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30 醫聲.高齡社會
搜尋
化療
共找到
1250
筆 文章
-
-
2024-04-25 退休力.理財準備
醫療險只能賠醫療費用?從案例看實支實付險可彌補哪些支出缺口
電話聲響起,顧問聽到小花難過地哽咽聲說:「怎麼辦?醫生說我乳癌三期,我現在心情好難過哦!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呢?」顧問:「怎麼發現的?醫生有建議要如何治療嗎?你現在的想法如何?需要我如何支持你呢?」小花:「我自己摸胸部摸到硬塊,覺得不對勁,於是來醫院做檢查。居然是這個結果!我以後怎麼辦?我的保險可以理賠嗎?」顧問:「您放心,聰明的您在20年前身體健康時,依照當時的預算規劃了完整的保險!目前您的保險有實支實付、終身醫療、手術及癌症險。我把全部資料整理下來,找個時間讓您了解保障內容及範圍,讓您安心」。於是顧問與小花開始一連串地連繫、對話及理賠。乳癌及早發現,5年存活率高顧問從衛福部的統計資料中發現,乳癌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生命。乳癌如能早期發現,不僅可做乳房保留手術,5年存活率更可達90%以上(如附表一)。【表一】乳癌分期5年存活率(資料出處:健康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主題>預防保健>乳癌與子宮頸癌防治)有保險支持的治療方式小花與醫生溝通治療方式時,因為有保險的支持,可以使用最佳的治療方式,其治療過程如下:第一階段:前導性治療需做8次,3週做1次,標靶藥物治與免疫療法同時進行,副作用會掉髮、噁心及白血球下降,此階段主要目的在縮小腫瘤。第二階段:開刀把縮小的腫瘤切除。第三階段:放射治療+免疫療法,讓已切除腫瘤部位預防性地抑止。 為什麼要選擇自費做標靶治療? 乳癌標靶治療是針對特定乳癌細胞的基因病變所發展出的藥物,能鎖定攻擊特定接受體,不傷害到其他正常細胞以達到療效。因此和化療相比,副作用相對較少。而免疫療法就是注入單株抗體,通過抑制淋巴細胞的受體來阻斷癌細胞的免疫逃避機制,告訴白血球它是癌細胞,並允許免疫系統破壞它們。小花開始接受醫院的標靶治療,醫生說需要做8個療程,目前進度到第6次治療,實際花費及理賠金額如表二:【表二】小花乳癌三期實際花費及理賠金額除了醫藥費,生病後還有哪些開銷?小花每次化療完成,身體像沒電一樣地虛弱,小花形容說:「營養品像電池,一喝下去,電力馬上充足」此時營養補品對癌症病患就非常的重要,以小花的狀況試算:100元/罐*3餐/天*30天=9,000元/月日常生活開銷(房貸4萬/月,食衣住行2萬/月)治療中一年必要支出的費用為=(營養費1萬/月+房貸4萬/月+食衣住行2萬/月)*12個月=84萬這些開銷不會因為生病而不用負擔,此時,需要專心及安心治療的患者無法工作,這些支出的金額要從哪裡來?以小花的案例,保險不只是支應在醫院的花費,理賠的金額還支應小花目前必要的開銷,如營養品、房貸及食衣住行等支出。實支實付險彌補3缺口以這個案例我們看到什麼:1.實支實付保險實際彌補醫療費用從11月確診乳癌至今6次的自費標靶藥物治療,小花短短5個月就花費快100萬的醫藥費,即使有存款,沒有工作收入的小花,看著存款每個月每個月20萬的流出,是否會影響心情?而考慮不積極治療呢?2.理賠多的金額可支付營養品、房貸及日常開銷生病不會只有醫藥費要支出,日常生活開銷也會持續地進行著。在第一次理賠金35萬下來時,小花看到金額開心地說:「我可以安心地買營養品來讓自己活下去」,多麼令人安心的對話。3.留職停薪一年沒有薪水以小花治療的反應-身體虛弱、噁心、沒胃口、記憶力不好,這樣子的狀況,是無法像以前般正常上班,故留職停薪一年好好休養身體,當然,就沒有薪水來支應日常開銷。做好準備才能面對「事故」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是「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成了「事故」!誰都不願意發生這種事,唯有在事前做好準備,才能因應突如其來的事故。保險就是預防我們原本的生活被改變,在年輕及身體健康時,花費可以承擔的預算內,來面對未來未知的風險。小花從剛發現時的不知所措到驚嚇,藉由家人、朋友、病友的支持及了解治療方式,愈來愈能看到事情的全貌後,稍稍安心地面對一連串的治療。她期望藉由自身經驗的分享,讓生命影響生命,讓大家都可以勇敢地面對所發生的事情。(註:案例故事經當事人同意及授權分享)作者/吳幸柔經歷:人壽保險公司行銷經理2023-2024台灣理財促進會教育訓練召委2024MDRT總會財富管理專案委員2023MDRT總會全球會議交流區普通話會議隊長2021MDRT台灣分會區域主席暨講師組召集人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信託執照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證書壽險業務員資格合格證書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合格證書(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22 醫聲.癌症防治
基因檢測 揪3種肺癌早期突變
70歲的老奶奶,因婦癌至林口長庚醫院就醫,意外發現癌細胞轉移肺臟,左肺有大小不一的結節,基因檢測其中3顆體型較大的結節,竟然都是各自獨立的原位癌,且由不同基因突變所致。林口長庚肺癌團隊召集人柯皓文表示,這是「極為罕見」的案例,鮮少肺癌患者腫瘤病變是因多個基因突變造成,幸好患者結節小於1公分,屬於早期肺癌,即可手術切除病灶。肺腺癌占整體肺癌8成5肺癌分為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台灣最常見的肺癌類別為非小細胞癌中的「肺腺癌」,占整體肺癌的8成5,晚期肺癌的標靶藥物發展,多以治療肺腺癌為目標,醫界發現肺腺癌最常見的基因突變類型,包括EGFR、ALK、cMET、HER2、BRAF、KRAS等多種。柯皓文表示,根據林口長庚的癌症登記資料,並與日本LC-SCRUM-Asia合作研究,台灣肺腺癌患者約6到7成帶有可治療的基因突變,且台灣針對多數的肺癌標靶藥物都已納入健保給付,大幅增加患者的存活率。不過,仍有3成帶有不可治療的基因突變,則採取傳統的化療方式治療。國內最常見的肺腺癌突變基因為EGFR,但並非每一位肺腺癌患者體內的癌變基因都是同一種,像前副總統蕭萬長,他左肺及右肺的突變基因就不同,臨床上較常見的是同時出現兩種癌變基因,如前述70歲老奶奶同時有3種基因突變的原位癌,分別為BRAF、EGFR、cMET,不僅罕見也是柯皓文從醫第一次碰上,能即時發現也與老奶奶願意自費做基因檢測,才能揭曉突變基因。治療多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會先依照腫瘤的大小以及惡性的程度,決定投藥的方式,不過,有些標靶藥物在投藥後,還會再產生基因突變,如治療EGFR基因突變的部分標靶藥物,使用9個月到14個月後,有5成左右的患者會再次產生EGFR T790M,目前肺癌的藥物治療已走向依不同基因決定藥帖,即近年不斷提及的「精準醫療」。早期肺癌治療比率攀升國內肺癌的患者,多數是晚期發現,依照5年前的資料,約有8成的肺癌患者是第三期後才接受治療、2成是早期發現。但自從國健署於2022年推動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後,國內早期肺癌患者即接受治療的比率攀升,從原先20%提升至30%到40%,晚期肺癌從80%降至約50%。柯皓文表示,該數據也連帶被認為是肺癌於2023年擠下大腸癌,成為我國十大癌症死因之首的原因之一,他認為持續擴大篩檢,相信未來肺癌的致死率可以大幅降低。
-
2024-04-19 醫聲.Podcast
🎧|2024癌症論壇/基因檢測揪癌變關鍵 精準治療更能延命
「醫師,到底甚麼是精準醫療?」、「請問我這個癌症,驗出有BRCA基因變異,是不是有藥可用?」當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查岱龍看診時,常有攝護腺癌患及家人提出上述疑惑。此時,查岱龍總是耐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他解釋,許多基因變異與癌症生成、惡化有關,其中,有些基因變異為「Driver Mutation」(驅動性突變),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若針對這些驅動性基因變異使用適合標靶藥物,就有機會阻止癌細胞作亂,延續性命的機率就大為增加。🎧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篩選病人、使用對的藥物,可提升精準醫療效益「把細胞的癌變過程想像成一列火車,這些Driver Mutation就好像火車司機,主導火車前進。」查岱龍指出,在癌細胞上,有時可找到許多基因變異,部分基因變異可驅動細胞癌變,成了火車司機;有些就只是火車上的乘客,對於癌變過程影響不大,而要能真正揪出這些驅動性基因,就必須透過基因檢測,「篩選病人,找出帶有這些驅動性突變基因的族群,使用對的藥物」,癌症治療就可對症下藥、事半功倍,這也正是精準醫療的精髓所在。帶基因變異的晚期攝護腺癌病患,有機會延長生命舉例來說,像一般人常聽到的乳癌基因變異BRCA1、BRCA2,也與攝護腺癌、卵巢癌、胰臟癌等癌症的啟動、發生與預後高度相關。以攝護腺癌病患來說,約10%-15%帶有BRCA1、BRCA2,如果是比較晚期、已對荷爾蒙療法產生抗藥性的病患,更有高達25%帶有上述基因變異,一旦帶有這些基因變異,病患的死亡率就會比一般人多2.5倍。若是卵巢癌,BRCA1、BRCA2的突變比率大約為25%,乳癌、胰臟癌等其他癌別,所占比率為6%-10%。事實上,BRCA1、BRCA2都屬於HRR(同源重組修復)基因,當透過NGS次世代基因定序等檢測方式找到這些基因突變相關現象,便可運用PARP抑制劑等藥物進行標靶治療,治療成效也會明顯提升。研究顯示,像晚期、帶有這些基因變異的攝護腺癌病患,若接受PARP抑制劑治療,可以有望延長存活期,使用化療的時間也有機會延後,如果能控制好副作用,病患的生活品質會更加穩定、優質。次世代基因定序檢驗案件申請,出現塞車窘境雖然基因檢測對於精準治療的運用、癌症病患的用藥如此重要,健保也即將把NGS檢測納入給付範圍,但「特管辦法」(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實驗室若要進行NGS等基因檢測,就必須針對「實驗室自行研發檢驗技術」(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LDTs)部分,取得醫事司的認證資格,並有3年的落日條款。今年2月9日特管辦法正式上路後,造成兩千多件審查案件大塞車,很多NGS檢驗項目無法執行,恐影響病人用藥權益,目前健保署、醫事司已想辦法在實驗室檢驗品質把關與加速審核中取得平衡,查岱龍指出,為了紓解塞車的大量申請案子,目前給予六個月的緩衝期。不過,也有人憂心,9月緩衝期過後,申請塞車問題仍可能舊事重演,認為衛福部或許可以採取一些彈性、變通做法,例如對於過去通過認證,或已符合國際認證、檢測品項有國際認證者,可考慮有條件開放、就地合法、納管,如此,更多癌症病患才能盡快在短時間取得基因檢測結果,並盡快使用適合標靶藥物、療程,病情也才不會一再拖延、惡化。許多檢驗方法可做配套,病患可安心接受治療然而,查岱龍也提醒,在基因檢測領域,並非只有NGS檢測,以健保所給付的一些標靶藥物來說,還是有其他檢驗方法可以搭配,像PCR(核酸檢驗),或者可以進行檢體染色,然後用相關抗體進行偵測等,運用這些方法取得結果,癌症病患可及時獲得適合藥物的治療,治療權益同樣受保障,因此癌症病患、病患家人不用擔心,可安心接受醫師指示、接受治療。查岱龍也提醒,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是重要一環,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病患可以了解更多資訊,醫療團隊也必須與病患好好溝通,用病患了解的語言進行說明,這樣才能選擇對病患最有利的治療模式,病患的治療,也才會得到最好成果,且較不會多受痛苦。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我們需要透過更多、更精準的檢測方式,找出適當的病患,才能讓更多病患受惠。查岱龍小檔案現職: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分子細胞腫瘤學系博士國防醫學院醫學士 經歷:國防醫學院院長國防醫學院外科部主任教授三軍總醫院主治醫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國防醫學院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4-1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罹乳癌第一時間難接受 朱芯儀:撕去癌友標籤愛自己
「媽媽現在是長頭髮,未來會是光頭,你們會怕嗎?」三年前,朱芯儀確診罹患乳癌第二至第三期,確認罹癌後,第一時間雖難以承受,但灑脫的她,馬上重拾心情,開啟她的抗癌之路。因化療副作用而剃成光頭,愛美的她,買了漂亮假髮進行搭配,就是要找回「最美的自己」。談到罹癌前,總把家人放在第一位,罹癌後才開始學會「愛自己」。朱芯儀強調,每個媽媽都應以自身為主,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照顧家庭。癌症論壇現場,她以一襲桃粉色外套亮麗登場,鼓勵癌友要好好的「愛美」,買漂亮的假髮或帽子妝扮自己、堅持運動,並找回自信,讓生活回歸正常。朱芯儀提到,許多癌友怕被貼上標籤,或不想親朋好友擔心,而不告知病情。她以自身經驗舉例,成功抗癌後,她留回長髮,某天請女兒拿東西,女兒反而對她說:「媽媽,妳現在很健康,請自己去拿東西。」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在家人的眼裡,她不再是病人。也鼓勵病友要撕去病人標籤,才能找回自信,好好愛自己。
-
2024-04-1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死亡率為癌症之首 94%肺癌女性患者不抽菸
