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慢性病連續處方箋
共找到
48
筆 文章
-
-
2024-02-01 焦點.元氣新聞
春節要準備哪些日常隨身藥物和保健物品?醫師提醒備藥4重點
春節將至,不少民眾會返鄉與親友團聚,新冠肺炎與流感可能會達到高峰。醫師提醒,民眾應及早種疫苗,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並準備每人3劑量的家用快篩試劑、口罩和常備藥,有慢性病的民眾,也可以提前領取過年期間份量的藥物。新冠肺炎、流感高峰將至 預計年後再一波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蔡光超提醒,過年期間要注意流感和新冠病毒,建議民眾可接種疫苗、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說,民眾也可以自行準備醫藥包,目前流感快篩仍須由醫療人員執行,不過新冠肺炎家用快篩,可由民眾自行完成,加上過年期間可能缺貨,還是要提前準備。感染新冠肺炎,早期可能篩不出來,有症狀可能會需要連續篩2至3天,建議以每人3劑的數量準備快篩試劑;還可以準備日常用量的口罩;呼吸道容易感染,如過敏或容易咳嗽的民眾,也要準備常備藥。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提醒,可備妥新冠肺炎、流感或感冒等症狀緩解藥物,包含退燒、止痛、止鼻水、止咳化痰藥為主,其中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成分的解熱鎮痛劑。此外,改善流鼻涕、打噴嚏與皮膚過敏等症狀的抗組織胺藥物也可準備。防疫相關物資方面,黃彥儒提到,可準備口罩與酒精,如果要出國搭飛機,建議可再準備1、2個N95口罩備用,在長時間、密閉空間中,如鄰近的旅客出現嚴重打噴嚏或咳嗽等症狀,就可提高防護等級,也可以準備新冠肺炎家用快篩試劑、血氧計、體溫計等。出遊暈車、聚餐大吃大喝 常備藥物不可少蔡光超表示,天氣冷也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提醒有相關病史的民眾要特別注意,大吃大喝則要注意飲食清潔,避免腸胃道症狀。黃彥儒指出,例如暈車藥、過敏用藥以及外用藥膏等,也都可先準備,如有開車,或怕嗜睡的話,可選擇第二代抗組織胺;過年期間氣溫也可能降低,部分民眾也可能到武陵農場或陽明山等地賞花,對低溫或花粉等過敏的民眾,可以準備緩解過敏的藥物;不過如為泌尿道感染等,需要服用口服抗生素的症狀,則要到醫療院所由醫師開立處方。黃彥儒並表示,民眾也可以準備外用藥膏、抗生素等,由醫師或藥師指示用藥,如一般傷口受傷,可使用生理食鹽水及抗菌藥膏處理,並且使用紗布、OK蹦、滅菌棉花棒和膠帶等自行包紮;年節期間大魚大肉,可能出現腸胃不適症狀,也可準備腸胃用藥。慢病用藥不能斷 過年前可先領慢箋這次連假期間長達7天,黃彥儒說,因應醫療院所減診或停止門診、藥品調劑服務,為避免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用藥中斷,若民眾上個月給藥天數的最後一天,也就是藥吃完的日期,落在春節期間2月8日至2月14日者,可提前於春節前10天,也就是1月29日(含)起回診請醫師開立處方箋或持慢箋領取下個月藥品。藥物也要大掃除 年前先下載健保快易通APP黃彥儒建議,民眾可檢視個人簡單藥歷,下載健保署的健保快易通APP,經由健康存摺可顯示近期用藥明細,若不熟悉操作,則可保留處方藥藥袋,非處方藥外盒及仿單,出遊萬一需要在當地就醫或用藥時,可提供給醫事人員參考,降低藥物交互作用風險,也可以趁著過年前,整理藥物期限與保存狀態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操作步驟說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1-30 焦點.用藥停看聽
出國玩要帶什麼藥?藥師盤點必帶4種型藥品!其中「1種藥」建議多帶,隨身托運行李都要放
過年前夕,疫情解封後,大家迫不及待想到世界各地旅行,人在異鄉,就醫途徑不像在台灣那麼的便捷,為了旅程保持健康,開心不掃興,事前準備不可少。首先,可以到疾病管制署網站,查詢國際旅遊健康資訊,先了解該國是否有流行疾病或疫情,是否需要施打疫苗。舉例來說,如果要到肯亞觀賞動物大遷徙,可能就需要接種黃熱病疫苗、腦脊髓膜炎疫苗、傷寒疫苗、瘧疾預防用藥,通常人體需要大約二週的時間才能產生完整的抵抗力,建議提前做好準備,有旅遊需求者,可以到本院的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另外,本院藥學部的官方頻道「亞東PHARMASISTER 藥AFTER WORK」也有製作相關影片,告訴大家如何查詢該國是否有疾病正在流行、是否需要施打疫苗、哪些醫療院所可以施打等等,頻道內還有許多實用的藥物相關資訊,推薦您訂閱以掌握最新訊息。打完疫苗後,隨身攜帶的藥品,該怎麼準備?藥品的部分,建議帶著醫師診斷證明書或者處方箋影本,以利通關時的查驗;一到三級的管制藥品,可向食品藥物管理署提出申請,開立「病人隨身攜帶管制藥品入境出境中華民國證明書」(食藥署網站>業務專區>管制藥品>管制藥品證照申辦專區)。出國前,也可以先到外交部的網站查詢該國是否有特殊規範,以免觸犯當地法律。至於沒有處方箋的成藥,則需要依照各國的規範。1.慢性病藥品領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出國旅遊可以至醫院簽立切結書延長領藥天數,最多以兩個月為限,行李打包時也建議多帶幾天份藥量,一份隨身攜帶,另一份放在托運的行李中,以免因為意外導致沒有藥品可以使用。糖尿病病人需注意胰島素不可託運,因艙溫容易過低而導致胰島素結凍失去作用;另因登機安檢需求,建議準備一份英文病歷摘要、處方箋和藥品一起隨身攜帶;也要隨身攜帶含糖食物,以預防低血糖的情況。2.旅遊中常見的症狀及常用藥物1.暈車暈車藥的成分有兩種,抗組織胺及東莨菪鹼(Scopolamine)。抗組織胺常見的成分有Meclizine和Dimenhydrinate,因可能有嗜睡疲倦副作用導致跌倒的風險,需要特別注意;另外Meclizine的作用時間比Dimenhydrinate長,挑選時可以根據交通時間向藥師諮詢適合的藥品,以免影響旅遊的精神。東莨菪鹼會有嗜睡、尿液滯留、口乾的副作用,較不建議老人、小孩、或有青光眼問題者使用。一般口服藥品建議在搭乘前30分鐘到1小時使用,貼片劑型則建議在搭乘前4小時貼在沒有毛髮的皮膚上,目前本院備有口服劑型。2.感冒、鎮痛解熱感冒常有鼻塞流鼻水症狀,常用藥品有血管收縮劑(如:Pseudoephedrine、Oxymetazoline)及抗組織胺。血管收縮劑對於有心血管問題者需要謹慎使用,而Pseudoephedrine在國內雖不是管制藥品,但在其他國家可能被視為管制藥品,需事先留意;本院Oxymetazoline為鼻噴劑,建議需要時才使用,且不建議連續使用大於三天,因容易導致反彈性鼻塞。抗組織胺又分成一代和二代,通常二代的抗組織胺比較不會有嗜睡的副作用,常見成份有Fexofenadine, Loratadine, Levocetirizine等。止痛退燒常見的藥品是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此藥品相對安全,但仍須依照醫師或藥師指示使用;另一類藥品則是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品(NSAID),此類藥品的鎮痛解熱效果相對於乙醯胺酚來講更為有效,但腸胃或是腎臟不好的族群需小心使用。3.上吐下瀉止吐藥常見成分有Metoclopramide、Domperidone,兩者通常建議飯前使用,Domperidone也有兒童專用水劑,可以按照醫囑劑量提供給小朋友使用。腹瀉藥品主要有抑制腸胃蠕動和吸附型兩種。抑制腸胃蠕動常見的成分為Loperamide,兩歲以下的小朋友不得使用。吸附型的則有舒腹達口服懸液用粉劑(Dioctahedral smectite)和自費的高克痢水劑(Pecolin),兩者都會干擾其他藥物吸收,需特別注意與其他藥品分開至少2小時使用,舒腹達粉劑不建議用於小於兩歲的小朋友。大於3個月的小朋友較建議使用的瀉必寧顆粒劑(Racecadotril),可加入食物或少量水中(如:置於茶匙中),充分混合後立即服用,一般治療應持續直到有二次正常大便的記錄,此藥含有蔗糖,糖尿病病人須注意。4.高山症預防用藥海拔1500公尺以上就會對人體有些微影響,造成腦部和肺部的不適,旅遊的地點若是高山、高原要留意高山症;常見用藥有丹木斯(Acetazolamide)、類固醇(Dexamethasone)、鈣離子阻斷劑(Nifedipine)和威而鋼(Sildenafil)等;丹木斯是磺胺類藥物,過敏者需注意告知醫師,類固醇一般則不建議使用大於7天。對於肺部不適的預防用藥,有鈣離子阻斷劑和威而鋼,透過降低肺部血管的阻力,來預防高海拔肺水腫。以上藥品皆須由醫師謹慎評估後處方,且須確實依醫囑指示服用。出國前,先了解目的地有沒有疫情、或施打疫苗的規範,抵達的地點是否有高山地區;規律用藥的慢性病病人或是特殊族群如孕婦、孩童、老年人,須謹慎使用藥品,可掛號請醫師評估開立;指示藥及成藥相對較安全,可以向藥師諮詢後依需求購買。祝大家出國旅行都能健康、開心。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眉毛越長更長壽?專家曝50歲後眉毛變長要當心!做好「這事」才能長壽.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30 失智.新手照顧
春節沒照顧人力,仍可使用長照2.0服務嗎?失智家庭必知年前6準備
春節即將來臨,這是屬於家人團聚的時光。但對失智者而言,因認知功能減退,對環境變動的調適能力較一般人困難,當春節期間面對陌生或不常見的親友來訪、外出春遊環境及人潮、天氣轉變等,失智者情緒皆可能受影響或感到混亂,甚至容易發生意外,反致佳節變調。台灣失智症協會建議家屬「年前多份準備、平安快樂過好年」,應預先安排活動與照顧人手,並做好防走失準備。同時多掌握和失智者相處的技巧,幫助家庭順利享受難得的相聚時光。1.安排合適的活動失智者若平時規律參加社區活動,過年時也可能堅持要外出參與,建議家屬可陪伴失智者散步、打麻將、唱卡拉OK、下棋、寫春聯、包紅包、準備年菜、大掃除等,也可安排祖孫同樂活動,例如請失智者指導做年菜、一起觀賞電視節目,或陪失智者一起看運動教學影片做運動。2.協助調適與紓壓失智者返回老家或親友到家中拜訪,看見熟悉親人可能很開心,但也可能認不得親人。親友可主動向失智者自我介紹,免用「猜猜我是誰」的方式來「考」失智者。主要照顧者也可事先與親友溝通,隨時注意失智者情緒反應,若出現不安情緒時,應減少人、環境刺激,安排安靜及舒適空間,讓熟悉的照顧者安撫情緒、讓失智者做喜歡的活動轉移注意力。建議將來家中拜訪親友們的時間錯開,避免過度刺激或疲累。3.飲食注意春節期間多會準備年菜和甜食,容易因飲食過量,造成身體不適。因此需注意進食的分量,避免一次提供分量過多的食物,可用水果類等健康食品來代替糖果餅乾類等零食,同時要注意年糕、果凍等食物類型,避免嗆咳。4.降低環境刺激年節的裝飾品可能會造成失智症者的困擾,可盡量簡化,或集中在一處。避免擺設易碎的裝飾品及小裝飾品,容易造成危險、誤食或哽噎,盡量將可能會發生危險的物品收納起來。失智者常經過的地方,應注意其四周的安全性及避免雜亂,提供熟悉、舒適的環境。5.保暖禦寒、善用防走失措施流感疫情仍盛行,須持續落實手部衛生及必要的防護措施,尤其年節期間是失智者走失的高峰,在寒冬中走失,意外風險更高。建議注意長輩外出衣著,或將外套掛在玄關,並適時提醒。每日出門前先拍下當日失智者照片,並在其衣服及背包放置聯絡資料,以利走失協尋之用,平日陸續建立緊急連絡卡、愛心布標、愛的手鍊、衛星定位器等預防走失工具。帶失智長輩外出時,理想安排兩位以上家人陪同長者,相互支援,以降低走失風險,若無充足陪伴人力,出門在外須避免讓失智者獨自等候,應主動尋求在地志工或工作人員協助幫忙。6. 照顧人力、藥物事先備妥除了家人親友在春節期間的支援,符合長期照顧2.0服務使用者的失能身心障礙者、50歲以上失智者、55歲以上原住民或65歲以上失能長者,春節期間仍可使用長照服務資源,但須提前完成預約,請大家留意各縣市資訊。另外春節期間回診、藥物等事宜建議提前準備,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衛福部健保署公告可提早10天領藥。過年期間也可透過觀察長輩自行用藥狀況或是協助分藥與紀錄等,更了解家人 狀況及有助於穩定服藥。 ※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 關於年前準備或防走失資源,歡迎撥打協會專懷專線 0800-474-580 (上班日早上9點到晚上9點,由專業人員為您提供服務),祝福所有家庭佳節平安、龍年吉祥。
