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3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併發症
共找到
1632
筆 文章
-
-
2024-12-13 醫療.皮膚
靜脈曲張別泡湯 恐加重蜘蛛網擴張
天氣冷,讓人窩在沙發上不想動,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張學倫說,冬天血液循環較差,久坐會讓腿部血管明顯凸起,引起靜脈曲張。他提醒,這種血管病症患者,如果泡溫泉、洗熱水澡超過5分鐘,可能會讓血液累積在腿部,恐加重「蜘蛛網」擴張。張學倫表示,下肢靜脈血管有瓣膜,交替開合讓血液通過,當靜脈血管失去彈性、瓣膜受損,就容易發生靜脈曲張。常見的原因與體質、遺傳、年齡、女性荷爾蒙等有關,另一關鍵為「久坐久站」。長期站立或坐著不動,容易造成血液堆積在下肢,導致腿部壓力過大,出現如蜘蛛網般的「浮腳筋」。靜脈曲張不只有礙外觀 還會皮膚病變與下肢疼痛多數人以為,靜脈曲張只是有礙腿部外觀,張學倫提醒,當靜脈血液無法順利回流時,時間久了,會產生皮膚病變與下肢疼痛,甚至有血管發炎、血栓等致命併發症。多數靜脈曲張在剛發生時,並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小腿腫脹痠痛、皮膚發癢、腿部感覺疲倦或沉重時,可能要靠手術治療。靜脈曲張如何治療?張學倫說,可穿戴醫療用彈性襪,以「下緊上鬆」的漸進式壓力,協助腿部靜脈的血液回流至心臟。如果青筋已經凸出腫大,或色素沉澱、傷口久久不癒,應進行手術移除病灶靜脈,並穿醫療用彈性襪保養,以免復發。緩解靜脈曲張錯誤迷思多張學倫提醒,民眾常有泡溫泉、洗熱水澡、抬腿等緩解靜脈曲張的錯誤迷思,這些方式會使彈性不佳的血管壁承受更多壓力,建議疑似或已有靜脈曲張症狀時,應立刻就醫治療,以免導致嚴重併發症。
-
2024-12-13 焦點.元氣新聞
長者感染「1種病毒」死亡率是流感的2倍!超高齡社會慎防「RSV呼吸道融合病毒」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流感、COVID後,近期頻頻登上媒體的傳染病毒,連歌神張學友也感染 RSV臨時取消小巨蛋演唱會。引發重症率和死亡率皆為流感的2倍,正視並預防長者感染RSV的機率,是節省醫療資源、減輕年輕人扶養負擔的重要課題。「因為名稱關係,『呼吸道融合病毒』常與一般『呼吸道病毒』混淆,導致國人對它認知不足,加上 RSV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包括咳嗽、鼻塞或流鼻水、發燒,若症狀遲遲未改善,延伸到下呼吸道症狀表現明顯,痰液增多、呼吸吃力、病程也偏長,往往已經很嚴重。」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黃振國理事長說,呼吸道融合病毒主要藉由飛沫傳染及接觸感染,會影響肺部和呼吸道,且各年齡層都可能會被傳染,但長者免疫力較差、且多有慢性病,一旦被感染,後果可能更加嚴重。不可輕忽!RSV傳染力比流感更強、重症死亡率更高RSV病毒感染後的潛伏期為二至八天,相比流感病毒,RSV的傳染力更強; 流感約為1人傳1-2人;RSV約為1人傳3人。RSV不像帶狀疱疹、腸病毒等,可能會有明顯症狀區別,或像流感、COVID-19比較有在做經常性的快篩診斷,導致許多人輕忽RSV的威脅。黃理事長表示:「很多患者感染RSV後,常會是拖了一、兩個禮拜都還是不舒服,才去看醫生。」感染RSV病毒後,可能引發呼吸道發炎,造成鼻腔、咽喉不適,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嚴重的 RSV 疾病,並可能會出現肺炎、敗血症、心肌感染、呼吸急促等。根據統計,65 歲以上老年人因RSV而住院,無論住院天數、併發症風險,皆明顯偏高,RSV引發重症或死亡的比率,是流感的兩倍。更令人憂心的是,RSV對於成人並沒有特定的治療藥物,醫生只能提供支持性療法,因此提高警覺、積極預防,是對抗RSV的最佳策略。積極預防RSV,有助降低隱形社會成本及照顧負擔據國健署資料指出,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87% 患有一項以上的慢性病,長者若感染RSV,不只重症比例較高,也會造成照顧者的壓力。如何預防老年人感染RSV,進而降低隱形社會成本及家庭負擔,刻不容緩!黃振國理事長提醒民眾,預防RSV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從日常生活確實築起免疫力防線: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充足睡眠搭配適度運動、加上戴口罩、勤洗手,維持室內通風,有助降低感染疾病的機率。與幼兒同住的長者,更要留意孩子從學校帶回來的病毒,如果小朋友生病,長者也盡量不要與小朋友同桌吃飯。此外,黃理事長也建議國人要提升「投資健康」的觀念,例如:老年人可以向醫師諮詢是否有施打疫苗的資格就是一項很重要的健康投資。「我們的電腦需要經常更新防毒軟體,人體也是一樣,打疫苗就像更新病毒碼,為高風險族群儲備健康資本。」RSV全年流行,做好預防措施、投資自己的健康現今病毒流行,針對 RSV 的預防措施有哪些?黃理事長認為,預防可以透過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人多的公共場合、保持環境衛生、健康的生活型態及與您的醫生一起檢查是否有接種RSV疫苗的資格。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在台灣的亞熱帶氣候下,全年皆有可能流行,更需遠離風險。Document No: NP-TW-RVU-BRF-240013 | Date of preparation: November 2024更多疾病相關資訊,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This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Taiwanese.
-
2024-12-12 醫療.皮膚
乾癬一直變嚴重…吃B群、塗藥膏沒好轉?症狀、成因、新治療迷思一次看
「工作壓力讓我的乾癬又爆發,好怕未來合併關節炎或心血管出問題…」、「為什麼病灶上突然長出小膿疱,消不下去還愈來愈嚴重…」這些嚴峻的挑戰都是來自來自俗稱「牛皮癬」的乾癬病友,根據健保資料庫推估,臺灣每年約有8萬人因其就診。病人身體和頭皮上會遍佈紅斑或皮屑,嚴重時,不僅可能出現關節炎、指甲變形甚至心血管疾病等眾多共病問題,還可能合併乾癬紅皮症與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等嚴重型乾癬,不注意就會帶來感染致命風險。高雄長庚醫院皮膚部副主任林尚宏提醒,病友與乾癬共處的路上,除了須注意伴隨而來的共病,也要留意不同類型乾癬帶來的風險,更提醒切勿輕信仿間根治的方法。乾癬目前雖無法完全痊癒,但是及早治療大部分病人都能獲得良好控制,擁有正常的工作與生活。【本篇您將了解乾癬病有最想知道的問題,解方與建議一次看】:📍全家只有我有乾癬,為什麼?📍乾癬好像變嚴重,還多了其他症狀,擦藥吃藥都無法改善怎麼辦?📍很害怕發生關節炎、虹膜炎這些共病,能預防嗎?📍擦檸檬、吃黃蓮、進補增加免疫力,聽說可以根治是真的嗎?Q1:「全家只有我有乾癬,為什麼?」「疾病機轉最主要取決的仍是體質及家族史。」林尚宏表示,乾癬是一種皮膚發炎的慢性疾病,目前尚無法根治,需要長期追蹤、治療。面對許多乾癬病友詢問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罹病,林尚宏說明,有乾癬體質的人因惡化因子刺激,如外傷、感染、藥物或是壓力產生免疫失調等,都可能使得細胞激素過度活化,出現發炎反應進而發展為乾癬。乾癬通常分為四種類別:● 斑塊型乾癬:約80%的成人病友為此型表現,病灶類似板塊,會在皮膚上出現一塊一塊的紅斑,伴隨有銀白色鱗屑。● 滴狀乾癬:病灶以小於一點五公分的小點狀呈現,多因鏈球菌感染誘發。● 紅皮型乾癬:全身皮膚泛紅,大量脫屑,易有下肢浮腫、發燒或全身不適症狀及心臟、肝腎功能異常。●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多處皮膚會出現大片膿疱,造成全身性免疫系統如發燒、疲憊、甚至病灶感染導致致命風險等,屬治療時效性相當重要的皮膚重症,雖病人比率少,但推估仍有2~3%,且會與斑塊型乾癬合併出現。林尚宏也提醒,有家庭病史的民眾可多加留意,若出現症狀及早就醫,透過治療及時控制。Q2:「乾癬好像變嚴重,還多了其他症狀,擦藥膏吃藥都無法改善怎麼辦?」林尚宏表示,有7、8成的乾癬病人會出現頭皮屑變多,身上、手肘、膝蓋等處都出現紅疹,而腋下、鼠蹊部、股溝等容易摩擦的區域也會出現病灶,有些患者的指甲還會有甲床分離、指甲變形狀況。當症狀嚴重時,要當心發展成紅皮症乾癬,可能出現脫水或感染的併發症;若出現膿疱症狀時,則要留意有致命重症風險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找上門。📌【延伸閱讀】:沒有人認識的皮膚重症GPP詳細資訊大公開他也分享,上述四種乾癬類別當中,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屬較少見的嚴重型乾癬,與較常見的斑塊型乾癬的不同,GPP會造成多處皮膚出現大片膿疱,引起劇痛,也會出現體溫飆升、疲倦無後續後力等全身性症狀。若未及時緩解症狀還可能併發敗血症、呼吸衰竭等問題造成患者死亡。因此治療時效性相當重要。值得留意的是,針對GPP近年醫學界大有進展。過去多數GPP患者都是口服A酸治療,但除療效有限之外,也不適合懷孕的女性使用。但現今已發現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機轉與細胞激素「介白素IL-36」有關,目前也已研發出針對此細胞激素專一性的生物製劑,更能有效截斷路徑,達到更好療效,只要符合條件,在台灣健保也能使用。林尚宏補充,由於健保用藥規範需要檢測出相關的基因突變才得以用藥,呼籲乾癬病友有發現疑似全身性免疫系統、發燒等問題,就到皮膚專科來就診加以確認診斷,後續也可主動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接受基因檢測,「若有GPP基因要在零感染或沒有壓力環境的環境避免誘發,確實有點困難,但是在有效的藥物出現後,趁早治療還是能有效控制。」【資訊補充站BOX】:為幫助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病人能及早回歸身活正軌,有更好的疾病控制。今年(2024) 7/1起,健保署已核准GPP新型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期盼能有更好的疾病控制。完整健保給付規範全文,請見健保署網站Q3:「很害怕發生關節炎、虹膜炎這些共病,能預防嗎?」及早治療的重要性也是在於乾癬患者常會帶有不同的共病。林尚宏說,除了致命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外,乾癬最常見的共病還有:● 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患者約有2到3成出現關節炎,其狀況會使得關節、軟骨等受到破壞,原本結構不可逆。