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7 醫療.自體免疫
搜尋
住院醫師
共找到
418
筆 文章
-
-
2020-08-21 醫療.自體免疫
別再當運動傷害 僵直性脊椎炎平均延遲六年才確診
國內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平均被診斷出的年齡為26歲到27歲,病患平均延遲了六年才被確診,突顯出僵直性脊椎炎症狀起初不明顯,容易被忽略,而拖延治療越久,骨頭沾黏的機會越大,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方耀凡指出,下背部與臀部交界疼痛,腰痠背痛超過三個月,半夜痛醒,起床僵硬,休息越久越痛,就要小心是僵直性脊椎炎。一名16歲的高中生,每天早上痛到無法起床,爸媽以為是孩子偷懶不想上課,親子常起爭執,拖了一到兩年才就醫。檢查時發現,平常人的發炎指數僅為個位數,但是他的發炎指數已經破百,整個人的行動就像是木頭人一般僵硬,被診斷為僵直性脊椎炎。另一名參加游泳校隊的男高中生,身材非常的魁武高壯,在17歲的時候,腳跟腫脹疼痛,腫脹的狀況時好時壞,起起伏伏,起初以為是運動傷害,花了二年的時間四處求診,才發現是僵直性脊椎炎。方耀凡指出,國內的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40歲的年輕人,根據健保署的資料,平均被診斷出來的年齡是26歲到27歲,令人吃驚的是,通常病患都已經出現反覆疼痛症狀,超過六年以上,才被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在國內,僵直性脊椎炎病患的男性多於女性(四比一),病患具有家族史,如果一等親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並且檢驗出HLA-B27陽性者,家屬發生僵直性脊椎炎的機會約為47%。如何及早警覺到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方耀凡呼籲,僵直性脊椎炎的常見症狀包括,下背部與臀部交界處,疼痛伴隨僵硬感;腰痠背痛超過三個月;半夜腰痛痛醒;早上起床,腰背僵硬;休息越久越痛,有活動才不痛。當疼痛反覆出現,就應該及早就醫。延遲就醫的病患,因為持續的慢性發炎,可能導致脊椎韌帶、關節鈣化,進而脊椎沾黏變形僵化,也就是俗稱的木頭人,嚴重者會使腰背無法屈曲,並伴隨疼痛。方耀凡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目的,除了減輕疼痛與發炎,積極目的是為了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在治療藥物方面,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可減緩疼痛和脊椎發炎;免疫調節劑可調節免疫系統,主要針對周邊關節發炎,須固定服用才有效;生物製劑則對於已經規則使用口服藥物,仍發炎嚴重的病人,療效良好,健保也給予給付。方耀凡小檔案專長氣喘、過敏、紅斑性狼瘡、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痛風關節炎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經歷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住院醫師
-
2020-08-16 新聞.杏林.診間
陳定信臨終參與胰臟癌臨床試驗 盼留下一筆科研資料
有「台灣肝帝」之稱的中研院士、台大醫學院教授陳定信6月24日病逝,享壽77歲。陳定信的遺孀許須美表示,陳定信今年3月罹患有「癌王」之稱胰臟癌,然而他面對死亡仍有研究精神並積極治療,願意參與臨床試驗嘗試新藥,為胰臟癌的治療「留下一筆資料」,讓最後的生命更有意義。陳定信最早證實台灣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元凶就是B型肝炎病毒,及B型肝炎透過母子垂直傳染,並促成台灣推動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讓新生兒B肝感染率降到1%以下,對肝炎防治貢獻卓著。台大醫學院今為陳定信舉辦追思會,蔡英文總統、副總統賴清德等政要皆到場致意、獻花外,許多陳定信的親友以及學生也在追思會場分享與他的相處點滴。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表示,陳定信的過世是「醫科巨星的殞落」。他分享自己和陳定信雖是「師兄」,實則陳是自己踏入肝癌早期發現研究的啟蒙老師,更以「一盞明燈」來形容陳定信。他也盛讚陳定信是台灣醫界難得奇才,只能用「天縱英明」來形容,並稱陳有如「漢武帝」般在肝病研究的領域上,雄才大略、開疆闢土,帶領台灣肝病研究進入世界舞台。陳定信一生致力於消除肝病,許金川說,若要說陳定信有什麼缺憾,「應該就是對自己太嚴苛」,一天只吃一餐飯,且忙到沒時間做健檢,才會這麼得到胰臟癌,這麼突然就病逝。台大教授、牙科醫師蕭裕源是陳定信建中同學。他說,曾問陳定信內科下面有「胃腸肝膽科」,為何沒有「胰臟科」?當時陳定信回答說,「胰臟太難治了,有也沒有用」。蕭裕源感嘆說,偏偏陳定信「栽在胰臟上」。當時蕭裕源也建議陳定信是否將自己「深受其害」的胰臟癌經驗,口述給後輩作為治療上的參考。但陳定信回答「症狀和教科書一樣」,可見胰臟癌的治療研究上仍有待努力。陳定信的女兒、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副研究員陳韻如說回憶,姑姑探病信曾問父親:「你救這樣多人,怎麼還這樣?」面對難治的胰臟癌陳定信只淡淡回答:「這是命。」但她說,父親因為爺爺罹患肝病離世的關係而投入肝病研究,父親罹患更快更惡性的腫瘤,也許是要告訴大家醫學有其極限以及研究此疾病的重要性。然而陳定信對自己的病情卻很清楚,也會參考醫師團隊的建議後決定要不要用藥。陳韻如說,當時所有家人還在病房外為他要不要插鼻胃管討論許久,回到病房,他已經裝好。原來陳定信已經運用醫療專業和住院醫師討論完,決定裝了。陳定信的妻子、同樣投入公衛領域20年的許須美則深情表示,今年是與陳定信結婚50周年,雖然上天雖然陳「癌王」的試驗,但她將心態調整成是再次戀愛的機會,日夜照顧,並每晚向陳定信說「我愛你」。陳定信雖非浪漫之人,但回應的這三字的次數遠遠超過過去50年。許須美也透露,末期時陳定信雖被判定僅剩一周生命、已走到緩和醫療,但當時透過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知道有新的標靶療法,陳定信也毅然參加臨床試驗。她說,儘管在三次治療後,陳定信仍不堪癌症肆虐離世,但他積極治療,並且秉持科研的精神,為胰臟癌的治療「留下一筆資料」,讓最後的生命更有意義。許須美也傳達陳定信對醫界的期待,一是培育醫學科學家、提攜後進;二是創新研究造福民眾,除了繼續根除B、C肝炎,並精進胰臟癌的診斷與治療。前副總統陳建仁則引用聖經講話語「這個美好的仗我已經打完」,表示陳定信並未離開,只是到了更美好的地方;盼未來與陳定信相聚時,能告訴他:「我們這些學生如何地努力走完你沒走完的道路。」
-
2020-08-15 養生.營養食譜
綠拿鐵不只助減肥,一天3杯還可抗乳癌!腫瘤科醫師教抗癌5吃法,加這2樣更好
癌症飲食大方向與日常生活飲食大方向有哪些?A:先區分治療中與治療後的飲食方式。治療中要增加蛋白質150%、熱量提升120%來應付治療中額外的消耗,修補正常細胞所需的營養。治療後以地中海抗發炎飲食為核心。地中海飲食是目前全世界區域飲食調查中相對健康的飲食法之一,以大量的植物性多顏色的蔬菜、水果、豆類蛋白、魚、海鮮、全穀類為主食,輔以優質的好油(如:橄欖油)、堅果等天然食物,減少紅肉類的攝取,研究上可以減少心臟死亡風險10%,癌症死亡風險減少6%,這類抗發炎的飲食方式,更可以減少乳癌的復發風險。治療中大原則鼓勵多吃天然食材,減糖與精緻澱粉,減飽和脂肪酸,減少紅肉攝取。❶飲食每餐「份量」以國民健康署的健康餐盤為主以你平常吃的食物去「微調」內容,每餐蔬菜(2到3份,可多於水果份數)、水果(1到1.5個拳頭量),全穀十穀米(0.8到1.2碗)和優質蛋白質(優質蛋白依序為:豆、魚、蛋、白肉、紅肉)4到5份(一手掌大小),若吃不了這麼多,改少量多餐,中間點心再加牛奶、豆漿、配方營養品1到2杯等。❷每餐「內容」以地中海飲食抗發炎內容為主選擇「多顏色」蔬菜水果。全穀堅果好油,豆類、魚、海鮮、兩禽類等地中海飲食法,紅肉建議每週少於14兩(牛肉太多飽和脂肪酸,容易促進發炎),治療中蔬果燙熟去皮,治療後可部分生食洗淨蔬菜(新鮮生蔬果含有抗氧化植化素物質與酵素較多,協助抗癌)。記住,份量比例以健康餐盤為主,同時加點鮭魚、鯖魚、堅果、亞麻籽。❸戒糖減精緻醣(白米麵包或白饅頭)每餐單吃這些高升糖指數食物(Gycemic index, GI)會刺激胰島素增加、間接增加腫瘤生長的激素(IGF-1),澱粉食物建議可同時加個蛋、加個蔬菜或改五穀根莖類抗性澱粉食物,例如:燕麥、薏仁、紅豆綠豆、根莖馬鈴薯等,來漸少精緻澱粉食物快速升血糖的影響。❹「牛肉迷思」不建議大量牛肉、滴牛肉精治療中偶而吃,不要吃太多,牛雖然含鐵量高、蛋白質與鐵生物吸收率較快,但牛的高飽和油脂與烹調後也較容易產生致癌物增加身體發炎,我們可將蛋白質、鐵,攝取來源用豆類蛋白、雞胸肉、魚肉、牡蠣、蛤仔來替換。反而滴雞精、牛肉精蛋白質不足夠,往往一包都不到一顆蛋的蛋白質量,只是有些胺基酸較好吸收,但並不能幫你提供足夠蛋白質。❺不建議突然改宗教素食這會少食用了辛香料抗癌物質,例如:辣椒、大蒜、洋蔥等很多抗癌植化素,且調味也幫助增加食慾,倘若素食蛋白滴酒不沾。酒精代謝後是致癌物,紅酒中對心血管有幫忙的是葡萄裡的植化素,不是酒精。酒精也會增加體內女性荷爾蒙量,乳癌患者要注意!綠拿鐵好不好?A:以腫瘤科醫師的立場是贊成的,但要注意蔬菜水果與蛋白質的內容與比例,不能占一天的比重太多,避免蛋白質的攝取減少。治療中,我們需要很多的營養素,植物蔬果中的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纖維,可以幫助我們身體抗發炎與增加正常細胞修復的原料、養腸道好菌、促進排便與食慾,同時可加入些高蛋白的豆類如:黑豆粉等,在我們食慾變小的情況下,喝一杯可以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的植物營養素。 但治療中因為免疫白血球降低的關係,要注意處理蔬果的生菌處理避免感染問題。除清水洗乾淨外,水果可去皮、蔬菜快速川燙一下減少細菌微生物,若擔心蔬果偏涼,可以加入薑或薑黃粉平衡綠拿鐵的涼溫性。 建議綠拿鐵精力湯可以加入黑豆粉、五穀粉、堅果、青花椰苗等,另外南瓜根莖類可補充很多植化素、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微量元素、酵素,是快速補充的好方法。我們常喝很多市售罐裝營養配方奶,比較缺乏綠拿鐵精力湯的活性植化素和活性酵素,若在治療中的飲食,除3餐外能來一杯綠拿鐵,對於缺乏的營養補充有很大的助益。富含荷爾蒙/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的食物是不是不能吃?A:首先分辨你吃的是天然食物還是加工食品?天然植物中的食物如山藥、黃豆、亞麻仁籽等,都含有天然的「植物性」荷爾蒙,但這些植物性荷爾蒙在研究上都是抗癌殺癌細胞的,甚至臨床人類大型研究顯示,黃豆中的類黃酮植化素,有類似臨床上使用抗荷爾蒙藥「泰莫西芬」的結構,可與乳癌細胞表面荷爾蒙受體結合,減少乳癌或復發風險,正常食用山藥、豆製品每天1到2份是安全的。 坊間很多標榜回春的產品,可能有「動物性」荷爾蒙,才是我們要注意的,如花粉、蜂王乳、更年期症狀調整的動物動情激素、純化的動物荷爾蒙、胎盤素等要特別注意,避免使用。作者簡介:廖志穎/臺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醫師放射腫瘤專科主任醫師,自住院醫師即對癌症整合醫學感興趣,希望醫院除了治療,更是個幫助癌友康復的地方,赴美進修整合腫瘤醫學,斜槓成立穀雨健康社會企業︱癌康網,利用網路資訊提供營養、運動、紓壓、抗發炎醫學、免疫營養、Line智能醫師機器人等相關協助。書籍介紹書名:面對乳癌,你不孤單:抗癌鬥士米娜與十位醫師專家,帶你破解50個乳癌迷思作者:米娜(潘怡伶)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05/26作者簡介.米娜Mina(潘怡伶)2018年臺灣癌症基金會抗癌鬥士。2014年罹患乳癌後,於部落格「米娜哈哈記事本」分享罹癌過程,目前共有55萬人次瀏覽。2017年創立不公開社團「花漾女孩GOGOGO」,現為臺灣最大年輕乳癌社團,有超過2000名社員。個人粉絲專頁為「米娜哈哈記事本」,目前有1.5萬粉絲。擔任牽手之聲網路廣播電臺主持人以及活動主持。2018年與淋巴癌的Ani、骨肉癌的Ruru共同創辦「我們都有病」醫病平臺,舉辦講座以及音樂會。2020年5月將正式申請通過為「臺灣年輕病友社群」,由米娜擔任理事長。.醫師與專家作者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 黃振僑醫師物理治療師 施晴云臺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廖志穎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陳冠宇中醫師臨床心理師 黃嘉慧懿聖皮膚科院長 游懿聖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 李維棠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科 楊鵬生醫師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技術主任 李沛融美的假髮經理 徐敏男延伸閱讀: 媽媽決定「斷食」結束生命...她用21日「自然死」實錄,教我的一堂善終課
-
2020-08-09 新聞.杏林.診間
退而不休1/忙碌超過60年 彭汪嘉康:盡責活過就不怕死亡
台灣癌症醫療之母彭汪嘉康明年將退休返美。她年近88歲,至今每週看診,保持忙碌超過60年,不怕失敗、遇到挫折「睡一覺就好」,自覺盡了責任,「最後一天到來我不會害怕」。台灣數十年前腫瘤臨床治療和研究都不強盛,許多病人為求生,必須跨海到美國求援。何以台灣當前癌症醫療和研究可與國際並駕齊驅?幕後功臣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彭汪嘉康。走進彭汪嘉康在萬芳醫院的辦公室,大大的辦公桌上堆滿研究書籍和文獻,身材嬌小的她坐在桌前,感覺隨時會被資料海淹沒。在辦公室一側牆面,掛著一張特別引人注意的照片,那是1946年,美國衛生研究院(NIH)全體住院醫師的合影,在數十人中,彭汪嘉康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彭汪嘉康開創許多女性第一的紀錄,在當年女性多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的年代,她是台大第一位女外科醫師;在美國從臨床轉入基礎醫學工作後,她發現染色體異常與癌症的關係,且孕婦可以透過抽血檢驗,事先得知胎兒的性別,因此在1971年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獲頒亞瑟弗萊明獎(Arthur S. Flemming Award)的女性及外籍人士。彭汪嘉康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得到很多女性第一的成就,但不是因為她身為女性而能佔到便宜,而是她比男性做得更好、用實力讓人不容忽視。她不間斷地工作超過60年,卻從來不覺得累、不覺得苦。直到今年9月,她將滿88歲,仍持續研究從未停止,且每週看2次診,驚人的體力和毅力讓年輕醫師讚嘆不已。記者問如何長保工作熱情;彭汪嘉康說:「我每天都工作,覺得很理所當然,從未覺得是負擔。」因為保持忙碌,每天都是值得期待、全新的一天。實驗室的日子總是與挫折相伴,彭汪嘉康說,當實驗常常失敗,壓力一定大,有時候一個研究案操作1萬次還是沒頭緒。但她從來不擔心,因為「失敗是很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從每一次的失敗中找出原因,反覆除錯,最後就會成功。如果為工作操煩太多,彭汪嘉康笑著說:「那我就大睡一覺,就好了。」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說,常跟彭汪嘉康到國外出差,不管到哪,也不管抵達時間是白天或黑夜,彭汪嘉康總是精神奕奕。有一次他忍不住問,「怎麼體力這麼好?沒有時差嗎?」彭汪嘉康自在地說,在飛機上就睡覺,下飛機就可以開始工作。有一年,他們到中國參加兩岸學術交流大會,活動辦在2月冰天雪地的哈爾濱,所有來賓都冷得要死,雙腳發抖地等著大合照。只見彭汪嘉康穿著裙子、一般的靴子,神色自若,讓在場專家印象深刻。多年後,他們都還記得這個「不怕冷的台灣女人」。