-
2024-01-22 焦點.元氣新聞
懶人包/7月起10類人可線上看病!醫師線上能提供哪些服務?可開藥嗎?3分鐘搞懂「通訊診察治療」
新冠疫情期間3年多來,民眾擔心染上病毒,不願到醫療機構就醫,衛福部提供通訊診察、視訊看診服務,解決民眾就醫問題,並成為新就醫常態。爲擴大通訊診察服務範圍,衛福部今正式公告修正「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新制將於7月1日正式上路,對象從原先5大類擴增至10大類,預計受惠民眾達247萬人,將可進入通訊診察的時代。2類情況可以線上看病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說,「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新制規範,可以上線看病情形:第一類:實施計畫經衛生局審查通過的情形,包括急性後期照顧、長照照顧服務、國際醫療照護、疾病末期照護、行動不便照護、矯正機關收容照護及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照護。第二類:符合健保包裹式給付計畫,含居家醫療照護計畫、家庭醫師收治計畫、慢性病照護計畫收治個案。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新制上路後,不僅是擴大特殊情形病人適用範圍,同時關注資訊流、物流、金流,包括放寬開立藥物電子處方箋,就需配合虛擬健保卡、藥物物流配送等措施;另增加通訊方式提供的醫療服務項目,包括醫療諮詢、會診、精神科心理治療,以及開立檢查、檢驗單等,同時強化資通安全規範。於開立電子處方箋方面,劉越萍指出,初診開藥對象有國際醫療照護、矯正機關收容照護,以及因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無法線下就醫,而複診開藥則是所有特殊情形皆適用,同時開放慢性病照護的精神病照護、疾病末期照護可開立管制藥品。「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草案於去年2月預告後,經過近一年的時間才公告,薛瑞元不諱言地說,因基層診所對新制有所疑慮、不放心,擔心開放通訊診察後,病人可能都到大醫院就醫,因此,公告適用對象的範圍特別納入,基層診所才能提供服務的「健保包裹式給付計畫」,含居家醫療照護計畫、家庭醫師收治計畫、慢性病照護計畫收治個案等,目前基層醫師均可以接受。但如果有民眾執意要進行通訊看診,劉越萍表示,目前須符合相關計畫才可以進行,且必須是醫院曾收治的對象才能收治,若醫師違反規定收治病人,可依「醫師法」處2萬至10萬罰鍰。通訊診察治療舊制+新制 共10類對象適用「通訊診察治療辦法」舊制五大類患者分別為:1.急性住院病人,依既定的出院準備服務計畫,於出院後3個月內的追蹤治療。2.機構住宿式服務類的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與醫療機構訂有醫療服務契約,領有該醫療機構醫師開立效期內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長期照顧服務使用者,因病情需要該醫療機構醫師診療。3.衛生機關有關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法令規定之病人,因病情需要家庭醫師診療。4.衛生機關認可之遠距照護,或居家照護相關法令規定之收案對象,於執行的醫療團隊醫師診療後3個月內之追蹤治療。5.擬接受或已接受本國醫療機構治療之非本國籍,且未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之境外病人。「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新制擴增五類對象:6.慢性病照護計畫收案病人7.疾病末期照護8.矯正機關收容照護9.行動不便照護10.災害、傳染病或其他重大變故照護「通訊診察治療」懶人包(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07 醫聲.Podcast
🎧|老漁工慢病多 遠洋船靠岸一次燒百萬!這醫院開發儀器助判斷回港與否【慢病放大鏡Podcast-心腎糖系列2】
偏鄉醫療難解,除了山區、離島等交通困難之地,遠洋船工也身處醫療資源稀缺的「水上偏鄉」。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表示,遠洋漁業船工每次出海時間數月至一年不等,且位處廣袤海洋,醫療資源取得更困難,船工高齡化,不只罹患慢性病比例高,急性病症也須重視,曾有船工到院已失去生命跡象(OHCA);小港醫院周邊地區人口高齡化,多重慢病患者多,已落實整合醫療、與社區之間也進行垂直整合。🎧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郭昭宏表示,小港醫院鄰近有小港漁港、前鎮漁港、旗津漁港,服務相當多遠洋船工,執行的健康檢查中,很高比例是遠洋漁業公司船員健檢,過去照顧遠洋船工的經驗,發現船工普遍年齡偏高,容易出現慢性病問題。原因是船上糧食儲存不易,長期食用高糖、高鹽的食物下來,船工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及腎臟病的比例偏高,船工也常因疾病控制不佳,輕微糖尿病變成嚴重糖尿病;早期腎臟疾病演變成可能需要洗腎。郭昭宏指出,過去罹患慢性病的遠洋漁業船工,因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限制,每次回港時只能領取一個月用藥份量,無法支應在海面上作業動輒半年以上的時間,家屬領了藥寄到漁船靠岸補給的國家,船工用藥才不致斷炊;後來中央健康保險署放寬遠洋漁業船工的慢箋領藥時間,才讓船工能夠穩定用藥控制慢性疾病。此外,郭昭宏說,除了慢性病的問題,職業傷害和急性發作的疾病,亦是遠洋船工面臨的另一大醫療痛點。職業傷害如長期拉漁網等粗重工作,造成的骨關節退化;漁船輪機室噪音極大而影響聽力;作息日夜顛倒,更讓船員長期承受心理壓力,返港時容易與家人起爭執。郭昭宏說,過去疫情期間,曾有2、3位遠洋漁業船工因為腹痛,送到小港醫院時已失去生命跡象,「我們很遺憾,也好奇為什麼船工只是腹痛,就會因闌尾炎、腹膜炎而過世。」後經了解才知道,遠洋漁船若在航行期間靠岸,每次花費需要一百萬,在無法確認船工腹痛是因為便秘還是真有緊急狀況的情況下,多數船東會選擇先繼續觀察。郭昭宏分享,為解決船工在慢性和急性疾病的問題,小港醫院與民間科技公司合作開發「掌上型質譜儀」,透過扎指尖將血滴在試紙上,再放入儀器,從急性的發炎、心肌梗塞,到慢性的糖尿病、腎臟病的控制情況,都能藉由判讀數值精準掌握。他表示,目前因法規限制,雖無法作為診斷依據,但能夠協助船東更精準的判斷回港與否,盡力避免延後就醫造成的憾事再度發生。慢性病整合擴及院內、養護機構、診所 延長高齡長者健康餘命銀髮族越來越多,台灣估計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郭昭宏說,除了服務遠洋船工,小港醫院對於周邊社區民眾醫療責無旁貸,他觀察到人口老化情況明顯,老年人口佔比超過16.7%。「高齡化社會來臨,平均餘命越來越長,多重慢性病將是未來重要議題。」郭昭宏說,民眾壽命延長,慢性病自然變多,面對高齡且罹患慢性病的個案,醫院應該從流程改變做起。過去不同慢性病疾病別有各自的個管系統,但要打破科別藩籬,強化科別之間整合與管理,就須要朝向整合式門診推動。郭昭宏表示,針對整合門診的模式,許多醫院透過家醫科、高齡科醫師協助長者進行多重慢病管理,小港醫院也是如此,但考量患者就診習慣,也鼓勵長者最常看的科別如腎臟科、神經科醫師,投入慢性病的整合照護。「醫院內做了整合,醫院與社區之間,也要進行『醫養整合』。」郭昭宏說,小港醫院成立「醫養整合中心」,高齡長者到醫院就診後回歸社區,或進入安養中心、護理之家,醫院會協助安排適合的機構,並與機構合作,由個管師持續追蹤長者健康狀況,若身體良好才會除案、停止追蹤;小港醫院也與附近80多家診所結成聯盟,進行垂直整合,長者小病到診所就診,大病可再到醫院。從醫院內部整合、醫養整合到醫院與診所間的垂直整合,郭昭宏說,一切的目的是為了落實「延緩老化、活躍老化」的目標,希望在國人平均餘命延長的同時,透過多重慢性病的整合照護,讓高齡長者活得更好、更健康,創造更好的健康餘命。郭昭宏小檔案現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 副院長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班博士經歷:高雄巿立旗津醫院院長高雄市健康城市推動中心執行長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王柏云主持人:林琮恩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林琮恩音訊錄製:馮樹妍特別感謝: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
2023-07-04 焦點.元氣新聞
7月1日健保部分負擔上路,糖尿病患持慢箋領藥,怎麼領比較省?健保署提醒5重點
7月1日有多項新制上路,其中健保藥費、急診部分負擔調整與民眾就醫息息相關,另擴大2項幼童治療健保給付。健保部分負擔開始實施後,至診所、醫院就醫會增加多少費用?《元氣網》為您整理。7月1日上路七項醫療新制.清冠一號7月1日起不再公費補助。防疫補償延長申請期限,可申請至114年6月底。.衛福部調高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原入住老福機構、護理之家等7類機構,年度累計達90天以上,且稅率級距未達20%以上之住民,每人每年最高補助6萬元,自112年起,對長照需要等級達4級以上之住民,調增補助為每人每年12萬元且取消排富規定,並於7月1日起開始受理申請。.針對未滿18歲的聽損患者,7月1日放寬人工電子耳給付由原本的單側擴大至雙側,1組電子耳給付價格約新台幣57萬元。.7月1日起全額給付得用於患有支氣管肺發育不全且困難拔管的1歲以下嬰兒「橫膈膜電位導管」,早產兒及新生兒使用的「邁柯唯」橫膈膜電位導管。.腸病毒71型自費國產疫苗,最快7月開打。.人工生殖補助申請期限自7月1日起有條件放寬補助申請期限,不孕夫妻可因遭逢天災或有不可歸責事由,申請展延核准診療期間,補助費用申請期限修正放寬為核准診療期間起6個月內,也就是申請日起1年又6個月。.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7月1日正式實施。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詳細收費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後,去基層診所或去醫學中心就醫費用會差多少,是一般民眾最大的疑問。以下就分級醫療院所的藥品收費及急診費用詳述差別。基層診所/地區醫院/中醫就醫一般藥品藥費100元以下,免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200元。慢性處方箋.診所: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地區醫院:開立第一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二次後調劑維持免收。急診收費.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維持收取150元【案例一】感冒去家裡附近「診所」就診,藥品費用實際為530,部分負擔後需付100元。→不變【案例二】有糖尿病的阿嬤固定去「家裡附近診所藥局」,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2次調劑拿藥,藥品費用實際為960元,舊制需付20%比率的藥費180元,新制慢箋第2次後免收。→藥費省了180元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就醫一般藥品藥費100元以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元;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300元。慢性處方箋開立第一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二次後調劑維持免收。急診收費.醫學中心調高為750元.