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9 17:45:18 耳鼻喉
天熱吃冰消暑小心誘發鼻過敏! 吃完冰品出現「2症狀」要節制
近來天氣炎熱,防疫在家叫外賣、點手搖飲或是冰品,是許多人的消暑選擇,但如果本身是過敏體質的患者恐怕吃不消,可能引發各種過敏症狀,如咳嗽、流鼻水、鼻塞等,疫情期間可能以為自己不小心染疫,驚恐不已!對此,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1-07-29 17:45:18 耳鼻喉
近來天氣炎熱,防疫在家叫外賣、點手搖飲或是冰品,是許多人的消暑選擇,但如果本身是過敏體質的患者恐怕吃不消,可能引發各種過敏症狀,如咳嗽、流鼻水、鼻塞等,疫情期間可能以為自己不小心染疫,驚恐不已!對此,
2021-07-29 17:19:30 眼部
自今年五月中開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各級學校也開始停課,改成線上教學,然而線上教學也讓學童們每天增加大量觀看螢幕的時間,家長們也開始憂心電子產品對於孩童近視增加、藍光暴露、以及其他對
2021-07-29 16:54:15 預防自保
全台疫情警戒本周降級,但雙北地區仍禁止餐飲內用,台北市長柯文哲於今(29)日公布內用解禁標準,最快將於明(30)日決定下...
2021-07-29 16:19:56 防疫懶人包
據衛生福利部疾管署COVID-19疫苗統計資料,累計至7/27,共接種 7,318,286 人次,AstraZeneca 接種 4,387,148 人次,Moderna 接種 2,931,138 人次,COVID-19 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 29.93%,劑次人口比 31.16(劑/每百人)。其中519 例(247 女 272 男)COVID-19 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年齡為 2 個月至101 歲間(其中 361 人為 75 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後當日至 58 日間發生,其中有 449 例為接種 AstraZeneca,有 70 例為接種 Moderna。累計 519 例中,有 1 例接種 Moderna 為原通報非死亡之嚴重不良事件追蹤後轉死亡。
2021-07-29 14:34:10 乳癌
一名女性患者約在40歲時確診乳癌,初期接受保留手術並搭配放射性治療,抗癌8年回診竟發現,癌症原位復發需進行乳房切除,未料...
2021-07-29 14:30:20 骨科.復健
就讀高中的鄭同學,平常熱愛游泳,每天都會下水練習,參加校隊的他,也是比賽的常勝軍。某天發現只要腰背挺直,下背出現有微微的疼痛,原先不以為意,想說休息幾天應該就會好,但反覆持續好一陣子,後來,甚至連輕輕
2021-07-29 14:08:53 疫情數字
0729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
2021-07-29 13:31:13 寵物疾病
家中寵物打疫苗了沒?新北市動保處指出,我國目前仍為狂犬病疫區,今年6月更首次在台中檢出黃喉貂狂犬病陽性案例,今年於寵物公...
2021-07-29 12:30:13 疫苗世代
帶狀皰疹常見、反覆發作更讓人苦不堪言,很多人不知道缺乏維他命D而免疫力低下可能致病、且帶狀皰疹已有疫苗可打了,不過類似新...
2021-07-29 11:15:11 癌友故事
身為攝影師及街頭藝術家的王怡霖,從小就對攝影十分著迷,對人物攝影更是情有獨鍾,運用鏡頭記錄生活中的每個片刻。攝影在王母3...