在NIH工作時,彭汪嘉康常協助轉介台灣的癌症病人到美國就醫求生,她體認,唯有提升台灣治療品質,才能幫更多人。在1992年推動史無前例的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第一代學生全是台灣當代權威,包含台大癌醫院長鄭安理、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滄梧等。為了返台參與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1992年已經60歲的彭汪嘉康,儘管已是NIH部門主管,她還特別回醫院臨床,接受2年癌症專科醫師訓練,又從住院醫師當起。覺得做足準備,才從美國回台,當時已62歲了。此外,她深信癌症防治不只是醫界和學界工作,應讓全民參與。在1997年創辦台灣癌症基金會,任職副董事長,推動「天天5蔬果」「蔬果彩虹579」等防癌宣導,影響無數家庭。身為獲獎無數的科學家,彭汪嘉康曾在訪談中談到成功的要素。要做研究,首先頭腦不好不行;其次,必須非常努力,也要有恆心。最後加上「運氣」,一切水到渠成。彭汪嘉康說,她運氣很好,當年在美國求職碰壁時,剛好有機會到NIH工作,從此投身研究工作。此外,當年她能成功推動腫瘤專科醫師訓練計畫,絕非靠她一人就成,如果沒有政府支持,沒有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三軍總醫院院長合作,不派頂尖醫師當學員,就算她請到美國腫瘤學之父柯本(Paul Carbone)當計畫主持人,一切仍難以成功。努力之餘,還需運氣臨門一腳。另一個彭汪嘉康的「好運氣」,是她擇偶眼光神準。她不諱言,女性投入研究工作外,需要同時扮演好妻子和母親的角色,是辛苦之處。因此更要好好挑選另一半。彭汪嘉康堅持,不管多忙,都要回家煮晚餐。她的先生會將菜先備好,等她從實驗室回來後快煮一番,夫妻倆陪著4個孩子吃飯。吃完飯,先生繼續陪孩子唸書,或夫妻倆分頭載孩子去上才藝課,她再開車重回實驗室。幸好在美國應酬不多,假日可以多點餘裕陪孩子。彭汪嘉康笑著說,沒結婚前不知道會遇到好老公,「也要運氣好」。相伴之道是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要能體諒彼此的缺點才能長久。隨年歲漸增,彭汪嘉康終於萌生退意,決定明年離開台灣回美國。她一邊謙虛的說,在台灣,各方專家都對她很客氣,她自覺自己「佔了位置」,想把舞台留給後輩。另一方面,身體也頻頻發出訊號,記性變差了,許多癌症新知得反覆看才能吸收,也令她挫折。彭汪嘉康說,未來回美國,就是正式把肩頭上的責任卸掉了,也不再擔心了。終其一生,她能做的事情都做了,也交了成績單,自然不會害怕最後一天的來臨。採訪近尾聲,記者問最後一個問題:「忙碌一生,有沒有什麼遺憾?」彭汪嘉康說,覺得對小孩很抱歉,為了要在美國社會立足,求學階段讓他們隨著媽媽忙得團團轉。賴基銘表示,彭汪嘉康體力異於常人,有活力又有幹勁,非常熱心助人,而且很愛台灣。她對台灣腫瘤醫學人才培養不遺餘力,桃李滿天下,做出沒有人能比擬的貢獻,也實現醫師科學家典範。
-
2020-07-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關係的異化 能否多一點點的同理心
本篇回應醫病平台/希望日記——能否多一點點的同理心【編者按】今年四月我們曾以「病人與醫師的由衷之言」為主題,刊載一位文字工作者由本身罹患癌症的經驗,娓娓道出病人所受到的委屈,想不到因此引起一位關心這議題的學者霍教授幾個月後的回應,因此我們再度以「醫病關係」為主題,除了刊登這篇回應以外,也登載一位醫學生最近在門診實習後分享他對「醫病溝通」的深度反思,同時也轉載醫病平台一周年時,於「民報」所發表的「介紹『醫生』這幅名畫」。希望這星期透過這三篇由不同角度探討醫病關係,可以使大家對這重要的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異化勞動」(alienated labour),在哪個工作上的位置都可能發生但面對的是一個人,而非「一塊肉」的醫護人員的勞動異化所產生的殺傷力,在「勞動現場」上特別原始、赤裸和殘酷。每個人,理論上,都該對自己的勞動狀態及因勞動而產生影響的社會關係有所警覺。但警覺之後又如何?通向哪裡?尤其西方國家的醫療人員常見的罷工,在戰後的台灣社會簡直如鳳毛鱗角般地太罕見。忽然想起在法國的尋常看診經驗一般人最常看的是一般科醫師(médecin généraliste)的診所;應該就是台灣的家醫科。進入診所時,通常室內會有一個獨立的候診區,裡面有書報雜誌或兒童玩具,大家安靜等待,印象中從未看過有發出嘈雜聲音的電視設備。待輪到的患者進入診療室時,醫生的桌上常會擺著一缽或一罐使醫病關係輕鬆些的糖果。在醫生聽完患者敘述病情後,展開診療過程,之後在開藥寫藥單時,醫生就會一邊解說為何開這個藥,對治什麼問題,怎麼服用(所以時間累積下來,普通患者也累積了不少醫藥常識)。待診療結束,患者起身時,醫生也同時會起身,將患者送到診療室門口,打開門前,醫生會親切地和患者握手道別,有時也會講幾句安慰、勉勵的話。整個過程,不急不徐地,互為主體地「有—人—性」。但這種勞動狀態,在法國似乎也不只是在醫療現場。現在回想起來,舉凡從買高鐵車票、辦理居留證、上超市排隊結帳、電信公司或郵局排隊辦事、上銀行等等,只要事先已約好的工作約會,就算等候的人再多,輪到你時,通常都不會以「為了快速消化眼前個案以讓下一個個案快速繼續被消化」的方式進行,而是以「辦好這件事」的正常速度,讓剛剛可能等了很久的人得到滿意的對待。法國最被詬病的缺乏效率的官僚行政文化,可能也因非以營利為首的市場化,而較少發生囫圇吞棗、氣急敗壞、草率行事的狀況。但過猶不及,法國的問題是在另一種極端上,這裡就先不說了。台灣的健保制度美意,建立在醫療人員的血汗上。雖然去年住院醫師已被納入勞基法,一週連續工作時數不能超過28小時,但台灣沉痾已久的血汗醫療文化非經立法即可收立竿見影之效,還需要在整個勞動結構上做出大調整,路猶長。當一個醫護人員壓力大到連一句尋常問候或安慰病患的話都完全擠不出來,或已忘記患者跟自己一樣也是「一個人」,而把躺在病床上的對象看作「一塊肉」、「一件工作對象物」時,台灣醫療很「進步」這種讚譽,恐怕得跳開來,好好想想什麼是「進步」吧!
-
2020-07-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為何需要「國家兒童照護網和南部兒童醫院」?
【編者按】這星期以「醫療的不平等」為主題,由三位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由不同角度闡述台灣目前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呼籲政府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衛生署(現今衛福部)從民國101年5月開始著手推動「兒童醫院」設立。在104年實施第一次評鑑,結果只有台大與馬偕醫學中心設立的兒童醫院通過評鑑。另外二家沒有通過。令人訝異的是南部並無醫院提出申請。新制的評鑑條文修改將於近日完成,屆時將會有一波新的競爭。不管評鑑結果如何,濁水溪以南沒有合格兒童醫院的現況在可預見的將來可能不會改變。這情形無疑是台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極端表現之一。兒童醫院的推動與設立,其實是國家已經警覺台灣兒童醫療失衡的困境,包括先進器材的缺乏、兒科用藥的不受重視,以及專科醫師的不足所推動的政策。如何採行有效的方法導正過去累積下來的弊病,值得大家一起來思考。在健保給付制度下,少子化導致的兒童人口減少使小兒科近年以來成為醫院裡面所謂的孤兒科,甚至成為經營者眼中的賠錢貨。精打細算的醫院經營者幾乎不願意投注在兒科的身上。若以醫院的成本績效公式計算,世界上先進國家醫療上使用的新儀器、兒童適用器材、以及新的技術皆進不來,我們的兒童就無法受惠。「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句話大家都可以朗朗上口,但至今不免讓人懷疑只是一句口號。政府制定的前瞻政策裡也少有為這群未來國家主人翁而設定的投資。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呂鴻基曾經揭露,健保開辦之初,因為未採納兒科醫療的成本高於成人好幾倍的事實,使得兒科健保給付從一開始的基準值就偏低。近年雖然有調升住院診察費和會診費,以及六歲以下加成,但還是不如內、外科的調升。這使得兒童醫療的發展仍是處於長期資源不足的困境。兒童治療用藥受限於藥廠研發新藥後,人體試驗的不容易。同類藥品中,幾乎只有一至二種被藥品管制局核定可以用於兒科病人的治療。使用劑量是根據小孩體重或體表面積而定,因此,劑量常常是成人的二分之一、六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廠商賣給兒童或新生兒,甚至早產兒一個月的藥量,常常沒有成人吃三天來得多。如果只考慮營收,藥廠何必推廣病童族群的用藥?因為如此,常常有一些低價,或罕見疾病的藥物甚至得拜託廠商不計利益進藥。即使如此,有時還會遭醫院以沒有藥價利潤為由取消藥物品項。在南北不平衡發展的現況下,有特別醫藥需要的病患就得移地就醫,忍受長期奔波的痛苦。小兒專科醫師的養成相當不容易,尤其在健保給付偏低的情形下,更沒有年輕醫師願意投入兒童醫療行列。前輩們說過,健保開辦前,國立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招考,需要醫學系畢業成績前十名才有資格報考。顯示以往兒童醫療被醫學界重視的情況。然而訓練一位小兒專科醫師後,進一步往更專精的次專科(例如免疫科、腸胃科等等)深造,並且願意投入在醫學中心繼續服務、教學、以及研究的醫師,是少之又少。原因應該無庸置疑,就是收入少、事情多、又不被重視。不只於此,就連與小兒科相關的科系,像小兒外科、小兒神經外科、小兒耳鼻喉科、小兒眼科等,一樣找不到專科醫師。這些現象,怎叫人不為我們這些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健康照護而擔憂。上述導致兒童醫療不足,資源分布不均的原因,著實需要國家用整體社會資源來因應。現況是連台大兒童醫院都無法在財政和行政上的自給自足,必須要靠母院挹注經費才能夠存活,其他兒童醫院如何生存?一語道破了投入在兒童醫療照護人員的辛酸。兒童醫院的設立絕非是「輸人不輸陣」,也絕不是想要經營醫院賺錢。完整的兒童醫院功能除了照顧「急重難罕」病童外,還得兼具預防醫學,民眾與醫療人員的教育訓練以及醫學研究的功能。同時執行中央政策(如防疫、兒童篩檢與疫苗接種),整合地區醫療,並且與國際接軌、永續經營。如何讓兒童醫院能夠達成這些任務,沒有足夠的經費財源一定是做不到的。然而,台灣是誰能做這件事呢?也只有代表全國人民的中央政府了。如果國家級兒童醫院能由立法設立、編列預算、訂立目標和規模,用人民納稅錢照顧國家未來主人翁,活用兒科醫學界多年累積的經驗和人才,這些棘手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聰明有為的政府當如是。兼顧醫療資源南北平衡,規劃成立「國家兒童照護網和南部兒童醫院」應該是國家的當務之急。
-
2020-07-17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爺爺病逝過度傷心 不知憂鬱症竟已上身
「當時並不知道那就是憂鬱症,以為這只是喪親之痛的正常表現。」在醫學院最後兩年,我是台北榮總實習醫師,爺爺因罹患壞死性筋膜炎而去世,讓我陷入憂鬱情緒,嚴重狀況達四、五個月。這段經歷讓我走上精神科之路,更因爺爺關係,致力於老年身心醫學。喪親陷入憂鬱 誤當正常表現從小和爺爺的關係非常好,小時候因為父母出國進修,在爺爺奶奶家生活兩年,每個暑假都會回高雄老家。由於爺爺是歷史老師,常說歷史故事,到現在都還記得他所說的故事裡每一個場景,人物場景栩栩如生。我在父母期待下長大,管教要求甚多,例如功課、儀容,爺爺那邊則成了我的避風港,得到很多的愛,他常說我「不管胖也可以、瘦也可愛」,小時候最大願望就是長大後賺錢,帶爺爺出去玩。爺爺很能忍痛,當發現罹患壞死性筋膜炎時,已非常嚴重,家人大多在台北,便將爺爺從高雄接到台北榮總治療。當時我在神經內科實習,值班宿舍就在爺爺病房對面,互動頻繁。爺爺過世後,我常刻意繞過這間病房,跟診時看到一些年紀和爺爺相仿的長輩,也會忍不住掉淚;巡房時,須在病房外調整好情緒,才敢踏進病房工作。意興闌珊、睡得多… 留意典型病徵那時對於很多事情容易心生不滿,例如看到其他醫師因為忙碌而對病人「不夠細心」,其實只是小事,但心裡卻很容易犯嘀咕。原本我對很多事情都有興趣,充滿熱情,但當時對許多事情也都提不起勁、意興闌珊,也睡得多,後來回想,這就是典型的憂鬱型態。我一路順著父母要求,考上醫學系,但這非我的最愛,爺爺病況越來越嚴重,最後因肺栓塞過世,除了悲傷,爺爺在自己工作的地方過世,更令人充滿無力感,開始懷疑醫學,連帶抱怨父母,為何要決定我的命運。及時獲幫助 選擇當精神科醫師「雖然沒有真的就醫,接受藥物治療,但一直尋求正規專業的幫助。」爺爺生病時,我剛好實習完精神科,正在神經內科實習。爺爺過世後,我只是實習醫師,對各科都不熟,也不知自己罹患憂鬱症,但自覺自己狀況不好,因此尋求在台北市立療養院(現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實習時遇到的老師和心理治療團體幫忙。另外,原本就想走身心科,在老師推薦下,參加許多工作坊,充實專業訓練,也幫助自我成長。記得那時參加一個有關薩堤爾系統治療模式工作坊,國際級大師親自教導,中間實作部分需要示範者與大師互動,我自告奮勇,在四天課程裡,受益匪淺。事後回想,那時如果知道自己罹患憂鬱症,應該要就醫,該適時使用藥物,病程才不會拖得太長,不會這麼辛苦。很幸運的是,很多老師幫我,給予正規、專業協助,最怕的是,尋求到偏方、算命,這就不好了。許多人害怕看身心科,一方面擔心被貼上標籤,另一方面怕吃藥。事實上,九成身心科病人都和你我一樣,因經歷失落、失戀、婚姻等人生挫折,對未來感到困擾,以致焦慮憂鬱,只要能夠早點處理,就能讓自己開心,恢復正常,至於是否吃藥,可以和醫師討論。憂鬱是人都會有的情緒,「這有點像是小的雪球」,如果一直陷在負面情緒裡,不但容易出現負面情緒,也會影響人際關係,雪球越滾越大,變成嚴重憂鬱症才來就診,反變成要吃藥的可能性變大,治療時間也會越長。袁瑋小檔案現職: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振興醫院銀光學苑主任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專長:老年精神醫學、個別心理治療及家族治療、婦女相關之心身醫學、後更年期憂鬱症、經前症候群、產後憂鬱症等、飲食疾患,如暴食症與厭食症經歷: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臨床研究醫師(老年精神醫學)、美國杜克大學家庭治療研究中心訓練、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住院醫師、總醫師、台大醫院身心醫學照會訓練、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理事
-
2020-07-15 新聞.杏林.診間
畫手術插圖開啟肝臟移植志業…陳肇隆的第一例換肝手術,竟是冒著坐牢風險完成的
