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搜尋
咀嚼功能
共找到
87
筆 文章
-
-
2021-03-28 癌症.胃癌
胃癌術後常見併發症在肺 護理師:防範務必做到3事
年近七旬的張姓老伯,已有40幾年菸齡,因罹患胃癌得開刀切除,術前建議戒菸並未成功,術後明明無法進食,護理師卻經常在老伯身旁聞到一股酸味,後來才發現是老伯吐在床邊垃圾袋的「痰」,不僅酸,還非常髒,強烈懷疑有吸入性肺炎問題,馬上進行相關處置,化解了胃癌患者術後最令人擔心的肺部感染風險。肺部感染是常見併發症,會延長復元時間。和信醫院資深專科護理師于素英表示,無論幾期的胃癌,胃切除手術是目前根治的主要方式。而不管採取哪一種手術,都會造成胃容積變小、生理變化、腸胃道功能等問題,如果術後不好好護理,將會影響病情的恢復。胃癌病患常進行的手術包含:全胃切除、次全胃切除、胃減壓手術、淋巴切除術,「當病患一離開恢復室,就是術後生活照護的開始。」于素英表示,包括住院期間的照護與出院後的飲食照護,兩者不可或缺。以住院來說,肺部感染是胃癌術後常見的併發症,因為肺部若感染,會延長手術復原時間,甚至有生命危險。務必做到「早點下床、深呼吸、咳痰」,術前戒菸很重要。于素英表示,為了協助患者肺部盡快正常運作,術後的止痛相當重要,可加速患者「早點下床、深呼吸、咳痰」,這三件事情要做好,術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將大幅降低。「我們很怕吸菸患者。」于素英說,像前述個案中的張老伯,抽了40幾年的菸,術前都已衛教,卻還是戒不掉,其實年輕人也一樣,吸菸就是癌症的危險因子,也不利胃癌術後生活的恢復。為了讓胃癌患者術後呼吸到達一定的擴張,和信醫院有一套針對病人的呼吸訓練,第一次下床一定由護理師協助,通常在開刀隔天的24小時內讓患者下床行走,最晚不能超過48小時。接下來不斷的深呼吸練習,有助肺活量的增加,進一步降低併發症發生。少量多餐多咀嚼,牙齒取代胃的研磨功能。絕大多數的患者可以在三天內完成上述三件事情,之後就是飲食的恢復,胃是消化系統的一部份,除了儲存,也有攪拌、研磨及消化功能,術後食物的選擇,常常是病患最擔心的事情。于素英表示,她通常會告訴病人,胃就像消化系統的「袋子」,這個袋子現在空間小了,甚至沒有了,表示以往幫忙儲存、研磨的功能不見了。因此,吃東西最大原則就是「少量多餐、多咀嚼」,牙齒的角色將被凸顯,取代胃的研磨機制,因此,病患若牙齒不好也要趕緊處理。「要小心越來越瘦。」出院一周內,體重不能掉1%。其次是「湯跟食物要分開」,糯米、太硬的東西都別嘗試,否則食物通過速度太快或不消化,容易有「傾倒症侯群」(Dumping Syndrome),會引起腹痛、腹脹甚至腸子痙攣。值得注意的是,胃癌患者術後的體重管理,跟正常人的體重管理思維很不一樣,「要小心越來越瘦。」因此,于素英建議病人出院後要自備一台體重機,天天量體重,「出院後的第一周,體重不能下降1%。」這也是患者一周後回診很重要的功課,若體重下降太多,可能代表吃不夠、吃不對,生活品質一定也不會好;如果吃的量或品質都達到標準,那就要注意其他非飲食上的問題。一般來說,若出院第一周體重不正常的減輕,多半是因為手術接口太狹窄,吃東西過不去或通過得比較慢,這時候就會透過營養師的建議,幫助患者調整飲食。由於術後傷口多少會腫脹,接口過窄的情況都是短暫的,慢慢就會消失,病患也會逐步適應胃變小了或沒有胃的消化狀況。于素英說,出院第一周若出現發燒、畏寒、肚子痛、嘔吐,就需提早回診。呼籲胃癌患者,雖然腸胃道不完整,但只要掌握大方向,也可以回到正常生活,吃得好、吃得飽、吃得健康。
-
2021-01-27 科別.牙科
戽斗歪臉困擾妙齡女 透過手術搭配牙齒矯正改善線條
1名23歲女生因下巴偏移,有臉歪、戽斗情形,並因此感到自卑、人際關係不佳,經接受正顎手術與牙齒矯正後,不但臉部線條大幅改善,也顯得更加美觀和協調,並逐漸恢復自信。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口腔外科醫師陳彥綦說,患者因下巴偏移連帶造成整個齒列、嘴型傾斜,甚至連鼻子都歪到一邊,經電腦數位3D分析,確定臉部骨骼、牙齒與軟組織的問題後,擬定完整手術與齒列矯正計畫,同時也藉此改善咀嚼功能、美觀以及臉部整體的諧和感,患者術後十分滿意。他說,除了家族性遺傳的戽斗、小下巴外,青少年在成長發育期間,也可能因不良姿勢與習慣,導致臉部發育異常,這些問題除了影響外觀,也會同時造成咬合咀嚼與睡覺打呼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進一步也會使得營養攝取不良、人際關係不佳,甚至心臟血管系統受到損傷。陳彥綦指出,齒顎顏面歪斜是複雜度極高的臨床難題,醫療團隊會替這類型的病人制定完整的分析計畫與治療流程,透過詳細的資料蒐集,包括臨床攝影、全顱電腦斷層掃描、口內齒列掃描、臉部外觀智慧掃描之外,也會使用全程數位化分析,直接以圖片和動畫,讓病人了解手術前後外觀及功能的改變。因運用3D列印模型與手術導引版的技術,精準度大幅提昇,再加上手術全程使用超音波骨刀(非傳統的金屬鋸),可降低失血量與對組織造成的傷害;病人術後隔天即可經由嘴巴進食,不再需要進行顎間固定,口內也不必放置引流管,只需要在手術後前期吃些軟爛的食物,和透過牙刷刷牙即可。大幅降低一般正顎手術後的照護難度,讓病人輕鬆擁有漂亮臉蛋。陳彥綦提醒,經由齒顎手術與矯正治療,患者可獲得口腔健康、功能與美觀上的改善,解決惱人的齒間縫隙、暴牙、戽斗、深咬、開咬等問題,減少牙周病、蛀牙、咀嚼功能障礙,以及發音咬字缺陷。
-
2020-12-09 醫療.牙科
智齒幾歲長出來?一定要拔?醫揭智齒痛症狀及必拔標準
你有拔過智齒嗎?是不是也聽過「智齒最好及早拔除比較好,免得引發腫脹、疼痛」的說法呢?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現在智齒好端端的,為何要去拔呢?智齒真的非拔不可嗎?如果要拔,什麼時候拔比較好?第三大臼齒稱之「智齒」 總共有4顆牙醫師林鴻津表示,所謂智齒,就是從上下顎牙齒的中心點,也就是正中門牙的牙縫間隙開始算起的第8顆牙齒,正式名稱為「第三大臼齒」;智齒是口腔中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如果全部都生長出來,上顎、下顎、左、右兩邊各1顆,總共有4顆智齒。相較於嬰幼兒時期的乳齒及兒童時期更換後的恆齒,第三大臼齒通常是在18歲以後才長出來,這時候人類的心智比較趨於成熟,也應該已經比較有智慧,所以,習慣上將第三大臼齒稱之為「智齒」。不是每個人都會長智齒 恐與遺傳基因有關雖然智齒通常是在18歲以後才長出來,但每個人智齒的生長狀況差異很大,有的人在18歲前就已經長出來了,有的人到了40、50歲還長不出來,這些都是常見的現象。而這4顆智齒也不見得全部都會長出來,且不必然能夠長整齊,有些人的智齒可能只長1或2顆,有些人的智齒甚至長到一半就不再長了,甚至有些人完全沒有長智齒。也有人的智齒是屬於多生型態,也就是在長出第8顆牙後,又冒出來第9顆,多長了一顆所謂的「多生第四大臼齒」;這種大臼齒多生的案例十分少見,尤其下顎的多生型智齒案例很少,偶爾可以看得到上顎的多生型智齒。現代的人類並不是人人的智齒都能夠長得很整齊,林鴻津指出,部分因素可能與遺傳基因改變有關,若先天缺少智齒,當然就不會長出智齒;另一部分因素,則可能是因上下顎骨頭退化的緣故,造成上下顎的齒槽骨體積縮小,但牙齒卻沒有跟著退化,雖然是同樣的智齒,卻因沒有適當的萌牙空間而長不出來,或雖然長出來了,卻因空間不足而長在不正確的位置。 8成智齒無會長在正確位置 易引發發炎、腫脹、疼痛等後遺症根據相關研究統計指出,大約有80%的智齒無法長在正確的位置。智齒若只是多餘的、不礙事,若真的不具咀嚼功能也還能接受,令人頭痛的是,常因長出智齒而產生無窮的困擾。林鴻津提及,由於智齒長在最裡面,空間狹小,往往因為萌發空間不足,推擠鄰近牙齒而出現疼痛現象,加上日常刷牙不容易清潔乾淨,除了本身容易產生蛀牙、牙周病,甚至會侵犯相鄰的第二大臼齒,出現擠壓疼痛、牙周病、蛀牙,甚至引發牙髓炎等各種不舒服症狀。由於智齒不一定都會長出來,很多的下顎智齒,常會出現埋伏阻生或長得歪斜,沒有適當的咬合功能,造成上顎的智齒由於沒有適當的下顎對咬牙,因而導致上顎智齒過度萌發,以致於影響咬合功能,甚至造成咬合傷害。不僅如此,由於很多下顎智齒會呈現前傾阻生狀態,常可看到智齒就頂在第二大臼齒的遠心牙面,形成一個牙冠夾角,非常容易嵌塞食物,由於不容易清潔乾淨,而導致反覆性的發炎。而嚴重的反覆性發炎,有可能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這對於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是相當嚴重的潛在危險;所以,當智齒本身出現牙周組織發炎、蛀牙,或影響鄰牙導致蛀牙或牙周病時,若身體狀況良好,一定要趕快拔掉,以防無窮後患。 