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1 癌症.肺癌
搜尋
復健
共找到
1929
筆 文章
-
-
2020-10-0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命的共在,怎麼樣才是「順順的走」?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團隊對生命末期的看法。一位年輕的神經內科醫師利用兩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老人家對於讓老伴接受氣切的後悔,道出當初沒有給她機會好好把心中的掛慮說出來,「大家就要我決定了……」,另外一位年輕人在老父生命末期時,拒絕回答醫師問他對電擊等急救處置的意見而有「無可理喻」的行為。作者由此呼籲病人與家屬最好都能在生前好好討論生死議題,家人間盡可能提早敞開心胸談論生命末期的相關安排。同時醫療人員因為具有醫療知識和實務經驗,應該能理解家屬心中說不出的苦,願意調整制式的處理方式,多給家屬多一分尊重和多一點時間,引導他們走過最艱難的生死關卡。另一位中生代的腫瘤內科醫師回顧自己多年來照顧病人經驗的累積以及態度的轉變,悟出自己需要竭盡所能,根據每個病人的不同狀況給予最適合他的建議,陪伴他走完全程。不管結局如何,希望能夠達到「寧靜」的目標。一位安寧療護的資深護理教授在詳讀這兩篇文章以後,認為如果醫療團隊能以同理溫柔地對待陪伴病人與家屬,那些未能說出口的想法與期待就會被看見,同時這二位醫療照護的生命經驗,提醒了我們,除了「醫學」的科學實證性,也正因生命之沉重與其影響深遠,更須重視「療癒(healing)與關懷 (caring)」的柔軟與涵容的力量。參加2020年ICN於台北世貿中心舉辦為期數天之「國際護理會議(International nursing conference)」會場,返回醫院的捷運上,一路閱讀此二篇醫師撰寫之短文,思緒不自覺地跌落至短文敘及醫師與病人、家屬(家庭)相遇且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以及所激盪的照護情境,也讓讀者有機會反思生命現場的諸多健康議題與倫理困境。甫步出捷運站,天空不作美地下起雨彈,未帶雨具的我,疾步前行回家,晝日尚未散去的暑氣迎面拂來,卻也能感受到一絲絲夜裡秋日的涼意已悄然降臨,頓感生老病死的無常,不也依樣地在每天每個人的生活中不斷上演著。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約翰·杜威 (John Dewey)說:「我們並非由經驗中學習,我們是由反思經驗中學習(We do not learn from experience, we learn from reflecting on experience)」,透過敘事力書寫日常照護歷程的生命故事,再提出更多的探問,主動反思此珍貴的醫療照護經驗,將淬鍊出推動我們進步與成長的心智。在「面臨生死關卡」一文,我們看見了在「以病人為中心」的照顧信念背後所呈現的脈絡(context of care),意即每個罹患生理疾病的個體,其生命或生命情境是無法脫離複雜的生活背景,而此生活背景係由「心理社會、文化信仰、家庭歷程、經濟與生活習慣等因素」所交織而成。因此,當我們面對臨床「醫療照護問題」,尤其是倫理兩難困境時,更需要回到主題脈絡來釐清「問題」。醫療決定可能是「短暫」的事,但照顧是家人「一輩子」的事,家屬的感情、擔憂、苦累…等等,都是醫療人員少有機會見到的,有時受限於自己的想法而不自知。如同乃菁醫師回顧起當年江爺爺已退化到臥床又無法言語的狀態,插管接上呼吸器多日,仍無法自主呼吸,當緊急狀況入住加護病房氣切的關鍵時刻,醫師擔心插管太久對爺爺不好,勸江奶奶同意讓爺爺氣切;如今看見八十四高齡的老奶奶的心底深處,還是滿滿地怒氣與遺憾,奶奶會喃喃抱怨:「當我老了就聽不懂嗎?」 「只是在那當下有苦難言、很多話不知道該怎麼說」 「我很捨不得他走,可是我又不想要他痛苦。」 「我那時候都沒有想清楚,大家就要我決定了,氣切之後呢?誰來告訴我這之後的十幾、二十年中每一天的照顧要怎麼辦……」奶奶對穿白袍醫師多一分尊敬與不敢忤逆,卻換得老伴氣切且臥床這麼久而感到後悔,甚至懷疑醫療單位勸說的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回扣可以拿﹖養護費用並不便宜,不知道未來自己還要撐多少年?也擔心自己比爺爺早離世……」但一想到自己累了,奶奶又立刻怪自己不應該這樣想。醫療人員在熟悉的醫療歷程,似乎容易直覺地認為自己都是為病人做出最有利的決定,並努力地告訴病人、家屬我們所知道的一切或做了什麼,有意或無意間,透露出希望家屬依照我們的想法來做醫療照護決定,尤其面臨死亡關卡,醫療人員要讓病人、家屬都準備好並決定是否要電擊等急救處置,這是不容易的事。年紀輕不代表就有勇氣可以做決定,年紀大也不表示老了聽不懂,就能輕輕帶過;更何況每一個家庭內部有各自的歷史、情緒與不為外人道也的窘境,在醫療現場需有人力協助他們思考和表達意見。當疾病產生於人類的個體時,無論是疾病初期或末期,戰戰兢兢地謹慎面對當下每個生命,盡力讓病人恢復健康,是作為一個健康照護者尊重生命的表現;然而,當身體衰敗與生理的極限進入疾病末期,且無臨床試驗的機會與可能性時,依Jonsen, Siegler & Winslade(2010) 提出臨床倫理四象限,以「行善、不傷害、尊重自主及公義」為基礎,延伸出醫療決策四主題,包括「醫療因素、病人意向、生命品質以及其他經濟社會文化」考量,進行倫理反思,反思病人接受該項延命治療或措施的成效與未來生活品質為何?基於尊重病人的自主性,或許醫療照護目標將調整為強調生活品質的提升與生命的安適甚於延長存活期。如果醫療人員願意調整或跳脫制式的醫療處理模式,多給家屬時間同理病人或家屬說出心中的掛慮及苦處,以及能把醫療現場所有選擇攤在家屬面前,協助他們走過糾結的思考歷程,理解病人與家屬心中重視的價值,這也是提供適切醫療照護,達到自主共享決策的關鍵要素。就如同江奶奶一知道老伴確診帕金森氏症,就立刻自職場退休,帶著爺爺到世界各地去玩個夠,實踐著他們心中所認定的生活品質,而沒有遺憾。當乃菁醫師面臨案子口中喊著:「不要問我這個問題!」且拂袖而去時,她仍能因案子曾經表示「任何違反父親安排的舉動就是不孝」,進而同理案子可能係憂心「老父親從未交代過面對無效醫療時的意願,若父親想活下去,做兒子的決定不急救,父親因去世,有一天父子在另一個世界重逢時,老父親會把他罵得狗血淋頭」的行為反應;認真地詢問家屬:「那麼醫師要你同意氣切時,你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呢?」 「怎麼樣才是『順順的走』?」讓家屬感受到「醫師願意花時間聽我說」,抱持著同理關懷的態度,向案子分析各項處置的利弊得失,進行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以取得共識。從這二則故事中發現,相異的情境卻指出一個簡單且重要的事實,就是當人能置身於所處的情境中被探究與理解時,「要不要氣切」、「要不要急救」的棘手問題,就能轉變為陪伴病人與家屬的旅程。病人和家屬在伴行的路上,被同理溫柔地對待,那些未能說出口的想法與期待就會被看見。但伴行的旅程雖極其不易與珍貴,要原本不相識的人,從靜默不語的尷尬,因著苦痛及陪伴,發展出信賴的情誼。從醫療制度給付、人力分配、工作流程,乃至學業養成教育與臨床訓練、民眾的教育等,每個環節無不影響著終端照護現場,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下的醫療工作環境,如何支撐起這等溫柔的人性化照護,將是我們無可迴避的問題。「角色的轉換」與「日漸繁忙」的工作,是多數臨床醫療工作者所面臨的情境。不辣醫師提及「住院醫師」一開始憑著一股傻勁和對生命的熱愛,跟著病人一起開心與難過,有時不忍病人與家屬的受苦,還會禁不住地潸然淚下;從不知所措、感同身受地真心付出,不離棄病人地陪伴病人而學習成長,直至能自在地面對,並接受到病人、家屬滿滿的感激,進而對這份工作產生強烈的使命感與承諾。住院醫師參加過多場的案例討論、家庭會議與團隊會議,以及在職教育、研習進修與討論會議,隨著年資的增長,成為主治醫師後,焦點大多專注於如何提供更佳的醫療照護,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夠專業與堅強,醫療人員常採用最簡單的因應方式,就是視而不見,與病人、家屬保持一點距離;常會不自主地壓抑心中的情緒及忍住眼眶中打轉的淚水……盡量不展露出自己的脆弱和不知所措,又得面對疾病的不確定性、醫療的極限與無止盡的忙碌。然而,對於注意力與焦點持續放在病人及家屬的醫護工作者,在我們的日常工作,是否創造了機會,將焦點暫時由被照顧者轉移至工作者?我們必須反思如何避免悲憫疲憊(compassion fatigue)呢?如同護理學家珍華森(Jean Waston)於照顧關懷理論(Human caring theory)提及照護過程,要透過自身的存在與對方的真實互動,進而促成雙方的共同轉化,讓照護成為真實的存在(being)與成為(becoming)。肯•史瓦茲 (Ken Schwartz)於1995年創造了史瓦茲中心(Schwartz center),此中心的任務是提供醫療健康照護者滋養慈心(compassion)素質的環境,透過定期舉辦的討論會及主題設計,創造慈心的工作環境,健康照護工作者能共同討論自身的感受與衝擊,促進醫療團隊成員間的相互理解、支持與省思,成為支持健康工作者的力量與資源,以緩解成員面對工作的壓力或苦難情境的情緒負荷,累積正向能量,這是我們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行筆至此,我們看到了兩位醫者對於末期醫療與自身的省思,一種「我是為了你好」的心意可能成了家屬的壓力,以及一種面對醫療照護,反求諸己的求好心切。在醫病關係上,當個超人累積滿溢的負面情緒,抱怨或激動哽咽落淚時,也莫忘了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除了關照病人家屬,自身與夥伴們,也希望在低潮時刻,有人拉自己一把,當您關心起別人的時候,常常自己的煩惱會一掃而空。病人、家屬、同事的回饋,也能讓自己感到溫暖而不孤單;讓我們一起透過回憶、體諒和放下,修復傷痕,帶著滿滿的愛與包容,雖負重前行,亦樂在道途上。從事護理教育工作三十餘年,要為這些始終堅守在臨床崗位,認真守護病人與家屬的工作人員,給予最大的掌聲。此二位「醫療照護」的生命經驗,提醒了我們,除了「醫學」的科學實證性,也正因生命之沉重與其影響深遠,更須重視「療癒(healing)與關懷 (caring) 」的柔軟與涵容的力量。
-
2020-10-08 該看哪科.婦產科
避免再早產!815公克的女嬰媽生二寶子宮頸環紮降風險
815公克的巴掌仙子寧寧宣布當姊姊了!2018年新竹縣1名出生早產女嬰「寧寧」,因早產器官未發育完成,加上初期的生理性脫水,體重一度下降至688公克,伴隨著消化狀況不佳、呼吸窘迫等狀況,經醫療團隊3個月細心照護下,長胖到3000公克平安健康出院;為降低再次早產風險,范媽媽生二寶時,醫師特別安排「子宮頸環紮手術」,讓弟弟迪迪今年9月懷胎足月見客、體重3350公克,姊弟倆出生體重相差超過4倍。東元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吳瓊惠表示,一般來說,曾有過早產經驗再次早產的機率也會跟著提升,因此在范媽媽懷孕4個多月時,安排子宮頸環紮手術,預防子宮頸擴張並加強拉力,搭配安胎處置,做好萬全準備,讓媽媽狀況穩定,可以在家裡自主安胎不必住院。范媽媽表說,看到二寶足月健康出生真的覺得很欣慰,也感謝醫師依她的身體狀況適時調整安胎計畫處置,懷胎8個多月還能出遠門旅遊放鬆心情,不必像第一胎過度緊張,而最讓她擔心的寧寧,如今也上托嬰中心,有東元婦兒科團隊的細心照護,以及一路上醫護人員給予24小時諮詢,讓她能安心待產,「有信心再拚一胎!」東元醫院兒科部部長王昱程指出,早產兒在照護上是相當辛苦的過程,因為早產兒有潛在併發症,若在生產初期沒有妥善預防,併發症可能變成終身的後遺症,如高度近視、肺部發育不良、短腸症及腸壞死,嚴重甚至導致死亡。王昱程說,許多文獻指出,新生兒營養攝取不足可能影響腦部發育,需要持續追蹤孩子的生長曲線、留意體重及發育是否有跟上同齡孩子,若有發展遲緩徵兆能及早轉介兒童早療作評估與早期復健,讓孩子追上同年齡足月兒的發展速度。
-
2020-10-06 科別.腦部.神經
她突然不會說話了 竟是罕見又致命腦炎作祟
