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9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冠狀動脈
共找到
559
筆 文章
-
-
2023-04-07 醫療.腦部.神經
研究指高鎂攝取降失智症風險!預防失智遠離6大危險因子、多吃「這些」高含鎂食物
根據一項新研究指出,飲食中攝取較高的「鎂」與較低的失智症風險有關,尤其是女性。日常食物多吃綠葉蔬菜、堅果種子、黑巧克力等,都有助於「鎂」的攝取。高鎂攝取與較低失智症風險有關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其臉書分享,根據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的一篇研究指出,攝取高鎂飲食的人擁有較大的腦容量和較小的白質病變(WML),這兩者都與較低的失智症風險相關。研究顯示,每天攝取550毫克鎂比起平均攝取量350毫克,到55歲時,大腦年齡可較年輕一歲,尤其對女性更為顯著。研究結果指飲食中鎂的攝入量可能有助於在衰老過程的早期發揮神經保護作用,預防作用可能在40多歲甚至更早時就開始了。而如果想從日常飲食中攝取鎂,該吃哪些食物呢?日常含高鎂的食物主要包括以下幾類:高含鎂食物.綠葉蔬菜:菠菜、甜菜葉、甘藍.堅果種子:南瓜籽、太陽花籽、杏仁、核桃、巴西堅果.全穀類:燕麥、糙米、全麥麵包.豆類:黑豆、大豆、扁豆.魚類:鮭魚、鯡魚、鯖魚.黑巧克力.水果類:火龍果、奇異果、香蕉、酪梨鎂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礦物質,與新陳代謝息息相關,現任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李耀泰曾受訪指出,人體若缺鎂導致低鎂血症,早期症狀有乏力、食慾不振、疲倦、噁心和嘔吐,重者則有肌肉痙孿、麻痺、刺痛、人格改變、阿茲海默症、偏頭痛、冠狀動脈痙孿、心律異常和癲癇等,甚至因無機鹽平衡系統的被破壞,導致低血鈣和低血鉀。鎂離子缺乏者也常見血壓較高的情況,補充鎂同時有助於控制血壓,鎂也可以減少鈉的再吸收,降低心臟輸出,也能減少血管鈣化和硬化,降低血管末梢阻力,此二者可促使血壓下降。如在輕度和無併發症的高血壓患者,鎂的治療能恢復正常血壓。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30萬人罹失智症台灣失智人口逐年攀升,根據去年8月底聯合報失智專題報導,依健保就醫數據與失智人口盛行率推估,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30萬人罹失智症。失智所耗費的醫療資源及照顧成本,對誰來說都是沉重負擔。要預防失智,專家呼籲應遠離以下6大危險因子。遠離失智6大危險因子1.三高2.菸酒3.中年頭部外傷4.憂鬱5.聽力障礙6.空氣汙染【參考資料】.Dietary magnesium intake is related to larger brain volumes and lower white matter lesions with notable sex differences.王介立醫師臉書粉絲專頁.醫師提醒低鎂血症危害 這些食物富含鎂多吃可活得更美.預防方法/遠離6大危險因子 1/3的失智症可預防.失智時鐘快轉6-1:近六年健保失智就醫人數成長近二成【填問卷抽好禮】❤️邀你一起填寫「你居住的城市失智友善嗎?」調查問卷,填問卷有驚喜,憶起讓失智友善+1❤️
-
2023-04-03 養生.運動健身
選錯時間跑=慢性自殺!要避空汙危害,一文看懂慢跑建議時間、地點、空汙指數查詢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3年將空汙訂為一級致癌物,在歐洲許多城市可以發現,空汙指數越高(如紅、紫爆),民眾罹患肺癌的比例就越高,因此在空汙中慢跑也是慢性自殺的行為。近年,擁有良好運動習慣的人口比例逐年提高,運動對健康的好處也是人人皆知,但是「空汙(如PM2.5)」卻是讓越運動越不健康的地雷!我們人體最大運動時的換氣量可達每分鐘100公升,約比安靜狀態下多20倍,如此一來,我們可能在運動時不知不覺將廢氣、髒空氣吸入體內,造成危害。到底外出運動時我們該注意什麼?空汙多少要注意?有哪些分類?空汙造成的危害蘇一峰醫師指出,「空汙的微粒從肺部微血管進入血液循環之後,會進一步破壞血管內壁造成發炎,時間一久,造成動脈硬化和產生血栓,血栓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就造成心肌梗塞,塞到腦血管就造成中風。」我們可以發現,空汙不僅會造成肺癌,或是心血管疾病和腦部問題外,長久吸入汙染的空氣,還會造成全身性的發炎。肺癌權威陳晉興醫師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在2013年將空汙訂為一級致癌物,在歐洲許多城市可以發現,空汙指數越高(如紅、紫爆),民眾罹患肺癌的比例就越高,因此在空汙中慢跑也是慢性自殺的行為。空汙中如何運動?因此外出慢跑,或是進行騎單車、跑馬拉松等較激烈的運動,出門前最好先查看空氣品質預報,陳晉興醫師說,若PM2.5在50,甚至是在35以下就是對身體有好處的。在《空汙世代的肺部養護全書》一書中,環境醫學專家陳保中教授提到自身的運動方法,「我的方法是早點出門,通常早上6點多就到醫院,避開高空汙時段;下班時我會選擇走比較少空汙的『路線』,盡量避開大馬路,改走小巷弄」早上六點不只避開交通尖峰時段,走小巷也能盡量避免汽機車排放的揮發性有機溶劑。對於場地,陳保中教授也有一番見解,「河濱公園是蠻好的運動場地,車少、空曠,河道旁風大,有風流動能加速改善空汙;另外,台灣山林豐富,不必特別去挑戰大山岳,鄰近的小山丘也不錯,像台北近郊就有很多條親山步道,也是假日運動的好選擇。」綜上所述,選擇淸晨時段慢跑,避免上、下班時段(早上空汙濃度高但持續時間短/下班時間分散,空汙濃度低、但持續時間長);選擇靠近公園、水邊等樹木較多的地區,避免在大馬路邊跑步、運動;且留意PM2.5大於50微克/立方公尺時,就應避免戶外運動,才可以較有效的避免空汙危害。空氣品質指標(AQI)與健康影響及活動建議空汙的分類空氣汙染實際上到底存在哪些物質?以下分為6大類:一、氣狀污染物硫氧化物(SO2及SO3合稱為SOx)、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及NO2合稱為NOx)、碳氫化合物(CxHy)、氯化氫(HCl)、二硫化碳(CS2)、鹵化烴類(CmHnXx)、全鹵化烷類(CFCs)、揮發性有機物(VOCs)。二、粒狀污染物總懸浮微粒(指懸浮於空氣中,所有粒徑之微粒)、懸浮微粒(指懸浮於空氣中,粒徑10微米以下之粒子)、細懸浮微粒(PM2.5,指懸浮於空氣中,粒徑在2.5微米以下之粒子)、落塵(指粒徑超過10微米,能因重力落下之微粒)、金屬燻煙及其化合物(指含金屬或其化合物之微粒)、黑煙(指以碳為主要成分之暗灰色至黑色微粒)、酸霧(指含硫酸、硝酸、磷酸、鹽酸等微滴之煙霧)、油煙(指含碳氫化合物之煙霧)。三、衍生性污染物光化學煙霧:指經光化學反應所產生之微粒狀物質而懸浮於空氣中,能造成視程障礙者;光化學性高氧化物:指經光化學反應所產生之強氧化性物質,如臭氧、過氧硝酸乙醯酯(PAN)等(能將中性碘化鉀溶液游離出碘者為限,但不包括二氧化氮)。四、有害空氣污染物氟化物、氯氣(Cl2)、氨氣(NH3)、硫化氫(H2S)、甲醛(HCHO)、含重金屬之氣體、硫酸、硝酸、磷酸、鹽酸氣、氯乙烯單體(VCM)、多氯聯苯(PCBs)、氰化氫(HCN)、戴奧辛、致癌性多環芳香烴、致癌揮發性有機物、石綿及含石綿之物質。五、異味污染物:指具有氣味,足以引起厭惡或其他不良情緒反應之污染物。六、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物質。【延伸閱讀】 長輩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本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27 醫療.心臟血管
沒症狀就不用量血壓?圖解高血壓危害:身體多重器官都會受損
「醫生,我最近頭暈暈的,痛痛的。」喬老闆說。「平常在家會量血壓嗎?」醫師問:「你剛剛到院的時候,血壓量起來很高呢!有192/118毫米汞柱。」「平常我都沒有不舒服,怎麼可能會沒事量血壓?」喬老闆疑惑地問著。高血壓常常沒有症狀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血壓。血壓代表著血液流動時,血管所承受的壓力。大家看到血壓的數值會有兩個,例如127/83毫米汞柱這樣的紀錄法。前面那個數字代表「收縮壓」,後一個數字是「舒張壓」。「收縮壓」代表心臟收縮時血管承受的壓力;「舒張壓」代表心臟放鬆時血管承受的壓力;因為心臟收縮的時候血管會承受高一點的壓力,因此收縮壓會高於舒張壓。在127/83毫米汞柱這樣的紀錄法下,我們可知收縮壓為127毫米汞柱,舒張壓為83毫米汞柱。平常健康成人的血壓應該是120/80毫米汞柱以內,平常應該要定期測量自己的血壓,因為當高血壓的時候,通常不會有什麼症狀。可是,長期的高血壓會帶來許多身體危害,因為這代表著血液在血管裡流動的時候,力道是過強的,不斷衝擊著血管管壁,血管就會愈來愈不健康。一個人患有高血壓的時間愈久,無論是不知情,或是不想理,總之當從來沒有控制血壓,就會愈危險,帶來愈多的併發症。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高血壓帶來的身體危害。◆ 血流不足缺血原本我們的血管應該是強壯並具有彈性的。然而當血壓大的時候,血管壁持續受到愈高的壓力衝擊,血管壁可能出現微小的撕裂傷,而這些撕裂傷容易引起膽固醇的聚集,當愈來愈多膽固醇卡在血管,血管的通道就變窄,讓血液通行受阻。血管被卡住的地方愈多,血液愈難無法進入到組織或器官。若這件事情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會引發心絞痛、心律不整,這就是一般我們講到的「心肌梗塞」,指冠狀動脈被阻塞了,於是血流無法進入到心臟肌肉,心臟肌肉無法收縮做工。全身上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血管,在高血壓的時候,不是只有心臟的血管會被破壞,全身到處的血管都可能被破壞到。像是負責性器官的血管出現阻塞,患者就會有性功能障礙。(延伸閱讀:心肌梗塞超危急!搶通血路、預防再發,心臟科醫師圖文講解)◆ 心臟衰竭血壓高,造成血管壁微小撕裂傷,導致膽固醇聚集阻塞,血管通道變窄,血液行受阻。血液通行受阻的時候,很難將血液送往各個組織與器官,心臟可能就會更費力地工作,不過效率依舊不好,左心室得要賣了老命地用力收縮,想再把血打出去一些,左心室工作這麼累,時間一久就會心臟衰竭,患者很容易喘、容易累,還有水腫情形。(延伸閱讀:心臟衰竭問題多,8個迷思要破解!)◆ 血管瘤血管持續被高血壓衝擊的時候,血管壁變得弱化,可能就膨出變成一個血管瘤,就像是被撐出一小包氣球的樣貌。當然,這樣的血管瘤本身來說就是個不夠強健的組織,因此當持續的高血壓繼續衝擊著血管壁,會讓血管瘤愈來愈大,有朝一日甚至因為撐得血管壁太薄、撐得太大而破裂,造成致命的內出血問題。血管瘤的狀況可能出現在身體各處,例如腦部的血管瘤破裂時,會讓人頭部劇烈疼痛,失去意識;在身體腹部的主動脈瘤,則可能讓人摸到一個有脈搏跳動的腫塊,萬一破裂,同樣會造成腹部劇痛並很可能奪人性命。(延伸閱讀:爆炸性頭痛、頸部很僵硬,當心腦動脈瘤破裂!神經外科醫師圖文詳解)(延伸閱讀:對付困難腹主動脈瘤,血管內固定錨釘很關鍵,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圖解說明)◆ 腎臟功能變差我們一直說到,高血壓會造成的問題是讓血管承受過高的壓力,導致血管愈來愈不健康,因此血管密集的區域一定會遭受高血壓帶來的破壞,而腎臟就是一個血流豐富的區域,很容易受到高血壓的影響。腎臟的功能是移除血液中的廢物、調解血量與壓力,製做尿液將廢物排出體外;為了達成這麼繁重的任務,腎臟裡面有密集的小型血管負責各樣工作,於是血壓高會讓負責過濾廢物的血管硬化、受傷,腎臟無法有效率地過濾廢物,工作更形艱困,最後會讓腎臟失能衰竭,喪失過濾廢物的能力。◆ 認知障礙、失智、中風高血壓久了,血管不夠健康,腦部獲取到的血流變少,腦細胞沒法獲取到足量的氧氣、養分,腦細胞死亡速度變快,導致讓人的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變差、很難好好思考,認知功能出現障礙,更嚴重一些會到血管型失智的程度。所以啦,請記得,血管要顧好,腦部才會健康。假使是動脈粥狀硬化嚴重,血流直接被阻斷,患者有更多腦部功能區失能,就是平常我們說的「腦中風(梗塞型)」;萬一是高血壓導致了腦血管瘤破裂,則會出現出血性的腦中風。無論哪一種,腦部功能都會下降,即使沒有喪命,可能還是會帶來認知障礙及失智的長期問題。(延伸閱讀:做好這四項,減少失智風險)◆ 破壞視力與視神經眼睛構造內有許多細緻精密的血管。眼睛後方的視網膜區負責感光,當這附近的血管因高血壓受損,可能會造成視網膜出血,患者視力變得模糊,甚至完全看不到。而高血壓也會影響供應視神經的血管,讓患者視力變得更差。別等高血壓造成症狀高血壓的初期常常沒有症狀,讓人不會特別去注意。然而我們還是要盡量好好控制血壓,畢竟長期失控的血壓會導致身體多重器官受損,最後容易死在相關併發症。想要避免這些併發症,還是要早早從飲食、運動、和藥物做起,並定期測量血壓,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血壓多少才OK?有什麼症狀?高血壓最基礎知識(圖解懶人包)原文:
-
2023-03-21 焦點.元氣新聞
EPA魚油和DHA魚油一樣嗎?魚油種類、功效、挑選重點大解析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常因為工作忙碌導致三餐不定時,或只能挑選高油高鹽的快餐果腹,無法從飲食中獲得身體所需養分。近年來,各式各樣的保健食品因此興起,主打能讓人快速便利的補充營養,其中EPA魚油便是備受推崇的保健食品之一。然而市面上魚油產品種類繁多,到底魚油成分中的EPA、DHA是什麼?不同EPA、DHA比例的魚油又有什麼差別?EPA功效、DHA功效如何?本文將為您解析以上重點,並告訴您挑選魚油時的5大關鍵,助您選擇自己及家人適合補充的魚油產品。魚油中的Omega-3有什麼作用?EPA、DHA是什麼?魚油顧名思義,是從富含脂肪的魚類提取出來的油脂,而常聽到魚油中的Omega-3有什麼樣的作用?魚油內的成分EPA、DHA又是什麼?以下分別為您介紹:主要的魚油成分: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由EPA和DHA組成,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只能靠飲食攝取補充,而魚油中的Omega-3比起植物來源的Omega-3更容易被人體轉換利用。由於現代人大多都是外食族,容易從餐廳常用的沙拉油、大豆油等攝取過多Omega-6,讓體內脂肪酸失衡,進而加重身體負擔或導致其他疾病。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民眾Omega-3與Omega-6的攝取比例應為1:1,因此平日可以補充魚油來平衡脂肪酸的攝取。Omega-3成分1:EPAEPA是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化學結構上含有20碳和5個雙鍵的脂肪酸,一般縮寫為C20:5,ω-3。EPA有助於循環暢快、調整體質,且可以透過酵素反應進一步代謝生成DHA。Omega-3成分2:DHADHA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noic acid),化學結構上含有22碳和6個雙鍵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一般縮寫為C22:6,ω-3。DHA有助於思緒靈活、改善乾眼不適和預防阿茲海默症。為什麼要吃魚油?EPA功效、DHA功效有哪些?