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8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新陳代謝
共找到
1108
筆 文章
-
-
2023-12-24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關節炎】延緩退化性關節炎 重點在矯正不良姿勢及強化關節肌肉
國人十大死因中,與慢性病相關的死因就占超過六成,又因慢性病患逐年增加,據健保署統計,去年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罹患慢性病。且因慢性病共病比率偏高,逾700萬人罹患兩種以上慢性病。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舉辦「慢病好日子沙龍」,邀請專家針對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代謝症候群,分享保健秘訣,現場也讓大家量腰圍、簡單檢測關節、內臟脂肪狀況等,氣氛溫馨熱絡。據統計,台灣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58歲以上長者中,每5位就有1位面臨關節退化問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尤其近年運動風氣旺盛,如何透過日常保健,保護關節免受運動傷害,強化關節保養,成為一大重點。藥師許俊德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剛開始軟骨發炎,漸漸腫脹,骨骼間隙變窄,讓軟骨磨損破裂且大範圍剝落,出現疼痛及軟骨纖維化情形,嚴重時硬骨會相互碰撞無法行走。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老年人、穿高跟鞋者、X或O型腿者、關節過度使用者、體重過重者等,這些高風險族群或一般民眾,平時可以透過簡單的測試,檢視自己關節是否出狀況,例如雙手扶著膝蓋,慢慢蹲下、站起,重複四、五次;擔心腳力不夠的人,也可一手扶著椅背、欄杆、桌緣、一手扶著膝蓋測試單側關節,若關節發出小小細碎的聲音,或感覺膝蓋痠痠的,很可能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建議可以到醫療院所做檢查。若想減緩關節惡化,除了治療、手術及復健外,許俊德建議,患者要注意矯正不正確的姿勢,適度運動強化關節肌肉,以減輕對關節的壓力。日常生活避免過度磨損關節軟骨,如避免需要蹲踞、彎腰的動作,走路時用拐杖輔助,適度熱身維持關節潤滑,攝取營養增加骨骼密度,體重超重的人,可以控制飲食來減重等。此外,許俊德表示,除了以上的固關守則,必要時可補充相關保健食品保養,購買時特別注意以下幾點。如想補充骨頭、關節營養,可攝取鈣、維生素D、維生素C等;若想緩解關節發炎導致的疼痛及軟骨崩解,有些保健食品成分如乳油木果、薑黃能抗發炎、降低疼痛感,可以特別注意成分標示;另外,維持關節運作靈活、抗老化很重要,可補充含有魚油的產品。不同成分的保健食品,有不同功效,挑選時應特別注意。避免代謝症候群!量腰圍管理體重:減重不能不運動年底到農曆年前是歡樂聚餐的高峰期,也是體重最難控制的階段。據衛福部統計,台灣過半男性、1/3女性、1/4兒童有過重或肥胖的情形,提高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會,成為慢性病的候選人。而內臟脂肪多寡與代謝症候群有很大關係,若飲食及運動較難控制,專家建議,或許可搭配輔助產品。護理師曾文莉表示,一般民眾常用BMI、體脂率計算身材合格與否,但前者無法如實呈現肌肉量,後者則需靠體脂計才曉得,而腰圍可以反映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風險,男性、女性標準腰圍應分別在90、80公分以內,若超標,就必須透過控制飲食、規律運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來管理體重。在飲食的部份,除了多喝水幫助身體代謝,也可遵照211法則,意即2份蔬菜、1份全穀類、1份蛋白質;「運動不一定能減重,但減重不能不運動。」曾文莉說,民眾應多運動以增肌減脂,打造易瘦體質。若原先沒有運動習慣,可將其融入生活中,如快走、爬樓梯等,或揪伴互相督促。每天也須睡足7小時,熬夜及壓力大都會促進食欲、囤積脂肪。減重以控制飲食為主,運動為輔,曾文莉指出,多數人兩項皆無法達成,這時或許可搭配輔助產品,例如益生菌可增加排便,紅豆水排除多餘水分,攝取蒟蒻會增加飽足感,補充含有香蜂草、桑葉、辣椒素的保健食品增加新陳代謝,有機會提高體重控制的機會。5個減重祕訣1.每天至少飲用2000c.c.以上白開水。2.每天至少需要排便一次。3.肉類以白肉為主,水果白天吃,忌打成果汁。4.進食細嚼慢嚥,晚餐盡量不要吃澱粉。5.每日運動30分鐘以上,快走效果最佳。【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2-24 醫療.消化系統
明明不胖肚子卻超大,不停打嗝、放屁...「胃脹氣」3大NG行為一次看,快速消脹氣方法馬上試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剛吃完飯就覺得肚子脹脹的,想打嗝、想排氣?腸胃老是鬧脾氣,其實胃脹氣的原因不只是飲食習慣不良,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導致的。胃脹氣怎麼辦?有哪些快速消脹氣的方法?可以吃、不能吃什麼食物?以下為您說明。胃脹氣症狀啟新診所指出,胃脹氣是指肚臍以上的上腹部,出現腫脹、壓迫感,或是指整個肚子脹氣的感覺。正常情況下,胃內的氣體會經打嗝或放屁排走,若沒有排走就會變成脹氣,出現大量排氣、腹痛、食慾不振等。一旦出現以上症狀,代表有胃脹氣。胃脹氣原因胃脹氣是一種症狀,飲食習慣與某些疾病都會引起胃脹氣,綜合整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與台北榮總、中醫大附醫說明資料,導致胃脹氣的原因有:.進食習慣不好:很多人吃飯趕時間狼吞虎嚥,或是喜歡邊吃飯邊說話,要炒熱氣氛,但也因此同時吃進大量空氣;另外,很多人久久不喝水,等到很渴了才大口喝水,這種灌水的方式也很容易把空氣直接灌到肚子裡引起脹氣。.吃過多易產氣食物:一般來說,豆類及高纖維食物比較容易產氣,但也因人而異,不見得每個人吃了都會脹氣。所以可以依照自身經驗,若發現吃某些食物特別容易脹氣,就盡量避開。.藥物因素:某些藥物也會引起脹氣,例如有些抗腸道痙攣的藥物,如果真的不舒服,可以跟醫師反映調整藥物。.疾病因素:許多疾病都會導致胃脹氣,如乳糖不耐症、大腸激躁症(女性患者居多。韓國之一項研究則發現,女性患者中,58%有肉眼可見之腹脹情形,男性則有16%。)此外,結構性的病變如:胃潰瘍、胃食道逆流、腫瘤、寄生蟲感染等,乃至肝臟、膽或胰臟的病變等,都是可能因素之一。另有一類胃脹氣則是功能性病變引起的。胃脹氣怎麼辦?消脹氣最快的方法啟新診所說明,運動、按摩有助於排氣,提供以下3點建議:.適度的運動可減少腹部脹氣的產生,例如健走就可幫助排氣、改善胃脹氣.多起身動一動,改變姿勢能減緩胃脹氣。.睡前做簡單伸展操,可排除一天累積下來的脹氣。消脹氣6個穴道按摩胃脹氣除了運動,也可以透過穴道按摩來舒緩不適,爾雅中醫診所就分享6個穴道,幫助緩解胃脹氣:1、足三里足三里位於小腿上、膝蓋下四指幅,外側凹陷處。是照顧腸胃的重要穴道,算是有健腳的優點,當腸胃不適時按壓此穴,會有明顯痠麻感傳達至腳背處,有助於改善便秘、腹瀉、消化不良、消脹氣,並強化腸胃功能,防止經常感到胃脹胃痛。2、內關穴內關穴位於手腕關節上三指幅的凹陷處。當胃脹氣和胃酸逆流情況發生時,用大拇指指端稍加用力按壓,最理想是能持續3到5分鐘,並搭配深呼吸,有助於消脹氣、調暢氣機、安心神以改善失眠和紓緩心悸。3、合穀穴合穀穴位於食指與拇指中間的虎口處。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代表穴位,當胃痛和胃脹致噁心、想吐,加上頭疼的狀況發生時,用大拇指施壓力予虎口能有效緩解,也有調節腸胃、通絡鎮痛之效,並幫助腸胃順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4、中脘穴中脘穴位於肚臍上三指寬之處。是治療腸胃疾病中相當重要的穴位,一旦發生脹氣狀況,利用食指按壓中脘穴,持續約2到3分鐘,能有效消除胃脹氣造成的胃凸現象,胃痛時進行按摩也能止痛,並有通降胃氣、健脾和胃的效果。5、太衝穴太衝穴位於第一、二腳趾間交接的凹陷處。特別因壓力大而造成胃痛的情況,可按壓太衝穴緩解,用指尖大力按壓可以改善肝胃機能、疏肝理氣、和胃止痛,有助於胃脹氣和消化不良,而對於暴飲暴食造成的胃痛也有幫助。6、脾俞穴脾俞穴位於背部第11、12胸椎棘突下、左右側約兩指寬之處。一樣有健脾和胃之功效,按摩脾俞穴的好處有治療腹脹、胃出血、胃脹痛、消化不良、噁心嘔吐,改善腸胃相關毛病,搭配足三裡穴位可紓緩便秘、腹瀉等狀況。消脹氣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消脹氣可以吃什麼?胃腸肝膽楊子緯醫師/金田勤耘聯合診所曾於粉專發文介紹5腫消脹氣食物,平時可以適量食用,脫離腸胃脹氣惡性循環:.白蘿蔔:促進腸胃消化.益生菌:整腸胃道健康.鳳梨:特殊蛋白酶幫助消化.薑片:促進血液循環但需依個人狀況食用.香蕉:鉀離子能夠消水腫與減少脹氣容易導致脹氣的食物有哪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下整理容易產氣的食物要盡量避開:.豆類、根莖類:豆類因為含有不易被消化的寡糖,吃太多易產生大量氣體。而地瓜、馬鈴薯、南瓜、玉米、山藥、蓮藕等根莖類,則是含有大量不易消化的多醣類,攝取過多也容易產氣。豆類食物如果煮久一點,可幫助分解寡糖。.十字花科蔬菜:除了綠、白花椰菜,包括紅、白蘿蔔;高麗菜、青椒、洋蔥、小白菜、大白菜、蘆荀等,因為含有不易消化的多醣類,而且含有硫的成分,不但容易脹氣,也比較容易放臭屁。.高油、高熱量食物:我們的腸道細菌分解脂肪時也會產氣,如果喜歡吃油炸類的炸雞排、高油高糖的甜點,也要小心容易脹氣。.奶類:因為東方人腸道較缺乏消化乳糖的酵素,常有乳糖不耐症,喝到牛奶就可能引起脹氣或腹瀉。.碳酸類飲料:汽水等碳酸飲料本身就有很多氣體,喝太多也容易脹氣。.麵包:麵包是高醣類,且使用泡打粉或酵母發酵,所以都很容易在腸道產氣。資料來源: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台北榮總、中醫大附醫、胃腸肝膽楊子緯醫師/金田勤耘聯合診所、爾雅中醫診所、啟新診所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22 醫聲.Podcast
🎧|內臟脂肪腰圍一量就知!糖尿病名醫4秘訣教你防治慢性病
依據健保署統計,去年慢性病就診人數高達1286萬,其中六成又有兩種以上慢性病,而內臟脂肪多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臟病、阿茲海默症、糖尿病、中風、癌症等慢性病。國內糖尿病權威、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表示,要減少慢性病的發生,需要自我健康管理,他不藏私自己的4大秘訣,包含量腰圍簡單量測內臟脂肪,飲食採「三高一低」加上168斷食法、日行萬步及重訓、早睡早起。想要直接收聽嗎? 記得按【上面】的【三角形】播放鍵喔!👆日前聯合報「慢病好日子-你離慢病有多遠?」網路調查發現,25-45歲青壯年中,六成有兩項不良習慣,二成五健檢不夠,半數沒有醫療保險;國健署也指出,可能演變成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代謝症候群,罹患比例隨年齡增加,顯示國人離慢性病僅有幾步之遙。 要避免慢性病,就必須先阻止新陳代謝症候群這個文明病,有5大數值的變化可以判斷代謝症候群:1.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2.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3.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
-
2023-12-22 養生.抗老養生
百歲人瑞每天吃 長壽專家找到最健康早餐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這是眾所周知且毋庸置疑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睡眠,身體缺乏營養,需要補充食物來為一天的開始提供所需的能量。根據CNBC報導,研究長壽的專家布特納(Dan Buettner)表示,他在研究百歲人瑞所吃的食物時,在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Nicoya)發現了世界上最健康的早餐。布特納說,這道簡單的玉米餅包黑豆飯的膳食中含有大量有益健康的成分,裡面塞滿了黑豆、米飯、洋蔥、辣椒以及當地的香料。玉米餅屬全穀物 低升糖指數複合碳水化合物最佳來源布特納指出,這道玉米粉製成的薄餅嚼起來帶有堅果味,是全穀物、低升糖指數的複合碳水化合物最佳來源。在用爐火烘烤餅皮時,木灰能分解玉米的細胞壁,使菸酸(niacin),也就是一種有助細胞信號傳遞與DNA修復的維生素B發揮作用,並釋放出胺基酸(amino acids)供人體吸收。黑豆含抗氧化劑花色素苷 具清潔腸道、降血壓和調節胰島素功能布特納說,黑豆含有與藍莓相同的抗氧化劑花色素苷(anthocyanins);除了具有清潔腸道、降低血壓和調節胰島素功能,還富含葉酸、鉀與維生素B群。黑豆和米飯的組合,提供了完整的蛋白質,也是身體健康所需的所有胺基酸。咖啡與佐醬也含抗氧化、抗發炎物質尼科亞居民還用當地的一種「圓豆」(peaberry)的果實製作咖啡,這種豆子含有抗氧化劑與促進新陳代謝的咖啡因。此外,用醋、胡蘿蔔與辣椒製成的「辣醬」(chilero)也為這道早餐增添了益生菌和薑黃素;薑黃素已被證明是一種能抗氧化、抗炎與抗癌的化合物。布特納說,這份早餐只花費4.23元(約台幣133元),這個價格對於發現尼科亞居民的長壽秘訣來說十分值得。
