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2 醫療.牙科
搜尋
焦躁
共找到
158
筆 文章
-
-
2024-09-25 養生.心理學解密
害怕錯過班機?旅遊專家教你克服登機焦慮症:飲酒可能會加劇
對許多旅客來說,準時趕上航班是壓力巨大的一件事,在偌大的機場中尋找登機口有時更使人摸不著頭緒。隨著越來越多旅客發布有關「登機口焦慮症」(gatexiety)的貼文,旅遊專家提供了幾個解方來緩解這種焦慮感。每日郵報(Dailymail)報導,登機口焦慮症指的是即使登機資訊隨處可查、列在航空公司的應用程式上,旅客依然十分焦慮以致重複查看登機資訊、向機場人員或其他旅客確認資訊無誤、不斷檢查機票是否在身等行為。雖然這種習慣可能讓旅伴感到煩躁,但專家表示這些行為是可取的,因為登機口資訊經常會改變。理財網站NerdWallet的旅遊專家法蘭奇(Sally French)便說提前到達機場並親自查看資訊很少是壞事,「這讓我安心,不會錯過航班,同時還能有時間補一下工作進度。」LifeStance Health執行總監、社工師克拉金(MK Clarkin)表示,「航空旅行使我們面臨許多無法控制的因素:天氣延誤、飛機故障、機場交通、登機口變更、安檢線過長、行李遺失等風險。為了自己的福祉和生存,人類天生就希望掌控一切,本質上來講飛機旅行便消除了我們可以控制的諸多因素,這導致痛苦及焦慮。」為了克服這種焦慮,一些旅客可能會提前幾個小時到達,但克拉金警告這實際上可能反而導致壓力增加,因為乘客能做的只是乾等。「雖然這是確保您準時找到登機口的有效方法,但也可能讓您在等待時間時陷入胡思亂想和焦躁不安。」對抗登機焦慮的最佳方法是「控制可控制的事情」,例如到達時間、托運行李、辦理登機手續、拿到登機證。也有人會直接去酒吧喝兩杯緩解緊張情緒,但克拉金的同事索利特(Matthew A. Solit)建議避免飲酒,這恐怕會加劇焦慮情況,最安全的作法是下載幾集最喜歡的輕鬆節目、策劃一個播放列表,聽播客或帶本書轉移注意力。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30 失智.Podcast
【Podcast】Ep14. 打造失智居家友善環境 解決長者的空間方向障礙
「安居」是人生的基本需求,但有房就能安居嗎?現代獨居或老老同住的比例驚人,這代表家中沒有中壯年,遇到狀況沒有人照顧,其實房子像衣服,歲著年紀增長,大小和樣式也不再適合。你想像過後半輩子的家應該長什麼樣子嗎?你現在的家,適合老後居住嗎?最新一集《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邀請若晨室內裝修公司專案經理徐宛菱,傳授如何透過居家空間改造,為失智長者建立安全又安心的居住環境。尤其台灣有80%以上的失智症者在家居住,65歲以上的長者更佔大多數,為他們的環境適當改造,除了協助失智長輩生活更獨立,也減輕照顧者負擔。居家改造前 先從當偵探觀察開始主持人陳韻如分享《失智100問》中照顧者在居家規劃遇到的困難,失智症者因為認知功能退化,無法確切的辨認空間而錯認,譬如失智症者說要睡覺,卻跑到廁所,也有幫失智奶奶整理房間,反而引起她的焦躁不安。陳韻如提到,讓長輩「安心」的環境很重要,尤其失智症隨著病程進展,會出現幻覺、遊走等行為,打造讓失智症者安心的友善環境至關重要。徐宛菱專案經理表示,每位失智症者的行為問題原因都不同,在進行居家改造前,她建議先從當「偵探」開始,觀察行為的發生是否有固定時間、發生頻率與是否在特定情境下,排除藥物影響和過去習慣後,找出問題根源與居住環境的關聯。空間識別障礙是失智症者常見的狀況,例如跑到廁所洗碗等,她表示「先別否定長輩的行為」,在安全允許範圍之內,可以讓事情自然的發生。如果遇到較困擾的情況,她表示可先觀察房間門是否很雷同,尤其是隱藏門設計,容易讓失智症者不易辨別。免花大錢小改造 讓失智症者更安心居家改造非得花大錢翻大修,環境的些微變化容易造成失智症者焦慮不安,尤其當失智症者發現因為自己的行為而改變空間,通常會非常排斥,徐宛菱強調「要考量失智症者的自尊」,可以先從小空間著手,循序漸進地讓失智長者接受。例如老屋常見的花磚設計,容易造成失智長者的視線混淆,可以用顏料把花紋蓋掉,或用窗簾遮擋,都是經濟實惠的做法。當失智症長者出現半夜遊走行為時,不一定要把門換掉,可以在門口掛幅畫,盡可能把門隱藏起來,從居家空間做些微調整,觀察長者是否因為這些調整,減少失智症行為。長者的居家安全並非只要做到無障礙空間即可滿足,尤其失智病程伴隨視幻覺的產生,徐宛菱曾遇到個案是失智症奶奶,只要到下午時段奶奶就說家中有其他人,後來發現奶奶家的客廳太多反射玻璃,奶奶看到的人就是自己。她表示可以用霧面貼紙貼住玻璃,發揮小巧思降低玻璃的反射度,改善失智症者視幻覺的問題。小訣竅讓失智症者有生活期待失智症後期常伴隨平衡感不好、視力退化等症狀,容易導致跌倒問題,可以在長者常使用的臥室、浴室、床鋪旁,增設扶手、護欄,徐宛菱建議輔具的顏色盡量選對比色,方便長者辨別,如黃色、橘色有安定情緒的功能,黑色等深色系容易引發焦慮較不適合。另外,失智症者忘記自己在家煮飯,容易造成火災等居家安全疑慮,徐宛菱表示可以使用電鍋、電磁爐等非明火的電器設備,或安裝自動關瓦斯器,在安全條件下,不妨讓長者維持烹飪的技能,不會讓失智長者覺得自己被照顧,照顧到長者的自尊,同時減輕照顧負擔。為了提升失智症者的現實感,需要準備時鐘、月曆等,徐宛菱提醒許多長輩看不懂電子鐘,建議選擇長者看得懂的、習慣的物品,另外,可在日曆上標註特定日期,如拜拜、生日等,讓長輩對生活有期待感,保留生活自己的能力。完整內容請收聽「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第十四集《打造失智友善居住環境 讓長者安全又安心》。本集重點:✎你現在的家,適合老後居住嗎?✎居家改造前 先從當偵探觀察開始✎免花大錢小改造 讓失智症者更安心✎家有其他人 失智奶奶看到竟是......✎小訣竅讓失智症者有生活期待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 https://reurl.cc/Mjy64p🎧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eydGzx🎧KKBOX: https://reurl.cc/xv6paL🎧Spotify: https://reurl.cc/vv6pao⭐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08-26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從壓力和情緒的風暴接住自己
現代社會對速度和效能的要求非常高。所謂充實的生活,已經不光是要專注工作,而且要比人更快、更好、更有效率。許多人有多重角色,要一心多用,要同時處理不同領域的事情。可以說,我們只要醒著,幾乎都處於一種「動」的狀態,除了身體的動,更多是念頭的動。忙了一整天,我們在腦海與身體的忙碌裡不停打轉,隨時擔心跟不上變化,說忘了自己是誰,都不為過。這種時候,再面對突發的狀況、剛聽來的資訊、刺激情緒的事件,我們毫無抵抗力,完全被腦海的風暴帶著走,跟著緊張,跟著焦慮,跟著興奮,跟著忿忿不平,跟著忐忑難眠……這就是大多數人日常生活的寫照。身心對這樣的緊湊步調早就習以為常,如果哪一天不是如此,還可能感覺沉悶乏味。甚至不需要一整天,光是五分鐘、十分鐘什麼事也不做、只是靜靜坐著,就會感覺無聊,昏昏欲睡。這反映了現代人對生命的體會是失衡的。身心常態性處在緊繃的高張力狀態,隨時覺得受到壓迫、焦躁不安,不能享受安靜和休息,就算做事,也無法專心面對眼前的問題。我會提醒追求身心療癒的朋友,意識到自己失去完整的注意力,沒有辦法專注在眼前的任務和舒暢時,可以用三個問題先把自己帶回來,確認自己的情況:我意識得到自己現在的感受嗎?我可以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嗎?我清楚自己現在能做些什麼嗎?不要急,一個一個問題慢慢來。確定自己聽進去了,然後,停下來,沉澱一下,讓答案從心底深處自己浮出來。如果答案是反射性的,好像在說氣話或跟誰頂嘴,先別理會這個反彈。再等一下,讓心底真正的體會慢慢出來。其實,無論答案是什麼,光是意識到自己不對勁,改變已經開始了。要改變,我們不是催促自己採取更多行動,也不是馬上定出下一個目標。要得到本質性的轉變,不是靠更多的「做」,而是回到自己本來就是的生命,本來就是的存在。這三個問題,為我們在腦海無止境的變化拓展出一點空間,消融念頭的起伏,而讓身心得到一種保護──可以放鬆下來,修復,充電。身心恢復一致,頭腦也重新獲得清明。接下來,眼前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也許是專心洗手,感受水流過指尖的感覺;也許是將手機關掉,一口一口吃完眼前這一餐;也許是為自己倒杯水,坐下來,領受水帶來的滋潤。回到眼前,換一個步調,我們從腦海和身心的壓力風暴接住了自己。面對待處理的問題,不再受制於情緒和壓力的反射行動,而是只解決事情,完成任務。我從《真原醫》開始,提醒許多朋友透過飲食、呼吸、運動和靜坐,為自己打開一個足以伸展和成長的內心空間,活化自律神經系統,面對日常壓力,坦然接受生命所帶來的挑戰。身心的療癒是很好的,但真正的療癒不只是如此。我透過「全部生命系列」開啟對生命真相、人生本質的探討,療癒我們對生命和人生的錯覺。是站在這樣的基礎上,身心層面的療癒才足以穿透眼前浮動而短暫的現象,讓我們找回本來就有的健康、圓滿、快樂與愛。接住自己,從眼前的狀況開始,我們都有機會得到深入而徹底的療癒。
-
2024-07-18 焦點.元氣新聞
曼谷飯店毒殺案/醫:中藥內也有氰化物 劑量多寡是關鍵!氰化物中毒有哪些症狀?
