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搜尋
中藥材
共找到
265
筆 文章
-
-
2020-08-31 養生.聰明飲食
雞肉、雞湯、雞精誰最營養?營養師PK分析結果是…
你平常會喝雞精嗎?雞肉、雞湯、雞精誰最營養呢?養身、術後休養、病後休養等我們常會以雞肉、雞湯、雞精等做營養補充,但你真的知道你在喝什麼概念嗎?這三者到底哪一個最營養呢?而哪些人又不適合呢?來看營養師怎麼說!雞肉是蛋白質來源,要補充就吃雞肉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營養師 表示,雞肉、雞湯、雞精的營養成分其實不盡相同,依所需要的營養,要吃的也會不同。 例如若是小孩正在長大,欲攝取蛋白質就是從吃雞肉來做攝取,如此才能真的吃到足夠的蛋白質,而喝雞湯的話當然也是要吃雞肉才能攝取到蛋白質,光喝湯沒什麼太大的幫助。雞湯有利增強免疫力,也促蛋白質等營養吸收喝雞湯之所以有利於補身,主要是因為蛋白質需要被有效吸收,會需要酵素將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腸道才能做更有效的吸收,而雞湯在熬煮的過程中,就會釋放出胺基酸,當然也就有利於人體吸收。但主要的蛋白質來源還是會在雞肉,所以喝雞湯的時候也得要吃雞肉,對健康更有利。而喝雞湯確實是有利於免疫力增強的,其不只是因為熬煮過程中所釋放的胺基酸,也會有其他的中藥材、食材所釋放的營養,如薑。雞精=濃縮雞湯,含更多胺基酸等精華而雞精則可說是濃縮版的雞湯,將雞湯中的精華、更多的胺基酸濃縮進雞精裡面。所以如前述若是想要足夠的蛋白質,喝雞精也沒有太大的用處;但如果想要獲得更多的胺基酸,雞精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例如像是剛生完病、哺乳者、熬夜者等。而因為雞湯多為自行熬煮,相較之下膽固醇就會比一般市售的雞精高許多,現在許多市售的雞精已經可以做到零膽固醇,這也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地方。雞精未必適合每個人,應先了解身體狀況,詢問醫師、營養師為佳但營養師也提醒,雖然雞精對於養身有利,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喝。像是有痛風的患者就不宜飲用雞精;而血壓太高的人則不適合鈉含量高的雞精,就要選擇納含量較低的;而腎功能有問題的人也最好不要亂喝或亂送禮,因為不知道現在腎的狀況如何,所以在此之前最好先問過醫生或營養師為佳。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8-27 新聞.健康知識+
不要高興太早!中國將穿山甲從《中國藥典》除名,但穿山甲真的沒事了?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根據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本《中國藥典》中,穿山甲從中被剔除,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也宣佈,為了加強穿山甲的保護,將穿山甲升級成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但在《中國藥典》中,卻仍有8種專利藥物能夠合法使用穿山甲,包括阿魏化痞膏、再造丸等。現今,穿山甲除了是全球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同時也被認為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根據美國智庫華盛頓高級國防研究中心(C4ADS)提供給英國《衛報》的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不論是活體、屍體的穿山甲的查獲量有99%位於亞洲,其中有24%在中國邊境,其次為越南及印度。而在2020年6月,根據中共官媒《健康時報》報導,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本《中國藥典》中,穿山甲從中被剔除!更在6月5日時,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佈,為了加強穿山甲的保護,將穿山甲升級成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意味著,穿山甲的活體、屍體及其製品的國際商業性貿易均已被禁止。但,中國真的禁止穿山甲交易了嗎?資源枯竭、可被替代?穿山甲不再列名於《中國藥典》對某些人來說,穿山甲的甲片是珍貴且具有藥用價值的藥材、肉或血則有增強男性性功能的效果,這也造成了穿山甲被瘋狂濫捕、瀕臨絕種!在最新版《中國藥典》中指出,「對於野生資源枯竭、商品匱乏、存在明顯安全性、倫理等問題,以及基礎研究薄弱的品種從藥典中退出或不再增加收入本版藥典。」而這或許就是穿山甲未被收錄進最新藥典的原因之一。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的第2屆、第3屆主任委員王承德也曾指出,「在風濕治療中,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藥其實很多,不一定要用穿山甲片。」此外,他也表示「豬蹄甲」可以取代穿山甲的功效。但事實上,也有科學家證實,穿山甲甲片主要成分為角蛋白,就跟我們人類的指甲一樣,並不具有療效。但不要高興得太早!穿山甲仍是8種專利藥物的關鍵成分!中國將穿山甲於《中國藥典》除名以及將穿山甲的保護級別列為最高的作法,引起世界各地頭條新聞的討論,也有眾多環保主義者稱讚此舉是往制止穿山甲非法交易邁出一大步。但,也有一些專家跳出來表示,不要高興得太早!根據非政府組織「環境調查局(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EIA)」取得的最新《中國藥典》中發現,雖然穿山甲已從原料清單中被刪除,但仍是各種專利藥物中的關鍵成分!環境調查局在2020年的《中國藥典》中確定仍然還有8種專利藥物能夠合法使用穿山甲,包括具有祛風化痰,活血通絡功效的「再造丸」和用於活血化瘀、消癌腫的「阿魏化痞膏」等中藥。這就表示,醫院以及製藥公司仍然能夠合法取得穿山甲甲片來產製這些藥品!回應國際間的這些疑慮,長期推動將穿山甲從《中國藥典》中除名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周晉峰則說明,「國際上有些人指責還有這些專利藥物的問題,但有這些基礎的重要決策,穿山甲保護將迎來新的一天。」若要保育野生穿山甲,藥用處方的問題也要正視!雖然,表面上中國政府的決策對於保護穿山甲的行動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一大步,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簡單,若藥典中含有穿山甲的處方未刪除或修改,這意味著,穿山甲仍將繼續受到推廣和合法化,穿山甲的瀕危問題也仍未能有效解決!延伸閱讀▶從中藥回歸山林!中國宣布將穿山甲甲片從《中國藥典》除名!▶「阿膠」狂熱讓驢子被虐殺 卻無法達到預期療效▶把膠原蛋白吃下去、抹上去 皮膚就Q彈水嫩?專家:攏是假!參考資料▶Did China really ban the pangolin trade? Not quite, investigators say▶China raises protection for pangolins by removing scales from medicine list▶不再入药!穿山甲从药典“除名”(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8-25 橘世代.健康橘
長輩總說「不想吃、我不餓」,怎麼辦?3餐飲食6大原則一次整理!
「吃」是影響老年生活品質的關鍵。有些長者認為「活了一輩子,還不知道怎麼吃嗎?」隨著根深蒂固的飲食習慣,反而錯失在一日三餐中增加健康的「食」機。想要吃得好又有營養,把握以下原則,從改變飲食觀念開始,儲備人生下階段的健康老本。原則1、我的餐盤,一餐這樣配依照國民健康署國人《我的餐盤》的建議,每天飲食必須含括六大類食物,並要能滿足醣類、蛋白質、各類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素。至於要掌握的原則相當容易,例如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要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堅果種子一茶匙等。其中,對於銀髮族來說,蛋白質與鈣質營養最不可少。以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來說,植物性比動物性蛋白質更適合長者的攝取。植物性蛋白質可由豆腐、納豆、天貝與其他豆類取得外,也可從各式堅果如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獲得。如果有肌少症風險的長者,除正常飲食的攝取,也可從天然蛋白粉或蛋白補充飲中補足更多的蛋白質。原則2、不偏食,少量多餐多變化要健康老化,重要的是不偏食。因為六大類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素,均衡攝取各式維生素與礦物質,有助於降低慢性疾病的產生。但無須感受壓力,不用急於一天內達成,挑戰於一週內分批達到,也能得到相當的助益。此外,若一餐食量少,又怕進食時間拖太長時,也不妨將一天三餐分成多餐。額外準備簡單的小點,如營養穀片、豆花或豆漿、銀耳湯等,也能獲得足夠的營養與熱量。原則3、發揮巧思,減少烹調負擔常常聽到長輩說「不想吃」或「我不餓」,除了生理上消化緩慢的原因,也可能覺得自己下廚很麻煩,又不想出門吃飯,久而久之,反而喪失吃東西的慾望。這時可發揮一些巧思,在家簡單做,豐富吃,找回對「吃」的興趣。例如,不經常出門的長輩,可利用超市一次購足多種食材。每次料理時多烹煮一些,再分成幾餐份量,冷凍保存。用餐後覺得要收拾碗盤很麻煩,也可將多樣料理擺放在同一個餐盤上(如九宮格菜盤),就能減少要清洗的餐具數量。至於一些全穀類主食如薏仁、糙米、紅豆等,也可事先泡水後再做蒸煮,或者利用快鍋、壓力鍋、悶燒鍋等器具燉煮,省時省力。原則4、利用小技巧,吃得更營養善用一些小技巧來提高每餐的營養密度。例如:煮一鍋含有堅果、蔬菜、全榖的炊飯。或用果汁機製作蔬果精力湯(不濾渣)、南瓜堅果飲,來補充不足的膳食纖維、蛋白質、脂質、維生素與礦物質。原則5、改變烹調方式,口感多變化多利用清蒸、水煮、燉、滷的方式烹調,取代油炸、煎、炒,可讓食物變得柔軟順口,還能保留更多營養。對於平日口味較重的長輩,可以薑黃、咖哩、八角等辛香料或者中藥材如當歸、枸杞等入味,甚至可以海帶、香菇等提鮮,促進食慾。在食物料理上也可多做變化,例如蔬食沙拉可以加入水果做成的拌醬,如百香果、檸檬等改變風味。購買講究天然調味、無添加的醬料,為一成不變的菜餚增加不同口味。多了變化,飲食就多了趣味。原則6、少碰精緻食品,多吃真食物減少精緻食物的食用量,包括糕餅、白米飯、蛋糕等高升糖指數食物。選擇真食物(原形食物),以當季在地食材為主。最好是食用無基因改造的天然食品,並儘可能地選擇無農藥的有機栽種作物,不僅新鮮、風味佳、營養價值也較高。本文摘自《里仁》【更多精選延伸閱讀↘↘↘】。少生病這樣吃! 9種日常食物讓你三餐吃出免疫力。預防高血壓別再只吃堅果了! 專家建議3大重點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8-22 養生.營養食譜
