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5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出國
共找到
1201
筆 文章
-
-
2020-07-15 科別.兒科
爸媽注意!全國8月中至8月底 暫停嬰幼兒卡介苗接種
衛福部疾管署公布,今年9月將恢復國產卡介苗提供嬰幼童疫苗接種服務,因應不同疫苗廠牌轉換期間,全國將於8月中至8月底暫停嬰幼兒卡介苗接種服務,提醒民眾這段期間如需帶嬰幼兒接種卡介苗,可提早或延後前往合約醫療院所進行接種。現行卡介苗建議接種時程為出生滿5至8個月,疾病管制署慢性傳染病防治組組長黃彥芳表示,我國卡介苗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製造,但因國產卡介苗製程不及供應接種需求,為避免疫苗短缺,現行使用日本製卡介苗是以專案進口方式採購,做為過渡時期替代方案。因日本製卡介苗尚未取得國內藥品許可證,而國產卡介苗已可穩定供貨,因此自9月1日起,恢復以國產卡介苗供應嬰幼兒接種服務。黃彥芳指出,考量國產卡介苗與日本製卡介苗,二者稀釋方式及施打劑量有所不同。為避免轉換期間新舊疫苗併存時,發生接種誤失,將於8月17日至8月31日期間,全國暫停卡介苗接種服務,以利接種單位確實完成疫苗轉換之各項前置準備作業。在全國暫停卡介苗疫苗接種服務期間,如民眾有前往結核病高發生地區出國需求,因卡介苗原於出生後滿24小時即可進行接種,建議可提早於8月17日前,攜帶寶寶前往院所,向醫師說明欲提前接種原因,經由醫師進行卡介苗接種前評估,如無接種禁忌,可提前完成接種作業。
-
2020-07-14 橘世代.好學橘
從「叛逆者」變「送行者」,一場告別式翻轉16歲少女的人生
年僅26歲,卻有11年殯葬經歷,外表甜美的許伊妃,從小叛逆反骨,像隻刺蝟,赴日留學後成為台灣首位日方認證的送行者,她學會藏起刺,學會尊重,學會自處,甚至學會撫慰人心。年紀輕輕的許伊妃,2016年在臉書寫了「做工不丟臉」、「最小的家屬」兩篇文章,獲得網路13萬人感動按讚,讓她從此多了一個新身分:作家,2017年出版《黑暗中,我們有幸與光同行:20個以溫暖道別、感受生命重量的故事》一書。今年又寫了一本剖析自己的新書《把自己變成光:走過「死亡」,「生」便有了意義,台灣第一位日方認證送行者不得不說的生命故事》。2018年,她拋下一切前往日本納棺學院進修,翌年,她成為台灣第一位取得日本認證的送行者。對殯葬禮儀流程感興趣 家人越反對越想做16歲,正是二八年華的年紀,同齡的孩子約莫在念高一,甚至不少人從來沒有打過工,當時在念夜校的許伊妃,卻選擇加入殯葬行列,成天出沒在殯儀館。「我不是一個按部就班、很聽話的那種小孩,雖然也曾在咖啡廳、服飾店打工,但都做不久,我就想做一些比較特別的工作。」許伊妃笑說,當時,一心想找「很特別」的工作,如果不是殯葬業,大概就剩酒店妹了,剛好親戚小孩過世,她參與了告別式,對整個流程產生興趣,便決定選擇殯葬業,她認為,當年的自己不是因為有什麼了不起的抱負,只是想追尋特別的存在,而且,家人越反對,反骨的她就越想去做。會成為如此叛逆的孩子,許伊妃有她傷痛的過往。從小,她出生於一個相當富裕的家庭,和哥哥姊姊都是貴族名校的學生,卻因父母欠債千萬,一夕之間,從透天厝搬到老公寓,討債人士紛紛上門糾纏,父母從爭吵變成離婚,他們3個小孩選擇跟著阿嬤生活。家庭發生驟變的那一年,許伊妃年僅4歲,但她卻承接了大人們的情緒,記得所有發生的一切細節和改變,「不是爸媽不要我,是我把他們扔了!」幸運的是,隨著許伊妃的父親努力把債務還清,母親離家1年後又回到孩子身邊,許伊妃在個性叛逆、張牙舞爪的同時,也感受著父母的懊悔和補償,在一次次的對抗和對話之後,許伊妃在書裡寫下這段話:「謝謝上天,讓我在你健康的時候就後悔,讓我還有時間去道愛、道歉、道謝!」薪資高出同學3倍 赴日留學更懂尊重投身殯葬工作的她,剛開始只是做一些打掃、端茶水、燒金紙、遺體化妝等打雜工作,許伊妃也不諱言,薪資比起其他同學大概高出3倍,「但我們所付出的時間、體力和精神上的壓力,也高出其他工作至少3倍」。工作幾年後,一心想要進入日本納棺學院學習的許伊妃,幾經波折終於開啟了她的留學夢。在日本留學,不僅讓許伊妃學到納棺的知識和文化,也改變她許多想法。「以前我常會在網路上寫工作上遇到的真實故事,還會明目張膽地配上經過處理的照片,當時常常被其他殯葬業者攻擊,說我消費死者,現在幾乎所有殯葬業者都在寫,我反而比較有顧慮。」許伊妃說,在日本學到對遺體和家屬的尊重,「真相永遠是屬於家屬的!」「我一開始不能接受,覺得自己只是想寫文章,讓世人把握和親友相聚的時光,不要徒留遺憾,那些罵我的人只是見不得我好。但日本納棺學院的老師告訴我,『如果妳想表達的意念,家屬沒有接受到呢?』『為什麼家屬需要被妳的文章一次次地提醒傷痛呢?』我才赫然發現,我的作為是不對的,並沒有真心為家屬著想。」許伊妃說,現在她即使寫文章,也會調整故事內容,家屬看到也不會知道是他們的故事。對家屬心理輔導 收到答謝感觸深日本納棺學院畢業後,許伊妃在當地工作1年左右,因為簽證到期,便回到台灣,和朋友開立已有20年資歷的禮儀公司合作。出第一本書之前,許伊妃曾因憂鬱症發作,又受到每天處理殯葬事務所接受到的負面情緒影響,她曾經整整2個月無法工作,被調職到一個完全沒有產能的職位。「透過出國旅遊、閱讀或是寫文章,讓文字打包情緒,我也好好趁這個機會剖析自己,也研究家屬們的悲傷心理,所以我現在的工作比較偏向家屬的心理輔導,針對家屬茫然不知所措的心情、不理解治喪流程的慌亂,或是家屬之間的情感溝通糾結等,都由我一人來面對處理。」許伊妃說,通常這個工作是禮儀師一人要完成,但禮儀師工作太繁雜,在台灣願意找專人來負責這一部分的禮儀公司實在很少見。今年才26歲的許伊妃,卻擁有11年的殯葬事業經歷,其中讓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發生在3年前的某一天夜晚。「基本上,台灣有個不成文的觀念,只要殯葬儀式結束,家屬離開殯儀館,是不可以再回頭的,除非他們不忌諱,或是東西忘記拿、錢算錯了,總之,復返的原因都不會是太好。」許伊妃說,那天白天忙了很多場告別式,不停地收拾靈桌,突然眼睛餘光瞄到有人朝她的櫃台靠近,她抬頭一瞧,發現是上午場次的家屬,許伊妃心裡七上八下,想說不知道是不是誤丟了家屬的東西,沒想到,家屬站在她的面前,對她深深的90度鞠躬,眼眶泛淚地緊握著她的手說:「阿公說謝謝妳,這一切還好有妳。」「我當下徹底感覺到我常說的『力量』,原來是真實可以感受得到的,她那句話和動作是我很大的鼓舞力量。」談起憂鬱的過往和所承辦的治喪案例,甜美笑容下的許伊妃藏著老靈魂,對所有人的感受,她顯然都放在心上,用字遣詞字字斟酌,尊重生死,敬重人性,這個期許把自己變成光的女孩,在一次次送走離開的魂,撫慰在世的人之後,她所散發出來的光芒,越來越讓人感到溫暖。本文轉載自《Money錢》【關於更多生命故事↘↘↘】。于美人預想生命退場 不用孝道勒索兒女 。郭慧娟:引進死亡咖啡館聊生死 正面看待人生最後一哩路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7-14 新聞.健康知識+
海邊曬傷怎麼辦?醫師教你「曬後保養急救術」千萬別做這5件事
編按:近日是國內旅遊的旺季,許多人因無法出國只能在台灣外島享受「偽出國」的海灘假期樂趣!水上活動最熱門的包括SUP、獨木舟、衝浪、浮淺等,泡在海水裡可能很舒服沒什麼沒感覺,但上了岸看到自己的膚色,絕對會很有感,此時,沒做好防曬就會有曬傷的問題,該如何處理曬傷後的問題,是渡假回來最大的課題。紫外線接收量!水波折射 讓你黑上加黑馬偕醫院台東分院急診室主任王仲毅表示,不管海邊、湖畔或溪間,只要是沒有遮蔽物的玩水處,紫外線透過水波折射,人體接收量都會比在陸地大。此時人體肌膚雖然感受到水的沁涼,但若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反覆塗抹防曬乳等,長時間下來,皮膚組織就可能受傷。除了玩水場所要防曬,到遮蔽物偏少的戶外場所,或長時間曝曬陽光下運動,基本的防曬衣物包括薄長袖、長褲或袖套、帽子等都是必備,且效果最好。只是王仲毅說,有些人怕熱,寧願勤抹防曬乳,他提醒,要視膚質敏感度需求,用對產品。王仲毅指出,出門在外「防不勝防」,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依人種的不同、DNA的差異,也考驗肌膚對陽光的耐受性。皮膚一旦發紅、發燙就是曬傷前兆,一旦曬傷,就需依照曬傷的不同程度處理。一級(輕度)曬傷處理:沖水降溫、散熱、冰敷主要是皮膚發紅、發燙,王仲毅說,此時可以沖水降溫、散熱,簡單地冰敷。清潔後也可以塗抹成分單純、無刺激性、非油性的保養品,最常見蘆薈露等保溼或鎮定產品,但也要注意肌膚是否過敏。有些人在此階段耐痛性不佳,會到醫院就醫使用止痛藥,但他建議只要不再曬太陽,短期間就會好轉,沒必要服止痛藥。二級(中度)曬傷處理:保持患部乾淨、別弄破水泡已可見水泡,皮膚紅、腫、痛,若要自行護理,首重保持患部的乾淨與清爽,不要弄破水泡;患處面積若大,王仲毅建議就診,由醫師開立抗生素藥膏,避免水泡破掉感染。三級(重度)曬傷處理:手術清創、住院治療會讓皮膚出現壞死症狀,甚至會變白或變黑,此時必須手術清創、住院治療。但王仲毅說,這較不常見,畢竟曬傷引起的疼痛令人難以忍耐,患者多半不會放任至此。別讓傷更傷 肌膚曬傷 別再堅持化妝一般來說,輕微曬傷以鎮靜、舒緩肌膚為首要,而後才強調保濕;太嚴重的曬傷不要使用任何肌膚保養品或化妝品,以免刺激皮膚,使得患處更惡化或病變。王仲毅表示,許多女性即使臉部肌膚曬傷,還是要用保養品、化妝品,反而更傷害皮膚,使患處惡化;成分單純的保養品多少還有保濕效果,但化妝品含可能含化學成分,此時絕對碰不得!另外,早期曾見患者以周邊唾手可得的冰涼物品塗抹患處,例如牙膏、油性藥膏等,「自以為」有鎮定效果,其實是錯的。曬傷後 這樣處理1.使用具鎮定、保濕效果的保養品,例如洋甘菊、蘆薈等乳液或凝露等,皮膚較敏感者要小心使用。2.冰敷,但不要以冰水或冰塊直接碰觸肌膚,以毛巾區隔,每次敷10分鐘為佳。3.大量補水。4.充足睡眠。5.使用抗敏感、溫和的清潔產品。曬傷後 千萬別這樣做1.塗抹不適當的清涼藥品或牙膏等非肌膚用品。2.使用面膜、化妝品。3.再度曬太陽。4.為解熱而將皮膚長期泡水裡,或直接接觸冰塊。5.戳破水泡,會引發感染。
-
2020-07-14 橘世代.愛玩橘
「登山新手村」看這! 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
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想體驗獨特的山林之美,是許多民眾休閒時投入登山活動的主因,但在進行登山活動時,確保自己的安全,才能更進一步體會戶外活動的樂趣。《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為資深山友分享多年登山經驗,提供新手可能比較容易忽略的細節,有充分訓練、萬全準備、加上可靠有經驗的隊友,期盼大家都能有美好體驗,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平時多學習,行前多準備,就能盡量避免意外發生。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會聽到又有某人在哪一座山區發生意外,而且各種形式的意外都可能發生,甚至是公認好像很容易的路線。發生意外的原因看似很多種,但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1.趕路趕時間可能是大部分的登山者都因為時間或假期有限,只好盡量走快一點,往往將3天能夠舒適走完的路線壓縮為2天結束。這種趕路的登山方式一點也不舒服吧?當然也是有人體能佳,腳力好,喜歡走得很快,這也是一種享受的方式,但顯然多數人不適合。另一方面,行進快速代表停留時間短,也就無法仔細觀察或欣賞景物了。2.高度適應不良高山症的主要起因就是因為上升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高度適應。高山症是因為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和密度隨之減小,以致肺部換氧效率降低,造成動脈含氧下降,因此會產生一連串的症狀。短時間內上升海拔高度太多,尤其是睡眠的位置和前一夜的海拔高度落差太大,讓身體來不及適應,就容易發生高山症。以台灣常見的3、4天的大眾級高山行程而言,最好是第一天先在中海拔地區的登山口過一夜,隔天再慢慢走到第一個山屋或營地,第3天登頂後回到登山口,當然更舒服安排是第三天只要回到山屋,第四天再慢慢下山。3.體力不濟團體行動時,要以全隊體力最弱、狀況最差的隊員為行進依據,並且盡力互相幫助。體力不濟絕對是在登山過程出事的重要原因之一,疲累會降低注意力,也會讓身體的運動能力下降,當過度疲累又要趕路時,當然就會大大增加意外的風險了。認清自己的實力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參加,不要因為嚮往某地的美景而忽略前往的難度。也許時間拉長可以降低強度,但並不是每一條路線都能任意這樣安排啊!因為有些路線適合過夜的地點不多,許多一日行走的距離長短,正是受到過夜位置的限制,而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別聽信有些老鳥說的「那條路線很簡單啦」這句話不一定是真的。4.裝備不足高山天候變化極大,基本裝備就是要用來應付突如其來的緊急需求的,最常見的就是因為保暖不足造成「失溫」。穿著使用正確的裝備(服飾也是裝備)可以有效降低發生失溫的現象,登山者應選擇潮濕後仍具有一定程度保暖效果的材質,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內層與中層衣物,可選擇的材質相當多。雨衣一定要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無遮蔽物又颳風下雨時,就只能靠它了。5.慎選隊友每一種戶外活動都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參加誰辦的活動,或是自組隊,領隊一定要講究安全控管之外,更應重視傳達正確的常識與觀念。(領隊未必是最資深喔!)每一位參加者應該要在意的是每次參加活動後,能否學習到各種正確知識與觀念,並把這種觀念傳播給別人。但是,就算路線一樣,行程安排不同時,難度就會不一樣了。所以該和哪些人同行其實也是要慎選啊!如果隊友彼此喜好不同,一起行動注定不會愉快。或是觀念不同、能力不同,只要有任一位隊友不願意與他人配合,肯定也是不愉快收場。