除了平衡脂肪酸攝取外,吃魚油還有許多其他功效,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也因此許多專業醫師及營養師認為魚油是很重要的保健食品。而根據營養成分不同,魚油的功效也會略有差異,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5大EPA功效告訴你EPA的整體功效大致可歸類為以下5點:1.抗憂鬱根據研究調查發現,Omega-3攝取量與憂鬱症發生的風險呈現負相關,因此攝取EPA有助於保持心情暢快,並降低憂鬱症發生機率。2.預防心血管疾病EPA主要作用於心血管,可阻擋血管內皮受自由基攻擊,預防血管硬化,幫助身體維持活力及健康。3.抗發炎EPA被稱為天然的抗發炎劑,適量攝取能降低發炎反應。4.改善專注力目前也有許多研究指出,補充EPA能改善ADHD孩童注意力不足的狀況。5.縮短Covid-19病程經研究指出,Omega-3(含EPA)對Covid-19患者在器官與系統的運作上,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能降低患者體內的發炎物質並縮短病程。3大DHA功效告訴你DHA的整體功效大致可歸類為以下3點:1.提升記憶力、思考能力DHA能夠有效的保養腦部,且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每日攝取適量的DHA,能夠提升記憶力、讓思緒變得更加靈活。2.幫助智力發展DHA有助於胎兒與新生兒的認知功能發育,是幫助智力發展的重要關鍵。3.保護眼睛,減緩乾眼症狀DHA跟葉黃素一樣有助於眼睛保健,亦能增加淚液分泌,減緩乾眼症不適的症狀。應該補充EPA還是EPA+DHA綜合魚油?依據個人需求選擇瞭解魚油成分及功效後,仍不確定自己適合補充的方向嗎?下方將告訴你哪些族群適合補充DHA及EPA,以及補充前的注意事項,讓你能選擇正確的補充方式。哪些族群適合補充EPA?有特殊疾患者● 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的患者由於對於膽固醇過高的患者來說,補充含DHA的魚油可能會提升血液膽固醇,因此這類的患者建議選擇補充純EPA魚油。●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經研究發現,有冠狀動脈疾病、曾心肌梗塞的患者,補充EPA後病況較為穩定。● 容易感到心情低潮的憂鬱症患者有在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患者,補充EPA魚油有助於改善心情。● 有ADHD的孩童或青少年研究發現,血液中Omega-3較低的過動兒童補充EPA魚油後,專注力明顯提升。哪些族群適合補充EPA+DHA?一般族群、懷孕媽咪若無上述特殊疾患,下列族群則可以補充EPA+DHA的綜合魚油為主:● 一般健康族群魚油含有Omega-3脂肪酸(EPA+DHA),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藉由飲食補充,如今外食、速食文化盛行,導致一般人Omega-3嚴重攝取不足。為了彌補飲食中的不足,建議可補充EPA+DHA綜合魚油。● 懷孕中的孕媽咪DHA是胎兒腦部發育重要的營養素,而EPA可以幫助孕媽咪維持循環,故懷孕媽咪推薦補充EPA+DHA綜合魚油。*註:懷孕32週後的孕媽咪,若想繼續補充,建議和婦產科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乾眼症患者根據研究指出,每天補充1785毫克(1245毫克EPA+540毫克DHA),12週後可以改善乾眼不適的狀況。注意事項:EPA、DHA比例建議參考即可市面上常見的魚油產品有純EPA、純DHA或者是EPA:DHA比例不同的魚油,雖然營養師建議一般人可以選擇EPA:DHA=3:2的魚油,但實際比例還是須依個人狀況調整,如中高齡族群、有特殊疾病者等便可選擇「純EPA魚油」攝取。因此,在挑選魚油時可將比例作為參考,再以最關鍵的魚油濃度考量,才能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魚油怎麼挑選?解析5大關鍵挑選重點認識魚油的種類和功效後,便可根據以下5大關鍵挑選重點,篩選市面上的各種魚油產品:1.「最終產品」是否通過IFOS五星認證IFOS是專精於魚油認證的機構,檢驗項目包含環境毒素多氯聯苯、戴奧辛、重金屬、氧化指標,以及Omega-3、EPA、DHA濃度,必須全數通過才能拿到IFOS五星認證。由於目前魚油原料只能透過進口取得,在台灣有些魚油產品宣稱有IFOS認證,實際上卻是以「魚油原料」通過檢驗,而非以「最終產品」通過認證,除了原料外的膠囊、包裝等環節,製作過程是否受到汙染,是消費者不得而知的。因此選擇魚油產品時務必以「最終產品」是否通過IFOS認證為準,品質會更加有保障。2.原料魚隻是否挑選小型魚魚油的原料捕撈地點及魚種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由於生物累積的影響,越大型的魚種體內累積的有毒物質和重金屬也會越多,因此除了觀察產品有無重金屬等物質的檢驗報告外,選擇魚油時也需盡量挑選在純淨海域中捕撈且小型的魚種(如:鯷魚、沙丁魚)較為安全。3.魚油濃度與含量是否足夠魚油的有效營養成分為EPA、DHA,並非整顆魚油都是有效的,因此選擇魚油時並不是越大顆越好,而是要看它的濃度是否夠高、EPA和DHA含量是否足夠。建議選擇魚油濃度大於80%的魚油,才可以確保有效成分充足。魚油濃度算法為:(EPA+DHA)/omega3 總重,例如:Omega-3總重600毫克,EPA300毫克,DHA200毫克的魚油,濃度便是(300+200)/600=83%。因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魚油濃度是要以EPA、DHA含量計算,而非只看Omega-3總重。4.檢驗報告是否公開並定期更新如同上述所提到的小型魚挑選指標,為避免攝取含有汙染的魚油,挑選時需要特別注意各種產品的檢驗報告是否公開並且定期更新。除了重金屬檢驗外,新鮮度也必須納入考量,且近年來海洋汙染嚴重,塑化劑和重金屬問題頻傳,若是讓補充魚油的孕婦及兒童誤食,將會影響胎兒發育及兒童成長。5.深海魚油的型態為何種魚油可區分為3種型態:TG(三酸甘油脂)、EE(脂化型)和rTG(再脂化型),其中營養師最推薦的型態是rTG,和其他2種型態相比,吸收速度快上許多,同時擁有高濃度加上高吸收的特性,也是眾多專業醫師最推薦的營養型態。對魚油還有其他疑惑?營養師用科學實證為您解析,伴您守護健康瞭解EPA、DHA魚油的差異,以及不同魚油種類適合的補充族群後,您還是擔心自己沒有掌握魚油的各樣資訊,對魚油有其他疑惑嗎?如您想更認識EPA魚油的詳細功效,仔細考量後再進行選購,可以參考專業營養師為您進一步說明的魚油功效指南,用科學實證為您逐樣解析,讓您不管是三餐外食的上班族,還是兒童家長、孕媽咪或中高齡族群,都可以透過補充合適的魚油,安心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
2023-03-13 醫療.心臟血管
氣溫降「心肌梗塞」風險暴增!醫提醒:保護身體易失溫3部位
近日冷氣團接力來襲,隨著氣溫下降,許多人可能會感到身體不適或容易受寒感冒,此外,寒冷的天氣還會對心臟健康帶來負面影響,若是加上有抽菸、酗酒等不好的生活習慣,則會增加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因此除了要注意保暖外,也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保持心臟的健康。天冷影響血流 小心心肌梗塞柳營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鐘國瑋醫師表示,心肌梗塞是一種心臟疾病,常好發於冬季,通常是由於冠狀動脈阻塞或狹窄所引起的。當氣溫下降時,冠狀動脈便會縮小,進而影響血流,使血壓升高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加上冬日冷風還會刺激交感神經,使心臟負荷增加,提高心臟疾病發生的風險,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患者,更需多加留意小心。早期症狀要警覺 避免不可逆傷害若民眾發生心肌梗塞的早期症狀,如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應當及時就醫治療,保握黃金治療時間。心肌梗塞需要以心導管置放血管支架或是以繞道手術重建心臟血流,嚴重時可能造成死亡或其它不可逆之傷害,因此,只要出現症狀,一定要馬上就醫,一旦稍有延遲,就可能出現生命危險。保持身體溫暖 減少心臟疾病預防心肌梗塞,鐘國瑋醫師提醒,要先保持身體溫暖是最基本的原則,在室內時,宜注意保持室內溫度穩定,避免過冷或過熱;出門時應當穿暖和的衣服,特別是保護脖子、胸部、手腳等容易失溫的部位。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如適當運動、均衡飲食、戒菸限酒等,都有助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而有心臟疾病的高風險族群,更應注意定期安排心血管檢查,以及依醫囑進行治療和用藥。 【延伸閱讀】主動脈剝離者都有「1情況」! 35歲以上比率高達52.5%無病史中年男急診室大叫一聲倒地! 急救驚見冠狀動脈90%阻塞【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7011】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10 焦點.用藥停看聽
擔心他汀類藥物副作用?降膽固醇藥bempedoic acid可將心臟病風險降23%
【本文重點】最近在美國心臟病學會發表並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臨床試驗表明,對於那些需要降低膽固醇但對他汀類藥物不耐受的人來說,以Nexletol品牌出售的bempedoic acid可以替代他汀類藥物。研究發現,bempedoic acid可將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降低13%。與他汀類藥物不同,bempedoic acid在肝臟中才被啟動,減少了肌肉疼痛等副作用的可能性。然而,該研究表明,服用bempedoic acid的人患尿酸、痛風和膽結石的比率更高。--by ChatGPT降膽固醇藥物有新選擇!近期在美國心臟病學會會議上發表並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項最新臨床試驗顯示,商品名為Nexletol的bempedoic acid可能是需要降低膽固醇但不耐受他汀類(statins)藥物的人的替代品。bempedoic acid和他汀類藥物一樣有效嗎?由於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升高會導致動脈阻塞,並增加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其他形式的心臟疾病風險,而他汀類藥物是最常用的降膽固醇藥物,有助於降低血液中這些所謂的「壞」膽固醇。他汀類藥物被認為是安全有效的,但很多人不能或不會服用它們,因為對於某些人來說,它會導致劇烈的肌肉疼痛。根據過往研究表明,需要降低膽固醇的患者中有多達29%的人不能耐受他汀類藥物,如何為這些患者找出新的治療方式至關重要。該研究是一項名為CLEAR Outcomes試驗倡議的一部分,目的是評估bempedoic acid是否為降低LDL膽固醇和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等心血管事件風險的有效方法。臨床試驗由克利夫蘭診所進行,由bempedoic acid的製藥商Esperion Therapeutics贊助。該研究在2016年至2019年間招募了近14000名他汀類藥物不耐受患者,參與者被隨機分配每天服用bempedoic acid或安慰劑,平均隨訪時間超過3年。研究結果顯示,服用bempedoic acid可將心臟病發作、中風、需要治療動脈阻塞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等綜合風險降低了13%,而當單獨分析不同類型的心臟事件時,發現bempedoic acid可減少23%的心臟病發作之外,還將需要冠狀動脈重建(在某種阻塞後恢復心臟血流的治療)風險降低19%。bempedoic acid更不易引起肌肉疼痛研究人員指出,苯培多酸與他汀類藥物的不同之處在於,直到到達肝臟才啟動。這限制了藥物對肌肉、大腦和其他組織或器官的影響,降低類似他汀類藥物報告副作用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服用bempedoic acid的人尿酸和痛風以及膽結石的發生率顯著更高,這表明此種藥物可能不是患有前述疾病的人的最佳選擇。該研究主要作者、克利夫蘭診所心臟血管和胸科研究所首席Steven E. Nissen博士表示,他汀類藥物仍是降膽固醇療法的首選療法,但對於需要他汀類藥物卻無法服用的人來說,這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什麼是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也稱為HMG-CoA還原酶抑製劑)阻斷一種稱為HMG-CoA還原酶的酶,該酶參與甲羥戊酸的合成,甲羥戊酸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物質,然後被身體用來製造甾醇,包括膽固醇。通過抑制這種酶,減少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產生。他汀類藥物還增加了肝細胞上LDL受體的數量,從而增強了LDL膽固醇的攝取和分解。他汀類藥物的大部分作用,發生在肝臟中。降低膽固醇和其他類型的脂肪很重要,因為研究表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載脂蛋白B升高會增加一個人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他汀類藥物常用於:.降低高膽固醇(也稱為高脂血症或血脂異常),他汀類藥物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方面最有效。.降低一個人患心臟病或中風或患心絞痛的風險。.降低2型糖尿病或冠狀動脈疾病患者患心臟病的風險。【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Led Trial Shows That The First Drug Designed for Statin-Intolerant Patients Reduces Serious Cardiovascular Events.Bempedoic Acid Improves Outcomes in Statin-Intolerant Patients.A Statin Alternative Lowers Heart Attack Risk by 23 Percent, Drug Trial Shows.Bempedoic acid improved heart health in patients who can’t tolerate statins, study finds.Drugs.com:Statins
-
2023-03-09 醫聲.領袖開講
揭國衛院5大方向 司徒院長:國內要有「快速生產疫苗」能力