以關節神經僵硬、手腳趾腫脹、足底筋膜炎等症狀表現。● 代謝症候群:乾癬易合併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長期下來相關血管性疾病風險會較同年齡的民眾多出1到2倍風險。● 虹彩炎:乾癬也會引起眼睛病變,很多患者會先去看眼科,但建議要和皮膚科主治醫生討論,否則反覆發炎之下,也存有失明風險。林尚宏分享,回溯性的研究發現,透過穩定治療降低發炎反應,與減少乾癬病友發生上述共病有相關,不過尚缺乏前瞻性的研究。但他呼籲,目前健保體制下既有藥物已能協助好好控制乾癬,配合醫師治療、定期回診追蹤,仍是病友將低惡化及共病發生非常重要的關鍵。至於回診的頻率需要看嚴重程度,林尚宏說,若是輕微的乾癬可以擦藥緩解,大約一、二個月甚至半年回診;若較為嚴重的乾癬,依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如光照治療、口服用藥或生物製劑,則每週到三個月回診都有可能。無論何種治療方式,都建議與醫師討論規律的回診時間,以便追蹤控制。Q4:「擦檸檬、吃黃蓮、進補增加免疫力,聽說可以根治是真的嗎?」「坊間常出現有效根治等錯誤資訊,使得病患燃起希望。」林尚宏再三呼籲,切勿聽信未有醫學根據的草藥、偏方等,一定要尋求正規的治療,雖醫學臨床上乾癬還沒有辦法根治,但既有治療下仍能達到良好控制,林尚宏補充,乾癬病友均衡飲食相當重要,也不宜過度進補,並且遠離酒精和抽菸,如果接受中醫治療也應要尋求正統醫學,如此才能依照嚴重程度,轉介到適當的科別進一步治療。此外,他呼籲,病友的情緒問題也需要獲得重視,約有三到五成的病友會出現情緒低落、憂鬱等狀況,此時更要透過及時治療穩定病況,降低壓力使惡化疾病的可能,將疾病對工作、生活的影響都降到最低。【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
-
2024-12-11 醫療.心臟血管
中風、失智、心肌梗塞、腎病、視網膜病變,居然都是輕忽這個問題造成 醫揭這沉默殺手最致命
台灣有近460萬人罹患高血壓,高血壓初期並無症狀,調查顯示國內18-39歲年輕人的高血壓盛行率為4.7%,亦即18-39歲台灣人有超過36萬人罹患高血壓,但調查自知率為34.2%,即有24萬人自己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都是「被診斷」才知疾病找上身。影響血壓管理的4大障礙,包括誤認「老人才有高血壓,年輕人不用量」、「就診或不舒服才量」、「無症狀不用定期量」、「血壓計選擇及測量認知不足」。高血壓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子,像腦中風、眼部病變、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等,109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顯示,國人因高血壓導致心血管疾病而死亡之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分別在十大死因的第2位、第4位及第7位,合計一年就有超過3.9萬人死亡,即每4.4人死亡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的三種疾病。高血壓帶來的致命危機有那些呢?◆ 血壓衝擊造成血流阻塞 造成心肌梗塞然而當血壓大的時候,血管壁持續受到愈高的壓力衝擊,血管壁可能出現微小的撕裂傷,而這些撕裂傷容易引起膽固醇的聚集,當愈來愈多膽固醇卡在血管,血管的通道就變窄,讓血液通行受阻。若這件事情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會引發心絞痛、心律不整,這就是一般我們講到的「心肌梗塞」。◆ 腎臟功能變差 導致洗腎 血管密集的區域一定會遭受高血壓帶來的破壞,而腎臟就是一個血流豐富的區域,很容易受到高血壓的影響。腎臟的功能是移除血液中的廢物、調解血量與壓力,製做尿液將廢物排出體外;為了達成這麼繁重的任務,腎臟裡面有密集的小型血管負責各樣工作,於是血壓高會讓負責過濾廢物的血管硬化、受傷,最後會讓腎臟失能衰竭需要洗腎。◆ 認知障礙、失智、中風長期高血壓讓血管不夠健康,腦部獲取到的血流變少,腦細胞沒法獲取到足量的氧氣、養分,腦細胞死亡速度變快,導致讓人的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變差、很難好好思考,認知功能出現障礙,更嚴重一些會到血管型失智的程度。所以血管千萬要顧好,腦部才會健康。若是動脈粥狀硬化嚴重,血流直接被阻斷,患者有更多腦部功能區失能,就是平常我們說的「腦中風(梗塞型)」;萬一是高血壓導致了腦血管瘤破裂,則會出現出血性的腦中風。◆ 破壞視力與視神經眼睛構造內有許多細緻精密的血管。眼睛後方的視網膜區負責感光,當這附近的血管因高血壓受損,可能會造成視網膜出血,患者視力變得模糊,甚至完全看不到。而高血壓也會影響供應視神經的血管,讓患者視力變得更差。必知自己血壓數值 定期量血壓非常重要每個人都應知道自己的血壓是多少,若超過130/80 mmHg(毫米汞柱),或者出現頭痛、頭暈、流鼻血等症狀,更需小心是否血壓高。有人因血壓問題造成不明原因的全身不適,到醫院掛了急診、做了檢查,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但檢查後發現,收縮壓/舒張壓竟已超過160/100 mmHg,這已經是高血壓第二期,有可能發生心臟病或中風,需要藥物控制。而讓人驚訝的是,這樣的急診病患經常發生在不滿40歲的人身上,若沒及早發現持續輕忽,也會伴隨高血脂及高血糖兩個問題,直接入列三高問題病患。國健署呼籲 : 高血壓患者的救命法寶 謹守「722原則」量血壓國民健康署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倘若自己或家人已罹患高血壓,除了要依照醫囑持續用藥,最好預防病變的方法就是天天量血壓。高血壓患者應牢記「722」量血壓密碼:「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透過「定期量測」清楚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而天天量做好相關紀錄,就醫回診時,就能提供醫師參考並能即早發現問題、減少併發症危機。量血壓贏獎金,加入WaCare高血壓防治網抽iPhone及Garmin手環!由國民健康署、台灣高血壓學會、WaCare(吉樂健康資訊科技)共同發展高血壓防治網,下載WaCare APP 後進入高血壓防治活動並完成報名,每月就抽Garmin健康心率手環,之後可隨時點開APP完成「每日血壓任務」,天天都有100元超商禮券可以抽;此外若完成「722量測任務」不用抽即可得100元超商禮券,還加碼抽iPhone15手機。現在就幫自己與家人加入高血壓照護活動網https://wacareweb.page.link/pbcR ,讓血壓得到妥善的控制,預防病變健康更加分。
-
2024-12-10 焦點.元氣新聞
「肚中雙胞胎必須捨棄一個」27歲媽痛心拒絕做決定 下次產檢奇蹟發生了
對母親來說每個孩子如手心手臂都是肉。一名懷上雙胞胎的媽媽被告知必須扼殺其中一個孩子來拯救另一個,否則最壞情況是兩個都無法順利出生。這對新手爸媽無法割捨並沒馬上做出決定,最終奇蹟竟然降臨了。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女子阿比蓋爾·惠特洛克(Abigail Whitlock)懷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在懷孕五個月後,被診斷罹患同卵雙胞胎之輸血症候群(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胎盤中的血管沒有對等連接,導致其中一個胎兒吸收更多的營養。醫師為她進行一次危險的雷射手術來封閉胎盤上的異常血管連接,雖然一開始手術順利,但後續出現併發症,雙胞胎中體型較小的Bellamy罹患胎兒水腫,會導致嚴重腫脹和器官衰竭。醫師對惠特洛克夫婦下最後通牒,必須要犧牲Bellamy來拯救另一個孩子Harvey,夾住其中一個胎兒的臍帶,讓另一個有更大的生存機會,不然最終很可能兩個孩子都會失去。這對27和28歲的年輕爸媽無法割捨任何一個孩子,只要夾住Bellamy的臍帶他馬上就會死亡,他們不忍心,選擇將做決定的時間推遲幾天。然而奇蹟發生了,在下一次檢查時,Bellamy病情居然好轉,所有液體都消失了,惠特洛克夫婦感到震驚又欣喜若狂。2023年8月雙胞胎順利透過剖腹產出生了,現在已15個月大並健康成長。媽媽阿比蓋爾表示當時是他們經歷過最痛苦的時光,她成天哭泣想像著最壞的結果,和丈夫Stuart一度對未來失去希望。阿比蓋爾在20周的超音波檢查發現異常,醫師說因羊水過多難以取得影像,轉介給另一位專家,也發現雙胞胎周圍有大量液體,幾天後即確診TTTS。TTTS是一種可能致命的疾病,出現在雙胞胎共用胎盤的同卵妊娠中,胎盤中形成異常的血管連接阻止血液在嬰兒之間均勻流動,使得其中一個脫水影響成長;另一個則會有高血壓並產生過多尿液,導致膀胱撐大和羊水過多,這給胎兒心臟帶來壓力導致心力衰竭,兩個小孩存活下來的機率只剩一半一半。事情已經過一年多,惠特洛克夫婦希望藉由分享這個故事給經歷類似情況的父母,他們表示即使雙胞胎出生後幾個月,也常抱著孩子哭泣,想著當初差點失去他們;他們將雙胞胎誕生的奇蹟歸功於醫學專家們、親友的祝福以及上帝的憐憫。 @twinmomtales Guess who did better, mom or dad? #twinchallenge #identicaltwins #guesswho #guessinggame #twinmom ♬ original sound - twinmomtales
-
2024-12-07 焦點.元氣新聞
流感死亡攀升 疫苗猶豫受「3C」影響
衛福部疾管署日前公布,今年流感已累積286例重症、52例死亡,創10年來同期最高紀錄,且死者皆未接種流感疫苗。國外專家指出,成人容易因信心(Confident)、自滿(Complacency)與便利性(Convenient)等「3C」因素,產生疫苗猶豫,拒絕接種而增加染疫後重症死亡機率。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疫苗猶豫主要受到「3C」的影響。1.「信心」(Confident):民眾對疫苗安全性與有效性的認知與信任不足,或疫苗科學證據未能被清楚傳遞,常會引發對疫苗的疑慮。2.「自滿」(Complacency):有些人會自認罹病率不高,或低估疾病嚴重性,缺乏對打疫苗的緊迫感與警覺性。3.「便利性」(Convenient):接種過程的可近性不高,或流程過於繁瑣,或是時間安排不符合民眾需求,都可能降低疫苗覆蓋率。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流感疫情預估於明年農曆春節(一月下旬)前後達到最高峰,屆時單周就醫人數恐超乎預期,65歲以上長者、學齡前幼兒、免疫保護力較差者如感染流感病毒,容易發生嚴重併發症,應盡速接種流感疫苗。