62歲湯姓婦人平日精力旺盛,有一天突然病懨懨,講不出話來,她到苗栗縣頭份市為恭醫院急診,確診竟是感染罕見且致命的單純皰疹病毒一型HSV-1腦炎,收治1個月改善恢復講話,為恭神經內科主任朱清華提醒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才有機會治癒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湯婦平日精力旺盛,像個陀螺轉個不停,突然病懨懨的吃不下飯,發燒、頭痛、嘔吐不止,也講不出話來,她到為恭急診,會診神內科醫師,當時勉強可以說出單字,經核磁共振檢查左側顳葉發現有發炎病灶,而且有腦水腫,腰椎穿刺檢查腦脊髓液有單純皰疹病毒一型抗體HSV-1 IgG 升高。醫師診斷她感染罕見且致命的單純皰疹病毒一型HSV-1腦炎,病情一度惡化,意識昏迷,右側肢體無力轉加護病房,經抗病毒藥劑合併類固醇治療後逐漸改善,恢復記憶和講話,1個月後出院,目前仍需門診接受語言復健的訓練,並且給予幫助記憶的藥物治療。朱清華指出,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是腦炎重症,沒有接受治療死亡率高達7成,治療也有2成的死亡率,治癒後又高達8成成患者會留下腦部損傷的後遺症,最好急診室懷疑是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就可以開始使用第1劑抗病毒藥,才有更高的機會治癒。朱清華說,湯女獨居,發病時有語言障礙,無法清楚求救,還好平日人際關係緊密,家庭系統支持,可以提供清楚的病史,住院中每日也有親朋好友排班輪流照顧,醫療成功以外,也是湯女從昏迷中清醒,宛如重生的關鍵。
-
2020-10-06 科別.僵直性脊椎炎
痛到想殺人 僵直性脊椎炎可以不要那麼痛
一名40多歲的男子,因為慢性疼痛,導致長期失眠,依賴多重安眠藥才能入睡, 有一天竟然在意識不清的狀態下,拿刀砍傷太太,太太痛苦到申請家暴想要離婚,男子經由疼痛科轉診到風濕免疫科後,才發現疼痛原因是僵直性脊椎炎所造成,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疼痛大幅改善,夫妻兩人重修舊好,手牽手回門診感謝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李克仁指出,「疼痛」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最大的困擾,而疼痛是旁人看不到、感受不到的痛苦,病患甚至被懷疑是精神疾病,對病患來說,卻是有苦說出不出,往往痛到睡不著,肌肉無法放鬆而更疼痛。在惡性循環下,工作、家庭、人際關係都無法維持。僵直性脊椎炎是免疫疾病,常見發生於20歲到40歲的年輕人,而且男性多於女性,常見的症狀包括晨僵感、下背痛,經常被誤會是運動傷害,延誤就醫的情況很多,女性因為缺乏警覺,延誤就醫的時間更長。李克仁心疼地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病患只要正確就醫「這個病一點都不難」。可是病患往往給自己找理由,「搬重物扭到」、「腰子有問題」,看遍復健科、家醫科、骨科、疼痛科,最後才想到風濕免疫科。要正確診斷僵直硬脊椎炎,醫師會像偵探般抽絲剝繭,李克仁說,僵直性脊椎炎診斷主要靠病史詢問,包括有沒有出現晨間僵硬、晚上翻身疼痛等發炎性下背痛的表現,眼睛有沒有虹彩炎,再輔以X光檢查,看看薦腸關節是不是有發炎過後的痕跡。如果是不典型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x 光表現不明顯, 單憑著病史詢問比較難診斷,若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後,能夠得到緩解,有時候也是診斷的一種方法或是使用肌肉骨骼超音波收集周邊關節發炎的證據,以求正確診斷。此外,李克仁強調,沒有單一項目可以直接診斷僵直性脊椎炎,抽血檢驗「人類白血球抗原HLA-B27」,雖然大部分病患都有此基因,但是有基因不一定發病,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會發病,而沒有基因也不代表不會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因此,絕對不可以只依賴基因檢查就決定病人是否有病。傳統的藥物治療以減輕疼痛、改善僵硬為主,例如通常在第一線使用的消炎止痛藥,不過,有些難治型的僵直性脊椎炎,使用消炎止痛藥仍然無法止痛,或是緩解發炎症狀,可以健保給付生物製劑,這一種常用的生物製劑稱為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是用注射的方式使用。李克仁說,詢問該病患病史,發現他已經痛了五、六年以上,X光檢查也發現脊椎部分出現沾黏,如果已經發生骨頭沾黏,就難以再改善。若是該病患早一點正確就醫,不僅可以減少疼痛,也可以避免進一步沾黏,呼籲病患一定要及早就醫,配合醫囑,規律服藥,減少疼痛,提升生活品質,並且避免惡化至骨頭沾黏。李克仁小檔案專長:▪全身性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硬皮症、乾燥症、血管炎、退化性關節炎、痛風、慢性蕁痲疹、過敏、氣喘等等有關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學歷:▪陽明大學醫學士▪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碩士▪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經歷:▪台灣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台大醫院內科部風濕科主治醫師▪慈濟醫院台北分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台大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總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
-
2020-10-06 科別.骨科.復健
五十歲肩痛就是五十肩?當心旋轉肌袖破裂
53歲的邱女士肩膀痠痛無力、無法自行穿脫上衣已好幾個月;就診時很疑惑的問:「醫師,真的五十歲就會五十肩嗎?」經過檢查,邱女士並非單純的五十肩,而是肩膀旋轉肌袖破裂,需手術治療及術後復健才能恢復功能。臨床上,肩關節旋轉肌袖破裂是中老年人很常見的肩關節問題,且年紀愈大,肩關節旋轉肌袖出現破裂的比率愈常見。肩關節過度使用造成關節旋轉肌袖是由四條旋轉肌腱組成,位於肩部三角肌之下,是肩膀的第二層肌肉群,連接到近端肱骨上。旋轉肌袖的功能,顧名思義,就是負責肩部的旋轉,包括前舉、外展、外轉及內轉等,都是由旋轉肌袖來拉動骨頭產生肩關節的活動。當肩關節過度使用,旋轉肌袖可能就會產生肌腱炎、磨損或斷裂。旋轉肌袖破裂如何診斷?醫師可藉由肩關節的理學檢查,評估旋轉肌袖肌力是否降低,及旋轉肌袖是否與肩峰骨頭有產生夾擊症候群;旋轉肌袖破裂的大小及範圍,可藉由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來評估;另外,核磁共振也可用來評估肌袖斷裂後,肌袖回縮及肌肉萎縮的程度。退化是常見原因旋轉肌袖會破裂,退化是最常見的原因。當然肩部相關的急性受傷(如跌倒),或肩部突然拉扯,造成旋轉肌袖一個猛力收縮,導致旋轉肌袖扯裂;但許多旋轉肌袖破裂的患者並沒有明顯受傷,主要是肩部經年累月過度使用,如反覆的上舉動作,造成旋轉肌袖內部纖維退化,產生斷裂,好比一個繩索經過數十年使用,繩索纖維逐漸疲乏斷裂一樣;所以統計上,年紀愈大,肩關節旋轉肌袖破裂的比率就愈高。盡早手術恢復較好旋轉肌袖破裂的治療重點,在於減輕病人肩部疼痛及改善肩部無力;一般藥物或復健治療可減輕肩關節疼痛,但無法改善肩部無力的狀況;若經非手術的治療方式仍無法改善疼痛,或對肩部力量與功能要求較高的患者,特別是年輕或中年人,盡早接受手術修補破損,旋轉肌袖才能有機會恢復較好的肩關節功能。現在透過微創內視鏡手術,利用直徑不到0.5公分的內視鏡,只需要幾個不到一公分的傷口,就可將斷裂的旋轉肌袖看得一清二楚並縫合;比起傳統手術對正常組織的破壞較少,不會影響外層正常肌肉的功能,並可減少肩部的沾黏,術後疼痛感也較輕微,且術後傷口疤痕較小。在歐美日韓許多先進國家,肩關節鏡下的肩袖修補手術已相當普及。旋轉肌袖破裂時間久了,可能進展成範圍更大的破裂,也會產生肌袖回縮和肌肉萎縮,即使手術,旋轉肌袖也可能無法順利癒合。如果肩關節疼痛無力,建議盡早至專科醫師門診諮詢,以獲得正確診斷與適當治療。
-
2020-10-05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肌少症易跌倒 可透過訓練改善
台中市長安醫院最近為民眾檢測有無「肌少症」,發現受檢百餘民眾有逾3成有肌少症情形。復健科醫師陳音翰指出,肌少症與健康息息相關,尤其若老人罹有肌少症,死亡率會比沒有此症的更高,千萬不容忽視。陳音翰說,隨著年紀增加,肌肉的質與量都容易流失,根據統計,40歲以後大腿肌力每10年減少10~15%。肌少症會導致下肢力量不足,患者容易顯得無力、疲倦、步伐不穩,容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甚至造成關節負擔增加,加速退化,還會導致血糖、血壓等代謝惡化問題,甚至增加死亡率。對於要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肌少症?陳音翰說,在家裡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檢測,如用雙手去圈自己的小腿圍,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就懷疑罹有肌少症可能,建議可至醫院復健科做儀器檢測。他說,當檢測出有肌少症也無需恐慌,只要透過「能力回復訓練」治療,教導民眾如何正確使用肌肉,讓肌肉量獲得提升。此外,平日應多攝取蛋白質及維生素D;以50公斤的女性為例,建議每天要攝取50~75克蛋白質的量,有助於維持肌肉力量。
-
2020-10-04 科別.耳鼻喉
吃東西常嗆到,小心是吞嚥障礙! 非單純退化引起,3疾病都可能發生
一名70歲阿嬤患有帕金森氏症,近半年來在吃東西的時候常常嗆到,由家人陪同就醫,經內視鏡檢查,發現喉咽肌力不足,造成吞嚥障礙;原本已排定由語言治療師進行治療,但仍來不及,在某日晚餐後,阿嬤因嗆傷造成吸入性肺炎緊急送至急診搶救。易嗆到別不以為意 嚴重恐危及生命安全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洪士涵表示,常見的吞嚥障礙,往往開始於「容易嗆到」這樣不起眼的小事,也因此許多年長者不以為意,錯失及早復健與練習的時機。洪士涵主任進一步解釋,吞嚥障礙大致分成兩大類,一是吞下去的過程中,保護不足嗆到;另外則是所謂吞不乾淨,食物殘餘在咽喉造成的問題。這些障礙產生之後,輕者嗆到造成生活不便,進食速度變很慢;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營養不良或是吸入性肺炎等危及生命的狀況。治療吞嚥障礙 訓練咽喉肌力與改變食物性質吞嚥障礙的治療,洪士涵主任指出,以語言治療師「訓練咽喉肌力」以及「改變食物性質」為主,由於吞嚥困難時吃東西容易嗆到,而造成飲食量不足,衍生營養不良問題,因此治療師會訓練病人的喉肌力,增加吞嚥的力量;越早訓練,吃的東西越多,營養也越足夠,也越有力氣順利吞下食物。另外,也會改變食物軟硬度及濃稠度,讓病人方便飲食,減少嗆咳或吸入的機會。 進食易嗆到、喉嚨卡 提高警覺就醫盡早治療根據國建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有12.8%有吞嚥困難,除了單純因年齡增加而引起的退化外,也有許多臨床狀況會導致吞嚥困難,例如中風後、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實在不可不慎!洪士涵主任也呼籲,年長者在進食時若出現嗆咳、喉嚨卡卡等症狀,都應盡早就醫治療,將有效幫助長輩們快樂進食,吃原本年輕時吃的東西。(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魚刺哽到喉嚨吞飯、喝醋都NG! 第一時間這樣處理才是正解 睡前吃東西超NG? 研究證實了!想減重千萬別這麼做