中研院士、前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去年底接任國衛院長。專長免疫學研究、基因操控與醫學教育的他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國衛院將延續任務導向醫學智庫的重要角色,整合國內上中下游生醫研發能量,系統性的落實疾病預防與治療,成為國人健康的堅實後盾。司徒惠康也說,疫苗二廠建立後,國衛院在新興傳染病疫苗及藥物研發將有更多突破,國衛院在癌症精準治療、高齡醫學與兒童醫療網等5大領域,也都有佈局。以人為基礎、結合科技 予病人實質助益「進入國衛院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開始,有更多機會和工具,可以去做以人體為基礎的科學研究。」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擁有優質、多元的研究人才,且能夠匯整國內的臨床試驗資源,也具有進行基因體、蛋白質體學、糞便微菌叢等各式體學分析的能量,透過以人體為對象的研究,獲得更貼近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運用在醫學、公共衛生領域,對疾病的預防治療帶來正面助益。「國衛院的研究結果,除了以人為基礎,也搭配現代科技,對病人有實質且直接的幫助。」司徒惠康舉例,國衛院曾與長庚醫療體系及宏碁智醫團隊,合作「肥胖症智慧預測系統」大型計畫,建置「國人疾病多重體學資料庫」及「整合性智慧預測系統」,開發針對肥胖症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智慧醫療預測、防治模式。他表示,結合基隆長庚長期搜集資料的社區研究目標族群,加上宏碁智醫的人工智慧(AI)分析團隊,國衛院在不同疾病的研究上獲得重要結論,並成功開發一款程式,可揪出高達8成心電圖正常,冠狀動脈卻已發生阻塞的患者。將設疫苗二廠 加速傳染病疫苗研發過去3年新冠疫情肆虐,本土疫苗、藥物研發能量受到重視,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的目標是未來面對新興傳染疾病的時候,國內能有「從頭到尾、快速生產疫苗」的能力。他表示,國衛院致力於傳染病疫苗和藥物研發,「未來新的疫苗二廠設立以後,我們有更大的能量來做這件事。」他表示,信息RNA(mRNA)平台係新興傳染病疫苗的重要趨勢,國衛院已投入可觀資源進行研發,未來將在基礎建設、專利取得等面向持續努力。建本土癌症基因資料庫 將整合資料分析技術 癌症精準醫療是國衛院研究項目的一大重點。國衛院參與執行跨部會「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2019年底開始執行「精準醫療公私合作聯盟」計畫,以建置本土癌症基因資料庫為目標,透過國衛院下轄的「臺灣癌症臨床合作組織(TCOG)」找尋合適患者,無償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取得臨床試驗藥物,同時幫助國內生技醫藥產業加速臨床試驗收案,合法、合理取得真實世界數據。司徒惠康表示,針對國內癌症防治,國衛院還有「更大的藍圖」。他表示,透過整合第一線醫療院所病人的臨床資料、基因訊息,結合健保資料庫,以及國內各大生物資料庫的資料,藉由AI等醫療資訊處理技術,進行更有效的分析,「這些結果可以直接回饋到病人身上,針對治療指引做出更好的調整。高齡社福研究 讓長者活得有尊嚴「2025年,台灣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醫學是必須重視的議題。」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2021年起即與台灣大學合作,在雲林成立「高齡醫學與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以維持高齡長者健康狀況為目標,除了醫療、輔具以外,也將就社會、文化面向進行研究,提出政策建言。他表示,讓長者「有尊嚴、很光彩」的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路,是高齡中心的重點和核心理念。台兒童死亡率高 司徒惠康:將挺身而出此外,司徒惠康指出,台灣醫療水平在世界名列前茅,兒童死亡率卻高居不下,建構更完善的兒少醫療照護網勢在必行。他表示,與基因、遺傳等疾病相關的兒童死亡率,可以透過早期診斷降低,但兒童醫療涉及的面向不僅止於此,與意外死亡、邊緣家庭的社會、經濟支持度,以及新住民家庭的文化認同程度均有關聯。司徒惠康表示,要提供一個優質的兒童照護體系,必須整合醫療、社會照福祉、教育等不同面向,涉及跨部會協作,「衛福部主責健康、社會福祉相關任務,國衛院必須挺身而出。」
-
2023-03-03 醫療.呼吸胸腔
男星張立昂「肺塌陷」緊急插管!如何避免?「麻醉」是關鍵
「肺塌陷」是心肺手術患者術後後遺症之一,患者可能因為肺部擴張不全,導致痰液累積在肺臟,增加發生肺炎的機會,並影響復原。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郭姿廷說,經由心臟外科與麻醉部合作,結合微創心臟手術及神經阻斷術,有效降低肺塌陷、肺炎等併發症發生率,讓病人盡早脫離呼吸器,進行心肺復健,恢復正常生活。什麼是「肺塌陷」?男星張立昂日前傳出因「肺塌陷」入院,必須緊急插管治療,家屬一度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張立昂住院治療觀察了兩周,後續療養了三至四個月。經紀人透露,「講話容易喘,一段時間沒辦法有氧運動」,所幸經心肺功能訓練,身體慢慢恢復,目前狀況穩定,恢復良好,新戲也即開拍。【延伸閱讀】神隱2年!張立昂「肺塌陷」插管救命 家人心碎簽放棄治療什麼是「肺塌陷」?郭姿廷說,吸氣時,肺臟會充滿空氣而張開,有如充滿空氣的氣球,但微創心臟手術患者術後呼吸時,胸大肌等肌肉會隨胸廓起伏而伸展,病人可能因手術傷口疼痛,不敢用力深呼吸、咳痰,此時,肺臟未充滿空氣,如同洩氣的氣球,「塌塌扁扁」,形成「肺塌陷」,痰液容易累積在肺臟,增加發生肺炎的機會。肺塌陷影響心臟手術之後的復原 郭姿廷說,術後患者發生「肺塌陷」,在肺活量降低的情形下,無法順利呼吸換氣,也影響術後復健及復元進度,如採用微創心臟手術合併神經阻斷術患者多可在術後5至7天出院,對比傳統手術患者於術後需住院7至14天,才能恢復正常生活,在復元時間縮短許多。微創心臟手術是什麼? 微創心臟手術是指所有不必經由傳統正中胸骨切開的手術,目前運用在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肺動脈瓣、心房中隔缺損、心臟內腫瘤、冠狀動脈廔管等手術,應用範圍相當多元。郭姿廷表示,微創心臟手術不用鋸開胸骨,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小,組織破壞少,減少人體傷口發炎反應,縮短傷口疼痛時間。郭姿廷說,微創心臟手術最常使用的切口位於右側胸部、肋骨與肋骨的中間,雖然不需要破壞肋骨,但依舊會切斷部分的肌肉,包括胸大肌、前鋸肌和肋間肌等。這些肌肉在呼吸時,會隨著胸廓起伏而伸展、收縮,因此在病人深呼吸及咳嗽時,傷口疼痛會加劇,導致不敢用力深呼吸和咳痰。然而,病人不敢用力深呼吸和咳痰,造成心臟手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並不是心臟問題,而是新發生的「肺塌陷」或「肺炎」,讓病人血氧下降、發燒,甚至是敗血症、呼吸衰竭,不論是傳統手術或是微創手術,都有可能因為傷口的疼痛而提高肺部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如何避免肺塌陷為降低病人術後疼痛感,加快復元時間,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與麻醉部合作。台北榮總麻醉科主治醫師林素滿說,病人麻醉後,在手術醫師畫刀前,麻醉醫師在超音波導引下,將局部麻醉藥注入胸大肌和胸小肌間,以及胸小肌和前鋸肌間的筋膜,阻斷傷口周圍的神經傳導。手術結束縫合傷口前,手術醫師再從內視鏡視野下,從胸腔內將局部麻醉藥注入肋骨間的空間,使麻藥擴散到肋間神經。林素滿說,由於傳導疼痛的神經被阻斷,可大幅降低病人術後傷口不適,也降低術後嗎啡等止痛藥劑量,減少噁心、嘔吐、嗜睡、腸蠕動變慢等止痛藥副作用。手術期間全程使用麻醉深度監測儀器,讓麻醉醫師能更精準的調控麻醉深度及麻醉藥物的用量,縮短麻醉後甦醒的時間,讓病人盡速脫離呼吸器,更早開始下床活動進行心肺復健。研究顯示,微創手術在術後傷口疼痛的天數比傳統手術短,臨床上病人大約在術後第3、4天就幾乎不會被傷口疼痛所困擾,但在術後當天或隔天時,疼痛程度不亞於傳統手術。因此,北榮心臟外科醫師透過與麻醉醫師緊密合作,以術中神經阻斷術降低術後傷口疼痛,發揮微創手術最大效益。神經阻斷術止痛有禁忌嗎?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神經阻斷術止痛,因神經阻斷術採取注射方式,若患者凝血功能異常,注射後可能刺破小血管而有出血、血腫等情形。台北榮總目前使用微創心臟手術合併神經阻斷術的患者約有30多人,除微創心臟手術需自費醫材費用約3至15萬元,合併神經阻斷術須自費麻醉費用3000元左右。(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27 焦點.用藥停看聽
抗生素、血栓溶解劑、攝護腺肥大用藥都在列!15類缺藥原因及處理進度一次看
缺藥民怨延燒,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上午率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三人親上火線說明。王必勝首度代表衛福部詳細說明15類缺藥品項,包括缺藥之原因、處理進度、每月增產數量、預計恢復供應期程等。這等於間接證實目前國內缺藥類別相當廣,軟便、抗生素、制酸劑、止吐、止瀉、退燒,到鼻噴類固醇、破傷風疫苗、血栓溶解劑、攝護腺肥大用藥,全都有缺。兒童用藥也受到衝擊,一種兒童用止吐藥及另有一種兒童退燒止痛藥都停產,現已尋得其他廠商增產因應。其中恢復供貨時程最晚的,是膨脹型瀉劑及降血壓藥,係因原料或原廠供應問題導致全球缺貨,要等到今年第三季才能恢復供應,在此之前可先使用替代藥。1.軟便劑(氧化鎂錠劑).氧化鎂藥性溫和,常用作第一線軟便劑、制酸劑使用,排便不順、便秘服用氧化鎂藥物都能獲得改善,而氧化鎂亦可以中和胃酸,緩解胃酸分泌過多不適。因應業者通報缺工,食藥署已及時核准其他業者專案製造。食藥署積極協調廠商增加產量,春節後已大量生產,每月合計生產3000萬錠(健保月用量約2000萬錠)。每週分批供應,逐步緩解臨床端需求。健保署已進行藥價檢討。》看更多氧化鎂藥2.單方抗生素藥品(Amoxicillin, 青黴素類抗生素).安蒙西林是第一線廣效抗生素,用於治療呼吸道、生殖泌尿道、皮膚及軟組織感染,臨床使用廣泛。近期呼吸道疾病增加,食藥署積極協調國產業者增加生產。國產業者於112年1月及2月已分別供應1500萬顆及1200萬顆(健保月申報用量約500萬顆),預計3月可供應約2200萬顆。每週分批供應,逐步緩解臨床端需求。》看更多安蒙西林3.複方抗生素藥品(Amoxicillin 與 Clavulanate, β-內醯胺類抗生素).用於治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及其他具有感受性細菌引起之感染症。近期國際性用藥需求增加,食藥署已於 112 年 2月 15 日召開會議進行媒合,邀集藥品許可證持有藥商、醫藥相關公協會討論,並請相關醫藥公協會轉知會員於 112 年 2 月 17 日填報2-4 月需求。經協調業者積極爭取輸入數量及增加生產,各規格藥品之供應預計於112年3月陸續足夠臨床需求。食藥署並於 112 年 2月 21 日請目前主要有庫存之藥商,儘速安排供應,預計於 3 月初緩解臨床需求,並請醫療機構及藥局及早向其他學名藥廠訂購。》看更多Amoxicillin/Clavulanate4.止瀉口服液劑(Pectin/Koalin).緩解輕微或中度急性腹瀉。業者因原料藥問題暫停生產,經食藥署立即協助確認,已於 112 年 2 月 16 日恢復正常供應。》看更多Pectin5.止吐栓劑(Domperidone).緩解噁心、嘔吐的症狀治療,糖尿病引起的胃腸蠕動異常。因應部份業者停止生產,已協調其他國產廠商協助增加生產,自112年3月起,每月可依訂單供應最多達12萬錠 (原短缺品項健保月用量約為4萬錠)。食藥署並已將替代藥品資訊公布於「藥品供應資訊平台」及轉知相關醫學會。因屬兒童少量用藥,健保署將專案處理。》看更多Domperidone6.退燒止痛口服錠劑(Acetaminophen, 乙醯胺酚 80mg).退燒、止痛。因應原生產廠商停產(目前仍有 7.3 萬顆庫存,110 年健保年用量 3.5 萬顆),食藥署已尋得其他廠商生產,並已安排專人協助辦理所需變更登記作業,以利及早協助製造。王必勝補充說,這也是兒童用藥。》看更多乙醯胺酚7.水溶性鼻用噴液劑(Mometasone, 合成之類固醇).緩解成人青少年及二歲以上兒童之季節性或常年性過敏性鼻炎 亦用於治療18歲及以上成人輕度到中度鼻息肉之相關症狀。因國際性缺藥,業者減量進口,食藥署已協調國產學名藥廠商增加生產,補足缺口。食藥署並已將替代藥品資訊公布於「藥品供應資訊平台」及轉知相關醫學會。》看更多Mometasone8.口服降血脂藥(Ezetimibe/Atorvastatin, 10/20 毫克).用於治療高膽固醇血症。經協調業者,已於 112 年 2 月 2 日恢復供應予各層級醫療機構及藥局。》看更多Ezetimibe/Atorvastatin9.制酸劑口溶錠(Lansoprazole).用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食道逆食性疾病-糜爛性逆流性食道炎之治療、胃食道逆流性疾病之症狀治療。ZOLLINGER-ELLISON症候群、合併抗生素治療與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相關的消化性潰瘍、治療因NSAID類藥物引起之胃潰瘍。因國外原廠機器故障,造成全球缺藥,預計112年3月初恢復供應。臨床端有同成分、同劑量口服藥品可供替代。》看更多Lansoprazole10.膨脹型瀉劑(含 Frangula 及 Sterculia 者).緩解便秘。目前因原料問題導致全球缺貨,預計112年第三季恢復供應。食藥署已請其他成分(Psyllium Husk)之膨脹型瀉劑業者增加生產因應,並將替代藥品資訊公布於「藥品供應資訊平台」及轉知相關醫學會。》看更多Frangula/Sterculia11.攝護腺肥大治療用藥(含 Dutasteride 及 Tamsulosin 之複方藥品).具有症狀且攝護腺增大之攝護腺肥大症的第二線治療。111年12月起因原料問題導致全球缺貨,臨床端可處方兩種單方藥品替代。業者已於112年2月陸續輸入,並自2月20日起陸續供應各層級醫療機構及藥局。》看更多Dutasteride/Tamsulosin12.降血壓藥品 (Minoxidil).用於治療嚴重高血壓。因國外原廠供應問題導致缺藥,目前控貨中,預計 112 年 9 月 30 日恢復供應。食藥署經啟動公開徵求,於 112 年 2 月核准其他廠商專案進口藥品,並預計於 112 年 3 月中開始供應,以補足缺口。》看更多Minoxidil13.破傷風疫苗.預防破傷風。食藥署已核准2家藥商專案進口。食藥署自112年1月陸續完成封緘檢驗,現有庫存仍有20萬支,預計112年3月仍持續有藥品輸入。》看更多破傷風疫苗14.插管用肌肉鬆弛劑(Cisatracurium).為非去極化神經肌肉阻斷劑,可作為手術全身麻醉劑之輔助劑或加護病房使用,用以鬆弛骨骼肌,幫助氣管插管及與人工呼吸器的協調。其中一家藥商於111年11月退出台灣市場。食藥署已於111年10月核准2家藥商專案輸入,以滿足臨床需求。食藥署並協調其他具許可證業者增加輸入(自112年5月起)。》看更多Cisatracurium15.血栓溶解劑(Urokinase).用於治療急性肺栓塞、急性冠狀動脈栓塞、清潔靜脈導管。國內2家業者於111年10月因原料漲價、短缺等問題導致供貨不足。其中一家藥商已於112年2月23日恢復供應,食藥署並於111年12月核准專案進口藥品,於112年2月24日輸入並開始供應,以滿足臨床需求。》看更多Urokinase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25 醫療.心臟血管
痛一下、激烈的痛?胸痛8種原因,這2種最致命!魏崢:你該認識的心臟問題