「米粉」如何炒得絲絲美味? 達人教你5道養生米粉料理
只要是台灣人,味覺記憶裡都少不了「炒米粉」這一味,它幾乎可說是古早版的速食麵。其實,台灣招牌小吃之一的「米粉」,製作技術承自福建省惠安縣,新竹幾大米粉世家,祖先也都來自惠安;據說五胡亂華時,北人南遷,因思念故鄉味而嘗試用稻米取代麵粉,以此製作的麵條(用「米條」形容更恰當),便是最早的「米粉」。米粉靠的是「三分太陽、七分風」來乾燥,新竹當地10至12月颳起九降風,正好將米粉吹得均勻乾透又Q韌,煮來特有彈性,也因此造就「新竹米粉」的美名。米粉選購:看成分添加,偏黃色澤佳建議不要挑色澤太白,以偏黃帶點褐色的天然色澤為宜。米價高漲之後,不少業者改以不同比例的玉米粉或小麥澱粉,摻米製作,但澱粉摻的比例愈高,米粉質地愈晶瑩剔透、條條分明,卻不易入味,口感也顯得死硬,因此饕客多會指定「純米米粉」。此米粉,樸實不透光,煮後軟中帶Q,嚼來有淡淡米香,價格也高出八成至一倍。米粉種類米粉有炊粉與水粉兩種。新竹米粉即是「炊粉」,粉條較細;而埔里與芬園米粉則是「水粉」,線條較粗。炊粉:是用蒸的方式使其熟透,再經過日曬製成,體積較細軟、不易料理,佔市場比例不大,是新竹特產!其韌性較強,吃來也更彈Q,因為已風乾,保存期較長,多半用於炒米粉。水粉:水粉又稱「粗米粉」,用水汆燙後再經日曬而成,體積較粗、不易斷裂,一般人容易料理,建議煮成米粉湯。達人教你做營養美味的米粉食譜示範達人/周承俊:曾任國際烹飪技術委員會「國際烹飪大師」,多次榮獲中菜大獎。著作:夏日湯水清涼補、秋天的養生湯水、就要這樣補冬、春天好湯好水來養生等(四塊玉出版)。1.松子雞片炒米粉材料:去骨雞腿肉片120g、熟松子50公克、甜椒片1碗、米粉1小包、蠔油1大匙、高湯適量,香菜末、細冰糖、胡椒粉各少許。醃料:蛋清、鹽、淡色醬油、胡椒粉、蔥薑水各少許。作法:1.雞腿肉片用醃料抓拌均勻,醃置20分鐘,米粉用熱開水汆燙瀝乾,備用。2.起油鍋,燒熱入雞片煎至7分熟,再下甜椒片拌炒約10秒,撈起瀝乾。3.鍋中留熱油,下蠔油、冰糖、胡椒粉與高湯小火略炒,下米粉翻炒拌勻。4.放進雞片、甜椒片改大火炒勻熄火,盛盤撒上松子、香菜。2.時蔬養生米粉湯材料:肉絲60g、高麗菜絲1碗、香菇絲1大匙、紅蘿蔔絲1大匙、四季豆絲1大匙、黑木耳絲1大匙、枸杞1茶匙、米粉1把,高湯、鹽適量,芹菜末、胡椒粉少許。作法:1.所有材料洗淨瀝乾,米粉用熱開水汆燙後瀝乾,肉絲加少許蔥薑水抓醃約15分鐘,備用。2.高麗菜絲、香菇絲、紅蘿蔔絲、黑木耳絲、高湯入鍋中,先大火煮沸,稍加攪拌後改小火熬煮約20分鐘,加肉絲、四季豆絲與米粉,改中火煮至熟透,最後放入枸杞、芹菜與鹽調味,撒點胡椒粉即可。3.鮭魚炒米粉材料:鮭魚肉60g、銀杏1大匙、米粉1小把、洋蔥丁50g、青蔥花1支、橄欖油1大匙,鹽、黑胡椒各少許。作法:1.銀杏煮糖水去苦味,鮭魚先以少許鹽和酒醃漬,再入烤箱烤熟後,取出用叉子搗碎,備用。2.取鍋倒油燒熱,下洋蔥炒香至7分熟,加入米粉拌炒鬆散。3.續下鮭魚、銀杏、蔥花炒勻,最後加鹽與黑胡椒調味,即完成。4.香菇魚片米粉湯材料:鯛魚1片、米粉1小包、香菇3朵、枸杞1大匙、蔥絲1大匙、薑絲1大匙、芹菜末少許、高湯適量、鹽適量、胡椒粉少許。作法:1.枸杞洗淨瀝乾,香菇洗淨泡軟,蔥絲、薑絲泡水,鯛魚洗淨切片,米粉先用熱開水汆燙後瀝乾,備用。2.將香菇、米粉、高湯入鍋中,先以大火煮滾沸,入鯛魚片改中火煮熟,再放枸杞與鹽調味。3.盛碗撒點胡椒粉、蔥絲、薑絲與芹菜末。5.歸耆豬肝米粉湯材料:豬肝1小葉、黑棗3顆、杜仲2片、當歸1片、黃耆2片、川芎2片、老薑2片、米酒少許、鹽適量、胡椒粉少許。作法:1.豬肝切片,米粉先用熱開水汆燙瀝乾,當歸先泡米酒;備用。2.將中藥材洗淨加水煮滾(當歸不放),改小火燉20分鐘,放當歸再燉10分鐘,撈除藥渣。3.取鍋入茶油、老薑片爆透,加入歸耆湯汁、豬肝與米粉煮熟,加少許鹽調味,盛碗淋點當歸酒,即可。【記者羅建怡╱報導,出處/2013-03-03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
2020-08-22 養生.抗老養生
「處暑」酷熱溫差大 飲食忌辛辣、顧肺管
處暑酷熱「毒如虎」今天(8/22)是24節氣的「處暑」,「處」有止的意思,指暑氣到此打住,它屬於秋天的第二個節氣。雖然前有「立秋」,理應感受到秋意,但在台灣,即使處暑仍火傘高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老虎,毒如虎」,俗語稱:「處暑,會曝死老鼠」,就是形容天氣酷熱。處暑中午雖然炎熱,但早晚較涼,晝夜溫差大。習慣晚上吹冷氣睡覺的人,不妨關掉冷氣,開窗讓空氣流通。更記得要蓋被子,不要著涼了;出門最好帶一件薄外套,以備不時之需。飲食首重「顧肺管」中醫有「五臟配五色」之說。白色食物偏寒涼,可滋陰潤燥、養肺,因此白蘿蔔、白菜、高麗菜、白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或中藥材的杏仁、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適合一般體質者補身。秋天有燥邪,會影響肺臟,耗損人體津液,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皮膚乾癢等症狀,多喝水恐難以改善,不妨藉由日常飲食「顧肺管」。忌吃辛辣、煎炸食物,或韭菜、蒜、蔥、薑、八角、茴香,易加重秋燥。可泡「生津潤喉茶」,將楊桃、甘蔗頭、葡萄乾和冰糖入鍋後,加兩碗水熬煮,有助生津潤喉、止咳化痰。【報導/記者施靜茹;諮詢/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
2020-08-15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萬壽果」木瓜能抗老防癌助消化 維生素C為蘋果的五倍!怎麼吃較營養?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木瓜的維生素A、B、B1、B2、C、葉酸、β胡蘿蔔素含量高,含有多種礦物質如鐵、鈣及鉀等營養成分,世界衛生組織評為最健康的水果,也是老少咸宜的水果。在中國素有「萬壽果」的美稱,顧名思義,多吃木瓜可延年益壽。【記者羅建怡、陳惠惠╱報導,出處/2011-07-31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木瓜的維生素A、B、B1、B2、C、葉酸、β胡蘿蔔素含量高,含有多種礦物質如鐵、鈣及鉀等營養成分,世界衛生組織評為最健康的水果,也是老少咸宜的水果。在中國素有「萬壽果」的美稱,顧名思義,多吃木瓜可延年益壽。木瓜不只能生吃,還可入菜,怎麼吃較營養?木瓜含有豐富的蛋白分解酵素木瓜酵素,尤其以未熟果含量最多,能幫助腸胃消化,青木瓜醃肉後也會讓肉質變得軟嫩。肉色橙紅的熟木瓜,維生素A、C含量豐富,還有不少B群。以維生素C為例,為柚子的兩倍,幾乎是蘋果的五倍,因維生素B、C遇熱易被破壞,建議生食較佳。除了直接食用,與低脂奶打成木瓜牛奶,也是不錯的選擇。而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煮熟後與含油脂食物一起食用,效果最好。β胡蘿蔔素是天然抗氧化劑,有助防癌、抗老化。不過,只要餐後食用,也有助β胡蘿蔔素吸收。尚未成熟的青木瓜則可入菜,屬於高纖、低熱量食材。但無法直接食用,須與肉類燉煮,或做成涼拌菜。嫩精俗稱「木瓜精」,真的是用木瓜製成的嗎?木瓜裡含有能讓肉質變軟的酵素,可以破壞肉裡的肌肉纖維,讓肉質更軟,也較好消化吸收。市售品質較好的嫩精除了木瓜酵素、鳳梨酵素外,還可能添加鹽及澱粉。若不想用嫩精,可用青木瓜泥醃肉,不只肉質變軟,更好消化吸收,也有另一番風味;木瓜燉肉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木瓜量不能太少。中藥裡也有木瓜,跟水果木瓜種類一樣嗎?水果、入菜用木瓜,是「番木瓜」,生吃、煮熟後食用皆可;藥用木瓜是「宣木瓜」,俗稱皺皮木瓜,不能生吃。中藥材的木瓜能舒筋活絡,治療手腳抽筋,還有消食的功效,能幫助消化。早年還會用來驅蛔蟲、絛蟲及阿米巴原蟲。另外,藥用木瓜還能發乳,可以拿來燉排骨、牛肉及雞湯,素食者則可以豆腐替代。吃青木瓜能豐胸、催乳?青木瓜能不能豐胸、催乳,還需科學證明。中醫師懷疑,也可能是中藥材木瓜有發乳功效,讓人誤以為一般木瓜也有相同功效。吃青木瓜燉排骨、豬腳等肉類,因青木瓜富含纖維質,有助健胃整腸、排便與吸收,加上排骨、豬腳等富含油脂、蛋白質,青木瓜裡的木瓜酵素還能幫助蛋白質消化、吸收,青春期孩子食用,有助發育。至於哺乳婦女,湯湯水水加上蛋白質,再攝取一些碳水化合物,就有助「發乳」。吃青木瓜燉排骨湯,當然有助乳汁分泌,不過,效果視個人體質不同,也有人吃了幫助不大。聽說木瓜含女性荷爾蒙,懷孕時忌食,以免流產?懷孕後,荷爾蒙維持主要靠胎盤;就算木瓜含荷爾蒙,每天吃半顆或一顆熟木瓜,經消化吸收,相較於胎盤產生的荷爾蒙量,比率懸殊,要干擾孕婦荷爾蒙的機率,可說微乎其微。至於中藥材木瓜,孕婦不適合食用,避免宮縮流產的風險。還有孕婦擔心,吃木瓜會不會導致新生兒黃疸,其實,黃疸的原因相當多,但吃木瓜不會導致黃疸。諮詢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黃文助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