-
2020-10-04 科別.骨科.復健
頸痠、肩痛、手麻…頸椎症候群不用開刀?中醫師有解方
52歲的陳先生(化名),4年多前因脖子痠痛就診。主訴疼痛會順著肩膀、手臂到手指產生麻痛感,嚴重時甚至牽連側邊頭痛,經西醫影像及神經學檢查,診斷為「頸椎症候群」,建議手術或復健治療。病人因擔心手術的風險性而選擇復健,但效果不盡理想,痠痛及頭痛仍如影隨形,每天需服用止痛藥來控制疼痛,不但影響工作,生活及睡眠品質也大受干擾,導致個性變得易怒暴躁。患者因此求助於中醫師,經針灸與舒筋手法治療3周,以及衛教正確姿勢後,頸部痠痛感已經大幅減輕;手臂到手指的麻痛感及側邊頭痛皆已消失,再也不需服止痛藥,心情也逐漸舒展開來,重拾良好的生活品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中醫師李維哲指出,此類病人的肩、頸、上背連至手臂、手指的痠麻痛感,常源自於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或是工作負重太過,造成頸部肌肉與韌帶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使椎間盤壓力升高,導致頸椎退化加速,甚至有脫位、突出及長骨刺的現象。而病患的頭痛也是由頸部問題所引起,臨床上,稱為「頸因性頭痛」,與一般偏頭痛不同。李維哲解釋,頸因性頭痛常由頸部動作及頭部姿勢改變所誘發。姿勢不當時,使頸椎活動度受到限制,讓周邊的韌帶與肌肉僵硬,就會引發肌筋膜的傳導痛,甚至刺激神經而產生頭痛的症狀。李維哲表示,「頸椎症候群」症狀,就是中醫所謂的「痺證」,是因為長時間的慢性勞損、外傷或體弱,導致氣血運行失常,經脈痺阻不通,進而誘發肢體筋骨出現疼痛及麻木的症狀。陳先生的問題源於頸部附近的肌肉韌帶長期緊繃,因此,針灸處方以頸項局部取穴為主,常取選擇風池穴、完骨穴及頸部的華佗夾脊穴放鬆局部緊張肌肉,再依據病症部位的經絡走向特點,配以特定穴位。李維哲進一步說明,舒筋手法的運用,則是針對頸肩條索狀筋結處,選用中醫傷科的「按、揉、彈、撥」手法,藉以調整頸椎關節的小錯位,逐漸恢復頸椎正常的曲度。李維哲提醒,避免「頸椎症候群」惡化,須注意:1.平時需多注意頸部的姿勢,避免長時間處於前傾狀態,建議可微收下巴矯正。2.避免過度負重,提背過重的背包或長時間背背包於同一邊。3.若工作需要常使用電話,不要用脖子夾著話筒,可考慮用耳機式聽筒。4.避免躺在沙發或床上滑手機。5.儘量不要維持同一姿勢過久,超過30分鐘最好伸展活動筋骨。6.若肩背痠痛症狀超過半年,上下肢麻、痛或無力持續,且伴有排尿困難或尿失禁等症狀時,則表示頸椎病變較嚴重,建議一定要到醫療院所接受進一步影像檢查及治療。諮詢專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中醫師 李維哲
-
2020-10-03 科別.骨科.復健
高齡門診最愛問:肌少症增加失智風險 飲食運動都要夠
根據研究,成年人肌肉量約30歲到達高峰,之後肌肉量每10年以3到8%速度流失,70歲以後,每10年更以約15%的速度流失,若等到70歲以後再增肌,流失速度恐比增肌的速度快。肌少症已在2016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疾病」,不單純只是老化而已。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醫師曾崧華表示,年長者在70歲後,肌肉退化速度劇增,出現走路慢、下肢無力、手握力變小、精神差等,建議平時可多做阻力運動預防外,可運用肌少症量表簡單測試或量小腿圍。如果小腿圍男生小於34公分、女生小於33公分,男女握力分別低於28、18公斤,就得懷疑有肌少症,得再做上肢肌力例如握力測試、蹲下站起時間的下肢肌力測試以及問卷填寫等。若為高風險時,必須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否有肌少症。曾崧華說,肌少症為骨骼肌減少的相關症狀。民眾在老化的過程中,生理狀況逐漸退化,加上年長者多帶有多重慢性病與身體功能缺陷,會使活動量減少、加速肌肉量萎縮。他說,臨床上肌少症患者多落在75歲以上,以北榮來說患者多為逾80歲,其最大的危害是肌肉量不足,因國人普遍不認識此疾病,即使出現症狀也較晚才發現,即便送醫後,因其恢復能力差,長期臥床的機率也增加。肌少症主要從年齡、疾病、營養、運動四方面來觀察,65歲以上、是否有慢性病、營養攝取是否充足與定期運動。例如是否走路速度變慢、爬樓梯困難,甚至不穩跌倒等情況,或是提東西較提不起來、體力很差、易疲勞、整體精神不佳等,都是疑似肌少症的症狀。如果有上述情形時,建議可運用肌少症量表檢視外,自己也可初步測試,如在家做起立坐下的動作超過12秒就有可能是肌少症,建議積極運動或到健康促進的場所做訓練。曾崧華表示,在臨床研究上也發現,肌少症最後跟失能、臥床有很大關聯,因為肌肉量若流失10%,身體的免疫力就會產生問題;流失20%,身體的復原能力、傷口癒合都會下降很多;流失到30%,加上活動力差、如長期臥床者,產生褥瘡、肺炎機率就很大;如果流失40%以上,死亡率上就會很明顯的上升。肌少症被診斷後,目前無藥物可治療,充足的飲食營養攝取及保持運動習慣仍是不二法門,並以肌力、肌肉量測試,長者進行健康管理後,約三到六個月可回診做追蹤,來看其營養攝取跟運動復健訓練的量與做的方式對不對。曾崧華曾收治一名70多歲的奶奶改善肌少問題,雖無跌倒,但覺下肢較無力、走路慢,透過雙能量X 光吸收儀(DXA)檢測發現肌肉量不足,而安排住家附近的健康促進據點進行3個月的改善計畫,回診發現肌肉量雖沒增加,但走路速度改善、手握力增加,大幅改善體弱問題。而在改善與預防上,以補充營養為主,首重蛋白質,成人每公斤體重每天約需要1.2克蛋白質,要注意是否攝取足夠,如一個60公斤重成人,一天應攝取72克蛋白質;而運動上最重要是以抗阻力運動作為訓練基礎,並搭配適度有氧運動、伸展訓練。最新研究也發現,肌少症與腦部退化有很大關聯,特別是在整體執行功能、說話流暢度上,肌少症對腦部影響比較明顯,日後產生失智風險也提高至少兩到三倍,不管是篩檢、預防上都會希望高齡者儘早檢視自己是否有肌少症,做事先預防,肌少症在前期階段很好處理,如果已跌倒、併發感染問題,後續要恢復上會比較困難。最後,曾崧華以「營養運動不能少,肌肉骨頭要顧好,天天動腦不煩惱,出門聊天心情好」七言絕句做提醒,呼籲長者多運動、補充營養、積極治療,才能遠離肌少症。年長者在家可做動作先以雙手握拳、肩膀放鬆不聳肩,手臂跟軀幹間要夾緊,手往後時感覺兩塊間頰骨緊貼,用力時拳頭往外轉約15秒後放鬆,一次大概重複三到五次,此可鍛鍊背部肌肉,同時改善外觀駝背的問題。下肢肌肉為腿部,訓練時將膝蓋往前蹬時,腳板往上提,可訓練大腿與小腿前側肌肉,一次約15秒,一組可做8到12下,左右腳交替,感到腿部些微痠痛即可。而抗阻力運動以「低負荷」、「次數不用多」、「能做確實」為重,如兩、三天做一次的量就足夠。
-
2020-10-01 科別.骨科.復健
落枕可以靠熱敷或伸展舒緩?醫:先確定原因,自行處置嚴重恐中風
相信不少人都有落枕的經驗,輕則難以活動,重則舉步艱辛每步都在痛。遇到落枕時有些人說可以冰敷,有得人則說要熱敷,有人說做伸展操有用,有人則會硬把脖子凹回來。究竟為什麼會落枕?如何避免落枕發生落枕?落枕當下又要怎麼改善?來看復健科許嘉麟醫師怎麼說! 為什麼會落枕?醫:年齡、成因不盡相同! 許嘉麟醫師表示,落枕的正式名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是一種因為頸部肌肉收縮而無法放鬆,進而形成疼痛、僵硬的不適症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身體為了保護已經受傷的頸部,防止頸部周圍組織進一步受傷所產生的保護機制,而不單單只有枕頭沒睡好、睡姿不良等,形成的原因不同防範方式也不同,不同的年齡層常見原因也有所不同。 以青壯年來說,常常容易出現低頭滑手機、坐姿不良、用肩膀夾手機講電話等不良姿勢;或是舉重負荷過重、運動未確實拉筋等運動傷害;以及像是因車禍等原因所造成的頸椎受傷等,這些都是常見引起落枕的原因。因此平常就應調整姿勢、適度訓練肌群,並依病情穿戴頸圈、保護套,並注意運動的強度並適時的放鬆。 中年人則常見因為其他部位疼痛或發炎,使得身體為了舒緩容易不自覺出現代償的情況所致。例如五十肩患者常因手無法抬舉,身體便自然會以歪斜的方式行動,也就會出現長期聳肩、中心軸偏移的情況,頸部便容易過勞,落枕也就容易出現。這樣的族群便要積極的治療問題的根源,以避免情況一再發生。 老年人的落枕主要則和頸椎退化、骨質疏鬆症等骨骼問題,或是肌少症所引起的駝背、肌耐力下降等肌力問題,造成睡眠時頸部支撐力不足有關。特別是在天冷的時候,常見因為溫度下降,睡覺時不自覺縮起脖子而引起落枕。建議應積極治療退化性疾病,例如頸椎牽引後適度訓練肌力,並且時時注意頸部保暖。 值得注意的是,嬰兒、兒童也有可能落枕。嬰兒的落枕主要是因為先天性或生產時受傷,造成的胸鎖乳突肌纖維化所致,建議可在作過超音波檢查後,進行復健牽拉治療。而兒童的落枕則常見因為感冒、中耳炎等感染,鼻腔後方的喉頭肌肉發炎所引起,這樣的族群就要根治疾病,平時做好勤洗手、戴口罩、避開人群等防疫措施。 落枕當下要冰敷?熱敷?醫:先確定原因 發生落枕的當下,不少人會以推拿、冰敷、熱敷、自己把脖子扭回來等方式試圖改善情況。許嘉麟醫師表示,事實上這些都是不恰當的做法,急性期當下除了輕輕按摩,建議什麼都不要做,盡早就醫檢查找出原因再進行治療為佳,特別是劇烈疼痛者以及一年超過三次以上的長期慢性肩頸僵硬者,應檢查頸部是否有其他問題以利根致。 醫師進一步解釋,落枕確實可以以熱敷和伸展的方式改善,冰敷則不建議,但那是在經檢查後確認為單純的肌肉問題的前提之下進行;且伸展也應在肌肉發炎痙攣緩解後,在控制力道的情況下適度伸展,而不是硬把脖子扭回來。如前述所提到的,落枕的成因眾多,也需排除骨刺、淋巴結腫大等各種成因,且頸部如此狹窄的地方放了很多人體重要的神經、血管等,是大腦通往身體的主幹道,若改善的方式錯誤,不僅無法改善落枕問題,甚至可能讓情況惡化,且若是頸動脈處於非暢通的狀態,也很有可能造成中風。 許嘉麟醫師舉例,曾經就有一位醫師落枕,因本身為醫師了解應先找出原因,檢查後發現是淋巴腫大所致,其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有關,在透過超音波導引解開神經與腫大的淋巴結後,改善了落枕的問題。此情況若是以一般熱敷的方式進行改善,反而會讓淋巴結腫大更嚴重,落枕也會加劇。因此呼籲民眾,發生落枕的當下進早就醫,以利醫師提供正確安全的改善方式,不論是要熱敷或是伸展,都應經過專業醫師檢查後進行為佳。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9-30 科別.骨科.復健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肌少症?復健科醫師教你做這項自我檢測
台中市長安醫院免費為民眾檢測有無「肌少症」,兩周以來受檢的百餘民眾有逾3成有肌少症情形。復健科醫師陳音翰指出,肌少症與健康息息相關,尤其若老人罹有肌少症,死亡率會比沒有此症的更高,千萬不容忽視。陳音翰說,隨著年紀增加,肌肉的質與量都容易流失,肌少症指的就是肌肉量太少。根據統計,40歲以後大腿肌力每10年減少10~15%。這次的檢測,就有高達3成受檢民眾有異常;可見每個人都有肌少症的潛在風險。他說,肌少症所以不容忽視,是因為它影響的層面相當廣泛。例如會導致下肢力量不足而影響活動能力;患者容易顯得無力、疲倦、步伐不穩,因此也容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甚至造成關節負擔增加,加速退化。此外,肌少症還會導致血糖、血壓等代謝惡化問題。因為肌肉與人體蛋白質的儲存、調整血糖等新陳代謝息息相關,若長者同時存在肌肉不足與肥胖問題,就稱為肌少型肥胖症;這種類型會比只有肥胖症或肌少症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甚至增加死亡率。對於要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肌少症?陳音翰說,在家裡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檢測,如用雙手去圈自己的小腿圍,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就懷疑罹有肌少症可能。建議此時可至醫院復健科做儀器檢測,即可得出更完整的身體肌肉量數據報告。他說,當檢測出有肌少症也無需恐慌,只要透過「能力回復訓練」治療,教導民眾如何正確使用肌肉,讓肌肉量獲得提升。此外,平日營養補充也很重要,應多攝取蛋白質及維生素D;以50公斤的女性為例,建議每天要攝取50~75克蛋白質的量,將有助於維持肌肉力量。
