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7 養生.更年期變化
搜尋
三高
共找到
1457
筆 文章
-
-
2020-10-24 科別.骨科.復健
關節腫痛別再忍!醫籲:快就醫找病因,別錯過治療黃金期!
50歲的陳媽媽(化名),手部腫痛了好幾個月,無法自己穿衣服,甚至連洗澡都要靠兒子幫忙才能完成。看了國術館、吃了醫師開的止痛藥都沒有用,最後是女兒帶她到免疫風濕科看診,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雖馬上接受治療但效果不彰,直到醫師幫忙申請生物劑,治療3個月後症狀就有了明顯的改善。收治個案的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俊銘表示,陳媽媽是屬於比較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臨床上,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都跟她很像,總是忍痛了很久才來就診,這時候關節已經變形,甚至已經開始遭到破壞,嚴重時可能導致身體失能。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女性,特別是30歲到50歲之間的女性,男女罹患的比例約為1:3。有學者推測,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因為女性荷爾蒙會讓身體的免疫細胞比較活躍,一旦過度反應,就會造成免疫細胞自我攻擊。陳俊銘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典型症狀以手部關節為主,除了會出現明顯的晨間僵硬腫痛外,還可能會有鞏膜炎、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及心包膜炎等嚴重關節外的併發症,所幸比例並不高。但令人擔心的是,這類患者的血管年齡會比一般人更加快速老化,容易出現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陳俊銘解釋,可能是因為體內的慢性發炎導致血管同樣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所以治療上不僅要解決關節症狀,更要注意三高問題。陳俊銘指出,目前在診斷上除了 詢問發病過程外,還會進行關節腫痛位置數目評估、X光片及抽血等檢測。治療方面,除了改善患者關節疼痛的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外,更重要的是以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病情,減少發炎狀態。除了傳統藥物外,目前生物製劑已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帶來治療的曙光。生物製劑是以基因工程的方式製造抗體,輸入人體後可以結合特定的細胞激素或訊息傳遞物質,精準的鎖定目標達到調節免疫反應的效果。但生物製劑也不是萬靈丹,單一藥物仍然有兩到三成病患對藥物反應不佳,還好目前生物製劑的種類很多,患者可多與醫師溝通討論適合自己的藥物。陳俊銘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旦發病確診後,務必要持續接受治療,千萬不要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拖延治療的黃金期。同時保持低油、低熱量飲食與培養適當運動習慣,降低再發炎的機會,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讓關節遠離慢性發炎,甚至變形等危機。 諮詢專家/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陳俊銘
-
2020-10-24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門診最愛問:控制三高,長照風險少一半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被稱為三高,是現代人健康大挑戰,對65歲以上長者,更是如此,統計顯示,65歲以上長者八成至少有三高其中的一種。三高影響認知功能、使失智風險增加,但若能穩定控制,可降低長照風險,減輕親友照護與經濟的負擔。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黃安君表示,研究顯示,65歲以上高血壓盛行率約六成;60歲以上有二成的人有糖尿病,65歲以上飆至四成。至於高血脂症,包括高膽固醇血症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前者血液中總膽固醇(T-CHOL)超過240 mg/dl,後者三酸甘油酯逾200 mg/dl,65歲以上患者也約兩成有高血脂症。三高可能使動脈粥狀硬化,使大小血管病變,出現腦中風、心肌梗塞、視網膜、腎臟變等風險,也對認知功能有影響。研究顯示,血壓、血糖不穩定是失智危險因子。不過,65歲以上的人雖然要控制三高,但在不同狀況下,有不同的控制標準。例如同樣是80歲,相對健康者與長期臥床者相較,三高控制目標不同,健康者偏向一般人的控制準則,臥床者伴隨身心失能或體力差,三高控制應適度放寬。例如血壓,黃安君表示,65歲後若收縮壓偏高雖然要注意,但若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數值差距過大,即「脈壓」過高, 或出現一起身就會頭暈的姿勢性低血壓等,恐更增認知功能異常的風險。在血糖控制方面,當年紀增長、有輕度認知功能異常或輕微失能時,若血糖控制太嚴格,反而可能加重認知功能異常。黃安君舉例,目前國內外指引考量共病、日常是否需協助、是否有認知功能異常等,分為三等級:第一等級:共病症小於三種,日常生活可自理、認知功能無問題者,糖化血色素目標是小於7.5%,與一般成年人糖化血色素檢測值4到6.5%之間接近。第二等級:有共病、認知功能輕微障礙者,糖化血色素目標為8%。第三等級:臥床需人家幫忙,有慢性肺病、需洗腎、轉移性癌症病人或中重度失智症等,糖化血色素目標控制在8.5%。同樣控制糖尿病,黃安君表示,可依狀況不同照護長者,飲食上也別太嚴格,六大類食物皆能攝取,只是攝取米飯、水果類等含醣食物應注意分量。黃安君之前曾收治一名90多歲有糖尿病的伯伯,同時有心血管、關節、攝護腺肥大等共病,加上已出現失智症症狀,吃東西無法定時定量,進食量也變少,但打了多年的胰島素劑量卻未調整,導致頻繁低血糖,家人就覺得伯伯越來越虛弱、不想活動,經檢視其血糖常低於90 mg/dl以下。在將胰島素改為每日一次長效劑型,並配合口服藥物後,伯伯回診時精神變好,願意起身活動,也讓家人放心不少。黃安君呼籲,年長者若有三高,治療目標隨身心功能,考量失能、失智等情況調整;而當患者已出現藥物副作用時,家屬應向醫師反應,立即調整藥物,並減少副作用,減低臥床等長照風險。
-
2020-10-23 科別.新陳代謝
「糖胖症」男子飆破120公斤 術後減了半個人
高雄53歲彭姓男子重達12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40,已屬病態性肥胖,他合併有「三高」問題, 卻愛喝含糖飲料。家人怕他身體每況愈下,押他就醫,去年11月接受減重手術後,所幸不到1年即鏟肉51公斤,瘦了半個人,也擺脫糖尿病及三高困擾,輕鬆享「瘦」。彭先生平日務農,重小就是肥胖體質,前幾年體動破百,最高紀錄達120公斤。他母親及姊姊都罹患糖尿病,10年前他也檢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超過6%的正常值,三酸甘油脂數值也是標準值的4倍,但體重始終控制不下來,最後到高醫接受微創胃繞道手術,才成功減重。高醫家醫科主任李純瑩表示,肥胖合併第二型糖尿病,稱為「糖胖症」,患者因體重太重而導致高血糖,特別是久坐不動的習慣和西式飲食,很容易罹患。高醫外科減重醫師張博智說,彭先生經接受微創胃繞道手術,並調整飲食習慣,不到1年就降到69公斤,糖化血色素也降低,不必繼續吃降血脂及降血糖等藥物。
-
2020-10-21 養生.保健食品瘋
吃「蚓激酶」降血脂?小心只是吃辛酸!台大醫示警下場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為了降血脂、降血糖,偏方眾多,有人生吞壁虎,有人則是服用紅麴、納豆、大蒜精等保健食品,最近幾年,日本風行「蚓激酶」,聲稱從歐洲特有紅蚯蚓萃取而來,可有效清除血脂、血栓,食藥署在闢謠專區撰文,鄭重澄清,這是沒有根據的傳言。 許多民眾平常吃太油、太鹹,熱量太高,久坐不動,缺乏運動,健康檢查報告幾乎滿江紅,看到血脂偏高,害怕心肌梗塞,而開始服用紅麴、納豆、大蒜精等保健食品,最近1、2年,來自日本「蚓激酶」大受歡迎,被稱為血管保健之王,雖然價格不便宜,1個月約花上1千多元,但還是吸引不少血脂過高的民眾購買服用。「蚓激酶」又名紅蚯蚓酵素 恐不具有宣稱療效 「蚓激酶」又名紅蚯蚓酵素,1983年日本宮崎醫科大學名譽教授美原恆博士發現,歐洲特有的紅蚯蚓含有1種溶解纖維的蛋白質酵素,死後溶解剩餘的皮膚。進一步從紅蚯蚓的腸道和體液中萃取精製成新型溶解酵素。 台大醫院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許多三高患者到診間常拿著所謂的保健食品,焦急問「吃這個有用嗎?」,有些產品寫著天花亂墜,聲稱可以清血路、打通血管、降低血脂,但從療效來說,頂多是低效醫療,甚至是「吃辛酸的」。三高亂服用保健食品 當心引發致命風險 王宗道說,最怕三高患者誤以為只要服用這類產品,就可以不吃藥,疏於測量血壓、血糖,也沒規律回診,等到症狀惡化,被送至急診,才知病情嚴重,後悔莫及。 王宗道指出,不少三高患者選擇保健食品的參考標準是「越貴、效果應該越好」,提醒患者應該遵循醫師指示,服用正規藥物,才能遠離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風險。蚓激酶可以清除血脂、血栓無根據 勿信偏方延誤就醫 對於坊間流傳「蚓激酶可以清除血脂、血栓」的訊息,食藥署則提醒,這並無相關科學論述依據及作用機轉,對於這種沒有根據的傳言,應該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不要隨便輕易相信。 食藥署提醒,民眾應該保持均衡飲食,養成健康生活習慣,適當運動,並維持理想體重,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如有不適,應適時就醫。並遵醫囑治療,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苦瓜胜肽助降血糖? 營養師曝健康危機 服用降血脂藥3食物要避開! 鐵齒不信恐害病更重
-
2020-10-19 科別.腦部.神經
腦中風可預防?醫籲「三少一多」護血管