-
2020-08-1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擔心中藥中毒?粉狀散劑色偏紅 用後四肢麻木建議送驗
台中市中藥材導致鉛中毒案越滾越大,全案檢調已介入調查。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宣布與消基會合作,民眾若對中藥粉有疑慮,可委託消基會檢驗是否含鉛、汞、鎘重金屬,中醫師公會將補助50%的費用,最高可補助新台幣1750元。中藥品質政策執行委員會主委張景堯表示,民眾就醫不論健保或自費藥材,都要請中醫師釋出處方箋;中醫師不可以「秘方」為由不提供,且藥單上面最好註明適應症狀,若未註明則可請教中醫師。若是再不放心,可將拿到的藥物送驗。張景堯表示,除了衛生局協助檢驗,中醫師公會也委託消基會,民眾只要將中藥粉(散劑),附上醫療院所藥袋影本或就診收據影本,送至消基會總會(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0樓之3)協助檢驗,由中醫師公會提供50%費用補助,補助自新台幣600元到新台幣1750元。民眾至中醫院所看病拿的藥是否需要通通送驗?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施純全表示,濃縮科學中藥或中藥材皆經過把關,若健保處方則完全不須擔心;若自費藥物,因「硃砂忌火」,通常中藥水煎劑不會摻有硃砂,也可初步排除,至於粉狀散劑若是顏色偏紅,且服用後有四肢麻木等不舒服症狀,則建議送驗。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這次出問題遭點名的五寶散、天王補心丹等中藥處方,都非GMP的科學中藥製劑,而是醫師個人私下違法添加,截至目前五寶散有6張合法藥證、天王補心丹有185張,皆不含硃砂。他也強調,這次風波是極少數醫師的違法行為,令人難過、憤怒,讓其他中醫師聲譽受損,甚至面對民眾質疑,是「尊嚴的侮辱」。柯富揚表示,已解除涉案醫師的理事職位,呼籲相關單位對涉案醫師「從重量刑決不寬貸」,同時簽署「用藥安全自律公約」自清,「請全國民眾再給中醫師一個機會」。
-
2020-08-1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鉛超標害中毒!外行人必知中藥材選購5守則
日前,媒體報導台中市前議長一家四口疑似使用中藥相關製劑或產品而造成鉛中毒事件,目前相關產品化驗結果出爐,其中鉛含量超標的中藥材生粉,將進一步溯源追查。藥師公會全聯會強調,社區藥局內所販賣之中藥成藥相關產品,皆為GMP優良藥廠製造,在藥廠端對中藥材來源管理及中藥材相關之檢驗,皆有駐廠藥師為民眾做最好的把關,請民眾安心使用。牢記選用中藥材5原則 確保用藥健康安全秉持著「用藥安全、藥師把關」與照護全體國人之健康安全的信念,藥師公會全聯會呼籲,在選用中藥材或中藥製劑時,應謹記以下原則:1、「停」止不當看病;不服用、不購買來路不明的中藥材與相關製劑產品。2、「看」病請找合格中醫師診治。3、「聽」藥師專業指示說明、使用中藥。4、「選」購中西藥局所販售之合格、安全、有效中藥藥品。5、「用」中藥時應遵醫囑,若有任何使用中藥相關問題,可詢問藥師,以保障自身用藥安全。中藥、西藥皆是藥,用藥安全更是藥師最重視的一塊。藥師公會全聯期望主管機關能痛定思痛,儘快將中藥材藥品分級制度建立,將使用風險較高之中藥材列為處方藥品管理,並將中藥材入關規格建立,擴充中藥材邊境查驗之品項及檢驗要求,以此確保民眾用藥的品質與用藥的安全。延伸閱讀: 熱到頭昏想吐! 刮痧解暑5件事沒注意超NG 「三七」就是「川七」? 別搞混!一個是藥材一個是食材
-
2020-08-08 養生.營養食譜
夏季水果/「水梨」清熱潤肺,在古代有「百果之宗」的美譽 但有5種人要注意!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古書記載,「梨」能養陰生津、滋潤肺胃、清熱化痰,可用於咳嗽少痰、咽乾口燥,以及聲音嘶啞。生者可清六腑之熱,熱者滋五臟之陰;在古代有「百果之宗」的美譽。其水分含量高、膳食纖維及維生素C的含量也相當豐富,富含鉀、鎂磷、鈣等礦物質。許多人認為吃紫葡萄能補鐵,但事實上,梨子的鐵含量跟葡萄差不多。【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0-09-12、2011-09-25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水梨是夏天的清熱水果之一,每到6~9月份最多,古書記載,梨能養陰生津、滋潤肺胃、清熱化痰,可用於咳嗽少痰、咽乾口燥,以及聲音嘶啞。生者可清六腑之熱,熱者滋五臟之陰;在古代有「百果之宗」的美譽;卻也有人顧忌「分梨」與「分離」音同,避免分梨而食,但現在,已有愈來愈多人不再視此為禁忌。梨的品種非常多,可概略區分為東方梨及西洋梨兩大類,不管是梨型、口感及滋味,完全不同。西洋梨要等到果肉變軟,才能食用。水梨有什麼營養?梨子水分含量高,一份200公克重的梨子,熱量為61大卡,與其他水果差不了多少。別看梨子「水水」的,它的膳食纖維含量相當豐富,每100公克就有2.5公克;口感較硬的粗梨,膳食纖維含量反倒略低一些,但也有2.1公克,稱得上是高纖水果。不少民眾相信,生吃營養價值一定比熟食來得高,不盡然如此。以纖維質為例,煮熟後的纖維質較好分解、吸收。梨子的維生素C雖無法與柑橘類相比,卻比蘋果略高一點。維生素C能讓皮膚白皙、維持皮膚組織完整性。礦物質方面,梨子的鉀含不少,鎂含量也不錯,還含有磷、鈣等。許多人認為吃紫葡萄能補鐵,但事實上,梨子的鐵含量跟葡萄差不多,每100公克有0.2毫克,等於喝100公克的葡萄汁。梨子生吃、熟食,各有什麼優點?梨子除了當水果生吃,還能做成梨子派、紅酒燉梨等甜點,或燉冰榶、川貝等,相傳能治咳嗽。不管生吃或熟食,各有優點。梨子的品種很多,但不管哪一品種,性、味沒太大差別,都屬甘、涼。古代較少以梨入藥,常拿來食療用。梨子生吃可以清肺熱、止咳化痰,熱性咳嗽患者肺熱、乾咳,鼻涕及痰都呈黃稠狀。生梨還能解較輕微的酒毒,增加排尿。燉熟的梨子,維生素B、C等水溶性纖維及鈣、磷等礦物質,可能溶於水,能縮短在體內消化時間,增加腸道利用率。冰糖燉梨能止咳?梨子品種不少,性、味卻大同小異,都屬甘、涼。古書記載,梨能養陰生津、滋潤肺胃、清熱化痰,可用於咳嗽少痰、咽乾口燥,以及聲音嘶啞。生者可清六腑之熱,熱者滋五臟之陰。古籍「溫病條辨」中有提到,梨、荸薺、麥門冬、蘆根及蓮藕搗爛後取汁服用,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咳。不想喝冷飲的人,煎熱後飲用亦可。不少人都有這類經驗,感冒症狀早已消失,唯獨久咳糾纏不清。站在中醫觀點,要止咳,除了冰糖燉梨,也可以梨子與川貝母、杏仁粉或百合同燉後服用。不過,可不是所有咳嗽都有效,燉梨只適用於肺熱型咳嗽,即乾咳、鼻涕及痰都呈黃稠狀;像痰多色白的濕咳就不宜吃。燉枇杷 止咳效果更好?蒸煮或燉煮後的梨子,滋陰、潤肺功效更強,可用於慢性咳嗽或病後的長期咳嗽。潤補的食材屬性通常較涼,除了梨子,百合、蓮子也有類似功效。蒸梨時,為加強食療效果,可以加入胡椒、百合、麥門冬等簡單中藥材。麥門冬跟梨子都能清肺,有加乘功效。要想止咳,可以將枇杷與梨同燉,還能清熱解渴。久咳不癒或肺熱的人,可以蜂蜜、梨子熬煮,緩解症狀。食物相剋表提到,梨不宜與蟹同食,真的嗎?營養學上並無此禁忌!但因古早年代沒有冷藏設備,或冷藏條件不是那麼好,稍有不慎,蝦、蟹即會腐敗,下肚後當然會鬧腸胃,也有可能因為沒煮熟,有人吃梨子與蟹後身體不適,留下此紀錄。不過,中醫有不同看法。古籍「名醫別錄」裡提到,梨種殊多,並皆冷利,多食損人,「飲膳正要」則記載,梨不可與蟹同食。從食物屬性來看,梨、蟹皆為冷利之品,一塊兒下肚,恐傷脾胃,體質虛寒者尤其要避免。哪些人要少吃梨?不少人探病時喜歡送上一盒梨子,梨子不算高鉀水果,但對須限制鉀攝取量的腎臟病患,須節制食用;糖尿病患也要計算分量食用,以免血糖飆高。糖尿病患每日可食用兩份水果,以一份梨子約200公克來算,大約是一個拳頭大小,韓國梨的個頭較大,單顆重量可能就有500公克,甚至更高,幾乎是兩份半以上的份量。至於中醫建議,濕咳型咳嗽(痰白)、脾胃虛寒,以及經常容易稀便的人,最好避免吃水梨。相較之下,老師、播音員,或需要叫賣等用嗓子的工作,可以用水梨「顧嗓子」。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許中嚴北市聯醫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
-
2020-08-07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藥養生非人人需要 看中醫前先試調整生活型態
