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4 醫療.巴金森病
搜尋
功能退化
共找到
269
筆 文章
-
-
2021-11-14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台南是最多人得糖尿病的城市?糖友只能吃不甜水果? 醫師解惑6大常見「糖尿病」問題
糖尿病就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現代文明病之一,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名,根據統計幾乎每3分鐘就有1人確診;提醒大家,千萬不可忽略血糖危機!這次健康管家收集了幾個常見問題,希望可以讓大家對於糖尿病有更多了解:1.台南是最多人得糖尿病的城市嗎?大家公認的全糖城市台南,真的是最多人得糖尿病的城市嗎?根據全國統計,全台糖尿病患者比例最高的反而是在中彰投。而這也顯示,喜歡甜口味和得糖尿病之間也不一定有絕對的關係。2.糖尿病藥物吃太久,會導致洗腎嗎?這是很常見的錯誤迷思,服用藥物並不會導致要洗腎,反而是長期沒有控制好糖尿病,引發併發症,導致腎臟功能退化才會需要洗腎。3.血糖是越低越好嗎?雖然血糖高不好,但血糖過低也很危險。如果血糖低於70mg/dL,就可能開始出現手抖、心悸、頭暈等低血糖的症狀,如果沒有即使補充糖分,甚至會出現抽筋、昏迷的風險,這時就應送醫治療,以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4.打了胰島素,一輩子都得打胰島素?如果糖尿病靠藥物仍控制不佳,醫師會建議施打胰島素來輔助。而很多糖友都會擔心,打了一次是不是一輩子都要繼續打?其實這是不一定的,如果能搭配藥物、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只要血糖有恢復穩定,就能慢慢將胰島素減量,甚至到不用注射胰島素了。5.糖友只能吃不甜的水果?糖果甜不甜和所含的糖份不成正比,建議糖友們挑選水果時可以以低GI值的水果作為標準,像是芭樂、奇異果、小番茄和蘋果都可以。6.糖尿病就要「少量多餐」?之前有一位糖友到診間,跟我們說他最近開始少量多餐,但血糖卻反而變高了主要的原因是如果執行少量多餐時,沒有控制好每一餐的份量,反而變成「多量多餐」,或是每一餐的營養攝取不均衡,反而讓血糖和體重更難控制。提醒大家,如果出現血糖問題,記得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千萬不要忽視血糖危機。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
2021-11-1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慢性腎臟病」常用的治療藥物有哪些? 醫師詳解告訴你
因腎臟問題來腎臟科就診的患者中,大多已有數種慢性疾病並服用多種藥物,他們不但擔心腎臟衰退,也煩惱藥越吃越多是否會造成身體負擔,在這篇文章裡,將會簡單介紹腎臟科醫師較常開立的幾種藥物。如果腎臟病尚在早期階段,醫師可能只會囑咐患者調整飲食、轉介營養師、積極控制三高等等,但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逐漸需要服用下述各類藥物,所以一旦有腎臟病,依據醫囑定期回診追蹤,才是保護腎臟的正確方法。【延伸閱讀】>>為何林杰樑需終身洗腎?一表看懂腎臟發炎如何從急性變慢性控制三高的藥物三高就是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三高不但是腎臟疾病的高危險因子,很多研究已顯示,控制血糖及血壓,有助於延緩腎功能衰退,而在醫學上,慢性腎臟病患者等同於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用較嚴格的標準控制血脂。所以初次腎臟科門診時,醫師會檢視患者的三高狀況,予以適當的醫囑及建議。延緩腎能惡化的藥物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及第二型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這類藥物在慢性腎臟病合併蛋白尿的患者,可以有效降低尿蛋白並延緩腎功能的惡化,但是這類藥物會使血壓降低,在腎功能較差的患者也有引發高血鉀及急性腎衰竭的風險,所以醫師必須依據個別患者的狀況開立相關處方。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 抑制劑新型降血糖藥,又稱排糖藥,這類藥物會促進糖份從尿中排出而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排糖藥在糖尿病腎病變合併蛋白尿患者,已證實可以延緩腎功能惡化並降低日後需接受長期透析(洗腎)的風險,有些研究顯示排糖藥對非糖尿病患者也有類似的效果。但這類藥物可能增加生殖、泌尿道感染及酮酸血症的風險,使用上也有腎功能的限制,目前健保僅給付腎絲球廓清率30-45 ml/min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使用。酮酸胺基酸低蛋白飲食已證實可延緩腎功能的惡化,有些研究顯示,較之單純低蛋白飲食,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對延緩腎臟衰退可能效果更佳,目前健保僅給付腎臟病第五期的患者使用,而且此類藥物需搭配低蛋白飲食才能發揮保護腎臟的效果。治療貧血的藥物腎臟是分泌紅血球生成素的主要器官,其製造分泌會隨著腎功能衰退而減少,而腎衰竭累積的尿毒素亦會使紅血球壽命縮短,故隨著慢性腎臟病進入第三期之後,患者會逐漸出現貧血的現象。腎臟科醫師會定期檢測患者的貧血狀況、血中鐵質、葉酸、維生素B12的濃度等,並予以適當補充。鐵質可以口服或靜脈注射給予,口服鐵劑主要副作用為便祕、腸胃不適及黑色糞便(鐵質顏色),無法耐受者可改用靜脈注射鐵劑,每月一次或兩次給予,惟初次注射時要注意是否有過敏的現象。對於慢性腎臟病第五期合併嚴重貧血者,健保有給付紅血球生成素治療,可以皮下或靜脈注射,門診病人主要使用皮下注射,頻率依劑型及貧血程度、由每週三次至每月一次不等,來院或居家自行注射。控制鉀的藥物鉀散見於各種食物,蔬菜水果尤其含有豐富的鉀,腎臟是排除鉀的主要器官,隨著腎功能衰退,可能會出現高血鉀的現象,血鉀過高會導致肌肉無力,嚴重時可引發心律不整而有生命危險。控制血鉀除了調整飲食,有時還需要服用降鉀藥物,陽離子交換樹脂為常用口服降鉀藥物,粉狀,泡水服用,於腸胃道中吸附鉀離子而達到降低血鉀的效果,需和其他藥物間隔至少3小時服用。環狀利尿劑可促進鉀從尿中排出,但是利尿劑中有一種保鉀型利尿劑,反而會減少尿鉀排除,就不適合血鉀高的患者服用。控制鈣、磷的藥物磷廣泛存在於各類食品,慢性血磷過高,會導致肌肉、神經、皮膚及骨骼病變。當腎臟病進入第四期之後,會逐漸出現血鈣下降、血磷上升及骨骼病變的情形,這時醫師可能會開立維他命D、鈣片或磷結合劑,如碳酸鈣、醋酸鈣、氫氧化鋁等,磷結合劑可減少磷在腸胃道的吸收,降低血磷濃度。控制代謝性酸血症的藥物隨著腎功能衰退產生的酸血症不僅影響營養狀態,也和預後息息相關。已有不少研究顯示,矯正酸血症有助於改善營養狀況及延緩腎功衰退,所以醫師會定期檢測並開立如碳酸氫鈉(口服鹼)等藥物,須注意碳酸氫鈉有鈉的成分,在嚴重高血壓、水腫及心臟衰竭患者須謹慎使用。利尿劑腎臟退化、排除水分的能力下降,患者可能會出現水腫、喘,甚至肺水腫及心臟衰竭的狀況,在飲食上除了限制水分及鹽分的攝取,醫師還會依據患者的需要開立利尿劑,利尿劑有許多種類,不當使用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及脫水現象,避免擅自增減劑量。其他Pentoxifylline (小型研究有助於降低尿蛋白及延緩腎功能退化)及克裡美淨(Kremezin, AST-120),於腸道中吸附尿毒素,減緩尿毒症狀等等。
-
2021-11-09 失智.長期照護
長輩戴罩仍「足不出戶」 失智者近5成嚴重退化
根據衛福部統計至今年6月,失智症就醫人數約27.9萬人,近5年來每年以1.5至2萬人幅度增加。新冠疫情衝擊下,不少輕微失智症患者,因減少實體活動,認知功能、語言能力皆下降,即便政府近期陸續「解封」部分場所,仍有大半長輩不願出門,醫師呼籲,政府除了宣導防疫,應也要呼籲國民健康,避免長輩「怕染疫」到足不出戶。北市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指出,受疫情影響,長輩減少外出、無法參與社區活動等,近期陸續回診,明顯觀察到活動力下降、進食量減少,甚至認知功能退化、社交技巧下降、語言能力退步等,不僅是失智者,連一般長輩都明顯退化,對任何事情主動性、積極度也減少,雖功能退化可部分恢復,但惡化已是普遍問題,相當嚴重。劉建良觀察,近期各場所陸續解封,年輕一輩戴口罩如常外出,但長輩卻非常「怕染疫」,就算是空曠、四周無人的公園等,長輩一樣不敢去,因為長輩須花很多時間「重拾對環境的信心」。他呼籲,中央做防疫宣導,應同時宣導國民健康,讓疫情與生活維持平衡。劉建良也建議失智症家屬,若長輩狀況允許,盡量施打疫苗,外出也都要戴口罩,戶外場所有陽光、維持通風戴口罩即可,室內場所除了口罩可加上眼罩、面罩,以及隨身攜帶酒精消毒,就能達到很好防護力。另外也呼籲,不同季節應調整長輩外出時間,秋冬建議中午至下午3點前外出,天氣較溫暖也避免著涼;夏季則建議早上10點前或下午4點後出門。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指出,目前推估台灣有超過30萬失智人口,未來20年中,每一年平均增加1.8萬人,但照顧人力會減少,等於沒人照顧的失智人口會越多,應加速預防失智、讓社會大眾了解失智症,建構失智友善社會。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表示,因應失智人口增加,基金會也致力推動從生活型態預防,包括運動、飲食、睡眠等面向,從年輕開始預防失智症不嫌早。失智友善教師麥建凱表示,今年5月至11月已於桃園推動34場失智友善計畫活動,共計23個組織、322位參與者等,結合鄰里、當地信仰中心等培訓社區種子,也到國中小進行代間教育、在地農場融入客家文化、以及郵局市場等失智者容易有金錢問題的場域,積極助在地社區認識失智症。國健署自2018年起於22縣市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至今年全國已有60處失智友善社區,今年10月起辦理「奇憶旅程,伴你啟程!」系列性活動及11月舉辦北、中、南區巡迴展,帶民眾認識失智症是一段旅程,不是終點,用愛伴隨失智者憶起啟程。11月份舉辦3場巡迴展覽,北區包括台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台北國際藝術村游藝廳,以及中區南投妖怪村、南區雲林記憶庫等,詳情請洽國健署臉書粉絲專頁。
-
2021-11-0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年逾50歲近半數面臨肌少症危機 男風險高於女
最新調查顯示,年逾50歲的民眾肌少症風險達46%,且熟男族群風險比女性高。醫師表示,可試舉重物、爬樓梯檢視,加上量小腿圍,男低於34公分、女低於33公分,建議就醫評估。台灣家庭醫學會今天舉行台灣肌少症風險調查記者會,由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黃信彰說明,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席捲下,自去年10月到今年6月間,共1322名50歲以上民眾參與,以問卷調查肌少症風險與營養補充習慣。黃信彰告訴中央社記者,這項調查是以亞洲肌少症共識會指標當作風險評估基準,詢問民眾提舉5公斤重物、在房間走動、從椅子或床鋪起身、爬10階樓梯以及過去1年跌倒次數。黃信彰說,上述評估項目從0到2分評分,若加總分數逾4分,就可能有肌少症,建議就醫評估。另一項肌少症評估方式則是小腿圍。黃信彰說,小腿圍是準確的評估方式,若男性低於34公分、女性低於33公分,再加上上述評估有任一項感到有點困難,也可能有肌少症。此外,肌少症不只威脅女性健康。民眾普遍認為男性肌肉較多,肌少症較不會找上門,但調查結果卻相反,男性風險高達51%,高於女性的43%。黃信彰說明,因男性隨年齡增長,荷爾蒙改變,會影響蛋白質吸收與肌肉生成。黃信彰說,年過40歲後,肌肉量會以每10年約8%的速度流失,無論男女都要注意肌肉養成;若肌肉量減少,不僅生活功能退化,健康會大受影響,跌倒或失能風險增加,甚至免疫力也會下降。避免肌少症上身,黃信彰說,在COVID-19疫情趨緩之際,建議民眾多多運動維持活動力,上健身房、舉啞鈴、毛巾操等阻力運動,更要注意飲食均衡,多攝取好吸收的蛋白質食物,都是維持肌肉量的好方法。