腦中風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 腦出血死亡率6成急救是關鍵 腦中風不但可能影響大腦功能,更是國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根據衛福部108年國人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死亡人數達1萬2176人,平均每43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中風。 雙和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陳龍醫師指出,腦中風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腦中風,研究資料顯示,高達4至5成以上的出血性腦中風患者,到院前已心跳停止、沒有血壓,來不及急救就已經死亡,尤其是腦幹出血,平均死亡率更高達6成以上。 陳龍說明,出血性腦中風是因腦血管破裂引起,常見原因包括:高血壓、蜘蛛膜下腔出血、動脈瘤破裂。一旦發生腦出血,血塊會壓迫鄰近腦組織、腦壓升高,嚴重時就會造成昏迷、死亡。認識相關症狀、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是搶救中風患者生命的重要關鍵。 手腳無力誤以為工作疲勞 腦中風急救需要及時取栓 台灣有8成的中風為「梗塞性中風」,是血栓堵塞造成,症狀發生後經評估,應在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國人對於中風徵兆「臨微不亂」──「臨」時手腳軟、「微」笑也困難、講話「不」清楚、別「亂」快送醫──的警覺性仍有不足。或是在中風發生後,誤信民俗偏方導致嚴重後遺症。 新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林士閔表示,常遇到民眾在中風徵兆發生時未計及察覺,誤以為是工作疲勞導致手腳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也有民眾在中風症狀發生後,自己搭計程車或開車去醫院,錯失了緊急處置的黃金時間。提醒民眾不可誤信民俗療法,自行放血、針扎手指頭、手指掐人中等,都是錯誤迷思。 預防腦中風四大生活原則 三高病人謹記定時服藥 一名67歲張姓女子,本身有慢性病史,近期因疫情未定時回診,一日忽然發生眼睛上吊並出現無意識症狀,但約10分鐘就恢復,隔天又發生頭暈、不舒適,5分鐘後就癱軟昏迷,幸好通知救護車10分鐘內送抵雙和醫院急救,順利挽回生命。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指出,雙和醫院整合鄰近醫療機構組成動脈機械取栓治療聯絡網,北起基隆、東抵宜蘭、南至桃園地區內的北台灣250萬人口,都可即時接受取栓救護。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杜永光院長強調,腦中風往往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除嚴重致死外,多有後遺症出現,僅十分之一的病人可恢復到原先狀態。杜永光表示,腦中風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清楚瞭解腦中風的危險因素並配合定期檢查,尊守「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的四大生活原則,而有三高的病人務必定時服藥,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遠離腦血管病變的威脅。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0-19 科別.心臟血管
腰痠背痛,痛到換任何姿勢都無法緩解!主動脈瘤不是癌,卻相當致命
「醫師,我這幾天都一直吐,吃什麼就吐什麼,連喝水都吐…」老先生虛弱地說。「肚子有開過刀嗎?」醫師問。「沒有,我只有血壓高,沒有開過刀。」老先生搖搖頭。「有可能是腸阻塞,先幫你打點滴,然後安排檢查。」醫師說。遇到腸阻塞的年長病患,一般都會將腸沾黏、大腸癌等問題納入鑑別診斷,不過當電腦傳回檢查的影像時,醫師不禁倒吸一口氣。原來,讓老先生腸子阻塞的原因竟然是顆巨大的腹主動脈瘤,直徑達12公分,於是連忙照會血管外科醫師。 「腹主動脈瘤形成時,患者大多沒有感覺,」林口長庚醫院血管外科柯博仁主任說,「老先生的腹主動脈瘤大到造成腸阻塞,竟然還沒有破裂,實在非常幸運。接受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後,老先生恢復得很順利,幾天後又能就開始吃東西,非常高興。」主動脈瘤不是癌,卻相當致命很多人聽到「主動脈瘤」會誤以為這跟肺癌、大腸癌一樣,是顆惡性腫瘤。柯博仁主任解釋:「主動脈瘤指的是主動脈血管壁因為老化、失去彈性,漸漸膨大變成一顆球狀的瘤體。當主動脈瘤體的直徑從三公分、四公分、五公分越來越大,就越來越危險;這就跟吹氣球一樣,氣球吹得越大越容易隨時破裂。」主動脈瘤的危險因子一旦主動脈瘤破裂,疼痛是第一個症狀。「患者會覺得腰痠背痛,」柯博仁主任表示:「這種疼痛是你換任何姿勢都無法緩解,非常痛!」接著,患者會因為大量內出血、失血過多而休克昏倒、導致死亡。更棘手的是,主動脈初期並不容易被發現,在逐漸惡化、變大的過程中往往沒有任何症狀及感覺,就像個沉默但隨時會引爆的炸彈。而又有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呢?柯博仁主任直言:「年紀大、男性、有抽菸習慣,以及本身若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問題,也是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超前佈署,預防主動脈瘤破裂根據統計,當腹主動脈瘤的直徑大於五公分,或胸主動脈瘤的直徑大於六公分,就有極高的破裂危險。最好的對策就是,盡早發現主動脈瘤,並搶在其破裂之前接受治療,避免這沉默的炸彈突然爆炸。傳統治療腹主動脈瘤的方式是開放式手術,醫師會打開患者的腹腔,夾住主動脈瘤前端與後端的血管,接著切下主動脈瘤,並置換上一段人工血管,再放開夾住的血管。主動脈瘤怎麼辦目前臨床上大部分都已經使用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醫師會從患者鼠蹊部開一個小傷口,將導管放入延伸至病灶的位置,然後展開帶有薄膜的支架。柯博仁主任說:「主動脈支架具有一層不透血的薄膜,這樣血液就可以順著在支架裡流動,不會再去衝擊主動脈瘤。只要主動脈瘤不再承受血壓持續衝擊,就能降低破裂的風險。」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的過程中,失血量通常只有1、200毫升,相較於開放式手術動輒2、3000毫升的失血量來說,比較不會造成心臟、肺臟過大的負擔而引起各種併發症,其優點包括死亡率低、傷口小、患者的恢復期短。由於每個人主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長度不同,目前已有許多不同尺寸的主動脈支架可供專科醫師選擇,讓主動脈支架能夠運用在更多患者身上。減少併發症,小螺絲大妙用柯博仁主任說,每種治療都可能產生併發症,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也不例外。即使是手術完成,隨著時間經過,支架與血管壁若是貼合不良,血流可能又流入主動脈瘤,稱為「內漏」;或是因為在血壓衝擊下,支架漸漸滑脫,則稱作「位移」。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內漏跟位移,是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中最被重視的兩個併發症。」柯博仁主任說,「為了減少這兩項併發症的發生率,近年來醫師會在主動脈支架介入術之後,使用血管內固定錨釘,像鎖螺絲、釘釘子一樣,將主動脈支架與血管壁鎖在一塊兒,加強密度、更加牢靠。」抽菸會增加主動脈瘤發生、破裂的機率,柯博仁一再叮嚀,「沒抽菸的朋友,千萬別抽菸;有抽菸的朋友,得趕快戒菸。」上了年紀的朋友要多關心自己主動脈的健康狀態,只要利用超音波,短短幾分鐘便可以檢查主動脈的狀況,請記得定期追蹤。若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請一定要控制達標!原文:
-
2020-10-1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勿輕忽女性的心血管疾病
【編者按】「性別與醫學」在台灣的醫學教育已經逐漸受到重視,但本週卻是「醫病平台」首次以這主題刊登三篇文章。張博淵教授以其心臟科的專長提出醫學數據,呼籲醫界及社會大眾不容輕忽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有時會有「非典型」症狀,而延誤診斷。另外我們在此發表有關「代孕母立法」的兩種不同看法,一位在專業方面深受尊敬的藥師長年以本身是子宮發育不全的病人,挺身呼籲「代孕解禁」的推動;一位長期爭取婦女權益的意見領袖卻因擔心女性可能因代孕合法化而造成女性被物化、更深陷傳統文化的束縛。這種「科技不能解決的社會文化問題」惟有在社會大眾透過理性的對話,了解事實並屏除誤解,才能達到共識。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的統計,台灣女性在心臟病與腦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數分居十大死因的第二位與第四位,估計每年約有一萬五千多名女性因此喪命,總死亡人數是婦女癌症(乳癌、子宮頸癌、子宮癌、卵巢癌等)的3到4倍。然而在社會大眾的印象之中,往往認為心血管疾病是男性的專屬,鮮少了解心血管疾病徵狀與用藥上的性別差異。長期關心婦女心血管疾病的NGO團體「台灣女人連線」曾有調查指出,全國只有約2成5的女性知道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會高於婦女癌症。即使在心臟病高居女性死因第一位的美國,婦女也始終認為婦女癌症是威脅她們健康的最大殺手,個中思維令人費解。不僅如此,知道更年期後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女性則不到半數。女性荷爾蒙有保護血管的內皮細胞作用,能使血管功能較為健康。50歲之前女性的三高發生率普遍低於同年齡男性,但更年期後,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發生的比率卻大幅增長超越男性。在更年期後,少了荷爾蒙這項保護因子,罹患心血管風險便呈直線上升。平均來說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年齡比男性晚十年。從學理上來看,似乎更年期後的荷爾蒙補充能夠改善女性的健康,然而,補充女性荷爾蒙雖可改善更年期症狀,卻也有可能增加血栓的風險。除了靜脈血栓外,中風、心肌梗塞或心因性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目前國際的治療指引並不建議常規補充女性荷爾蒙來「預防」心血管疾病。二十多年前,美國開始對其高居死因第一位的心血管疾病進行性別差異的分析,結果發現除了疾病的風險因子有性別差異之外,女性在心血管疾病的表現也與男性不盡相同。以心絞痛的表現來說,典型症狀是胸痛、冒冷汗、放射性疼痛,可是約有3至4成的女性患者是消化不良、頭暈、疲倦、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容易被忽略造成求診延遲,整體的處置比較會超過治療黃金期。此外,由於症狀不典型,女性接受心導管檢查的比率比男性低15%。也因為較少接受這類檢查,以致接受手術治療的比率更低,女性接受心導管治療或繞道手術的比率比男性低35%。女性在治療後發生局部缺血或因胸痛再次住院的比率高於男性。雖然醫界並非都一致認同這些差異的存在,但是醫學文獻提供許多活生生的數據卻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心臟學會也正式將此性別差異寫入心臟病的治療指引(practice guideline)中。在疾病預後方面,過去國外統計急性心肌梗塞的在院死亡率,女性為16.7%較男性11.5%為高。此差異主要發生在較為年輕的族群,女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較男性高,一直要到74歲以上,男女死亡率才沒有顯著差異。進一步的分析指出,發生心肌梗塞的女性,除了平均年齡較高之外,罹患三高等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子的比例也較男性為高。因此,預防心血管疾病應從三高的防治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做起。女性腰圍應維持在80公分以下,並定期測量血壓,平時應避免高油、高鹽的飲食,且不要吸菸,以降低心肌梗塞風險。若發生無法解釋原因的症狀,如無端消化不良、頭暈、疲倦等,也要想到會不會是心血管疾病的不典型症狀,建議應儘速就醫檢查。停經期的女性,每1~2年應檢查心臟血管相關的危險因子如血糖,血壓,血脂肪,有問題儘早處理,才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除了心絞痛及心肌梗塞以外,有一些民眾比較不熟悉的疾病也存有性別的差異,如「肺動脈高壓」。肺動脈高壓是一種心臟、肺臟及血管系統嚴重的病變,發生率約每百萬人中有15 至50人,好發於36至50歲女性,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的4倍。初期症狀也極「不典型」,例如喘不過氣、咳嗽、咳血、手腳水腫、頭暈,患者常常誤以為是運動量不足,或是工作疲累,因此第一時間難被發現,常經過2至3年才能確診。若未經妥適治療,平均存活期不到3年,存活率甚至比大腸癌還低,故被稱為是「心臟的癌症」。由於女性的死亡率比比男性還高,進入中年的女性更要提高警覺!性別議題除有賴教育演講來宣導之外,長遠來看,政府及醫療單位更應針對心血管疾病之性別差異,擬定「女性健康」的政策,落實醫療體系及醫護同仁對性別差異的敏感度,更重要的是提高對女性心臟病及相關危險因子的重視及預防,才能真正照顧女性的健康。