肺癌已躍升我國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一名。中研院士楊泮池表示,肺癌在台灣,三分之二患者都不抽菸,其中女性更高達九成四不吸菸;肺癌患者中60%病人被發現時為第三、第四期,其中的一半病人為第四期,成為台灣最沉重負擔的疾病,而有家族史者更應該提早篩檢。近年也發現,全球肺癌患者逾三成無吸菸史,不抽菸的肺癌在全球有明顯增加趨勢。楊泮池說,罹患不抽菸肺癌的原因,多為家族史與環境暴露有關,尤其是家族血親有二名以上肺癌患者,屬多發情形,經估算十年內,一百人中有七、八人會罹肺癌,相對比只有一名親人罹肺癌者,一百人中僅三人得到肺癌,比率高出很多。一名56歲女性於2002年發現肺部已有異常變化,但未積極就醫,直到2013年再度就醫,病情已經惡化,問診發現,女子沒有吸菸,但有肺癌家族史,雖然經標靶、化療等治療,但癌細胞轉移快速,仍於開始治療二年後不幸過世。楊泮池提醒,早期肺癌沒症狀,待症狀出現,大多都是晚期;目前可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相關研究於2015至2019年收集17家醫學中心資料,共收案12,011人,其中6,009人有家族史,家族史中發現313人罹患肺癌,九成六都是早期肺癌,顯然家族史是罹癌高風險族群。
-
2024-04-1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瞄準癌細胞射擊 台北榮總:重粒子精準滅癌細胞
癌症治療方式多元,放射治療也有新進展。台北榮民總醫院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任劉裕明說,質子、重粒子治療因心肺暴露輻射劑量較少,安全性較高。放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DNA,治療過程就像射擊遊戲,不論是質子、光子或重粒子放射治療,要先把患者固定好,在電腦斷層協助下劃定照射範圍,以影像導引精準摧毀癌細胞。全球已有5萬名病人接受過碳離子重粒子治療。劉裕明說,去年5月啟用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至今已治療約200位患者,其中33%胰臟癌患者、25%攝護腺癌、18%肝癌。北榮重粒子治療中心著重光子、中子放射治療難以處理的困難癌別,包括脊索瘤、攝護腺癌、胰臟癌及頭頸部腫瘤等。劉裕明分享,一位罹患薦脊索瘤合併骨骼侵犯的患者,初診時疼痛至無法坐下,經16次重粒子治療,恢復良好,已重拾駕駛計程車的工作。不過,重粒子治療仍有其極限。劉裕明表示,重粒子、質子治療都是「局部治療」,對較少、較大顆的實體腫瘤治療效果較佳,若是全身性、瀰漫性轉移,仍要以化療、免疫、標靶等治療為主;因重粒子治療昂貴,北榮提供中低收入戶患者免費治療機會。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1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胰臟癌新療法續命 國衛院:TCOG跨院臨床試驗
治療複方「化療藥物組合療法-SLOG」有效延長胰臟癌病人存活期達11.4個月。國衛院長期關注消化道癌症,透過臺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TCOG),開發晚期胰臟癌與膽道癌新治療法,更針對「癌王」胰臟癌,研發更具療效的治療複方,並持續多種癌別的精準醫療計畫,去年有24件臨床試驗進行中。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蔡慧珍表示,TCOG主要工作在於推動跨院際癌症治療方法的臨床試驗、開發新抗癌藥物及各種合併新療法,並建立台灣常見癌症之診斷、篩檢預防及治療臨床指引、提升癌症治療照護品質。一名50歲罹患甲狀腺乳突癌男性,切除甲狀腺後合併肺部轉移,進行碘131治療,未見成效;使用標靶藥物後產生嚴重副作用。在參與精準醫療計畫,發現患者有CCDC6-RET的融合基因,改用RET抑制劑接受治療,才漸有起色,顯見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對「基因」下藥,能成功提升療效。另外,晚期胰臟癌以化療藥物gemcitabine加oxaliplatin、口服S-1的藥物組合,總體反應率可達40.7%,療效明顯提升、副作用降低。目前晚期膽道癌最新療法也有近46%反應率,都比傳統療法好很多。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16 癌症.肺癌
掌握早期EGFR肺癌關鍵 戰勝癌細胞降復發
肺癌中約有近7成是肺腺癌,早期發現可以及早治療,但是,早期肺腺癌病人就算透過手術將腫瘤切除,還是擔心會復發或轉移,其中第三A期術後復發率甚至高達8成! 研究發現,EGFR基因突變的早期肺腺癌病人手術後,接受化療及第三代標靶藥物的輔助治療,復發率可下降至2至3成,大大提升存活率。早期肺癌術後最怕復發 第三A期高達8成高雄榮總胸腔外科主任湯恩魁解釋,只要可以手術的肺腺癌都是早期,第一期至第三A期都可以手術切除腫瘤;晚期是指已經擴散無法手術,只能藥物治療。第一期肺腺癌是指腫廇小於四公分且無淋巴轉移,第二期是腫瘤四至七公分,或局部淋巴結轉移,第三A期是轉移至同側縱膈腔或淋巴結。早期肺腺癌治療是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不過,術後只觀察、未用藥物治療的五年復發率,第一期約為10-30%、第二期約40-60%、第三A期則高達70-80%。術後標靶輔助治療 減少復發機會為何手術已將腫瘤切除乾淨,最終還是逃不過復發命運?湯恩魁指出,因為體內還有肉眼看不見、殘留的癌細胞,經由微循環,也就是血液或是淋巴回流至身體各處,導致腫瘤復發。因此,術後的化療及標靶、免疫等輔助治療相當重要,可以消滅體內的癌細胞,降低復發機率。第一期肺腺癌手術後追蹤觀察即可,第二期、三A期肺腺癌建議要做術後輔助治療。湯醫師表示,開刀後的輔助治療是使用順鉑、溫諾平等化療藥物,療程只需要三個月左右,因為藥性溫和,即使是70、80歲的年長患者,也可以忍受這樣的療程,接受治療。但術後化療對病人的五年整體存活率僅增加5%而已。EGFR基因突變標靶治療 復發率下降至2-3成早期肺腺癌約55%有EGFR基因突變,有此基因突變者化療後,可以考慮接受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療程約三年。雖然第三代標靶藥物療效很好,但是健保未給付,必須自費,費用不低。至於沒有EGFR基因突變、PD-L1指數高的病人,可以選擇免疫治療,療程約一年。而EGFR基因未突變、PD-L1低表現者,採取追蹤觀察。湯恩魁表示,過去標靶藥物、免疫療法是用來治療晚期癌症病人,醫界正在進行預防早期癌症復發的研究。根據目前的研究發現,EGFR基因突變的早期肺腺癌病患,術後做完化療,再加上第三代標靶藥物輔助治療,與術後未做任何治療對照組相較,第一B期的復發率從40%降至20%,第二期復發率從57%下降至25%,第三A期復發率84%下降至34%。第三代標靶藥物比較強效,尤其針對EGFR基因突變族群,效果強過化療,因此也有只做標靶、不做化療的研究討論。80歲婆婆怕化療選擇直接標靶 追蹤一年多病情穩定在湯恩魁門診中,有一名罹患第三A期肺腺癌、具EGFR突變的80歲婆婆,因年紀大不想經歷打化療的辛苦過程,前年10月手術摘除肺腫瘤及淋巴結後,直接接受EGFR標靶藥物治療,至今追蹤一年多,病況穩定、未復發。因為第三A期肺腺癌復發通常是在第一、二年時發生,前兩年沒有復發就相對安全。早期肺腺癌雖然有復發風險,只要積極接受術後輔助治療就有機會避免復發。
-
2024-04-15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專家解釋癌症治療與感染問題,其中乳癌治療已朝向「NESS」方向,期待讓病人活久活好!
癌症治療日新月異,連無法治癒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也有機會存活10年以上,而部分癌症治療成效提升,讓癌友開始關注治療後生活品質的問題,但現在手術技術進步,有助於術後疼痛控制與恢復期縮短、乳癌外觀與感知恢復,只要癌友遵從「NESS」照護建議並做好感染預防,即可過上常人生活。聯合報連續第6年與國衛院攜手舉行癌症論壇活動,今年論壇主題是「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今天繼續第二天的議程。連續兩天活動中,超過20名重磅級專家、學者登台分享最新癌症相關政策、治療趨勢等最新資訊,現場300多名民眾也熱情參與。百年難解的癌症—多發性骨髓瘤:健保治療選擇多元但仍有改善的空間多發性骨髓瘤是個百年的疾病,易有貧血、骨頭痛、血鈣高、腎功能差等併發症,平均發病年齡65歲,每年約有700位新病人。近年的治療突飛猛進,傳統治療加上anti-CD38單株抗體一線治療,有八成的病人在3年期間無疾病惡化,目前健保給付在二線用藥,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指出,希望未來健保可以往前給付,讓新的治療可以在第一時間就能使用到。至於難治性的多發性骨髓瘤,現在也有最新的anti-BCMA,讓病人有2至3年的存活時間,目前核准使用在後線治療,仍未健保給付。滕傑林指出,以前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病患僅能耐心、關心以待,但現在4小時內就可診斷出來,只要好好治療,未來平均活10年以上也不成問題,希望健保政策可以多支持病人。肺癌手術持續優化:從微創手術、機器人手術平台,提升病人手術品質肺癌的手術治療技術日新月異,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外科副教授、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系主治醫師吳青峰指出,台灣目前近九成肺癌手術可進行內視鏡單孔微創手術,傷口明顯較原先的四孔、三孔手術小,具疼痛減輕、復原迅速等好處;若再搭配機器人手術平台,就能解決器械自由度不足,難以如手臂般操作指使、二維視野導致立體感協調喪失、主刀醫師可能因沒有運動習慣或體力不濟而手抖、疲勞等問題,進一步提升病人的手術品質,有的病患術後12小時即可下床走路,還可神智清楚、開心比YA。乳癌治療走向新思維:「乳癌患者不只要活得久,更要活得好。」,重視康復者生活品質台灣乳癌發生率非常高,每十萬人口發生率為81人。台北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周旭桓表示,隨著乳癌手術的演進及精進,目前多針對不同病人需求,擬定個體化治療策略,以兼顧患者術後生活品質與療效;而為及早發現乳癌,乳癌篩檢很重要,但現在僅有4成的人進行篩檢。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榮譽教授張金堅指出,目前從第一期到第三期的乳癌病患,多數可成為「康復者」,但後續仍要面對諸多問題。根據2022、2023年羅東博愛醫院與乳癌防治基金會所進行的兩份調查報告顯示,近五成病患面臨睡不好的問題,約四成病患體重控制不良,約五成病患對自己的身體意象,感受不好,另有四到五成病患欠缺運動與良好的運動習慣;此外,乳癌病友也常有經濟負擔沉重、親子關係、性生活、夫妻生活出問題、周邊神經不適、傷口麻木、疼痛、淋巴水腫等多種問題。「乳癌患者不只要活得久,更要活得好。」周旭桓說,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已高達98%,因此術後外觀也成為癌友選擇治療的考量之一;乳癌治療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並搭配化療、放療等,早期手術多採用乳癌全切除,但現在乳房不一定要全部切除,因研究發現乳癌保留手術與乳癌全切除存活率並無差異,因此治療前須先評估患者適用何者。周旭桓指出,長庚醫院發展內視鏡微創乳頭保留全切除手術、達文西乳頭保留全切除手術,造成的傷口較小,且可藏在較隱匿的位置;清除乳癌後,可接著施作自體脂肪皮瓣重建手術,術後外觀更自然,也無義乳莢膜攣縮的問題;自體神經重建手術則可恢復乳房感知,讓癌友術後生活品質更好。張金堅也認為,醫院應提升高階癌症品質認證,企業、社會出錢出力支持「提升乳癌康復者生活品質」相關計畫,乳癌病友、康復者則朝NESS方向努力,也就是均衡飲食,適當補充營養(Nutrition)、規律運動(Exercise)、充足睡眠(Sound Sleep)、紓解壓力(Stress Management);希望未來在癌症病患治療後的品質照護上,可全方位涵括各層面,只要該措施有實證證據有效,就應該納入,讓治療、照護體系更符合癌友需求。論壇也邀請三年前罹患乳癌第二至第三期的演員朱芯儀,分享個人罹癌心路歷程。當時她治療後味覺改變,曾經愛吃的食物也味同嚼蠟,但仍要求自己正常攝取營養,並且排除過敏源,建議癌友可喝精力湯補充養分,只要營養充足就能撐過治療期間。癌友術後易免疫低下,恐增感染風險 癌友接受治療後免疫力低下,若被感染將前功盡棄,以新冠肺炎為例,癌友重症風險較健康人增加1.56至2.32倍,死亡風險增加1.66至2.87倍,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建議,癌友除了維持手部衛生,也應接種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疫苗。在飲食上,癌友可能因治療傷及粘膜,增加感染風險,故應避免食用益生菌或生菜沙拉等帶菌食物;有使用制酸劑、胃藥或年紀大的癌友需特別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胃酸減少導致沙門氏菌長驅直入。陳宜君也提醒,黴菌是潛藏在癌友生活環境裡的大敵,因此癌友須保持環境乾燥,飼養寵物、從事農務或園藝、周遭建物整修時,應配戴口罩,降低侵襲性黴菌感染風險。此外,如果癌友咳嗽、打噴嚏、拉肚子等症狀輕微,只需症狀治療減少不適感,出現尿道感染等局部感染症狀,就應及早就醫,避免接續出現發燒、畏寒、心跳加快等全身性發炎反應,引發敗血症。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13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癌症治療多元化 健保署:給付NGS加速用藥