區域醫院調高為400元【案例三】帶6歲支氣管炎孩子去「區域醫院門診」就診,藥品費用實際為1230,部分負擔後你需支付240元。→藥費多了40元【案例四】突然肚子痛去「醫學中心急診」,檢傷分類為第五級,舊制收費550元,7月1日後則收費750元,你必須多付200元。再加上拿藥,若藥費為550元,則需收取部分負擔100元。總計750元+100元=850元。→急診多付200元【案例五】有糖尿病的阿嬤固定去「醫學中心」回診拿藥,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1次調劑拿藥,藥品費用實際為960元,部分費擔後需付180元→藥費多了180元弱勢族群就醫現行法定免部分負擔的民眾,如重大傷病、分娩、山地離島地區就醫,及原本由其他單位補助的低收入戶、榮民、三歲以下兒童、警察消防海巡空勤軍人、油症患者、替代役役男等對象,不受影響。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不論就醫院所層級,均按照基層診所收費方式收取。一般藥品藥費100元以下,免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200元。慢性處方箋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急診收費.醫學中心應負擔費用 550 元.區域醫院應負擔費用 300 元.地區醫院及基層醫療單位應負擔費用 150 元與現行收費差多少錢延伸資訊/藥品收費詳細級距延伸資訊/「分級醫療」怎麼分?我國醫療院所的層級,按照衛生福利部分類,目前分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各層級醫院負有不同的照護任務與角色,醫學中心擔負有研究、教學以及急重症病患的治療照護,其他層級醫院則另擔負有任務及功能。》分級查詢部分負擔新制5項重點:1. 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門診藥品部分負擔上限調高,最多收取300元,較原先增加100元。2. 醫院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1次調劑要收取藥品部分負擔,金額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費,第2次以後調劑維持免收;基層診所則維持過去作法免收。3. 中低收入者及身心障礙者,不論就醫院所層級,藥品部分負擔均不調整,維持過去按照基層診所收費方式收取。4. 民眾到大型醫院急診,會依醫院層級別採定額方式收取,醫學中心調為750元(增加200至300元)、區域醫院調為400元(增加100元),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維持過去不變,收取150元;中低收入者與身心障礙者於醫學中心收取550元、區域醫院30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150元。5. 現行法定免部分負擔的民眾權益均不受影響,如重大傷病、分娩、山地離島地區就醫,及原本由其他單位補助的低收入戶、無職榮民及遺眷、3歲以下兒童、警察消防海巡空勤軍人、油症患者、替代役役男等對象均不受新制影響。(更多部分負擔相關資訊可至健保署全球資訊網「部分負擔」專區,或撥打健保署諮詢專線︰0800-030-598,手機請改撥02-4128-678洽詢。)【參考資料】.衛福部.行政院公報.7月醫藥新制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擴大幼童2項給付.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 7月1日正式實施
-
2023-06-22 醫聲.健保改革
衛福部今正式公告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確定7月1日上路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修正草案於上周五預告到期,衛福部社保司共收到5件回應,均是對內容正面建議或文字修正,對條文內容無意見。衛福部今正式公告,部分負擔新制將於7月1日上路,包括調整急診、藥品部分負擔。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新制為,門診藥品方面,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維持藥費100元以下,免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200元;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100元以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元,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300元。慢性處方箋方面,醫院開立第一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二次後調劑維持免收;為了鼓勵病情穩定的慢性病人至基層診所就診,基層診所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而為減輕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的經濟負擔,不論就醫院所層級,也免收部分負擔。為讓大醫院急診資源保留給急重症病人,急診部分負擔依就醫院所層級別採「定額」收費,醫學中心750元,區域醫院400元,而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則維持收取150元;中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於醫學中心收550元、區域醫院30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150元。健保署表示,現行法定免部分負擔民眾,如重大傷病、分娩、山地離島地區就醫,及原本由其他單位補助的低收入戶、榮民、3歲以下兒童、警察消防海巡空勤軍人、油症患者、替代役役男等對象,不受影響;另外,中低收入戶、持身心障礙證明民眾也不受這次調整影響。
-
2023-05-18 醫聲.健保改革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正式預告 薛瑞元:擬7月1日上路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昨正式預告,預告期為30天,將先蒐集各界意見,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表示,若外界對新制內容沒有重大修正意見,新制就會在7月1日上路。健保署表示,部分負擔調整的目的在於落實分級醫療,期待就醫分流,緩解大型醫院急診人滿為患等困境。「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門診藥品方面,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維持藥費100元以下,免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200元;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100元以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10元,101元以上收取20%,最多收300元。慢性處方箋方面,醫院開立第一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處方箋需收取藥品部分負擔,第二次後調劑維持免收;為了鼓勵病情穩定的慢性病人至基層診所就診,基層診所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而為減輕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的經濟負擔,不論就醫院所層級,也免收部分負擔。為讓大醫院急診資源保留給急重症病人,急診部分負擔依就醫院所層級別採「定額」收費,醫學中心750元,區域醫院400元,而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則維持收取150元;中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於醫學中心收550元、區域醫院300元、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150元。以台大醫院急診為例,新制上路後,部分負擔750元,加上掛號費250元,合計1000元。健保署表示,現行法定免部分負擔的民眾,如重大傷病、分娩、山地離島地區就醫,及原本由其他單位補助的低收入戶、榮民、3歲以下兒童、警察消防海巡空勤軍人、油症患者、替代役役男等對象,不受影響;另外,中低收入戶、持身心障礙證明民眾也不受這次調整影響。
-
2023-04-12 醫聲.領袖開講
突破外交困境!台灣藥師國家隊爭取主辦2023亞洲藥學年會
「藥師確實是防疫國家隊裡不可或缺的夥伴!」總統蔡英文曾在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交接典禮上公開表揚,而傑出的防疫表現也成為國際典範,讓藥師公會全聯會成功爭取到2023年亞洲藥學年會的主辦權,向他國分享寶貴經驗。幕後功臣之一的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坦言,「因為台灣整個國家關係,我們的邦交國不多。」因此就任以來,就一直尋求外交突破,最後在新締結姊妹會的印尼、韓國藥師會幫助下,成功取得年會主辦權。亞洲藥學會成立於1964年,是一個以藥事交流的非營利組織,成員共有24個國家藥師團體,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藥學專業團體;即將在今年10月舉辦的年會,則是第四次由台灣主辦。「年會可以來台灣舉辦,跟疫情也有很大的關係。」他指出,各國都很好奇台灣藥師在公共衛生、防疫的工作,包含如何施行口罩及快篩實名制等,「講到這段有很多心酸,實名制若沒有藥師團體協助,我想台灣防疫不可能這麼成功。」🎧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疫情加重藥師業務 全台藥局不減反增1千家黃金舜說,當時藥局晚上十點打烊後,藥師需分裝180片口罩至凌晨一、兩點,隔天早上九點開業後,又要面對上百人的排隊人潮,並承接民眾第一時間的情緒,藥師被打、罰跪、藥局被車撞的情形層出不窮,「我那時不斷呼籲,藥師是無償協助政府發放口罩,應該要好好謝謝,而非情緒控管不好,讓藥師服務變成恐懼。」另一方面,實名制也曾引起基層藥局反彈,但黃金舜認為,透過健保卡的系統,能有效控管口罩或快篩的發放數量,加上民眾為了避免感染,改在藥局領取處方箋藥物,藥師能藉機指導民眾基本的防疫措施與用藥安全,如消炎藥阿斯匹靈與抗凝血藥互相衝突,或乙醯氨酚、布洛芬兩種不同成份的止痛藥不可混合吃,以防劑量過高傷害肝腎功能。買防疫物品、拿藥時,藥師與民眾互動良好,「民眾看見藥局藥師的專業及熱情服務,會送些小禮物給藥師,或是順便買簡單的醫療用品。」黃金舜補充,藥局業績和收到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數量增加,連帶提升藥局數量,「從去年到今年,全台藥局增加了1千家。」藥師送藥到府因疫情普及 服務至今逾20萬戶 此外,送藥到府亦在疫情期間於都市區普及,「那時確診者不可擅自外出,如為北漂青年,將無法拿藥。」黃金舜回憶,送藥到府在罹患慢性病長者居多的偏鄉推行已久,一旦患者逾期未取藥,藥師會主動致電詢問,若患者行動不便,藥師也會親自送藥,關心服藥情形。疫情爆發後,藥師公會全聯會盤點全台健保藥局的量能,協助送藥到府至今已超過20萬戶。至於民眾提議是否改由外送員送藥,黃金舜認為不妥,因送藥是調劑的一環,過程牽涉溫度控管、安全衛生及送達與否,因此仍必須由藥師親自執行,「我們掛在門口要拍照,之後打電戶給染疫者確定裡頭的藥品、劑量、服用方式才可以離開。」如此一來,民眾安心,藥師也充分展現專業。
-
2023-03-31 醫聲.Podcast
🎧|曾因爭取「醫藥分業」被查水表 黃金舜:藥品應有獨立預算