泰國曼谷愛侶灣君悅酒店16日傳出外籍旅客遭毒殺,初步研判死者飲用含有氰化物飲料,泰國警方懷疑其中一名死者就是凶嫌,疑因債務問題毒殺他人後自盡。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毒物科主任蘇昱彰表示,我國也發生過內含氰化物的毒蠻牛中毒事件,氰化物也常出現在火災現場,中毒死亡率最高可達2成,及時送醫是搶救關鍵。氰化物中毒不算罕見 台灣也曾發生據了解,飯店員工因5樓套房住客過了退房時間卻遲未現身,前往查看時才發現有6人陳屍房內。調查人員研判,死者死亡時間已達24小時。6人身上沒有瘀傷,現場無搏鬥跡象,房內食物沒有吃過的痕跡,但茶跟咖啡被喝光,警方隨後在6個茶杯中發現氰化物。死者驗屍報告預計明天出爐。我國2005年曾經出現「毒蠻牛」事件,全台4名男女喝了蠻牛,送醫發現氰中毒。蘇昱彰表示,更常見的是在火災現場,除了一氧化碳中毒,有的傢具燃燒也會產生氰化物,氰化物中毒並非罕見。氰化物中毒會怎樣?蘇昱彰說,氰化物中毒會影響細胞的呼吸功能,導致中毒後不能產生能量;邦克列酸影響ATP生成,氰化物則是影響細胞色素的氧化酶運作。中毒後一開始焦躁不安,後來頭暈、想吐,接著可能會昏迷。血液中氰化物濃度超過0.5微克/毫升 就算中毒,達到3微克/毫升就有致命危機。不只化工原料中有氰化物,有些食品中也有天然氰化物。蘇昱彰指出,桃子、李子、蘋果的果仁就含氰化物。另外,北杏(苦杏仁)中也有低劑量氰化物,為中藥止咳常見材料,與一般糕點常用的南杏(甜杏仁)不同,低劑量氰化物可抑制咳嗽,劑量高則會導致中毒。蘇昱彰指出,氰化物中毒致死率從2.5%至20%,致死率受到暴露劑量濃度,以及送醫治療速度影響。氰化物中毒有解毒劑,為「Cyanide antidote kit」,內含亞硝酸戊酯、亞硝酸鈉與硫代硫酸鈉。第一步先是讓患者吸入亞硝酸戊酯,再注射亞硝酸鈉,讓體內氰化物與之結合,第二步再注射硫代硫酸鈉,在患者體內形成無毒硫氰酸鹽,並從尿液中排出。(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7-17 醫療.新陳代謝
「月亮的臉偷偷在改變」 比對照片揪元兇 新陳代謝醫謝明家:腦下垂體瘤生長激素過高,外觀改變,還會短命
「月亮的臉偷偷的在改變,月亮的臉偷偷的在改變」這是80年代孟庭葦火紅一首歌《你看你看月亮的臉》內歌詞,意味著月亮「月相」盈虧圓缺之變化。而現實生活中,罹患腦下垂體腫瘤也會造成「臉偷偷的在改變」。台中優康家診所院長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謝明家指出,腦下垂體腫分泌很多荷爾蒙,其中一種荷爾蒙叫生長激素,這生長激素在青春期過後,幾乎不會分泌或是只分泌很低的基礎量;若成年人後,當腦下垂體長腫瘤,又分泌生長激素時,成人生長板已關閉不會再長高,就往的軟組織生長。這類病患臨床症狀表徵,手腳支端開始變粗,而身體的軟組織不只有手腳,其他外觀也開始像「月亮的臉偷偷地在改變」,如臉部嘴唇變厚、鼻樑會變寬、額頭也突出,整個看起來就會慢慢變形,跟以前有所不同,在醫學上稱之為「支端肥大症」。謝明家提醒,生長激素過高,病人除了外觀改變,會造成血糖血壓升高,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相對增加,因軟組織增生,連帶軟骨增長身體變形,隨之手腳骨頭支端會痠痛。要如何知道外觀偷偷在改變?「拿出照片比對就知道了。」謝明家說,腦下垂體腫的病患外觀變化是偷偷地在改變,連每天照鏡子,都看不出細微變化。所以,「照片比對法」最好的方法,3年前照片與現在的自己比對,就可揭曉,值得一提的是,腦下垂體腫瘤導致內分泌紊亂產生的疾病,是一天一天累積的,真的不容易發現,臨床上若「不明原因越來越大」,如鞋子越穿越大,手套尺寸越戴越大,就要懷疑自己是不是罹患了支端肥大症。當所有檢查與診斷都朝向,腦下垂體長了腫瘤,造成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治療方向「手術」是首選。他說,除非身體狀況真的很差,無法接受手術,要不然手術是最根本解決之道。一旦腦下垂體腫瘤大到壓迫到其他應正常分泌的男女性荷爾蒙、甲狀腺荷爾蒙、腎上腺荷爾蒙,只剩分泌生長激素,就會導致體內荷爾蒙大亂。荷爾蒙「失衡」嚴重程度有哪些?謝明家舉缺男女性荷爾蒙,以女性來說,會造成女性月經該來不來,而男性肌肉量慢慢減少,也可能伴隨、疲倦、情緒焦躁、性功能勃起障礙;若是甲狀腺荷爾蒙低下,造成代謝速率變慢,會產生怕冷、掉髮、疲倦無體力、身材浮腫變胖、聲音變粗等症狀;若腎上腺荷爾蒙開始不足時,就會沒胃口、覺得很疲倦,慢慢地沒有精神。「腦下垂體腫瘤的大小跟手術的癒後有關」,謝明家說,腫瘤小屬輕症,比較容易摘乾淨。腫瘤越大,相對不易清除,術後還有可能有殘存的腫瘤。術後腦下垂體腫瘤還殘留,導致正常分泌的賀爾蒙「失衡」,就沒有救了嗎?「缺什麼就補什麼。」謝明家進一步指出,萬一腫瘤過大壓迫到原本該正常分泌的男女性賀爾蒙、腎上腺素、甲狀腺素無法正常分泌,就應補充缺乏的賀爾蒙即可。因為當沒有這些荷爾蒙的話,人體無法長時間健康的存活下去,長期補充成為這類患者生活必需品,才會有好的生活品質。 總之,治療分為兩方面,其一是肢端肥大症,開刀後殘存腫瘤的治療;其二是將腦下垂體應正常分泌的荷爾蒙補充回來。如何追蹤腦下垂體腫瘤?1.電腦斷層掃描:影像判讀腦下垂體腫瘤有無增長。2.抽血檢驗:檢驗生長激素荷爾蒙有無增加;同時監測其他腦下垂體荷爾蒙補充是否充足。謝明家再次提醒,一發現腦下垂體長腫瘤,確認是生長激素腫瘤且合併明顯的症狀,就應立即進行手術清除,術後回到新陳代謝科繼續治療,包括藥物及定期抽血追蹤。
-
2024-06-27 醫療.腦部.神經
半夜睡覺不自覺踢腳!小心惱人的「不寧腿」,5大高危險群要當心
半夜睡覺時,腳會不自主抽動,甚至有麻癢、緊繃、刺痛等,讓人忍不住想要起身動一動來緩解不適。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正強表示,夜間腳不舒服,好像有成群螞蟻在爬,是俗稱「腿部躁動症」的不寧腿症候群,會影響睡眠、增加罹患心血管風險。陳正強說,不寧腿症候群屬於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在睡覺時常會有「癢、麻,腿裡面有東西在爬,或像針在扎」的感覺,想抓又抓不到癢處。陣發性的腳抽動症狀,一個晚上可能有高達2、300次的腿部動作,易讓情緒波動焦躁,嚴重干擾睡眠品質。造成不寧腿的原因不寧腿的造成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原發性為分泌多巴胺的細胞功能異常,續發性則多與生理、病理有關,例如:缺鐵性貧血、腎功能不佳。陳正強提到,缺鐵性貧血常發生在女性生理期,可以補充口服鐵劑來改善或飲食攝取足夠的鐵質。腎功能不佳的患者,不寧腿症候群有很高比例出現在鄰近洗腎或已經在洗腎的病人,因為過多尿毒累積在體內,導致尿毒性不寧腿。國內透析族群的盛行率約15-25%,幾乎每4位腎友就有一人飽受不寧腿之苦,比一般民眾高出許多。另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也會引起或惡化不寧腿症候群。陳正強呼籲,不寧腿症候群除了抖腳症狀、腿部麻脹的不舒服感,也會因為睡眠干擾而提高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機會。當睡不著或淺眠,身體的交感神經會過度興奮、使血壓升高,心跳持續快速跳動無法休息。治療不寧腿症候群的方法,可先嘗試改變生活作息,規律運動及攝取均衡營養,戒菸、減少喝酒、依個人狀況補鐵。若症狀嚴重,才由醫師評估開立多巴胺藥物以及抗癲癇藥物。罹患不寧腿症候群的高危險群1.缺鐵性貧血者2.尿毒症、洗腎患者等腎功能不佳3.懷孕(寶寶出生後,症狀會自然消失)4.糖尿病導致周邊神經病變5.巴金森病患者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5 養生.保健食品瘋
焦躁易怒,小心體內「隱吡咯」濃度過高!竟與2營養素有關
你有聽過「隱吡咯(ㄅㄧˇ ㄌㄨㄛˋ)」嗎?這個詞聽起來或許很陌生,但它會影響鋅和維生素B6結合。若體內隱吡咯的濃度過高,就容易有情緒方面的問題,甚至衍生免疫、消化功能等疾病。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表示,在功醫檢測及臨床經驗中,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等身心疾病患者,常有一定比例伴隨隱吡咯或甲基化失衡。隱吡咯是血紅素的代謝副產物,累積過多會阻礙身體吸收鋅和維生素B6;B6對於維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非常重要,鋅則負責代謝、促進組織生成。什麼是隱吡咯?是體內產生血紅素的代謝副產物,會耗損較多的鋅、維生素B6,若體內隱吡咯濃度過高,導致代謝功能紊亂的吡咯症,易有焦慮、壓力耐受性差、消化問題。顏佐樺說示,人體分泌能使情緒穩定的血清素、讓心情愉悅的多巴胺,以及促進睡眠的退黑激素,都有賴B6的參與合成。若個人體質對B6的需求較大,但面臨較大壓力及吡咯症情形,就會加劇身心情緒。他以一名升學的個案為例,女學生國小時品學兼優,升上國中突然有自殘行為,甚至有想跳樓的念頭;上高二期間自覺無法承受課業壓力,有焦慮及睡眠困難,開始拒學、最後甚至休學。在經過功能醫學相關檢項的整體評估,了解個案基因條件、家庭背景及生活狀況,臨床判斷經驗後,發現隱吡咯失衡。因處於青年時期,剛好面臨課業壓力,或攝取營養不足,隱吡咯會耗損較多的B6營養素。此外,吡咯症有較高的因素來自遺傳,若父母或近親患有吡咯症,則下一代罹患吡咯症的可能性非常高。顏佐樺提醒,當發現自己或親友有身心症狀,如情緒失控、焦慮、睡眠困難等,可先檢查是否為營養失衡所導致。另透過功能醫學相關的檢測,加強隱吡咯分析檢測,並結合飲食及生活習慣,調整身心健康狀態。顏佐樺強調,及時補充B6、鋅等營養素非常重要,只要開始適量補充,約1-2個月即可看到成效。常見的吡咯症(Pyrrole Disorder)症狀1.易怒2.爆發性脾氣3.無法負荷高壓4.聲光氣味觸感敏感5.不記得做夢內容6.免疫短期記憶差7.指甲脆弱或長斑點8.睡不好9.早晨易有噁心感10.皮膚乾燥且白皙11.生長緩慢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15 醫療.精神.身心
遭詐騙陷焦慮憂鬱 醫籲注意情緒變化同時進行藥物、心理治療
詐騙集團猖獗,最常利用人性「寂寞」的弱點來誘騙民眾,受害者除了承受心理、財務損失,更帶來一連串的焦慮、懷疑、自責、自我否定等負面情緒。精神科醫師表示,詐騙手法通常客製化,被盯上就防不勝防,被騙並不可恥,身邊親友可協助個案擺脫自責的情緒,避免憂鬱、自傷行為發生。62歲宋媽媽,去年加入投資群組,1個月內向親友集資投入近1500萬元,家人擔心被騙,多次起衝突,期間出現情緒起伏大、躁動、失眠、焦慮等情形,在家人堅持下前往警局後才知道被詐騙。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姸安表示,宋媽媽後續出現愧疚、憂鬱、焦慮不安、失眠的情況加劇,家人懷疑有憂鬱或失智的傾向而就醫。診斷為適應性情緒疾患合併焦慮憂鬱,經支持性心理治療,並給予必要藥物後,症狀逐漸緩解。詐騙集團還會利用「愛情攻勢」行騙。38歲陳小姐透過交友軟體認識外國男性,3個月即陷入情網,對方邀請投資金錢換取未來美好生活,她陸續借出近300萬元,沒想到對方突然失聯,才發現被騙。她不願和家人訴苦,曾企圖自殺,家人及時發現救回,協助債務償還並要求就醫。診斷為憂鬱症,經心理治療且配合服用藥物,症狀改善。施姸安表示,詐騙事件時有所聞,任何年齡層都可能成為詐騙的對象,詐騙者利用人性的心理、好奇心、貪婪、恐懼、對未來的美好期待等情感來行騙,社交媒體和網路的廣泛使用,讓詐騙者能夠輕易接觸受害者並建立信任關係,特別是當受害對象心中有所求時,更容易受到誘惑。施姸安指出,很多人遇到詐騙後會出現吃不下、睡不著,失眠、淺眠、惡夢、半夜易驚醒情況,凡事提不起勁,整日胡思亂想,處於想解決問題卻解決不了的挫折循環中,因此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常出錯,提高交通意外的風險,若出現身心症狀時,要勇於求助並就醫。治療方面,施姸安說,一般採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同時進行,藥物治療主要是緩解症狀;心理治療要讓個案擺脫自責情緒,增加對自我的認識,提高對突發事件或對生活變化的應對及適應能力。
-
2024-04-26 醫療.中醫
當眾放屁、打嗝好糗!中醫師盤點舒緩脹氣4妙招
