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唐氏症
共找到
42
筆 文章
-
-
2024-06-15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牙醫師黃明裕全心投入特殊牙科,唐寶寶愛子是小助手
「如果不是我兒子,我現在肯定在做醫美、植牙,行醫之路大概就變成為錢而生吧!」62歲的黃明裕一提到兒子,臉上就堆滿笑容。顧兒子 獲得比付出多「兒子像是我的大玩偶。」黃明裕說,當時醫師告知兒子是唐寶寶時,內心晴天霹靂,一度難以接受,但很快地,他與也是醫師的太太都接受了這個事實。問他:「有沒有想要逃?」他回說:「沒有,這念頭一刻都沒有過。」照顧兒子到現在,從兒子身上獲得的比他付出的更多。無論是偏鄉、無電梯公寓,只要是有治療牙齒的需求,就會有黃明裕的身影。「沒想過自己會投入特殊牙科」,30年前,兒子滿月接種預防針時,協助注射的醫師隱晦地說,你家寶貝有點怪怪的,雖然那位醫師沒有明說,他和太太卻已馬上察覺,帶著兒子到醫院檢查,竟是唐氏症寶寶。「當下真的是晴天霹靂!」黃明裕說,有段時間他沒辦法接受,後續還與太太力拚第二胎,全台做不孕生殖的醫院都找遍,最後苦無結果。這一切冥冥之中皆有注定,還好沒有生第二胎,否則對老二來說,將會背負著龐大的壓力。看診特殊童 改變職涯當初黃明裕開始投入特殊牙醫,其實與兒子的國小導師有關,她是兒子的啟蒙導師,讓孩子知道自己比想像中的還能做得更多,一般班級學生到校得馬上做清潔打掃,或在早自習時考試,兒子的導師則是要他們全班先跑操場,訓練體力後再做打掃工作,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更健康強壯。也因為班上許多孩子也是特殊童,導師知道他是牙醫師,就委託他幫忙看診。在投入特殊牙醫的過程中,黃明裕看到非常多獨老,明明有子女,卻沒人陪伴與照顧。但「不管我去哪邊,兒子都黏在身旁,全家人因為他,感情變得更好。」他會傾聽兒子的想法,也向兒子傾吐心聲,別人的孩子結婚另組家庭,他則是告訴兒子「爸爸會照顧你一輩子」,誓言要像聖經中的摩西一樣活到120歲,這樣就能照顧兒子到他90歲。赴日進修 學安撫技巧過去對於特殊牙科治療毫無所悉,黃明裕說,「我就用看一般人的看診方法治療他們」,但特殊兒比一般孩子更敏感,對於聲音、不熟的器械感到害怕,嘴巴緊閉不開,最後他用最直覺的方法強行扳開治療,但後來發現這是錯的,反而更加深孩子對治療的恐懼。隨著對特殊牙科的接觸愈來愈多,但台灣有所不足,於是黃明裕遠赴日本進修,無論是學習麻醉技巧,還是安撫特殊需求者的治療方式,從中獲得許多。回台後,積極將學到的技術分享給更多醫師,其實台灣的特殊需求患者,根本沒辦法出門,連要看診都有困難,他開始走進患者的家中治療後,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是醫療照顧不到的對象」。拚健身 要陪兒一輩子黃明裕自費購買居家牙科設備與醫材,滿滿兩大箱儀器,重達42公斤,如果要出動居家醫療,每次至少看3位患者,台北市最麻煩的就是「沒電梯的老公寓」,通常7樓以上都會有電梯,但6樓以下的無電梯公寓占大宗,雖然會帶著護理人員一起出動,但42公斤的器材都是他一個人搬,好幾次都要爬5到6層樓。現在兒子黃于軒則成為他到各地義診或居家看診時的最佳幫手。「好在平常有在健身,否則每次出動到府,恐怕沒辦法幫患者治療。」黃明裕指出,他致力於健身,背後最大的原因,還是為了兒子,他許下活到120歲的願望,就得好好養生。黃明裕說,兒子是相當貼心的孩子,6月6日是兒子的生日,他早在生日前,就開始在臉書上一直許願,身為老爸會依循孩子的願望,逐一替他實現。與兒子的互動與相處,是他這輩子最重要的寶物,一定是上天特別為他準備的,他不僅享受其中,也樂在其中。黃明裕小檔案陽光牙醫診所院長照顧對象:兒子黃于軒罹患疾病:唐氏症發病時間:1994年出生,現在30歲治療:早療陪病心得:兒子是永遠的寶貝也是寶物,從兒子身上獲得的,遠比自己付出的更多。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8 醫療.婦產科
國內女性平均生育年齡接近「高齡產婦」,哪些產前遺傳檢查必須要做?
現代人普遍晚婚、晚育,依據內政部111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4歲,而35歲以上更超過3成。生育年齡升高,也提高染色體異常機率,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吳子綺表示,準父母對滿滿的產檢項目感到不知所措,常詢問:「我們夫妻都沒什麼疾病,還需要做基因檢查嗎?」高齡產婦的定義是什麼?需要注意那些問題?高齡產婦是指生產時年滿35歲的婦女,應重視定期產檢,並接受絨毛膜穿刺、羊膜穿刺。高齡懷孕可能面臨較高的胎兒染色體異常機率,特別是唐氏症等染色體缺陷。吳子綺提到,隨著醫療技術及疾病研究的進步,現在有了更多樣的診斷和篩檢方式,評估隱性基因遺傳給下一代的風險。產前遺傳診斷檢查可以達到預防重於治療、生育保健的目的,民眾可先了解什麼是染色體和基因?常見的產前遺傳檢查項目有哪些?即早掌握狀況,確保母嬰的健康。解密遺傳的基本知識:染色體與基因人體的細胞核內有23對染色體,每一對的2條染色體分別來自父母雙方,又可分為體染色體(第1-22對)和性染色體(X或Y)。染色體是由DNA纏繞構成,DNA則是由兩股螺旋長鏈構成,長鏈上有4種鹼基(A、T、C、G),兩股長鏈之間成對牽住,就是鹼基對。基因是DNA的片段,約有3萬個遺傳基因分布在染色體上,從胎兒的成長和發育,到新陳代謝、思想性格等每一部分,都受到不同基因的控制。當這些密碼出錯時,就可能造成功能異常。一般最常聽到的染色體數量異常就是唐氏症,第21對染色體多了一條,另外常見的數量異常還有愛德華氏症(Trisomy 18)、巴陶氏症(Trisomy 13)、透納氏症(45,X)、克林菲特氏症(47,XXY)等。產前遺傳檢查有哪些?診斷性檢查和篩檢性檢查的項目有哪些?目前的產前檢查項目中,會涵蓋到基因異常疾病的檢查,又可分為診斷性檢查及篩檢性檢查,診斷性的檢查包含:絨毛膜穿刺、羊膜穿刺。絨毛膜穿刺是於妊娠10周以後,在超音波導引下抽取胎盤組織。羊膜穿刺是在妊娠16至18周左右,抽取羊水進行進行細胞培養,羊水染色體分析可以看到染色體的數量和大結構。若要看到較小片段的基因有無異常,則需要更進一步的羊水晶片分析(全基因體定量分析)。這幾項檢查因為需要用穿刺針進入腹腔,屬於侵入性檢查,可能會有破水、感染等風險。篩檢性的檢查包含了初期唐氏症篩檢、中期唐氏症篩檢、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初期和中期唐氏症篩檢,是透過媽媽的年齡、抽血數值,以及寶寶的超音波等指標,去計算胎兒的唐氏症風險。這二項檢查的準確率較低,單獨只做其中一項,準確率大約在70-85%,但沒有侵入型檢查的風險。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是在妊娠10到14周之間,抽取媽媽的血液,利用其中少量的胎兒DNA碎片,進行染色體的分析,針對不同的異常有70-99%不等的準確率。吳子綺提到:篩檢性檢查不是診斷標準,有偽陰性和偽陽性的風險,還是需要諮詢醫師,安排適合的檢查。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5-21 失智.大腦健康
擁有這種基因晚年失智風險高 研究顯示症狀可能提早10年出現
研究人員首度發現,具兩個載脂蛋白ε4等位基因(APOE4)的人(擁有此基因為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年過65歲後不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高,而且症狀可能比其他同齡患者早7到10年出現。西班牙巴塞隆納聖保羅研究所(Sant Pau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佛替亞(Juan Fortea)等人6日發表研究報告說,APOE4基因是失智風險因素,科學界已有論斷,但對天生具有不只一個,而是兩個這種基因的人,就不只是風險因素,而是「病因」。他說,約15%阿茲海默患者有兩個APOE4基因,這表示,基因本身就是病因。過去,醫學界認為基因問題,是很年輕就失智的患者才有的狀況,占所有阿茲海默病例不到1%。如今。關於APOE4基因的新發現,醫學界必須要盡快研究出治療方法。本報告的共同作者、波士頓布瑞格翰與女性醫院的史柏林(Reisa Sperling)教授說,醫師不能光給帶有APOE4基因的患者服用Leqembi;雖然Leqembi是目前為止唯一能夠稍微延緩阿茲海默症狀惡化的藥物,但對APOE4基因患者卻有危險的副作用。西班牙巴塞隆納聖保羅研究所研究員佛替亞醫師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具兩個APOE4基因的人,年過65歲後不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高,而且症狀可能比其他同齡患者早7到10年出現。(Sant Pau Research Institute)然而史柏林並不建議有阿茲海默症家族病史的人,急著去檢驗自己是否帶有APOE4基因,畢竟大多數病例不是由這種基因所引起。全美有600多萬阿茲海默症患者,少數經過家族遺傳的基因,已知是50歲之前發病的原因。唐氏症(Down syndrome)也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APOE基因會影響人體處理脂肪的效率,65歲以後罹患阿茲海默症者,多少和這基因有關。它主要有三型:APOE2能保護人體,不受阿茲海默症襲擊;APOE3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罹患的風險;APOE4則是晚年罹患的一大風險因素。全球約2%人口會從父母其中一方遺傳到一個APOE4基因。具有兩個APOE4基因,風險更大。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0-15 醫聲.高齡社會
阿茲海默症臨床診斷新準則 依生物標記分0至6期
阿茲海默症臨床診斷新準則已開始使用。台大醫院神經內科特聘主治醫師邱銘章表示,相較於過往常見的臨床失智評估(CDR)1至3分期,現改以如癌症0至4期,將阿茲海默症也分為第0期至第6期,並佐以生物標記abcd系統分期,增加醫師診斷準確度。全台65歲以上長者,每4人就有1人有認知功能衰退情形。邱銘章指出,阿茲海默症屬失智症中常見分類,全球病例數普遍較多。而今年7月舉行的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公布了修訂版阿茲海默症臨床診斷準則,依患者認知或行為症狀、生物標記及基因等狀況進行分期。現階段阿茲海默診斷依症狀有無或嚴重程度區分,主要以「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及「及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針對患者記憶力、定向感、解決問題力等面向進行評估。從尚未出現認知或行為症狀的臨床前期,至後續開始有前驅症狀時屬於輕度認知障礙(MCI),再依疾病進展至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的輕、中、重度阿茲海默症階段。邱銘章表示,相較於過往評估方式,新的阿茲海默臨床診斷準則,則使用類似於癌症臨床分期法,分為0至6期與abcd系統。其中第0期屬無症狀但帶有決定性基因,患者尚未出現任何症狀,但隨疾病逐漸進展,將會慢慢往第6期的方向依序調整。而abcd則為依據正子斷層造影(PET)「生物標記分期」,以4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初期、早期、中期及末期生物標記,對應患者大腦皮質的Tau蛋白堆積量。邱銘章說,目前神經內科臨床已經陸續開始使用新的分期方法,提供醫師及患者較準確的評估依據。對部分擔憂可能罹患阿茲海默或失智症的民眾,邱銘章表示,一般患者開始出現自主認知障礙時,普遍會有自覺,但若為他人客觀發現患者有認知問題時,反而患者可能會出現自我感覺良好的情形。而民眾也可透過自覺記憶或認知衰退,或自覺個人表現比不上同齡者,又或是周邊親友確認有認知衰退等情形,及早發現及早就醫。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算,2021年65歲以上失智人口約有30萬多人,意味著每4名高齡者,就有可能有1人有認知功能障礙症狀。衛福部資料指出,失智症就醫人數也年年增長,自2016至2018年每年增長約1.75萬人。邱銘章說,目前阿茲海默藥物為症狀治療,以認知及精神行為為主。以在進入臨床前時期開始治療效果較佳,非藥物治療也同樣以臨床前時期治療,效果最佳。新阿茲海默症0至6期與abcd系統:第0期(無症狀但帶有決定性基因):臨床上無變化且生物標記仍在正常範圍,如自體顯性遺傳家族性阿茲海默症或唐氏症患者第1期(無症狀期):客觀認知檢測表現與同齡同教育程度者相同,亦無近期認知衰退或情緒行為症狀,但生物標記已開始出現異常。第2期(過渡期):患者有輕微可察覺的變化,與1至3年前認知或神經行為表現下降,且相關症狀持續長達約6個月,但對生活功能僅有最低程度影響。第3期(出現認知障礙與早期功能影響):患者客觀認知檢測表現異常,認知衰退主觀及客觀皆可證實。此階段患者生活仍可獨立自主,但須花費更多時間完成,相當於輕度認知障礙或及早期失智症(CDR=0.5)。第4期(失智症合併輕度功能障礙):對應CDR1,相關症狀表現在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如做家事、照顧小孩、開車等,基本功能尚可自行完成。第5期(失智症合併中度功能障礙):對應CDR2,認知功能持續退化,基本日常生活功能出現中度障礙,需他人協助。第6期(失智症合併重度功能障礙):對應CDR3,患者認知功能惡化,基本日常生活功能出現重度障礙,須完全仰賴他人協助。自覺認知衰退評估:1.自覺記憶衰退2.過去5年內出現自覺認知衰退情形3.自覺認知衰退開始年齡在60歲後4.對自覺認知衰退情況感到憂慮5.自覺表現比不上同齡者6.周邊親朋好友確認個人有認知衰退情形7.擁有APOE4基因8.擁有其他阿茲海默症生物表記
-
2023-08-26 醫聲.醫聲要聞
「暫判定」身障童放寬可提早鑑定 專家曝「2難」心境