所以,不要以為同好的人很容易找,尤其網路上相約的陌生人很不可靠喔!【登山者身體不適的3大可能情況】每一位登山者對於登山的急救與病因的辨別,也都應該盡量涉獵。1.失溫在台灣的登山活動中,最容易發生的生理失調症狀是失溫,失溫有程度上的不同,輕微的只是感覺身體不適,嚴重者可能失去意識於昏睡中身亡,其發生機制很容易明白。簡單的說,人體因為大量流汗、天氣寒冷、長時間吹風、穿著潮濕的衣物,貼身衣物水份蒸發,帶走身體的熱量,使人體體溫降低,體溫降低,代謝產生熱量的能力隨之降低,若潮濕、不夠保暖的衣服持續帶走身體的熱能、體溫更低,產生熱量的能力更差,於是人體先感到寒冷,然後有起身走動打哆嗦,小口喝冷水打寒顫,再到意識稍微模糊、判斷力減弱,甚至到最後意識不清、死亡等幾個階段,整過演變過程快則數分鐘,如:跌入冰冷的溪水中,慢則數小時導致死亡,如:穿著濕冷的衣服,昏迷倒臥在低溫高山上。由於高山氧氣稀薄,降低人體產生熱量的效率,因此於高山上特別容易發生失溫的狀況。本書在飲水、服飾的章節都曾提到相關症狀或自救方式,無非是想讓初學者增加印象,其中提到希望登山者使用鋁質或不鏽鋼水壺,此類水壺可裝熱水,讓失溫者置於懷中取暖,再飲溫開水,外敷內服雙管齊下,是非常有效治療輕微失溫症狀的方法。其中尤以吞飲溫開水最有效,若飲用溫開水,溫水由食道入胃,患者仍感到胸腔冰涼,此乃進入漸漸喪失意識的開始,得特別注意。若發覺某隊員自身感到失溫,行進中應立刻要緊盯其後,以防意識不清而脫隊、迷路、跌下山崖,尤其在下雨、颳強風,要強制更換乾衣服、飲用溫水、再吞食糖果(如果還有的話),搭設營帳包裹睡袋休息等,一直到症狀和緩再上路。失溫者很快體力變差,很多脫隊、迷路、跌下山崖的意外,都因失溫而起。若已經抵達營地,搭起帳棚,失溫者脫掉濕衣服,赤裸、穿乾的保暖的衣服,包裹在睡袋內,飲用溫水、抱著裝滿熱水的金屬水瓶,吞食糖果。直到自覺身體變暖和、症狀緩和為止之前,不可讓其入睡。2.高山症登山因身理機能失調,最容易發生病變的第二名是高山症,又稱高山反應。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隨之減小,人體肺臟吸收空氣中氧氣的能力降低,因人體體質不同,所能忍受海拔高度的變化之能力隨之不同,而以貧血者反應更明顯。有些人在平地搭車不暈車,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搭車,就比較容易暈車,就是因為氧氣略微稀薄,影響到身理機能的緣故。隨各人體質不同,很難定出一定的標準,一般而言,經常運動,體能較佳、身體健康、有充分休息者不容易有高山症,反之則容易有高山反應。此外,經常在海拔1000公尺活動者,到2000公尺處不容易有高山反應,常在2000公尺處活動者,到達3000公尺處不容易有症狀,因此出國遠征5000公尺以上高山者,常利用台灣高山做體能訓練,就是想提前適應激烈的海拔高度變化。太久沒爬大山、常在低海拔地區活動者,比較容易有明顯的高山反應。每個人產生高山反應,症狀輕重並不一致,有些輕症者在高山上1、2天症狀漸消失。有些人只是感覺呼吸困難,或者呼吸急促,增加呼吸的頻率與深度,卻仍然感覺缺氧、呼吸沉重、沒有體力、舉步維艱,吸3口氣只能走2步。比較嚴重的則有頭疼、頭痛欲裂、眩暈,無法入睡。更嚴重者同時擁有數項症狀,並且有無法入睡、缺乏食慾,飯後作嘔,而且因為無法正常飲食、入眠的症狀,都使患者體力不濟的情況更嚴重,若有這種情況,勉強跟著隊伍繼續行走,可能誘發脫隊、迷路等意外,或耽擱隊伍行程等等。因此一般缺乏經驗,不知體能狀況者,盡量參加折返式的行程,沒有必要參加長距離縱走行程增加風險。3.中暑、熱衰竭都是因為天氣太悶熱,患者不習慣氣溫突然升高、照射太陽、脫水所引起的,初學者可能無法細分其中的不同。今天大家習慣吹冷氣,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多少已經退化,夏日的登山行程宜盡量避開晴朗無雲的上午10點以後,到下午2點之前,這段時間豔陽高照、氣溫炎熱,不適合持續重裝行走。台灣東部、東南部的山區有焚風,更需要提高警覺。穿著抗紫外線的排汗衣、戴一頂遮陽帽等高科技的衣料,多少能降低中暑、熱衰竭的發生機率。編按:本文為山友分享登山知識僅供參考,病徵判斷須以專業醫師之實際解讀為準。本文摘自《登山新手必備指南》,四塊玉文創 2020/05/07出版推薦▶▶▶line來line去好麻煩!揪團小幫手,搶先體驗》
-
2020-07-12 橘世代.好學橘
人生重開機!「退休那天,我把同事電話都刪了」
被封為「最理想退休生活典範」的前嘉裕西服總經理江育誠說:「人生像是一道數學題,必須把退休當作是重大志業經營,不只該提早十年規畫,還要以一萬小時法則來刻意練習。」《退休練習曲》精彩書摘試閱:退休第一天開始,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有些人開香檳慶祝人生重開機,迫不及待地擁抱新生活;有些人頓時失去生活重心,像洩了氣的皮球,委靡不振,後者就是沒有提早準備退休規畫,一旦退休,才發現職場生活與退休生活完全斷裂,無法銜接。退休後,每五人就有一人憂鬱症我身邊就有很多面臨退休、卻仍然毫無規畫準備的人,雖然退休了,卻未能銜接下一階段的人生,尤其是男性,退休症候群最為嚴重。我的二嫂就常常跟我抱怨說:「你哥哥應該要學學你,不然他天天在家,無所事事。」另一位許久不見的朋友,我問他說:「你退休了沒?」他回答:「我不敢退休。」我接著問:「那你太太呢?」他幽默的回道:「我更怕她退休。」他害怕的是退休後,夫妻倆在家裡百無聊賴,只能大眼瞪小眼。這位朋友的擔憂是很有遠見的,因為退休之後,夫婦兩人相看兩相厭的情況時不時會上演,我在社區裡開設的繪畫班中就有一對夫婦,兩人感情很好,也都已經退休,太太三不五時會做點裁縫手工藝,可以打發閒暇。但是老公還在尋覓自己的興趣與愛好,所以太太也會建議他:「你跟江總多學學!」在一些摸索後,如今他已發揮長才,投入社區服務,做得有聲有色。日本比我們更早步入老年化社會,他們發現一個現象,許多男人從職場上退下來,沒了工作、頭銜,生活頓時失去重心,若又沒有提早規畫退休新生活,一不小心就會淪為被妻子嫌棄的「大型垃圾」。臺灣的統計資料也發現,不少老年憂鬱症個案皆是在退休後發生,退休生活如果欠缺規畫,任由生命空轉,不但家庭關係出現緊張,生命也會漸漸失去活力,自然容易憂鬱上身!退休那天,我把同事電話都刪了退休後,面臨的第一道關卡就是人際關係的改變,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更難適應退休生活,很容易自我封閉在家,原因之一就是人際關係的改變。前面提過的退休同事為什麼頻頻回公司找同事聊天,理由很簡單,因為大部分人的人際關係都是在職場建立的,一旦退休,同事可能還在職,彼此的生活軌道不再平行,很難再像以往一樣互動密切。以打高爾夫球為例,退休前打球大都出自商務上的需求,一邊談論公事,一邊聯繫感情,大家的作息時間也一致,要約隨時都能約,像是:「禮拜三沒有會議,我們去打高爾夫球吧?早上早點去,九點回來上班剛剛好!」但退休以後,你還好意思約人家一起打球嗎?如果人家說有事,拒絕一次、兩次以後就不好意思再問了,彼此的生活型態已經完全不同。又或者,以前我每次出國回來,都會跟同事分享旅遊照片,其實我很清楚他們願意和我分享,是因為我是主管,也因為我們是同事,彼此之間還有共同語言。等你退休以後,誰還會想看你的照片和炫耀文?因此,退休當天,我就把所有的電話刪掉,將過去的人際關係一刀剪斷,以避免關說的合作請託電話,連老闆都聯絡不上。我非常幸運,因為周遭環境讓我警醒,早早就意識到退休意味著你的生活環境、人際關係全都變了,和上班時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一定要早做準備。因此,在五十歲知天命的時候,我開始打造退休生活。退休的第一天,我就開心地背著準備已久的畫具,出門參加繪畫同好的戶外寫生團,從工作到退休,完全無縫接軌。因為提早準備退休生活的同時,也提早展開新的朋友圈,雖然拋開了過去的人際關係,退休新生活一點也不孤單。退休之前,我們靠「職業」維生,退休之後,必須靠「興趣」維生。我因為對於繪畫的熱情,結識許多優秀又志同道合的好夥伴,他們無私的協助我成長、進步,這些都是最珍貴的禮物。如此一來,即使退休後的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都改變了,也不會失去重心。事實上,當我決定重拾畫筆,上繪畫課後,就幾乎全勤,長達十年不曾間斷,沒有一堂課缺席。我做得到,相信大家也可以。我為了退休這一天,已經準備、醞釀好久,我的嶄新黃金人生就要起飛,不只是青春不要留白,退休更要馳騁風采!本文摘自《退休練習曲: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今周刊 2020/05/07出版【熟齡精選延伸閱讀↘↘↘】。舞台下一樣精彩!影后甄珍70歲人生「我還在學習」。人生像長跑—每次離開原地,都讓我累積成不同自己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10 養生.運動天地
登山新手必備指南: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
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想體驗獨特的山林之美,是許多民眾休閒時投入登山活動的主因,但在進行登山活動時,確保自己的安全,才能更進一步體會戶外活動的樂趣。《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為資深山友分享多年登山經驗,提供新手可能比較容易忽略的細節,有充分訓練、萬全準備、加上可靠有經驗的隊友,期盼大家都能有美好體驗,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平時多學習,行前多準備,就能盡量避免意外發生。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會聽到又有某人在哪一座山區發生意外,而且各種形式的意外都可能發生,甚至是公認好像很容易的路線。發生意外的原因看似很多種,但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1.趕路趕時間可能是大部分的登山者都因為時間或假期有限,只好盡量走快一點,往往將3天能夠舒適走完的路線壓縮為2天結束。這種趕路的登山方式一點也不舒服吧?當然也 是有人體能佳,腳力好,喜歡走得很快,這也是一種享受的方式,但顯然多數人不適合。另一方面,行進快速代表停留時間短,也就無法仔細觀察或欣賞景物了。2.高度適應不良高山症的主要起因就是因為上升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高度適應。高山症是因為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和密度隨之減小,以致肺部換氧效率降低,造成動脈含氧下降,因此會產生一連串的症狀。短時間內上升海拔高度太多,尤其是睡眠的位置和前一夜的海拔高度落差太大,讓身體來不及適應,就容易發生高山症。以台灣常見的3、4天的大眾級高山行程而言,最好是第一天先在中海拔地區的登山口過一夜,隔天再慢慢走到第一個山屋或營地,第3天登頂後回到登山口,當然更舒 服安排是第三天只要回到山屋,第四天再慢慢下山。,3.體力不濟團體行動時,要以全隊體力最弱、狀況最差的隊員為行進依據,並且盡力互相幫助。體力不濟絕對是在登山過程出事的重要原因之一,疲累會降低注意力,也會讓身體的運動能力下降,當過度疲累又要趕路時,當然就會大大增加意外的風險了。認清自己的實力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參加,不要因為嚮往某地的美景而忽略前往的難度。也許時間拉長可以降低強度,但並不是每一條路線都能任意這樣安排啊!因為有些路線適合過夜的地點不多,許多一日行走的距離長短,正是受到過夜位置的限制,而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別聽信有些老鳥說的「那條路線很簡單啦」這句話不一定是真的。4.裝備不足高山天候變化極大,基本裝備就是要用來應付突如其來的緊急需求的,最常見的就是因為保暖不足造成「失溫」。穿著使用正確的裝備(服飾也是裝備)可以有效降低發生失溫的現象,登山者應選擇潮濕後仍具有一定程度保暖效果的材質,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內層與中層衣物,可選擇的材質相當多。雨衣一定要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無遮蔽物又颳風下雨時,就只能靠它了。5.慎選隊友每一種戶外活動都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參加誰辦的活動,或是自組隊,領隊一定要講究安全控管之外,更應重視傳達正確的常識與觀念。(領隊未必是最資深喔!)每一位參加者應該要在意的是每次參加活動後,能否學習到各種正確知識與觀念,並把這種觀念傳播給別人。但是,就算路線一樣,行程安排不同時,難度就會不一樣了。所以該和哪些人同行其實也是要慎選啊!如果隊友彼此喜好不同,一起行動注定不會愉快。或是觀念不同、能力不同,只要有任一位隊友不願意與他人配合,肯定也是不愉快收場。所以,不要以為同好的人很容易找,尤其網路上相約的陌生人很不可靠喔!【登山者身體不適的3大可能情況】每一位登山者對於登山的急救與病因的辨別,也都應該盡量涉獵。編按:本文為山友分享登山知識僅供參考,病徵判斷須以專業醫師之實際解讀為準。1.失溫在台灣的登山活動中,最容易發生的生理失調症狀是失溫,失溫有程度上的不同,輕微的只是感覺身體不適,嚴重者可能失去意識於昏睡中身亡,其發生機制很容易明白。簡單的說,人體因為大量流汗、天氣寒冷、長時間吹風、穿著潮濕的衣物,貼身衣物水份蒸發,帶走身體的熱量,使人體體溫降低,體溫降低,代謝產生熱量的能力隨之降低,若潮濕、不夠保暖的衣服持續帶走身體的熱能、體溫更低,產生熱量的能力更差,於是人體先感到寒冷,然後有起身走動打哆嗦,小口喝冷水打寒顫,再到意識稍微模糊、判斷力減弱,甚至到最後意識不清、死亡等幾個階段,整過演變過程快則數分鐘,例如:跌入冰冷的溪水中,慢則數小時導致死亡,例如:穿著濕冷的衣服,昏迷倒臥在低溫高山上。由於高山氧氣稀薄,降低人體產生熱量的效率,因此於高山上特別容易發生失溫的狀況。本書在飲水、服飾的章節都曾提到相關症狀或自救方式,無非是想讓初學者增加印象,其中提到希望登山者使用鋁質或不鏽鋼水壺,此類水壺可裝熱水,讓失溫者置於懷中取暖,再飲溫開水,外敷內服雙管齊下,是非常有效治療輕微失溫症狀的方法。