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二度就業
的結果:共找到 23 筆 約 0.08秒熟齡單寧穿搭技巧 「牛仔大衣、背心」穿出個性
萬年不敗的牛仔丹寧元素,令人有率性、年輕的感覺,偏偏不少長輩隨著年紀增長,無法接受太有個性的穿搭,擔心與年紀格格不入,但只要掌握幾件衣櫃裡必備的丹寧單品,長輩也能搭出最賞心悅目的穿搭!Story W...
「中高齡再就業」容易待不住? 3個眉角再想想
活到老學到老,看似老掉牙的俗語,卻是退休後再工作者是否快樂的根本。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主任余璦君觀察指出,許多中高齡再就業者在職場待不住的原因,都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心態沒有調整好,可能自尊心太高、臉皮太...
阿吉船長捨棄自尊 65歲重拾陸地生活
年逾70歲的阿吉在高雄一間水產公司當夜間保全已兩年多,每天下午4點從住處步行約10分鐘到公司,掃地、掃廁所、燒開水,接著在守衛室值班,隔天早上7點下班回家。阿吉原本是位擁有30多年資歷的船長,什麼大...
青銀共創/71歲與26歲的火花!手縫工藝的溫度打造台灣水色
「跟年輕人一起工作,不僅生活有了重心,也交到許多朋友!」71歲謝劉琳妹戴著眼鏡,低頭踩著縫紉車,一腳一腳踩出布包及筷套等成品,設計者是26歲學視覺設計的陳念群,一老一少攜手青銀共創,傳承手縫工藝的溫...
人生故事/高年級就業 重新出發
退職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過得很逍遙,每天清晨五點就起床出門運動,吃完早餐澆澆花拔拔草,然後讀報寫稿,下午逛逛公園或走走操場,晚上追個劇,一天就結束了。不像以前朝九晚五外帶加班的日子,分秒被時間追著跑,...
人生故事/結婚是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工作也是
韓劇《羅曼史是別冊附錄》,曾是廣告文案高手的女主角,婚後不得不中斷職場生涯,離婚後迫於生活壓力重返職場,卻面臨就業困難,求職到處碰壁,最後只好隱瞞自己高學歷與經歷,在出版社當起打雜小妹,韓星李娜英飾...
退休規劃/研究:繼續工作有益身心健康
許多人認為,退休後拿到一筆錢開始享福,不過,台北醫學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退休後如果能夠繼續工作,有事情可做,不太計較薪資,除了固定收入,擁有財務上的自由度,還能提高成就感,身體更健康,心情會更好。...
照服員「陣亡」多 衛福部:居家工作特殊應有心理準備
二度就業勞工擔任照服員,僅45%的人能留任逾1個月,其餘很快就「陣亡」。衛福部表示,若照服員工作場域在民眾家中,不只要提供專業照顧服務,還得獨自面對不同家庭型態,並學會怎麼和個案及家屬溝通,如果對工...
勞動部提供月領7千津貼 5成照服員做不到1個月就跑
為鼓勵二度就業勞工投入長照,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設置「照顧服務就業獎勵」補助津貼,只要是失業者、非自願離職者,經推介從事照服工作,每月就能多領5千到7千元的獎勵金,最長可領18個月,但前提是必須做滿1...
高年級實習生的好 為何雇主看不到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中,退休的班應聘成為服飾公司老年實習生,因二度就業而充滿活力。近期一份國內研究證實電影情節,二度就業有益身心,但相較日本逾6成65歲以上長者想繼續工作,國人退休後鮮少有人重返職場...
當高年級實習生可延緩老化 專家批國內缺相關鼓勵機制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中,退休的班應聘成為服飾公司老年實習生,因二度就業而充滿活力。近期一分國內研究證實電影情節,二度就業有益身心,但相較鄰近國家日本逾6成65歲以上長者想繼續工作,國人退休後鮮少有人...
研究:退休後二度就業 有益身心健康
台北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退休後如果能夠繼續工作,有事情可做,不太計較薪資,除了固定收入,擁有財務的自由度,還能提高成就感,身體更健康,心情會更好。國民健康署上午舉辦活躍老化健康論壇,探討高齡者的社...
莉的自由/當佳偶變怨偶,該怨對方還是怨自己?
身為機長的范先生與老婆結婚15年了,卻也分居5年了 ,相識時老婆是高薪的空姐,也因為兩個小寶貝的誕生,她毅然決然做起全職的家庭主婦,專心地教育兩個可愛的寶貝。直到小孩上小學,先生的行徑越來越不正常,...
莉的自由/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陳小姐結婚20多年,老公是學術界重量級人物,卻在十幾年前開始外遇不斷,每次外遇都令她痛不欲生,但她一再選擇原諒,因為她始終認為,自己的學歷及成就配不上老公,他願意陪她走上紅毯,生兒育女,已是她最大的...
一例一休成本增加 居家服務恐中斷
勞基法一例一休三讀通過,勞動部宣布後天生效。立委王榮璋今天於社環委員會上指出,已有居家服務單位為了控管提高加班費後的人事成本增加,自行決定明年起員工例假日不排班,也不讓照服員排班前往案主家服務。衛福...
觀察站/長照如彩虹 美麗卻遙遠?
蔡英文政府推翻馬英九政府規畫多年的長照保險,改走稅收制,重新端出「長照2.0」計畫,同時成立長照推動小組籌畫,不到半年就讓社區整體照顧模式的A、B、C三級服務單位試辦,急忙上路,人力及財源卻未到位,...
科技填補長照缺口 銀光新商機
二○二五年,六十五歲以上將占台灣總人口二成,等於每五人就有一位老人。老化趨勢不可擋,對未來卻可以有不同的想像和期待。高雄醫學大學校長劉景寬昨天指出 ,期盼科技進入醫療,台灣IT產業發達,應思考運用科...
盼能獨立做自己… 銀髮族瘋進修 想再就業
「老人定義與形象調查」也詢問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服務需求,結果在「保健食品」、「家事清潔」、「輔具相關產品」等選項中,最多人回答的是「以上都不需要」,更有四成一受訪者認為社會對老年人並不了解。台灣居家...
親子的代溝一定存在嗎?
【內容摘自《當更年期遇上青春期》,大家健康雜誌出版;採訪整理/張慧心、李松齡】Q:青少年在網路上遇到一群不明背景的人,談沒幾回就以「公」(老公)、「婆」(老婆)相稱,甚至相約見面、談戀愛。整個前後的...
失業+憂鬱 自殺率上升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經濟不景氣、「裁員滾滾」,因為失業問題求助精神科門診的就有5分之1,工作壓力大、擔心被裁員的則高達3分之1到2分之1,精神科醫師提醒,工作絕不是所有的價值,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