衛福部公告修正「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6歲前「暫判定」鑑定作業時間,從60天放寬為90天,預計113年元旦上路,估計3195名幼兒受惠;接受過神經專科訓練的兒科醫師,未來也可以鑑定身心障礙兒童呼吸功能。專家認為,此次2項法規修正,讓身障童家庭可及早接受鑑定及早使用資源,以及讓長期看診的醫師銜接鑑定,皆是好事,但孩子被鑑定為身心障礙一事,無論是家長還是機構,都很兩難。唐氏症基金會副執行長朱貽莊表示,過去以6歲作為切點,主要考量孩子仍在發育,未來改變的可能性高,因此6歲以前不會直接判定他是身心障礙者,若孩子出現發展遲緩,無論是家長或機構,大多期待孩子透過早期療育,趕上發展速度,不要那麼早被判定、取得身心障礙身分。朱貽莊說,孩童到18歲以前都還有成長可塑性,專科醫師通常不會在18歲以前,開出永久效期身心障礙證明,多半會開有效期的證明,像是1年、3年,最長不超過4年,時間到期需重新鑑定,像是自閉症等,可能起初是中度,後續變為輕度,又或中度;明顯無法改變者,例如染色體異常的唐寶寶,或先天視覺功能障礙者,就可能開立永久效期身心障礙證明。朱貽莊說,在台灣身心障礙制度中,若不取得身心障礙身份,無法使用相關資源或享有福利,部分家長可能也認為孩子的身心狀態恢復性較低,會希望儘早取得證明,進入身心障礙系統使用資源。朱貽莊說,現有的兒童發展中心制度下,只要兒童具備發展遲緩證明,即可使用早療資源,但因為不符合身心障礙資格,對機構來說,收一名早療而沒有身心障礙證明的孩子,無法被計算成為教養服務費收案人數,使得機構得貼更多自籌款、自行吸收服務成本。朱貽莊指出,部分機構會與家長溝通,希望孩子及早取得身心障礙證明,後續使用相關資源,包括原有的早療以外,還有身心障礙扣除額、特定福利等,減輕家長負擔,機構也能降低成本,「但以專業服務的角度來說,很兩難,一方面希望孩子不要過早被貼標籤,但又希望家長可以減輕負擔」。有別過去身障兒童若要做鑑定呼吸功能,只能找成人的神經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復健科醫師,兒科只有列入胸腔、重症等,此次也納入受過神經專科訓練的兒科醫師,列入可評估人員資格。朱貽莊認為,對家長來說,孩子從小看診的主治醫師,最了解孩子狀況,判定上也較為準確,過去為了鑑定而找另外的新醫師,醫師不可能第一次看診就幫忙開鑑定,使得家長得跑很多趟,此次修正法規後,對家長來說較方便。
-
2023-08-04 醫聲.高齡社會
因應阿茲海默症2新藥問世 診斷將納「生物標記」更精準用藥
阿茲海默症2款新藥Donanemab、Lecanemab問世,由於皆針對「早期」患者投藥才具效果,國際臨床診斷方式也將同步調整,過去僅有輕度、中度、重度三類診斷,最新診斷指引,研議加入如癌症診斷的「生物標記」,未來將採以第一期、第二期方式精準診斷,助精準投藥。阿茲海默症協會研討會(AAIC)今年於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阿茲海默症協會、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等專家公布一份新版指引,除現行診斷方式以外,未來將納入「生物標記」檢驗,確認患者認知及生物學變化,並替患者評定1至7分,再加上a、b、c、d等4種生物階段分級,更為準確反映疾病狀況。新藥促阿茲海默診症斷方式改變 將比照癌症生物標記阿茲海默症為一種大腦內的類澱粉蛋白異常堆積,使腦神經功能受損、認知功能異常的腦部疾病,也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過去診斷阿茲海默症除了問券評估,也會搭配正子攝影、抽血檢驗等,依醫師臨床判斷得出輕度、中度、重度三種結果。外媒報導,近年檢驗血液中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關鍵蛋白質的方法越來越多,且也越來越多新療法,必須在治療前先確認相關疾病病理學,專家為此擬定新指引,取代2018年發布的前一版本。新版指引採用類似癌症診斷中,用於評估疾病進展的「數字分期系統」,並且不再使用「輕度」、「中度」及「重度」等用語。根據新版診斷方法,醫師將依是否辨識出異常疾病生物標記以及認知變化程度,替患者評定1至7分,再加上a、b、c、d等4種生物階段分級。例如,第1期的1a代表一個人完全沒有症狀,但生物標記異常。1a期是最早被診斷疾病的證據,第2期患者可能出現異常生物標記,並在認知或行為上出現非常細微的變化;第3期處於症狀前的階段,也被稱為輕度認知障礙,而第4到6期則分別等於輕度、中度及重度失智症。新版量表也針對帶有罹患阿茲海默症基因者設有第0期,其中包括唐氏症患者,這類患者有75%將於成年後罹患阿茲海默症。台北榮總神經科特約醫師王培寧表示,近年阿茲海默症2款新藥問世,並通過美國食藥署FDA核准,適用於「早期阿茲海默症病人」,可以延緩病程進展,不過事先需以生物標記檢驗,了解病人類澱粉沈積狀態,確認是否吻合適應症,以及用藥後治療反應如何等。可以解讀為,新藥出現使得診斷標準同步調整。王培寧表示,新藥帶動阿茲海默症生物標記檢驗需求,國際上已有許多文章討論,各國醫學會如何準備教導臨床醫師,如何選擇合適的病人使用新藥等,對醫療環境將有很大轉變,阿茲海默症新藥治療,將朝向類似癌症標靶治療作法,找出標記並給予適合藥物。新藥僅對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有效 中、重度患者仍重照護林口長庚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阿茲海默症臨床診斷標準,過去30年皆使用美國(NINCDS)與歐洲(ADRDA)2研究機構的工作小組所研擬,近年診斷標準已於2011、2012、2018更新了三次,包括診斷名稱也更改,今年即將再因應生物標記而更新。如果為了幫助「非常早期」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及早用藥來延緩病程,王培寧認為,使用生物標記檢驗的方式,便值得去推廣、執行;但若已經是明顯中、重度失智症患者,已經無法使用新藥,較多著重在照護層面,做生物標記檢驗的迫切性則不高,中、重度失智症患者仍可透過臨床檢查做分類。另外,王培寧說,因為失智症診斷會影響後續治療,如果起初不確定是哪類失智症,亦可以加入生物標記去確認。新藥、診斷方式尚無納保 全自費第一年恐花70萬徐文俊表示,會中專家也公布Donanemab藥物最新研究結果,並同步於「JAMA Neurology」期刊上架,Donanemab明顯減緩36%,比Lecanemab的27%還要高,雖兩者設計理念不同,不能確保可直接比較,但未來通過美國、歐盟FDA審核是早晚問題。他說,5年內已有2款阿茲海默症藥物可使用,且還有皮下注射等藥物即將完成。不過,王培寧說,台灣要做生物標記相關檢驗,包括類澱粉正子掃描、血液檢測等,大多須在醫學中心如研究計畫,或是委託檢驗所檢測,並非多數醫院可以直接開出相關檢查,且也沒有健保給付。Lecanemab需要做類澱粉正子攝影,若完全自費,連同正子攝影檢查,第一年需要台幣至少70萬元。Donanemab則需要同時做類澱粉與Tau 正子攝影,藥物定價還不清楚。若未來阿茲海默症診斷要增加生物標記,的確可能增加診斷時間。兩款藥物最快兩年後於台灣上市,食藥署主任秘書李明鑫表示,目前未有藥廠向食藥署提出兩款藥物的藥證申請,若有提出將加速審查。(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3-14 醫療.婦產科
41歲Selina傳喜訊懷孕12周 醫曝高齡孕婦五大注意事項
【本文重點】41歲藝人Selina(任家萱)宣布懷孕12週,讓高齡孕婦議題再度浮上檯面。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蕭勝文表示,懷孕與生產對於40歲以上女性已是常態,但需密切關注母胎狀況。台灣孕產婦年齡呈現「M型化」,20歲及40歲是孕產高峰,藉由學業或工作安排懷孕與生產時間。高齡孕婦需注意血壓、血糖、染色體異常及母胎健康,並進行帶因篩檢及定期產檢。--by ChatGPT41歲Selina(任家萱)昨傳出喜訊,她與圈外男友小徐做人成功,目前懷孕12周,大家紛紛送上祝福。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說,受國人晚婚、晚孕及少子化等因素影響,「國內40歲以上女性懷孕、生產已是常態」。台灣醫療衛生進步,許多女性年過40歲,身體素質都保養的很好,懷孕生子不是問題,但逾35歲仍是高齡孕產婦須按時產檢,隨時注意母胎狀況。蕭勝文表示,門診觀察,台灣孕產婦年齡已呈「M型化」發展,兩個孕產年齡層高峰為20多歲及40多歲,研判原因可能是,20多歲年輕族群在大學已有穩定交往對象,大學畢業、步入社會後選擇結婚一起打拼,而在年輕時就懷孕生子;40多歲女性則是年輕時選擇努力工作打拼,當工作穩定後,年齡較大時才考慮懷孕生子。高齡孕婦五大注意事項蕭勝文說,在醫學上來說,女性逾35歲懷孕已是高齡孕婦,為讓寶寶順利誕生,須注意以下五點事項:一、孕婦須注意血壓、血糖變化,避免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避免影響母胎健康及增加生產風險。二、孕婦懷孕至16至17周時,可選擇進行羊膜穿刺或非侵入性的抽血檢查,了解胎兒有無如唐氏症等染色體異常、基因體缺損等相關疾病。三、女性懷孕至22周時,可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了解胎兒發育情形及外觀有無異常。四、女性懷孕初期,可以進行「帶因篩檢」,了解自己基因的狀況,評估胎兒可能患病的風險,以便及早與醫師諮詢適合的孕產前檢測。五、高齡產婦生產會有較高早產兒機會,務必定時產檢,隨時注意母胎健康狀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2 醫療.懷孕育兒
35歲婦女不孕、流產風險高! 醫指黃金生育期「25至35歲最佳」
現代年輕人普遍晚婚、延遲生育,我國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29歲,其中35歲以上逾3成,是10年前的1.8倍,不過35歲以上高齡孕婦發生不孕、流產、早產等機率較高,國民健康署呼籲,有意願生兒育女的民眾,應該及早進行生育規劃,把握25至35歲黃金生育年齡。35歲以上高齡孕婦 高危險妊娠合併症風險增加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35歲以上高齡孕婦懷孕期間,罹患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也會增加,且腹中寶寶出現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其他先天缺陷的機率也隨之提升。陳麗娟指出,依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研究數據顯示,35歲產婦生出胎兒為唐氏症的風險約是25歲產婦的3倍;此外父親年齡越高,越可能導致孩童心理及行為健康上的問題,如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躁鬱症等。34歲以上有以下條件者 產前遺傳診斷檢查補助5000元為鼓勵風險較高的懷孕媽咪接受產前診斷檢查,國健署補助年齡在34歲以上、經診斷或證明曾生育過異常兒、本人或配偶家族有遺傳性疾病史,或其他可能生育先天異常兒(如超音波或孕婦血清篩檢胎兒可能有異常者)等風險較高的孕婦,提供產前遺傳診斷檢查(羊膜穿刺)補助5000元。另針對低收入戶、優生保健資源不足地區的民眾,陳麗娟說,34歲以上高齡孕婦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檢查(羊膜穿刺),可另行減免採檢費用3500元,歡迎符合產前遺傳檢查補助條件的民眾多加利用,如有生育遺傳相關的疑問,亦可運用「遺傳諮詢中心名單」進行遺傳諮詢相關服務。延伸閱讀:‧我為什麼不能懷孕?專家分析4大不孕原因,女性與男性生育力檢查一次看懂‧如何提高人工生殖的成功率?專家告訴你高懷孕率的密技‧凍卵年紀幾歲前較適合?男生可凍精嗎?「凍卵/捐卵、凍精/捐精」你不可不知的資訊一次看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1-25 養生.人生智慧
當家屬說「假如出事就不要救了」醫掙扎這種病人該不該救到底
拒絕心肺復甦術或許,有的時候該思考的不是是否救得活,而是救活後,是否還能有尊嚴、有一定生活品質的活著。DNR,全名為Do-Not-Resuscitate,亦即「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思是說:當病人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時,而且病程進展至死亡已經無法避免,依照病人或家屬的意願,在臨終或無生命徵象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包括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等等;這些選項也不一定要全部放棄,有時候可以根據病人或家屬的特別需求考量—比如說部分病人不插管、不壓胸、不電擊,但是可以給予急救藥物注射,主要的目的在於避免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有尊嚴、減少痛苦,而生者同時也可以感到安心。下午來了一台緊急手術,病人因為大腸腫瘤引起的腸阻塞,要來做一個造口,病人二十多歲,體重才三十公斤,看起來有唐氏症,同時合併智能障礙、發育不全,不會講話,生活無法自理,小時候因為先天性心臟病動過幾次手術。現在病人的心律不整正在發作,心電圖一下子從正常的心律跳到左束支傳導阻斷(Left bundle branch block),接著偶爾還會跳陣發性上心室心律不整(PSVT),如此不斷地轉換……不知道什麼原因,主要的照顧者是一位七十多歲的阿嬤,沒有看到病人的父母……我當時心中閃過好幾個念頭,這樣的小孩是被父母拋棄丟給阿嬤,還是父母為了工作賺取金錢養育這樣的孩子,所以不得不離開這個地方去北部工作?像這樣小孩被遺棄或是託付的故事,在我們這個鄉下地方不勝枚舉。假如手術中出事就不要救了因為這個病人發育不良,腸阻塞有可能會引起低血容性休克、離子不平衡、吸入性肺炎……而且他的心律不整正在發作,這樣的手術看起來就有點危險,都還沒開始麻醉,病人就已經快要往生的模樣。我想起我的學弟常常抱怨我說,我看麻醉前訪視的時候,都沒有在看,對高風險的病人,我同意書上什麼都沒有寫;我只會跟病人說:「當你睡著的時候,我會照顧你。」因為常常被抱怨,於是這一次我就想說,那我要來好好解釋麻醉風險,免得造成大家的困擾……於是我開始跟阿嬤講說,腸阻塞的病人最怕麻醉的時候嘔吐,併發吸入性肺炎,像他這樣有先天性心臟病、心律不整、發育不全,萬一發生吸入性肺炎,免不了插管去加護病房,最嚴重的狀態有可能會死亡;而且麻醉藥物會讓血壓降低,現在腸阻塞本身就有可能讓病人脫水,脫水之後離子不平衡,會讓他的心律不整惡化,隨時都有可能需要電擊跟壓胸,本來就有點智能不足,經過這次萬一發生腦部缺氧,中風變植物人都有可能……我一直講一直講,阿嬤一直聽一直聽,聽到後來,阿嬤突然打斷我說:「假如手術中出事了,那就不要救了……」我突然間一愣。手術室是一個開刀搶救生命的地方,在這裡圖的就是一個生命重新開始的機會,病人家屬說「不要救了」,這句話突然間讓我意會不過來,違反我平常的認知;接著我突然間明白了,阿嬤累了……儘管這個病人是二十多歲的年紀,不應該跟死亡扯上關係,但是在這個偏鄉、沒有多少資源的地方,阿嬤一個人跟他相處了二十多年,也該夠了……於是我進去開刀房之後,看到學弟正準備開始麻醉誘導,我就跟學弟說:「家屬說假如出事了就不要救了。」學弟聽到我這樣說也是一愣,接著開始反抗我說:不行耶!理論上拒絕心肺復甦要有兩個條件,疾病末期跟不可逆,手術過程中,無法排除麻醉藥的諸多因素的干擾,加上血壓低、離子不平衡、心律不整等諸多因素,都是可控的範圍,不屬於不可逆的疾病,而且手術過程中變化劇烈速度之快,有時候並不容許我們思考到底是不是疾病末期,是可逆不可逆,所以一定要救到底……主動脈:我當然知道法律上一定要救到底,但是這種病人你捨得把他救活?※ 本文摘自《心安的練習:一位麻醉醫師的人間修行》。《心安的練習:一位麻醉醫師的人間修行》作者:主動脈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12/01