癌症連續逾4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新興癌症治療快速發展,在「2024癌症高峰論壇」中,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指出,癌症治療從手術、放療到化療、標靶腫瘤治療,發展至基因、細胞治療等,癌友有機會選擇專一性治療方式;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則表示,癌症藥費成長幅度超過健保總額成長率,健保署將在5月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打造精準醫療生態系讓病友盡早用藥。聯合報已連續六年與國衛院攜手舉行癌症論壇活動,今年論壇主題是「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於4月13、14日於政大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廳隆重登場,兩天活動中,超過20位重磅級專家、學者登台分享最新癌症相關政策、治療趨勢等最新資訊,現場三百多位民眾也熱情參與。司徒惠康說,去年美國癌症醫學會進行統計發現,在2020年,癌症死亡率超過54%,預估到2040年,可能還是有成千上萬的癌症病友面臨死亡命運,代表癌症的治療,除了醫療工具、提早預防,還需要找尋更精準、更全方位的照護模式,才能真正幫助提升生活品質、延長病友壽命。「去年癌症醫療花費1399億元,藥費支出達394億元。」石崇良表示,健保總額成長率不足4%,癌藥費用平均成長率達超過9%,可見癌藥負擔非常重。近年精準醫療發展快速,新藥多在第二期臨床試驗時取得藥證,但療效證據仍待釐清,健保署為此成立專責單位,由「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進行醫療科技評估,並透過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盼形成精準醫療生態系。健保署將在5月1日開始給付NGS,擬給付19種癌別,依基因片段大小分為BRCA、小套組、大套組三種模式,分別給付1萬、3萬點。石崇良表示,目前健保已有對應用藥的基因位點僅30多種,健保給付的大套組可給付檢測超過100個基因,是希望病人未來若有新藥研發時,可及早用藥或參與臨床試驗。另NGS檢測結果將上傳健保資料庫,有利癌友跨院治療,或轉介臨床試驗新藥,並讓藥界加速研發,多管齊下加速病人早期用藥。立法委員王正旭表示,在友善抗癌行動中,「建立無縫接軌的癌症照護網路」是重要關鍵,政府、醫療機構到民間組織的整合,透過完整的癌症照護系統,才能真正降低死亡率、提高癌友、癌友家人生活品質。從2003年癌症防治法的施行,台灣癌症防治就有很大的進展。王正旭表示,他於1990年擔任腫瘤專科醫師,對於癌症對家庭、個人的影響,有很深刻的了解、體會,後來進入癌症希望基金會服務,觀察到國衛院團隊努力提升較佳完整診療選項、實質落實癌症防治計畫,更是深深感覺到癌症防治、群策群力的重要性。當整合政府、醫療機構、民間組織資源,王正旭說,就可以建立系統性的合作與轉介網絡,並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系統。也希望透過媒體,可以推廣更多癌症相關教育、知識,並帶來更多正向抗癌力量。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則點出台灣醫療體系潛在危機,醫療支出成本愈來愈高,不只電費上漲,目前政府解決護理人力不足,補貼夜班薪資,院內更多基層醫療人員的薪資也須討論,醫學中心又負責重症患者的照顧及國家政策研究,單靠醫院各自支撐是不夠,都須要國家財政來支持。陳建宗也提醒,台灣醫療支出占比不到GDP7%,鄰近的韓國是9%,日本及歐美更高,這都顯示台灣花在醫療上的費用是不夠的,政府提到癌症百億基金協助解決癌症治療困境,但實際上,財務來源如何籌措?是否獨立於健保,需要更明確的政策,希望大家可以共同面對財源不足的問題。「每一個人,只要願意,都有能力降低癌症對健康的威脅,只要你願意!」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談到癌症,癌症目前為十大死因之首,病例數增加,死亡率也高居五成以上,聯合報已第六年與國衛院舉辦癌症論壇,期待透過論壇,民眾對癌症治療、防治有更多的理解。游美月也期待透過癌症論壇平台,將各方意見納入,從精準醫療、新科技運用,到身心靈解方、加速癌症新藥核准、第二層健保的施行可能性等,都可以納入討論,希望根據各方的探索、討論,找到解方、方向,並透過聯合報、元氣網帶給癌友、民眾更多協助,讓正向影響力持續擴展、壯大。
-
2024-04-13 醫聲.癌症防治
凱特王妃罹癌震驚各界,世界研究指出罹癌青壯年近30年增79%!了解什麼是預防性化療
英國凱特王妃2024年3月發布影片宣布罹癌,表示在先前腹部手術後的檢測發現癌症,醫療團隊建議進行「預防性化療」,她也正在該治療的早期階段,但並未進一步透露治療細節。尤其她年僅四十二歲,癌症患者雖大多為年長者,但近期研究發現,全球未滿50歲罹癌的病例,近30年來激增約八成。學者對此趨勢原因未有定論,從菸酒、肥胖到加工食品都有嫌疑。多留意身體警訊、及早篩檢為對抗青壯年罹癌的可行方式。凱特王妃治療團隊所指的預防性化療是指什麼?在癌症治療中扮演何種功能?未滿50歲癌症死亡數 增近28%法新社報導,英國醫學期刊「腫瘤學」去年刊登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1990年~2019年間,全球每年未滿50歲確診29種常見癌症任一種的患者總數,大增將近八成,原因無人能確定。這項全球性研究發現,1990年,全球不滿五十歲的癌症確診病例為182萬例,到了2019年增加到326萬例,增幅達79%。研究人員還預測在這個十年結束前,未滿五十歲的癌症新病例數還會再增加三成,經濟富裕國家將尤為顯著。青壯年罹癌人數增加,和全球人口增長有關。不過,過去半世紀各年齡罹癌者存活率已幾乎翻倍,但未滿五十歲癌症死者數在過去30年來卻仍增加近28%。英國伯明罕大學癌症學者西瓦庫瑪說,罹癌青壯年增加的趨勢可謂一種「流行病」。自從凱特王妃2024年一月歷經腹部手術、3月22日宣布罹癌後,西瓦庫瑪等醫師均發聲,指出在診間看到的青壯年癌症病患越來越多。乳癌最常見 消化道癌症受關注青壯年癌症患者中,乳癌最為常見,但研究人員特別憂心結腸癌、胰臟癌、肝癌、食道癌等消化道相關癌症。美國癌症學會指出,以未滿五十歲的美國男性癌逝者來說,結腸癌如今是頭號殺手,在女性癌逝者中也僅次於乳癌。參演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黑豹」的影星查維克博斯曼二○二○年就是因結腸癌病逝,年僅四十三歲。台灣常將發生在結腸、直腸的惡性腫瘤通稱大腸癌。針對青壯年癌症病例增加,西瓦庫瑪坦言尚未有證據能確定其原因,可能是多項因素綜合導致。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癌症流行病學教授柯爾曼說,潛在解釋有二:★其一,當前四十幾歲青壯年比上一輩更早暴露於菸、酒、肥胖等致癌因子。她指出,流行病式的肥胖問題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西瓦庫瑪也認為,肥胖起碼是部分原因,但有些青壯年患者既非肥胖,也沒有遺傳具罹癌風險的基因。★其二,青壯年面臨與以往不同的問題,疑似禍首包括若干化學物、新藥物甚至塑膠微粒,但未獲證實。★也有人歸咎於高度加工食品,但亦無足夠資料佐證。★另有理論指向食物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群,但柯爾曼的研究雖顯示癌症會改變微生物群,卻難定論微生物群的改變會致癌。開設年輕癌症病患特別門診的伯明罕大學教授貝格斯說,青壯年罹癌數增加的原因不少,包括醫界越來越善於在早期發現癌症;年輕人對自身健康的覺察度也比上一輩敏銳,更願意在相關症狀剛出現時就尋求幫助。英國觀察家報引述貝格斯指出,其他因素還有部分癌症風險因子可能透過家族基因遺傳;隨著帶有癌症風險基因的人比以往壽命更長且能生育更多小孩,這類基因於是在人口中累加。年輕人罹癌 化療劑量耐受度高為了應對青壯年結腸直腸癌病患數增加,美國2021年將建議篩檢年齡下修到45歲。好消息是,年輕罹癌者對化療劑量的耐受度比年長患者高,可用更強效治療方式。英國華威大學醫學教授楊恩說,較年輕罹癌者存活率一般較高;像凱特這樣手術中意外發現癌症,多半是還沒有明顯症狀的早期癌症,化療更有效。學者希望凱特的經驗能提醒民眾,一旦察覺任何身體異狀就應諮詢醫師。西瓦庫瑪說,人們對自己身體狀況多半有自知之明,「如果你真的覺得哪裡不對勁,不要拖延,就去做檢查」。預防性化療不等於預防癌症澳洲非營利媒體網站「對話」解釋,預防性化療不等於預防癌症。在癌症治療上,「預防」指涉在癌症移除後,透過化療來防止癌症復發。要真正預防癌症,專家建議可就飲食、運動、防曬等方面的生活型態進行調整。另外,一種荷爾蒙療法藥物「泰莫西芬」可用來降低部分乳癌高風險患者罹癌風險,阿斯匹靈則可以用於腸癌等癌症的高風險患者。放射線治療 局部移除癌細胞癌症發生後,如果癌細胞限於身體局部,而未發現轉移到遠處部位的證據,手術、放射治療等局部治療能移除所有癌細胞。但如果癌症已擴散到身體各處才診斷出來,醫師會使用化療(抗癌藥物)、荷爾蒙或免疫治療等療法,循環至身體各處發揮作用。化療也可在手術或放射治療前後使用,來防止原發癌復發。雖然手術可能已治好癌症,但部分案例中,難以偵測的微小細胞可能已擴散至血管,被帶到體內遠處的部位,這將導致癌症在數個月或數年後復發。在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比較只接受手術的癌症患者以及手術後再接受追加化療的患者,發現後續化療能防止癌症復發,延長患者壽命。化療副作用 造血功能暫受損許多化療藥物是透過擾亂癌細胞中心的遺傳物質DNA來阻止其分裂;為了增加效果,在身體不同部位生效的多種藥物會混合使用。不過化療不只針對癌細胞作用,也會殺死分裂中的正常細胞,但由於癌症病灶裡分裂中細胞的占比較高,每次化療殺死的癌細胞比率會高於正常細胞。化療通常每隔3-4周進行一次,正常細胞可在間隔時間恢復。化療副作用通常可逆轉,且常發生在細胞汰換率較高的部位。例如血細胞的製造會暫時被打亂;如果白血球數量低,感染風險會增加。化療用的特定藥物也可能導致手腳麻木等。預防性化療是在局部手術後,沒有癌症殘留的證據後開始實施,因此患者通常可在化療結束後數周內恢復正常活動。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12 焦點.元氣新聞
化療頭髮掉光、與家人道別後卻被告知沒罹癌!醫「一句話」更讓她憤怒炸鍋
日前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發生「開錯刀」的重大病安疏失,無獨有偶,近期國外也有不少烏龍的醫療疏。一位德州媽媽「被宣布罹癌」化療頭髮掉光才又被告知沒事,醫生們竟還「祝賀」她沒有罹癌,而不是為他們的診斷錯誤抱歉,讓她感到非常憤怒。根據聯合報報導,民生醫院的醫療疏失為1名年長黃姓男病患因低血壓住院,與另一名張姓男病患住同間病房,4日當天張男要做胸腔引流手術,沒想到工友卻將黃男送入開刀房,護理師要給藥時才發現黃男不在病床上,馬上前去制止胸腔外科醫師,但沒想到手術竟已經完成。捷克孕婦無辜「被流產」日前捷克也有發生懷胎4個月的孕婦到捷克布拉格一所醫院做例行檢查,不料卻被院方搞混成另一名病患,她在未經同意下接受子宮刮除術(curettage),導致腹中胎兒流產的悲劇。德州媽媽「被告知罹癌」 接受化療還跟家人告別前天(9)日又有來自英國鏡報《Mirror》的報導,一位39歲、有2個孩子的德州媽媽Lisa Monk因胃痛,本來懷疑是腎結石,於2022年底前往醫院接受CT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顯示她有兩顆腎結石,但也發現她的脾臟上有一個腫瘤。腫瘤已於去年一月被切除,但最後也切片檢查出她罹患癌症─血管癌(an aggressive form of blood vessel cancer),醫生告訴她,這是一種在脾臟中發現的罕見血管型癌症,並且已是晚期。當時她被告知只剩 15 個月的生命。Lisa Monk開始接受化療,不斷掉頭髮;第二輪化療反應更劇烈,皮膚變色、嘔吐、頭髮也掉光了。她並在「以為只剩下15個月」生命最後階段開始與家人告別。Lisa告訴2個孩子,她的情況很糟糕,但「我會努力與之抗爭。」Lisa說兒子顯得很難過,而小女兒較善於隱藏自己的感受,但「我卻從老師那裡得知,她在學校才表現出悲傷欲絕。」但就在後續的一次例行回診,她居然被告知當時第一份病理報告是錯誤的,也就是她並未罹癌症。醫師說她的脾臟只是因血管活動即將破裂,但裡面並沒有惡性腫瘤。更讓她感到憤怒的是,當時醫生們「祝賀」她沒有罹癌,而不是為他們的診斷錯誤抱歉。Lisa雖感到慶幸,但在這一年裡,她因為接受化療讓身體飽受催殘,她感覺內臟彷彿被「煮熟」了。她與家人們內心所受到的折磨更是無比煎熬的過程。4步驟避免離譜醫療疏失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表示,類似這些醫院開錯刀、看錯病等醫療疏失,都是因醫療上沒有落實「起司理論」的結果,也就是說,醫療人員如果少了「起司驚惕」,如果少了「落實理論」,最終就是「給錯藥、打錯針、開錯刀」!黃軒建議從以下4個層面改進,這些步驟真的很重要,一定要落實,才不會發生離譜疏失。1. 加強病人身份驗證程序確保每一步驗證,都不被忽略。禁用床號!因為床號,是常常會被更換的,而是以姓名、生日、身份字號、性別…一系列作驗證的。2. 提升溝通效率交班落實,確保所有醫護人員都清楚病人目前狀況和需求。3. 培訓醫護人員不時的進修課程,培訓醫護人員,提高他們對於潛在錯誤的警覺性。4. 建立雙重檢查系統在手術前進行多次確認:可以用電腦系統確認可以向病患手圈確認可以向病人說明確認(即便病人昏迷,電腦和手圈仍可協助辨別身分)(資料來源/《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粉絲專頁)【資料來源】.《Mirror》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粉絲專頁.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4-08 醫聲.Podcast
🎧|2024癌症論壇/咳嗽持續超過兩星期?聲音沙啞?小心肺癌無聲威脅!
