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1 醫聲.癌症防治
搜尋
放射線治療
共找到
240
筆 文章
-
-
2022-04-10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王建煊抗癌秘訣 治療交給醫師、心靈寄託交給信仰
監察院前院長王建煊四月九日參加聯合報2022癌症高峰論壇時說,他曾罹患攝護腺癌,過程中他認真聽從醫師擬訂的策略接受治療,心靈也沒有憂傷,用一顆喜樂的心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現在生活工作恢復正常,並持續做公益活動,每天都充滿活力。王建煊是在2018年做攝護腺檢查時,發現他的PSA(攝護腺抗原)指數超過正常值,由於已安排當年三月到美國洛杉磯演講,不方便拒絕別人,於是他仍前往洛杉磯56天,進行了108場演講。從洛杉磯回台灣後,王建煊趕緊到醫院做攝護腺切片檢查,醫師評估他是攝護腺癌「非常高風險群!」他說,當時他並沒有嚇壞了,而是馬上接受醫師的治療策略,先做放射線治療,他說:「雖然治療機器運作聲音吵雜,但躺在裡面就像休息,」他像上班一樣一周去五次,一共治療了一個月。治療時讓王建煊比較印象深刻的是,因為每次治療必須膀胱脹尿才行,他不斷喝水希望尿多;又因為有攝護腺肥大問題,有兩次根本來不及跑廁所,就直接尿在治療枱上,讓他感到不好意思,但護理師替他鋪上墊子後就解決困擾了。王建煊在治癌時也遵從醫囑,打了一年的男性荷爾蒙抑制劑,一開始一次打一針,後來三個月打一針(有增加劑量)後結束治療。日後追蹤也由一個月、三個月拉至半年回診一次,現在他的PSA指數只有零點零一,趨於正常。王建煊回想,一般人一聽到罹癌,可能會有「我是不是快死了?」的反應,或認為有如離死亡很近。但是他沒有這樣想,反而是秉持著聖經箴言:「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信念接受治療,讓他得到了不錯的療效,而繼續恢復精神做慈善公益。王建煊與太太蘇法昭結婚58年沒有子嗣,因此他們成立了台北市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天使居長照財團法人等六個慈善基金會。他說,泰瑞莎修女曾說過她有如上帝的小鉛筆在世間行善,王建煊期許自己也是上帝的小鉛筆,能有機會庇護台灣的貧病者。王建煊指出,根據統計,每個人一生最後的七年會因病而需要照護,尤其最後一年更是難過,像前台視主播傅達仁到瑞士尋求安樂死即可見一班。日前有善心人士捐了三億七千萬元讓他成立天使居長照機構,未來落成後將有六十床做為老人的日照中心;另有四十四床要收沒有子女、孤苦無依和失智老人,「最可憐者優先收,工作人員要他們當成自己的父母親」,王建煊說,他們不僅要照顧這些老人的人生最後階段,還要為這些沒有子女的老人送終。
-
2022-04-05 癌症.皮膚癌
最常見的皮膚癌是它!醫師詳解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癌不同成因與治療方式
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也是自己能「看得到」的器官,因此皮膚癌是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除了黑色素瘤、莫克細胞瘤,及較侵襲性的鱗狀細胞癌外,絕大多數的皮膚癌主要以手術治療;化療、放射線治療則用於無法手術的患者,或是高風險的腫瘤術後輔助治療。馬偕醫院現有皮膚癌治療團隊,核心成員包括皮膚科、整形外科、放射線腫瘤科、血液腫瘤科、皮膚病理科醫師以及癌症個管師,給病人最周全完善的照顧及追蹤。台灣一年約3萬個病例,基底細胞癌為最常見的皮膚癌基底細胞癌占所有人類癌症的25%,成因多與基因突變PTCH1(占73%)或p53(占61%)及患者假日喜歡戶外活動,因而有間歇性紫外線照射相關,因此發生在臉部占了約85%、軀幹約10%。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近26年於馬偕醫院切片診斷的基底細胞癌,發現近2000例中有33例位於生殖器部位,約占1.8%,可見基底細胞癌中p53基因突變並不完全為紫外線造成的癌化。亞洲人的基底細胞癌約八成都帶有色素,臨床上看起來腫瘤也較黑。鱗狀細胞癌主要與長期紫外線照射有關發生原因主要包括器官移植病患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務農者長期紫外線照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者、p53基因突變及幼時飲用地下水造成慢性長期砷暴露。若鱗狀細胞癌大於2cm、腫瘤厚度超過2mm,病理報告顯示為低度分化腫瘤或有神經侵犯,或腫瘤位置在唇/耳,歸類為「高風險鱗狀細胞癌」,要考量淋巴結轉移風險,建議接受電腦斷層檢查。鱗狀細胞癌及基底細胞癌治療方式主要為手術針對高風險的基底細胞癌,如腫瘤大於兩公分,或是長於俗稱H zone位置:眼、耳、鼻、唇及其周圍,或因病人本身免疫不佳,從燙傷、慢性傷口長出來的基底細胞癌等,建議以莫氏顯微手術(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處理,其特色為運用水平切片方式,可完整看到周圍及底部的腫瘤邊界,可達到最高腫瘤清除率,且保留最多正常組織,這對顏面部位及生殖器部位尤其重要。而傳統廣泛切除則是運用垂直切片,只能檢查到小於1%的腫瘤邊界,較易產生偽陰性,也可能造成未來的復發。表淺型基底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原位癌可考慮使用外用免疫調節藥膏如 Imiquimod(樂得美),但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黑色素瘤(melanoma)為高復發易轉移的皮膚癌台灣每年約有250個左右病例,90%位於皮膚,其餘可能長於鼻、口腔、陰道及陰莖黏膜,而皮膚中最常見為足底(包括指/趾甲)約六成。黑色素原位癌,及一期及二期黑色素癌及主要治療方式仍為手術,自1989年起莫氏手術逐漸被重視,包括外國人較常見的臉部/軀幹黑色素瘤,及亞洲人較常見的足底黑色素瘤,莫氏手術顯示有較低局部腫瘤復發率。腫瘤厚度超過1mm的病患建議加上前哨淋巴結檢查。除了原位癌外,一般建議黑色素瘤病患進一步接受電腦斷層或正子檢查,以確立期別及術後追蹤是否有全身性轉移至少五至十年。原位癌病人術後三至五年建議定期返診檢查是否有局部皮膚復發。已有淋巴轉移的第三期及全身性轉移的第四期病患,針對有BRAF基因突變的黑色素瘤可加上標靶藥物,無突變的可以免疫藥物輔助治療。標靶藥物反應率高效果快,且副作用低(主要為發燒),但使用一至兩年之後常會產生抗藥性。根據統計台灣黑色素腫瘤有BRAF突變僅約14.3%。而免疫治療的副作用中最常見為內分泌器官發炎,效果好的病人通常可以維持一段無復發時間及較好生活品質。腫瘤厚度淺的惡性指/趾甲腫瘤可用功能性手術不需截肢最常見的惡性指/趾甲腫瘤為鱗狀細胞癌及甲下黑色素癌。原位癌及較淺的黑色素瘤,若腫瘤厚度小於0.7mm,可用功能性手術去除整個指甲本體(含甲母),保留手指/腳趾不用截肢。保留拇指及大腳趾對病人的功能及美觀有很大的幫助,且術後復發率跟截肢相當。在所有的皮膚癌手術中,手拇指及大腳趾的黑色素癌手術,雖然傷口大小並非最大,但因術後骨頭暴露及神經密集,其術後疼痛程度較明顯,近年傷口照護及止痛方式已改善,如先用人工真皮覆蓋傷口兩至三週,待傷口床的肉芽組織長好再做全層植皮覆蓋。【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王研人醫師】不可輕忽的皮膚癌】
-
2022-03-31 癌症.頭頸癌
口腔正常卻流鼻水 確診竟是口腔癌三期腫瘤竄向鼻竇
彰化縣53歲鍾姓男子去年入秋開始鼻塞、流鼻水,到後來說話、呼吸都受影響,到診所檢查左鼻竇紅腫並長出息肉,服藥沒改善,改到衛福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求診,息肉竟是第三期口腔癌的腫瘤,鍾男聽了有如晴天霹靂。「那麼多人嚼檳榔,我竟然真的命中。」鍾姓病人說,如果嚼檳榔容易罹患口腔癌,他確實不冤枉,畢竟從10幾歲開始嚼食檳榔,嚼了30多年不曾中斷,可是想一想還真不甘心,為何偏偏他會命中?現在最要緊的是先戒掉檳榔和香菸,希望還來得及。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今天表示,鍾姓病人主訴鼻塞、流鼻水好幾個月,左鼻塞得較嚴重,常要用嘴巴呼吸,也因鼻塞,說話會「大舌頭」讓人聽不清楚,還有小朋友笑「鍾阿伯說外星語」,人際關係大受影響。鍾姓病人一口咬定是鼻竇炎之類疾病,自行噴治鼻塞藥劑,好沒久又發作,到診所檢查發現左鼻竇紅腫長息肉,服藥也沒改善,改到彰化醫院看病,經檢查竟發現是口腔癌腫瘤往上侵犯鼻竇腔造成鼻子症狀,鍾姓病人得知實情大感意外,因為口腔都沒不舒服感覺,一次檢查就確診口腔癌進入第三期,心情十分低落。許嘉方說,經過電腦斷層及病理切片、正子攝影等檢查,發現鍾姓病人的左側牙齦內有一個約4公分的惡性腫瘤,往上穿越骨頭,破壞鼻竇腔引起鼻子不舒服等症狀,鍾姓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之後,鼻子不舒服症狀改善很多,但對抗口腔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嘉方表示,研究顯示口腔癌主要是口腔受到長期慢性的刺激,嚼檳榔、吸菸、喝酒、尖銳的蛀牙或不當假牙等都是原因,其中約9成口腔癌患者有嚼檳榔習慣,另有報告指出,嚼食檳榔又吸菸、喝酒,罹患口腔癌機率是一般人的123倍;從各方面的研究及報告來看,嚼檳榔和口腔癌的關係密不可分,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每兩年可免費1次口腔癌篩檢,有嚼檳榔習慣的原住民提早到18歲就可以接受篩檢。
-
2022-03-29 癌症.肝癌
沒BC肝病史 上腹痛檢查竟是肝癌 9旬男樂觀抗癌
台中90歲周姓男子過去沒有B、C肝炎,去年因上腹部不適就醫,意外發現4.5公分大的早期肝臟腫瘤,考量患者年紀太大無法承受手術,侵入性的動脈栓塞或電燒風險也很高,經接受2個月放射線治療配合免疫療法療程,胎兒蛋白指數降至正常值,肝腫瘤也幾乎消失,樂觀抗癌。衛福部台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廖志穎說,臨床上早期肝癌以手術、電燒及栓塞治療為主,但考量高齡長者體力較差,手術、電燒及栓塞都不適宜,藥物治療選擇也較少。化療對肝癌效果不佳,標靶藥物效果有限且副作用大,因此放射線治療與免疫療法就是一個最為安全的選項。廖志穎指出,台中醫院採雙免疫療法搭配血管新生抑制劑,大幅提升治療反應50%~60%,且副作用相對可被承受。肝功能越好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療時的白血球活性也比較好,配合免疫營養素的調理,與高劑量放射線精準破壞癌細胞,能大幅增加療效。廖志穎說明,周姓長者在接受15次的高劑量放射線療程配合影像導引精準定位,搭配每三周的免疫檢查點治療,輔以整合醫學免疫營養調理,周姓長者治療過程中,僅發生過一次的一級皮膚疹反應與輕微疲憊感,其他食慾、精神狀態都很好,體重也維持得不錯,可見高齡癌症患者,在醫療團隊細心的評估之下,仍可以找到最佳的治療組合,在抗癌路上凱旋歸來。
-
2022-03-17 癌症.淋巴癌
2022癌症高峰論壇/早期淋巴癌出現6大症狀要當心!醫:「免疫細胞療法」大幅改變淋巴癌治療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瘤屬於侵襲性淋巴癌,病情又快又猛,容易擴散,每年奪走近九百名病患的生命,一旦復發存活時間更只有六個月。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副科主任王銘崇指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整體治癒率高達七成,十年存活率可達4成5,且隨著新療法陸續問世,佔三成以上的難治與復發患者可望獲得治療曙光。淋巴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第十名,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淋巴癌分類高達六十多種,可以分為低、中、高度惡性,其中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瘤屬於中高惡性,是國人淋巴癌分類中最多的一種,佔中高惡性淋巴癌約五成,病情猛烈,如果不治療只有數周到數月的生命。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不治之症嗎?王銘崇說,因為今日治療武器多元且治療反應良好,臨床以長期無疾病存活為首要目標。整體而言,治療方式包含化療、標靶、放射線治療、幹細胞移植等,患者治癒率達7成,十年存活約有半數,針對難治和復發的患者,目前還有細胞免疫療法,也有望爭取長期無疾病存活。免疫細胞療法可分為兩種,原則皆由病患體內萃取出免疫細胞,經過改造後輸入人體,讓大軍再進入人體進行作戰。第一種是大量複製免疫細胞,讓大軍以量取勝;另一種則是在免疫細胞上安裝可以鎖定突變細胞的基因,幫免疫大軍裝備自動瞄準系統,使其可以精準且持續性的殺滅突變細胞,是專一性存活力強的基因修飾細胞。除此之外,也因為治療武器源於自身細胞,治療期間副作用衝擊相對輕微,患者仍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王銘崇指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隨著醫療科技不斷進步,目前還有許多新的治療已在開發階段,鼓勵病患保持樂觀,與醫師討論對於治療的期待,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早期淋巴癌六大症狀「燒」:突發性但不明原因的發燒,常是38℃左右,且多在下午及晚上出現。「腫」:脖子、腋下、鼠蹊等地方,突然出現無痛卻大於兩公分的腫塊。「癢」:持續性全身發癢的症狀。「汗」:夜間異常出現大量盜汗的情形。「咳」:喘不過氣或是出現不明原因咳嗽的症狀。「瘦」:六個月內體重異常下降超過10%,同時還會感覺到精神疲倦。【癌症心聲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2022癌症高峰論壇】免費報名 https://pse.is/423qsw電話報名:(02)8692-5588 #2698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 精彩活動內容
-
2022-03-12 癌症.其他癌症
台語歌手疑骨髓瘤離世 典型4大症狀勿輕忽
台語男歌手葉勝欽傳罹患骨髓瘤,上月底不敵病魔辭世,享年47歲。醫師指出,骨髓瘤有典型四大症狀「CRAB」,包括高血鈣、腎衰竭、貧血及骨骼病灶,雖症狀不典型、難以及早發現,但現今有藥物可治療,延長存活率也提高,呼籲民眾勿輕忽症狀表現。台大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林建嶔指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疾病,從骨髓增生,屬後天偶發性的基因突變,因血球不斷分裂、製造過程中,偶爾會出現變異,若生長在重要部位,且身體無法清除、代謝,恐導致病灶出現。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游介宇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基因變異,產生癌細胞,與遺傳無關,但不排除與有機溶劑、PM2.5或農藥殘留、自然輻射等周遭物質有關,但之間關聯性尚待確認,能確定的是,老化是導致基因突變的因素之一。骨髓瘤典型四大症狀骨髓瘤典型四大症狀「CRAB」,包括「C」Hypercalcemia(高血鈣)、「R」Renal failure(腎衰竭)、「A」Anemia(貧血)、「B」Bone lesions(骨骼病灶)。疾病多好發於70歲以上的老年人,但30至40歲年輕族也不算少見。相較其他癌症,多發性骨髓瘤並無明確分期別,林建嶔表示,主要透過抽血數據判斷嚴重程度,屬於病程發展較慢的疾病,且加上症狀輕微、不典型,且無腫塊,許多患者以為是骨科問題,後來才轉到血液科,此疾病普遍延遲1至3年確診。游介宇指出,多發性骨髓瘤會導致骨病變、骨折,臨床上症狀通常不典型,除非臨床醫師進一步做免疫球蛋白、骨髓抽血診斷等,近年各科醫師也有越加了解趨勢,發病到診斷時間也慢慢縮短,存活率也較有機會提升。確診後經過治療,存活率多半可達5年以上林建嶔表示,治療多發性骨髓瘤以藥物為主,包括標靶藥物、類固醇等,不太需要做化療,確診後經過治療,存活率多半可達5年以上。游介宇表示,相較早期健保無給付標靶藥物,僅能用化療或幾種標靶藥,平均存活2至3年,現在許多標靶藥物健保給付,大幅提升存活率,且藥物副作用不大,可長期使用。多發性骨髓瘤屬於全身系統性疾病,游介宇表示,大多不用放射線治療,但如果骨頭疼痛或局部病灶,例如某些部位因腫瘤,導致骨頭快斷裂,可經過影像照射,針對疼痛、快骨折部位,進行預防性放射線處理,將腫瘤縮小避免壓迫。70歲以下患者或體力較好的長輩,也可用自體移植手術。林建嶔指出,自體移植是單次高劑量化療,術前先收集患者自身的幹細胞,並以高劑量化療方式,殺死體內癌細胞,再將先前取出的幹細胞回輸到體內,約10天內骨髓可慢慢長出,後續以標靶藥物維持即可。多發性骨髓瘤雖可治療,但無法「痊癒」林建嶔表示,不論是自體移植或標靶藥物控制,都無法將體內骨髓瘤清除乾淨,仍有復發可能性,但臨床統計,老人家即便有多發性骨髓瘤,但多能維持生活品質,死因多半是心血管疾病。游介宇說,此癌症可能復發,但穩定控制住,可與體內殘留癌細胞和平共存。林建嶔說,多發性骨髓瘤早期不容易確診,許多人因骨折、坐輪椅,甚至洗腎後才確診,雖用藥物治療可以改善,但腎功能或行動能力可能難以恢復,建議民眾若有上述四種異狀,應儘速就醫接受治療。
-
2022-03-12 癌症.癌友加油站
2022癌症高峰論壇/王建煊罹癌不害怕:把治療交給醫師、把心交給信仰 !