今年恰逢台灣醫藥分業25週年,曾在解嚴不久帶頭上街抗議,引起政府出動鎮暴部隊、蛇龍的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卻表示,雖然後來台灣施行醫藥分業,但採取至今的雙軌制讓藥師成為醫師的附屬品,不僅無法充分發揮專業,保障民眾用藥安全,還使醫療院所可賺取700億元藥價差,因此他認為,藥品應獨立總額預算,並由藥師團體為首組成的專家委員會監督處方箋開立,避免資源浪費。🎧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一般情況下,醫師負責診斷、治療及開立處方而不調劑,藥師專職調劑處方,並評估處方內容是否恰當,如是否重複用藥、是否會產生交互作用、對病人有否禁忌等,若有疑慮,可再跟醫師討論;雙方各自依據專業,發揮相互監督、覆核與制衡的功能,保障民眾用藥安全。除非偏遠地區的藥師不足,才由醫師親自調劑處方。而目前台灣的醫藥分業是採取雙軌制,處方箋除了經由獨立自主的社區藥局藥師調劑,也可透過診所直接聘僱的藥師,或診所醫師出資開設的藥局(意即門前藥局)所聘僱的藥師調劑,「醫師是老闆,藥師發現處方有問題,也不敢跟老闆討論,民眾的安全堪憂。」黃金舜指出,現在國內有三分之一的藥局屬於醫師,之所以如此,可從歷史窺見端倪。日治時期醫師獨大 醫藥分工仍有3爭議黃金舜回憶,早期台灣醫療環境承襲日治時期,醫藥不分且醫師獨大,多由醫師娘、護理人員、診所小妹調製藥品,藥局為了生活也私下開藥給民眾。等到他畢業上台北,與留學前輩交流,才知道國外是百分之百完全實施醫藥分業,「就是醫師開處方,民眾再拿到自己可以信賴的藥局。」此後便與眾人上街頭爭取醫藥分業。當時正值解嚴之初,社會運動風起雲湧,抗爭時常出動鎮暴部隊、蛇龍,「我都擔任指揮官站在宣傳車上,那個年代我們稱為戰車,因為是一部貨車改裝而來,有大型的喇吧,可以要求藥師整隊、冷靜、不要暴衝。」黃金舜說,那時他的電話都被監聽,管區每天都會來家裡查戶口、簽名,惹得父親三天兩頭打電話指責。經過多年藥師公會全聯會與政府、醫師公會積極協商,1997年台灣開始實施醫藥分業,不過至今依舊一波三折。例如健保局(今健保署)為獎勵醫藥分業,補助基層診所每釋出一張處方箋可獲得25點,藥師藥事服務費則補助24點,然而,若處方箋經由診所開設的門前藥局調劑,等於診所變相獲得49點,不僅辜負原先希望社區藥局得到處方箋、阻止租牌與掛牌藥師繼續營業的美意,健保局每月還需多支付近3億元。2006年健保局刪除處方釋出費,並訂定門前藥局的合理調劑量為每人100人次,讓相關爭議看似落幕,但其實基層診所醫師與藥師之間仍出現許多紛爭,如下:1.基層診所醫師:「若藥師根據勞基法休假,或是臨時請假,民眾恐將拿不到藥,尤其偏鄉地區衝擊更大。」黃金舜:「藥師公會全聯會設有網路平台,提供診所申請臨時、約雇的藥師支援。」2.基層診所醫師:「現行法規規定,診所周邊1.8公里內沒有藥局,可由醫師自行調劑藥品,但1.8公里的距離仍會造成行動不便、不舒服的民眾負擔。」黃金舜:「藥師公會全聯會做過統計調查,大部分診所1.8公里以內一定都有一家藥局。加上藥師公會全聯會已針對偏鄉推行送藥到府,服務年紀大、慢性多、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者,並透過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追蹤民眾的服藥情形,也鼓勵藥師必要時騎摩托車送藥。」3.基層診所醫師:「ㄧ家藥局如何準備、妥善管理各科別的用藥?一位藥師又能否懂每個科別每種藥品的適應症、使用劑量、注意事項?」黃金舜:「一個專科的用藥應該也在一百多種以內,且如果真心為了患者的福利,醫、藥雙方應要合作,診所告訴藥局常使用的藥品,讓藥局事先準備,確保患者順利用藥,藥品也不會因剩下太多而過期。」700億藥價黑洞 黃金舜籲設獨立總額黃金舜分享,國外有規定,醫師的三等親不能介入藥品的市場,所以也不允許門前藥局,「因為牽涉到利益糾葛,處方箋是否真正考量民眾的最大利益,有可能同樣的成分,醫師選擇利潤最多的藥品。」例如一顆健保藥10元,有能力的醫院可以議價到一顆6元,等同只要每開立一顆藥,院方就多賺4元,「2千多億的藥品支出裡,我估計藥價黑洞佔7百億。」「台灣每年藥價2千多億元,佔健保總額28.9%,高於韓國、日本、美國10幾%,難道是台灣人身體不好、愛吃藥?」黃金舜認為,這個現象是因醫師的診察費過低,導致醫院、醫師要靠藥價差彌補,他也透露,他曾經當面向總統建言適度提高診察費,「但政府雙手一攤說沒錢。」黃金舜直言,台灣醫療支出長期僅佔GDP 6%,低於周遭國家,造成健保無法給予醫療人員符合成本的報酬,促使醫、藥兩方廝殺。因此他提議,在健保的規範裡,藥品要獨立總額,並由藥師、醫師、公衛領域等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委員會管理,如同國外的保險公司會透過專業機構,審核出開立不當的處方並拒絕給付,以保障民眾用藥安全,「若有人審核,我想制度、架構就會慢慢正常,台灣應該要在這條路上。」黃金舜小檔案學歷: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碩士大仁技術學院藥學系學士現職: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行政院政務顧問經歷:臺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指示藥品及成藥諮議小組委員兼副召集人Podcas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周佩怡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蘇湘雲特別感謝: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2023-02-16 醫聲.健保改革
獨|石崇良:健保部分負擔擬分兩階段 第一階段4月上路
延宕已久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預計分兩階段上路,急診及藥費部分負擔最快四月實施,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涉及退費等配套,將與醫界、醫改會、消基會等團體進一步溝通後,再決定上路時間。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原訂去年5月15日上路,但受新冠疫情影響暫緩。健保署新任署長石崇良今天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包括藥費、急診及檢驗檢查,於急診及藥費部分負擔調整,醫療院所已準備完畢,預計第一階段先行。但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涉及退費等問題,影響層面廣,而各醫院是否都已準備好,「這是我比較擔心的。」石崇良表示,部分負擔不排除分階段上路,待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的免收額度、收費上限及相關配套措施等協商完備,再行實施。石崇良指出,部分負擔調整初衷,是為達到分級醫療,讓民眾小病在基層診所看,大病才到大醫院,抑制醫療浪費,目前國人每年看病近15次,遠高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2至3倍以上,期望透過部分負擔調整,降低民眾看病次數。石崇良說,部分負擔調整初衷為達到分級醫療及抑制醫療浪費,但負擔不能過重,以免讓民眾不敢就醫,若讓民眾因貧而病,從小病變大病,並非實施原意。若部分負擔沒有上限,可能有的病人就會想說,「如果因為我生病造成家庭負擔,乾脆去死算了」。因此傾向藥費部分負擔調整先行,且基層診所、地區醫院一般藥費部分負擔維持現狀,藥費1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101元以上依級距收取,上限為200元;至於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新制,第一次在基層診所領取免部分負擔,但若在地區醫院領取,同樣為藥費1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101元以上依級距收取,上限200元。至於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藥品部分負擔,上限將調整為300元。急診部分負擔則提高輕症患者、降低急重症部分負擔,讓輕症患者不要到急診就醫。石崇良說,因檢驗檢查未曾收取部分負擔,且多數檢查在醫院執行與分級醫療關聯性不強,目前醫療院所常在檢驗檢查前就先批價,但如果民眾受病情惡化、出國等因素未回院檢查,部分負擔要如何退費?或是要改為做了檢查再收費,這要如何處理?而大醫院抽血量是很可怕的,新制若未做好規劃,醫院批價、掛號櫃台恐出現壅塞,「民眾甚至要像排知名拉麵店一樣,大排長龍。」石崇良表示,檢驗檢查部分負擔額度、收費上限及配套措施等,將再與醫界等團體溝通,為確保民眾就醫權益,傾向基層診所檢驗檢查免收部分負擔,並望透過電子支付解決收費、退費問題,但目前全國各醫院電子支付並不普及,且很多患者為高齡長者,對電子支付不熟悉,「這是我比較擔心的。」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指出,若基層診所領藥費不收藥品部分負擔,對領藥行為有何影響、能否達成政策目標等,尚無實證基礎。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也說,健保署雖針對各級醫院每次藥費部分負擔設有天花板,但經醫改會試算,多重慢性病但無重大傷病民眾,每年累計金額仍不容小覷,若家裡有多位多重慢病患者,負擔更重。劉淑瓊說,民間團體對部分負擔新制的擔憂和意見,過去已公開表達,盼健保署回應各界意見,特別是「實證基礎」和「決策理念」,應說清楚、講明白。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尊重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分兩階段上路,但改革力道可能因此稍嫌薄弱,近年檢驗檢查費用於健保總額占比愈來愈高,這是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若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取得共識,仍應盡速上路。他也指出,最重要的還是要透過修《健保法》,提高健保費率上限,增加政府對健保醫療投資,才是上策。健保費率明年是否調漲?石崇良說,今年費率已確定不調,往後要看上半年健保總額執行情形,下半年才會討論要不要調,「現在任何調或不得調的說法,都是射箭畫靶,太早了」,必須要有客觀資料才能說明。
-
2023-01-05 焦點.元氣新聞
春節慢箋可提前10天領藥 3大慢性病患斷藥病情恐惡化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今年春節長達10天,對領有慢性連續處方箋,每天都需按時服藥的民眾來說,這是一大挑戰。健保署表示,春節期間,許多醫療院所減少或停止門診、藥品調劑服務,為避免使用慢箋民眾用藥中斷,若這次藥吃完時間落在1月20至29日,可提前自1月10日起回診請醫師處方給藥或領取下個月用藥。醫師表示,高血壓、精神疾病等患者中斷用藥,恐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或使憂鬱等精神疾病惡化。依健保署最新統計,去年1至6月領取慢性連續處方箋患者總數為682萬人,前三名疾病分別為高血壓232萬人、精神病158萬人、糖尿病157萬人。台灣高血壓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整合醫學科主任王宗道說,高血壓藥物藥效可持續24小時,患者每天吃一顆,如果中斷用藥後,剛開始三至五天血壓上升情形可能不明顯而被患者忽略,但約停藥五天至二周期間血壓可能開始上升,「這是比較危險的時候」,這段時間恐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機會。王宗道表示,特別是現在冬天氣溫低,最近門診發現,高達70%回診患者中的血壓都有偏高的情形,增加從個位數至20多毫米汞柱的病人都有,有時還需要增加藥量控制血壓,建議高血壓病人務必按時服藥,同時做好「722」量血壓原則,「7」是連續七天量測、「2」為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是每次測量應量兩遍,兩者間隔一分鐘,再取平均值,隨時監控血壓。憂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理事、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說,今年春節假期長,憂鬱、焦慮、失眠、思覺失調症等患者須持續服藥、穩定病情,若思覺失調症患者中斷服藥,可能出現幻想等類似戒斷症候群的不適症狀,而憂鬱、焦慮患者中斷用藥可能出現情緒波動、睡眠不佳等負擔,而所有精神相關慢性疾病如果中斷用藥,都可能造成疾病復發、惡化。張家銘說,春節期間,家人相處時間增加或婆媳等問題,甚至是許多長照機構的長者在過年期間特別感到孤獨、孤單,無助的感覺會更強烈,在在都會增加心理壓力,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建議春節期間大家可以互相關心,透過同學會與老友見面等,降低憂鬱、焦慮情緒。健保署長李伯璋說,依健保法規定,「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是指醫師開給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的長期用藥處方箋,目前慢箋效期是依醫師實際處方給藥的日數計算,最多90天,並分次調劑,每次給30天以內的用藥量。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的民眾,必須於上次給藥期間屆滿前10天內,才可以憑原處方箋再次領取下一個月的用藥。因應112年春節假期,健保署援例放寬規定,提醒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記得提前領藥,避免中斷用藥,安心過好年。