Covid-19疫情期間,一位中年女性長期咳嗽,擔心染疫傳染給他人,而未及時接受肺癌篩檢,最終發現罹患晚期肺癌,肺部長了兩顆腫瘤,引發肺積水。肺癌治療已進入微創手術及精準化時代,尤以肺癌年輕化的時代,出現持續咳嗽等症狀不容忽視,應盡早就醫接受檢查,結合精準治療策略更有助提高治療效果。🎧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系主治醫師吳青峰分析,肺癌是「無聲的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一開始往往是咳嗽、聲音沙啞,若腫瘤靠近肺門,影響神經,便易造成久咳不癒,或腫瘤侵犯喉返神經,便可能造成聲音沙啞,很多人以為咳嗽是感冒、過敏造成,或者聲音沙啞也不以為意,發現病灶常已非常嚴重,因此當咳嗽、聲音沙啞超過兩星期,看醫師一、兩次都沒好,建議盡快安排詳細肺部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從第一期到第四期,都有活命機會「現在,從第一到第四期病患,都可以動手術。」吳青峰指出,過去認為只有早期病患可動手術,但即使進入局部侵犯或第三、四期,病患接受化療、免疫或標靶治療後,還是有機會接受手術治療,以去除殘存腫瘤細胞,避免癌細胞產生基因突變,病患的生命,也出現更多延展的希望。隨著單孔微創胸腔鏡手術、機器手臂輔助手術等醫療科技的發展,肺癌手術逐漸走向精準化,手術傷口也可縮小至兩、三公分。根據林口長庚醫院醫療團隊的經驗,在機器人手術平台上,會有三個鏡頭結合,加四支機器手臂與助手的兩隻手臂協助,主刀醫師就能發揮「三頭六臂」功力,不僅下刀較神準、穩定,除了內視鏡鏡頭可將手術影像放大兩到三倍之多,在螢光鏡頭下,沾有螢光染劑的癌細胞更無所遁形,病患的復原時間也大幅縮減。術後36小時出院,病患、家人非常驚訝在吳青峰的臨床經驗中,最年輕的肺癌病患,年僅二十多歲,最年長的病患,年齡則高達九十多歲,曾有一位七十多歲的阿姨,在經過肺癌單孔微創機器人手術後,八小時即可下床行走,住院三十六小時,也就是住院一天半就出院,「感覺和沒動手術差不多」,病患和病患家人對此感到十分驚訝,而他們的反應,讓吳青峰印象很深刻。吳青峰提醒,家中若有親人罹患肺癌,或有長期抽菸習慣的民眾,應定期接受肺部檢查,目前國健署開辦肺癌篩檢服務,上述高風險民眾可多加運用,以守護肺部健康。此外,一旦確診罹患肺癌,病友千萬不要擅自服用偏方、中草藥,這些尚未有大型數據研究做佐證,一定要好好遵守醫師指示、遵循正規治療,配合其它有實證依據的輔助性治療,才不會讓健康更受損害,存活機率也才能大大增加。2024年癌症論壇「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吳青峰受邀擔任演講者,將在論壇中分享「突破極限:微創手術在肺癌治療中的奇蹟征程」,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報名。「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現在的單孔微創手術,是希望用最小的代價,換得最好的手術成果。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吳青峰小檔案現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學歷: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業經歷:林口長庚醫院外科副教授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La Coruna university hospital 臨床醫學研究員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蘇湘雲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
2024-04-07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基因檢測揪癌變惡司機 精準治療更能延命
「醫師,到底甚麼是精準醫療?」、「請問我這個癌症,驗出有BRCA基因變異,是不是有藥可用?」當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查岱龍看診時,常有攝護腺癌患及家人提出上述疑惑。此時,查岱龍總是耐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他解釋,許多基因變異與癌症生成、惡化有關,其中,有些基因變異為「Driver Mutation」(驅動性突變),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若針對這些驅動性基因變異使用適合標靶藥物,就有機會阻止癌細胞作亂,延續性命的機率就大為增加。篩選病人、使用對的藥物,可提升精準醫療效益。「把細胞的癌變過程想像成一列火車,這些Driver Mutation就好像火車司機,主導火車前進。」查岱龍指出,在癌細胞上,有時可找到許多基因變異,部分基因變異可驅動細胞癌變,成了火車司機;有些就只是火車上的乘客,對於癌變過程影響不大,而要能真正揪出這些驅動性基因,就必須透過基因檢測,「篩選病人,找出帶有這些驅動性突變基因的族群,使用對的藥物」,癌症治療就可對症下藥、事半功倍,這也正是精準醫療的精髓所在。帶基因變異的晚期攝護腺癌病患,有機會延長生命。舉例來說,像一般人常聽到的乳癌基因變異BRCA1、BRCA2,也與攝護腺癌、卵巢癌、胰臟癌等癌症的啟動、發生與預後高度相關。以攝護腺癌病患來說,約10%-15%帶有BRCA1、BRCA2,如果是比較晚期、已對荷爾蒙療法產生抗藥性的病患,更有高達25%帶有上述基因變異,一旦帶有這些基因變異,病患的死亡率就會比一般人多2.5倍。若是卵巢癌,BRCA1、BRCA2的突變比率大約為25%,乳癌、胰臟癌等其他癌別,所占比率為6%-10%。事實上,BRCA1、BRCA2都屬於HRR(同源重組修復)基因,當透過NGS次世代基因定序等檢測方式找到這些基因突變相關現象,便可運用PARP抑制劑等藥物進行標靶治療,治療成效也會明顯提升。研究顯示,像晚期、帶有這些基因變異的攝護腺癌病患,若接受PARP抑制劑治療,可以有望延長存活期,使用化療的時間也有機會延後,如果能控制好副作用,病患的生活品質會更加穩定、優質。次世代基因定序檢驗案件申請,出現塞車窘境。雖然基因檢測對於精準治療的運用、癌症病患的用藥如此重要,健保也即將把NGS檢測納入給付範圍,但「特管辦法」(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規定,實驗室若要進行NGS等基因檢測,就必須針對「實驗室自行研發檢驗技術」(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LDTs)部分,取得醫事司的認證資格,並有3年的落日條款。今年2月9日特管辦法正式上路後,造成兩千多件審查案件大塞車,很多NGS檢驗項目無法執行,恐影響病人用藥權益,目前健保署、醫事司已想辦法在實驗室檢驗品質把關與加速審核中取得平衡,查岱龍指出,為了紓解塞車的大量申請案子,目前給予六個月的緩衝期。不過,也有人憂心,9月緩衝期過後,申請塞車問題仍可能舊事重演,認為衛福部或許可以採取一些彈性、變通做法,例如對於過去通過認證,或已符合國際認證、檢測品項有國際認證者,可考慮有條件開放、就地合法、納管,如此,更多癌症病患才能盡快在短時間取得基因檢測結果,並盡快使用適合標靶藥物、療程,病情也才不會一再拖延、惡化。許多檢驗方法可做配套,病患可安心接受治療。然而,查岱龍也提醒,在基因檢測領域,並非只有NGS檢測,以健保所給付的一些標靶藥物來說,還是有其他檢驗方法可以搭配,像PCR(核酸檢驗),或者可以進行檢體染色,然後用相關抗體進行偵測等,運用這些方法取得結果,癌症病患可及時獲得適合藥物的治療,治療權益同樣受保障,因此癌症病患、病患家人不用擔心,可安心接受醫師指示、接受治療。查岱龍也提醒,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是重要一環,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病患可以了解更多資訊,醫療團隊也必須與病患好好溝通,用病患了解的語言進行說明,這樣才能選擇對病患最有利的治療模式,病患的治療,也才會得到最好成果,且較不會多受痛苦。查岱龍小檔案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我們需要透過更多、更精準的檢測方式,找出適當的病患,才能讓更多病患受惠。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3-31 癌症.其他癌症
英國查爾斯國王傳疑罹胰臟癌 醫曝「癌王」這症狀常輕忽
英王查理三世日前宣布罹患癌症,但未透露是何種癌症。美國八卦雜誌取得消息人士說法指出,查爾斯罹患的是胰臟癌,而另一名王室資深消息人士也指出,查爾斯的病情比王室透露的嚴重得多,很可能只剩下2年生命。胰臟癌是「沉默的殺手」,確診時常已是晚期治療不易,因此被稱為癌王。台北榮總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吳元宏說,胰臟位在體內後腹腔,前方被胃腸擋住,平時不容易檢查,一旦罹癌後,腫瘤細胞生長速度非常快,且十分容易轉移,第一時間往往無法發現,必須等到病情嚴重,才會就醫診斷,此時多為晚期。吳元宏表示,確診胰臟癌後,如果是早期診斷可以採手術治療,但此類患者只占所有患者的2成,即便經手術治療患者中,也僅有5成的存活期可以超過2~3年,其餘手術治療患者存活期可能不到3年,更何況,高達8成無法手術的胰臟癌患者,確診後生命約僅剩下1~2年。吳元宏說,除罹患早期胰臟癌病人,可以透過手術治療,二、三期病人則必須進行化療,如果治療效果好,可以再合併放療,研究發現,進行放療的病人合併重粒子治療,中位數存活期可以再增加2~3年。吳元宏說,胰臟癌症狀為腹痛,且此類腹痛會痛到背後,但「彎腰後,腹痛就會好」,因此常讓人輕忽,另有體重急遽下降、變瘦等情形,當病情嚴重時,許多患者都是出現眼白、皮膚泛黃等黃疸症狀,才緊急就醫確診。吳元宏指,胰臟癌好發族群為50歲以上民眾,危險因子包括吸菸、肥胖,飲食多為高油、高糖,或有胰臟癌家族史,但若有乳癌、卵巢癌家族史者,也應要提高警覺,因乳癌、卵巢癌部分基因也與胰臟癌相關,必須同時多加注意。胰臟癌好發於50歲中壯年族群,許多人是家中主要的經濟支柱,如果確診罹癌,家庭頓失支柱。一不具名醫師表示,在不考慮經濟負擔下,建議40、50歲民眾做可以自費做全身核磁造影(MRI)檢查,或抽血檢驗CA19-9癌症指數,雖然該指數並非是胰臟癌專屬指數,且偽陰性、偽陽性的機會高,受檢民眾常被檢驗結果嚇到,但如果檢驗指數高再做其他檢驗,有利及早發現癌症。此不具名醫師表示,全身核磁造影(MRI)自費檢查,或抽血檢驗CA19-9癌症指數,並不符合常規檢查,民眾檢查前可以與醫師充分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檢查方式。
-
2024-03-2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挺過罹癌煎熬 朱芯儀找回「快樂的自己」
留回一頭茂密且烏黑的俏麗短髮,朱芯儀重拾自信笑容,似乎已不復見化療期間的憔悴。談起化療時,不僅落髮、指甲斷裂,脹氣更讓她渾身不適,加上無法面對鏡中的光頭形象,曾讓她一度想放棄治療。但為母則強,想到年幼的孩子,她奮力抗癌,積極挺過12次療程後,成功讓癌細胞「滾出她的身體」。朱芯儀在三年前,發現乳房大小不對襯,更在右邊乳房摸到顆會動的東西,原以為是纖維腺瘤變大,上節目時,醫師叮囑她趕快去檢查。後來掛家醫科安排觸診,隔兩天馬上安排超音波和切片,一照之下醫生強調「你這要動刀喔!」,超音波照射時她邊照邊落淚,面對可能罹癌的恐懼,瞬間猙獰地闖入她的人生。後來確認罹患乳癌HER2陽性,還是強陽性。樂觀的她還開玩笑和醫生說「那化療應該就是我人生最瘦時期吧!」結果醫生馬上潑冷水「你不要想太多,乳癌病人是唯一會變胖的。」後來制定療程計畫,先讓腫瘤盡量縮小,再進行切除。不僅與身體疼痛抗爭 還要面臨心靈上的恐懼化療期間她水腫5公斤,腹瀉和便秘情況嚴重,腸胃時常處於不舒服狀態,加上味覺改變,吃肉都覺得像金屬,甚至嚐得到苦味。因為胃口變差,容易導致白血球指數降低,進而拉長療程,她強迫自己進食,攝取充足營養和蛋白質,談到「每次測白血球都是高標通過」,略帶驕傲的神情,也讓人感受她的真性情。老公衛斯理對外,總稱讚朱芯儀十分堅強,但外表樂觀,甚至罹癌初期都還在上節目的她,其實獨自一人在家時,總是趴在陽台上眺望遠方。而化療的不適,令她渾身劇痛,脹氣更讓她失去胃口,外加無法排氣、排便也不順暢,身體出現指甲斷裂、滿臉爛痘的慘狀,讓曾因為飾演《犀利人妻》被觀眾恨得牙癢癢,外表亮麗的她,望向鏡子時心想「這是誰啊?」身心靈的折磨,更曾讓她差點撐不過治療。第一次化療後,朱芯儀等了十天才開始落髮,當時頭髮一拉就掉,兒子和女兒甚至輪流拉她頭髮進行比賽,一下是女兒說「一定是我拉的比較多」,兒子緊接「我不信,我也要來拉。」童言童語讓她哭笑不得,也慶幸「小孩心態挺健康」。後來因為頭髮呈現不規則的狗啃狀,衛斯理怕她難過,讓她裸身坐在浴缸中,直接將曾經的秀髮理成光頭,她坦承「當時看著光頭的自己,真的非常難過,似乎有部分的自我跟著落髮一起遺失。」後來,她買了漂亮的假髮,學會接受新的自己。罹癌體會愛的力量 以自身經歷鼓舞遭受苦痛的病患衛斯理更擔負起床照顧小孩的責任,只為了讓她能好好睡覺,才有抵抗力跟病魔作戰;朋友千里迢迢來載她上山,帶她賞花和喝下午茶,點餐時還細心選擇她能攝取營養的食物,甚至注意冰塊是否煮過,只因害怕裡面有細菌。她感謝家人跟朋友的照顧,沒想到罹癌卻讓她體會更多的愛。「上帝講先受苦的人,可以用自身經驗幫助別人。」她將自己的經歷公開分享,不僅是為了提醒女性關注自己的健康,更為了給予那些正在同病魔抗爭的人勇氣和希望。「我希望我的故事,能激勵那些也在與癌症作鬥爭的人。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朱芯儀的堅強和樂觀,也鼓舞了許多原本不願接受治療的病人,讓他們願意面對疾病。朱芯儀強調,生病後只想著一定要重新好起來,因為只有撐不下去或痊癒兩條路。她淡淡提到,「哪天如果不幸離世,其實是每個人都必經過程。」現在的她選擇聽從自己的聲音,一切都不太過強求,因為生命,其實就是經歷不斷的選擇。她也鼓勵大家,「無論走在多麼崎嶇、不平坦的路上,都請為自己做努力,因為你沒有別條路可走,所以請勇敢接受所有治療。」「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鼓勵大家遠離讓自己生病的壓力源,要好好面對並釋放它,就可以保留那個快樂的自己朱芯儀小檔案台灣女演員、主持人📌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畢📌2011年憑《犀利人妻》獲得第46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2023年出版《保留那個快樂的自己》📌年齡:38歲📌癌別:乳癌第二期至第三期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3-2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TCOG引領精準醫療革命 AI與大數據啟動癌症治療新時代
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惡化快、轉移快,罹患率幾乎等同死亡率,治癒機會低,是國人第七大致死癌症。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不僅找到新的基因標靶,更找到對應的治療藥物,研究人員透過分析癌症基因體圖譜臨床資料庫數據,首度證實B-RAF是一新穎之RNF43泛素化標靶蛋白,共同使用MEK抑制劑與WNT抑制劑對RNF43變異的胰臟癌細胞有強烈的協同毒殺效果,能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國衛院長司徒惠康指出,國衛院長期關注消化道癌症,尤其胰臟癌和膽道癌長期以來缺乏有效治療,有鑑於此,國衛院開發了新的化療藥物組合療法——SLOG(S1 + Leucovorin + Gemcitabine + Oxaliplatin),是台灣自主開發的創新治療方法,以口服S-1來取代傳統需要長時間輸注的5FU。SLOG化療處方在晚期胰臟癌的治療中達到了30%的緩解率,而Nivolumab(免疫治療)加上Gemcitabine + S1,在膽道癌治療中,緩解率更是達到了40.7%。司徒惠康指出,這些創新的藥物組合療法不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也在治療效果上有顯著的提升,讓病患在家就能接受治療。國衛院與高醫大所發現胰臟癌新穎標靶蛋白,就是透過臺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TCOG)合作成果,司徒惠康指出,國衛院發揮槓桿角色的角色,TCOG由多個醫院進行同一癌症治療方法之跨院際臨床試驗合作模式,有效利用病人的資源及確保臨床研究計畫的安全性及倫理性,並建立療法及學術研究上之嚴謹審核制度,有效整合國內對各癌症之檢查及診斷技術、治療方法及療後追蹤,提昇癌症醫療水準。AI帶來醫療領域的狂風浪潮 發展本地AI成重要課題面對台灣醫療現況,健保財務困窘、醫護人員低薪過勞、醫療人才流失至海外等情況,智慧醫療(eHealth)作為AI世代的解方,不僅能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緩解醫療人力不足的問題,還能減少醫療管理的資源耗損。而AI技術和大數據在智慧醫療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TCOG利用AI進行疾病模式分析、藥物反應預測和治療效果評估,透過科學研究揭示癌症的風險因素,結合大數據分析預測個體風險,提早發現和進行預防,從根本上降低癌症的發生。隨著AI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從穿戴式裝置的數據蒐集到風險預測模型的建立,AI的輔助使得個人能夠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降低患病風險。司徒惠康指出,AI在藥物開發的各階段、手術治療、精準醫療以及病患照護中的應用,展示了其廣泛的應用場景,這些個性化的醫療策略,也提高了治療的精準度和效率,為癌症患者帶來了更多希望。然而,技術創新同時也帶來了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司法偏見等。司徒惠康呼籲,在推進技術創新的同時,也應加強倫理規範的建立和實施,確保科技發展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大眾。未來AI運用到癌症醫療的各領域是可以預見,但法規環境同樣十分的關鍵,他也強調,醫療具有地區特性,國外發展的AI不見得可完全適用於我國,可能會有「環境偏移」的問題,因此發展本地AI會是未來的研究方向。面對這些挑戰,需要政府、科研單位、醫療機構和產業界共同攜手合作,共享數據和研究成果,研發更新的技術和治療方法。透過科技的力量,有望見證癌症治療和預防上更為精準和人性化的新時代。「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 政府和學研界應盡快建立精準醫療資料庫,以協助大數據分析的AI並資源共享。癌友需信賴專業,避免迷信網路,與醫師合作尋找最佳治療;而醫療團隊應深入理解患者,結合多學科知識,提供全面照護。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