防範於未然 沒症狀也應拔智齒 有些人擔心拔了智齒,恐怕會造成前方的牙齒「失去後盾」,導致大臼齒向後傾斜或骨頭會缺了個大洞。而若智齒已出現不健康的狀況,當然要趕快拔除,但是,若智齒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也需要拔嗎?林鴻津說,為避免日後衍生更複雜的口腔症狀,造成更大的後遺症,站在防範於未然的預防角度,即使智齒現在沒有出現任何症狀,還是會建議盡早拔掉,而且是愈早拔愈好。林鴻津補充,拔除智齒在20歲左右時拔掉比較好,因為在20歲之前,牙根尚未完全長好,骨頭也還未硬化,齒槽骨較軟也有彈性,智齒比較容易拔除,手術傷口較小,術後也比較不會有嚴重腫脹、疼痛的後遺症。一般人年過25歲之後,骨頭開始變硬,此時下顎智齒的牙根,也幾乎都會變成既彎曲又倒鉤,這時才要拔下顎智齒,大多數的傷口會比較大,術後的腫脹、疼痛也大多相當嚴重,所以,不要拖到智齒牙周發炎了、腫脹了,才急著要就醫拔牙。年紀大拔牙風險高 術前應經過醫師審慎評估 門診中常會有人問到:「年紀大的人能不能拔牙?」林鴻津透露,年紀愈大的人,拔牙的風險當然愈高,但是年紀大小不是唯一決定因素,除非身體狀況非常不穩定,在一般的健康狀況下,高齡者還是可以拔牙。此外,若患者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由於這些慢性疾病很容易在拔牙過程中或術後引發嚴重的併發症,拔除智齒的手術就要更小心、慎重;術前一定要先經過仔細的評估,必須把全身性的系統疾病控制在穩定狀態後,再來拔牙比較安全。 延伸閱讀: 單次拔牙幾顆以內算正常? 專業牙醫師給答案了 牙齒黃怎麼變白?居家、冷光美白怎麼做? 快戒掉這些讓牙齒變黃的習慣 
-
2020-11-13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拿掉鼻胃管 提高生活品質
鼻胃管是將一條管子經由鼻腔進入胃部,作為灌食之用,以提供病患的營養支援,當病患因為吃得不好、不想吃或不能吃,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足時,經由醫療的專業評估後,便會建議病患放置鼻胃管。放置鼻胃管並沒有時間的限制,可能短暫放一段時間,也可能放一輩子,在台灣很多病患終其一生都依靠鼻胃管的灌食維生,但因為鼻胃管每個月都必須更換,也產生了鼻腔黏膜出血、胃潰瘍、胃出血等合併症風險。站在長照護理師的立場,在居家訪視過程中,如果發現有病患是有機會可以脫離鼻胃管的潛在個案時,都會積極鼓勵病患和家屬共同協助病患脫離鼻胃管。鼻胃管的存在,對於病患而言,不只是管子的外觀像象鼻子而已,甚至會進一步導致病患退化的可能。其實裝了鼻胃管還是可以適度維持咀嚼功能,這對於病患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一旦失去味覺的功能,生活品質會大受影響外,甚至有可能喪失了生命的意義。如果病患的疾病並未影響到腦部的吞嚥功能及認知能力,且經由評估發現病患的吞口水功能並沒有喪失,我們都會希望及勸說病患脫離鼻胃管的依賴,而且不用擔心病患會營養不足,會有醫療專業人士協助執行病患的「復能」計畫。(諮詢/振興醫院社區護理室護理師高素華)
-
2020-11-02 科別.牙科
醫病天地/人工植牙 仍需防牙周病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要改善缺牙也從以往的活動假牙與固定牙橋,多增加了人工植牙的選項,金門牙醫洪長享表示,隨著植體材料和植牙技術進步,以植牙修復缺齒來重建咀嚼功能和美觀,已是普遍醫療方式,不過發育中的青少年,因骨骼及牙齒的發育會有些許差異,18歲以前不適合考慮植牙,而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或有血液凝固方面問題,要先作適當處置才能進行治療。洪長享說,植牙是指將鈦金屬人工牙根,以手術方式植入牙床,等到與牙床骨頭形成骨癒合後,再連接固定假牙。植牙的優點很多,包括健康的牙齒可完全保留,免磨或少磨鄰接牙,使兩邊牙齒完好,而傳統的牙橋製作必須將前後牙齒修磨小,人工植牙不必破壞真牙,便能製作固定假牙。植牙還可預防牙齒脫落後的齒槽骨流失,防治缺牙處的骨床萎縮現象,讓臉部不會變形,且人工植體本身不會有蛀牙問題,避免修磨兩邊的鄰牙,可減低其蛀牙機率,也容易清潔。洪長享說,人工植牙所需的療程,視骨頭與人工牙根密合的情況而定,一般約為6到8個月。至於人工植牙可以使用多久?洪長享說,植牙5到10年的成功率雖已達70%到80%,但仍然要維持清潔與定期回診,不然一樣會有牙周病的問題產生。
-
2020-10-22 失智.新手照顧
飲食照護/長者咀嚼功能維持正常 有助延緩失智
台灣的銀髮海嘯來襲,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高達460萬人。預防勝於治療,口腔健康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研究發現,強化咀嚼及吞嚥能力,可以延緩失智,更是重要的防老關鍵。常見銀髮族有失智、失能、認知功能障礙、吸入性肺炎等四大疾病威脅。其實只要做到「均衡飲食攝取、餐後口腔清潔、勤做健口操、鍛鍊咀嚼力」,並持之以恆,不僅可以防老,並且有效降低失智等問題的發生率,促進健康生活的延續。陽明大學牙醫學院團隊曾發表咀嚼能力與大腦灰質關聯性的研究,並榮獲2018年世界牙醫學研究學會的老年研究論文比賽首獎。此研究發現,只要把牙齒保持好、咀嚼功能維持好,就能減緩腦中灰質退化速率,延緩失智症發生。國外許多研究顯示,咀嚼能力較差的人,認知功能也較差,甚至容易出現沮喪等情緒問題,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據統計,每個人平均一天正常咀嚼的時間大約是9分半,但隨著年齡增長,就需要更長的咀嚼時間,才能確保咀嚼及吞嚥的功能不會快速退化。每天的飲食是維持銀髮族健康的關鍵,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牙齒狀況不好或是裝了假牙,往往只吃軟的、流質食物,長期下來,容易因飲食不均衡、咀嚼能力降低,導致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建議牙齒狀況不佳或戴假牙的人,應該要訓練、維持口腔的咀嚼功能。像核桃、毛豆都是營養價值高又不會太軟的食物,適合每日攝取;牙齒狀況還不錯的人,偶爾則可以嚼食口香糖,也是一種輔助鍛鍊咀嚼肌群的方式,每次咀嚼10至15分鐘即可。口腔內咀嚼肌的訓練,建議從青壯年時期就持續性的進行,愈早開始愈好,成效愈明顯。可以利用通勤的時間、等電梯的時間,一天3次、每次3分鐘做口腔健康操,隨時隨地都能做。簡單的動作就能鍛鍊咀嚼肌群,延緩失智的發生,還能防止嗆咳與幫助維持唾液分泌及吞嚥功能。
-
2020-09-06 橘世代.健康橘
中年固本!每天3次健口操,練好咀嚼肌還能防失智
想吃美食,預防失智,咀嚼力不可或缺,陽明大學牙醫學院特聘教授許明倫建議,每天可做三次「口腔健康操」,鍛鍊咀嚼肌,防止嗆咳與幫助吞嚥,再加碼每天仰臥起坐,訓練核心肌群,避免老來嗆咳時,腹部無力無法咳出食物。許明倫表示,咀嚼咬合與大腦功能息息相關,咀嚼的動作能刺激海馬迴,維持認知功能,提高空間記憶。據美國生醫期刊「Aging」今年發布對50歲以上成年人研究顯示,咀嚼能力與年齡漸長所造成的智力衰退有關聯。他與團隊兩年前研究也顯示,年長者牙口差、咀嚼吞嚥功能不好,會影響認知功能異常;但若能維持咀嚼和吞嚥相關能力,將可減少認知功能退化,如延緩失智症發生。國際上許多研究也證實,強化咀嚼能力將有助於降低失智並預防老化。不過,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的重點。許明倫說,無論銀髮族或中壯年族群,每日除均衡飲食也應及早注意口腔與牙齒健康,而透過口腔咀嚼肌的訓練,不要只吃軟、流質食物,應選擇如核桃、毛豆等不會太軟又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才能保持咀嚼活躍。而在運動方面,建議四十歲以上以慢跑、快走等維持肌耐力,避免肌少症、下上樓梯無力,甚至臥床,衍生後續疾病;尤其養成每天做至少10至15下仰臥起坐,訓練核心肌群,年長時若發生嗆咳時,腹部才有力氣咳出食物。許明倫與其咀嚼與吞嚥中心團隊設計了健口操,包含肩膀運動、頭頸運動、鼓腮、舌頭運動、唾液腺按摩與發音練習,只需約三分鐘、一日做三次,利用瑣碎時間就能輕鬆進行鍛鍊,保持牙口健康。健口操六要訣:1.肩膀運動:吸氣上提肩膀,然後呼氣放鬆肩膀。2.頭頸運動:緩慢抬頭、擺正、低頭、擺正;接著緩慢右轉、擺正、左轉、擺正。活動頸部前後左右的肌肉。3.鼓腮:先鼓右頰,再鼓左頰,然後兩側鼓起。4.舌頭運動:舌頭先向上,再向前伸,再向下;然後向左、向右,順逆時針繞圈。5.唾液腺按摩:用手按摩耳下腺、顎下腺、舌下腺,有助刺激唾液分泌。6.發音練習:發出Pa、Ta、Ka、Ra的聲音,以訓練嘴唇與舌頭。延伸閱讀↘↘↘年紀大了常嗆咳?喉嚨、舌頭也需要「肌力訓練」戽斗好困擾!45歲熟男靠正顎手術「改頭換面」翻轉人生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8-04 科別.一般外科