其中尤以吞飲溫開水最有效,若飲用溫開水,溫水由食道入胃,患者仍感到胸腔冰涼,此乃進入漸漸喪失意識的開始,得特別注意。若發覺某隊員自身感到失溫,行進中應立刻要緊盯其後,以防意識不清而脫隊、迷路、跌下山崖,尤其在下雨、颳強風,要強制更換乾衣服、飲用溫水、再吞食糖果(如果還有的話),搭設營帳包裹睡袋休息等,一直到症狀和緩再上路。失溫者很快體力變差,很多脫隊、迷路、跌下山崖的意外,都因失溫而起。若已經抵達營地,搭起帳棚,失溫者脫掉濕衣服,赤裸、穿乾的保暖的衣服,包裹在睡袋內,飲用溫水、抱著裝滿熱水的金屬水瓶,吞食糖果。直到自覺身體變暖和、症狀緩和為止之前,不可讓其入睡。2.高山症登山因身理機能失調,最容易發生病變的第二名是高山症,又稱高山反應。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隨之減小,人體肺臟吸收空氣中氧氣的能力降低,因人體體質不同,所能忍受海拔高度的變化之能力隨之不同,而以貧血者反應更明顯。有些人在平地搭車不暈車,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搭車,就比較容易暈車,就是因為氧氣略微稀薄,影響到身理機能的緣故。隨各人體質不同,很難定出一定的標準,一般而言,經常運動,體能較佳、身體健康、有充分休息者不容易有高山症,反之則容易有高山反應。此外,經常在海拔1000公尺活動者,到2000公尺處不容易 有高山反應,常在2000公尺處活動者,到達3000公尺處不容易有症狀,因此出國遠 征5000公尺以上高山者,常利用台灣高山做體能訓練,就是想提前適應激烈的海拔高度變化。太久沒爬大山、常在低海拔地區活動者,比較容易有明顯的高山反應。每個人產生高山反應,症狀輕重並不一致,有些輕症者在高山上1、2天症狀漸消失。有些人只是感覺呼吸困難,或者呼吸急促,增加呼吸的頻率與深度,卻仍然 感覺缺氧、呼吸沉重、沒有體力、舉步維艱,吸3口氣只能走2步。比較嚴重的則有 頭疼、頭痛欲裂、眩暈,無法入睡。更嚴重者同時擁有數項症狀,並且有無法入睡、缺乏食慾,飯後作嘔,而且因為無法正常飲食、入眠的症狀,都使患者體力不濟的情況更嚴重,若有這種情況,勉強跟著隊伍繼續行走,可能誘發脫隊、迷路等意外,或耽擱隊伍行程等等。因此一般缺乏經驗,不知體能狀況者,盡量參加折返式的行程,沒有必要參加長距離縱走行程增加風險。3.中暑、熱衰竭都是因為天氣太悶熱,患者不習慣氣溫突然升高、照射太陽、脫水所引起的,初學者可能無法細分其中的不同。今天大家習慣吹冷氣,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多少已經退化,夏日的登山行程宜盡量避開晴朗無雲的上午10點以後,到下午2點之前,這段時間豔陽高照、氣溫炎熱,不適合持續重裝行走。台灣東部、東南部的山區有焚風,更需要提高警覺。穿著抗紫外線的排汗衣、戴一頂遮陽帽等高科技的衣料,多少能降低中暑、熱衰竭 的發生機率。【以上摘文選自:《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李嘉亮,邢正康、圖文:四塊玉文創提供】
-
2020-07-10 橘世代.健康橘
妹妹還沒退休就罹癌去世 江育誠:「愛要及時,遺憾有什麼意義?只是永遠的痛」
被封為「最理想退休生活典範」的前嘉裕西服總經理江育誠說:「人生像是一道數學題,必須把退休當作是重大志業經營,不只該提早十年規畫,還要以一萬小時法則來刻意練習。」《退休練習曲》精彩書摘試閱:分享「退休要提早準備」的觀念後,我陸續接到許多演講邀約。對於這些邀訪,我從不拒絕,盡量排出時間。對我而言,推廣退休要更精彩是一種福音,一場演講即使只有一個人能夠聽進去,並做出一點點改變,我都深感欣慰。因為我心中有個最大的遺憾,那就是我妹妹。妹妹只小我三歲,因為年齡相仿,小時候常常玩在一起,家裡兄弟姊妹中,就屬我和她最親。我為了規畫退休,在八里買了房子,打算當作畫室,妹妹也跟著在同棟的樓下買了一間房子,計畫著退休之後,彼此可以有更多時間相處,共同規畫退休後的生活。妹婿和妹妹是一對很出色的企業家,妹妹更是典型的工作狂、女強人,白手起家的她,自創家電品牌「愛美神」,業績亮眼。她正好是我的反面教材,生命中除了工作還是工作,任何事情都要等到退休後,對於夢想的實現、興趣的培養,都一延再延。對我而言,這個想法既可憐又可怕。我雖然屢屢向她洗腦,退休要趁早規畫的觀念,但是繁忙的工作與事必躬親的個性,讓她遲遲無法下定決心斷捨離。原來不是什麼都能等以後有一天,她突然打電話給我:「哥,我去臺大看醫生,那個醫生好可惡,他明明沒檢查,也沒有證據,怎麼可以亂說我得了癌症!」好強的她完全無法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用抗拒代替害怕。當下我立刻聯絡熟識的醫生,安排更詳細的檢查,報告出來後,醫生把我拉到一旁說:「只剩半年時間。」妹妹罹患的是「無聲的殺手」胰臟癌第三期,那年,她才五十八歲,正是快可以功成身退、享受退休生活的時候。妹妹罹癌,對全家打擊都很大,對我而言,更是青天霹靂。事後回想,許多事情都是早有徵兆的,只因為忙碌、大意而疏忽,母親與我同住,孝順的妹妹不時會來探望,帶著媽媽出去逛逛,晚上再回來。那段期間,她有時候會跟我說:「哥,我常常肚子痛,都找不出原因。」當下,我竟然完全沒有任何警覺,以為只是一時的勞累、腸胃不適,沒有多想,更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如今,再多懊悔都無法表達我對她的愧疚與不捨。匆匆完成的夢想,像是快餐妹妹是個樂觀積極的人,即使得了最可怕的癌症,她並沒有怨天尤人,依舊選擇積極面對,要戰勝病魔。我鼓勵她卸下一切重擔,為自己而活,這次她聽進去了,暫停公司所有事務,並開始寫下自己的願望清單。願望清單裡第一項就是妹妹生平最愛的旅遊,諷刺的是,她真正出國旅遊的次數寥寥可數。平常因為工作繁忙,責任心重的她事必躬親,放不下也走不開,但是面對突然被畫下的休止符,妹妹終於感受到生命的無常,生怕再不踏出第一步就永遠沒機會了,因而慌亂地安排旅行計畫,匆忙地動身出發。為了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時光,妹妹決定帶著全家老小一起出遊,習慣照顧人的她又得張羅一切細節,根本無法真正徹底的放鬆,更無法細細去體會各地的景致與歷史文化,旅遊的品質大打折扣。每到一個景點,妹妹就會寫信給我,看著她趕進度般地完成自己的願望清單,好像在吃速食一樣,囫圇吞棗而食不知味,她這一生的願望清單就這樣草草地結束,身為哥哥的我,心疼與不捨,難以言喻。愛就要及時說出口遺憾的不只是草草結束的願望清單,還有來不及表達的愛。妹妹過世後,每次我去她的塔位上香悼念時,就會看到一束鮮花。管理員問我說:「她老公每天來,夫妻感情這麼好,到底是怎樣培養的?」我回答:「正好相反,是因為生前沒有好好培養。」妹妹過世後,妹婿幾乎天天到她的靈前悼念,我猜想他是帶著愛與遺憾的心情,因為生前各自都忙於工作,對身邊的親人,難免偶有輕忽,未能好好珍惜,一旦失去,才知道一切都為時已晚。我跟太太說:「愛要及時,遺憾有什麼意義?只是永遠的痛。」失去至親的悲痛,讓人難以承受,連平常冷靜理性的妹婿都如此哀傷,更何況親生母親。我母親最疼愛的孩子就是妹妹,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打擊,我實在不敢想像。因此,對母親,我選擇隱瞞妹妹過世這件事,我也叫所有兄弟姐妹、孫子輩們,都不能告訴她這個噩耗。為此,我編了一個謊言:「妹妹去日本教唱歌了。」母親說:「那給我買機票,我要去日本看她。」我只好繼續安撫:「你身體不好,怎麼去日本。」為了取信母親,讓她放心,所以三不五時,我還會準備一些日本的禮物,謊稱是妹妹從日本買來孝敬她的,讓她開心。向母親隱瞞妹妹過世,這是一個很殘忍的謊言,我也不知道這樣做對或不對,面對至親骨肉的天人兩隔,我只知道連我自己都承受不住,更何況是母親。花掉的是財產,沒花掉成了遺產妹妹的驟逝,留下許多遺憾,她心中百般不捨的年邁老母親,還有她過世沒幾天,就呱呱墜地的小孫女。妹妹是優秀又能幹的女中豪傑,處處替人著想,不但照顧全家老小,還一肩扛起經濟重擔,辛苦大半輩子,賺得不少財富,卻捨不得花,最後想花也花不到了,正好驗證了一句俗語:「花掉的才是財富,不然就是一堆冰冷的數字。」妹妹留下許多來不及實現的願望與遺憾,深深震撼了我往後的人生態度,為了妹妹,我告訴自己要活得更樂觀與充實。人生無常或許是老生常談,但是,卻是血淋淋的事實。前裕隆集團的董事長嚴凱泰,也是我的前老闆,曾開玩笑地跟我說:「如果你離開的時候,我一定會來上香,因為你年紀比我大很多,所以就不是詛咒。」我怎麼都無法預料到,如此優秀傑出的企業家竟然會因為癌症而英年早逝。人生的無常與生命起落都是一門功課,越早修讀這門功課,遺憾或許就會少一點。我不禁想起《徒然草》裡的一段話:「人皆有死,然尚未及待,已襲掩而至,宛如淺灘相隔千里,潮水瞬間已掩至腳邊砂石,是故,人當恨死愛生。存命之喜,焉能不日日況味之。」我遇到不少人像妹妹一樣,專心投入工作、家庭,忙碌的生活,許多人雖然嚮往退休美好生活,但是永遠只停留在嚮往,而沒有進一步行動。為了讓妹妹和嚴先生的遺憾不再重複發生,我現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四處去傳播福音,分享退休要提早規畫,生命要及時,愛更要及時。本文摘自《退休練習曲: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今周刊 2020/05/07出版【關於更多退休大小事↘↘↘】。退休金夠用嗎? 只有三成的人有信心靠退休金撐到80歲。日本國民媽媽離世前的最後採訪:我不記得自己曾對抗病魔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7-09 橘世代.愛玩橘
暑假必衝! 全台「七月活動懶人包」 澎湖花火節、熱氣球嘉年華充滿活力
暑假終於要來了!今年的暑假晚了兩週放,相信很多人想出遊的心早已蠢蠢欲動囉~今年我們沒辦法出國,但是在台灣也有很多好玩的活動,像澎湖花火節、台東熱氣球嘉年華等大型活動也都延後到七月舉辦,此外也有戲水、沙雕和生態的活動,整個七月台灣本島、離島都充滿熱情活力,快來看看有哪些活動吧!2020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2020/7/6-9/3)澎湖花火節這個海上盛會以往都在4-6月舉行,這次延後到7-9月,大家剛好可以利用暑假全家同遊!花火節的主場在馬公觀音亭一帶,活動期間每週一、四會施放煙火,另外還有三次週六加場,分別在吉貝、七美、望安三個離島,活動包括煙火施放以及無人機秀,部分場次還有漫威主題!日期:2020/7/6-9/3地點:澎湖馬公、吉貝、七美、望安2020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2020/7/11-8/30)台東熱氣球嘉年華的盛大程度和澎湖花火節不分軒輊,活動除了熱氣球繫留體驗和熱氣球競賽以外,還有一系列的光雕音樂節,除了鹿野高台,在台東池上、三仙台、太麻里、知本溫泉、台東森林公園也都有場次,且今年熱氣球嘉年華邁入第十週年,一定會更加盛大!日期:2020/7/11-8/30地點:台東縣鹿野高台(台東縣鹿野鄉永安村高台路42巷145號)2020生態賞鷗暨海上看馬祖(2020/7/1-10/20)每年7、8月是馬祖賞鷗的最佳時機,在燕鷗繁殖的季節,保護區有上萬燕鷗在此棲息,其中多有保育類,甚至還有機會看到全世界僅存100隻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此外,還能乘船從海上觀賞馬祖壯麗的花崗岩岸,以及戰時留下的砲台、碉堡,從獨特角度欣賞到的風景,是在陸地上無法領會的。如果錯過4-6月的藍眼淚,那麼7、8月就到馬祖賞鷗吧~日期:2020/7/1-10/20地點:南竿福澳港、北竿白沙港2020臺北親水節(2020/7/18-8/30)臺北親水節是臺北每年夏天的一大盛事,配合青少年暑假的育樂活動,自來水園區會開放水鄉庭園、設置臨時的戲水設施,讓大人小孩在炎炎夏日一起來消暑一下~系列活動還包括環境教育導覽、園遊會以及原住民歌舞表演,在戲水之餘,也能了解水資源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的傳承,是一項寓教於樂的活動,非常適合帶放暑假的孩子們一起去!日期:2020/7/18-8/30地點:公館自來水園區(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開放時間:9:00-18:00,每週一休園;週一適逢連續假日則照常營業票價:成人80元/人、12歲以下40元/人,6歲以下免費2020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2020/5/30-9/30)雖然今年貢寮海洋音樂祭因為疫情停辦,但是沙雕藝術祭仍舊照常舉辦!今年沙雕主題是「巨人的夢遊世界」,由台灣沙雕團隊打造32座大型沙雕,最大的巨人沙雕長達55公尺!活動亮點還有互動沙雕與異材質運用、有大金字塔的「沙漠歷險區創埃及風打卡熱點」,還有可以動手堆沙的沙雕教學觀摩,這項活動名額有限,想參加的朋友們記得先上網報名啊~~日期:2020/5/30-9/30地點:新北市貢寮區福隆街40號(福隆海水浴場)開放時間:8:00-18:00票價:成人100元/人、3-12歲孩童及65歲以上長者50元/人2020一見雙雕藝術季(2020/6/27-7/31)雲嘉南沿海的鹽田曾為該地居民帶來豐富的收入,後來大多漸漸轉型為觀光用途,七股的「一見雙雕藝術季」結合鹽業文化與沙灘風情,整合「鹽」與「沙」兩大資源,創造出全新的觀光體驗,而有「南鹽雕、北沙雕」之稱。活動自2019年起更融合動態的「光雕」,除了利用科技打造絢爛的視覺享受,也帶領遊客認識鹽業文化之美。日期:2020/6/27-7/31地點:臺南市七股區鹽埕里66號七月份在台灣有許多盛大的活動,大家可以安排假期去參加,順便到當地遊玩一番,如果決定好要去的話,小編強烈建議大家提早預訂住宿和車/機票,因為這些大型活動真的很熱門啊!不過最近天氣真的十分炎熱,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曬、適時補充水分以免中暑喔!【更多精選愛玩延伸閱讀↘↘↘】。「抹茶綠灑落海灘」算準潮汐時間,夕陽成最美著色。到台南找「俗女」!北台南趴趴走,酷夏也快意 上傳抽好禮! 說走就走!「澎湖」照片募集活動,詳細活動辦法》
-
2020-07-09 橘世代.愛玩橘
山海景環繞-南子吝步道,輕量級的登山首選!