-
2021-11-0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5大原因導致肌少症!40歲後增肌力、肌肉量和平衡感,補充「這3種食物」最讚
40歲開始,身體骨骼肌的代謝平衡受影響,肌少症的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肌少症是一種進行性的全身性肌肉疾病,由於身體骨骼肌的肌肉量快速減少,會讓生活功能上逐步退化。肌少症的進展,和是否有攝取足量的蛋白質,以及是否有安排充分的運動等面向息息相關。 肌少症上身的5大原因 1.年齡2.活動量不足3.營養不良4.內分泌失調5.發炎 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柯嘉怡指出,肌肉量減少,會影響核心肌群,進而讓肌力和肌耐力減退,會無法從事較費力的運動,讓生活型態逐漸轉趨靜態。而靜態的生活型態,讓運動量更為不足,進一步加速疾病進展,形成惡性循環、漸漸失能。 當失能累積達一定程度後,會出現體能退化、反覆跌倒、生活無法自理和衰弱現象,最終生活品質降低,且罹患肌少症的民眾,死亡率也會較未罹病者高。 如何避免功能退化,使生活型態更加健康,更有品質?就要從兩方面下手: 一、阻力運動比耐力訓練,更能增加肌肉量 每週運動5次,每次至少30分鐘,每分鐘心跳要達到110下,而「阻力訓練」比「耐力訓練」更能增加肌肉量。 1阻力運動:舉啞鈴或裝水的寶特瓶,由輕而重漸進訓練,也可以使用彈力帶訓練手腳肌力。 2深蹲:雙腳張開、膝蓋微彎但不要超過腳趾,將背挺直、屁股向後蹲,雙手上舉,維持幾秒感覺痠痛,可增強背部、臀部的肌肉。 3有氧運動:快走、慢跑、跳舞等。 4柔軟運動:拉筋應維持在30秒左右,才不會因過久而受傷。 二、運動後補充牛奶、豆漿和蛋最讚 另外,飲食習慣的良好也是必要,尤其是蛋白質。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原料,60歲以上民眾的蛋白質需求量,可能比年輕人還高,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有運動也沒幫助。 什麼是好的優質蛋白質食物?包含豆、魚、肉、蛋類,尤其是運動後1小時內立即補充,效果最好,建議可以喝牛奶、豆漿或吃雞蛋等。 要如何發現自己有沒有肌少症呢?柯嘉怡表示,可以藉由問卷評估、握力測試和分析身體組成等檢查,來評估罹患風險,像是量測小腿圍、了解受測者目前的運動能力和功能,目前常用的篩檢量表為SARC-F和SARC-Calf。 三、篩檢出罹患肌少症,可採非藥物處置 而身體組成分析則可使用身體組成分析儀或影像學檢查(例如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來評估肌肉量。 當篩檢出罹患肌少症後,可採用一些非藥物的處置,包括飲食調整和復健運動,來改善肌少症現象,減少病程惡化,進而增進生活品質。 另外,會建議增加蛋白質、維生素D、抗氧化物以及長鏈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並量身打造合適的運動模式和運動量,以增進肌力、肌肉量和平衡,並避免運動傷害。●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她43歲退休居無定所,不坐郵輪、住豪華飯店!騎單車加背包就出發:退休生活就要不一樣.當你成為蝴蝶,自然吸引到蝴蝶!家族會追尋你讓自己蛻變,有什麼比這更有價值的愛.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
-
2021-11-0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醫病天地/靜脈曲張併發血栓 機率高5倍
桃園曾姓男子多年靜脈曲張未曾治療,近期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原本鼓突靜脈曲張血管開始出現紅腫硬塊,不僅範圍擴大,更造成不良於行;中壢天晟醫院靜脈曲張中心醫師林哲安發現,曾男罹患慢性靜脈曲張併發淺層血栓靜脈炎,所幸及時治療才未擴散惡化。林哲安說,據統計,靜脈曲張患者併發血栓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以上,但與有無接種疫苗沒有顯著關聯性,疫苗導致的血栓主因自體免疫問題,和臨床上的血栓不盡相同。臨床上併發血栓有3大要素,首先是血管收縮功能退化,靜脈血液無法對抗地心引力順利回流心臟代謝,長期滯留鬱積於下肢;其次,靜脈曲張血管長期承受超過正常壓力,血管扭曲變形至受損而慢性發炎,外觀常呈現白色膨大;第3,當患者因水分攝取不足、感染、癌症等身體處於發炎狀態。此外,患者搭乘長途飛機或久坐不動、熬夜、頻繁泡溫泉甚至攀爬百岳高山,都會促進靜脈血栓生成。林哲安呼籲,靜脈曲張為慢性、持續惡化的血管疾病,當病程尚未進展至嚴重不可逆程度時,應及早治療,避免靜脈曲張嚴重併發症,如血栓靜脈炎、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即使尚未治療前,建議病友也要多補充水分、規律活動、穿著醫療級彈性襪預防血栓生成。
-
2021-10-13 失智.照顧喘息
活動安排/屏東樂智學堂 老幼共學 開辦7年 學生增1倍
●老幼共學,可呈現友善社區●失智長輩與孩子互動,長幼間不再有隔閡●長者認知功能退化變緩慢近日北市芝山國小響應「一學區一日照」,在校園設置日照據點,卻引來家長反彈。事實上,青銀共融、老幼共學為熱門長照議題,屏東市前進國小於2015年開辦「樂智老幼學堂」,當時一年級新生僅7至8名,如今7年過去,今年新生報到人數增到19人,增加逾1倍。樂智老幼學堂由屏東市民眾醫院承辦,該院副院長蘇哲能表示,老幼共學讓小朋友學習與長輩互動,長輩亦可分享過往經驗,真實呈現「友善社區」。沒有圍牆的共融校園過往一家三代同住三合院,父母早上去田裡工作,阿嬤打理家務,孫子在旁遊玩等,隨時都是老幼互動平台,如今隨著時代變遷,現代年輕人放學回家,關在房間打電動,因談論話題有限,不知道如何與長輩互動,失去了互動平台與機會。「我們是沒有圍牆的共融校園。」蘇哲能說,樂智老幼學堂課程中,會讓小朋友與長輩一起繪畫、玩美勞,也學會為長輩奉茶、搥背、洗腳等,失智長輩與孩子互動中,會露出「含飴弄孫」的開朗笑容,小孩子也與長輩交朋友,更懂得親近長者,自然生成關懷的心,長幼之間不再有隔閡。參加日照長輩經篩選有民眾認為,失智長輩會突然行為異常、有攻擊傾向。蘇哲能表示,失智長輩情緒波動、起衝突者多半是「熟人」,像女兒一直要失智媽媽吃飯,媽媽不想吃才會「回手」,不可能與陌生人有衝突,像樂智老幼學堂舉辦7年來,沒有任何一件衝突事件。另外現場有足夠的志工照顧長者,能參加日照的長輩也經過篩選,不適合參與者也不會來上課。蘇哲能表示,失智長輩並非完全喪失功能,就像是拼圖少了兩、三塊,短期記憶喪失,但長期記憶仍記憶猶新,像年輕時參與農作的長輩,仍然清楚四季適合栽種植物,透過教導孩子獲得成就感,心情快樂自然不憂鬱,認知功能退化也較為緩慢。從小培養孩子人文教育以學生角度來看,會觀察到失智長輩動作遲緩、甚至記憶不好,蘇哲能說,這要讓孩子認識到,人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功能就會凋零代謝,或許可連結到家中長輩是否有同樣狀況,提醒家長應注意照顧,像是阿公容易摔倒或拿錯物品,應提前預防功能喪失或退化而造成傷害。蘇哲能表示,許多家長認為學習國文、數學等科目,拚第一很重要,但教育的目的是服務人,不應為了追求成績而失去對人性的關懷,「那跟機器人沒差別」,建議應從小培養人文教育,出社會後回饋鄉里,才是辦學的初衷,不應讓友善社區淪為口號。
-
2021-10-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尊重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份愛的禮物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台灣步入高齡多死社會台灣人口老化迅速,依2018年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在2026年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成為世界高齡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另2018年2月,台灣第一次死亡高過出生人數,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死亡人數所占比率已達到72%,步入「高齡多死社會」。高齡者較年輕人有較高比例的多重共病與功能退化,造成照護議題複雜化、預期生存餘命較短、高齡非癌症病人末期病況診斷及預測皆較困難、家庭照護與社會負擔影響時間較長,死亡原因也與中壯年族群不同。由於老化造成生理的健康儲留力降低,高齡者面對各種疾病甚至死亡,都更加脆弱;同時,高齡者接受各種侵入性與非侵入性治療時,容易導致不良反應或醫源性傷害,即使積極治療疾病,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也非常不易。此外,整個案家將面對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導入後,長期失能依賴所相伴而來的照顧負擔,不但降低高齡病人的生活品質,亦會增加家屬照護壓力,與焦慮憂鬱等情緒。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雖然研究指出,面對嚴重疾病與後續維生治療選擇時,多數高齡者並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反而偏向維持個人獨立舒適,以及能與親人相處的照護方式。但目前以醫療科技掛帥的臨床環境之下,高齡病人遭遇嚴重病況時,常被直接導入各種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過程缺乏充分的照護選擇與目標之討論。醫療人員也較少主動邀請高齡病人與家屬參與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的討論,造成高齡長者生命末期的照護,往往無法符合其實際需求與偏好。老年醫學制定照護計畫與目標時需考量高齡者偏好、疾病軌跡與預期餘命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長者,由於預後的預測困難,且病程很長,好壞變化每人表現不一,醫療人員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在擬定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時,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因此老年醫學強調在每次就醫制定照護計畫時,應及早與高齡長者進行照護目標的討論,且討論過程最重要的是要考慮高齡長者本身的生命「價值觀」與「照護偏好」,來進行決策。