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2 養生.生活智慧王
搜尋
冷凍肉
共找到
19
筆 文章
-
-
2025-01-07 養生.生活智慧王
廚房空間總是不夠用?專家告訴你現在就應該丟棄的5類物品
新的一年到來,農曆過年也將至,你開始大掃除了嗎?家中最需要整理的地方莫過於廚房了,許多物品可能會被收納在抽屜和櫥櫃中,並且被遺忘或認為已經丟失。只不過,你真的還需要保留這些東西嗎?以下為專家出於衛生和健康原因,或是為了減少雜亂而建議你丟掉的5類物品:1.洗碗海綿有研究發現,使用過的洗碗海綿藏有大量各種可能有害的細菌。雖然你可以通過煮沸或微波爐加熱來延長洗碗海綿的使用壽命(切記不要將含金屬的海綿放入微波爐),但美國農業部(USDA)表示,沒有一種萬無一失的方法可以確保你的海綿不會交叉汙染雙手、廚房檯面或食物。因此,美國農業部建議經常更換洗碗海綿。如果海綿發出任何難聞的氣味,肯定就是該丟棄的時候。2.砧板區分生食及熟食專用的砧板是避免交叉汙染的安全做法。然而,砧板上隨著時間出現的凹槽是磨損的徵兆,此時應該丟棄它。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說法,磨損的切菜板上的凹槽很難徹底清潔,可能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這些細菌可能會讓你生病。另外,你可以將實心的砧板放進洗碗機清洗,若使用層壓木製的切菜板則應該手洗,因為洗碗機會使它們裂開。3.未使用的電器及說明書你很可能擁有一些小型廚房電器、工具和配件,這些物品隨著時間累積,現在只是佔據空間。雖然有些物品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是極好的省時工具或解決方案,但你可能不需要每一個。進行一次誠實的清點,並考慮出售或捐贈那些你不再使用的物品。在處理或捐贈廚房電器時,記得把說明書一起附上。4.外送調味料、吸管和餐具你的外送訂單有時會附贈過多的醬包、吸管和餐具。把它們丟進垃圾桶可能看起來很浪費,但如果你不會使用它們,它們只會佔據廚房空間並造成雜亂。如果長時間不使用,這些調味包還可能會失去風味和顏色。定期清理它們,以保持你的物品數量可控,例如檢查它們的有效日期,並且丟掉那些過期的。若沒有有效期限,丟掉看起來很舊的和那些不太可能會用到的。5.凍燒食物你的冰箱裡面可能還有些被遺忘的冷凍肉類或餐點,隨著冷凍的時間越長而可能降低食物質量,進而出現「凍燒」(Freezer Burn),藉由丟掉那些受到凍燒影響的食物來釋放空間。何謂凍燒?凍燒發生在食物長時間暴露在冰箱冷空氣中時,這會吸走食物的水分,留下冰晶並使食物變色。雖然吃有凍燒的食物不會讓你生病,但它的質地和味道仍然會受到影響。務必檢查你購買食物的有效日期,若是你自己煮的或冷凍的食物,在準備重新食用之前先檢查是否有凍燒的跡象。即便食物在在保持冷凍狀態,美國農業部仍建議在三到四個月內食用,因為如果冷凍太久,食物會失去水分和風味。【資料來源】.10 Things in Your Kitchen You Should Throw Away Now.How to Prevent Freezer Burn
-
2024-12-20 養生.生活智慧王
別再用保鮮膜包肉保存!專家建議改用「1物」替代 有效避免色澤與風味改變
許多人在冷凍保存購買的食材時,習慣用保鮮膜包裹,例如:冷凍保存肉類時,大多數人可能會使用保鮮膜,但你知道嗎?用鋁箔紙不僅可以替代保鮮膜,還有許多優點。 使用鋁箔紙冷凍保存的優點?根據日本grape網站指出,用鋁箔紙保存冷凍肉類,有以下幾個好處:1、加快冷凍與解凍的速度。2、有效防止冷凍燒傷。 加快冷凍與解凍速度的原因在於鋁箔紙的高熱傳導性。在冷凍時,與保鮮膜相比,用鋁箔紙包裹的肉類溫度下降得更快;在解凍時,溫度上升也較迅速。至於防止冷凍燒傷的效果,則是由於鋁箔紙的高遮蔽性;遮蔽性是指其難以透過氧氣、水蒸氣及其他氣體的特性。 預防冷凍燒傷的小技巧 冷凍燒傷是指冷凍保存的食品表面因乾燥而變色或質地改變的現象。冷凍燒傷的原因主要包括: 1、食品內水分蒸發食品表面的水分在冷凍庫中經升華(固態直接變為氣態)而流失,導致表面乾燥,呈現如「燒焦」般的外觀。如果水分蒸發持續,冷凍食品表面可能出現乾燥的質感或白色斑點。2、氧化作用加劇食品表面接觸冷凍庫內的空氣,即使溫度低,也可能因氧氣作用發生氧化,導致色澤與風味改變。特別是肉類和魚類,脂肪會因氧化而劣化,進一步影響風味。3、保存方法不當如果食品沒有充分密封,與空氣接觸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冷凍燒傷。 基於以上原因,冷凍燒傷的主要成因是水分蒸發與氧化。若袋子密封不嚴,空氣容易進入,冷凍燒傷便會更加嚴重。可能有人認為鋁箔紙無法緊密包裹食品,但透過正確的包法,可以大大提高密封性,例如:冷凍肉類時,先將鋁箔紙對折緊貼肉類,然後將三邊折起,即可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蒸發與氧化。這種包法因形似「コ」,被稱為「コ字包法」,是提升密封性的一種推薦方式。 解凍時的注意事項? 需要提醒的是,鋁箔紙不能用於微波爐,因此若使用微波爐加熱,請務必先移除鋁箔紙。此外,避免將冷凍肉類置於常溫下解凍,因為這樣可能導致食物中毒菌的增生。 延伸閱讀: ·肉片出現金屬綠光還能吃嗎? 食藥署授「簡易分辨是否變質」:3異狀快丟 ·生雞肉下鍋煮前要沖洗嗎? 專家曝「正確處理方式」:一直以來都做錯
-
2023-10-18 養生.聰明飲食
可用烘焙紙取代保鮮膜包覆要冷藏或冷凍的食物?教授稱更安全
我在2023-10-5發表用保鮮膜冷藏有害嗎,讀者HSU當天留言:「請問 baking paper 的安全性材質說明是寫 “食品級硅油紙" 烘焙的溫度通常很高,或是用來包覆冷凍肉品,感謝。」。我在谷歌搜索Baking paper時,搜出來的資訊幾乎全都是關於Parchment paper,而這個詞幾乎出現在所有的標題裡。出於好奇,我就用谷歌翻譯Parchment paper,翻出來的竟然是「羊皮紙」。維基百科說:『羊皮紙是一種製作書本或提供書寫的材料,由羊皮或小牛皮為原料製成。公元前170年左右,安納托利亞古國帕加馬(Pergamon)的國王歐邁尼斯二世率先使用羊皮紙。羊皮經石灰處理,剪去羊毛,再用浮石軟化,便成了這種新的書寫材料。羊皮紙的英文名稱「parchment」就是由這個城市的名字而來的。』幾經折騰後我終於搞清楚,Parchment 才真的是供書寫用的「羊皮紙」,而Parchment paper則是供烘培用的「烘焙紙」。Parchment paper是跟Baking paper互相通用,但美國人幾乎都是用Parchment paper。我在谷歌搜到的資訊絕大多數說烘焙紙是安全,但也有說不安全的,例如Why I Ditched Unbleached Parchment Paper and Baking Cups(為什麼我放棄未漂白的烘焙紙和烘焙杯)。(註:這篇文章所列舉的不安全的理由是非常牽強,可以說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個標題裡的「未漂白的」,指的是用來製作烘焙紙的木材是沒有經過漂白的。有些資訊就認為「未漂白的」是安全,而「漂白的」是不安全,但縱然是這一點也是各說各話,莫衷一是。(註:「未漂白的」烘培紙是黃褐色,而「漂白的」則是白色)讀者HSU提問裡的「食品級硅油紙」指的是,用硅油作為塗層的烘培紙。「硅」是中國大陸人的說法。台灣人不說「硅」而說「矽」。至於為什麽,請讀者自行上網查看。我住在「矽谷」40幾年,每聽到什麼「硅谷」「龜谷」就渾身不舒服。「矽谷」和Silicon Valley是多麼搭配,而不管是「硅谷」還是「龜谷」都跟Silicon Valley八桿子打不著。用Parchment paper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會搜到兩篇相關論文,而它們都是出自同一研究團隊。2015年:Polydimethylsiloxane extraction from silicone rubber into baked goods detected by 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 mass spectrometry(透過即時質譜直接分析檢測烘焙食品中從矽橡膠中提取的聚二甲基矽氧烷)。柔性烘焙模具和其他家用器具由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也稱為矽橡膠)製成。 