-
2022-12-01 焦點.元氣新聞
江澤民96歲白血病逝!急性白血病常被誤以為感冒,年長者須注意
中共前領導人江澤民11月30日逝世,享年96歲。根據新華社發布消息,江澤民患白血病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11月30日12時13分在上海逝世。白血病俗稱血癌,分為急性及慢性白血病,初期症狀皆不明顯,早期急性白血病跟感冒症狀很類似,都會出現發燒、鼻塞、咳嗽、全身酸痛、頭痛、喉嚨痛、疲倦等症狀,所以很多人常會把急性白血病當做感冒而延誤就醫。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田蕙芬曾經接受採訪時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近年提高到每年超過800例,好發族群為65歲以上長者,約佔5成,也不乏年輕與中壯年,40至60歲病友約佔3成。田蕙芬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會製造大量不正常血球,造成骨髓膨脹、骨骼疼痛症狀;因紅血球低下導致臉色蒼白、疲倦;白血球無法維持正常免疫反應,易莫名發燒;血小板無法發揮凝血功能,導致不明原因瘀青與出血。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造血細胞的惡性增生性病變,病人的骨髓造血系統產生大量不成熟、無法正常工作的白血球,造成正常的血小板、紅血球、白血球減少。白血病跟一般感冒不同的四點:•骨頭疼痛•臉色蒼白、疲倦•容易瘀青•莫名發燒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造血細胞的惡性增生性病變,病人的骨髓造血系統產生大量不成熟、無法正常工作的白血球,造成正常的血小板、紅血球、白血球減少。看更多:元氣網疾病百科─白血病白血病分類白血病可分為急性白血病及慢性白血病,再依細胞來源及型態特徵,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好發成年人,約 75~80%的病人超過20歲。•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源於造血母細胞的惡性腫瘤。90-95%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例中,會出現費城染色體(Ph chromosome)。•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ALL):好發 10歲以下兒童,成年人約佔20%。•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CLL):好發50歲以上,淋巴球可分為B細胞及T細胞,所以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也可分為這兩型之其中一型。白血病的致病因素1.放射線2.化學藥劑,如長期接觸有機苯(Benzene)的工人3.遺傳或基因突變:先天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等疾病可能誘導白血病發生。4.自體免疫性疾病:自體免疫缺陷可能與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有關。5.病毒感染:目前已知第一型人類T淋巴球細胞性病毒HTLV-I病毒感染與成年型T細胞白血病有關。白血病的症狀白血病症狀包括貧血、皮膚點狀出血或青腫、發燒、淋巴結腫大、骨額疼痛、關節痛、牙齦腫脹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人最常見的急性血癌,最常四大症狀包括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等,若有上述症狀,應盡儘速尋求醫療。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侯信安之前接受採訪明,白血病患者骨髓內未成熟的芽細胞大量增生,遍布在血液及骨髓取代正常血球。若導致紅血球不夠,會出現臉色蒼白、氣喘如牛的症狀;若導致白血球不足,則容易感染發燒;血小板若不足,則導致凝血功能變差,出現異常流鼻血、牙齦出血、拔牙後血流不止,或是不明原因多處瘀青,女性患者則會出現經血量突然大增,或是經期拉長。異常血球若大量增生在骨髓,則會造成骨髓膨脹、關節疼痛。也因為症狀不具特異性,容易被患者忽略,因此民眾若有「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四大症狀,應儘速尋求醫療,可透過血液檢查發現血球異常,或進一步進行骨髓檢查。延伸閱讀:白血病來得又快又急 專家指4大症狀別忽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則類似慢性疾病,每年新確診個案約200位,以65歲以上老年人為好發族群。近年觀察發現,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有年輕化的現象。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醫師王銘崇曾經受採訪指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症狀不明 顯,多數患者都是透過健檢或因其他疾病抽血,發現白血球、淋巴球異常增加才進一步確診。臨床觀察到的其他症狀包括:脖子、腋下等淋巴結腫大、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發燒、夜間盜汗、貧血、脾臟腫大等。
-
2022-11-07 焦點.元氣新聞
獨/不忍唐寶寶遭羞辱 唐氏症家庭分享過來人照顧心酸
新北市一間炸物店近日因有唐氏症孩童點了40元的餐,因忘記帶錢無法付款,當場遭到店老闆怒罵並報警處理。其實唐氏症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歧視與困難相當多,唐寶寶王尤美,多年前曾到知名速食店工作,但因被安排的工作難度太高,不慎從樓梯上滾落摔斷門牙,後續也因此被解雇。現年50多歲的王尤美,因唐氏症關係,先天視力不好、行動不便,6歲才學會走路,父母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一路栽培她就讀國小、國中啟智班,也在高中特教班及教養院學習謀生技能。王尤美的媽媽王洪員數前幾年因先生過世,便獨自扛起照顧責任,近二年由長照機構協助分擔尤美白天的照料,但夜間的生活起居,她仍是以年邁的身軀親力親為。王洪員數也帶著王尤美走入人群、融入社會,到醫院擔任志工,甚至在88年一起榮獲台灣省第二屆模範志願服務家庭楷模鑽石獎。王洪員數的女婿譚一民今帶著王尤美,一同出席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所舉辦的「多元參與共融共好」親子園遊會暨身障家庭照顧楷模表揚大會活動。譚一民表示,過往在家中都覺得王尤美相當可愛,喜歡帶著她到處去玩,但從沒有24小時照顧過,昨日提前一天帶著她上來台北住一晚,在飯店內她可以從晚上11點自言自語到清晨6、7點,沒有停過,才發現原來陪伴者並沒有那麼簡單。譚一民會前受訪表示,因為妻子家中老大,在學校時,每節下課都跑到妹妹王尤美的教室去,卻看到她一人縮在角落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但也為了保護妹妹,力挺而出反擊,從小在學時的壓力就非常大。「外界異樣眼光對照顧者來說也是困難。」譚一民表示,因為唐寶寶主要特徵明顯與他人不同,難免有異樣眼光,甚至怕會被傳染,許多時候對照顧者來說也是一項無形壓力。因台灣法規規定一定人數以上企業需要雇用身心障礙者員工,王尤美早些年其實也有融入社會工作,在知名連鎖速食店工作。譚一民說,本來很感謝這家餐廳願意雇用尤美,但指派的任務沒有顧及到唐寶寶行動較為不便,不適合頻繁上下樓梯,因此端盤子的時候便不慎從樓梯上滾下來,摔斷了門牙,該餐廳也不再讓尤美去上班了。「唐寶寶也有自己的想法。」譚一民表示,媽媽現在即使已經80多歲了,還是親力親為的照顧女兒,把她放在身邊,一有任何不對的行為,就會立刻管教,但王尤美也有自己的想法,會反抗;前些年若要往外跑,媽媽都還拉得住,但這幾年開始,王尤美也會踢、會推媽媽,即使這樣的情境還是不離不棄。其實,王尤美在家中也相當「忙碌」。譚一民分享,只要時間一到,她就會拿起拖把、掃把開始清掃環境;看到門口鞋子凌亂,會花許多時間排列整齊;看到桌面上杯子亂擺,也會整理、排列整齊;定時也會到家中前庭去澆水,不管颳風還是下大雨,要她不要做,還會不高興,這些都是爸爸、媽媽不知道花了多少心力才教導學會的生活能力。對於有唐寶寶因為沒帶錢被炸物店老闆咆哮、提告,譚一民相當感慨,唐寶寶做出這些行為並不是故意的,他們需要大眾的關心,但也需要更有技巧的提供協助,需要更有同理心的來認識他們;希望各界能夠透過唐寶寶、唐寶寶照顧者的生命故事,一同來認識她們,也希望學校單位能夠多多邀請唐寶寶來與學生們互動,甚至可以一同讓家長們來認識唐寶寶,讓社會有更多的溫暖。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身心障礙福利組組長尤詒君則說,對於這樣唐氏症的患者,若被炸物店老闆吼罵當下一定會被嚇到,若後續被告,法規都有保障他們可以要求「輔佐人」協助表達,可能是家屬、社工或是律師,若自身無法表達,警察單位也可以依法聯繫社家署協助處置,並且透過專案方式,提供身心障礙者在法律上的扶助,協助進行偵訊等等。
-
2022-11-06 焦點.元氣新聞
獨/遭吼唐寶寶母是新北模範母親 與慢飛兒互動掌握1原則
新北市某炸物店家最近引起公憤、Google Map上地標顯示永久停業,因日前有名唐氏症顧客忘記帶錢、付不出40元,店家竟當場咆哮並立刻報警,把這名「慢飛兒」當場嚇得渾身發抖,其母親蕭麗華事後也在臉書公開事件經過。唐氏症關愛者協會理事長林正俠表示,這位媽媽今年才獲選為新北市模範母親,孩子也很努力自立生活,希望這次事件幫助社會大眾理解,唐氏症孩子個性溫和、友善,只是學習上需要比較多時間,也需要你我的提醒和諒解。希望社會大眾不吝給予他們學習的機會,互動的言語和態度上,可以將他們視為「幼稚園中班以上到國小」這個年齡的孩子、多給他們一些鼓勵。林正俠表示,這名媽媽今年受到協會推薦,獲選為新北市模範母親,推薦原因是她雖然很忙、有自己的事業,但一直盡心盡力照顧孩子。孩子也非常努力,不但能自立生活,還可以當志工、照顧爺爺奶奶。今年協會推薦她並獲選為新北市模範母親,4月接受公開表揚。「父母親最大的希望,就是唐寶寶能夠自立生活,」林正俠表示,由於唐寶寶比較容易分心,學習都需要比較長時間,因此除了從小接受早療,也要比一般人更多次的重複學習、才能具備自我生活的能力,例如自己穿衣、吃飯、自己搭大眾運輸工具。雖然學習慢,但練習總是會進步,只要多給他們一點耐心、包容心、同理心,就可以幫助唐寶寶及身心障礙者在學習自立的路上更穩健成長。林正俠表示,唐寶寶學習自立,也包括建立金錢觀念,如果發生購物糾紛,希望店家能夠先聆聽他們的說法,再談接下來的程序;暴怒或咆哮對於事情的處理沒有幫助,孩子反而會嚇到不知該如何反應。建議可以將他們視為「幼稚園中班以上到國小」這個年齡的孩子,用同樣的言語和態度去互動、多給他們一些鼓勵。
-
2022-11-06 焦點.元氣新聞
買40元炸物忘帶錢遭羞辱 唐寶寶PO文「不要再買東西了」令媽心碎
一名唐氏症少年四日想買炸物給阿公、阿嬤,不料忘記帶錢而遭老闆咆哮,媽媽把事件經過貼上臉書後,引發各界關注。過去也曾發生唐寶寶在速食店遭歧視事件。唐氏症關愛者協會指出,唐寶寶個性溫和、友善,只是學習上需要比較多時間,希望社會大眾不吝給予他們學習的機會,互動的言語和態度上,可以將他們視為「幼稚園中班以上到國小」的孩子,多給他們一些鼓勵。一位媽媽於五日在臉書心碎發文,表示患有唐氏症的兒子四日到新北市某炸物店消費,買了40元的炸物想給阿公、阿嬤吃,但點餐後發現錢包忘了帶,馬上跟老闆道歉,沒想到老闆開始大聲咆哮,還打電話叫警察,嚇得兒子渾身發抖,躲在旁邊一動也不動。事後媽媽親自到店面了解情況,怎料老闆直接回嗆「我才不管他是什麼症,我東西炸好了就是要付錢!」媽媽反問「難道你不能等他打電話給家人嗎?」但老闆只是拉高嗓門,「我們很忙,哪有時間等!」態度強硬。唐寶寶也於臉書道歉,並表示「不要再買東西了。」,受到驚嚇,十分受挫,媽媽自己也感到相當心碎。消息在網路傳開後,網友搜出該店家名稱,並到Google地圖留下1星評論,灌爆大量文字負評,消息同時也在永和在地臉書社團、各地社團擴散,大家都批店家「自私冷漠」、「沒同理心」,將以實際行動抵制店家。一夜之間,在Google地圖上負評已經逼近3500則,店家稍早也趕緊將地圖上的營業時間改為「永久停業」字樣,不過仍難平息民眾怒火,目前各平台已大量散布店家及老闆名稱,還有網友要號召進一步行動,展現強烈抵制店家的決心。外傳炸物店老闆昨夜至警局,將對PO文者提告。警方表示,今天凌晨3點多,炸物店老闆確實有至中正橋派出所稱「要報案」,但聊了近一個小時,是向警方詢問請教怎麼提告,最終沒有提出告訴。據透露,老闆當時心情非常激動,表示「我好難過」,並大喊「很倒霉」。2013年也曾發生某知名速食業者 疑似報警驅趕唐氏症女子事件 ,員警見該名女子並沒有攻擊人,並非店經理報案的流浪漢,不解為何報案。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民眾紛紛給予負評。事後業者表示,店家為了女子安全才報警,可能「溝通上有誤解」,將加強教育訓練。在台灣,每1263個新生兒就有1名唐氏症兒童。唐氏症是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或一部分引起的遺傳性疾病, 唐寶寶平均智商約為50,相當8至9歲兒童的心智能力,但個體情況有差異;除了輕度至中度智力障礙,唐氏症通常伴隨身體發育遲緩和典型的面部特徵。唐氏症基金會近年致力於唐寶寶「日常生活訓練」、「就業輔導」、「早療服務」等協助,希望唐寶寶自立學習,也期待更多的社會支持。