-
2020-09-30 科別.腦部.神經
走路手不動、作夢會大叫?除了10大症狀 帕金森氏症這些外顯徵兆別忽略
肩膀痠痛以為是五十肩 帕金森氏症十大症狀中三項要注意 長期肩膀痛令人直覺想到五十肩,但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症」前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指出,帕金森氏症與老化、生活型態種種因素有關。65歲以上好發率約為1%,80歲時激增至2%-4%。隨著年齡老化,多巴胺分泌不足,出現症狀的比例上升,應及早發現避免延誤診斷時機。葉篤學表示,曾有病患因肩膀僵硬、動作遲緩,誤以為是五十肩至骨科、復健科求診,都未得到良好改善,最後來到神經內科就醫,發現面部表情不自然以及拍打、握拳等動作困難,才找出是帕金森氏症造成。 台灣動作障礙協會列出的帕金森氏症十大症狀包括:手在休息放鬆時出現顫抖、走路時手不會擺動、站立時身體向前彎曲、走路時一隻腳拖在後面、步伐小常跌倒、覺得懶洋洋做事沒動力、頸部後方或肩膀常疼痛、刻意避開和聊不來的人相處、音調變小或沙啞、寫字變慢、字體變小等等。 葉篤學指出,一些造成生活困擾的症狀,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症的外顯徵兆,有患者形容自己走路時像拿破崙行軍,手臂無法自然擺動。也有患者經常夜半做夢肢體揮動或大叫,連帶影響家人感情。葉篤學解釋,人體中腦的黑質細胞通常減少至70%-80%,才會出現帕金森氏症的臨床症狀。病患只要及早就醫,可用影像檢查多巴胺轉運體以輔助診斷。當上述症狀中10項出現3項以上,最好盡早注意,是否有帕金森氏症可能。 妥善照護能活超過20年 帕金森氏症患者不必悲觀 台灣帕金森之父、陸清松教授指出,帕金森氏症會引起手抖、僵硬、動作慢,外顯症狀相對明顯,容易影響外界觀感與社交關係,但卻是一種可控制、可治療的良性疾病,因此適當且穩定的治療,對病人相當重要。 陸清松表示,帕金森氏症病人的治療歷程,可分為3大階段。確診後前7年是「蜜月期」,透過藥物與運動,病人多可維持正常生活;第7年至第14年為「工作期」,接受妥善照護,病人可保有工作能力;第14年後進入「退休期」,採用合併治療可獲得良好生活品質,患者勿須過度悲觀。 陸清松舉例,一名帕金森氏症患者,治療後出現無法控制顫動的「異動症」,因要參加女兒婚禮而尋求醫師協助,透過新劑型藥物以及合併治療,大幅改善了異動症問題,也順利參與女兒出嫁,享受更好的人生。 減少異動症與斷電困擾 帕金森氏症的新治療方式 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巫錫霖指出,治療帕金森氏症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讓病人體內的藥物濃度維持在有效區間。由於病程進展,患者的多巴胺細胞逐漸凋亡,藥效區間也隨之縮窄,而藥物濃度過高會引發異動症,導致病人無法控制身體顫動。相反的,藥物濃度太低,會使病人出現「斷電」現象,想動卻動不了,意識清醒而無法動作,往往大感挫折。 巫錫霖說明,帕金森氏症的治療有兩大目標,第一,在用藥後一小時內能夠作用;第二,要能讓體內藥物濃度維持恆定。這兩項也是用藥的主要困難。目前二合一新劑型藥物,同時兼具短效的藥物作用速度,也能維持長效的藥物濃度,解決患者發生過度的異動症或斷電情形。巫錫霖提醒,有用藥困擾的帕金森氏症病人,可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平日也要維持運動習慣,有助於改善健康延緩惡化。
-
2020-09-30 科別.精神.身心
幼童經常跌倒 職能治療師量身訂做
1名7歲男童從小經常絆倒、摔跤,也無法在快跌倒時,試圖恢復平衡,另名5歲男童也在學校帶動唱,總是同手同腳而被同學取笑,令他感到相當自卑,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為這類有感覺統合障礙的小朋友,依個人需要製定「感覺餐(Sensory Diet)」打造符合他需要的遊戲關卡,讓這些孩童透過體驗享受互動樂趣,藉此增強協調性,改善障礙情況。健部部長周立偉表示,人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適應和生存,透過身體感官系統探索環境,諸如觸覺、視覺、聽覺、嗅覺與味覺等,並與外在的人事物互動。神經系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與生俱有整合感覺和動作訊息的能力,能將從身體和環境接收的感覺訊息加以組織和整理,使人類在環境中有效運用身體,和外界產生互動並做出適當反應,即為「感覺統合」。而感覺統合不僅是盪鞦韆和滑斜坡而已,職能治療師愛爾絲博士依據神經心理與發展理論提出「感覺統合理論」,臨床上協助感覺統合失調的孩童,如泛自閉症障礙症候群、過動兒、情緒行為異常等,運用感覺餐引導孩子發展出合適的行為動作反應,和誘發大腦學習路徑,「找到最佳的互動方式」。職能治療師施益湋指出,所謂的感覺餐,例如許多孩子會出現感覺處理障礙的情況,會進而影響其生活、學習等各方面表現,為了改善此類感覺處理障礙,職能治療師依照每位孩子不同的感覺處理表現,制定個人化計畫,協助其順利與環境互動,並感到滿足。他說,像是該院就結合中秋節親子共處假期,安排遊戲與環境文化因素結合,將感覺整合的概念融入遊戲中,提供視聽覺、觸覺、本體運動覺等,帶給孩童不同的感官動作刺激,利用環境體驗與探索之情境,訓練提升孩童的注意力及學習動機。因此,孩童的學習是透過遊戲,以自己的方式和步調探索和體驗世界,並於探索環境過程中,學習如何生存、學習,而職能治療師的角色如同大腦的主廚,運用適當的環境因子,將感覺與動作元素,以遊戲的方式融入生活環境中,使孩童成功適應各種不同的挑戰和獲得發展。
-
2020-09-26 養生.運動天地
重訓導致漏尿?醫:適當訓練反而有助改善漏尿
熱愛運動的女性,若出現頻尿、下腹疼痛、性交疼痛等,甚至止痛藥也漸漸無效,連帶腰背都開始疼痛者,有可能是骨盆底肌失調。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復健科醫師林杏青表示,骨盆底肌受損,其實與先天結構異常,或是疾病、手術、生產、年紀大較有關聯,若在已經不是很健康的狀態下,用錯誤的方式從事運動,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適當重量訓練 有助於改善漏尿目前的研究多數指出經醫師正確診斷後,一般常見、可以在家執行的凱格爾運動便可以訓練骨盆底肌,而「適當的重量訓練」對常見於生產、手術後或因高齡退化產生漏尿情形的婦女有幫助。林杏青醫師指出,有研究顯示依照美國運動醫學會對高齡族群重量訓練的運動處方,老年女性若因上述情形導致漏尿,「15RM」的重量訓練結合骨盆底肌訓練可改善。若有骨盆底肌協調不良、泌尿道出口鬆弛,可以藉由專業教練輔導進行訓練,或學習正確動作後再來運動,避免受傷。骨盆底肌協調不良 錯誤方式運動造成傷害大多數文獻中並未提及重量訓練本身會造成骨盆底肌僵硬或筋膜炎的說法,林杏青醫師說,「把漏尿問題怪罪給重訓本身」有點倒因為果。重訓中產生漏尿,應該是先天性的結構異常、或是疾病、手術、生產、年紀大無力,造成骨盆底肌的失能或是協調不良為主,在骨盆底肌已經出問題的情況下再進行錯誤方式的運動,將原本的問題放大,才導致更嚴重的症狀,此時一定要記得就醫,不要擅自吃止痛藥或是置之不理。學習正確訓練 才能避免運動傷害利用重量進行肌力訓練,要循序漸進不要迷信大重量才有效,課表的安排一定要針對個人狀況,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林杏青醫師提醒,目前多數共識支持做重訓的過程中,應避免產生腹壓過高的動作,如重訓時閉氣和在肌力不足下用過高重量做訓練,會導致腹部、骨盆腔壓力過大而漏尿。「對的重訓」才對人體有幫助,任何運動都會有人亂做造成傷害,並不是重量訓練一定會有傷害。重量訓練對大多數人都有健康上的益處,如果過度擔心反而因噎廢食,甚至產生骨質疏鬆和肌少症。專業教練的能夠根據不同人的狀況提供適合的運動指導,讓有漏尿情形的民眾在經由醫師適當評估後,可以得到正確的訓練,不但對多數漏尿的病人有幫助,也對健康帶來其他正面的影響。資料來源:1.The pelvic floor and resistance exercises2.Effect of Weight Training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in Elderly Women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3.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 Sound Training Advice
-
2020-09-26 養生.運動天地
她帶退休老爸健身 3個月擺脫五十肩讓運動成紀律
50歲以後,人的身體肌肉會逐年流失,容易出現肌少症,導致膝蓋無力、下蹲困難等中年後常見的毛病。面對行動困難帶來的生活不便,讓退休族生活過得不愉快,為此,家有退休老爸的健身教練珍珍心有戚戚焉,特地與橘世代讀者分享,她如何帶著患有五十肩的父親一起健身,改善身體不適,還培養了父親固定的運動習慣,讓家庭生活變得更美好。珍珍的父親是知名理財作家施昇輝,長期忙寫作,久坐少動,58歲時罹患五十肩,肩膀常卡卡,身體僵硬,即便中西醫治療都做過,也未見大幅改善,於是她和物理治療師帶著父親進行「運動處方」,每周安排健身當復健,特別訓練上肢肌力,例如多做雙手划船動作等,歷經三個月後,父親雙手順利向上伸展,才知道原來慢性疼痛能透過加強特定肌群的訓練動作,逐漸改善。少了「為了改善五十肩」這樣強烈的「動機」,施昇輝又開始忽略健身的重要性,常以忙碌等為由拒絕上課,讓女兒珍珍很生氣,總要好言相勸,不惜動用親情壓力,父親才說服自己,只要能維持一週上一次重訓的紀律就好。施昇輝也分享,「畢竟對我們這種大叔來說,應該是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好,運動是為了讓自己可以自由。」62歲奶奶健身一年半 擺脫跌倒困擾珍珍的學員有各年齡層,她發現年輕人練健身為了體態好看,肌肉更有線條;但熟齡或退休族,身體功能退化,他們在意的是健身讓日常生活過得更好.因此珍珍針對這群人設計的健身課程多以「功能性」為主,例如避免拿重物閃到腰,上下樓膝蓋無力等問題。她印象最深刻的學員是一位62歲花市老闆娘,下肢肌肉無力,走路常跌倒,連馬路上的鐵欄杆都跨不過去,上廁所要扶著把手,檢查也沒有明顯疾病,在家人鼓勵下她嘗試健身,訓練上下肢肌力,經過一年半後.她已經可以跨越欄杆,跌倒次數也變少,走路能抬頭挺胸,變得有自信。靠走路難以訓練肌力 最好擬定健身計畫另外,珍珍觀察不少退休族常把走路當運動,但其實走路對於特定部位的肌力訓練不足,難以預防肌肉無力,她建議最好有教練在一旁指導健身,較能有完整和紮實訓練計畫。她也鼓勵健身族,很多人擔心運動難以持之以恆,就連她也曾因忙碌而中斷三個月,一周僅健身一次,甚至沒有,所以健身族千萬別太苛責自己,但也別因此輕易放棄健身,只要回到正常作息,就可以繼續運動,任何時刻,只要願意開始都不嫌晚!退休族健身原則1.健身難度:採循序漸進,重量不宜增加過快2.輕重量、多次數開始:初期重量以能完成15-20下為主3.休息時間延長:初期每組休息時間2-3分鐘來源:珍珍教練哪些人建議立即開始健身?1.容易跌倒者2.上下樓梯易喘、無力者3.提重物吃力者4.下蹲、站起困難者5.經常腰痠背痛者來源:珍珍教練更多精選延伸閱讀↘↘↘。【告別初老感03】膝蓋痛可以運動嗎?訓練臀肌「護膝3招」。【告別初老感04】不要拖!改掉習慣性壞姿勢,3動作鍛練上半身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9-26 養生.健康瘦身
瘦不下來,是因為你沒對症減肥!氣滯、水滯、濕熱...專家教你找出自己是哪種肥胖體質