-
2020-10-18 科別.骨科.復健
年長者常忘吃藥 骨質疏鬆症治療以針劑為佳
確診骨鬆後,該怎麼治療與監測骨密度是否上升?醫師表示,可透過骨質密度檢測、抽血做骨生化檢查等方式來檢視骨骼情形。若確認為骨鬆,藥物有口服與針劑可選擇,在考量用藥順從性上,現以針劑為主,且患者需治療至少3至5年,才能看出長期成效。另外,三高與糖友應先控制病情,避免再次骨折或導致共病產生。糖尿病控制不佳,增加骨鬆骨折風險。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理事、高雄長庚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榮福表示,骨鬆是造成骨折及相關共病的重要原因,因骨鬆患者多數為年長者,常會出現全身疼痛無力、駝背、脊椎側彎、關節變形等情形,骨鬆更可能合併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內分泌異常、肝腎病和肌少症等慢性共病。如有些慢性病患因長期服用類固醇,恐導致骨鬆副作用;有些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導致鈣過度流失或異常,也增加骨鬆風險。若家中長輩有糖尿病、高血壓等三高疾病,檢查出有骨鬆症時,後續治療上,陳榮福建議患者應先控制病情。因糖尿病控制不好,會造成骨質疏鬆及骨折增加,主要是因為血糖高會造成骨骼中主要的第一型膠原蛋白糖化現象產生,骨質密度不差、但是骨骼的力度質量降低中看不中用。加上糖尿病患同時有神經病變或是視網膜病變時,會影響走路平衡容易跌倒,更增加骨折的風險,且某些糖尿病的藥物本身可能對骨質密度有不利的影響,更是要小心選擇使用。高血壓患者,利尿劑使用不當,加速鈣流失。高血壓的患者,若本身疾病問題加上利尿劑使用不當,可能會使骨骼中的鈣質加速流失,更會提高骨質疏鬆及骨折發生的風險。在治療上,除透過骨質密度檢查以T-Score(T值)確認骨鬆外,可經抽血看骨骼代謝生化指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脊椎中心脊椎側彎矯正科主任羅元舜表示,骨質密度常用雙能X光吸光測定法(DXA),將檢查結果計算出T值。範圍若在+1至-1間,表示骨質密度正常或骨質健康;若在-1至-2.5間,表示骨密度低但尚未骨鬆程度;若在-2.5甚至更低,就是骨鬆症。骨骼代謝生化指標則是抽血看骨質生成速率,若體內負責將老舊骨質移除的蝕骨細胞活性,開始超過製造新骨質的成骨細胞活性時,人體骨鈣流失的速率,會開始大於骨骼形成的速度,恐造成骨鬆。兩大類治療藥物,抑制流失、增生骨質。骨鬆在治療上,陳榮福說藥物分為抑制骨質流失和促進骨質增生兩大類,前者是停止骨質繼續流失,後者則是促進骨質生長。一般來說,骨質疏鬆症健保給付第一線使用的藥物是抑制骨質流失,為立即抑制蝕骨細胞的功能,但缺點是蝕骨細胞停止活動後,也無法再活化生骨細胞,因此骨質也不再增生。而促進骨質增生部分,為一種副甲狀腺素的藥物,可刺激造骨細胞作用,達到骨質增生,開始治療後可明顯增加骨密度,但也須留意噁心、頭痛等副作用。陳榮福與羅元舜皆表示,現抑制骨質流失藥物多樣,口服與針劑皆有,但臨床上考量醫囑順從性、患者多為高齡、吞嚥困難而中斷等因素,仍以針劑為主;而促進骨質增生藥物極少,目前皆為針劑。且無論是口服或針劑,建議患者皆需治療至少3至5年,才能看出長期治療成效。家中意外多,務必做好防跌措施。除此兩大類藥物外,骨鬆患者今年有新選擇。羅元舜表示,去年美國FDA批准一款新藥,既能增加骨形成,又具抑制骨質流失,降低骨折風險,為自費針劑,他建議民眾可再觀察,或骨密度極低、高骨折風險的停經後女性等骨鬆患者,可與醫師討論後再進行治療。羅元舜呼籲,民眾一旦骨鬆發生骨折後,恢復期十分漫長,基本上是一年以上,除遵照醫囑治療、藥物不要中斷,運動與飲食中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不可少。另外,很多骨鬆患者跌倒處是家中,手撐地導致手腕骨折,他也呼籲可改善家中設備避免跌倒,如裝扶手於上下樓梯間、浴室、廁所,地板可裝止滑墊或地毯、不放雜物、避免家具凸出等,都是避免跌倒、再次骨折的方式。
-
2020-10-18 科別.骨科.復健
量身高、貼牆站 縮水駝背是骨質疏鬆症徵兆
沉默的疾病是健康大敵,「骨質疏鬆症」就是其一。許多人往往是在骨折之後才發現骨質早已疏鬆,而骨鬆帶來的共病更是可怕。骨科醫師表示,骨鬆已不再是只有年長者會發生的疾病,除了停經婦女是大宗,臨床上也有三、四十歲患者因骨鬆求診。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約30歲左右達到最高峰,之後就往下走、每年約減少0.5%至1%。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主任吳文田表示,尤其女性在停經後因女性荷爾蒙急速降低,骨質流失更快速,更容易導致骨鬆發生。年長者、更年期婦女、有家族史等都是骨鬆的高風險族群,建議應從飲食、運動下手,及早「存骨本」。台灣60歲以上,每5人就有1人骨鬆,女性居多。他說,就臨床觀察上,台灣60歲以上的年長者中,約每5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且女性骨鬆比例高,女男比約為4比1。一旦跌倒,常見骨折部位為髖部、脊椎及腕部,其中以脊椎骨折為最常見。若曾發生髖部骨折者,一年內死亡率逾兩成,可說是年長者健康的隱形殺手。而據國民健康署2015至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對50歲以上民眾量測骨質密度顯示,年紀愈大,骨質疏鬆症患者隨之增加,且也是女性比例高於男性。骨質疏鬆症的原因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吳文田說,前者是無其他疾病或是藥物引起,主因包含年紀造成的腎功能退化、維他命D缺乏、鈣質的攝取少及活動減少等因素,造成骨頭流失大於生成,也包含停經後的婦女因荷爾蒙減少所引起;後者多因本身有疾病偏差導致,如三高、肝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或服用藥物、類固醇等所造成的副作用。身高縮水、貼牆檢視,50歲後建議自費檢查。由於骨質流失時並不明顯,吳文田說,民眾可透過身高是否縮水、疼痛感來觀察。若50歲後身高縮水超過2公分,可能脊椎的骨質已經開始疏鬆造成嚴重駝背。另外,若常覺得背部疼痛,可在家中將腳跟、屁股以及肩膀貼牆自我檢測,若頭部與牆壁之間能塞進一顆拳頭,恐胸椎也已骨鬆變形。在檢查上,民眾可透過骨質密度(BMD)檢視是否有骨鬆問題,該檢查為自費,建議50歲後每兩年做一次檢查。但如具有危險因子的停經婦女、內分泌失調恐加速骨質流失者、已診斷為骨質疏鬆或骨質缺乏的病患,在接受治療過程中,亦建議兩年做一次骨質密度檢查,此類患者健保後續皆有追蹤給付。而骨鬆在治療上,除骨折嚴重者需開刀外,分為非藥物與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就是改變生活型態包括飲食、運動、戒菸等方式,飲食上除多攝取鈣與維生素D,也能由保健食品補充;藥物治療上,分口服藥及針劑注射,療效差不多,但都需要長期治療。不過,吳文田說,許多年長患者用藥遵從性不佳,影響治療成效,故長期來說,針劑治療較能明顯改善骨密度,減少脊椎或髖部再次骨折的發生率。而據研究顯示,台灣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一名、全世界的第九名,且一旦發生骨折後,約50%患者將再發生第二次骨折,甚至有共病發生。吳文田說,骨鬆所導致的骨折會使生活品質下降,若長期臥床更可能導致肌少症,造成二次骨折甚至失能,脊椎與關節退化也會更明顯。確診骨鬆者,光補鈣不夠 ,須積極治療。吳文田曾收治一名近60歲的家庭主婦,因背部已疼痛到影響生活而就醫,檢查發現脊椎有兩處骨鬆性脊椎壓迫性骨折,先以臥床休息、背架保護、骨鬆藥物等保守治療六周,但未緩解,後以脊椎灌骨水泥手術(椎體成形術)治療而改善。吳文田說,要預防骨鬆,飲食攝取很重要。台灣人平時在鈣質、乳製品攝取不足、蔬菜量也吃得不夠,加上現在「宅」文化興起,民眾戶外出遊少、運動量不足等,熟齡者幾乎都有骨鬆危機。他建議無論男女,在30歲以前皆應該透過飲食、運動等,使骨質達到顛峰;30歲後應該積極保養,除以乳品類、豆製品攝取足夠的鈣質、蛋白質外,應增加肌力訓練、曬太陽等以增加維生素D;50歲後的熟齡民眾,更應定期檢查骨質密度。當然,市售部分保健食品也提供了維生素、鈣質等營養素,但吳文田說,那對一般民眾來說屬正常補充,對於已有骨鬆者來說,治療上的幫助是不夠的,仍需要積極配合藥物治療。
-
2020-10-16 癌症.抗癌新知
肥胖是健康崩壞推手 這13種癌症都與肥胖脫離不了關係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指出「肥胖是種慢性疾病」,呼籲應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肥胖所帶來的健康危害也與國人息息相關,癌症(惡性腫瘤)是蟬聯多年國人10大主要死因首位,且已有研究證實「肥胖」與13種癌症相關。相較於一般人,肥胖者罹癌的危險性高出許多。如:甲狀腺癌、卵巢癌、停經後乳癌的機率高出1.1倍;膽囊、大腸癌的機率高出1.3倍;胰臟癌、多發性骨髓癌、腦膜癌機率高出1.5倍;胃貢門、肝癌、腎細胞癌機率高出1.8倍;食道腺癌機率高出4.8倍;子宮體罹癌風險甚至增加7.1倍之多。45歲以上族群 超過半數有肥胖問題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逐年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年齡45歲以上的族群,無論男女,超過50%以上都有過重、甚至是肥胖的問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指出,對於肥胖的定義,不應從肉眼觀看體型或是單靠體重數字判斷,應從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評估指標,若是想進一步了解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及脂肪組成,可安排IOI身體組成分析,檢測實際的體重含身體總水份、礦物質、蛋白質和體脂肪,及測量正確的身體組成分析。例如:整體及局部肌肉量、四肢和軀幹的肌肉及脂肪重量、礦物質及身體類型等。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如成人90公斤,減少5公斤),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高血壓、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將可改善。從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達到體重控制,必要時可與醫師或是與營養師諮詢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減重計畫。飲食控制種類多 執行前最好問過醫師潘富子營養師提醒,很常聽到一些快速有效減重的飲食控制方式,如:不吃澱粉、168間歇性斷食法、生酮飲食法、蘋果減肥法等。所有的飲食減重法並非每個人都適用,特別是有慢性疾病(如:內分泌、三高問題、慢性腎臟疾病及腎病變等)的民眾,更要在執行飲食減重法前與醫師及營養師諮詢。也提醒在實施所有的飲食減重法前,還是要做到飲食均衡,把握少油、少鹽、多纖維的原則。★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10-14 養生.保健食品瘋
到底什麼是功能醫學?功能醫學屬於正統醫學的範疇嗎
