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1 11:17:57 攝護腺癌
常跑廁所就應多注意 攝護腺癌變多發生在50歲以上
攝護腺位在膀胱出口處、是男性特有器官,隨年紀變長、荷爾蒙日積月累刺激,會逐漸肥大,造成許多長者排尿困擾,甚至癌變,是許多...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1-08-01 11:17:57 攝護腺癌
攝護腺位在膀胱出口處、是男性特有器官,隨年紀變長、荷爾蒙日積月累刺激,會逐漸肥大,造成許多長者排尿困擾,甚至癌變,是許多...
2021-07-30 00:02:00 癌友故事
乳癌患者接受完整局部切除手術及術後放射治療,原位復發比率並不高,1年內僅0.5%、5年內則上升到1至2%。乳癌復發分兩種...
2021-07-30 00:01:00 癌友故事
「走出病房廁所,老公看著狼狽的我,我們抱在一起哭好久。」今年抗癌第11年的楊淑敏,回憶起第一次化療,自覺髮量很多的她,小...
2021-07-29 14:34:10 乳癌
一名女性患者約在40歲時確診乳癌,初期接受保留手術並搭配放射性治療,抗癌8年回診竟發現,癌症原位復發需進行乳房切除,未料...
2021-07-29 11:15:11 癌友故事
身為攝影師及街頭藝術家的王怡霖,從小就對攝影十分著迷,對人物攝影更是情有獨鍾,運用鏡頭記錄生活中的每個片刻。攝影在王母3...
2021-07-28 10:59:13 癌友故事
「走出病房廁所,老公看著狼狽的自己,我們抱在一起哭好久。」今年抗癌第11年的楊淑敏,回憶起第一次化療,自覺髮量很多的她,...
2021-07-27 13:06:00 飲食與癌症
癌症就像在體內灑下了「種子」,如果不想要它像除過的草又再發芽,一定要注意生活上要追求健康的生活模式,飲食也要一改過去的不良習慣,多攝食有益健康的食物。
2021-07-27 07:49:10 其他癌症
新北議員唐慧琳最近因為胰臟癌去世,年僅49歲,讓許多人不捨,也關注到胰臟癌這個「無聲的殺手」,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
2021-07-25 14:38:10 其他癌症
新北市議員唐慧琳去年被爆出罹患「癌王」胰臟癌第三期,一年來努力治療,未料今晨仍不敵病魔,享年49歲。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
2021-07-25 13:36:12 頭頸癌
三級警戒持續超過2個月,獨居生活的口癌病友,無法到醫院或機構接受治療與復健訓練,也得不到親友的噓寒問暖,形同身處在生理與...
2021-07-23 10:15:01 頭頸癌
「頭頸癌」好發於中壯年,台灣男性死亡年齡平均59歲,發病年齡較年輕,被稱為「最短命的癌症」。國外研究指出,許多病患因疫情...
2021-07-23 00:41:00 癌友故事
說到吃,我會那麼喜歡當美食節目主持人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一家人都是愛吃鬼,從小到大最開心的事就是吃,爸爸還總是那個帶頭的,領著我們從包餃子到燉牛尾,天南地北地做各式料理的人,家裡大小開心的事都是圍繞著
2021-07-22 15:23:16 頭頸癌
癌症已連續第39年高居國人死因榜首,其中好發於中壯年的「頭頸癌」,台灣男性死亡年齡平均中位數是59歲,因為發病年齡較年輕...