PDMS 在與脂肪長時間接觸時容易釋放低聚物,例如在烘烤麵團的過程中。2016年:Detection of polydimethylsiloxanes transferred from silicone-coated parchment paper to baked goods using 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 mass spectrometry(使用即時質譜直接分析檢測從塗有有機矽的羊皮紙轉移到烘焙食品的聚二甲基矽氧烷)。烘培紙的不黏特性是透過聚二甲基矽氧烷 (PDMS) 塗層來實現的。 因此,在烘焙過程中,PDMS 可以從塗有有機矽的烘培紙釋出到烘焙食品中。這兩篇論文標題裡的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聚二甲基矽氧烷)就是俗稱的Silicone liquid(矽油),而它就是用來給烘培紙提供不粘性的化學塗層。這兩篇論文當然都是擔心釋出到食物的PDMS可能對健康有害,但是截至目前為止,沒有實驗(細胞、動物、人類)顯示PDMS對人體健康有害。PDMS的用途非常廣泛,包括用來作為人眼玻璃體的替代品。請看2022年發表的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n Vitro Toxicity Test of PDMS Synthesized from Low-Grade D4 Monomer as a Vitreous Substitute in the Human Eyes(由低級 D4 單體合成的 PDMS 作為人眼玻璃體替代品的物理特性和體外毒性測試)。這篇論文一開始就說:「PDMS是最優質的材料之一,通常用於取代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中損壞的人眼玻璃體」。由此可見,PDMS是安全的。當然,我知道,放進眼睛是跟吃進肚子不一樣,但是,絕大多數我所看過的資訊都認為用烘培紙烤出來的食物是對健康無害。原文:烘焙紙的安全性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18 名人.好食課
雞隻會打許多抗生素?溫體雞肉比冷藏冷凍肉更新鮮?破解5大雞肉迷思
好食課營養師發現網路上還是有許多消費者對於肉品有著許多迷思,像是生長激素、抗生素等問題,這次好食課整理了常見的5個雞肉迷思,一次破解給大家知道!迷思一⟫雞肉有打生長激素不需要用、不能用、也用不起的生長激素2015年的市場調查指出,消費者最擔心的肉品安全議題中,第一名是使用生長賀爾蒙!消費者的想法是,台灣到處都是雞排攤,每天雞肉需求這麼大,台灣那麼小哪可能養這麼多隻雞,所以一定是使用生長激素讓雞隻快快長大!答案是!絕對沒有!白肉雞的品種、育種與飼料注定使雞隻快速成長台灣的肉雞品種為「愛拔益加」、「樂斯」和「科寶」,本來就是很容易長肉的品種,且經過數十年的育種技術,再加上良好的飼養環境與飼糧調配,大幅提高肉雞的生長速度。讓肉雞的飼料換肉率,從原本的2公斤飼料換1公斤肉進步成只要1.5公斤飼料換1公斤肉(想想人類要吃多少食物才換得一公斤),所以完全不需要用什麼生長激素就可以達到養肉的目的!除此之外,生長激素非常的昂貴,以白肉雞的批發價不到百元,根本用不起生長激素!再加上生長激素是蛋白質,加在飼料中會有被消化破壞問題。若用注射的,想想整個養雞場上千隻到數萬隻的雞,要打生長激素可不是打一劑就有效,那要找多少人工才能打得完?所以,打生長激素完完全全的不符合經濟效益!不會打也不需要打,也不值得打!迷思二⟫吃雞肉會性早熟不是雞肉導致性早熟,是烹調與飲食太多油脂提高了風險由於生長激素的謠言傳得沸沸揚揚,再加上近年來零星的兒童性早熟新聞,導致媒體甚至是非畜牧專業的醫事人員,在節目上言之鑿鑿指出導致性早熟的兇手就是施打生長激素的雞肉,另外也衍生出雞翅尖和雞脖子是打生長激素的部位,叫消費者不要吃的謠言。可是前文已經說明雞隻是絕對不會打生長激素,那為什麼近年來會有性早熟的問題呢?首先,疾病的歸因沒辦法歸咎到單一因子,飲食高油化也可能是性賀爾蒙變多的原因之一。此外,過去爆發的塑化劑事件,在台灣已經數十年之久,研究也發現塑化劑是環境賀爾蒙,會干擾我們的性激素導致性早熟問題。所以要歸咎原因的話,塑化劑和高油飲食反而更是主因。迷思三⟫雞隻會打許多抗生素抗生素是讓雞隻不要受到細菌的感染,因此在雞隻養成期作為「預防性投藥」之用,但養雞業者須配合政府規定的停藥期規範,讓雞隻在電宰前可以代謝在飼養前期使用的抗生素,因此對於我們而言也是安全的!若是擔心的話,也可以購買標榜飼養全程沒有使用抗生素的雞肉品牌,讓自己更安心!另外,網路影片指出幼雞在出生時會打針,這就是打生長激素或抗生素的證明!錯!抗生素不是用打針的,而是計算好給予量後添加於飼料中,讓雞隻攝取時可同步攝入。影片中雞隻施打的其實是新城雞瘟等疫苗,就像我們在出生時會打的卡介苗一樣,是激發幼雞的免疫反應以避免罹病,和抗生素一點關係也沒有!迷思四⟫溫體肉比冷藏冷凍肉更新鮮許多消費者總覺得溫體的最新鮮、最好吃!早年在市場還有現宰雞肉,將雞脖子劃一刀後丟到橘色大桶子中讓雞一直掙扎後死去,這樣一點也不人道,且屠體在死亡前的掙扎會耗盡肝醣,反而造成肉品僵硬問題!台灣在2008年為了防治禽流感,因此頒布了禁止現宰政策,現在在菜市場已經看不到這種不人道的屠宰方式!目前傳統市場還是有溫體雞肉、豬肉等肉品,若是有食安意識或經過輔導的市場,可能在運送、販賣過程都有控制溫度,這樣就可以大幅降低細菌孳生的問題,不僅降低了食物腐敗的狀況,也防止食品安全的問題!不過,傳統市場還是有很多未控制溫度的攤商,試想這些攤商都是什麼時候批貨?什麼時候分切?到消費者購買回家時已經過了多久?再加上許多傳統市場的衛生堪慮,就讓肉品成為細菌的溫床!根據先前的研究,在室溫下販售肉品的細菌含量是冷藏冷凍肉的百倍,甚至千倍之多!因此溫體肉並不一定比冷藏冷凍肉新鮮!如果還是喜歡買傳統市場的「溫體肉」,可以挑選運輸與販賣環境有溫控的攤商,才是更加保障食安!迷思五⟫保存期限前的即期肉品就是不好?消費者對保存期限的迷思,不只限於肉品而是存在於所有食品中!保存期限的意義,是規範業者要保證在該日期前,「未開封」的狀態下不得腐敗或有食安問題。民眾常有的問題是開封後於保存期限前腐敗,就認為是業者的問題。但開封後就會有環境污染、人員污染等等因素,像是沒洗手就拿取肉塊,那這樣導致腐敗是業者的問題還是消費者本身問題?另外,未開封的即期品也常被認為是不新鮮的商品而不敢購買,這就間接地導致食物浪費。只要是在保存期限內可以食用完畢的,無論是即期還是剛出廠的,都會是安全無虞、品質優良的商品,消費者不用過度的在乎保存的「期限」!結語⟫現在的網路流通太過快速,許多錯誤的資訊也因此無遠弗屆的繼續傳遞中,因此建議大家要慎選資訊來源,或是主動將正確的訊息傳遞給親朋好友,才能遏止錯誤的訊息一直傳散!【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2023】營養師解析⟫白肉雞有打生長激素?會性早熟?5大雞肉迷思一次破解!】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2-04-12 養生.人生智慧
退休生活絕對不是更縮衣節食!前金融業董事長張玲玲:想要財富自由必做的2件事