騎車還在戴4分之3罩安全帽?他用自身經驗告訴你下場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26歲林姓男子和友人聚餐結束後,騎機車返家途中與自小客車對撞,送醫後發現顏面多處骨折,導致下顎骨喪失咬合能力且有持續出血風險,經內視鏡輔助進行左側下顎骨髁頭區骨折復位及固定手術,恢復期短且幾乎看不見疤痕,現已順利入伍從軍。林男表示,今年3月騎車行經彰化市郊與小貨車對撞,當時戴著4分之3罩安全帽、車速約50公里,撞擊當下向左前方飛出,因撞擊力道猛烈而短暫失去意識,醒來後發現自己滿嘴是血、感覺下顎多處位移,嘴巴打不開也無法言語,只能發出氣音。緊急送往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X光檢查發現左側下顎骨髁頭區、右側下顎骨副聯合處骨折,導致下顎骨咬合喪失,無法行使正常咀嚼功能,加上下顎骨多處骨折有出血的風險。台灣發生顏面骨骨折與交通事故有關 以機車事故占大多數收治該病例的彰基口腔外科醫師林楠瑾表示,在台灣發生顏面骨骨折的原因多與交通事故有關,又以機車事故占大多數,尤其中彰地區的比例相當高。以下顎骨髁頭區而言,這幾年都占下顎骨骨折的20%至30%左右,需要開刀的案例約有6至7成,近幾年都從原本的「閉鎖式復位」轉為難度較高的「開放式復位」,使用骨釘骨板固定,以達到更好的術後功能,並減少術後上下顎間固定時間,達到更好的術後舒適度。但是有文獻指出,由耳前或耳後切線位置去接近斷裂處,短暫傷到顏面神經的機率仍有1%到10%,雖然多半都會在半年內恢復,但仍可能影響這段時間的生活品質。內視鏡輔助骨折復位及固定手術 降低顏面神經受傷機率因此,林楠瑾醫師此次即選擇以內視鏡進行骨折復位及固定手術,可大幅降低顏面神經受傷機率,並達到無疤痕手術目的。術後3天可出院,在2周後展開復健。此外,對於外科手術的輔助,彰基引進192切電腦斷層掃瞄儀,有利於醫師在手術後隨即為病人進行電腦斷層掃瞄及術中的手術導航,避免傷到重要器官或是解剖構造。林男表示,自己非常滿意手術結果,積極配合復健約2個月時間,現在口腔開闔程度與受傷前差異不大,且兩側也幾乎看不見手術疤痕。有感於這次車禍中,4分之3罩式安全帽無法充分保護效益,因此重新選購全罩式安全帽,希望未來騎車出入平安。林楠瑾提醒民眾,有台灣本土的研究指出,安全帽的選擇與交通安全有顯著關係,台灣機車事故中引起顏面骨骨折的傷患,幾乎全部都是配戴半罩式和4分之3罩式安全帽;由此可見,全罩式安全帽才能有效防護;政府未來應該就大眾運輸及交通安全法規進行宣導,努力降低機車交通事故的發生。(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兒童安全座椅降7成死亡率! 4使用小常識你對了嗎? 搭車不愛繫安全帶? 當心這危險讓你只能在輪椅上度過下半生
-
2020-07-30 橘世代.健康橘
50+健康老/身體也要超前部署,3大營養素絕對筆記!
悠閒的退休生活即將展開,擁有財富及親友陪伴之外,銀髮族的健康格外重要!想從容地迎接老後生活、做你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除了培養運動習慣,其實,每日攝取適當且均衡的營養更是關鍵!當人生步入暮年,你希望擁有什麼樣的生活?能開心享受美食?自在愉快地四處旅遊?又或是與老伴及好友一起回憶過去的精采?想要健康的享受銀髮生活,除了做好心理上的準備,你還需要足夠的營養,以應付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所引發的生理需求!65歲前勤保養 可減緩老化速度65歲前沒有做好保養,老化的速度會比想像中快速。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指出,雖然65歲開始就會覺得自己老了,但通常要到75歲之後,生理與心理上的改變才會逐漸顯現,包括視力、聽力的減退、骨骼肌肉力量的改變,以及消化系統如牙齒、食道、腸胃道等功能退化。在心理上,也可能有沮喪、憂鬱、暴躁等情緒不穩定的表現。因此對於銀髮族生理與心理上的變化,以及可能伴隨而來的疾病,我們更應提前準備,適時調整飲食,才能符合身體的需求!及早注意飲食 銀髮族健康養生的重點「要健康養生的重點在於,及早注重飲食的內容。」彭莉甯從臨床上實際觀察,將近九成的老年人都有營養不良的風險與狀況。仔細詢問這些長輩平常怎麼吃的情況下,發現多半與牙齒、食物的製備以及家屬照顧等問題有關,「飲食上不夠量、不定時、偏食等,都是造成營養不足的原因。」彭莉甯進一步表示,飲食及疾病與老年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尤其在老化過程中,營養占了相當的比重,卻又是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好比說神經系統的退化,「過去醫界一直想找出如何不讓神經系統退化的方法,但目前看來藥物似乎沒有很大的用處,反倒是在食物上,有很多實證發現。多吃地中海飲食、DHA成分高的飲食,對腦細胞正常功能的維持有效。而且必須從相對健康時就要開始保養,才能延緩老化對於腦齡退化的衝擊。」無獨有偶,一份針對台灣銀髮族的營養攝取狀況調查顯示,以下營養攝取不足:超過76%的長者在鈣質、73%在維生素E、60%在維生素D,更有42%是熱量攝取不足。從事高齡居家照護多年的營養師林俐岑表示,「從《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3-2016年成果報告》也顯示,銀髮族在六大類食物攝取上,包括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等都有不足的現象。而起因就來自於銀髮族的牙口狀況不好、味覺嗅覺退化、腸胃道消化吸收功能衰退等。」「牙齒不好就影響咀嚼功能,飲食中的營養素攝取就會受限;胃口不好、消化變差也影響年長者對營養的吸收,這些狀況加乘下,營養便會失衡。」新竹悅意源心中醫診所中醫師李盈昌指出。蛋白質、優質油脂一定要足夠!適度調整年長者的飲食內容是有必要的,至於銀髮族的營養需求到底有哪些重點?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65歲以上銀髮族的飲食營養建議,每天的飲食中都必須含括六大類食物,且須含有蛋白質、脂肪及醣類等三大營養素。彭莉甯表示,總熱量攝取是以個人體重估算每公斤30大卡為標準,但不同活動強度的年長者,建議量會約略不同。「而蛋白質則是最需要被強調的營養素,它的功能在於加強免疫力、以及可提升肌肉的質與量。一旦缺乏,體力變差、免疫力也會下降。」林俐岑也同意,銀髮族的蛋白質需求必須要增加。以一般成人蛋白質需求為0.8-1.5g/kg來看,身體虛弱或是肌肉量明顯不足如有肌少症的長輩,蛋白質需求量要增加到1.2g/kg才足夠。此外,油脂與膳食纖維的分量也不能輕忽,李盈昌說。優質油脂來源如Omega-3、Omega-9可降低體內壞的膽固醇,避免腦神經退化,進而達到預防失智的目的。蔬菜中的膳食纖維與多種營養素與礦物質,更是維繫年長者健康不可或缺的來源。如前所述,當身體機能逐漸衰退,飲食型態確實需要做些改變。但並非要吃得更簡單、更清淡,反而應該在飲食中增加營養的密度。在一餐中同時攝取優質蛋白質及好的油脂如紫蘇籽油、亞麻仁油、橄欖油等,以及各式蔬果。當食量減少,食物的質反而應該要增加。吃對!吃好!才能達到健康老化的目標。不同狀況,營養需求大不同一般健康銀髮族:飲食方向應以均衡六大類食物為主,不要偏食,且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於白天時間多補充水分,且在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蛋白質食物,能有效預防老年後的肌少症。有慢性病的銀髮族:需留意高鹽、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減少對血壓、血糖、膽固醇的傷害。若是有骨質疏鬆高風險的長輩,可多方補鈣,包括深綠色蔬菜如花椰菜、芥菜等都有豐富的維生素K2能幫助鈣質沉積在骨骼及牙齒等身體適當部位,也應多多外出曬太陽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來幫助鈣質的吸收。若仍有不足,也可額外攝取含有鈣成分的營養保健食品,補足身體所需。有肌少症風險的銀髮族:應該增加蛋白質的分量,可多吃優質植物性蛋白質食物如黃豆及相關製品如豆漿、毛豆、豌豆等,再搭配負重運動,都有助益。本文摘自《里仁》|更多50+健康營養大小事。打破迷思! 吃太清淡反而容易衰老無力。白色防癌、紅色護心...「選色吃菜」,你吃對了嗎?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4 科別.心臟血管