2021-07-22 09:21:20 飲食與癌症
癌症治療期間常出現食慾不振、體力下降、疲倦等「食體倦」症狀都是體內發炎的警訊,許多癌友對飲食存有迷思,營養不良、免疫力不佳持續發炎,預後表現也與「炎值」息息相關,40個月存活期來看,炎值低患者,近7成
2021-07-21 14:59:40 大腸直腸癌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冠,是治癒率及存活率很高的癌症,及早發現治療是能否治癒的重要關鍵。台安醫院外科部主任、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傳授正確預防大腸癌方法。 有家族史40歲後就應檢查 大腸癌如能早期
2021-07-20 15:40:16 癌友故事
照顧者,你累了嗎?張鳳書《高效率癌症照顧心法》是她陪伴與照顧罹癌爸爸安度治療的日子,學習如何照顧好生病家人,也過得充實、開心、平靜的祕訣。 祕訣一:清楚知道癌症不是不治之症 我是在爸爸罹癌
2021-07-20 11:09:17 卵巢.子宮
「醫師,我的下腹都脹脹的不舒服,很容易頻尿。」王太太揉揉肚子說,「最近食慾越來越差,體重掉了好幾公斤。」 替王太太做完子宮頸抹片後,醫師便利用超音波檢查卵巢、子宮,發現有一側的卵巢變得腫大、形狀
2021-07-19 11:20:15 其他癌症
一名69歲男子日前健康檢查時發現在胃壁上有一顆約1公分的突起病灶,經切片報告診斷為神經內分泌瘤。所幸檢查細胞分化良好且無...
2021-07-15 19:36:02 頭頸癌
陽光基金會每年關懷服務逾1500名因口腔癌致顏面損傷患者,陽光指出,台灣每年超過8千人罹患口腔癌,其中9成為男性患者,基...
2021-07-15 00:50:12 頭頸癌
一名四十多歲頭頸癌的下咽癌四期患者,多次復發,在使用免疫、標靶、化療合併療法後,兩個月即消除八、九成,卻因為疫情中斷治療...
2021-07-15 00:49:08 頭頸癌
新冠肺炎讓全台醫護人力拉警報,醫療量能紛紛降載,許多癌症病人也擔心染疫,而出現自行中斷就醫。國內權威醫師們提出警訊,約一...
2021-07-06 09:57:09 癌友故事
台東縣癌症病患 「阿美」經歷去年生死拔河,開始恐懼進醫院,每當要回診覺總是焦慮,求助東基身心科, 1年來治療走出心靈低谷...
2021-07-05 11:22:36 血癌
五十多歲的廖先生平時健步如飛,幾年前體力陡降,做事有氣無力,甚至伴隨發燒症狀。經家人提醒緊急至血液腫瘤科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且因發病原因是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轉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屬於約占二成
2021-07-04 21:49:09 癌友故事
小魷魚是15歲的骨肉癌患者,住在台東的他常半夜突發出血,父親必須開夜車帶小魷魚至台北榮總救治,一早抵達醫院後,小魷魚進行...
2021-06-29 18:51:00 乳癌
乳癌,是婦女朋友生命殺手,越早發現,越能降低乳癌的危害! 近年來女性癌症頭號殺手非乳癌莫屬,除了家族史是影響罹患乳癌的主因之一,肥胖、晚孕也是乳癌發生的關鍵原因。國內每年約新增10,000多名乳
2021-06-25 12:46:14 頭頸癌
51歲王姓男子吞嚥困難與疼痛,但因疫情升溫,遲遲不敢就醫,直到病癥出現半年,吞嚥疼痛到受不了,才到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門診...
2021-06-15 18:59:00 卵巢.子宮
停經女性經常性腹痛,不規則出血是健康警訊。45歲在外商工作的張小姐,雖已停經一段時間,但仍不時有腹痛、出血問題。日前熬夜加班時突然劇烈腹痛到無法走路,趕緊就醫後出人意外確診為第3期子宮頸癌。接受常規治
2021-06-05 14:25:09 乳癌
「新英格蘭醫學」(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網路期刊和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mer...
2021-05-31 06:26:00 肺癌
很多老菸槍在戒菸門診總是滿口答應戒菸,但往往一出了診間就反悔,台中榮總評估發現,參與過戒菸門診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仍有50%斷斷續續在抽菸,因此戒菸應與專業科別結合,在患者的疾病治療流程
2021-05-28 01:57:50 肺癌
衛福部基隆醫院胸腔內科黃翰禮醫師指出,若與吸菸者同住,或者常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下,會增加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及肺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