新北市瑞芳區南子吝山,在瑞芳南雅漁港附近,南子吝步道全長不到1公里,坡度緩和,高低差不到200公尺,沿步道拾階而上,附近的南雅奇岩也是不錯景點。只要做好遮陽防曬,適合長者一遊,山海景色盡收眼底。69歲的周欽鎮和62歲的詹錦惠夫婦退休後,追尋台灣山林秘境,「用影片寫日記」留下美好回憶,再自製成影片和親友、同好分享,他們就推薦到南子吝步道一遊。周欽鎮說,退休後夫妻倆有的是時間,生活形態變成周休五日外出活動,假日人多改為家中留守。過去會安排出國旅遊,如今在國內景點走走,尤其喜歡尋幽訪勝,尋找人跡較少秘境,輕鬆漫步、享受山林之美。他們習慣選擇可一日來回、交通方便的郊山景點,盡量搭公車,無公車才會開車,不趕行程慢慢感受好風景,邊走邊拍照和錄影,直到過癮了才移動,帶足水果、茶飲和餐點,在目的地美景中享用野餐,常因沉浸美景忘了時間,載著星月回家。詹錦惠是退休教師,在校就喜歡製作教學及生活影片,自得其樂,無意間留下許多珍貴影像紀錄。退休後他們影片編輯的功力也逐步升級,夫妻倆都可上手編輯影片,配上音樂,甚至自創片頭,不是YouTuber,卻也有400多位訂閱者。他們說,走在山巔密林中,欣賞蛙鳴鳥叫、風聲雨聲、新芽落葉等景致,處處都有上天留下的美麗影像。北台灣有豐富的人文、地理環境,尤其東北角海岸更是奇特,他們最常去,高聳挺拔的山峰和蔚藍的海洋可在同一個場景中出現,怎能不去欣賞?最近他們在東北角海岸旅遊地圖上又補上南子吝步道這塊拼圖。南子吝步道位在東北角海岸線,金瓜石水湳洞十三層遺址、南雅奇岩及富貴角燈塔都不遠,有條直上山頭的步道,美中不足是少了遮陰的樹木,卻因此有通透的視野,加上指向天際的觀景山丘,一望無際的蔚藍海洋,成了輕量級登山的最佳選擇。觀景台標高196公尺、路程也只有990公尺,因為有景而成為秘境。下山就有麵食及剉冰可品嘗。南子吝步道交通自行開車:導航定位南雅南新宮大眾運輸:1.基隆火車站轉基隆客運791,或至瑞芳站轉基隆客運886,在南雅站下車,步行1分鐘可到達。2.在台北搭國光客運1811或1812在南雅站下車,步行1分鐘可到達。【愛玩橘/精選漫遊延伸特輯↘↘↘】。花蓮濱海一日遊/天空步道賞百萬海景、黃金稻田!。台灣最美沿海村莊 百年傳承噶瑪蘭族人手藝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05 名人.李偉文
李偉文/閒在家裡,時間變長還是變短?
今年上半年大家的行程都被疫情打亂,大部分活動都取消了,也就是除了日常之外,特殊的活動都不見了,我們日後會如何回憶這段日子?是變得更長還是更短?不必研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人人在現實生活中都體會得到,時間的流逝不是客觀且絕對的,而是主觀且變動的。我們焦慮地等候情人的一小時,絕對比跟好友開趴的一小時來得漫長,雖然在時鐘計量上是一樣的。而且隨著年齡漸長,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困惑:為什麼年齡愈大,時間過得愈快?許多心理學家研究這個主題,有很多不同的假說,有人認為,這或許與人本身的壽命比例有關,比如說,對一個十歲的孩子而言,過一年就是他人生的十分之一;而對五十歲的人來說,一年只是他生命中的五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比五十分之一大得多,所以一年一年過去,對年長的人來說是愈來愈短。第二種假說認為,年輕時我們遭遇的,往往都是生命中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約會、第一次受傷、第一次出國……每個第一次都帶有非常強烈的情緒與留下深刻印象,回憶起來,就因那些年非常豐富而顯得時間過得很慢。隨著年齡愈大經歷愈多,之後遇到的都是日復一日習以為常的事,我們的大腦混在一起,區分不出這件跟另外一件有什麼不同,因此回憶起來,就是一片空白,所以日子似乎一下就過了。人對時間的感受的確有這種矛盾的雙面性,如同卡繆在《異鄉人》這本書的描述,主角因殺人被關進監獄,他說:「我無法理解那些日子為何那麼漫長同時又那麼短暫。日子漫長難耐,但是時間又過得飛快,以致最後渾然不覺,所有的日子都是一個樣子。」因為被限制做任何事,所以日子感覺漫長,但事後回想,因為回憶一片空白,所以又覺得時光飛快。換句話說,我們很有可能在居家避疫時,因為無法出門參加活動而覺得日子難熬,但是過了半年、一年再回頭看這幾個月,因為追的劇早已沒印象,而又沒有出門參加什麼特別活動,所以回憶一片空白,也就會訝異這幾個月怎麼就過了。所以,第二種假說認為,年紀愈大,日子過得愈快,是因為「如今世事已慣」,也就是覺得天底下沒啥新鮮事,沒啥能激動自己情緒的深刻印象,當回憶一片空白,日子就這麼消失了。還有第三種假說,認為人的代謝及機能會隨著年紀而變慢,所以以相對速度而言,時間就愈來愈快了。學者舉了一個有趣的比喻,時間如流水,客觀的鐘錶時間就像等速流經平原的一條河,我們年少時在河岸輕快地奔跑,速度比水流還快(時間流得比年輕人慢);到了中年奔跑速度慢了,與河流保持同步;到了老年,奔跑速度更慢,河水流得比他快,也就是時間過得比他實際享有的快。或許生活中,我們也常看到老人家過馬路時,往往六、七十秒還走不到對街,而一個年輕人,卻能用五、六秒鐘就衝過馬路一般。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是以自身的物理條件來丈量這個世界,尺寸不同,感受結果就不同。這三種假說似乎都有點道理,但是對我們來說,或許在每個生命階段都須提醒自己,主動做些值得記憶或述說的事,才不會讓時間莫名其妙的不見了。
-
2020-07-05 橘世代.好學橘
出生就和奧運很有緣!體育人的浪漫,要為奧運寫本書
對許多運動員來說,登上四年才一次的奧運就是選手生涯最大夢想;對體育記者來說,採訪奧運是職業生涯清單上必列選項。體育媒體出身的劉善群,從出身年分似乎就和奧運結下不解之緣,進入媒體圈後他不但四度現場參與奧運,今年更出了一本《東京奧運六四三》,為寫書甚至辭去總經理工作,義無反顧追逐自己的奧運夢。劉善群一九六四年出生,當年國際大事之一就是東京首度舉辦奧運;擔任體育記者後第一次出國採訪大型運動賽事,又是在東京登場的第三屆世界田徑錦標賽,這場盛會讓擔任記者不到三年的劉善群眼界大開。和東京的連結,加上參與過七度奧運採訪作業,當東京二○一三年爭取申辦奧運成功,劉善群就在心中埋下寫書的種子,「我有一個使命感,一定要寫!」二○一七年起,他將想法化為行動,連續三年都前往東京蒐集奧運資料,每天場館走透透,最高紀錄單日步行近三萬步;之後他更辭職寫書、自己設計封面,產出這本不只是體育,還囊括人文和科技面的東京奧運「工具書」。為寫書蒐集資料前,劉善群就醉心日本文化,每年幾乎都會往日本跑,這三年深入了解日本籌辦二○二○東京奧運過程,他再度被感動,「日本人做事是無比認真,把人文運用到極致。」他形容,每次去取材都會有新發現,從聖火火炬、獎牌甚至吉祥物、主場館和東京的奧林匹克博物館,「解構後就發現,日本真的好厲害,奧運不是看熱鬧而已。」劉善群承認,辭職寫書堪稱人生中「滿瘋狂的事」,但過去各單位栽培累積的工作經驗都是基礎,他想用自己視角為體育做些貢獻,他說:「我是體育記者出身,但要有影響力,才能提高能見度,所以我後來跑政治、跑兩岸,很努力成為多方面的媒體人。」他當過總編輯,二○一五年再拿到經營管理碩士,「知道商業模式後,對奧運又更清晰。」紙媒、電視台、網路媒體走過一遍後轉入科技業,劉善群寫書前的職稱是台開集團新天堂樂園暨風獅爺購物中心總經理,工作歷練讓他除了體育,還能談科技,甚至將書本「立體化」,《東京奧運六四三》除了文字和圖片,還有十個QR code,讀者手機一掃就能看到對應影片,可能是場館介紹,也或是獎牌製作過程,從紙本的平面影像進入數位世界。應該今年七月底登場的二○二○東奧雖因新冠肺炎疫情延後一年,劉善群搭配的許多東奧演講計畫也被打亂,但他樂觀說:「奧運延期也不是壞事,凡事都有第一次。」過去已經四度到過奧運現場,劉善群希望能以另種身分參與東京奧運,「我有申請奧運志工,想以不一樣的角度去體會、用不同角度看奧運。」【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名醫劉榮森:圓夢不用等退休!騎重機、烘咖啡還樂當寶石鑑定師。想做就起而行!靠鐵馬遊遍70埤塘,還想去找全台老樹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傳出國人吃活蝙蝠 莊人祥:別靠近也不要吃
國內傳出有民眾生吃蝙蝠,醫界指出蝙蝠身上常帶有冠狀病毒、大腸桿菌、鼠疫桿菌等多種人畜共通的病原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呼籲民眾別靠近,更不要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在台灣,生吃蝙蝠應該沒有觸犯法令規範,但吞下充滿病原體的蝙蝠可能感染疾病,台灣蝙蝠可能沒有新冠肺炎病毒,但有可能吃出其他病,「特別呼籲民眾,不要靠近或生吃蝙蝠」。
-
2020-07-04 橘世代.好學橘
不老夢想 燃起熟齡圈棒球魂
65歲適合什麼運動?健走?瑜伽?還是太極拳?應該沒有人會在第一時間回答「棒球」,但是「不老棒球聯盟」這10年來的故事,或許會改變這問題的答案。「不老棒球聯盟」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2012年成立,男性65歲以上、女性50歲以上才能成為不老球員,目前全台共有17個球隊,約350名不老球員。聯賽從4月開始一路打到10月,球員邊打球邊交朋友,每年都力拚在聯賽打出好成績,還有機會組「台灣代表隊」,出國和日、韓選手一較高下。失智爺爺願望 催生爺奶棒球隊這個熟齡運動圈最熱血的棒球聯盟,萌芽於10年前,失智的羅爺爺的夢想。2010年,弘道基金社工問羅爺爺有什麼夢想?爺爺說:「我想打棒球。」於是社工買了樂樂棒球用具帶爺爺去打球。但是到了公園,爺爺坐在椅子上動也不動:「這不是棒球。我要在球場上比賽。」羅爺爺成長於台灣棒球最輝煌的年代,中學時期也曾任學校棒球隊,即便年老失智,但他心中棒球夢還是清晰的。社工才驚覺「羅爺爺要玩真的!」於是他們找了社區附近的長者和企業志工組成球隊,到正式球場比賽。戴上手套投球的那刻,羅爺爺彷彿回到年輕時,露出滿足笑容。雖然事後爺爺忘了這件事,但這場比賽卻意外激起其他長者的棒球魂,也讓弘道的工作人員意識到,棒球幾乎是這一代爺爺們的熱情和夢想,或許透過棒球,可以促使更多長輩參與社區運動。自創比賽規則 阿嬤也能安心玩聯盟成立之初,弘道內部曾有猶豫:「棒球強度這麼高的運動適合高齡者嗎?」直到台灣適應身體活動學會理事長姜義村提醒,「沒有什麼運動專屬於哪個年齡層,只要發展出適合規則,任何年齡都可以打棒球。」他們才安心成立聯盟,並訂定專屬的「不老棒球比賽規則」,讓長者更安全健康的打球。硬體上,聯盟使用軟式安全球及輕短鋁棒,壘包距離縮短,禁止盜壘、滑壘,投手單場最多投3局,每隊至少要有2位女性球員等等。成立初期,球隊多由沒打過棒球的阿公阿嬤組成。即使有不懂規則的阿嬤出賽,大家仍會很有默契的讓她打擊,並耐心等著她跑回本壘,為她拍手歡呼。「不會打也讓她跑回本壘、讓她運動。」弘道基金會負責不老棒球專案的企劃專員曾冠宇笑著說,早期聯盟比賽偏鼓勵性質,目的是讓阿公阿嬤出來曬太陽、運動、聊天。練球賺到健康 還能拓展社交圈球隊運動也如預期地提供長輩更健康的生活、更多的社會連結。屏東的「大社穿山甲隊」由山地門大社部落長輩組成,因為八八風災的傷害,部落一度氣氛低迷,牧師為了帶長輩找回生活重心,便在2014年組了球隊,幾年下來,部落裡最老、最健康的人,都在球隊裡,「因為練球除了變健康之外,也沒時間喝酒。比賽要出部落跟他隊交流,心情也開朗了。」曾冠宇說,目前聯盟最年長球員,90歲的馬春生爺爺,就是大社穿山甲隊的球員。幾年下來,聯盟有愈來愈多曾經打過職業隊的球員加入。宜蘭白鷹隊多位成員來自早期的白英棒球團,日治時代成立的白英棒球團是宜蘭歷史最悠久,有過多項輝煌紀錄的棒球隊,許多人在年少時是「白英隊」隊友,年老之後,又在「白鷹隊」並肩作戰。新竹的海盜隊也是由竹東鎮一群年輕時一起打棒球的球友所組成,重新燃起當年在球場的熱情。銀髮出國比賽 拚搏精神不輸人2015年,不老棒球的聲名遠播海外,應邀參加日本舉辦的「ASIA還暦軟式野球大會」。不同於日本、韓國都是從長青棒球隊中挑選年輕、強壯的球員參賽,弘道基金會將首場國際交流賽事定義為「長者圓夢」,徵選球員時除了球技,更重要的是年紀,把「出國比賽」的機會限定給70歲以上球員。兩場比賽中,台灣球員很努力,卻還是輸了,正當他們感到沮喪,擔心「回去怎麼面對隊友?面對台灣民眾?」時,日、韓選手卻特地趨前對他們說:「謝謝你們讓我們看見,那麼老了還能夠站在球場努力拚搏的精神。」「你們的精神,才是我們最該學習的!」這10年,「不老棒球聯盟」把一個失智爺爺的夢想,做成了一個世代長輩的自我實現。正如聯盟成立之初相信的,只要調整規則,運動沒有年齡限制;年紀限制不了夢想的內容,只要不放棄,什麼樣的夢想都可能實現。【延伸閱讀↘↘↘】。從鋤頭到球棒 蘇澳棋麟隊蓋出自己的球場。73歲牙醫師精通4國語言 退而不休化身導覽員聊歷史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7-03 橘世代.愛玩橘
