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1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噁心
共找到
1190
筆 文章
-
-
2020-01-30 武漢肺炎.防疫作戰
嚼大蒜、熏醋、洗熱水澡、口罩反戴 抗疫謠言都別信
武漢肺炎疫情不退,特效藥、疫苗還遙遙無期,坊間的抗疫小撇步已經在朋友圈沸騰,包括洗熱水澡可以高溫消毒、嚼大蒜殺死病毒、熏醋可以滅菌、甚至「感冒的口罩有顏色一面朝外,沒感冒的反過來」…不過專家闢謠,沒有科學根據,頂多只是心理安慰。微信朋友圈瘋傳的洗熱水澡是高溫消毒,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強調在家中洗熱水澡是成本最低、最容易保護易感人群的方法。不過,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回應表示,洗(泡)熱水澡和高溫消毒是兩碼事,他強調「高溫消毒是專業的事情,跟在家裡洗熱水澡不一樣。」網上還流傳大蒜號稱治百病,嚼大蒜瓣勝過目前所有消滅新型冠狀病毒的口腔藥物。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教授李太生表示,如果吃大蒜就能輕鬆預防,病毒也不會這麼猖獗了。他強調,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吃大蒜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這種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另外,用便宜的白醋,放在暖氣片上,可以消毒室內空氣,室內熏醋越來越流行,不過,專家表示,食醋的濃度一般僅5%,理論上,熏(蒸發)醋可以增加空氣中氣溶膠的酸度,降低細菌的數量,但室內空氣體積較大,空氣中處於芽孢狀態的細菌對酸性(環境)其實並不敏感。專家還提醒,如果熏醋導致室內醋酸濃度過高,甚至還會導致人體出現噁心、咽喉難受等不適感,反而得不償失。另外,坊間流傳「感冒時應將口罩有顏色的一面朝外,沒感冒則反過來」的傳言,也甚囂塵上。專家指出,口罩只有一種正確戴法,即有顏色的一面朝外,白色或淺色的那一面朝內。專家強調,防疫真正有效、正確的做法,就是少去人多密集場所,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內通風。
-
2020-01-29 養生.聰明飲食
過年剩菜扔掉還是二次加工?營養師一次說清楚
過年期間,家家戶戶的飯菜都非常豐盛,以至於多出許多剩飯剩菜,一時半刻也吃不完,囤到正月十五都沒問題。這些剩飯剩菜一般量都很大,但是直接丟掉太過浪費,家裡有老人的話都會比較節省,不願意浪費糧食,但是剩菜賣相實在不太好,口味也比較欠佳,而且這些菜的衛生狀況也讓許多人感到擔心,尤其是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那麼這些飯菜到底怎麼處理比較好呢?剩菜剩飯確實含有能致癌的亞硝酸鹽,但是科研人員曾對隔夜的青菜、魚肉、米飯做過24小時的亞硝酸鹽檢測,結果發現這些飯菜所含的亞硝酸鹽成分均小於1毫克/千克,隔夜菜的亞硝酸鹽含量不算高,所以不用過分擔心。但要是在高溫的環境下存放太久,發生了變質,也會出現食物中毒的現象。所以一般剩飯剩菜也不要存放超過三天,過年的飯放到正月十五還要吃就不太合適了。而且一般的飯菜熱過兩到三遍,味道和狀態都都會變得很不合口味了。不過啊,也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能存放,有些食物就算過夜都會比較危險。過年附近,也有許多家庭裡會吃一些海鮮,比如扇貝、魷魚和一些青皮紅肉類的海魚,比如帶魚、鰹魚、金槍魚、沙丁魚、秋刀魚等。它們的肌肉含血紅蛋白較多,因此組氨酸含量也比較高。當受到特定細菌,比如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污染後,很容易產生組胺。組胺是一種生物毒素,會引起人的過敏反應,出現皮疹、臉紅、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吃多了會中毒。除了不能隔夜,在生海鮮存儲的時候就要注意,存放的時候最好冷凍,或者買回來就盡快吃掉,尤其活螃蟹、龍蝦等等。總之,一般的剩飯剩菜,最好儲存在冰箱裡,如果沒有發生變質的話,可以熱一熱直接吃沒有問題,不會發生亞硝酸鹽超標的狀況。但如果是海鮮類食物的話,只要一隔夜,很容易出現蛋白質分解的問題,產生有毒的組胺,所以海鮮類的食物最好就不要留著了,剩了就直接倒掉。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20-01-28 新聞.健康知識+
效果更勝茶和咖啡 解酒喝3種果汁效果更好
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都喜歡喝酒,好像只有餐桌上有酒才能體現過節的氣氛。但大家喝著喝著就多了,醉酒之後非常的難受,還要想各種辦法來解酒。說到解酒,大部分人會喝一些茶水或者咖啡,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做法。不管是茶水還是咖啡,喝太多的話都容易失眠,這些方法並不理想。其實喝咖啡和喝茶水來解酒的這兩種方法效果並不是太明顯,反而還會導致醉酒者的神經興奮,不能好好休息。要想達到更好的解酒效果,那大家不妨嘗試下幾種方法。第一,葡萄汁如果身邊有人醉酒了,那可以給他喝一些新鮮的葡萄汁,解酒的效果非常好。這是因為葡萄汁中含有大量酒石酸,酒石酸這種物質可以與乙醇發生反應,從而生成一種酯類物質。而這種脂類物質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同時有助於讓酒精更快被代謝出體外,這樣醉酒的狀態就能得到緩解。而且葡萄的味道酸甜可口,還能緩解酒後噁心嘔吐,因此葡萄汁是很不錯的解酒方法。第二,番茄汁很多人在喝酒之後,會喝一些葡萄糖,因為葡萄糖本身就是糖分,有助於解酒。而番茄汁中也存在一種特殊的果糖,這種果糖也能促進酒精的分解與吸收,建議醉酒的人及時的喝一些番茄汁,也能起到解酒的功效。飲用量不要太多,300ml左右就可以,能減輕酒後頭暈、噁心等症狀。在番茄汁中適量加入一些食鹽,還能穩定醉酒者的情緒。第三,黑桑葚泡水新鮮的桑葚曬乾之後,就變成了黑桑葚,黑桑葚的味道酸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這些糖分有助於促進酒精的代謝。而且黑桑葚還有保肝護肝的功效,在增強肝臟功能的同時,就能加快酒精的分解代謝,從而起到解酒的功效。當有人醉酒之後,不妨就用黑桑葚泡水給他喝,雖然見效慢一些,但是等黑桑葚中的糖分發揮效果之後,醉酒者就能更快醒酒。第四,豆漿醉酒之後還可以和一些豆漿豆漿也有解酒的功效,因為豆漿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而蛋白質可以消耗酒精,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因此豆漿也有解酒功效。雖說這些多多少少能夠緩解酒精,但酒少飲為妙。畢竟在醉酒之後自己會難受,而且還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甚至會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即便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也得控制自己的酒量和飲酒頻率。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摘自搜狐網《漫說健康》
-
2020-01-27 科別.兒科
兒科急診難度高醫糾多 醫師嘆:我不是神
當孩子面對病魔,父母將希望寄託於醫師,一旦稍有閃失,醫療糾紛恐隨之而來。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說,醫師比任何人都希望治好孩子,但他也感嘆「我不是神」,道出心中無奈。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因熱愛兒科急重症領域,毅然決然放棄每月新台幣數十萬元高薪,從診所回到大醫院照顧急診及重症病童,一晃眼已過了20個年頭,看著病懨懨的孩子恢復健康活力,是支持他一路走到現在的原動力。一名兒科急診醫師的養成不容易,吳昌騰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這份工作最大的壓力在於,必須在短短3到5分鐘做出診斷,同時又要冷靜、謹慎思考,避免犯任何錯誤,畢竟每次診斷都可能攸關病童生命安全。然而,面對話都說不清楚的寶寶、幼童,光問診就是一大難題,孩子無法表達身體哪裡不舒服,只能由父母、爺爺奶奶描述症狀,但長輩往往會誇大病童的症狀或抓不到重點,再多描述也僅能作為參考,醫師必須透過觀察、和孩子互動來猜測可能原因。吳昌騰說,他曾遇過一名10歲男童因肚子痛掛急診,一般來說,肚子痛都會先聯想到盲腸炎或腸阻塞,但他總覺得男童狀況不太對勁,用超音波一掃發現肝臟些微腫脹、血液回流到心臟受阻,進一步抽血竟確診為急性心肌炎,堪稱「兒科急診界大炸彈」,及時送進加護病房治療才救回一命。孩子出現肚子痛、噁心嘔吐等症狀,看似只是單純的腸胃道疾病,一旦缺乏警覺、沒有仔細檢查找出蛛絲馬跡,很有可能誤診,尤其急性心肌炎若沒有及時治療,短短幾小時內就可能危及性命。吳昌騰說,以前也曾在半夜遇到年僅2歲的急性心肌炎病童,孩子到院時已處於休克、病危狀況,他緊急把心臟外科醫師、體外循環師、加護病房主治醫師通通找回醫院,替孩子裝上葉克膜,一群人在病床旁整整等了4、5個小時,孩子終於滴出第一滴尿,代表葉克膜已發揮效用、病情暫時穩定,緊繃的神經這才放鬆下來,當時的感動心情令他至今難忘。無奈「疾病是現在進行式」,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救回來,心急如焚的父母排山倒海而來的負能量,也得由兒科急診醫師一肩扛下。吳昌騰回憶,當病童情況突然急轉直下,甚至命危,經常有父母衝到他面前大喊,「你一定要把我的孩子救回來,不然我就殺了你」,也有父母帶著一群人團團圍住他,要求「給個交代」。這些年身邊有多名住院醫師因醫療糾紛纏訟多年,索性離開大醫院到外面開業,吳昌騰說,他很理解家長內心的焦急,但疾病總有不可預測的因素存在,身為醫師,他比任何人都希望能挽救孩子性命,但他也坦言「我不是神」,短短幾字道出心中無奈。不過,即便家長再憤怒,醫師也不能因負面情緒影響疾病判斷,還得扮演緩和家長情緒的角色,凸顯兒科急診醫師異於常人的高EQ。深耕兒科急重症領域20年,看盡生離死別,也讓吳昌騰更體認活在當下、珍惜現在所擁有事物的重要性,一有空就盡可能陪伴家人,希望能永遠保有這分熱誠,繼續照顧急重症病童。