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今天完成第2000例肝臟移植手術,陳肇隆有亞洲換肝之父之稱,1984年完成亞洲首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回想手術過程,驚滔駭浪,過程歷歷在目。陳肇隆回想,36年前,那位患者因為食道靜脈瘤破裂,大量吐血,陷入肝昏迷、休克,從內科加護病房直接推到手術室搶救。第一位捐肝者剛好有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病史,腹腔極度粘黏,手術5小時,緊接著27小時的受肝手術,病人在麻醉後逐漸蘇醒,肝功能也恢復了。這次手術率先採用腦死定義,當時曾受到各界的爭議與討論,當時的首席檢察官陳涵也表示關切。陳肇隆為什麼要冒著被起訴、甚至坐牢的風險來為病人動手術。他說,1984年台灣還是「萬年國會」的年代,很難期待國會可以主動訂定前瞻性法律,他只好在周延而縝密的準備之下,挑戰法律尺度,突破腦死亡觀念,才可能在那樣的時空推動器官移植醫學,挽救器官衰竭的病人。當時多位醫界、法界專家、大老透過媒體表示,這手術不合法律規定,當時陳肇隆33歲。在此之前,日本的和田壽郎教授在北海道札幌醫學大學,做了相同的腦死亡觀念突破,但在日本,捐贈者的腦死判定程序和受贈者的移植手術適應症都受質疑,而且受贈者不幸過世。因此和田教授被檢察官指控,涉嫌雙重謀殺而纏訟多年。陳肇隆說,在台灣我們採用比歐美更嚴格的腦死判定基準與判定程序,面對質疑,很明快的公布所有病歷資料。因此逐漸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同,並促成腦死亡觀念的共識,當年聯合報的社論主張推動臟器移植立法,副題就是「從長庚醫院創臟器移植新猷談起」。更重要的是第一例換肝病人順利出院,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更從而促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比日本早10年、韓國早12年,帶動台灣移植醫學的蓬勃發展,也為3年後的第一例心臟移植、7年後的肺臟移植鋪路。如今說來水到渠成,但十年磨一劍,這是陳肇隆多年努力的成果。他說,台灣第一個走上國際舞台的外科醫師是台大的林天祐教授,首創手指切肝法,在四十多年前就有機會,應邀撰寫英文教科書的章節。可是當時沒有醫學插畫家可以幫他畫插圖,透過他的學生,也是陳肇隆恩師、時任長庚大學校長張昭雄的推薦,找陳肇隆幫他畫手術插圖。當時陳肇隆是第三年住院醫師,也沒有看過肝臟手術,為了把圖畫好,只好把相關資料都找來讀,包括肝臟解剖學、肝臟手術,還有林天佑的論文等。陳肇隆說,只要下了工夫就會產生興趣,當時他依稀覺得肝臟外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最大的突破會是肝臟移植,也因為這樣的機緣,肝臟移植就成為他這一生醫療生涯的志業。1983年底,陳肇隆決定投入肝臟移植領域,籌備工作千頭萬緒,那時台灣還沒有進口上市的器官保存液,只能從文獻上找到配方,在製劑室自行調配。剛研發的抗排斥新藥環孢靈(Cyclosporine)還沒有得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認證,只有在美國和西歐有限的幾個醫學中心進行人體試驗,他必須提出人體試驗計畫,自己去瑞士,到開發環孢靈的山徳士(Sandoz)藥廠,爭取並引進亞洲第一批的環孢靈,用在最早期的病人。其實連手術器棫都找不齊, 陳肇隆說,巿面上找不到的、未上市的手術工具、器械,只能找工務處、儀器課模擬自行製作。而且當時全台灣,除了陳肇隆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外科、麻醉、護理人員,看過肝臟移植手術,他只能利用每個周末,以狗和豬來做動物實驗,模擬實際的手術情境,訓練換肝小組。陳肇隆說,從1984年的第一例,,第一個十年,只完成16例。第二個十年,完成219例,重點是研究發展活體肝移植,讓台灣居國際領導地位。第三個十年, 958例,著重在經驗傳承與醫援國際。30多年來一步一腳印、紮紮實實的工作與成長。迄今高雄長庚醫院是全國最大、最優的肝臟移植中心,在活體肝移植維持全球最高的存活率。
-
2020-07-12 科別.精神.身心
心靈破網2/心理治療處方量低 醫界指健保結構鼓勵開藥
心理治療被認為是身心疾病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但國人接受治療比率似乎偏低,以健保給付的40分鐘醫師晤談(健保正式名稱為深度心理治療)為例,因精神疾病就醫患者的治療率約百分之一。醫界分析,這個現象源於健保給付結構鼓勵醫師選擇開藥,部分基層醫師索性放棄申請健保給付、改開設自費門診,或者外聘心理師合作拆帳,如此較划算且符合部分病人的迫切需求。整體而言,我國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健保給付40分鐘醫師晤談的比率不高,不過攤開近年數據,接受這項治療的人數仍有些成長。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五年在各級醫院接受這項治療的人數,自一萬三千多人增至近兩萬四千人,次數自三萬三千多次增至六萬一千多次。再看各級院所執行次數,唯獨基層診所減少。2015年醫學中心執行次數占當年全國次數的二成一,去年則增至三成二;區域醫院與地區醫院占率沒有太大變化,分別約為五成多與一成多;基層診所則自二成三降至百分之五。針對國內心理治療處方率低,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分析,國人醫療利用率高,精神科門診人多,每名患者被分配到的時間有限,使得需要花較長時間、給付卻不高的心理治療被處方的機會降低。針對近年大醫院的處方率增加、診所處方率減少,三軍總醫院精神部兼任醫師、同時開業的醫師楊聰財分析,健保給付的40分鐘晤談,單次給付點數換算下來約為1000至1500元,醫師若將這40分鐘改成幫多個病人開藥,診察給付將遠遠超過心理治療給付。在這樣的給付結構下,「直接開藥,CP值較高」。然而,這項治療的給付額度已是其他健保給付心理治療項目中最高者。楊聰財說,在健保總額框架下,有的基層醫師可能擔憂處方這項治療會被官方核刪,寧願放棄申請,改開設自費門診,市面上自費收費從一兩千元起跳,有的甚至收費數千元。至於大醫院的執行次數之所以能有成長,他認為,有可能是因為大醫院精神科的看病花費相較其他科別少、被官方抽審核刪機率相對低,才使執行次數因著病人需求而增加。台灣精神醫學會副秘書長藍祚鴻提到,教學醫院的精神科將學習心理治療視為住院醫師、臨床心理師與社工師必要的專業養成項目,這也可能是大型教學醫院維持一定非藥物治療處方量的原因 。
-
2020-06-24 養生.抗老養生
受恩師林杰樑啟發,選擇腎臟科為志業!顏宗海:當醫生不用太聰明,能耐心聆聽就是好醫師
喝茶會喝進農藥?深海魚含有重金屬?防疫期間如何消毒?醫藥新聞中常見醫師顏宗海接受採訪、替社會大眾解惑,每當記者求助,他幾乎有求必應,不厭其煩提供資料、抽時間回答問題,有時錄音、有時講電話,也曾用手機自己錄影解說畫面,語氣永遠輕柔溫和。繼承恩師林杰樑精神、守護台灣醫療的他,來自馬來西亞、在寶島落地生根,用柔軟的方式拉近醫病關係,用微笑迎接健康、快樂的每一天。顏宗海是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頗具名氣,卻絲毫沒有名醫架子。採訪當天,身穿白袍的他以一貫笑容在門口迎接。 剛見面,手機即刻響起,電視台記者急著向他請教當天一則與海鮮有關的食安新聞。顏宗海不急不徐回應,只願每一次的衛教都能帶給民眾正確知識。 離鄉來台讀醫學系,遇上真愛落地生根 溫文儒雅的他是馬來西亞華人,來自檳城一個開設傳統餅舖的家庭;排行老二,上有一個姊姊、下有四個弟妹。從小,顏宗海就對科學極感興趣,大學考試一舉考上馬來西亞排名第一的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土木工程系與台灣大學醫學系。 「當年台灣電影在星馬很紅,大家都對台灣有憧憬。覺得有機會出國唸書也不錯,就跟朋友一起來了。」民國75年,20歲的顏宗海踏上台灣土地,「本來想說唸完7年就回家,結果一來就待到現在,哈哈!」他靦腆地說,「因為後來就結婚啦!」 在台大醫院當實習醫師時,他認識了擔任骨科病房護理人員的太太,兩人情投意合,畢業後很快成家,擁有3個寶貝女兒。 受恩師林杰樑啟發,選擇腎臟科為志業 在台灣耕耘30餘載,他專攻腎臟學、毒理學、食品安全,平日看診對象大多是老人和洗腎病人。「內科很多都在看老人疾病,我滿喜歡的,我比較喜歡看中老年人。」他謙稱,「加上我的手並不巧,不敢走外科,但我對內科很有興趣。」 台大醫學系畢業後,他申請到林口長庚醫院內科部擔任住院醫師,前3年分別在不同科別學習、輪職。 「我第一年輪到腎臟科,認識林杰樑醫師,他給我感覺個性很開朗、講話聲音很宏亮、很喜歡教學。我看他病人照顧得很好,很多老病人都很感謝他,教學也很認真,研究更是頂呱呱,都發表在很有名的期刊。」 「每天早上查房結束,他還把我和實習醫師留下來幫我們上課,當時我還是菜鳥,就想說以後我也要申請腎臟科(作為次專科)。」受到林杰樑啟發,其後顏宗海順利成為腎臟科專科醫師。 英國攻讀醫學博士,感念師長栽培提拔 升任主治醫師3年後,在院方鼓勵與經費支持下,他選擇出國進修,與妻女們同行。他攻讀醫學博士,女兒們就讀當地小學,父女共度一段異國求學時光。 「之前都是臨床照顧工作,去英國倫敦大學瑪莉皇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那3年,在實驗室做基礎醫學研究工作,唸了好多書。之前在臨床上遇到的問題,透過設計實驗做研究,對我影響滿大。」 顏宗海對院方的栽培很感恩。「我一路上遇到很多貴人提拔和照顧,不然哪有辦法有今天這樣子?」他笑著說,「一個醫師養成不容易,是一條漫長的路。」 工作繁忙樂此不疲,耐心聆聽做好醫師 顏宗海在林口、台北院區每周都有腎臟科門診,網路掛號總是很快額滿。他的一天行程緊湊,早上7點半開晨會,8點半至12點半左右看診,下午也沒閒著,要查房、做超音波檢查,還要帶領團隊做研究、發表論文。 此外,顏宗海經常與師母譚敦慈出席「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主辦的衛教講座,也走進偏鄉提倡食安與農藥中毒預防宣導。 「我走這條路,工作量一定大,因為我有興趣,所以不覺得壓力大。我的病人都是老人家,常常這邊痛、那邊痛,你就聽他講,幫他一個一個解決問題。其實,一個好醫師不需要太聰明,可是一定要有耐心、要聆聽。」 發揮毒理學專長,鬼門關搶救中毒病人 台灣是洗腎王國,目前洗腎人數已突破9萬,而腎臟相關疾病也是健保支出最多的項目。顏宗海說,洗腎病人有一半同時有糖尿病,而三分之一的糖尿病人會發生腎病變,提醒民眾一定要控制三高、定期檢查腎功能。 照顧腎臟病患者之外,急診室收治中毒病人時,也常照會顏宗海會診,提供處置建議。 「每周都有各種不同類型的中毒病人,有職業暴露接觸到鉛、鎘的,也有喝到假酒、農藥中毒、殺蟲劑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藥物中毒等。」值得一提的是,「保健食品也會吃到中毒,鈣片、維生素D都不能過量,最常見的是鈣片吃太多。」 身為毒物專家,診間也碰過不少趣事。「多年前有個在台灣工作的加拿大女性來找我,她說從小補過好多牙,擔心傳統補牙用的銀粉含汞,會不會汞中毒、要不要弄掉重新補牙。我幫她驗血液和尿液中的汞,都正常,跟她解釋了半小時,她就很開心。」 名醫養生處方:飲食均衡、不鑽牛角尖 為病人排憂解難,顏宗海自己又是如何養生?他笑說,其實沒有特別的方法,飲食盡量均衡、多蔬果,不隨意吃保健食品;但他和普通人一樣,逢年過節也會吃些烤肉、月餅應景,只要不過量,偶爾吃沒問題。 上班雖忙,他做事迅速、不拖延,不必把工作帶回家,每晚有時間陪家人,12點前就睡覺。「我工作很開心,個性不會鑽牛角尖,也不去擔心還沒發生的事情。」 工作、生活,他微笑以對,由微笑而生的快樂,能平衡身心,正是最佳的養生處方。透過每一天的身體力行,顏宗海印證,當醫院有快樂的醫師,也才有樂觀的病人!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成功告別憂鬱症、60歲找到愛情第二春!高愛倫:無論幾歲,女人都可以很有自信.50歲後,「我的志願是一路玩到掛!」不只出國遊學、騎車環島,丁菱娟這樣玩出快樂第三人生.營養師的銀髮食譜!助你體能提升最有力,遠離肌少症、體力衰弱!
-
2020-06-23 橘世代.好學橘
名醫劉榮森:圓夢不用等退休!騎重機、烘咖啡還樂當寶石鑑定師
若不知道劉榮森年紀,會覺得他就像少年一樣,奔馳在天地之間。兩趟公路之旅,是挑戰、是圓夢,也是心靈的寧靜,未來他說還會騎下去,直到騎不動的那天為止。「我老婆在車庫發現我新買的重機後,氣到三天不跟我講話。大部分老婆都不願讓老公騎重機,其實只要注重安全、保持專注,騎重機是很有趣的休閒運動。」溫文儒雅的劉榮森,是國泰綜合醫院的胸腔外科主任,同時他也是臺灣治療肺癌與食道癌的專家。現在履行「漸進式退休」的劉榮森,是一本閱歷豐富的活字典,享受生命、逐夢踏實,喜愛研究、具有學者風範的他,看似不疾不徐,卻更有投入勁風疾雨的冒險精神。他在2017年騎重機暢遊加拿大8天3000公里,2019年又以12天的時間,長征美國六大州5000公里!去年與一群愛唱歌的好朋友舉辦了一場售票慈善演唱會,今年二月底又要第五度登上國家音樂廳與管弦樂團一起演出,他的精彩人生,仍像是蓄勢待發,隨時乘風而起。脫下醫師袍享受咖啡,還成為一名寶石鑑定師「我一旦有興趣,就會深入了解。喜歡咖啡,我就買生豆、自己烘培、參觀咖啡園......喜歡地質結晶,去各個地方旅遊,我就會細心觀察。後來有朋友約我去寶石鑑定班,我一聽就說好呀!因為我有興趣。對我而言就像收藏標本一般,收集了一百多種寶石,也成為寶石鑑定師。」將醫療工作重心轉移到對醫學院學生及住院醫師的教學、並縮減門診量的劉榮森,生活卻不減忙碌,日子依然過得充實,他口中雖說隨遇而安,卻總把興趣發展到「高手」的境界。「我原來就喜歡礦石結晶的東西,並且會研究它們的物理學的特性,每種石頭都有身分證,特別是當作首飾的桂寶石,像是鑽石、藍寶、電氣石、石榴石、祖母綠等,它們的硬度、比重、折射率都不一樣, 以上三種數據都對了,即可以確認寶石的種類。」「在顯微鏡下觀察晶體的內含物又是另外一片世界了。我女兒小學時,我也曾帶他們班同學去台北觀音山『採礦』,收集火山岩標本,研究觀音山火山系的噴發歷史,揭開觀音山的神秘面紗。」他累積涵養的知識容量,從不是一閃即逝,如同他所愛的結晶礦石,隨著時間越益發光成為寶藏。擁有高度專注力的他,也將這份謹慎應用在生命的追尋。乘著美好重機夢,一不小心跨越美國六大州「我年輕時就喜歡騎重機,但會開展橫跨美國、加拿大的重機之旅,起始於一個緣份。」劉榮森笑說,有一天帶著住院醫師去查病房,原來是一位名建築師騎重機摔斷了肋骨,劉榮森和他說:「希望你很快復原,等你好了,我們一起騎重機。」這一邀請,雖然令對方的太太一度生氣,覺得這醫師不但沒勸他不要騎,還鼓勵她先生繼續;可是卻促成了劉榮森加入了建築師公會的車隊,才有後來同遊加拿大、美國的壯舉。「每種運動都有它的危險性,先了解它的風險,再謹慎小心去控制風險,而不是一味躲避風險。注意安全是首要,但最重要是,不要超過自己的極限。」許多人直覺騎重機是很危險的活動,但他並不這樣認為;在60歲後,能與重機同好跨越北美,需要相當大的體力,可是他想要挑戰自己的能耐到底在哪裡。「這麼多天的長途重機旅行,是全新的體驗。國外的景色跟台灣很不一樣,且沿途的景色不只是美不勝收,而是經常全然不同。大峽谷、草原、冰河、大都市......我們還去拉斯維加斯住一晚。在加拿大的感受又很不一樣,我們沿途全景都是大自然,地廣人稀裡,你能看到更多自然景色:湖泊、山陵、冰原......還能看到許多野生動物。」若不知道劉榮森年紀,會覺得他就像少年一樣,奔馳在天地之間。兩趟公路之旅,是挑戰、是圓夢,也是心靈的寧靜,未來他說還會騎下去,直到騎不動的那天為止。登上國家音樂廳演出,唱歌是健康第一順位劉榮森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合唱團的團長。就讀台中一中時,他便加入合唱團,得到全國合唱比賽優等,而後因為醫務繁忙而先放下對唱歌的愛好,直到八年前,他又加入了合唱團,而今將第五次(2020年2月27日)登上國家音樂廳的舞台。「我看到許多報導都稱「唱歌」是促成長壽原因的第一位。因為唱歌能訓練肺活量、訓練智力,不會讓你衰老;再來出來唱歌,能跟大家互動、交新朋友,情緒與情感不會孤立。大部分的老化,是從『自我隔離』 開始。退休後,不能沒有朋友、沒有興趣、沒有嗜好。」他提到唱歌有樂譜,能夠訓練腦力,又讓心情變好,退休後不知道做什麼好的人,就來唱歌吧!去年在國軍英雄館舉行的慈善演唱會,售票所得全數捐給弱勢團體,唱歌兼行善得到了數百位親朋好友的支持與鼓勵。問他為何能不斷圓夢,他說自己並不會特別規劃,而是「順著生命的河流走」,無論做什麼事,可以給自己目標,但要減少給自己壓力。研究帶來無限喜悅,找到人生的興趣享受它!其實劉榮森小時候的夢想是做一位飛行員,後來雖因為近視而無法如願,但其他像是騎重機、到美國F1賽車道試乘、去日本賽道觀賞賽車,近距離感受風馳電擎的震撼,他一個個達成;日常更培養許多「靜態」的興趣,除了懂咖啡、鑽研寶石,他還收集手錶與鋼筆。「我的個性興趣都跟小時候有關。我父親是開工廠生產引擎零件,在我小時候,他常拿著汽機車引擎對我解釋內燃機原理,寒暑假時我也會進工廠操作車床。現在收集手錶,我喜歡把機械錶拆解;清洗保養後再將手錶組合起來,很細微的組裝是在顯微鏡底下巧妙的操作特殊工具。」在短短的一個小時訪談中,劉榮森信手捻來都是學問,將看似艱難的學理,像是地質學、基因學、樂理等,化繁為簡成簡單的科普知識。連談及日前在看的書籍《基因社會》,他的眼神仍舊充滿光芒,言談間仍是如沐春風。「我們都以為自己擁有基因,其實是基因擁有我們,我們只是基因的載體。」劉榮森讓我們了解到一點:幸福就是投入喜歡做的事情裡。人生的成就,不在於達成目標,而是在於過程的每個片刻,你是否能「享受」其中,並盡其在我!這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喜悅,要如何活得輕鬆自在?流露在臉上的笑容,騙不了人!本文摘自《幸福熟齡》【幸福熟齡延伸閱讀↘↘↘】不依賴子女、獨立生活去哪都行!退休建築師熱愛自助旅行,自創流浪式玩法吸引鐵粉跟團60歲後體力更好!退休教師開發私房行程、自組「祕境探險隊」,玩出快樂第二人生勇闖南非看野生動物、訪土耳其探索歷史文化!桂冠董事長「畫」出快樂第二人生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6-22 名人.精華區
程文俊/做好慢性病管理 遠離心衰竭