-
2022-04-09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部分負擔最新公告 5月15日正式上路
健保財務狀況不佳,今年底安全準備金將不足一個月,並不符「健保法」規定,衛福部長陳時中於去年更宣示兩年內不調漲健保費率,因此藉由調整藥費、慢箋、急診、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抑制健保浪費。依健保現行規定,門診藥費1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100元以上依級距收取,上限200元。調整藥品部分負擔新制,基層院所、地區醫院若一般藥品及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1次調劑的藥費在1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若超過100元則按藥費收取20%,上限200元,而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同樣按藥費收取20%,上限300元。至於慢箋第二次、第三次領取則不收部分負擔。急診部分負擔,現行基層院所及地區醫院為150元,區域醫院300元,醫學中心則根據檢傷等級,第1、2級重症收取450元,第3至5級輕中症為550元。新制為基層院所及地區醫院無論檢傷等級均為150元;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依病患檢傷等級收取不同費用,第1、2級重症,區域醫院收取200元,第3級中症300元,第4、5級輕症600元,醫學中心則分別收取300元、550元、800元。至於,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方面,現行是一律免收部分負擔,新制為基層診所費用於10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超過1000元則依檢查費用收取10%,上限100元。而地區醫院新制為5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超過500元則依檢查費用收取10%,上限100元。若經轉診至區域醫院可收取10%,上限為150元,未經轉診收取20%,上限300元;若經轉診至醫學中心依檢查費用收取10%,但上限為200元,未經轉診則可收取20%,上限400元。依健保署資料顯示,調整部分負擔後,一年能挹注健保約99億元,包括調整藥品部分負擔39.7億元,新增檢查檢驗部分負擔58.9億元,調整急診部分負擔1.2億元。
-
2022-03-06 新聞.元氣新聞
調整部分負擔 醫改會促先公開健保10資訊
為了最新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衛福部長陳時中上周邀民間團體溝通,與會的醫療改革基金會表示,已向陳時中提出十項應公開的資訊清單,盼部分負擔調整要有實證基礎;部分健保會委員則指出,調整部分負擔應整體考量,不要增加經濟弱勢者的就醫門檻。對於醫改會要求提供十項應公開的資訊清單。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陳時中已要求健保署調閱資料,將盡快提供。陳時中上周與醫界代表會面,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反對收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二、第三次領藥部分負擔。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若衛福部決定改變方案,一定要把道理說清楚。醫改會要求公開十項資訊,包括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開立率與釋出率、急診假日與夜間不同檢傷分級統計與變化、基層假日開診率等趨勢。她舉例,根據新方案,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急診部分負擔對檢傷分類第四、第五級輕症患者,最高加收八百元。劉淑瓊說,健保署應先提供夜間及例假日到大醫院急診就醫的輕症患者人數,若人數比平常日多,凸顯可能是夜間及例假日時,基層診所開診率不高等因素,造成民眾須到大醫院急診就醫。健保會委員胡峰賓指出,站在分級醫療角度,領取第二次後慢箋於基層診所、社區藥局免收部分負擔,這是合理的;急診部分負擔若僅針對第五級輕症患者收取,希望藉由分級醫療合理運用醫療資源,減少輕症患者到大醫院急診就醫。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說,慢箋第二次部分負擔免收,健保署應提供更詳細試算數據,讓付費者代表充分討論。急診部分負擔僅收第五級患者,應是考量對患者衝擊小,但要充分教育民眾善用急診,不要增加經濟弱勢的就醫門檻。
-
2022-03-05 新聞.元氣新聞
獨/陳時中昨晚溝通部分負擔 醫改會提10項應公開資訊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進入緊鑼密鼓階段。衛福部長陳時中為了解各界想法,昨晚邀請民間團體會面溝通,會面時間約兩個多小時。參與會議的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說,昨與陳時中會面暢談部分負擔調整議題,陳時中態度十分開放,但現場並未提出衛福部目前可能考慮調整的腹案,但醫改會具體親自向陳時中提出10項應公開的資訊清單,盼部分負擔調整應要實證基礎,再來說服民眾。劉淑瓊說,昨與陳時中會面親自表達,陳時中本周一與醫界代表會面後,因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反對第二、第三次慢箋部分負擔多收100元,但沒過幾天,陳時中就公開透露可能不收的訊息,最後若真的不收,「那一定要把道理說清楚」,調整方向為何與當初健保署提出方案的利基點不同?不然為何僅聽醫界的意見,不顧民間團體對部分負擔調整的看法。「如果沒有任何證據、數據支持陳時中調整部份負擔,那他做的任何決定都會被抱怨、被指責。」劉淑瓊說,衛福部「開大門、走大路」這是十分重要的,不應藉由私下交換或有人抱怨,政策就加以轉彎,希望衛福部提供相關數據作為部分負擔調整的依據。舉例來說,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急診部分負擔,將針對檢傷分類第四、第五級輕症患者加收800元及600元。劉淑瓊說,提出此調整項目時,健保署應先提供夜間及例假日到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急診就醫,且屬於第四、第五級患者人數,若人數比平常日多,凸顯可能是夜間及例假日時,基層診所開診率不高,同時未教育民眾平時自我照顧的重要性,造成民眾生病時,須到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急診就醫。「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調整第四、第五級患者部分負擔,這樣說的通嗎?」劉淑瓊說,調整部分負擔時,若只是溝通,沒有相關實證數據,陳時中是無法給出承諾的,且可能進退失據,被外界認為是大小眼。昨晚會面時,醫改會也向陳時中提出10項應公開資訊。劉淑瓊說,經盤點各界要求健保署應公開資訊,包括,第一、2002、2005、2017年歷次部分負擔整後,其醫療利用的轉變、政策成效分析與影響報告;第二、慢性病連續病處方箋開立率與釋出率,近年趨勢及檢討報告;第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上開立不可替代章的現況。第四、不同疾病就醫需求或民眾就醫習慣,在政策調整後,會增加多少醫療費用;第五、應就受調整影響為高風險特定群體,如經濟上的邊緣戶、領慢箋的病人、多重慢性病人等,提出就醫可近性、公平性的風險評估報告。第六、提出在健保重大政策調整實施,如費率調整、部分負擔調整後,不同層級在五級檢傷分級的急診醫療利用情況。第七、假日與夜問不同檢傷分級之統計與變化,及基層假日開診率等趨勢與檢討報告;第八、教育民眾自我照護與就醫識能的指引;第九、近年檢驗檢查支付費用上升,對健保總額財務影響的原因分析、評估報告與改革;第十、針對藥品與檢驗檢查,非必要(並不一定是重複的)統計報告。劉淑瓊說,台灣是多元民主社會,「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是屬於一種政治決策,這都可以接受。」但做政治決策應是要建立在理性、科學實證的數據分析上,才能達到真正溝通的成效。
-
2022-03-05 新聞.元氣新聞
慢箋部分負擔方案擬調整 領藥第2次起不收費
衛福部原規劃加收慢箋部分負擔,第2、3次到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領藥須多收新台幣100元,引發大醫院反彈。衛福部長陳時中與醫界討論後可能統一收費規定,第2次起領藥一律不收費。為強化健保財務狀況,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會2月底開會討論5大措施,其中健保藥品、檢驗檢查、急診等3項部分負擔多有爭議,待衛福部長陳時中拍板。在藥品方面,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是否收取部分負擔,是爭議最大方案之一,衛福部原規劃到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領取第2、3次慢箋者,須多收100元部分負擔。有媒體報導指出,陳時中2月底和醫界代表會商後,可能統一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收費標準,即民眾無論到哪個層級醫療院所領慢箋藥品,第2、3次都不收費;此外,檢傷分類第4級跑大醫院急診的部分負擔也不漲,僅檢傷分類第5級非緊急類將調漲、最高收800元部分負擔。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今天上午告訴中央社記者,據他了解,醫界的確有表達慢箋藥品統一收費標準的共識,但並未聽說急診部分負擔也有調整規劃。健保會付費者代表、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他支持慢箋部分負擔統一收費,畢竟有些特殊藥品只有大醫院有存貨,民眾為了拿藥就得多付100元並不公平,也不認為差了100元就能解決分級醫療問題;健保署將於10日召開醫療共同擬訂會議,屆時也將針對部分負擔案再做討論。健保會醫事服務提供者代表、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則認為,這次衛福部提出的健保改革方案確實有助於改變民眾就醫習慣,相關配套雖然不盡完善,但應試行半年確認成效,若發現弊大於利再調整,而不是還沒實施前就因不同意見而轉彎。黃金舜說,如今健保安全準備金已不足,健保改革迫在眉睫,若不改革,今年底準備金恐低於1個月,恐怕只剩調高健保費率一途,呼籲政府拿出改革魄力,解決問題。商東福重申,此次改革有3原則,包括小幅度調整、不影響弱勢族群、不違反分級醫療,若能儘快凝聚共識,最快近期就會預告相關草案,力拚上半年實施。