讀者Peter在2020-9-2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瀏覽您許多文章,受益匪淺,讓我對多商業操作與學術觀點有了一層新的認識,其中維他命的部分,甚是在觀念上有很大的衝擊,過去我對補充維他命的觀念是來源於「功能醫學」的提倡,也在 IHerb 上買了許多商品,因此,想請問教授對「功能醫學」的看法,謝謝。首先,當你聽到《功能醫學》,是不是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但是,很可惜,正統醫學裡從來就沒有這麼一個科系。史丹佛大學的臨床醫學名譽教授Wallace Sampson曾在2008年和2009年發表兩篇質疑《功能醫學》的文章。2008年那一篇的標題是What is functional medicine? An indecipherable babble and descriptive word salad(什麼是功能醫學? 一個無法解讀的胡言亂語和描述性的文字沙拉)。2009年那一篇的標題是Functional Medicine (FM) What Is It? (功能醫學,是什麼?)。我把2009年那一篇的第一段翻譯如下:什麼是《功能醫學》?經過廣泛的搜索和檢查,我的答案仍然是–只有《功能醫學》的創建者知道。 或者,至少必須假設他們知道,因為據我所知,我當然看不出有什麼能將《功能醫學》與其他關於宗派和《補充/替代醫學》實踐的描述區分開。 倡導者的假設可能有所不同,因為他們的假設是在採用一種或多種未經證實的方法或物質之前發現了身體化學或生理上的《失衡》。 根據我的判斷,《失衡》或功能障礙通常是假想的或至少是推測性的。 而且一般原則的定義太差,以至於從業者有很大的餘地來採用許多未經驗證的方法。再來,請您注意讀者Peter所說的《過去我對補充維他命的觀念是來源於「功能醫學」的提倡,也在 IHerb 上買了許多商品》。沒錯,所謂的《功能醫學》的確就是與維他命和各式各樣的保健品密不可分。事實上,當你打開《長安神經內科醫療中心》的《功能醫學》網頁,立刻就會看到大大小小7罐保健品(請看上面的插圖)。所以,直截了當地說,《功能醫學》就是《保健品行銷學》。稍微複雜一點地說,《功能醫學》是包含兩部分。一部份是叫你做各種檢查,然後會告訴你,你有這個病、有那個病(例如三高),或缺這個、少那個(例如維他命D),所以你需要買他們的保健品來防這個病、治那個病,或補這個不足、防那個不夠。說起來實在是既可笑又可悲。《功能醫學》這個詞是化學博士Jeffrey Bland在1991年發明的。他先是在1985年創立了一家叫做HealthComm的公司,然後在1991年他靈光一現,在這個公司裡面設置了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Medicine(功能醫學研究所)。就這樣,一個全憑豐富想像力創造出來的商業名詞,後來竟然就被一大堆人,包括一大堆醫生,追捧(吹捧)為可以救世濟人的真醫學。在2000年,HealthComm和一家叫做Metagenics 的公司合併,而Jeffrey Bland則成為Metagenics的董事長兼Chief Science Officer(首席科學官)。如果您眼尖的話,應該會在上面那張插圖裡看到Metagenics。沒錯,那幾罐保健品就是Metagenics的產品。HealthComm和Metagenics這兩家公司都曾多次被美國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聯邦貿易委員會)和FDA(食藥署)調查和處罰。請看1991年FTC Says Forget About Miracle Diet, Over-The-Counter Skin Cream(聯邦貿易委員會說不要相信奇蹟飲食,非處方護膚霜)FTC FILES SUIT OVER `DECEPTIVE’ ADS(聯邦貿易委員會對欺詐廣告提出訴訟)1995年Defendants in a previous FTC lawsuit agree to pay $45,000 civil penalty to settle charges(先前聯邦貿易委員會訴訟案的被告同意支付45,000美元的民事罰款以解決指控)1997年Metagenics and FTC Settle Deceptive Advertising Charges(Metagenetics 和聯邦貿易委員會解決欺詐廣告訴訟)2003年FDA Warning Letter to Metagenics(食藥署給Metagenetics的警告信)2013年FDA Warning Letter to Metagenics(食藥署給Metagenetics的警告信)FDA warning letter disallows 14 Metagenics products as medical foods(食藥署的警告信不允許14項Metagenetics的產品成為醫療食物)從上面這些不良記錄,您應該看得出,《功能醫學》的確是有撬開您荷包的真功能。至於醫學嘛,則百分之百是假的。原文:功能醫學:真功能,假醫學
-
2020-10-13 科別.心臟血管
小鬼猝逝主動脈剝離引注意! 45歲運動健將以為感冒險死
36歲藝人小鬼黃鴻升猝逝,讓人注意到平時無症狀、猝死率高的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疾病。許姓建築事務所高階經理是運動健將,一周跑步3天,不熬夜,自認沒有三高,2017年底寒流來襲,當時45歲的他出現全身無力、畏寒、咳嗽,以為感冒,直到呼吸困難、喘就醫,查出為主動脈剝離,經手術救回一命。許男術後戒菸、服藥、控制血壓,並定期回診追蹤,病況穩定,今天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慶生,並現身說法,提醒有潛在風險的民眾要多注意。中山附醫心導管室主任蘇峻弘說,主動脈剝離大多好發在45歲到79歲男性,男多於女,最主要風險因子為高血壓,許姓男子發病時只有45歲,又有定期運動,看似並非高風險族群,但有長期抽菸、可能有高血壓不自知,加上天氣驟冷等危險因子導致主動脈剝離。蘇峻弘提醒民眾,主動脈剝離非常急促且危險,急性期以出現「強烈撕裂性胸痛」為主,延伸到背部或脖子、半身麻痺,甚至休克昏迷,嚴重者會引發腦中風、急性心衰竭等,猝死率高。許姓男子說,他讀大學開始抽菸,菸齡超過25年,當兵後愛上跑步,養成一周運動3次習慣,尤其假日都清晨五時起床練跑,35歲後當主管就不熬夜,飲食正常,健檢也正常,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病史。2017年12月寒流來襲,許姓男子突然感覺無力、畏寒、咳嗽到診所求診,起初被診斷感冒而接受藥物症狀治療,因工作因素還搭機赴澎湖,但三天後症狀惡化為虛弱、胸悶合併呼吸困難,提早返台就醫。蘇峻弘說,許男在心臟內科門診時,經判讀心電圖後懷疑心肌梗塞,建議直接轉至急診,但因無嚴重胸痛,也沒有轉移至背部的疼痛典型症狀,立刻安排緊急心導管檢查排除後,經主動脈攝影發現是主動脈剝離,醫療團隊立刻緊急照會心臟外科主任吳怡良,經許男同意緊急手術治療。許男術後病情逐漸穩定,經過18天住院調養及休息,傷口癒合良好才出院,這次住院也讓他驚覺其實早就有高血壓的問題,抽血報告也顯示有輕微的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症而開始積極服藥控制,並且戒菸,至今已穩定的門診追蹤將近三年,血壓、血脂、血糖及尿酸控制相當穩定,也不曾在有明顯胸悶痛症狀。
-
2020-10-12 科別.心臟血管
胸悶誤為鬼壓床 查出心血管阻塞
63歲李太太近日與兒子、媳婦反應胸口悶痛,偶爾喘不過氣,有宗教信仰的她跟媳婦說:「該不會是招惹鬼神,被鬼壓床了。」就醫檢查發現,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阻塞嚴重,幸經及時放置血管支架,否則引發心肌梗塞,危及性命。醫師為李太太進行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TA),發現她的心臟冠狀動脈左前降枝中段,明顯鈣化及粥狀斑塊阻塞近90%,立即安排進行支架手術。李太太體重過重,又有糖尿病,這些都是會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成因,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因長時間膽固醇及糖尿病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嚴重堵塞冠狀動脈,阻斷血液流動並造成冠心症,還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三高問題的民眾,若長期控制不佳,未改善生活型態,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形成冠心症。糖尿病患者罹患冠心症機率是一般人2倍以上,男性增加2至3倍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女性則增加3至5倍;且糖尿病患不容易發現冠心病所引發的疼痛,也不易發覺自己罹病,積極預防相當重要。並非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冠心症危險族群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三高問題、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進入深秋,日夜溫差大,血管也較容易收縮,若出現胸悶、胸痛需提高警覺。建議平日應養成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正常生活作息、維持理想體重、戒除抽菸習慣,以避免血管硬化,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
-
2020-10-11 科別.眼部
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療程完整 能預防復發
90歲的林老太太,5年多前突然視力減退,眼前一片模糊,求醫發現罹患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異常增生的脈絡膜新生血管已經破裂出血,造成黃斑部水腫,視力僅剩0.05,在接受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眼睛用藥後,黃斑部積水消退,新生血管逐漸萎縮,即便已屆高齡,病患視力仍恢復到0.7,至今追蹤都很穩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部主任吳為吉醫師指出,之前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方式比較複雜,也可能影響到視網膜正常的感光細胞,反而造成傷害;近年來發展的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用藥,可直接作用於不正常的新生血管,病人視力回復的機會較大,副作用較小,是目前治療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優先選擇。持續施打 能維持視力穩定眼內注射效果好,但療程較長。吳為吉醫師說明,抗血管新生因子眼睛用藥必須評估病情、長期施打,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一般來說第1年須注射8到9針,第2年4到5針,第3年2到3針,第4年後可能1年注射1針,甚至不需要再治療,定期回診追蹤即可。不過抗血管新生因子眼睛用藥一針約需三萬多元,過去在健保給付限制下,終身每人每隻眼睛僅給付7針,「大約有3成患者在打完健保給付的針數後,因無法負擔自費注射而放棄,導致治療不足。」吳為吉醫師指出,這些沒有繼續治療的患者,多數會復發導致視力再度惡化。109年6月1日起,健保署放寬抗血管新生因子眼睛用藥給付範圍,從原本7針增加為14針,為患者省下可觀的治療費用。吳為吉醫師建議,病人應積極接受完整的治療,配合定期追蹤,不僅有助視力回復穩定、預防復發,如果另一眼同樣發生黃斑部病變,也能即時處置,不致延誤。自我檢查 外出配戴太陽眼鏡黃斑部是視網膜的視力中樞,就像國家首都一樣重要,黃斑部病變患者除了看不清楚,還會難以判斷物體的正確顏色、形狀、距離位置等,造成日常生活困難。吳為吉提醒,平時可左右眼輪流注視磁磚、窗框格線或阿姆斯勒方格表來自我檢查,如出現扭曲異常、暗影,須盡快就醫。50歲以上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三高等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視網膜,外出時盡量配戴太陽眼鏡,減少強光對黃斑部造成的氧化傷害。
-