-
2023-12-22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共病】慢性共病系列4|衛生局、診所上心 共創典範城市
全台糖尿病患近二六○萬人,相關醫療費用驚人,國健署、健保署積極推廣共照網,在收案成效上,宜蘭縣異軍突起,以六成七勇奪第一。如果合併初期腎臟病收案率,彰化縣、南投縣表現優異,關鍵在於地方衛生局「上心」,提供人力支援,適時鼓勵。游能俊醫師則在宜蘭地區深耕近二十年,他表示,糖尿病照護為慢性疾病管理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自家診所開業十八年,參與共照計畫,擁有護理、營養及衛教等堅強團隊,第一年收治一二○○多名糖友,逐年增加,目前約有六千多人固定回診,規模之大,遠勝於眾多區域醫院。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我國八十五年實施慢性病共照計畫,彰化衛生局隨即成立專門小組,希望縣內醫療院所踴躍參與,當時衛教人力嚴重不足,特別聘用近三十名營養師支援轄區衛生所、基層診所,協助衛教。去年積極推展健康促進、全人照護,偕同產官學,一起打造共同照護網,成為上百萬縣民健康的守門員。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廖培湧表示,該院是全國第一家成立糖尿病衛教中心的醫學中心,連同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個管師,總共有四十幾人,團隊陣容堅強,為全國少見。除了細心照顧眾多糖友、腎臟並患者,並針對縣內多家地區醫院、基層診所,給予專業上協助。心、腎、代謝三大慢性病共病 急需整合醫療 誰來整合?「整」到誰?南投地區糖尿病照護品質卓越,在當地開設診所十多年的陳宏麟醫師功不可沒,他曾任埔里衛生所主任十年,二○一一年開設診所,專注於社區居民健康促進、醫療診治與延緩失能等,多次榮獲各類糖尿病和腎臟病醫療照護品質獎項。陳宏麟自家診所獲頒醫策會二○二二年「基層醫療品質改善特優獎」,關鍵在於擁有醫師、營養師與護理衛教師等堅強團隊,人數達卅七人,齊心投入糖腎等共病預防及治療,除了設置銀髮健身房、健康食堂,還成立巷弄長照站,提供全面照護面向。延伸閱讀:慢性共病系列-1/健保署大家醫計畫 揪共病照護邊緣人慢性共病系列-2/千萬人慢病資料 最完整風險建模慢性共病系列-3/專家呼籲 糖腎警示+健康存摺 提早預防慢病【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2-22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共病】慢性共病系列3|專家呼籲 糖腎警示+健康存摺 提早預防慢病
每次參加親友聚餐,總會發現少了一、兩個人,有的人猝死,有人因為洗腎,無法出席,四十多歲陳先生一開始還在自我解嘲,以為是家族被詛咒,直到接受健康檢查,才揭開謎底,血液、尿液等檢查報告滿江紅,原來自己有三高等慢性病家族史。台灣腎臟醫學會慢性腎臟病防治委員會成員、高醫腎臟內科主任邱怡文表示,腎臟疾病盛行率約在一成二,推估全台灣約有近兩百萬人患有腎臟病,但實際就醫人數卻不成正比,如陳先生一樣,大部分病友並不知腎臟功能已經異常。邱怡文表示,在腎病照護上,國健署著重於早期健康預防,健保署則重視醫療照護,各有其拼圖,「現在是到了該拼起來的時候了」,明年健保署「大家醫計畫」上路後,順利整合各大慢性病共照網,在各級醫療團隊的努力下,提供最好的醫療,並給予飲食、運動等正確衛教,對於國內數百萬名慢性疾病患者來說,將是一大福音。慢病好日子/共病糖友的一天,一天要吃最少8顆藥!糖尿病、腎臟疾病可說是難兄難弟,共病機率相當高,約有四成五的洗腎病友罹患糖尿病,如何做好共病照護,將是一大挑戰。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建議,共病警示系統與健康存摺應該串連整合,如果檢驗報告異常,主動警示,民眾可在健康存摺查閱相關資料,心生警惕,藉此規律用藥、回診接受檢查。不少照護網第一線醫師並非內科、新陳代謝科、腎臟科等專科醫師,為此,台灣腎臟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將攜手協助醫師在職訓練,提高照護網第一線醫師對於糖、腎、心臟等共病的認知,不管是在用藥、飲食控制及衛教上,者給予慢性病患者最好的照護。延伸閱讀:慢性共病系列-1/健保署大家醫計畫 揪共病照護邊緣人慢性共病系列-2/千萬人慢病資料 最完整風險建模慢性共病系列-4/衛生局、診所上心 共創典範城市【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2-20 醫療.中醫
天冷手腳更冰冷 3招讓血液循環變好、幫助身體產生熱量
冬天許多人常常感到手腳冰冷。手腳冰冷不僅影響了日常生活的舒適度,還可能是某些潛在健康問題的表徵;而在中醫的觀點裡,手腳冰冷通常與「寒氣過甚」和「氣血循環不順」有關。了解手腳冰冷的原因與改善血液循環的方法,由內而外養生,才能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度過健康和舒適的冬季。手腳冰冷 與陽氣不足、氣血循環不暢有關根據中醫理論,手腳冰冷主要與陽氣不足、氣血循環不暢有關。冬季天寒地凍,陽氣相對較弱,當身體處於寒冷的環境中時,血管會收縮,限制血液流動,尤其是末梢血管(如手指和腳趾)。這樣一來,手腳就會感到冰冷。此外,身體內部降低的新陳代謝速度,也可能導致手腳冰冷,因為代謝率的下降會影響到身體內部的血液循環。而改善手腳冰冷的關鍵在於「促進血液循環」和「增強陽氣」。改善血液循環的方式1.藥膳/茶飲 (1)溫補藥膳可選用具有暖身作用的食材,如附子、肉桂、生薑等,煮成湯品或燉煮,有助於提升體溫,改善血液循環。 何首烏雞湯•功效:補氣活血、溫通經脈•主治:抗老化、促進血液循環(孕婦慎用)•組成:參鬚15g、何首烏20g、杜仲10g、玉竹10g、桂枝10g、黃耆10g、黨參10g、當歸15g、川芎10g、枸杞20g、紅棗8顆、半隻烏骨雞、米酒1大匙、生薑切6片、香菇5至8朵、水六碗、鹽少許。•做法:①先把香菇泡軟、切薑片6片、雞肉洗淨切塊後,放入煮沸的熱水燙熟撈出。②中藥材洗淨後,與米酒、水放入鍋中同煮至沸騰,熬出中藥湯汁後,再放入雞肉燉煮約30分鐘至雞肉熟爛。③起鍋前可加少許鹽調味,即可食用。(2)溫補茶飲可選用具有溫熱作用的中草藥,如肉桂、生薑、紅棗等,煮成茶飲,可以暖身驅寒,促進血液循環。溫通茶飲•功效:溫通經脈、養血活血•主治: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孕婦慎用)•組成:當歸10g、肉桂5g、紅棗5g、炙甘草10g、川芎10g、生薑2-3片•做法:倒入800cc的水並將紅棗切開,和其他藥材一起放入煎煮,先用大火滾煮3-5分鐘,再用小火悶煮約30分鐘後即可飲用。2.穴位按摩 足三里穴:位於膝蓋下約四橫指旁開脛骨一拇指,使用手指按壓此穴位,有助於補益陽氣,促進血液循環,舒緩手腳冰冷的症狀。 八風穴、八邪穴:八風位於足背第一~五趾間,八邪位於手背第一~五指間,用手指按摩此穴位,有助於活絡氣血,改善手腳冰冷的情況。3.熱水泡腳 每天用溫熱的水泡腳約15-20分鐘,不僅可以刺激足底的穴位,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通過熱水的溫熱作用,使血管擴張,進而增加血液供應到手腳的量。我們也可以加入一些具有溫熱作用的中草藥,如生薑、艾葉等,增加效果。手腳冰冷在冬季是常見的問題,但我們可以透過上述的方法改善血液循環,提升身體的熱量產生,使手腳保持溫暖。此外,也應該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保暖,避免過度受寒,並適度運動,提升體內的氣血循環。如果手腳冰冷的情況持續存在或加重,建議諮詢專業中醫師的意見,以確定具體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
2023-12-20 養生.健康瘦身
減肥如果發生「這問題」,恐會一輩子的胖!專業營養師分享正確的減重觀念
為追求「纖細」的身材,不少人會採取「低熱量減重法」,認為只要餓肚子,距離纖細就不遠了。但一名30多歲的女子,長年採取肚子餓減肥法,只是肚子餓沒辦法持續太久,頂多持續兩個月之後又開始暴飲暴食,隨年紀增長,從持續的時間更短,每次都是減了五公斤卻又胖了十公斤,最終她決定就醫尋求醫師的幫助,卻被醫師告知,體內瘦素不足,甚至已經出現「瘦素阻抗」現象,新陳代謝明顯異常。「低熱量減重法」的菜單內容有哪些?低熱量減重法為什麼會產生「溜溜球效應」?過去20年間,台灣流行「低熱量減重法」,幾乎是每個想減重民眾,都曾經歷過的歷程。低熱量減重法簡易菜單:●早餐僅吃茶葉蛋跟香蕉●午餐喝咖啡●晚餐只吃燙青菜★讓民眾一直深植著「減肥=餓肚子」的觀念。北醫附醫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李佩芬指出:「低熱量減重法」短時間會有效果,但人不可能一輩子都餓肚子,所以低熱量減重法失敗機率,相對於其他減重法來得高。長期採取低熱量減重法,也會造成基礎代謝率變低,體內分泌的「瘦素」就會減少,人體的代謝平衡機制就會消失,引起代謝失衡。低熱量減重法是最容易引起「溜溜球效應」的減重法之一,所謂「溜溜球效應」是指「減了又肥,肥了又減」的減重過程,就如同玩溜溜球一般,體重反覆復胖的過程,最終導致身體成為極難減肥的體質。瘦素是什麼?在人體的作用是什麼?低熱量飲食法引起的「溜溜球效應」能改善嗎?人體中的脂肪組織中具有一項重要的內分泌細胞——「脂肪細胞」,脂肪細胞會分泌影響全身細胞的物質「脂肪激素(Adipokine)」。脂肪激素種類繁多,有些會造成人體發炎,有些則具心血管保護作用,脂肪激素當中有一種激素稱為「瘦素」(Leptin)。瘦素是當人體的脂肪量增加時,脂肪細胞就會分泌瘦素,提醒大腦要降低食欲,如果瘦素分泌低下,食欲就會提升,大腦就會提醒該吃東西了。李佩芬表示,如果民眾一直採取低熱量減重法,人體的脂肪量就不會增加,瘦素分泌量就會逐漸降低,一開始減重時,民眾可以透過意志力壓抑食欲,當大腦無時無刻都在提醒「快吃東西」,終究會忍不住,引發溜溜球效應。減重者無法克制地大吃大喝,體重快速反彈,而人體代謝如果持續大起大落,最終導致內分泌失調(代謝異常)。因低熱量減重法引起的代謝異常,可以透過重新調整飲食習慣,大約花半年左右的時間,慢慢幫助瘦素恢復正常分泌,再藉由運動等調整,就可達到減重的效果。提醒多數民眾對於減重都會認為「可以自己來」,只要少吃多運動就可以,如果誤會少吃的意思,又或是走向過度極端的少吃,都可能造成身體更大的負擔。什麼是「瘦素阻抗」?減重應如何執行對身體負擔較小?李佩芬指出「瘦素阻抗」則是更為嚴重的情況:人體雖能正常分泌瘦素,血液含量也正常,但能順利進入到大腦傳遞訊息的瘦素變低,會讓大腦長期處於「瘦素低下」的狀態,患者會一直感覺到「很餓」,不間斷的飲食而愈來愈胖。尤其民眾如果是採取大量攝取高油脂的減重法,如生酮飲食等,部分研究指出,生酮飲食會影響人體瘦素分泌,最終導致的「瘦素阻抗」。此時,有可能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造成「不可逆」的結果。現代人對於減重的資訊愈來愈多元,不過錯誤的減重法還是非常多,如果經濟允許仍建議有意減重者,可以尋求營養師的協助,有些過度肥胖者,則建議可以尋求醫師的幫忙,先協助調整代謝相關的問題,同步搭配飲食,可幫助減重事半功倍,不讓減重成為挫折的來源之一,也能降低影響內分泌系統的機率。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19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只喝一二口沒事!?從酒駕者心態看酒測標準應該多少才合理