分析四種肥胖體質,對症減重才有效!●氣滯型壓力過大、用吃發洩,全身肉肉的水腫體質。因為壓力的關係,使得「氣」凝滯,心浮氣躁或是情緒低落時,會靠吃來解決的類型。目前只差一步就會變成胖子,開始減重的話體重會掉得比較快。 特徵□心焦氣躁,情緒起伏大。□臉紅通通的,但是手腳卻很冰冷。□上廁所的頻率每天相差極大。□月經周期容易不正常,胸部及下腹部在生理期前會感覺脹脹的。 胸脅苦滿肋骨下方線條脹脹的,一壓就會痛。 改善對策首要之務,就是消除壓力!情緒浮躁時,不妨深呼吸,或是利用香氛換個心情。一天的行程不要塞得太滿,並提醒自己早點就寢。飲食方面,建議吃些柑橘類等帶酸味的食物,或是辛香料調味的蔬菜。 ●瘀血型血液濃稠,內臟脂肪大量囤積,隱藏著肥胖危機。看起來不像實際那麼重,靠穿著可以修飾的類型。血液循環不良,容易出現婦科疾病。體重減輕速度慢,需要花一段時間才瘦得下來。 特徵□出現肌膚黯沈、斑點和黑眼圈。□肩膀嚴重痠痛,有時還會併發頭痛及暈眩。□腹部、下半身、手腳及腰部冰冷。□生理痛很嚴重,經血中會出現血塊。 小腹急結小腹一壓就會痛。 改善對策最重要的就是「保暖工作」,建議要常健走或做熱瑜珈,可以的話,在早、晚泡二次全身浴;衣著上要注意,避免身體受寒。少吃些影響血流的油膩食物或甜食,以及使血液循環變差的咖啡,多喝常溫開水及溫開水。 ●水滯型沒吃什麼竟然也會變胖!?下半身肥胖的水腫體質。下半身水腫特別嚴重,常感覺身體沉重,屬於「喝水也會胖」的類型。一開始改善水腫之後,體重就會往下掉,不過接下來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改善體質。 特徵□體態看起來豐滿。□有手腳容易水腫的問題。□容易疲勞且體力差,時常感冒。□腸胃弱,時不時拉肚子。□口會渴,卻不會想喝水。 胃內停水用手指敲打胃部周圍時,會發出咚咚咚的聲音。 改善對策為了怕水腫而減少攝取水分,會出現反效果。改善水腫的話,要增加體內的「熱」,強化排水機能,做些會流汗的健走或是肌力訓練,效果最好,也十分推薦這類型的人去三溫暖或岩盤浴。建議攝取能溫熱身體的湯品、可促進代謝的生薑、小黃瓜及豆類。 ●濕熱型吃太多、喝太多,無法控制食慾,一再復胖的結實體質。食欲旺盛,又愛吃大分量食物,使得腸胃過勞、腸道環境一團亂。身體容易積熱,經常因為流汗導致肌膚粗糙。這類型的人,斷食效果會最早顯現。 特徵□愛吃甜食、油膩食物,吃東西很快。□怕熱且容易流汗,還會滿頭大汗。□容易冒痘痘及長粉刺。□大便或放屁時,味道很難聞。□不喜歡待在炎熱或濕氣重的地方。 心下痞硬肚臍與心窩之間會出現腫脹及硬塊。 改善對策重點在於改善體內的排水機能,建議做些能發汗的游泳或健走等有氧運動,避免會使身體積熱的熱瑜珈或是去三溫暖。應攝取白蘿蔔、蕃茄等,可促進排水作用的食材,減少食用高熱量食物和飲酒。書籍介紹書名:週一斷食完全實踐版:10週減15公斤、體脂降7%!中斷肥胖飲食循環,打造易瘦體質的最強減重計畫作者:關口賢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0/07/01作者簡介/關口賢1985年出生於千葉縣千葉市,現任「關口針灸治療院HEAL the WORLD」總院長,共計服務超過7萬人次的求診病患,讓他們透過「斷食」重獲健康,並減到健康範圍的體重和體脂數字;同時也協助歌手、模特兒、藝人管理身材與進行減肥計畫,也擔任職業足球員、職業高爾夫球員的訓練師。2007年畢業於Tokyo College of Medical Sports。因推崇中國式針灸治療專業院所HURRI的王尉青醫師,因而拜師門下。2010年於銀座開設「關口針灸治療院HEAL the WORLD」,2017年又在六本木開設分店。關口院長自己的斷食初體驗,就感受到了「早上不賴床、精神奕奕」的神奇效果,也陸續從病患身上看見實際的症狀改善:因體重減輕而無須動膝蓋手術;血壓、血脂和血糖數字下降、恢復健康數值;過敏症狀大幅減輕……等。書中的「1週1日斷食計畫」,便是讓所有人都能安全、有效的在家執行斷食的方法,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斷食」所帶來的驚人健康奇蹟。前作《週一斷食計畫》在日本銷售超過20萬冊,本書加入42道食譜,以及更詳細的肥胖體質類型說明、飲食順序重點解析等內容,讓更多人都能安心、順利地開始這項改變體質的健康計畫。延伸閱讀: 控血糖,主食首選白米飯!新陳代謝科名醫洪建德,自己都在吃的6種配菜
-
2020-09-26 科別.消化系統
什麼情況要接受「肝臟移植」手術呢?哪些人不適合?
8月初由於不幸事故,有警員大愛捐贈了不少的器官,救了很多病人,讓人心疼不捨,思念及感恩。於2009年,在前院長朱副董的指導下,成立了「肝臟移植團隊」,包括有大愛的肝臟移植與活體肝臟移植,並成立跨領域照護團隊,有個管師、護理師、藥師、營養師、呼吸治療師、加護病房團隊、社工師等等的加入,為病患做最佳的照護。什麼是肝臟移植?肝臟移植係將有病的肝臟完全摘除後,植入新的好的功能的肝臟。新的肝臟將取代了原有的肝臟,重啟代謝、儲藏、解毒和合成蛋白質(例如: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等)等等的功能,使病人儘快恢復健康。植入的新肝的來源,有的是善心大愛的腦死病患,也可由五等內血親或姻親捐贈活體部分肝臟。什麼情況要接受肝臟移植呢?大多數有末期肝臟衰竭的病患都適合接受肝臟移植,包括先天性膽道閉鎖、先天性肝臟代謝疾病、B型肝炎或C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炎引致失償性肝硬化、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自體免疫肝炎、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但肝功能不適合腫瘤切除、Budd-Chiari症候群、猛爆性肝炎或藥物引起之急性肝衰竭、或其他末期肝臟疾病,無法以傳統方法治療者等等,均是移植的適應症,至於禁忌症則包括敗血症、有肝以外的惡性腫瘤治療後未達五年(原位癌不在此限)、重度的心肺疾病、酒精成癮而未戒酒半年以上或藥物濫用的人等等,這些就不宜考慮執行肝臟移植手術。有肝細胞癌(肝癌)的病患適合接受肝移植嗎?肝癌病患接受肝臟移植是有限制條件的,如果患者為以下的情形者,即符合肝臟移植的條件:●癌細胞沒有轉移到肝臟以外的器官。●肝臟相關的大血管沒有癌細胞造成的侵犯或癌栓。●腫瘤如果為單顆,大小不得大於6.5公分;腫瘤如果為多顆,最多不能超過3顆,此情況下每顆大小也不能大於4.5公分,3顆腫瘤最大的直徑總和不得大於8公分。肝臟衰竭末期接受肝移植之必要性導致末期肝臟衰竭的理由,可能是...●慢性肝臟疾病持續進展而逐漸惡化,造成肝臟幾乎完全失去代償功能時。●原已罹患慢性肝臟疾病,肝臟雖仍有代償能力,但某些原因突然功能急劇惡化時。●肝臟本來健康的個人,但發生猛爆型肝炎,導致進行性不可逆的肝衰竭時。這些患者若即時接受肝臟移植,有機會可以有效地挽救危急的生命。有關接受活體肝臟移植手術目前由等待捐贈者之數目而言,全國捐贈器官相對非常稀少,等待有時是很困難的。因此肝臟衰竭病患在等待無門時,如果情況持續惡化,在爭取時間的考量下,若有機會,會建議病患作活體肝移植。如果有親人願意捐贈,事先檢查過,肝的品質相對也比較好,在適當、充足的準備下,肝臟移植手術的成功率自然也會提高,捐贈者由於術前有嚴謹的評估,術後很快恢復是可以預期的,而剩餘的肝臟會再生長大。全民健保給付肝臟移植相關費用不論是親屬活體或腦死病患大愛捐贈的肝臟移植,除了一些特殊的需求,大多數的特殊藥物及處置,全民健保均有給付。
-
2020-09-24 科別.腦部.神經
29歲孕婦自然產用力過度 腦中風致暫時半身癱瘓
高雄市29歲產婦黃安妮去年6月自然產後陷入昏迷,檢查發現是腦血管因生產用力過度破裂導致中風,暫時半身癱瘓,主要病因為動靜脈畸形。後來轉至新高醫院經歷1年多的復健及診治,除了左手無法精準控制,其餘正常生活皆可自行自理,終於可在家照顧最愛的孩子。新高醫院內科醫師高旭卿指出,安妮的狀況與日前因主動脈剝離症狀的藝人,都屬於身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她當下即刻插管住進加護病房,並接受顱骨切除術發現動靜脈畸形,需要清除出血;但因出血壓迫右腦,導致術後身體左半邊暫時癱瘓。新高醫院表示,這是安妮的第三胎,她在懷孕期間及前兩胎的生產經驗中,並沒有什麼特殊不適,平時也沒有內科疾病及高血壓的病歷,頂多有偶發短暫性偏頭痛。原先應是歡喜迎接新生寶寶,卻讓安妮走了一趟生死關,讓整個家庭措手不及。安妮到醫院復健第一天,全身平躺在病床,插著鼻胃管,無法如廁更沒辦法餵奶,不能說話只能輕微點頭搖頭。新高醫院職能治療組長陳奕廷說明,通常復健的程序第一步需要先訓練到能坐於床邊不靠背,到不用人扶,能獨立坐床邊,軀幹核心夠力才能較長時間坐於輪椅上。可坐輪椅就能到治療室使用較多治療器材復健,有助於增進其身體能力,也能到醫院外走走。平時在床上可練習抬屁股,持續增進核心肌群,有助於後續練習站立、使用輔具站立,再一步一步到行走練習,到有一天能上下樓梯。安妮整個復健過程花了1多年的時間,復健過程真的很艱辛,復健期間她還帶著剛滿月襁褓中的老三來住院,老大和老二則托親友照顧。復健療程最難的是失能肢體的精細動作,復健團隊會訓練患者患側到能用筷子夾紅豆綠豆,還有穿針引線。現在的安妮已經可以行走,生活也可以自理,並照顧孩子們。她和先生非常感謝醫護人員的照顧,會繼續復健,讓身體功能愈來愈好。
-
2020-09-24 癌症.抗癌新知
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 可降低20%罹癌風險!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調查,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且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好處即是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的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預防勝於治療」,許多癌症的先天危險因素,如老化、性別、基因目前是無法改變,但後天的危險因素如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缺乏運動、肥胖是可以靠你我去改變,特別是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顯得格外重要。運動不只可以抗老 還能預防癌症隨著年齡的增加,癌症發生率也會隨著攀升,癌症是老化的疾病,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罹癌的人有82%發生在50歲以後。為增強自我免疫力,運動是抗老防癌第一道防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2018年的統合研究指出,運動如爬山、有氧活動(快走、慢跑、競走、滑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舞、跳繩)、重量訓練(舉重)等休閒活動可降低12%-28%罹癌風險,目前已有強力證據證實透過運動可有效對抗的癌症分別為食道癌、大腸癌、腎臟癌、膀胱癌、胃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中度的證據則為肺癌。此外,歐洲大型規模研究(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EPIC)發現有規律運動可降低20%罹患大腸癌及乳癌的風險。因為當身體在運動時,呼吸頻率變快,吸氧量也會增多,讓體內氣體交換加速,並且大量流汗,提升身體新陳代謝,降低癌症的發生或復發,同時引起大腦產生讓身體愉快的物質(如多巴胺),可消除憂慮和煩惱,抑制不好的情緒,鍛鍊自我意志,增強抗癌的決心和毅力,並可減少體脂肪,減少因肥胖帶來的罹癌機會,並可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維持健康體重。癌後人生 運動好處多癌症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對身體有不同的影響,造成心臟、內分泌、腸胃道、免疫、代謝、神經、肺部、疲憊感、淋巴水腫及各種疼痛,運動可降低癌症治療前後的不適感,特別在降低疲憊感、焦慮與憂鬱感、強化身體機能、增進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已有實證。透過每週3~5次30分鐘有氧或阻力訓練的中強度運動(有點喘但可聊天的程度)強化身體機能活化細胞,可顯著減少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對身體的影響。如果太過虛弱無法長時間運動的患者,則可改為每次10分鐘,以少量多次為原則,建議每週累計運動總量能達到150分鐘以上。運動前健康評估不可少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癌症病人在運動時仍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確認運動期間是否有不正常情況出現,如頭暈、胸悶或胸痛、心悸或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等症狀發生,有可能是危險的警訊,應停止運動。建議應與主治醫師或到復健科門診與醫師諮詢及討論,進行運動前的健康評估建議,依個人的狀況,設計個人的癌症運動處方,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原文:國民健康署