二月廿一日是節氣裡的「雨水」,雨霧飄渺中,來到前監察院長王建煊位於林口社會住宅一樓的「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行動略不便的王建煊夫人蘇法昭坐在輪椅上,由看護推著來到辦公室等候,「歡迎蘇老師,來!來坐這個大寶座!」 聲音宏亮的王建煊一邊說著,一邊幫忙攙扶太太坐到沙發上,王建煊有如陽光般的溫煦,蘇法昭則像是圍繞著太陽的月亮,兩人在生命的宇宙裡永恆存在。 八十四歲的王建煊和八十三歲的蘇法昭,從成功大學相識、相戀到結婚,已六十多載,基金會人稱「蘇老師」的蘇法昭是中文老師,王建煊從政後,蘇法昭打理先生生活上大小事項,甚至開車載王建煊跑行程,是王建煊最得力的左右手。直到三、四年前,蘇法昭沒由來的跌倒七、八次,王建煊覺得不對勁帶著妻子就醫,才知道她罹患輕度失智症。 王建煊說到自己八十一歲時罹患攝護腺癌,笑稱:「我幾乎快要忘記了,為了正確回答你們,我還特別去問了我的主治醫師。」王建煊指出,自己如同其他老年人一樣,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常一個晚上要醒來好幾次上廁所,他一度想把肥大部位割掉!醫生說,年歲大了,開刀有風險,不建議動刀子。 直到他二0一八年的一次回診,醫師跟王建煊說:「你攝護腺癌的PSA指數超過正常數值很多,還是切片檢查一下比較好。」然而那時王建煊已答應那年的三月要去美國洛杉磯演講,他還是飛去美國五十五天,演講了一百零八場。 王建煊一回台北,趕緊到醫院做攝護腺切片檢查,確認格里森分數達七分,相當於攝護腺癌第三期,「醫師就跟我說,你是非常高風險族群!」王建煊說,其實剛聽到醫師宣布病情的當下,「我好像有點糊裡糊塗的樣子,一點都不緊張!」醫師也為他訂定治療策略,先做放射線治療,不用開刀手術,他就一周接受五次放射線治療,「就像上班一樣,一星期五天到醫院放射線室的治療床躺廿分鐘,連續做了一個月。」 王建煊談起治癌經歷似雲淡風輕,實際上他在做放射線治療時,也出現意外的插曲。因為照射時,膀胱必須要有足夠尿液,否則照不清楚,但是尿液一多,就想小便,「我有兩次照到一半時,就尿在治療床上。」還好治療室工作人員也很有經驗,為他鋪上護墊才解決窘況。 之後,醫師繼續為王建煊施打男性荷爾蒙抑制劑,一開始一個月打一針,後來三個月打一針,就這樣打了兩年,每次定期回診驗PSA指數都過關,只有0.01,治療甚為成功。「攝護線癌細胞喜歡吃男性荷爾蒙,男性荷爾蒙減少,讓癌細胞餓死,現在我好像變得像女人一樣。」王建煊笑說,蘇法昭在一旁補充:「你們不覺得他很溫柔嗎?」夫妻倆笑語如珠,引起眾人哈哈大笑。 如同過去擔任政府首長時的理性,王建煊自我分析,他擔任公職時一年會健檢一次,雖然有時忙碌到兩、三年才檢查一次,但後來養成了健檢習慣,才能和醫師維持暢通管道,瞭解身體狀況,並且得以及早治療因應。現在的王建煊,每天早上七點起床到基金會及各地忙公益事,晚上十點就寢,生活正常。除了把治療交給醫師,王建煊以曾為癌友身分,特別舉聖經箴言所曰:「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這節聖經對癌症病友最重要的是後半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因為罹患癌症,病人常驚慌失措,認為完了,憂傷的靈立刻出現,最後使你骨頭都枯乾,癌症當然不易痊癒。王建煊說他的攝護腺癌,雖然是「非常高風險群」但感謝神,他一點都沒放在心上,自己好像有點傻呼呼的樣子,所以他從未因癌而生憂傷的靈。因此面臨癌症,絕對不要驚慌失措,多禱告,方法總比困難多。那麼要如何才能有喜樂的心呢?那就是要多做愛心的事,有愛走遍天下,多獻愛心,人走到哪裡都受歡迎,心情自然愉悅。這種喜樂的心,是治癌的最佳良藥,全世界的醫師,幾乎都這麼說。 王建煊和基金會的夥伴們,卅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共創辦六個慈善基金會和長照法人。他和蘇老師前後捐出約一億元。另外單單二0一五年就在世界各地做了兩百七十六場公益演講,「人去愛留」是王建煊演講時常說的一句話,他說:「做公益的事,常會讓我喜樂到流下眼淚。」付出與信仰,伴隨他順利抗癌。王建煊說現在他已八十四歲,他希望成為上帝手中的一隻小鉛筆,能畫出更多造福人群的美麗圖案來。這種盼望,使他能堅毅的活下去,打敗癌細胞,自然力量多多。【癌症心聲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2022癌症高峰論壇】免費報名 https://pse.is/423qsw電話報名:(02)8692-5588 #2698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 精彩活動內容
-
2022-02-17 癌症.肝癌
男肝腫瘤侵犯肝門靜脈難度高 醫:放射治療絕佳武器
桃園市50多歲劉姓男子去年腹脹不適到診所超音波檢查發現肝癌,轉診聯新國際醫院檢查發現5公分肝腫瘤,為肝癌第3期,且侵犯肝門靜脈。聯新國際醫院今天上午表示,院方針對劉姓病患啟動跨科團隊治療,先局部放射線治療及肝動脈化療腫瘤大幅縮小,再進行手術切除部分肝葉,經1年治療後,劉姓病患恢復健康生活。聯新國際醫院癌症醫療中心主任賴易成表示,肝門靜脈是肝臟關鍵血管,提供肝臟血流氧氣與養分的主要命脈,一旦肝門靜脈遭受腫瘤侵犯,治療變棘手、難度高,大部分治療方式無法順利進行,放射線治療就成為絕佳武,先針對腫瘤造成血管栓塞治療,利用放射線治療打通栓塞,再進一步做栓塞治療或化學治療,提供病患更多治療選擇。劉姓病患有多年B肝病史,平時未積極追蹤檢查,去年發現肝癌腫瘤,已是為肝癌第3期,無法進行一般性單一治療、切除手術,院方肝膽腸胃、放射腫瘤科、一般外科組成跨科團隊整合治療,在完整放射治療合併口服標靶藥物,腫瘤明顯縮小,經肝膽腸胃科醫師張福銘2次肝動脈化療後,檢查顯示無殘餘腫瘤,再由外科醫師陳韻吉手術切除部分肝葉,術後病理報告證實腫瘤完全消失。賴易成表示,台灣病毒性肝炎盛行率高,肝炎防治對肝癌預防相當重要,大多數肝炎病人臨床似乎都非常健康,幾乎無早期徵兆或症狀,且肝臟位於肋骨後面,無法摸到細小腫瘤硬塊,腫瘤變大前很少疼痛症狀,甚至有的大塊腫瘤也不會引起痛楚或其他症狀,建議肝炎患者應定期檢查追蹤,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
2022-02-16 癌症.頭頸癌
最短命癌症!醫:頭頸癌發病時間早 死亡平均59歲
三立電視台董事長林崑海昨天辭世,傳因頭頸癌中的鼻咽癌病逝。醫師表示,頭頸癌好發於中壯年男性,常見危險因子有吸菸、嚼檳榔、基因變異等,若出現口腔不明潰瘍、吞嚥困難或頸部腫塊,應就醫檢查;確診後,依病情接受手術、放射線等治療,若僅靠藥物治療,恐撐不過兩年。鼻咽癌更是「無聲的癌症」,罹病後沒有明顯症狀,當出現症狀時,常已是晚期。頭頸癌依原發部位不同,包含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台北榮總口腔外科主治醫師楊政杰說,其他癌症好發年齡多在中年或老年後,但頭頸癌發生時間更早,近年來,口腔癌年齡更下降到中壯年。台灣男性罹患頭頸癌的死亡年齡平均中位數是59歲,因發病年齡較輕,平均餘命比起一般男性國人減少近18.3歲,又稱為「最短命的癌症」。頭頸癌依不同癌別有不同症狀,如口腔癌為口腔周圍出現潰瘍、破皮、嘴巴張不開、吞嚥或發音困難,提醒千萬不要自以為嘴破是火氣大,而延誤治療。鼻咽癌則為耳朵悶塞、鼻塞、流鼻血,痰中帶血等,但頭頸癌常有共同症狀為頸部腫塊,腫塊多出現在耳垂下方的上頸部位置,當腫塊大於一公分或兩周內未緩解,應速就醫檢查。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部長李達人說,鼻咽癌好發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如廣東、福建、台灣等地,又稱為「廣東癌」,好發症狀十分不明顯,當出現症狀或被診斷發現時,患者已多為晚期癌症,不可輕忽。治療方面,頭頸癌為固體腫瘤,原發部位是固定的,建議盡量手術切除,但鼻咽癌治療以放射線治療合併化療為主,也可採用免疫治療。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教授張凱評說,鼻咽癌對放射線治療效果不錯,即使鼻咽或頸部淋巴結復發也可用手術切除,不論病程是第一至第四期,治癒率均達七至八成,呼籲患者應積極治療、不要放棄。楊政杰表示,若頭頸癌患者不想接受手術治療,或有嚴重心臟病、高血壓或腦中風等病史,使患者無法接受麻醉進行手術,可以選擇放射線治療,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但如果患者僅採用藥物治療,對固體癌治療效果不佳,因藥物只能抑制癌症生長,無法根治,手術切除才有機會治癒,依過去臨床經驗,「如果只用藥物治療頭頸癌,病人撐幾個月,最多是一、兩年就很極限了」。
-
2022-02-15 癌症.頭頸癌
三立董事長林崑海頭頸癌病逝 醫:不手術難撐過2年
「海董」三立電視台董事長林崑海今凌晨2時於高雄榮總辭世,享壽68歲,傳他因頭頸癌末病逝。醫師表示,頭頸癌好發中壯年男性,多因抽菸、嚼檳榔等危險因子所致,若出現不明潰瘍、腫塊或吞嚥困難,應盡快就醫接受手術治療,若僅靠藥物治療「可能撐不過2年」。頭頸癌是許多癌症的總稱,原發部位不同,包含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台北榮民總醫院口腔外科主治醫師楊政杰表示,不同於一般癌症常出現在壯年或老年後,頭頸癌、口腔癌發生時間更早,除了生活習慣、環境因素,近年口腔癌年齡更下降到青壯年。好發於中壯年的「頭頸癌」,台灣男性死亡年齡平均中位數是59歲,因為發病年齡較年輕,平均餘命比起一般男性國人減少近18.3歲,因此被稱為「最短命的癌症」。國外研究指出,許多病患因疫情而延遲治療,恐增加3至9%的死亡風險,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過去也呼籲,癌症進展不等人,勿停止就醫。男性常暴露於菸、酒、檳榔等高致癌因子,故罹患頭頸癌機率相較女性高。楊政杰表示,頭頸癌致癌因子與抽菸、吃檳榔習慣有關,若暴露時間越早,罹患頭頸癌時間也越早,過去統計罹患頭頸癌多為勞工階層,有香菸、檳榔等病史,可能董事長早年為了事業打拼,才有這些習慣。媒體報導林崑海罹患晚期頭頸癌約2年,但不肯開刀,僅接受藥物治療。楊政杰說,像是血液、淋巴癌等會全身循環,很難用局部手術切除,不過像頭頸癌這類的固體癌症,原發部位是固定,都會建議盡量手術切除,畢竟癌症是惡性細胞發展成腫瘤,最好還是手術切除。楊政杰指出,有些患者可能不想接受手術,或身體有重大疾病,包括嚴重心臟病、高血壓或曾經腦中風等,慢性疾病讓患者無法接受麻醉進行手術,則可以選擇放射線治療固體癌症,也能有很好的效果,像是鼻咽癌直接以放射治療效果極佳。楊政杰說,若不手術、不放療,僅採用藥物治療,對於治療固體癌「效果不是很好」,因為藥物只能抑制癌症生長,沒有辦法根治,只有手術切除才有機會治癒,以過去臨床上碰到病人,「若只用藥物治療,撐幾個月、一兩年就很極限了」。只要口腔周圍有異狀,建議應及早就醫治療。楊政杰提醒,若口腔周圍出現潰瘍、破皮、嘴巴張不開、吞嚥或發音困難、或頸部出現不明腫塊,超過2周並未好轉,就有可能是頭頸癌、口腔癌徵兆,應盡快到醫院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千萬不要誤以為嘴破是火氣大延誤治療,建議由醫師判斷,看身體出現不明潰瘍,是否因壓力性、熬夜或因癌症所致。
-
2022-02-10 癌症.食道癌
無聲癌症食道癌為何難救?出現3症狀多屬中晚期!日常預防靠6招
當發生吞嚥困難、喉嚨卡卡超過2周時,千萬不可輕忽,小心可能是食道癌找上你了!癮君子、紅臉族、紅唇族、嗜吃醃漬或燙舌食物的人、有家族史、曾經罹患頭頸癌的人,都是罹患食道癌的高危險族群。食道癌是無聲癌症,一旦出現「吞嚥哽咽感」、「喉嚨乾卡」、「不停咳嗽清痰」三症狀,加上有抽菸、喝酒、嚼檳榔、喝滾燙茶湯等習慣者,應盡速接受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及早確診治療。無聲癌症食道癌食道癌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六位台灣每年新診斷食道癌患者約2,700人左右、死亡人數約1,800人,九成以上都是男性,是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六位、癌症死因排名第五位。男性好發於50至70歲間,近年台灣男性食道癌的發生有年輕化趨勢,可能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包括長期吸菸、嚼食檳榔和飲酒過量等不良習慣,愛喝滾燙的湯或茶,以及吃太多重口味醃燻燒烤、醃漬食物,都是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的危險因子。菸、酒、檳榔 罹癌風險增200倍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飲食習慣是重要的高危險致癌因子。有飲酒習慣的人,罹患食道癌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二至四倍;若同時有抽菸、飲酒、嚼檳榔三大惡習,罹癌風險更是一般人的200倍之多。另外,常吃含亞硝胺成分的醃漬食物或發霉食物的人,以及口腔衛生不良的人等,都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熱食燙舌入口 刺激食道恐癌化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超過攝氏65度以上的食物、飲品,可能刺激食道黏膜而受損。因此,長期飲食高溫燙舌程度的食物,恐會造成食道黏膜病變產生癌化,大幅提高得到食道癌的機率。