-
2020-01-24 養生.聰明飲食
年夜飯後運動消脂 國健署:這群人最好有人陪
農曆新年,家戶準備澎湃年夜飯,難得的年假也是民眾放縱五臟廟的時節,慢性病患者常在年節失控,呼籲年節期間仍要控油、控糖、少加工、維持運動,但衛福部國健署提醒,有些慢性病患者習慣早起運動,強調一定要有人陪,避免發生意外。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過年期間,民眾最常會窩在家中,看電視、打電腦、打麻將,為了守歲熬夜等,但長時間久坐不動,恐增加心臟疾病的負擔,一定要定時起身動一動。年節的菜色,往往都比平時來得豐盛,王英偉說,年菜烹調時,建議「少加工、少鹽油」的料理主軸,才可以吃得健康,三高的患者千萬別輕忽年節放縱後的後果,強調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控制病情是沒有假期的,過年期間除了按時服藥,也別忘了定期量血壓、血糖。慢性病患者,儘量少吃零食宵夜及甜點;烹調食物時運用食材的天然風味,減少鹽、調味料的添加,亦要減少飽和脂肪攝取,增加纖維的攝取可增加飽足感。吃完豐盛食物後,就坐下與家人親友聊天、看電視、或打電動等靜態娛樂,不利消化,且易造成體重上升,建議在年節期間,餐後可與家人到鄰近校園、公園散步,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例如伸展操、快走等。此外,習慣早起運動的民眾,因為早晚溫差大,不要急著太早出門,建議先暖身或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且要盡量結伴,特別是長輩以及慢性病患者,以防不適或意外發生。過年期間也建議年菜的準備適量就好,避免剩菜過多,因後續隔餐再食,反覆烹調會造成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素流失,以及使湯品中含有的普林、鉀、鈉濃度更高。國健署表示,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春節期間還是要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壓、血糖數據,以掌握身體狀況。如有出現心臟病的徵兆,像是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另要注意中風症狀,請記住FAST的口訣: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力氣(Arm)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以上任一症狀發生時,請把時間點(Time)記錄下來,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
2020-01-23 新聞.用藥停看聽
拜年伴手禮送保健食品 小心反而引起慢性病惡化
向親友長輩拜年,保健食品或藥材養生產品是時下最夯的伴手禮。不過看在專業藥師眼中,這些保健食品食品不見得適合每個人,特別是如果長輩平常有服用降血壓藥、抗凝血劑、降血脂藥品,或是有肝腎功能不好、心律不整、自體免疫相關問題,有些保健食品會影響藥效或病情,不應該鼓勵長輩吃。亞東醫院藥師羅睿表示,有高血壓等腎功能不好、心血管疾病的人,會需要注意鈉、鉀離子攝取不能過量,但如果服藥之餘又多吃了濃縮型的食補液,像是滴雞精、蜆精等,會導致鈉、鉀離子上升,血壓也不容易控制,甚至可能出現肌肉無力、手腳麻、心跳加速不規律等症狀。另外有些健康食品,會有抗凝血的效果,如果本身還有服用和抗凝血劑會產生交互作用的話,有可能增加出血的風險 (不明原因的瘀青、牙齦出血),例如魚油、大蒜精、維他命E、納豆、蔓越梅等保健食品。羅睿表示,建議不要擅自服用這些保健食品,如果很想嘗試,一定要和醫師討論,預先評估過身體狀況及相關用藥,會比較安全。羅睿指出,對於有在服用降血脂藥品的病患肝不好的人,若服用紅麴和葡萄柚可能導致肝功能不正常,產生疲勞、黃疸、茶色尿、肌肉痠痛等症狀。人蔘、黨蔘、靈芝、牛樟芝等促進免疫力的保健食品,也不適合一些需要控制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自體免疫疾患患者,因為這些患者通常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這些促進免疫的保健食品正好會將藥效抵銷掉,可能導致病情控制不佳或惡化。最後要特別提醒的是傳統咳嗽糖漿或藥水中常見的甘草,其實心律不整的人應特別注意,很多人不知道甘草其實會降低鉀離子所以會和有些心律不整的藥物發生交互作用,增加藥品的毒性可能引起視力模糊、厭食、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
-
2020-01-23 新聞.用藥停看聽
四大原則、兩大禁忌 慢性病患安心吃藥好過年
相較於日常的餐飲,年節飲食菜色豐富,內容變化多,慢性病患的餐桌上,一定會出現許多平常較少吃的食物或飲料。到底可不可以享用?專業藥師提醒,四大原則和兩大禁忌一定要記得,其他要視藥品類型而定,但都不難理解。如果慢性病患都能了解自己的飲食原則,便能安心過好年。亞東醫院藥師羅睿歸納,要減少用藥交互作用,最基本的原則有四項,希望每個慢性病患都能夠好好遵守。首先是要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有在服用的藥物有哪些。再者是用藥前先閱讀藥袋上的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不要太快就把藥袋丟掉。其次是吃藥一定要配白開水。最後如果有任何疑慮或藥袋說明仍無法回答的問題,問醫師或藥師最保險。不同類型的常見藥物,要避免與飲食發生交互作用,有不同的重點需要注意。羅睿表示,腸胃藥通常都會受到食物的影響,建議要空腹吃;某些血糖藥則相反,通常得搭著食物,才能減少藥品的副作用、提升藥效,所以血糖藥一定照著藥袋說明吃。羅睿提醒,喜歡吃水果、喝果汁的人要注意,葡萄柚、柚子包含他們的果汁,都會加強多種慢性病常用藥的副作用。例如降血脂藥遇到葡萄柚、柚子,體內藥物濃度會上升,嚴重的話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的副作用。另外葡萄柚也可能和某些血壓藥有交互作用,導致血壓太低或心悸。此外,使用安眠鎮定劑的人要特別小心,和這類水果也會有交互作用,會造成過度嗜睡或暈眩。羅睿表示,吃一次葡萄柚或喝一次葡萄柚汁,對於用藥的影響會持續三天,所以錯開服用是不可行的做法。建議有服用降血壓、降血脂、鎮定安眠藥的人,最好完全避免攝取葡萄柚。另一個慢性病患應該完全避免的飲料,就是酒類。羅睿表示,這是因每個人代謝酒精的速度差異很大,而且酒精對藥物作用的影響不容小覷。當酒精遇到消炎止痛藥,會增加肝毒性、胃出血風險;遇到某些抗生素會增加宿醉的噁心嘔吐感;遇到某些降血糖藥,會導致低血糖、頭暈。這些副作用都很不舒服,甚至有危險,因此服藥者不應飲酒。有些飲料不是服藥禁忌,但因會影響藥物正常代謝,需特別注意錯開服藥時間。羅睿指出,含咖啡因飲料會增加藥物濃度和副作用,也可能導致心悸、頭痛、失眠,建議一定要和藥物錯開至少半小時。牛奶因為含有鈣、鎂、鐵離子,會降低甲狀腺素和某些抗生素的吸收效果。果汁因為大多為酸性,會影響藥品的溶解速度和吸收率,因此建議牛奶或果汁至少要和藥物錯開二到四小時。※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1-20 癌症.胃癌
以為只是胃痛靠止痛藥?當心有這6症狀可能是胃癌
62歲鄭伯伯有胃潰瘍病史,但總認為只是小病,並未積極治療,近年來飽受背痛所苦,且認為吃一次止痛藥,就可以治療兩種痛,進而忽視胃潰瘍症狀,沒想到止痛藥越吃越多,上腹痛仍是加劇惡化,赴醫做胃鏡檢查後,赫然發現胃部有多處嚴重潰瘍,切片證實為惡性癌化潰瘍,令他大嘆後悔莫及。胃潰瘍是現今相當常見的疾病,有些人認為是胃酸過多、飲食習慣或生活壓力導致胃潰瘍,但事實上,多數胃潰瘍是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消炎止痛藥造成,常見症狀包括上腹痛、腹脹、噁心、嘔吐、黑便或血便等,有些民眾選擇輕忽症狀,或試圖吃藥緩解,甚至認為吃止痛藥就沒事,以致於沒有積極治療胃潰瘍,都恐有癌變的可能性。由於胃癌早期症狀與一般胃痛和胃潰瘍類似,症狀都包括輕微上腹痛、少量進食後即有飽脹感等,以至於初期容易被忽略,以為只是單純胃痛,但隨著疾病進展,會出現持續上腹痛、嘔吐、體重減輕、血便等症狀,一旦持續輕忽嚴重性,時間一久,潰瘍周邊細胞受刺激恐發生變異,屆時再就醫恐怕就可能罹患胃癌。通常第一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約90%,第二期驟降至50%,第三期約30%,到了第四期僅剩10%以下,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顯示,高達六成患者確診時,已是胃癌末期。因此,患有胃潰瘍的民眾,若於初期接受治療,通常服藥四到六周後,症狀便得以控制,持續配合治療,就有機會痊癒,免於胃癌上身。提醒民眾,40歲以上患有胃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性胃炎、胃瘜肉等的民眾,應定期做胃鏡檢查,持續觀察是否有癌前病變,平常少吃含亞硝酸胺類的食物,如酸菜、香腸等,也少吃過度刺激的食物,多補充維生素B、C等食物,規律運動,才能降低胃癌的發生。延伸閱讀: 吃粥整腸健胃? 4種狀況恐怕會愈吃愈慘 肚子痛卻說不出是哪裡痛? 看醫生時必答4個問題揪兇手 
-
2020-01-19 橘世代.健康橘
小心!頭暈不簡單,到底該看哪一科?