講到心臟疾病,一般民眾可能都會認為「胸痛」就是警訊,但並非只有出現胸痛才要注意,以及並非胸痛就是心臟疾病!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心臟疾病總是來得猝不及防,霎時就可以剝奪一條條寶貴的生命!衛福部公布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病高居十大死因第二名、僅次癌症,儼然成為國人不可忽視的國病之一。胸痛跟心臟疾病差在哪?及並非胸痛就是心臟疾病,兩者差在哪?讓振興醫院院長魏崢為你解析:胸痛的幾大原因1、心肌梗塞:痛的較心絞痛久,可能持續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患者會有盜汗、噁心、嘔吐、臉色蒼白等症狀。有糖尿病、高膽固醇或家族遺傳者,在中年後血管堵塞的風險高(如冠狀動脈硬化、阻塞),原本狹窄的血管再收縮,造成心臟缺血,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甚至沒症狀,但血管一旦堵塞七八成以上,此時在運動時才會出現胸悶、胸痛的狀況,當發展到完全堵塞時,心臟肌肉壞死,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肌肉壞死,還會嚴重心律不整,導致心臟停止跳動。2、心絞痛(心臟缺氧):爬樓梯、趕公車(運動時)痛一下,痛感自左前胸延伸至左手臂,持續時間短、約2~3分鐘。心絞痛是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引起的,但有強弱程度的不同,初期因血流不通時,可能只是胸悶、不會痛;有些患者則是在運動中,例如爬坡、提重物走動時,才會有些胸悶、胸痛的感受。3、二尖瓣脫垂:通常合併心搏過速或有悶痛不舒服感,常見於高瘦女性。多數患者不會有立即的危險,甚至不少患者一直都沒有明顯症狀,而是因為健康檢查,才得知自己患有瓣膜脫垂。4、主動脈剝離:激烈地痛、痛感可能從前跑到背後,這類病人大部分有高血壓病史。人的血管是由內膜、中層及外膜三層組織結合而成,當內膜層破損,高壓血流衝破內膜,血液順勢貫流至中外層而形成血管夾層瘤。當夾層瘤逐漸擴大,會因患者瞬間大量滲入的血液,將主動脈壁向前後兩個方向撕裂,造成所謂的主動脈剝離。這情況常常會來不及送至醫院急救,患者便大量出血死亡。5、心肌橋:是指心臟肌肉橫跨在冠狀動脈上,如同一座橋橫跨在河流上,因此得名。原本正常冠狀動脈會走在心臟的表面,但心肌橋患者的冠狀動脈則是被心臟的肌肉覆蓋在上面,影響到冠狀動脈的血流輸送,造成心臟缺氧、導致心律不整。運動時,心肌橋就會影響到心臟的血流,造成心臟缺氧,因此可能引起胸口悶、心絞痛的症狀。6、肥厚性心肌症:一旦有心肌肥厚的病變,便會造成心臟內容積降低,激烈運動時心臟收縮,導致血液無法從心臟順暢送出。但絕大多數的患者其實沒有症狀,若有症狀多是胸悶、喘(尤其是運動時)、無力、與容易頭暈與暈厥。7、胃食道逆流:半夜睡覺的胸痛就有可能是此類。8、肺動脈栓塞:突發性胸痛,嚴重的立即失去意識,CPR通常無法發揮效果,需要葉克膜,但若是大量血塊堵住兩邊肺動脈,存活率很低。當心臟病患者有頭昏、心悸、胸部不適、呼吸短促、心律不整、胸痛、四肢冰冷、意識不明、臉色蒼白、嚴重時會因心肌缺氧而有生命危險,請務必盡速就醫。心臟問題多是遺傳造成,但多數都可以治療。因此建議,一般人可在50歲後安排做一次高階的心臟電腦斷層檢查;有家族史者,40歲就可先做一次高階的心臟電腦斷層檢查。掌握自己的血壓 避免致命心臟疾病對於較致命的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其實有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血壓沒有好好控制造成,而且在冬天更容易引發猝死。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量血壓非常重要,紀錄下平時的血壓幅度,以利調整吃藥的時間,如原本只在早起吃一顆血壓藥,但每每早起時血壓總是偏高,這時就可以將血壓藥改成早晚各吃半顆。許多人不知道到了冬天血壓會升高,尤其是天氣改變或是來到天氣寒冷的地區時都要注意。相反的是,天氣變熱的時候血壓會降低,這時降血壓藥就要減少。如高血壓患者在夏天總是頭暈,可能就是血壓藥吃過量,造成血壓過低的情形。因此我們就知道,天氣變冷時,血壓藥可能要增加;變熱時,血壓藥或許要減少。
-
2023-02-25 醫療.牙科
牙痛不藥來!盤點「牙醫常開的止痛藥、消炎藥」,治療前後做好2件事
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常毫不忌口又熬夜,再加上平日忽略牙齒保健的狀況下,這時牙痛就可能找上門。坊間常常聽到民眾去買所謂「消炎藥」來緩解不舒服,或者將牙醫師開的藥統稱為「消炎藥」,但「消炎藥」其實是很籠統的稱呼。當牙痛來襲,民眾通常可至藥局購買的藥品為消炎止痛藥;而牙醫師除了開立消炎止痛藥外,也會視情況給予抗生素。抗生素是用來治療細菌感染,可藉由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來緩解發炎反應,跟俗稱「消炎藥」用來緩解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的消炎止痛藥不同。因此,當口腔遇到有害刺激,體內抵禦外來物的白血球誘發發炎反應而造成牙齒痛牙齦腫時,就需要同時使用止痛藥及抗生素。以下將就這兩類藥物為大家簡單介紹。止痛藥適度的止痛藥物可以減輕疼痛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一般牙科常見口服止痛藥物可分為以下二種:* 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用於止痛、退燒,但不具有抗發炎的效果,為一般市售普拿疼的成分,取得比較方便容易。>>相較於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用於一些特殊族群如孕婦,使用上相對安全。>>應留意對肝臟功能的影響,切勿服用過量,亦不可併服酒精飲料。 *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NSAIDs)>>除了可用於止痛、退燒外,還具有一般大眾認知「消炎藥」的抗發炎效果,本院常見品項有Diclofenac、Mefenamic acid...等。>>相較乙醯胺酚過敏比率較高為其劣勢;病人最常反映的為腸胃相關副作用。>>建議腎功能受損者避免使用;此外,因有增加心血管栓塞事件的風險,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14天內禁止使用此類藥品。抗生素抗生素是另一個大家看完牙科常領到的藥品。牙齒痛牙齦腫的情形多半是因為口腔受到細菌侵犯,故可藉由抗生素抑菌殺菌的作用,加速清除這些外來物,改善發炎造成的不舒服,以下為牙科常用的抗生素治療介紹。* 盤尼西林類 (Penicillin)>> 牙科第一線用藥,最常見的是Amoxicillin,通常每日服用三次到四次,是相對安全的一類藥品,廣泛使用於孕婦族群。>> Amoxicillin也用於特定族群,如:先前有做過心臟瓣膜置換或修復手術的病人,牙科侵入性手術治療前的預防性用藥,病人應於術前一小時服用2g的Amoxicillin方可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生。 * 頭孢素類 (Cephalosporin)>>當病人對盤尼西林類的藥品有過敏的情況,可評估改用頭孢素類的藥物,但仍應注意少部分病人可能會有交叉過敏的狀況。>>Cephalexin為較常使用的藥品,每日服用四次,常見皮膚或腸胃道相關副作用。 * 巨環內酯類>>若對於盤尼西林類藥物的過敏屬於全身性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暈眩乃至休克,血管性水腫或是蕁麻疹,建議也避免頭孢素類藥物,改使用這類巨環內酯類藥物。>>這類藥品有Erythromycin、Azithromycin,在牙科較常開立的是前者。>>Azithromycin吃法比較不同需要特別注意:第一天吃兩顆共500mg,後四天改吃一顆(250mg),共計五天療程;亦可連續3天每天服用500mg。 * 硝基甲嘧唑乙醇 (Metronidazole)>>頑固型感染、壞死性潰瘍性牙齦炎的病人,疑似是牙周囊袋深部的厭氧菌引起,因此,可以選用治療厭氧菌感染的Metronidazole。>>有些報告指出Metronidazole會通過胎盤而到胎兒體內,建議懷孕前三個月應該避免服用。 * 四環黴素類 (Tetracycline)>>為早期牙科用藥。有影響牙齒、骨骼發育的副作用,有些案例顯示在幼年時服用而導致牙齒永久變色,呈現深灰或深藍色。禁止用於懷孕、哺乳婦女及8歲以下牙齒還在發育的孩童。>>避免與制酸劑、牛奶、鐵劑一起吃,以免影響吸收。看牙醫時務必謹記以下二點以上簡單介紹牙科常見用藥及其注意事項,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理解自己的藥品。當我們牙齒出現問題需要看牙醫時,務必謹記以下二點:* 告知疾病史及用藥史>>在做牙科侵入性治療前,應告知醫師自己的過往病史如:心臟相關病史、有無做過人工關節置換...等。>>用藥史也會影響後續之治療計畫,如:1. 抗凝血藥物:有服用抗凝血藥物的病人,除應告知牙醫師外也應諮詢原處方醫師,由牙科醫師評估手術出血風險及原醫師評估病人本身的栓塞風險,制定治療計畫。2. 一些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如:福善美、骨力強...等,因有引起顎骨壞死的副作用,在進行牙科治療前需要經醫師評估其風險。>>懷孕及藥物過敏史者,對藥物的選擇也至關重要。*不隨意停藥若醫師開立了抗生素,應按時服用並吃完整個療程。按時服用可以讓抗生素在體內有個理想、穩定的濃度,吃完整個療程也比較能確保沒有殘存的細菌突變而產生抗藥性的問題。醫師提醒,完整告知醫師您的狀況,由醫師評估予以適當的治療,並遵照醫師、藥師指示服用藥物,後續做好日常保健,是改善牙痛的不二法門。
-
2023-02-25 醫療.心臟血管
42歲男沒家族史也不抽菸,餐後胸悶與死神擦身!醫:年過40要多加警覺
42歲江姓工程男包商生活很單純,幾乎不抽菸,近日與親友相聚回到中部,晚餐後突然胸悶、冒冷汗送急診,發現是心肌梗塞引起急性心律不整(心室顫動),經會診心臟科醫師,打通阻塞的冠狀動脈左前降枝,並放置支架,救回一命。年過40對自己健康狀況多加警覺衛福部台中醫院急診室主任陳大中說,近幾年心肌梗塞有年輕化的趨勢,可能與飲食西化、肥胖、運動不足、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未控制有關。提醒年過40的中生代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多加警覺,做好飲食控制、多運動,是預防心肌梗塞的最佳方法。42歲男忽略肩頸痠麻 是心肌梗塞警訊江姓病患表示,他沒有心血管疾病史、家族史,發病的前幾天覺得肩頸非常痠麻,但因在北部工作繁忙,忽略這個警訊,直到返回中部與親友聚餐後,突然感到胸口悶痛,冷汗直流,才緊急赴台中醫院急診室診治。陳大中說明,江姓病患到院時,心電圖與心肌酵素正常,也未有主動脈剝離,但因症狀未解除,因此堅持讓患者留院觀察,三小時後病人突然抽搐、意識不清,經心臟電擊才恢復意識,此時急診室確認患者為急性心律不整,立即通知心臟科醫師啟動心導管診治。江姓病患表示,他我生活很單純,也幾乎不抽菸,只是因為忙,比較少運動,飲食也比較沒有注意,但沒想到才42歲竟會得心肌梗塞,當時嚇壞了,他也感謝台中醫院讓他留院觀察,現在才能重拾健康生活。陳大中說明,心肌梗塞所導致的心室顫動非常容易引起猝死,它會讓心臟不規則跳動,無法有效率地將血液帶到全身,等於讓全身缺氧,若未把握短短的5到10分鐘急救,就有可能死亡。患者一時未診斷出病因,但胸痛、胸悶等症狀卻未解除,最好還是多留院一段時間,別急著離開,以免錯失心血管治療的黃金時期。延伸閱讀:.冬季猝死常見3大成因 心臟內科醫師曝最好的血管保護方式.如何預防心肌梗塞?中西醫及營養師不同保養方式一次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21 醫療.心臟血管
別只關心該睡多久 研究發現睡眠時間不規律可能對心臟有害
前一晚如果睡不好,後果是顯而易見,但如果睡眠不規律,對健康有什麼影響嗎?一項新研究指出,睡眠時間的不規律恐對心臟有害。根據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與睡眠習慣更一致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時間不一致並在不同時間入睡,可能會增加患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為何睡眠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關?該研究主要作者Kelsie Full博士表示,其研究的重點是睡眠習慣與動脈粥狀硬化之間的聯繫。動脈粥狀硬化是動脈壁內脂肪斑塊的積累,隨著時間的推移使血管變得更僵硬、更狹窄,減少全身血流量和氧氣分佈。這些脂肪沉積物也會形成血栓阻塞動脈,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該項研究是首批提供不規律的睡眠持續時間及睡眠時間與動脈粥狀硬化存在關聯的調查之一。為了確定睡眠規律與血管健康之間的關係,科學家要求2千多名平均年齡超過69歲的中老年人佩戴手腕設備,以檢測他們何時睡著和醒來,並填寫一周的睡眠日記。參與者還完成了一項家庭睡眠研究,以獲取有關睡眠期間身體功能的詳細資訊,包括評估他們的心率和呼吸模式。該研究人員發現,睡眠持續時間不規律、且一周內變化超過兩個小時的參與者,其冠狀動脈鈣化指數(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s)較高的可能性是一周內睡眠持續時間更一致的參與者的1.4倍。該指數為衡量動脈中鈣化斑塊的數量,這是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事件的主要潛在原因。研究人員推測,不規則的睡眠模式,包括睡眠持續時間和睡眠時間的變化,會擾亂身體的晝夜節律,幾乎所有主要的心血管功能都與生理時鐘基因密不可分。一旦晝夜節律被干擾會中斷這些重要的心血管功能,導致慢性發炎、影響葡萄糖代謝、增強交感神經系統啟動和升高動脈壓,所有這些都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進展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研究不是一項對照實驗,且研究人員只在一個時間點同時測量睡眠品質和動脈粥狀硬化,無法用以證明特定的睡眠習慣是否可能直接導致動脈粥狀硬化,也未能進一步評估動脈硬化是否會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等事件的發生。睡眠和心血管風險的關聯性即便如此,該研究結果仍說明建立良好睡眠習慣的重要性。Full表示,保持規律的睡眠時程表和減少睡眠的變化是一種易於調整的生活方式行為,不僅可改善睡眠,還有助於降低老年人的心血管風險。事實上,睡眠品質差,包括睡眠品質低下、睡眠時間異常和片段碎片化,與心臟病、高血壓、肥胖、2型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有關。睡眠最近被添加到美國心臟協會的生命基本8項關鍵建議中,以改善和維持最佳的心血管健康。該協會建議成年人每晚應該睡7至9個小時,以降低患心臟病和各種其他慢性健康問題的風險。【資料來源】.Irregular sleeping habits may increase risk of atherosclerosis in older adults.Inconsistent Sleep Habits Tied to Higher Risk of Dangerous Plaque Buildup in the Arteries.Irregular sleep may be harmful to your heart, study finds