經常坐著辦公的上班族,也很容易出現脹氣,這通常是因為體內的器官受到擠壓所造成,紓解的方式就是要經常起身活動,讓體內的肝氣可以抒發,把交感與副交感做好調節,腸胃蠕動才會變好。 中醫師盤點舒緩脹氣4妙招中醫師黃裕昌說,長期處在交感神經亢奮下,我們的胃是縮起來的,這時腸子的蠕動會變慢,消化液減少,而大腸又是最大的免疫器官,當壓力造成腸道酸鹼值改變時,或者飲食油膩、亂服藥物等,都會讓腸道內的菌種生態及酸鹼度出現變化。而平日要舒緩脹氣,可以從下列方式先做改善。1.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某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或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汽水、玉米、馬鈴薯、地瓜、芋頭、香蕉、青椒、茄子、洋蔥、包心菜、麵包、甜食及柑橘類水果、油炸類食物,甚至牛奶(含乳糖食食物)等,都容易造成脹氣。但哪些食物、吃多少會導致脹氣?卻是因人而異的,黃裕昌說,最好的方式就是記錄每天吃進的東西與數量,留意腹脹情形,再從中找出疑似會讓自己脹氣的食物,避免食用。Tips:減少豆類食物產氣的烹煮方式可將豆子煮久一點,約半小時以上,就能減少氣體的產生。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在煮豆類或蔬菜時,若能適度加入一些薑、大蒜等辛香料,也能有效抑制氣體的產生。2.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要在匆忙之中吃喝東西,更要避免邊吃東西、邊說話,尤其要改掉狼吞虎嚥的飲食壞習慣,這些都會產氣而導致腹脹。黃裕昌同時提醒,隨時緊閉雙唇,也比較不容易誤食過多的空氣。甚至,某些愛嚼口香糖的人,也要少嚼一些,同時更要少用吸管喝飲料。吃東西時,咀嚼方式也很重要,最好要多咬幾口,讓分子變小後再吞入。3.盡量避免不良情緒焦躁、憂慮、悲傷、沮喪、鬱悶等情緒反應,會讓消化功能減弱,刺激胃部造成更多的氣體,使得腹脹加劇。因此,適時懂得放鬆情緒、保持心情愉快,迅速排解壓力等,也都是預防脹氣的好方法。4.保持適量的運動運動不但能促進腸胃蠕動,也有助於消化,能讓體內氣體順利排出,又能鍛練身體、舒緩壓力與情緒,的確是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式。一旦腸胃機能出現問題,就等於為健康埋下了隨時出現問題的隱憂,因此,可別小看脹氣問題,一旦無法自行緩解,或者長期打嗝、放屁不止,或有腹痛等情形,就必須及早就醫診治。難為情的放屁與打嗝!在大庭廣眾下放屁與打嗝,的確不雅,但這卻是人體不可少的生理現象,如果一直不放屁,反而是腸阻塞的前兆。不過,黃裕昌提醒,臭屁大部分是因為吃了太多的高油脂、高蛋白的食物;而屁量明顯增多,則多半是因為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所引起,或者是吃了太多的澱粉類與蛋白質類食物造成。至於打嗝,雖然飲食習慣與飲食內容為主要關鍵,但有時也可能是一種痙攣現象,造成習慣性,因此,當打嗝不止時,有些小習慣可加以改善,如嘗試短暫的憋氣、吹紙袋、冰敷在橫膈膜附近,都可以舒緩症狀。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9 寵物.照顧指南
跟寵物一起吃年夜飯!務必「避開11種」對愛貓有害的人類食物,誤食嚴重恐致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看似無害的習慣和物品,對貓咪來說卻可能帶來不小的風險。特別是在飲食方面,許多人類食物對貓咪來說不僅營養價值不高,甚至可能是有毒的。12種不該給貓咪吃的食物以下是一些不應給貓咪食用的食物:1.酒精:貓咪攝取酒精可能導致嚴重的肝腦損害。即使只是一湯匙酒精,也可能讓成年貓陷入昏迷,更多的量則可能致命。2.巧克力:巧克力中的主要有害成分是可可鹼。這種物質存在於所有類型的巧克力中,尤其是在黑巧克力和未加糖的烘焙巧克力中最多。巧克力還含有咖啡因,可能使貓咪導致心律不整、肌肉震顫或癲癇。3.含咖啡因的飲品(咖啡、茶、能量飲料):咖啡因可能使貓咪變得焦躁,並出現急促呼吸、心悸或肌肉震顫。4.乳製品:有乳糖不耐的貓咪,牛奶和其他乳製品可能會使其嘔吐和腹瀉。5.生肉、生蛋、生魚片:這些食物可能使貓咪感染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導致嘔吐和腹瀉。6.洋蔥和大蒜:洋蔥、大蒜和其他同屬植物含有對貓咪有害的硫氧化物。這些化合物在體內分解後,會損害紅血球,導致貧血甚至腎臟損害。7.葡萄和葡萄乾:可能導致貓咪腎功能損害。8.發霉的食物:發霉食物會產生特定的毒素(如:黃麴毒素),未經治療可能會致命。9.肝臟:肝臟富含維生素A,但過量攝入可能導致維生素A中毒,引起骨骼畸形和脊椎問題。10.堅果:如核桃、胡桃、杏仁等堅果含有高量的脂肪和油,長期食用可能導致胰腺炎。11.骨頭:骨頭很容易碎裂,可能導致窒息、堵塞,甚至消化道內部撕裂。12.人工甜味劑(如木糖醇):木糖醇攝入後可能導致胰腺釋放異常增加的胰島素,進而導致血糖水平下降。貓咪可能對這些食物充滿好奇,但飼主必須負起責任,確保它們的飲食安全與健康。最佳的做法是堅持餵食營養均衡的專用貓食,並避免將人類食物當作獎勵或零食。如果不慎發生意外,或是貓咪表現出任何不尋常的症狀,請立即尋求專業獸醫的協助。延伸閱讀:.世界最長壽的狗!飼主:養寵物是一生承諾 盤點10種狗不能吃食物.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珍貴回憶.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作業」:相遇請告訴我你完成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23 醫療.精神.身心
越接近過年越不明煩燥?心理師教3招改善過年壓力症候群:把過年這檔事「過成自己想要的年」
許多人越接近過年,越會不明煩燥,很多情況是出自於親友們聚在一起總有各種問候,「交男/女朋友了沒?」、「現在做什麼?薪水怎樣?」、「阿你什麼時候要生?」等等的,常讓人壓力山大,出現「過年壓力症候群」。 對此心煦心理治療所蔡岳融心理治療師指出相關症狀,並分享壓力情境下的應對方式、改善壓力的方法,助大家過好年! 越接近過年,越不明煩燥?中了「過年壓力症候群」? 蔡岳融心理師表示,「過年壓力症候群」雖未正名、也不是個疾病,但生活上確實許多人會因為相關壓力而出現各種心理症狀、生理症狀,故稱為壓力症候群。 觀察壓力,從生理觀察最準:檢視自己的壓力,除了端看情緒感受以外,最好的方式就是從生理症狀觀察,也就是「看得到的症狀」,例如失眠、嘔吐、坐不下、沒食慾、疲倦、沒理由的哭泣或發脾氣,這些都是急性壓力的症狀表現。心理症狀則可包括緊張、焦躁、憂鬱、煩悶、躁鬱等。對於過年,有些人也可能理智上雖然覺得過年很好,但實際上根本不希望過年到來。 因為心理症狀容易被忽略:之所以會建議觀察生理症狀,是因為心理症狀常常會被忽略。壓力這件事,並非「很多人都會有」才算數,這在於個人感受,對於個人而有壓力就是壓力。就像有些人怕黑、有些人上台會緊張、有些人怕鬼,過年也是一樣。 許多人對於過年其實有莫大的壓力,但會打從心底認為「其他人都沒有壓力」或「過年是一件開心的事情」等,進而無意間否認壓力來源,實際上可能總在一月時就莫名的煩躁、看到紅色覺得厭煩等,但卻不知道為什麼、只覺得莫名不爽,或許就真的和過年有關。若有這樣的情況可多觀察。 為何有「過年壓力症候群」?心理師指常見4大因素 蔡岳融心理師表示,雖然每個人的壓力來源有所不同,不過對於過年還要被問東問西而產生「過年壓力症候群」,可能和幾項常見因素有關。 有太多不確定性:過年要和沒那麼熟悉的人相處,事件也可能各個超展開,各種人事物都充滿著不確定、怕超展開的事物觸動到心底所擔憂的事情等,因此感到煩躁。 缺乏安全感、自信:當事人也可能自小有自己的想法,但較少被支持,且被教導著要遵循長輩的想法,甚至父母也鮮少了解自己,例如被父母和其他親戚一起念「為什麼還不結婚?」。 界線觀念較模糊:每人心裡都有一把尺,各關係會有等級之分,例如超好的朋友會聊很深,好朋友會關心,一般朋友會閒聊。這是出自於界線,界線觀念模糊的人就可能不知道哪些事情可以跟誰聊,怕聊錯而產生壓力,又或者聊過之後常出現自責「早知道不要跟他講了。」等等。 對事件存在痛苦:對於過年或聊天內容本身就有壓力,例如小時候可能在過年出過糗而被笑,每當過年就會想起而排斥。或例如被問到的事情正不知道該怎麼辦、正在規劃、正經歷挫折等因素而有壓力,被這麼一問就像正在調整步調又被迫重新面對這些問題。 過完年了壓力卻還可能持續?「過完年壓力症候群」會多久? 新的壓力出現:值得注意的是,過年壓力症候群有時也未必會隨著春節結束而跟著消失,就像撞到桌子瘀青一樣,痛的已經不是撞到桌子,而是所形成的瘀青;壓力已經不單只是該事件,也包括新形成的壓力或強化了原本的壓力,且可能不知道該怎麼回到平靜的生活,持續憂鬱、焦慮。 超過這時間,尋求專業協助:蔡岳融心理師指出,就臨床觀察,壓力症候群在事件結束之後一個月才解除其實都還算合理。但若是超過一個月還沒見好轉,就會擔心當事人是不是已經產生了某種新的情緒、感受、想法、壓力,或是困在某件事情上動彈不得。若是到了六個月,就會建議尋求心理諮商、身心科等等的專業協助。 3招改善「過年壓力症候群」,心理師:過成自己想要的年。 蔡岳融心理師表示,過年壓力症候群以預防為重,建議可從三方向著手。 1.找好朋友聊聊:排除壓力的方法最常見也有效的,就是尋找可信任、不會批判、能理解或嘗試理解的朋友聊聊,除了釋放壓力,也常在對話過程中找出壓力來源。 2.找出討厭情境:可試著用紙卡寫出最討厭的情境,例如被問工作、感情、生孕等,或是對方說話方式讓人感覺不舒服等。一邊觀察自己的情緒,若有感覺像被針刺,或許這就是答案之一。 3.試著呈現自我:可嘗試在上述情境中模擬練習應對方式,也可以「脫稿演出」。蔡岳融心理師表示,很多人的壓力其實是源自於這個社會要我們怎麼做,例如大過年不要搞壞氣氛等、長輩問你話你要回答等等,且從小就被培養成這樣。但其實每個人都是生命個體,且在對話當中氣氛搞僵未必是一個人所能造成。嘗試脫離世界給自己的稿,隨著自己的意思即興演出自己的樣子。 把過年這檔事,過成自己想要的年! 蔡岳融心理師表示,不論是誰、不論是否過年,最終都該回歸本我,雖然自然會與人交流,但還是得用自己的方式、走出自己的劇本。有自己想要的畫面,便有機會創造出來。對於過年也是一樣,鼓勵「把過年這檔事,過成自己想要的年。」! 《延伸閱讀》 .過年一直被問東問西好煩?心理師教簡單6妙回、過好年! .連假後憂鬱、焦慮、覺得煩?醫教5招防範3招破解「收假症候群」!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14 名人.好食課
選舉症候群讓你緊張難眠?一圖看懂9大抗壓食材有助紓壓好眠
你有聽過選舉症候群嗎?不少人選舉前後幾天都會出現焦慮、難眠的問題,即便選舉結束,結果不如自己預期也會陷入焦躁憂鬱的問題,除了多出門陪家人散散心外,好食課Lexie張宜臻營養師分享9多3少抗壓飲食,幫你減輕些壓力,讓你紓壓好眠!9大抗壓好食材.鮭魚:ω-3脂肪酸減少壓力賀爾蒙(皮質醇)分泌,幫助抗發炎,減少焦慮感。.綠葉蔬菜:蔬果富含維生素、植化素及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正向心情,鎂也能幫助舒緩肌肉緊繃、調節神經。.堅果:堅果富含鎂、鋅及維生素E,有助於抗發炎及調節免疫,幫助減輕壓力,維生素E也有助於維護心血管健康,預防高血壓。.雞蛋:維生素D有助減輕抑鬱、焦慮情形,並減少發炎,降低壓力。.牡蠣:鋅有助於降低壓力,並提升睡眠品質,減少焦慮。.雞胸肉:色胺酸是血清素合成的必要原料,攝取足夠有助於幫助身體減輕壓力、放鬆心情。.地瓜:適度的碳水化合物可促進血清素合成,幫助增加體內血清素濃度,建議可吃地瓜、馬鈴薯等全穀及未精緻雜糧。.牛奶:攝取足夠的鈣質,除了可幫助肌肉正常收縮與放鬆,也可穩定情緒,減少壓力。.優格:益生菌幫助調整腸道環境,藉由腸腦軸改善情緒問題。減輕壓力少吃這些.高鹽食物:長期高鹽飲食增加身體氧化壓力,並導致血壓升高,容易有心血管疾病發生,所以飲食不要貪重口味,也不要常常吃杯麵、洋芋片等高鹽食物。.高脂飲食:高脂飲食會造成體重增加與肥胖,增加焦慮問題,建議食物少油炸,以蒸煮炒烤等其他烹調方式代替。.精製糖:吃糖可短暫的幫助我們減少壓力、緊張焦慮感,但也會導致我們一有壓力就對糖有依賴性,因而攝取過多糖,除了增加脂肪堆積及發炎,也會影響血糖波動,促進焦慮行為。【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 選舉之夜緊張難眠?9+3大抗壓飲食】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21 醫療.泌尿腎臟
他疑染腸胃型感冒卻是重金屬中毒 如何預防重金屬危害?
彰化縣55歲洪姓男子情緒焦躁和記憶力減退,以為是上了年紀的症狀,近日錯把腹痛、呼吸急促當腸胃型感冒,就醫驗血確診為重金屬中毒,懷疑與長期從金屬表面處理工作有關,目前服藥和注射針劑緩解症狀。彰化縣二林基督教醫院腎臟科醫師江芳瑩表示,腎臟是人體重要器官,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毒素,同時調節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平衡,當人體長期或過量曝露在鉛、汞、鎘等重金屬環境裡,可能引發嚴重的腎臟傷害,近日有一名洪姓病人因腹痛、貧血、焦躁、呼吸急促及記憶力衰退等症狀求醫,抽血檢驗報告顯示金重金屬中毒。洪姓病人告訴醫護,自己從事金屬表面處理相關工作,長期接觸工業廢水,看情況戴口罩和手套。江芳瑩說,鉛會積聚在腎臟組織而損害功能,汞中毒可引起急性腎損傷,鎘是廢水和煙霧中的常見汙染物,長期接觸可能導致腎臟功能減退,甚至形成腎結石,民眾最好減少接觸汙染的材料,不得不接觸時應全程戴口罩和手套。江芳瑩說,除了盡量身處有重金屬汙染之虞的環境,飲食要確保沒重金屬汙染,平日適量飲水、控制鈉攝入、多攝取膳食纖維的食物,不過量飲酒、不吸菸,服藥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並選擇無重金屬成分的藥物,日常生活多管齊下護腎。什麼是重金屬中毒?根據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資料,一般來說會對生物體造成傷害的重金屬,主因可能是金屬離子會與生物體內的大分子結合或鍵結,這些大分子如蛋白質或遺傳因子DNA 等,一旦被鍵結,便會失去該有的功能,導致細胞死亡或不正常增生而引發癌症。各種重金屬中毒的常見症狀這些常見的重金屬,若急性大量暴露或長期累積,在臨床上會造成一些疾病或症狀:.鉛:會引發貧血、神經肌肉麻痺、兒童鉛腦症或智力較差、腎臟損傷及腹痛等消化道症狀。.汞:會引發神經、腎臟、呼吸道及皮膚炎症與壞死,以及一些早期的神經精神症狀,包括注意力渙散、失眠、易激動、幻想和躁症等。.鎘:急性症狀類似一般食物中毒,患者會嘔吐、下痢、腹痛等;若為慢性中毒則會出現腎功能障礙,導致骨骼中鈣磷的流失,引發骨軟化症,導致骨頭疼痛。.砷:雖然不是重金屬,但易污染食物或飲用水。急性中毒症狀有腹痛、血便、溶血、休克、急性肝炎、腎衰竭及抽搐;慢性中毒會有皮膚疹、胃腸症狀及末梢神經炎。如何預防重金屬中毒?鉛鉛的暴露,可能來自油漆色料或塗料、釉藥的製造使用,鉛蓄電池的製造與回收,塑膠品或塑膠安定劑的製造,錫鉛熔鑄、電線電纜、映像管與日光燈製造,電子焊錫與電容器噴錫等作業以及空氣汙染。因此, 工作時做好防護是最好的預防中毒措施。如果工作中會接觸到鉛,下班時應在工作環境洗澡及換好衣服再回家,並把自己的衣服與家人的衣服分開清洗,不把鉛粉塵帶回家,即可避免暴露在鉛汙染的環境中。汞汞的暴露主要來自河川和近海水產所受到的工業污染、牙齒補綴物、劣質中藥材和化妝品等。汞也普遍應用在電池、日光燈、螢光燈、溫度計和血壓計。因此,為了減少汞的暴露,應選購標示清楚、檢驗合格的海鮮食品、中藥材和化妝品。考慮到汞的毒性,如今在家庭中已推行盡量減少或禁止使用汞溫度計。砷砷的暴露主要是透過食物和飲水,食物中可能含有的砷以及農藥常使用的都是有機砷,毒性比較低。飲水中的砷主要為無機的形態,毒性很強,飲水會被砷污染,有可能是地層構造的自然因素,也可能是工業汙染所致。因此,受汙染地區最好不要飲用地下水,應使用乾淨的民生用水。鎘在工業上,鎘經常被用於塑膠加工業或當安定劑使用。抽菸也是鎘暴露的主要來源之一。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台灣部分地區由於受到鎘的汙染而生產出有毒鎘米,因此,購買檢驗合格的稻米食用是預防鎘暴露的重要原則。【資料來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遠離重金屬中毒
