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14:11:04 台灣疫情
本土+14!增1死 境外51例 銀行員相關累計14人染疫
國內本土疫情連環爆,今日新增14例本土個案,有1例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落地採檢24例、居家檢疫有...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2-01-13 14:11:04 台灣疫情
國內本土疫情連環爆,今日新增14例本土個案,有1例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落地採檢24例、居家檢疫有...
2022-01-13 13:45:08 全球疫情
英國太陽報12日報導,美國一位男子聲稱自己的生殖器因為確診新冠肺炎而縮小約4公分,醫師對此則是無能為力,此一疫後持久影響...
2022-01-13 13:12:10 預防自保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自2020年開始新冠防疫以來,針對需不需要戴口罩、戴何種口罩的指引一變再變...
2022-01-13 09:51:16 大腸直腸癌
教育部體育署最新調查顯示,台東縣是肥胖人口第一名縣市。醫師表示,肥胖者罹癌風險高,罹患早發性大腸癌風險比體重正常者高出1...
2022-01-13 09:49:57 來測你的退休力
退休力大調查測驗結果,我的分數52分,「好奇海豚」是我的退休準備樣態,分析提到若能利用對科技新工具的好奇心,會讓自己找到...
2022-01-13 09:40:36 腦部.神經
失智症是個難解的神經退化疾病,國內外科學家皆投入大量研究,希望找出病理機制以研發新藥。但人腦的神經網絡複雜程度,超出目前理解範圍,在用藥之前,需要對神經網絡有更清楚的認識。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2022-01-13 09:35:12 生死議題
台灣安寧照護之母、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名譽教授趙可式長期推動安寧療護,她透過「聯合報」70周年許願活動,期待建立安寧品...
2022-01-13 09:15:25 COVID-19疫苗
●心肌炎症狀:胸痛、輕微發燒、呼吸急速、喘或心悸
2022-01-13 09:09:04 台灣疫情
桃園機場群聚感染再擴大,手推車員傳播鍊延伸聯邦銀行健行分行員工確診,分行30人今早累計已有13人確診,另有1名同住家人確...
2022-01-13 00:54:00 潘懷宗
針對晚期(轉移性)大腸癌患者,醫學界可以同時給予化療藥物和標靶藥物的組合治療,其中,第一線標靶藥物有兩種選擇,第一是掐斷癌細胞營養供應水管的血管新生抑制劑(如癌思停;Avastin),進而阻止腫瘤的生
2022-01-12 19:47:04 專家觀點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昨爆發院內感染,共有兩名護理師確診染疫,今晚又再傳出北市聯醫另一院區的護理師確診。指揮中心晚間表示,檢出...
2022-01-12 18:05:56 聰明飲食
農曆春節就快要到了,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陳煌其特別提醒5大族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高脂血症、痛風等慢性病患,在過年期間,一定要更應該要注重飲食,建議的飲食原則如下: 糖尿病患者 過年
2022-01-12 16:54:25 肺癌
肺癌已成國病,據統計,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有1萬3000多名,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近萬人死於肺癌,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死亡人數總合還多。
2022-01-12 13:30:07 專家觀點
國內本土疫情爆發,已累計38例桃園機場相關個案,另有3例為北市聯醫群聚案件。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表示,目前已知沒有任...
2022-01-12 12:15:27 防疫懶人包
Omicron再度讓國內疫情升溫!近日本土、境外案例皆爆增,不少縣市陸續傳出確診疫情,許多民眾也開始搶打第三劑疫苗,除了各縣市開始設立大型接種站外,…
2022-01-12 11:28:03 台灣疫情
台北市北投明德郵局昨天也在官網緊急公告,因有確診者足跡暫停營業至12日,周邊7-ELEVEN明德門市也貼出暫停營業的公告...
2022-01-12 10:44:03 專家觀點
Omicron感染規模持續擴大,職場、家庭、教育場所、醫院,都發生疑似群聚事件,令人擔心台灣將步上歐美國家疫情直線飆升的後塵。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分析...
2022-01-12 09:58:04 專家觀點
日前有醫師於臉書批評,指揮中心不敢禁止內用,只好禁一些小眾項目,根本幫助有限。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對此大怒,在疫情記者會...
2022-01-12 09:55:06 來測你的退休力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我測得43分,低於整體平均57分,屬於「好奇海豚」。其中財務方面準備最不足,健康方面有待加強。
2022-01-12 09:54:03 台灣疫情
桃園機場啟動長程班機落地,入境旅客立即PCR採檢措施,但因國際Omicron疫情嚴峻,入境確診患者暴增,前進指揮所指揮官...
2022-01-11 20:12:05 預防自保
桃機Omicron群聚感染持續擴大,深入六個家庭、波及五名兒童,兩人未滿兩歲、一人未滿五歲、兩人為國小學童。僅一童偏向無...
2022-01-11 18:03:03 泌尿腎臟
每到歲末之際,許多人都會趁年底之前檢視一下今年發生在身上的大小事,尤其對於自身健康問題,往往會想趁著底前的休假好好認真面對。就有不少平時因包皮過長難以清潔、發炎困擾的男性,鼓起勇氣趁著年底前的連續假期
2022-01-11 15:51:05 台灣疫情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下午宣布公私立國小提早放寒假,這周五期末考課程結束後就開始放假,國小提早1周放寒假。
2022-01-11 14:45:20 乳癌
1名53歲婦人8年前罹患乳癌,療程結束後,未再持續追蹤,直到最近下肢水腫、下背痛,檢查發現癌細胞竟復發並轉移至腦、肝、腎...
2022-01-11 14:12:58 台灣疫情
國內新增7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個案及5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
2022-01-11 14:09:23 肝癌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負責代謝蛋白質和各種物質,一旦發炎、肝細胞遭到破壞,容易演變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衛福部統計,2020年的十大死因,癌症位居首位,肺癌、肝癌分別位居
2022-01-11 13:59:14 兒科
今年元旦假期,林口長庚醫院急診室一連收治三起兒童誤食毒物或異物事件。一名兩歲男童與三歲的哥哥在家中玩老鼠藥,等媽媽發現,...
2022-01-11 12:16:04 台灣疫情
昨晚就有消息傳北市醫院醫護人員確診,今早又有更多傳言,直指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的醫護確診。對此,中興院區院長蔡景耀...
2022-01-11 10:48:42 防疫懶人包
2022年才剛開始,Omicron變異株就使得國內本土確診病例不斷增加,也讓指揮中心做出第三劑疫苗施打縮短為至少間隔12周的決定。以下整理目前疫苗施打資訊供參考。 建議對象 滿18歲以上民眾,並已
2022-01-11 10:35:15 心臟血管
送禮,也需送健康。近幾年來,許多子女送長輩禮物時,常會挑選健康手環、智慧手表,除了可以當計步器,還可統計消耗多少熱量,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