-
2024-12-05 醫療.心臟血管
年齡愈大發生率愈高!心房顫動增中風機率:初期難察覺
心房顫動發生率隨「年紀」增長而提高,台灣心房顫動盛行率1%,60歲以上平均每25人中有1人心房顫動、80歲以上則是每10人就有1人。心房顫動會使血液滯留在心房內產生血塊,有9成的血塊會在「左心耳」處形成,也是最容易產生堵塞的位置,因此,心房顫動患者要慎防「中風」或「心肌梗塞」發生。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一種心臟節律功能異常,心律不整的患者經常會突然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但很快就消失,多數患者在初期會不以為意,往往都是在中風後,才發現有心房顫動問題。心房顫動最常合併的併發症,包括中風、心衰竭,或是心跳過慢導致暈厥等,這些併發症都可能威脅到性命。中風風險 常人8到10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威達表示,被診斷為心房顫動的患者,有非常高的機率會導致中風,根據統計,台灣心房顫動的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與一般人相比是8到10倍。為了避免心房顫動患者發生中風或是心肌梗塞,醫師多會給予抗凝血劑降低中風機率,但抗凝血劑使用者與一般人相比更容易出血,反而形成新的困擾。抗凝血劑 導致常解血便他曾收治一位患者,去年被診斷有心房顫動,為了避免中風,患者依照醫囑服用抗凝血劑,但服用一年來,患者沒有中風,但腸胃道三天兩頭出血,常解出血便,讓他誤以為是大腸癌,雖然及時發現與抗凝血劑有關,並透過調整藥物等方式改善,但患者卻擔心下一次出血不知道會發生在哪一處器官。某日患者早起時嘴唇破裂、血流不止,無奈向醫師求助「有沒有除了服用抗凝血劑以外,預防中風的方式?」陳威達說,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使用抗凝血劑,如懷孕的婦女等,因此,如果要避免心房顫動引起中風,部分情況會採取手術治療,透過手術將左心耳封堵,效果如同使用抗凝血劑一般。封左心耳 防堵血栓脫落左心耳是最容易導致心臟內血栓的部位,據大規模研究顯示,如果將心房顫動患者的左心耳封堵,一年內發生中風的機率僅有1%到2%,與服用抗凝血劑相同。陳威達指出,封堵左心耳的方式,是透過心導管進行,將一種固定器安裝到左心耳,封閉左心耳的開口,防堵血栓脫落,達到封堵效果。陳威達說,使用抗凝血劑目前仍是心房顫動患者預防中風的首要方式,但如果屬於不適合服用抗凝血劑,或是服用抗凝血劑出現嚴重困擾生活的狀況,可考慮採取「侵入式」左心耳封堵手術,達到與服藥相同的效果。陳威達提醒,心房顫動初期難以被揪出,如果有過心悸、心臟亂跳的感覺,應到心臟內科就醫,透過24小時心電圖,或是其他檢測儀器揪出病因,避免等到中風才被發現是心房顫動患者。
-
2024-11-30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 引進AI智能管理 推動預防醫學與ESG
112年2月24日,三軍總醫院院長由新陳代謝科醫師洪乙仁接下重任。三總是國內軍醫院的龍頭,台北市南港、內湖、新北市汐止區的唯一醫學中心,在洪乙仁執掌下,積極推動預防醫學、「永續」ESG、社區衛教與營造。他強調,軍醫院照顧軍人以外,大部分的病人還是一般民眾,三總照顧居民的健康責無旁貸。友善員工 院內設幼兒園洪乙仁接任三總院長21個月後,將於明天(12月1日)榮陞國防部軍醫局副局長。即將卸任院長的洪乙仁認為,三總身為醫學中心,不僅須兼顧臨床服務和研究發展,更應培育醫師、護理師等各種職類人才,是醫學中心相當重要的任務。113年是三總ESG元年,洪乙仁說,三總逾30個醫療、行政單位,跨領域地分門別類成立5個小組推動ESG相關工作,落實醫學中心社會責任,也積極進行碳盤查、永續報告書撰擬、減碳工程、創新AI智能管理等專案。在企業永續指標中,洪乙仁認為,友善員工非常重要,避免職場霸凌、注意性別平等是基本,三總對員工照顧更是不餘遺力,包括員工宿舍和停車位不收費,爭取預算興建護理人員宿舍,且一樓將開設幼兒園,提供托育服務,讓員工安心上班,院方共同照顧國家未來主人翁。彈性管理 放護理人員長假面對新時代的年輕人,管理要有更多彈性。洪乙仁說,現在大家都希望有長假,但醫院受限於人力,請長假並不容易,他和護理部溝通:「該給人家長假就要給」,只要病房護理人員不要一次全部請假就好,大家輪流出國。不符合護病比?「就關病床啊!」護理人員放假回來,人力充足了,再把病床打開就好了。人才是醫院最重要的資產,近年醫事人力短缺,三總希望能打造具有韌性、值得同仁信賴的優質工作環境。同時也創建新的醫療系統,資訊部門與台灣微軟研發生成式AI,減少重複、繁雜的文書記錄作業,節省工作時間,讓醫護專心照護病人。搶救糖友 拚減少併發症身為新陳代謝科醫師,洪乙仁認為,「如果可以搶救一個病人,不讓他變成糖尿病患,或避免糖尿病患洗腎,其實就對ESG很有貢獻。」避免糖尿病患因血糖、血壓、血脂控制不佳,後續出現腎臟、心血管問題,不但影響生活品質,醫療費用也增加,所以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避免患者出現更多併發症。洪乙仁說,國健署長期宣導防治代謝症候群,強調注意體重控制、血糖監測等,避免成為慢性病患。但許多人沒有定期檢查,也不知道自己血糖高,大多是因體重減輕或尿量變多、老是口渴來看診,有人血糖數值已高達300、400mg/dl,糖化血色素都10%以上了。他呼籲,一般人定期監測血糖也很重要。積極義診 照顧偏鄉離島「糖尿病是不可逆的沉默殺手,但好好控制血糖,可避免併發症。」洪乙仁指出,有些人意識到健康必須自己努力,有些人則是有家屬鼓勵,所以動機很重要,必須自律控制飲食,若肥胖就慢慢減少體重,有人持續三個月到半年,血糖就趨近正常,甚至不需要用藥。有人經過努力後改善,就有信心繼續下去。照顧病人往前推,就是預防醫學,洪乙仁說,三總積極投入社區衛教與營造,例如去偏鄉、離島義診、教導健康行為。糖尿病照護也會給一些衛教費用,包括營養師、部分醫師費用。洪乙仁專長: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高血脂症、腦下垂體或腎上腺腫瘤、甲狀腺、庫欣氏症等內分泌疾病現職:三軍總醫院院長、內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台灣醫院協會理事、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學歷:美國加州洛杉磯西奈山醫學中心進修、國防醫學院醫學士經歷:國軍馬祖醫院內科主治醫師、三總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內科學科教授、國防部軍醫局醫務計劃處副處長、三總松山分院院長、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給病人的一句話:健康靠自己,預防勝於治療。
-
2024-11-29 焦點.元氣新聞
冬令進補「穩糖秘技」!醫推「3原則 4選擇」,營養沒煩惱!
冬季氣溫驟降,許多人都會想要讓身體「補一下」!像是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火鍋等,皆是冬季進補常見的食物,不僅能幫助提升身體循環,暖心又暖胃!不過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這類食物卻隱含許多健康高風險,恐怕「越補越大洞」!究竟糖尿病友想要冬季進補,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養生補品?怎麼吃才能保持血糖穩定、吃好同時又吃對?天氣轉涼,許多人會透過冬季食材來補充身體所需。然而,若進補過多,可能會引起血糖快速波動,導致健康連帶受影響。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 家醫科主治醫師 林嘉俊表示,穩定血糖非常重要,對糖尿病友而言更是關鍵。血糖過高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甚至造成一系列神經病變等併發症,嚴重時可能會影響日常行動。冬季氣溫低、溫差大,易增加血糖波動;水喝得少,活動量降低,也會增加血糖控制的困難度;冷天皮膚的血液循環降低,一旦血糖控制不好,更容易引發搔癢和發炎、增加細菌感染、足部潰瘍的風險。筆記冬季進補3原則,身體健康不吃虧!林嘉俊醫師建議,在冬季除了定時監測血糖,更要注意飲食的控管。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進補,但要聰明進補,宜掌握3原則:【原則1:避免暴飲暴食】定時適量的進食,當肚子有一點餓時,就先進食,避免餓過頭而短時間吃進大量食物,反而易造成血糖波動不穩。【原則2:避免吃高脂肪、高熱量、精製糖類食物】薑母鴨、麻油雞等食物通常含有大量油脂,建議淺嚐即止,若想要吃肉的話,則盡量選擇油脂含量較少部位,也盡量避開含大量澱粉、脂肪、精緻糖類的添加物,如:火鍋料等。【原則3:低GI、高纖蔬果食物優先】高纖跟低GI值的蔬果,除了能增加飽足感,亦能幫助腸胃蠕動與消化,有助減緩血糖上升速度。建議在食用進補類食物前,可以先吃綠奇異果、橘子、蔬菜等高纖蔬果做腸胃道打底。低GI飲食「4選擇」這樣吃豐富營養又安心!林嘉俊醫師指出,天氣越冷時肚子越容易感到飢餓,糖尿病患者若想要做好飲食控管,首要條件是掌握食材的「GI值」(升糖指數)。選擇GI值低於55 的「低GI食物」,在腸道中分解速度較慢,亦助於血糖穩定,建議日常飲食可依循以下幾個方向來挑選:1. 選擇纖維含量較高食材:例如用全麥土司取代白吐司,用糙米取代白米。2. 選擇精緻化程度低食材:多攝取「原型食物」例如,生鮮蔬果、五穀雜糧等。3. 注意型態,選擇原型食物:切碎、打成泥、長時間燉煮食物,或水果打成果汁,因糊化後吸收佳,但GI值相對高。4. 選擇食物烹調方式:盡量選擇蒸煮、少調味、少油脂、無勾芡食物,留意油炸、炭烤等香氣十足,卻易造成更多身體負擔烹調法。至於糖尿病患者最常詢問吃水果會不會影響血糖?林嘉俊醫師表示「選擇纖維含量多的水果,對穩定血糖有幫助。像奇異果、橘子、櫻桃、藍莓等,都是高纖、低GI的水果。尤其冬天是容易感冒的季節,綠奇異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奇異酵素和維生素C,可以抗氧化、助腸道健康,更能提升免疫力與維持良好膚況,內外兼顧。」吃早餐助穩糖,外食族也OK!許多人因上班趕時間,導致不吃早餐或為求快速隨便吃,但其實早晨是一天當中血糖波動最大的時段,若穩定好血糖,身體較不易感到疲累,對糖尿病患者早餐的選擇尤其重要。另外,林嘉俊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可將低 GI 值的綠奇異果加入早餐,搭配一顆茶葉蛋或白煮蛋,能同時攝取充足營養與穩固血糖穩定,外食族採買方便之外,也好攜帶至辦公室吃;或是用綠奇異果搭配全榖麵包,加上低糖豆漿,是穩糖又營養均衡的黃金組合。假日早上有多一些時間準備早餐,則可以選擇吃燕麥粥搭配綠奇異果與堅果,堅果富含好的油脂,而綠奇異果升糖指數低、營養價值高,是很棒的活力來源。冬季從早餐開始健康進補,增強身體免疫力,讓熱量、血糖數值不超標!