有食道癌家族史、曾罹患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等頭頸癌患者,也容易罹患食道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下咽癌患者,終其一生會罹患食道癌,還有體內缺乏代謝酒精酵素乙醛去氫酵素(ALDH2)的人,罹患食道癌風險更增加50倍。吞嚥困難、咳嗽、清痰就醫 發現多屬中晚期據統計,台灣食道癌患者確診時,超過六成已是第三、第四期。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詹凱翔表示,因為食道具有彈性,即使早期出現腫瘤也很難發現,通常出現吞嚥困難、喉嚨卡卡、常咳嗽清痰、胸口灼熱,甚至咳血、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時,可能已經是食道癌晚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解釋,食道長約20到25公分,一旦癌細胞長在黏膜上不會有痛感,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僅有黏膜表面的變化,可能以發紅或輕微黏膜凹陷來表現,隨著腫瘤長大占據管腔空間,才會逐漸感到吞嚥困難,起初是白飯難吞下,再來是滑溜的麵食也卡卡,最後連喝湯水都不順暢。後續咳嗽、清痰動作、身型消瘦也伴隨而來,當症狀明顯就醫時,大多是食道癌中晚期。食道癌治療高危險族群 可經胃鏡檢查診斷食道癌最有效的檢查方式,是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也就是胃鏡檢查。若自覺是食道癌的高危險族群,可以藉由胃鏡直接觀察黏膜表面的色調和平整度,再經由病理切片檢驗,若確診罹患食道癌後,可利用食道內視鏡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正子攝影電腦斷層、支氣管鏡檢查及上消化道內視鏡攝影,評估腫瘤侵犯黏膜的程度,判斷是否有局部淋巴結轉移、遠端器官轉移,做為選擇治療療程的依據。早期手術治療,中晚期合併放化療一般而言,食道癌除了很早期可以利用局部治療處理外,絕大多數病人都建議先經過放、化療將腫瘤控制縮小好再切除,這樣會有比較好的存活率。當食道癌嚴重時,必須透過開胸手術切除大部分食道,再用胃或腸重建,並合併化療與放射療法。預後不好,五年存活率第三期20%、第四期不到10%預後通常不佳,尤其後期食道癌預後相當不好,因為食道附近的淋巴系統豐富,因此食道癌容易在相對早期的時候就發生淋巴或周邊組織轉移,五年存活率第三期食道癌只有20%左右,第四期則不到10%。然而,無論是化、放療或者手術治療,由於食道鄰近心臟、肺臟等重要器官,很容易因為無法正常進食,造成營養失調,或壓迫氣管導致嗆到,引發吸入性肺炎,甚至是引起大出血等,使病情急速惡化,必須慎防。食道癌各期別治療方法及存活率期別腫瘤侵犯情形治療方法存活率第1期腫瘤侵犯黏膜層或黏膜下層1.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2.食道熱射頻燒灼術3.光動力治療經治療5年存活率約6~7成。第2期2A─腫瘤侵犯肌肉層2B─腫瘤侵犯超過肌肉層1.手術治療為主2.術後化學或放射線治療為輔經治療5年存活率約有3~4成。第3期腫瘤侵犯到外膜層、局部淋巴結轉移。1.合併化學及放射線治療2.腫瘤縮小可進行手術治療經治療5年存活率約有2~3成。第4期腫瘤侵犯到周邊器官、遠處器官轉移,常見如肺臟、腹部、肝臟、骨骼、腦。1.化學及放射線治療2.症狀控制經治療5年存活率不到1成。食道癌預防如何遠離食道癌威脅?國健署提醒民眾,及早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相當重要。詹凱翔則強調,減少暴露菸酒等危險因子是首要任務,特別是濃度高的烈酒,更是誘發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導致食道癌患者增多及年輕化。因此建議若有這些暴露的話,在還沒有症狀前,於健檢時可以考慮安排胃鏡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此外,更應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補充維他命C。若超過兩周感到食不下嚥,吞嚥困難、喉嚨卡卡,應盡早就醫釐清病因。預防食道癌日常6招1.戒菸、酒、檳榔。2.平日飲食減少過燙食物。3.少吃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4.保持口腔清潔習慣。5.規律運動。6.如有不適症狀,例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應及早就醫檢查。(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2-02-07 癌症.頭頸癌
頸部發現腫塊並持續變大 醫正子攝影追出扁桃腺癌
一位48歲婦女,自已摸到左側頸部有一小小的腫塊,因無痛而不以為意,沒想到一個月後感覺腫塊好像持續變大而求診,經全身正子攝影和切片檢驗確診是左側扁桃腺癌。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林奐宇醫師表示,頸部出現不明腫塊的原因十分複雜,應即早就醫找出病因。這位婦女沒有無抽菸、喝酒、吃檳榔等習慣,在門診理學檢查除了發現此一大小約3公分的左頸部腫塊之外,無任何上消化呼吸道黏膜的病灶,進一步幫患者安排頭頸部超音波檢查合併細針抽吸,才發現是頸部淋巴轉移的癌症。林奐宇說,雖然知道是由淋巴轉移到左頸部,但到底是從何處轉來的最初癌部位,就有靠全身正子攝影來追尋,最後找到可疑的病灶,經切片確診為左側扁桃腺癌。患者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後,扁桃腺癌與頸部腫塊已消失。目前無復發跡象,目前定期追蹤。他說,扁桃腺癌好發於40歲以上的病人,通常與抽菸、酗酒等習慣有關,但也有不明原因罹癌。扁桃腺癌初期症狀大多不明顯,直到腫瘤侵犯到周圍組織,才可能出現喉嚨腫痛的症狀。林奐宇說,頸部腫塊依發生的原因主要分為三大類:發炎性、先天發育不良性、腫瘤性。其鑑別診斷可先針對年齡層來做初步的區分。年紀15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多半是導因於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淋巴腺炎。其次是先天性的病症(如甲狀舌骨囊腫),最後才是腫瘤(如甲狀腺瘤、淋巴瘤等)。年紀16至40歲的青年、成人,先天發育所致的囊腫(鰓裂囊腫)與唾液腺疾患(唾液腺炎、唾液腺結石)遠較發炎性與腫瘤性的腫塊多見。而年紀40歲以上的成人與老年人,一旦出現頸部腫塊則必須優先考慮是否潛藏有惡性腫瘤所致的頸部淋巴轉移。另外腫塊發生的部位也是一項有利的鑑別線索,一般頸部腫塊多數以淋巴結居多,但是根據不同的部位也會也其他的考量。例如:耳下部位的腮腺、下頷部的唾液腺及頸部正中央偏下的甲狀腺,這些也都是有可能發生頸部腫塊的原因之一。林奐宇強調,隨著科技的進步,頸部超音波檢查可以說是醫師的另一隻手,在門診就診時可同步檢查,再配合細針抽吸更能提高疾病診斷的準確度。而全身正子攝影更是提供癌症的精準部位及罹癌的期別,做為精準治療的重要參據。在耳鼻喉科的門診中,因為頸部出現腫塊而來就診的患者實不在少數,且有日漸增加的趨勢。林奐宇提醒,成人頸部腫塊越來越大、腫塊有消但沒有完全消失、聲音上的改變、吞嚥有困難或是疼痛、同側耳朵疼痛或是聽力異常等現象,是有潛藏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建議應該先找耳鼻喉科醫師做頭頸部詳細的檢查,先排除癌症的可能,才是最安全的作法。
-
2022-01-18 癌症.淋巴癌
不是新冠!異常疲累、發燒咳嗽 6超常見症狀小心是這病
藝人比莉、拳擊國手陳念琴等皆曾罹患淋巴癌,雖前期症狀包括咳嗽、發燒等屬於不典型症狀,但專家呼籲,若民眾出現「腫、燒、汗、咳、瘦、累」6大症狀,務必及時就醫檢查,確診也無需恐慌,臨床上已有6大治療方式,積極治療可大幅提升存活率。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表示,淋巴細胞是人體重要的免疫細胞,若發生惡性病變,失控增生且喪失凋亡機制的淋巴細胞,可能引發淋巴癌。根據108年癌症登記報告,淋巴癌全年度新發個案近3千人,109年癌症死亡排名第9位。周文堅說,淋巴癌可分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何杰金氏淋巴瘤,根據我國流行病學數據顯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佔比9成,且男女發病率約略相同,淋巴癌好發中高年齡,但年輕族、小朋友也可能有淋巴疾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醫師林耘曲指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之中,又以惡性程度頗高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最為常見,佔率約為5成,且病程發展快速,容易從淋巴循環脫逃,轉移到其他器官、組織,造成身體機能受損。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暨台大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主任柯博升醫師說明,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症狀與老化、疲勞症狀相似,容易錯失黃金治療期,確診時多半已晚期。一名70多歲男性,發病初期出現淋巴結腫脹、疲勞等症狀,原以為工作疲累,但後續出現下肢無力感,至神經外科就診才發現是罹患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侵犯骨骼而壓迫神經。雖治療後存活下來,但錯失治療良機,神經受到永久性傷害,導致下身癱瘓。周文堅表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致病原因不明確,但可能與老化、病毒或病菌感染、遺傳、自體免疫病變等有關。根據國外文獻推測,高齡、具C肝病史、淋巴癌家族病史,自體免疫疾病、愛滋病毒患者、BMI過重者、幽門螺旋桿菌患者等,可能有較高發病機率。周文堅提醒,民眾若莫名出現淋巴結腫脹、發燒超過38℃且持續2周以上、夜間盜汗、久咳不癒超過1個月、6個月內體重減輕10%以上、疲累感越來越嚴重等6大症狀,應及時就醫,依照醫囑進行相關檢查。林耘曲表示,目前臨床上有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異體移植、自體移植、還有細胞治療6種治療方式。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整體治癒率高達7成,十年存活率可達4成5。透過細胞治療,3成以上的難治與復發患者可望獲得治療曙光。拳擊國手陳念琴透過VCR分享,在2019年確診淋巴癌,正處於拳擊生涯巔峰,正準備迎戰2020東京奧運,然而突如其來淋巴癌,打亂賽前訓練,讓她心情掉谷底,但她決定用拳擊精神迎戰淋巴癌,也順利成功控制病情,打進奧運八強賽。資深癌友、諮商心理師葉北辰分享,2003年確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最先經過治療後達到緩解,發生復發後,藉由自體幹細胞移植,成功達到成其無疾病存活,從2004年疾病穩定控制至今。
-
2022-01-16 養生.人生智慧