與頭暈有關的科別包括:耳鼻喉科、心臟內科和神經內科。到底要看哪科呢?忽然之間,天旋地轉六十歲的陳太太開車和丈夫一道去赴宴。到了目的地,在路邊停好車子,丈夫下車後往前走,陳太太則到後座拿禮物──她只記得自己打開車門,接著就昏了過去……醒來時,她發現自己躺在車門旁的地上,全身虛弱無力,後腦疼痛,腳下有個路邊的小花盆傾倒破損了。陳先生見妻子沒跟上,走回車子旁邊一看,嚇了一跳!幸好她還意識清楚,四肢活動自如。他扶妻子起身後,立刻掛急診,並住院觀察。陳太太一向健康,沒有高血壓或糖尿病。近幾年,有時會覺得心跳快速,但只有一下子就恢復正常了。只有一次,她和丈夫在家具行看床鋪時,突然一陣心悸,接著昏倒,剛好倒在一張大床上。因為人沒受傷,而且立刻便醒來了,所以她也就沒想到要就醫。這回住院,醫師為她做了腦部的電腦斷層和頸血管超音波檢查,確定沒有腦傷或頸血管阻塞現象,常規心電圖檢查也正常,但二十四小時連續心電圖的結果,要幾天後才會知曉。原本,她準備出院了,沒想到第二天在床上要轉身時,突然覺得天旋地轉,時間持續不到一分鐘。此後,每當她的身體姿勢變動或坐起來時,便出現暈眩,嚴重時還會噁心、嘔吐。醫師診斷是跌倒所引起的「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於是會診耳鼻喉科醫師。在耳鼻喉科診療室,醫師施行「頭位變換眼振檢查」:讓陳太太躺在床上,使她的頭靠向床沿懸空,並側轉,誘發她的眩暈及嘔吐,以確定診斷;接著再施行「耳石復位法」以治療眩暈。但治療之後,暈眩的情況更加嚴重,她只要一睜開眼睛就覺得房子在轉,且噁心、嘔吐到無法進食,需要靜脈注射點滴。幸好在四十八小時後,情況迅速好轉而出院了。眩暈、昏厥、不平衡感與頭昏頭暈是很常見的症狀,但是造成頭暈的原因很多,可能輕微到因空氣不好或睡眠不足而引起,也可能嚴重到是中風的病徵。像陳太太一開始有昏厥,也許是心律不整引起,還需進一步地檢查和治療,這其實是比較嚴重的問題,萬一問題沒有解決,下次發生時正好在開車就危險了。而姿勢性眩暈雖然讓她很受苦,卻沒有生命危險。頭暈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很複雜,在沒找出原因前,不能掉以輕心。依症狀可分為四大類:一、眩暈即天旋地轉。大多是內耳的疾病,如「梅尼爾氏症」、「前庭神經炎」和「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等。另有少部分的病情是因腦幹或小腦中風所引起。二、昏厥因由心臟到腦部的血流不足,而造成短暫的意識喪失,也就是俗稱的「昏倒」。引起昏厥的疾病包括: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藥物所引起的低血壓,以及迷走神經性昏厥等等。三、不平衡感因為不平衡感而覺得頭暈,如小腦病變、巴金森氏症或四肢的周邊神經病變,導致走路不穩。四、頭昏症狀不是很具體,只覺得頭昏昏沉沉、頭重腳輕或「頭腦不清楚」,常被稱為「非特異性頭昏」。有時找不出原因,但常與憂鬱、壓力、睡眠不足、焦慮、服用鎮靜劑或其他藥物有關。緊張和恐慌所造成的「換氣過度症候群」,也會讓病人頭昏。頭暈,到底看哪科?由此看來,與頭暈有關的科別包括:耳鼻喉科、心臟內科和神經內科。到底要看哪科呢?.耳鼻喉科「眩暈」而沒有伴隨不平衡等神經症狀時,看耳鼻喉科醫師。.心臟內科「昏厥」看心臟內科。.神經內科「不平衡感」看神經內科。有時,遇到複雜或原因不明確的病例,則需要三科會診。當然,也可以先看家醫科或內科,必要時再轉診。病人對症狀的描述很重要由於每個人對頭暈的定義不同,因此看醫師時,病人自己對症狀的描述很重要。醫師會先進行第一步:釐清症狀是屬於眩暈、昏厥、不平衡感或頭昏中的哪一類,因為每一大類的後續檢查和治療的方向不同。第二步:再決定可能是哪種疾病引起的。有時候,醫師只要根據病人清楚的敘述,就可以正確下診斷而對症治療。大部分的情形,則需根據病人身上其他的伴隨症狀做鑑別診斷,例如:反覆發作的眩暈且伴隨耳鳴和聽力減退,很可能是「梅尼爾氏症」;而眩暈且有聲音沙啞、吞嚥困難、臉的半邊麻木,則可能是腦幹中風,必須進一步做腦部磁振造影等檢查。像陳太太很可能是心律不整引起的昏厥,必須等二十四小時連續心電圖的結果,判斷是何種心律不整,再對症治療。本文摘自《把時間留給自己:失智症權威醫師的自在熟齡指南》,寶瓶文化 2018/08/31 出版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17 新聞.健康知識+
接種流感疫苗反中鏢? 完全錯了!家醫科醫師解答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流感疫苗去年11月15日開打,但仍有許多民眾對於接種流感疫苗保持許多疑問,像是是否有副作用,或是接種後反而得到流感等;義大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昱彰指出,流感疫苗屬於高風險生物藥品,因此上市前都會先經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檢驗合格取得許可證才會正式上市,且食藥署也會嚴格把關每批疫苗品質和安全,民眾不需過於擔心。但接種疫苗後是否會產生副作用,其實疫苗與其他任何藥物一樣,皆有副作用風險可能,像是接種後注射部位出現疼痛及紅腫,少數人則會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噁心等全身性輕微反應;陳昱彰醫師表示,通常發生後1至2天就會自然恢復,除非仍未改善,或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建議應盡快就醫。陳昱彰醫師進一步解釋,部分民眾認為接種疫苗後反而易得流感,是錯誤觀念,可能與醫療院所屬於高傳染區域有關,其實流感疫苗屬於不活化疫苗,不會因接種後得了流感,反而會有效降低流感罹患率,即使不慎罹患流感,症狀也比一般人較輕微。疫苗不僅必須經溫度控管及逐批檢驗2道關卡,在運輸過程也得保持4℃左右,一旦超過設定範圍就會全部被銷毀,且每批疫苗也得需通過11種檢驗項目,唯有透過層層把關,才會提供給民眾使用;陳昱彰醫師強調,但接種疫苗仍無法完全杜絕疫苗上身,尤其當周邊的人都罹患流感時,恐提高感染率,因此呼籲符合條件者應盡快接種疫苗,才能真正提高保護力。(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老被身邊的人傳染感冒? 多吃10種食物提高身體免疫力 流感併發肺炎會要命! 感染科醫師:要做到這件事才能自保 
-
2020-01-17 科別.消化系統
妙齡女性便秘半年 竟是「城堡人疾病」找上門
一名20多歲、原來健康的女性突然便秘長達半年,試遍喝水、多吃蘋果等方法都不見效,右側肚子甚至逐漸突出。就醫進行生化檢查無顯示異狀,但進一步經電腦斷層掃描檢查,揪出罕見的腹部單中心淋巴增生性疾病,又稱城堡人疾病(Castleman),所幸腫瘤僅發生在局部,經手術切除便回復健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彥鈞表示,城堡人疾病為罕見的淋巴組織的良性增殖疾病,上述個案是北醫附醫近十年來第一例。這種腫瘤好發於腹部縱隔腔,也可能發生在頸部、骨盆腔或腋下等位置。城堡人疾病可概分為局部型與多發型淋巴增殖,局部型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血液檢查也沒有明顯徵兆。臨床上需詳細詢問病史加上影像學檢查才能確診,不過多數病人經手術切除腫瘤便可恢復健康,上述個案就是一例。多發型淋巴增殖患者則可能出現盜汗、發燒、體重減輕、噁心嘔吐等症狀,這類型患者的預後較差,腫瘤更可能惡化為癌症。黃彥鈞表示,許多民眾都有便秘或是排便不順的情形,通常不會因為這兩種問題急著去就醫,常常會是健康檢查後或是嚴重便秘影響生活時,也多半擔心大腸癌等腸道疾病,才可能就醫。但是這名案例屬於腸道外腫瘤,壓迫腸道才引發便秘,反而被民眾疏忽。建議民眾,如果出現長期便秘、腹部腫大或有不正常的體重變化等現象,均應立即就醫檢查。他也提到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必須常久坐,飲食不正常都可能造成便秘,而便秘的原因可能百百種,建議千萬別輕忽。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暨消化外科主治醫師王文科表示,城堡人疾病較常由例行性的胸部X光檢查發現,由於高達六成七的腫瘤發生在腹部縱隔腔,因此年輕病人若經檢查發現腹腔腫塊,應懷疑有可能是城堡人疾病找上門。
-
2020-01-16 科別.消化系統
體態清瘦也可能有膽結石 年節聚餐避免過油過飽