不肖中醫用禁藥害多人中毒,令養生族心驚。在中醫師眼中,多數身體狀況都是緊張焦慮、久坐、運動不足導致,調整生活型態、飲食、運動就能有所改善,非人人都要吃中藥調身體。前台中市議長張宏年一家4口吃自費中藥調養身體,卻鉛中毒送醫,他的兒子、市議員張彥彤將全家服用的中藥粉提供台中市衛生局檢驗,複驗結果,藥包中鉛、汞含量都超標,受害者持續攀升。開立處方的是盛唐中醫診所醫師呂世明,他疑將禁用中藥材硃砂入藥,釀成整起中毒事件。硃砂是一種天然礦物,必須經過特殊的炮製手法去除雜質、降低毒性才能作為中藥使用,早年用於鎮靜、安神,但因炮製不完全而中毒事件頻傳,衛福部94年起逐步禁止硃砂用於中藥。中醫師使用禁藥害人中毒消息一出,重創中醫界形象。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緊急發布聲明稿譴責該醫師使用禁藥的行為,並宣布將解除呂世明在公會的所有職務,強調科學中藥及其他合法中藥材均無任何問題,盼挽回民眾信任。長庚醫院中醫師郭順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很多過去古籍上遇到的問題,如今都有很多其他解決方法,卻有少數醫師迷信古方,違法添加禁藥成份,讓中醫界長久以來的努力付之一炬,甚至每當民眾自己買的來路不明的中藥被發現違規摻西藥,也通通算到中醫界頭上,卻忽略多數違法摻西藥的中藥都不是出自中醫師之手。近年台灣吹起養生風潮,愈來愈多民眾習慣看中醫調身體,中毒事件發生後,讓民眾擔心養生不成還吃出問題。郭順利說,民眾若要自保,除了應選擇合格的中醫醫療院所,也可選擇有做相關檢驗的科學中藥,盡量避免在國外、夜市購買來路不明的中藥材,更重要的是,在看中醫調身體之前,應從調整生活型態做起,切記「健康是自己的」,別把藥當萬靈丹。根據他臨床觀察,到中醫求診希望調理身體的民眾,大多是因緊張焦慮、工作忙碌、久坐冷氣房、運動量不足,導致失眠、頭痛、慢性鼻炎、痛經、拉肚子、肩頸痠痛、一曬太陽就中暑等,其實這些問題可以藉由改變生活型態、配合飲食及運動、經絡按摩就能獲得改善,症狀仍嚴重才須服藥調養。不只如此,很多民眾常用錯誤的方式進補,例如吃荔枝容易上火的人,體質多半偏燥熱,若跟風吃黑芝麻、麻油、黑糖、薑茶、堅果等燥熱食物來養生,反而可能讓身體狀況更糟,這些不需要的成分對身體都是負擔,認識自己的體質才是養生最重要的第一課。
-
2020-08-0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藥含硃砂致中毒 中醫:過去於鎮靜安神現已禁用
台中市前議長張宏年一家人因服用中藥發生中毒案,經抽驗相關藥材,發現負責醫師呂世明加入已列為禁藥的中藥材硃砂。對此,中醫師表示,早期硃砂是用在鎮定、安神,但劑量一定要輕、使用時間要短,但衛福部已經禁用硃砂,不僅境外管制、境內管控,連處方都不可使用。本身是參藥行老闆的台北市議員張茂楠表示,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若經過「水飛」製程,基本上可炮製到無毒,但因技術困難,若炮製不完全恐導致重金屬含量過高,早在2005年就已明令禁用,加上利潤不高,不值得冒風險販賣,因此中藥房幾乎都沒有再賣。根據地方衛生局調查,負責醫師呂世明坦承加了硃砂的藥方,但他懷疑是藥材商將外型相似的鉛丹當成硃砂賣給了他。然而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鉛丹和硃砂的外形確實相似,同為紅黃色的粉狀藥材,但鉛丹僅可外用於疾病、皰疹等疾病,不可內服;至於硃砂在過去的中藥藥典裡主要是用於鎮靜安神,但禁用後已不可再開立,不知為何該醫師可取得使用。經查我國已自2005年起禁止中藥用硃砂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賣或陳列,至2010年則進一步禁止硃砂用於中藥製劑的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賣或陳列。衛福部中醫藥司科長陳昭蓉表示,硃砂主成份是汞,是天然原礦物,容易與其他重金屬結合,因此需要特定製程炮製後才可使用。雖然在中藥原方中,天王補心丹、八寶散都有使用硃砂,但2005年禁止後,許多製藥廠都已申請刪除原有複方裡的硃砂成分,現今GMP藥廠製造出來的藥品都沒有重金屬問題。陳昭蓉表示,中藥房現在都不能賣了,該醫師應是由非正規管道取得。
-
2020-08-0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硃砂製作過程繁複 醫:過程稍不完備即易中毒
台中市前議長張宏年一家人鉛中毒,開藥的盛唐中醫診所負責人呂世明坦承曾為藥方加入硃砂,但他懷疑是藥材商把外型相似的鉛丹當成硃砂賣給了他。據中醫界指出,朱砂確具有安神、清心鎮驚、治療失眠、 癲癇功能,但製作過程繁複,稍一不慎,製作過程不完備即易導致汞中毒。而且十分昂貴,價錢何止是鉛丹的千倍。中醫師李政育曾在著作中描述,現代硃砂製作不同古法,在高速、高溫研磨下極易氧化,產生劇毒;且部分藥商辨識不清以紅丹、鉛丹代表,使得中毒案例層出不窮,在用藥安全前提下禁用確為唯一可行之道。另據台中市陳姓執業中醫師指出,硃砂製作過程繁複,其中還有古法中所謂的「水飛」過程,稍有不完全,使得汞釋出,使用後就容易中毒。因為執業醫師對製作過程難以掌握,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用;就好像犀牛角雖有退燒效果,但仍還有其他很多藥物可以替代,並不是一定要使用,勿用就是最好的辦法。另外,砂砂的價格昂貴且難取得,一般以製作印泥使用的硃砂而言,稍具程度的一兩就要幾萬元,何況是藥用的硃砂。至於鉛丹,價錢則遠不及硃砂的千分之一,至於外形真的難辨?中醫師說,現在真能辨識中藥實物的中醫已少,大家都是看電腦圖去識別,很多人根本未曾見過實物。台中市衛生局根據檢驗,目前僅知呂世明開出的中藥粉中含有硃砂,且重金屬超標,但至於重金屬的含量成份,到底汞和鉛分別含量多少,則還待進一步由檢察官化驗。
-
2020-07-3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三七」就是「川七」? 別搞混!一個是藥材一個是食材
中醫藥裡有個藥材,能夠同時有止血與活血功效,在植物分類與人蔘類似,也就是三七(或稱生三七),在中藥材裡價格較高;然而,有另外1種植物,經常容易讓人與三七混淆,也就是食材川七(或稱三七葉),名稱很像但幾乎沒有關係。三七與人蔘是同屬植物 多用於心血管疾病 中醫師鄭愛蓮表示,三七經常用於心血管疾病,由於同時具有止血與活血功效,可以用於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胃出血、胃潰瘍病患,對應病患可以比較廣泛,但也因產量較少價格較貴,健保沒有給付。 鄭愛蓮指出,三七雖然外型看起來不像,但與人蔘是同屬植物,都有皂苷,可不同的是,人蔘多長在中國東北,三七主要生長在雲南與貴州一帶,也是知名中藥「雲南白藥」主要成分之一,台灣幾乎沒有生產,大部分都仰賴進口。三七使用需自費 不能用於補身體、需醫師評估調劑 由於價格較高,健保沒有給付三七,如果病人需要使用都需要自費,市場有40頭、60頭、80頭等大小差異,藥效來說沒有太大區別,主要不同就是體積大小,在醫生評估確定用量後,就會切片放入藥方中。 鄭愛蓮強調,不同於當歸、紅棗、枸杞等中藥材,三七不能用於補身體,必須在中醫師評估個人體質狀況下,調配出合適劑量,絕對不得擅自使用,因為三七有止血與活血功能,使用時必須非常小心,最好不要自行購買食用。川七與三七沒關係 絕大部分人都能使用 針對川七,鄭愛蓮解釋,川七在以往稱為三七葉,名稱跟三七很像,但2者之間沒有關係,大部分民眾多食用葉子,由於稍微有點苦味,因此餐廳經常跟麻油與枸杞一起烹調,由於有一點點活血化瘀作用,民間有人用於外敷。 鄭愛蓮補充說明,川七味道稍苦經常用麻油調味,加上薑等辛香料調整味道,基本上不會因體質不可以吃,絕大部分民眾都能享用。但麻油料理要特別小心,由於麻油本身熱量不低,攝取總量可能仍要小心注意。(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雙黃連可增加免疫力? 專業藥師告訴你真正作用 吃苦當吃補? 中藥加點「這味」不再苦口
-
2020-07-23 新聞.用藥停看聽
嘴破就擦口內膏?藥師:嘴破分5類,先清清楚你是哪種
午餐時間,小美身邊同事哇哇喊著,嘴破吃東西好痛苦。小美陷入回憶,學生時代趕專題,曾經一口氣嘴破八個洞,舌尖上的破洞更是讓人痛不欲生,她甚至曾在傷口抹鹽,想要止痛。其實人生可以不必如此痛苦。俗稱的「嘴破」,在醫學上指口腔潰瘍,又稱為口腔炎、口瘡。一般人常認為嘴破就是火氣大,事實上,口腔潰瘍可大略分為外傷性潰瘍、感染性潰瘍、免疫系統疾病造成、惡性腫瘤及血液系統疾病或其他與體質相關原因等五大類,成因各有不同。口腔潰瘍的藥物治療以類固醇消炎藥、非類固醇類藥品、組織凝結劑及保護性凝膠為主。類固醇消炎藥:具有消炎抗過敏作用,不可用於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口腔潰瘍,有胃潰瘍、糖尿病等病史等免疫力低下患者,也不宜使用。非類固醇類藥品:多製成凝膠或口腔噴液劑,具止痛和抗發炎作用。組織凝結劑:使用當下,會有較強的刺激性,隨即迅速消退,能使病變組織凝結而易於排除,加速組織再生及傷口癒合。保護性凝膠:利用膠體黏著的特性,附著於口腔內壁的黏膜上,形成保護膜,使傷口在減少外力刺激的環境下癒合。除上述常見藥品,也有人使用中藥成分的藥粉,或日本帶回添加類固醇、維生素B群、C群等複方成分的口內貼片、噴劑或口服錠劑治療口腔潰瘍。提醒大家,應先知道口腔潰瘍的成因,一般外傷性潰瘍可使用含類固醇的口內膏緩解;但若是由感染引起的口腔潰瘍,應使用抗感染製劑,一旦用了含類固醇的口內膏,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免疫反應,進而讓病毒生長愈加猖狂,而中藥材成分生菌數較高,也不建議使用。面對口腔潰瘍時,不可輕忽其成因,了解成因才能對症下藥。另外,調整生活作息及飲食,避免熬夜、抽菸、酗酒及嚼食檳榔,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衛生,適當補充維生素,是減少潰瘍的不二法則。其他內科疾病所引起的口腔潰瘍,除給予口內膏或凝膠緩解之外,仍應以治療根本疾病為主,如潰瘍情形持續超過三周,應尋求專科醫師診察,切勿輕忽。
-
2020-07-23 科別.消化系統
火燒心找中醫 中藥對症解方有幫助