-
2022-03-03 新聞.元氣新聞
檢驗檢查部分負擔調整爭議 基層診所盼提高起收金額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勢在必行,各界雖有調整共識,但對調整幅度想法不盡相同。基層醫療協會表示,依衛福部規劃,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為基層診所與地區醫院一致,檢查費200元以下免收,201元以上,收費上限100元,但基層診所應有不同收費,提議免收額度應從200元以下提高至300元以下。衛福部表示,目前持續收集各方意見,往後調整上路前會給各醫療院所約一個月準備時間。「基層診所增加檢驗檢查費用,恐影響民眾就醫意願。」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舉例說明,以慢性病患者每3個月到診所門診抽血檢驗,以及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為例,如抽血檢查100元,加上慢箋第一次調劑200元,共增加300元部分負擔,再加上50元基本部分負擔,對比未收檢驗檢查、慢箋部分負擔前,僅有50元基本部分負擔,醫療費用將為原先的7倍。林應然說,如此不僅影響民眾就醫意願,且難以提升慢性病醫療品質,建議健保部分負擔改革,新增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方面,地區醫院維持原方案,診所則免收或提高起收金額,如免收額度應從200元以下提高至300元以下,不同層級醫療機構的部分負擔收費要有所區隔,如此民眾較能接受,衛福部應做更細緻的考量。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說,健保仍有社會保險的精神,即便是調整部分負擔也是微幅調整,必須要顧及弱勢,無法完全偏向使用者付費,醫界提出的看法已於上周健保會議充分表達,衛福部就是持續收集各方意見,加以溝通,也一定會再有修正的方案,調整部分負擔不是要藉此達到分級醫療的目的,也不是要改革健保制度,希望各界討論調整方案共識是,「雖然不滿意,但可以接受。」商東福說,部分負擔調整上路時間,當然是希望愈快愈好,降低民眾疑慮,但現在與各界溝通、取得共識及後續整理,將會花多一點時間,並縮短新制上路前先預告再公告的時間,也希望上路前,應給各醫療院所一個月的準備時間,減少醫療院所行政流程上的困擾。健保署長李伯璋說,現在就是收集各方意見,但新增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是希望民眾進行檢查前可以多思考一下,減少不必要的檢查。
-
2021-11-2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醫病天地/糖友防疫4妙招 掌握自身健康
疫情仍維持二級警戒,民眾應配合防疫勤洗手、戴口罩,但糖尿病患者更應注意自身健康管理。北市衛生局提醒,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不僅容易出現併發症,出現重症比例與致死率皆提高,提醒防疫4妙招。衛生局表示,第1招建議病友居家監測血糖,記錄相關數值,掌握身體狀況;第2招病友可憑醫院或診所開立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優先至社區健保藥局領藥。第3招維持均衡飲食、多喝水,透過簡單安全的居家運動加強自身防護力;第4招定期回診追蹤,優先選擇社區診所照護。另外,聯合醫院眼科部主任蔡宜倫表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易引起併發症,造成視網膜、血管、神經及腎臟等相關疾病。網膜病變會造成視力模糊外,嚴重者可能導致失明。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2016至2019年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9.82%,其中男性10.96%、女性8.69%,2019年更是台北市十大死因的第5位。北市也建置糖尿病照護網絡,共有168家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療院所,糖尿病患於這些醫療院所就醫,可透過醫事人員認證的專業團隊進行定期檢測糖化血色素、空腹血脂、尿液微量白蛋白及眼底等檢查,預防併發症發生。
-
2021-11-1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俗又大碗的健保是守護國人的健康公共財 「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為永續而努力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今日醫界面臨的困境」。一位中學老師緬懷過去好醫生受人尊重且生活優渥,感慨現代的醫師不如以前倍受尊敬,而自省過去自己在太太生產時曾經對醫師有不滿的情緒,反思今日社會對醫師的態度不如以前,加上健保制度的種種限制,而深深同情今日醫師的困境。一位中生代的產科醫師分享自己在婦產科已不再是年輕醫師最響往的大環境下,還是選擇自己的最愛,並與大家分享他這幾年來照顧孕婦、接生的成就感,以及呼籲「孕婦要多正向思考,家人與醫師要正向支持」。最後,健保署李署長親自上陣,說明健保署的努力與目標,在財源擴增有限的情況下,如何與時俱進的增加醫療給付,提供國人與世界先進國家品質相當的醫療服務,並提出醫療給付共識決策,維護健保公共財,「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可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耗用。希望醫病雙方都能諒解政府已竭盡所能,讓我們醫病共同合作,使這全世界都讚嘆的「台灣健保奇蹟」可以永續經營。台灣有句俗語「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意思是最好賺的行業第一是賣冰,第二當醫生。過去的時代,醫師收入佳、備受尊敬,醫療糾紛亦不多。有人覺得現在當醫師難多了,民眾自我意識提升,醫院及健保體制訂有諸多管理機制,讓醫師對醫療服務失去完整的裁量權。時而聽到醫生對患者說:「這是健保署規定的,我們也沒辦法!」這也許傳達了部分醫療人員的心聲,而民眾聽到這話心裡可能覺得明明每個月都繳了保費,卻不能自由、無限制的使用醫療資源。健保是守護國人健康的公共財,健保署身為單一保險人,有責任為國家建構永續的健保制度、為全民提供完善的醫療照護、給醫界夥伴友善的工作環境,這條健保改革之路,從我上任健保署署長以來,從未停歇!「俗又大碗」健保,財務永續大挑戰依據衛福部最新統計,108年台灣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CHE)只佔總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11%,相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多數都在10%上下,日本是10.9%、韓國是8.1%,台灣在先進國家當中明顯偏低。台灣健保相較其他公醫制度國家,對民眾就醫的要求相對不多,像英國健保設有「守門員」制度,民眾就醫強制進行分級轉診;相較韓國健保費率頻頻調漲,我國健保自84年3月健保開辦之初費率4.25%,歷經26年來共有5次的費率調整,其中2次是調降,最近一次是110年1月調回99年4月的費率5.17%。顯見我國的健保已竭力讓民眾以非常負擔得起的財務支出,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真可說是「俗又大碗」的健康照護制度。健保的醫療給付除需含蓋民眾就醫基本需求外,針對新的診療項目、藥物或特材,每年皆編列預算以應納入健保所需,像是110年編列新科技預算35.62億元,創歷年新高,但在財源擴增有限的情況下,如何與時俱進的增加醫療給付,提供國人與世界先進國家品質相當的醫療服務,確實是一大挑戰。醫療給付共識決策,維護健保公共財健保總額每年由國發會核定成長上限,再經健保會協商,由付費者代表與醫療提供者議定健保總額的費用,最終由衛福部核定。健保醫療支出於84年開辦時3,821億元年年成長,111年即將突破8,000億大關,但每年成長的醫療費用,仍是無法與醫療院所申報的服務點數契合,導致點值因此被打折扣,亦即每一點醫療服務並無法給付1元的醫療費用,這也是讓醫界夥伴感到血汗的重要原因,健保署也非常不樂見此現象尚未改善。在這樣醫療支出需求大於健保財源收入的情況下,如何讓有限的醫療資源獲得最適當得分配顯得相形重要。健保署對於給付項目的研訂有一定的制度設計,決策過程會邀集專家及醫界代表共同研商,除評估臨床效用之實證基礎外,因給付制度仍以「論量計酬」為主,故是否納入給付仍須衡量對健保財務的衝擊。在諸多綜合考量下,給付規定可能會因此設定一些規則或條件,讓醫界夥伴提供醫療服務有所依循。這些給付規定或限制,有時民眾或第一線醫療人員會對此提出抱怨,就如同前面所提到的「醫師對醫療服務失去完整的裁量權」。我們想說明的是,這樣的給付規定是經過專家、醫界各方代表與健保署共同研商議定的結果,是對醫療服務綜合考量後的共識決定,目的不外乎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儘可能讓對民眾健康真正有益、尚未被滿足的(unmet need)的醫療服務項目優先納入健保給付。我們期許民眾及醫界夥伴都能理解,健保的給付是透過共識的決策來分配有限的醫療資源,這樣決策應要被支持及妥善的執行,避免資源出現失衡及不當耗用的現象,共同守護國人的健康公共財。「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可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耗用全民健保由於制度設計,收到的部分負擔費用其實不多,部分負擔占醫療費用比率大約僅6.5%。舉例來說:一般門診平均每件的藥費381元,其中70%之件數不用付藥品部分負擔;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平均每件藥費是985元,現行規定無須繳交藥品部分負擔。檢驗檢查平均每件費用為1,169點,現行規定未計收檢(查)驗部分負擔。提倡「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是我身為健保署署長力推務實改革的最後一哩路,目的並不是為了增加健保的財源,而是為了創建永續的健保制度而努力。期待透過這樣的制度設計,讓民眾因自付額的輕微調整,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就醫行為;也期許醫界夥伴,能本持醫療倫理,以民眾的最大利益為考量,提供必要而適切的醫療服務。當民眾減少逛醫院的行為,醫界夥伴也謹慎、妥適的使用醫療資源,想必可將過度的醫療耗用節省下來,這些節省下來的資源,可用在民眾更需要的地方,也可提升醫療服務的「點值」,破除醫界血汗的魔咒。我衷心的期盼民眾、醫界夥伴能與健保一起,共同珍視每一分醫療資源,讓健保公共財發揮最大效益,使國人活得更健康,健保得以永續經營。
-
2021-09-01 新聞.元氣新聞
中醫大新竹附醫推「藥來速」 批價領藥快篩一次搞定
為方便民眾領藥,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打造「藥來速」領藥免下車窗口,總藥師黃柏豪表示,藥來速不只可領藥,因應疫情還結合防疫,除了領藥免下車省時方便且避免感染,批價領藥一次搞定,藥來速也是探病家屬抗原快篩的辦理窗口,現場掛號領取採檢用品完成後,僅需等候約60分鐘即可立即於原窗口領取報告。黃柏豪表示,在該院領慢箋的民眾,前一天只要透過手機讀取慢箋上的QR-Code,完成資料填寫,隔一天即可到藥來速快速領藥。目前可透過三種方式預約領藥,第一,手機掃描慢性處方箋上領藥欄的QR-Code進入預約畫面填妥資料即完成預約。第二,在醫院網站預約,在就醫服務中點選網路掛號,再選擇連續處方箋預約領藥;第三,下載中國醫點通APP後,選擇「新竹附設醫院」,可在「請點我」中找到「一般民眾」,再選擇用藥服務中的西藥服務,就可以點選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黃柏豪也提醒,藥來速服務時間為周一到週五,上午9點到下午5點,中午時段沒有休息,方便更多上班族可以利用午休時段來院快速領藥。另外,透過視訊看診民眾,上午看完診,當日下午2點即可進行批價和領藥。下午完成看診民眾,則於隔日來院。藥來速除了領藥之外,也新增功能作為探病家屬處理抗原快篩的窗口。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兒科病房、新生兒加護病房與加護病房探病親友可持健保卡到藥來速批價窗口現場掛號,藥來速的窗口人員會給予採檢用物並說明篩檢方法,民眾自助採檢並將檢體試管放置指定地點,等待約60分鐘後即可再至原窗口領取報告,如非藥來速服務時段可至對面急診批價櫃檯領取。掛號時段為周一至週五上午9點至9點40分及下午2點至3點,周六、日及國定假日探病者請提早於周五辦理採檢。