-
2023-12-03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甘淡柔潤飲食 增強免疫抗病毒
進入秋冬之後,診所的患者接二連三因感冒取消看診,甚至有位險些造成肺炎。增強免疫力,藥補不如食補,藉由正確的飲食調理,才能夠抵抗病毒及細菌的侵襲。 佃煮魚香彩蔬&糙米南瓜粥 (3人份) 秋刀魚多以燒烤方式料理,但秋冬氣候乾燥,燒烤類食物不宜。若單用蒸、煮看似健康,卻帶著強烈魚腥味。所以使用烘焙紙香煎的方式,再以小火熬煮入味,保有秋刀魚燒烤的香氣,還能享用整條魚軟而不爛的甘旨風味。糙米南瓜粥作為主要澱粉來源,熱粥護胃補氣,水分豐富,非常適合肺躁或牙口不佳的年長者食用。食材:秋刀魚3尾、鴻禧菇1包、白蘿蔔1/2條、花椰菜1顆、茄子2條、昆布15克、薑片6片、薑絲少許、蔥2支、清水600毫升調味料:醬油3大匙、清酒3大匙、砂糖 1/2大匙、味醂3大匙南瓜粥:南瓜1/4顆切塊、糙米1杯、鮮奶或豆漿600毫升、鮮奶油少許、鹽適量作法:1. 備料:白蘿蔔切塊、花椰菜切小朵、茄子切段、蔥白切段,蔥綠切圈狀。2. 將秋刀魚立起,在魚鰭上方魚頭處下刀(不要切斷)。接著魚頭往下壓,拉出內臟。將魚身切成適口大小,清洗乾淨後擦乾。3. 平底鍋鋪烘焙紙放上秋刀魚塊,中小火煎到兩面金黃。4. 將白蘿蔔、花椰菜、茄子用微波爐(或氽燙)煮到軟。5. 鍋中放昆布、清水及調味料。水滾後放入秋刀魚轉小火煮約30分鐘,再放入白蘿蔔及鴻喜菇。再煮約10分鐘,最後加花椰菜及茄子稍煮即可熄火,擺盤後再撒上蔥綠。6. 南瓜粥做法:將南瓜與糙米同時以電鍋烹煮。接著移入果汁機並放入鮮乳攪打成汁。倒入碗內以鮮奶油點綴。香煎雞排&山藥佐橘香胡蘿蔔蔬果醬 (3人份) 由當季柑橘類水果、蘋果及胡蘿蔔組合成的鐵三角,柚子抗氧化,可提升免疫力;蘋果富含槲皮素是保護肺最大功臣;胡蘿蔔護眼,還能保護皮膚與粘膜健康。山藥養肺潤膚,日本山藥尤其適合生吃,能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生吃蓮藕能清熱潤肺,尤其滋味爽脆,能治療口渴、焦躁等症狀。食材:去骨雞腿2支、白煮蛋2顆、海帶芽5克、蓮藕1支、山藥250克、小番茄12粒、秋葵10支、白芝麻少許、鹽與黑胡椒適量橘香胡蘿蔔蔬果醬:蘋果1粒、胡蘿蔔1/2支、柚子或柑橘類1/2粒(榨成汁)、醬油1又1/2大匙、鹽1小匙、砂糖1小匙、初榨橄欖油(或酪梨油)2大匙作法:1. 備料:雞腿撒上少許鹽與黑胡椒,白煮蛋切片,海帶芽泡水,山藥切長條;蓮藕切薄片,汆燙後冷卻;小番茄汆燙去皮;秋葵汆燙後冷卻,切成小塊。2. 將去骨雞腿煎至兩面金黃,待涼後切小塊。3. 橘香胡蘿蔔蔬果醬:將材料及醬汁全部攪打成泥後裝碗備用。4. 碗裡放入以上的食材,並加入做法3。稍微拌一拌,以鹽和黑胡椒調整味道,再擺盤上桌。 銀耳&蓮子雪梨露 (4~6人份) 這道甜品溫、涼皆宜。素有「平民燕窩」之稱的白木耳是潤燥養肺的食物。而享有「百果之宗」美譽的水梨,則有清熱潤肺的食療功效。蓮子除了養心安神,也具有潤肺止咳的效果,與白木耳及紅棗搭配,更能起滋陰潤肺的作用。這道食療甜品亦可攪打成液體,尤其適合難以咀嚼者或年長者食用。食材:水梨2粒切小塊、白木耳30克、蓮子80克、枸杞30克、紅棗6粒、桂圓20克、開水1000~1500cc(依喜好的濃稠度調整)作法:1. 白木耳用開水浸泡30分鐘,並將黃色的蒂頭剪掉。2. 將枸杞以外的食材置入電鍋內,並加入清水烹煮約45~60分鐘。(外鍋加兩杯水,以個人喜好的軟硬度決定烹煮時間)3. 烹煮後加入枸杞,就可裝入碗內趁熱享用。4. 涼飲做法:將作法2煮熟的食材放入果菜機(紅棗需先撈出且切成碎粒狀備用),攪打後倒入玻璃杯1/2杯。5. 將果汁機內剩下的液體,加入枸杞繼續攪打。完成後倒滿步驟4的玻璃杯,杯頂再擺上枸杞、紅棗、桂圓後即完成。
-
2023-12-02 醫療.中醫
冬天進補上火怎麼辦? 中醫師解析「上火5類型&如何降火」:別以為喝青草茶就沒事
人的火氣從何而來?為何五臟六腑都上火?口乾舌燥、嘴破、便祕、眼屎多、長痘痘、口臭、失眠、食慾不振、煩躁不安、全身倦怠,這些火氣大的症狀是如何發生的?這代表身體出了什麼問題?人會上火,究竟什麼是「火」?是食神電影中所說的那把熊熊烈火嗎?還是指一個人的「火爆個性」呢?生病是五臟六腑的火失衡 對應症狀一次看在中醫論點中,五臟相生,因此上火的情形也都會發生在這些所謂的五臟六腑中,包括心火、肝火、腎火、肺火、胃火,但值得注意的是,中醫觀念裡的「心」、「肝」、「腎」、「肺」、「胃」並不是單單指這些臟腑,而是指相對應的系統。中醫師陳潮宗指出,五臟六腑的火是平衡存在,不過有時因為自身的飲食、作息或疾病,導致蘊含體內的火失去平衡,這時就會使身體出現外顯症狀,嚴重者還會併生疾患,不只在治療上耗費時日,更難過的是因為疾病造成的痛苦,因此,平時身體如果出現輕微症狀時,就要有所警惕。 ▲心火心主神明,即心是君主之官,就是統領身體一切系統的將帥。心火旺時主要影響血脈、呼吸及腸胃系統,嚴重者還會有心血管疾病或腦部疾病。心火氣盛主要是因為情緒、壓力所導致。 ‧表現症狀:心煩急躁、面赤口渴、心中煩熱、易失眠多夢、口舌生瘡、肌膚瘡瘍、便乾尿血等。 ‧治療之道: 1.生活方面:保持良好心態、控制情緒、減少緊張、減少思慮、避免處理繁雜或涉及眾多人際關係的煩心事。 2.飲食方面: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運動。 3.藥物方面:可服用黃連、蓮子等清心瀉火的藥材。 ▲肺火肺主皮毛,當人們穿衣多、住房暖、活動少、飲食熱量高時,體內就容易積熱,而有肺火顯盛的現象,嚴重時將影響呼吸道、腎臟、肝臟等部位。 ‧表現症狀:咽乾疼痛、咳嗽胸痛、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口鼻乾燥、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等。 ‧治療之道: 1.生活方面:以「呼吸咳嗽洗肺法」清肺,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透過反覆深呼吸、呼氣,盡量排出肺內氣體,並由主動咳嗽的積極性保護性反射動作,來幫助呼吸道排出分泌物,達到清潔肺部、增強免疫力功用。 2.飲食方面:多吃屬性偏涼的食物,如白蘿蔔、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水梨、蘋果、百合、楊桃、枇杷,並多飲水,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高熱量食物。 3.藥物方面:在醫師指導下,如患者為肺熱鬱閉者,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草湯;如為陰虛肺熱者,服用養陰清肺口服液、金果飲等。此外,包括白薇、地骨皮,也是清瀉肺熱的主要中藥材。 ▲胃火跟飲食的量、質與時間關係密切,主要跟濕熱、食滯兩方面有關,嗜酒、嗜吃辛辣食物、過量飲食等都會引起胃熱上火,容易影響到脾、胃、腎、肺等器官。輕微胃火盛的人,總是有吃不飽的感覺,但其實這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當火盛到了某一階段,胃部就會出現發炎現象,反而會變成什麼都吃不下。 ‧表現症狀:胃部灼熱疼痛、腹脹、口乾、口臭、大便稀爛、便祕、牙齦腫痛、胃口不好等。 ‧治療之道: 1.生活方面:多注意口腔衛生。 2.飲食方面: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飲食節致、禁吃過熱、甜膩的食物,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的攝取,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 3.藥物方面:川蓮、燈芯花、蓮子芯、麥冬等有瀉胃火功效。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調整情志、穩定情緒很重要,焦躁情緒會火上加油,保持心情舒暢有助於調節體內火氣。此外,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好,也是造成肝火上升的原因。當經常熬夜打亂人體正常的作息時間,肝臟不能如期在晚上11點到凌晨3點進行休息和排毒的工作,只能加班將體內積存的雜質和毒素清除,就加重了肝臟負擔,長久以往將不只影響肝臟健康,也會造成心臟方面疾病。 ‧表現症狀:下午頭易脹痛、頭暈、耳鳴、眼乾、口乾舌燥、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睡眠不穩、身體悶熱、舌苔增厚、暴躁易怒、長青春痘等。 ‧治療之道: 1.生活方面:改善急躁個性、睡眠充足、心情放鬆。2.飲食方面:不宜吃辛辣、過油膩及過酸的食物,避免煎炸食物,羊肉、海鮮、肥肉、烏梅等燥熱的食材應能不吃就不吃。3.藥物方面:金菊花、溪黃草、夏枯草、白芍等合煎飲用,可平息肝火。 ▲腎火從中醫觀點中,腎本身有腎陽及腎陰之分,腎陰負責製造人體津液、體液輸布到全身,幫助人體平靜、降溫;而腎陽是作為腎陰體液等運送的動力,當腎陽過亢時就是腎火上升的現象,女性在更年期時常見症狀如熱潮紅、盜汗等就是腎火上升的症狀,嚴重時也會影響到肝臟和脾臟。 ‧表現症狀:頭暈目眩、耳鳴、耳聾、掉髮、齒搖、睡眠不安、煩熱、形體消瘦、腰腿痠痛、生青春痘等。 ‧治療之道: 1.生活方面:不熬夜、維持穩定的作息時間。2.食方面:減少冷飲、高熱量、刺激性食物,多補充高纖維、維生素C的食物。3.藥物方面:中醫常用知柏地黃丸來清瀉腎火。 「實火」、「虛火」降火大不同當我們出現口渴、口乾、口臭、口苦、嘴破、口舌生瘡、痤瘡、失眠眼睛乾澀、小便偏黃味道重、耳鳴、頭痛、便祕等症狀時,老一輩的長輩都會輕描淡寫地跟我們說:「你是火氣大啦!多喝青草茶降火氣就好了!」沒錯,這些病徵的確就是上火的綜合症狀,但若是以為上火喝喝青草茶就可以了事的,那就大錯特錯了。上火的種類可分成「實火」、「虛火」,兩種治療之道又有所不同。 【實火】 常受實火侵犯的患者,類型多是喜愛飲食烤、炸或辛辣的的燥熱食物,體質上呈現壯碩體態,脾氣暴躁、易怒的人,在症狀表現上為口渴飲多、口苦、口臭、易口破、舌苔偏黃、舌頭生瘡、舌頭顏色紅、脈衝有力、煩躁易怒。 ‧治療之道:因患者的體質壯碩,可以瀉法調理,例如使用苦寒的方劑,像是黃連解毒湯、龍膽瀉肝湯、普濟消毒飲等是中醫師常開立的處方。 【虛火】 與實火相反,常發生在體質虛弱的人,如因熬夜、長時間工作導致體能過度消耗或過勞者。症狀表現上為口乾但喝不多、舌苔薄少、舌頭顏色偏紅、失眠、眼睛乾澀、腰膝痠軟、脈數細且多。 ‧治療之道:因為身體有不同程度的虛損,因此,應以滋潤補養需損的方法治療,中醫師開立玉女煎、清心蓮子飲、知柏地黃丸等處方用藥。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27 失智.名人專家
與失智者相處別下指導棋 合作永遠是上上策