-
2023-02-16 焦點.元氣新聞
52歲馬拉松跑者心肌梗塞裝3次葉克膜,醫護不放棄奇蹟重生!提醒「健康檢查」很重要
52歲黃廷弘去年參加太平洋縱谷馬拉松,起跑不到2公里,突然心肌梗塞倒地不起,緊急送到花蓮慈濟醫院。期間放置心導管、裝3次葉克膜搶救,經歷103天的住院治療,醫護團隊從鬼門關前救回黃男,並在月初順利出院。他今天現身分享心路歷程,感謝醫護細心照顧獲得重生。52歲馬拉松跑者心肌梗塞 裝3次葉克膜黃廷弘熱愛路跑,除了國內大型馬拉松,也曾到國外參與馬拉松賽事,家人都覺得他身體很健康。沒想到在去年10月的太平洋縱谷馬拉松,報名全馬的黃廷弘,跑到1.6公里處的第一個補給站時,突然倒地沒有呼吸心跳,現場救護人員立即搶救,第一時間被送至門諾醫院,隨後轉院至花蓮慈濟醫院進行心導管手術,急救時間至少90分鐘。黃廷弘回憶,前面60幾天昏迷,狀況很不樂觀,幸好醫護團隊與家人沒有放棄;清醒後手腳無力又全身插滿管子,在醫師評估下,拔掉呼吸器、心血管器材,能夠吞嚥也重新站起來,非常感謝醫護團隊的協助。未來身體狀況允許,一定會參加馬拉松,「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朱新凱表示,心臟中最重要的三冠狀動脈中,黄先生的2條主要動脈皆100%阻塞,而第3條也有50%阻塞,情況很嚴重。前後因為心肌梗塞、敗血症及呼吸窘迫症,裝了3次葉克膜,更用了7種抗生素,還能活下來已是奇蹟。朱新凱說,做了十餘年的主治醫師,第一次看到病況如此膠著,心裡也很無助。有次以為撐不下去,身為佛教徒的自己,真的打從心底向上天祈禱,幸好狀況愈來愈好,現在還能走路、居家辦公。黃先生很幸運,倒下時現場有專業的救護人員及時給予高品質的心肺復甦術,大大增加甦醒的機率。健康檢查十分重要 家族病史更要去做黃廷弘說,經過這次險境,了解即使平時有跑步習慣,身體也不一定健康,自己以前根本不相信心臟有問題,提醒大眾健康檢查十分重要,尤其是有家族病史,更要去做詳細檢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15 醫療.心臟血管
親二姨證實劉文正沒死!心肌梗塞通常快又急,發生了該如何處理
各大媒體昨日(15日)都大肆報導,70年代巨星劉文正已於去年11月12日心肌梗塞病逝美國。關於死訊外界一直眾說紛紜,不過根據《世界日報》16日的最新獨家報導,定居在明尼蘇達州的劉文正親二姨李庚濟(Lily Lee Levin)15日透過好友張美琪向《世界日報》表示,劉文正的死訊是假消息,「劉文正沒有死,他已經打電話給我報平安了。」李庚濟說,劉文正15日回撥電話給她說,已經很多年沒有跟他的經紀人聯繫。而這麼多年來,一直有人用盡辦法想請他復出,而且他的死訊也傳過多次,但劉文正隱退心意已決,絕對不會以任何形式現身或說明。【詳細新聞】獨家/二姨:劉文正沒死 他打電話給我報平安溫差大比低溫更可怕 心肌梗塞明顯增加不管劉文正心肌梗塞病逝的消息是真是假,冬天本來就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高峰季,近來各大醫院都有不少心肌梗塞的病患。醫師提醒,相較於持續性低溫,人體較有足夠時間適應溫度,反而是忽冷忽熱的天氣引發心肌梗塞猝死的風險會更明顯增加。《聯合報》報導,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指出,10年前曾有研究者為找出心肌梗塞發作前原因,訪問曾患心肌梗塞的患者,發現患者1個月前,出現太累、容易喘、消化不良等症狀,但這類症狀相當不典型,讓人難以預防。「平時要做好水土保持!」洪惠風說,像是罹患三高民眾,平時要控制好血壓、血糖、膽固醇,以及規律運動、戒菸、控制體重、不要過累或情緒起伏大。若平時有在規律運動則有2個好處,第一是血管較不容易阻塞,第二是運動耐受度變差,且胸口悶、痛或喘,恐是心肌梗塞風險增加,應盡快就醫檢查。疑似發生心肌梗塞,應如何處理?心血管疾病權威名醫王宗道提醒,攝氏26度到28度是對心血管最友善的氣溫,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提高阻塞機率,加上冬天還有血壓升高、水喝得少、飲食可能較重鹹油膩等不利因素,只要發現「心痛、喘、冒冷汗」,就要趕快叫救護車。心肌梗塞的救治分秒必爭,台灣心機梗塞學會理事長、高雄榮總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說明,謹記「心痛、喘、冒冷汗,快叫救護車」這個口訣,當身旁的人突然倒下去,馬上叫救護車。如果能正確急救,也可以幫他撿回一命。(CPR教學影片)急救處理流程發現「心痛、喘、冒冷汗」→叫救護車→等待時先進行心肺復甦術(CPR)→上了救護車由醫護接手CPR,持續心臟按摩→抵達醫院洪惠風表示,心肌梗塞發作時,若能把握時間盡快送醫,將血管打通,才能降低死亡風險,臨床上建議12小時內需就醫,但建議發生當下立刻就醫,「房子失火就要趕快滅」,否則拖越久器官受損恐越嚴重;若伴隨嚴重心律不整,當下可能就會奪命。此外,衛福部國健署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本身就是心肌梗塞高危險群,建議這類患者要隨身帶著病歷卡與緊急用藥,註記平時就醫院所、診斷、藥物過敏史,並應隨身攜帶醫師開給緊急備用藥品,以供緊急送醫的醫師快速接手處置。心肌梗塞典型病徵 持續性胸痛、盜汗和呼吸困難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心肌梗塞是由於心臟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導致供給心肌血流中斷,心肌缺血缺氧而壞死。臨床表現上,持續性胸痛、盜汗和呼吸困難是典型的病徵,但約有一半以上患者病發前沒有任何症狀。急性心肌梗塞更是令人措手不及,患者通常在發病後1個小時內猝死,是一種死亡率相當高的急症。45歲以上男性、停經女性、有三高、抽菸、壓力大、缺乏運動,都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延伸閱讀】疾病百科/心肌梗塞去年心肌梗塞帶走不少知名人物,最震撼的莫過於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博士,他在去年底12/29上午九點都還和台灣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事情;沒想到,半小時後就傳出突發心臟病猝逝,享壽72歲。東海大學法學院院長、現任南山人壽獨立董事卓俊雄,則是在12/25日上午在高鐵上疑因天冷引發心肌梗塞辭世,享年55歲。【資料來源】.心肌梗塞發作 自行送醫還是叫119?.館長媽、張念慈、卓俊雄猝逝…心肌梗塞症狀一表掌握 醫教如何急救.一代巨星劉文正心肌梗塞過世 醫:6成男性發作前無症狀
-
2023-02-13 焦點.元氣新聞
溫差大比低溫更可怕,年輕人心肌梗塞恐無明顯症狀!氣溫驟降5招護心血管
才剛過了一個高溫接近30度的周末,氣象局提醒,13日下午起大陸冷氣團南下,北台灣開始轉冷,南北溫差擴大,需留意溫度變化適時調整穿著。醫師提醒,比起持續性低溫,忽冷忽熱的天氣所引發猝死的風險會更明顯增加。溫差大比低溫更可怕冬天本來就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高峰季,但相較於持續性低溫,人體較有足夠時間適應溫度,反而是忽冷忽熱的天氣更應注意,引發猝死的風險更會明顯增加。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潘泓智曾受訪指出,在日夜溫差大的時節,門診常見患者抱怨胸悶、胸痛、喘不過氣、冒冷汗等症狀。此時極有可能是因氣溫驟降,血管劇烈收縮,若是血管原本就有硬化或狹窄,就有可能導致心肌缺氧,產生胸口不適的諸多症狀。若運氣不好,甚至可能造成血管內斑塊裂解,血小板瞬間凝聚,引起心臟冠狀動脈阻塞,這就是有高度風險的心肌梗塞。而心血管疾病也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其實年輕人病發前,有可能完全沒有明顯症狀,往往更會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延伸閱讀:心血管疾病猝死頻傳 醫:溫差大比低溫更可怕】溫差大如何保護心血管?1.隨時做好保暖,採洋蔥式穿著。2.洗頭前先洗澡暖身,勿直接用水沖頭,以免溫差太大。3.注意泡澡、泡湯的溫度,若溫度下降太快,容易使血管適應不及,進而引發心肌梗塞。4.小酌可使身體發熱,但溫暖是短暫的,隨體表血流量增加,熱量散失更快,反造成全身體溫下降。5.中高齡及三高患者,睡前至少喝500cc溫開水保持體液充足,以防心臟或腦部血管堵塞而猝死。【延伸閱讀:日夜溫差大洋蔥式穿法! 醫:要穿到「微發汗」程度才算保暖】哪些族群需防範寒流低溫危害?醫師提醒,有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與三高患者都應提高警覺,要按時服藥並保暖口鼻。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曾表示,比起久居在天寒地凍的地區,在原本溫暖但氣溫驟降的狀況下,對身體的衝擊更大。人體接觸到冷空氣,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另口鼻吸入冷空氣更會使心臟血管收縮,特別是斑塊堆積或狹窄處結構更不穩定,增加心肌梗塞風險。輔大醫院副院長王宗倫曾提醒,三高族群或呼吸道疾病患者,寒流來襲時一定要注意按時服藥並做好保暖,控制病情,若天冷加上空氣品質不佳,特別是PM2.5已證實與呼吸道、腦血管或心血管疾病有關,要特別注意防護。醫教3招助長輩寒流禦寒醫師提醒年長長輩「穿暖、補水、起慢」三大原則對抗低溫,降低冷天帶來的健康危害。馬偕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醫師張智博曾表示,患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曾發生中風、心絞痛的長者,更需要做好足夠的保暖措施,避免誘發血壓上升、中風、心肌梗塞、猝死的發生。而氣溫變低時,因為出汗減少,很容易忘記補充水分,張智博表示,為了扺抗低溫,身體必須產熱增溫,請多提醒長輩適時補充熱食和溫開水。張智博提醒,老人常半夜上廁所,不管是半夜起床或是早晨起床,都要記得緩身下床,勿過於急促,最好可先在被窩裡活動各處身體關節,舒展筋骨,靜待3到5分鐘後再緩慢下床,適應溫差也能預防跌倒。【延伸閱讀:越晚越冷 醫師提醒長輩「穿暖、補水、起慢」抗低溫】暖暖包放3穴位抗低溫此外,許多人習慣準備暖暖包因應低溫,但暖暖包可不能隨便貼,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曾指出,貼在氣海、關元、命門等三個穴位,一處暖便全身暖,但注意一定要隔著衣服貼,避免燙傷皮膚。氣海:在任脈上位於肚臍下約兩指寬的位置,溫暖這個穴位有溫陽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的功效。若有婦科痛經、腸胃不適或手腳冰冷問題,都很適合將暖暖包貼敷於這個穴位。關元:在任脈上位於肚臍下約四指寬的地方,是收斂、閉藏元神之處。從中醫觀點來看,如果腎氣虛、下焦虛冷,可以在這個穴位上熱敷,以解決虛寒、陽氣不足的問題。命門:在督脈上位於人體背後,在肚臍的正後方。此穴位可以理血清熱,若將暖暖包貼在此處,則可放鬆腰脊肌肉,改善冬天怕冷、腰痠背痛以及頻尿問題。【延伸閱讀:強寒流來襲 中醫師:暖暖包貼這三處暖全身】
-
2023-02-08 醫療.泌尿腎臟
星雲大師晚年頻進出醫院洗腎!糖尿病患「3要」遠離洗腎,6日常行為也很傷腎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97歲高齡圓寂,許多信眾不捨,佛陀紀念館長如常法師透露,大師其實已102歲,但身分證少報五歲,所以也是百歲圓滿。人生觀:每天一飯一菜已滿足,沒有煩惱心存歡喜星雲大師雖晚年健康欠佳,但以近百歲高齡圓寂,仍屬長壽。2009年,星雲法師曾對來訪佛光山請求法師開示養生之道的信眾說,他每天早上4時起床,全年無休,過年訪客多,更加忙碌,每天一飯一菜,他都覺得很滿足,沒有煩惱,「心存歡喜」,應該就是長壽祕訣。而佛教徒吃素,是不捨萬物生命,也為了心意清淨。星雲大師從青少年出家就吃素,體會到生物生長繁殖的奧妙;他說,吃素可以吃出自己的功德、幸福、安全、快樂,還可以拯救健康。2006年素食博覽會上,星雲大師也說,吃素主要是吃「心」,一顆慈悲的心,不論吃素、吃葷,重要的是心裡的清靜,吃素有助定力、耐力,且能延年益壽。生死觀:與病為友、置生死於度外星雲大師從童年開始就大小病痛不斷,但他曾說:「修道人要帶三分病痛,才知道發心,所以疾病也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不要排除它,要與病為友。」星雲大師主要病史.17歲染瘧疾.20歲長天花.1967年佛光山開山後即確診糖尿病。.因長期茹素,高溫油炸食物造成腦血管及心臟冠狀動脈硬化、栓塞。.1995年因腦血管栓塞動心導管手術,腿部自此血流不暢,不良於行。.2003年3月一度心臟病發,80歲大壽前一個月不慎跌倒,左側三根肋骨跌斷。.2011年缺血性腦中風.2016年再因出血性腦中風入院清除血塊。.晚年頻繁進出醫院洗腎星雲大師醫療團隊召集人、高雄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肇隆近身與大師相處多年,相當佩服他「與病為友、置生死於度外」的豁達心。大師2016年10月再因出血性腦中風入院,醫療團隊緊急為他開腦移除血塊,陳肇隆回憶,面點這麼大的病痛,大師態度卻相當淡定,每次查房都要為醫護人員開示,講述深入淺出的人間佛教,像是個生命導師,也討論到生死問題說「生了要死,死了要生,像是季節有春夏秋冬的循環,人生當然有老、病、死、生輪迴。」生命後期醫療團隊以維護尊嚴、保守、減痛、非侵襲性治療,來減輕大師的病痛,星雲大師曾告訴醫療團隊醫師說「出家人不怕死」,展現對生死豁達一面。長期糖尿病併發症多 「三要」遠離洗腎星雲大師與糖尿病共處超過60年,長期糖尿病併發症幾乎都出現,包含眼睛視網膜、心臟、腎臟到血管都有嚴重病變,晚年需頻繁洗腎。台灣每年新增洗腎者有一半是糖尿病病人,但罹患糖尿病不等於就要洗腎,衛福部彰化醫院提醒,做好「三要:要節制飲食、要運動、要規律服藥」的糖尿病人,才能遠離洗腎的威脅。慢性腎臟病患者、三高患者,也是洗腎的高危險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台灣腎臟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陳鴻鈞解釋,「三高易導致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又會引來三高異常,這是惡性循環。」控制三高,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體重控制,才能避免進入洗腎進程。6行為很傷腎而除了慢性疾病導致洗腎,其實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你不然為意的行為會傷腎,千萬不要輕忽。1、水喝太少:建議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的白開水。2、憋尿:憋尿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甚至引發腎盂腎炎、腰痛、發燒等症狀。長期憋尿造成的反覆感染則可能出現腎結石,腎功能缺損等。3、吃太多肉類海鮮啤酒:會增加高尿酸或痛風的風險,如沒好好控制,會導致腎臟結石、腎功能惡化。4、高鹽、高糖、高脂飲食:要控制三高,就要戒掉高鹽、高糖、高脂等不健康的飲食。5、亂吃藥:大部分的藥物都要經過肝臟代謝處理,再由膽汁中排除,一部分經由腎臟由尿尿排出。保肝強腎的第一個原則就是不要亂吃藥物,以免傷肝敗腎。6、跑馬拉松:根據耶魯醫學院曾做過的研究指出,劇烈慢跑在好幾個方面都可能會損害到人的腎臟,如脫水會讓腎臟承受沉重的壓力,連續數小時的劇烈活動、缺水和血液供給的減少,都會傷害人的腎臟。【資料來源】.星雲晚年多病 醫療召集人陳肇隆憶:大師曾說帶三分病痛才知發心.星雲大師一生大小疾病不斷 在病榻仍心繫弘法.糖尿病洗腎機率高?做到「三要」免洗腎.性行為過度會傷腎?這6種行為才傷腎