-
2021-06-18 醫聲.數位健康
遠距醫療/醫院擴大遠距視訊門診服務 腎友居家洗腎更安心
疫情嚴峻,許多病人因擔心感染的風險,害怕來醫院,因此遠距醫療成為防疫新趨勢。光田綜合醫院為提升疫情期間,病人看診的便利性,擴大遠距視訊門診服務,腹膜透析腎友也可透過視訊看診,醫師即時監測洗腎數據,零接觸維持病人的醫療需求。「防疫新生活,看診新方式!」光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任王家良表示,腹膜透析洗腎腎友以往必須到醫院例行性檢查,如今透過遠距視訊,可監測腎友居家洗腎操作機器的情況,記錄洗腎數值並自動上傳雲端管理系統,即時精準掌握病人治療與身體狀況,醫病視訊溝通就跟面對面看診一樣有溫度、零距離。光田綜合醫院即日起更擴大遠距醫療門診服務,開放家醫科、心臟內科、新陳代謝科、胸腔內科、神經內科、腎臟內科、風濕免疫科、一般內科、腫瘤內科、血液腫瘤科、兒科等科別遠距看診,提供給更多病情穩定的慢性病複診,以及需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患者,可透過線上掛號的方式預約。光田綜合醫院副院長暨腎臟內科醫師張家築表示,遠距醫療成為疫情下最重要的看診工具,透過視訊醫療零接觸,溝通也是零距離,身在遠端的醫護能及時掌握病患的病情,服務慢性病人的醫療需求,讓醫療不至於中斷,尤其在疫情高峰期間,視訊看診可降低醫療的負荷,同時提高病人的就醫便利性。「有病千萬不能拖!」光田綜合醫院呼籲,疫情期間許多患者因擔心來醫院看診,而延遲就醫,現在透過視訊看診可以很安心,讓病情獲得控制。
-
2021-06-07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疫情嚴峻糖尿病患健康也要顧 4招掌握身體狀況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本土確診、死亡個案也持續增加,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數據顯示,死亡個案多為長者且有三高慢性病史,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呼籲,糖尿病患者於疫情期間應注意健康管理、利用防疫4妙招掌握身體狀況,此外,北市也有168家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療院所,病患可至其醫療院所就醫。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2016至2019年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9.82%,其中男性10.96%、女性8.69%,而糖尿病更是2019年北市十大死因排名第5位。黃世傑表示,糖尿病患者於疫情期間應維持正常作息、注意自身血糖數值及定期服藥,不可擅自停藥,並做好個人疾病管理,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不僅易出現併發症,重症比例及致死率均會提高,如果擔心前往醫院回整有染疫風險,可至社區診所追蹤檢查。此外,為維持自身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於疫情期間應做到4點,包含第一,定期量血糖,記錄相關數值,掌握身體狀況;第二,按時用藥,病患可憑醫院或診所開立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優先至社區健保藥局領藥,減少出入醫院次數,降低風險。第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多喝水、配合疫情警戒避免外出,糖尿病患者可透過簡單安全的居家運動,來加強自身防護力並維持體能。第四,定期回診追蹤,配合防疫至6月14日前,凡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者,可就近至醫療院所利用「視訊診療門診」,並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另複診病患經醫師評估病情穩定,可採電話問診,減少病患暴露風險。衛生局表示,為維護糖尿病患者健康建置糖尿病照護網路,北市共有168家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療院所,病患可前往其醫療院所就醫,透過醫事人員妊娠的專業團隊收案並提供服務,包含定期檢測糖化血色素、空腹血脂、尿液微量白蛋白及眼底等檢查之執行率以及足部、體重及營養等照護。心理治療方面,病患可加入糖尿病支持團體,透過互動、扶持與鼓勵,學習新知、重塑健康行為並共同成長,北市目前有28個支持團體,透過課程期望達到控制糖尿病目的。另外,北市聯醫眼科部主任蔡宜倫表示,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好,恐引起併發症,造成視網膜、血管、神經及腎臟等相關疾病,網膜病變會造成視力模糊外,嚴重者可能導致失明。蔡宜倫表示,北市共有146間醫院及社區診所提供糖尿病患者眼底檢查,但疫情期間可利用社區診所進行檢查,待疫情減緩,再至北市聯合醫院12區院外門診部接受免散瞳的眼底篩檢服務。
-
2021-05-22 新聞.健康知識+
宅在家防疫別忘健康管理 國健署推「慢性病抗疫四要」
今天是全國升三級警戒以來第一個周末,指揮中心呼籲民眾宅在家防疫。患有三高、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疫情期間宅在家,更應注意自身健康管理,國健署為此提供「慢性病抗疫四要」,協助病友健康管理共同對抗疫情。針對慢性病人在家抗疫,國健署長吳昭軍署長今天呼籲,應維持正常作息,持續規律服藥,不可擅自停藥,定期測量血壓、血糖,並做好個人慢性病控制;外出時應戴口罩,養成使用肥皂勤洗手的好習慣。疫情期間慢病管理不打烊,國健署提供慢性病抗疫四要,協助病友健康管理,共同對抗疫情。四要包含「要定期量血壓、血糖」、「要按時用藥」、「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回診追蹤」。●國健署「慢性病抗疫四要」:一、要定期量血壓、血糖:建議慢性病患者居家監測血壓、血糖,並紀錄相關數值,按時服藥,以掌握身體狀況及控制病情。二、要按時用藥:慢性病患可憑醫院或診所開立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優先至社區健保藥局領藥,減少出入醫院次數,降低感染風險;因應疫情,部分醫院有增設慢性處方箋院外領藥服務窗口,慢性病人也可先透過網站或電話詢問後多加利用。三、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維持均衡飲食原則,多喝水,每週至少運動5次,每次達30分鐘。居家運動可參考本署健康九九網站的「我家也是健身房」多媒體影音,跟著動一動舒展身體,也能維持心情愉快。四、要回診追蹤:做好個人防護定期回診,初期發病或病情穩定者,可優先選擇社區診所照護,另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可聯繫縣市衛生局,透過視訊方式或依當地衛生局之規定來就醫。
-
2021-05-21 醫聲.數位健康
遠距醫療/零接觸就醫再升級!穩定病人慢箋回診可用電話診療
本土疫情嚴峻,大醫院門診降載、暫停非必要醫療,許多慢性病患也不敢回診領藥,健保署昨宣布即起訪寬全民都可使用4012家院所醫院診所的視訊診療門診。今更近一步放寬,原本只有偏遠地區可用的「電話診療」,固定就醫的穩定慢性病患都可以用,不一定要視訊,對長者更友善。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領慢箋的慢性病患高達707萬人,電話診療可減少感染風險,並維持照護不中斷。去年健保資料統計,慢性病人中有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者約707萬人,總調劑件數高達約7660萬件,包括醫療院所調劑4623萬件、藥局調劑3037萬件。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韓佩軒表示,去年疫情爆發之初,只有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居家檢疫等三類民眾納入視訊診療對象,後來納入穩定慢性病患,5月17日又放寬全民都可利用。韓佩軒表示,上述通訊診療,原則上仍希望有視訊,以維護一定的醫療品質,只有通訊不良的偏遠地區才允許透過電話診療。但考量到現在疫情嚴峻,希望盡量便民,因此開放固定就醫院所、病情也穩定的慢性病患,都可以用電話診療。診療完成後,可由家屬攜帶健保卡至看診院所特定窗口,例如如得來速領藥窗口,在此過卡、繳費、領藥,並領取第2、3次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如果經院所同意,也可由藥師送藥到府。因應COVID-19疫情之視訊診療須知(含醫療機構名單、教學影片、問答集)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1482911120B73697
-
2021-05-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配合全國三級防疫警戒 奇美醫學中心7大要點措施出爐
因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05/19公告COVID-19(新冠肺炎今天起)全國三級防疫警戒,為保障病人、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安全,奇美醫學中心即日起配合住院降載等措施,以降低感染機率,未來將滾動式檢討相關作為。奇美醫學中心表示,相關措施共有7大點,涵蓋住院、門診等,詳細內容如下:一、住院部分:今起實施病人住院前新冠肺炎PCR檢測;以警示並縮減非緊急住院病人。目前住院病人已較上周三降載約10%。住院病人需持有3天內的PCR核酸檢測陰性檢驗報告。急診收住院病人,會在急診完成PCR檢測。二、門診、檢查和手術等,請非急迫性疾病民眾,暫緩來院就診,逐步減少門診量。長期使用慢性病藥物民眾,只要提前利用醫院線上預約系統或來電,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慢性處方箋預約領藥,可在指定日期於醫學中心白宮餐廳前「預約慢箋領藥處」進行領藥。線上和APP預約民眾,當天不可預約慢箋領藥,須至少一天前才可預約;原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照常運作,目前「藥來速」領藥僅限預約第二、三次慢性病處方箋,減少可能感染風險。三、05/18已再增設第二個戶外篩檢站,急診檢傷地點外推,於醫療區外設置流動廁所,,詢問TOCC時並增加確認是否有北部旅遊史,減少院內感染風險。四、分艙分流:奇美醫學中心專責病房共有11床,如疫情擴大需增設備援病房都設置完成;專責病房動線、人力均有專艙專用規畫,隨時完成嚴謹消毒程序。另外,避免病人過度集中,採各棟醫療大樓門診分流、於各大樓入口增加人力查驗旅遊史和發燒篩檢。具旅遊史和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者,引導至「防疫站」進行後續防疫措施。正常就醫民眾,醫院盡量提供減少重複查驗。五、05/11起禁止探病、陪病限制1人,急診室人員防護全面升級著防護衣。六、針對已住院病人,全面進行新冠肺炎PCR檢測,持續監測健康狀況。七、遵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疫情發展,將採滾動式修正。
-
2021-04-25 該看哪科.婦科
健保大數據/骨盆腔發炎為何多集中在三、四十歲階段?