要了解失智者,有三個重要原則:1、一個人出現特別的行為表現,總有原因。2、忘記事實,但感覺還在。3、熟悉的行為模式會持續下去。●找到原因通常,看到一個人舒服地坐著翻閱報紙,一點也不奇怪,但如果你知道這個人失智,而且看報紙對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就另當別論了。就是因為這樣,當我看到一位女士在她先生外出後,坐在那裡假裝看報紙,而這是我以前不曾看她做過的事,我馬上就知道她的行為有異,而且背後必有原因。我走上前去,坐在她旁邊。我們最好不要單刀直入地問失智者有關記憶的任何問題,不過,有時候問問對方有什麼感受,卻是合宜的。我面帶微笑說:「我再也無法輕鬆地看報紙了。」我認同她的感受,然後告訴她,有時候我會忘記自己本來要做的事。她輕聲說:「妳知道我住在哪裡嗎?」「我知道,」我說:「我們一起去吧!」這位女士行為背後的原因是,她不記得自己住在哪裡。當我們到達她的公寓時,她變得焦躁不安,因為她先生不在那裡。我覺得神要我拿《平安之言》(Words of Peace)的CD(美國Scripture Union發行)給她聽。一開始,她一點都不喜歡,但聽到第三首歌時,她突然笑了,說:「我在主日學唱過這首歌!」她從來沒有去過教會,卻堅持要留下那張CD。失智的長者經常會出現有關主日學的記憶,只是這些記憶需要有人去喚醒。幾年前,我在醫院的急性照護病房,當時和我同病房的還有其他兩位失智者。其中一位來自養護之家,被送來的時候,並沒有帶自己熟悉的物品。她一直找醫護人員的麻煩,說有人偷了她的手提包。她煩躁不安,到處遊蕩,想找到令她覺得熟悉的東西。醫院的員工人很好,有人整晚坐著陪她。我建議他們打電話給養護之家,將她的手提包或一些照片送來,讓她有熟悉的物品可以拿在手上。後來,在午餐時間,她的女兒出現了,穿著上班族正式的套裝,還帶了幾個三明治。母親開心地與女兒聊天。之後,女兒告訴醫護人員,她看不出母親有什麼問題,可是,女兒一離開,母親又開煩燥不安。就算沒有失智的人,在醫院都有可能搞不清楚方向,何況是失智者,這更令他們焦慮不安。養護之家早就應該把屬於她的幾樣東西送來-對女人來說,熟悉的物品就是手提包之類的東西。失智者會「情緒崩潰」,總有原因,可能是感官不勝負荷、精疲力盡,或只是一下子事情太多。其中,住院名列第一,因為它囊括了上面所有的可能原因。●觸發情緒崩潰的情況我現在了解,有七種情況會造成我情緒崩潰。雖然這些是我個人的經驗,它們或多或少也適用於其他失智者。以下是我確認過的情況:●試圖處理一項過於複雜的任務(例如先前提過,在研討會中我想把我的筆電和資訊系統連接起來);●身處在不熟悉的環境;●旅行(尤其是意外事故引起的混亂,例如必須轉乘火車,還必須找到別條路線);●身體不適(生病);●在一大群人的集會中;●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必須面對過多的噪音。有時候這些情況也會出現在教會裡,遺憾的是,失智者往往因為在教會中承受了這些困擾,而不再參加聚會。我記得有一次,我領完聖餐之後,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座位,我好沮喪,因為我不記得自己原本坐在哪裡。所有的觸發點(triggers)都是因為感官不勝負荷所致;痛苦和懼怕也可能是促成因素。觸發點也是影響行為表現的因素之一,而這裡所指的行為,更貼切的描述應是「反應式行為」(responsive behavior)。人在害怕、沮喪,或對環境有錯誤認知時所作的反應,就是反應式行為。有時候失智者的言行舉止會變得比較激烈,如果他們過去從未有過這樣的行為,他們的家人會感到恐慌和不解。有一位妻子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先生親吻另一個老婦人的額頭,她非常生氣,因為她認不出那個老婦人就是自己!我們要設法辨識出這些觸發點,並盡可能避開。和失智者相處,合作永遠是上上策,不要發號施令,要與失智者一起做,不要給他們下指導棋。延伸閱讀:.【報名已額滿】2023國際失智論壇:教你確診失智後快速應變法.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系列報導/了解失智症 輕度認知障礙有機會逆轉.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系列報導/失智照護5階段 擬訂計畫打長照硬仗.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系列報導/靈性關懷 找回失智者生命價值購書連結:.珍妮芙‧彼尤特醫師「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
-
2023-11-09 焦點.杏林.診間
是醫師,也是人師!2看診態度 說明為何診間外總是人潮攢動
首次進入長庚骨科陳文鈐醫師診間,門外攢動的人潮,感受到與我同有脊椎困擾患者著實不少。這是我做MRI後,二度因坐骨神經痛求診。之前他院醫師說明MRI報告,診斷罹患「椎間盤破裂」,只能進行傳統脊椎手術。為求慎重,我掛了長庚骨科陳文鈐醫師。進入診間,陳醫師的微笑與開朗,縮短了醫病距離,問診時,鉅細靡遺的探索發病過程,不時透過電腦影片與桌上脊椎模型,清楚告知病灶,是第四、五節神經受到壓迫,導致左半側疼痛 。陳醫師教導如何判讀MRI,透過影片橫縱切面,深入淺出詳盡解說,且以iPad一頁頁敘述病況,以及可運用微創加上內視鏡治療,疼痛能獲得緩解。得知可以微創,當下心情為之飛揚,雖然微創不盡然絕對優勢,但是從陳醫師篤定的語氣與自信的神情,讓我信心倍增,果真手術後次日順利出院,術後癒合超乎預期的順利。在職期間,我時而懇求老師們莫忘其影響力,因為老師一句話,對學生可能造成終身影響,所謂「一言足以成事,一言足以僨事」。陳文鈐醫師在診間視病如親的問診態度,讓焦躁不安的患者,瞬間解除壓力,甚而忘卻連日來的困擾,其影響力甚或超越老師的角色。也許,陳文鈐對我而言,是一位醫師,也是一位人師。
-
2023-10-0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臨床經驗可以被ChatGPT取代嗎?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如何成為好醫師」。一位「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醫師」描述一位肺癌病人被發現癌症時已有全身各處骨骼轉移,深為病痛所苦而焦躁不安。他從病人的不耐煩帶給習醫者的挑戰,學到珍貴的行醫之道。→想看本文一位在國內推動「健康識能」多年的醫學院教授敘述一位看似健康卻在健檢發現嚴重「三高」,但仍不願意改善風險的病人。他深感醫師是人群社會中的一部分,應該以醫療專業做為人群導師暨朋友,為人群醫療領航,因此提高全民健康識能應是好醫師義不容辭的任務。→想看本文一位資深內科醫師回憶個人在國外接受臨床訓練的求學過程,深感有經驗的良醫典範之「身教」、「言教」以及實境的病房中親身體會,是臨床醫學教育所不可或缺的要素,絕非目前ChatGPT(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所能取代。醫學院的課程在進入臨床階段時,除了在課堂上會有臨床相關的疾病診斷、病理表徵、治療等等的主題,還有實際臨床觀摩及參與,讓醫學生更能體會病人身心不適的感受,以及如何改善身體的健康。過去許多跟「人」有關身心健康的臨床診斷、分析、治療,都是在有經驗的「資深」老師指導下學習、累積經驗達到「成熟」。最近因有很多資訊科技的開發,可以幫忙整理資料分析、甚至有取代傳統人員的作業。那麼,這些跟「人」有關的諮商、輔導及治療,「人」的角色是否可以被取代? 個人畢業後就去美國接受臨床教育,在去美國的初期,實習醫生臨床工作受教於幾位從歐洲移民來美國的臨床專家指導,他們都是以前歐洲名校畢業的學生,也曾經在歐洲大學醫院做過研究或工作過,後來才移民到美國就業、參與臨床研究及教學。當時的臨床技術教學,初步是以大堂課的示範方式進行,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接觸病人、實地問診,然後在學長及老師觀察下為病人進行身體診查。這一過程,很注重醫病的互動,及如何專業的從觀察開始作系統性的身體健康檢查。一開始,從醫師自我介紹、握手進而系統性的身體功能的觀察、檢查及測試、作可能病情鑑別診斷。這些流程是從觀察病人的身體及表情再進入醫病互動而完成。這些流程除了學習如何以專業人員的角度用來分析病人的問題之外,也建立了互動互信的醫病關係,包括身體語言、病人表情的判讀,來了解求診人士的身心問題。英文中的「職業」有兩個不同的字,“Profession”及”Occupation”,前者包含了特殊知識與技能,後者則指從事特別的工作,含意不同。醫病互動是醫護人員的 Profession,可以跟人接觸、討論身心的個資甚至私密的問題。所以醫病互動建立在互信的關係,是醫護人員要照顧他人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醫病關係的建立及互動,從相互介紹、認識、觀察、語言溝通及肢體溝通開始。表情、握手、說話的方式、用詞都會幫忙溝通。所以醫護人員在照顧病人時,如何學習跟病人及家屬互動、溝通,有時候會達到成功幫助治療病情的效果。進入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及醫護人員,如何把在課堂上學習到的基本科學知識應用於處理病人及家屬的身心困擾,與病人接觸及互動的經驗非常重要。這種實況教育最好在實際的情況下,觀察有經驗的學長、同學的「執業」示範,然後在指導下進行討論及學習。實際接觸病人、與病人相處對答、參與接觸病人及觀察病人身體的技能,來印證課堂上的內容,才會有機會獲得更多及更好的印象。這樣的教育,在最近流行的ChatGPT上雖然可以看到資料的整合及分析,但是仍然無法取代在實境的病房中親身體會才能有的深刻經驗。所以醫護人員需要有實際在病人面前學習的經驗,才可以培訓出好的醫病關係以及「做中學」,這絕對不是只念書或電腦程式組合的病情分析可以做得到的。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0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不認為有病的病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如何成為好醫師」。一位「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醫師」描述一位肺癌病人被發現癌症時已有全身各處骨骼轉移,深為病痛所苦而焦躁不安。他從病人的不耐煩帶給習醫者的挑戰,學到珍貴的行醫之道。→想看本文一位在國內推動「健康識能」多年的醫學院教授敘述一位看似健康卻在健檢發現嚴重「三高」,但仍不願意改善風險的病人。他深感醫師是人群社會中的一部分,應該以醫療專業做為人群導師暨朋友,為人群醫療領航,因此提高全民健康識能應是好醫師義不容辭的任務。一位資深內科醫師回憶個人在國外接受臨床訓練的求學過程,深感有經驗的良醫典範之「身教」、「言教」以及實境的病房中親身體會,是臨床醫學教育所不可或缺的要素,絕非目前ChatGPT(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所能取代。門診出現了一位很有趣的病人。40歲,身材適中,因為公司健康檢查的結果出現了許多異常,因此被安排到門診來。打開他最近的健康檢查結果,空腹血糖近400,明顯紅字,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也超過正常範圍兩倍以上;再看一下血壓,將近160/96,護理師再測量一次仍然是這個數值。我將整個健檢報告又翻了一次,對於前面這位不以為意的中年男士開始覺得困惑,想了一下如何打開話夾子,詢問他有沒有什麼不舒服,他搖搖頭抿著嘴說沒有啊,我又看了他一眼、沉靜了一會才請問他:「您健檢的結果有非常多異常。」他一點都沒有在意這樣的質疑,微笑地說:「是啊!三高。」我詢問了他睡眠和是否有先前的病史,家裡有沒有類似情形,很開朗地回答都沒有,請教他是否在意三高的異常,他認為一點都沒有關係,我加重解釋血糖繼續升高會產生的情形,他緩緩看著有一點緊張的我,一點都沒有訝異,好像說「你們醫生都這麼說啊」。對於疾病的了解,他沒有按照一般病人的方式點頭。以醫療詳盡說明的義務,就再繼續針對他的情形了解他對於疾病的看法,似乎他對一般健康的習慣沒有太在意,但也沒有視而不見的情形,顯然他對一般健康常識也有相當的了解,但是卻對國人常見三高異常的情形,不想參與。我請教他是否有任何健康上的問題想要討論?他也搖搖頭說謝謝。我們的討論顯然已經碰到岩壁,雖然他並沒有明顯不耐煩或敵對的情緒,但卻對於健康異常毫不在乎。醫學教科書上對於三高的健康風險和可能產生的後遺症、併發症等有非常清楚的科學證據,但對於無心的他,卻無法引起共鳴。由於他拒絕接受進一步健康改善方案,我覺得再深入分析各種風險的高低似乎不近人情,因此只能和他聊其他生活娛樂等等。過去數十年行醫倒很少遇到類似這位先生對醫療了解(有聽說)卻不願意改善風險的情形。每個人對於健康的期待和健康維持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多少受到家庭朋友以及社會和醫療制度的影響。政府相關衛生主管部門不斷呼籲要改善三高,要做癌症篩檢等等,但在我們的社區中有許多看似健康、很少或拒絕來醫療院所尋求醫療照顧的朋友,也有類似前面帶著明顯健康風險、卻近乎執迷不悟的朋友。或許類似的朋友背後有許多鮮為人知的生活社會的困境,雖在醫療議題道路中「狹路相逢」,難免有他廂無意互動的機會,或許也隱含對醫師和醫療人員的社會功能不認同。醫師與病人之間,除了醫病關係,還有友誼嗎?醫師是人群社會中的一部分,在醫療專業上可為人群導師。社會還有法律、財經、信仰、教育、科技各類導師,都可以專業引領人群正面發展,成為人群的朋友,值得成為可靠的醫療專業照顧者。即使短時間未建立個人的醫病關係,仍可為人群醫療上的領航,成就更廣泛大眾的健康資源。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照顧「不耐煩的病人」學到的珍貴心得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如何成為好醫師」。一位「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醫師」描述一位肺癌病人被發現癌症時已有全身各處骨骼轉移,深為病痛所苦而焦躁不安。他從病人的不耐煩帶給習醫者的挑戰,學到珍貴的行醫之道。一位在國內推動「健康識能」多年的醫學院教授敘述一位看似健康卻在健檢發現嚴重「三高」,但仍不願意改善風險的病人。他深感醫師是人群社會中的一部分,應該以醫療專業做為人群導師暨朋友,為人群醫療領航,因此提高全民健康識能應是好醫師義不容辭的任務。一位資深內科醫師回憶個人在國外接受臨床訓練的求學過程,深感有經驗的良醫典範之「身教」、「言教」以及實境的病房中親身體會,是臨床醫學教育所不可或缺的要素,絕非目前ChatGPT(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所能取代。在今年六月末,一位病人因為無法忍受的背痛,到了某醫學中心求助。經過精密的檢查,醫生們發現她的骨骼中出現了瀰漫性轉移的現象。然而,原發癌症的位置仍然是一個謎。之後在八月,她來到我目前服務的醫院,期待進一步的癌症評估以及治療。