討論過程須同時考量的重點為:一、目前此疾病是否有針對高齡者制定的臨床指引?二、此高齡者預期餘命為何?三、多重共病的疾病嚴重度為何? 四、此高齡者的身體活動功能與認知功能為何?透過評估上述要點後,與高齡者與家屬進行溝通,規劃出符合個案需求與偏好的照護目標後,再進行為高齡者量身訂作之照護計畫的制定。以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針對進食營養措施之選擇進行溝通討論賴教授在110年8月醫病平台上以教授父親的故事,傳達其身為醫者與為人子,因文化上對於預先討論生命末期照護選擇的忌諱,無法得知其父對於管灌飲食與維生醫療之生命價值觀與選擇偏好,在父親過世多年後體認到,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因而自問: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文獻指出,高齡衰弱病人在病程末期體重減輕與食慾變差是無可避免的情況,同時身體對於營養與水分的需求會下降,就算進食量減少也不會感覺不舒服。若勉強病人進食,不但無法延長生命,反而可能會降低生活品質。Chernoff在2006年的研究中發現,當高齡衰弱病人因飲食量減少而進行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簡稱 PEG)來提供管灌飲食後,術後一個月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54%,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28%;術後一年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90%,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63%。而根據考科藍2021年最新一篇系統性回顧文獻指出,相較於其他由口促進飲食的方式,給予末期失智症個案管灌營養(enteral tube feeding),不但無法增加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營養指標、減輕疼痛,也無法減輕照顧者憂鬱焦慮的情緒。因此,醫療專業人員應與病人與家屬共同討論不同營養攝取方式的利弊得失,若高齡病人不願意接受管灌飲食時,可鼓勵家屬經由細心手工餵食(careful hand feeding)外,選擇病人喜歡的食物,以及用著重進食以外的不同方式,來表達對病人的關心。當然,在生命末期慢慢減少營養的攝取時,死亡也會逐漸到來,但這是生命自然死亡的過程,不是餓死,也絕不是殺害。預先討論生命末期治療目標與選擇幫助提升照護品質預立醫療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是一個讓病人與其親友以及醫療團隊進行溝通討論,了解各種治療以及預後,再根據自己價值觀表達心願,建立照護目標,並對於未來想要或不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進行決策的過程。實證指出,預立醫療照護計畫能有效的促進醫病溝通,幫助病人得到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提升生命末期的品質,減少病人與家屬的壓力、焦慮、憂鬱,並增加滿意度,且能降低生命末期醫療照護成本。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病人,很少有能夠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溝通的機會。國外的研究指出,僅約2至29%的衰弱高齡者曾與醫療照護人員進行生命末期相關的討論,太晚進行討論或根本沒有討論,會造成病人生活品質的下降、家屬的焦慮困擾、不必要的住院、不必要地延長死亡過程、病人對醫療體系的不信任、醫師的過勞與醫療費用增加等負面影響。尊重高齡者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一份珍貴與愛的禮物筆者有幸以老年醫學角度針對「對老年人生命終點如何做得適可而止,使生者無憾,死者安詳」此議題撰文進行回應。過去台大團隊的研究讓我們理解,無論是腎臟科醫師、腎友、一般民眾與醫護團隊,皆認為善終指的是沒有身體上的痛苦,以及能自然的死亡。老年緩和醫學將善終視為完整生命的一部份,因此倡議每位臨床專業人員應善用每一次臨床上與高齡者接觸的機會,即早進行生命末期照護目標與照護偏好之討論。期盼本文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
-
2021-10-01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老人基金會23周年 籲疫後加速診斷失智症
全球失智人口不斷攀升,民眾對失智症認識仍有限,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昨天舉辦成立23周年、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開辦20年慶祝活動,期盼社會大眾共同關注失智症議題,及早診斷、即時治療,為失智症者打造友愛與尊重的環境。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失智罹患率可能因感染的失智症患者大量死亡而暫時下降,但長期來看,新冠肺炎會傷害神經系統,恐導致之後失智症者大量增加,呼籲各國應加快腳步因應。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表示,基金會開辦至今,堅持「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感謝「全人、全程、全家、全隊」四全照護團隊,致力關懷與照顧失智長輩,如今已在台灣遍地開花,但仍有許多努力空間,未來會持續奮力向前。總統府資政張博雅表示,回憶20年多前尚未有失智症相關照護,曾見到一位失智親戚長輩鬧情緒、對家人發脾氣,讓家屬身心俱疲,也看過40多歲確診失智症,讓家屬難以照顧。「失智照顧很辛苦、也吃力不討好。」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全台老年人口比率為13.58%,等於社區中有388.9萬名長者,但失智症盛行率7.86%,且隨著年齡增長,像80至84歲長者有13%可能失智,相較65至69歲長者也有3至4%機率失智,政府致力推行2025年達到「失智友善777」目標,包括失智家庭照顧者有7成以上獲支持、訓練罹患失智症人口有7成以上獲診斷、服務全國民眾有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台灣約有29萬名失智者,八成五居住在社區,多由家庭照顧,國健署107年起推動失智症友善社區計畫,統計至109年底,全國建置41處失智友善社區,辦理課程和活動觸及超過126萬人次、招募41.5萬名失智友善天使及9200家友善組織,形成社區資源網絡。疫情影響,居家防疫期間照顧者面臨更大挑戰及壓力,失智症者因認知功能、情緒調適能力下降,可能會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容易成為疫情高危險族群。另外,失智者日常活動、大腦刺激減少,可能導致生活規律混亂、日夜顛倒、情緒不穩定,加速失智症者功能退化,而社區活動、服務減少,但失智者頻頻想出門,也可能增加與家屬衝突。防疫期間,民眾仍須預防失智,包括多運動、多動腦、多吃地中海式飲食、維持健康體重,同時避免三高、抽菸、憂鬱、頭部外傷及聽力障礙,養成良好自我健康習慣,若發現家人或社區民眾出現失智症早期徵兆,可尋求各地失智症共照中心協助。
-
2021-09-25 養生.聰明飲食
防失智「麥得飲食」降低53%風險,讓大腦年輕7歲半!十大健腦食物你吃對了嗎
麥得飲食(Mind Diet)結合有助控制血壓的「得舒飲食」及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地中海飲食」,被認為能改善認知功能,並減緩阿茲海默症病程,是銀髮世代的最佳飲食法之一。地中海飲食特點為重視橄欖油,多蔬果、適量攝取發酵乳製品和紅酒;得舒飲食著重高鉀、高鎂、高鈣、高纖維、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特色是攝取高份數的蔬果與乳製品品,麥得飲食則取兩者優勢並加以修正。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台灣失智人口估計超過27萬,預估未來平均一年將增加一萬人,且 65 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為八%,所以麥得飲食在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此刻更值得大家認識。讓大腦年輕七歲半!麥得飲食的十大健腦和五大NG食物麥得飲食的主角有10種護腦食物:1.深綠色葉菜:菠菜、芥蘭菜、綠花椰、青江菜、空心菜、羽衣甘藍等,每週至少攝取 6 次,預防腦部退化成效最佳2.其他蔬菜:其他顏色的各類蔬菜,如茄子、胡蘿蔔、彩椒等,抗氧化效用更好。3.堅果類:每週至少五次,一次攝取約一湯匙。4.莓果類:以藍莓最佳,每週至少吃兩次,每次約半碗左右= 60大卡。5.豆類:每週至少三次,如黃豆芽、豆腐、豆乾或未炸過的豆皮。6.全穀類:每天至少三份,如糙米、燕麥、大麥、蕎麥等。7.魚類:每週至少一次8.雞肉:每週至少兩份9.橄欖油:每天30cc 為宜10.紅酒:每天一小杯約30-40 cc,建議約90~100cc,最多不超過150 c.c。林新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林志豪曾分享,在台灣吃莓果類的機會比歐美少一些,但蔓越莓、藍莓、桑椹、黑醋栗等等也含有豐富的類黃酮和花青素,是天然抗氧化物質,可減緩認知功能退化,所以可以多多補充。麥得飲食也特別點名盡量少吃以下五種食物:1.紅肉(豬、牛、羊及內臟類)2.奶油3.起士4.甜食5.油炸物和速食食品芝加哥 Rush 大學醫學院營養流行病學專家 Martha Clare Morris 帶領一項平均追蹤四年半的研究發現:嚴格遵循麥得飲食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降低了 53%,而飲食型態愈偏向麥得飲食的人認知功能退化速度較慢,且大腦較同齡年輕了七歲半。麥得飲食好處太多了不挨餓也能持續瘦、控制血糖、適合台灣人麥得飲食的飲食原則,也是有20多年資歷的專職減重營養師黃苡菱常對瘦身個案耳提面命的重點。她在其著作《營養師狂推!麥得飲食法讓你7天輕鬆瘦》中提到,能配合的個案幾乎瘦身成效很不錯,因為麥得飲食最容易執行、不必挨餓又能持續瘦,還能提供有益大腦的營養素,是一舉數得的最佳飲食法。另外,林口長庚醫院家醫科講師級主治醫師林彥安特別指出這類健康飲食法回歸台灣本土的遵循度:國健署飲食指南對地中海飲食有0.63的遵循度;對得舒飲食可達0.7~0.8;對麥得飲食則有 0.8。「因此即使無法完全按照健康飲食的吃法,只要遵循台灣的飲食建議,還是有機會享有中度以上遵循麥得飲食的好處。」麥得飲食太清淡、太西化,長輩不愛吃怎麼辦?兼顧美味營養的料理秘訣不過,對年長者來說,菜梗纖維或全穀類等食材除了咀嚼較費力,也可能降低食慾。在麥得飲食的原則下,烹調方式多些巧思就能提高長輩的接受度。像是:1.食材切到適合入口的大小2.燉煮或打成新鮮蔬果汁3.魚類選擇魚肚、魚排、經處理過的無刺魚肉塊。4.全穀類除了拿來煮粥,煮飯時提高水的比例或煮前浸泡過夜都可改善口感。5.市售沖泡堅果全穀粉類可搭配豆漿、牛奶等當點心,但須注意含糖量。6.善用天然香辛料,例如咖哩、檸檬汁、九層塔、胡椒、薑、蒜、昆布、蝦米、干貝等,避免醃漬或滷的烹調方式。考量麥得飲食偏向西式飲食習慣,許多長輩可能吃不慣,林志豪醫師和心伶美廚的顏伶伃老師設計三菜一湯的 中式麥得飲食食譜,包括藍莓糖醋雞丁、紅酒豆鼓蒸魚、花椰鮮菇玉米筍、鮭魚蛤蜊味噌湯及毛豆十穀飯,讓長輩吃得開心更能預防失智。資料來源:什麼是麥得飲食?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 麥得飲食,讓大腦年輕起來!國泰醫訊營養通訊第九十七期國泰綜合醫院一次搞懂三種經典健康飲食:地中海、得舒、麥得飲食延伸閱讀: 「醫師也是人,我也會恐懼...」連台大醫生都束手無策,醫師林肇堂抗癌8年秘訣:早餐必備的4樣食物