2021-07-29 09:13:32 呼吸胸腔
●嗆咳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威脅高齡長者生命
2021-07-28 23:41:10 中醫
即便本土疫情趨緩,疫苗施打仍是很重要的事,但許多人打完疫苗後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頭痛等副作用,該怎麼緩解?元氣網粉絲團本月直播請到中醫師鄒瑋倫以過來人的經驗,公開她的舒緩副作用妙方,並教大家簡單提升免
2021-07-28 16:44:05 張金堅
腫瘤與免疫的關係非常密切,每當腫瘤產生時,如人體的免疫系統健全的話,其腫瘤細胞的抗原往往被體內的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發現,即所謂的抗原呈現細胞(Antigen-presenting
2021-07-28 14:22:13 防疫懶人包
想改勾高端怎麼改?關於疫苗預約平台不少人仍有許多疑問,指揮中心提出說明。
2021-07-28 14:08:41 疫情數字
0728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
2021-07-28 14:06:28 活動快訊
COVID-19疫情趨緩,醫療服務也逐步回歸正軌。繼廣受好評的3場COVID-19照護研討會後,未來3週,臺中榮總將辦理一系列「尖端醫療研討會」,首先登場的主題是「腦與脊椎的尖端手術」! 臺中榮
2021-07-28 13:05:30 肝病清除
今天是世界肝炎日,台灣目標將在2025年消除C肝。國健署自去年調整成人預防保健中B、C型肝炎篩檢條件,放寬年齡為45至7...
2021-07-28 12:21:04 專家觀點
台灣社區疫情趨緩,今邁入降級第二天、指考第一天,全國家庭也高度關注各級學校9月能否開學。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及...
2021-07-28 11:35:13 預防自保
國內防疫降為二級,也越來越多民眾開始打疫苗,打完後不少民眾身體反應激烈,常戲稱出現不適、發燒的感覺是「疫苗認證的年輕人」...
2021-07-28 10:59:13 癌友故事
「走出病房廁所,老公看著狼狽的自己,我們抱在一起哭好久。」今年抗癌第11年的楊淑敏,回憶起第一次化療,自覺髮量很多的她,...
2021-07-28 10:00:23 罕見疾病
雙腿無力、手麻腳麻、步伐不穩,又常腹瀉,年近60歲的黃先生近幾年多次至骨科、復健科、腸胃科就診,始終找不出病因,最後才確...
2021-07-28 09:36:17 生活智慧王
有些人家中垃圾桶常會出現蒼蠅或小蟲,尤其在夏天這種狀況更讓人不勝其擾。英國一名網友在社群平台分享,只要使用幾乎人人家裡都有的「這樣東西」就能快速除害。
2021-07-28 09:13:09 泌尿腎臟
●夏天是結石好發季節 今年高峰期提早報到
2021-07-27 17:18:28 婦產科
讀者SC在2021-6-28在乳癌風險大增118%?揪出兇手?的回應欄裡留言:您好,我想請問多囊的患者應該如何調整飲食呢?是低碳高纖維高蛋白嗎?可以多寫一些關於激素失調、多囊等等的相關文章嗎?謝謝回覆
2021-07-27 14:06:41 疫情數字
0727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
2021-07-27 13:06:00 飲食與癌症
癌症就像在體內灑下了「種子」,如果不想要它像除過的草又再發芽,一定要注意生活上要追求健康的生活模式,飲食也要一改過去的不良習慣,多攝食有益健康的食物。
2021-07-27 12:42:11 肝病清除
「肝是沉默的器官」,全世界每30秒就有一人因肝炎死亡,而肝硬化患者確診新冠肺炎,死亡風險是一般民眾的3.31倍。國內調查...
2021-07-27 12:10:19 長期照護
公寓門口打開,金小姐熱情地招呼著我與李護理師進門,但臉上的笑容維持不了幾分鐘,當我坐下、接過金小姐手中的健保卡時,她的眉頭就明顯的深鎖起來。 金太太罹患失智症多年,身體狀況逐漸走下坡,站也站不穩,精
2021-07-27 09:38:46 人生智慧
編按:近來,台灣人投資美股的風氣漸盛。曾有人分析,同樣投資大盤型ETF,定期定額購入台股0050的年報酬率是10%,而美股SPY的年報酬則是13%。財經作家、JC財經觀點創辦人王怡人(Jenny)認為
2021-07-27 09:20:49 活動快訊
本土疫情趨緩,但仍不可掉以輕心!為防堵疫情,國內積極展開疫苗的施打,但許多人打完疫苗後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頭痛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