滴酒不沾才能駕駛 讓「我喝不多」變成歷史名詞為防酒駕害人害己,世界各國都訂有法律約束之。以台灣為例,血液中若含有 0.05%以上的酒精,在沒有肇事的情況下,抓到就可以判 3 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另外再加上「行政罰」。而如果血液中含有 0.03%以上的酒精,且無肇事時,沒有「刑事罰」,抓到僅有「行政罰」。以上兩種情形都叫做酒駕,只是罰則不同而已。但如果一旦肇事,對不起,兩者均有很重的刑責,切勿輕忽。現階段,民眾喝太多仍執意開車者,除累犯或酒癮患者外,一般民眾其實並不多見。因此,在深究其原因下,大多以「我喝不多,我 OK」、「只喝 1~2 口,沒事」、含酒精食物「只吃燒酒雞、薑母鴨」、甚至含酒精的保健飲料「保力達 B」等等,太過僥倖/輕忽所造成的。更有人自以為醫學常識豐富,利用人體重量、酒精飲料濃度、身體代謝速率等等,去計算並建議,喝多少不會超標等等的錯誤言論,混淆視聽。因此,英國與歐洲各國的專家與政府已經開始呼籲,喝酒並沒有所謂的安全量,民眾不應挑戰極限或邊緣,應嚴格遵守「滴酒不沾才能開車」的正確觀念。筆者並建議台灣立法院應考慮修法將「行政罰」的酒測標準降低到「零容忍」的範圍,亦即只要有喝酒,就處罰。讓「我喝不多」從此變成歷史名詞,民眾不再存有僥倖的心理,才能阻止更多家庭悲劇與憾事的發生。2023 年 11 月 21 日健康版記者史特恩女士(Emily Stearn),在英國每日郵報發表了一篇專題報導。特別提出兩個重點,第一應該宣導開車前滴酒不沾,因為即使是一點點的酒精量,也可能讓你判斷失準而肇事。第二,因為自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酒精飲料的趨勢是「變得越來越烈」,這意味著就是,根本沒有安全的方法來計算酒精攝取量,切勿再發表喝多少不超標等等的錯誤言論。英國醫學協會(British Medical Assocation;BMA)主席吉爾摩爵士 (Sir Ian Gilmore)表示,1960 年代葡萄酒只有9%,一杯 125 毫升的葡萄酒相當於 1.125 的酒精單位(1 單位為10 克 的 酒 精 ) , 但 是 到 了 2020 年 代 , 由 於 葡 萄 酒 高 達13~14%,一杯下肚,等於是 1.75 個酒精單位,增加了將近55%的酒精量。目前英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的酒駕「刑事罰」標準是血液中含有 0.08%的酒精,這樣的標準在世界上是屬於較寬鬆的,中國大陸和新加坡採此標準。其次,蘇格蘭和歐洲大部分地區的「刑事罰」標準則為 0.05%,和台灣、南韓相同,屬於中等嚴格。而日本的標準則是最為嚴格(0.03%)。在英國,被發現超標的駕駛人最高可面臨六年監禁和無上限的罰款。英國最大汽車服務公司 RAC 的網站上就警告說,對於一個人到底可以安全飲用多少單位的酒精,才不至於超過法律的限制,根本沒有所謂的準確計算方式,因為這取決於非常多的變數,像是個人的性別、年齡、體重、新陳代謝、壓力水平和食物攝入量甚至包含那間酒吧調的酒。因此絕對沒有「標準答案」,請民眾切勿輕信所謂的建議值。2022 年 2 月,年僅 32 歲的伯維爾先生(Gary Burvill),埃塞克斯郡某間酒吧副主廚,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下班時,不幸在酒吧外被酒駕司機在人行道上撞倒,除導致腿部骨折和韌帶斷裂外,也造成了嚴重的腦部損傷。之後,伯維爾先生住院一年多,接受了兩次開顱手術和一次顱骨成形術,一直處於低意識狀態,往後仍需要持續的復健才能重新站起來行走。雖然這名肇事逃逸的駕駛,在去年 9 月份,因酒駕造成嚴重傷害罪被重判入獄四年。但伯維爾先生 61 歲的母親卻無一絲感覺,含著眼淚告訴全體英國人,講述全家因他人酒駕所經歷的痛苦和磨難,在事故發生之前,伯維爾先生有穩定的工作,經常和孩子們玩在一起,車禍後,徹底改變了一切,他兒子現在竭盡全力,也只是想要做我們認為輕而易舉的事情(站起來),但卻都相當困難,且在日常生活上,還有許多要依賴他人幫忙的地方,真是令人心碎和不捨。因此對著媒體說,我們只是希望透過分享我們的故事,讓所有人知道,酒駕會發生什麼,那就是一家人的生活瞬間被毀滅了。所以「那種你可以喝兩口,卻存在僥倖逃脫酒測的心裡」,是絕對危險的。風險之高,後果之大,你無法承受。所以,英國醫學協會在 2023 年 7 月的年度會議中,所有代表通過了一項動議案,那就是要求政府「將血液的酒測標準,修法降低」。至於要將其減低到什麼樣的程度,可以開放讓大家來共同討論。但應該至少削減三分之一以上,達到日本的標準,或甚至更低。因為目前民眾的僥倖心理,已經導致每年數百例本可以避免的道路死亡事件。BMA 主席個人認為,駕駛者在開車前必須禁止飲酒,一滴也不行,因此建議應該把標準降到 0.02%以下,等於是比日本還要嚴格,也就是對駕駛接觸酒精的態度,是「零容忍」。現階段,在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國,其酒駕標準就是零檢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科學數據表明,血液中只要含有0.02%的酒精時,駕駛員肇事的可能性就已經是沒有飲酒駕駛員的三倍。總而言之,任何微量的酒精在你的腦袋裡,都會減慢你的反應並損害判斷力,使你的駕駛不安全。同時當酒精存在時,人們更有可能會超速行駛,這兩項因素都會加大嚴重交通事故的風險。根據英國交通部的數據,2011 年至 2020 年間,英國酒駕碰撞事故造成 85,410 人傷亡。其中包 2,320 人死亡和 15,540 人重傷。所以,目前酒測的標準限制,已經給人們一種錯誤的印象,好像只要酒後駕駛,不要超過法定標準就是安全的,真是大錯特錯。我們需要透過修法來讓大家清楚的了解,滴酒不沾才是正確的態度。英國酒精研究所執行長塞維裡博士也表示:「我們支持醫師協會的明智呼籲,即英國降低酒測標準到「零容忍」。因為與未飲酒的司機相比,在現行法律限制內的司機(0.05%以上),發生致命車禍的可能性會高出六倍。近些年來,英國雖然採取了許多道路安全方面的努力,但令人擔憂的是,2020 年至 2022 年間,酒後駕駛死亡人數依然增加了 21%,所以現在是修法的適當時候了。民調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英國人,支持降低酒後駕駛的限制標準,政府不能忽視民意也不能忽視其他國家正在做的事情。期望滴酒不沾的酒測法律條文問世後,能夠不僅挽救駕駛本身的生命,還可以使人們免受因他人酒駕卻失去朋友或家人時,那種難以想像的悲痛,讀者以為然否。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3-12-18 養生.聰明飲食
冬令進補吃鍋別太頻繁,多久吃一次才適當?營養師提醒注意4件事
● 節氣重食補,吃過頭小心反效果● 慢性病患者要注意主食肉類不過量● 進補聰明吃,少喝湯、多喝水時序入冬,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等店家陸續出現人潮,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冬季是食補增強體質的最佳時節。但是滋補養身不宜過量,還要選擇適合個人體質及疾病狀況的藥膳食材,免得補過頭有損健康。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觀察指出,立冬後天氣一轉涼,醫院急診的人變多,大部分是糖尿病、腎臟病、三高患者吃出問題。吃鍋別太頻繁 建議半個月一次「慢性病患者不忌口,很容易攝取過量澱粉、血糖超標,突然暈眩掛病號。」徐佳靖說,鍋物是民眾進補的首選,卻隱藏了熱量和鈉含量,一餐熱量至少超過1000大卡,建議吃鍋勿太頻繁注意頻率,大約半個月吃一次即可,亦可先看診中醫了解自己屬於哪種體質,吃對了才能輕鬆補元氣。徐佳靖舉例,羊肉屬於溫補,但羊肉爐中會放薑片、滷包、米酒,雖然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但也會使人虛火上升,建議可添加蘿蔔、冬瓜、大白菜等食材。湯底可放洋蔥、番茄以及紅棗、枸杞烹煮出自然甜味,不要使用過多的調味料。徐佳靖提醒,人到中老年,味覺、嗅覺會隨著年齡變遲鈍,肉類脂肪融入湯中、湯頭愈滾愈鹹,煮出油脂及熱量,喝下肚易增加身體負擔。湯底鹽分極高 腎友恐暈眩心悸飲用各類火鍋湯要適量,徐佳靖說,煮超過半小時以上就不建議喝,因湯底含有極高鹽分,當心鈉、鉀、磷超標,這些物質會讓腎臟病患者暈眩、心悸、心律不整,甚至休克死亡。冬季氣候寒冷,活動量變少、口渴感也下降,徐佳靖強調,水喝太少,會造成人體電解質不平衡,影響認知功能、記憶力變差。尤其身體缺水會導致血液增稠,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的機率,即使是藥膳進補或三餐喝湯,也要喝足一天2000cc的飲水量,幫助加快新陳代謝。如果家人已經罹患失智,更要注意水分攝取充足,不然大腦就會變得遲鈍,有可能引發譫妄。糖尿病患者要掌握少油、少鹽、控制分量原則,徐佳靖建議,可補充膳食纖維,多吃蔬菜,增加飽足感及降低膽固醇。每個人體質、身體狀況不同,補對了才有驅寒溫脾的效果,吃錯了小心愈補愈糟,身體發炎症狀更加嚴重。冬令進補4注意事項1.要依照體質選用適合的中藥材,避免過燥或過寒。2.熬煮30分鐘以上的湯頭少喝,喝前要撈掉上層浮油。3.多攝取蔬菜增加飽足感、不吃加工火鍋料。4.藥膳進補同時,搭配無糖飲料、多喝水,幫助鈉的排出。(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17 醫療.腦部.神經
手麻可能是警訊!分辨慢性或急性麻感為關鍵:這種可能是中風、血栓前兆
手麻原因百百種,有些人長期姿勢不良,或是長時間固定同一動作,都有可能會造成手麻;較嚴重的,可能腦部出現問題的急性中風,或是多發性神經炎等。若發生手麻狀況,盡早就醫,讓醫師檢查是否有其他併發狀況,了解病因才能改善緩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說,手麻的成因複雜,可能因脊椎退化病變、手腕神經受擠壓,或周邊血管阻塞引起,也可能因患有自體免疫相關疾病造成。若是急性手腳麻木,也不排除是腦中風、血栓的前兆。感覺針在刺、螞蟻在爬,每個人對麻的感受不同。桃園聯新國際醫院助理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陳右緯表示,「麻」其實並非一個非常明確的形容詞,是一種感覺上的異常抱怨,有的人認為痠、痛,或是感覺有針在刺、螞蟻在爬,都是麻的感覺。所以依症狀學來看,病人的描述就會包含很多意思,通常會先問患者手麻的狀況是自發性或是摸東西感覺怪怪的,從部位、疼痛程度、何時發生、做哪些動作容易發生來判斷,因為可能身體其他部位也有麻的情形,只是相對輕微,病患自己並未發現。林志隆說,手麻有可能是腦部病變壓迫到神經造成,也有可能是頸椎出了問題引起,但一般都屬神經傳導的問題。他形容,就像高速公路一樣,哪一段堵塞了,就會影響到以下的神經病變造成麻的現象。但是也有可能是局部的神經壓迫造成,就像有人騎機車長時間握手把,因手上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而產生手掌麻的現象,最常見的就是腕隧道症候群。長期低頭引起頸椎退化性病變,初期常出現上肢麻痺。他舉例,長期低頭會使得脊椎在不正常受力之下,因頸椎椎間盤及關節面退化引起「頸椎退化性病變」,會衍生骨刺形成、肌肉痠痛,以及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手臂麻痛無力。此病一開始沒有太明顯的病徵,初期可能只感受到頸部不適以及上肢麻痺,很容易會被認為只是肩頸肌肉及韌帶發炎。但到了中後期,則可能會出現四肢、頭、頸、肩部疼痛、無力等症狀加劇,甚至會有溫度改變的感覺,嚴重者會造成頸段以及胸段的神經損害,導致終生行動受到限制,因此若患者出現劇痛、四肢嚴重無力,都必須立刻開刀。林志隆提醒,3C科技時代越來越多低頭族,長時間低頭會讓頸椎承受壓力變大,若是發現脖子疼痛、手麻等症狀久久未癒,而且範圍有變大的現象,則要注意是否有可能源於脊椎或神經方面的問題,務必盡快就醫檢查。分辨是慢性或急性的麻感,進一步釐清原因。除了神經狀況外,還有可能是血液循環不好造成,陳右緯指出,血液循環不好會有手腳冰冷、冬天洗手沖冰水會發紫等現象,若以腦部來說,就要進一步檢查腦幹及頸椎周邊神經有無異常,再看看是不是有合併肌肉血管的問題。神經學檢查會利用扣診槌來檢查神經反射是否出現異常;若是長期姿勢不良所造成的問題,也會檢查是否因周邊韌帶肥厚形成壓迫。陳右緯表示,第一時間病人告知手麻後,會先了解症狀為何,進一步釐清原因,再做其他相關檢查,必要時會同其他科醫師一同了解。大部分來看診民眾,通常都是已經有狀況一陣子,不過並未造成生活上很大不便,或是自行去外面推拿、熱敷等,無法解決才來就診。但還是建議若真的有發現不適情形,盡快就醫了解病根復原狀況最好。陳右緯說,除了慢性問題,有些麻的狀況可能是急性的,像是急診室常見的,通常是中風的狀況,或是原本手麻只侷限在手指,但很迅速地蔓延到下臂、上臂,範圍一直擴大,這些情形也務必要注意。避免手麻先改善姿勢,五成民眾肩頸痠痛多與姿勢不良有關。誠信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陳信瑋說,據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約五成的民眾有肩頸痠痛的困擾,原因都和長時間坐著打電腦等姿勢不良有關,並因頭部前傾,變成烏龜頸、駝背、圓肩。要改善這些情況,除了改善工作環境,也可以做收下巴、擴胸和頸部伸展運動,讓頸部負擔變小,肌肉得以放鬆,改善肩頸不適,也能避免因姿勢不良導致神經受壓迫而造成的手麻不適。醫師提醒,平時要注意電腦打字姿勢是否讓手腕能釋放壓力,或是長期低頭、睡覺時頸椎是否有足夠支撐,若發現異常盡速就醫能愈快得到緩解。手麻最常見的原因莫過於腕隧道症候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科醫師徐瑋璟說,腕隧道症候群是指正中神經行經手腕時,被周圍腫脹增厚的肌腱軟組織等擠壓,造成神經支配的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有麻刺針扎感,嚴重時甚至會延伸至掌面、手背、手腕處。手腕頻繁重複同一動作,慣性屈曲引起痠痛麻木。桃園聯新國際醫院助理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陳右緯表示,腕隧道症候群主要是手腕頻繁重複同一動作或姿勢,像打電腦、使用滑鼠、拉小提琴、加工廠作業員等,因為手腕上的正中神經不斷摩擦,而周邊韌帶又肥厚,就容易壓迫到神經。徐瑋璟說,民眾若是慣用手過度操勞,容易造成腕隧道症候群發作,有患者就診時苦惱地訴說,只要使用右手腕工作,就會有一股麻刺感,握鍋鏟、騎機車時症狀更是嚴重,不僅影響到工作,就連晚上也會因為疼痛而睡不好,讓她相當困擾。他說,由於手腕的慣性屈曲,晚上會更加痠痛麻木,但手指活動一陣子後就會稍微緩解。不過,若沒有妥善治療,疼痛感會牽連到手臂,手指靈活度也連帶會受到影響,甚至大拇指內側的肌肉,會萎縮而變得扁平。藥物、物理治療、穿戴副木多可緩解,改善姿勢最重要。腕隧道症候群若症狀輕微,徐瑋璟說,可以使用口服藥物,搭配物理治療、穿戴副木,加上適當的伸展運動等方法緩解;若麻刺扎針感已經影響日常工作或睡眠,便會建議接受超音波神經解套注射,透過注射葡萄糖溶液將神經周圍沾黏擠壓處打開後,經過3次療程便大幅緩解症狀,改善生活品質,晚上睡覺也能一夜好眠。陳右緯指出,通常及早發現並治療,都能大大改善,但常常需要提醒病患,就算疼痛緩解,也要改善自己的姿勢,避免不斷復發。使用電腦可在手腕下墊東西,讓手臂一同分擔壓力,不會只集中在手腕或肩膀。而電腦螢幕也可放置在雙眼平視的位置,避免一直低頭造成頸椎壓力,衍生出其他問題。周邊動脈阻塞也會有麻木感,三高患者須提高警覺。除了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周邊動脈阻塞也會引起手麻、感覺異常。一名婦人因罹患三高,需洗腎治療,一年前曾因腳痛就醫,後來每當休息時,手指就感到異常疼痛、麻木、感覺異常,雙手膚色漸漸發黑、變得冰冷,且疼痛頻率增高,才趕緊赴醫院治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檢查發現,患者的血液循環差,造成血液供應遠端組織的養分和氧氣不足,手指才會出現發黑疼痛的症狀,也就是「周邊動脈阻塞」,建議使用氣球擴張或置放支架打通狹窄和阻塞的血管,大幅改善疼痛感,也能減少對止痛藥的依賴。他提醒抽菸、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應特別留意四肢的變化,若出現缺血性疼痛、感覺異常、溫度改變等症狀,初期可透過藥物治療;但若已出現休息痛、肢體末梢發黑,卻又延誤治療,恐會增加治療及恢復上的困難,不可不慎。改善手麻 可補充維生素B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營養師劉彥均建議,維生素B群具有調節新陳代謝、維持皮膚和肌肉健康、增進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等優點,對周邊神經病變如脊椎神經根壓迫、腕隧道症候群、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等造成的痠痛具有改善效果。除了從保健食品攝取外,也可由穀類、奶、蛋及深綠色蔬菜、堅果中攝取B群,有助減少手麻的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16 養生.聰明飲食