公路小旅行說走就走!遊賞北台灣106鄉道幽靜之美
新冠肺炎疫情緩和後,雖然還無法出國,但國內旅遊可說是相當火熱,遇到連續假日想要訂房更是難上加難。這時候不妨選擇開著車到鄰近的景點來趟公路小旅行,舒展身心又可以說走就走。其中,對於北部民眾而言,平溪及石碇是相當推薦的地點,尤其是推薦開著車走訪106鄉道,沿途除了自然風景優美外,還有很多不錯的景點可以遊覽。平溪支線鐵路是許多國內外旅客必去景點,但也因此假日總是人擠人,實在無法讓人放空。此時,不妨選擇到平溪線中較少人煙的望古車站,走進山間步道,來體驗秘境瀑布的幽靜之美。從望古車站向前走,除了有具歲月感的舊磚造平房外,還可以看到「慶和吊橋」遺跡,見證昔日此地採礦運煤的歷史。沿著鐵軌往前走,走到盡頭時即可聽見潺潺水聲,沿木棧道往下走,約五分鐘即可看到望古瀑布。望古瀑布共有四層,沿木棧道可到達第一層及第二層,雖然不如十分瀑布的壯觀,但幽靜的環境搭配上優美的景緻,反而讓人心靈平靜。此外,因為偶像劇一炮而紅的石碇千島湖,則是石碇地區相當有人氣的景點。原名為「塗潭」的石碇千島湖,是石碇水源區的翡翠水庫和北勢溪匯集成密集的灣潭地形,青山與碧水蜿蜒交錯,從高處往下俯視,營造出有如浙江省千島湖般的美景,再加上一旁八卦茶園順著山勢交疊、井然有序的田園風光點綴,更讓不少人慕名前來,成為當地的拍照熱門地點。雖然石碇千島湖已經小有名氣,但由於周邊沒有明顯告示牌,讓不少人慕名前來卻遍尋不著。想要到達石碇千島湖,進入北宜公路往宜蘭方向在27K處可以看到寫著「永安社區」的大石碑,附近則有一個寫著「勝安宮」牌樓,即為千島湖的入口。建議在周邊找尋車位後徒步前往,除了更有尋找秘境的感受外,步行也更加友善環境。【愛玩精選延伸閱讀↘↘↘】。花蓮濱海一日遊/天空步道賞百萬海景、黃金稻田!。南橫中之關古道 「漫步巨林間,讀走抗日史」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假出國真打卡」松山機場出入國境體驗 半日遊很嗨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出國旅遊成為一種期盼,松山機場今天起陸續舉辦三場出入國境體驗活動,讓民眾不出國也能在松山機場體驗出國活動,體驗出境登機又入境的「偽出國」半日遊。
-
2020-06-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籍女疑在台染疫 呂秋遠:可以確定兩件事
一名曾短期停留台灣南部就學的20多歲日本籍女性,不排除是在台期間感染新冠肺炎,引起討論。律師呂秋遠在臉書表示,他不敢說台灣到底是不是病毒淨土,但是可以確定兩件事。他說,如果有新冠肺炎無症狀帶原者到處跑,或是許多感染者早就出現,只是被醫療院所掩蓋,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發現任何疑似症狀,護理人員都「一定」要通報與檢驗,更別說如果真的已經到處隱藏了許多危機,台灣早就已經風聲鶴唳,哪裡還有端午連假四天報復性旅遊的可能?對於有人提出全民做普篩,呂秋遠說,就像全民驗孕一樣,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台灣現在應該可能還有潛在的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還有社區感染的風險。只是,全民普篩,如果要做準確性比較高的PCR,全國民眾一起做的預算大概是690億。可是,到底要怎麼要求全國民眾要在特定日期內一起去普篩?如果今天已經篩檢是陰性,但是明天卻又被感染者傳染成為陽性,這樣的普篩究竟意義何在?呂秋遠表示,有人又開始質疑衛福部長陳時中的指揮能力、專業能力,以及台灣目前的歌舞升平其實是假象,不知道有多少人罹患新冠肺炎而不自知。嚴重一點甚至還會指責政府隱匿疫情,也有人繼續主張要進行全民普篩,認為這才是讓其他國家可以開放台灣人入境的主要依據。他說,以陳時中是牙醫,認為陳時中沒有專業能力擔此重任,甚至用「跌落神壇」來貶低,是一件非常沒有意義的事情。陳時中的好評是來自於整合資源的能力與安撫人心的善良。公共衛生的專業,許多人都有,但是能夠綜合這些專業資訊,並且做出正確判斷,已經是合格的指揮官。呂秋遠表示,陳時中原本就不是神,沒有推落神壇的問題。確實現在還不能出國,但是現在不用徹夜排隊買口罩,不用聽到隔壁有誰咳嗽就心驚膽跳,不用到任何地方都得戴口罩,「在這種每八天就增加100萬人感染的世界裡,我已心滿意足。我謝謝這群團隊,而且確定,從來就沒有神化他」。
-
2020-06-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沒檢疫過、趴趴走也申請防疫補償金 衛福部退1087件
體恤配合防疫檢疫制度,我國從3月23日起,只要因疫情接受居家隔離、檢疫者,可以領取每天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但傳出有人詐領防疫補償金,衛福部社工司表示,受理10萬多件的申請,核准8萬1800多件,被駁回有2900多件,多數是資料檢附有問題,但其中有1087件為「非居家檢疫者」。社工司科長詹恆表示,這1087件非居家檢疫者也來申請,分析原因一種為「故意」,另一種是資訊落差,有部分是在機場被建議應該要「自主健康管理」的民眾,聽到要管理就以為是要關在家中14天,自行把檢疫強度提高到居家檢疫規格,因此認為自己符合居家檢疫的資格而來申請。衛福部認定需要居家檢疫或隔離者,是依照地方衛生單位開立的居家檢疫或是隔離單,要有此單據才符合最基本的資格;另一種分析應該是故意,想嘗試闖關看看。詹恆表示,在所有駁回的2900多件數中,有114件是因為「非必要出國」返國居家檢疫者,詹恆表示,指揮中心於3月17日提出非必要出國情形,必要係指奔喪或出差,因此在3月17日後出國返國者,必須證明出國的目的性。其餘被退件的原因為重複請領,詹恆表示,重複請領的有258件,分析應該是送件時誤按了2次,另有86件是符合居家檢疫的資格,但卻趴趴走,遭地方衛生單位開罰者,依照規定,需遵守居家檢疫規定才能領取每天1000元的資格。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6月23日中午12點為止,有10萬4600多件,其中8萬4800多件完成審核,有8萬1800多件通過審核,2900多件被退件,依照審核通過的件數,將核發10億8187萬多元,平均每人可領取1萬3227元。詹恆呼籲,符合居家檢疫資格者,二年內都可以申請防疫補償金,也建議民眾蒐集好資料再申請,以免需補件增加來回申請的時間。
-
2020-06-24 養生.抗老養生
受恩師林杰樑啟發,選擇腎臟科為志業!顏宗海:當醫生不用太聰明,能耐心聆聽就是好醫師
喝茶會喝進農藥?深海魚含有重金屬?防疫期間如何消毒?醫藥新聞中常見醫師顏宗海接受採訪、替社會大眾解惑,每當記者求助,他幾乎有求必應,不厭其煩提供資料、抽時間回答問題,有時錄音、有時講電話,也曾用手機自己錄影解說畫面,語氣永遠輕柔溫和。繼承恩師林杰樑精神、守護台灣醫療的他,來自馬來西亞、在寶島落地生根,用柔軟的方式拉近醫病關係,用微笑迎接健康、快樂的每一天。顏宗海是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頗具名氣,卻絲毫沒有名醫架子。採訪當天,身穿白袍的他以一貫笑容在門口迎接。 剛見面,手機即刻響起,電視台記者急著向他請教當天一則與海鮮有關的食安新聞。顏宗海不急不徐回應,只願每一次的衛教都能帶給民眾正確知識。 離鄉來台讀醫學系,遇上真愛落地生根 溫文儒雅的他是馬來西亞華人,來自檳城一個開設傳統餅舖的家庭;排行老二,上有一個姊姊、下有四個弟妹。從小,顏宗海就對科學極感興趣,大學考試一舉考上馬來西亞排名第一的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土木工程系與台灣大學醫學系。 「當年台灣電影在星馬很紅,大家都對台灣有憧憬。覺得有機會出國唸書也不錯,就跟朋友一起來了。」民國75年,20歲的顏宗海踏上台灣土地,「本來想說唸完7年就回家,結果一來就待到現在,哈哈!」他靦腆地說,「因為後來就結婚啦!」 在台大醫院當實習醫師時,他認識了擔任骨科病房護理人員的太太,兩人情投意合,畢業後很快成家,擁有3個寶貝女兒。 受恩師林杰樑啟發,選擇腎臟科為志業 在台灣耕耘30餘載,他專攻腎臟學、毒理學、食品安全,平日看診對象大多是老人和洗腎病人。「內科很多都在看老人疾病,我滿喜歡的,我比較喜歡看中老年人。」他謙稱,「加上我的手並不巧,不敢走外科,但我對內科很有興趣。」 台大醫學系畢業後,他申請到林口長庚醫院內科部擔任住院醫師,前3年分別在不同科別學習、輪職。 「我第一年輪到腎臟科,認識林杰樑醫師,他給我感覺個性很開朗、講話聲音很宏亮、很喜歡教學。我看他病人照顧得很好,很多老病人都很感謝他,教學也很認真,研究更是頂呱呱,都發表在很有名的期刊。」 「每天早上查房結束,他還把我和實習醫師留下來幫我們上課,當時我還是菜鳥,就想說以後我也要申請腎臟科(作為次專科)。」受到林杰樑啟發,其後顏宗海順利成為腎臟科專科醫師。 英國攻讀醫學博士,感念師長栽培提拔 升任主治醫師3年後,在院方鼓勵與經費支持下,他選擇出國進修,與妻女們同行。他攻讀醫學博士,女兒們就讀當地小學,父女共度一段異國求學時光。 「之前都是臨床照顧工作,去英國倫敦大學瑪莉皇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那3年,在實驗室做基礎醫學研究工作,唸了好多書。之前在臨床上遇到的問題,透過設計實驗做研究,對我影響滿大。」 顏宗海對院方的栽培很感恩。「我一路上遇到很多貴人提拔和照顧,不然哪有辦法有今天這樣子?」他笑著說,「一個醫師養成不容易,是一條漫長的路。」 工作繁忙樂此不疲,耐心聆聽做好醫師 顏宗海在林口、台北院區每周都有腎臟科門診,網路掛號總是很快額滿。他的一天行程緊湊,早上7點半開晨會,8點半至12點半左右看診,下午也沒閒著,要查房、做超音波檢查,還要帶領團隊做研究、發表論文。 此外,顏宗海經常與師母譚敦慈出席「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主辦的衛教講座,也走進偏鄉提倡食安與農藥中毒預防宣導。 「我走這條路,工作量一定大,因為我有興趣,所以不覺得壓力大。我的病人都是老人家,常常這邊痛、那邊痛,你就聽他講,幫他一個一個解決問題。其實,一個好醫師不需要太聰明,可是一定要有耐心、要聆聽。」 發揮毒理學專長,鬼門關搶救中毒病人 台灣是洗腎王國,目前洗腎人數已突破9萬,而腎臟相關疾病也是健保支出最多的項目。顏宗海說,洗腎病人有一半同時有糖尿病,而三分之一的糖尿病人會發生腎病變,提醒民眾一定要控制三高、定期檢查腎功能。 照顧腎臟病患者之外,急診室收治中毒病人時,也常照會顏宗海會診,提供處置建議。 「每周都有各種不同類型的中毒病人,有職業暴露接觸到鉛、鎘的,也有喝到假酒、農藥中毒、殺蟲劑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藥物中毒等。」值得一提的是,「保健食品也會吃到中毒,鈣片、維生素D都不能過量,最常見的是鈣片吃太多。」 身為毒物專家,診間也碰過不少趣事。「多年前有個在台灣工作的加拿大女性來找我,她說從小補過好多牙,擔心傳統補牙用的銀粉含汞,會不會汞中毒、要不要弄掉重新補牙。我幫她驗血液和尿液中的汞,都正常,跟她解釋了半小時,她就很開心。」 名醫養生處方:飲食均衡、不鑽牛角尖 為病人排憂解難,顏宗海自己又是如何養生?他笑說,其實沒有特別的方法,飲食盡量均衡、多蔬果,不隨意吃保健食品;但他和普通人一樣,逢年過節也會吃些烤肉、月餅應景,只要不過量,偶爾吃沒問題。 上班雖忙,他做事迅速、不拖延,不必把工作帶回家,每晚有時間陪家人,12點前就睡覺。「我工作很開心,個性不會鑽牛角尖,也不去擔心還沒發生的事情。」 工作、生活,他微笑以對,由微笑而生的快樂,能平衡身心,正是最佳的養生處方。透過每一天的身體力行,顏宗海印證,當醫院有快樂的醫師,也才有樂觀的病人!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成功告別憂鬱症、60歲找到愛情第二春!高愛倫:無論幾歲,女人都可以很有自信.50歲後,「我的志願是一路玩到掛!」不只出國遊學、騎車環島,丁菱娟這樣玩出快樂第三人生.營養師的銀髮食譜!助你體能提升最有力,遠離肌少症、體力衰弱!