編按:財富自由的關鍵,在於減少開銷、增加被動收入。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怎麼做到?創富教練張玲玲,曾在金融業擔任高階主管多年。她指出,記帳掌握自己的需求和財務缺口,透過低波高息的投資工具累積被動收入,才能過有餘裕的退休生活。與創富教練張玲玲碰面這日,她剛結束在大學的兼課工作,正式進入退休生活。她笑說,不用工作的第一週,她仍是天天早上6點起床。睜開眼睛,才想起此後的每一天,都是屬於自己的時間。不必為錢工作後,人生更自由了。58歲的張玲玲,曾任台証期貨、陽信證券董事長,在金融業工作多年。她擁有組織心理學博士學位,也在臺北城市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投資實務,幫助學生找到理財行為的盲點。她觀察,無法累積財富的人,有3大特質:不記帳、花錢衝動,以及缺乏正確的理財知識。如何改善讓錢包「漏財」的壞習慣,創造更多被動收入,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必做事事項一:記帳一年,財務漏洞、掌握實際收支「我常跟學生說,理財的第一步是金錢整理。」張玲玲說。她從20歲時就有記帳的習慣,因為小時候家中經濟出了狀況,三姊弟在學生時代必須自己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每筆收入、開支都記錄得一清二楚,才能確認錢是否夠用。出社會後,進入證券業,客戶知道她記帳功力好,常委託她幫忙計算不同帳戶的股票投資獲利。結婚生子後,她也用同樣的方式管理房貸等家庭支出,為日後的財富累積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什麼記帳有助理財?張玲玲指出,人的記憶並不可靠。特別是消費社會充滿了誘惑,人們常在不知不覺中,順手花掉小錢也不心痛。然而每天1百塊、1千塊的消費,一個月下來就會增加3千到3萬塊的額外開銷。「有人覺得自己開銷不多,錢應該夠用。一記錄,才發現並非如此。」她推薦使用手機App記帳,例如CWMoney等App,可以記錄每筆開銷的類型,方便日後比較。例如,她會將餐飲開銷細分為蔬果、冷凍肉類、早餐、午晚餐外食等多個項目。如此一來,就能確認自己在哪些食物上花最多錢、不同月分的外食成本消長。「記帳記得愈仔細,你才會知道該如何調整預算。」她也建議,記帳時間愈長愈好。畢竟,一年四季的吃穿用度不同,「冬天的衣服就是比夏天貴。」記帳至少一年,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消費習慣。此外,也有些消費是多年才發生一次,像是老家電故障需要修理、退休後想重新整修自宅等,都要提前列入預算。「我還沒遇過記帳一年,沒省到任何錢的人!」張玲玲笑說。記帳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對數字變得敏感,繼而改變消費行為。像是她有位朋友是多年老菸槍,但記帳3個月後就決定戒菸。「一包香菸的售價不貴,隨手買不算什麼,但一年下來就不得了了!」必做事項二:提高被動收入,讓未來不工作也有錢進帳存到一筆豐厚的存款,就可以離開職場了嗎?張玲玲提到,身邊有些朋友過去收入不錯,也自認存了足夠的退休金。然而,退休後,出門社交、旅行玩樂都要花錢,再加上孩子準備結婚、多年老屋得裝修等非預期支出,讓他們驚覺錢竟不夠用了!「當你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心情會忐忑、不安。這不是退休後該有的情緒。」張玲玲指出,財富自由有個公式:年度被動收入/年度總開銷。數字大於1,才能安心地退休。達到財富自由的方法,無非是讓分母的開銷變少,分子的被動收入增加。前者可以透過記帳管理,後者則需要有計劃地投資。她回顧自己從上班族到財富自由的歷程。最重要的投資決定,是在35歲時買了期滿領回的年金險。當時股市行情正好,身邊的人大多認為年金險的利率太低,不贊同她的做法。但她認為,老後要過得好,穩定的被動收入比高獲利更重要。「等我股票做不動了、腦筋也不靈光了,年金領回還會固定給我年薪。」不過,她也坦言,2000年時的經濟環境和今日有很大的不同。當時年金險的保費不高,年利率可達7%。在今日的低利環境,市面上已找不到利率如此高的保險商品。儘管如此,創造被動收入、分散風險仍是財富自由的關鍵。她建議,可挑選「低波高息」的基金產品。這類基金商品大多投資波動較小的金融股、資產股等,每年穩定配發現金股息,對準備退休的族群而言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想投資股票,張玲玲的做法是挑選不同類型產業的龍頭股。例如,半導體類股挑台積電(2330),5G電子類股挑華通(2313)、鋼鐵類股挑中鋼(2002)等。不同產業的公司股價會輪流波動,進而達到平衡風險的目的。她認為,股票是最能對抗通膨的投資工具。因應需求帶動物價上漲的同時,經濟成長也會拉動生產力提高,連帶使得股價長期往上漲。她也直言,只靠削減開銷並非對抗通膨的好方法。「少吃一個雞腿便當省錢,能撐多久呢?挑有潛力的產業進行投資,即便通膨,你的投資組合報酬也會持續增加。」50後有4件事的開銷不要省!健康、社交、學習、旅行過了50歲,身邊有愈來愈多朋友離開職場。張玲玲觀察,除了煩惱錢不夠用以外,退休朋友的煩惱還包括生活失去重心、出現憂鬱或焦躁的情緒。也有人身體出了問題,頻頻進出醫院。她強調,退休後要活得健康快樂,運動、社交、學習、旅行,這4件事的錢絕對不能省。現在她最自豪的成就,不是錢賺得多,而是全身肌肉量增強。以往在辦公室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讓她已是肌少症的高危險群。重訓2年以後,她已經能夠肩扛40公斤的重物。她語重心長地說,「沒錢但健康,我還可以去工作賺錢。有錢不健康,賺再多都只是送到醫院。」做過董事長、總經理等高階主管職位,50後的人生,張玲玲希望重新開始,挑戰從未嘗試過的有趣事物。例如上表演課,學習如何當演員,「我一直好奇怎麼有人可以在幾秒鐘就掉出眼淚!」她哈哈大笑說。此外,定時和朋友聚餐、出門走走、到處遊玩,也是不可少的。她指出,退休後時間變多,學習、旅行、娛樂的預算至少會是退休前的2倍。記帳掌握自己的需求和財務缺口,透過投資累積被動收入,退休才能過得有餘裕。「退休生活是要更怡然自得、愜意暢快,絕對不是更縮衣節食!」原文:擔心,不是退休後該有的情緒!前金融業董事長張玲玲:想要財富自由必做的2件事
-
2021-09-21 養生.聰明飲食
肉片出現金綠光還能吃嗎? 食藥署授「簡易分辨是否變質」:3異狀快丟
中秋佳節將結束,因應疫情,許多人都改為外帶餐飲或自家烹調!而烤肉最不可或缺的「肉品」該如何挑選?肉片是否正常 先看後聞最重要你是否曾經發現肉品上有虹彩般的金屬光澤嗎?食藥署表示,肉類帶有金屬光,可能是肉類所含元素、組織排列或光線反射等原因造成,只要角度改變,這些光澤就會改變或不見,不一定是壞掉,但若遇到肉品不新鮮時,就要特別注意,肉品除了因細菌作用產生的綠色光澤,同時會帶有酸敗味和黏液;最簡單判斷肉品是否新鮮的方法就是「沒異味、沒黏液,色澤不會太暗」。 溫體肉、冷藏肉 注意事項大不同多數國內消費者喜歡購買溫體肉,以臺灣傳統市場的型態來說,屠體多在半夜處理,清晨送至肉攤,因此,食藥署建議,「愈早買,愈新鮮」,並選擇信任的肉商,採買回家後立即處理,避免微生物滋長。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冷藏肉是較為方便、安全的選擇。冷藏肉在工廠處理時採全程低溫環境,因此購買生鮮肉品時,最好能「結帳前再選購」,並注意運送過程避免回溫,應立刻回家並加以分類或分切保存。此外,超市賣的冷藏肉盒裝上,都會標明切製日期,應視需要量購買;若購買份量太多,應分裝後標上日期放入冷凍庫,每次食用解凍一包,以避免反覆解凍,造成肉質劣變。 冷凍肉非不會壞 出現油耗味別吃了至於冷凍肉也是很好的選擇,但消費者常會誤以為放入冷凍庫就不會壞。雖然低溫能抑制微生物及分解酵素的活動力,但並非完全停止,且氧化酸敗即使在肉品冷凍狀況也會持續作用,最明顯的指標就是「油耗味」,若冷凍肉品聞起來有異味,就該丟了。食藥署提醒,處理食材前後與用餐前都要洗淨雙手;生熟食器具要分開以避免交叉污染;選用新鮮食材並澈底加熱;注意保存溫度,若食品顏色改變或有異味就不要食用。延伸閱讀: ·吃到沒熟的豬肉會怎麼樣? 恐怕不是拉肚子而已!醫曝「驚人下場」 ·愛吃牛肉、豬肉易罹大腸癌? 醫爆「超雷4習慣」當心短命 
-
2021-07-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摸到帶有病毒的食品或食品包裝會感染 COVID-19 嗎?美CDC釋疑
