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 14:07:31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未能善終,是醫師還是家屬的問題?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什麼是善終」。一位醫師在接受安寧照護的臨終病人的最後一刻,因為家屬的不忍而轉院追求那遙不可及的奇蹟,促使他自省並道出心得:「也許問題不在病人能不能善終,而在於不自覺的,我們已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0-03-09 14:07:31 杏林.診間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什麼是善終」。一位醫師在接受安寧照護的臨終病人的最後一刻,因為家屬的不忍而轉院追求那遙不可及的奇蹟,促使他自省並道出心得:「也許問題不在病人能不能善終,而在於不自覺的,我們已
2020-03-06 08:00:00 杏林.診間
【編者按】2018年以來,「醫病平台」曾邀請醫學倫理與法律專家討論「病人自主權立法」,並有幾位安寧照護的專家醫師撰文討論生命末期的照護。本週的主題是「《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由參與
2020-03-04 11:08:47 杏林.診間
【編者按】2018年以來,「醫病平台」曾邀請醫學倫理與法律專家討論「病人自主權立法」,並有幾位安寧照護的專家醫師撰文討論生命末期的照護。本週的主題是「《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由參與
2020-03-02 15:24:39 杏林.診間
【編者按】2018年以來,「醫病平台」曾邀請醫學倫理與法律專家討論「病人自主權立法」,並有幾位安寧照護的專家醫師撰文討論生命末期的照護。本週的主題是「《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由參與
2020-02-17 11:04:19 杏林.診間
【編者按】「醫病平台」的終極目標是促進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互相了解。本週的主題「醫生的心語」是由三位不同世代的醫師說出他們在行醫生涯難忘的經驗:一位是在學生時代勤於筆耕的年輕醫師,因為
2020-01-31 18:58:53 杏林.診間
近幾週來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已超過十個國家有病例報告,死亡人數超過百人,引起全球關注與警戒。中國下令封閉湖北省多個城市、美日等國預備包機撤僑,台灣確診案例逐漸增加、民眾開始排隊購買口罩消毒藥水。令人不禁
2020-01-31 09:26:19 杏林.診間
十餘年前在生產車用電線束的工廠擔任生管,倉管人員請假時我就要支援出貨工作,根據出貨單搬出成品一箱箱疊好,貼上出貨單,待品管人員確認後,由貨車來收送。
2020-01-20 10:36:00 杏林.診間
聽到需要開刀,患者總是非常緊張,腦袋一片空白,忘記確認許多重要事項。讓我們一一列出來,您一定要記得詢問以下的問題,與醫師好好討論。 手術有很多種,實行的地點也不太一樣。 像是取下小
2020-01-07 09:19:11 杏林.診間
12月12日凌晨兩點突來的手機震動驚醒了我,雖說這些年在急診的歷練,深夜裡接到訊息早已是家常便飯,但這則簡訊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不安與惶恐;字裡行間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黃老師疑似肝癌休克至急診急救中!」
2019-12-10 09:00:00 杏林.診間
急診資源運用成為醫界熱門話題。國民黨立委被門夾傷送台大醫院急診,政治人物為探視湧入急診,甚至停在重症區拍照,引發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痛批,不少醫護人員也紛紛不平。急診醫護在生死間搶救病患,不少醫師直言,救
2019-12-02 09:53:11 杏林.診間
【編者按】這一星期我們將以三篇動人的文章介紹「非醫護專業人員照顧病人」的主題,一位失智症病人的先生如何努力幫忙她心愛的老伴「退化得慢一點」,一位由師生戀而結為夫妻的太太分享她如何全程照顧重病纏身的先生
2019-11-27 14:29:19 杏林.診間
畢嘉士社會福利基金會及屏東基督教醫院今共同發布消息表示,高齡93歲的畢嘉士11月15日於挪威逝世,是因為身體狀況隨著年齡...
2019-11-23 07:28:16 杏林.診間
每個人心目中的「好醫師」定義可能不同,有人喜歡醫師俐落乾脆的診斷、有人喜歡醫師多傾聽、也有人覺得醫師親切,病就好了一半;...
2019-11-18 10:31:44 杏林.診間
【編者按】雖然人生都會面臨終點,但除非夫妻兩人同時死於意外,不然總會有一人將面臨心愛的人病痛纏身,甚至面臨死亡的煎熬,也因此醫療團隊非常珍惜幸運的家屬願意與大眾分享照顧愛人、戰勝病魔的親身經歷。最近收
2019-11-15 00:47:00 杏林.診間
【編者按】當初創辦「醫病平台」時,我們就憧憬有一天,我們可以利用這平台,讓醫病看到彼此的想法,而雙方因為了解,使醫病關係更上一層樓。這星期我們有三篇非常動人的好文章,可以看到這幾位醫師因為病人的遭遇,
2019-11-13 00:47:00 杏林.診間
【編者按】當初創辦「醫病平台」時,我們就憧憬有一天,我們可以利用這平台,讓醫病看到彼此的想法,而雙方因為了解,使醫病關係更上一層樓。這星期我們有三篇非常動人的好文章,可以看到這幾位醫師因為病人的遭遇,
2017-06-03 11:00:00 杏林.診間
對許多人來說,呼吸,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但30歲洪于涵說,能大口呼吸,卻是件奢侈的事。
2014-09-23 14:10:49 杏林.診間
七十多歲的夏奶奶本來就有心臟病、糖尿病,又感染肺炎很厲害,變成急性呼吸窘迫症。家屬一直追問醫師:「還有沒有其他辦法?」