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 名醫張金堅創咖啡健康學養生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39期文/吳佩芬 攝影/鐘君賢73歲的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仍然寶刀未老,一星期仍然保持看門診且開兩到三台刀,刀法還是「嚇嚇叫」。他說,「歲數大了,在器官上會輸給年輕人,人不要不服老,服老的心情要有,但也要有抗老的心態,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從幾十年前開始,張金堅展開他獨創的「抗老撇步」,透過走路運動、喝咖啡、清淡飲食、專業、從事公益活動獲得成就感,還有經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從1972年開始,張金堅行醫迄今已有47年了,在他的年輕年代,外科是大科,很多醫學系畢業生都很想進入外科工作,張金堅也選擇了和他外向個性比較相符的外科,外科醫師個性都比較爽直、判斷力強、行動力強,但也比較容易衝撞。在台大醫院完成住院醫師、總醫師訓練之後,張金堅就到鄭州路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擔任外科主治醫師,不久,被當時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院長、前總統蔣中正御醫熊丸拔擢為一般外科主任;一年後,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剛成立,張金堅為了強化專業,也考進了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受恩師陳楷模影響,成為乳癌權威張金堅會成為國內專致於乳癌的醫師,和他就讀博士班時的指導教授陳楷模有很大的淵源。陳楷模專精於小腸的大量切除及乳癌,張金堅回憶道,「陳楷模教授個性比較兇悍、嚴厲,外號雷公,在他底下,一定要戰戰兢兢,不能打迷糊仗,但是,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博士班畢業之後,張金堅帶著太太、一雙年幼兒女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行醫,一年多後返台,直接進入台大醫院擔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在當時擔任台大醫院外科主任陳楷模的麾下,順利的從講師升等為副教授、教授,之後,還躍升為外科部副主任、主任。張金堅表示,當時求診的乳癌病人因為發現時都比較晚,乳房外表已經糜爛、腫瘤很大,甚至已經轉移了。因為沒有所謂的多科團隊,當時的化療又簡陋,放射線治療也不像現今的定位準確,在幫病人進行放射線治療時,經常會把病人的皮膚電得爛爛的,化療用藥也沒有標準治療流程,開刀就把病人的整個乳房連同腋下的淋巴腺全部拿掉。很多女病人因為罹病,老公外遇,跑走了,拖著生病的軀體照顧年幼的小孩及公婆;張金堅深覺女性乳癌病人真的很辛苦,也感受到以醫師為主的權威醫療環境,以及傳統乳癌治療的弊病和無奈。成立乳房醫學會,跨科整合照顧當醫療慢慢進步,乳癌可以選擇整個切除、部分切除的手術方式,乳癌的化療藥物也日新月異,張金堅深感,「乳癌照顧一直都是以醫師為主,缺少所謂的病理科、放射科、腫瘤科、腫瘤內科、藥師、心理師等,也沒有重建,這是個不完整的醫療團隊,對於相對弱勢的病人比較吃虧。」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成立乳房醫學會,希望乳癌治療能多科整合照顧。另外,在病人照顧方面,雖說陳楷模教授早在張金堅擔任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之前,已成立真善美乳癌病友俱樂部,但畢竟成員只局限在台大醫院治療的乳癌病友。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擴及服務到全國的乳癌病友,於是在1996年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是個跨醫院的全國性乳癌病友團體,也是全國第一個。乳癌防治基金會成立22年,已落實全民乳癌篩檢衛教,關心罹病者的醫療及身心靈健康,並鼓勵國內學者進行乳癌的本土性研究,除了頒獎給國內傑出乳癌研究人員,每年定期舉辦大型病友會,邀請專家演講,同時讓病友們唱歌、跳舞同歡,並分享彼此的罹病經驗,鼓勵新診斷乳癌病友。基金會也因此獲得國家品質標章及特優基金會的獎項,以及張金堅個人的癌症終身成就獎。醫技雖進步,別忘醫病平等在很早年就投入乳癌診斷、診療的張金堅,對於21世紀的基因體醫學、精準醫療、分子醫學的時代,他認同,乳癌已經慢性病化,但是,他更關注在醫病平等的理念上。他說,我們以一位慢性病人的方式對待乳癌病人,持續關心治療後的10年、20年後續追蹤,稱為「存活者的議題」,比如說用藥的慢性副作用,用藥後的智力是否變差,用了哪些藥物會對於神經末梢有損害,罹病後是否和社會脫離等,即所謂醫病共享的政策,疾病治療不是醫師講了算,還要和病人共同討論。賢內助協助下,遵循一輕、二淡、三少、四慢原則退而不休的張金堅,在關心病人健康之餘,也很在意自己的健康。身為外科醫師的他,邁入70歲之後,還能持刀平穩,開刀手不抖,維持良好的平衡感,和有開刀的體能,都要歸功於賢內助的協助,張金堅沒有肆意揮霍年輕健康的本錢,這些都是經年累月好好管理自身健康的成果。在飲食上,張金堅著重吃得不要太豐盛,一輕、二淡、三少、四慢是基本原則。張金堅坦承,「前面三項,我都有達成,四慢是因為我是外科醫師,個性急,還在努力當中。」◆一輕,不要加工品、鹽漬品,多吃蔬果,要原味的食材,少農藥、有機的食材,要洗乾淨,清楚食材履歷,當季的食材、均衡的飲食。◆二淡,不要重口味,不要高溫烹煮食材,不要添加太多鹽,不要太油,不要太甜,不要太辣,不要太多的佐料,不要過量的燒烤,不要太多的烹調,烹調簡單,盡量少外食,三餐多在家食用。◆三少,不要吃太飽,7分飽。 ◆四慢,要細嚼慢嚥。重視早餐內容,開啟一天的活力三餐飲食的調養,張金堅很重視早餐。早餐部分,張金堅的米飯等碳水化合物吃得少,爾偶太太會煮點稀飯吃,通常會準備小塊麵包,配點洋蔥、胡蘿蔔、堅果如核桃、杏仁,然後配點秋葵、酪梨、地瓜葉等蔬果。他說,秋葵5~6條,肚子就飽了;燙點地瓜葉,沾一點點醬油膏,就很美味了;另外,還來點荷包蛋,補充蛋白質。中餐的話,因為要開刀、看診,就吃醫院的便當,飯只吃1/10的份量,主食的魚肉、雞肉和豬排等,只吃一半而已,青菜的部分就會吃完。晚餐則會豐盛一點,太太會煎煮新鮮魚,清湯中放點排骨、白蘿蔔,還會準備地瓜葉、菠菜、高麗菜等,盡量不要高溫炒,以汆燙、水炒方式居多。假如晚上有應酬吃大餐,隔天就會自動減量,大約減少一半的份量,應酬時,吃少量就好。照顧植物,讓步調變緩慢、心情愉悅運動方面,因為上了年紀,盡量選擇比較溫和的運動。張金堅一星期游泳一次,一次一個小時。平常會和太太結伴到鄰近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繞園散步,可以走到7千步,加上平日看病人、上下樓梯、巡房等,加起來應該有1萬步。還好,有篇研究發現,日行7千步已經足夠了,會爬樓梯、但不下樓梯,因為要保護膝蓋的健康。對於老人很重要的情緒管理,張金堅會選擇快樂的嗜好來做,他的快樂嗜好就是園藝和咖啡。他表示,盡量不動怒、不能急躁,並靠著喝咖啡、關照植物,讓自己的步調變慢,咖啡香氣、在一片綠茵中吸收植物釋出的氧氣,心情就會很舒適。張金堅個是早起的鳥兒,但他也樂在其中,在夏天早上5點、冬天早上6點起床,喝200~300c.c.的白開水後,就會到頂樓整理花園,才下樓吃早餐,除了出國不在家之外,拔草、澆水、搬移植物盆栽,他天天報到,樂此不疲。他的口號是:「園藝活動也是一種運動,也是心性的培養。」他看著植物一天一天地長大,花盛開,心情愉悅,就如同醫療人員細心照顧病人,病人就活得好,沒有好好照顧就會凋謝。化身咖啡達人,自創咖啡養生法張金堅愛上咖啡,是在台中澄清醫院擔任院長期間,在台中、台北往返的高鐵上聞到咖啡香,就起心動念想喝咖啡。他過去喝咖啡都會肚子痛、胸悶,30、40年沒有碰咖啡的張金堅,這次一喝就上癮了,覺得神清氣爽。講起咖啡,張金堅的出發點仍是和健康有關的研究,特別是咖啡豆內含的高抗氧化物綠原酸、咖啡醇、雙萜類、咖啡豆醇等,對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牙周病、癌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都有助益,也有研究發現,喝咖啡可以延長壽命。他也走遍了國內外咖啡莊園,還與蔡崇煌醫師及梁捨烘焙專家分別著作了二本咖啡專書,真是一位咖啡癡迷。由於過度烘焙會破壞咖啡豆內的抗氧化物,所以,張金堅偏好喝淺焙咖啡,他說,生豆內含的綠原酸占9.6%,重烘焙就剩下4.8%,因此,利用輕烘焙,綠原酸等抗氧化物較不容易喪失。但是,即使是重烘焙,咖啡飲品中還是存在著這些抗氧化物成分,所以,也不反對喝重烘焙咖啡。重烘焙有炭燒焦香味、巧克力的微苦澀感;淺焙有果酸、有水果香,國人比較偏愛炭燒口味,對於果酸的接受度較低。現在,張金堅每天喝3杯黑咖啡,他不主張加糖、奶精,糖不宜攝取過量,奶精則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建議可以加適量的鮮奶取代。咖啡不是神丹妙藥,仍有飲用禁忌喜歡喝熱咖啡的張金堅說,喝咖啡不能過熱,咖啡在夏天沖泡時的溫度,最好是92~93℃,冬天時可以升到94℃,等到咖啡沖泡好、倒入容器內的溫度85℃是最香醇的。品嚐咖啡的時候,則差不多60℃左右不燙口,才是最適宜的溫度,喝太熱的咖啡,會傷害食道黏膜組織,增加食道癌的發生率。當然,咖啡也不是神丹妙藥,骨質疏鬆症的病人、懷孕初期、小孩、胃酸過多、腹瀉腸胃不適者,都要避免喝咖啡。在喝咖啡的同時,需要補鈣、維生素D、多運動、多曬太陽,而且由於咖啡利尿,最好搭配一杯白開水,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做自己想做的事,擁有滿滿正能量最後,張金堅表示,「我現在還在開刀,我覺得專業還要持續保持,工作是一種快樂,也有成就感的滿足」。張金堅的身體硬朗,講話嗓門大而有力、很清楚,不像老人孱弱無力的聲音。即使70歲高齡,擔任一家生技公司顧問的他,在每2個月的業務會議上,還被要求喊口號;他說:「就叫我來帶頭喊,好像聲音亮,生意就興旺,其他人都喊得不夠響亮,我一喊,聲音宏亮,士氣高昂,氣氛就起來了。」70歲的張金堅仍然擁有滿滿的愉快、樂觀、快樂能量。延伸閱讀: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 國內開心手術第一人 邏輯正確,決定手術成敗
-
2022-01-15 癌症.抗癌新知
久咳疑罹新冠 竟是肋膜長腫瘤
16歲陳同學連日久咳不止,家人很擔心罹患新冠肺炎,到醫院快篩,結果血液及鼻腔篩檢皆為陰性,但胸部X光驚見右側肺部一片白,進一步檢查發現,竟是一顆由肋膜長出、大如「手球」的惡性肉瘤,經手術切除及化療,仍無法完全消滅腫瘤,透過基因定序檢查腫瘤惡性突變基因後,採用適合的標靶藥物治療,殘存腫瘤才消失。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翁德甫表示,國內每年罹患癌症的新發個案中,18歲以下青少年超過一半是實體腫瘤。相較成人癌症發生原因,多半與飲食、環境、生活習慣有關,例如抽菸、喝酒、不良飲食所致,但兒童癌症多為基因突變所導致,若能找出基因突變,搭配合適標靶藥物抑制,可產生更好療效。翁德甫說,兒童癌症治療成功率較成人高,透過化療、放射線治療或手術切除腫瘤,治癒率八成以上。若是罕見惡性肉瘤,或具有神經組織分化出的惡性腫瘤,容易對化療或放療產生抗藥性,恐難以完全切除。腫瘤組織切片在病理染色下,雖有機會檢驗出腫瘤標靶基因,但昂貴、耗時且敏感度不佳,時常無法提供足夠資訊,讓醫師選擇標靶藥物與治療。近年在精準醫療發展下,翁德甫表示,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可找出兒童少見癌症的致病基因突變,若確定是NTRK基因融合所導致之惡性腫瘤,可透過標靶藥物,抑制致病基因過度活化,讓腫瘤縮小、進而接受後續切除手術,若還是無法切除,仍可持續服用標靶藥物,抑制腫瘤生長。
-
2022-01-14 癌症.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老翁術後成「包大人」 靠增生療法解除困擾
高雄70歲陳先生2年前因血尿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第2期,接受達文西攝護腺根除手術後卻漏尿,吃藥、電刺激、磁波椅等治療都無法改善,之後透過增生療法注射才不再滲尿,解除包尿布的困擾。收治這名病患的民生醫院泌尿科醫師卓孟德說,達文西是根除攝護腺的精細手術,但要將大約50元硬幣大小的膀胱頸與像細如吸管的尿道吻合,難度不小,因此術後有人常出現排尿問題,若傷口癒合不良或體質上會產生縫線肉芽腫,都會導致憋尿的括約肌無法緊閉,造成漏尿。卓孟德表示,醫院以膀胱內視鏡幫陳先生檢查,確定他因產生縫線肉芽腫,影響到括約肌收縮,甚至先前手術吻合處,也因過度結疤導致完全無收縮反應。因此安排了高功率雷射先切除掉肉芽腫,再於無收縮處給予增生療法注射(PRP)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術後隔天陳先生尿失禁的情形已有改善。兩周後,停吃漏尿口服藥,1個月後接受補強注射,再隔1個月,即使抱重物、牽機車或打噴嚏、咳嗽都不再出現漏尿。卓孟德說,醫院以增生療法已幫助30多位病友,事實上,攝護腺癌患者不一定要接受昂貴的達文西手術或海扶刀手術,據目前治療指引,攝護腺癌有攝護腺根除手術、聚焦超音波治療、冷凍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等術式可選擇,其中放射線治療也導入日本前導性輔助荷爾蒙治療的概念,可減小攝護腺體積,降低攝護腺外圍正常組織受到放射線照射傷害。病患想保持性功能,也可以前導性治療初期同時安排陰莖復健療程,等完成放療控制攝護腺癌後,再進行男性荷爾蒙補充療法
-
2022-01-01 癌症.乳癌
「乳癌真的沒那麼可怕!」能治癒的癌症,為何不願治療?乳癌權威侯明鋒指2大原因