-
2024-11-27 焦點.元氣新聞
免費「肺鏈疫苗」年底前打第二劑 全台35萬人符合資格
秋冬為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65歲以上長者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重症及死亡高風險族群。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最新統計,今年截至11月25日,國內累計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定病例268例,病例數為5年同期新高,其中32例死亡,65歲以上39%,共有105例;性別以男性居多,占62%,有165例。疾管署指出,肺炎已躍居我國十大死因第3位,其中肺炎鏈球菌是肺炎常見致病菌,去年10月起分三階段擴大提供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及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接種,目前間隔已滿一年,建議已接種疫苗者接續接種23價疫苗,估計至今年12月底,陸續有34.9萬人符合接種條件。肺炎鏈球菌感染對長者健康影響甚鉅,呼籲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長者,盡速前往接種,已接種13價疫苗滿一年者,請接續接種23價疫苗;以前已接種過23價疫苗者,別忘記還有1劑13價疫苗接種,完成「1+1」接種,才能使免疫保護力完整,有效減少IPD發生風險及疾病負擔。疾管署指出,65歲以上民眾如為IPD高風險對象,包含脾臟功能缺損、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腦脊髓液滲漏及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及器官移植者,以及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接種13價疫苗後,間隔8周即可接種23價疫苗,以及早獲取免疫保護力。研究資料顯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後併發如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風險,對中重症保護力高達75%,預防勝於治療,請符合民眾儘速安排接種,減少疾病威脅。
-
2024-11-27 醫聲.慢病防治
糖尿病重擔/慢病控制從糖尿病開始 黃振國:大家醫計畫減少腎病變發生
一名退休老教授罹患糖尿病已20多年了,長年來糖化血色素控制在10%,被轉到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的門診時,即使把能用的口服新藥全用上了,糖化血色素雖降至8%,但離正常值仍有段距離,因此花了一段時間,終於說服病人打胰島素,也才讓糖化血色素達標控制在6%。黃振國說,「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何其難,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糖尿病為慢病之母 成照護計畫首要目標糖尿病有慢性病之母的稱號,失控的血糖造成無法收拾的併發症,依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指出,台灣糖尿病的負擔比高達6.17%,台灣洗腎人口眾多,其中有近半數是糖尿病引起。為了慢性病的管理,總統賴清德推出三高防治「888計畫」,同時研議納入大家醫計畫中。黃振國指出,政府推動家醫計畫已20餘年,大約有800萬人加入, 大概七成需要被照護的慢性病都被納入其中,而升級版的大家醫計畫,目標更明確就是阻止疾病惡化產生併發症,以追蹤糖尿病及慢性腎病變為主,藉由定期檢測糖化血色素、膽固醇及腎功能檢測尿液微白蛋白(UAC),來減緩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明年計畫將再加上氣喘。大家醫計畫就朝全人整合照護前進,黃振國認為,這是正確的道路,尤其是病人若在其他醫療院所就診,多數不願分享用藥經驗,曾經在雲端藥歷上發現患者拿了一、二十種藥物,仔細詢問下,患者並沒定時的服藥,有些人還把藥分給老公吃,藥物及疾病的監控,對於超高齡社會來臨非常重要,還能減少多重用藥的發生。由於健保署欲將中醫及地區醫院納入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黃振國指出,醫師要提供全人照護,包括教育訓練及實務運作都須要提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願意扮演跨層級院區的訓練,提供完整的訓練及考核發證,共同推動健康台灣政策。慢病初級預防 從代謝症候群開始在慢性病的初級預防上,112年衛福部開始推動的新陳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就是扮演教育民眾改變生活習慣的火車頭,收案的標準有四項,腰圍男≥90公分,女≥80公分,BMI ≥27、血糖空腹≥100mg或已用藥、血壓≥130/85毫米汞柱、TG ≥150mg/dl或已用藥、HDL男
-
2024-11-26 醫聲.慢病防治
糖尿病重擔/年齡分佈兩極化 黃建寧: 疾病管理更困難
根據預測,2030年台灣糖尿病患將超過300萬人,糖尿病帶來多種併發症與共病,有慢性病之母稱號,每年醫療花費402億元,常居健保支出第三名,亦是十大死因之五,加上疾病年輕化趨勢、超高齡社會衝擊,總統賴清德在健康台灣願景中,推出「888計畫」,希望從前端開始防治三高。專家樂見政府投入資源與心力,但糖尿病年輕化及老化後產生的共病負擔,都增添糖尿病管理困難帶來更棘手的挑戰。糖尿病併發症、共病多 病患年紀兩極化 糖尿病好發於40歲後,易造成腦中風、糖尿病足等大血管病變,與眼睛、腎臟、神經等小血管病變。目前台灣糖友約三成合併心血管疾病、兩成多合併慢性腎臟病,48%洗腎者與糖尿病有關;研究也顯示,糖友罹患癌症的風險較健康人高20至30%,約20%癌友同時患有糖尿病,兩病亦會互相影響,提高死亡率。台灣是亞洲肥胖大國,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每年新發個案高達16至18萬,且年紀分佈朝兩極化發展,明年超高齡社會全台將有近半糖友、約125萬人為高齡者,健保資料庫也預測,2000年至2045年間,19歲以下糖友將增加9倍,6至39歲糖友增加3.7倍。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表示,中高齡糖友易出現認知功能下降,如失智風險增加1.3倍,及營養不均導致肌少症、衰弱、跌倒失能,死亡率比癌友高;年輕糖友則因罹患共病時間長,醫囑遵從率較低,死亡率比中高齡糖友還高,40歲以上糖友死亡率比健康人高1.5至2倍,年輕糖友則比健康人高4倍。2030三高防治888計畫 專家提解方盼達標為減少以糖尿病為首的慢性病損害國人健康,我國從1997年起推動糖尿病共同照顧護網,強調以人為中心、跨科別共照,現已納入半數糖友;今年健康台灣論壇也提出三高防治「888計畫」:讓八成三高患者加入照護網、八成加入照護網的人接受生活習慣諮商、三高控制率達8成。目前全國三高患者約534萬人,已收案照護約301萬、占五成六,還有233萬未被收案管理;若要三高達標率均為八成,就須至少51.2%糖友三高控制率同時達標,但目前仍未達20%。黃建寧說,除了須提高國人健康識能及糖友診斷率,血糖、血壓控制標準可再嚴格,並完善轉銜制度,例如國、高中校護交接糖友病況,政府完整掌握勞檢、健檢數據;另糖尿病高危險族群如家族史、妊娠糖尿病、肥胖,更應接受生活習慣諮商,義務教育也應規劃慢病衛教課程,儘早讓孩童及民眾知道罹病後果。為了達標,6月健保署亦啟動慢性病風險管理機制,與Google合作推出「AI醫療照護研究計畫」,先試行糖尿病管理,結合「大家醫計畫」,建構疾病風險分級及預測模型開發。另外,在藥物的發展上,已不只能控制血糖,還能保護心腎、減少共病風險及死亡率。黃建寧指出,應讓糖友及時用藥,希望政策上可以多加支持,政府也可定期監測治療效果與品質,從預防端到治療端,讓台灣有機會成為世界糖尿病防治標桿竿。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台灣禮來共同倡議
-
2024-11-26 醫聲.慢病防治
糖尿病重擔/糖友將破300萬 專家建議設「健康儲金」鼓勵改變生活型態
為了管理慢性病,政府提出三高防治「888計畫」,希望可以落實健康台灣政策,其中糖尿病帶來多種併發症與共病,有慢性病之母之稱,實際上,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測,2030年,台灣糖尿病患者將飆破300萬人,加上成人肥胖率高達五成,加劇糖尿病管理困難。專家們認為,糖尿病的疾病負擔沉重,近年又有年輕化、高齡化的趨勢,雙箭重壓慢性病控制不易,除了繼續提升國人健康識能,必要時提供藥物支持,也應設計「健康儲金」概念,鼓勵民眾從事生活型態的改變。糖友年輕化 死亡率高出4倍糖尿病每年新發個案高達16至18萬人,由於易引發大、小血管病變等併發症與腎臟病、高血壓等共病,每年醫療花費402億元,常居健保支出第三名,成為慢性病之最。依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台灣糖尿病負擔比高達6%,台灣洗腎人口眾多,其中有近半數是糖尿病引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提醍,明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全台近半糖友、約125萬人為高齡者,由於中高齡糖友失智風險增加1.3倍,加上營養不均導致肌少症、衰弱、跌倒失能,死亡率比癌友高;糖尿病還得面臨年輕化的現象,19歲以下糖友增加9倍,造成罹患共病時間長,醫囑遵從率又較低,死亡率比中高齡糖友還高,40歲以上糖友死亡率比健康人高1.5至2倍,年輕糖友則高出4倍。三高收案照護 目前僅五成六為減緩慢性病對健康衝擊,政府提供跨科別全人照顧,最新三高防治「888計畫」整合家醫計畫、大家醫計畫及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期盼2030年八成三高患者加入照護網,其中八成接受生活習慣諮商,最後三高控制率達八成。檢視國內各項指標,全國三高患者約534萬人,已收案照護約301萬人、占五成六,還有2333萬人未被收案管理,目前三高的控制標準,以國內現行疾病臨床照護指引為依據,黃建寧指出,若達標率均為八成,就須至少51.2%糖友同時達標,但目前仍未達20%。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也分享,血糖控制並不容易,一位罹患廿多年糖尿病的退休教授,都以口服藥控制血糖,糖化血色素長年高達10%,在不斷的衛教下終於接受施打胰島素,糖化血色素才控制在6%標準內。黃建寧認為,現已有藥物能控制血糖,並保護心腎、減少共病風險及死亡率,盼政策能多加支持,一起對抗300萬糖友大關的難題。慢性病的管理也已由疾病治療轉變為積極的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台灣是亞洲第一胖,18歲以上過重及肥胖比率高達五成,衛福部早在2023年推出新陳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將三高及腰圍BMI超標者納為收案標準。黃振國認為,肥胖最難控制,初期減重時若與設定目標有落差,適當借助藥物幫忙,後續再靠飲食及運動維持,可增加民眾信心,減少挫折感。中醫及地區醫院 將納大家醫目前衛福部正在推動大家醫制度並朝全人整合照護前進,也欲納入中醫師及地區醫院,黃振國也說,政府應推出配套計畫,提升全人照護相關的醫師教育訓練及實務運作,且建立未來可折抵部分負擔金額的儲蓄金概念,鼓勵民眾改變生活,醫病共同推動健康台灣。
-
2024-11-24 醫療.耳鼻喉
老公為何聽不到我講話?50歲後聽力明顯退化 高頻接收能力最先下降
近年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聽力損失與失智症有密切關係,聽損的人可能減少或拒絕社交,大腦也需要花更多時間處理認知運作,進而加速失智症的風險。很多人認為老了退化聽不見是正常現象,因而錯失矯正聽力的最佳時間。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探討國內的聽損人口數與年齡分布,並提醒正視聽力問題,減少相關併發症。每年約有13萬人因聽力損失就醫,其中因神經損傷造成的聽力損失約9至10萬人,是聽損最主要的原因,與退化有關。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不少人認為聽力漸差是自然老化現象,不需要就醫,其實聽力減損是可以透過治療與輔具等改善。超高齡社會來臨,聽力改善對於維持正常社交功能、生活品質更顯重要。受疫情影響,近年聽損就醫人數較少。近年聽損就醫人數,110年11.5萬人、111年12.3萬人、112年13.7萬人,男女就醫比例相近,多好發於中老年人。石崇良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幾年聽損就醫人數較少,從統計看起來112年人數成長,但與疫情前相比,就醫人數相近,並未出現攀升現象。聽力、視力衰退常被認為是正常老化,有人可能不會因此就醫,石崇良表示,健保就醫數據恐難以反映真實聽損人數,有些長輩就算耳背嚴重,但覺得自己老了自然不會「耳聰目明」,因此不願意就醫。他提醒,聽力損失的原因很多,不只有老化,也有因聲波傳導受阻造成的傳導性聽損、因內耳神經損傷導致的感音性聽損,還有混合性聽損、突發性聽損等,建議找出原因,對症治療。突發性耳聾多可逆,及早就醫很重要。石崇良表示,自己在臨床服務時,與患者的關係大多不錯,但有次跟一位患者打招呼後,對方卻沒反應。後來才知道對方因打抗生素造成腎毒性跟耳毒性,導致「突發性耳聾」,這是抗生素藥物的副作用,隨著症狀改善而停藥,聽力就逐漸好轉。聽力受損並非都是正常老化,有可能受到藥物、病毒影響,民眾不要諱疾忌醫。我國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健康台灣的目標就是建立良好的國民生活習慣。石崇良說,適當營養、運動、減少有害物質、壓力管理、睡眠品質、正向社會關係等都是重要條件;長者維持社交活動不只是正向社會關係,更是維持健康重要一環,因此,聽力照顧不可忽視。聽力影響學習,去年放寬兒童人工電子耳給付標準。健保署於106年7月1日起,給付18歲以下嚴重聽損兒童的一耳人工電子耳,石崇良指出,聽力在學習階段相對重要,給付電子耳讓聽損兒童可聽見,正常回歸學校就讀。當時推估每年嘉惠277位兒童,平均年挹注1億6,540萬元。健保署於112年7月1日起,放寬未滿18歲兒童植入人工電子耳的第二耳給付。電子耳單耳要價57至58萬元,石崇良說,健保給付以前,若自費使用單邊電子耳,後來同一邊耳朵需要更換,也可以再次獲得健保給付,一人終身可獲兩組給付。近期接到耳鼻喉科醫學會建議,將研擬放寬人工電子耳手術給付,針對放寬3歲至18歲兒童聽損程度,也希望增加單耳全聾者納入健保給付條件;等待醫學會補件後將,將送至專家會議討論。健保快易通APP,分階段進行無障礙友善使用。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聽覺障礙者約13萬人。112年起健保署跟五大身障團體,包含聽障、視障、肢障等啟動溝通討論,希望聽取意見改善,把健保署的「健保快易通APP」打造成更無障礙友善的使用。第一階段針對視覺部分改善,例如字體顏色設計、語音朗讀等。下一階段改善規畫即是針對聽障團體的主要訴求「電話掛號」,目前正在研擬如何透過健保快易通APP,串接到各醫療院所的掛號平台,目前程式開發已經完成,屬於驗證階段,預計明年上路。人工電子耳手術健保給付標準成人(18歲以上).學語後失聰且兩耳聽力損失呈≧70dB HL( 0.5、1、2、4KHz).助聽後開放式語言測試得分