-
2021-09-22 失智.像極了失智
在65歲以前發病!年輕型失智症早期症狀10大警訊
● 台灣年輕型失智症患者不少● 在65歲以前發病,病程發展快● 初期症狀多是失眠、憂鬱、焦慮,易延誤就醫別以為老人才會失智,青壯年人也會失智。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台灣失智症人口約30萬人,輕微認知障礙者約60萬人,其中約有1萬4000多人是屬年輕型失智症,人數不少。一名40多歲業務經理,業務能力好,熟悉各零件功能,近年熟悉的工作頻出錯,也無法正常與人溝通、出席社交場合,嚴重影響工作。就醫確診為「血管型失智」,公司助他進行改善,由職能治療師進入職場,從旁觀察他認知功能退化狀況,為其調整工作內容,持續為公司效力,不因確診失智症「被退休」。平均1.5年才有辦法確診失智的定義,包括認知功能衰退、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生活無法自我照顧等。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年輕型失智症是在65歲以前發病,相較老年型失智症,病程發展更快,初期症狀大多是壓力大、睡眠障礙、憂鬱、焦慮等,容易被忽略而延誤就醫,平均耗費1.5年才有辦法確診。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發病時大多還在職場服務,多數上有長輩、下有小孩,若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確診失智不幸被「退休」,除了心理壓力外,也會出現嚴重經濟壓力。「職業功能」會先被影響徐文俊指出,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職業功能」會先被影響,像熟悉業務頻出包,或懷疑同事偷東西等譫妄,變得容易焦慮、挫折、易怒而失眠,或許認知功能提早出狀況。失智屬於症候群,並非單一疾病,起初症狀輕微,可能只有患者本身「有感」,例如電影「我想念我自己」情節,太太發現自己失智,先生卻不肯相信,即便經過醫師講解,先生仍不能接受太太失智。徐文俊說,失智症在輕度階段時,仍有自我照顧能力,但可能出現在家附近迷路、重複問一樣的問題、注意力難集中、容易手忙腳亂等,也可能下錯判斷,導致公司錯誤投資釀虧損,影響嚴重。徐文俊指出,年輕型失智症可透過十大警訊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前期發現病情,可協助他減少出錯,讓工作流程更順暢,提早職場風險管理,維護失智者工作權益,也避免公司損失。
-
2021-09-17 失智.大腦健康
才40歲竟失智!確診更慢、病程發展更快…年輕型失智症這功能會先被影響
別以為老人才會失智。一名40多歲的業務經理,過去業務能力良好,並熟悉各零件功能,近年熟悉的工作頻出錯,也無法正常與人溝通,無法出席社交、應酬場合,嚴重影響其工作。公司後續察覺異狀,才知道他確診血管型失智,語言、文字溝通能力出問題,願意陪著他進行改善,由職能治療師進入職場,從旁觀察員工認知功能退化狀況,為其調整工作內容,改為後勤建立零件型錄,持續為公司效力,不因確診失智被退休。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台灣失智症人口約28萬人,輕微認知障礙者約60萬人,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除了老年型失智症,也有年輕型失智症,目前全台約有1萬4000多人,人數不少。失智的定義包括認知功能衰退、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生活無法自我照顧等。徐文俊表示,年輕型失智症是在65歲以前發病,相較老年型失智症病程發展更快,初期症狀大多是壓力、睡眠、憂鬱、焦慮等,容易被忽略而延誤就醫,平均耗費1.5年才有辦法確診。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發病時大多還在職場服務,不僅上有老、下有小,若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確診失智不幸被「退休」,除了心理壓力外,也會出現嚴重經濟壓力。年輕型失智VS.老年型失智徐文俊指出,年輕型失智症「職業功能」會先被影響,像熟悉業務頻出包,或懷疑同事偷東西等譫妄,變得容易焦慮、挫折、易怒而失眠,或許認知功能早出狀況。而失智屬於症候群,並非單一疾病,起初症狀輕微,可能只有患者本身「有感」,他舉例電影《我想念我自己》情節(>>看精采片段),太太發現自己失智,先生卻不肯相信,即便經過醫師講解,先生仍不能接受太太失智。徐文俊表示,失智症尚在輕度階段,仍有自我照顧能力,但可能出現在家附近迷路、重複問一樣的問題、注意力難集中、容易手忙腳亂等,也可能下錯判斷,導致公司錯誤投資釀虧損,影響嚴重。他表示,年輕型失智症可透過十大警訊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前期發現病情,可協助他減少出錯,讓工作流程更順暢,提早職場風險管理,維護失智者工作權益及也避免公司損失。失智症早期症狀10大警訊:1.記憶喪失近期學習的資訊或重要日期、事件,得靠記事本或手機記錄。2.規劃或解決問題有困難無法遵循熟悉步驟做事,較難集中注意力,容易猶豫、下錯判斷。3.難以完成熟悉的家裡/工作/休閒任務日常生活熟悉的活動或工作很難完成,像是操作印表機程序錯誤導致無法影印。4.時間/地點易混淆忘記日期、季節與時間,或忘記自己如何抵達、回家路上迷路。5.了解視覺形象及空間關係有困難難以閱讀、判斷距離或顏色比對,導致閱讀、駕駛有困難。6.說話或書寫時出現語言問題無法準確說出物品名稱,說話詞彙減少,談話突然中止。7.將東西放錯位置和失去回復步驟且找到失物能力將物品放在非原本位置,弄丟物品找不回來,可能指責別人偷竊。8.判斷能力下降或變差職場中做出錯誤或不合理決定,或被推銷而購買大量物品,未注意自己整潔。9.退出工作或社交活動不再從事喜愛的休閒活動,避免參加酒會、茶會等社交活動,想要退出職場。10.心情和人格上改變變得困惑、疑心重、憂鬱、恐懼或焦慮,容易心煩意亂、情緒爆發或有怪異行為。(資料來源/長庚失智症中心、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徐文俊醫師)【延伸閱讀】>>預防失智症飲食/麥得又稱「心智飲食」,注重原型食物攝取【延伸資訊】>>「YOUNG記憶會館」 牽起年輕型失智症家庭的手
-
2021-09-07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白天嗜睡夜間躁動,如何改善睡眠障礙?
失智症是一種不正常的老化現象,因為大腦功能逐漸喪失,除了記憶減退、情緒干擾、認知功能障礙,睡眠時間混亂是最令照顧者頭痛的問題。長輩日間嗜睡、半夜吵著要出門,沒有方向感的遊走行為容易變成失蹤事件!長輩睡眠障礙影響全家人,揪出原因改善清晨3、4點,王伯伯已經瞪大眼睛醒來,起床到客廳來回踱步,甚至想要開門外出,吵醒了其他家人。幾經安撫,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但天光逐漸明亮,再過沒多久要出門上班的家人也累壞了。生活作息日復一日被打亂,不僅失智長輩的生理時鐘出了問題,照顧者的體力也面臨崩潰邊緣,到底該怎麼辦?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說明,人的睡眠週期可分為四個階段: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與深睡期、快速動眼期。正常狀態下,每晚大概有4至6次的睡眠週期循環,加起來共約6至9個小時睡眠時間。若有午睡習慣或白天活動量少,則會影響睡眠總時數,夜間容易淺睡或睡眠週期不正常。Q1:為什麼年紀越大越睡不著?白天生理節律、活動的時間改變,不同於青少年、中壯年時期,褪黑激素的釋放時間和達到尖峰的時間也提早。另外,若罹患慢性病,以及有情緒、內分泌、免疫力等問題,也會影響身體運作機能,改變睡眠週期。Q2:要如何改善長輩的睡眠品質、睡眠作息?養成規律的作息,在固定時間起床、用餐、就寢,白天午休或小憩勿過久,建議20至30分鐘最為適宜。若長輩日夜顛倒情形嚴重,建議採漸進式方法調整,尤其是建立「睡前儀式」,知道睡覺時間到了!Q3:失智症患者的睡眠困擾和一般年長者有什麼不同?因為大腦功能退化,逐漸失去分辨時間的能力,熟睡期與深睡期、快速動眼期都減少,週期性也變差。加上患者對於環境刺激與外界噪音更加敏感,一點風吹草動就容易醒來,睡眠環境需要費心經營打造。(➤ 失智者晚上不睡,嚴重影響照顧者作息?除了吃藥,飲食方式也能解決?快了解專屬失智者「助眠菜單」:https://pse.is/3nmg5a)(➤ 照顧家中失智者,總有忙不完的大小事,身為照護者的你「肩頸痠痛」超疲勞?跟著專家一起做紓壓瑜珈,好好放鬆:https://pse.is/3qv74j)每到傍晚就暴躁失序夕陽西下,失智症患者卻開始躁動不安!出現幻覺、錯覺,以及焦慮、恐懼、憤怒等情緒,不停嚷嚷著看到誰回來了。家屬反映,每到傍晚總是特別緊張,害怕長輩行為失序,產生妄想或攻擊症狀。陳宥達解釋,黃昏天色逐漸變暗,患者容易出現意識上的混亂,尤其是中度以上的失智長輩,漫遊、亂跑大幅提高走失機率,增加照顧上的負擔。Q1:什麼是「日落症候群」?太陽下山後,隨著日照光線改變,失智症患者的意識和認知功能開始混亂,出現一連串脫序行為。這些症狀在白天並不會出現,傍晚或夜晚特別明顯,又稱為「日落症候群」、「黃昏症候群」,也可能因季節變換而有不同發生頻率。Q2:「日落症候群」對睡眠障礙的影響?當失智症患者出現日落症候群時,夜間躁動情形惡化,影響睡眠時間和品質,也直接影響照顧者的作息。如何改善失智症患者睡眠障礙問題?陳宥達綜合門診觀察的資訊,分享改善睡眠障礙問題,最重要的是養成規律作息,白天安排活動訓練肌力,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激活人體免疫細胞。每天光照1小時,有助於改善神經、精神症狀。而在居家環境方面,營造舒適溫馨的睡眠氣氛,保持動線順暢、點一盞夜燈,避免半夜醒來踢到家具絆倒。(延伸閱讀:家有失智症患者,該如何佈置?掌握4要點,輕鬆打造失智友善居住環境)除了認知功能障礙,陳宥達解說還有其他影響睡眠障礙的因素,建議照顧者找出原因解決,而非使用安眠藥物,讓作息更加紊亂。●環境:營造適合睡眠的環境,睡前停止使用3C產品,以利分泌褪黑激素幫助入睡。●感染:檢查是否有過敏若身體感染症況,翻來覆去睡不著。●疾病:三高、肥胖、慢性病或其他疾病也會影響睡眠狀況,仔細找出病因。●藥物:利尿劑、類固醇、甲狀腺素、鼻塞藥物、抗病毒藥物等,副作用也會導致失眠。●憂鬱:心理因素難以維持睡眠或是太早起床,憂鬱與失眠是相互關係。家醫科醫師陳宥達建議若失智症患者出現嚴重的睡眠障礙,應依實際醫療需要,安排相關門診檢查找出病因,或申請到宅訪視及居家評估。可結合使用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透過活動改變溝通方式、認知訓練,例如音樂輔療、懷舊治療等,耐心反覆練習才能得到效果。
-
2021-09-05 失智.像極了失智
你吃的藥可能引發失智風險?專家曝「1成分、7款藥」需注意