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而心衰竭等同心臟病變末期,因此,又稱為心臟的癌症,且心衰竭預後比癌症差,五年平均死亡率高達五成。尤其近年因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心臟病危險因子增加,值得注意。台灣心臟病治療水平與國際不相上下,各醫院都有其專長和特色。2012年我擔任中華民國心臟衰竭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制訂心臟衰竭的診斷和治療指引,讓台灣醫師、不只心臟科醫師,對心衰竭有一致的治療方向和模式,讓心衰竭治療有可遵循的準則,也與世界潮流與治療趨勢同步。不過,2012年出版心衰竭治療指引後,發現其中引用的多是國際資料,缺乏本土數據,在心臟學會支持下,聯合全台21家教學醫院,針對心衰竭病人執行大規模登錄計畫,2016年整理數據發表於醫學期刊。有了台灣本土數據,治療就能更接地氣,成為新版心臟衰竭指引的重要參考,對國人心衰竭有進一步了解。缺氧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衰竭 台盛行率偏高比較台灣本土資料和國際數據的差異發現,包括缺氧性心臟病和高血壓造成的心衰竭,台灣盛行率相對偏高,可能和國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慢性病管理有關。台灣因公衛進步,風濕性心臟病(多是年輕時感染風濕熱的後遺症),以前當住院醫師時很普遍,這些年幾乎看不到,現在病例多從東南亞境外移入;另外,先天性心臟病因產前檢查和診斷的進步,病例愈來愈少。心臟衰竭治療方法多元,最重要的是針對病因作藥物或手術治療,例如缺氧性心臟病做心導管擴張術、支架置放或繞道手術;瓣膜型心臟病做瓣膜置放手術等。近年來心室輔助器的推廣、新型藥物發展和心臟復健普及等,對心衰竭病患的預後都有正面效果。以心臟復健為例,大部份心衰竭病患,由於運動容易喘、傾向不活動,對人生較消極,若由醫師、復健師、藥師、營養師及個案管理師等醫療團隊,依個案規劃運動訓練課程,可以改善病患生活品質,降低再住院率,甚至重返工作崗位。猝死主因…倒下前不知患心疾 預防才能治本很多民眾疑惑,為何心臟疾病一發作如此要命,不少猝死個案在倒下前根本不知有心臟病,缺氧性心臟病便是引發猝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能因一時心臟過度負荷造成心律不整或急性心肌梗塞等,民眾平常必須留意心血管狀態,積極管理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避免心臟衰竭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預防」。針對造成心衰竭的疾病,一方面早期診斷、治療,另一方面則是從源頭預防心臟疾病發生。以常導致心衰竭的「缺氧性心臟病」為例,發生心臟冠狀動脈狹窄主要危險因子有七個,其中年齡(年紀較大機會愈高)、性別(男性高於女性)及遺傳等三個危險因子難改變,但是其他四個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抽菸則可自行管理,控制好這些危險因子,就可以降低心臟病惡化機率,以避免心衰竭上身。總之,認清心臟疾病的嚴重性和危險因子,加強國人的認知,在醫療上採取合宜的治療與積極預防,多管齊下,讓心臟衰竭不再是影響國人健康的奪命殺手。
-
2020-06-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搶救新冠極重症 台大人力總動員首成立「拍痰團隊」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當中,使用葉克膜最久的極重症個案A先生,即將要從台大醫院出院了。他之所以能夠脫離死亡率高達85%的險境的一大關鍵,是加護病房為了他,破天荒建立「拍痰團隊」。台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暨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古世基說,這位病人必須定時翻身拍痰才有機會康復,「拍痰團隊」兩人一組,一個人扶著病人,一個人拍,兩側各拍10分鐘,加上為病人翻身、整理管路、穿脫隔離防護裝備,進出一次至少要一個小時,每兩小時就要進去一次,非常辛苦。古世基說,因為進出都要穿脫全身防護,光這部分就至少要20分鐘,所以必須善用每個會定時出入的人,來進行拍痰的分工,所以從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呼吸治療師、X光檢驗師、清潔人員,只要是會定時穿好防護進病房的人,統統都被納入拍痰團隊的排班內。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台大醫院葉克膜團隊的心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王植賢表示,因爲A先生身上的管路實在太多了,護理師穿著全身防護行動緩慢就像「太空漫步」,戴著面罩還會有霧氣影響視線,在這種情況下,要移動病人和他身上的管路,「簡直是搏命演出」。古世基說,拍痰時要固定病人在側躺姿勢,正因為管路多,「護理師已經太辛苦了」,必須掌握所有其他會進入病房的人力,一起排班,護理師拍痰時,才能有多一個人幫忙扶住病人身體。A先生身上有幾條管路?連專責護理師都要拿紙筆仔細算才算得清。台大醫院專責疫病病房督導長莊寶玉表示,從頭頸部開始算,A先生身上有鼻胃管、鼻十二指腸管、氣管內管、葉克膜有兩條、中心靜脈導管一條後面還有要分之出去九條、還有尿管、24小時洗腎的雙腔靜脈導管、動脈導管、周邊靜脈導管等。保守估計最主要的管線,也高達11條。台大醫院專責疫病病房感染科護理師蔡瑩慧說,加護病房是「全責照護」,從大小便處理、擦澡、身上管路的維護、治療、給藥、換藥、翻身、拍痰,都是護理師做,而且是穿著兔寶寶裝、戴著N95面罩、外科口罩、防護面罩、兩層手套在做。在這種情況下,護理師視線受影響、呼吸不順暢、動作不靈活,動作也要輕緩,以免面罩漏氣或防護破損,工作困難度大增。蔡瑩慧表示,N95戴上去已經呼吸困難,全身包著好幾層防護,雙手快速不停歇地拍著病人的側背部,幾乎拍個一兩分鐘就會滿身大汗、氣喘吁吁、手臂痠痛,必須休息一下才能繼續拍。這一側拍滿十分鐘,還要重新翻身,再拍另一邊。不過,這些辛勞在看到A先生出加護病房的那一刻,都值得了。蔡瑩慧回憶,當時病人已經脫離葉克膜和呼吸器,但是採檢還沒陰性,所以是穿著防護衣、罩著壓克力保護罩,躺在床上,要推他出加護病房,去負壓隔離病房繼續做心肺復健。「因為照顧他很久,看他一路上幾度不行、幾度再回來,大家對他都有感情」,看到推床經過護理站,大家都自動過來跟他說「你可以的!你要加油!」當時病人感動得流下眼淚,醫護團隊心情也非常激動。
-
2020-06-18 新聞.健康知識+
用什麼鍋煮湯,決定你喝進什麼!顏宗海教你6種鍋具安心用法
食安事件一波接著一波,很多人擔心外食會有問題,於是自己回家開伙的機率變高了。不過,選用鍋具時還是要小心謹慎,否則用錯了,同樣會有食安上的疑慮。很多婆婆媽媽常問我,到底哪一種鍋具使用起來比較安全呢?其實各種鍋具都有優缺點,我的建議是不同的烹調方式要使用不同的鍋子,最好不要一鍋煮到底才安全。早期電鍋的內鍋幾乎都是鋁鍋,好處是質輕又便宜,因此廣受消費者歡迎。不過隨著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抬頭,很多人擔心鋁鍋會釋出鋁,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失智症及骨頭病變的風險,因此現在很多家庭都已不用鋁鍋煮東西了。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如果外食時,觀察到老闆用鋁鍋來烹煮食物,建議最好不要購買來吃,因為鋁鍋如果遇到高溫、接觸酸性醬料或刮傷都可能讓鋁溶入食物裡,吃多了就會對健康造成影響。有些人會問我:「鋁鍋釋出的鋁只是微量,應該沒關係吧?」我通常會告訴他們,生活中到處充斥著鋁,例如胃藥、油條、麵包、麻辣鴨血裡都有鋁,由於鋁必須經由腎臟排出的,腎功能正常的人若攝取到金屬鋁,仍可順利排出體外,但腎功能差的病患吃到這些東西,可能會使鋁殘留體內。因此,鋁鍋能不用的話最好就不用。目前市面上販賣的電鍋內鍋已經較少出現鋁鍋,而以不鏽鋼鍋來取代,如果有預算上的考量,也有鍋子內層是不鏽鋼材質,外層及蓋子是鋁的產品。只要接觸到食物的部分不要使用鋁,就不至於對健康產生危害。不沾鍋外型美觀,食物也不會沾黏到鍋子上,烹調起來更輕鬆方便,造福了不少家庭主婦。不過不沾鍋塗層含有全氟烷化合物,因此要避免高溫烹調、少用酸性醬料或避免刮傷,才能降低致癌物全氟辛酸釋出,進而汙染到食物。例如可以使用不沾鍋來煮義大利麵,但高溫油炸雞排或炸豬排則不建議使用。陶瓷鍋漂亮、氣派,拿來燉煮食物,例如冬天的羊肉爐、薑母鴨,可以提升用餐的氣氛。不過陶瓷鍋通常色彩會較鮮豔豐富,這些色素可能會釋出鋁、鎘,一不小心就會把金屬一起吃下肚。建議選購不沾鍋時盡量以原色、素色為主,或鍋子外層有顏色沒關係,但跟食物接觸的內緣,則不能有色層。華人喜歡用大火快炒的方式烹調食物,鐵鍋耐高溫,是不錯的選擇。不過,鐵鍋的缺點是容易生鏽,若沒有每天使用,會產生氧化鐵或微生物汙染等問題,可能造成腸胃道刺激。此外,有些家庭會用鐵鍋來煮湯,煮完後並不會特別盛別的容器,而是將湯一直留在鐵鍋裡,要吃時才一碗一碗地舀。這種方式也會讓鐵跑出來,造成汙染。有些人認為鐵鍋釋出的鐵剛好可以幫身體補鐵,我並不贊同這樣的做法,因為這些從鍋子裡溶出來的鐵並不衛生,有可能遭受微生物汙染。要補鐵的話不妨多吃紅肉。跟鐵鍋的情況差不多,銅鍋的好處也是適合高溫烹調。我們去吃韓國烤肉時,會覺得火好像很小,但肉片一下子就烤熟,這是因為銅鍋發揮導熱快速的優點。不過銅鍋也是要避免刮傷,否則同樣會讓食物汙染到銅,過多的銅會提高罹患肝硬化的風險。跟前面幾種材質的鍋具比起來,不鏽鋼鍋相對安全,而且也很適合高溫烹調。不鏽鋼鍋依價格不同而有分等級,從貴到便宜依序是四○○、三○○及二○○系列。二○○系列多是工業用途,三○○及四○○則可使用於鍋具、餐具中。編號三○四系列的不鏽鋼鍋,含有18%鉻、8%鎳,耐高溫及強酸、強鹼,被公認是最安全的材質。二○○系列的不鏽鋼鍋,廠商因為成本的考量,可能用錳來取代鎳,若使用不慎、刮到會釋出錳,長期下來接觸會提高大腦神經退化疾病的風險。不管使用哪一種鍋具,都盡量不要使用金屬鏟子或用鋼刷來刷洗,才不會造成損傷,進而溶出重金屬。各種材質鍋具比一比書籍簡介書名:食品不安全的年代如何自保?顏宗海醫師教你怎麼吃最安心!作者:顏宗海出版社:平安文化出版日期:2016/03/28作者簡介/顏宗海 醫師國立台灣大學醫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醫學博士。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系,並於英國倫敦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在林口長庚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遇到影響他最深的老師,「俠醫」林杰樑醫師。顏醫師在林杰樑醫師門下專攻腎臟醫學與毒物學,發表過一百多篇國際期刊論文。在林杰樑醫師過世後,曾與他共事長達十八年的顏醫師延續恩師未完成的研究,並接棒成為媒體公認的「食安守護者」,積極傳授民眾正確的飲食觀念,希望打造業者良心、政府用心、民眾安心的健康社會。目前擔任衛福部健康食品審議小組委員、經濟部日常用品國家標準技術委員、台北市、桃園市及新竹市衛生局食安委員,現職為長庚醫院腎臟系臨床毒物科主任。延伸閱讀: 明明沒撞到,身上卻出現「不明瘀青」?中醫師:這3種部位,小心是癌症前兆!
-
2020-06-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位「社區醫師」對台灣開始解封的憂心及建議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第四度以「新冠肺炎」為主題。長年耕耘於社區醫療的陳錦煌醫師認為台灣疫情控制的成功主要在於境外管制與全民加強衛生習慣,但相對的我們絕大多數人對這種病毒都沒有免疫力,而提出他對解封的憂心與建議;成大公共衛生陳美霞教授針對解封之後的「後防疫時代」台灣會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建議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及人力於教育民眾,建立全台社區防疫網;由台赴美短期進修的急診醫師分享他所觀察到的不同文化背景對疫情加劇的各種反應,以及回國後親身體驗十四天居家檢疫,身為「救人的醫師」同時又是「令人懼怕的潛在感染者」,寫出發人深省的「疫情中的你和我」。對新冠肺炎疫情台灣連續多日「加零」,指揮官陳時中部長決定逐步解封,開始「防疫新生活」,我心中有不少憂慮。憂慮的是,對於這新興傳染病全世界未找到疫苗及真正有效療法,歐美疫情仍然沸騰,流行病學模型顯示另波感染虎視眈眈時,我們可以一下子放鬆自己,肆無忌彈地擠滿餐廳及風景遊樂區嗎?特別從大陸禁止觀光客來台,台灣因禍得福;到武漢封城証實人傳人,台灣立即入境管制,到擋住一波又一波境外移入,以及人民恪守中央防疫指揮中心命令: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台灣可以說是全球新冠肺炎防疫的淨土,二千三百萬人口只有區區不到五百人確診,然而,其真正意涵卻是,絕大部份人沒有免疫力。到目前為止,社區僅有零星感染個案,指揮中心集合全國疫調及照護能力,阻止進一步社區感染的發生,因此,台灣基層醫療體系真正的考驗尚未開始。檢討這體系,從1995年開辦全民健保後,俗擱大碗,雖是世界各國稱羡的對象,但論量計酬的給付制度、薄弱的醫病關係、允許患者看病如逛夜市、醫療體系發展頭重腳輕、賺錢及業績導向而忽視公衞預防……而且社會大眾普遍認為,既已經繳了健保費,大可享受醫療照護的權益,忽視自己健康維護的責任,在這種醫療大環境下,如果防疫出現破口,很可能讓基層社區成為這隻漂浮不定、難以捉摸的病毒的溫床;2003年靠量體溫讓SARS病毒現身,順利阻擋不再在社區漫延,這次可能不那麼容易。中央開始解封,逐步恢復正常生活,各縣市政府也紛紛跟進,基層社區如何解封?何時?何處?何人?由於各地情況不同,難有中央由上而下一致的規範。我想提出一些概念,那是在2003年SARS之後,台大醫學院謝博生院長提出醫學教育改革,重視醫師養成過程「全人、全家、全社區」的學習;新港社區到現在一直是畢業後第一年住院醫師(PGY)的實習場所;多年來,我帶著PGY 醫師到廟口測量鞭炮燃放的噪音,追查PM2.5的濃度等對健康的可能傷害;也帶他們家訪,觀察鄕親生病時的就醫行為;調查學童上學前有否吃早餐、騎車有否戴安全帽等等各種生活習慣和疾病發生的關係,以及及早介入的方法,希望陪養醫師具備社區預防醫學的基本觀念,而不僅僅在診所等候病患上門。我們也共同討論「健康社區」的定義及其評估方法,藉以找到社區面臨的健康議題及介入方式,這概念或許可供基層社區在考慮新冠肺炎如何解封時的參考。所謂「健康社區」,我的定義是社區民眾共同參與「營造健康生活共同體」的意願、能力及具體作法,健康程度的多少,在於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健康社區生活共同體,我設定了四項目標:1)可以透過各類自主性終身學習組織,持續發現危害社區健康的因素,提出解決方法,並且落實執行。2)對外結合公私及專家資源,對內溝通協調整合,增強社區整體能力,以促進健康。3)營造健康安全的公共空間,減少環境危害,形塑健康及永續的生活習慣。4)經由弱勢照顧,滿足居民的健康基本需求,建立自尊與社區認同。至於如何應用「健康社區」的理念評估何人?何處?何時及如何解封,有如下建議:1)何人?評估人的社區生活滿意度、民主素養(權利義務、法治觀念、及溝通協調能力)、終身學習態度、參與公共事務意願、健康意識、健康生活習慣、有否社區發展願景等等;另外,更進一步評估所參加的社區團體,如社區發展協會、長照2.0的據點、基金會、愛心團體、宗教團體等等的種類、數量,及其活動力、組織力、學習力、願景、整合及共識力等。2)何處?評估社區環境的生態、污染程度,以及社區監測、再生利用及永續發展的能力;社區有沒有容易造成群聚感染的熱點?公共空間中使用者導向的健康以及安全度如何?3)何時及如何開放?評估社區人口、職業分佈、家庭組成及經濟狀況,尋找並了解弱勢族群是否具備自我及家庭防疫的資源及能力。社區是否已經建構新冠肺炎醫療照護有關的基層醫療網,其分流、分工、診斷、通報、照護、遠距醫療及後送體系等,及有否確實演練過。面對意外事故或新興傳染病發生時,社區整體風險因素分析,以及相對應措施。
-
2020-06-05 科別.骨科.復健
肩關節習慣性脫臼 讓她成為中醫、復健科雙執照醫師