台灣每100個女性當中,就有8個人在一年內曾因骨盆腔發炎而透過健保就醫,比率不低。女性的骨盆腔為什麼會發炎?為何年齡層多集中在三、四十歲階段?今天「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每年近百萬患者的就醫數據,作為女性朋友相關問題的就醫參考。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從每年將近一百萬名女性的骨盆腔發炎就醫資料,可以看到女性因步入戀愛、結婚、生子等不同人生階段,開始承擔骨盆腔發炎的健康風險。也可以看出台灣衛教知識的普及、健保分級醫療制度的適切分工,有需要的女性都能獲得有效的治療。計畫生育、性生活活躍,患者以年輕女性居多。李伯璋表示,年輕女性性生活比較活躍、計畫懷孕,較容易有骨盆腔發炎的問題。不過近年少子化趨勢明顯,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避孕做得更徹底,有骨盆腔發炎的女性因此逐漸減少。李伯璋表示,女性如果下腹疼痛,有可能是骨盆腔發炎,也可能是泌尿道系統發炎,因為兩者構造很接近,因此醫師會需要進行鑑別診斷。正常的膀胱裡面是無菌的,陰道則是平常就有一些細菌,若進行尿液檢查,可以排除泌尿道系統的問題,再進一步透過內診、超音波等檢查,確認是不是骨盆腔發炎。台灣婦科診所多,就醫可近性高。李伯璋表示,這些都是基層診所就可以進行的檢查,台灣有不少診所特別專精於婦科,就醫可近性很高。女性只要稍有不舒服,通常都能及時在自己熟悉的婦產科診所,進行必要的檢查、接受恰當的治療,例如抗生素的療程。少部分病情比較嚴重的女性,也可以透過基層診所轉診,到大醫院接受腹腔鏡或是手術引流等治療。抗生素拿三天藥,記得要回診走完療程。說到抗生素療程,李伯璋表示,很多民眾在診所就醫,只拿到三天份的藥,會以爲這是健保署的規定,其實不然。抗生素的療程通常以七天到十四天為一個單位,只拿三天藥是不夠的,需要再次回診,才能走完療程。只是,如果很多人吃完三天的抗生素,自認改善而沒有回診,療程沒走完,細菌沒殺乾淨,生命力強悍就像「打不死的蟑螂」,除了可能反覆發炎,也可能會增加群體的抗藥性。那麼,為什麼診所通常一次只開三天藥呢?李伯璋表示,其實就算院所一次開七天抗生素,健保也會給付。但是,因為西醫基層的總額是固定的,如果申報越多點數,點值就會下降,基層總額為了穩定點值、進行內部管理,透過「簡表申報」的方式,藥品費用一律固定三天申報66元,不多也不少。如此不但能夠穩定點值,藉由回診,診所也能多獲得一次的掛號費。骨盆腔發炎患者,在診所就醫就能得到妥善治療。李伯璋重申,醫師可以視病人病情治療需求,決定用藥天數。依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的規定,健保給付的處方用藥,是每次以七天份用量為原則。如果屬於慢性疾病,病情穩定,也適合長期服用相同藥品,醫師可以依照病人的病情需要,一次給予30天以內的用藥量,或開立三個月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李伯璋表示,骨盆腔發炎的病人,絕大多數都在基層就醫,就能接受到很好的治療,顯示台灣各層級醫療院所的醫療品質都是很高的。健保署也持續在部分負擔、論人計酬等改革方向上不斷努力,希望引導民眾小病到基層,大病才到大醫院。落實分級就醫、提升健康識能,成就健保永續。李伯璋說,健保署也支持各層級院所垂直整合,民眾就近到診所就醫,也有醫學中心作診所的醫療備援,希望民眾對於地區醫院和診所有信心,相信厝邊好醫師。此外,健保署也透過持續壯大健保快易通App及健康存摺,提升民眾的健康識能和醫療成本概念,選擇落實分級醫療的就醫行為,希望醫病雙方共同達成醫療人員不過勞、醫療品質提高、健保永續的美好願景。疾病小檔案骨盆腔發炎骨盆腔內器官的發炎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指的是女性生殖系統(包含陰道、子宮頸、子宮、輸卵管、卵巢等)發生細菌感染,導致發炎,是常見婦科病症之一。
-
2021-03-11 新聞.元氣新聞
獨/藥品部分負擔新制 擬維持一定免收額度
今年健保費率已調漲,衛福部與健保署正緊鑼密鼓討論部分負擔新制草案,原本免收的藥品及檢驗檢查部分負擔,都將開始按照一定規則收取,引起診所醫師及藥師擔憂造成民眾就醫障礙。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今透露,昨天才與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討論過,各界意見都納入考量、繼續討論。原方案藥品部分負擔最低要收40元,現研擬藥費在一定額度以下者,維持免收藥品部分負擔,另也考慮在某些部分負擔的收取規則,把地區醫院與診所放在一起,未來作法「一定會更好、讓分級醫療更到位。」李伯璋今出席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全民腹超十年計畫」記者會致詞時表示,今年健保雖然調漲費率,但仍比國際上的醫療費用低甚多。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交代研議配套,衛福部最近要推出部分負擔新制,昨天他才跟部長陳時中討論過,「價格還是很低」,都是為了讓每個人都得到健保最大的照顧,希望社會大眾挺部分負擔,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健保需要永續經營。李伯璋離席前受訪表示,這次部分負擔方案,包括健保署所提的草案,以及各界踴躍表達意見,部長都很聽得下去,繼續朝務實方向討論。原方案藥品部分負擔最低要收40元,現在也考慮維持一定免收額度,至於額度是診所醫界建議的100元還是另有金額,李伯璋說,這還不能公開。另外,地區醫院其實是類似於「聯合診所」的概念,現在也考慮在一部分部分負擔新制,把地區醫院和診所放在一起考量。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協會曾行文向健保署表達意見,認為百元以下的藥品若要收取40元部分負擔「太沒道理」,如果新制低價藥增收40元,高價藥最多只收200元,好像懲罰不浪費拿低價藥的人,縱容浪費高價藥的人。林應然樂見現有研議方向,也支持開始收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藥品部分負擔。因為慢箋藥不乏價格高昂者,應落實使用者付費,否則現在有些人為了免部分負擔而領慢箋,卻不珍惜藥品,很多都浪費掉。李伯璋說,健保總額有限,過去民眾就醫有浪費,醫界也會衝量,經費若跟不上,點值會被稀釋。核刪雖然可以穩定點值,但核定金額與申報金額之間,落差高達五百億,導致醫界需要實施「斷頭」等自主管理措施,對醫界也不公平。李伯璋表示,希望醫界、藥界、民眾都要認知到,一直衝量就是會造成這樣結果,不必要的浪費一定要控制下來,不能太理想化,否則錢從哪裡來?健保署研議新制,目標是要落實分級醫療,支持醫療體系不需要搶病人、創造病人,民眾也不會忘了醫療的價值,不再以「反正有健保就免錢」的心態去就醫。林應然提醒,如果未來部分負擔新制每一筆上限僅設在200元,還是太低了,因為有許多檢驗檢查的價格遠高於此,最高僅收200元也不合理,建議考慮依健保母法收20%部分負擔。
-
2021-02-24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部分負擔小漲方案最快三月出爐 專家籲先公布影響評估
藥品及檢驗、檢查的部分負擔調整方案討論已久,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今證實有小幅調整,但低收及中低收入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維持免收。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重大傷病也繼續免收,希望新制有助調控醫病雙方行為,進而減少浪費、提升點值及醫療品質。至於外界關切的方案細節及健保財務影響,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表示,預計三月下旬健保會開會前對外公布。媒體報導衛生福利部擬開始收取慢箋與檢驗檢查的部分負擔,金額從40元到200不等,急診部分負擔將依院所層級、檢傷分類提高50到250元,另研議取消出國停保,將要求除籍退保者等待六個月或補繳保費才能復保。陳時中未證實金額,僅表示還需詳盡討論,確定會小幅提升,但不影響低收及中低收民眾的慢箋。前健保會公正人士代表滕西華表示,今年健保、勞保、國保全部調漲,健保費率已調高到5.17%,加上未來可能開徵加熱菸的菸捐,健保兩年內不會有財務問題,所以連健保會的醫界代表也不支持同時調高部分負擔,加上疫情導致醫療利用率下降,看不出有調整部分負擔的必要性。她也提醒,要考慮結構性失業、收入不穩定等邊緣性貧窮者,他們健康風險高,卻無法被認定為貧窮,調漲部分負擔恐造成就醫障礙,長期反而對健保財務有害。政大財政學系教授連賢明認為,開源和節流是兩個目的,漲保費與減少浪費並不衝突,台灣部分負擔偏低是事實,但要解決醫療浪費,必須調控醫病雙方的行為,得同時考慮消費者、醫療供給者、健保署、政府政策。若光是靠部分負擔處理消費者,減少浪費效果很有限,因為醫療不同於一般商品,不是越便宜越吸引人,期盼能看到政府提出更完整的方案及評估報告,才能確實評估其影響。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表示,站在醫院經營者的立場,支持調漲部分負擔,因為台灣醫療太便宜,創造了許多道德風險。然而,他也呼籲相關單位應以實際數據說明清楚,費率和部分負擔雙漲的必要性及財務影響,給社會大眾表達意見、監督政策效益的空間。如果健保因此有財務餘裕,也應該要回歸到給付調整,給醫療院所和醫護人員更合理的報償。
-
2021-02-23 新聞.元氣新聞
陳時中證實:部分負擔會小幅提升、不影響弱勢慢箋
媒體報導衛生福利部將提高藥品部分負擔,並開始收取慢籤與檢驗之負擔部分,金額從40元到200元不等,也將要求出國除籍者等待六個月或補繳保費才能復保。對此,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今下午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時,並未證實相關金額,只說「還需要詳盡討論」,部分負擔「小幅提升」和「幫助分級醫療」是未來兩大主軸。另外,低收、中低收民眾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都不會加收部分負擔。陳時中表示,過去曾經向全民報告過,健保改革會朝向三個方向,包括提升品質、負擔公平性、部分負擔改革。提升品質方面,衛福部會訂定六年工作計畫,藉由長時間的健保醫療給付安排,達到一個提升效率和品質的目的。至於負擔公平性,主要是針對停復保等海外人士的保險公平性,需要修法的部分,會在這會期提出。部分負擔部分,陳時中表示,概念是使用越多的人要共同負擔一些費用,已經有一些相關草案,還需要詳盡的討論,不過「小幅的提升、對分級醫療有幫助」,會以這樣的方向作為主軸。至於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是否要取消免部分負擔?陳時中說,這部分的免收要不要取消,還在討論,但他肯定地說,低收和中低收都不會增加分擔的費用。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上午受訪表示,衛福部還沒收到健保署研議的方案,預計最快要到三月下旬,健保會第一次開會前夕,才會有比較確定的方案內容。據了解,健保署今天會將所有資料上簽,衛福部這一、兩天就會正式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