在這裡,我們透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她的左下肺葉中有一個異常的腫塊。為了確定其性質我們進行了組織切片檢查。結果證實了是肺癌,且全身骨骼都出現了轉移,位置包含了脊柱、骨盆,甚至是顱骨的地方,但幸運的是癌症還沒侵犯到大腦。在住院期間,病人因為嚴重的背痛和其他部位的骨頭痛,我們給予她靜脈注射的嗎啡和非類固醇類的疼痛控制藥物。在等待病理報告並接受治療的期間,我們持續調整她的疼痛控制藥物以緩解她的痛苦。然而,病人會因為身體的不適而對問診顯得不耐煩,她的回答也經常不準確或不完整。在我們醫院,醫學生會與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一起學習,並且會分別去看病人。病人後來甚至要求醫學生與住院醫師一同看診免得打擾到她,這種不耐煩的情緒只有在主治醫師看診的時候才會有所改善,並且對問診的回答也相對完整。我能理解病人的心情,因為她知道最後做出醫療決定的人仍然是主治醫師,所以對我這種畢業後第1年一般醫學訓練醫師和醫學生會顯得不耐煩,甚至不願好好回答問診。因此,我決定只在真正有必要的時候去看她,並在有問題的時候,優先詢問在身旁照顧她的親人,有時親人的回答比起病人本身還要完整。病人在病理報告出來後,我們為她開始了第一次的免疫治療。在療程的初期,她的病情有了顯著的好轉,讓我們能夠將疼痛控制的藥物從靜脈注射轉為口服,以便我們開始規劃讓她出院的計畫,但未料她突然出現嚴重的噁心和嘔吐症狀。這導致她無法服用任何口服藥物,甚至連已經服下的藥物也全部吐出。因此,病人的狀況在短短的半天內極速惡化,全身的疼痛加上噁心嘔吐的感覺,讓她回到了最初的病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立即將她原本口服的止痛藥轉為「吩坦尼貼片」,這種藥物是藉由貼布慢慢釋放止痛藥的,以免病人因為噁心嘔吐無法服用口服藥物而疼痛繼續惡化。然而,轉換藥物的過程中需等待貼片發揮效果,而在此期間,病人因為之前的口服止痛藥並未成功服用,所以止痛效果相當差,幾乎沒有幫助。此時的病人開始拒絕回答我們的問診,甚至會哭泣,對我說她不想活下去,不想再接受任何治療,原本對我們充滿了信心,但現在卻完全消失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感到相當無奈,但我明白,我必須要繼續照顧這位病人,如果讓她長期處於這種狀況,對我們雙方都將是一種無比的壓力。於是,我開始更頻繁地過去病人的病房,一開始她的症狀還相當嚴重,我便立即給予她相應的症狀治療藥物。我知道藥效並不會立即顯現,病人的態度也不會立即改變,但隨著我不斷的關心以及藥效逐漸顯現,病人對我的態度也開始有所改變。她也許是意識到,除了主治醫師,我同樣能為她提供幫助。因此當她狀況改善時,她開始認真回答問診,甚至對之前的不佳態度向我道歉。除此之外,我還讓病人理解,協助她的不僅僅是我和主治醫師,那些日以繼夜、辛勤照顧她的護理師們,同樣在醫療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醫療照護品質的好壞,並非個別醫療工作者的功勞,而是一個大體系中每一個細節的結合,是全體醫療團隊的共同努力和付出。這一系列的情況僅在半天時間內發生。雖然在繁重的臨床業務中,做到如此投入並不容易,但如果能夠獲得病人的配合,實際上能減輕很多臨床工作負擔,並達到雙贏的局面。病人能從我這邊得到必要的幫助,我也能更全面且深入地照護病人。當我們在定期舉行的「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提出照顧這位病人所經歷的挫折與心得時,醫學生學弟妹們也提出了許多他們的看法,給了我許多照顧這位病人新的想法。負責醫學人文教育的幾位資深主治醫師也分享了他們的看法:詢問病史時,必須體諒病人當時的身心狀態,學會察言觀色。只有透過對別人的尊重,才能得到病人以及家屬的信任與合作,獲得精確且詳細的訊息,了解病人的需求,而給予真正有效的幫忙。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02 養生.抗老養生
精神不濟、頭痛…狂喝咖啡也沒用!芳療專家授「敲頭功」,2步驟有效醒腦
許多人早上起床,常感覺昏昏沉沉,習慣來杯咖啡醒腦,或者到了下午,就會感覺睡意襲來、精神不濟,甚至因為壓力大,常出現頭痛困擾。對於有上述困擾的民眾、上班族,專研芳香輔助療法約30年、曾獲英、美、加等國際芳療講師認證,對中醫經絡養生、按摩也很有研究的林麗瓊老師特別推薦一招「敲頭功」。她說,這招自我按摩法可幫助提神醒腦、神采奕奕,如果是到了下午,容易睡意襲來、精神不濟,甚至因為壓力大,常出現頭痛困擾的上班族,也可以用來提振精神。敲頭功秘訣:充分運用手指指腹力量,才會有效!步驟一:早上起床時,或下午精神不濟的時候,可先甩甩雙手,讓雙手筋骨放鬆。步驟二:接著,以「甩動雙手」的方式,運用「手指指腹」力量敲打頭部各處。從前到後,乃至兩側,進行三到五分鐘敲打動作。敲頭功原理:由於頭部佈滿重要穴道,經過這樣的刺激,經絡運行就會比較通暢,自然就能幫助提神、醒腦。林麗瓊老師叮嚀,做上述動作的時候,不能只用指尖輕點,也不是用整個手掌拍打,主要訣竅是用手指指腹的力量,且要在頭部敲擊時出現「扣扣扣」的聲音,有點像敲西瓜時所發出的聲響,刺激才會足夠。「按、扣、揉」三步驟,刺激效果更到位林麗瓊老師觀察到,許多人沒有生病,卻經常飽受頭痛之苦,甚至因此無精打采、精神恍惚,更有人因而焦躁不安,導致人際關係受影響。如果有這樣的狀況,她建議可以利用「刺激穴位」的方式,舒緩頭痛帶來的不適,例如刺激太陽、合谷、完骨等穴位,都有幫助,而要達到刺激穴位的方法,就是用指腹加壓穴位,並透過「按、扣、揉」三步驟才會產生效果。何謂「按、扣、揉」?意思是說,先找到穴位,然後將指腹「按」在穴位上,之後彎曲指頭關節,讓指頭前端與穴位呈垂直90度,這動作叫「扣」,然後加壓「揉」此穴位。當感覺有「痠,痛,刺,漲,麻」,即代表壓到正確穴位。林麗瓊老師解釋,一定要有「扣」的動作,刺激的力量才能精準進入穴點,如果缺少這動作,刺激效果容易大打折扣。對付眼睛疲勞,刺激「攢竹」效果很不錯許多上班族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工作,因此眼睛很容易疲勞、不舒服。對此,林麗瓊老師建議,如果想消除眼睛疲勞,使眼睛炯炯有神,「 攢竹穴」更是穴道刺激重點。攢竹穴位於眉毛中點上方五分處(五分,古單位名,拇指橫寬一半),以對準瞳孔為準,可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揉攢竹穴49下,眼睛較不會疲勞,眼神也會比較明亮動人。最後沿著眉毛以按揉的方式刺激眉骨上的穴位,刺激數次之後,將二手搓熱,將搓熱雙手覆蓋在眼睛上,閉目休息三分鐘,就能快速消除眼睛疲勞,讓眼睛恢復炯炯有神。
-
2023-09-20 醫療.精神.身心
身心俱疲想找回平靜時該怎麼做?專家教你5招應對:重新善待自己
身心俱疲應對策略─如何照顧自己 1.按暫停能讓你感覺好一點又簡單的第一件事就是按暫停。不要追著人和報告跑,不要不斷地思索下一步要做什麼。只要暫停。這種方法在你因為進度落後而感到不知所措的時候都很有效,當你奮力不懈地追逐懸在眼前的胡蘿蔔時,它也有用:例如在一家幾乎不獎勵員工的公司想獲得晉升,一個你想贏得但永遠無法接近的人,一個你想彌補的朋友。當我們感到難以承受時,與其拚命跑得更遠,我們其實應該站定別動,意思就是不要去追逐某件事物,不要拚命想讓事情順利進行,也不去想所有還需要做的事情。只要暫停。有一次,我感到不堪負荷了,感覺自己在旋轉木馬上繞圈,卻無法擺脫時,我用了這個方法:那天早上我有一個Zoom會議,然後不斷地跟人電子郵件往來,好像進行了好幾個小時,然後又是另一個會議。一天快結束的時候,我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完成。因此,我沒有漫無目的地一頭栽進我的待辦事項清單,我完全停下來。這給了我一種平靜的感覺,我乘坐的旋轉木馬停了下來。2.專注於你的下一步一旦你允許自己喘口氣,你就處在一個可以再次開始行動的位置了。問問你自己:在所有你必須完成的待辦事項中,哪一項是你現在就可以做,而且可以帶給你成就感的?就是那種,如果你現在花時間去做,可以讓你覺得自己向前邁進了一步的事情。所以,從你的待辦事項清單中選一件事,在一段時間之內,放下其他所有事情。不要同時進行多項任務,戴上你的「馬眼罩」:不要去想其他還需要做的事情。當你完成這件事時,回顧一下你的成就,為自己完成了這件事高興一下吧。你可以用這個策略來處理每一件你想完成的事情。所以當你完成第一個任務後,想想下一件能幫你更接近人生目標的事情,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件事上,其他的都先放下。3.掃除壞念頭當我們感到不堪負荷時,腦袋裡會有各種想法在竄來竄去。如果你想獲得內心的平靜,你必須放下這些想法。就像打掃地板積了很多灰塵的骯髒廚房,我們要拿一把大掃把,把灰塵掃出去。對頭腦也是如此,拿起一把想像的大掃把,把腦中紛亂的待辦事項、擔憂、焦慮全部清理乾淨。下定決心放下這些想法。我還在讀書的時候,選修了一門藥理學的課程,有很多內容必須背下來。我們的教授散發著一種充滿活力的亢奮狀態,她的每堂課都濃縮了非常多資訊,所以當她在說話時,你必須一直緊盯著她,才不會錯過她所說的任何內容。在某次考試前,我們壓力都很大,拚命想辦法記住所有藥物的名稱和用途,而我記得她用自信的語氣告訴我們:「別擔心。擔心會使你喪失學習的能力。」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記得她說這句話時那種一貫的自信。當我們清除腦中的憂慮思緒,選擇將注意力集中在一項任務上,只想著如何完成這項任務時,我們就會開始感覺好一點、比較輕鬆了。而且看似矛盾的是,這樣反而能帶給我們力量。4.去注意思想的行為,而不是思想的內容幾年前,一個僧人來我們大學演講,那是一個寧靜的星期日下午,我仍然記得他說話時,那間老屋子裡的寧靜氛圍。他說,當人們感到難以承受、情緒混亂時,他們會試著去處理腦中的「內容」。他們試圖解決腦中浮現的憂慮和困擾,一個接一個,就像劍士那樣,一個接一個地殺死攻擊者。例如,現在有一個讓他們不堪負荷的想法,他們就試著「修復它」:他們會做各種事情讓它消失。結果有效:這個負面情緒消退了。但接著,另一個令人煩悶的想法又出現了,於是他們不得不重新做同樣的事情。長久累積下來,這種不斷的戰鬥和思想「殺戮」,會變得令人厭倦。這位僧人告訴我們,與其處理那些想法的內容,你真正該做的是關注你思想的行為。看那些思想的內容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內容總是在變化。當大腦非常焦慮或激動時,必然會出現各種令人不安的畫面,然後我們就覺得不堪負荷了。然而,當頭腦感到平靜時,思想、畫面和干擾就會停止。那麼,你要怎麼做呢?你必須把它抱在懷裡,像抱著一個不安的小孩一樣,耐心地對待它,直到它平靜下來。當小孩子焦躁不安時,父母就會試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給他更多玩具,給他看一些新的東西。僧人解釋說,孩子需要的不是更多東西,而是關注。所以當我們開始關注「心裡面的孩子」(僧人的說法),然後傾聽,就會開始平靜下來。當我們和自己獨處一會兒,意識到這些焦慮和擔憂的想法是來自一個躁動的頭腦—不堪負荷的頭腦,這時我們的觀點就會開始改變。我們開始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讓它感覺好一點。在過去的我們可能會感到不安的地方,我們開始感到平靜。5.善待自己通常,試著解決所有問題會導致你一事無成,因為你感到不堪負荷,壓力很大,覺得自己無法應付了。在這段時間裡,善待自己很重要—做你能做的,然後就休息。比起強迫自己「做完所有事情」,這樣反而能幫助你完成更多事情。假設有個朋友來找你,跟你說了所有讓他們感覺不堪負荷的事情,那你會對他們說什麼?你很可能會表現出同情,鼓勵他們好好照顧自己,你會用一種親切、溫柔的方式與他們談話。所以,當你感覺自己再也應付不了時,對自己做同樣的事情:善待自己,做自己的朋友。總結當你感到不堪負荷時,可能會很難入睡,很難好好照顧自己,也很難完成任何事情。但解決之道始於善待自己:只要暫停一下,讓自己喘口氣。允許自己靜靜地站在原地,把一切都拋到一邊。等到你可以重新開始前進時,一次做一件事就好,那一件能幫助你的人生有一點進步的事情。放輕鬆,保持簡單。正如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所說的:「你不必看到整個樓梯,只需要跨出第一步。」※ 本文摘自《即時情緒修復:2分鐘告別壞情緒,透過50個小練習,讓你擺脫焦慮、恐慌和壓力》。《即時情緒修復:2分鐘告別壞情緒,透過50個小練習,讓你擺脫焦慮、恐慌和壓力》作者:奧莉維亞‧瑞米斯譯者:吳宜蓁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3/06/29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18 焦點.長期照護
長輩黃昏症候群,「做1件事」有助精神穩定!規律作息降發作頻率
