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伴侶
共找到
687
筆 文章
-
-
2021-08-24 新聞.元氣新聞
大黑狗的幸福路 投入邊緣犬照顧的中途家庭
年紀剛滿3歲的寬福,是一隻活潑強壯的大黑狗,雖然親人,卻很難在台灣找到合適送養的家庭,因緣際會下,牠來到一個願意完整包容接納牠的中途家庭,重新適應與人類一起的生活。照顧牠的主人是與伴侶同住的滾滾,過去曾與家人養過狗、兔子、天竺鼠等寵物,但上一輩飼養動物的觀念不同,只要動物不符期待,就會有丟掉的念頭。這樣的經驗,讓滾滾更加堅定,只要養了動物,就要想盡辦法陪伴牠克服各種困難。寬福雖然看起來沉穩,但有時候遇到小型犬,仍會有攻擊行為,對此,滾滾耐心的帶著牠一起上寵物行為課程,從響片訓練中,矯正寬福的行為與性格。因為疫情關係,不方便找老師到家裡教學,滾滾也積極地從各方管道了解資訊,最後找到了浪犬博士,一個專門提供犬隻行為訓練的線上課程平台,透過觀察寵物行為,在家裡也能進行訓練。跟一般人不一樣,滾滾立志做中途家庭,「這隻狗原本可能因為一些狀況,沒有辦法適應家庭的生活,可是他來到中途家庭,他獲得一個機會,可以包容他犯錯,有人會陪他去等待跟一起學習。」在擔任中途的過程,改變的不只是寬福,滾滾也發覺自己變得更勇敢了。過去的她非常害怕衝突、凡事選擇忍耐,照顧寬福的過程,卻能為了提升寬福的生活品質有了極力爭取、或是斷然捨去的勇氣。「當時我們在搬家找房子,想說讓牠可以生活在一個更寬敞、安靜的空間,為此也傷透腦筋,但好不容易找到時,才意外發現新家的樓梯牠後腳沒有力氣、根本爬不上去。」最後,滾滾與伴侶選擇賠上違約金,再另尋合適的房子。滾滾描述,若是過去的她,遇到這麼多挫折與現實層面的困難,可能就會選擇放棄,但為了寬福而努力,讓她看見自己原來也能有堅持不妥協的一面,反而感到很幸福。雖然中途只是一段過程,滾滾仍對寬福付出全部的愛,過程中曾經遭遇的困難,都是為未來幫助其他狗狗所修的學分。她期待自己能成為一個越來越好、可以陪伴狗狗成長的中途家庭,「陪牠走一段路,換來牠下半輩子的幸褔。」⭐️「寵物健康我守護」倒數一天收件 賺獎金6000元最後機會!陪你在家度過苦悶疫情的毛小孩,歡迎來分享牠的健康小故事!來信需附上寵物簡歷與照片,不僅有高額獎金,還有udn文創精美授權贈品等著你喔!(點擊上圖瞭解更多活動詳情)活動截止日為8/24(二),歡迎踴躍投稿!
-
2021-08-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邊緣人 36.1%青壯年上班族憂無法接種
根據1111人力銀行今(20)日公布的「上班族壓力調查」發現,在疫情籠罩之下,上班族最擔心的狀況排名第一的就是感染新冠肺炎(44.4%),其次則是無法施打疫苗(36.1%),疫苗的累計接種人次雖然有望在8月底突破千萬,但多數的青、壯年上班族卻還等不到疫苗,在這段疫苗空窗,仍然要持續通勤工作也成為上班族心中的難題,自嘲是「疫苗邊緣人」。除了擔心感染新冠肺炎、無法施打疫苗外,調查還顯示,有35.6%上班族擔心恢復三級警戒,憂放無薪假的也有32.4%,其次則是擔心被居家隔離,占29.1%。眾多壓力讓上班族的平均壓力達到48分,有二成四的上班族感覺不堪負荷瀕臨爆表,其中又以單身有子女最苦,其次是有配偶有子女,而壓力最小的則是有配偶無子女的上班族。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分析,單身卻有子女(單親家庭)的上班族,在三級警戒期間肯定是心力交瘁,除了要憂心工作因為疫情受到影響,同時還要考量子女在家上課的需求,可以說是蠟燭兩頭燒,也因為單身的關係沒有伴侶可以分擔壓力,因此會感到負擔特別重。反過來看,有配偶卻沒有子女的上班族,擁有兩份收入,在疫情的困境下不但可以互相支持,也因為不用照顧子女,可以免去一人分飾多角的狀況,是不同家庭類型中,壓力最小的一群。上述「上班族壓力調查」問卷,調查期間自2021年8月2日到8月17日,針對資料庫上班族會員,透過網路問卷進行抽樣,有效 樣本數為1,296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值2.8。
-
2021-08-19 癌症.胃癌
這7種危險因子最容易導致胃癌 醫教你如何預防胃癌發生!
臺灣胃癌常年名列十大癌症之中,每年奪走超過2,300條人命。根據每年癌症發生與死亡統計顯示,胃癌新增人數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死亡人數始終居高不下,平均每天超過6.5名國人死於胃癌。胃癌前病變有3個值得注意的症狀同時,胃癌早期症狀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變瘦,與一般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相似,惟有改變飲食及及早篩檢方為預防之道。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吳文傑醫師說明,胃癌前病變有3個值得注意的症狀。一,慢性萎縮性胃炎,約10至20%從慢性胃炎演變,將使胃黏膜細胞密度與其功能都下降,導致萎縮部位反覆發炎,其中約3%的萎縮性胃炎會變成胃癌。二,胃腸化生,腸化生是指胃黏膜長出「腸黏膜」,這被認為與胃癌的發生有高度的關係,腸化生罹癌風險高6至10倍,每年約增加2/1000,十年約2/100。三,胃腺瘤、腺息肉,胃腺癌已被WHO定義為胃癌前驅性變化,雖與大腸腺瘤相比,胃腺癌發生率不算高,但約4成胃腺瘤內存在惡性細胞,照胃鏡時發現就建議切除。如何預防胃癌發生?吳文傑醫師表示,胃癌在惡性腫瘤的發生率排行中名列前十名,透過統計顯示,得知胃癌與下列幾個危險因子有關,其中除了家族史、年齡與性別,大部分誘發胃癌的因素和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高度相關,可藉由後天人為避免或改善。要預防胃癌發生,首要避免高鹽飲食,攝取過多鹽分會刺激甚至破壞胃黏膜,當黏膜來不及修補完成,又吃進過多鹽分,可能會提升胃癌的發生機率。另外,熬夜與吃宵夜也應該避免,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細胞,會在胃部的休息時間進行更新,熬夜會使胃黏膜上皮細胞更新力減弱,而在睡前吃宵夜就像強迫胃「加班」,長久下來,容易導致胃黏膜受損、潰瘍,進而引發胃癌。最後,菸、酒、過量藥物都對胃健康不利,長期酗酒將使胃黏膜持續充血,演變成慢性胃炎或消化不良。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化學物質,同樣會造成胃炎或胃潰瘍,間接促使胃癌發生。某些藥物如阿斯匹靈會造成胃部受傷,有引發胃發炎或潰瘍之可能,盡量避免長期使用或濫用,可減少胃部損傷。吳文傑醫師說明,微生物也會影響胃癌風險,WHO將幽門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臺灣盛行率超過3成,包含家人、伴侶有感染者,長期脹氣消化不良、消化道潰瘍患者、長期使用消炎止痛藥或制酸劑,都屬高危險族群。根據研究發現,胃癌病人中9成有感染幽門桿菌。此外,有胃癌家族史者發生胃癌的風險高出2至3倍,可能是相似的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導致。胃癌好發條件吳文傑醫師指出,胃癌好發年紀為50至70歲,其中又以男性病人居多。主要原因可能是隨著年紀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黏膜化生的發生率也會跟著增加。年齡愈大愈容易有胃瘜肉,尤其是曾接受大範圍胃切除手術的族群,術後20年胃癌的風險平均高出6至7倍,特別容易發生在胃與腸子交接處,這種胃癌稱為殘胃癌,推測殘胃癌變的主要因素,是胃部分切除後,導致胃的保護機制變弱,使胃黏膜逐漸萎縮以致細菌增生。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每日健康
-
2021-08-18 養生.運動健身
慢病主題館【運動】Lemon L. Yoga:三級警戒下,我們的身心是否也阻塞了呢?
三級警戒下,我們的身心是否也阻塞了呢? 中醫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通則不通,通則不痛。」當我們的全身經脈淤堵不順暢時,自然有個「結」出現於經脈或筋骨。「結」字本意是以線、繩、草等條狀物打結或編織,後來引申為結交、連結之意。悶在家中近兩個月的我們,雖說明白很難快速回到以往生活,但卻希望能盡快與人重新建立連結。當我們有個結字產生時,自然就有著複雜的關係網。如同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家庭關係都是悉心梳理的;防疫期間,這份連結從外面的世界轉往進每個人的內在世界。單身的人,與自我內在建立起更深刻的連結;有伴侶者,直球面對親密生活中的課題。我們都從習慣性地與外在連結,轉變為內在自我的連結,這些內心久未梳理、不通不悅之處,也可能成為實際上身體的疼痛與不適。 舉例在疫情期間,我做了個不具明的統計,結果顯示社交軟體使用的時間大幅度的下降。這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大家在平時忙碌的實體社交生活中,反而投注了更多的時間在網路上的社交關注;停止社交生活時,卻默默戒掉了這個習慣。這不僅讓我反思,是否我們慣性地選擇「失念」,以用來逃避人與人之間的社交尷尬。那麼失念是什麼意思呢?失念即正念的反義詞,指在生活中無法維持內在的專注、遠離當下。像是明明在與朋友喝咖啡聊天,卻選擇不斷地查看手機,失去當下的專注。 另外,在健身房/運動中心關閉的期間,許多我臉書上、instagram上的朋友,開始從運動打卡轉為美食打卡。每天記錄著不同的外送美食、高熱量餐點,附上一句:「反正現在也不能運動,就認真得吃吧!」雖說這件事情並沒有像社群軟體的使用率一樣讓我震驚,卻反應出一個現狀:「運動,真的是為了健康目的嗎?又或是為了社交生活的準備?」也許兩者皆是,但我們是否有覺察到,我們的心念是正在轉變? 有一種好的方式可以協助我們去記錄下我們的心念,即我們可以先準備一本筆記本,將所有的3C產品放在一旁,做三次的深呼吸,然後開始提筆寫下,現在的自己,一天分別做了哪些事情;再寫下在隔離生活前,你的一天又是如何進行的。最後,寫下現在令你感到不自在、不舒服、不愉悅之處。(盡可能詳細記錄)紀錄方式可參酌如下表。 這是一種稱為【正念日記撰寫】的練習,目的是協助我們去看見我們的膠著和執悎之處。並透過條列式撰寫,讓我們能去內觀內心的身體感受。特別是焦慮、沒有安全感、擔憂、恐慌,這些抽象的心理感受,往往會成為我們提的「結」,僵化住身體,這也正是你我都該好好重視的覺察。我也列出了一些相對應的生理感知對應的心理感受,邀請你,從自我的信念檢視起目前的生活,期待你能從其中,破繭而出。【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長輩、照顧者做解憂瑜伽 在家活絡筋骨紓壓-心臟病患者多是不快樂的人? 三種體位及呼吸法舒緩壓力-防疫在家不能運動?腎友在家自我運動和穴道按摩增加抵抗力!
-
2021-08-13 新聞.元氣新聞
變更法定性別須手術9月23日宣判 伴侶盟盼廢除
跨性別者若要變更法定性別,依照現行規定必須有合格醫療機構開具的手術證明,伴侶盟協助跨性別者提起行政訴訟,9月23日將宣判,盼內政部能廢除相關規定。依據內政部函釋規定,跨性別者若要變更法定性別,當事人必須出具2名精神科專科醫師評估鑑定診斷書,以及合格醫療機構開具的手術證明,若是要由女性變更為男性,需摘除乳房、子宮、卵巢;若要由男性變更為女性,則被要求摘除陰莖及睪丸。跨性別女性小E於民國108年10月前往桃園市大溪戶政事務所,在不遞交「摘除器官手術完成診斷書」的情況下要求將身分證的性別登記由男改為女,後經訴願遭駁回後於109年3月提起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天召開言詞辯論庭,預計9月23日宣判。該案委任律師、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常務理事許秀雯表示,性別認同屬於基本權,但台灣現行的性別變更登記規定,是強迫人民必須傷害自己的身體才可以變更性別,而相關規定竟然是依據內政部一紙函釋,這已違反法律保留原則,不可能通過憲法比例原則的審視,且目前全世界主要國家都已取消變更性別的手術要件,這是明顯的國際人權趨勢。委任律師謝孟釗也指出,衛生福利部早在103年9月18日就已變更見解,認為變更性別不必然要摘除性器官,並已將上述變更見解函告內政部,在103年11月18日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法令檢討小組中,該次會議主席也依照前揭衛福部變更後見解明確裁示「請內政部參酌前揭建議,對於申請辦理性別變更登記當事人,應尊重其意願,不必強迫規定必須要摘除性器官」,在在可見現行內政部函釋是內政部行政怠惰的違法產物,不應繼續存在,更不應繼續成為跨性別者換證障礙。不過,伴侶盟表示,大溪戶政事務所仍舊當庭表示,即便衛福部對內政部函釋有不同意見,但只要內政部沒有變更函釋見解,戶政人員只能依法行政。伴侶盟指出,伴侶盟今年3月為此發動聲援連署,目前已超過850人參加,呼籲大眾應更瞭解台灣跨性別者、台灣政府應取消強制手術要件。
-
2021-08-13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思覺失調】思覺失調怎麼伴1|當你的思覺失調家人老了 照顧者有哪三包資源可準備?
當思覺失調患者步入中老年,照顧者年邁、去世後,如何預先為家人做準備?照顧者可參考三包資源:1.治療資源:長效針劑穩定病況、2.照顧資源:持續工作與連續照顧、3.法律資源:申請監護宣告安排財務Q:我照顧思覺失調孩子快卅年了,最近覺得自己身體愈來愈不好,很擔心自己老後,罹患思覺失調的孩子該怎麼獨立生活下去?A:可以運用三包資源,從治療資源、照顧資源、法律資源預先安排。▶家有思覺失調患者怎麼辦,8大專家獨家分享三包資源【思覺失調怎麼伴2】治療資源:思覺失調藥物治療 長效針劑副作用低 降低發病住院率【思覺失調怎麼伴3】照顧資源:心口司推心衛中心 給思覺失調患者個管式連續照顧【思覺失調怎麼伴4】法律資源:輔助宣告助照顧者安排財務 社會對話盼能完善法律保障兩年前,以思覺失調症為主題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對患者家庭「應家姊弟」細膩寫實的刻畫,讓觀眾不僅進一步了解患者的生活,也注意到照顧者的負擔和困境。過去卅年,台灣的精神醫療進步延長了思覺失調患者壽命,也衍生新的難題:當患者步入中老年,照顧者年邁、去世後,如何安置患者或幫助患者獨立生活下去?照顧者又該如何為患者跟自己預先準備、找出路?【延伸閱讀/照顧者如何照顧精神疾病家人?】多數思覺失調患者沒有結婚生子 須面臨獨自老後的生存挑戰上個月(七月)底,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共同舉辦「罩得到的治療路 照護者的出路」思覺失調專家會議,邀請台灣精神醫學會、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協辦,並與醫療、司法、照顧、政策等各界專家,以照顧者處境與需求出發,討論思覺失調患者將面臨的雙老照顧議題。「多數患者沒有結婚、生小孩,主要家庭支持多為父母,其他家屬與手足支持相對薄弱,他們必須面臨獨立生存的挑戰。」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李新民說,這是思覺失調與先天罕病或中老年失智患者不同之處。平均照顧17年,8成精神疾患照顧者曾失眠憂鬱據衛福部統計,無生養子女的慢性精神病患超過五成,其中與家人同住者近九成。「患者老化的共病問題,我們還沒準備好。」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坦言,「照顧者是醫療照顧中失落的一塊,家屬衛教是被動的,也缺乏有效的早期介入。」思覺失調患者及家屬須面對的特殊狀況,包括該病時好時壞難預期、發病時幻聽幻覺而產生的失控行為讓照顧者和週遭人緊張害怕、社會普遍對該病認識不足而導致恐懼、汙名化和不當相處引發的安全風險,使他們需要社會支持,卻反而與社會愈離愈遠。《與惡》劇中,患者應思聰即使有工作能力及意願,卻因病情不穩定而無法順利工作、融入社會;主要照顧者應思悅面對弟弟失控、家人抗議、工作不保、伴侶退婚、社會輿論等壓力,也瀕臨崩潰。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常務理事王俸鋼指出,慢性精神病的家庭平均照顧年數為十七點三年,僅次於智能障礙者;其中近三成照顧者身心狀況不佳、近五成生活開銷困難、近六成常態擔心患者安全,近八成於照顧期間曾身體痠痛、失眠和憂鬱等,顯示照顧者也亟須被照顧。【延伸閱讀/什麼是家族治療?如何幫助思覺失調照顧者紓解壓力?】過往,社會對思覺失調和法律的討論多集中在懲罰、限制和安全風險控管上,司法精神醫學會表示,法律其實可以提供患者和家屬許多協助。例如民法中的「監護輔助宣告」讓家屬可代理患者處理照護安排、申請福利、協助財務管理等,減少患者發病時因無法妥善處理自身事務,而損失財產、資源,衝擊日後生活;刑法中的「監護處分」則能透過強制住院,讓患者與家屬免於擔憂醫藥費問題,獲得妥善治療。照顧者三包資源:患者持續接受藥物治療、法律協助、社會照顧持續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充足的經濟與法律協助、他人陪伴支持,是照顧者的三包重要資源,患者病情控制愈穩定,老老照顧的風險負擔愈低。然而穩定服用藥物是個難題。李新民表示,患者及家屬若對疾病和治療不夠瞭解,如認為患者只是憂鬱、該病可靠意志力克服、已經痊癒不需服用藥物、藥會愈吃愈嚴重等因素而主動停藥,或因外在因素,如肺炎疫情使其無法回診,該病每次復發都將使患者失去更多腦健康和社會功能,加重日後照顧負擔。另外,李新民也提醒,思覺失調患者中高齡化、抗精神藥物的副作用(包含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血脂異常等),使患者的身體健康成為未來挑戰,「保護、提升患者的身體健康,是全球迫切待解的公衛與道德議題。」※疾病百科【思覺失調】https://health.udn.com/disease/sole/232【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8-12 名人.相性幸福
不只在性事上!專家:與自己的相處讓性生活加分
在這3級警戒的日子裡,多了時間待在家裡,和家人、伴侶相處的時間變多了,若是有小孩的,就得先照顧到小孩的需求,每天似乎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先安排好小朋友的活動、外食擔心安危,每天在想煮什麼吃、家事一樣也少不得,再加上WFH……一堆待辦事項,情緒真的是很容易炸鍋啊,如果又把情緒轉嫁給親密的人,那結果更是慘不忍睹了。在疫情時代,我們更需要學會照顧自己,並負起責任,才能擁有好的生活基礎,而這也適用在性生活上。還記得之前文章裡寫到,想要擁有健康的性生活,這四大要素不可少:性生理的健健、性心理、情緒的照顧,以及和他人之間的連結(關係)。那實際該怎麼做呢?透過和自己的親密接觸 (自慰)就是最好的練習方式,也順勢給予自己一個喘息的時間。1.性態度由負面漸漸轉正(心理)從和自己的親密接觸中去瞭解自己的身體,例如:乳房、性器官,去體驗它在接受不同的撫摸所帶來的感覺,慢慢去建立這都是身體的一部份而已,來減低對性的羞恥心、罪惡感及壓抑等等的心理感受。2.享受做自己的時光 釋放壓力(情緒)只要空出15到30分鐘的時間和空間跟自己相處,不用花心思討好他人,也不用擔心狀況不佳會遭到埋怨和挫折,是每個人和自己談情說愛的時刻,你想怎麼愛自己都可以。而且高潮的時候,多巴胺、催產素都會在大腦產生影響,讓我們降低焦慮、恐懼,釋放壓力,使人感到放鬆。即使沒有高潮,這過程本身就是最棒的時光了。3.關心自己的性健康(生理)與自己的親密接觸多了,對於自己的身體就不陌生。女性會更懂得觀察分泌物的顏色與氣味、定期該做的生理檢查也不可少;男性則是對於性器的狀態更暸若指掌,對於性健康的關注自然是比較多的。4.提高性生活滿意度(關係)把主導權拿回來,才不用把希望寄託在對方身上,無法達到期望的時候,又埋怨他的不是,這樣可是會兩敗俱傷。試想,由於對於自己的接觸和瞭解多了,不管是男是女,都能夠在和對方互動時,真誠地表達出自己的喜好和感受,不再只是配合說出:「對呀,你好棒喔!」的善意謊言,能夠雙向的傾聽、表達和達到共識,關係好了,這樣性生活的滿意度怎能不提升。雖然寫的是透過和自己的親密接觸來讓性生活加分,但我們也一直提倡性生活不只是侷限在性事上,而是從日常的生活裡做起,畢竟性和生活兩者密不可分呀。現在,就從愛自己開始吧!