2020-10-10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洗腎都是因吃太多藥?哪一種止痛藥會傷腎?醫師解惑腎臟病迷思
吃太多藥增加洗腎機慮?正確用藥才是護腎關鍵 台灣正在接受透析治療的洗腎人口超過9萬,慢性腎臟病族群更高達200萬人,國人普遍擔憂洗腎帶來沉重負擔,但也對洗腎成因多所誤解。究竟哪些壞習慣導致最終洗腎度日?基層透析協會理事長楊孟儒醫師指出,從洗腎成因調查發現,洗腎第一位原因是糖尿病,第二位是慢性腎炎,第三位是高血壓,第四位是尿路阻塞與先天性多囊腎等問題。楊孟儒說明,因藥物引起的洗腎比例相對不高,民眾認為生病吃太多藥而會洗腎的觀念應該改變。 國人擔心用藥種類多會導致洗腎,楊孟儒指出,絕大多數腎臟病而造成洗腎皆非用藥引起。國人之所以服藥種類多,原因在於身體患有不同共病,如三高、心臟病,多共病導致可能用藥超過10種。楊孟儒強調,針對各種共病開立的藥物,不但不會傷腎,更可以控制三高、疾病,進而達到保護腎臟的效果。因此依照醫囑、規律服藥才是真正免於洗腎的良好觀念。 楊孟儒指出,是否傷害腎臟與藥物種類多寡無關,只濫用一種藥物也可能造成洗腎。楊孟儒舉例,曾有痛風患者不積極控制尿酸,每當痛風發作就服用止痛藥止痛,導致痛風疼痛更難治療而需要不斷依賴止痛藥的惡性循環。楊孟儒指出,尿酸堆積本就可能引起腎病變,加上患者長期大量使用止痛藥最終引起腎衰竭。民眾不應以藥物種類多寡判斷傷腎可能,應聽從醫師指示正確用藥。 濫用止痛藥害洗腎?醫籲這兩類人特別小心 國人日常工作繁忙,依賴止痛藥者不在少數,不少民眾甚至專程至國外採購強效複方止痛藥,是否會增加洗腎風險?楊孟儒說明,止痛藥有各種類型,包括基本的乙醯胺酚類(acetaminophen)、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以及鴉片類止痛藥物。會引起腎臟功能異常的是非類固醇的止痛消炎藥。該藥物可抑制前列腺素的製造,而前列腺素本身有保護心臟、腎臟、腸胃黏膜等作用,大量使用這類止痛藥可能增加心臟病、腸胃道出血及腎功能病變的風險。 楊孟儒指出,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與洗腎的真正關連在於,它會抑制腎臟血管的擴張,特別是在腎功能已有異常的病人身上,更有賴腎臟血管正常運作。慢性腎臟病人如果大量使用這類藥物,確實更容易引起腎功能異常。另一方面,腎臟病族群如果正在使用止痛藥,又因為影像檢查而施打顯影劑,同時使用多種具有腎毒性的藥物,有可能引起急性腎衰竭。楊孟儒提醒,另一個高危險族群是老年人,由於本身腎功能已經退化,在使用這類止痛藥更要特別小心。
-
2020-10-07 科別.心臟血管
長期睡前吃這樣東西 竟急性心肌梗塞
76歲的陳伯伯雖有遺傳性三高,但謹遵醫囑,規律用藥、三餐定時,日行五千步,唯一的壞習慣就是長期睡前愛吃一塊蛋糕,以便紓壓入睡,近期感到胸悶、喘不過氣,就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陳玠宇表示,睡前兩小時前要盡量避免甜食,以免造成心血管阻塞或血管血栓。陳玠宇說,不少台灣民眾愛在睡前吃甜食,甚至吃鹽酥雞、雞排等,但要遠離三高和心血管疾病風險,最好避免在睡前兩小時吃高糖分、高油脂的食物,如果真的覺得有點餓,可以牛奶、豆漿替代,不僅油脂、糖分較低,也較容易有飽足感。夜間因新陳代謝減弱,長期食用甜食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使夜間血壓保持在較高的狀態,或導致動脈粥狀硬化,進而產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急性會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慢性則引起缺血性心臟病。目前治療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包括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積極藥物治療。據文獻統計,仍約有一成患者接受藥物和手術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稱為「頑固性心絞痛」 ,或有些病患因年紀太大或已裝多根支架,不適合開刀,陳玠宇說,心臟震波治療提供病人另種選擇。心臟震波治療可在不傷及心臟組織下進行血管再生,刺激心臟釋放血管舒張因子及生長因子,改善心臟缺血問題,同時將休眠狀況的心臟細胞喚醒,適用於缺血性心臟病及心衰竭病人身上,可作為藥物和手術外的輔助治療。
-
2020-10-07 科別.心臟血管
睡前來份甜點好愜意 當心放鬆不成反傷「心」
疲累一整天,睡前來份甜食、宵夜放鬆心情,小心放鬆不成,反而傷「心」。76歲的陳伯伯雖有遺傳性三高問題,但一直規律用藥,三餐也定時、清淡,還有日行五千步的散步習慣。但是唯一戒不掉的就是喜歡每天睡前來一塊蛋糕,吃完馬上入睡,最後感到胸悶、喘不過氣,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陳玠宇表示,睡前兩小時前盡量避免甜食,以免造成心血管阻塞或形成血管血栓。陳玠宇說,夜間因新陳代謝減弱,尤其睡前吃甜食、高油食物,油糖代謝不掉,長期食用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使夜間血壓保持在較高的狀態,或導致動脈粥狀硬化,進而產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急性會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慢性則引起缺血性心臟病。目前治療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仍以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積極藥物治療為主。但根據文獻統計,仍約有一成患者接受藥物和手術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仍感到胸悶、喘不過氣,稱為「頑固性心絞痛」。或有些病患因年紀太大或是已裝多根支架,不適合開刀,成為治療上的棘手難題。陳玠宇說,心臟震波治療提供病人另一種選擇。高能量震波治療常用於結石破壞,低能量則可用於組織再生,如骨頭軟組織的震波治療。心臟震波治療則可在不傷及心臟組織下進行血管再生,刺激心臟釋放血管舒張因子及生長因子,改善心臟缺血問題,同時將休眠狀況的心臟細胞喚醒,適用於缺血性心臟病及心衰竭病人身上,可作為藥物和手術外的輔助治療。心臟震波共需三個療程,每個療程有三次治療,總共9次,每個療程間隔約一個月。但目前該療程健保不給付,病人需自費約新台幣20幾萬元。陳玠宇說,不少台灣民眾愛在睡前吃甜食,甚至鹽酥雞、雞排等,但要遠離三高和心血管疾病風險,最好避免在睡前兩小時吃高糖分、高油脂的食物,如果真覺得有點餓,可以牛奶、豆漿替代,不僅油脂、糖分較低,也較容易有飽足感。
-
2020-10-07 科別.心臟血管
每26分鐘有1人死於心臟病! 除了天冷,4危險因子就藏在生活裡
近來因名人心血管疾病(CVD)突然驟逝的新聞層出不窮,日常生活中,你我身邊也偶有案例。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3萬人死亡。三高、心血管疾病 增加COVID-19致命風險國際疫情持續嚴峻,更凸顯護心保健行動的重要。根據美、義、中等國研究亦指出,三高、心血管疾病會增加COVID-19(武漢肺炎)致命風險。其實,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是可以預防的,但若缺乏規律運動、常喝手搖飲料、吃速食或油炸食物、抽菸或吸二手菸,小心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及心血管疾病遲早找上門。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解釋,因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近年來受氣候變遷的影響,極熱極冷的氣候型態也是誘發因子之一。預防重於治療 落實生活避免憾事發生心血管疾病常發生突然,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留給家人無盡傷痛。依據國民健康署研究107年「運用臺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探討三高相關疾病歷程及主要死因評估」分析發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個案後續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分別是1.78倍、1.47倍及1.43倍。「預防重於治療」雖是老生常談,但其實是最好的保命之道,就是將「護心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王英偉強調,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遠離菸酒、定期健檢、控制三高: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才是護心之道。 延伸閱讀: 防中風、降心臟病風險 5種清血管食物現在起要常吃 心臟病發作都有這些徵兆! 冒冷汗、強忍胸悶痛,再拖恐沒命
-
2020-10-07 科別.心臟血管
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破裂、主動脈瘤不一樣! 完整解析三者區別
人體的主動脈是全身中最大的動脈,直徑約2.5~3.5 cm,連接著左心室,當心臟收縮時,將充滿氧氣的血液運送至全身,主動脈可以說是承受心臟泵浦產生壓力衝擊的第一線。血壓高 主動脈承受壓力大因此當血壓越高,主動脈要承受的壓力就更大,但人體血管又並非像水管一樣,只有單層結構,過高的血壓,會將主動脈像是吹氣球般撐大,而具有三層結構的主動脈,在過高壓力下反覆被撐開,血管的三層結締組織結構,就會發生撕裂,主動脈血管的內層發生破損,血液跑錯位置,進入血管壁內層及中間層之間,導致血管內層和中間層撕開,即所謂主動脈剝離,若是連最外層都發生破裂,將會造成立即性死亡。主動脈剝離與主動脈破裂或主動脈瘤有何區別?有時人們會搞不清楚主動脈剝離與主動脈破裂或主動脈瘤的差別,這三者其實大不相同。可能因為內在或外在傷害因素,導致主動脈壁完全撕裂或破裂,即為「主動脈破裂」;「主動脈瘤」是一種發生在主動脈血管壁上的異常膨脹,直徑超過正常的1.5倍,這種情況將增加主動脈剝離的風險。什麼原因導致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剝離通常發生在主動脈血管結締組織發生異常,有許多因素會導致血管結締組織發生異常,包括: 1. 慢性高血壓(高血壓)-持續性且一直未受控制的高血壓,恐造成主動脈血管組織壓力,導致血管易發生破損2. 冠狀動脈疾病(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硬化不僅會影響血管彈性,也會因為血管管徑變小而增加主動脈的壓力3. 抽煙-香菸中的化學物質會影響血流、並造成血管脆化,影響血管彈性4. 主動脈瓣缺損-主動脈原有異常情況5. 主動脈瘤-先天血管結構異常或後天因素(三高、超重、抽菸)造成血管壁受損、彈性變差,進而導致血管壁異常膨大6. 先天性心臟病7. 遺傳性疾病-鬆皮症候群(Ehlers Danlos Syndrome)、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Loeys-Dietz 症候群(Loeys-Dietz syndrome),此類遺傳性疾病都有結締組織異常的情況,因而血管的結締組織也較一般人鬆散脆弱8. 遺傳性疾病-透納氏症(Turner syndrome),僅影響女性,是因為X染色體上的某些基因缺失,會出現身高矮、卵巢發育異常和心臟缺陷等病況。9. 家族病史-家族中有主動脈剝離病史者,發生主動脈剝離的可能性更高10. 性別-男性是女性的兩倍11. 年齡-60歲以上的人群中較為常見12. 懷孕-由於懷孕會造成荷爾蒙改變,而使心血管負荷增加13. 施用可卡因(Cocaine)、搖頭丸、擬交感神經藥-導致血壓暫時性升高,而增加主動脈剝離的風險14. 劇烈舉重運動-過度劇烈的舉重過程中,因為肌肉用力,可能會出現暫時性血壓升高,而增加主動脈剝離的風險15. 胸口受傷-強烈的外力撞擊,可能造成血管壁受損(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延伸閱讀: 主動脈剝離9成都因高血壓引起! 專家教你辨識急性心血管疾病8徵兆 主動脈剝離48小時內會死亡! 教你看懂5大危險警示症狀