肩關節不斷脫臼是什麼滋味?北市超越復健診所副院長凃俐雯大學時熱愛球類運動,但受到運動傷害後,只要高舉右手,肩關節就可能脫臼。為了繼續打球,她鑽研運動訓練,訓練全身不同肌群訓練,不但有人中醫師及復健專科雙執照,最高興的是協助受傷患者繼續自己喜愛的運動,以下是她的分享: 我讀長庚大學中醫系時,打球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我幾乎什麼球都打,球場的挑戰和樂趣,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取代。大五那年,我和隊友、老師們風塵僕僕赴外縣市參加大專盃比賽,當我在最愛的網球場上高舉球拍,準備來一記強勁銳利的發球時,右肩卻突如其來一陣可怕的劇痛。這是我的右肩關節第一次脫臼,肩關節凹一個洞,手臂好像失去支點,而且非常非常痛。我整個人嚇呆了,隊友和老師立刻衝上來,幫忙稍微將肩膀復位、扶我去場邊休息。我不願提早離開,用看的也想要把比賽看完,等到比賽結束,我才回長庚醫院看骨科。當時骨科醫師為我做了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關節有些受損,醫師說受損程度「介於可開刀和不開刀之間」。當時我想,畢竟自己不是職業運動員,怕開刀後反而關節沾粘,就選擇不動手術。漸漸的,肩膀不痛了,我就繼續回去打網球和排球。沒多久發生第二次脫臼,這次是在排球殺球時,和網球發球一樣,是右手臂高舉的動作。大五到大六這兩年打球期間,我的右肩關節就這麼一次又一次脫臼。次數多了,也沒那麼痛,甚至脫臼發生前,自己就可以準確預測,「又來了」。我太愛打網球,無法停止繼續練習,但關節愈來愈「鬆」,動作沒安全感和不穩定、每年都要脫臼個一兩次,實在不勝其擾。看了一陣子骨科,我改看復健科,醫師建議我做物理治療和運動訓練,強化肩關節穩定度。這一治療下去,竟點燃我對運動訓練的強烈興趣。我開始自己查資料、看書,根據知識去改變發球動作來避免脫臼,加強肩膀旋轉肌和背肌的力量和穩定度,愈研究愈覺得,實在是太有趣了。一開始每周抓兩天來做肩膀和背部的肌力訓練,愈練愈有興趣,我開始安排全身不同肌群訓練。大約過了半年,我可以明顯感覺動作控制改善,回去參加團體比賽也沒有問題。醫學系畢業選科時,我很明確地只考慮「中醫針灸傷科」或「復健科」,後來下定決心,成為兼有中醫師和復健專科雙執照的醫師,到現在我仍然打網球、健身、跑步、游泳,肩膀也沒有再脫臼。這段受傷復健的經驗,成為我日後幫助病人很重要的養分。因為我知道有很多熱愛運動的人,受傷之後雖然會害怕,但因為太愛運動、放不下,所以盡力想要克服、繼續運動。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希望醫師告訴自己「能不能運動?什麼時候可以做到什麼程度?」而站在醫師立場,建議病人最好不要動是最安全的。因為這段經驗,我知道只解釋病理診斷和預後,卻不能告知功能上的診斷和期望,令熱愛運動的人非常難過。所以我鼓勵患者抓個半年或更久一些的復健期,有耐心好好接受動作訓練、學習動作控制,復原之後,運動生命或許會更長久。我也會善用動作測試,幫助他們了解需要幫助的地方在哪裡、評估自己有無進步。坊間運動風氣興盛,有一種追求大重量、大肌肉的風氣,但如果只是練健康,肌肉並不需要練到那麼大,重量也不需要堆疊到那麼高。現在診間有很多不分年輕或年長者,都是健身後受傷來看診,他們前六周的訓練靠著神經肌肉的適應而做到了一定程度的重量,但六周後,肌肉還來不及長,重量又加上去,就出現了肌肉拉傷、椎間盤磨損、髖關節唇破裂等傷害。我現在去學校教課,都會跟學生說,當你們未來成為體適能教練,千萬不要叫學生去跟人家比重量,畢竟平衡的體適能包括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心肺功能四大面向,缺一不可。如果只追求大肌群的肌力卻忽視深層核心力量,又不重視肌耐力、柔軟度和心肺功能,一定會出現運動傷害。●凃俐雯小檔案現職:超越復健診所 副院長年齡:42歲學歷:長庚中醫系,中西醫雙主修專長:運動醫學興趣:網球,跑步,游泳,羽球,健身經歷:台灣運動醫學專科醫師台北市立大學講師亞洲足球協會醫療官職棒中信兄弟隊醫療顧問台北達欣工程籃球隊隊醫華國三太子盃國際男子職業網球賽總大會醫師海碩盃WTA國際女子職業網球賽總大會醫師聯邦杯網球賽台灣代表隊隊醫力康復健科診所院長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總醫師林口長庚醫院針灸科住院醫師
-
2020-06-05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打球習慣性脫臼 復健才知肌力訓練
我讀長庚大學中醫系時,打球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幾乎什麼球都打,球場的挑戰和樂趣,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取代。大五那年參加大專盃比賽,當我在最愛的網球場上高舉球拍,準備來一記強勁銳利的發球時,右肩卻突如其來一陣可怕的劇痛。怕關節沾黏 選擇不動手術這是我右肩關節第一次脫臼,肩關節凹一個洞,手臂好像失去支點,且非常痛。我整個人嚇呆了,隊友和老師立刻衝上來,稍微將肩膀復位,扶我去場邊休息。等到比賽結束,我才回長庚醫院看骨科。當時做了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關節有些受損,受損程度「介於可開刀和不開刀之間」。我怕開刀後反而關節沾黏,就選擇不動手術。漸漸地,肩膀不痛了,就繼續回到球場打網球、排球等球類。沒多久發生第二次脫臼,這次是排球殺球時,又是右手臂高舉的動作。大五到大六這兩年打球期間,我的右肩關節就這麼一次又一次脫臼,次數多了,也沒那麼痛,甚至脫臼發生前,自己就可以準確預測,「又來了」。每年脫臼一兩次 不勝其擾我太愛打網球,無法停止繼續練習,但關節愈來愈「鬆」,每年都要脫臼個一兩次,實在不勝其擾。看了一陣子骨科,我改看復健科,醫師建議做物理治療和運動訓練,強化肩關節穩定度。這一治療下去,竟點燃我對運動訓練的強烈興趣,開始查資料、看書,根據知識改變發球動作來避免脫臼,加強肩膀旋轉肌和背肌的力量與穩定度,愈研究愈覺得,實在是太有趣了。最初每周兩天做肩膀和背部的肌力訓練,愈練愈有興趣,我開始安排全身不同肌群訓練,半年後,明顯感覺動作控制改善了,回去參加團體比賽也沒有問題。復健經驗 成幫助病人養分醫學系畢業選科時,我很明確地只考慮「中醫針灸傷科」或「復健科」,後來下定決心,成為兼有中醫師和復健專科雙執照的醫師,到現在我仍然打網球、健身、跑步、游泳,肩膀沒有再脫臼。這段受傷復健的經驗,成為我日後幫助病人很重要的養分。因為很多熱愛運動的人,受傷之後雖然會害怕,但因為太愛運動、放不下,所以盡力想要克服、繼續運動。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希望醫師告訴自己「能不能運動?什麼時候可以做到什麼程度?」鼓勵患者 有耐心動作訓練我知道只解釋病理診斷和預後,卻不能告知功能上的診斷和期望,會令熱愛運動的人非常難過。所以,我鼓勵患者應有半年或更久的復健期,有耐心好好地接受動作訓練、學習動作控制,復原之後,運動生命或許會更長久。我也會善用動作測試,幫助他們了解需要幫助的地方在哪裡、評估自己有無進步。坊間運動風氣興盛,有人追求大重量、大肌肉,但如果只是練健康,肌肉並不需要練到那麼大,重量也不需要堆疊到那麼高。現在很多人都是因健身受傷來看診,他們前六周的訓練靠著神經肌肉的適應而做到了一定程度的重量,但六周後,肌肉還來不及長,重量又加上去,就出現了肌肉拉傷、椎間盤磨損、髖關節唇破裂等傷害。追求大肌群 出現運動傷害我現在去學校教課,都會跟學生說,你們未來成為體適能教練後,千萬不要叫學生去跟人家比重量,畢竟平衡的體適能包括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心肺功能四大面向,缺一不可。如果只追求大肌群的肌力卻忽視深層核心力量,又不重視肌耐力、柔軟度和心肺功能,一定會出現運動傷害。凃俐雯小檔案現職:北市超越復健診所副院長學歷:長庚大學中醫系中西醫雙主修專長:運動醫學興趣:網球、跑步、游泳、羽球、健身經歷:台灣運動醫學專科醫師台北市立大學講師亞洲足球協會醫療官職棒中信兄弟隊醫療顧問台北達欣工程籃球隊隊醫華國三太子盃國際男子職業網球賽總大會醫師海碩盃WTA國際女子職業網球賽總大會醫師聯邦杯網球賽台灣代表隊隊醫力康復健科診所院長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總醫師林口長庚醫院針灸科住院醫師
-
2020-06-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天氣熱口罩戴不住 醫師建議可改用面罩
新冠病毒可能飛沫傳染,甚至在空氣中漂浮,此一特性在眾多人感到口罩不方便之際,是不是應改用面罩?有些醫師建議,經濟重開後,戴上透明的塑膠面罩效果不輸給口罩,甚至更佳,連眼睛都受到保護。愛阿華大學暨該市榮民健保中心傳染病醫師裴任瑟維奇(Eli Perencevich)說,他到商店、大樓去的時候,都戴上面罩。他和兩位同事投書美國醫學會期刊,指出面罩和檢測、追蹤、社交距離、勤洗手等一樣重要,都可減低感染風險。新加坡政府已經規定,學校重開時,幼稚園師生都要戴面罩;賓州公衛專家建議學校開學後師生都戴;加州Palo Alto教師工會也同樣要求。目前,最嚴格執行戴面罩規定的是診療新冠肺炎病患的醫護人員,手術時也須戴,以防被血液、骨屑噴到。波士頓Brigham婦女醫院住院醫師雪莉余(Sherry Yu)說,眼睛的保護很重要,而面罩很容易消毒,用酒精擦拭或熱水與肥皂沖洗,又可重複使用,直到出現破裂才須換新。裴任瑟維奇認為疫情未明朗之前,普通人應和醫護人員一樣戴上面罩,防護自己。他說,面罩可以讓人摸不到臉,這又可增加一分安全保障,何樂不為?再說,面罩比口罩還容易戴,就像戴眼鏡、戴帽子一樣,只遮住額頭一部分,不會讓人有奇癢欲搔的衝動。有些人戴口罩的方法不對,只遮住嘴巴,或讓鼻孔露出,這樣達不到防護效果。也有人經常調整口罩的位置,跟人說話時還拿開來,裴任瑟維奇說,這樣對人對己都不好。此外他提醒大家,布口罩只能防止戴的人不把病菌傳染給別人,防止別人把病菌傳給你的效用不大。
-
2020-06-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感謝所有患者對醫學教育的奉獻 我們今天才能救更多人!
【編者按】上星期這專欄以醫學生立場寫出由病人身上學習的臨床醫學心得,這星期我們接著以「病人參與醫學教育」的主題,分別由一位負責醫學教育的醫師回憶自己學生時代對病人的感激、一位關心教學教育的老醫師的呼籲、以及過去一位病人與大家分享她生病的心情。衷心希望我們的努力可以鼓勵社會大眾因為了解,而能積極參與醫學教育,幫忙台灣培育更多的好醫師。1996年6月,我在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病房開始了我的實習醫師生涯,當時的我抽血技術並沒有很好,每次的抽血也都戰戰兢兢,因為大家都期許自己是個醫術高明的好醫生,但是血腫病房的患者歷經多次化療,抽血打針難度都高。有一次,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士,是位淋巴癌患者,因發高燒不退,必須趕緊抽三個不同部位的血液做細菌培養,我很順利的抽了前兩個部位,第三個部位卻卡關了。第一針下針,沒有回血,我心想糟了,瞄了患者和家屬一眼,患者正受著病菌肆虐折磨,又發燒又冒冷汗,表情痛苦,家屬則是表情焦慮又沉重的盯著我,又好像不敢說什麼。我趕緊定定神,找好部位下了第三個部位的第二針,結果,完了!沒有回血……我真是緊張得頓時冒出整個額頭的汗,眼看著家屬似乎快要生氣不耐地說話時,這位女士卻在這時用她孱弱的氣息說話了:「蔡醫師,沒關係,你再試一次,如果還是沒有再去找住院醫師學長來……」聽到這話,我感激得差點哭出來。隔日清晨我又前往給他打抗生素時,很高興女士的氣色紅潤了些,他看到是我來了,招手示意跟我說話:「蔡醫師,其實我常夢到你們實習醫師抽不到血打不上針,嚇醒!可是沒關係,你要加油,把技術練好,以後一定會是好醫師,把患者病醫好,患者就會做好夢了。」我不知要接什麼話,只是靦腆的趕緊打完藥,然後一直對她說謝謝。如今,感覺學弟妹們幸福多了,因為不論哪個醫學院校,現在要進入臨床實習前一兩年,就都有運用模具、模型練習的臨床技能訓練。在遇到真實病人抽血、打針、放鼻胃管、放導尿管之前,都有很多模擬練習的機會;也還有與標準化病人演練的醫病溝通訓練課程,讓學弟妹們練習醫療面談。練習完後,臨床醫師與標準化病人也會對學弟妹們給予回饋,讓學弟妹們知道自己哪裡做得好、哪裡還可以再改進。現在學弟妹們進入臨床實習階段,種種臨床技能的學習與實務執行,都被教學行政單位列為最重要、最核心、最基本的學習項目,各醫學院與合作的教學醫院不只安排有專人教、也都常常在考核這些未來醫師的臨床技能,也因此現在的實習醫學生仍必須、也都要學抽血、打針等這些醫師必備的能力。與過去不同的是,現在多了輔助配套制度,國內現在的主要教學醫院都有專長於打針、抽血之資深護理人員組成的支援團隊,臨床技術與經驗都很豐富,除了協助分擔一班住院病人之抽血、打針工作外,對於實習醫學生未能順利完成處置之病人,亦會即時提供協助。一方面減少了病人的身心壓力,一方面也可針對技術還不純熟的實習醫學生們,提供支援與指導。換言之,現在和邱女士所描寫的當年情境已大不相同,現在的就醫環境與醫療品質都已經有大幅的提升,實習醫學生的學習環境改善了,配套的教學訓練完整了,指導與支援系統更完備了。誠如我在學生時代的經驗,對病人、對實習醫師都充滿折磨,對醫病雙方不是好事。台灣醫學教育界在當年也聽到了這樣的聲音、感受到了這樣的苦痛,又加以2003年SARS對台灣醫學教育的衝擊,台灣醫學教育界的前輩有感於諸多面向的改革孔急,於是在2004年十月成立了台灣醫學教育學會,接著便如火如荼在醫學教育各面向展開改革。在硬體上的改革,先是2005年台大醫院臨床技能中心成立以後,全國各醫學校院也陸續成立了自己的臨床技能中心。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醫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之前,都先經過模擬訓練課程,透過各式模具、模型的操作練習,將基本、重要的臨床技能都學會之後,才讓實習醫學生進入臨床訓練。前述硬體提升與進展,累積了十多年,也促成了這期間,國內各醫學校院量變也促成了法規上的改變。自2013年起,醫師法、專技人員考試的作業要點都通過修法,新的規定是:要考台灣醫師國考第二階段考試前,要先通過各校院聯合辦理的「醫學臨床技能測驗」,考試內容便包含了打針、抽血、換藥、傷口縫合、放鼻胃管、放導尿管等技術項目,也包含了與標準化病人進行問診、身體檢查、衛教與臨床處置等等。在教學制度的改革上,過去十多年來,醫學院評鑑與教學醫院評鑑都針對了臨床技能訓練、醫病溝通訓練給予很高比例的評分權重,讓整個校園教學環境、醫院教學環境都必須納入這些學習項目,也都要求、鼓勵更多資深的醫師投入臨床的教學,對學弟妹們提供監督與指導,目的都在希望幫我們的學生準備好,把我們的患者保護好。換句話說,教、考、學合一都希望我們的實習醫學生到年輕醫生都能夠學會甚至熟練臨床技能,才能在面對真實病人時,也能夠真正緩解病人的苦痛。前幾天,過去一起實習的同學們聚會,也有同感。同學們之中很多人都是各醫院、各臨床領域的重要台柱,也有幾位已經擔任主任、教授之職,大家都有同感的是,如今眾人在臨床技術表現上能夠充滿自信、獨當一面,回首當年何嘗不是從技術、能力均不成熟中逐步學習,幸而有許多能夠包容、奉獻的患者,給我們支持與累積經驗,我們今天也才能救更多患者。現在的學弟妹們有模型、模具的模擬訓練,比我們幸福,但再多的模擬練習終究仍須實戰經驗的淬煉與成長,想想自己能有今天的獨當一面,我要感謝所有我照顧過的患者,特別是我行醫生涯之初的那位貴人,那位女士的溫暖,在我最挫折的那一刻,包容鼓勵了我,我至今仍感謝她。(本文轉載自民報醫病平台2017/9/26)
-