膽結石的成因不只肥胖,體態清瘦也可能罹病。一名年過40歲、身材偏瘦的男子近來飯後感到上腹悶脹,就醫進行胃鏡檢查並無發現異狀,但服用改善消化功能的藥物並無改善。進一步做上腹部超音波檢查,才揪出膽囊內有一顆一公分大的結石是不適症狀的原凶。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膽囊是儲存肝臟製造的消化液「膽汁」的地方,膽囊內膽汁成分濃度、膽囊收縮情形以及特殊感染,都可能與膽囊內結石的產生有關。女性發生膽結石的風險較高,約是男性的兩倍。膽結石的種類依據成因不同可概分為膽固醇型、色素型及混合型。膽固醇型膽結石往往源於肥胖、吃高熱量與高油脂飲食,以致膽汁中膽固醇濃度高而結石,女性懷孕時也可能因膽固醇分泌增加而提升罹患這類型膽結石風險。色素型膽結石則可能源於慢性溶血疾病(如海洋性貧血)、肝硬化、膽道感染等,因著膽紅素濃度高,易形成膽紅酸鹽聚合的結石。康本初表示,結石形成後不一定會出現明顯症狀,沒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只須注意飲食、定期追蹤即可。約有二到四成的患者會出現腹部疼痛,多在大餐後出現右上腹或上腹疼痛,可能伴隨噁心嘔吐或消化不良,嚴重時恐致膽囊炎、膽管炎甚至胰臟炎,因此若持續疼痛、發燒、黃疸現象卻未及時就醫,可能有生命危險。康本初提醒,春節年假即將到來,免不了許多大餐聚會,膽結石患者需要避免飲食過油、過飽,否則一旦膽囊收縮過於激烈,致使結石卡住,可能造成膽囊、膽管或胰臟發炎。
-
2020-01-15 科別.消化系統
常做惡夢嚇醒且疲勞惡心 男子血液篩檢才知罹患C肝
一名40多歲男子經常被惡夢嚇醒而睡不好,且長期容易感到疲勞、噁心嘔吐、注意力無法集中,原以為多運動就可以改善,卻在球場暈倒送醫,經醫院抽血才道血液呈C型肝炎陽性,最後由肝膽科醫師確診為肝癌。彰化秀傳醫院在今天醫檢師節,就以這個案例,來宣導C肝早期篩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重要性,遠離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彰化縣政府預定6年後,即在2025年可以達到根除C肝願景,彰化秀傳醫院在今天的醫檢師節,特別針對C型肝炎辦理宣導,讓民眾了解C型肝炎。秀傳醫檢師透過拍攝微電影,來呈現個案因病識感不足導致病情延誤,今天還走出實驗室外與民眾互動,透過有獎徵答,傳達正確檢驗專業資訊,現場民眾不僅反應熱烈,更高興能藉此吸收正確的保健知識。秀傳醫院院長楊基滐也跨刀加入演出,提醒民眾最近是否常感受到腹部不適、噁心嘔吐或是容易疲勞呢?很可能是肝不好、肝臟正在發炎。楊基滐說,C型肝炎目前是沒有疫苗且症狀不明顯,然而近幾年有新藥上市,可以治療C肝。但有多數民眾並不知道自己是需要被治療,所以秀傳檢驗科在這個屬於自己的節日,除了凸顯醫檢師平日默默工作,都是在為民眾的身體狀況找「真相」,也為民眾的健康把關。檢驗科主任楊玉英表示,醫檢師在醫療專業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臨床醫師疾病診斷和治療用藥,都需檢驗報告的佐證,身為「醫檢師」,內心潛在的使命感就是要傳達「定檢促健康、預防勝治療」的重要性。楊玉英表示,由於醫學檢驗的進步,預防醫學意識抬頭,平常的抽血檢驗也是自己「健康促進」的好方法,例如癌症指標、基因檢測等,進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
2020-01-14 新聞.食安拉警報
LADYS CHOICE三明治抹醬防腐劑超標 全數退運銷毀
食藥署公布邊境查驗結果,共計20件產品不合格,其中自菲律賓進口聯合利華旗下的LADYS CHOICE三明治抹醬共一千多公斤,被驗出防腐劑超標,皆已全數退運或銷毀。依據我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苯甲酸和己二烯酸用量皆為每公斤可使用一公克以下,且混合使用防腐劑時,每一種防腐劑使用量除以用量標準的總和不得大於1。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依現行檢驗方法可驗出12種防腐劑,本次由菲律賓進口的LADYS CHOICE三明治抹醬共兩批,各528公斤,都檢出防腐劑己二烯酸超標,分別為1.2 g/kg以及1.3 g/kg。另外混合使用防腐劑苯甲酸,也違反使用量除以用量標準總和不得大於1的限量標準。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防腐劑分為有機防腐劑和無機防腐劑,由於無機防腐劑毒性較大,幾乎已無使用,常見的有機防腐劑則為去水醋酸鈉、苯甲酸類、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和己二烯酸類,而對人體毒性大小為去水醋酸鈉>苯甲酸類>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己二烯酸。顏宗海表示,苯甲酸和己二烯酸的毒性都較小,苯甲酸在人體經9至15小時後可從尿液排出、己二烯酸則可在體內分解二氧化碳汗水,排出體外。但若是含量過高,則可能造成噁心、嘔吐等腸胃道不適的症狀,且因為會經過肝臟代謝,肝功能不好的民眾要特別注意。但顏宗海也說,消費者應理性看待防腐劑,長期攝入防腐劑可能造成健康的危害,尤其兒童、孕婦、肝功能不好的人等,不可食入過多的防腐劑。但防腐劑除可防止食品腐爛變質,也可以防止食物中毒。
-
2020-01-13 養生.聰明飲食
早上空腹喝豆漿營養大打折扣?跟著中醫師喝豆漿養生
【文、圖/摘自幸福文化《豆漿、豆花、豆腐食療大全》,作者王作生】常喝豆漿益處多《本草綱目》記載,豆漿「利水下氣,制諸風熱,解諸毒」。《延年秘錄》上也記載豆漿「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加氣力,補虛能食。」中醫理論認為,豆漿性平味甘,滋陰潤燥,「秋冬一碗熱豆漿,驅寒暖胃保健康」,常喝豆漿,對身體大有裨益。豆漿的功效鮮豆漿被中國營養學家推薦為防治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健康飲品。飲用鮮豆漿可防治缺鐵性貧血。豆漿對於貧血病人的調養,比牛奶作用要強。以喝熟豆漿的方式補充植物蛋白,可以使人的抗病能力增強,從而達到抗癌和保健作用。長期堅持飲用豆漿能防治氣喘病。功效1 保護心腦血管作為日常飲品, 豆漿中含有大豆皂糖苷、異黃酮、大豆低聚糖等具有顯著保健功能的保健因子。多喝鮮豆漿可預防老年癡呆症的發生,可維持正常的營養平衡,全面調節內分泌系統,降低血壓、血脂,減輕心血管負擔,增加心臟活力,優化血液循環,保護心血管,並有平補肝腎、抗癌、增強免疫力等功效,所以有科學家稱豆漿為「心血管保健液」。功效2 降低血糖糖尿病大多是由於不科學的飲食長期積累造成的,不當的飲食往往會影響鎂、磷、銅、鋅、鉻、鈷、鍺等元素的吸收,最終導致糖尿病的發生。最近國外有學者研究證實,豆類飲品具有降血糖作用,豆漿是糖尿病患者極其寶貴的食物,因為糖尿病患者攝取豆漿中的水溶性纖維,有助於控制血糖。功效3 防治高血壓豆漿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鉀、鎂,是有力的抗鹽鈉物質。如果體內能適當控制鈉的數量,便能防治高血壓。功效4 防治癌症豆漿中所含的蛋白質和硒、鉬等都有很強的抑癌和治癌能力,尤其對胃癌、腸癌、乳腺癌有特效。功效5 養顏美膚科學研究認為,女性青春的流逝與雌激素的減少密切相關。鮮豆漿除了含有植物雌激素以外,還含有大豆蛋白、異黃酮、卵磷脂等物質,對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子宮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是一味天然的雌激素補充劑。同時,豆漿還含有一種牛奶所沒有的植物雌激素黃豆苷原,該物質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的功能。每天喝300~500毫升鮮豆漿,可明顯改善女性心態和身體素質,延緩皮膚衰老,達到養顏美容之目的。功效6 強身健體每百克豆漿含蛋白質4.5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1.5克、磷4.5克、鐵2.5克、鈣2.5克,此外,豆漿中還含有維生素、核黃素等,對增強體質大有好處。豆漿飲食指南豆漿的適用量正常成年人每天飲1 ~ 2 次, 每次250~350毫升即可;兒童每天飲200~250毫升為宜。不適宜喝豆漿的人群豆漿雖然很有營養,也不是人人都能飲用或多飲用的,比如: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均不宜食用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豆漿中含有一定的低聚糖,能引起嗝氣、腸鳴、腹脹等症狀,所以胃潰瘍的朋友儘量少喝豆漿。胃炎、腎功能衰竭等病人需要低蛋白攝取,不宜飲用豆漿。因為豆類及其製品富含蛋白質,其代謝產物會增加腎臟負擔。豆類中的草酸鹽與腎中的鈣結合,會形成結石,加重腎結石的症狀,所以腎結石的患者也不宜飲用豆漿。痛風是由嘌呤代謝障礙所導致的疾病。黃豆中含有嘌呤,黃豆磨成豆漿後,嘌呤幾乎沒有損失,所以,痛風病者不宜飲用豆漿,或者適量飲用豆漿後需減少肉類的攝入量。豆漿 VS 牛奶豆漿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日常營養飲品,其營養價值完全可以和牛奶相媲美,而養生保健價值更勝一籌,大豆皂苷、異黃酮、卵磷脂等特殊的保健因子營養價值很高,可以說,豆漿是「心腦血管保健液」。豆漿與牛奶相比,有五大優勢:1. 