-
2024-03-29 醫聲.Podcast
🎧|2024癌症論壇/肝癌控制率達9成 殲滅癌細胞採用質子治療快狠準
放射線治療是癌症治療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新趨勢是發展「質子治療」和「重粒子治療」。林口長庚醫院於9年前成立質子治療中心,已有近5千人接受治療,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承恩指出,其中以肝癌患者占四分之一,控制率高達九成,能延長兩倍存活期。🎧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放射線是利用高能量來破壞癌細胞的DNA,傳統的X光會穿透身體,容易破壞腫瘤周遭的正常細胞,而有深水炸彈之稱的質子或重粒子,能將放射線的劑量停留在特定深處,不會繼續穿透腫瘤傷害到其他正常細胞。謝承恩指出,目前接受質子治療以肝癌患者最多,由於患者本身常有肝硬化情形,肝功能已經不好,傳統放療會傷及周遭細胞,治療後容易造成肝衰竭;另外,也因肝臟緊鄰胃、十二指腸附近,治療後出血的比例高達兩成,而質子治療發生出血的機會小於5%。腦瘤、頭頸癌、乳癌也適用 採合併療法更能控制病情另外,腦瘤、頭頸癌也位處於重要位置,質子可以減少周遭器官的傷害,以頭頸癌為例,可保留腦部、口腔、唾液腺、咽喉等,讓患者維持生活品質。有些左側乳癌患者也因腫瘤位置靠近心臟,傳統X光放療會傷及心臟,會增加未來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也較適合質子治療。在治療上也須採合併療法,謝承恩表示,有研究認為,肝癌若採取質子治療搭配免疫藥物會活化全身的免疫細胞,讓病情控制更穩定,目前林口長庚正進行臨床試驗;中晚期鼻咽癌則會搭配化療一起,可降低副作用,病人完成療程的機會也比較高。目前質子治療的費用,會依腫瘤複雜度及治療次數而異,費用約30萬至百萬間。2024年癌症論壇「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謝承恩受邀擔任演講者,將在論壇中分享「質子治療有效控制大型肝癌延長存活期」,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報名。「友善抗癌,心願大聲說」:利用更聚焦的放射線能量治癌已成國際趨勢,有些國家甚至已列入治療指引,日韓在特定癌症已納入健保給付,期待政府可以政策上給予患者更多的幫助。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謝承恩小檔案現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腫瘤生物學及免疫學博士長庚大學醫學系醫學士經歷: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醫師研究員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蔡怡真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
2024-03-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位令人難忘的病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有機會長時間關心照顧病人的心得報告。一般的醫學生在最後兩年的臨床醫學要輪流到各專科,甚至到不同醫院學習照顧病人,很少有長期照顧同一位病人的學習機會。這是來自三位醫學生在五年級時有內科、外科各三個月持續在一個不是「醫學中心」規模之教學醫院的臨床學習心得。院方鼓勵這些醫學生持續關懷病人,出院或轉科之後,回來門診或再住院都繼續保持聯繫,而有機會更了解病人與家屬因為疾病所遭遇的病痛與後續的病情發展,以增加他們了解疾病對病人與家屬的影響。一位醫學生分享他因為長期追蹤病人,才了解主治醫師的用心良苦、病人化療之後副作用帶來的懊悔、以及最後康復的喜悅,使醫學生學習到將來如何照顧病人,可以更加暸解病人的感受以及如何鼓勵病人。→想看本文一位醫學生透過深入的與病人互動,才自問為什麼病人會不敢問醫生問題,而開始思索「到底要當一個怎樣的醫生,病人才不會怕問你問題呢?」。→想看本文一位醫學生陪伴一位第四期脂肪肉瘤的病人,勇敢地接受了困難的大手術,而見證了病人能以爽朗的個性面對可能無法避免的死亡。「我想我們的陪伴某種程度成為了她和死亡間的緩衝軟墊,讓她知道有我們還持續顧著她,和她一起往下奮鬥,面對未知的恐懼。」學生的這句話正是我們希望醫學生對自己價值的肯定,他們因為能更了解病人與家屬,而有「同理心」,同時更能肯定自己,「醫學生真的能夠幫忙病人」,而不再是「路障」。阿姨是我外科第一週就遇到的病人,記得她和四個姊妹和先生一起湧入了診間,阿姨右腳內側在三個月內整個腫起來,大家都很緊張,而我成為了替她寫初診病歷的人,老師不在的診間緊張的氣氛瀰漫,我們都知道後面的路必定艱辛。第二次住院前的紀錄也剛好分配到我寫,周阿姨在 fine needle抽吸後診斷出一個肉瘤(sarcoma),影像上看起來大概有10*20公分大。我記得周阿姨用自己粗獷霸氣的聲音和老師討價還價著,上網看過的她知道這種癌症極為惡性,因此迫切的希望從老師口中聽到一個保證。「目前影像上沒有看到肺轉移,因此以目前的證據來說,沒有迫切的生命危險!」老師那天如此說了,也成為後續周阿姨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目前沒有生命危險啦!」周阿姨本身是個成功的旅行社老闆,他們從60年代租遊覽車開始,慢慢做台灣的國中小畢業旅行、後來往鄉里區公所週末旅行團發展,近些年國內市場萎縮決定開始接日韓和東南亞的半自助旅遊,她經歷了「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靠著自己打拼出了三峽的一方天地,也逐漸在讓兒女接手。我感覺她在面對疾病時,從一開始的否認逐漸轉換到不甘,反覆在思考甚麼時候可以去上班,如果自己走了財產小孩怎麼辦,曾經仰賴自己的公司會不會產生很多問題,又或者其實大家根本不需要她?她的生命突然出現了個薛丁格的盒子,沒人知道打開來到底是生是死,周阿姨努力在老師的字裡行間,尋找可以抓住的確定性。刀房內我們隨著氣管內管的起伏屏息,拿出那個緊貼股動脈、股靜脈、股神經的超大肉瘤,阿姨決定賭一把,為了保住腳的功能我們盡力把血管神經旁的組織清下來,因為沒辦法留足「安全邊際」(safe margin),術後放射治療必須照滿劑量,這樣可以獲得2/3的存活率與腳的功能。我手上握著比橄欖球還大的肉瘤送往病理科,沈醫師切開始白色和黃色的組織交雜的湧出,是一顆「脂肪肉瘤」(liposarcoma),裡頭分化不良的肌肉細胞狂草般蒼勁劃過黃色的脂肪,化驗結果是脂肪肉瘤第四期,預後顯然不好。術後的日子,看到阿姨右腳內側的皮鬆鬆的一包,上面有個25公分長的傷口,黑色的縫線、參差的結,限制著阿姨的行動。儘管此時她已經並非我的病人,我仍和同學們一起去看她,聽她每天和我們討價還價自己重新又怎麼理解預後,看著引流的量減少一天天的期待出院。老實說那時的我們很多時候也會被她問到啞口無言,「老師說的是實話嗎?」 「我是不是真的會死?」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答案,此刻我們也無法回答,因此我們也只能隨著傷口逐漸癒合早晚的陪伴,並期望事情不要走下坡。儘管在大腿張力比較小,周阿姨的傷口因為太長而恢復得很慢。在醫院倒也沒也有什麼事,每天就是聽她說說心事和自己的故事,每天吃什麼家裡有幾個人,選前的時候花一個小時努力說服我蔣經國是最好的總統、選舉請投國民黨。我發現信任感建立在時間的流逝,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知識不足且說話笨拙,但反覆的「早安,阿姨妳過得如何?」竟讓我們成為了老師和病人之間的小小傳聲筒。在教學團隊的病人往往沒有意識到,被學生看到或許是部分隱私的消失,但醫師加上醫學生會讓你獲得更充分的照顧,因為我們不會,所以各種大小事都會被我們呈現給老師,從保險不會辦到回家計程車怎麼叫,這樣的好處真的是我過去從未想到過,也是為何教學團隊從一開始被病人拒之門外,最後逐漸被大部分的病人所接受。就這樣,在每天計較到底是100還是150cc量的日子裡,周阿姨終於出院了。接下來的畫面我真的是難以忘記,阿姨第一次回診時我特別跟原本老師小小請假去看她,只見門診外面的椅子旁遠遠就有個身影在跟我招手。我還沒到就聽見她大聲地說:「來來來東西太多了,你幫我拿進去。」滿滿兩超大袋的三峽金牛角,一盒10個她大概拿了30盒進來,真的是多到我兩隻手完全拿進不診間,太有心了。門診的護理師們、老師和我的同學們都覺得又荒謬又有趣,檢查過傷口狀態後就要準備放射治療來挽救生命了。儘管可能面對的死亡,但我想我們的陪伴某種程度成為了周阿姨和死亡間的緩衝軟墊,讓她知道有我們還持續顧著她,和她一起往下奮鬥,面對未知的恐懼。延伸閱讀:3/25 長期追蹤病人是醫學生臨床實習最好的學習方法3/27 病人為什麼會不敢問醫生問題呢?
-
2024-03-2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為什麼會不敢問醫生問題呢?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有機會長時間關心照顧病人的心得報告。一般的醫學生在最後兩年的臨床醫學要輪流到各專科,甚至到不同醫院學習照顧病人,很少有長期照顧同一位病人的學習機會。這是來自三位醫學生在五年級時有內科、外科各三個月持續在一個不是「醫學中心」規模之教學醫院的臨床學習心得。院方鼓勵這些醫學生持續關懷病人,出院或轉科之後,回來門診或再住院都繼續保持聯繫,而有機會更了解病人與家屬因為疾病所遭遇的病痛與後續的病情發展,以增加他們了解疾病對病人與家屬的影響。→想看本文一位醫學生分享他因為長期追蹤病人,才了解主治醫師的用心良苦、病人化療之後副作用帶來的懊悔、以及最後康復的喜悅,使醫學生學習到將來如何照顧病人,可以更加暸解病人的感受以及如何鼓勵病人。一位醫學生透過深入的與病人互動,才自問為什麼病人會不敢問醫生問題,而開始思索「到底要當一個怎樣的醫生,病人才不會怕問你問題呢?」。一位醫學生陪伴一位第四期脂肪肉瘤的病人,勇敢地接受了困難的大手術,而見證了病人能以爽朗的個性面對可能無法避免的死亡。「我想我們的陪伴某種程度成為了她和死亡間的緩衝軟墊,讓她知道有我們還持續顧著她,和她一起往下奮鬥,面對未知的恐懼。」學生的這句話正是我們希望醫學生對自己價值的肯定,他們因為能更了解病人與家屬,而有「同理心」,同時更能肯定自己,「醫學生真的能夠幫忙病人」,而不再是「路障」。外科實習的某天,我如常打開病歷系統,想著主治醫師名下應該只有兩位術後住院病人,沒想到卻看到第三個名字。我點開病歷,發現是急診回來的病人,跟主治醫師聯絡後,我便到了放射科的血管攝影室。進入血管攝影室,玻璃窗把醫護和病人隔開:病人躺在冰冷的檢測儀器上,醫師和放射師則在控制室內發號施令。我透過玻璃窗看病人,發現我曾經在門診見過她。她有胰臟腫瘤,手術後又發生了一些併發症,導致腹部的引流管一直不能拔除。我記得她曾經在門診表示放置引流管的位置不適。病人最近幾天發燒,引流管內的分泌物顏色開始改變,因此回到急診求助。主治醫師覺得可能是感染,便安排她接受血管攝影檢查。病人躺在儀器上,而主治醫師一直在控制台這邊與放診科醫師和放射師討論。我嘗試從他們的討論中了解病人的情況,一方面又注意到病人一直朝控制台這邊看。她一定很擔心,想要從醫護人員臉上的表情得到一些有關於自己病情的資訊。我並不敢回應她的目光:儘管我想給她一點鼓勵和支持,但又怕在未完全了解病情以前給她過高的希望。控制室內討論持續,而病人目光從未移開;我實在無法忍受,到最後還是不禁反射性地看了回去,病人也知道我在看她。我不能笑著給她很正面的回應,但至少我想讓她知道,她的不安有人知道。病人回到病房以後,我一個人留下來詢問病史。原來她去年發現乳癌,一輪手術和標靶治療後終於要進入穩定期,卻在電腦斷層上意外發現胰臟腫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兩年來病人在檢查和治療之間不停輪迴,每次治療快要結束又發現新問題,就如這次疑似感染的事件一樣。詢問病史時,我們一般也會問及病人的最近的情緒,以評估病人需不需要額外的支援。我問她心情如何,病人說還可以,然後眼淚就往下流。她開始責怪自己,明明已經小心翼翼照顧傷口,努力運動注重飲食,最後還是感染,是不是還做得不夠好?我沒有時間去想一個萬全的回覆,只能把我腦海中能聯想到的事情整合,然後回答。「有時候事情就是超出我們可控制的範圍,Covid的時候大家這麼小心,還不是有人感染?剛才主治醫師有再打電話給感染科的醫師,報告了你的情況,感染科對抗生素比較了解,說現在給你打的這一種是目前最適合的,以後就要再看細菌培養的報告來調整。」她說她上一次住院也是打這一種,對她有效。我心裡知道上一次有效不代表這次有效,但她好像比較安心一點;我就去拿衛生紙給她。哭了以後大概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被打開,她開始跟我分享從去年乳癌發生開始,她建立了一個Podcast的頻道,分享生病的過程,也透過頻道與其他病友交流。病人本身從事輔導行業,支持病友時,自己也繼續實踐自己的人生意義。她開始問我叫什麼名字,以及平常的實習生活,她叫我追蹤她的頻道,我也當場按下試聽。離開時,她對我說謝謝,謝謝我來陪她。在我的記憶中,她每次回診都是一個人,進急診也是一個人,雖然有結婚也有小孩,但目前因為養病而暫住在媽媽家中;在言談之間也從沒聽到她主動提及先生和兒子。一個人要在醫療機構中穿梭,又面對死亡的恐懼,或許正是她想要透過Podcast來尋找與他人聯繫的原因。離開診間時我在想,我一個人住在台北,今天誰該感謝誰的陪伴還不一定說得清。---昨天晚上H小姐的先生和兒子來看她,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們。早上H小姐就問我:「其實我那天有點聽不懂,我的細菌培養結果其實是……」H小姐的教育程度比較高,也一直很想了解自己的病情。我跟她解釋現在只有培養出一種叫表皮葡萄球菌的細菌,是一種在表皮常見的細菌,現在還不能確認是不是導致她發燒的細菌;而其他地方都暫時沒培養到什麼。「那我什麼時候可以出院?」H小姐前兩天又有點燒起來,看起來還需要觀察一陣子。不過老實說,我也不太清楚H小姐在怎樣的情況下可以出院。「可能暫時還是繼續抗生素療程,不過實際上要怎樣才能出院,我想我還是要請教一下主治醫師。」「哈哈好啊,我平常都交給他,他說什麼我都說好,我不敢再問什麼。我都很乖。」H小姐真的是標準的好病人,很順從醫囑,平常又表現的很樂觀。可是我在想,病人為什麼會不敢問醫生問題呢?如果病人有問題又不敢問,會不會阻礙到這個治療的過程的?雖然說醫師是來幫助病人治病,但醫病之間,或許因為知識的落差,又或是因為社會的刻板印象,醫師好像總是站在比病人在權力的一端。病人可能會害怕提問,又或是想:「我問的問題適當嗎?」這種情況,在比較內斂的亞洲文化,或許更為常見。離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到底要當一個怎樣的醫生病人才不會怕問你問題呢……」---今天早上H小姐又表達了一些她的看法,說這個發燒的情況起起落落的,身體也覺得還好,是不是可以不用繼續用抗生素,讓身體自己療癒呢?我跟她解釋分泌物顏色還是濃稠,為了控制感染,抗生素療程可能還是要繼續下去。但我也了解,她已經住院一個星期打抗生素,情況好像也差不多,她應該是想要出院了。於是我開始想,到底這五個病人今天為什麼要住院呢?我先把我的猜想寫在筆記本上,不會的空著;然後老師來查房,有些病人的處置跟我預想的一樣,有些我猜錯了。當我猜錯時,我會想,這是醫療知識的落差,還是我對病人的了解不足?到了下午再查房的時候,我提出這些問題,老師居然還花了近兩個小時跟我們討論和解釋,我覺得收獲很大,也覺得可以回答許小姐的問題了。離開醫院前我去找H小姐解釋,推開門她就叫我「親愛的」,我跟她說明天抽血看白血球和發炎指數,如果穩定就改口服抗生素,可以回家了。她給我的回應很正面,我心中希望這次感染下去以後,她這兩年多的治療終於可以告一段落。延伸閱讀:3/25 長期追蹤病人是醫學生臨床實習最好的學習方法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27 癌症.肺癌
醫:肺麟癌患可用健保免疫合併治療,肺腺癌患也需救命!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在十大癌症中,肺癌無論是發生率、死亡率或死亡人數,都名列「三冠王」,其中肺麟癌病患過去20年只有化學治療藥物可用,多數晚期病患一年內便面臨死亡威脅,為了讓肺麟癌病患族群有更多活命機會,健保署去年12月起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不過這項藥物健保給付政策並不含括肺腺癌病患,台灣年輕病友協會今(26)日與立委、醫療專家呼籲,期待這項政策也將肺腺癌病患納入,讓肺腺癌病患也可多一線生機。提升肺癌存活率,需雙管齊下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與其他癌症相比,肺癌的相對存活率較差,像第四期肺癌存活率大約只有13.3%,若想改善肺癌預後,必須靠「早期篩檢、早期治療」與「精進晚期治療」,才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去年12月健保開始給付肺鱗癌免疫、化療合併療法,每年為病友減輕170萬負擔,約兩百多位病患受惠,期待透過NGS等政策提高癌症精準醫療效果,搭配LDCT、陽追機制,讓更多病患可以及早治療,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多位立委呼籲,肺腺癌病友也需守護立法院厚生會榮譽會長劉建國委員表示,要達成改善晚期肺癌存活率目標,在肺鱗癌治療這塊拼圖拼上後,剩下最後一塊拼圖就是肺腺癌治療,呼籲健保署加速擴增給付,將第一線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納入肺腺癌治療給付,以守護晚期肺癌病友健康。立法委員廖偉翔認為,肺癌在近幾年已經超過肝癌成為癌症死亡人數第一名,有些癌症用藥雖然健保有給付,但是卻限縮給付條件,未完全接軌國際指引 ,更重要的是,當因台灣欠缺本土數據,必須要等藥物上市後再做真實世界數據研究,這些都是沒有接軌國際標準治療的後遺症。前立法委員吳玉琴指出,希望肺腺癌的治療可照顧全部族群,才能邁向賴清德總統所推動的「健康台灣」目標。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對提升整體肺癌存活率有幫助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治醫師何肇基表示,根據國外研究發現,肺鱗癌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的五年存活率達18.4%,相較於傳統化療只有9.6%,癌症免疫藥物有助提升晚期肺鱗癌存活率近2倍,不過目前肺腺癌病患還是無法使用這類藥物,希望加速給付,增加肺癌晚期存活率。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且對肺癌治療有豐富經驗的余忠仁指出,台灣臨床上免疫治療給付的比率很低仍落後國際,醫師用藥仍受限於健保尚未給付,期望如果要實現晚期肺癌五年存活率倍增的目標,須擴大免疫藥物的給付和應用,解決醫療現場的醫病困境才有機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也呼籲,肺腺癌治療應盡速跟進肺鱗癌,提供一線免疫合併化療給這群弱勢的肺腺癌患者。
-
2024-03-27 癌症.抗癌新知
50歲以下注意!年輕罹癌者變多!重症醫盤點「10大罹癌警訊症狀」,你中幾項?