2020-05-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學妹,不要跟病人說謝謝!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習醫之路」。兩位剛踏入醫院開始接觸病人的醫學生寫出他們對病人與家屬之感受的敏感度:由病人的眼神看出他的焦慮,但卻因為經驗的不足而感到惶恐;由家屬出自對病人的愛所提出的要求,引發他對過去所學的醫學倫理更進一步的深思。最後是一位已經畢業,並完成臨床訓練的總醫師回顧自己如何從學生時代的習醫過程,摸索出讓自己能成為一個「易感、有溫度、讓人暖心的醫者」的心得。記得我當實習醫師的時候,第一位照顧的病人是二十多歲的年輕少婦。剛結婚,短期內流產過兩次,因為婦產科抽血ANA等數值有異常,被轉介到醫學中心,診斷為全身性紅斑狼瘡,因合併急性腎炎及懷疑中樞神經紅斑狼瘡,住院接受洗腎及神經精神檢查。我跟另外兩位實習醫師,都是第一週被分到內科組的風濕免疫科,我們都十分戰戰兢兢。也因為是我臨床第一位照顧的病人,加上年紀相仿,床側的先生及家人也很注意她疾病的變化,我非常用心也很細心地為她做神經學檢查,詳問病史及每天疾病的進展。因為疾病的複雜性加上初診斷的個案,這位病人被選為當週床邊教學示範的對象。教學總醫師那天一大早,在例行病房巡診之前約略一小時,很唐突地、可以說是很不經意地,跟病人及她先生說明:「今天有床邊教學,請你們等一下當示範病人。」語畢,就離開了。我跟病人及她先生面面相覷,我看得出來他們對於教學總醫師的「醫囑」抑或是「指令」顯得有點不自在,但還是勉強接受了。教學總醫師臨時授意由我來報告她的整個病史。報告過程很順利,我流暢地做完神經學檢查,學生們、住院醫師和病房巡診的教授簡短地討論一下她的病情,一夥人就離開病房。我跟病人和她的先生,點了頭、眼神交會、說了聲謝謝,拉上床簾,也跟著大家快步離開。巡房結束,教學總醫師把我叫到護理站旁的走廊上,用不小的聲量告訴我:「學妹,不要跟病人說謝謝! 不然他們會以為我們是不是做了什麼不對的事情,才要這麼客氣!」這段話對我的衝擊,在我心裡,濺起陣陣水花……如今,我也當了總醫師,雖然事過境遷,當帶學弟妹時,碰到一樣的場景,還是會吹起陣陣漣漪。我很感謝那位總醫師是離開了病房才跟我說,至少我不會在病人面前面紅耳赤。事後,病人跟我說,她知道在醫學中心,病人有義務要成為教學對象,但為什麼診療團隊裡的醫師,有些總是一副高高在上地問診檢查,她說了一句讓我難以忘懷的話:「我生病了,難道是我的錯嗎?是我做錯了什麼嗎?難道是我願意讓自己變得那麼慘嗎?我知道要醫師同理病人不是簡單的事,但也不希望醫師把病人的問題當作簡單的事,也不要以為每一個病人都是願意赤裸裸地站在別人(即使是醫師們)的檢視之下,被重複問一樣的問題、被反覆地做理學檢查。我只是希望有醫師願意花時間把我複雜的病情說給我聽,讓我聽懂,不然這麼多(見習、實習、住院、主治等)醫師的問診及理學、神經學檢查,只讓我覺得是種打擾!」經濟學家Colin Camerer在1989年提出一個概念稱為「知識的詛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也可以叫做「專家盲點」、「認知偏差」。意思是說,已經學會一件事的人(比如醫師),無法想像不會的人(比如病人)是什麼感受。因此很容易用一些對方聽不懂的方式來解釋,溝通不良的時候又會下意識地去怪罪別人怎麼都聽不懂、怎麼都沒在聽!人與人的互動,要習慣換位思考,但其實不是那麼容易。不曾經歷過的經驗(比如生病),就難以想像。閱讀醫學書籍與學習臨床經驗雖然可以縮短這段差距,但是仍然有限。我自己也很常犯這樣的錯誤,所以每次解釋病情的時候,我會刻意緩慢步調,儘量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疾病期別、治療選項及伴隨的合併症。隨時意識到「我不知道你不知道到什麼程度」這件事雖然真的不容易,但值得刻意訓練、時時警惕。身為總醫師因為需要帶學弟妹看病人,我總是會先請示病人,是否介意實習醫學生的問診及檢查?是否願意讓多一點人來關心您?最後我會跟病人說:「我很欣賞你對疾病的態度,也很謝謝你讓我們有機會更了解你的處境、你的疾病、你的選擇。我們希望我們能有機會知道你對你目前疾病的認知和期望,讓我們醫護團隊陪伴您及您的家人一起走過對抗疾病的過程。」醫師的培訓計畫中,專業上要求醫師「必須以理性凌駕感性」。因為唯有這樣近乎絕對理性訓練出的一致性,在面對緊急狀況的時候,才能讓自己可以即刻反應、精準判斷、立下適切的醫囑,挽救病人的生命,以及與同儕之間的交接。但我的個性易感,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醫師的養成不只是深厚醫學知識的累積,職稱、年資和臨床經驗會與日漸長,但醫者的心態卻常常掉入一個不輕易覺察到的陷阱:做得越久、愈資深就愈權威。病情解釋容易習慣性單向地以上對下教條式的說明,尊重病人的初衷會被身分地位的虛榮取代。我要求自己看病之前,先看病人,了解他的身家背景、教育程度,再看過去病史,再來評估目前的病況。問診的時候,我會問病人什麼事情、症狀是最困擾的,以及病人對疾病的了解。如果是生命末期的病人,我會組織一個家庭會議,探究病人和家人對生命的期望。花時間去思考,這個人的本體與疾病的關係,試著去同理眼前的病人,釐清病人真正需要什麼樣子的醫療。我期許自己心量更大,醫病關係的經營可以是溫情的流動。每一個決定,更是道德操守的考驗。我習慣在日暮之後、工作之餘,捫心自問:「有沒有什麼事可以做的更有效率?有沒有什麼事是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有沒有什麼事是羞於讓別人知道的?」在往後行醫的日子裡,我希冀自己當個易感、有溫度、讓人暖心的醫者。
-
2020-05-29 醫療.消化系統
大便大不出來怎麼辦?超過5分鐘易便秘,用這姿勢放鬆肛門
「我慘了!只要每次硬便排不出來,用力好久後就會覺得有東西翻出肛門外,是不是痔瘡復發了?」痔瘡手術後,我們有時會聽到病人焦急地進診間敘述便祕時的各種症狀,事實上,就算再健康的肛門,只要是便祕時出力擠壓超過5分鐘以上,都可能有直腸黏膜暫時翻脫或肛門充血的狀況,偶一為之,不見得會帶來什麼問題;但若反覆發生,久了就會帶來新的痔瘡症狀。所以便祕這種惱人情況,能避則避。不少病人前來求診時往往急於解決痔瘡,事實上,如果排便習慣不良、容易發生便祕,先解決便祕才是一切根本。否則,只搞定痔瘡卻還是便祕,手術後也會很快復發。不忍便,培養定時排便好習慣好的排便習慣,從尊重便意開始,切忌忍便。忍便忍久了,等同是在訓練直腸忽略糞便到來的指令,久而久之,便失去正常排便的反射,到時就算直腸裡真的累積了糞便,也會因為缺乏便意而排不出來。排便不必每天有,3天1次或1天3次,都屬於正常的範圍,畢竟每個人腸胃蠕動快慢不同,只要順暢過關即可。理論上,當每天就寢、起床、三餐進食的時間都固定時,腸胃的生理時鐘也會跟著穩定。我也曾遇過病人,每次排便都固定在間隔3天後的某個早晨,這樣的排便習慣其實沒問題,但看了坊間排毒書上強調應每天排便,所以很困擾地來到門診;我和護理人員花了很長時間幫助她重新建立觀念:只要繼續保持,並不需要特別服用軟便劑、緩瀉劑或做任何清腸治療。不過,要是你持續1週都沒有任何便意,甚至是為了減重、減脂而服用含有腸道刺激性的減肥藥,導致今天拉肚子數十次,之後3到5天完全沒有便意,即使坐在馬桶上半小時也沒有任何腸蠕動的感覺,都是不正常的。通常最容易促進大腸蠕動的時間,是在早晨起床時,此時腸胃也才剛醒來,如果能空腹喝1杯馬克杯大小和室溫差不多溫度的開水,便能觸動腸胃道蠕動的反射,帶來便意。習慣早上排便的人,若每次想排便的時間都在晨會之間、或剛好是在趕著上班的路程上,建議提早1個小時起床,讓腸道蠕動習慣跟著提早1小時,先好好清空腸胃再開始一天的行程。身體有自己的規律,就算工作日夜顛倒,只要固定作息、用餐,通常就能有固定的排便時間;掌管腸道的自主神經有自己的節律,我們雖然無法用意志力控制腸道蠕動,但掌握規律,就能抓住節奏。另外,排便時請不要一邊看書或滑手機,一有便意進入廁所,務必在5至7分鐘內將直腸排空,才能減少肛門持續受壓的時間。尊重便意,就是尊重自己的身體給予的訊息,切勿讓任何事情阻撓排便。如果你的排便習慣始終不固定,除了審視飲食方式以外,請注意,這是身體正在對你發送「應該更珍惜它」「請不要忽視它」的訊息。自我鍛鍊排便肌群人體的腹肌與骨盆腔肌群,不但平衡著身體重心,也掌管著排便時的力道。骨盆腔肌群承載著膀胱尿道、子宮陰道、直腸肛門,然而,它的力道和彈性會隨著歲月漸漸乏力鬆弛。尤其是女性朋友經過懷孕生產的考驗後,如果缺乏適度運動和鍛鍊,很容易出現骨盆腔肌群鬆弛的問題,衍生出來的症狀就是漏尿、陰道鬆弛、排便無力而衍生便祕情形,或甚至輕微滲便。所以,適度運動是重要的,無論是跑步、游泳、有氧訓練或每天靜坐時,練習提肛、縮陰道的凱格爾運動3至5分鐘,都對訓練骨盆腔肌群有幫助。另外,排便姿勢也會影響排便的難易度,如果你排出的糞便是濕軟的,但排便施力上有困難,可以試著換用蹲姿馬桶、在坐姿排便時稍微傾身向前,或在腳下墊張小凳子,以便拉直乙狀結腸過彎處的曲度,幫助順暢解便。凳子的高度則因人而異,我在臨床上曾遇過一位病人,在試了3種廠牌的凳子後,才找到適合自己的命定腳凳呢!書籍介紹痔瘡自救全書:痔瘡專家教你預防、診斷、自療、術後保養,搞定國民病一本就通!作者:鐘雲霓出版社:三采出版日期:2020/01/03作者簡介/鍾雲霓現任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大腸直腸外科/微創痔瘡手術專任主治醫師,曾任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總醫師、外科住院醫師,渾然天成聯合診所痔瘡專任醫師。熱愛外科與手術的鍾醫師,喜歡無影燈下專注做著精巧縫合的每個時刻,十多年外科經驗讓她有「痔瘡達人」之稱。常受邀各大健康節目,如《別讓身體不開心》《健康兩點零》《57健康同學會》及訪談節目《SS小燕之夜》《媽媽好神》等,現為《醫師好辣》固定班底,更是台灣媒體提到痔瘡手術的第一諮詢醫師。延伸閱讀: 明明醫院裡每天洗澡,她卻仍拜託孩子再洗一次...一個病床上阿嬤沒說出口的最後願望
-
2020-05-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怎麼想?「女醫師」在職場鮮為人知的感觸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生怎麼想」。一位畢業將近二十年的醫師道出「女醫師」在職場鮮為人知的諸多感觸;一位稍長幾年的男醫師對三個「懷舊醫療行為」提出與眾不同的獨到見解;一位畢業將近四十年定居美國,中間曾經回國服務一段時間,而又回美服務的女醫師仍然心繫台灣的醫療問題,提出發人深省的對台灣護理工作環境的建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大家更了解醫生對事情的看法,也增加社會對醫師的了解。 今年初有幸收到「醫病平台」一書,細細閱讀,感動於這群有心人長年致力於提升台灣醫學教育品質與改善醫病關係,書中由病患、家屬及其他醫療人員從不同觀點陳述故事,使我得到新的啟發與省思,但整本書最令我驚喜的部分,是它的封面——圖畫裡的女病人托著腮,似有滿腹苦惱不知從何啟齒,而手持筆、頸項上掛聽診器、著白袍而神情專注的醫生,也是位女性。 當我進入醫學系就讀時,班上女生佔了三分之一,因此並不覺得有太大的性別困擾。畢業後選擇家庭醫學科,面試當天三位考官都是女醫師,而在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期間,科主任也一直是女性;科內醫師約男女各半,各司其職,氣氛融洽。獨當一面看門診時,或許來看診的病患都習慣家醫科有不少女醫師,我除了遇過一次,病患進來後愣了一下說:「看名字我還以為是男醫生呢!」其餘反倒有不少女病人告訴我說,她們喜歡給女醫師看診,因為女醫師通常溫柔有耐心,並且許多女性難以啟齒的隱私問題,或是女性在社會與家庭角色裡與男性的不平等導致的身心症狀,往往令女病人在面對男醫師時隱忍避談。 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我以為「女醫師」的形象已普遍植入人心,就像學校裡有男老師、女老師一樣自然,然而在我前幾年投稿報紙副刊的經驗裡,發現無論我的文章有多麼明顯的線索告訴讀者說我是女性,副刊的插畫家幾乎無例外地替我配上男醫師的插圖。 至少可喜的是,我身處的時代,「女醫師」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高中時曾在報上讀過女醫師投書,她在急診室急救病患數十分鐘、忙得滿頭大汗,忽然聽見暴走的家屬怒吼:「醫生怎麼到現在還沒來!」我在小兒科跟診時,聽資深的女醫師說起她們當住院醫師值班時跟男醫師共用值班室,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家醫科在住院醫師的訓練期間,必須安排數個月的內科病房與急診輪班,科內已婚的女醫師們安排年度計劃時都儘量避開與孕產期重疊的可能,主任曾與我們分享她自己挺著大肚子值內科班時,接到病房呼叫卻因子宮收縮疼痛而完全無法起身處理的經驗,因而她能同理且支持晚輩,但內科的女性住院醫師如果想在受訓期間成為母親,便得咬著牙熬過,有些還會受到男同事的言語奚落,我聽過男醫師抱怨他同梯的女同事:「這麼厲害,來三年生兩個,專挑農曆年請產假,真是用盡心機!」去年從一位剛畢業的學妹口中聽說,現在女醫師懷孕期間受到更進一步的保障,值班到晚間十點後便可下班休息,看學妹撫著微凸的腹部,真替這一代的女醫師及他們的孩子感到高興。 欣喜於法規對女醫師愈來愈完善的保障,但事實上,一旦女醫師成為母親,無論是心中所牽掛的,或是實質上對家庭的付出,多半還是更甚於男醫師。這幾個月來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之下,世界的運轉劇變,我們有幸身在台灣,學生們還能正常到校上課,但家有應屆考生的父母,莫不戒慎恐懼。兩位在診所服務的女醫師朋友,不約而同的停診一個月,請其他醫生代診,為的是確保孩子在大考前不會被母親職場上的風險波及。 母親節剛過,在社會營造的氛圍下,許多人在這天都記得謝謝自己的媽媽——或言語感恩,或實質贈禮,或愛在心底。願大家也能推己及人,以更大的包容心尊重女醫師在職場與家庭間尋求平衡所作的努力。
-
2020-05-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由美國三軍病理學院的「放射與病理整合教育課程」 對病理診斷的幫助談起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邀請醫療團隊介紹他們的專業與對工作的自我期許。非常高興有三位資深的醫療團隊成員,一位放射科醫師回顧自己在其工作崗位上如何用心精進,希望能對病人做更高品質的服務,並對同行後進給予更好的指導;一位物理治療師細述自己如何在三十年前投入當時鮮為人知的癌症病人復健治療的心路歷程,並在目前的「新冠肺炎」人心惶惶之際,寫出病人應該重視自主健康管理、個人衛生習慣與防護作為,以強化身體功能;一位照護癌症病人的臨床心理師則娓娓道來她如何鼓勵癌症病人走出疾病的陰影,發現自己的潛力,而學習培養身心健康的新習慣。「醫病平台」希望能透過這園地增加醫病之間的互相了解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我們衷心希望不久也能有三篇由病人或家屬執筆的文章,讓我們醫病之間可以有更多的了解,而共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寫這篇文章的起源是因爲COVID-19疫情,讓我對2019的環球遊輪之行重新回顧,其中最為深刻的是經過巴拿馬運河這一段。工程浩大令人感動,想到這是1904-1915年完成的,更是讓人敬佩!因為即使2007-2015完成的新航道,除了機具與工程技術進步外,其實還是因爲黃熱病不再為虐。我由維基百科查到華特•里德少校(Major Walter Reed)是美國陸軍的一名醫生,他於1901年領導的小組證實了古巴醫生卡洛斯•芬萊(Carlos Finlay)的理論,即黃熱病是通過特定蚊子為媒介而不是直接接觸傳染的。而最近幫朋友覆閱片子的經歷,想到曾經受美國三軍病理學院(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簡稱AFIP)的「放射與病理整合教育課程(Radiology-Pathology correlation course) 」啟發;於是啟動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有一次,對準備做切片的當事人做完影像分析後,我告知受檢者:她的腰痛應該是椎間盤凸出引發的症狀,並非癌症或發炎,不用做切片(當然也取得主治醫師的同意);病人跟先生雖然如釋重負,卻也質疑我是如何判定的?於是我又是畫圖,又是說明依據。當兩人都滿意之後,很開心地告訴我:「我們頭一次知道有一種醫師可以把影像發現解釋得這麼清楚!」。我笑著回答:「我是放射診斷醫師,這是我們的專業。」我也提醒他們:如果回去後、仍有疑問,或是有任何新症狀出現,務必回來找主治醫師複診,我也很樂意為她做切片;如今也已過了十年。前一陣子,幫好朋友看孩子的片子,解了疑惑,他也說:「如果當初能有這樣條理分明、將影像跟臨床變化按照時間序交代得很清楚,我們就不會如此焦慮了。」』想起來,這雖是我一直做的常規,卻似乎很讓人意外。回顧一切,得感謝美國三軍病理學院的影像與病理整合課程所給予的啟發與協助、我也一直秉持這種態度行醫,執行放射科醫師的工作。頭一次聽到這個課程,是在住院醫師時代與一位敬重的留美前輩聊天,他說大部分美國的放射科住院醫師在參加專科醫師資格考試之前,都會參加這個課程。在那個年代,要六個星期才能完成,學費由部門支付。我們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好羨慕!沒想到,十年後,我有機會參加為「主治醫師級」所辦的課程,為期雖然只有兩週,卻紮紮實實並涵蓋各個領域,不但讓我眼界大開,也圓了多年的心願。它的形式是由臨床表徵的介紹開始,配合相關的影像,然後對可能的鑑別診斷加以分析;最後配以病理所見、包括巨視及顯微鏡(gross & microscopic)診斷。我也終於知道為什麼每次聽完北美放射線學會(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的教育演講,總有似曾相識、茅塞頓開的感覺,因為它也是由AFIP支持,用同一個教育模式的課程。我學到的是:(1)所有的影像後面都有病理學的根據,無一例外!也唯有如此,放射線學所見,才能為臨床表徵提供解釋。(2)錯,沒有關係,只要是有道理就好;答案雖對,如果講不出道理,就是蒙(猜)出來的,那不是從事醫學的人應有的態度。此後,我也以這種方式分析片子所見,並和學生分享看片的趣味,樂此不疲。同時,因為臨床之需要,我也開始以影像引導的切片工作(imaging guided biopsy).每次拿到樣本後,都會立即拿去病檢科,跟同事在顯微鏡之下討論,一切彷彿又回到AFIP的課堂裡,這是非常快樂的學習,除了可以立即印證自己的臆診是否有誤,如有必要,還可以馬上加送檢體,常有意外的發現!這種過程,真是興味盎然。AFIP的前身是美國陸軍的軍事醫學博物館,1862年成立,目的是將南北戰爭時的病理樣本收藏並供研究,它在1866年開幕,十年後、已有6539件收藏。地點就位於後來成立的陸軍華特.里德總醫院(Walter Reed General Hospital)的院區內。陸軍醫學博物館,原本只是個軍事教育機構,1920才對平民醫師及醫學生開放,起初只提供眼科與耳鼻喉科樣本的諮商,逐漸擴及所有的次專科,並於1930年成立美國病理登錄處(American Registry of Pathology),1946年改稱美國三軍病理學院(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二戰後,由於放射線診斷對臨床醫學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因此有成立放射病理部(Department of Radiologic Pathology ),將AFIP納入的想法,1954正式作業。除了整合影像診斷與病理診斷,並提供相關知識的教育訓練,因此才有放射與病理整合教育課程的設立。起初只針對華府及費城地區軍醫院裡的放射線醫師(1954-1966),其後才廣邀各領域出色的放射科醫師擔任講師,對象也擴增至準備專科醫師資格考試的第四年住院醫師。幾年後成為美國放射線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認定的「住院醫師訓練之必要教育」。1980年起,北美放射線學會(RSNA)的再教育課程裡、開始加入AFIP的放射與病理整合教育。2011年,AFIP改制為美國放射病理學院(American Institute of Radiological Pathology,AIRP)、直屬於美國放射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而不再是軍事機關。自陸軍醫學博物館、AFIP到AIRP,將近160年間,承蒙幾位關鍵人物的遠見與規劃,使放射線醫學的教育訓練,能站在病理診斷的基礎上,而進步神速,我深感受益匪淺。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每次值完班都慶幸「我還活著!」 醫院同事搞笑歡送他