疫情期間是否有可能會因為處理食物或接觸食品包裝而感染COVID-19嗎?依據2020年12月31日美國CDC公布的資訊表示,只要遵循食品安全的基本步驟,就不需太過恐慌。目前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主要感染方式,是當有人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帶有COVID-19冠狀病毒的呼吸道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而導致。對於因為觸摸帶有病毒的表面或物體(包括食品或食品包裝),然後觸摸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來感染COVID-19,並不被認為是病毒傳播的主要方式。但基於食品安全的原則,購物、處理食物、接觸食品包裝後,或準備進食之前,一定要洗手,並用肥皂和水沖洗確實清潔;如果沒有肥皂和水,可使用75%的酒精或乾洗手,完全覆蓋雙手表面,並搓揉直到乾燥,以免導致健康危害。從食品、食品包裝或袋子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被認為非常低,目前尚未發現因接觸食品、食品包裝或購物袋而感染COVID-19的病例,但仍需遵守食品安全的處理原則。1. 打開包裝時,需在購買後2小時內冷藏或冷凍肉類、家禽、雞蛋、海鮮和其他易腐爛物品。2. 不要在硬紙板或塑料包裝的食品上使用漂白水消毒液。3. 可重複使用的布質購物袋骯髒時,可用清潔產品洗滌並晾乾。1. 不要用肥皂、漂白劑、消毒劑、酒精、消毒劑或任何其他化學品清洗新鮮農產品。2. 用流動的自來水輕輕沖洗新鮮水果和蔬菜。3. 不論是否食用蔬果外皮,仍應使用乾淨的刷子進行刷洗。4. 尚未證明鹽、胡椒、醋、檸檬汁和柳橙汁能有效去除農產品上的細菌。1. 有害細菌在5~60℃之間生長最快,如果要購買肉類、家禽或海鮮時,記得準備冷藏箱和冰袋,以確保返家過程中食物保持在5℃或更低的溫度以下。2. 切勿讓需要冷藏的肉類、家禽或海鮮在室溫下放置超過兩個小時,如果氣溫高於32℃,切勿讓需要冷藏的肉類、家禽或海鮮在室溫下放置超過一小時。3. 採買回到家後,肉類、家禽和海鮮應立即處理烹調或放入冰箱中安全儲存。4. 如果外包裝出現破損,保溫袋或冷藏箱在接觸生肉、家禽或海鮮或其汁液後,應用熱肥皂水或漂白水溶液徹底清洗表面。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處理食物或接觸食品包裝與感染COVID-19有關包裝食品、新鮮農產品、肉類的食品安全處理處理包裝食品處理和清潔新鮮農產品肉類、家禽和海鮮的採購與處理 【延伸閱讀】 食物中毒是什麼?一次了解食物中毒高風險族群有哪些?傳統市場成為新冠肺炎高風險區?!醫提點4招不把病毒帶回家!情緒忽高忽低!就是罹患躁鬱症的前兆嗎?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1-02-10 養生.聰明飲食
過年狂嗑瓜子、堅果小心胖!「爆油零嘴」曝光...百分之90都是油
過年期間,家人親友團聚,歡樂有餘,卻也常是民眾健康波動一段時間。一來不同於平日作息節奏、二來年節飲食除了豐盛年菜,也有一不小心吃出健康負擔的一堆年節食品。年糕油量高 沾醬恐攝取過多鹽份象徵著年年高昇,家家戶戶年節食品中,少不了甜鹹年糕、芋頭糕、蘿蔔糕等應節食物。一小塊30公克未沾麵糊煎的甜年糕、或六薄片寧波年糕、或手掌心左右的蘿蔔糕、芋頭糕,等同於四分之一碗的米飯。再加上調理的油煎及裹上的麵糊,平均至少增加10公克的油脂,而蘿蔔糕、芋頭糕沾的醬油膏,也會讓人吃入不少鹽份。水餃當正餐 算好顆數下肚避免過量另外,餃子長相像元寶,所以年節習俗上要吃餃子,也就是吃元寶,以討個發財吉利。餃子個兒小小,一口塞一個很容易,但也一不小心就會過量。十顆市售冷凍肉餡的水餃,不論豬肉、豬肉韭菜、牛肉餡,小個的熱量就是350至400大卡,大個的則上看550大卡;素食水餃稍低,10顆約有300大卡。有人怕水餃多吃了很多澱粉,因此改以餛飩替代,結果油脂比例更高,有人喜歡吃煎餃,那更是油上加油。建議吃前算好量,夾到碗盤中再吃,免得低估了吃下去的個數;以水餃當正餐時,一人份十二至十五顆瘦肉菜餡水餃就相當夠,同時加盤青菜,將是健康營養的一頓餐。年節糖果 慎選淺食過年時,家裡總會擺一點糖果點心、花生瓜子待客。然而,花生糖、花生貢糖、黑、白芝麻糖,一手掌抓的量,約100公克,就有500大卡的熱量,等於一位中等身材女性的一餐熱量需求;點心糖果熱量密度高,若是採花生、芝麻為材料,油脂提高的熱量更高。此外,巧克力糖則是添加了大量的椰子油、奶油,油愈多愈是香滑可口。市面上賣的一片包裝,約85至100公克的巧克力,有450至550大卡熱量,含了6茶匙約30公克的油,飽和脂肪酸也佔了大半。牛奶糖、太妃糖、牛軋糖香軟引人,但別以為含鈣量高,吃下了4、5百卡,鈣還不到一天需求量的十分之一;瑞士糖、軟糖、情人糖、硬水果糖、及口香糖,主要都是糖份,沒有其它太多的營養成份,一百公克的糖果,350大卡相抵於近二碗飯的熱量。一般人抗拒了零食的誘惑怎麼辦?最好請主人不要一下子端上所有糖果盒,或用果乾替代糖果,或找一些低糖低油的魷魚絲、豆乾、香菇乾、乾燥蔬菜水果、低糖果凍等替代糖果,更好的是直接以應景水果作為餐間點心。核果點心 夏威夷火山豆含油量第一親朋好友相聚,花生、瓜子、堅果類是飯後聊天最常見的點心。夏威夷火山豆是含油第一名,一百公克有768大卡,其中百分之90的熱量是油;核桃粒、松子、杏仁果、芝麻也差不多,一百公克堅果的油脂佔總熱量高於百分之80;瓜子、花生、腰果,每一百公克也都提供了五、六百大卡的熱量,百分之六、七十的熱量是油。說吃堅果就像在喝油,這樣的形容並不為過,不過,堅果類大體上又都含有不少的膳食纖維。只是想靠吃堅果幫助獲得鐵、鈣、纖維或鋅、維生素E這些好東西,又不希望發胖,前提就是要確實做到「替換」其他餐食的油脂。延伸閱讀: ·「中式早餐」熱量排行曝光! 各類第一名肥到爆...你正在吃嗎? ·堅果吃太多就是在囤油! 一天超過「這量」傷心、傷血管...還會愈來愈胖
-
2021-02-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免驚!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驗無新冠病毒
中國大陸之前發生多起冷凍食品包裝檢出新冠病毒的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於記者會表示,衛福部食藥署從去年11月6日至今年1月31日在邊境檢驗進口冷凍食品的內外包裝,共抽驗10個國家、104批產品,新冠肺炎病毒均為陰性。陳時中昨天針對國際郵包是否會傳播新冠肺炎的問題表示,新冠肺炎病毒經由進口冷凍食品傳播可能性低,「只有一個地方」報告特別多,但我國不敢輕忽,對食品都有做檢驗,今則公布檢驗結果。食藥署針對104批豬肉、牛肉、雞肉及水產品等,就外包裝、內包裝,在消毒前、後分別取樣,計408個樣品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檢驗。第一階段於去年11月6日至11月20日針對新冠肺炎盛行率高國家進口的冷凍食品內外包裝採樣檢驗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共抽驗四個國家輸入之豬肉、牛肉及鮭魚,共11批產品、44個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第二階段於去年12月11日至12月28日執行進口冷凍食品內外包裝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驗,並增加鄰近國家,如日本、中國、越南及印尼等國的冷凍肉品及水產品內外包裝為採樣標的,共抽驗8個國家輸入之豬肉、牛肉、雞肉及水產品,共77批產品、302個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第三階段則於去年12月28日起對進口冷凍食品包裝之採樣國別及產品範圍持續抽測,截至今年1月31日,共抽驗8個國家輸入之豬肉、牛肉及水產品,共16批產品、62件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陳時中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等國際組織等都指出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新冠肺炎病毒會透過食品傳播,且無透過食品或其外包裝感染新冠肺炎實例。
-
2021-01-12 新聞.健康知識+
快過年了,餐桌上的10大錯誤迷思你中了幾項?