-
2020-09-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對病人做「身體診察」的重要性!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討論醫師「病史詢問」、「身體診察」的重要。這幾年來台灣全民健保普及、醫療企業化、民眾迷信於高科技檢查,而導致醫師「病史詢問」以及「身體診察」逐漸不被重視,結果是醫療品質沒有改善,卻嚴重濫用醫療資源。我們藉由一位病人分享她的親身體驗,說出「醫師的傾聽、身體檢察遠比開藥、高科技檢查令病人安心」;一位資深醫師分享自己生病以後,感慨當年醫學生時代老師如何注重「問病史與做身體診察」,而今他所看的醫師竟然都不注重這些「基本功」,只是安排他做各種高科技檢查,最後還是透過一位醫師的身體診察才得到診斷與治療。我們利用這機會,由醫學教育立場除了探討physical examination 的重要性,並建議過去沿用多年的中文翻譯「理學檢查」全面改為更達義的「身體診察」,並呼籲社會大眾能更瞭解看醫師並不是一定要做高科技昂貴的「檢查」,更重要的是能夠對醫師陳述自己的病史以及耐心接受身體診察。希望政府與醫院思考,到底健保給付制度與醫院經營者扭曲了多少醫者的行為,而增加了多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我很慶幸活到八十二歲,只患過敗血症住院一次,但是中年時期就開始患有三高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這些毛病照常服藥,也都在掌控之中。四年前有一天去羅東夜市買潤餅,走路回家途中,突然雙腳無力,僅僅二公里路程休息了三次才走回家。抵家門後馬上告訴內人,她要我隔天去看醫生。我隔天去醫院掛號,看復健科的朋友,他摸模我的膝蓋,開了一張醫囑要我去放射科照射膝蓋,報告出來的診斷是退化性關節炎。要我做復健,也替我打二次玻尿酸,六個月過後一點也沒改善。那時剛好內人和我要回美國休假,我請放射科醫師,複製我膝蓋的影像拿回去美國給兒子看,他是放射科醫師。兒子看完我的膝蓋的影像,跟我說我絕對沒有退化性關節炎。隨後,我打電話給一位在美國開業的同班同學,他在美東開業內科。我沒時間去看他給他檢查,在電話中他問了我不少問題,他要我用手機照我走路的姿態寄給他看,看完後給我三個鑑別診斷:吃降膽固醇(Statin) 藥引起的肌肉發炎(myositis)、脊椎神經被壓迫、早期的巴金森氏症(Early Parkinson’s disease)。建議我回台後做脊椎核磁共振(MRI)。最簡單而容易的事是把降膽因醇藥停掉,休假完畢回台再去做MRI。回台後我馬上去看神經科醫師。讓我驚訝的是,我告訴他在美國同學的建議,他檢查也省了,就讓我去做MRI。在MRI申請單上的診斷竟然寫「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回診時我問他為什麽檢查也沒做,為何下那樣「新奇的診斷」。他說那樣寫才不會被健保删掉。我有點生氣就走出診間。好在我可以去放射科,請放射科醫師朋友告訴我檢查的結果。「好家在」,檢查結果正常。話說回來,降膽固醇藥也停三、四個月了,二腿肌肉的毛病依然存在,我想應該不是吃降膽固醇藥(statin) 引起的,我又去看醫院另外一位神經科醫師,問診時我告訴他我得糖尿病已四十多年了,他也是不做一般的神經檢查,直接做神經傳導速度檢查,不出乎意料,他鐵口直斷我神經傳導速度比正常慢,說我肌肉無力是糖尿病引起的,開了一個月的維他命B12,說長期服用維他命B12,慢慢會有改善。三個月後,二腳無力依舊存在,走路似乎會狼狽摔倒下去,所以走路時就常要拿拐扙。那時聽說醫院新聘一位神經內科醫師,是美國受訓回來的,我就掛號去看他。我告訴他我的問題是雙腳無力,看過兩位醫師,症狀沒改善, 脊柱MRI正常,神經傳導有點慢。他捨不得用放在桌上的錘子做肌腱反射, 就要我做肌電圖(EMG),結果也是正常。他就下了一個診斷: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y, 簡稱CIDP),對我來講又是一個奇特的名詞。我上網去尋找CIDP是什麼東東?結果才知道它是自身免疫病的一種( autoimmune disease)。 這種病如果用錘子做反射檢查,膝蓋及腳跟的反射應該都會消失,還要抽血及抽脊椎液作好幾種檢查,才能確定診斷,但這位醫師這些檢查都沒做,就下了這樣的診斷,真是匪夷所思。我自己的醫院,三位神經科醫生有三種不同的診斷,內人就建議我去找舊同事看看,我就掛號去看他。初診時除問些病史外,單做神經方面的檢查大概就花了三十分鐘。譬如:來回走路給他看、用左手畫圓圈,再用右手畫圓圈等等很多項的檢查。做完了檢查,他說我醫院神經科醫師的三種診斷都不像。他要我做小腦的核磁共振,看結果後再討論可能的診斷。做完小腦核磁共振後再去看他,他第一件事告訴我小腦核磁共振檢查結果正常。我問他到底我患了什麼毛病?他的回答很老實,他說他不知道。他又補充說,檢查結果要說是早期巴金森氏症,又不完全符合它的準則(criteria)。他建議做核子醫學(nuclear medicine)的多巴胺掃描(Trodat)以確診,或開始使用抗巴金森藥物治療。我同意後者,他就給我開Carbidop/levodopa(25mg/100mg),一天吃三次,每次吃一顆。三個月後回診。他警告我要注意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的可能副作用。三個月主觀上覺得雙腳沒那麼緊,走路有點進步,沒有副作用發生。回診時他又花了將近三十分鐘,做神經檢查,也叫我來回走路給他看,又不預警推我,測試我的平衡感。檢查結果,他很滿意,確定我是早期巴金森疾病,建議我增加藥量,每天四顆。兩天後每天早上血壓升高至200mmHg/80mmHg,白天也都在170-180mmHg/70-80mmHg之間,兩、三個星期心臟科醫師換藥,調劑量都無效。老實說,我沒告訴他我在服用Carbidopa/levodopa,好在我記得levodopa在人體內分解為dopamine,是治療低血壓的藥。我把Carbidopa/levodopa停止服用,一星期內血壓恢復正常,我才慢慢恢復Carbidopa/levodopa 每日三顆,現在己不影響我的血壓了。記得學生時代,老師上身體診察(Physical Examination)第一堂課時說,「做詳細的體檢及病史的詢問」,幾乎70%已經知道病人得什麼病了。難道「身體診察」隨科技的進步已被淘汰了嗎?我醫院的神經科醫師似乎不用醫學最基本的身體檢查就可能做出奇特的診斷,眞是天才!我的老朋友每次花三十分鐘,最後做出正確的診斷是食古不化?我知道多花時間做身體診查,就少看病人,不知少賺多少錢?我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要提醒醫生們身體診察的重要性。另外一點是「醫生當病人的錯誤」,我沒告訴心臟科醫師我服用levodopa,讓我的心臟科醫師不知所措。其實也可怪我的老朋友神經科醫師。我告訴他此事,他也自責有經驗(seasoned)的醫師有時也會忘記提醒病人藥品的交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 最後我要向在美國東岸開業的同學致敬,他從我寄給他的錄影帶,看我走路的姿態,就把早期巴金森氏病考慮為鑑別診斷。
-
2020-09-23 科別.骨科.復健
腳翻船扭傷未在意 醫:輕忽可能要換人工關節
新竹一名35歲陳姓女子,走樓梯時不慎踩空扭到腳,整隻腳「翻船」變成用腳背著地,腳踝外側疼痛也腫了一大包,過了2周多仍腫如「麵龜」,甚至痛到不能走路,到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求診,經X光及超音波並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才確診為前距腓韌帶撕裂傷,醫師施以踝關節鏡微創手術修補韌帶,經過一個多月的復健,終於回復正常行走。台大竹東骨科醫師黃鼎鈞表示,健康腳踝承受的重量遠超過膝關節,但是當姿勢不正確時,力量就會傳導到關節周邊的韌帶上,容易造成韌帶撕裂傷,其中最常受傷的就是前距腓韌帶,當關節韌帶受傷,關節就容易不穩定,產生輕微的晃動,容易增加關節軟骨的磨損,造成關節提早退化,最終可能要換人工踝關節,所以腳踝扭傷不可輕忽。黃鼎鈞說,傳統的韌帶修補是採用開放式,也就是大傷口,現在已可使用踝關節鏡微創手術,利用2ˋ3個不到半公分的傷口即可完成,韌帶部分撕裂或是韌帶完全撕裂但還堪用的時候,可以考慮修補,若韌帶完全撕裂且已不堪用,或是運動員受傷的時候,可考慮重建韌帶,修補跟重建都是微創手術,可減少健康組織的傷害及沾黏,避免傷口癒合不良,提升術後腳踝的功能跟病人滿意度。黃鼎鈞也教導民眾如何預防扭傷,平常運動就要注意自己的姿勢、穿的鞋子及運動的環境,不同的運動都有不同的姿勢,初學者應該求助教練或防護員。運動鞋則不應選擇現在流行的厚底或底越寬大的鞋,容易因著地時沒踩平或踢到東西而扭傷。另外,如果是在不熟悉、戶外不平的環境,更需要注意前方的路況,感到疲累了時也別逞強,因肌肉疲勞後就很容易扭傷韌帶,在進行籃球等衝擊性較高的運動,也要特別注意,以免跳起來落地踩到別人的腳,造成扭傷。
-
2020-09-22 科別.骨科.復健
足底筋膜炎放著不管自己就會好?中醫師:若不想復發,簡單4招在家保養
一下床踩到地腳就痛,這是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問題,不少民眾在發現這樣的情況時,有些人會擺著讓它自己好,有些會看復健科,有些則會看中醫。看復健科是常見的改善方式之一,不過放著不管真的會自己好嗎?中醫又有哪些方式能夠治療、有助於改善?來看中醫師怎麼說!足底筋膜炎4大常見原因澄明中醫診所劉展憲中醫師表示,筋膜是一種身體的組織,用來連接身體的不同部位,在足底連接腳跟跟腳趾的組織就叫足底筋膜。足底筋膜常發生在久站、久走的族群身上,餐飲業、攤販等就容易有這樣的職業傷害,而運動姿勢不良、體重過重等也是常見原因。這些都容易導致筋膜出現撕裂受傷的情況,進而產生足底筋膜炎。像是近年來台灣馬拉松比賽流行,罹患足底筋膜炎的人數也跟著直線上升。 足底筋膜炎休息就會好?醫:容易再次復發劉展憲中醫師更進一步表示,足底筋膜炎好發部位不盡相同,大部分在足跟處,也有好發在足弓深凹內側肌群或前腳掌底肌肉層,其痛楚常會讓人感覺到無法「腳踏實地」,因為包覆肌肉的筋膜中,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這些神經對於足底筋膜發炎產生的痛,會加倍的敏感,也因此來中醫就診的患者非常多。雖然足底筋膜炎在好好休息、沒有積極治療的情況下,久而久之是可以會恢復的,但是生活中不可能整天不走動,只要一走動,筋膜撕裂處就會受到刺激,又會再產生發炎與疼痛,因此還是建議筋膜疼痛的患者盡早接受治療,以免於皮肉之苦。治療足底筋膜炎一般中醫會先判斷患者是屬於哪一種證型,而因為足底屬於腎經,通常會考慮是否屬於腎水不足或腎氣虧虛,再用針灸療法針對手部的足跟穴及足部的太膝穴針刺,再針對局部的足底、足跟、小腿緊繃部位下針,往往療效顯著。 中醫簡單4招改善足底筋膜炎!發現足底筋膜炎除了建議應盡早就醫治療外,劉展憲中醫師也提供4個簡單的方法,讓民眾可以在家輕鬆的改善。熱敷是其中一種簡單的方式,且不僅簡單,還可以藉由熱傳導促進發炎所堆積的組織液散開,進而得到改善和舒緩。熱敷的方式有兩種,包括泡熱水和使用吹風機,泡熱水建議可將腳浸泡在40度以下的熱水裡約20分鐘,而使用吹風機則建議將吹風機和距離腳底疼痛處保持5-10公分的距離,吹個10分鐘便能獲得緩解。另外,適當的伸展也對於改善足底筋膜炎很有幫助,且活動位置也較不受限,平常在辦公室、學校等場所就可以做。而動作也很簡單,以弓箭步的姿勢將腳掌盡量往前伸,並將患處的腳置於後側伸展,使小腿的比目魚肌有拉身的感覺,以30秒為一個動作,3組動作為一個循環。除此之外,平常也可以準備一顆軟硬皆宜的網球放在腳底下按摩,作法只需要把網球放在平地上,用腳踩著前後滾動即可,每次做約5~10分鐘左右。最後一個就是穴位按摩,劉展憲中醫師表示,針對腎經及膀胱經的穴位保養,有助於養腎舒壓止痛,如湧泉穴、太溪穴、崑崙穴等都可以適度的按壓。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在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崑崙穴在腳踝外側,在外踝頂點與腳跟相連線的中央點。(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9-21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避免旋轉肌袖症候群 上工先暖身