-
2023-02-05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說服人護心最好的方式 是講故事
心臟內科病房見習,是我大五進入臨床的第一站。見習生必須在晨會,對著掌門人(主任)、師父(諸位主治醫師),及眾師兄姐(住院醫師們),練習報告前一日住院病人的病史與治療方向。如果遺漏詢問重要的病症、危險因子或治療過程,一定會遭到台下猛烈的 「砲火攻擊」。30年前的心臟科,還很流行「A型性格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有回同學漏了報,立刻被質問,病人是A型還是B型?「都不是,是O型。」同學太緊張,以為師兄在問病人血型,惹得全場哄堂大笑,某位教授卻立刻出聲斥責報告人,「不好好準備,浪費大家時間。」我靜靜坐在台下,不知為何聯想到,「競爭性強、做事急躁、對時間有壓迫感」的A型性格,好像不只是心臟病人,連該科醫師都是。洪惠風醫師是破除我這個成見的心臟科醫師。我曾在行醫初期與他共事,多年來還聽到不只一位共同病人稱讚他「人很好」、「循循善誘」,近年更從他的大作《拿我的心聽懂你的心》與《洪惠風醫師心臟保健室》,感受到他特有的溫暖與幽默,我以為一位會篤信「說服人最好的方式,是講故事」的心臟科醫師,不可能有暗藏敵意(hostility)的A型人格。洪醫師不只破除我對「人」的成見,他的作品同時更新我學生時代習得的心臟醫學知識。他以鄭重而不沉重的筆觸,一一羅列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當然沒有早就過時的A型性格易發病的假說)。最令人「感心」的是,他針對可以透過飲食、生活型態、甚至適度用藥改變的各項危險因子,運用不同類型的診間故事,無論是溫馨小品、偵探推理、甚至如禪宗當頭棒喝……就是要激發病人改變的動機,並維持為自己健康努力的意願。同為臨床醫師,洪醫師講古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將近年國際相關大型研究獲致的重要結論,如同閒話家常般娓娓道來,以浸淫心臟醫學數十年練就的「功力」,度化我這「反骨」的精神科醫師,好好面對家族遺傳的高血壓與高血脂,認真吃藥,讓血管不要老太快,日子才能過得好。還沒看過洪醫師作品的讀者,或許會擔心醫學知識這麼複雜,只聽故事夠嗎?應該要有一本綱舉目張的指引吧?如果您習慣這樣的思維,請務必將他另一本熱銷十年的大作《為什麼心臟病總是突然發作》(2017增訂更新版),放在案上不時翻閱,一定能打通你心臟保健知識的盲點。我相信洪醫師會繼續說更多精彩故事,因為他不僅熱愛心臟醫學,更疼惜、感謝他的病人,像張愛玲一樣,為他們的人生故事感到震動,「想到最初獲得材料的驚喜,與改寫的歷程,一點都不覺得這其間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了」,一定有「從無數各個不同的觀點來寫,一輩子也寫不完」的故事。
-
2023-02-04 醫療.心臟血管
加護病房一夜爆滿! 護理師曝全是「這類疾病」:短短幾小時喪命
近期常有冷氣團、寒流來襲,氣溫忽冷忽熱,護理師林婷表示,加護病房一晚收治10多名心肌梗塞、腦中風病患,呈現滿床狀態。她提到其中一名病患送醫時昏迷指數只剩3,短短幾小時後就撒手人寰,嘆道「這種離開會讓身邊的親人痛到無法呼吸」。林婷在臉書PO文提到,近日天氣太冷、太兇狠,一晚湧進10多名心肌梗塞、腦中風病患,讓加護病房瞬間滿床。她回憶其中一名70歲的腦中風病患,雖然有吃高血壓藥物但沒有量血壓的習慣,晚上洗澡吹乾頭髮後突然左手無力、講話不清楚,家人察覺不對勁趕緊送急診,好險在腦栓塞治療黃金期動手術才救回一命。但是另一名49歲有抽菸史的患者就沒那麼幸運,他一年前曾被診斷有高血壓,過年和朋友聚會喝酒回家後覺得頭痛想吐,太太想說是喝太多要他趕快洗澡休息,沒想到他搖搖晃晃地從浴室出來後倒地抽搐,到院時已瞳孔放大,昏迷指數更只剩下3,短短幾個小時後就喪命。林婷表示這種離開會讓身邊的親人痛到無法呼吸,「因為連告別都沒有機會」。林婷表示在加護病房常常接到腦中風、腦出血、心肌梗塞的病患,這些患者絕大多數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抽菸或喝酒等危險因素,林婷提到,這些患者們似乎從沒因心血管疾病倒下,最常聽他們說「我自己身體我自己知道…應該還好吧」。對於不到40歲被送進加護病房的患者逐漸增加,林婷指出若不控制上述危險因素,會逐漸讓血管「脆化和生鏽」,等到4、50歲時可能就會引發腦出血腦梗塞、心肌梗塞。對此林婷整理出三大重點預防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爸媽如果年過半百了定期體檢,花幾千塊做個基本的健康檢查一點都不浪費錢,如果有三高疾病或抽菸喝酒史,可考慮每年一次自費健康檢查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如果發現血管狹窄醫師評估可以先用藥物就先吃藥預防,不要等到手腳偏癱或心肌梗塞到最後需要放支架,已經很嚴重了。控制飲食,不要太油太鹹太甜林婷呼籲「真的不要吃太油膩」,她提到碰過許多計程車司機、工程師年紀輕輕就中風,全因工作太忙碌,三餐只能吃油膩的便當。該運動去運動,該吃藥吃藥如果自己已經有三高還抽菸喝酒,然後體重過重,請記得「該運動去運動,該吃藥吃藥」。林婷表示雖然很多民眾擔心藥物副作用,長期下來可能會傷腎傷肝,但她以自己行業舉例,醫師、護理師平常工作忙壓力大,很多人不到40歲已經天天在吃高血壓藥了,「因為我們都知道不吃藥造成的疾病,比藥物副作用來更兇狠、更棘手」。文末,林婷疾呼社會大眾對自己和家人負責,「最不痛的治療就是預防」,盼大家能珍惜每一次和親友的相處,用心對待身邊每一個人。
-
2023-02-02 醫療.心臟血管
連假大魚大肉 氣溫驟降小心2致命急症
春節十天連假大魚大肉,加上近來氣溫頻驟降,醫師提醒,老年人因血管老化、血管彈性較差,氣溫驟降會讓血管收縮,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血壓升高,容易好發心肌梗塞、腦中風。若平時飲食偏鹹、油膩或不忌口,且沒有維持良好生活作息、體重管理,血液變得濃稠,寒流來襲時缺乏適應氣溫能力,連年輕人也可能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副主任、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表示,寒流來襲急診人數也會隨之上升,較多是心腦血管相關疾病,人體血液因高血脂、脫水、本身痼疾等因素而變得黏稠,當氣溫驟降時,不僅血管收縮,血液也可能會像豬油一樣,血管壁容易粥狀硬化,血管斑塊也可能脫落到血管成為血栓,造成血管狹窄、甚至血管堵塞,引發腦中風、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靜脈栓塞等。謝嘉娟指出,若老人家本身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問題,最怕起床時忘記、沒感覺到低溫、急著想上廁所而忽略保暖,恐瞬間讓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不穩,增加中風、心肌梗塞風險,建議長輩起床時慢慢起身,並在床邊稍坐片刻,穿起保暖衣物後再起身。且部分老人家認為冬天沒流汗,為了不想頻繁廁所而減少喝水,也是一大錯誤觀念,應維持平時喝水量,遠離中風風險。謝嘉娟表示,冬天不少人喜歡泡湯、泡澡,但泡澡會使周邊血管擴張,也可能導致血壓低、頭暈症狀,建議長輩若要泡湯應結伴同行;也建議長輩不要站著洗澡,可用淋浴方式,避免突然頭暈跌倒而撞傷頭部,浴室內也要做好防滑墊、扶手等設備;長輩常見自律神經失調、便秘問題,太用力上廁所「也可能在廁所昏倒」,建議廁所門帶上但不要反鎖,發生意外時可縮短搶救時間。謝嘉娟提醒,也要注意「冬季癢」,即是缺脂性皮膚炎問題,尤其老人家皮膚油脂較少,像是小腿前側皮膚等部位容易乾燥,不建議使用過熱水洗澡,避免引起濕疹,或皮膚發紅、不規則龜裂、落屑及抓痕,若糖尿病患者因此抓破傷口,癒合速度更慢,建議老人家洗澡後可擦潤膚乳,維持皮膚濕潤,勿搔抓避免皮膚發炎。謝嘉娟建議,民眾平時要控制飲食、體重,努力讓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5至23.9之間,並定期做健康檢查,從事合適運動,氣溫驟降時也要注意保暖、血壓變化,若有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民眾,更該定期回診,讓醫師透過個別化醫療、精準醫療,降低可能的冬季疾病風險。
-
2023-02-01 養生.聰明做健檢
血壓、血糖、血脂都比標準高一點沒關係嗎?他年年健檢卻險因心肌梗塞喪命
59歲吳先生不久前突然劇烈胸痛送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緊急置放冠狀動脈支架手術後,才順利逃過死劫。近10年來,吳先生定期接受員工健檢,結果都是「血壓、血糖、血脂都比標準高一點」,但還沒到吃藥治療程度而讓他鬆懈,歷經心肌梗塞後,才體認到積極管理三高紅字的重要性。對健檢「紅字」習以為常?異常值累積非相加民眾健康意識抬頭,認知定期健檢重要性,許多人對「紅字」習以為常,除非部分數值異常才會警覺。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表示,三高數值些微超標也要注意,肥胖、血脂異常、初期高血壓、糖尿病前期等應綜合評估,視為慢性病看待,「異常值累積是相乘,而非相加」。康宏銘指出,血脂、血壓、血糖數值異常,被統稱為代謝症候群,研究顯示,罹患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發生原因與生活習慣、飲食有密切的關聯,為了不再等到疾病發生才治療,健保署去年也開辦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提前從源頭做健康管理,預防未來併發冠心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健保署去年開辦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並設置「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網站(https://cdrc.hpa.gov.tw/),輸入自身健檢數據及生活型態資料,可估算未來10年內併發冠心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指數,衛教團隊也會依此提供適當的生活型態建議,提前預防慢性病。以吳先生的健檢數據推算,未來10年內發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達37%,屬於高風險族群,當中包括罹患高血壓風險77%、糖尿病44%、腦中風28%。康宏銘解讀,單看健檢的個別數據較不清楚未來罹病風險,但透過平台整體評估,吳先生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遠高於想像。指數異常未達服藥程度 積極控制可減少用藥機會康宏銘表示,除了利用一般健檢提供的風險因子,來預測將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另外也有許多檢查項目,包括動脈硬化指數(脈波傳導速度)、頸動脈超音波、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檢查、腦血管磁振造影等,可直接了解血管健康狀態,更積極預防心血管、慢性疾病。康宏銘提醒,民眾健檢發現三高指數異常,但尚未達須服用藥物程度時,透過飲食、運動、避免菸酒、體重控制等,並配合個管計畫積極控制,維持甚至降低數值,減少用藥的可能。且隨著飲食、生活習慣轉變,罹患代謝症候群也有年輕化趨勢,提醒年輕族也要預防慢性病發生。國健署提供3個技巧協助民眾預防三高及控制慢性疾病發生:一、定期健康檢查及自我血壓量測:40歲以上民眾可善用成人健檢,掌握血壓、血糖及血脂的數據變化,並落實居家自我血壓量測,以「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若有異常應盡快就醫。二、天天量腰圍及體重:成年男性腰圍保持在90公分以下,女性80公分以下,體重依循BMI(kg/ m2)數值,應維持在18.5至24間,若腰圍、體重上升,應檢視近期飲食、身體活動量並適時調整。三、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以「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原則,適量水果與天然食物,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及每天30分鐘、每週達150分鐘的身體活動,以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
2023-02-01 養生.抗老養生
簡單一動作預測死亡風險,花10秒鐘看你能否做到!
中老年後健康與否,肌力是其中一個觀察指標。根據一項研究結果指出,能夠單腳站立至少10秒,未來7年的死亡風險較低。無法單腳站立10秒 死亡風險較高根據一項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指出,無法持續站立10秒的中老年人,在未來幾年死於心臟病、中風、癌症等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4倍。這項研究調查了參與1994年在巴西一項運動研究的1,702位參與者,其年齡在 51-75 歲之間(68% 為男性),測試時讓單腿保持平衡,另一隻腳放在後肢上進行支撐,嘗試 3 次以保持該姿勢至少 10 秒。主導這項研究的里約熱內盧運動醫學診所CLINIMEX研究主任Claudio Gil Araújo表示,根據他超過40年為心臟病患診治的經驗來看,他發現對51至75歲的人來說,無法完成10秒單腿站立者,其生存風險甚至比診斷為患有冠狀動脈疾病或高血壓、膽固醇異常的人來說風險更大。除了單腳站立測試外,該研究團隊之前也發表過,能否從地板上坐著站起來,也是長壽的預測指標。平衡感差易跌倒 嚴重可能從此臥床、失能年長者的平衡和死亡率是相關的,原因之一就是跌倒,長者最怕跌倒,一旦跌過一次,不但可能再次跌倒,嚴重者可能因此臥床、失能,甚至致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世界每年有近70萬人死於跌倒,每年有超過3700萬人跌倒就醫。人口老化嚴重的台灣亦有同樣問題,根據衛福部2021年死因統計,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跌倒位居第2名,僅次於交通事故。跌倒大致分為內外兩種因素,首先就是自身因素,包含身體機能退化,肌力不足,平衡變差,服用藥物等造成;另一類為外在因素,如移動空間的障礙、缺乏扶手、地面濕滑等因素。外在因素的改善較為單純,自身因素則要靠運動及平衡訓練。「平衡運動套餐」 改善肌耐力與平衡能力也有人認為平常都有在運動,為何仍會跌倒?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曾受訪表示,運動習慣不足或運動類型太過單一,也無法達到效果。想改善肌耐力與平衡能力,物理治療師吳琦淵教授一套簡單易學的「平衡運動套餐」,每日進行1到2回合,持之以恆達到強身健體作用、改善慢性疾病,也可以減少跌倒風險。》看「平衡運動套餐」步驟【資料來源】.《WebMD》To Predict Mortality, You Need a Leg to Stand On.高齡門診最愛問:為何老人容易一跌再跌?.跌倒是老人第2大死因 5招平衡運動套餐「保命防跌」
-
2023-02-01 醫療.兒科
14歲病人三酸甘油酯破萬引發胰臟炎,原因竟是這疾病!