-
2022-05-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要莫德納或BNT疫苗?副作用差異、不適合族群?家長十大問答一次看
北市兒童莫德納疫苗今天開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有77萬BNT疫苗12日將從德國抵台,力拚5月20日前施打。指揮中心啟動「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監測兒童施打疫苗反應。兒童疫苗到底有什麼副作用、安不安全,該不該讓孩子打,家長疑慮很多。聯合新聞網整理十大問答如下。問一:兒童疫苗要去哪裡打?答一:滿6歲至11歲學童,已由學校協助調查校園集中接種意願,提供家長「莫德納 COVID-19疫苗6-17歲接種須知及評估暨意願書」,可選擇「校園集中接種」或至「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經詳細閱讀及填寫與勾選各項欄位資訊並簽名後,由學校收回,彙整統計意願人數。由各縣市依實際情形陸續安排施打。問二:學童打疫苗可以請假嗎?答二:教育部長潘文忠說,施打疫苗後有三天疫苗假可讓孩子休息,不會列入出缺席與差勤紀錄;若家長要顧孩子,也有防疫照顧假。問三:兒童疫苗可打哪些廠牌?打幾劑、間隔多久施打?答三:莫德納,接種兩劑,每劑0.25毫升(含50微克的mRNA,為成人劑量的一半)。指揮中心建議6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兩劑接種間隔以12周為原則。輝瑞,接種兩劑,每劑0.2毫升(含10微克的mRNA),指揮中心建議間隔時間同莫德納12周為原則。問四:施打疫苗後,常見不良反應有哪些?答四:顏廷聿醫師、張鑾英教授指出,整體而言,在臨床試驗的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中,二種疫苗都以注射部位疼痛為主,全身性不良反應包含疲倦、頭痛、發燒等,症狀多數為輕至中度,約三天內可緩解。受試個案皆無疫苗相關嚴重不良事件,在臨床試驗都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據。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全身不良反應比例較第一劑稍高,為了達到完整疫苗免疫力,建議仍完整接種二劑次。無論是選擇莫德納、或是 BNT 疫苗,應該都是好的選擇。食藥署指出,在6至11歲兒童的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痛、畏寒、噁心/嘔吐、腋窩腫脹/壓痛、發燒、注射部位紅斑、注射部位腫脹和關節痛,與成年人試驗結果相近。問五:哪些兒童有較高的重症風險,更建議施打疫苗?答五:顏廷聿醫師、張鑾英教授指出,COVID-19 對兒童的影響通常比成人輕,但仍然有少數會導致嚴重疾病,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可能會需要住院或重症照護。下列兒童具有罹患嚴重 COVID-19 疾病的風險,建議施打疫苗。請於接種疫苗前,諮詢先前診治此潛在慢性疾病的醫師。1. 肥胖。2. 唐氏症。3. 免疫抑制劑治療、或免疫低下。4. 惡性腫瘤。5. 糖尿病。6. 呼吸系統疾病,例如:囊性纖維化、哮喘。7. 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8. 慢性肝炎、肝病變。9. 神經系統疾病或失能。問六:輝瑞、莫德納哪個好?答六:台灣兒科醫學會表示,目前無大規模直接比較莫德納與BNT疫苗孩童接種的研究報告,但由發表的試驗結果看來,前者產生的抗體濃度略高,輕中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也略高,但並無很大差異,因此並不建議要特別選擇哪一廠牌之疫苗。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含50微克mRNA的莫德納疫苗效力一定比含10微克mRNA的輝瑞BNT疫苗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劑量、高效益的疫苗自然伴隨高副作用風險,面對COVID-19,所有的選擇都要有一些妥協,調整一下心理狀態,才是上策。問七:哪些人不適合接種疫苗?答七:正在發燒、對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者,都不建議施打疫苗。另外,指揮中心提醒,有潛在慢性疾病的兒童仍應接種新冠疫苗,因他們的疾病狀況可能會增加患重病的風險。接種前請諮詢診治此潛在慢性疾病的醫師。問八:兒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出現哪些症狀建議就醫?答八:顏廷聿醫師、張鑾英教授指出三項要特別注意,如下:1. 嚴重過敏反應:全身紅疹、眼周/嘴唇紅腫、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休克。2. 超過 48-72 小時高燒不退、有其它感染不適的症狀、注射部位產生膿瘍。3. 注射疫苗 14-28 天內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律不整、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請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問九:接種後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答九:衛福部疾管署指出,接種COVID-19疫苗後,兒童可以繼續進行所有日常活動。如果他們在接種疫苗後無特殊身體不舒服,可以繼續日常運動,若感覺不適(例如發燒或疲倦),建議休息並視需要就醫診治。問十:我的孩子沒接種疫苗,上學安全嗎?答十:衛福部疾管署指出,一般而言,兒童感染COVID-19的影響通常比成人輕,且由於我國12歲以上完成兩劑新冠疫苗接種率高,因此兒童亦可受到某種程度的保護。但兒童接種COVID-19疫苗,將對個人與群體產生保障。如果孩子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他們仍可上學。但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
2022-05-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打BNT或莫德納哪個副作用比較高?Q&A一次看懂兒童新冠疫苗常見疑問
隨著國內疫情不斷升溫,兒童的感染人數也逐漸增多,指揮中心已於2日開放12歲以下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然而許多家長對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仍抱持疑慮。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顏廷聿及教授張鑾英針對家長常見問題提供詳盡解說,元氣網整理部分內容給家長參考。Q1:為什麼建議學齡兒童施打新冠病毒疫苗?A:由於目前並沒有有效藥物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或輕症,並且用於預防重症的口服抗病毒用藥,都尚未緊急授權在未滿 12 歲的兒童使用。未滿 12 歲的兒童,目前重症治療選擇僅有針劑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跟類固醇(Corticosteroids),並輔以大量的支持治療。而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對當前流行的 Omicron 突變株,效果極為有限。因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感染與住院重症的一個重要武器。Q2:目前台灣學齡兒童施打新冠病毒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A:目前台灣緊急授權 Moderna(莫德納)和 Pfizer-BioNTech(BNT,輝瑞)二種 mRNA 疫苗在此年齡層兒童施打,皆可產生不遜於成人的中和抗體效價,而在真實世界中,是否也能提供更長久的保護能力,會需要進一步的觀察與臨床數據支持。Q3:學齡兒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能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A:整體而言,在臨床試驗的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中,二種疫苗都以注射部位疼痛為主,全身性不良反應包含疲倦、頭痛、發燒等,症狀多數為輕至中度,約三天內可緩解。受試個案皆無疫苗相關嚴重不良事件,在臨床試驗都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據。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全身不良反應比例較第一劑稍高,為了達到完整疫苗免疫力,建議仍完整接種二劑次。無論是選擇莫德納、或是 BNT 疫苗,應該都是好的選擇。 Q4:兒童施打 mRNA 疫苗發生相關的罕見副作用風險如何? A:兒童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是目前各國衛生法規單位積極監測的 mRNA 疫苗相關風險。截至 2022 年 1 月底止,全球已有超過 120 個國家開放 5 歲以上兒童接種 COVID-19 疫苗。在大規模施打的國家中,mRNA 疫苗相關的兒童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極為罕見,且明顯低於青少年的發生率。接種 mRNA 疫苗後心肌炎的最高危族群是接受第二劑的 16-24 歲的年輕男性;而接種 mRNA 疫苗後心包膜炎的最高危族是 20-45 歲的男性和女性。部分疫苗上市後數據,莫德納疫苗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略高於 BNT 疫苗,但目前針對莫德納疫苗和 BNT 疫苗接種後風險比較分析,尚未得到完全一致的結果。Q5:兒童施打 mRNA 疫苗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比自然感染高嗎?A:若與自然感染相關的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相比,疫苗接種後風險並沒有比較高。根據美國 CDC 今年公告,5-11 歲的兒童族群中(每 10 萬人次資料),在 COVID-19 確診兒童中,確診後 21 天內有 17.6 個男孩、10.8 個女孩罹患心肌炎或心包膜炎。而在接種第一劑或第二劑 mRNA 疫苗(BNT)族群中,僅有 4 個男孩在第一劑疫苗接種後 21 天內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其餘發生率皆為零。因此,男性幼童感染 COVID-19 後出現心臟疾病的風險,為接種 mRNA 疫苗者之 4.4 倍。此外,在 5-11 歲 COVID-19 確診兒童中(每 10 萬人次),確診後 42 天內共有 133.2 個男孩、94.2 個女孩罹患心肌炎、心包膜炎、或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以上數據,代表當社區處於大流行時期,兒童接種疫苗為利大於弊。 Q6:哪些兒童具有較高的重症風險,更建議施打疫苗? A:COVID-19 對兒童的影響通常比成人輕,但仍然有少數會導致嚴重疾病,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可能會需要住院或重症照護。下列兒童具有罹患嚴重 COVID-19 疾病的風險,建議施打疫苗。請於接種疫苗前,諮詢先前診治此潛在慢性疾病的醫師。 1. 肥胖。 2. 唐氏症。 3. 免疫抑制劑治療、或免疫低下。 4. 惡性腫瘤。 5. 糖尿病。 6. 呼吸系統疾病,例如:囊性纖維化、哮喘。 7. 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 8. 慢性肝炎、肝病變。 9. 神經系統疾病或失能。 Q7:兒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出現哪些症狀建議就醫? A:1. 嚴重過敏反應:全身紅疹、眼周/嘴唇紅腫、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休克。 2. 超過 48-72 小時高燒不退、有其它感染不適的症狀、注射部位產生膿瘍。 3. 注射疫苗 14-28 天內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律不整、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請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
-
2022-03-31 新聞.健康知識+
造就女人比男人複雜的原因:為何男性X染色體基因量只有女性的一半?