-
2021-07-31 養生.家庭婚姻
「因為旅行,我才深刻感受到媽媽一天天在變老...」旅遊作家分享如何帶媽媽去旅行
你最喜歡的旅行形式是什麼?跟團?自由行?你最偏好的旅伴是誰?朋友?伴侶?孩子或父母?林果與姊姊、媽媽3人,過去10年來結伴自由行,對她們來說,世界上最棒的旅伴就是家人。年過70 果媽仍屬行動派林果,出過3本旅遊書,第三本書的共同作者果媽,是個年過70仍跟著女兒到世界各地遊玩的行動長輩,也是個上市場買菜記得要蔥、多花10元都斤斤計較的地方媽媽,卻願意為了出去玩花上幾十萬都不心疼。過去好幾年,她們曾在天未亮的日本市集享用老闆招待剛上岸的軟絲、曾因旅日時住了沒有熱水的老屋每天去大眾澡池、曾置身黃山和九曲河如仙境的美景、曾在歐洲旅遊合作度過每一天、合力躲扒手。問起難忘旅程,林果和果媽回憶似水不斷湧流。印象最深刻的是10年前去歐洲玩了3個月。那是林果第二次帶媽媽自由行,習慣一個人旅行的她,並沒有認真思考帶著年逾60的媽媽和自己出去玩的不同,網路上諄諄提醒帶長輩出遊禁忌——時間不宜太長、目的地不宜太遠、氣候不宜太冷、文化差距不宜太大——這段旅程全部都有。那次旅行,果媽因為吃住不習慣、走路時間長,吃了不少苦。母女3人常常吵架。行程滿滿 老媽發飆受虐待姊妹倆為了值回票價,安排了滿滿行程,體力負荷帶來疲憊,讓果媽在巴黎行時爆發:「從早餐到現在下午4點多了,一直走,不吃午餐也沒有休息,想餓死我啊,都沒有在顧我,虐待我……(以下省略兩千字)」發怒完她宣告:「我要有休假日!」於是她們調整行程,多數時間團體行動,但有幾天各自單飛,姊妹探訪喜歡的景點,媽媽在民宿休息,洗衣、煮飯,過居家生活。兩姊妹玩了一天回到民宿還有媽媽煮的晚餐可吃。「但她們吃完飯又衝出去,凱旋門去了3次。」果媽好氣又好笑。出遊吵架 熱情溝通快狠準吵得最嚴重的是耶誕節在德國慕尼黑那晚,吵完後,3人冷戰一句話都不說,媽媽日記寫著:「我就是笨、就是傻,才會被騙出來旅行,下次再也不會了。」但事後回想,3個人怎麼也想不起來當初到底是為了什麼事情吵架。旅行期間幾乎24小時在一起,頻繁的互動致使更多摩擦產生,但緊密的生活也讓她們學習如何吵架——必須吵得快狠準,成為一種有效率的「熱情的溝通」。「如果媽媽不發飆,我不會知道原來她那麼在意。」林果意識到,吵架大多源自不理解,她沒想過,沒熱水洗澡、睡通舖、抓緊時間玩不休息……,這些對她而言「旅行的日常」,對媽媽卻是衝擊與折磨。享受慢遊 家務也要重分配歐洲旅遊之後,母女三人出去玩變得很順暢。「因為我的世界終於有了她們!」林果大笑,一起旅行讓林果有機會關懷媽媽的需求,努力當個成熟的女兒。幾年下來,轉變了親子間旅行的步調,2年前,林果帶70歲的媽媽爬黃山,一般人2個小時腳程的山路,她們慢遊了5、6個小時,林果還在山上訂了舒適且附早餐的飯店,讓媽媽覺得此行是「最好玩的一次」。旅行養成的溝通習慣,果媽也聰明地用在尋常生活裡。回台灣後,果媽發現旅行時精明能幹、有條不紊的兩姊妹全部打回原形,鬆散過活。某個周末,她在一整天出門採買食材、煮三餐、收拾廚房後不滿地說:「為什麼出去旅行要3個人分工,回家就都我在做?」經過這次「熱情的溝通」,現在煮飯、之前的採買、之後的收拾都是3個人分著做。彼此依賴 感受媽媽在變老林果認為,旅行不僅讓人忘記不重要的事,也會提醒你某些重要的事。「因為旅行,我才深刻感受到媽媽一天天在變老。」果媽從60歲玩到70幾歲,林果每次都深刻感受到媽媽逐日老去,61歲時一起遊歐洲,媽媽幾乎什麼行動都同步,但現在,雖然還是一起出去玩,但走太遠、站太久、太冷太熱太餓太渴,都是媽媽身體的極大負擔。「我不喜歡『孝親旅行』的說法,旅伴應該是夥伴關係,彼此靠近、依賴、分享。」旅行創造了母女3人的獨特回憶、帶來理解、創造平等的關係,重新認識了最親密的家人。3種情境 讓長輩有參與感情境1 點餐時長輩會說:「你們點就好!」解讀:密密麻麻菜單,不但看起來吃力,也難以做決定,但是研究菜單也是一種樂趣,不妨縮小範圍,請長輩點一道他最愛的料理。你可以這樣說:「你負責點一道魚。」情境2 爬山行程時心裡擔心:「怕媽媽走不動,帶支登山杖吧!」解讀:長輩會覺得拿枴杖顯老,但其實登山時無論年紀,有登山杖會好走得多。你可以這樣說:「我覺得我需要登山杖,保護我的膝蓋,要不要也順便幫你準備一支?」情境3 入住登記時常發生情況:負責行程的人在辦入住登記,其他家人站在一旁乾等。你可以這樣做:先找位置讓長輩坐下來,想辦法取得房卡,讓其他人先進房間休息、整理。吃飽住好 長輩需求也納入1.天氣:舒適的春季秋季最適合。夏天易中暑,冬天需保暖,而且愈冷愈會想上廁所。2.住得好:可以好好休息、洗澡、睡覺的地方,會成為旅途的避風港。3.吃得飽:規畫時要為長輩的需求做些功課,讓他覺得有被看重。4.時間:靈活安排,團體行程也能穿插獨自行動時間,各取所需。
-
2021-07-30 養生.人生智慧
每7位已婚女就有一位喪偶!一葉蘭陳霈瑀:失去另一半,仍有權將人生過得完整
編按:據統計,2020年全台每7位已婚、有過婚姻的女性中,就有一位是喪偶者。喪偶者的悲傷,旁人往往無法體會,甚至難以安慰。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陳霈瑀分享,她自己在50歲時先生驟逝經歷的哀傷歷程,也提供喪偶者與身旁的安慰者一些具體的建議。人人都希望與伴侶白頭偕老,但事實是,總有一方會先走,若自己是被留下的一個,要如何走出悲傷,重建自己的人生?一篇臉書網誌〈給喪偶者的溫馨提醒〉,內容寫下喪偶後的糾結心情:「喪偶後連哭都哭不出來,感覺不到自己的感受,怎麼辦?」「身分證配偶欄被迫更正為空白,亦即從此單身了,心情原本就低落,像再一次被迫離棄的感覺,心裡好酸,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這是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陳霈瑀從親身經歷整理出的心得。這些失落、痛苦與懷疑,只有經歷伴侶離世的人才能感同身受。50歲那年丈夫驟逝,9年來陳霈瑀經歷了不同的悲傷階段並做了許多努力,重新為自己找到人生定位,更在一葉蘭成為接住他人、陪伴喪偶者度過哀傷幽谷的一股力量。喪偶者的悲傷歷程沒有時間表 時好時壞是常態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統計,2020年全台已婚女性(包含有偶、離婚與喪偶)中喪偶者占15.7%,也就是每7位已婚女性中,就有一位是喪偶者(全台男性中喪偶者則占3.99%)。中文常用「另一半」指稱伴侶,我是一半,對方是一半,當其中一方離世了,自己的人生也剩下一半了嗎?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由一群有同樣際遇的喪偶者共同組成,透過支持、理解與陪伴,協助彼此找到安定與新的人生意義。「面對摯愛生命的結束,內心一定會經歷修復和調適的歷程,沒有時間表也因人而異,唯有好好走過哀傷才能從中成長、學習。」即便傷口已結痂,但疤依舊在,談起先生的離世,陳霈瑀眼眶似乎仍有淚水盈滿。2011年陳霈瑀的丈夫從確診罹胰臟癌到離世僅4個月,原本事業家庭一帆風順的她,人生一夕天崩地裂!如今回頭看,陳霈瑀說,「悲傷是一個起起伏伏、時好時壞的過程,要給自己時間調適與接納。」好命婆驟成寡婦 麻木、自責、憤怒等情緒反覆湧上喪偶頭2個月,陳霈瑀像是被凍僵般麻木,「之前送走雙親雖然難過,心裡多少有準備。但先生53歲就走,太年輕了,是我從來沒想過的事。」失去依靠,連生活的熱情也消失了,恍惚度日。直到有天得知,丈夫的好友也因知交驟逝每天都很傷心,陳霈瑀聽了忍不住同情對方,瞬間才驚覺,「那我身為逝者的另一半,應該要比他悲傷才對啊?我竟然感受不到我的悲傷!後來才知道,哭不出來很正常,那是我的防衛機制,拒絕接受事實,心想如果我哭了,就是相信先生已經走了。」這段期間情緒很混亂,有時自責,「如果當時多注意他的健康就好了」甚至變得消極,「人生太痛苦了,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幹嘛那麼努力?」丈夫走的前一年兒子結婚,不到一年從人人稱羨的好命婆變成寡婦,心理落差非常大,因而有很多憤怒,連鄰居的關心都嗤之以鼻,「看到全體住戶簽名的慰問卡,我很生氣,為何要擅自幫我昭告全天下我先生走了?那時只覺得別人的關心,都是在看我笑話。」當時從沒想過,9年後的她能走過哀傷,能享受每天與女兒聊天、陪孫兒玩耍,與我們分享辦公室同事情同姊妹的溫馨,以及在一葉蘭裡與夥伴相聚、出遊的日常。找到能理解自己的人 悲傷才能被接住她提醒正在經歷喪偶悲傷的人,不管是震驚、憤怒自責、混亂重整、接受到重新出發,每段時期都是探索自我的人生功課。在混亂重整的2年之間,陳霈瑀找尋各種方法自救,學畫畫、拉二胡、參加合唱團、表演課,也去做心理諮商、參加張老師培訓、完形工作坊等,甚至考上心理諮商研究所,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寫成論文,透過書寫爬梳、療傷。「以前我很ㄍㄧㄥ,覺得表現悲傷代表自己是弱者。但從每一次的自我認識或悲傷敘說團體中,情緒流動對我很有幫助,講出來,讓別人幫你做見證、你的哀傷就會有人接住,無形中給了我支持、溫暖的力量。」而她也認為,找到一群能理解自己的人更重要。有回聽說某個認識的朋友,因為承受不住另一半病逝而自殺,陳霈瑀意識到,自己是否可以當志工陪伴有相同遭遇的人?便在網路上搜尋到一葉蘭協會。「在朋友圈中我是第一個喪偶者,和他們在一起時,總會覺得自己是最可憐的,他們也不能理解我的感受。但在一葉蘭的聚會,一屋子的人都和我一樣,就覺得自己被接住了,好像沒那麼孤單了。」旁人靜靜陪伴就好 不適切的安慰會有反效果喪偶是人生路上的一個狀態,不見得每個人都會遇到,遇到的人可以彼此支持,其他人又可以怎麼安慰喪偶者呢?陳霈瑀指出幾個自己聽過較不舒服的安慰句,與她聽到時的內心想法,是她覺得安慰者可以避開的地雷說法:・「你先生可能是福報不夠……」——難道我先生是因為做了壞事才會早走?・「你幹嘛哭呢?至少你經濟條件很好,想想我們都還在為五斗米折腰。」——難道我工作努力,就應該失去丈夫嗎?・「你現在還在哭?還沒走出來喔?」——想哭是我此刻的情緒,哭就應該被指責嗎?・「加油,趕快好起來。」——難道我還不夠努力嗎?如果真不知如何安慰,陳霈瑀提醒,「喪偶者需要的其實就是陪伴,譬如說在哭泣時靜靜傾聽,或是表達:『我也很難過,那有沒有什麼是需要我幫忙的?』就算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只是拍拍肩膀也可以。」被留下的人不是剩一半 仍是有追求快樂權利的完整個體走過這段歷程,陳霈瑀才察覺到,社會普遍於悲傷和失落是避而不談的,而有些傳統觀念仍深深影響著我們,「我以前會把『寡婦』和『不幸』畫上等號,失去丈夫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因此內心有許多不平。」過去總覺得和丈夫是生命共同體,另一半走了,世界也毀了。直到研究所老師提醒她,「妳本來就是獨立的個體啊」。陳霈瑀才重新將自己視為一個整體,於是理解到,自己的人生始終是完整的,只是先生參與的階段結束了,自己仍擁有很多美好,身旁有兒女、朋友、同事圍繞,以及有很多自己的目標,擁有追求快樂的權利。以前是凡事都追求完美的A型人格,如今懂得將腳步放慢、身段放軟,也不再委屈自己討好他人,好好愛自己、學會和自己和解。更將陪伴喪偶者當成人生志業,「我以前是依附別人的小公主,現在是真正獨立的女人了,可以柔軟、可以堅強,不會只等著要別人來滿足我的需求,學會更尊重自己,勇敢為自己而活。」Info台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網址:http://www.singleleaf.org.tw原文:每7位已婚女就有一位喪偶!一葉蘭陳霈瑀:失去另一半,仍有權將人生過得完整
-
2021-07-25 養生.抗老養生
除了基因,有2/3壽命是由自己掌控!醫師認證人瑞健康長壽祕訣
醫療科技進步、養生觀念盛行,全球愈來愈多人成為百歲人瑞。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顯示,到2050年,100歲以上的人數預計將成長八倍。不管你想不想成為百歲人瑞,至少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健康的老年生活,比歲數更重要的,是正向的心靈與生活品質。全球各地的健康人瑞有一些共同特點,除了與生俱來的基因,「事實上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壽命,是掌控在自己手上。」紐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醫學博士、老年病學家Susan Friedman說。「那就是健康的生活型態,不僅延長壽命,還能讓你在老年生活裡優遊。」以下是全球人瑞經醫師認證、值得學習的長壽祕辛。時時伸展防跌倒101歲的Tao Porchon-Lynch是世界上最年長的瑜伽教練(已於2020年離世),在世界各地教授瑜伽超過45年,並且已練習長達70年。她長壽的祕訣之一,可能就是不停的伸展。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的Tanya Gure醫學博士說:「我所治療的活躍老年人,都有規律的運動,而伸展是其中的關鍵。」伸展有助於提供他們活動的能力,且預防跌倒。每天都要出門走走隨著年齡增長,高齡者待在家的時間愈長,但《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201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保持社交和身體活躍可以延長壽命。研究人員觀察70至90歲之間的人,離開房子的頻率和壽命的關係,發現每天出門的人比不出門的人活得更久。定期走出家門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參與社交、文化和體育活動的機會,從而促進健康和長壽。有信仰的支持住在紐約的Duranord Veillard活到111歲,他在 108歲生日時告訴記者,他對上帝的信仰使他能過著健康長壽的生活。2018年1月發表在《國際老年精神病學》的一項研究,針對90至101歲的義大利人進行調查,發現多數人與他們信仰的天主教有密切的聯繫,顯示信仰可能在長壽中發揮作用。Friedman博士說,靈性和歸屬感會對老年人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保持正向樂觀《衰老(Aging)》期刊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95至107歲德系猶太人的人格特質,發現他們多數擁有積極的態度和幽默感,顯示這些特質有助健康長壽。義大利農村90至101歲的居民也是如此。研究人員發現,最年長的村民表現出韌性、堅毅和樂觀特性,使他們能達觀面對生活中的起落。多吃蔬菜準沒錯114歲的俄亥俄州婦女Lesie Brown,每天吃一個番薯,她的家人認為這是她長壽的原因。賓州101歲的Christina Kislak Wahala,則將她的長壽歸功於富含新鮮蔬菜和漿果的飲食。Friedman博士指出,生活在以長壽健康知名的「藍色區域(Blue Zones)」的人們,至少80%的飲食來源是植物,以植物為基礎的天然飲食,膽固醇低,且能提供大量纖維、抗氧化劑與豐富營養素,保持身體免疫系統正常運轉,維持健康。● 藍色區域(簡稱藍區)指的是全世界人民最長壽的五個地區,包含義大利的薩丁尼亞(Sardinia)、希臘的伊卡利亞(Icaria)、日本的沖繩、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Nicoya)、美國加州的洛瑪琳達(Loma Linda)。積極主動維護自己的健康Gure博士注意到,長壽患者的共同點是,他們多半積極主動維護自己的健康。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疫苗接種並注重慢性病管理。這意味他們會及早發現健康問題,與醫師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因此更能周延制定個人的健康管理,保持更好的生活質量。多吃豆類食物如果要在你的飲食中加入一種主食,那就是豆類。它富含纖維、蛋白質和複合式碳水化合物(complex carbohydrates,分解的速度較慢,不會使血糖上升太快)。「豆類是神奇的食物。」Friedman博士認為,它們可能是長壽的祕訣之一。