「總之,我還活著!」胸腔科住院醫師盧正綱自願待在「呼吸加護病房(RICU)」照顧新冠肺炎病患,該院收容兩位病人都已治癒出院。他說,「救治病患是醫師的天職,一點都不害怕」,但女兒僅一歲三個月,他最擔心妻女安全,防疫過程中,女兒一度發燒把他嚇壞了,幸好只是因為注射疫苗引起發燒,虛驚一場。盧正綱說,防疫期間,在適當防護裝備下,威脅他的不是病毒,而是過勞,每次值完班都覺得,等等見到太陽,他就會化成輕煙或泡泡之類,「總之,I'm alive (我還活著)」 。受到醫師父親盧亞人的影響,盧亞人68歲還上大夜班照顧病人。盧正綱認為,醫師的天職就是站在第一線救治病患,他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難道不害怕?他說,「我個人覺得還好,不害怕」,妻子曾是護理人員,其實只要做好防護措施,院內感染機率很小,一般都是沒有防備之下被傳染。盧正綱女兒年紀還小,他每天穿便衣便鞋到醫院後,換穿醫師工作服及工作鞋,再穿上兩層防護衣,裡面是白色「小熊裝」,外加一件拋棄衣,並戴上N95口罩、防護面罩措施;下班後一定先在醫院洗澡,換回便衣便鞋才敢回家,這段時間,他不太敢抱女兒。過程中,女兒一度發燒,他很自責也嚇壞了,幸好只燒了一天,後來診斷是注射疫苗引起的輕微發燒,他才放下心。盧正綱說,許多護理人員全天候戴著N95口罩,默默堅守崗位,臉部及鼻子都起水泡或破皮,才是最偉大及最辛苦的是護理人員。有趣的是,盧正綱要離開負壓病房時,其他醫護同仁在防護裝外貼上「LOVE」紅色貼紙,搞笑慶祝歡送他活著健康離開,盧正綱說,「很窩心,謝謝大家,也算苦中作樂吧!」。
-
2020-05-01 科別.消化系統
是痔瘡還是肛裂?大便有血恐是全身發炎警訊!醫師教你3點判別
「醫生!我大便出血、屁股好痛!會不會死掉啊?」還沒坐穩,他就緊張地對我說。 這位弟弟你浮誇了,我了解你看著馬桶裡整缸血的驚恐,但請先靜下來回想,出力排便的那一瞬間,你大出了什麼?一小段羊屎般的硬便?還是一陣擋不住衝力的腹瀉?其實,這可能只是很常見的肛管疾病──肛裂,也就是肛門有撕裂傷口。 通常,最常見的肛裂病人都是這樣敘述的:「大概一個多禮拜前大便時,坐馬桶一用力,就感覺一陣傷口撕裂痛,接著馬桶裡出現了一大灘血。」或是「我最近比較常拉肚子,前兩天腹瀉之後,突然覺得肛門又痛又癢,有時候還會痛上2、3個小時」。如何判別自己是不是肛裂?1.排便時突然而來的肛門撕裂痛與刺痛,有時會痛上幾小時,甚至幾天;癒合較慢、或者癒合期排便再度裂傷的病人,可能會痛上1、2個月。 2.跟隨在硬便或腹瀉後的肛門部灼熱感,有時伴隨著搔癢感。 3.排便時伴隨著傷口摩擦或拉扯的疼痛,之後發現鮮血或血塊流進馬桶裡、纏繞在糞便表面,或是在擦拭時,發現衛生紙沾染了血漬。 而最常引起肛裂問題的原因,則有: 1.先天肛門壓力就比較高:尤其常發生在年輕男性患者身上。雖然肛門壓力高或低,不影響整體健康,但若加上排便不穩定、不順暢,發生肛裂問題的機會就比較高。 2.便祕:常便祕的患者用力擠出硬便,造成肛門撕裂傷;或者雖沒有排便困難,但因糞便內缺乏纖維質,質地粗硬結實,而將肛門內皮反覆刮傷。 3.嚴重腹瀉時:衝力過大的稀水便拉扯肛門、造成深淺裂傷。 4.生產時:下骨盆腔劇烈撐大,連帶造成肛裂受傷。 5.自行灌腸:不當自行灌腸,或以異物刺激肛門。 6.肛交。 接受糞便的衝擊和摩擦,是肛門天生的使命,即使常受傷,也比身體其他部位恢復得快。所以並不會出現像前述大學生擔心有致命危險的狀況,大部分急性肛裂在醫師診治後,配合飲食調整、規則坐浴、口服軟便藥物和外用藥膏多管齊下的治療之下,於2天、2週或2個月內即可自行復原。無需手術,這樣治療幫助肛裂癒合一旦肛裂出血後,可能有幾週的時間,就算排便是正常、濕潤柔軟的,經過傷處時還是會引起不適。因此在復原期間,會叮嚀病人特別注意排便狀態。開立軟便劑使糞便比平時更加稀軟,減少對肛裂傷處的二次傷害;同時建議增加纖維質的攝取,以幫助腸胃穩定、降低對傷口造成衝擊的機率。 為了保護傷口,會使用注入型的痔瘡藥膏或痔瘡塞劑。這是因為肛裂的傷處多半在肛門內,塗抹外用藥膏很難擦到患處;而附有注入型塑膠管的痔瘡藥膏,或者將藥膏做成固態子彈形狀的痔瘡塞劑,才能有效置入患處、覆蓋肛裂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膜,減少再次排便時糞便對肛裂處的衝撞。 此外,肛裂後因肛門內有傷口,會刺激周邊肛門括約肌緊縮,原本繃緊肌肉的動作是為了自我保護、減少糞便經過時直接衝擊的力道;但此時緊繃的括約肌也經常讓肛裂患者產生排便上的困難。採用溫水坐浴能舒緩括約肌、促進局部循環,幫助肛裂修復。一般坐浴的標準方法是:每天排便後和洗澡後,準備一盆比體溫高一點的熱水,坐入浸泡肛門15分鐘;或將下半身泡入浴缸15分鐘,每天2至3次,幾天後就能見到效果。 倘若肛裂疼痛或出血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便符合臨床定義的「慢性肛裂」。長期不癒合的慢性肛裂,通常代表肛門周邊有著比單純糞便擦傷更複雜的受傷原因。有時是反覆肛裂形成複雜的瘢痕組織、阻礙復原;有時是肛門內部有容易膨脹脫垂的痔瘡、造成黏膜表面張力不均,肛門內於是產生容易持續撕扯裂傷的弱點;有時是肛裂碰上患者免疫力較差,因而細菌入侵、形成慢性瘻管。凡以上原因皆需適時介入手術,同時治療合併出現的疤痕、痔瘡和瘻管。 另外,反覆不癒的慢性肛裂出血,還必須考慮幾項嚴重的疾病,例如腸道反覆發炎的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編按:一種可能引起全身發炎的疾病)和大腸激躁症。除了單純的肛門疼痛及出血之外,這些疾病還可能伴隨腹痛、發燒、體重減輕和複雜性肛門瘻管等問題。所以,還是得及早找專業醫師診治,才不致延誤健康。 【幫助肛裂修復的溫水坐浴法】 方法一:每天排便後和洗澡後,準備一盆比體溫高一點的熱水,坐入浸泡肛門15分鐘。方法二:將下半身泡入浴缸中15分鐘,每天2~3次。延伸閱讀: 口腔癌開完刀變這樣子...看完這篇文章你還堅持死也要抽菸嗎?●書籍介紹痔瘡自救全書:痔瘡專家教你預防、診斷、自療、術後保養,搞定國民病一本就通!作者:鐘雲霓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0/01/03作者簡介/鍾雲霓現任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大腸直腸外科/微創痔瘡手術專任主治醫師,曾任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總醫師、外科住院醫師,渾然天成聯合診所痔瘡專任醫師。熱愛外科與手術的鍾醫師,喜歡無影燈下專注做著精巧縫合的每個時刻,十多年外科經驗讓她有「痔瘡達人」之稱。常受邀各大健康節目,如《別讓身體不開心》《健康兩點零》《57健康同學會》及訪談節目《SS小燕之夜》《媽媽好神》等,現為《醫師好辣》固定班底,更是台灣媒體提到痔瘡手術的第一諮詢醫師。
-
2020-04-30 新聞.生命智慧
老婆堅持放鼻胃管灌補品,老公2天後去世...一個病房裡的故事看「過度照護」為何錯了?
愛,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我的住院醫師很難過。「不是說過不要放鼻胃管的嗎?什麼併發症都出現了!」我靜靜坐在她的身邊,體會著多年前我也有過的懊惱和自責。我在安寧病房見到丁先生的時候,便知道他時日無多了,但是他與他的家人都不知道。正確來說,他們也不是不知道,而是家人處於否認狀態,丁先生也處於配合否認的狀態。所以雖然私下丁太太與2個女兒都說丁先生的後事,已有準備,只希望他能存著鬥志,多活一陣子,但因為丁先生的老媽媽還不知道兒子病重得快要走了,所以我們還是感到棘手。當病人家屬堅持放鼻胃管丁太太想為丁先生放鼻胃管。丁先生曾經私底下向居家護理師表示過,放鼻胃管在他僅存的生命中,是很痛苦而且無益的,他完全不想接受,但是如果太太一定要他放了,灌食才會安心,他會點頭答應。知道了病人的心意,也知道了鼻胃管在末期生命的百害而無一益,哪有不捍衛的道理。但現在的情境非常尷尬。看起來反對放鼻胃管的,只有安寧照護人員,因為在太太面前的丁先生是為了愛而臣服的。他既希望我們代言與堅持,卻不願拂逆太太的愛,也不忍扛下太太的哀傷。逐步失去吞嚥功能,進入輕微脫水狀態,其實是人生終末之時,身體為了保護自己少受苦而啟動的機制。減少攝食,不但可以減輕器官衰竭之時的水分蓄積(如肢體水腫、腹水、胸水、痰液、喉頭分泌物),也減少腸胃道的負荷,使得嘔吐或是排泄量降低,而強行置入鼻胃管灌食,或是輸注大量的點滴,不只破壞了這個自然的平衡,甚至會因為灌進去的食物成為身體負擔,而引發腸胃道出血,有些人更會在臨終躁動的狀況下,無意識的拔除這些讓他不適的管路,而遭到家屬或是看護的手腳約束。「以丁先生的狀況,我們假設若身體的狀況,還能維持1個月。那麼,放了鼻胃管,也無法延長多少的時間,卻可能面臨更多受苦的併發症。」丁太太把我拉到病房外頭,語氣仍柔軟,但身體姿態、眼神,以及用詞遣字,顯然對我充滿了不諒解。「我先生從來都沒有跟我說過他不想放鼻胃管,他只是不了解鼻胃管的好處。」「我們從來沒有讓我先生知道,他的時間可能只剩1、2個月那麼短。現在,你竟然讓他知道了。」「知道時間會讓他失去鬥志的。他最捨不得我婆婆,這樣,他就不能為了她活下去了。」我向她道歉。但其實我並不真的需要道歉,我只是完全能體會她的心情與焦慮。我已經花了1小時在他們的病床邊,握住丁先生的手超過半小時。討論照護的時候,眼神沒有忽略過丁先生、丁太太或是女兒,並不時停下來詢問疼到說不出話來的丁先生,是否曲解了他的原意,是否還希望我們繼續,甚至所有選項的語調與遣詞,都是盡可能的柔軟與寬厚,以他們的感受和需求為出發點,作為每個建議的立場。我也坦白告訴他們,我為何如此心急。那些沒有準備的病人,沒有達成的心願,沒有說完的話,才是真正走得充滿遺憾與痛苦,而很顯然(雖然我們並不輕易吐露病人的預估存活時間),丁先生僅剩1、2週的生命了。丁太太理性上明白我們的出發點以及顧慮,但對自己的想法非常堅持。她說,嗎啡勉強先接受一天,然後她會問到先生點頭說要放鼻胃管為止。愛的證明她認為這已經是尊重,而且先生是個自主性非常高的人,不會因為愛她就答應放鼻胃管。若是先生答應了,一定是自己也想要灌營養。心理師、社工師、醫師、護理師、志工,安寧病房團隊的每個成員鎮日穿梭在他的病房,促進家人共同談話,並交流感情,找時機偷偷確認病人真正的意思,探詢未完成的心願,以及病人面對死亡的準備程度。非常可惜的,如此努力了1週,當病人的疼痛已經得到較好的控制之時,甚至也讓病人最掛念的媽媽來到醫院陪伴他之後,益發虛弱的他,某日在太太又要求放鼻胃管之際,向我們說:「你們每天問我要不要放鼻胃管?要不要打止痛藥?我已經連自己的答案是什麼都不知道了。」接下來,他清楚地表示同意放鼻胃管,因為他的身體已經沒有什麼值得堅持的了。如果,這是他離世之前能為太太做的最後一件事,那麼便承受吧!身體的虛弱並不影響末期病人意志的強度,但是當意志繳械的時候,我們為他所共同捍衛的堅持,忽然都變得毫無所依了。於是,他被放上了鼻胃管。這時,我相信我的痛苦勝過丁先生與丁太太。因為這是一個無效醫療,也可能會讓他承受更多我早有預期,也已告知的併發症。但病人將這條管子視為是愛的證明,主動同意我們置放。突然失去重力的彷彿是我。我以為我拉住了病人的手,但其實他一直拉住的是太太的手,而不是我的。那條鼻胃管置入之時,太太緊繃的臉龐,第一次和緩下來。反手打開病床旁邊的櫃子,一盒盒的營養食品與補品被搬上了檯面。灌了2瓶後,病人的腸胃完全無法吸收,通通被引流出來。隔日,果然開始出血,從鼻胃管中淌出濃黑的血液。我的住院醫師很難過。「不是說過不要放的嗎?什麼併發症都出現了!」我靜靜坐在她的身邊,體會著多年前我也有過的懊惱和自責。現在也不是沒有這樣的情緒了,只是對自己的心理反應,有預期與調適的訓練,也懂得某些受苦,有它無可被取代的意義:對個人的、對所愛的,那是一道道人生的刻痕。安寧照護者最深刻的學習,便是如何看著刻痕落在我們所關懷的病人和家屬身上,涔涔滲血,卻能跨越自己的不忍,而沒有轉頭離去,留下他們獨自面對。腸胃出血的隔日,病人又把媽媽請來醫院。清晨,母子叨絮了好久好久的時光。然後,病人向太太和女兒綻出笑顏,道謝。旋即陷入混亂的意識,然後昏睡,不到半天就過世了。最後一哩路的安心錦囊末期疾病的病人,幾乎都會出現惡病質的現象。身體會開始先行代謝蛋白質,也因此無論是否有補充營養,身體仍會持續消瘦,因此和使用嗎啡或是因嗜睡,無法進食,一點關係也沒有。此時,應注重讓病人吃得愉快。倘若補充太多的點滴,反而會讓病人僅剩的食欲,都被注入的熱量或營養取代,而更沒有進食的欲望,甚至會造成水量過多,肢體會水腫、腹水、胸水累積造成腹脹腹痛、噁心嘔吐、呼吸喘等不適症狀。當然,也不需要額外使用補品,因為身體無法吸收,反而造成傷害或負擔。倘若希望在飲食上調整,或是配合傳統藥方的輔助,可以告訴治療的醫師,讓他們協助會診營養師與中醫師來建議與診視。延伸閱讀: 一支吹風機通氣血、治久咳!中醫師傳授「吹風機溫灸術」:持續吹5分鐘,還能改善經痛●書籍介紹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護醫師的善終思索作者:謝宛婷出版社:寶瓶文化出版日期:2019/03/11作者簡介/謝宛婷醫師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緩和醫療病房)主任。曾獲頒院內傑出教師與跨職類教學特殊貢獻的終身獎。1983年生,臺南人,因為渴望工作不要一成不變而選擇踏入醫療,從此對那屬於同一個疾患章節的百樣病貌入迷。本身是安寧緩和醫療、家庭醫學與老年醫學的專科醫師,長年推動緩和醫療教育與社會宣導。工作場域從病房到民宅,治療意圖從病徵到人心,對文學、哲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充滿興趣,目前就讀成大法律研究所,正力行成為法律和生命科學之間的轉譯者。近年擔任衛生福利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計畫的專家顧問以及核心講師,協助推動該法案,也是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專科醫師培訓課程的講師與醫療法規因應工作小組的委員。
-