-
2020-10-02 科別.心臟血管
心跳變快是身體在向你求救! 幫心臟減壓,養成1習慣千萬別偷懶
多數人擔心三高引發心血管疾病,造成中風或心臟病,然而,卻極少有人知道心跳快慢對於健康也有所影響。曾有醫學期刊報導,哺乳類壽命長短和心跳快慢成反比,因動物一生心跳總數約10億下,如果心跳越快,壽命就越短。心跳和疾病有關係 心跳愈快壽命愈短心跳對人類的影響雖不像對哺乳類動物明顯,但根據推估,一個平均心跳一分鐘70下的人,比起心跳一分鐘只有60下的,平均壽命會少10年左右;甚至有研究發現心跳和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密切相關。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魏承駿發表最新的心跳軌跡研究,分析金山地區3400名居民20年間的心跳軌跡,就發現心跳變化的軌跡和死亡率有密切關係。 心跳越快,死亡率呈線性增加 理想心跳是控制在55~60下他說明,心跳越快,死亡率呈線性增加,平均心跳數10年內不斷上升的群眾,死亡率是心跳穩定者的2倍以上;而原本心跳很快的人,如果能夠把心跳控制下來,發生死亡的風險其實可以下降到和穩定群眾一樣的。根據台灣本土心衰竭調查發現,大多數的病患心跳都偏高,即使規則於門診追蹤的病人也是如此,由此可知,心跳可以說是一個人的綜合健康指標。魏承駿提醒,理想心跳是控制在55~60下,如果超過70下,死亡風險就會增加。此外,無預警的心跳加速,可能要合理懷疑身體出了問題!魏丞駿說,貧血、甲狀腺異常、心臟病、糖尿病,甚至癌症都有可能,心跳變快絕對是身體亮紅燈的的警訊,不可輕忽。 慢性病心跳變化、軌跡相當重要 適度運動有助控制心跳如果已患有慢性疾病,心跳的變化與軌跡就更重要了,就目前的醫學研究,心跳的快慢對以下三種病人影響最大,分別是高血壓、心臟衰竭,以及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症)。該怎麼控制心跳?魏丞駿建議,適度運動是調節心肺功能不錯的選擇,建議進行維持中度耐力性運動,效果較佳。但提醒,因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運動要量力而為、適可而止,若患有三高、心血管等疾病,別做太激烈的運動。 (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魏承駿)延伸閱讀: 過度疲勞會誘發心悸? 中醫分析11種原因教日常保養 心跳快慢對3種人影響最大! 每分鐘大於70下死亡率增2倍
-
2020-10-02 失智.大腦健康
大腦健康/失智症不是退化,可預防!中西醫大推這3招,「醒腦」超有效
不少民眾會把「失智症」認為是腦部退化所造成的,但失智症其實是腦部生病而非退化。由於大腦分很多區域管理,每區都很重要,中、西醫都建議,可以藉由手腳訓練、運動來活絡大腦,尤其是在頭頂和耳朵的穴位上多做刺激,每天10-15分鐘,對預防失智症很有幫助。大腦可透過訓練維持活力 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顧問醫師廖益聖表示,大腦分很多區域,有管記憶的、聽說讀寫的和管手腳運動的,熟齡族群可以每天利用一點時間,加強一些手腳訓練運動、動作、記憶來預防失智,包括簡單拉耳、敲敲頭部,或是原地踏步等動作,短短10多分鐘,日積月累就能見成效。 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鄭名惠說,民眾從身體穴位下手,像是頭部的百會穴、兩耳連線之上的地方,輕輕敲百會穴及兩指寬的周圍頭部,可以藉此疏通頭部經氣。 另外,耳朵這邊也有很多穴位,可以先從耳廓慢慢畫圓,往外摸熱再到全耳,或是拉拉耳垂、提耳尖。 要如何同時做這3招,來加強訓練手腳運動、動作、記憶呢?鄭名惠建議,每天可原地快走10-15分鐘,快走的同時,一邊敲頭頂穴位、拉耳朵穴位,並且從1數到100下,更可以增加肢體和腦部的協調性。 遠離危險因子增保護因子 藉由穴位刺激及手腳運動,也能達到「趨吉避凶」。趨吉就是要增加大腦的保護因子,多運動、多動腦、多參加社團活動以及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態;至於避凶,則是要遠離危險因子,不抽菸、不憂鬱、避免頭部外傷及避免三高產生。●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50歲後,「我的志願是一路玩到掛!」不只出國遊學、騎車環島,丁菱娟這樣玩出快樂第三人生.退休後,繼續過幸福生活!給大人4個周末創業建議,趁著中年,實現人生最想做的事.一個人愈能夠「放下」,就愈富有!3條件打造極簡生活,讓人生更優雅、有精神
-
2020-10-01 醫聲.慢病防治
腎臟病/愛護腎臟 從謹「腎」用藥開始!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腎臟相關疾病在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第九位,且根據健保署統計2019年門、住診醫療費用前10大疾病,健保給付十大疾病,慢性腎臟疾病依然蟬聯冠軍,花費健保533億元,而台灣的洗腎盛行率、發生率也是在全世界名列前茅,讓台灣儼然成為「洗腎王國」。腎臟負責執行許多功能,主要的工作是過濾血液,將代謝後的廢物以尿液的形式排除,並且調控水分與電解質以及維持血液酸鹼的平衡。此外,腎臟可以分泌腎素以參與血壓的調節,分泌紅血球生成素以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還可以將維生素D3活化為具生理功能的維生素D來維持骨質密度,所以當腎臟功能長期受損時就可能發生高血壓、貧血或是骨質疏鬆等疾病。部分藥物使用不當可能會對腎功能造成影響,以下說明兩個用藥要點,謹慎注意,有助於預防或是延緩腎臟功能惡化。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控制「藥」穩定很多三高病患,不少人有著「西藥就是毒,吃太多會傷腎」的錯誤觀念,因而不規律服用三高藥物,或是自行停藥。因為長期沒有好好按時服藥,使得三高漸漸難以控制,而失控的三高反而更加傷腎,並且需要服用更多藥物來穩定病情。 高血壓沒控制好會影響腎臟血管,長期下來會導致腎周圍的動脈以及腎絲球受損,進而影響腎功能。而對於糖尿病,若不加以控制,長期高血糖會引起腎病變與血管病變,使得腎功能逐漸惡化,甚至洗腎;根據2018年的台灣腎病年報統計資料顯示,高達46.1%的新洗腎病人主診斷為糖尿病。膽固醇太高,低密度膽固醇可能會沉積在血管壁造成堵塞或發炎,造成腎病變。所以要保護腎臟就是要控制好三高,按時服藥、定期測量血壓血糖及血脂、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規律運動,這些都是重要的防制方法。藥品須謹「腎」使用●止痛藥止痛藥其實分成好幾種,隨著種類的不同,藥物特性以及對人體影響也會有所不同。醫師常開立的止痛藥大致上可分成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兩種。乙醯胺酚屬於作用在中樞的解熱鎮痛藥品,主要由肝臟代謝,除非是過量或長期大量使用,才可能對腎臟有毒性。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會減少前列腺素合成,除了影響胃部黏膜保護進而導致傷胃,也可能會影響腎臟血流,導致腎功能變差甚至引起急性腎衰竭,尤其是對於年長者、腎功能不全或是合併使用某些降血壓藥品(例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的病人,發生急性腎衰竭的風險更高;另外長期不當使用也可能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因此在使用止痛藥時須經醫師專業評估,或諮詢醫師、藥師,請勿貪圖方便自行購買止痛藥服用。●抗生素抗生素種類繁多,部分抗生素在使用不當或劑量過量時才會對腎臟造成傷害,如頭孢菌素類、奎諾酮類、胺基糖苷類等,而醫師在開立抗生素時,會根據病人的腎功能、正在服用的其他藥品、過敏史等狀況,來選擇符合當前病況治療的抗生素,進而決定抗生素的使用劑量。因此若有感染的疑慮,務必要尋求醫師診治,切勿自行購買或是取親友的藥品服用。●中藥民眾常常認為中藥為天然動植物藥材,藥性溫和可以調理身體,往往會忽略中藥內含成分也可能帶來傷害。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如:馬兜鈴、青木香、關木通、廣防己、天仙藤等,早已被研究證實會造成腎臟病變以及腎衰竭,甚至有致癌風險,所以在2003年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已被衛生福利部全面禁用。民眾如有服用中藥的需求,請勿購買來路不明或是包裝標示不清的中藥材,建議到合格的醫療機構就醫,由合格中醫師開立藥品,較不用擔心含有農藥、重金屬、二氧化硫等成分殘留,吃了比較安心不傷身。用藥前遵照醫囑,提升用藥安全在早期政府尚未建置雲端藥歷,民眾若同時在診所或是醫院不同科別就醫時,所拿到的藥品可能會有成份或是作用重複的問題,或是不同的藥物間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對腎臟以及身體造成很大的負擔。現行已有雲端藥歷查詢系統,重複用藥或是藥物交互作用的情形有得到改善,但目前雲端藥歷無法涵蓋自費用藥,也可能有資料上傳時間的限制,所以民眾在就醫時,最好還是主動將有在服用的所有藥物告訴醫師,讓醫師在處方時進行全面的評估,以提升用藥安全。錯誤的用藥觀念不僅無法達到原先預期的療效,甚至可能傷腎又傷身,除了不可自行過量或是長期服用藥物,也不要亂買來路不明的藥品。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所以要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不憋尿、適時補充適量水分、飲食均衡不攝取過多鹽分、蛋白質,搭配定期健檢或是回診,才能贏得健康的「腎」利人生。參考資料:Uptodate線上醫學資料庫、台灣腎病年報、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手冊
-
2020-09-27 養生.抗老養生
比補身更重要!中、西醫都提醒:秋天養生莫忘一件事
秋高氣爽,卻也因天氣轉乾燥,除了皮膚、嘴唇變乾易脫皮,有些人還常不自覺就乾咳幾聲,鼻子也易過敏。中醫師提醒,秋燥易傷肺,養生首重「潤燥養肺」,除了食補藥補,無論是中、西醫,都提醒補水不可少。秋天養生,中醫分得很細,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光偉說,立秋到處暑的初秋,延續著暑濕、熱濕,養生重點仍在脾胃;但白露後的晚秋時節,就要防「秋燥」上身,尤其要留意感冒、呼吸道和肺部毛病,保養重點和初秋不同。除了「秋燥」,還要特別留意情緒問題。大地蕭瑟,人易觸景傷情,心情連帶受影響,因此中醫有秋天旅行的概念。不單是秋高氣爽適合出遊,多走出戶外曬太陽,充滿陽氣才不易生病。秋日飲食原則清熱生津、養陰潤肺,吃粥最好。秋燥要清熱生津、養陰潤肺及和中益氣,陳光偉建議,吃粥最好,也最簡單。可以食用百合紅棗糯米、百合蓮子、菊花山藥、百合杏仁及胡桃松子粥,每周吃一次。粥要燉煮軟爛、黏稠,也可用南杏加糙米打成汁飲用,但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要留意食用量。除了吃粥養生,還可以多吃百合、銀耳、麥冬、杏仁和粳米,若粳米不易取得,可用粳糯米取代。另外,最常推薦的還有水梨、蜂蜜、蓮子、紅棗。陳光偉還建議可多吃蓮藕,不管是燉甜品、煮雞湯或做成開胃菜,甜鹹皆宜,每周吃一次,有助養陰清熱、潤燥止渴,還富含營養。照顧呼吸道不愛開水者,可飲桔茶、紫蘇茶、橘皮茶。天乾物燥,補水不可少,中醫師建議喝溫水,否則「形寒飲冷則易傷肺」。陳光偉說,「潤燥不離茶」,可飲用桔茶、紫蘇茶和橘皮茶,和茶葉各以5公克,對上1000 c.c.的水,淡色淡味,不愛喝白開水的人可煮來喝。工作經常要講話的人,若覺多言氣虛,可用西洋參、麥門冬泡水喝。秋天也是傳染病蠢蠢欲動時,除了戴口罩、勤洗手,有感冒初期徵兆,不少人喝熱呼呼的薑湯袪寒。但陳光偉提醒,薑湯用於風寒感冒,台灣因風寒感冒不多,熱性體質多,不太合適。感冒初期,可用1公克連翹加500c.c.水,煎至200 c.c.後濃飲。要提高免疫力,多吃綠色蔬果,尤其是十字花科。照顧心血管羊肉爐、十全大補不宜,可用歸參山藥雞湯溫補。氣溫一降,不少人就開始進補,揪團吃羊肉爐、薑母鴨等,陳光偉說,秋天不建議吃很熱、很補的食材或中藥,例如羊肉、薑、鹿茸、人參和十全大補湯,這時可吃沙參麥門冬枸杞雞湯、歸參山藥雞湯。肉類部分,他最推薦容易取得的雞肉,以一隻雞為例,每樣中藥材各約3至5錢。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說,進補的季節一到,門診裡飲食相關疾病的患者就變多,如痛風、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等,高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的三高患者,控制情況也會較差。康宏銘指出,秋天早晚溫差大,在換季適應過程中,有些高血壓患者清晨的血壓會比較高,要特別留意。照顧皮膚洗澡忌水溫過高,多喝水、避免重口味食物。捉摸不定的氣溫,也會讓皮膚變敏感、鬧脾氣。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說,除了臉、頭皮可能出現脂漏性皮膚炎,頭皮還可能有乾癬、毛囊炎等,若沒好好保養,掉髮情況也會增加。入秋後還易有嘴唇炎,不同於單純的嘴唇乾燥,趙昭明說,嘴唇炎時再擦凡士林、護唇膏沒用,必須以藥膏治療。乾燥、異位性膚質和老年肌膚等,軀幹和四肢也易乾癢,肚皮、背後尤其常發生,手掌、腳掌汗泡疹、濕疹也易復發。秋天肌膚保養,趙昭明說,洗澡時水溫忌太燙,並塗抹含保濕劑的保養液,多喝水、避免重口味食物,讓皮膚面對溫、濕度變化時,症狀不會惡化。