42歲凱特王妃(Catherine, Princess of Wales)於3/22自曝罹癌後,引發了一場關於癌症的廣泛討論,特別是關注年輕族群(50歲以下)的健康。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國外有許多研究探討年輕人癌症發病率的顯著上升原因,他也盤點出罹癌10大警訊症狀,提醒年輕人能早點發現跟預防治療。延伸閱讀/消失80多天!42歲英國凱特王妃公開影片「自曝罹癌」,正接受化療為什麼年輕得癌的人變多了?有鑑於近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癌症,英國的專家們開始深入探討,為何近年來50歲以下的癌症患者的數量會有如此明顯的增加,尤其是那些通常只在高齡者中才會見到的癌症類型。在44國家一項癌症分析研究發現,那些年輕得癌的人,一般定義在50歲以下的民眾。此研究發表在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自然評估臨牀腫瘤學》發現,在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比1970年出生的人更有可能在50歲之前得癌。這意味年輕人要比他們之前幾代人更受癌症的拖累。10大罹癌警訊症狀,你有中幾項?哪些症狀是徵兆?年輕人如何能早點發現自己有罹癌警訊,才能提早發現治療:1.無痛的腫塊或腫脹如果發現身體某部位出現異常腫塊,且隨著時間逐漸變大,則需警惕。2.持續發燒或持續咳嗽弱有咳嗽症狀,尤其是咳嗽時常伴有血絲時更應引起注意。雖然這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但如果發燒持續不退,特別是夜間出汗,這可能是血癌或淋巴系統癌症的跡象,超過三個禮拜的咳嗽,你都要去看一下醫生,才比較安心。3.排便習慣的變化包括便秘、腹瀉等排便習慣的變化或發現糞便中有血或顏色變黑、灰白或紅色。4.排尿異常困難如頻繁需要小便、尿急或排尿疼痛,什至尿愈來愈少,要當心。5.無端的出血包括陰道出血、排便或排尿時出血,或咳嗽出血。6.不明的體重下降如果您在沒有改變飲食或運動習慣的情況下,體重突然下降超過5公斤,這可能是早期癌症的跡象。7.持久的疲勞感如果感到持續的極度疲勞,影響日常生活,則應該提高警覺。尤其是休息後仍感到疲憊,可能是癌症早期的一個跡象。8.皮膚的變化新出現的痣或原有痣的大小、形狀或顏色的變化都不容忽視。因為新出現的痣、痣的形狀、大小或顏色的變化,皮膚發紅、發黃、瘙癢或脫皮等,都可能是皮膚癌的警訊。9.持續的疼痛如果有持續的疼痛而找不到原因,則需要進一步檢查。尤其是疼痛的位置和強度逐漸增強,而且找不到其他原因,應當警惕可能是癌症。10.消化系統問題如長期胃灼熱或消化不良或嚴重腹瀉、食慾愈來愈差,越吃越瘦,都可能是癌症提早的表現。以上10種罹癌警訊症狀,可能並非癌症所致,但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存在或有惡化的趨勢,建議要及早就醫進行檢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對身體的任何變化保持警覺,有助於早期發現並處理健康問題,從而增加治療成功的可能性。黃軒提醒,癌症預防勝於治療,平日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以及減少接觸已知的致癌物質」。這些都是降低年輕人,罹患癌症風險的有效方法。延伸閱讀:.治療癌症需準備多少錢才夠用?癌症險該買多少?聽醫師怎麼建議.哪種癌症是「隱藏版癌王」?高危險族群有哪些?有哪些早期症狀可注意?.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
-
2024-03-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長期追蹤病人是醫學生臨床實習最好的學習方法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有機會長時間關心照顧病人的心得報告。一般的醫學生在最後兩年的臨床醫學要輪流到各專科,甚至到不同醫院學習照顧病人,很少有長期照顧同一位病人的學習機會。這是來自三位醫學生在五年級時有內科、外科各三個月持續在一個不是「醫學中心」規模之教學醫院的臨床學習心得。院方鼓勵這些醫學生持續關懷病人,出院或轉科之後,回來門診或再住院都繼續保持聯繫,而有機會更了解病人與家屬因為疾病所遭遇的病痛與後續的病情發展,以增加他們了解疾病對病人與家屬的影響。一位醫學生分享他因為長期追蹤病人,才了解主治醫師的用心良苦、病人化療之後副作用帶來的懊悔、以及最後康復的喜悅,使醫學生學習到將來如何照顧病人,可以更加暸解病人的感受以及如何鼓勵病人。一位醫學生透過深入的與病人互動,才自問為什麼病人會不敢問醫生問題,而開始思索「到底要當一個怎樣的醫生,病人才不會怕問你問題呢?」。一位醫學生陪伴一位第四期脂肪肉瘤的病人,勇敢地接受了困難的大手術,而見證了病人能以爽朗的個性面對可能無法避免的死亡。「我想我們的陪伴某種程度成為了她和死亡間的緩衝軟墊,讓她知道有我們還持續顧著她,和她一起往下奮鬥,面對未知的恐懼。」學生的這句話正是我們希望醫學生對自己價值的肯定,他們因為能更了解病人與家屬,而有「同理心」,同時更能肯定自己,「醫學生真的能夠幫忙病人」,而不再是「路障」。彭阿姨是一位72歲的女士,她是我在內科第一個接到的病人,更是我醫學生涯中第一位照顧的病人。巧合的是,彭阿姨住在我的中學附近,退休前經營著一家麵攤,或許我小時候還吃過她的料理呢!幾年前退休後,彭阿姨過著四處遊玩的退休生活,每年有將近一半的時間會在美國拜訪在華盛頓特區落地生根的大女兒,其他時間則會跟著在臺灣的兒女、姊妹、朋友們四處遊山玩水,最近才在美國待了四個多月後,緊接著又去日本跟泰國遊玩,回到臺灣時覺得很容易疲累、開始越來越吃不下,本以為是四處奔波太過操勞造成的。某次在外院回診神經內科時,偶然向醫師提起這些症狀以及不斷降低的體重,幸好醫師敏銳地察覺異狀、將她轉到急診檢查,電腦斷層一照才發現幾乎阻塞了橫結腸的大腸癌,以及大大小小的多處肝轉移。雖然她在急診時已經被告知疑似罹患第四期的大腸癌,然而我第一次在病房與彭阿姨接觸時,她比我預期的更輕鬆以對,或許是原本個性使然抑或已然接受,但我想更可能的是還沒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吧!當時僅僅是我進入醫院實習的第一週,從未接過病人的我,在一項項病史詢問的背後,其實暗藏著忐忑的心情,但彭阿姨十分友善的慢慢回答我,並主動分享了很多病情相關的故事、做過的檢查、急診醫師問過的問題等,讓我得以順利獲得需要的資訊。理學檢查時,我想彭阿姨應該已經看出我生澀的動作,但仍然很有耐心的讓我慢慢檢查。整個過程花費了將近兩個小時,但她毫無自始至終沒有表現任何的不耐煩。當時因為膽紅素很高,內科團隊的檢查排的很密集,在兩三天內迅速的做了大腸鏡、細針抽吸、送病理檢驗,確認大腸癌的診斷後馬上就去裝了人工血管、大腸造口。造口手術結束後當天,以往樂觀、開朗的彭阿姨,因為疼痛在病床上喊著不想再治療了,還責怪親友們都在逼她,當下的我只能盡可能安撫她的情緒,但心裡默默的懷疑著,對於不可能治癒的末期癌症病人而言,到底治療是不是必要的?治療所造成的痛苦會不會大於效益呢?看著彭阿姨的笑容漸漸消逝,很難相信治療是對她最好的選擇。這段期間,她的孩子們總是緊陪在旁、細心照顧,印象深刻的是,主治醫師在向他們解釋病理報告結果時,他們聲淚俱下的表達媽媽真的很重要、拜託醫師盡力幫忙。那個週末,彭阿姨請假出去,說是想出去走走、散散心、看看海,總有種在準備與生命道別的感覺。後續,彭阿姨被轉收給腫瘤科,腫瘤科醫師來解釋病情時,主要是跟孩子們討論,說的很白:不知道能不能撐過前幾週的化療,就算撐過了後續也會有很多副作用。孩子們決定接受治療,無論如何都要試試看,但好像這個選擇治療的過程,彭阿姨有點被埋在鼓裡,或許是信任孩子、或許是以為自己懂了、或許是做不出決定,但我總覺得她並不明白自己即將面臨的挑戰。彭阿姨離開本團隊後,一開始偶爾還能看見她在病房區走動,但後來好像越來越少見。數週後的某個夜晚,我鼓起勇氣敲響了她的病房,進去看到她躺在床上,面容憔悴、皮膚破損、頭髮白了一輪,問起她的近況只聽到滿滿的不適與無奈,無能為力的我也只能鼓勵她繼續加油並祝福他她漸好轉。但在我內心深處,「究竟當初該不該治療?」的疑問越長越大。所幸,在80餘日的住院治療後,彭阿姨終於出院改門診治療了。又過了兩個月後的某個晚上,已經輪調到外科的我意外發現彭阿姨回來住院一晚打化療,到病房內探望她時,發現這次整體氣色好了許多,更有活力、更有體力說話,驚喜的是她還記得我。坐下來跟她聊聊最近的狀況才知道,原來前陣子治療剛開始時曾出現嚴重的副作用,甚至不知道能不能熬過那關。當時的她也因為身體的強烈不適,多次埋怨孩子們選擇拚拚看的決定。但雨過天晴後回頭看,她很感恩當時沒有放棄、也很能理解孩子們的決定,還能與子女、孫子女相處她就很滿足了,甚至接下來還計畫要出國度假。現在每週回醫院打化療、換造口袋都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此外也很努力的多吃多活動,希望能維持好的體力。最近一次的檢查結果發現,原本直徑10公分的肝臟轉移也已經在標靶與化療的幫助下,縮小到5公分了。這回跟彭阿姨聊了一個多小時,卸下照顧者的身分,我更可以貼近她的角度去聽故事,從她的視角了解她所經歷的一切痛苦與心情的轉變,更能從她的話語中感受到之前沒有的對未來的希望,我想這大概也回答了我數個月前的關於治療選擇的懷疑。或許對病人與家屬而言,他們沒辦法預見治療或不治療後的樣子,但對醫療人員而言,我們就該憑著專業知識與經驗,盡可能的告訴他們接下來路可能怎麼發生,或是提供我們站在病家角度思考下覺得最適當的建議。陪伴著病人與家屬,走向最符合他們生命價值觀的道路。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23 癌症.癌症
消失80多天!42歲英國凱特王妃公開影片「自曝罹癌」,正接受預防性化療
英國王室近來不太平靜!先是75歲國王查爾斯三世,接受前列腺肥大矯正手術被診斷罹患癌症,再來是查爾斯三世堂妹的老公在家輕生,對王室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打擊。但最令大眾關注的是42歲凱特王妃(Catherine, Princess of Wales)近期動態,她在進行「腹部手術」後,距今已經長達80多天沒有公開露面出現在聚光燈下,這讓許多人擔心她是不是婚姻亮紅燈(威廉王子有外遇)、王妃已死...等陰謀論謠言四起,許多人都在問「凱特王妃究竟去哪裡」?對此,接受腹部手術近3個月未公開露臉的英國凱特王妃,在昨晚(22日)透過BBC預錄的影片向大眾宣布「自己罹患癌症」,目前正在接受化療治療,並希望社會大眾給予「時間、空間和隱私」。凱特王妃:我確診罹癌,正接受化療中消失80多天的凱特王妃,從影片中看來略顯憔悴。她首先對外界對她的關心表達感謝,接著透露自己罹患癌症的消息,但未說明是罹患了哪種癌症。她表示在1月進行腹部手術後,原以為沒有癌症,但經過詳細檢查後發現罹癌,目前正在進行預防性化療。凱特王妃形容過去兩個月對整個家庭來說是「極度艱難的時期」,和威廉王子希望儘可能保護家庭3個年幼的孩子不受干擾。她說:「就像我跟他們說的,我很好,我會專注在治療癌症上,每一天會越來越強大,無論是心靈、身體、精神。」她也在言談間展露與丈夫威廉王子深刻的感情,「威廉在我的身邊,就是最好的慰藉,正如同你們對我展現的愛、支持和良善」。影片最後,凱特也不忘為所有罹癌的人加油打氣,「請不要失去信念和希望,你們並不孤單」。影片發出後不久,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也表示,對凱特王妃的勇氣感到自豪,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讚揚凱特王妃勇氣可嘉,並祝願她完全康復。延伸閱讀:.為何會得胃癌?從胃幽門桿菌感染看5進程!早期難發現,必做1關鍵檢測.英王查爾斯將進行攝護腺肥大手術!攝護腺肥大有哪些症狀?一表先自測.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
-
2024-03-22 醫聲.Podcast
🎧|2024癌症論壇/朱芯儀公開「抗癌飲食」就靠它 乳癌權威張金堅:營養素就像戰爭中的彈藥
朱芯儀在36歲那年罹患乳癌,身為女明星卻得忍受副作用帶來的難堪。銀幕上光鮮亮麗的她,不僅臉上冒出爛痘、戴上假髮又怕被風吹掉、擔心路人異樣的眼光,化療副作用反而讓她勇敢面對,甚至霸氣對癌細胞喊話「滾出我的身體」。她真正最過不了的坎,是對父母的愧咎感,害怕罹癌的自己是否很「不孝」,白髮人可能要送黑髮人的人生難題,還好家人全力支持,讓她度過人生最低潮的時光。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稱讚朱芯儀堅強且勇敢面對一切的苦難,就像打不倒的戰士,這個漂亮的女生,雖然年輕,卻讓人感受到她為了自己、為了家人,是這麼努力去對抗癌症。🎧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朱芯儀回憶,在2021年11月摸到乳房出現「硬物」,經過一連串檢查,被診斷為乳癌二期快進入三期,當醫師告知確診的那一刻,雖然也曾惶惶不安,但仍打起精神,開始積極治療努力學習相關知識,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反倒是老公衛斯理第一時間反應,讓她至今回想起還很難過,朱芯儀說,「當時老公一臉錯愕,無法置信的呆立在一旁,不知所措的神情,回想起那一刻,仍讓人心疼難過。」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一路上看著朱芯儀抗癌,稱讚她「非常勇敢!」張金堅提到,朱芯儀罹患的是HER2陽性,還是強陽性,只要經過Taxotere(歐洲紫杉醇)和Cisplatin(白金製劑)雙標靶藥物的精準治療,都可以有效抗癌,面對化療後會讓人白血球降低,容易有發燒、腹瀉、掉髮和噁心想吐等症狀。家人的愛成堅強後盾,化療後勇敢面對人生治療的日子確實不好熬,對於一位女明星來說,面對化療後落髮的難堪最難適應。但朱芯儀始終樂觀以對,現今談來已能釋懷,「我為了造型已準備好幾頂假髮輪流替換,但有次要走至捷運站,一陣強風將帽子吹飛,自己只好拉著假髮去追帽子。」當時想到是「到底要遮臉?還是先壓著假髮去撿帽子呢?」害怕被路人拍下狼狽模樣,難忘的經歷也令她哭笑不得。治療過程中,最難過並非是這些副作用,反而是為人子女對不起父母的心境。朱芯儀哽咽談起,其實罹癌後,最艱難的是向父母坦白病情,想到罹癌後無法繼續工作、會不會拖累家人、白髮人可能要送黑髮人⋯⋯種種的難題,沒想到媽媽只說「你以後都不要去買菜,我直接從原住民部落預定送到你們家,這樣每個禮拜都有新鮮蔬果可以吃。」爸爸更是隨call隨到,一通電話就會來載她去看病、買假髮、洗頭髮,讓她能安心跟病魔作戰,父母的愛讓她更堅強的面對一切。