歐洲「蔬菜之皇」朝鮮薊功效是什麼?哪裡買?7大功效、3禁忌及吃法推薦一次看
朝鮮薊具有豐富營養價值,美國《Good Housekeeping》將朝鮮薊評選為2023年10大超級食物之一。朝鮮薊(學名:Cynara scolymus,英語:artichoke)又稱菜薊,具有豐富營養價值,富含纖維、蛋白質、植物生化素、維生素C及多種礦物質,據研究指出,朝鮮薊萃取物有助降低壞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美國《Good Housekeeping》也將朝鮮薊評選為2023年10大超級食物之一,更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的草本食材。朝鮮薊功效有哪些?朝鮮薊禁忌為何?朝鮮薊哪裡買?一文帶您了解。朝鮮薊是什麼?朝鮮薊為菊科植物,適合生長於全日照、冷涼的環境中,原生於地中海地區,自歐洲中古世紀開始就將朝鮮薊作為保健用食品,義大利是全球目前生產量最大的國家,其次是西班牙及埃及,而台灣因地形、氣候等因素較為少見,台中市、南投縣等山區有少量栽培。朝鮮薊在歐美國家有著食托菜薊、洋薊、球薊、菊薊、法國百合、荷花百合等多種名稱,日本雖稱之為朝鮮薊,但實際上與韓國無關,由於19世紀江戶時代居住在朝鮮的荷蘭商人引進,使日本人誤以為是朝鮮產的植物,因而稱之;台灣則是日治時代才引進並跟隨日本說法,在日本,大多將朝鮮薊作為觀賞植物,而非食用蔬菜。朝鮮薊功效朝鮮薊富含纖維、蛋白質、植物生化素、維生素C及多種礦物質等營養價值,有著「蔬菜之皇」、「蔬菜中的貴族」之稱,以下整理朝鮮薊7種功效:.改善膽固醇水平:朝鮮薊含有的木犀草素,是一種防止膽固醇形成的抗氧化劑,朝鮮薊葉的萃取物可促進身體有效處理膽固醇,進而降低整體水平。根據研究指出,持續5~13週每天補充朝鮮薊葉萃取物持續可以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保護肝臟:胃腸肝膽科醫師張振榕及新陳代謝專科護理師林莘妮於《食萬個不一樣》一書中提到,朝鮮薊富含洋薊酸、綠原酸,木犀草素等植化素,具有抗氧化抗發炎能力,有助於保護肝臟抗發炎,同時幫助膽汁分泌及排空,其利膽效果有助身體消化油脂、改善消化不良;張振榕醫師甚至在YouTube影片中將朝鮮薊稱之為護肝的始祖、護肝之皇。此外,朝鮮薊對於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有所助益。.改善消化健康:朝鮮薊是纖維的重要來源,有助促進腸道好菌、降低某些腸癌風險及改善便秘和腹瀉,以維持消化系統健康。另外,朝鮮薊含有菊粉,為一種纖維,可作為益生元,根據2010年一項研究指出,食用10克從朝鮮薊中提取的菊粉,三週後可改善腸道微生物組的組成。.可能有助緩解腸躁症症狀:早期動物研究發現,朝鮮薊中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抗痙攣特性,可能有助緩解腸躁症中常見的肌肉痙攣;2010年另一項研究表明,朝鮮薊中發現的益生元可以透過改善腸道微生物組的組成來維持腸道健康。朝鮮薊可能可以透過減少肌肉痙攣和改善腸道好菌平衡緩解治療腸躁症症狀,但目前尚需更多研究證實。.可能有助降低血糖:綜合研究發現,朝鮮薊中的某些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於血糖控制並改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可能有助抗癌作用:朝鮮薊含有蘆丁、槲皮素、水飛薊素和沒食子酸等抗氧化劑,對於抗癌可能有所助益。.可能有助調節血壓:朝鮮薊是補充鉀元素的天然食物,有助於調節血壓。有些研究發現,補充朝鮮薊可降低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其萃取物可能有助於降低血壓已經升高的人的血壓。朝鮮薊什麼人不能吃?朝鮮薊3大禁忌在台灣,朝鮮薊多作為保健食品,但建議以下幾類人應避免食用或經醫師評估後再食用:1.朝鮮薊有促進膽汁分泌之效,膽結石、膽管阻塞等患者,應避免食用。2.目前朝鮮薊相關研究對於孕婦、哺乳期女性及小孩,尚未有明確的食用安全說明,建議避免食用。3.朝鮮薊或菊科植物有過敏病史者,應避免食用。朝鮮薊哪裡買?朝鮮薊吃法推薦在台灣僅有少數小農栽種,取得新鮮朝鮮薊食材不太容易且單價偏高,如需購買可上網搜尋,目前市面上朝鮮薊多半為罐頭食品,罐頭則可分為分油漬跟水醃二種。據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指出,朝鮮薊可食用部位比例較低,僅花蕾基底的肉質花托,及苞片的些許柔嫩基部可食用,不過植株其餘的部位,可作為萃取物的原料。知名旅法廚師阿辰師曾在「Chef Chouchou阿辰師」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顆及小顆的朝鮮薊吃法不同,大顆的朝鮮薊味道類似菱角的清淡感覺,又帶點微微海苔味,用豬油稍微煎過後,表面帶有微微脆度,適合搭配其他蔬菜一起料理,小顆的朝鮮薊味道相較大顆的更加突出,並帶有微微苦味。朝鮮薊示範料理步驟以下整理阿辰師小顆的朝鮮薊示範料理(五花肉燒朝鮮薊)步驟:▲五花肉燒朝鮮薊。(圖/翻攝自「Chef Chouchou阿辰師」YouTube頻道)1.先準備一碗檸檬水,防止氧化2.剝掉小顆的朝鮮薊花蕾並將其表皮和纖維消除後,泡檸檬水避免氧化變黑3.將豬五花煎至出油後,把油濾出,加入些許細丁紅蔥頭後翻炒4.加入小顆朝鮮薊稍微拌炒,加入羊高湯,蓋上鍋蓋,悶煮10~15分鐘5.以鹽巴、胡椒及些許檸檬汁攪拌調味6.最後擺盤,淋上一些湯汁並撒上一些洋香菜末及刨些許檸檬皮即完成參考資料: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Healthline、食萬個不一樣:名醫家吃什麼之一開始就該知道的「防病飲食」!、Chef Chouchou阿辰師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13 養生.聰明飲食
部分蔬菜不能生吃因為含抗營養素?教授解析抗營養素有沒有害
我在2017-7-17發表生吃,熟食,抗營養素,讀者KwokTai Choy在2023-11-26留言:「拜讀閣下11月26日植物的逆襲—凝集素的文章,提及本文說的『在美國,幾乎沒有什麼蔬菜是不能生吃的』。我住在香港,請問應該如何考慮/判斷某種蔬菜(乃至所有食材)能否生食。是不是含有「抗營養素」的食材都應該煮熟才進食?有權威(但又簡明,使用普通人明白的食材叫法)的食物資料庫可供參考嗎?」我在生吃,熟食,抗營養素這篇文章裡有這麼說:「所謂「抗營養素」就是「會妨礙營養素被人體吸收的元素」。有關「抗營養素」,網路上有數不盡的文章說它們是多麼可怕。尤其是在台灣,有幾位名醫或名嘴就老愛說,生的蔬菜含有多種『抗營養素』,所以一定要煮熟才能吃。最常被他們說不能生吃的蔬菜是菜花,西洋菜花,高麗菜,和蘑菇。而的確,在台灣我從沒看過沙拉吧裡有擺放這類蔬菜。可是呢,在美國,這類蔬菜幾乎是沙拉吧裡的必備,也是我的最愛。所以,我可以毫無保留地說,這類蔬菜的「抗營養素」是一點都不抗營養,生吃,熟食,兩相宜。總之,所謂的『抗營養素』,是一個聽起來很有學問,但卻沒有多大實質意義的名詞。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幾乎所有的蔬菜都是可以生吃的。事實上,生吃和熟食一起來,更能全面性地獲得營養素。」有關抗營養素的利弊,討論得最中肯的是哈佛大學發表的Are Anti-Nutrients Harmful?(抗營養素有害嗎?)(2022年一月最後審查)。我把重點翻譯如下(紅色字):營養素是滋養植物和動物生長和生存的物質,而抗營養素之所以被稱為抗營養素,是因為它們可以阻止營養素的吸收。抗營養素天然存在於動物和許多植物性食品中。在植物中,它們是旨在防止細菌感染和被昆蟲吃掉的化合物。目前尚不清楚我們的飲食中因抗營養物質而損失了多少營養物質,而且其影響是因人而異,取決於個人的新陳代謝以及食物的烹飪和準備方式。許多抗營養物質,如植酸鹽、凝集素和芥子油苷,可以透過在食用前浸泡、發芽或煮沸食物來去除或失去活性。另一個考慮是這些抗營養物質會影響同一餐中營養素的吸收。因此,為了降低這種風險,建議避免在一餐中食用大量含有抗營養素的食物,並且在一天中吃含有多種食物的均衡飲食。請記住,抗營養素也可能對健康有益。例如,植酸已被發現可以降低膽固醇、減緩消化並防止血糖急劇上升。許多抗營養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因此不建議完全避免使用它們。結論:儘管某些食物在加工和烹飪後可能含有殘留的抗營養物質,但食用這些食物對健康的益處超過了任何潛在的負面影響。 每天吃多種營養食物,避免一頓吃大量單一食物,有助於抵消抗營養素造成的營養吸收的輕微損失。有關可生吃的食物種類,請參考https://cf.ltkcdn.net/vegetarian/files/1673-Raw-Food-List.pdfhttps://www.raw-foods-diet-center.com/list-of-raw-foods.html原文:「抗營養素」真的抗營養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12 名人.好食課
手腳冰冷不只跟天氣有關 兩圖看懂問題原因及怎麼吃助改善
今天出門時有沒有覺得氣溫特別低呢?適逢24節氣中的「大雪」,也代表這一年要開始進入冷吱吱的時期了,每到這時期,手腳冰冷總是讓人凍未條,到底為何會手腳冰冷?飲食上又可以怎麼吃來預防?就讓好食課Lexie張宜臻營養師說給你聽!手腳冰冷8大原因有些人即便天氣不冷,也有手腳冰冷問題,因此手腳冰冷絕不是只有天冷這麼簡單!營養師整理8大原因報你知。1.天氣冷:氣溫降低,會使得我們身體保護機制打開,將血液集中於重要臟器以維持體溫,而四肢也因此分到較少熱量。2.抽菸:菸品中的尼古丁會加速動脈硬化,使血液變黏稠,也會導致血管收縮,因而導致末梢血液不循環。3.壓力大:緊張、焦慮、壓力大會導致身體釋放腎上腺素,心跳雖然變快,但血管收縮,反而有手腳冰冷問題。4.貧血:身體缺乏紅血球運輸氧氣,因而導致四肢收到的氧氣較少。5.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容易會有疲憊、身體新陳代謝慢的問題,也因為影響到血液循環而手腳冰冷。6.心血管疾病:高血脂或是血管中已有血栓產生,就容易造成血液運輸不通順,末梢血液不循環。7.糖尿病:糖尿病因長期使臟器處於高血糖中,就容易導致血管、神經變異。8.特殊疾病:與手腳冰冷相關的疾病還有雷諾氏症、狼瘡等,如雷諾氏症會很明顯的看到手指發白,甚至缺血氧而有發紫問題。綜上述可發現,手腳冰冷主要與血液循環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改善血液循環問題也就能解決手腳發冷,而同時也要注意手腳冰冷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警訊,建議定期至醫院健檢以維持健康!怎麼吃改善手腳冰冷問題飲食上可多補充下面四大營養素:1.鐵:鐵可幫助血紅素的合成,足夠的鐵有助於預防貧血,促進氧氣運輸至四肢,飲食上可多吃豬肝、豬血、蛤蜊,素食者則可透過紅莧菜、黑豆、紅豆、干絲補鐵。2.鎂:充足的鎂可幫助肌肉放鬆,提高四肢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飲食上可多吃堅果種子(如:南瓜籽、杏仁、腰果)及深綠色蔬菜補充,另外85%以上的黑巧克力也含有豐富的鎂,想當小零嘴補充一下也可以考慮看看黑巧克力。3.B群:B群於身體中維持許多重要的生理機能,如B1、B2、B3(菸鹼酸)與能量代謝相關,可幫助新陳代謝,B3有助於血管擴張,而維生素B12與造血有關,日常生活可多吃未精製的全穀食材、雞胸、瘦肉、鮭魚補充B群。4.維生素E: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清除自由基,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以維護心血管健康,飲食中葵瓜子、花生、黃豆、雞蛋都是維生素E不錯的來源。*這樣做更加分:除了飲食,建議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每日喝足每公斤體重30毫升的水,並做好保暖措施,可喝熱薑茶、戴手套及泡熱水澡並戒菸來改善手腳冰冷問題!【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冬天手腳冰冷,這樣吃+做幫你改善】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12 醫療.新陳代謝