【2022/01/01編註】原文分別刊登於2017年、2020年,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乳癌長年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慶幸的是,當代醫療技術持續演進,目前第零期到第三期多能治癒,第四期也有機會當作慢性病控制。同時,有越來越多醫院的西醫部門與中醫部門合作,幫助患者減緩治療過程中的不適,使生活品質提升。乳癌治療權威侯明鋒:「乳癌真的沒有那麼可怕!」一名年近60歲婦人右邊乳房裡的硬塊已穿破皮膚,腫瘤潰爛,有如發爛的木瓜,散出異味,自知情況不對,仍不願就醫。高醫研究團隊發現,儘管健保提供給付,仍有一成二的HER2陽性乳癌病患拒絕治療,只因為覺得自己老了、畏懼化療副作用。「乳癌真的沒有那麼可怕!」台灣乳癌治療權威、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外科教授侯明鋒說,早期乳癌患者如能好好接受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即使是最惡性的HER2陽性乳癌,只要接受HER2標靶治療,就能降低三至四成復發風險。侯明鋒說,可惜部分癌友只因擔心化療副作用,不願就醫,或是中斷治療,甚至輕信偏方,最後喪命。為了探究乳癌病友拒絕治療的原因,侯明鋒率領高醫乳癌研究團隊,分析健保資料,發現乳癌切除手術後,HER2陽性且淋巴轉移的癌友中,接受抗HER2標靶治療的比率為87.5%,換句話說,12.5%HER2陽性乳癌病患未接受術後輔助性治療。明明符合健保給付條件,可省下龐大醫療費用,為何不願意接受治療?侯明鋒整理出兩大原因,那就是「年紀大、怕化療副作用」,其中以「年紀大」比率最高,年紀越大,拒絕治療比率越高。侯明鋒說,乳癌治療不能拖,容易復發的HER2陽性患者更須聽從醫師建議,接受輔助性治療,持續一年使用抗HER2標靶藥物合併化療,就能有效降低日後的復發及死亡風險。侯明鋒提醒乳癌患者,千萬不要有「年紀大,再活也沒幾年」負面想法,以目前國內平均餘命計算,65歲以上的女性仍為黃金女郎,保有22年燦爛歲月,只要依配合醫師指示,定期回診治療,就能擁有更多幸福。乳癌檢查3項工具乳房攝影:使用低輻射劑量X光透視乳房,可偵測乳房內微小腫瘤、鈣化點或無症狀的零期乳癌,是目前經醫學實證有效的篩檢工具。但乳房攝影仍有限制,乳腺緻密度愈高,準確度會受影響,臨床通常搭配超音波檢查。目前國健署提供45至69歲婦女、40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乳房超音波:非侵入性、無放射線疑慮的檢查,可顯示乳腺各層結構、腫塊形態及質地,對癌症診斷有一定幫助,也可用來導引細針抽吸細胞檢查或粗針組織切片,並可針對乳房X光攝影所發現的腫塊,做進一步檢查。通常年輕女性乳房腺體成分比率高,乳房攝影反而對異常組織不易區分,此時超音波檢查可輔助。乳房磁振造影檢查:除了用於發病部位或病兆不只一處的多發性乳癌,也能協助找出臨床檢查或傳統乳房影像檢查不易發現的乳房病變,也適用有高危險乳癌家族史及乳腺組織緻密的女性及隆乳後的乳房檢查。不過,乳房磁振造影敏感度高,可能出現假陽性,臨床需再進一步評估。依期別、腫瘤特性 量身訂作乳癌治療●零期乳癌(原位癌)全乳切除手術或局部切除+放療。五年存活率:99%零期乳癌(原位癌)是最早期的乳癌,目前治療原則是切除病灶合併放療,或進行單純性乳房全切除手術。針對荷爾蒙受體陽性者,術後給予抗荷爾蒙藥物以預防復發。●一到二期乳癌切除手術後,量身訂作個人化精準醫療。五年存活率:第一期約97%、第二期約92%針對第一、二期的乳癌,多數會先開刀拿掉癌細胞、進行腋下淋巴結的切片或廓清術,術後綜合評估腫瘤性質、病人身體狀態、復發風險等,給予量身訂作的個人化精準醫療:1.荷爾蒙治療:適用對象為荷爾蒙受體陽性者。台灣乳癌患者當中,高達三分之二腫瘤帶有荷爾蒙受體,這群人均可接受長期的荷爾蒙療法,像是阻斷受體、使癌細胞缺乏生長來源的雌激素受體調節劑,或是使用芳香酶抑制劑、中樞生成抑制劑等來阻止其他荷爾蒙轉化成女性荷爾蒙。2.放射線治療:適用對象為乳房部分切除、有腋窩淋巴結轉移或局部晚期的患者。放療中的高能量射線可進一步消滅術後可能殘餘在乳房或周邊的微量癌細胞。放射治療是使用高能量的X光對身體進行照射,過去乳癌治療以乳房全部切除為主,後來較早期的乳癌可接受部分乳房切除術。研究發現,放射治療可降低患側乳房復發風險,也能延長病患的存活。放射治療通常安排在化學治療之後進行。乳癌患者何時需要接受放射線治療?三軍總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醫師趙興隆指出,根據「 NCCN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guideline」,下列情況建議做放療,一是接受乳房保留手術的患者,二是腋下淋巴結感染,再來就是腫瘤分期T3及T4的患者。另外,腫瘤大小在3至5公分,即使接受乳房全切除,若危險因子過多,也應與醫師討論是否接受放射治療。3.化學治療:一般而言,腫瘤越大、惡性度越高及淋巴擴散的程度越大者,身體潛藏微小轉移癌細胞的機會越高。小紅莓類與紫杉醇類等化療藥物有助殺死可能潛藏的癌細胞,提高痊癒機會。4.標靶治療:目前早期乳癌的輔助性標靶治療藥物以抗HER2標靶藥物為主,大約兩成至三成的患者有HER2過度表現、容易發生癌症轉移或復發,合併使用化療藥物可減少約四成的乳癌復發率。●第三到四期乳癌 癌細胞已轉移,三期先做術前化療,四期以症狀治療為主。五年存活率:第三期約77%、第四期約31%當乳癌腫瘤走到第三期,也就是腫瘤直徑大於五公分、乳房表面呈潰瘍或橘皮狀、淋巴結有多顆轉移等,此時HER2陽性乳癌、三陰性乳癌以及腫瘤過大而無法直接開刀的患者等,可接受術前化療或合併標靶治療,術後再評估是否接受其他輔助性治療。當乳癌腫瘤走到第四期,也就是惡性腫瘤轉移至骨骼、肝臟、肺臟和腦部等遠處部位時,開刀就不是首選,而會針對癌細胞特性給予化療,但同時也以延後或減少化療使用為目標,以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HER2陽性與三陰性乳癌 術前先進行化療,縮小腫瘤。部分早期乳癌的患者,尤其HER2陽性以及三陰性乳癌,臨床上常會將化療或合併標靶治療拉至手術前執行(又稱前導性化學治療),如此可事先將腫瘤縮小以增加乳房保留機率、減少腋窩淋巴切除的程度,且能觀察藥物對癌細胞療效。實證資料顯示,第二期HER2陽性患者接受術前化療與雙標靶藥物治療,五至六成的患者腫瘤可全消;三陰性乳癌患者接受術前化療,有四成患者的腫瘤全消。乳癌治療最想問Q:切除乳房會喪失女性象徵,我可以選擇其他方式不切除嗎?乳癌手術是治療局部腫瘤最重要的方式,手術過程能確定腫瘤型態與病理診斷,據此考慮後續的輔助治療選擇,不過女性往往憂心接受手術的同時,也失去了美麗性徵。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表示,乳癌患者接受治療的預後極佳,局部乳癌治療後的存活率高,且保留與全切手術後分別有機會透過整形與重建維持外形,因此患者應積極與主治醫師釐清病況,並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案。Q:全乳切除比部分切除更能根治乳癌嗎?乳癌手術依據切除範圍可概分為部分切除與全切除,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國內108年度共有1萬4245人接受健保給付的乳癌手術,其中8122名(56%)患者接受部分切除術,又稱作乳房保留術,另6566名(44%)患者接受全乳切除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暨乳癌團隊召集人王文科表示,不少人誤認為全乳切除術較能有效根治乳癌,但其實這是迷思,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刊登追蹤患者20年的研究,研究發現早期乳癌患者接受全乳切除術或是部分切除術合併放療,兩者的存活率相當。因此患者應根據自身腫瘤特性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張金堅說,一般而言,當患者的腫瘤期別在很早期、腫瘤位於乳房中央或侵犯乳頭與皮膚、同側乳房不同區域有兩個以上的腫瘤、腫瘤大但自身乳房小、孕婦或患有結締組織疾病而難以進一步放療、帶有乳癌突變基因或有明顯家族史、曾局部切除但組織邊緣仍現癌變者,不適合保留手術,均建議接受全乳切除術。接受全乳切除的患者未必從此高枕無憂,視復發風險仍應考慮輔以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標靶治療及荷爾蒙治療。Q:乳房重建手術,健保有給付嗎?關於術後乳房重建,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目前健保沒有給付,是因為基於健保法規定不給付「美容外科手術」,但他認為這應該重新研議。李伯璋身為外科醫師,以前也做過乳房手術,他回憶,很多病人在切除乳房後,人際關係都遭遇疏離,特別是與伴侶之間的變化,只有自己點滴在心。病人都知道這些變化是人性,但還是感到受傷,有時候會忍不住對醫師透露心裡的矛盾和憂鬱。李伯璋說,乳癌手術後的乳房重建,和一般人的隆乳不同,理論上不算美容外科,而是心理健康的一環,美容與重建兩者的區分是可以討論的。如果能將多餘的影像檢查費用省下來,拿來補乳房重建這部分的需求,應是綽綽有餘。張金堅與王文科均表示,醫界鼓勵接受全乳切除的女性透過重建拾回女性性徵,找回自信與生活品質。乳房重建外觀的美觀和手術切口有很大關係,在不違背癌症治療原則與安全性下,保留乳房皮膚與乳頭完整的內視鏡或達文西乳房全切除合併立即性乳房重建,可達最佳「治癌兼護波」的效果,不過重建需自費約十幾萬元,因此目前僅不到三成患者選擇重建。常見錯誤民俗療法1.以中草藥等偏方代替化療藝人溫翠蘋的胞妹罹患乳癌第二期,擔心影響外觀,不願切除乳房,聽信民俗療法,花錢服用號稱可抗癌的睡蓮商品,以致延誤治療,不幸病逝。也曾有患者花近200萬購買成分不明的偏方,喝神仙水、打氣功、咖啡灌腸,結果腫瘤長到大如碗公,潰爛大出血險喪命。2.以為推拿可以讓腫塊消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婦科主任賴榮年表示,推拿按摩是否加速乳癌細胞透過淋巴擴散尚未有定論,但如果癌友出現不舒服症狀,無法確定是治療副作用或是癌細胞尚未清除,若任意推拿不僅無法緩解,還可能延誤治療,他建議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3.服用牛樟芝過去研究發現,牛樟芝在細胞、動物實驗中確實可讓腫瘤細胞凋亡。但醫師提醒,相關研究不等同於對人體的療效,自行購買煎煮服用,恐怕得不到有效成分,還因此耽誤治療。(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1-12-28 該看哪科.皮膚
身體起紅疹是單純皰疹還是帶狀皰疹?女醫師教你從症狀分辨、該看哪一科
帶狀皰疹與單純皰疹有什麼差別?帶狀皰疹是在接近脊髓、由脊髓出來的神經節後的周圍神經主幹發生了帶狀皰疹病毒的增殖,因此從主幹沿著神經直到末梢神經都因發炎引起神經破壞、嚴重的地方會在皮膚形成數個有水皰的斑塊。通常這種典型的帶狀皰疹不會常常復發。根據報告指出,正常免疫系統的人通常一輩子只發病一次。單純皰疹則是在接近皮膚的末梢神經周圍的許旺細胞內單純皰疹病毒增殖。會常常在同一範圍復發。由於病灶的範圍比較小所以使用的抗病毒藥物也比帶狀皰疹劑量小、且所需要的日數也比較短。病人通常不會感覺到很深刻的疼痛或者搔癢等症狀。單純皰疹是在神經纖維的末梢病毒增殖擴散到表皮;帶狀皰疹則是神經纖維由主幹到分枝都有大範圍帶狀皰疹病毒的增殖,因此會沿著神經支配領域出現多個皰疹斑塊。如何區別水痘與帶狀皰疹?人類皰疹病毒的第三類型(HHV-3)除了會在嬰兒時期引起全身性水皰的水痘以外,還會引致台灣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由於台灣自西元2004年實施全國的免費嬰兒水痘疫苗注射,除非是在母親對水痘的免疫力降低,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來保護嬰兒,否則現在已經不常有這類全身散布性的水皰。另外,帶狀皰疹通常都分布在身體單側的特定部位,除非是正在接受化學或者放射線治療的病人,通常不會發生像水痘一般的發生散布性水皰。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把皰疹病毒向周圍神經的末端移動,以及將皰疹病毒感染細胞集中至某個神經節,以減少其對個體的傷害。因此,有正常免疫力的人通常只會發現在身體的一邊、嚴重時會擴大到二個連續的皮節,但不會有兩邊同時發生的情況。不過,有先天免疫不足的病人,或者因為需要抑制免疫力的藥物來治療本身疾病的人,就有可能發生「皮蛇繞身」。換言之,有這些病症的帶狀皰疹病人痊癒以後要檢查免疫系統是否健全、尤其是自然殺傷細胞是否不足。帶狀皰疹發病前幾天,身體單側會先有皮膚疼痛、刺癢、痠麻、灼熱的初期症狀,也可能出現疲倦、頭痛的症狀。接著,在皮膚疼痛的部位會長出群聚的紅疹,且在1到2天內變成充滿淋巴液的水皰,約莫3天以後會化膿,7到10天左右會漸漸乾掉、結痂、脫落。整個病程通常在2-4週後才會痊癒,有可能留下疤痕及色素沉澱。感染帶狀皰疹應該看哪一科?由於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帶狀皰疹是生長在皮膚上,因此一般人會優先考慮找皮膚科的醫生。不過,在最初期只有神經痛、沒有發生水皰的時候,病人會去神經內科、骨科,甚至有因腹痛而到腸胃內科去求診者。另外,近年來報告有百分之四十的帶狀皰疹只會呈現身體某部分的疼痛,而沒有波及皮膚之病人,稱之為「無皮疹的帶狀皰疹」(zoster sine herpete)。這種「無皮疹的帶狀皰疹」在皮膚上面沒有症狀,造成了診斷的困難。在醫學史上,這種情況是由一位皮膚科醫師瑋柏(Dr. Frederick Parked Weber)1916年發現。瑋柏行醫50年,寫了1200篇論文及23冊的醫學書。根據他的觀察,在醫學文獻上記錄,沿著同一條脊髓神經領域發生的疼痛就應該要想到是帶狀皰疹,而皮膚沒有水皰的帶狀皰疹再發,不只會發生神經痛、更會引起運動神經麻痺。因此,顏面神經麻痺(Bell’s palsy)的病人很多是因為帶狀皰疹引起的。事實上,帶狀皰疹病毒的抗病毒藥是在1990年以後才上市,100年以前的大教授診斷出來也只能給病人保養劑,要病人好好休息、照顧傷口。與之相比,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實在幸福多了。書籍介紹皰疹最新治療法作者:蕭悧悧出版社:晨星出版日期:2021/12/12作者簡介蕭悧悧日本皮膚科學會皮膚專科醫師日本皮膚科學會會員美國國際皮膚科醫學會會員延伸閱讀: 「為了養大我們,媽媽犧牲一輩子...」別再被「情緒勒索」,你為什麼拿自己的人生滿足別人?