-
2024-11-21 醫療.心臟血管
每個人血壓高的時間點都不同 醫建議血壓藥應在這時段前投藥
歐洲心臟學會(ESC)近期調整高血壓診斷標準,新增居家血壓當作判斷依據,135/85mmHg即可被診斷高血壓,醫院血壓則維持140/90mmHg。台灣則在2022年下修高血壓診斷標準,以居家血壓為依據,超過130/80mmHg則被認為是高血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黃群耀表示,目前診斷血壓有三大方式,醫院測量、居家測量、24小時血壓偵測器。研究發現,民眾於醫院量測血壓常會受到白袍症候群影響,返家後血壓卻又回到正常值,因此,台灣2022年跟進美國,將居家血壓數值當作診斷高血壓的標準。歐洲的居家血壓建議高於台灣5mmHg,黃群耀指出,正負5在臨床上都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但是很多患者是血壓乖乖牌,偶爾在家量測血壓,一超過130/80mmHg就嚇得馬上就醫。事實上,控制高血壓最大的關鍵是「預防併發症」,如果連續三次以上,居家血壓都超過標準5mmHg以上,就必需要積極治療,初期介於臨界點,會建議先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年輕型高血壓 常舒張壓比較高黃群耀說,收縮壓與舒張壓「任一數值」只要超標,就可以被判定是高血壓。血壓是指心臟跳動後,將血液加壓,透過血管運輸到各器官,心臟收縮時產生收縮壓、心臟加壓時產生舒張壓,通常舒張壓的時間會比收縮壓長,曾有傳聞「舒張壓比收縮壓更重要」,但其實兩種血壓都很重要,兩種數值各自代表不同的意義。以臨床經驗來說,收縮壓比較高,大多是血管硬化、血管瓣膜類的疾病,僅收縮壓高於標準的患者,年紀大多比較大。如果是舒張壓比較高的患者,年紀通常比較輕,大多有著吃太鹹、少運動、嗜酒等習慣,因為體內水分不足,所以血液流動慢,舒張壓通常比較高。不過,導致血壓高的成因複雜,還得考量神經、荷爾蒙、壓力等因素。年紀大血壓高 易出血性腦中風網路流傳「老人血壓控制不需要太講究,且愈高愈好!」黃群耀說,老人血壓仍建議控制在140/90mmHg以內,最好達到130/80mmHg,會有此傳言,與2014年美國國家聯合委員會(JNC)公布的JNC7的指引有關,當初建議年齡大於等於60歲以上的族群,血壓僅需要控制在150/90mmHg,但更新的研究顯示,如果60歲以上血壓控制在150/90mmHg以上,會增加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後來立即修正此建議。黃群耀強調,血壓控制是為了對抗「高血壓併發症」,特別是亞洲人的血壓過高,容易引發中風,建議改善血壓最好的方式,仍是少油、少鹽飲食,同時多運動,再者才是使用藥物。近年對於血壓藥的使用,愈來愈趨向「客製化」,黃群耀表示,每個人血壓高的時間點都不同,像已故的行政院前院長孫運璿,他是在清晨時發生出血性腦中風,推測他高血壓的時間點是在清晨,如果他固定在下午服藥,血壓控制恐會不佳,即使現在的降血壓藥物都強調是「長效型」,但實際降血壓效果,僅有前16到18小時,並不是24小時。已被診斷高血壓者,黃群耀建議,應在每天不同時段於居家量測血壓,了解血壓的高峰與低峰,而血壓藥的投藥時間,應該是在自己血壓高峰前投藥,如清晨都是高血壓時段,應該於睡前服藥,才能達到「預防」高血壓併發症發生。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21 焦點.健康知識+
咖哩是抗發炎好物、辣椒可緩喉嚨痛?感冒適合及不適合吃的食物整理
最近身邊感冒、流感的人愈來愈多。多數人偶爾都會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腺炎、鼻咽炎等,如果症狀輕微,有的人甚至不看醫生,靠自身免疫力自行痊癒。但流感則最好還是要就醫治療,以免引發重症。而不管有沒有看醫生吃藥,如能輔以食物補充營養、舒緩症狀,一定可以好得更快。當你快感冒了、或感冒了,請注意以下這些適合及不適合吃的食物,如秋冬盛產的柑橘類水果就是感冒時的好食物,辣椒竟能緩解喉嚨痛!而咖啡因及油炸物等,請暫時不要吃,以免病情加重。感冒適合吃的10項食物1.雞湯具有抗發炎作用,湯汁也提供必要的水分補充,以及電解質、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素。2.柑橘類水果如柳丁和葡萄柚,其含的維生素 C 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從一開始就降低患感冒的風險。3.優酪乳優酪乳含有活的有益細菌,例如乳酸菌和雙歧桿菌,這些益生菌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組,對整體免疫健康有幫助。4.辣椒辣椒無法治癒感冒,辣椒當中的辣椒素可以稀釋粘液以清理鼻塞並緩解充血、但幫助清理呼吸道,還可以作為溫和的鎮痛劑,緩解喉嚨痛。5.蜂蜜蜂蜜的抗氧化劑可以減少炎症並促進組織修復,舒緩喉嚨,減少刺激和感染,使其更容易吞咽並抑制咳嗽。6.大蒜與柑橘類一樣,大蒜可以從一開始就降低感冒的風險、增強免疫力。感冒了也可更快地恢復並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7.香蕉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提供快速、易消化的能量。香蕉還富含鉀,對體液平衡、神經功能和肌肉收縮都很重要。8.生薑生薑含有薑辣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有助抵抗感冒和流感,減緩喉嚨痛和發炎情況。可將新鮮生薑片浸泡在熱水中 10 分鐘,當水喝。9.咖哩咖哩包含了所有治療感冒的最佳成分,如大蒜、生薑和辣椒,提供抗發炎、抗菌等好處。10.新鮮蔬果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水分。它們也是纖維的主要來源,多吃能創造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環境,進而強化免疫系統。感冒不適合吃的5項食物感冒、流感生病時,也應暫緩吃一些平時你可能愛吃的食物,它可能本來就不是很健康,在你生病時更會讓你症狀惡化。包括酒精、咖啡因、糖分、高鹽、油炸食物。感冒一定要吃藥嗎?也有不少人疑惑,感冒一定要看醫生吃藥嗎?一般是建議,輕微的感冒是可以靠自身抵抗力逐漸痊癒,但若因自體免疫不足,病毒感染到其他器官引起喉嚨發炎、鼻竇發炎、嚴重可能會引起肺炎等併發症,一定要盡速就醫治療。及症狀較嚴重流感,也最好就醫治療。事實上,對抗感冒沒有什麼特效藥,就是多休息、多喝水、平時多運動,吃藥的目的只是讓患者在感冒的過程中舒服一些,但並不能縮短病程。食藥署也指出,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入侵所致,市售綜合感冒藥主要的作用亦是緩解症狀,不能預防感冒,且要依症狀挑選感冒藥,才能對症下藥。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發布的數據,本流感季從十月至今,已累積219例流感重症,以A型H1N1居多,並已有34人死亡,創下十年同期新高。下周又迎來一波冷空氣,疾管署預估12月流感流行期將提早報到,提醒慢性病及長者、幼兒等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接種疫苗,減少重症和併發症的發生。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9 醫療.兒科
半夜驚醒!她怕「這病」不只奪走孩子身高,甚至呼吸、行走能力…
「好怕這疾病不只影響孩子身高,還奪走孩子呼吸、行走的能力。」孩子出生便患有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父母的憂慮、不捨,外人無法體會。「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幼時容易出現發睡眠呼吸中止、水腦等併發症,可能因此奪去患者的行走能力,許多父母晚上頻頻驚醒,確認孩子有無呼吸,看到孩子一直跌倒、內心焦慮揮之不去。「剛開始,有點無法接受,看到其他孩子的小腳腳或聽到大家開心討論育兒心得,就很想哭!」May的孩子今年十歲,懷孕後期發現孩子患有軟骨發育不全症,May只能接受命運。孩子出生,開始學走路,由於身材比例不平衡,常會跌倒,且雙腳肌肉容易痠痛、不舒服,抗拒接受肌力訓練與早療,此時更讓May心力交瘁。出現併發症更棘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蔡立平說,軟骨發育不全症的致病原因,是「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3(FGFR-3)」基因出現缺陷,導致長骨骨骼發育受抑制,除了身材矮小,病患四肢多半偏短,也常出現腰椎前突或O型腿。蔡立平分析,以幼齡病童來說,軟骨發育不全症常見併發症為「枕骨大孔狹小」,枕骨大孔為連結腦幹、脊椎重要孔洞,過於狹小,就會壓迫中樞神經、影響呼吸,這也是造成周歲內嬰幼兒猝死主因,死亡風險約2%到7.5% ,比普通人增加6倍。此外,枕骨大孔太小也會引發水腦,當顱內多餘液體排不出去,大腦發育空間便受到限制,嚴重時病童眼球會往下墜,形成「落日眼」;病患成年後,則易產生腰椎管狹窄,下肢神經易受壓迫,影響行走能力。蔡立平提醒患者,隨著醫療資源愈來愈完善,應積極配合醫囑定期回診檢查,並接受必要治療,有效降低風險發生。新療法有機會變高過去軟骨發育不全症僅能針對併發症預防或治療,但先天性身材比例不平衡、枕骨大孔過小等問題,無法根本解決。近來隨著基因科技發展,對於軟骨發育不全症,已有可調節相關基因活性的治療問世,除了身高,也有機會改善併發症,為病患家庭帶來曙光,但需要自費,病患用藥需考量經濟負擔。應定期回診、追蹤May認為,透過新藥運用,若孩子身高可以多十公分,身材比例改變或併發症風險可減少,孩子的人生就會有更多可能性。蔡立平也呼籲,在等待新藥上市的同時,家長須定期帶孩子回診、追蹤,除了幫助預防併發症, 未來若有機會使用新藥,預先做好追蹤紀錄,治療程序也會較快、較流暢。
-
2024-11-15 醫療.新陳代謝
每周健走3天、每天5000步 有助控糖遠離糖尿病
台灣18歲以上糖尿病盛行率約11%,推估全台有218萬糖尿病人口,昨天是「世界糖尿病日」,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與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於奇美博物館舉行園遊會暨點燈儀式,台南市長黃偉哲指出,糖尿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若代謝症候群指標達三項或糖化血色素(HbA1c)在5.7%至6.4%之間,建議接受檢查,降低風險。「2024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園遊會暨點燈儀式」日前舉行,今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題為「糖尿病與幸福健康」,糖尿病衛教學會策畫「健康i台灣,達標一起GO!」健走挑戰,鼓勵民眾每天步行5000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黃偉哲也對市民提醒,必要時可至308家代謝症候群防治診所檢查,降低糖尿病風險。健走挑戰還設立了機關團體組競賽,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慢病好日子」團隊在競賽中,榮獲醫藥設備廠商組第一名,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則在全台衛生局組獲得第二名。每周健走3天 有助控糖健走好處多多,成大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建議,推行健走,主要是國人運動風氣較不盛行,不只是糖尿病患,連照顧者也活動量不足,健走比其他的有氧運動容易量化,可透過應用程式記錄,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3天、單次2.5小時,健走5千至1萬步,直至流汗、微喘,有助控制血糖。歐弘毅表示,健走隨時可做、在短時間內就能達到人體所需的一般活動量,可幫助增強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健走雖然簡單,但每天要達標並非易事,透過這項挑戰,希望喚起社會各界健康意識,無論是糖友或一般民眾,都應養成中強度有氧運動習慣,並利用數位科技來追蹤進度,達成健康目標。數位療法 提供精準治療台南市政府衛生局長李翠鳳說,數位科技讓糖尿病管理更為便利,如胰島素注射智慧軟體這類「數位療法」,可為糖友提供個人化精準治療方案;數位化不僅增強控糖效果,還促進糖尿病預防知識的普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也在活動現場推出「慢病好日子」攤位,讓市民在輕鬆的氛圍中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黃偉哲提醒,糖尿病患者須與醫療團隊密切配合,不只應定期治療與追蹤,應透過健康飲食、控制體重,防止併發症產生,台南市已有145家醫療院所加入糖尿病共照網,為糖友提供全面性照護。歐弘毅指出,糖尿病患若要健走,建議挑選適合的鞋子、服裝、場地,循序漸進、過程中覺得不適可放慢速度,或立即停止,適時求助。【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11-15 焦點.元氣新聞
每日腹瀉多次卻不以為意?小心發炎性腸道疾病找上門