蔬菜應當先洗後切、急火快炒、現做現吃;如果買的肉較多,無法一次吃完,最好按每次吃的量切成小份,分別密封包裝,再放入冰箱冷凍,不宜將大塊肉反覆解凍!過年快到了,不論親友聚會還是在家休假,都離不開“吃”這項主題活動。如何吃得開心又健康,聽營養專家詳解“食尚”新老錯誤迷思,為您指點迷津。錯誤迷思1:忽視蔬菜中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含亞硝酸根離子的無機鹽,在自然界水體和土壤中廣泛存在。亞硝酸鹽具有抗菌、食品保鮮作用,是食品行業中常用的添加劑、護色劑和防腐劑。亞硝酸鹽的毒性較強,攝入0.3-0.5克亞硝酸鹽就可導致中毒,攝入超過3克會導致死亡。亞硝酸鹽不僅使人體內血紅蛋白失去攜氧功能,還能夠在人體胃腸中或烹調中與蛋白質代謝的產物反應生成亞硝胺,對人體有較強的致癌能力。蔬菜極易富集硝酸鹽,人體攝入的硝酸鹽中有80%以上來自蔬菜。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遠低於硝酸鹽含量,但蔬菜不恰當的保存和處理,可以使硝酸鹽在細菌作用下形成亞硝酸鹽,使亞硝酸鹽增多。如何減少攝入蔬菜中的亞硝酸鹽?首先要注意買新鮮的蔬菜,不要買發黃、發黑、腐爛的,不新鮮的蔬菜亞硝酸鹽含量會顯著增高。一次不宜採購太多,買後放在陰涼通風處或冰箱內儲存,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吃完。有研究發現綠葉菜在常溫儲存下,其亞硝酸鹽含量顯著高於低溫冷藏,並且3-5天就可達到高峰。剛醃製的蔬菜中會有大量亞硝酸鹽,需等15天後亞硝酸鹽減少,方可食用。其次,選擇合適的烹飪方式,宜急火快炒。研究發現,亞硝酸鹽含量總體表現為“蒸>煮>炒”,新鮮葉類蔬菜經過炒、煮2種方式烹製後,亞硝酸鹽均呈下降的趨勢,而蒸可使亞硝酸鹽含量有上升的趨勢。炒製有利於葉類蔬菜亞硝酸鹽含量的降低。蔬菜經過蒸製處理後所含亞硝酸鹽的量有所上升,可能是因為蔬菜在蒸製過程中長時間處於密閉環境,而硝酸鹽在加熱的條件下易分解為亞硝酸鹽,從而增加了亞硝酸鹽的含量。有研究表明,汽蒸在一定範圍內增加了亞硝酸鹽的含量。最後,盡量不食用隔夜烹飪蔬菜,尤其是常溫儲存葉菜類蔬菜。若需要貯存,應盡量放在低溫的環境下。有研究報導,亞硝酸鹽含量依次為“葉菜類>根莖類>瓜果類”,瓜果類在烹飪蔬菜亞硝酸鹽含量增長速度最緩慢,根莖類蔬菜次之,葉菜類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增長速度最快。◎劃重點:蔬菜宜急火快炒,蒸會使蔬菜亞硝酸鹽含量有上升趨勢。錯誤迷思2:蔬菜存放過久蔬菜存放一天,農藥就會開始氧化降解,進而減少農藥的殘留。但是,隨著存儲時間增加,蔬菜的維生素C含量也呈遞減趨勢。以蕃茄為例,在常溫放置一天後,維生素C就只有原來的80%,放置2天後,就只有原來的75%,所以蔬菜也不宜放置過久。劃重點:以蕃茄為例,常溫放置一天後,維C就只有原來的80%。錯誤迷思3:先切菜後洗菜很多人怕蔬菜洗不乾淨,會先切後洗,這樣做並不合適。蔬菜中有許多營養素都是水溶性的,比如維生素、礦物質,切後再洗會使它們從切口中流失。 研究發現,新鮮的蔬菜先洗後切,營養損失很小,以維生素C為例,僅有0-1%的損失,但切後浸洗2-4分鐘,可有平均6%左右損失;切後浸洗10分鐘,可有平均10%左右損失,切後浸泡30分鐘,損失率可達30%以上。另外,研究發現,摘除枯葉、但未切的蔬菜僅有極輕微的維生素C損失,並且在反覆多次清洗後也不會導致維生素C損失增加,與此相反,先切後洗的蔬菜由於其破損面積大,多次洗滌後維生素C損失增加。洗菜時還應注意水溫,水溫過高會使蔬菜中維生素C損失增加,對於切後的蔬菜則損失更多。夏秋之際,有些蟲洗不掉,可採用鹽水清洗,把菜放入濃度為2%的食鹽水中浸泡5分鐘,可使菜虫的吸盤收縮而脫落。還要注意的是,蔬菜切後應盡快烹飪,有研究發現,大白菜、土豆等蔬菜切後放置4小時,維生素C損失率是未切開的5-150倍。蔬菜燒熟後,也應盡快食用,放置1小時,維生素C損失10%,放置2小時則損失14%,5小時後再回鍋,損失更多。劃重點:切後再洗使蔬菜營養從切口中流失。錯誤迷思4:為了美觀給綠葉菜加小蘇打或鹼很多人水煮或炒綠葉菜時,會加點小蘇打或鹼,這樣“色面”會格外青翠,這是因為鹼可以減少延緩葉綠素降解。但要知道,維生素C的穩定性較差,在鹼性或高溫條件下,維生素C可能不可逆地水解為2,3-二酮古洛糖酸而失去生物活性。這樣做,綠葉菜雖好看,但營養價值反而少了。另外,很多人為了去除有機磷農藥殘留,會用鹼水浸泡葉菜。研究發現這的確有一定的效果,但浸泡時間不宜過長,應控制在15分鐘內,否則維生素C會顯著丟失。劃重點:“色面” 好看,營養價值反而少了。錯誤迷思5:煎炸後的油反覆用很多人為了節約,不捨得丟棄煎炸過的油,繼續拿來炒菜,這十分不可取!首先,煎炸這種方式本就不是營養師推薦的,除了會導致油脂攝入過多,在煎炸過程中還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比如多環芳烴。多環芳烴對人有致畸、致癌、致突變的作用,其毒性還有長期性和隱匿的特徵,普通的接觸並不會產生任何反應,但會在體內不斷積累,易被人們忽視。苯並芘為常見、且毒性最大的一種多環芳烴。有研究發現,煎炸時油中的苯並芘含量隨時間持續上升,24小時後上升幅度加大。特別是重複用油時,油脂中苯並芘含量更高。甚至有研究報導,煎炸45分鐘時的多環芳烴含量是未煎炸時新油的31.5倍。因此,要避免油反複使用。在煎炸食物過程中如何減少多環芳烴?第一,控制溫度和時間。煎炸時如果將溫度控制在150℃以內,則最多可以連續煎炸4小時;如果溫度達到200℃,煎炸時間則縮短至2分鐘。第二,肉類食物應採用間斷煎炸的方法。肉類食物因含有脂肪較多,不適宜連續高溫烹炸,當溫度超過200℃,多環芳烴含量會急劇增加。第三,選擇合適的油。因為氧化反應與脂肪中的不飽和鍵有關,不飽和度越高的脂質在氧化過程中越容易產生多環芳烴,所以煎炸油中的脂肪以飽和脂肪酸為主較好,如椰子油、黃油、棕櫚油。劃重點:煎炸過程中還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比如多環芳烴。錯誤迷思6:煲湯時間越長越好如果用的食材是肉類和魚類,煲湯時間越長,湯中的蛋白質、氨基酸和脂肪的確會有所增加。但需注意的是,即使是熬製時間很長的湯中,其蛋白質含量與肉相比微乎其微。舉個例子,100克熬了2小時的鯽魚湯,只有0.74克蛋白質,而100克鯽魚含有17克蛋白質,兩者相差20多倍。另外,煲湯時間太長,小分子的風味物質也易逸出丟失,魚湯容易有魚腥味,肉也變得過於爛軟,口感不佳。那煲湯多少時間比較好?大多數研究發現,1.5-3小時較適宜,兼顧營養與口味,用高壓烹飪的話可縮短時間。劃重點:煲湯1.5-3小時可兼顧營養與口味。錯誤迷思7:反覆解凍或高溫解凍食物在家用冰箱冷凍過程中,肉類細胞中的水會結成冰晶,破壞肉的細胞結構。一旦反覆解凍,就會流失大量水分,嚴重影響肉的嫩度。隨著水分的流失,部分水溶性維生素、蛋白質和一些微量元素也會跟著流失。另外在反覆解凍下,還會使肉類中的細菌反覆經過危險溫度帶,大量繁殖,引起變質。如果買冷凍肉,最好買一次能吃完的小包裝。如果有大塊肉冷凍,按每次吃的量切成小份,分別密封包裝,再放入冷凍箱。自己分裝的肉類最好寫上日期,盡快吃完。很多人將凍肉放在火爐旁、沸水中解凍,這也是錯誤的做法!由於肉組織中的水分不能迅速被細胞吸收而流出,就不能恢復其原來的質量。遇高溫時,凍肉的表面還會結成硬膜,影響肉類內部溫度的擴散,給細菌造成繁殖的機會,導致肉類容易變壞。劃重點:反覆解凍會使肉類中的細菌反覆經過危險溫度帶,引起變質。錯誤迷思8:不敢用微波爐,怕輻射微波爐的原理,簡單說,就是通過發射高速運動的電磁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劇烈運動產生大量的熱量,從而可以在短時間完成對食物的加熱。微波是一種電磁波,極少量的微波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美國對微波爐“洩露”微波的安全標準要求為在距離微波爐大約5厘米的範圍內,每平方厘米的功率不超過5毫瓦。我國的安全標準要求更苛刻,同等條件下僅為1毫瓦。微波會隨距離的增加而減弱能量,距離微波爐半米時就可以基本忽略輻射,完全可以放心使用。肉眼可見光、收音機、電報所用的電波、紅外線都屬於非電離輻射。微波的頻率比電波高,比紅外線和可見光低。電波和可見光不會致癌,微波當然也不會致癌。微波爐的優點是時間短,加熱快,均勻,可以保持食物的營養價值,沒有油煙的污染;對魚、肉可避免因燒、炸等傳統方式導致變焦後致癌物,如多環芳烴、雜環胺類的生成。劃重點:距微波爐半米,輻射可基本忽略。錯誤迷思9:調味料越多越好隨著健康飲食理念受到重視,很多人做菜時會有意識控制加鹽的量,但為了口感,又會添加許多其他調味料,如沙拉醬、辣椒醬、味精、醬油、耗油。這些調味料大多脂肪含量高,鹽分也高。市場上賣的獨立包裝的25毫升沙拉醬就含有10克脂肪,10克辣椒醬就有802毫克鈉,相當於2克鹽;1克味精/雞精就含有80毫克鈉,相當於0.2克鹽; 10克蠔油有379毫克鈉,約等於1克鹽。因此,當加入大量調味品後,不可避免會攝入大量鹽和脂肪,是錯誤的烹飪方法。劃重點:加入大量調味品後,不可避免會攝入大量鹽和脂肪。錯誤迷思10:喜歡吃燒烤食物明火溫度非常高,當肉中的油脂滴到火中就會產生苯並芘,對人體有明確的致癌作用。烤的溫度越高,食物離火越近,肉類脂肪含量越多,苯並芘就越多。另外,食物中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在明火下還會產生雜環胺,也具有一定的致癌和致畸性。有研究表明,當溫度從200℃升至300℃,雜環胺就會增加5倍。加溫時間越長、溫度越高、水分越少,食物中蛋白質越多,產生雜環胺就越多。燒烤同樣還是丙烯酰胺的來源,它具有致癌性、致突變,還會對生殖和神經產生影響。丙烯酰胺主要在澱粉及其製品在高溫烘烤過程中發生美拉德反應後產生。劃重點:肉中油脂滴到火中就會產生致癌的苯並芘作者:張美芳(上海第九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醫生)(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冷凍食品包裝傳新冠? WHO:目前沒有實例