大三元酒樓董事長因喝酒應酬,胃燒灼不適,尋求中醫後獲得改善。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曹榮穎說,中醫對胃食逆流的治療效果佳,但建議患者養胃,少吃酸性食物,避免檸檬、碳酸飲料和牛奶。獲米其林一星評等的大三元酒樓董事長邱靜惠今年73歲,長年喝酒應酬招呼生意,胃燒灼、頻頻打嗝成了職業病,她起初不以為意,直到症狀困擾到日常生活,找西醫照胃鏡,找中醫吃中藥治療,她笑說:「本來找中醫是想減肥,沒想到是先解決胃的問題。」邱靜惠的主治醫師陳潮宗表示,中醫對胃食道逆流的治療結果,在臨床上有足量的國際期刊論文可以佐證。2019年中國醫藥大學發表一篇隨機雙盲試驗,研究發現「吳茱萸湯」與常見抑制胃酸的質子幫浦抑制劑(PPI)西藥相比,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上有差不多的功效,且藥效維持時間更長。曹榮穎今天在記者會表示,胃食道逆流俗稱火燒心,為2019年中醫健保診斷前十大中排名第二的消化系統疾病,台灣約有25%的人有胃食道逆流,但就醫率僅有10%,原因為多數民眾會選擇廣告強力放送的成藥服用,他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民眾應有根本解決病痛的意識,而非不發病就是好。胃食道逆流常見症狀為胃酸逆流、胃痛、胃灼熱,少數會有胸悶痛、打嗝、吞嚥困難等情形,中醫與西醫治療差異,在於中藥有制酸效果,著重「胃氣上逆」,對人體消化吸收的肝、膽、脾、胃等,易達到一起治療和改善的功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賴香君表示,許多中藥材都可治療胃食道逆流,包含能抑制胃酸分泌的烏貝散、保護胃黏膜的白芨、止血且癒合潰瘍面的三七等。她將胃食道逆流分為四大類型:「基本型」胃氣不合,可服半夏瀉心湯,「上班族型」肝胃鬱熱,要喝柴胡清肝湯,「董事長型」飲食積滯,需吃保和丸,「長輩型」脾虛寒濕內阻,可飲香砂六君子湯或吳茱萸湯。如果想遠離胃食道逆流,陳潮宗建議,避免抽菸、喝酒及咖啡因的攝取,易增加胃酸分泌的酸性水果,比方檸檬、奇異果、百香果,酸性飲品像醋、碳酸飲料和酸化快的牛奶,都要謹慎避免;患者的日常作息也很重要,睡前2小時不要進食,且吃飽後不能馬上躺下,否則恐增加逆流風險。
-
2020-07-0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三伏貼7、8月有5時機點 中醫師提醒調理體質注意幾件事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中醫科主任張淑媚說,三伏天為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期間人體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張開,藥物容易滲透皮膚,今年適合的敷貼時間7、8月有5個時機點,她並提醒三伏貼療法要注意的地方。張淑媚說,三伏貼源自於清朝,主要用於調理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過敏體質,對預防經常、反覆性之感冒也有幫助。在三伏天將具有減敏定喘、化痰止咳功效等中藥材製成藥丸,敷貼在特定穴位,經皮下吸收後刺激穴位。她指出,中醫理念認為,人體與自然界是相互呼應的,自然界的變化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體並產生反饋,也就是所謂「天人合一」的概念。三伏天為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期間人體氣血趨於體表,皮膚鬆弛、毛孔張開,藥物容易滲透皮膚。張淑媚表示,三伏貼療法可避免孩童抗拒服藥或減少老人服藥後之腸胃刺激。今年適合的敷貼時間有7月9日(熱身)、16日(初伏)、25日(中伏)、8月15日(末伏)、22日(加強),民眾可把握時機調理自身體質。張淑媚說,因三伏貼藥丸某些藥材成份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穴位經敷貼後,若產生局部紅、癢或燒灼感,或有輕微脫皮、起小水泡等,都屬於正常現象,民眾不必太過擔心。但若為孕婦、1歲以下幼兒、年老體弱、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較敏感及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水泡者,或正在感冒發燒和咽喉發炎等人,使用前應經專業醫師的評估。她提醒民眾敷貼三伏貼藥丸後,飲食應以清淡為宜,避免生食、冰品、涼性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2020-06-20 橘世代.健康橘
50+穴位按壓/逆轉睡不好、看不清楚、肩頸痠痛
睡不好、看不清楚、肩頸痠痛,您是否深受這些毛病困擾,影響生活品質?璽悅中醫診所院長羅珮琳指出,熟齡族伴隨年紀增長,失眠、老花眼和肩頸痠痛的症狀日益明顯,中醫會利用針灸按摩,刺激穴道改善問題,一般人也可以嘗試按壓穴道,有助減緩不適感。羅珮琳說,古籍《黃帝內經》記載,由於老年人內臟老化、衰退、氣血不足、陰陽失交等,導致白天精神不濟,夜晚失眠,加上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更容易失眠。像在診間有患者因為長期照顧生病的親人,壓力大難以宣洩情緒,經常睡不好。除了失眠,羅珮琳指出,當年紀大,體內氣血衰退,會反映在身體各器官包括皮膚彈性變差、肌肉無力等,其中反映在眼睛上就是老花眼。另外,上了年紀的人,骨密度變差伴隨骨鬆症出現,加上脊椎退化,恐出現壓迫性骨折,肩頸痠痛便是症狀之一,由於骨質差,使肌肉緊繃,引發痠痛麻感。但有些肩頸痠痛可能不是單純年紀大引發的身體退化,她說有患者長期抱孫子,以為是姿勢不良導致肌肉痠痛,直到症狀遲遲無法改善, 就醫檢查才發現已是肺癌轉移至骨頭。面對熟齡毛病,羅珮琳說,在中醫調理上,肩頸痠痛可透過熱敷改善血液循環,再針對肌肉痛點,搭配針灸推拿,放鬆局部肌肉。但坊間有些民眾喜歡按摩放鬆,甚至喜歡愈痛愈好,她提醒按摩過程中,微微的脹痛感可以,切勿過度刺激肌肉,恐引發肌肉發炎,還有懷孕的人也需留意特殊部位無法按壓。至於失眠,可搭配助眠中藥材如珍珠粉、酸棗仁、遠志等;食療上依患者失眠情形調理,例如火氣大,食用白木耳蓮子湯,氣血虛,可食用桂圓紅棗茶。另外老花眼因為與肝腎有關,在藥材選擇上以補肝腎和氣血為主,例如熟地、山藥、枸杞和菊花等。羅珮琳說,有些患者會中西藥合併使用,最好與醫師討論藥物,切勿任意停藥,避免中藥的成效不佳。另外民眾也可以在家做簡易穴道按摩,一穴道按壓5下,一下按壓3秒,完成一循環,逐步舒緩熟齡毛病。失眠穴道:1.安眠一:耳垂後與頭部相連處有一個凹槽稱「翳風穴」。耳朵後方有一個半圓形的乳突狀骨,乳突骨的下方則是翳明穴,在翳風穴與翳明穴做一條連線,連線的中點是安眠一。2.安眠二:從「翳明穴」往「風池穴」做一條連線,連線的中點是安眠二。3.神門穴:將手腕的橫紋分為六等分,由小指側計算1/6處就是神門穴,神門穴剛好在肌腱的凹陷處。老花眼穴道:1.睛明穴:兩眼的眼內角與眼眶交界處。2.攢竹穴:左右眉頭內側凹陷處。3.絲竹空穴:在眉梢凹陷處。肩頸痠痛穴道:1.風池穴:頸部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2.肩井穴:肩外側緣和大椎穴之中間點,左右各一。3.曲垣穴:背部左右肩胛骨內上側。 【熟齡健康精選延伸閱讀↘↘↘】。黃心娣保養由內而外、穴道按摩藥膳調理不馬虎。防疫在家免焦慮 中醫師:按摩穴道鎮定心緒又助眠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19 養生.生活智慧王
端午用艾草菖浦、雄黃驅毒避邪 奇美醫:古人智慧防疫
端午節將至,相關許多「驅毒避邪」方法像是蘭草沐浴,採艾草懸掛門戶、手臂繫五彩絲線、飲雄黃酒等古人預防疾病方法,流傳至今成為習俗。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黃千毓指出,這些傳統習俗背後要傳達的其實是防疫概念,是「古代版的超前部署」,而這些中藥材,可在一般中藥店買到,價格通常不貴。黃千毓說,醫藥公衛知識進步,毒蟲蚊蟻蛇蠍威脅已大幅降低,這些民俗提示我們需因應氣候變化,注意環境與自身關係來預防疾病,有相當效果。端午節常見驅毒避邪方法,以蘭草沐浴,蘭草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是中藥的一種,能利水化濕,辟穢濁,能用來清潔洗浴,對體內濕氣太重引起濕疹的異位性皮膚病也有治療的效果,也可在水加入艾草和菖蒲一起使用。菖蒲和艾草也是端午常用的中藥,因含有揮發性芳香油,能產生特殊的芳香氣味來驅除蚊蠅蟲蟻,淨化環境,傳統會在端午節把艾草跟菖蒲懸掛門口。因為艾草與菖蒲的特殊香氣,常被放在端午配戴的香囊裡面,再加上沉香、艾草、藿香、白芷、薄荷等芳香的藥材或者硃砂、雄黃,戴在身上可以防蟲袪病,芳香醒神,農曆五月正好是艾草成熟,藥性最好的季節,香氣更加濃厚持久。她說,雄黃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含有汞,有殺菌驅蟲解五毒功效,古時常用來治皮膚病,因為成分中含有砷,具有毒性,現代較少使用。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加入微量雄黃而成,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雄黃具有很強的毒性,若沒有經驗與技巧的人製作容易因加熱而產生砒霜,因此飲用有中毒的風險,可以改將雄黃酒噴灑在牆壁門窗,驅除毒蟲蛇蠍,但仍需小心誤食的風險性。有趣的是,有些地區會將雄黃酒抹在小兒額頭畫個「王」字,因「王」似虎的額頭,又虎為獸中之王,借虎威以鎮邪。還有端午節常吃的竹葉粽,是從竹筒、皎白筍葉演變而來,竹葉有清熱利濕,和胃寧神的功效,但是糯米是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所以過食粽子可能會造成消化不良,此時可以配上一碗白蘿蔔湯,或是以烏梅3g,山楂3g,生甘草10g,水一杯,煮成半杯溫服,幫助消化,要特別注意,孕婦避免食用山楂,有腸胃疾患的病人最好不要空腹服用山楂或是山楂水。感冒發熱、咳嗽痰多者,女生生理期間,不適合食用烏梅,因酸能收澀可能會影響月經排出量。
-
2020-06-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何新冠大蔓延? NGO:是過度開發