李小姐是一位22歲的年輕女性,因嚴重虛弱感、頭暈、容易喘氣及下肢水腫等症狀就醫。初步檢查發現血紅素只有3.8,遠低於一般女性標準值11-13。因為嚴重貧血,李小姐被轉至血液科門診且診斷為缺鐵性貧血;然而,針對缺鐵性貧血補充鐵劑、輸血治療之後,仍不見起色。後來糞便潛血檢查,發現為陽性,所以再轉診至消化內科門診評估。進一步詢問之下得知李小姐常常每天多次腹瀉,糞便中偶爾可見少量血絲,且伴有腹痛情形。後來醫師透過大腸鏡檢查、還有綜合臨床症狀及病理切片檢查結果,終於診斷為克隆氏症。起初她使用口服類固醇與抗發炎藥物,症狀即獲改善,但數月後開始出現臉部變圓(月亮臉)及體重增加的副作用。經醫病溝通,改用生物製劑治療,除副作用改善外,也在安全用藥之下良好控制病情。至今兩年期間,不論是臨床症狀或是大腸鏡追蹤的結果,都顯示病情受良好控制,達到緩解狀態。IBD分兩類 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臨床表現有差異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是一種慢性持續性的腸道發炎情況,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兩大類,成因面向多,涉及遺傳因素、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腸道微生物失衡、環境因素等複雜的相互作用。(1)如何區分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綜合內科部陳彥年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發炎僅侷限於大腸,且以直腸段最常被影響,發炎主要在黏膜層,且為連續性的發炎現象,症狀上以腹瀉及血便最常見。而克隆氏症的發炎範圍包括了整個消化道,從口腔到肛門都可能是受影響部位,病灶呈不連續之跳躍狀分佈,發炎會影響全層的消化道組織,常有腹痛、腹瀉、也可能出現程度不一之血便;除此之外,克隆氏症患者的腸道組織在長期嚴重發炎後可能會產生廔管;且在組織修復結疤時也可能造成腸道狹窄,甚至會有腸道阻塞之症狀。IBD不只腸道出問題 其他系統症狀其實有跡可循陳彥年醫師提出,若腹痛、腹瀉持續超過三個月,合併有血便、貧血、體重減輕及下肢水腫等情形,就建議跟醫院的專科醫師討論是否要做進一步檢查。20到45歲的青壯年如果出現類似症狀(2),發炎性腸道疾病必須列入可能的鑑別診斷,建議儘早就醫檢查較有保障。「由於IBD是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出問題時,不單單只會攻擊腸胃道,其他腸道外的表現也會讓我們去思考患者是否也會合併有IBD的情況。」陳彥年醫師補充,關節炎、眼睛的葡萄膜炎,特殊的皮膚發炎如結節性紅斑及壞疽性膿皮症,還有某些肝膽系統異常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都可能與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關。藥物治療可控制病情 注意生活型態才是根本之道如何治療IBD?陳彥年醫師強調,隨著近年來的醫療進步,多數患者都能透過各種藥物的治療讓發炎情況有所改善甚至達到完全緩解。倘若傳統的氨基水楊酸類藥物、類固醇或是免疫調節藥物對疾病的控制不理想,現在也有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能用來治療。妥善控制病情,可以減少腸道狹窄與阻塞、廔管及相關感染症的發生,也有助於降低日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然而除此之外,一旦出現較嚴重的併發症,如毒性巨結腸症、明顯腸阻塞、腸穿孔或大腸癌,也是要祭出最後手段,請外科醫師協助將受影響的腸道進行手術切除。此外,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也需要注意平時日常生活的壓力與飲食習慣,因為這些生活型態和疾病的活動性息息相關。陳彥年醫師指出,病友應儘可能避免酒精、咖啡、茶、大蒜、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飲食,容易造成脹氣的食物如地瓜、豆類、洋蔥和韭菜等也要視個人情況避開。再來是生活壓力管理,作息不正常也容易導致免疫系統的活性異常,甚至引發難以控制的發炎情形。但如果遭遇相關症狀也請不用擔心,只要儘早就醫、跟專科醫師討論,好好配合治療,病情通常可以再次獲得良好的控制。
-
2024-11-13 醫療.感染科
肺炎鏈球菌感染創5年新高 醫籲3高風險族群快打疫苗
秋、冬來臨,病毒侵襲,肺炎病例增加,若合併細菌感染,死亡風險增加近3.4倍,「肺炎鏈球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疾管署統計,截至10月,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診病例近200例,達5年來新高,65歲民眾感染個案逾六成。醫師提醒,19到64歲高風險族群未在公費肺炎鏈球菌接種對象之列,建議自費接種降低風險。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是第四類法定傳染疾病,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嘉興指出,肺炎造成每年死亡人數超過1萬人,長年高居台灣人10大死因第三名。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肺炎鏈球菌無所不在,可能導致括鼻竇炎、中耳炎、支氣管炎、侵襲性肺炎、腦膜炎、骨髓炎、菌血症,嚴重可能導致死亡。張嘉興指出,未在政府公費補助施打範圍中的19至64歲風險慢性族群,包括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慢性心臟病、高飲酒量、吸菸、慢性肝病、慢性肺病、氣喘、感染HIV或其他免疫功能不全病症,及65歲含以上健康成人,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風險最高可達17倍,若有多重共病,感染風險增9倍,更應保持警覺。張嘉興指出,台灣約有250萬名糖尿病患,由於免疫系統較弱,加上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肺功能損傷風險是健康成人1.6倍,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增加將近4倍,可能加重氣喘症狀,並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如敗血症、腦膜炎等,甚至可能引發急性氣喘發作併發肺炎,死亡風險增3.71倍。另外,張嘉興說,台灣約有200萬名氣喘病患,致死案例達700例,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除了加重症狀,也會引發多重嚴重併發症,包括敗血症、腦膜炎等,引發急性氣喘病發肺炎,死亡風險增3.71倍。至於每年造成約超過5000人死亡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盛行率約為6.1%,張嘉興提到,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除了加重肺功能衰退、疾病進程,也增加再次惡化、住院或死亡的風險。台灣腎臟醫學會祕書長、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副院長許永和指出,台灣超過200名慢性腎臟病患者,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約17.5%,其中40%末期腎病患者出院後約1個月內死亡,死因包括心因性死亡、終止透析、感染。李秉穎說,我國現行核准可供民眾選擇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3種,包括最新型15價結合型疫苗(PCV15)、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以及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19歲以上至未滿65歲的成人慢性疾病族群,建議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遠離肺炎威脅。肺炎鏈球菌抗藥性高 對常見治療藥物高達六成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政洵指出,新冠疫情時,民眾遵守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呼吸道感染病例減少,但在2023年解封後再度回升,其中肺炎鏈球菌感染案例大幅增加,重回30年前,甚至更高。肺炎鏈球菌對於常見治療藥物抗藥性高達六成,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民眾接種疫苗,盡量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邱政洵表示,肺炎鏈球菌的血清型,據外層莢膜上多醣體差異可分為92種以上,約30種會造成人類感染,常見的侵襲性感染血清型超過10種,最具威脅的是「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因其堅硬的外殼讓免疫系統難以察覺並抵禦,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成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前5大血清型。 慢性病患感染「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之後,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嘉興表示,成人糖尿病患者感染後,出現併發症機率56.5%、接受插管與手術43.5%、住進加護病房39.1%、死亡率26.1%;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20歲以下糖尿病發生率7年內快速成長40%,這群年輕人若感染「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也易使病況加重。張嘉興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感染血清型3,除了加速肺功能衰退和疾病進程,也增加再次惡化、住院或死亡的風險。至於慢性腎病,台灣腎臟醫學會祕書長、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副院長許永和說,患者感染「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85.7%出現併發症、71.4%住進加護病房、42.9%插管或手術、14.3%死亡,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說,我國現行核准可供民眾選擇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3種,包括最新型15價結合型疫苗(PCV15)、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以及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所謂價數指的就是疫苗能預防多少種血清型,如15價可以預防15種血清型。邱政洵表示,台灣2013年提供部分兒童公費接種PCV13、2015年將其納入國家預防接種計畫,感染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比率仍維持10%,目前對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感染的臨床特徵、共病與預後仍未明。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指出,肺炎鏈球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點名,是為當前最需要被關注的15種超級細菌之一 ,台灣微生物抗藥性監測計畫顯示,超過10%肺炎鏈球菌對第一線抗生素(如盤尼西林)具高度抗藥性,而60%肺炎鏈球菌對於常見治療藥物(如克林黴素、紅黴素)具高度抗藥性,導致臨床上肺炎治療困難,預防勝於治療,鼓勵民眾打疫苗建立保護效果。張峰義也說,抗生素引發抗藥性也出現在社區,台灣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全台有超過400萬名65歲以上老人,長照機構也有潛在風險。接種疫苗可預防感染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及相關併發症,「預防一定是上策,治療就要靠運氣,即使最後順利出院,也不代表恢復健康,而是疾病受到控制,但身體變差,恢復不到以往狀態,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加劇老化與失能,死亡率因此上升。」
-
2024-11-11 醫療.骨科.復健
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 醫揭年長者骨鬆釀髖部骨折死亡率達36%
骨質疏鬆症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預估2050年時,有50%以上髖部骨折會發生在亞洲,目前台灣骨折發生率為全亞洲第一、世界第九。骨質疏鬆容易造成髖部骨折,後續可能導致病人臥床、行動受限、肌力萎縮,甚至引起反覆感染相關併發症,死亡率極高,骨鬆可謂是年長者的隱形殺手。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達14%到36%。人體骨骼肌肉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少,當出現腰痠、背痛、關節痛等症狀時,骨質疏鬆可能已悄悄上身。骨質含量(骨本)是未來年長骨折風險的關鍵,一般人骨質密度在20至30歲會達到高峰,35歲後便逐年流失,尤其是停經婦女骨質密度流失速度會更快。如果骨本不足,仍有機會可以彌補到接近正常水準。年輕時,應注重「飲食」與「規律運動習慣」,可建立較佳的骨密度,降低未來十年骨折風險。飲食以「均衡」為基礎,運動可從事如水中行走、自由車等「阻力運動」和「肌力訓練」,能增加骨質生成,加上適當日曬幫助身體產生維生素D,強化腸道對鈣的吸收,加速骨骼再造。骨質疏鬆可視為一種慢性病來維護保養及預防,並盡可能減低風險、長期共存。「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長者、停經後婦女、卵巢切除或提前更年期的女性,或體重過輕、曾經骨折、服用高骨鬆風險藥物如類固醇、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免疫疾病、慢性腸胃道疾病、腎臟病、血液透析患者等,可考慮接受骨密度檢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已經罹患骨質疏鬆症者」應定期每半年到一年接受骨密度檢查追蹤,且應在飲食與運動、西醫治療上妥適的配合,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降低骨折及後續併發症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檢測不可少!診斷糖尿病前期3至5年內 25%恐成為糖尿病患者