不少從事粗重工作者易出現肩頸類的職業傷害,台中58歲翁姓油漆師傅從業30多年,右肩旋轉肌韌帶斷裂,右手無法舉高,每天疼痛不已。中山醫大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建議,要避免「旋轉肌袖症候群」上身,工作前要做好暖身。職業醫學科醫師陳俊傑說,「旋轉肌袖症候群」指旋轉肌群、肌鍵病變,包含肌腱炎、撕裂傷及斷裂,肩關節深部會刺痛、無法施力,抬重物肩部疼痛,多半是因工作前暖身不夠、長時間抬手過肩、重複動作等。他統計2008年到去年,旋轉肌袖症候群患者以營造人員如油漆工、泥作工等職業占最多,達50%,共27人。陳俊傑建議工作前,可先做暖身動作,透過肩關節伸展、肩部內縮、外展、外轉等動作,每次停留5秒,共做5次。另必須做負重、體力負擔大的工作,記得做到「三不」,包括手抬舉不過肩、不過頭,第二是動作不重複,每1小時休息10分鐘,第三是負重勿超量,可分次拿或利用工具等。翁姓油漆師傅說,去年底右肩疼痛,復健無效,就醫才知是右肩旋轉肌韌帶斷裂,經接受強化訓練2個月,如今右手功能回復80%,力拚年底返回職場。勞動部職安署表示,各地委託醫學中心辦職業傷病診治中心與職業災害勞工工作強化中心,勞工有職業傷病診治需求,可就近洽防治中心尋求服務。
-
2020-09-21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按摩槍放鬆 治標不治本
近期網路上充斥一支幾百元到上萬的震動按摩槍(以下簡稱按摩槍)廣告,衛福部新屋分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葉增邑提醒,震動按摩槍可協助運動後放鬆,不過若是長期疼痛及緊繃,建議尋求專業醫療進一步評估。現代人低頭滑手機、工作久坐,容易出現疲倦等狀況,葉增邑表示,不少人購買震動按摩槍想要放鬆肌肉,她建議,若真的對於按摩槍有興趣,應直接到門市試用,要熟知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項。葉增邑指出,人體的軟組織有深有淺,一般按摩槍主要作用於淺層筋膜到中層軟組織,對於較深層的肌肉或肌腱韌帶,效用相對來說較差。使用按摩槍的優點,葉增邑列出3項,包括輕鬆按壓能取代傳統指壓後的手部不適感、相較傳統指壓,放鬆過程的疼痛感較少、器具體積小較易攜帶。不過葉增邑提醒別過度依賴器具,身體哪裡痠痛就死命地往哪操作,也許當下有效,但最根本的問題並沒有被真正解決。操作按摩槍時,也有幾點需要注意,葉增邑說,施作時應避開關節、骨凸點、淋巴結、瘀青等易因震動受傷的部位、心血管疾病者需詢問醫師後再操作,骨質疏鬆者要留意施作部位及震動強度、施作完建議配合肢體伸展。葉增邑補充,按摩槍施作力道不是越強越好,過度用力反倒易造成事後軟租織不適。
-
2020-09-20 癌症.癌友加油站
27歲陽光男孩10年抗兩癌的秘訣 身體活動帶來正能量
劉律杰喜歡重訓、衝浪,跟許多其他27歲的青年一樣擁有強健的體魄,不過他跟別人不一樣的是心靈的強壯。過去十年間,劉律杰三度對抗兩種癌、兩次髖關節手術,讓他在最痛苦的時候選擇振作起來,甚至成為其他病友的支持,他現已終於重返高中校園,今獲頒台灣癌症基金會與遠雄人壽的獎學金鼓勵。劉律杰國中畢業就回家幫忙水餃店生意,16歲那年拉肚子整整一個月、吃多仍日漸消瘦,醫院抽血一查發現是淋巴癌,隔天立刻住院開始化療。第一次化療刻骨銘心,劉律杰休克、被急救,又因反覆嘔吐灼傷食道,長達半個月打營養針,不能吃東西,他沮喪又虛弱,整整一個多月沒有下床。家人很擔心劉律杰,但為維持生計仍得做生意,只能在送餐時間短暫到醫院,他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隔壁床同患血癌的慈濟志工大姐便陪他聊天,鼓勵他說「我們的身體都是向上天借來的,不管是生病還是換關節,我們只是把器官還給上天,所以不要想我們又失去了什麼,而是好好珍惜我們擁有的。」這段話讓劉律杰重新振作起來,雖然第一次下床踩地的時候,感覺雙腿都軟了,但他已下定決心:「珍惜所擁有的,能下床就要下床走動。」17歲那年,劉律杰在醫院做化療的時間比在家裡還多,是整個血液腫瘤病房年紀最小的病人。他每天到處走動,與護理人員和其他病人聊天。當時有一名血癌病人病情雖不重,卻因增加家人負擔而憂鬱不已,劉律杰常找他聊天。有天這病人不開門,劉律杰便寫了張小卡片,從門縫底下塞進去,沒想隔天卻聽護理師說,那個叔叔請了一天假外出,結果竟搭著計程車去跳橋自盡,劉律杰深感惋惜。19歲那年,劉律杰淋巴癌復發,這次得做骨髓移植,但骨髓庫配對不到,只能與他骨髓相合度七成的媽媽來捐髓,劉律杰笑說「大家都說,我媽生了我兩次。」他深知自己生病讓媽媽自責、家人辛苦,所以他總是扮演那個平靜安慰家人「沒事、沒事」的角色。因為劉律杰與媽媽的骨髓相合度只有七成,移植過程得打高劑量類固醇,抑制排斥反應。出院後,劉律杰開心地去打籃球,一個搶籃板卻重摔在地,一陣劇痛襲來,原來是高劑量類固醇導致雙邊髖關節壞死,再次住院做兩次手術,換成人工髖關節,術後還得慢慢復健,這一年他才21歲。劉律杰萬萬沒想到五年後,他還要再面對另一個癌。26歲那年,一次吃東西咬破嘴,傷口一個月都沒好,劉律杰心生警覺、速速就醫,切片發現竟是口腔癌。「當然會怕啊!想說不會又要化療吧!」劉律杰說,還好這次發現得早,手術和追蹤就可以了,只是脖子角落多了一道疤。現年27歲的劉律杰已重返校園念高二,就讀光華商職觀光科,下課後繼續幫忙家裡生意,有空時就去健身房鍛鍊。劉律杰說,因為醫師說這些病都可以治癒,加上有健保給付,所以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現在還能從事運動的興趣,希望未來能發展相關的專業,「讓爸爸媽媽早點退休。」劉律杰希望鼓勵病友「維持好心情、能動就別臥床,」因為身體活動確實可以帶動心靈的正能量,這是他的親身經歷。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9-20 科別.骨科.復健
治療足底筋膜炎 4大醫療院所
台大醫院門診超音波 立即確診 便於追蹤台大是台灣最早設立「足踝專科」的醫院之一。台大醫院骨科部手足外科主任陳沛裕表示,自骨科教授王崇禮1993年進修回國後,開始建立台大足踝外科與肌肉系統超音波的基礎。至今台大足踝外科與肌肉骨骼超音波團隊累積豐富的診斷經驗,開發各項臨床應用,在國際重要醫學期刊發表論文達數十篇。台大醫院的足踝專科團隊包括足踝專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陳沛裕表示,台大是醫學中心,大部分病人經轉診而來,疑難雜症多,包括各種足部嚴重變形、難處理的骨折等,以單一疾病來看,足底筋膜炎患者人數最多,扁平足、拇趾外翻也很常見。陳沛裕表示,台大足踝專科在門診就有常規超音波檢查,病人不用額外排檢查,提高診斷便利性和準確性,也協助評估追蹤病程與療效。透過詢問病人症狀加上超音波檢查,足底筋膜炎幾乎可立刻確診,超音波檢查也幫助醫師思考其他問題的可能。陳沛裕表示,足底筋膜炎,是日積月累的傷害造成,治療上,每天穿的鞋子和鞋墊很重要,每個人腳型不同、病因不同,適合的鞋子和鞋墊也不同。通常醫師會初步判斷病人是不是有現成鞋墊可用,如果需要訂製鞋墊,就會轉介到物理治療中心,骨科門診也提供震波治療,適合長期的慢性足底筋膜炎。一般來說,經充分檢查和衛教,通常病人只要看診一到兩次,就會明顯感覺症狀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常做「前弓後箭」 預防反覆發作健保署統計,足底筋膜炎門診就診人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在區域醫院中奪冠。北市聯醫復健醫學部主任武俊傑分析足底筋膜炎求診患者,以久站、走太多的人居多,主因工作需要,足部過度使用。老年人則是另一大族群,上了年紀的人腳底脂肪墊變薄,加上肌腱負擔能力變差,容易受傷,老人家走路千萬別「硬ㄍㄧㄥ」,不舒服就要停下來,或採漸進式增加走路長度。另外,短時間暴肥的人負擔增加,腳底脂肪墊來不及增厚,也是高風險族群。不少患者飽受反覆發作之苦,武俊傑說,一旦足底筋膜發炎,要想盡辦法坐下,盡量少走路,「能坐就不要站,能不走就不要走」,運動習慣也要改變,改騎腳踏車、游泳等不會對足底有壓力的運動。要避免反覆發作,預防更重要。武俊傑說,兩腳可採「前弓後箭」姿勢,伸展足底筋膜,每次維持10到30秒,換腳再做,每天做10次。扶著桌子做,可減少膝蓋負擔。武俊傑說,有些患者拖一、兩年才治療,因足底筋膜持續慢性發炎,壓迫點逐漸變厚,更容易被壓迫到而疼痛,治療效果也較差。一般足底筋膜炎患者,利用健保給付的超音波、短波和雷射復健,都有一定效果,可緩解改善或治好。慢性頑固性足底筋膜炎,可考慮體外震波治療,但無健保給付。員林基督教醫院工作一站數小時 患者職業傷害居多對於員林基督教醫院收治足底筋膜炎患者人數名列全國地區醫院之冠,人數甚至超過許多醫學中心,該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楊宗翰直喊意外。他分析南彰化相關患者致病原因,以職業傷害居多,例如,廚師、晶圓廠員工,因為久站,以致足底筋膜發炎。楊宗翰指出,最近就收治好幾名晶圓廠員工,工作時在無塵室一站可能就是好幾個小時,受限於整套防塵衣服,較難穿上彈性及舒適性較好的鞋子,以致造成內足弓肌腱慢性發炎、甚至纖維退化。想要預防足底筋膜炎,楊宗翰建議,首先挑選一雙適合自己雙腳的鞋子,有些老人家早上健走運動時,穿著夜市、菜市場買來的運動鞋,因彈性有限,又不合腳,可能走沒多久,就覺得不舒服,又捨不得丟,於是愈穿愈痛。治療上,體外震波的止痛效果不錯,但健保沒有給付,目前給付復健項目為熱療、電療、超音波熱療、局部膠帶以及徒手治療等,均需持續復健,才能緩解疼痛。楊宗翰指出,如果每天下床時的那一瞬間痛到哇哇叫,務必積極就醫,建議至大型醫院骨科、復健科門診,接受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只要一掃就能得知足弓組織厚度是否異常或纖維化,確診後多休息,服用藥物,並在醫師評估後,持續治療、復健,始能遠離足痛之苦。新北市蔡嘉哲骨科診所備有超音波設備 就近、及時診斷據健保署統計,新北市蘆洲區蔡嘉哲骨科為基層診所門診件數第一名,更是全國患者人數第一名。許多民眾來此求治足底筋膜炎,院長蔡嘉哲醫師表示,診所能提供民眾就近、即時的診斷及治療,院內也引進總價數百萬的超音波儀器及體外震波治療、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能更加精準釐清病況及提升治療效果。蔡嘉哲指出,足底筋膜炎好發於40至60歲的民眾,又以女性患者居多,民眾來診所時,大多主訴足跟痛,但足跟痛原因除了足底筋膜炎外,還有神經纏繞、壓迫、纖維瘤等可能。蔡嘉哲表示,基層診所主要以觸診及詢問病史為主,並視患者疼痛狀況,以注射消炎藥或物理治療等方式處置,但光憑肉眼無法看見骨骼及肌肉狀況,有時難免會出現判斷誤差,若未對症下藥,治療效果有限。由於蔡嘉哲本身具有肌肉骨骼超音波證照,為了提升治療效能,十年前便引進超音波儀器,以釐清患者確切病灶,現在使用的更是價值200萬元,與台大醫院同等級的儀器,在基層診所中相當少見。蔡嘉哲說,超音波為輔助治療,不會向民眾收費。另院內也有體外震波治療、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一次療程在2000元以內,治療足底筋膜炎效果卓越,可維持近一年療效。民眾現場掛號後即可自費治療,不須久候大醫院的門診,可提供民眾更即時、高效的治療效能。