-
2020-09-27 科別.心臟血管
主動脈剝離9成是高血壓引起!4習慣讓你維護「心」健康
近期有藝人因「主動脈剝離」釀成血管堵塞於浴室跌倒後驟逝,令人惋惜且不捨,但這也讓民眾開始重視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及如何預防。心臟基金會黃瑞仁執行長指出,主動脈剝離9成都是高血壓引起,高血壓的併發症在腦部容易造成腦血管破裂、腦出血,在心臟則易造成心肌梗塞,對主動脈最大的危險就是造成主動脈剝離。因此,有高血壓的病人一定要嚴格控制血壓。 其實,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是可以預防的,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臟病與中風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心血管疾病常發生突然,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留給家人無盡傷痛!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呼籲避免讓這種傷痛發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王道,就是從健康生活型態做起,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戒菸節酒、控制三高、規律服藥、定期健檢,就是最好的「保命之道」!愛護自己 關心家人! 從「心」開始維護健康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則造成5.3萬人死亡,超過頭號殺手癌症奪走的人命。老化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工作壓力大、少運動、外食族居多的年輕族群,也應該更愛護自己的心,落實健康生活型態。另秋意漸涼,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避免血壓突然增高。1.健康飲食與運動:採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控制體重(維持BMI正常值)、良好睡眠,都是杜絕慢性病的通則,更是健康長壽的良方。2.戒除不良生活嗜好: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僅吸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增加5成、中風的機率更增加超過2成。民眾如有任何戒菸方面的問題,可撥打國民健康署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另外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2016年全球因酒害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其中就有19%死於心血管疾病,國民健康署建議盡量避免飲酒,如有需要,以茶(水)代酒,是健康聰明的選擇。3.控制三高慢性病:有三高的民眾千萬別鐵齒,更要小心心血管疾病找上門,應積極採行健康的生活型態,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4.定期健康檢查: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鼓勵民眾可善加利用。辨識心血管疾病急性徵兆,儘快就醫避免憾事發生! 心血管疾病之急性發作如心肌梗塞及腦中風是危及生命之緊急狀況,心臟基金會黃瑞仁執行長表示,儘早就醫可減少死亡及病後殘留失能之嚴重度,增加復原機會。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很有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國民健康署提醒記住中風症狀FAST口訣: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Arm)力氣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一症狀,記下時間點(Time)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原文:國民健康署
-
2020-09-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台灣長者愛吃藥 五招減少多重用藥
「醫生,我媽媽到台北後怎麼這麼多毛病,藥袋好多種藥,都吃到不曉得怎麼吃了。」這常常是年長患者家屬的心聲,要看很多科又要吃很多藥。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醫師黃仲禹表示,患者若使用五種以上藥物、且長期超過三個月以上,就是多重用藥,除會讓藥物和食物間的交互作用風險增加外,也容易出現跌倒、產生副作用,住院率、死亡率也提升。他呼籲五招減少用藥,包括年長患者應控制慢性疾病,可參考非藥物療法,並盡量在固定醫療院所醫師看診,無論新轉換藥物,或症狀解除時,都要跟原醫師討論,以便評估用藥。黃仲禹說,一般來說看病拿到的藥物,依目前醫學上定義,開立五種以上處方藥算是多重用藥,慢性處方箋長期三個月以上都用同一藥物也算。不過在計算上,要排除較沒有影響性藥物,包含外用藥膏、眼睛乾澀時的眼藥水、皮膚癢藥膏等。但像胰島素、皮下注射、肺部病人的氣喘噴劑,則仍會被計算起來。多重用藥在台灣的情形有多嚴重,據研究統計,65歲以上的高齡者看診後平均用藥約在4.6種,其中有四成患者有多重用藥的情形,尤其在失能、慢性病等患者上更是普遍。他說,患者多重用藥的不良影響,除會增加藥費支出外,另外一個問題是潛在藥物交互作用風險會增加。也有研究指出,隨著年齡增加,潛在藥物交互作用也會隨著增加。另外,健保統計也顯示用藥越多,15%患者會產生藥物副作用,其不良癒後、住院與跌倒風險都增加,死亡率也越高;若使用十種以上藥物者,死亡風險更比五種用藥者多一倍。不過黃仲禹也說,有時多重用藥也跟「心理因素」有關。他曾收治一名年約80歲的阿嬤,家人帶來時說有三高且拿了七、八種藥物,但測量其血壓、血糖都達標,但阿嬤仍常說頭暈、想睡。家人說阿嬤本身對自己很嚴格,控制飲食、生活簡單,仍不斷就醫,回診後發現阿嬤甚至有低血糖情形。經深入詢問後發現,阿嬤原長年住鄉下,被兒女接到都市後適應不良、加上沒朋友可聊天,導致心情低落、用藥斷續;他與家人深談建議阿嬤回鄉、並開給穩定情緒藥物,減掉部分三高藥後,阿嬤三個月後回診神清氣爽、用藥也只剩三種,情緒也更穩定了。要減少長者多重用藥,黃仲禹說有五招,第一是想辦法控制慢性疾病,如生活習慣、飲食改變讓慢性疾病獲得控制;第二是當症狀產生時,試著使用非藥物療法,如身體痠痛時貼藥膏或採電療;第三是去固定醫療院所、固定醫師看診,避免多位醫師開立相同重複或類似藥物,避免多重用藥;第四為患者有副作用時,記得回到原來開藥醫師處,去評估新轉換的藥物,減少改變藥物的副作用。最後,當症狀解除時,患者要跟原先醫師討論是否還要使用此藥物。因對於老人家來說,有時對藥物的依賴不一定是疾病的因素,可能是認知功能與心理上的依賴,也應檢查是否有心理上的疾病,以便評估用藥。
-
2020-09-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壯陽藥含西地那非別亂吃 下場可能小弟硬不起來反要命!
亂服壯陽藥,當心可能要了你的命。在投顧公司當經理的小陳,因為經常熬夜,導致體力變差,小弟弟硬不起來被女友嘲笑退步,一氣之下透過在大陸經商的客戶取得俗稱「孟加拉虎王」的壯陽藥,原本想好好藉此好好扳回一城,沒想到服用後感覺心臟不適,根本無法行房。後來就醫才得知,壯陽藥含刺激心血管擴張的西地那非(Sildenafil),和自己原本服用的心絞痛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差點要了他的命。收治小陳的中醫師楊永榮表示,西醫壯陽藥常用成分西地那非(Sildenafil),能放鬆及擴張肺部的血管,使血液更容易流動,原本是用來治療治療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後來發現可改善勃起功能障礙,也被拿來當作壯陽藥使用,但千萬不可與其他心血管藥物併用。醫師指出,患者平常有抽菸習慣,加上經常加班熬夜,1年前因為身體不適而就醫,確診為罹患心絞痛及高血壓,開始用藥控制。但患者自訴由於平日工作忙碌,沒有規律用藥,日前又因為服用大陸買來的壯陽藥差點釀出人命,於是轉而尋求中醫治療,經過2周的調養,勃起不佳的情形已明顯改善,重拾美滿性生活。中醫學理認為,勃起不佳主要原因在於情緒壓力、煩惱過度而耗損心脾,導致陰虛火旺及肝氣鬱結、氣虛無力引起。中醫對勃起功能障礙有深入的研究,臨床上最起碼發現有6種不一樣的原因,必須對症下藥,才能從根本治療。楊永榮分析,血虛型的病人要補血活血;氣虛、腎陽虛損型的病人要補氣壯陽補腎;溼熱下注型的病人要先清熱除溼,疏通陰莖海綿體內的溼氣;血瘀外傷型的病人要排除瘀血;肝氣鬱結的病人要疏通肝脈,解除肝經鬱滯,使通氣行血。中醫針對不同原因,採用不同藥物治療,才能使陰莖海綿體內的血流暢通,達到對症治療的目的,同時又能調理身體。若患者合併有其他健康問題,也能同步調理,並非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向治療。醫學研究已證實,長期吸菸、三高患者、肥胖、以及長期熬夜、生活壓力、緊張焦慮,都是罹患性功能障礙的高風險群。有這方面生活問題的男性朋友,應積極維持正常作息,做好健康管理,以免身體健康問題進一步影響性表現。楊永榮提醒,中醫改善勃起功能障礙效果顯著,除按時用藥外,患者平日飲食可多攝取加強性腺功能的食物如牡蠣、韭菜、核桃、羊肉等,以及有利維護血管健康食物如新鮮蔬菜、豆類、根莖類及粗糙飲食(糙米、全麥、各種穀類)等,透過食療保養達到預防功效。★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9-23 科別.腦部.神經
義大腦中風中心成立 每年救治逾600位缺血性腦中風患者