中國大陸之前發生多起冷凍食品包裝檢出新冠病毒的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於記者會表示,衛福部食藥署於11月6日至12月22日在邊境檢驗進口冷凍食品之內外包裝,共抽驗九個國家、58批產品,共檢驗230個樣品,新冠肺炎病毒均為陰性。食藥署採檢第一階段,於11月6日至11月20日針對新冠肺炎盛行率高的國家進口的冷凍食品內外包裝採樣,共抽驗4個國家輸入之豬肉、牛肉及鮭魚,11批產品、44個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第二階段於12月11日起,持續針對進口冷凍食品內外包裝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驗,並增加鄰近國家(如日本、中國、越南及印尼)的冷凍肉品及水產品內外包裝為採樣標的,截至12月22日,共抽驗7個國家輸入的豬肉、牛肉、雞肉及水產品,共47批產品、186個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陳時中表示,雖然病毒在高濃度情況下,於銅的表面可存活4小時、紙板24小時,塑膠可存活72小時,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FAO)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還有美國農業部等,皆說明目前沒有透過食品或其外包裝感染新冠肺炎實例。但為求謹慎,食藥署不斷就冷鏈食品採樣,結果顯示透過冷凍食品傳播的可能性低,但還是會持續監控。
-
2020-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冷凍食品偷渡新冠病毒 食藥署抽驗9國230件均陰性
防進口冷凍食品偷渡新冠肺炎病毒,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11月6日至12月22日間針對邊境9國、230件肉類及海鮮產品抽樣檢驗,檢驗結果均為陰性。中國近期傳出多起疑似接觸進口冷凍食品而感染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本土案例,引發各國關注。食藥署展開相關抽驗,今天下午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公布檢驗結果。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食藥署11月6日至12月22日間,在邊境採樣檢驗進口冷凍食品內外包裝,共抽驗9個國家進口的豬肉、牛肉、雞肉及水產品共58批,就其在消毒前後分別對內、外包裝取樣,230件樣品新冠肺炎核酸檢驗均為陰性。陳時中說,相關檢驗分2階段,第一階段於11月6日至11月20日,針對新冠肺炎盛行率高的國家進口的冷凍食品內外包裝採樣檢驗病毒核酸,共抽驗4個國家輸入的豬肉、牛肉及鮭魚,共11批產品、44個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第二階段於12月11日起持續執行進口冷凍食品檢驗,並增加鄰近國家如日本、中國、越南及印尼的冷凍肉品及水產品,截至12月22日共抽驗7個國家輸入的豬肉、牛肉、雞肉及水產品,共47批產品、186個樣品,檢驗結果皆為陰性。陳時中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等國際組織皆說明,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新冠肺炎會透過食品傳播,且無透過食品或其外包裝感染新冠肺炎的實際案例,如今國內檢驗結果也顯示這樣的可能性相當低,未來會持續監控國際訊息,把關進口產品衛生安全。
-
2020-12-07 養生.聰明飲食
肉類烹調前別水洗 避免細菌到處跑
最近美國農業部發出指南,建議勤於用水洗滌,是去除細菌的有效方法,但不建議在烹飪之前清洗肉類或禽類,這樣反而增加細菌傳播轉移的機會。舉例來說,隨時洗手可以消除時不時累積的細菌;而新鮮的農產品、水果或者蔬菜等食物的表面,都可能有細菌、塵土和汙垢,若是浸泡在冷水中,再用流水沖洗,有助於清除乾淨,而且可以立即食用。至於肉類,最常見的就是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兩種細菌。若食用未煮熟的牛肉,特別是吃半生不熟的牛排,可能會攝入沙門氏菌,從而引起腹部絞痛、發燒和水樣腹瀉,必須立刻看診,否則有生命危險。和蔬果類不同的是,用水洗肉不會殺死所有的細菌,反而增加傳播轉移的機會,增加有害細菌致病的風險。換句話說,若是在烹飪前清洗生禽、牛肉、豬肉、羊肉或小牛肉,生肉和禽肉汁中的細菌可能傳播到其他食品、衣物、器皿和皮膚。若是人體感染,也很難判斷這些交叉汙染發生的時間,而且很難清除。那麼該如何去除肉類的細菌?只要在適當溫度下烹飪,至少62℃(烘烤、燒烤、煮沸)可殺死細菌,因此無需洗滌肉類食品。同樣在醃製肉類或者冷凍肉類之前,也不需要用水沖洗。
-
2020-11-11 養生.營養食譜
吃雞肉補肌肉 掌握2秘訣煮出軟嫩雞肉料理
台灣熟齡男女肌少症比率達兩成以上,研究發現,30到60歲身體會「增脂減肌」,平均每年減少0.23公斤肌肉,增加0.45公斤脂肪,50歲以後肌肉每年減少1%,但長者習慣粗茶淡飯、挑軟食吃、三餐不定,導致肌肉加速流失。董氏基金會提醒,雞肉是優良蛋白質來源,善用「打水」和「醃漬」兩招,就能做出軟嫩雞肉料理。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運動神經退化、荷爾蒙減少、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營養不足、久坐少動,都是肌少症的成因;肌肉流失同時,脂肪組織也會慢慢堆積,稱為「肌萎性肥胖」。許惠玉指出,肌肉合成需支鏈胺基酸,其中三種人體無法合成,雞肉和蛋奶都是很好的來源。每100克去皮雞胸肉就有1克纈胺酸、1克異白胺酸、近2克白胺酸,相較於紅肉,雞肉飽和脂肪含量較低,去皮後幾乎不含脂肪。但長者大多粗茶淡飯、三餐不定,也有很多人嫌雞肉太硬就不吃,恐加速肌肉流失。許惠玉說,採用「打水」及「醃漬」兩招,可以幫助雞肉軟嫩。「打水」是將冷藏肉放入碗中,一邊慢慢少量加水,一邊用手向同方向攪拌,直到肉品不再吸收水分為止,完成後淋上少許油,幫助鎖水,但要特別注意使用冷凍肉,因為常溫肉不吃水。「醃漬」則是將雞肉浸泡於牛奶、優格或鹽水中,放置於冰箱隔夜即成。鹽水可以用200毫升的水,加上一小匙鹽巴即可。許惠玉建議,也可以用雞絞肉取代豬絞肉做獅子頭,好入口又能減少脂肪攝取;拜拜剩下的雞肉常越煮越柴,可切小丁塊,加上炒軟的洋蔥、雞蛋、蒜末、麵包粉,做成雞肉煎餅,長者及兒童都能咬得動。
-
2020-11-11 養生.聰明飲食
買肉品要選哪一種?疊起來、一片片分開的?達人教你挑到最新鮮的肉品與海鮮