世界上長壽的藍區居民,都將蠶豆、扁豆、黑豆和大豆等豆類作為他們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持動個不停當111歲的Downing Kay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會和兄弟姊妹在家裡跳舞,而現在作為一個超級百歲人瑞,她依然每周參加一次Zumba舞蹈課程。Friedman博士說,身體保持最佳狀況者,通常是終身都有運動習慣的人。「身體很多疾病的出現,都與久坐有關,這使我們面臨各種慢性病風險。」運動有助抵銷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因素,且被證實可改善情緒。2017年,《刺胳針(Lancet)》雜誌上一項針對13萬人進行的研究,發現每天運動30分鐘或每周150分鐘,可使死亡風險降低28%。不一定非得上健身房運動,將步行、健行和園藝種植等融入生活中,都對健康有相當助益。多與朋友哈啦社交研究指出,與社交網絡規模較小且多樣化程度較低的人相較,擁有大型且多樣化社交網絡的人,死亡風險較低。Friedman博士說,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非常需要與人互動,離群寡居會是個大問題。」朋友除了提供情感支持,家人和朋友還能從旁發現你是否生病、需要就醫。與他人親密接觸的人,生活也會更活躍。不要吸菸很重要提高長壽機會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要抽菸。儘管偶爾會出現一些又菸又酒的人瑞,但Gure博士說,這樣的案例畢竟不多。相關數據顯示,與不吸菸者相較,吸菸者平均早死10年,並且也會遇到更多的健康問題和殘疾。要乖乖吃早餐即將迎來110歲、來自明尼蘇達州的Erna Zahn說,她每天都吃早餐。早餐不僅為一天的開始提供能量,還可以維持健康的體重。研究人員發現,不吃早餐可能與較高的BMI和腰圍有關,而這些都是代謝症候群、心臟病、糖尿病和其他可能縮短壽命疾病的危險因子。當志工回饋社會志願服務有助老人茁壯成長。「他們有累積一生的經驗、技能和智慧。」Friedman博士說,找到能讓他們提供經驗與智慧的場域,對整個社幫助很大。志願服務對維繫社會人際的連結非常重要,尤其是老一輩和年輕人之間。代間關係(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對於保持活力至關重要。Gure博士舉例,讓老年人成為學校志工,有助於透過保持老年人的精神活躍與社交聯繫,為健康老齡化奠定基礎。吃堅果美國加州的洛瑪琳達(Loma Linda)是全球的長壽熱點之一,這裡的居民比其他北美人平均多活10年,他們不僅吃很多「全食物(whole foods)」,還吃大量堅果。2001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日常飲食中加入堅果。可能會使預期壽命延長1.5~2.5年。研究還發現,在地中海飲食中加入堅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降低28%。堅果含有益心臟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提高好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不要緊張 減少壓力壓力、擔憂和緊張不僅會增加眉頭皺紋,還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長期處在高壓會削弱免疫系統,提高罹患各種疾病的機率。」加州方丹谷地區醫院和醫療中心的老年科醫師Christopher Salem說。壓力還會引發炎症,從而導致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各種慢性疾病。他說,「大多數活到100歲的人,都學會了順其自然。」隨時隨地消除生活中的壓力源。雖然消除壓力沒有神奇祕訣,但醫師和研究人員建議,每個人都要找到一種定期休息、放鬆和充電的方法。人生有目標感對沖繩人來說,它被稱為「Ikigai」;對哥斯大黎加人來說,它被稱為「Plan de Vida」。這兩個字彙可以解釋為「活著的目的、生命的計畫」,可以說是人生的使命感。研究人員表示。對居住在義大利農村的老年人來說,在家鄉的土地工作,就是他們人生的使命感,並且幫助他們延壽。老年人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生命周期的理解,並且有一定程度知曉生命對他們而言是什麼。對生活有目標感的人,不僅每天有動力出門,面對各種生活情境也更有韌性。「當你失去伴侶或孩子時,會有一定程度的力量繼續前進。」這些人不會孤立自己,會與家人朋友密切聯繫,以度過悲傷期。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
-
2021-07-14 名人.相性幸福
愛在瘟疫蔓延時?如何挽救新冠疫情下的性生活
由於新冠狀病毒的來襲,造成人們一直生活在恐懼、怨聲載道的氛圍當中。隨著時間流逝,經濟、生活資源的減少,讓每個人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過去美好生活逐漸破滅、負面感受與情緒也直撲而來。然而這些因素就像急性傳染病一樣快速侵襲著性慾與親密關係,導致性生活頻率瞬間降到冰點。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時,也證明了疫情對性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後疫情時代下的親密關係#1.以前都沒發現,老婆是個容易焦慮的人,直到疫情期間她變得好會啐念與發脾氣,在家老是督促我,凡摸過、用過、坐過的地方都要做好環境消毒與勤洗手,如果讓她發現我漏了一個沒做,她就立馬對我發飆,我快承受不住她的神經質了…— 32歲,老是被罵的人夫。#2.聽報導說,疫情嚴峻時在家也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所以為了守護彼此的健康,我們分房睡吧!還有,從現在開始實施禁慾生活,你不能拒絕!等疫情結束後,才能恢復性生活!— 女友的防疫宣言。#3.之前從未意識到,老公吃飯時會發出「嘖嘖」的咀嚼聲,而這種聲音容易讓我心浮氣躁,直到防疫期間在家吃的每一餐都如此!好幾次我都忍不住大聲吼他,要他吃飯安靜一點!— 35歲,常出差的職業婦女。看完後,你是否也跟他們一樣,處在高壓危險的疫情環境下,壞情緒肆無忌憚地隨時轟炸而起,然而這樣的破壞力也扼殺了彼此間的性慾與親密!那該怎麼改善目前的現況呢?今晚,來點「小玩具」,喚醒性慾,bye了壞情緒根據性學研究提出,在固定的性生活中,嘗試添加一些新鮮模式或情趣用品,有助於恢復情慾和親密感。這對於身處在疫情期間鬥爭的伴侶來說,自慰是很好的減壓放鬆方式。也許病毒大流行期間無法有兩人的性生活,但可以享受一個人的性福時光。建議可以上網選購「小玩具」嘗鮮一下不同於以往的自慰遊戲,以解自己性需求的渴。一旦自己性慾獲得滿足,鬱悶的心情也能就此放晴,才不會老是看對方不順眼。等到疫情受到控制穩定後,恢復過往生活,親密關係也就得到改善。那麽,要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貼身小情人」呢?性福導師教你五個選購小撇步:撇步一、注意材質:盡量選用「醫療級」安全矽膠材質,無毒性與無環境荷爾蒙,對人體也較健康、舒服。撇步二、挑選造型:現在按摩棒的造型琳琅滿目、五花八門,有的外型輕巧可愛、顏色青春柔和、外觀時尚,讓人有被療癒的感覺。選購前,可先上網爬文看看專業分析其用途與使用方式,再決定購買。撇步三、可變化的功能性:喜歡刺激度高的你,可找振動變頻類,多樣式的振動強弱變化,可依照個人喜好耍玩,每種頻率都能帶給身體不同快感,愉悅的層次更豐富、高潮當然也像飛機一樣,咻一下就到目的地。撇步四、使用上的便利性:注意電力補充是否便易性高、續電力是否持久、最重要的是,它容易清洗與保存。撇步五、該知道的安全性:市面情趣玩具是裝乾電池,而乾電池是直流電,根本不會電人,就算放在水裡,弄濕電池,只會導致短路故障,也不會漏電。安全性一定是百分百,不需要擔心喔!
-
2021-07-03 新聞.長期照護
自閉症兒半夜不斷吼叫⋯一位被自責淹沒媽媽的啟示:學會「劃清底線」,被照顧者不是你人生的全部
許多照顧者心中總是會存有「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的自我懷疑。本書作者潘妮・溫瑟爾成為一名照護者,因為她摯愛的兒子亞瑟確診了自閉症。潘妮以自己的經驗,加上與其他照護者的訪談,提供了真實且充滿力量的信念與工具。她堅信,創造一個讓照護者與失能者不再恐懼為自己發聲的環境,是整個社會的義務。潘妮希望幫助每一個照護者學會善待自己、尋找社群、面對悲傷、體驗喜悅,並告訴他們:「你不孤單,而且你已經做得夠好了。」昨晚糟透了。兒子的大聲呼叫,把我從沉睡中拖了起來。等我清醒地發現周遭仍是漆黑一片,睡眠不足的危機讓胃開始脹痛。我伸手拿起手機,默默祈禱時間比我想像得晚。手機上閃現的時間是凌晨兩點半,我心中滿是恐懼。校車還有五個多小時才會來,我們只剩下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但是從他呼叫的聲調判斷,今天晚上我們誰都別想睡了。一個小時後,我們母子倆坐在廚房的地上。我哭個不停,而亞瑟則自顧自地背誦著他最喜歡的電視節目腳本,這是他自我安撫的方法。亂丟的食物、因為毯子沒有鋪平而發飆,以及亞瑟不准我上樓看他妹妹是否因為他的大叫而被吵醒等等情況,是我們最後待在廚房的原因。而我之所以哭個不停,則是因為自己不久前的憤怒以及對亞瑟大吼大叫的行為。我真的非常希望在這種時候,自己只是個不受感情干擾的機器人,或是一個可以保持冷靜以及在情感上稍稍保持一點距離的學校老師,情緒不會一點就著,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堅不可摧的冷靜地基,讓兒子能夠隨時在上面摔撞磕碰。我們後來抱在一起,我向他說對不起,而他也用他唯一知道的抽象語言對我說「對不起,媽咪」,我的心都碎了。我累死了,然後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兩個可能都被女兒的感冒傳染了。當亞瑟生病時,他本來就低的抗壓性直接全部揮發。而我在生病時,處理崩潰的能力也劇烈下降。這種時候,我竟然無法提供他更好的照護,實在太不公平了。在這樣一個他需要我安穩地待在他身邊的晚上,我卻因為疲憊與氣憤,在他的火上添油加柴。那件事過了多年以後的現在,我知道自我打擊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但是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做到不可能的事情。我想當個完美的媽媽。身為一個失能孩子的母親,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始終不認為我對自己有特別高的期待。我只是做我認為需要做的事情。事實上,我覺得那些事情只是最低要求。我並沒有設定高標準,我這麼告訴自己。亞瑟值得我最妥善的對待,但是我怎麼做都不夠好。我甚至從不覺得自己所做的接近過「足夠」這兩個字。在無數個夜晚,我研究著治療方式與早期介入治療的問題。與許多人以為的情況相反,在亞瑟的診斷結果出來後,我們幾乎是立即被人揮揮手送出門外,沒有任何協助與支援。我們沒有人可以徵詢、沒有任何行動計畫,更別提任何介入輔導了。我們真的就只是自求多福地直到孩子上學,所有能夠得到的協助,全都必須自己主動搜尋,幾乎沒有任何人可以提供任何指引。我花了無數小時細讀網路上的各種網站,希望能弄清楚下一步該怎麼做。文件、研究以及收費提供早期介入的私人開業治療師資訊,讓我不勝負荷。充斥著各種恐懼因子的論文,描述著孩子3歲時必須出現的進展,以及5歲、7歲前絕對、一定要出現,否則就永遠不會再有的進展。有些家庭描述因為某某治療方法的發現,他們付出了收入的損失與治療費共六百萬元進行全時間治療,結果孩子的人生在短短兩年後就被改變的奇蹟故事。「不過,難道你不會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嗎?」資料上這麼寫。任何稱職的父母,為了確保孩子得到人生中必要生活技能的最大可能,不是都會辭去工作、提高貸款金額、橫跨全國、導入重大的生活變化?攤在我面前的,是排山倒海的資訊、成千上萬種花費很多很多錢、很多很多時間,或既花很多很多錢,也花很多很多時間的治療方式。所有故事都大同小異:「我們幾乎要放棄希望了,我們試了如此多種做法,然後某某治療方法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人生,現在小強尼可以如我們曾經夢想的那樣走路、說話、吃東西、睡覺與排便。別放棄希望!世上確實有一種對你的孩子有效的治療方式。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有足夠的信心,奇蹟就會發生。」為了把充滿驚恐的父母口袋裡的錢全都榨出來,歧視殘疾的身心健全主義(Ableism)與消費主義的恐怖攜手合作,全力運轉。當我和照護者對談的時候,完美主義是一個不斷出現的議題。或許在涵蓋了各種關係的照護環境中,一般社會大眾對我們的期待,讓我們這些父母照護者變得極為脆弱。儘管在各種照護環境下,大家需要承受的壓力本來就夠沉重了,但是無論怎麼做,永遠都不夠好的感覺,卻更讓許多父母不知所措。這也是本章之所以要聚焦在父母照護者身上的原因。當我們照顧的對象是伴侶或父母時,或許他們還有時間在有能力的時候,稍稍緩和我們的恐懼,讓我們知道自己已經做的夠多了。我所交談過的每一位成年失能者,他們對於與照護者之間的關係、對於擁有既能幫助他們,又能瞭解他們希望儘可能獨立的需求,而且為了支持他們以及他們的將來奉獻所有的伴侶,都懷抱著感激之情。但是身為父母,不論撫育的孩子是否失能,都得不到這樣令人安心的保證。或許「我們死後有誰來照顧孩子」這個始終無所不在的恐懼因素,也在其中作祟,因為這個問題會讓身為父母的我們承受無法負擔的壓力。如果我們可以納入更多治療方式、如果我們可以再努力一點,或許腦子裡那個知道我們對「我死後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這類問題根本無解的暗黑聲音,就會安靜一點。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當一個母親潔思・莫克斯漢(Jess Moxham)和我曾喝著咖啡、吃著肉桂麵包討論過這些似乎無法克服的初期壓力。我們兩人的兒子出生日期只差了幾天,都是在離家兩哩內的醫院出生,但是兩個孩子的失能狀況大不相同。班(Ben)出生的時候非常虛弱,有腦性麻痺的問題。他終身都要坐在輪椅上,雙手的活動力有限,進食時也需要透過鼻胃管。潔思還記得班接受治療的最初幾年,她所承受的強大壓力。她回憶在某一天,她彙整了一張所有職能治療、語言治療與心理治療的活動,外加所有預約的醫師門診時間、鼻胃管進食和尿布更換的總表,結果發現一天完全不夠用。「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當他的母親?」她這麼想。當我們兩人從網路上讀到其他母親為自己的孩子做的額外事情時,我們都出現了類似的反應:難道我們放棄工作,全心全意專注在孩子身上,不是為了讓他們充分發揮潛力嗎?如果我不做這些額外的事情,我就是個不稱職的糟糕母親嗎?網上看到的這些故事,最終全都會歸納出一個結果,那就是如果父母犧牲得夠多,就一定會成功。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壓力讓我處在分崩離析的狀態中。我的腦子裡永遠不停地轉著各種想法:萬一音樂治療對亞瑟確實有效,怎麼辦?如果我們不試試看,永遠都不會知道這種方式有沒有效。萬一他18歲時依然無法做這件事或那件事,怎麼辦?屆時我永遠也不會知道這是不是因為當初我沒有讓他嘗試音樂治療。所以我們必須試試音樂療法嗎?但是我們負擔得起嗎?花一小時的車程去上三十分鐘的課程,我們做得到嗎?我們一定得做到,不然我永遠不知道有沒有效。如果我努力了,但沒有幫助,或許是因為我不夠努力。貫穿在這些追求完美想法的中心思想,是滲透到我們社會每一個角落中、歧視殘疾的身心健全主義。我們的文化公開但間接地告訴我:如果我兒子不能說話,或不能輕鬆地與人互動,都是因為我努力不夠,不然就是他不夠努力。不論是哪一種原因,這種——套用艾倫・狄波頓的用詞——「人類的完美性」,最後只會讓我們全陷入失敗的感覺中。