別再認為貧血「補補」就行了!背後恐有隱匿疾病
黃老伯身體素來健康,最近體檢時提示有輕度貧血,醫生建議他去血液科就診。老伴和鄰居都覺得瘦的人才會貧血,而黃老伯挺胖的,都認為他應該不會貧血,就算有貧血,吃點紅棗、枸杞就行了。但老伯不放心,立即去醫院血液科就診了,結果發現了另一種血液疾病——骨髓瘤。醫生說,還好老伯及時就診,情況還不是很嚴重,經積極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個骨髓瘤跟貧血的關係是偶然,還是有牽連關係?誰說貧血不是病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頭暈、乏力或胸悶、心慌等症狀,以為自己有心腦血管疾病,往往忽略了貧血也會有這些症狀。還有人即使知道自己有貧血,也不在乎,認為貧血不是病。事實恰恰相反,貧血是一種需要引起重視的疾病。貧血並不僅僅有頭暈、臉色差等表現而已,由於貧血是提示攜帶氧的血紅蛋白含量減少,因此會造成全身組織和器官出現缺氧。通常,血紅蛋白60-90g/l為中度貧血,30-60g/l為重度貧血,小於30g/l為極重度貧血。貧血嚴重時,可造成飲食不振、噁心、腹脹、黃疸、感覺障礙、神志改變,同時可有心悸、短氣、胸悶、心率加快等表現。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偏差,貧血發生後會加重心功能負擔,造成貧血性心衰,危及生命。背後或牽出隱匿疾病貧血的病因有許多種,並不是只有營養不良,所以不是 「吃點好的」就能改善貧血的。尤其是老年人,貧血的症狀表現多變,特異性不明顯,常常和其它內科疾病雜合在一起,有時甚至被其它內科疾病所掩蓋。因此,對老年人的貧血原因要有多方面的考慮。根據紅細胞的體積,貧血可分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和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小球性貧血常見於缺鐵性貧血和慢性病性貧血,在老年人往往可能有腫瘤性疾病、特別是消化道腫瘤導致,如不及時發現,可能出現消化道大出血、腫瘤迅速惡化的情況。●巨球性貧血有些老年人臟器老化,胃壁細胞萎縮,胃酸和內因子分泌不足,加之老年人食慾下降、牙齒咀嚼功能下降,許多食物因為咬不動就長期不攝入,導致造血原料葉酸、維生素B12的缺乏,出現了巨幼細胞性貧血。這是一種大細胞性貧血,嚴重時常常並發血小板、白細胞減少、溶血、小便發紅、黃疸、甚至神志障礙,給老年人的生活會造成極大傷害。●正球性貧血老年人特別不能忽視的是血液科的專科疾病,特別是多發性骨髓瘤。這個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經趕超了白血病。它起病隱匿,有時甚至發病初期只表現為貧血,不易被發現,等到全身其他症狀明顯時,病情大多已發展到非常危重的地步。黃老伯就是一例由於骨髓瘤造成的貧血,所幸發現早而得到了及時治療。由此可見,造成老年人貧血的原因很複雜,只有找到病因,才能有效治療。要對貧血提高警惕,不能只考慮營養不良,自行一味補充蛋白質、吃紅棗赤豆等紅色食物,這反而可能延誤病情。因此,建議老年人在發現貧血後應及時至醫院血液專科就診,通過詢問病史、配合血液學檢查,最終得到正確的診斷及相對應的治療。(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7-21 科別.牙科
容易蛀牙、牙齦發炎 口乾症找上你了嗎
最近幫一位患者矯正時,發現他牙根蛀牙問題變很嚴重,進一步詢問發現,他經常覺得口乾舌燥,甚至半夜睡一睡都還需要爬起來喝水,判斷為口乾症。雖然臭臭的口水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其實口水具有清潔、中和酸性和預防蛀牙的功效。當口內唾液量太少,就可能導致牙根蛀牙、牙齦發炎、口腔黏膜變脆弱及吞嚥困難等問題。導致口乾症發生的原因1.因為牙周病、假牙不合適而引起咀嚼功能下降,導致唾液分泌減少2.服用高血壓、巴金森、抗憂鬱等藥物,出現唾液分泌減少的副作用3.頭頸部曾接受放射線治療4.習慣用嘴巴呼吸、睡覺容易打鼾💤如何預防口乾症1.每天多次喝水,可以小口啜飲,維持口腔濕潤,並避免酒精及含咖啡因的飲料2.咀嚼無糖口香糖,促進唾液分泌3.多補充維生素B2、維生素C、葉酸等營養素4.每3個月定期口腔檢查,清洗牙結石口乾症雖然不是一個疾病,但長期下來容易對口腔健康造成影響、降低生活品質,建議還是要請專業醫師治療。來源出處:林泰興醫師粉專
-
2020-06-22 養生.聰明飲食
鳳梨入粽軟化肉質 長者也能輕鬆吃
原來「鳳梨」也能軟化肉類。本周就是端午節了,南北口味粽子大拚比總讓民眾難挑選,不過粽子中的糯米、豬肉、花生等成分,對高齡長者來說,可能因年紀增長、牙口咀嚼功能退化、腸胃消化等問題,造成難以下口或不好消化。為了讓牙口不好的民眾也能享用端午粽的美味,國民健康署以「食材挑選」、「切割烹煮技巧」、「簡易檢測方式」三招,推廣「高齡營養飲食質地」,讓長者或照護者可自行製做美味健康且質地軟化的粽子,且搭配新鮮鳳梨汁軟化肉質後的「質地粽」做法,讓粽子變得易咬,即使牙口不好的高齡長輩,切割合適大小後也能輕鬆入食。國健署今舉行「別讓屈原吃不下~質地軟化、輕鬆吃粽」記者會,邀來農委會、營養學者分享粽子食材作法與質地檢測,更找來「屈原」演出情境短劇,表達長者想吃粽卻難吞嚥的委屈。長庚科大保健營養系副教授邱麗玲示範包粽,她說「質地粽」的秘訣就是用地瓜、芋頭、綠豆仁來取代部分糯米,肉塊也可以換成肉燥或海鮮,包裝下鍋前,棉繩也不要綁太緊,因為可以增加粽子的水份讓質地可以更鬆軟,對有咀嚼困難或腸胃不適的民眾來說,就是可安心食用的端午粽。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長輩是國健署念茲在茲想照顧的族群,隨著年紀老化、口牙狀況改變而吃不下,其記憶中飲食慢慢消失;國健署想盡方式增加飲食上質地軟化,讓長輩在吃得下的情況下,能攝取記憶中的美味食物。她說,口牙的狀況是困擾長輩攝取食物最主要的來源,據衛福部調查,65歲以上長輩口牙狀況平均牙齒數為11顆左右,因牙少、咀嚼能力當然受到影響。因此,國健署也跟農委會農試所合作,發現鳳梨汁是食材的軟化催化劑,讓長輩看到原型的食物後能吃得下,甚至以牙齦就能磨碎吞嚥食物,這是鳳梨酵素奇妙的特色。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長陳甘澍表示,鳳梨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B1、B2、C、鎂、鈣及鳳梨酵素等,能幫助消化、軟化肉質;其中如甜蜜蜜鳳梨(台農16號)果肉纖維最細,幾乎沒有粗纖維,非常適合牙口不好的長者食用。利用國產鳳梨來醃製軟化肉類、將將糯米和花生等較硬食材,洗淨泡水和切成小塊,聰明選擇食材和運用技巧,對調整粽子質地也很有幫助。而不只今天的鳳梨跟粽子的結合,賈淑麗說,未來也會主打每日一星,讓農委會所生產在地食材,也可能為長輩可攝取營養的來源,另外也根據國民營養調查中,國人缺乏的營養素,從當地的食材結合來補充營養。
-