「人類過度開發才是造成新冠疫情的主因!」NGO「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7日發布報告指出,人類過度開發森林、獵捕高風險野生動物,導致病毒進入人類食物鏈,是新冠疫情爆發的主要原因。他們也提醒,如果人類再不暫緩開發,「離下一次大流行病就不遠了。」根據《歐洲新聞網》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舉列了許多因素,包括貿易、毀林開發、捕食高風險野生動物(如蝙蝠、穿山甲、白鼻心等)、農地擴張與集約化畜牧業都會導致人與野生動物的接觸機會上升,進而讓人類得到人畜共患病的機率增加,從以前的SARS,到現在的新冠肺炎都是如此。《報告》中的統計顯示,近30年的新型疾病中,有超過60%都是從動物起源,而在這段時間內,全世界遭到開發、農耕地利用的土地約有1.78億公頃,是1個利比亞(全球第18大國)的大小。「人類需要和大自然保持適當距離,否則我們將會經歷下一波大流行。」基金會總裁蘭博蒂尼說,雖然各國都開始加強保育野生動物的力道,如中國近日以保育的理由,將穿山甲從中藥材中除名,並列為一級保育類動物,但WWF認為各國政策強度不夠,應該要聯合公開表態,發誓為生態多樣性流失、適度開發而努力。《衛報》提到,聯合國先前的環境報告調查也是相同的結果,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委員會主席瑞瑪說,無論是茲卡、愛滋、SARS還有伊波拉,都是人類過度親近、獵捕野生動物所帶來的災害,然而許多國家開發雨林、原始棲地的情況卻愈來愈嚴重,她呼籲各國,為了人類的健康與永續發展,要約束開發、積極保護環境。【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6-17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煮絲瓜加薑絲 冬夏放法不同效用也不同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絲瓜有九成五都是水,是水分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跟水果裡的西瓜不相上下,只比冬瓜少。因此,有便秘困擾的人可以多食用,不只可以預防便秘,還有助於解便。【記者陳惠惠 吳雨潔╱報導,出處/2008-04-14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俗名「菜瓜」的絲瓜,是餐桌上的常客,雖然它真正盛產的季節是夏季,幾乎一年四季都可看到它的蹤影。在許多人眼裡,絲瓜可是好處多多,不只能拿來吃,洗刷碗盤靠菜瓜布,連切斷藤蔓流出的絲瓜水,都可拿來當天然化妝水。預防便秘 體寒勿多食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絲瓜有九成五都是水,是水分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跟水果裡的西瓜不相上下,只比冬瓜少。因此,有便秘困擾的人可以多食用,不只可以預防便秘,還有助於解便。國外研究發現,絲瓜裡含有一些植物性化學物質,像是「芹菜素」(這是譯名,千萬別誤以為跟芹菜有關,猛吃芹菜)及「檞皮素」。芹菜素可以降低體內發炎反應,也就是中醫所謂的清熱、降火氣,而檞皮素,則有助於血管通暢,跟中醫的行血脈、通血路功效非常接近。也就是說,近來西方營養學的研究結果,跟傳統中醫看法不謀而合。也因為絲瓜含水量豐富,非常柔軟,對咀嚼功能較差的老人家來說,是非常好的纖維來源,搭配同樣具有清熱、利尿功效的蛤蜊清蒸、煮湯,更有加乘效果。若煮成絲瓜糙米粥,膳食纖維會更為豐富,來一盤 絲瓜炒蛋,在攝取纖維質的同時,也能補充蛋白質。若硬要挑絲瓜有什麼缺點,就是絲瓜性較寒,手腳冰冷、容易腹瀉的人不宜多吃,至於腎衰竭患者,最好先汆燙,去除絲瓜裡的鉀後再食用。經前胸脹 可緩解不適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絲瓜老化後的絲狀纖維不只可做為洗刷用的菜瓜布,還可拿來做中藥材,就是所謂的「絲瓜絡」,外觀跟菜瓜布差不多,只是老化程度沒那麼嚴重。絲瓜絡熬水或煮排骨湯後飲用,有通絡的功效,女性月經來前若覺得胸部腫脹不適,可用來緩解不適,對哺乳婦女的乳腺炎也有助益。要記得的是,絲瓜絡難以消化,千萬別吃,只要喝湯即可。另外,從中醫觀點來看,絲瓜還有清熱、利尿跟消水腫的作用,但因為它性微寒,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合吃太多。也因為如此,很多人在烹煮絲瓜時會放點薑絲,順道提味,但薑絲的放法冬天跟夏天也略有不同,夏天吃絲瓜若為了清熱,可以先放薑絲再加絲瓜,若是冬天,可以等起鍋前再放薑絲,可以降低絲瓜的寒性。絲瓜的品種瘦長型澎湖絲瓜:外表有明顯的十個皺褶,切開後,不帶籽的綠色瓜肉較甜,白色纖維部份少,較受喜愛。短胖型台灣絲瓜:白色纖維較多較粗。挑選與保存兩種絲瓜都應挑選外觀頭尾平均者。澎湖絲瓜還須注意皺褶的間隔是否勻稱,越均勻代表肉質越甜。絲瓜買回家後,不削皮可保存一周左右,可用報紙包起,放入冰箱,以免水分流失。而放冰箱的時間越久,纖維會逐漸老化,容易失去軟嫩與香甜的味道。切絲瓜刀法切開絲瓜的處理步驟會影響口感,必須切除絲瓜內部的白色纖維,也就是帶籽的部份。過多纖維,吃起來較粗糙、感覺比較老。常見絲瓜烹調方式是與蛤蜊清炒、海鮮清蒸、煮湯、煮麵線,或調酥炸粉包裹後油炸。
-
2020-06-10 養生.營養食譜
減重好好吃正餐/營養師400卡料理:紅燒番茄牛肉細粉
許多女生喜歡細粉(冬粉)的口感,但是正在減肥可不可以吃冬粉呢?這也是許多網友在瘦身社團中經常問的問題,讓營養師告訴妳,減肥可以吃的食材還是很多,重點是量的拿捏以及營養是否均衡喔!控制體重不復胖是長期戰鬥,經常在社群分享營養概念的呂孟凡營養師表示,選擇錯誤且極端的減重方式,只會傷害身體而且更難瘦下來,「最有效的方法,往往也是最簡單的方法」,由呂孟凡營養師親自烹調示範,減重也可以好好放心吃正餐,而且是這麼豐盛美味的紅燒番茄牛肉細粉喔!【紅燒番茄牛肉細粉】● 材料牛後腿腱子心 100公克牛番茄 70公克洋蔥 20公克紅蘿蔔 20公克小白菜 80公克薑片 1片青蔥 1枝細粉 40公克植物油 2小匙湯 滷包 1包辣豆瓣醬 適量醬油 2小匙米酒 1小匙水適量● 營養成分分析總熱量:405.9大卡碳水化合物:43.0公克蛋白質:21.8公克脂質:16.3公克● 作法1. 將牛腱肉放入鍋中,倒入可蓋過肉的水量,加米酒、薑片、蔥段,從冷水開始煮至滾,轉小火煮25分鐘,並加蓋悶20分鐘,煮好的牛腱放涼後切成適當的塊狀備用,煮牛肉的水後續可當牛肉湯底。2. 牛番茄洗淨切塊、洋蔥洗淨切丁、紅蘿蔔洗淨削皮後切滾刀塊、小白菜洗淨後切段備用。3. 準備大鍋子,熱油後先炒香洋蔥丁、再依序放入紅蘿蔔、番茄、牛腱肉、辣豆瓣醬、醬油拌炒均勻,接著倒入剛剛煮牛肉的高湯,加入滷包,煮滾之後轉小火,加蓋煮1小時即完成湯底。滷包可至一般大賣場或中藥材店購買。4. 將冬粉及小白菜分別以滾水燙熟。先將冬粉放入碗中,倒入煮好的牛肉湯,再放入料以及小白菜即完成。● Tips一次做一人份的牛肉湯不好煮而且非常耗時,建議一次可做多天的份量,想吃時加熱即可。● 呂孟凡營養師的話牛後腿腱子心100公克的脂肪只有6公克,比牛肉麵常使用的牛腩低許多,是減重時的好選擇。牛肉湯冷藏可保存約一週,分批冷凍可以放更久。每次要吃時只要煮冬粉、燙青菜,倒入加熱好的牛肉湯就可食用,非常方便。冬粉GI值較低,換成等重量的白麵條也可以,熱量差不多但是GI值較高,掌握先吃蔬菜以及蛋白質,最後吃澱粉的原則即可。※作者介紹:呂孟凡,七年醫學中心臨床營養師經歷,喜歡畫畫、烹飪。在職時營養門診有許多減重成功的個案,同時擔任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的負責營養師。曾任台大醫院營養師。【以上摘文選自《健康吃.營養瘦》、作者:呂孟凡、圖文:尖端出版社提供、整理:記者柯意如】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6-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醫治療本月納入新冠肺炎指引 平均8至10天可改善病情
中藥也有助治療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未減,中國、韓國紛紛投入中藥療法研發。國內研究團隊發現,多數患者展開中醫介入治療後,有助緩解發燒,穩定心跳、血壓。而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擬《新型冠狀病毒病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也已通過衛福部審核,並於6月1日公告。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今上午舉行「中醫參與新冠肺炎治療及中醫防疫新生活」記者會,並高呼「中醫Can Help」。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指出,研究團隊沿用2003年SARS治療經驗,針對輕症、重症、微重症、恢復期等四時期訂定4種處方,平均8天至10天可改善新冠肺炎病情。蘇奕彰說,我國中醫藥國家隊研發,今年4月起在三總等國內幾家有中醫部的大型醫院,運用臨床用藥基礎研究,展開中西醫合併治療;發現中藥能改善病情、阻斷新冠肺炎朝重症發展,同時減少重症後肺纖維化等併發症,並緩解失眠、憂鬱、焦慮、腸胃及發燒等症狀。蘇奕彰進一步說,團隊也發現,某些中藥成分能與新冠病毒上的棘蛋白結合,可阻斷開鎖程序,不讓病毒複製,並抑制重症者「細胞激素風暴」,防止免疫系統失控、避免病毒感染。而針對中醫治療新冠肺炎,國家中醫研究所也曾多次討論,今年5月6日時,研商中醫納入《新型冠狀病毒病臨床處置暫行指引》並進行專家會議,而通過後於6月1日公告《新型冠狀病毒病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內容也針對輕症、重症、微重症、恢復期等四時期訂定4種處方。蘇奕彰說,在上述多款中藥材能抗病毒複方中,其中「黃芩」在抗病毒占了重要角色,有清熱、瀉火解毒作用,是重要藥材之一,另外也發現2種中藥材有免疫調節功能。而在臨床也發現,患者同意中醫介入治療後,輕症患者平均8~10天就可以三採陰性出院。三總中醫部主任黃怡嘉也分享收治案例,表示分別收治年約七旬重症患者,本身有高血壓、胃潰瘍等共病,住院時出現發燒、咳嗽、血氧下降等問題,同樣有服用奎寧藥物,但出現心律不整、胸悶等問題,之後採用中西合併治療,症狀改善並於9天後解除隔離。
-
2020-06-02 橘世代.時尚橘
「3個月瘦到40kg,弄壞身」準影后吃中藥養生也養身