成分皆為腸泌素…瘦瘦筆、降糖尿病藥差別在哪? 醫師:後者為救命藥
減重瘦身效果超強,「瘦瘦筆」成為不少名媛貴婦的最愛,事實上,該藥物研發目的為控制血糖,但減重效果顯著,以致讓外界劃錯重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廖國盟表示,「瘦瘦筆」與糖尿病藥物的成分雖差不多,但不能劃上等號,後者用來控血糖、降低血管疾病風險,可說是「救命藥」。GLP-1 RAs腸泌素 有控糖、降體重雙重效果廖國盟表示,GLP-1 RAs為腸泌素,為人體腸道自然分泌的荷爾蒙,可協助胰島素分泌,抑制升醣素,進而控制血糖。另外,腸泌素具有抑制胃排空的作用,產生飽足感,就不會感到飢餓,另可降低食欲,藉此有效降低體重。廖國盟說,腸泌素為相當特殊的荷爾蒙,分泌至人體後,幾分鐘內就被代謝,且濃度偏低。經過醫藥界研發,透過基因工程修飾,將代謝時間從幾分鐘延長至七天,而濃度增加十倍,達到有效控糖、降低體重等雙重效果。【延伸閱讀】QA/不必刻意斷食也能達到減重效果?使用「瘦瘦筆」必知十件事GLP-1 RAs腸泌素臨床試驗多 「對健康的好處可說遍及全身」GLP-1 RAs問世後,後續臨床試驗眾多,廖國盟表示,目前研究證實,具有護心、顧腎等效果,在預防腦中風上,擁有研發潛力,甚至在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疾病上,初步發現,也有不錯的預防作用。此外,注射腸泌素後,體重控制,降低脂肪,腰圍變小,連帶也減少脂肪肝,並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提高睡眠品質,廖國盟說,「腸泌素對於健康的好處,可說是遍及全身」。正因新型降血糖藥物療效超乎預期,這也讓糖尿病治療不再只著重於血糖控制,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EASD)最新治療指引指出,2023年邁向去階層化時代,治療時應共同評估「控糖、體重控制、有益於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風險因子」等四大面向。因為藥費高於傳統降血糖藥物,目前健保給付相對嚴格,必須罹患過腦中風、心肌梗塞(裝過心導管、心臟血管支架),且糖化血色素大於七,或使用其他降血糖藥物半年以上,醣化血色素仍大於八點五,符合這兩大資格其中一項,才會給付。值得注意的是,GLP-1 RAs在台灣取得肥胖(瘦瘦筆)、二型糖尿病治療等兩種適應症,兩者主成分皆類似,但著重機轉及適應症皆不相同。廖國盟表示,對於需要血糖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及體重降低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而言,GLP-1 RAs為救命藥,與「瘦瘦筆」之間不可劃上等號。GLP-1 RAs控體重 半年就遇撞牆期臨床觀察,使用GLP-1 RAs來控制體重,約在半年至一年就會遇到撞牆期,再者,這類藥物副作用為噁心、嘔吐,廖國盟建議,想瘦身者務必在醫師評估下用藥,以確保健康。此外,最新治療指引建議,糖友如符合「55歲以上與兩項風險因子如肥胖、高血壓、吸菸、高血脂與蛋白尿」或「已確定的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即可使用GLP-1 RAs,或SGLT2i作為一線治療。新一代口服降血糖藥SGLT2i抑制劑 降血糖也保護腎臟SGLT2i抑制劑(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是新一代口服降血糖藥,透過抑制腎臟回收尿液中的葡萄糖,讓糖分經由小便排出體外,進而達到降血糖效果。此外,透過減少腎絲球壓力等機轉,達到保護腎臟效果。廖國盟指出,近幾年來,醫界將GLP-1 RAs、SGLT2i喻為兩大首席藥物,兩者作用機轉不同,一針劑、一口服,均能有效控糖、降低糖化血色素,前者適用於肥胖、曾罹患腦中風、心肌梗塞、糖化血色素偏高的糖友,至於後者,則適用於心衰竭、慢性腎臟疾病等糖友,各有其優點。(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09 醫療.精神.身心
「規律跑步」可望改善憂鬱症狀? 研究:效果與抗憂鬱藥物一致
近來有1項研究發現,進行規律運動,對於提升心理健康相當有益,並將運動治療與抗憂鬱藥物在焦慮和憂鬱症治療中進行比較,結果發現2種治療方法的結果同樣有效。靠運動可治療憂鬱症?研究為你找出其與抗憂鬱藥物的差異雖然研究發現,透過運動來治療心理疾病的結果和吃藥差不多,但跑步治療在體重、腰圍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還稍微優於抗憂鬱藥物,這個研究找來141名患有憂鬱或焦慮症狀的患者,他們可以選擇接受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的抗憂鬱藥物,或者進行集體跑步治療,時間一共是16週,研究結果已發表於《情感障礙期刊》(Affective Disorders)。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y)的Brenda Penninx教授指出,這個研究為焦慮和憂鬱的人提供了藥物或運動這2種選擇。有趣的是,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運動,導致選擇跑步治療的人數多於選擇藥物治療的人數。然而,最初選擇運動而非抗憂鬱藥物組別的人,他們半途而廢的機率較高,只有52%的人在運動組中堅持接受治療,而在抗憂鬱藥物組中的遵從率則高達82%。抗憂鬱藥物和運動治療各有優缺點 每位患者適合的方式不同在實驗結束時,2組約44%的人的憂鬱和焦慮方面的症狀都有所改善,但跑步組特別是在體重、腰圍、血壓和心臟功能方面也獲得改善,而抗憂鬱藥物組則於新陳代謝指標上,有略微惡化的趨勢。未參加該研究的阿姆斯特丹大學醫療中心的Eric Ruhe博士則說,從實際角度來看,當患者有強烈的偏好時,選擇遵從這一選擇是可以理解的,這在進行這樣的研究時是需要考慮的。缺點是,與真正的隨機研究進行比較時,此研究較可能存在偏見。舉例來說,抗憂鬱藥物組的患者的憂鬱症狀會更嚴重,這可能與參與運動的機會較少有關。這項研究並未建議,以運動治療代替抗憂鬱藥物,但可以作為附加的治療選擇。 Brenda Penninx教授說明,抗憂鬱藥物通常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對大多數人都有用,由於如果完全不治療憂鬱症的話,會導致更糟的結果,因此抗憂鬱藥物通常是1個不錯的選擇。然而,我們需要擴展治療手段,因為並非所有患者對抗憂鬱藥物都有反應或願意接受它們。這次的研究結果表明,可以去思考將運動治療運用在憂鬱症患者身上這件事,因為對於一些患者來說,這可能是1個不錯,甚至是更好的選擇。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08 焦點.元氣新聞
性早熟人數增 疫情期間增幅達17% 男性也有成長趨勢
性早熟人數年年增加,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吳貴華表示,受環境污染、壓力、檢查意識提升等多重因素影響,讓性早熟案例增加,性早熟不代表一定要接受藥物治療,但需經醫師評估,可透過調整作息、飲食、運動等,避免性早熟帶來的副作用影響未來生活。性早熟診斷標準為女性8歲前開始有胸部發育、出現陰毛、腋毛或10歲前來月經;男生9歲前開始有睪丸變大,出現陰毛、腋毛或聲音變粗變聲。據健保資料庫統計,2017年到2021年0到10歲因性早熟就醫人數,從1.4萬多人增至2.5萬多人,2020年到2021年的疫情期間,人數增幅達17.2%,其中女性人數增加超過9成。吳貴華表示,性早熟個案的比例,因為外觀容易發現,一直是女性高於男性,依過去的統計,女性發生性早熟的比例是男性的10倍以上,但近5年,男性性早熟案例也有增加趨勢。肥胖是造成性早熟關鍵原因 三大因素增早熟個案造成性早熟原因多元,可分為「飲食環境污染」、「疾病影響」、「檢查意識提升」等三大因素。最常見引起性早熟的原因以「肥胖」為主,當人體的脂肪細胞增加,脂肪細胞比較容易轉化為性賀爾蒙,讓身體提前進入到青春期。其餘被推斷可能會促使性早熟的因素,有環境污染,如塑化劑、生活壓力等。通常肥胖的孩子,骨齡可能超前一般孩子一到三歲。吳貴華表示,常見引起性早熟的疾病,有腎上腺素腫瘤、腦瘤、性腺腫瘤等,因疾病引起的性早熟,第二性徵的出現時間,大多會發生在7歲以前,較容易被察覺,不過因疾病引起的性早熟,占比例低,個案相對少。在她門診曾看過年紀最小的性早熟患者,是一位5歲8個月大的女孩,家長發現她的乳房突出就診,意外被發現是腎上腺素腫瘤引起的性早熟。其餘因素則是家長關注性早熟議題增加。吳貴華說,因少子化,以前生很多,家長大多沒有太過注意,但現在生得少,無論男女,家長關注度提高,也讓性早熟個案可以提早被發現。性早熟需及早評估 但非所有人都需針劑治療「不是所有性早熟都需要治療」吳貴華說,性早熟如果經過評估,沒有嚴重影響身高,又或是排除是疾病引起的性早熟,不需要每位患者都要使用到藥物治療,只是多數家長較容易擔心性早熟,加速生長板閉合,影響孩童成年身高。臨床上會採取「標的身高」協助觀察與評估性早熟的孩子,生長狀況是否受到影響。標的身高的計算方式為,兒子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1)/2,其數值正負7.5公分都算正常;女兒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1)/2,其數值正負6公分都算正常。而正確的推算,仍需要依靠骨齡檢查結果。吳貴華說,不少家長會不了解「測骨齡」才是預測身高的正式方式,事實上,測骨齡是要瞭解骨頭的成熟度,再透過骨齡粗估未來的身高,但並非是絕對值。經評估結果,如果性早熟已經讓孩子的生長板提前發育,且骨齡走向成熟,最終預測身高過低,在家長擔心性早熟的副作用前提下,就會建議施打抑賀爾蒙針。孩童性早熟施打抑賀爾蒙針若需要申請健保給付得先事前審查,通過比例不高,大多需要自費,有分為每個月施打的劑型與每三個月施打劑型,會依照孩子的反應觀察效果,施打抑賀爾蒙針可打到孩子骨頭生長板完全密合。不建議施打的對象是女生已經14歲、男生已經超過16歲。吳貴華醫師小檔案● 現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小兒加護病房主治醫師● 學經歷:陽明醫學院畢業台北榮總小兒科醫師蘇澳榮院內科醫師台中榮總小兒科主治醫師兒童急診醫學次專科醫師兒科專科醫師● 專長:一般兒科疾病、小兒新陳代謝
-
2023-12-07 養生.抗老養生
來到冬季節氣「大雪」寒流漸多,手腳易冰冷該怎麼辦?把握飲食3原則,幫你驅寒氣、舒筋骨、暖身體
時序進入「大雪」,再3個節氣就要迎新年啦!「大雪」約是農曆11月的節氣,2023年的大雪在12月7日。過了大雪,北方冬天降雪會比「小雪」時日趨頻繁且持久,因此稱為大雪。台灣雖然不容易在平地落雪,通常這節氣前後,開始有寒流襲台,大多數人會趁這時候進行冬令進補,來暖暖身子,驅趕寒意。大雪來到,冬令進補該怎麼吃對身體較好?1.吃黑補腎:冬季古人認為嚴冬,對體質虛寒或年長者的健康都會產生影響,重點在於「養氣補腎」,認為黑色食物在冬季對身體更有好處,營養豐富的黑色食物有:黑芝麻、黑木耳、海帶、黑米等。2.大雪「吃苦」:冬季時空氣會變得乾燥,出現乾冷的現象,容易伴隨有上火的症狀,例如:口腔破洞、口乾舌燥等問題,此時需要能夠降火氣的食材進行調養,通常帶點「苦」味的食物會有不錯的效果,例如:苦瓜、芹菜、窩筍(菜心)和芥菜等。3.冬令進補不畏寒:現代人冬令進補時,建議補充高蛋白質、富含維生素的食材,促進新陳代謝並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手腳冰冷冬季畏寒的情況。需要留心的地方,冬季也是容易出現消化問題的季節,飲食上要避免大量難以消化的食材。根據體質判斷自己適不適合進補:●不適合進補:容易口乾舌燥、嘴巴容易破洞、便祕、長青春痘或成人痘、肥胖體質、過敏體質、感冒、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族群。如果仍要進補,建議藥膳中多加蔬菜與白蘿蔔等涼性食材來去油解膩降火。●適宜進補的體質:容易怕冷(畏寒)、手腳冰冷、疲倦乏力、營養不良、面色蒼白的人。進補時也要遵循適性適量,不可過度食用。3穴位按摩,幫助滋陰補腎過好冬按壓以下幾個穴道,可以滋陰補腎好過冬!1.太谿穴:位於腳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滋陰補腎直接相關的穴位。2.湧泉穴:把腳趾向下捲起,腳底板的前1/3中央會出現一個凹陷處。按壓可消除疲勞、改善手腳冰冷。3.三里穴:位於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可改善腸胃機能,促進營養吸收和代謝,提升免疫力。大雪節氣諺語•大雪大到:綽號烏有信的烏魚群,約在大雪前後時,會大批湧進台灣海峽。•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中國北部地區如果大雪時不降雪,明年農業收成恐怕會不好。參考資料:24節氣:大雪「大雪」保暖首重頭腳!進補看體質,加這些食材可去油解膩
-
2023-12-07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沒控好18歲竟已失明!出現「這狀況」多是黃斑部病變晚期,糖尿病患必做1事!