2020-06-17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煮絲瓜加薑絲 冬夏放法不同效用也不同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絲瓜有九成五都是水,是水分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跟水果裡的西瓜不相上下,只比冬瓜少。因此,有便秘困擾的人可以多食用,不只可以預防便秘,還有助於解便。【記者陳惠惠 吳雨潔╱報導,出處/2008-04-14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俗名「菜瓜」的絲瓜,是餐桌上的常客,雖然它真正盛產的季節是夏季,幾乎一年四季都可看到它的蹤影。在許多人眼裡,絲瓜可是好處多多,不只能拿來吃,洗刷碗盤靠菜瓜布,連切斷藤蔓流出的絲瓜水,都可拿來當天然化妝水。預防便秘 體寒勿多食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絲瓜有九成五都是水,是水分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跟水果裡的西瓜不相上下,只比冬瓜少。因此,有便秘困擾的人可以多食用,不只可以預防便秘,還有助於解便。國外研究發現,絲瓜裡含有一些植物性化學物質,像是「芹菜素」(這是譯名,千萬別誤以為跟芹菜有關,猛吃芹菜)及「檞皮素」。芹菜素可以降低體內發炎反應,也就是中醫所謂的清熱、降火氣,而檞皮素,則有助於血管通暢,跟中醫的行血脈、通血路功效非常接近。也就是說,近來西方營養學的研究結果,跟傳統中醫看法不謀而合。也因為絲瓜含水量豐富,非常柔軟,對咀嚼功能較差的老人家來說,是非常好的纖維來源,搭配同樣具有清熱、利尿功效的蛤蜊清蒸、煮湯,更有加乘效果。若煮成絲瓜糙米粥,膳食纖維會更為豐富,來一盤 絲瓜炒蛋,在攝取纖維質的同時,也能補充蛋白質。若硬要挑絲瓜有什麼缺點,就是絲瓜性較寒,手腳冰冷、容易腹瀉的人不宜多吃,至於腎衰竭患者,最好先汆燙,去除絲瓜裡的鉀後再食用。經前胸脹 可緩解不適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絲瓜老化後的絲狀纖維不只可做為洗刷用的菜瓜布,還可拿來做中藥材,就是所謂的「絲瓜絡」,外觀跟菜瓜布差不多,只是老化程度沒那麼嚴重。絲瓜絡熬水或煮排骨湯後飲用,有通絡的功效,女性月經來前若覺得胸部腫脹不適,可用來緩解不適,對哺乳婦女的乳腺炎也有助益。要記得的是,絲瓜絡難以消化,千萬別吃,只要喝湯即可。另外,從中醫觀點來看,絲瓜還有清熱、利尿跟消水腫的作用,但因為它性微寒,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合吃太多。也因為如此,很多人在烹煮絲瓜時會放點薑絲,順道提味,但薑絲的放法冬天跟夏天也略有不同,夏天吃絲瓜若為了清熱,可以先放薑絲再加絲瓜,若是冬天,可以等起鍋前再放薑絲,可以降低絲瓜的寒性。絲瓜的品種瘦長型澎湖絲瓜:外表有明顯的十個皺褶,切開後,不帶籽的綠色瓜肉較甜,白色纖維部份少,較受喜愛。短胖型台灣絲瓜:白色纖維較多較粗。挑選與保存兩種絲瓜都應挑選外觀頭尾平均者。澎湖絲瓜還須注意皺褶的間隔是否勻稱,越均勻代表肉質越甜。絲瓜買回家後,不削皮可保存一周左右,可用報紙包起,放入冰箱,以免水分流失。而放冰箱的時間越久,纖維會逐漸老化,容易失去軟嫩與香甜的味道。切絲瓜刀法切開絲瓜的處理步驟會影響口感,必須切除絲瓜內部的白色纖維,也就是帶籽的部份。過多纖維,吃起來較粗糙、感覺比較老。常見絲瓜烹調方式是與蛤蜊清炒、海鮮清蒸、煮湯、煮麵線,或調酥炸粉包裹後油炸。
-
2020-06-05 科別.牙科
牙齒是否需矯正? 醫師:影響健康就有必要
「醫生,你覺得我需要矯正嗎?」、「我的小孩幾歲要開始做矯正呀?」、「現在開始矯正還來得及嗎?」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嵐婷,每逢門診都常被問到這些問題,她表示,若牙齒咬合咀嚼受影響到影響進食消化、發音等,就有矯正的必要性;最好從小定期看牙醫追蹤,必要時才能適時矯正。為什麼要矯正呢?林嵐婷表示,牙齒除了咬合咀嚼功能,其實對美觀和發音,甚至是顳顎關節,都有影響;嚴重暴牙或戽斗的病人,除容易對外表不滿意外,吃東西時也可能咬不斷食物而影響消化,進而影響腸胃道,另也可能導致一些唇舌音發音不清楚,口齒變得不清晰,這類患者當然有矯正的必要性;但若是幾顆牙齒有點歪,或幾顆牙齒有一些小縫,造成清潔上不便,容易蛀牙,則矯正與否要看當事人需求決定。有關矯正的時機,林嵐婷說,每個人生長曲線、骨架、牙齒狀況不同,開始治療的時間點也不同;下巴較小、下顎骨發育較不好的小孩,會希望能在發育期開始前,就趕快找矯正醫師做評估,才來得及在顎骨發育的高峰期,引導顎骨生長。至於戽斗的患者,因難阻止顎骨生長,反而會希望患者等到青春期過後,甚至是到大學,等下顎骨生長都已穩定才開始矯正;其他仍有許多變數或齒列問題,要靠矯正醫師專業評估,客製化治療。林嵐婷也建議,評估牙齒是否矯正,最好別晚於8到9歲,才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現在健保都有給付滿六歲前孩童,每半年一次塗氟預防保健,小學一年級生,則可於第一大臼齒萌發後,施作窩溝封填預防蛀牙;理想上最好從嬰兒時期,長出第一顆牙開始,每半年到方便就醫的醫療院所,固定讓牙醫師檢查,是最萬無一失的方法。
-
2020-05-18 科別.牙科
銀髮族缺牙 植牙假牙怎選擇?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年長者因缺牙造成的飲食不便,往往成為生活中最苦惱的事。究竟該選擇植牙或全口假牙?成為銀髮族及照顧者最關心的話題。吃得好不好?咀嚼效率高不高?已被證實影響全身健康。許多研究發現,良好的咀嚼動作(chewing cycle)促進大腦血流,缺乏咀嚼運動會增加失智症風險。因此,若發生大範圍缺牙時,透過假牙咀嚼食物,對提升生活品質是有很大的幫助。配假牙 穩定性普遍不理想配戴活動假牙,可以回復部分咀嚼功能。它的優點是可以簡易地取出和配戴,特別是餐後能容易取下清洗,維持口腔清潔。不過,缺點則是對高纖維的蔬菜或煮得比較老或比較柴的肉類等,可能咬不動。同時,因為長期牙齒缺失導致牙床嚴重吸收,活動假牙的穩定性普遍不理想,當假牙晃來晃去,或是講個話或大笑假牙就彈出來,常造成配戴者日常生活的窘境,影響社交生活。另外,因為配戴假牙後的牙床比較不能承受咀嚼力量,往往因磨擦後造成疼痛或傷口。假牙配植牙 手術讓人卻步除了配戴活動假牙外,如果在缺牙的牙床上進行人工植牙,可以提供穩定假牙的效果。就像是漂浮在海上的船隻,一旦有了船錨,船就可以固定在海床上,不易任意飄移。但對於高齡者及家屬而言,太複雜的手術療程總是讓人聞之卻步。目前有臨床病例報告顯示,在全口無牙的下顎牙床上,置入兩根人工植牙,能有效穩定活動假牙,且這樣較簡單的設計,對配戴者而言也較容易使用單束毛牙刷等工具維持清潔。齒槽骨狀況 影響手術結果當年長者植牙時應注意以下問題:是否因缺牙時間太久,導致齒槽骨跟著吸收,而無法完全置入人工植牙?就像太淺的地盤無法將地基鑽入來蓋樓房。還有,高齡者常因特殊身體狀況,例如服用骨質疏鬆相關藥物,影響骨細胞代謝週期,進而影響植牙手術結果。這些問題都需要事前詳細評估並與相關科別醫師共同處理。老來缺牙的問題,需要與牙醫師及相關科別醫師共同討論處理。讓長者們能有一口美觀又實用的好牙,有品質的過每一天,將是面臨高齡化社會重要的課題。
-
2020-01-25 橘世代.健康橘
年後甩肉不顯老 營養師:掌握每餐「半211」
過年美食佳餚當前,很難拒絕,但人過了中年之後普遍有代謝不好的問題,擔心過完年體態臃腫的話,就要更加注意飲食。專業營養師朱瑞君提醒,只要每餐掌握「半211」原則,就能避免身材走樣。朱瑞君表示,健康飲食其實很容易,只要記得「半211」的口訣就不會出錯。他解釋,半是指半碗五穀根莖類、2份蛋豆魚肉奶類、1~1.5碗蔬菜以及1份水果。【半】碳水不能不吃 但吃一半就好半碗五穀根莖類,也就是一般熟知的白飯、麵食、麵包及饅頭等,建議每餐攝取一半的份量即可,就不怕攝取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自助餐只吃半碗白飯就好,大約就是用雙手捧起來的份量,若怕胖可以再少一點。很多人視碳水化合物為減肥大敵,但朱瑞君提醒,碳水化合物是人類生存必須的重要能量,不能不吃,建議盡量少攝取精製過的如白飯和麵包等,可吃燕麥片混白飯、糙米或地瓜替代。【2】蛋白質每餐2份 用蒸煮讓肉好咬除了攝取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也是產生能量的來源之一。朱瑞君建議每餐攝取2份的量,例如一顆蛋加上3根手指頭併起來大小的肉量,或是一顆蛋配一杯240ml的牛奶或豆漿。朱瑞君也提醒,許多上了年紀的人常因為「很難吞嚥」、「太硬咬不下去」等飲食上的困擾,這是因為隨年歲增加、咀嚼功能退化而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蛋白質攝取不足」的飲食不均衡現象。他建議可吃清蒸魚、蒸蛋、優格,或以起司入菜,讓食物變得軟一點、好咬一點,補足蛋白質的攝取。【1】一碗蔬菜 【1】一份水果每餐要有1~1.5碗蔬菜,建議每天至少要有一份深色蔬菜,因為深色蔬菜內含礦物質比淺色蔬菜多。最後是1份水果,例如一顆蘋果、柳丁等,種類不重複,才能攝取到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至於烹調方式,朱瑞君則建議低油、低鹽、低糖,善用天然食材的風味,減少過度烹調及調味,就能享受美味且無負擔。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23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玩好玩、吃好吃 失智長者過好年8秘訣