當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爸爸或媽媽和大家分享他們的艱困、抒發著他們因為無法聽到自己孩子的聲音而悲傷時,通常大家的留言都是「別放棄希望!」這種情況讓我感到無比難過。我們可以對自己失能的孩子永遠抱持希望,但同時也要接受他們或許永遠也無法透過語言溝通的可能性。潔思告訴我:她看過一本有關一個腦性麻痺孩子的書,孩子的母親辭職在家,全心全意教導孩子閱讀與打字。這個孩子之前就讀的學校認為他母親不可能成功。這本書所傳遞的訊息—假定技能的重要性—很強大,潔思發現她看完這本書後,開始自我懷疑她對班的一些決定。「如果他長大了一點,卻仍不識字的問題在我,怎麼辦?」她對我這麼說。我點點頭,回想起到現在都還會爬上心頭的類似不足感。不過我們兩個人也都同意,只有瘋子才會那麼想。我們的兒子都可以去上很棒的學校,有很多學習、社交以及體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機會。潔絲和我一樣,太清楚那種想讓自己的孩子嘗試一切可能性想法的危險。如果真的把所有的治療與學習方式,以及父母的責任全都扛在肩上,那麼身為父母的人以及他們所有的關係,很可能會被吞噬得一乾二淨。潔思很久以前就必須辭去她的建築師工作,因為她即使不把時間全部投注在兒子身上,也無法享受工作。她現在是位作家,為了兼顧三個孩子的需求,這個工作比較合適。儘管我們兩個當母親的人都因為有工作而比較快樂,但是看到其他母親用犧牲換來了不可置信的成功,也讓我們感到不安。萬一我們現在做的一切真的不夠,怎麼辦?底線自我照顧的範疇,比我們每天增加的活動與技能要大,也可以說是我們為自己設定的底線。我們很難為自我照顧理出一條清楚的路線,特別是初入照護環境時,我們很可能需要把整個生活調整到全變了樣。或許我們在擔任照護者之前曾經有過底線,但是人生的大轉彎,把那些底線全甩了出去。我們在提供照護協助時,其實不一定能守得住特定的底線。試想,一個即將當爸爸或媽媽的人說:「告訴你哦,週末睡懶覺對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就算有了孩子,我還是要繼續在週末睡懶覺。」哈,簡直是笑話!不過這也不代表我們應該放棄所有的底線。或許這只代表過去我們會為其他人做的事情,現在我們要說不。如果環境條件不同,而我又有選擇的權利,我一點都不想如此深入地介入兩個孩子的學校安排。但我沒有辦法在每個週末開車載女兒去參加好幾個不同的課外活動,所以她的課外活動必須要在要學校進行,不然就得和朋友一起去,而她朋友的父母還必須樂意順道接送。我不能帶著兒子處理太多雜事,因為那麼做的結果就是災難一場,我也無力承擔太多社會責任。在我們家,週末一切事情的速度都很緩慢,處理起來也比較容易。至於我的院子,雖然我愛極了自己的院子,但院子的情況卻是慘不忍睹。不論住在同一條街上的某位鄰居用多麼爽朗的語氣(如果我的表現有點小家子氣,這位鄰居的態度就會變成笑裡藏刀)批評我的前院,我都堅持自己不是女超人的事實,並強調相較於讓整條街的人開心,我的心智健康更重要。持續工作是我堅決不妥協的底線之一,只不過守住這道底線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支薪照護者的表現令人失望、兩個孩子讓人分身乏術、兒子找不到傳統的育幼機構,還有短短兩個小時的睡眠後就得工作十個小時的日子。但是工作讓我能夠在孩子以外的世界,探索自己的興趣。工作讓我有能力支付一些額外的協助,這樣我就不是兒子唯一的照護者,可以減少很多背負的壓力。工作讓我有餘力加入年金計畫,而這也表示孩子會看到我接受其他人的協助—我在小時候幾乎沒有看到其他人的幫助。就連走路到辦公室的四十分鐘路程,都為我的一天帶來極大的歡愉與空間感,因為中間會經過好幾條安靜的後巷以及一個綠意盎然的大公園。安靜步行時,不論是做做白日夢、聽本書或聽聽Podcast內容,都是非常美妙的機會,讓我可以享受獨處的平靜時刻,沒有孩子、沒有工作、沒有需要做的任何事情。儘管我並不清楚我們一家三口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但繼續工作將一直是我生命中的首要重點,只不過對於工作的形式,我可能需要保持彈性。書籍介紹照顧別人,是一門不可能完美的藝術:一個全職照護者的生命故事,為照護之路帶來撫慰與希望作者:潘妮.溫瑟爾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1/02/05作者簡介潘妮.溫瑟爾Penny Wincer:出生於澳洲墨爾本,在墨爾本大學取得電影與創意寫作學位後,搬至倫敦。從事多年室內裝潢與生活風格攝影師,再度執筆寫作。溫瑟爾為許多部落格和網路媒體撰寫教養文章,也出版許多關於親子旅行見聞的文章。目前是單親媽媽,和兩個孩子住在倫敦南部。她曾經二度成為照護者,第一次是照顧她的母親,第二次是照顧她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延伸閱讀 每月倒貼薪水也不放棄!連加恩:好命的孩子,應該要付出更多
-
2021-07-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曾參戰SARS、不當台大醫師變百萬網紅!「林氏璧」每晚開房分析疫情、撫慰人心
他是醫者,也是全職部落客,疫情間,每晚「開房」為聽眾解惑,理性溫和守護台灣。「大家好,我是『林氏璧』孔醫師,今天是6月12日,端午連假的第1天⋯⋯。」 打從台灣疫情進入社區感染、雙北進入3級警戒之前的4月底,每晚在語音社群軟體Clubhouse「開房」(意指開播)的孔醫師,就一直在空中為大家分析最新疫情進展,光是聽到這慢條斯理又中規中矩的開場白,就像在爆炸的訊息之間找到一劑定心丸。 林氏璧是何許人也?他總自嘲這個「化名」聽來像是外籍配偶,其實,他是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本名孔祥琪。常收看政論節目的觀眾,最近大概都注意到他頻繁受邀,在各有立場的名嘴之間,就醫療專業表述自身看法。 曾上網搜尋日本自助旅遊資訊的網友,肯定對「林氏璧」這3個字不陌生,他自2007年開始經營日本旅遊部落格,詳載交通、住宿、景點、美食等行程規畫資訊,提供新手參考的「懶人包」也會定期更新,累計流量至今已超過一億次,粉絲團有近百萬名追蹤者,社團也有五十萬名成員,聲量可觀。 是偶然,也是必然〉建中台大,人生選項任隨波逐流 端午節前,孔醫師接受《今周刊》專訪,原來,他會從感染科醫師到成為旅遊達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小時候,我真的不知道我想從事什麼職業,或對什麼科系有興趣,可以說非常迷惘!」孔醫師在螢幕的另一端靦腆笑著。話雖如此,他求學過程一路順遂,建中畢業考大學那年一時「失常」,進了台大機械系,因為覺得自己畫不出好的工程圖,加上出身醫生世家的死黨選擇重考,於是他也「隨波逐流」重考1年,考進了台大醫學系。 「醫學系學有專精,不容易餓死,應該還不錯,但我很內向,通常是喜歡跟病人接觸的人適合當醫生,我其實沒有這麼喜歡這部分。」別人看他是無往不利的學霸,他卻是小心藏著個性且戰且走。直到五年級,他接觸了感染科,又遇到了教小兒科的李秉穎醫師,備受感召。 「小兒科有本重要的教科書,李P每個版本都讀過,上課時信手拈來,我就好想成為這樣的醫師!」確立自己對感染科的興趣後,他只需要在內科或小兒科之間抉擇,「沒進小兒科,是因為我沒有信心幫小孩打針。」於是,他進了內科,拜師張上淳門下。 03年SARS肆虐時,他正在台大擔任內科住院醫師,除了照顧SARS病患,「台大醫院頭一次因為醫護群聚感染而關閉急診,到現在,我還忘不了下班後在醫院洗一次澡,回家再洗一次,深怕傳染給家人的心情。」 但他沒有被這樣的場面嚇退,反而被感染科忙到一夕白頭的師長打動,於是隔年毅然選擇感染科做為次專科,「我希望加入這樣令人驕傲的團隊。」06年,他正式成為感染科主治醫師,被分發至台大雲林分院,直到09年恩師張上淳將他請調回台大臨床試驗中心,他也為此到食藥署的前身、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學習新藥審查。 是使命,也是驕傲〉疫下亂世,傳遞正確的醫學知識 那年H1N1流感自墨西哥大流行,台灣開始研發疫苗,由國光生技承接,計畫主持人是張上淳。孔醫師最初在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審查此案,到後來因為要執行此案的臨床試驗而退出審查委員,疫苗從無到有的過程中,他各種角色都扮演了一輪,後來還到美國杜克(Duke)大學進修了兩年的臨床研究。 正因如此,在疫情造成台灣社會求援疫苗的這段時間,他不厭其煩地用各種管道向大眾傳遞正確知識。「『疫苗』是很深的學問,不要說一般人,就連醫師也不見得都懂,除非你是常打疫苗的小兒科醫師,才比較有概念。」他表示。 「『疫苗臨床試驗』又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背後還有它自己特殊的學問,假如只是一個有醫學背景的人,因為看了一些文章就對引發的爭議發表意見,常常一看就知道講錯了,但民眾卻會被帶著走。」孔醫師一連解釋幾個專有名詞,然而他立論雖強,還是苦笑道:「很悲傷的是,疫苗已經變得不是科學議題了。」 在台大做一名醫師,必須教學、服務、研究三頭並重,內向的孔醫師雖然在後天培養出與病人互動的能力,「但這不是我的本性,做久了還是會累,再加上台灣普遍的醫病關係也讓人無奈。」他自認不擅產出論文,無法朝研究發展。到了此時,外人看他是身分顯赫的「台大醫師」,他卻是過得心灰意冷。 但是,如果沒有重考進入台大醫學系,沒有成為感染科醫師,人生會比較好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擔任住院醫師的第1年,認識了後來的妻子,也就是他常提及的「林氏」,因為遇到她,孔醫師才在典型的醫師人生外,另闢蹊徑。 說到妻子,他揭曉「林氏璧」典故,是出自戰國時代「和氏璧」。一名楚國人發現一顆嵌有玉塊的石頭,三度進獻朝廷,被砍去雙腳後,終於讓石中璞玉被打磨出來成為國寶,被命名為「和氏璧」。 「我從小到大感情不順,大家都認為我是路邊的石頭,只有林氏看出我是一塊美玉,所以我是林氏璧。」說完,孔醫師自己也笑了。 「林氏」是小兒感染科醫師,不僅會哄小孩,活潑感性的人格特質,也感染內向理性的孔醫師。「她熱愛旅遊,一有假就往日本跑。」於是,人生有了同行的伴侶,兩人也在部落格分享到日本旅遊的資訊,漸漸打開知名度。 然而,當這個「第2身分」愈來愈有規模時,他開始承受蠟燭兩頭燒的壓力。「我其實很早就有覺悟,不可能這樣分心下去,假如要好好在台大待到很有成就,那其實會花掉你全部的心力,可能會沒有家庭生活。」他說。 愛台灣,也愛日本〉感動援助疫苗,分享抗疫實況 17年,有人檢舉他違反《公務員服務法》中,不得經營商業或投機事業的規定,在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此案的過程中,他沒有答辯就自請離職。 成為全職部落客後,「案子一直來,文章寫不完,永遠有事情要做。」直到去年初,疫情突襲全球,也重創旅遊產業,他意外成了疫情下的受災戶。「去年一年,我是完全沒有收入的。」他直言。 然而,這場無國界的瘟疫也讓他在第一時間整合自己的兩項專長。「最開始,許多讀者問我,還能不能去日本?要不要取消機票?」當時,台灣還未邊境管制,他每天瀏覽新聞,整理疫情資訊,直到後來旅遊活動全面停擺,他還是持續分析日本疫情,鑽石公主號、緊急事態宣言等。 6月4日,日本贈送124萬劑AZ疫苗,在Clubhouse提及時,對日本懷有深厚情感的孔醫師,忍不住哽咽了良久。「我和許多感染科師長都覺得,病毒遲早會進入台灣社區,但沒想到我們成功守了1年,部桃危機過後,我一度認為可以守到疫苗進來。能守成現在這樣,我覺得是奇蹟了,反而不該怪任何政策或任何人。」孔醫師不慍不火地說著。 疫情指揮中心團隊中,張上淳是他的老師,羅一鈞是小他1屆的學弟,這段時間裡,孔醫師每讀到國外文獻,總同步傳達給指揮中心,諸如疫苗混打數據或治療寄生蟲的伊維菌素(Ivermectin)沒有實證療效,在他為聽眾解惑後的隔日,也能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得到證實。 他每晚「開房」錄節目,翌日再上傳到Podcast供人下載收聽,一度衝上Podcast綜合收聽排行榜第2名,其中,不乏一線醫護分享抗疫實況,也常開放聽眾發問,即使遇到端午連假,節目也不公休,與指揮中心記者會一樣。 節目裡,許多常見問題他一答再答,為工作執著的精神,與指揮官陳時中拚命程度有幾分相似。或許在難以預測的病毒之前,沒有人是絕對專家,但疫情讓我們見到更多不同樣態的醫者守護眾人。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夫妻關係,不是「放軟態度」就會改變!陳安儀:打開內心所有抽屜,才能擁抱真幸福.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想當「上流老人」,現在就讓自己過得好!中年後打造「優老計畫」,從這一步開始做起
-
2021-06-1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高風險醫護壓力難解 心理師:院內諮詢一天可接8通
本土確診在5月大爆發,台灣面臨醫療醫療院所大緊繃,一線醫護面對巨大的壓力。新北市新莊區日前有一名護理師疑不堪防疫壓力,長期下來身心俱疲,遭家人發現在臥室內自縊輕生。對此,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羅惠群說,醫院內的電話諮詢,疫情期間可以接到護理人員7、8通的電話,一線醫護壓力大不只是怕病毒會傳給家人,心中的苦悶也要有管道抒發。早在全球疫情大爆發之際,WHO針對高風險醫護做出相關研究。羅惠群說,好比隔離病房醫護,最擔心是否把工作場域的病毒帶回給家人。護理師疑壓力過大自縊身亡,羅惠群指出,個案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是身為護理人員恐帶病毒回家的焦慮,必需關在家臥房自主隔離,又因機構負責人壓力很大,相關的評鑑跟需要做報表;再加上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跟先生的衝突導致後來輕生。羅惠群說,去年疫情開始大爆發,經調查,全世界在隔離或封城,在家裡相處變長,漸漸出現情緒的張力,可能是爭吵、衝突演變成家暴,國內外的家暴通報量也在上升中。高風險醫護近期出現外宿潮,羅惠群表示,國內護理師大部分以女性為主,在擔任媽媽的角色上,會有一種內在的罪惡、自責感,「沒辦法在孩子身邊,會擔心他的生活、功課,這塊其實需要說出來。」除了家人能夠支援照顧小孩,醫院能否提供相關支持,像是醫院宿舍、提供經費住防疫旅館。針對醫護心理的求助管道,羅惠群說,心理壓力還是需要靠護理人員說出來才能作調節,護理有個文化很不喜歡麻煩別人,心裡頭壓力無法直接跟伴侶或家人說,因此需要有個心理師,聽醫護傾吐心事,這是最基本需求,但政府沒有提供這樣的管道。羅惠群指出,醫院現提供員工相關電話諮詢,例如與隔離病房護理師通電話,發現近期使用的人數越來越多,有些人是放假中想辦法打電話來,一天有七八通的量,這僅僅只是針對院內員工。今年五月爆發情緒壓力瞬間增強,全聯會盼衛福部能夠開放通訊心理諮商的法規,現在個案數下降但醫院還是滿載,且加強型防疫旅館人力吃緊,如果能夠使用相關視訊、通訊心理諮商服務,對於醫護很有幫助。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6-16 癌症.卵巢.子宮
停經後腹痛出血竟罹患子宮頸癌 女性有這些症狀莫大意