吳可熙曾以「再見瓦城」入圍金馬影后,她瘦得精實,事實上,小時候曾因為愛美,用錯方式瘦身,身體因此被搞壞,如今她想以自身例子導正大家正確瘦身觀念,也分享自己的養身茶包配方。吳可熙國中時曾激烈斷食,166公分的她在3個月內瘦到40公斤,但她沒有停止減肥,幾個月後瘦到3字頭,雖然瘦下來,但她的身體卻跟著亮紅燈,那段時間脾氣變暴躁,還「停經1年」,最後身體反撲,大爆食,1個月內胖到60公斤。之後她學會靠著跳舞、運動,慢慢地瘦到正常體重,她表示現在不管多忙都會保持一周運動1次,飲食上會以「減澱粉」的方式瘦身,早中餐吃一點澱粉,強調要盡量吃好的蛋白質,她說有時候也可以開心吃,吃點炸雞也可以,晚上則不要吃澱粉,以青菜類為主,「中餐、晚餐越來越少,越來越健康」。她也分享在家中有存放不少中藥材,會因為自己的需求,把茶包拿出來泡。養身中藥茶分享:【窈窕減脂茶】決明子、山楂、荷葉、陳皮、車前子、黃耆、澤瀉。【排水去腫茶】薏仁、黃耆、澤瀉、益母草、茯苓、白朮、黑豆。【補心養氣茶】西洋參、五味子、麥門冬、炙甘草、黃耆、 枸杞、紅棗。【養生精選延伸閱讀↘↘↘】。飲食運動雙管齊下 楊小黎靠自制力逼出好身材。黃心娣保養由內而外、穴道按摩藥膳調理不馬虎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21 養生.聰明飲食
每天喝蔬果汁,私密處竟頻「出水」 中醫師:蔬果汁要在這2個時間喝才對
一名43歲的上班族女性,平時每天早上有喝蔬果汁當早餐的習慣。患有子宮肌瘤的她,近半年在月經結束後發現,陰道不定時會流出清澈如水的不明液體,而且量多到會弄溼底褲,只好使用衛生棉。因下體長期悶熱,反而導致泌尿道以及陰部搔癢,前往婦產科檢查後確診是陰道炎,使用抗生素治療後搔癢症狀隨即改善,但是陰道出水問題依舊,轉而尋前往中醫門診求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這名患者長期久坐辦公室,又屬於肥胖、代謝不佳患者,平時血糖也偏高、控制不佳,以上因素容易導致骨盆腔循環不佳,對於婦科疾患的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陰道感染。 此外,女性外陰部處於高溫濕熱的環境之下,又受到患者血糖偏高的刺激,婦科免疫力更容易變差、引起感染,導致陰道發炎與水樣白帶(即陰道出水)的產生。 別輕忽!水樣白帶是婦科疾病症狀 周宗翰指出,健康女性的白帶是一種微酸性的黏稠物,一般量不多,顏色呈乳白色、雞蛋清樣,稍有腥味,有溼潤陰道、排洩廢物、抑制病原菌生長的作用。 但當女性患上婦科炎症等疾病後,白帶就會發生變化,特別是出現水樣白帶、白帶中有血,要提高警覺。 陰道出水又稱為「水樣白帶」,陰道炎、子宮頸炎、子宮肌瘤等多種婦科疾病都有可能引起這項症狀。 若水樣白帶較多,並且持續很長時間,建議先諮詢婦產科醫師、進行檢查,以排除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輸卵管癌的風險。 長期喝蔬果汁,容易導致虛冷體質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患者每天都有喝蔬果汁的習慣,容易導致中醫體質學理中的脾虛濕盛體質,導致身體水分的代謝、調節出現問題,加上患者缺乏運動、長期久坐,本身又有血糖偏高的問題,容易導致盆腔血液循環不佳。 換句話說,水性白帶增多,是血液循環不良的預兆,且水樣白帶也可能與子宮肌瘤、內分泌失調有關係,因此最重要的是改變生活習慣。 從中醫觀點來說,絕大多數蔬菜和水果的屬性偏寒,長期飲用蔬果汁,容易形成虛冷體質,身體新陳代謝速度減慢。 平衡寒涼屬性,蔬果汁建議這樣喝 周宗翰中醫師建議,喝蔬果汁的頻率不要這麼頻繁,並在諮詢醫師後,可在蔬果汁中適量添加薑黃粉、肉桂粉、生薑末,可稍微降低陰道出水的頻率。 除了適量加入溫熱性中藥材來平衡蔬果的寒涼屬性之外,飲用蔬果汁前,也要注意蔬菜和水果的使用量,尤其是含糖量較高的水果,每天應控制在2份以內,過多容易造成血糖上升和肥胖。 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建議為2:1,因為若蔬菜和水果比例是3:1,蔬菜味道較明顯,有些民眾難以接受,此時也可以先將蔬菜煮過,味道較佳。 此外,蔬果汁打完後不適合久放,要立刻喝,以免蔬果汁氧化變質。建議在陽氣盛的早上或中午飲用,晚上喝易頻尿,恐影響睡眠。 運動促進子宮循環,減少白帶症狀 患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是平時白帶清澈如水的女性,更需要嚴格執行上述飲用蔬果汁的方式,平時也最好避開生菜、瓜果類、柑橘類、涼茶等寒性食物,並減少甜食的攝取。 同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可多做骨盆運動幫助改善子宮血液循環,減少分泌物過多的症狀。 原文刊登:.每天喝蔬果汁,私密處頻「出水」 中醫師:蔬果汁要在這2個時間喝才對延伸閱讀:.每天活得充實,把癌細胞累死!「人生在世真正的價值,是精神、態度、信念」.退休後想踏遍千山萬水...口袋裡卻沒有買一張車票的錢!中年後體悟: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進入空巢期,「老同學」很重要!懂得生命無常之後,是相聚的最好時刻
-
2020-05-19 橘世代.好學橘
「藥性像人性」 在城市裡配帖中藥草,更知身體感知
城市越進步,人們離土地似乎越遙遠;但是知識越精深,人們對歷史記憶傳承的認同就更深厚。來到醫食場域,常作為民眾日常調理用的青草及中藥都是草藥的一部分,然而中醫藥與青草學都各自專業且脈絡深遠。當社會變得更加進步,我們如何藉由中醫及青草學視點了解醫藥食補的古老智慧,感知身體所發出的訊號,開始日常健康保養。回望台北藥草場域說到青草店,一般人腦海中可能浮現的是紅藍楷字的傳統招牌和倒掛的青草束。現今位在西昌街上的老濟安,倒掛的青草仍在,持續散發著引領人們走入的清香。在台北,傳統的中藥與青草行業早已脫胎成當代面貌,等著一代代的人們來親近發掘。老濟安舊址位於龍山寺旁的青草巷,第三代店主王柏諺是土生土長的萬華人,從小看著父執輩經營青草店,除了耳濡目染習得如何了解客人需求並搭配青草配方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跟著父親上山採藥的情境。「新店、三峽等潮溼的山區經常會有很多青草。此外,早期在田埂旁也能採到火炭母草、紅田烏等,青草藥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是大多數人認不得,也不清楚使用方式。」他回想起家庭出遊時的情境,父親每每看到野外的青草,就會唸一次它的名稱與作用,王柏諺說:「類似地區出現的青草就那幾種,聽到根本都會背了!」不同於王柏諺對於青草的兒時記憶,意一堂中醫診所院長江錦輝與中藥材的淵源則是另一個故事。雖然常因新穎的店內裝修獲得新世代的關注,但擁有40多年歷史的意一堂卻是1984年醫藥分業後台北市僅存的中醫診所兼中藥行,而江錦輝恰巧見證了台灣經濟起飛時期的中藥買賣盛況。江錦輝國中畢業後就到台北求學,由於許多中藥材與台灣的地緣關係較薄弱,他回憶當時中藥原料多屬中國大陸進口,而迪化街是台北中藥材最大集散地,因此聚集了許多中醫藥產業。此外,早年中藥技藝尚未體制化,技術多不外傳,生意上如果需要人手,往往會找熟識的親友幫忙。江錦輝說道:「中草藥材種類、產地廣大,藥材的一個剖面不同就很難辨認出來,不同地域出產的中藥藥性各有所異,還是要對症下藥,診療與配藥又是不同的專業領域了。」江錦輝強調,越靠近自己生活場域的中、草藥,雖藥性不一定最強,卻的確越容易貼近使用者的頻率。迭代更替的醫食樣貌問起當初是如何學習與投入中醫、草藥產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你就會了!」江錦輝與王柏諺雖屬不同世代,卻異口同聲地為中、草藥技藝傳承方式下了相同的結論。「藥性就像人的個性,你要長期跟它在一起,才會熟悉。」江錦輝分享中醫學習的細微體驗,王柏諺則提到煮膏藥的技藝現在已經漸漸失傳,在西昌街煮一鍋膏藥會臭到龍山寺的場景已不復見。其實草藥一直都存在人們的生活中,只是許多人不了解何時以及如何選用,因此他才會決定投入青草造冊與文化分享的行動,試著將青草知識標準化,以便傳承。從過去到現在,青草行業歷經不少轉變。過去青草會當作跌打損傷、化瘀清血的外用膏藥,或者調製成日常氣血養身,或是清涼退火的飲料,甚至還有民眾拿著宮廟的帖子來抓藥,當年的萬華青草巷熱鬧非凡,王柏諺認為,青草店是早年庶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五、六○年代的時候,青草還是用來治病比較多,六、七○年代的勞工階級才把青草當作退火的飲料。」他認為,過去大多數人都會用青草來調理身體,直到七○年代「藥事法」頒布後,青草的印象才逐漸被認知為飲料,現在選用青草的人更少了,隨著傳統青草鋪越來越低調,近代台北的空間體驗以及資訊交流方式也逐漸變化,主動邀請人們親近青草文化,藉此摸索現代人的身體所需與合適的配方,是當前的一大功課。江錦輝則從中醫在台北的歷史脈絡分享了截然不同的中藥發展軌跡,「上一代剛好遇上科學概念輸入台灣,造成許多人認為傳統文化就是非科學、不入流,時下反而有更多年輕人選擇中醫。」他表示,現今越來越多台北的年輕人關注歷史脈絡與傳統文化;另一方面,現代人更願意多方嘗試生酮飲食等不同的保健理論,造成了中醫藥的回春現象。他也補充道,人體自有循環,不妨回溯病徵,進而從身體調理著手。台北的藥草與醫食經驗談到何時應用藥、何時可用食補調理,江錦輝說,如果症狀屬於立即性的、會對人體造成危險時,就一定要盡快去看醫生;但如果屬於慢性症狀或是有輕微、緩和的不適感,就可以嘗試從食補下手,例如豬肝湯、當歸枸杞等,就是許多人選擇的食補方案。而針對現代人常見的精神不振、睡眠品質不佳、女性問題等文明病,在中醫藥方面,可以看診後依照中醫師的處方,服用珍珠粉、金銀花、夜交藤、酸藤等調養氣血,此外,淡竹葉、地骨皮、知母、仙楂及藿香等也是常使用於安神的藥材。而在青草藥方面,王柏諺表示,魚腥草就是常用於日常呼吸道保養的青草;而常見的腸胃不適、肩頸痠痛等症狀,則可用艾草、刺蔥、紫茉莉花頭、含殼草等青草沖泡調養。由於台北人長期處於高壓、快食、難眠等狀態,問到都市人應如何感知自己的日常身體狀況時,兩人最後下了結論說,「人要應四時,對應各種節氣的蔬菜水果對人體最好,平常選用原料單純的飲食對健康很重要。」王柏諺和江錦輝都表示,與其執著區分何時尋求醫藥、何時以中草藥食補,倒不如養成正確的保健習慣。原以為會是深奧的專業領域,然而本質原理其實很純粹,或許,返璞歸真才是醫者與大地要共同教導我們的事。本文摘自《台北畫刊》,2018年04月 出版【更多精選延伸閱讀↘↘↘】。用手沖咖啡傳遞家的溫度,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外面買不到的甜點味 德國爺奶帶出家門做給你吃!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15 橘世代.愛吃橘