抗癌不二法門 攝取充足營養抵抗癌細胞張金堅醫師感嘆,癌症病患的身體猶如沒有煙硝的戰場,當身體成為了戰場,每一天都在與癌細胞進行著無聲的戰爭,家人的愛與支持成為了戰鬥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談到治療,他生動的比喻,標靶治療就像是陸海空三軍分線作戰,營養素則是戰爭中的彈藥。朱芯儀強調,罹癌後一定要正常的攝取營養,並且排除過敏源,像她對蛋奶嚴重過敏,容易造成身體發炎,就會避免吃相關食物。早上起床可以先飲用一杯精力湯,加入堅果和含糖量較低的水果,蔬菜也要川燙後再加進去,雖然味道不見得美味,但營養素充足就能撐過治療期間,包含後來長頭髮為何會那麼快速,其實重點就是營養充足。朱芯儀自嘲小時候曾想過「希望人生是轟轟烈烈」,當時胸部有三顆腫瘤,她還會對細胞喊話,「你一定要把那些不好的東西殺死,叫它滾出我身體。」這段罹癌的旅程,也令她猶如坐上雲霄飛車般,充滿各種人生體驗。張金堅也稱讚朱芯儀心態非常正面,不僅懂得自己查資料,加上全家人對她的支持,這些都是癌症病患最需要的支持。這也是他當初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的初衷,就是讓病友們有個交流的平台,可以互相支持,並且能提供補助與照護給癌友,發揮社會對於病友健康平等權的支持與照顧。治療乳癌的艱難旅程中,朱芯儀收到了眾多來自醫療界工作者的私訊,這些信息對她而言,是一股溫暖的力量。這些醫護人員向她表達了由衷的感謝,因為朱芯儀勇敢地分享自己的抗癌經歷,激勵了那些原本對治療失去信心的病患,使他們重新燃起了面對疾病挑戰的勇氣。朱芯儀對這些訊息感到深受觸動,認為自己能夠透過個人的經驗,為他人帶去希望和力量,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更多內容請點2024癌症論壇線上策展網頁朱芯儀小檔案現職:台灣女演員學歷: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畢業經歷:2011年憑《犀利人妻》獲得第46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著有《保留那個快樂的自己》張金堅小檔案現職: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外科部名譽教授台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學歷: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N.Y.(U.S.A.)腫瘤免疫研究員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經歷:衛生署桃園醫院院長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韋麗文、許凱婷音訊剪輯:黃琬淑腳本撰寫:許凱婷音訊錄製:蔡嘉哲特別感謝:朱芯儀、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
-
2024-03-22 名人.張金堅
「你當醫師,或許就能治好我的病。」父確診開放性肺結核,張金堅受父影響決定執醫,奉為終身志業!
外科醫學會今年頒發「終身成就獎」給予乳癌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及亞洲換肝之父、高雄長庚榮譽院長陳肇隆,表彰兩位醫界典範四十年來在乳癌治療、肝臟移植等醫學領域的卓越貢獻,元氣網刊出兩位得主專訪,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也紀錄台灣醫療發展進步的軌跡。全方位守護乳癌病友 奉為終身志業 曾獲「癌聯會癌症醫療終身成就獎」、「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台灣醫療典範獎」,張金堅教授在近30年前創立「乳癌防治基金會」,將照護乳癌病友視為終身志業,並成立全台第一跨科別整合醫學會──「台灣乳房醫學會」,緊密結合關懷病友、臨床醫學,成為全方位的乳癌姊妹照護者,堪稱外科醫界典範,獲頒今年台灣外科醫學會年會終身成就獎。張金堅在求學期間靠著清寒獎學金、家教收入完成學業,畢業進入職場後,提攜後進不遺餘力,熱心教學,以「教書不要繁複,而要精簡」等原則,規畫「外科核心一百」臨床敎學方案。另編輯外科住院醫師手冊、外科急救手冊、外科臨床案例及手術圖譜,成為實習和住院外科醫師的學習教科書範本。在醫學研究方面,著重於跨領域的團隊研究,整合台大醫院、醫學院、工學院、電資學院研究人員,完成學界科專大型計畫的研究,6年產學合作,研發專利10項以上,技轉生醫業者,其中包括,台灣首創電腦輔助診斷軟體,促使台灣的醫療生技產業加速升級。此外,張金堅帶領台灣頂尖的醫學人才及物理、力學、材料學、數位資訊等專家,探討血管新生的奧秘,完成「血管新生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新技術研發」,證實腫瘤及缺血性、發炎性、感染性和免疫性疾病,均與血管新生缺陷有關,研究成果相當具有前瞻性。家貧苦讀 力爭上游的模範生張金堅為早年台灣社會家貧苦讀、力爭上游的模範個案,他在家裡排行老五,出生於1946年,張父因只有小學畢業,謀職不易,格外重視孩子教育,鼓勵六個孩子唸書,堅信只要考上大學,才有機會翻身,脫離貧困。張父在台灣鐵路局擔任「司爐」,主要工作是將煤塊鏟進鍋爐,透過高溫燒煤,讓蒸氣火車往前行駛,因工作環境惡劣,身處封閉空間,空氣裡盡是煤灰,埋下罹患肺結核的因子。張金堅醫師就讀台中一中時,張父確診開放性肺結核,經常大量咳血,被強制隔離在八卦山療養所,家人只能在假日至彰化探望,交談時必須隔著玻璃。當時父親一句「如果你當醫師,或許就能治好我的病。」讓張金堅萌生了執醫意念,第一年考取台大電機系,隔年重考,如願考上台大醫學系。就讀期間,父親因病離世,所以考慮畢業後專攻胸腔內科,拯救更多肺結核患者,以告慰父親在天之靈。矢志刀到病除 專攻乳房外科但在選科前夕,他體悟到「刀到病除」是外科醫師職人精神,對於患者的幫助更為直接,例如,切除惡性腫瘤,就能救人無數,因而換至一般外科,師承當時全台外科權威、被尊稱「雷公」的台大外科主任陳楷模,在恩師引領下,鑽研當時仍屬冷門的乳房外科。1965年考取台大醫科,至1996年晉升台大外科部主任,張金堅醫師是當時台大醫院最年輕的主任。1997年3月8日婦女節當天,張金堅與現任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師徒兩人,攜手創立「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期許癌友在基金會的陪伴和扶持下,面對衝擊(Impact)、接受全人照顧(Care),迎向飛躍重生(Revival)。同年12月,張金堅教授創立跨科別整合的「台灣乳房醫學會」。他表示,乳癌治療層面甚廣,舉凡外科手術、化療、放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相關科別眾多,包括,乳房外科、放射腫瘤科、血液腫瘤科,唯有加強相關科別之間互動、學術交流,才能提升台灣乳房疾病治療水準,減輕癌友治療過程的奔波辛勞。台灣乳房醫學會跨科整合 洞燭機先張金堅表示,乳房醫學會是台灣第一個針對單項疾病而成立的跨科別學會,隨著治療藥物及技術的精進,所招募的會員對象也愈來愈廣,一般外科、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科、影像醫學科、病理科、整形外科等等,而照護團隊也擴及護理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心理諮商師等。從1997年迄今,歷時27年,難以想像,當時張金堅教授在癌症治療領域上,就有著如此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抗癌藥物研發精進,勢必朝向個人化精準醫療,因此,在規畫乳房醫學會時,籌組多專科團隊,高瞻遠矚、真知灼見的精闢預判及見解,著實令人敬佩。行醫逾半個世紀,始終重視乳癌病友身、心、靈,致力於全人醫療,舉辦上千場乳癌預防及篩檢活動,以及病友會、專題講座,被喻為台灣國寶級乳癌權威。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張金堅教授認為,醫師也需與時俱進,持續進修,即使行醫已50年,目前繼續看診,從事公益活動,工作忙碌,但他仍不斷吸收基因檢測、免疫療法、AI大數據應用等醫學新知。善用科技的進步 更重視人性的溫度在醫學年會上,張金堅教授以「刀起刀落的外科醫學人生──刀上救病人、刀下救地球」為題發表專題演說。他表示,數位、虛擬、AI大數據等科技確實能讓醫學跨出驚人的成長步伐,例如,精準判讀影像圖片、元宇宙醫學大幅縮短了臨床試驗時間,手術傷口從大變小,甚至術後不見疤痕,但只能將醫療科技視為輔助角色,如果全盤依賴,則有可能走火入魔,而漠視了患者的真正需求。另譬如,再過一、二十年,真正的醫療機器人應已問世,屆時醫療水準突飛猛進,大幅提升手術成功率,且可節省許多人力及醫療成本,但可想而知的是,醫病關係恐趨於冰冷,因為缺乏人性互動與關懷。此外,手術後的導管、耗材等醫療廢棄物愈來愈多,造成嚴重環境汙染,等於「救了病人,卻汙染了地球」,張金堅教授強調,「醫療必須回歸人文人性」,醫界應該思考「這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能否想出兩全其美的方案,既可救人,又能不增加地球負擔,必須對未來後代子孫負責。數位科技跨足至醫療,這讓張金堅教授經常反思,擔心一味地求快比好,講究快速知識,恐讓傳統的緩效知識逐漸萎縮,許多醫事人員如果學習腳步慢一點,跟不上時代腳步,很快就被淹沒。更值得討論的是,科技是離不開人性,在醫療上,仍須重視人與人(醫病)之間互動溝通。張金堅教授強調,醫師在運用數位醫療、AI大數據時,仍須保持執醫初衷,具有同理心,保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以及關心飽受疾病折磨的病患,不能捨棄醫學倫理、傳統文化及生活美感。即將80歲的張金堅教授對於科技新知又愛又畏,如果拒絕接觸,堅決抵抗,勢必成為「數位科技文盲」,但面對及學習時,卻又深感惶恐,因為充滿挫折與挑戰,但他深知處於不可逆的數位時代,必須「活到老、學到老」,才能與時俱進。掌握抗癌新趨勢 更要顧及病患權益對於免疫治療、細胞療法,張金堅教授表示,這是抗癌的新趨勢,從最開始的化學治療,乃至於標靶治療,最近十年則進展至免疫治療、細胞治療,在幹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等技術日趨純熟後,已被視為治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突破,寄以厚望。不過,部分生技業者打著「再生醫學」旗幟,誇大幹細胞治療效果,容易招貼負面形象,不利於細胞療法的發展,張金堅教授呼籲,政府及立法院務必嚴格審議「再生醫療雙法」條文,在醫療創新與病患權益之間找出平衡點,不要讓昂貴的細胞療法成為「富人醫療」。隨著時代演進,外科早已不是醫學系學生首選科別,因為專業訓練過程艱辛,工時長且不規律,常擠壓私人領域,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再者,醫病關係緊繃,可能面對漫長的醫療糾紛或訴訟,身心備受煎熬折騰。因此,張金堅教授讚許新一代年輕外科醫師,願意勞心勞力地投入外科領域,但提醒,應時時謹記著醫師誓詞,保有救人的使命感、責任感。電影中的受人景仰、天下第一的武俠英雄,必須學習各種武藝,勤加練習,歷經時間的淬練,終底於成。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外科醫師,難度更高,除了擁有高超的手術技巧,雙手靈敏,還需具有高人一等的抗壓力,能在關鍵時刻做出精準正確的判斷,最重要的是,要保有熱情與善良,懂得如何與病人、家屬懇切溝通。外科醫師的訓練 學無止境一次手術成功,執刀的外科醫師當然功不可沒,但這不是單打獨鬥,背後仰賴著堅強醫療團隊的緊密合作,過程中需與麻醉科及其他專科醫師、護理師等人齊心協力。因此,如何培養出團隊合作的默契,也是外科醫師不可或缺的訓練項目。張金堅教授表示,數位科技無所不在,對於醫療及病患來說,可以是福氣,但對外科醫師而言,卻是一大挑戰,因為必須學習的事物與技巧愈來愈多且複雜,新世代外科醫師除了持續吸收新知、累積手術經驗,還應具有前瞻性思維,保持機動性、靈活度,與時間賽跑,才能在數位洪流中屹立不搖。在乳癌治療領域,張金堅教授獨具慧眼,在近30年前即預測個人化精準治療世代的到來,成立國內第一個乳癌病友協會「乳癌防治基金會」,以及跨科別整合「台灣乳房醫學會」,陪伴數萬名乳癌姊妹走過人生低潮。早期撰寫外科臨床敎學教科書,為台灣外科醫學奠定深厚根基。近年來,致力於產學合作,從臨床醫學走入實際產業運用,畢生奉獻杏林,張金堅教授獲得本屆台灣外科醫學會年會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外科醫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的同時,也頒發獎金廿萬元給張金堅,他把獎金全數捐出,其中十萬元捐給長期關注氣候變遷的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另十萬元捐給長期關注動保及友善動物的「貓咪也瘋狂公益協會」。保有熱情與善良、有同理心,還與悲天憫人的情懷,是張金堅始終不忘的執醫初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9 醫療.感染科
日本現在有麻疹疫情嗎?預防麻疹要打什麼疫苗,我該補打嗎?關鍵QA了解麻疹