如何聰明選購量販生鮮? ②肉品與水產課這篇我們介紹肉品與水產課,以下先說明肉品。請記住兩個重點:1.冷藏肉與冷凍肉是完全不一樣的商品,選購與保存方式都不同。2.冷鏈(低溫處理的工作鏈)是新鮮與否的關鍵。臺灣人常吃的肉類有豬肉、雞肉、牛肉,以及相對較少量的禽肉和羊肉。早期臺灣人買肉買魚,都到傳統市場挑選,但是傳統市場沒有溫度管理,夏天溫度常高達攝氏三十度以上,肉類非常容易變質,即使是當天凌晨現宰的肉類,也會因暴露在高溫環境中而有生菌數激增的風險。為求新鮮,採前店後廠方式銷售歐洲國家在多年前,現代化量販店突然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國家頒布一項重要的法令,要求所有肉品,必須在符合冷鏈管理的低溫環境販售,也就是所有肉品銷售業者都必須有冷凍冷藏設備;符合政府的低溫溫度管理標準者,才可販售肉品。換句話說,溫度管理是已開發國家邁向現代化的重要關鍵,肉品的食用安全與國民的健康息息相關。量販店生鮮區肉品與水產的銷售方式,我們稱為前店後廠,也就是前端像店面,負責販售;後端則為製造工廠,負責生產,這樣的做法最能確保商品新鮮。肉品(或是大型魚類如鮪魚)在被屠宰、分切成部位肉後,大塊的部位肉會被包裝好送到賣場,由賣場員工在生鮮處理室進行切割與小分量包裝。處理日期與可銷售時間都會在價格標籤上清楚打印。有些肉品如牛肉含鐵量較高,擺盤交疊處還沒有接觸空氣前顏色較暗沉,放置在空氣中幾分鐘,肉品表面接觸空氣後,就會漸漸回復鮮紅的色澤,有些消費者不清楚肉品的特性,看到肉的顏色呈現暗紅色,以為不新鮮,其實是誤會了。不光是牛肉,零售肉品的包裝原則,就是盡量避免交疊,應該讓每一個肉片都能完整地擺出來,選購時還請特別留意。有些通路為了提高客單價,一盒冷藏肉品內交疊放置大量肉品,乍看之下好像很划算,實際上這對於冷藏肉品的保鮮是比較不好的。因此建議愛吃肉的讀者不要在家裡囤貨,想吃肉的時候再去買,最新鮮,且最好一次購買當天需要的量就好,否則剩下的冷藏肉品只能放進冷凍庫,口感勢必變差。現切肉品只賣一天就會出清量販店為了保證供應最新鮮的肉品,通常現切肉只會銷售一天,到了晚上則會出清,趁肉品新鮮度還很好時貼出折扣讓消費者買回家。近年有許多肉品包裝廠研發新技術,可減少運送人員與肉品接觸的機會,或是採用真空包裝延長肉品的銷售時間。有些強調高品質的肉品還會直接冷凍販售,推出名為「貼體包」的創新設計方便退冰,深受生活忙碌的消費者喜愛。判斷水產新鮮程度的三個重點接著我們談談水產。隨著冷凍技術進步,水產的保鮮能力大幅增加,但同時也提高了判斷新鮮與否的困難度。和肉品一樣,水產的新鮮關鍵同樣在冷鏈,也就是全程是否維持低溫管理。水產從被撈起來的那一刻起,就進入越來越不新鮮的狀態。為此,大型捕撈漁船都配有急速冷凍設備,大魚一被撈起來,就會先放血處理,接著急速冷凍,讓肉質保留在最新鮮狀態;等上岸後再進行後續加工。選購水產時,建議大家注意下列三個重點:1.認標章:我會將有農委會驗證核可的產銷履歷以及CAS標章的水產品列為優先首選,因為已有官方單位在源頭把關。新鮮的魚,外觀魚鱗完整發亮,眼睛明亮清澈,用手指按壓魚肉有彈性,翻開魚鰓看顏色,應該呈桃紅色,且沒有異味,靠近聞一下如果發現有化學刺鼻味,再便宜都別買。2.留意溫度控管表:這一點我已在日配課中提過,選購冷凍商品時,必須特別留意溫度控管表。除了除霜時間,所有冷凍庫都必須維持在攝氏零下十八度以下。每一個冷凍櫃都有一張溫度控管表,量販店員工必須每天親自檢查並記錄,一發現異常立刻通報。如果溫度控管表上的日期已過,卻未見溫度紀錄,就代表員工並未依規定檢查;表上若常有高於攝氏零下十八度的狀況,代表這個冷凍櫃可能已經老舊,無法符合冷凍食品的保存要求。3.包冰率:水產在冷凍前通常會先「包冰」,除了可以避免魚肉水分蒸發,也有阻絕空氣的功能,延長水產品的存放鮮度,也能防止二次汙染。目前多數市售的冷凍水產品都有包冰加工,為此,大家不妨學會換算包冰率與價格。例如一包包冰率30%、售價九十元的水產品,與包冰率40%、售價八十元的水產品,何者比較划算?(答案請見下方圖表)。有些賣場的臨時專櫃,特定時段會推出全面九十九元的超低價,我到賣場工作後發現,這種臨時櫃的水產品包冰率超高,建議先換算一下。書籍介紹書名:量販解密:愛買、大潤發、家樂福,20年資歷專業達人,完全破解量販店讓人狂掃貨的暢銷祕密作者:何默真出版社:方言文化出版日期:2020/10/07作者簡介/何默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BA企業管理碩士。1997年進入量販界,職涯歷經全臺三大量販店:愛買3年半、大潤發10年半、家樂福7年,資歷超過20年。從基層生鮮管理起步,經歷雜貨、客服等單位;2003年從賣場進入總公司工作,負責全臺行銷與對外公關、外商公司管理核心職務,並出任全國公關經理。堪稱全臺灣能見度最高、資歷最雄厚、處理過最多食安危機的零售業公關。臉書粉專:何默真 粉絲團延伸閱讀: 睡覺不用枕頭最健康!醫學博士教你:躺5分鐘就見效的脖子矯正法,擺脫身體90%疼痛
-
2020-02-09 養生.聰明飲食
專家、營養師怎麼管理自家冰箱?4招收納技巧不藏私
有些人家裡整理得井井有條,打開冰箱卻雜亂擁擠、飄散異味。要維持一個乾淨好用的冰箱,除了需要收納技巧,對食材特性的了解也不可或缺。毒物專家、家事達人、專業營養師都怎麼管理自家冰箱呢?元氣周報專訪長年耕耘食安教育的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資深醫藥記者暨家事達人吳霈蓁(豆豆媽)、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邀請她們不藏私分享冰箱收納智慧。有計畫採買實施配給 不為省錢大量買在食物進冰箱之前,收納的智慧就已經開始運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計畫的採買」。譚敦慈每周採買一到兩次,平常為家人準備餐食是採用「配給制」,多少人吃,就煮多少份量。譚敦慈說,不想為了省一些錢而買了太多,所以就算遇到特價或促銷,還是只買當天計畫好的份量,不會多買,所以就算天天煮飯,冰箱還是有七成是空的。買當季、買在地 更耐保存吳霈蓁有時忍不住多買,但通常來不及煮,最後放到不新鮮或壞掉,很浪費,便越來越重視採買前的規畫。吳霈蓁也是每周採買一到兩次,採買前必列清單、抓分量,因為常煮,份量就抓得很準,比如兩顆花椰菜大約一周會用完。另外,「買當季、買在地」也是計畫採買的重點,因為相較於經過運送的進口蔬果,當季蔬果更耐保存。有條理收納善用分隔道具 延長保鮮買好了,生鮮蔬果該如何各就各位?吳霈蓁表示,冰箱要收得整齊、好拿,關鍵就是「分隔小道具」,像是辦公室常見的L型文件盒、寶特瓶剪開後磨掉銳角,這些長型容器能讓蔬菜直立擺放,順應蔬菜生長方式的擺法,有助延長保鮮時間。吳霈蓁曾經實驗過,把用剩的蔥白、芹菜、香菜,清掉爛葉後,插在放一點點水的寶特瓶中,擺在冰箱門的位置,每隔兩三天換乾淨的水、清除黃葉,竟然維持了二十幾天沒有壞。如果蔬菜太長,無法直立擺放,吳霈蓁建議用廚房紙巾包住,也有助吸走冰箱濕氣,延長保存時間。她也會用舊的棉質衣服縫成購物袋,菜從市場裝回來,就直接包著放進去,也能達到紙巾的吸濕效果。上熟食、下生食 蔬果勿先清洗李婉萍提醒,食材放入冰箱前,有些還別急著洗,因為新鮮蔬果如果先清洗,在冰箱中反而容易加速腐敗和變質。蔬菜只要包好,冷藏可保存5到7天,但要注意,最佳保存溫度是4到6℃,太冷的話,蔬菜也會凍傷、變不好吃。還要記得每種不同食材的耐放程度不同,綠色蔬菜比較不耐放,要記得優先吃完。李婉萍表示,「上熟食、下生食」是一般人比較容易忽略的,生的食材常會有汁液或水分,如果滴在熟食上,就會產生交叉汙染。所以生的海鮮或肉類,一定要記得放入收納盒,確實密封後,再放入冰箱,並且和熟食分層放,不要混雜在一起。另外要注意,肉類如有血水,放冰箱前應先去除,才不會因為結成冰晶,導致食物色澤與口感改變、營養流失。冰箱夠通暢 蛋就可放門上冰箱門適合放牛奶、蛋嗎?譚敦慈說,自己和兒子們每天早上都會吃一顆蛋,一盒蛋三天就會吃完,加上冰箱很空,空氣流通和保冷效果很好,所以雞蛋還是放在門上面。吳霈蓁表示,雞蛋和牛奶比較適合放冰箱中間,溫度較穩定。冰箱門上適合放一些會沒冰也不會太快壞掉的東西,例如冷泡茶、用長型收納盒放蔬菜,或暫放一些很快就會吃完的小東西。吳霈蓁說,冰箱門的妙用在於外側,可以用磁鐵貼上庫存清單及採買清單,隨手更新清單內容,可以幫助自己在忙碌生活中,以最佳效率完成冰箱管理。開過的、不耐放的 放在層架最外側吳霈蓁提醒,冰箱內外側的擺放順序,也有玄機。開過、用過、不耐放的,放在最外側;還沒開的、耐放的,放在後側。罐裝醬料開封後需要冰存,建議放進有滾輪的收納盒,不但省空間而且一目瞭然,很好拿取。要提醒的是,罐子上的日期通常是未開封的保存期限,開封後仍應盡快用完。冷凍肉品若經分裝,也不會有原包裝,建議自行用標籤標記保存期限,才不會忘記。另外,冷凍庫會讓標籤背膠結凍,很容易脫落,所以冷凍食品的標籤一定要用膠帶固定。
-
2020-02-09 養生.聰明飲食
食物退冰有學問 營養師:4.4℃開始進入「危險溫度帶」