-
2020-06-23 養生.家庭婚姻
婚姻到底要如何維持?李偉文的忠告,給男人聽跟給女人聽的不同
退休後旅遊你想跟誰一起去?多數男人回答:老婆;但多數女人卻想跟好朋友、閨蜜一起出遊。男人要在退休前培養興趣,好好善待另一半,要等退休後才開始改變,就有點來不及了。很多男人在職場上很有成就,但回到家都是小男人。「現代人愈來愈長壽,連帶著讓夫妻相處時間愈來愈長!這是我們這個世代要去學習的事,過去沒有範例,只能自己創造,男人不能依循過去父執輩的方式來對待妻子、小孩。退休後,更要拉緊太太的衣角。」 李偉文身為「斜槓」牙醫師(註),年輕時便對「男女大不同」感到好奇。他提醒,隨著年紀漸長,男女差異之大,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鴻溝。日本的社會文化歷程早臺灣十多年,現在日本流行的「卒婚」、「終婚」,甚至討論已久的「空巢期離婚率高」,會不會真的改變熟齡後的兩性關係呢? 「其實我過往有許多的演講,主題就是講給男人聽的夫妻相處之道,但你猜怎樣,唉,來的都是女性朋友們。」 給男人:職場愈有成就的男人,回到家愈疼愛老婆 李偉文提到,男女無論生理、心理都有很大的差異,隨著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夫妻相處的時間會愈來愈長,所以男性要更有危機意識;退休後的日子可能有好幾十年,過得好不好過,跟老婆很有關係。 「男人注重工作、事業、成功,可是沒有培養其他專長或興趣的話,離開職場後,只好宅在家裡,又不能幫家裡什麼忙,才會有妻子覺得是多餘似的。所以奉勸男性朋友們:當大家體力變差時,更需要老婆了!」 李偉文又提到另一個顯而易見的「警訊」。 「退休後旅遊你想跟誰一起去?多數男人回答:老婆;但多數女人卻想跟好朋友、閨蜜一起出遊。男人要在退休前培養興趣,好好善待另一半,要等退休後才開始改變,就有點來不及了。很多男人在職場上很有成就,但回到家都是小男人。」 女生的壽命比較長,韌性也比較強,是值得依靠的對象,男人怎能不好好惜福。 給女人:結婚二、三十年,少「溝通」感情才會好 講完給男人的最高提點─善待老婆,跟上老婆的腳步;那給女人的呢?答案竟是:「不要想要改變男人。」 「女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碎碎唸』,如果碎碎唸有用,為何過了十多年,你還要重複地說呢?提醒女生一件事情,老夫老妻絕對不要溝通。你做了三十年都沒用,你就放棄吧!不要再唸了。」 他補充,許多人美其名是「溝通」,但往往誠意不足、也缺乏技巧。因為溝通的誠意是我們想了解對方,但往往下意識是想改變對方。 「誠意不足,就不要溝通。」李偉文說,很多女生一提到「我們來溝通一下」,就令男生覺得壓力大。因為溝通需要能力與技巧,否則不了解對方真正的心情,溝通時反而會讓彼此有更多情緒。許多二、三十年的婚姻,溝通後往往都以嚴重衝突收場,雙方的嫌隙使得彼此更恐慌、行為更極端。 「夫妻相處愈久,愈知道對方的痛點在哪。吵起來很容易就翻舊帳,可是每個人心中都有柔軟不可碰觸的地方,也許是童年、家庭......或大或小而已,我們都應該尊重,即便親密如伴侶,也不該碰觸;有些東西可以開玩笑,有些東西不可以。有的時候碰到,就像地雷,無法挽回。」 李偉文請熟齡的女性朋友想想,了解對方和改變對方是不一樣的兩件事,你真的想要了解對方嗎?「除非是他真心想改,否則相處都這麼久了,我從來沒有看過溝通能『成功』的例子。」 給男人跟女人:老夫老妻要把「感覺」找回來 「既然他是你從眾人之中選出來的,當初他打動你的部分,是你們共同創造出來的,一定有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時刻。只是生活忙碌,日子一天天過,加上有孩子後,就把焦點放在教養上 ,夫妻就容易缺少『共感』,一直到空巢期,就覺得對方怎麼那麼討厭。其實孩子長大了,是你再度戀愛的好時機,再去創造『心動的感覺』。」 李偉文整理重點給大家,無論是男人、女人們看完後請身體力行吧!人人都說婚姻需要經營,而經營有這些方法: 1. 共同朋友愈多,愈不容易離婚 「夫妻雙方一起參與共同朋友的活動吧!在一群人中,就能辨識出對方當初吸引自己的特質是什麼,夫妻倆就不容易離婚、熟齡也不會離婚。我認為共同的好朋友愈多,愈不會離婚。」 2. 夫妻一起創造新回憶與體驗 「兩人一起去從來沒去過的地方,去做沒有做過的事情,共同去體驗、冒險分享,這是重新認識對方的機會。因為大腦很有趣,我們在學習、體驗新事物時,會有全新的觀點,對另一半也能重新燃起熱情。」 3. 欣賞對方,特意做些令對方感動的事 「也許是因為太熟悉,當作『自己人』了,總不自覺流露出最不堪的一面。不妨創造出一些讓對方感動、討喜的事,像是說些甜言蜜語,偶爾做些獻殷勤的舉動。我們知道對方在討我們喜歡,但心裡就是開心。」 笑稱自己很實在的李偉文,從年輕到現在持續數十年,每年出書、演講百場,分享他看待婚姻的心法與做法,相信熟齡仍可以找回浪漫的感情,但也試著,讓自己做一位值得被欣賞的伴侶吧! 註:李偉文是牙醫師,也是作家、環保志工,並與朋友共同成立荒野保護協會。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成功告別憂鬱症、60歲找到愛情第二春!高愛倫:無論幾歲,女人都可以很有自信.50歲後,「我的志願是一路玩到掛!」不只出國遊學、騎車環島,丁菱娟這樣玩出快樂第三人生.營養師的銀髮食譜!助你體能提升最有力,遠離肌少症、體力衰弱!
-
2020-06-23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免摘「菊花」 高醫首所達文西手術中心提升技術
高醫今天成立全台首所「大腸直腸外科達文西手術觀摩看刀中心」,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2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榜首,很多人一聽到大腸直腸癌就擔心要做人工肛門而害怕治療。為了保住病人的肛門及自尊,高醫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臂直腸切除術,從400多例達文西手術成果分析,5年存活率為86.1%,肛門保留率更高達 96.3%,大大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與滿意度。達文西手術緣起於美國國防與太空項目之一,預設能以遠距方式治療戰場上的士兵,或是讓醫師能遠端治療太空人。高雄從2013年引進達文西機械手醫微創手術,大腸直腸外科已施行超過410例,並獲國際原廠認證,成立全台首所大腸直腸外科達文西手術「觀摩看刀」中心,將可協助國內外醫師前來學習達文西機械手臂的操作竅門。高醫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王照元表示,直腸癌因病灶臨近肛門,骨盆腔又相當狹小,使得無手腕轉彎的腹腔鏡器械無法有效切除,有些患者甚至必須切除肛門。而達文西手術由於其精細,可在狹小空間內如靈蛇般遊走,可在盡量保留肛門情況下,切除病灶,並做淋巴結廓清,降低局部復發風險。高雄柯先生因長時間解便不順,就醫發現肛門口有顆10公分的腫瘤,醫師評估若開刀切除的話,勢必要做永久性人工肛門。為了保留原有肛門的完整及病人的自尊,王照元先採取標靶藥物治療,3年後腫瘤縮小至約5.4公分,再施行達文西機械手臂直腸切除術,成功保留了病人的「菊花」。柯先生今天特別來謝謝高醫團隊,「讓我身上不用多了一個永久性肛門。」高醫院長侯明鋒表示,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系統,醫院要成立達文西手大腸直腸手術觀摩看刀中心,至少要累計300例手術的經驗,也需要能有相當完整的醫療教學團隊,才能接受原廠的認證,高醫是國內第一家符合此資格的醫院,未來將協助國內外醫師團隊深化進階教育,造福更多的病患。王照元說,達文西手術具有傷口小、失血少、恢復快及高比率的肛門保留率等優點;其3D高解析度、10倍光學放大視覺,以及比人類手腕旋轉和彎曲動作更加靈巧的機器手臂,在狹小的骨盆腔中手術仍能運轉自如。高醫400多例達文西手術成果分析,5年存活率為86.1%,肛門保留率更高達 96.3%,大大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與滿意度。未來希望透過手術觀摩看刀中心成立,讓國內醫師不必出國,就能在高醫學習觀摩,也可吸引其他國家醫師前來探索研究,提升台灣醫療在世界的能見度。
-
2020-06-2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比起出國旅遊 陳時中最想做「這件事」
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今晚在電視節目接受訪問時提及,解封後最想參加交通部規劃的郵輪行程。而提到疫情間的每項決定,包括「小明們」滯留中國大陸無法返台、物資徵用等,都讓他很痛苦。但陳時中認為,有些政策是大跟小之間在做選擇,要在妨害最小的前提下,達到最大的效果,「既然當了指揮官,就是要決定,責任就是要扛,但不做決定是最糟糕的一件事情!」陳時中日前接受「TVBS看板人物」專訪,並於今晚播出。節目中主持人方念華問及暢談解封後大家生活該怎麼過、邊境怎麼開,尤其國人若是願意承擔風險,出國「旅遊」是否可行。對此,陳時中表示,要開放國境就是要做好第二波疫情的準備,接著話鋒一轉,提到比起出國,交通部正在規劃台灣跳島的郵輪行程,從基隆繞台灣,再到澎湖、金門、馬祖,「大家都應該去一下」。陳時中說,已向交通部表達對這個計畫很有興趣,將全力配合防疫措施,包括船員如何檢疫等。他提到自己也很想去,因為台灣人很少從海洋上遠眺台灣,且這樣的行程「都是自己人」,是變數可控的安全旅行。除了疫情打下漂亮的一仗,陳時中提到,健保制度是不可閃避的議題,儘管各方利益衝突都非常大,但不可因為困難而不做、擺爛。陳時中說,「不要為了當官兒做事、要為做事而當官」,因此就算執政團隊沒有那麼支持,但陳時中明確表示希望在自己的部長任內,健保要做得比原來好,「費率調整是重要使命」。對於許多人希望高人氣的陳時中選雙北市長,陳時中則再次表示,不要偏離為做事而當官的初發心,而「人生每一樣事情都有可能!」
-
2020-06-21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多出來的時間,你都怎麼利用?