日前台大醫院感染科前醫師、旅日達人林氏璧指出,日本也傳出多地爆麻疹病例,「建議最好一歲以上再帶小朋友去日本」。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與林氏璧求證後,提醒民眾,日本疫情並未流行,搶打反而會讓自費疫苗快速用罄、影響高風險工作人員補接種人員的需求。麻疹怎麼傳染的?感染麻疹會怎樣?我需要打疫苗嗎?《元氣網》整理以下幾個關鍵QA讓大家對於麻疹更為了解。麻疹疫苗篇Q1:國人最常去的日本,現在有麻疹疫情嗎?目前國際間大流行的國家是哪裡?根據疾管署網站之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目前國際麻疹疫情第二級警示的國家有以下3個,其餘國家僅在第一級注意等級。●哈薩克●衣索比亞●印度【註】國際旅遊疫情建議分三級第一級:注意(Watch),提醒遵守當地的一般預防措施第二級:警示(Alert),對當地採取加強防護第三級:警告(Warning),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Q2:麻疹如何預防?該打什麼疫苗?疾管署指出,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MMR疫苗是用來預防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的活性減毒疫苗,其預防效果平均可達95%以上,並可獲長期免疫。家中如有年滿一歲幼兒,請盡速接種。麻疹: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通常經由飛沫傳染,自感染至出疹約7-18天,前驅症狀會發高燒、咳嗽、結膜炎、鼻炎,且口腔的頰側黏膜會發現柯氏斑點,其後疹子最先出現在面頰及耳後,隨即散佈到四肢及全身,較嚴重者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而導致耳聾或智力遲鈍,甚至死亡。腮腺炎:俗稱「豬頭皮」,是一種經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好侵犯唾液腺,尤其是耳下腺,病人可出現發燒、頭痛、耳下腺腫大,有些會引起腦膜炎、腦炎或聽覺受損。若在青春期感染,易併發睪丸炎或卵巢炎,可能影響生育能力。德國麻疹:是一種經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病人症狀輕微如微熱、鼻咽炎、耳後淋巴結腫大,疹子約維持 3 天。易併發關節炎、神經炎、血小板減少、腦炎。若在懷孕早期受到感染,會導致流產、死胎或畸型(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目前公費接種的對象有3類:1.幼兒:出生滿 12 個月及滿 5 歲至入國小前各公費接種一劑。2.國小學童:未能於滿 1 歲後完成 2 劑 MMR 疫苗接種者,應依「國小學童新生入學後預防接種紀錄檢查與補種指引」完成補接種。3.育齡婦女及外籍配偶。另,有較高麻疹或德國麻疹感染風險者之接種建議如下:1.計畫前往有麻疹或德國麻疹疫情地區者。2.工作性質會頻繁接觸外國人者。3.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及照護尚未接種第1 劑 MMR 疫苗嬰幼兒之機構工作人員。Q3:麻疹疫苗接種禁忌?1.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或疫苗的成份有嚴重過敏者,不予接種。2.孕婦。3.已知患有嚴重免疫缺失者(包括嚴重免疫不全的愛滋病毒陽性個案、先天性免疫缺失症與白血病、淋巴癌等惡性腫瘤病人或接受化療、免疫抑制藥物治療及高劑量類固醇者)。Q4:為何建議1981年後出生之成人在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前諮詢醫師自費接種一劑MMR疫苗?國內有研究顯示,1981年以後出生的成人,與其他成年世代比較,麻疹抗體盛行率較低,可能因為他們是接種疫苗的世代,幼時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隨時間而衰退,因此,依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建議, 1981年以後出生的成人,如前往麻疹流行地區,考量前往該等地區可能感染風險,建議可諮詢醫師自費接種一劑MMR疫苗,再行前往。麻疹症狀篇Q1:麻疹怎麼傳染的?有哪些症狀?麻疹是由感染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屬於第二類傳染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出疹前後四天均具傳染力,傳染性相當高,在疫苗尚未使用前,超過百分九十九的人都會被感染。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前驅症狀為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等,以及發燒三至四天後口腔內出現斑點。Q2:麻疹的紅疹如何呈現?麻疹最顯著的症狀就是出疹。根據疾管署衛教資料,紅疹的特點如下:前驅症狀3-4天柯氏斑點出現後,會繼續發燒,並且再過24-48小時後典型的斑丘疹出現於耳後,再擴散至整個臉面,然後慢慢向下移至軀幹第2天和四肢第3天,皮疹在3-4天的時間內會覆蓋全身,並持續4-7天;病人出疹時病情最嚴重,且發燒至最高溫;皮疹出現3-4天後,熱度與皮疹即開始消退,皮疹退了以後,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約5-10%之患者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與腦炎。【註】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簡稱為SSPE),這是兒童麻疹最危險的併發症,通常在感染痊癒後5~10年左右發病,並開始出現漸進式的個性改變、智能降低以及癲癇,隨著病程進展,最後病人陷入昏迷,植物人狀態,死亡率極高此症即使痊癒也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Q3:出現疑似麻疹症狀,該怎麼辦?出現疑似麻疹症狀時,應儘速戴口罩就醫,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若已被衛生單位通知是麻疹病例的接觸者,應落實自主健康管理,出現上述症狀時,應進行自我隔離並電話通知衛生機關,由衛生機關會通知醫院預先規劃動線,再且全程戴口罩並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以免傳染給其他候診的病人及家屬。Q4:什麼人較容易感染麻疹?三類人是感染麻疹高危險族群:1.一歲以下的寶寶。2.不曾得過麻疹或不曾接種麻疹疫苗的人,都可能感染麻疹。3.得過的患者大多會自行痊癒,之後就有終身免疫力。但小時候接種過疫苗、沒有得過麻疹的族群,可能因疫苗保護力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弱,成為感染的高危險族群。研究顯示,1981年以後出生的成人,幼時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有可能已隨時間衰退。Q5:沒有與麻疹病人直接接觸,也會感染麻疹嗎?病人散佈於空氣中的麻疹病毒,在2個小時內仍有傳染力,因此,在麻疹病例之可傳染期間,若曾與其同處在一個封閉空間,無論時間長短,都算與個案有接觸,而可能被感染。即使病人已離開,該空間在2個小時內都可能還存有麻疹病毒,如果沒有麻疹免疫力的人進入這個空間,就有可能感染。Q6:與麻疹確診患者接觸後,是否需施行自我隔離?麻疹個案之接觸者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與麻疹病例最後1次接觸日起往後推算18天內),應每日早晚各量體溫1次,並詳實記錄體溫、活動史及是否出現疑似症狀,如果沒有任何不適或未出現疑似症狀如發燒、出疹、咳嗽、鼻炎、結膜炎等,仍可正常生活,但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儘量佩戴口罩。接觸者如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出現疑似症狀,則應進行自我隔離,並電話通知衛生單位,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預先規劃好動線,避免接觸到其他等候看診的人。就醫時並請主動出示健康健側通知書及全程佩戴口罩。根據疾管署3/12發布的資料指出,我國今(2024)年累計9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至40多歲,5例為本土病例,另4例為境外移入病例。疾管署提醒,今年本土及境外移入病例數高於2020-2023年同期的0例,國際間傳播風險增加,國內再新增群聚個案,目前處好發季節,本土傳播風險上升。【資料來源】.《疾管署》傳染病介紹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3-16 焦點.用藥停看聽
注意!服用「9類藥物」恐影響健康檢查結果!胸腔暨重症科醫師提醒:健檢前務必告知
你有每天固定服用的藥物嗎?若有,去做健康檢查前要特別留意。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警示,你的日常藥物「對於身體檢查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可能導致臨床診斷的誤判,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8類藥物」健康檢查前要當心究竟在做健檢報告前,有哪些常見的藥物可能會對身體檢查結果產生報告有誤差?黃軒提醒需特別留意8類藥物:1.維他命食品大劑量的維他命C靜脈注射,可能會讓你出現假性糖尿情況,也會使尿酸測定值偏高,這導致檢驗結果呈現「痛風陽性」,同時也可能使尿液和糞便隱血試驗呈現假陰性或陽性反應減弱。此外,維生素A和D也有可能使膽固醇(cholesterol)測定值升高。2.抗生素藥物一些磺胺類(sulfonamide)藥物和青黴素(penicillin) 等抗生素,會增加血液中尿酸的濃度,可能導致「痛風陽性」的虛報。同時,使用磺胺類(sulfonamide)藥物後,一般尿膽素原(Urobilinogen)檢測結果可能會出現混濁,影響判斷結果。3.鎮痛消炎藥物咖啡因(caffeine )、可待因(codeine)、配西汀(pethidine)、痛(Nefopam Hydrochloride)和炎達益(indomethacin)等鎮痛消炎藥物,可能導致總膽管開口處的括約肌痙攣,從而使血液和尿液中的澱粉酶(amylase)含量明顯升高。這種影響在用藥後3至4小時達到最大,並在24小時內消失。阿斯匹靈(aspirins)、安替比林( Aminopyrine)等藥物:由於這些藥物抑制了膽紅素的氧化過程,導致尿液中膽紅素(bilirubin)值升高。4.糖尿病藥物用於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如二甲雙胍類(metformin)藥物和胰島素,可能損害肝功能並影響肝功能檢測結果。5.利尿劑泌排特錠(Hydrochlorothiazide)、適泄錠(Furosemide)和安體舒通(Aldactone)等利尿劑會導致低鉀、低血容量和低血氯濃度,可能影響電解質平衡和血液檢測結果。6.荷爾蒙藥物雌性荷爾蒙類藥物,可能影響人體血脂正常含量,使得葡萄糖耐受試驗降低,同時還可能引起血小板(platelet)和紅血球(WBC)數量減少,以及肝臟轉氨酶(GOT/GPT)含量升高。也可能使得血糖(sugar)測定結果升高,容易被誤認為是糖尿病患者!7.抗癌藥物化療藥物可以抑制人體造血系統,導致紅血球(RBC)、白血球(WBC)、血小板和血紅素(Hb)下降,這些變化可以反映在血液檢測結果中。8.碘含量的顯影劑如果您最近接受了涉及碘的顯影劑影像檢查,比如CT掃描或血管攝影,請注意這些顯影劑可能會在數天、數月甚至數年內干擾某些臨床檢測。在進行任何測試之前,請告知您的醫生使用碘的顯影劑的情況。看完以上介紹健康檢查前要當心的8類藥物:維他命食品、抗生素藥物、鎮痛消炎藥物、糖尿病藥物、荷爾蒙藥物、抗癌藥物、碘含量的顯影劑。提醒您在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前,務必一定要告知您的醫生您服用的任何藥物,包括長期藥物和最近使用的藥物。這有助於確保健康報告的準確評估,也能避免花了那麼多錢去做健康檢查,卻被誤診,並可能會做一堆的所謂的「進一步檢測」,花了更多時間和費用在身體檢查上。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5 癌症.頭頸癌
孫耀威恩師何厚華逝!「無聲的癌症」鼻咽癌常被誤認感冒 提防6大症狀
孫耀威恩師、知名音樂人何厚華今(15)日驚傳離世,享年58歲,震驚音樂圈。據了解,何厚華在2004年就檢查出罹患鼻咽癌三期,多年來努力抗癌,接受化療、電療,忍受身心煎熬。近來出現吞嚥不適等狀況,更屢次就醫治療。何厚華曾替梁朝偉、林憶蓮、李玟、孫耀威等多位知名歌手寫歌,更被孫耀威視為恩師、摯友,堪稱台灣演藝圈的造星推手。得知恩師驟逝,孫耀威感傷表示:「厚華,你為什麼不多等我一天? 我明天一早飛機票都準備好去台灣找你了……何老師,你是我恩師、共患難的兄弟、無所不談的摯友,謝謝你,非常不捨,但我們天家再見。」Icu醫生陳志金也在臉書哀悼何厚華「如果有一天,你想回到初衷,只要轉身,就會看見」。亞洲人的癌症…眾多名人都是鼻咽癌患鼻咽癌是常見於亞洲人的癌症,如韓國男星金宇彬、《主君的太陽》韓國女星具本林、馬來西亞羽球世界球王李宗偉、三立電視董事長林崑海等,都是鼻咽癌患者。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及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曾受訪指出,鼻咽癌好發原因可能受種族、環境、飲食等影響。遺傳是重要罹病因素,一親等內家屬罹病機會是一般人的19.2倍。《聯合報》健保大數據揭露,依健保署108至110年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鼻咽癌患者每年治療人數約兩萬多人,以61至70歲患者最多,屬於中老年民眾好發癌症,性別為男性多於女性。鼻咽癌難發現 症狀不明顯常被誤認感冒鼻咽腔位於鼻子後方和喉嚨交界之處,鼻咽癌一些症狀如鼻塞、頭痛、耳鳴等,與一般耳鼻喉科疾病相似,因此常被誤為是感冒、鼻炎等。由於症狀表現不明顯,鼻咽癌與肝癌、胰臟癌都被歸類為「無聲的癌症」。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教授黃祥富曾受訪指出,臨床上有病患病程已是第三、第四期也不覺得疼痛不適。一旦出現流鼻血及頸部腫塊等症狀,病程大都來到中晚期,其中以頸部腫塊為最大警訊,此時,癌細胞已轉移至頸部淋巴結,必須治療。鼻咽癌還是有些特殊徵兆可觀察。鼻咽癌常見症狀有以下六項。韓星金宇彬就是一直出現流鼻血,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鼻咽癌。鼻咽癌6大症狀 1.頸部腫塊2.單側的聽力障礙或閉塞感3.痰中帶血絲或鼻涕中含血4.單側鼻塞或鼻涕增多5.頭痛和臉麻6.遠看東西糢糊。鼻咽癌如何預防?1.少吃含脂肪、煙燻、鹽醃、醃製之食物,不吃含防腐劑、色素、受污染、發霉之食物,多吃富含纖維及維他命A、C之食物,烹煮食物時儘量以蒸煮方式代替油煎油炸。2.不抽菸、不吃檳榔、飲酒勿過量。3.定期接受身體健康檢查,鼻咽癌與遺傳因子有關,若家人有鼻咽癌,可以定期追蹤檢查。【了解更多】疾病百科/鼻咽癌【資料來源】.《噓新聞》資深音樂人何厚華離世享年59歲! 孫耀威悲痛發聲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