停經女性經常性腹痛,不規則出血是健康警訊。45歲在外商工作的張小姐,雖已停經一段時間,但仍不時有腹痛、出血問題。日前熬夜加班時突然劇烈腹痛到無法走路,趕緊就醫後出人意外確診為第3期子宮頸癌。接受常規治療期間,張小姐同時透過服用中藥,2周後腹痛情況大幅改善,4周後異常出血症狀消失,病情穩定持續2年未見復發。子宮頸癌與性生活關係密切 有這些症狀應盡速檢查人生中醫診所楊永榮醫師表示,研究顯示子宮頸癌與性生活關係密切。女性在青春期時,愈早有性生活,愈容易產生子宮頸癌。若有3個以上的性伴侶,則子宮頸癌罹患風險會增高。此外,抽菸易降低人體免疫力,引起細胞病變,提高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如果女性陰道出現不正常大出血,月經期間以外或絕經後不規則陰道出血,更年期後的陰道出血,或行房後出血或分泌物多且帶惡臭,下腹部、腹部、下肢疼痛等情形出現,應盡快到醫院檢查病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中醫輔助改善癌症治療副作用 針對不同症狀用藥不同楊永榮醫師指出,中醫輔助改善癌症副作用,增強免疫力,改善疲勞倦怠、失眠多夢、煩悶、食慾不佳、眼花、耳鳴、腰痠等症狀。癌症術前術後中醫可配合改善,術前以改善肝臟、心臟功能為主,術後已恢復體力、改善術後不良反應為主。子宮頸癌早期可在陰道內發現分泌物和流血,或月經紊亂及性交後出血現象。晚期經常出現輸尿管阻塞,甚至進而出現腎功能衰絕所謂尿毒症。中醫可針對不同症狀對症下藥,緩解不適症狀,維持癌友良好生活品質。針對初期分泌物增多現象,可用山防風、山豆根、黃柏、貫眾、紅藤、忍冬藤、山慈姑、川楝子、草河車、虎杖、金櫻子、牡蠣、龍葵、白花蛇舌草、水紅花子、蒲公英、子花地丁、白英等等中藥材水煎服用。針對分泌物中夾有血液、下腹不適等症狀,可用血餘、地榆、草河車、牡蠣、五味子、虎杖、金櫻子、荷葉、白芨、側柏葉、川楝子、元胡、水紅花子、板藍根、蒲公英、仙鶴草、雞血藤等中藥材水煎服用。至於子宮頸癌糜爛壓痛之症狀,則可用魚腥草、敗醬草、連翹、山枝子、白花蛇舌草、半邊蓮、虎杖、板藍根、七葉一枝花、喜樹皮、苧麻根、仙鶴草、台烏藥等中藥材水煎服用。平時保養好子宮 降低罹患子宮頸癌風險楊永榮醫師呼籲,預防子宮頸癌,女性要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保養子宮,增強子宮的免疫力,以有效降低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寒涼食物,如冰淇淋、冰鎮西瓜、冰鎮飲料、螃蟹、田螺等不利子宮健康,建議女性少吃。★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6-08 名人.黃軒
居家防疫讓壓力鍋爆炸?醫籲當心新冠壓力症候群
由於疫情,全球都在推行「留在家𥚃,stay home 」,因為「家」,是疫情最安全的避風港。但人類,是很奇怪的動物。「大家天天在家,『家』,卻不一定是抗疫的快樂天堂。」A. 全球都在推行「留在家𥚃,stay home 」COVID-19 肆虐全球,各國專家陸續提出警告,「由於民眾因疫期無法外出或工作,將使家庭暴力發生的風險增加」。這些家暴數據,也真的隨著疫情爆發而一直增加,全球皆如此。例如巴西、西班牙、希臘等國,家暴專線通報數,都出現2成以上的增長。在疫情下,真實的氣氛⋯⋯在 2013 年,針對世界各地五大洲 42 個國家收集了 8943 份樣本(男性4013,女性 4887),在這篇研究結果中發現,在社交區域當中,人們傾向和陌生人維持 135.1 公分左右的距離,在和朋友相處時,則維持平均約 91.7 公分的距離,最後,在和伴侶相處時,則維持 31.9 公分的距離。而距離愈靠近,吵架的機會愈增加。原來天天「零距離」,不會確保「零吵架」的。「原本是避風港的『家』,在疫情期間,卻成了親情煉獄。」這些在COVID-19 疫情「壓力鍋」,炸出來的一切,我們專家學者,現在叫「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B. 在COVID-19 疫情「壓力鍋」,炸出來的一切去(2020)年進行的「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的一項研究,針對美國和加拿大7000名的一般民眾的心理測試。研究人員已經初步有了發現,加拿大和美國的民眾,目前已經開始有25%民眾,符合了這個新詞的出現,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CSS)!這些症候群表現在日常行為,會有完全莫名行為出現。C. 個人的壓力行為(Personal Stress Disorder)出現例如:1.常常追著COVID-19 劇情(不看了很焦慮,看了更焦慮)2.夜晚驚醒,起來檢查網路任何COVID-19 資訊3.產生易怒,情緒不穩、甚至歧視(Xenophobia)仇恨、心理變態 (psychopath)等等,至終引發暴力事件發生。4.對於身邊接觸的物品,產生了非常不安情緒(拿著瓶瓶罐罐,到處都在一直噴……)。D. 社會壓力行為(Social Stress Disorder)出現1.上學行為改變了,學生們很喜歡到學校,這情況已經不允許了,所有課程都設計在網上。2.上班開會模式改變了,取而代之要常用視訊會議確認工作。3.一群朋友再不能去shoppping 逛街或餐廳,紛紛在家,只有靠「吳伯益」或「婦胖達」,解決自己三餐溫飽和生活習慣的用品。4.這社會因為疫情,大部分都歸縮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也剝奪了人際關係真實的交流。有時你問這些人或勸這些人不要這樣,你會發現他們會聽了而莫名又不懂,反覆出現了不良適應的反應,其實,他們不是故意的,因為這些都會是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出現,不得已的壓力行為,我們得有「同理心」面對。在COVID-19 下,個人壓力行為模式出現、社會壓力行為模式出現,也就產生了這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E. 真實世界,被隔離(quarantine)了這同時也告知全球的人類,其實COVID-19 不只改變了人類的生命存活率或免疫能力,同時也正在改變人類的心裡行為。COVID-19 正在把全球的真實世界隔離(quarantine)了,我們全球紛紛祭出封城,封市,封國,封邊界,其實也封鎖了人心的一切,而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應景而生⋯⋯這個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發生在全球,告訴我們,這是目前活著的世界,我們唯有重新調整腳步,才能找到自己心裡壓力平衡(Stress Balancing)的適應。如何克服COVID 壓力症候群?F. 世界各地正在血淋淋上演生死離別面對全球COVID-19 大流行,世界各地正在血淋淋上演生死離別。人們不僅關心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健康,面對封城、限制行動、工作經濟停滯,開始影響每個人心裡情緒中。心理學家,創造了「COVID 壓力症候群」一個新詞,來描述疫情大流行下,民眾心理的情緒影響。G. 避免過度依賴社群媒體訊息整天在家,會有太多的COVID-19 資訊。有些人會產生了,強迫性一直反覆查閱社群媒體所有關COVID-19 的報導,以為這樣的行為會使個人情緒壓力受到很好控制。其實你可以:1.訂閱固定新聞報導,也就是訂閱你僅生活需要的每日新聞即可。2.每天只要檢查一次或兩次可靠的主流新聞來源。3.你的社群媒體,僅有最親密朋友和家人的互動訊息。4.在自己的社群媒體談正向力量的事情。5.你反過來,甚至可以教育或鼓勵大家一起面對COVID-19 。當我們在疫情大流行,或對某疾病感到不知所措時,現在人通常會嘗試在屏幕(電視、筆記本電腦、社群媒體等)中在找尋答案,而迷失了自我。已經有很多研究証明,一直在上網,人的腦筋會麻木,也會一直在虛擬世界尋找溫暖。而這個人情緒壓力,往往卻在關閉電視或關閉手機後開始出現。這就是為什麼這些網路沈迷,那麼會令人上癮。而每當我們離開網路時,心理就會感到被懲罰。其實你可以:1.在家起來走動,甚至運動,例如做體操。2.和家人玩棋盤遊戲或做拼圖。3.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4.和家人一起完成一項工作。5.窗邊遙看賞街頭或遠處景點。其實,以上一切,就是要叫你離開手機或電腦或電視。(當然你可以把手機封鎖在抽屜,僅固定的時間使用。)H. 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其實你可以:1.和家裡的人保持說話聊天,是緩解壓力和焦慮的最佳良藥。2.可以每天一起做家事、娛樂和祈禱,甚至每次只有幾分鐘。3.簡單的、有意的活動,可能例如一起洗碗,玩幾張紙牌,討論一天中最美好、愛護和支持彼此的生活。4.別忘記給朋友和遠方的家人打電話、發消息或發短信,以確保他們沒事,並加強了您人際關係的支持系統。I. 不意味著孤獨被隔離了社交距離安全或限制的行動,並不意味著孤獨被隔離了。如果您的情緒壓力失控,已經影響你和家人衝突,甚至自己有暴力傾向,其實可以尋求心理治療專業幫助。因為人們可能因為禁足或行動限制,得天天在家𥚃,悶悶不樂而情緒低落引起,若你有受到暴力影響,也記得尋求協助的。※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重新面對自我內心世界 120件可以在家裡做的小事
這段時間為了防疫,扣除必要性的外出,每個人都得過著足不出戶的生活,然而待在家裡除了滑手機、看電視,還能做些什麼新鮮事呢?這裡提供120件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提供大家參考!靜心觀察1.觀察房間所有物品,回想自己為什麼會擁有它們?2.每天記錄(畫圖、拍照、其他方式)窗外的景色,做出屬於你的防疫日記3.嘗試種植一株新植物,紀錄每天的變化4.記錄每天的日出日落時間,月亮陰晴圓缺變化。5.觀察家中寵物的細微變化6.仔細聆聽所處環境中有幾種細微的聲音7.給自己每天準備一種顏色的物品,進行彩虹蒐集任務8.找一張居住城市的地圖,標出每一條曾走過的路我們的心不是對未來感到擔憂、就是對過往感到鬱悶,透過細細品察身旁的人、事、物,回到當下,我們便得以收拾散亂的心,平靜、安穩地回應生活的每一個挑戰。疼惜 疲憊已久的身體9.洗一個有史以來最久的熱水澡 察覺身體最痠痛疲憊的地方 塗上最喜歡的乳液或精油味道 輕輕按摩10.緩慢地伸展自己的四肢、肩頸與身體,在酸痛的地方多停留幾分鐘 跟自己的身體好好說聲辛苦了所有心靈的傷,身體都會記得,所以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也才能真正接納完整的自己。打造居家健身房瑜伽伸展11.每天練習一個簡單瑜伽動作,每個動作至少持續5天。負重運動12.讓肌肉支撐住某個重量或抵抗某種外力,來鍛鍊身體各處的肌群。有氧運動13.在家跳鄭多燕、Zumba dance、「2週瘦10公斤挑戰」減肥舞。睡眠,讓身體放鬆,那緊繃的大腦,要如何放鬆?運動,可以刺激大腦分泌神經滋養因子、腦血管生長因子,是給大腦最好的馬殺雞!重拾遺失的美好14.整理回顧舊照片,將重要的照片掃描存成電子檔15.重拾一項久違的興趣(畫畫、樂器、健身、跳舞)16.重新溫習以前最喜歡的流行歌曲17.找出以前最珍愛的收藏品,好好欣賞18.回憶自己最驕傲、最有成就感的過去時刻19.品嘗童年愛吃的食物現在的你,是過去種種的累積。書寫 抒寫20.寫信21.寫作22.寫日記23.自由書寫24.寫IG、臉書用書寫貼近自己,與自己對話~有多久不曾好好與自己對話了?情緒變化25.把自己的心情寫下來,觀察情緒如何隨時間變化夢境探索26.記錄自己的夢境,與別人一起討論夢境可能的意義奇思妙想27.把腦海當中各種古靈精怪的創意點子通通寫下來!自我療癒28.想像受傷的情緒從心理排出,就像水從水管流掉一樣!網路時代的人們,每天google了全世界,就是沒有搜索自己的內心,透過更深入的覺察與探索,重新認回最初那個堅定的自己。獨享文青時光29.閱讀一本一直很想讀的書30.聆聽讓自己放鬆的音樂歌曲31.演奏塵封已久的樂器32.逛逛線上博物館、展覽33.練習鋼筆字34.看看舞蹈表演35.欣賞線上演唱會沉澱自己喧囂的心,內心的不安,讓音樂與藝術來環抱。自在地宣洩情緒感受36.個人KTV無限歡唱37.看一個感人的電影大哭一場38.把不爽的事情寫在紙上撕個稀巴爛39.玩一款恐怖遊戲,盡情尖叫唯有曾經深刻地碰觸自己的痛,才會更懂得愛的真義。生活中的小小冒險40.上網看一部平常絕對不會看的電影41.找一個不熟悉的文化,上網蒐集相關資訊42.每天隨機找一本書,抽取其中兩頁閱讀43.選一個國家,來場Google Earth的螢幕小旅行44.私訊一個自己喜愛的明星、偶像(也許他會突然回你)隨著你總是咬牙堅持站在舒適區的邊緣,漸漸的你的焦慮會自然的降低,此時,你的舒適區就已經擴大了,這個就是成長持續發生的過程。瘋狂一下,發現不一樣的自己45.把衣櫃裡最少穿的衣服拿出來胡亂穿搭46.嘗試最大膽、誇張且最不像自己的穿著/妝容47.列出十種不同的個性,每天抽韱扮演一種48.假想自己是一項物品,嘗試講出物品可能的心聲「若重複行使令自己羞愧或丟臉的行為,直到不再羞愧或丟臉,人就能克服所有會阻礙自己做想做的事的情緒了!」-心理學家Ellis療癒系手作49.園藝50.剪貼51.編織52.木工53.摺紙54.手工禮物55.繪畫「初時令人挫敗,但最後你會全然釋放!」-美國手作編織達人貝西‧吉兒(Betsy Greer)趣味桌遊56. 拼圖、紙牌、解謎、棋藝、聯想、益智、疊疊樂……「要了解一個人,觀察他玩一小時的遊戲,勝過和他談一年話。」-柏拉圖終結拖延57.閱讀幾頁被自己擱置已久的好書58.修補掉了扣子或裂開的衣物59.清洗始終忽略的衣服、被單汙漬60.把不需要的東西捐出去61.送修因為損壞被擱置一旁的家電62.整理堆積的統一發票、集點卡63.為自己想要提升的能力制定學習計畫行動吧!美好的生活,源自日常小事的點點滴滴。斷捨離的藝術64.找回自己久違的書桌桌面65.整理與分類電腦裡的舊檔案66.每天丟掉或送出一件自己不需要的舊物67.丟掉不合穿、不常穿的衣物為即將到來的美好事物,騰出更多的空間嘗心食堂68.嘗試自己親手做一道簡單的料理69.犒賞自己一道想吃很久的美食70.研究查詢一下每個食材的營養價值71.嘗試在一餐裡面蒐集最多顏色的蔬果72.學習不同的烹調方式處理同一項食材73.用最慢的方式深度品嘗食物的舌尖滋味You are what you eat!理財,讓夢想更能早日開花74.整理皮夾、錢包75.回顧自己兩個月新購買了哪些物品76.登入常用網拍平台,看看自己的累積消費金額紀錄77.使用銀行APP,看看每個帳戶裡的餘額剩多少78.列出目前想買卻還沒買的所有物品79.研究一項新的投資工具,提升理財知識80.每天存一點零錢81.規劃未來一年的預算82.觀看理財類的時事新聞或影片,了解最新理財資訊好好盤點手中現有的資產與資源,及時做一些調整,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避免衝動型消費,也避免未來為錢煩惱,提升生活幸福感。聯繫友誼83.憑印象寫下所有認識的人的名字84.寫email關心好久不見的朋友85.清理臉書、line群組名單86.以好東西來給某人驚喜87.與好友交換一個物品88.跟可信任的朋友揭露一件自己最近的煩惱89.問候一位恩師,並表達感謝90.請朋友推薦一齣劇,一起討論劇情91.和好友共進視訊午餐92.了解朋友最近最煩惱的一件事成為,最暖心的陪伴精心時刻93.傾聽彼此目前最煩惱的事情94.了解彼此的人生夢想95.說出幾個最近惹惱伴侶的人96.回顧彼此生命裡最特別的三個時刻97.探索的童年趣事98.告訴彼此對方吸引你的特點99.來談論場高深的哲理製造浪漫100.互相幫對方按摩101.一起煮晚餐、做甜點102.一起看部讓愛情增溫的電影103.一起完成一件作品或拼圖104.陪對方做一件他喜歡做的事105.嘗試新鮮的方式接吻、做愛106.寫給對方一封情書約定未來107.計畫一趟未來的旅行108.尋找兩人共同的夢想藍圖109.為未來的自己寫下悼念文110.寫給彼此一張感謝的卡片111.討論自己最期待的老後生活家,就是最好的親子樂園共讀談心112.親子共讀一本一直沒時間好好讀、但孩子又好喜歡的繪本。生活體驗113.跟孩子一起為全家人製作簡單的餐食,從食材準備到上桌擺盤親子同樂114.觀看居家親子遊戲YouTube影片,親子一起操作與神同行,找回內心的平靜115.閱讀經典從信仰角度思考問題閱讀經典故事116.靜心祈禱打開心房,與崇高的智慧存在連結,把一切交託給更高的存在,懇求更高存在賜予力量面對苦痛。117.參與儀式參與線上信仰活動,定期進行宗教特定儀式。體驗呼吸118.採取舒適姿勢,以鼻子自然呼吸,將意識導引到呼吸上,注意與呼吸有關的感覺(鼻子的氣息/胸部及腹部的起伏/呼吸與呼吸之間的停頓/呼吸的深度/吸氣與吐氣的溫度差異)。119.嘗試將呼吸做為意識的重心,不論腦子出現多少念頭,都讓這些念頭自由來去,盡可能讓自己不斷重新專注在呼吸上。向宇宙發送祝福120.閉上眼睛,保持安定,在心中默念一句祝福,想像將這份祝福透過各種形式傳遞到所有所愛的人身上,並擴散到世界的每個角落。疫情期間,焦慮慌亂難免,但卻也是人們重新學習獨處,面對自我內心世界的契機。透過120件在家裡可以嘗試的活動,為自己的焦慮恐慌找到安置之處,重新深化與自我、與家人的關係,守住更多能量,為全世界的疫情祝禱。願全世界疫情早日止息!