-
2020-09-20 科別.骨科.復健
別急著積極治療治足底筋膜炎 釐清原因為首要
近年全民興起慢跑及步行熱潮,這些看似輕鬆的運動,對足部衝擊性非常高。醫師發現跑跳型運動者較容出現足底筋膜炎,所幸九成以上的足底筋膜炎患者,經由非手術性的保守治療,如物理治療、改變姿勢,再搭配服用消炎藥物,幾乎都會好轉。足底筋膜為腳底足弓最主要的支撐,主要功能是吸收足部走路跑步時產生之反作用力。當長時間承受身體重量,足底筋膜被過度牽拉或受壓,就可能引起發炎及退化。門診診斷足底筋膜炎時,可藉由觸診尋找腳底痛點。桃園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蔡文鐘表示,據其醫療團隊研究發現,肌肉骨骼影像超音波是確定診斷足底筋膜炎很好的工具,可釐清足底筋膜是否增厚、鈣化或周邊有無水腫現象。談及足底筋膜炎治療,多數人腦中首先想到的是物理治療,如電療、熱敷、超音波等,但開業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鄭融說,面對足底筋膜炎患者,首要任務並非積極治療,第一時間應評估、分類成因,如足型天生問題或穿鞋、鞋型出狀況,對準原因改善,甚至毋須治療即痊癒。拉扯型患者● 改穿「外硬內軟」船型底鞋,降低拉扯。● 使用電療、雷射或超音波,活化細胞。據鄭融觀察,患者多是忍痛好幾個月或年,影響生活才到診間求助,狀況多較嚴重。首先需觀察患者走路過程,小腿阿基里斯腱或腓腸肌腱緊繃,造成踝關節的背屈活動範圍,腳掌恐過度下折,導致足底筋膜拉扯;足弓塌陷也會使得腳掌拉長,同樣會讓足底筋膜長期拉扯。鄭融說,面對拉扯型患者,通常會建議改穿「外硬內軟」船型底鞋,降低拉扯。經評估也可至治療所使用電療、雷射或超音波,但他強調上述治療目的並非止痛,而是增加細胞通透性,讓細胞變活躍、代謝速度加快,促進組織癒合。天生結構瑕疵者● 以貼布將足底脂肪集中到足跟托高,降低壓迫。部分患者是因天生足部結構瑕疵,足部重量分配不均。該類患者隨年齡增加,足底脂肪逐漸擴散,需透過貼布將足底脂肪「掃一掃」,集中到足跟托高,彷彿踩到肉墊,降低壓迫,過程約需貼二至三周,但有些人痊癒後足底脂肪仍會越來越鬆散,就需仰賴足墊分散壓迫。保守療效不佳者● 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局部類固醇注射。● 自費高濃度葡萄糖液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增生療法。針對少數保守療法反應較差者,蔡文鐘表示,如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兩個星期,仍然疼痛嚴重,可考慮給予局部類固醇注射。據其多年經驗及研究發現,盲目注射無法精準打到發炎處,局部類固醇注射應盡可能以影像超音波引導的注射,其效果顯著且能降低日後復發率。除類固醇降低發炎程度,蔡文鐘表示,頑固型足底筋膜炎患者也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選擇自費高濃度葡萄糖液注射或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增生療法,加速癒合。台大醫院骨科部手足外科主任陳沛裕表示,目前醫療指引已不建議注射類固醇,因為雖然消炎止痛立竿見影,但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一定會復發。害怕打針的患者● 體外震波治療,增加再生能力,修補組織。● 裝有心臟節律器者,不建議使用。針對害怕打針的患者,蔡文鐘建議可考慮自費做體外震波治療,迅速阻斷局部疼痛神經纖維,達到止痛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局部慢性發炎組織的血管新生,而達成組織修補的作用,對足底筋膜炎有80%以上的療效。但裝心臟節律器者,避免震波干擾儀器,不建議使用。鄭融解釋,許多足底筋膜炎患者拖久了,就會變成慢性發炎,體外震波治療其實是給予患部有限破壞,引發身體第二次發炎反應,增加再生能力,「慢性發炎處彷彿死水,透過有限破壞刺激,可讓讓身體再次察覺發炎處。」因此患者本身癒合能力不能太差。不得不開刀的患者● 頑固型發炎患者,僅占一成。經半年以上治療仍無效,才需要選擇手術。● 以內視鏡足底筋膜切除術為主,術後還是可能復發。足底筋膜炎患者多達九成可以透過保守治療改善症狀,非得開刀治療的機會不多。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指出,他的門診中,每年需要以手術治療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只有個位數」,整體而言,僅約一成頑固型發炎患者,經半年以上治療仍無效,才需要選擇手術。長時間足底筋膜炎,嚴重發炎反應恐會產生鈣化現象,以X光照足部側面,會看到如刺的牽扯性骨贅生,造成民眾誤認為足底筋膜炎是「腳底長骨刺」。釋高上強調,骨刺本身只是病徵,足底筋膜炎問題並非因腳底被骨刺刺到導致,不會因去除該骨刺,足底筋膜炎就痊癒。足底筋膜炎傳統手術可分為肌腱切開或筋膜切開、區域筋膜切除術,或是骨片切取術,108年總件數僅69件。釋高上指出,目前台灣足底筋膜炎手術以「內視鏡足底筋膜切除術」為主,醫師會在患者腳部開一個約一公分左右的小傷口,復原期較傳統方法更快,疼痛感也較輕微。釋高上也指出,為避免足型垮掉,或切除過多筋膜使足弓塌陷,足底筋膜切除術並非將痛點切除,而切開筋膜使其放鬆。許多足底筋膜炎患者對於手術治療存有迷思,他強調手術不能完全解決足底筋膜炎問題,一定要從天生結構或後天生活習慣根本問題改善,不然可能會再復發。撐足弓 非萬能急性發炎期 千萬別用鞋墊鄭融強調,鞋墊雖是處理足底筋膜炎的方法之一,但急性發炎期千萬不可使用鞋墊。他解釋,鞋墊為撐起足弓,多會設計凸起處,但在急性期,鞋墊凸起只會擠壓足底筋膜,造成進一步受損,在門診中常見很多人越墊越慘,他呼籲不能盲目追求撐足弓,建議急性期患者使用足跟墊片。
-
2020-09-20 科別.骨科.復健
日行萬步未必好!復健科醫師也飽受足底筋膜炎之苦
對於飽受足底筋膜炎之苦的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原因,解決基本結構問題。開業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鄭融提醒,醫療院所的療程都是促進發炎癒合,治療足底筋膜炎更重要的仍是改變穿鞋、走路習慣,改善結構問題,避免走每一步、站每一秒都在傷害自己,「否則治療所給的效果,恐遠不及自我傷害。」肌肉延展差 冬天容易發作常有足底筋膜炎患者反應春冬特別容易發作,尤其足底疼痛主要發生於冬天。鄭融解釋,因冬天肌肉延展性較差,再加上足部從溫暖的被窩中挪出,接觸冰冷空氣溫差較大。但因損傷大約兩周會逐漸痊癒,多數民眾會發現,腳底的刺痛感,通常痛了幾次就不會再痛,容易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即使不痛了,也不能忽略足部的問題。」鄭融說,民眾若發現一早剛下床踩地時,內側足跟感到如針刺般劇烈疼痛,持續一個禮拜以上,就應提高警覺,除盡快就醫評估,解決結構問題,鄭融也建議搭配起床先「醒腿暖足」,避免足底筋膜裂傷或疼痛。避免復發 路少走一點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謝霖芬表示,她前幾年也飽受足底筋膜炎之苦,清晨下床、腳底踩地的那一瞬間痛徹心扉,這才知道病患所言不假。由於工作忙碌,沒有時間接受復健,所以選擇震波治療,治療兩次,有效緩解疼痛。 為了預防足底筋膜炎復發,謝霖芬不再日走萬步,每天走路步數降至七、八千步。她表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一天走上一萬步,曾經罹患足底筋膜炎的人,建議少走一點,才能避免復發。 運動前後 拉筋暖身不可少另外,不管是慢跑、健走或健身房團體課程,在運動之前,都需拉筋暖身,讓四肢熱起來,時間約需五至十分鐘。在運動後,也需要拉筋,搭配緩和伸展運動,除了讓心臟跳動逐漸降下來,也讓肌肉放鬆,不致持續緊繃。買廉價鞋 對腳傷害很大「想減少足底筋膜炎風險,另一個關鍵就是找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鞋。」謝霖芬說,有些中老年人為了省錢,就在菜市場、夜市購買廉價的運動鞋,認為反正壞了就丟,不會覺得心痛,但這類鞋子幾乎沒有彈性可言,穿沒多久,就可能造成足底疼痛。謝霖芬說,「買鞋子的錢省不得。」建議多找幾家知名運動品牌,實地試穿,是否符合腳型的長度或是寬度,並試走看看,感覺彈性、避震效果,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鞋。至於專業鞋墊部分,謝霖芬表示,這要看個人的經濟能力,因為醫院專業鞋墊價格昂貴,以電腦掌握腳底所需厚度,並打模製造,價格約在五、六千元,如果更好一點,費用超過八千元。起床兩動作 緩解足底筋膜炎醒腿暖足操1. 起床後先坐在床緣,足跟貼平地面。2. 一腳先往內縮,讓膝蓋彎曲超過90度,再用手稍微按壓膝蓋,此時可感受到小腿肚有點痠緊,在不造成疼痛的力道下,維持至少15秒。3. 換另一腳重複剛才動作。● 建議兩腳各做兩次醒足操,每次千萬不可超過30秒,以免反效果。●腿伸展動作看似簡單無害,但做太久恐引起足部肌肉保護性收縮,導致腿部肌肉無法放鬆,甚至更緊繃,醒腿伸展操時長約兩分鐘,就能輕鬆完成一整套伸展動作。暖足伸展操完成醒腿後,就可接續暖足伸展。1. 保持醒腿伸展操坐姿,先坐在床緣,將兩腳平貼地板。2. 其中一腳蹺起「二郎腿」,用對側手握拳垂直由下往上輕敲小腿肚,一腳約敲10到15秒後,蹺起的腳踝輕輕轉一轉,再放回地面。3. 換另一隻腳,兩邊各做一次即可。● 別小看蹺腳敲打、扭扭腳踝這些簡單動作,鄭融解釋,小腿肚有四、五層肌肉,這套暖足伸展動作可以幫助各層筋膜滑動,讓肌肉收縮更順利,做完會明顯感覺到「腿熱熱的」,代表足部組織溫度提高,足部血液循環、活動度都會改善。3方式放鬆足底筋膜1.小球按摩使用網球或按摩球(也可用長棍),把球放在地板上,腳踩在球上前後滾動。滾到疼痛部位,可輕踩按摩球,或以繞圈方式按摩。每次做3-5分鐘,每天勿超過3次。2.腳趾抓毛巾將毛巾平鋪地面,用腳趾彎曲方式來抓毛巾,以訓練腳底下的肌肉群。3.牽拉腳趾平坐椅子上,足部騰空腳趾盡量往上牽拉,必要時可用手輔助。此可恢復足底筋肉柔軟度。
-
2020-09-19 科別.骨科.復健
好痛....到底有多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如何表達疼痛程度!
「好痛!」那到底是多痛?到底該如何表達自己的疼痛程度呢?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張凱翔醫師表示,疼痛代表人體部分組織/器官正在受傷、發炎,或者身體關節無法正常使用且代償失敗,甚至是已經讓神經敏感化而易生痛覺,我們通常可以將個人的痛感以0至10分量化的方式告知醫師,有助於醫師診斷與給予適當的治療。 身體感到疼痛時,該如何讓醫師明確瞭解自己到底有多痛呢?復健科張凱翔醫師表示,臨床上經常使用「疼痛自述量表」,藉由語言描述量表 (VDS)、臉譜量表,以及數字等級量表 (NRS-11);臉譜量表尤其適用於幼童以表情來描述自己的疼痛感受,而數字等級表表則是將疼痛以數字等級分成10分,0分是完全不痛、10是曾經遭遇最痛的程度。0分:完全沒有疼痛2分:輕微疼痛4分:有一些疼痛6分:滿痛的8分:劇烈疼痛10分:無法忍受的疼痛復健科張凱翔醫師補充,患者就診時只要說出大約的疼痛程度,醫師會再進一步檢查客觀的評分,包括患者接受檢查或維持特定姿勢時會不會皺眉、冒汗、退縮等;若患者因疼痛導致輕度動作都有執行困難時,醫師也許會把疼痛分數紀錄的更高一些,也有助於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處置。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 張凱翔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