美國FDA近二十年來首度通過失智新藥,你用的到嗎?你知道,長期吃哪些藥有可能會提高失智風險?最新研究發現,顧好你的心,也對你的大腦好。失智、老化大不同 早期症狀不明顯藥害救濟基金會訪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藥劑部吳承誌藥師指出,失智不是只有忘記,是全面退化,並非正常老化,而是一種疾病。不單只有記憶力衰退,還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思考認知等各方面功能退化;但早期失智症狀輕微,與正常老化的差別不大,多半等到中期症狀明顯才被發現台灣失智症協會點出,一般人都以為長輩是老番顛,人老了都是這樣,輕忽長輩其實是生病。正常老化的情況下,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會想起來,但若是失智症,患者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早期表現可能只有記憶力變差,常找不到東西,漸漸出現生活習慣和個性改變,多疑和無緣無故亂罵人等症狀。(推薦閱讀:失智症會遺傳嗎? 6症狀都非正常老化,神經內科醫師告訴你如何預防)治療失智症藥物 多元方式能改善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退化型失智症,被認為與大腦出現不正常的斑塊(由於ß類澱粉蛋白大量堆積),以及神經纖維糾結有關,造成神經原與相關連結喪失功能。美國FDA在六月通過新藥Aduhelm,可以有效減緩ß類澱粉蛋白的堆積,是首度針對疾病進程研發的藥物,核准上市做為阿茲海默症治療用藥。惟台灣目前尚未核准。現行藥物以症狀治療為主,沒有辦法治癒受損退化的大腦。主要是膽鹼酶抑制劑與NMDA拮抗劑,它們可以改善神經傳導物質傳遞,延緩疾病進程。吳承誌說明,前者適用於輕至中度病人,可能副作用有噁心、腹瀉、頭痛、嘔吐等,後者則用於中至重度病人,可能副作用有眩暈、躁動、尿失禁、失眠、腹瀉等。此外,透過建立熟悉、穩定、有安全感的環境,懷舊療法、芳香療法、寵物治療、音樂治療等非藥物治療,也能改善失智患者精神行為症狀。(推薦閱讀:提升腦力、延緩失智! 每天只要堅持做這10件生活小事…逛街也算)這些藥可能引發失智風險 擅自停藥害了了陸續有研究發現,抗膽鹼藥物有提高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抗膽鹼藥物會阻斷一種名為乙醯膽鹼的神經傳導物質,抑制副交感神經,作用於全身,常見於過敏藥、感冒藥、腸胃道用藥、以及治療憂鬱、膀胱過動症、巴金森症、與癲癇等用藥。(推薦閱讀:研究:糖比古柯鹼更容易上癮 攝取過多小心失智風險飆)在一項約有28萬人參與的病例對照研究中,發現抗膽鹼藥物活性愈強,80歲前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愈高,尤其是部份的抗憂鬱劑、膀胱抗毒蕈鹼用藥、抗巴金森症用藥和抗癲癇藥;研究結論指出,中、老年病人若使用上述藥物,建議考量用藥的效益與發生失智的風險,如果有其他治療選項,應考慮使用別種用藥或者非藥物方式替代。然而,這不代表該類藥物都不可以使用,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提醒,貿然停藥會加重病情,特別是抗憂鬱或抗癲癇等藥,切勿擅自停藥,如有相關疑慮,應回診與醫師討論。延伸閱讀: ·咖哩防失智症、抗癌!哪一種顏色好? 營養師曝「食用關鍵」:3種人別碰 ·老化跟失智常搞混? 最大差別在這個地方!醫師曝「4危險誘因」
-
2021-09-05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不只新冠肺炎是大敵 3大類型肺炎名列死亡主因之一
「肺炎」是指某些病原入侵肺臟所引起的發炎反應,任何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肺炎,其中又以小於5歲的兒童和65歲以上的年長者,以及免疫系統較差的民眾容易罹病。至目前為止,肺炎仍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竹馬偕醫院胸腔外科醫師陳百璽指出,肺炎依照病原可分為三類,分別為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及吸入性肺炎。1.細菌性肺炎「細菌性肺炎」指的是肺臟受細菌感染所引起的肺炎。臨床上根據病患染病的地點,還可區分為「社區型肺炎」及「醫院型肺炎」。社區型肺炎 常見肺炎鏈球菌 長者易感染社區型肺炎指的是未住院或住院未滿48小時的病人發生之肺臟細菌感染。常見的感染菌種有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黴漿菌等,其中以肺炎鏈球菌最常見,且最易感染65歲以上的民眾,年輕的病患較常見黴漿菌感染。「細菌感染而演變成肺炎的病患,大多代表身體狀況較差或是免疫功能較低下。」陳百璽解釋,身體健康、免疫力良好的民眾,對於細菌的感染應該都有一定的抵抗力,絕大多數的細菌集中在鼻、口、咽喉等上呼吸道感染;然而老人家或是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因抵抗力較差,容易併發下呼吸道的感染,造成肺炎。醫院型肺炎 常有抗藥性 嚴重度較高醫院型肺炎指的是在住院48小時後所引發的肺炎。常見的感染菌種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甚至醫院內特有「抗藥性細菌」引起感染。陳百璽說明,一般來說,由於病患本身因外傷、手術、腫瘤治療、器官嚴重疾病等原因安排住院治療,在治療期間身體抵抗力較為低下,甚至有些病患需要使用呼吸器幫助呼吸,皆容易在住院期間感染肺炎。他表示,院內感染的病菌,多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因此患者染病之後的嚴重度較高,抗生素不容易有效控制。2.病毒性肺炎由病毒所引起的肺炎稱為「病毒性肺炎」,主要由A型流感與B型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多年前爆發的SARS及現在的COVID-19新冠病毒,都會引起病毒性的肺炎。陳百璽表示,一般成人若發生病毒性肺炎,通常可自行痊癒,老人及慢性病患者不只容易感染,且容易引發重症甚至死亡,每年造成全球高達50萬以上的患者死亡,需要透過注射疫苗來預防。3.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指的是因食物嗆到、吸入胃部逆流的食物或分泌物及嘔吐物,所造成的肺部感染。臨床上常見年長者因吞嚥功能退化,或是曾經中風過,導致意識狀態不佳以及吞嚥功能不良,因此成為吸入性肺炎的高危險族群。另外,酒醉者也常因酒醉後嘔吐且意識不清,而導致吸入性肺炎。陳百璽指出,由於人體口腔及腸胃道裡面,存有許多種類的細菌,因此食物或是胃部逆流的液體、嘔吐物進到肺部後,常常會導致很嚴重的肺炎問題,加上感染的菌種常常不只一種,因此在治療上相對困難。COVID-19引發肺炎 重症患者後遺症多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後引發的肺部發炎問題。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容易和人體細胞上的ACE2接受體結合而感染人體細胞,而肺臟裡面的第二型肺泡細胞也因富含ACE2接受體而容易被病毒感染,因此和流感病毒比較起來,新冠病毒造成的肺炎比例較高。醫師提醒,有些感染新冠病毒且造成肺炎問題的病患,即使在疾病痊癒後,仍然遺留了一定的後遺症。例如越是重症的病患,儘管肺臟裡病毒量減少、發炎物質減少,但卻出現了肺部纖維化的現象,進而導致無法恢復的肺功能損害,這也是新冠病毒感染可怕的地方。
-
2021-08-2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男子車禍重傷休克 亞大醫院5次手術救回他
一名48歲男性日前車禍全身多根肋骨斷裂、下肢開放性骨折,且送醫後因張力性氣血胸併出血性休克,一度「心跳呼吸停止」,所幸院方啟動創傷小組緊急搶救,陸續完成止血、引流、骨折固定等多達5次的手術治療,才終於讓他復原出院。醫療過程全程陪伴丈夫的妻子感動表示:「當時先生送到急診室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幸好醫療團隊仍不放棄一絲絲希望,堅持搶救到底,這條命是醫院幫我們搶回來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鍾侑庭指出,患者到院時意識不清、瀕臨呼吸衰竭,立即啟動外傷小組,雖經緊急插管,血壓仍不穩定,身體檢查亦發現顴骨疑似骨折,且左下肢有明顯開放性傷口及變形,X光檢查也顯示左側第3至9肋骨葛折,懷疑出血性休克合併張力性氣胸。正準備胸管引流減壓時,發現患者突然心肺功能停止。當下緊急實施心肺復甦術,並立即針式減壓,歷經關鍵8分鐘後總算恢復心跳。骨科醫師賴禹呈說,因患者左側骨盆、股骨及脛骨嚴重骨折,使得下肢出血量大,外傷當天先以時間短且微創的骨骼外固定手術達成初步骨折復位,術後送往加護病房觀察與支持性治療,等6天後生命跡象恢復穩定,便立即與胸腔外科合併手術,先治療下肢五處骨折及肋骨固定手術,4天後再進行失血量較大的骨盆手術,並採取「創傷控制骨科治療」的階段性手術,降低併發症與器官衰竭的發生率。胸腔外科醫師劉柏毅說,患者左側肋骨第3至9根骨折,且有連枷胸、氣血胸,亦出現張力性氣胸,狀況相當危急,經過輸血、輸液、生命徵象監測、抗生素使用避免感染,待全身性發炎期過後,執行肋骨固定手術,術後第2天順利拔管,為避免肺部功能退化及關節僵硬,在加護病房期間也安排肺部與肢體復健,21天後順利轉往普通病房。
-
2021-08-22 養生.聰明飲食
靠吃蛋白質增肌預防肌少症?專家:一件事很重要
除了適度運動,行動力也可以靠「吃出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營養師劉彥均說,蛋白質是建造修補組織肌肉生長的主要原料,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為「增肌」關鍵。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胺基酸,其中必需胺基酸「白胺酸」有助於刺激肌肉合成。劉彥均指出,白胺酸為人體無法合成之必需胺基酸,需從食物中補充,日常飲食中可多選擇優質蛋白質,例如黃豆及其相關製品、魚類海鮮、蛋類、禽畜瘦肉、乳製品。根據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蛋白質章節草案,19歲到70歲成年人,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1.1公克/公斤體重,70歲以上長者則建議應增加到1.2到1.5公克/公斤體重。劉彥均分享「長肌肉」的飲食小技巧:1. 補充足夠熱量與蛋白質把握優質蛋白質攝取原則,還需搭配均衡飲食,並且維持適當體位,體位過輕容易增加肌少症風險,若身體缺乏熱量,還會影響能量代謝,造成肌肉疲勞衰退。2. 蛋白質食物平均分配於三餐除了蛋白質的攝取量要足夠外,餐次分配也是重要因素,建議將蛋白質食物平均分配於一日三餐,才能有效提高吸收利用率。3. 維生素D不可少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與肌肉質量有關,補充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吸收,減緩肌肉流失及預防骨質疏鬆。食物來源包括鮭魚、鮪魚、鯖魚、乾香菇、蛋黃、牛奶等,除此之外鼓勵搭配每日10-15分鐘日照,以活化維生素D功能。飲食清淡不等於健康,年長者常忽略蛋白質攝取。劉彥均提醒,很多長輩以為飲食清淡就是健康,卻忽略蛋白質攝取。長者可能因為備餐不易、牙口不好或吞嚥功能退化,常簡單地以稀飯配肉鬆、醬菜或白飯加肉汁菜湯打發一餐。建議高齡者更需重視蛋白質攝取量,若牙口不好可選擇蒸蛋、蒸魚、豆腐,或在粥品湯品中加入肉類燉煮,點心可選擇牛奶、豆花、豆漿等高蛋白質食品。