▍抓對劑量X染色體約有一千三百個基因。這衍生出一個有趣問題: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但男性只有一條;也就是說,這一千三百個位在X染色體上的基因,女性有兩份拷貝、男性只有一份。基於這一點,也許有人會推測,女性照這一千三百個X染色體基因做出來的蛋白質量會是男性的兩倍。然而,以我們對唐氏症的了解來看,情況似乎並非如此。人體細胞若帶有三條二十一號染色體(正常為兩條),會導致唐氏症,一種常見的先天病症。發生在其他染色體的三倍體症大多因為異常太過嚴重、導致胚胎無法正常發育,因而永遠不會長成胎兒以至出生;「世上不曾有過細胞內帶有三條一號染色體的孩子」即為一例。假如體染色體只不過多表現百分之五十,就造成三倍體症這種問題,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解釋X染色體的情形?女性的X染色體基因硬是比男性多出一倍,她們怎麼可能存活下來?又或者,咱們換個方式說:為什麼男性的X染色體基因量可以只有女性的一半?答案是,雖然染色體數目不同,但兩性的「X性聯基因」(X-linked genes)表現程度其實差不多。這個現象稱為「劑量補償效應」(dosage compensation)。其他動物綱並非由XY系統決定性別,因此僅有胎盤哺乳動物才有X染色體劑量補償效應效應。在一九六○年代早期,一位名叫瑪麗.里昂(Mary Lyon)的英國遺傳學家提出假設,描述X染色體如何進行劑量補償效應。以下是她的推測:1. 正常女性細胞只會帶有一條具活性的X染色體。2. X染色體不活化的發生時間可能在發育初期。3. 不活化的X染色體可能源自父親、亦可能源自母親。細胞不活化哪一條X染色體也是隨機決定的。4. 在體細胞及其子代(descendent)細胞內,X染色體不活化的程序不可逆。經證明,上述預測極具先見之明。里昂的預測精準到後世有許多教科書都將X染色體不活化稱為「里昂化作用」(Lyonisation)。以下逐一解釋她的預測:1. 正常女性的細胞確實只表現一條X染色體的基因。實際說來,另一條X染色體被「關閉」了。2. X染色體不活化發生在發育早期,約莫是胚胎內細胞團的超多能分化型細胞開始分化、進入不同細胞系的階段(位置差不多在沃丁頓表觀遺傳地貌圖頂端)。3. 女性身上不活化的X染色體平均有一半來自母親,另一半源自父親。4. 細胞一旦「關閉」其中一條X染色體,該細胞所有子細胞的該染色體拷貝將終生處於關閉狀態,即使該女性長壽超過一百歲也一樣。X染色體不活化並非突變造成,染色體上的DNA序列仍完好無缺。X染色體不活化乃是表觀遺傳學最卓越精采的一頁。X染色體不活化已證明是一塊尚待開墾的肥沃領域。其中涉及的機制,有些也能在不少表觀遺傳程序或細胞生理機制中找到。X染色體不活化對人類的多種先天異常與治療性複製技術(therapeutic cloning)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即使在今天、距瑪麗.里昂提出重大突破見解已歷經半個世紀,X染色體不活化究竟怎麼發生,其中尚有許多神祕未解之處。我們愈是斟酌X染色體不活化現象、就愈見其偉大非凡之處。首先,這個不活化過程僅發生在X染色體、不會在其他體染色體上,因此細胞鐵定有一套辨別X染色體與體染色體的方法。再者,X染色體不活化不只影響一個或少數幾個基因,與銘印完全不同;事實上,X染色體不活化時有超過一千個基因被關閉,且關閉時間長達數十年。試想某廠牌的汽車在日本和德國各有一座車廠。銘印相當於為因應不同市場而改變部分規格:德國車廠可能會開啟在方向盤附近加裝暖氣的生產線、關閉插入自動空氣濾淨機的機器手臂,而日本車廠正好相反。X染色體不活化則相當於關閉、封存一整座車廠,除非該公司被其他製造商買下,否則該車廠永遠不再重新啟用。▍隨機不活化X染色體不活化與銘印的另一個主要差異是,X染色體的銘印作用不具所謂的親源效應。體細胞的X染色體不論遺傳自父親或母親,二者被不活化的機率皆為百分之五十,沒有差異。背後的理由完全符合演化概念。銘印的主要功能在平衡父、母雙方基因體之間的競爭需求,尤其是在胚胎及胎兒發育階段。銘印機制已演化到可專門鎖定某些會影響胎兒成長的特定基因、或一小撮基因簇。但話說回來,哺乳動物基因體內的銘印基因也不過五十至一百個而已。但X染色體不活化運作的層面更廣。這個機制可一次且永久關閉上千個基因。一千個基因可不少,約莫占總蛋白質編碼基因的百分之五,因此X染色體上的任何一個基因都可能發生突變。圖9.2比較具銘印記號的不活化X染色體(左)與隨機不活化的X染色體(右)。為求簡明扼要,圖中僅將突變置於父系基因,將具銘印記號的不活化X染色體設定遺傳自母親。細胞可藉由隨機不活化X染色體,縮小X性聯基因的突變效應。務必切記的是:不活化的X染色體是真的不活化、不作用的。這點很重要。這條染色體上幾乎所有基因永久關閉,且不活化的狀態通常不可能再破除開啟。在提到「活化的X染色體」時,這個說法其實有些曖昧;因為這並不代表每個細胞的X性聯基因隨時都處於活化狀態,而是「具活化潛能」。所有正常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都可能作用在這些基因上、控制基因表現,透過開啟或關閉選中的基因,反應發育指引或環境訊號。▍女人當真比男人複雜X染色體不活化導致的有趣後果是:把女人變得比男人複雜,至少就表觀遺傳而言是如此。男性細胞只有一條X染色體,所以不會進行X染色體不活化;但女性的所有細胞皆需執行X染色體隨機不活化,其結果是,從根本層次來看,女性身上的細胞皆可依不活化哪一條X染色體、拆成兩個陣營。用一句話來說,女性就像表觀遺傳馬賽克磚。女性的表觀遺傳控制極複雜微妙,過程管控相當嚴密,這時瑪麗.里昂的預測正好派上用場,給我們一個概念架構。我們將這個架構簡化為以下四個步驟:1. 計算(counting)。正常女性細胞僅含一條活化的X染色體。2. 選擇(choice)。X染色體不活化會在發育早期執行。3. 啟動(initiation)。不活化的X染色體可能承襲自父親、亦可能來自母親。任何細胞內的X染色體不活化作用皆以隨機方式進行。4. 維持(maintenance)。體細胞與其所有子細胞的X染色體完成不活化之後,無法可逆還原。為解開這四個步驟背後的機制,研究人員足足忙了近五十年,直到現在也還在努力。這些步驟複雜得不可思議,有時涉及的機制完全超乎科學家想像。但這實在沒啥好訝異的:因為里昂化作用實在太過特殊:所謂「X染色體不活化」是細胞以兩種截然不同、完全互斥的方式對待兩條一模一樣的染色體呀。從實驗角度來看,X染色體不活化是個值得一探的挑戰。這是細胞內精巧平衡的系統,若操作技術稍有變化,即可能對實驗結果造成巨大衝擊;就連用哪種動物最合適也引起極大爭議。傳統上,小鼠細胞一直是實驗最佳選擇,但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和小鼠的X染色體不活化機制其實並不相同;然而,縱使人鼠之間有諸多歧異,一幅引人入勝的圖像仍緩緩浮現。※ 本文摘自《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作者:奈莎‧卡雷 譯者:黎湛平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1/09/09
-
2021-12-17 新聞.杏林.診間
一生懸命,用愛推動特照牙醫學!黃明裕:唐氏症兒子是我的初心
周六中午,酷熱的豔陽直曬,馬路上的柏油彷彿要溶化,牙醫師黃明裕帶著護理人員,頂著烈日,拖著三大箱沈重的醫療器材,走進新北市新莊區一處老公寓,為一位臥床多年的阿嬤治療牙齒。涔涔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襟,家屬直說不意思,黃明裕笑著說沒關係:「老人家有需要,我們不能放著不管。」忙完治療,黃明裕收拾好器材繼續趕路,這一天,他巡迴新莊、泰山、五股、八里,到不同的失能患者家看診,家屬不停致謝,他總是說沒什麼,並不忘叮嚀如何為失能家人清潔牙齒。身為台灣少見的「到宅牙醫」,推動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二十多年,這樣的場景已是日常,更是他一生的職志,從不以為苦。父親的淚拉回差點走偏的少年五十九歲的黃明裕,從小就是個豪邁不羈的孩子,被視為鄰里間的孩子王,父親是台鐵員工,媽媽是上班族,每逢寒暑假送他到福隆的阿公家,黃明裕還會跟著阿嬤在福隆車站賣便當,熱情爽朗的個性總能招來好生意。這份豪爽的性格,後來卻讓黃明裕差點走偏。他回憶說,少年時期叛逆又愛玩,高中只考上建中夜間部,白天沒事就到處「做怪」加「鬼混」,1970-1980年代龍蛇雜處的西門町冰果室、撞球間,都常有他的身影,「還有自以為是的義氣,有空就去幫同學打打架。」他邊說邊大笑,不忘自嘲:「年輕時真的很無聊!」荒唐的青春走過,黃明裕參加大學聯考落榜,親戚家小孩考上的卻是醫學院。放榜當下,父母沒說什麼,第二天一早,爸爸卻拎著行李帶著他和弟弟,先搭飛機到高雄,再包計程車直奔屏東四重溪。黃明裕知道自己闖禍了,爸爸不想讓他面對親朋好友的不停詢問,只能帶他從台灣最北端一路「逃」到最南端,躲開一切的關切壓力。「在四重溪三天,爸爸帶我爬山、看風景,沒有一句責難,只是不停安慰我,鼓勵我重新來過。」那三天,改變了黃明裕的一生,即使事隔四十年,憶起兩年前過世的父親,年近六旬的他依然哽咽到無法言語。進醫學院路見不平俠義熱情從四重溪回台北的隔日,黃明裕跟著爸爸到補習班報名重考,從此脫胎換骨,痛改前非,苦讀一年後,考進台北醫學院(台北醫學大學前身)牙醫系。大學期間,黃明裕依然不失愛玩熱情的性格,交了很多好朋友,也交了女朋友(後來成為他的妻子),骨子裡行俠仗義的性格慢慢甦醒,很喜歡幫助別人,看到不合理的事會挺身而出。例如有一回排隊買電影票時有黃牛插隊,黃明裕完全不管對方可能有黑道撐腰,立馬一個箭步衝上去開罵趕人,嚇得女朋友在旁哭了出來。「沒辦法,我就是不能忍受不公不義,路見不平一定要拔刀相助。」他說。醫學院畢業後,黃明裕和多數牙醫系畢業生一樣,退伍不久便走上開業的路,在台北天母開設牙醫診所,還曾出國進修植牙。「坦白說,精進技術是為了以後可以多賺一點,」黃明裕說,那時他就是「普通牙醫」,目標是開業、賺錢,再簡單不過。正當一切順利發展,人生起飛之際,老天爺卻送來一份特別的禮物。兒子誕生 上天送來的特殊禮物1994年,黃明裕的兒子黃于軒誕生,滿月後接受預防接種時,醫生認為「BABY怪怪的」,進一步檢查發現,活潑可愛的于軒竟是唐氏症寶寶。醫師的宣告如晴天霹靂,黃明裕夫妻傷心欲絕,不能接受,常自問:「為什麼偏偏是我們?」尤其是每當同學同儕談論自己小孩升學或其他才藝時,更會觸動夫妻倆的遺憾,「我們會覺得格格不入,只能默默走開…」黃明裕說。然而,生命自會找到出口,樂觀堅強的父母看見兒子最珍貴的一面。黃明裕慢慢發現,于軒遠比一般孩子天真,個性格外的溫柔貼心,「更重要的是,兒子帶領我,進入一個從來沒想過的世界」。黃明裕夫婦積極尋求早療和特教資源,他說,當時台灣有家長和教練推動唐寶寶游泳訓練,于軒加入後學得非常開心,愈游愈好,十二歲時甚至和其他隊員遠征愛爾蘭參加「唐氏症國際游泳錦標賽」。身為父母,黃明裕和妻子彷彿走出幽谷看到了光,逐漸領悟出于軒的人生有著無限可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為特殊需求者兒童看牙那幾年,于軒就讀小學的資源班,班上有智障、腦麻、自閉症等類似狀況的孩子,家長常分享特教資源,彼此關心,也讓黃明裕發現,「原來這些孩子都無法順利看牙醫,那就我來吧!」一個個特殊的孩子走進了黃明裕的診間。一般正常兒童原本就害怕看牙,這群孩子更因為認知與溝通問題,無法配合,常常會在診療椅上哭喊到聲嘶力竭,還有些孩子死不肯張開嘴巴或一開口便吐,一般牙醫不肯收治,以致於他們的牙齒問題愈拖愈嚴重。但黃明裕不放棄,他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學著幫孩子看牙,先連哄帶騙讓孩子坐上診療椅,再靠著家長和護理人員幫忙,每次給他們看牙總要花上比一般小孩多兩三倍的時間和精力。「我知道這很累,但我不是用牙醫的身分,而是用做爸爸的心情去面對。」黃明裕說,同為特殊兒童的家長,他深知對待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愛心和耐心,更要去理解他們。他舉例說,牙醫師任何一個小小動作或治療中產生的燈光、聲響刺激,在自閉症兒童眼中都可能是洪水猛獸,會令他們無法承擔。因此絕不能用強制壓迫的方式壓制,而是要先了解孩子的心裡感受,溫柔的安撫,取得孩子信任,建立安全感,放鬆孩子的壓力。「每個人都有權利享有好的醫療品質,特殊需求者兒童也不例外。」這是黃明裕的堅持。黃明裕的牙醫生涯從此轉向,他愈來愈關心特殊需求者兒童的口腔健康,還前往特教機構,幫特殊需求者兒童治療和清潔牙齒,同時訓練特殊需求者口腔衛教指導員,一起改善孩子的口腔問題。(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11-09 新聞.健康知識+
生命始於受孕?受精卵是活著的 但不是以人的形式
生命如何孕育雷德伯格解釋說:「對於生命何時開始?並沒有簡單的答案,從現代的經驗來看,生命事實上並沒有開始這件事。」受精卵是活著的,但這是細胞活著,而非人活著。例如細菌這類生物,它們整個生命週期均以單細胞形式存在,在海洋或土壤中快樂地繁衍著。而構成我們身體的細胞並沒有這麼堅固,如果你刺破手指並在桌上滴一滴血,你的細胞並不會四處爬行追尋自己的財富,它們只會乾涸而死。就細胞而言,死亡意謂著它們的蛋白質失去作用,內部的化學平衡破壞,細胞膜也會因此破裂。在人體內部的人體細胞可以蓬勃發展,沐浴在養分中,細胞可以進食,保持其蛋白質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並擺脫浪費。如果收到正確的信號,細胞也可以成長和分裂。一個細胞變成兩個,因為所謂的母細胞會把所有的分子遺產,分給一對新的子細胞。在細胞分裂的任何時刻,母細胞都不算死亡,子細胞也永遠不算活著,因為所謂的「賦予的生命」是從前者流動到後者身上。某些類型的細胞可以逆轉這種過程,它們是融合在一起而非分裂。例如人類在運動時,會刺激肌肉細胞重疊,然後合併產生新的肌肉纖維。還有在人類骨骼中,免疫細胞會融合成巨大的「蝕骨細胞」(osteoclasts),這些細胞會蠶食掉舊骨骼,以便用新組織加以代替。每個肌肉細胞和蝕骨細胞都可以容納許多細胞核,每個核裡都有自己的DNA。形成它們的獨立細胞並未死亡,它們只是把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生命形式。而這就是受精卵所存在的細胞宇宙。它當然算活著,但並非透過無生命分子的組合而變成活著。相反地,它是來自兩個活細胞的結合。這點跟肌肉細胞和蝕骨細胞有所不同,因為受精卵是由兩個不同人體內的兩個細胞所產生。然而母親的卵和父親的精子也不算獨立存在的細胞。卵是從母親仍在胚胎時所分裂的細胞中產生,而一個男人每天會製造幾億個精子。追溯到最後,它們全都來自前一個受精卵,由這個受精卵發展出男人的整個身體。因此生命的流動從上一代人一直流傳下來。在到達「生命的源頭」前,我們必須划著獨木舟上溯幾十億年之久。「生命始於受孕」是個簡單的口號,容易被記住,也很容易大聲提倡。不過從字面上看,它的立論是錯誤的。這種人格運動的政治觀, 非常清楚地說明了該口號無論如何都不該只從字面上理解。他們想強調的並非「從受孕開始算生命」,而是在強調生命這件事。不是指任何生命,也非犰狳或矮牽牛花的生命,而是「人類的生命」。總而言之,他們說的其實就是「生命權」應該被所有的法律保護。李(Patrick Lee)和喬治(Robert George)這兩位反墮胎者在二○○一年寫道:「一個獨特的、活著的人類個體,來自精子和卵子的受精。」