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微生物
的結果:共找到 1049 筆 約 0.007秒阻胰臟癌細胞轉移 中研院偕中醫大合成胜肽分子
80%胰臟癌患者確診時,腫瘤細胞已轉移。中央研究院研究團隊近日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破解胰臟癌細胞訊息傳遞機制,並合成多胜肽分子,可阻斷致癌訊號傳遞,抑制癌細胞生長轉移。胰臟癌存活率低,尤其當腫瘤細胞發...
洪惠風/火星人的起源 來自於翻譯錯誤
美國的「毅力號」在美東時間2月18日登陸火星,目的是要找出火星人?不是不是,是探究火星存在微生物的可能性。但您知道嗎?讓「火星人」想像出現的,來自於19世紀的一個翻譯錯誤。1877年,義大利的天文學...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五秒原則五秒原則是:當某樣食物掉到地上,你在五秒內把它撿起來,那麼將它吃下肚是沒關係的。你偶爾會看到更嚴格的版本:三秒原則。但這些有如至理名言般的民間智慧,真的有科學根據嗎?顯然不會有人想吃下任何...
世衛武漢追查疫源 鎖定鼬獾、兔子疑將病毒傳人
華爾街日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追查2019冠狀病毒疾病源頭,已縮小範圍,將中國湖北省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販賣的鼬獾與兔子列為疑將新型冠狀病毒傳人的動物。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
陸醫學期刊:海鮮水產品可能滋生新冠病毒
大陸學者根據多個新冠肺炎案例樣本,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與海鮮水產品密切相關,海鮮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滋生的「培養基」。這項論據近日刊發於「醫學爭鳴」雜誌。「培養基」是指供給微生物、植物或動物(或組織)生長...
失眠是糖尿病的「元凶」還是「幫凶」?
很多年前,當我剛剛涉入這個行業的時候,與之相關的東西都一知半解,這也激發了我的興趣,越是不太明白的東西,就越想去弄明白。我有一個遠方親戚,我叫她姑婆,對我疼愛至佳。多年在外求學,很少機會回去,好不容...
全麥麵包和白麵包哪種健康?答案可能出乎你意料
▏當麵包遇上科學澱粉與眾多衍生物,不是唯一在食品製造過程中扮演要角的義大利麵形長鏈分子。如果你要做麵包,得利用酵母和糖所產生的發酵作用來做出輕盈蓬鬆的麵包,還得讓麵糰產生一些麵筋。混合麵粉和水來製作...
營養師傳授三招備年菜 剩菜「微整形」吃得更安心
春節家家戶戶總會準備豐盛年菜,但吃不完的菜餚存放冰箱,年節後反覆加熱繼續吃,也讓人胃口盡失。台中慈濟醫院營養科主任楊忠偉建議掌握「料理三要素」,「買對、買適量」、「菜餚分類包裝不剩食」、「剩菜微整形...
空汙增新冠染疫風險? 張上淳:前提是環境周遭有病毒
近日西半部空氣汙染嚴重,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即時資訊顯示,整個西半部呈現紅色警示。日本研究指出空汙會導致新冠肺炎病毒傳染力增強。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前提是要在...
刺胳針:俄羅斯衛星-V疫苗效力達91.6%
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今天刊登的分析指出,針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俄羅斯「衛星-V」(Sputnik-V)疫苗的防護效力達91.6%。法新社報導,俄國加馬列亞流...
英國又驗出南非變異病毒 11例均無旅遊史
英格蘭出現11例分別來自不同區域的人,被驗出新型冠狀病毒南非變異株陽性,但確診病患均無旅遊史,也沒有和有旅遊史者有關聯。為遏止疫情爆發,這些地區決定實施大規模普篩。路透社報導,英國的2019冠狀病毒...
皮膚過敏兒小心休克 過動風險也大增
影片重點整理》🔎2:17 過敏可能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風險高?🔎2:53 懷孕到底能不能養寵物呢?🔎4:10 寶寶4個月可以接觸副食品嗎?🔎5:20 異位性皮膚炎的偏方該相信嗎?🔎8:0...
木製砧板或塑膠砧板哪個好?科學家用實驗訴真相
▏在砧板上切、切、切要是少了砧板,極其鋒利且表面光滑的廚房菜刀又有什麼用處呢?在這對隨處可見的搭檔中,砧板是較不引人注目卻同等重要的一方,但是,就連這個物品也暗藏著科學原理。談到砧板的設計時,關鍵在...
吃生薑 研究證實妙用多
生薑對東方人來說耳熟能詳,可是西方人花了十多年,對生薑做了各種的分析,檢驗和實驗結果認為發現不得了的妙用。提升免疫力2011年的研究發現,對付鏈球菌性咽喉炎,用生薑比有些抗生素更有效。2013年進一...
吃早餐要注意 這種食物最容易出問題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開啟一天的活力來源。但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進行的早餐專案稽查,結果發現民眾最吃的生菜沙拉出現大腸桿菌群超標情事,業者皆遭開罰新台幣三萬元。食藥署於去年進行「109年中西式早餐暨早午...
外帶麻辣鍋湯底回家後該如何保存? 專家提醒這幾點要注意!
天氣越來越冷,熱麻香辣的麻辣鍋持續引誘著食慾!近年來,宅經濟盛行,各大品牌也紛紛推出在家自煮的麻辣鍋湯底,讓吃麻辣鍋變得更方便快速!但是,小小一包麻辣鍋湯底,有哪些學問要注意?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
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JAMA》發現降低肺癌機率達33%的飲食法
台灣每年將近有九千人死於肺癌,在癌症死亡當中肺癌始終居高不下,雖然只知環境污染、廚房油煙、抽煙可能是造成高風險的因子,到底該怎麼預防?如今《美國醫學學會腫瘤期刊》發現,其實採取高纖維的飲食模式再搭配...
吃不完的鍋底帶回家吃可以嗎?營養師:記得這二件事很重要
● 吃不完的鍋底帶回家,先煮沸再放進冰箱,避免微生物孳生● 在家煮火鍋,建議加入大量蔬菜,添加低脂肉類● 有痛風、腎功能不佳的患者應避免喝火鍋湯周四又有寒流來襲,許多人會大啖火鍋,除了各大品牌紛紛推...
寒流又要來 營養師建議打包鍋底先煮沸再保存
本周又有寒流來襲,除了各大品牌紛紛推出在家自煮的麻辣鍋湯底,有些民眾也會將火鍋店吃不完的鍋底帶回家,重新加熱再煮,「嗑鍋驅寒」。台北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吃不完帶回家的鍋底記得先煮沸再進冰箱,避...
降低免疫反應!專家籲:接種新冠疫苗前後避免喝酒
專家呼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民眾應該避免飲酒,因其能降低身體對疫苗的免疫反應。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酒精能夠改變腸道中數兆個微生物的組成,這些微生物在防止細菌和病毒入侵上扮演重要角色。而如此將損害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