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鄭宇傑認為,人體肌肉質量減少的常見原因有年紀老化、長期臥床或活動力下降、營養不良等。若肌肉質量大量減少,恐發生肌少症,易導致下肢無力、跌倒、失能代謝症候群等狀況,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預防肌少症,飲食運動都不能偏廢。鄭宇傑建議,預防肌少症的發生,可以從飲食與運動著手。飲食部分需要補充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如黃豆、黑豆、毛豆、魚、肉、奶類與蛋),其中,蛋白質的攝取切勿過量,要每餐平均分配。鄭宇傑說明,運動部分,可從事有氧運動,例如健走、騎腳踏車等,建議依每個人體力慢慢增加運動量;也可以進行肌力訓練,例如深蹲、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或站立伏地挺身等,每周2到3次,每次30分鐘。骨骼肌肉重要營養素六成台灣成人 維生素D不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吳靜茹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10億人口有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衛福部統計,台灣有六成的成人有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原因有很多,不僅是過度防曬導致,日益嚴重的空汙、老化、肥胖、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近幾年的研究顯示,維生素D缺乏與肌少症相關。吳靜茹指出,活化型的維生素D在小腸中能促進鈣質吸收、維持適當的血鈣以及血磷體內的濃度,讓骨質的礦物化正常,也能預防因低血鈣而引發的肌肉抽搐。當體內維生素D不足時,骨質容易變薄、變脆或畸形,充足的維生素可預防成人的骨軟化症。此外,維生素D也與細胞生長調節有關,包含了部分細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神經肌肉調節與提升免疫系統,以及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吳靜茹說明,缺乏維生素D可以透過食物、適度日曬,以及使用營養品補充。動物性來源以富含高油脂的魚類含量最高,其次是肉類。植物性來源以黑木耳、菇類含量最高,其餘皆不高。若使用營養補充劑,建議成年人以400-1000IU為一個基準,過量恐出現血液中鈣濃度過高及軟組織鈣化。吳靜茹提醒,適度日曬可幫助身體自行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有研究發現,每日早上10時到下午3時之間,讓手臂、腿部或背部曬5到30分鐘的太陽,可讓身體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台灣屬低緯度國家,紫外線較強,建議在早上10時前或下午3時後曬太陽,避免曬傷。
-
2021-08-19 失智.像極了失智
講到錢就精明 不像失智?醫:症狀不一
一名年近90歲的爺爺與子女談話時,常雞同鴨講,甚至對話到一半,就陷入自己的世界,家屬反映,「爺爺只要一講到錢就好像什麼都聽得到,變得異常精明,他到底有沒有失智?」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指出,失智症無法從單一事件或面向判斷,家屬應觀察長者有無「生活功能變化」,只要有所懷疑,即應及早至醫院篩檢。蔡佳芬說,腦部掌管眾多功能,如視覺空間、注意力、社交情境判斷等,因此判斷有無失智症的面向有很多,症狀也千奇百怪,且患者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表現,使一般民眾難以判斷。許多家屬往往憑藉一個現象,就判斷長輩有沒有失智,如單純記憶力不好、算數不好,或是當長輩出現找不到路、走路會踩空、喪失生活禮儀等變化,蔡佳芬指出,這時需要進行全體評估,才能判斷有無失智。有的長輩即使失智了,還是很會算數、算錢,蔡佳芬解釋,在功能退化的過程中,最擅長的事務會退化的比較慢、不明顯,有的失智症患者記憶力很好,即使失智,記憶力的測驗結果都還是高於一般人,因此家人並未覺得長輩失智。蔡佳芬建議,要先觀察長輩生活功能有無變化,再注意變化的「程度」,釐清以前與現在的記憶力有何差別、差多少,只要有些許不同,應就醫篩檢,並由身邊親近者陪同,以協助醫師診斷。
-
2021-08-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守護「看、聽、動、食、樂、智」六大內在能力,預約健康的老年生活
【編者按】繼三對幸福的「老夫老婦」與我們分享老年快樂的家庭生活,這星期我們把主題拉到「老」與「死」之間的「無奈」。一位內科資深醫師呼籲台灣社會大眾與醫學界正視高齡族群的「衰」、「弱」;老人醫學專家介紹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提出的「以高齡者為中心的整合式照護模式」,並分享在台灣守護老人「看、聽、動、食、樂、智」六大內在能力的努力;最後,一位曾經陪伴高齡老父走完人生最後旅途的資深醫師,反省思考如何幫助老人擁有健康、獨立與尊嚴,呼籲老人應該主動與子女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才能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在門診我常常聽見高齡民眾們說:「人老了,不中用了,全身都是病痛,醫師啊!麻煩您開些藥,讓我吃了身體變健康啊!」這幾句看似日常而簡單的對話,卻反應出我國高齡民眾對於老化所秉持的負面態度,以及他們對運用現代醫療介入,特別是藥物治療,來改善其健康狀態的期待。老化與老年人的健康照護重點老化,是一個自然且不可逆的過程,將原本成年人的生理系統,逐漸被改變成健康儲留力降低的老年人。因此,老年人在面對各種疾病,特別是慢性病、感染、癌症、認知功能退化等等,都相較成年人更為脆弱。由此可知,老年人的健康特質與照護重點,與成年人具有根本上的差異,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老年人的健康照護,不能僅限縮在疾病本身,而是必須同時兼顧多重慢性病管理,並且盡可能預防及延緩生理、心智與社會功能喪失,以及降低如藥物等醫療處置所造成醫源性傷害之危險性。然而,傳統的醫療服務系統高度重視專科化,並以單一疾病治療為導向,缺乏幫助功能最佳化的介入,導致高齡民眾常接受片段式的照護,但卻獲得不甚理想的結果,包含有高失能風險、較差生活品質、高醫療利用與花費、較多重複與不適當用藥。有鑑於此,醫學界開始重視為老年人特殊健康需求進行照護服務體系設計,其中,老年醫學是一個相對新興的學科,其服務目標並非僅是延長高齡民眾的平均壽命,而是在增進個案步入老年時期的功能與生活品質。因為維持高齡者的獨立性,將有助於改善其生活品質;也就是說,具備良好的功能狀態,是維持高齡者獨立性與生活品質的基礎。台灣長輩雖長壽但晚年需經歷長時間失能台灣隨著醫學與公共衛生的進步,以及整體經濟環境改善,國人的平均壽命以提升至80.9歲,其中男性77.7歲、女性84.2歲,皆創下歷年新高。根據健保資料庫的研究,65歲以上的高齡民眾每年平均門診就診次數超過28次,在領有慢性病用藥的長者中,有一成的長者會長期服用超過九種以上的慢性用藥,且每年將近65%的人服用到至少一種「潛在不適當用藥」,這個比率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但是,高齡民眾的頻繁就醫與多重用藥,並未能有效地預防及延緩其失能發生,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高齡者晚年時平均歷經8.8年的失能與依賴,必須仰賴他人照護。由此可見,台灣民眾雖然很長壽,也擁有引以為傲全民健保普及性醫療的照護,但多數人的老年生活,卻必須長時間與失能共處,無法擁有健康與獨立。 世界衛生組織倡議健康老化與以高齡者為中心的整合式照護模式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在世界老化與健康報告中,提出健康老化的概念,其定義為創造環境與機會,使高齡者能去做生命中他們覺得有價值的事,是一個發展與維持功能的過程,使老年生活能獲得幸福感。這包含了高齡者的基本生理需求被滿足、能學習成長與做決定、能夠活動、能建立關係,以及能對社會有貢獻。此定義當中最強調的是,要盡力維持高齡者的內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與外在功能發揮(functional ability)。世界衛生組織並接續在2017年提出「以高齡者為中心的整合式照護模式」(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ICOPE),以便協助醫療體系提供符合老年人特殊健康需求的醫療服務,此模式強調應該定期評估高齡者的視力(看)、聽力(聽)、活動能力(動)、營養(食)、憂鬱(樂),與認知功能(智)等六大內在能力,以便早期發現功能退化,積極地進行介入,來維護高齡者的內在健康力,減緩外在功能衰退,如此一來,便能幫助高齡者擁有健康、獨立與尊嚴。至於應該如何幫助高齡者維護視力、聽力、活動能力、營養、憂鬱,與認知功能等六大內在能力呢? 世界衛生組織結合了臨床實證研究結果,以及老年醫學與公共衛生專家的意見,總結出簡要的臨床指引。首先,在改善視力與聽力等感官能力上,建議定期對高齡者進行視力與聽力的篩檢,若發現異常,應盡快提供處置;因為視力與聽力的退化,會間接影響高齡者的行動、社會參與,甚至增加跌倒的風險。在改善活動功能的部分,建議高齡者要進行包含阻力、平衡、柔軟度訓練與有氧運動等多模式運動(multimodal exercise);因為肌力、平衡與伸展能力皆會年齡增加而逐漸下降,導致走路變慢、平衡不佳或跌倒。針對營養狀況不佳的高齡者,建議應提供由口進食的營養補充品與飲食建議;因為營養不良也會導致長輩衰弱、行動能力下降,甚至功能退化。在憂鬱部分,若發現高齡者表現出憂鬱情緒時,建議轉介專業人員進行結構化的心理介入,以改善其情緒問題。在認知功能部分,無論高齡者是否有認知功能退化或失智症,都建議提供涵蓋刺激思考力與記憶力的各種認知刺激活動,例如懷舊治療、討論有興趣的主題、單字遊戲、拼圖、音樂、烘焙、室內園藝…等等不同主題的活動。因為情緒問題與認知功能退化會影響高齡者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造成無法購物、計算金錢,或是社交退縮,因此積極評估早期介入,有助於幫助預防高齡者後續因心智功能喪失而需要被照顧。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八大項目」世界衛生組織的整合式照護模式,是提醒所有的醫療專業人員,在常規服務中,除了疾病治療以外,同時還要多關注高齡者的六大內在能力現況,以便早期偵測到內在能力的下降,積極提供介入措施,以便能成功預防及延緩外在功能的衰退,守護高齡者的健康。在2020年10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推出「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八大項目」,其內容除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六大內在能力外,再額外加上用藥問題與高齡者的生活目標,鼓勵衛生所與基層診所對於平日所服務的長輩進行評估,2021年更將「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八大項目」推廣到各醫療院所,希望有效率地對更多評估後早期發現問題的高齡者進行介入。若此政策未來能夠逐漸融入醫療系統對高齡者的常規服務流程中,實應是台灣高齡者之福。醫病共同學習守護六大內在能力一起健康變老所以,每當在門診遇到高齡民眾對我說:「醫師啊!麻煩您開些藥,讓我吃了身體變健康啊!」時,我會回答說:「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喔!除了吃藥控制疾病以外,還要進行看、聽、動、食、樂、智這六大內在能力的保養,這樣可以讓我們雖然變老,但是可以老得很健康,請您跟著我一起來學習怎麼做,好嗎?」