三餐不正常、肥胖、情緒壓力、營養失衡、人口老化等,都使人陷入「高血糖」危機,一旦罹患糖尿病,與洗腎的距離就會快速拉近。醫界近年雖不斷推動「三多一少」的糖尿病自我檢測症狀,但通常有三多一少症狀時,血糖都已「不可逆」,而糖尿病前期大多以「無症狀」出現,醫師建議,40歲以後,每個人都應該做血糖檢測,可在糖尿病前期即開始控制,透過飲食運動控制,幫助血糖逆轉。出現「三多一少」症狀,多已是嚴重糖尿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估,2045年全球糖尿病人口將突破6億人。國衛院調查,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過去約落在10%,2019年時已破11%,且持續攀升,目前粗估糖尿病人口約有230萬人,且不包含「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表示,人體的血糖變化,難透過症狀即時反應,雖然醫界不斷宣導糖尿病會有「三多一少」症狀,吃多、喝多、尿多,加上體重減少,但當三多一少症狀出現時,通常都已是嚴重的糖尿病患者。臨床上見到許多高血糖患者,生活中幾乎是「無症狀患者」,也讓國人對於血糖的變化毫無病識感。高血糖對於血管的傷害極大,血液因糖分過高變得濃稠,血流不像過去可以順利運行,輸送氧氣、營養等效率變差,高血糖者容易感到疲憊、口乾舌燥,血管分布密集的器官,如腎臟、眼睛、腸道等功能皆會受到影響。而且高血糖也會讓血管壁上囤積多餘的膽固醇,增加血管硬化、腦中風、心肌梗塞的機率。糖尿病前期的數值定義,並未因年紀而放寬。糖尿病的定義為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飯後血糖在200mg/dl以上、糖化血色素在6.5以上。此時,血管通常已出現不可逆的傷害,需要靠藥物並搭配控制飲食運動,降低高血糖導致併發症的風險。近年健康檢查盛行,不少人血糖雖高,但未達糖尿病數值的標準,此時被稱為糖尿病前期,其數值為空腹血糖在101到125mg/dl間、飯後血糖在141到199mg/dl間、糖化血色素為5.7到6.4間。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且身體已經快要控制不了血糖變化,若不控制飲食生活習慣,據統計,約有25%的機率會在3到5年內,成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罹病風險因子中,有一項是「年紀」,年紀愈大血管的彈性愈差,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林嘉鴻說,目前定義糖尿病患者或是糖尿病前期的數值定義,並沒有因年紀差異,給予年長者較寬鬆的數值,血糖愈高,對於器官的影響是絕對的,血糖能降到正常值,愈能降低併發症的風險。前期還不需用藥,首要積極做飲食控管。若透過健檢等方式,得知自己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林嘉鴻表示,第一時間還不須用藥,但要「積極」做飲食控制,少糖、少油、少澱粉,以低升糖指數(GI值)的食物為主,主食可以從白米飯改為全麥穀類,多吃纖維高且低糖的蔬果,如番茄、花椰菜等。不過,現在的食物「地雷」太多,像蔬果汁看似少糖少油,如果加到高糖分的水果,如鳳梨、芒果,一杯蔬果汁也可能成為「控糖殺手」。低GI食物多是纖維高、低加工、非精緻類型。GI值是指食物吃下肚後2小時,血糖上升快慢數值指標,以0到100作為呈現。民眾常會誤以為低GI食物就是「熱量低」,事實上不然,低GI食物是指人體吸收較慢,不易讓人體血糖快速飆升的食物,不代表熱量低,例如一小條蒸地瓜,熱量如同一碗白飯。低GI食物通常是纖維高、加工程度低、非精緻食物,烹調方式是用蒸、煮、烤,需多咀嚼的食物。林嘉鴻表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如果飲食控制三到六個月,血糖絲毫沒有下降,此時就要考慮用藥;如果用藥後血糖恢復到正常值,是有機會擺脫糖尿病,但後續的飲食控制仍需要持續,暴飲暴食、高油高糖仍會讓血糖再次飆高。他也提醒,年過40歲,應每年定期做血糖監測,特別是家族內有人有三高、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者,都屬於糖尿病高風險對象。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身材纖瘦的人不會罹患糖尿病?吃藥、打胰島素久了就得洗腎?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全球糖尿病人口不斷增加,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的糖友超過250萬人,且每年以新增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而併發症多的糖尿病也長期位在國人十大死因之列。關於糖尿病有不少迷思,也不斷有新的研究指出生活飲食習慣與糖尿病的關係,當被醫師宣告處於「糖尿病前期」,又該如何扭轉血糖危機?Q:體態纖瘦的人比較不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A:體重與第二型糖尿病沒絕對關係,但是有相對關係。雖然肥胖的人罹病的機會高,但是瘦的人如果飲食習慣不正確,仍然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體態標準卻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和基因、生活方式或是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Q:糖尿病患吃藥、打胰島素久了,會走向洗腎?A:造成洗腎的原因很多,但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長期控制不良為導致洗腎的最大原因。吃藥跟打胰島素的目標都是希望能把血糖控制好,只要願意與醫療團隊好好配合,搭配理想藥物治療與合適的飲食及運動控制,可以降低最終腎衰竭洗腎的機率。Q: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一旦開始吃藥打針,一輩子就無法停藥了?A:第二型糖尿病友的藥物與胰島素針劑增減,最主要還是要依照病友身體的情況來調整。如果在正確的醫囑下服用藥物與施打胰島素,搭配合適飲食與運動控制,能慢慢將醣化血色素降低到6.0以下,可以與醫療團隊討論逐步減少藥量;也有少部分比例的患者,在改變生活型態與減重之後可以完全停藥。不過,停止藥物使用之後,還是要定期規律檢查血糖。提醒糖友不要隨意停用藥物,以免控制不良的血糖影響身體健康,建議要依照醫療團隊的指示服用與調整藥物,對自己的健康才有保障。Q:糖友嚴格控制飲食,不吃碳水化合物和甜食,就可以不用吃藥?A:糖尿病友吃藥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身體調整血糖的功能,藥物是幫手不是敵人。糖尿病友藥物的調整,必須仰賴每三個月抽血檢驗醣化血色素來調控。如果醣化血色素控制良好,可以與醫療團隊討論是否能減少或是停藥。糖尿病是個需要長期控制的疾病,除了藥物治療外,飲食控制也非常重要,可與醫療團隊中的醫師和營養師討論。Q:如果不小心吃了太多醣分,只要增加藥量就可以穩定血糖?A:糖尿病口服藥物的種類繁多,有長效型與短效型,每一種發揮藥效的時間不一定,作用機轉也不同。如果患者自行在大餐後增加藥物份量,在不了解藥物作用的情況下,可能造成低血糖昏迷,危及生命,所以絕對不是吃加倍的藥物就可以放心吃大餐,病人萬萬不可擅自調整藥量。糖尿病友還是建議定時定量的飲食與規律服用藥物,才是控糖最大的重點。Q:糖尿病患只會有高血糖問題,不會有低血糖問題?A: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以高血糖的問題為最多,但是也有少部分第二型與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會發生低血糖的情況。發生的原因最常見於感染、心肌梗塞、中風等等狀況。除了身體出狀況外,也有可能是服用過量的降血糖藥,或是施打過量的胰島素。口服藥物與胰島素注射劑量與時間都必須正確,如果發生低血糖的情況,要找醫療團隊了解原因,避免再次發生。另外,也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經常測量血糖,了解自身血糖的變化。提醒糖友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要因為工作忙碌或刻意減肥,造成血糖不穩定而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糖尿病不是絕症,只要能找到優秀的醫療團隊(醫師、糖尿病衛教師、營養師、藥師),定期抽血檢查血糖與肝腎功能之外,每年固定做眼底攝影檢查與足底神經學檢查,搭配上腹部超音波、心電圖與肺部X光,合適的藥物與飲食運動控制,還是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諮詢/林信佑診所院長、桃園市糖尿病共照網醫師林信佑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29 焦點.元氣新聞
嚴重便秘只靠黑咖啡和藥物解決 21歲正妹上廁所一用力「內臟掉出來」
英國一名21歲女子因為嚴重便秘,竟然只能每三週排便一次,導致腹部猛脹看起來「像懷孕6個月」!最後更發生腸道脫垂,「內臟外突」的驚悚意外,經過治療後,該名女子被診斷出患有「直腸脫垂症」,以患者年紀來說是很少見的病例,在英國每10萬人中就有2.5人患有直腸脫垂,但主要影響老年女性。千萬不要輕忽排便問題,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就醫。任職護理人員的考特尼(Courtney Ingham)表示,她原本每天都能正常排便2到3次,但8個月前開始出現嚴重便秘。當時她不以為意,只是自行服用瀉藥和止痛藥,甚至嘗試喝黑咖啡、檸檬汁等偏方,結果情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今年6月某天,考特尼在廁所用力時,突然聽到「啪」的一聲,接著發現下體出血。她馬上拍照檢查,赫然發現「內臟都掉出來了」!緊急送醫後確診為「直腸脫垂」,也就是直腸內翻掉落到體外的嚴重併發症。「那種痛就像分娩一樣!」考特尼回憶當時的情況說,她完全無法進食,即使勉強吃進去的食物也會吐出來,整個人虛弱到無法自己洗澡,在接受脫垂修復手術後,女子臥床不起,必須完全仰賴他人照顧。醫院為她進行了兩次手術,但效果都不理想,現在正在等待專科醫師會診,甚至可能需要裝置人工造口袋。罹患這種疾病對21歲的考特尼造成極大打擊,她表示:「我的肚子腫脹得像懷孕6個月一樣,很多衣服都穿不下,整個人生都被影響了。」她現在透過社群媒體分享自己的經歷,呼籲大家一旦發現排便習慣改變,一定要及早就醫,「如果我能早點去看醫生,也許就不會發生這些可怕的事。」直腸脫垂是相當罕見的併發症,每10萬人中約僅2.5人發生,通常好發於老年女性。但年輕人如果長期便秘,強行排便可能導致肛門裂傷,嚴重時也可能引發直腸脫垂,不可不慎。資料來源:每日郵報
-
2024-10-27 癌症.卵巢.子宮
健保大數據/子宮頸癌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林口長庚醫院/婦癌治療打「團體戰」 團隊決策找最佳解方子宮頸抹片檢查推動近30年,健保署統計罹癌人數明顯下降;女性十大癌症排名,子宮頸癌也降至第八位。從112年健保資料庫分析,患者在林口長庚就診件數9,029,排名醫學中心第一名。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教授主治醫師周宏學表示,林口長庚的婦癌治療一大特色是「團體戰」,每位來到林口長庚的子宮頸癌患者,如果需要調整治療計畫或癌症復發,任何決策都會透過多團隊會議檢視患者狀況,重新盤點檢查報告等,讓患者能接受最妥適的照顧。多團隊成員包含核子醫學科、放射腫瘤科、婦癌科、中醫師、個管師以及專科護理師及研究護理師等。周宏學表示,近年愈來愈少晚期的子宮頸癌患者,這要歸功於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推行。目前臨床上碰到初診就被診斷是晚期的患者,幾乎都沒有定期做抹片檢查,這類患者通常是因出現咖啡色、血色分泌物,或是分泌物出現嚴重異味時才就診。他呼籲,除了定期做抹片檢查,還建議施打HPV疫苗,如果先前曾打過四價HPV疫苗,近年已推出九價疫苗,因致癌病毒已知的型態愈來愈多種,僅施打四價者,應補打九價讓保護力更全面。區域醫院No.1童綜合醫院/推廣抹片不遺餘力 提供個案完整治療資源健保資料統計,112年童綜合醫院的子宮頸癌就診件數1,450件,居區域醫院第一名。童綜合醫院婦產部劉錦成主任表示,醫院地處海線地區,對子宮頸抹片推廣不遺餘力。除了門診有符合條件個案的提示系統,讓診間每位醫師都能適時轉介,院內也設置專屬五大癌篩站,且每月都有子宮頸抹片巡迴車至各大鄉鎮推廣。另外,所有抹片異常的個案轉介至婦產科門診時,都能有即時陰道鏡及人類乳突病毒的進一步檢查。對於確診個案,有個管師第一時間介入,提供病情諮詢及安排後續檢查。婦科門診同一樓層還有癌症資源中心,除了有護理師,還設有心理師、營養師等,提供專業的一對一諮詢。對於即將進入治療或手術後及後續追蹤有疑慮的個案,透過兩周一次的跨團隊會議,擬定出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每一位接受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及免疫療法的病人,會發放一本手冊, 詳細記載治療相關資訊,手冊中也說明後續治療可能出現的併發症、處理方式和緊急聯絡方法。