快過年了,小嘉難得有假期可以好好陪伴媽媽,但媽媽已經有輕微失智,假期的安排也備受考驗。小嘉壓力很大,深怕外出用餐擔心菜色不好下嚥,媽媽會噎到,出遊又怕一個閃神沒注意,媽媽就走失。醫師提醒,陪伴失智長輩過年,飲食和出遊其實只要各注意四個小原則,其實失智長者和家人都可以過個好年。台北慈濟醫院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暨失能服務中心主任李嘉富表示,李嘉富提醒,年齡越大,發生失智的比例越高,目前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失智盛行率達3%以上,且年齡每增加5歲,罹患機率就會增加一倍,如果發現長輩有不尋常行為,例如出現重複行為或情緒起伏,應避免責備,也不要在第一時間和長輩爭執。過年期間兒女返鄉,失智長者看見不熟識的家人、環境改變之刺激,可能出現不安全感,加上認知功能的退化、無法準確表達,原本的症狀可能加劇。提醒,家中若有失智長者,突然頻繁的人際互動與飲食調整,可能造成其身心上的不適,所以針對家中失智長者,年節的飲食與出遊都要事先規劃,避免加劇失智長者症狀。飲食方面,李嘉富建議可以安排失智長者和家人同樂,例如引導患者做懷舊拿手菜,透過親手料理記憶美食的過程,可望改善病症。因應長輩咀嚼功能退化,年糕、麻糬、湯圓等較黏稠的食品應先切成小塊,以免發生意外。零嘴包裝中的防潮包或乾燥劑都要記得取出,避免長輩誤食。最後就是餐與餐之間要遵照醫囑,定時服用藥物。出遊的時候,建議可讓長輩穿色彩鮮艷、容易辨識的衣服、配戴愛心手鍊,或在衣服上繡姓名及電話,以利走失協尋時使用。帶失智長輩出門,儘量要至少有兩位親友一起陪同長輩,因為一個人比較容易沒注意到長輩走失,如果出入地點有兩個以上出口,要格外小心。李嘉富提醒,大約四分之一失智長者在天黑後到入睡前,會有昏昏欲睡或混亂的症狀,因此行程安排最好要在傍晚以前回家。外出時間較長的話,車上可準備紙尿布或尿壺,以備不時之需,也可攜帶失智長者熟悉的隨身用品,增進安全感及穩定情緒。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1-15 新聞.健康知識+
解決睡眠呼吸中止症 舌頭也該「減肥」了
身體肥胖是打鼾嚴重甚至睡眠時呼吸暫停的風險因素之一。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舌頭肥大也與這類睡眠問題相關。舌頭“減肥”有助緩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0日報導,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研究人員為67名患者呼吸道做核磁共振成像,得出上述結論。這些患者均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且身體肥胖。他們在體重減輕10%後接受核磁共振成像。結果顯示,他們的舌頭也成功“減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狀緩解31%。研究人員查看患者上呼吸道結構,發現他們呼吸道兩側控制咀嚼功能的顎肌也變小,有助症狀減輕。研究報告主要作者理查德·施瓦布說:“現在我們知道,舌頭脂肪是一個風險因素。實際上,舌頭減肥越多,呼吸暫停症狀越能得到緩解。”研究報告刊載於最新一期《美國呼吸系統和重症護理醫學雜誌》上。
-
2020-01-14 新聞.健康知識+
習慣用嘴巴呼吸? 錯誤方式不僅讓你累還可能減壽命
人體是由數十億個細胞所組成,每個細胞都需要攝取足夠的氧氣,有了充足的能量,進行相互分工合作,才能維持生命;一旦呼吸的能力及效率變差,對於身體的健康,就會產生負面且深遠的影響。台灣整合口腔矯正醫學會理事長、牙醫診所院長趙哲暘說明,雖然呼吸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每個人的呼吸方法,可不一定完全正確。如果用錯誤的呼吸方式,會慢慢地導致身體缺氧,因而出現「慢性缺氧症候群」,隨時隨地都容易感到勞累,且常頭昏腦脹,動不動就身體痠痛、肌肉僵硬等,最終造成身體病痛一大堆。錯誤1:用肚子呼吸包括肥胖者、上班族、姿勢不良的人,最容易用肚子來呼吸,舉例來說,坐姿呈現彎腰駝背的人,肺部不容易正常起伏,吸不到空氣的結果,加上頭部重心往前,位於耳垂後方的胸鎖乳突肌,會收縮來維持頭部的姿勢,但也會造成吸氣時,將胸部的肋骨及肋間肌往上拉,反而導致腹部壓力喪失,當橫隔膜鬆弛時,肺部不容易呼吸,就會導致被迫用肚子來呼吸。錯誤2:用嘴巴呼吸如果從小愛挑軟的食物吃,口部咀嚼功能受限,臉部會發育出比較狹窄的臉型,連帶影響鼻腔的結構,當鼻道狹窄就不容易呼吸,可能會不自覺的改用嘴巴呼吸。或是許多老人家也會因為缺乏咀嚼,加上35歲後都有鈣質流失的問題,臉部結構變得狹窄,同樣也會影響鼻腔的呼吸功能,也可能用嘴巴代替呼吸。一般來說,肥胖者容易睡覺打鼾,但許多老人家瘦弱,仍然有咽喉下垂、打鼾現象,這些都是用嘴巴呼吸的癥兆。趙哲暘指出,若是以口呼吸的錯誤方式,影響全身健康不容小覷,目前有學術研究討論到,這可能是導致腺樣體肥大的原因,最後堵塞後鼻腔,引發鼻竇炎、中耳炎或是氣管炎。當鼻子功能不佳,容易增加鼻過敏與鼻塞的症狀,最終也可能造成戽斗或暴牙臉型,口乾舌燥則會導致口腔內酸鹼值降低,也是容易出現牙周疾病與大量蛀牙的關鍵原因;此外,髒空氣直接進入肺部,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感冒,也可能造成胃腸脹氣,而若病菌入侵扁桃腺的話,還可能造成擾人的異位性皮膚炎等自體免疫等疾病。根據目前醫學研究證實,習慣用嘴巴及用肚子呼吸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相較於一般人,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肺炎的風險多了2~3倍;發生中風、癌症的機率多2~5倍;增加攝護腺肥大的風險提高2~6倍。整體而言,壽命更會少活20年之多。正確的呼吸方式,其實操作方法很簡單,想像一下跑步的時候,腹部緊實、屁股夾緊的感覺,胸部起伏變得劇烈,呼吸深且量大。趙哲暘建議,首先,上半身挺直,頭部擺正,腹部內收、屁股夾緊,腹內壓自然提高,此時橫膈膜會往下降,讓肺部活動空間變大,以獲得最大的肺活量,才會有良好的呼吸效率。呼吸時,胸部與腹部是幾乎沒有明顯起伏的,透過橫隔膜往下、往上,來獲得肺活量的增加;只有在運動時,胸部才會有較大的起伏。 延伸閱讀: 嘴破不一定是火氣大 可能是免疫系統出問題 空氣品質拉警報! 常吃3類食物養出乾淨肺  
-
2019-12-28 新聞.健康知識+
上了年紀食物咬不動?小技巧讓牙口差老人也能享美食
你也時常聽到長輩說「食不下嚥」、「食物太硬咬不下去」等在飲食上的問題嗎?高齡者因咀嚼功能退化、飲食習慣和多重用藥等,造成飲食不均衡、營養攝取不足等現象,這不僅是「吃」的問題,嚴重者還可能有肌少、衰弱等情形發生。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 一般人認為不好咬的肉排、芹菜等,其實透過小技巧就可以改變軟硬度。像肉類食材先以肉槌槌打、去除肉片筋膜,如果能把國產新鮮鳳梨打成汁加入醃製,就可大幅嫩化肉類質地;一些纖維多、質地較硬的蔬菜,洗淨切好先冷凍1-3天,拿出直接烹,質地不但變柔軟且不影響色澤。 此外,長庚科技大學樓迎統校長分享,只要利用家中常用的筷子、湯匙和叉子等餐具,就可以輕鬆瞭解食物軟硬度是不是有符合長者需求。 王英偉強調,高齡者的「呷飽沒?」要建立在「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三好一巧新觀念,靈活運用「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口訣和手勢,加上適當處理食材,注意質地軟硬度,才能用食物為他們的營養打好基礎。 為了照顧高齡者的營養,國民健康署也參考國際作法,並根據我國的飲食習慣和在地食材,發展高齡營養飲食質地衛教手冊,希望透過食材的挑選、改變切割烹煮技巧,並以家中常用餐具檢測,就可自己做出適合高齡者「軟硬度」的飲食,天天「吃得下」,營養跟著來。 高齡營養飲食質地分為「容易咬軟質食」、「牙齦碎軟質食」、「舌頭壓碎軟食」、「不需咬細泥食」、「均質化糊狀食」、「中濃稠流動食」、「低濃稠流動食」、「微濃稠流動食」,每種質地飲食都有不同的適用對象,高齡者可以先諮詢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的營養師或是其他專業醫事人員,依其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質地種類。 延伸閱讀:長輩疑似失智了 去醫院該掛哪一科?衰弱當老化? 5指標檢視家中長輩失能風險