他們所說的「獨特」,是指來自兩個親體DNA 的獨特組合, 引導了胚胎的成長。雖然用肉眼看不到,但是李和喬治認為它已具有潛在的理性,及讓我們成為人類的所有潛能。然而人類成長的過程,並不能立刻被當成一個新個體的生命起源。我們的細胞通常攜帶四十六條染色體,其中二十三條來自母親,二十三條來自父親。但在受精的那一刻,父親和母親的DNA 組合後,實際產生的是六十九條染色體。因為原先尚未受精的卵與母體內的任何細胞一樣,都是四十六條染色體,排列成二十三對。一個擁有六十九條染色體的細胞,永遠不會成長為一個健康的人類,因為該細胞的基因將嚴重失衡。為了避免這種災難,在面對精子的到來時,卵子會作出反應,擠出一個小氣泡。卵把二十三條染色體藏在這個氣泡裡,因此卵現在只剩下另外二十三條染色體,才能與父親的DNA 完美配對。然而即使到這一刻,受精卵仍未獲得一個可以屬於自己的新基因組合,因為它的父親和母親的染色體仍是分離的。每組染色體都包裹在自己的膜裡,分別進行變化。因此最好把受精卵初期視為一個「共同工作」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男性和女性基因組正在各忙各的。然後受精卵分裂成兩個細胞,每個細胞都繼承了父親和母親的染色體。卵在受精後還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達到這個階段。只有到這一刻,染色體才會放棄它們各自的容器。因此只有在這雙細胞的胚胎中,父母的兩組DNA 才算結合在一起。然而即使到這個階段,新的胚胎也還沒有分子的獨特性。事實上,細胞中的所有蛋白質均來自母親,均由母親的基因編碼控制。因此這兩個細胞充滿了母親的RNA,這些RNA 會繼續被製造成新的母體蛋白質。換句話說,胚胎並未開始使用父親的遺傳指令。在這個重要的步驟裡,胚胎的行為仍然像是母親的未受精卵,亦即這個獨特的人類個體,尚未開始掌握自己的命運。在父親的染色體覺醒前,亦即在新基因組開始掌控一切之前,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卵的內部有一組特殊的「殺手蛋白」,是由母親自己的基因製成。它們會在胚胎細胞內漫遊,消滅母體原本的其他蛋白質,並消滅從她的基因產生的RNA 分子。接著來自母體的另一組蛋白質捕捉染色體,為即將展開的新工作做好準備。這些細胞現在會開始產生一批新的RNA,這次便是由母親和父親的基因平衡後所產生。然後細胞以新的RNA 對自己補充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是由之前被殺手細胞切碎的母親分子殘骸重建而成。在胚胎內部發生這些變化的同時,胚胎也會移動。它會從母親的輸卵管浮出來,往下進入子宮。一路走下去,胚胎也可能會分裂成兩組細胞。這兩組細胞會繼續分裂,每一組都變成普通的胚胎。最後,這兩組細胞可以發育為同卵雙胞胎。因此,如果要說服我們相信卵一受精就立刻成為一個獨特的人,那現在變成兩組胚胎的情況下,這個人該到哪一邊去呢? 異卵雙胞胎會以不同的方式發育。母親一次排出兩個卵,每個卵由不同的精子受精。當這些雙胞胎仍然是微小的細胞團時,有時它們會相互碰撞並且結合。由於胚胎本身的靈活性,即使某些細胞帶有一個基因組,其他細胞帶有另一個基因組時,這些細胞也可以重新組合為一個胚胎,且這個胚胎也會繼續正常發育。科學家稱這些合併為嵌合體(chimeras),嵌合體可以成長為健康的成年人,它們會變成由兩個細胞群體組成的生命,每個細胞都有各自不同的基因組。如果說每個受精卵都是一個人,並擁有一個人可以享有的所有權利,那麼從嵌合體長大的人,選舉時可以投兩票嗎? 當我們這些活著的人類回溯胚胎的發育時,很容易會把這種從單一細胞到三十七兆個細胞組成身體的轉變,視為精準過程下的一連串化學變化。雖然教科書上描寫的成長進展順利,然而胚胎發展也常以失敗告終,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懷孕失敗的例子。胚胎存活的最大風險是最後沒有形成二十三對染色體。有時胚胎會複製出第三份染色體拷貝,當每個基因有三份拷貝而非兩份,胚胎便可能會產生過多蛋白質而使胚胎中毒。有時胚胎最後只有一份染色體拷貝,因而使它們無法製造生存需要的所有蛋白質。有時麻煩出在卵裡面。例如當卵試圖擺脫氣泡裡多餘的染色體時, 其中一條不小心留在裡面。有時麻煩會在受精後胚胎開始分裂時出現,例如細胞分裂時無法在子細胞之間平均分配染色體,而讓某個細胞染色體過多,另一細胞的染色體卻很少。因此開始分裂時,便會將這種不平衡的情況傳給後代細胞。生物學家稱這種不平衡為「非整倍體」(aneuploidy)。胚胎發展雖然不一定會停止,但如果它包含了平衡與非平衡的細胞,則非平衡細胞可能會停止生長,而平衡的細胞則繼續構成人體的絕大部分。當然就算胚胎完全由非整倍體細胞組成,仍可能會有倖存的機會。這點要取決於不平衡的性質,例如第二十一對染色體異常的胚胎,仍會以唐氏症的孩子出生。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非整倍體胚胎會逐漸衰竭。有時是停止生長,有時會無法在子宮著床而被排出體外。非整倍體化並不是女性無法懷孕的唯一原因。某些婦女不能產生足夠的雌激素使子宮準備好接受新的胚胎。一次時機不佳的感染,亦可能使婦女的免疫系統負擔過重,並將胚胎和胎盤視為外來敵人加以攻擊。科學家估算出自然懷孕失敗的數量,結果相當驚人。二○一六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指出,約有百分之十到四十的胚胎,在可以著床於子宮前便失敗。而從懷孕到出生的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這個數字還可能上升為百分之四十到六十。如果一個國家宣布生命從受孕開始算起,且讓受精卵具有所有正常人應有的合法權利,那這些懷孕失敗的情形可能就會被當成醫療上的大災難。因為從全球範圍來算,這便意謂著每年可能會有超過一億人死亡,讓心臟病、癌症和其他主要死因的死亡人數相形見絀。※ 本文摘自《生命的一百種定義: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探索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生命的一百種定義: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探索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作者:卡爾.齊默譯者:吳國慶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09/01
-
2021-08-24 該看哪科.兒科
女嬰罹先天橫膈膜疝氣 高雄長庚在母胎階段就及時揪出
高雄24歲婦女懷孕20周產檢時發現胎兒疑有左側先天性囊性腺瘤樣畸形,轉診高雄長庚醫院,確診為先天性橫膈膜疝氣,隨即啟動跨科會診,一路照護,至第38周順利產下,女嬰出生3天後再接受橫膈膜缺陷修補。此案例亦凸顯「母胎醫學」的重要,歐美醫院早就起步,高雄長庚今年5月間亦成立母胎醫學中心,提前以小兒醫學的技術應用到產前胎兒身上。因應疫情,高雄長庚今年5月間成立的母胎醫學中心,延至今天才啟用,並公布一起嬰兒罹患先天性橫膈膜疝氣案例。先天性橫膈膜疝氣(CDH)發生率約1/2500,病因不明,存活率不到60%,嚴重者需使用葉克膜,產前小於50%能診斷出。高雄長庚婦產科醫師收治一名懷孕20周的孕婦,胎兒疑有異樣,經安排核共振檢查,左側胃腸結構進到胸腔,以致肺部發育受限,肺容積僅剩45%,診斷為先天性橫膈膜疝氣。婦產科立刻照會兒童新生兒科、小兒外科莊錦豪醫師及李信儀醫師共同會診,至38周胎兒順利產出後再修補橫膈膜缺陷,這名女嬰生下時2830公克,所幸在母胎時獲及時治療,平安健康。母胎醫學的產前小兒醫學,是把產前發現的胎兒問題,提前以小兒醫學的技術應用到胎兒身上,對高危險妊娠患者而言,在懷孕期間即能應用高端影像設備與分子生物科技來診斷胎兒異常,杜絕畸胎的遺憾。高雄長庚表示,1968年羊膜穿刺檢驗開啟產前診斷先機,1972年即時性超音波的發明讓產前胎兒影像診斷跨出劃時代的一步,此後3、4D超音波的發明,分子生物科技發展,讓產前診斷有了「螢光快速定位雜交檢驗」、「染色體基因晶片分析」。2007年發展的非侵入性唐氏症篩檢,更讓產前診斷邁步前進。高雄長庚在1994年7月即全面推行母血唐氏症篩檢,羊水中心在1995年7月通過國健署評鑑;產前侵襲性治療診斷也在12月開始進行子宮胎兒內輸血。1996年9月進行南部首例子宮內羊水灌注,1998年7月進行子宮內胎兒胸腔積水治療,開啟南部子宮內胎兒治療的先驅,之後更積極發展level II、3、4D超音波及杜普勒超音波及最尖端的胎兒心臟超音波。高雄長庚副院長藍國忠今主持院內母胎醫學中心啟用儀式,指母胎醫學中心將是產前診斷與產前小兒醫學的所在,可即時統合,完成複雜、跨科的產前檢查,對台灣母胎健康,將承擔全新任務。
-
2021-08-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少易傳播病毒 專家盤點也無奈:疫苗、唾液快篩雙缺
正在經歷疫情侵襲年齡下探的加、英、美、德、以色列,都已開放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力拚9月如期安心開學,輝瑞及莫德納的兒童試驗也已接近完成。在台灣,莫德納疫苗數量很有限,政府採購BNT疫苗的數量為零,只能期盼鴻海、台積電、慈濟捐贈的1500萬劑疫苗來台。開學在即,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帶孩子去帛琉打BNT疫苗,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還能做什麼?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開學後兒少難以避免團體生活,加上活動力強、症狀輕、警覺低等特徵,最容易在社區中傳播病毒、刺激病毒持續變異。建議開學後家庭可考慮每周做一次快篩,及早找出病毒量上升的個案、遏止傳播鏈。由於鼻腔採檢很不舒服,為增加兒童接受度,黃立民建議最好用唾液快篩,不過食藥署已核准之17款家用快篩(15進口,2國產),全都是鼻腔採檢。「一款都還沒有嗎?」對於國內竟然尚無任何唾液家用快篩,黃立民有些驚訝。英國四所知名大學曾提出一項最全面的兒童染疫研究,認為兒童重症死亡風險很低,不用打疫苗,但當時還沒有Delta病毒。英國最近改變政策,開放16、17歲開放全面接種一劑BNT,12至15歲罹患神經病變、唐氏症、學習障礙等青少年,也要接種疫苗。上周美國國衛院院長也對於12歲以下兒童染疫公開表達關切,擔心近期住院病人的兒童比例增加,病情也更重,但12歲以下孩童尚未獲准接種疫苗。黃立民表示,全世界都知道一定要保護兒童,否則無法阻止病毒傳播,目前包括BNT及莫德納這兩種mRNA疫苗將可望最快應用於兒童,原因在於效果好且安全性高。所以,當其他腺病毒載體或蛋白質疫苗還在努力要改良效果、減少血栓副作用的時候,BNT疫苗早已完成青少年臨床試驗,證實兩劑疫苗保護力接近百分之百,BNT和莫德納針對12歲以下兒童的臨床試驗都快完成了。莫德納疫苗也已申請青少年接種,預期不久就會通過,可望繼BNT之後,成為第二種青少年可接種的疫苗。現在國內無BNT、莫德納數量極其有限,談起兒少防疫,黃立民語帶無奈,他說,「就是沒疫苗,也只能講講」,在校園工作的成年人都應接種疫苗,未來也應將兒童納入公費接種,特別是針對腦性麻痺、白血病、神經病變、唐氏症、學習障礙等有慢性病或共病的兒童,這些孩子染疫重症的風險高於健康兒童,應儘早予以保護。
-
2021-08-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變異株改變世界 台大公衛:Delta三突破導致疫苗更短缺
最早在印度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Delta,已經成為全球主流株,所有傳統的流行病學方法、疫苗施打策略與效益評估,都受到翻天覆地的改變。台大公衛分析最新國際現況指出,Delta病毒已經有三大突破,包括開始威脅年輕族群、突破自然免疫導致不可能達成族群免疫、突破兩劑疫苗接種。世界各國也已配合改變作法,包括青少年全面接種、接種加強劑(第三劑)、強化基因檢測與人工智慧預測變異;疫苗數量不足的國家,恐將缺上加缺。疫苗覆蓋率高雖不見得能減少確診,值得慶幸的是,仍有助平抑死亡率。公衛學者范僑芸表示,Delta病毒傳播力高且侵襲年輕族群,提高年輕人重症使用呼吸器及死亡率,也容易傳給家人,持續傳播也將刺激病毒持續變異。有鑑於此,加拿大、美國、德國、以色列,都已在5、6月陸續開放12歲以上接種。因有研究指出,年輕人接種一劑BNT可降低八成感染風險,最近英國也改變作法。英國政府開放16、17歲開放全面接種一劑BNT,12至15歲罹患神經病變、唐氏症、學習障礙等青少年,也要接種疫苗。上述政策改變都將直接壓縮到其他國家的疫苗資源。公衛學者范僑芯表示,美國疫情仍在大流行,九成確診者都沒有打過疫苗,另也發現即便完整接種疫苗、曾經感染過,都還是無法免於Delta病毒感染的風險。因有許多自然感染的民眾誤以為自己不需接種,美國政府大聲疾呼並提出實證,相較於部分接種或未曾接種,完整接種兩劑疫苗,可將再次感染的風險減少1.5到2.3倍。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表示,疫苗開發上趕不上病毒變異速度,自然免疫已經不太可能,各國考量延長第二劑時間,將現有疫苗最大化利用,也考慮加強接種第三劑。公衛學者任小萱表示,研究發現打完不論打兩劑後28天或打三劑後28天,抗體濃度都可以維持,有些甚至更高;第三劑施打後,面對最具威脅的四大變異株(包括Delta),抗體濃度都比高於僅打兩劑。任小萱表示,德國、法國、英國、俄羅斯、以色列和柬埔寨等國也已經確定即將開始施打第三劑的疫苗,勢必將加重國際疫苗分配不均。WHO在8月4日呼籲「九月底前應暫緩疫苗加強劑(第三劑)施打」,建議先提供給疫苗不足的貧窮國家,讓當地醫護、長者、脆弱族群至少能打一劑,但各國並不買單。以色列已經針對60歲以上年長者施打第三劑BNT;美國則是捐贈與接種第三劑並行,在施打第三劑,同時捐贈疫苗給其他國家。陳立昇表示,疫苗與藥物的研發,必須面對與變異株競賽。公衛學者林庭瑀表示,科學家正試圖透過機器學習預測病毒變異(Deep Mutation Scan, DMS)預測下次可能變異出哪一種會免疫逃脫的病毒,不同區域流行後可能產生的變異點在哪裡。陳立昇表示,這將是未來相關疫苗和藥物的開發,人類與變異病毒競爭的重要AI應用。
-
2021-06-28 失智.像極了失智
講話常忘詞?8症狀小心腦退化!醫:高壓、慢性病等族群要注意