豆漿中含植物性保健成分,包括大豆異黃酮、大豆皂苷、大豆多糖、大豆低聚糖,以及其他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成分對於預防多種慢性疾病均有幫助。而牛奶中沒有這些成分。2. 豆漿中含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含量低,不含有膽固醇。3. 豆漿含有膳食纖維。豆漿中以可溶性纖維為主,豆渣中有大量不可溶纖維。牛奶中沒有膳食纖維。4. 豆漿熱量偏低,豆漿蛋白質和脂肪含量的比例是2:1,而牛奶中二者比例是1:1。5. 豆漿作為植物性食品,大豆的污染危險相對於動物性食品要小得多。自己打豆漿更避免了加工中的可能污染和摻假。鮮豆漿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及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素有「綠色牛乳」之稱,其營養價值與牛奶相近,蛋白質含量高達2.56%,比牛奶蛋白質含量2%還要高,並且豆漿中的蛋白為優質植物蛋白;豆漿還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鐵的含量是牛奶的25倍;豆漿中不含膽固醇與乳糖,牛奶中含有乳糖,乳糖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才能分解,進而被人體吸收,但中國多數人體內缺乏乳糖酶,這也是很多人喝牛奶會腹瀉的主要原因。另外,豆漿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皂苷、異黃酮、卵磷脂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具有降低人體膽固醇,防治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功效。牛奶裡不含抗癌物質,而豆漿含有五種抗癌物質,特別是其中的異黃酮,是預防及治療乳腺癌、直腸癌、結腸癌的重要物質。喝豆漿的誤區誤區1 早晨空腹喝豆漿建議 如果空腹喝豆漿,豆漿裡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營養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喝豆漿時最好吃些麵包、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另外,喝完豆漿後還應吃些水果,因為豆漿中含鐵量高,配以水果可以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誤區2 往豆漿裡加個雞蛋更有營養建議 因為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抑制蛋白質的消化,降低營養價值。最宜往豆漿中加白糖,加冰糖則更勝一籌。誤區3 豆漿營養豐富,人人都適宜建議 豆漿性平偏寒,因此飲後常有反胃、呃逆、腹瀉、腹脹等反應的人,以及夜間尿頻、遺精的人,均不宜飲用豆漿。另外,豆漿中的嘌呤含量高,痛風病人也不宜飲用。誤區4 豆漿只要加熱就可以飲用建議 飲用未煮熟的豆漿會中毒,因為生豆漿中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質,未煮熟就飲用不僅會難以消化,而且還會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瀉等中毒症狀。誤區5 豆漿可以用保溫瓶儲存建議 不要用保溫瓶儲存豆漿。豆漿裝在保溫瓶內,會使瓶裡的細菌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將豆漿作為養分而大量繁殖,經過3~4個小時就會讓豆漿酸敗變質。Tips泡豆安全嗎?有人擔心泡豆的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危害健康。事實上,黃麴黴是在種子類食品受潮時滋生的,它在有一定水分(而不是已經充分吸水的狀態)、同時氧氣充足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如果把食品泡在水裡,氧氣不足,黃麴黴就很難繁殖起來。所以泡豆不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如果擔心豆子在儲藏中被黃麴黴污染,應該先用清水浸泡,然後把泡豆水倒掉,再用清水沖洗幾遍,用清水打豆漿,會更為安全。
-
2020-01-11 養生.聰明飲食
還在挑食不吃蔬菜?4種難纏慢性疾病找上門
「我們家小孩好挑食喔!」王媽媽跟同事聚餐,邊用餐邊抱怨道,小孩嫌青椒有難聞的味道、秋葵口感黏黏的很噁心,吃個飯東挑西撿,挑出來不吃的菜,都比吃進肚子裡的還要多;但同時,她自己也把紅蘿蔔、洋蔥及茄子列入黑名單,整場晚宴下來,所有蔬菜動都沒動過。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已經有調查指出,挑食不只是小孩的特性,不少大人也有此壞習慣。為了提倡正確的營養攝取觀念,減少挑食或偏食引起的健康問題,衛生福利部努力推廣「天天5蔬果」,但是,一些調查也發現「天天5蔬果」對大部分人來說,仍只是口號而已。 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與高雄醫科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在515名台灣兒童和青少年當中,經常食用蔬菜或是黃豆產品的兒童,罹癌的風險較少吃蔬菜者減少一半;瑞典的一項大型研究也發現,一天吃不到5份蔬菜、水果的人,往往比較短命,尤其與每天吃5份蔬菜、水果的人相比,每天都不吃蔬菜、水果的人,壽命平均減少3年,研究期間,死亡率也增加約53%。 那麼,不受民眾青睞、被「挑」掉的青菜到底是哪些呢?根據調查指出,最討厭的蔬菜分別是苦瓜、茄子、青椒、紅蘿蔔、A菜、洋蔥、香菇、高麗菜、番茄、空心菜。其他入口網站的調查也發現,秋葵、茄子、韭菜、青椒、南瓜、紅蘿蔔、大蒜、山藥、芹菜、豌豆、芋頭、洋蔥、萵苣、番茄,都是「顧人怨」的蔬菜。 偏偏這些「顧人怨」蔬菜的營養價值都相當高,羅東博愛醫院營養師萬巧羽舉例,像是苦瓜的維生素C含量豐富,有益於調節體內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青椒是蔬菜中含維生素A、K最多,且富含鐵質,有助於造血;紅蘿蔔則有含量很高的纖維素及硒元素,並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同時也含鈣、磷、鐵、鉀、鈉、菸鹼酸及草酸等礦物質,因此,在日本有「小人參」之稱。 為什麼這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不受青睞呢?原因之一,就是有些蔬菜的味道「怪怪」的。例如青椒獨特的苦澀味、苦瓜的苦味、茄子軟趴趴的口感、胡蘿蔔的怪味,山藥、秋葵黏黏稠稠的、番茄的酸味、大蒜、洋蔥的嗆辣等,這些味道都相當不討喜。 萬巧羽認為,長期攝取這種沒有蔬果的飲食,對健康無益,因為她在臨床上看到許多人因為挑食、不愛吃蔬菜,而罹患慢性疾病,長期與藥為伍。以下是不良飲食習慣下,較常見的慢性疾病:1、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是因為少吃蔬菜,多攝取肉類或高熱量餐點,造成肥胖問題,進而引發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又稱為「胰島素阻抗症候群」,是個牽涉多方面代謝異常的症候群,一旦罹患代謝症候群,未來容易罹患包括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 2、糖尿病是個愈來愈兇猛的文明病,此病是因不當的生活及飲食習慣的而引發。近來飲食西化,蔬果攝取不足,因此,第二型糖尿病的罹病率,有愈來愈高的趨勢,且罹病年輕化也愈來愈明顯。 3、高血脂高血脂症有隱形殺手之稱,當飲食不當,引起體內的膽固醇過多時,會積聚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漸漸硬化、狹窄,且長時間無聲無息,沒有任何症狀,但血管壁上粥狀硬化的程度,會愈來愈嚴重,最後將造成血管梗塞。因此,「顧人怨」蔬菜中的茄子、秋葵,可降低膽固醇,應該多吃。 4、高血壓高血壓是種很常見的慢性疾病,65歲以上國人罹患高血壓的比例高達1∕2,相當驚人。高血壓會引起許多併發症,像是腦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等。令人討厭的苦瓜,含豐富的鉀、維生素C、葉酸,維生素A、B1、B2、鐵、鈣、磷,也含有膳食纖維和高量的維生素C,可以和體內的自由基結合,具有抗氧化作用,尤其所含的鉀,可有效降低血壓。 延伸閱讀: 蔬菜要先洗還先切? 營養師告訴你如何處理營養不打折 吃蔬果最怕農藥殘留! 這5種清洗方式只會愈洗愈毒 
-
2020-01-11 科別.心臟血管
走五百公尺休息5次被妻笑 中年男血管已幾近塞爆