-
2019-12-19 新聞.長期照護
不怕長輩咬不動 國健署教一支餐具測食物軟硬
台灣人常以「呷飽沒」問候長輩,但長輩咀嚼功能退化,愛吃的食物咬不動、吞不下,只能餐餐吃稀飯致營養不良。國健署除傳授食物軟化撇步,更教民眾以一支餐具測食物軟硬度。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舉辦記者會,宣布推出高齡營養飲食質地衛教手冊,該手冊根據國際作法、台灣民眾飲食習慣及烹煮技巧,讓民眾透過食材挑選、改變烹調技巧,並以家中常用餐具檢測,就可自己做出適合高齡者「軟硬度」的飲食,天天吃得下。住在眷村的陳爺爺、陳奶奶從前最喜歡吃有家鄉味的牛肉麵、臘腸炒芥藍,但兩人牙齒不好,肉塊太大、太硬根本咬不動,家人為了讓長輩多吃點,餐餐都煮稀飯或黏糊糊的食物,根本沒有胃口,散步也愈來愈沒力。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吳建遠表示,隨年齡增長,許多長輩因牙口不好、咀嚼及吞嚥功能退化等影響,容易感到食不下嚥,或覺得食物太硬咬不下去,衍生出營養不均衡、營養攝取不足等問題,導致肌少、衰弱等情形。吳建遠說,高齡營養飲食質地分為「容易咬軟質食」、「牙齦碎軟質食」、「舌頭壓碎軟食」、「不需咬細泥食」、「均質化糊狀食」、「中濃稠流動食」、「低濃稠流動食」、「微濃稠流動食」,每種質地飲食都有不同的適用對象,高齡者可以先諮詢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的營養師或是其他專業醫事人員,依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質地種類。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一般來說,僅有牙口咀嚼差,但其他功能正常的長者,適合食用「容易咬軟質食」和「牙齦碎軟質食」的食物,但很多民眾經常搞不懂,究竟怎樣的軟硬度才適合。因此國健署也傳授一支餐具測試法,以一支湯匙用力壓食物,可將食物壓扁,但湯匙移開後食物可恢復原本形狀者屬於「容易咬軟質食」,建議切成小於3公分的塊狀;湯匙用力壓能將食物壓碎屬於「牙齦碎軟質食」,建議切成小於1.5公分丁狀。此外,一般人認為不好咬的肉排、芹菜等,其實都能透過小技巧改變軟硬度,像是肉類食材先以肉槌槌打、去除肉片筋膜、以新鮮鳳梨汁醃肉,都能大幅嫩化肉質;至於纖維多、質地較硬的蔬菜,可洗乾淨、切好後先冷凍1到3天再拿出來烹調,都能讓長輩更好入口。
-
2019-12-19 新聞.長期照護
提高老人「吃」的尊嚴 官方指引化解食不下嚥的惡夢
銀髮海嘯來襲,據調查發現,我國65歲以上長者九成有缺牙問題。為解決食不下嚥,衛福部國健署今公布「台灣飲食質地製備指引」,預計最快明年上半年提供訓練,進一步推廣至長照據點,期盼與產學合作「快樂銀髮餐」。據國健署104至105年調查發現,我國65歲以上長者缺牙率為九成,平均缺牙數高達11顆,全口無牙率甚至高達4.4%。進一步分析「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104至107年調查成果」,65歲以上長者蛋白質、蔬果攝取不足,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分析,與長者牙口不好,幾乎只吃稀飯有關。當牙口不好的長者只能吃軟爛狀的食物,無法吃喜歡的東西。台北榮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說,正常食物馬上跳到糊狀,不僅造成長輩難以適應,更會有娛樂被剝奪感,誘發厭惡變老的負面情緒。應教導民眾如何使食物變軟同時保有原有外觀,提高「吃」的尊嚴。對此,國健署自106年起參考日本等國際飲食質地指引,完成符合我國飲食習慣和在地食材的台灣飲食質地製備指引,質地分為「容易咬軟質食」、「牙齦碎軟質食」、「舌頭壓碎軟食」、「不需咬細泥食」、「均質化糊狀食」、「中濃稠流動食」、「低濃稠流動食」、「微濃稠流動食」。每種軟硬度、黏稠度等特性飲食都有不同的適用對象,可先諮詢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或其他專業人員,依建議選擇適合質地種類。希望透過食材的挑選、嫩化烹煮方式,也可用隨手可得的筷子、湯匙、叉子擠壓食物分類。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科長秦義華表示,該指引也會在長照機構、老人共餐地點推廣,預計最快明年將投入專業人員培訓。賈淑麗說,孩子有快樂兒童餐,長者也應有快樂銀髮餐,期望與有意願的學校或相關業者合作,依據指引推出適合長者實用的餐點,讓長輩保有享受出門吃大餐的樂趣。指引共同開發者、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副教授邱麗玲表示,目前飲食質地指引只是烹飪方法,未來將繼續與食藥署討論,制定公認的食品質地規範,供食品業者參考。
-
2019-12-11 養生.抗老養生
上了年紀吃軟食物是理所當然?這樣練口腔肌肉防老後失能
身體要多動,已經不是新知識;但一般人往往忽略,如果「口腔」少動,會引發什麼?醫學上有「廢用症候群」(disuse syndrome)之稱,描述因不活動而導致身體多重系統惡化。引發的原因不只是骨骼、肌肉的退化,牙醫師提醒,廢用的第一步,往往是從口腔周圍肌肉退化開始!台北市陽光牙醫診所院長黃明裕表示,廢用症候群患者多半攝取的營養和社會參與不足,症狀雖然涵蓋全身,但「口腔照護決定我們的生活品質」,包含吞嚥、說話、美觀等功能,尤其是咀嚼能力,如果牙口不佳,就會直接影響進食和溝通的意願。黃明裕常利用休假時間,前往偏鄉義診,又有「俠醫」之稱,多年前開始推動到宅醫療,每週都到中高齡長輩家中協助看牙,就發現不少因口腔功能退化,陸續影響全身健康的案例。40歲後牙周病罹患率增,多咀嚼防失智「我今年58歲,也會覺得牙齦有點痠,因為牙齦萎縮,牙根露出來。」黃明裕認為,牙齒狀態會顯露年齡,即使身為牙醫,也會面臨牙齦萎縮等正常老化現象。他觀察40歲以後的患者,「牙周病」罹患率會增高,由於牙周病屬於慢性疾病,多半因為過去對口腔清潔不注重,尤其年長者的眼睛或手部肌肉功能較弱,很難做到徹底清潔。黃明裕強調,「50歲後要開始訓練跟吞嚥咀嚼有關的肌肉」,如果牙齒顧得好,但是周邊肌肉無力也不行,如咀嚼肌、頰肌、口輪肌、舌下肌肉群和上縮咽肌等,都會慢慢退化。他形容,「就像年輕跑百米、跑馬拉松都沒問題,老了就沒辦法,但可以延緩症狀。」訓練口腔肌肉的方法在於「多咀嚼」,牽涉到骨頭、關節、舌下肌群,另一方面,咀嚼可以刺激大腦「G細胞」,增進認知功能,進一步預防失智。他說,日本人提倡「一口飯咀嚼30下」不無道理,過程中釋放一種組織胺,使得中樞產生飽足感,不至於吃下過量食物。缺一顆牙改變平衡,牙口好才能長壽當口腔照顧不良,如蛀牙或牙周疾病,嚴重時必須拔牙,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缺牙」問題,咬合不良影響到咀嚼和吞嚥,「這是日積月累而來的,愈早注重口腔清潔衛生,就能避免這些問題,能夠不要拔牙、留住牙齒最好。」他說。很多人以為「牙齒有那麼多顆,少1、2顆沒關係」,黃明裕指出,只要缺1顆牙,整個咀嚼功能就會受影響,咬合是兩側顎關節平衡,當單側咬久了,會影響顳顎關節,會愈掉愈多顆,使得牙齒排列跟著移動。他提出個案佐證,目前收治3位超過100歲以上的患者,共通點是幾乎沒有缺牙,「老先生牙齒都很好,牙口好,才有辦法長壽,高齡健康從口腔開始。」用鼻胃管也得刷牙,當心口水分泌不足黃明裕提醒,當年紀增長,唾液腺功能也會退化,引起「乾口」的問題,會讓細菌容易孳生,破壞牙齒和牙周。許多患者口水分泌不足,他評估主要原因並非「老化」,而是服用很多失智、精神、高血壓藥物等,副作用就是「抑制口水分泌」,引起乾口,加上嘴巴又不常動,容易孳生細菌,引來蛀牙、牙周病問題。即使患者使用鼻胃管,口腔還是會產生大量細菌,和正常人一樣要清潔,因此,他耳提面命提醒照顧者,要讓患者「多喝水」保持口腔濕潤,也要幫患者「刷牙」,而不是用棉花擦拭就好了。黃明裕強調,「咀嚼」和清潔同等重要!咀嚼時可以讓唾液腺接收到訊息,刺激口水分泌。由於吃進醣類澱粉等食物,經過口腔細菌分解,產生酸性物質,造成齲齒,口水就是很好的中和劑,可以抑制細菌,讓酸蝕的作用緩解。口腔肌肉運動,練習發音「ㄆ、ㄊ、ㄎ」黃明裕分析進食的過程,就是口腔各種組織的協作結果。首先口唇要能閉合,吞嚥時舌頭要頂住上顎,另外,舌根上方的軟顎,吞嚥的時候要能遮住鼻腔,讓整個口腔密閉,也就是3要素缺一不可:嘴巴能閉、舌頭能頂、軟顎能上提。他說明,要讓口腔內部肌肉更靈活運動,可運用來自日本的「健口操」,多練習發3個氣音:ㄆ、ㄊ、ㄎ,分別訓練不同部位:「ㄆ」是口唇,「ㄊ」是舌頭,「ㄎ」是軟顎。另外,別認為長輩吃「軟質」或「流質」食物是理所當然,反而不利咀嚼和吞嚥的機會,平時需「有意識」地練習,如多吃堅果類等具有咬勁的食物,維持咀嚼肌的適當機能。刷牙掌握「輕、慢、弧度小」,避免傷害牙根要維持牙齒和牙周健康,也得搭配「正確」清潔方法。黃明裕指出,刷牙重點並非愈用力愈乾淨,最好使用軟毛牙刷,力道「要輕,要慢,弧度要小」。許多人牙齦萎縮,露出來的牙根為牙骨質,較為脆弱,不像牙冠是堅硬的牙釉質,如果太用力刷牙就很容易讓牙根損傷。他建議,每次吃完東西後,先漱口或喝水,緩衝酸鹼值後再刷牙;每半年定期做口腔健康檢查,畢竟牙口問題,預防遠勝於治療,也是維持老後生活品質的關鍵。原文:最被忽略的運動!醫師:50後這樣練口腔肌肉,預防老後失能