-
2021-08-10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力受損加速認知功能退化 失智風險增高
Q:長期聽力受損,老年失智風險高?A:聽覺是促進人與人溝通表達與互動的關鍵,如果受損,減少和人對話、互動與聲音刺激,影響溝通或造成誤解,進而導致人際關係變差,甚至拒絕與外界接觸。在腦部缺乏刺激下,記憶、認知等功能會加速退化,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且隨著年紀增長,愈發嚴重。長期處在噪音環境或暴露在某些影響聽力的藥物下,聽力容易受損。研究發現,聽損長者的智力衰退速度比起一般老人快30%,衰退時間提早3年,罹患失智症風險更高,依不同聽力衰退程度,失智風險也不同。為延緩失智症,應保護聽力,包括規則服藥控制病情,適時補充鈣質、鋅等營養素;要避免出入嘈雜的工作環境或活動場所,若無法避開,可配戴耳塞;也不要聽耳機聽太久、音樂聲音開太大聲,以防聽力受損。諮詢/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邱昱勳
-
2021-08-01 新聞.長期照護
解封長者不來 失智據點想退出
疫情重創長照體系,尤其是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指揮中心日前雖公布失智據點解封指引,但三級警戒長達兩個月,不少失智長輩功能大幅退化,約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可能不會回到據點,家屬必須選擇其他照顧方式;失智據點若人數不足,考量經營成本,也紛紛考慮退出。全台目前有五○八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據點為符合防疫規定,室內要保持一點五公尺距離,人數勢必降載,但失智據點透過專案申請經費,一堂課須滿六人才能申請,若人數無法達標,開課也無法申請費用。湯麗玉表示,部分縣市同意讓經營失智據點的單位,改以電話關心長輩,「勉強」算有提供服務,同意據點申請「量能提升費」,但並非每個縣市都如此,許多據點在疫情期間處零收入狀態。中山醫大社會暨社工學系副教授郭慈安表示,失智據點是讓長輩生活規律,因疫情使長輩功能退化,已有三分之一家屬不打算讓長輩回到據點,考慮直接送到日照機構,因長輩必須在日照中心或接受居家服務才能申請防疫照顧假。郭慈安說,在長照二點零計畫中,符合長照條件的個案皆可申請補助,據點營運費用低,不但幫政府省錢、也幫家屬省錢,卻因疫情影響,照顧負擔反向增加,據點長者無法回流,不符經營成本而決定退出。郭慈安表示,也有據點為了失智長輩想辦法符合解封指引,希望最快八月九日能重新開張。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已有南部失智據點恢復營運,開始招收新個案。據點若使用場地規模不適合,可選擇少收個案,或暫時不解封,有困難也可透過縣市政府反映,願意一同來討論。
-
2021-08-01 新聞.長期照護
失智據點重啟/長輩悶太久抗拒回來 有待家屬耐心鼓勵
政府近年力推長照2.0,失智據點深入社區角落,但疫情關係全國升三級警戒,失智據點關閉2個多月,長輩多半「悶」出問題。近期疫情趨緩逐步解封,失智據點也逐步恢復營運,但失智長輩功能退化、生活作息混亂,要重新踏出家門回到據點生活,可能出現抗拒情況,家屬也需要多些耐心。大心居家職能治療所執行長李佳泰指出,近期已接到6名新個案陸續報名,家屬希望盡快讓長輩加入失智據點服務。除了長者有需求,也可能因「關太久」,導致功能慢慢退化,需要失智據點提供服務、課程。他提醒,失智長輩要重回據點,可能會抗拒,家屬需要多些耐心,建議家屬讓長輩回到據點前,試著在室內戴口罩、調整生活作息,以利後續配合據點上下課時間。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失智長輩已經2個月沒參加活動,狀況與先前大不同,因為參與活動動機不如從前強,也會出現抗拒的情況,家屬都要有心理準備,可透過一些小誘因,像是鼓勵長輩上完據點的課,就帶他吃好吃的東西、或買他喜歡的東西,逐步鼓勵長輩走出家門,帶長輩到人較少的公園走走散步。湯麗玉提醒,雖然很多長輩已經打疫苗,但還是有長輩沒打疫苗,甚至有聽聞,家屬不讓長輩打疫苗,也不讓長輩篩檢,卻堅持希望長輩回據點,這也會讓據點很為難,也不符合規定,畢竟還是要有防護力,才能避免長輩染疫。家總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郭慈安表示,有聽聞高齡長輩在醫師評估下,身體不適合打疫苗,但仍是少數個案,建議家屬送長輩回據點或日照中心前,趕快去打疫苗。她表示,失智據點在遵守解封指引下,防護規格高,家屬也不需過於擔心。
-
2021-08-01 新聞.長期照護
失智據點重啟/等到解封但長輩不來了 不敷成本恐退出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失智據點解封指引,盼讓失智症照顧家庭恢復喘息服務,但三級警戒長達兩個月時間,失智長輩少了據點課程,難有規律生活作息,導致功能大幅退化,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家屬,評估後不考慮讓長輩回據點,而是直接送到日照機構,而據點經費採專案申請,若人數不足、不敷支出,考量經營成本下也紛紛考慮退出。全台目前有508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據點為符合防疫規定,室內要保持1.5公尺社交距離,人數勢必要降載,而失智據點是透過專案申請經費,一堂課須滿6人才能申請,若人數無法達標,開課也無法申請費用。湯麗玉表示,有部分縣市通融經營失智據點的單位,改以電話方式關心長輩,包括提供防疫資訊、追蹤打疫苗情況,「勉強」算有提供服務,同意據點申請「量能提升費」,但並非每縣市都有,等於據點在疫情下多是零收入。家總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郭慈安表示,失智據點最大功能,是讓失智長輩獲得適當的刺激,且生活規律,長輩因疫情關在家,功能退化太多,已有三分之一家屬不打算讓長輩回到據點,而是直接送到日照機構。她說明,一方面是家屬得照顧昔度變高,無法負荷。另一方面是要請「防疫照顧假」,長輩必須在日照中心,或接受居家服務才能申請,失智據點不包含在內,因此,即使有些長輩功能尚佳,未嚴重退化,但逼得家屬得咬牙送長輩到日照中心。郭慈安說,失智據點著重「預防勝於治療」,幫助輕、中度者延緩失智,在長照2.0計畫中的17項服務隔,只要符合長照條件的個案皆可申請補助,一般戶可補助84%、中低收入戶補助90%、低收入戶補助100%。她表示,失智據點營運費用低,幫政府和家屬都省錢,但因疫情影響,照顧負擔反向增加,長者無法回流,失智據點不符經營成本而決定退出。郭慈安指出,但仍有據點為了失智長輩,想辦法符合高達42個項目的解封指引,短時間「化不可能為可能」符合最嚴防疫條件,完成送件,等待縣市衛生局訪查,希望盡快8月9日能重新開張。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公布失智據點指引後,由各縣市政府檢核,據了解,已有南部失智據點恢復營運,也開始招收新個案。據點評估重新營運,需要兼顧感染風險與照顧,若使用場地規模不適合,可選擇少收個案,或暫時不解封,或有困難也可透過縣市政府向中央反映,願意一同來討論。周道君表示,按照解封指引,二級期間沒有要求工作人員或長者一定要打疫苗,若尚未打疫苗者,可以使用篩檢陰性作證明;失智據點也沒有像日照機構要求須八成以上人員施打疫苗,因應國內疫苗供應狀況,據點目前未列為第五類優先對象,希望回歸按照年齡登記、施打,建議工作人員盡快預約,可盡快施打。
-
2021-07-29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連吞口水都會嗆到!醫師教你如何預防吸入性肺炎
●嗆咳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威脅高齡長者生命●長者因吞嚥功能退化,容易引起嗆咳●嗆咳長者一旦咳嗽發燒,應立即就醫在邁入高齡社會之際,「吸入性肺炎」是威脅老人家生命的常見危險因子。所謂吸入性肺炎,是指因為嗆咳,使得食物、嘔吐物或嘴巴的分泌物等,在吞嚥過程因神經或肌肉不協調,會厭軟骨沒有關閉完全,誤跑到氣管而導致的肺炎。咳嗽功能不佳 難排出異物一般在喝水或飲食的過程中,因嗆咳致使水或食物錯跑到氣管時,不一定都會造成肺炎。正常人一有異物進入氣管,就會藉由咳嗽反應將異物排出,但年長者由於吞嚥功能退化及咳嗽反射能力下降,若有異物進入氣管後較難藉由咳嗽排除。有些長者因咳嗽功能不佳,一旦食物誤跑到氣管,沿著氣管進入肺部時,就會把人體口腔中的細菌帶入,造成感染而導致肺炎,或是因為吸入酸性食物或胃部分泌物造成化學性灼傷。尋求復健師幫忙 訓練吞嚥要如何預防老人吸入性肺炎?首先,可先確認其吞嚥功能是否正常,透過吞嚥攝影檢查,確認為神經、食道或是咽喉的問題。其次,可尋求復健部的語言及吞嚥治療師,進行相關的衛教和訓練,包含保持口腔清潔、進食時要坐正、少說話、進食後勿立即躺下、吃飯要小口,同時下巴要往下讓食道呈現直線狀,避免喝液體食物,改吃稠狀物,以免容易發生嗆咳。治療時,可先從家屬的闡述來辨別是否為吸入性肺炎,例如:病人喝牛奶時嗆到,導致發燒等症狀。對於容易嗆咳的病人,臨床上可能會建議幫他置放鼻胃管,以避免發生吸入性肺炎,但不建議為病人置放鼻胃管來作為預防吸入性肺炎的工具。因為這類病人可能連吞口水都會嗆到,因此,建議由語言治療師協助把病人的吞嚥功能調整復原,還有包含餵食的準則和其他注意事項,也可以請教語言治療師,以減少吸入性肺炎發生。肺炎發生太頻繁 做好因應此外,也要跟家屬建立共識,對於容易嗆咳的老人家,一旦咳嗽發燒,要立即送醫院,因為老人家得到肺炎的機率比別人高,也因為經常反覆肺炎,導致對某些抗生素已產生抗藥性,在一般門診使用一線抗生素治療效果有限,所以建議直接送急診醫治。如果病人得到肺炎次數太頻繁時,病人及家屬可與醫師討論相關DNR(Do-Not-Resuscitate不施行心肺復甦術)議題,讓病人與家屬提早做好後續的因應措施。
-
2021-07-23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警訊/疫情下沒運動,變胖了嗎?當心肥胖加速腦部退化,把握「3核心」預防失智症