換季最容易感冒!中醫:跟著節氣吃對食物提升免疫力
換季最容易生病!免疫力稍差的人更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危險群。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影響,除了勤洗手之外,透過日常飲食加強自身免疫力才是對抗病毒的王道。春夏交際,該如何養生呢?《黃帝內經》提到「春天養生,夏天養長,秋天養收,冬天養藏」,出身自醫生世家的彭溫雅中醫師,要教大家透過簡單的食療,增強人體免疫力。吃對料理,免疫提升中醫師彭溫雅開門見山地表示:「免疫力在中醫的說法其實就是所謂的『正氣』。」現存最早的傳統中華醫學著作《黃帝內經》談到養生法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指出當人體的正氣足夠時,病毒、細菌等外在的邪氣就不會侵犯,也不容易生病、感冒;若體內正氣不足,邪氣便可能乘虛而入。她接著說,正氣的這個「氣」,是由气字部首加上一個「米」字,即是指米飯、五穀雜糧,中醫講求透過脾胃的調養來改善身體、補足正氣。以現代醫學的理解來看,免疫力過強或過弱都會生病,因此,如何讓免疫力處於平衡的狀態以維持健康,就是面對這波疫情的重點所在。中醫著重透過食療、食補來增加身體的養分與正氣,以提升整體免疫力,彭溫雅建議可以挑選某些有特定功效的食材,例如蔥、薑、蒜等辛香料,不僅可以增添食物風味、促進食慾,還能消炎、殺菌,對健康有益。最近熱烈討論的印度料理,常見以咖哩入菜,而咖哩中的薑黃有抗發炎、抗氧化的功效,裡面還有肉桂、小茴香、荳蔻、辣椒等辛香料,可以視自己的身體狀況斟酌使用,如果常感冒、腸胃功能不佳,可以茴香搭配烤羊肉;如果是氣虛的體質,容易感到疲勞、腰痠背痛,可以多吃肉桂,有溫宮暖胃及補腎之效。春夏之交,食綠紅蔬菜在中醫理論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講求陰陽的平衡。著有多本節氣養生書的彭溫雅提到,春天恰好是陰陽轉換的季節,會有「春睏」情況產生,容易感到疲倦、昏昏欲睡,這是人體在適應季節的變化,此時較適合從事和緩的活動。《黃帝內經》有一段關於春季養生的話:「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彭溫雅建議,每天睡醒伸個懶腰之後,可以雙手虎口對虎口互敲三分鐘,刺激合谷穴(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間)這是大腸經交會的穴位,可幫助身體排毒,因為毒素若未排出身體,降低了免疫力,便會導致生病。此外,春季是一年之始,萬事從頭開始,她也建議可以握拳敲擊百會穴(由雙耳往上延伸至頭頂中央)三分鐘,能有效提神醒腦。春天是萬物生發的時節,《黃帝內經》提到養生的重點為「慎酸增甘」,因為酸味食物會讓肌肉收緊,少食為妙,應該吃一些甘甜的食物,像是栗子、山藥、馬鈴薯等來養肝。對應中醫的五行養生理論,春天走肝經,五行屬木,食療重點是疏肝理氣、避免肝鬱,要多休息,莫因過勞而爆肝,且適合多吃綠色的食物,如花椰菜、高麗菜、毛豆、芭樂等,都是幫助養肝的好選擇。在春、夏之交,則是可以多吃點綠色、紅色的食物,例如包含彩椒的生菜沙拉當早餐就很合適。時序進入立夏之後,夏天走的是心經,五行屬火,應該多吃紅色的食物,如番茄、紅棗、辣椒等,以收養心、補心之效。另外,可以做些較激烈的運動,增加心肺活力的同時,也能磨鍊心志。何首烏山藥雞湯烏骨雞富含蛋白質,山藥提供優質澱粉來源,不必擔心發胖又有飽足感,特別適合年紀較大、欲提升免疫力的族群。這道料理很適合當晚餐食用,也可另加一些蔬菜烹煮。補氣免疫魚湯鱸魚肉質白嫩細緻,味道鮮美無腥味,且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與胺基酸等元素,能夠促進營養的吸收,並增強體質。這一帖是針對一般體質補氣、提升免疫力而設計。防疫茶這帖防疫茶所採用的數款中藥材,皆為走「上行」作用的藥材,主要針對頭部、上呼吸道來作調理。建議一週喝一至兩次,可以提升自體免疫力、預防流行性感冒。※本文摘自《安可人生》官方網站【精選愛吃延伸閱讀↘↘↘】。在家吃飯/「燉補」好簡單!3道素燉補電鍋一指完成。看牙齦知健康?! 「骨頭湯食譜」為營養打基礎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14 養生.聰明飲食
營養師:高血壓患者搭配蔬果1天攝取20至25g膳食纖維
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科主任范純美指出,夏天來了,不少當季食材烹調出的美食很誘人,高血壓患者本身或照顧者在飲食管控上常見的問題和要注意事項多,主要部分包括掌握低鈉原則,烹調上多使用天然的辛香料如蔥、薑、蒜、香菜、九層塔;在酸味的部分使用檸檬、鳳梨、番茄來做菜可增添食物的風味並減少鹽的用量。烹調湯品可以加入中藥材人蔘、當歸、黃耆、枸杞、紅棗、黑棗取代鹽。另外還要善用營養標示,外食族仔細瞧瞧包裝食品的鈉含量如果註記400毫克,就相當於1公克鹽,1天建議5公克鹽分攝取。再者,高鉀、高鈣、高纖也是重點,鉀離子能幫助維持細胞內液體和電解質的平衡狀態,建議飲食中5分蔬菜5分水果中要有含豐富的鉀與纖維,可以幫助幫助調節血壓。高纖以全榖雜糧為主食,如吃糙米、五穀米、地瓜適量攝取豆製品像豆腐、豆漿、毛豆搭配每天的蔬果量可以達到1天20至25公克膳食纖維攝取。選擇乳品類因含有鈣質可以放鬆肌肉穩定血壓。范純美建議高血壓患者紅肉換白肉,吃堅果用好油,護心降脂有一套,也要維持健康體位搭配有氧運動飲食控制,不只瘦身又降壓。
-
2020-05-13 養生.聰明飲食
腎臟功能不好 醫師提醒夏天吃這些蔬果要小心
聯新國際醫院腎臟科主任林盈光表示,夏天高溫炎熱,吃下香甜多汁的水果讓人心曠神怡,但是有些水果的含鉀量高,腎臟功能不好的民眾不可以一次吃太多。桃園市吳先生日前因為肺炎住院,家人熬煮十全中藥湯幫他補身體,喝兩碗湯又吃兩顆橘子,半小時之後突然感到胸悶而失去意識,所幸搶救得宜,經過急救及心臟電擊後恢復心跳與意識。吳先生原本就有慢性腎臟病,醫師研判因為血液中的鉀離子飆高引發心室顫動,身體不舒服昏眩。林盈光醫師表示,中藥湯裡的藥材屬於植物類,而植物含有鉀離子,熬煮出來的中藥湯雖然是補品精華,但裡頭所含的鉀離子很高,再加上橘子的含鉀量也高,吳先生是因為血鉀過高,引發身體不適。醫師說,從食物攝取的鉀離子,90%需經由尿液排出,但是慢性腎臟病患的腎臟排鉀能力變差,如果飲食沒有忌口,很容易會造成血中的鉀離子濃度上升。一旦血鉀濃度過高,可能會出現四肢無力、頭暈等情況,嚴重恐造成心律不整,甚至猝死,不可不慎。林盈光醫師提醒,除了中藥材之外,很多夏天水果的鉀離子含量偏高,像是哈密瓜、香瓜、火龍果、百香果、香蕉、奇異果、榴槤、木瓜、荔枝等,腎功能不佳的民眾應該要多注意,不可一次吃太多。另外,精力湯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是屬於高鉀、高磷的食物,透析病患應避免食用。精力湯食材裡的腰果、核桃、杏仁、卵磷脂、小麥胚芽及啤酒酵母粉都是高磷食物,加上生鮮蔬菜未經水煮去鉀,以及水果直接打成汁(高鉀),所以精力湯是一種高磷、高鉀的食物,應多加注意。含鉀量比較高的蔬菜有紅莧菜、空心菜、菠菜、地瓜葉、綠花椰菜等葉菜類,以及番茄、草菇、金針菇、紫菜、豆類製品、堅果類等,建議洗腎病人先川燙後再吃;還有,川燙的水因為有溶出的鉀離子,所以不要食用。腎功能不好的民眾也應避免以低鈉鹽或低鹽醬油取代一般的鹽或醬油,所謂低鈉鹽或低鹽醬油,其低鈉的成分就是以鉀來代替,也就是「鈉低鉀高」,故低鈉鹽和低鹽醬油都是屬於高鉀食物,特別是血液透析病患常有高鉀血症的現象,因此不宜當作一般的調味料。
-
2020-05-05 養生.聰明飲食
動不動就生病? 多吃這3類食物才能掰了病毒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如何提升自已的免疫力對抗病毒,高醫營養部黃孟娟主任提供飲食建議:1.蛋白質和抗體細胞形成有關,足量及優質的蛋白質,是建造與修補體組織必要營養素,每人每餐食用一個掌心大小的量,包括豆、魚、蛋、肉類,其中黃豆製品、鮭魚、鮪魚、秋刀等食物,富含n-3脂肪酸,可強化免疫力。2.以全穀雜糧及乾豆類食物,如十穀米、燕麥、糙米、雜糧麵包、綠豆、紅豆等,取代精製澱粉類食物,像是麵條、米粉、麵包等,可獲得與代謝能力密切相關的維生素B群,其中維生素B2、B6及葉酸,是維持黏膜上皮細胞完整及免疫細胞製造的元素。3.顏色多元的時令蔬菜水果為增加免疫力不可或缺的超級食物,除了蔬果中的抗氧化營養素(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及天然的植化素,皆可強化免疫力,菇類含有多醣體也可促進免疫力,蔬果的水溶性纖維,也有助腸道益菌生長。建議每天蔬菜食用量約1.5-2碗,水果量2-3個拳頭大,蕃茄、橘子、柳丁、木瓜、地瓜葉、菠菜、彩椒、香菇、金針菇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營養師許玉恒也補充,牙口不佳、胃口差或積極進行體重管理時,建議除了上述的食物外,可酌量補充符合膳食營養素建議攝取量之綜合維生素礦物質。中醫部主任林宏隆表示,近日全院總動員來抗疫,大家都很辛苦,除了時時配戴口罩、勤洗手預防外,中醫部遵循「養生保健、治未病」原則,使用數種益氣固表、輔助調節免疫的傳統中藥材,如黃耆、西洋參、刺五加、靈芝、枸杞、蒲公英、山茱萸等,調配製成方便沖泡的茶包,幫助員工增強體力、補氣養血、清熱解毒、輔助調節免疫力,挺大家渡過這波疫情。(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免疫第一關在腸道! 營養師點名2防疫食物要餐餐吃 不想加速癌細胞長更快 日常6件事絕不能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