發現腦瘤顯著縮小。來自中國南京的夏姓患者,在當地已無藥可醫,以恩慈療法到花蓮慈院接受這這項治療,存活超過49個月。利用中西醫合療,花慈團隊逆轉巴金森病。林欣榮指出,來自香港的蔣姓病友治療前無法自行走路,必須要有人協助及使用輔具,經找出可針對病人PRKN基因缺損部分治療的中草藥甘草、兩面針(雙面刺)、當歸、銀杏,甜菊,與幹細胞療法、復健結合,這位病友的走路情況獲得大幅改善。因TTN(Titin)基因突變引起罕見肌肉疾病的Jeremy,也是香港病友。39歲的他自8年起,一開始感到肌肉無力,呼吸困難,但症狀日漸嚴重,五年前必須靠呼吸器維生。今年3月Jeremy在花蓮慈院接受中西醫精準合療,結合針灸、中草藥、內生性幹細胞、脂肪幹細胞治療以及個人化復健,三周後脫離呼吸器時間從十秒進步到兩分鐘,且雙臂從無法用力到可高高舉起,握力也明顯增加。何宗融指出,花蓮慈院中西醫合療不只在門診,在急診、在病房、在社區居家,都可會診中醫,幫助病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證嚴上人「萬物皆是藥,有病就一定有藥醫」的原理,秉持科學實證,進行中西醫合療研發,並發展淨斯本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