2020-04-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遇醫療兩難時,回到「以病人為中心」的初衷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是以「病人與醫師的由衷之言」為主題。一位文字工作者由本身罹患癌症的經驗,說出病人的心願:「如果藥師、醫檢師、醫護人員能多一點點同理,多幾句的問候或安慰、說明,也許病人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煎熬。」另一位癲癇病人則坦然向醫師道出她內心的矛盾,一方面自己仍然無法跨越這疾病所帶來的心理障礙,但另一方面卻希望:「有人主動與我分享周遭病友的經驗,會讓我覺得溫暖而不孤單。」精神科醫師分享自己習醫的心路歷程,透過不斷自我省思與同儕間互相的分享提醒,希望回到「怎麼做對病人最好」的習醫初衷。從事精神醫療近三十年,雖不斷自省、也教導年輕醫師要「以病人為中心」(patient center)去思考、作醫療決定。但這看似簡單的事,其實並不容易。那天上午護理師報告,某病人在病室廁所吸菸,要求他把剩餘的香菸和打火機交出,病人不僅否認,態度也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於是請住院醫師跟病人會談,說明病房不能抽菸,一方面是基於菸害防制法規定,一方面是因為打火機的存在與抽菸的行為,如果造成火災,對封閉式的精神科病房風險很高。病人表示瞭解,但否認還有香菸與打火機。下午該病人病室又有菸味,在護理師安檢、堅持下,病人才交出香菸和打火機。住院醫師來報告說,病人似乎不在意被查出香菸、打火機,護理人員很擔心病房火災風險,是不是該讓他出院?這是一個困難的決定。該病人是一個42歲、憂鬱症合併酒癮的患者,因長期酒癮、憂鬱交纏且未曾接受治療,造成失業、離婚、肝病、多次酒駕,與父母的關係也日趨緊張、瀕臨破裂。本次是因為無用、無望、無助感,企圖自殺被警消送來住院。經治療,憂鬱症狀雖稍改善且已無酒精戒斷症狀,但其無用、無望、無助感仍在,出院雖不至於馬上自殺,但再度飲酒機率很高,而這又會讓他的憂鬱與社會、家庭、心理壓力更難處理。「可是,不讓他出院,萬一他又犯,造成火災,而且護理師方面的壓力很大。」住院醫師說。我先跟住院醫師說了一個往事:那是我在台大精神科病房照顧的一個國三女生,人很聰明,但情緒困擾、無法控制自己行為,情緒行為問題導致父母筋疲力竭,無力相處,關係惡劣,而來住院。她沒有自傷傷人病史,所以我們會給她一些治療性、適應性外出,也訂定行為契約去約束她。但,她每次外出前承諾回來的時間,常常做不到。護理師很困擾、也很生氣,認為她一再打破契約,住院有什麼用,應該給她出院!身為資淺的第二年住院醫師,實在很難擋得住資深護理師的要求與壓力。不過,初生之犢的我,在團隊討論時提出了我的看法:「這個病人無法控制情緒、行為,就是她的疾病,如果我們因為她目前這樣,就要她出院,等同放棄她,那我們就跟她那非精神醫療專業的父母不是一樣。而且台大醫院精神科病房無法接受、治療她,她出院要去哪裡治療?」讓我印象很深刻,那時督導醫師宋維村教授給了我一個終身受用的勉勵:「做醫療決定時,你能夠以『怎麼做對病人最好』作為考慮,很好。」那個病人後來治療出院後,順利完成高中學業,還進入一所不錯的大學。回到現在這個病人。我跟住院醫師說,其實,決定讓病人出院很簡單。反正是他自己違反病房規定,而且是牽涉到公共安全的規定,又不願意說實話;他不是精神病患者,有意思行為能力,且無立即自殺風險,出院似乎沒關係。但是,這次是病人第一次接受精神科醫療,本次住院對原本人生充滿無用、無望、無助、挫折感的病人而言,是一個有正面意義的希望——病人開始有想治療的動機、其父母親對病人有新的期待與關心、病人也知道有一群醫療團隊人員誠意地要幫助他。如果在這種情況(犯規、被抓、處罰)下,被出院了,不僅原本住院的正面意義完全消失,反而這次會變成一個負面的經驗,加深病人的挫折感與無用感。所以,要他出院對病人好嗎?住院醫師對於病人態度與火災風險仍有疑慮。後來我們約母親、病人一起會談。媽媽很擔心病人這樣出院後情況更糟,病人則坦承菸癮比酒癮還難忍耐,也表示歉意,承諾願意配合治療。當然我們把他留了下來。後來跟住院醫師討論這個案例,為什麼會想要讓病人出院?是怕吸菸造成火災多?還是對病人無所謂的嘻皮態度不舒服多?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在精神醫療裡,我們常常喜歡說同理心(Empathy),亦即要設身處地站在病人的立場去想事情,但卻往往會被自己的立場影響,尤其是醫療人員在面對病人挑撥的言行態度,而失去自己的專業、中立(Neutral)態度時。以此個案為例,一天抽兩包菸的人突然不能吸菸,其菸癮確實很難忍耐;一個42歲的人偷吸菸被發現,馬上要承認錯誤,對某一些人來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我們無法同理病人的這種情形,以警察抓小偷心態「抓到了」,「義正辭嚴」地抬出「法規」,「依法行事」,便容易發生類似「五歲小孩騎腳踏車撞到特斯拉汽車,被警察施行酒測」的離譜情事。當然,菸癮大不代表可以在病房吸菸,同理心也不代表病人可以在病房吸菸又不承認是合理的,而是要思考,我們是否給予足夠可以減少菸癮的協助?我們的會談討論場景,是否讓病人有足夠的空間去承認、接受自己的錯誤?病人的言行舉止,常常會影響我們應該具備的中立態度。所謂的中立態度,指不是用親戚朋友對待病人的態度,而是用精神醫療專業,從生理、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層面,去關心幫助病人。所以我們比較不會被病人的言行態度所影響,也不會像親友一樣被病人的某些言語行為「激怒」而生氣。這有時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尤其遇到邊緣性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的個案時,醫療團隊成員間容易不自覺被病人分裂(Spliting)而產生不同的意見,這需要不斷自我省思與同儕間互相的分享提醒,而最終做醫療決定時,還是要回到「怎麼做對病人最好」的初衷。
-
2020-04-17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想了解微整形 我拿自己試針
如果醫師對於病患手術時的痛苦、術後復原,可以感同身受,相信醫病關係一定更和諧,溝通更順暢,但難度相當高。以大腸直腸外科醫師來說,除非自己也得了痔瘡,趴在手術台上,否則難以體會到痔瘡切除手術及術後恢復期的折磨。從這個角度來看,皮膚科醫師算是幸福的,如果勇氣夠的話,又能忍痛,自己動手,就可感受到微整形的細微變化。26歲那年我還是住院醫師,當時期許成為一名可以感受病患苦痛的皮膚科醫師,開始自打針劑、雷射,就像是神農嘗百草。第一次對著鏡子自己做微整形,項目為雷射,沒有上麻藥,一發一發地打在額頭、臉頰,感覺就像是有人拿橡皮圈用力彈打著皮膚,心想原來這就是打雷射,術後則仔細觀察恢復狀況。這一打就是12年,隨著微整形材質的進步,填充針劑種類也進步許多,從玻尿酸、肉毒桿菌素、三D聚左旋乳酸、長效型玻尿酸,以及最新PCL聚己內酯膠原蛋白增生劑。至於光療儀器,從最簡單的除斑雷射、淨膚雷射,以及時下最夯的皮秒雷射,幾乎是無役不與。這些年來,只要可以對著鏡子,自己動手打針、做微整形,幾乎都是自己來,且從不上麻藥。許多親友及門診病患常問著相同問題:「不會覺得恐怖嗎?」「怎麼下得了手?」從小「忍功」高不怕痛除了憑藉著對醫美的熱忱與興趣外,想一想自己「忍功」高人一等,從小就不太怕痛,對於痛感要比旁人更遲鈍一點,因此,在住院醫師時,才會突發奇想,何不將自己臉頰當成練習對象。不過,在沒有塗抹麻醉藥物的情況下,攬鏡自照,將細針頭往自己臉頰皮膚扎進去,施打玻尿酸、肉毒桿菌素等微整形填充物,除了勇氣,一開始,還須適應鏡子裡的左右方向,因為跟實際世界剛好相反。「自打」經驗多收穫愈多有人問到,「醫師自己打微整形,應該是很愛美吧?」其實不然,重點還是在於想了解病人在微整形療程中的感受,此外,「自打」經驗一多,收穫也就愈多。例如,如何精準下針,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膠原蛋白材質填充物打至臉頰骨架後,摸起來是否跟原本自身膠原蛋白有所不同?而不同材質,甚至不同廠牌的微整形填充物,在施打後,摸起來的觸感也不同。另外,每一種微整形針劑所能維持的時間都不一樣,術後不同階段摸起來的觸感也不相同。以肉毒桿菌素為例,注射之後,什麼時候開始產生作用,過了一周、一個月、三個月,臉部肌肉變動的情況均不一樣。了解新材質才有說服力至於三D聚左旋乳酸施打之後,膠原蛋白增生速度較慢,在沒有長出膠原蛋白時,卻可能有些水腫,這些在自己試過之後,親自感受肌膚的變化,與民眾溝通時,談話內容更深刻具體,正因身歷其境,所以也有說服力。步入中年後,臉部膠原蛋白大量流失,微整形部位也跟著改變,肉毒桿菌素回春角色變得不重要,著重於如何透過填充物來支撐已經凹陷及下垂的部位,包括眼尾下垂、眼窩凹陷等。常受邀國外研討會示範這些年常拿自己練刀,施打針劑技術日益純練,連下針的角度也非常講究,因此,這些年常受邀參加國外研討會,當場示範技巧,似乎也實踐了12年前住院醫師的心願。透過非侵入性的微整形,補充流失膠原蛋白,讓原本有些老態的人年,頓時變得年輕有朝氣,這應該是醫美皮膚科醫師最開心的事情,民眾如有這方面需求,不妨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林上立小檔案現職:上立皮膚科診所院長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專長:●注射微整形●光療醫學美容經歷:●台中榮民總醫院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師●連江縣立醫院支援醫師●中華民國皮膚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國際期刊 Trichology and Cosmetology 編輯委員
-
2020-03-29 養生.抗老養生
挽救肝苦人40年!肝病權威許金川:人生要爆笑,不要爆肝
有「台灣阿肝」之稱的許金川,個性如同電影「阿甘正傳」的主角,踏實又樂觀。身為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扭轉國人的肝病是一條辛苦且漫長的路,而他72歲了,行醫逾40年,至今沒想過要退休,只想著再更努力一點,更多「肝苦人」就不必這麼苦了。名醫領帶不超過50元,以父親木工的精神行醫沒有例外,許金川現身時,總是一身整齊的襯衫配上領帶,這是他表達尊重的方式。事實上,他有好幾條領帶輪流搭配,圖樣花色各異,卻有個共同點——價格都不超過50元。不僅如此,名醫身上的行頭,也全然不見名牌,他穿著舊皮鞋,幾百元的襯衫,西裝破損也捨不得換,如此勤儉,卻總是笑口常開,因為比起清苦的童年,現在的日子,已經好過太多。許金川來自屏東東港的貧寒家庭,家中7個孩子,連肚子也填不飽,他對念書特別勤奮,深刻體會民間故事敘述的情景:「鑿壁借光的故事是真的」,鄉下孩子竟一路考上台大醫科。父親是一名木工,手腳俐落,而他似乎也遺傳這方面的天分。擔任住院醫師時,學習到「超音波」醫學時,邊動手邊觀察,竟可以早期發現肝癌,讓他立志走向肝膽腸胃科。愛喝飲料埋下糖尿病病因,同理患者心情許金川求學時如拚命三郎,自述「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他認為看病重在經驗累積,如同麵包師傅,不跟在老教授身邊虛心求教,等於放棄大好學習機會,因此,再晚再累都值得。而他在當醫師時,也同時體會身為病人的感受。當年在台大醫學院讀博士班,自恃年輕力壯,常熬夜趕功課,肚子一餓就灌飲料,裡頭添加的都是高果糖成分,當時卻缺乏危機意識,連喝了幾年,加上日常飲食毫不忌口,種下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他常自嘲:「40歲以前都不吃藥,50歲吃5顆,60歲吃6顆,再依此類推。」因此,對於慢性病患者,特別能將心比心,還會從口袋掏出藥來,告訴患者說:「我們吃一樣的藥欸,你要放心。」把病人當作老師,如福爾摩斯觀人相他把病人當作是自己的老師,「自己養細胞要花很多時間,病人照顧好自己,再來讓我們看,就有學習。」許金川回想,行醫後學習的第一課,不是專業技術,反而是「人際溝通」。求學時自己性格木訥,加上念男校,根本不敢和女孩子說話,畢業後卻發現,護理師都是女生,如果不敢溝通,自己有再好的學識,工作也是困難重重。他特別喜歡觀察周遭的人,尤其用在看診上,更容易讓患者安心,「就像福爾摩斯探案,要觀人相,了解是何方人物、誰陪你來、有哪些疾病、在煩惱什麼?每個人是活生生一本書。」但也有碰壁的時候,一名中年肝硬化患者,許金川多次問診,對方都愛理不理,緊皺著眉頭,看診結束時,卻聽他猛然冒出一句:「醫生你明明看起來比我老,還叫我歐吉桑。」事後一看,該名患者78歲,確實年紀比自己大一些,許金川這才醒悟:「有些人並不一定接受自己年齡。」對他來說,這都是持續學習的經驗。看過太多肝苦人,與恩師創立肝基會許金川沒有宗教信仰,但常把改編自國父的名言掛在嘴邊:「保肝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如同他人生最大的使命感。許金川看過無數「肝苦人」,與恩師「台灣肝炎之父」宋瑞樓教授,合創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推動肝病篩檢與研究,勤快下鄉舉辦上千場衛教講座,目前已幫60萬人免費檢查,揪出不少高危險群。創立基金會像創業,從醫師到管理者,他坦言是「被迫成長」,有點阿Q精神地說:「遇到困難不要埋怨,這是在考驗你的智慧。」所以別人很難看見他的愁容,而他也很容易欣賞別人的長處。他形容,許多病友都是「貴人」,為他解答醫學以外的疑難雜症,「我們再努力,也只是360行的其中一行,一定要謙卑。」接著開啟了順口溜模式:「人就是要謙卑、謙卑、再謙卑,謙卑(千杯)不醉。」周圍又是一陣爆笑。提到2020年初榮獲「吳尊賢愛心獎」公益服務獎項,他直言原本要婉拒,並沒有期待再拿任何獎項,但轉念一想,「可以宣傳肝病防治理念,讓更多人知道」,又把全數獎金分別捐給恩師宋瑞樓和連文彬教授的基金會。疫苗口服藥上市,仍有百萬肝苦人許金川回顧,在醫療資源匱乏的年代,肝病在台灣有「國病」之稱,到了1986年,出現一個重要轉折點,宋瑞樓推動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全面上路,使帶原者逐步降到1%以下,但至今仍不能掉以輕心。「肝苦人還會持續一陣子」,許金川解釋,對「肝硬化」患者而言,即使把病毒消滅,肝臟已經產生質變,「泥土已經變質,容易長雜草,你把蟲害消滅,可是土地破壞已經造成。」目前能根除C肝的口服藥已經上市,但他推斷,若要明顯減少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至少要等到10、20年後。以往看過許多家庭,因為一人罹患肝病,全家都被經濟、照顧等重擔拖垮,他看著心痛,卻提醒自己看診時要「過濾情感」,哀傷情緒先往後擺,才能做出對病人最好的專業判斷。肝臟無痛易被忽略,提倡主動篩檢肝臟問題總是來得無聲無息,因此特別難以招架,許金川感歎:「我想是上帝造人沒想到,所以忘了在肝臟裝感覺細胞。」如有年輕力壯者,偏偏就是肝臟功能特別差;打過疫苗,卻沒產生抗體的也有。因此,若等到出現症狀時,才開始防治肝病,通常為時已晚。在疾病之前人人平等,誰也無法鐵齒,他強調:「肝病不痛不癢容易忽略,教科書上該教的觀念是定期篩檢。」許金川提出:「用愛保肝」,對比曾流行一時的口號「用愛發電」被視為空談,他說的用愛保肝,卻是警世提醒。正因為醫師不是神,醫護力量終究有限,他說的「愛」代表及時關懷與行動,即使是一般民眾,若能提醒周遭親友:去做超音波檢查吧!或許就能揪出病因。習慣記笑話在手機裡,人應該爆笑不爆肝許金川有獨特的幽默感,遇到嚴肅的大老闆,挺著一個大肚腩,他會摸摸對方的肚子,說:「小心脂肪肝喔」,下一秒,老闆也會不好意思地笑著,快速卸下心防。他常把「帥哥、美女」掛在嘴邊,遇到老奶奶,先談:「有幾個孫子啊」,眼前是中年婦女,他誇:「髮型很漂亮哪」。簡直像見招拆招的聊天高手,也讓許多人才發現,做檢查不是這麼可怕,醫病之間的距離,也不是這麼遙遠。許金川的手機裡,有個專門記載笑話的紀錄,內容推陳出新,嚴肅的肝病話題也變得生動起來,他認為,「要用爆笑的方式,讓人記得不能爆肝」:「別人用過的棉被,即使再新,心裡的疙瘩還是一直存在;感染過B肝,即使有了抗體,同樣也要心存警惕,記住自己還是肝癌危險群。」「『維他命』就是維持他人的生命,幹嘛要吃?要維持自己的生命,就要保肝,新鮮均衡飲食,其他別亂吃!」「為何說『扶不起的阿斗』?答案是因為阿斗太胖了。同樣的C肝患者,肥胖者也容易產生肝癌,讓旁邊的人都很辛苦。」工作樂在其中,快樂態度會傳染72歲的許金川,把「肝苦人」的苦,視為自己的責任,「退休」2字還不在目前的生涯規劃中。他說,自己對「到處去玩」並沒有興趣,也不喜歡舟車勞頓。真要說,最大的興趣或許就是工作,如今每週看診,仍樂在其中,尤以鉅細靡遺的問診著稱,「一個病人沒用心看,就只是應付。」他不改認真態度。「就像2個開計程車的司機,一個每天抱怨載到奧客,一個心想怎麼有那麼好的工作,能帶自己去不同地方,還有錢賺。你要當哪一種人?」他反問。他常開自己玩笑,在捷運上被讓座也不以為意,「我現在年紀不小,常常過目即忘,助理都暗示我要去做失智測驗。」看待年齡,他其實很豁達,認為「造物者都安排好了」,肝臟或其他器官都放了隱形的密碼,時間到了自然就會衰退。許金川的英文名字呼應「川」字,取作「Water」,他自嘲:「我是從水溝跑出來的髒水啦。」其實他保有清澈的眼光,深入民間底層,看透百姓疾苦,因而這水,川流不息,流入惡土與乾涸之處,終能帶來盎然生機。原文:挽救肝苦人40年!肝病權威許金川:人生要爆笑,不要爆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