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名稱: 褥瘡
-
英文名稱:Pressure Sore,Bed sore
-
別名:壓瘡、'臥瘡、壓迫性潰瘍
褥瘡是什麼?
褥瘡即俗稱的壓瘡,指的是皮膚或皮下組織同一患部長時間受到壓迫或摩擦,血液循環受阻而產生的壞死現象。全身各處只要會與外物產生接觸面的,長期下來都可能引發褥瘡,一開始局部組織往往會先傳達一些異常警訊,像是某部位的皮膚經壓迫過久發紅,而這塊紅斑印過了三十分鐘也還沒消,即可能就是第一期的褥瘡。此時如果不馬上改變施壓點,如翻身、按摩等,以改善血液循環問題,皮膚患部就會開始出現水泡、表皮破損,不長毛髮,真皮裸露,潰爛的周圍會滲出組織液,此進入第二期。到第三期,皮膚的潰瘍會逐漸深入侵犯皮下組織,產生大量的化膿漿液。第四期的褥瘡,潰瘍會更深及肌肉和骨頭處,甚至形成廔管,同時有壞死組織的滲液出現,發黑發臭。
整個病程發展極快,等到最嚴重的褥瘡傷口形成,短期內要想治癒也很難,還容易併發敗血症、截肢、甚至致死,所以最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褥瘡的成因是什麼?
褥瘡的形成在於當皮膚遭受壓迫超過一定時間,受壓部位的血流會開始減少而阻塞,導致該處細胞發炎、缺氧、逐漸壞死,而使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潰爛產生傷口。垂直壓力是首要原因,只要壓力夠,例如體重過重者仰臥或側臥,即使施壓時間不很長也會產生褥瘡。身體最容易發生褥瘡的部位是臀部,其次是骨頭突出的部位,如手肘、腳跟、腳盤、肩胛骨等處,因此如果過瘦、皮下脂肪少,上述骨頭突出處也會很明顯,容易受壓迫產生褥瘡。水平切力是另外一種壓力,發生在斜躺或半坐臥時,背沒有倚靠好,承受相當大的壓力,繃得很緊,血液循環不佳,就會導致褥瘡發生。
有時皮膚因局部摩擦不慎破皮,降低了皮下組織對缺氧的耐受力,再壓迫也易形成褥瘡,例如臥病老人的皮膚較乾,搬移時不夠小心,讓床單、睡衣鈕扣等劃傷皮膚,加速引發褥瘡。而疾病造成癲癇發作,使皮膚反覆摩擦,其結果也可能形成褥瘡。局部溼度或溫度過高,容易使皮膚組織脆弱糜爛,同樣也會降低對缺氧的耐受性而產生褥瘡。
其他較廣泛的因素包括營養不良、貧血、壓力大、代謝差、老化現象使皮膚彈性減弱、或因某些疾病如心臟病、腎臟病、糖尿病容易下肢水腫,可能導致全身性的皮膚抵抗力差、缺氧耐受力差,都是褥瘡的部分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