-
2021-05-23 養生.家庭婚姻
婚姻好難!比爾蓋茲、江宏傑婚姻生變 諮商師教7招面對婚姻關係轉變
近日台、日桌球界CP江宏傑、福原愛夫婦婚變相關新聞報導得沸沸揚揚,讓大眾困惑的是,兩人夢幻童話故事般的異國婚姻,各種曬恩愛行為,好像突然一夕之間成為幻影,戳破大眾的粉紅泡泡。然而婚姻關係的好壞,並不能從外在的親密行為、社群軟體的照片PO文來衡量,同時婚姻關係是不斷變動的,一開始恩愛的夫妻,也可能因衝突最終形同陌路;遇到阻礙而吵鬧不休的夫妻,若能順利處理好衝突,也可能使夫妻關係更加緊密,無論外人與自我如何看待自己的婚姻,重要的是了解到婚姻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婚姻中的兩人都需要不斷的覺察與學習婚姻相處之道,那要如何因應婚姻中的變動,提升婚姻品質? 提升婚姻品質 諮商心理師7建議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心理健康中心諮商心理師沈孟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調整期待須了解到婚姻狀態是不斷變動,雙方都不可能一直維持在熱戀時期,若持續用熱戀時期的行為來衡量對方的愛,如以前過節對方都會送花吃高級餐廳,現在怎麼對方都沒有準備,一定是不愛我,則會不斷感到失望,開始對婚姻產生不安全感,另一方也會備感壓力,覺得並不是不愛對方,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表現。不論哪一方都需要適時的調整對伴侶的期待,並嘗試溝通,滿足雙方的期待。 2.試圖先改變自己,不是先改變伴侶在婚姻關係中,常聽到其中一方表示如果對改變OOXX,我的情緒就不會受到影響,就會覺得快樂,婚姻就會幸福,當持續有這個思考,或開始計較對方應該先改變時,幸福快樂的掌控權就在對方身上,改變也不一定如自己預期,因此需試著思考自己可以從哪邊改變,非期待對方先改變,較有助於改變婚姻關係。 3.重視並兌現對伴侶的承諾雖然“結婚”是對伴侶最大的承諾,但不代表婚後的其他承諾就變得不重要,不論婚姻關係中,目前是在關係好或壞的狀態,若能夠重視且兌現對伴侶的承諾,都有助於讓雙方的關係更加穩固,也更有信心能夠度過婚姻中的大小難關。 4.協調意見不一致伴侶雙方互動中,一定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小至吵架,嚴重可能導致離婚,並非要去除伴侶與我們不同的意見,或是藉機發洩自己對伴侶不滿的情緒,關鍵是如何能夠利用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了解對方真正的想法,嘗試溝通處理,減少未來因類似事件產生衝突,提升雙方互動品質。 5.接納雙方的不同在婚姻關係,可能會有長期無法解決導致衝突不斷的議題,這是很常見的狀況,因此不需要過度堅持非要解決“所有”婚姻中的問題,重要的是伴侶雙方需要試著練習用尊重、寬容的角度去看待對方的不同,即便自己並不認同對方的行為。 6.維持日常生活愛的表現愛的表現能讓伴侶雙方有“連結”的感覺,愛的表現方式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如過節儀式感、睡前聊天時間、親子一同出遊等,藉由這些愛的表現能夠建立起伴侶雙方新的回憶,以及屬於兩人一起的正向時刻,有助於婚姻關係更加穩固。 7.尋求專業業協助關於如何增進婚姻關係,與處理婚姻中的衝突,現在網路有很多相關資訊,或是與親朋好友討論,能從中得到一些大方向的建議,與得到抒發情緒的管道,但有時婚姻中的困難與阻礙,往往不是表面的衝突議題,是背後與伴侶自身的議題(如原生家庭影響等)有關,或是有時難以向親朋好友討論婚姻中深層的議題,上述都可以考慮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找心理師進行心理諮商,深入且個別化的討論婚姻關係中的各種狀況,增進婚姻關係。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婚姻觸礁如何挽救?是誰殺了婚姻? 諮商心理師列「7點忠告」:別只想改變對方 ·「待你如親女兒」攏係假!?你媽不是我媽?女人為何總是為難女人?再也忍不了!拜託別再當這種婆婆了 
-
2021-05-17 退休力.社會連結
鍛鍊退休力/被需要感隨年齡降低 關係營造 別等退休後
「調查結果相當符合目前社會實情。」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說,對一般人來說,「被需要的關係」建立在「工作」或「家庭」,以60歲為界,愈年長的人愈認為自己不再被需要,主要還是與生命歷程有關,現在60歲以上多已退休,卸下職務,於是覺得自己不再被需要。研究證實,孤獨感與老人憂鬱、失智有關。此外,在家庭關係裡,孩子漸漸長大,不再需要父母殷殷照顧,再加上現在家庭規模變小、少子化,60歲以上的民眾「帶孫子」的機會也變少,在在被剝奪許多「被需要感」。蔡佳芬說,近年老年精神醫學熱門題目是「孤獨」,許多研究證實,孤獨與老人罹患憂鬱症、失智症有關,若希望老年人健康、有幸福感,就要促進長者社交互動,減少孤獨。而新冠肺炎爆發一年多,長者與他人接觸次數大幅減少,蔡佳芬預估,此時長者擁有「被需要的關係」比率恐再下降。家人是親密伙伴,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銀光學苑主任袁瑋指出,退休後與親朋好友的關係是之前的延伸,若希望退休後能有良好的支持系統,「營造關係不能等退休才做。」老夫老妻相伴需要智慧,最好各自保有社交圈。許多夫妻平時相處沒有大問題,但退休後兩個人相處時間拉長,成為關係的考驗。袁瑋說,很多男性或許在外工作職位高,妻子也有工作,但家務主要由妻子負責,不但將家裡打理得好、生活獨立,與老公相處也沒有問題。但退休之後,夫妻相處時間變長,若先生將之前在外工作的狀態帶回家中,矛盾可能一觸即發。「夫妻老了要相伴,很需要智慧。」袁瑋說,除了雙方相處要放鬆,也不能太堅持自己的想法,最好保有自己的社交圈。袁瑋說,女性的社交互動普遍多於男性,老年生活的豐富程度與幸福感也較高,她鼓勵男性適度調整自己,多與他人交朋友,離開職場後的生活品質有機會因此提升。手足相處關鍵在「尊重」,不比較不抱怨,做好照護分工。至於手足,能否相互扶持,關鍵在「尊重」,不要比較收入、職業,也不要比較彼此的小孩或抱怨對方的伴侶等,這樣的關係才會是舒服的;而年齡漸長之後,會遇到照護年邁父母的責任分攤問題,兄弟姊妹間經常會面臨衝突。袁瑋說明,每個家庭狀況不同,出力和出錢,彼此可以協調,若平日無法協助照顧父母起居,假日便可讓平日不方便者輪替照顧,或是以協助事項區分,有的人可以協助帶長者看病,有的可以帶家人外出遊玩等,手足間照護分工應明確並早點定案,才能營造良性家庭氛圍。常聽到人說「老頑固」,指人愈老愈難相處,袁瑋說;有同理心、不堅持己見是與人相處的基石,雖然每個人個性不同,但應該讓自己有調整的空間。建議在退休之前發展多元人際關係,多多與他人相處,了解不同的觀點,也可以透過閱讀、聽演講等,開闊自己的視野。調查分析退休五力中 「社會連結」得分最低根據「2020退休力大調查」,國人社會連結僅51.7分,在退休五力中得分最低。在「退休準備指標」中,社會連結分為社會關係與社會參與,社會關係包括與相互扶持、緊密社交和彼此需要的關係,發展關係的對象可以是家人、朋友甚至寵物。但調查發現,各項關係的建立以60歲為分水嶺,60歲之後普遍下降。在相互扶持的關係方面,20歲30有八成認為自己擁有可相互扶持的對象,但到了60歲降至六成五;社交關係幫助我們獲得支持,建立自信,60歲以下認為自己有緊密的社交關係者達七成,但70歲以上僅有六成。至於被需要的關係,在各年齡層回答的比率普遍都較低,但50歲下回答有被需要的關係者達成五成以上,到了75歲卻僅有二成,顯示年紀愈大,認為自己被需要的比率愈低。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1-05-16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放下侷限的我 擁抱無限的生命
人活在世上,幾乎沒有一刻不是為「我」而活。為了滿足「我」的種種需要,我們勞動,我們學習,我們哭,我們笑,我們受傷,我們想成長、想從受傷的經過走出來……然而,在這過程中,很少人會想到:這個「我」怎麼來的?對大多數人,這問題甚至沒有機會浮出來過。畢竟從我們懂事、有了父母給的名字開始,一聽別人喊這個名字,會覺得那就是自己。對外人,我們會這麼介紹自己,這一生也就圍繞著這個名字的「我」忙碌。透過各種角色扮演和互動,這個「我」愈來愈重要,幾乎不可能不是自己。我們不只追求理想的「我」,同時還希望和「我」有關的一切都是完美。我們自然想追求一個好的伴侶、透過親密關係的互補來圓滿自己。也有朋友將希望寄託在下一代,想讓孩子成為更優秀、更有成就的自己。即使自己達不到,如果能透過另一個人來完成,那也好。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一生對我們最大的吸引莫過於「我」,以及從「我」延伸出來的「我的代表」,包括物質、種種和「我」有關的知覺、感受、觀念和價值。我們都相信要符合「我」,人生才有意義,也讓「我」滿足與否,來決定這一生快不快樂。「我」就這麼成為一個不可質疑的前提。於是,「我」在人生旅程自然會有的起伏退化,對我們來說好像這個生命被否定了。如果一件事做得不理想,可能讓人開始懷疑自己,否定自己。更不可理喻的是,就算得到了人間所有的好事,總有更好的狀態還沒有得到、還要去追求。只因為接受了「我」,就要承接隨之而來的各種限制,把生命侷限了。這個「我」既是煩惱的由來,也是受煩惱折磨的對象,自相矛盾的存在。但我們卻寧願配合這樣的「我」左右為難地活著,把短暫擁有當作一生成就。我們沒有想過,「我」本來是不存在的。即使有了「我」,它非但不足以代表真實,還反而誤導我們,讓我們活得和生命真相完全是兩回事。如果我們從心裡明白真實的生命並不靠「我」才有,更不靠某個身分、某件事來完整,如果真心接受這個事實……我敢說,光是眼前這一生,就會完全不同。過去從人間想得到的關注和認同,不再那麼絕對重要,而我們可能第一次活出自由。我們自然會問自己:有什麼值得留戀、值得抓取、需要證明?儘管一樣活在人間,我們反而會放下──放過一切,不去抓任何東西。放下一切,倒不是說不管這個身體、斷掉所有關係,也不是拋棄財物、跟人間完全隔離。我們真正放下的,最多是我們認為物質和關注可以帶來的安全感。放過一切,是沒有一樣東西需要重視,也沒有一樣不去重視。只是單單純純,讓一切自己存在。「我」不再是生命唯一的前提,而只是一種生存的工具。我們透過「我」還是可以處理眼前的事。做或不做,不再帶來矛盾或兩難。我們只是跟著生命走,而走到哪裡,也都可以放過。放下侷限的「我」,我們竟然會發現:原來擁抱無限、活出圓滿是可能的。這一點,但願你我都能親自去驗證,在這一生真正活出生命無限的潛能。
-
2021-05-11 性愛.性福教戰
「從熟男老闆到科學園區熱血青年都需注意」不當工作型態嚴重影響性功能與泌尿系統
奇美醫學中心今天舉辦泌尿科個案說明會,強調不當的工作型態常嚴重影響「男性功能健康與伴侶幸福」,甚至引發慢性攝護腺發炎、睪固酮低下、排尿障礙等病症與家庭失和,醫師提醒「從熟男老闆到科學園區熱血青年都需注意」。奇美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表示,案例歲42歲張先生解尿不順且勃起功能變差就診,經謝系列檢查發現攝護腺慢性發炎、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睪固酮也低下。原來張先生在高壓力環境工作,且需輪班長期睡眠品質不佳,工作表現及日常活力都受影響。經藥物及低能量震波治療、提醒生活及工作需注意的小細節後,問題才漸改善。奇美泌尿外科發現,睪固酮低下症候群或性功能障礙的男性病人,有高比例在高壓力環境下工作,其中不少輪班或夜班等非正常上班時段。另不少人因在無塵室等地工作無法規律解尿、長期憋尿造成頻尿、急尿、尿不乾淨等排尿障礙。謝昆霖說,許多人到一定年齡才開始出問題,應重視工作型態及可能造成健康危害,隨著高科技產業發展,也產生許多相關職業病。常遇到青中年男性甚至女性長期頻尿、急尿、夜尿,檢查問診發現是長期工作型態造成的慢性影響。他說,男性當然要注意攝護腺肥大,然而有些病人會陰及下腹部常反覆疼痛,痛感加劇時會急著解尿,則可能是「慢性攝護腺發炎或骨盆腔慢性疼痛症候群」。治療須先改變生活型態,避免久坐或減少生活壓力並搭配藥物治療,若無法緩解或極度疼痛,二線物理治療例如磁波椅、低能量體外震波都可能改善。時常輪班或長期夜班、壓力大、久坐的警、消、保全、科技廠及客貨運、計程車等工作易致睡眠異常,研究顯示常造成男性睪固酮低下及性功能障礙、工作能力下降、易疲憊產生勞動傷害。
-
2021-05-11 名人.相性幸福
不懂挑起男人慾火?專家教3招讓你的男人一眼性起
男人容易慾火升起,偏偏女人不會挑起最近諮詢幾對夫妻,他們的問題都是性生活不協調。其主要原因多數是兩人對於性的觀念、態度差異很大。例如:老公想看A片做愛,老婆卻對A片反感、老公喜歡開燈愛愛,老婆卻要關燈才愛、老公希望老婆穿性感睡衣,老婆只穿寬鬆大衣、老公想玩角色扮演,老婆一聽馬上翻臉。老實說,他們還能意識到這些問題,趕緊找專家諮詢,表示還有補救的機會,至少願意為彼此的性福努力。反而是那些不願意面對問題,偷偷各自往外發展地下情的夫妻,最令人擔心。倘若夫妻走到那一步,就真的是自掘愛情的墳墓了。為了避免那樣的遺憾發生,導師建議女性們能夠在性生活裡當個「收藏家」,學著收集男人各式各樣的慾望之眼,因視覺反應出喜好。當妳收集越多「視喜好」時,妳就更懂得善用自身的魅力,撩撥情慾,讓他看著看著就硬了。接下來好戲要上場了,以下有幾招必學的競拍技巧,讓妳為今晚的情色拍賣會,落槌敲出絕佳好機會。技巧一:運用深情、迷濛、放電的雙眼,開啟眼神接觸人對於愛不釋手的東西是移不開視線的,尤其是當女人看上一個名牌包、漂亮的衣服、光彩奪目的珠寶時,那眼神裡就蘊藏著非買不可的強烈渴望...如果把東西換成是親愛的人呢?確實,人也是一樣的。只要妳溫柔深情、堅定地看著他,視線接觸時間拉長一點,不出幾秒獵物很快就到手。記住,眼睛是戀愛最主要的利器,懂得擅用眼神接觸、放電的女人,最令男人招架不住了。技巧二:穿著性感滿分、質感佳的戰袍多數男人認為若隱若現的美感比一絲不掛的裸體更讓人意亂情迷。依據個案們的經驗分享,如果伴侶穿上有卡通圖案、運動類成套的休閒服會讓他們性致缺缺。所以女性們可別幫倒忙,如果可以,最好把那樣的衣服當做打掃用的家居服吧!那麼,男人喜歡的床上戰袍又有哪些?如何穿出性感?來,教戰守則:先挑材質再選款式。例如:柔軟絲質、雪紡緞面、質地輕薄的材質都是舒適度、觸感度較多人喜歡的。然而款式部分:低胸、V領、背部挖空或是透明感高的設計都很受男人歡迎。如果想要多些新鮮變化的女性們,角色扮演也是增進情趣的最佳選擇。例如:空姐、OL制服款、護士服、女僕裝、學生妹打扮、吊帶襪、中國式肚兜等等。這些在網路上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讓妳隨時享受變身的樂趣。技巧三:挑逗性十足的肢體展現調情最高技巧,就是讓他享有視覺上的快感,一眼就激起雄性激素的能量,而且一次比一次誘人,讓他看得到卻吃不到。這就像關在鐵籠裡飢餓很久的獅子,籠外不斷出現秀色可餐的獵物,恨不得立馬撞破鐵籠,大肆虐吃。1.性感表情慢動作重播:在愛情偶像劇裡,女主角要勾引男主角時最常出現的經典性感表情「唇舌挑逗」。剛開始先深情的看著對方,然後舌頭緩慢地沿著上唇來回滑過,接著輕咬下唇,最後眼一眨,馬上勾起對方一親芳澤的慾望。這畫面任何男人看完後,都會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這實在是太誘人了。2.有意無意的愛撫自己的敏感帶:男人一旦看到女人優雅緩慢摸著自己時,如:脖子、鎖骨、胸部…想必此刻他的腦海裡滿滿火辣情節。這樣壞壞的妳,哪個男人還受得了,身下的「小弟弟」早已迫不及待地鼓掌叫好!3.不經意的擺動一下性感蜜臀:建議女人換上性感睡衣時,最好不要穿底褲,隔著衣服扭動一下蜜臀或是輕拍幾下,甚至慢慢拉起睡衣展現一下蜜臀風情又慢慢拉下,調皮的耍玩一下,讓他越看越心癢難耐,說不定一眨眼你們就已經共赴雲雨了。
-
2021-05-10 養生.人生智慧
操煩別人的事會生病!許瑞云:找到心中壓力源,身體才會真正變好