-
2021-12-24 癌症.淋巴癌
會「跑」的腫瘤,淋巴癌愛侵犯6個器官組織!淋巴結摸起來不會痛,留意早期6大症狀
台灣淋巴癌發生率逐年攀升,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新診斷約3500人罹患淋巴癌,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九名。淋巴癌初期並無明顯特殊的症狀,後期是因為引起免疫反應而出現症狀。早期淋巴癌常見「燒、腫、癢、汗、咳、瘦」六大症狀,若出現其中一個症狀,表示疾病侵襲性較高、變化快,要盡速就醫,淋巴癌治癒率很高。淋巴癌發生率逐年攀升,分類複雜居全癌之冠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泰中表示,淋巴癌(惡性淋巴瘤)確診人數逐年攀升,十年內人數增長已達四成,尤其淋巴癌分類高達80種以上,複雜程度居全癌之冠。淋巴瘤往往會對臨近的正常組織產生壓迫或造成阻塞,進而使該處器官功能受損,包括影響呼吸系統、腸胃道系統、肝膽系統、鼻腔及鼻咽腔、骨髓、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六大不同器官組織。台中榮總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表示,一般人身上大約有600個淋巴結,比較容易摸到的淋巴結常是在頸部、腋下與腹股溝。根據研究,每年約莫有0.6%的人會有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其中只有約1%的淋巴結腫大是因為惡性腫瘤所引起,而病史與理學檢查往往是最容易也最迅速能區別良性或是惡性的方法。分兩大類,九成都屬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淋巴癌為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依照病理診斷,可分成「何杰金氏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個大類。大多數的淋巴癌病人都屬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約占90%。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好發族群,分布於40到50歲之後的中老年人;何杰金氏淋巴癌病人約占10%,以30歲左右的年輕人或是60至70歲的老年人居多。 好發族群1.免疫低下的患者,例如接受器官移植、愛滋病患者、自體免疫疾病病患等,皆是好發淋巴癌的高危險群。2.暴露於有機溶劑、染料或輻射物質環境者,也較一般人容易得到淋巴癌。3.乾燥症患者發病機率,較一般人多七倍。人體大部分的器官都有淋巴系統的存在,在體內淋巴系統可以製造淋巴球、抗體,負責對抗疾病與感染,其在人體的免疫系統上扮演的舉足輕重的角色。淋巴系統遍布在身體各個部位,通常在頸部、腋下、鼠蹊等地方比較容易摸的到。當淋巴組織內的淋巴球變成癌細胞時,則形成惡性淋巴瘤,也就是淋巴癌。淋巴癌分四期第一期 : 有一處淋巴區域有淋巴瘤細胞侵犯。第二期 : 橫膈之同一側有兩處以上的淋巴區域或一處淋巴結和一處淋巴結外器官有淋巴癌細胞的侵犯。第三期 : 橫膈兩側皆有淋巴癌細胞侵犯時。第四期: 淋巴瘤瀰漫性地侵犯各器官或淋巴結時,尤其是一旦侵犯到骨髓時,即屬第四期。淋巴癌治癒率高,積極治療存活率達七成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台大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柯博升表示,淋巴癌治療後有很高的機會痊癒,呼籲出現淋巴結腫大、發燒、體重減輕、夜間盜汗、全身癢等症狀時,務必就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台大檢驗醫學部主任周文堅表示,淋巴癌治癒率很高,積極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七成。年輕人發現一、二期淋巴癌高達八成可治癒,晚期或年紀較大者也有四成可以治癒。以侵襲性較高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為例,平均治癒率也有五成以上。淋巴瘤治療淋巴瘤的治療,必須依照其細胞型態與臨床分期而訂出治療計劃。治療方式,包括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免疫療法、復發使用高劑量化學治療合併自體或異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淋巴結摸起來不平整、不會動、不會痛,恐惡性腫瘤「燒、腫、癢、汗、咳、瘦」是早期淋巴癌的六大症狀,腫塊最常見,觸感像硬網球,有些還會移動,但不會痛;僅少部分病人摸不到腫塊,需其他檢查輔助。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任王銘崇建議,六個早期症狀出現其中一項,查不出原因又持續三周以上,就要到血液腫瘤科進一步檢查。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吳鴻昌說,淋巴癌目前無特殊篩檢工具,應注意淋巴癌6大症狀,若半年內體重驟減10%以上、出現無原因淋巴結腫大或莫名發燒、盜汗、皮膚癢及咳嗽,就應立即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淋巴癌六大症狀 「燒」:突發性但不明原因的發燒,常是38℃左右,且多在下午及晚上出現。「腫」:脖子、腋下、鼠蹊等地方,突然出現無痛卻大於兩公分的腫塊。「癢」:持續性全身發癢的症狀。「汗」:夜間異常出現大量盜汗的情形。「咳」:喘不過氣或是出現不明原因咳嗽的症狀。「瘦」:六個月內體重異常下降超過10%,同時還會感覺到精神疲倦。正常淋巴結一般不超過1公分,呈橢圓形,質軟、活動、無壓痛,在頜下和腹股溝可以摸到。滕傑林表示,如果淋巴結腫大摸起來平整的、會動的、會痛的、不會繼續長大的,良性的機會比較高,通常是感染所造成。如果淋巴結持續腫大,就要考慮做切片檢查,若摸起來不平整、不會動、不會痛,則應直接切片檢查,進一步判別是否為惡性淋巴瘤。淋巴癌愛侵犯6個器官組織淋巴癌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通常以實體瘤形式生長,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都可能被侵犯,常伴隨發熱、盜汗、消瘦、癢等全身症狀。淋巴腫瘤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誤診,它分佈在人體各個部位,有人甚至稱之為會「跑」的腫瘤,常會侵犯六大器官組織。1. 呼吸系統如直接侵犯肺臟、肋膜、心包膜,則會造成咳嗽、呼吸困難、肋膜腔或心包膜腔之積水。2. 腸胃道系統腸胃道受到侵犯或發生腹膜腔後腫大淋巴結壓迫,將可能造成腹脹、腹痛、胃腸潰瘍、穿孔、出血、吸收不良等症狀。3. 肝膽系統腹腔內淋巴結腫大後會引起膽管阻塞造成膽汁無法排除,或因直接侵犯肝臟而引起黃疸。4. 鼻腔及鼻咽腔可能會引起鼻塞、流鼻血等一些類似慢性鼻竇炎的症狀。5.骨髓造血功能變差,紅血球減少出現貧血而臉色蒼白;血小板減少會造成不正常出血,血液中含有不正常的淋巴球細胞。5. 神經系統如淋巴瘤侵入脊椎管,壓迫脊髓或脊髓神經,會造成疼痛、感覺異常等神經系統症狀。6. 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如侵入腦膜或腦實質內,會造成顱內壓增高,引起頭痛、視力模糊或運動失調。掌握4方法,預防淋巴癌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淋巴癌,都對身體造成很大傷害,,建議掌握4方法,做好疾病預防:1.保持規律生活:不熬夜、不抽菸喝酒、養成運動習慣、飲食均衡。2.學會緩解壓力:壓力過大,會導致精神緊張,進而引起身心疲憊,還容易造成代謝紊亂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此,學會緩解和釋放壓力,避免過度疲勞,是預防淋巴瘤最重要的一個方法。3.盡量避免接觸農藥、染劑、殺蟲劑等化學物質。 4.當身體出現「燒、腫、癢、汗、咳、瘦」的異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1-12-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8類免疫不全、低下對象 應打第3劑全劑量加強劑
指揮中心今天表示,癌症、器官移植、洗腎以及免疫力不全或低下等8類對象,應於第2劑COVID-19疫苗間隔28天後,施打全劑量的基礎加強劑,以獲得較佳保護效果。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專員邱南昌今天出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建議12歲以上、經醫師評估病情穩定的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對象,應接種第3劑基礎加強劑。這8類人包括目前正進行或1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或幹細胞移植患者、中度或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血液透析患者、HIV陽性患者、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過去6個月內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者,以及其他經醫師評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者。邱南昌說,上述族群免疫功能較差,接種疫苗後可能無法產生好的保護力或無法持續較久,專家會議有討論決議應予以基礎加強劑。邱南昌說,免疫不全與低下者接種第3劑加強劑,與一般人間隔5個月後接種第3劑追加劑,2者意義不同,一般人追加第3劑是打半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而免疫不全與低下者的加強劑則是須打全劑量,才有較好效果。至於第3劑加強劑要接種何種疫苗,邱南昌表示,目前來看,各種疫苗都能讓免疫力大為提升,建議接種莫德納、輝瑞BNT(Pfizer-BioNTech)與高端疫苗,但若之前接種其他廠牌有嚴重不良反應,醫師評估也可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
-
2021-12-21 癌症.肺癌
晚期肺癌 精準治療延長生命
一名40多歲的年輕女性因嚴重喘、咳嗽、身體虛弱而就醫,進入診間時,坐在輪椅,戴著氧氣面罩,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第四期肺腺癌。起初化療反應不佳,與醫師討論後,接受切片基因檢查,改用相對應標靶藥物治療,服藥短短2周,幾乎快恢復正常,回診時,自己走進診間。肺癌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如能早期確診,可以透過手術切除,但愈晚確診,愈難切除,且術後容易復發,需考慮後續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所幸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問世後,增加抗癌武器,有機會延長存活期,給予癌友一線生機。掌握治療先機 肺癌晚期也能治聯合報健康事業部12月4日舉辦「抗癌不肺力、掌握肺癌治療先機」線上講座,邀請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徐偉勛、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肺腫瘤科醫師柯皓文,分享標靶治療及免疫療法在肺癌的治療新趨勢。徐偉勛指出,相較過往晚期肺癌患者術後只有化療一途,現在進入精準醫療,透過基因檢測,了解癌友是否有特定基因突變,找出適用的標靶藥物,以往第四期肺癌可能無法存活超過一年,透過精準治療,延長許多病人的生命。肺癌基因突變形式多樣,徐偉勛指出,台灣晚期肺腺癌患者中帶有EGFR基因突變者約占55%,可使用相對應的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然而,並非所有肺癌患者都帶有特定基因突變,可能無對應的標靶藥物,這時則可選擇免疫治療。免疫治療逾年 癌友狀況良好柯皓文說明,免疫治療就是阻止癌細胞「PD-L1」與T細胞「PD-1」結合,並啟動身體免疫系統辨識、殺死癌細胞。藉此延緩復發、提高生存機率,甚至有機會根治。一名66歲盧先生罹患肺腺癌,經CCRT治療(同步化學與放射線治療)後腫瘤縮小,但腫瘤位置於主動脈上不適合開刀,透過免疫療法鞏固治療,至今已超過一年,狀況良好。柯皓文表示,過往免疫治療都用於第四期,近年往前推至第三期,持續使用一年,可減少復發機率。免疫療法藥物給付條件,符合條件者有健保給付,另外則需自費、或參與醫學中心臨床試驗計畫。老菸槍、有家族史 定期LDCT如何留意肺癌警訊?徐偉勛說,有些人沒抽菸、生活習慣良好,卻罹患肺癌,可能與環境致癌因子有關,如PM2.5空氣汙染、致癌物質亞硝酸鹽或暴露輻射、化學藥劑等,都可能讓細胞突變導致癌症。柯皓文指出,老菸槍、有肺癌家族史者,應在醫師建議下,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及早發現治療,遠離癌症。想了解更多肺癌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新趨勢,請參考「抗癌不肺力 掌握肺癌治療先機」肺癌講座:
-
2021-12-13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存活率高低 藏在病人看不到的地方
最近有位記者問我,根據他的了解,台灣治療癌症的醫院都會經過國衛院的癌症品質認證,原則上,癌症的診斷與治療,應該都會遵守國際共識的診療指引照顧病人,有什麽因素會造成不同醫療院所存活率的不同。複雜難纏的病 診斷要正確我覺得這問題很好,也非常值得提出來討論!我個人50多年的醫療生涯正好伴隨著癌症醫療的發展,換句話說,我是從1960年代癌症沒有什麽辦法治療的時代一路看着它的進步,直到今天。所以,我深深體悟,治療像癌症這麽複雜難纏的疾病,最重要的是,從診斷到治療的每一個步驟都必須步步為營,一不小心,就會功虧一簣!大家都知道「對症下藥」的道理,所以,癌症醫療要成功,第一步就是診斷要正確,以乳癌為例,它並不是單純只有一個樣貌,它有很多分類、還有不同的惡性度、不同的成長速度,以及擴散的情況等。依病人狀況 決定手術方式這就須要依賴用心的病理科、分子醫學及放射診斷科醫師一起確定是哪一種乳癌、其危險因子及期別等,接着才能決定需要哪些臨床醫師參與,包括外科、腫瘤內科及放射腫瘤科。此外,還得依病人的狀況,決定治療的先後次序。手術時,外科醫師得根據腫瘤的大小決定手術的方式,腫瘤內科醫師則須根據病理的類型、以及腫瘤的大小做化學藥物的選擇,放射腫瘤科醫師也一樣要根據病人的狀況決定放射範圍及劑量。團隊整合醫療 效果好許多癌症醫療自1960年代開始發展,到了80年代,經過不斷地嘗試及經験的累積,發現光是不同專科的會診,尚不足以獲得很好的療效,進而發現當不同專科的醫師聚在一起集思廣益,確定診斷,進一步共同決定治療的先後順序以後,治療效果就好了許多,癌症的團隊整合醫療觀念於是確立。一般初期癌症,也許只須手術切除,而第二期以上的癌症則還需要化學或放射線治療,往往醫療過程漫長,這中間病人難免經歷身心的折磨。此刻,提供病人完善的身心照顧,才能確保病人安然度過整個治療過程,這就是為什麼身心科醫師、心理師、營養師、藥師、護理師都是醫療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員。魔鬼藏細節 端看醫護用心癌症治療準則好比食譜,看同一本食譜不一定做出一樣的好菜。最重要的是,魔鬼藏在細節裏,同樣的術式,不同醫師的技術、工作紀律不一,結果就會不一樣。如果是接受化學治療,腫瘤內科醫師、專科護理師對病人的觀察是否用心,照顧是否周到,會決定不良併發症的發生率,結果也會不同。醫院感染控制 決定生命得失至於放射線治療,給同樣劑量也不一定就會得到同樣的結果,治療範圍的規畫是否恰當,放射治療執行的精準度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或是副作用的嚴重度。此外,醫院環境感染控制的好壞,更會決定生命的得失。這些都是病人看不到的地方,然而,它決定了不一樣的存活率。
-
2021-12-04 新聞.科普好健康
聞不到香味,吃不出食物好壞? 醫:當心「嗅覺失靈」可能是疾病警訊!