日常生活難免忘東忘西,不過有些人情況比一般人還要嚴重,許多字句總是找不到詞、東西老是想不起來放在哪,甚至漸漸開始記不起來某些朋友的名子、樣貌。小心可能是腦部開始出現退化,和失智症關係密切,應當留意。 腦退化不只影響記憶力,判斷、專注、行為也受影響 楊聰才診所院長/精神科楊聰財醫師表示,腦退化是一種人體老化的現象,易有記憶力、專注力、判斷力、行為能力等腦部功能退化的情況。舉例來說,記憶力明顯下降,常難以記住看過、聽過的事情、對於人事時地物時常錯亂混淆,甚至想不起來對方的長相、名子。難以規劃、解決問題,對事情的判斷能力下降、難以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即便以往是自己拿手擅長的事物。行為錯亂,常將物品放在不對的位置或容易遺失物品、語言溝通表達困難。也因為這些原因,開始出現情緒上的問題,對於社交或以往熱衷的事物失去熱忱,常常感到困惑、焦慮、懷疑,容易心煩意亂等。 楊聰財醫師提醒,腦退化雖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進行式,和失智症並非直接關聯,但若退化嚴重確實有可能罹患失智症。上述情況若有出現4項,就應盡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年輕人也會腦退化,高壓、慢性病族群要留意! 楊聰財醫師指出,腦退化的常見風險因子主要和遺傳、慢性病、生活、疾病有關。若家中有腦部退化、失智症家族史者,就有可能受到遺傳。而日常較為常見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三高慢性病,影響全身血管,包括腦血管,也容易早成小中風,腦部血管受阻就可能出現退化情形,因此建議良好生活避免慢性病,若有慢性病更應積極控制。另外,許多民眾長期睡眠不足,容易使得腦部無法充分休息,又或是處於高壓生活、高壓工作、時常需要極度用腦的環境中,容易形成知名的壓力荷爾蒙「可體松」,將可能破壞、干擾海馬迴,海馬迴與記憶力有關,受到阻擾也就可能出現腦部退化甚至失智的情況,若有發現自己正處高壓生活,也要多加留心。而部分疾病如巴金森氏症、唐氏症等也是腦退化的風險族群。 楊聰財醫師指出,以往腦退化較常出現於65歲以上族群,但隨生活節奏、文化變遷、生活型態等影響,也不再只是年長者特有的情況,腦退化已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年齡已下修到30、40歲。提醒民眾應時時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及生活型態,並注意自己日常是否有不尋常的跡象。 防範腦退化,適度用腦也讓腦休息! 防範腦部退化,楊聰財醫師建議平時應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以利分泌血清素、多巴胺等分泌,並促進血液循環,有助腦部,建議333運動,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每分鐘130下。 日常飲食均衡,並可適量攝取有助腦部的食物,例如深海魚可補充DHA、EPA幫助腦部運行;綠色蔬菜也含有相當豐富的抗氧化成分;有助防止腦部氧化、退化;堅果類除了也是良好的油脂來源,也可以增加多巴胺分泌,有助腦部運作;鮮奶也含有色胺酸,有助轉換成血清素,協助腦部運行。 身體任何部位有動可活化,沒動會退化,腦部也是一樣,建議平時可多培養動腦的習慣,任何益智遊戲都有助於腦,例如麻將、數讀、賓果、拼圖等。 最後建議日常生活作息保持正常,讓腦部適當的休息,建議黃金睡眠時間於23:00至06:00,每日至少睡足7~8小時,以利腦部正常休息。腦部休息也不單只有睡眠,也包括了平時避免腦部過度使用、避免過度壓力。 《延伸閱讀》 .你的失智症機率有多高?一招讓老年癡呆風險少4倍 .吃魚真能變聰明?防失智?專家指5大好處:還能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孕婦即日起可打AZ 想接種其他疫苗還要再等等
美捐台二五○萬劑莫德納疫苗到貨,加上先前到貨疫苗,我疫苗量達四八五多萬劑。指揮中心昨公布最新接種對象順序,孕婦納入第六順位,與七十五歲以上民眾並列,即日起可開始接種。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則列在第八順位,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下一波也打得到。指揮中心公布最新接種順序,除了將孕婦排至第六順位,六十五至七十四歲⾧者列在第八順位,人數最多的五十至六十四歲成人則在第十順位,十類優先接種族群合計一四九二點四萬人,若全接種則疫苗覆蓋率達六成四,具有一定的群體免疫反應。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臨時會議紀錄,考量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因此納入公費接種對象。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在新順序中,孕婦列在已開放的第六類接種對象,現在就可接種AZ疫苗。如果想打其他疫苗,則必須再等一陣子,屆時看莫德納疫苗開放施打的順位,若開放到第六類,則不具其他接種類別身分的孕婦就可施打。陳時中強調,不會強制孕婦打哪一種疫苗,應該諮詢醫師意見,依據對自己有利的狀況判斷決定。此外,針對本國籍或外國籍看護,將請勞動部評估接觸與感染風險,如屬頻繁出入醫院等高感染風險場域者,將納入第一類對象的「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卅歲以上唐氏症患者則納入第九類對象中的「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至於「規律捐血者」、「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或經濟能力較為弱勢的勞動者,如攤商小販、從事工地建設勞工,考量感染與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專家建議納入後續擴大接種對象。近日長者接種疫苗後猝死個案頻傳,不少老年人預約施打後,並未到場接種疫苗,可能導致疫苗開封後,沒打完就丟棄。莊人祥說,雖有少數丟棄,但沒有浪費太多,目前一瓶平均施打人數逐步提升。衛福部食藥署表示,二五○萬劑疫苗正進行外觀、鑑別、pH值、純度、不純物、RNA含量、RNA包覆率、細菌內毒素、無菌等試驗,若檢驗皆合格,最快在六月廿八日驗畢,即可進行後續疫苗接種作業。
-
2021-06-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最新接種對象順位出爐了!你在第幾順位?
美國捐贈我國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昨抵台,我國疫苗量來到485多萬劑,指揮中心公布最新接種對象順序,孕婦及75歲以上民眾均列為第六順位,至於65歲-74歲長者則在第八順位,人數最多的50-64歲成人則在第十順位。如果依照指揮中心計畫,這十類民眾合計1487.5萬人,差不多為全國六成人口,覆蓋率六成,具有一定的群體免疫反應。陳時中昨天表示,這次疫苗數目較大,必須盤點,接種新順序將朝向兩大方向進行,一是針對第七類對象如何擴大或是年齡層往下,都是可行的想法,希望銜接順利且符合防疫需要。65歲以上為目標族群,孕婦也在這波考量之內。目前疫苗已150萬劑疫苗,覆蓋率約6.4%。在最新接種順序排位中,指揮中心表示,部分較弱勢之對象(如身心障礙就業者、失智症/自閉 症特定據點住民與工作人員等),請各機構/對象之主管機 關,審慎評估該等人員接觸與感染風險後,如符合優先接種對象,可納入第五類對象「其他機構」中。至於本國籍或外國籍看護,納入優先接種對象,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勞動部)評估該類對象接觸與至於感染風險, 如屬頻繁出入醫院等高感染風險場域者,可納入第一類對象-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此外,有關30 歲以上唐氏症患者納入第 9 類對象-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有關「規律捐血者」、「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或經濟能力較 為弱勢之勞動者(如攤商小販、從事工地建設之勞工),考量感染與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的風險,建議納入後續擴大接種對象。
-
2021-06-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百元快篩在家自己篩!「台灣人在德國」,分享如何擺脫封城困境
國內本土群聚感染未見趨緩,而國際上有許多國家都已經歷了疫情大爆發、封城後解封,又封城又解封的歷程;看看國外應對疫情的方法,或許也可以當成我們的參考與借鏡。YouTube頻道《台灣家庭在德國Taiwanese family in Germany》的Sophia,自拍影片與外界分享,自己身處在疫情之下的德國生活日常,影片中談到快篩試劑普遍化的使用、疫苗護照、疫苗是否可以混打等相關問題。 德國降低醫療負擔,人人可快篩 德國的一組快篩試劑的價格,大約是新台幣100元;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買到,價格從原先一開始的新台幣300元,降至新台幣100元左右。 如果自己有出現感冒症狀,或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受到感染而有不舒服者,就可以自己買來做簡單的快篩。 針對上班、上學者,德國政府也有規定,學校或是公司,每周一定要至少提供一次免費的快篩;原先德國疫情尚未解封時,有學校將學生分成A、B兩組,A組上週一、三、五,B組上週二、四,隔週再對調組別上課,所以有時候學生一周會上3天課,有時候則是上2天課,凡是輪到要上課的學生,當天要提早15分鐘到校,自己操作快篩,確定大家都是陰性了!才會開始上課。 會這樣大規模的,讓上班上課的人自己做快篩,是因為德國沒有那麼多的醫護人員,也能有效的減輕醫療的負擔;德國5月22日解封的時候當日確診人數還有7000多人,過了一周之後,單日確診數還是有5000多人,也就是說還是有快篩的必要性。 人人都有疫苗護照,7月數位上路 在德國每個人都有一張黃色的疫苗護照,從7月1日開始就有手機數位版的疫苗護照,上面會有QR code 只要一掃,就會知道你有沒有施打過疫苗,如果要在歐盟境內旅遊的話,就要在14天前,完成有國際認證的四種疫苗接種;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和歐盟共同認可的四種疫苗就是:莫德納(Moderna)、輝瑞(Pfizer)、AZ(AstraZeneca)、嬌生(Johnson & Johnson)。 為何會有需要至少施打疫苗14天過後的規定呢?因為,不論打一劑、或二劑的劑苗,都要經過兩個禮拜,才會正式產生免疫效果;也就是說,一切按照計畫時程進行的人,7月1號開始,就可以在歐盟27個國家境內自由地旅行了。 疫苗是否可以混打?德鼓勵混打 查詢到能夠接受第一劑打AZ,第二劑打輝瑞或是莫德納的國家有:芬蘭、丹麥、瑞典、挪威、法國、德國、西班牙、加拿大。 而德國是第一個提出可以混打疫苗的歐洲國家,在今年4月1號,德國的Robert Koch Institut就已建議:可以第一劑打AZ,然後第二劑量打mRNA疫苗,也就是利用信使核醣核酸技術所做的(輝瑞、莫德納)疫苗,這樣混合施打的效果更好。 相關報導資料 .Gavi- The Vaccine Alliance:混搭疫苗安全嗎? .Horizon- EU Research&Innovation magazine:混搭疫苗需要了解的五件事 .Dortmund大學:先打AZ疫苗,後打輝瑞有好處 Kreuzimpfung: Kombi von Astrazeneca und .RKI 的官網原文(德文) :AZ與其他mRNA疫苗混打更有效 不過,台灣所有官方發布的資料,目前都顯示不建議第二劑施打不同廠牌的疫苗,在衛福部的官網上也是這樣說。 至於最終個人要怎麼選擇,需要有賴自身的獨立思考和判斷。 AZ血栓副作用疑慮,比生孩子低 施打AZ害怕有血栓的問題?發生血栓的機率機率畢竟只有10萬分之一甚至不到2;若以生小孩的風險為例子,每600至800個嬰兒就會有一個「唐氏症」;每100個嬰兒也會有2個至3個有先天性的缺陷,可是大多數的人不會因為這樣子就不生小孩。 每件事情都多少有它的風險,相較之下,打AZ疫苗的風險,已經是非常非常低了。 在今年的4月16號,德國總理梅克爾率先打了AZ疫苗,同時她也拜託德國人民趕快去打疫苗,「因為這個是唯一可以,克服這場疫情的唯一辦法」;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也打完兩劑的AZ疫苗;既然,英國和德國兩位國家的元首都毫不猶豫施打了,可見AZ疫苗並無外界所想像的那麼差。 德國的後疫情時代,往日難再現 德國雖然現在已經解封了,但是還是回不到從前的生活,比如在餐廳吃飯的時候,在餐廳「戶外」用餐,不需要有「陰性檢測證明」,可是如果要在餐廳「內用」的話,就必須到檢測站,拿到「陰性檢測證明」。 搭飛機的時候也是需要有陰性的檢測證明,但這個時候則要跑去檢測站做快篩,不可以自己在家做快篩,因為不可能自己給自己開證明。 傳染病爆發的年代,請顧好自己 在人類的歷史中,也曾經爆發過很多次的傳染病,像是歐洲中世界的黑死病,當時因為沒有疫苗,導致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7歲。 我們很幸運地生在這個科學進步、醫學發達的時代,這次的疫情爆發還不到一年,人類就發明了疫苗來對抗病毒,真的很感謝科學家,還有醫護人員的貢獻,作為普通人能有的貢獻,就是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珍惜生命。 (本文,已獲《台灣家庭在德國Taiwanese family in Germany》授權轉載改寫引用。)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別把錢留到不能花的那天!吳淡如:擁有足夠的錢養老,不如擁有「足夠的決定權」.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她成功「脫貧」卻變得身心俱疲!楊倩琳選擇放過自己、環遊世界:50後迎接最美時刻
-
2021-05-05 新聞.元氣新聞
女星懷胎十週寶寶「沒有鼻骨、腸外露」 患愛德華氏症忍痛引產
香港模特兒、演員符曉薇與歌手陳柏宇於2017年結婚,隔年順利生下大女兒,2020年則因子宮外孕大出血,切除一邊輸卵管。期盼能再多個孩子的她,今(5)日,她於Instagram透露前陣子發現自己又懷孕了,但卻在產檢時被診斷出胎兒有愛德華氏症,忍痛引產。符曉薇5日在IG寫下從知道懷孕到痛別寶寶的過程,一直嘗試想再生的她,在等來驗孕棒上的「+」號時,以感恩的心期待的寶寶的出生,還常在晚上想著寶寶會像誰?抑或幻想著寶寶與大女兒玩耍的樣子,並說道:「去產檢時聽到你的心跳,把我反胃嘔吐的感覺通通都忘記,只剩下滿滿的幸福。」不過符曉薇接下來透露,當她懷孕10週5天去產檢時,被告知寶寶可能有唐氏症或心臟問題,符曉薇坦言「聽完之後我整個人迷失了。等報告的一星期每日除了哭,就是上網看其他媽媽的經歷」,不過她與老公商量後決定,假如真的是唐氏症,也會生下寶寶。但最終等來的通知不是唐氏症,而是愛德華氏症!符曉薇上網搜了關於愛德華氏症的資料,直言:「愛德華氏症根本是沒有希望的病。很大部份胎死腹中,就算可以出世,都是得幾分鐘或者幾個鐘或者幾個月。」後來她再做檢查,更透露「醫生一路解釋我BB的問題,左右腦沒有分左右,心有嚴重的問題,沒有鼻骨,腸外露,手少了一隻骨,腳也是彎的。」,「雖然已經好肯定是愛德華氏,就算不是,也是一個畸胎,有非常嚴重的問題」,最終只能忍痛引產。符曉薇寫出這篇文,配圖還是懷孕時與老公、大女兒「一家四口」的合照,歷經痛失寶寶打擊的她還對寶寶說對不起,坦言:「我相信這一次會是我最後一次懷孕,我已經沒有勇氣去承受再一次的打擊。」