編按:人生到了下半場,健康是最大的資產。我們注重飲食、運動,卻常常忽略壓力對身體的影響。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醫師許瑞云指出,被壓抑的情緒,對免疫系統、自律神經、壓力荷爾蒙都有影響,也是許多疾病的潛在原因。該怎麼解開情緒的包袱,讓自己擁有真正健康的身體?人的身體是一座機器。長期使用,難免磨損、鈍化、甚至故障。為了延長身體的使用年限,人們費盡心思保養。規律運動、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嘗試各種健康飲食法……。但很少人意識到,養生,也須養心。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醫師許瑞云,近年來和同為醫師的另一半鄭先安共同推廣「心念醫療」的理念。他們受過正統西醫訓練、擁有醫師執照,卻在診間發現有許多疾病找不出明確的病因。層層追溯,才發現當事人過往所遭遇的挫折與創傷,成了潛意識中被壓抑的情緒暗流。這些心念牽動人體的生理機制,影響免疫系統、自律神經、壓力荷爾蒙等,最終演變為不同形式的疾病。找出心中的壓力源 身體復原力才會變好人的想法,真的會影響健康嗎?其實回顧中西醫的理論,已有不少關於情緒的討論。中醫典籍《素問》提到,「百病生於氣也。」指的即是喜怒哀樂導致氣場失衡,成為疾病的遠因。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特定情緒過於強烈,都會使對應的器官有所損傷。在西醫的研究當中,近年來則興起了探討大腦和免疫系統交互作用的「心理神經免疫學」。例如,主宰人體情緒反應的大腦邊緣系統若感受到壓力、情緒起伏過大,會直接影響免疫系統。聯繫腦內神經元的某些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過度或過少,可能是罹患免疫疾病、內分泌失衡的原因。鄭先安指出,多數精神科藥物的原理,即是調節人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這種處置可以在短時間內改善病況,但無法真正解決病因。很多患者因此一再復發,來回進出診間。「真正的治本,應該是消除壓力的源頭。」許瑞云說。臨床經驗顯示,人體修復力的曲線在20、30歲達到高峰,此後開始下降。男性從40歲起就會出現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症狀。女性則是在40歲後半、更年期後,三高比例大幅提高、骨質流失速度增加,罹患慢性病機率也提高。但好消息是,這條曲線並非無法逆轉。「人的飲食、情緒、心念都要改變,身體自然復原的能力才會提升。」許瑞云強調。家人最常互相傷害 解開包袱關鍵在「你自己」幾年前,許瑞云有個患者為健忘症狀求診,發現大腦前額葉有萎縮退化的跡象,必須服用失智症藥物。她發現,患者非常容易擔憂、焦慮。例如,她常叨唸先生和孩子不願跟隨她吃素,甚至認定家人是因為吃肉,消化系統不好而產生口臭。整天操煩的結果,導致她身心壓力極大,頭部長期氣血不足。在許瑞云的診間,這樣的患者並不少。他們的病症不一,但共同點是常為自己無法控制的事而煩惱。這些「非己的事」,總發生在最親近的家人關係之間:孩子、父母、伴侶。許瑞云認為,50世代在親子關係中有個重要的課題:「放手」。對成年的孩子,要理解他們已經獨立。看見孩子的本質,不要試圖以自己的框架侷限他們。而成年子女在面對年邁的父母時,也要尊重父母的意願,而不是以「我是為你好」之名行控制之實。她舉例,許媽媽有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她會以專業醫師的角度,提醒媽媽別吃太多肥肉、肝臟,多少要做點運動。但若媽媽不想照做,她也絕不強求。因為,該如何管理健康是父母的決定,而非孩子該操心的事情。「父母的行為讓『你』擔心,那你的擔心自然是『你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父母的問題。」她直言。相較於把父母當孩子管,為人子女的另一個極端,則是一昧壓抑自己、順從父母。許多孝順的孩子,心中反而會對父母生怨。例如:聽從父母的話嫁娶了自己不喜歡的人或離開了自己所愛的人,當後來跟伴侶吵架或鬧離婚時,就會怨懟父母當時不讓自己做決定。就算父母走了,這樣的怨氣還是無法化解,成為生命中沉重的包袱。許瑞云在診間也遇過一位患者,臉部、四肢、頸肩布滿皮疹,即使擦藥也無法根治。她發現,患者長期自我壓抑,其中一個原因是爸爸在童年時對她要求極高,無論表現再好,都無法達到他的要求。即使父親已過世多年,患者每每想起,心中仍有不滿。為了抒發患者的情緒,許瑞云請患者想像過世的爸爸就在眼前,唸出:「親愛的爸爸,謝謝您生我、養我。我帶著愛和敬重,把屬於您的期待和要求還給您。我可以選擇輕鬆自在的做自己,不需要去滿足您的期待。」壓抑的原因消失,患者的心情輕鬆許多,皮膚問題自然改善。「所有與人的關係,都是你和自己的關係。當你可以和自己和解,你就和傷害你的人和解了。」許瑞云指出,關係中的死結能解開與否,和對方無關。喜歡或怨恨,所有情緒都是自己的。當你能夠放下,壓迫生命的情緒包袱也會變得輕盈。不想為夫妻關係傷神 想辦法把婚姻這雙鞋變好穿朝夕相處的婚姻生活,也是許多人壓力的來源。行醫多年,許瑞云看過許多患者為伴侶傷神。怒氣之強、不滿之深,甚至離了婚還耿耿於懷。「夫妻是2個不同背景、不同思維的人要長期相處。有衝突,很正常。」她指出。她觀察,50世代的男女在婚姻中挫敗,和自小所受的教育有關。50後的女性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為了爭取父母的關愛和有限的資源,更需要鞭策自己力爭上游。和任勞任怨的上一代女性不同,她們多半有自己的事業,期待和男性平起平坐、共同分擔家事。但相對的,50後的男性從小到大所習慣的家庭模式,仍不脫傳統的性別分工:父親是一家之主、媽媽照顧家中大小事,從來沒有看到男性在分擔家事、體貼女性的前例可循。觀念上的差異,最終成了婚姻中摩擦的導火線。也正因如此,50歲後夫妻的離婚率較先前的世代更高。許瑞云剖析女性的心態,「她有經濟能力,先生在家或不在家都沒差。離婚反而少一個要侍奉的人。」許瑞云也坦言,即使她和先生感情深厚、2人又都是心念醫療的專家,婚姻中仍有衝突的時刻。例如,她過去習慣10點前睡覺,但先生卻常為忙工作,直到半夜2、3點才就寢,2人在一起後,就開始彼此調整,一個稍微往後延,另一個盡量早睡。還有,2人共赴約會,性急如她5分鐘就可以出門。先生卻常常花半小時來準備。甚至連洗好的碗盤放進烘碗機的順序,都能是衝突的原因。衝突難避免,怎麼化解?許瑞云比喻,婚姻像是一雙鞋子。穿了磨腳卻捨不得丟,有幾種解方。可以把鞋子改得更符合自己的腳型,或者鋪上鞋墊、穿厚襪子,讓自己適應鞋子。一段關係中,要不試著和對方協商,要不改變自己的想法。例如,先生是夜貓子,太太喜歡早睡早起。那麼,有沒有可能雙方各退一步,11點一起就寢?夫妻一位是急驚風,一位是慢郎中,不如早點預告出門時間,讓慢的人有餘裕準備,急的那位也不用等。2人把碗盤放進烘碗機的順序不一樣,是不是就由較常洗碗那位決定怎麼做?改變自己的心態,也會讓舊有的關係有新的氣象。「你不能嫁給貓,卻一直羨慕別人養狗。」許瑞云妙喻。她曾在臉書社團中看到一篇貼文,討論伴侶的10個優點,有人竟然連一個都舉不出來,「如果你看到的都是伴侶的缺點,這段關係真的走不下去。」她建議,一段關係平時就要累積「愛的存款」。衝突發生時,想想對方的好。「我可以一下子想出我先生一百個對我的好,剎那間就沒什麼好氣了。」許瑞云說。不只夫妻,親子、朋友、同事,也都適用這個原則。人生本就不順利 接受現實才能得到放下後的平靜和先生修行多年,許瑞云認為,人生本就有各種挫折。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50後不得不面對的生老病死自然也是。「我的人生當然也非一帆風順,生而為人,總會有煩惱的時候。」既然人生這麼苦,活著怎麼可能沒壓力?許瑞云提醒,遇到過不去的事,先問問自己事實是什麼?「事實永遠是事實,不要跟它過不去。抗拒事實的人,百分之百會輸。」人生不要浪費時間後悔,先面對、接受了,才能好好處理,得到放下後的平靜。倘若情緒一時「卡住」,許瑞云建議,不妨利用幾個簡單的練習釋放能量。例如,想釋放壓力,可以做「10秒鐘呼吸法」:心中默念數字,緩慢吸氣4秒、吐氣4秒,最後停止2秒,讓呼吸的速率降至每分鐘6-7次。呼吸和緩,就能降低交感神經的活性,減緩焦慮。此外,走路也是排除負能量的好方法。找一塊草地、沙地,或者任何能夠安全行走的地方。每走一步,都把心思完全放在腳上,專心感受腳趾抓地、腳跟碰觸地面的感覺。不只吸收大自然的能量,也讓腦中浮動的情緒下沉,使心神穩定。「生命要真正達到自在,必須學習接受一切的發生。」許瑞云說。50歲後,不論是身體或人生,都有不少挑戰。愈是抗拒,幸福只會離你遠去。懂得讓自己喜悅的生命,自然會健康!原文:操煩別人的事會生病!許瑞云:找到心中壓力源,身體才會真正變好
-
2021-05-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退休媽媽空巢期放下操煩 找回遺忘的自己
從職場退休的媽媽多數面對職場、家庭皆空的空巢期,如何健康地享受退休生活?心靈處方安撫自己的焦慮,建立新的生活習慣,試著找興趣。全職媽媽從職場退下來,時間變多了,以前忙於工作無暇「操煩」的事項又湧上心頭,面對不用上班打卡的日子,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童綜合醫院心理諮商師劉若筠提供心靈層面的五個處方。1.安撫自己的焦慮有些母親難免擔憂孩子獨自出門在外,偶遇突發事故無人能協助。這時可以從客觀層面去思考跟理解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想好偶發事件發生時的支持系統,並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處理大部分的突發事故。母親的安定,會是孩子心中重要的避風港與支持。2.建立新的生活習慣給自己多一點時間習慣沒有孩子也沒有工作的生活。並培養新的生活習慣,建立新的生活重心、拓展人際交友圈並與人連結。例如:不定期找許久不見的老朋友聚聚、重回伴侶的兩人世界。3.依附層面有時候母親沒辦法放手,並不是孩子真的需要母親,而是母親需要「被孩子需要」的感覺。這時身為母親需要穩定自己的心情,認知到孩子獨立並不代表自己不再重要或是被孩子拋棄跟遺忘,只是一個成長的必經歷程。4.找回價值感與成就感退休與孩子離家,都會讓母親在短時間內失去人生中兩個很重要的價值感與成就感。尋找其他可以讓妳有成就感的興趣去發揮,能舒緩空巢期的失落。5.找回被埋藏的自己放下「媽媽」這個角色之後,重新思考,妳是什麼樣的人,有著什麼樣的渴望和興趣?找回被遺忘許久的自我,重新幫自己規畫多采多姿的退休生活。營養處方補充天然雌激素,富含B群的全穀類助好眠。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營養師劉彥均說,多數屆齡從職場退休的媽媽,身體邁入老化,健康也開始出問題。可透過以下幾個飲食小技巧獲得改善。1.飲食中補充天然雌激素此階段卵巢功能開始退化,雌激素分泌少,可多選用黃豆及其製品補充大豆異黃酮,減輕更年期不適,也能防止骨質流失及血管硬化。黃豆製品包括豆漿、豆腐、豆乾、豆包等,為良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建議每天攝取2到3份。2.膠原蛋白改善皮膚乾澀攝取低脂肉類、魚類、海鮮、雞蛋、豆製品,搭配如柑橘、芭樂、奇異果、深色蔬菜等具豐富維生素C食物,提高膠原蛋白吸收。3.預防骨質疏鬆症退休媽媽的鈣及維生素D補充很重要,可吃小魚乾、豆乾、牛奶、黑芝麻補充鈣,而維生素D則可促進鈣吸收,可選擇鮭魚、蛋黃、菇類等食材。加上每天適度日曬約15到20分鐘,減少骨質流失。4.腸道通暢維持好心情每日吃足4份蔬菜、3份水果,選顏色豐富之食材補充各種營養素,攝取全榖雜糧且避免過多精製澱粉,適當補充水分並增加身體活動,預防便祕。5.吃出好眠50歲以上婦女易失眠,可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的全榖雜糧類(如燕麥、糙米等),或從堅果類補充鎂。也可補充牛奶、香蕉獲得鈣及色胺酸,幫助安定精神好入眠。運動處方預防肌少症,依自身體能從事肌耐力運動。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蔡孟學說,退休媽媽會面臨肌少症,全身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長期下來可能連爬樓梯都無力,出門玩卻走不動,增加失能、臥床、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風險。蔡孟學指出,預防肌少症的良方就是運動,理想的運動次數為每周三到五天,每次30分鐘,並可依照個人肌耐力程度調整。可透過有氧舞蹈、快走、騎腳踏車、游泳等運動,強化心肺功能及肌耐力;從事太極拳、徒手操、瑜伽等,增進身體彈性及平衡感,若體能狀況允許,更可以透過啞鈴、彈力帶等器材進行阻力訓練,能有效維持或增加骨質密度,達到訓練肌力之效。童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王秀文建議,可以藉由高強度間歇性的運動模式,訓練上下肢及軀幹的肌力,而低強度持續性的運動模式增強上下肢及軀幹的耐力,在運動的過程中加入適當的負重,例如使用沙包、啞鈴、彈力帶等阻力,同時配合動作訓練可有效增強肌耐力。常見的上肢肌耐力訓練為手舉高至耳朵旁及手肘彎曲;常見的下肢肌耐力訓練為蹲馬步及上下階梯、騎腳踏車等。光運動還不夠蛋白質、維生素D 養肌兩重點預防肌少症,除了運動,蔡孟學說,配合養「肌」飲食也很重要。尤以適當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D為重,蛋白質方面如豆漿、豆腐、雞蛋、海鮮等,若要增加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可多攝取鮭魚、鮪魚、鯖魚、起司與蛋黃等,並搭配每天日照10到15分鐘,讓皮膚有效轉化,合成一天所需的維生素D。
-
2021-05-08 性愛.愛情診療室
吵架常脫口而出「你每次都⋯⋯」?心理學家:全有全無式思考,正默默毒害你們的愛情
Kate 抱怨未婚夫 Adam 總是心不在焉,在她的理想中,自己最愛的另一半應該要在自己說話時專注且耐心地聆聽,但 Adam 卻在她說重要的事情時睡著。Sophie 認為 Jack 很不貼心,總是把髒碗盤留在水槽一整天沒有洗,即使 Jack 幫了不少忙,比如幫 Sophie 的車子加滿油、洗衣服、早點起來打理小孩的事情好讓 Sophie 可以多睡一點。以上案例都出現了「全有全無式思考」(All or Nothing Thinking),即用正向與負向二分法去看待對方,Kate 因為未婚夫 Adam 在自己說話時睡著,而為對方貼上「總是心不在焉」的負面標籤,Sophie 因為 Jack 總是不把碗盤洗好,而為對方貼上了「不貼心」的標籤。但 Adam 和 Jack 真的是他們口中說的那樣的人嗎?有毒的全有全無式思考心理專家 Jeffrey Bernstein 在多年的伴侶諮商工作中發現,全有全無式思考可說是最普遍的爭執議題, 在案主的敘述中,不斷出現「總是」、「每次」、「從來」這類的字眼,這樣的思考方式對於關係是有毒性的 ,抱怨者會因為對方的行為而感到挫折,被抱怨者會感到不被理解,雙方都覺得自己很委屈。這樣的思考方式有誇大的成分,其實並不符合現實,正常情況下, Adam 有時的確沒有認真聽 Kate 說話,有時卻很專注聆聽對方;Jack 有時不夠貼心,有時卻是個超級暖男。撇除掉暴力、控制、虐待等極端的案例,大部分人之所以會對另一半產生不滿,往往是因為掉進了全有全無式思考的陷阱。那為何很多人都會掉進這樣的陷阱中呢?那是因為當對方的行為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期待時,極端的負面標籤是最簡單、方便且直覺的解釋方式,這算是人類演化下來的生存機制,能幫助我們快速判斷負面情境,但其中的不正確性往往也很多。這也可解釋為一種心理防衛機制,把錯都怪在另一半身上,好暫時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全有全無式思考對解決關係中的問題也沒有建設性的幫助,當你指責對方「你總是沒在聽我說話」時,這樣的不良溝通方式會引起對方的防衛心態,也對你發動攻擊:「昨天我在說話時,你也在滑手機啊!」之後就是一連串無謂的爭吵。要避免掉入全有全無式思考的陷阱,你必須先建立起以下心態:1. 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是平凡人,包括你和你的伴侶,平凡人有時會犯錯,有時會做的不夠好,過於高標準的期待對對方來說不公平,用更實際的眼光看待另一半,你也能變得更加寬容一些。2. 指責對關係經營一點幫助都沒有指責型溝通方式,除了發洩情緒,或讓你看起來高高在上外,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對方感受到遭受攻擊時,也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攻擊回去,很多美好的感情都是這樣磨逝掉的。使用更真誠的溝通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並且避免「每次」、「總是」、「從來不」這樣武斷的字眼,反而更容易被對方採納。3. 駁斥全有全無式思考全有全無式思考通常是自動化出現的,要改變這樣的思考模式,第一步是覺察它,再來是駁斥它,且需要長時間的練習。例如當你又因為對方沒洗碗而生氣,出現「他每次都這樣」的想法時,以開放的心態問自己:「他真的有『每次』都這樣嗎?」就能將誇大的思考拉回現實一點。參考資料:1.《Psychology Today》:The Toxic Impact of All or Nothing Thinking for Couples2.《Verywell Mind》:How to Overcome All-or-Nothing Thinking※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爭吵時常脫口而出「你每次都⋯⋯」嗎?心理學家:全有全無式思考,正默默毒害著你們的愛情
-