當我們在享受美食時,食物的美味是經由許多感覺來共同產生,其中主要的神經系統有嗅覺及味覺。因此如果嗅覺或味覺有問題時,除了無法感受到食物的味道,情緒與生活品質受影響外,還可能增加許多潛在危險,甚至是疾病的警訊,也可能是得了新冠肺炎症狀之一。台灣嗅覺失能 約10%至15%根據1994年美國國家健康調查,估計全美約有270萬人有嗅覺失能問題,占成人人口1.4%。2004年在瑞典對1,387名自願者進行的研究中,發現高達15.3%的受訪者主訴自己有嗅覺失能的情形。雖然各國的盛行率不同,嗅覺障礙患者實際總量並不在少數,台灣的嗅覺失能比率約為10%至15%。引起嗅覺功能異常的原因眾多,最常見是上呼吸道病毒或細菌感染,例如感冒、鼻過敏、慢性鼻炎及鼻竇炎會導致嗅覺失能,而近兩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即是新冠病毒感染所致,也出現嗅覺、味覺喪失的症狀,是一大警訊,不可輕忽。其次,車禍造成頭部外傷,使得嗅覺神經路徑受損,更是台灣常見造成嗅覺失能的原因。頭部外傷 也會嗅覺異常上呼吸道感染是嗅覺功能障礙的最常見病因之一。病毒可能會破壞嗅覺神經上皮和受體細胞或嗅覺中樞途徑。據國外研究,22%至68%新冠肺炎患者會發生嗅覺功能障礙,20%至33%患者出現味覺功能障礙,患者可能是嗅覺神經上皮或嗅覺中樞途徑被破壞有關;味覺功能障礙的可能原因,包括味覺器官中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改變和唾液腺感染。在嗅覺神經病變造成的嗅覺損失中,其嚴重度反應神經損傷的程度,也關係到預後。因頭部外傷而嗅覺異常者,在受傷六個月至一年內是治療的黃金期,嗅覺減退者尚可改善;若因病毒感染造成嗅覺異常者,對症治療可能會改善;鼻部疾病者,則可能需要藉由外科手術,才能改善嗅覺狀況。沒食欲沮喪 影響生活品質如果失去了嗅覺,不僅生活品質受影響,更增加了許多的潛在危險,例如:若無嗅覺,則無法感受到食物香味的愉悅感,也就沒有了食欲,變得沮喪,甚至有人出現社會退縮現象,更嚴重的是會減少對生活危險的警覺性,包括可能吃了已腐敗的食物而不自知,導致吃壞肚子,或無法發現外漏的瓦斯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甚至發生火災時無法聞到煙味而即時應變,造成公共危險。味覺異常相當普遍,它會伴隨於許多疾病,例如乾燥症、糖尿病、腎臟病等代謝改變的疾病,它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嚴重甚至導致病患營養不良。目前對於味覺有影響的因素,包括年紀、藥物、接受中耳手術及口腔或扁桃腺手術或接受頭頸部放射線治療等。找出失能原因 對症治療常用的嗅覺診斷方法,主要是嗅覺閾値檢定法及嗅覺識別檢查法,包括自我檢測電腦化嗅覺測試等,找出嗅覺失能的原因,進一步做相關檢查,再對症治療。嗅覺失能的治療,臨床上一般以類固醇治療,常用的方式是給予短期的口服類固醇,對於不適合使用全身性類固醇的患者也可考慮使用局部類固醇。針對外傷後嗅覺喪失的患者使用類固醇治療,16.4%嗅覺功能進步;進一步加上鋅劑治療,則28.2%的嗅覺功能進步。若接受嗅覺訓練三個月後,23.8%的患者嗅覺功能有進步。臨床會請病患做嗅覺訓練半年,復原效果更好。
-
2021-11-20 醫療.自體免疫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沉默的重症 早期「喘、咳、累」竟比肺癌更致命
肺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受損嚴重可能致命。肺纖維化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會因為出現咳、喘等症狀,而誤認是支氣管炎、氣喘或是心臟相關疾病,若延誤治療,其死亡風險甚至比肺癌還高,發生急性惡化的病人,平均存活率不到一年,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提醒,有些間質性肺病的原因不明,五成以上患者是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所謂「特發性」,就是找不到原因,最為棘手,國外醫界研究發現可能的關連性,包括胃食道逆流或金屬粉塵的環境曝露,家族性遺傳也可能有關,但至今都不是百分之百明確。特發性肺纖維化的病情會無情地不斷惡化,肺部逐漸纖維化。王鶴健說,有些人是慢慢惡化,如溫水煮青蛙,病程七到十年;但也有人快速惡化,兩三年即不治死亡。有相關症狀或為間質性肺病高風險族群者,應該要有肺部健康意識,及早檢查、及早治療。>>>>【病友暖心訪談完整系列影音專區,看更多】Q:什麼是肺纖維化?A:王鶴健說,肺纖維化主要病變發生在肺泡間的結締組織,該處即是間質,是人體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區域,把肺的結構和肺泡比喻成一棵被颱風吹倒的大樹來看,樹幹到樹枝是呼吸道,樹葉是肺泡,肺泡(葉子)生病了,即為間質性肺炎。當肺泡和血管當中及之間的組織持續發炎,就會變厚、變硬、和出現疤痕,而肺纖維化就是出現疤痕的醫學名稱,隨時間而惡化,疤痕亦會變得更厚,受影響的位置更廣泛。同時,肺部會無法將氧氣輸送到血液。肺纖維化是一種高度威脅生命的肺部疾病,但一開始因為症狀輕微不明顯,多數患者容易輕忽。王鶴健提醒,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屬於間質性肺病高風險族群,極易惡化至肺纖維化,定期檢查與病患自身的疾病意識非常重要。>>【延伸閱讀】肺纖維化致死率高 初期喘咳易被誤為感冒Q:為什麼會發生肺纖維化?A: 有些間質性肺病的原因不明,五成以上患者是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他王鶴健解釋,所謂「特發性」,就是找不到原因,最為棘手,國外醫界研究發現可能的關連性,包括胃食道逆流或金屬粉塵的環境曝露,家族性遺傳也可能有關,但至今都不是百分之百明確,以50至60歲年長者為好發族群。目前已知恐誘發肺纖維化之成因:・長期吸入有害化學氣體或溶劑・吸入石綿、矽、煤灰・服用藥物或接受腫瘤化學治療、接受放射線治療・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疾病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是間質性肺病的高風險族群,因他們產生的自體抗體會攻擊人體的結締組織,也會攻擊肺部肺泡,引發發炎和病變,甚至惡化成「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PF-IDL)。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表示,當人體罹患免疫系統疾病時,失控的免疫細胞會攻擊自體組織和器官,有些更攻擊到肺部間質,產生間質性肺病而造成肺纖維化,目前證實容易引發間質性肺病的自體免疫疾病包括:・硬皮症(SSc)・類風濕關節炎(RA)・乾燥症(SJS)・皮肌炎與多發性皮肌炎・紅斑性狼瘡(SLE)近年胸腔科很重視間質性肺病和自體免疫疾病的關係,當患者到胸腔科就診時,醫師會盡量先查出患者是否有自體免疫疾病的病史,因為有些自體免疫疾病病人的症狀會先從肺開始,卻沒有一般常以為的關節、皮膚等表徵性症狀。>>【延伸閱讀】喘、咳、累逾兩周 自體免疫病患者當心Q:肺纖維化初期症狀是什麼?A: 在臨床上判讀間質性肺炎的主要症狀有三大口訣: 喘、(乾)咳、累,因為患者肺部由軟變硬,肺泡變硬後要交換氣體很費力,呼吸就會很辛苦,非常容易累。王鶴健形容,間質性肺炎病人的呼吸特徵是淺而快,速率快,但無法深呼吸,因為這樣耗能最少,但很多人會輕忽平時的咳和喘,以為只是小毛病。更棘手的是有些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只出現關節,皮膚,黏膜等外顯症狀,還有些忍受力較高的患者根本不去就醫,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時機。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強調,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對任何輕微小症狀都不應錯過,例如以前走路、爬樓梯都沒問題,但現在走個幾步或走一點斜坡都會喘,就要警覺極可能是間質性肺病的症狀,應盡速就醫,避免肺纖維化持續惡化。Q:自體免疫患者都會發生肺纖維化嗎?A:蔡長祐指出,在自體免疫疾病中,硬皮症最易併發間質性肺病,幾乎九成硬皮症患者都會發生,再惡化成漸進性纖維化的機會也很大;乾燥症發生間質性肺病的機率也不小。「整體來說,一旦罹患間質性肺病,死亡率都會很高。」不同的自體免疫疾病,病程從間質性肺病,發展至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的時間長短也不一定,有快有慢,有人可能一兩二年,才逐步肺纖維化,目前臨床上確定硬皮症最快,他個人經驗發現很多發性肌炎跟皮肌炎也很快,其次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乾燥症也不能輕忽。>>【延伸閱讀】咳嗽、走路喘 自體免疫患者小心肺纖維化Q:該如何盡早發現肺纖維化?A:王鶴健指出,目前造成肺纖維化的風險因子尚未完全確認,不過呼籲民眾應理解及辨識出相關症狀,及早尋求醫師建議,相關症狀如:・快走、爬坡時呼吸吃力・出現持續咳嗽狀況・呼吸困難、易喘・容易疲勞等症狀不過,部份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很少出現肺部症狀,例如紅斑性狼瘡,只需要醫師建議定期每半年請醫師聽診後下背肺葉音及肺功能檢查,而乾燥症和硬皮症患者就一定要留意,一旦出現乾咳、喘、累,就應盡快請醫師診斷。王鶴健也說,台灣目前未全面推廣全民肺功能檢測,他建議每人成年時要做一次,吸菸者更提高警覺,隔幾年要做一次 。Q:哪些檢測能確認是否罹患肺纖維化?王鶴健說,特發性肺纖維化的初期症狀也是咳,但有時病人不以為意,尤其吸菸者晨起會「菸嗽」(台語),更缺警覺性,讓肺部逐漸硬化有如「菜瓜布肺」。而間質性肺病近年引起醫界重視,因為該病初期症狀的喘和咳,常被病人以為 感冒而輕忽,以致延誤治療,風免科醫師也開始留心患者出現間質性肺病的可能,醫界近年更積極倡議要善用工具,為自體免疫疾病病人進行肺部聽診、肺功能檢測、以及肺部影像判讀(X光、HRCT高解析度電腦斷層)。蔡長祐表示,處於高風險族群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在疾病診斷初期,至少要做一次肺部檢測,接著長期追蹤,一般風濕免疫科每半年會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測,最常見的肺功能檢查是FVC (用力肺活量)。另外,也會安排DLCO檢查來檢視患者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能力,以評估患者疾病嚴重度,即是透過一氧化碳,測量出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能力,進而看出病況嚴重性。如果發現肺功能有異常,會進一步進行HRCT(高解析度電腦斷層),透過影像判讀來確認肺部是否已發生纖維化的狀況。Q:一旦確定罹患肺纖維化,該怎麼辦?蔡長祐表示,間質性肺病很難治癒,但現在有新藥推出,可抑制纖維母細胞,防堵新纖維再生,因此有助於放慢病情惡化的速度,例如硬皮病的病人已納入健保給付,應充分與醫師討論並積極治療,已確診肺纖維化較輕微的病友,應定期檢視肺功能狀況,並依醫師建議每年接受HRCT(高解析度斷層掃描),透過影像判讀來確認肺部健康狀況。>>【知道更多】認識失控的肺纖維化聯合報與元氣網粉絲團合辦「沉默的重症─肺纖維化」線上直播講座,邀請九大專家分享精采解析,並分享十位病友及家屬與病共處的生活點滴。>>「沉默的重症─肺纖維化」線上講座精彩內容完整收錄【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1-11-18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淋巴水腫成「象腿」 靜脈吻合術引流消腫
人體的淋巴系統遍布全身,但當病患接受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後淋巴循環系統遭受破壞,淋巴液無法順利回流造成淋巴水腫,會產生俗稱的「象腿」。高雄長庚整形外科副主任楊家森表示,過去得將肢體腫脹的部分切除,現在可透過超顯微手術引流方式,消除腫脹。70歲唐女士,20多年前因乳癌手術開刀,造成左上臂淋巴水腫,一直沒有處理。但手臂的腫脹讓她工作不方便,天氣變化時會腫痛、長時間睡不好,也常發燒、發生蜂窩性組織炎。後來特地從台東至高雄長庚醫治,今年3月接受超顯微手術,至今半年恢復良好,淋巴水腫大幅改善外,長年嚴重失眠也明顯獲得改善。楊家森表示,全世界平均每30人就有1人罹患淋巴水腫,除先天性因素外,後天則常見於接受過淋巴廓清術的病人,如癌症病人。因手術切除淋巴結或經放射線治療後,會造成淋巴途徑破壞,引發淋巴回流受阻進而產生淋巴水腫,像乳癌患者容易上肢水腫、腹腔癌症患者則易下肢水腫。淋巴水腫因為淋巴液無法回流,容易對免疫系統造成壓力,也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楊家森說,之前有許多病人幾乎一個月發生一次蜂窩性組織炎,一旦發炎、發燒,須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一周,因此建議病患應及早接受手術治療。過去治療淋巴水腫,須將腫脹部位筋膜以上的組織切除再植皮,僅留下有功用的肌肉部分,不僅傷害大也不美觀;現在使用超顯微手術靜脈吻合術(LVA)則是治療淋巴水腫有效的術式。楊家森表示,靜脈吻合術是將淋巴管分離後再與鄰近的小靜脈吻合,等於是找一條替代道路重新讓淋巴液回流至靜脈系統。靜脈吻合術術後幾乎不疼痛,隔日即可下床,住院約3至4天,具有傷口小、對病人傷害小及恢復時間快的優點。但因為淋巴管非常細小,僅有0.03至0.08公分,因此醫師必須使用高倍顯微鏡進行,手術時間約需6至8小時。楊家森表示,淋巴水腫就像一般水腫,抬高肢體時水腫會消退,但久了之後會愈來愈緊繃。因此過去若曾接受癌症手術、電療、化療等,且發生肢體腫脹的患者,應及早至整形外科進行評估是否為淋巴水腫。