-
2019-12-06 科別.牙科
暴牙戽斗不矯正 醫師點出十大口腔危機
根據調查,中小學生最常在校受到霸凌的因素,以暴牙、戽斗、肥胖最常見,也使許多家長願意花錢讓孩子做齒顎矯正。專家估計,以國小一班約20人來看,大概有一成學生正進行齒顎矯正,不過也隨著矯正人數增加,糾紛也愈來愈多。衛福部委託北醫大編撰「齒顎矯正治療參考指引」幫助民眾更理解矯正正確觀念。到底誰才能做矯正?台北醫學大學口腔學院院長鄭信忠說,可以分為「先天遺傳」以及「後天影響」。先天遺傳如上顎前突、下顎後縮、先天缺牙、多生齒等;後天環境影響如乳齒早期喪失、恆齒萌發異常、恆齒喪失皆會使不當肌肉作用,無論是先天遺傳或是後天影響都會造成咬合不正等影響。鄭信忠說,小朋友有吸姆指、舌吞嚥、咬指甲、咬棉被等,原本齒列正常都可能造成齒列不正,引發咬合問題。小朋友若沒有在12歲換恆齒之前,改變習慣,齒列問題就可能一輩子尾隨。他也說,咬合不正若未即時做好牙齒矯正,會造成咀嚼功能障礙、容易蛀牙、易引起牙周病、發音學習障礙、阻礙顎骨正常發育、假牙不易製作、易造成前齒外傷斷裂、顳顎關節障礙症、口腔黏膜容易受傷、心理障礙等。衛福部心口司簡任技正陳少卿表示,許多矯正糾紛都是源自「醫病溝通不足」,醫師未給予患者正確的訊息,導致患者有高度期待,當期待落空時,就容易造成糾紛。陳少卿說,最常接到的矯正的糾紛,以「調矯正器時,醫師是否會幫忙看蛀牙」?她說,矯正齒列多數屬於自費行為,但調整矯正器仍屬於醫療行為,牙醫師應同時協助看照患者的蛀牙情形。陳少卿說,許多民眾會反映,矯正醫師強調自己只做矯正不看蛀牙。她呼籲所有矯正醫師,在矯正的過程中一旦發現患者有蛀牙或牙周病等情形,應該要協助患者。
-
2019-12-04 新聞.長期照護
不再讓進食變成痛苦的事 專家教你可順利餵食高齡者的技巧
【文、圖/選自如果出版社《看圖就能懂!軟食料理技巧大全》,作者山田晴子】了解餵食的技巧,便可以讓高齡者吃得安全又美味如果用餐時需要協助,就必須有人幫忙餵食。餵食的人如果知道可順利餵食的技巧,就能讓高齡者吃得安全又美味。現在,為大家介紹幾種餵食技巧。確認是否清醒在意識模糊的狀態下進食,很容易誤吸,讓進食變成一件痛苦的事,因此務必確認進食的人是否完全清醒。做餐前體操用餐之前,請對方做用餐的準備運動,這樣可以讓進食更順利。◆上半身運動雙手舉高放在頭部上方,輕輕握著,伸直背脊,身體慢慢地往左右傾斜。◆頸部運動伸直背脊,將頭部慢慢往前後左右傾斜、繞圈,伸展頸部筋絡。◆舌部運動將舌頭往前伸出嘴巴,舔一舔嘴唇的上、下、左、右。◆臉頰運動將空氣含進口腔,先鼓起右臉頰,接著再鼓起左臉頰。順利完成之後,可以再含著水進行同樣的動作。這是為了不讓水從口腔流出所做的緊閉嘴唇的練習。◆唇部運動將嘴唇往兩旁拉開,發出「一」的聲音。接著,將嘴唇往前方噘起,發出「嗚」的聲音。如此重複幾次。◆發音運動如果能清楚發出這幾個音:「Pa 、N、Da、No、Ta、Ka、La、Mo、No」,嘴唇、臉頰、上顎、舌頭的動作就會變得很靈活。◆練習咳嗽練習將手撐在桌上,用力吐氣,吐氣時用力咳出聲。這個方法可以將快被誤吸的食物咳出。刺激視覺、聽覺、嗅覺看起來好像非常好吃的料理可以刺激視覺,嗅聞香噴噴的味道可以刺激嗅覺,餐具互相碰撞或摻混著餐具聲響的聲音可以刺激聽覺。透過這些刺激,讓高齡者 意識到吃這件事,刺激他們的食欲。配合對方進食的速度每個人吃飯的速度都不一樣。食物「咕嚕」吞下時,喉頭會抬起,我們可以藉此判斷食物是否已經嚥下。確認之後,再吃下一口食物。食物進入口中時,不要跟進食者說話。因為,如果對方急著想回話,就有可能造成誤吸。留意一口的分量建議以一口一小湯匙的分量(二十至三十公克)來餵食。如果一口的分量太多,口腔難 以處理;相反地,如果分量太少 沒感覺也無法引起吞嚥反射(反射性地出現吞嚥動作),容易導致誤吸,需要多加注意。配合視線高度用餐者和餵食者的視線高度要一致,這樣才不會有壓迫感。此外,在這個高度可以很輕易看到喉頭是否抬起,可以輕鬆判斷是否已將食物吞下,嘴巴張開時,也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是否有食物殘留。食物的溫度要適宜用餐時,如果是熱食,就要把食物加熱,冷食也要放涼,如此才能刺激吞嚥反應。不過,食物過熱也可能會燙傷,建議要適度放涼,以防燙傷。如何用湯匙順利餵食用湯匙餵食時,小心不要讓食物碰觸到進食者的上嘴唇。因為只要下巴抬高,頭部就會往後仰,食道入口就會變狹窄。這麼一來,氣管的入口就會張開,增加誤吸的危險。最好是下巴微微內收,將湯匙放入口中,再筆直取出。食物和水交互食用讓用餐者交替食用食物和水分(凍狀物),可以將殘留在口中的食物完全吞下。不要忘記用餐後的口腔照護口腔如果不清潔容易引起肺炎。用餐後一定要刷牙和清潔舌頭,讓口腔保持乾淨。假牙要拿下來,用流動的清水加以清洗。拿下假牙後要漱口,並用舌刷清潔舌頭。用餐後不要馬上躺下用餐後上半身要抬高至少一個小時,以防止食物從胃部逆流,造成誤吸,引發肺炎。
-
2019-11-27 新聞.長期照護
舌頭上白白代表咀嚼有問題?咀嚼力差的人有這些特徵
【文、圖/選自如果出版社《看圖就能懂!軟食料理技巧大全》,作者山田晴子】咀嚼力差的人有什麼特徵食物不容易咀嚼 會造成營養不良如果咀嚼力衰退或假牙不再合適,咬不動的食物就會跟著增加。如果因為咬不動、咀嚼的次數減少,減少對唾液腺的刺激食物沒有咬碎就吞下去,會對腸胃造成負擔,對消化吸收有不好的影響。此外,如果有些食物沒辦法吃,可能會因此而缺乏某些營養,造成營養不良。開始只吃很軟的東西軟的食物雖然容易咀嚼,但如果一直只吃軟的食物不咀嚼,就會讓口水的分泌量減少,使得咬碎的食物不容易在口中形成食團(食物與口水混合後,形成的可以吞嚥大小的塊狀物),也難以感受到食物的風味。此外,隨著口水減少,口腔也容易殘留食物因而骯髒,在口腔繁殖的細菌跑進氣管,就有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因食物誤入氣管而引發的肺炎)。◆很難咬斷某些食物如果咀嚼力衰退,或假牙不再合適,原本常吃的食物會變得不是那麼容易食用(請參見左頁下方)。口感Q彈的蒟蒻、纖維較韌的芹菜等蔬菜,或黏著性較強的麻糬等,都會變得不好咀嚼。◆食物吞嚥有困難當咀嚼力變差、無法把食物細細咬碎,食物就很難在口腔形成適當的團塊,以致無法順利吞嚥。也因此,口中總是有食物碎屑殘留。◆舌頭上白白的如果無法順利咀嚼、吞嚥食物,舌頭就會變得白白的。這些白白的東西叫做舌苔,是口腔汙垢微生物有滋生的狀態。此外,當口水的分泌量非常少時,也是造成舌苔的原因之一。讓食物容易咀嚼的技巧食物烹煮到變軟把肉、蔬菜、薯芋類、米飯、麵條等,烹煮到可以用上顎和舌頭壓碎的程度。選擇柔軟的食材肉類要選擇帶有適量肥肉的部位,烹煮後不會變硬,也比較容易咬斷。魚類則要選擇烹煮後肉質不會變硬的種類,如鱈魚、星鰻、鰻魚、鰈魚、沙丁魚、虹鱒等。比較容易食用的菇類包括:舞菇、蘑菇、鴻喜菇(不容易嚼碎 的時候只吃上面的蕈蓋)。如果是松茸、香菇或杏鮑菇等不容易食用的種類,可以把它們切碎。海藻類部分,羊栖菜芽比長羊栖菜容易咀嚼。但是,把長羊栖菜切碎也同樣可以容易吞嚥。海帶芽如果能用水完全泡開、讓它變軟,也很容易咀嚼。在食材上劃幾刀,或是切成容易咀嚼的大小和形狀肉類在料理之前先把筋切斷。蔬菜則是把纖維切斷,或是劃上幾刀,並把不容易咬斷的部分 (皮等部位)拿掉。像蒟蒻這種不容易嚼爛的食材,可以劃上幾刀,製造幾個容易咬斷的地方。容易咀嚼的食物厚度約為五至八公釐,蔬菜可以此為標準來切。像高麗菜或醃野澤菜這種很薄的葉菜類,因為不容易咀嚼,可以從葉片尾端堆捲起,讓它變厚。煮軟的麵條切成三至五公分長,會更容易食用。水分少的食物可以浸濕後再吃麵包或蛋糕等食物,因為本身水分較少,入口後會吸收口水,使得咀嚼、吞嚥時會比較辛苦。建議可以把它們沾一下牛奶或飲料中,濕潤後瀝掉水再食用。調整假牙和用餐姿勢也很重要有裝假牙的人請定期到牙科接受檢查、調整假牙,使用完全適合自己口腔的假牙,才能享受帶有一點咀嚼感的料理。此外,在用餐時伸直背脊,從生理上來說,也會讓進食更容易。如果喜歡的料理中有不容易咬碎的食物,會增加咀嚼的次數。可以詢問進食者的喜好,或觀察他吃東西的狀態,來調整食物的硬度,或是利用一些技巧讓料理變得更容易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