腦中風是國內十大死因第四位!每45分鐘有一人因腦中風死亡!義大醫院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肩負南部地區腦中風急救重任,每年收治約600多位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今年成立腦中風中心救治成效卓越,從病發至到院2小時內靜脈血栓溶解劑施打比例超過15%,符合適應症接受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比例兩年達100%,且血管疏通率高達71%,降低病人失能風險,治療成效卓著,更於上個月獲得醫策會「腦中風」及「創傷性腦損傷」疾病照護品質認證獎。義大醫院今(23)日舉辦衛教記者會,林俊農副院長以衛福部急診就診統計資料指出,腦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且30歲以上青壯年發生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高雄地區腦血管疾病每年發生人數就已突破六千多人,為南臺灣人數最多的縣市。其中義大每年就收治了約900多位腦中風患者。義大醫院由於地理位置交通便捷,除了與屏東、台南、澎湖等建立轉診聯防機制外,腦中風中心成立後,更透過優化處置流程、標準化急診中風醫囑、縮短檢查報告產出時間、優化醫病溝通流程等方式,加速患者救治!腦中風中心謝孟倉主任說明,義大在救治腦中風的成效卓越,目前患者病發後2小時內靜脈血栓溶解劑施打比例超過15%,6小時內接受藥物、手術比例達30%;甚至近兩年符合適應症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比例更達100%,血管疏通率高達71%,為患者搶救到最佳治療時間、有效降低腦損傷程度。此外,根據院內收案人數顯示,夏季及冬季是南台灣地區腦中風好發的高峰期,夏季以7月和8月最高,9月至10月走下坡後,11月開始上升至隔年2、3月達到最高峰。謝孟倉醫師說明,腦中風的成因多元,除三高等慢性疾病外、溫差亦是重大危險因子!時序接下來就要進入秋冬了,可以預期又將面對腦中風患者增加的挑戰,民眾對於防治腦中風不可不謹慎!謝孟倉醫師強調,腦中風每延誤一小時疏通血管,腦部將加速老化3.6年2,每提早15分鐘接受治療,就能增加4%機率恢復正常活動功能、降低出血機率與死亡率5。因此,腦中風急救的關鍵正是「搶時間」!目前治療方式以「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及「動脈取栓手術」為主,前者採用靜脈血栓溶解藥物(rt-PA)達到治療效果,後者則以手術方式將血栓取出。研究顯示,若在腦中風發生4.5小時內送醫接受診斷,先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可幫助四成患者增加復原機會,有效減少中風導致之殘障等後遺症。除了院方的即刻治療,民眾對於腦中風的判斷與及早送醫也是關鍵。臨床發現,逾96%腦中風患者於發作時未及時就醫,甚至過半數超過5.5小時才抵達醫院。而發生腦中風後未能及時送醫的原因多為腦中風徵兆認知不足或有錯誤迷思,唯有提升警覺、及早送醫治療,才能有效減少腦中風造成的失能比例,並維持自主的生活能力。
-
2020-09-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對病人做「身體診察」的重要性!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討論醫師「病史詢問」、「身體診察」的重要。這幾年來台灣全民健保普及、醫療企業化、民眾迷信於高科技檢查,而導致醫師「病史詢問」以及「身體診察」逐漸不被重視,結果是醫療品質沒有改善,卻嚴重濫用醫療資源。我們藉由一位病人分享她的親身體驗,說出「醫師的傾聽、身體檢察遠比開藥、高科技檢查令病人安心」;一位資深醫師分享自己生病以後,感慨當年醫學生時代老師如何注重「問病史與做身體診察」,而今他所看的醫師竟然都不注重這些「基本功」,只是安排他做各種高科技檢查,最後還是透過一位醫師的身體診察才得到診斷與治療。我們利用這機會,由醫學教育立場除了探討physical examination 的重要性,並建議過去沿用多年的中文翻譯「理學檢查」全面改為更達義的「身體診察」,並呼籲社會大眾能更瞭解看醫師並不是一定要做高科技昂貴的「檢查」,更重要的是能夠對醫師陳述自己的病史以及耐心接受身體診察。希望政府與醫院思考,到底健保給付制度與醫院經營者扭曲了多少醫者的行為,而增加了多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我很慶幸活到八十二歲,只患過敗血症住院一次,但是中年時期就開始患有三高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這些毛病照常服藥,也都在掌控之中。四年前有一天去羅東夜市買潤餅,走路回家途中,突然雙腳無力,僅僅二公里路程休息了三次才走回家。抵家門後馬上告訴內人,她要我隔天去看醫生。我隔天去醫院掛號,看復健科的朋友,他摸模我的膝蓋,開了一張醫囑要我去放射科照射膝蓋,報告出來的診斷是退化性關節炎。要我做復健,也替我打二次玻尿酸,六個月過後一點也沒改善。那時剛好內人和我要回美國休假,我請放射科醫師,複製我膝蓋的影像拿回去美國給兒子看,他是放射科醫師。兒子看完我的膝蓋的影像,跟我說我絕對沒有退化性關節炎。隨後,我打電話給一位在美國開業的同班同學,他在美東開業內科。我沒時間去看他給他檢查,在電話中他問了我不少問題,他要我用手機照我走路的姿態寄給他看,看完後給我三個鑑別診斷:吃降膽固醇(Statin) 藥引起的肌肉發炎(myositis)、脊椎神經被壓迫、早期的巴金森氏症(Early Parkinson’s disease)。建議我回台後做脊椎核磁共振(MRI)。最簡單而容易的事是把降膽因醇藥停掉,休假完畢回台再去做MRI。回台後我馬上去看神經科醫師。讓我驚訝的是,我告訴他在美國同學的建議,他檢查也省了,就讓我去做MRI。在MRI申請單上的診斷竟然寫「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回診時我問他為什麽檢查也沒做,為何下那樣「新奇的診斷」。他說那樣寫才不會被健保删掉。我有點生氣就走出診間。好在我可以去放射科,請放射科醫師朋友告訴我檢查的結果。「好家在」,檢查結果正常。話說回來,降膽固醇藥也停三、四個月了,二腿肌肉的毛病依然存在,我想應該不是吃降膽固醇藥(statin) 引起的,我又去看醫院另外一位神經科醫師,問診時我告訴他我得糖尿病已四十多年了,他也是不做一般的神經檢查,直接做神經傳導速度檢查,不出乎意料,他鐵口直斷我神經傳導速度比正常慢,說我肌肉無力是糖尿病引起的,開了一個月的維他命B12,說長期服用維他命B12,慢慢會有改善。三個月後,二腳無力依舊存在,走路似乎會狼狽摔倒下去,所以走路時就常要拿拐扙。那時聽說醫院新聘一位神經內科醫師,是美國受訓回來的,我就掛號去看他。我告訴他我的問題是雙腳無力,看過兩位醫師,症狀沒改善, 脊柱MRI正常,神經傳導有點慢。他捨不得用放在桌上的錘子做肌腱反射, 就要我做肌電圖(EMG),結果也是正常。他就下了一個診斷: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y, 簡稱CIDP),對我來講又是一個奇特的名詞。我上網去尋找CIDP是什麼東東?結果才知道它是自身免疫病的一種( autoimmune disease)。 這種病如果用錘子做反射檢查,膝蓋及腳跟的反射應該都會消失,還要抽血及抽脊椎液作好幾種檢查,才能確定診斷,但這位醫師這些檢查都沒做,就下了這樣的診斷,真是匪夷所思。我自己的醫院,三位神經科醫生有三種不同的診斷,內人就建議我去找舊同事看看,我就掛號去看他。初診時除問些病史外,單做神經方面的檢查大概就花了三十分鐘。譬如:來回走路給他看、用左手畫圓圈,再用右手畫圓圈等等很多項的檢查。做完了檢查,他說我醫院神經科醫師的三種診斷都不像。他要我做小腦的核磁共振,看結果後再討論可能的診斷。做完小腦核磁共振後再去看他,他第一件事告訴我小腦核磁共振檢查結果正常。我問他到底我患了什麼毛病?他的回答很老實,他說他不知道。他又補充說,檢查結果要說是早期巴金森氏症,又不完全符合它的準則(criteria)。他建議做核子醫學(nuclear medicine)的多巴胺掃描(Trodat)以確診,或開始使用抗巴金森藥物治療。我同意後者,他就給我開Carbidop/levodopa(25mg/100mg),一天吃三次,每次吃一顆。三個月後回診。他警告我要注意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的可能副作用。三個月主觀上覺得雙腳沒那麼緊,走路有點進步,沒有副作用發生。回診時他又花了將近三十分鐘,做神經檢查,也叫我來回走路給他看,又不預警推我,測試我的平衡感。檢查結果,他很滿意,確定我是早期巴金森疾病,建議我增加藥量,每天四顆。兩天後每天早上血壓升高至200mmHg/80mmHg,白天也都在170-180mmHg/70-80mmHg之間,兩、三個星期心臟科醫師換藥,調劑量都無效。老實說,我沒告訴他我在服用Carbidopa/levodopa,好在我記得levodopa在人體內分解為dopamine,是治療低血壓的藥。我把Carbidopa/levodopa停止服用,一星期內血壓恢復正常,我才慢慢恢復Carbidopa/levodopa 每日三顆,現在己不影響我的血壓了。記得學生時代,老師上身體診察(Physical Examination)第一堂課時說,「做詳細的體檢及病史的詢問」,幾乎70%已經知道病人得什麼病了。難道「身體診察」隨科技的進步已被淘汰了嗎?我醫院的神經科醫師似乎不用醫學最基本的身體檢查就可能做出奇特的診斷,眞是天才!我的老朋友每次花三十分鐘,最後做出正確的診斷是食古不化?我知道多花時間做身體診查,就少看病人,不知少賺多少錢?我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要提醒醫生們身體診察的重要性。另外一點是「醫生當病人的錯誤」,我沒告訴心臟科醫師我服用levodopa,讓我的心臟科醫師不知所措。其實也可怪我的老朋友神經科醫師。我告訴他此事,他也自責有經驗(seasoned)的醫師有時也會忘記提醒病人藥品的交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 最後我要向在美國東岸開業的同學致敬,他從我寄給他的錄影帶,看我走路的姿態,就把早期巴金森氏病考慮為鑑別診斷。
-
2020-09-23 科別.泌尿腎臟
小鬼黃鴻升猝逝恐與「多囊腎」有關 醫:患者要做好這4件事!
編按:藝人小鬼黃鴻升年僅36歲突然猝逝,經紀人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致血管阻塞,醫師表示小鬼患有先天性多囊腎,導致猝死最有可能的病因,就是先天性多囊腎合併彈性纖維異常與高血壓,造成急性胸主動脈剝離猝死。多囊腎、主動脈剝離與黃鴻升猝死台大急診醫學副教授李建璋說,主動脈剝離通常發生在50歲以上長期高血壓患者,黃鴻升雖然在前1年檢驗有三高,但是不至於短短一年之內就惡化成主動脈剝離。年輕人會主動脈剝離最常見的原因還是先天性遺傳疾病,尤其是馬凡症候群,馬凡症候群是纖維蛋白(fibrillin-1)先天異常造成,但是通常馬凡症候群的患者手長腳長,關節易於常人柔軟,要肉眼主觀的判斷是否是馬凡症候群,就是看臂展是否大於身高,小鬼顯然不是這樣的身材,不像馬凡症候群。小鬼患有先天性多囊腎,這和主動脈剝離有關嗎 ?李建璋回想起16年前當台大急診總醫師的一個夜晚,一位40歲左右的年輕人在和朋友吵架中喊了一聲胸痛突然倒下,失去意識,送來急診已經心跳停止,我們立刻進行CPR,我在床旁超聲波中發現他有心包積液造成心包填塞,毫不遲疑,立刻進行心包膜穿刺緩解填塞,病人也成功恢復心跳,由於心包膜穿刺的液體是鮮紅色動脈血,我心想可能是主動脈剝離出血到心包膜造成,於是緊急安排電腦斷層,果然證明這位先生有主動脈剝離,但同時也發現,他的腎臟具有大大小小的水泡,是位多囊腎患者,隨後緊急安排手術,經過6小時搶救還是無法挽回他的生命。這個案例一直盤旋在我心頭,究竟先天性多囊腎和主動脈剝離有關嗎? 當時文獻查閱只有一例病例報告,並沒有一致的結論,雖然動物實驗發現先天性多囊腎也會有纖維蛋白的異常,但是因為多囊腎患者也容易會有嚴重高血壓的情形,也是導致主動脈剝離的重要危險因子,所以學界當時沒有結論。因為我們的病患有經歷手術,所以取得了寶貴的主動脈標本,我找出他的標本和病理醫師反覆討論,證實先天性多囊腎患者的主動脈病理變化是和先天性纖維蛋白異常類似,而不是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的病理變化。我把這些發現整理發表在Resuscitation雜誌。 李建璋認為從這些經驗來看,黃鴻升猝死最有可能的病因就是先天性多囊腎合併彈性纖維異常與高血壓,造成急性胸主動脈剝離猝死。多囊腎病患應做好這4件事最後李建璋建議,台灣人群有為數不少先天性多囊腎病患,除了會導致主動脈剝離、也有可能用腦血管瘤破裂腦出血,這些病友應該要定期檢查相關心血管疾病,控制三高、避免劇烈運動、避免搬重物,才不會讓遺憾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