-
2021-04-09 癌症.血癌
以為扁桃腺發炎,「韓粉大將」毛嘉慶罹血癌!醫:5個病癥,發病就來勢洶洶
45歲國民黨文傳會前副主委、安定力量副執行長毛嘉慶驚爆罹患血癌,他3/31深夜在臉書上寫下自己得了血癌,正在接受第一階段化療。他寫道:「這個病有個特點,沒人知道怎來的,我是以為扁桃腺發炎從急診得知。首先向我得罪過的每個人道歉,誠心向你們道歉,我錯了,對不起,謝謝你大人有大量。再來,沒真的得罪但看我不爽的,我們握手和解吧,其實,事情都過這麼久,不要不爽了!」毛嘉慶說,自己一定會頑強地活著,要大家不必特別來看他,並開玩笑出院就要來辦趴踢,樂觀面對病情。 有不少名人都因罹患白血病,俗稱「血癌」而逝世,而電視上的主角也常因為罹患此疾病而過世,導致大家聽到「血癌」就非常害怕! 臨床上有些病患聽到醫生診斷出「血癌」後,就消失不見、不再回診,四處求偏方醫治,導致延誤病情,病患說:當下聽到的那一刻,感覺距離死亡非常接近,腦海一片空白…聽人家說化療很可怕,所以才不敢再回診。 其實,知名插畫家—幾米先生也曾經罹患白血病,他接受了治療,病情得到控制,才能繼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給大家。 國泰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苓萍說,不少白血病病友經過積極的化學治療,可以控制病情,進而接受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後,也能恢復良好,所以並不是罹患白血病就一定沒救了。 什麼是白血病呢? 人體的造血器官—骨髓,會製造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當骨髓出現癌細胞抑制了造血功能,製造出不正常的血球,癌細胞會隨著血液流到全身各處,導致身體無法抵擋外來的細菌和病毒,若沒有立即治療,癌細胞增加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越晚治療就越容易危及到生命。 白血病的分類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較嚴重,死亡率較高,疾病的表現也比較複雜,不易處理。 1.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好發成年人,依照分化再細分為M0到M7型。 2.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好發兒童,成年人占少部份,細分L1到L3型。急性白血病治療以注射化學治療為主,可分為2階段,第1階段是「引導治療」,癌細胞接受化學治療後,暫時從血液中消失,疾病達到緩解之後,就進入第2階段「鞏固治療」,主要是預防疾病的復發,若有合適的骨髓幹細胞,可考慮骨髓幹細胞移植。 3.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好發20至45歲,病程進展較慢,主因是人體的第9對與第22對染色體之間的遺傳物質,發生了轉位(費城染色體),目前治療有口服化學治療及口服標靶藥物(Glivec,基立克),標靶藥物發只抑制癌細胞,而不破壞正常細胞的功能,讓癌細胞不會再增生,是目前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第一線用藥。 4.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好發老年人,多為B細胞型,病人如果沒有症狀通常會先觀察,定期回診追蹤血液檢查,等症狀出現再考慮治療,目前治療有口服化療藥物控制,也有標靶藥物可注射。 為何會得到白血病? 發病原因不明,常見可能原因有5點: 1.放射線:正常人罹患機率在1 / 25000左右,但曾身處在原子彈爆炸圈1公里以內的居民,數年之後罹患白血病的機率高達1 / 60左右,懷孕的婦女接受腹部 X光照射,新生兒罹患率也較高。 2.化學藥劑:長期接觸有機苯的工人,或曾接受過含烴化劑(Alkylating agents)化學治療的病人,其罹患機率也比正常人高。 3.遺傳或基因突變:先天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 Down's syndrome)、布倫氏症候群(Bloom's syndrome)、再生不性貧血、或家族中有兄弟姐妹罹患白血病的,其機率較高。 4.自體免疫性疾病:自體免疫的缺陷可能與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有關。 5.病毒咸染:目前已知第一型人類T淋巴球細胞性病毒(HTLV-I)病毒感染與成年型T細胞白血病有關。 白血病5大症狀 大部分白血病都沒有症狀,急性白血病初期都以發燒、容易疲倦、臉色蒼白、有出血傾向(牙齦出血、皮膚瘀青)、骨頭痛等來表現,然而一旦發病就來勢洶洶,慢性白血病大部分都是因為健康檢查,發現血液異常或脾臟腫大才被診斷出來。 如何確診白血病? 1.血液檢查:監測血球變化。 2.周邊血液抹片:血液檢體在顯微鏡下,會出現許多芽細胞,芽細胞就是不成熟的白血球,主要看血球分化的情形。 3.染色體分析:分析血液或骨髓細胞的染色體是否有病變。 4.骨髓穿刺切片檢查:許多人對於骨髓檢查非常害怕,以為是抽脊髓液(腰椎穿刺),但其實不是,骨髓穿刺主要抽取部位是骨盆處的腸骨脊,首先會請受檢者側躺,醫師會先皮膚消毒,注射局部麻醉後,再以特殊的針穿刺腸骨脊,抽出少許骨髓組織和血液,之後紗布加壓穿刺部位,平躺30分鐘,無出血可下床走動,這是確定白血病的診斷及分類最好的方式。 什麼是移植治療?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把正常的骨髓細胞、周邊血液造血幹細胞或臍帶血液幹細胞,像輸血一樣輸給病人,在接受移植前,會先經過超高劑量的化學藥物治療及全身放射線照射,盡量將體內的癌細胞消滅,並同時抑制身體的免疫系統,防止外來的骨髓細胞在移植之後受到排斥,重新建立病人的造血系統和免疫系統。 移植治療也有條件的限制,必須先經過醫師的評估,而接受移植後,最需要注意的是預防合併症,如感染、排斥反應等,目前有免疫抑制劑的藥物可降低併發症的發生及嚴重度。 3種移植方式 1.骨髓移植:有自體及異體,「自體」就是病人本身骨髓未受侵犯,或經化學藥物治療,達到完全緩解時,抽取自己的骨髓。「異體」指他人的骨髓,來源有親屬(雙胞胎、兄弟姊妹、父母),非親屬(經由慈濟骨髓庫或其他骨髓庫配對而來)。 2.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病人接受高劑量化療後,骨髓中的幹細胞會被釋放到周邊血液中,此時合併使用白血球生長素(GCSF)促進幹細胞增加,就能抽取到足夠的幹細胞,經過收集、分離、冷凍保存的過程,輸至病人的體內,不用全身麻醉。 3.臍帶血移植:臍帶血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在胎兒出生時,剪斷臍帶後,自胎盤留取臍帶血冷凍保存,待日後自己或他人需要時使用。 目前臍帶血幹細胞移植的發展,可提昇血液幹細胞移植的範圍,使更多的病人能從血液幹細胞移植中獲得痊癒,但臍帶血也有一些限制,需要與醫師再討論。臨床上還是以骨髓移植和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較常見。 白血病通常都來的又快又急,許多病人對於罹癌一時間無法接受,心理上還沒做好準備,就必須面對接踵而來的治療,治療過程中,常需要住在隔離病房中避免感染,對病人來說是非常孤單的,也因為高劑量的化學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會讓病人很辛苦。 在身心承受極大的壓力下,親友的支持、關懷和鼓勵是相當重要的,必要時可藉助宗教信仰或專業心理諮商,陪伴患者一起度過抗癌旅程,同時諮詢醫護人員的協助。●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種蔬菜,不如學會摘野菜!退休以後,我的「陶淵明實驗」.變胖、怕冷又掉頭髮,可能是甲狀腺低下?醫師:恐引多種慢性病,10症狀自我檢視.中年後開始回看一生,不留遺憾!還想去哪裡玩、哪些事還沒做,趁來得及一一補足
-
2021-01-01 科別.腦部.神經
老化跟失智常搞混?最大差別在這個地方! 醫師曝「4危險誘因」
你是否常常覺得老是忘東忘西?也常聽到家中的老人家抱怨自己記憶力差,常常忘記事情,隨著年齡增長開始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失智症,還是只是因為老化記憶力變差?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兩者這樣區別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醫師沈彥君表示,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很多人常說老了容易老番癲、同樣問題重複問很多遍、走路不穩、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現象,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就很容易忽略了很有可能是失智症的表現。老化是指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會想起來;而失智則會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失智症可分3類 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在失智症的分類上,可分為:一、神經退化性(包括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失智症、路易體失智症等)二、血管性(常與中風相關)三、續發性(因為其他原因造成失智症狀,包括酒精成癮、維他命B12或葉酸缺乏、頭部創傷、梅毒、甲狀腺功能低下、硬腦膜下出血、腦部腫瘤等)。沈彥君提及,所有失智症中,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佔六成以上,其次是與腦中風相關的血管性失智症,約佔一成,只有少於5%失智症為可逆性。因此,若能盡早找出可逆性的失智原因,或早期篩檢出高失智風險者,立即給予治療或介入,便可能改善或延緩失智症狀的發生。 失智症危險因子莫輕忽 影像檢查助診斷導致失智症的危險因子,除了家族病史之外,高齡、女性、和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頭部外傷、唐氏症),也是失智症發生率較高的危險族群。沈彥君提醒,失智症的成因相當複雜多元,以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為例,可發現患者大腦中有類澱粉蛋白的異常沉積影響了腦部功能,以及腦部萎縮(特別是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另外,少部分的失智症可能與腦部腫瘤、常壓性水腦、腦創傷、顱內出血等相關;以上狀況大都可藉由腦部影像呈現,因此影像檢查在失智症的診斷,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無藥物可治癒失智症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降風險全球失智人口增加,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但可幫助延緩退化的狀況,面對失智症,與許多疾病相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對於病情的掌控效果就會越好;國外失智症研究已實證,日常生活控制三高、戒菸、避免心血管疾病可降低失智症風險;建議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即時掌握身體狀況、才能做最精準的預防介入。 延伸閱讀: 懶得動就容易失智! 60歲後衰退快,不同狀態銀髮族該怎麼動? 提升腦力、延緩失智! 每天只要堅持做這10件生活小事…逛街也算
-
2020-11-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獎30年 綻放300多道星光
第卅屆醫療奉獻獎昨天頒獎,今年眾多得獎者將一生奉獻偏鄉、弱勢族群。副總統賴清德致詞時表示,這個獎項不是頒給醫術最高明、病人最多,或是錢賺最多的醫師,而是要表彰醫師無私奉獻的精神。立法院厚生會、聯合報主辦「醫療奉獻獎」已走過卅個年頭,曾任厚生會會長的賴清德表示,早期醫奉獎多頒給外籍醫療人員,但今年得主大都是本土醫療人員,在疫情期間做好防疫工作,還能向國際社會伸出援手,傳達「Taiwan Can Help,Taiwan is Helping」精神。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誠如醫奉獎創辦人、前監察院長張博雅所言,沒想到如此快就過了三十年;聯合報很榮幸能陪伴醫奉獎選出三百多位得主,未來我們會繼續陪走這條溫暖的路。衛福部長陳時中說,每個得獎者對台灣醫療貢獻良多,醫奉獎彰顯了醫療可貴、感人的一面。不是所有醫師都願意去偏鄉、願意照顧特殊需求族群,但醫奉獎得主卻將一生行醫路奉獻在此。第卅屆醫療奉獻獎個人醫療奉獻獎得主分別為朱樹勳醫師、余文儀醫師、蔡輔仁醫師、呂若瑟神父、許瓊心醫師、林永哲教授、周玉英護理師、黃明裕醫師,團體醫療奉獻獎得獎者為屏東縣牙醫師公會山地偏遠巡迴醫療及身心障礙醫療服務團。從行政院長蘇貞昌手中獲頒醫療奉獻獎的朱樹勳是首位受獎者,他是國內開心權威。神父呂若瑟昨天沒有出席,由馬漢光院長代表領獎。馬漢光說,神父說要謝謝台灣人,大家捐這樣多錢。牙醫師黃明裕專收唐氏症、自閉症等被其他牙醫「懼收」的特殊需求族群。他獲獎時,看著患有唐氏症的獨生子黃于軒說:「我的初心就是因為他」,沒有兒子不能成就這一切。長期投注台灣罕見疾病研究與醫療照護的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蔡輔仁說,罕病這條路上若沒有團隊,甚至國家立法,沒有辦法成就,感謝所有革命戰友。曾任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的林永哲高齡八十六歲,仍堅持飛往澎湖服務;尖石鄉衛生所護理師周玉英自畢業後分發尖石鄉,四十年未曾離開,她說,獲得醫奉獎肯定覺得像是「台灣偏遠地區的星光被發現」。屏東縣牙醫師公會成員則是背著看診器械、診療椅,在幅員遼闊、資源缺乏的屏東偏鄉奔走,堅毅的身影交織出台灣成最美麗的風景。令人感動的是,每位得獎者仍掛念著台灣仍有醫療不足之處,還需繼續努力。如馬偕醫院小兒部資深主治醫師許瓊心領獎時表示,與鄰近國家相比,台灣新生兒死亡率仍偏高;台東執業卅五年的耳鼻喉頭頸外科診所醫師余文儀則掛心台東許多村落仍無自來水,讓患者飽受血蛭之苦。「我領不到獎,但與有榮焉!」同樣是醫師的賴清德最後頒感謝狀給前監察院長張博雅、秀傳醫院創辦人黃明和等兩位醫療奉獻獎創辦人,感謝兩人多年來表揚全國默默付出的醫療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