近年國人飲食健康意識抬頭,外食比例逐漸降低,但若沒時間烹調熱食,經常仰賴冷凍加溫來飽餐一頓,食物出了冷凍庫要怎麼處理?哪些食物適合煮熟後冷凍呢?羅東博愛醫院營養師楊士勳表示,在談正確的解凍方式之前,必須先瞭解食物中的細菌在什麼情況下會大量孳生。溫熱水解凍 提供細菌溫床楊士勳指出,根據食藥署公告的107年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中,細菌及病毒汙染所導致的食品中毒案件,就占了所有案件的四成之多。「想像一下,當你在一個美好的夏日午後,計畫著晚餐要料理一道美味、多汁又軟嫩的肋眼牛排,你自然地將肉塊放在溫熱水中解凍。殊不知此時已經提供了細菌大軍一個舒適的溫床。」楊士勳表示,在這三到四個小時的解凍過程中,肉品本身的細菌慢慢恢復活性,並在這段時間內迅速增生。如果愛好舒肥烹調(低溫慢煮)的人,時間又抓得太短,這數以萬計的細菌便順利進入腸道,大肆繁殖甚至產生毒素。於是開始有了噁心、嘔吐、腹瀉、下痢、寒顫等等食品中毒的症狀發生。楊士勳說,「這一切,就是忽略了『危險溫度帶』所可能導致的食品中毒風險。」正確解凍4招 避開危險溫度帶楊士勳解釋,通常和食品中毒相關的細菌會在4.4℃開始增生,然後在60℃以上的環境下,細菌會漸漸失去活性。這個溫度區間就是所謂的「危險溫度帶」,食物出了冷凍庫後,放置於室溫或是溫熱水中等待解凍,等於是為細菌準備了極度適合生長的環境。如何避免食物處於危險溫度帶中?楊士勳指出,一般來說,正確的解凍方法包含了冷藏解凍、流水解凍、微波解凍以及加熱解凍。以冷凍肉類為例:●冷藏解凍:將冷凍食材放入冷藏庫(0~7℃)中解凍,優點是微生物不易孳生,水分流失最少,缺點是耗費時間長,須於前一晚將所需食材完整密封後移入冷藏庫。●流水解凍:將冷凍食材密封後,放置於21℃以下的流水解凍,其所需時間較冷藏解凍短,但須於2小時內完成,以避免細菌孳生。但夏天室溫較高,容易孳生細菌。●微波解凍:解凍時間快速且方便,但食材須馬上烹調,微波時間因食材而異,且容易受熱不均。●加熱解凍:楊士勳建議,食材不經解凍程序直接烹調,省時快速,但烹調過程應充分加熱以避免中心溫度不足,且只適用體積厚度較小的食材,否則可能發生外圍燒焦、但內部仍是生的。室溫下待愈久 冰回去愈危險經常聽聞因保存方式不良導致食物中毒的案例,楊士勳表示,食品中毒發生的要件是「吃下一定數量的細菌(10萬隻)」或是「吃進細菌產生的毒素」。只要放在室溫下愈久,就愈不適合重新放回冷凍庫。此外,重複冷凍也會嚴重影響到食物的組織,導致口感不佳或是色澤灰暗。楊士勳最後也特別提醒,「低溫殺菌」其實並不正確,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生長而無法消滅,要消滅細菌,只能透過高溫、高壓、紫外線,或是其他化學方法才能徹底殺菌。適合殺菁後冷凍的蔬菜質地較硬者,如花椰菜、胡蘿蔔、莢豆類、蔥薑蒜等。殺菁:經70℃至85℃的加熱處理。不適合冷凍處理的蔬菜質地較軟、水分多者,如葉菜類的高麗菜、白菜、菠菜等。蔬果凍知識1 豆類、根莖類冷凍 可縮短烹調時間羅東博愛醫院指出,食物在送進冷凍庫後,其質地、氣味、水分及顏色外觀等都會因為冷凍的過程而產生改變,而食物的質地在冷凍過程中受到的影響最大。當溫度介於-1℃至-5℃時,食品中的水分容易形成較大顆的冰晶,冰晶會撐破細胞組織,導致食物的細胞破損。但若想將食材燉煮軟爛時,有些全榖雜糧或是根莖類的食材,譬如紅豆、綠豆、花生、白米、小米等可加水送進冷凍庫;芋頭、地瓜、胡蘿蔔、冬瓜、馬鈴薯等,因本身便含有水分,在烹調前送進冷凍庫可讓冰晶「破壞」細胞組織,以便縮短烹調時間,但缺點是會讓某些食材失去原有的口感。2 蔬果冷凍先殺菁 質地硬者較適合營養師楊士勳提醒,蔬果類食材因為本身存在多種天然酵素,這些酵素是造成食材品質劣變的主因,譬如讓食材「自體分解」、「過熟軟化」、甚至是「褐變」。因此為了能夠保持蔬果的新鮮度並延長保存期限,通常會先經過70℃至85℃的加熱處理後才冷凍,而這個加熱破壞酵素活性的過程稱之為「殺菁」。只要將加熱時間控制在2分鐘以內,就能大幅減少營養素被破壞的程度。不過並不是所有蔬菜都適合冷凍,建議以質地較硬的蔬菜優先,例如花椰菜、胡蘿蔔、莢豆類(如毛豆、四季豆、豌豆)、蕈菇類、蔥薑蒜等。而葉菜類,如高麗菜、白菜、菠菜等,因為質地軟且水分含量多,較不適合做冷凍的處理。
-
2020-01-22 橘世代.愛吃橘
食品「解凍」大學問 怎麼做才能吃得安心又美味?
「冷凍」已成為現代食品常見的保存方式,可以讓食物擁有更長的保存期限。然而在調理之前,須以正確的方式解凍,才有辦法維持食物的營養、鮮度與口感。解凍的方式相當多種,要怎麼做才能吃得安心又美味呢?我們訪談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的張正明教授,向他請教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肉品)的解凍祕訣。溫度對食物的影響肉類的水分含量在65%-80%,肌肉組織飽實、細胞間隙很小。慢速或長期冷凍情況下的肌肉組織;空白部分為冰晶,細胞萎縮。-2∼-5℃稱之為「最大冰晶生成帶」,約八成水分在此時凝固成冰晶。細菌的滋生冷凍庫的溫度一般而言位於-18℃,基本上若溫度低於-9℃,酵素的活性降低、細菌也難以生長,因此食物較不容易腐敗變質。然而解凍時隨著溫度上升、細胞中的營養也隨著水分而釋出,讓細菌得以吸取營養、生存繁殖。因此,食物解凍後應立刻料理,以避免滋生細菌。最大冰晶生成帶水若凝固會變成冰,冰再解凍後又會還原成水。那麼,將食物冷凍後再退冰,有辦法還原到原本新鮮的狀態嗎?結論是不太可能。新鮮的肉類、魚類與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一般肉類的水分含量則在65%∼80%。張正明教授說明,當肉類冷凍時,其中的水分會結凍成「冰晶」,當越來越多水分凝固成冰晶時,細胞外溶質濃度升高,細胞內的組織液也會隨之滲出,造成營養的流失,也會破壞細胞的構造,使得口感下降。-2∼5℃稱之為「最大冰晶生成帶」,有80%以上的液態水在此時形成冰晶。若慢慢通過時,冰晶會形成在細胞外,並且造成細胞脫水,致使食品營養流失、口感下降。相對而言,通過的時間越短,對食物品質的影響越小。因此「急速冷凍」的冷凍食品一般而言擁有較好的品質。哪種解凍方式最合適?只要確保食物不會處在常溫環境過久,並沒有一個「最佳」或者「最合適」的解凍方式,而應視調理、備料的時間條件,挑選所需的解凍方式。微波解凍(視食材決定)將冷凍食品以微波爐解凍,這個方式可以最快速地解凍。張正明教授提醒,微波解凍時不可使用「全功率」以免食物受熱不均—外表已經燒焦了,內部仍然結冰。應使用「低功率」微波,讓食物的水分慢慢融化,均勻解凍。流水解凍(約需2小時)將冷凍食品放置於水中,使其逐漸解凍。這種方式適合放置於密封袋中,尤其是真空包裝的冷凍食品。一般而言,若以「流水」方式,讓水溫維持在20℃,約需要2小時的時間,可以比較快速地解凍。此方式須確保包裝袋完整,不要讓食材接觸到流水,且較浪費水資源。另一個相對省水的選擇則是泡在20℃冷水中,每隔一段時間換水。冷藏解凍(1∼2天)將冷凍食品放置於冷藏溫層,使其逐漸解凍。這種方式相當安全且方便,不易滋生細菌,但是耗費時間較長。張正明教授提醒,若肉品的厚度小於5公分,如肉片、肉排類等,約需要至少隔夜的時間解凍;若肉品厚度大於5公分,如蹄膀、全雞等,可能就需要兩天的時間。室溫解凍(不建議)將冷凍食品放置於室溫中解凍。由於室溫難以控制溫度的穩定性,難以確保食品安全,因此不建議使用。解凍小知識冷凍食品無法永久保鮮,應儘早食用食物若是反覆結冰、退冰,會導致營養流失與口感下降。張正明教授提醒,一般家用的冰箱並不是恆溫的。即便是冷凍庫,也會定期自動除霜,導致溫度上下浮波動。冷凍庫裡的食品因為這樣溫度的波動,使得食物反覆結冰、退冰、導致品質下降。他認為享用美味冷凍食品的關鍵,最重要就是「趁新鮮食用」,不應保存超過半年,而冰箱的儲存量也不應該超過7分滿,才有助於冰箱氣流通暢,維持溫度均勻。退冰後的食物不可再度冷凍食物一旦解凍,就會有營養隨著解凍水流失;若將肉品再次冰凍,將必須再次經歷「最大冰晶生成帶」,使細胞組織被破壞、影響口感。另一方面,肉品富含營養,退冰後細菌生長更快,若解凍後沒有及早食用,就會增加食物腐壞變質的風險。因此,張正明教授提醒,肉品不應解凍後再冷凍,若擔心解凍後的分量吃不完,可以在購買後先分裝成幾個小分量,再分批次解凍、料理。無需解凍的調理方式食材若要用以熬湯或燉煮,因為烹調時間較長,可以不解凍就下鍋。燜烤、熱炒烹調時間較短,為了避免食材沒有熟透,應解凍後再料理。然而尺寸小於一公分的食材,比如三色蔬菜丁、火腿丁或薄肉片,只要食材之間不過分沾黏,也可以不解凍就烹調。。推薦:冰箱別亂塞 達人教你毫不費力最強冰箱管理術!本文摘自《綠主張月刊》,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2019年11月出版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