👉別讓這些疾病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您需要知道的都在這▶防疫期間待在家,減少運動量造成脂肪上身,各專家提醒,運動能提高肌力、活化大腦、健全免疫系統,對熟齡長輩來說,更是預防失智改善認知功能的妙方,即使是輕鬆的活動也有助益。職能治療師施昱廷指出,腦部疾病、慢性病、三高、肥胖、壓力、憂鬱、藥物影響等,都是常見的失智症成因。預防或延緩失智症可從運動、飲食、認知訓練三部分著手,運動有助於血液循環,飲食控制是對抗失智症的最佳幫手,而認知訓練能提升專注力和溝通力,刺激各種感官功能,同時緩和焦慮或憂鬱的情緒。如何進行居家認知訓練?施昱廷建議要兼具「動腦、動口、動手」,協助長輩延緩退化、惡化的狀況。擬定認知訓練計畫,居家照護需要家人耐心配合居家照護難免會遇到許多問題,施昱廷建議先擬定計畫,循序建議陪伴長輩,可適時搭配科技與工具,減輕照顧負擔。居家認知訓練最主要的目的在於「活化大腦」,尤其針對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持續做動腦活動有明顯的正向改善。(推薦課程:懶得動腦恐失智!大腦體操動健康 跟著學3種居家認知訓練,降低患病機率!)居家認知訓練,預防失智症三大核心● 動手:烹飪、摺衣服、手工藝。訓練肢體協調,透過家事協作維持長輩狀況穩定。● 動口:唱歌、說故事。訓練口語表達能力,能促進人際互動。● 動腦:桌遊、電玩遊戲。增進注意力、反應速度,活動手指還能鍛練腦部。互動過程喚起記憶、增進大腦功能運作施昱廷提醒照顧者,陪伴失智症患者進行居家認知訓練時,要給予明確的方向、指引步驟,千萬別讓長輩因為起手式太難而失去興趣。以唱歌為例,讓長輩聆聽懷舊歌曲,不僅心情愉悅,跟著哼哼唱唱的過程中,也暢談分享過去所經歷的大小事,有些患者因為認知功能退化,覺得自卑不敢社交。施昱廷認為時下流行的桌遊非常適合串起互動情感,可依每個人的興趣、能力、喜好、接受度挑選,或請專業老師評估。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也能預防延緩失智,施昱廷認為運動結合認知訓練活動,讓長輩依指示做動作,鍛鍊體能及腦力,有趣又能達到運動的強度。大腦體操:透過口號命令,訓練長輩反應力,藉由肢體活動促進腦部認知功能。1、先原地踏步,聽到某個數字就拍手或舉手,類似「紅白舉旗遊戲」,能增加上下肢的肌力。2、循序漸進增加更多指令,讓運動變成一種遊戲,增添長輩參與的興趣。大腦體操須集中視覺、聽覺,左右腦同時活躍起來,降低惡化成失智症的可能性,「多動腦」,是預防及延緩失智症的重點!💡更多udn會員專屬健康影音課程,點此立即了解▶
-
2021-07-19 失智.像極了失智
健檢發現腦萎縮,是失智前兆嗎?失智症專科醫師教辨差別
人老了,會腦萎縮嗎?是失智的前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表示,「腦萎縮」不是一種疾病,是指腦組織體積縮小,細胞數目減少的現象,與失智症沒有一定的關聯。隨著人逐漸老化,腦萎縮的狀況會緩緩上升,腦部損傷者則可能更為明顯。神經科門診常見不少人因健檢發現有大腦萎縮情形,擔心自己得了失智症而看診。劉建良指出,判斷腦萎縮主要是以「年齡層」區分,不同年齡有不同的評判標準。一般而言,當大腦持續萎縮、嚴重退化,極有可能在未來增加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因此,是否有大腦萎縮現象,也是輔助醫師診斷失智症的其中一個指標。劉建良解釋,有腦萎縮不代表罹患失智症,通常是在出現失智症的相關症狀時,如智力減退、合併情緒變化,才會進一步做大腦檢查,就算檢查出大腦萎縮,智能仍可能是正常的,並非大腦功能不佳。劉建良說,臨床上有很多人的大腦萎縮程度嚴重,比失智症患者萎縮的更多,但未有大腦功能退化的現象,有的記憶力還相當好。有些人則有失智症症狀,經腦部掃描檢查正常,沒有腦萎縮現象,因此被判斷未罹患失智症,因而錯失失智症的早期追蹤治療機會。為了及早確診失智症,目前仍以觀察患者相關症狀為判斷標準,劉建良表示,可看情緒行為是否改變、會不會做熟悉的事情、記憶力退化、行為異常,或是語言、算數處理功能下降等,這些都是罹患失智症的前兆。
-
2021-07-16 該看哪科.牙科
長輩口牙不好健康如骨牌倒 「舌頭」扮演重要關鍵角色
民以食為天,可是對許多年長者來說,牙口不好成為大問題,很多人都認為牙齒健康非常重要,年紀大容易掉牙讓飲食困難,事實上不論咀嚼食物與喝東西,甚至說話,「舌頭」機能都扮演重要關鍵,當年紀增長舌頭功能也會開始降低,不僅飲食和語言功能受到影響,事實上也關乎全身健康。舌頭「推動」食物吞下肚 一旦口腔留下殘渣易蛀牙日本齒科大學口腔復健多摩診所院長菊谷武表示,日本推廣「8020」運動30年,希望80歲年長者能保留20顆以上牙齒,但2人中只有1人達成,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舌頭功能不佳。因食物在口腔中咀嚼,依賴舌頭將食物推動到喉嚨再進行吞嚥,若舌頭功能退化,則飲食與說話就會受到影響而不如以往。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吞嚥不佳,造成口腔留下食物殘渣,那就容易導致蛀牙的形成。蛀牙與牙周病讓咀嚼食物困難 營養攝取不佳身體變差前兆若舌頭功能不佳,推動食物能力變差,口中食物殘留也就跟著增加,讓牙齒發生蛀牙與牙周病機會增加。當牙口不好或牙齦發炎吃肉類等食材困難,蛋白質等營養素攝取量也就下降,全身肌力不足風險也就增加,一旦肌肉量減少,食慾也就跟著減少,營養不足可能性更高,肌肉組成的舌頭,其功能也就變得更差。確認舌頭健康有訣竅 維持功能用力推臉頰菊谷武提醒,想要知道自己舌頭功能有沒有下降,可以確認衣服上是否有食物汙漬,自己講話常會不會常有人再次確認,喝水時有沒有感覺到困難,當發現有類似困擾時,最好就醫檢查舌頭力量,平時也可以自行訓練舌頭,閉著嘴巴讓舌頭貼著臉頰內上下左右用力推,也可以用繞口令來訓練說話。★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7-07 該看哪科.耳鼻喉
天旋地轉!「內耳不平衡」暈眩怎麼辦?
天旋地轉的感覺,可能只有發生過的人能夠體會,身體是靜態的,看到的畫面卻如同雲霄飛車般,不斷旋轉移動。為什麼會這樣?我們的身體仰賴大小腦、本體感覺、內耳、眼睛來作平衡,以上有一樣錯亂,其它器官有時會「幫倒忙」而跟著錯亂。天旋地轉一般來說是「內耳」不平衡,「眼睛」想要幫忙平衡,卻造成混亂。我們藉由一些方法,可以看到患者的「眼振」,也就是眼睛不斷振動,此時雖然身體靜止、外界環境不動,眼睛看到的畫面卻是不斷旋轉移動的。至於內耳不平衡的原因是什麼呢?最常見的是「耳石脫落」,也叫做良性陣發性眩暈。耳石和耳屎完全沒有關係!耳石是內耳平衡器官的一部分,肉眼是看不到的。我們可以把內耳平衡器官中的橢圓囊,想像成一個「客廳」,耳石是在客廳牆上貼著的「磁磚」,客廳連接著三個像管子一般的「房間」,也就是半規管。因為某些原因,也許是頭部撞到,也許是感冒,或更多其實找不到原因,這些在客廳(橢圓囊)牆上的磁磚(耳石)剝落下來了,掉進房間(半規管)裡,隨著我們頭部轉動姿勢改變,在房間中移動刺激,造成天旋地轉的感覺。這種天旋地轉常見在往後躺下時引發,發作大約數秒至一分鐘後停止。醫師會請病患躺在檢查床上,用特殊的角度嘗試引起耳石的移動,並觀察眼球變化,藉以診斷是否有耳石脫落以及推知耳石掉落的位置。耳石復位術,則是將誤入房間內磁磚,用特殊的角度,讓它回到客廳之中,有時還需要病患配合,回家好好大睡12小時,讓磁磚可以貼在牆壁上,或等身體將破碎的磁磚吸收掉。「前庭神經炎」也很常見,前庭神經掌管平衡,也就是平衡神經發炎了,通常是病毒感染造成的。當前庭神經發炎時,會發出不斷刺激的訊號,此時眼睛感到疑惑,於是跟著錯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東西一直在晃動,產生天旋地轉,不同於一般頭暈的感覺。前庭神經炎是內耳不平衡中感覺最難受、可怕的一種,因為它持續轉個不停,連走路都很困難。由於病毒感染、神經發炎的回復需要時間,前庭神經炎持續的時間也長,可能持續一至三天。此時很需要醫師的幫忙,用藥讓平衡神經發炎期間能夠順利度過,也減輕神經發炎產生的後遺症。前庭神經炎通常是凌晨開始發作,可能合併聽力下降。因為聽神經和前庭神經長得很近,如果一起發炎,就叫做內耳迷路炎,會伴隨聽力下降,此時必須按照突發性耳聾治療。此外,前庭神經炎的患者,有三分之一會合併良性陣發性眩暈,也就是前述的耳石脫落,需靠耳鼻喉科醫師仔細分辨,並且合併耳石復位術治療。其他內耳不平衡的原因還包括偏頭痛造成的頭暈、基底血管循環不良、梅尼爾氏症、內耳功能退化或受傷......等等。每種內耳不平衡的原因、治療的方法都不一樣,建議還是諮詢專業醫師,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延伸閱讀】 忽略情緒高低起伏,小心!『躁鬱症』再發率高!自殺風險難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助於提升免疫力的營養補給出汗、心跳速率加快!恐是危及生命的氣喘緊急症狀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1-06-28 失智.像極了失智
講話常忘詞?8症狀小心腦退化!醫:高壓、慢性病等族群要注意
日常生活難免忘東忘西,不過有些人情況比一般人還要嚴重,許多字句總是找不到詞、東西老是想不起來放在哪,甚至漸漸開始記不起來某些朋友的名子、樣貌。小心可能是腦部開始出現退化,和失智症關係密切,應當留意。 腦退化不只影響記憶力,判斷、專注、行為也受影響 楊聰才診所院長/精神科楊聰財醫師表示,腦退化是一種人體老化的現象,易有記憶力、專注力、判斷力、行為能力等腦部功能退化的情況。舉例來說,記憶力明顯下降,常難以記住看過、聽過的事情、對於人事時地物時常錯亂混淆,甚至想不起來對方的長相、名子。難以規劃、解決問題,對事情的判斷能力下降、難以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即便以往是自己拿手擅長的事物。行為錯亂,常將物品放在不對的位置或容易遺失物品、語言溝通表達困難。也因為這些原因,開始出現情緒上的問題,對於社交或以往熱衷的事物失去熱忱,常常感到困惑、焦慮、懷疑,容易心煩意亂等。 楊聰財醫師提醒,腦退化雖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進行式,和失智症並非直接關聯,但若退化嚴重確實有可能罹患失智症。上述情況若有出現4項,就應盡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年輕人也會腦退化,高壓、慢性病族群要留意! 楊聰財醫師指出,腦退化的常見風險因子主要和遺傳、慢性病、生活、疾病有關。若家中有腦部退化、失智症家族史者,就有可能受到遺傳。而日常較為常見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三高慢性病,影響全身血管,包括腦血管,也容易早成小中風,腦部血管受阻就可能出現退化情形,因此建議良好生活避免慢性病,若有慢性病更應積極控制。另外,許多民眾長期睡眠不足,容易使得腦部無法充分休息,又或是處於高壓生活、高壓工作、時常需要極度用腦的環境中,容易形成知名的壓力荷爾蒙「可體松」,將可能破壞、干擾海馬迴,海馬迴與記憶力有關,受到阻擾也就可能出現腦部退化甚至失智的情況,若有發現自己正處高壓生活,也要多加留心。而部分疾病如巴金森氏症、唐氏症等也是腦退化的風險族群。 楊聰財醫師指出,以往腦退化較常出現於65歲以上族群,但隨生活節奏、文化變遷、生活型態等影響,也不再只是年長者特有的情況,腦退化已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年齡已下修到30、40歲。提醒民眾應時時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及生活型態,並注意自己日常是否有不尋常的跡象。 防範腦退化,適度用腦也讓腦休息! 防範腦部退化,楊聰財醫師建議平時應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以利分泌血清素、多巴胺等分泌,並促進血液循環,有助腦部,建議333運動,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每分鐘130下。 日常飲食均衡,並可適量攝取有助腦部的食物,例如深海魚可補充DHA、EPA幫助腦部運行;綠色蔬菜也含有相當豐富的抗氧化成分;有助防止腦部氧化、退化;堅果類除了也是良好的油脂來源,也可以增加多巴胺分泌,有助腦部運作;鮮奶也含有色胺酸,有助轉換成血清素,協助腦部運行。 身體任何部位有動可活化,沒動會退化,腦部也是一樣,建議平時可多培養動腦的習慣,任何益智遊戲都有助於腦,例如麻將、數讀、賓果、拼圖等。 最後建議日常生活作息保持正常,讓腦部適當的休息,建議黃金睡眠時間於23:00至06:00,每日至少睡足7~8小時,以利腦部正常休息。腦部休息也不單只有睡眠,也包括了平時避免腦部過度使用、避免過度壓力。 《延伸閱讀》 .你的失智症機率有多高?一招讓老年癡呆風險少4倍 .吃魚真能變聰明?防失智?專家指5大好處:還能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