● 失智者傍晚易躁動不安,甚至產生幻覺● 「黃昏症候群」也可能發生在白天● 家中保持充足光線、白天要適度活動白天精神奕奕的王奶奶,午睡過後醒來,整個人表情變得渙散,口中喃喃自語,問話時突然激動大聲叫罵,家屬嚇了一跳。奶奶接著躁動不安,一直在家中遊走踱步,甚至說要出門去找老伴,但爺爺已經過世幾年了。光照有助內分泌調節長輩一到傍晚就焦躁不安,出現跟平常反差極大的失控行為,要留意可能是「黃昏症候群」。起辰聯合治療所職能治療師林儒宜說,失智者或意識混亂的長者因為活動了一整天,午後3、4點開始注意力下降,大腦也已經疲累,無法正常運作。黃昏症候群又稱「日落症候群(Sundowning)」,好發在傍晚,但也會出現在睡前、早上剛起床時,意識正處於一種很混亂的狀態。發生原因未明,但跟睡眠、光線有關,林儒宜表示,若長輩的晝夜節律被打亂,白天就無法分泌足夠的血清素、夜間分泌褪黑激素,會影響精神穩定。失智者的作息,常出現白天嗜睡、晚上失眠的日夜顛倒狀況,令照顧者非常頭痛,林儒宜建議,可利用光照治療提升睡眠品質。日照有助於協調內分泌與自律神經,其原理是調節生理時鐘,若無法固定出門曬太陽,健康光照燈是不錯的選擇。規律作息延緩大腦退化失智者的精神行為也最讓家屬精疲力竭,初、中、晚期各有不同行為症狀,在進入中期之後,黃昏症候群的情況逐漸嚴重。林儒宜表示,應在失智症初期就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在固定時間起床、用餐、運動、沐浴、就寢,並安排認知課程、運動適能等治療性活動,延緩大腦退化速度。規律作息可以改善自律神經功能,也有助於睡眠,睡得好自然減少身體慢性發炎。林儒宜強調,想要降低黃昏症候群的發作頻率,首重規律及穩定的作息,避免活動量忽大忽小;再來是在黃金時間安穩入睡,不要超過11點、午睡勿超過1.5小時。另外,要注意居家環境改造,裝上窗簾避免長輩看到黑暗、黑夜,引起恐慌及妄想。認知功能比較不好的長輩,下午4點後,盡量少安排複雜性較高的事物,例如洗澡,可能抗拒脫衣、沖洗、清潔、擦乾、穿衣等其中一個環節,情緒突然轉變生氣。
-
2023-09-16 養生.聰明飲食
喝茶也會醉?導致茶醉的元兇竟是「它」,6招教你預防、1物可緩解
酒喝多了會酒醉,你有聽過喝茶會「茶醉」的嗎?許多人靠喝茶提神、養生,但有些人喝過量飲茶或飲茶太濃,會出現頭暈、噁心、顫抖...等類似於喝酒醉的症狀,這種現象被稱為「茶醉」。一起來看看什麼是茶醉,以及如何避免。為什麼有些人喝茶會「茶醉」?東方飲茶文化自古以來已有4千多年歷史,「茶」成為全球最普遍的飲品之一,許多人靠喝茶提神、養生保健、瘦身,但有些人喝過量飲茶或飲茶太濃,會出現頭暈、想吐...等類似於酒醉的症狀,這種現象被稱為「茶醉」,而導致茶醉的元兇是茶葉中所含的茶鹼。茶鹼是一種自然存在於茶葉中的化學物質,與咖啡因的結構跟藥理學特性非常相似。食藥署在臉書粉絲團「藥博士 正藥說」指出,1888年德國化學家從茶葉中分離出茶鹼,不過一開始茶鹼是做為利尿劑使用,到了1922年茶鹼被發現具有支氣管擴張的療效,而到了1930年之後,茶鹼才用作急性氣喘的緩解藥品。而茶鹼進入人體中,可能腸胃道症狀(噁心、嘔吐等)、中樞神經症狀(焦躁不安、亢奮、失眠、頭痛等)、心臟症狀(心搏過速、心悸、心律不整等)...身體不適反應。好在目前常用的緩釋型茶鹼,可讓茶鹼在體內的濃度穩定的維持,減少中毒的風險。茶鹼被發現至今已經130餘年,算是一個很老的藥物,而它的治療地位已漸漸推居後線,但目前大多數的醫院仍備有茶鹼,用來治療較難控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氣喘。但「茶醉」與酒醉的反應不同,茶醉除了會有頻尿、頭暈、精神恍惚的反應,嚴重者會發生四肢肌肉顫抖、心悸、心律不整、抽搐、昏厥等緊急狀況,需要立即送醫搶救,輕微的茶醉反應可以靠糖類(或含糖食品)化解,將一點白砂糖放入嘴裡即可緩解。6招預防「茶醉」品茶如品酒,小酌即可,過猶不及。注意以下幾點,可以避免喝茶導致「茶醉」:1.別喝過濃的茶,以減少茶鹼的攝取量。2.過喝量的茶,以減少茶鹼的攝量取,營養師建議每天適度喝茶以不超過600 毫升為佳。3.若平日沒有喝茶習慣的人,不要一次喝過多的茶。4.不要空腹喝茶,若你的胃沒東西,空腹喝茶會更刺激胃酸的分泌。5.若你容易有茶醉反應,挑選紅茶、烏龍茶等重度發酵過的熟茶飲用,比較不會引起茶醉。6.若你容易有茶醉反應,避免喝綠茶、生茶等低發酵或未發酵的茶,此類茶中的茶鹼及咖啡因含量較高,更易引起茶醉。一旦發生茶醉現象,可以吃一塊糖或喝一杯糖水,即可緩解茶醉症狀的不適感。喝茶對人體健康有極大的好處,根據外國研究指出,喝茶除了能提神清心、紓壓放鬆、去油解膩,還能延緩衰老、降低心血管疾病、老年癡呆症的風險。但請不要「茶不要喝過量」及「茶不要喝太濃」,看完以上「茶醉」的身體反應(頭暈、噁心、顫抖),還是謹記喝茶6原則,避免茶醉後失了健康。延伸閱讀:.紅茶、綠茶、烏龍茶,哪些茶助降血壓?研究曝只有3種茶有效.紅茶、白茶和綠茶哪個好?口感、價格和健康價值比一比.不是每種茶都有抗氧化兒茶素 綠茶最高、普洱幾乎無
-
2023-08-28 失智.像極了失智
提不起勁、食欲和睡眠習慣改變 醫提醒老年憂鬱增失智風險
.失智與憂鬱症狀不易分辨.長輩常抱怨身體病痛,注意心理壓力.老年憂鬱可治療逆轉個性開朗、愛聊天的陳伯伯,最近變得沉默寡言,原本喜愛的登山健行也不再熱中,朋友邀約總是提不起勁,待在家的時間愈來愈長,開口就是抱怨身體這裡痛、那裡痛。子女以為是體力變差,所以不愛出門,後來發現睡眠習慣改變,有時睡上一整天,有時半夜躁動難眠。老年憂鬱 是失智症的前兆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宇說,陳伯伯的症狀看似一般老年人常見的小毛病,但這些都是老年憂鬱症造成的異常行為,如果不及早發現治療,提高罹患失智症風險。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愈來愈多,面對生理功能退化、慢性疾病威脅、退休後的經濟問題等,容易陷入焦躁不安。憂鬱症狀 長輩較難說清楚憂鬱症是老年人常見的身心疾病,健忘、易怒、自我否定、睡眠節奏紊亂,但因為長輩較無法清楚言語表達,常以抱怨身體症狀來取代情緒低落。陳亮宇提醒,如果父母親食欲和睡眠習慣改變,以及活動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看腸胃科、睡眠障礙門診都找不出問題,可求診高齡醫學科,避開對「精神科」的排斥,大型醫院也有設立「整合門診」,可順勢檢查評估病情。老年憂鬱症是難以察覺的心病,易跟失智混淆,其多元症狀也會影響到身體其他功能,包括認知、生活自理。陳亮宇說,老年憂鬱症是失智症的前兆,又稱「假性失智」,可治療逆轉,除了透過藥物、經顱磁刺激治療,應從生活與行為方面著手,持續進行就能慢慢恢復記憶力、釋放情緒壓力。照顧憂鬱老人,「陪伴」很重要,陳亮宇建議,多傾聽關懷,鼓勵參與社交活動。像參與志工服務,有助增進人際交流互動,尤其是人群連結的歸屬感,再次找回生活重心。三方面預防與改善老年憂鬱症:1. 維持人際社交:「社交孤立」是憂鬱症危險因子,藉由人際社交可降低長者的孤獨感,加強生活的動力。2. 穩定戶外活動:日照有助於穩定情緒,長輩多走出戶外可刺激分泌體內血清素及褪黑激素,獲得深度睡眠。3. 從事規律運動:運動可促進腦內啡分泌,心情愉悅;能增強體力、保持身體靈活度,預防衰退。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20 養生.聰明飲食
吃澱粉不是原罪!醫曝不吃澱粉後遺症有哪些:重點在如何吃對
吃了會變胖、血糖會飆高……加上近年生酮飲食流行,「澱粉」成為人人喊「禁」的小惡魔。曾幾何時,餐桌上重要的澱粉類主食,成為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食物。事實上,澱粉是人體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吃澱粉本身不是原罪,重點在於民眾多半吃錯澱粉。健身、減重風氣盛行,不少民眾為了減重、塑身而不吃澱粉,只吃肉類及蔬菜。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治元指出,以蛋白質取代澱粉雖能減輕體重,但人體長久缺乏葡萄糖,將難以應付急性血糖變化需求,不吃澱粉類食物也會造成體內微量元素失衡。營養師表示,澱粉攝取過少恐造成情緒低落、女性停經等問題。為什麼澱粉類對身體有影響?勞動量太少、澱粉吃得多,就可能出現肥胖、血糖問題。王治元表示,攝入蛋白質能提高人體肌肉質量,但肌肉中的肝醣只能在肌肉中使用;澱粉經分解後形成葡萄糖,累積在肝臟中,則可提供全身使用。人體面對壓力時分泌的激素如腎上腺素、可體松,能提升血糖、支應人體所需能量,若澱粉攝取過少,難以應付短期升糖需求。故早年營養學建議,每日熱量來源應有五成來自澱粉。他也說,現今社會型態轉變,針對勞動力密集度低的白領階級,若攝取太多澱粉而無法消耗,就會助長血糖變化,造成糖尿病等疾病發生。但減少澱粉攝取量的同時,也不宜將澱粉攝取歸零,除了因應短期升糖所需,也因澱粉是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如鈣、鐵、錳的重要來源,尤其糙米等含有米糠的穀類,微量元素含量高,若長時間只吃白米飯,或不吃澱粉類,也會造成體內微量元素失衡。澱粉類該吃多少才恰當?攝取量應與活動量平衡,40歲後減少澱粉攝取量。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澱粉攝取量多寡應與活動量取得平衡,若攝入過多又沒有消耗,囤積在體內會形成脂肪肝、三酸甘油脂過高、肥胖等狀況。現代人活動量少,自己攜帶計步器,在主動留意活動量的前提下,一天才走了3000步;若恰逢外出工作、乘坐計程車等情況,活動量可能更少,澱粉的攝取量就要減少。此外,年齡愈長活動量也愈少,年過40歲的民眾也應減少澱粉攝取。不過,李婉萍說,澱粉能被人體分解為葡萄糖,進而產生能量,且葡萄糖能通過腦血管,提供腦部營養,若攝取的澱粉量不足,人體恐會進入「休眠狀態」,除了精神不濟,甚至會主動停經。澱粉進入體內也會轉換為「色胺酸」,帶來快樂情緒,澱粉攝取不足時,會導致焦躁不安、情緒低落。澱粉和精緻澱粉有何區別?糙米、芋頭等非精緻澱粉營養多,優於麵包、麵條等精緻澱粉。澱粉可分為「精緻澱粉」與「非精緻澱粉」。李婉萍說,前者不具其他營養素,單由澱粉組成,如麵包、麵條等;後者則包括纖維、維生素等其他成分,即時常被誤認為蔬菜的澱粉類,包括玉米、南瓜、紅藜麥等。糙米、胚芽等穀類具有外殼,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E;芋頭則含有纖維、維生素B群,還有鉀、鎂等礦物質,也屬於非精緻澱粉。建議民眾選擇非精緻澱粉,其中纖維素能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排便,提升腸胃健康,久坐容易便祕的上班族能夠受益。澱粉類除了飯還有哪些食物?同樣是豆子,吃起來「鬆鬆、綿綿的」就是澱粉。李婉萍表示,正常體重的人一天至少應攝取「一碗飯」,即200公克澱粉類食物,低醣飲食的標準則是每日攝取50克醣類。除了白飯以外,也可加入其他澱粉類食物一起食用,包括地瓜、菱角等。部分蔬果類其實是澱粉,如芋頭、山藥、南瓜、地瓜、三色豆中的玉米及青豆等,民眾選擇時應多加注意,避免誤判攝取量。李婉萍也說,民眾選擇食物時,能藉由「口感」初步區分澱粉類食物與非澱粉類食物,前者吃起來「鬆鬆、綿綿的」,後者則相對「結實、Q彈」。例如同屬豆類,鷹嘴豆口感較為鬆軟,屬於澱粉類;屬於蛋白質成分的毛豆、黃豆則吃起來較為紮實。有人認為,在早餐時多吃澱粉類,能幫助提升整天精神。李婉萍表示,早餐吃不吃澱粉並無太大差別,台灣常見早餐選項如豆漿等食物,幾乎都有醣類,即使食物本身不含糖,也能在人體中轉換為醣類。建議早餐選擇以健康飲食為主,如果是「麵包配奶茶」,組成成分只有油脂、澱粉、糖,還不如不要吃的好。她也提醒,一般上班族早上9點工作、12點休息,期間幾乎都坐在位置上,若早餐攝取太多熱量、無法消耗,反而容易囤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14 退休力.自在獨立
9旬爸8旬歲媽都還在趴趴走!湯志偉從父母身上學樂活:「2方面」保持獨立不給晚輩留負擔
「老」或「年輕」是個相對的詞,或許出於私人的偏見,有些人在記憶中不曾老去,彷彿自己也能永遠年輕。好比演員湯志偉,時間的戳印還停留在《TV新秀爭霸戰》、《京城四少》,怎麼一眨眼,他竟也到了花甲之年?對此,湯志偉促狹指著訪綱上「出道40年」這句說道:「其實我9歲開始當童星,已經出道53年了!」眼前的他,才從溽夏的豔陽中走來,草帽短褲花襯衫,一身打扮倒也看不出年紀的分野,「年齡對現在的人來說不會有這麼大的障礙,一定非要哪個年紀就要長什麼樣子。」他說,演員演什麼角色,就在狀況裡,「我不會有角色限制的困擾,沒什麼偶包。」他大笑。 湯志偉9歲入行,12歲以《天倫樂》奪下金馬獎最佳童星獎,但來到國高中時期青熟不接,「演哥哥不是,演弟弟好像也不是。」當時圈內男一是劉德凱、寇世勳這樣的熟男,他想等到相同年紀,就會站那個位置,「可是當我到他們那個年齡的時候,我已經變(演)別人的爸爸了!」 「時代改變了,只能順勢而為,我沒有推遲,有什麼戲來,時間上搭配得來就沒有太大問題。」多年來他嘗試各種角色,2013年更以電視電影《權力過程》拿下48屆金鐘獎男配角獎;不只跨足電視、電影、廣播,觸角更擴及舞台劇,光是今年夏天,就有《仁愛路六號》與《丞相,起風了》兩齣戲。 養雞、上課、練書法,為生命尋渴望 演藝圈打滾逾半世紀,問湯志偉可有退休念頭?他卻笑道:「失業就是退休,我隨時退休!」他坦言,這個圈子只有兩個狀態,一個是失業,一個是就業,可是待業/失業這個狀態會比就業時間長,每每戲還沒殺青,心裡就開始慌亂:「下一檔戲在哪裡?下一個角色在哪裡?」 他27歲主持張小燕製作的《TV新秀爭霸戰》,有次跟小燕姐聊天,詢及人生規劃,想不到小燕姐的答案令人詫異。她說:「我的人生沒有規劃,唯一的就是把手上的事做好,它才有可能。」 這句話對他終身受用,「你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去想什麼,就是把自己做好,人家放心把角色託付給你,你的工作狀態也很穩定…這在任何行業可能都是必備;至於才華,是可以被學習和調教出來的。」 是以,「退休」不是人生的一個斷點,而是一種狀態,這個狀態也未必是消極停滯,反倒是能自由運用的寶貴時間。「我常常習慣了要這種狀況下去尋找——不是出路,而是讓自己對生命這件事有渴望。」 就像疫情這3年,他當起城市農夫養雞、練書法、看線上教學,「台大有開放課程,我就一科一科的學;圖書館有千千萬萬的書,當你有時間,就可以去看想看的,又不用花錢。」 沒戲拍的日子,也讓他特能揣摩退休族的心情,「上班族退休後不知道幹什麼,很可怕!連在家都很怪,去到哪裡都沒有朋友,因為朋友都在公司…所以要想辦法讓你的生活有一些養分進入,不要空等,這不管什麼年齡都會遇到。」 