糖尿病造成的視網膜病變,是非外傷造成眼睛失明的第一名。一位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18歲青少年,因為未控制好血糖,就醫時已經雙眼失明,但國內尚無有效的療法。黃斑部病變有兩種:8成屬乾性,但濕性更快失去視力黃斑部病變一般分為乾性和濕性兩種:8成患者屬於乾性,隨年齡增長會慢慢失去中央視野。濕性雖少見但更嚴重,視網膜下出現新的異常血管時,血管可能會洩漏血液或其他液體,導致黃斑瘢痕形成,因此濕性比乾性更快失去視力。什麼是黃斑部病變?視網膜中的黃斑部受損時失去中央視覺,無論看近或遠,都看不到精細的細節,但周邊視力卻仍然正常,並可分為乾性及濕性兩種,有高8成患者都屬於乾性,濕性雖罕見但更嚴重,會比乾性更快失去視力。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說,高度近視、高血壓或眼球外張,都是黃斑部病變好發族群,典型症狀包含視野變暗、霧化等,可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主檢測,但糖尿病患者常併發濕性黃斑部病變。然而,糖尿病患者卻常併發濕性黃斑部病變,因為糖尿病人血管脆弱,易造成眼底血管出血,進而導致黃斑部水腫。哪些人是罹患黃斑部病變的高危險群?高度近視、高血壓或眼球外張,都是黃斑部病變好發族群。前總統蔣經國就是糖尿病誘發視網膜病變的典型個案,呂大文說,前總統蔣經國的糖尿病史長,血糖控制不好,也做過很多手術,但視網膜黃斑部病變預後一般都不好。黃斑部病變失明的糖尿病患者,占所有患者10%到15%,目前眼科與新陳代謝科已建立「糖尿病照護網」,由新陳代謝科醫師告知糖友,定期到眼科檢查。黃斑部病變如果發生「視野變暗」時,多半已是嚴重狀態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治元說,糖尿病患者發生「黃斑部病變」,和病程呈現正相關,愈久會問題愈多,典型症狀是視野變暗,因為黃斑部是眼睛中負責感光的部位,一旦變暗就沒有辦法看到正常影像,「通常病人會告知視野變暗,都已經是很嚴重的時候」。王治元解釋,白內障的患者,因為在陽光下視野變小,在陽光下看不清楚,室內則可以看清;黃斑部病變則是相反,戶外有陽光,一旦在沒陽光的室內就沒辦法看清,不僅糖尿病患者,部分老年人也會罹患。對於年輕的患者,適逢需要工作的階段,如果視力發生問題就會對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非外傷失明 最常見病因就是糖尿病造成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患者的三高控制是基本,先前有個18歲的個案,因為確診第一型糖尿病卻未控制好血糖,來就醫時已經失明。王治元說到目前國內尚無相關療法,「糖尿病造成視網膜病變,本來就是非外傷眼睛失明第一名」,因為糖尿病的病患人數多,導致患者數也較多。王治元提醒,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第5年開始,要做嚴格追蹤,且有些人因為家族遺傳,網膜比較脆弱,所以會提醒患者定期追蹤;至於第二型患者,確診後,直接做糖尿病的併發症篩檢。病史愈久愈容易發病,即便血糖控制好也不能完全避免,一定要到規律到眼科就醫,觀察眼睛的變化並治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06 醫療.泌尿腎臟
50歲以上男性注意!頻尿、夜尿、尿不乾淨…攝護腺肥大別再吃紅肉!一文看懂6大飲食要點
隨著年紀增長,男性攝護腺組織增生機率也隨之上升,50-60歲男性約有50%有攝護腺肥大之現象;80歲攝護腺肥大比例達75%;90歲約9成有攝護腺肥大。攝護腺肥大是什麼?攝護腺肥大前兆有哪些?手術有哪些種類?飲食禁忌為何?一文看懂攝護腺肥大症狀自我評估、改善辦法。攝護腺是什麼?攝護腺肥大5原因攝護腺位在膀胱出口正下方直腸的正前方,下面接著尿道,為男性才有的器官,又稱為前列腺,是下尿路必經通道,與分泌腺體、生殖功能有關。隨著年紀增長,攝護腺會產生良性增生變化,當組織逐漸增生則會造成攝護腺肥大,進而引起排尿障礙。根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簡宏祐表示,良性攝護腺肥大在醫學上的定義為組織學上的細胞增生、腺體腫大,造成臨床上尿道阻塞症狀,俗稱下泌尿道症候群(lower urinary tract syndrome,LUTS)。造成攝護腺肥大的原因,包括:.年紀:攝護腺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大.男性荷爾蒙:荷爾蒙刺激造成組織增生.生活習慣:抽煙、喝酒、肥胖.內科疾病:肝硬化、高血壓.其他:種族、社會經濟地位、遺傳基因等攝護腺肥大7症狀、3階段攝護腺肥大常見症狀如下:.尿流細小、無力.小便須等待一陣子才能解出來.餘尿感,老是覺得膀胱裡的尿液無法完全排空.頻尿,剛上完小便1-2小時內又需再次小便.解尿要用力、解完後滴滴答答.來不及解尿,有時一尿急會來不及上廁所.夜尿次數增加,晚上睡覺需起身小便數次攝護腺肥大3階段症狀依上述提及之症狀又可劃分為3階段。根據臺安醫院衛教資料指出,攝護腺肥大症狀有早期、中期及晚期3階段,症狀分別如下:1.早期:尿道因壓迫而產生阻力,膀胱仍可有力收縮及排尿;夜尿次數增加,出現不舒服排尿症狀但尚未出現殘尿。2.中期:膀胱無力出現殘尿,假使惡化甚至會有血尿。3.晚期:排尿需花費長時間會造成阻塞性腎功能障礙,甚至無法順利排尿(尿滯留),若不治療會危害到身體健康。 攝護腺肥大症狀自我評估攝護腺肥大需要治療與否,可依症狀輕重來評估,症狀輕度者觀察追蹤即可、中度症狀以上的者才需要以藥物或手術治療。以下整理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問卷IPSS(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攝護腺肥大治療分2種:藥物、手術在治療攝護腺肥大前,泌尿科醫師常會先以肛門指診 ,了解攝護腺體積並經由觸診篩檢攝護腺癌,會經直腸或腹部超音波客觀測量攝護腺體積,並瞭解是否有攝護腺中葉肥大或攝護腺癌之可能,排除癌症可能性後,再依患者症狀對症下藥。攝護腺肥大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3種:甲型腎上腺受體阻斷劑,放鬆攝護腺及膀胱頸平滑肌,減少尿流阻塞,有助改善中重度下泌尿道症狀;5a還原酶抑制劑,抑制男性荷爾蒙轉化為攝護腺可利用之形態,避免攝護腺持續增生並使攝護腺體積縮小,適用於攝護腺體積>30mL,同時患有中重度下泌尿道症狀之患者;PDE5抑制劑,可改善性功能障礙及攝護腺肥大的中重度下泌尿道症狀,目前僅Tadalafil(5mg,每日錠)獲歐洲泌尿醫學會治療指引許可,可用於治療男性下泌尿道症狀。若患者已出現反覆泌尿道感染、尿滯留、膀胱出口阻塞相關的腎功能惡化、膀胱結石,攝護腺肥大引起的反覆血尿等攝護腺肥大引起之嚴重症狀,則應接受手術治療;或是藥物治療無效、副作用太大也可考慮。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指出,攝護腺肥大手術方式包括單極經尿道攝護腺刮除手術適用於攝護腺體積30-80ml且合併中度以上的下泌尿道症狀;雙極經尿道攝護腺刮除手術相較於前者有較高安全性;開放式攝護腺切除手術主要用於80ml且有中度以上的下泌尿道症狀,因微創技術進步,逐漸攝護腺雷射手術取代,已較少使用;攝護腺雷射手術安全性及止血效果優於經尿道攝護腺刮除手術,服用抗凝血劑或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之病患均適用。攝護腺肥大如何改善?7大飲食禁忌、保養改善攝護腺肥大的關鍵莫過於預防勝於治療。若已有排尿症狀者,應儘速就醫,遵循醫囑進行治療並調整生活習慣、飲食等。生活調整包含戒菸、戒酒,保持心情愉悅、避免壓力過大;避免久坐、久蹲、久站使骨盆腔充血,惡化小便症狀;避免服用含有抗組織胺或抗乙醯膽鹼之藥物,以免加重排尿症狀。根據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指出,攝護腺肥大飲食保養應注意以下幾點:.避免憋尿並適時補充水分:切勿一下喝太大量液體或利尿飲品,如:酒、濃茶、咖啡,會使膀胱快速膨脹而影響收縮功能,以及多吃蔬果等高纖食物以預防便秘,避免刺激攝護腺而影響排尿。.少吃紅肉,多吃白肉:攝取過多脂肪會刺激荷爾蒙過量分泌導致攝護腺癌生成,減少紅肉(如豬、牛、羊)、富含油脂魚類(如鱒魚、鯰魚、人工飼養鮭魚)食用量,多吃雞肉、火雞肉、鱈魚、旗魚、鮪魚、大比目魚等白肉,以降低攝護腺癌風險。.多吃含鋅食物:鋅在精蟲及攝護腺保健上有益處,可多食含鋅食物,如:牡蠣、海鮮、蛋、肉類、全穀類、堅果類、大豆、南瓜子、花椰菜、花生、紅蘿蔔等。尤其南瓜子含有抗氧化劑、維生素E及植物性化學物質,會干擾前列腺素代謝,有助改善括約肌機能、調節尿液排泄並增進膀胱肌肉彈性,進而改善攝護腺肥大症狀並預防攝護腺癌。.含茄紅素食物:茄紅素可抑制攝護腺相關疾病並減少發生率,其抗氧化作用可與維生素E及s-胡蘿蔔素一同對抗自由基破壞正常細胞。蕃茄、紅色西瓜、葡萄柚、木瓜、紅柿、葡萄、櫻桃、紅甜椒、芭樂等都是良好攝取茄紅素的天然食物。.微量元素硒(Selenium):硒是一種抗氧化劑,參與前列腺素的新陳代謝作用,可預防抑制惡性腫瘤,尤其是攝護腺。含硒食物包括啤酒酵母粉、大蒜、洋蔥、鮪魚、鯡魚、綠花椰菜、小麥胚芽、全穀物、芝麻、紅葡萄、蛋黃、香菇等。.富含異黃酮和黃酮類食物:生鮮蔬菜水果、黃豆、黃豆製品及豆漿富含異黃酮和黃酮類,可與女性荷爾蒙競爭接受體,進而減少女性荷爾蒙結合到細胞外,也可作為抗氧化劑清除游離基,抑制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的刺激。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生老死不可避免,但「病」卻不一定!洛桑醫師揭開健康長壽的關鍵.盤點臨終病患「人生最後悔5件事」!醫:做好4件事活出無憾人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05 養生.運動健身
減脂前先看這篇! 體脂越低越好嗎? 健康體脂率建議、減脂正確觀念
很多人普遍誤解體脂率越低越好,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體脂率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對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那我們該如何達到身體的健康平衡呢?今天Candice就要和大家分享,對於改善過高體脂率的問題。編輯推薦【心理測驗】你幸福嗎?十個習慣告訴你!經典不敗的冬季時尚單品「帽T」!7款穿搭推薦,酷帥、浪漫、慵懶風格一應俱全!體脂率是指體內脂肪所占的比率,計算方法是將體重中的「脂肪重量」除以「總體重」,再乘以100%。Candice指出,女性的正常體脂標準大約在20-25%之間。低於17%時,賀爾蒙受影響,可能導致經期不規則和情緒不穩定。而高於30%時,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針對減脂,Candice提出三點建議。在飲食方面,她建議控制熱量攝取、增加原型食物的攝入,多喝水有助於新陳代謝,減輕水腫。在運動方面,她建議每周至少進行三次阻力訓練,可以搭配有氧運動以提高減脂效果。而最關鍵的是循序漸進,保持良好運動習慣。祝大家都能擁有健康自信的體態,還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嗎,趕快關注訂閱女子漾吧!編輯推薦夢幻腿型不再遙不可及!小紅書爆紅瘦腿操 3分鐘5個動作輕鬆擁有纖細美腿2024熱門台劇開拍!《我們與惡的距離2》5大看點,周渝民、薛仕凌雙視帝比拚演技!「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
2023-12-04 焦點.元氣新聞
掌握用餐小技巧 年末聚餐不怕「吃不消」
年尾歲末,應酬一個個來,接二連三的聚餐局容易讓身體「吃不消」,嚴重時不僅會不舒服又囤積過多脂肪,倘若還吃進有害物質,就怕身體毒物累積超標讓健康亮紅燈。有哪些是不經意吃進體內的毒素?這些毒素包括劣質油、重金屬、塑化劑、藥物殘留、化學物質、食品加工劑、環境毒素等。長期都會影響身體體質。那麼,到底該如何在「吃」的時候就做好第一道把關,降低有害物質進入體內的機會又同時調整體質呢?專業藥師說,想要在吃的時候同時調整體質,除了用餐時盡量選擇吃清淡、不油膩的餐點外,還可以在餐前搭配輔助品,幫助身體代謝吃進去的物質。活性碳成份可作為調整體質的小幫手,但要選擇經國際標準認證的嚴格檢驗,確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適合人體食用。活性碳是優秀的吸附劑,屬於小分子活性碳,為一種多孔性物質,藉由物理性吸附力與化學吸附力,可以吸收不良物質。目前市面上有業者引進西班牙大廠生產所製造的小分子活性碳,結合活性碳及9種複方成分可以幫助身體代謝,內含茴香油、薄荷油、大豆油、卵磷脂等成份。茴香油是身體淨化油,薄荷油則常用來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大豆油和卵磷脂利於潤滑,幫助身體代謝力,卵磷脂更是能促進新陳代謝。平日除健康正確飲食外,可妥善運用工具達到事半功倍之效,輕鬆面對應酬飯局,讓日常無負擔。專業藥師也提醒,嚴重便祕者不建議食用,如有食用其他藥物者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
-
2023-12-03 醫療.骨科.復健
35歲後骨質開始流失 別讓自己變骨鬆預備軍