彰化縣48歲科技男林先生日前帶妻兒到木柵動物園玩,走短短500公尺都因太喘,休息了五次才走到,還被老婆笑「肉腳」,原本還不以為意的他,在同事建議下到秀傳做檢查,才發現冠狀動脈左主幹血管幾乎快完全阻塞,緊急安排心導管手術裝支架治療,才免於發生憾事。林先生說,以往他健康狀況並無異狀,但日前和家人去動物園,竟走到喘不過氣,還頻冒冷汗,回家後因覺得症狀有緩解,就沒太在意,由於他是在隸屬秀傳醫療體系的翔生資訊公司上班,同事建議他說還是應到醫院檢查,才讓他及時發現事態嚴重。秀傳醫院心臟科主任沈道永說,林先生進行秀傳醫院最新引進的「寶石全景電腦斷層」檢查,結果他的冠狀動脈左主幹血管已阻塞近95%,幸好及時發現,否則隨時都可能心肌梗塞危及生命。林先生先前服務的公司應酬多、作息較不正常,他有輕微高血壓,但做了詳細檢查後,才發現他血脂也高。沈道永說,心肌梗塞常見症狀有胸悶、胸痛、冒冷汗、心悸、頭暈、喘,民眾若有這些症狀,或是有噁心、手麻、背痛、呼吸不順等症狀就應提高警覺,尤其是三高病人若有這些症狀最好能應做詳細檢查。秀傳放射科主任陳泰逸說,最新的寶石全景電腦斷層,在一次心跳0.28秒的時間即可完成全部心臟血管的攝影掃描,而且可降低82%的輻射劑量,並有超高解析度0.23mm,末梢血管清晰可見。沈主任說,尤其最近天氣變化大,溫差大更容易造成血管痙攣、斑塊剝落而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提醒高風險族群更要注意保暖,心肌梗塞常是一瞬間就發生,可能毀了一個美滿的家庭,不可輕忽。
-
2020-01-09 癌症.其他癌症
早期鼻咽癌做放療 五年存活率80%以上
一名中年男性長年吸菸,去年洗澡時發現右頸部有一腫塊,合併鼻涕血絲,醫師確診鼻咽癌第四期。所幸經適當前導性化學治療,及後續合併化放療等療程,才讓腫瘤獲控制未擴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連銘渝指出,患者到院時安排鼻咽內視鏡及鼻咽切片檢查,再接受頭頸部之磁振造影檢查及全身正子攝影後,確診為鼻咽癌,當下全家人都難以置信。其實鼻咽癌是亞洲人特有的癌症,如韓國男星金宇彬、馬來西亞羽球世界球王李宗偉等,都是鼻咽癌患者。根據台灣國內最新統計,每年約有1600人左右發病,鼻咽癌佔男性癌症發生率之第12位,一般而言,男女比例約3比1。他說,鼻咽癌好發年齡為40至50歲,甚至有2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發生原因是多重原因構成,如家族病史包括遺傳因子、病毒感染、環境因素如小時候常食用醃漬食物或鹹魚、抽菸或工作環境之空氣汙染長期刺激等有關。不過,鼻咽癌細胞對放射線治療反應良好,屬早期的第一、二期5年存活率80%以上,而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或後遺症,也隨放射線治療儀器及技術的進步而明顯減少。台灣癌症登記報告中,新診斷的鼻咽癌病例中,有60%以上就已是第三、四期,但針對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同時合併化學治療,不但可增加存活率,也可降低如肝、肺、骨骼等遠端轉移的機率。連銘渝也分享最新大型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適當的前導性化學治療搭配後續同步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復發率,三年存活率高達九成。雖然有血球降低及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但症狀大多屬於可控制的範圍,八成以上的患者都能完成前導性化學治療療程。他提醒,除了少數病人在初期就發現遠端轉移,使病情較難控制外,鼻咽癌已非不可治癒的絕症。即使是局部晚期的患者,經過正規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後,病人多數不但腫瘤病情能受到控制,甚至可以恢復原有的正常作息及工作。不過治療後少數病人仍有可能復發,故5年內仍不可掉以輕心,務必定期回診追蹤。
-
2020-01-08 新聞.用藥停看聽
吃避孕藥可以豐胸?食藥署提醒可能會引發血栓風險
許多女性想要擁有豐滿圓潤的胸型,而去做豐胸手術,或是到處探聽豐胸秘方,舉凡青木瓜燉排骨、喝豆漿等,甚至有傳言「吃避孕藥」可以豐胸。但是食藥署提醒,口服避孕藥可能會引發血栓風險,使用前須經醫生診斷確認,才可開立處方。食藥署在「闢謠專區」提到,月經周期,因為雌激素及黃體素濃度發生變化,會使乳房感到充血,可能導致乳房組織發生變化。由於許多避孕藥含有相同的激素,在開始服用時可以刺激乳房,因此讓人有豐胸的錯覺。但是,胸部尺寸的增加通常有限,且服用避孕藥後的幾個月後,乳房就會恢復到原來的尺寸。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則表示,乳房腫脹是避孕藥的副作用而非功效,常見的副作用還有噁心、嘔吐感、頭痛、血壓升高等,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郭安妮也表示,避孕藥除了有避孕的效果,臨床上通常也會用來調整經期,像是多囊性卵巢、慢性不排卵的女性,便可透過避孕藥讓月經變得較為規律。但是食藥署提醒,有血栓風險,體重過重、肝腎功能不佳、有血栓及中風病史、偏頭痛、糖尿病、超過 35 歲且有吸煙習慣、凝血因子異常、懷孕中及哺餵母乳中的婦女不建議使用,口服避孕藥在我國是被列為處方藥管理,使用前須經醫生診斷確認,開立處方。
-
2020-01-08 養生.保健食品瘋
累了就吃B群?切記4補充要點才能起作用
走進藥妝店一看,架上更是琳琅滿目的維生素B群保健食品,不只台灣,連到了美國、日本旅遊,也常是親友託買代購的熱門名單;一般認為B群是水溶性維生素,就算多吃了,也可藉由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大部分人的使用觀念都是「沒病補身、吃安心的」;也就是上述的多種原因,造成B群一直是國人心目中必買必吃的暢銷保養品,但到底維生素B群是不是厲害的神藥,要怎麼吃、怎麼補呢? 1、搭配規律作息和適當飲食維生素B群是協助酵素代謝營養素的輔酶,是催化的角色,本身沒辦法供應能量,因此,假如身體缺乏均衡的營養素,不好好吃飯,單靠補充B群想要抗疲勞還是無法作用的。 2、適量補充為原則所謂的適量,就是包括從日常食物攝取的和額外補充攝取的量合計起來,符合每日營養素的建議攝取量就行了,補充太多,身體會自動排出體外,並沒有好處。市售的B群健康保健品,舉凡藥丸錠狀、液體或機能飲料,樣式繁多,有的還含有賦形劑或添加物,在選購上必須研究清楚外包裝的成分說明標籤,看看純度和劑量到底是多少。善用最新的膠囊錠狀食品的營養標示規定,可以清楚檢查每一份量是幾顆以及每一份量所含營養素的種類及其含量,和其占每日建議攝取量基準值的百分比,這樣就可以輕鬆掌握「適量」補充的關鍵。 3、攝取整體B群,比單一吃效果好B群有協同作用,建議同時攝取適當比例,一起補充效果佳。若很清楚飲食需求狀況,比如素食者和老年人缺乏維生素B12或孕婦的葉酸特別補充,可以在醫師指導之下選擇單劑維生素做補充;一般若是飲食不均、攝取不足,或因壓力大或常喝酒需要補充B群者,建議可以整個B群一起均衡補充,要比單一個別攝取效果更好。 4、吃過量會有副作用一般來說,維生素B群攝取過量的副作用雖然不大,但並不表示完全沒有副作用,過量攝取維生素B2,有人會有暫時性的皮膚癢、灼熱感及抽痛;菸鹼素過量,有人會有頭痛、腸道痙攣、噁心、腹瀉、皮膚癢、臉部潮紅等副作用;過量的維生素B6,可能出現神經系統障礙和失眠的情形。 延伸閱讀: 常嗜睡、提不起勁是身體正在老化? 你可能得了慢性疲勞 疲勞痠痛只能靠B群? 3類天然食物也能幫你找回活力
-
2020-01-08 醫療.消化系統
病毒性腸胃炎攀升 專家籲做這些事防諾羅感染
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台中市腹瀉急診就診人次,已連4周呈上升趨勢,病毒性腸胃炎進入流行期;衛生局提醒,春節將近,團圓聚餐進食前、如廁後,都應以肥皂勤洗手,出現嘔吐或腹瀉等症狀應盡速就醫,並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衛生局表示,病毒性腸胃炎流行期為每年11月到隔年3月,以諾羅病毒感染為主,常透過被病毒汙染的食物、水或與病人密切接觸、吸入嘔吐物與排泄物感染,症狀為嘔吐、腹瀉,伴隨頭痛、腹痛、噁心、發燒與肌肉痠痛等,通常持續24至48小時。衛生局已發文要求旅宿及餐飲業者落實廚房、廁所等公共空間環境清潔與消毒,並提供充足洗手設備、留意工作人員衛生與健康情形,有不適症狀盡速就醫、暫停工作,症狀解除至少超過48小時再上班。衛生局長曾梓展說,預防諾羅病毒感染是保持手部衛生,應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5步驟;使用來源安全的食材,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貝類等水產品),用公筷母匙,避免與他人共食。
-
2020-01-07 新聞.健康知識+
開完刀肚子痛…術後併發症「沾粘」怎形成?如何預防?