院內有最新的機械手臂及微創手術經驗,對於新的治療方法,也隨時掌握最新的文獻資料,為病人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地區醫院No.1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巡迴車開進偏鄉 鼓勵銀髮族抹片篩檢有別於其他兒童醫院,除了小兒內外科、健兒門診等科別,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也設置了婦產科,並定期派遣巡迴車至當地偏鄉及社區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及宣導,因此112年子宮頸癌就醫件數達到1,168件,位居當年度地區醫院之冠。該院婦科癌症學科主任陳子健感謝鄉親肯定,並呼籲女性定期接受婦癌篩檢。陳子健表示,新竹縣市幅原廣闊,許多偏遠山地部落的醫療資源不足,透過抹片巡迴車讓不少年紀較長的女性就近接受篩檢。此外,參與社區抹片篩檢活動的婦科醫師也提供內診,如發現異常,立即安排門診。陳子健說,許多銀髮女性自認很久沒有性生活,應無罹癌可能,即使身體不適,也未能及時就醫,確診時已到晚期,門診就收治過八十多歲晚期患者,治療難度極高。陳子健表觀察門診患者情況,發現子宮頸癌有年輕化趨勢,最近收治兩名二、三十歲的子宮頸癌晚期患者,如果往前推算,應在青少女時期就因性行為感染HPV病毒,以致十幾年後罹癌。美國已將HPV篩檢列為子宮頸癌防治的首要措施,陳子健呼籲,政府如預算許可,也應比照歐美國家防治策略。基層診所No.1高雄榮景中醫診所/中藥能抑制病毒 修復化放療受損的組織健保署資料統計,高雄榮景中醫診所112年子宮頸癌就診件數138件,居基層診所第一名。榮景中醫診所醫師吳景崇擁有中醫、西醫執照,以中西醫互補治療癌症,向來是他推廣的理念。癌症病患上門求診,不先脈診,而是了解病患病況、看X光片,吃何種標靶藥物、化放療次數及產生何種副作用,再來抓中藥材調理輔助,從病理、生理、藥理三管齊下,病患皆有良好預後。吳景崇表示,子宮頸癌致病原主要來自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多經由性接觸傳染。此外,子宮頸長期糜爛、發炎可能轉變為早期子宮頸癌細胞;吸菸、長期服用避孕藥、抹片曾有異常、有家族病史也都是高危險群。人類乳突病毒是DNA病毒,從中醫角度看為毒熱、毒邪,有很多清熱解毒藥物,具有抑制病毒感染的作用,如紫花地丁、板藍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黃芩、蒲公英等。中藥抑制病毒療效佳,緩解化放療副作用也很有效果。吳景崇說,子宮頸癌患者吃的鉑金類藥物可能造成腎小管損傷、腎功能衰退,高能量射線也易出現燥熱發炎現象,中藥材可助修復受損組織,提升免疫力,助病患更有體力抗癌。112年子宮頸癌患者就醫10大院所
-
2024-10-25 醫療.罕見疾病
成年身高不到130公分,小小人兒從生活到呼吸,處處都有阻礙
「我們連拿超商冰櫃上層的飲料、外宿旅館時浴室牆壁上的蓮蓬頭,甚至到洗手間解便、解尿,都可能遇到困難。」對於一般成人來說,這些生活的「日常」,易如反掌,但對於成年身高多半不到130公分的「軟骨發育不全症」(Achondroplasia,簡稱ACH)病患,因為身高限制,充滿了重重阻礙,若沒有他人幫忙,有時難如登天。在台灣,環境設施的通用設計高度介於110-130公分,致使軟骨發育不全症病患常遭遇上述困擾,加上周遭異常眼光,有些病人甚至不願走出家門,感情、婚姻也飽受挫折。目前在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軟骨發育不全症病友關懷協會擔任社工的軟骨發育不全症病友的譚翔恆,對這些現象有很深刻的觀察與體會。不只身高受限 生活、生存困難重重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妮鍾表示,軟骨發育不全症主要為基因「纖維芽細胞接受體-3」(FGFR-3)突變造成,由於基因異常運作,導致軟骨無法順利增長,因此病患不僅身材矮小,四肢比例也特別短。對於生活的影響,除了無法拿取高處的東西外,乘坐一般椅子也要費力爬上,坐上後病患的腳往往無法踩到地,久坐會疲累;也因為手的長度較短,有些幼童如廁時,無法擦拭後方部位,成年後往往比較費力,需輔助才可以順利進行。李妮鍾指出,軟骨發育不全症病患常面臨相關併發症困擾,最常見如枕骨大孔狹窄,因腦幹脊椎、神經等都需經過枕骨大孔,過於狹窄可能影響呼吸,造成神經壓迫,進而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症、水腦症,甚至猝死等問題,所以當情況過於嚴重時,必須動手術將枕骨大孔擴大,緩解壓力。積極等待創新治療問世 助打破身高限制提升生活品質對於軟骨發育不全症的治療,過去家長可能考慮讓孩子接受腿骨延長術,短期可增長10公分以上,突破身高限制。不過,李妮鍾坦言,腿骨延長術的原理是將病患的腿骨打斷、拉長,過程不僅十分疼痛,病患也須長時間穿戴支架,期間長達1年以上、甚至面對感染等風險,因此在了解療程過後,大多數患者都有所卻步,遭遇治療瓶頸。隨著創新藥物日新月異的發展,軟骨發育不全症的病患有望獲得更多的治療選擇,也有更多機會突破身高130公分限制,進而提升生活品質。透過調節軟骨生長,不只針對身高,四肢比例短小、枕骨大孔狹窄等併發症問題,也可能獲得改善。病友譚翔恆說:「過去軟骨發育不全症無藥可治,非常希望下一代還在成長期的孩子,有機會接受更好的醫療資源,即便是微小的改善,也是難能可貴的機會。」成長期接受治療 更有望助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重拾自信與尊嚴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軟骨發育不全症病友關懷協會理事長楊芳美認為,對於病患、病患家屬來說,最關心的重點,還是在於治療的進展,藥物不只是有助打破身高的瓶頸,更關乎患者一輩子的尊嚴和生活,很希望孩子可以在成長期結束前積極接受治療,「這項治療是等不了的,一旦錯過便是終生無法改變」。勇敢走出來,就能迎接精采生活病友譚翔恆、李妮鍾醫師也不約而同指出,期盼病患、病患家屬勇敢走出來,像參與病友協會活動,就可以獲得許多支持與幫助。譚翔恆分享道,他出國遊玩次數不計其數,即使面對許多阻礙,也是想辦法克服,希望社會大眾以更平等、友善的態度對待這群「小小人兒」,病患若願意走出來,也可以擁有豐富、多采多姿的生活。
-
2024-10-23 焦點.食安拉警報
吃美國麥當勞牛肉堡竟死亡!大腸桿菌感染可大可小, 「這1型」致死風險高
吃麥當勞牛肉漢堡竟死亡。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昨天發布警告,10個州分有至少49人進食麥當勞「四盎司牛肉堡」(Quarter Pounders)後,感染大腸桿菌不適,其中科羅拉多州1名長者死亡,10人需要住院,包括1名兒童腎臟出現嚴重併發症。美麥當勞「四盎司牛肉堡」出事 是洋蔥還是牛肉有問題?美國CDC指出,49例病例由9月27日至10月11日期間發生,多達27例來自科羅拉多州,其餘包括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和猶他州等。當局正展開調查,目前尚未確定成因,但食品藥物監管局初步調查顯示可能是「洋蔥」受汙染,農業部就正調查牛肉有無問題。麥當勞發聲明表示,初步調查顯示,部分個案涉及來自同一供應商的洋蔥,目前已停用相關洋蔥圈,受影響的10個州和另外4個州的部分地區已停售「四盎司牛肉堡」,強調極度重視食品安全。我食藥署做二件事把關食安對此,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食藥署目前決定會做二件事:第一、食品組將檢視相關產品、原料有無進口國內,因漢堡是熟食,研判不是進口食品,進而公布食品消費紅綠燈,目前評估應是綠燈;第二、經食品組或台灣麥當勞所轄的地方衛生局通知業者,對於相關產品的食安問題嚴格把關,不希望國內發生一樣的事情。至於,美國CDC研判,可能是洋蔥遭到汙染。林金富說,這起事件目前仍在調查中,因此,還無法判斷實際汙染情形,其實國外發生食安事件,不只是肉排、洋蔥,可能有沙拉、乳酪等食物,而國內規範漢堡所使用的肉品,依規定必須加熱、煮熟,且必須與生食做好分隔,避免交叉汙染,如是在家烹煮食物,應是熟食、生食分開有兩套不同刀具、砧板,降低食物交叉汙染問題。大腸桿菌感染看型別 出血型致死風險高林金富說,美國這次出現死亡病為感染大腸桿菌所致,大腸桿菌是環境常見細菌,並是衛生指標菌,進行食安檢測時,常檢驗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如果驗出代表衛生環境不佳,將依食安法要求業者改進,一旦感染到腸道出血型的大腸桿菌型別,將有很高的致死風險。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受感染者會出現嚴重腹絞痛、血狀腹瀉等,沒有發燒症狀,多數健康成人可在一週內恢復,僅有少數患者會併發溶血性尿毒症,主要是因為該菌所產生的毒素,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導致溶血性貧血、少尿、水腫、抽筋、出血,甚至轉成急性腎衰竭,嚴重時會喪命。(資料來源:衛福部食藥署)美國CDC指出,感染大腸桿菌症狀,包括極度胃痙攣、腹瀉、嘔吐、腹痛等,症狀通常在攝入細菌後3至4天出現,大多數人可在5至7天內康復,但有些人可能會出現嚴重腎臟問題並需住院治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23 醫聲.醫聲要聞
女業務血便非腸躁症 醫揭「發炎性腸道疾病」恐增腸癌風險
28歲女性保險業務員近半年每天排便次數大增,伴隨黏液和血絲,以為是腸躁症合併痔瘡出血,直到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被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其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患者會出現嚴重腹痛、血便,甚至因瘻管導致肚皮、生殖器官滲出糞便,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但目前健保給付進階藥物限制一年,較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兩年以上更為嚴格,若未妥善控制病況,將增加急診、住院、手術切腸及腸癌風險。據統計,取得IBD重大傷病患者數,從2020年2595張成長至2024年八月的7698張,且有被低估之的疑慮,引發醫界關注。IBD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年,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前者主要侵犯大腸表層黏膜,後者則可能從口腔到肛門全面侵犯,並深入組織層造成穿孔、瘻管等嚴重併發症,出現小便有菜渣、反覆泌尿道感染,或陰道、陰囊、皮膚上產生小洞及糞便排出;研判飲食西化、食品添加物改變腸道微菌叢,導致IBD患者在亞洲快速增加。腸治久安協會理事長楊式光的兒子18歲發病,大學四年因病休學三次,體重從80幾公斤掉到50公斤,還衍生肛裂、瘻管、切腸與做腸造口,迄今與病共存20年;另名30幾歲男性病患因大腸、小腸嚴重潰爛、纖維化而被全切除,肚子有7、8個瘻管,無法正常飲食,被迫辭職,太太只能在先生就醫的醫院,擔任清潔工才能就近照顧,但該病患仍因病情過重在去年過世。藥物給付僅一年 治療中斷恐增復發風險截至九月底,克隆氏症有五種、潰瘍性腸炎有六種進階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患者如符合給付條件,一年可省30到50萬元的藥費,大幅減輕經濟負擔。然而,藥物一次僅給付一年,比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兩年以上嚴格,療程結束後,無論病情是否穩定,都必須停藥三個月,待病情復發並再次符合健保規範,才能重新申請藥物治療。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秘書長、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顏旭亨表示,患者用藥斷斷續續,增加疾病復發風險,也可能造成藥物失效,需要使用更新或更昂貴的藥物來控制病情;復發亦將中斷患者原本穩定的課業和工作,讓患者產生憂鬱和焦慮。目前IBD治療目標是「內視鏡黏膜癒合」,可降低復發、住院、手術、併發症以及癌症等風險,林口長庚醫院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表示,復發會造成頻繁就醫、住院、手術,長期腸道反覆發炎更大幅增加腸癌風險。顏旭亨表示說,放寬治療療程限制,能幫助病人控制好疾病,維持生產力、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質,面對少子化的挑戰,政府更應該改變策略,幫助這群年輕病人回歸社會;醫療端也應提供腸胃科、外科、營養師、護理師、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師等跨科團隊的照護,更全面地協助病友及其家屬,提供更完善的疾病照護。李柏賢也提醒,IBD初期症狀為肚子痛和拉肚子,易與腸躁症混淆,腸躁症患者多在白天或有壓力時腹痛,飯後往往會肚子絞痛想排便,排便後肚子痛就會緩解;若民眾半夜腹痛痛醒、合併血便、貧血、體重減輕大於三個月等IBD警示症狀,應進一步就醫接受檢查。
-
2024-10-17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最愛問【糖尿病】媽媽長期服用控制糖尿病的藥,近期突然有皮膚癢的狀況,可以先去找固定看診的家醫科嗎,或是直接去看皮膚科?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副秘書長/同心海華診所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林義傑建議長期服用控制糖尿病藥物的病人,若出現皮膚癢的症狀時,可先去找固定就診的家醫科醫師諮詢,因為醫師對其整體健康狀況和用藥歷史最為熟悉。皮膚癢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像是糖尿病相關併發症造成的乾癢或細/黴菌感染、藥物副作用、糖尿病腎病變、帶狀皰疹等,這些都與病人長期使用的藥物、家族病史,或是生活習慣有關,家醫科醫師可以先進行全面的評估,判斷皮膚癢的原因,並根據需要,調整治療計劃或用藥。如果有必要,再轉介病人去看皮膚科即可。透過這樣的方式,皮膚科醫師在接觸病人的第一時間就已經有完整的資訊可供參考,可以讓診斷和治療更快速精準,也避免可能的重複檢查和用藥衝突.對病友來說,先請家醫科醫師看診評估,會是最能節省看診時間,減少就診次數,也品質更好的就醫方式。【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