2021-05-0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填」不進屬於主流社會的表格 女同性戀的醫院填表格經驗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尊重多元性別」。一位遠在溫哥華的安寧病房志工描述一位癌末病人到臨終仍無法得到父親接受他是男同志的悲劇;一位醫學院退休教授敘述一位婦產科醫師如何展現醫師對女同志性活動的理解與知識,提供性別友善的醫療環境;最後一位專攻藝術領域的女同志分享她的故事,說出非常感人的一句話,「幸而身在人權立國的臺灣,同性婚姻專法讓我和伴侶終於能在配偶欄裡,真誠地填上彼此的姓名,成為社會整體的一部分。」No man is an Iland, intire of itselfe; every man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e…… 沒有人是孤島,獨而存在,每一個人都是大陸板塊的片層,整體的一部分英國詩人John Donne(1572-1631)從小我就怕填醫院的表格,因為常常覺得自己「填」不進這個屬於主流社會的表格,尤其是跟性/別相關的欄位。那個男/女一分為二,有或沒有的二元思維、分類界線,在我內心深處、在周圍環境裡都讓我進退失守、無法立足。還不明白自己是喜歡女生的小時候,都由母親幫我填表格。但我記得讀童話故事時,在那個幻想國度裡,我自在認同的,總是那個有能力解救別人的英雄、王子,而不是等著被拯救的公主或是可憐的小女孩。後來,我開始問自己:「喜歡女生的我應該填女性那一欄嗎?」因為,男、女異性相吸,這是大部分人以為的天經地義。「喜歡女生的我真的可以填女性那一欄嗎?」因為在生活裡,我雖愛打扮卻也常穿上褲裝、平底跑鞋,像個男生冒險運動去。我,不夠高大卻也不怎麼嬌小,聲音不低沈卻也不嬌嗔,手腳長滿密毛甚至有小鬍鬚,青春期之後常需要刮掉嘴上汗毛的我,喜歡女生的我,到底是男是女?我實在無法篤定地去填那一個性別欄,也開始理解並體會,雙性、跨性別的朋友,他們要面對的迷惑與困難一定比我更多。那麼,什麼是男?什麼是女?有睪丸、陰莖是男,陰蒂、陰唇是女?男性是強壯堅毅的,女性則是溫柔細膩的。但所謂的「陽剛」與「陰柔」要怎麼客觀定義?身高?體重?還是體脂率?坐相?站姿?還是說話的語氣?於是你可能被叫娘娘腔,或者妳被叫男人婆,在學校裡被霸凌,在工作場域裡頭被排擠,如果有社會性別的欄位我們到底可以填哪裡?成年後,更要面對「是、否 發生過性行為?」的大哉問。到底要勾哪一項呢?我想起,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說他跟白宮實習生陸文斯基(Monica Lewinsky)沒有發生性行為,所以發生性行為(sexual behavior)的意思是,陰莖插入陰道的性交(sexual intercourse)才算嗎?那,摩擦外陰部一定不算。親吻陰部算口交嗎?可是,手指放入陰道的指交呢?如果這樣叫做性行為,又要如何在勾選了「是,發生過性行為」之後,在一個對同志不夠友善的社會氛圍中,可以不出櫃又說明我不用避孕呢?而在同性婚姻專法通過之前,不論經歷什麼山盟海誓、天長地久還是物換星移、時移事往,像我這樣的人要怎麼勾選婚姻狀態?未婚、已婚、還是離婚?還記得填寫緊急聯絡人時,我最親愛的伴侶在關係欄裡也曾經只是朋友,我們不知道彼此可以有什麼的權利義務,更不知道這樣的「朋友關係」,在親人與社會的壓力下能夠維持多久。病房裡,親屬的看法永遠比我們卑微的意見重要,因為我們在關係欄裡只能是朋友⋯⋯曾經,我們沒有那麼理所當然可以是彼此的要保人與保險受益人,也無法收養彼此的小孩。這些個單純的「男/女」、「是」與「否」的表格欄位與刻板印象思考,曾像是一束令人生畏的強勁海流,讓我汪洋漂浮,無法泅泳上岸,離岸在社會人群的外海如同孤島。如果,你/妳也曾因為成績差被剝奪教育機會;因體型過胖或過瘦被嘲笑;因膚色、口音而被多數族群排擠;因出身單親家庭或孤身無依而被看輕;因疾病或是意外受傷而遭受異樣眼光,你/妳應該會理解,人生有許多問題不能只用表格來回答,也無法用簡答來說明。因為所有的人生故事,都是許多申論題的組成,也許千言萬語,更也許是說不出口的默默無語。也許,你/妳就會理解,像我這樣成為孤島的悲傷與哀戚。為了工作效率,表格當然是必須,但是隨著民主時代與多元社會的進展,表格的設計也應該更人性化。甚至,我們腦海中原始設定的許多表格,也該隨之友善變動了。幸而身在人權立國的臺灣,同性婚姻專法讓我和伴侶終於能在配偶欄裡,真誠地填上彼此的姓名,成為社會整體的一部分。雖然,目前還有許多人不贊同我們這樣的關係,也仍然有許多的表格設計,沒有將LGBTQ+(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queer or questioning)的身體經驗與處境放入思考。但是,我仍然信仰著愛,還有那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相信所有的誤解與刻板印象都會慢慢被改善。表格不再這麼冰冷僵化,漸漸充滿溫暖流動的情感與包容。終於,我就不會臨「表」涕泣、不知所云了。
-
2021-05-07 新聞.健康知識+
好朋友生理期會同時來?流傳已久的都市傳說揭密
讀者Whitney在2021-4-13 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在很久之前就聽說過「月經會傳染」的說法,我很好奇是不是真有這回事,但實際搜尋網路資料卻眾說紛紜,想麻煩教授為我解答一下,謝謝您!「月經會傳染」聽起來當然是很荒唐,但它並不真的是謠言,而是被刻意扭曲,以便於製造詼諧氣氛的民俗說法。它事實上是源自千真萬確的醫學名詞Menstrual synchrony,只不過正經的翻譯應該是「經期同步」或「月經同步」,而真正意思是,婦女會因為長期相處而在不知不覺中互相調整月經來潮的時間,從而使得月經逐漸趨於同時出現。這種現象也被稱之為McClintock Effect(McClintock效應),因為首次報導此現象的人是Martha McClintock。此人是在1947年出生於加州,然後到著名的女子學院Wellesley College念大學。很了不起的是,當絕大多數大學生都還在「由你玩四年」的時候,她就一個人開始做研究,然後在1971年,近乎奇蹟地以一個僅僅是學士學位的人(才剛畢業),就在頂尖的科學期刊Nature(自然)發表了Menstrual Synchrony and Suppression(經期同步與抑制)。不過,其實她的研究是非常簡單。她的研究對象就是135位她的學校Wellesley College宿舍裡的學生。她在學期開始,學期中間,以及學期末詢問這些學生她們月經來潮的日子。她也問這些學生跟其他學生之間的親密程度,然後將她們分為室友組,密友組,和隨機組。結果她發現,室友組和密友組的來潮日間隔從學期開始時的7到10天縮短為在學期末的3到7天,而隨機組的來潮日間隔則幾乎沒有改變(從6到14天變成5到15天)。也就是說,室友和密友的來潮日隨著時間逐漸趨於同步,而非室友或密友則無此現象。McClintock在論文的結尾解釋經期同步之所以會發生,有可能是因為人類也會分泌pheromone(費洛蒙,信息素)。可是,儘管費洛蒙的釋放和接受是普遍存在於動物界,但人類是不是也有這種能力卻一直是有爭議。所以,為了證明費洛蒙會導致經期同步,27年後(1998年)McClintock總算給了一個交代。她和她的博士班學生Kathleen Stern在1998年又在科學期刊Nature發表了Regulation of ovulation by human pheromones(人類信息素對排卵的調節)。她們分別收集了9名女性在卵泡期(排卵前)和黃體期(排卵後)腋下的分泌物,然後塗抹在20名女性志願者的鼻孔下方(你會願意志願嗎?)。結果,卵泡期的分泌物使志願者提前2天來潮,而黃體期的分泌物則令志願者推遲2天來潮。所以,McClintock就說這個結果是人類信息素的確鑿證據,同時也是經期同步潛在機制的確證。但是,密西根大學的人類學教授Beverly Strassmann在隔年就發表Menstrual synchrony pheromones: cause for doubt(經期同步信息素:令人生疑)。她說:「Stern 和McClintock最近發現的《人類信息素的確鑿證據》和對《經期同步潛在機制的確證》確實讓人刮目相看。但是,他們忽視了方法論上的批評和對McClintock原始報導以及隨後研究的否定。 當考慮到錯誤的統計方法時,很少有經驗證據表明經期同步的現象首先存在。」事實上,McClintock本人從1971年出道,到2017年退休,46年的漫長研究生涯裡總共也就只發表了1971年 和1998年這兩篇有關經期同步的論文。倒是有一對父子檔的研究團隊反而成為經期同步這個理論的最大推手。Leonard Weller是以色列Bar-Ilan大學的社會學及人類學教授,而他的兒子Aron則是同一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這對父子檔從1992年到1999年總共發表了13篇有關經期同步的論文。他們的第一篇論文是1992年的Menstrual synchrony in female couples(女性夫婦的經期同步)。他們說:「已發現住在一起的婦女的月經週期可能是通過社交和信息傳遞機制而同步的。 在20對女同性戀婦女中檢查了這種現象的程度。 同步非常頻繁,一半的對像在伴侶來潮的兩天內就出現月經。 與同步程度有關的因素包括相互活動,友誼和月經規律。」可是,隔年卻有另一個團隊發表No evidence for menstrual synchrony in lesbian couples(沒有證據表明女同性戀夫婦的經期同步)。這項研究共調查了29對同性戀婦女,而結果是沒有經期同步的現象。事實上,第一篇對經期同步提出質疑的論文是發表於1991年,請看Two studies of menstrual synchrony: negative results(經期同步性的兩項研究:陰性結果)。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密蘇里大學的人類學教授Clyde Wilson,而他在隔年又發表A critical review of menstrual synchrony research(對經期同步性研究的批判性評論),指出McClintock那篇1971的論文存在三個錯誤:(1)一個隱含的假設,即隨機配對受試者的月經發作之間的差異在連續發作中隨機變化;(2)確定受試者之間初始發作絕對差的錯誤程序;以及(3)排除沒有研究設計所指定發作次數的受試者或某些發作的受試者。為了節省篇幅,我就只解釋第一個錯誤。Wilson教授指出,McClintock的研究是基於一個模糊的看似合理的假設,也就是「在隨機比較兩名女性的來潮日間隔時,這個差值是隨機分佈的」。但Wilson教授用計算顯示,就算找出若干對完全不相干(沒住在一起)的女性互相比較月經來潮日的間隔,由於每個人的周期長短不同,其中有一半左右都會趨向同步。尤其是當實驗人數較少,統計時間較短的時候,趨於同現象就會更為顯著,而大多數經期同步的研究就都是樣本小,時間短。有關經期同步的研究,最後的三篇論文都是發表於2006年:Women do not synchronize their menstrual cycles(婦女不會同步她們的月經週期)。這項研究首先分析了186名居住在同一宿舍一年以上的中國婦女的月經週期數據,發現她們並沒有發生經期同步的現象。其次,它分析了McClintock那篇1971年論文的數據,發現所謂的經期同步其實是隨機發生的。Menstrual synchrony: Fact or artifact?(經期同步:事實還是人為?)。這項研究共招募了99名婦女,其中36人是兩人組,另外63人是則三人組,但是她們都沒有出現經期同步的現象。Do human menstrual-cycle pheromones exist?(是否存在人類月經週期信息素?)。這項研究分析了所有有關月經週期信息素的論文(共8篇),發現它們都有嚴重的問題,所以結論是,月經週期信息素的存在值得懷疑。所以,2006年這三篇論文應該可以說是為經期同步這個理論畫下句點(註:月經的英文是Period,而句點的英文也是Period,所以,您應當知道「畫下句點」的意思了吧)。至於「月經會傳染」,就請大家不要再傳下去了。原文:月經會傳染嗎
-
2021-05-0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女同志病人一定沒有過插入式性行為? 面對多元性別病患,該如何落實性別友善的醫療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尊重多元性別」。一位遠在溫哥華的安寧病房志工描述一位癌末病人到臨終仍無法得到父親接受他是男同志的悲劇;一位醫學院退休教授敘述一位婦產科醫師如何展現醫師對女同志性活動的理解與知識,提供性別友善的醫療環境;最後一位專攻藝術領域的女同志分享她的故事,說出非常感人的一句話,「幸而身在人權立國的臺灣,同性婚姻專法讓我和伴侶終於能在配偶欄裡,真誠地填上彼此的姓名,成為社會整體的一部分。」台灣大多女性提及要去看婦產科,多少會猶疑不前。那麼對女同志而言,婦產科更是門檻比較高,有很多需要克服的心理困難。台灣同志運動經過將近二十年的宣傳與教育,2019年立法院通過同志可以依照專法結婚。經過多年的多元性別教育以及同婚法律的頒佈,醫界成員在臨床上也有很多新的認知與作法。這裡我以女同志到婦產科就診的醫病互動為例。下面是一段,我個人參與腳本的討論,以及出現在影片最後做評論的醫學系教學影片大致內容,就是要說明「性別友善」的醫療門診,一般人都以為醫生要有和藹可親的態度,這叫「性別友善」。其實這還不夠。請看下面的討論。筱玲35歲,來自恆春,離鄉背井至大都市任職外商公司企劃。她與她的女伴安瑜同居。一天,晚餐後,筱玲提出月經來,時間很久,都差不多二週了,還是會繼續小小點點地出血,而且這不是頭一回,之前也有過二次,覺得很奇怪,但又不喜歡看醫師。經過安瑜的規勸與建議,二人相約有空的時間,去掛一位女醫師的診。在診間中筱鈴告訴醫師:「這陣子的月經都來很久,大概拖上兩個禮拜左右。大概有過三次了,不過也不是每個月都這樣。這幾年這樣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有時候經痛會痛到四、五天,如果受不了我就會吃止痛藥。」醫師進一步問:「那是怎麼樣一個出血狀況呢?」在旁陪伴的安瑜此時插話:「醫生,她最近有時候起床,床單會有血。」這時,醫師應該猜得出來安瑜與筱鈴是非常親密的朋友了,可能是同志伴侶。醫師:「好,那接下來我會問一些比較隱私的問題,然後也可能會需要做內診。那朋友要繼續陪你嗎?」醫師仔細說明內診要檢查外陰部,陰道和骨盆腔。筱鈴聽完後,想了想,就請女伴到外面去等候。醫師要與病人討論病人的隱私議題(特別是性生活的部分),一般會問這樣的問題。有時讓病人自己決定要不要讓陪診的親友繼續陪伴,有時醫師會意識到陪伴的家長或長輩可能不適合留下,故也會建議離開診間(例如,年輕未婚女性的性經驗)。安瑜離開後,醫師問筱鈴:「請問一下,你是否有過性行為,那最近性行為有沒有出血的問題,或者是像激烈運動或腹部用力的時候有沒有出血的情形?」筱鈴認為自己的性行為,與出血無關。因為……欲言又止。醫師看出她的遲疑。進一步說明:「沒有關係,因為這些問題主要是讓我們了解不正常出血的原因,要做後續的診斷。」遲疑的筱鈴想了想,才緩緩說出:「喔,因為我跟我的伴侶不會有插入式的性行為,所以我覺得應該跟出血無關。」醫師:「喔!所以剛才那位是你的伴侶?」筱鈴「嗯」了一下。醫師的猜測是正確的。接下來,醫師展現了她對女同志性活動的理解與知識,這是很重要的,可以讓醫師對病徵做進一步的理解。醫師:「OK,那我還是要想請問一下,就是說那你有沒有曾經有過插入式的性行為?其實兩根以上的手指頭或者是情趣用品都算。」筱鈴搖頭否定。醫師:「如果你之前沒有這種插入式性行為的話,因為處女膜還在,所以我們就先安排腹部超音波,你覺得這樣如何呢?」沒有插入式性行為,就以腹部超音波來檢查。這樣可以讓這位病人有一種身體經驗被尊重的感覺。檢查報告出來了,發現筱鈴右邊卵巢有一個大概6公分左右的腫瘤,看起來應該像是子宮內膜異位瘤,那這應該是造成異常出血跟經痛的主要原因。醫師建議手術治療,然後,後續還會有六個月的藥物治療。可是筱鈴的家人都在外地無法過來照顧。此時,安瑜提出問題:「一定要家人陪伴嗎?我陪她可以嗎?」醫師:「你們兩個都是成年人,原則上只要妳(筱鈴)簽字同意,然後妳(安瑜)當見證人就可以了。不過因為開刀是大事,所以還是讓家人知道一下,特別是父母。」在這個大約四分鐘的教學影片中,我們看到幾個重要的性別友善面相。一、醫師需要對同志的性行為有一些理解與知識。在問診的時候,對女同志的性行為並沒有刻板印象。譬如說,女同志病人即使目前的性伴侶是女性,不要假設她一定沒有過插入式性行為,也不要假設她從來沒有過這男性伴侶,甚至是沒有生過小孩,或者是沒有罹患過性病。即使都沒有,還應該理解她與女伴有沒有手指插入或者是使用情趣用品造成的傷口。醫師越認識同志,問診會越加仔細,有助於病徵的認定。二、成年人手術同意書與麻醉同意書簽署。法律上的關係人可以是病人的同居人,不分性別的伴侶或者是摯友,不一定是需要有血緣關係或者是婚姻關。若是與生命攸關的大手術,過去醫界有習慣傾向請有血緣關係的家人簽字。其實法律上,前述關係人都是可以簽字的。如今,同婚通過,遇到大手術,醫界會不會有所改變,接受同居伴侶簽署?三、腳本沒有提及的「病人稱呼」,參與影片製作的婦產科醫師最後還特別指出:「不同的性取向,我們應該要平等的看待,運用他們所用的語言來稱呼他們。如果不確定要如何稱呼這一段關係的話,那你可以直接詢問病人,看她喜歡用什麼樣的描述,來形容她跟伴侶之間的關係。」真是好溫馨的提醒啊!我要指出,「性別友善的醫療」這幾個字,除了上述尊重多元性別的作法外,醫護人員最好還要有關於同志的性行為或次文化的足夠知識。這樣才是有深度、有厚度的性別友善門診。
-
2021-05-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華航案為何家庭群聚多、重症年輕?學者:都不是偶然
華航諾富特群聚感染已有28人確診,衍生六個本土家戶群聚。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校友群今持續透過直播報告科學防疫新知,學者分析,台灣至今共發生33個家戶群聚,有了驚人發現。與去年無英國株的時期相比,華航群聚發生家戶傳染的比例已提高1.4倍。另外,這次華航群聚重症三人有兩人不到60歲,這也不是巧合,加拿大研究顯示,英國株多感染年輕人,住院加護比率增加二到三成。公衛學者范僑芸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台灣累計發生33個家戶感染,疫調進行接觸者追蹤,都會由指標個案出發,去檢視伴侶、小孩等同住者,結果可能感染,也可能沒有感染。然而,在不同的疫情時期,家戶內傳播力已明顯改變。范僑芸發現,台灣2020年與確診者同住親屬有43%感染,但到了2021年已上升到58%,如果加上華航群聚個案則上升到60%,與去年相比,增加了1.4倍。今年與去年的差別,很可能就是受到病毒變異株的影響。值得慶幸的是,台灣強力執行NPI,所以病毒仍然無法突破防守,未釀成社區流行。加拿大的研究也呼應了台灣的發現。范僑芸指出,加國今年二月單月就出現5617個家戶感染,當中有23%暴露於英國變異株,分析發現,如果指標個案感染的是英國變異株,傳播力是非英國株的1.31倍,詳細分析發現,英國株造成無症狀感染的機會非英國株的1.91倍,造成症狀前期感染的機會是3.41倍。陳秀熙表示,變異株在家戶等密集空間的近距離傳播力非常強,傳染機率非常高,現在華航案出現許多同住家人確診,民眾也不需覺得奇怪,這也是必須實施一人一戶居家檢疫的原因。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部主任賴昭智表示,台灣將師華航年輕機師重症並非巧合,而是英國變異株的特性。根據加拿大安大略省研究顯示,英國株盛行時,住院病人增21%,加護病房病人也增加28%。此外,英國株確診者分佈趨於年輕化,集中於30到60歲確診者多於60歲以上。陳秀熙提醒,AZ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證實,可100%預防重症和住院,第四期上市後監督也發現,就算是面對英國變異株,也能對於降低住院風險的保護力達到94%。雖然全球疫苗供應很困難,台灣疫苗不多,高風險族群也要優先趕快打疫苗,同時也要嚴格遵守N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