相信很多人曾聽說,肚子開刀後的患者偶爾會肚子痛,吃什麼吐什麼,甚至要送醫院,被插上鼻胃管。原來,這可能就是發生術後腸沾黏。沾黏可以發生在身體各處,最常見是發生在腹部與骨盆腔手術之後。動過腹腔與骨盆腔手術的患者中,大多數人會有腹腔、骨盆腔沾黏,幾乎可說是人人中獎,發生率極高!那究竟「沾黏」是怎麼樣一回事呢?我們腹腔、骨盆腔內的臟器表面是相當光滑,沾黏產生時這些原本光滑、不相連的臟器表面,被條狀、成束的疤痕組織連結在一起,像是圖片裡兩段小腸被沾黏相連在一起這樣。 為什麼會造成沾黏呢?這是我們身體對組織創傷的自然反應,也就是在手術後,身體啟動了自我修復的能力,在修復的過程中若把附近的組織都連結在一起,而就產生了「沾黏」!沾黏造成的症狀可能延續幾個月到多年之後。 凡是接受過腹部手術,不管是曾經經歷闌尾炎破裂、腸穿孔、腸道切除等相關手術,醫師都需要用紗布、手套、縫線等觸碰體內的器官與組織,種種因素都會促使身體誘發發炎反應,約在手術後3小時內,傷口進入修復癒合過程,可能把附近不同的組織或器官包在一起,進而形成沾黏。每個人體質狀況不同,沾黏發生程度也不相同。 接受過腹部手術的患者,腸子大多有一定程度的沾粘。部分患者即使有腹部沾黏也不曾有症狀,但有不少患者會在術後運動、伸展、呼吸時感到腹部疼痛,可能就是沾黏所引起的。而沾黏後引起的影響中,最惡名昭彰的不外乎是腸道阻塞了。想想看,原本活動自如的腸子若被沾黏掐住,就會讓腸道蠕動受阻,等於是勒住了腸子,腸子內的腸液、食糜無法往下送,僅能積存於前端腸子,尤其在進食時,患者會感到腸胃絞痛,脹痛脹氣或噁心、嘔吐。當沾黏愈嚴重,或腸道阻塞後脹大狀況難以回復,嚴重可能會影響血流,失去血流供應的腸子逐步壞死,最後演變成腹膜炎,需要緊急開刀處理,將沾黏在一起的腸子分開,並切除壞黑腫脹的腸子! 骨盆腔沾黏可能會影響女性的生殖。當骨盆腔因為曾經的婦科手術而產生沾黏後,這些不正常的纖維組織會改變器官的正常位置,可能改變生殖器官的型態,就像上圖呈現的「綁手綁腳」的狀況。如此一來,卵巢釋放卵子之後,難以順利地通過輸卵管,前進到子宮。因此,可能導致女性不孕。「有辦法預防手術造成的沾黏問題嗎?」既然沾黏源自於身體自然的修復反應,想要「防沾黏」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一是減少手術對身體的侵襲性,二是採用物理性隔絕。狀況許可時,醫師會盡量減少手術時間,並在手術中保持組織濕潤度,來降低組織在術後的發炎反應。至於所謂的物理性隔絕,是指在器官與器官之間,或器官與腹膜之間以防沾黏產品隔開,減少纖維組織的形成。防沾黏產品會存在體內數日至數周,之後漸漸被身體吸收。在手術前可以與醫師詳細討論手術範圍、術式,了解使用防沾黏產品有沒有幫助。防沾黏產品能暫時隔開器官與腹膜,減少身體在修復過程中形成纖維組織把器官黏在一塊兒的狀況。倘若能減少腹腔手術及骨盆腔手術的術後沾黏,就可能降低沾黏併發症的發生,以及因沾黏而再次開刀的機會。原文:什麼是沾黏?搜尋附近的診所:外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1-07 科別.消化系統
痛到連屁都放不出來! 這4種狀況最容易讓腸子打結
高齡80歲的趙伯伯已連續多天腹脹,連排便和放屁都有困難,家人緊急送醫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竟嚴重扭轉,若不緊急處理,恐因腸子破掉致死,經緊急以大腸內視鏡將扭轉的腸子反轉,鼓脹大腸順利排氣後,再手術切除部分乙狀結腸,避免腸扭轉狀況復發,後續追蹤復原狀況良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表示,腸扭轉雖然發生率不高,然而一旦發生,透過X光影像確診,乙狀結腸扭轉呈「咖啡豆」狀,必須立刻處置,萬一患者在家硬撐,或者輕忽症狀延誤治療,都可能因腸壁壞死導致腸穿孔,引發嚴重腹膜炎而危及性命。 然而,腸扭轉好發於老年人及嬰幼兒、長期臥床、或長期服用藥物導致大腸蠕動變慢,皆容易發生扭轉。此時腸子中的空氣和內容物無法通過阻塞處,近端腸子會不斷脹大,出現腹脹、無法排便和放屁、甚至出現打嗝、噁心及嘔吐等症狀。 由於腸扭轉為腹部急症,一旦確診須立即治療。在大腸沒有壞死的情況下,通常會先以大腸內視鏡將扭結處打開,將腸子成功復位,並置留肛管於大腸內後,住院約數天觀察是否有復發跡象。 林敬淳強調,發生過腸扭轉的患者,日後復發的機率高達40%-90%,千萬不可輕忽,通常會建議患者進一步接受預防性手術治療,切除過長的乙狀結腸以避免復發;最重要的是,若有任何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建議至醫療院所尋求協助。 延伸閱讀: 防大腸息肉變成癌 7個習慣現在做還來得及 癌症指數高就是罹癌了? 先別嚇自己!醫師解釋給你聽 
-
2020-01-04 新聞.健康知識+
還在猶豫打不打流感疫苗? 3Q&A解決你的不安
2019年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延遲公布北半球疫苗選株決定,我國的流感疫苗自以往10月起開打,延至今年11月15日,但仍有民眾對接種流感疫苗感到不安。 為此,食藥署特地邀請義大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昱彰,在《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解答大家對於流感疫苗的疑問: 1、流感疫苗到底安不安全?流感疫苗因原料屬於生物來源,複雜度高,生產批次間具差異性,屬於高風險生物藥品,上市前需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經檢驗合格後才可取得許可證;上市後,食藥署亦嚴格把關每一批疫苗的品質和安全。疫苗進入市場前,必經溫度控管及逐批檢驗2道關卡,於儲存及運輸過程,保持在4℃左右,只要溫度超過設定範圍,整批疫苗就會被銷毀或退運,而且每批疫苗皆需通過11種檢驗項目,只要有一項不符合規定,整批疫苗亦會被銷毀,唯有通過層層把關,通通符合規定,才能提供給民眾使用。 2、擔心接種流感疫苗後的副作用疫苗與其他任何藥品一樣有可能造成副作用,包括接種後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及紅腫,少數的人則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及紅疹等,ㄧ般會在發生後1-2天內會自然恢復。如果出現未預期嚴重不良反應或是症狀遲遲未改善等,請及早就醫治療。 3、聽說接種流感疫苗後反而得流感?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絕不會讓接種疫苗的人因此得了流感。陳昱彰醫師說明,接種流感疫苗除了降低流感罹患率,萬一還是被傳染得了流感,也能降低嚴重性。至於民眾覺得接種疫苗後反而易得流感,可能與醫療院所本來就是高傳染區域有關,所以到醫院診所一定要記得戴口罩。 最後,陳昱彰提醒,接種流感疫苗雖可以降低罹患率,卻無法完全杜絕。當你施打疫苗後,周遭的人並未施打,萬一周邊的人都罹患流感時,你也難以倖免,唯有越多人接種疫苗,形成群體防護效應,才能提高流感疫苗保護功效。 延伸閱讀: 「這個病毒」最愛湊熱鬧! 歲末年終狂歡小心它正蠢蠢欲動 流感疫苗開打! 3情形應評估後再接種 
-
2020-01-02 養生.聰明飲食
去除農藥、毒素…營養師:3種蔬菜汆燙後吃的更健康
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說,每天每人吃蔬菜的量要在300g~500g的範圍內, 相比於普通蔬菜而言, 深綠色的蔬菜每天要吃一半左右,可給人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植物化學成分、膳食纖維等等。在冬天我們吃點菠菜、油菜、奶白菜等等,還能幫助人們預防便秘、延緩衰老,其中的膳食纖維,適量攝入還有利於預防結直腸癌。但大家在做深綠色蔬菜時,尤其是以下這幾種蔬菜,都需要汆燙, 吃起來會更健康。首先在吃菠菜之前,我們要做汆燙的處理,菠菜裡面含有大量的草酸,尤其是對於有結石、痛風的患者。如果把菠菜直接炒,如大火炒菠菜、菠菜炒雞蛋等等,裡面的草酸沒有祛除,還可能影響體內小結石、尿酸的排出。雖然草酸這種成分沒有毒,但對於特殊人群來說,吃之前最好做汆燙的處理。在草酸的性質上,草酸有溶於水的特點,經過汆燙後的菠菜,一是容易縮短炒菜的時間,二是還可以去掉裡面大量草酸,對病情有益。並且,汆燙後的草酸, 直接用來涼拌,加入適量的花生米、粉絲,做成一盤果仁菠菜,是非常健康的,營養流失程度也會大大減少,更適合絕大多數人食用。其次,黃花菜(金針花),黃花菜是非常美味的蔬菜,不光是顏色漂亮,還能促進食慾。大家要當心的是, 在吃這種蔬菜之前,最好做汆燙的處理。如果是新鮮的黃花菜,裡面可是自帶毒素,其中秋水仙素容易刺激一個人的消化道、中樞神經,隨後會讓人出現中毒反應,如噁心嘔吐,影響肝臟、腎臟的健康。而化解這種物質的毒素辦法,就非常簡單。大家買回來的新鮮黃花菜,裡面有秋水仙鹼的成分,但通過汆燙的處理,可以把這種毒素慢慢分解掉,同時還具有去掉農藥殘留的作用,我們吃起來也會更安全健康。最後,還可以汆燙的是花椰菜。它們汆燙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幫助我們祛除裡面的灰塵、農藥殘留的物質,如果只是靠我們簡單的清洗是無法徹底處理乾淨的。對於覺得它們烹飪起來比較麻煩的人群,只需用幾分鐘的汆燙,還可以縮短最後烹飪的時間,保留它們的口感跟營養,是更適合的做法。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2-31 新聞.健康知識+