84歲媽活躍職場,不受限年齡仍樂活 而他的不憂不懼,還有高齡卻依然樂活的爸媽當範例。湯志偉笑說,94歲老爸已輕微失智,卻仍天天騎著單車在社區裡繞,像個「管區」般雞婆管東管西。84歲媽媽則依然活躍職場,每天起早趕晚,有時周末還加班,竟比家裡小朋友都忙,「他們兩個人,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福氣與恩典!」 他也從媽媽的姊妹淘身上,看到老後的精彩可能,「她們那群婆婆媽媽,有些是先生已經走了,但她們都願意走出來,打麻將、到處吃喝,把我家大丹狗Double當孫子疼,她們的愛不分的…在她們身上有好多學習,人生還是有很多開心喜悅的事情。」 湯志偉說,自己理想的老後典範,是實業家兼演員「陶爸」陶傳正,「他很照顧人,同時讓人從他身上得到穩定和溫暖。」還有已故孫叔叔(孫越),「只要他在那個地方,很多事情好像就不是問題了,而且很多事只要他幾句話,就覺得可以一笑待之,不會有那麼多困難,可以輕舟已過萬重山。」 心靈、財務獨立,不給晚輩留負擔 「人生一定要有一些看透與歷練,生命到了一定的成熟,才會體會人生哪有什麼大不了。」他欣喜看待時間沉澱的價值,期許自己老的時候,不管在物質或心靈上,千萬別給晚輩或朋友帶來負擔。 湯志偉笑說,財務上要保持一定的自由,像他勞保年資早已超過25年,已開始領月退金。精神上則別給孩子負擔,「不要去抱怨、批評、論斷,他們就不想聽你嘮嘮叨叨,而且我們的建議也不一定是對的,也許他需要去經歷,那我們何必去阻擋?」 也別為已然消逝的感傷,「雖然歲月有些增添,但大家一起變老,不要每個人都愁眉苦臉,這世界還是很美好!」 就像金馬獎50周年紀錄片《那時.此刻》,請來昔日在加工廠上班的女工回顧瓊瑤電影,當《煙雨濛濛》、《彩雲飛》、《我是一片雲》的片段出現,這些60~70歲的阿姨臉上瞬間閃現17、18歲的少女神情。 湯志偉有感而發:「那個時候的她們沒走、也沒死,都還留在心裡。」說到底,年齡只是個數字,一旦放下對時間流逝的焦躁與不安,在永恆的時空中,「每個人都還是很年輕!」●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陪伴癌末先生的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好珍貴,一定要好好珍惜,活在當下.婆婆人前裝和藹,她怒揭「雙面人」老公卻不挺!心理師教「這樣反擊」:拉出情緒距離,善待自己 .年紀愈大後才明白,獨自旅行的美好就是﹕走過的旅途不會白費,好的壞的都是自己的
-
2023-07-3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安寧緩和療護中,鼻胃管也可以創造幸福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兒童安寧緩和療護」,分別由這團隊的小兒科醫師、專科護理師以及社工師分享這專科中所提供的種種療護。在這科技日新月異、醫學越分越細的環境下,希望讀者由這三篇文章可以了解兒童面臨生命末期,病人本身以及父母、家屬所需要的療護有些並不是只有科技面的進步,而是更人性化的同理與了解,可以為每個病人或家庭找到適合他們的最佳治療與照顧方式。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小寶寶多多的故事,他的生命經驗教我們安寧緩和療護照顧中的孩子,照樣可以追求幸福開心的生活!他是一位有基因突變而生病的小寶寶,家人已經了解現代醫療沒有可以治療的方式,所以與醫療團隊討論完以後,希望給予孩子安寧緩和療護,提供以舒適照護與溫暖關懷為主的照顧。照顧中,小寶寶變得好饑餓,一直乞求進食的眼神,眼巴巴地看著食物,嘴巴張得好大,好想吃的表情,但吃了幾口就好累吃不下了,讓人好不捨。家人想說是不是我們準備的食物不好吃,寶寶不喜歡呢?所以最近好幾週,四五位家人輪流用心努力幫忙準備各式各樣好吃的食物,就陪著寶寶整天關在家裡,24小時一直不停地努力嘗試經口餵食,可是小嬰兒好累,吃一兩口又沒力氣吃,但肚子又好餓一直討吃,甚至好幾天都整天完全無法睡覺,焦躁不安。就這樣一天天地瘦下去,瘦到皮包骨,肋骨一根一根非常明顯,大家看了好不忍心。經過原來醫療團隊的介紹,家長跑來找我們兒童安寧緩和醫療整合照顧小組討論他們所遇到的難題。我們詳細問起照顧的經過與狀況,他們也給我們看小寶寶的影片,我們也安排了家庭訪問。經過一些討論,試了一些不同餵食的方法與技巧以後,還是沒有改善。家人也還是很堅持不要放鼻胃管,害怕放了鼻胃管會讓小寶寶好難過不舒服而受苦。所以家長繼續努力換各種食物找尋小寶寶願意吃的,想說應該是小寶寶快到生命臨終的時刻,家人辛苦一點,多努力一點,忍一下就好,甚至有早死早超生的想法,想說等孩子離開就不會受苦難過了。但等了老半天,只見小寶寶生命力還是很頑強,但飢餓的掙扎與難受愈來愈嚴重,小寶寶越來越瘦,越來越不舒服,繼續好難過的活著,繼續焦躁不安,好長一段時間都無法闔眼睡覺。經過我們大家許多努力與討論,因為在家還是無法改善,我們安寧緩和醫療小組的整合醫療團隊就勸說要讓小寶寶住院觀察,看看我們是否能幫忙讓小寶寶舒適一點。家長同意後,我們安排小寶寶住到嬰兒病房,由遺傳科、腸胃消化科、神經科,以及兒童安寧緩和醫療等專業人員,大家組成跨專業醫療團隊共同照顧。剛開始住院一週,我們醫護人員也開始努力使各種方法鼓勵小寶寶進食,結果也是成效不彰,小寶寶還是喝了一點點奶,吃了一點點東西,很快就累了,偶而一次吃得好,但絕大部分都吃不好。我們醫療團隊又提起放置鼻胃管的照顧方式,家長還是不願意放鼻胃管,不要嬰兒受苦。經過多次會談與深入了解後才知道,原來之前家族中的老奶奶,在最後一個月生命臨終的時候,因為不顧她反對,家人要當時的醫療團隊放置了鼻胃管,奶奶非常不舒服,後來甚至很生氣到往生前都不願意再跟家人溝通互動了。這樣的生命經驗與歷程,對整個家族產生了很深的創傷,讓家人認識到鼻胃管的不舒服與痛苦,自然也不希望小寶寶再經歷這樣的情況。經過許多溝通與討論的過程,我們最後提到一個方式是放鼻胃管看看,幾分鐘就好,看看孩子的反應,隨時不舒服就可以拔掉,家人終於鬆口同意說,那我們就試試看。沒想到鼻胃管放入後,我們從鼻胃管開始灌奶,小寶寶就安靜下來,加上一次口服鎮靜藥物幫忙,小寶寶終於可以好好睡覺,沒想到睡了三天三夜。等睡飽起來以後,就變成一個好愛笑、愛玩的可愛小寶寶,那些乞求食物的神情都消失了,換成是開心、想玩、想互動的表情。我們看到了不再飢餓的小寶寶,有飽足感反而就舒適很多,逐漸把營養補充上來,整個精神跟元氣恢復很多,才有辦法開始享受生活。而帶著鼻胃管的小寶寶,其實看起來也沒有不舒服,反而進食過程變得輕鬆,消化也不錯。經過努力調養,小寶寶終於進步到帶著鼻胃管,滿足而舒服的神情可以回家了。小寶寶回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照顧都不錯的情況下,家長跟我們分享他們帶著小寶寶出去戶外走走,到處去旅行的精彩體驗,創造了很多好棒、很開心的經驗與回憶,也跟我們分享了順利開心度過滿週歲的幸福生活,讓我們知道,我們都可以有機會去好好追求生活的幸福,創建美好回憶(Memory-making),成為家族永遠的精彩傳奇(Legacy-building),很令人感動!後來小寶寶生活幸福,陪伴著家人的愛與擁抱,帶著我們大家的愛與祝福,最後在睡夢中舒服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也在我們心中留下愛的永恆聯繫與思念。謝謝小寶寶用他的生命故事教我們,放置鼻胃管,有時候的確有可能因為家族經驗有受苦、不舒服,甚至造成創傷的事情,但有時候鼻胃管放置,反而可以大幅改善營養、精神與生活品質。所以重點不是「要不要用鼻胃管?」,而是我們何時何地如何照顧親愛的家人,才是好處大於壞處、利大於弊、符合最佳利益的照顧,而且如果是成人,更需要知道並尊重其自主意願。就算是安寧緩和療護,所有的醫療治療與照顧方式都還是需要仔細去評估其利弊得失,並要仔細觀察了解病人本身的舒適程度與感受。病人自己表達出的不舒服,才是真正的不舒服,而不是我們其他旁人的猜測,有時候家長的心疼,反而讓孩子更受苦。所以需要權衡利弊得失,從中找出最適合的照顧,兒童是要看符合兒童最佳利益的舒適照護與最佳生活品質是什麼,而成人則還要加上重視病人自主權。因此,安寧緩和療護要做好整體醫療照護計劃(Advance Care Planning)的安排,同時要注意這並不是一個不變的狀態,所以要把照護計劃安排的妥當,量身打造,並隨時調整到最適合病人當時的情境。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實醫療照顧有很多技術與做法,技術本身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各種醫療措施與照顧,善用的時候,都可以成為健康與生活中很好的幫手,讓生活品質與舒適度調整到最好;用得不恰當,甚至無效醫療或過度治療,則適得其反;但是如果明明有好處,放棄不使用也不好,則可能會錯失改善舒適程度的最佳機會。因此如何善用現代醫療照顧,好好提高舒適度與生活品質,是安寧緩和醫療很重要的重點。因此,不論是否需要安寧緩和療護,如何為每個人找到適合他自己健康的最佳治療與照顧方式,努力追求最好的生活、健康與幸福,都是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的重要原則,記得,不要放棄營造幸福的時刻!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7-27 焦點.健康知識+
高血壓可以喝咖啡嗎?喝咖啡血壓會升高?6個關鍵問題了解血壓與咖啡關連
喝咖啡對於健康到底是有好處還是壞處,一直是醫學研究的熱門議題,但因為每個人對咖啡因的反應不太一樣,咖啡因對各種疾病的影響也不同,因此無法明確定論,對於高血壓患者亦然。有高血壓的人到底能不能喝咖啡?喝咖啡血壓會升高嗎?《元氣網》以下整理診間最常問的幾個問題,讓大家了解血壓與咖啡的關連性。Q:有高血壓的人到底能不能喝咖啡?根據外媒Everyday Health報導,一項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的研究顯示,每天喝兩杯或更多杯咖啡會使患有嚴重高血壓的人,因心血管疾病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大約兩倍,不過每天一杯咖啡似乎沒有這種風險。患有嚴重高血壓的人應該避免喝過多的咖啡,這是第一項發現嚴重高血壓患者每天喝兩杯以上的咖啡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存在關聯的研究。加州史丹佛大學營養學家兼醫學教授Christopher Gardner表示,該項研究並沒有得出人們應該完全戒掉咖啡的結論,一個簡單可遵循的要點是,如果你確實患有嚴重的高血壓並且喜歡喝咖啡,請考慮將你的咖啡飲用量限制在每天一杯。Q:黑咖啡能降血壓?有喝咖啡習慣的人可喝黑咖啡,或在咖啡中添加低脂牛奶,但不建議額外添加糖或奶精等調味品,以免增加身體負擔,升高血壓問題。Q:喝完咖啡量血壓準嗎?許多病患會問醫生,吃下午茶、喝過咖啡後,量血壓準嗎?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曾受訪指出如不常喝茶及咖啡的人,喝完後可能因咖啡因引起興奮作用、心跳變快;但若長期喝咖啡習慣的人,身體會對咖啡因產生耐受度,喝完量血壓不至於有太大問題,不過仍建議量血壓前,可在血壓機前放輕鬆、休息30分鐘後再測量,較能量出精準數值。Q:喝咖啡血壓會升高嗎?一般而言,咖啡因對於血壓的影響仍因人而異。對很少喝咖啡的人來說,可使血壓提高10mmhg,但在經常喝咖啡的人中,對血壓就沒什麼影響。根據之前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做過的研究發現,攝取500毫克的咖啡因(三杯8盎司咖啡),會使血壓升高4mmhg,而且其作用會維持到上床睡覺。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在《洪惠風醫師心臟保健室》提到,有研究顯示,每天喝二至四杯咖啡血壓會稍微升高,但每天喝更多杯反而又不會對血壓有影響。洪惠風建議不必管研究結果,也不必管對其他人的效果,也許咖啡的效果因人而異,問血壓計最準,喝完咖啡後量一下血壓,就能知道咖啡對自己血壓的影響有多大。Q:吃高血壓藥可以喝咖啡嗎服用某些種類的抗生素、避孕藥、降血壓藥或抗心律不整的藥品,都會降低咖啡因的代謝。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衛教資料指出,降血壓藥物(抗心律不整藥物Mexiletine、鈣離子通道阻斷降壓劑Verapamil):咖啡因作用在血管會使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增高,降血壓藥也會與咖啡因競爭代謝,可能減少咖啡因在肝臟代謝,使得咖啡因血中濃度增加,造成中樞神經作用增強,震顫、噁心、暈眩、頭痛、心跳加速、情緒焦躁、失眠發生機率增加。使用這些藥物治療,應注意咖啡因攝取,定期監測血壓、心跳變化。Q:運動前喝咖啡會影響血壓嗎?研究指出,運動前喝咖啡能加速燃燒脂肪,也能讓運動成效更好。但營養師提醒,相對的也會增加心悸及脫水風險,血壓也受影響,建議一般人沒有必要在運動前喝咖啡,喝水仍是最好的選擇。建議避免在運動、做粗重工作之前喝咖啡,因為這些活動本身就會升高血壓。若想確認自己的血壓是否容易受到咖啡因影響,建議可在喝完一杯咖啡之後30分鐘到2小時之間測量血壓。若測量結果比平常的血壓高出5~10個單位,就代表對咖啡因的敏感度可能比較高。【參考資料】.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喝咖啡會影響心血管嗎?一天能喝幾杯?心臟科名醫建議喝完做這件事便知.量血壓該量左手或右手?咖啡喝完能量嗎?.運動前喝咖啡增爆發力 卻也讓身體陷入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