14歲陳小妹最近吃不下又腹痛,抽血發現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也稱為三酸甘油脂)數值破萬,是正常數值60倍以上,且引發胰臟炎。陳小妹的媽媽和兩位姊姊過去也有相似病史,醫療團隊懷疑是家族基因引起的高三酸甘油酯,安排遺傳諮詢,發現她罹患「年輕人成年型糖尿病」,通常25歲前發病,若未及早控制血糖,將面對腎衰竭與視網膜病變等嚴重併發症。陳小妹經轉診至花蓮慈濟急診接受治療,入院後立即被轉往兒童加護病房。收治她的花蓮慈院兒科病房主任陳明群表示,高三酸甘油酯引起的胰臟炎較常發生於成人,兒童胰臟炎中約4%和高血脂有關,這是自己從醫多年,第一次在臨床看到三酸甘油酯指數破萬的青少年個案,相當罕見。血脂的成分有哪些?高血脂會增加那些疾病風險?血脂是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當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濃度高於正常值,就稱為高血脂症。血脂異常指血脂肪濃度超出或低於標準。當體內的三酸甘油脂過高,便可能造成三酸甘油脂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屬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的一種;三酸甘油酯過高者,罹患胰臟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也會增加。血脂包含以下幾種:1.LDL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由肝臟運出。藉血液循環運送到各個組織。2.HDL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負責運送血中的膽固醇回到肝臟。3.三酸甘油酯(又稱中性脂肪):人體攝取油脂、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產生熱量,未被消耗掉將轉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不是所有膽固醇數值越低越好 這樣看懂血脂肪檢查報告臨床因三酸甘油酯過高導致胰臟炎,危急時緊急降血脂的方法主要有二種:一、血漿置換術:把血液裡的血脂洗掉再輸回。二、胰島素治療:內科療法,但有造成病患電解質不平衡的風險。陳小妹緊急入院時,除了高血脂,糖化血色素也非常高,花蓮慈院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周威志指出,據美國糖尿醫學會報告顯示,第二型糖尿病個案的糖化血色素數值高於8.5%,就需要施予胰島素治療。綜合考量治療風險,為盡快控制血糖、血脂,團隊立刻為她進行胰島素治療,所幸度過前五天急性期,後續狀況穩定,轉至普通病房持續定時注射胰島素,春節前順利出院。胰臟炎的症狀有哪些?引發陳小妹胰臟炎的成因是什麼?胰臟炎嚴重者可能併發急性腎衰竭、呼吸衰竭,有生命危險。胰臟發炎症狀包含噁心、嘔吐、腹痛等,與第一型糖尿病酮酸中毒臨床症狀類似,但陳小妹的高血糖、高血脂並非單純因後天飲食造成,經確認陳小妹母親和姊姊都有相似病史,研判可能是基因遺傳導致家族性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或高血脂症。陳明群指出,家族性疾病導致的健康惡化,症狀治療大多是「治標」,要「治本」就需要做基因檢驗,若能確定真正的病因,用藥方向也能明確、更有針對性策略,因此為陳小妹安排遺傳諮詢評估。糖尿病除了常見的第一型和第二型,還有其他較少見的類型,花蓮慈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朱紹盈指出,陳小妹家四個人都是在青少年時期就發病,她高度懷疑是「年輕人成年型糖尿病(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 MODY)」。年輕人成年型糖尿病(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 MODY):因基因病變造成且具遺傳性,患者多於25歲前發病,若沒有好好控血糖,將提早面對嚴重的併發症,如腎衰竭與視網膜病變等。朱紹盈表示,明確的疾病診斷需要基因檢驗,費用雖較昂貴,但對疾病進程、演變與預後可適度掌握,也能了解及全家人罹病的風險;但基因檢測無健保給付,為使陳小妹獲得更好的診斷與治療,遺傳諮詢中心和社工師正積極為陳小妹尋求辦法中。「如果慢性病的治療是長期戰役,罕見的遺傳性慢性病就更是場硬仗。」陳明群指出,一個好的醫療團隊要做的,不僅是在病人住院時將病況控制好,後續返家照護才是挑戰的開始。花蓮慈院小兒部建立跨團隊模式,從入院、臨床治療、後續衛教,透過不斷溝通與合作,希望窺見疾病的完整樣貌,處置當下症狀,也預見疾病的未來進展,給予生病就醫的孩子最全面、最完善的照護。
-
2023-01-25 養生.運動健身
運動只能維持三分鐘熱度?專家教3招就可鍛鍊肌肉避免萎縮
只能維持三分鐘熱度的人,可以這樣鍛鍊肌肉因為一般人並沒有要以成為健美選手為目標,所以不用把身材練到令人嘖嘖稱羨的地步,但仍須預防全身的肌肉不會萎縮,讓肌肉能維持在可以一直活動的狀態。雖然從事不同種類的運動可以達到上述的目的,但比起散彈打鳥,什麼都去嘗試,把目標鎖定在訓練需要動到的肌肉部位,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等到養成運動習慣後,再增加其強度。我建議可以把「四分鐘高強度間隔訓練」,設定為個人運動的目標。具體的做法是,為了能藉由鍛鍊心肺功能和肌力的平衡,可以採用「二十秒運動,十秒休息」,合計共做八次的TABATA 間歇訓練(Tabata Training)。並在執行過程中,加入以下這三種肌肉鍛鍊項目。一、活動肩胛骨周圍的肌肉肩胛骨一帶有許多不同的肌肉,其中稱為「旋轉肌」的肌肉群,負責把肩胛骨和手腕的骨頭連結在一起。因為旋轉肌屬於「深層肌」,若不刻意鍛鍊,就容易萎縮。俗稱四十肩或五十肩的症狀,多半都和肩關節的穩定性變差有關,而旋轉肌肌力的衰退,也是造成症狀發生的原因之一。因為以旋轉肌為中心的訓練較專業,所以本書並未介紹,但我建議大家可以多做伏地挺身以強化肩膀附近的肌肉。當你做伏地挺身時,請在腦中想像,當身體往下時左右兩邊的肩胛骨有確實靠近的感覺。位於左右兩側肩胛骨相近之處,存在一種名為「棕色脂肪」的特殊脂肪,這種脂肪只要一經燃燒,就能提高人體的代謝。因此只要不斷刺激該部位,就能提高身體的溫度,達到促進代謝的目的。棕色脂肪較多的人,比較不容易罹患心律不整、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以及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對於肌力較弱的人或女性,因為做伏地挺身可能容易傷到腰,所以可以像下圖以膝蓋著地的方式,或是借用牆壁做推牆式的伏地挺身。二、活動肚臍以下的腹肌讀者們看到「肚臍以下的腹肌」這幾個字,是不是不太懂是什麼意思呢?一般人提到「腹肌」時,腦海中浮現的大多是左右各有三塊肌肉的印象,這部分的肌肉若結實又清晰可見,就會被稱為「六塊肌」。腹肌又稱為「腹直肌」,在人體的左右兩側各有四塊。其中最不起眼的當屬肚臍以下、腹直肌最下方的部位。如果此處的腹直肌肌力衰退,就會讓肚子凸出來。身材如幼兒般肉肉的人,其實就代表他的腹肌肌力很弱。一旦這個部位的肌力不夠,人體內就會腹壓不足,進而引發腰痛和便祕。在日本的禪和武術中稱此處為「丹田」,這肚臍下方數公分之處,被認為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中樞。據說要是能在呼吸時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就能收到調整自律神經及改善疲勞的功效。然而若平日沒有鍛鍊以及使用腹直肌最下部肌肉的習慣, 那麼要想把力量集中在丹田來呼吸,也不可能一蹴可幾。可以說,對肚臍以下,亦即對腹直肌最下方的肌肉進行鍛鍊,是維持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哪怕是一般人經常會做的腹肌運動,例如仰臥起坐,也很難鍛鍊到腹直肌最下方的肌肉。要想訓練此處的肌肉,重點不在上半身,而要做抬腿的動作。像「仰臥舉腿」,就是以躺姿,交互抬腿的一種運動。藉由做仰臥舉腿,我們可以練習如何把力量集中在下腹部(如下圖)。為了不傷到腰部,我們需要把全部的精神集中在肚臍以下的腹肌。希望各位能把這項運動放進高強度間隔訓練裡。另一個我想向大家推薦的運動為平板支撐。儘管這項運動也是藉由手肘和指尖來支撐身體(雖然姿勢和伏地挺身一樣,但平板支撐是以手肘來撐住全身),這項運動即使只利用三十秒到一分鐘的零碎時間執行,都能有效鍛鍊下腹部的肌肉。在開始嘗試時你會發現,連要撐住一分鐘都不太容易做到,而且一旦姿勢不正確就會傷到腰。因此在做平板支撐時,記得要把意識集中在下腹部,且不要過度彎折到腰部。如果是肌力較差的人,可以先從維持膝蓋著地的姿勢開始嘗試。三、活動臀部的肌肉一個人在喪失了步行的能力後,臀部肌肉會萎縮得最嚴重。臀部肌肉和腹部及背部的肌肉,共同支撐著我們的身體。因為臀部肌肉力量衰退的人很難做到單腳站立,所以當他們在站著穿褲子或襪子時,就很容易重心不穩。提到鍛鍊臀部肌肉的方法,相信有許多人都會立刻想到「深蹲」,但一般深蹲主要鍛鍊到的其實是大腿的肌肉而非臀部。由於我們鍛鍊肌肉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日常生活所需,因此我推薦大家不妨試試,只是單純從坐在椅子上的姿態到站起來的「椅子深蹲」(請見下圖)。椅子深蹲就是從坐在椅子上的姿勢到站起來,然後慢慢回到椅子上,接著再站起來的反覆循環。大家在做椅子深蹲時,請別忘了我在上個運動時提醒的,要把力量集中在腹直肌最下方。在做椅子深蹲時,如果能毫不費力就站起來,則可進一步嘗試多數人起初並不容易做到的只靠單腳站起來。如果覺得只靠單腳站起來有困難,可以試著在屁股已經離開椅子後,再從雙腳站立改為單腳,然後慢慢坐回椅子上。椅子深蹲除了可以任何時間做,包括上班時的休息時間。除了我在本文所介紹的鍛鍊這三種肌肉部位的方法外,當然還有許多不同的鍛鍊方式,各位可以自行上網搜尋,或向熟悉該領域的教練請益,在晨間的運動時間進行不同的訓練。因為一直做相同的運動,身體就會習慣該動作所帶來的刺激,結果弱化了鍛鍊所產生的效果。※ 本文摘自《少食生活:吃少一點,變瘦一些,活久一點,讓頭腦與身體變年輕的活力飲食法》。《少食生活:吃少一點,變瘦一些,活久一點,讓頭腦與身體變年輕的活力飲食法》作者:石黒成治 譯者:林巍翰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1/17
-
2023-01-20 醫療.心臟血管
心血管病人春節保平安 心臟科醫師5建議
春節長假即將展開,多數人吃多動少的時刻,最易誘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楊峯菁提醒,高血壓等慢性病人過節應如平日,規律生活、節制飲食,千萬別因年假難得而放縱自己,以免樂極生悲。楊峯菁醫師指出,意外總是來得突然,春節假期如發生急病更是棘手。他曾經在春節值班時處理遠從南部到中部走春的女患者,明明腎功能不佳卻毫無警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跟親友大吃大喝幾天後誘發心肌梗塞,最後慌亂地在異地緊急住院,年節心情全被破壞。楊峯菁表示,很多人錯誤認為心血管疾病是中高齡族群才要擔心的問題,其實飲食西化早就導致三高族群年輕化,愈來愈多才20、30歲年輕人腰圍粗大,已有三高隱憂,只因為心肺功能尚稱良好幾乎沒出現症狀,這群人也普遍自認年輕,習慣通宵熬夜,殊不知生活惡習會增加突發心血管疾病狀況的機率。楊峯菁建議,提前在春節前就醫求診:確認是否需要調整用藥--尤其高血壓等慢性病人要定期測量血壓,服藥不可中斷,避免春節醫療資源比較缺乏時亂了陣腳。其次,節制飲食,大魚大肉、年節零嘴共同特色是高油、高鹽及高糖,攝取份量要注意。即使是被認為健康食物的水果,糖份也不低,當心吃太多讓血糖飆升,保持三餐定時定量,三高指數才能穩定控制。第三,作息規律,假期間通宵熬夜追劇或久坐打麻將,作息紊亂都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除按時服藥要記得兩小時就要起身走動一下;同時注意情緒,不要因為胡了牌太亢奮,或一直被胡而影響心情,造成血壓不穩定。第四,有冠狀動脈阻塞風險的病人隨身帶救心(舌下含片),若運動行走發生胸痛表示疾病惡化,馬上服藥外,一旦病情緊急要馬上到醫院急診求醫。最後要注意保暖,春節期間多半是氣溫變化時期,冷熱刺激都是身體與血管的壓力,心血管慢性病人須留意身體各種症狀,起早拜年衣物保暖十分重要,先穿上外套保暖並坐在床邊,待身體適應環境溫度再起身活動。
-
2023-01-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最好的禮物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當父母步入晚年時」。一位侍父至孝的資深藥師寫出父親在母親過世後的身心變化,道盡老年的辛酸與子女的無助。一位醫事放射師以兩篇文章分別道出子女對母親的「病」與「死」的錯綜情緒。感謝這兩位醫療團隊的作者分享他們的經驗,一方面使讀者更體會到「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同時也使社會大眾更了解當醫療人員面臨父母的「老」、「病」、「死」也都與一般人同樣的無助、惶恐、憂心。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幫忙醫病之間「將心比心」,發揮「同理心」,帶給醫病之間祥和與體貼。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爸爸不是病了,是老了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把愛傳下去不管時間過了多久,2022年11月1日這一天,應該是我很難忘記的日子。當天早上九點二十二分接到哥哥的電話內容後,身體馬上感覺不適、身體差點無法站立,一直在心中不停地吶喊:「怎麼會這樣……媽媽妳千萬不要走,一定要趕快清醒過來!」當下,我趕緊向同事交代請假的原因,迅速開車去彰化探望媽媽的病情。「秉瑋,媽媽在家中突然昏倒了,爸爸有聯絡救護車緊急急救!」 「秉瑋,我有打電話問急診,急診的人跟我說:『媽媽的情況很不樂觀,救護車到家裡時,媽媽的心臟就已經停止了,經過不斷的急救才恢復心跳,她的病因是急性心肌梗塞,等一下要做心導管治療。』」在開車往彰化的路途中,心中一直反覆哥哥的電話內容,此時雙眼的眼淚不停地留下,心裡只盼望:媽媽的病況不要太嚴重,能順利度過這次的難關!到了醫院的心導室後,爸爸在等候區哭著對我說:「救護人員抵達家裡時,你的媽媽就已經沒有心跳了,但我還是要求救護人員要全力搶救,花多少錢都沒有關係!」過了一段時間後,媽媽從心導管手術室被推出來,緊接著就被推入外科加護病房,看到媽媽在病床上昏迷的模樣,我又忍不住哭了出來,因為三天前才和媽媽一起開心地慶祝爸爸的生日。在加護病房外等待醫師的訊息時,感覺很難熬,因為還不清楚媽媽的病況!等了一個多小時後,加護病房裡的醫師終於有時間告知媽媽的病情。醫師對我說:「患者在送來醫院時,狀況就已經很不好,在急救的過程中,發生了癲癇好幾次,主要的病因是急性心肌梗塞,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引起的冠狀動脈阻塞。」醫師接著說:「急診有緊急安排心臟科醫師做心導管手術,在冠狀動脈置放支架維持冠狀動脈血流通暢,但由於心跳停止常伴隨有多重器官衰竭的問題,因此採用72小時溫控治療,也就是低溫治療,讓腦部及全身進入深度休息的狀態,降低腦部因缺氧而受損的機率。」「我的媽媽一個星期前才在另一家醫院剛做完心導管檢查!」我哽咽地對醫師說。「那真得很可惜,怎麼會這樣!不過患者的心臟很肥大。」醫師安慰我說。「秉瑋,趕緊載你媽媽到醫院掛急診,她現在頭很暈、身體無法站立。」出事前的十天,爸爸打電話給我。急診醫師安排媽媽做一連串的檢查後發現:媽媽的心肌炎指數過高,為了預防心肌梗塞,需要馬上住內科加護病房觀察。過了兩天後,經由心臟內科醫師的評估:需要做心導管檢查,觀察心臟的狀況。當天我請假陪媽媽做檢查,檢查後醫師對著檢查後的影像對我說:「患者的冠狀動脈血流通暢,只有一邊有輕微的阻塞,吃藥治療就可以了!」為了釐清媽媽頭暈的原因,醫院還安排媽媽做神經內科的檢查,但檢查結果都正常。在醫院待到第七天後,媽媽就想出院,醫院也開了止暈的藥物給媽媽服用,想不到出院三天後,媽媽的身體就出現狀況。加護病房的醫師聽完我的陳述後,拍拍我的肩膀說:「聽起來真得讓人很意外,你自己要堅強起來!」接著醫師安排我簽媽媽在加護病房治療所需的資料,當中包括病情如有需要、緊急洗腎的資料。在加護病房外等待探視媽媽的病情時,姐姐和哥哥也陸續趕過來。我和姐姐一起進入探視媽媽,病房裡的媽媽完全沒有任何反應,身上多了好多條維持生命的管線,也包括低溫治療的設備。我和姐姐一起哽咽地對媽媽說:「媽媽妳要加油!趕快清醒過來,我們不想失去妳。」接著我哭著對媽媽說:「媽媽,如果妳覺得活的很辛苦,放心地走,我們三姐弟和爸爸會努力堅強起來!」探望完媽媽後,我整個人感覺很疲憊,面對未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接下來探望的日子,媽媽的病情還是沒有起色,少了低溫治療的設備,身上卻多了洗腎的機器,原因是媽媽沒有辦法自己排尿。加護病房的醫師對我說:「你們要有心理準備:患者的狀況很不好,由於腦傷,患者如果清醒過來,除了行動受限,也有很多不可預期的身體損傷。」聽了醫師的話後,心裡很難過,但還是告訴自己:要努力打起精神!每天下班後,我就去寺廟幫媽媽祈福,也利用媽媽的名義,捐錢給許多慈善機構。11月9日,媽媽還是離我們而去,讓我們一家人驚訝的是:媽媽努力撐到哥哥趕來的時間才心跳停止,不到5分鐘。哥哥對我們說:「他從新北市坐車趕來彰化,一下車就看到計程車,他以前回彰化時,很難立刻看得到計程車。」姐姐接著說:「我本來心裡打算:『如果媽媽醒過來、狀況很不好,我可能要辦提前退休。』但媽媽體恤我們的辛苦,不忍心因為自己的病情拖累全家,因此選擇離開我們,我覺得這是媽媽留給我們一家人最好的禮物。」我和哥哥聽完後,強忍著眼淚、努力點頭,雖然心中很不捨,但這確實是媽媽留給我們的最好禮物。根據調查:在台灣,國人臨終前平均臥床8.04年;這8.04年當中,照顧者每天照顧被照顧者平均超過10小時;8成主要照顧者是家人;35%的照顧者為了照顧家人,被迫辭去工作。
