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12:35:00 家庭婚姻
婆婆要求「年終上繳一半」嚇壞媳婦!媳婦該給孝親費嗎?不想給怎麼辦?
年終將近,各位人妻是否也將拿到年終獎金了呢?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表示,自己與先生新婚一年,與婆婆同住,還沒有特別熟悉婆家的生活習慣,近日她收到婆婆的通知,說年終獎金要分給婆婆一半,讓她非常震驚,詢問老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2-01-14 12:35:00 家庭婚姻
年終將近,各位人妻是否也將拿到年終獎金了呢?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表示,自己與先生新婚一年,與婆婆同住,還沒有特別熟悉婆家的生活習慣,近日她收到婆婆的通知,說年終獎金要分給婆婆一半,讓她非常震驚,詢問老
2022-01-14 11:35:35 來測你的退休力
30多年在家庭與職場奔波、蠟燭兩頭燒的日子,終於在去年底畫下句點。遞出退休申請時,迎來許多好奇的眼光,不少人問:「為什麼...
2022-01-14 11:10:28 營養食譜
台灣新冠肺炎社區感染疫情升溫,讓許多人考慮重拾「居家自煮」的生活。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曹長安、沈芝瑩與廚師吳家瑋分享「起司...
2022-01-14 09:43:07 健康知識+
餐具的材質影響著身體健康,大多民眾都聽過盡量別用塑膠餐具裝熱食,不過其實生活中常見需要留意的恐怕不只有餐具,且其他材質也有各別需留意之處。美國毒物理學家招名威教授指出當中的風險,以及特別需要留意之處,
2022-01-14 01:09:12 大腸直腸癌
衛福部國健署公布一○八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為十二萬一二五四人,較一○七年增加五一二三人,平均每四分二十秒就有一人罹癌...
2022-01-13 17:31:18 心臟血管
寒流接力報到,容易手腳冰冷的族群,更應該做好防寒保暖。不過,有些人即使衣服穿很厚,仍然無法改善四肢冷吱吱的情況,醫師警告,這可能已經出現末梢血液循環障礙,若合併手腳麻木、痠痛且經常發生,長期置之不理,
2022-01-13 17:14:55 心臟血管
本文摘自《國泰醫訊》 70多歲的江太太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平常在門診拿藥控制病情,最近一兩個月她常常在活動的時候覺得很喘,爬個一兩層樓梯就覺得快喘不過氣,加上近來天氣變涼之後,症狀似乎
2022-01-13 16:53:56 元氣一日課
血液循環差,是老人家或慢性病患者才會有的現象嗎?其實手腳冰冷、手麻、腳麻、一時走不動,都是末梢血液循環不好的症狀。該如何促進血液循環,以避免引發更嚴重的病症?馬上登入來了解如何改善血液循環的問題吧!
2022-01-13 14:36:04 台灣疫情
國內本土疫情延燒,傳播鏈擴及桃機工作人員、電子廠、居服員及銀行員等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針對銀行員相...
2022-01-13 14:11:04 台灣疫情
國內本土疫情連環爆,今日新增14例本土個案,有1例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落地採檢24例、居家檢疫有...
2022-01-13 13:45:08 全球疫情
英國太陽報12日報導,美國一位男子聲稱自己的生殖器因為確診新冠肺炎而縮小約4公分,醫師對此則是無能為力,此一疫後持久影響...
2022-01-13 13:12:10 預防自保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自2020年開始新冠防疫以來,針對需不需要戴口罩、戴何種口罩的指引一變再變...
2022-01-13 09:51:16 大腸直腸癌
教育部體育署最新調查顯示,台東縣是肥胖人口第一名縣市。醫師表示,肥胖者罹癌風險高,罹患早發性大腸癌風險比體重正常者高出1...
2022-01-13 09:49:57 來測你的退休力
退休力大調查測驗結果,我的分數52分,「好奇海豚」是我的退休準備樣態,分析提到若能利用對科技新工具的好奇心,會讓自己找到...
2022-01-13 09:40:36 腦部.神經
失智症是個難解的神經退化疾病,國內外科學家皆投入大量研究,希望找出病理機制以研發新藥。但人腦的神經網絡複雜程度,超出目前理解範圍,在用藥之前,需要對神經網絡有更清楚的認識。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2022-01-13 09:35:12 生死議題
台灣安寧照護之母、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名譽教授趙可式長期推動安寧療護,她透過「聯合報」70周年許願活動,期待建立安寧品...
2022-01-13 09:15:25 COVID-19疫苗
●心肌炎症狀:胸痛、輕微發燒、呼吸急速、喘或心悸
2022-01-13 09:09:04 台灣疫情
桃園機場群聚感染再擴大,手推車員傳播鍊延伸聯邦銀行健行分行員工確診,分行30人今早累計已有13人確診,另有1名同住家人確...
2022-01-13 00:54:00 潘懷宗
針對晚期(轉移性)大腸癌患者,醫學界可以同時給予化療藥物和標靶藥物的組合治療,其中,第一線標靶藥物有兩種選擇,第一是掐斷癌細胞營養供應水管的血管新生抑制劑(如癌思停;Avastin),進而阻止腫瘤的生
2022-01-12 19:47:04 專家觀點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昨爆發院內感染,共有兩名護理師確診染疫,今晚又再傳出北市聯醫另一院區的護理師確診。指揮中心晚間表示,檢出...
2022-01-12 18:05:56 聰明飲食
農曆春節就快要到了,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陳煌其特別提醒5大族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高脂血症、痛風等慢性病患,在過年期間,一定要更應該要注重飲食,建議的飲食原則如下: 糖尿病患者 過年
2022-01-12 16:54:25 肺癌
肺癌已成國病,據統計,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有1萬3000多名,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近萬人死於肺癌,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死亡人數總合還多。
2022-01-12 13:30:07 專家觀點
國內本土疫情爆發,已累計38例桃園機場相關個案,另有3例為北市聯醫群聚案件。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表示,目前已知沒有任...
2022-01-12 12:15:27 防疫懶人包
Omicron再度讓國內疫情升溫!近日本土、境外案例皆爆增,不少縣市陸續傳出確診疫情,許多民眾也開始搶打第三劑疫苗,除了各縣市開始設立大型接種站外,…
2022-01-12 11:28:03 台灣疫情
台北市北投明德郵局昨天也在官網緊急公告,因有確診者足跡暫停營業至12日,周邊7-ELEVEN明德門市也貼出暫停營業的公告...
2022-01-12 10:44:03 專家觀點
Omicron感染規模持續擴大,職場、家庭、教育場所、醫院,都發生疑似群聚事件,令人擔心台灣將步上歐美國家疫情直線飆升的後塵。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分析...
2022-01-12 09:58:04 專家觀點
日前有醫師於臉書批評,指揮中心不敢禁止內用,只好禁一些小眾項目,根本幫助有限。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對此大怒,在疫情記者會...
2022-01-12 09:55:06 來測你的退休力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我測得43分,低於整體平均57分,屬於「好奇海豚」。其中財務方面準備最不足,健康方面有待加強。
2022-01-12 09:54:03 台灣疫情
桃園機場啟動長程班機落地,入境旅客立即PCR採檢措施,但因國際Omicron疫情嚴峻,入境確診患者暴增,前進指揮所指揮官...
2022-01-11 20:12:05 預防自保
桃機Omicron群聚感染持續擴大,深入六個家庭、波及五名兒童,兩人未滿兩歲、一人未滿五歲、兩人為國小學童。僅一童偏向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