-
2021-11-13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立志把癌症病人照顧到最好,降低癌症發生率
「成功沒有魔法,『全心投入』與『持續實踐』是不二法門。」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期許,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真正想要服務病人的夥伴,有志一同、群策群力把癌症病人照顧到最好。和信癌患 五年存活率達74%癌症已連續39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榜首。與30年前相比,當時台灣癌症平均五年存活率不到三成,現在約為五成,已十足進步,而和信所照顧的癌症病人,平均五年存活率更達74%。癌症在1981年躍升為我國十大死因首位,時任政務委員及行政院科技組召集人的李國鼎希望成立一所國家等級的癌症中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因此籌設,黃達夫於1998年出任院長。黃達夫表示,當時他在美國擔任杜克大學癌症中心臨床主任,也取得終身教職,但在李國鼎力邀下,於1989年回國,並在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捐款新台幣四億元下,籌建和信醫院。醫師各自為政 整合最困難然而,籌建以癌症治療為主的醫院並不容易。黃達夫坦言,癌症不是單一因素造成,除了遺傳基因外,更多是外在環境影響所致,因此需要跨科整合治療。他以乳癌治療為例,依據腫瘤大小、特性,以及是否有淋巴侵犯,就會有手術、藥物、放射線治療等不同的搭配。但在醫院,各個科別往往各自為政,導致「整合」最困難。醫師薪資 不以看診量衡量由於多數醫院醫師的薪資主要來自看診量,負責手術的外科醫師,便可能兼作化學治療,或是不願意把病人轉去其他科別。但化療藥物有毒性,治療的合併症也可能帶來死亡。化療不只是給藥,也要充分了解藥物副作用,因此需要腫瘤內科醫師開處方和藥師控制劑量。在和信醫院,外科醫師不執行化學治療,且不同科別的醫師必須「一起」會診同一個病人。黃達夫說,和信醫院不以看診量來衡量醫師薪資,是以醫師的訓練背景、經歷和同儕互評機制調整薪水結構,醫師間才會彼此互助。他也和健保署協調以論質計酬的給付制度,以利各科整合和維護醫療品質。幫病人更健康 別再怕復發除了提升癌症病人的存活率,黃達夫強調,降低癌症發生率是和信下一階段的重要使命。目前在和信治療後存活的病人已超過五萬六千人,如何幫助這些病人活得更健康,不再擔心癌症復發,也是重要課題。和信將在關渡地區推動存活者健康促進計畫,包括民衆教育、居民健康防治慢性病等,進一步預防癌症發生。黃達夫養生祕訣:只吃半碗飯 不喝糖水 走路健身82歲的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受訪時聲音宏亮,好似中壯年人。「我沒有特別的養生之道,也沒有特別的禁忌。」黃達夫表示,他只是遵循一般醫界的建議,「均衡飲食、不抽菸、不酗酒、不喝糖水」。黃達夫說,因為研究癌症,了解環境、生活習慣等外在因子累積,都是致癌的因素,像大多數的肺癌與吸菸有直接關係;胃癌與幽門桿菌、大腸癌則與飲食、運動少有關。所以,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是每個人要做的事。由於父親那邊有糖尿病家族史,黃達夫長期遵照醫囑服用高血壓及糖尿病兩種慢性病的藥物,也非常注意控制飯後血糖,因此三餐飲食是「什麼都吃」,但蔬果量較多,其他較少,也只吃半碗飯並放在最後吃。黃達夫從小不愛室外活動也不愛流汗,寧可窩在家看書。直到十年前,他與兩個孩子及孫子孫女一起度假時,因走路路程較遠,多年前跌倒受傷的關節竟然開始疼痛,他才警覺,「如果不開始鍛鍊筋骨,隨年紀漸長,可能很快就無法自由行動了!」從此,在休假日時,黃達夫會在台大校園、大安森林公園規律地走路,上、下午各走一趟,共走一萬步;平日則走跑步機,維持自己的活動度。除了透過飲食和運動維持健康,黃達夫也很重視員工健康。醫院不僅提供員工免費的健康午餐,並設有健身房、小憩的空間。他笑說:「常看到員工在健身房裡活動呢!」黃達夫小檔案年齡:82歲專長:癌症預防、內科學及血液腫瘤學等現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兼院長、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董事長、美國杜克大學內科教授、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經歷:國衛院醫學教育論壇召集人、衛生署國家醫療品質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美國杜克大學癌症中心臨床主任、美國癌症學會癌症預防、診斷及治療委員會評議委員及主席給病人的一句話很多時候,癌症是自己造成的。80%慢性病包括癌症,可以預防。因此,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是每個人自己要做的事。
-
2021-10-17 癌症.抗癌新知
血癌治療不能等 搶時間保留生育
為保障血液癌症病人權益,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與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今年起一起推動「血液癌症病人生育能力保護宣言」。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柯博升表示,由於血癌治療非常急迫,且治癒率高,再加上年輕病人多,因此在展開治療前,一定要超前部署,盡早讓病人了解生育能力的風險及如何保存,才有希望搶救生育機會。保留精卵,不能在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才處理。柯博升說,血液癌症的治療方式中,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對生育能力的影響最大,因移植會同時配合使用高劑量化療或全身放射線治療,不論男女,約八到九成的病人會影響生育機會。柯博升指出,血癌病人的治療不能等,一旦確診就需立刻治療,不像乳癌等其他癌症確診後,可等上數周再做治療。因此醫師在血癌初期診斷時,就應趕在治療模式啟動前,向病人說明生育能力面臨的風險,在最短的時間內和病人討論如何保存,或配合病人想法,必要時調整治療方式。「這個時間雖然很短、很趕,但絕不能在做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才處理,到時候精子或卵子經過化療的品質已經下降,甚至取不到了。」柯博升強調。患者年紀輕、治癒率高,須考量長期計畫。保護血癌病人生育能力的另一個關鍵原因,是血液癌症的病人年齡較輕,而且治癒率高,因此保護生育能力格外重要。柯博升表示,年輕病人有70%痊癒的機會,醫病之間應提前考慮未來長期的問題。血液及骨髓移植醫學會與血液病學會目前已完成生育保護宣言,柯博升表示,學會正著手製作做衛教單張和動畫影片,向醫護人員宣導,也要在各大移植中心加入有關生育能力保護的宣導內容。他說,多數病人確診罹癌後,第一個念頭只想到保命,不太會想到生育,但血癌是痊癒率高的疾病,學會發展宣言,正是為了在第一時間保護病人權益。幹細胞移植雖會影響生育能力,但也有女性病人在移植後順利懷孕,或男性病人的伴侶懷孕。柯博升說,他曾遇過兩三位病人,原預期移植後不易懷孕甚至沒有生育能力,但沒想到化療過後隔了一陣子竟然懷孕了,病人非常驚訝又擔心胎兒是否正常。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在懷孕期間盡可能追蹤胎兒的健康,包括羊膜穿刺、母體基因分析和多次超音波等,所幸一切正常,寶寶誕生後也很健康。給癌友的一句話:如果你年輕,在接受癌症治療之前,一定要記得向醫師詢問對生育能力的影響。
-
2021-10-17 癌症.抗癌新知
癌友未主動詢問 醫師有責任提醒
台灣每年估計有超過一千位育齡期的病人,因罹患白血病和淋巴癌而須接受全身性化療,甚至造血幹細胞移植。這些治療會影響病人生育能力。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指出,目前治療前會告知病人生育的風險,但是否取精、取卵仍得由病人審慎思考與決定。臨床顯示男性病人治療前取精的比例較女性病人取卵高。男性取精時間短,意願較女性取卵高。日前有一名20歲急性白血病男病患,周文堅事先提醒病人與其家長,孩子經全身化學治療及未來可能進行的造血幹細胞治療,必定會影響生育能力。病人與其家長同意在開始治療前先行取精。但也有不少病人與家長認為「能否生育」不重要,拒絕事先存取精子或卵子。由於男性取精時間短,不太影響療程,因此意願會較女生高;女性取卵則需先打荷爾蒙製劑之後再進開刀房取卵,通常至少需要兩周時間,有些女性病人考量延誤病情及取卵的不適,通常會放棄取卵。周文堅指出,由於血液性癌症常以化療為主,化療藥物、劑量多寡、治療次數,不同的治療強度對生育力的影響也不同。以中強度的治療為例(如一般淋巴瘤之第一線療法),病人在治療結束後精子品質確實會受影響,但通常會逐漸恢復正常,對生育能力之影響不大。不過有些病人在治療後端可能會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甚至有些病人需要放射線治療,就可能終生不孕。無論病患是否考慮生育,生育權保護是重要議題。至於是否要存取精子或卵子?除了病人意願外,疾病本身的特性及病人的身體狀況都有影響。周文堅在臨床上發現,很多育齡期的病人治療前都不會主動詢問關於生育的問題,一方面較欠缺這方面的概念;另一方面是從沒考慮要生小孩。現代人對於是否要傳宗接代已明顯沒那麼強烈的堅持。無論病人願不願意生小孩,周文堅認為,生育權保護仍是重要議題,醫師都有責任提醒病人;另外,病人也能主動提出要求,達到醫病共享決策。這也是學會參與「血液癌症病人生育能力保護共識宣言」的目的。目前宣言也放在學會的官網供會員參考。不過,要達到更大的溝通效果,仍得靠聯合的生殖與癌症的醫學研討會來宣揚癌友生育權的保護,讓各界知道此議題的重要性。給癌友的一句話:罹患癌症不要心慌,治療技術已有大幅進步。考慮生育問題,多方思考再做決定。
-
2021-10-17 癌症.抗癌新知
睪丸癌好發年輕男性 凍精能保生機
根據統計,台灣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少子化已經是國安危機,留下「生」機刻不容緩。而提到癌症病人生育權,第一聯想到的往往是女性,其實男性病人的生育權也不容忽視。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吳文正表示,常見的男性泌尿道癌症為攝護腺癌、膀胱癌、腎盂癌、腎細胞癌等,睪丸癌占很小比率,但因睪丸癌好發於年輕育齡男性,其他病人相對年齡較大,因此需保留睪丸癌病人生育力。放療、化療會嚴重傷害生殖細胞。據衛福部107年癌症登記,睪丸癌占男性癌症第20位、死亡排名第33位,當年初次診斷睪丸癌為277人,年齡中位數為31歲,臨床上睪丸癌治療成功率高達九成以上,這些數據顯示,這群病人年輕、存活率高、平均餘命長。病人在切除腫瘤後,還需要化療或放射線治療,甚至兩者合併使用,但生殖細胞生長速度快,深受藥物毒性影響,大量放射線更可能影響細胞、讓細胞壞死,因此化療後1到2年、放療後1年,可能都沒有精蟲、也不建議受孕。此外,睪丸癌病人的精蟲數量、活動力和形狀都較差,受孕率本就偏低,即使只拿掉一側睪丸、剩下健康的另一側又受化放療影響,更不容易受孕,因此建議手術後、化放療前先凍精保留「生」機。最怕醫師沒警覺、病人沒想到。吳文正說,通常病人剛得知罹癌時,往往因驚嚇只想活命,沒想到生育問題,此時醫師扮演關鍵角色,他在臨床上會提醒病人可以凍精,當作保本保險。「最大的問題是醫師沒警覺、病人沒想到。」吳文正說,因為睪丸手術是小手術,一般泌尿科診所就可以開刀,有時候醫師沒特別注意就動刀了。為了提醒醫師留意癌友生育議題,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將由醫學會完成的「睪丸癌病人生育能力保護共識宣言」公告在醫學會官網上。吳文正也提醒,隱睪症者罹患睪丸癌機率比常人高百倍,而且位置越高、癌化機率就越大,腹腔內癌化機率高於鼠蹊部,因此隱睪症一定要處理。而睪丸癌只能靠自我檢查,如果摸到大小不一、形狀像釋迦或有硬塊,都建議盡早就醫。給癌友的一句話:建議睪丸癌病人手術後、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前,先凍精保留「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