-
2023-01-08 醫療.心臟血管
吃藥後膽固醇仍超標怎麼辦?名醫洪惠風教你如何控制壞膽固醇
「什麼是壞膽固醇?」「為何壞膽固醇會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吃藥後,膽固醇還是超標怎麼辦?」「壞膽固醇偏低可以嗎?」關於低密度膽固醇LDL-C,大家常有許多疑問和迷思,請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醫師一一解答。我們的器官都需要血液供應充足的氧氣和養分才能正常運作,然而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可能堆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所以被稱為「壞膽固醇」〔1〕。洪惠風醫師指出,心臟的血液供應來自冠狀動脈,冠狀動脈狹窄初期通常沒有症狀,但是當冠狀動脈狹窄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心肌便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隨著血管斑塊增厚,冠狀動脈會逐漸狹窄,並導致血流減少,稱為狹心症〔2〕。洪惠風醫師說,但是更可怕的是血管斑塊突然破裂,因為血管斑塊破裂時會促使血栓形成,血栓可能使血管完全阻塞,而造成心肌梗塞。除了造成心肌梗塞之外,動脈粥狀硬化還可能造成腦中風,導致嚴重後遺症。「我常把心肌梗塞比喻成土石流,冠狀動脈就像公路。一旦發生土石流,就會中斷交通。」洪惠風醫師說,「預防土石流的重點在於血管壁,也就是做好血管壁的水土保持!」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與低密度膽固醇LDL-C有關,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越高,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越快;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越低,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越慢〔3〕。洪惠風醫師說,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的,是控制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延緩血管老化的速度。如果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70mg/dL,能夠避免動脈粥狀硬化繼續惡化。甚至還有一些研究認為,當低密度膽固醇LDL-C降到更低的時候,動脈粥狀硬化有機會逆轉〔4〕。根據風險程度,決定個人化目標值臨床上,醫師會依據每個人的狀況、病史、家族史來決定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標值。根據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血脂異常管理指引〔5〕,心血管疾病風險越高的時候,建議將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越低的水準。● 若屬於低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116 mg/dL。● 若屬於中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100 mg/dL。例如小於50歲的第二型糖尿病患,糖尿病病史小於10年,且沒有其他危險因子。● 若屬於高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70 mg/dL。例如糖尿病病史大於10年,但尚未出現器官損傷。● 若屬於非常高度危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小於55 mg/dL。例如腎功能很不好、糖尿病已經造成器官損傷、已經有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等。多管齊下控制低密度膽固醇想要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必須從運動、飲食、降血脂藥多管齊下,各種方法都能發揮一定的功效。洪惠風醫師說,如果只靠運動,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下降幅度大概是5%;如果運動搭配飲食控制,大概可以降5%至10%,平均約降8%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5〕。「假設一位患者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為140ml/dL,而目標值是70mg/L,代表降幅需要達到50%。」洪惠風醫師說,「單靠飲食、運動顯然無法達到足夠的降幅,所以必須搭配降血脂藥或針劑。」使用口服降血脂藥能讓低密度膽固醇LDL-C下降30-50%,洪惠風醫師說,現階段還有降血脂針劑,可以讓低密度膽固醇LDL-C下降50-60%〔5〕。在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時,最重要的是先根據危險程度決定目標值,然後看看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有多高,再決定要採用哪些方式才有辦法達到目標值。低密度膽固醇偏低可以嗎?關於低密度膽固醇LDL-C,目前的觀念是「低一點較好」。洪惠風醫師說,有一類人,先天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非常低,經過長期觀察,低密度膽固醇LDL-C過低並沒有對這些人造成問題。所以,對一般人而言,若抽血發現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偏低,應該可以不必擔心。貼心小提醒控制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目的是減緩動脈粥狀硬化的速度,洪惠風醫師提醒,也就是說,在使用藥物控制達標後,請繼續維持,千萬不能因為看到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數值下降,便擅自停藥!對自身低密度膽固醇LDL-C有疑慮的民眾可以多加利用線上工具「快來看看你的壞膽固醇目標值是多少」,作為設定高血脂治療目標的參考。也推薦給高血脂病友進行自我評估,並就結果與主治醫師討論。◎ 了解更多心血管疾病用藥知識與風險,前往問診便利貼。◎ 了解十年內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前往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參考資料:1. Medline Plus / LDL: The "Bad" Cholesterol2.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What is Atherosclerosis?3.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Clinical Trial Endpoints: Angiograms, Events, and Plaque Instability4.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Effect of Alirocumab Added to High-Intensity Statin Therapy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PACMAN-AMI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5. 2019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lipid modification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and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EA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Volume 41, Issue 1, 1 January 2020, Pages 111–188原文:
-
2023-01-07 焦點.科普好健康
遠離心肌梗塞 穿戴式裝置 每天測心電圖
近日氣溫驟降,多位名人例如網紅館長陳之漢的母親、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南山人壽獨立董事卓俊雄猝逝,猜測均為心肌梗塞所致。其實心肌梗塞症狀多端,發作時往往是猝不及防,即時的AED搶救或許是唯一的機會。預警性心絞痛 可及時搶救不過,有些病人是有預警的心絞痛症狀,而得以及時抵達急診室,經心電圖檢查後,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而搶救回來;有些病人則是沒有典型的心絞痛症狀,而以喘、暈、冒冷汗表現,甚至根本沒有症狀,此時心電圖檢查就變得相當重要。這些情況除了及早就醫之外,病人有什麼自我檢測的方法呢?其實是有的,就是穿戴式裝置所提供的心電圖。這些心電圖功能在使用時一再提示不能檢測心臟病(即心肌梗塞或心肌缺氧),它主要是用以篩選心房顫動,但它之所以能找出心房顫動的原因,是可以做出類似傳統12導程心電圖中的第一導程的心電圖,在經過波形分析與演算後,做出心房顫動的判斷。心電圖ST下降 恐心肌缺氧有文獻報告,穿戴式裝置的心電圖可以將表現在第一導程心電圖ST節段的心電圖呈現出來,若是心電圖呈現ST節段上升可能是發生心肌梗塞,ST節段下降則可能是心肌缺氧,但重點是要把這些穿戴式手表的表背放在身體的特定部位,用以擷取或模擬其他導程的心電圖。去年刺胳針雜誌(Lancet)發表一篇西班牙病例報告,一位72歲曾做過繞道手術的病人,因心絞痛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經過5分鐘運動後,病人雖未出現心絞痛症狀,但心電圖呈現ST節段下降,其波形異常持續到休息時。此時他的醫師建議病人把平常使用的穿戴式手表的表背放在胸導程第五導程附近位置,結果也可以記錄到代表心肌缺氧的ST節段下降,持續的心肌缺氧進而引發心室性早期收縮及後續的心室顫動。這顯示出這種陽春式的心電圖可以讓病人自我檢測,從而發現心肌缺氧而及早就醫,避免憾事發生。每天一蘋果 遠離心梗?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甚至曾以「每天一蘋果遠離心肌梗塞」為題,報告一位80歲有工程師背景的老太太,經常以其蘋果手表記錄自己的心電圖,有一次心絞痛時記錄到明顯的ST節段下降,就醫後經過心導管攝影檢查發現,其冠狀動脈左主幹及左前降支均有明顯狹窄,進行支架手術後隔天出院。手腳不靈活 不易檢測成功然而,目前穿戴式手表心電圖是為了偵測心房顫動而設,設定上強迫記錄30秒,若為了偵測心肌梗塞或心肌缺氧等要搶時間的急症實在過長,期間若有因亂動或手指不穩導致雜訊產生,也會被迫重新計時30秒,對於有症狀、狀態不穩定或年紀大手腳不靈活的病人來說,要自我檢測成功並不容易,即使是年輕人用這種陽春式心電圖記錄器,也要多方練習才能擷取到漂亮的心電圖。雖然用於臨床診斷仍有賴更多實證研究,包括與傳統12導程比較、診斷率、偽陰性、偽陽性等,但這是一個開端,就如測量血壓,傳統上是在診間測量血壓,現在高血壓學會不也建議病人要在家裡就自我監測嗎?
-
2022-12-29 焦點.元氣新聞
浩鼎創辦人張念慈心臟病逝!才剛通電話,半小時後傳噩耗…心血管病發快又急,出現8病徵快送醫
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博士,今(29日)傳出在美國聖地牙哥家中因突發心臟病猝逝,享壽72歲。上午九點,張念慈還和台灣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事情;沒想到,半小時後台灣端就接獲美國傳來的噩耗,令浩鼎員工都感到震驚。冬天是許多心血管疾病病發的危險時期,本周一(26日)才傳出東海大學法學院院長、現任南山人壽獨立董事卓俊雄在高鐵上心肌梗塞逝世(詳細新聞),今再傳出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張念慈心臟病逝。台灣浩鼎生技指出,張念慈平日在美國和台灣時間各半,在美期間,上班時他均在遠端與台北公司視訊連線,隨時交辦事項。今上午九點,他還和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一些事項;沒想到,半小時後台灣這邊就自美接獲張念慈心臟病逝噩耗。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以冠狀動脈心臟病最常見。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因動脈硬化阻塞造成,現代人高脂、高膽固醇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在許多先進國家,心血管疾病都名列死亡原因前幾位。(疾病百科/心臟病)依據衛福部109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4萬人死亡。心血管疾病一旦發作,經常又快又急,如果沒有緊急送醫急救,很多人就因此猝逝。國健署長吳昭軍曾受訪提醒,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應注意,若發現以下8個心臟病病徵,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就醫,才能增加復原機會。心臟病發8病徵1.胸悶2.胸痛3.心悸4.呼吸困難5.噁心6.冒冷汗7.頭暈8.暈厥4習慣預防心血管疾病國健署提醒,8成的心臟病與中風死亡是可以預防的,而保命之道正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健康生活常態,就是規律運動、規律健康飲食、規律服藥、遠離菸酒。而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4件事就可預防心血管疾病:1.健康飲食與運動:採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控制體重(BMI)、好睡眠。2.戒除菸酒: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僅吸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增加5成、中風的機率更增加超過2成。WHO統計2016年全球因酒害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其中19%死於心血管疾病。3.控制三高慢性病:已有三高的民眾應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4.定期健康檢查: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來源】.國健署:心血管疾病總無情,健康生活型態要力行.比癌症致命!送急診才知「心臟衰竭」 心臟病5年內死亡率近50%.防心肌梗塞當心3症狀 醫曝最易發生時間及如何急救.台灣浩鼎創辦人、董事長張念慈上午突發心臟病猝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