你最好也別做!空服員告訴你搭飛機不會做的5件事
不管你乘坐過多少次飛機,都不及空服員那麼多。因此,空服員知道在飛行期間做哪些事情來保持健康、充份休息和心情偷快,以及如何成為一個體諒別人的旅客。如果你坐飛機時有以下任何一種行為,應考慮改變:1. 老是坐在座位上阿聯酋航空的乘務員蘿倫‧吉爾福伊(Lauren Guilfoyle)說:「安全帶標誌燈關掉後,要起身走遍整個機艙,使腿部血液流通。」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說,在長時間飛行中,缺乏運動會增加羅患深部靜脈栓塞(DVT)的風險,但只需站起來走動就可降低這種風險。2. 鬆開安全帶睡覺國內航班的空姐蘇珊說,她和同事都不會「在安全帶鬆開的情況下入睡」,因為沒有人知道飛機何時遇到亂流或其他意外事件,所以在小睡時最好綁上安全帶。3. 喝咖啡或熱茶化名麗貝卡(Rebecca)的國際乘務員說,你可能不會看見乘務員在飛機上喝咖啡或茶,無論他們多麼疲倦。她解釋說:「我們不知道飛機上的過濾系統是否良好或是否曾清潔過,我不知道用來煮咖啡和茶的熱水是否乾淨。」4. 赤腳在機艙行走雖然每架飛機的機艙在起飛前都清潔過,但細菌仍會殘留在地板上。吉爾福伊說,這是空姐永遠不會赤腳在機艙行走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這不是唯一的原因:「有時眼鏡掉下來摔破了,或最年幼的旅客丟下麵包屑,所以地板上可能有尖銳物體和食物。」5. 把擦鼻涕的紙巾放入座椅靠背的口袋麗貝卡說,在飛行途中打噴嚏沒有問題,航空專業人士也會碰上,不過乘務員絕對不會把用過的紙巾塞入座椅靠背的口袋裡,否則他們就不得不在著陸後清理一堆濕淋淋、令人噁心的骯髒紙巾。
-
2019-12-31 科別.消化系統
老翁腹脹腸扭轉險穿孔 狀況解除慶幸終於能排氣
一名80老翁連續多天腹脹,連排便和放屁都有困難,送醫檢查發現他的乙狀結腸嚴重扭轉,若不緊急處理,恐因腸子破掉致死,經緊急以大腸內視鏡將扭轉的腸子反轉,鼓脹大腸順利排氣後,再手術切除部分乙狀結腸,避免腸扭轉狀況復發,所幸後續復原良好。老翁這才欣慰地笑說,「能放屁也是一種幸福!」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敬淳指出,腸扭轉雖然發生率不高,然而一旦發生,透過X光影像確診,乙狀結腸扭轉呈「咖啡豆」狀,必須立刻處置,萬一患者在家硬撐,或者輕忽症狀延誤治療,都可能因腸壁壞死導致腸穿孔,引發嚴重腹膜炎而危及性命。他說,腸扭轉好發於老年人及嬰幼兒、長期臥床、或長期服用藥物導致大腸蠕動變慢,此時腸子中的空氣和內容物無法通過阻塞處,近端腸子會不斷脹大,出現腹脹、無法排便和放屁、甚至出現打嗝、噁心及嘔吐等症狀。腸扭轉為腹部急症,一旦確診須立即治療。在大腸沒有壞死的情況下,通常會先以大腸內視鏡將扭結處打開,將腸子成功復位,並置留肛管於大腸內後,住院約數天觀察是否有復發跡象。林敬淳強調,發生過腸扭轉的患者,日後復發的機率高達40到90%,千萬不可輕忽,通常會建議患者進一步接受預防性手術治療,切除過長的乙狀結腸以避免復發;林敬淳也提醒民眾,若有任何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建議至醫療院所尋求協助。
-
2019-12-28 新聞.科普好健康
吃甜食怕胖?咖啡因或許是減肥藥以外的救星
高脂肪、高糖飲食是很多人減肥道路上的“絆腳石”。近日,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在一項對老鼠的研究中發現,咖啡因可通過減少脂肪細胞中脂質的儲存,限制體重增加和膽固醇的產生,抵消掉高脂肪、高糖飲食帶來的某些健康風險。該研究最近發表在《功能性食品雜誌》上。科學家發現,食用從馬黛茶中提取的咖啡因的老鼠比攝入不含咖啡因的馬黛茶的老鼠,體重減輕了16%,體內脂肪減少了22%。合成咖啡因的效果與之相似。 咖啡因是一種天然興奮劑,我們經常喝的咖啡和茶,以及巧克力中都含有咖啡因。拉丁美洲東南部較為常見的馬黛茶是咖啡因的較好來源之一。研究稱,每份馬黛茶中咖啡因的含量為65毫克—130毫克,而一杯沖泡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為30毫克—300毫克。在四周的時間裡,研究中老鼠的飲食中含有40%的脂肪,45%的碳水化合物和15%的蛋白質。此外,他們還攝入了從馬黛茶中提取的咖啡因,其攝入量相當於每天喝四杯咖啡的人的攝入量。四周過後,不同組別的老鼠去脂體重的百分比顯著不同。從馬黛茶,咖啡或合成咖啡因中攝入咖啡因的老鼠,體內脂肪的蓄積量少於其他組。包括這項研究在內的大量研究表明,馬黛茶除了提供與酚類化合物,維生素和類黃酮有關的其他有益健康的作用外,還可以幫助對抗肥胖。“馬黛茶和咖啡因可以被認為是抗肥胖藥,這項研究可以擴大到人類,以了解馬黛茶和咖啡因在預防超重和肥胖以及與這些疾病有關的後續代謝異常上,作為潛在策略的作用。”該研究的合著者,伊利諾伊大學營養科學部主任Elvira Gonzalez de Mejia說。根據這項研究,在老鼠中,脂肪細胞中脂質的蓄積與體重增加和脂肪增加顯著相關。為了確定作用機理,科學家進行了細胞培養研究,將老鼠的脂肪細胞暴露於合成咖啡因、咖啡或馬黛咖啡因提取物中。他們發現,無論咖啡因來自哪裡,都會使脂肪細胞中脂質的蓄積減少20%-41%。科學家還追蹤了與肥胖和脂質代謝相關的幾種基因的表達。研究人員發現,無論何種來源的咖啡因,均會導致脂肪酸合酶(Fasn)和脂蛋白脂肪酶(Lpl)的表達水平顯著下降。在食用馬黛茶咖啡因的老鼠中,Fasn在脂肪組織中的表達降低了39%,在肝臟中的表達降低了37%。肝臟中Fasn和其他兩個基因的降低,也會導致肝臟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降低。“咖啡因的攝入減輕了高脂,高蔗糖飲食對人體器官的負面影響,這是因為脂肪組織和肝臟中某些脂肪酶的調節所致。Fasn和Lpl的下降導致脂肪組織中甘油三酸酯的合成和蓄積降低。”de Mejia說。需要注意的是,過量攝入咖啡因也有負面作用。《咖啡與健康的相關科學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指出,過量攝入咖啡因可能會增加骨質疏鬆的危險。此外,部分對咖啡因敏感的人可能會出現心跳加速、噁心、頭暈等不適感,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頻次及飲用量。《共識》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不超過210毫克—400毫克咖啡因(大約相當於3杯—5杯,每杯150ml)。孕婦不建議飲用咖啡,如果飲用,每日不超過兩杯;兒童及青少年應當控制咖啡因攝入,包括咖啡、茶及其他含咖啡因飲料。本文摘自《搜狐健康》
-
2019-12-28 新聞.健康知識+
舒服泡湯有撇步 這3大禁忌別誤犯
 冷風吹起的12月,又到了適合泡湯的季節,在寒風刺骨的冬天將身體泡進熱騰騰的溫泉裡無非是一大享受,但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洪育忠提醒,千萬別犯了這幾個常見的錯誤泡湯觀念。禁忌1:吃飽泡湯或空腹泡湯吃飽喝足後,消化系統開始工作,需要大量的血液在胃部運轉,但若剛用餐完就泡湯,反倒讓血液由體內流向體表,易引起消化機能障礙。而飢餓空腹時身體呈現疲勞狀態,此時泡湯也易引起虛脫噁心,因此並不適合,最好的時機是飯後歇息30至60分鐘以上再去泡湯。禁忌2:泡湯時小酌1杯電視劇裡常出現泡湯時小酌一杯的畫面,身心放鬆的情景令人嚮往,但其實酒後泡湯可能因溫度過高,對心臟造成過重負荷,引發頭暈、站不穩導致意外,嚴重者可能會引發腦溢血,建議等酒醒後再去泡湯為佳,中間最好隔2小時以上。禁忌3:身體疲憊靠泡湯紓解想靠泡湯緩解疲勞,但身體太過疲累時,肌肉會得不到所需的血液排除肌肉中的老舊廢棄物,最好稍作休息,待體力回復後再泡溫泉。特別是因劇烈運動而身體疲勞的人,千萬不要在運動完後馬上泡湯,容易引起休克現象,建議間隔半小時。另外,洪育忠提醒,時常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泡湯暈倒送醫之情形,因泡湯太久容易造成血管擴張、血壓降低,甚至有抽筋痙攣現象,因此高血壓患者及長者泡湯每次不宜超過5分鐘;泡湯後也不可太快起身,在泡湯前後都應補充足夠水分,避免水分流失過多,造成頭昏及暈倒。若對身體有疑慮者,建議做詳盡的頸動脈超音波、心臟超音波,和心血管系統檢查。(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天冷泡湯正是時候! 但7種情況還是先打消念頭吧 腳暖身就暖! 泡腳放鬆助眠前 你該注意的7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