新型冠狀病毒重創產業、影響生計,一般民眾不能出國、不聚會、少出門,有些上班族改為居家工作,連志工活動也大多取消,一下子多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時間。當學生突然被告知老師生病不上課,或公司的會議因故臨時取消,這忽然多出來的一、兩個小時,不論是用來嬉戲、聊天、放鬆或趕進度,感覺都是賺到了。而這次的疫情長達四個多月,我們除了配合防疫政策、維持健康,是否無意中也成就了一些事情?廚藝精進:減少了外食。雖然叫外賣很方便,但吃多了,難免還是想吃家常菜。尤其平常難得聚在一起的家人都在家,家庭主婦想盡辦法,包括從網路搜尋,天天變出不同菜色,廚藝大為增進。最近疫情趨緩,我在一家生意很好、座位很擠的餐廳吃飯,無可避免地聽到鄰桌兩位熟年男士的對話,內容竟然是分享如何在家煮出一碗好吃的麵。體態豐潤:不能到處趴趴走,許多運動中心暫不營運,加上廚藝精進,體重不增也難。幾個月沒見的朋友怎麼臉圓了,肚子好像也多了一圈,想朋友看我也應如是吧。看見住家附近的美好:有些朋友反而體態輕盈、身子結實,原來是每天早晚都在住家附近的公園、堤岸、步道或街道健行約萬步,心跟著靜下來,才發現住家附近原來也有好風景。凝聚親情:一家子整天在一起,難免有摩擦,甚至有家暴的新聞出現,但此時也是凝聚親情的好機會。例如朋友住在國外的孩子回台,因班機取消回不去,除了與父母一起追劇、打麻將,還深度長談,化解了小小心結。修補身體:台灣因疫情控制得宜,醫療資源不匱乏,一般手術不受影響,甚至因就診病患減少而排程容易,有些人乘機就醫,處理皮膚小腫瘤或開疝氣,像我就動了腰椎手術,之後剛好在家休養。有位朋友則去美容除斑,因為大家都戴口罩,臉部紅腫看不到,只覺得疫情怎麼讓她變得更漂亮了。原來眼睛也會笑:有位朋友說本以為大家都戴口罩,只露出眼睛,不用化妝、不塗口紅,與人碰面時,臉上也不用有表情。沒想到原來笑時,眼睛會瞇起來,有時還成一條縫。所以儘管戴口罩,笑意、臉色還是藏不住,何況我們還有點頭、招手等肢體語言呢。多看書,勤寫作,體驗視訊開會與遠距上課:這是我主要的活動,早上努力閱讀家中閒置許久的新書,並寫讀後感;下午靜下心來寫作,讓專欄文章提前交稿。許多會議因疫情而改為線上會議,我學習如何加入視訊會議,不要誤開麥克風或鏡頭,以免讓自己和家中亂象顯現於畫面中。另外,直播會議不僅省了交通往返,而且在家聽演講,一邊喝茶、削水果或做做伸展運動,學習效果也很不錯。當我們慢慢走出對病毒的不安與焦慮,生活逐漸恢復到原本忙碌的常態,回想疫情期間的不便、沉潛、慢活與耐心,真是一個很不尋常的經驗。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0-06-2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事人員出國禁令 7月1日起解除
我國為確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醫護防疫量能,二月底祭出醫事人員出國禁令,今年六月底以前,醫事人員與社工人員若非特殊原因且經報准者,一律不得出國。如今國內疫情趨緩,衛福部昨天宣布七月起解除禁令,醫事人員與社工人員經醫院同意即可出國,回台後居家檢疫兩周且經採檢陰性,就可返回工作崗位。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醫事人員出國禁令期限將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開會商議是否延長禁令。雖然國際新冠肺炎疫情仍嚴峻,但國內疫情趨緩、醫療端負荷降低,因此決議按照原訂規畫實施至六月三十日止,七月一日起解禁。屆時,醫事人員與社工人員的出國同意權由各醫院決定,各醫院可視院內人力調度、出國地區風險等評估,決定是否同意員工出國。石崇良表示,醫事人員與社工人員若出國,返國後的防疫規範與一般民眾相同,同樣須居家檢疫兩周。檢疫期滿後,須進行核酸檢驗,檢驗呈現陰性者就可回到醫院上班,檢驗費用則由醫院負擔。防疫補償也比照一般民眾,若醫事人員或社工人員因會議、商務、奔喪等正當理由出國,而返台居家檢疫期間醫院並未給薪,那麼政府就會發放防疫補償金每天一千元;如果是出國旅遊,則視為明知故犯,官方就不會發放防疫補償金。
-
2020-06-20 橘世代.好學橘
前行政院長再做「上官鼎」 40年後重拾兩「忘我」
離開公職後,行政院前院長劉兆玄重拾兩件「忘我」的興趣:寫作和畫畫,40多年後重新提筆,原以為會生澀,但是卻行雲流水,手寫速度甚至趕不上腦中思緒,但是40多年後的上官鼎已經和40多年前不同了。完全手寫 食指起繭也不停劉兆玄17歲,念師大附中時就與哥哥及弟弟,一起以「上官鼎」為筆名,創作了一系列的武俠小說,直到他出國念書才終止。2014年,封筆長達40餘年的劉兆玄,以「王道劍」重出江湖,重新提筆再寫,原本以為會很生澀,想不到下筆後,就停不下來,文字一直從腦中冒出來,他至今仍堅持手寫,這些年來共寫了5部小說,連食指都寫出繭來。40年歷練 筆法老練勝當年他說,這輩子做事都沒什麼計畫,幾乎都隨遇而安,寫「王道劍」也是這麼偶然,一名在福建經營科技公司的大學同學在他卸下公職後邀他過去看看,可惜因故拖延,直到2010年同學病故,為履行對故人的承諾,2012年他去了建寧,意外見了當地的文史工作者,聽到當地流傳600多年的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逃出南京城後,最後竟然落腳在建寧的支提寺。回台之後,他就以歷史為骨幹加上孟子的「王道」思想,以1年多的時間寫出5冊、多達88萬字的王道劍,劉兆玄說,經過了40年的職場、官場歷練,當然跟10幾、20幾歲寫的筆法不一樣,像大臣間的勾心鬥角,話中有話,「比以前老練多了」,也更恰如其分。得意一鍵 小說細節幕幕真劉兆玄用做學問的態度來寫小說,他對細節十分考究,為了神槍手如何狙擊目標,還請來隨扈的教官講解。劉兆玄說有一幕場景在烏克蘭的首府基輔,街上的每一幕都是真實,「但我從沒去過」,他露出得意的微笑說,要善用工具。用GoogleMap,基輔的一切都盡收眼底,現在寫東西太方便了,以前要花一整天在圖書館查資料,現在一個按鍵就完成。之後他又以台灣政治狀況、立法院、軍事採購案、美國白宮與外星人寫了「阿飄」這部逼真、科幻的政治諷刺小說。每寫完一部小說,他都以為是最後一部了,因為「很難再突破,相同的題材也不想一寫再寫」,想不到幾年前他去了一趟台南延平郡王祠,看到了鄭成功一臉愁苦的塑像,道盡了一生受盡多次背叛的無奈與悲憤,「原來是楊英風的作品」,難怪這麼傳神,劉兆玄幽幽地說著。「背叛對文學來說是非常迷人的事情」,這種事幾乎天天發生,小至個人,大至國家,他一直想寫一部有關背叛的故事,就從鄭成功著手吧。揉合了日本織田信長時代的著名武士兵器─村正妖刀、德川家康家族的故事,寫了「妖刀與天劍」,這部橫亙400多年,跨越大陸、日本、台灣、香港等地交織著世代恩仇、家國血淚及現代商戰的小說。油畫兩年 塗塗改改仍堅持這幾年寫了幾百萬字的小說,對劉兆玄來說輕而易舉,但重拾畫筆,卻是難上加難,辦公室中有一幅畫了兩年一直無法完成的油畫,「我對湖水的顏色不滿意」,畫是多年前在日月潭看到一名原住民釣魚的場景,他憑著照片畫下來,只要抽空就畫上兩筆,但一直塗塗改改。他很惋惜這40多年來,一直沒再畫畫,不但局限了畫筆,也隔絕了美感,劉搖著頭說「太可惜了」,也不知道這幅未盡的畫何時完工,但他仍會堅持畫下去。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0 橘世代.好學橘
一輩子都在做喜歡的事 劉兆玄最愛孫悟空的灑脫
坐在車水馬龍的復興南路辦公室,行政院前院長劉兆玄回顧這一生一路走來,不論是高中青澀年華寫武俠小說,回國教書,進國科會,接清大、東吳校長及之後的行政院長,每個階段都很順遂、滿意,但每個階段都沒有計畫,都是事找人。77歲的他給年輕人忠告,不要只挑自己喜歡的事,那不一定會成功,反而是把手上的事情好好做好,做出興趣,就成功了。回顧22年黃金歲月1943年生的劉兆玄,台大化學系畢業後,出國拿了化學博士學位,1971年就到清華大學教書,回想起那段青壯歲月,往事歷歷,想不到半世紀就過去了,「那時候清大學生也才1千人。」當年的清大,只有研究所,後來才設大學部。中間他曾三度借調到國發會任職,1987年回任清大校長,直到1993年離開清大接任交通部長。這22年是劉兆玄至今仍念念不忘的黃金歲月。36歲時,他被借調國發會企劃處,40年來在政界與學界間來來回回,他很高興,為國家做了些事,但這些都是隨遇而安,來了就做,沒有一件事是刻意追求來的。1993年接任交通部長後,為國家規畫了12條東西向快速道路,且一起動工,那時地方抗爭阻力很大,要求回饋,他就挑能做的先做,先解決一高與二高的系統交流道,只要一段動工,之後就容易了。陷入往事的劉兆玄說:「那時候事情很多,北二高開通,中二高、南二高才剛興建,還有台北捷運、亞太營運中心、電信自由化等等。」雖然忙死了,但很有成就感。創新做行政不倦怠行政工作苦不苦?劉兆玄覺得行政工作和做研究很像,就是蒐集資料,創新、執行,遇到困難再修改,和做學問一樣,「所以我喜歡這個過程,每天做有趣的事」,不斷用創新研究的心去做事,每天不會都一樣,所以不會倦怠。」當過政府官員與大學校長,他也以過來人的身分建議身為主管者,尤其是公家單位主管,要給新進屬下空間,當長官的即使不鼓勵,也要容許,讓他去試,不要怪對方「搞怪」,不然一次、二次打擊,這個人就廢了。 建議年輕人看西遊記他以最喜歡的西遊記裡的孫悟空為例,他說孫悟空本事大、有創意、不守規矩、灑脫,但唐僧對他很壞,不信任他,都聽豬八戒的,老是要趕他走,但孫猴子心中老是惦記著師父,最後他要跪拜師父,唐僧仍不接受,逼著孫悟空使出「定身術」將師父定住了,跪拜後才離去。劉兆玄說孫悟空有創意、很灑脫,最後修成正果,「我很喜歡他的個性」,聽起來很像是他喜愛的生命境界。劉兆玄在小三、小四時就看過西遊記,之後又看了多次,因為有太多的隱喻,他建議年輕人要看看這部名著。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18 癌症.癌友加油站
陪太太健檢,自己卻檢出罕見惡性胸腺癌!名醫林肇堂也慌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立即購書》.udn買東西:https://bit.ly/2YNNdW2.博客來:https://bit.ly/3fzwnRw 林肇堂是人生超級勝利組,顯赫的經歷,少人能及。二○一二年三月,因為陪太太健康檢查,林肇堂也「順便」進行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太太健康無事,人生的炸彈卻在林肇堂這一邊爆開,將天之驕子的生命震離了原本的軌道,從此改變了林肇堂一生的方向。「當我從雲端掉下來,我再也不是你看到的醫師。醫師也是人,我也是病人,我也會恐懼,我也會不知道怎麼辦。抗癌八年,如今,我學會正面看待世界。」良性變罕見惡性,台大群醫束手「老師,你胸部那邊有點問題,有一塊小小的結節。」林肇堂的學生,也是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看了健康檢查後的影像,憂心地提醒老師。林肇堂很快就去找台大醫院的影像醫學部張允中教授。經驗豐富的他,看了電腦斷層掃描的影像很是輕鬆,「看起來像是胸腺的腫瘤,一顆,圓圓小小的,大約直徑二公分,沒有向外侵犯的跡象,不像是惡性。」一顆小小的胸腺瘤埋在胸口,卻是林肇堂心中沉重的石頭。林肇堂左思右想就是覺得不妥,進一步追問該怎麼辦?「你都沒有症狀,就不用理他,放鬆心情出國去,三個月後再回來檢查一次,如果沒有變大,未來每年追蹤一次就好了。」於是林肇堂就放心地到美國去參加消化醫學會,到了五月下旬才回台大醫院再作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跟第一次檢查結果一樣,腫瘤沒有變化。張教授建議再等等,追蹤吧!不行、不行,總是覺得不放心。林肇堂果斷決定,「這樣好了,如果開刀會不會很困難?」他找上了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他爽快地說,「這個手術很簡單,用胸腔鏡進去,一丶兩個小時就可以搞定。」手術確實簡單,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第三天就準備出院。切下來的腫瘤只有直徑約兩公分大小,邊緣完整,看起來像是良性的腫瘤。正當他收拾衣物準備出院的時候,病理科主任卻來了,說:「好像有點問題。」事實上,問題大了!病理報告顯示,腫瘤是惡性的!更糟的是,裡面的細胞混合兩種不一樣的癌細胞,一邊有神經內分泌癌細胞,另一邊是鱗狀上皮癌細胞。癌細胞又沒有莢膜,也就是說,有莢膜的癌細胞會被包裹起來,而沒有莢膜的癌細胞則比較不乖,具有侵略性。「我們也是第一次看到,胸腺裡面有兩種混合細胞癌。」林肇堂的情況棘手到連見多識廣的台大群醫都傻眼。「我們再來開會看看該怎麼辦!」病理科主任說。「怎麼辦,我也沒開過這種看起來是良性,結果是惡性的。」陳晉興教授也說。從準備出院到跌落谷底,從良性變成惡性。「我真的是慌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身為台大名醫的林肇堂坦然述說當時慌張的心情。美國缺乏經驗 日本專家:再開刀清乾淨!命運就掌握在不放棄的人手上。林肇堂想起在美國匹茲堡的學長關世藩醫師,他的老闆是美國胸腔病理學會的理事長。林肇堂聯繫後,立即將病理切片快遞到美國去,試著尋訪海外名醫的意見。經過再度確認,沒有期待中的翻轉消息,美國的病理專家也確定是混合瘤,而且預後不好,建議找腫瘤科與放射科,進行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由於美國的健康檢查費用很昂貴,因此並不普及,幾乎不曾發現過這樣早期的胸腺癌。美國經驗裡,等到出現症狀的胸腺惡性瘤病患,往往都只剩下半年到一年的生命。不過,美國專家卻點出了一條道路。因為日本的健康檢查很盛行,臨床上,碰到意外發現早期胸腺惡性癌的機會大一點,建議往日本去找,日本德島大學的胸腔外科主任近滕和也(Kondo Kazuya)教授,可能曾經手術過這樣的病人。林肇堂尋尋覓覓,兩人火速建立了e-mail聯絡管道。近滕教授問了幾個問題「開刀之前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開刀時,有沒有把整個腫瘤及周邊的縱膈腔清除乾淨?」「周圍的淋巴腺有沒有清除乾淨?」當然沒有啊!當時判斷是良性,只把那惱人的二公分腫瘤拿掉而已。近滕教授強烈建議,在兩周內,立即再度手術,不僅要把縱膈腔全部打開,可能剩餘的胸腺組織全部拿掉,淋巴腺清乾淨,甚至是心包膜外的東西都要拿掉,「全部弄乾淨!」手術之前,把全身總掃描一次,核磁共振、正子掃描統統來,務必確認身體其他的部位有無轉移,有轉移就一起開掉。如果錯過兩周黃金期,原本開刀的傷口會沾黏,導致再次手術的困難度,林肇堂毅然決定請陳晉興醫師二度執刀。陳晉興問,要用兩側胸腔鏡的微創手術,還是要鋸開胸骨進行開胸手術?林肇堂爽快回說:「我認命了,你卡打拚點,用開胸手術!」鋸開胸骨,三十公分刀疤畫過胸口第二次開刀住院,可就久了。林太太替他照了一張手術後的相片,胸前一條長長的紗布下面,正是鋸開胸骨以後,長達三十公分的手術傷口。如今,林肇堂打開衣襟,一條疤痕直直地畫過胸口。他說,開胸的傷口很大,那時候當然很痛苦,現在卻成了勳章。每天洗澡的時候,都再再地提醒著自己:「我生過病,留下這麼大的傷口,這個傷口改變了我的一生。」對林肇堂來說,開刀的傷口固然疼痛,更疼的是,從雲端掉下來成為病人的痛苦。「我一直是個健康寶寶,就這樣莫名得到一個癌症,莫名其妙地開了一次刀,莫名其妙地又開了第二次刀。未免也太倒楣了吧!然後呢?再來是什麼?」分析了第二次手術切下來的病理組織,確定沒有發現轉移的跡象。接下來改由台大醫院兩大腫瘤科權威醫師鄭安理教授與楊志新教授接棒治療。林肇堂感嘆說,平常是合作愉快的同事,怎麼我現在「掉下來」,變成他們的病人了。肺癌權威楊志新教授主張積極治療,接下來半年,林肇堂應取消所有演講與出國行程,每兩周做一次化學治療,以及六次的放射治療,胸腔、食道都在照射範圍。鄭安理教授則持反對意見,因為只是一個很早期的癌症,雖然擴散性很強,但是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之後,胸腔發生併發症與纖維化的風險更高,不如復發時,再治療也不遲。如何抉擇,他說:「我當然喜歡鄭安理教授的建議啊!我打死也不要現在就開始那麼複雜又辛苦的治療,所以我選了鄭安理教授。」