骨頭的健康與否密切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尤其是老年人若骨質疏鬆,肌肉又不斷流失、缺乏肌力訓練,不僅肌肉乏力容易失去平衡跌倒,一旦跌倒也容易骨折。過了35歲以後,骨質便開始流失;到了65歲,每年更是骨質流失急行軍,要做好骨質保衛戰,必須擁有正確的觀念。聯合報元氣健康講座邀請骨科醫師,面對面與民眾衛教,做好觀念備戰。最怕骨折臥床!骨鬆居長者「常見慢性病」的第四位。根據國健署統計,骨質疏鬆症已成為65歲以上長者「常見慢性病」的第四位,千萬不可輕忽。全台將近700萬人口有骨鬆的問題,更多時候自己「並不自知」,直到跌倒、骨折發生後,復原時程漫長,最終演變成需要長期臥床、需要人照料的窘境。元氣健康講座「保骨補鈣有一套骨質優化無煩憂」邀請慈民骨科院長、宏恩醫院骨科、中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盧異光,向民眾說明「骨科學」。盧異光說,每個人的骨骼是透過「成骨細胞」、「破骨細胞」來進行新陳代謝,因此不同部位骨折復原時間都不同,平均手指4周、手腕6周,若是大腿、小腿等大部位骨骼則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復原,全身的骨骼大約3年會「煥然一新」一次。男女一到更年期,成骨細胞居劣勢,骨鬆開始發生。骨骼受損的復原期間並不算短,若要保持健康的骨骼,就更得瞭解到自己的骨密度健康狀況,尤其許多人並不了解自己其實已經是「骨鬆預備軍」。盧異光指出,成骨細胞會讓骨骼變強壯,但到了30歲左右便開始逐漸走下坡,通常30至35歲成人的骨量最好,後續便以每年0.2%的速度流失骨質;65歲以後更以每年2%至5%速度加速流失,不可不慎。「成骨細胞一旦少於破骨細胞,就容易骨鬆。」盧異光說,女性荷爾蒙有抑制破骨細胞的功效,男性的睪固酮也同樣能夠減少破骨細胞,因此一旦到了更年期,成骨細胞就會逐漸屈居劣勢,骨鬆便容易發生。九成民眾鈣質不足,需長期補充足夠鈣質。除了成骨細胞、破骨細胞的功能外,鈣質攝取對於骨密度影響也是相當重要,但調查顯示,全台其實高達97.6%的國人都鈣質不足,因此,市面上有許多鈣營養補充品,也名列國人最常攝取的保健品第二名。盧異光說,常見大致有幾類,碳酸鈣類吸收率約27%,檸檬酸鈣類吸收率約35%,但碳酸鈣易有脹氣、便祕等副作用,導致民眾無法長期使用,補鈣效益也不顯著。目前市面上有較新型的非晶鈣(ACC),研究顯示溶解度、吸收率都很高,可有效的提供鈣質,讓骨骼利用,減少副作用的產生;更可同步刺激成骨細胞增生,臨床應用上已有改善骨密度、縮短骨折病患復原期的多起案例。30多歲骨質巔峰建議作檢查,可當日後監測基準。盧異光說,生活中種種因素都會影響骨質,長期服用類固醇、更年期後、酗酒、抽菸、熬夜、缺乏運動、營養不均衡都是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之一。特別是父母兄弟姊妹有骨質疏鬆、身高開始變矮、體態明顯愈來愈駝背的人,更是高風險族群。目前骨科中一致認定的「黃金標準」即為「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DEXA)」檢查,放射量很低,符合條件下也有健保給付,建議民眾在30多歲骨質巔峰時,就可以開始檢查骨密度,作為後續監測的基準。預防骨鬆兩大原則1.營養補充要留意,增加鈣質吸收率。影響鈣質吸收的食物、藥品相當多,抗憂鬱劑、碳酸飲料,菠菜由於含有草酸,讓鈣不容易被吸收,建議與鈣片間隔一個小時再食用。腎功能不好的民眾則不建議吃檸檬酸鈣,恐造成腎臟過大負擔。盧異光建議,每天可喝兩大杯牛奶補充鈣量,或是透過營養補充品,每天可曬曬太陽20分鐘取得維生素D。2.骨骼肌肉不可分,要做有效運動。運動對骨質來說至關重要,但重要的是「有效運動」。盧異光說,骨骼跟肌肉密不可分,因為骨骼的強壯得與肌肉在「拮抗作用」中訓練,若是經常臥床的人骨質疏鬆,補充再多營養品也都無法改善,是典型的「失用型骨質疏鬆」。訓練骨質的運動基準要以「肌肉有收縮、拉扯骨頭」且時間不低於30分鐘。平時上班族久坐,則建議每小時做各30秒的「手指、手腕、手肘」轉動,腳部踢一踢、扭一扭,打斷工作的連續性,讓肌肉放鬆一下,避免肌肉問題影響到骨骼健康。
-
2023-12-01 養生.運動健身
新手健身必做入門攻略 教練親授背腳胸臀 四部位訓練教學
不論出於健康、身材、減重或純粹樂趣等不同的動機,男女因擁有先天不同的身體結構,其健身目標和訓練自然也會有所區別。對於想透過健身改變自己的女性,最重要的入門訓練部位是哪些呢?編輯推薦宮鬥劇迷必看!《藥師少女的獨語》5大看點,女主角「貓貓」竟不是顏值擔當,而是「比女人還美」的壬氏!宋江致命吸引力太強烈!《與惡魔有約》開播5大亮點,金裕貞千金穿搭詢問度破表! YouTube 香港健身小老闆Zoe李芷慧,致力於推廣女性運動風氣,並希望所有女性都能享受健身樂趣。她建議,可以從背部、腳部、胸部和臀部四個部位開始訓練,每天專注於其中一個部位。在影片中,Zoe循序漸進地介紹了每天的訓練,第一天是背部訓練,同時也可以強化二頭肌;第二天是腿部訓練,促進新陳代謝,對於減脂減重非常有幫助;第三天是胸部訓練,不僅有助於塑造胸部線條,同時還能鍛鍊三頭肌和肩膀肌肉。至於第四天則是專注於臀部訓練,強調訓練臀大肌和臀中肌。 Zoe健身教練特別強調,想擁有蜜桃臀,臀部肌肉的訓練可以單獨進行強化。影片最後,她還額外分享了腹肌訓練和有氧運動的技巧。祝大家都能擁有健康自信的體態,還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嗎,趕快關注訂閱女子漾吧!編輯推薦夢幻腿型不再遙不可及!小紅書爆紅瘦腿操 3分鐘5個動作輕鬆擁有纖細美腿2024熱門台劇開拍!《我們與惡的距離2》5大看點,周渝民、薛仕凌雙視帝比拚演技!「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
2023-11-27 養生.聰明飲食
「天然礦泉水」梨子能養顏美容、入藥治咳嗽!不只夏秋才產,一圖看13項品種產季
梨子不僅口感清爽,含有多種營養素,能利尿消水腫、降血壓、血脂,好處相當多。不過更為人熟知的是,梨子能入藥止咳。以下介紹梨子功效與營養,以及台灣13種梨子品種、產季。梨子營養成分水梨有「百果之宗」、「天然礦泉水」的美譽,吃起來不但香味佳、清脆可口,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蘋果酸、檸檬酸、果糖、維生素B1、B2、C等。梨子6大功效營養師高敏敏曾於粉專分享,梨子不僅能消水腫,還有助於新陳代謝。以下盤點梨子的六大功效好處:.利尿消水腫:水梨富含鉀, 可以幫助人體排出多餘水分,消水腫。所以鈉含量攝取太多時,可以吃高鉀食物幫助代謝。.補水解渴:一顆水梨的含水量,高達90%,不僅可以解渴消暑,也能讓角質保持水分。.軟化便便:山梨糖醇可以軟化便便,吸收充足的水分後 會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排便,維持腸道健康。.養顏美容:水梨含有維生素C,可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幫助養顏美容。.降血壓/血脂:鉀可幫助細胞、組織運作,調整血壓,果膠則可以降低膽固醇。.促進代謝:天門冬胺酸合成蛋白質後,可以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吃梨子能止咳?注意生梨、熟梨功效相反!新北市藥師公會說明,有些人認為,吃梨子可以改善咳嗽的症狀。台灣中醫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翁瑞文醫師表示,雖然梨子多汁,具有潤肺、化痰止咳、退熱降火等好處,但民眾應特別注意生吃、熟吃的差別,因為生梨性寒,熟梨性溫,兩者性質並不同,差異也相當大,用於改善咳嗽症狀的時機也不一樣。翁醫師指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認為,屬於風熱型咳嗽的患者,通常會出現咳嗽、黃痰、痰質濃稠等症狀,像這種情況就可以「生吃梨」來改善症狀,因為中醫有所謂「熱者寒之」的說法。翁瑞文醫師指出,當咳嗽病久遲遲不癒的時候,就會轉成虛寒型咳嗽,因為中醫有「久咳必虛」的說法,若咳嗽遲遲沒有改善的話,往往導致正氣虛弱,這時候可以用「川貝冰糖燉梨」來改善症狀。「川貝冰糖燉梨」作法:需準備梨子一個、川貝粉二錢、冰糖少許,然後把水梨挖空去核,放入川貝粉、冰糖,接著燉熟即可食用。 .風熱型咳嗽:咳嗽、黃痰、痰質濃稠/生梨(寒性).虛寒型咳嗽:久咳不癒/ 熟梨(溫性) 梨子燉熟之後成為熟梨,雖然梨子性寒,但這時候熟梨的寒性會消失,同時轉變成溫性水果。至於川貝性苦、甘,微寒,歸肺、心經,能清熱化痰,潤肺散鬱。梨子也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藥材,不但果實可入藥,連梨皮、梨葉都可以入藥使用,用途相當廣泛。梨子3大禁忌,一天最好一顆為限梨子不僅是低GI的健康水果,熱量也相當低,不過在食用上仍有一些禁忌需特別注意: 高敏敏營養師建議,一天不宜吃超過一顆水梨,對於腸胃敏感的人,吃過多可能會出現腹瀉症狀。 對於需限制鉀離子攝取的腎臟病患,以及需限制糖分攝取的糖尿病患,仍須謹慎食用。 臨床毒物科醫師楊振昌曾受訪指出,梨子、蘋果、櫻桃等水果的種子,都含有氰化物,它會抑制身體利用氧氣,如果民眾把種子咬碎吃下肚,大量誤食,可能出現缺氧、代謝性酸中毒,嚴重甚至會導致抽筋、休克,甚至死亡。如何挑選梨子?如何買到好吃的梨子?農業易遊網以下分享5個挑選梨子的小撇步:.外觀是否端正。.果皮要薄而光滑,色澤均勻且無外傷,如果有斑點則越小越好,出現黑斑就代表梨子不新鮮。.果肉摸起來要硬實。.果蒂附近如出現發酵味道代表果肉已經開始腐敗。.保存梨子時可用兩層報紙,單顆分別包好後放入冰箱冷藏即可,約可保存1~2週。梨子不只秋天才有!13種梨子品種比一比農糧署在臉書發文分享,臺灣梨子依不同產期及栽培海拔,可分為三類,其一是「低需冷性品種」,在1890年由先民自華南地區引進,適合於低海拔地區種植,果皮粗糙,口感也較為酸澀;其二是「高需冷性品種」則只有在高海拔山區才能正常開花結果,又以梨山地區為主要產地;最後則是「高接梨」,這是1970年由臺中農友張榕生先生開發的技術,以低需冷性品種作為砧木,將高需冷性品種的梨穗嫁接於上,故稱之為「高接梨」,自此開啟了中低海拔地區,也能生產好品質高海拔梨的契機。下圖為台灣13種梨子產期介紹:台灣13種梨子產期介紹。(圖片/取自農糧署。) 橫山梨(粗梨)-低海拔梨產期為4月至5月、8月至11月。橢、扁圓果型,深褐色果皮,口感粗、纖維多,略帶酸澀。 秋水梨-高接梨產期為4月至7月;高海拔梨產期為9至10月。橢、扁圓果型,青黃色果皮,果肉爽脆清甜。 幸水梨-高接梨產期為5月至6月。扁圓果型,光滑褐色果皮,帶香氣、糖度高,細緻多汁。 新興梨-高接梨產期為6月至7月。橢、扁圓果型,褐色果皮,果肉細脆多汁。 豐水梨-低海拔梨產期為5月至7月。橢、扁圓果型,光滑褐色果皮,多汁略帶酸度。 新世紀梨-低海拔梨產期為6月;高海拔梨產期為8月至9月。橢、扁圓果型,黃綠或白色果皮,甜脆多汁耐貯藏。 黃金梨-高海拔梨產期為6月至8月。圓果型,黃綠或金黃色果皮,口感甜脆。 新雪梨(總統梨)-高海拔梨產期為11月至1月。圓大果型,光滑褐色果皮,甜中帶酸、香氣十足。 烏梨-低海拔產梨產期為9至12月。圓小果型,深褐色果皮,酸度高,通常加工醃製後食用。 馥梨-高海拔梨產期為8月至9月。似西洋梨果型,綠黃色果皮,果肉微酸,帶濃郁清香。 蜜雪梨-低海拔梨產期為7月;高接梨產期為6月至7月。圓果型,果皮斑點明顯,非常多汁帶酸度。 蜜梨-低海拔梨產期為7月;高海拔梨產期為9月至11月。頂端爪型隆起,褐色果皮,甜度高帶蜂蜜味。 寶島甘露梨-高接梨產期為7月至9月;高海拔梨產其為9月至11月。圓大果型,淡褐色果皮,果肉細緻耐貯藏。【資料來源】營養師高敏敏、臨床毒物科醫師楊振昌、新北市藥師公會、農業易遊網、農糧署【延伸閱讀】 容易感冒、長皮蛇...竟是因為體內少了這個!營養醫學博士:吃7種食物就對了(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26 養生.健康瘦身
不需要節食就能甩掉肥肉 研究揭這時間點喝水500毫升有助減重
對於那些拚命想以節食和運動來減重、但站上磅秤卻沒有看到效果的人來說,現在有個好消息。兩位醫師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減重訣竅。根據生活新聞網站Irish Star的報導,這個方法不需要節食、服用保健品或加入健身房,所需要的只是堅持下去。標題名為「減重小訣竅」的影片中,兩名醫學專家概述了他們的簡單祕訣就是「吃飯前喝水」。研究顯示,與沒喝水相比,飯前喝下500毫升的水,不僅能提高新陳代謝,還能有助減重。兩人異口同聲地表示,通常喝的水越多,身體就越健康,「就是這麼簡單」。從科學角度看,喝水有助於減重是不爭的事實。英國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研究發現,在飯前半小時喝500毫升的水,可減輕體重;遵照此方法者比不這樣做的人平均多減了1.3公斤。在為期12周的時間裡,先喝了水的人體重減輕了4.3公斤,相較之下,飯前不喝水的人體重只減輕了0.8公斤。伯明翰大學健康與照護研究中心(NIHR)前臨床講師帕雷蒂(Helen Parretti)說,這些發現的妙處在於簡單易行,只要在正餐前喝一品脫水(約570毫升)、一天三次,就有助於減輕體重。她說,如果結合增加運動量與奉行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人們以健康的速度來甩掉身上的脂肪;而將這個方法融入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幾乎可說不費吹灰之力。 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25 醫療.中醫
暴肥、長痘痘、月經不順...是內分泌失調嗎?該看哪一科?中醫師推3食材助調理