反而鄭安理還提醒,楊志新才是胸腔腫瘤科專家喔!實情是短短不到一個月,雲霄飛車般的急劇變化,連林肇堂都快要撐不住了,他忍不住回嘴,「算了、算了,我應該不會那麼倒楣,到頭來,麻煩的事情怎麼補都補不完,我只是來作一個健康檢查而已耶,我就是很衰啦!」如蒙大赦的林肇堂,提著行李高高興興地「逃」出院了。當林肇堂在台大醫院掛號窗口等著領取重大傷病證明時,病人疑惑的問他,「林教授,你在這裡幹嘛?」「領重大傷病啊!」「嗄,醫師也會生病喔!」林肇堂從沒想過,人生如此戲劇化轉折,他一輩子以光耀台大醫院為志業,整天構思要如何在醫術精進,卻從一個醫界精銳突然變病人,這樣的摔落著實痛苦。出院後,林肇堂提出辭呈,當時他五十九歲。如今他釋然大笑、自我消遣說;「那時候好多人好高興喔!」因為他曾當過台大醫院副院長及內科主任,多少優秀後進等著往上爬,如果他繼續留在台大,後面的人機會渺茫。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說,若不是早點離開台大醫院,怎會開啟在輔仁大學的另一個人生?林肇堂從台大退休後,到輔大擔任客座教授,初期只答應開一堂課,準備好好對抗這個意外的癌症。但在江漢聲校長力邀下,在二○一二年,同意擔任輔大醫學院院長,一路陪著輔大醫學系成長。林肇堂網羅許多醫界精英加入,二○一八年,輔大附醫也開始營運,得到在地居民信任,醫院運轉愈趨成熟。此時,中國醫藥大學蔡長海董事長向林肇堂招手,盛情難卻下,他答應轉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致力提高中台灣腸胃醫學水準,也希望促成中國醫大與台大、輔大的交流,期待醫藥大學與綜合大學互相激盪出精采的火花。追溯罹病原因,恐長期造影檢查造成他回頭追尋自己罹患極罕見的惡性胸腺瘤原因。所有文獻報告都指出,胸腺瘤與暴露於放射線照射有關。他猜想,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四年間,擔任腸胃科總醫師時,連續兩年執行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ERCP)檢查,那是消化系醫師施行最困難的檢查,醫師必須在X光指引下,用胃腸內視鏡一直插到病人的十二指腸,再將造影劑注射到膽管、胰管內,以觀察膽管或胰管的構造。雖然當時都有穿很簡單的防護鉛衣,但脖子、胸口可能都暴露在放射線下而不自知。如今癌後七年,問林肇堂,回首當時作的醫療決定,是正確的嗎?會不會做得太多?會不會做得太少?他沒有猶疑地答說,因為人生永遠是一條單行道,只能選擇當機立斷。但不是草率地做出決定,要相信科學證據,信任專家,把握現有的知識,「Do my best」,然後就順其自然,等待結果,「Let it be」。如今,他每年接受一次全身健康檢查,每半年作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如果有一天回診,發現癌症復發或是已經轉移,我會很難過,但是不會驚訝,因為我已經準備好了。」原本醫師說只剩下半年,不僅度過五年存活期,如今到了第七年,女兒成家、又有了三個孫子,一切已經安排妥當。「我就像當年莫札特被黑衣人委託譜寫『安魂曲』。當有一天,那位黑衣人來敲門時,就是我該走的時候了,因為安魂曲是為自己譜的。我隨時等著黑衣人來敲門,因為我的人生很豐富丶很幸福。我會說:『原本我N年前就要死去的,又讓我多活了N年。啊,它終於來了。』」【抗癌力1】相信科學實證 服用四種藥物防癌林肇堂相信科學證據,使用「化學預防」策略,防堵癌威脅。他說,臨床上經常使用的四種常見藥物,就有預防癌症的效果。1.低劑量阿斯匹林(Aspirin):阿斯匹林是常用止痛藥,具有對抗血小板凝血功能的效果,常被用來降低心臟病和二度中風,也被證實有預防癌症的功效。防癌範圍包括食道癌、胰臟炎、腦癌、肺癌、胃癌、大腸癌及攝護腺癌等。如用於防癌需長期使用低劑量阿斯匹林,林肇堂也提醒,阿斯匹林靈有致胃潰瘍、胃出血風險。2.Metformin:是一種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老藥,已有文獻指出,癌細胞喜歡缺氧的微環境,此藥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可降低癌細胞耗氧,使免疫T細胞恢復活力,因此被認為是防癌的老藥新用。林肇堂說,糖尿病病患用來預防癌症倒是一舉兩得。3.他汀類降血脂藥(Statin):Statin是一種降血脂的老藥,臨床上使用非常多,甚至曾經一度是史上最暢銷的處方用藥,Statin跟阿斯匹林一樣,似乎有「萬靈丹」的傾向,因為用的人多,交叉分析後發現,吃Statin的人,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都有明顯降低趨勢。林肇堂說,因為他自己的血脂肪偏高,因此也吃Statin降血脂兼具防癌,一兼二顧。4.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具消炎、止痛作用,一般民眾可能在跌打損傷後會用到這類藥物,關節炎病患則可能長期使用。已有多篇報導說NSAIDs可用來預防胃癌丶大腸直腸癌、食道癌。它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胃痛、胃出血,如果出現解黑便,就要停止使用,他自己就未長期使用NSAIDs來防癌。除了以上四種藥物,防癌新寵「薑黃素(curcumin)」也是林肇堂很感興趣的成分,薑黃素就是咖哩中的黃色成分,到東南亞一帶吃的黃色飯,就是添加了薑黃素。二十多年前,林肇堂就曾經參加薑黃素的相關研究,當時很多基礎研究確實證明,薑黃素具有預防癌症的功效。現在市面上已有許多薑黃素的健康食品,如果買不到薑黃粉,也可以多吃咖哩來防癌。【抗癌力2】早餐豐盛、應酬打包先吃蔬菜再吃飯肉罹癌後,林肇堂書桌放滿各種抗癌書,《十種抗癌食物》、《How I cure cancer》、《治好癌症的十種方法》……兒女想到就買一本,遠方的友人則寄來英文抗癌書,貼心的舉動讓林肇堂覺得溫暖。一度還出現各式果汁機,剛開始的三個月,每天都灌下不少生機飲食丶十穀米麥。現在那些榨汁機呢?他笑,都快生鏽了。親友分享民俗偏方時,好像都忘了他還是個「生性多疑」的醫師呢!醫師治病是要講求科學實證的,他坦言,跳脫原本生活太多的養生方法,根本沒辦法持續。林肇堂的防癌飲食策略是,降低蛋白質攝取,增加蔬果攝取。早餐吃得豐富,必然會準備優酪乳、優格、麥片丶麵包等;午餐通常不吃便當,多吃自己準備的饅頭、水果等簡單食物。此外,應酬前他會先吃一盤燙蔬菜,餐敘中面對美食,通常只吃到七分飽,剩下的重磅料理打包回家。林肇堂很明白,目前他對抗胸腺癌還算成功,但不代表不會再罹患其他癌症。身為腸胃科醫師,他格外注重預防大腸癌,吃飯的攝取順序是先吃很多蔬菜,再吃些飯丶麵,最後再吃點肉類。如此才能攝取足夠蔬菜,減少過多的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攝取。運動部分,林肇堂選擇走路與游泳,雖然有些醫師打高爾夫健身,但他覺得自己沒時間打小白球。他隨身帶著計步器,常在台北地下街走路。如果一天沒有走到一萬步,晚上會再出門走一走。最新研究證實,有固定走路習慣比沒有走路習慣的人健康,最佳數字是一天走七千五百步就夠了,多走也不會更健康。不是走得愈快愈好,因為老年人走太快容易發生意外。林肇堂的游泳習慣數十年如一日,開刀之後,他自嘲胸前的刀疤讓他看起來比黑道大哥還凶猛,救生員常用「擔心」的眼神望著他,似乎希望這位開過大刀的老頭子不要在他的泳池內出事。林肇堂小檔案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義大醫院副院長、義大醫學院院長、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美國國家衛生院副研究員。他更是國內消化道科權威,致力於胃幽門螺旋桿菌及胃癌研究及治療,因此獲得二○一五年亞太消化醫學會馬歇爾及華倫胃腸學獎章。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書籍簡介書中深度採訪了12位名醫與公衛權威,他們或在臨床照顧病人,或在海外醫療團服務,或在深山海濱小鎮裡義診,或在擘畫國內醫療政策,或在致力提升全民公共衛生。在醫界的領域各有擅場。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 、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創局總經理葉金川。當有一天,他們罹患癌症,當醫師變成了病人,為了鼓舞癌症病患,願意展現他們在生病過程中的驚愕、掙扎、脆弱與釋然。並無私的分享私房抗癌方法,用自身的抗癌歷程,殷切叮嚀也曾在泥沼中的癌症病患。用自身的抗癌歷程,展示遭遇逆境也能溫柔微笑以對的生命的教育。
-
2020-06-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傳鮭魚成北京新疫情感染源頭 張上淳:機會很小
北京傳出在鮭魚砧板上驗出新冠肺炎病毒,且為歐洲病毒株,讓外界擔心病毒透過魚傳播。病毒專家張上淳今天表示,除非進口的魚有相當程度汙染,否則透過魚傳播機會小。北京地區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捲土重來,陸媒報導,這次確診病例大多和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不僅有在鮭魚砧板上驗出病毒,加上病毒疑為歐洲株,讓外界擔心進口鮭魚成為病毒感染源,引發民眾恐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中表示,目前指揮中心對於北京疫情的訊息,除了少數來自中國政府,其餘多數訊息都是從相關報導看到。張上淳說,北京最初出現群聚個案時大多和北京的新發地市場有關,經環境採檢後,不只在鮭魚砧板,很多地方都驗出陽性結果,他認為隱藏的確診個案造成環境汙染可能性比較大。至於鮭魚砧板為何出現陽性反應,張上淳坦言有2種可能性,一是在同環境中,有很多人帶有病毒,導致環境被汙染;其次就是鮭魚造成砧板被汙染,按理來說,鮭魚沒有肺部組織,應該不會感染新冠肺炎,因此有可能是鮭魚輸出國處理人員造成魚的表面汙染。張上淳說,出口的魚貨大多是冷凍保存,確實可以延長病毒存活時間,但如果是透過魚把病毒帶到其他國家去,解凍後再汙染到裝盛的器皿或食品,必須有相當程度汙染才會造成接觸者也被感染,風險相對小,必須有更明確的證據證實。張上淳指出,由於各國人來人往,每個國家都可能發現其他國家的病毒株,無法單以鮭魚砧板上驗出歐洲病毒株來證明病毒的傳播途徑。
-
2020-06-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小明想回台 陳時中:需觀察北京疫情變化才進一步討論
隨著疫情趨緩,但滯留在大陸的「小明們」至今仍無法返台上學。「小明」家長組成的台灣滯陸孩童父母自救會昨表示,卅名自救會成員今天下午將赴疫情指揮中心和行政院,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不管是開放「小明」或陸生入境,都要觀察北京疫情變化,才有辦法作進一步討論。北京16日深夜,把防控疫情提升至二級後,十多條高速公路雙向封閉,浙江、河北新增本土確診病例都和北京新發地有關。針對台灣對北京疫情管制會不會比照對武漢或湖北,返台被註記或採包機模式。陳時中表示,目前暫時沒有包機計畫。北京疫情近六天增加100例,傳說病毒株源於歐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美京疫情現狀,我國除持續與北京疾病管控中心聯繫,也會透過各媒體收集情資,目前個案多與新發市場相關。陸方起初採檢,發現鮭魚沾板上、環境也有核酸陽性結果,張上淳認為,可能是已有很多人陽性造成環境污染,或是魚本身表面受輸出國的人包裝、冷凍等造成污染後輸入,解凍後影響器皿。但上述情況通常需一定程度的污染,才有可能發生。近期是否有機會將原有兩岸四個航點增加至六個航點的貨運航班,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目前指揮中心跟民航局都沒有提過六個載貨航點開放;陳時中補充,中國疫情還在發展中,但目前仍與跟其他國家地區入境檢疫方法一致,不會特地全機篩檢等。
-
2020-06-17 橘世代.健康橘
名人養生祕訣/張忠謀把健康當企業管、馬哈地不被美食誘惑!
二0一八年五月的馬來西亞大選中,前首相馬哈地(Tun Mahathir bin Mohamad)贏過現任首相納吉(Mohd Najib bin Abdul Razak),終結了國民陣線六十多年的執政,成為全世界年紀最大的國家領導人,是年他已九十三。最令人驚奇的是,這不是一場可以「躺著選」的大選,連隨身採訪記者都受不了馬哈地的滿檔行程,一天內趕赴多個城市演講、開會,體力不輸年輕人,且頭腦清楚,思慮敏捷。當然,人不是機器,使用了九十多年當然有耗損,比如說馬哈地有心臟病,常因心臟問題就診,又得過肺炎。但他重視養生,年輕時讀到的科學研究又說許多動物實驗都已證實,只要給予相對低的熱量食物,就可以增加壽命,於是除了不抽菸、不喝酒,沒有不良生活習慣,他最重要的養生方法就是對飲食相當節制,不管多好吃的東西都只吃一點點。此外,他從二十多歲開始工作至今六十多年,每天六點半起床,天天上班,即使十多年前卸任首相後,仍然天天進辦公室,維持固定作息。另一方面,馬哈地維持運動習慣,包括走路、健身與騎腳踏車。他也持續閱讀與寫作,鍛鍊大腦。更重要的是,他的情緒維持正向樂觀,比如大選那天開票到凌晨三點,結果已差不多底定了,馬哈地一現身記者會現場就拿自己的年齡開玩笑,對滿場等待的群眾說:「是的,是的,我還活著!」這種不忌諱的態度,或許正是他維持活力的原因。足以左右台灣股票指數的龍頭企業創辦人張忠謀同樣認真地把自己的健康當作企業般經營與管理。他的五大養生祕訣是:●第一,早睡早起,作息規律。這一點最重要,但也最難做到。●第二,不加班,不應酬。有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點除非是專業人士或自己就是大老闆,不然也不容易。●第三,持續運動,飲食清淡,維持一魚一肉的簡單菜色,烹調少油低鹽。●第四,閱讀搭配音樂紓壓。媒體稱這是張氏獨門祕方,在一天的不同時段讀不同類型的資料與書籍,搭配不同的音樂。●第五,有系統有計畫的終生學習。我猜所謂的有系統,大概是指大腦必須費點勁的困難學習。近年科學研究證實,只有這種挑戰大腦的認真學習,才會產生較多的神經連結,又稱「認知儲備」,能為大腦存摺多添點資產,以備將來大腦神經退化(失智症)時,有多的餘裕可以應付。這些道理講起來都不難,難在真正做到;真做得到,就會活出健康又令人羨慕的人生。日本著名的日野原重明醫師活到了一百零五歲,年過百歲仍應邀前往世界各地演講,過世前幾周還在安排下一趟出國行程;台大外文系齊邦媛教授八十五歲獨自住進養生村,花了五年撰寫自傳《巨流河》;美國大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六十歲以後給自己的功課是每年拍一部電影,至今八十多歲仍創作不歇;二十世紀大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最重要的代表作都在六、七十歲後才完成;華人世界引領風騷數十年的愛情教母瓊瑤,如今高齡八十多歲,仍然持續寫出許多感人的作品。前些世代的長壽名人,日本前首相岸信介的養生名訓是「不要跌倒,不要感冒,遠離人情世故」。著名的攝影大師郎靜山,在平均壽命才六十來歲的七○年代,歷經跌落山谷的車禍仍大難不死,活到百多歲,名言是「別人的事我多順從,自己的事不勉強」。這些名人最重要的典範是不會給自己的人生設限,認為七、八十歲就該坐在那裡養老,等別人來服侍,而是忘掉年齡,持續做自己辦得到的事,內心繼續燃燒著為世界貢獻智慧的熱情。這種熱情既能讓自己健康又快樂,生命也不會留下遺憾。本文摘自《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2:50+的自在活,健康老》,時報出版 2020/04/21 出版【書摘試閱↘↘↘】。李偉文:在說「我願意」後,每個人其實需要「6個伴侶」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