長痘痘、月經失調就是內分泌失調嗎?「內分泌失調」可能沒你想得這麼簡單!以下為您介紹內分泌失調症狀、原因,以及治療方式。內分泌失調是什麼?新北市藥師公會說明,所謂「內分泌失調」代表荷爾蒙的不穩定狀態,分泌過多或過少,都會損害身體。內分泌指的是分布在人體內的激素,經過血管、血液循環到身體各部位,由於沒有獨立管腺,所以稱為內分泌,包括甲狀腺、副甲狀腺、腦下垂腺、腎上腺、睪丸、卵巢、胰臟功能等都跟內分泌有關。啟新診所亦指出,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現內分泌失調,尤其是女性受內分泌失調之苦的人,不勝其數,更要加強認識與防範。內分泌失調的原因是什麼?跟月經有關嗎?男女性都有可能出現內分泌失調,其原因相當廣泛,霍普金斯診所以下列出內分泌失調的8種可能因素:.遺傳因素:有些內分泌失調原因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某些內分泌疾病在家族中可能有較高的風險。.生活方式和營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規律的飲食、缺乏運動、壓力過大和睡眠障礙等,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原因。.環境因素:暴露在某些化學物質、藥物或有害物質中,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例如某些農藥、塑料中的鄰苯二甲酸酯 (Phthalates) 等。.腺體問題:某些腺體的功能異常,如甲狀腺、腎上腺、腦下垂體等腺體出現問題,可能導致相應激素的分泌不足或過多,進而引起內分泌失調原因。.荷爾蒙治療:一些醫學治療,如使用激素或荷爾蒙療法,可能干擾自然的內分泌平衡。.生理階段:女性在生理階段如月經週期、懷孕、哺乳、更年期等,身體會產生較大的激素變化,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原因。.疾病和手術:某些疾病和手術可能影響內分泌器官的功能,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多囊卵巢綜合症等。.藥物使用:某些藥物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例如某些抗生素、心血管藥物、抗憂鬱藥、安眠藥等。內分泌失調症狀有哪些?「這激素」過少恐不孕新北市藥師公會指出,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包括腦下垂體、腎上腺、甲狀腺、胰島素和性腺,這些腺體相互聯繫調節,對器官的機能活動有重要影響。若內分泌系統不正常,可能出現以下症狀:.影響皮脂,長痘痘.導致肥胖.新陳代謝症候群.骨質疏鬆.慢性疲勞症候群.自律神經失調.心血管和腫瘤此外,主宰女性健康的三大內分泌:「雌激素」、「黃體素」、「雄激素」。若稍有不平衡就會出現不適症狀。新北市藥師公會分別列出雌激素、黃體素、雄激素的功能,以及分泌異常可能導致的症狀:功能.雌激素:主要影響女性的第二性徵,促使陰道、子宮、輸卵管及卵巢發育成熟,讓肌膚光滑細緻。.黃體素:可讓子宮內膜有良好的分化、脫落,形成月經。.雄激素:可刺激女性的性慾。症狀 內分泌失調如何治療?可以看哪一科?若發現自己有內分泌失調相關症狀,建議去內分泌科或婦產科就診。內分泌失調該如何治療?以下霍普金斯診所列出6大治療方式:1.藥物治療:對於某些內分泌失調,醫生可能會開出藥物來調節激素水平,例如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胰島素注射治療等。2.激素治療:對於一些內分泌腺體功能不足的狀況,可能需要進行激素替代治療,以補充體內缺乏的激素。3.手術:在一些嚴重的內分泌失調情況下,可能需要通過手術切除異常腺體或腫瘤,以恢復正常的激素分泌。4.改變生活方式:有些內分泌失調與生活方式有關,如過度的壓力、不規律的飲食、缺乏運動等、睡眠問題,改變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對恢復內分泌平衡有幫助。5.營養補充:在某些情況下,營養補充劑可以幫助改善特定的內分泌問題,例如維生素D補充對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可能有幫助。6.避免激素干擾物質:有些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功能,減少接觸這些激素干擾物質可能對內分泌失調有幫助。內分泌失調吃什麼改善?中醫推3類食材調理真如中醫診所指出,平時飲食方面最好以清淡為宜,少吃寒涼、油炸、辛辣食物。若欲以食療養肝、養腎、補脾胃,調理內分泌問題,則可以選用以下食材:1.養肝食材肝在五行中對應「木」,顏色對應「青色」,所以深色蔬果如花椰菜、蘆筍、菠菜、葡萄、藍莓等一定沒有錯;多吃甘味的食物如南瓜、栗子、核桃、紅棗等也可以。蛤蜊湯、鮭魚、薑黃、豆腐、柑橘等也是常見養肝食材。肝喜疏暢條達,壓力大的族群也可喝喝疏肝解鬱的花草茶如薄荷、玫瑰花、洋甘菊等。咖啡的綠原酸、綠茶的兒茶素,也都能養肝。2.養腎食材養腎就選黑色食材如黑木耳、黑米、黑豆、黑芝麻、黑蕎麥、龍眼肉、海帶、烏骨雞等。堅果類、枸杞、干貝、山藥也都很不錯。所以,常見的桂圓紅棗茶就十分適合啦!3.補脾胃食材穀類如米、小米、小麥等是健脾首選。黃色食材如南瓜、玉米、番薯、黃豆、木瓜等也都相當好。另外,薑、蓮藕、山藥、秋葵等,也都有益於脾胃。平常也可以簡單的四神湯,含有蓮子、茯苓,可調補脾胃。資料來源:Dr. Williams、啟新診所、霍普金斯診所、新北市藥師公會、真如中醫診所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內分泌失調到底是什麼?真有所謂內分泌失調嗎?.內分泌失調都跟它有關!醫曝腦下垂體功能異常會造成哪些症狀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23 醫療.新陳代謝
一天吃三餐好還是只吃兩餐?不止空腹血糖降,研究列5改善數據做這建議
我們一吃完飯,通常很快就會去洗碗、回頭去工作或繼續做想做的事。然而,當我們吃飽以後,身體器官才剛剛要開始工作—在我們吃完最後一口食物以後,它們平均會繼續工作四個小時。這段忙碌的時間就是我們說的「進食後」或餐後狀態。餐後狀態會發生什麼事?餐後狀態是我們一天中發生荷爾蒙和炎症變化最劇烈的時刻。為了消化、分類和儲存我們剛吃下肚的食物中的分子,血液會湧入消化系統,荷爾蒙也會像潮水一樣拚命分泌。有些系統會暫停運作(包括免疫系統),其他系統則會被激發(例如脂肪儲存)。胰島素濃度、氧化壓力和炎症會增加。飯後血糖或果糖飆升得越高,身體就越需要應對餐後狀態,因為它需要控制更多的自由基、糖化作用以及釋放的胰島素。有餐後狀態是正常的,但人體也得耗費時間去處理它。處理一頓飯吃下的食物或多或少需要耗點精力,至於耗費多少,取決於我們剛剛攝取的葡萄糖和果糖的量。一天有24小時,我們通常大約有20 個小時處於餐後狀態,因為我們平均每天吃三餐,外加兩頓零嘴。過去的生活不是這樣的:一直到1980 年代以前,人們只吃兩餐,中間並不常吃零食,所以只有8 到12 個小時處於餐後狀態。零食是1990 年代的發明,跟低腰牛仔褲一樣(要穿這種褲子之前,請三思而後行)。當我們的身體不處於餐後狀態時,事情就好辦多了。這時器官就會負責清理任務,用新細胞替換受損細胞,同時清理體內的系統。例如,只要我們幾個小時沒有吃東西,小腸就會發出咕嚕聲,表示清空的消化道正在清潔內壁。當我們不處於餐後狀態時,胰島素濃度就會下降,身體就可以重新燃燒脂肪,而不是儲存脂肪。你可能聽人說過,史前時代的人可以長時間不進食。這是因為我們可以輕易在使用葡萄糖作為燃料(來自最後一餐)和使用脂肪作為燃料(來自脂肪儲存)這兩種模式之間切換。正如先前所講,這種轉換能力稱為代謝靈活度。它是新陳代謝是否健康的主要衡量標準。要增加新陳代謝靈活度,用餐時請吃得更多,讓你更有飽腹感,這樣就不需要每隔一到兩個小時就得吃一次零食。這跟一般人想的不一樣,因為我們通常認為,要「少量多餐,一天吃六頓」,這樣比吃兩頓或三頓大餐更好。然而,研究結果證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針對這點,捷克共和國的科學家在2014 年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測試。他們決定每天的卡路里配額,讓其中一組受測者在兩頓大餐中攝取這些卡路里,而另一組則分成六頓,少量多餐,分批攝取相同的熱量。只吃兩餐的小組不僅減掉了更多體重(三個月內減掉了3.6 公斤,另一組只減掉2.3 公斤),而且他們整體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也有所改善:空腹血糖降低、肝臟脂肪減少、胰島素抗性降低、胰臟細胞變得更健康。攝取相同的卡路里,效果卻有所不同。(我又要講我最喜歡的格言:卡路里不是一切。)另一種改善新陳代謝的方法是所謂的間歇性斷食,你可以一次禁食6、9、12 或16 小時,或者每週有幾天減少攝取卡路里。為什麼說寧可吃飯後甜點當我們不吃零食時,身體系統會有更長的時間不處於餐後狀態。這樣一來,身體就有時間去進行上面提到的清理工作。餐後吃甜點,可以減緩相應的血糖飆升,因為吃完其他食物之後最後再吃糖和澱粉(不要先吃糖和澱粉,或者單吃零食而攝取糖和澱粉),就能讓它們更慢從水槽移動到管道。因此,無論你想吃一片水果、一碗果昔、一顆太妃糖或一塊餅乾,請在飯後吃。圖H6-1 同樣是吃鳳梨,血糖飆升的幅度卻不同。如果你先吃含有脂肪、纖維和蛋白質的食物,然後吃鳳梨作為甜點,鳳梨就不會讓血糖大幅度驟升。把鳳梨作為零食吃的時候,血糖會飆升,即便反應性低血糖的情況的確比較輕,但兩害相權取其輕,血糖峰值越高,導致的症狀就越多。圖H6-2 選擇用餐後攝取糖分的主因是不要讓血糖上下波動。空腹時喝果昔會導致大約2.8 mmol/L 的血糖峰值;飯後吃的話,它引起的整體血糖濃度變化較低。 (本文摘自高寶出版《90%的病,控糖就會好》,作者:潔西.伊喬斯佩 Jessie Inchauspe;譯者:吳煒聲)
-
2023-11-21 養生.抗老養生
冬季第二個節氣「小雪」!曬冬陽補陽氣 這個時間最適合
2023年的「小雪」在11月22日,小雪屬於冬季第二個節氣。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已經進入寒冬,天氣轉冷開始降雪,因此時雪量不多,故仍稱為小雪。台灣北部地區的二期稻作正值收割的時節,南部地區因氣候暖和,仍會進行農產的育種或栽培,僅有高山地區才會降雪。小雪養生8法時節來到「小雪」,此時氣溫逐漸下降,身體因應較低的氣溫,會把大部分的能量用於保持身體溫度,而導致體內防禦力變弱,所以人體較容易被寒氣入侵,一定要多注意「保暖防寒」。整理小雪的養生建議:1.保暖防寒需要特別注意保暖,隨身應該準備較厚的衣物,包含:保暖的長袖衣服、外套、帽子、手套和圍巾,防止天氣寒冷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並且足部也要做好保溫,室內記得穿上襪子或拖鞋,避免雙腳直接接觸冰涼的地板。2.飲食調理冬季是保養脾胃的好時機,飲食最好採「溫補」。多食用溫熱的食物,如:湯品、燉菜、熱飲,避免生冷食物的攝入。中醫認為所謂的腎臟的代表色是黑色,可挑選黑色的食材來保養腎臟,如黑米、黑棗、黑豆、黑木耳、香菇、烏骨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或可以適量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可增強免疫力對抗病原。3.適度運動冬季在中醫屬腎,腎主封蟄,因此要減少過度消耗精神與體力,避免進行高強度運動,選擇適合冬季運動的方式,如室內瑜伽、太極拳、靜坐等,不僅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氣血運行,維持身體健康。4.充足睡眠早睡晚起,調整冬日作息,冬天不適合太早起床。中醫認為早睡:不要在晚上9點之前,也不能太晚,避免在11點後;太早起床是不要早於5點,但不超過7點為原則。小雪後過早起床,因為冬天早晨溫度較低,接觸戶外的寒冷空氣後,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5.曬冬陽補陽氣冬日曬太陽挑選早上6-10點來進行,此時的紅外線可讓人體溫熱起來,有助於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這時的陽光也沒中午那麼炎熱,不會那麼容易灼傷皮膚。6.補充水分冬季時反而讓人容易忘記喝水,要記得多提醒自己喝水,仍需要足夠的水分攝取。適當飲水有助於維持新陳代謝和皮膚健康。7.足浴保健足浴並非用熱水泡腳就好,有一些細節提醒讀者注意,水溫以42度為宜,泡到的範圍約到腳踝上約10~15公分處,可向合格的中醫師購買足浴的專屬藥包,泡腳的時間以15分鐘左右為佳,當流汗過多或感覺虛弱的狀況則要立刻停止,避免發生暈眩的情況。足部有傷口與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可能不適合採用足浴。8.按摩穴位對一些特定的穴位進行按摩,可以養腎,並且促進氣血流通,有助於緩解身體不適。●湧泉穴:位於腳板,在第二、三趾趾縫與腳跟連線的前1/3凹陷處。用大拇指或食指關節在湧泉穴位置順時針畫圈按壓9次,然後逆時針畫圈按壓9次,休息10秒後再重複上述動作,總共3次。●命門穴:在脊椎上,肚臍的正後方。可交替用揉壓或敲擊的方式來刺激,每日約5分鐘。小雪在台灣農村過去常常有製作醬菜的習慣從前台灣農業種植和育種技術較不發達,農村為確保在隆冬時仍有「蔬菜」食用,此時家家戶戶會開始醃製醬菜準備過冬。現在農耕技術較為發達,醃製醬菜的習慣漸趨沒落。台灣過去常見的醬菜:•醃瓜:將越瓜縱向對切後,除籽鹽漬而成,不經太陽照射,瓜皮呈現淺綠色,顏色較冬瓜為深,口感像是未熟、較硬的美濃瓜。•蔭瓜:蔭瓜相當於是口感較爛的醬瓜,即是取較大塊的醬瓜蒸過,再浸泡入蔭油、醬油等較高級的醬汁,經過1~2週的時間發酵熟成,顏色較醬瓜深褐,風味較為回甘,常被用來做苦瓜雞湯。•醬瓜:醬瓜是鄉村常見並常曬於屋簷瓦楞上、廣場的醬菜,其做法是將醃瓜加以日曬,呈現金黃色,並經過水洗步驟,最後再用含有豆醬、醬油、味噌等成分的特調醬汁醃漬。擁有經典的古早風味,常被用來燉瓜仔肉、燉肉或蒸虱目魚、做甕仔雞。•結頭菜:俗稱大頭菜,將底部圓圓大大的球莖削皮後,會呈現白色,接著切成薄片,再經過鹽、醬油醃漬,且通常會再調味成辣味,吃起來的口感像是梨子。•菜心:使用嫩莖萵苣,台語稱為萵菜心(A菜心),切成長條狀後,再經過鹽、醬油醃漬,口感爽脆、類似小黃瓜。•菜脯:蘿蔔在冬天盛產,吃不完就會做成「菜脯」保存,蘿蔔洗淨不削皮,去頭去尾,加鹽施以重壓脫水,經過陽光照射1~2天後呈現金黃色,就加工完成。●貼心提醒:醬菜的鈉含量往往容易偏高,在攝取的時候需要多加留意,尤其是慢性腎臟病與高血壓的患者。參考資料:. 二十四節氣:小雪 . 小雪後氣溫明顯下降 宜早睡晚起、挑選黑色食物保養腎臟.部分內容參考整理自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